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5: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产生至今164年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理论;是10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中真理性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引起并造成东西方长期分离,对抗和严重危机的理论;是敲响资本主义丧钟,塑造社会主义制度并引起这两种制度激烈竟争的理论;是震撼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心灵围绕利益追求因而无法保持宁静的理论。因为是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它成了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也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这种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参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企图绕开它而孤立的行走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致力于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精神,不仅是心灵的消极颓废,而且肯定是一种重大的损失,无论这种损失是个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

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主义的内涵:

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和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准,刑罚不准,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则必言之,言之则必行之”。

——定性分析是任何科学的开端和起点。

(2)西方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一元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持征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验科学”等等,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3)中国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见教材第2页) 第

一、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 第

二、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

第三、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是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伦理学等10多门学科构成的,在这众多学科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具体展开和详细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心脏;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底线体系的双脚,本书介绍的内容恰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日趋不满和强烈反对,客观上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创造性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表观在:

1、自然科学自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到达于文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论据。

2、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要代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保证,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谦·佩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材料。

4、对英国的殴文、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者的借鉴,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宝贵历史材料。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良好的个人素质、崇高的理想责任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注以及积极参与,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基于以上诸多条件,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并不是马、恩

4 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杜撰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前人、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扬弃并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它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源泉。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最为深刻和响亮。

第三、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上最为直接。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在理论上特别在实践上最为深刻和辉煌。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教条化,必然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走向贫血症。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与技术的任务

科学→认识世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获取信息 技术→改造世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获取能量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是至高无上的桥梁和途径,人间一切秘密都存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所有问题都无法解释,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加以说明。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及其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哲学上,它实现了两大统一,克服了两个脱节,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表明资本的主义存在是有限的。三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仅是要科学的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二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和反映,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即公开自己学说的阶

6 级性和党性;三是对一切错误思潮和派别作坚决的批判和斗争,决不做任何妥协和让步。

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灵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论与归宿。只有科学性,没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只有革命性没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就会误入歧途、盲目蛮干,就会丧失自觉性、原则性、预见性和系统性。所以,为了防止这两个极端现象,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力量把它们统一起来。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革命气概和革命风度,使中国的优秀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重大任务,终结了中国人民对内受封建势力压迫,对外受列强欺辱的历史。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往后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抗西方势力、适应世界节奏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第三、全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引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就意味着乌合之众的泛滥,没有创造性思维与行为就意味着死亡。

第四、对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使大学生确立宽广的理论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区别是非、

7 真伪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成为有所作为,充满活力,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

2、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一、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和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付出,要下功夫,梦想不用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达到目标是不可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第二、先保持继承性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的态度审视,进而具备创造性→真理性→价值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教条主义态度。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必须反对:

1理论上的——教条主义 ○2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3政治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4外交上的——封闭主义 ○5生活上的——禁欲主义 ○

第三、要具备为兴趣而学习,为理想而学习,为个人素质提高和人格完美而学习,为热爱知识本身而学习,决不能带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而学习,克服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第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为什么?

8 理论

实践

↓ ↓ 眼睛明亮的瘸子←→身体强壮的瞎子

第五、要克服、消除浮躁的心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在直观上判断就是阐述哲学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世界是什么、世界状况怎么样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又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状况怎么样,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唯物论和科学的辨证法,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社会后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世界观就其内涵来说,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整个世界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2、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哲学中的最高分裂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就在于和解它们的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费尔巴哈说:“神是否创造世界的问题,就是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兜圈子。”

恩格斯在吸取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概括了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0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的内容

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划分出哲学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区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第

一、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因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否则就丧失了哲学家的资格。

第二、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规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其它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第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客观标准。

第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中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人们实践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最高问题。

3、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3)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

(4)形而上学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中国独有)

二、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旧唯物主义用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够达到的程度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世界要么是金木水火土即五行说、要么是元气说、原子论。这至少有两大成就:

一、是用物质现象来说明世界本身,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基本合理的通道,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

但也有严重缺陷:缺陷

一、它们用个性来代替共性,把个性当成人类认识的最终界限,看不到人类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缺陷

二、它们提出的个性要素是万物的根源,万物产生于具体要素,又回归

12 于具体要素,免不了导致循环论,最终导致宿命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只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突出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但他还没有解释什么是物质。列宁在其《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作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对物质的高度精辟的概括,把哲学中各种派别共同面对的焦点和分歧都囊括了,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的哲学范畴,这就把纷繁复杂、五彩缤纷、无限多样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加以规定了,把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真正确立了,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根本缺陷。

第二、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从而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

第三、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在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批判并克服了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

13 第

四、科学的物质范畴不仅在自然领域是物质的,在人类社会领域也是物质的,把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统一了起来,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领域的统治局面。

第五、列宁物质范畴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三、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是没有的。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1)物质世界是以绝对运动表现出它的属性的,但物质世界在绝对运动中还有它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承认

14 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运动的参照系,才能真正理解运动,进而才能理解物质;第

二、才能正确把握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多样性;第

三、才能区别、改造和利用事物。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它们在关系上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承认运动并把运动绝对化,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只承认静止并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所以,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随着运动着的物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性,防止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以致让人们无所适从。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空间的含义、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不会倒转,不可重复出现。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或左右、前后、上下。

15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它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实际内容。离开物质运动,无论是时间数值还是空间数值都是神秘莫测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此外,时间既是绝对的即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即可变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可变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结构。关于这一点可以完全通过非欧几何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加以科学的说明。

②割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要么会导致牛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要么会导致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③正确地处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树立科学的时空观,防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而且更加特别的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和机遇,快马加鞭,更好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切勿错失良机。

4、世界统一于物质

(1)具体科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第一、天体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三、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四、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既包括了无机物,又包括了有机物,同样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16 (2)哲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哲学命题,证明这一命题是非常需要具体科学的,但还需要哲学的证明。哲学能够从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等辩证思维中来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3)全面理解并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以这一问题为根据并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这一问题也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的活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人类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并保持自我存在的根本途经,是人最深层而又最广泛的保护伞,是界定一切真伪的无私的审判官,也是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客观尺度。

1、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1)实践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对实践含义的具体展开。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17 ③实践具有社会性。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实践

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三是科学实验

三者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实践,它决定着其它实践形式,其它实践形式为生产实践服务。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

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和发展寄托在实践活动之中。实践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实践所规定的。人是一种由外界各种关系包围着的客观存在,与人相关的一切秘密之所在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确证也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 所以,实践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人离不开实践。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什么?

实践是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实践又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现实基础。脱离实践的社会生活就会成为莫名其妙的神秘的社会生活,也就在根本上没有社会生活。

18 自然社会化和社会自然化,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归根到底是实践活动推动的结果。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

一、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开始回答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物质世界的状况是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永恒性

1、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

2、联系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9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改变联系的某些环节和结果,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在联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论。

(2)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看作是随心所欲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态度。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及坚持这一观点的重大意义 (1)普遍联系观点主要是指:

①任何事物都跟周围其它事物处在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任何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的。

(2)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只有联系、事物才能存在、才能发展、也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承认联系,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和偏执观点。

②实践意义:第

一、以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调整好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个行业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内部结构,使每个要素及其环节在最佳联系中发挥作用,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第二、以积极稳妥、大胆有序的姿态永远坚持对外开放,并以开放为必要条件,勇于参加到国际发展舞台,从外部吸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

20 大能量,充实自身力量,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防止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第三、用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性地构建好和谐社会,防止社会在倾斜中出现动荡。

第四、运用联系的观点努力塑造好个人的素质,使个人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个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健康的体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等,防止个人畸型发展。

“与智者为伴,必得智慧;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4、发展的科学内涵

发展不是事物在其内部的简单重复,不是原地踏步,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是下降和倒退。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是质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指能够经得起历史发展考验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因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5、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

21

6、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为什么?

