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时间的脚印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1 09:02:2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时间的脚印教案

、导入 新课。(3分钟)

今天老师准备用43分种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本需要两个45分种才能学完的文章。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有)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咱们来个男女生竞赛怎么样?(好!)学习这篇课文,老师设计了许多问题,有抢答题,有必答题,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积极作答,等课结束时,咱们看看是男生得分多,还是女生得分多?(在黑板右边设立男女生积分榜)从现在开始计时,谁愿意帮老师记录这43分钟时间?(许多,指一名)你准备用什么记录这43分钟时间?(用表)这位同学想到了用表记录时间,说明表可以记录时间。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表以外,可以记录时间的还有什么?(学生发言)同学们知道岩石也可以记录时间吗?(知道或不知道)同学们想知道岩石又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吗?(想)今天咱们要用43分钟学的这篇课文《时间的脚印》就是专门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的。

二、析题、介绍作者、确定学习目标(4分钟)

1、《时间的脚印》,时间没有脚,说它有“脚印”,这是什么修辞方法?“脚印”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道2分抢答题。(拟人)(痕迹、印迹、踪迹)

2、一句话介绍作者:陶世龙,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3、这篇课文知识点很多,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43分钟面面俱到,那么咱们应重点学什么呢?还是看看编者在“预习提示”中怎么给我们“提示”的吧。大家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然后抢答(5分):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看,应重点学本文的什么?在哪儿能体现出来?(学生抢答,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评分。)(内容: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结构:注意本文的说明层次;语言:怎样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

4、“预习提示”第二段有6个词语,老师再给大家补充6个词语(刨刮、沙砾、掸去、地壳、沉淀、楔形文字)。男女生先商量,然后分别选一名代表必答其中一组中的6个词语。(本题6分)(男女生读,大家评分。)课下大家把这12个词语写在作业 本上并且注音解释一下,好不好?

三、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12分钟)

①抢答(2分):看是男生组还是女生组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答出共几段?(共31段)

②抢答(2分):看是男生还是女生组最先找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并分别回答出?(共9段:

1、

5、

7、

11、

13、

18、

22、

24、27)

③抢答(4分):具体分析某一独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对一段加1分,最多4分。不能重复回答。)(教师提示: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 ④必答(5分):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女生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个问题?男生思考“岩石除了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的问题?大家可以下位讨论,商量。(教师帮助女生概括,因为这部分是文章的难点。)小组讨论、商量概括文章内容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女生:每一厘米厚的岩石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岩石的破坏和新生;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等。男生: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四、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13分钟)

①抢答(4分):刚才找出的9个独句段,哪些有助于我们理出女生和男生思考讨论的“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部分和“岩石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的部分?并说说这两部分的起止。(5段和22段;5----21;22----29。)

②抢答(2分):现在谁知道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简说理由(1—4/5----21/22—29/30--31)

③分出了全文的四大部分,并不是说我们就完全理清了文章的说明层次,我们只有理清了第二大部分和第三大部分的层次,我们才算是理清了全文的层次。下面的问题是必答题:男生负责理清第二部分的层次(15分)(教师巡回、帮助男生梳理,因为这部分的层次关系较为复杂。),女生负责理清第三部分的层次。(10分)要求:用段号表示出自己组那一部分的段与段的层次关系示意图,可以下位讨论,出来结果后,将层次关系示意图板书到黑板上(同组下面的同学可以随时到黑板上修改)。小组代表发言回答时,要讲解层次关系示意图的含义。然后师生评议。

附:第二部分层次关系:(5)|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⒅||⒆⒇(21)

总 |----------------||(分)--

总-|||----------------------||||(分)------

总-|||||--现象--||||||--结果-----------------------

总-|||||||------------分-----第三部分层次关系:

(22)|(23)|||(24)||(25)||(26)(27)(28)||(29)

总----|--------------------分-------分---------------------分--

分---|||----总-- --------过渡-------

五、分析体会文章语言:生动有趣。(8分钟)

这篇课文篇幅尽管很长,可由于层次清楚,顺序合理,我们还是能尽快熟悉内容;课文尽管有点深奥,可我们学习起来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和难懂,相反感到生动有趣:这是为什么呢?抢答题(2分)谁又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分析?举一例加1分。(因为运用了拟人、比喻、举例子等方法)

六、小结(2分钟):

①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②总结所用时间情况;

③总结男女小组得分情况

七、布置课下思考题(1分钟)

(课上若有剩余时间,也可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第四自然段,有的人说放在这里好,有的人说放在这里不好,还有的说这段压根就多余,没必要写,有人认为不多余。你认为如何呢?

时间的脚印

推荐第2篇:时间的脚印教案(定稿)

课题:时间的脚印 学习目标 :

1、熟记文言词意,特殊文言词语和句式,识记作家作品。

2、读懂课文大意,沥青文章的叙事线索。

3、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悟作者寄予其中理想。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学习目标

导入 新课。(3分钟)

时间是最美丽的,创造万物神奇,沧海桑田;时间是最公正的,帝王将相,过眼云烟;时间是最慷慨,也最无情的,他给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却都无法使他有半分停留。

二、析题、介绍作者、确定学习目标(4分钟)

1、《时间的脚印》,时间没有脚,说它有“脚印”,这是什么修辞方法?“脚印”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道2分抢答题。(拟人)(痕迹、印迹、踪迹)

2、一句话介绍作者:陶世龙,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3、这篇课文知识点很多,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43分钟面面俱到,那么咱们应重点学什么呢?还是看看编者在“预习提示”中怎么给我们“提示”的吧。大家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然后抢答(5分):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看,应重点学本文的什么?在哪儿能体现出来?(学生抢答,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评分。)(内容: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结构:注意本文的说明层次;语言:怎样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

4、“预习提示”第二段有6个词语,老师再给大家补充6个词语(刨刮、沙砾、掸去、地壳、沉淀、楔形文字)。男女生先商量,然后分别选一名代表必答其中一组中的6个词语。(本题6分)(男女生读,大家评分。)课下大家把这12个词语写在作业 本上并且注音解释一下,好不好?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12分钟)

