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数学导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1 07:57:19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年级数学(6874)导学教案

赶庙会68-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赶庙会综合情景图,进一步回顾整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混合运算。

2、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明确数量的关

四、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五、师问: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总结:余数比除数小。

六、练习:

系,确定计算方法。

3、培养初步的提出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情景图

教学重点难点: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大孔雀和小孔雀一共用了多少盏灯?

2、大孔雀比小孔雀多用多少盏灯?

3、两个人一共卖了多少串糖葫芦?

1、做自主练习

1、2题。

2、指名板演

3、4题。

四、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还剩多少个气球? 30-5-7=18(个)

2、一共来了多少人? 19+32+28=799(人)

第二课时

一、指导做综合71-73练习题。

1、71页第1题学生做在课本按要求涂色。

2、第

2、3题做在练习本上,小组订正。

3、

4、5题小组讨论解决。

4、73页看图结合问题做一做。

二、实践活动

小小信息员。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记下来,再交流。

推荐第2篇:秦兵马俑导学 教案

《秦兵马俑》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3、能通过具体的词句体会课文用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等方法来体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能用导游的身份介绍类型众多的兵马俑。

5、能借助文字、图片资料,想象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并用“有的„„有的„„”的句式来说一说。

6、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力量与英雄气概,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内容的复习

 上课,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秦兵马俑》,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能用那些词来形容兵马俑? (举世无双 惟妙惟肖 享誉世界 栩栩如生 ……)

 看来大家对兵马俑的评价很高,那就让我们带着赞赏之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2、课文结构的复习

 对呀,这才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兵马俑,那么,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点评: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表扬上节课学习的认真、有效。如:答得很正确,能把问题回答完整吗?这样回答就更棒了。

(复习导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短语训练:“( )的秦兵马俑”。这个复习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了两读课题的环节中,既复习了知识,又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走近兵马俑的世界。二是复习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这个内容的复习既是为了巩固课文要点,又是为了出示接下来整堂课的教学思路。)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精读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提出要求,自读感悟

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感悟兵马俑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你们准备好走近兵马俑的世界了吗?我们先来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语句来体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等会交流的时候,你可以先读一读找到句子,然后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说说你的理由。)

 不懂笔墨不读书。有的同学能边读边圈划出重点词句,我觉得这样的习惯很好。

2、交流体会

 大家刚刚读得非常认真,相信收获颇丰,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是通过哪些语句来体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小白板)

(1)用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的方法来体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句子一:已发掘的俑坑中,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通过具体的数字来体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种说明事物的方法是列数据 通过与足球场做对比来体现规模宏大,这是作比较。

句子二: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同样也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通过对一号坑的介绍,来体现规模宏大,这是举例子。

 总结:看来这两句话是通过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兵马俑的规 模宏大。

 指导朗读:哪位愿意读一读这两句话,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读出来。(把圈出来的词重读)

(2) 从气势上来感受“宏大”。 句子一:走进大厅,人们„„所折服。

恢弘气势:气势很大的样子。从这个词能看出兵马俑规模很大。 句子二:站在高处鸟瞰„„所向披靡的大军。 鸟瞰:从高处往下看。看到是什么?  齐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播放一号坑视频(配乐),深化感受。 看,气势恢宏的兵马俑来了,播放视频。

(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还要学生初步了解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朗读感悟、观看视频等细小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达成目标而服务。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也注重方法的指导,比如朗读时要重读找到的词语,才能突出情感等)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细读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提出要求,交流类型

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体会他的 第二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10小节,找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类型?

交流兵马俑的类型: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第十小节写了什么?神态各异。

2、重点学习将军俑

 让我们进一步去接近他们,与他们一一交谈。首先让我们来到将军俑的身边。 出示课文第四小节。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

 哪些语句是描写将军俑的衣着、外貌、神态的?你读出了什么?

头戴金冠 :地位的象征。

站在队伍前列:身先士卒。

神态自若:久经沙场、大将风范。

作者的自然的推测: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 看,他们威风凛凛的来了。出示将军俑的图片。请同学们做介绍。  秦朝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大将。如白起,王翦,蒙恬他们都是久经沙场、英武非凡,他们的形象也许就在这惟妙惟肖的将军俑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将军俑的威武。

3、采用导游介绍的方法学习其他兵马俑。 仅仅是将军俑就如此栩栩如生,让人赞叹。张老师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品读其他类型的兵马俑,看看他们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你们想不想读?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按照学习将军俑的方法,选择一种其他类型的兵马俑,进行品读感悟。等一会要求小组内推选一个代表采用导游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可以用边看文字边像我们介绍,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结合文字来进行介绍。)表示OK的手势。进行时间限制。(计时器)  小组合作学习

 交流(随机点击相关兵马俑的图片)

评价重点:(1)是否像真正的导游 语言是否生动,神态是否自然 (2)有没有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特色介绍出来。 武士俑:身高、身材 骑兵俑:衣着很特殊

车兵俑:分工很明确,能互相配合 弓弩手:资料补充

马俑:跃跃欲试,你看到这样栩栩如生的马俑,有什么想法?

4、学习第十小节

 小结过渡:同学们刚刚介绍得都非常精妙。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是按类型观 赏了惟妙惟肖的兵马俑,其实,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配乐引读。

 读到哪些不同的神态?前面是作者的观察,后面半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想象兵马俑的其他神态,用“有的„„有的„„”来说一说吗?  用同学们造出的句子,再来配乐读一读课文。你看同学们的想象力一点也不比作者差。

(这一段的教学是整篇文章的重难点。学习“类型众多”:我采取了先教学“将军俑”,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检测学习成果时,我让他们用导游的身份的进行介绍。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又巧妙地检测学习目标。学习“个性鲜明”,我则采取了以读促悟,想象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想象中升华感受,真正走近兵马俑的内心。)

四、总结升华,感受骄傲。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文字,走进秦兵马俑,感受到了它规模宏大,类型 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学到这,你想再对秦兵马俑说些什么?

 看来你们和作者已经是心意相通,他也是这样赞叹兵马俑的呀,齐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

 这是一份民族的瑰宝,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这就是——秦兵马俑。

(这是本课的最后的目标,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目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心里应该积淀了对兵马俑的许多感受,所以我不急着教学最后一小节,而是先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感想,在此基础上,再来读最后一小节,引起读者和作者的共鸣。)

五:作业: 继续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了解研究兵马俑,为秦兵马俑设计一份导游词。

(反思:如何才能有效的达到我的目标,如何才能体现目标导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每一环节都要学生清楚要要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对于简单易学的目标,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对于有些难度的目标,比如学习课文第三段,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段有7个小节,内容很多,学生完全自学可能会有些困难。我先指导学习将军俑,以此导学其他类型的兵马俑的学习,学生在课堂既能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也学到了学习方法。三读课题,一读是为读而读,二读是入境之读,三读是升华之读。) 板书: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推荐第3篇:《咕咚》导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会认字,能正确书写8个会写字,学习两个新部首“羊字头’’和“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一、疑:

根据课题及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这是什么声音?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探:

(探索一)让学生借助拼音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探索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0”标出会认字,用“Δ”标出会写字。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探索三)观察图①,图上画了什么?你能找出课文中那一段和图相应的段落吗?认真的读一读。

(探索四)观察图②,图文结合,狐狸、猴子、小鹿、松鼠听到兔子慌张的叫喊,看到兔子拼命的逃跑,他们有什么反应?课文里怎样说的?用“_”画出。

(探索五)观察图③,狮子与其他动物有哪些不一样的地呢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找,再图文结合,议一议。

(探索六)观察图④,让学生说出图意,看它们的表情与图①―③有什么不同?它们来到湖边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精彩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2、看图,分角色演一演“咕咚”这个故事。

