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城市化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1 12:04:58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力求通过引用各种类型图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操作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通过PPT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动态图片,呈现生活中放映城市化现象的相关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展示了数学的美妙,让学生形成直观上的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城市化的含义及标志,顺利地把握城市的概念以及性质;借助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自主并能及时得到反馈。

(一)基本信息 设计者: 班级:

学生:高一年级20人。(假设) 教材:人教版必修二 教学设计指导者: 单位:

(二)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对本条课标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教材首先“搭桥”,选取了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以读图分析、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进一步,教材以活泼的漫画展示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动力,并简单介绍城市化的意义以此作为知识的基础,接着紧贴课标的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曲线图,并设计了读图思考题和活动题,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同时,教材提供了英国伦敦的城市化进程的案例,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最后,教材以一系列的图片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在活动题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提出缓解压力的措施。对于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提出了要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设计了活动题,让学生对三种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选取了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作为案例说明其中一种绿地系统模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材在较好的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上升到可 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上。

(三)学习者分析

根据不同的学校对教学内容的可是安排,一般情况下,城市化的内容为高一下学期学生所学习内容。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区别是:高中生教初中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他们更适合采取“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四)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知识铺垫);

(2)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对比。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和建设发展生态城市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供意义建构材料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现象;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结合课件与案例进行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

创设意境,引入新知识。利用热播剧《欢乐颂》引出发达城市——上海,并欣赏图片——指出上海发达的方面——引出城市化。 第二部分:新课讲解

1.探索新知识,形成概念。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白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内容。 师:结合课本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分析城市等级和城市数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中代表的隐含义是什么?

生:城市等级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点学生进行回答,并及时做出评价。若回答不完整,及时引导)

师:针对上述发展趋势,指出城市化的含义。

生: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集体回答)

师:根据城市化的定义,读某城市发展图,分析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趋势,指出城市化的标志。 生:

趋势:人口增加,土地面积扩大(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师:那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推力与拉力)(此活动小组讨论) 生:

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 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3.实践操作,再探新知。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师:通过阅读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主要从城市化起步、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生:

(1)城市化起步: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中国家起步晚; (2)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水平高,发展中国家水平低; (3)城市化速度:发达国家速度慢—快—慢,发展中国家速度慢—快。

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图对城市化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生: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第三部分:总结回顾

回顾反思,深化提高。在此,教师将引导学生做一部分相关的练习题,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课后反馈

分层作业,促进发展。人教版必修二P35活动题,1—5题

(八)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代表了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全世界的城市变化发展趋势。同时,城市的变化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城市化是学生了解各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本节课中,师生通过城市化发展的相关视频、生活实际共同探讨了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在本节课中,也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生动展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城市化的奥秘,思考城市化的发展工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城市化发展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伊始,我就以多媒体PPT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生活中的城市变化的图片及视频,不仅创设了情境,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含义以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突破传统教学的说教形式,弥补传统教学中动态演示的缺陷,我利用视频剪辑的软件优势,制作简易《城市变化》的视频,给予学生有关城市变化的视觉碰撞,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推荐第2篇: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化

高中地理城市化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

了解城市化进程;

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应用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数据、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明确城市人口、城市用地、社会经济发展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能够辩证地看待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城市化含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难点: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应用城市化标志判断城市化。

教学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

2.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从聚落的形成以及乡村──中小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过程,由于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扩大,就是城市发展过程,那城市化是什么?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城市化及其标志

1.城市化的含义

学生活动:解读“上海市的城市图片及人口、用地变化图”。

教师启发:上海市在建设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结合以上结论,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教师引导: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时,人口是否增加?

学生讨论:上海市用地不断扩大时,人口数量增加且城市人口比重也随着增加。

教师启发: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城市化有何含义?

学生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及学生的思考讨论,从而得出城市化应该包含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这两方面的内容。

2.城市化的标志

教师提问:根据城市化的含义,要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正在城市化,可应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学生讨论:根据城市化的含义,可以得出其三个主要标准即主要标志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中在三个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学生活动:自学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18世纪中叶前,世界城市人口缓慢增长;自18世纪中叶到二战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都增长很快;自二战结束后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

教师提问:三个发展阶段人口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探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承转过度: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否有差异?

三、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教师引导:读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以及右图,如何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填表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生活动:对比探究。

教师总结:通过右图来帮助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①国代表发达国家,②国代表发展中国家): 1.每一个年代,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都比②国大,反映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

2.1980年以前,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比②国大。

3.1960年~1980年间①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与1960年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长速度仍大于②国;1980年以前,②国城市人口比重缓慢增长,1980年以后快速增长,但城市人口比重仍低于①国。

4.1980年以后,②国人口比重快速提高,远大于①国的增长速度,而①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继续放慢。

结合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6.19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得出:(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2)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快;(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都上升很快。

推荐第3篇:高一地理城市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城市的形成和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2、分析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及特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

3、认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进程,掌握阅读地理统计图表的技巧。

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形成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归纳总结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2、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关影像,请学生思考: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适时导入本堂课的课题——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导入:在上海世博会中,我们提出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城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何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板书: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第4篇:第三节城市化教案(公开课)

第三节 城市化(第1课时) 教案

授课人:霍城二中

肖姣凤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城市化进程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化进程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时间:3月28日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工作:

一、

二、

三、发导学案

讲解导学案的作用

找出班级的班长、学习委员、地理课代表,分别为三个小组的负责人,给他们讲清他们的任务。

四、给学生鼓励,并讲清楚讨论问题可以出声。

在预备铃响时,开始上课。问学生通过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几大部分?————回答三个知识点

(导入)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自从大自然孕育了我们人类

以来,人类就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总喜欢群居在一起,直到现在, 这一特性仍未改变。人类聚居的地方,无外乎两种,要不就在农村要 不就在城市。

大家对于城市已经不再陌生,比如咱们伊犁州的首府伊宁市就是城

市,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展示PPT) 大家能不能说一说城市的共性呀?(学生一起回答)

我们知道城市是由乡村演变来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部分农村人口离开乡村,进城务工,有些人会在城 里定居下来,转变为临时的或正式的城市人口。这种地理现象就是城 市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什么差异?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三大知 识点。

下面请大家结合导学案,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第一个知识点。大 家认为多久可以完成呀?(

)分钟可以吗?(指导完成) 在这里可以点拨学生第一个知识点里需要找出哪些问题; 1城市化的概念2城市化的标志3城市化的动力4城市化的影响 (完成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大家都找到了答案,那么答案正确与否 呢,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

老师这里有一幅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下面我们就以 这个地区的城市发展为例来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图片可以给我们提供什么信息呀?(请学生回答) 城市的等级上升和数目的增多。

城市的等级上升说明城市的人口增多,数目的增多说明乡村变为 城镇。让学生把导学案上的念一遍(学生鼓掌) 所以城市化的概念是人口向_____集聚和城市范围______乡村变为 _____的过程。(齐读)

问大家第二个小问题是:学生回答(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教师讲解: 其实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我们一起来看图,展示课件

城市化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用地发生哪些变化?人口增 加,土地增加,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最重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让学生读自己的导学案)的出城市化最重要的标 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举例中国城市人口有6亿,美国城市人口2亿,是不是就说中国的城 市化水平比美国要高?(错)因为中国总人口数量多有13亿多,城市 人口6亿,城市化水50%多而美国城市人口2亿,总人口数为3亿, 城市化水平80%多,说明城市化占了已经非常高了,所以城市化最重 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那么是什么动力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呢?

我们把其称为“推拉理论”。那么我们说城市化是指乡村变为城镇、农村人变为城市人,那么我们说的推拉理论也在(提问学生)乡村和 城市。那么大家说城市是拉力还是? 原因(找学生提问)拉就是吸引,

举例: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相反农村为推力,(学生回答)2013年的感动中国大家了解 了周月华和艾起(乡村医生的故事)正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区交通不 便才使得丈夫背起妻子20年为当地人民治病。其实也可以这样说正 是因为艰苦的条件才造就了夫妻俩的事迹。 农村人向城市集聚会有什么影响呢?(提问学生)

1、带动

发展;

2、带来————

的变化;

3、带来————、————、————等的巨大变化,它 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的表现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也是从工业革命开始 的,(小组合作)完成城市化进程的曲线图和三个阶段变化的表格图 初期: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 水平较高,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

境污染、交通阻塞、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中期城市化水平达到了将近70%,这种城市发展合理吗?不合理 后期: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教师讲解)中期由于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可能会带来人口过多环后期又出现了发展速度缓慢,出现了大城市的中心空洞,这种现象叫 逆城市化。

了解了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具体来看看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要了解差异前,现看看这两类国家处于哪 个阶段?发达: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中期加速阶段或初期阶 段

自己看书

2、18图完成表格。( )分钟

课本33页介绍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同学们自己阅读 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师生一起。

问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呢?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处于第二阶段,快速上升 阶段,由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出现了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等问题,我们学习城市化的进程,目的是要避免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不 利影响。

学生总结板书在PPT上。 展示PPT图片引出下节课内容。

这节课的任务完成了没有?(学生回答没有)

没有做练习,导学案上的课堂限时训练3分钟,比赛开始看谁做得最快!(做得快的给予表彰)

推荐第5篇:城市化

西安市联合调研组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编的《学习与研究》杂志2011年第5期刊登了中共西安市委政研室会同市城改办、市统计局、市社科院联合调研组撰写的《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例关于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现予全文转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摆在每个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面前的焦点与难点。近年来,西安市在推进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把城中村改造当做一场新的革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城中村改造的“西安模式”。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城改办、市统计局、市社科院成立联合调研组,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历史原因,西安市的城中村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属于较多的城市之一。据统计,全市城六区共有行政村624个,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的城中村286个,涉及人口37万人;加上郊三区40个城中村,共计城中村326个,人口约46万,有各类土地21.6万亩。作为改造重点的二环路以内有行政村72个,涉及农业人口2.5万户,

