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1: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资本论》的读书报告

第一次接触《资本论》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 “博大精深”“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高深难懂”等词语,但是当我细细品读了几页《资本论》后,嘴角微微向上扬起,感觉《资本论》还是很有意思的,它吸引着我继续深入的读下去,它能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阿尔都塞研读《资本论》时的心得体会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资本论》这个茫茫森林中为自己开辟道路。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前后用了40年的写作时间,是马克思留给后人最伟大的思想丰碑,它是马克思毕生的心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他把高深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一直都未能抽出时间整理和出版《资本论》后面几卷的手稿。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遵照马克思的遗嘱,付出巨大精力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

二、第三卷。恩格斯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他既很好得保持了马克思的原意,又能够做出必要的补白,并且对有关章节作了挪动和删节。恩格斯在整理出版前三卷之后,已经年迈体弱,无力第四卷的工作了。后来,《资本论》第四卷的手稿交由考茨基处理。考茨基对手稿作了整理后,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题于1905年至1910年间分册出版。

一 《资本论》各部分内容简介

《资本论》一共分为四卷,每一卷都是马克思的心血。《资本论》第一卷的总题目是“资本的产生过程”,其目的是分析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是研究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通过阅读第一章“商品和货币”,我加深了对商品的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对商品只是肤浅的认识,阅读了第一章之后,我了解了商品的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占有统治地位,社会财富表现为商品的大量堆积。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以后的几个章节分别讲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和资本积累的过程等相关内容。

1 《资本论》的第二卷进一步说明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它说明的正是剩余价值在流通过程的实现形式。全卷共分为3篇,分别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具体包括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3个部分。在这里我了解了资本增值就必须不停地运动,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成资本循环。资本循环周期的时间,作为下一次重新回到这个起点花费的时间,所以资本家总是设法缩短周转时间,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我看来资本周期循环一次就体现了资本增值的过程。马克思又进一步讨论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与此相应,社会总生产可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这两大部类的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生产物都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代表在生产中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另一部分则是劳动创造的新价值。马克思分析指出,如果资本主义生产破坏了社会总生产的这个基本条件,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就必然要引起社会的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

《资本论》的第三卷的中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包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剩余价值的分割等问题。在这一卷中,马克思通过对利润的各种基本规律的揭示,研究了利润的各种具体形式,深刻说明了工人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性质。通过阅读本部分我大致了解了剩余价值和利润是相似的,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问题会加剧国家内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

《资本论》的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资本论》及其手稿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性、原理;资本家的利益和雇佣工人的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对抗性和暂时性,为工人阶级运动指明了方向,使广大工人对资本主义各方面的制度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消灭剥削、夺取政权准备了理论基础。

2 二

关于 《资本论》中方法论的体会

总的来说,《资本论》的方法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但是要真正掌握它,并且把它运用到实践中不是轻而易举的,马克思说: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把唯物辩证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是马克思的首创。就本来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马克思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三 关于《资本论》与所学专业的联系

通过阅读一部分《资本论》后,感觉《资本论》也能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商品生产经营、现代企业资本经营等联系起来。这对于我学好应用经济学这个专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即使执行职能的资本的量已定,资本所合并的劳动力、科学和土地(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也会成为资本的有弹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是资本具有一个不依赖于它本身的量的作用范围。对于这段话有很深的感触,我认为现代企业要提高资本增殖能力和资本生产效率,就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对象质量,提高劳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加强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扩大资本“作用范围”,增强资本“扩张能力”。首先,加强劳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其次,适用优质材料,提高劳动对象质量;第三,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第四,重视劳动资料维护保养,扩大劳动资料无偿服务。总之,现代企业作为资本经营者,不但要重视资本积累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资本扩张能力的增强和资本积累利用效率的提高。

所以,我认为学习《资本论》对于我的专业——应用经济学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更好的理解商品、资本、市场等,并且把《资本论》的知识应用到经济学的学习中,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刻学习,别有一番深刻的意义。

3 四

关于《资本论》引发的人生感悟

《资本论》中的内容让我增长知识,其作者马克思更是令人敬仰。从1843年底开始,马克思就开始着手于研究政治经济学,想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在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他因投身革命而中断了研究,1949年9月,因革命失败他被迫侨居伦敦。 在1850年9月至1853年8月的这一时间段中,他写下了共24册的《伦敦笔记》。在当时,马克思不但要和疾病做斗争,还要和贫困作斗争,虽然环境很艰苦,但在1857年7月至1858年6月,他还是写下了约50印张的手稿,即《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这实际上是《资本论》的第一草稿。在贫困和疾病的折磨下,马克思相继完成了其他的草稿。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马克思生前没有完成他的出版计划,《资本论》的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的。

关于马克思写《资本论》的过程是坎坷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就像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多么的伟大!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为一名研究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想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不辜负青春,不辜负祖国的期望。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我们的野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学习,我们自己的生活需要靠自己打拼。就像我最近听的一首歌中所写的:每当黑夜来临,我心中冉冉升起;为了明天能有曙光,爱与恨都要被隐藏;勇敢不代表不紧张,可是信念不能伪装;我拥有梦想的力量,抵抗怀疑我的眼光。我深深的被马克思的精神所震撼,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是那样平凡。以后,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人生最重要的是志向,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外在的条件。人生一辈子不是进行百米赛跑,人生是一场无穷无尽的马拉松,马拉松不需要计较你的起点是落后了还是站在第一名,马拉松计较的是你到底能走多远,到底能坚持走多久。如果你能坚持走出足够的距离,哪怕你放慢了一点

4 速度,只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清晰的,未来就能走出别人所没有走出来的距离,你就能看见别人所看不到的风景。我会谨记马克思的这种精神,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以上便是我阅读《资本论》的一点心得体会,以后的学习路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不断拼搏,不断进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马克思成长 马克思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