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初中计算机课程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25 08:33:0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等同于计算机课程吗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等同于计算机课程吗?

作者: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0-11-26

作者:周明莉

自然是不等同的。

首先,从两者的范围来看,信息技术是大大地大于计算机课程的。信息技术是人类以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储存、舆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等。而计算机课程则着重于专业性质和内容,其涉及面包括计算机文化、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等,因此它的重心在于专业,比如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计算机编程知识、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等等。从上可以看出,计算机只是信息技术的其中一个部分而已。

其次,从两者对于学生的要求来看,也是大大不同的。计算机课程主要针对于专业人士,比如大学生,他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研究计算机的各个方面,从原理、性质、软硬件,再到应用,维护等等,要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要做到技巧娴熟,精益求精。而初中信息技术,它主要针对于初中学生,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一旦跨入初中后,课程任务相对于小学来讲,变得更为复杂和繁锁,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就会将精力放在其它学科上面,再加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参加任何规模的考试或者考核,最多也就是到了期末本学科教师进行简单的考查,所以初中生们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心态,认为就是一门让他们放松的 “娱乐”课。因此,这门课程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是不宜特别高的。但从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角度出发,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对学生一般要求的同时,也要端正他们对这一学科的思想态度,认识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能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计算机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发挥实际的用途。综上,我认为这两者是大大不同的。

推荐第2篇:计算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案.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一两者作用:查看、组织与管理本机中的文件系统 (二“我的电脑”窗口结构

1、窗口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智能式任务菜单、文件区(共

用文件夹、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状态栏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2、文件、文件夹与驱动器 (1文件与文件名

A、数据的存在形式。指代。 B、文件名:主文件名.扩展名

C、主文件名小于255个西文字符长度,不能用:\\ / : * ? “ >

E、显示隐藏扩展名:“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2文件夹

A、查找与管理文件

B、树状(子文件夹 (3磁盘与驱动器

A、磁盘:存放数据的硬件设备(硬盘、软盘、光盘… B、驱动器:读写磁盘的设备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3、工具栏的操作

(1按钮:后退、前进、向上、搜索、文件夹、查看 (2显示:“查看”—工具栏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三文件与文件操作

1、选择(工具:鼠标、Shift、Ctrl

2、文件、文件夹任务菜单 (1新建(右键

(2移动( Ctrl+X—Ctrl+V (3复制(Ctrl+C—Ctrl+V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4重命名(F2 (5删除(Del (6共享(“文件”

(7发布到Web(MSN

二、查找指定文件 (一打开最近使用的文档

1、“开始”—我最近的文档

2、改变文件的关联程序:右击文件—打开方式

3、显示与隐藏:右击“开始”—开始—自定义—高级

二、查找指定文件

(二搜索功能的使用(“开始”—

1、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2、通配符 (1?:任意一个字符 (2*:任意字符串

三、回收站

(一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打开回收站—选择—任务菜单—恢复此项目 (二清空回收站:打开回收站—任务菜单—清空回收站(Shift+Del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一本章总结

1、在“我的电脑”中对文件(夹进行移动、复制、删除、更名、发布到Web等 操作,创建自己的文件夹结构

2、在回收站中,对项目进行恢复或彻底删除

3、通过搜索查找指定的文件,学会使用通配符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二作业

1、在“我的文档”文件夹下创建如下图所示的文件夹结构: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2、在桌面新建记事本和画图程序两个文件,将记事本文件复制到“工作文件” 文件夹下,将画图文件移动到“个人照片”文件夹下。

3、将“我的文档”设置为共享文件夹

4、查找符合下列条件的文件: (1文件名以A打头,扩展名为.bat的文件(2扩展名为.txt的文件 (3文件内容中包含词组“计算机”的所有文件 (4最近3个月生成的,扩展为.bmp的所有文件 第三讲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

一、整理桌面

二、控制任务栏

三、整理“开始”菜单

四、改变屏幕显示

五、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整理桌面

(一图标的显示设置及清理:桌面空白处—右键—属性—桌面—自定义桌面 注:快速显示桌面—Win+D(快速启动栏 (二创建快捷方式图标

1、右击—发送到

2、桌面空白处右键—新建—快捷方式

一、整理桌面

(三快捷图标更名及删除

1、更名:选择—F2

2、删除:选择—Del (四移动与排列图标

1、移动:左拖

2、自动排列图标:桌面空白处右键—排列图标

二、控制任务栏

(一移动位置:左拖任务栏空白处 (二改变高度:左拖任务栏边缘 (三隐藏: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属性 (四向快速启动栏添加/删除图标

1、添加图标:左拖图标至快速启动栏

2、删除图标:右击图标—删除

三、整理“开始”菜单

(一设置程序显示数目(显示小图标: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属性—开始菜单— 自定义

(二添加/删除程序

1、右击程序—附到开始菜单

2、删除程序—右击程序—从列表中删除

四、改变屏幕显示 右击桌面空白处—属性 (一桌面背景:桌面 (二屏幕保护程序

(三屏幕刷新频率:设置—高级—监视器

五、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本讲总结:本章的目的在于使每个用户都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符合自己需 要的工作环境 (二作业

1、在桌面(快速启动栏、开始菜单添加画图程序的快捷图标,并画一幅画, 将其设置为桌面墙纸

2、将任务栏放在桌面的左侧位置

3、设置“开始”菜单中显示7个程序,并改为小图标显示。第四讲 Windows附件

一、应用软件及基本操作

二、其它附件的使用

三、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应用软件及基本操作

(一启动附件:“开始”—所有程序—附件 (二写字板

1、段落:Enter

2、自动换行:“查看”—选项—多信息文本

3、选择文字:左拖抹黑(Shift

4、格式设置:选择—格式工具栏

5、移动与复制:选择—Ctrl+X(C—定位—Ctrl+V

6、保存:“文件”—保存(Ctrl+S

7、关闭:Alt+F4

8、打开:Ctrl+O

二、其它附件的使用 (一计算器

(二媒体播放器(娱乐

(三造字程序

三、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本讲总结:本廛通过列举具体的程序,进一步熟悉Windows的基本操作,包括 打开、关闭程序,在程序间复制资料等 (二作业:

1、启动画图程序并画一幅画,保存,并设置为墙纸。

2、打开写字板,写一篇自我简介,将画复制过来,保存在E盘自己名字文件夹下。

第五讲管理与控制Windows

一、软件与硬件管理

二、提高Windows系统性能

三、磁盘管理

四、本讲总结与作业设置

一、软件与硬件管理

(一更改系统日期和时间:双击通知栏中时间 (二添加/删除程序:“开始”—控制面板

1、更改或删除程序

2、安装程序

3、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

一、软件与硬件管理

(三安装打印机:“开始”—打印机和传真 (四用户帐户(“开始”—控制面板

1、创建一个新帐户

2、更改帐户

3、删除帐户:右击我的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右击用户名

4、切换用户:“开始”—注销

二、提高Windows系统性能

(一获得远程帮助(前提:连接到Internet

1、设置邀请权限: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远程

2、发出邀请:“开始”—帮助和支持—请求帮助—电子邮件

3、接受邀请:接收邮件—附件

二、提高Windows系统性能

(二系统还原(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系统还原

1、创建还原点

2、进行系统还原

(三文件和设置转移:附件—系统工具—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新、旧计算机

三、磁盘管理 附件—系统工具

(一备份(还原数据 (二磁盘清理 (三磁盘碎片整理

四、本讲总结与作业设置

(一本讲总结:本讲主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Windows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管理, 是提高性知识。应掌握的内容有:安装应用程序、添加打印机、系统还原、磁盘

清理 (二作业:

1、修改系统时期

2、添加一个打印机并删除

3、对存放工作数据的硬盘进行清理 目录

第1讲 Word基础知识 第2讲行文过程 第3讲表格处理 第4讲图文混排 第5讲编辑长文档技巧

第6讲 Word的高级应用 第1讲 Word基础知识

一、Word功能作用

二、Word界面

三、Word的启动

四、新建Word文档

五、Word文档的保存

六、Word的退出

七、文档的打开

一、Word功能作用 (一文字录入与编辑 (二表格制作 (三图形处理 (四处理长文档 (五协同工作

二、Word界面 (一标题栏 (二菜单栏

(三工具栏(常用、格式

(四标尺(水平、垂直 (五编辑区(插入点 (六滚动条(水平、垂直 (七视图标签 (八任务窗格 (九状态栏 (十Office助手

三、Word的启动

(一“开始”—程序—MS Office—MS Word (二“开始”—运行—WinWord

四、新建Word文档 (一Ctrl+N (二常用工具栏—新建空白文档 (三“文件”—新建(任务窗格

1、空白文档

2、根据模板新建

五、Word文档的保存 (一保存新文档

1、Ctrl+S

2、常用工具栏—保存

3、“文件”—保存、另存为(F12 (二保存修改过的文档

1、直接覆盖保存(保存

2、另生成一篇文档(另存为

五、Word文档的保存

(三自动保存(“工具”—选项—保存 (四加密保存

1、“工具”—选项—安全性

2、另存为—工具—安全措施选项 (五保存对话框操作

1、保存位置

2、文件名

3、保存类型(Word文档—.doc、文档模板—.dot

六、Word的退出 (一退出应用程序

1、“文件”—退出

2、标题栏右侧—关闭按钮

3、Alt+F4

(二关闭窗口

1、“文件”—关闭

2、菜单栏右侧—关闭窗口

3、Ctrl+F4(W

七、文件的打开

(一“文件”—打开(常用工具栏 (二Ctrl+O 第2讲行文过程

一、准备纸张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四、保存与输出打印

一、准备纸张 (一“文件”—页面设置

1、页边距

2、方向

3、纸张

(二文档视图(查看和操作屏幕的形式

1、切换

(1“视图”— (2视图标签

一、准备纸张

2、视图介绍

(1页面:所见即所得的工作视图,显示对象最完全(默认视图 (2普通:简化了页面布局,便捷文字录入、编辑 (3Web版式:以屏幕适应显示的Web页,可显示背景 (4大纲:显示文章的纲目结构,适用于长文档

一、准备纸张

3、控制显示的工具 (1显示比例

A、“视图”(常用工具栏 B、Ctrl+中键 (2全屏显示:“视图”

(3隐藏空白:单击两页横向间隔位置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一输入法

1、任意输入法:Ctrl+Shift

2、一种中英文切换:Ctrl+Space

3、中英文标点切换:Ctrl+.

4、全角与半角符号切换:Shift+Space (二添加符号

1、“插入”—符号(Wingdings—笑脸

2、软键盘上右键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三增加第二个自然段(Enter (四处理更改建议

1、自动更正选项(例:无所做为

2、自动更正(“工具”—自动更正选项—自动更正

3、常识

(1红色波浪线:拼写错误 (2绿色波浪线:语法错误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五简繁体转换与翻译

1、简繁体转换 (1常用工具栏 (2“工具”—语言

2、翻译(“工具”—语言

(六注意问题

1、定标形态及定位(即点即输

2、插入/改写(Insert

3、自动换行(手动换行—Shift+Enter:软回车

4、自动分页(手动分页—Ctrl+Enter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一文字选择

1、任意连续选择 (1左拖抹黑 (2Shift

2、间隔选择(Ctrl

3、竖选文本块(Alt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4、字词(双击

5、句子(Ctrl+单击

6、段落(三击

7、全文(Ctrl+A

8、选定栏操作 (1单击—行

(2双击—段

(3三击—全文(Ctrl+单击

9、键盘选择(Shift+方向键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二复制、移动、删除、撤消与恢复

1、移动(复制 (1左拖(Ctrl (2右拖—移到(复制到此 (3剪贴板:剪切(复制—粘贴

2、删除:选择—Del

3、撤消与恢复 (1撤消:Ctrl+Z (2恢复:Ctrl+Y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三字体格式设置

1、字体对话框 (1“格式” (2一些快捷键 A、字体:C trl+D

B、上标:Ctrl+Shift+= C、下标:Ctrl+= D、增大/减小字号:Ctrl+]/[

2、格式工具栏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四段落格式设置(“格式”

1、对齐方式 (1左对齐:Ctrl+L (2右对齐:Ctrl+R (3居中:Ctrl+E (4两端对齐:Ctrl+J

2、缩进

(1左、右、首行、悬挂 (2水平标尺

3、间距(段前、段后、行距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3、复制格式

(1常用工具栏—格式刷 (2复制格式:Ctrl+Shift+C

粘贴格式:Ctrl+Shift+V

4、边框与底纹(“格式”

5、项目符号和编号(“格式”

四、保存与输出打印 (一保存 (二打印

1、打印预览 (1“文件”(常用工具栏 (2Ctrl+F2

2、打印输出

(1直接打印(常用工具栏—打印 (2选择打印(Ctrl+P;“文件”—打印 第3讲表格处理

一、创建表格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三、排序

四、计算

五、表格内容的修饰

一、创建表格

(一插入表格

1、“表格”—插入

2、常用工具栏—插入表格按钮 (二绘制表格(“表格”—绘制表格 (三文本转换成表格

1、将文本用统一分隔符隔开(Tab

2、选择—“表格”—转换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一光标定位及输入内容(单击、方向键、Tab键定位 (二调整行高与列宽

1、拖动行、列线

2、标尺上拖动

3、“表格”—表格属性—行、列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三调整表格大小(左拖右下角 (四插入与删除行、列

选择行、列—右键—插入、删除 (五合并或拆分单元格

1、合并(选择—右键

2、拆分(定位—右键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六绘制斜线表头(“表格” (七调整表格位置

1、文字对齐方式:右键

2、平均分布各行、列:右键

3、对齐方式:右击表格—表格属性

三、排序

(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升序、降序 (二“表格”—排序—关键字

四、计算

(一单元格名称(列标+行号:A3 (二单元格的引用

1、left:左边 above:上面

2、间隔引用:逗号;连续引用:冒号

四、计算

(三计算(“表格”—公式 公式格式:=SUM(left

(四掌握的函数

1、SUM:求和

2、AVERAGE:求平均值

3、MAX:求最大值

4、MIN:求最小值

五、表格内容的修饰 (一边框和底纹

1、“格式”—边框和底纹

2、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二表格自动套用格式(“表格” 第4讲图文混排

一、绘制图形

二、插入图片

三、图形对象的版式

四、图形对象的编辑

一、绘制图形(绘图工具栏 (一简单图形

1、对象:直线、箭头、矩形、椭圆

2、左拖绘制

3、正图形:Shift 中心图形:Ctrl (二自选图形

二、插入图片(“插入” (一图片

1、剪贴画

2、来自文件

3、艺术字

4、组织结构图 (二文本框

1、横、竖排文本框

2、文本框的链接

三、图形对象的版式 右击对象—设置格式—版式

四、图形对象的编辑

(一旋转或翻转(绘图工具栏—绘图 (二调整位置(左拖 (三设置格式(右击对象 (四阴影与三维效果(绘图工具栏

(五图形的组合与取消(选择—右键 第5讲编辑长文档技巧

一、大纲视图和工具栏

二、为长文档创建目录

三、为插图添加题注及目录

四、查找和替换

五、长文档的版面控制

六、为文档创建多个修改版本

一、大纲视图和相关编辑工具 (一进入大纲视图 (二大纲工具栏的使用

1、段落的升级和降级

2、段落平移

3、展开或折叠文稿结构

二、为长文档创建目录 (一创建目录

1、定义标题样式

2、“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二修改目录格式(“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修改

(三更新目录(目录上右击

三、为插图添加题注及目录 (一题注

1、选择图—“插入”—引用—题注

2、自动题注

(二图表目录(插入题注—“插入”—引用—图表和目录—图表目录

四、查找和替换(“编辑”—查找 (一查找和替换文字 (二查找和替换格式 (三查找和替换特殊字符

五、长文档的版面控制

(一章节分隔(“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分节符 (二分栏(“格式” (三页眉页脚(“视图”

六、为文档创建多个修改版本 (一打开版本对话框:“文件”— (二建立版本:现在保存 (三查看和比较版本 第6讲 Word的高级应用

(一修订

1、进入修订状态(“工具”

2、批改文档

3、添加批注(“插入”

4、整合修订文档(接受或拒绝

三、分工协作 (二超链接

1、建立超链接(右击—超链接

2、链接到

(1原有文件或Web页 (2本文档中的位置(书签、标题 (3电子邮件地址

3、使用超级链接(Ctrl+单击 目录

第一讲 Excel基础知识 第二讲创建电子表格 第三讲创建图表 第四讲公式与函数 第五讲数据管理与分析

第一讲 Excel基础知识

一、Excel功能作用

二、Excel的启动

三、Excel的界面组成

四、几个概念

五、工作簿的新建、保存、关闭与打开

一、Excel功能作用 (一电子表格 (二图表 (三计算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

二、Excel的启动 Win+R—Excel

三、界面组成

(一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二编辑栏(名称框、编辑框 (三列表、行号 (四单元格 (五工作表标签

(六滚动条(水平、垂直 (七状态栏

四、几个概念 (一工作簿

1、Excel文件

2、255张工作表组成

3、默认3张(Sheet1 (二工作表

1、工作簿中的每一张表

2、256列(IV、65536行 (三单元格

1、最小单位

2、列标+行号

2、32767个字符

3、活动单格

五、工作簿的新建、保存、关闭与打开

(一新建:Ctrl+N、常用工具栏、“文件”—新建 (二保存:Ctrl+S、F12

(三关闭:Alt+F4 (四打开:Ctrl+O 第二讲创建电子表格过程

一、确定管理项目与结构

二、输入数据

三、编辑、修饰表格

四、保存与打印输出

一、确定管理项目与结构 (一确定管理项目

1、表格所要反映(收集信息的字段名

2、实例:学生成绩统计表? (二建立表格结构

1、合理安排管理项目

2、实例:学生成绩统计表?