①抢答(2分):看是男生组还是女生组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答出共几段?(共31段)

②抢答(2分):看是男生还是女生组最先找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并分别回答出?(共9段:

1、

5、

7、

11、

13、

18、

22、

24、27)

③抢答(4分):具体分析某一独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对一段加1分,最多4分。不能重复回答。)(教师提示: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 ④必答(5分):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女生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个问题?男生思考“岩石除了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的问题?大家可以下位讨论,商量。(教师帮助女生概括,因为这部分是文章的难点。)小组讨论、商量概括文章内容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女生:每一厘米厚的岩石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岩石的破坏和新生;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等。男生: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四、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13分钟)

①抢答(4分):刚才找出的9个独句段,哪些有助于我们理出女生和男生思考讨论的“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部分和“岩石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的部分?并说说这两部分的起止。(5段和22段;5----21;22----29。)

②抢答(2分):现在谁知道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简说理由(1—4/5----21/22—29/30--31)

③分出了全文的四大部分,并不是说我们就完全理清了文章的说明层次,我们只有理清了第二大部分和第三大部分的层次,我们才算是理清了全文的层次。下面的问题是必答题:男生负责理清第二部分的层次(15分)(教师巡回、帮助男生梳理,因为这部分的层次关系较为复杂。),女生负责理清第三部分的层次。(10分)要求:用段号表示出自己组那一部分的段与段的层次关系示意图,可以下位讨论,出来结果后,将层次关系示意图板书到黑板上(同组下面的同学可以随时到黑板上修改)。小组代表发言回答时,要讲解层次关系示意图的含义。然后师生评议。

附:第二部分层次关系:(5)|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⒅||⒆⒇(21)

总 |----------------||(分)--

总-|||----------------------||||(分)------

总-|||||--现象--||||||--结果-----------------------

总-|||||||------------分-----第三部分层次关系:

(22)|(23)|||(24)||(25)||(26)(27)(28)||(29)

总----|--------------------分-------分---------------------分--

分---|||----总-- --------过渡------- 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五、分析体会文章语言:生动有趣。(8分钟) 学生小组展示

这篇课文篇幅尽管很长,可由于层次清楚,顺序合理,我们还是能尽快熟悉内容;课文尽管有点深奥,可我们学习起来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和难懂,相反感到生动有趣:这是为什么呢?抢答题(2分)谁又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分析?举一例加1分。(因为运用了拟人、比喻、举例子等方法)

归纳概括,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练习册课内说明方法题,按小组计分)

六、小结(2分钟):

①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②总结所用时间情况;

③总结男女小组得分情况

七、布置课下思考题(1分钟)

(课上若有剩余时间,也可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第四自然段,有的人说放在这里好,有的人说放在这里不好,还有的说这段压根就多余,没必要写,有人认为不多余。你认为如何呢?

时间的脚印

推荐第3篇:《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

《时间的脚印》名师教案

(一)教学建议

1.学生自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

2.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 3.赏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 4.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 5.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2.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赏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课文说明顺序;2.赏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自读与讲解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 录

一、导入新课

1 / 7

二、解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二、解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思路。 1.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引出话题,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2.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二层。

2 / 7

第一层(第5至第21自然段)说明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第22至第29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

3.第三部分(第30、31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时手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二)再读课文,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内容

1.文章中的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起或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三)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明确:采用了逻辑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具体到概

3 / 7

括、从个别到一般……都属于逻辑顺序)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赏析以下句子。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箱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简析】①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②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冰河”比作“铁扫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河的破坏力之大。

③此句运用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量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当的威力。

第二课时

目录

一、品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三、总结归纳

四、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赏析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品味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

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感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

4 / 7

神。

一、品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明确: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2)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3)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4)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定。

二、研读课文

(一)深入探索,合作交流。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

5 / 7

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二)提出质疑,思考分析。【教师提出疑问,学生回答。】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2.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3.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展示沉积岩照片) 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三)感悟精神,培养意识

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阅读第22到29段并分组讨论,说说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①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记录了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界与史前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能性,为人类谋取幸福。我们要秉承这种辩证主义思想观念,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贡献出一份心力。

6 / 7

三、总结归纳

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作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特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

四、布置作业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排比句子。

7 / 7

推荐第4篇:第3课时间的脚印教案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第一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填充、磨损、沉积、渗等重点词语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并能正确运用。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读词语

(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词语讲解

1、山麓(名):山脚下

2、帷幕(名):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3、烘烤(动):由加热作用而使其(如面包)发脆、受热、变为棕色。

4、砂轮(名):天然沙石制成的扁平圆石,它绕轴旋转,用以磨快刀具或使物件成形或磨光。

5、平卧(动):平躺

6、鹅卵石(名):小圆石,尤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

7、法子(名):方法、办法。

8、低洼(形):比四周低的地方。

9、生成(动):(自然现象)形成;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

10、浑浊(形):不清洁,不新鲜,浑浊。

11、填充(动):填补(某个空间)。

12、海枯石烂(组):直到海水干枯,岩石风化成土。形容经历千年万年那么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

13、腐蚀(动):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指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质。

14、磨损(动):机件或其他物体由于摩擦和使用而造成损耗。

15、沉积(动):水流、风等流体在流速减慢时,所挟带的沙石、尘土等沉淀堆积起来。

16、转眼(动):形容极短的时间。

17、坚固(形):坚固;结实。

18、经受(动):承受;禁受。

19、渗(动):液体慢慢地透过或漏出。20、缓慢(形):不迅速;慢 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

2、预习课文。板书设计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1、解释词语

2、词语组词

3、用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第二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

2、联系作者简述的道理,理解文章的条理,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信念。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熟读课文,了解本课说明顺序:岩石的风化和形成—岩石形成后的变化—从岩石上如何看出地壳的活动—化石显示的地球发展过程—努力读懂这些“文字”—寻找地下宝藏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串讲课文

1、课文层次: 第一段(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最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段(5--22):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第三段(23--30):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第四段(31--32):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2、整理课文说明顺序:岩石的风化和形成—岩石形成后的变化—从岩石上如何看出地壳的活动—化石显示的地球发展过程—努力读懂这些“文字”—寻找地下宝藏

3、中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也一样。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4、学生熟读课文。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岩石----记录时间 崩裂—旅行—沉积 岩石厚度、排列层次 保存历史

岩石结构---地壳活动 石头岩石---远古气候 生物化石---历史的发展 见证发展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 课后反思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第三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能够独立正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2、增强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

3、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

一、汉语知识练习

1、选择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CADA

2、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经受、覆盖、渗、转眼、放弃

二、词语练习讨论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BCDCCD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文中有许多承上启下的句子自成一段,请你将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分别承启了什么内容?

