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对照检查材料

对照检查材料 攀比思想(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8 08:37:34 来源:对照检查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个人对照检查思想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本人对照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严格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反思,特别是联系本人近年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本着‚认认真真‘照镜子’,老老实实‘正衣冠’‛的思想,重点查找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现汇报如下: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

党的政治纪律,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一直以来,自己能够充分认识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党章》,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做到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党内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牢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中心党委的决策,确保政令畅通。

二、贯彻八项规定和转变作风方面

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出台以后,自己充分认识到这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本人坚决拥护,并努力身体力行。一是认真学习。各级规定下发后,自己都在第一时间进行学习,力求在记住条款的基础上,争取更好地理解规定本身的深刻内涵,同时积极参与中心党委相关规定的制定。二是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认真查找自身问题。逐条逐句对照,努力发现和解决自己在思想上、行为上与规定不相符合的情况,找出根源,纠正行为。四是立说立行,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正不足,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形式主义方面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浮在上面,做一般理解,深入学习思考少,虽然能按时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但平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全面,联系实际也不够紧密。学习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与工作联系紧的学的多,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学的少。对待学习,往往是上级要求什么就学什么,不求甚解,使各种学习流于形式,以致工作始终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在中心网

络干部教育平台上学分平平,不突出。

2、工作作风不扎实,有些工作浮于表面和有应对的思想。

有时候工作重形式、轻实效,有的工作形式大于内容,存在尽快出成绩、出经验、出形象的浮躁情绪。有些工作可能牵涉面广,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情绪,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迎难而上的精神不够,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官僚主义方面

1、宗旨意识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主要靠听汇报,不够全面系统,联系群众不广泛,与职工群众谈心交流少,有时候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对职工提出的有些问题没有做到及时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及时解决,未能完全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民服务的宗旨有待加强。

2、在所里呆的时间长了,有时思想上会萌发惰性,对布置的工作督促抓落实不够,在一些应该自己亲自把关、亲自动手的工作上有时会‚挑肥拣瘦‛,一些自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工作会直接丢给下属办,之后就懒于过问。

(三)享乐主义方面

1、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

对于干事业的热情相对以往有减少,存在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的思想,觉得支部工作务虚的多,认为自己在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上稍动了脑筋就自满自足,对整个支部建设的规划在创新方面想法不多,思路不清晰。

2、作为支部的领头羊,在艰苦朴素方面模范带头有所减弱。

具体体现在个人生活方面相对以往会有一些讲究;工作上有时候带头厉行做的不够,有时会以日常事务多,平时不能回家为借口,放松自己对作息时间的要求,早上会有迟到现象。

(四)奢靡之风方面

1、在公务接待中,虽然注意节约,但有些时候考虑到单位形象和联系工作实际需要,和‚光盘‛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存在浪费现象。

2、在一些所内外宣传及活动的开展方面,作为支部负责人对产生的费用没有进行把关和控制,过于要求质量和效果,总认为经费方面自有所长会处理好,节俭办公方面做的不够好。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相关资料学习,深刻地认识到‚四风‛现象在自己身上的存在,究其根源,理想信念问题、思想作风问题是直接根源。

(一)理想信念方面

总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思想政治素质还是过硬的。在这种想法支配下,不知不觉在理论学习上放松了要求,平时往往强调客观原因或忙于工作事务,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学习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总感到参加工作十多年了,工作过的单位不少,从事过的岗位也多,无论是行政工作或是党务工作还比较熟悉,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认为一般的问题都能应对,因而精神有所懈怠,主动学习少了,锐意进取的心气

有所下降。考虑个人的荣辱进退多了,考虑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少了。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完成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宗旨意识方面

虽然自己能够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更看重主业工作而忽视群众工作,没有很好地把职工群众摆在最高位置。加上群众与领导谈心是要听领导表态的,顾虑自己不是行政主官,有些问题说了不算,为避免尴尬,往往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更多地去关心群众的想法,更难以做到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三)政治纪律方面

虽然自己自觉同党中央、厅党委、集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到严守纪律、令行禁止,但是有时候由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得不深不透,理解上有差距,造成执行起来有偏差;有时候为了维护班子团结和上下团结,保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面对一些不良风气会妥协让步,坚持原则不够严格。

(四)党性修养方面

虽然时时告诫自己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但平时常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导致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在领导作风方面存在主观主义偏多、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不够务实深入的现象。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努力方向

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努力实现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与干部职工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切实做到信念坚定、服务群众、务实创新、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二)改进措施

1.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具体标准。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

在运用理论解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问题上下功夫,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不断增强事业心,提高工作标准,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2.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职工群众谈心,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同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积极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克服人浮于事,做到脚踏实地,做任何工作从实际出发,积极跟踪工作开展的进度,把心沉下去。克服脱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向群众学习,对群众负责,为群众服务,接受群众监督。

3.坚决杜绝享乐主义。要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吃的坚决不吃,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

4.坚决杜绝奢靡之风。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头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公务活动和个人生活中,不与人比富贵、比阔气、比奢华,精打细算、勤俭办事,坚决杜绝

奢靡之风。

总之,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

推荐第2篇:攀比

攀比

小孩子就像一张没有污点的白纸,心地善良。可是,越长大越孤单,人心难测,我也渐渐的,攀比之心越来越强烈。

已是黄昏时分,太阳公公像喝醉了似的,他刚要跌下山却被一个爱攀比的女孩给震住了。那个女孩便是我。我其实是去参加香儿的生日聚会,参加生日会当然得打扮得光彩照人,成为生日会上的明星!可是,我自认为最吸人眼球的那条公主裙,寿星香儿竟然也有。万一香儿穿那条裙子我也穿,那别人不都等着看笑话了吗?况且我也没什么像样的裙子,要不······攀比之心在作怪,使得我萌生出一个坏念头:买新裙子!

我们家并不富裕,可也不穷,我花这些钱应该没事吧?我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还是没拿定主意。

这时,妈妈走过来了,看我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的样子,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妈妈把我带到了书桌前坐下,语重心长地说:“囡囡,你有心事就告诉我!”我胆战心惊地乞求原谅:“妈妈,我只是想买新裙子,在别人面前炫耀一番,我,我知道我错了,你原谅我!”妈妈并没说什么,只是唉声叹气。我吓得面如土色,是对我失望吗?

过了许久,妈妈突然说:“我不能包庇你,你已经犯了错误,你可以去参加生日会,但你要知道你只是上亿颗星中的一颗,你可以怀着一种在困难面前仍骄傲的态度,不去忧伤,同样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美,而并不是去攀比,去炫耀,你好自为之!”

我没有得到新裙子,也没有穿我自认为最好的公主裙,我只是像上学时一样,穿着普普通通的熊猫运动装去参加了香儿的生日会。是的,我只是浩瀚星空中的一颗星星,也许没有耀眼的光芒,我也不能奢求什么,但是我一定要让自己活得精彩,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我来到空旷的土地上,抬头仰望星空,美丽的银河中一颗小星星努力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那也许就是我吧!

推荐第3篇:“攀比”演讲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攀比”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都向往发展,追求高级,\"往高处走\",这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整个世界就是在不断竞争,比较,攀登中向前发展的.但是当竞争和攀比的潮流与风气影响,感染着各层次的人们时,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大家都似乎懂得只有不断竞争,攀比才会进步,才不至于被淘汰,遭遗弃的道理.但是也有人进入\"误区\",错误地理解了竞争和攀比!

有的同学爱攀比金钱和物质.他们常把眼光停留在金钱,衣服,日用品上,甚至比各自的家底;然而有的同学却把攀比看作是友益的竞争.在学业,功课上;在体育竞赛上乃至同学间团结,班级间先进等方面互不相让,积极争上游!恰恰这两种攀比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爱攀比金钱的同学往往是自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的,一切都追求高档,奢侈豪华和气派.久而久之,形成了虚荣心理,以为无论什么都要胜过他人,但是他们从来不想想他所得到的一切并非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而是伸手向父母要来的.但是大多数父母的财富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后才获得的!可是是这些同学并不理解幸福,富裕的物质生活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那些敢于比学业,比进步的同学才真正有志气,有才能!他们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汗水来获得成绩,赢得荣誉,走向成功!

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攀比动机,攀比结果,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 怎样从攀比中振奋自己的精神 怎样通过竞争使自己的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朋友更多呢 我想,每一位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会有正确的选择!我也相信,靠我们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才会把那些不正确的,追求荣誉,虚荣,奢侈的攀比逐渐转化为积极,正确的友好竞争.比学业,比进步,比团结,比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未来的现实社会,才能为我们的祖国,为社会做出一番贡献!

让我们手挽手一起抵制社会上的攀比,迎接友好的\"攀比\"吧!

推荐第4篇:闲话攀比

闲话攀比

中国人喜欢比,如果互相之间比学习、比进步,还可以增进友谊,彼此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好弟好姐好妹。然而,不少中国人喜欢攀比,这样就比出问题、比出差距、比出矛盾了,如:比收入、比谁的生活条件好,比住房面积、比谁做得官儿大、谁的地位高、谁最有派等等。

攀比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它困扰着我们的生活,搅得我们心绪烦躁、彻夜难眠。更有甚者,攀比让本来不错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乃至亲兄亲弟亲姐亲妹产生距离、出现陌生、断绝关系、甚至成为“敌对”。常听同事之间有这样的对话:你们俩以前挺不错的,现在还来往么?人家有钱了,看不起咱们了,我怕我的穷气粘在人家身上。看,这就是攀比的效果、结果、恶果!如果没有“攀比”这一恶魔的捣乱、捣蛋,人家也许还保持着童年的纯真,也许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

我们是1975年在一所学校高中毕业的。同学毕业分别27年那年,有人组织我们“75届”同学聚会,听到消息我特别高兴和激动,因为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应该好好聚聚了。同学聚会那天,彼此拍着肩膀,叫着外号,相互交谈着岁月带来的变化。应该说,同学之间不论贫富、不分贵贱,即使“烂在心里”也是同学。可就是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多数同学没有到达,二百多名同学只来了86个。究其原因,最大的症结还是攀比。难道同学之间就不存在一点友谊、一点牵挂么?难道同学之间就那么不想见、不思念么?也许有的同学之间还曾在梦中相互见面、相互念叨彼此的名字;想见就是不能见,原因就是自己地位低,怕同学看不起,心里感觉有些自卑,自愧弗如。“烂在心里”也是同学——没错!可是心理这道“坎儿”就是过不去。都是“攀比”惹得祸,“攀比”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老妈过生日,本来说好我们弟兄姐妹6个一块过来,为一生为我们操劳的母亲热闹热闹。母亲都是八十岁的人了,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我们不容易。然而,就是这样的机会,弟兄姐妹6个竟有找借口不来的:有的说身体不舒服,有的说单位有事“脱”不开,试问:母亲一生有几个80岁?后来,我才知道,原因是怕弟兄姐妹6个给母亲的礼物不一样多。咳!在母亲眼里,哪个儿女不是她身上的肉。我无意说没来的弟兄姐妹不敬不孝母亲,后来听说没来的“成员”也向母亲表达孝心了。八十岁的母亲想通过“生日”看一看全家团圆的“盛景”,愣是没让“老人家”看到,真的不免有一些遗憾,难道贫富、贵贱竟能阻挡亲情?(我不敢说斩断,因为它永远斩不断!)咳,“攀比”真的不亚于核武器,杀伤力真的好厉害强呀!