二、输入数据 (一数据类型及输入

1、文字 (1左对齐

(2全数字文字(’数字

2、数字 (1右对齐 (2分数(0空格1/2

二、输入数据

3、日期与时间

(1日期:年-月-日(年/月/日;系统日期:Ctrl+; (2时间:时:分:秒(后加空格A/ P—上午/下午;系统时间:Ctrl+Shift+;

4、公式 (1以等号(=开关 (2实例:c1:=a1+b1

二、输入数据 (二注意事项

1、输入与确认

(1输入:单击—全新输入;双击—编辑修改 (2确认:Enter;Tab;方向键;下一单元格 2、列向记忆:Alt+↓ 3、区域输入:Ctrl+Enter 4、换行:Alt+Enter

二、输入数据

5、改Enter键方向:“工具”—选项—编辑

6、减少输入错误 (1复制数据

(2链接输入(=;[工作簿] 工作表!单元格 (3设置有效性:“数据”

7、数据的条件格式:“格式”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一数据的选择、复制、移动、删除 (二单元格数据格式设置 (三数据的填充 (四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五行列的操作 (六工作表的操作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一数据的选择、复制、移动、删除

1、选择:单击、左拖、Shift、Ctrl

2、复制:Ctrl+左拖

3、移动:左拖

4、选择性粘贴(“编辑”

5、删除

三、编辑、修饰表格 (二单元格数据格式设置

1、格式工具栏(合并且居中、边框

2、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1“格式”—单元格(Ctrl+1 (2注意:保护(要在保护工作表后才有效:“工具”—保护—工作表

3、自动套用格式:“格式”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三数据的填充

1、填充柄的使用

2、自动填充选项 (1文字:复制、格式、内容 (2数字:序列 (3日期:工作日 (4公式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三数据的填充

3、“编辑”—填充—序列—等比

4、自定义序列(“工具”—选项 (1输入序列 (2导入序列

三、编辑、修饰表格 (四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Ctrl+F

2、格式替换

3、在工作簿中查找与替换

三、编辑、修饰表格 (五行列的操作

1、行列的选择:单击(拖动行号或列标

2、行号、列标上右键 (1插入 (2删除 (3行高与列宽 (4隐藏

3、最适合行高、列宽:“格式”—行、列

三、编辑、修饰表格 (六工作表的操作

1、工作表标签上的操作 (1左键

A、单击—选择(Shift、Ctrl B、双击—重命名

(2右键(插入、删除、重命名、移动或复制、全选、标签颜色

三、编辑、修饰表格 (六工作表的操作

2、“格式”—工作表 (1隐藏 (2背景

3、保护工作表:“工具”—保护

四、保存与打印输出 (一保存

1、常规的保存、另存为

2、另存为Web(网页(可添加交互

3、加密保存:“工具”—选项—安全性 (二打印输出

1、页面设置(“文件” (1打印缩放比例

(2页眉页脚 (3打印区域、标题

四、保存与打印输出

2、打印

(1直接打印:常用工具栏—打印 (2打印设置:Ctrl+P 第三讲创建图表

一、创建图表

二、应掌握的三类图表

三、图表编辑及数据分析

一、创建图表 (一图表向导

1、“插入”—图表

2、常用工具栏—图表向导 (二一键生成图表:F11 (三图表的两种形式

1、独立图表

2、嵌入式图表

二、应掌握的三类图表

(一柱形图:比较数据大小 (二折线图:变化发展趋势 (三饼形图:比例分配关系

三、图表对象的编辑及数据分析 (一改变图表框大小:尺寸控制点—左拖 (二移动(复制图表:左(Ctrl拖 (三图表修饰:双击 (四图表区上右键

1、图表类型

2、源数据(增加或删除数据

3、图表选项

4、位置(移动图表到其它工作表

(五设置2Y轴:右击系列图柱—数据系列格式—坐标轴 第四讲公式与函数

一、运算符类型

二、自定义公式

三、单元格的引用

四、函数的使用

一、运算符类型

(一算术运算符 +、-、*、/、^(乘幂 (二比较运算符

=、>、=、(不等于 (三文本运算符 & (四引用运算符 : ——区域 , ——联合 空格—交叉

二、自定义公式 (一规定:

1、以“=”开头

2、数字或引用单元格 (二例

1、=13+2*(7+8→43

2、A1=10 ,B1=90 ,C1=A1+B1 →100

三、单元格的引用 (一相对引用

1、默认的引用方式,直接使用行、列地址(如:B3

2、复制公式时,位置跟着变化

3、例:C3=A3+B3 将C3复制到C4,则C4中的公式为: C4=A4+B4

三、单元格的引用 (二绝对引用

1、在行、列地址前加“$”(如:$B$3。

2、复制公式时,位置固定不变

3、例:C3=$A$3+$B$3 将C3复制到C4,则C4中的公式为: C4=$A$3+$B$3

4、命名与绝对引用

(1命名:名称框(“插入”—名称—定义 (2名称的使用:直接引用名称

三、单元格的引用 (三混合引用

1、行号或列号前加$ (如:$B

3、B$3

2、相对部分随公式位置变化,绝对部分保持不变

3、例a:C3=$A3 将C3复制到D3,D3=$A3 将C3复制到C4,C4=$A4 例b:C3=A$3 将C3复制到D3,D3=B$3 将C3复制到C4,C4=A$3

四、函数的使用

(一函数的格式:函数名(参数1,参数2… (二函数的输入

1、函数向导:“插入”—函数(Shift+F

3、编辑栏f x

2、编辑栏内手动输入

四、函数的使用 (三常用函数的使用

1、sum(∑、average、max、min

2、查找数据:lookup (1表达式

lookup(查找项,查找项区域,结果区域 (2注意:应先将查找区域按升序排序

四、函数的使用

3、条件函数if (1表达式 if(条件,真值,假值

(2实例:如果性别为男,则返回“先生”,否则返回“女士”

四、函数的使用

4、统计单元格个数函数 (1数值:count 格式:=count(参数 (2条件统计: countif 格式: =countif(区域,“条件”

四、函数的使用 (四函数嵌套

1、概念:在函数里再调用函数

2、实例: (1若A1:A5均值大于100, 求最大值,否则最小值

(2成绩评定:成绩d2如>= 90为优, >= 80为良, >=大70为中, >=60为及格,否 则为不及格

第五讲数据管理与分析

一、筛选与排序

二、分类汇总

三、数据透视表

四、其他应用技巧

一、筛选与排序 (一筛选(“数据”

1、自动筛选

取消自动筛选: “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2、高级筛选

建条件区域:同行—与;不同行—或

一、筛选与排序 (二排序

1、简单排序:定位—常用工具栏—升序、降序

2、复杂排序:“数据”—排序

二、分类汇总 (一分类:按关键字排序 (二汇总:“数据”—分类汇总

(三删除分类汇总:“数据”—分类汇总—全部删除

三、数据透视表

(一创建:“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二设置报表版式

1、向导步骤3—布局

2、表中将字段拖到拖放区域

四、其他应用技巧 (一使用窗体准确输入数据

1、“数据”—记录单

2、新建

(二创建下拉列表方式输入数据

1、“数据”—有效性—序列

2、两种方式:直接写、引用 (三将一列中的两组数据分离 “数据”—分列

中文版PowerPoint教案 第一讲认识PowerPoint 第二讲美化幻灯片 第三讲幻灯片的放映与打印 第1讲初识 PowerPoint

一、功能作用

二、操作界面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四、文档视图方式

一、功能作用 (一编制演示文稿 (二制作幻灯片

(三用以做报告、演讲和授课等

二、操作界面

(一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 (二幻灯片/大纲列表区 (三幻灯片编辑区 (四备注区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二编辑

1、添加文字(占位符、文本框、自选图形、艺术字、表格

2、右击幻灯片选项卡 (1剪切(移动 (2复制

(3新幻灯片 (4删除 (5隐藏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三保存、关闭与打开

1、保存(另存为、加密保存、打包

2、关闭(Alt+F4

3、打开(Ctrl+O

四、文档视图方式 (一普通:编辑幻灯片 (二幻灯片浏览:整体显示效果 (三幻灯片放映:预览放映状况 (四备注页:添加备注

第2讲美化幻灯片

一、文本格式 (一文本选定、移动、复制 (二格式设置

1、“格式”—字体

2、格式工具栏

(三复制格式:常用工具栏—格式

推荐第3篇:计算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案 目录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与文字录入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 (三国际互联网

二、办公应用 (一文字处理软件Word (二电子表格软件Excel (三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 课时设置

计算机基础与文字录入 第一讲准备工作 (一开机

1、先开外设(显示器,再开主机(Power

2、意外情况处理: 热启动:Ctrl+Alt+Del 复位启动:Reset (二关机

(1先关闭打开的窗口,再关主机(“开始”—关机—关机—确定,最后关 外设

(3光标控制键区

◆Delete:删除键◆四个方向键 (4数字小键盘区 ◆Num Lock:数字锁定键 第二讲发展组成及五笔基础 第三讲五笔输入法 第四讲信息单位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开始使用Windows

二、文件及文件管理

三、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

四、Windows附件

五、管理与控制Windows 第一讲开始使用Windows

一、为什么要学会使用Windos

二、启动与退出

三、学会控制窗口

一、为什么要学会用Windows 操作系统概念:计算机接受人发出的指令后进行处理(由软件进行,再将处理结果通知相关设备(硬件实现运转。这些控制计算机基本运转的命令,就称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作用:它是计算机与使用者之间交换信息的桥梁,即操作系统可以将枯燥的数学语言、控制命令等,通过窗口问答形式,变为可以进行人机交流的工作环境,从而使根本不懂数学或计算机的人,也能通过Windows窗口轻而易举地进入计算机并畅游其中。

二、启动与退出 (一启动:正常开机

桌面组成:图标、背景、“开始”菜单、快速启动栏、任务栏、语言栏、通知栏 (二退出:正常关机

三、学会控制窗口

(一窗口组成(“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

1、标题栏(控制图标、窗口名称、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按钮

2、菜单栏

3、工具栏

4、工作区

5、滚动条

6、状态栏

三、学会控制窗口

(二改变窗口大小

1、窗口的最小化、最大化、还原

2、左拖窗口边框 (三移动窗口

1、前提:窗口未最大化

2、操作:左拖标题栏

三、学会控制窗口 (四整理多个窗口

1、层叠和平铺:右击任务栏空白处

2、切换:Alt+Tab(Esc (五关闭窗口

1、关闭按钮

2、双击控制图标

3、Alt+F4 第二讲文件及文件管理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二、查找指定文件

三、回收站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一两者作用:查看、组织与管理本机中的文件系统 (二“我的电脑”窗口结构

1、窗口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智能式任务菜单、文件区(共

用文件夹、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状态栏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2、文件、文件夹与驱动器 (1文件与文件名

A、数据的存在形式。指代。 B、文件名:主文件名.扩展名

C、主文件名小于255个西文字符长度,不能用:\\ / : * ? “ >

E、显示隐藏扩展名:“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2文件夹

A、查找与管理文件

B、树状(子文件夹 (3磁盘与驱动器

A、磁盘:存放数据的硬件设备(硬盘、软盘、光盘… B、驱动器:读写磁盘的设备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3、工具栏的操作

(1按钮:后退、前进、向上、搜索、文件夹、查看 (2显示:“查看”—工具栏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三文件与文件操作

1、选择(工具:鼠标、Shift、Ctrl

2、文件、文件夹任务菜单 (1新建(右键

(2移动( Ctrl+X—Ctrl+V (3复制(Ctrl+C—Ctrl+V

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4重命名(F2 (5删除(Del (6共享(“文件”

(7发布到Web(MSN

二、查找指定文件 (一打开最近使用的文档

1、“开始”—我最近的文档

2、改变文件的关联程序:右击文件—打开方式

3、显示与隐藏:右击“开始”—开始—自定义—高级

二、查找指定文件

(二搜索功能的使用(“开始”—

1、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2、通配符 (1?:任意一个字符 (2*:任意字符串

三、回收站

(一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打开回收站—选择—任务菜单—恢复此项目 (二清空回收站:打开回收站—任务菜单—清空回收站(Shift+Del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一本章总结

1、在“我的电脑”中对文件(夹进行移动、复制、删除、更名、发布到Web等 操作,创建自己的文件夹结构

2、在回收站中,对项目进行恢复或彻底删除

3、通过搜索查找指定的文件,学会使用通配符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二作业

1、在“我的文档”文件夹下创建如下图所示的文件夹结构:

四、本章总结及作业

2、在桌面新建记事本和画图程序两个文件,将记事本文件复制到“工作文件” 文件夹下,将画图文件移动到“个人照片”文件夹下。

3、将“我的文档”设置为共享文件夹

4、查找符合下列条件的文件: (1文件名以A打头,扩展名为.bat的文件(2扩展名为.txt的文件 (3文件内容中包含词组“计算机”的所有文件 (4最近3个月生成的,扩展为.bmp的所有文件 第三讲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

一、整理桌面

二、控制任务栏

三、整理“开始”菜单

四、改变屏幕显示

五、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整理桌面

(一图标的显示设置及清理:桌面空白处—右键—属性—桌面—自定义桌面 注:快速显示桌面—Win+D(快速启动栏 (二创建快捷方式图标

1、右击—发送到

2、桌面空白处右键—新建—快捷方式

一、整理桌面

(三快捷图标更名及删除

1、更名:选择—F2

2、删除:选择—Del (四移动与排列图标

1、移动:左拖

2、自动排列图标:桌面空白处右键—排列图标

二、控制任务栏

(一移动位置:左拖任务栏空白处 (二改变高度:左拖任务栏边缘 (三隐藏: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属性 (四向快速启动栏添加/删除图标

1、添加图标:左拖图标至快速启动栏

2、删除图标:右击图标—删除

三、整理“开始”菜单

(一设置程序显示数目(显示小图标:右击任务栏空白处—属性—开始菜单— 自定义

(二添加/删除程序

1、右击程序—附到开始菜单

2、删除程序—右击程序—从列表中删除

四、改变屏幕显示 右击桌面空白处—属性 (一桌面背景:桌面 (二屏幕保护程序

(三屏幕刷新频率:设置—高级—监视器

五、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本讲总结:本章的目的在于使每个用户都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符合自己需 要的工作环境 (二作业