(2)、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以后,接着有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3)、岩石是怎样变成砂砾的?

(4)、文中提到的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有哪些?

(5)、岩石的形成及其被破坏的过程是怎样的?

(6)、仔细观察你生活的周围,你能找到一些大自然记录历史的痕迹吗?

3、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化的写法,将没有生命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请找出文中拟人化用法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三、交际训练

四、写作训练

五、阅读训练 作业

熟读课文

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

推荐第5篇:《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時間の腳印》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明確說明對象,理清文章思路。2.掌握說明順序中邏輯順序。 3.體會本文生動有趣の語言。

4.認識岩石記錄時間の功能,培養學生の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教學重點1.幫助學生理清文章の思路,弄清說明の層次。 2.學習本文生動有趣の語言。 3.掌握說明順序。 教學難點:

1.幫助學生理清文章の思路,弄清說明の層次。2.掌握說明順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先來欣賞圖片,第一張“恐龍化石”、第二張“三葉蟲化石”、第三張自然界中の沉積岩。(螢幕顯示)。我們看到の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の同時,還記下了時間の痕跡。那麼,岩石是怎樣記錄時間の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時間の腳印》。(螢幕顯示標題)

二、識記字詞

腐蝕(shí)渾濁(zhuó)山麓(lù)海枯石爛(kū) 粗糙(cāo)龜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麵,我們大聲齊讀一遍。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打開書63頁。《時間伯伯》這首小詩既是文章の引子,又緊扣題目。我們一起來看正文。請同學們給正文部分の自然段標上序號。

明確:全文共31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提綱如下:(螢幕顯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話題:岩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の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樣記錄時間の。又分為兩層: 第一層(5—21)岩石の厚度和順序可以記錄時間。 第二層(22—29)岩石保存了歷史の痕跡。 第三部分(30—31)讀懂岩石記錄の意義。

2.課文の第一部分告訴我們,岩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の重要方式。那麼,岩石是如何記錄時間の呢?看我們の第二部分。

第五段獨句成段,引出下文。從結構上講,這是一個過渡段。 請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水準較高得同學讀第六自然段。讀得好極了。

本段點明了物質時刻都在運動著這一普遍規律。岩石の運動規律是什麼? 被破壞——被搬運、被堆積——重新生成岩石。這是總起段。 岩石從被破壞到生成新の岩石,經歷了怎樣の變化?

請同學們四個人一組,研讀課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從毀滅走向新生の。邊讀邊討論並用筆勾畫出其中の重要環節。

岩石→小石子→沙礫、泥土→沉積→重壓→膠結→新岩石 (學生復述、點擊,顯示流程圖)

這是一幅沉積岩の圖片,岩石像書頁一樣平臥著,一層一層疊在一起,最早形成の“躺”在最下麵。根據層與層の順序,我們就可以知道過去の年月。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我們研究岩石の形成過程是為了說明什麼? 岩石の厚度及生成順序記下了時間の蹤跡。 這是岩石記錄時間の第一種方式。

3.岩石記錄時間の第二種方式是它保存了許多の歷史痕跡。請大家分組討論並閱讀22到29自然段,然後回答問題:岩石保存了哪些歷史の痕跡?

①岩石記錄了地殼の活動②岩石記錄了氣候の變化(插入說明方法:舉例子)

③岩石記錄了古代生物狀況④岩石記錄了地球歷史の發展過程 ⑤岩石記錄了自然界轉瞬即逝の活動(學生總結,螢幕顯示)

小結:普普通通の岩石上,竟有著如此豐富の歷史記錄。可以說,岩石是一部無字の史書。 4.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岩石有了新の認識,瞭解這些內容對現實生活有什麼意義?(教師朗讀最後一段)大家邊聽邊找出答案。

明確:增加知識、尋找寶藏,造福人類(螢幕顯示) 總結:文章從岩石可以記錄時間寫到岩石怎樣記錄時間,最後寫了讀懂岩石記錄の重大意義,這種依據事物內在聯繫、逐層進行說明の順序,就是邏輯順序。

四、品味說明語言

1.說明文以向人們傳授知識為主,所以,說明文の語言必須準確、嚴密。請同學們找出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如:“據計算,大約3000-10000年の時間,可以形成一米厚の岩石”。 (大螢幕顯示。插入說明方法:列數字) 如果去掉“大約”,就表示形成一米厚の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の時間。事實上,人類讀懂岩石の年齡,不論方法有多精確,也不論有多科學,都是推測出來の。所以,“大約”一詞,恰恰體現了作者嚴謹の科學態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の準確和嚴密。(大螢幕顯示)

2.為了增強文章の趣味性、可讀性,在準確の前提下,說明文の語言也力求生動、形象。本文就多處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如:越是笨重の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の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の地方。

作者用擬人の手法,寫出笨重の石塊想跑也跑不動,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礫卻能隨心所欲の走向很遠の地方,生動、形象(點擊,顯示)の語言,大大增強了文章の趣味性、可讀性。 請你找出文中の擬人句,並用“我喜歡……句(段),是因為……”の句式說話。(螢幕顯示,適時點評)

五、拓展遷移訓練

以說,

岩石是一部無字の史書。岩石是大自然の語言。

岩石還可以比作什麼?請你用“岩石是……”の句式仿寫一個句子(顯示)

六、結束語

大家說出の這些比喻句,新穎、貼切、生動、形象。從不同の角度闡釋了岩石記錄時間、保存歷史痕跡の功能。其實,除了岩石,大自然還有許多記錄時間の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學們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努力讀懂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更好地造福人類!