3、展示会写字,看谁能在田字格正确书写。

四、拓展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kànjiànyìkēbáitùshùlīngēnzhè

()()()()()

2、比一比,组词

着()松()跟()阴()玩()棵()

看()村()根()阳()完()颗()

3、照样子,写一写

例:结结巴巴

乱哄哄

4、填空。

①松:部首()旁,()结构,第七划是()组词()

②着:偏旁(),读音(),()结构笔顺:

五、自我评价:

学习了这课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后反思:

推荐第4篇:冬不拉导学的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5、16自然段。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难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清除拦路虎。

2、生字我注音,我写好。

( ) ( ) ( ) ( ) ( )( )

筹 廪 匕 剁 酱 冥

( ) ( ) ( ) ( ) ( ) ( )

萨 骏 蔽 赐 葬 凄

3、我能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 )

把死看做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 )

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

深沉地思考,绞尽脑汁地想。 ( )

泪水像下雨一样流下来,形容极度悲伤。 ( )

坐着躺着都不能安静,形容心情不安,烦躁忧虑。 ( )

4、概括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想一想:课文题目中的“冬不拉”指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个动人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那些人物形象,其中谁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2、冬不拉为什么要自告奋勇去除瞎熊?并说一说,冬不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

__________

3、认真读 “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然后在旁边的树丛中隐藏起来。”这段话,找出描写王子的动作的词画出来。从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琴声的一段话:

(1)这段话采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你最喜欢的琴声和所描述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我的收获)

课后检测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展:A、张开,舒展开 B、放宽 C、施展

1、国王心急如焚,一筹莫展。( )

2、他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

解:A、剖开,分开 B、讲明白,分析说明 C、懂,明白 D、除去

1、国王看着这件乐器,疑惑不解。( )

2、他俩打的真是难解难分啊! ( )

二、在句子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再用填进去的关联词语各写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1、冬不拉( )牺牲了,( )哈萨克族人民一直怀念他。

2、( )面对着庞大而凶猛的瞎熊,冬不拉( )丝毫不畏惧。

推荐第5篇:巍巍中山陵导学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揣摩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学法指导】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主要掌握说明的顺序,语言特点,使学生掌握写作这类文章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zuò( )落 林yīn( )大道 叱咤( )风云

嵯峨( ) chán( )岩 深suì( )纤( )细

jùn( )工 断垣( )颓壁 参差( )

2.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老师想考考你的历史知识。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你能说出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吗?(至少两件,它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依据所给的标题,你能确定这些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吗?

A、《镜子小史》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D、《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E、《我的学校》 F、《万紫千红的花》

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它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空间顺序_____________它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逻辑顺序_____________它一般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4.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填写下列示意图,

并思考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

5.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好的语句,把它写在下面,说说作者在说明中穿插描写的好处。

描写句:

好处:

6.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疑问: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整体感知

①第二段为什么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式、优美景色?

②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③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对形成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有何作用?

○4文章第7至11段既分写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3.合作探究

①你认为中山陵的哪些建筑、设计直接表现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②研读课文,谈谈中山陵“巍巍”气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③本文语言典范,准确平实之中不乏生动形象,读来富有兴趣。请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的角度各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

4.释疑解难

5.教师小结

四、课堂巩固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台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天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龙,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文段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你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吗?

3.请根据原文写出“工笔长卷”和“泼墨山水”具体所表现的内容。

○1工笔长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泼墨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就其中一处比喻,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五、拓展延伸

(一)课外练笔

如果有一群外校的学生慕名来镇江实验学校参观校园环境,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游,你将如何介绍?请简单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节选自七(下)《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门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3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万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3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礼堂底层席位的桌柜都装有能同时翻译12种语言的译意风,每4个席位还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有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音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

1.在括号内填写“我们”走进万人大礼堂的路线:

从**广场往西走————( )————( )————( )————( )————朝西直入大礼堂

2.从走进万人大礼堂的路线来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会堂的?

3.从第3段中摘录一些描写语言,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在介绍突出了万人大礼堂在建筑规模上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

3、4两段文字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中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两个词语是从哪个角度准确说明万人大礼堂座布局特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巍巍中山陵导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推荐第6篇:导学教案英语2

《开放英语2》课程教学一体化导学设计方案(专科)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刘雪梅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要求和学时安排

1、本教材是中央电大为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学员公修课所编写的一套教材,主要供已具有初级英语水平的成人自学使用,起点为600词。

2、要求: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习者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练习,能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请和日常生活用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等。

二、

1、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 文字教材:

《开放英语I(2)》.刘黛琳.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开放英语I(2)〃形成性考核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音像教材(或VCD) 录音带:2盘。

网络课件或VOD:影音在线,直播课堂。

三、教学环节安排:

1、面授安排:

计24学时。

2、自主化辅导:

(1)主持课程辅导和讨论安排

(2)作业分析、指导小组活动:作业四次,批改四次。 (3)期中考试、期末复习指导:12月10日,。 (4)建议自主化学习进度:

在第一次面授辅导课前,自主学习第一大单元的内容(19-24课),重点内容有: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动词的规则和不规则的变化形式、不定代词、时间短语、短语动词、频度副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用法,相关词汇及用法

在第二次面授辅导课前,自主学习第二大单元的内容(25-30课),重点内容有:反身代词、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和区别、条件状语从句、过去进行式、特殊疑问句、相关词汇及用法。

第三大单元的内容(31-35课),重点内容有:动词不定时、被动语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虚拟条件句、定语从句,相关词汇及用法。

在第三次面授辅导课时,作业能够正确完成。

四、联系方式:

1、电话:0335-3637345

2、电子信箱:amyoo55@yahoo.com.cn 六:补充:如有变动、以学校通知的为准

推荐第7篇:《岳阳楼记》的导学教案

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岳阳楼记导学教案,《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其最好的体现。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岳阳楼记导学教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岳阳楼记导学教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题目解说】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走进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背景链接】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 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属(zhǔ)予(yú)作文 予观夫(fú)阴风怒号(háo) 日星隐曜(yào) 薄(bó)暮冥冥 忧谗(chán)畏讥(jī) 郁郁青青(qīng) 宠辱偕(xié)忘 嗟(jiē)夫 处(chǔ)江湖之远欤(yú)噫(yī)!

⒉成语

①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

②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③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⒊ 一词多义。

①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②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③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④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⑤一: 一碧万顷(一片) 长烟一空(全)

⑥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⑦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⑧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⒋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⑤忧馋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⑦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⑧微斯人,吾谁与归(语序应为“吾与谁归”,宾语前置)

⑨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⒌古今异义

①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③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④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⑤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古:离开;今:前往】

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⑦越明年【古:到了;今:越过】

⒍通假字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句段解读】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剖析】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重点探究】

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剖析】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写作借鉴】

1.构思巧妙,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

2.用对比的手法写景状物抒怀。

3.骈散结合的语言形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结构图解】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下下 写景:暗 明

之之 抒情:悲 喜

忧乐 ↑↑

而而 议论: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忧乐

【资料集锦】

江南三大名楼楹联集锦

三镇展雄图,车走虹桥,鹰翔玉宇,轮逐银涛,灯辉南斗,满眼繁华萃胜地;

一楼焕异彩,头披皎月,脚踩丹霞,窗含落日,帘卷春风,几番烟景醉游人。

——唐泽敦题黄鹤楼

风光无限好,三秋盛会,定有才人重作序;

景色一时新,九日雅集,何须马当再借风。

——萧朝晶题滕王阁

过客一登楼,问后乐先忧,斯人谁与;

大仙三寓酒,看今来古往,梦醒何时。

——佚名题岳阳楼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27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属予作文(zhǔ) 浩浩汤汤(shāng)霪雨霏霏(yín) 阴风怒号(háo)

