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劝学教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9:38:0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劝学》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î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砺lì参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而温故而知新

于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介词:从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介词:比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介词: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有蒋氏者,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连词:并列关系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连词:修饰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连词:顺接关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

二、

三、四

推荐第2篇:《劝学》教学设计1教学教案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荀子《劝学》篇全文共15节(有的选本是14节),这篇课文节选了其中的第

1、3两节和第6节前半部分,是全篇的精华所在,都应视为教学重点──这是从内容方面来说的。从学习文言文的角度来说,则应以探究词义为重点。 2.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示范背诵,必要时还可以逐句地领读。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本课用2.5课时理解课文,教学生诵读。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课时:诵读第

2、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连贯背诵全文。(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预习安排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ru ) 虽又(yu) 槁(gǎo)暴(p) 砺(l) 参(cān)省 (xǐng)乎己 知(zh)明 跂(q) 生(xng)非异也 跬(kuǐ) 骥(j) 驽(n) 锲(qi) 镂(lu) 螯(o) 2.朗读全文至少二遍。

3.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叫学生说说自己抄下了哪些句子。(主要的句子有:“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提问:秦以前还没有“对偶句”的概念,但先秦著作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跟对偶句相似的句组,有些甚至算得上是对偶句,试从这篇课文里找出几个例子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提示学生:掌握这些句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记诵这些课文。 3.正音,然后齐读全文。 4.提问: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追问: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 追问:这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

提示: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我们在初一时学过《乐羊子妻》,文中将学习比喻成什么?(“织布”)要积累就必须用心专一。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三、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提示〕画“·”的虚词要轻读;加横线的虚词可读出延长音。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四、留作业。

1.诵读第1段,强化记忆。

2.朗读第

2、3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2段没有现成的句子可用来概括本段的基本观点,试自行概括。

②第3段有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问依靠积累?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 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一段,试背第

2、3段。

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 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踮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 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

推荐第3篇:孙权劝学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句子。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2.懂得劝说的艺术。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艺术的劝说和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用“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成语引入

一、检查预习

(提示学习方法:1.查字典;2.借助《文言文》和课后注释;师生、同学间互助合作。)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感知文中主要人物形象

二、阅读课文

(一)读

1.读准字音,流畅读文。2.听读,正音并注意节奏、语气。 3.朗读课文,读懂文意。 (1)理解生字词含义 (2)古今义 (3)译文意 (4)概括课文内容

(二)赏析

1.揣摩语言,体会人物个性 2.从人物的神态、心理体会人物个性

(三).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课文,联系生活,你有何启示?

(提示:从孙权劝学、吕蒙苦学、鲁肃叹学等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习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也能掌握一些劝说的艺术。)

以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等历史典故激励学生努力读书 1.诵读课文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学生活动: 说说成语含义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抽生回答后屏幕展示

1.自由朗读,边读边圈画生字词。2.认真听读,纠正读音。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抽生朗读,师生纠正读音和语感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纠正 1.抽生朗读—谈谈体会—师生评议

分角色朗读——分组探讨——师生交流评议 分组交流

积累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俗语 学生巩固积累

语文教学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并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用到质疑、讨论法,再辅以幻灯片等多媒体演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和理解、品味人物语言。目标的确立体现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并基本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的设计很恰当过渡语的设计自然巧妙“言为心声”等等

第二、简介作者及作品:先让学生展示预习中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目的是培养他们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归纳并强调重点,强化记忆。

三、朗读的层次把握得很好,指导到位,从学生发言情况看,学生掌握得也不错,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一读)读通课文。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所以整堂课贯穿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并且由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语气语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第一个层面的朗读,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接下来老师指导并范读,起到引领作用。目的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二读)读懂课文。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疏通文意,接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部分疑难;再质疑并全班互助解决,最后复述课文,整体感受文意。

总个教学流程进行的比较流畅,但也有些问题和不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读,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问题,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自主的基础上去合作去探究。有些环节处理的不够深入,学生没能尽情地展示。 课堂的随机应变和驾驭能力不强。比如,听读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再次朗读;疏通文意部分,课堂反馈练习之后,应让学生对着屏幕再次记忆。给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求不够明确,比如: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由于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复述要求,处理的不够灵活、不够深入,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显得有些浮于表面。 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七、课后反思

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课,把握好每一次展现自我教学能力的机会,这是我一贯坚持的教学风格。为了更好地上好这一节课,从备课到上课,我都精心做了准备。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广泛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资料,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细致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及能力,选用适合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根据文言文教学的需要,采用了多读,整体感知内容,精读研讨归纳主题,拓展延伸,开课前的“合作共赢”的相互探讨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堂课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朗读。开始通过默读,学生边读边查字,查清字义,了解字义。限时限量,既提高了速度又提高了质量。朗读,让学生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达到流畅,结合注释,还进行了自由读,小组互读,集体读。最后,讨论归纳主题后,又让学生精读,读出感情,读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染力。其次,得益于学生结合实践进行拓展练习,从孙权的劝学、吕蒙的苦学、鲁肃的叹学等不同的角度体会人物个性,领悟劝说技巧、明确学习态度,掌握一些交往技巧,这样的思维训练不但让学生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巩固了学习效果,而且很好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朗读。朗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占较大比重。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扩充课堂容量,教学更直观。

三、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揣摩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不同人物的语言当中,使学生从中领悟交往的一些技巧和学习的重要性,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二、多媒体运用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活动欠灵活。

三、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四.没有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缺少更多的生活体验的交流,当然这也和本文的内容有关。

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忽视。在这节课中,老师始终站在点拔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集中时间与精力对难点进行突破;正是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启示。这样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

推荐第4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案)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执教者:XXX

执教班级:初一(X)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刻苦治学、提高自己学识修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对文中生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

讲解法、朗读法及情境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生字词的用法及意义,学习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词语的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常会说这么一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由学生自己说出)。是的,“刮目相看”这个成语的意识是去掉旧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那么大家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对!它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孙权劝学》。

Ps:解题注意“劝”字的解释“勉励”的意思并不是“劝说”

二、新课学习

学习新课前将全班分为3个大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拼,落后的两组有额外任务。 1.自主学习

(1)主要人物及背景介绍

《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有三个主要人物,他们是谁呢?(全班回答:孙权、吕蒙、鲁肃)那么我们依次请他们登场,现在由各个组分别对他们做一下介绍,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全面又简洁?