七、作業

1.找出本文の過渡段並簡要說明其作用。

2.根據你對岩石の瞭解,以“海枯石爛”為題,寫一篇短文。 附:相關網站:

①陶世龍個人主頁五柳村http://www.daodoc.com ④探索天地http://vip2.63dns/z86/tansuo/tansuo.htm

推荐第6篇:第三课 时间的脚印

第三课 时间的脚印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第三课时

深化学习课文

授课人:热孜完古丽 教学目标:

1 知识点: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2 能力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

生动有趣的语言。

3 德育点: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

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

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教法设计】

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所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古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于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图片,视频内容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学法设计】

给这篇文章编写提纲或梗概,要抓住两点:一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二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教学手段:教材

黑板

粉笔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点名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复习提问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抢答: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

答出共几段?(31段)

抢答:哪一组最先找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

分别是哪些? (共9段)( 分别是:

2、

6、

8、

12、

14、

19、

23、

25、28)

抢答:具体分析,某一独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

是怎样的?(提示: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

根据大家上一节课对课文的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课文

分为四个大段:

第一段;(1—5)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

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6---30)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段(31—32)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二)重点讨论内容。第二大段

必答: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分四个组讨论并

必答;

(1)根据课文中内容,你能概述“石烂“到

“新生”的过程吗?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

的?

(课件逐一显示答案)

默读第三段后(31—32),抢答:

(1)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

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2) 答案

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 (3) (屏幕显示)

我们来总结一下6---2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6、

7、

8、

9、

10、总提下文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过渡,引起下文岩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概括原因具体结果总

11、

12、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

13、

14、

15、雨水的作用生物的作用人的作用原因结果 分16—

18、岩石生存的原因19—

22、岩石生存的结果三

巩固练习

交际训练

(1)说出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谚语。 (2)最后教师总结屏幕显示:关于时间的格言 总结:大家看一下,我们这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我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作业:

写作训练

课文后的练习七

推荐第7篇:6 时间的脚印

6 时间的脚印

第一部分 课文解读

内容解读

本文是一篇平实、晓畅的科普文章。它叙述了岩石对时间的记录,即一部关于岩石的简史。看似坚固的岩石在时间的慢慢流逝中,经日晒、霜冻、雨打,在众多自然因素的侵蚀下会逐渐分崩离析,再经过更为漫长的时日,通过沉淀等方式又生成新的岩石层。这种破坏与生成在地球上的这里那里可以同时发生。分解—重构—再分解,岩石以这种轮回的方式记录着时间。

我们阅读岩石的历史,就像观摩时间留下的一幅巨型画卷,平静之间孕育着惊心动魄的变化;又像欣赏一部壮丽的诗篇,和缓悠长的节奏中贯穿着一股执著的力量。强大者比之弱小,其塌崩总会引起更为强烈的心灵震撼。岩石之瓦解与再生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动人的乐章来欣赏。

岩石之消亡乐段:像一位巨人,默默承受来自各方的攻击,他被蚀出了裂缝,被磨平了棱角,烘烤、冷冻、腐蚀、刨刮,巨人身心俱疲,逐渐走向解体;岩石之再生乐段:就是那些细小的泥沙,他们与石块经过漫长的胶结,从而紧密地结合,新的岩石生成了,就像巨人的再生。而指挥这一切的,就是无形的时间„„

我们还可以从岩石不同的构造读懂它的历史。这部历史的丰富超出我们的想象。他既是一部岩石自身的变迁史,又是一部古生物的进化史,还是一部记录地壳活动的历史。原来,岩石在其诞生过程中将各种自然地信息都刻录下来,比如,从岩石的形态可以读出其生成时的地理位置,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了气候的变化;“化石”则保留了古生物的状况。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纪录了时间。自然界中地壳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等也都在岩石上留下了痕迹,岩石就是一部“无字的史书”。然而,作者仅仅通过文章为我们“拉开帷幕的一角”,启发我们读懂大自然的记录,从而造福人类。 结构思路

作者首先设问:“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寻找时间的踪迹呢?”开篇在引用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由设问句一问一答,从而领起全文的说明内容。

在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又是用设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踪迹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7 段最后一句提示第一个层次的说明内容:“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事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这一层次先说明岩石受到的各种破坏,以“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过渡,以“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领起,从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的活动作用方面,说明石头在经受各种“攻击”后的变化,再说明岩石的形成过程。抓住关键语句:“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接着用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进行解说,并归纳“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第二层次说明通过岩石认识时间在地球上留下的踪迹。这里又有承上启下的两个过渡的关键句:“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引导读者从岩石和化石上认识地球经历的漫漫的历史时期。最后对这一段落即第二部分进行总结:“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这样,通过启承的关键句,理清主体部分看似庞杂的内容,理解也就容易了。 最后一自然段段说明认识岩石中时间脚印的意义,即增长知识,找寻地下宝藏。 全文由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脚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脚印—认识岩石记录时间脚印的意义三部分组成。 语言特色

科普作品要激发阅读兴趣。大自然的奥秘固然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但是还要追求文笔的趣味性。心里要有读者,眼前就是听众,以自己的兴趣感染读者的兴趣,写起来自然兴味盎然。

本文的语言富于趣味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抽象的名词形象化,陌生的形象熟悉化,熟悉的形象趣味化。从修辞上,就是巧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时间的脚印”这个标题就用比喻将时间形象化了,“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个设问又是拟人,仿佛岩石是记录员似的。这是抽象的名词形象化。再如,说冰河对岩石的破坏,“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冰河移动是形象的,但是陌生,喻体则是熟悉,一联想,就产生实实在在的感觉了。这是陌生的形象熟悉化。又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类拟人句颇有趣味。

二是常用人称代词“你”、“我们”,话语亲切。例如,“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仿佛作者把读者领到现场讲解一样。文中说的“我们”,把作者与读者合为一体。“再仔细瞧瞧”,显然省略了主语“你”,话语也很亲切。

写作技巧

一、确立一个说明对象之后,要把方方面面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加以筛选、梳理。岩石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涉及多个学科,可以想见,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平时有积累,写作前又搜集了资料,才能讲得那么丰富多采。作者根据科普对象,选取知识,又经过梳理,按照人们的认识顺序,编排说明顺序。