薄暮冥冥 (bó) 忧谗畏讥(chán) 岸芷汀兰(zhǐ) 宠辱偕忘(xié)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增其旧制(规模) (2)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3)沙鸥翔集(栖止)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太守)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4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然则何时|而乐耶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有时候烟雾全都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跳动的水波上闪烁着金色的月光,静静的月光沉入水底就像一块玉璧。

⑵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湖上鸟儿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6.用课文原句填空。(4分)

(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一句照应。

(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4分)

答:体现本文主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㈠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完成8~10题。(16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 ⑵登斯楼也(这)

⒘微斯人(没有) ⑷吾谁与归(归依)

⑸宠辱偕忘(一起) ⑹把酒临风(持,执,拿)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10.“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有两个“忧”字,依次说明“忧”的是什么?(3分)

答:民、君。

11.“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D )。(3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先/天下之忧/而忧

1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的理解。(3分)

答: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 。

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15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适:嫁。 饘粥:稀饭。 日昃:太阳过午 重肉:两样以上的肉类。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或夜昏怠(有时) ②去之南都(到)

③辄以水沃面(就) ④日昃始食(才)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自养罢了。

②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答: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

15.结合上文,说说范仲淹有哪些好的品质。(3分)

答:学习刻苦,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生活简朴。

16.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读了此文的感受。(4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

(12分)

17.学习了《岳阳楼记》,你可能会联想到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4分)

人物:

名言:

示例: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仿写。(4分)

18.下面这个句子出自纪伯伦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诗人描写的“雨”。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段话,并注明你所描写的对象。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答:我笑,大地却在呜咽;我奔跑起来,林木却低下了头,弯下了腰,露出了愁容。

描写的对象是 “狂风”

19.方明为了参加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4分)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②最近,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熟悉 ” 。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最近,学校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

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了解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

第④句不得体的词语是 必须 , “麻烦”或“烦劳”。

【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岳阳楼记导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推荐第8篇:项链六步导学教案

《项链》教学设计

榆次四中 赵耀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括玛蒂尔徳的人物形象,力争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小说精巧的情节来透视人物的性格。

能力目标

1.训练快速阅读、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思路与技巧。情意目标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的同时,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摒弃虚伪和丑陋。

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梳理情节脉络。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在外国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我们曾经学习过: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师补充: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 问:我们曾学过他的哪些作品?或你曾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1 (《我的叔叔于勒》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莫泊桑很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莫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投影鲁迅之语)鲁迅曾赞《项链》“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小说(教师板书课题)《项链》。

二、自主学习

整体把握,理清情节。 ①请快速朗读课文,梳理人物

(玛蒂尔德

罗瓦塞尔 福雷斯蒂埃太太)

②再读课文,看作者以项链为线,写了哪些情节? 高考链接:

高考中故事情节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什么事)

2、分点式概括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方法概述小说的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③跳读课文,找出暗示社会环境的句子,并归纳环境特点

(社会等级分明,上等社会贵族阶层地位高贵,养尊处优,安逸享乐; 许多女性贪图富贵,爱慕虚荣,附庸风雅,热衷沦为贵族男人的玩偶。)

④结合以上对人物、情节、环境的把握,初步构建小说的主题

三、合作探究

1、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情节,并谈谈你最欣赏的情节是哪个?简述理由。要求:一句话作答。

2、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

①“失项链”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作者对此有一段感叹,请找出。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结合文中的有关片断来谈)

②这篇小说中只有“失项链”这一个“偶然”吗?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说出这挂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有些也出人意料”,它合理吗?前面作者有没有暗示?为什么不在玛蒂尔德去赔项链的时候设置一个情节,让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不用经受十年的磨难?

③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还有什么社会原因?

三、探究展示

1、明确:《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 生1:我最欣赏的情节是:丢项链

丢项链——玛蒂尔徳命运的最高点和转折点。

生2:我最欣赏的情节是::识项链 识项链——玛蒂尔徳再次受到命运的捉弄。

2、明确:

①作者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这段话是针对“失项链”这件事而发出的感叹

性格决定命运,情节的发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孤立地看“失项链”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全文(尤其是前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借,那么也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的事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

3 ②一方面欣赏结尾的艺术,体会前面三处铺垫的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情节的发展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如果在前面就让她知道项链是假的,也就不能充分表现虚荣的代价,也无法表现作者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讽刺。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女性只有凭着美貌与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与价值只有在男人目光以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玩物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遗憾的是玛蒂尔德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玩物式的生活。所以,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玛蒂尔德,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是制约玛蒂尔德们人生理想的一幅精神枷锁。 五:评价归纳

文章贵曲忌直,波澜起伏的情节肯定比平铺直叙更能吸引人。但情节的设置也应合乎事理,不能脱离实际,这样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不然生编硬造,出人意料却不合乎情理,就成了荒唐,不会有什么审美价值。文学作品无论长短都须遵循四个字:合情合理。

六、拓展延伸

本文结局除了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空白。文章的结局是“实在”的,但同时又是“空白”的,“实在”是说指明了项链是假的;“空白”则指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到底想什么。

提问:1.玛蒂尔德听到佛莱思节夫人的惊叹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

(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发表看法。一定不会有统一的意见。)

提问:2.使用空白艺术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明确:可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等。

提问:3.你能从你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再举一例吗?

提示:中国山水画往往留有大片的空白,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样不好,相反透过空白,还可以领悟到其中深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万千倍的意境。不仅大而且因人而异,虽虚而实,虽少而多。这就是空白艺术的魅力。

参考例子:

1.要画一座寺庙,但又不得有建筑出现,怎么办?一僧一溪一桶足矣,虽不见寺,但寺已在心中了,即《深山藏古寺》之妙啊。

4 2.画《花衬马蹄香》,一马奔跑,数蝶围其蹄随舞,虽不见花,但花香已四溢了。

3.《红楼梦》中,黛玉临死前喊的那一声“宝玉,你好„„”,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黛玉临死前的复杂心情,也成了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

4.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由蜂蝶过墙产生无限遐想:邻家春光到底如何明媚?

5.小小说《德军剩下来的东西》,让人对男女主人公相认后的情况作出种种猜想。

6.《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遐想;绘画中有“十里蛙声出山泉”的优美意境。

小结:

文章采用了空白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是借无形表现有形,赋空白以丰富多彩的形象性,依据欣赏主体的不同,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虚实结合,有无互补,创造出言外之旨,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这不是很好吗?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空白艺术要因情而设,因境而设,刻意追求未必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要做好铺垫,埋好伏笔,空白不等于含混晦涩,令人费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研读人物描写,概括玛蒂尔徳的形象。

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讨本文多元化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

上节课我们重点鉴赏了文章波澜起伏的情节和结局的空白艺术,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主题。

5 问:

1、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认为该篇小说要表现怎样的主题?

二、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有关玛蒂尔德心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性格 明确:

心理:五处“痛苦”

六个“想到”

开篇时介绍她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和诅咒,对豪华奢侈的贵妇人生活的陶醉和梦想。“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的生活。”她梦想着摆脱寒酸、默淡平庸的生活,进入上流社会,过着贵夫人的生活。这些充分体现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心理。 语言、动作、心理:

她看到夜会请柬时,先是赌气往桌上一丢,转而怒视丈夫,不耐烦地大声说:“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进而伤心落泪,这些动作语言就把她那种既急切地盼望参加夜会,又为自己没有合适的舞服而懊恼,为丈夫贫困而悔恨的复杂心理,也写的细致入微。她戴上头饰,左试右试,舍不得摘下,当她发现那条精美的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者快跳出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戴着那项链“站在镜子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这些富有特色的细节,把玛蒂尔德在虚荣心指使下所表现出来的卑俗心理,刻画的活灵活现。 动作、神态:

借项链时的犹豫不定,发现钻石项链似的激动神往,担心被拒绝时的犹豫不安充分刻画出玛蒂尔德的浅薄、单纯、无知。当玛蒂尔德借到项链后,“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跳”“搂”“亲”“跑”几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玛蒂尔德借到项链后兴奋至极之情。 高考链接:

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6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请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概括玛蒂尔德的性格。

三、合作探究

1、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以及作者的介绍评价,比较十年前后马蒂尔德性格特征的差别。

2、“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是多么古怪!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审视玛蒂尔德的命运:断送?

