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教案基本格式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57:4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一、引课、

利用“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引出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简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即: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我们首先学习基本经济制度。

二、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2.理解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3.认同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树立制度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60----63。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内容?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4.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5.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6.坚持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何意义?

四、新课学习

(一)公有制为主体

1..运用你的经验1.我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2.我爸爸妈妈开了一家小餐馆3.我爸爸在我伯父的建筑公司里负责项目管理,我妈妈在家乡的村办企业上班

思考:这些同学父母的工作单位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让学生整体感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2.教师讲述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依据,公有制的地位及包括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3.课件演示国有经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支柱产业

4.通过探究与分享: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性质的经济?它有何作用?国家对它有何政策?

了解国有经济的作用及国家的政策

5.师生共同学习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政策 6.通过图片了解中国第一村,通过探究与分享了解集体经济 7.师生共同学习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政策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师讲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利用ppt演示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 2.利用图示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不同

3.讲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于非公有制的政策 并 练习。

4.具体讲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推荐第2篇:基本性质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二小:李大连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它改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等。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等。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设置问题,故事引入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 ,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了这块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的内容吧。

二、导入新课

谈话:在第四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方面的知识。 出示例1种中的四幅图。看图写出哪些分数?你是怎样想的?

二、操作感受

1、教学例1 观察这个式子,4个分数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其中那几个分数是相等吗? 你是怎样知道这几个分数相等的?和它们相等的分数还有没有? 2、教学例2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的纸,指出:这些正方形纸都一样大。 你能先对折,并涂出它的1/2吗?(学生折纸。涂色。)

交流后,追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找出和1/2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学生操作。组织交流。注意让对折方法不同的学生充分展示,引导发现:只有对折次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就相同,涂色部分就是相等的。

三、发现概括

1、请大家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观察、思考,完成课本上的填空,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集中指导观察。

2、先从左往右看,是怎样变为与它相等的2/4的?(分母乘2,分子乘2。

(1)根据分数的意义,\"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而现在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原两份中的每一份又平均分成2份, 所以现在平均分成了2×2=4(份),现在要得跟原来的同样多,必须取几份?

即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1份,现在把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2/4。1/2与2/4的大小相等,分数值没变。

(2)由1/2到4/8,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 (把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扩大了4倍。)

(3)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式子的变化规律?

3、再从右往左看 2/4是怎样变化成与之相等的1/2的?

4/8又是怎样变成1/2的?(把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都缩小了4倍。)

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式子的变化规律?

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回答小熊的问题,(能不能同时乘或除以0)为什么?

4、综合以上变化情况,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中的规律?

5、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6、现在你知道了吗,阿凡提为什么会笑,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四、沟通联系

你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所写的分数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1)练一练的第

1、2题。

(2)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 (4)啄木鸟诊所。(请说出理由)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是怎样理解的?

推荐第3篇: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我国实行这种制度的原因; (2)掌握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3)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爱党、爱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地位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和把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检查:实行市场经济的优势?(学生回答,这位学生回答的很好,引入下一课)

一、合作探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范围

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二、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国有经济

阅读教材P114至P115,思考问题:国有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其地位、作用如何?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2)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3)作用: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②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教师讲解:国有经济的作用)

2、集体经济

有个街道办的食品厂,原来不景气。后来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和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的批准,职工的收入既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探究: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说说它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

①含义: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式: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可增加

④作用:第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第三,缓解就业压力;第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因而,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和作用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哪几种形式?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表现在哪里?

①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弥补了公有制经济的不足,推动了各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②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师: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国外投资、港澳台商在大陆投资)

阅读材料:有对夫妇集资开了个小饭馆,夫妻两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食品。后来生意越来越火,他俩开起了连锁店,取名“小南瓜”,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

问题:①上述材料中的小饭馆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个体经济)。②“小南瓜”连锁店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私营经济)

三、小组讨论,强化知识: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发展。

分析: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如何?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我国坚持的政策和态度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我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4 本经济制度,原因是什么?

1、具体说来,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小结 课堂练习

推荐第4篇:基本营养物质教案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指导教师:任晓红讲课人:刘宝菊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

1.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2.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3.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变蓝色

蛋白质+浓HNO3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 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 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 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推荐第5篇:吕氏春秋 基本教案

《吕氏春秋》两则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成诵,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动地复述主要内容。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3.从叙议结合的表达中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两个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简介《吕氏春秋》。

2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

二、朗读感知“引婴投江”故事 1.

范读。

2.

评价指导学生齐读。

三、进入文本,粗知大意。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作者(编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3.

讨论、补充概括回答。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3.对学生的感想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五、朗读感知“刻舟求剑”故事。

1.组织学生品读“刻舟求剑”,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 2.布置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作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3.个别、小组、齐读、散读相结合熟悉文本内容。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及寓意。(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

5.通过朗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对揭示寓意。

六、比较阅读两则故事。

1.比较阅读的方法指导:可从选材、裁剪、立意、构思、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方面去考虑。

2.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初步接触比较阅读的这一实用的读书方法,了解比较阅读的比较点。

七、课后作业。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篇读后感。

八、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基本体操教案

基本体操教案

课时:一课时

年级:四年级

任课教师:薛美美

教学内容:第一套大众健美操第二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进一步的学习、巩固健美操的练习,动作要领

的掌握。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3、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集体的意

识。

学情分析:四年级对于教师的动作要领讲述已经能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学习了第

一节后对后面的知识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进度也较快,节奏感较强,

效果比之前要好。

重点:学会第二节动作之间的衔接,能跟上音乐的节奏 难点:“侧并步”“交叉步”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

2、小型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教师讲解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侧并步、交叉步、后膝腿还有相应的手部动作 要求:教师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3、师生一同练习。学生: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队列的要求。

3、师生一同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三)、游戏 名称:照镜子

教师教一套简单的动作,学生学会

两个同学一组。两人两对面站,同时做动作要求方向一致,像在照镜子一样 相互练习后进行比赛,分出胜负,进行奖惩。胜利获得掌声,输的同学深蹲20下作为惩罚

(四)、结束部分

1、学生集合,教师带领跟音乐再巩固一遍

2、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放松活动

3、集合,师生互道再见

推荐第7篇:《基本不等式》教案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两个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进一步提炼、完善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提高逻辑推理论证能力;

3.结合课本的探究图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强化数形结合的思想; 4.借助例1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通过例2及其变式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方法与策略.

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了教学实际,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难点:在几何背景下抽象出基本不等式,并理解基本不等式.

三、教学过程: 1.动手操作,几何引入

的证明过程; 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

如图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是根据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该图给出了迄今为止对勾股定理最早、最简洁的证明,体现了以形证数、形数统

一、代数和几何是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

探究一:在这张“弦图”中能找出一些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吗? 在正方形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两条

直角边长为,

.于是,

,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正方形的面积由图可知,即

探究二:先将两张正方形纸片沿它们的对角线折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接构造出一个矩形(两边分别等于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多余部分折叠).假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和(),考察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矩形的面积,你能发现一个不等式吗?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2.代数证明,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两个几何背景,初步形成不等式结论: 若若,则,则

. .

学生探讨等号取到情况,教师演示几何画板,通过展示图形动画,使学生直观感受不等关系中的相等条件,从而进一步完善不等式结论:

(1)若,则

;(2)若

,则

请同学们用代数方法给出这两个不等式的证明. 证法一(作差法):

,当(在该过程中,可发现证法二(分析法):由于要证明 只要证明 即证 即 , ,

,该式显然成立,所以

,当

时取等号.

时取等号.

的取值可以是全体实数)

,于是

得出结论,展示课题内容 基本不等式: 若若,则,则

(当且仅当(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时,等号成立)

深化认识: 称为的几何平均数;称

的算术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又可叙述为:

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 3.几何证明,相见益彰

探究三:如图,弦,连接. 是圆的直径,点是上一点,,.过点作垂直于的根据射影定理可得:由于Rt中直角边

斜边

于是有当且仅当点 与圆心重合时,即

时等号成立.

故而再次证明: 当时,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进一步加强数形结合的意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4.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例1.(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

(2)一段长为36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通过例1的讲解,总结归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特征,实现积与和的转化) 对于(1)若,

(定值),则当且仅当

时,

有最小值

(2)若(定值),则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推导,不但可使他们加深基本不等式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例2.求变式1.若,求的值域.

的最小值.

的函数图象,使学生再次感受在运用基本不等式解题的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展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并通过例2及其变式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

练一练(自主练习):

1.已知2.设,且,且

,求

,求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基本不等式:若,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若,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1)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数形结合思想); (2)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 媒体展示,渗透思想: 若将算术平均数记为

,几何平均数记为

利用电脑3D技术,在空间坐标系中向学生展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

平面

在曲面

的上方

6.布置作业,课后延拓 (1)基本作业:课本P100习题

1、2题

(2)拓展作业:请同学们课外到阅览室或网上查找基本不等式的其他几何解释,整理并相互交流. (3)探究作业: 现有一台天平,两臂长不相等,其余均精确,有人说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托盘各称一次,则两次所称重量的和的一半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这种说法对吗?并说明你的结论.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说明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主要是二元均值不等式。它是在系统地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重要的基本不等式之一,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要进一步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用,研究最值问题,此时基本不等式是必不可缺的。基本不等式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优良素材,所以基本不等式应重点研究。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就知识的应用价值上来看,基本不等式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公式推导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抽象归纳、演绎推理、分析法证明等在各种不等式的研究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另外,在解决函数最值问题中,基本不等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内容的人文价值上来看,基本不等式的探究与推导需要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二、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并能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借助于信息技术强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能从较为熟悉的几何图形中抽象出基本不等式,实现对基本不等式几何背景的初步了解。

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运用作差法给出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同时,介绍并渗透分析法证明的思想方法,从而完成基本不等式的代数证明。

进一步通过探究几何图形,给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加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通过应用问题的解决,明确解决应用题的一般过程。这是一个过程性目标。借助例1,引导学生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体会和与积的相互转化,进一步通过例2,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并用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形,进一步深化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变式训练完善对基本不等式结构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

三、教学问题诊断

在认知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数、式的大小比较,也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但是,倘若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并不能自觉地通过已有的知识、记忆去发展和构建几何图形中的相等或不等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地引导,并选用合理的手段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另外,尽可能引领学生充分理解两个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为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做好铺垫。在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时,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基本不等式件,同时又要注意区别基本不等式

的使用条件为

使用的前提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例题落实学生领会基本不等式成立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而对于“一正二定三相等”的进一步强化和应用,将放于下一个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能很好地展示几何图形,体会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教学中需要有具体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不等式的生成,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所以,借助于几何画板软件来加强几何直观十分必要,同时演示动画帮助学生验证基本不等式等号取到的情况,并用电脑3D技术展示基本不等式的又一几何背景,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实际的问题情境出发,以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为着手点,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探求基本不等式的结构形式,并进一步给出几何解释,深化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明确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的应用价值。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时刻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六、教法和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6个教学环节,强调过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动观察、分析、感知、归纳、探究等思维活动,从各个层面认识基本不等式,并理解其几何背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基本不等式为主线,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本上,充分展示基本不等式这一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再创造的过程。

同时,以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电脑3D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赋予学生直观感受,便于观察,从而把一个生疏的、内在的知识,变成一个可认知的、可交流的对象,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基本不等式,并了解它的几何意义充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强化证明的各类方法;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并注意等号取到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评价,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调节教学措施,完成教学目标,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推荐第8篇:基本不等式教案

基本不等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不等式,能正确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方法解决最值问题

2、用易错问题引入要研究的课题,通过实践让同学对基本不等式应用的二个条件有进一步的理解

3、会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和等号成立的条件 教学难点: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发探究 问题一:x1有最小值吗? x2问题二:x31x322正确吗?