二、力求故事化。说明有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两种,教科书、词典讲知识,那种说明是平平实实的;科普读物的说明则要求趣味性,尽可能像讲故事那样讲得娓娓动听。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才把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

第二部分 教案示例

(自主学习式)

教学目标

一、学习文章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二、运用分类剪裁法,长文短教,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教学难点

一、把握说明顺序。

二、学习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时数

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先生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

二、学生自主学习,互助解疑

(一)展示预习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及补充 1.积累字形、字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jūn)裂 刨(báo)刮 楔(xiē)形文字

2.给每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理出文章的层次,试着概括层意。全文共31 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 4 自然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第5 ~ 29 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 (第5 ~ 21 自然段)讲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第二层(第22 ~ 29 自然段)讲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第30 ~ 31 自然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3.回顾列举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用贴小标题的方法读课文,学习概括要点。

示范:“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如:第1 ~ 3 自然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此法将其他的标题贴上去。

2.速读课文,找寻过渡句段,学习概括要点。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如:第5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跳读课文,讲故事,体会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运用。

文章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认真阅读课文相关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

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提示:说明文中的举例和记叙文中的事件叙述因表达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说明文一般是对某一客观事物作科学的分析说明,把某种事物或事理的有关知识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概念、结构、形态、性质、功用、方法以至发展变化等,获得理性的清楚的印象。

记叙文一般是对某一个或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把那些人物和事件的具体情景展现给读者,让读者对人物的形象、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获得感性的鲜明的印象。

4.教师就重点段落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

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请重点分析第二部分。

教师引导:第5自然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 第1 问: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第2 问: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指点: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第8 ~ 18 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明确: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出示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第3问: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第4问: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 ~ 29 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1)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2)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3)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的状况;(4)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5)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小结:普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史书。 5.本文是介绍科技知识的文章,但读来生动有趣,概括文章语言应用方面的特点。 明确:语言的准确性和文笔的趣味性相结合。

(1)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如:“据计算,大约3 000 ~ 10 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列数字说明)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000 ~ 10 000 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2)语言的趣味性、形象性(参见“课文解读”)。

三、教师释疑

(一)集中释疑

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用小纸条写好,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归类解疑。 强调: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二)教师质疑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找学生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 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明确: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

(三)小结

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四、反馈总结

(一)教师总结

说明的目的是向人们介绍事物和事理,因此,说明内容要求科学准确。为了将所说明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另外,要求语言准确、简练、明确。科普类文章还要生动、形象,才能引人入胜。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是说明文的重要内容,也可以称之为说明文的“三要素”。

(二)学生总结

摘抄精彩的词语和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五、布置作业

1.找出本文所举实例,理解举例这一说明方法在本文的作用。【参考答案】

(1)说明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时,举钟表、日历为例,意在以生活中常见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

(2)说明岩石能够记录时间之前,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为例,为下文展开科学知识的说明作铺垫。

(3)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原因时,以我国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内炸掉一个山头为例,说明人的作用。

(4)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时,举长毛象、琥珀化石的例子。 (5)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时,举出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能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记’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象”和“犀牛”都长了长长的毛,说明了“第四纪”冰河的来临。

(6)说明读懂岩石的记录,不仅使我们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则举出“寒武记”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本文所举实例均为典型举例,即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理。

2.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一、可由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导入教学,讨论“时间的形象”,然后读课文,看看本文所谓的“时间的脚印”是“印”在什么上面,本文所探讨的时间的踪迹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时间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二、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层次,看看课文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各个部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让学生画出概括性的语段或语句,并注意本文中一些形象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一下地质历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观看有关科教片,加强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鼓励学生找一些科普读物在课外阅读。

第四部分 练习参考答案

感 悟

岩石所保存的历史痕迹: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岩石的破坏因素有:炎热的阳光,严寒,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生物、人类的活动等。 品 读

1.① 沉积岩是沉积的碎石、泥沙长期在重压下胶结生成的。

② 岩层呈水平——当年海底、湖底是水平的;岩层倾斜——当年海底、湖底是倾斜的;岩石直立——发生过地壳变形;下面的岩层中有鹅卵石,上面的岩层很细——当年曾是海岸,后来地壳下沉,变成了海洋中心。

③ 文章提供的一个重要证据是石炭纪有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 2.不好。用“爬”字,形象生动,而且显出移动的缓慢。 3.不可。用“胶结”准确地表明了泥沙变成岩石所起的变化。 4.不好。用“躺”字,与平卧呼应,且形象生动。 探 究

钟表、日历、沙漏、树木的年轮、人的皱纹等都记录了时间。 积 累 (略)

第五部分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 ~ ),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 年开始创作科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部分作品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推荐第8篇:《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附:相关网站:

①陶世龙个人主页五柳村http://www.daodoc.com ④探索天地http://vip2.63dns/z86/tansuo/tansuo.htm

推荐第9篇: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六、结束语

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推荐第10篇:时间的脚印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进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犸。一天,一头猛犸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犸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初学说明文的同学,容易产生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混淆,同学们能从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三方面来辨析一下吗? 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

(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记叙文中的描述,讲究\"形 似\"和\"神似\",笔触细腻,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只是以达到将具体情形解说清楚为限度,绝不作过细的描写。

3.再次细读本文,着重思考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本文的写法特色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找出本文所举实例,结合用实例说明的内容,理解举例这一说明方法在本文的作用。 (1)说明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时,举钟表、日历为例,意在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 (2)说明岩石能够记录时间之前,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为例,为下文展开科学知识的说明做铺垫。

(3)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原因时,以我国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内炸掉一个山头为例,说明人的作用。

(4)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时,举出长毛象、琥珀等化石。 (5)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时,举出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能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记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象\"和\"犀牛\"都长了长长的毛,说明了\"第四纪\"冰河的来临。 (6)说明读懂岩石的记录,不仅使我们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则举出\"寒武记\"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本文所举实例均为典型举例,即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理。

此外,本文的列数字说明虽然次数不多,却是以让人认识到漫长的时间中大自然的变化。如\"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2.请同学们就自已印象深的写法发表高见。

