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马克思教案撰写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15:4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马克思教案

§第17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教学方法:归纳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一、物质和意识的含义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关于“物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关于“物质”的地位: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3)关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4)关于“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5)关于“物质”的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因为宗教观念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决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也有什么。

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不管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如此。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

(4)因此,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性质是第二性的)

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基本内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无论是自然界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基本方法:(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基本内容:(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基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主义。

3、对“物质决定作用”的理解: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

(1)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在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

一方面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另一方面即使都是正确的意识,也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主观原因: 一是立场不同: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观察问题时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因此,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二是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世界观不同,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三是知识构成不同。

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正确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每个人在以往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同样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正确认识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对知识规律性的联系理解和掌握的越深刻,就越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因此,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2)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反对“精神万能论”和“精神无用论”。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购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对“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关系的正确理解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两者不能等量齐观。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具有辨证的性质。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

6、对“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前者是马克思主义对后者问题的正确回答。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一种观点和回答,而且是正确的回答。此外还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物主义经历了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推荐第2篇:马克思教案

一、教学课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物质和意识的含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对能动作用的理解、“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的关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够运用意识反作用原理结合谈谈二者之间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启示。

(3)鼓励学生树立无神论的信念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

(2)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说明当代大学生拥有正确意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1)物质和意识关系并不是谁对谁错的,而是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2)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归纳法、讲授法、教学工具辅助法。

六、教学过程

1、物质和意识的含义

物质的含义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关于“物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关于“物质”的地位: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大厦的基石。

(3)关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4)关于“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5)关于“物质”的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意识的含义 ——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性质是第二性的)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⑴物质决定意识。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科学发展证明,在意识产生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而意识只是在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出现以后才产生的,不是从来就有的。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意识对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的依赖,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第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

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首先表现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更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对 “ 意识能动作用 ” 的理解:

(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一方面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另一方面即使都是正确的意识,也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主观原因: 一是立场不同: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②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

③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购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对“决定作用”和“能动作用”关系的正确理解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两者不能等量齐观。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具有辨证的性质。

(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承认前者必须同时承认后者,反之亦然。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物主义经历了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机械唯物主义 —— 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6、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而人的理想即是人的意识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延伸。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当然每个人也会有理想,理想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包括一些精神病患者。正确的理想在人们生活当中起到莫大的作用,小至关系到每天的生活,大至关系到人的一生。有理想的人就如同黑夜里有灯的行人,黑暗中也能够走向远方;也就如海岸上的灯塔,为海船指引方向。所以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树立好正确的理想。

大学生与大学生的价值观,一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客观合理性的存在,决定了价值观的真实性。将辩证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我,便在人生的矛盾与多样的心路历程撷取一段,解读自己的哲学,探寻我之为我的价值落点, 为宇宙的多彩增加渺小又真实的一个相素。这就是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因。

7、课后思考

是否可以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上帝鬼神,客观世界中也一定有上帝鬼神呢 ?为什么 ?

推荐第3篇:撰写教案

《上机活动2 撰写教案》

院系:物理教育电子科学系班级:姓名:黄丽琳学号: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10级物理(1)班

20101041101

1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应该深入学生的心中,因为这是最本质的分析方法.

(2)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三、教 学 活 动 [新课导入] 师: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们还知道不同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生1:电灯能够发光是因为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师:当电灯发光的同时.还能感觉到电灯是热的,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1:说明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同时还产生了热能.

生2:我举一个例子,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它们的温度会升高,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生3:在火箭发射的时候,推进剂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 生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内燃机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看起来自然界除了我们在上几节学过的机械能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能量,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生: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师:我们看一下下面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处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新课教学]

一、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人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 师:大家看这样一个问题: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的重力做功之外,还有沙子对它做功,沙子对铁球做负功,铁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减少的.

师: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外力(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对系统做负功,系统的机械能减少. [演示实验2:用手提一个物体匀速上升,让学生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物体可以是身边的物体,例如黑板擦、课本等等] 师: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如果不守恒,原因是什么,机械能是怎样变化的? 生: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有外力对物体做了功,这个力是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没有发生变化,而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所以系统的机械能是增加的.

3 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当外力(除了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师: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体所处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当外力对物体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此时外 力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师:这里的外力是指的什么? 生:这里的外力是指的除了物体本身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

师:这个结论叫做功能原理.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不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当涉及到多个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我们应该怎样研究这些能量之间的关系呢? 师:下面大家阅读28页中有关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过程,回答相应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师: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什么? 生: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确立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和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师: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师:引导学生理解变式表述:①物体系统内,某些形式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形式能的减小;②物体系统内,某些物体的能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的能量的减小。上述表述是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建立数学关系式的依据。

师: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人发现的吗? 生:能量守恒定律不是一个人发现的,到了19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界已经形成一种思想氛围,即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各种不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这预示着,到了把分立环节连成一体的时候了,也就是到了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时候了,不同国家 、不同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

4 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师:看起来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那么对能量守恒定律作出贡献比较大的科学家是谁呢? 生:对能量守恒定律贡献比较大的科学家有:德国物理学家和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等人.

师:现在看一个科教片: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 (多媒体播放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参考案例) 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茨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定了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起来.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之后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他的一些电磁现象.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在生物学界,证明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了必要的准备.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人完成.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对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在1847年,当焦耳宜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亥姆霍兹在柏林也宜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采,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亥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

5 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地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却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不变.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称为“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认为它的发现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另两个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师:通过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生: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的飞跃,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和进步的结果.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谐美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美是无处不在的,物理学中更是处处存在着美,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发现,注意体会,这样我们的学习将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课堂训练] 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 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的总量不变,但更重要的 是指转化和转移过程中的守恒.在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发生转化,在不同的物体间发生转移.不需要任何外界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是永远不可能制成的.机械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而不能消失,能量是不会消失的.

6 A选项是指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在转化,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B选项是指能量在不同的物体间发生转移,转移过程中是守恒的.这正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转移.任何永动机都是不可能制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ABC正确.D选项中石子的机械能在变化,比如受空气阻力作用,机械能可能要减少,但机械能并没有消失,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故D是错的.

说明:此题考查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对永动机的认识,凡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永动机是永远不能制成的.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师:大家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阅读课本第28页到29页有关能量和能量耗散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应用能源的历程,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师:什么是能量耗散? 生: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后变为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师: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该怎样理解? 生:能量耗散和能量守恒并不矛盾,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没有减少.但是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为不便于利用了.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呢? 生:正是因为能量转化的方 向性,能量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以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7 生:节约能源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

师:通过下面材料的阅读。加深你对能源的理解. (多媒体播放世界能源的解决途径)(参考案例) 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什么?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资源.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问题已被列为世界上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广泛开源,其二是认真节流.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在继续加紧石油勘探和寻找新的石油产地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还要大力开发水能,生物能等常规能源,加强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海洋能,地热能以及其他各种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从而不断扩大人类的能源资源的种类和来源.所谓节流,就是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节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人把节能称为世界的“第五大能源”,与煤、石油和天然气、水能、核能等并列.在节能方面,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重点要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如果世界各国家和各地区都能改进各种用能设备,不断提高能源的质量标准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加强科学管理,适当控制生活能源的合理使用,就能使能源更加有效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从而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 [小结] 新课程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在现阶段只需用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地体会一下就可以了.例如: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要损耗机械能而生热,产生的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在其他的宏观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两种气体放到一个容器内,总会均匀地混合到一起,但不会再自发地分离开来.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直接利用的能在逐渐减少,这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8 [例1]一小滑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 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G,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为D。当用这些量表达时,小滑块的动能的改变(指末态动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多少?,滑块的重力势能的改变等于多少?滑块机械能(指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等于多少?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改变等于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做负功的有空气阻力,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的功(因弹力不做功,实际上为摩擦阻力的功),因此ΔEk=AD;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重力做的功,因此ΔEp= - C;滑块机械能的改变等于重力之外的其 他力做的功,因此ΔE = A – B – D [布置作业] 教材第30页问题与练习,1,2. [板 书 设 计]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一、能量守恒定律

1.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2.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3.能量守恒定律的变式表述:

(1)物体系统内,某些形式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形式能的减小;

(2)物体系统内,某些物体的能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的能量的减小。 4.建立过程.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1.内容: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2.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9

推荐第4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产生至今164年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理论;是10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中真理性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引起并造成东西方长期分离,对抗和严重危机的理论;是敲响资本主义丧钟,塑造社会主义制度并引起这两种制度激烈竟争的理论;是震撼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心灵围绕利益追求因而无法保持宁静的理论。因为是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它成了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也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这种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参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企图绕开它而孤立的行走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致力于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精神,不仅是心灵的消极颓废,而且肯定是一种重大的损失,无论这种损失是个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

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主义的内涵:

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和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准,刑罚不准,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则必言之,言之则必行之”。

——定性分析是任何科学的开端和起点。

(2)西方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一元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持征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验科学”等等,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3)中国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见教材第2页) 第

一、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 第

二、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

第三、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是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伦理学等10多门学科构成的,在这众多学科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具体展开和详细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心脏;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底线体系的双脚,本书介绍的内容恰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日趋不满和强烈反对,客观上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创造性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表观在:

1、自然科学自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到达于文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论据。

2、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要代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保证,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谦·佩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材料。

4、对英国的殴文、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者的借鉴,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宝贵历史材料。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良好的个人素质、崇高的理想责任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注以及积极参与,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基于以上诸多条件,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并不是马、恩

4 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杜撰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前人、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扬弃并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它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源泉。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最为深刻和响亮。

第三、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上最为直接。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在理论上特别在实践上最为深刻和辉煌。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教条化,必然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走向贫血症。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与技术的任务

科学→认识世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获取信息 技术→改造世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获取能量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是至高无上的桥梁和途径,人间一切秘密都存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所有问题都无法解释,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加以说明。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及其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哲学上,它实现了两大统一,克服了两个脱节,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表明资本的主义存在是有限的。三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仅是要科学的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二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和反映,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即公开自己学说的阶

6 级性和党性;三是对一切错误思潮和派别作坚决的批判和斗争,决不做任何妥协和让步。

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灵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论与归宿。只有科学性,没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只有革命性没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就会误入歧途、盲目蛮干,就会丧失自觉性、原则性、预见性和系统性。所以,为了防止这两个极端现象,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力量把它们统一起来。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革命气概和革命风度,使中国的优秀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重大任务,终结了中国人民对内受封建势力压迫,对外受列强欺辱的历史。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往后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抗西方势力、适应世界节奏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第三、全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引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就意味着乌合之众的泛滥,没有创造性思维与行为就意味着死亡。

第四、对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使大学生确立宽广的理论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区别是非、

7 真伪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成为有所作为,充满活力,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

2、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一、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和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付出,要下功夫,梦想不用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达到目标是不可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第二、先保持继承性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的态度审视,进而具备创造性→真理性→价值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教条主义态度。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必须反对:

1理论上的——教条主义 ○2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3政治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4外交上的——封闭主义 ○5生活上的——禁欲主义 ○

第三、要具备为兴趣而学习,为理想而学习,为个人素质提高和人格完美而学习,为热爱知识本身而学习,决不能带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而学习,克服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第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为什么?

8 理论

实践

↓ ↓ 眼睛明亮的瘸子←→身体强壮的瞎子

第五、要克服、消除浮躁的心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在直观上判断就是阐述哲学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世界是什么、世界状况怎么样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又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状况怎么样,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唯物论和科学的辨证法,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社会后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世界观就其内涵来说,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整个世界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2、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哲学中的最高分裂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就在于和解它们的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费尔巴哈说:“神是否创造世界的问题,就是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兜圈子。”

恩格斯在吸取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概括了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0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的内容

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划分出哲学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区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第

一、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因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否则就丧失了哲学家的资格。

第二、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规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其它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第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客观标准。

第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中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人们实践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最高问题。

3、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3)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

(4)形而上学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中国独有)

二、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旧唯物主义用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够达到的程度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世界要么是金木水火土即五行说、要么是元气说、原子论。这至少有两大成就:

一、是用物质现象来说明世界本身,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基本合理的通道,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

但也有严重缺陷:缺陷

一、它们用个性来代替共性,把个性当成人类认识的最终界限,看不到人类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缺陷

二、它们提出的个性要素是万物的根源,万物产生于具体要素,又回归

12 于具体要素,免不了导致循环论,最终导致宿命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只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突出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但他还没有解释什么是物质。列宁在其《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作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对物质的高度精辟的概括,把哲学中各种派别共同面对的焦点和分歧都囊括了,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的哲学范畴,这就把纷繁复杂、五彩缤纷、无限多样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加以规定了,把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真正确立了,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根本缺陷。

第二、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从而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

第三、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在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批判并克服了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

13 第

四、科学的物质范畴不仅在自然领域是物质的,在人类社会领域也是物质的,把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统一了起来,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领域的统治局面。

第五、列宁物质范畴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三、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是没有的。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1)物质世界是以绝对运动表现出它的属性的,但物质世界在绝对运动中还有它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承认

14 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运动的参照系,才能真正理解运动,进而才能理解物质;第

二、才能正确把握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多样性;第

三、才能区别、改造和利用事物。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它们在关系上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承认运动并把运动绝对化,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只承认静止并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所以,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随着运动着的物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性,防止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以致让人们无所适从。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空间的含义、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不会倒转,不可重复出现。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或左右、前后、上下。

15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它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实际内容。离开物质运动,无论是时间数值还是空间数值都是神秘莫测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此外,时间既是绝对的即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即可变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可变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结构。关于这一点可以完全通过非欧几何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加以科学的说明。

②割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要么会导致牛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要么会导致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③正确地处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树立科学的时空观,防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而且更加特别的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和机遇,快马加鞭,更好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切勿错失良机。

4、世界统一于物质

(1)具体科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第一、天体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三、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四、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既包括了无机物,又包括了有机物,同样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16 (2)哲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哲学命题,证明这一命题是非常需要具体科学的,但还需要哲学的证明。哲学能够从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等辩证思维中来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3)全面理解并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以这一问题为根据并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这一问题也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的活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人类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并保持自我存在的根本途经,是人最深层而又最广泛的保护伞,是界定一切真伪的无私的审判官,也是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客观尺度。

1、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1)实践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对实践含义的具体展开。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17 ③实践具有社会性。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实践

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三是科学实验

三者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实践,它决定着其它实践形式,其它实践形式为生产实践服务。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

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和发展寄托在实践活动之中。实践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实践所规定的。人是一种由外界各种关系包围着的客观存在,与人相关的一切秘密之所在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确证也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所以,实践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人离不开实践。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什么?

