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特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5: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特

二、专题研究题

1、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随着整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渐进发展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阶段一:1979年到1982年。主要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的权利下放。一方面,扩大了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这一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没有摆脱传统管制型政府的思维模式,改革仍然在计划经济的审批制度圈子里徘徊。(2)阶段二:1983年到1988年。将重点放在下放权力、减少审批层次上,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政组织结构,精简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等目标。(3)阶段三:1993年到1997年。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职能管理部门,减少具体行政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要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4)阶段四:从1998年至今。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广泛而深入的发展阶段,在历次行政审批改革的基础上,本次改革注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也在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成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1)健全机构 清理项目。为适应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需要,取消了原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监察部牵头、中央编办和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组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国务院部门的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五轮全面清理,逐项进行审核论证。在工作中,坚持把取消调整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坚持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改革有机结合,坚持完善审核论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在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对国务院部门拟新设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严格把关。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设行政审批项目审查论证机制。(2)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全国已建立行政审批配套制度8000余项。目前,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各地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2800多个,省、市、县、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对违法设立审批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督促有关部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3)改进方式 提高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了依法行政,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强了政府管理创新,坚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减少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蔓延,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

存在问题:(1)权利分配问题导致行政审批权难集中,其实质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2)审批授权问题导致改革难实施。主观上:部门领导不愿削弱自身权利;客观上:法律法规、行政问责、监管制度不健全, 窗口工作人员资质参差不齐,领导不敢下放权利。(3)上下不对应问题导致改革难推进。从省一级到县一级都在进行改革但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单干状态,上下不对应缺乏统一领导与指挥,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实现上行下效。(4)行政审批事项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改革难彻底,主要表现在对非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上,具体表现为:事项不清、设定权限混乱、审批期限不明确、审批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审批方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责任约束等。

解决:1.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规范和监督3.做好取消、调整和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工作4.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法》的配套制度

5.清理规范和培育发展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2、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为两部分:(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种根据个人劳动差异分配基本生活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超过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部分采取福利分配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下的特色是平均主义,个人收入差距不大。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1987中共十三大召开,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阶;1987-1992中共十四大,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阶段, 1992年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十七大及其之后的改革 :08年个税起征点1600调至2000,09年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10年个税起征点2000调至3500,12年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成就:(1).建立并实施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相适应,建立了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微观自主:家庭联产承包,绩效工资等 ;宏观调控: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新型合作医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 初步建立起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 (3)广大居民的收入状况得到显著改善,1978-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至1.57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至4007万。

问题:收入的不平衡性,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现行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初次分配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仍然发挥作用;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国家在初次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缺失;

二、再分配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税收制度不健全,限制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3、我国人权保护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也不断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权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纵观我国人权保障经历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历程及成就:

1978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中国人权保障新“原点”;1982第四次修改宪法,在宪法中列举了28种公民权利;1991年,国务院有发布首份“人权白皮书”,从此人权被称为“伟大的名词”;2004年,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2007年,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党章,十七大报告中赋予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等多种新人权; 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12-2015)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二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这个计划对今后四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划。

问题:司法领域人权保障不完善;人权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立法方面还存有空白;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对保障人权方面认识不足,侵犯人权现象时有发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法律规定不够具体且措施不得力;保护人权财政投入不足

完善途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约束政府权力,形成有限政府;推进司法改革,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建立专门人权机构;加强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加强对干部和执法人员人权保障的教育

4、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和趋势

问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尚未形成;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包括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还不到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尚需加强;群众根本利益问题的解决方式;地方和基层社会管理责大权小问题

趋势:

从片面到全面: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从片面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

从管理到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要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的转变

从一元到多元:在管理主体上,要实现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的转变

从控制到协商:在管理方式上,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实现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的转变

从事后到事先: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的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

从简单到综合:实现从简单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转变。

5.我国反腐败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

1、历程:

第一阶段:轰轰烈烈反腐期 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出台多项措施打击和惩治腐败。第二阶段:腐败滋生蔓延期大致发生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对内改革、对外

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经济领域里开始了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腐败主要表现在商品、信贷和外汇等“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腐败现象在这些行业或领域及一般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蔓延起来。第三阶段:腐败泛滥期大致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已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经济领域里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不完善,使得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制度的漏洞,“权力”往往与“资本”结合在一起,利用制度上的漏洞疯狂地聚财敛财。而对腐败的打击则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多是被动的、防御性的。第四阶段:腐败分子开始受审的高峰期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明显的加大了反腐力度,开始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党纪国法相继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定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

2、中国反腐现状:腐败现状特点:腐败范围越来越广。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窝案、串案明显增多。 “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取得成就:

(2) 依法查处了大量的违法违纪案件,捍卫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在战略上反腐败的斗争实现了三个转向: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群众运动反腐、权力反腐逐步转向制度反腐,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3)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反腐倡廉的路子,并形成了共识: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而,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4)纪检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地方纪委虽然仍由同级党委领导,但不再强调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二是组建了专门的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三是对各部委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直接领导。这使纪检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纪检查机构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5)反腐败的十大具体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6)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取得很大成效2003年中国人大批准了由140多个国家缔结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从而奠定了与各国联手打击外逃贪官的国际法基础。(7)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存在问题(中国目前的反腐形势)