拯救?

3、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自然的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无权威定论。综合这些争论,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题目(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天堂与地狱》——得与失、祸与福

《一夜缥缈梦,十年艰辛苦》——玛蒂尔德的忏悔 《我虚荣,我之过?》——虚荣心的背后 《人生无常,我心有主》——无悔的选择 《想说爱你不容易》—— 面对项链诉心曲

(给学生时间,写100字左右的文字简明扼要地表述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高考链接:

高考中主题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7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提示分析本课的主题

四、探究展示:

1、十年前 :马蒂尔德拥有美丽的外在形象,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内心痛苦

十年后:马蒂尔德具有美丽的内在精神,他变得充实平和、坚韧耐劳、诚实质朴

2、生1:我认为是断送了她!理由:①容貌②经济/家庭生活③虚荣

2、我认为是拯救了她!理由:①婚姻②精神 /生活态度

(补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丈夫对妻子的理解、容忍和真爱?

1.费了很大的周折为妻子参加部长夫妇的夜会搞到一张请柬;

2.用预备买猎枪的400法郎为妻子做衣裙(这不知要比葛朗台先生大方到何等程度了)。 3.当没有首饰时,丈夫又出主意让妻子到朋友家去借

4.在夜会上即使很困也没有干扰妻子,而是和几个男人在一间小屋子里睡觉;参加夜会为妻子预备临走时穿的衣服;当妻子觉得寒伧想逃走时,又怕她着凉,主动叫一辆马车;

5.当项链丢失时,丝毫没有责怪妻子,而是主动一人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且直到早晨七点钟光景,未找到又帮妻子出主意“有周转的时间(在又找了一天到晚后);

6.当绝望时,他断然决定,“应该想办法赔偿”,并且拿出父亲的遗产,又开始代号钱甚至“不顾后半世的生活”,十年中靠作誊写员,甚至以五个铜子每页的辛勤劳动终于还清了巨额债务。

以上这些事件等等。无不说明路瓦栽先生对妻子真挚的爱,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应该学习之处。)

3、生

1、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2、人生世间,谁没有一点虚荣心。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我认为作者意在表达人自身对于生活中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这可从“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生

3、《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

8 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

五、评价归纳

多元化的主题需要我们多样性地解读。同学们从中读到了不可过度虚荣;读到了做人要讲诚信,要有尊严;读到了面对艰难要勇敢接受等等。我想,在读了这篇文章后如果你觉得对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怎么走”有所启迪,那我们学习此文就有收获。同时,对主题多样性地解读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凡事都不要一概而论。

推荐第9篇:《水浒传》导学教案(三)

《水浒传》导学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

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阅读《水浒传》,完成下列题目。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3.《水浒传》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

4.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 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 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

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 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 怒杀阎婆惜___________

大闹清风寨___________ 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 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

探穴救柴进___________ 浔阳楼题反诗_________ 血溅鸳鸯楼___________

5.补全回目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闹五台山

_____倒拔垂杨柳, ______误入白虎堂

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

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

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

1 大破连环马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

_____浙江坐化, _____衣锦还乡;

_____神聚蓼儿洼, _____梦游梁山泊

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6.关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

武 松(行者):

吴用(智多星):

林冲(豹子头):

李逵(黑旋风):

宋江(及时雨):

杨 志(青面兽):

3.了解《水浒传》高度的艺术价值。

4.释疑解难

5.小结

三、课堂巩固

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几句话写的是________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9.《水浒传》中诸英雄落草前是军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选择《水浒传》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写一篇短文发表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

二、课堂助学

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回答问题。

1.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李忠摸出二两银子来,鲁达不收,丢还李忠。为什么用一个“丢”字?鲁达把金老父女送走以后才去找郑屠算账,为什么这样安排?

2.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计。为什么到最后才说出其中的奥秘?

3.释疑解难

4.小结

三、课堂巩固

[片断一]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 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 牛二道:“我没钱!” 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 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 杨志道:“我不与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役开封府出首。

[片断二]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节选自《水浒传》

1.这两个片断中,其主要人物杨志、鲁达的绰号分别是

2.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起因

结果 径役开封府出首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细节分析

(划线句)

3.问题探究:

杨志杀了牛二,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却以智逃脱。同样是杀了人,但杨志与鲁智深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对此,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请写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尽显英雄本色。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人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请用简洁的短语概括出来(至少3个,应与选段内容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青面兽、花和尚

2、事件 杨志卖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起因牛二无理取闹强行要刀 金老父女惨遭的镇关西压迫与欺负

结果 径役开封府出首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细节分析

(划线句)通过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牛二蛮横无理的痞子形象 这个比喻很讲究,着重写了“味觉”,显示了鲁达武艺的高超,出手一拳便强劲有力

3、问题探究: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4、答案略。符合要求即可。

推荐第10篇:A4海燕 导学 教案

海燕

一、二课时 导学案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走近作者,识记字词及文学常识。

2.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三、诗歌的写作背景:

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它塑造了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四、学习过程

(一) 课前自测

1、走进作者,亲近文学名著。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海燕》是_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_幻想曲 \"《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体裁是________ ,它兼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2、把握重点字词的音和形

翡.(

)翠

飞沫.(

胆怯.(

呻.吟(

) 掠.起(

苍茫.(

chǔn

飞cuàn

火yàn

蜿yán

寂mò

zhèn

(二) 整体感知

1、探究课文结构

结合海燕战斗时乌云天气的变化,抓住关键语句给文章划分结构,并概括层意(提示:分三个层次。在原文标注,将层意写在下面横线)。

①_ 段至____段:________________

②_ 段至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段至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6)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7-11)。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12-15)。

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

2、探究课文内容

1○、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

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

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明确: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

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回头再总结归纳各层层意。 2○样?这样写有何作用?从文中结合海面上的变化,

看看海燕有什么表现?其它海鸟表现怎

海燕:

其他海鸟

作用:

3○

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形象)、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一下海燕的形象。

3、象征的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运用:1

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

什么叫象征: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2。,以表A.B.“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文中各种象征体的象征意义。

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

C.D.“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 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E.“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4、中心主旨归纳:《海燕》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斗争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念和前景。

(三)、重点句子赏析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这几句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表现大海的磅礴气势。“像黑色的闪电”,从形、色上描写海燕,表现它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表现它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2、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越……越……”写暴风雨逼近的情景,象征黑暗势力如黑云压城,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日益激化。“暗”,显示云块浓重;“低”,形容直逼海面。“歌唱”、“冲”、“迎接”显示了波浪的乐观精神与战斗雄姿。

3、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飞舞”写出了海燕的欢快,“像个精灵”展示海燕的形象。第一个破

折号表示追加注释,突出海燕的本质特征。第二个破折号表示意思的延续与跃进,海燕从“大笑”到“号叫”,更显示了它的乐观精神与大无畏的气概。

4、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用在篇尾,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了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对革命群众的召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投身革命之中。

(四)写作特色或写作手法的总结归纳:

1、

象征手法的运用

2、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

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

勇、乐观。

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3、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海燕高大形象。