实践是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实践又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现实基础。脱离实践的社会生活就会成为莫名其妙的神秘的社会生活,也就在根本上没有社会生活。

18 自然社会化和社会自然化,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归根到底是实践活动推动的结果。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

一、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开始回答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物质世界的状况是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永恒性

1、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

2、联系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9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改变联系的某些环节和结果,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在联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论。

(2)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看作是随心所欲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态度。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及坚持这一观点的重大意义 (1)普遍联系观点主要是指:

①任何事物都跟周围其它事物处在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任何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的。

(2)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只有联系、事物才能存在、才能发展、也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承认联系,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和偏执观点。

②实践意义:第

一、以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调整好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个行业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内部结构,使每个要素及其环节在最佳联系中发挥作用,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第二、以积极稳妥、大胆有序的姿态永远坚持对外开放,并以开放为必要条件,勇于参加到国际发展舞台,从外部吸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

20 大能量,充实自身力量,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防止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第三、用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性地构建好和谐社会,防止社会在倾斜中出现动荡。

第四、运用联系的观点努力塑造好个人的素质,使个人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个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健康的体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等,防止个人畸型发展。

“与智者为伴,必得智慧;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4、发展的科学内涵

发展不是事物在其内部的简单重复,不是原地踏步,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是下降和倒退。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是质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指能够经得起历史发展考验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因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5、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

21

6、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为什么?

第一、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内部,以旧事物为母体,同时又是旧事物无法排除的异已力量。

第二、新事物继承、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健康的东西,在新的环境又吸容纳了新的内容,比旧事物更有优越性。

第三、新事物在社会领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是我们保持乐观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在社会生活中,这一规律往往表现的异常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历史的确发展、增强人们为美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必胜信念,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意义。

7、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世界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面的内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存在即是过程。每个事物既有现实存在的暂时性,又有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的生成和消失的过程相互衔接,彼此结合所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第二、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没有发展,就没有真实的过程。唯物辩证法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

22 心。

第三、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思想贯彻到底,就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及其各自任务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的任务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如何发展的问题。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这一规律是贯彻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钥匙;

第三、这一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3

3、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实

(1)辩证矛盾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对立统一。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然而我又不能离开你。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你能变我,我能变你。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没有区别、对立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条件,离开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是左的错误,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是右的错误。因此,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24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割裂二者的结合关系,单独考察它们,谁也对事物都不能起推动作用。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点:①②③ (3)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点:①②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之中,即处处有矛盾

②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指每一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25 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其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的就是矛盾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只是概括了矛盾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概括矛盾特殊性中的所有的东西,因此,矛盾普遍性单纯深刻,而矛盾特殊性比较丰富、生动。

②二者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矛盾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即个性之中,离开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就成了空洞的抽象,所以,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另一方面,矛盾特殊性即个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即共性,离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也不可能存在。同时,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不仅是科学的认识主法,又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哲学理论依据。

7、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及它们各自的意义

①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把握质是一切认识的开端和起点,是对事物的定性分析;

也是制定正确的实践政策的基础。

26 ②量是指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结构分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把握量是对事物认识的继续和深化,是对事物认识的精确化,是定量分析;达到了对事物量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了度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事物;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胸有成竹;才能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2)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事物微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②质变是事物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维系者,规定着质变的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无论做人做事都可以受它的启发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做出富有成效的收获。

27

8、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其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趋势和力量。

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没有肯定,事物就不能达到自我规定,事物是什么无法说明。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没有否定,事物就不能展望自己,事物的多样性就无法体现。

②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联系来看,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肯定是不存在的肯定;否定离不开肯定,离开肯定的否定也是不存在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是没有的。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①科学否定观的内容来自于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外力所强加的;

其二,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其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保留又变革,既继承又抛弃,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②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无论对人对事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也

28 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这样才不至于走向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轨道。

(3)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前进性的根据: ②事物曲折的表现:

③把握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

29 第三节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物质世界在联系、发展中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特点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等。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们要尊重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支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人们要有所作为,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界及其社会,必须首先学会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规律面前并不等于人可以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30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它们都是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它们之间有区别:自然规律是通过其本身无意识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要通过人的目的、理性、意志的介入才能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

①从无机构的反映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 ②从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出现;

(2)意识主要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前提基础的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 的决定性环节,对意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三、劳动的迫切需要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语言,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最强大的动力。

第四、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改变着意识的形式。

31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③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通过实践能动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是:

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三、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中最重要的表现。

4、怎样才能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要对意识作用有一个正确估计,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二、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前提基础。

第三、要明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基本途经是实践。理性有多么强大,就多么狡猾。

32 第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识世界是这样,改造世界也是这样。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2)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要求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大胆解放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努力。

第二章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论部分)

本章在第一章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回答了什么是认识、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认识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详细展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1)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意识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客体是指纳入主体活动范围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历史性、变动性等特

33 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区别在于:主体是主动的方面,客体是被动的方面。

联系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依赖、相互制制、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在 ①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认识关系; ②主体改造客体,具有实践关系; ③主体鉴赏客体,具有审美关系; ④主体利用客体,具有价值关系; ⑤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

(3)把握主体与客体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认识论上来看,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从实践活动来看,全部实践活动就在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背离或脱节,必然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不良后果。苏联解体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此。人的自我分裂、人的异化就是主体与客体没有达到统一而造成的恶果。人本身的悲剧、人与社会关系的悲剧、人与自然关系的悲剧,说到底是没有协调、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发生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4 ②变化发展着的实践活动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为解决新课题准备实际材料和手段。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产生于实践,依赖实践,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反作用。

3、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表现 ①考察认识的前提来源不同。

②对认识的来源内容所采取的态度不同。 ③在认识上对立的实质不同。

4、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则是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

区别

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35 区别

三、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不了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揭示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提高和发展。

2、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到的对于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的形成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具体性、直接性和形象性。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通过抽象思

36 维所达到的对于事物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它们是认识过程中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存在着低高层次的差别。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懒感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包含、渗透。

最后,割裂二者关系,就会在理论上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在实践中就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

一、必须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条件

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理性加工,也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实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4、非理性因素在的含义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非理性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直觉、灵感、想象、热情、顿悟、本能等。

37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黑格子说:“如果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伏尔泰说:“热情是一切伟大的标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①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 ②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③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5、从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切实的检验和发展。

6、理性认识怎样才能飞跃到实践中去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

三、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四、要进行具体的试验。

38

7、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的依据

①从主体方面看,主体认识事物要受到地位、立场、生理、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②从客体方面看,主体的认识要受到自己所处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的限制;

③从客观事物自身来看,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的依据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事物由一种质态的转化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是简单的完成或封闭状态,而是一个无限递进的过程。

39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在真理面前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40 (3)唯心主义在真理面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鼓吹“有用即真理”,提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是指: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②人就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相对真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①从微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事物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结构、一定特点的近似的认识,承认对微观事物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②从宏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宏观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范围的认识,还有更多领域没有认识到,承认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各自的规

41 定性。但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离开相对真理就没有绝对真理;

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真理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而相对真理是这条长河中的水滴、河段。

(4)把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就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主义,又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过时的无用的说教。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中两种相反、两种对立的不同认识,前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

(2)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表现在: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做真理的卫士,决不做谬误的宠儿。通过发展真理、捍卫真理来繁荣生活,实

42 现自由。

二、真理标准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胡说八道

(1)主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人的言论

②伟人的言论

③多数人的意见

④是否有用

⑤经验形式等

(2)客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经

②上帝等

43

(3)旧唯物主义的标准观

①生活

②事实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这是唯一的,除了实践再没有另外的客观标准。

44 第

二、实践是指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所有认识;

第二,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1)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甚至有害。

价值的特点有: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45 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遵循两个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

第一,它们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②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则是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③真理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则是社会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第二,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①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和包含。一方面,真理中渗透包含着真理的成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运用真理来改造世界的过程。

②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和转化。真理对价值的引导,表现为真理的发现和利用必然创造巨大的价值,价值引导并且制约和促进真理性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既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又是实现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价值的实际确定者。另一方面,实践既是认识真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也是达到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唯一手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4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当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中直观自身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是行尸走肉一般,人在无可奈何中苟延残喘。但人不甘心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始致力于认识所处的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过去了,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终于找到了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章——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而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认为社会是按照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47 所以,在围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一、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第二、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考察甚至抹煞、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独霸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人类社会领域首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而且唯心史观开始逐渐丧失统治地位。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产生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是指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48 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有具体的、历史的。

③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直接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尽管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正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否则,就必然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被人们群众所掌握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欺骗、愚弄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1)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机械的反映社会存在,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

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9 第

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都属于思想、意识方面,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而精神文明则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方面,所以,发展精神文明成为极为重大的现实任务。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5、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湖泊、矿芷资源、动物、植物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必要条件,离开地理环境,生产劳动就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就不可想象。

第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物质资源。

第三、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通过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50

推荐第5篇:教案撰写规范

鞍山师范学院高职院教案规范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教师备课及教案编写工作,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作如下规定:

一、编写原则

1、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教师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是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案的编写应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为依据,在广泛收集涉及本专业及课程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前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来编写。

3、教案的编写应充分贯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案例材料的引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

4、教案的编写顺序必须与教学进度表相对应,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等方面与教学进度表相一致。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任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言传身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编写授课教案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结合起来;要严谨治学,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严格课程纪律,认真批改作业,定期进行教学效果检查。

2、课程内容设计

(1)单元教学内容设置要合理,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清晰,作业、实验实训设置合理。

(2)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及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职业技能引入教学,要删除陈旧的不适合的知识内容,但要与高职层次相适应。

(3)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

(4)注重学习方法介绍,指导学生自学。

(5)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课内外相结合。

(6)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

(1)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鼓励教师制作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

4、实施步骤

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既能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逻辑关系,又能深入浅出,有启发性,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和启迪。

三、编写要求

1、在每本教案的封面要填写清楚:授课年度学期、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教师所在系(部)及姓名、使用教材、总学时/周学时等。

2、每一次课的教案都要编写完整,要有:授课章节、课程类别、学时分配、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思考题及作业、参考资料及教学过程。

(1)授课章节: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一般2-3学时)的章、节题目。

(2)课程类别: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3)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4)教学基本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5)教学重点和难点:指章节重点或教学单位(一般2-3学时)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6)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示教、指导等。

(7)教学手段:包括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8)讨论、思考题及作业:指为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而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讨论、思考题及作业安排数量、难度要适中,真正做到有用、有效。

(9)参考资料:主要包括提供给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包括书目、报刊、论文)及网络资源等(可以章为单位),为学生课后自学及扩大知识面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参考资料一般在初次授课时填写。

(10)教学过程: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编写时要按引入新课、讲授、总结与巩固三方面进行组织,并根据教学目的对该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互动、板书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层次清楚,重点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都要写在其中。

3、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案要以实验、实训项目为单位进行编写,要有明确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分配。主要包括名称、学时、组数、每组人数、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目的和要求、设备和器材、原理、内容、报告要求、注意事项等。

推荐第6篇:教案撰写流程

教案撰写流程

一、教学课题:

二、教学目标:(三个目标不可缺)

1、知识目标:了解……

2、技能目标:学会……

3、情感目标:体会……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板书设计:(及演示文稿 ppt)

1、板书必须有三级目录和摘要内容

2、可以将黑板右侧的四分之一用来保留书写复习提问和作业、课堂练习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体验法、发现法、谈话法、陶冶 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导学法、开放式教学法

七、教学工具:音乐、图片、卡片

八、▲ 教学过程:(五个环节不可缺)

1、复习提问(2—5分钟)为顺利地引入新课内容而做铺垫工作,复习提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设计为与本节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2、引入新课(1—2分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从学生有感受的生活实例入手。

3、讲授新课(31—38分钟)根据内容,时间可分为多段。

4、总结归纳(3—5分钟)重温结构点题目,从具体实例中上升到对知识结构化认识,余音袅袅意未尽,从本课内容扩展到相关问题的关注。

5、课后作业:(1—2分钟)

九、时间分配:

①通常按教学五个环节各为1个时间段。

②只有讲授新课的教学环节,可分为1~5个时间段 ③各时间段的长短可根据内容设置。合计为45分钟。 ④合理分配时间,小段调节时间,才能够把握总体时间。

十、教师活动常用词语:(各段可重复使用)

组织 提问 讲授 板书 演示 播放 转播 指导 引导 讲解 布置 展示 巡视 检查 记录 登分 解释 听取 询问 操作

一、学生活动常用词语:(各段可重复使用)