有了人物没有背景怎么成?现在各组派代表说说背景或相关故事与大家分享。 (2)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准确认读。学生有感情地分组齐读课文,看看哪个组读的又响亮又有情感。 2.互助合作

(1)每组各派代表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三组轮流。 (2)每组指派代表将课件上没有标点的课文断句。 (3)让其他组指认对方组员回答课件上的文言题目。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卿今当涂掌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蒙辞以军务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见往事耳

2、辨析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辨析一词多义

卿今当涂掌事

蒙乃始就学

但当涉猎

指物作诗立就

4、翻译下列句子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e、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f、卿言多务,孰若孤?

(4)分组抢答下列问题:

①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③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④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⑤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⑥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三、课堂小结

总结评比得分,公布隐藏任务。(落后的两组每组派出3个同学下节课分别表演本课)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孙权劝学》这篇课文,了解了其中的生字词的用法,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但这还远远不够。希望同学们好好准备下节课,仔细揣摩各个人物的对话,表演出精彩的节目。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新课程

一、

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与复习

试背诵全文

二、演读课文。 (1)学生演出课本剧,同学们共同评议。

(2)揣摩说话者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

三、反思与探究:

1、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

2、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学生自由发言。

1、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回荆州,终不能如愿。最终,吕蒙巧计从蜀汉夺回了荆州,还致使关云长败走麦城,抱憾而逝;蜀汉由盛而衰。——可见“学”的重要性。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师旷论学》

3、车胤家贫不能常得油,则夏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章„„甚有乡曲之誉。„„时唯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夜以继日,囊萤积雪(集萤映雪)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5、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学业渐积而有成,获其益不觉其劳也;事业积渐而有功,蒙其福而不觉其苦也。——褚虎忱《论人格修养》

总之:知识能够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

四、拓展与延伸:

1、有两则成语出自本文,你能找出来,并造句吗?

2、《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但正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是中年好学,学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加以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长进;而《伤仲永》则借事说理,先叙后议,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作业:

课后大家熟读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备课资料

7、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知识就是力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推荐第5篇:劝学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掌握基本文言知识(字词句式);

2、理解荀子“劝学”观点,分析文章议论风格。

二、背景资料

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2、《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荀)况亦孔氏之支流,其书大旨在劝学,而其学主于修礼,徒以恐人恃质而废学,故激为性恶之说。

三、预习练习

1、课文中有五个通假字,请依次写出并加以解释。

见课文注释。

2、尝试翻译下列短句,尤其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尝试翻译下列短句,注意翻译前后语序的变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质疑讨论

1、“劝学”二字是什么意思?

勉励士人坚持学习

2、结合课文思考:荀子所“劝”之学是什么样的“学”?

君子之学: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加强道德修养

3、作者用以阐明观点的方法有哪些特色?请举例说明。

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

五、迁移创新

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选A

A、木直中绳(zhng) 槁暴 (pù) 参省(xǐng) 须臾(yú)

B、跂而望(qì) 舆马(yú) 舟楫(jí) 蛟龙(jiǎo)

C、跬步(guǐ) 骐骥(jì) 驽马(nú) 锲而不舍(qì)

D、金石可镂(lu) 爪牙(zhǎo) 埃土(ái) 用心躁也(zào)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选D

A、学不可以已(停止) 功在不舍(停止)

B、木直中绳(符合) 輮使之然也(这样)

C、金就砺则利(刀剑) 声非加疾也(洪亮)

D、而致千里(达到) 无以至千里(使…到达)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选C

A、取之于蓝(介词,从) 而青于蓝(介词,比)

B、终日而思(连词,表修饰) 而见者远(连词,表转折)

C、輮以为轮(认为 ) 无以至千里(不能)

D、虽有槁暴(连词,即使) 风雨兴焉(兼词,从这里)

4、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故事,完成相关习题。(选做题)

【曾子杀彘】曾子(孔子弟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信将兵】上(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选B

A、曾子之妻之市(到…去) 妻适市来(到…去)

B、特与婴儿戏耳(特别) 今子欺之(现在)

C、是教子欺也(代词,这) 非以成教也(使…成功)

D、从容与信言(不慌不忙) 如我能将几何(带领)

(2)、把下面的文言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你先回去,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吃。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既然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擒住?

推荐第6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白依拉嘎小学马秀娟

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部首“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识字和写字的过程中,即一步巩固识字和写字的方法。

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2、生字卡。

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 教学难点:

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入学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能借着今天这个机会为大家展示一下?

生自由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古诗《劝学》(板书课题)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特别漂亮,风格独特他的字被称为颜体。他很喜欢我们班的孩子,据说有一些话要对我们说,你们想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吗?生:“想”﹗想的话你可要认真听课、努力学习了!因为这番话都藏在诗里呢!你们有信心学好么?

生:“有”﹗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的正确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感知诗的节奏。

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认的字,借助音节学习生字。

4、指名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汇报识字情况。

古诗大家已经读熟了,在这个情境里字音叫得也很准。现在老师把这里的生字都叫出来,我想看看你们是否还能认得准?

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生字。

1、通过“劝”字,认识一个新部首“又”。书空:横撇、点。

2、多音字:更、发

3、字理图学习“首”,理解“首”指的就是“头”。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1、以各种形式读古诗。

2、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感悟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3、生展示自己查阅的有关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四、指导书写生字。

师:作者用28个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青少年时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如果浪费时间就只能“老大徒伤悲”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莫过于书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字。

1、学生观察字的笔画、结构。

2、指导书写。

3、进行扩词。

五、背诵古诗、巩固生字。

1、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将生字卡贴到正确的位置。

三()()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时。

黑()不知()学早,

白()方()读书()。

2、熟练的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 教学重、难点:

1、书写生字。

2、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

3、掌握两组反义词。

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

2、背诵古诗。

3、在这首古诗里你有什么发现?