中国人有许多令世人羡慕和赞美的品质和美德,如孝敬长辈,这在很多国家根本比不了!但中国人也有其内心的劣根性,如“攀比”就是最大的顽症之一。不科学、不健康的“攀比”会出现人的心理的畸变,不患寡而患不均,气人有笑人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的真情、亲人之间的和睦,甚至会影响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稳定和不安。这不是耸人听闻,事实就是这样。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比较才能鉴别”。但这种“比”是文明的比,健康的比,积极、乐观、向上的比,一句话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的比。如果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盲目的比,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瞎比、乱比,那就会出现心理落差,就会出现失落感、危机感甚至绝望感,这是很危险的!盲目攀比害人、害己,危害严重,万万使不得!

心态平和、乐观向上的比较,会让人眼前明亮,会让人生出一种很浪漫、很阳光的感觉;而瞎比、乱比、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强比、横比、粗比、野比,危害真的很严重啊!

推荐第5篇:学生攀比

社会生活迅猛发展,物质世界日益丰富,各种竞争不可避免,许多学生特别是即将成人的高中学生,由于幼稚和虚荣,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完美与盲目向上的愿望,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所新闻报道,某地一名高二学生为了迎接老师的家访,以满足个人强烈的虚荣心,想让收入平平的家长租所毫宅,遭到了家长的无奈拒绝,他却认为家长丢了自己的脸,竟愤然离家出走。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痛心。这也折射出学生交往中所存在的一种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盲目攀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只要你稍事留心,便会发现此类现象无处无时不在,从比吃、穿名牌,到比手机,以至于网络消费,甚至比谁能交到更多的异性朋友,比谁的家中住别墅、开名车、去国外旅游„„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斯廷格曾说过:每个人天考都有自我评价的需要,由于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人们往往习惯于通过社会比较来自我定位,以便从中确定自身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比较对象的选择多种多样,而比较方式也各不相同。经过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呈现以下三种形态:向上比较,向下比较,相似比较。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将直接产生不同的比较结果,客观全面地科学比较,可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而盲目攀比显然无此积极作用,相反却滋长了人的虚荣心,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并进而产生一些恶习。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分析,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近乎本能的一种社会活动,且广泛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群体与社会活动之中。俗语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处的美是一种比较,也包含着完美、优秀、胜人一筹、卓尔不群,所以人人都有一种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愿望,总渴求并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强,这无可非议,那么,如何科学客观地与人比较?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握好与他人比较的分寸,否则,会受到盲目比较的严重危害。

那么,盲目攀比究竟有什么危害呢?对此众所周知,但各持一端,我将其归纳如下几点:第一,助长虚荣心,使自我价值物质化,驱动学生焦虑感,使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政党的生活中。第二,在盲目攀比中一直处于“落后”与“追赶”地位的劣势同学,这种攀比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他们在无法“胜出”的情况下,选择回避,游离于群体之外。第三,个别人为了满足强烈的虚荣心,可能会不择手段,不顾法律道德的约束去获取钱物,甚至引发犯罪。 高中生盲目攀比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竞争意识无处不在,物质需求不能满足,子女较少,惟我独尊。许多学生为此喜欢争强好胜,认为别人有的,自己凭什么没有。

(二)高中生处于成长阶段,生理特别是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不能理性地把握与别人比什么,怎样比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

(三)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外界不正确的消费理念,无疑也助长了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

明白了盲目攀比的危害与成因,我们应如何尽快走出盲目攀比的思想误区呢?

首先,要认清危害,坚定信心。盲目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仅害己,也会害人,所以必须努力加以控制并从根本上戒除。

其次,要加强个人心理修养,学会自我约束。要有一颗平常心,知足常乐,懈追求,平凡而不平庸。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是一名消费者,自己的消费无权凌驾在家庭之上,对家庭收入,父母的劳动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学会量入为出,不盲目与他人攀比,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也应杜绝奢侈浪费,养成节俭美德,俭以美德,以俭为美,注重精神追求。

第三,尊重社会差异,形成独立人格。贫富差异是目前社会上的一种真实存在,但贫富并不能注定一个人的贵贱尊卑。只有尊重社会差异与生活的多样性,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既不因家庭富有而飞扬跋扈,也不因父母贫穷而自卑自弃,要自尊自强,相信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平台上,只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第四,寻找最伟大的幸福。人们都渴望幸福,但权威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的财富积聚达到一定数量时,人的幸福感与财富几乎毫无关系。人生的最终追求并非是最大化的财富,而是伟大的幸福。个性使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我们不必与他人盲目攀比,只有发挥自己的巨大潜力,做出最大贡献,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人生最伟大的幸福。

推荐第6篇:学生攀比

论学生攀比心理

- 1

学生攀比的特点是复制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在相互攀比的学生中,低龄阶段的学生的攀比意识要弱于高龄阶段的学生。原因在于,低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级较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对事物缺乏自己的认识。因而,低龄阶段的学生的攀比意识要低一些。相对而言,高龄阶段的学生的攀比意识要高得多。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高龄阶段的学生业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且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强,故高龄阶段的学生的攀比意识要高一些。

(二)就攀比的内容看,学生的攀比日益多元化。过去的学生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相对而言,现如今的学生攀比内容可谓相当丰富。从物质攀比,到精神攀比,再到身体外貌的攀比,学生的攀比占据了他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三)就参与攀比的人数而言,学生攀比的情况大大增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各类商品迅速面向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就攀比的目的来看,学生的攀比多是为了进行自我炫耀。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期,他们喜欢进行自我炫耀以张扬自我个性。他们互相攀比个人所有物、家庭条件以及自身的知识、能力等,以满足自己的高自尊。

(五)学生的攀比易受同辈群体及权威的影响,表现为对同辈群体的从众行为以及对权威的顺从行为。学生购买奢侈品,往往是因为看到同学中的大部分都拥有,如果自己没有的话,会显得落伍与格格不入。当代学生多容易受到明星、富豪等奢侈品的常态使用者及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随时能够接收全球的流行信息,而出现跟风、追随的局面。

(六)学生的攀比容易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学生的攀比行为经常会受到社会情境的左右,一种竞争的情境能激发他们攀比的欲望,而缺乏竞争的社会情境则不易促使他们互相进行攀比。

(七)学生的攀比朝着信息化方面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已经占据了学生的生活,计算机与网络成了学生最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如讨论打通电脑游戏的进度、手机的功能、电脑的配置、网络信息容量等问题都成了学生攀比的内容。

(八)在精神文化领域,学生对通俗文化、快餐文化、时尚文化的关注度要高,却对政治文化、学术文化等严肃文化不太关注。

三、学生攀比中存在的问题

在任何社会,以及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相互攀比的心理。关键是看,学生们攀比的“是什么”以及“该怎么”攀比。

理性的攀比就是要比别人的长处,比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进步及所取得的成绩,比动力、比信息、比志气,比精神的富足与安定,它追求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理性的攀比下,学生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从而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加快社会化的进程,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盲目攀比则是与人比吃、穿、住等外在物质条件,学生容易陶醉于自身外在的优势及浮华。在这种盲目攀比的支配之下,学生会变得虚荣,形成贪图享乐的思想,分散了学习注意力,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现代学生多沉溺于盲目攀比之中,他们不与人比学习成绩、不比自身能力、

- 3

这为孩子的攀比提供了行为榜样和心理基础。

4、家长的期望。家长的攀比心理常常通过自身的期望传递给孩子,如果家长持有一种积极的攀比心理,他们会引导孩子与其他学生比成绩、比能力、比品德,去追求进步;如果家长持有消极的攀比心理,他们注意的焦点就会转移到内在修养之外,孩子也会更多的与人比面子、比物质,这种期望心理支配下的攀比极有可能变味与走样。

(三)学校层面

1、校园氛围。校园氛围主要指的是校园的风气与班级的风气,它们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好的校风的影响下,学生之间会形成比学习、比生活、比品德的良好风气;在不良的校风的影响下,学生之间就会比物质条件、比金钱开销等不良风气。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部分,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有效、更深刻。共同进步、分享经验是良好班风的体现,不良的班风则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使他们沉溺于物质享乐中,最终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2、学校的教育导向。学校的教育导向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激励措施,它是学校有意识的行为,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学校教育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发展,歪曲了学生攀比的方向,导致了学生的不良攀比。

(四)社会层面

1、物质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这为学生的盲目攀比创造了物质条件。

2、消费结构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在消费方面,子辈在家庭开支中的比重上升,甚至有些家庭的开支大部分投入在孩子身上。

3、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快速发展与转换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消费观及自我发展观的改变,学生的攀比正是众多社会观念作用的结果。一些庸俗的、落后的、腐朽的观念正侵蚀着学生的价值观。我国社会正流行着物质攀比的现象,导致学生中出现了与学术文化不和谐的现象。只要社会中存在着物质攀比的现象,不良的攀比就会在学生中存在与滋长。

五、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

“攀比”如同一柄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内能够激励人的创造力和赶超的决心,可一旦超越了临界点,就可能使人走上盲目或个人经济条件失衡的状态,就可能对人格产生破坏作用。而且,作为学生也必须遵循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学生的主体需求。然而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攀比现象是无法完全禁止的,关键在于如何对此加以引导。

(一)个人层面

1、正视自身的条件。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往往比我们拥有的要少,也就是说,我们真正拥有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学生要时刻保持一种知足的心态,珍惜拥有的生活。

- 5

推荐第7篇:攀比消费

第二:试写出中国人攀比消费或炫耀消费或象征消费的相关个案,并进行讨论 案例:山西煤老板买车相互攀比、炫耀性消费浪费资源

2005年据媒体报道,山西某地的煤老板买车时相互攀比,先后购进一批150万元一辆的美国悍马车。据山西一家汽车贸易公司调查,目前山西私人拥有宾利、奔驰、悍马、劳斯莱斯、宝马等典型豪华车的数量已突破1000辆。暴富后的一些煤老板,买车心态是“你买啥车,我也买啥车”,在买房等方面,也都相互比阔,一个人买什么,其他人也一拥而上跟进甚至超越。

与此同时有人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了一场耗资高达100多万元的豪华婚礼,所有墙面用闪光片铺设,还有一面特制的水晶墙。

这不禁让人想起晋代“石崇斗富”的故事。古代的石崇和当代某些一掷千金的富豪,其实都陷入一个怪圈,即存在着以炫耀财富追求自我满足的心态。高档商品,在他们的意识中,已成为一种象征着财富、地位和身份的符号。 讨论:有人会说,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原动力,不鼓励消费,生产怎能发展?况且,任何人都有消费的自由选择权。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在一个理性社会里,消费不仅仅是一个人如何花钱的问题,而是如何合理使用资源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这就决定了任何人在消费时,必须顾及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必须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界,不能消费过度;必须以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为界,不能竭泽而渔。消费,但不能铺张浪费;即使有足够的财力,但也不能暴殄天物。而“斗富”行为浪费了资源,实际上是对社会其他成员、对子孙后代资源使用权的一种变相剥夺。