就坐 安静 回答 听讲 思考 观察 分析 讨论 看书 观看 见习动手 操作 实习体验 叙述 回忆 对比 解释 说明 十

二、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段的设计意图,或者是要想实现的教学理念。 例如:

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提出活动主题

理解……知识(概念、原理、现象等) 为……做准备 分层教学 加深理解 提高兴趣

三、评价与反思

根据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填写

推荐第7篇:撰写教案心得体会

撰写教案心得体会

通过我市开展的优秀教案编写活动,使我认识到撰写教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从案例格式的书写,到标题反思,从关注学生到反思教学过程,让我学到了许多,更让我觉得自己在撰写案例时的不足与欠缺,也让我意识到写案例的重要性。首先,撰写教案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要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研究教材,同时又要走出教材,不局限于教材。其次,撰写教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在写教案时,要把关注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写教案时要想想: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创设情境时,要与时俱进教案的设计要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再者,在写教案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和方法,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方法。最后,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并且要多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变化,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今后的教案撰写中,我要多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编写,使教案更接近学生,贴近学生,注重教案的实用性,写出实用的、有特色、有个性、有品位的教案,通过课堂提高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推荐第8篇:幼儿园教案撰写

幼儿园教案的撰写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具有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无论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都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幼儿园教案的设计,在组织引导一日活动时,首先注意它的“整体性”从早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依据课时来确定,一节能完成的依据教参的内容,一节完不成的应逐渐加深难度,活动准备不讲了,教学难点重点:首先,教师在备课前,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找出教学难点,从而才能依据目标制定重点。如:教幼儿绕口令的重点:就是练习近平似音和口语表达力;学习数的组成的重点:就是训练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再如:玩攀登架的重点指导;就是告诉幼儿每攀一阶,先用手抓紧,然后脚向上跨一步,站稳后再向上攀;教唱歌曲也是一样,你想让幼儿学会一曲歌曲,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这首曲子的重点、难点。如:以前没有见过的节奏型、附点音符或休止附或弱起小节等,只有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才有可能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篇幅不大,所以不要求教师写详案,但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肯定是不行的,首先要把引出活动课题采取的形式体现在教案上,是谈话的形式?还是情境讲述?

例如:大班教材里的一首《毕业诗》我想开始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基本部分:教师首先要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调朗诵吸引孩子对学习这首诗的愿望,然后重点突出的正音(平翘舌音)例:1.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2.强调朗诵诗歌不能添字、丢字,3.让幼儿通过语调、语速、语感来充分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教授诗歌:方法很多,有分句教,两句两句教或整首跟读,这就看你班上幼儿的接受水平及教师的经验而定,巩固复习是分组、个人、集体或是师生互动接上下句游戏等多种形式。

结束部分也有很多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一般有总结性结束、有自然结束也有活动延伸性结束,根据活动需要而定。 效果分析:大致有三点。

第一点:是基本达到目标要求,有多少幼儿已经掌握。大概的百分比,老师应该一清二楚。

第二点;是部分目标没完成的原因,这里有几种可能,可能是教师的目标制定的过高或方法不当,也可能是孩子平时知识积累不够,还可能是孩子没注意听讲或是有插班生。

第三点:采取措施:教师注意孩子平时的知识积累,加强练习或者以优代劣。 【体育活动】

上午的体育活动基本上是一个小时的体育游戏:基本体操和基本队形、基本动作的训练。我们就以下午的体育游戏为例:首先明确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发展幼儿该动作的发展状况,其次教师要熟悉游戏怎样玩,玩的方法,步骤,介绍玩法和规则要用简洁的语言讲述并给幼儿做示范,游戏中的一些语言和口令必须规范、固定、不能随口变来变去,玩法简写,但规则要求必须体现在教案上,因为规则要求是游戏的主要成分,具有组织、教育和保障安全的作用.户外体育活动

一是集中活动:写名称、指导和规则即可。二是分散活动

在教案上要体现:提供材料、总要求和重点指导。例玩球。

玩玩做做: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一种活动,它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的手部肌肉得到发展的一种活动,备课时要写出材料和工具,制作方法、玩法即可。

总之,教案不是单纯的书写你所教课的过程,而是把你一天组织幼儿活动的情况用书写的形式记录在教案本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能说会做也得会写,可以说幼儿教师就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句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提示,希望老师们能够通过培训后认真书写教案。

推荐第9篇:如何撰写教案

如何撰写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创设问题:什么是教案?为什么要写教案?(应付检查?授课用?)教案在你授课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有用、没用、可有可无?)

找2-3名教师回答,然后根据教师的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

定义: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

作用: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有了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师上课有备而来,就能应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提高教学效果,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教案中包含哪些内容?

以学院的教案模板为例,说明教案应包括的内容,并加以解释,同时指出教案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目标 说明本次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达到的标准。既包括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德育、智育的要求。目标清楚明白、具体,便于师生操作;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鲜明特色;体现知识、技能、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说明本次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难点是说明本次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媒介选用 说明完成本次课所需的辅助工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每个教学步骤都有对应的教学方法。如内容1采用讲授法,内容2采用讨论法,内容3采用演示法,内容4采用操作法。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结合教学资源特点及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多样,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运用教学手段得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实训设施和设备选择得当。

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指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知识回顾 对前面讲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最好是结合学生生活实例或是生产实例进行复习,最好是与本次课程有联系的问题。

2.新课导入 这阶段重点要设计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如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3.新课教学 进入学习新课阶段后,突出问题和情景的设计,如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又是教案设计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4.巩固练习主要靠设计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最后布置作业。梁文珍老师提出,可借鉴。

5.归纳小结 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需用多少时间?建议学生进行归纳,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个整理、巩固。

6.作业安排 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布置下次学习任务。 参考资料 提出本次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献等。

教学后记 是老师在授课后对本次课程的一个总结,优点,缺点,下一轮授课需注意的问题等。

三、撰写教案的建议

1.一人一份教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不同,虽然同一个授课内容,但设计应有所不同,所以应一份老师一份教案,不应多人一案。 2.教案不是教材或课件的简单搬家 不能只写提纲或只写几个题目,一定要有教学设计。

3.教案具有可操作性 写教案时,一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层次,现已具备的理解能力和水平等,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4.教案中体现老师与学生活动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5.注意及时填写教学后记 教案反思对教师下一次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理实一体化通常是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由于目前教育界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作为探讨,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及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及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替出现。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所关注的并非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问题,也并非是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简单地放在一起讲授,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实践在课程中居主体地位,理论从属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理论知识的导入是基于实践需要的原则,是为了帮助解决实践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知识不再强调其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单个的理论知识教学单元仍需保留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要求有五点:1.每一次教学应围绕着完成某一介工作任务(或子任务)进行设计,教案设计应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与实践比例以1:1为好。2.教案的设计必须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那种只设计“教师教”而设计“学生学”的教案不是好的教案,教与学的比例以1:1为好,教师切不可将45分钟占为已有。3.教案设计应体现出具体教学内容与实施的具体活动方法和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中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等具体步骤。4.倡导教案的个性化、创新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即教案内容上不要过于详尽,形式上不要过于不太,结构上不要过于各式化和封闭化,而要体现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情境,容纳新内容,确定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共振、互生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5.在设计教案之前,一般要认真备课,重点把握三个环节: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

师生互动。第一步骤都应有师生活动设计。精讲巧练。体现以思维、技能训练为核心,体现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为学服务。体现在教师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实训指导策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得当。学生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教师指导有方;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的六种意识。主要包括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技能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效率意识。

推荐第10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电子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世界三大哲学:中国哲学

印度哲学

西方哲学——古代——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谢林、费希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唯心主义):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及其特点 “哲学”(Philosophy)原义“爱智慧”,即“使人聪明的学问”。苏格拉底(被希腊神认为是最聪明的人),其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赫拉克利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亚里斯多德,“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他还说:哲学是“头等智慧”、“最高智慧”、“第一级智慧”。

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给人以智慧,把哲学称作智慧之学没有抓住哲学与其它学问的本质区别。

关于下定义,可以从多个侧面来定义,但关键要抓住一物之所以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物的本质特征,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一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 宗教是不是哲学?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方法的理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体上是一致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一致?

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是讲求理性即“以理服人”。

(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实践——具体科学——哲学。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的反思性(思辨性)特点。“玄学”,恩格斯:哲学是高高悬浮与空中的思想领域。

(三)哲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即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哲学以抽象思维形式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阶级性是哲学的又一特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一) 形成和提出

从“灵魂不死”到“万物有灵”。 形成于奴隶社会,古希腊巴门尼德首次提出,恩格斯第一次表述为哲学基本问题。

(二) 如何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这一问题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的概括,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并且首先做出回答的问题。

2、这一问题是我们研究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出发点。

3、这一问题也是我们生活和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4、这一问题是贯穿全部哲学史的中心问题,是各派哲学分歧和斗争的焦点。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何者是世界的本源? 这一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问题。 关于“本原”,“始基”。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第二方面,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

我们也称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这一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不可知论代表:18世纪英国的休谟(感觉之外一概不可知),19世纪德国的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

(四)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

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唯物主义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学说,唯心主义是追求理想、进步的学说;美国的詹姆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源于哲学家的性格(刚性气质和柔性气质)。

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个各自独立,互相平衡的本原,其实质是唯心主义。

17世纪笛卡尔(法国) “ 我思故我在”。 二元论是不是第三种哲学流派?

哲学上的党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对立和斗争。 哲学的党性同阶级性有关,是阶级性的体现。 唯物主义等于正确,唯心主义等于错误,对吗?

(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1、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首先解决的是世界的本质问题,然后才解决世界的状况问题。

2、如何解决本质问题规定了解决世界的状况问题的方向。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着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上的。

(六)哲学中基本派别产生的根源

1、唯物主义产生根源: A、社会实践的结果(社会历史根源) B、进步阶段的需要(阶级根源)

C、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认识论根源)

2、唯心主义产生根源:列宁“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A、体脑分工和阶级剥削制度(社会历史根源) B、剥削阶级的利益和需要(阶级根源)

C、主观脱离客观、认识脱离实践,(认识论根源)

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唯物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奴隶制或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a、代表奴隶主阶级中的民主阶层或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但又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c、代表人物: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水”,赫拉克利特“火”,中国的“五行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2、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17世纪、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b、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但又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解释世界。 c、代表人物:17世纪

英国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洛克“白板论”、霍布斯“人对人是狼”

18世纪

法国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狄德罗“大理石雕像变成人)、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霍尔巴赫。

19世纪

德国

费尔巴哈(恢复唯物主义,抛弃了辩证法)

d、局限性:(自然科学处在收集材料阶段)①机械性②形而上学性③唯心史观(半截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这种主观精神派生的。

a、人的意志:经验、感觉、心等。关于“心”,孟子“心之官则思”是误解。 b、代表人物:18世纪 英国 贝克莱 “存在即是被感知”

中国 南宋时期 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中国 明代 王阳明(心外无物)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a、古希腊 柏拉图“理念”,德国 黑格尔“绝对理念”

宋代 朱熹“理”。

(三)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代表: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由斗争产生的”。

2、黑格尔为主要代表

唯心主义辩证法

3、唯物主义辩证法

(四)形而上学的基本表现形式 “物理学之后”“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器”。看不见摸不着东西的学问。近代黑格尔赋予形而上学以反辩证法的含义。 形而上学的实质——片面性。

(1)绝对主义:割裂事物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片面抓住事物的确定性一面,否定不确定性,把确定性绝对化。

(2)相对主义:割裂事物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片面抓住事物的不确定性一面,否定确定性,否定事物质的界限。

(3)折衷主义:或把两种根本不相容的东西无原则结合在一起、或不分主次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平列起来,歪曲事物的矛盾关系。

(4)诡辩论:把辩证法加以主观应用,随意把辩证法的某一侧面加以引申夸大、从而歪曲辩证法。

(5)庸俗进化论:只承认渐变,否认飞跃,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只承认进化、改良,否认革命。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我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从内容上讲,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整的学科体系;从研究对象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科学;从阶级属性和功能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从本质特征上讲,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批判性)相统一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一)社会历史前提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三次大的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二)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中期三大科学发现:

1、细胞学说(德国 施莱登 施旺)

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德国

迈尔等)

3、生物进化论(英国

达尔文1859)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的论证)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实现变革的关键是实践观点的确立,正是在实践观点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克服了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缺陷,使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作用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从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脱离,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脱离、本体论和认识论相脱离的缺陷,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

一、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的彻底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整块钢铁”,实践是构成整钢的“钢筋混泥土”。 旧唯物主义在理解自然界时也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 自然界

人类世界(马哲重点):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物

质生产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二)从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并且凌驾于所有的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缺陷,正确解决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地确定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对象。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两者总体上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哲学和科学一样,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在它们同实践关系上,科学比较直接,哲学比较间接。

2、哲学和科学一样,都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但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科学是提示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3、哲学和科学的相互作用,哲学以科学为基础,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四)从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抽象思辩性质,把改造世界看作是自己哲学的根本任务。

四、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的核心和它建构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则是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指导实践

(二)科学性

这种科学性体现上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和逻辑形式的严密性

(三)革命性(批判性)

这种革命性突出表现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上。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以及一切革命的人们所继承和发展了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体现在马、恩、列、毛等一系列著作中。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2、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

3、马克思、1845《关于费尔巴格的提纲》11条,简称《提纲》

4、马恩合著,1845—1846《德意志意识形成》简称《形态》

5、马克思,1847《哲学的贫困》

马恩,1848《共产党宣言》诞生标志

6、马克思,1867《资本论》(第一卷)1885(第二卷),1894(三卷)1905考茨基(第四卷)

7、马克思,1875《哥达纲领批判》

8、恩格斯,1878《反杜林论》

9、恩格斯,1883—1925《自然辩证法》

10、恩格斯,188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1、恩格斯,1888《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2、列宁,1908《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914—1916《哲学笔记》

13、毛泽东,1951《实践论》(1937.7写,1951收《毛选》第1卷)

1952《矛盾论》(1937.8写,1952收《毛选》第2卷)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过时了?

