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药用动物

发布时间:2020-03-03 23:43: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药用动物学

药用动物是指身体的全部或局部可以入药的动物,其药物统称为动物药,与植物药具有共同的发展历史过程,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药的种类很多,来源广泛,大约600一700种动物药已被应用。

我国古代关于动物药的记载,首推后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在其记录的365种中草药中,共有65种动物药。其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又增加了穿山甲等数种药用动物。至宋朝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在1746种中草药中,记录了动物药达315种。到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记录中草药1892种,其中动物药为461种。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录了动物药122种。本世纪80年代初,《中国药用动物志》共收载药用动物485种,《中国动物药》一书中共载动物药5“味,计药用动物510种。动物药的组成落中,历代《本草》皆以 “鸟”、“兽”、“虫”、“鱼”四大类,但按动物分类为无脊推类、昆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其他等八大类。

从动物取入药部位上来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类:全身入药者,如全蝎、娱蛤、地龙、海马等;器官人药者,如熊胆、貂心、海狗肾等;病理产物入药者,如牛黄、马宝、珍珠、狗宝等;分泌物入药者,如廖香、蜂王浆、蟾酥等;衍生物人药者,如鹿茸、羚羊角,排泄物人药者,如五灵脂、夜明砂、白丁香等;动物制品入药者,如阿胶、鹿胎膏、龟板胶等。动物药功能广泛、药效显著,在中医学上认为至少包括散风解表,清热安神,利尿渗湿,平肝熄风,活血化癖,理气、止血、补益、生肌、收敛、明目、功毒等18种重要功效。

从动物药的发展历史看,最早仅仅有对天然动物药的采收,后来又有简单的加工泡制,而对药用动物的人工养殖却出现较晚,大致与整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同时开始。现在药用动物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整个动物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46年来,药用动物养殖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下面介绍几种热点养殖动物。

全蝎:又名全虫,是传统名贵药材。随着全蝎用途的不断拓宽,近几年来其价格一直在高位上运行。目前,国内药市上淡全蝎售价为450~500元/公斤,盐全蝎为350元/公斤左右,而药用仍以捕捉野生为主。但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化肥和大量捕捉,致使野生蝎子资源锐减,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养蝎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攻克了许多养蝎技术难关,试验成功无冬眠养蝎技术,解决了几十年来始终没能改变“冬蝎春亡”现象。市场销势保持旺态,开展人工养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蛭:又名蚂蟥,近年来水蛭被用作治疗心血管、脑血栓、破血逐阏等疾病的用药,用量成倍增加,仅国内每年就需150吨水蛭干品,价格呈逐年攀升之势。目前,市场销价为80元/公斤以上,纯干清水水蛭150元/公斤。与前几年15元相比,上升10倍。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之近几年来对水蛭进行掠夺性捕杀,野生水蛭数量骤减,同时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社会需求强劲。出口量也大增。所以,人工养养殖水蛭将成为今后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

僵蚕:别名白僵虫、僵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日龄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干燥体。市场销价为32~35元/公斤。随着养蚕技术的提高,消毒防病的加强,僵蚕几乎绝迹。为满足医药部门用药需要,可开始人工培养药用僵蚕。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乳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材蟾酥。近几年来因蟾蜍作为美食进入餐馆,使资源骤减,加上中成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使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亦从3年前的400元/公斤,暴涨到1600~1800元/公斤。预计今后几年内价格将继续攀升。崦人工养殖蟾蜍容易,成本低,收益高。可利用废沟废塘,江边滩荡和庭院、菜园等场所饲养之。

土元:又名地鳌虫、地乌龟等,在我国医药史上是一味常用的名贵凉性中药。据《新华日报)农村版刊载,当前紧缺的六十二种药材中,土元占居前位,随着时代需要,昆虫食品逐渐走俏,土元已被推向长桌,开始食用,且用盆倍增,一种新的供不应求的格将再次产生。目前,土元干品和鲜活的土元价格一路攀升,千品价格已由原来的20元上涨至50~70元,且有继续上涨之势,所以土元的人工养殖已成当务之急。

但在动物养殖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蚯蚓,最早的人为开发利用就是用来入药,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近年来发现,蚯蚓含蚓激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类物质,兼有激酶和纤溶酶两种作用,该药有溶栓作用,对多种血栓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脑梗死等多种疾病,增加适应症方面的空间较大。但用什么来养殖药用蚯蚓,用来药用的蚯蚓,其养殖环境与其它蚯蚓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实现药用蚯蚓的规模化生产,在品种选择上是否另有要求,蚓激酶又是如何从蚯蚓体内提取出来的,这都需要研究与生产经验来解决。

动物药在中医学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发展药用动物养殖业对我国的医疗保健,对发展对外贸易,对保持人民生活环境的生态平衡都有较深远的意义。但从现有约500余种动物药已被应用于医疗上看,如抗癌作用、免疫功能缺乏等,对动物药寄于很大希望;从医疗药效来看,动物药的疗效好于植物药,动物药在临床适用上剂量小、活性强、药效显著。现在对抗癌药物的筛选和民间验方中,近30种动物药列为研究对象。因此,应该大力开展动物药源的开发研究工作。

我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药用动物资源。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发掘出的药用动物地道药材,种类多,数量大,药效显著,形成极为珍贵的医药宝库,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活动深人到各个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和改变药用动物的生境和繁殖,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力逐步下降。30年前,我国是靡香的出口国,现在却变成了进口国。资源减少与内销、外贸额不断提高的矛盾日益尖锐,必须广泛开辟药用动物生产途径,提高产量和质量,才能解决。