1、在桌面(快速启动栏、开始菜单添加画图程序的快捷图标,并画一幅画, 将其设置为桌面墙纸

2、将任务栏放在桌面的左侧位置

3、设置“开始”菜单中显示7个程序,并改为小图标显示。第四讲 Windows附件

一、应用软件及基本操作

二、其它附件的使用

三、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应用软件及基本操作

(一启动附件:“开始”—所有程序—附件 (二写字板

1、段落:Enter

2、自动换行:“查看”—选项—多信息文本

3、选择文字:左拖抹黑(Shift

4、格式设置:选择—格式工具栏

5、移动与复制:选择—Ctrl+X(C—定位—Ctrl+V

6、保存:“文件”—保存(Ctrl+S

7、关闭:Alt+F4

8、打开:Ctrl+O

二、其它附件的使用 (一计算器

(二媒体播放器(娱乐

(三造字程序

三、本讲总结及作业

(一本讲总结:本廛通过列举具体的程序,进一步熟悉Windows的基本操作,包括 打开、关闭程序,在程序间复制资料等 (二作业:

1、启动画图程序并画一幅画,保存,并设置为墙纸。

2、打开写字板,写一篇自我简介,将画复制过来,保存在E盘自己名字文件夹下。

第五讲管理与控制Windows

一、软件与硬件管理

二、提高Windows系统性能

三、磁盘管理

四、本讲总结与作业设置

一、软件与硬件管理

(一更改系统日期和时间:双击通知栏中时间 (二添加/删除程序:“开始”—控制面板

1、更改或删除程序

2、安装程序

3、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

一、软件与硬件管理

(三安装打印机:“开始”—打印机和传真 (四用户帐户(“开始”—控制面板

1、创建一个新帐户

2、更改帐户

3、删除帐户:右击我的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右击用户名

4、切换用户:“开始”—注销

二、提高Windows系统性能

(一获得远程帮助(前提:连接到Internet

1、设置邀请权限: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远程

2、发出邀请:“开始”—帮助和支持—请求帮助—电子邮件

3、接受邀请:接收邮件—附件

二、提高Windows系统性能

(二系统还原(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系统还原

1、创建还原点

2、进行系统还原

(三文件和设置转移:附件—系统工具—文件和设置转移向导—新、旧计算机

三、磁盘管理 附件—系统工具

(一备份(还原数据 (二磁盘清理 (三磁盘碎片整理

四、本讲总结与作业设置

(一本讲总结:本讲主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Windows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管理, 是提高性知识。应掌握的内容有:安装应用程序、添加打印机、系统还原、磁盘

清理 (二作业:

1、修改系统时期

2、添加一个打印机并删除

3、对存放工作数据的硬盘进行清理 目录

第1讲 Word基础知识 第2讲行文过程 第3讲表格处理 第4讲图文混排 第5讲编辑长文档技巧

第6讲 Word的高级应用 第1讲 Word基础知识

一、Word功能作用

二、Word界面

三、Word的启动

四、新建Word文档

五、Word文档的保存

六、Word的退出

七、文档的打开

一、Word功能作用 (一文字录入与编辑 (二表格制作 (三图形处理 (四处理长文档 (五协同工作

二、Word界面 (一标题栏 (二菜单栏

(三工具栏(常用、格式

(四标尺(水平、垂直 (五编辑区(插入点 (六滚动条(水平、垂直 (七视图标签 (八任务窗格 (九状态栏 (十Office助手

三、Word的启动

(一“开始”—程序—MS Office—MS Word (二“开始”—运行—WinWord

四、新建Word文档 (一Ctrl+N (二常用工具栏—新建空白文档 (三“文件”—新建(任务窗格

1、空白文档

2、根据模板新建

五、Word文档的保存 (一保存新文档

1、Ctrl+S

2、常用工具栏—保存

3、“文件”—保存、另存为(F12 (二保存修改过的文档

1、直接覆盖保存(保存

2、另生成一篇文档(另存为

五、Word文档的保存

(三自动保存(“工具”—选项—保存 (四加密保存

1、“工具”—选项—安全性

2、另存为—工具—安全措施选项 (五保存对话框操作

1、保存位置

2、文件名

3、保存类型(Word文档—.doc、文档模板—.dot

六、Word的退出 (一退出应用程序

1、“文件”—退出

2、标题栏右侧—关闭按钮

3、Alt+F4

(二关闭窗口

1、“文件”—关闭

2、菜单栏右侧—关闭窗口

3、Ctrl+F4(W

七、文件的打开

(一“文件”—打开(常用工具栏 (二Ctrl+O 第2讲行文过程

一、准备纸张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四、保存与输出打印

一、准备纸张 (一“文件”—页面设置

1、页边距

2、方向

3、纸张

(二文档视图(查看和操作屏幕的形式

1、切换

(1“视图”— (2视图标签

一、准备纸张

2、视图介绍

(1页面:所见即所得的工作视图,显示对象最完全(默认视图 (2普通:简化了页面布局,便捷文字录入、编辑 (3Web版式:以屏幕适应显示的Web页,可显示背景 (4大纲:显示文章的纲目结构,适用于长文档

一、准备纸张

3、控制显示的工具 (1显示比例

A、“视图”(常用工具栏 B、Ctrl+中键 (2全屏显示:“视图”

(3隐藏空白:单击两页横向间隔位置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一输入法

1、任意输入法:Ctrl+Shift

2、一种中英文切换:Ctrl+Space

3、中英文标点切换:Ctrl+.

4、全角与半角符号切换:Shift+Space (二添加符号

1、“插入”—符号(Wingdings—笑脸

2、软键盘上右键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三增加第二个自然段(Enter (四处理更改建议

1、自动更正选项(例:无所做为

2、自动更正(“工具”—自动更正选项—自动更正

3、常识

(1红色波浪线:拼写错误 (2绿色波浪线:语法错误

二、文字录入与修改 (五简繁体转换与翻译

1、简繁体转换 (1常用工具栏 (2“工具”—语言

2、翻译(“工具”—语言

(六注意问题

1、定标形态及定位(即点即输

2、插入/改写(Insert

3、自动换行(手动换行—Shift+Enter:软回车

4、自动分页(手动分页—Ctrl+Enter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一文字选择

1、任意连续选择 (1左拖抹黑 (2Shift

2、间隔选择(Ctrl

3、竖选文本块(Alt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4、字词(双击

5、句子(Ctrl+单击

6、段落(三击

7、全文(Ctrl+A

8、选定栏操作 (1单击—行

(2双击—段

(3三击—全文(Ctrl+单击

9、键盘选择(Shift+方向键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二复制、移动、删除、撤消与恢复

1、移动(复制 (1左拖(Ctrl (2右拖—移到(复制到此 (3剪贴板:剪切(复制—粘贴

2、删除:选择—Del

3、撤消与恢复 (1撤消:Ctrl+Z (2恢复:Ctrl+Y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三字体格式设置

1、字体对话框 (1“格式” (2一些快捷键 A、字体:C trl+D

B、上标:Ctrl+Shift+= C、下标:Ctrl+= D、增大/减小字号:Ctrl+]/[

2、格式工具栏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四段落格式设置(“格式”

1、对齐方式 (1左对齐:Ctrl+L (2右对齐:Ctrl+R (3居中:Ctrl+E (4两端对齐:Ctrl+J

2、缩进

(1左、右、首行、悬挂 (2水平标尺

3、间距(段前、段后、行距

三、文字编辑与修饰

3、复制格式

(1常用工具栏—格式刷 (2复制格式:Ctrl+Shift+C

粘贴格式:Ctrl+Shift+V

4、边框与底纹(“格式”

5、项目符号和编号(“格式”

四、保存与输出打印 (一保存 (二打印

1、打印预览 (1“文件”(常用工具栏 (2Ctrl+F2

2、打印输出

(1直接打印(常用工具栏—打印 (2选择打印(Ctrl+P;“文件”—打印 第3讲表格处理

一、创建表格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三、排序

四、计算

五、表格内容的修饰

一、创建表格

(一插入表格

1、“表格”—插入

2、常用工具栏—插入表格按钮 (二绘制表格(“表格”—绘制表格 (三文本转换成表格

1、将文本用统一分隔符隔开(Tab

2、选择—“表格”—转换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一光标定位及输入内容(单击、方向键、Tab键定位 (二调整行高与列宽

1、拖动行、列线

2、标尺上拖动

3、“表格”—表格属性—行、列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三调整表格大小(左拖右下角 (四插入与删除行、列

选择行、列—右键—插入、删除 (五合并或拆分单元格

1、合并(选择—右键

2、拆分(定位—右键

二、编辑与调整表格结构 (六绘制斜线表头(“表格” (七调整表格位置

1、文字对齐方式:右键

2、平均分布各行、列:右键

3、对齐方式:右击表格—表格属性

三、排序

(一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升序、降序 (二“表格”—排序—关键字

四、计算

(一单元格名称(列标+行号:A3 (二单元格的引用

1、left:左边 above:上面

2、间隔引用:逗号;连续引用:冒号

四、计算

(三计算(“表格”—公式 公式格式:=SUM(left

(四掌握的函数

1、SUM:求和

2、AVERAGE:求平均值

3、MAX:求最大值

4、MIN:求最小值

五、表格内容的修饰 (一边框和底纹

1、“格式”—边框和底纹

2、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二表格自动套用格式(“表格” 第4讲图文混排

一、绘制图形

二、插入图片

三、图形对象的版式

四、图形对象的编辑

一、绘制图形(绘图工具栏 (一简单图形

1、对象:直线、箭头、矩形、椭圆

2、左拖绘制

3、正图形:Shift 中心图形:Ctrl (二自选图形

二、插入图片(“插入” (一图片

1、剪贴画

2、来自文件

3、艺术字

4、组织结构图 (二文本框

1、横、竖排文本框

2、文本框的链接

三、图形对象的版式 右击对象—设置格式—版式

四、图形对象的编辑

(一旋转或翻转(绘图工具栏—绘图 (二调整位置(左拖 (三设置格式(右击对象 (四阴影与三维效果(绘图工具栏

(五图形的组合与取消(选择—右键 第5讲编辑长文档技巧

一、大纲视图和工具栏

二、为长文档创建目录

三、为插图添加题注及目录

四、查找和替换

五、长文档的版面控制

六、为文档创建多个修改版本

一、大纲视图和相关编辑工具 (一进入大纲视图 (二大纲工具栏的使用

1、段落的升级和降级

2、段落平移

3、展开或折叠文稿结构

二、为长文档创建目录 (一创建目录

1、定义标题样式

2、“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二修改目录格式(“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修改

(三更新目录(目录上右击

三、为插图添加题注及目录 (一题注

1、选择图—“插入”—引用—题注

2、自动题注

(二图表目录(插入题注—“插入”—引用—图表和目录—图表目录

四、查找和替换(“编辑”—查找 (一查找和替换文字 (二查找和替换格式 (三查找和替换特殊字符

五、长文档的版面控制

(一章节分隔(“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分节符 (二分栏(“格式” (三页眉页脚(“视图”

六、为文档创建多个修改版本 (一打开版本对话框:“文件”— (二建立版本:现在保存 (三查看和比较版本 第6讲 Word的高级应用

一、样式

二、邮件合并

三、分工协作

一、样式

(一概念:字体、字号和缩进等格式设置特性的组合 (二打开(“格式”

(三使用样式(选择—单击 (四新建样式(新样式 (五修改样式(右击样式名 (六删除新建样式(右击样式名

二、邮件合并 (一创建主文档 (二建立数据源 (三进行合并

1、打开邮件合并工具栏

2、打开数据源(第2个按钮

3、插入域(第6个按钮

4、合并到新文档(倒数第4个

三、分工协作

(一修订

1、进入修订状态(“工具”

2、批改文档

3、添加批注(“插入”

4、整合修订文档(接受或拒绝

三、分工协作 (二超链接

1、建立超链接(右击—超链接

2、链接到

(1原有文件或Web页 (2本文档中的位置(书签、标题 (3电子邮件地址

3、使用超级链接(Ctrl+单击 目录

第一讲 Excel基础知识 第二讲创建电子表格 第三讲创建图表 第四讲公式与函数 第五讲数据管理与分析

第一讲 Excel基础知识

一、Excel功能作用

二、Excel的启动

三、Excel的界面组成

四、几个概念

五、工作簿的新建、保存、关闭与打开

一、Excel功能作用 (一电子表格 (二图表 (三计算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

二、Excel的启动 Win+R—Excel

三、界面组成

(一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二编辑栏(名称框、编辑框 (三列表、行号 (四单元格 (五工作表标签

(六滚动条(水平、垂直 (七状态栏

四、几个概念 (一工作簿

1、Excel文件

2、255张工作表组成

3、默认3张(Sheet1 (二工作表

1、工作簿中的每一张表

2、256列(IV、65536行 (三单元格

1、最小单位

2、列标+行号

2、32767个字符

3、活动单格

五、工作簿的新建、保存、关闭与打开

(一新建:Ctrl+N、常用工具栏、“文件”—新建 (二保存:Ctrl+S、F12

(三关闭:Alt+F4 (四打开:Ctrl+O 第二讲创建电子表格过程

一、确定管理项目与结构

二、输入数据

三、编辑、修饰表格

四、保存与打印输出

一、确定管理项目与结构 (一确定管理项目

1、表格所要反映(收集信息的字段名

2、实例:学生成绩统计表? (二建立表格结构

1、合理安排管理项目

2、实例:学生成绩统计表?

二、输入数据 (一数据类型及输入

1、文字 (1左对齐

(2全数字文字(’数字

2、数字 (1右对齐 (2分数(0空格1/2

二、输入数据

3、日期与时间

(1日期:年-月-日(年/月/日;系统日期:Ctrl+; (2时间:时:分:秒(后加空格A/ P—上午/下午;系统时间:Ctrl+Shift+;

4、公式 (1以等号(=开关 (2实例:c1:=a1+b1

二、输入数据 (二注意事项

1、输入与确认

(1输入:单击—全新输入;双击—编辑修改 (2确认:Enter;Tab;方向键;下一单元格 2、列向记忆:Alt+↓ 3、区域输入:Ctrl+Enter 4、换行:Alt+Enter

二、输入数据

5、改Enter键方向:“工具”—选项—编辑

6、减少输入错误 (1复制数据

(2链接输入(=;[工作簿] 工作表!单元格 (3设置有效性:“数据”

7、数据的条件格式:“格式”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一数据的选择、复制、移动、删除 (二单元格数据格式设置 (三数据的填充 (四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五行列的操作 (六工作表的操作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一数据的选择、复制、移动、删除

1、选择:单击、左拖、Shift、Ctrl

2、复制:Ctrl+左拖

3、移动:左拖

4、选择性粘贴(“编辑”

5、删除

三、编辑、修饰表格 (二单元格数据格式设置

1、格式工具栏(合并且居中、边框

2、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1“格式”—单元格(Ctrl+1 (2注意:保护(要在保护工作表后才有效:“工具”—保护—工作表