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哲学无用之为大用!“船夫和哲学家的故事”,银行家和律师的争辩:“无期徒刑更人道还是死刑更人道?” 认识世界功能和改造世界功能 具体表现在:

1、解释功能:事实性认识——求真

2、批判功能:精神的反思,现实中的批判——革命,物对人的有用性——价值性认识——求善

3、预见功能: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真和善的统一

4、指导实践功能:真、善、美的实现。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

九、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目的和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整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立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2、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看法

1、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2、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多元论:英国,波普,“三个世界”理论(物质世界

1、精神世界

2、客观知识世界3)

4、折衷主义:德国,杜林, “世界统一于存在“(没有对世界统一性作出回答)

二、世界的物质性

(一)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原子具有不可入性、广延性、质量等)

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缺陷:

1、它不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把质上多样的

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

2、它不理解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误认为一般物质。

3、它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了解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误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当作最终层次的认识。

4、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解释社会运动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的看法 马克思主张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物质,“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恩格斯强调有形的实物,“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别撇开了”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采取扩大外延而不是属加种差的方法给物质下的定义。

列宁也强调“必须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定义中去”。 根本特点: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下定义

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的

统一:意识统一于物质

定义的意义: (1)它指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线。

(2)它指出物质能为人们的意志所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坚持了辩证法基本原则,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线。

A客观实在性把哲学上的物质和科学上的物质相区别,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个别混为一般的缺陷。

B把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包括到对物质的理解中,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割裂自然和社会物质统一性的缺陷。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一)运动 恩格斯:“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哲学上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二)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一方面,凡是物质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存在即运动)

另一方面,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一切运动的载体)

(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以下情形:

1、相对于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来说,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形式的运动。

2、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物来说,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3、相对于事物的质变来说,事物处在量变阶段。相对静止的意义:

(1)相对静止是测量事物运动的尺度。

(2)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相对静止是我们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

(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对立: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特殊的/个性) (无条件的/普遍的/共性)

统一:

1、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

2、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贯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克拉底鲁、庄子。 只承认静止,不承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如芝诺的“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龟”。

五、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世界”佛学中称过去、现在、未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宇宙”中国古代“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为宙”。世界或宇宙是指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一)时、空含义

1、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维性(不可逆性)。

2、空间: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空间的特点: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合在一起:四维时空

马克思“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社会的时间空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社会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人类生存的空间)、剩余劳动时间(人类发展的空间),自由时间(个人发展的空间)(闲暇时间)

(二)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 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1、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的。

2、空间是以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1、物质运动总要经历时间。

2、物质运动总要占用空间。

(三)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

2、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被非欧几何学,相对论是两种现代科学所证实) (1)时、空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2)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六、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1、时、空的有限性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界。

2、时、空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界。证明办法:①科学材料 ②哲学推论

已知前提:①能量守恒定律 ②世界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

3、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1)一方面,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无数个有限组成无限。 (2)另一方面,有限包含无限,无限通过有限表现出来。 无限本身是个矛盾

杜林:矛盾=背理(时、空的无限是——

1、

2、

3、

4、5到无穷大) 康德:提出四对“二律背反”即矛盾。

七、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规律: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可知性、普遍性、重复性等。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八、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宇宙全息统一论

原理: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间、空间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意义:要求我们做到实事求是。

第四章 人类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意识产生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

1、由一切事物所具有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劳动为意识产生提供了需要和可能。

2、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产生提供物质基础。

3、劳动使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

4、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三)动物心理和人的意识的区别

1、动物心理以感性形式为主要特征,而人的意识以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

2、动物心理没有语言也可以进行,人的意识离不开语言。

3、动物心理与人的意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

4、动物心理的反映对象只局限于客观外界,而的意识反映对象还包括人自身。

5、动物心理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之所以有意识的机能在于它是高度严密复杂的特殊的物质。 从量上看,人脑重量比其它高等动物大。

从质上看,人脑的内部组织结构较其他动物脑更加复杂、完善、精细。

第一信号(实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语言和文字)是人特有的。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列宁) 意识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1、意识的反映形式具有主观性,但反映内容是客观的。

2、个体意识的差别是主观的,但产生个体意识差别的根源是客观的。

3、意识反映对象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错误的,无论正确与否,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根据。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其技术工具为电脑。结构模拟 功能模拟

2、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意识是有生命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人工智能是无生命物质的低级运动形式;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顾执行指令不顾后果;意识是积极主动的,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是机械的、呆板的。完全是按输入的程序工作。 联系:二者都是以客观的物质过程为基础的,都遵循着某种共同的客观规律即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规律。

人工智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意识,电脑不能取代人脑。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能动作用指意识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和能动改造。 表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活动具有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

4、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列宁:“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世界,而且能创造世界”。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必须正确理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五章 实践

一、实践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有目的的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广义的实践) 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能动创造性)

3、社会历史性

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社会性,个人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

1、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实践活动)

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2、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在生产中发生的关系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其它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3、创造科学文化成果的精神生产实践。

精神生产指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活动目的的实践。

主要包括:科学实验,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精神生产的目的是精神产品;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也需要付出体力劳动)

2、精神生产具有特殊的创造性 (如,服装设计师、医生)(创新是精神生产的生命)

3、精神生产具有个体性特征。

4、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实践的基本要素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1、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婴儿、有实践活动能力,没有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主体的主体性:

1、能动性;

2、创造性[能动性的最高体现] 人作为主体的最本质属性

3、自主性[是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是人作为主体的前提。

主体的基本形态:

1、个体主体形态

2、集体主体形态

3、社会主体形态[主要指国家]

4、人类主体形态

2、客体: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物质世界是可能的客体,不一定是现实的客体。

客体属性:

1、客观性

2、对象性——客体的最本质属性

3、社会历史性

客体的基本类型:

1、自然客体(自然事物和现象)

天然和人工自然客体

2、社会客体(社会中人、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社会关系)

3、精神客体(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

3、主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 相互作用内容:主体客体化(主体对象化为客体),客体主体化(客体逐渐被主体占有)

(二)实践的目的、手段、结果

实践目的是实践主体对外部现实的某种需要或要求。 实践手段是实践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一切物质中介(工具)

实践结果是在外部世界中以客观形式实现了的主观目的(目的的现实化)

四、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第六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

1、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联系与关系、相互作用 关系是联系的内在表现 相互作用是联系的外在表现 联系是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

3、联系和中介

联系是通过中介发生的

中介:沟通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间接联系与直接联系都需要中介

中介:区别相互联系着的事物的分界线,联系的性质体现在中介上。

4、联系和差别

联系和差别不可分:联系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有联系,联系以差别为前提。 形而上学承认非此即彼,辩证法也承认亦此亦彼。

(二)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 要求从事物客观的联系中考察事物,反对瞎联系。

2、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处于相互联系中。

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整体性的观点)看问题。

3、条件性

与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发生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可变性。

(三)普遍联系中的系统

1、系统指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狭义:(最早系统论由贝塔朗菲创立,是关于数学和逻辑学的理论) 老三论: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 广义:一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而建立的科学理论都称为系统论。如,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最本质特征

整体性:指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 两层含义: a、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各个孤立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总和——亚士里多德的表述)。

b、处于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和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 (2)结构性: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方式;

(3)层次性:层次是系统中整体与部分在依次隶属的关系中所形成的等级; (4)开放性: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世界的发展

联系引起了运动、变化和发展

(一)运动、变化、发展(性质相同、程度有别) 区别:运动主要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变化是运动的深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

发展是变化的高级形态,是指向前的变化(向前的量变和质变)

联系:运动引起变化,变化引起发展,变化、发展既是运动,又是运动的深化。

(二)运动的基本形式(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1、机械运动

2、物理运动(声、光、电、热、磁)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

3、化学运动

4、生物运动

5、社会运动

6、思维运动

关系:

1、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区别的,区别根据在于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各别的特殊矛盾;

2、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又不能归结为低级的。 (“人是机器”,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3、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运动是守恒的,因为能量是守恒的。

(三)世界发展的方向性

1、方向:指不同运动形式之间过渡和转化的走向。(1)单一水平的转化:(同一级运动形式的转化) (2)下降的运动 (3)上升的运动

2、上升性是世界发展的主导方向,(辩证理解)

(1)肯定世界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上升的,并没有否定具体事物变化方向的多样性。恩格斯:“合力论”思想,各个方向合力是上升的。

(2)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上升不是单一的过程,它还伴有下降的过程。

(3)发展中的上升,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前进运动。

(四)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表达)

1、过程是事物的发展在时间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续。

2、内容:(1)具体事物的过程是有限的,整个世界的过程是无限的;

(2)前进的发展是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

(3)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联系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是否承认矛盾观点的对立(全面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根本分歧)造成前两点的根源。

(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最基本概念)

1、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

一、否定之否定

2、范畴:实体范畴(自己独立存在)、属性范畴、关系范畴如:(主体与客体) (列宁:认识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3、唯物辩证法所讲范畴——(对立统一关系)

原因和结果 必然和偶然 形式和内容 可能与现实 现象与本质 相对与绝对 普遍与特殊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理由:

1、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质就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他事物的内在特殊性。注意:①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②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

属性是事物和他事物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质 (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本质属性发生变化事物就会发生变化 ③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

事物不仅可以有多方面属性,也可以有多方面质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和形状表示的规定性。

量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注意①量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②事物的量是客观的

(没有不和事物联系在一起的纯粹的量) ③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④事物有外延的量和内涵的量

外延的量是对事物存在范围、规模的规定,是事物质的广度的标志,可用机械方法计算。

内含的量是对事物程度、等级的规定,是事物质的深度的标志,不能用机械方法计算。

认识顺序:先认识质,进而认识量。

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认识量的前提。 把握量是对质的深化和精确化

对质的研究称为定性研究 对量的研究称为定量研究

3、度: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注意:①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

关节点(临界点)(上下限)

关节点和度(上下限的区间)的关系是边缘和整体的关系 ②度体现了质和量的统一 ③度是多方面的

认识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掌握适度原则(最佳度)

(二)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质变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较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质变:即事物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根本性的、显著性的突变,是原有度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的中断。

2、两者的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b、质变必须由量变来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同时又引起新的量变。

两种错误观点:

1、激变论:只承认质变,不承认量变

2、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这一规律普遍适用于整个物质世界 两种表现:(1)物体总是因其空间大小与质量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质的物质层次。

(2)无论物质何种层次、何种运动形式的质的变化都是由相互对立着的量的变化引起的。

2、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a、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数量的增减;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b、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的飞跃(指事物内部的新质要素和旧质要素经过激烈的外部冲突使事物发生质变的形式,如炸药爆炸)非爆发式飞跃(指事物内部新质要素逐渐积累,旧质要素逐渐衰亡使事物发生质变的形式,如铁生锈) (2)量变、质变过程的复杂性

体现在: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a、阶段性部分质变 b、局部性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指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数量上大量增长和扩充) 改良属于量变,改革属于部分质变

二、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一)辩证矛盾

是指事物之间及其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即是对立统一。

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自相矛盾)不是一回事。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性)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趋势。三种情形:(1)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对联结

(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的趋势。

3、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具体的同一(抽象的同一)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斗争是指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1、内部矛盾、外部矛盾及其作用

内部矛盾: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外部矛盾: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事物的运动是自己在运动,但不是孤立运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的作用:a、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因素得到发展。

c、矛盾同一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斗争性的作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为质变作准备;

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了事物存在的限度,促进矛盾的转化,实现了事物的质变。

(事物量变是由斗争引起的,事物质变也是由斗争推动的,但斗争不就是发展,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运动 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不是不需要条件,而是它既受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种条件限制)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和绝对性 两层意思:(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2)每一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2、特殊性: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

指具体事物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1) 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从矛盾性质方面分析可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不一不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不规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从矛盾地位来分析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每一矛盾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一点论”和“均衡论”是错误的。

(3)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a、矛盾的一方克服战胜另一方面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奴隶主与奴隶——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

c、矛盾双方形成一个适当形式,长期共存(婆媳、共产党与参政党)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融合为一个新事物(城乡之间)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3、二者关系及其意义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共性不是个性,二者相互区别) (2)二者相互联系(任何个性从属于共性)(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3)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前一阶段特殊,后一阶段普遍,反之亦然) b、(1)这一关系原理也就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这一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3)这一原理既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又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的科学方法。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遗传)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变异) (方面、因素、阶段三种意义上使用)

2、二者关系

a、二者是相互对立的

b、二者相互包含的(特别是事物发展过程中)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二)辩证的否定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因为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和否定的两方面又统一又斗争的结果)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是扬弃

既否定又肯定(既克服又保留)

(三)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不承认矛盾)

1、认为否定是外在否定(抛弃) (自杀)

2、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肯定就是肯定一切 (把肯定和否定对立起来)

(四)否定之否定是整个事物发展的核心(恩格斯)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才能充分显现。因为经过一次否定,尽管保留了被否定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但第一次否定之后出现的事物与肯定阶段的事物所形成的对立双方都有一定片面性,只有经过再一次否定,才能克服这种片面性,达到两者的对立统一。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在由辩证否定组成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扬弃,每一次否定都产生新东西,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黑格尔把这过程称为“滚雪球”)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就表现为一个周期 (周期本身就体现的曲折性)