二、合作交流,研究课题

R中,a+b≥2ab,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到等号。 22

22a2b2ab2 R中,当且仅当a=b时取到等号。 ab,1122ab注意:

1、公式应用的条件

2、等号成立的条件

三、实例分析,深化理解

1、求所给下列各式的最小值 (1)ya 1(a3) a31(a3)3235,a3

1当且仅当a3a31a4时,ymin5。a3x22x2(1x1) (2)y2x2ya3(x1)21x11 y2(x1)22(x1)在(-1,0)上单调递减,在[0,1]上单调递增, 当且仅当x11(1x1)x0时,y有最小值1。 22(x1)11+的最小值.xy总结:想求和的最小值,乘积为定值

2、已知正数x、y满足x+2y=1,(1)求xy的最大值(2)求解:(1)1=x+2y22xy,∴xy

1; 8 (2)∵x、y为正数,且x+2y=1,

1111∴+=(x+2y)(+) xyxy2yx=3++≥3+22,

xy当且仅当

22yx=,即当x=2-1,y=1-时等号成立.

2xy∴11+的最小值为3+22.(目的:发现同学中的等号不成立的错解) xy总结:想求乘积的最大值,和为定值

四、总结提高,明确要点

五、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教学反思:加强利用均值不等式及其他方法求最值的练习,在求最大(小)值时,有三个问题必须注意:第一,注意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即x>0,y>0(x+y≥2xy);第二,注意一定要出现积为定值或和为定值;第三,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若等号不成立,利用均值不等式x+y≥2xy不能求出最大(小)值.

推荐第9篇:基本笔画教案

基本笔画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 写字教案(前四课,基本笔画部分) 准备课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写字知识及写好字的方法,认识田字格;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认识书写工具,知道如何使用和保管书写工具。

教学重点:认识田字格,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

教学用具:铅笔、钢笔、毛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概述,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写字的意义。

1.祖国的语言非常美,学好祖国的语言,写好汉字,终生受益。

2、人际的交流和日常生活离不开写字,写好字能多方面地开发大脑的潜力,促进智力的发育,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认识书写工具及田字格。

1.教师出示几种典型的铅笔、钢笔及毛笔,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书写工具,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用铅笔写字。

2.简单讲述铅笔的使用及保管方法,对学生选用什么样的铅笔,教师可提出具体建议。铅笔有H.B、HB三种型号。H表示铅笔笔芯的硬度,B表示笔芯的软度,HB则软硬适中。小学生开始写字,宜选用B型铅笔。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太阳高照,农民伯伯在农田里耕耘。小朋友写字要用到田字格,田字格的形状就像图上的农田。实物投影田字格,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告诉学生开始学习写字要利用田字格。

4.教师指导学生读儿歌,一边指着田字格相应的位置,一边背诵儿歌。学习儿歌,使学生懂得写字时要利用田字格,认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准位置再落笔写字。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1.概讲,使学生明确写好字与坐姿及执笔姿势的关系;还要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2.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或看教材中的照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两脚与肩同宽,放平稳)。

头正颈直,略向前倾,眼距桌面约一尺。两肩要平,腰背自然伸直,但不能僵硬,要舒适自然。端坐桌前,略向前倾,胸不能挨桌,距离不可超过一横拳。两臂自然分开平放于桌面,肩、肘、腕都要自然放松,运笔时要轻松灵活,又要沉稳。两脚自然分开,大致与肩同宽,全脚着地踏实。

正确的执笔姿势:大拇指与食指握笔,中指托住笔,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向后倾斜,靠在食指根部与虎口之间。握笔时,手指离笔尖约一寸远。可总结为“按、压、顶、抵、靠”五字诀。按:大拇指前端贴于笔杆内侧,由内向外用力。压:食指前端压在笔杆外侧,由外向内施加压力。顶:中指指甲内侧自下向上用力顶住笔杆。抵:无名指与小拇指自然弯曲重叠于中指之下,辅助中指用力。靠:笔杆斜靠于食指指根部。五字诀简明实用,教9币应让学生牢记。

3.指导学生仿照课本上的图片体会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

(二)练习。

教师布置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练习画一些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达到练习握笔、运腕的目的。学生练习时,教师可巡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

四、本课讲评

简要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复习田字格知识,强调正确的书写坐姿、执笔姿势。

课题:第2课基本笔画

(一) 教学目标:

认识点的形态,初步掌握点的写法;掌握观察范字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田字格中找准笔画位置,正确书写;初步了解运笔过程。

教学重点:学习点的写法,体会运笔过程及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用笔的轻、重。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点的写法。每一个汉字都是

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字的基本笔画就相当于人的眼、鼻、嘴等,五官端正,人就漂亮,基本笔画写得规范,字就显得美观。因此,写好基本笔画很重要。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点的形态。 1.汉字中点有很多种,点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它们的形态也不相同,写法也不一样。

2.教师边板书边说出点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上点、左点、右点、长点。 3.指导学生看课本,说说范字点的名称。

(二)学习上点的写法。

1.教师板书上点,讲解运笔要领:轻起笔,向右下方行笔,稍按,收笔。 2.学生用手指边练习边说运笔过程。

3.指导学生观察“六”字中的上点,学生观察之后用笔描红,边描边体会运笔过程。

(三)学习左点、右点的写法。

1.教师范写左点,使学生明确左点一般在字的左下方,它的运笔方向与右点相反,运笔要领是:轻下笔,向左下方行笔,稍按,收笔。 2.观察教师范写右点,其运笔方向与左点相反。

3.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小”字,描红左点、右点。

(四)学习长点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右点与长点,比较异同。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风”字中的长点,讲解书写要领,并用铅笔描红。

(五)教师小结点的写法。

四、书写练习

(一)指导学生按照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上点、左点、右点、长点。

(二)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点,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三)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书写情况。教师讲评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再次指导。

五、本课讲评

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学生书写练习的情况,及时鼓励、表扬认真学习及书写较好的学生,对学生的不正确坐姿及执笔姿势进行讲评。

第3课基本笔画

(二)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横画与竖画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继续培养学生先认真观察范字,再动笔书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教学重点:借助田字格掌握横画左低右高的特点。 教学难点:垂露竖、悬针竖的笔画特征及写法。 教学用具:

田字格、黑板、实物投影、范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从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入手, 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横画。

1.引导学生看课本,认识长横、短横。结合插图中一根长的圆木,说明横相当于建造房子用的大梁,给人以坚实、平稳的感觉。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长横,说明横要在横中线的左下方起笔,右上方收笔,并且有左低右高的特点。

(二)学习横的书写方法。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运笔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逐渐加快,按笔回收。 2.指导学生描红课本中的长横及短横,体会运笔方法。

(三)认识竖画。

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插图,一根高高的柱子矗立在那里给人以挺拔、坚实的感觉,竖在字中应起到这种作用。

2.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垂露竖、悬针竖。

(四)学习竖的书写方法。

1.引导观察垂露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总结:竖的运笔过程与横画的运笔过程一样,只是方向不同。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运笔过程:起笔稍重,向下行笔,稍按收笔。

3.指导学生观察悬针竖,引导学生分析笔画’形状,与垂露竖作比较。

4.教师再次板书,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下行笔,逐渐提笺收笔。

四、书写实践

(一)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独立练习长横、短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小结横的写法,讲评学生书写的情况。

(三)指导学生练习竖画。

五、本课讲评

总结本课教学内容,评议学生学习情况。

第4课基本笔画

(三)

教学目标:

认识撇及提的形态,初步掌握撇和提的书写方法;继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对前四课所学的基本笔画进行综含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撇、提的不同形态。 教学难点:撇、提的书写要领。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讲评上节课的作业,表扬书写认真的学生。

(二)复习竖的运笔要领,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认识撇的形态。

1.教师板书三种撇,并说明撇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形式多样。

2.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一步认识撇的形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结合鲸鱼的形态指导学生认识并记住平撇的形态。教师可参照此方法,使学生认识斜撇及竖撇。

(二)学习撇的书写要领。

1.教师边板书边讲解运笔过程,学生观察后,可书空练习。 2.竖撇的运笔过程有与竖相似的地方,可先引导学生复习竖的写法,然后讲解竖的运笔要领。

(三)认识提画的形态。

(四)学习提的书写要领。

1.提的书写要领:稍按笔,向右上方行笔,快速挑出。

2.教师板书并讲解运笔过程,学生书空练习之后在课本上描红“北”字的提画。

四、书写实践

(一)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书写撇画和提画,要 求学生照例字中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书写。

(二)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学生对照字头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评价,同桌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一评,老师利用实物投影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三)带领学生做练习

(一)的闯关游戏,对书写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五、本课讲评小结教学内容,评议学生学习情况。

第5课基本笔画

(四)

教学目标:

认识捺及竖钩的基本笔画形态,初步掌握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范字后再动笔书写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

教学重点:掌握捺画和竖钩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捺和竖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用具:铅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复习撇的写法,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捺的形态及书写方法。 1.汉字中,往往撇和捺就好像一对翅膀,能使字显得匀称、美观。我们学习了撇的写法,写好捺这个笔画也很重要。

2.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先看第一个笔画斜捺,再看第二个笔画平捺,告诉学生名称。然后引导学生看插图,使学生体会这把长战刀的形状很像捺这个笔画。写捺这个笔画应写得像刀刃一样,刚劲有弧度。

3.指导书写斜捺。教师边板书边讲解运笔过程:轻起笔,向右下行笔,稍按笔向右捺出。

4.指导书写,并练习写平捺。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领:轻起笔,向右下行笔,逐渐加重,稍按笔向右捺出,并告诉学生第一折点后用笔逐渐加重到第三折点(捺脚处)稍按笔,撩出。出捺脚不可上翘或下塌,整个运笔过程要稍有弧度。