他们的斗富行为,对社会风尚起到了不好的导向作用。这种炫耀性消费,一方面让人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产生颓废消极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斗富”行为稀缺宝贵的资源,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其他成员、对子孙后代资源使用权的一种变相剥夺。最可怕的是,它还可能是催生违法犯罪的“酵母”。

古人说“俭以养德”,理性节约,是一种科学生活方式。只有人人都树立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观念,那种讲排场、比阔气、相互攀比的消费方式和观念,才会渐渐失去市场。

推荐第8篇: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

有人说,攀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攀比能激发个人奋斗的潜力,给人带来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攀比也让个人活的很累,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因为后者的攀比只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弱项对抗别人的强项,那么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有位哲人说过,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不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把眼光放在自己的身心上,生活一定会多一份快乐与满足。

攀得高摔得重

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于是人们在差别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攀比的心理,而盲目攀比却让人们习惯性地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别人进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大致相等,那么彼此就会有公平感;如果某一方的所得大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就会产生心理失衡。某政府官员看到与自己同级别的其他官员用车比自己高级、住房比自己宽敞,自己甚至还不如一些级别和职务比自己低的人,心里就会感到很不平衡,于是换车建房也不足为奇了。其原因主要四心理上的诱惑导致的。

攀比心理与不满足心理犹如一胞姐妹,相伴而生。攀比是不满足的前提和诱因,在没有原则、没有节制地比安逸、比富有、比阔气中,致使心理失衡,越发不满足。有的人则为自己呢个在这些错误的攀比中出人头地、占据上风而无限度的追求个人名利,进而驱使自己不断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某机关的公务员小季,过着安分守纪的平静生活。有一天,他接到一位高中国学的聚会电话,于是他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前往赴会。昔日的老同学经商有道,住着豪宅,开着名车,一副成功者的派头。小李从返机关上班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唉声叹气,逢人便述说心中的烦恼。

“这小子,考试老不及格,凭什么有那么多钱?”他说。

“我们的薪水谁然无法和富豪相比,但不也够花了吗?”他的同事安慰说。 “够花?我的薪水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奔驰跑车。小季心疼得跳了起来。 “我们是坐办公室的,有钱我也犯不着买车。”他的同事看得很开。小季却终日郁郁寡欢,后来终于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攀比是一把刺向自己心灵深处的利剑,对人对己毫无利益,伤害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攀比是人性最普遍的一面。说到篇痹,人们自然会想到女人,因为女人对事物的敏感是更胜一筹的,她们对此的表现就是攀比。

巧姐在别人眼中是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做事干练果断,为人豪爽直率。团结在她周围的一些男同事无不称赞她办事干净利落,因而她也和他们一起称兄道弟。可是突然有一天,她无意间听到其中一位同事说:“巧姐什么都好,就是缺少了些女人味,你看人家阿美温柔婉静,一看就是个好老婆„„”巧姐的心里很难过。虽然她平时是别人口中的女强人,但她希望在别人眼中也是水一样的女人。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尽量让自己变得有“女人味”,走路时“婀娜多姿”,说话时“柔声柔气”。可是她这样矫揉造作反而在别人眼里显得不伦不类,让人感觉怪怪的。“女人味”变成“怪人味”,巧姐心里更加委屈,整日郁郁寡欢,工作业绩也一落千丈。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是“女强人”也罢,做一个原始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巧姐看不得别人的“女人味”强过自己,所以才会导致自己拥有“怪人味”,让人觉得虚假、做作和不真实。巧姐在听到同事说她没有女人味时心里很不舒服,当她把那种不舒服转化为行动时,就从潜意识发展为攀比。这种攀比往往会因为不被别人认同而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一种不小的冲击。如果内心的承受力强,冲击不会侵入影响生活;如果内心承受力弱,冲击就会乘虚而入吗,影响个人生活。所以,生活中认清自己尤为重要,不要让盲目的攀比变成一把利剑刺痛自己。

为什么要“比”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人家骑马咱骑驴,走路遇见个挑担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活着就会经常跟别人比,跟比尔·盖茨比,跟乔丹、姚明比,条件能力相差太远,看着人家发财也不会眼红。人们一般还是跟周围那些觉得不如自己的,可现在过的比自己强的人比,这么一比,就来火了,郁闷了。

人往往就是这样,很多烦恼都是因觉得不知周围的人而徒生出来的。其实世上本无事,实事庸人自扰之。别人固然有不如你的地方,但不是处处不如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他在他熟知的领域里超过你,并不能说明你就是技不如人,只能代表你不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说明他在某些方面还是比你强,想明白了这些后也就没有心结了。如果你还是想不开,那就跟那些不如你的人比比,不妨做一回鲁迅笔下的阿Q。

人世间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绝对的输家。如自然界中,长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所谓梅须欠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寸香。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学会俯视,长往下比一比,生活必定会充满安逸。

化妆品行业里很少有人会不知道李箐和李礼这两个名字,这两朵姊妹花自1995年以来一直效力于法意公司,而这家公司先后作为纪梵希、范思哲、幽兰、安娜苏等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的中国地区总代理,曾在进口化妆品市场中独霸一方。李菁和李礼的名字也总是一起出现,一个是市场部总监,一个是销售部总监,她们曾为这些品牌在中国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两个女孩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可任何美好事物的背后都不像表面那样光鲜。

刚出道时的李菁一身学生气,提着满满一箱化妆品的样品去拜访北京各大百货商场的化妆经理,曾不分青红皂白的骂出门去:“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不去外企大公司,跑到这儿来买什么化妆品?你不掉价儿„„”李礼的运气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了帮公司争取到优惠的合作条件,她曾在烈日炎炎下的马路上做了6个小时,才把主事的人——商场业务主管等回来。

李菁和李礼是幸运的,至少她们选择了一项自己热爱的职业并为之努力。“你不知道刚开始是有多苦。”李菁说,“我们根本没有休息日,白天盯销售,晚上盘库存。常常是商场一开门就冲进去,晚上关门后才出来。整日和销售员一起站着,做促销,搞活动。我们之说以和坚持下来,就是因为从来没有把自己摆的很高。只有努力从底层做起的人才能稳扎稳打,能上能下。”无法想象这些漂亮的女孩在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没有空调、暖气,没有卫生间的简陋库房里工作,成箱的货品都是自己在一级级台阶搬上搬下的。那是她们真的很委屈,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其实,她们对成功的定义就是要“开心”,要“感觉好”。每当有不顺心的事,就安慰自己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烦闷也就一笑而散了。 有一个因为自己没有没有一双完整的漂亮的鞋子而苦恼的女孩,当她为自己有漏洞的鞋而闷闷不乐时,忽然有一天她看见了那个拄着拐杖要饭的没有脚的男孩,她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富有,又是多么的可悲。富有是因为她有一双脚,而可悲的则是因为他不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懂得欣赏自己的拥有。

学会俯视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满足,才会懂得珍惜现有的幸福。

要比就和自己比

生活中有些人羡慕那些明星、名人,羡慕他们天天淹没在鲜花和掌声中,名利双收,以为世间苦痛皆与他们无缘。

其实走进明星、名人的生活,他们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著名导演谢晋的儿子智力残疾;美国前任总统里根曾几度风光,晚年却备受不孝逆子的敲诈、虐待;戴安娜如果没有魂断天涯,又有几人知道她与查尔斯王子那场“经典爱情”竟是如此糟糕„„

俗话说,人生失意无南北,宫殿里也会悲恸,瓦屋里同样也会有笑声。只是,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别人展示的,还是我们关注的,总是风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这就像女人的脸,出门的时候个个都描眉画眼、涂脂抹粉、光艳亮丽,这全都是给别人看的。回到家后,女人们一个个就都素面朝天了,这就难怪有的男人感叹:“老婆还是别人的好。”于是,站在城里,向往城外,而一旦走出围墙,就会发现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有许多我们一直很在意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不要把你的生命浪费在和别人对比上,应该跟自己的心灵赛跑。那些老拿自己和别人攀比的人,他们心灵的空间挤满了太多的负累,从而无法欣赏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

其实我们对自己不苛求,又怎么知道别人一定比自己好呢?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东西,也有自己感到缺憾的东西,没有一个人能拥有世界的全部,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内心感觉。那些心态平和的人也许生活中物质的享受并不比别人好,只是他能接受自己,觉得自己好而已。

所以,要懂得欣赏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随心所欲。你能改变什么让自己感到愉快,那就做一些改变,不过,如果改变了以后会让自己不愉快的话,那么不管有多少人要你去做,也不应该盲从去做。还有,即使你已经知道改变以后会很好,但自己却无力改变的话,也不应该勉强去做,原谅自己、欣赏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那些让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就很容易的忽略过去了。毕竟,上帝使我们拥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个性,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要接受自己所谓不完美的地方,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变得完美。

那些总是抱怨自己不幸的人,不要用沉重的欲望迷惑自己,不要总是看到你还不曾拥有的东西,而要静下心来,放下心灵的负担,仔细品味你已拥有的一切。学会欣赏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份拥有,你就不难发现,自己竟会有那么多值得别人羡慕的地方,幸福之神早已在向你频频招手了。

所以,我们要用“和自己赛跑,不要和别人比较”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生活。如果我们愿意放下身价,观摩别人表现杰出的地方,虚心向他们请教,而不管他是谁,就能从他的表现看出成功的端倪,那么收获最多的其实是自己。

消除攀比

攀比使得一部分人的心里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和激愤之中,使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心思不专。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走上了危险的钢丝绳。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对此,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会比较

攀比心理源于比较方式的不当,缘于比较“参照物”的选择失误。搞腐败的那些地方官员和企业领导,他们所选择“参照物”自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是多么不公平啊!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心里又怎么会有这样多的焦灼、急躁与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普通人,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多一份平静、豁达,甚至多一份愧疚。还有什么不平衡可言呢?