②从旧事物内部发展起来的否定因素不可避免要受到代表旧事物肯定方面的压制、排斥,二者的斗争有起有伏,体现出曲折性。

③在特定条件下,新生事物可能失败,出现暂时的倒退。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普遍适用于整个物质世界。 特殊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特殊的。

1、否定性质不同

2、否定程度不同

3、否定过程不同(周期)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一)含义:

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某种被引起的现象。

2、因果联系的两个特点 (1)前因后果

(2)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3、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决定论是承认客观世界中存在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性的理论)

休谟:“因果联系是一种心理习惯”。

(2)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受因果联系的制约(客观唯心主义是伪决定论)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对立:在确定的场合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区别的

2、统一:二者相互依赖,二者相互包含

3、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况: (1)在不同关系中,二者相互转化。 (2)两个现象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控制论中反馈原理)

4、因果联系是复杂的 表现:(1)一因多果(2)同因异果(3)一果多因(4)同果异因(5)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三)方法论意义 两种方法(认识事物):

1、溯因(马克思称为“从后思考”)

2、预见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这一对范畴揭示了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一)含义:

必然(性)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经过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确定的趋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偶然(性):事物发展中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二)二者关系:二者对立又统一

对立表现在:

1、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要本矛盾 偶然(性)产生于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外在条件。

2、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偶然(性)居从属地位,起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二者存在形式不同。必然具有稳定性、确定性。 偶然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统一表现在:

1、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一方面,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必然总是通过大量偶然表现出来。 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另一方面,偶然体现并受制于必然,偶然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必然是偶然的支配力量。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在不同的关系中,二者发生转化。 (2)随事物发展二者发生转化。

(三)方法论意义

1、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辩证决定论。三种情况:(1)必然占主导地位(机械决定论——动力学规律)

(2)偶然占主导地位——统计学规律

(3)既必然又偶然——混沌学(确定性系统内部有随机性——非线性规律)

2、二者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立足必然。

3、二者关系要求我们也不要忽视偶然性,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机遇)。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三、内容和形式

(一)含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把内容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形式使事物可能变现实。

事物的形式可分两种:

1、外在形式

2、内在形式

(二)二者的关系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

1、在确定的关系上,内容和形式存在严格的区别。

2、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统一:

1、二者相互依赖。

2、二者相互作用。

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另一方面,形式反作用内容。

3、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复杂的,有四种情况: (1)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2)同一形式可以容纳不同内容。 (3)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 (4)旧内容可以采取新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三)方法论意义

1、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求我们从两方面认识事物。

2、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注重事物内容。(反对过分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

3、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要忽视形式。(反对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四、可能与现实

(一)含义

1、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注意区分几种情况:

(1)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区别在于有没有产生的客观根据)

(2)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未来可能) (区别在于在现实中有没有产生的客观根据) (3)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争取好的可能,防止坏的可能) (4)对现实可能性作量的分析

(概率)或然率:对可能性大小的测定。

2、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综合。注意:(1)要把握现实性的整体性质。

(2)要注重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 (把“现存”和“现实”区别开。)

(二)二者的关系 对立统一。

1、对立:现实作为现在的客观实在,它着眼于现在,可能作为事物潜在的趋势,它着眼于未来。

2、统一:(1)二者相互依赖。(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永无止境)

(三)方法论意义

1、可能不等于现实,要求我们一切工作都应从现实出发。

2、可能向现实转化需要一定条件,要求我们在掌握客观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康德:“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

3、可能向现实转化有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从量的方面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

五、本质与现象

(一)含义

1、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及这些表面特征之间的外部联系,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2、表现本质的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3、假象也是一种客观现象,错觉是主观范畴。

(二)二者的关系 对立统一。

1、对立:(1)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差别。

(2)个别和一般的差别。

(现象是具体的、丰富的,本质是抽象的、单纯的。) (3)变化性和稳定性的差别。

2、统一:(1)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

(2)另一方面,现象表现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形式。

(康德:自在之物(本质)不可知)

(三)方法论意义

它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科学方法。

第九章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切唯物主义(除庸俗唯物主义外)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都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反映论。 一切唯心主义都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都认为认识来自精神本质,都是先验论。

(孔子:人生而知之)

二、可知论及其对不可知论的批判 △实践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1、实践能够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一致。

2、实践能够不断创造出认识工具,克服人感观的局限性,提高感知能力。

3、实践能够不断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使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现象,而且能认识事物本质。

三、两种不同的反映论——直观反映论与能动反映论

1、直观反映论:主体被动接受客体的作用,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洛克:“白板论”;拉美拉利:“脑髓——银幕”说;狄德罗:“钢琴键盘”说 费尔巴哈:“感性直观” 两个缺点

(1)缺乏实践观点 (2)缺乏辩证法

2、能动反映论两个特点:

(1)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阐明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四、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有两个特点:

1、模写性(选择、建构)

认识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2、创造性(建构出理想的思维客体)

五、反映的基本内容(人和世界关系的重要方面)

1、反映包括对世界的物的尺度(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的反映

2、反映也包括对人的尺度的反映。

3、反映还包括对人的尺度如何运用到物的尺度上的反映。

六、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一)实践和认识的区别

1、实践和认识的方式不同。认识是主体反映客体的活动,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2、实践和认识的任务、目的不同。认识的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质,目的是指导实践,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是实现物对人的价值。

3、实践和认识的方向不同。认识是一种输入活动,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是物质变精神的活动,实践是一种输出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实践第一与物质第一不矛盾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使认识不断发展;在实践中创造认识工具,使认识不断发展)

需要和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原动力。(马克思: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狼桃的故事)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第十章 认识的辩证认识过程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特点:直接性、形象性;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感觉的集合。 表象:人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形象的再现。

2、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 么、是否有某种属性的断定;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 反映形式。推理表现为判断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概念是理性认识的细胞。

3、二者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表现:(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从认识顺序上说: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从认识内容上说:现象——本质 (2)感性认识有待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由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决定)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形式来表达,并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人的感性与其他动物的感性的区别在于人的感性是理性指导下的感性。 (理性制约感性的方向、广度、深度) 波普:“理论先于观察”

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的成分。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来,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认识要用语言符号为表达方式。 (4)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两种错误观点 A、唯理论:唯心主义唯理论(法国笛卡尔)

唯物主义唯理论(荷兰斯宾诺莎)

(片面强调理性认识重要性,忽视感性认识)

B、经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英国贝克莱)

唯物主义经验论(英国洛克)

(片面强调感性认识重要性,忽视理性认识)

(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1、要掌握十分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2、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理性认识方法和非理性认识方法共同作用)

(三)理性认识的深化——知性和理性 知性思维 辩证思维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不矛盾律) (矛盾律) 知性:撇开事物的总体联系而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事物某一方面的思维阶段,无矛盾的思维方式是知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理性:从事物的诸联系方面的对立统一中考察事物的思维阶段,是对联系发展的事物的整体认识。

矛盾的思维方式是理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二者关系:

知性是理性的基础,又有待发展到理性。 理性高于知性,又包含知性于自身之中。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一)必要性和重要性

1、是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

2、是实践本身的要求

(二)实践理念(实践理性):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构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过程及结果的观念模型或理想蓝图。它以一定的理性认识为依据,以实践主体的目的性要求为核心,以实践的目标、计划、方案等为形式。

(三)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前提条件和途径

1、前提条件:(1)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2)从实际出发,把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3)把客观事物尺度同人的需要尺度相结合,形成实践理念。 (4)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2、途径:实际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三、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一)认识辩证过程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反映的基本内容)

(二)非理性在认识辩证过程中的作用。

1、理性与非理性

理性:由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狭义:单指理性认识

非理性相对的是广义的理性

非理性: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心理现象,也提直觉、灵感、想象、猜测、顿悟等认识方法。 知——理性,情、意——非理性

二者的区别:a、理性思维的根本特征是逻辑性;非理性思维的根本特征是非逻辑性(思维具有跳跃性)

b、理性思维以语言为思维工具;非理性思维则借助于生动的形象或图像具体的情境展示思维活动。

c、理性思维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非理性思维是一种非自觉的、无意识活动。

二者的联系:理性以非理性为动力和目的;非理性以理性为指导。

2、非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a、非理性对认识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 b、非理性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 (对认识对象的情感选择)

c、非理性对认识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调节思维定势)

d、非理性有助于在认识过程中对善和美的追求。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反复性:因为人的认识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 a、受客体及发展程度的限制

b、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技条件的限制 c、受主体自身状况的限制

2、认识的无限性: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发展也是无限的

3、认识的总规律:认识——实践——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高一级的程度。(形式在循环,内容上在发展)

4、认识运动过程原理与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两次飞跃,一个周期,认识不断循环)

认识运动过程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

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从群众中来相当于从实践到认识(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认识) 到群众中去相当于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认识去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

第十一章 思维方法

一、思维方法的本质和功能

(一)方法和思维方法

1、方法:是指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所采用的一定手段和办法。

2、思维方法是理性认识的方法

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个别科学思维方法(一门科学)

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几门科学同时适用)

哲学思维方法——知性思维方法

理性(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马克思[个别科学思维方法]

(二)思维方法的本质特征

1、思维方法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2、特征:(1)客观性。

其客观性于:a、任何思维方法都有其客观原型——事物之间关系及客观规律

b、实践活动方式的客观性

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客观辩证法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向客观世界学习方法) (列宁)思维的“逻辑的格”,归根到底来自人们亿万次重复的实践活动的“行为的式”

(2)主观性。思维方法是对认识到的客观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三)思维方法的功能

1、思维方法决定人的思维指向和思维侧重点。

2、思维方法具有对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功能。

3、思维方法不同直接影响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

二、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一)逻辑

三种含义:

1、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2、科学的抽象思维

3、以人的思维为对象的逻辑学

(二)二者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形式逻辑(知性)是以固定(相对静止)范畴建立起来的思维科学。辩证逻辑(理性)是以变动范畴建立起来的思维科学.

2、二者都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但研究方式大不相同。形式逻辑只从形式方面研究,辩证逻辑则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研究。 联系:辩证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但不能归结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既肯定形式逻辑又高于形式逻辑。

三、辩证法、认识论、逻辑(方法论)学三者一致的思想

都属于主观辩证法,都来自实践辩证法,都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1、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

(1)辩证法提示了认识对象的基本特点(联系发展着的) (2)辩证法贯穿于认识全过程。 (3)辩证法思想的正确性,只有用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才能证明。

2、辩证法和逻辑学是一致的。

(1)辩证法所提示的规律和范畴就是逻辑的规律和范畴。 (2)辩证法本身就是科学的逻辑体系。

(3)只有把辩证法应用于逻辑学才有意义。

3、认识论和逻辑学是一致的。(1)认识论包括逻辑学

(2)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归纳的类型:

1、完全归纳法(结论一定正确)

2、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结论不一定正确) (经常应用)

演绎: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客观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一般和个别关系 二者关系: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是归纳的指导

(1)演绎规定着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2)归纳得出的一般结论是否与个别事实之间有必然联系需要演绎的帮助。 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片面扩大一方重要性)

(二)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整体分解为不同的部分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具体——抽象)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分解开来的不同部分再组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抽象——具体)

客观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者关系: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指导

(1)主体在分析之前对客观对象总要有个整体观念

(2)在分析事物某一部分时必须注意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以及它同整体中其他部分的联系。

(三)从抽象到具体

抽象:指在思维中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 具体:指许多规定的综合。

具体有两种: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 (感情具体:表象中的具体) 理性具体:思维中的具体

完整的认识过程:感性具体(现象)——抽象——理性具体(本质)

(四)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

历史的(东西)有两层意思:①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

②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

逻辑的(东西):指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二者的一致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逻辑的东西和客观事物实际历史进程相一致

(历史从哪开始,逻辑就从哪开始)

②逻辑的东西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相一致

二者的一致不是绝对的等同

二者的差别表现在:①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修正有两种形式: a、逻辑是按历史规律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b、逻辑的东西有其相对独立性

(逻辑为了追随历史规律,不必要完全再现历史过程) ②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差别

第十二章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2、真理是客观的 理由:(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不等于客观事物 , 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真假之分) (2)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对同一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没有阶级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社会科学有阶级性

(二)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歪曲反映。

2、二者关系:对立统一 二者统一表现:(1)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真理向谬误转化有三种情况:

a、真理是具体的,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会变谬误。 (真理具有具体性)

b、真理是全面的,如果把一个方面抽取出来片面夸大,真理就会变谬误。 (真理有全面性)

c、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一个过程),如果不顾历史条件把真理变成教条,真理就地变成谬误。 (真理有历史性)

另一方面,谬误向真理转化有三种情况:

a、既然超出一定条件和范围,真理会变谬误,那么恢复原来条件和范围,谬误就会变真理。 b、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成功最好的条件) c、在批判谬误中发现真理。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圣人之言②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就是真理)③多数人的意志④清楚明白) (主观真理论是多元的)

理由: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真理的这一本性要求必须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连结主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实践能够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成为检验标准。

(四)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中的作用 (辅助手段)

1、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证明另一判断正确性的逻辑方法。

2、重要作用:(1)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

(2)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复杂公理、定律)

(3)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

(五)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绝对性)(相对性)

1、确定性:(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其他标准

(2)无限发展着的实践最终一定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2、不确定:(1)具体实践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能作出确定检验

(2)在一定条件下,经实践检验的真理,只具有近似的正确性,还需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1、绝对性:(1)真理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是可知的