(二)竖钩的形态及书写方法。

1.教师板书竖钩,引导学生看插图。教师用手指小熊侧面的轮廓,告诉学生,它的形态很像竖钩。

2.指导书写竖钩。教师板书,边写边讲解运笔过程:起笔稍重,向下行笔,按笔向左上方挑出。教师带学生书空或用手指在书桌上练习书写。

3.指导学生描红课本中“丁、水”字中竖钩的笔画,教师巡视辅导。

四、本课讲评

小结教学内容,评议学生学习情况。

第6课基本笔画

(五)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斜钩、弯钩、卧钩、横钩等笔画形状,初步掌握这几种钩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斜钩、弯钩、卧钩、横钩等笔画形状。 教学难点:学习斜钩、弯钩、卧钩、横钩的写法。 教学用具:铅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教师小结上节课作业情况,总结竖钩的书写情况。

(二)请一位学生说竖钩的运笔过程,教师板书竖钩。

(三)引出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弯钩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弯钩,与竖进行比较。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书写方法:轻下笔,向下稍弯曲行笔,按笔向左上方出钩。

3.学生书空或用手指在桌面上练习书写。

(二)学习斜钩与卧钩的写法。 1.我们学习了弯钩的写法,接下来学两种新笔画。它们在运笔方法上与弯钩有相似的地方,行笔时都要注意写出一定的弧度。 2.教师板书斜钩与卧钩,边写边说出名称。

3.讲解斜钩的书写要领,注意笔画上半部分不能写得太直或太弯。 4.教师再示范一个斜钩,并让学生总结运笔要领:起笔稍重,向右下方行笔,逐渐弯曲,按笔向上出钩。 5.学生书空或在桌上用手指练习写笔画。

6.教师板书卧钩,边写边讲解运笔要领:轻下笔,向右稍弯曲行笔,按笔向左上方出钩。

(三)学习横钩的写法。

1.指导学生观察横钩及小天使的插图,讲横钩的形态:横钩是由一长横和它末端的钩组成的。钩向左下方挑出,钩与长横形成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要写得合适。

2.教师再板书一个横钩笔画,边写边讲解运笔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按笔向左下方出钩。 3.学生书空练习。

4.学生描红“字”字中酌横钩笔画。先了解字音、字义之后再让学生动笔。

四、书写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照田字格中的例字书写斜钩、弯钩、卧钩、横钩。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本课讲评 总结学习情况,讲评学生的书写练习。

第7课基本笔画

(六)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认识横折、竖折、横折钩、竖折折钩的形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初步掌握以上几种笔画的书写方法;复习巩固第5至第7课所学的笔画,进行综合练习。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横折、竖折、横折钩、竖折折钩的形态。 教学难点:掌握横折、竖折、横折钩、竖折折钩的书写要领。 教学用具:铅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复习横画和竖画的运笔方法,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横折及横折钩的写法。

1.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幅图像什么笔画? 2.指导书写。教师边板书边讲解:横折是由横和竖组成,但这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老师先写一个横,写到它的末端要稍提笔,转笔向下行笔,写时动作要连贯。 3.教师板书横折钩这个笔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横折的笔画,行笔到末端不收笔而向左上方出钩,这个笔画叫横折钩。 4.横折钩是哪两个笔画组成的?

5.教师再板书横折钩,引导学生思考运笔要领。

6.指导学生描红“今、目、向、身”四个字中的横折及横折钩,学生边描边体会这两个笔画在字中的变化。

(二)学习竖折的写法。

1.指导学生看课本认识竖折的形态,可结合插图来帮助学生认识。 2.竖折是由哪两个笔画组成的?是几笔写成的?

3.随着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分析运笔过程:起笔稍重,向下行笔,转折处提笔向右行笔,稍按收笔。

4.指导学生描红“牙”字中的竖折,教师巡视辅导。

(三)学习竖折折钩的写法。

1.教师板书竖折折钩这一笔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指导书写。教师提示:写竖后要稍按笔再写横,写横到转角处仍然要稍按笔再写竖钩。

3.组织学生总结一下书写全过程,要求学生用手指在书桌上练习写几次。

4.指导学生描红“马”字中竖折折钩的笔画。

5.指导学生照田字格中的例字练习写竖折折钩这一笔画,教师巡视辅导。

四、书写实践 完成《练一练、描一描))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把基本笔画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笔画的形态。

五、本课讲评

讲评练习完成情况,可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书写,引导学生观察笔画形状、运笔过程,进行评议。

第8课基本笔画

(七)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四种基本笔画,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初步掌握以上几种笔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四种基本笔画的形态。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四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复习横折和竖折的书写要领,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竖弯及竖弯钩的写法。

1.板书竖弯,这个笔画与以前学过的哪个笔画很相似?

2.比较竖弯与竖折的异同。竖弯和竖折都是由竖和横组成的,不同之处是竖折为硬折角,竖弯的折角比较圆。

3.教师边书写边讲解,在竖弯的末端向上挑出一个钩,这个笔画叫竖弯钩。

4.教师指导学生看插图,说明:竖弯钩的形状多么像鹅浮在水上的样子,胸脯部分也是圆圆的。

5.竖弯及竖弯钩的折角部分比较圆,不要写得死板生硬,写竖行笔到折角处要转笔,速度稍慢。

6.指导学生用铅笔描红“西、包”中竖弯及竖弯钩的笔画,体会其写法。

(二)学习横折弯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1.教师先板书横折弯及横折弯钩两个笔画。这两个笔画的前一部分都是横折,横折的末端不收笔,继续向右弯转行笔,末端出钩的为横折弯钩,不出钩的为横折弯。

2.指导书写。这两个笔画中,每个笔画有一个折,一个圆转。提示之后可让学生练习写一写,边写边说出这两个笔画的运笔过程。同桌两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说一说、写一写,互查互评。 3.指导描红“船、九”字中的横折弯及横折弯钩笔画。

4.指导描红“气”字中的横折弯钩笔画。引导学生比较“九”字中的横折弯钩与“气”字中的横折弯钩有什么不同。

四、书写实践

指导学生照田字格中的例字书写笔画。教师巡视,注意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本课讲评

总结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对照范字自评,培养观察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书写过程,引导学生之间互评。根据情况重点纠正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第9课基本笔画

(八) 教学目标:

认识基本笔画横撇、撇折、撇点的点画形态,掌握书写方法;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字帖,再动笔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笔画横撇、撇折、撇点的点画形态。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笔画横撇、撇折、撇点的书写要领。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复习横、撇、长点三个笔画的写法,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指导学生看课本,结合插图,认识横撇、撇折、撇点三种笔画的形态。

(二)学习横撇的写法。

1.横撇是由横和撇组成,先写横,到横画的末端提笔稍顿,向左下方撇出,力到撇尖。

2.教师再板书这一笔画,学生书空或用手指在桌上练习,体会书写要领。

3.指导学生描红课本中“友、多”二字中的横撇笔画。

(三)学习撇折的写法。

1.撇折是由撇和折组成,在撇的末端提笔稍顿,向右行折出,收笔。

2.教师板书这个笔画,学生随后书空练习。

3.指导学生描红课本中“云、红”字中的撇折笔画。比较“云”字中的撇折与“红”字中的撇折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撇点的写法。

1.撇点是撇和长点的结合,也是一笔写成的。

2.教师边示范撇点边强调书写要领:写撇到末端提笔,接着向右下方写出长点,按笔回收。

3.学生书空练习,然后描红“女”字中撇点的笔画,体会撇与点的角度。掌握好撇与点的角度,是写好撇点的关键。

四、书写实践

(一)指导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要求学生找准起笔位置再照范字的笔画书写。

(二)培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写后再观察对照,不断改进的书写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评、伙伴之间互评互学。

(三)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抓住典型问题或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再指导。

五、本课讲评

总结横撇、撇折、撇点三种笔画的形态特点及书写的要领,对优秀作业提出表扬。

第10课基本笔画

(九) 教学目标:

认识竖折撇、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这四种基本笔画的形态,能初步掌握以上四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竖折撇、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这四种基本笔画的形态以及这四个笔画的书写指导与练习。 教学难点:折角处的角度大小及书写要领。

教学用具: 铅笔、范字、投影仪、带田字格的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四种新笔画,这些新笔画与哪些学过的笔画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是怎样组合成的呢?

三、饼授新课

(一)教师逐一书写竖折撇、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四个笔画。引导学生看课本,认识这些笔画。

(二)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四种笔画分别是由学过的哪些笔画组成的,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住笔画形态。

(三)指导书写并引导学生书空练习,掌握四种笔画的运笔过程。 1.竖折撇的书写时,先写一竖折,在末端稍稍按笔向左下方行笔写成一撇,注意竖是斜竖,并有弧度。

2.横折折撇的书写时,先写一横折,在末端处稍按笔向右行笔写出横撇,注意横折与横撇中的横要短,左低右高,整个笔画向左倾斜。 3.横撇弯钩的书写时,先写一横撇,在撇尖处轻下笔向下弯曲行笔写出弯钩。

4.横折折折钩的书写时,先写一横折,稍按笔接着再写一横折钩,注意横折钩的横部分不要写得过长。

以上四个笔画中的折角多,折角不要写成直角。教师可在笔画上板书一个直角,用来比较。写折时要注意按笔、转笔。这些笔画都是~笔写成的。

(四)指导学生描红“专、送、阳、奶”字中的笔画,体会运笔要领。 在动笔前先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些字,了解字的意思和用法。说一说这些字是由哪些笔画组成的,巩固学过的笔画,再从中找出新学的笔画,复习运笔过程,最后描一描。

四、书写实践

描红笔画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照字头进行笔画的书写练习。学生每个笔画先写两三个,然后小伙伴之间互评,老师在巡视个别辅导的基础上,挑选几本作业,对学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继续完成练习。教师注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不良的书写习惯。

五、本课讲评

总结竖折撇、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四种笔画的形态、书写的要领,对优秀作业提出表扬。 第11课基本笔画

(十) 教学目标:

学习基本笔画竖提、横折提,认识笔画的形态,能初步掌握书写方法;复习学过的28种基本笔画,能说出每种笔画的名称、书写要领,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复习学过的28种基本笔画,掌握每种笔画的名称、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竖提、横折提的书写要领。 教学用具:铅笔、范字、投影仪、带田字格的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复习提的写法要领,请学生注意观察竖提和横折提,这两个新笔画是由哪几个笔画组成的,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指导书写,引导学生书空练习。

1.竖提:先写一竖,在末端按笔向右上挑出。横折提:先写横折,在末端按笔向右上挑出。横稍有一点斜度,提的长度要适当。 2.指导学生看课本,结合插图进一步认识竖提的特点。

3.指导学生描红“长”字中竖提、“讲”字中的横折提,动笔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字的意思和应用。

(二)指导学生照田字格字头练习书写笔画。

学生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评,不断改进。同桌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书写完毕,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讲评作业。对于比较普遍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指导与纠正。

四、书写实践

(一)在实物投影下出示28个基本笔画,请学生先说出笔画名称。然后,引导学生边书空,边说出笔画的书写要领。重点复习点、横、竖、撇、捺、提的写法。

(二)指导学生照例字练习书写基本笔画,教师巡视辅导,加强示范。

(三)利用实物投影讲评作业。对于难写的、比较复柰的笔画如竖折折钩、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等,教9币可请学生到实物投影上演示书写过程,大家仔细观察,对同学的书写作出评价。