2.心底无私

攀比心理导致人生创伤,而心底无私则是治愈攀比心理的良药。在当今社会种种诱惑特别是金钱诱惑面前,一些人目眩头晕,忘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和为人的基本守则,在心理平衡的过程中,向腐败、堕落的目标迈进。在他们身上缺少的是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缺少的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持续刻苦的改造,不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能够达到一种高尚的人格的修炼。

3.倾诉

倾诉法也叫发泄法,即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倾诉。倾诉法是近年来医学心理比较提倡的一种治疗心理失衡的方法。受挫后如果把失望焦虑的情绪封锁在心里,会凝聚成一种失控力,它可能摧毁侧肌体的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的滋生。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语言的倾诉逐步转化出去。倾诉作为一种健康防卫,既无副作用,效果也较好。如果倾诉对象具有较高的学识修养和实践经验,将会给失衡者的心理适当抚慰,使他们鼓起奋进的勇气,在一番倾谈之后轻松快乐许多。

4.目标法

攀比干扰了原有的生活,扰乱敢原有的目标。重新寻找一个方向,确立一个符合自己的新目标,这就是目标法。目标的确立,需要分析思考,这是一个将消极心理转向理智思索的过程。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在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人就会生出调节和支配自己新行动的信念和意志,去努力进行能达到目标的行动。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人已经开始了下一步争取新的成功的历程。目标法既可以抑制和阻止人们不符合目标的心理和行动,又可以激发和推动我们去从事达到目标所必需的行动,从而让我们鼓起迎头赶上的勇气。

因此,要想以健康的心态生活,首先要学会平衡你的心态,放弃无谓的攀比。

推荐第9篇:“三大整顿”思想对照检查材料

中华路小学

赵丽辉

根据开展“三查三反思”进行排查、剖析、整改,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反思,对照规章制度要求检查,总体感到,自己在思想道德上严格要求,在遵纪廉政上能够自律。但同时也感到,自己的一些思想和行为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理解还不透彻

任教导处主任以来,能与年组教师们团结共事,兢兢业业,保持了较好的精神状态,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感到还有二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十分强,忙于事务性工作多,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思考问题少,二是平时坚持得好一些,工作多、任务重的时候做得不好,学习也不够系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时结合不够紧密,韧性钻劲不足。

2、素质能力与党员干部要求还不够适应。对理论问题的内涵知之不全,学得不深、悟得不透。虽然大多数时候能从全局谋事,但有时想问题、提建议,办事情,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想得更周全,办得更缜密,对分管以外想得多,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有时感觉建议虽对上了路,但操作性还不太强。

3、学习上钻得不够深。主动学、深入学、持久学少。满足于“多次学过,大概掌握”,在深刻领会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不够;有时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工作实践进行理性思考、理性总结不够,存在重干轻学的现象;有时还“学归学,用归用”,不注重运用理论知识改造主观世界,不善于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措施,以致学用脱节。

二、改正措施:

1、不断提高党政理论素养。党的理论知识,更是教学工作的指南,自觉把学习当作履行职责的内在动力,当作提升自己全面素质,加强理论素养的必修课,切实把学习当作工作来对待,使学习和工作相互渗透,学习中有工作问题,工作中也有学习成果的运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保证在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提高全面素质,增强综合能力。

2、不断增强个人全面素质。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不断增强政治素质。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用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开拓视野,并通过学习,掌握工作的方法论和辩证法,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质。摆正位置,始终以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思想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既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又牢固树立“教师在心中、服务是天职”的观念。

3、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树好形象。牢固树立“教师第一”思想,坚持跟进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发现问题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检验成效到一线,处处率先垂范,事事躬身带头,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为党支部分忧,真心实意教师排忧解难。

以上是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自查到的问题及同志们指出的缺点,或许还有剖析不到位的地方,恳请同志们给我指出来,我将虚心接受,加以改正,并请同志们监督。

推荐第10篇:安全思想整风对照检查材料

安全思想整风对照检查材料

供应部副部长 于东明

按照公司党委召开基层领导班子安全思想整风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为深刻汲取新兴煤矿“8.2”迎国检事件教训,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查摆问题,认真剖析检查。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的突出问题

1、存在责任意识不强问题

作为主抓业务和安全工作的副职,本人侧重抓业务轻视了安全工作,认为有安检科、有安全检查小组具体实施,就一心扑在抓业务上,没有做好以上率下作用,只要做好保供服务就可以了,忽视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检查时出现了走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的问题,因为个人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影响了安全工作的质量,很多隐伏在现场的隐患都没有查找出来。

2、存在严抓意识不强问题

工作中存在不敢碰硬,好人主义思想,对“三违”人员采取批评教育得多,硬性考核得少,搞下不为例多,叫真少。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如装卸人员在作业区内不带安全帽等。

3、存在执行意识不强问题,

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制定的不细化,敷衍了事,没有深层次的剖析发生“三违”的原因的,存在着怕麻烦,简化程序思想。对违章违纪瞻前顾后没有严格追责,没有有效提高制度执行力。如有的月份安全例会纪要下发后,存在整改内容没能逐条跟进督办的情况。

4、存在学习意识不强问题

存在不注重学习,不坚持学习,致使知识匮乏,工作能力有限,工作被动。在安全检查中对违反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安全、业务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如在一次安全检查过程中,吊车师傅问我,在操作室内他是否需要佩戴安全帽,因为不知道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没有正面回答(很尴尬),后查阅资料,应该佩戴。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被动适应,还是随波逐流,都是主观上出了问题。

(一)忽视了理论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

自认为有在多个部门工作的经历,做好本职工作没有问题,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求知道路上欠缺更强烈愿望。常把工作当成硬任务,学习变成软任务,认为首先要完成好采供招标、保供服务、安全生产工作,至于理论没有必要去深钻细研,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还应该加强。

(二)宗旨意识有所淡薄,服务生产一线观念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生产一线服务意识。

(三)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在日常工作中,把工作任务压在业务部门同志的身上,自己做具体工作少。缺少亲力亲为,丢掉了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

三、整改措施

1、全面提升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真正让安全管理理念入脑入心,融入到自身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思想,时刻绷紧“安全弦”。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要多深入基层,积极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3、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转变思想跟上安全形势。将安全防范落实到每一个角落。加强从业人员“三违”的查处力度,消除好人主义和考核避重就轻的现象发生。

4、要进一步增强廉政清廉意识,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向,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以上是自己的对照检查,由于个人认识水平、思想觉悟有限,可能有一些问题对照检查的不够深刻、准确,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会虚心接受。

第11篇:大学生攀比心理

浅谈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

目前,我国校园贷套牢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前一段时间河南郑州某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欠债百万跳楼事件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谁又能想到还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债务居然能高达百万元。一起接着一起因为网络贷款导致大学生走向极端的案例接连发生。很多人把矛头都指向了乱象丛生的“校园网贷”。可是,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使这个怪诞的网贷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大学生消费攀比在高校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攀比之风现象风起云涌,好像不争个上下死不休的架势。物质的攀比,无节制的消费,这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买东西并不是基于要用而是要跟人家比、赶潮流;买名牌的东西并不是基于其品质而选却是由于它的名气可以显摆自己的地位,比阔气、比有钱。在他们的眼里攀比视乎成为了他们买东西的主要动机,于是乎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形成了“穿的一定要有名牌,多不多放一边”,崇尚潮流、名牌的潜规则等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消费白领化是现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消费的最生动描述。

促进经济健康的、良性的循环发展,我们鼓励人们消费,拉动内需,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以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主导,不量力而行、不节制、不理智的超前消费导致盲目、泛滥消费,其造成的一连串后果也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今很多大学生被盲目攀比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引导,对大学生、家人及社会造成了莫大的影响。

我们深知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危害性,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拯救深陷其中的大学生,预防深陷盲目攀比消费的泥潭中更显的重要。

首当其冲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咱们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式溺爱教育管教模式”, 家庭溺爱成为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助推器。其次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广泛地利用负面的宣传,误导大学生消费,为自己创利,也是致使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诱因之一。最后大学生不同消费层次群体的不良导向作用,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形成盲目攀比消费心理的诱因。

总而言之,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再者也应该看到造成大学生攀比消费的原因也是复杂的、综合的,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才能提出客观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建议,对最终解决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起到有益的帮助。

第12篇:大学生攀比消费

杜绝盲目攀比 树立健康消费观

摘要: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整体趋于合理,但是在小范围内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是需要各界人士正视的,例如盲目攀比的现象在某些大学生中十分常见,这是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当中亟待纠正的误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杜绝盲目攀比,树立健康消费观,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入手,重点关注了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问题,希望对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 攀比消费 健康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基本现状

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包括基本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四个方面。据统计,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合理消费,收支平衡,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来自家庭的支持,远离故乡家人,他们的行为有更多自主的余地,但是他们大部分还是没有因为缺乏监督指导而放任消费。

然而,少数一些大学生在花钱消费方面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诸如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情绪化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和攀比消费等等。众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给少部分大学生造成了“财政赤字”,这是大学生消费现状不容乐观的方面。笔者认为,这些不合理消费行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大学生意志不够坚定,攀比心理过重所造成的,来自相对纯洁的中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由于自制力不足,看到身边一些同学吃好喝好玩好的,心理不平衡,虚荣心作祟,遂倾其所有与之攀比,使自己陷入了“财政赤字”的泥潭。

二、盲目攀比消费

每个大学生的出身不同,背景各异,所以在校的消费要量力而行,最好能以节俭为重,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却没有这个理念,他们的想法是“你有,我也得有”。 这种攀比心理使大学生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喜欢追求前卫新潮,攀比心理严重,出现了消费负担过重,消费水平超出了实际需求或家庭的支付能力。

化妆品和衣服是女生最爱攀比的,强烈的爱美之心无可厚非,通过时尚的穿着和精致的化妆提升自己的形象是合理的做法,但是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名牌,不惜代价购买高级化妆品和服装,这些东西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没有就丢人。钱不够就问家长要,相互摆阔,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影响极其恶劣。

而男生攀比消费的方向很多时候是在“人际交往消费”上。互相请吃饭,我请你吃的一定要比你请我的高档,第二次去吃的一定要比第一次的要贵,盲目攀比的心理让这种交际陷入了恶性循环,而学生口袋里的钱,就这么如流水般减少。男生还有一个方面的支出会给自己增加财政负担,那就是恋爱支出,攀比心理偶尔也会在这个方面让男生失去理智,“我送给你的礼物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观念使男生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诚然,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消费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们有能力去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开展自己的消费行为,不合理消费危害甚大,对当代大学生更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这会加重家庭开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不受委屈,所以他们会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而你无上限的攀比会使你光鲜亮丽外表背后的父母必须付出更多辛劳。而你从此养成的不良消费习惯,也许会在很长时间内带给你麻烦,毕业后理财陷入混乱,经济独立后经常入不敷出,这些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困境在此刻已埋下隐患。

大学生必须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看,消除盲目攀比消费现象意义都十分重大。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科学健康消费。

三、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首先,必须克服攀比情绪,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不可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一味的追求新异,推崇时尚。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作一个清醒而理智的消费者是第一步。

第二,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科学规划安排,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大学生大多没有自己创造的收入,没有尝过赚钱的辛苦,却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来自家庭的支撑,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在学校的消费行为都是家庭在支撑着,不论多少钱,容不容易挣,总之那都是父母亲给的,勤俭节约,不仅仅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且珍惜他们的劳动,尽量做到给家里减轻负担,也是为了将来独立生活做好积极准备。

第三,学会理财,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和金钱规律,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攒钱,管钱,护钱,管好现在和未来的现金流。控制好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消费,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有规律,理好财不仅对大学生当下的校园生活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这个良好的意识一旦扎根,会在今后数十年给我们得生活带来诸多益处。