8.98万人,集体土地约2.3万亩。

西安市的城中村改造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从2002年开始,西安市按照“自筹资金,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三自”方针进行城中村改造,但由于各村是进行自我改造,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加之建新不拆旧和资金匮乏等问题,造成城改工作进展缓慢。2005年3月,西安市成立了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城中村改造“政府主导,以区为主,市场运作,改制先行,改建跟进,尊重民意,利民益民”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2007年8月,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西安市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城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出台了《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城改配套政策,经过试验示范、由点到面、全面推开,城中村改造工作进入了平稳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启动城中村改造的村庄达到231个(包括取得城中村改造方案批复及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村),比五年规划启动143个村的改造任务增加了88个村。从工作进度看,120个村完成整村拆迁任务(其中二环内57个),拆除面积2241.78万平方米,涉及5.5万户、19万人、4.28万亩土地;安置房累计开工面积1013.2万平方米,占安置总面积1380万平方米的74%,累计完成投资272.5亿元;回迁安置38个村,安置房367.6万平方米,涉及2.36万户、8.2万人。无形改造共完成182个村、近16.5万人的农转居工作,完成109个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89个村的撤村建社区工作。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工作新机制。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实施城中村改造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改善民生、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重要抓手,多次深入城中村实地调研,召开现场会、专题会解决相关问题。2007年8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政府直管的正局级部门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集中办理改造范围内的计划、规划、土地、建设、房产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办公。各区和各开发区也组建了相应的独立工作机构,为城中村改造工作高效运转提供了组织保障。把城中村改造纳入目标责任综合考评

体系,每年年初市政府与各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奖惩。建立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中村改造规划、安置房建设、集体土地确权等焦点难点问题。

2.规范管理行为,形成城改工作新秩序。一是开展“提升年”活动。2008年召开了全市改造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提出了城改“543”工作要求,即扭住整村拆除、招商引资、查处违法建设、安置补偿与安置房建设、破解制约城改深层次问题“五不放松”,做到违法建设、劣质工程、投诉、上访“四无”,让群众、投资者、政府“三满意”。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抽调专人组成综合整治监察大队,对全部326个村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按照“摘帽子、引路子、堵口子”原则,严肃查处城中村改造违规建设行为,坚决取缔没有审批方案假借“城中村”之名的非法开发项目;对方案已审批、并已开工建设但手续不完备的改造项目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改造行为;加强源头控制,堵住各种非法建设的口子,从根本上解决和遏制改造秩序混乱的局面,确保改造工作规范、健康发展。三是严格拆迁审批。坚决做到“六不拆”,即没有控规不拆、没有方案批复不拆、没有监管资金不拆、没有拆迁批复不拆、没有拆迁公告不拆、没有维稳风险评估不拆。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坚持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现场管理,确保城改工作质量。仅2010年,市城改办就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42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8次,现场检查120余次,解决了4大类51个问题。

3.维护群众权益,营造和谐改造新局面。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改造方略上,明确提出了“村民得利、开发商微利、政府不争利”。在编制控规上,综合考虑村民和开发商合理诉求以及改造村人口、地段等因素,科学制定规划设计条件。在规划选址上,大多采用就地安置办法,让拆迁群众优先选择安置楼位。在制定改造方案上,把握好安置开发比,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保群众利益。在拆迁过程中,现场设立咨询接待室,由人大、政协、工商、税务、司法、水电、信访等部门现场办公,做到程序公开、政策公开。在整村拆除后,坚持“安置先行”原则,首先建设安置楼,把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成立安置房建设督导组,统一安置房与开发商品房建设质量标准,落实了安置回迁责任制。在拆迁改造中做到三个到位,即补偿标准到位、程序合法到位、完善服务到位,使拆迁工作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支持,变阻力为动力,实现了“迅速拆除一处、按时回迁一处、尽快富裕一处”的目标。

4.破解政策瓶颈,拓展城市建设新途径。城中村是新出现的城市化问题,既是行政管理的交错区又是法律法规的空白区,存在着诸多难点。为此,西安市科学构筑政策平台,有效地指导了城中村改造工作。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西安市城中村村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无形改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符合民意的配套政策。同时,采取灵活措施,解决改造中的瓶颈问题,落实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改造投资环境。诸如把涉及城中村的土地出让金、城建配套费等归集为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改造;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确权方式解决城中村改造中的集体土地转性问题,等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确立了西安市改造工作政策法规体系的框架,为城改工作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5.不断求索完善,开创城改工作新模式。在总结以往“三自”改造方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在明确政府各级机构权利职责,定原则、给政策、创环境,统一编制规划、改造方案、策划招商、实施拆迁安置和实行无形改造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市场运作,通过项目设计、策划包装、主动招商和以商引商等多种

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西安城改。这一创举,使政府在牢牢把握改造主导权和方向、有效遏制城中村改造无序混乱行为的同时,解决了资金难题,加快了城改工作进程。2007年以来,仅通过“西洽会”这个平台,全市先后就有33个城改项目成功签约,协议资金达到513亿元,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主要成效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实践证明:城中村改造是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任务。城中村改造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环境,将城市管理的难点变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对西安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创造了西安市城建史上拆迁量之大、安置房建设面积之多、动迁之平稳三个“绝无仅有”,为城中村改造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近百个城市前来考察学习。国家建设部领导和专家也给予高度评价。

1.城中村改造对西安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城中村改造不仅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带动了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的消费,增加了财政税收,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效应显著,成为新的增长极。据测算,2007~2010年,全市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708.5亿元,带动全社会经济总产出增加1770亿元,实现生产总值601.8亿元,占到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量的3成以上,拉动经济发展效应显著。同时,城中村改造的大量投资也对全市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极大的拉动作用。一般情况下,全部投资额中将有40%左右的投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消费资金,这部分资金进入消费领域有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加之居民入住后装修房屋、购置家具等接续消费因素的影响,对生产消费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大。据未央区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区完成52个村(含经开区20个村)整村拆除,人均房屋残值、过渡费、拆迁奖励等合计补偿现金13.2万元,户均补44.29万元,累计有80.32亿元资金补偿村民。随着家庭资产的增长,村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发生了较大变化,旅游、汽车等高端消费成为新时尚。

2.城中村改造对西安城市建设管理贡献突出。土地和资金是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由于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许多重点工程项目难以顺利实施,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少难题,城中村改造有效地促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是为城市建设腾迁了大量建设用地。据统计,在全市已整村拆除的120个城中村中,涉及村域土地约42829.6亩,除去改造综合用地23241亩外,为铁路北客站、新行政中心、大明宫遗址公园、汉城湖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和各开发区提供建设用地15543.6亩,为土地储备中心提供可储备土地4044.35亩。二是为城市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据统计,城中村改造无偿为政府腾迁城市主要规划道路建设用地3900亩,打通各类城市道路129条。按照市区每亩300万元的拆迁补偿标准匡算,仅此一项,就为全市节省道路建设征地拆迁费用117亿元。以莲湖区为例,汉城路3160米长的高压网线制约着路西约400余亩土地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只能建设二层临时建筑,沿街商业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杨家围墙、陈家寨、曹家堡和中堡子4个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开发商出资1.93亿元,完成了此路段高压线下埋工程,彻底解决了该区多年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发展难题,为汉城路商业街区建设创造了条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绿化用地以及社区用房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偿支持。

3.城中村改造为被拆迁群众带来更多实惠。一是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据调查,被改造的城中村户均安置住房4~5套,人均住房面积大都在100平方米以上,而且水、电、气、有线、宽带、绿地、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保洁、保安服务到位。宽敞明亮的新房、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原来城中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群众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经过城中村改造,村民普遍实现了房屋增值,财产性收入增幅巨大。在碑林区西荷社区,转为居民的石青云女士给调研组算了一笔账。她家共有6人,城中村改造前,有房屋21间,按建安成本计算,房屋价值24万元左右。改造后,她家分到安置房6套共700平方米、商业房65平方米,房产总价值达485万元,财产性收入增长20余倍。据未央区统计,完成整村拆除的村民,人均补偿安置房屋面积104平方米,户均安置房面积349平方米,价值达223.20万元。三是被拆迁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城中村改造为被拆迁群众都分配了不低于1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面积,按每月每平方米50元租金保守计算,每人每月将有500元的商业租金收入,安置房屋除自住外,户均至少有两套以上用于出租。据测算,被拆迁群众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比改造前普遍有所提高。城中村改造还为被拆迁群众办理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为有就业意愿者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指导,帮助推荐就业岗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优。

4.城中村改造使西安城市形象显著提升。经过城中村改造,昔日破旧拥挤低矮的城中村不见了,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脏乱差,特别是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突出的城中村陆续被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雅的现代化社区所取代。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指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碑林区李家村曾是一个服装制作、批发、零售集散地,在这个常住人口达1.2万人的村庄里,日流动人口曾达到5万以上,被群众称之为“行走三尺道,抬头不见天”的城中村,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全国十大消防隐患点之一。城中村改造后,变成了一座集大型百货、超级市场、国际影院、数码城、电玩城、高档公寓和写字楼等诸多业态为一体、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充分彰显了现代商业气魄。

5.城中村改造使西安房价得到平抑。城中村改造,一方面,被拆迁群众通过置换安置房,显著改善了居住条件,客观上减少了全市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开发商建设商品房,增加了市场供应量,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开盘后销售大都比较火爆,这一减一增对平抑西安的房价产生了积极影响。由参与雁塔区齐王村改造的陕西江林公司开发的江林新城建设商品房5200套共计67.7万平米,其售价每平方米5800元,也比附近的金泰华城房价低了27%。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城中村改造共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安置房和配套开发商品房约2600万平方米,占同期全市商品房竣工和在建面积9030.75万平方米的28.7%。近年来,西安的房价处于政府可控范围,涨幅在全国大城市中居较低水平,城中村改造功不可没。

四、几点启示

1.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是城中村改造取得成效的动力源泉。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涉及问题十分复杂。如何解决巨额的改造资金需求与政府财力有限的突出矛盾,如何消除“二元”管理体制使村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如何变更土地性质等等,极大地挑战着人们的智慧、勇气以及固有的管理机制与理念。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西安市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以敢为人先的无畏和求是精神,敢于创新,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在实践中终于创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村拆除,安置优先,有形与无形改造并重”的城

中村改造新路子。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才开创了西安市城改工作的良好局面。面临城中村改造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要靠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2.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是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的根本基础。城中村改造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强行拆除、被迫迁离,群体上访、围堵机关,是早年城中村改造中容易产生的现象,也是困扰城改工作的一个顽疾,既影响社会稳定又损害着党和政府形象。2007年以来,西安市摸索了“又稳又快”的拆迁新路子,因城改引发的群访事件明显减少,实现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平稳推行。究其原因,就是在城中村改造中切实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倾听群众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才能得到被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变阻力为动力,破解拆迁改造的难题。

