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中特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1 08:33:20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毛中特第二章教案

课程讲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主要理论内容,理解为什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以及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学习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含?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形成了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自身理论品质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古田会议、《反对本本主义》和延安整风运动几个阶段,到党的七大正式确立起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

第一,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对党的事业和革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第二,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即“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第三,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改造了“实事求是”这一传统的概念,赋与了这一概念崭新的思想内涵,并把它上升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一,毛泽东在晚年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逐渐背离了他亲自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57年后,毛泽东逐渐开始背离了他长期倡导和坚持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出来了严重的曲折和挫折。

第二,“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围绕着中国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在华国锋支持下,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观点。在“两个凡是”思想的影响下,“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进入了徘徊发展的时期。

第三,“文化大革命”后重新恢复工作的邓小平明确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国展开了实践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在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上升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第四、党的十六大在准确判断自身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方位的基础上把与时俱进这一观念上升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时代特征。胡锦涛关于求真务实的论述深化了全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内部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处,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觉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按照客观事物本来具有的面貌认识客观事物,并从这种认识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与时俱进:根据对时代发展的新认识来推动党的理论发展,推动党领导的人民事业的发展。即是说,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从党的十二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的概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第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第四,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党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推动党的理论创新。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建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之上的,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实事求是贯穿于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点。历史表明,什么时期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期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会遇到挫折。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定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历史地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从“两个凡是”中解放出来、从苏联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发展观中解放出来。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不断解放思想是一个科学的论断。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质。

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必须要在党的各项工作中不断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重要任务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必须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设道路和改革发展道路。

走自己的路,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

推荐第2篇:毛中特1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教案(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2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延安整风以后,全党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决定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与西方各国以及其他国家社会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任 务,继续推进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4、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2学时)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界定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002年中共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特点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亿万中国人民参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在1945年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一套理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第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论; 第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第五,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第六,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就毛泽东的一生而言,他的成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成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完全不同的。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2学时)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2、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中国面对机遇与挑战急需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

3、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产生的新经验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素材。

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兴衰成败,对我们形成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萌芽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 从1975年邓小平复出实行全面整顿起,邓小平理论开始酝酿。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命题(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质上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十二大之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形成时期: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十二个理论观点,确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邓小平的理论创造,构建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成熟和体系化时期: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从九个方面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念,高度评价了邓小平为创立这个理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阐述了这个理论的重大意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且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丰富和发展时期: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1999年又载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基本观点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论命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思想路线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

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学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国际环境的变化是其时代背景 (2)国内环境的变化是其实践基础 (3)党内环境的变化是其现实根据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月中旬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对“三个代表”作了重要阐述,指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他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载入宪法 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2学时)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依据

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实践和发展理念

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提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强调: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和发展: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4、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各个方面的发展要互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怎样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怎样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推荐第3篇:毛中特3章 教案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懂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其主要经验,深刻领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解体,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2)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族独立

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民族自由

3、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3)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不断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实践及主要理论成果:关于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革命纲领问题、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关于农民问题等。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实践及主要理论成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实践问题等。

(3)抗日战争时期的实践及主要理论成果:关于党的思想路线,关于党的建设、关于新民主主义道路问题等

(4)解放战争时期的实践及主要理论成果:关于革命转变问题,关于人民民主专政问题等。

3、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条革命总路线科学准确地回答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经济上:帝国主义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 。

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革命对象之一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1)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2)中国无产阶级能够领导中国革命。

(3)中国革命必须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4)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权的关键。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是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进行武装斗争,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必要条件。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第二,目标不同。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第四,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联系: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第二,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容易犯的两种错误- “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和“二次革命论” 王明“一次革命论”:“左”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主要观点:主张把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把两个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错误:只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主要观点:坚持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等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错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绝对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论联合政府》(1945年)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第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但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式。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四,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革命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内容。

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我们又把它称之为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条革命道路之所以“新”,它“新”在哪里呢?那就是它“新”在不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而是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国革命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是照抄照搬俄国经验继续坚持“城市中心论”呢,还是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这是一个关系革命是否成功的重大问题。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从在城市开展工人运动到在农村创建根据地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2)从长征胜利到抗战兴起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必要性:

第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以革命的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中国革命决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它们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军,为争取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而斗争。那么,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就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并且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才能最终夺取政权。

第二,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决定,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要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到农村,从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入手,就能充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让尽可能多的农民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这就大大地扩大了革命战争的群众基础,也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决定了必须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

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尽管敌人异常强大,但中国农村土地广大,他们根本无法顾及广大的农村,特别是一些离中心城市比较远的地方,更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只有在农村长期积累和锻炼自己的力量,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2)可能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第二,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内容

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主要战略阵地,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的斗争形式。不建立强大的红军和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农村革命根据地也不能存在和发展。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依托。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没有根据地,土地革命就无法开展。因此,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从头武装到脚的异常强大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才有可能把作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广大农民充分发动起来,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旦他们有了土地,不但能大大提高他们的革命积极性,而且踊跃参军,这大大地扩大革命的群众基础,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红军和红军战争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根据地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由此可见,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但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三者结合起来,“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成功。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3、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

它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理论作出了独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但是,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它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此,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三大法宝的提出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认识了这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全部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2、统一战线 (1)必要性

首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其次,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 (2)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利益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真正甘心附庸于外敌的,是很少的一小撮,这就使整个民族中的各革命阶级、党派和一切爱国者、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有可能团结在一起。

帝国主义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决定了旧中国统治营垒的不统一,这就给革命者利用矛盾,争取暂时的或的间接同盟者,以结成更广大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农民长期受本国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有很强的革命性。无产阶级只要加强对农民的领导,就完全能够争取农民参加统一战线,并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为统一战线打下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有矛盾,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买办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在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对着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

(3)内容——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第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第二个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其中,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4)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质就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他们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及主要经验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3、武装斗争

(1)中国革命采取武装斗争形式的原因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进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3)革命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4)中国革命战争积累了一系列的人民战争理论和战略战术原则 (5)必须把武装斗争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结合起来

4、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小资产积极出生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三、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五、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5、中国共产党对三大法宝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

大革命时期党的认识 土地国民时期党的认识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认识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认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该理论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实践意义

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3、国际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5、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参考书目:

1、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1927年)——《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 (1928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毛泽东: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1945年)——《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1948年)——《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制(1949年)——《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推荐第4篇:毛中特15章教案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案(5学时)

教学要求和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领导。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怎样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 。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5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学时)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

1、党的性质是“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与“三个代表”

“两个先锋队”是指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一个核心”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是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具有“两个先锋队”的性质的原因及“两个先锋队”的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够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同时成为“两个先锋队”的原因是: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指挥组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4、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各族人民的利益。做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从历史上看,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2、从理论上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

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的含义和根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2、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从党对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要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学时)

一、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思想

2、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获得执政地位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问题。因为执政党手中有权力,有资源的调配权,容易依靠命令行事,从而脱离群众;执政的地位,也容易使党组织和党员身上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有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小集团或个人的私利,出现腐败现象,等。

3、党群关系对党的生死存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4、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和不同的利益要求,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正确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

(2)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制定的方针政策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巩固执政地位。

(3)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党的各级干部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和处理。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学时)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党的建设是党的一大法宝,是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并创造了许多经验。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党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了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邓小平提出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任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党的政治任务,进行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坚持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等。

3、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4、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

2、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3、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等。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含义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2、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实践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长期指导作用。

3、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和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4、要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5、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要高度重视从青年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补充新鲜血液。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一代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所建树的人。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5、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意义?