3、自动套用格式:“格式”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三数据的填充

1、填充柄的使用

2、自动填充选项 (1文字:复制、格式、内容 (2数字:序列 (3日期:工作日 (4公式

三、编辑、修饰表格 (三数据的填充

3、“编辑”—填充—序列—等比

4、自定义序列(“工具”—选项 (1输入序列 (2导入序列

三、编辑、修饰表格 (四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Ctrl+F

2、格式替换

3、在工作簿中查找与替换

三、编辑、修饰表格 (五行列的操作

1、行列的选择:单击(拖动行号或列标

2、行号、列标上右键 (1插入 (2删除 (3行高与列宽 (4隐藏

3、最适合行高、列宽:“格式”—行、列

三、编辑、修饰表格 (六工作表的操作

1、工作表标签上的操作 (1左键

A、单击—选择(Shift、Ctrl B、双击—重命名

(2右键(插入、删除、重命名、移动或复制、全选、标签颜色

三、编辑、修饰表格 (六工作表的操作

2、“格式”—工作表 (1隐藏 (2背景

3、保护工作表:“工具”—保护

四、保存与打印输出 (一保存

1、常规的保存、另存为

2、另存为Web(网页(可添加交互

3、加密保存:“工具”—选项—安全性 (二打印输出

1、页面设置(“文件” (1打印缩放比例

(2页眉页脚 (3打印区域、标题

四、保存与打印输出

2、打印

(1直接打印:常用工具栏—打印 (2打印设置:Ctrl+P 第三讲创建图表

一、创建图表

二、应掌握的三类图表

三、图表编辑及数据分析

一、创建图表 (一图表向导

1、“插入”—图表

2、常用工具栏—图表向导 (二一键生成图表:F11 (三图表的两种形式

1、独立图表

2、嵌入式图表

二、应掌握的三类图表

(一柱形图:比较数据大小 (二折线图:变化发展趋势 (三饼形图:比例分配关系

三、图表对象的编辑及数据分析 (一改变图表框大小:尺寸控制点—左拖 (二移动(复制图表:左(Ctrl拖 (三图表修饰:双击 (四图表区上右键

1、图表类型

2、源数据(增加或删除数据

3、图表选项

4、位置(移动图表到其它工作表

(五设置2Y轴:右击系列图柱—数据系列格式—坐标轴 第四讲公式与函数

一、运算符类型

二、自定义公式

三、单元格的引用

四、函数的使用

一、运算符类型

(一算术运算符 +、-、*、/、^(乘幂 (二比较运算符

=、>、=、(不等于 (三文本运算符 & (四引用运算符 : ——区域 , ——联合 空格—交叉

二、自定义公式 (一规定:

1、以“=”开头

2、数字或引用单元格 (二例

1、=13+2*(7+8→43

2、A1=10 ,B1=90 ,C1=A1+B1 →100

三、单元格的引用 (一相对引用

1、默认的引用方式,直接使用行、列地址(如:B3

2、复制公式时,位置跟着变化

3、例:C3=A3+B3 将C3复制到C4,则C4中的公式为: C4=A4+B4

三、单元格的引用 (二绝对引用

1、在行、列地址前加“$”(如:$B$3。

2、复制公式时,位置固定不变

3、例:C3=$A$3+$B$3 将C3复制到C4,则C4中的公式为: C4=$A$3+$B$3

4、命名与绝对引用

(1命名:名称框(“插入”—名称—定义 (2名称的使用:直接引用名称

三、单元格的引用 (三混合引用

1、行号或列号前加$ (如:$B

3、B$3

2、相对部分随公式位置变化,绝对部分保持不变

3、例a:C3=$A3 将C3复制到D3,D3=$A3 将C3复制到C4,C4=$A4 例b:C3=A$3 将C3复制到D3,D3=B$3 将C3复制到C4,C4=A$3

四、函数的使用

(一函数的格式:函数名(参数1,参数2… (二函数的输入

1、函数向导:“插入”—函数(Shift+F

3、编辑栏f x

2、编辑栏内手动输入

四、函数的使用 (三常用函数的使用

1、sum(∑、average、max、min

2、查找数据:lookup (1表达式

lookup(查找项,查找项区域,结果区域 (2注意:应先将查找区域按升序排序

四、函数的使用

3、条件函数if (1表达式 if(条件,真值,假值

(2实例:如果性别为男,则返回“先生”,否则返回“女士”

四、函数的使用

4、统计单元格个数函数 (1数值:count 格式:=count(参数 (2条件统计: countif 格式: =countif(区域,“条件”

四、函数的使用 (四函数嵌套

1、概念:在函数里再调用函数

2、实例: (1若A1:A5均值大于100, 求最大值,否则最小值

(2成绩评定:成绩d2如>= 90为优, >= 80为良, >=大70为中, >=60为及格,否 则为不及格

第五讲数据管理与分析

一、筛选与排序

二、分类汇总

三、数据透视表

四、其他应用技巧

一、筛选与排序 (一筛选(“数据”

1、自动筛选

取消自动筛选: “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2、高级筛选

建条件区域:同行—与;不同行—或

一、筛选与排序 (二排序

1、简单排序:定位—常用工具栏—升序、降序

2、复杂排序:“数据”—排序

二、分类汇总 (一分类:按关键字排序 (二汇总:“数据”—分类汇总

(三删除分类汇总:“数据”—分类汇总—全部删除

三、数据透视表

(一创建:“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二设置报表版式

1、向导步骤3—布局

2、表中将字段拖到拖放区域

四、其他应用技巧 (一使用窗体准确输入数据

1、“数据”—记录单

2、新建

(二创建下拉列表方式输入数据

1、“数据”—有效性—序列

2、两种方式:直接写、引用 (三将一列中的两组数据分离 “数据”—分列

中文版PowerPoint教案 第一讲认识PowerPoint 第二讲美化幻灯片 第三讲幻灯片的放映与打印 第1讲初识 PowerPoint

一、功能作用

二、操作界面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四、文档视图方式

一、功能作用 (一编制演示文稿 (二制作幻灯片

(三用以做报告、演讲和授课等

二、操作界面

(一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 (二幻灯片/大纲列表区 (三幻灯片编辑区 (四备注区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二编辑

1、添加文字(占位符、文本框、自选图形、艺术字、表格

2、右击幻灯片选项卡 (1剪切(移动 (2复制

(3新幻灯片 (4删除 (5隐藏

三、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三保存、关闭与打开

1、保存(另存为、加密保存、打包

2、关闭(Alt+F4

3、打开(Ctrl+O

四、文档视图方式 (一普通:编辑幻灯片 (二幻灯片浏览:整体显示效果 (三幻灯片放映:预览放映状况 (四备注页:添加备注

第2讲美化幻灯片

一、文本格式 (一文本选定、移动、复制 (二格式设置

1、“格式”—字体

2、格式工具栏

(三复制格式:常用工具栏—格式

推荐第4篇: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

1网络经济与企业管2操作系统概论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4C++程序设计实践 5信息系统开发与管 6信息资源管理 7运筹学基础

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数据库系统原理 10管理经济学 11数据结构导论

12软件开发工具(实13英语

(二) 14软件开发工具 15数据库系统原理 16计算机网络原理 17C++程序设计

推荐第5篇:计算机经典课程

1.计算机科学概论

计算机科学概论

2.计算机数学基础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离散数学教程(北大版)

什么是数学

具体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

3.C语言

谭浩强C程序设计

C primer plus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和指针

C专家教程

C陷阱与缺陷

c语言解惑

C标准库

你必须知道的495个C语言问题

4.算法与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清华版)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描述 编程珠玑

编程珠玑II

算法导论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卷1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卷2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卷3

5.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版)

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清华版)

6.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王爽版)

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Intel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国外版) 高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保护方式下的80386及其编程 黑客反汇编揭秘

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7.计算机硬件原理

计算机组成-结构化方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陈光军版)

计算机体系结构(张晨曦版)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Intel微处理器结构、编程与接口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

编程卓越之道卷1

编程卓越之道卷2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编码的奥秘

8.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概念

数据库系统导论

数据库系统实现

9.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清华第2版)

编译原理及实践

编译原理:原则,技术和工具

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

高级编译器设计与实现

10.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概念

现代操作系统

链接器和加载器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

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1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TCP-IP详解卷1

TCP-IP详解卷2

TCP-IP详解卷3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第一卷)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第二卷

用TCP/IP 进行网际互联第三卷

12.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编程思想卷1

java编程思想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深入浅出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head first设计模式

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测试驱动开发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代码大全

程序设计实践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

代码之美

人月神话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观止-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

代码优化:有效使用内存[美]克里斯·卡巴斯基 编程高手箴言(梁肇新)

游戏之旅-我的编程感悟(云风)

13.windows编程基础

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

Inside Windows 2000

深入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

天书夜读:从汇编语言到Windows内核编程 windows程序设计

WINDOWS核心编程

14.linux/unix编程基础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

鸟哥的Linux私房菜:服务器架设篇

linux程序设计

UNIX环境高级编程

Unix网络编程卷1

UNIX网络编程卷2

UNIX编程艺术

UNIX Shell范例精解

15.Linux/unix内核源代码和驱动程序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Linux内核完全注释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16.C++语言

C++编程思想2

Eential C++

C++ primer

C++程序设计语言

C++语言的设计和演化

Accelerated C++

Effective C++

More Effective C++

Exceptional C++

More Exceptional C++

C++设计新思维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

C++沉思录

C++ Templates: The Complete Guide C++ FAQs

17.标准库STL使用

C++标准程序库

Effective STL

泛型编程与STL

18.STL源代码

STL源码剖析

19.java语言

java编程思想

Java编程规范

推荐第6篇:计算机核心课程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 课号

40240433 30240243 40240144 40240243 40240432 20240103

课程名

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 编译原理 计算机网络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分 3(春) 3(春) 4(春) 3(秋) 2(秋) 3(秋)

先修要求 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离散数学(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学先修要求 分

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 3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数字逻辑电路 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 2 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课号 课程名 学先修要求

初等数论及其应2 离散数学

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 2 (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 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 2 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 2 C++数据结构 软件工程 30240134 软件工程 3 C++ 数据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课号 30240042 40240452 40240062 40240392 40240422 40240472 40240402

课程名 人工智能导论 模式识别

数字图象处理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 虚拟现实

学分 2 2 2 2 2 2 2

先修要求

离散数学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人工智能导论

概率与统计 程序设计基础 信号处理原理 数据结构 几何与代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号

课程名

40240462 40240372 40240362 40240492

现代控制技术 信息检索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

数据挖掘

2 2 2 2 系统分析与控制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JAVA程序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 课号

课程名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操作系统专题训练 编译原理专题训练 数据库专题训练

学分 1(秋) 2(秋) 2(秋) 2(秋)

先修要求先修要求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离散数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C++ 数据结构 离散数学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人工智能导论

概率与统计 程序设计基础 信号处理原理 数据结构 几何与代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 系统分析与控制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JAVA程序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 课号 课程名 学

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初等数论及其应2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30240134 软件工程 3 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40240452 模式识别 2 40240062 40240392 40240422 40240472 40240402 40240462 40240372 40240362 40240492

数字图象处理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 虚拟现实

现代控制技术 信息检索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

数据挖掘

2 2 2 2 2 2 2 2 2

推荐第7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2)了解Windows的界面、特点以及Windows的基本操作;

(3)理解文件、文件夹、路径的概念,学会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等。 (4)会灵活使用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体会鼠标用法,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游戏的态度。【教学重点】 鼠标的五种用法及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资源管理器中的不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用具】 计算机网络电子教室 【课 型】新授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而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硬件的第一级扩充。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且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从而实现了人机对话。这节课我们就以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为例来一起学习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

二、新授

(l 启动Windows2000系统(了解)

1、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首先检查各个硬件状态是否正常,即自检。自检完成后,操作系统装载并启动。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不需要我们干预,是计算机自启动过程

2、活动:请学生启动计算机。并注意观察启动过程中主机、显示器、键盘等的变化。 (2) 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界面(识记)

界面组成:桌面、图标、窗口、菜单等。要求学生知道各个组成元素的名称即可。 (3)鼠标的五种基本用法:指向 单击 双击 右击 拖动

通过纸牌和扫雷游戏体会鼠标的用法。注意强调双击不是左右键一起按。

(4)控制面板是对系统进行配置的工具集合。通过它,用户可以增删系统的各种软、硬组件,调整系统的各种配置参数,使计算机更适合自己的使用。如:改变键盘、鼠标的设置等。特别举例当任务栏上不显示输入法图标时可在控制面板中设置。

(5)文件和文件名的命名法则。主文件·扩展名来构成。最多不超过255个字符或127个汉字。不能使用“\\ / : * ? “ |”等九个字符。 (6) Windows资源管理

分类:包括对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从功能上分为:

处理器管理(初步了解 —— 查看CPU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 )

存储器管理(初步了解 —— 查看内存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 )

设备管理(初步了解 ——了解所用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配置、性能等情况 )

作业管理(初步了解 ——是多任务并行执行的操作系统。观察任务及任务的进程情况) 文件管理(重点掌握——结合中考题 )

三、小结。

【课后小记】对于操作系统的作用,学生可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领会。 (第二课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计算机里的所有文件都是存放在“我的电脑”里,想查找什么文件可以打开“我的电脑”,然后再找盘符,再去找文件夹,再去找需要文件。在窗口里可以方便的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浏览、移动、复制、改名、打开、建立快捷方式等。今天老师要想同学们推荐一个windows管家,就是资源管理器。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进行这些操作很方便。

二、新授

(1)打开资源管理器(教师演示两种,找同学补充) 方法1:开始→“程序” →“Windows资源管理器 方法2右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 方法3右击“开始”按钮——资源管理器

方法4:右击“我的电脑”窗口中任一个驱动器或文件夹图标,然后选择“资源管理器” 方法5:按住SHIFT键(要指明),双击“我的电脑” 方法6:按住键盘上WINDOWS专用键(要指明),再按“E”键。) (2)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构成,观察与普通窗口的不同:

“资源管理器”明显地将窗口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左边以层次结构的方式列出电脑中的所有资源,它叫文件夹窗口 ; 右边是左边所选中的文件夹中文件和文件夹,右边叫文件窗口;

细心的同学一定已经在左边窗口中有些文件夹或磁盘图标前会出现“+”号或“-”号,我现在单击一下图标前面的+号,同学们看一下左侧窗口中发生什么变化+号有什么变化?总结:如果磁盘或文件夹前面出现了 +号 :表示该文件夹含有下一层文件夹;(下一层的文件夹称为该文件夹的子文件夹)刚才同学们发现,单击 + 则在左侧窗口中屏开子文件夹,同时“+”变成“-”。我现在单击一下文件夹前的-号按扭,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左侧窗口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号发生什么变化。总结:如果磁盘或文件夹图标前出现了-号:表示子文件夹已显示,单击 - ,折叠子文件夹,同时“-”又变成“+”。如果文件夹或磁盘前没有符号,那说明这个文件夹没有子文件夹。

我们现在看左侧窗格,它像不像一颗侧躺的大树呢?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文件夹树。 (3)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改名、查找和创建快捷方式 复制: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复制——目标文件夹——粘贴 移动: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剪切——目标文件夹——粘贴 删除: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删除

彻底删除: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删除(按shift) 改名: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重命名

创建快捷方式:选中当前文件或文件夹——右击——新建——快捷方式

三、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必要时加以补充说明。

四、课堂作业:在D盘建立如下的文件夹结构

【课后小记】资源管理器中的操作都是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每个学生都应熟练掌握。因此教师在讲解操作步骤应重点强调注意事项,可多增加学生练习内容。

推荐第8篇: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篇一: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在小学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9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这么操作、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这种操作、还有没有别的操作方法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一个专业术语、一个基本操作,我都要求学生达到规范。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打电脑的观念改变了,什么事情都能问个为什么了,操作之前都能好好思考一番了。这一学期面临的任务就是5月份参加无锡市的信息技术会考,这次考试有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方面,就是时间比较紧张,就40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相当熟练,而本学期开学晚,时间上肯能不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新课和复习一起,以便能顺利通过此次考试。当然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搞应试教学,还得踏踏实实,和上学期一样,一个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是教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期的是进行

1、

6、7模块以及电子邮件的使用,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其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制作多媒体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重难点: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三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 本学期教学的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利用powerpoint做一个多媒体成品出来。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具体活动]:

1、3月份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竞赛

2、5月信息技术会考

3、6月份ppt作品的完成

篇二: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继续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导向,学习和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和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继续开展两思教育活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科研、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98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播放、演示文稿等基本操作。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初二级学生中有少数在家学习过或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喜欢表现自己,以至于在机房上机时更改机房里学生机的某些配置,造成管理上的困难。而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初次接触WIN98操作系统,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2000、WPS2000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与初二学生应有的水平差距较大。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只得补习初一的WIN98等内容。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广州市中小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与条件编写的《广州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