反义词:迟—早黑—白

二、指导书写。

劝: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又”做偏旁捺变点。半包围结构:迟、发。

三、课后练习。

1、读一读。

体会情境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a)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b) 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要写的美观。

3、背一背。指导学生背诵惜时名言。

4、听写词语。

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

推荐第7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

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ă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s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â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ã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2.掌握文言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课时重难点】

1.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2.掌握文言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学生朗诵课文,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2.本文的写作技巧是什么(即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二、讲解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1)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三次,多次 今义:参加,加入 (3)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4)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5)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三、总结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

2.填写《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 3.完成课本练习与思考。

推荐第8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执教者:张中华

授课班级:高一(13)班 授课时间:3月18日

第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如何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读课文,用引导、分析、讨论的方法来学习本文是如何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每组比喻所包含的意义。

2.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二、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一自然段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研习第二自然段

1.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有何特点,它们包含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2.这一段是从哪方面说明“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的? 3.学生背诵此段。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点拨)

(三)研习第三自然段

1.找出这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2.本段用了哪些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包含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3.这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4.学生背诵此段。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点拨)

(四)研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分组研习本段。 问题设计: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怎样论证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明确)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你能否举一些你所熟悉的名人,说说他们是如何借助学习取得成功的?

四、课堂小结

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知识”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推荐第9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îu槁gǎo砺lì跂qì舆yú蛟jiāo跬kuǐ骐qí 骥jì驽nú锲qiâ镂lîu鳝shàn生xìng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

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以为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积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

5、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七、附录

1、荀子的思想

荀子在本文中所论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论”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教育学习,“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学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可见,荀子虽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后天的学习教育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更可以弥补人本身的不足,提高人的能力。

2、劝学(节选)〔战国〕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说:学习决不可以停止。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木材本是笔直而符合墨线要求的,但用火熏烤把木材制作成车轮,它的曲度就符合了圆规的要求;即使把它晒干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明白事理,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冥思苦想,却不如学习片刻有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登上高处招手,胳臂并未加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唤,声音并未加强,可是听的人却很清楚。驾车骑马的人,并非腿脚特别强健,却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船艇的人,并非都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先天资质与一般人差异不大,可是聪明能干,这是因为善于凭借和利用客观事物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不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水流,不能成为江海。骏马跳一下,未必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上十天,也能走得很遥远,它的成功是因为不停地前进。雕刻一下就丢下,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蚯蚓并无锋利的爪牙和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地面的尘土,下饮地底的泉水,这是它用心专一的结果。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螯,但如果不依靠蛇和黄鳝的洞穴竟然无处可以寄居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不专的缘故。】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C(“以为”为两个单音节词)

2.A(通假字依次为:畔、擗;亡、寤;生、陈) 3.C 4.D(横渡) 5.A 6.A 7.a.学不可以已 b.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8.a.第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第三,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第四,金就砺则利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b.第一,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第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第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第四,假舆马者,非利足,而致千里;第五,假舟楫者,非能水,而绝江河 1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D(跬读kuǐ,跃读yuâ,舍读shě)

12.A(

一、四句是“托付”义,

三、四句分别为“寄居”“传送”之义;B.“兴”依次为“发生”“使昌盛”“兴办”“起床”之义;C.“步”依次为“举足两次”“古长度单位”“行走”“使行走”之义;D.“饮”依次为“喝”“使喝(读yìn)”“射入”“喝的东西”之义) 13.D 14.C(A.兼词未译出,应加上“从这里”;B.“积善”与“成德”的承接关系未体现;D.“圣”非专指) 15.(其中第⑤个比喻是从反面论学习应持之以恒;B第⑧个比喻应是正面论学习应持之以恒) 16.①专心致志 ②积少成多 ③锲而不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课堂练习(略)

《劝学》课堂练习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粗词意义、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

) 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木直中绳,以为轮D.学不可以已

2.下列每组句子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与徐公孰美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C.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主人乃寤而请之 D.君子生非异也

既陈而后击之 3.选出对下面句中“十”“一”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骐骥一跃②用心一也③不能十步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下列关于“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然抚尺一下,君响毕绝:终止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C.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非常。

5.下面“者”字用法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陈胜者,阳城人也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选出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妻之美我者②非能水也③晋军函陵④填然鼓之⑤树之以桑⑥既来之,则安之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⑧登泰山而小天下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A.①⑧/②③④⑤/⑦/⑥⑨B.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 C.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二)、阅读部分(3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每空2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课文标题是“劝学”,文章开篇即揭示出了中心论点

a.它是:_________________。b.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特色是运用一系列比喻(即喻证)来证明作者的主张。 a.本文段所用的比喻共有四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b.由喻证所形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6分,每空2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为了“劝学”,作者在本文段中采用了直接论证,接着又甩开笔墨,作了一系列喻证。 a.本段的直接论证是(限16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喻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由直接论证和喻证推出了著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限12字)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8分,每小题3分)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下边注音、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不积跬(ɡuǐ半步)步;蟹六跪而二螯(áo蟹钳)B.骐骥(qíjì骏马)一跃(yào跳) C.驽(nú劣马)马十驾,功在不舍(shâ停)D.锲(qiâ刻)而不舍,金石可镂(lîu雕空) 12.下面各组中同一个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女寄言于母临崩寄臣以大事 B.风雨兴焉忧劳可以兴国以兴利除弊夙兴夜寐 C.不能十步五步一楼乃自强步步余马兮山皋

D.下饮黄泉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日食饮得无衰乎 13.下面复句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锲而舍之②朽木不折③锲而不舍④金石可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因果 递进 因果

假设并列 假设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假设因果假设

假设 并列假设 14.下列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兴焉

译:风雨就会兴起。

B.积善成德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 C.而神明自得 译:于是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 D.圣心备焉

译:孔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15.本段用了10个比喻,对其所论证的道理及论证的角度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16.用三个成语总结本段段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是一个作文题,想想该怎么做。

谈“善假于物” ——荀子《劝学》读后

推荐第10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于、中、砺、跂、假、彰、水、绝、跬步、锲、镂、跪、寄托”等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的“輮、有、暴、知、生”等通假字。掌握重要的句子翻译。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朗读、翻译),不断培养文言语感,掌握应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深深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进而领会其对成才的重要影响,从现在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不断积累,为将来的“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朗读、翻译),不断培养文言语感,掌握应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内容。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着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对照课文注释,自我掌握重点疑难的解释,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开展背诵指导法,理清文章的脉络,不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学习的重点,继而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那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到如今已经经历了9年多的专业读书训练,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假如此刻我要让你们说说读书学习有何意义、作用,学习的方法应该怎样学习的态度应该如何,我想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还是给不了一个完整的答案的,今天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经写下了一篇关于劝勉学习的文章,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让我们来体验大师笔下的学习意义、作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荀子的介绍: 出示PPT: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赏析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的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琪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选自《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有删节)

二、解题及翻译疏通全文

1、这里的“劝“应该是何义?