4、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渲染紧张激越的社会环境。

(五)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极背诵课文。

(六)作业 巴蜀英才

第11篇:愚公移山的导学教案

我们经常用“愚公移山”来比喻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的毅力,马上就要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了。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愚公移山导学教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愚公移山导学教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达成目标:

1、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习难点:.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二、预习导学:

(一)一读课文,走近文本

1、自读课文,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太行王屋二山 冀州之南 惩山北之塞 荷担 孀妻 始龀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一厝朔东 高万仞 箕畚 魁父之丘 雍南

(二)二读课文,夯实基础

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准备交流。

2、自我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为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意为 。

甚矣,汝之不惠。 通 ,意为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意为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年且九十( )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 )毕力平险:( )

指通豫南:( )且( )焉( )置( )土石 荷担( )

箕畚运于( ) 始龀:( ) 智叟( ) 山之一毛:( )

固不可彻:( ) 无穷匮也:( ) 何苦而不平( )

3)翻译句子: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导学:

(一)、正确熟练朗读课文。

(二)、识记词义,疏通文意。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3、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读一读,品一品,写一写。

愚公移山 (歌词)作词:韩永久 演唱:江涛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文本内容:一个困难催生一个决心,两个疑问引出众人支持.一段回答击退一种嘲笑,两位神仙帮助万代宏愿(梦想)。

乍听为笑谈,深思乃哲理。

想法:我要移山——面对困难两座:太行山和王屋山

行动:一铲一铲又一铲,一筐一筐又一筐;

时间:一年一年又一年,一代一代又一代

结果:山低了,土少了,信心越来越高,希望越来越多——山移走了

原因:一叩一垦,功在不舍

寓意:面对困难,下定决心,坚持不懈,获得成功

羡慕你的不是权势是气质,景仰你的不是高度是境界,害怕你的不是本领是精神。

现实想法:我要学好——面对困难两样:坏习惯和懒惰

行动:一页一页又一页,一本一本又一本;

时间: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岁一岁又一岁。

结果:书本渐渐厚了,学问渐渐深了,心灵渐渐丰富了,人生渐渐幸福了——学毕业了

原因:听说读写,功到自然成。

评价: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成功是因为有决心战胜困难;失败是因为无决心战胜困难。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四、巩固测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惩山北之塞 ( ) 且焉置土石( ) 何苦而不平( )

而山不加增(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汝之不惠( )

固不可彻( ) 毕力平险:( ) 始一反焉 ( )

2)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且:(1)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

焉:(2)且焉置土石 ( ) 始一反焉 ( )

3)翻译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人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篇: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提纲

展示目标:

1、知道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3、:=:

4、2:3.5=6:10

3

6411111

均分评价

自主学习:

1、什么叫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

举例说明:2.4:1.6=60:40

2、计算两个外项的积

3、把上述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1、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观察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训练提升: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

例?

1、6:3和8:

52、1.2:3

4

4=5

5一、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

比例?

1、6:9和9:1

22、1.4:2和28:40

3、1

:1和5 1

258:4

4、7.5:1.3和5.7:3.1

二、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提示:把3和40分别看成内项、

外项,共有8个)

反馈巩固:

第13篇:鸡毛信导学互动教案(推荐)

20、鸡毛信

【教学目标】

1、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

3、用浏览与精读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精神。懂得在坏人面前要想办法机智地和他们作斗争。

4、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品质。

把握重点去感受海娃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教学准备】

搜集抗日小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一)激情导入

1.大家知道吗?1918年到1945年,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妄想灭绝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但是,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抗战时期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的故事。这就是——《鸡毛信》

2、板题。

看到课题,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出示)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一种邮件,在信上插鸡毛,就相当于现在的“快件”,让送信人和收信人明确它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必须送达并让收件方开收条,鸡毛的多少表示时间的紧迫和重要的程度。

(二)出示导纲

(1).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他是__________ _________让他把鸡毛信送到_________ 交给_________________。

(2).《鸡毛信》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3).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把它划分为几个小故事? (4)、海娃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

(三)自学设疑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勾画有关语句,在旁边及时批注下自己的体会,再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合作互动:

(一)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希望每个成员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认真讨论交流导纲中的问题。

(二)展示评价:

1、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导纲中的内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相机补充。展示导纲1(板书海娃)

2、预设一:生: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板书) 傍晚送信

被敌所困

逃跑被抓

引敌入围

3、生:一天傍晚,爸爸让海娃送一封鸡毛信给张连长,在途中遇见了鬼子,海娃就将鸡毛信藏在了老绵羊尾巴底下,鬼子让海娃跟着他们走,半夜他佯装成“喂牲口”的逃跑了,可第二天又被抓回去给鬼子带路,海娃把敌人带进了我方的阵地,敌人被消灭了。海娃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表扬。

4、预设二: 把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海娃机智勇敢表现之一。

5、预设三:假装是“喂牲口的”躲过了敌人的哨兵。——海娃机智勇敢表现之二。

6、预设四:用白布小褂当小白旗摇晃,混过了敌人的岗哨。——海娃机智勇敢表现之三。

7、预设五:以“我走过的。放心走吧!”把敌人引入我军的阵地。 ——海娃机智勇敢表现之四

8、预设六:从“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 ——海娃机智勇敢表现之五

(三)质疑解难:

哪位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预设:为什么要以鸡毛信为题?

预设:生:鸡毛信是课文的线索,全文围绕着鸡毛信来写。

师总结: 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鸡毛信”,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海娃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送信任务,遇到敌人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底下,晚上被敌所困又担心鸡毛信的安危,乘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为了躲避敌人,鸡毛信曾失而复得,最后他不顾危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顺利地完成了送信任务,让部队砸了敌人的炮楼。 “鸡毛信”的背后歌颂的是小英雄海娃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板书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 预设:我想知道鸡毛信的内容是什么?

(四)补正提炼:鸡毛信这篇课文讲了海娃智送鸡毛信,帮助游击队消灭鬼子的故事,表现了海娃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导学归纳:

(一)教师引导: 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课文内容、写作顺序、表达方法、受到启发等)

(二)学生归纳: 学生畅所欲言。

四、拓展训练

(一)拓展运用

1.此时此刻我实在想说: “海娃,你( )!

2、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教师总结: 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生回答,《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少年英雄王二小》)

(二)编题自练

课文按 ---------- 的顺序,讲了 -------四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 ----------- 的小英雄海娃。

结束语:愿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奋发学习,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有关英雄人物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0、鸡毛信

热爱祖国

傍晚送信

被敌所困

逃跑被抓

憎恨敌人

引敌入围

机智勇敢

第14篇:地理教案:黄河导学学案

第三节黄河导学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的名称

2、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旧孟津

3、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名称及分布

4、理解黄河“母亲河”的奉献

5、理解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6、住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

7、知道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学习重点:

1、黄河的自然特点

2、黄河“母亲河”的奉献

3、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4、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 导学思考题一:

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而不说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2、阅读课文,了解黄河的发源地、长度和注入的海洋?

3、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那些省、自治区?

4、在黄河水系图上,依次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黄河水系图上,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源头;四条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看他们各位于哪个省区?

6、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什么平原?

7、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哪一段?在黄河上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及水电站有哪些?什么河段梯级开发最密集? 强化训练题一: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全长 千米,注入 海。

2、黄河源头是 ,在山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 ,在陕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 。

3、黄河发源于 高原,依次流经 高原、高原和平原。

4、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 和河南的 。

5、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着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 平原和平原。

6、黄河 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7、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建成了、、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当堂达标题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2、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长度和入海水量均居我国第二位 b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因此多支流和湖泊

c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d黄河携带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下游

3、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

a山东 b陕西 c山西 d河南

4、下列平原中,属黄河主要塑造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5、黄河在下列哪个省区入渤海?( ) A内蒙古 B河南 C山东 D河北 6、在陕西省注入黄河的支流是:( ) A洮河 B渭河 C汾河 D湟水 导学思考题二:

1、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他有什么危害?