2、教材内容:初中第二册的《信息技术教程》总共有四章,第一章为POWERPOINT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是因特网的基本应用,第三章、第四章是选学内容,分别为办公软件电子表格EXCEL和高级应用的网页制作FRONTPAGE。本学期将要学习的是第一章及第二章的内容。以及补习初一的WIN98等基本知识。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INDOWS98的操作,以及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十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三、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

1、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将期末总成绩中50的平时分分为两个部分:50为回答问题、交作业、做示范、作品展示等操作的得分;另50为上课、上机纪律的表现分。

2、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新机房有足够的机器供学生上机。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3、计算机课除第一节课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一些上机注意事项和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外,其他课程全部在机房上课,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功能。自已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四、教学进度

本学期共二十一周,而计算机须在十八周结束教学。除去期中考试及国庆休假后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为十六个课时左右。

篇三: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已不能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初中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这套教材正是这种改革的一种尝试。它吸取以往教材的特点,遵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渗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重新编写而成的。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在初

一、初二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性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初三教学注重与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内容的衔接问题,强调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来说: 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4、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与操作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这样,在教学中要求: 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2、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3、提高课堂兴趣,多采用范例教学法、活动项目教学法、综合实践法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各种和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软件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机会,如用flash进行动画创作,用VB进行了解什么是编程,用VJC进行机器人编程电路控制等,这样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办、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具体教学课时:

一、flash动画制作:五课时(每节一课)

二、程序设计初步:五课时(每节一课)

三、智能机器人:五课时 (每节一课)

篇四: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1、八年级学情:

八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

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采取的是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八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八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七年级学情: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学习目标、想想看、知识窗、试试看、做做看和思考与练习等一系列栏目。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的突破点与创新点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

五、教学的方法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篇五: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 、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的信息技术教材,本学期学习1信息与信息技术2信息的获取与管理3 信息的整理与加工这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搜索引擎的使用、常用下载工具的使用、常用压缩工具的使用、windwos软件的基本使用以及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第三单元中主要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 、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本学期教学的目标

1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能够合理的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养成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习惯。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使用原理等,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

3、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制作作品,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

五 、本学期采取的具体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推荐第9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1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15周 【课 题】:打印机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打印机的基本知识。  思想目标:认识主要的常用输出设备。  能力目标:为以后操作打印机打基础。

【教学重点】:打印机的不同类型 【教学难点】:打印机类型较多,在实际应用中涉及面广 【课

时】: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前面课程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常用输入设备的相关知识,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继续学习,常用输出设备——打印机.6.3.1打印机的分类

1.按颜色分类:彩色打印机和单色打印机 2.按输出分类:逐行打印机和逐字打印机 3.按工作方式分类:击打打印机和非击打打印机

6.3.2 激光打印机

1.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光栅图像处理器产生要打印页面的位图,然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系列脉冲送往激光发射器,在这一系列脉冲的控制下,激光被有规律地放出,与此同时,反射光束被接收的感光鼓所感光,激光发射时就产生一个点,激光不发射就是空白,这样就在接收器上印出一行来,然后接收器转动一小段固定的距离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当纸张经过感光鼓时,鼓上的着色剂被加热熔化,固定在纸上,印成了页面的位图,最后当纸张经过一对加热,着色剂被加热熔化,固定在纸上,完成了打印的全过程.

2.激光打印机是由激光器、声光调制器、高频驱动、扫描器、同步器及光偏转器等组成。

3.激光打印机的特点打印效果好最好,几乎达到印刷品的水平,这也是其最大的优点。打印速度快,打印声音很小,一次可以打完一整页纸。耗材多,价格较贵。激光打印机使用碳粉盒,一盒碳粉大约能打印3000~5000页,在价格上较贵。不能用复写纸同时打印多份,且对纸张的要求高。 4.激光打印机的分类:

1)按所用的控制卡分类:激光打印机、视频控制卡串口打印机

2)按打印输出速度分类:低速激光打印机、中速激光打印机、高速激光打印机 3)按色彩分类:彩色激光打印机、单色激光打印机 5.激光打印机的选购

速度、分辨率、纸张的使用、耗材的成本、易用性、预热时间、第一页输出时间、品牌 6.3.3 喷墨打印机

推荐第10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 :第18周

【课 题】 :计算机故障的维修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基本维修知识。

 思想目标:分析计算机基本故障的种类。

 能力目标:解决计算机故障。

【教学重点】 :解决计算机故障

【教学难点】 :解决计算机故障

【课

时】 :2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

前面课程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判断和维修计算机硬 件和软件故障。

11.2.1 常见死机问题

死机是一种电脑常见故障。 死机时的表现多为黑屏、无法启动系统、画面“定 格”无反应、用鼠标,键盘无法输入等。对于病毒造成的死机现象,解决方法是 用杀毒软件杀毒。如果病毒破坏了数据结构甚至是BIOS,那么唯一的解决方法 只能是杀毒后重装系统或重写BIOS。

1.由硬件故障引起的死机

由硬件引起的死机故障现象主要分为两种:

(1)开机后黑屏。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开机后黑屏,听不到硬盘自检的声音, 有时能听到喇叭的鸣叫。这种情况应首先考虑是否是硬件接触不良。

(2)开机有显示偶尔出现错误提示 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开机有显示,能 听到机器自检声,但是屏幕停滞在自检的某一步,有时光标不停闪烁,偶尔出现 错误提示。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BIOS设置不当造成的。

2.由软件故障引起的死机

由软件引起的死机故障也可以分为两种:

(1)启动或关闭操作系统时死机。启动时的死机情况有时与硬盘的BIOS设置有 关;另一个原因可能是Windows 98的支持文件损坏;关闭系统时的死机多数是 与某些操作设定和某些驱动程序的设置不当有关。

(2) 运行应用程序时出现死机;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程序本身的问 题,也可能是应用程序与Windows 98的兼容性不好,存在冲突。

11.2.2 常见硬件故障疑难解答

1.主板常见故障与维护

(1)开机无显示 问题分析:电脑开机无显示,首先要检查的是BIOS。主板的BIOS中储存着重要 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破坏,一旦受损 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坏造 成.造成开机无显示的现象:

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导致插上诸如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而无显示。免跳线主板在CMOS里设置的CPU频率不对,也可能会引发不显示故障,对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决。主板无法识别内存、内存损坏或者内存不匹配也会导致开机无显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较挑剔内存,一旦插上主板无法识别的内存,主板就无法启动,甚至某些主板不给用户任何故障提示。当然也有的时候为了扩充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

3.内存故障与维护

(1)开机无显示

问题分析: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 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 解决方法:只要用橡皮擦来回擦试其金手指部位即可解决问题(不要用酒精等清洗),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

(2)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问题分析: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条不兼容或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常见于高频率的内存用于某些不支持此频率内存条的主板上。 解决方法:可以尝试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读取速度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3)随机性死机

问题分析: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机。 解决方法: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

4.显卡故障与维护

(1) 开机无显示

问题分析: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或主板插槽有问题造成。 解决方法:对于一些集成显卡的主板,如果显存共用主内存,则需注意内存条的位置,一般在第一个内存条插槽上应插有内存条。

(2)显示花屏,看不清字迹

问题分析: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示器或显卡不支持高分辨率而造成的。 解决方法:花屏时可切换启动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后再在Windows 98下进入显示设置,在16色状态下点选“应用”、“确定”按钮。重新启动,在Windows 98系统正常模式下删掉显卡驱动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5.显示器故障与维护

(1) 电脑刚开机时显示器的画面抖动得很厉害,有时甚至连图标和文字也看不清,但过一两分钟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2) 电脑开机后显示器只闻其声不见画面,要等上几十分钟以后才能出现画面

(3) 显示器屏幕上总有挥之不去的干扰杂波或线条

(4) 显示器花屏

(5) 显示器黑屏

6.硬盘故障与维护 (1)系统不认硬盘

(2) 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问题分析: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

(3) 硬盘出现坏道 问题分析:其实,硬盘出现的坏道大多是逻辑坏道,是可以修复的。

解决方法: 一旦用“SCANDISK”扫描硬盘时如果程序提示有了坏道,首先应该重 新使用各品牌硬盘自己的自检程序进行完全扫描。注意,不要选快速扫描,因为 它只能查出大约90%的问题。如果检查的结果是“成功修复”,那可以确定是逻 辑坏道;假如不是,那就没有什么修复的可能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护知识与判断计算机故障,为以 后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电脑故障学习经验。

【课后作业】 :掌握微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方法。

第11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序】:第19周

【课题】: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实训课)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步骤,从实验中我们所学习相关知识。

 思想目标:从理性到感性全面认识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  能力目标:自己动手完成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GHOST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GHOST

【课时】:2课时

【教学环境】:计算机组装实验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结合

【教学内容】:

12.1.2GHOST主分区数据备份步骤

1.启动进入DOS后,取出DOS启动软盘,再插入含有ghost.exe的光盘。在提示符“A:\>_”下输入“ghost”后回车,即可开启ghost程序。

2.选择Local(本地)→Partition(分区)→To Image(产生镜像) (这步一定不要选错)。

3.确定“To Image。

4.选择要操作的分区,可用键盘进行操作:用方向键选择第一个分区(即c盘)后回车。

5.选择备份存放的分区、目录路径及输入备份文件名称。

6.确认选择分区后,第二个框(最大的)内即显示了该分区的目录,从显示的目录列表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所选择的分区是否正确。

7.选择好压缩比后,按回车键后即开始进行备份。提示操作已经完成,按回车键后,退出到程序主画面。12.1.2GHOST主分区数据恢复步骤

1.进入DOS下,运行ghost.exe启动进入主程序画面。

2.依次选择Local(本地)→Partition(分区)→From Image(恢复镜像) (这步一定不要选错)。选择镜像文件所在的分区。确认选择分区后,第二个框(最大的)内即显示了该分区的目录,用方向键选择镜像文件后,输入镜像文件名一栏内的文件名即自动完成输入,按回车键确认后。选择要恢复到的分区。提示即将恢复,会复盖选中分区破坏现有数据!选中“Yes”后,按回车键开始恢复。备份的镜像恢复,完成直接按回车键后,计算机将重新启动!

【课堂小结】:正确使用GHOST主要是明确要备份和恢复的分区,但在操作过程中只要细心观察,多思考,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

【作业布置】:

写出本次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实训的实验报告。

- 1 -

第12篇:《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程教案[材料]

《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

授课对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新生30个班

授课学时:本学期60学时

主修教材: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二等奖

主编: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王海春

参考教材: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李存斌

实训教材: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实训指导》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刘钢等

教学资源:

硬件:

1、多媒体教室1-8号

2、局域网机房1-9号

3、计算机拆装实验室

4、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软件:

1、计算机文化基础电子书(含语音)

2、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操作辅助教学软件

3、计算机文化基础无纸化考试系统

4、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5、计算机文化基础PPT教案

6、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库

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室利用电子教案讲授

2、在局域网机房学生利用电子教材自学、教师辅导、计算机播放操作演示、上机实际操作、无纸化考试系统考试。

3、校园网上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自学、教师网上辅导、网上播放操作演示、网上手把手操作实习、自主完成网络习题、网络化考试系统测评。

第一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认识一下有些什么样的计算机产品

任务二 回顾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任务三 认识计算机的分类

任务四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任务五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任务六 了解计算机各部件

任务七 认识计算机软件

任务八 了解软件的版权情况

任务九 掌握软件的分类

教学目的:了解有关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了解目前流行的个人计算机的基本配置、用途和价格。以使我们对计算机产生一些感性认识。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

对计算机的分类以及工作原理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课后的观察和体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课堂理论知识。

思考题:

1、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情况?

2、目前市场主流的计算机设备价格?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一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开机和启动

任务二 退出Windows2000和关闭计算机

任务三 鼠标的基本操作

任务四 认识计算机键盘

任务五 击键的正确指法

任务六 启动汉字输入法

任务七 学习全拼汉字输入法

任务八 掌握智能ABC汉字输入法

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内容涉及鼠标操作、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多媒体技术。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

掌握计算机开机关机的正确方法和键盘录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熟悉键盘的键位。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一章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了解计算机的安全使用环境

任务二 了解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任务三 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有关认识

任务四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任务五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任务六 KV3000杀毒软件的使用

任务七 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

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安全使用的理论和正确维护的手段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定义,掌握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3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3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

掌握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在计算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安全有效的使用计算机。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二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认识WindowsXP桌面

任务二 认识“开始”菜单 任务三 认识“任务栏

任务四 怎样打开应用程序

任务五 怎样打开文档

任务六 认识Windows XP的窗口

任务七 认识Windows XP的菜单栏

任务八 怎样使用快捷菜单

任务九 认识对话框

教学目的:认识Windows XP桌面,掌握“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我的文档”的主要功能,认识对话框。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Windows XP桌面上各种图标所代表的意义,认识对话框。认识Windows XP的菜单栏,学会使用快捷菜单。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二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使用“记事本”建立一个文档

任务二 怎样使用“画图”创建杰作

任务三 怎样使用“剪贴板”剪贴图像

教学目的:学会用“记事本”建立文档,掌握使用<PrintScreenn>键将屏幕图像复制到剪贴板的操作,了解Alt+PrintScreen键的主要功能。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剪贴板”的基本概念,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学会利用鼠标操作绘图工具,绘制出图画来。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二章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打开并认识资源管理器

任务二 怎样组织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的内容

任务三 选定文件或文件夹

任务四 怎样创建新文件夹

任务五 怎样创建新文档

任务六 怎样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七 怎样打开文件

任务八 怎样为文件和文件夹重命名

任务九 怎样为文件和文件夹创建快捷方式

任务十 怎样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十一 怎样恢复被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十二 怎样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十三 认识“我的电脑”窗口

教学目的:了解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和使用,掌握文件的主文件名和可选的扩展名的使用,掌握文件夹的功能和使用,掌握选定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3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3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了解“我的电脑”窗口中的各图标的意义,了解文件的类型及特性,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二章

第四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准备好使用的软磁盘

任务二 复制软磁盘 任务三 美化桌面

任务四 自定义鼠标

任务五 自定义键盘

任务六 怎样调整时钟

任务七 怎样安装和卸载程序

任务八 怎样添加新硬件

任务九 怎样使用打印机

教学目的:

掌握软磁盘的使用常识,掌握复制软磁盘的方法,掌握安装和卸载程序的基本方法,了解安装打印机的基本方法,了解自定义键盘、鼠标的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4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4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美化桌面的技巧,掌握安装和卸载程序的基本方法,了解屏幕分辨率的设置如:640×480、800×600、1024×768等。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三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认识word 2002 任务二 在word中创建文档

任务三 在word中录入文档

任务四 保存word文档

任务五 编辑前的准备

任务六 文档的编辑

教学目的:认识word 2002窗口,了解中文Word 2002工作窗口的组成,掌握从Word 2002中退出的多种方法,掌握在word中录入文字并进行字体类型、大小、颜色的设置。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了解自动保存文档的方法,掌握文档的编辑排版,掌握“查找和替换”操作方法,掌握文字格式复制。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三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word文档的字体设置

任务二 段落格式化

任务三 创建项目列表和编号列表

任务四 首字下沉

任务五 边框和底纹

任务六 页面设置

任务七 页眉、页脚与页码设置

教学目的:掌握Word文档的字体设置,掌握使用菜单命令进行字符格式设置的方法,会设置“突出显示”、“着重号”、“双删除线”、“并排字符”、“组合字符”等。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首字下沉操作,掌握页眉、页脚与页码设置,了解纯文本的概念,了解视图模式。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三章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分节和分页控制

任务二 分栏、竖行版式

任务三 在word中插入图片

任务四 设置图文混排

任务五 文本框

任务六 艺术字

教学目的:掌握分节和分页控制方法,掌握分栏、竖行版式设置,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掌握选择“艺术字”并对输入的艺术字内容实施加粗、倾斜等处理。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3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3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设置图文混排基本方法,掌握文本框的操作,了解编辑标注格式的方法,掌握艺术字的编辑与格式化。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三章