五、本课讲评

教师总结竖提、横折提的书写要领,学生对于开学以来自己在基本笔画的学习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填写评价栏。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良好习惯。

推荐第10篇:教案基本结构

教案基本结构 1全册备课

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学目标、全册重难点、课时安排

2全册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重难点、课时安排

3每课时备课

课型、教学目标(三维)、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4单元总结

5、全册总结

第11篇:基本英语口语教案

高三就业班9.28英语教案

Ⅰ、教学目标: 知识:

1、能正确朗读新单词包括月份、星期、天气、数字等

2、能会运用基本的日常用语 技能:

1、能运用日常用语

2、能掌握基本单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养成日常英语,掌握一定常规单词,用英语直接思维,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为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Ⅱ、课题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日常dog days,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识表达。

Ⅲ、教学策略分析:面对的学生是高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听、说基础,因此以听说为主展开本课时的阅读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通过powerpoint课件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艺术,适当安排自学、小组讨论,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更轻松更愉快的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Ⅳ、阅读设计思路:

初学(Fast Learning)→细读 (Intensive Reading) →操练 (Practicing) →巩固 (Consolidation) Ⅴ、教学过程(Teaching Steps) Step 1 Lead In 基本对话:——Hello

:

:

——Goodbye Step 2 Predicting

1、学习基本的单词

月份:一月

January

七月

July

二月

February

八月

August

三月

March

九月

September

四月

April

十月

October

五月

May

十一月 November 六月

June

十二月

December

星期:周日

Sunday

周一

Monday 周二

Tuesday 周三

Wednesday

周四

Thursday 周五

Friday

周六

Saturday

数字:one two three…eleven twelve…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

2、日常用语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Hello/Hi How are you? Fine, thank, and you?(very well, thank.)

Step 3 Scanning Now please read the paage as quickly as you can.Remember to underline the words and phrases you correctly predicted or mied just now.Then write them down Step 4 Skimming 多次阅读

Step 5 Group work –Discuion 请同学对话,分组表演,讨论。 Ⅵ Homework:

1、复习单词

2、运用句子进行日常对话

第12篇: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第一章 音长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长短,从记谱法层面对“音的长短”形成理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单纯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1、记谱法的种类 (1)五线谱

(2)简谱

2、谱表 谱号 (1)高音谱表

(2)低音谱表

(3)中音谱表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五线谱上下加线的写法

(6)谱表:加上“谱号”的五线谱,称为谱表。

(7)三种常见的谱表及其中央C位置(高音、低音、中音)

(8)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9)联合谱表:多声部谱表 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4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其他增时记号

(1)延音记号

(2)连音线

第二章 音高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节奏、节拍,学习音的分组、等音、变音,了解五线谱。

重点难点: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的分组、等音、变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1、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

黑键: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

2、音列分组

3、变音与等音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

③还原记号: 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或还原半音)。 ④重升记号:“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⑤重降记号:“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的音称为“等音”。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 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 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 E--bG等。

第三章 拍子 节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节奏、节拍,学习音值组合法,掌握节拍的正确划分。

教学重难点:

2/

4、3/

4、4/4拍的指挥图式;音值组合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1、节奏、节拍的概念

(1)节奏: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有组织的进行,叫做节奏。

(2)节拍:音乐中,强拍与若拍有规律地循环(或交替),叫做节拍。

2、拍子与拍号

(1)拍:以某种时值的音符表示的节拍单位,叫做“拍”。

(2)拍子: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3)小节:是计算乐句、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常用单位。

(4)小节线和终止线

(5)拍号、拍号的写法及读法、拍号的意义

(6)两种古老的拍号:4/4拍、2/2拍。

3、拍子的类型

(1)单拍子: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

4、散拍子与变拍子

(1)散拍子:一种不受固定节拍限制,而且速度比较自由的节拍,叫做“散拍子”,在我国戏曲及说唱音乐中称为“散板”。(用“サ”标记)

(2)变拍子:音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拍子”。

(3)变拍子的标记:可以并列标出;也可以只在曲首标明主要拍子。

5、击拍与指挥图式

(1)击拍法:

(2)指挥法:

6、切分音

(1)关于强拍、强位;弱拍、弱位的介绍

(2)切分音

(3)切分节奏

7、音值组合法

(1)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①单位拍等于或大于四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拍”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C、注意保持“拍子”的轮廓。

②单位拍等于或小于八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小节”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2)复拍子及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①单位拍等于或大于四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拍”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②单位拍等于或小于八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单拍子”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3)音值组合法中的休止符写法

A、单拍子中,按“拍”记写,且应避免“休止切分”。 B、注意保持拍子的“轮廓”。

8、节拍的正确划分

(1)关于“长强短弱”规律

(2)关于“小节线后是强拍”规律

第四章 速度 力度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速度 力度。

教学重难点: 速度 力度的类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1、速度

(1)速度用语:

(2)速度变化用语:

(3)补充用语:

2、力度

通用的力度标记:

3、演奏法记号

(1)连音(Iegato):

(2)断音(Staccato):

(3)保持音(Sostenuto):

(4)强音记号(用记号>、∧标记):

(5)滑音(用记号↘、↗标记)及刮奏(gli):

(6)琶音奏法(Arpeggio):

第五章 多声部乐曲记谱法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乐曲记谱法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

重点难点: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略写记号

(1)反复记号:见“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2)八度记号:见“八度记号”

注意:以上问题以下叙述。

2、震音记号

(1)单震音: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2)双震音:两个音(或两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3、音型反复记号

(1)小节内的音型反复:用斜线(∕或∥)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2)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用符号(•∕••• 或 ••∥•)表示。 注意: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4、自由反复记号

记号┌оо┐:记号范围内的音可作多次反复,即“自由反复”。

5、段落反复记号

(1)小反复记号:

(2)反复跳跃记号:

6、段落反复术语

(1)D.C与Fine (2)D.S与﹠

(3)D.C.al segno e poi la code (4)对接记号“⊕”与coda

7、八度记号

(1)移高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 (2)移低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3)与高8度音同奏:con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 (4)与低8度音同奏:con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第六章 音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程,学习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掌握音程的构成及转位方法,识别及构成等音程。

重点难点:

音程的概念、音程的级数与音数、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音程的转位、等音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

(1)音程:两音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称为“音程”。

根音:构成原音程的低音(或下方音)。

冠音:构成原音程的旋律音(或上方音)。

(2)音程的读法:从左至右;从下至上。

(3)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概念:

2、音程的级数与音数

(1)音程的级数:该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包含几个音级即为几“度”。

(2)音程的音数:该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全音用整数;半音1/2表示。

3、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1)自然音程:纯音程(

一、

四、

五、八);大、小音程(

二、

三、

六、七);增

四、减五(三全音)。

(2)变化音程:纯音程以外的所有增音程、减音程、倍增音程、倍减音程等。

(3)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4)音程中没有“减一度”。

4、构成音程的方法

(1)音程的扩大:升高冠音;降低根音;或同时升高冠音、降低根音。

(2)音程的缩小:降低冠音;升高根音;或同时降低冠音、升高根音。

5、单音程与复音程

(1)单音程:不超过八度的音程。

(2)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

(3)复音程的读法:

①音程性质+该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如:纯十一度、大十度等。 ②n个八度+单音程名称。如隔开一个八度的纯四度等。

6、音程的转位

(1)概念:原音程中冠音、根音位置互换,称为“音程的转位”。

(2)音程转位后的性质变化:大变小、小变大;增变减、减变增;纯不变。

(3)音程转位后的级数变化:

(4)增八度的转位:需要通过两次转位,才能最终构成“转位”。

7、等音程

(1)概念:两个音程的音响相同,记谱和意义不同,称为“等音程”。

(2)级数和名称相同的等音程:

(3)级数和名称不同的等音程:

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1)协和音程:听觉上感到悦耳、融合的音程。

(2)不协和音程:听觉上感到刺耳、不融合的音程。

(3)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表:

第七章 大调 小调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及大调式,学习自然大调及其特征,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等音调,了解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了解唱名法。

重点难点:

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大小调体系,包括大调式、小调式,以及由两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总和。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1)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其中有一个音作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中心音又称“主音”,主音可以是“do”,也可以是“la”,还可以是其他音,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组成调式的音有多有少,常见的是五个音或七个音,五个音即称“五声调式”;七个音即称“七声调式”。

(2)音阶:调式中的诸音,按照音高依次由主音到相邻八度的主音排列,叫做音阶。音阶可以是上行的,也可以是下行的。音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调式的结构。

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

(1)自然大调的结构:

(2)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①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Ⅲ-Ⅳ级;第Ⅶ-Ⅷ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③第Ⅰ-Ⅲ级构成大三度音程,这个大三度最具大调式的明亮色彩。 ④第Ⅰ-Ⅳ与第Ⅴ-Ⅷ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四音列”。 ⑤第Ⅶ-Ⅰ为半音关系(导音—主音)

(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3、调与调号

(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位置。主音为C称为“C大调”; 主音为G称为“G大调”等等。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做“调号”。 ①简谱中的调号:用1=C、1=G等等来表示。 ②线谱中的调号:用升降记号来表示。(例:G大调、F大调等)

(3)升号调:指所有用“升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如:

G--D--A--E—B--#F--#C 4—1—5—2—6—-3---7 (4)降号调:指所有用“降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如:

F--BB--BE--BA—BD--BG--BC 7—3—-6—2—-5—-1--4

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1)等音调:两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调式意义,称为“等音调”。在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中,有三对等音调:

B大调=BC大调

#F大调=BG大调

#C大调=BD大调

(2)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从理论上讲,调的五度循环可以一直延续,形成螺旋形。但是由于等音调的存在,无穷尽的延续就失去了意义。

在五度循环圈中,相邻两调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他们之间有6个共同音。

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1)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2)旋律大调: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下行时第Ⅵ、第Ⅶ级音降低半音,称为“旋律大调”。

在三种大调中,自然大调是基本形式,应用最广泛。和声大调、旋律大调都是自然大调的变体,应用较少。

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唱名法

(1)简 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名法”。

(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

①首调唱名法:又称“可动唱名法”,凡主音都唱“do”,与简谱相同。 ②固定唱名法:即不论什么调,C音都唱“do”、D音都唱“re”等等。 小调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

(2)自然小调基本特征 ①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Ⅱ-Ⅲ级;第Ⅴ-Ⅵ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③第Ⅰ-Ⅲ级构成小三度音程,这个小三度最具小调式的柔和色彩。 ④第Ⅶ-Ⅰ为全音关系(导音—主音)

(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2、平行调

(1)平行调:(也称“关系调”)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大调和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2)平行调的特点:两调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小调主音在下,大调主音在上。平行调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近关系调”,两调之间的转换极为密切。

3、小调的名称及调号

(1)小调的名称:主音为a即称为a小调,主音为e即称为e小调,余类推,

(2)小调的调号:小调的调号与其平行大调相同。

(3)小调的五度循环:与大调相同,小调也可独立构成纯五度循环圈。

4、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

(1)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音升高半音,即称为“和声小调”。

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2)旋律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Ⅵ、第Ⅶ级音都升高半音,即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只用于上行,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形式(即还原Ⅵ、Ⅶ级音)。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都是自然小调的变体。

5、正确使用临时升降号的方法

(1)在和声调式、旋律调式中,正确使用升降号。

(2)升高半音选用临时记号的方法:

(3)降低半音选用临时记号的方法:

6、小调中的稳定音与本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注意:在旋律小调中,Ⅵ级音有特殊倾向,即通过导音进行到主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大调色彩与小调色彩

(1)调式色彩:即由调式各音级与主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调式亮度感觉。在大小调体系中,调式色彩被称为“大调性”和“小调性”,前者明亮,后者幽暗。

例如:大调式Ⅰ-Ⅲ;Ⅰ-Ⅵ;Ⅰ-Ⅶ均为大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明亮。

大调式Ⅰ-Ⅲ;Ⅰ-Ⅵ;Ⅰ-Ⅶ均为小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幽暗。

(2)大小调色彩的相互渗透:多种调式色彩的相互渗透,是人们长期音乐实践的结果。即:

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小调色彩”;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大调色彩”;

8、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

(1)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注意:如果没有调号,全部使用临时记号,就需要判明“哪些是可记于调号的?”;“哪些是不能记于调号的临时记号?”)