第13篇:是谁在攀比

是谁在攀比

武汉的卢女士介绍,上三年级的女儿其实成绩挺不错,去参加家长会原本没啥压力,但如今的孩子们啥都爱攀比,给家长带来无形的心理负担。“之前我开家长会都很随意,但女儿回来会告诉我,每开一次家长会,同学中间就会在私下议论谁的妈妈年轻、谁的妈妈漂亮。”卢女士感慨,当女儿在自己面前说起某某同学的妈妈多时尚多靓丽时,眼睛写满了羡慕。“最伤人的是,女儿说同学间流传着一个‘辣妈排行榜’,我只能排中游水平……听她说这话,我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武汉晚报6月16日)

耐人寻味的是,“气不大一处来”的卢女士,并没有教育孩子不能有这种不良的帮比心理,而是在每次开家长会之前上街去买套新衣服,以“不给孩子丢脸”,另外,据报道,卢女士还称,有同事告诉她,有小学生还禁止自己的矮个子妈妈参加家长会,也许在卢女士看来,自己与矮个子妈妈相比,体面多了,由此得到一丝安慰。

人们感叹,现在的小孩怎么连妈妈漂不漂亮都攀比,这让外形不靓丽的妈妈情何以堪。而其实,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都是给惯出来的,为何小学生就会炫富、比拼谁家的车好,谁的爸爸官大,谁的妈妈时尚,这些都是成人世界在他们身上的投射。

可能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攀比,深感“惭愧”,觉得自己没有为孩子争光,而另外一些家长,则骄傲自己能让孩子扬眉吐气。这那是学生在攀比,而分明是年轻的父母们在攀比——不是吗?如果家长不攀比,用得着每次开家长会都去买一套衣服吗?穿着得体即可。还有,一个希望孩子有健全人格,健康价值观的家长,应防微杜渐,关注孩子任何偏离健康价值观的言行举止,通过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努力,来消除孩子的不良攀比心理,引导他们意识到所有母亲都是最美。孩子以穿着、长相来评价自己的母亲,还不仅是攀比问题,是对亲情的扭曲,不是尊重、发自内心的爱父母,而开始嫌弃父母。 对于每个父母个体,面对孩子的攀比,首先不应是感到压力很大——自己确实不辣,确实没购豪车,与其他父母比,低人一等,这就把孩子的攀比心理问题,变成了父母的问题了。

是谁在攀比

父母忘记了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而是“反思“自己的不足。在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父母的财富,家庭的条件,这些都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每个优秀的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来获得别人的尊重,一个人的长相,不论是父母的,还是自己的,都是先天遗传的,这不是值得骄傲的,炫耀家庭的财富,或者以外形的美丑识人,都是不对的。

懂得给孩子健康价值观教育的家长,应该在生活中警惕在学生面前不恰当的赞美,比如,赞美某个学生长得漂亮,赞美某部豪车很拉风,孩子在这类赞美中,就会不知不觉形成攀比外貌、家庭财富的意识。父母们应关注孩子后天的努力与进步,对学生的勤奋、自觉、节俭点赞,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学生会关注自己是否努力,取得进步,而不是把心思用在比吃比穿比父母上。而且,会鄙视那些比吃比穿比父母的学生。

另外,所有家长们,也不能在暗中较劲,为了满足孩子与自己的攀比心理,把家长会变成一个拼妈的场合。这是家长会功能的异化。针对学生的攀比问题,所有家长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共同商议怎样给孩子健康家长观的教育,校正自己身上存在的给孩子不良引导的问题,比如,针对有孩子嫌弃妈妈矮,禁止其开家长会,所有妈妈,可以以不穿高跟鞋,来支持这位妈妈,针对孩子回家议论其他同学妈妈的行为,父母要告诉孩子,你希望你妈妈被别人这样议论吗,来教育他不要背后议论他人,尤其是点评长相之类。而学校也要在教学中,关注孩子的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要从消除父母的攀比心理开始。

第14篇:勤俭节约,反对攀比

勤俭节约,反对攀比

【活动主题】

勤俭节约,反对攀比 【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并撰写有关勤俭节约、反对攀比的格言。

2、制作与主题相关的课件。

3、积极准备辩论赛 4.布置黑板,教室

5、确定两名主持人,写好串词。

6、搜集一些小故事 【活动对象】

5(1)中队 【活动过程】

板块一:主持人致开场白 主持人(男):尊敬的老师们! 主持人(女):亲爱的同学们! 主持人(合):大家好! 主持人(男): 伴随着大屏幕上这首《勤俭节约之歌》拉开了我们\"勤俭节约,反对攀比\"主题班会的序幕。 主持人(女):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男):铺张浪费是我们一直反对的。

主持人(女):八荣八耻中也曾提到: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主持人(男):所以,提倡节约,反对攀比势在必行 主持人(女):正因如此,我们班特举办今天这个主题班会。 板块二:大家对攀比的理解 主持人(男):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观察实践,谈谈你对“攀比”和“攀比心理”的理解。

主持人(女):大家积极一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攀比就是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不顾及客观条件 同学乙:“攀比心理”,我觉得是一种渴望或者嫉妒的心理,会造成心情波动。 „„

主持人(女):大家说的 跟我想的差不多,那咱们来看下专业点的阐述吧

 主持人(男):请大家跟我一起看大屏幕。“攀比”就是:抓住某种东西往上爬。主动接近。

 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 在消费等方面一味比高,不甘人后

 “攀比心理”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

主持人(女):通过以上阐述,我想我们更加懂得,攀比和攀比心理是不好的,是不利于我们成长。

板块三:同学讲述攀比先生的故事

“攀比先生”姓比,至于名就不清楚了,有人说他叫比样,也有人说他叫比较。反正也无从考据了。只知道大家都叫他“攀比先生”!

也许还是叫比较更好一些,至少我在心里是这么认为的,听别人说过一些他的事情。

90年代的“攀比先生”就已经和别人攀比了。一次,“攀比先生”的邻居王大妈家盖了一幢非常漂亮的小洋楼。“攀比先生”见了,心想,哼,就以为你们家有钱盖房子吗。明天我就拆房盖小别墅。

第二天,“攀比先生”真的就把那幢50年的老楼房给拆了,还找来了施工队,让给盖五层楼的别墅,施工队的负责人见他穿的一身的土衣服,上面还挂着补丁,就不肯给他盖,气得“攀比先生”破口大骂,还拿着锄头把施工队的人给赶走了。这下可好了,自己的房子给拆了,现在没地方住了。最后只能在邻居的新房旁边搭了一个草棚住。

2001年的“攀比先生”已经五十五岁了,按说平常人到了这个年龄早已经是坐在家里享清福了。但我们的“攀比先生”却还是光棍王老五一个,为什么呢?这是有原因的。其实在“攀比先生”22岁的时候就是他那个邻居王大妈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俩人还好了好长的一段时间,后来因为 “攀比先生”和别人的“攀比”,他比掉了自己的媳妇。

“攀比先生”最后一次的攀比是他的死,他只活了60岁,有人说他是自杀的,因为有位老人说了自己会比“攀比先生”先死。“攀比先生”听后就到村里的杂货铺买了两包灭鼠灵和一瓶敌敌畏。回家后就就着敌敌畏把老鼠药给吃下去了,想吃糖一样,完后就倒了。他还给那位老人留了一段话“我终于比你先死了”。

这些就是“攀比先生”的一些事,所以我认为“攀比先生”叫“比较”更合适。 板块四:话题讨论 话题一:比吃穿

某班上一个女同学,她来自农村,父母花了很多钱让她到城里学习,她却无心读书,每天与同学比衣服、比零食,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可她仍然不知悔改,每天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时竟偷拿别人的钱物。同学们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话题二:名牌的书包能给我带来什么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书包,并说说书包的作用。教师从同学中拿出两种书包,一个是二百多元的名牌书包,另一个是三十多元的普通书包,然后从学习的角度问学生这两种书包有什么区别。请这两个书包的主人说一说不同价格的书包分别带给他们什么,然后让大家反思,思考。

板块四:老师讲解如何客服攀比心理

1.通过自我暗示,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指通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久而久之,盲目比较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 2.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地横向比较

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的比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往往会陷入横向比较的误区,忽略了纵向比较。纵向比较会让考生有更清醒的自我认识,有利于考生在考试中发挥出真实水平。 3.增强自身实力,克服负性攀比

考验人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强大的学习实力基础之上的,负性攀比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个体自身的实力与期望值达不到均衡水平,导致自信心的缺失,从而产生抱怨、憎恨等情绪。因此,在考试复习过程中,积极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网络,尽快地查缺补漏,用行动弥补失落,巩固并增强自己的学习实力,才能战胜负性攀比造成的心理障碍,继而成功。

模块五:辩论赛

小学生是否应该适当具备攀比心理

 正方:小学生应该适当具备攀比心理  反方:小学生不应该适当具备攀比心理 通过辩论赛,让同学们切身感受,该不该攀比?该比什么?有什么好处与坏处?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反思与理解攀比,

板块六: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

同学甲:攀比是不好的,有些攀比是没必要的

同学乙:攀比不利于我们成长,会让我们产生嫉妒心理 同学丙:适当的攀比,比如比学习,可以对我们有促进作用 „„.

模块七:把课前准备好的名人名言贴在自己桌子上 主持人(男):在我们今天的班队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大家把课前搜集的名人名言贴在桌子上,激励自己做一名勤俭节约,不攀比的优秀小学生。 模块八:老师总结,班会结束 主持人(女):请我们的班主任对我们今天的活动作总结。

老师: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成功,大家对攀比一定都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攀比的危害,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做的更好,成为一名勤俭节约,不攀比的好学生。 结束本次班队活动。

第15篇:幼儿园的攀比

幼儿园里的攀比

一家幼儿园的活动区内。浩浩、轩轩和强强用拼插玩具建了一座蝴蝶形状的立交桥。浩浩挑了一辆最漂亮的车说:“这辆是我爸爸的帕萨特。”轩轩一看不干了:“不行,这是我爸爸的„奥迪‟。”强强更不甘示弱:“我爸爸开的是„ 宝马 ‟,比你们的都棒 !… …

调查:幼儿园90%的孩子爱攀比

有研究者曾对青岛市3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发现攀比是小朋友比较常见的行为,且攀比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趋势。90%的小班幼儿的家长反映尚未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而90%的大、中班幼儿的家长则反映自己的孩子经常与其他小朋友攀比。其中,中班孩子会更多的攀比服装、玩具、零食等,大班的孩子则会比较谁家的车好、谁家的房子大等。

很多家长察觉到孩子的攀比心理后,非常焦虑,担心孩子就此养成虚荣、嫉妒的习惯等,这种顾虑可以理解,但也没必要把事情看得这么严重。这个年龄的孩子之所以喜欢攀比,有时候是受外部成长环境影响的,也受制于特定年龄心理发展规律的。只要消除了外部的负面影响,并进行一定的引导,一般来说是可以矫正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喜欢攀比未必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关键看家长如何因势利导。

揭秘:孩子爱攀比的4个秘密

幼儿攀比的动机并不“可怕”,家长不必“谈攀比色变”。一般来说,孩子喜欢攀比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对家长“横向比较”行为的模仿

很多家长不仅自身就存在喜欢跟人攀比的习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喜欢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整天被比来比去的孩子,又生活在喜欢攀比的父母的影响之下,难免会认为“攀比”就是生活的常态,进而不自觉地去跟别人攀比。

天生的好胜心驱使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好胜心较强的年龄,凡事喜欢争第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见谁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从而产生攀比之心也在情理之中。

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孩子总是渴望得到关注的,但由于他们的社会性还没有充分展开,吸引关注的手段往往还比较幼稚,攀比便是他们常常借助的手段之一,他们往往以为,只要我哪方面比别人好,老师和小朋友就可能关注到我。

内心缺乏力量和自信

那些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就很容易借助外在的“强大”,从而来追求在同伴和老师面前的尊严感,攀比自然成为他用以“压倒”其他人的方式。

应对:随机对孩子攀比进行引导

孩子攀比并不可怕,家长的科学应对是关键。孩子出于攀比心理向家长提出买什么东西的要求时,便是家长随机教育的契机,教育的重点可以放在让孩子明白: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外在的东西决定的

从薇薇家回来的路上,俊俊嘟嘟哝哝地说:“妈妈,薇薇家的房子多漂亮,咱们家的房子差远了。”

“我们家的房子不是也很舒服吗?小区还有你喜欢的运动场。”

“可是那么小,我都不好意思请小朋友到我们家里来!”