教师明确:是“勉励”而并非“劝说和规劝”之意。

2、疏通全文

首先请一位学生朗读文本。教师和同学们指正音及停顿。 接着师生们一起对照注释来进行疏通和翻译全文,并且指出以下等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可以:(

)、于:(

)、(

)、而(

)、中(

)、輮(

)、规(

)、然(

)、而(

)、跂(

)、博见(

)、彰(

)、假(

)、水(

)、绝(

)、生(

)、焉(

)、无以(

)等。 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字字落实,一定要严格翻译文本,达到确凿的答案。

三、研读文本

(一)研读第一段

1、研读文本第一段(学习的意义)并板书

提问:文章开篇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开宗明义地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下面的内容就是紧紧围绕这一论点层层展开论述的。

2、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 教师明确:“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这几个比喻隐含的喻义是:人只要坚持学习,是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作为论据,论述了学习对改造人的品行起着决定作用,推论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思考: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教师明确:学习的意义。(板书)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

(二)、研读第二段

1、讨论:本段分几个层次?每层讲了什么意思? 教师明确: 分为三个层次:(教师概括板书)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对比说明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第二层:包括中间两句话,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组成四组比喻来说明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由上面的比喻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本段是从哪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教师明确:这一段论述的是学习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

(三)、研读第三段

1、让学生根据本段内容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教师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明确:

全段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至“无以成江海”,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论述学习要坚持不懈。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至最后,论述学习要专心致志。

2、思考:本段论述的角度是什么?

教师明确:本段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四、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1、分析结构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用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

2、分析比喻论证 研讨: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以第三段为例说说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师明确:比喻论证。

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文易于理解和接受,提高了论证的效果。

课文第三段首先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的说法,从正面阐释要获得渊博的知识,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

然后用“不积跬步”和“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论证注意知识的积累的重要性,主张学习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接下来用“骐骥”和“驽马”两个比喻,对比说明学习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必须“不舍”,即有恒心。前一个比喻则说明主观条件虽然优越,但学习不刻苦,是不可能成功的;后一个比喻则说明主观条件即使不好,但能持之以恒,是终究可以成功的。作者为了吧这个道理讲透彻,紧接着用“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两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说明,指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再容易的事也做不好;而气锐志坚,刻苦磨砺,再困难的事也能成功。

作者为了强调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最后用蚯蚓和螃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地说明先天条件差,如果能用心专一,也可以成就事业;先天条件好,如果心浮气躁,则将一事无成。这是论证了学习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五、教师总结全文,展示荀子名言警句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我们从这篇《劝学》中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愿同学们课外不断地关注荀子的文章。当然我们在荀子的一番勉励之后,觉得很有道理,让我们记住“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吧,不断地用人类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师展示一些荀子的名言警句:PPT: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修身》

6、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论》

7、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8、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

10、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

11、国无礼则不正。——《王霸》

12、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王霸》

13、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君道》

14、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

15、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议兵》

16、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

17、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

第11篇:《劝学》教学设计

十年磨一剑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并研学文言中的特文言句式——定语后置。总结归纳“而”的用法。

3.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增强断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2. 研学并能准确判断翻译定语后置句。

教学难点

对设喻论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习作中适当地运用。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方式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并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终究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2007年4月17日

授课班级:1·1 1·2

一、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高一语文·1·古文单元

十年磨一剑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年前荀子在《劝学》中就有精辟的论述,今天我们就共同的学习他的这篇文章。

(设计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入新课。)

二、荀子及其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① 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②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③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④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⑤在政治上,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

(设计意图:了结作者,知人论世,为下文的学习作整体铺垫。)

三、整体感知

1.朗读全文至少二遍,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体会比喻论证的好处,摘抄语句加以感知。) 2.提问:秦以前还没有“对偶句”的概念,但先秦著作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跟对偶句相似的句组,试从这篇课文里找出几个例子来。

(设计意图:掌握这些组句的特点,有助我们记诵课文。)

3.诵读第

1、2段。

(1)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君子”——①德才兼备的人。②贵族或统治者。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③与“小人”相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④父亲。如“先君子常言。”(《左忠毅公轶事》)

“已”──停止。如: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

(不同。例句中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

高一语文·2·古文单元

十年磨一剑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

“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3)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设计意图:诵读指导,学生掌握重点文言词,有助于理解文意及背诵。)

四、问题探究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部分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第1段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

明确: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明确:“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明确: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些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说明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学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比喻论证的效果。)

五、作业布置

1.诵读第2段,强化记忆。

2.朗读第

3、4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 第3段有没有现成的句子可用来概括本段的基本观点,试自行概括。

②第4段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问依靠积累?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

③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高一语文·3·古文单元

十年磨一剑

第二课时

课日期:2007年4月18日

授课班级:1·1 1·2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

1、2段,试背第

3、4段。

二、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 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释重点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踮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如“欲盖弥彰”

“利足”──跑得快。如“快手”(干事情快)。

“致”── “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 “能水”──指游泳,“水”名词用作动词。

(设计意图:诵读指导,学生掌握重点文言词,有助于理解文意及背诵。) 2.文理分析。

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 明确: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 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是说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作用。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 明确:“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楫”,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高一语文·4·古文单元

十年磨一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比喻论证的效果。)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二)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解释重点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兼词“于之”。 “至”——表示动作的过程,译为“达到”。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1—2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第二层(3—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坚持的必要性。

第三层(5—6局)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设计意图: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不断地积累,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详见备课资料)文中的特殊句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积累辨识特殊句式的经验和方法。)

三、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

高一语文·5·古文单元

十年磨一剑

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整体分析,把握全文思路,让学生从更深层次认识文章的观点。)

2.设喻的运用。

学生讨论: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重点点拨: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设喻的基本原则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使要讲的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才会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性,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方面作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才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步论证。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 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 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比喻论证的特点,指导学生适机地运用。) 4.就曾经学过的或本文的知识归纳虚词“而”的用法。 “而”——①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既„又”,如:蟹六跪而二螯。②表示顺承关.