3.有形无形改造并重,是城中村改造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城中村改造中,西安市所进行的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坚持有形与无形改造同步推进,既重视拆旧建新、拆迁安置的有形改造,也注重抓好涉及深层次问题的无形改造。在操作上,先进行无形改造,后进行有形改造。正是有了无形改造,才实现了村民向市民真正转变;正是有了无形改造,才隔断了相传数千年的土地依赖,加速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新;正是有了无形改造,才促使其转变小富即安、不求上进的小农思想,在城市节奏、城市文化的熏陶下,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如果说有形改造是对城市外在形态的一种提升,那么无形改造则是城中村村民“灵魂深处的变革”。城改是一场新的革命、新的变革,坚持有形与无形改造并重,就能够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健康发展。

4.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是城中村改造快速推进的重要力量。城中村大多位于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建筑密度大、居住人口多,改造成本较大。西安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准入制度,搭建融资平台,吸引了以上海绿地集团、金地集团、紫薇地产为代表的众多颇具实力的国有企业,吸引了以广州颐和集团、西安荣华集团、海城置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纷纷参与城中村改造,并成为改造主体,从而彻底解决了城中村改造项目,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确保了城中村改造的快速推进。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实现城改目标的关键。

作者:王燕

推荐第6篇:城市化

1、城市化: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

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本质是: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2、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的书。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Letch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霍华德为实现城乡一体的理想,在书中主张土地公有,用新型的“田园城市”来逐步改造原有的大城市。在这里,田园城市建立在一片新购的土地上,城市和乡村生活被健康、自然、经济地综合在一起,土地属全体居民所有,委托给专人代管。托管人把按分年折合的地价计算的地租支付利息和偿债资金后,要维持田园城市中央议会的收支平衡,该议会把这笔线用于建设和维护道路、学校公园等各种必要的公共设施。购买这块土地并且公有,可以保证提高所有各阶层忠实劳动者的健康和舒适水平,不仅可以为有事业心的工厂主和各种就业人员提供一种新的、较好的就业手段,对于已在这块土地上耕作和可能迁来的农民也可以为他们的产品开辟一个近在家门的市场。霍华德为了让他的方案具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对田园城市中农业用地和城市用地的收入及其田园城市的总支出进行了详细的测算,并对它的土地利用、城市布局、行政管理、市场经营环境及当地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参与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

、建筑学科

(Chicago School) 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3、沙利文主持设计的“ 芝加哥C P S百货公司大楼” 描述了 ”高层、铁框架、

横向大窗、简单立面“等建筑特点,立面采用三段式:底层和二层为功能相似的一层,上面各层办公室为一层,顶部设备层。以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反映了结构功能的特点。芝加哥CPS是芝加哥建筑

4、本子上有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污染在全球是有名的,有人甚至用“烟雾弥漫,天日难辨”来形容墨西哥城的污染状况。然而,最近刚从墨西哥访问归来的朋友却说,墨西哥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天空已开始变蓝。

5、为了治理已严重威胁到公民生命安全的污染问题,墨西哥政府采取了众多行之有效

的办法。首先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环境。20世纪80年代末,墨西哥政府出台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法”,对首都墨西哥城实施了“反污染总体规划”。为使上述法律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墨西哥城专门组建了环境保护检察院,负责处理工业和服务业违反环保法的案件。控制人口的增加是墨西哥政府采取的另一重大措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墨西哥开始实施家庭计划,修改了宪法,取消了不准宣传和销售避孕用品的法令,明确规定公民有决定生育子女数量的权利,从而使人口急剧增长的势头有所控制,并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墨西哥官方公布的统计,目前人口增长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3.5%降到了1.45%。第三,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首先是加强对现有车辆的治理,墨西哥联邦区政府制定了“今日停驶计划”,以减少私人汽车行驶造成的空气污染,规定所有车辆每半年进行一次排污检查,排污超标的车辆严禁上街行驶,对逾期不进行排气检查的车辆进行罚款;为减少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政府规定新出厂的汽车必须安装净化器,否则不允许出厂。另外,政府增加投资,加快首都地铁新线的建设,目前墨西哥城共有11条双轨地铁,总长度202公里,日客运量达450多万人次。地铁的建设不仅缓解了地上交通的拥挤,也极大地减少了地面车流量造成的污染。另外,为及时掌握空气污染状况,墨西哥城环保部门建立了大气自动监测网,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了臭氧等空气质量状况提示牌,并通过新闻媒体每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第四,强化对水资源的治理,随着城市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地突出出来。为此,墨西哥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往排水网或露天垃圾场倾倒有害垃圾的责任者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为提高公民保护和使用水资源的意识,正在逐步完善节水措施,政府与企业签定了保护水资源的“自律协定”,要求企业自觉控制排污,增加水的循环利用,对用水大户征收高额水费;鼓励使用各类节水器具,对厕所冲水量和淋浴、洗衣机以及洗碗机等的用水量进行限制。这些措施每年节水约2800万立方米,可供25万多居民的家庭用水。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墨西哥城空气质量发生了可喜变化,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已明显减少。但墨西哥政府清楚地看到,环境治理问题仍相当沉重,墨西哥城每天产生的1.2万吨垃圾和“白色污染”还有待解决。墨西哥政府正在完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中长期计划,决心要从根本上改变墨西哥城的环境面貌,一定要使墨西哥城上空的天变蓝。

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教育供求矛盾加剧、户籍制度不适应教育发展和农村教育形势更加严峻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

增加教育供给、改革户籍制度、创新教育理念以及重新审视农村教育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不可避免地,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会出现教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状况。根据我国城市化的实践和国外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经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或即将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剧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长期在城市就业,他们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由于户籍的限制,这些移民子女的入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如果不允许移民子女接受正规的城市学校教育,与普及义务教育和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是相违背的,也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利;如果允许移民子女就近到城市中的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势必使现有的满负荷运转的城市中小学校不堪重负。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许多地方普遍缺乏一种由政府资助的能够廉价地向移民提供基本教育需求的教育机构,面向移民的民办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见,并且由于缺少政府的资助而使移民的学习费用居高不下。对于仍然十分贫穷的移民来说由于他们付不起高昂的学习费用,即使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也难以得到满足。

(二)与教育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需要。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我国对户籍迁移的严格管理,农民进入城市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升学这个渠道。农业人口只有通过升学才能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这是与教育直接相关的人口城市化方式——“升学转化模式”〔5〕。它使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途径仅限于此,大部分不能升入大学的农村人口根本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对策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使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良性互动,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缓解我国教育供求

矛盾加剧的状况

(二) 在加强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个人、团体、基金组织等向教育

投资,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三) (二)割断户籍制度与教育之间的恶性脐带,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

(四) (三)加强教育宣传,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理念 其次,改

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理念

(五) 四)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因地区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合理调控中小学校布

局,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六) (五)解决农村孩子的隔代抚养问题,改革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至于农村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既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又不能适应农业生产需要这个问题,要通过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解决。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教育内容的“教育农村化”,而应该把那些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化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以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同时,重视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建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7、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后,世界博览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昨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举行,使东方明珠成为世界瞩目之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凝聚着中国人和世博人几年心血的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世博史上的经典。因为上海这个城市以及她所宣扬的理念让人们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是什么,在传媒时代,你无法拒绝对她的探求。

150多年来,她创造了无数的传奇,成为人类攀登科技、艺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舞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在这个舞台上告诉未来,我们有着怎样伟大的奇思妙想,无论语言,无论肤色,无论信仰,我们一起骄傲。她缔造了人类创新的传奇,她承载着人类进步的精神、情感与历史。

今天,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在此融合。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的这一天,请认识一下这个人:阿尔伯特亲王。150多年前,这个有着开明思想和创意精神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主席提出,在英国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工业博览会要穿上“国际”的外衣,要有外国展品参加,他说,艺术与工业创作并非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力,它应该属于全世界。

这个伟大的创想催生了首届世界博览会的诞生。18000名商人和他们的10万件参展品以及

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万参观者缔造了历史的辉煌。水晶宫内飘扬着万国国旗,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将人类的文明从农商时代带入到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目瞪口呆地欣赏着人类奇思妙想带来的惊人发明。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的这一天,请认识一下这个人:溥伦,清政府皇贝子,道光皇帝的曾孙,清政府的少壮派领导人。

1904年,他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参加了在费城举办的世博会,开启了中国以政府身份参加世博的大门。溥伦在世博会上看到的绝不仅仅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不可思议的无线电技术,他还考察了美国的宪政。后者是溥伦的秘密使命。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世博归来后,社会舆论的立宪风潮一发不可收。

历经百年沧桑,从溥伦开始,中国政府多次以官方的名义出现在这个具有展示世界科技、建筑与艺术文明的“奥林匹克盛会”。一件件带着东方古国的符号的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丝绸、茶叶、瓷器、旗袍、茅台酒,它们成为世博会的宠儿为中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这个由英国人“发明”的世博会绕着地球,已经走过了一个半多世纪。从伦敦到巴黎,从费城到布鲁塞尔,从爱知到上海,世博会以鼓励人类发明创造和主动参与精神为主旨,记录下人类在科学、艺术以及情感领域的进步与追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雕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哲学财富,是世博带给人类的精神升华。科技的创新,经济的繁荣,社区的重塑,文化的融合……这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当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当世界各国竭尽全力将人类的瑰宝汇集到上海,我们期待的人类的科技创新与艺术文明即将启幕。

推荐第7篇: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结果也不一样。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远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及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进程

概念

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

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的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

(2)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

(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

(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

(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本质

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并不是到处出现城市,而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一切城市化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即:实现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 -- 产业的融合、就业的融合、环境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社会保障的融合、制度的融合等,以期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考察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仍处在城市化集中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49 --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3)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4)1978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一、1949年,我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非农业人口2740万人,城市化水平(以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为 5.1%。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建设时期,随着 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开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矿业城市。与此同时,对一批老城市还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如武汉、成都、太原、西安、洛阳、兰州等老工业城市。加强发展了鞍山、本溪、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等大中城市。一大批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在全国城市兴建,对土地、劳动力的需求和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服务业的兴起,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到1957年末,我国的城市发展到 176个,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8.4%。随着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1953年至195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8.3%,城市人口年均增长16%。这说明,“一五”时期的城市发展及城市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基本适应的。