“妈妈带你去过坤坤家,他家的房子还不如咱们家大,你不是也玩得挺开心的吗?”

“那是因为坤坤是我的好朋友!”

“是呀,坤坤住小房子,你还是一样喜欢他。辉辉家住的是别墅,比薇薇家的房子还大,你都不去。”

“辉辉动不动就讲粗话,还爱打人!”

“你看,坤坤人好,住再小的房子,你都喜欢跟他玩,辉辉不讨人喜欢,住那么大的房子,你都不愿意跟他玩。重要的还是小朋友本身是不是可爱,而不是房子住的大不大,只要我们俊俊是个很棒的孩子,住的房子再小,也是大家喜欢的好孩子哦!”

攀比的内容应该是凭自己努力赢得的结果,而不是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取的东西

甜甜一放学回家,就对妈妈说:“给我买个向小诺那样的卷笔刀,可以用手摇的!”因为家里已经有一个用的很顺手的卷笔刀了,妈妈就问:“你不是已经有一个卷笔刀了吗?”

“可是不如小诺那个酷。”

“更酷的卷笔刀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可以让我比过他。”

“你画画很漂亮,跑步能得第一,妈妈都为你骄傲呢,这两方面都是你努力的结果,卷笔刀是爸爸妈妈给买的,不是你自己的本领,比过别人也没有什么光彩的。”

攀比本领也要尊重自身的实际,纵向的“攀比”是更值得鼓励的行为

妈妈去接牛牛放学的时候,发现牛牛很不开心,原来是跳绳老是比不过妞妞,很沮丧。“妞妞比我小,跳得还比我好,如果连她都跳不过,太丢人了!”牛牛难过地说。

“牛牛真是个积极进取的孩子,妈妈很欣赏你这一点。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也有不擅长的方面。妞妞跳绳好,唱歌不一定好,牛牛跳绳不如妞妞,可是唱歌比妞妞好啊。对于不擅长的方面,我们可以努力去改进,但不能期望值太高。我们没必要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就像没必要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一样。”

“……”牛牛若有所思。

妈妈趁机继续说道:“对于比本领,妈妈有一个更好的建议,那就是我们不跟别人比,但可以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只要每天有一点进步,就是最棒的哦!

父母必读2个关键提示

家长自身做好示范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不妨首先反思一下自身是否存在攀比行为,包括自己跟别人攀比和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攀比的行为。如果存在这种倾向,就要果断祛除这种“感染”源,如果无法消除自身的示范作用,则孩子将很难彻底放弃攀比行为,因为每个家庭出来的孩子,都会打着那个家庭的烙印。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对于那些为了获取关注和尊严而去攀比的孩子,在日常教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他本来的样子,让孩子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多多放手让孩子做想做的事,让孩子在不断积累做事经验的过程中增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以此帮孩子集聚内心的力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不会轻易被外部的关注所左右,更不会执着于外求尊严,自然就很难产生攀比的想法了。

第16篇:攀比行为分析

姓名:刘瑶学号: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

宜宾学院

组 织 行 为 学 论 文

111401011

11级1班 基于归因理论分析大学生攀比行为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1班

刘瑶

学号:111401011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攀比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社会现象目前已经愈加突出。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攀比现象,对于调动人们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积极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当代大学生攀比现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阅读法简单回顾了国内外攀比现象的研究现状;其次,在明确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攀比”进行概念澄清,弄清楚本文的研究范围,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家庭、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对大学生攀比现象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归因分析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原因

大学生

攀比

个人

家庭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面子文化在中国已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面子是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国留美人类学家胡先缙首先将面子研究带入社会科学探讨的领域。直到今日,中国的面子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今日的攀比文化。

因为现在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在校园里的攀比行为也越来越随处可见,甚至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这些现象也被教育部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2004年9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始执行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并且首次将“生活不攀比”单独列出,这些足以证明攀比行为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才会导致守则的更改。其实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是禁止学生之间的攀比行为的产生,例如日本不准中学生烫染头发,新加坡不准中学生穿名牌服装。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的使命,掌握着国家将来的关键,尤其是在如今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加的重要,对大学生攀比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引导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攀比是为了大学生能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以后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埋下伏笔;不良的攀比会导致消费观念的错乱,因此此项分析研究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除此之外 ,攀比心理负担也是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建设也是重要意义之一。

二、“攀比”的概念

“攀比”这个词语在中国研究的比较晚,最早的也是近几十年里发生的,而美国对攀比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因此,我们现在对攀比的概念界定主

【1】要是依赖于美国的研究结果。首先,Leon Festinger于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论,在向上的社会比较中,跟那些更社会化的人比较;在向下的社会比较中,作逆向比较。Festinger认为攀比就是“社会比较”,他认为人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动,当缺乏用来评价的客观源的时候,个体就通过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并且发现自己与其他人发生差距时就会向上攀登以来缩减差距。其次,James Stemble Duese nberry【2】认为攀比就是“示范效应”,他认为人们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就必须满足高地位群体所“示范”的行为标准和消费标准。在中国对攀比的定义实在太少,但是也还是有几个比较正规的定义,任校凡【3】认为攀比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人的需要、社会环境以及群体心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中国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各方面的影响综合而来的。这篇文章将主要根据任校凡的观点来对大学生攀比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引导。

攀比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只有弊的一方面,其实还是有利的一方面。它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来确定攀比的性质,正确的价值观是属于正性攀比,它会人们产生正当竞争的行为和理性的思想;错误的价值观是属于负性攀比,它会让人们产生情绪不稳、心理障碍、注意力差和极端思想的现象。

三、攀比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攀比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属个人原因和家庭原因。所以,本篇文章将会针对个人和家庭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1、个人原因

在影响攀比行为的产生上,个人原因是有很多种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个人心理、自我教育和价值观的取向。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因此,个人心理会影响到自我教育的水平和价值观的选择。

当学生的个人心理是属于积极向上的,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激励的因素,促进人们的大脑选择正确的攀比方向。而当学生们的心理呈现出比较低落的情绪时,就会让大脑产生极端的思想,想要取得成功,不管是什么办法都要使用即使成功的手段是不正确的。

其实影响学生的个人心理也是有很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学生的素质、父母的素质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学生的素质是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崇高的思想品德会让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不会想到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会让他们的大脑对事情的对与错作出正确的选择。其次,父母的素质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素质,因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层次,并且父母每天和孩子呆在一起,再加上学生天生的学习能力,会导致学生学习父母,这样父母的素质的高低就会有重大的区别。因为学生们除了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以外就属学校的时间长了,俗话说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因为学校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思想,也就是说学校里也会存在社会中的各种观念会对学生选择哪种观念作为自己的观念产生影响。

自我教育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说的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自我教育,孟轲曾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自我教育的能力决定着人们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的程度,这一点对于学生们攀比行为的产生有着很大的作用。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找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为目标,每天反省自己与他人比较起来有什么不足并且为之努力。所以,攀比方面自我教育很好的同学应该是选择了一位懂得节约生活的目标作为自我反省的方向,强烈控制自己的不正当攀比行为的产生。

自我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对自己错误的行为的认识程度与改正行为。只有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认识深刻的人们才会立刻更正自己的错误,而对自己的错误不能认识的人们会一直以错误的状态走下去,所以即使自己有了负性的攀比行为也不会认识到它的弊,会一直坚持下去这种错误的行为,并且愈演愈烈。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思考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是人们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而价值观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所以,价值观的取向正确与否关系着攀比行为的正负属性。

价值观的取向也是攀比行为的取向,只有选择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它的攀比行为才会走向正性攀比,通过正当的攀比行为来缩小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选择错误的价值观,就会导致极端思想的出现,这不利于大学生们的健康道德的建设。

其实影响个人原因的个人心理、自我教育和价值观取向也是相互影响着的。而且这三点是相互交织的,缺一不可。

2、家庭原因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家庭绝对是大家成长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位师父,而且家庭的影响是从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了,所以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攀比行为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在这里的家庭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家庭经济是基础,家人的思想灌输是支柱。这两方面相互交织的对我们的思想与行动产生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呈现腾飞的景象,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更快,以致我国的人均家庭收入也翻倍的增加,这为攀比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柱。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够再受委屈,竭尽全力的满足孩子们的各种无礼的要求,越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给与的经济支持也就越充足。这就会让大学生们在消费上面无限的攀比,而并不考虑自己所消费的东西是否需要,而且这也会导致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的腐败。 家人思想的灌输是家庭原因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一切的恶缘都来自于思想的腐败,思想品行不端正 ,怎么也不会做成功一件事儿。所以家人思想的灌输显得尤其的重要,而家人思想的灌输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家长的期望;②家长的表率;③家长的态度;④家长错误的价值观。

家长的期望。现在的家长的攀比心理常常通过自身的期望传递给孩子。如果家长持有一种积极地攀比心理,那么他们就会鼓励孩子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与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比较,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相反,如果家长持有消极的攀比心理去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就会让大学生们产生不正当的思想,让孩子们毕业以后必须做大官或者挣大钱,让大学生们之间的攀比开始变味。

家长的表率。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不同的社会群体,而每一个群体都会产生攀比,所以家长们在自己所属的群体里也会攀比。如果,家长们在这些群体里产生畸形的攀比,作出不好的表率,例如享乐攀比一样,这会成为孩子们的模仿对象,产生不好的攀比心理。

家长的态度。虽然有些家长为孩子们表现了积极地攀比行为,但是他们并不理会孩子们是怎样学习他们的行为和表现的。所以家长应该积极关心孩子们的思想与行为。除此之外,有的家长不愿意与通过诚实劳动取得成功的人相比,而热衷于与那些通过投机取巧取得成功的人相比较,这务必会给孩子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家长错误的价值观。首先,溺爱心态使大学生缺乏劳动锻炼,衣食住行几乎都是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得到的,也不懂得劳动的艰辛,没有形成独立价值观和责任意识,这就更加助长了大学生们的攀比行为。其次,家长们的补偿心态给本来就有负性攀比的大学生们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家长的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大学生攀比行为的原因之一。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是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瞧不起,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与孩子富裕的物质基础,这对盲目攀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