2、相对性:(1)从广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一部分的正确认识,认识有待扩展。

(2)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的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有待深化。

3、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1)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通过相对表现出来。无数个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里转化主要指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的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价值

(一)价值及特征

1、定义:价值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物是否有用)

2、基本特征:(1)客观性

a、价值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客体的固有属性 b、主体需要具有客观性

(因为主体需要总是为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水平制约) (2)主体性

a、在价值关系,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人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价值的相对性: ▲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关系。 ▲同一客体对同一主体有多方面的价值关系。 ▲价值还是有因主体变化而变化的时效性。 b、在价值关系中,主体具有创造性。

(二)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及评价标准

1、价值评价: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2、评价标准:实践

实践检验一种价值认识是否真理,需做到:

(1)对客体的属性有个正确认识 (2)对主体需要有个正确认识

正确认识主体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正确处理真实客观需要同虚假需要关系 ☆正确处理个体、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 ☆正确处理长远需要与眼前需要的关系

三、真理和价值关系

1、区别表现在:(1)真理侧重于客体性

价值侧重于主体性

(2)真理是人的活动的前提条件

价值是人的活动的目的 (3)真理是一元的

价值是多元的

2、联系表现在:(1)真理和价值互为条件,互相包含,互相过渡。

(2)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真理和价值的检验标准是实践

四、真、善、美

真:获得真理,达到真理这样一种境界 善:人的各方面需要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

美:在真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真善的统一)

第十三章 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及其产生

1、人类社会:指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整体。

2、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中的作用

(1)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通过制造工具使猿手变成人手,猿脑变人脑。 (2)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人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劳动建立了人的社会联系,把猿群改造为人类社会。

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区别

1、二者的存在方式不同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无意识的发生的。

人类社会则是以有意识、有目的劳动(即劳动)为基础。

2、二者的延续方式不同

动物的延续是通过性遗传实现。

人类社会的延续是通过积累起的遗传(社会继承)实现的

3、二者的运动规律不同 自然界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除了遵循自然规律外,还有自身的社会规律。 社会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实现的。

三、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列宁)

含义:

1、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

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由其内部矛盾所推动,是运动变化、化展着的。

3、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主要)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

社会意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二者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经济属于社会存在、政治思想属于社会意识)

五、旧的历史观的缺陷

1、它至多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2、它把历史看作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理解:

1、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和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的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基本领域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七、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 二者是统一的

1、后人活动受前人活动的制约,前人活动是制约后人活动的客观条件。

2、个人活动受他人活动的制约,他人活动是制约个人活动的客观条件。

3、人自身的既往活动作为客观条件制约着现在和将来的活动。

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作用

(一)地理环境及其作用

1、地理环境:指与人类所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作用:(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

一方面,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为人类提供物资料和能量。

(2)它通过社会生产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续作用。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的。

(二)人口因素及其作用

1、人口因素: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分布、构成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等。

2、作用:(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2)它对社会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相反,它要受物质生产状况的决定。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作用

1、生产方式:指一定社会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机体的物质承担方式。 (2)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及其面貌。

(3)它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九、社会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交往含义

交往指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的活动或关系

(二)特征

1、互为主客体性

2、自觉能动性

3、中介性(物质和精神)

4、客观性

5、社会历史性

(三)交往的分类

1、按中介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2、按领域分: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思想文化交往

(四)交往的作用

1、交往促进生产力发展

2、交往构建着人们的社会关系

3、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4、交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第十四章 社会基本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力

1、含义:也叫物质生产力,指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2、构成:实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智能性要素)

实体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最重要的、首要因素。 劳动资料(其中,生产工具标志生产力水平) 劳动对象:自然物和原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在一起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者:有劳动技能、从事劳动的人。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劳动者。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

(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技

(2)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使现代科技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 (3)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4)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体现

(二)生产关系

1、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产品的消费关系。

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 (2)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

(地位、交换、分配和消费)

4、类型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小生产生产关系

(三)二者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

1、相互作用: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1)生产力性质水平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反作用通过劳动者实现) (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促进生产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阻碍生产发展。

2、矛盾运动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四)这一规律叫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 ▲含义: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

1、含义: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

2、构成:上层建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叫政治上层建筑[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物质外观,依附于思想)社会历史观中,属社会意识.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政党、政府机构、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设施和组织。 另一部分叫思想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也叫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家教、道德、艺术、哲学和社会科学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有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无阶级性)(自然科学、思维

科学、语言学)

3、上层建筑两部分关系(政治和思想关系) 二者是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 表现在:

(1)政治上层建筑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并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制度要同思想观点相适应。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既定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所以观点要同制度相适应。

(3)政治、思想都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但他们同经济的关系,政治比较直接,思想比较间接。

(三)社会形态

1、社会形态: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政治政态、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生产力、人、人群共同体) 生产方式——“骨骼” 上层建筑——“血内” 人群共同体——“器官” 人——“细胞”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

1、相互作用: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表现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在于它以各种方式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表现:(1)服务的方向上 a、保护自己b、排除异已

(2)服务的方式(控制的方式)

a、强制控制(政治)b、非强制控制(思想) (3)服务的效果

a、促进作用b、阻碍作用 (4)服务的性质(对社会) a、进步b、反动

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经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矛盾运动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五)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一)两对矛盾是基本矛盾的理由

1、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

2、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形成了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政治、经济、文化)

3、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

4、两对矛盾的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

(二)两对矛盾的关系

1、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基本的,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发展变化。

2、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历史发展有规律决定它有统一性)

(历史发展中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它有多样性)

1、从历史过程的纵向来看

统一性在于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社会形态是依次更替的。

五形态说: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社会 三形态说:自然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二形态:史前时期、共产主义社会 多样性在于:(1)在人类社会发展五大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非典型的过渡型社会

(封建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义社会)

(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些民族,国家和地区可以超越一定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历史发展的跳跃性。

2、从历史的横向看

统一性表现在同类社会形态的各个国家和民族有共同的本质。 多样性表现在同类社会形态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各有各的特点。

五、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决定性指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性

选择性指社会的主体以一定方式在可能性空间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选择有其特定原因(1)取决于民族利益

(2)取决于交往

(3)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

第十五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马克思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三点新贡献: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一、阶级

(一)阶级的产生条件

1、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2、分工和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直接根源。(既是历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

(二)产生途径

1、原始氏族公社的公职人员利用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把一些剩余产品占为已有,成为氏族贵族。

2、随分工和交换的发展,氏族成员内部发生两极分化,一些富裕家庭成为剥削阶级成员。

3、新出现的被剥削阶级成员来自两部分:一是战虏,二是债务奴隶。

(三)阶级的实质(阶级对立的实质是剥削) 阶级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标准,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四)阶级、等级、阶层 等级:阶级社会的特定阶段上按政治地位高低划分并被法律所确认的不同社会集团(形成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达到高峰) (反映人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 阶层有两层含义:一是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区分开来的社会集团

二是由不同阶级的部分成员按特定标准结合而成的社会集团(如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阶层)

(五)阶级斗争

1、阶级斗争: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 (主要指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剥削阶级在一定条件下的斗争)

阶级斗争根源:经济利益根本对立

2、阶级斗争形式 (1)经济斗争

(2)政治斗争——起主导作用(示威、游行、议会斗争、武装斗争) (3)思想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范畴、根源于经济,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政治斗争是主导。

现阶段也存在阶级斗争,以法制形式为主。

3、阶段斗争的作用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作用:(1)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它是实现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决定性环节(使社会形态更替实现质变) (2)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它为社会形态质变准备了条件

二、国家

(一)起源

“君权神授论”,卢梭“社会契约论”,黑格尔:“国家是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密切相关

(二)特征

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的

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关

3、为了维持这种特殊的权力机关国家要征收赋税

(三)实质

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1)阶级机构:国家是阶级机构,属于一定阶级,不是全社会利益的工具 (2)统治机构:是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机构

(3)暴力机构:国家不是慈善机构,国家组织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四)职能

对内职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五)类型和形式 (国体和政体)

1、国体:国家的性质

(1)奴隶主专政国家(2)地主阶级专政国家(3)资产阶级专政国家(4)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人民国家) 即剥削阶级国家和人民的国家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1)君主专制制(2)民主共和制(3)君主立宪制

(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国家

1、它有着全新的阶级内容

2、它体现了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3、它担负着全新的历史史命

(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及社会)

4、它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归宿 (最终消亡)

列宁:政治国家——非政治国家——正在消亡的国家

三、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使政权发生更替)

(一)实质

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实现社会革命的基本标志: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阶级手里。

(二)作用

1、它是新社会形态取代旧社会形态的决定性手段。

2、它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3、它使整个社会生活得到改造。

(三)革命与改革,改良的关系

共同点: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形式 区别表现在:(1)革命是社会的根本质变

改革是部分质变(在社会制度不变情况下,改变体制)

改良是单统的量变

(在社会制度不变情况下,对社会生活某些环节点滴改变) (2)革命是被统治阶级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 改革、改良是统治阶级发动的,是自上而下的。 (3)革命一般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方式。 改良、改革一般通过和平方式。

(四)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条件:客观条件:(1)上层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2)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

主观条件:(1)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

(2)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 (3)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

(五)社会革命的类型形式

1、类型:(1)反对奴隶主阶级的a、奴隶革命b、新兴地主阶级革命

(2)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a、农民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

(3)反对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2、形式

(1)暴力形式(最主要) (2)和平形式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一)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表现:

1、社会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依赖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人生是自私的,这一个论题是错误 有私有制才有私有观念

4、阶级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相对独立性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2、相对独立性表现:(1)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超前、滞后)

(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

透。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反作用有两种性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一种思想影响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1、从社会意识主体划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按高低层次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感性形式 理性形式为主 基础 指导

3、按社会意识同经济基础关系划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

层建筑的非意识形态。

三、各种意识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一)艺术

1、定义: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存在和通过美德感染力来

影响人的感情及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2、特点:(1)典型性(最主要)

(2)阶级性 (3)继承性

3、作用:(1)审美作用

(2)认识作用 (3)教育作用 (4)娱乐作用

(二)道德

1、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良心、教育等起作用的社会意识形式。

2、特点:(1)历史性

(2)阶级性

(3)社会性(社会公德) (4)继承性

3、作用:通过影响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4、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共同起作用、互相补充)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区别:(1)二者起作用的方式不同

(强制、非强制)

(2)二者起作用的范围不同 (3)二者起作用的时间不同 (4)二者起的具体作用不同 (5)二者还有单一和多样的不同 (6)二者还有成文与不成文的不同

(三)宗教

1、定义: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对神的信仰和崇拜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2、特点:信仰和崇拜神灵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点

3、作用: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四)政治、法律思想

1、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两部分。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各阶级、各集团相互关系等理论观点的总和。

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制度的本质、作用的理论。 法律思想是以政治思想为内容的,是政治思想的具体化和条文化。

2、特点:政治、法律思想直接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作用:充当阶级斗争的工具,为阶级统治服务 作用上的特点:(1)通过强制性手段来贯彻。

(2)它在全部社会意识形态中起主导的支配作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

(五)科学

1、定义:科学是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以概念等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2、特点:(1)科学既反映社会,也反映自然和思维的现象

(2)科学只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各领域中的特殊的规律。 (3)科学是对世界的真实、正确的反映。 (4)科学要求准确、简明、理性化。

(5)科学既是一种意识形式,又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3、作用:(1)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和提高物质生产水平的重要力量。

(2)科学发展对人们社会精神生活各方面有重要影响。

四、文化、文明与社会进步

(一)文化——同自然相对

1、文化含义

狭义: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

广义:即人化,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等方面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客体化成果。

(包括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

2、特点:(1)人化的形式

(2)社会的性质

(文化是对任何人都有意义) (3)多样的形态

3、分类

(1)物质文化(基础) (2)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保证) (3)精神文化(灵魂)

4、文化的结构 三个层次:(1)文化产品(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2)文化活动方式(中层) (3)文化观念(深层)

5、文化的功能 (1)信息功能

(2)教化培育功能(塑造人)

(3)动力功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认识功能

(二)文化与文明(文明与愚昧、野蛮、无知相对) 文明: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

社会进步是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包括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十七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对立

(一)英雄史观

1、特点:(1)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2、表现形态:(1)唯意志论

(2)宿命论

(二)群众史观

1、特点: (1)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从量上看:它是居民中的大多数

从质上看: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包括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任何时候,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作用) 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最根本)。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个人及其历史作用

(一)个人

1、分类:普通个人

历史人物:杰出人物: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领袖人物)、军事家、

思想家

反动人物

2、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1)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2)普通人可以为历史输送杰出人物。

(3)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有“超常性影响”。

3、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作用表现:(1)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 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促进和阻碍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遵循的原则:(1)历史主义的原则。(2)阶级分所的原则。

三、无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群众观点

就是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具体观点:(1)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党的宗旨) (3)一心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应用 内容:(1)一切为了群众(政治路线)

(2)一切依靠群众(组织路线) (3)从群众中来(工作方法) (4)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第十八章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

人的发展、人的自由

一、人的本质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人性指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性 人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本质:人性中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物的内在根据

(二)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1、实践是人的类本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深刻含义:(1)现实的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2)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为人的社会关系所规定。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着的。

二、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及其特点

1、人的价值指人对人自身的意义,人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2、人的价值特点:(1)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用者

(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3)人的价值有社会性

(二)人的价值的层次 第1层次:生命的价值

第2层次:劳动的价值(人的价值最直接的体现) 第3层次:能力的价值(潜在价值)