推荐第5篇:毛中特5章 教案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案(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懂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当前我们实现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苏为戒”)相联系的。

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理论成果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2)195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3)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全巩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同年8月,又提出要造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任务。

(4)1958年毛泽东提出把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3、正确评价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思想观点

建国以后,党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在初步探索中也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

这些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但都未后来的探索作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很多方面还有待于探索解决。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偏差,以至后来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成果

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必须认识客观规律;大型调查研究之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依靠科学技术;合理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等等。

3、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央其他重要领导人的理论探索成果

刘少奇提出应该学会自己走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实行责任制。

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等。

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所有这些,都为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成果

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观点。

5、全面准确地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第二次飞跃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1)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2)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困扰和意见。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1980年,邓小平明确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1986年9月,邓小平指出:“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87年4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随后不久,他在会见西班牙领导人格拉时再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以唯物史观位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述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新道理

1、改革开放以前在发展问题上的得与失

2、邓小平一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3、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发展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

3、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所以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

4、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3、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4、发展先进生产力需要坚持改革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广阔的途径。

5、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体作用

6、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历史推动作用

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

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2、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邓小平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3、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4、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有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5、新时期我国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史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教学参考书目

1、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节选)(1918年)——《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邓小平:目前形势和任务(1980年)——《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1980年)——《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邓小平: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85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85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1987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邓小平: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邓小平: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1987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邓小平: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1988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002年)——《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推荐第6篇:毛中特第一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目的要求]

1、通过教学,从宏观层面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进程。

3、了解马克思主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历史地位等。

4、了解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体系。

5、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点难点]

1、毛泽东思想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

早起探索阶段,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党的早期领导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和统一的认识。毛泽东1938年表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这个命题的提出,标志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从而实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提法在新世纪新阶段逐渐被广泛使用。胡锦涛在多次的讲话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国际上处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十月 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得寓于毛泽东个人的主观情智条件与贡献。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1)萌芽期(大革命中、后期)

(2)形成期(土地革命前、中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 (3)成熟期(土地革命后期与抗战时期) (4)发展期(解放战争时期与建国后)

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最鲜明的特点。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4)关于政策和策略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6)关于党的建设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没有共产党,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近几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中,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地看到,这种中国革命精神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 江泽民

推荐第7篇:毛中特12章 教案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教案(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及我国政府对台方针的演变,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准确把握“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教学提纲

第一节

实现祖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学时)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条件。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含义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巨大意义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如岳母刺字、甲午风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切交流与合作。

2、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3、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祖国完全统一大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祖国大陆几十年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各族人民所期盼的国家统一。

△新中国立初期,党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暂时不动,待时机成熟时再收回的策略。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统一。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1、民族复兴的含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中华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

主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1、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毛泽东曾严正指出,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

△邓小平指出,如果到1997年中国还不能收回香港,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

△江泽民也指出,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不可动摇的共同愿望和决心。

△胡锦涛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2学时)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和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至台湾,造成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2、台湾问题的实质 (1)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两岸分离的原因及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阻挠和台湾当局抗拒统一,两岸分裂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1、新中国成立前后解放台湾口号的提出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由东南转向东北,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企图以台湾作为反共基地。

2、美国等对台湾问题的介入

美国等反华势力扶持国民党政权,使台海关系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中。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

其次,国内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再次,台湾局势的发展变化,美蒋在合作中出现矛盾,为了共同的民族利益,一致对美,需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1)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 (2)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

3、金门炮战和“联蒋抵美”策略的提出

4、“一纲四目”的政策主张和两岸格局的形成

△1963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有关论述,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理论。

“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民用工业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数委于蒋;(2)所有军费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毛泽东、周恩来有关祖国统一的观点,为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

第三节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学时)

邓小平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继承发展毛泽东和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不仅为完成我国统一大业指明了道路,而且成为国际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确立

1、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基本方针的形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2、《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新时期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其要点是“三通”等。

3、“叶九条”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产生

4、“一国两制”的宪法保证

5、“邓六条”和“一国两制”被确立为基本国策

从1981年的“叶九条”到1983年的“邓六条”的发表标志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进一步具体化。

1984年,邓小平同志又先后提出了有关“一国两制”的许多重要思想。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

6、两岸交流的形成和发展

从1987年起至今,海峡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两岸交流持续、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三个阶段。

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的内容: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重要意义

第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1、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骤

2、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是被英国殖民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北京条约》而强占的。

3、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正式开始。 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4、澳门回归

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签署。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5、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

6、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2学时)

一、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1、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1987年台湾方面开放探亲; ——1988年,台商开始在大陆投资;

——1990年11月,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及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金会)成立。

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事务进行商谈,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1993年4月在新加坡,海协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谈,即“汪辜会谈”。

两岸关系跌宕起伏。

2、“江八点”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方针的丰富和发展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即“江八点”)。

“江八点”包括: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3、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6、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7、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

8、欢迎台当局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分裂是绝对没有出路的。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还指出,“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1、“四个绝不”和《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对稳定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两岸关系的新转机

2005年4—5月,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达成多项共识。

2008年11月3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终于跨越横亘60年的台湾海峡,踏上了台湾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成为1949年以来大陆入岛的最高级别领导人。

3、胡锦涛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4、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识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5、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参考资料

1、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胡锦涛:《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月1日。

5、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人民日报》1993年9月1日。

6、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人民日报》2000年2月22日。

7、《反分裂国家法》,《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问题外事人员读本》,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

推荐第8篇:中特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国外交

2013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

新大国

如何定位中国的角色,是决定中国外交的首要问题。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寻求和平发展的“新大国”,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已经是当今世界的大国,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以及能源资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二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很落后,发展很不平衡,让十多亿中国人过上幸福生活,仍然有很长道路要走。

这一“新大国”的定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尽管中国仍然将维护和巩固中国和平发展的势头作为外交的首要任务,但承担积极有为的大国责任,大大方方地开展大国外交,在外交战略上更具全球视野、更富进取意识、更有开创精神。构建与中国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大国外交格局,开展积极有所作为的强外交,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核心。

新理念

要理解中国外交理念“新”的内涵,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从中国外交自身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强调“突出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对内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对外主持公道、捍卫公理、伸张正义,捍卫国际道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些变化表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绝不是仅仅从中国自身战略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整体利益出发,中国外交既是中国国家利益的执行者,也是人类共同利益的捍卫者。

从世界各大国外交发展的横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更看重和平发展,同相关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惠合作,更看重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更强调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和交流对话,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尤其是中国不为一己之私寻求改变世界,而是与世界各国一道合力破解难题,弘扬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推介中国经验,增添中国方案,提供公共产品。 新外交

首先,在与大国的外交关系上,中国积极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新型大国关系之所以走得通,核心在于坚持互利共赢的新理念,关键在于中国保持和平发展的势头。其次,在与周边的外交关系上,中国致力于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周边形势并不平静,其深层原因仍然是中国崛起与周边体系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方针,致力于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扎扎实实地推进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合作进程,夯实睦邻关系的社会基础,妥善处置各种争端,就一定能够找到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地区的道路。再次,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遭遇感同身受,在自身发展起来之后,更应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维护和拓展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权益。此外,在与国际社会的外交关系上,中国继续扩大开放,承担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中国越发展,越需要扩大开放,越要求中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最后,在与国内外民众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切实维护好中国公民的海外合法权益。在处理争取国家和服务人民的关系上,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更强调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强调外交为每一个人的中国梦提供服务。

1 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者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3)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怎样统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和鲜明优势,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也要以此为前提和方向,努力促进三者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首先统一在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根本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允许脱离这个根本利益去追逐其他团体和个人的利益。正是为了维护好这一根本利益,党必须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通过各种方式领导好、处理好、发展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务和事业,从而实现服务人民这个根本宗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应该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还统一在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核心力量,这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必须体现在立法过程中善于协调好处理好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争取人民内部各种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必须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上。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改善、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是要朝着这个方面去提高。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同样作为人民当家作主重要保障的是坚持依法治国。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

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益和自由。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也是相互保障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首先是要提高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 怎样理解21世纪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二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同时,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而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民主自由与人权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又是一种民主意识,是制度和意识的统一。

自由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政治上的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权利;一个是哲学上的自由,主要是指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并用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前者是权利,后者是素质和能力。

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自由则是政权给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对于真正的民主政权来说,民主的前提是自由,自由的保障是民主;民主愈彻底,公民便愈自由;公民愈是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平等权利,便愈是能够提高民主质量。从一开始,民主和自由就连在一起,民主自由思想是一起产生的。