第四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表格的创建

任务二 表格的编辑

任务三 图表的生成

任务四 用自由表格工具栏创建表格

教学目的:掌握用Word创建表格的方法,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增加或删除行列、插入字符等),掌握合并与拆分单元格的方法,了解表格的的各种转换。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4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4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合并与拆分单元格的方法,掌握表格的修饰方法,会用自由表格工具栏创建表格,掌握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按钮进行表线、边框处理。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三章

第五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在word文档中插入数理公式

任务二 模板和向导

任务三 使用样式编排文档

任务四 文档的打印

教学目的: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数理公式的方法,会激活“公式编辑器”,会使用样式编排文档,会使用文档进行打印。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5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5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常用公式的编辑和格式化,会使用Normal模板进行编辑排版,掌握模板的创建。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四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了解EXCEL的启动与退出

任务二 认识Excel的操作方式

任务三 用EXCEL制作成绩表

任务四 快速制作电子表格

任务五 格式化课程表,使课程表更加美观

教学目的:了解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EXCEL的菜单栏,掌握用自动填写功能输入有规律的数据的方法,了解EXCEL提供的一些格式化表格的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学会使用快捷菜单,掌握EXCEL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掌握用自动填写功能输入有规律的数据的方法。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四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了解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

任务二 用函数处理表中的有关数据

任务三 制作销售、进货、库存自动统计系统

教学目的:掌握EXCEL中的公式的使用,掌握EXCEL中的函数的使用,了解销售表、进货表、库存自动统计表的制作,了解单元格地址表示形式上绝对地址与相对地址。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函数的调用形式,掌握常用函数:SUM函数、AVERAGE函数、MAX函数、MIN函数、IF函数,掌握用函数处理表格中的数据的常用方法。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五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认识Photoshop的主窗口

任务二 创作一幅图像

任务三 在图像插入文字

教学目的:认识Photoshop的主窗口,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常见图片编辑方法:自由转换图像、缩放图像、移动图像,了解Photoshop的图像文件格式:PSD、BMP、JPEG、GIF、TIFF等。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魔术棒工具和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掌握常见图片编辑方法:自由转换图像、缩放图像、移动图像,学会在图像中插入文字。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五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图像的修饰效果

任务二 浮雕字

任务三 发光字

教学目的:了解图像处理效果的指标:对比度、亮度、色阶、像素,了解图像的基本修饰方法,掌握改变原始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及色阶的基本方法,了解图像处理技术术语:饱和度、色调、色阶、滤镜、插件。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套索工具中的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掌握浮雕字制作方法,掌握发光字制作方法,了解图像处理技术术语:饱和度、色调、色阶、滤镜、插件。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六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使用普通电话

任务二 使用手机打电话

任务三 收发传真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通信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现代生活中通信的手段和基本原理。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六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的:掌握现代通信的理论知识。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现代通信手段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国内外通信手段的差距。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七章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启动和设置IE 5.0 任务二 使用IE 5.0 教学目的:了解Internet、TCP/ IP协议、域名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等国内四大数据网络媒体,掌握启动和设置IE 的方法,了解Web页的URL的使用,了解超级链接的基本概念。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1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1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IE菜单项功能和使用,掌握使用IE对网上内容进行浏览、保存、打印的操作,掌握使用IE收藏夹进行添加和整理操作。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七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启动和设置OUTLOOK EXPRESS 任务二 使用OUTLOOK EXPRESS 收发邮件

教学目的:了解电子邮箱的基本知识,掌握启动和设置OUTLOOK EXPRESS的方法,会用OUTLOOK EXPRESS 发送和接收邮件,掌握建立通讯簿的方法,了解邮件服务器的基本知识。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2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2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会用OUTLOOK EXPRESS 转发邮件,会用OUTLOOK EXPRESS 回复邮件,掌握打开“Internet连接向导”对话框进行参数设置的基本方法。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七章

第三课

教学内容:任务一 在WINDOWS 2000 下拔号接入Internet 教学目的:了解调制解调器的类型,了解接入互联网的两种基本方法(拨号方式接入和专线方式接入),了解接入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一条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一个网帐号、一台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一些软件),掌握添加TCP/IP协议的方法,了解代理服务器方式的接入方法。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3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3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安装拨号网络适配器的方法,掌握“调制解调器属性”设置,掌握添加TCP/IP协议的方

法。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七章

第四课 教学内容:

任务一 使用FRONTPAGE制作如下主页

任务二 初步学习HTML语言结构,并结合具体的网页制作实践进行理解

教学目的:

了解网页的基本概念,了解使用Frontpage 制作简单网页的方法,了解HTML 语言的大致结构形式和各部分作用,掌握发布网页和设置个人WEB服务器的方法,了解个人Web服务器PWS安装与使用。

板书设计:见计算机文化基础PPT 教学重点难点:见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

课外作业:第4课教材习题

网络课件平时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

1、第4课知识库、小词典

2、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参考资料

3、计算机工程技能实训指导书

4、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网络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件

课后小结:掌握网页设计的版面安排,掌握在网页中插入对象的方法,了解网页中超文本标识语言框架和动态图象的概念,应能掌握发布网页和设置个人WEB服务器的方法。

思考题:动态网页和静态网页有什么不同?

答疑:学生登录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件教师答疑区进行

第13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18周 【课

题】:计算机故障的维修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基本维修知识。  思想目标:分析计算机基本故障的种类。  能力目标:解决计算机故障。

【教学重点】:解决计算机故障 【教学难点】:解决计算机故障 【课

时】:2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前面课程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判断和维修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

11.2.1 常见死机问题

死机是一种电脑常见故障。死机时的表现多为黑屏、无法启动系统、画面“定格”无反应、用鼠标,键盘无法输入等。对于病毒造成的死机现象,解决方法是用杀毒软件杀毒。如果病毒破坏了数据结构甚至是BIOS,那么唯一的解决方法只能是杀毒后重装系统或重写BIOS。

1.由硬件故障引起的死机

由硬件引起的死机故障现象主要分为两种:

(1)开机后黑屏。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开机后黑屏,听不到硬盘自检的声音,有时能听到喇叭的鸣叫。这种情况应首先考虑是否是硬件接触不良。

(2)开机有显示偶尔出现错误提示

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开机有显示,能听到机器自检声,但是屏幕停滞在自检的某一步,有时光标不停闪烁,偶尔出现错误提示。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BIOS设置不当造成的。

2.由软件故障引起的死机

由软件引起的死机故障也可以分为两种:

(1)启动或关闭操作系统时死机。启动时的死机情况有时与硬盘的BIOS设置有关;另一个原因可能是Windows 98的支持文件损坏;关闭系统时的死机多数是与某些操作设定和某些驱动程序的设置不当有关。

(2) 运行应用程序时出现死机;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程序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应用程序与Windows 98的兼容性不好,存在冲突。 11.2.

2常见硬件故障疑难解答 1.主板常见故障与维护 (1)开机无显示

问题分析:电脑开机无显示,首先要检查的是BIOS。主板的BIOS中储存着重要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破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坏造成.

造成开机无显示的现象:

- 1

解决方法:一旦用“SCANDISK”扫描硬盘时如果程序提示有了坏道,首先应该重新使用各品牌硬盘自己的自检程序进行完全扫描。注意,不要选快速扫描,因为它只能查出大约90%的问题。如果检查的结果是“成功修复”,那可以确定是逻辑坏道;假如不是,那就没有什么修复的可能了。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护知识与判断计算机故障,为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电脑故障学习经验。 【课后作业】:掌握微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方法。

第14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1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14周

【课 题】:键盘与鼠标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键盘与鼠标的基本知识。

 思想目标:认识主要的常用输入设备。

 能力目标:为以后操作键盘与鼠标打基础。

【教学重点】:键盘与鼠标的分类

【教学难点】:键盘与鼠标分类较多,在实际应用中涉及面广

【课

时】:2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前面课程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存储器的相关知识,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计算机常用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

5.2.1 键盘

键要用于输入数据、文本、程序或命令;另外,有很多游戏都使用键盘进行操作。

5.2.2 键盘的分类

1.按键盘的工作原理分类

依据键盘工作原理,可以把计算机键盘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2.按键盘开关接触方式分类

键盘按照按键开关分为触点式(机械式、薄膜式)和无触点式(电容式)两大类

3.键盘的接口分类

4.按键数分类 11101键、102键、104键、107键。

5.按功能分类

标准键盘、人体工程学键盘、多功能键盘、集成鼠标的键盘、手写键盘、无线键盘。

5.2.3键盘的结构

1.外壳键盘

外壳主要用来支撑电路板和为操作者提供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

2.按键

按键依其功能可分为三类 :字符键、功能键、控制键

3.电路板

4.键盘的选购

(1)舒适度

(2)键盘的做工 (3)操作手感

(4)接口的类型目前比较常见的键盘接口有三种:老式AT接口(大口)、PS/2接口(小口)、USB接口。

(5)品牌

(6)外形、颜色和主机是否搭配。

5.2.4 鼠标

鼠标是一种屏幕标定装置,它在图形处理方面要比键盘方便得多 。 1.鼠标的分类

(1)鼠标按其按键数目可分为两类: 两键鼠标 (MS MOUSE) 和三键鼠标 (PC MOUSE) 。 一般鼠标是两键鼠标,三键鼠标比两键鼠标多了一个中键。

(2)鼠标按是否有滚轮可分为两类:无滚轮鼠标和滚轮鼠标。其中滚轮鼠标又可 分为单滚轮鼠标和双滚轮鼠标。

(3)鼠标按其接口类型又可分为三类:PS/2接口(小圆口)、串行口(方口)和 USB接口。PS/2鼠标用的是6针的圆形接口,串口鼠标用的是9针的D形接口。

(4)按其结构可分为七类:机械式、光电式、半光电式、光机式和轨迹球式等等。

(5)按内部结构 机械鼠标打开机械鼠标后, 可以看到机械鼠标的结构: 鼠标内有一个圆的实心的 橡皮球,在它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有一个转轮和它相接触,这两个转轮各连 接着一个光栅轮,光栅轮的两侧各有一个发光二级管和光敏三极管。 光电式鼠标光电鼠标是通过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工作来形成高低电平信 号的 光机鼠标:光机鼠标内有三个滚轴,其中一个是空轴,另外两个分别是X方向滚 轴和Y方向滚轴, 这三个滚轴都与一个可以滚动的小球接触。

2.鼠标的技术指

(1)分辨率

(2)扫描频率

(3)灵敏度

(4)抗震性鼠标的抗震性主要取决于鼠标外壳的材料和内 部元件的质量 。

3.鼠标的选购

选择重量较轻的鼠标可以让用户在长时间操作鼠标后,手腕、肩膀不易产生酸痛 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1.鼠标的接口形式

2.鼠标的功能

3.灵敏度

4.符合人体工程学

5.鼠标的价格 及售后服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键盘鼠标技术的发展历 程、接口分类及它们的内外部结构,对键盘鼠标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后作业】 :到当地电脑市场查询键盘、鼠标的型号、价格及市场行情,总结目前键盘 和鼠标的发展趋势。

第15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7周 【课

题】:CPU的封装技术、接口、主流产品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CPU的封装技术、接口标准、主流产品。  思想目标: 对CPU相关基本常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 能力目标: 结合主板平台,从理论到实际,辨别不同的主流CPU的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 主流CPU的介绍 【教学难点】: Intel和AMD平台的CPU,从同价位来讲,性能没多大差异,但从接口、封装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且部分参数表示方法不同,容易混淆。 【课

时】: 2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铜矿PentiumIII处理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CPU相关知识概要,导入新内容。

3.5 CPU的封装技术

封装就是给CPU内核穿上一层保护外衣,使之与空气隔离以避免氧化和尘埃的侵害。随着CPU的集成度和发热量日益提高,封装技术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1.8086时代的DIP封装

2.80286—80486时代的QFP/PFP封装 3.主流的格栅阵列封装

① SPGA(Staggered Pin-Grid Array,交错格栅阵列) ② PPGA(Plastic Pin-Grid Array,塑料格栅阵列)

③ FC-PGA(Flip Chip Pin-Grid Array,倒装芯片格栅阵列) ④ FC-PGA2 ⑤ OPGA ⑥ uPGA ⑦ mPGA 4.SECC卡匣式封装 5.不可拆卸的BGA封装 6.BBUL封装技术 7.LGA封装技术

3.6 CPU的接口

CPU接口是CPU内核与基板的安装以及外部包装形式。

3.6.1 公用的早期接口时代

在1995年到1997年,Intel和AMD采用了公用的接口,主要有以下两类。 ① Socket 7 ② Socket8 3.6.2 Intel处理器的接口

从1997年以后,Intel公司使用了以下的接口。 ① Slot 1 ② Slot 2 ③ ④ ⑤ ⑥ Socket 370 Socket 423 Socket 478 Socket T 3.6.3 AMD处理器的接口

从1997年以后,AMD公司使用了以下的接口。 ① Super 7 ② Slot A ③ Socket A(Socket 462) ④ Socket 754 ⑤ Socket 940 ⑥ Socket 939 3.7 主流CPU产品介绍

3.7.1 Intel系列

Intel公司是x86系列CPU最大的生产厂家。Intel公司的x86 CPU与Microsoft公司的MS-DOS、MS-Windows一起架起了PC的主要软、硬件框架。 1.Intel Pentium 系列处理器

(1)采用“Willamette”核心Pentium 4处理器 (2)采用“Northwood”核心Pentium 4处理器 (3)采用“Prescott”核心Pentium 4处理器 2.Celeron芯片处理器

(1)“Willamette”核心Celeron (2)“Northwood”核心Celeron (3)“Prescott”核心Celeron D 3.其他Intel处理器

3.7.2 AMD系列 AMD(先进微器件)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微处理器公司。它生产的CPU系列有28

6、38

6、486和K

5、K

6、K

7、K8等。K5的级别相当于Intel公司的Pentium,K6相当于Pentium II,K7相当于Pentium III。

1.采用“Thoroughbred(B)”核心的Athlon XP 2.采用“Barton”核心的Athlon XP处理器 3.Athlon 64和Athlon64 FX 4.AMD Sempron(闪龙)处理器 5.AMD Opteron(皓龙)处理器

【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CPU的封装技术、接口标准及主流产品的介绍,扩充了对当前的CPU技术的学习,从本章对CPU的分类学习中,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CPU已经不再感到陌生。 【作业布置】:

CPU有哪些主要技术术语?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第16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 :第5周

【课 题】 :主板的组成及主板的选购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 了解主板的组成及主板的选购应注意的因素。

 思想目标: 主板作为计算机其它硬件的载体,决定了与其它硬件的兼 容性,主板的性能及扩展能力至关重要。

 能力目标: 掌握选购主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教学重点】 : 主板的各组成部件

【教学难点】 : 选择主板时考虑的因素极多, 可以说要选择一台性价比高的机器, 主板是最难选择的硬件。

【课

时】 : 2课时

【教学环境】 : 多媒体教室,一块GA370架构的主板

【教学方法】 : 讲授法,结合具体主板实物讲解主板的结构组成

【教学内容】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主板的分类, 结构及组成,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主板组成中的其它 部件。

2.2 主板的组成

2.2.3 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的作用是安装内存条,目前的内存主要分为SDRAM、DDR、RDRAM、DDR2 四种。

2.2.4 总线扩展槽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桥梁, 是各个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公共通道。 总线扩展槽 是总线的延伸, 也是总线的物理体现, 在它上面可以插入任意的标准选件, 如显示卡、声卡、网卡等。

1.ISA扩展槽

2.PCI扩展槽

3.PCI Expre扩展槽

4.AGP接口插槽

5.AMR插槽和CNR插槽

2.1.5 板载芯片 通过使用不同的板载芯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与独立板卡相比,采用 板载芯片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1.I/O控制芯片

