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劝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9: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6个词语的含义,掌握2个词的义项。

2、了解荀况是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3、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4、使学生基本做到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比喻论证的方法及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2、对文章进行文理分析,帮助学生背诵。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的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

为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指导学生理解文意,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示范背诵。

教学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检查预习情况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

追问: 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

二、正音,然后齐读全文。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聊。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1)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死”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2)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3)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文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四、朗读第1段

1、理解字词,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出示投影片)

“已”: 在现代汉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己)

“认为”:跟“自以为得文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否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2、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达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我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明确中心论点的含义:“学不可以已”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填写练习二的第一部分 (2)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A、“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B、“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C、“故木受绳则直……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2)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的这一重大作用。(3)“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3、学生练习背诵

五、诵读第二段

1、理解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 “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语,指游泳而言。

2、文理分析

(1)填写练习二的第二部分;

(2)找出这一段中的“对举”的句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而绝江河

(3)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四个比喻,说明“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这些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

一、第二自然段。

2、熟读第三自然段,概括本段主旨,并划分层次。

第二课时

一、诵读第3段

1、“兴焉”“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第二步和第三步换一下顺序进行效果会更好,这种划分不合理,改为:

1、(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说明“积累”的作用;

2、骐骥一跃……金石可镂,坚持的作用。

3、(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专一的态度。

2、划分层次

第一层(首句)说明和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故不积跬步……金石可镂)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3、填写练习二的第三部分

4、回答问题:

本段充分体现了荀子比喻论证的特色,请在文中指出下列比喻。 哪些是正面设喻?(“积土成山……蛟龙生焉”,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哪些是正反设喻?(“骐骥一跃……功在不舍”,“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哪些是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5、背诵第3段

二、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 学不可以已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

(中心论点)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

2、对举的运用

(1)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采用对举的行文方式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2)练习:给出上句,让学生对出下句,练习背诵。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故木受绳则直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e.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f.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g.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h.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i.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学不可以已: 意义 提高自己 知明而行无过矣

改变自己

作用:弥补不足——善假于物也

积累(正反)

态度 坚持(正反)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专心(正反)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