(2)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音级。

(3)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调式主音。

(4)注意旋律的骨干音,它常常是属音和下属音。

(5)可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形式排列起来,便于分析。

第八章 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声调式及五声调式的扩大,学习七声调式,了解“同宫系统”调,掌握分析各种民族调式的方法,了解中古调式。

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方法、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五声调式

(1)概念:由按纯五度排列起来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即为“五声调式”。

(2)五声调式中的诸调式: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均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

(1)没有半音(即没有小二度)。

(2)相邻两音级之间的距离是大二度或小三度。(因而也将小三度看作“级进”。)

(3)仅有一个“大三度”(宫—角: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

(4)五声调式的骨干音:Ⅰ、Ⅵ、Ⅴ级(注意:角调式没有属音)。

(5)五声调式的音级标记:(仍按七音调式的音级标记方法:主音为Ⅰ)

3、五声调式的扩大

(1)五声调式中的“正音”:宫、商、角、徵、羽(均可作为调式主音构成调式) (2)五声调式中的“偏音”:清角、变徵、闰、变宫(不可以作为调式主音)

(3)五声调式的扩大:分别加入“清角”或“变宫”所构成的六声调式 ①加入“清角”所构成的调式:

1、

2、

3、

4、

5、

6、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②加入“变宫”所构成的调式:

1、

2、

3、

5、

6、

7、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4、七声调式

(1)概念: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称为“七声调式”。

(2)我国传统的七声音阶(三种): ①清乐音阶(加清角、变宫):

1、

2、

3、

4、

5、

6、

7、ⅰ

[清乐音阶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 ②雅乐音阶(加变徵、变宫):

1、

2、

3、#

4、

5、

6、

7、ⅰ

[雅乐音阶在戏曲音乐中比较常见,民歌中也可见到。] ③燕乐音阶(加清角、闰):

1、

2、

3、

4、

5、

6、b

7、ⅰ

[燕乐音阶只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中较为常见。] ①以上三种音阶的宫、商、角、徵、羽五个正音,都可以作主音,分别构成15种七声调式。 ②七声音阶中的“变徵”、“闰”都不属于“临时变音”,而是调式内的音级。

5、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

(1)同宫系统的概念:宫音相同的诸调式,称为“同宫系统”。

(2)同宫系统的特征: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

(3)同宫系统诸调式的命名:

C宫系统诸调式:略

G宫系统诸调式:略

F共系统诸调式:略

(4)五声调式(同宫系统)的调号:宫音定调号

6、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

(1)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或其转位小六度),找到宫音。(或根据调号找到宫音。)

(2)根据结束音为主音,来确定其调式。

(3)注意旋律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是五声调式的扩大。

(4)七声调式相对复杂,一般可一题多解。

7、中古调式

(1)中古调式的概念: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19世纪起得到欧洲作曲家的普遍青睐。

(2)六种调式:

①属于大调性质的三种调式:伊奥尼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 ②属于小调性质的三种调式:爱奥尼亚、多利亚、弗里几亚

(3)中古调式的音阶写作:(与同宫系统大致相似,略)

第九章 和弦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和弦及相关知识;掌握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了解等和弦;认识、理解大小调式中的和弦;掌握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大小调式中的和弦、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三和弦

(1)和弦的概念: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三度或非三度),叫做和弦。

[注意:传统和声学中的和弦均按三度关系叠置。非三度叠置和弦不在本课讨论之列。] (2)三和弦的概念: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三和弦”。

(3)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

(4)三和弦的种类: ① 大三和弦:大3+小3 ② ②小三和弦:小3+大3 ③ 增三和弦:大3+大3 ④ ④减三和弦:小3+小3

2、转位三和弦

(1)和弦转位的概念:根音以外的和弦音作“低音”,称为和弦的转位。

(2)三和弦的两种转位:

①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六和弦”。 ②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四六和弦”。

(3)转位和弦的标记:六和弦用数字“6”表示;四六和弦用数字“6 表示。

(4)转位和弦的识别与构成: ①三+四:六和弦;四+三:四六和弦 ②构成:“两步构成法”、“一步构成法”

3、七和弦

(1)七和弦的概念: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七和弦”。

(2)七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3)七和弦的种类:

①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3度; ②小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3度; ③减小七和弦:减三和弦+大3度; ④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3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七和弦,

⑤大大七和弦:大三和弦+大3度 (又称“大七和弦”) ⑥增大七和弦:增三和弦+小3度

⑦小大七和弦:小三和弦+大3度

[注意:所有七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

4、转位七和弦

(1)七和弦的三种转位:

①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五六和弦”。 ②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三四和弦”。 ③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七音作低音,称为“二和弦”。

(2)七和弦的标记:方法同三和弦。

(3)七和弦的识别: ①原位七和弦:牢记各种七和弦的“结构”。

②转位七和弦:所有转位七和弦中都存在一个“二度音程”,而且二度上方那个音必定是“根音”,有了根音就可以明确原位七和弦,并确定其性质。

5、等和弦

(1)概念:两个和弦音响相同,但意义和记法不同,称为“等和弦”。

(2)结构和名称相同的等和弦:

(3)结构和名称不同的等和弦:

6、大小调式中的和弦

(1)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

①正三和弦:大小调式中,正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称为“正三和弦”。 ②副三和弦:大小调式中,副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2)和弦标记:(音级:罗马数字标记;增减:用“+”或“-”;转位:用数字) ①大三和弦:用罗马数字大写。 ②小三和弦:用罗马数字小写。(也可以用大写。) ③增三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 ④减三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 ⑤转位和弦:在原和弦标记右下侧加数字。(三和弦、七和弦均如此) ⑥减七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 ⑦半减七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Θ”。

(3)为和弦确定所属的调(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大调、和声小调) ①大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②小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③增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④减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7、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1)概念:不协和和弦进行到协和和弦,称为“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2)属七和弦的解决:(解决到主三和弦) ①根音(5):稳定音级保持,或进行到主音。(即:Ⅴ-Ⅴ或Ⅴ-Ⅰ) ②三音(7):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③五音(2):下行解决到主音。(即:Ⅱ-Ⅰ) ④七音(4):下行解决到中音。(即:Ⅳ-Ⅲ)

(3)导七和弦的解决:(解决到重复三音的主和弦)

[情况一:自然大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 ①根音(7—1):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②三音(2—3):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 ③五音(4—3):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 ④七音(6—5):下行解决到属音。(即:Ⅵ-Ⅴ)

[情况二:和声大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 ①根音(7—1):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②三音(2—3):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 ③五音(4—3):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 ④七音(b6—5):下行解决到属音。(即:bⅥ-Ⅴ)

[情况三:和声小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 ①根音(#5—6):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②三音(7—1):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 ③五音(2—1):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 ④七音(4—3):下行解决到属音。(即:Ⅵ-Ⅴ)

第十章 变化音系 半音音阶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变音;认识、理解辅助音和经过音;掌握调式半音阶的写法。

重点难点:

辅助音和经过音、副导音、大小调半音阶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变音及其记谱

(1)调式变音:将调式的自然音升高或降低,即为“调式变音”。调式变音可以在调式中的任何一个音级上产生。

(2)调式变音的记谱:在自然音左上角加升号或降号即可。

[注意:确认某音是否是“调式变音”,必需以调性为依据。

2、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1)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即以“小二度”倾向于稳定音级(Ⅰ、Ⅲ、Ⅴ)的调式变音。

(2)大调中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bⅡ:倾向于Ⅰ级。

#Ⅱ:倾向于Ⅲ级。

#Ⅳ:倾向于Ⅴ级。

bⅥ:倾向于Ⅴ级。

(3)小调中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bⅡ:倾向于Ⅰ级。

bⅣ:倾向于Ⅲ级。(说明:bⅣ有时也用#Ⅲ代替。)

#Ⅳ:倾向于Ⅴ级。

#Ⅶ:倾向于Ⅰ级。

3、调式变音与辅助音、经过音

(1)辅助音:两个相同音高的调式音中间插入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音,称为“辅助音”(或称“助音”)。

①自然辅助音:所插入的音属于“调式自然音”。(此辅助音不属于调式变音) ②变化辅助音:所插入的音不属于“调式自然音”。(此辅助音属于调式变音)

(2)经过音:两个不同音高的调式音中间插入的音,称为“经过音”。这些音在进行中一般不能超过全音。

①自然经过音:所插入的音属于“调式自然音”。(此经过音不属于调式变音) ②变化经过音:所插入的音不属于“调式自然音”。(此经过音属于调式变音)

4、调式变音与副导音

(1)导音的概念:所谓“导音”,即指某不稳定音以小二度解决方式强烈地倾向于调式稳定音级的音。如自然大调中的Ⅶ级音,即为典型的“导音”。

(2)副导音:所谓“副导音”,即指广义的导音。亦即能够以小二度的方式倾向于Ⅰ级、Ⅲ级、Ⅴ级的各种调式变音。

5、调式半音阶

(1)半音阶的概念:由12个半音构成的音阶,称为“半音阶” (或“半音音阶”)。半音阶可分为“调式半音阶”和“现代简便半音阶”两大类。

(2)调式半音阶

(一):大调半音阶:

上行:大二度间用升Ⅰ、升Ⅱ、升Ⅳ、升Ⅴ及降Ⅶ填补。

下行:大二度间用降Ⅶ、降Ⅵ、降Ⅲ、降Ⅱ及升Ⅳ填补。

(3)调式半音阶

(二):小调半音阶:

上行:按照“关系大调”半音阶记谱。降Ⅱ级,其他各音用升号。

下行:按照“同名大调”半音阶记谱。降Ⅱ级,其他各音用升号。

6、调式半音阶的写法

(1)大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例11—

12、

13、14:大调半音阶上行

例11—

15、

16、17:大调半音阶下行

(2)小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第十一章 调式音动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音动律。 大小调式的确定法 民族调式的确定法 非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重点难点:

雕饰的确定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音动律

2、大小调式的音动律

2、大小调式的确定法

4、五声调式的音动律

5、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6、非五声调式的音动律

7、非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8、调式的表现功能

第十二章

调性转换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的转换;认识、理解转调、离调、调式交替;掌握移调方法。

重点难点:

转调、离调、调式交替、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1、转调

(1)转调的概念:由前一个调进行到另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称为转调。

(2)近关系转调:

①相同调号的转调:调式主音发生改变;如为和声小调,则应出现#Ⅶ级音。

②相差一个降号的转调:

③相差一个升号的转调:(略)

(3)远关系转调:

①同主音关系转调(相差三个升降号)

②相差两个升降号的转调

(4)中华民族调式的转调(以近关系转调为主、注意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①近关系转调:(常见)

[讨论上例:G宫调转入C宫调。

可否认为:G徵调(加变宫)转入C宫?还是近关系转调。

若以第一种分析,则注意到了“宫音”;而后一种分析则丢掉了宫音,不好。] ②远关系转调:(中华民族调式中不常见)

2、离调

(1)离调的概念:由主调临时转换到副调,在副调上既不作巩固,也不作停留,只是短暂的、过渡性质的,并且很快又回到主调,这种情形称为“离调”。

(2)离调举例:

3、调式交替

(1)调式交替的概念:音乐中,两个调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称为“调式交替”。

(2)大小调式交替:在大小调体系中,由于同主音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并存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调转换”。

①关于“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交替”:更多属于和声学范畴,此不赘述。 ②关于“关系大小调的调式交替”:

(3)同宫系统调式交替:特点是“两调宫音相同,调式主音不同”。很常见。

第十三章 移调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的移调;掌握移调方法。

重点难点:

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移调的概念:在调关系中,将某一作品的全部,或一部分从一个调移动至另一个调,就叫做“移调”。

(2)移调的应用:主要因为演唱或演奏的需要。

(3)移调的主要方法:

①同名移调:通过改变调号,使后调各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

②非同名移调:某调移至新调后,旋律各音的音名与原调的音名完全不同,称为“非同名移调”。(即按两调主音所相差的音程关系移调)

③改变谱号的移调:通过改变谱号,使后调各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

④移调乐器:奏出的实际音高与记谱不一致的乐器,叫做“移调乐器”。如:单簧管(A调、bB调)、小号(A调、bB调)、圆号(F调)、萨克斯管(bE调)、英国管(F调)等。

第十四章 装饰音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各种装饰音。

重点难点:

装饰音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装饰音

(1)倚音:长倚音、短倚音;单倚音、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2)波音:顺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单波音、复波音

(3)回音:顺回音、逆回音

(4)颤音:(用tr或tr……表示)

第十五章 曲调 织体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曲调 织体。

重点难点:

曲调 织体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1、曲调

2、曲调的动向

3、曲调的划分

4、曲调的结构

5、曲调的表现功能

6、织体

7、肢体的表现功能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本章内容作为了解

第十六章 音色

第13篇:基本乐理教案5

第五章 和 弦

一、什么是和弦

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式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和弦是由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即几个音同一时间发音)这种形式,就称其为和弦。和弦的出现增强了旋律的表现能力、和声的色彩同时也使音乐得到了丰富,非常协调丰满。

二、三和弦

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起来的三个音所构成的和弦,叫做“三和弦”。 在三和弦中,按三度音程排列时,下面的音叫“根音”,用数“1标记”;中间的间叫“三音”,用数字“3”标记,上面的音叫“五音”,用数字“5”标记。

从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的三和弦,叫做“大三和弦”。 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是非常明朗的。

从根音到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的三和弦,叫做“小三和弦”。 小三和弦的音色比起大三和弦要暗一些。

从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增五度的在和弦,叫做“增三和弦”。

从根音到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减五度的三和弦,叫做“减三和弦”。

我们在这一节里讲到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因为构成它们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和弦都属于协和的和弦,大三和弦听起来明亮,小三和弦听起来要柔和一些,都是很好听的和弦。在音乐作品里这两种和弦也是使用最多的常用和弦。

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因为本身构成它们的音程都是不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和弦就都属于不协和和弦,听起来有扎耳朵的感觉,因此在音乐作品当中,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的话,一般来说这种增减和弦比较少用一些。

大、小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增、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三弦。大、小三和弦使用较多。

三、七和弦

可以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终结叫做“七和弦”。七和弦中的四个音按照三度音程排列,由低到高,依次叫做“根音、三音、五音、七音,分别用数字“

1、

3、

5、7”标记,七和弦的名称就是根据根音与七音的七度而来。

常用七和弦有:“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减减七和弦”。 根音、三音、五音为大三和弦,根音到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叫“大小七和弦”。

根音、三音、五音为小三和弦,根音到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叫“小小七和弦”,简称“小七和弦。”

根音、三音、五音为减三和弦、根音到七音小七度的和弦,叫“减小七度和弦”,又叫“半减七和弦”。

根音、三音、五音为减三和弦,根音到七音为减七度的和弦,叫“减减七和弦”,简称“减七和弦”。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各种七和弦的名称是根据所包含的三和弦的类别以及根音到七音之间的音程关系而定名的,即第一个字表示三和弦的类别,第二个字,表示根音到七音为何种七度。

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的。

四、原位和弦和转位和弦

以和弦的根音为低音(最低的音)的和弦叫做“原位和弦”。以和弦的三音、五音或七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

三和弦除了根音以外,还有两个音,所以三和弦有两个转位。以三音为低音,是三和弦第一转信,叫“六和弦”,用数“6”标记。以五音为低音,是三和弦第二转位,叫“四六和弦”,用数字“

”标记。

七和弦除根音外,还有三个音,所以七和弦有三个转位。以三音为低音,是“第一转位”,叫“五六和弦”,用数字“”表示。以五音为低音则七和弦第二转位,叫“三四和弦”,用数字“ ”表示,以七音为低音,是七和弦的第三转位,叫“二和弦”,用数字“2”表示。转位七和弦的标记,就是根据位后根音,七音的二度音程与低音的音程关系而来。

和弦转位的标记只表明和弦的转位。不表明和弦的类别,所以标记转位和弦时,必须用文字标明和弦的类别。

五、等和弦、

两个和弦弧立起来听对,具有完全相同的音响效果,但在音乐中的意义不同,写法也不同,这样和弦叫“等和弦”。

等和弦等音程一样,是由等音变化而产生的。

等和弦有两类:

1、和弦中的音不因为等音变换,而改变和弦的结构。

2、和弦中的音由于等音变换而使和弦结构不同。

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和弦?

2、什么是三和弦?三和弦分为那几类?各类的音程结构是怎样的?

3、三和弦有几种转位?各种转位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标记?

4、什么是七和弦?七和弦分为那几类?它们的名称是根据什么而定的?怎样标记?

5、七和弦有几种转位?各种转位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标记?

6、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副三和弦是怎样的?

二、书写题:

1、以D为低音向上构成大、小、增、减三和弦的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

2、以C为低音向上构成大小

七、小、减减

七、减小七和弦的原位及其转位。

3、把基本音级作为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写出大、小、增、减三和弦。

4、把G作为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七音,写出大小

七、小小

七、减减

七、减小七和弦。

5、写出下列和弦的等和弦,并标出和弦的名称。

6、写出E自然大小调、D和声大小调的正三和弦。

第14篇:我国基本制度教案

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了解各种经济形式的含义、地位、意义。

能力目标

1.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2.感受公有制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感受多种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重点

1.基本经济制度。

2.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难点

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教师准备:搜集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材料及教学情景相关幻灯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回答问题:

这些同学父母的工作单位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有国有企业里面的技术人员、家乡务农;非公有制经济有开小餐馆、外资企业、建筑公司。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

(一)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

在学生回答后作小结。

教师总结:(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内容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内容: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国家政策或态度

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思考后请同学一一回答。

教师总结: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1页的“相关链接”,了解和感受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拓展】国有经济的影响

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上。党的十六大强调,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需要。按销售收入计算,目前,国有经济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所占比重分别为:石油92.1%、石化69.3%、电力90.6%、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在军工、金融、民航、通信等领域均占90%以上。这些行业和领域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国有经济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应继续处于支配地位。

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的研究,按营业收入计算,东部沿海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为43.5%,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一比重分别为66.1%和64.9%。国有经济比重超过70%的省区有9个,最高的是吉林省,为76.9%,其他8个从高到低依次为西藏藏族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青海省、江西省和云南省。国有经济比重低于50%的有7个省市,最低的是浙江省,为28%,其他6个从低到高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天津和上海。

4.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国家政策或态度

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思考后请同学一一回答。

教师总结: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

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知识拓展】集体经济成功范例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接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共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作用

(1)内容: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2)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知识拓展一】非公有制经济内容

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非公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知识拓展二】非公有制经济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对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中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由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能够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始终受到国家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不会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动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还会在与公有制经济的联系、竞争和合作中,有益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还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体系,保持社会稳定,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发展前景看,由于中央政策明确,地方政府支持,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思想观念更新,非公有制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快速增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也将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对待非公有制经济,要积极鼓励、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3.基本经济制度意义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重点一是要把握各种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知道国家对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政策或态度。

课后反思:

第2课时根本政治制度

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知道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热爱。 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难点

1.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情境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场景激趣

2018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什么叫两会?两会主要做什么?要想了解这些知识,就要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知识吧!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地位及基本内容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1)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知识拓展】人大代表权利

审议权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对列入本次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一般采取出席大会全体会议、参加代表团全体会议、参加小组会议等方式。

表决权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上,对列入大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包括对确定的候选人表示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弃权的一种决定的权利。凡是需要人大代表集体做出决定、决议的议案,都属于表决的范围。主要包括通过法律案、选举案、罢免案、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行动议案,通过各项决议、决定等。表决一般采取投票、举手、按表决器等方式进行。

提名权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有依法联名推荐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书面联名提出本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领导人员的候选人的权利。

选举权

人大代表依法选举决定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组成人员、上一级人大代表(县级以上)的权利。

质询权

人大代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有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并要求必须予以答复的权利。代表依法提出质询案后,送交大会主席团会议讨论、决定交受质询机关;受质询机关在会议期间做出书面答复,或者由受质询机关负责人在有关会议上作口头答复;提出质询案的代表或委员可以对答复发表意见,如果对答复不满意,可以提出重新答复的要求,由大会主席团讨论决定是否再作答复。