(三)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1、社会价值:人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他人和社会需要的肯定和满足。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自我价值:人对于自身的意义,即个人对自身需要的肯定和满足。 表现为:社会对个人的给予或个人从社会的取得。

2、社会价值更重要,高于自我价值。理由:(1)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

(2)社会价值大于自我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人的发展内容

1、人的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统一发展。

2、人的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发展。

3、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1阶段:原始完满的人(自然经济)(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第2阶段:片面独立的人(商品经济)

第11篇:马克思

上海体育学院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 马克思科学方法论期终作业

关于论文

“许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现状”

的方法论考察

因笔者本科专业是英语毕业论文有关英语翻译类,所以选取笔者室友本科毕业论文“许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现状”(室友选得是自然辩证法,所以不会在作业中出现相同的论文的分析)之所以选取这篇论文,主要原因是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感兴趣,在阅读本论文时,对室友选择此题作为本科论文的原因做了一定沟通和探讨,之后研究其论文以便更好的为写这篇作业铺好基石(本文将从第一人称角度阐述)。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研究之出的先入之见。

3.研究路径。4.方法论的选择。5.研究方法论所出现的不足。最后给出自己的结论以及对本课程的感想。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的就业现状。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

1.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匹配度

从研究结果情况来看,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还是比较匹配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首先选择了文献资料发,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途径查阅了近些年来各大体院校报、期刊杂志中与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相关的一些信息、文献报道以及2011年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掌握,结合当前形势,才能更好的为本校体育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建议。其次,针对研究目的,结合许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共发放103份(注: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共103人),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

1 /

4回收率为97%。通过这一调查研究,直观的数据可以为这以课题的研究提供相当有力的材料支撑。再次,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往届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本届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一些看法。通过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最后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建议与意见。最后,通过访谈法了解往届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用逻辑推理法得出本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大体趋势。

通过相应的研究方法,找出研究对象所存在的问题,从而给以一定的指导与启示作用,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本论文中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是互相匹配的,两者之间并不是“张冠李戴”的现象。

二、笔者研究的先入之见

通过与室友的沟通了解得知,在其研究这个题目之前,她认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大学毕业生生就业形势再次遭遇寒流。因高校的不断扩招,虽然暂时缓解当前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改善未来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但是随着高校录取的门槛降低,使扩招来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大幅度的降低。这最终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渠道越来越窄,就业向低层次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暂时性的困难,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尤其严重。而现如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下降,但是体育教育类的学生又因为自身素质不高而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而现如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下降,但是体育教育类的学生又因为自身素质不高而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势必将影响到培养体育教育类学生的院校的生存, 同时也将影响到未来体育教师人才的质量。总的来说,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以及就业方向,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体制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与室友持相同的观点。

三、研究路径---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从论文的整体来看,论文的研究涉及到的是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许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现状” 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说是基本分析单位是作为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中的每一位毕业生(独立的社会个体),在通过调查问卷,对每一个人的就业态度、就业期望等等进行调查,从而分析他们的就业观,也就是根据个人(社会个体)的目的、意图、动机

加以说明和理解。根据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的概念、基础哲学等,这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特征。从而可以得出的是,论文“许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现状”采用的是非常鲜明的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加以研究的。

四、方法论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

“许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现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103份(注: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共103人),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7%。随后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得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但是在论文的研究中,又通过广泛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往届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本届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一些看法,此部分运用的却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总结通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笔者结合了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实证主义方法论。

五、研究方法论所出现的不足

作为本科论文来说,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在学习过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之后,再来看这篇本科论文,其中、研究方法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论文的研究路径是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个体研究路径,忽略了整体不可分割的内容。本论文中的研究对象是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本专业毕业生中共有103人。但是在体育学院中还有不同得系别和专业,笔者认为应该从每个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进行抽样,这样就跳脱了单一从一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也就是可以进行有主次的调查研究,以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毕业生(103名)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它体育系别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次要研究对象,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中对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的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调查结论,给予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既可以从个体主义入手,又带有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才会是论文更加有信度。

第二,方法论的实证主义这一块,笔者认为在问卷调查设计方面和统计方面存有不足,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偏有主观色彩,没有完全做到每道题的客观性,这

也就是没有科学的设置问卷调查的题目。并且,在对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因一些问题的偏主观色彩,对于其中的一些结果的得出也就不具有可信性和科学性,从而异化了客观事实。

在学习了马克思科学方法论之后,不论是对自己今后的学习还是生活,甚至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会给以一定的帮助。在此课程中,笔者收获最大的是在学习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别是在以后的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两个方面看待同一个问题,才会有多角度、多方面经验的获得。

体育人文社会学系:张晓娟

学号:1120101003

第12篇:马克思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不断创新理论武装工作的方式和载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2)加强对重点青年群体的培训。通过构建全国、省(区、市)、高校三级培训的工作格局,加大对大学生骨干的集中培训力度;通过实施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提高各级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3)深入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优秀青年广泛参加考察交流、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4)加大推优工作力度,推动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5)培养和树立优秀青年典型。(6)不断扩大优秀青年的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7)大力扶持高校学生理论学习社团。(8)建设理论武装工作的网络阵地。

新华网长春5月9日电(记者常亦殊)为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长春市近日在吉林大学启动首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共有300余名高校学生骨干参加了首期培训。

据介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长春市为培养“四个新一代”而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目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及创新、实践、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七所在长高校被定为“长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基地”。在未来一年时间内,长春市将在全市34所高校中普遍培养3400名大学生骨干,并将重点培养200名大学生骨干。培训形式主要有:集中学习研讨、志愿者服务、素质拓展训练、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两周的挂职锻炼,及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心得等。

对此,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周继峰表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这一工程有利于把广大青年塑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13篇: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凌晨2时,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布吕肯巷664号住宅的一个房间里,一声啼哭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卡尔·马克思。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名字,后来会和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

转瞬20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多少学者政要、多少思想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淡忘。然而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响亮。赞成他的也好,反对他的也罢,都毫无疑问地把他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马克思成了永远的马克思。法国大思想家德里达如是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马克思何以征服了世人?

马克思小时候,母亲曾亲昵地叫他“幸运儿”。出生在颇有社会地位的律师之家,岳父是位名门望族的男爵,23岁的他就是博士了。可以说,凭借马克思的家庭地位、社会关系和本人才华,完全有可能当律师、法官、教授,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而且当年普鲁士政府为了收买他,也多次承诺他去任职作官。

然而,早在17岁中学毕业那年,马克思就做出了超越时代的人生选择,那就是要为全人类幸福而工作。23岁那年当他博士毕业即将走向社会时,业已下定决心要像古希腊神话中盗天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那样,无论经历怎样的痛苦和磨难,也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马克思一生历尽艰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贫困与疾病的折磨,甚至被多国反动政府迫害驱逐,颠沛流离。但始终初心不改,忘我地从事理论研究,寻求着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和压迫的真理。马克思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世人的!

马克思还以自己辉煌学说的影响力改变着世界。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阅览室D行的第二号座位,一位长满大胡子、皮肤黝黑的中年人从上午9点一直到下午5点都坐在那里看书,二十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潜心钻研。他习惯于边漫步边思考问题,以致于在他家书房门与窗之间的地毯上踏出了一条痕迹,就像穿过草地的小路一样。这些历史的足迹见证了马克思刻苦进行理论研究40个年头的日日夜夜。为了《资本论》的写作,他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光笔记就写了一百多本。

40年的炼狱终成正果,马克思为全人类奉献了他用心血筑就的两大理论成果——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评价道: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从此,关于资本主义的美好神话被打破了!从此,天下穷人找到了解放的途径。

历史风云变幻莫测。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国际上一些人断言马克思主义已不能指导今天的现实,社会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可是2008年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却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当年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批判的马克思,竟然在资本主义世界重新风行起来。那里的许多人重新捧起了《资本论》并求教于它。重读《资本论》的人们终于承认,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弊端暴露无疑,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依然正确,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于是,马克思的著作在许多书店售罄,一时间,选择《资本论》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在德国成为时尚。英国媒体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会让他轻松地进入福布斯富豪榜。英国学者吉登斯不无感叹地说,马克思的思想比他同时代及后来的西方思想家要“厉害”得多,即便在当今世界,他的思想仍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诗人臧克家那首富有哲理的名诗《有的人》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200岁还“活着”的杰出伟人!

第14篇:马克思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原 理

姓名:谷 雨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班级: 水工1004班

学号:2010071136

论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两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想僵化,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

(二),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实事求是的轨道,就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必须弄清楚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弄清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破除前进道路上错误思想和陈腐观念的障碍,最好的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反过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的前列,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如同解放思想一样,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从外在表现上看是顺乎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其实质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探求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新属性、新联系、新规律,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反过来,与时俱进又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目的。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方法论,又是一个实践的范畴。人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实事求是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贯彻到理论创新上将结出实事求是的思想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实践价值。因此,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又是一种互为条件和目的的关系。

弄清楚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我们在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是盲目冒进,体现时代性不是贴标签,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工作

推向前进。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2)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失败。

(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造成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这一思想路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后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不仅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而且存在差异性的一面,只有认清二者相辅相成、各自向对方运动的辩证关系,才能结合实际和时代特点,正确理解二者的矛盾互动和实践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是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处在不断运动中的,世界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为社会生产力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馈于社会基础。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统一。辩证法是马克思唯物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通过辩证的哲学观点证明了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毕生精力著作《资本论》就是马克思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真实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家深入实践的了解和调查,发表了资本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市场流通的商品定义了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货币的产生极其流通,一般等价物作为中间价值的量度……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贯穿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笔者在此三言两语难以说明庞大的马哲体系。凡此等等,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以实践调查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完整严密,高度抽象和凝聚化了的哲学体系。不是任何一个人只凭几句简单的观点和语言方能证明的问题,而是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100多年来不断的实践和丰富、创造性和灵活运用的结晶。就像邓小平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度完整严密性的科学体系!

唯物辩证法体系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体系,它发展于人们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加深的认知,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

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它也是正确解决矛盾学说的关键。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单的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回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展。”毛泽东也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认识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那辩证法是怎样解决矛盾学说的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事物发展的过程的主要内容是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首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然后辩证否定观解释了事物内部矛盾的问题其实质内容是:

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而结果。

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集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的辩证发展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两个否定: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既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唯物论和辩证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达到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及包括主观辩证法,也包括客观辩证法,同时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故而唯物辩证法德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是我们对世界的科学的认识方法。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辩证否定观使我们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其教育我们对待生活、学习、工作不要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德,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真正诠释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基于对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解释,我们自然而然的认识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 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当然,辩证法十分有助于我们对于矛盾的分析。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很困扰于一些问题,以至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和途径,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的,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些也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会帮助我们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第15篇:马克思

1.正像邓小平所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2.“我不能否认...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收。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理论命名是理所当然的。”——《马克思恩格斯》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注。

3.“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现在像一个魔法书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278页。

4.“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5.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6.“劳动生产了供电,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马克思恩格斯》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7.“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73页。 8.“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人类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9.“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10.“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如没出事1991年版,第1471页。

11.“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备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12.“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地311页。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14.“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15.列宁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T恤,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16.“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8页。

17.“理论与时间的同意,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8.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对立)的哲学的七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25页。

19.“神时候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21页。

2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21.“我们关于我们周围直接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概念中正确的反应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22.“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综合,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23.“我们就是用这种简称把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2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26.“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页。

27.“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页。

28.“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30.“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31.“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32.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33.“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是一幅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页。 34.恩格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的集合体...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35.“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

36.“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2页。

37.“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在到处发生作用、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38.“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4。 3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8页。 40.历史从哪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41.“实际上,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或者洞察两者之间的既有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301页。

42.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43.列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44.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45.“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46.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47.列宁指出:“从生物到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48.“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同意,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49.列宁:“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9~90页。 50.当一个唯物主义者...也就是这样活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51.“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为本质上是绝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页。 52.“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53.“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就是绝对的真理。”——《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54.“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55.列宁说:“在这里不要忘记:时间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的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以便用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03页。

56.“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57.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别难过的经济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9页。

58.“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59.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60.“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75.“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一级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6.“历史也就是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77.“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有时把生产关系称为“交往形式”,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78.“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

79.“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80.“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页。

81.“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ing此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 82.“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83.“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84.“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村咋,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多要犯严重的错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85.“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86.“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87.“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

88.“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给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着的身份出现。”——《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89.“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实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就被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90.“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越来越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页。 91.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92.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2页。

93.“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0页。 94.“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的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95.“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1页。96.“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而不致成为祸害。”——《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男版,第349页。

97.“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98.“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人物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99.“不是出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出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00.“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101.“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助产婆”...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102.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2页。

103.“随着交往集中在一个特殊阶级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城市近郊意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在生产和交往之间也立即发生了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104.“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0页。

105.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姓曾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2页。

106.“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她喔切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2页。

107.“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0~861页。

108.“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1页。 109.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110.“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1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112.“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113.“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93页。

114.“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115.“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116.“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17.“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2页。

118.“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995年版,第76~77页。 119.“为了记性生产,人们互相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20.“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的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121.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14页。

122.“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230页。

123.“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2页。

124.“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125.“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杀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26.“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在一定限期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

61、“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远离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62、“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产生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辽东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63、马克思“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64、“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65、“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2页

66、马克思“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生产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67、“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68、“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面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326页

69、“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9页

70、马克思“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71、“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矛盾…………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72、“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页

73、“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74、列宁“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列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势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列宁“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385页