二、1958--1965年期间,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城市发展呈现出由扩大到紧缩的变化。在 3年的“大跃进”后,全国城市由1957年的 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城市人口由5412万增长到6906万,增长了28%;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由 8.4%上升到10.5%。从1962年开始,陆续撤消了一大批城市,到1965年底崐,只剩下 168个。比1961年减少了40个。这个时期,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如榆次、侯马、岳阳等;另一部分地级市实行降级,成为县级市。如石家庄、保定等。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出现萎缩,致使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由196

1年的10.5%减少到1965年的9.2%。

三、1966--1978年期间,是城市化发展的低迷徘徊期。整整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 6000-70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

四、1979-- 1997年期间,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通道。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有了新的活力。“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的空前扩张,对城市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这期间,我国经历了一个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到1997年,我国城市已发展至668个,与1979相比,新增城市452个,相当于前30年增加数2倍多。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增长到 18%。毫无疑问,这种快速发展是经济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率先改革所带来的。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突出问题的几点建议

民建中央委员、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临汾市政协副主席成继东说: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现代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当前我们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不解决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就会贻误时机。

一、工业进园,集约开发。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之一是工业化,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山西省目前的问题是分散发展,遍地开花,缺乏统一的规范和集约发展。苏南地区确立“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值得借鉴。统一规划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地进行统一开发。这样做能够节约土地,形成规模,资源共享,避免浪费,集约土地,集约资源,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大企业、大财团。要按照产业结构的分工,划分功能区,统一建设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

二、规划先行,农民上楼。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规划滞后,水平较低,城镇无序开发,“只见新房,不见新城”,道路狭窄,设施残缺。当前,应当树立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充分认识规划不科学是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快城镇中心区的规划和建设;二是解决农民、居民上楼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化发展要用城市文明去改造传统的农民,要从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入手。借鉴深圳的做法,就是建农民公寓和统建楼,让农民上楼。这种做法好处很多:一是节约土地;二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三是引导农民走向城市化,走出一条旧村改造和新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三、经营城镇,市场运作。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突出问题是资金投入的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笔的投入。这就要拓宽投资渠道,树立经营城镇的观念,引入市场运行机制。主要的做法:一是用土地置换资金,如建广场,周围的土地升值,可以给投资者建商场;二是用使用权置换资金,文化体育设施规划设计归政府,建成以后的使用权归投资者,使用权可以是15年至30年;三是用资源换资金,

城镇的基础设施建成以后,如何管理,也要充分地运用市场机制。

四、民营经济,放手发展。一个城镇的发展是否有活力和后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其能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主体。目前我省不少城镇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产权是否明晰,是否形成一个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市场网络;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中小企业虽然从个体上看规模很小,但分工细,互补性强,这就能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形成一股合力。企业的规模大小,要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只要要素组合合理配套,就能形成新的生产力。因此,要把发展中小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重点是要给中小民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注重商贸,优化结构。我省中小城镇的发展一要从商贸型做起,二要从旅游做起,以此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培植强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资源流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物流服务企业创造了价值,促进了利润的增长,其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是发展现代的信息产业。必须把建设“数字城镇”摆上议事日程。建设“数字城镇”好处很多,它有利于运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加速商品流通,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企业结构。工业社会生产的最大特色是流水线、大集团、规模经营,而在一个数字社会,则可以虚拟制造、敏捷形态,这就可以避免大型企业的臃肿。在中小企业众多的地方,网络化可以促进它们的优势互补,促进分工协作。建设“数字城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我省文物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人文资源,又有自然生态资源,山西应从能源大省向旅游大省迈进。

六、持续发展,人物和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化的城市,是城市化的新要求。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适宜生活、适宜创业的环境。

七、转变职能,强化管理。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必须大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退出生产经营领域,建议组建镇、村的股份公司,实行委托经营,政府则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社会事务的管理和为企业提供服务上来。其次,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行政体制。要重心下移,下放一部分权力给城镇,这样,更有利于城镇的发展。第三,加大对城镇支持的力度,放水养鱼,增加城镇的财税返还,推动小康建设。

推荐第8篇:城市化

1、谁来为中国城市建设买单?

城市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给城市企业,而且还可以给城市居民乃至全社会带来收益和福利。建国后的很长时间里,城市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其结果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很低,即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中国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期,在今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人口不断向大中城市

聚集,或者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建立起许许多多的卫星城镇。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为满足这一需要,现在各地政府都在想尽办法招商引资、筹集建设资金。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中国城市化谁来买单?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要靠政府驱动,但更多的是资本驱动。如果城市建设资金操作科学合理,可以提升城市价值,城市自身发展可实现良性循环。如果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或投资基础设施过度,超过了城市的负担力,不但不能创造价值,甚至可能‘破产’。

2中国城市化趋势展望 中国的城市化必须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真实的发展能力,这是数百位专家们精心研究的结果。他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必须适应当今世界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那么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视科学的作用,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通过城市之间的竞争来体现。当前众多的国内城市,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增强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在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活力,工业飞速发展,GDP总量高速增长。但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给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方面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发展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要素过度向城市转移,农村现代化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的凸现促使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应确保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用城市化带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世界潮流的挑战,中国城市化肩负着六大战略任务,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新一轮财富积累的基本动力;信息时代“五流”交汇的网络节点;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先导中心;实现可持续目标的操作关键。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战略需要实现一系列重大目标,专家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城市体系的总能力进入世界前3名的国家行列,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以上,城市将有效地满足基础设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区建设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走上文明发展之路。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各个地区纷纷提出了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城市化首先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社会、空间现象而发生的,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宏观框架而孤立进行,同样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也需要纳入到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框架下予以讨论。但科学的城市化战略必然要求对现有城市化一系列问题的准确掌握,因而就需要对城市化问题的综合研究和考量。

推荐第9篇:城市化

城市化的定义:从地理学角度讲,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从生态学角度讲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含义: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地理学

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3.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从社会发展学角度认识:城市化是城市先进社会经济要素在乡村的普及程度。

4.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

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

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的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将建立起根本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自由地进行更丰富多彩的社会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城市化、人口流动与房价:

城市化进程呈现两大基本规律:城市化总体进程沿S 型曲线变动,城市化率突破30%后进入加速阶段,直到城市化率接近70%;从人口流动看:城市化率低于50%,以从农村进入城市为主;超过50%,以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超过70%,人口流动以从城区进入郊区为主;大都市圈阶段人口进入郊区;

工业化和城市聚集效应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长期驱动机制。城市的聚集效应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节约,但城市的聚集效应存在一个与城市最优规模相对应的临界点;

房价表现:房价的表现相应与人口流动主导方向的四个阶段紧密相关。在第一阶段,全国城市的房价涨幅总体应该比较接近;在第二阶段,大城市的房价表现将显著优异;在最后两个阶段,大城市郊区的房价表现将会相对优异;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美国城市化率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人口流动的主导方向符合四个阶段。纽约大都市圈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类城市化的演进;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战后日本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日本城市化进程主要围绕三大都市圈极其周边区域而展开,总体符合四个阶段;

韩国的城市化进程:1960 年代初,韩国经济开始腾飞,城市化进程加速,到1990 年,韩国城市化率突破了70%,达到74.4%。首尔都市圈和釜山都市圈

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韩国城市化的历史。因此其城市化进程的4 个阶段不是很明显,总体看只有两个阶段。首尔房价表现优异;

中国城市化趋势及房价判断: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4.9%,根据美日韩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中国城市化还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总体每年还将继续快速提高,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农村进入城市为主导阶段即将结束,未来人口流动将依次进入以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导阶段、以大城市郊区化为主导阶段和以都市圈为主导阶段;按照城市化的国际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尤其是这些核心城市郊区的房价相对会有更大的潜力。

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

一。尽管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但仔细考察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对加快推进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城市化的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具有良好的互动机制。在1870年以前,由于美国工业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这时的城市多是为了商品的交易而建立,城市是区域贸易中心。1870年以后一直到1940年,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铁路的建设与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制造业、采矿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且工业化也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减轻了农业劳动的强度,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的劳动力需求提供了源泉。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大量的新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断增大。1940年到1970年,美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完善,轿车的普及与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新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城市的快速郊区化。1970年以后,美国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其主导产业,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同时,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虽然外国移民,种族隔离和政府政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美国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第二,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美国,不论是政府投资城市建设还是社会投资城市建设,市场需求和效益是决定性的因素。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我国的不同,美国的城市规划没有人口和规模的限定。最早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使用规划,至于何时进行建设、建什么则根据市场的需求,由市场主体来选择决定。在美国多数基础设施都是由社会投资建设的,只要城市有需求和项目有效益就有人投资建设。现在,多数美国的城市编制有城市发展综合规划,编制这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规定城市发展的各项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针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土地使用规划、投资改善计划、居住社区规划、地区就业规划及专业系统规划等。但这些规划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是一个未来城市发展的计划,主要用于指导未来的城市建设。

第三,政策、体制与制度为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从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来分析,美国的土地政策、移民政策、户籍政策对美国的城市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土地为私人所有,可以进行买卖和出租等交易。土地的私有制使得失去土地者和得到土地者都从土地的交易中得到了好处。失去土地的人获得资本来到城市投资发展,得到土地的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美国的人口管理制度也有利城市化进程。美国的人口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人口的流动。没有任何人为的障碍来限制或阻碍人口的流动。这样的人口管理制度为人们职业选择、居住地选择提供了自由空间,便于形成城乡乃至于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际上,正是美国的人口的迁移成为战后美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

美国城市化三点启示:

(一)要科学地认识城市化,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世界城市化的实践来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三种类型:一是同步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城市与农村、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进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三是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当前,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是滞后的,对应于工业化水平应该有更高的城市化水平。其主要论点来自于国内外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推敲。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比较的基础,或者说基本条件不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多的人口,广袤而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土面积等。如果仅仅利用这种比较就可以得出这个重要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2)统计的方法和口径不同。我国的统计是以户籍为依据的,城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是城市化水平,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劳动力人口没有作为城市人口进行统计。而国外则不同,如美国是以“标准大都市统计区”来统计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由一个拥有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拥有7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郊县组成。这样的统计标准统计的结果当然高于我国的统计标准统计的结果。