提出罢免案权

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提出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组成人员职务议案的权利。罢免案依法提出后,由大会主席团交各代表团进行审议,然后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进行表决。在表决前,被提出罢免的人员有权以书面或在主席团或在大会全体会议上口头进行申辩。罢免案须经人大全体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发言表决免究权

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

人身特别保护权

人大代表享有非经特别许可,不受逮捕或审判及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利。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人大会议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许可。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过渡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项由宪法规定的制度既保障人大代表的职权,又规定人大代表应履行的义务,那么这项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安排学习阅读教材第66页内容。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教师总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下节课我们学习“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共同组成现阶段我国的政治制度。通过学习我们要弄清每种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实施意义,为我们今后进入社会、参与政治生活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课后反思:

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确立。

2.了解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知道民主党派的地位。

3.识记多党合作的方针、机构、人民政协的职能及我国政党制度实行的意义。

4.知道我国的民族制度内容、意义。

5.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提高自己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热爱。

2.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重点

1.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各自内容及意义。

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确立。

难点

1.人民政协的性质和意义。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质和意义。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情境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多媒体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呢?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至70页内容,然后请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总结: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有:(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3.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十九大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一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对民主党派的了解和认识

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知识拓展】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爱国民主党派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先后响应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1日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5.对人民政协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6.政党制度意义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小结: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教材第71页表格中内容,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在学生完成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知识拓展一】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的先后次序和时间分别为:

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

3.宁夏回族自治区:1949年9月23日解放,1954年撤销宁夏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4.广西壮族自治区:1949年12月11日解放,1950年2月8日成立广西省人民政府,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5.西藏自治区:1951年5月23日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知识拓展二】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地理状况及民族特色、特产

1.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北邻蒙古、俄罗斯,是中国跨占经纬度最多的省区。南北直线距离约1700多千米,东西直线距离2400千米以上。内蒙古草场居全国“四大草场”之首。全区养牛数目和畜产品绵羊毛、山羊绒和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内蒙古东部的兴安林海和西部的沙漠奇观,十分吸引国内外游人。骑马、骑骆驼、逛草原、住蒙古包、吃手抓羊肉、参观成吉思汗陵等都是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旅游。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它的前身是“祭敖包”,即用祭祀的方式,感谢大自然的哺育之恩。现在,那达慕大会已经发展成商品交换和文化娱乐场所。期间有赛马、摔跤、射箭比赛。晚上还有篝火歌舞晚会。

蒙古族礼俗:

爱畜。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有16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烤馕和手抓饭是他们最常见的饭食,喜欢吃牛、羊肉。另外还有烤羊肉串、烤包子、薄皮包子等民族风味食品,喜欢喝奶茶、吃水果,新疆水果,品质优良,产量巨大,维吾尔族也因此成为全国人均吃水果最多的民族。有些水果还制成果脯,如葡萄干、杏干、杏包仁、哈密瓜干、桃皮等。维吾尔族严禁吃猪肉、驴肉、狗肉和骡肉。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民族风味食品,如今已经走出新疆,深入内地城镇,成为风靡全国的民族风味小吃。为开垦绿洲,修渠引水,发明了“坎儿井”这一独特的地下引水系统。新疆的自然条件利于种植棉花,维吾尔族先民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植棉,其中长绒棉质地优良,最为有名。种植瓜果是维吾尔族的特长,主要有葡萄、哈密瓜、西瓜、香梨、石榴、樱桃、无花果等。

3.宁夏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具体有: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园艺、优质粮食、适水产业、葡萄产业、种业、红枣、牧草、苹果、道地中药材。

4.广西由于夏长冬暖,大部分地区可以连作,有多种热带、亚热带作物,山区亦有温带作物。稻米种植遍及全区,有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各种品种,是我国稻米主要产区之一。广西盛产沙田柚、荔枝、龙眼、菠菜萝、罗汉果等。特产桂皮、八角、茴油、田

七、蛤蚧及柳木、松香、拷前、“南珠”等。本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铝土、锡、锑、锌、铅、石灰石等。

5.西藏文化有藏历年、藏戏、藏歌、藏药、服饰、首饰、藏刀、青稞、糌巴、臧獒、藏文、藏语、鹰、发油、酥油茶、青稞酒、天葬等。佛教文化:喇嘛、红教密宗、白教、*、藏香等。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或必要性

教师总结: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至73页内容,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自治机关及自治权: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民族自治地区与中央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知识拓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实际情况看,少数民族地区能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直接关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直接关系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状况,直接关系能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刻不容缓,但要在较短时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难度非常大。要制定更加切实有力的支持政策,进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紧紧依靠少数民族地区力量,扎扎实实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含义及形式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2.自治委员会及其职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知识拓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种制度设计,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三个基本政治制度”,通过学习要弄清每种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实施意义,为我们今后进入社会、参与政治生活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课后反思:

第15篇:教案的基本结构

教案的基本结构

课题(三号黑体居中)

教学目标:(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教材分析:(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课时安排:(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教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教学过程:(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板书设计:(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课后作业或思考题等:(顶格,四号黑体)

***********(空2个字的字符,小四号宋体) 除标题外都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5磅

教案必须包含以上内容,格式自行设计。

第16篇:第八课 基本笔划教案

第八课 基本笔画

——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持之以恒的行为意志。

4、激发学生汉字书写的审美追求,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5、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准备

课件,写字本、临摩字贴、生字卡、笔划卡。 教学过程

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念念我们的写字姿势歌: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沿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写字工整视力好。

1、前面我们的语文课学过许多生字,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看谁认识这些生字。出示学过的带有竖弯、竖弯钩的汉字卡“

四、西”请同学说说这二个有没有相同的笔划?和“儿、电、见、

七、无、光”这几个字里有没有相同的笔划? (竖弯、竖弯钩)出示笔划卡。

2、导入新课题的前二个笔划(读笔划,思考竖弯和竖弯钩的区别与联系)

3、点同学说竖弯与竖弯钩的区别与联系。

4、集体空写

5、老师范写,竖弯和竖弯钩,强调用笔要领:起笔要重,行笔要轻,弯要圆转。有钩的要长些,没钩的要短些。

6、再次出示生字卡“

四、西、儿、电、见、光、无、七”让学生仔细看认真领悟。

7、分别观察这七个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8、让学生练习竖弯和竖弯钩二个笔划,教师巡视辅导。

9、接着出示带有横折弯的笔划的生字卡“没、朵、船”请学生观察它们有没有相同的笔划?和带有横折弯钩笔划的生字“

九、亿、吃”有没有相同的笔划?

10、导入新课题的后二个笔划(读笔划,思考竖弯和竖弯钩的区别与联系) (横折弯、横折弯钩)出示笔划卡

点同学说:横折弯、横折弯钩的区别与联系。

11、集体空写

12、老师范写,横折弯、横折弯钩,强调用笔要领:折要方,弯要圆,横竖转换,折方弯圆,折要顿笔,弯要提转。

13、再次出示生字卡“没、朵、船、

九、亿、吃”让学生仔细看认真领悟。

14、分别观察这七个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15、让学生练习这二个笔划,教师巡视辅导。

16、作业布置:请同学们练习写字课本第

15、16页的笔划和生字。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四个笔画的书写,还复习了几个生字,今天我们班的同学都表现得很棒,姿势好,上课听讲好,字也写得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请大家有礼貌地跟我们后面听课的客人老师说:再见!

第17篇:微积分基本定理(教案)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例,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内容,会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求简单的定积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求微分与定积分间的关系,体会微积分基本定理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学习,体会事物间的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使学生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基本定理计算简单的定积分。 难点: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知识链接: 定积分的概念: 用定义计算的步骤:

2、合作探究:

⑴导数与积分的关系;

我们讲过用定积分定义计算定积分,但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不是求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有没有计算定积分的更直接方法,也是比较一般的方法呢?

下面以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函数之间的联系为例:

设一物体沿直线作变速运动,在时刻t时物体所在位置为S(t),速度为v(t)(v(t)o), 则物体在时间间隔[T1,T2]内经过的路程可用速度函数表示为达,即

T2T1v(t)dt。

另一方面,这段路程还可以通过位置函数S(t)在[T1,T2]上的增量S(T1)S(T2)来表T2T1v(t)dt=S(T1)S(T2)

而S(t)v(t)。

说出你的发现

⑵ 微积分基本定理

对于一般函数f(x),设F(x)f(x),是否也有

baf(x)dxF(b)F(?a)

若上式成立,我们就找到了用f(x)的原函数(即满足F(x)f(x))的数值差F(b)F(a)来计算f(x)在[a,b]上的定积分的方法。

设F(x)f(x)则在[a,b]上,⊿y=F(b)F(a)

将[a,b]分成n 等份,在第i个区间[xi-1,xi]上,记⊿yi=F(xi)-F(xi-1),则

⊿y=∑⊿yi 如下图,因为⊿hi=f(xi-1) ⊿x 而⊿yi≈⊿hi 所以 ⊿y≈∑⊿hi=∑f(xi-1) ⊿x 故

⊿y=lim∑⊿hi=∑f(xi-1) ⊿x= 即

baf(x)dx

baf(x)dx=F(b)F(a)

所以有微积分基本定理:

如果函数F(x)是[a,b]上的连续函数f(x)的任意一个原函数,则

bbaf(x)dxF(b)F(a)bbaf(x)dx

(此处并不要求学生理解证明的过程)

为了方便起见,还常用F(x)|a表示F(b)F(a),即

af(x)dxF(x)|baF(b)F(a)

该式称之为微积分基本公式或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它指出了求连续函数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把求定积分的问题,转化成求原函数的问题,是微分学与积分学之间联系的桥梁。

它不仅揭示了导数和定积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提供计算定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如此,它甚至给微积分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微积分学中最重要最辉煌的成果。

⑶应用举例

例1.计算下列定积分:

311(1)dx;

(2)(2x2)dx。

1x1x1解:(1)因为(lnx)\',

x212所以dxlnx|1ln2ln1ln2。

1x11(2))因为(x2)\'2x,()\'2,

xx33311所以(2x2)dx2xdx2dx

111xx131223。 x2|1|1(91)(1)x332练习:计算解:由于xdx

01213x是x2的一个原函数,所以根据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有 31131131

31x2dx=x|0=10=

03333例2.计算下列定积分:

0sinxdx,sinxdx,sinxdx。

0\'22由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试利用曲边梯形的面积表示所发现的结论。 解:因为(cosx)sinx,

所以

sinxdx(cosx)|(cos2)(cos)2, sinxdx(cosx)|(cos2)(cos0)0. 0222020sinxdx(cosx)|0(cos)(cos0)2,

可以发现,定积分的值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还可能是0:

( l )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 x 轴上方时(图1.6一3 ) ,定积分的值取正值,且等于曲边梯形的面积;

图1 .6 一 3 ( 2 )

(2)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 x 轴下方时(图 1 .6 一 4 ) ,定积分的值取负值,且等于曲边梯形的面积的相反数;

( 3)当位于 x 轴上方的曲边梯形面积等于位于 x 轴下方的曲边梯形面积时,定积分的值为0(图 1 .6 一 5 ) ,且等于位于 x 轴上方的曲边梯形面积减去位于 x 轴下方的曲边梯形面积.