可见,加强对大学生攀比的教育和引导并使之理性回归,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大学生攀比现象的引导策略和建议

为了形成正性攀比行为,对于个人方面我的建议如下: ①进行价值观辨析,摆正心态。大学生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也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准则才能够利于不爱慕虚荣、不贪图享受、不攀比消费。大学生要明确生活上和外在次于别人并不可耻,只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提高自身的内涵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

②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科学的消费观是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导下,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就必须要做到一下两点:首先,树立良好的消费心理,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其次,养成独立的理财能力。在消费中,独立思考是指一切从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出发,兼顾长远计划,量力而行,使自己的消费合理适度,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免去后顾之忧。独立思考有助于消费者克服消费中的盲目从众、虚荣心理。也只有坚持在消费者中的独立思考,才能有利于安排好个人生活,保证身心健康。

对于家庭,要做到家庭改变观念并树立正确子女观。要做到这些,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需要做到:

①精神补偿要加以重视。首先,要向子女渗透物质追求要适可而止的主张,丰富子女的精神追求。其次,家长应尽可能丰富子女的精神生活,给与子女不同方面的鼓励使其找到精神支柱,注重在精神上的满足感,分散对物质追求的注意力。然后,家长在鼓励子女的时候要避免单纯从物质角度出发,让孩子现在好好学习以后享受,从而成为功利性的学习。除此之外,重视培养子女的自立意识、责任意识,从思想上培养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

②物质供给要适当。首先,合理供给开销,积极帮助子女形成是非观念,并且根据自己实际家庭情况有计划的、有节制的供给子女各项费用。其次,家长应该关心和引导子女的消费,引导子女在消费上要保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并且引导子女理性消费,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消费质量。

③环境的熏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消费方式极为的重要,因此,家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家长的攀比心理和补偿心理等心态给子女的奢侈消费、攀比斗富产生直接的因素。所以,家长应本着对子女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子女管理教育观念,言传身教。其次,让子女参与理财,引导子女学会量入为出,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在让孩子学会理财的过程中好的消费习惯,克服盲目的攀比。

参考文献

【1】L Festinger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es,Human relations,清华大学出版社,1954.【2】DUESENBERRY JS.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 Maad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 1959:22-32.【3】任校凡.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攀比心理【J】.教育科学.1989(1):34-35.【4】郑霞.大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第17篇:如何看待攀比

尤女士的孩子4岁多一点,以前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后来才把她带到自己身边,也送进了幼儿园。也许爷爷奶奶跟她说过,爸爸妈妈在外面赚好多好多钱给你买好吃的,现在孩子变得爱攀比了。有一天她气喘吁吁地从幼儿园跑回来,一进门就问:“妈妈,莉莉说她妈妈赚的钱比你多,妈妈,你告诉我,你赚的钱比莉莉妈妈多是吗?”看着孩子期待的表情,尤女士只能对她说是的,妈妈赚的钱比莉莉妈妈多。可是尤女士家的经济条件比不上当地的家庭,平时买给孩子的玩具教具没有本地小朋友的好。孩子经常从幼儿园回来闹别扭,嫌自己的没有别的小朋友的好。尤女士也不好怎么批评她,毕竟这么小把她带到这里孩子也委屈。可是,怎样才能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呢?

【诊断】

人人都有自尊心,希望自己可以比别人好,孩子也是。3岁以后,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以前的内部精神满足——需要他人对自己或行为的赞赏和认可,发展到外部的物质满足上,开始通过物质比较来确认自己价值的成长过程,而这就是最初级的竞争意识。尤女士没有批评孩子是对的,但需要调整的是: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委屈了孩子这种心态。要知道,当大人有这种心态时,孩子更觉得父母应该满足他的要求。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比给予他丰富的物质要重要得多。

【支招】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并消除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呢?我有三项建议。

一、家长以身作则。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二、教孩子用钱,学会“理财”。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1

三、转移孩子攀比的焦点,将攀比转化为动力。当孩子与别人攀比时,首先说明孩子的心理开始有竞争的倾向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比别人更好。如果抓住这种心理,把孩子攀比的焦点转移到游戏、学习、创造、良好行为等方面,这会大大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力,让孩子设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认识更多东西,培养孩子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的兴趣。孩子的关注点转移了,就不会局限于与伙伴物质方面的攀比了。

攀比不完全是错,关键攀比的是哪方面,如果攀比的是成绩、做好事、受人尊重的程度等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没有虚荣心也难有上进心,没有攀比心哪有拼搏精神!我们平时说的“比、学、赶、帮、超”也有攀比的意思。这主要是要看怎样对学生正面引导的!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攀比的面也越来越广泛。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只是凭一时的冲动或是受某种外力的影响与他人盲目的比较,这类攀比是消极的,对小学生是有害的。而在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的和要求的指引下,以知识、能力和品德为比的主要内容;以促进滋生问题的改善和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为主要目的,这类攀比是积极的,值得提倡。攀比心理,是一种想超越的心情。小学生,对事物认识有限,对很多现象有时也会盲从。比如:谁的铅笔多、谁的自动笔好、谁的衣服好看等等。但那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那没有多大意义,可以说是暂时性的。有些现象却需要长久而且也能长久。比如:你通过一些小奖品,勾起来其他同学的攀比欲,“他能得到,我也能得到”。我就是利用小学生的的这种攀比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觉得效果很好。对于一些没有意义的攀比,我们通过正面引导,他们能够自动放弃。所以我说,小学生的攀比心理可塑性很大。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好好利用。

谈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及“化解”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茅玲燕

2 [内容摘要]: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攀比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寻找好的解决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攀比心理、成因、化解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多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道德品质,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攀比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寻找好的解决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攀比心理的成因

所谓攀比心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针对他人提出的对自己的要求、愿望过高的心理。对于学生“攀比”心理的形成,有众多的原因。

1、学生的个性特征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些小学生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尤其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 3 就会不切实际地跟人家比较。

2、社会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有多种多样的信息没有经过加工就进入到学生的视线范围内,而学生盲目的模仿就让攀比心理有了生存的空间。况且学生的道德是非观念还不稳定,很容易受到怂恿,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跟家长要求买这买那,而与此同时,学生却因为做了这些不该做的事受到同学们的称赞和吹捧,被坏朋友认可,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逐渐形成攀比心理。

3、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也是孩子最温馨、最安全的港湾。但同时往往因为很多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管教方式不当,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家庭环境恶劣,家长的言行不一等,反而使之成为攀比心理滋生的温床。

4、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地方,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学生群体的不良风气也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有些教师对于处理学生问题偏颇造成学生盲目跟从。如有的时候教师会发动学生献爱心,对于捐款多的,这时教师会表扬,以希望大家都能积极踊跃。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他们往往会对部分学生说:“你如果有某某同学一半干净,就好了,如果有他一半成绩,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同学有的会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而有的只会让学生看不清自

4 我,只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

由此可见,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形成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视而不见,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攀比心理的化解

学生攀比心理的化解,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正确引导学生、善待学生、化解学生的攀比心理呢?

1、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绝对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在班集体中讲求民主,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关心体贴学生,尤其对经常和人家攀比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乐意接受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2、转变教育方式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是他人的赞赏与肯定。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正因为这样,在面对别人的闪光面,优点,特别是吃洋餐,穿名牌时,会摆不正心态,一味追求比较。所以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扮黑脸,应改变教育方法或策略,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或表扬,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这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面,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3、追求自身的完善

教师应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厚、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自身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可以提高

5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从而有效防止攀比心理的产生,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4、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这样,在积极向上的班级里有健康的舆论,同学间团结友爱,自尊自重,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攀比心理。

5、家长配合教育

父母要给孩子以真正的关怀。对于有“攀比心理的学生”,家长应与学校密切配合进行教育。如果家长缺乏教育的常识和方法,可以请教老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这样,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6、正确“利用”攀比心理

小学生的攀比心理具有双重性,作为教育者,既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对攀比心理善加“利用”,就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引发儿童的向上欲望,帮助他们创造生活中的奇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是一轮明月,就让皎洁的月光洒满校园,洒满学生的心田。

第18篇:英语演讲稿关于攀比

关于朋友的英语演讲稿

hello,everyone.good afternoon.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is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my top concern.im no.26, ill talk about friend. everyone of us,rich or poor,should at least have one or two good friends.my friend will listen to me when i want to speak, will help me when i need,will take care of me when i am sick,and my friends will go together with me side by side through this journey of life.when i was ten, i was suddenly confronted with the anguish of transferring to other school.i had to left my friends i had ever known.as a kid,i feel lonely when i study in a new environment without a person i had known.nobody i could talk,nobody could know when i feel lonely.the time when i couldnt sleep, ill always mi them, then the tears filled my eyes. later, i became familar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made some friends ,which became my best friends then.they talked with me when i felt lonely, they helped me when i needed, they took care of me when i was sick.even through we were part, we still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they work hard in order to gain a higher position in the society and to earn more money for their work.they have few time to share with their friends.with the time goes by, they will be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friend is kind of treasure in our lives.its actually like a bottle of wine, the longer it is kept, the sweeter it will be.it also likes a cup of hot tea, when we are in bed time, it will warm our broken hearts. friends,especially best friends.it is what we should have in our lives,and it can make our lives be colorful go beyond our imagination.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this is what i concerned. 大家好。下午好。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来谈论我的最关心的问题。我先到,我将会谈论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无论贫富,都应该至少试一两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会听我,当我想说,帮助我,当我需要,会照顾我在我生病时,我的朋友和我一起肩并肩在这的人生旅程。

当您是孩子的时候,我突然面对的痛苦转移到另一所学校去。

后来,我变得熟悉环境,交了一些朋友,成为我最好的朋友了。他们对我说话的时候感到孤独的时候,他们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过我的人,他们就把照顾我,当我生病了。即便是在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