(3)现在的工业化和以前的工业化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工业化的实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效率、自动化程度,而且需要劳动力的数量也不断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用不同时代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缺乏科学性。其得出的结果缺乏可信度。

(4)因制度转轨而导致一定的经济社会问题,成为进一步城市化的制约因素。从当前城市的发展来看,尽管城市的规模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城市的发展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交通拥挤,污水、垃圾处理率不高;住房紧张,教育与社会福利事业不完善。特别是就业问题,城市人口的下岗与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且日益突出,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农村依然有大量的劳动

力无法转移,如果他们都进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工业化程度以及城市化程度能吸纳他们吗?这与城市化滞后的表现,即城市劳动力的短缺是相反的。

(二)正确把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环境。

1、要以工业化为基础来推进城市化。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作为非农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工业化来支撑,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城市缺乏必要的就业条件,无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要加速城市化进程,首先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要根据工业化的客观规律来加速工业化进程。缺乏合理、高质量的工业化,就难以有效的促进城市化进程。当前,要抓住进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有利时机,吸引国际资本,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城市化和现代化打实基础。

2、要改革、完善规划编制管理方法。

从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提高规划的水平不高,并充分发挥规划引导、指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应对现行的规划编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一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的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二是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中,突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支撑作用,以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三是规划编制的内容和重点要转变。要从重点确定开发项目转向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间管制要求;从重点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转向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规划管理松紧适度,科学规范,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3、进一步研究和创造有利于城市化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营造以下三种政策环境:一是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环境。主要是改革人口管理办法、农村土地使用办法、劳动就业与保险制度、义务教育入学制度等,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人为设置在城乡、地区之间的体制与政策障碍。使得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得以合理流动,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合理配置。二是有利于各类资本向城市聚集的投融资环境。改革投资审批办法,取消对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道路,煤气、自来水供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的限制,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改变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的状况,使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规律相一致,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建设和发展城市,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三是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从美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城市的生活环境对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三)要正确认识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市化的实

践。

美国与世界城市化的过程表明,城市化既给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由于城市化的加快,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聚集,导致了地价和房价的抬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缺。对政府来说,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等方面的政府职能日益加重,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的任务日益紧迫,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资金却无法从财政收入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政府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市化的实践。

一是要处理好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当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就是城市建设过于注重新区开发,对旧城改造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老城改造不仅复杂而且成本高,而新区建设则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一些城市对新城和老城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得当,新城区的建设使一些本来繁华的老城区日见衰落,基础设施老化得不到维修,街道没有人管理,到处是违章建筑,形成了城市的贫民区。

二要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各类稀有资源。尽管美国的历史不长,但美国人民和政府却十分重视对资源的保护,包括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美国对需要保护的资源不仅有严格的限制措施,而且每年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稀有资源维护和抢救。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所以保护好已有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是处理好整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城市总体规划既要体现出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该保护的要严格保护,同时又要便于市场经济的发挥,不限制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既要注重功能分区,使同类产业相对集中,充分发挥产业、人口的集聚效应,又要注意各功能区的联系和交通组织,加强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控制,尽量减少城市人口内部的不必要流动,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和城市污染。要采用理性发展的理论做好功能区的详细规划,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进行产业、办公、住宅、商业、学校等合理配置。

推荐第10篇:城市化

城市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成不同的类型。既可以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也可以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还可以根据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考察,分为以下四种城市化:

一是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平均水平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

二是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是这种城市化模式。

三是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

四是逆城市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等。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年~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下降了70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增加了250万。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韩国城市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城市化速度快,二是发展单极化

韩国的发展模式为大城市(首要为首都)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模式。这是由韩国产业布局的非均衡化决定的。这是韩国城市化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的一面。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均衡城市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经济不景气及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但是一个地区中心的不景气不代表所有地区都这样,其中,韩国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从理论上讲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地区中心的困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有实践意义。

第11篇: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过程。

有关城市化的观点

1.2.

3.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者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空间城市化: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 乡村城市化:强调乡村和城市(镇)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就是要对城市的这种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

鉴于城市化过程所包含内容的多样性,从理论上讲,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全面的反应城市化进程的测度方法应该采用复合指标法,即尽量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考察城市化进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复合指标法却往往行不通。一方面,反映不同内容的指标不能直接进行加减乘除;另一方面,即使可以采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手段来解决上述矛盾,但还应看到,城市化的某些内容是不可能直接作定量分析的。因此,在实际测度城市化水平时都采用主要指标法,而不采用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指通过几个最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

1土地利用指标:用土地利用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一定时间内非城市性地域转变为城市性地域的比率

2人口指标:用人口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Y=U/(U+R)=U/N 其中Y表示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率,U表示城市人口,R表示农村人口,N表示区域总人口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准确的说,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然后用一个世纪的时间,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的扩展源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大约开始于1750~1800年,随着技术的扩散和工业革命的广泛传播,城市化进程也由近及远地扩展到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地区,首先是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城市化进程大约开始于1770~1800年,其次是德国和奥匈帝国,起点大约是1800~1830年,再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直到1850~1880年才开始城市化,最后是东欧和南北欧的其他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被纳入了这个扩展序列,美国是一个例外,在1840年前后,美国掀起了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高潮,到1880年时,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赶上了欧洲。

发达国家与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反城市化,是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现象。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与20世纪40、60、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

具体表现为

1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2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城市化进程实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才开始的,而取得民族独立较早的拉美国家,在19世纪晚期就已开始城市化,到1900年,城市化水平高达20.3%,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独立较晚,城市化进程也比较迟,非洲作为一个整体,直到1950年前后才开始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其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超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滞后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尼等,其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

应该指出的是,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例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城市化,但具体到某个城市,则又呈现出超前城市化的特征,突出变现为城市首位度畸高。

所谓城市首位度,也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的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城市化的动机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具体表现为: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金原始积累;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提供商场;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产业革命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化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命,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几个特殊经济本性使然,即所谓的最低临界值原则、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和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则。 最低临界值原则

最低临界值原则是指新建或扩建一个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要达到这个临界值,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会因其有利可图而做出投资决策。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原则是指一个城市的居民对未来所做出的决策是以这个城市现在必须提供什么为基础的。也就算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响着现在的决策倾向。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则

循环累计因果关系原则是指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作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经济规律所驱使,就导致了这种不可逆转的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的倾向,从而使工业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随着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一跃称谓城市产业的主角,城市化的“接力棒”从此传到了第三产业身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具体表现为:1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2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

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那么,第三产业促进的是城市软硬体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诸多动力机制挡住,可以分解出两大基本力量,即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由工业化与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拉力”,这两股力量是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发生和发展着。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过程一般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小于30%;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达40%~70%;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达70%以上。

城市化规律

城市化规律是由时间、空间、质态和量态四个维度构成的体系。

1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

2从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3从质态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4从量态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除了有质的规定性外,还有量的规定性。城市化规律在量态维度上的表现,就是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的变化规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1949到1957年是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

1958到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

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1966至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

城市化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狱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1979年以后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1978到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1985到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

1992到2003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

1979到2000年这个时期城镇化突出特点,是小城镇的数量增加很快。

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2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隐形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现象

隐形城市化是指两种现象:1存在尚未取得城市正式居民地位的长期留居城市的人口;2存在大量居住乡村,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

准城市化是指目前的许多小城镇规模很小,设施落后,大批建制镇的居民虽然已经成为城镇居民,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农业,生活条件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只能称之为准城市化

关于未来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方针应该是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

对策研究:1就业问题;2城镇人口的膨胀问题;3城市建设问题;4户籍制度问题城市自应度: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聚集:聚集意味着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而且是有限的范围,而如果聚集同时还带来了厂商成本的降低,那么我们就认为存在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的划分:(1)厂商内部的集聚经济(2)地方化经济,它外生于某个企业,并随着产业规模多大而增大。(3)城市化经济:它外生与地方单个产业,而且其强度与地方经济的规模正相关(4)产业间的联系,他认为厂商的集中使得单个企业在购买生产投入品时的成品降低,所以也是一种集聚经济。

按照标准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对地方经济一般有三个基本解释:(1)劳动力市场共享。当一个地方某个产业的厂商都雇佣具有类似技能的工人时,便出现一个熟练劳动力的市场。(2)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3)知识信息的外溢。厂商集聚的另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加快了知识和信息在本产业中的传递。

韦伯模型的基本假设:厂商被认为是二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而且借助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厂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个假定下,厂商的选址问题变成了厂商应该选择一个‘厂址’来最化大它的利润。

韦伯最优区位理论:给定的产品和投入价格,能够使得厂商首先最大化利润的区位具有这样的属性-----他能确保厂商为其产出品和投入品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是最小的。

韦伯最优区位比较静态分析(理性厂商在选址时的策略):厂商各种投入品所需要运输成本存在差异,他们在比较这些成本的权重后,往往选择靠近那些单位成本距离运输成本比较大的投入品的产地,这样加总后的总成本会比较低。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1)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成本的分析是厂商(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厂商)选址时必须进行的步骤。一般而言,当地的工资率如果较低,对厂商是有吸引力的。但对于大部分厂商而言,拥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固然属于理想的情况,不过他们则往往更关心在场址的周围师傅具有高技能的熟练工人。(2)能源,土地和资本。(3)中间投入品(4)税收与其他地方公共服务。

韦伯区位模型和穆斯区位模型的意义:它们可以很好地描述厂商在面对要素价格波动时的选址以及在新的厂址上进一步搜寻成本更低的新要素生产者和更有利对比韦伯区位模型和穆斯区位模型比较

在韦伯模型中,如果运输费率下降,那么厂商会在选址上远离生产投入品1的生产区位,理由是在两类投入品的数量比例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投入品2的运输成本变得相对高昂,所以厂商有动力向生产投入品2的生产区位移动从而降低总的投入品运输成本。而在穆斯模型中,投入品前面的生产系数是可变的,这意味着厂商投入之间的替代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之间的代替成为了厂商最有区位的决定因素。

可图的产品市场过程。它们都是同时解决厂商的最优生产和区位选择问题,而标准经济学教科书往往会忽视厂商的区位选址问题。

投标租金模型:(1)冯.屠能模型(2)企业的投标租金模型(3)家庭住宅的投标租金曲线

投标租金模型提出的假设条件:(1)城市只有一个市场交易点M,所有的交易都在M点完成(2)所有的土地都是同质的,不存在土地本身质量的差别(3)土地和其他非土地投入品可以互相替代的(4)运输成本是距离d的线性函数