例3.汽车以每小时32公里速度行驶,到某处需要减速停车。设汽车以等减速度a=1.8米/秒2刹车,问从开始刹车到停车,汽车走了多少距离?

解:首先要求出从刹车开始到停车经过了多少时间。当t=0时,汽车速度v0=32公里/小时321000米/秒8.88米/秒,刹车后汽车减速行驶,其速度为v(t)=v0at=8.88-1.8t当汽车36008.88停住时,速度v(t)=0,故从v(t)=8.88-1.8t=0解得t=4.93秒

1.8=于是在这段时间内,汽车所走过的距离是

s4.930v(t)dt4.9301(8.881.8t)dt=(8.881.8t2)204.9321.90米,即在刹车后,汽车需走过21.90米才能停住.微积分基本定理揭示了导数和定积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它也提供了计算定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微积分基本定理是微积分学中最重要的定理,它使微积分学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一门影响深远的学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微积分基本定理是微积分中最重要、最辉煌的成果.

⑷课堂练习

课本p55练习⑴----⑻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借助于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路程的关系以及图形得出了特殊情况下的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成立,进而推广到了一般的函数,得出了微积分基本定理,得到了一种求定积分的简便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被积函数的原函数,这就要求大家前面的求导数的知识比较熟练,希望,不明白的同学,回头来多复习!

五:教学后记:

从教以来,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课堂上如何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当然,理论方面自己早已烂熟于心,关键是缺乏实践方面的体验及感悟。在今天的课堂上,本来一个相当简单的问题,可在课堂上却花费了大量时间,更严重的是学生却听得更为糊涂。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对相关知识结构理解不到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难点又无法解决。

第18篇:基本乐理教案4

第四章 音程

一、什么是音程

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

音程中,高的音叫“冠音”,低的音叫“根音”。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叫做“旋律音程”,分“上行、平行、下行、”三种。音程中的两音,同时发声,叫做“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书写时,两个音按先后次序分别记写,和声音程书写时,两个音上下要对齐。但二度音程例外,必须错开,低音在左、高音在右。

音程的读法:和声音程,上行旋律音程、都由根音读至冠音;平行、下行旋律音程,读时必须说明方向。

一、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音程同样也有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数”。 其中还包含着“音”也叫做“音数”。音程的大小名称都是由“度数”和“音数”决定的。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者同在一个间里的时候,这两个音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做:“同度”。

如果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那末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叫做:“二度”。

如果两个音都在线上,而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是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近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三度”。就是音程的度数。也就是两个音中间相距有多少个音级。

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与“音数”而决定的。

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括的线与间的数目,叫做音程的“度数”。音程中两音间所包含全音半音的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来标记, 表示半音,1表示全音。

识别音程,必须根据音程的“度数”和“音数”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现将基本音级所构成的各种音程的度数,音数和名称,列示如下

音数为0的一度,叫“纯一度”。

音数为 的二度,叫“小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叫“大二度”。 音数为 的三度,叫“小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叫“大三度”。 音数为 的四度,叫“纯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叫“增四度”。 音数为3的五度,叫“减五度”;音数为 的五度叫“纯五度”。 音数为4的六度,叫“小六度”;音数为 的六度,叫“大六度”。 音数为5的七度,叫“小七度”;音数为 的七度,叫“大七度”。 增四度和减五度,由于它们都包含三个全音,故又叫做“三全音”。 从以上这些音程,还可以发现一条规律。即

一、

四、

五、八度,没有大小;

二、

三、

六、七度、没有纯。

音程的度数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写。音数用大、小、增、减、纯、倍增、倍减来标写。比如:大六度就要写程“大6”,小二度要写成“小2”,纯五度就写成“纯5”,依次类推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二度、三度、六度音程,都用“大”“小”两个字来区分;而一度、四度、五度都用“纯”字。

三、单音程与复音程

八度以内(包括八度)的音程,叫做“单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复音程就是在单音程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八度而成。如隔一个八度的大二度,隔开两个八度的纯四度。

不超过两个八度的复音程,还有它们各自独立的名称。这些音程的名称是根据它们所包含的度数而来的,表示音程式的大、小、增、减、纯等,则按照单音程的名称不变。

四、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叫做“自然音程”。 自然音程可以在基本音级上构成,也要以在变化音级上构成。

除了增四度和减五度,一切增、减、培增、倍减音程,都叫做“变化音程”。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将音程的冠音升高,或将根音降低,可使音程的音数增加,反之,将冠音降低,将根音升高,可使音程音数减少。

现将度数相同而音不同的各种音程相互关系到表如下:

倍减

--- 减 {

} 增

---

倍增

→每进一级增加半音。 ←每进一级减少半音。

五、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音乐在人听起来由舒服和不舒服的区分。这是由于同时出现的音(也就是和声音程)有协和与不协和之分。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悦耳,而不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刺耳、很难听,有一种压迫感。听起来悦耳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听起来是刺耳的、不融和的音程就叫做不协和音程。

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纯八度、

协和音程 { 完全协和音程:纯四度、纯五度、音程 ﹛ 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三度、大小六度、

和声音程

不协和音程 : 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一切增、减、倍增、

倍减音程

以上这三种音程的音响效果各有不同:

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起来是一个音,或者是几乎是一个音的效果。(纯八度有一点空洞的感觉)。

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是互相包容的,很舒服的感觉.(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有一点跳的感觉,虽然如此却还可以容忍,所以也算在协和音程之内)。

不协和音程使人的听觉受到刺激。但是在特定的情绪和条件时经常使用到这种不协和音程的,我们在音乐作品会常常听到它们。

六、音程的转位

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的转位”。音程转位时,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可以超过八度。可以移动冠音或根音,也以根音、冠音一齐移动。

音程转位时有以下规律:

一度转位后,成为八度音程,八度音程转位后,成为一度音程;二度音程转位后,成为七度音程。七度音程转位后,成为二度音程;三度音程;四度音程转位后,成为五度音程,五度音成转位后,成为四度音程。

大立音程转位后,成为小音程。小音程后转位后,成为大音程;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减音程,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增音程;倍增音程转后,成为倍减音程,倍减音程转后,成为倍增音程,纯音程转位后,仍为纯音程。

自然音程转位后,仍自然音程;变化音程转位后,仍为变化音程;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不协和音程;单音程转位后,可能是单音程,也可能是复音程,复音程转位后,可能是复音程,也可能是单音程。

音程转位以后出现的现象:

(一)音程通过转位以后,除了改变它们之间的度数以外,还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种类。

1 首先是大音程经过转位以后,都变成了小音程,而小音程却成为了大音程。 2 增音程和倍增音程经过转位都变成了减音程和倍减音程。

(二)音程转位以后改变了度数,计算的方法如下:

原位音程的度数和转位音程的度数的总和相加起来是九度。要计算转位音程的度数只要在九度里将原位音程的度数减掉,就是转位音程的度数。

还有一个办法是反过来。将原位的度数与转位的度数相加等于九,也是可以的。

(三) 音程转位以后不改变它们的性质,也就是说:协和音程经过转位仍然是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还是不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同样也是依旧。

(四)音程经过转位以后,单音程变成了复音程,而复音程则变成了单音程。

七、等音程

两个音程孤立听起来,音响效果完全相同,但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叫做“等音程”。

等音程是由于等音变化面产生的,有两种:

1、度数相同、

2、度数不同。

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什么是音程?音程中包括那两种数值?

2、列举各种由几本音构成的音程?

3、怎样扩大和缩小音程?

4、什么是协和音程?什么是不协和音程?

5、什么是音程的转位?音程转位后如何变化?

6、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7、音程在音乐作品中有哪些表现功能?

二、书写题:

1、由d1开始向上写出八度以内的所有自然音程。

2、写出下列音程的名称。

3、在下列各音的上方加音,使之成为指定的音程。

小三度 纯五度 大三度 纯十一度 增九度 减六度 大七度 增四度

纯四度 增四度 小七度 纯五度 小六度 增二度 减七度 减五度

4、在下列各音的下方加音,使之成为指定的音程。

增六度 减五度 增二度 减七度 减三度 纯十一度 增九度 减十度

大十度 减七度 增二度 减三度 增四度 增六度 增五度 减五度

5、以小字一组c为下方音,向上写出由基本音构成的各种音程。

6、以小字二组d为上方音,向上写出八度以内的所有协和音程。

7、写出下列音程的转位音程,并标明转位后的准确名称。

第19篇:中国石拱桥 基本教案

中国石拱桥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二、重点: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知识积累+整体感知)

1、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3、整体感知:

二、分析课题——中国石拱桥

桥——¬¬————拱————石————中国

(建筑物)- (形状) -(质料)-(地域)

(此题目的是简单介绍中心语和修饰词之间的关系)

三、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

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 ( 旅人桥

赵州桥

卢沟桥 )

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

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

两个例子呢?

9、学习

9、10自然段:

(1)概括这段内容: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10、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 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

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

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带点字能否删去?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六、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

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

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NFEAF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

有概数、确数之分.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 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

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七、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

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2)默读

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八、教学反思:

第20篇:语文教案基本格式

教学目的;

1,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本篇课文应把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天下观,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应达到的目标) 3,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4,学习方法(怎样落实“独立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必须解决的题目,难点是学生感到难以解决的题目)

三、教学方法:(首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课时安排:(预备用几个课时)

五、教学媒体:(什物,图片,生字卡,图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CI课件等)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感知性阶段 1, 导入新课

2, 介绍笔者及期间背景 3, 明确学习目标 4, 泛读课文

5, 团体感知课文内容 6, 小结教学内容 7, 布置作业或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第二课时

(二)理解性阶段 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2,感悟文章的语言 3,理清文章的思路 4.明确文章的结构 5,提取文章的精要 6,概况文章的写法

(三)实践性阶段

1,团体学生训练并加以评讲 2,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附:板书设计图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

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

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一般不须注明课文作者姓名。

教学目标:

——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教学目标要具体,忌浮泛。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省略)、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如某教师拟设的《背影》阅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体会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特色。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针对不同情况,重、难点可分述亦可合一;与教学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往往与目标有较密切的联系。重、难点的陈述角度(隐含的主语)也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

——本课题教学所用的主要方法。宜用规范表述,如“讲读法”。运用多种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讲读法,辅以讨论法”。不必展开说明。

教学时数:

——本课题教学的计划时数。如“2课时”。

预习内容和要求:

——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要求,未安排预习则无此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在“预习内容”前增列“教具”等项目。

教案基本格式模板
《教案基本格式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