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被称作人权。自由以人权为载体,人权以自由为内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所说的人权,是公民个人人权。

争取民主自由人权的斗争,涉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建设,涉及综合国力和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倾全党全国人民之力,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公平正义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 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因此,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球化与信息化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

3 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同时,全球化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通过文化危机探讨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都存在着问题和危机: 从国内看,诚信缺失、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也沉渣泛起;

从国际看,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文化输出的强大攻势下,中国已经被西方文化所渗透和腐蚀,看“洋剧”、吃“洋餐”、过“洋节”等等,崇洋媚外的现象普遍存在。

面临着文化建设层面的危机和严峻局势,我们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

1.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只有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切实走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精神稍有懈怠,就会面临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危险。 3.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凸显,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文化强国建设,能够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中国培育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可靠的政治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5.有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让中国更加自觉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

6.能够更大限度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总之,文化强国建设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 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

总论: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志愿。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者和开拓者,邓小平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集大成者和成功的总设计师。薄一波同志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和代表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

一、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毛泽东,并且有个良好的开端

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政方针是毛泽东制定

② 领导召开了八大

③ 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但是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在探索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四大难题:(1)党的中心工作与社会主要矛盾的二元分割—以斗争为纲。(2)未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未处理好体制改革与十大关系的辩证。(4)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不断发展膨胀—违背自然规律,多快好省。但它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品格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二、邓小平解决“难题”,领导中国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果断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① 改革开放论

②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

③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结论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具体化、全面化和实践化而完善和形成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早探索者,并在理论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出现过失误.他的探索成果为邓小平创立新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失误为邓小平提供了重要借鉴.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既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思想观点,又纠正毛泽东错误的思想观点.所以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邓,成于毛。

5

谈谈文化与人的关系

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因其文化的创造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所谓“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只要是人类创造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文化。

但是,如果仅仅把文化就因此定位人创造的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显然有失偏颇。所以,《辞海》对文化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又做了相应的补充:“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可见,由人创造的社会制度也是文化。

即文化是人类代代累积沉淀的,渗透在生活实践中的习惯和信念。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伴随着“人化”的推进而产生:

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如:自古湘西多匪气,是因为湘西处处崇山峻岭、峰峰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人类在这一地区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就必须学会与天斗、与地斗,这种由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并代代累积的抗争文化,逐渐就养育出了这一地区强悍的民风

不同政治环境产生不同文化。在和谐、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中,人的个性、思想就比较张扬、率真,处事方式就比较直接、坦诚。如:西方人。

不同的经济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决然不同。

不同的领袖人物产生不同的文化:如:孔孟创建了儒家文化,虽历时2000多年,但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某些思维、行为和生活习惯。

不同的历史积淀产生不同的文化:历史越悠久,积淀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越多、越顽固,历史的包袱就越重。而传统的习俗越繁杂,人的思维方式就越受到制约;思维方式越受到桎梏,新的文化观念就愈难形成。

试述十八大关于民生建设的基本举措。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6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试述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

道路问题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给予了全面深刻的新论述,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7 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试述“以人为本”及其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当前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主流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涵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于党在执政过程中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不断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党的领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念的一致性

所谓党的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所具有的本领和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建设的综合体现。在我国应该主要是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

在我国当代就是肩负建设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广大人民群众。因而以人为本包括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内涵,理想层面就是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现实层面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这些科学内涵,蕴涵着党的执政治国的根本使命。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其实质是全社会共同享有、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其着眼点强调的是起点的公平和环境的公平,而并非平均主义,既有政治经济上的战略意义,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以人为本”是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和价值标准

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同的是把实现阶级利益的终极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轻视个体利益,集中体现制度优越转变为创新体制,不断满

8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把检验发展的标准从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把只注重人民整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转变为约束国家行为,落实公民的宪法权利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

今天世界的时代精神主要问题是发展问题,发展的关键又是与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及赋予个性化创造性分不开的,所以从世界时代精神的发展来看,在我国及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有客观必然性的。

新世纪的中国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应凸显以人为本原则的实践诉求。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有利于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振兴中华民族。

(五)“以人为本”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向。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坚持以人为本,既要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对社会现实的改变和超越,又要着眼于现实,以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寻求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什么是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

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是在系统地否定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这一战略的倡导者依据西方经济学标准教科书的理论,认为 “放弃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当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选择为美国和日本企业的配套供货,而不是创立自己的品牌”,是为“比较优势战略”。 比较优势战略被预言为能够引起劳动者普遍的富裕,“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劳动者充分就业。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工资水平则不断提高,劳动者因而可以从经济的增长中不断受益”。

它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在劳动力再生产方面的效率低,劳动力再生产效率低不益于资本持续积累,从而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使劳动力萎缩再生产: 1.工资劳动收入。“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使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低,工资总额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劳动收入相对资本积累的 实际价值变低。

2.工资劳动者的个人消费资料获得。低等收入家庭在食物、居住、医疗等基础必需品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收入越低的家庭,各类支出占全部可支配收入与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接近。说明城镇居民家庭几乎没有储蓄能力,也就没有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性货币储备,提高内需的根本是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3.工资劳动者的公共提供的获得———住房为例。要解决60%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体面居住,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储蓄是不可能的;依靠住房贷款也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途径是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目前保障性住房政策还不够完善。

4.工资劳动者的有效劳动年限。劳动保护的缺失、劳动过程的去技能化使越来越多的工人出现了身体和大脑的疲劳以及各种精神疾病,削减了工人可以服役的有效劳动年限。 资本积累受益于劳动力萎缩的再生产,但是工人人口的萎缩再生产的极限迟早耗竭资本增值,

9 节制资本对剩余劳动的欲望才能够达到可持续的增长战略。

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内容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

第一,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

莱易斯在1972年和1976年出版的《自然的统治》和《满足的极限》以及阿格尔于1975年和1979出版的《论幸福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详细地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经济干预以及通过信贷工具等具体的经济手段刺激无产阶级的消费,但是,无产阶级此时的消费已经变成一种对奢侈品的病态消费,是一种异化消费。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才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 最终促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第二,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

在1997年出版的《自然的理由》中,奥康纳提出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奥康纳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态关系之间的矛盾称为第一类矛盾,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称为第二类矛盾,这两类矛盾同时决定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共存于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奥康纳进而通过资本积累以及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解释了在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剥削,揭示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存在的内在原因。为了获取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和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得不承受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交易,向发达国家出售廉价的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而廉价的生产资料和能源则降低了资本积累的成本,使资本积累加快。资本积累的加快又反过来加快了对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开采速度,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灾难。

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佩伯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但是,21世纪之前的生态社会主义却有着明显的社会民主主义特色,佩伯在1993年出版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是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作之一。21世纪之前的生态社会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生态中心主义,它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体。在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策略问题上,它主张采取非暴力斗争。 第二,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21世纪之后,美国绿党的克沃尔教授在2002年出版的《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终结》一书中,提出了具有明显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特点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克沃尔首先坚持公有制原则。其次,克沃尔同意佩伯关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原则,但强调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必须符合生态化生产。最后,为了实现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态社会主义,克沃尔并没有生搬硬套绿色运动的非暴力原则,而是主张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可以采用马克思以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的暴力的思想和手段。克沃尔也放弃了某些绿党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而提倡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政党,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态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的生态学

在1998年出版的《马克思与自然》一书中,美国的伯克特博士重点阐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

10 值论和共产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生态学原则,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生态学在本质内容上的一致性。伯克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自然、劳动和生产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察,正是对现代生态学关于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具体阐述。不仅如此,伯克特最后总结道:不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着生态学思想,而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完全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但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强调使用价值和自然的内在价值,生产和消费方式、民主和平等的社会结构等内容,都是与生态价值观念相一致的。

美国的福斯特教授在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的生态学(Marx’s Ecology)”概念,在马克思与生态学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他首先将马克思与李比希、达尔文、马尔萨斯等历史上的生态学家联系在一起,并在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中发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最终从李比希对农业的分析中获得启发,将新陈代谢概念创造性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意义上同时使用,通过新陈代谢这个自然科学概念将人和人类社会加入了生态系统。