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

地租曲线:就是所有使用者的投标租金曲线的包络线R(d)

逃离城市中心问题:该理论认为,低收入家庭倾向于居住在市中心地区,低收入家庭的贫穷容易使城市产生三大问题(1)穷人犯罪率较高,因为穷人面临着相对低的犯罪成本(2)在低收入市民占大比例的管辖区域,更容易出现财政问题(3)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的成绩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影响其他学生的成绩水平密度梯度曲线:密度梯度曲线与投标租金模型一样,提供了一种表达城市土地空间分布状况的有用工具。它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空间结构差异和变化的特征。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1)同心圆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以不同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定第从内到外发展,形成圈层式结构(2)辐射或轴向发展理论(3)扇形理论(4)多中心理论

其他城市结构模式:(1)同心圆---扇形模式(2)三地带学说(3)折衷理论

迪帕斯奎尔-----惠顿模型:在住宅资产市场和物业市场之间有两个接合处(1)物业市场上形成的租金水平是住宅资产需求的关键因素。(2)两个市场在开发或者建设部分也有结合点。

交通供给管理(TSM):是指通过增加道路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以达到缓和,消除交通拥挤的目的。

交通需求管理(TDM):指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变人们的交通需求选择,从时间和空间上散发交通需求,以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

交通拥挤的政策反应与措施:

(一)交通供给管理:(1)扩宽公路(2)其他供给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有关扩大交通容量的物质上或管理上的改进,其中主要包括交通系统管理问题。交通系统管理措施包括其他间接控制交通工具运行的措施。

(二)交通需求管理(1)交通拥挤税(2)汽车使用税:a汽油税b停车费c汽车牌照费(3)交通税和汽车使用税的效果比较。(4)公共交通补贴(5)错开上下班补贴

控制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手段:

(一)经济激励手段(1)排污水和污染削减补贴(2)价格手段和税收优惠制度(3)排污交易制度(4)其他经济手段

(二)有利于外部性内在化的制度手段(1)谈判手段(2)创建可实施产权(3)通过教育建立社会责任

(三)命令控制性手段(1)制定有利于城市环境管理的法规(2)规定与可排放量(3)规定最低技术要求(4)规定选址(5)规定某种处理垃圾的方式

第12篇:3 城市化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表现。

2.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3.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4.掌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5.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归纳出城市化的定义和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城市化的影响。

2.通过对“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的讨论,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地关系应和谐的正确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主要标志 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1.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投影)展示两幅城市景观图片 (问题导入)

如果你有机会去这两座城市定居,你会选择……

很明显,我们几乎都会选择被联合国誉为“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的大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题:城市化

(板书)第三节 城市化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城市化水平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能体现出社会的进步。现在对比这两座城市,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惑:城市化到底好不好?

(教师板书)

一、城市化的含义

(阅读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城市化还有哪些标志呢?

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活动)

读P31图2.16看长江三角洲1985年与2000年城市数量、城市规模都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图例、图名和图中城市变化(数量和规模)。

(学生总结)

(1)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 (2)城镇等级升级。

(过渡)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思考一下这些变化的原因与结果----是什么原因促使人口向城市移动的呢?

(板书)

3、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7 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教师总结)

(1)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如就业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2)推力:指那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差;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回顾前情)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

(3)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多,说明经济发达,所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城市人口的比重也越高。 (板书)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过渡)从上面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存在差异 (教师板书)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

(案例分析)请同学们,读图2.19,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思考P35活动题。

(板书)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 2.19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学生回答P35活动题。

(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 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板书)

2、世界城市化进程:

(过渡)请同学们读案例4,通过案例明确如下问题: ①案例4是图2.19的具体实例。

②图2.21和2.22用伦敦市的发展来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③案例中的文字和图 2.23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合作探究一)结合图2.19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完成活动。

(点拨纠正)

(思考-讨论-提高)我们已经了解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请同学们对图2.18和图2.20进行分析,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提示)读取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数据回答该题。 (点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20世纪中叶之后。

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提示)比较 1950年前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斜率变化,回答该题。 (点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点拨)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小结-过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先请同学们阅读图2.24思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板书)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点拨)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过渡)城市化在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那么它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思考-讨论-提高)

(点拨纠正)

(过渡)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读图2.25,看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板书)

2、不利影响: (思考-讨论-提高)

(过渡)以上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那么,我国的城市化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合作探究二)阅读图2.26,看P37“活动”

我国的城市化虽然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下列问题。

(1)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结合我国的人口总数,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

(2)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 (3)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点拨) (1)1995—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5%,年增长率为1%。按总人口12亿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为 1 200万。

(2)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有:总体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由于城市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大,自然环境的分解能力有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过快的城市化还带来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问题。

(3)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过渡〕从上面第(3)个问题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要采取恰当措施加以改善,那么如何改善呢?阅读案例⑤及P38“活动”思考回答

(板书)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点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思考-讨论-提高)P38活动题:

在生态城市系统中,城市绿地尤其重要。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从图2.28所述的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评价,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学生回答)P38活动题 (点拨纠正)

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人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针对三种城市绿地系统模式的缺点,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合理即可。

(过渡)案例⑤是说明安徽合肥环城公园绿地系统,它成功的改变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点拨纠正)

1、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岛环流”,从而为城市建设服务。

2、城市的发展必须向生态城市的方向努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标志、不同过程的特点以及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作为生活城市的一员,我们更应关注我们这座城市,爱护这座城市,把它建设好,把它保护好。

板书

(板书设计)2.3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定义: 2.城市化含义: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1)拉力:(2)推力: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2.不利影响: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目标:

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13篇:2.3 城市化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三节 城市化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归纳出城市化的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通过讨论并对一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及参与治理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 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 教学难点: 1.城市化进程各阶段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导入

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图,导入课题,思考从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讲授】城市化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表: 小组探究:各小组结合课前调查的本地域的城市用地、人口数量变化资料,根据情境素材探究如下问题。

1.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2.什么是城市化? 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交流展示:略。

师生交流:在学生交流展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及时评价、适时补充,结合相关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1.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进而追问: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2.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上标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它们的划分依据什么? 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话,就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教师精讲:通过影像资料以及学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中有以下明显的变化:(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以将这三点作为城市化的表现。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强调表现与标志在语言表述方面的差别。

4.结合自已的所见所闻,从生活、社会、观念等方面交流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感受,发表自已的见解。

设计意图:学生实际调查的感性材料与教材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城市化在生活、社会、观念等方面带来的有利变化。 板书: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 2.标志 3.动力

过渡: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表

小组探究:各小组结合媒体的情境素材,探究如下问题: 1.分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变化特点?目前发展特点?并预测今后世界城市化速度将如何变化?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3.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4.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交流展示:略。

教师精讲:针对学生展示的答案,及时点拔、评价,如第1题的回答应从水平高低、发展快慢来考虑。就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变化规律,如“先慢后快又慢”,要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图表组合,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世界城市进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意识到存在地区差异,进而让学生自学“阅读”材料。 学生:自学“世界城市化浪潮”。

承转: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张了的“S”形态。

小组探究:通过小组抢答的方式,展示第1题的表格,进而分析

2、3题,探究第4题。1.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张趋势

常见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3.比较英、美、日、巴西、印度等国城市化的开始时间、发展趋势各有什么不同?它们各处于城市化的哪个阶段? 4.我国城市化处于哪个阶段?预测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取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然后利用美国、印度的城市化进程曲线,指导学生划分美国、印度的城市化随时间的发展阶段。整个探究过程意在通过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从纵横两个视角比较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板书: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后期阶段 发展中国家──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教师小结:本节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般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为此集中探究了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这两个问题。在学习中应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图表的应用,重点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原因。

【活动】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 PPT展示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上海19

11、19

49、1990年城市用地图”,提出问题: 1.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2.什么是城市化? 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结合城市化的概念与表现,谈谈你对城市化与城市等级变化、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建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学生观察图像,互动交流,共同探究,形成结论并展示 问题探究二: PPT展示图2.19,案例4,指导学生读图:注意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各阶段的特点 归纳概括完成34页“活动”填表,抽样展示

课后习题

1.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2.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以后 安全教育

)

第14篇:第二节 城市化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联系实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探究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2.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探究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城市化与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衣食住行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负面) (1)下列关于该地区A城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2)下列关于阶段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B.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C.相对阶段Ⅰ、Ⅱ,中心区环境污染较轻

D.城市沿河流延伸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面)

三“城市病”(以东莞为例)

用一个词来形容\"东莞\"这个城市,你会用...?

“病症” :

“病因”: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②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③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措施”:

①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 加强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实行“公交优先”

原则;加

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兴建经济适用房;抑制楼价等) ③ 合理规划,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使其有利于自净,有利于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课堂练习2:(1)、将下列环境污染源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

A.工业“三废”; B.建筑工地; C.汽车;D.居民炉灶; 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

(2)、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污染治理的措施分别是?