我国药用动物养殖业,目前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发展这项新兴事业可以丰富药源,为人民健康服务,促进我国中药科学的发展。在药用动物养殖业中,养鹿业规模较大,发展较快,范围广。茸鹿饲养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到1989年底,全国已有400多个鹿场,存栏数15~20万头,估计现在能达到30多万头,全国年产鹿茸约70余吨。目前,国内驯养的茸鹿有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等,尤其是梅花鹿、马鹿分部最广。吉林省是梅花鹿的故乡,是重点养鹿省份。

近年来,茸鹿科学饲养,产品加工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双阳梅花鹿的选育、高产马鹿品系选育、梅花鹿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利用太阳能电牧栏放鹿技术、双电子远红外线自动控制鹿茸加工新技术、提高再生茸产量和诱发母鹿生茸等科技成果,将进一步推进养鹿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养熊业正在兴起,到1989年为止,已建养熊场100个,黑熊、棕熊2900~3200头,主要分布于东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熊胆产量占世界的80一90%,“活熊取胆汁”技术的应用对保护和合理利用熊资源,起到积极作用。一年一只熊能取熊胆汁2.46kg,这等于400只野生熊的熊胆汁产量。

国家对野生动物“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药用动物不少种是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梅花鹿、白唇鹿、坡鹿、虎等已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马鹿、驼鹿、水鹿、熊类、穿山甲等药用动物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需要野外捕获种源的,一定要按国家规定的管理权限,经过野生动物行政和主管部门的批准,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对于珍贵稀有的药用动物可以通过建立专门化的自然保护区使之保存种源和种群复壮。对于常用的动物药,在其原动物集中分布,产量很大的地区也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既防止药用资源遭到破坏,又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开发,达到合理的永续利用。

动物药的来源,除了药用动物以外,还有其他动物的副产品中可以找到,以毛皮动物为例,它的主要产品是毛皮,皮下脂肪、脏器、香囊腺等均为副产品,这些副产品有的具有药用价值,有的则是保健品。过去由于重视不够或限于条件,各场(户)多半仅取其皮,而对副产品未加开发利用,影响了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大有深人开发的必要。下面仅就几种毛皮动物副产品为例,提出几点线索,供有关单位参考。

每年屠宰水貂取皮时,可获得大量的皮下脂肪。一只公貂可剥取650一7009脂肪,约占体重的32%,经皂化、脱骚、脱腥、脱色后精制而成的貂油,可用于高级化妆品及治疗皮肤病药物的原料。水貂油脂浸透性很强,易乳化,含有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比较稳定,溶点低,无粘附性,无毒,无刺激性,貂油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接近人体脂肪。这一点在医药品的应用上是很有意义的。水貂油脂对皮肤病、湿疹、头皮症和皮肤干裂的治疗及预防均有显效,特别对干燥鳞状的皮肤和皮肤教裂效果更为明显。貂肉有滋补强壮、治疗贫血的功效,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貂心、貂肝、貂鞭均可人药。100只水貂可获得0.75一1。Zkg的貂心和3.5一5。skg的貂肝,以貂心为主配合其他中药制成的貂心丸,能治风湿性

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疗效显著。据报道,每kg貂心可提取细胞色素C134.82mg,还能提制磷酸腺贰(ATP)钠盐968mg。貂肝治夜盲症有特效,貂鞭可治阳疾。

貉肉可人药,日本有用貉肉汤治疗妇女寒症和妇女病的记载。狐心可入药,镇静、安神治精神失常、癫狂等症。廖鼠肉钙的含量特别高,为牛肉和梅花鹿肉的12~23倍,净肉重占体重的42%,适于缺钙患者和老年人的保健品。海狸鼠肉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800一1000mg%(家兔肉仅含150一200mg),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品,为年老体弱及病后恢复期患者的很好保健食品。黄触肉粉主治血小板减少症,每日服3g,每天3次,2一3周为一疗程,一般2周后血小板明显上升,再巩固1一2周即可停药,黄触肉粉、梓白皮粉各等分,混合均匀,每服6g’日服2次,能治淋病。兔胆、灌油、赓鼠香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已成为急需开发的新药源。现在很少人知道蜘蛛网丝的药用价值。蜘蛛丝比钢丝还坚韧,且富有弹性,它从腹部排出称为“丝素”的聚合体,急剧拉伸,使分子分解和结晶化从而提高网丝的强度。作者曾用蜘蛛网丝治过三例在脸上或耳根长的血瘤和粉瘤,网丝搓成细线,缠绕肉疵、粉瘤、血瘤根部,一般过一周后可自行脱落,再不复发,特效。

上述只是几个例子,动物的副产品甚至 “废品”药源潜力很大,应该合理开发。不论是种植业还是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都要把扩大优质产品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尽快转移到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主的轨道上来。药用动物养殖业的出路在于优质产品的深加工和新型系列产品的开发上,广泛开展综合性开发研究。发展这项事业时,必须重视动物药产品质量的提高,应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办企业或办场的战略地位,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抓住机遇在动物药源开发上,以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这项很有前途的药用动物养殖业。

葫芦药用

药用植物学

药用动物学

植物药用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考试题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药用动物学1

药用动物学2

药用植物学论文

药用动物
《药用动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