2.时钟频率发生器

3.RAID控制芯片

4.网卡控制芯片

5.声卡控制芯片

6.电源管理芯片

7.USB2.0/IEEE1394控制芯片

2.1.6 BIOS芯片 BIOS英文全称是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完整地说应该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是安装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固化保存着微 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CMOS设置程序、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 自举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 从功能上看,BIOS分为三个部分: ①自检及初始化程序; ②硬件中断处理; ③程序服 务请求。 1.AMI BIOS 2.Award BIOS 3.Phoenix BIOS 2.1.7 CMOS芯片 CMOS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 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 对某些参数的设定(如BIOS参数) 。

2.1.8 电池

2.1.9 电源插座

2.1.10 IDE接口插座

2.1.11 软盘驱动器接口插座

2.1.12 跳线开关

2.1.13 外部设备接口

1.串行口插座

2.并行口插座

3.USB接口插座

4.键盘插座

5.PS/2鼠标器插座

2.1.14 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钮插针

2.1.15 SATA接口

2.3 主板设计及布局的变化

2.4 主板的选购

2.4.1主板选购应考虑的主要性能 ⑴ 速度

⑵ 稳定性

⑶ 兼容性

⑷ 扩充能力

⑸ 升级能力

2.4.2 选购主板时考虑的因素

⑴ 实际需求 ⑵ 主板结构

⑶ 主板的技术性能

⑷ 主板产品的售后服务 ⑸ 品牌

2.4.3 主板选购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制定一个合理的购买计划。 第二步,根据需要制定需要的品牌、型号。 第三步,冲向市场,讨价还价,购买自己中意的主板。

【课堂小结】 :本章学习了主板相关的基本常识及新技术,了解到主板平台性能 的优越与否决定了计算机整机性能,因为它给其它硬件提供接口与支持, 可以说 主板一定选定,便决定了其它硬件性能可以扩充到什么样的水平。

【作业布置】 : 请详述一般主板的结构组成。

第17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4周 【课

题】: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软件系统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系统总线的概念。

2、了解微机软件系统的构成

 思想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上堂课所学习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对计算机系统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 能力目标: 了解评价微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教学重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 【教学难点】: 计算机工作原理概述 【课

时】: 1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前面的课程我们介绍了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功能部件,而各部件之间是如何快速地进行通信的呢?这将是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之一。

一、微型计算机中的信息通道——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每组总线都由多根线组成。

1.数据总线DB(Data Bus)

数据总线用于CPU与主存储器、CPU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 2.地址总线AB(Addre Bus)

地址总线用于CPU访问主存储器或外部设备时传送相关的地址。 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于传送CPU对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

二、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A.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设计者或厂商提供的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服务程序及网络系统等。

1.操作系统 2.计算机语言

3.语言处理(翻译)程序 4.常用服务性程序 5.网络软件

B.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软件程序。

1.字处理软件 2.电子表格软件 3.绘图软件

4.课件制作软件 5.网络通信软件

- 12 -

第18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4周 【课

题】: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思想目标: 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提高学习兴趣。

 能力目标: 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组成有个大体上的了解。

【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者间的关系 【课

时】: 2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无论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还是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迫切需要掌握计算机相关的硬件知识及基本的计算机维护技能,而这门课的学习,正好迎合了我们的需要。由于计算机本身的质量问题和用户操作不当,计算机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选购高质量、稳定可靠的微机,以及在使用中可以顺利解决一些常见故障。这门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入门级课程,学起来非常轻松,学习的关键是把教材里的知识结合到实际应用中,即能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当前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极快,我们还不能仅限于书本里的知识,还要注意平时多上互联网和浏览计算机硬件报刊杂志,以获取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咨讯,开阔视野。 1.1 现代计算机的分类

1、服务器、

2、工作站、

3、台式机、

4、便携机、

5、手持机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1.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主要由各种电子部件和机电装置组成。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输出结果等任务。

2.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是指为计算机运行提供服务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和全部技术资料。软件系统的任务是保证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方便的工作环境。

3.二者关系: 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而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冯·诺依曼结构)

1.控制器

2.运算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1.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课堂小结】: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并且了解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构成的,两者密不可分。 【作业布置】:

简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

第19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8周 【课

题】:内存储器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内存储器的分类、常见DDR内存储器的技术指标及物理结构。

 思想目标: 从本章内存储器的学习联系到第一章所介绍到的计算机存储系统层次结构图,加深对内存在计算机中作用的理解。

 能力目标: 能辨别各种常见内存及分清它们的技术参数、兼容性。

【教学重点】: 内存储器的分类及内存的物理结构 【教学难点】: 内存经历过几次更新换代,其标准互不兼容,以及与主板的兼容性问题。

【课

时】: 2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一根SDRAM内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在程序的控制下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因此,计算机中必须有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元器件,这个元器件就是人们所说的存储器,它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内存储器由半导体芯片组成,依赖于电来维持信息的保存状态。下面我们将具体学习有关内存储器的知识。

4.1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是CPU可直接进行访问的存储器。内存作为计算机硬件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内存的容量与性能也已成为衡量微机整体性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4.1.1 内存的分类

1. 按内存的用途分类

⑴ 主存储器(Main Memory)

⑵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⑶ 显示存储器

2.按内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分类 (1)ROM ROM是只能读取,不能随意修改或删除内容的一种存储器,其中的内容也不会因为掉电而丢失。ROM主要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参数表,也用于存放常驻内存的监控程序和部分引导程序。

根据ROM中的信息存储方法,可把ROM分为以下几类: ① 普通ROM或称掩膜ROM

② 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ing ROM)

③ 多次改写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 EEPROM , Flash Memory )

(2)RAM

RAM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存。RAM只能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1)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储器)

2)DRAM(Dynamic 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 123 -

第20篇: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

新课标初中物理重点课程教案.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第五章 第一节《电流和电路》 课标要求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

注意抓紧每一个机会将学生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和电路

▲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开关、用电器,并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电路。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电路出现故障时能自行查找原因,设法解决问题。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前观察、搜集有关电路元件及生活中的简单电路,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的物理道理,活用所学知识。 ▲在简单的电路连接过程中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流程图

→ →

→ → →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有一样东西,每天总是默默无闻的支撑着我们整个现代化社会的运作,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它,现在它也在支持着我们的学习,人类既爱它又怕它,它是什么?对,是电!电给了人类一片生机,那么什么是电路?要形成电流要什么条件呢?

一、电路连接

请仔细观察桌上的电路板及其上面的元件,你能利用它们组装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吗?如何证明你的连接已成功?若还没成功,你们小组的同学能找出原因,自行解决问题吗?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在确保连接正确之前不能闭合开关。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电池组连接不正确或没把两节电池连接起来;

2、导线、灯座或开关接触不良;

3、开关或电灯没真正接入电路;

4、灯亮了,但开关不起作用;

5、灯丝烧断了或导线内部断了;

6、电路接通,但线路交错,不够美观。

挑选一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评论。

二、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各元件叫什么名称,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吗?为什么?

1、开关:观察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你还搜集了或还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开关?

2、电源:观察电池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你知道电池的构造吗?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池吗?除了电池,还有什么也是电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用电器:这小灯会一直这么亮吗?说明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导线:拔去导线、断开开关或有些地方接触不良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以上说明电路一般有哪些元件?要电路中有电流要符合什么条件?

三、你能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吗?

1、学生尝试画图,找几个典型例子投影,让学生评价哪种表达方式好?

2、用课件介绍电学元件符号。

3、课件显示规范的电路图,说明作图原则。

4、学生练习(故意找线路弯曲的电路让学生练习,说明电路图只须表示电路的连接次序而不一定依原电路的模样)。

5、实际电路远比这复杂,但复杂的电路图也是由简单的电路组合改变而成(例课本P10

2、P103)

6、实际施工的电路图会据实际施工需要而设计,不一定呈长方形例P105的照明电路。(课件显示实际施工的照明电路电路图)。

7、你知道日常生活中除了照明电路还有哪些简单电路吗?你知道电筒、门铃的电路吗? 你能画出 其电路图吗?(学生作图)课件显示这两个电路。由此看出,电路图是大同小异的,但怎样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出方便使用的设备,就极能发挥人的创造性,你能据此设计出什么用电设备吗?

8、你知道集成电路板是什么回事吗?在你家里能找到这类电路板吗?它上面的是什么元件?为什么没有导线?它的电路图是怎样的?请回家查找

四、知识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三点一测丛书》P199

2、查看小家电说明书中的电路图,并留意哪些家电中有集成电路板?向父母了解其元件的名称、构造及电路图等。

3、自行设计简单的小电路,画出电路图,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4、请查找有关废旧电池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料。

若为演示实验,学生会觉得极简单,改为学生实验能暴露出问题,这些问题若能自己解决,既培养了实验素养,也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好的铺垫。

抓住每一个机会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既提高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活用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先让学生尝试画电路图,再给出规范的作图比常规教学方法更能暴露出学生的学习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的记忆也更深刻。

知识的拓展及实际应用,可大为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对学生初次接触的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纠错教学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暴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第三节 功 率 课前准备

一、新课标学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掌握功率的单位及计算公式:P=,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做功的快慢,能够判断出功率的大小决定于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做功的快慢,培养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有控制变量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

功率 计算公式:P= 单位:瓦(W)、千瓦(kW)

1W=1J/s

功和功率关系:W=Pt

三、相关知识

机器铭牌上的功率

这里说的铭牌,是指机器上的一个小牌子,上面标有机器的主要性能,其中有机器的功率,例如有一台水泵,它的铭牌如下:

型号 8B13 扬程 12.7m

流量 270m3/h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5m

轴功率 11.3kW 转速 1450r/min

配套功率 17kW 效率 83%

出厂编号 重量 11kg 水泵厂 出厂日期 年 月

铭牌上的轴功率,是指水泵在流量、扬程和转速都正常的情况下,水泵轴从动力机械得到的功率,配套功率是指与这台水泵配套的动力机的功率.

如果用电动机带动这台水泵,就应选择功率是17 kW的电动机.电动机的功率比17kW小,带不动水泵;比17kW大,是一种浪费.就像小马拉大车,拉不动,大马拉小车,又没有充分发挥马的作用一样.

在购买和选用机器时,要仔细看一看它的铭牌,了解它的性能是不是符合要求.

四、学法点拨

功率是力学中重要物理量,我们要准确把握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我们要加强各 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以解决实际问题.

功率(power) 探究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2)如果做功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一、功率的概念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而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说 明

①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不对,还得看时间;反之,做功多功率就大,也不对,还得看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功率是由时间和功两个因素决定的.

②功率与机械效率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物理量,不要混淆.

二、功率的公式及单位

功率的公式据其概念可以写成P=,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1W=1J/s另外还常用千瓦、兆瓦、马力.

说 明

①功率的公式P=,是指平均功率,即在'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②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z/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W=Fs,v=, 可得p=Fv.

③马力是功率的单位,不是指马的力气.

三、比较功率大小的方法

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般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比较其大小.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

(2)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 (3)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P=计算,进行比较.

四、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功是有

用的.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联系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典型例题精讲

题型I 面向全体,双基巩固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做功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

C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D.机械效率越大,功率一定越大

分析:根据功率的定义和公式P= 可知,当物体做功一定时,功率跟物体做功时间成反比,当物体做功的时间一定时,功率与物体做的功成正比,故A、B都不对,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也不正确,由功率的定义可知C正确,应选C 答案:C 例2 (2004·北京海淀)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内把一辆重为1 500N的汽车举高了2m,起重机对汽车做了--J的功,功率是----W(g取10N/kg) 分析:新课标要求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功和功率的方法.由公式W=Gh可求出起重机对汽车做的功,再利用 P= 求出功率.

答案:30000 3 000 题型Ⅱ 生活·物理·社会

例3 (2003·四川)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B.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分析:(1)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与做功多少无

关;(2)功率与机械效率无关.

答案:A 例4 甲、乙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同上五层楼,甲快步跑上去,乙慢步走上去,如 果他们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W甲、P甲和W乙、Pz,那么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W甲=W乙,P甲=P乙 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P乙 DW甲>W乙,P甲=P乙

分析:甲、乙两同学体重相同,所以上楼用的力相同都是从一楼到五楼,所以通过 的距离也相同,因而据W=Fs做的功也相同,甲快步跑上去,用的时间小于乙用的时间,据户=车所以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答案:B 例6 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流动的功率约1.5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 --J。这些功可把一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提高--m,(g取10N/kg) 分析:本题与医学知识相结合,是一道综合性试题.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W=Fs =1.5WX24X3 600 s=1.296X105J;由公式W=Gh=mgh,这些功可把一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提高h=216m 答案:1.296X105 216 课标理念剖析

探究性问题剖析

"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物理的手段,本身也是物理学习的内容,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明确目标.按探究的步骤,自己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课改目标.

例题 我们经常都要爬楼,你知道自己爬楼的功率是多少吗?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测定它,要求写出测量仪器,主要实验步骤及功率的表达式(用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课后小结

一、知识梳理 功和功率的区别

二、方法规律总结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公式尸=之中反映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其中的两个 量可以确定另外的一个量,但如果只知道其中的-个,将无法确定另外量的大小.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有关区别加下表。

由上可知,功率与机械效率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并不 一定高,同样,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并不一定做功快,二者之间无因果关系.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全章知识的梳理归纳,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脉络更清晰

2、发掘各知识点中更深层的含义和联系,通过复习课提升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类比,并进行生生、师生间概括方式的交流,培养学生归纳复习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态、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组竞赛式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2在教师的 引导下敢于对现有设备的 优缺点进行评价,提出初步的改进意见。

★教学重点:

1、在交流对比过程中,领会知识梳理、归纳的做法与作用。

2、加深对本章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综合所学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两种)、万用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梳理本章知识脉络。

2、如何区分容易混淆的内容。

3、如何比喻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每学习完一章的内容,我们都会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这不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在思想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前言)

课前大家均已自行归纳,现在请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推荐你小组最有代表性的样本。请大家作出公正的评价,看哪个组的归纳最终反映知识点间的联系,最有创意。

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并作有关说明,力求简洁明了。(教师酌情给各组评分)

教师展示所归纳展示网络,让学生作对比。将电压、电阻、电流间的关系比喻为一条河流上的水源(水泵),河中的石头和水流。

二、按每一节内容的次序,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加10分,提出一个问题加20分)

第一节:

1、为何电压的单位比电流的单位大?在本章,你还可以提出什么类似的问题。

2、世界各国的家庭电压是不同的,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节:

1、测水果电池时发现即使使用0~3V的量程,电压表示数仍很小很小,说明实验室用的电压表有什么不足之处,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2、与上类似,你发现本章还有哪些一起设备使用上有什么不足之处,可在哪些方面作改进吗? 第三节:

1、凡事必有利与弊,电阻有用吗?如果没有电阻,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2、凡事必有利与弊,对本章知识,你还可以提出与以上类似的问题吗? 第四节:由欧姆定律公式: 它的意义改变了吗?当U=0时,R=0吗?为什么?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加以解释吗?

第五节:

1、用电流表、电压表可以间接测出用电器的电阻,对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温度不同,灯的电阻有所变化,要准确找出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宜在选取实验器材上作什么改变?

第六节:

1、上学期不是讲过安全用电知识了吗?为什么本章又再讲?