第16篇:马克思

关于《资本论》的读书报告

第一次接触《资本论》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 “博大精深”“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高深难懂”等词语,但是当我细细品读了几页《资本论》后,嘴角微微向上扬起,感觉《资本论》还是很有意思的,它吸引着我继续深入的读下去,它能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阿尔都塞研读《资本论》时的心得体会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资本论》这个茫茫森林中为自己开辟道路。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前后用了40年的写作时间,是马克思留给后人最伟大的思想丰碑,它是马克思毕生的心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他把高深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一直都未能抽出时间整理和出版《资本论》后面几卷的手稿。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遵照马克思的遗嘱,付出巨大精力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

二、第三卷。恩格斯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他既很好得保持了马克思的原意,又能够做出必要的补白,并且对有关章节作了挪动和删节。恩格斯在整理出版前三卷之后,已经年迈体弱,无力第四卷的工作了。后来,《资本论》第四卷的手稿交由考茨基处理。考茨基对手稿作了整理后,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题于1905年至1910年间分册出版。

一 《资本论》各部分内容简介

《资本论》一共分为四卷,每一卷都是马克思的心血。《资本论》第一卷的总题目是“资本的产生过程”,其目的是分析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是研究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通过阅读第一章“商品和货币”,我加深了对商品的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对商品只是肤浅的认识,阅读了第一章之后,我了解了商品的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占有统治地位,社会财富表现为商品的大量堆积。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以后的几个章节分别讲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和资本积累的过程等相关内容。

1 《资本论》的第二卷进一步说明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它说明的正是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的实现形式。全卷共分为3篇,分别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具体包括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3个部分。在这里我了解了资本增值就必须不停地运动,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成资本循环。资本循环周期的时间,作为下一次重新回到这个起点花费的时间,所以资本家总是设法缩短周转时间,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我看来资本周期循环一次就体现了资本增值的过程。马克思又进一步讨论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与此相应,社会总生产可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这两大部类的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生产物都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在生产中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另一部分则是劳动创造的新价值。马克思分析指出,如果资本主义生产破坏了社会总生产的这个基本条件,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就必然要引起社会的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

《资本论》的第三卷的中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剩余价值的分割等问题。在这一卷中,马克思通过对利润的各种基本规律的揭示,研究了利润的各种具体形式,深刻说明了工人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性质。通过阅读本部分我大致了解了剩余价值和利润是相似的,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问题会加剧国家内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

《资本论》的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资本论》及其手稿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性、原理;资本家的利益和雇佣工人的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对抗性和暂时性,为工人阶级运动指明了方向,使广大工人对资本主义各方面的制度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消灭剥削、夺取政权准备了理论基础。

2 二

关于 《资本论》中方法论的体会

总的来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但是要真正掌握它,并且把它运用到实践中不是轻而易举的,马克思说: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是马克思的首创。就本来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马克思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三 关于《资本论》与所学专业的联系

通过阅读一部分《资本论》后,感觉《资本论》也能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商品生产经营、现代企业资本经营等联系起来。这对于我学好应用经济学这个专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即使执行职能的资本的量已定,资本所合并的劳动力、科学和土地(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也会成为资本的有弹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是资本具有一个不依赖于它本身的量的作用范围。对于这段话有很深的感触,我认为现代企业要提高资本增殖能力和资本生产效率,就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对象质量,提高劳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加强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扩大资本“作用范围”,增强资本“扩张能力”。首先,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其次,适用优质材料,提高劳动对象质量;第三,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第四,重视劳动资料维护保养,扩大劳动资料无偿服务。总之,现代企业作为资本经营者,不但要重视资本积累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资本扩张能力的增强和资本积累利用效率的提高。

所以,我认为学习《资本论》对于我的专业——应用经济学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更好的理解商品、资本、市场等,并且把《资本论》的知识应用到经济学的学习中,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刻学习,别有一番深刻的意义。

3 四

关于《资本论》引发的人生感悟

《资本论》中的内容让我增长知识,其作者马克思更是令人敬仰。从1843年底开始,马克思就开始着手于研究政治经济学,想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在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他因投身革命而中断了研究,1949年9月,因革命失败他被迫侨居伦敦。 在1850年9月至1853年8月的这一时间段中,他写下了共24册的《伦敦笔记》。在当时,马克思不但要和疾病做斗争,还要和贫困作斗争,虽然环境很艰苦,但在1857年7月至1858年6月,他还是写下了约50印张的手稿,即《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这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第一草稿。在贫困和疾病的折磨下,马克思相继完成了其他的草稿。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马克思生前没有完成他的出版计划,《资本论》的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的。

关于马克思写《资本论》的过程是坎坷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就像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多么的伟大!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为一名研究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想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不辜负青春,不辜负祖国的期望。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我们的野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学习,我们自己的生活需要靠自己打拼。就像我最近听的一首歌中所写的:每当黑夜来临,我心中冉冉升起;为了明天能有曙光,爱与恨都要被隐藏;勇敢不代表不紧张,可是信念不能伪装;我拥有梦想的力量,抵抗怀疑我的眼光。我深深的被马克思的精神所震撼,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是那样平凡。以后,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人生最重要的是志向,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外在的条件。人生一辈子不是进行百米赛跑,人生是一场无穷无尽的马拉松,马拉松不需要计较你的起点是落后了还是站在第一名,马拉松计较的是你到底能走多远,到底能坚持走多久。如果你能坚持走出足够的距离,哪怕你放慢了一点

4 速度,只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清晰的,未来就能走出别人所没有走出来的距离,你就能看见别人所看不到的风景。我会谨记马克思的这种精神,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以上便是我阅读《资本论》的一点心得体会,以后的学习路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不断拼搏,不断进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

第17篇:马克思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91周年。91载艰苦卓绝,91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党的十八大召开,将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主要包括十二项,分别是: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重点分析的是第三点,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胡锦涛强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时,胡锦涛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这样告诫全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关乎未来。出席十八大会议的代表们对此有着坚定的信念: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突破发展瓶颈、破解改革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年发展的宝贵经验昭示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挑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的战略判断,吹响了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进军号角,谋划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为我们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树立了坚定信心。

历史由人民创造,奋进由党来引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镌刻在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用鲜血、汗水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回应社会关切,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如何破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考验党的执政能力,检验党的领导水平。

无论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还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无论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还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一系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和直面难题、深化改革的勇气智慧。执政兴国,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

我们团结带领13亿人民,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宏伟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再次开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必将以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载入史册。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为精彩的辉煌篇章。

让我们高举旗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十八大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第18篇:马克思

哲学视角: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必要性

摘要: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

必要性 正文:

7月23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特色”,即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一精辟论断,不仅从新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而且从新的视野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展开实践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层面俞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更加合理完善、更加管用有效的现实路径和政策制度。

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基础。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没有蓝本可以参照的,无法照搬照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或者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现在生活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为中国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历史创造活动,他的本质是实践着的,始终由实践来开拓,由实践来检验,由实践来完善,实践特色必然要成为其首要特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或者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引领人民进行实践活动,就像是毛主席的话“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又或者是邓小平同志的话“摸着石头过河”在发扬着这样的实践探索精神中,奋力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生根发芽到成长壮大的每一步,都是通过努力实践达成的,也都为其实践特色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注释和见证。因此,中国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以此来促进国家的繁荣,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少走弯路,实现前进的目标。

同时,按照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不是凝固的,而是需要不断加以丰富的。实践使认识得以发展,在实践进行的过程中,认识不断得以深化,从而产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内容,发展国家,把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促使生产力的发展,以经济基础推进上层建筑的发展,把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不断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点,就是要更加注重进行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在理论上俞益获得新的升华,从而形成更全面系统、更具说服力影响力引导力的理论创新成果。

理论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始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指导,又不断孕育催生它所需要的科学理论,因而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是在实践中铸就的,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丰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理论依据,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正确的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学等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本,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因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点,就是坚持和贯彻党的要求,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否认教条主义,灵活的运用理论依据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同时也要继承之前理论成果,在继承和创新上,使理论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将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彰显民族风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俞益契合中国优良传统和复兴要求,从而形成更能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特有优势。

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风格,尽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的一种自然的社会状态,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行为模式,乃至不同的思维理念等,所有的一切都让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有了特有的内涵。因此,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必须要按照中国自身的民族风格,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契合良好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包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推出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特有优势。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联系国情,联系世界,主动优化自己民族的文化,继承发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充实自己民族,发展自己的名族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长青于世。

四、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更加注重高扬时代旋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俞益深切地紧贴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吸纳时代精华,从而形成更加充满时代气息的进取强音。

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表征,时代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因为无论是科技进步也好,还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好,都会让社会主义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色,所以,社会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而,我们党重视时代特色就是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积累中与时俱进,边继承边发展,而不是在否定中另起炉灶。 由上可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中顺应时代呼唤改造世界。另外,在时代中形成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的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作用于社会存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将时代的特色深深的烙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因此,只有是紧贴时代脉搏的社会意识才能形成更加充满时代气息的进取强音,得以在世界之林立足。

综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丰富“四个特色”,正确的反应了我国的发展的路线,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质变与量变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把握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完成飞跃。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的不断丰富.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网http://www.daodoc.com2012-09-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

哲学视角:论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演变 摘要: 关键字: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造性解决。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式形成,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六大,胡锦涛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整概念,明确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更改为“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又到如今党十八大,胡锦涛总书记明确的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转变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之间逐渐的变化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的过程,表明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从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如今的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转变为“五位一体”可以说这是一种发展。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活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喝酒时务的灭亡,发展具有普遍性,前进性,曲折性,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可以说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逐步转变,从一开始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再到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党中央不断进行补充,将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通过实践的认识不断完善。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党中央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过去,在抓紧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逐渐开始重视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社会逐渐人性化的开始,是社会进步的开始,党中央正在为营造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积极的寻求改革促进社会的前进。

并且,党中央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也是人们主动认识世界,欲积极改造世界的表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要求在提出推进四大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已经蕴含着“五位一体”的格局的形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这些认识深化的结果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改变都是在党积极认识世界的结果,党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后,根据矛盾特殊性的主次矛盾角度,细细的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紧紧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制定出符合国家实际情况的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高的阶段。

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两者相互影响,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他在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30年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后,党和国家有深刻认识到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些都是改变党和国家对于社会存在的反应,即社会意识的产生,同时这些社会意识也改变着我国的社会存在,从改革开放在如今,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社会的不断精进。

同时,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看,党中央紧紧的抓住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联系国情,尊重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调整到五位一体,用联系的观点,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部分联系起来,根据五者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出一种新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完善统一的整体,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内蒙古日报2012-08-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辛向阳 齐鲁晚报2012-11-13 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新华网2012-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李自良 陈仁厚 安蓓等

南方日报2012-10-29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视野 温宪仁

第19篇:马克思

物质与意识的较量

——观《宇宙与人》有感

在高中政治书的哲学部分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作用。”而今天,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我,在进一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以后,这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观看完《宇宙与人》这部科技片以后,这更让我有了很大的感触,那么我想借用“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概论”来说说我在观看完这部科技片后自己的一些感想。

《宇宙与人》这部科技篇主要讲的是宇宙的诞生和人类的出现以及地球上生物之间的关系。在这部科技片中,我了接到了很多科普知识。如:太阳的直径是110亿个地球组成的,而太阳的质量是33万个地球的质量;还有人类的生命中还有电磁力的构成,这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会增加我们肌肉中的电磁力;以及地球为何是为一的生命之球,并与金星做了相比较等等,这些科普知识真是很让人震撼。其实我们面对的世界是生机勃勃的,而宇宙更是奥妙无穷。人们对宇宙的不懈探索已经在很久以前就经历着漫长的历程。大自然的不断演变是随着他们自身的规律在不断地自发演变,并且展现出自身的多样性。而人类是在宇宙产生之后才产生的,这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说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论。

《宇宙与人》这部科技篇还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核聚变能量的产生给人类带来的一些利弊的作用。如在片中就有在太阳爆炸出一些核能量时所产生的中子和质子等一些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的释放

是和电磁力,吸引力是有很大的关联的。这些我们都可以说是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理论先后联系着,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人类在上古时代就开始研究着宇宙的奥秘,一直到现在人们都在利用着不同时代不同的仪器来探索宇宙,其实人类无非是想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费尔巴哈曾说过:“神是否创造了世界,即使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等,这个问题其实是整个哲学的围绕中心。”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说,如果真的是神造就了这个世界,那么是否也是神造就了宇宙?这是马克思理论中的唯心原则,在哲学中有两个基本派别。第一是,唯物主义把世界的原本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第二是,唯心主义把世界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而这种观点也是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点。在《宇宙与人》这部科技篇中提到,人类发现的“地心说”这也可以说是一项伟大的发现,但是还是有自己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他没有看到大的银河系以致大的宇宙。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表现,是他对于主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如在这部科技片中提到的“天上的云在飞,是云动还是人在动,而一个和尚说,不是人动,也不是云动,而是心在动。”这一说法是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命运;而无神论恰恰与有神论相反,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认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作用。

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中,是随着文明的产生而改变着,变动着。

人类在不断地用科学的理论和在尊重客观世界的前提下,在逐渐的探索着宇宙更深的奥秘。宇宙以一个不可知的物质产生了它巨大的能量物质,在宇宙将能量将给我们时,我相信我们人类会在尊重万物的规律下,努力地创造者大千世界,大千宇宙。

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的伟大变革,他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的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的统一。

第20篇:马克思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结果,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障、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真理性已被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所证明。

邓小平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

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更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完备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

和发展的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阅读书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4.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内容及其意义;理解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涵及其内在统一关系。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它曾经指引着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一度被偏离,使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条思想路线不仅被重新确立,而且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四、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马克思教案撰写模板
《马克思教案撰写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