讨论明确:

(1)开篇引用出自高士其《时间伯伯》的四句诗:\"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一下子使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了解它的踪迹的兴趣,真是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2)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3)依据事物内在联系进行说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踪迹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结果。先说明\"地球上某些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把这一过程分为:岩石会被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作用破坏以致\"烂掉\";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自然界中的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即岩石的生成。因为岩石的生成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所以岩石保存了太多的历史痕迹。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迁、地壳运动、古代生物的状况,乃至自然界中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无不在岩石上留下痕迹,这可不就是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时间的踪迹。我们读懂自然界利用岩石留下的物质运动的踪迹,又能够使我们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探寻出可供我们人类利用的丰富宝藏。本文就是这样,抓住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条分缕析,由岩石的成因而及岩石记录了自然界的丰富的变化,最后说明岩石上的记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逻辑性很强,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科学性、知识性的特点。 (4)过渡语段承上启下作用明确。

本文恰当地使用了多个过渡段,从而把所说明的内容自然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一以贯之的印象。如\"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由上文举例说明人类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铜壶滴漏,自然开启下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原因、记录的方式及记录的内容。

科学知识对于非专业研究人员而言,似乎高深莫测。由于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上述种种为普通读者能够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法,因而将死寂的岩石说明得生动有趣,以至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3.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的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语词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边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四)总结、扩展

学生再次回顾全篇,重点明了本文以下两点:

1.说明顺序:由岩石的形成到岩石对历史痕迹的记录再到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依据事物内在的联系进行说明,是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

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人与自然》系列丛书,介绍其中几篇文章。 (五)布置作业

1.课外广泛阅读科普读物,开阔视野,丰富头脑。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抒发一下学完本文后,对岩石的认识和自己的全新的感受。

课后练习答案:

1.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使读者一下子对冷冰的岩石

第11篇:《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二、学法引导

l.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教科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2.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

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3.观看有关教科片。

第12篇:《时间的脚印》优秀教案设计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

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设想:

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

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①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时间的脚印》(板书)

②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颐抢此俣粒?黄鸾饩鋈?鑫侍猓?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五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5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

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四、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第13篇:4脚印 教案

《脚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典故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那浪漫略近颓废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现手法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背诵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

导语:思乡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偏爱的题材,而那些传诵千古的美文,无一不是匠心独具,令人拍案。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正是这样一篇视角独特,构思巧妙,联想新奇,同时又充满浪漫情怀的佳作。

板书:脚印 王鼎钧

二、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对比一下余光中和王鼎钧写作风格的不同。

要求:

1、把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标好;

2、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字词:扛鼎 颓废 坍塌 攒动 不愠不火

教师总结:中国著名女作家蒋子丹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浪漫的鬼魂》,这是她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所写的读后感,我给大家读一下。“这是一个辛劳的鬼魂,它也许来自北极光照耀的寒冷地带,穿越中原密实的青纱帐和江南水泊桅帆织出的网,从都市的霓虹灯影里夺路而来,走过了太多的路,拣回了太多的脚印,也负载了太多的眷恋和愁思。在天涯海角的椰树梢上,它踌躇不前,生前的路或许已经到了尽头,末日之旅也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富有的鬼魂,它的路也长,脚印也多,所以眷恋多多愁也多多。我又想,它将要离去了,去喝孟婆的茶,用这满筐满篓的脚印作茶钱,买来忘却的轻松。”

三、根据文章描写的对象,划分文章的层次

提示:讲述鬼魂拣脚印的故事是哪些自然段2-7 第一部分:1 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2-7 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借时光倒流,重返往昔岁月的期盼

第三部分:8-10 高楼的故事触动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引发我重返故乡的幻梦。

四、研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1、本文中心是抒发思乡之情,为什么题目定为“脚.的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中有一段围绕两者进行了陈述,你找到了吗?)

课文第6段,“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与“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等句,巧妙地将捡拾脚印同思乡联系起来。

对于一个远离家乡,又难以重返故土的游子来说,归乡的愿望只有像传说的那样,借助捡拾脚印来完成。因此,以“脚印”为题来写思乡之情,不仅新颖别致,而且饱含作者对于生还故乡无望的哀痛。

2、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美的文章需要反复朗读,反复玩味,才能品出真滋味。下边就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去朗读。

(1).如何理解“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一句的含义?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是无利益可言的,因此它不是经济学。作者运用这一奇特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于乡愁的理解。 (美学的定义: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你认为“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 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自己的乡愁的“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

(3).从全文的内容与结构看,本段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直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全文中起到总领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讨交流

1、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捡脚印的传说引发我哪些回忆、疑惑与联想? 作者回顾自己色彩绚丽的青春岁月;而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的矛盾冲突又使他产生了疑惑;进而又展开大胆的想象,除了捡拾自己的脚印,还可以捡拾他人的脚印,甚至是其他旧迹。

(2).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哪些东西?为什么? 除了要捡拾脚印,作者还要捡回当年的歌声与泪水,因为它们记录了自己的过去,更因为它们与故乡紧密相连。

(3).文章第7段对于捡脚印过程的叙述, 与前两次的过程有哪些不同? 前面的“捡脚印旅行”围绕捡拾的地点、内容谈,这一次则从“旅行”的方式来谈,并以自己为例,突出它“使人再年轻一次 ”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王鼎钧的《脚印》,先复习一下上一堂课的内容。

2、阅读第三部分,思考:

(1).第8段中“我感觉我是一个字……希望是一盘好菜”怎么理解? 这三个比喻,照应前面的“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即忘记自己真实的年龄,忘记人生原本是不可逆转的这些事实,却任由感觉去进行捡拾脚印的逆向旅行。将一个年老游子,对于发现这一传说的惊喜,以及对于通过凭借这种旅行回到故乡,回到从前时光的期盼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2).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否应该与第9段调换一下? 不应该。第8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至段尾的内容是对于人们一系列忘本行为的反思并批评,第9段的内容是那个乡间父老讲的故事的后半部分。从表现上看,将二者调换似乎文脉更清晰。但从行文效果看,那样会使得第10段中“落地变成了老翁”的想象显得突兀,而依其所引发的所有感慨也会显得生硬。

(3).第10段“这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一句中,“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为什么说它既是“大结束”也是“大开始”?