高一语文·6·古文单元

十年磨一剑

系,相当于“于是、就”,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③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⑤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地、着”,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⑥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⑦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虚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文章连用20个比喻句,反复的论证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珠,引类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为“诸子之大成者”。难怪千百年了一直传诵,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和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同时也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粹,希望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不仅能积累文言知识,借鉴文学表现手法,也能有知识以外的更大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1.连贯地诵读这篇课文。

2.下面是一个作文题,想想该怎么做。

谈“善假于物”——荀子《劝学》读后

高一语文·7·古文单元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板书设计】

重点词语: 特殊句式:

焉:兼词,“于之”

定语后置

至:达到 设喻特点:

无以:没有用来„„的 1. 以常见事物为喻体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设喻方式多样性

用:介词,因为 3. 设喻形式灵活性

【课后回顾】

育星教育网----Ht88.com 未经授权,本站资源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第12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劝学》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有关文言实词的一些知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词义的变化,联绵词,偏义复词),理解28个文言实词的意思,了解3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鉴于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读准字音,所以第四单元的篇目教学既要延续前一单元的读准字音的训练,又要抓住本单元的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另外还要针对不同文章抓住其内容和艺术特色来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2.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劝、见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三个文言虚词。 3.提高诵读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5.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教师讲析与指导归类,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纠正不良发音并培养语感,并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3.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2.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三、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2.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四、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书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三字经》同声朗读音频,只听开头四句。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可能答“三字经”,也可能答读的具体内容,无论如何回答,都要将学生注意力引到所听的四句内容上来。 2.接着投影播放文字画面。请学生翻译这四句意思,重点落在“习”上。

3.师: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投影展示孟子的生卒年和时代)(这句话可以是教师叙述,也可以提问学生),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但小他59岁的荀子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恶”的,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投影展示荀子的生卒年和时代,)

说明:通过比较和投影展示,学生既能复习巩固第三单元有关孟子的常识,又能了解到荀子思想与孟子的区别,另外也明确了二人的生活时代。

(二)课文学习1.解题:“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说明:前面刚比较过孟子和荀子关于人之本性的思想差异,但最终归结点都是学习,所以《荀子》首篇即谈“劝学”,那么究竟“劝学”为何意?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强化这一概念。)

2.学生听课文朗诵音频,边听边标上小节号,给生字注音,尝试标出节奏记号。

听完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一齐朗诵全文,注意停顿和发音的标准。

3.解读第一自然段: 先翻译然后提问:

1)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明确:学习不可以停止。)

2)为什么学习不能停止?有的人不学习似乎也过得挺好,那么荀子的这句话又有何意义可言?

(明确:这一点我们在探讨性善论与性恶论时已说过,关键在于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怎样的人。学生会说是“君子”,由是引入思考“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以“君子”为标准来理解荀子的学习观。) 3)第一节讲完后让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背诵。

4.解读第二自然段:

1)导入:一提起“学习”二字,同学们便摆出一脸不耐烦准备听人说教的神情,多少个家长和老师面对学习难题都苦无对策呢,那么儒学大师荀子又有何高招呢?请同学们一起看第二自然段,先了解一下大意。 2)翻译第二自然段。 3)问:

a.这一段话里,荀子是否一上来就说学习有多重要?(明确:当然没有)

b.为了让易流于说教的话题变得生动易接受,荀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考虑到学生未必能答出)来论证,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 (明确:共有“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即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木材本是笔直而符合墨线要求的,但用火熏烤把木材制作成车轮,它的曲度就符合了圆规的要求,即使把它晒干也不再重新挺直;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此段也可简略地说,如果学生领会够好的话。)

c.这五个比喻和“学习”有何关联呢?怎么就归结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上的呢? (明确:

4)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5.解读第三自然段:

1)翻译本段,落实重点字词。 2)提问:

a.和第二自然段一样,荀子依然用一组比喻来阐述他的观点,请问有几组比喻? (明确:五组比喻,见课件) b.这些比喻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荀子由一系列的比喻推论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3)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6.解读第四自然段:

1)翻译本段,落实重点字词。

2)提问:说完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接下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学生也许七嘴八舌地说很多,可以根据《荀子》原文作出肯定和评价,但最终引到第四段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上来。)荀子是如何论述的呢?还是用比喻的形式吗?„„ 3)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知识点归纳(课件展示)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说明:

1.以上知识点的归纳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梳理,而是通过自己整理和提问的方式逐步解决。

2.另外针对本单元要求掌握的28个文言实词(本文占8个)和3个文言虚词,可在最后让学生参考阅读学习p209的附录“本册文言词语一览表”有关《劝学》中的字词。有些在学习课文时已讲过,有些还需和后面的课文学习相结合,一蹴而就无论从时间还是精力上来说都难以达到。

3.除此知识点归纳也结合了书后的【思考与练习】。

(四)文章思路回顾

由节选部分提到的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扩展到《荀子·劝学篇》涉及的与学习相关的段落内容(可先请学生思考学习还有哪些需要重视的地方,然后再引出荀子的观点、论述。)最终归结到“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上。 说明:

对思路的回顾目的有二:一是从技巧上来看,让学生学习借鉴议论文的写作思路与方法;二是从内容上来看,让学生领会理解学习的重要性,等等。

(五)小结:

结合时代,反观自身,阐述学习的重要性、意义和态度等。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根据课文思路背诵。

2、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在学习上的经验和教训。

(七)板书设计:

内容较多,详情见课件。现付其中一二:

学习的

青 出 于 蓝 意义

冰 寒 于 水

輮 以 为 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提高自己

木 受 绳 则 直 改变自己

金 就 砺 则 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设喻 学习方法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和态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反面设喻

对比(积累)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对比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比 积累

坚持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对比(专心)

七、教学反思 《劝学》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家名篇,虽然说理性很强,但文章以喻代议、内容生动、寓意丰富,所以在讲析时不能以理说理,否则易流于说教,为学生厌倦。

这个教学设计的实践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寓教于乐,趣味生动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不易,尤其针对技校生而言。所以我在讲析时,按照每段话先疏通字词,接着解析内容、手法,然后朗读背诵的顺序进行,这样不至于整篇疏通字词的太过枯燥,也不会将兴奋点都集中在寓意丰富的议论手法上。总之,整次课下来,节奏有快有慢,有张有弛,较以前有不小进步。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林华森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 【案例背景】

运用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本课学习目标:

1、意象的解读。

2、诗情的领悟。

本案例设计以培养学生兴趣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过程。以诵读交流为主,用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意象自主探究理解诗歌意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涵,感受康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味诗人的康桥情结。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美,逐步领悟诗情,掌握诗歌的欣赏方法。