(1)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中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腐败案件,大大高于最后得以处理的案件,而且这个“呆账”仍在以一定的速度积累。(2)窝案、串案、集体腐败越来越多。(3)贪官外逃和资本外逃十分猖獗。(4)外企腐败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华跨国企业逃税总额每年高达300亿元。目前中国已批准成立40多万家外资企业,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手段逃税和避税,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5)腐败分子前仆后继,顶风作案突出。尽管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但顶风腐败十分突出。(6)“一把手”腐败。

(7)徇私渎职的腐败行为相当严重。因循私渎职和官僚主义等,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行政腐败直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8)腐败向各个行业蔓延,发案部位网状延伸。由传统的单位内部犯罪,演变为带行业、系统特点的犯罪;由原来的主要是生产、生活原料领域犯罪,发展到主要是生产要素领域犯罪;由以往主要是一般行政管理部门发案,蔓延到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和掌管人财物的要害部门发案。(9)腐败形式花样翻新。犯罪集团和腐败分子打着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旗号,用表面合法的形式掩盖其腐败行为。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很大。 反腐对策建议:

 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

拔任用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四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和“零容忍”的原则。

 以法制保障反腐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

1完善法律体系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2严格执法: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舆论监督本身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

6.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与确立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两大历史事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本阶段主要成就其一,确认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使民主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扩展至全体人民;其二,创建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并扎实地推进民主参与的实践;其三,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二)第二阶段:1957—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偏差和失误。由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萌芽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造过程中,并强烈地受到苏联的影响。在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影响下和“左”的思想的干扰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经

受了冲击。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三)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陷入混乱和遭到破坏。这一阶段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大民主”运动阶段,也是“为民作主”代替人民民主阶段。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曾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的衰败(四)第四阶段:1976—1997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恢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978年12月至1989年4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时期;1989年5月至199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与深度发展时期。(五)第五阶段:党的十六大至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了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机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主要成就

1.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具有最广泛基础的民主制度。

2.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4.9)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因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建设。

3.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确立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5.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的总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新的政府职能体系已初步形成,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6.拓展基层民主建设, 健全公民权利保障制度

基层民主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是密切联系的。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国有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近年来, 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险;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扶贫制度; 建立个人生活保障线, 切实保障的生活水平; 对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 保护这些人的基本权利。

7.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加强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第二, 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日趋完善。第三, 法律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 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与民主建设的实践之间的矛盾: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存在民主工具化、手段化倾向,没有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从而导致实践上的偏差。二是对我国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思想认识不足,把民主政治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使得主观脱离客观,缺乏严肃的理性思考。三是对西方国家民主,不是盲目追寻就是一概否定,对民主在我国的运行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四是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公民参与意识和意愿不强,参与能力水平不高。

(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的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而言,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臃肿庞大的党政机构、等级授权的干部制度、林林总总的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还没有根除,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人治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着重实质民主、轻程序民主的问题,注重民主的内容,忽视民主的实现形式,加大了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难度。

(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矛盾

我国民主政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政治参与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基层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居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通;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缺乏力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方面缺乏制度规定。《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妨碍着一些民主措施的有效落实,这些不足都影响了人们诉求的表达、权利和利益的实现。

(四)公民政治权利的多维与监督缺位的矛盾

在民主实践中,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缺乏具体法律保障。在监督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民间组织力量薄弱,法规不完善,权利监督机构不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操作性,人大和政协存在“虚位化”倾向,监督往往只停留于搞调查、听汇报、作批评、提建议,因而弹性大、刚性小。监督机制虚置,政治监督不到位,难以形成

有效的制衡机制,这也是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体制机制根源。

四、原因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尽管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高度民主还很远,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原因——经济基础不发达

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公平、效率、竞争、民主、法制等进步政治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育还不成熟,整个社会缺乏发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限制了公民现代政治观念、政治意识的生成,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二)政治因素——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的来说还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着弊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显得严重滞后。权利过于集中,社会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司法缺乏独立性,行政管理体制中仍存在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三)制度因素——民主制度不健全

制度建设是扩大人民参政、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是一些有关民主践行的具体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存在人民群众民主权利行使空间小、落实难的问题,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法制建设方面,法制不完备,法制意识薄弱,重人治、轻法制的现象突出,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启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必须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三)必须用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四)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人文基础

(五)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Add:如何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总结几个原因:市场经济发展;收入机制不完善,如灰色收入;垄断——认为造成不公平竞争;个人能力或努力程度的不同;西部农村基础弱

一、知识题复习提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动力

2、四个尊重的内含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途径、举措

4、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6、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意义

8、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9、党的建设的五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特

中特思考题

毛中特

中特心得

中特复习资料

中特总结

毛中特

中特心得

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学习心得

中特专题
《中特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特理论专题 中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