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一、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包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然后现在就是生态文明。原始文明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农业文明是二者的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大体上和谐相处。工业文明吧自然当成被征服的对象,出现了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而在生态文明是将道德关怀范围扩展到动植物、水、大气、土壤及由他们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主张优先关怀珍惜濒危动物,不反对杀死动物和砍伐森林,但原则是不危及生物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

三、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社会文明其他还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

四、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11

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败教训。综合起来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我们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改革发展遇到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地方政府应该怎样支持我国产业的发展

毫不动摇地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要把政策重点放在培养民间资本经营实体的能力。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来自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生产率。必须防止民间资本养成对政策红利和虚拟资本增殖的依赖。通过无偿拨地或廉价供地、税收优惠、削减企业对于人口、资源、环境应当承担的社会成本的基础上帮助民间资本积累,从短期看,似乎满足了民间资本从个体出发增殖扩张的要求; 但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土地、人口、资源、环境严格地约束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些要素的价格未来不可避免地会上涨,而一旦难以把要素价格的上涨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企业难免遇到盈利减少甚至亏损、破产的威胁,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毫不动摇地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积累的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治理当地的环境、集约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寻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的和谐发展。而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也会反过来倒逼民营企业大量投资于自主拥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市场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政府所要做的是保护民营企业知识创新的积极性,提供必要的、专用性的研发资金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对国内市场实行必要的幼稚产业保护和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跨国资本参与中国市场的公平竞争,让民族资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提高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2

推荐第9篇:毛中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经济

步骤一:课题引入(15分钟)

新华网10月25日消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肩负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未来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到“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号列车”换挡调速、平稳前行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人民币的国际征途又迈出重要一步!”海外媒体评论。

从首次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再到IMF年会热议人民币是否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步推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节节攀升。

回望过去五年,唱衰中国经济之声不绝于耳,“硬着陆”“崩溃论”此起彼伏,但中国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发展成绩单:

——经济增速领跑世界。“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年均增速预计可达7.8%,高于同期全球2.5%的年均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增长水平仍然让所有发达国家艳羡。”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评论道。

——经济总量稳居“大块头”行列。“十二五”期间,中国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并成为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10万亿美元”门槛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稳定之锚”、动力之源。

——经济发展呈现特有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十二五”期间,中国蝉联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率超过50%,研发投入跃居世界第二,高铁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正进入增速放慢但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这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常态。”

一顶顶桂冠背后孕育着新的辉煌,中国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今年国庆节前,来自海外的一则消息引发人们高度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速铁路局公布,包括中国高铁企业在内的35个美国和其他国家企业或团队,已在9月28日最后期限之前提交了参与建设加州高铁的意向书。

从昔日向发达国家出口服装鞋帽,到今天全球范围的“高铁出海”,中国经济之变尽在其中。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经济增长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消费超过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三驾马车”驱动姿态更趋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向各领域加快渗透;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彰显,科技成果产出规模扩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

“这些实践结果虽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隐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认为,在努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更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潮,正把各国利益与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作为重要的经济体,通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既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十二五”期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跃居全球第一,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资产全球配置速度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000多亿美元,使国内资源短缺得到有效弥补,中国装备大步走向世界。

“中国商品和投资已遍布全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继续上升。”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管理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图列绍夫说。

如果说,经济数据更多地体现为衡量发展的“量”的指标,那么,民生改善则可以作为衡量发展的“质”的标尺。

步骤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5分钟)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有一个历史的探索过程,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

客观评价计划经济:我国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并且曾经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优越性。现在我国学术界相当普遍地把计划经济贬得一无是处,这是一种片面性。计划经济是苏联第一个实行的,当时实行这种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因此,计划经济被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区别与对立。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以效法。50年代前半期,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均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时选择这种经济体制有它的客观必然性,并且当时也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就是利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势,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汽车、钢铁、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后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以行政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它是具有局限性的,现在看来只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集中统一的计划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和发挥作用。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建设规模的扩大,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它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从而提出了改革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 (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小结]: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十多年理论探索的成果。对适合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核心是寻求解决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方法。改革开放后,1979后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材料]1986年11月,被称为美国五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率代表团前来北京参加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范尔霖来北京前就有一个愿望: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见面,并给邓小平带了两件特殊的礼物。

范尔霖如愿以偿。11月1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和代表团的其他成员。

会见中,范尔霖表示,美国的企业界和金融界对到中国投资很感兴趣,愿同中国的金融界加强合作。邓小平说,美国在投资方面有足够的知识,但还要看是否有勇气。

范尔霖将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送给邓小平。他告诉主人,佩戴这枚证章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行无阻。同时,他还送给邓小平一本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样本。

从当天的电视新闻中,人们看到邓小平也向范尔霖赠送了一份小礼物。邓小平送给客人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时国内新闻并没有报道,而国际新闻媒介却异常重视,称邓小平此举是中国将推行股份制的一个信号。因为邓小平送给范尔霖的是刚刚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新中国第一份股票——飞乐股票。

股票,有人说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象征,这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独有的东西。邓小平选择中国自己发行的股票送给范尔霖,其意义非同小可。

一个月后,邓小平在一次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对金融改革问题发表了意见。他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他又专门谈到了证券、股票这些东西能不能搞的问题。他说:“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他这其实是在暗示中国可以搞股票证券交易所,他分析股票证券为谁所用就为谁服务。视察南方以后,邓小平直接提出股票证券,“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用坚定的意志、高超的艺术、周密的谋划和果敢的手段,为中国打开了市场经济的大门。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1992年)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步骤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0分钟)

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经济关系市场化。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2、企业行为自主化。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从而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市场经营活动。

3、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以及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规范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4、经营管理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5、保障制度社会化。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市场竞争的规则要求对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给予社会保障。这种保障制度不是企业的,而是社会化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步骤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0分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存在错误的认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实行了一些超越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政策,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而没有切实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所有制结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性质)。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所有制基础。在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是公有制。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否则,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的生产标准标来检验和评价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

(一)公有制经济含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长期以来,对公有制的理解局限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这种理解是同改革开放以前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党的十三大提出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以上两种,还应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的公有制企业。

(二)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关于这一点,应当明确什么是主体含义。现在人们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超过了公有制经济,因此,提出了还要不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否定公有制主体和怀疑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两种观点。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对什么是主体的含义缺乏科学的理解。十五大在对主体和主导的含义,对怎样保证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讲得很清楚。其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问题呢?问题在于人们习惯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理解成在GDP中占优势。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社会总资产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财富,GDP是当年新增的产值。从社会总资产看现在情况如何呢?私营经济总资产为7.5万亿,个体经济6517亿合计8.15万亿,而2006年国有工商业企业总资产为29万亿,此外国有商业银行还有资产27.46万亿,如果加上国有自然资源和公有土地的资产就大得更多了,非公有经济在总资产中的毕生即使加上外资也远不能与公有资产相抗衡。因此关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在于它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持,更应当关注的是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资产而不能占有更大的GDP份额。所以十五在强调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出要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十七大强调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案例]:大路朝天——高巨谦和黄海的世纪探索

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预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企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不可预知的艰辛之路。

高巨谦和他的黄海团队回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998盛夏,中国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严峻挑战。而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6000名员工,同样遭遇了另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这个创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堪称中华民族轮胎工业发源地的老牌厂家,在这个盛夏的燥热中,喘息着几尽走向了生命的尽头。高达十几个亿的债务,使得黄海处处亮起告急的红灯:原材料告罄,成品库被贴上封条,市场被挤占,人才在外流,管理在滑坡„„黄海就像一只搁浅的老旧的驳船,已经没有力量发出最后的吼声。

高巨谦就是此时被推向这只驳船的舵手之位的。没有人能相信,黄海除却“善终”的命运,还会有其他的出路,这使得高巨谦的赴任,充满了凝重与悲壮。但高巨谦心犹不甘。

黄海人没有想到,高巨谦的第二次创业竟包含着如此撼动人心的气魄:股票上市,争取国家16个亿资金的270万套子午胎技改项目,债转股,打造一个全新的橡胶工业园,建立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不是远期计划,而是近期目标。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吗?高巨谦沉稳地回答:“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经过不断的努力,黄海上市了。高巨谦借“上市”之手,外塑黄海形象,内推企业深层次改革,并以“上市”聚民心、增信心。