2、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又说他是一条“害”河?

3、建国后,治理黄河主要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4、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各是什么? 强化训练题二:

1、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仍在以平均每年 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

2、治黄的关键在于 。黄河泥沙90%来自 ,因此 是治黄的根本。

3、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将与附近的 水利枢纽配合使用,不仅使下游

大大减少,也是总体的 大大提高。 当堂达标题二:选择题:

1、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地上河 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生产耗水过多

2、黄河90%以上的泥沙来自:(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套平原 d宁夏平原

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修整黄河水堤 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泥沙

4、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黄河上的大型水利枢纽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门峡 d小浪底

5、全部是黄河下游河段过境的省区是:( ) a河南 b山西 c山东 d河北

6、黄河最大支流注入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交界处

7、小浪底与三门峡水利枢纽联合使用,可抵御多少年一遇的洪水:( ) a千年一遇 b百年一遇 c 60年一遇 d 500年一遇

8、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陕西、河南 b四川、湖北 c青海、西藏 d青海、四川 读图题: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山脉:① ⑥ 源头:a 注入海洋:②

支流:b c d e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f g 地形区:③ ④ ⑤

水电站:⑦ ⑧ ⑨ ⑩ 其中,正在建设中的水利枢纽是 (填代号)

第15篇:语文导学对子课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课时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学们,昨天张老师已经带着你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教师随即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

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新授

(一)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大概理解内容。

(二)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第1自然段。

1、同学们,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井里)

请学生把剪好的青蛙图片放在画好的图上。(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是井沿?

(教师板书:井沿)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图中的井沿上。) (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3、师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了什么事情争吵起来呢?(分别让学生来说一说)

(三)出示第2-7自然段,齐读课文。出示课文。

问: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出示它们的第一次对话。(第

2、3自然段)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 (说明小鸟飞了很远,无边无际,天很大很大。)

(4)找学生来读一读对话。

2、出示学习第二次对话。(第

4、5自然段)

(1)齐读第

4、5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

大话: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

板书:天井口那么大

(5)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天无边无际

(6)“弄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

弄错:是搞错的意思。

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

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出示学习第三次对话。(第

6、7自然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

六、七两个自然段。

出示句子: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2)青蛙为什么笑了?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画出重点句子“我不会弄错的”。并朗读这句话。

青蛙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我们来看看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玩一玩。 A.准备一张纸,请同学们用圆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

(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4、拓展,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

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课件出示拓展题) (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集体讲评。

师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然会像青蛙那样天天坐在井里,,看得事物比较少,目光狭小,又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多看看外面的事物。

5、让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6、找学生演一演,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习完课文,你喜欢那只小动物啊!老师希望你们多看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多去外面看看,多接触外面的事物,可不能学井里的小青蛙呀!不要当“井底之蛙”!

五、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写一写。

(演一演对话,拓展写一写,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写写句子)。

13 坐井观天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首先是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课堂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在重点词语的把握上漏掉了一个较重要的词“井沿”,其实我可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井沿的意思,感受对话发生的场所等,并且引出文章第一段话,让文章通过三个词连成一个整体,不会让人有断章的感觉,所以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

另外,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这只可怜的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欣赏情,传授情,感悟情的过程。

评课:

1、注重了对学生的培养。

2、对学生提问“你们想读课文吗?”问题没有价值。

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重点词句,教学时没有体现。

4、本课学生读较少。

5、教师语言过多,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总结道理,并出示。

6、能够抓住本课的重点问题,但处理不深刻。

第16篇:《经济数学基础12》课程导学

《经济数学基础12》(专)课程导学

《经济数学基础12》是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专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课程内容有三部分: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和线性代数。

第一部分(一元函数微分学)有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等重要概念,还有许多重要的计算公式和应用,只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熟悉这些基本运算,才能为今后学习各章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常量、变量以及函数概念,了解初等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方法,掌握将复合函数分解成较简单函数的方法。

2.知道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基本特征和简单性质。

3.了解 极限概念,了解无穷小量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掌握求极限的方法。

4.理解导数概念,会求曲线的切线,熟练掌握求导数的方法 ( 导数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会求简单的隐函数的导数。

5.了解微分概念,掌握求微分的方法。

6.会求二阶导数。

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

8.了解极值概念和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极值判别的方法。

9.掌握求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10.了解边际及弹性概念,会求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会求需求弹性。

11.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12.掌握求全微分的方法和求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方法。会求简单的复合函数、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13.了解二元函数极值的必要充分条件,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

第二部分(一元函数积分学)主要有不定积分、定积分和微分方程等基本概念,以及计算积分和求解微分方程的具体方法和应用,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原函数、不定积分概念,了解定积分概念。

2.熟练掌握积分基本公式和直接积分法,掌握第一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3.会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求总成本、收入和利润或其增量的方法。

4.了解微分方程的几个概念,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第三部分(线性代数)主要介绍了行列式、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等概念,重点是如何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逆矩阵或解矩阵方程以及求解线性方程组,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 n 阶行列式概念及其性质,掌握行列式的计算,掌握克拉默法则。

2.理解矩阵、可逆矩阵和矩阵秩的概念。

3.掌握矩阵的加法、数乘矩阵、矩阵乘法和转置等运算。

4.熟练掌握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

5.知道零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对称矩阵、阶梯形矩阵、行简化阶梯形矩阵。

6.掌握消元法。

7.理解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定定理。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特解、一般解等概念,熟练掌握求线性方程组一般解的方法,会求线性方程组的特解。

最后谈一谈经济数学基础应该怎样学?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对于大多数学习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通过的课程,其困难主要在于(1)数学课程本身有一定的难度;(2)许多同学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对于学习数学课程有一定的畏惧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的接触,感到在大家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课程的学习,由于数学课程的知识连贯性比较强,在学习方法上,建议大家注意以下三步:

(一)按时听课(或自学教材)

如果有条件,应当坚持听课,老师会将学习内容和教学重点介绍的清清楚楚,在课堂上,老师会介绍一些我们课程所必须掌握的解题方法,并指导你的学习。如果你很细心,你会发觉,自学时很难理解的问题,或者卡在某一点总也过不去的地方经老师的点拨,会豁然开朗。

(二)课后及时复习、总结

大学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听完课后,应及时的看书(教材),认真地将老师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地理解概念,总结解题的方法。

复习总结对我们的学习有两点好处:

1.通过复习总结,可以把课上老师讲的知识消化理解,变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同学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听的很明白,但是作业中,同样类型的题目就不会解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课堂上老师在解题时不但告诉我们解题的步骤,而且同时讲解为什么这样做,根据是什么,这样使我们接受起来很自然,觉得都能听懂,而回到家,老师的讲解已不在身边,为什么这样解题自己还不能说明白。于是就可能产生前面说的同样类型的题目不会求解的情形,解决的办法是复习总结、梳理知识,变老师讲解的知识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2.掌握公式,归纳基本方法

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公式、结论,这些是需要我们及时的记忆的,通过课后的复习总结,可以记忆必须掌握的公式、结论。

另外,可以在复习总结这个环节中自己归纳出解题基本方法,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在课堂上老师是通过例题为我们进行讲解的,下课后,应该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自己总结出“求函数定义域”的一般原则,实际上在我们的课程中,这样的原则是不变的,而题目是变化的,掌握了这样的原则,就可以处理各种函数的求定义域的问题。