2、人站在地上接触带电的电线会发生触电事故,但为什么小鸟却能悠闲的站在电线上?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小结,统计各组得分并布置作业

让学生逐渐领悟、梳理归纳知识的目的、意义。

生生、师生间不同做法的交流,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领悟此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敢于对现有设备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引导学生辨正地看待事物

能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可大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可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很多,本节选讲变压器和汽车防抱死系统,主要考虑是:1.电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电能的生产和输送都离不开电磁感应原理;2.汽车防抱死系统是社会生活对物理学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汽车防抱死系统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成熟的技术.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时代性以及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知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汽车防抱死系统工作原理

(四)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具体说明

1.电磁感应现象

识记、理解

知道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原因 2.变压器工作原理

理解、应用

理解变压器原理,会应用原副线圈电压关系进行实际计算 3.汽车防抱死系统原理 理解、应用

知道防抱死系统原理,了解电磁感应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电磁感应的有关知识,但不够深入,另外本校学生素质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文科生理科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生活常见现象的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中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上实验的现象,使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读图2-3-1,2-3-2,2-3-5及本节最后一段,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观察原、副线圈匝数与电压关系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通过讨论与交流变压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参观发电站或变电站,体会电磁港英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关注西电东送中有关电能输送的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通过解读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4)通过参观变电站或发电站,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教学设计思想

针对文科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差、对物理不感兴趣或右畏惧心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应用多种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上采取讲授、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讨论与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互动性,让他们在讨论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模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通过例题的讲解、列举生活中实例,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现身边随处可见物理现象。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媒体的应用 知识点 媒体 类型 媒 体 内 容 作 用 电磁感应现象 计算机

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 展示内容,为本节课学习提供知识根据 变压器工作原理 计算机 演示实验

结构图,变压原理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比较容易接受 ABS系统工作原理 计算机

动画模拟轮速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能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降低难度

课题

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学科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

方法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认识客观世界的组成,认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建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宇宙浩瀚无边,我们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去探索其无边的秘密;微观世界很小,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去研究它。

看视屏思考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心中的宇宙。(见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1"神奇的物质世界")

合作探究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总结: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非常巨大,一束光需要十万年才能穿越,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在它的第三轨道上绕太阳转动。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只局限于能够观察到的区域,我国"神舟"号飞船的六次成功飞行。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并完成多项太空实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回忆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观看视屏,观察图11.1-1、11.1-2 思考并回答问题。

谈谈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1)中国古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多次成功飞行。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激发学生探究、认识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分析图的能力

认识人类探索世界的历程,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引言:宇宙是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提出问题:

(1)组成物质的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2)这个微粒能否继续再分?

举例:将一支粉笔一直1/2的分下去,颗粒越来越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糖块放入一杯水中,一会儿不见了,为什么?水变了吗?

总结: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组成的,它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这个微粒叫分子。分子很小,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化的结构-----夸克。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的相似。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结构模型

引言:既然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又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呢?你能对它们做出解释吗?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物理性质相同吗?(放映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2"物质的微观世界") 总结:(1)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谈谈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殊处。

4、纳米技术: 课堂小结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和微观世界

观察:11.1-3思考、分析

思考、讨论

学生了解

并阅读图:11.1-

7、11.1-8

阅读课本第6页

1、

2、

3、4 自然段,设计表格归纳三态的特点。

根据视屏资料及课本和图11.1-6理解、记忆不同状态下分子的运动情况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阅读课本P7科学世界

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去思考、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感受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了解它们宏观上的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了解水的三种状态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c=3×108m/s. 1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

2、练习巩固:

(1)宇宙是由 组成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组成的,并处于不停地 中。

(2)物质由 组成, 又由原子组成。 (3)原子结构与 十分相似,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和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叫 。

(4)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 ,是因为分子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5)"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的"纳米"和"光年"都是 单位。 (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一定由多个原子组成

C、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非常多

D、人们当前认识到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7)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的是( ) A、阳光下,看到室内灰尘飞扬 B、舞台"白雾"流动

C、河水流动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3、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粒子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宏观状态 微观状态

分子的间距 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

液体

气体

四、原子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五、纳米及纳米技术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2 质 量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200g的20个)、托盘天平(500g一个)、酒精灯、烧杯、多媒体等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引言: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宇宙和微观世界,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体

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问题(1)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2)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

一、质量的概念

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2)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分类 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2)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3)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

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创设学习情境,导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使学生正确区分物体与物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了解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月亮上,或带到更远的太空,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 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二、质量的测量

你想知道杨利伟所穿的太空服的质量吗?你有办法测出来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介绍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1、天平的测量原理:见课本第9页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托盘天平)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 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用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 [投影]天平的调节和使用(36字)

底座水平、游码拨零、横梁调平、左物右码、加码从大、切勿手拿、大否小定、游码补平、求和为秤.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还能称出物体的质量吗?不法商贩是如何行骗的?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对天平和质量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里带到月亮上,或带到更远的太空,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思考各部分的作用

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学习天平使用方法后,测量身边物体,了解身边物体的质量

思考讨论问题

理解、记忆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分析归纳结论,使学生从中得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能力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强化质量的单位

观察天平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知道使用各种仪器都应该熟悉其注意事项

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总结台秤和天平的区别和联系

2、练习巩固:

(1)给下列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 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000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2.5X106 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10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小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铁块烧红后质量 变大了

D、一个铁球制成铁饼后质量不变

(3)你能熟练地使用天平吗?请把下列过程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在 ,游码拨到标尺 端的 处;

②调节横梁右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则平衡;

③(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到 盘,用 取砝码,砝码放在 盘,应按 选择适当砝码;

④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等于 ;

⑤注意事项: 和 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能超过天平的 ;不能用手接触 。

(4)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已调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使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3、课后练习:另附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3 密 度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过程 方法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

态度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用具

天平、金属块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一、出示:两个不透明、相同的瓶子内分别装满了水和浓盐水,且瓶子是密封的,你有什么办法分辨出那瓶是水,那瓶是浓盐水吗? 合作探究

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从上例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那么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猜想,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质量/g 体积/cm3 铝块1

铁块

铜块

铝块2

铝块3

分组讨论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不同种物质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三、引入密度的概念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思考、交流、谈谈自己的方法

(用测量的方法加以说明,得出正确的结论)

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根据,其他同学分析猜想的合理性。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测出同体积不同物质的(铝、铁、铜块)的质量, 再测量同物质不同体积的铝

1、铝

2、铝3的质量,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与教师共同引入密度的概念。 体会密度与电阻这两个

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能力

提高学生与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 理解密度概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单位:

3、单位: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g/c 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它们之间的关系: 1g/c m3=1000kg/m3

问题:铁钉与铁锤,一杯水与一滴水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忽略状态及温度的影响)有关,无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体积多少,它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4、引导学生阅读第15页密度表,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

(1)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之一,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其中铝和大理石、冰和蜡、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值相等。对于这些物质,如果只知道密度的值,不能立即判断是哪种物质。

(2)氢的密度最小,仅是水的密度的十万分之九,是空气密度的百分之一。节日的彩色气球都充以氢气,使其能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升空。

(3)如果物质的密度用g/c m3做单位,要比用kg/m3,做单位小1000倍。所以在实际换算对如果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值用g/c m3做单位,就要去掉103,只保留前面的数字;气体的密度用g/c m3 做单位时,就要在前面乘上10-3。例如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用g/c m3 做单位时就应写成1.29×10-3g/c m3 。 深入思考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结合课本第16页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1、如何求出碑心石的质量?

2、给一卷细铜线,怎样做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3、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为 kg,其体积约为 m3。

归纳小结 如果你是密度,你将如何向别人介绍你。

物理量的相同点

体会1g/c m3与1kg/m3 的大小关系。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密度表并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得出以下结论:

1、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最大,液体其次(水银除外),气体最小。

2、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它比常见的金属铜和铁的密度还大。

3、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通常可认为普通水的密度也是这么大。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同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其密度不同)

思考、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知道由大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不一定比由小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大

从以上的归纳可知,密度表中能反映出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这样归纳可以大大地加深对密度的概念和物质密度的理解,提高应用和计算能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下列练习: (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一半杯水的密度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一实心金属球的质量为5.4kg,体积为2dm3,则金属球的密度为 kg/ m3。 (3)、质量相等、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一定为空心的球是 ,不能肯定是实心还是空心的球是 ,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 (4)、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 ,体积 ,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一块体积为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g,水的体积是 cm3。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的密度一定小。C、不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不同的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也一定大。D、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实心物体,体积越大,质量一定越大。

(7)、如图所示为盐水,水和汽油三种物质的m 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 A、A为盐水,B为水,C为汽油 B、A为汽油,B为水,C为盐水 C、A为水,B为盐水,C为汽油 D、A为盐水,B为汽油,C为水

3、课后练习另附: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概念: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密度 公式:ρ=m/V

单位:1g/c m3=1000kg/m3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4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 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 态度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用具

天平200g 20个、量筒100ml 20个、水、盐水、石块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合作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一)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8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结合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归纳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用方法。

(二)使用方法: (1)、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 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密度概念ρ=m/V得出若测ρ就先测m和V再算出。

(1)方法如下: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长度,进而算出体积,密度可得。

(2)不能,体积的测量不可以,如何测量体积呢?引入量筒。 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1)单位ml(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 ml(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回顾密度的概念,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使学生知道本节知识的原理

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从实际操作中总结量筒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课堂小结:

1、测量密度的原理

2、量筒的使用

3、测量固体的密度

4、测量液体的密度

然后,让学生自己小节本节课的知识,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用画图法表示自己的方法

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最后结论进行讨论。

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

图形可以使学生有一直观的感觉,便于学生理解。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教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完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

使学生把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

1、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了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了它们的总质量m1 (3)用矿泉水一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3) D、都不能省去

2、实验室中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 m3的酒精,则应选的量筒是( )

A、500ml,10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50 ml,2 ml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后,小轲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5)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数目,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1)(2) B、(1)(2)(4) C、(1)(2)(4)(5) D、(1)(2)(3)(4)(5)

4、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课后练习另附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过程 方法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学会与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用具

多媒体、酒精灯、小风车、热水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什么知识可以解决下例问题: (1)、为了安全且能够装载更多的人员和货物,飞机必须既结实又轻巧,飞机必须用什么材料来制造呢?

(2)农民播种时必须选用结实饱满的良种,用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准确地选出良种呢? (3)自然界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勘探队员如何确定矿藏的种类呢? 合作探究

引言:密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什么有关呢?完成下列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1、密度与温度

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1)在室温下,将两个气球分别套在相同的两个杯子上,将两个杯子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两气球的变化。(学生课前准备杯子、气球)

(2)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转动起来,为什么?(学生课前准备风车)(注意:风车必须转动自如、纸风车与酒精灯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3)每组一根温度计(100OC),当放到热水中后,观察内部液体的变化,说明原因。 (4)双金属片实验。(教师演示)(可以从旧启辉器

学生思考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温度对质量、体积、密度的改变、解释发生的现象。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 通过实验总结出:

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并得出密度随温度的变化。一般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密度变小。 并归纳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中"热胀冷缩"的显著程度。

以问题探究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并初步谈谈想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效果主动思考,积极回答,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给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中找到)

总结: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其密度减小;物体的温度降低体积变小其密度增大。在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显著。

水的特殊性:水的反常膨胀 阅读课本22~23页后三自然段。

水在4OC时的密度最大。

计算:1kg的水和1kg的冰的体积。并解释下列问题:(1)、放在冰箱中冷冻结冰后的饮料与刚放入时相比,体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冬天室外的水管为什么容易冻裂?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引言:通常我们体育课上用到的铅球是否是用铅制成的,现有一铅球你能正确作出判断吗?谈谈你的做法 (1)阅读教材例题,掌握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2)要求学生像例题那样用规范的格式做计算,如必须先写公式,再代入数据,数据后写上单位等,并且强调计算题中必须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有算有叙" (3)总结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先用公式计算出待鉴别物体的密度,再查密度表对比分析。

思考:用密度来准确地鉴别物质可靠吗?为什么?

课堂例题

1、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为600g,则该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

课堂小结

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学生阅读后举例,水的温度降低体积变大。 提出解题思路。

注意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格式。 交流生活经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思考判断方法,用规范的语言谈谈自己的做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第24页最后一自然段回答思考题

学生思考并解决该题,交流解题所得,归纳解题思路

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密度公式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可以体现数学工具的作用,体现学科间的综合。

养成规范解答计算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严密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巩固密度知识,加深理解

纳入原有知识系统

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补充练习:

1、当一铝条升温后,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上述三个量

2、事实表明:4OC时水的密度 ,温度高于4O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变 ;温度降低于4OC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变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 ,密度变 ,人们把水的这个性质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一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 ) A、白酒 B、汽油 C、盐水 D、炼油

4、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干相比,主要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压缩饼干的(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 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

5、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在农业上: (举一个应用例子) 在商业、工业中: (举一个应用例子)

在航天工业中采用

材料;在产品包装中采用 材料作填充物,防震,价廉。 课后练习另附

1、密度与温度 热胀冷缩

水的反常膨胀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1 运动的描述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 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

态度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m高空飞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和飞机在一起飞翔,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弹!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呢? 引入课题: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合作探究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的现象?

(1)观看录像资料(教师用书光盘中运动的描述内容) 总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分析实例:

足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教室里,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总结: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强调:"物体位置的变化"并区分"化学变化""思想变化""生理变化"等,并举例。如:五四运动,小树长高等。

二、参照物

(1)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

听故事,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自己模拟当时的场景。初步认识运动的相对性。

学生举例,各抒已见。

从中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并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得出:运动的物体位置改变了,静止的物体位置没有改变。

学生理解并记忆。

学生进行分析,并作答。

让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会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通过看录像了解运动现象,并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积极思考,保持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理解物理学中对机械运动的定义。

进一步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分析。

实验: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思考: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呢?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2.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2.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解释开始讲述的故事和成语故事

1、>:

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

提问:要想很容易的抓住某物体,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应满足什么条件?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学生分析讨论。乘客产生错觉的原因

学生自己实验

思考、回答问题,明确课桌、课本、尺子三者的关系。

根据前面提到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参照物的选取方法: 1不以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2一般选地面或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为参照物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为什么说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是相对静止的?

解释故事中的现象和实例

1、(船夫不可能找到剑。这个楚国人选定的船作参照物,行驶的船相对于剑是运动的。)

2、(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人与空气相对运动,而且摩托车行驶很快,所以觉得风很大。)

思考讨论得出:手与物体处于相对静止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明确对运动物体的描述,标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关注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相对不同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不同,因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一个标准。

深入理解参照物的定义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片进一步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首尾照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 堂

(1)、动手动脑学物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也叫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它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相同,且它的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也相同,所以相对于地面上的任一点的位置都不改变,因此,地面上的人从任一观察点去看卫星都是静止不动的. 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大约需要21小时,确切地说是23小时56分.) (2)、补充练习

1、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2、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3、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

4、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课后作业另附

设 计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同.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2 运动的快慢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 方法

通过速度的探究体会速度的大小 体会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

态度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的计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导入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放录像:龟兔赛跑,让学生思考、交流。 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速度的定义: 提出问题:

(1)运动会的百米赛跑时,在比赛过程中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终点时我们又用的是什么方法?

(2)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也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类比电功率的定义引入速度的定义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学生思考体会

观察多媒体录像(教师用书中的光盘:龟兔赛跑)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得出:

1、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2、比较相同时间所经过的路程。

学生分析后回答。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谁跑在前;在终点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小华和爸爸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

回忆自己熟悉的情景,进入学习情境

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总结判断速度大小的两种基本方法。

进一步熟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引入速度的定义,并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单位:米/秒 m/s 千米/每小时 km/h 例题:

(1)1m/s= km/h (2)5m/s= km/h (3)72km/h= m/s (4)一位百米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请比较哪个快?

(5)课本第32页例题

(6)观察多媒体录像体会速度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速度表、(课本第32页例题12.2-1)

路标的物理意义。

例如、如图所示是济南高速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指示牌。试说明指示牌的含义,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指示牌到青岛最快要几小时?

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何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呢?

3、匀速直线运动 (1)、你认为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是平均速度?

阅读科学世界第33页体会时间放大镜

课堂小结:

1、速度的定义

2、频闪摄影

3、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学生练习

认识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速度表上各个数值的物理意义和路标上各值的物理意义

学生阅读第32页想想议议思考如何利用频闪摄影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图甲和图乙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区别。

思考、讨论

得出特点: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快慢不变。

学生阅读,交流时间放大镜的作用

你学到了什么

熟悉单位换算及速度计算

将知识用于生活。了解一些交通标志的意义

利用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某些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美感

回首调节,纳入知识系统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补充练习: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1) (2) (3) B、(3 ) (2) (1) C、(2) (3) (1) D、(1) (3) (2)

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另附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速度 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 s=vt 计算:v=s/t t=s/v 概念

平均速度

计算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3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 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情感 态度

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用具

刻度尺20个(100cm)、秒表20个、铜丝。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初中计算机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计算机课程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