[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就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的多种形式,就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参股所有制经济形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短时期内迅速集中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聚的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改革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学、现实生活中感知) 非公有制经济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经济成分等。

四、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一方面,没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没有其他所有制经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就其经济性质来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步骤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0分钟)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这是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第三,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旧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劳动差别,是按劳分配存在的直接经济原因。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三、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深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主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一是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二是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三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的关系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案例]:“未富先老”的挑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接近7.0%,2002年底则为8.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预计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

国际上一般认为,65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比例超过7%就进入了所谓的老龄化社会或者说老年型国家,达到14%以上则称为老龄社会和老年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一般以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增长到14%所用的时间来表示。以此计算,英国花了45年,瑞士花了50年,美国花了65年。作为后起发达国家的日本,在1970年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其老年人口比例从7%增加到14%仅用了24年左右的时间,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然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口老化高峰的至少前20年-30年,必须建立适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进行足够的基金储备,以应付人口老化的高峰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上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时出现的人口将在2020年前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届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会突然加速而逐渐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这样算来我们的准备时间恰好有20年-30年时间。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原则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步骤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5分钟)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任务。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所以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它具有如下特点: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和紧迫性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问]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建设新农村是对我们党“三农”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第二,建设新农村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第三,建设新农村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新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曾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应当说,这样的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提出的历史背景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四、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六、积极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经济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下节讨论课,让学生自己讲,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腐败、就业、环境污染等

推荐第10篇:毛中特版第八章教案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设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一步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强调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也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包括后来八十年代,家里如果要购置电视机、洗衣机还得找人托关系。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经济体系大多是市场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但仍有部份国家如古巴、伊朗、朝鲜采用计划经济。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财、物都集中在中央,由国家进行统一调配,所有商品的价格也都是由国家规定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计划经济的某些特点显然不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我国当时还要发展计划经济?这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决定的。

1、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体上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各国都建立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比如苏联,计划经济使得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免受影响,因此,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这种经济体制。

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解决我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它在社会经济规模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还比较简单,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处在外部被包围、封锁的情况下,对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制止战乱,奠定工业化基础,均起过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我们的是苏联,当时的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无疑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时苏联的领导人包括列宁、斯大林等都主张实行计划经济,而苏联为什么会选择计划经济呢?

科学社会主义之前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它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书中展示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没有商品,没有交换,更不要说剥削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并没有看到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的诞生,所以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也提到了没有商品、没有交换、没有货币等,所以,在马恩之后,列宁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认为的,再之后,斯大林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苏联模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阐释了同为社会主义的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

第二、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第四、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这些严重的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3.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制改革探索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时指出,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是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可能存在。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此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计划经济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体系,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我国的经济改革一直以来就是在抛弃计划的体制。经济改革最早是1978年从农村开始的,改农村公社的高度统一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开始了城市工业的改革。国企改革后来成为经济改革的中心,一直延续到现在。

计划经济体制除了经济方面外,还有社保、医疗、教育等一些社会方面。我国的改革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大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并良好发展。目前面临较大的问题正是社保、医疗这些公共部门方面。如看病难、社会保障落后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亟待解决。

4、市场经济理论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指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理论要点: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中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6、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 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7.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

二是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三是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 四是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

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形成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单一公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P147)

(二)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实践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的统一起来了,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p147) 2.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和国有成分。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

(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就业贡献超过80%。

(3)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

一方面是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狭窄、实际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犯等经营环境和条件问题;另一方面是经营模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治理方式弊端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不够等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首先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决定的。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劳动力的解放和发展。

其次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当生产力水平较低,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时,不能按需分配。

再次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1.生产要素的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2.生产要素的分类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动要素分配;

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决定的。它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有利于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条件,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定义及内容: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集约型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的方式。

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 1.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2.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4.“四化”同步发展

(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

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发合作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次,人民利益的协调和意志的凝聚需要党的领导。

最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治国才有可靠的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和重要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法制的轨道上推进,要使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有普遍的效力和至上的权威。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作为重要目标和根本方针。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其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它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作用、职能、历史使命相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它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⑦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

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观点——双服、双百、双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新世纪以来突出文化建设的位置,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第二,坚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四,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五,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新时期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全民族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人们的道德良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2.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第一,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二,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四信”建设;

第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3.发展教育和科学

(1)发展教育和科技的原因 (2)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现状 (3)教育科学的作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什么是文化强国。2.怎样建设文化强国

第11篇:中特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两大主要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 (1)实践特色 (2)民族特色 (3)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要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三.为什么说中国既没有搞“三权鼎立”的政治基础,也没有搞“三权鼎立”的经济基础?

(今年老师的PPT)1.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鼎立”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三权鼎立”不适合中国国情。

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同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语这种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否定“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

3.“三权鼎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

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三权鼎立”在分权和制衡权力方面有积极意义,对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权力腐败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但是它也存在严重的弊病,主要是导致相当一部分权利在相互牵制中抵消,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综上所述。我国不适合使用三权鼎立的政治体制。我国现行的制度在宪法第一条就有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权分立体制不适合我国的的国体。 (去年的答案)

1.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3.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综上所述。我国不适合使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我国现行的制度在宪法第一条就有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涵义和形式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展开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一是政党协商,二是人大协商,

三是政府协商,四是政协协商,五是人民团体协商,六是基层协商

五、当前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制度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自己在扩展一下)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八、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九、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怎么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不仅渗透到意识形态的所有部分当中,而且决定着它们的内容和性质,对整个意识形态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作为社会气候的“晴雨表”,社会思潮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企望思想文化“纯而又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潮起潮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

怎么做(论述)

第一,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发展运动规律。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提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结合起来,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度和影响力。

第三,要积极稳妥的处理观点,决不能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讲政策,主义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多做工作,积极引导,对学术问题,要贯彻“双百”方针,提成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对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

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答: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1)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

其次,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十、如何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的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伦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不断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十一、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在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其一,中国共产党正是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的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一直到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其二,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之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错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

其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做出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一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 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十二、战略机遇期:

主要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

第12篇:毛中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深刻背景

1、国内背景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政治上——混乱状态

经济上——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2、国际背景

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明显加大。

举例:1949年,我国与美国人均GDP之比为1:19,到了1978年扩大为1:43

我们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拜托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要加快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上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和性质 (1)改革开放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②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2)改革开放的性质

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什么是革命呢?一般意义上讲的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时,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二、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三、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第13篇:中特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机研1401 杨琪

2014200587 研究生生涯的第一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8个主题,分别是导论,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世界。每一个专题由最擅长的老师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同时,几位老师也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我们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和作出的努力,更有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来为我们讲解当前我国发展的现状,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让我们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深刻的认识。

最后,我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 你们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 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 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当然,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 我也是有所不足的, 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 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14篇:中特复习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答案仅供参考

一、论述题

1.参考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理论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历史观的重要表现。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实践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

或者参考二:

1 2.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2)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一:

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作用,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由它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他们总是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率领我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3)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首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确保社会的稳定。(4)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 ①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②只有中国共产党具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时期都不能动摇。

2 或者参考二:

2.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核心理念、关键举措,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党要更好履行执政使命、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的坚强决心。

第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的严重隐患,刹住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巩固了党的执政

3 基础。实践证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始终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二,党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经过长期努力,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目标、环境、布局、成就、影响的重大变化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我们党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继续深化,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更加密切,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这些都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三,解决党内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党同志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小论文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参考答案一:

新起点的‚全民新‛激起新时代的‚全民兴‛

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伟大事业新时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听完报告,三个词回荡在脑海中:‚全‛面布局、以‚民‛为本、万象更‚新‛。新起点的‚全民新‛激起新时代的‚全民兴‛:兴在成就、兴许期盼、兴怀梦想。 ‚全‛面布局,取得五年成就的‚全方位‛。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国家取得历史性变革的五年。五年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和‚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深化改革着实有效、民主法治迈出步伐、文化建设取得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成就显著、强军兴军开创局面、‚一国两制‛准确贯彻、外交布局审图展开、从严治党成效卓越。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国家立足‚全‛面发展,制定‚全‛局战略,动员‚全‛员参与,实现‚全‛民共享,全心全意,铸就全面发展。

以‚民‛为本,增强人民期盼的‚获得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信仰,是动力,是实现历史成就的中国秘密。十九大的报告中,‚民‛字重千钧,以民生为出发点,亦以民生为终结点,强烈凸显‚民生底色‛。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战略总基调,提出一系列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学有所教;‚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实现病有所医;‚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实现劳有所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实现住有所居。想的都是人民盼的,干的都是人民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

4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新时代的中国依旧不忘初心,以民为本,进一步增强人民‚获得感‛。

万象更‚新‛,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历经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万象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关系全局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新要求;中国共产党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全面统筹‚四个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更新,提出基本方略;‚两个重要时期‛明确了新征程的开启,制定‚三步走‛战略;新时代提出了全新发展的理念,完善经济体系、民主制度、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强军之路、‚一国两制‛、和平发展全方位体系。全新的时代提供全新的舞台,跟着共产党,走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

新起点的‚全民新‛激起新时代的‚全民兴‛,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 ‚兴‛怀梦想,期待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带领13亿多人民走进新时代,把握好时代,引领强时代。 参考答案二:

坚持‚五个毫不动摇‛ 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是一个举旗定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引领民族复兴的好报告。报告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作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走出哈尔滨市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将其转化为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报告体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新要求新部署上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要坚持做到‚五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不懈创新理论与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毫不动摇拥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我们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始终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融入血脉、植入灵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和国家事业迈向前进。

——毫不动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内涵、立场观点、方法路径的认识,结合哈尔滨实际大胆开展创新实践,着力破解产业结构不优、市场化和开放程度不高、体制机制僵化、创新动力不足等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蹄疾步稳地推动全面振兴。

——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任务部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的‚一条新路子‛前进方向、‚两个全面‛奋斗目标、‚四个坚持‛重大任务、‚三长三短‛辩证方法和‚五个要发展‛根本路径,着重向打造既有需求增长空间又有供给优势的新增长领域聚焦发力,着力推进动能转换、创新驱动、环境优化,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品位,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新优势,当好龙江

5 全面振兴龙头。

——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当前作风整顿活动为抓手,着力解决好漠不关心群众疾苦,对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新官不理旧账,服务意识差等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决策脱离实际、拍脑门,工作不落实、不履职尽责,工作标准低,工作不严不实不细等思想和工作作风上的典型表现,解决好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当好带领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领头人‛,不断开创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 参考答案三:

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使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上,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时时刻刻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幸福作为我们毕生的追求。

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己。非淡泊无以明志。说的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群众让我们站在台上,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得起群众的信任,要像孺子牛一样,扎根群众,服务群众。零距离的了解民情,在知晓民心上下功夫,零距离的体察民意,在和睦民风上做文章,零距离的办实事,在为民服务上求实效,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到的‚行大道,民为本,立天下‛。

在生活中,要恪守己心。《荀子•修身》里有这么一句话:‚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初心,深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使命,跟党从,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短的路都需要脚踏实地去走,再小的事都需要认认真真去做。不管身居高位还是深处大山,我们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我们都是人民的好公仆,百姓好才是好,百姓兴才是兴,百姓的幸福才是我们的幸福。

在学习上,要坚持永无止境的信念。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持学习,学无止境,加强自身的短板建设,不断给自己思想上补钙、学习上加压、能力上加油,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好实践抓住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将自己的软实力转化为工作中的硬功夫。 要有立身为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身为牛,为百姓鞠躬尽瘁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6

第15篇:中特总结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2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内涵、依据?

内涵: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的长处;顺应经济全国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依据:

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 3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

基本国情:一,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 二,从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看,中国与世界平均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世界后列;

三,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四,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环境压力大; 五 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六 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现阶段的特征: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

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4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举措?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

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举措: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对消费品生产,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

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三、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5 如何看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一、扩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

二、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

三、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五、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6 为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在我们迎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回顾我国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和巨大成就,不能不进一步认识到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正因为坚持了这一指导地位,党和人民团结一致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有了根本思想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实事求是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历史依据在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它才能指引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实依据在于,只有以它为理论基础,才能统一人民的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机统

一、不可分割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样,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也必然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历来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从而有效地防止经济私有化和两极分化。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化思想和其他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泛滥成灾,使经济体制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进而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导致私有化和两极分化。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也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由政治制度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服务的。我国实行的是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必然要求作为工人阶级科学思想体系和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使政治体制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瓦解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三)我国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也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甚至表现得相当激烈。国际敌对势力对我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分化”、“西化”,首先要用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思想对我们党和人民进行腐蚀渗透;市场经济活动所固有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中来,容易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实行对外开放,国外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会乘机传播进来;我国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会沉渣泛起。所有这些就决定了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是阶级斗争表现得相当突出的一个领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地战胜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确保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始终成为整个意识形态的主流。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势必毁坏我们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导致党心大乱,人心大乱,天下大乱,就会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 7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全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着力提升信息网络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8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別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三、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9 如何预防和惩治腐败? 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1、思想为本,防范为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反腐倡廉的强大精神支柱。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而要真正做到思想入党,就必须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严格监督,有效制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如果思想防线不坚固,经不起诱惑,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想腐败轻而易举。因此,要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

3、健全法规,制度保障。完备的法规是反腐败的强有力的保障。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其反腐败基本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成效显著。成功的原由在于其中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严密立法、严格执法和严厉制裁。要真正做到“三严”,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当前,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反腐败实践的需要。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立法建设,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第16篇: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1、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变化(从经济、文化等某具体方面)——以家乡为例

2、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社会调查——以家乡为例

3、合肥学院近两年毕业生跟踪调查

4、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5、目前农民收入或消费状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6、安徽某地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7、××地区农村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8、合肥某国企经营发展状况的调查

9、安徽某地农村乡镇企业状况调查

10、合肥某高新企业情况调查

11、安徽某地旅游业(或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发展情况调查

12、安徽某地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13、安徽某市农民工子弟上学情况调查

14、安徽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发源地调查

15、农村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调研分析——××村食品卫生调研

16、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

17、合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18、网络文化对合肥学院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调查研究

19、××村(乡、镇)农民外出打工决策分析 20、××地区文化名人与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21、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调查——以某企业为例

2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23、合肥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状况的调查

24、××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调查研究

25、大学生微博问政的关注焦点与话语体征调查研究

26、文化强国离我们有多远?——大学校园文化形态及文化生产研究

27、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社会实践地区的区情

28、社会实践地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股份制调查研究

29、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30、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31、××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调查研究

32、××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调查研究

33、农村适龄青年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地区为例

34、关于“大学生眼中的两会”的调查与分析

35、××地区农民工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

36、××地区市民(村民、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

37、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38、××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调研

39、加强和健全我省的政务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 40、(农村/城市)子女教育支出与学校收费问题调查

二〇一五年四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17篇:中特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这一主题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形成和展开的。

蔡永海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生态文明建设。分别讲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其中重点是,用北京的雾霾为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讲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蔡永海老师的讲课方式十分的幽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虽然我们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因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其中就有环境的问题。我们这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的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的浪费。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我们应该统筹发展。充分地认识到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平衡之间的利益。就像***所说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GDP,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蔡云海老师讲得很生动,环境保护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翟俊刚老师为我们讲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翟俊刚老师说他是学习哲学的,我个人也觉得,他非常像一个哲学家,讲课也非常生动有趣。整整三节课都是为我们讲述了前苏联如何从强大而走向衰落分解。苏联剧变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近几十年来,中国都在总结苏联瓦解带来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政治改革却总是在小心翼翼。苏联解体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党内思想觉悟不高,腐败严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也面临了苏联共产党的同样问题。因此***才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从十八大以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抓。小到村干部大到省委书记全都纷纷落马。前苏联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党如果不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转而搞权钱交易,腐败堕落,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被人民所抛弃。