第一、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内部,以旧事物为母体,同时又是旧事物无法排除的异已力量。

第二、新事物继承、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健康的东西,在新的环境又吸容纳了新的内容,比旧事物更有优越性。

第三、新事物在社会领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是我们保持乐观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在社会生活中,这一规律往往表现的异常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历史的确发展、增强人们为美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必胜信念,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意义。

7、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世界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面的内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存在即是过程。 每个事物既有现实存在的暂时性,又有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的生成和消失的过程相互衔接,彼此结合所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第二、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没有发展,就没有真实的过程。唯物辩证法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

22 心。

第三、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思想贯彻到底,就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及其各自任务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的任务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如何发展的问题。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这一规律是贯彻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钥匙;

第三、这一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3

3、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实

(1)辩证矛盾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对立统一。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然而我又不能离开你。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你能变我,我能变你。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没有区别、对立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条件,离开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是左的错误,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是右的错误。因此,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24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割裂二者的结合关系,单独考察它们,谁也对事物都不能起推动作用。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点:①②③ (3)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点:①②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之中,即处处有矛盾

②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指每一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25 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其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的就是矛盾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只是概括了矛盾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概括矛盾特殊性中的所有的东西,因此,矛盾普遍性单纯深刻,而矛盾特殊性比较丰富、生动。

②二者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矛盾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即个性之中,离开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就成了空洞的抽象,所以,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另一方面,矛盾特殊性即个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即共性,离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也不可能存在。同时,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不仅是科学的认识主法,又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哲学理论依据。

7、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及它们各自的意义

①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把握质是一切认识的开端和起点,是对事物的定性分析;

也是制定正确的实践政策的基础。

26 ②量是指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结构分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把握量是对事物认识的继续和深化,是对事物认识的精确化,是定量分析;达到了对事物量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了度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事物;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胸有成竹;才能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2)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事物微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②质变是事物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维系者,规定着质变的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无论做人做事都可以受它的启发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做出富有成效的收获。

27

8、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其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趋势和力量。

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没有肯定,事物就不能达到自我规定,事物是什么无法说明。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没有否定,事物就不能展望自己,事物的多样性就无法体现。

②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联系来看,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肯定是不存在的肯定;否定离不开肯定,离开肯定的否定也是不存在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是没有的。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①科学否定观的内容来自于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外力所强加的;

其二,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其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保留又变革,既继承又抛弃,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②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无论对人对事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也

28 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这样才不至于走向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轨道。

(3)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前进性的根据: ②事物曲折的表现:

③把握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

29 第三节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物质世界在联系、发展中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特点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等。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们要尊重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支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人们要有所作为,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界及其社会,必须首先学会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规律面前并不等于人可以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30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它们都是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它们之间有区别:自然规律是通过其本身无意识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要通过人的目的、理性、意志的介入才能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

①从无机构的反映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 ②从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出现;

(2)意识主要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前提基础的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 的决定性环节,对意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三、劳动的迫切需要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语言,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最强大的动力。

第四、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改变着意识的形式。

31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③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通过实践能动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是:

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三、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中最重要的表现。

4、怎样才能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要对意识作用有一个正确估计,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二、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前提基础。

第三、要明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基本途经是实践。理性有多么强大,就多么狡猾。

32 第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识世界是这样,改造世界也是这样。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2)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要求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大胆解放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努力。

第二章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论部分)

本章在第一章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回答了什么是认识、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认识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详细展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1)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意识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客体是指纳入主体活动范围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历史性、变动性等特

33 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区别在于:主体是主动的方面,客体是被动的方面。

联系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依赖、相互制制、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在 ①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认识关系; ②主体改造客体,具有实践关系; ③主体鉴赏客体,具有审美关系; ④主体利用客体,具有价值关系; ⑤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