课堂练习

3、下图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及“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1).该地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为一天中的(

) A.早晨上班前

B.早晨上班高峰期

C.中午前后

D.傍晚下班高峰期

(2).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光化学污染的城市,下面与污染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呈盆地状,污染物难以扩散

B.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晴朗、光照强

C.该城市人口很多,生产生活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 【小结】

影响、城市病 【拓展】假如你是东莞市市长,请给东莞城市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现代制造业名城、文化新城、生态绿城、幸福东莞)

课后习题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为强烈,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城市

B.乡村

C.牧区

D.林区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4.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下列不属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

B.大城市环境恶化

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D.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5.随着大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大城市出现很多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过大,就业压力增加

B.人口过多城市交通压力增大 C.人口增多,可能使得城市污染严重

D.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会很好,就业没有问题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按照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B—D—C—A C.C—D—A—B

D.B—C—D—A

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覆盖率增多

B.地下水位上升

C.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9.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郊区人口减少

②城市消耗能源增枷

③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

④城乡热力环流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明显的是(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土地沙化 ③水土流失

④“热岛效应”和居民楼采光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速度快,人均耕地减少

B.珠江口咸潮加剧,影响粮食生产

C.夏秋季节多台风,粮食生产不稳定

D.工业污染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答案:1.B 2.A 3.D 4.D 5.D 6.B 7.C 8.D 9.C 10.B 11.B 12.A

第15篇:高三整合城市化复习教案

2018年高三整合城市化复习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物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2013年高三整合城市化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2013年高三整合城市化复习教案

第20讲 城市化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

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很大的差别,产生迁移的吸引力(拉力)和排斥力(推力)。如下表所示:

城市拉力 乡村推力 城市化 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活环境好 就业机会少;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城市推力 乡村拉力

逆城市化 环境污染重;人口密度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建筑物密集;房地产价格高;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好

例1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同时通过本题材料进一步理解其内涵,在讲解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本题提供的题干材料加以引导。

解析:(1)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的内因主要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部因素是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城市与乡村间的交通已很发达。则主要推动力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2)民工是在城市短期打工的农民的俗称,他们远离家乡到外地打工主要是为了就业和获取较高的收入,所以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是民工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D 探究点二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的过程包含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例1 (2011泰安质检)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⑵从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各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大

⑶有关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解析: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⑵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⑶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推动下,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⑴A⑵D⑶B

探究点三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阶段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化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最早是英国) 晚

水平高 低

目前发展特点 (速度) 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 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以往最高速度还要快。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

例2 (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我国黑、吉、内、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是中部经济地带,以东以南(包括广西省)乏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图中左图是2002年我国城市化差异分布图,右图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A.东部地带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中部地带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西部地带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缓慢发展阶段

D.总的说来,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变式训练】(2011天津模拟)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⑵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解析:⑴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⑵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约为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5%和24%,应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答案:⑴C ⑵B

探究点三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探究点四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例3 (2011济南质检)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回答⑴~⑶题。

⑴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 ⑵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⑶针对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解析:⑴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汽车噪声污染,城市内的NO2是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干道延伸,由于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NO2浓度等值线向西北延伸时偏离交通干线。⑵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该沿海城市人口剧增,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工业无限膨胀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致使我国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⑶针对该城市出现的交通污染问题,应控制城市车辆数量;发展卫星城市和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答案:⑴B ⑵C ⑶C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国家 甲 乙 丙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2010浙江模拟)读下表,完成3~4题。

3.上表说明()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B.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C.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D.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4.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5.(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011广东佛山)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7.某城区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对该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A.解决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

B.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更加凸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性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图中反映了该城市 (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C.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2011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比较常见: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回答2021题。

1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13.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原创题)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根据有关数据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5.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二、综合题

16.(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9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城市的发展变化。(4分)

(2)分析工业区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说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关注的问题。(2分)

17.(2011厦门质检)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18.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城市化问题,请列举上海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你能从图中找出其中的两项吗?

(3)从乙图气候资料看,反映了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分别为 效应和 效应,从气温和降水现象分别分析产生这两种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① ;

② 。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中的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到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为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答案】C

2.【解析】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答案】D

3.【解析】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进行一些粗略的估算就可以得出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答案】D

9.【解析】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中心地区污染加重、地价上升。

【答案】D

10.【解析】城市通达度增强,会导致地价上升,故A项正确;城市规模缩小,地价应F降,故B项错误;城区比郊区基础设施完善,故C项错误;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不会整体搬迁,故D项错误。

【答案】A

11.【解析】由图可知,城市化向郊区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和城乡过渡带差别较小,故C项错误;城市核心区一直呈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答案】B

12.【解析】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城市建筑物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向外扩展,说明土地对城市的发展制约作用小,三个国家均为地广人稀,由此可推断影响这三个国家扩容模式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密度小。

【答案】C

13.【解析】我国城市发展如果采用外延式,水平方向上城市扩张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地矛盾尖锐,易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故选C。A,B,D三项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答案】C

14.【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答案】A

15.【解析】城市化要从实际出发,与国情相吻合。我国城市发展规划以中小城市为主。

【答案】D

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河流和城区污染严重,故不合理。

【答案】(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化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及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表现。

【答案】(1)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2)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

(3)热岛 雨岛 ①城市人口、工业、交通的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 ②由于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使城市上空多云、雨。

第16篇:第三节 城市化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

城市化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等级的城市意味着其数量距离都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量是~~~,服务范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而等级较低的城市数量是~~,服务范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而我们也了解到了城市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以上海市为例,那么大家还记得上海城市等级升级的因素有什么吗? 生: 师:(交通因素、地理位置优势、广阔的市场腹地)而这个升级的过程意味着什么呢?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几张图片,看看改革开放前与现在的深圳有什么变化。(教师展示图片) 从我们刚看到的深圳市的变化,以及上海市的升级过程都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大家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了解城市化的概念,以及城市化的标志是什么,要了解城市化的各个阶段和发展特点,能够解释城市化的环境改变。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什么是城市化呢? 生: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化城镇的过程。那么城市化的标志是什么呢?大家怎么来看这个地区是不是城市化呢? 生:

师: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用地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了解这些标志后,请打看看长江三角洲区城市的发展图。大家从哪些地方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呢?这些 是城市化的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程度呢?我们来看看这幅图,这50年来,城市化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呢? 这也涉及到了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了、其衡量标准是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来说明的。

因此,这个地区50年来城市化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呢? 生:

师:我们再来看看一下上海城市化的标志。第一个,与我们刚刚说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了,城市人口增加了,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上海的城市化呢?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化呢? 生: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农村出现了什么情况,而城市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了些什么。

我们现在来看看为什么会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呢?从我们之前学习到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中就提过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快的,那么就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是土地面积是不变的,过多的人口就会对土地造成更大的压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另外一点,农村的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而对比城市,城市的就业机会比较多,那么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便可以再城市需找到一份工作了,文化设施、交通灯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福利保障程度又高,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使得大部分的农村人口更加愿意前往城市生活。综合来说,城市的有力因素我们称之为拉力因素,而农村的不利因素则为推力因素,将人口推向城市嘛。

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生: 师:首先,就是聚落的形态变化,由原来相对较为散落的聚落形态变成我们大家能够感知到的高楼大厦,比较的密集。生产方式是怎样变化呢?生活方式呢?价值意识呢? 生: 师:(带过各种变化)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因素后,我们现在来看看世界城市化的发展。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可以从城市起步时间的早晚,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这三方面来分析。(强调看图的方法)大家还记得看这种坐标图要怎么看吗?要看些什么东西呢? 生:

师:好,知道了这些后我们现在来看看发达国家的起步是~,发展中国家则~,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目前的发展速度,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是~。(列出图表,学生完成表格)

现在请大家看图2.19,了解城市化各个进程所出现的问题。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30%,中级阶段又称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从25%~30%增长到60~70%,这个阶段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在当城市化水平高于70%的时候,则为后期阶段,后期阶段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问题啊。 生:

师:在初级阶段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而到了加速阶段,城市容易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这个时候人和企业会前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而到了后期阶段,由于城市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农村。这个时候的农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也完善,吸引了人往农村去生活,这个过程就叫逆城市化,那么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城市人口还是处于增加的过程,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城市的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吸引了人们去农村生活,使得城市人口下降的过程。

那么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个阶段呢? 生:

师:好,现在请大家看案例4,并完成PPT上的表格。了解各个阶段的速度,和出现的问题。 生:

师:了解了这些后,我们现在来总结城市化各个阶段的特点。 列出表格,学生回答。

可以扩充巴西城市畸形发展。 练习

第17篇:城市化说课稿

《城市化》说课稿

授课班级:高一(8)班

本节课是《城市化》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城市化和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一、教材分析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在整个《城市和城市》这一章中是重点内容,其中图表的识读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能据此解释不同阶段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使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各班人数多,地理基础参差不齐,加上不少学生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表达能力不够好,所以,课堂气氛难得活跃。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很多人都想积极配合,但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充分运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地理教学法。通过观察城乡景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城市化,让学生树立起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利弊并存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分析,教学难点是对城市化进程折线、曲线图的识读。围绕研究性地理教学模式“情—导—探—评”四个环节,本课的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景观图欣赏】课前滚动播放城市与农村的景观实图,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 【新课导入】

选取滚动播放的景观图中一幅,面向全班提问:“这是城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景象发言。接着,再展示上海市区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引导学生结合城市等级相关知识发言

【引出课题】以上变化都是城市化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

(学生活动)读图2.17,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提供三个导读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1、概念: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本部分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城市化的水平的衡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4、城市化的意义(提问:城市化是不是件好事?——生答,并阐释。

【承转】: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到底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我们接下来探讨本节课最重要的问题:世界城市化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本部分整体思路:读图 2.

19、2.20,探究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完成图2.21的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结合图 2.19和p33阅读材料,对p33活动题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作答。) 特别强调:提醒学生注意读图思路的把握和练习。

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主要对比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差异的原因分析四个方面。

【承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下来的城市化会怎样继续呢?我们接着探究下个问题:

探究2:各个国家的城市化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 (以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先自由发言,后与图2.20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导读: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图上,共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速度、水平)如何? 小结: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深入引导:(读图思考)

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会完全一样吗?