刘玲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现在的中国又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好的发展前景,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最佳质量效益,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她首先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实践的过程。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造到列宁,斯大林 毛泽东等人的应用实践,使社会主义更加科学和完善。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刘玲老师讲课的方式比较枯燥乏味,希望其可以融入更多有趣具体的事例。就像翟俊刚老师用苏联的解体来说明党的廉洁性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由张丽蓉老师说的,张丽荣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文化建设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还举了许多诸如好莱坞大片的例子以及韩国电视剧的例子,表明我们中国的文化正在被外国的文化所入侵,欧美等国依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途中断过的。我们拥有灿烂而优秀的文化因此我们更加应该有文化上的自信,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不可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要抓。现在的中国物质文明已经十分丰富了但是精神文明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倡导,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也应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去粗取精。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宋保仁老师为我们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我觉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是公平与正义,人民都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我觉得也是公平正义,如何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很重要的。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也是一个重点的议题,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我们一切的奋斗和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关人民最根本利益。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广,人数多,这为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平衡各方的利益,这是非常考验执政者的能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老师的讲课也是很不错经济在我看来一直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老师讲得非常容易让人听懂,条理讲得非常清楚,算是上了一堂经济学入门课程,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讲关于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曾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中国的农村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激发了农村的活力,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农村发展的阻碍,这是我听到的对于家庭联产承包制非常新的一个观点,国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农村改革的大幕已经缓缓升起。我们国家的农业也即将迈向现代化的大生产。三节课的时间有限,仅仅讲了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问题,老师讲的生动形象简单易懂。

乔瑾老师告诉我们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系列的图表数据,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发展状况,也通过播放很多段视频,通过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来展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加。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中国当代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日益紧密。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世界,我觉得中国一向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走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我觉得如果老师能说一些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为我们举例子会更好,我们会更有代入感,老师给我们的无论是数据还是视频都离我们比较远,就这一点建议。

中国现代的基本国情是王美玉老师讲的,尽管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国家的最基本国情,认识并正确的判断最基本国情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基本国情从未改变,我们的发展方向也不能改变,现阶段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之希望可以实现中国梦吧!

第18篇: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理论心得体会

从入学到现在,从开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来,我通过读本以及指导书学习以来,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往往不是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可以学是到的知识,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视眼。也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说说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到的内容:

一、学习思想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也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特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所以,对于发展对象来说,深刻理解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说的,更是因为:我们党在吸收新成员的时候,必须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所以,做为发展对象,学习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也是你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党靠拢的第一步。第一步都走不好走不对的各位,以后的路你怎么走?

二、理解历史

(1)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并列。

(2)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被中国共产党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宣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样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重要的作用。

(3) 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江泽民就\"三个代表\"的理论性质和落实要求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具体而言,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4)胡锦涛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三、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特理论体系‛一个概念,但这一‚整合‛决不是三大理论现有内容的简单相加。

邓小平理论是“中特理论体系‛”的“原创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理论的“继发形态”,而科学发展观则是这一理论的最新成果,十七大论述的“中特理论体系”正是对这前后相继的三个形态的一次大“整合”。

中特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特理论体系的主要精髓在于改革、发展、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其活的灵魂。深入学习中特理论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科学内涵,理清其逻辑关系,对于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紧跟时代潮流,开拓创新,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进,开写新的篇章。

第19篇:中特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心得

北**工研*院**** 20152**008

一、总述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验研究课程,是研究生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充分的认识自己的国家,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以及领导祖国和人民不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

这门课程作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课程,在之前本科学习课程的基础上,更加充分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清楚的认识了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系统的了解了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社会等方面的理论发展,以及各领域的最新实践探索成果,充分的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性和真理性。

课程按照专题八次专题讲座的形式,更加专业的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增加了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明确了我们作为社会主义青年的目标,激发了我们为中国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都应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必要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为党和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方向,将自己融入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二、学习心得

1、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课程第一讲为课程的导论部分,老师详细的介绍了当代中国的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通过不断 1 的实践和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是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而不断实践出来的、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充分考虑了国内发展的实际状况,特色鲜明实践可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一次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进步性的改革,使其适用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道路表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通过不断的发展最终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梦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断的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区别于其他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提出理论和实践,回答了中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明确了党和国家的基本性质。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坚持改革开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意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认识理论把握基础,不断的为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二讲老师主要讲述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世界的主题始终是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出现,我们要把握国际社会发展机遇,和平稳定的发展经济,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有十四个陆上邻国,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隔海相望,中国应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和平合作、稳定发展,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本道路,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国际舞台上始终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稳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方针,但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在国际问题面前,我们可以坐下来谈判,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也在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中国也必须处理好和其他大型国家的关系,例如深化中-俄发展关系,构建新型中-美大国关系,不断挖掘中欧合作潜力,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共同解决日益突出的人类共同安全问题,努力化解冲突和平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始终维持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按照和平发展原则,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加强政治互信,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中国在国际舞台角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中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同中国一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

3、政治建设

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是决定国家发展的上层建筑,第三讲老师对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为例,强调了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断深化改革国家政治制度,以符合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需求。改革政治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问题,不断调整政治结构体制。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始终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完善政治权力机构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深化民主改革,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人民民主权利。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始终坚持依法治国政策,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保障,是国家稳定平稳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基础。必须严格执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政策,推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和司法体制,在生活中严于利己遵纪守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法律法规体系,尊重和敬畏法律法规,全面依法治国。

4、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第四讲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面对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老

3 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大跃进时期所犯的错误为落脚点,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从实际情况和基本国情出发,认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基本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从实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的革命时期,先进的革命党人认清了中国的现状,深刻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国家的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出现了偏差,造成了许多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人正确的把握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新形势下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同时认识到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产业形式和产能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还需建立健全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在发展水平上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收入分配差距还未减小,关乎人民生活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还存在较多问题,必须加快改革措施,持续平稳公平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国家不断持续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在遇到问题时面对问题、把握问题,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政治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国家层面上的发展和进步的正确方法,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5、文化建设

第五讲主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讲解,老师以西方主义国家对前苏联的文化轰炸,对整个苏联文化潮流的影响,表明了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要始终坚持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理论。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始终坚持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家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中,实现中

4 华名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陈出新。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统一思想文化战线,不照搬西方国家,走出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有鲜明的特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出发,明确了我们建设怎样一个国家的根本目标;自由、平等、公平、法治从社会司法体系出发,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公平的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自从个体出发,指导人民思想向着正确道路前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6、生态文明建设

第六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介绍,老师以生态文明宜居之都建设为切入点,以互动的方式让我们写出我们自己心中的宜居之都,并写出当前北京如果作为宜居之都所欠缺的条件和改进方法提出建议。生态文明作为我们生活的外部重要环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和努力,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不断改善生产结构和产业优化,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循环利用。作为化学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意识到环境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为我们提供生活必须的物品和生活环境,我们必须爱护爱惜生态环境。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注意 资源节约,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畅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企业应该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立足长远建设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可持续发展政策,优化国土空间和开发格局。

7、社会建设

第七次课程老师在开始讲课前,首先提问我们社会的定义是什么,让我们阐述什么是社会,以此为切入点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相关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个体间的存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便是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下形成的一个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内容十分丰富,牵涉到社会各个领域,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要始终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平和的宗旨,人与自然始终和谐相处,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历史,是和会持续平稳的进步,加大城乡协调力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在中国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内部矛盾,利益差距也在扩大,利益冲突有所加剧,这是人民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进一步最求。中国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制度,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处理好人民内部关系。

8、经济建设

第八讲老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进行了介绍,围绕经济建设的两个关键点进行讲解,阐述了经济制度和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解。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有主体地位,这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他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能合理性,私有经济增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活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需求。

经济制度影响经济体制,同时经济体制反作用于经济制度,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活力,是经济发展必须追寻的价值规律。市场经

6 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为协调重大经济比例关系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更好的发挥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使经济建设的各项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生化改革经济制度,调节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不断努力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财税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三、总结与评价