3、思想目标:了解诗人的感情方式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感受诗人“诗化人生”的至高境界。教学重点

1、意象的解读。

2、诗情的领悟。

教学思路:以诵读带赏析,启发学生交流讨论,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与启发探究相结合。

教学资源:《再别康桥》歌曲视频,营造康桥意境;《再别康桥》朗诵片断,激发学生朗诵热情;从诗题入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环节:

一、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座桥,它空灵动人,风景秀丽;有这样一首诗,它意境独特,情感细腻。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人、看看这座桥、品一品这首诗!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徐志摩这个人。

二、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解题

请同学看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再一次与康桥告别,说明对康桥充满着眷恋。)

对康桥充满眷恋,对一个地方的某样东西充满感情,其实质是什么?(对剑桥生活的留恋。)

展示资料

这是诗人第三次告别康桥。第一次是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进修回国,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6年,第二次旅游该国后,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旅游英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著名诗篇《再别康桥》。

2、阅读注释① 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康桥即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3、作者介绍 作者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虽然他在人间只活了35岁,但他的诗名却永存中国诗坛。

三、听配乐朗诵《再别康桥》,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遍,感受那种浓浓的眷恋之情 学生思考:

1、这首诗哪几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美丽景色?

2、诗中写到了哪些实景?诗人赋予这些实景哪些色彩?

3、这些景从什么角度写的?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4、自由读

二、

三、

四、五节,选取你最喜欢的那一节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思考首尾节,看诗人是怎样表现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1、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

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2、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五、简介康桥情结

诗人游学剑桥大学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的一切,给徐志摩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六、整体感知这首诗的情感节奏:

1、听配乐朗诵(注意朗读节奏);

2、学生个别读(师生评点);

七、自由评点,感受诗美:教师提问:

1、你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

2、你认为最精彩、最动人的;

教师小结:

意象: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四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案例

胡崑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1.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李乐薇的梦想是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海子在现实与理想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对秋水长空,万物勃发的壮丽江山,毛毛泽东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么,你知道,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他的梦想是什么呢?

(二)检查预习1.重点字词积累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等词语

2.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作者和时代背景(课前印发预习资料;教师作相应补充) ——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三)、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1)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直到17节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 ——17-25节

概括作者梦想的内容;探究文章结构,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2)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梦想?

——结合课文,回答哪些段落写到相关内容1-6 并重点品读第2段。具体体会“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文中反复出现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学生齐读第二段 让学生体在朗读中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1、语言有气势。

2、感情充沛。感受黑人在生活上备受压榨、经济上十分贫困、政治上遭受歧视的悲惨现状,进而作者提出这一梦想的现实意义。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怎样实现这一梦想呢?

——7-16节 回答黑人为争取自由平等所采取的斗争手段、方式和态度。 (4)梦想实现之后会怎样呢?

——学生集体朗读26-32自然段,具体感受作者设想梦想实现之后的喜悦之情,体会作者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之情。

(四)、拓展训练

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不少于四句)。几分钟后指定两生读自己的作业,师读自己写的,师生互评。 学以至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延伸作业

布置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并试着把它演讲给家人听。学写演讲词,切实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学会演讲。

三、教学反思

第一,确立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并选择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我发现这篇课文可讲的东西很多,而时间只有一节课,如果面面俱到,结果可能是浮光掠影。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把切入点放在内容和句式上,以解读课文内容为主,结合朗读来赏析本课的语言特色。并希望学生能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以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感觉自己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难点也得到了一定的化解。

第二,把教师的“给”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这堂课,我虽然设计了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归纳方法,但教师“给”的痕迹还是有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今后备课教师要充分思考并尽最大能力去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

《囚绿记》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干中学

周仁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梳理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

2、朗读、品味文中优美、清丽而又节奏舒缓的语言,体味作者对绿深深的热爱之情;

3、学习散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2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3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分析常春藤的特点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朗读,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看见绿色就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鲜活,有一种由衷的热爱。那么,当青年散文家、革命烈士陆蠡先生面对绿色时,他又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感受他那份对绿色的爱。

2、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作者当时就是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本文是1938年作者在上海“孤岛”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二、熟悉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缘情造境的叙事散文,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叙事,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法,借常春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1、在文中标段序,圈点出疑难字词,完成《阳光课堂·夯实基础》(18页)中的读准字 音、写准字形、用准词语;

2、参考《阳光课堂·理脉络》(19页)梳理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梳理作 者对常春藤称呼的变化及与之相应的情感变化。

行文思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称呼变化:

——→

——→

————→

情感变化:

——→

——→

————→

——→ (或原因)

(消除烦恼)(自私、留住幸福)(佩服其不屈)

绿影:“瞥见”,来不及细看却一见钟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早已对绿的喜爱和向往; 绿色:作者对绿有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 绿友:作者在孤独中将常春藤视为朋友、知己;

绿囚:因爱而囚

三、研读课文内容:

1、朗读(齐读)课文3—6自然段,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词、句进行品味,比较作者在“遇绿”之前和“遇绿”之后心情有何变化,并说说这种变化的原因。

“遇绿”前:心焦、疲累、急不暇择、↘

对绿的喜爱,因为绿是生命, 孤独陌生、灰暗黄漠、

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绿陪

是涸辙之鱼

伴我,消除我的孤独、困倦和不快; “遇绿”后:欢喜、怀念、视同至宝 ↗

绿叶和我对语,了解我的语言和心声。

2、朗读(范读)课文7—13自然段,思考:

(1)绿在被囚前和被囚后有怎样的外形特征?“囚绿后”绿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被囚前外形特征:柔软的卷须、纤细的脉络和嫩芽、茂绿的嫩叶。

被囚后外形特征: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较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囚绿后”绿的特点: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

(2)你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如何理解?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 向”,你有何启示?