(三)按时完成作业

通过做练习和作业,可以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熟练和提高,而且只有自己去解题,才能发现问题,经常是问题在自己动手后才会凸显出来,可以说,完成作业是对这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能够独立地完成课程作业,说明你对所学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所以,按时完成作业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一步。

其实,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困难,这是因为从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上,我们是兼顾学生的程度和专业的要求,而且在教学中和考试中,我们也是尽量回避初等数学知识的运用。希望大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掌握数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且多下一些工夫,这门课程的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17篇:“以疑导学”动态数学课堂教学

“以疑导学”动态数学课堂教学

—— 如何设计问题,营造动态课堂

◇ 杨宗勤

(泸州市叙永县兴隆镇中心小学校

叙永

646400)

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而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数学潜力的挖掘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有价值的问题引领。为此 ,我校开展了“以疑导学”动态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即:创境设疑——自主释疑——交流展示——合作探疑——梳理提炼——拓展存疑。

在这六个环节中,“自主释疑”、“交流展示”、“合作探疑”这三个环节是专门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增设的。由于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较弱,他们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思考方向,整个学习思路可能出现混乱,这样就会导致自我学习的实效性不高,不但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连双基都无法落实。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效果,如何挖掘教材的核心问题,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实现学生的个体发展呢?我认为只有设计富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成为探究学习的强大动力,实现动态生成的课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数学的思考性”。

这是“问题”设计中最核心的特征,也是一个前提性要素。凸显思考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思维含量,即要把学生的思维闸门给打开,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展开由浅入深的系列探索。对数学学科来说,就是要设置一些数学认知冲突,形成强烈的思考和学习的欲望,从而在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新知的探索活动。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在学习给三角形(按角)分类这部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分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先看书自学后再与同桌交流:(1)按角的特点分,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2)每类三角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出示三幅三角形图分别只露出一个钝角、直角、锐角)请判断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并想一想理由是什么?(4)所分的这几类三角形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一个三角形中会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吗?

这个“自学提示”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它首先引领学生学习表面特征: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每类三角形分类的标准是怎样的(学生通过看书能获得这些知识)。然后创设一个认知冲突:只露一个角,为什么露出钝角和直角的能马上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而露出一个锐角的却有三种可能?将学生探索活动引向深入,深究三种三角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引领学生思考一个三角形中会不会有两个钝角或两个直角。经过学生步步深入地思考,对三角形的分类标准的本质特征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问题设计要强调“空间的适度性”。

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适度的思考空间,思考空间过大,学生无从入手去展开思维活动;思考空间小了,学生又会受到束缚而失去思考性。把握空间的适度性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活动才能回答,而思考的方向又比较明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如何对问题展开探究的思路比较清晰,处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里,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一课,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释疑:

请你围绕以下问题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1)回忆一下:能直接比较分数大小的分子或分母有什么特点?怎样直接比较他们的大小?

(2)和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

(3)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运用此性质将和变成可以直接比较大小的形式。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4)什么是通分?通分时要先求什么?为什么?接着怎么办?依据是什么?

(思考后可以与书上对照一下)

(5)拓展:把分子化成相同的数算不算通分?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后的分数后再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最后拓展生成问题,形成强烈的认知矛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问题的本质得到了圆满的解答。

三、问题设计要凸显“导思的操作性”。

一个有效的“自学提示”一定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思考的引领性,即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事,怎样去做,然后有序思考等,这是一个高质量自学提示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操作性学习、合作交流性学习等,要想避免“操作杂乱”、“合而不作”等现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操作指南”、“合理建议”,使他们按照操作程序展开思考,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时,设计了以下问题来引领学生合作探疑:

请大家先独立探索,然后展开小组交流:

(一)探究材料:

1、分6组分别准备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6个、8个、10个、12个、18个和24个);

2、每个小组一张表格。(拼出的3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的数量记录表)

(二)探究指引:

1、小组内分工合作,用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拼摆出至少3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2、把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入表内。

3、观察并分析数据,小组内交流:

我们用多少个正方体拼摆?体积是多少?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有几层?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4、梳理提炼并进行汇报。

此“自学提示”给学生规划了清晰的探索思路,而且操作性比较强。

四、问题设计要注重“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接受系统处于亢奋状态,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我在复习“圆柱与圆锥”时,媒体出示了一个高1米、底面直径6分米的圆柱体木料,于是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根据给出的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先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再解答),在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生1:木料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生2:将木料竖立于地面,占地面积是多少?生3:把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生4:把木料沿着底面直径切开,表面积增加了多少?生5:截取一个高2分米的圆柱,表面积减少了多少?生6:把圆柱滚一圈,滚过的面积是多少?

生7:把木料分成4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生8:如果每立方分米木料重400克,这根木料重多少千克?

......

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回答中相互感染,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将复习引向深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开放性问题是动态生成的课堂的显著特征,它不仅体现在新知探究中,在复习课中也需要好的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应用环节再起思维高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提升思维品质。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问题的引领,问题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有价值的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能影响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关注问题的设计,教师要以研究的视野看待问题,从而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18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

一、本周聚焦 1.二倍角公式:

co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n2=_________;tan2=______________; 2已知=(b1,b2) (a1,a2),ba1. 比较式子a,b大小时,经常作差比较,即:

如果a-b>0,则________;如果a-bb,那么__________;如果bb,b>c,那么_________; 如果a>b那么a+c b+c(或a-c b-c); 如果a>b,c>d,那么____________; 如果a>b,c>0那么ac bc(或a/c b/c); 如果a>b,c<0那么ac bc(或a/c b/c); 如果a>b>0,c>d>0,那么________;如果a>b>0,则_______(nN,n>1)

nn如果_______,则ab(nN,n>1); 3.均值定理:如果a,bR,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

4.对任意两个实数a,b,数________叫做a,b的算术平均数,数________叫做a,b的几何平均数。

5.均值定理的数学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例回顾 例1:比较a24b2和2b(a+b)的大小

例2:用不等号填空

1) 如果a>b,c>0,则2) 如果,则 3) 如果,则 4) 如果,则

d+ac___d+bc,

第19篇:学案导学

5.2企业的定价方法 5.2.1成本导向定价法 1.盈亏平衡定价法 公式:(保本)价格=(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销量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 =单位成本 请再写一遍:

适用范围: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采用,多用于工业企业定价。 2.成本加成定价法

公式: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 请再写一遍:

关键:加成率的确定。 优点:计算简单易操作。

缺点: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较差,定价方法不灵活。

适应范围:广泛。特别适合与销售量与单位成本相对稳定,供求矛盾不甚突出的产品。

3.目标利润定价法

公式:价格=(总成本+目标利润)/总销量 请再写一遍:

优点:加强企业管理的计划性,可以较好地实现投资回收计划。

缺点:这种方法要求较高,企业必须有较强的计划能力,必须测算好销售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确定了价格而销售量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被动情况。

练习:1.小王投资1万元建立了一个高档圆珠笔生产线,每支圆珠笔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如果年销售量为5000支,这种圆珠笔的售价为多少合适?

2.某企业固定成本为12万元,计划年销售量为3万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加成率为10%,该产品的售价为多少合适?

3.某企业初次试制成功某种新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00元,固定成本总额20万元,现准备正式投放市场50000件,企业为此投资120万元,想要获得20%利润,请问产品售价应为多少?