(3)把握主体与客体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认识论上来看,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从实践活动来看,全部实践活动就在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背离或脱节,必然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不良后果。苏联解体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此。人的自我分裂、人的异化就是主体与客体没有达到统一而造成的恶果。人本身的悲剧、人与社会关系的悲剧、人与自然关系的悲剧,说到底是没有协调、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发生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4 ②变化发展着的实践活动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为解决新课题准备实际材料和手段。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产生于实践,依赖实践,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反作用。

3、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表现 ①考察认识的前提来源不同。

②对认识的来源内容所采取的态度不同。 ③在认识上对立的实质不同。

4、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则是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

区别

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35 区别

三、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不了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揭示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提高和发展。

2、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到的对于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的形成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具体性、直接性和形象性。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通过抽象思

36 维所达到的对于事物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它们是认识过程中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存在着低高层次的差别。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懒感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包含、渗透。

最后,割裂二者关系,就会在理论上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在实践中就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

一、必须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条件

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理性加工,也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实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4、非理性因素在的含义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非理性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直觉、灵感、想象、热情、顿悟、本能等。

37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黑格子说:“如果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伏尔泰说:“热情是一切伟大的标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①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 ②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③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5、从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切实的检验和发展。

6、理性认识怎样才能飞跃到实践中去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

三、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四、要进行具体的试验。

38

7、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的依据

①从主体方面看,主体认识事物要受到地位、立场、生理、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②从客体方面看,主体的认识要受到自己所处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的限制;

③从客观事物自身来看,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的依据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事物由一种质态的转化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是简单的完成或封闭状态,而是一个无限递进的过程。

39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在真理面前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40 (3)唯心主义在真理面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鼓吹“有用即真理”,提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是指: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②人就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相对真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①从微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事物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结构、一定特点的近似的认识,承认对微观事物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②从宏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宏观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范围的认识,还有更多领域没有认识到,承认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各自的规

41 定性。但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离开相对真理就没有绝对真理;

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真理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而相对真理是这条长河中的水滴、河段。

(4)把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就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主义,又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过时的无用的说教。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中两种相反、两种对立的不同认识,前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

(2)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表现在: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做真理的卫士,决不做谬误的宠儿。通过发展真理、捍卫真理来繁荣生活,实

42 现自由。

二、真理标准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胡说八道

(1)主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人的言论

②伟人的言论

③多数人的意见

④是否有用

⑤经验形式等

(2)客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经

②上帝等

43

(3)旧唯物主义的标准观

①生活

②事实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这是唯一的,除了实践再没有另外的客观标准。

44 第

二、实践是指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所有认识;

第二,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1)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甚至有害。

价值的特点有: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45 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遵循两个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

第一,它们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②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则是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③真理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则是社会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第二,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①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和包含。一方面,真理中渗透包含着真理的成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运用真理来改造世界的过程。

②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和转化。真理对价值的引导,表现为真理的发现和利用必然创造巨大的价值,价值引导并且制约和促进真理性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既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又是实现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价值的实际确定者。另一方面,实践既是认识真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也是达到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唯一手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4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当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中直观自身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是行尸走肉一般,人在无可奈何中苟延残喘。但人不甘心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始致力于认识所处的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过去了,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终于找到了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章——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而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认为社会是按照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47 所以,在围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一、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第二、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考察甚至抹煞、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独霸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人类社会领域首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而且唯心史观开始逐渐丧失统治地位。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产生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是指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48 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有具体的、历史的。

③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直接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尽管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正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否则,就必然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被人们群众所掌握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欺骗、愚弄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1)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机械的反映社会存在,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

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9 第

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都属于思想、意识方面,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而精神文明则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方面,所以,发展精神文明成为极为重大的现实任务。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5、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湖泊、矿芷资源、动物、植物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必要条件,离开地理环境,生产劳动就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就不可想象。

第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物质资源。

第三、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通过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50

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所有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参考文献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