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我们将会见太多的人,但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自己完全。我们可以做任何想要的,我们能一起大声笑,谈论,甚至是哭泣篇2:关于成功的英语演讲稿 1. succe, as is known, is the pursuit of many ambitious people.it requires much of a person. in my above all, one should be a person of strong perseverance.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on our long way to succe, there are undoubtedly many difficulties standing in the way.if we lose heart and give up halfway, nothing can be achieved.throughout history, we havehad many famous succeful people in the world, of whom no one is weak-minded.take the great american scientist edison as an example, he tried experiment after experiment and had one failure after another before he finally invented the bulb, which lighted up the whole world.so we can conclude perseverance can surely be one of the secrets of succe.furthermore, one needs to work hard to realize his dream just as the famous saying goes “hard work leads to succe”. look at these around us and we’ll find diligent people are always the favor of our society.they usually achieve more than expected.why do so many of our clamates of average intelligence go far ahead of others? hard work is definitely supposed to be the answer.and still, i hold that one must keep in pace with the informative world.there’s no denying that our world is changing every day.so one can never be locked alone inside his own room, doing his research work and dedicated to book knowledge how can an isolated person be well-informed enough to go ahead of others? if so, that could be ridiculous.succe is what one desires.so long as one is perseverant, hard working and up-to-date, i am sure succe is near at hand. 2...succe is what?what is succe? this is an old topic.however,however, everyone’s understanding of succe is quite different.some people think that having money, house, car, a woman is succeful.some people think that succe is doing something that you want to do.some even deny the existence of succe, he thinks this world is not succeful, only the endle pursuit.so i want to make a new definition of succe: succe is something that people are very eager to do good things gained a sense of satisfaction and excitement.therefore, we do things, no matter big and small, as long as you want to do, and through your efforts made, and you happy, then you succeeded.do not look too far succeful, they should not be too easy to see succe, succe requires your effort.those who believe that succeful people do not exist, in fact, continue to define new goals, they will from what they have done to get happy, they succeeded.( each other.if you follow these principles, you will certainly achieve remarkable succe in thefuture. in my opinion, succe means achieving brilliant results in ones work, that is, 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bringing happine to the people.so my conclusion is that even if one has made great progre in what he does, i don’t think there’s any reasons for him tobeconceited. 3.ucce 大学英语作文

谈到成功时,对于实现成功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勤奋是成功必备的素质,而另一些人则相信聪明人会实现成功。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毅力和勤奋对于那些想要成功的人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毅力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近。大多数人都想用不同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设定自己的目标,向着目标走,就可以使梦想成真了。然而,有些人设立了目标,却在困难面前妥协了将以失败告终。我认为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毅力。如果我们有毅力,即使我们不聪明,我们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毅力,我们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都知道,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在他发明电灯泡前,他试了为数千次去找一个合适的线。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他在第九百九十九次放弃了,那么他就不可能变得如此成功。因此,我强烈认为,坚持就会成功。 其次,还有一种人是天生聪明的,他们是幸运的。然而,如果他们没有在实现目标之前努力工作,他们当然也会成为失败者。无论我们是否有天资,我们都应该努力工作以获得成功。我认为勤奋是成功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我相信的“付出和收获”。对于那些不努力工作的人最后是失败的了。在古代,有一个聪明的男孩,在他能说话的时候就可以作优秀的诗歌。当他的父亲发现他孩子的聪明时,他只是让孩子到处作诗歌来炫耀,却从不让他儿子学习别的知识。孩子长大后,人们把他遗忘了,因为他失去了创作能力,成为了普通人。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知识,拥有一个好的 anyway, i think perseverance and hard-working are both important in our way to succe for they enhance us and produce succe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毅力和勤奋在成功路上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提升我们并获得成功。

4.、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 thomas carlyle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卡莱尔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 charles chaplin 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33、man struggles upwards; water flows downwards.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the people who get on in this world are the people who get up and look for circumstances they wan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them, make them.—— bernara shaw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 5.篇3:关于环境的英语演讲稿 everybody can help the environmen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in our mind that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our duty that we can never neglect.finally would you please let me end this speech with a little poem, “be kind to the river.be good to the trees.smile at the sunshine, and bow to the breeze.be friendly to nature, and nature will be friendly to you!”

翻译成中文如下:

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改善环境

我们都知道tagore.this印度著名诗人曾经说过:“生活给了我们,我们给它赚取了。”常言道,自然是给我们,我们获得通过促进它。然而,大多数人现在只想要求从对大自然的了解。事实上,他们很少做贡献的性质。因此,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

你是否经常使用的电池吗?那么你知道它需要50多倍的能量,使他们比他们生产?而一个简单的电池可以污染像一个人可以喝一生的水。事实和数字是惊人的。所以请你尝试使用电池只有在必要的?如果可能的话,请用的废物回收公司,使他们将成为新的,并不能污染环境了。有时我们感到自满时,资源的再利用,但是当你在实际的事实和数字,任何人都能理解,人们变得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更清楚发言。

我们作为学生,还可以参加回收活动,以保护环境。例如,我们班成立了后门旁边的一个回收中心,这是非常有用的。它是用来收集废纸和塑料瓶。在过去,我们的同学用来投入到垃圾桶所有这一切。在这次收集活动一开始,它不是这样热身欢迎。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别人的影响,并加入了此收集活动。渐渐地,所有的班级形成良好习惯的学生,以保护环境。我们大家现在收拾东西的可重复使用,而不是扔进垃圾桶他们。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在我们的脑海,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能忽视。最后,请你让我结束这是一个小诗讲话“,善待河流。是好树木。在阳光的笑容,并鞠躬风。

第19篇:不攀比,不抱怨努力工作

不攀比,不抱怨努力工作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在哀叹自己的不幸,却对他人的成绩羡慕不已。他们总是在抱怨,事实归事实,现实归现实。类似的慨叹和抱怨,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看着别人有钱,嫉妒;看着别人有权,诅咒;看着别人有闲,羡慕;看着别人晋升,委屈„„还有些人羡慕影星、歌星、运动明星,看到他们整天地被包围在鲜花和掌声之中,就垂涎三尺,认为痛苦与他们无缘。其实,人生失意无南北,名人自有名人的烦恼。是种种扭曲的心理,直接催生了盲目攀比的心理。他们永远看不到,自己有聪明的孩子,有体贴的爱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一个温暖的小家,有一份儿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的收入„„

抱怨就像思维的一种慢性毒药。在我们的大脑中毒的同时,我们的人生态度、行动被“抱怨”。在抱怨的生活中,我们的意志不断受到消磨,就像可以“溃堤”的蚂蚁一样,精神之堤瞬间被生活的洪水化为乌有。

我们就像陷入了抱怨的泥潭,无法自拔„„在庸常生活的抱怨中,找不到灵魂的出路,囿于抱怨的牢房。不知道如何走出抱怨的世界,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世界。

当然世界少不了攀比,而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攀比还是人类进步的侧面动力。一个人想在社会上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不断超越自我,必须选定一个参照物。但是,我们提倡的是理性的比较,而不是盲目的比较。我们可以不知足,但是不能盲目攀比。否则就会失去自我和特色,到头来只能是徒增烦恼。

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事实上,与人相比、与人竞争都不要紧,也很正常。只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才有可能尽快弥补,不断进步。而那些因为人比人而被气死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自身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导致了他们无可救药的自卑,即使他们已经非常优秀。比如《三国演义》中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很多人就是这样,总是习惯于拿别人的长处来和自己的短处作比较,和别人比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样的人,其幸福指数自然比不上那些想得开、吃得饱、睡得香的“没心没肺”的人。

李开复说过:要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要有智慧去分辨它们。所以,人应该学会正视自己,学会自我开释。只要退一步想,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真正需要我们在意的,是怎么才能及早去除盲目攀比、自我折磨的扭曲心理。

抱怨没有用,情况决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有所改变。相反,抱怨会使情绪低落,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效率低下,业绩上不去,人又会抱怨,而抱怨又会再次影响自己的业绩——这种恶性循环,就是许多不思进取的平庸人士的真实写照。

没有哪个成功人士整天牢骚满腹,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他们能够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把心思用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其结果是改变了现状。

因此,有抱怨的时间不如去努力工作,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我们才是拯救自己的上帝。远离抱怨的世界,我们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点改变自我,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的生活。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不解决任何实质问题。我们能够做的、应该做的,是学会适应并改变它。只要不抱怨,任何角色都可以我们你更精彩;只要肯努力,再烂的牌也有可能会赢!

第20篇:不攀比,求上进

不攀比,求上进

有人言: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奴隶的人。 通常我们在比较中感觉自己的“进步”,但“攀比”却像个臭蛋,正一点点毒化着周围的空气。繁华尘世,何处是我们的坐标?光怪陆离,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所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几乎令每个人一生都在探索。在相互的比较中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并坚持下去?也许放开“攀比”的人生,会更“高效”和轻松一些吧!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古已有之。其实我们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不受攀比之风感染的免疫力。从进入群体生活开始,我们就主动或被动地置身于一个比来比去的情境中。

而我呢?当然也郁闷过。当有一天我发现身边的同事都买了汽车换了房子,也会忍不住心里蠢蠢欲动时;当我开始学着寻找各种依据来“证明”自己物质方面的相对弱势可以由另一方面的收获加以补偿和抚慰时„„我其实已经被一种“攀比 ”心理所缠绕。

从原始的意义上看,喜欢攀比未尝不是出于一种竞胜之心,可以激励一个人努力去追求自己尚未达成的目标。

攀比源于对自己、对现状的不满,而“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语)。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给人价值评判上的暧昧感觉:所谓“知足”可以是心境旷达,也可以是不思进取;所谓“攀比”可以是浮躁庸俗,也可以是执著上进。

但是,攀比的心理虽然内在于生命,却也有着内在的缺陷,在现实的语境里,它甚至可以算作是一个人性的弱点,因为它会让人失去一份享受生活的平衡和安然。在攀比的过程中,人总是一意想要追逐别人有的东西,而又往往苦于得不到,身心遂皆被驭使着,气喘吁吁地拼命赶,好不容易赶到一个点,必定又有人在前面远远地招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当被别人“攀”的时候,得到的是一点可怜的优越感、满足感,但这种建立在级差之上的所谓“幸福感”是倏忽、相对而又脆弱的,也许很快就会被“比”不上另外人而滋生的嫉妒、怨恨和弱势感所取代,心理会在瞬间失衡,快乐也逃得无影无踪。我并不认为喜欢攀比的人有什么道德上的欠缺,但是我想那种让自己的人生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恐怕也是不爱自己的。攀比的心理与其说让人厌烦,不如说让人怜惜。因为攀比除了可能带来昙花一现的虚荣心满足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无能感,一声疲惫的叹息,一颗隐隐作痛的心。

攀比之“陋”在于,人们所比的总是那些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谓“最硬的指标”必定是完全疏离精神价值的。攀比之“狭”在于,人们所比的对象总是那些离自己比较近的人。攀比不是罪过,但攀比心太强必然烦恼丛生。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的欲望对象面前患得患失,将永远也体会不到人生最值得珍视的内心和平。

显然,攀比并不是比比了事,这种比较的习惯和逻辑会贯穿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一个人,光注意物质的东西,会忽略了别人更丰富的内在,同时,也很难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这不是人为地制造失意和不友好吗?和别人比较,比赢了固然有优越感,比输了也难免失落。从经验来看,失落会更长久地留存心中。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去比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且有许多事情也是不由我们来控制的。对于这些不能控制的事情,也需要我们调整心态、转换观念,更好地接受和适应之。当我们到社会上独立谋生,会发现不随己愿的事情多得数不清,我们必须摆正心态,得也欣然,失也坦然。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时时处处以维护大局为重,以干好工作为重,坦诚对待同事,严格要求自己,多沟通交流,多宽容体谅,多协调配合,少些小肚鸡肠,少搞背后动作,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对照检查材料 攀比思想
《对照检查材料 攀比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