5.2.2需求导向定价法

定义: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以市场需求强度为定价基础,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和需求的程度来决定价格。 1.理解价值定价法

C.消费者的价值观念 D.竞争者的产品价格

4.同样的一瓶饮料,在五星级大酒店的定价为18元,在路通饭店的定价为10元,在超市的定价为3元,这种定价是( ) A.折扣定价 B.心理定价

定义:指企业自己不制定商品的价格,而把定价自主权交给顾客,由顾客定价(有的企业只是将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进价公布于众)。 2.需求差异定价法

1)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支付价格,确定差别性价格 2)根据不同的消费地点,确定不同的价格 3)根据消费时间区段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价格

5.2.3竞争导向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定义:是以本行业平均水准为本企业的定价标准的一种定价方法。 2.投标定价法

定义:由投标竞争的方式确定商品的价格。 实战演练:

1.一小瓶法国香水,成本不过十几法郎,而售价一般可高达数百法郎,其采用的定价方法是(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需求差异定价法 C.理解价值定价法 D.竞争导向定价法

2.电影院的票价,白天与晚上的票价不同,这是一种( )策略。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需求差异定价法 C.理解价值定价法 D.竞争导向定价法 3.理解价值定价法是以( )来定价 A.产品成本 B.目标利润

C.随行就市定价法 D.

需求差异定价法

第20篇: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

1、“学案导学”产生的理念

①、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

②、学习、考试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学会的东西才是真东西,自己学会了

才是真本领。

③、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

④、教师是车头,由于牵引的拖车太多,所以必须发动学生来带动你的拖车——即兵教兵,兵帮兵。

⑤、展示、点评是分享成功、展示自我,使自己不断进步的有效办法。 ⑥、恰当的激励评价机制是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不竭动力。

2、“学案导学”教学的总体思路: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引导、教导和辅导为主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案为载体将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3、导学案的编制

①、指导思想:目标明确,指导学法,引发思考,重在“导”字,解决会学,落实学会。

②、核心部分:预习案部分,探究案部分,训练案部分。

③、编制流程:主编人初稿——集体研讨——主编人再修改——领导签字——印刷、学生使用。 ④、导学案的模式:

课题

编制人

使用日期

案序号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 预习案:

(一) 预备知识

(二) 教材导读

(三) 预习自测

(四) 我的困惑 探究案:

(一)问题探究

(二)能力提升

(三)检测与总结

(四)我的收获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题

(二)综合训练题

⑤模式的说明:

学习目标:准确到位、明确具体、一目了然。

三维的设计不用太繁琐(3-4条)。知识、能力可用记住、知道、学会、会用、明确、表述、能、运用、判定、分析、推导、导出、证明等一些行为动词来阐述;过程与方法可用经历、体验、操作、设计、梳理、整理等一些行为动词来阐述;情感、态度价值观可用积极、倾听、体会、提高、养成、形成等来阐述。(具体可参看课标)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

让学生明确如何预习及所用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预习案部分:(时间控制在15分到20分之间,若有余力可进行探究案与训练案的学习)

教材导读-------阅读的内容范围;如何阅读文本,思考哪些问题;知识点可以以填空与图表等形式呈现。

预习自测---------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题量控制在三至四到小题,题型不限。

我的困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部分:

问题探究--------- 此部分教师需明确:①合作探究什么?②通过什么形式(内容)去探究;

③探究的目的是什么;④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①合作探究什么:重点、难点(知识点、例题)问题。 ②通过什么形式(内容)去探究:

通过问题设计这种形式特别是问题串设计这种形式探究疑难重点问题,经过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的指导、参与,从而解决这些问题(知识点,例题中的)。

在这其中,设计的问题需有价值(符合目标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具有复杂性与两难性,具有科学严谨性);有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直逼问题的实质和理性的升华,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逐步形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③探究的目的:解决疑难——变不懂为懂,变不会应用为会应用;养成总结规律、学法的习惯,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④注意事项:根据学生的实际,控制探究题目的难度(可采用搭台阶的方法)、坡度,探究题目的数量;探究问题的时间。在学案中,此环节后面要留有总结与空白处。

能力提升--------- 此部分实为练习部分,练习题要精选,可为例题,也可为精选的习题,数量、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基础题目不可忽视。

检测与总结------- 检测可为书面检测,也可为口头检测;总结为知识、能力、学法方面的总结,应由学生完成。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训练案: (1)基础训练题 (2)综合训练题

此部分实为作业部分,作业题需精选,难度、数量要适宜;完成课后训练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独立完成,不要交流讨论。

注意:整个导学案的设计即要讲究学习的效率又要讲究学习的效果。 从效率上讲:就是说不论80分钟的课还是40分钟的课都应是教学进度应该完成的那部分内容。其二各环节的时间设计要掌控好,不能拖拖拉拉,环节要紧凑、节奏要合理、容量密度要适宜、难度要恰当。

从效果上讲:,课堂的各个环节部分要紧紧围绕着目标去进行,达标检测效果要良好。

总之,我们就是要通过自主学习部分解决学生自己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与重点知识的学习任务;通过能力的提升部分解决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强化训练部分解决学生熟练掌握、巩固提高的问题;这就是导学案的结构模式。

4、导学案引领下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

自主学习是关键;合作探究是核心;练习检测是巩固;评价反思是提高。

阶段之一:自主学习(预习)阶段--------不看不讲

学生利用头一天晚上的自习时间自主预习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困惑、生成问题。

阶段之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能力提升阶段(课堂学习)------不议不讲 此阶段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重点问题,通过练习使能力得到提升的阶段。

课堂流程:展示目标——预习检测——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能力提升——检测总结

对学生的要求:

积极参与,乐于展示,学会倾听,认真记录,激情高涨,渴求强烈。

对教师的要求:

①展示学习目标(口头或板书) ②反馈、评价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③对学生的讨论、交流提出要求(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间,要达到的目标),深入到学生中去、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交流。并记下学生讨论时遇到的困惑,寻求对策。

④明确展示、点评的人员、内容、时间、方式与要求(表达应怎样、操作应怎样、板书应怎样等)。提醒非展示、点评同学的学习。

⑤课堂学习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立足于引导,引导学生活学;着力于疏导,变难为易,删繁就简;着眼于诱导,激发思维,乐学善学。

⑥认真倾听、观看学生的展示、捕捉闪光点与错误、为师评做准备。师评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生成问题要善于引导,点拨要适时、适度,一语中的师评要在不断的追问、质疑、引导中总结规律、方法,达到升华、提高。

⑦教师不能抢风头,落实 “三讲”、“三不讲”原则。

⑧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要追求效果(实而不虚,通过努力学习,积极思考,探究交流,每个学生真正理解、把握、体会、感悟、应用所学内容, 5

达成学习目标。低耗高效,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习得更多的知识,形成更高的能力,增长智慧)。

⑨注重检测与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疏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⑩强化训练要落实

总之:此阶段,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提高者,即在方法上指导,在思维上诱导,在疑难上疏导。

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不要一味的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展示而展示,为了点评而点评。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当遇到疑难问题,光靠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合作,探究。而合作、探究的结果就需要展示和点评;当需要从重点知识当中提炼方法、规律、提升思想境界与价值观念,而学生的个体思考、探究、归纳升华却达不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合作、探究特别是教师点拨完成。而完成情况那就需要展示与点评。

阶段之三:强化训练阶段----------不练不讲 对学生的要求;

⑪、限时独立完成作业。

⑫、将做错的题目规范的做到错题本上。 ⑬、建立典型习题集。 对教师的要求;

⑪、当日结束课程,要留有适量、难度适宜的作业。

⑫、作业的呈现形式为:导学案后留有的强化训练作业;传统形式的作业本(作文本);报纸。

⑬、发必收,收必批,批必评,错必纠(学生在训练中做错的题目规范的做到错题本上)

5、课改保障:

①、领导的态度,成败的关键 A、坚持不懈 B、激励 C、完善

②、制度保证 A、签字 B、学案待遇

6、课改的困难 ①、学习小组的建设 ②、理论对实践的支撑

数学导学教案模板
《数学导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