明确: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和痴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摧残。

表现出常春藤的不屈不饶,说明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不可人为干扰。

四、探究课文内容:

1、散文阅读,理清“形”与“神”的关系是基础,“形”就是文中所写的景、物、事等,“神”是指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或志向,作者或写景抒情,或咏物言志、或即事抒怀。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绿”,作者通过“形”想传达怎样的“神”? 景(事、物)的特点

表达的志(情)

①无论处境如何,依旧伸长、攀缘、舒放—→ 象征着生命、希望 ②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

象征着向往自由、光明

③固执、朝原来的方向、永不屈服于黑暗—→ 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请同学们看到《阳光课堂·生平简介》(17页),当时作者被扣留后押解到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审讯时,敌人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陆蠡回答说:“绝不可能。”于是于7月21日惨遭杀害,年仅34岁。巴金先生说:“陆蠡之死唯一的罪名就是他的口供强硬,他对敌人说,汪精卫是汉奸,大东亚战争必败,他可能为这句话送了命,从他的固执可以看出他的人格魅力。”本文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处于“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作者不仅爱“绿”,更给予了“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卢沟桥事变后,祖国山河沦陷,这正像被囚系而逐渐枯萎的常青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这正是我们坚忍不拔、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对中华民族光明前景的信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向往光明和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心灵”。这就是托物言志(或象征)的写作手法。此外,文中还用到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当下、眼前和客观存在的为“实”,已逝、设想、梦幻为“虚”。写常春藤的生长变化和特点以及装饰房间是实写,而拿绿色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囚绿”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等是虚写,赋予了绿色以情感和思想,非常鲜活。

2、文章写了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可为什么以“囚绿记”作为文章的标题?

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有关。在“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中“囚绿”表现了常春藤绿枝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表现。

从行文来看,“寻绿”“观绿”表现作者对“绿”的感情逐渐加深,为下文的“囚绿”作铺垫,因爱而“囚绿”,这种爱达到了畸爱的程度,才有了理解之后的“放绿”及分别后的“怀绿”。

可以看出,无论是作者感情的抒发,还是文章的行文安排,都与“囚绿”密切相关,所以用“囚绿记”来命名是最为恰当的。

五、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善意有时候是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的”和“好心办坏事”这句话的理解。(溺爱、娇惯、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图不顾对方的感受等)

六、读写结合

在“路标、灯塔、小草、露珠、牛、飞蛾”等事物中任选一种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要求:

1、要突出物的某种特点,表达的思想要与之有某种关联。

2、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第13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

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

二、三。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

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板书设计:

提高自己

青出于蓝

学习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木受绳则直

知明而行无过矣

心(正面设喻)

改变自己: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

学习的作用:弥补自

登高博见

己不足(反复设喻)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善假于物也

假舆马

假舟揖

要积累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要坚持不懈

骐骥

驽马

(正反对照设喻)

朽木

金石

要专一

蚓——用心一

(积的保证缺一不可)

蟹——用心躁

第14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荀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达到背诵。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情感目标:劝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使学生懂得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背诵经典诵读片段。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即兴创作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荀子。课前我们查找了资料,谁能介绍一下荀子。

介绍:(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2、师介绍《荀子》这本书。(《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劝学篇》。劝学是什么意思?(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

(二) 朗读经典片段。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重读、节奏。

2、生自由读,熟悉课文内容。

3、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用心听出问题。

4、同桌互读,纠正字音,互相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5、配乐朗读。

(三)小组合作理解古文意思。

1、分组借助释义解释古文意思。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见解。

3、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板书:青胜于蓝,冰寒于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劝学》。 ②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板书:直木为轮) ③“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 “学不可以已。”)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即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④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学不可以已 ”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表示这个意思?(锲而不舍)

4、学完这段古文,将如何指导你的学习?你会怎么做?

5、我们将来都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我们如何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呢?(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四)熟读成诵

(五)拓展学习

1、把你今天学习的收获写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

(六)、作业:背诵经典诵读片段。

第15篇:劝学教学设计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达到背诵。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情感目标:劝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使学生懂得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背诵经典诵读片段。

五、教学用具及手段:

荀子《劝学》的篇目及课文的释义、磁带(国学经典名曲)、录音机一台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即兴创作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开门见山出示题目《荀子·劝学》

2、了解荀子。师:课前我们查找了资料,谁能介绍一下荀子。生答。师做详细介绍:(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3、师介绍《荀子》这本书。(《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4、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书中的第一篇文章《劝学篇》。劝学是什么意思?(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5、引入: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二)朗读经典片段。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重读、节奏。

2、生自由读,熟悉课文内容。

3、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用心听出问题。

4、纠正字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及培养预习的好习惯。

5、同桌互读,互相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6、摇头摆尾读。体会古时的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7、配乐朗读。

(三)小组合作理解古文意思。

1、分组借助释义解释古文意思。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见解。

3、师引: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板书:青胜于蓝,冰寒于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的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劝学》。

②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③ 师: “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学不可以已。”)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④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学不可以已 ”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表示这个意思?生:锲而不舍。师:对,这个词语我们很早就知道了,其实它就出自于本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4、学完这段古文,将如何指导你的学习?你会怎么做?

5、我们将来都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我们如何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呢?(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四)、熟读成诵

(五)、拓展学习

1、把你今天学习的收获写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

(六)、作业:背诵经典诵读片段。

第16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两篇

教学设计 一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荀子《劝学》篇全文共15节(有的选本是14节),这篇课文节选了其中的第

1、3两节和第6节前半部分,是全篇的精华所在,都应视为教学重点──这是从内容方面来说的。从学习文言文的角度来说,则应以探究词义为重点。

教学难点是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2.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示范背诵,必要时还可以逐句地领读。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本课用2.5课时理解课文,教学生诵读。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

2、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连贯背诵全文。(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预习安排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róu ) 虽又(yòu) 槁(gǎo)暴(pù) 砺(lì) 参(cān)省 (xǐng)乎己 知(zhì)明 跂(qì) 生(xìng)非异也 跬(kuǐ)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螯(áo) 2.朗读全文至少二遍。

3.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叫学生说说自己抄下了哪些句子。

(主要的句子有:“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提问:秦以前还没有“对偶句”的概念,但先秦著作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跟对偶句相似的句组,有些甚至算得上是对偶句,试从这篇课文里找出几个例子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提示学生:掌握这些句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记诵这些课文。 3.正音,然后齐读全文。 4.提问: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追问: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 追问:这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

提示: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我们在初一时学过《乐羊子妻》,文中将学习比喻成什么?(“织布”)要积累就必须用心专一。

二、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三、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提示〕画“•”的虚词要轻读;加横线的虚词可读出延长音。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四、留作业。

1.诵读第1段,强化记忆。

2.朗读第

2、3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2段没有现成的句子可用来概括本段的基本观点,试自行概括。

②第3段有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问依靠积累?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 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一段,试背第

2、3段。

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 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踮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 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楫”,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三、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四、总结全文。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高„„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五、留作业。