“这”指回到故乡。 “结束”的是背负诸多苦难的昨日之我,“开始”的是离弃所有苦难的今日之我,因此,回到故乡既是“大结束”,又是“大开始”。

(4).结尾处“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强调的是什么? 它突出了当所有幻梦实现时,作者那轻松、畅快的心情。

3、文章最后一部分关于高楼的故事与思乡、与脚印有何关系?结合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关于高楼的故事就是围绕旅客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展开,表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最终揭示了主旨。

从文章结构看,关于高楼的故事既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又与文首“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 ”相呼应。

三、归纳写作特点

1.精心选取神话传说与乡间故事。

2.运用的联想与想象,采取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

3.大量新奇的比喻与恰到好处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文化内涵。

四、布置作业

第14篇:《金色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要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上课前,老师想做个调查,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呢?

师:有没有人喜欢狐狸呢?(出示课件中狐狸的图片)学生 畅所欲言。

2、师:看来狐狸在人们心中口碑太差了,但学了今天这个故事后以后,也许你会改变对狐狸的看法。这个故事的题目叫《金色的脚印》(学生齐读)。(板书课题)

3、质疑: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金色”下面加着重号,课题后面加问号)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有哪几个角色?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简单交流。(板书)

2、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边读边想:(课件出示) ⑴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并在相关的自然段前面打上☆。

⑵正太郎为狐狸做了哪些事?并在相关的段落前面打上△。 ⑶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怎么做的?并用“~~”划出来。

3、学生讨论后集体交流。(相机板书)

三、交流感悟,理解课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为了救小狐狸,老狐狸想尽了办法,请再次读读打了☆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 老狐狸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课件出示)学生畅所欲言。

2、师: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的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课件出示)

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恩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四、总结课文,理解题意

1、在正太郎的帮助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结局,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齐读。(课件出示)

2、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明白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后师点拨:“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深层次看,“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

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师:学习之后,你喜欢这篇课文中的狐狸吗?为什吗?学生畅所欲言。

5、总结:故事的结局是美丽的 ,它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如果能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会更加美丽!

6、播放课件,学生欣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课外小练笔: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写具体吗?

六、板书设计:

24、金色的脚印

小狐狸

老狐狸

爱 正太郎

(人与动物 信任、互助、和谐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大兆街道章曲小学 执教者:刘小花

第15篇:《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来自论坛)

梅子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附:相关网站:

①陶世龙个人主页五柳村http://www.daodoc.com ④探索天地http://vip2.63dns/z86/tansuo/tansuo.htm

编辑 2004/05/27 10:53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4786 字节]

梅子

信息: 威望: +5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0 瑞文币 存款: 59916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344 时 10 分 49 秒 总发贴数: 1182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3/10/04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2 楼]

《时间的脚印》说课稿

初中语文第四册有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让学生重点掌握说明特征以及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第二单元让学生重点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第三单元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并重点掌握说明顺序。 第三单元的说明文,与本册前两个单元所选文章有所不同。前两个单元的说明对象比较具体,比较熟悉,而本单元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比较陌生,这就决定了本单元的说明顺序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而逻辑顺序对刚接触说明文的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把握。所以,如何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成为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文介绍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深奥,又因为它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和非专业人士,为增加阅读兴趣,在准确、严密的前提下,作者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所以,品味说明语言也成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想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就要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层次。 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图片加以印证说明,进而让学生明白: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扩展迁移训练,是本课的亮点之一。让学生仿写比喻句的活动,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为配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件,条理清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入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播放了部分课文录音,让学生尽快了解学习的内容。后半部分插入的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本次讲课,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16篇:选修二 第三课 时间的脚印

第三课 时间的脚印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词语,教师随堂检查,解疑答难。

阅读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大意,小组内分工合作,解决疑问,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2.掌握说明顺序。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

1.《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请学生分成三个部分。 3.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深学课文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2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3.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4.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5.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6.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作业

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第三课时 强化训练

教学目标

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课文理解运用的疑难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并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二、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三、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业:1.查找关于时间的资料等。

第四课时 交际训练

教学目标

1. 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课文理解运用的疑难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并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2围绕课文内容,设计具体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愿意说的话,写自己的心里话。

一、交际训练

1.关于如何运用时间,谈谈自己的看法。

2.对于学生来说,时间的流逝与学生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回顾成长过程,在学习上,思想上,做人上你有什么收获? 3.交流“时间”的格言、谚语。 4.写一句属于自己的时间格言。

1、

2、3项小组先交流,大组汇报。

二、根据写作训练的内容,让学生谈谈,对于他来说,时间意味着什么? 作业:

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

第17篇:《8.时间的脚印》 教学设计

《 8.时间的脚印 》教案设计

执教者:新沂市高塘中学王孔云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相关知识。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

2.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准备:1.两笔两本(红笔、黑笔,课本、笔记本);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屏幕展示:课前准备(课本 笔记本 双色笔);

今日赠语: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齐读三遍: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做的更好!

同学们,孔老夫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时间是多么神奇。我们来看一首小诗——高士其的《时间伯伯》(多媒体显示),大家齐读一遍。时间有脚吗?(没有)那么,可见这首小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文题就源于高士其这首小诗。(板书课题:8.时间的脚印)这课题也采用什么修辞?(拟人)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了解一下它的作者( 看图了解陶世龙)。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第二张“恐龙化石”、第三张“三叶虫化石”。(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指生读,明确重难点)

二、自主学习走进文本

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预习效果如何。请看大屏幕:

1.字词我会读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2.标出全文的段落序号?并回答共几段?

3.标出全文的独句段?数一数共几段?分别是哪些?在这些段落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哪几段?