通过八次专题讲座的课程学习,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充分的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增强了我们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而努力的意志。作为研究生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我们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自己的国家,认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课程的最后两节课作为研讨课,通过我们自己对国家建设各方面的了解,学生自行讲解的方式,更加真实的反应了我们的思想文化水平,通过对国家建设方面问题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面对的问题,认识了我们作为新生的一代需要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责任与义务。

通过写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的学习体会,对各个专题的体会进行总结,让我们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游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本的解读,让我更加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含义,这门课程在本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结构内容,使我们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是贴合实际的案例或实际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介绍。通过案例分析或问题讨论,加深了我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更加体现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研究意义。

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不同老师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风格的讲解,加深了我们的认识,也增加了课程的专业性和学习乐趣性,在此感谢八位老师细心有趣的讲解,让我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2015年11月17日

第20篇: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理论心得体会

从入学到现在,从开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来,我通过读本以及指导书学习以来,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往往不是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可以学是到的知识,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视眼。也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说说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到的内容:

一、学习思想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也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特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所以,对于发展对象来说,深刻理解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说的,更是因为:我们党在吸收新成员的时候,必须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所以,做为发展对象,学习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也是

你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党靠拢的第一步。第一步都走不好走不对的各位,以后的路你怎么走?

二、理解历史

(1)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并列。

(2)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被中国共产党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经济文

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宣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样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重要的作用。

(3) 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江泽民就三个代表的理论性质和落实要求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具体而言,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4)胡锦涛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三、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特理论体系?一个概念,但这一?整合?决不是三大理论现有内容的简单相加。 邓小平理论是“中特理论体系?”的“原创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理论的“继发形态”,而科学发展观则是这一理论的最新成果,十七大论述的“中特理论体系”正是对这前后相继的三个形态的一次大“整合”。 中特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特理论体系的主要精髓在于改革、发展、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其活的灵魂。深入学习中特理论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科学内涵,理清其逻辑关系,对于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紧跟时代潮流,开拓创新,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进,开写新的篇章。篇二:中特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具体学习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并填充了我以往空洞的理论认识。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因为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而逐渐发展出的理论。

从国家层面来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它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我们党和人民指引了方向,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财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再对我们研究生而言,我觉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们有如下帮助。

首先,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祖国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了解。只有深刻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能认清国情、明白是非,这也是党赋予我们的一项刻不容缓历史任务。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告诉我们在科研中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胡编乱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导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永不僵化用不停滞教育我们要敢于突破思想的牢笼,不能被固有的知识所禁锢。学习中特我收获很多。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篇三:学习毛中特的心得体会 学习毛中特的心得体会 小时候,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几乎每家每户堂屋最显眼的位置总会看到一幅长得一摸一样的墙画——毛泽东画像,那时候搞不懂为什么这个人这么受崇拜,后来明白了。他不仅是一个满腹谋略的军事家,更是一个才气纵横的思想家。

曾经多次读过一本外公留下来的《毛泽东传》,书本有点泛黄,散发着陈年的味道,里边有不少外公写的笔记,令我惊异的是,一篇不到200字的文章,竟然可以挖掘出如此多的东西,他的创见及战略远非常人所能及的,怪不得当时都把学习毛泽东思想看成必修课,掀起了一股思想热潮。几十年后的我们,远离了革命战争年代,仍然在学习着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毛泽东思想,可见它的价值非同一般。 今日和同学们讨论学习过后,更是体会尤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继承先辈的优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用有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承担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它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史论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其二,则是与现实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发展的学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学生充分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这对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关和深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使之成为更自觉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新的世纪里,立志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令我感慨颇多的是我们的课堂也不是一味的是枯燥乏味的讲述大道理,而是结合实际更多的将生活中的事情与书本中的知识相结合,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我们都可以参与进去,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冷静的聆听与思考书本中的内容,对我影响很深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课,同学们更多的讨论时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其实在当代物质丰富的社会我们讨论这个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在精神方面得到指引,不要把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当做是对的,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拥有高尚的灵魂,做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每个公民都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准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理论探讨、演讲等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与行的分离,在学习生活上则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总的来说,他们的自立意识增强了,协作意识降低了。

面对二十一世纪,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首要的就是转变思想。我们应该在总结和继承原来工作经验的同时探讨新的工作方法,解决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提高能力,青年学生只有书本还很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 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 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此同时,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党把振兴民族的重任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在搞好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把学校、社会和家庭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促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篇四:中特学习心得体会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回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不仅指明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阐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使我深深的明白,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从建国前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之一,经济情况对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1)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3)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4)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后,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您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篇五:中特学习心得体会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收获 本学期是我作为研究生的第一学期,也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学期,本学期的中特理论学习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收获很大,下面选择几个方面简单的做一个小结。

一、丰富了知识

首先,我要说的一点就是这学期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丰富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识储备。懂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

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而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我在了解了我党的发展之路后,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所扛的责任之重大,提高了我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水平,让我获益匪浅。

二、学会脚踏实地

其次,这门课让我体会到了我确实应该严于律己,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存有 幸心理。这门课的上课时间是每周三的早上8点,随着天气一天天的变冷,起不了床的症状就一天天的严重了。本以为老师第一节课不会点到,就安安心心的睡过去了,可是不幸便随之而来,于是,从这以后,我便吸取教训,坚持每周按时上课,这样过了几周之后,发现一切相安无事,于是心里的小算盘便又开始琢磨上了,这么久不点到应该没事吧,于是,又一次,睡过了头,但是,不幸再次降临......于是我便成为了我们班仅有的几个点了两次到都没到的学生,成了老师眼中十恶不赦的坏孩子。

这件事给我了一个很大的教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学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过程,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站不住脚的。老师的两次点到,让我从本科时期同学眼中的乖乖女一下子变成了如今只会逃课的坏学生,也犹如一个当头棒喝,敲醒了还沉醉在以往的成绩中而有点得意忘形的我,及时将我拉回了正道,可以说这是我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个意外收获,但却是对我了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收获,所以我把它列在这里,它就是我以后避免犯错的一个警钟。

三、学会思考

除了学习到理论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意外,我相信不只是我,很多同学都会列出这一点,那就是学会思考。我们是学数学的,别人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的一个过程,我不否认,这确实是。而我们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以为自己真的会比一些人强一点,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但是,在您的课上,我们又再一次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学到的所谓的思维能力,只运用到了去解决一个真正的数学题目上,并不能完全自如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譬如在回答您留下来的思考题时。而我想这种问题的存在,可能就是我们大家心中还没有一个该如何去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意识,到后来,在您的教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这种思考的意识,慢慢的,我想这种意识会成为我们思考的一种习惯,如果这样的话,我相信在我们以后的人生路上,很多东西将会变得不那么困难。

四、重新认识自己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自己有必要提出来的就是,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让我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的班级可谓是群英荟萃,藏龙卧虎。本科的时候在自己的学校可能还算得上优秀,四年积攒下来的优越感让自己都变得有点飘飘然了。但到了这,更好的学校,更大的舞台,才逐渐发现,原来比自己优秀的人还举不胜举,自己只是这偌大的学校中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了,要想在这个学校里闯出一点成绩,那及时的调整心态就变得尤其重要了。研究生课程大家都开始变得很低调,但是唯独在您的课堂,大家会异常积极地发言,或许是大家对于您提出的问题真的有很深刻的见解想要跟大家分享,也或许是您那“学号是......”三个字刺激了这一切的发生,当然我们很乐意相信事实是前者。但不管是为什么,至少在这个过程中,能体现出一部分人确实是认真思考了,而且说实话我真的自愧不如,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说不了那么好,可见我和他们很多人都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我及时的调整心态,以便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未知的挑战提了个醒,让我明白,我已经没有时间懈怠,新一轮的挑战已经开始,短暂的休憩和调整之后,我必须振作精神,革命尚未成功,我还仍需努力啊! 最后我想说,对于我的两次缺席,我确实感到很抱歉,同时很感谢您对我的宽容,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

中特教案模板
《中特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