1.连贯地诵读这篇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

3.下面是一个作文题,想想该怎么做。谈“善假于物”——荀子《劝学》读后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检查完成练习情况。(过程略,只附答案) 第一题(详见上文)

第二题:1.包括“于”的三种用法: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2.包括“者”的两种用法: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3.包括“而”的四种作用: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第三题:1.依次是(5)(4)(1)(3)(2)。2.依次是(3)(4)(2)(1)。3.依次是(1)(4)(3)(6)(7)。 4.依次是(2)(4)(5)(3)(1)。 5.依次是(1qiáng)(2qiáng)(5qiǎng)(4qiáng)(6qiǎng) 第四题(略)

三、学生就上述作文题谈谈自己的想法。指导要点如下:

1.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原始人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2.因此,人之所以“善假于物”,主要是来自劳动生产的实践经验,其次才是学习。3.在现代,“善假于物”离不开科学实验。

第17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1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2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3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三、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3、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2、了解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4

3、设喻的运用。

提示: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2)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 坚持、专心

5

第18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6个词语的含义,掌握2个词的义项。

2、了解荀况是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3、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4、使学生基本做到当堂成诵。教学重点及难点:

1、比喻论证的方法及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2、对文章进行文理分析,帮助学生背诵。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的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

为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指导学生理解文意,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示范背诵。

教学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

追问: 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

二、正音,然后齐读全文。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聊。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1)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死”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2)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3)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文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四、朗读第1段

1、理解字词,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出示投影片)

“已”: 在现代汉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己)

“认为”:跟“自以为得文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否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2、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达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我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明确中心论点的含义:“学不可以已”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填写练习二的第一部分 (2)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A、“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B、“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C、“故木受绳则直……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2)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的这一重大作用。(3)“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3、学生练习背诵

五、诵读第二段

1、理解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 “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语,指游泳而言。

2、文理分析

(1)填写练习二的第二部分;

(2)找出这一段中的“对举”的句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而绝江河

(3)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四个比喻,说明“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这些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

一、第二自然段。

2、熟读第三自然段,概括本段主旨,并划分层次。

第二课时

一、诵读第3段

1、“兴焉”“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第二步和第三步换一下顺序进行效果会更好,这种划分不合理,改为:

1、(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说明“积累”的作用;

2、骐骥一跃……金石可镂,坚持的作用。

3、(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专一的态度。

2、划分层次

第一层(首句)说明和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故不积跬步……金石可镂)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3、填写练习二的第三部分

4、回答问题:

本段充分体现了荀子比喻论证的特色,请在文中指出下列比喻。 哪些是正面设喻?(“积土成山……蛟龙生焉”,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哪些是正反设喻?(“骐骥一跃……功在不舍”,“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哪些是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5、背诵第3段

二、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 学不可以已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

(中心论点)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

2、对举的运用

(1)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采用对举的行文方式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2)练习:给出上句,让学生对出下句,练习背诵。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故木受绳则直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e.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f.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g.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h.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i.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学不可以已: 意义 提高自己 知明而行无过矣

改变自己

作用:弥补不足——善假于物也

积累(正反)

态度 坚持(正反)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专心(正反)

第19篇:劝学教学设计

大赛一等奖《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和积累“中”“参”“知”等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荀子的“性善论”导入,提出荀子如何劝学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跟着录音默读这篇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齐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教师出示文言字词,进行归纳和总结。

2、理清论证思路

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荀子是如何劝学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品读语言,学习论证法

荀子在论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以第二段为范例指导学生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第

三、四段相对应的比喻,并阐述其说明和学习相关的道理(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朗读翻译,再进行阐述) 教师小结

四、拓展训练:你认为荀子的观点过时了吗?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阐述一个道理

《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基本的“人性恶”的观点,提出问题荀子是如何劝世间人学习的,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节课我很重视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听范读 正音,理解大意,划分节奏,全班集体朗读解决字词,自由读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最后熟读成诵。通过这节古诗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津津乐道,很有兴致,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以及朗读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课堂掌控能力不强,在后面讲比喻论证的时候,讲的较浅不够深入。通过这次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也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第20篇: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背诵的技巧。

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荀子有关学习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扩大、引申、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教学难点:

《劝学》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学习议论文,在获取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或文化观念的启示的同时,掌握好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也是学习的难点。所以我把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确立为教学的难点。 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探究拓展法。

学法上,我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勾画圈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悬念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中学过的课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劝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齐读)

四、解题 (1)《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第一组:通假字

(l)輮rïu通煣 有yî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砺lì参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六、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八、播放录音,正字正音

九、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

二、

三、四。3.熟读课文。

4.反复阅读《预习提示》,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知识点的归纳。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知识点的归纳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

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意义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说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知识点的归纳 1.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古/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

3、假舆马者(凭借、借助/不真)

4、用心一也(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5、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6、虽有槁暴(即使/虽然)

7、金就砺则利(金属/金子)

8、劝学(勉励/规劝、劝戒)

9、而绝江河(渡/断绝)

10、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 3.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名词作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4.使动用法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

使…走的快) 5.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6.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 无以至千里

固定句式

輮以(之)为轮

省略句式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省略句式 7.一词多义

于:

(介词)

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对)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连词 (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连词 (而且)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顺承连词 (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转折连词 (却) 吾尝终日而思矣

修饰连词 (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假设连词 (如果)

3、课堂小结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

三、布置作业。

1、巩固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2、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话。

3、背诵并默写全文,抄全文并逐段翻译全文于抄写本上。

附板书设计:

《劝

学》

学习的意义:

改变自己,提高自已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坚持、专心

《劝学》参考译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让(它)停止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但却比蓼蓝显得更青;冰水(遇冷)凝结而成,却比水(的温度)寒冷。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头挺直得符合墨线,用火去輮烤,使(它)弯成车轮,它弯曲符合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再经风干日晒(它也)不能再挺直了,用火烤使它成这样的啊!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头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放到磨刀石上一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苦苦地思索,比不上片刻学习的收获大;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踮起脚跟来向远望,比不上登在高处见得广。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加长,却看到的人很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来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可听到的呼喊声很清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车马远行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禀赋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产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于是高尚的精神智慧就会自然形成,圣人的思想也是具备了。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一次跳跃,(毕竟)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功效在于坚持不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刀刻一下就放下来,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用刀刻个不停,即使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心思专一的缘故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虽然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劝学教案教学设计
《劝学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