全班交流:1.字词指生读,每个词齐读三遍并书写;2.全文共31段。3.其中有8个段落是独句段,(

1、

5、

7、

13、

18、

22、

24、27),其中

5、

7、

18、

22、

24、27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四个部分。把小标题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 (1—4 ) 引出话题:时间漫谈。

第二部分 (5—21)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第三部分(22—29)石头上的故事。

第四部分(30—31)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2.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就在我们读文章的时候,某些地方的岩石又开始了新生的过程。

(1).阅读课文7-18段,找一找岩石经受那些“攻击”,用几个关键词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2).课文19-21自然段中,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自主学习3分钟后,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7至21自然段。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问题的关键词句。

全班交流反馈:

(1).阅读课文7-18段,找一找岩石经受那些“攻击”,用几个关键词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明确: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山崖裂缝—山崖裂缝—(碎石,沙砾,泥土)—旅行—沉积—堆压形成新的岩石。

(2).课文19-21自然段中,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明确: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3.小组讨论 (3).阅读22-26自然段,找一找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3).阅读27-29自然段,找出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提示: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四人小组讨论3分钟后,全班交流)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22-26段)

明确: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27-29段)

明确: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师生齐读课文最后二段,大家边读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小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5.第四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我认为不偏离,从作者的思路看,这段是插叙,由上文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我觉得这段是承上启下,很自然。

四、品味语言 交流展示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四分钟后班级交流)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找到并说说这些句子的好处。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四分钟后班级交流)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例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爬”字用得好,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碎石、沙砾、泥土移动的缓慢。)

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躺”与上文的“平卧”相呼应,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地展示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五、当堂训练 拓展迁移

1.本文为了说明岩石记录时间和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阐述事理,说说下列句子是那种说明方法。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举例子 )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列数字)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打比方)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分类别)

2.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学生思考并在笔记本上完成,各抒己见)

(大屏幕展示学生的比喻:岩石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岩石是坚不可摧的城堡岩;岩石是威武挺立的战士;岩石是饱含沧桑的皱纹;岩石是古老的年轮......)

六、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

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业布置:作文《2035年的我》

推荐阅读: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 ——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品。

第18篇:《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全文]

河北张北二中

岳送军 【教学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

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 )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 )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

四、课堂反馈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 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 (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

五、结语及课外作业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可以点击:http//www.0-100.com.cn1141312.htm

【学生提问备案】 1.“砾岩”是什么东西?(播放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2.什么是化石?(播放地质年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三叶虫是生活在距今约5.7亿年前的寒武纪的海洋生物。

3.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什么意思?(播放地质年表)

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地质学上的一种时间划分,是依据生物、气候的演化来划分的。

作者sina

第19篇:时间的脚印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二、学法引导

l.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教科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2.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3.观看有关教科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是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平,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hún):(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kū):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lù):山脚。 粗糙(cāo):(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jūn):裂开缝隙。 刨刮(bào):刮平。 沟壑(hè):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dǐng):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xiē):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讨论: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方面的知识? 讨论明确: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l)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生物的状况。 (14)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l5)岩石上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16)读懂岩石的记录对于人类的意义——找寻地下的宝藏。 2.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明确: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一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6自然段):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第7一16自然段):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第17-20自然段):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第21自然段):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第22一29自然段)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第30一31自然段)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出大家的共识。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

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过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妈。一天,一头猛妈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妈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初学说明文的同学,容易产生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混淆,同学们能从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三方面来辨析一下吗? 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

(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采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记叙文中的描述,讲究“形似”和“神似”,笔触细

第20篇:金色的脚印教案

第二十四课《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读读记记“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拓展与延伸】小练笔:正太郎在去牧场的路上从悬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觉,他是怎样被救的呢?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写具体吗?狐狸一家回到密林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和感受写成短文。

【重、难点突破】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明白动物也有亲情,也有伟大的爱;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可爱的松鼠和善良、忠诚的大象。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悟一个人与狐狸之间的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金色的脚印

解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

提示:可能会想到《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想到其中的“金色”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想到课文写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情?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

学习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教学提示: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的回答,即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层层深入。前一问是理解后一问的基础,后一问是前一问理解的深化。所以,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课文内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理解题目的意思。

教学参考:

在童话和寓言故事里,狐狸往往与“狡猾”一词紧密相连。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它们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并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

狐狸一家留在雪地上的脚印,是重新获得生命的脚印,是宝贵新生命的开始,也是人对动物关爱的象征,所以,课题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好!

三、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结合具体课文内容说一说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吗?

教学提示:这是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细致分析,更是对美好感情的陶冶。要求学生找到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有感悟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美好的情感。

教学参考:

课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和“老狐狸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两个具体的事例体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课文也以正太郎与狐狸一家日益亲近的情感及行为变化为暗线,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好!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

“光秃秃”“冷清清”“孤零零”,三个相同结构的叠词连续出现,刻画出孤清、悲伤、让人心生同情的氛围,这也是正太郎感受到的小狐狸所处的境遇。“嗥叫”是“大声叫”的意思,孤单可怜的小狐狸,仰起脖子,大声叫着,善良的正太郎敏感地觉察到它是无助地叫着“妈妈——妈妈——”,这清脆的、悲伤的声音,深深刻在了正太郎的心上,为下文正太郎对狐狸的救助埋下了伏笔。

②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一个“冲”字和“大摇大摆”一词,让我们在初读时怀疑,这只狐狸怎么啦?如此大胆?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怀疑与担心,在下文的阅读中迎刃而解:原来狐狸夫妻俩为营救小狐狸而不顾危险设了“调虎离山”之计!回读时,自然有一种欣喜与佩服之情油然而生,这真是一种大无畏的勇士精神,对孩子深切浓厚的爱才会使它们这样做!

③他费力地睁开眼睛,蒙眬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看到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肯定有千言万语,但这个情景一定温暖了正太郎的心,坚定了要送小狐狸回家的决心;也一定温暖了每一个孩子的心,触动了孩子的心怀: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会更加温暖、美好。

④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

这是故事的结局,一个美丽的结局!雪地里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预示着狐狸一家又开始了甜蜜欢乐的生活。这种光芒,不仅要用眼睛来观察,更要用心灵来感悟:“金色的光芒”是动物那种真切感人的浓浓亲情的光芒!是人们努力创造的和谐美好的地球生活的光芒!

四、自由读课文,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板书设计(文字版):

板书设计(文字版):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