2、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分别处于城市化进程模式曲线那一阶段? 实例探讨:(教材p34读图思考原题)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学习了城市化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读图分析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城市化的问题,看看它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请提前预习。

城市化地域向农村推进

逆城市化现象 较高

人口快速想城市聚集

城市环境问题 水平低

发展速度 很慢

地域扩展趋势 城市规模扩大

常见问题

第18篇:城市化1

论文标题:农村城市化与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城镇一体化是其根本途径。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靠,建立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农村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农民/转变/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关城市化的研究得到加强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城市化的研究,较多关注基础建设、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上面,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把农民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市民的研究力度不够。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中,相当部分已身处城市化过程之中,如何将他们顺利地转化为现代城市的新市民?是一个决定中国现代化能否真正实现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城市化与农民角色转换

农民是农村城市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无论是在利益关系上,还是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正在经历着一个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市民角色转换的过程。

农村城市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条件。但是由于要不断地建设相当规模的小城镇或扩大城市的规模,城市建设占地就必然使农民失去了土地,同时还造成不少乡镇企业被迫搬迁关停,给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既得利益带来一定损失,打破了农民传统利益结构。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使依靠土地的传统农民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帮助农民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就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农民利益的经济问题了。

农村城市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城市化后,住在集镇的居民受到许多前所未有的约束,农民必须养成遵纪守法,讲究文明、卫生的习惯,树立相应的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生活节奏加快,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变,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也不再像农村一样方便,这就需要他们逐渐适应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

城市化的发展给农民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广大农民的传统就业观念滞后和就业期望过高,与社会需求脱节,再加上农村教育和职业训练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口素质结构与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的局面,造成农民就业难,影响了农民的家庭生活。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最容易失业,但土地已经被征用,影响到农民生计和农民的精神生活。农民一方面感到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又精神无所寄托,容易迷信、消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将种种困难归咎于城市化。

城市化给农民带来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农民的现代化,农村地域上的人们并不满足于物质性需求,而是渴望城市文明的熏陶,由安贫乐道观念向追求富裕的观念转化;由靠体力发展生产的观念向依靠智力发展生产的观念转化;由单纯追求物质富裕观念向同时追求精神文明观念转化;由封闭、克俭的观念向开放、多彩的观念转化等等。事实证明在中国农村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大变迁中,观念的变革在沿海开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落后的社会心态则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城市化不仅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物质条件,而且还需要以先进的城市文明取代传统落后的乡村文明。由于农民城市意识普遍不强,即使在进入城市之后,有的文明素质仍然较低。在广大农民发生角色转换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摒弃小生产观念,向现代城市文明靠拢。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整体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城市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他们内心深处会感到失去了生活的安定感;而传统生活习惯被改变,短时间内对城市生活感到不适应,加上由于文化水平的低下,这些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并没有根除,保守落后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对城市化有一种恐惧感。在局部或某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往往更怀念农村生活,这对于整个城市化的推进是极为不利的。

城市化进程中不只是改变农民的物质生活环境就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农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作相应重大转变,尤其需要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民正在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一些传统农民正在逐步觉醒、渴望脱贫致富、渴望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现代农民。这种现象促进了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但这种转变过程中,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加以积极的合理引导。

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在社会大变革中处于一种相对思想混乱的状态,一些封建落后观念死灰复燃,许多人缺乏必要的、正确的批判精神,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混乱,故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法制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民法制观念仍十分淡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法律素质低,不能依法办事。领导个人说了算,“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相当普遍。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而给农村的稳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切实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时,在农村城市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要认识到: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对农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只是要把它当成应急手段,为经济服务并非其全部功能和终级目的。

城市化的结果把农民由普通的村民聚居状态变为城市社区居民状态,通过创建文明社区,就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一经渗透、融汇到文明社区的建设中,就可以在通过为群众办更多实事,方便群众生活过程中引导群众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在社区中应把开展教育与组织多种形式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人、团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要使农民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通过对广大农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同时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广大青年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把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法制教育的不足现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及农村干部的素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实现法治,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使农民正确认识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城市化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在实践中及时对农民进行教育,同时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以有效地完成农民城市化的任务。要通过中小学加强对农民子女进行市民观念、市民准则等方面知识的教育;通过开办居民素质教育课堂,积极开展农民变市民的施教工作从而在对城市化中的农民进行

思想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第19篇:城市化探索

专家:真正的城市化需要农民工市民化

2013年02月18日 13:29

真正的城市化应解决什么问题

推进城市化的澎湃激情,需要建立在基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对城市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没有伴随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化,不能充分履行中国现阶段所迫切期待于城市化的必要功能

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即1978年-2011年的30余年,中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或者说城市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每年提高3.2%,属于世界上最快的城市化速度。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3%。但是,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如果以非农业户籍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话,同年这个比重仅为34.7%。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的16.6个百分点的差别,具体表现为1.59亿外出农民工进入城市却没有获得市民身份。据此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近年来表面上突飞猛进,而没有伴随户籍制度改革实质性跟进的城市化,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城市化。这种不完整性表现在,它不能胜任解决完整意义上城市化所能够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没有伴随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化,不能充分履行中国现阶段所迫切期待于城市化的必要功能。本文将逐一分析这些功能,并提出实质性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人把表现为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城市化描述为追逐“城市之光”的过程。这里所谓的“城市之光”,并非仅指城市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是指城市所能提供的更好、更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安全网、更好的教育和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无不与包容性的城市化相伴而来。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城市本地户口,农民工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社会救助项目、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上的覆盖率,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和户籍就业人员,其中许多项目甚至在制度上就把农民工排斥在外了。例如,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五类基本社会保险项目应该以就业身份而不是户籍身份予以全覆盖,但是,户籍制度仍然发挥着阻碍农民工获得充分覆盖的功能。2011年,在这些基本社会保险项目中,农民工覆盖率相当于城镇户籍就业人员覆盖率的比率分别为:社会养老保险为23.2%,工伤保险为47.9%,基本医疗保险为31.6%,失业保险为20.1%,生育保险为14.5%。

2011年,全部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已经占到35.2%,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更高达65.4%。也就是说,没有城市户籍、未能均等地获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民工,已经是城镇就业的主体。作为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尚未能够充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民工,一旦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脆弱性,必然给中国经济整体带来风险,及至诱发社会风险。

首先,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进行,行业竞争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许多现存的岗位将不断被破坏掉。虽然新的岗位也相应被创造出来,但是,由于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许多劳动者会遭遇一段时间的失业。

就个体而言,能否应对这种就业冲击,取决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状况。由于平均而言,目前中国农民工只具有略高于初中毕业的受教育程度,因此,他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经历结构性失业的概率将较大。

作为一种规律性现象,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将提高。例如,目前作为 农民工集中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第二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岗位,分别要求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和9.6年 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岗位,则分别要求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4年和13.3年。

根据2011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估算,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6年。也就是说,农民工的平均人力资本尚不能适应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因此,如果没有社会保险项目的充分覆盖与保护,面临可能的劳动力市场冲击,将来会有一批农民工处于十分脆弱的劳动力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是进城农民工的主体,所占比重已经超过60%。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务农经验,也没有回到土地上的意愿,而且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实际上是在城镇长大且受教育的。

据2010年调查,在16岁-30岁的农民工中,有32.8%在16岁以前生活在城市、县城或镇,有38.4%在城市、县城或镇上小学。因此,他们即使失去了工作,也不会走他们父辈“有来有去”的老路。如果以他们为主体形成新一代城市边缘性群体的话,社会风险将是巨大的。

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

中国长期处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享受到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口抚养比持续降低,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转化为人口红利。首先,劳动年龄人口的长期上升趋势,加之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必要的人力资本条件。

其次,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发生的时间,人口抚养比的长期降低则维系了高储蓄率。这使得中国在较长时间里可以依靠资本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劳动力大规模从生产率低的农业,转向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创造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成为改革期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

惟其如此,一旦人口结构向着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发生变化,即人口红利消失的话,潜在经济增长率必然下降。事实是,中国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于2010年到达峰值,随后开始负增长。伴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资本边际回报率也已经开始降低。即便生产率提高速度保持不变的话,中国GDP的平均潜在增长率,也将从“十一五”期间的10.5%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7.2%,并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下降到6.1%。

潜在增长能力是一个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相关的概念,因此,靠以刺激投资为抓手的需求拉动,并不能改变潜在增长率。然而,从供给方因素入手,提高潜在增长率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根据我们所做的一项模拟,至少有两个变量的改变,可以显著地提高未来的潜在增长率。而这两个变量都可以通过农民工的市民化产生有利的变化。

第一,如果在2011年-2020年期间,每年把非农产业的劳动参与率提高1个百分点的话,这一期间的年平均GDP潜在增长率可以提高0.88个百分点。在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仍有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办法,那就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农民工没有城镇户口、社会保险覆盖率低的现实,意味着他们作为城镇所需劳动力的主要供给者,就业预期不稳定,从终身来看,非农劳动参与率也较低。

这表现在,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农民工常常受到周期性失业的冲击,许多人甚至不得已而返乡。另一方面,由于不能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特别是不能预期在城市颐养天年,他们在较低的年龄上就主动退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1年,在本乡镇就业的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60.4%,而在外出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仅占18.2%。可见,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无疑可以稳定农民工的劳动力供给,提高他们的实际劳动参与率,产生提高潜在增长率的积极效果。

第二,如果在2011年-2020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提高速度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话,这一时期的年平均GDP潜在增长率可以提高0.99个百分点。固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诸多途径,但是,在农业劳动力比重仍然较高的情况下,推动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可以继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即刻消失,而只是以不变的生存水平工资,不再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

2003年-2011年期间,农民工工资的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12%,并且呈现逐年加速的趋势。这个增长速度是符合中国经济到达刘易斯拐点的预期的。但是,工资增长如果继续加快,超越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以及超过企业的承受力,就可能演变成休克式的结构调整,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借助政府公共政策的调整,即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既可以达到推动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的目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又能够给企业留出必要的时间进行调整与适应。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一国的经济增长,除了依靠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支撑之外,还需要与潜在增长能力相应的需求拉动。针对2012年经济增长减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受世界经

济低迷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放缓是外需不足所导致,如果外部环境不能得到恢复,中国经济可能会遭到更大的冲击。这种观点倾向于建议政府采取必要的刺激措施。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把外需不足当作倒逼经济转型的动力,逼其转向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笔者在赞成第二种观点的基础上,拟补充一句:出现外需孱弱的现象可能是好事,避免了过于强劲的需求把增长速度拉到潜在产出能力之上。

实际上,中国潜在增长率的降低,为实现经济增长供给方因素与需求方因素的平衡,创造了宽松而有利的环境,是经济增长可以不再过度依赖投资需求。

例如,在2001年-2011年期间,拉动GDP年度增长率的需求因素中,消费需求贡献了

4.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投资需求)贡献了5.4个百分点,净出口贡献了0.56个百分点。因此,即使“十二五”期间净出口的贡献为零,投资需求减半,靠国内消费需求和一半投资需求形成的需求拉动(4.5个百分点加2.7个百分点,共7.2个百分点),也足以支撑这一时期的潜在增长率(7.2个百分点)。

不过,通过改革特别是通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潜在增长率将有所提高,因此也需要更强劲、更可持续的需求因素与之适应。今后,无论是世界经济的复苏乏力,还是中国比较优势所发生的变化,都难以使我们预期更乐观的出口需求。同时,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也需要转变,所以我们也不寄希望于过快的投资需求增长。因此,说城市化蕴含着深厚的内需潜力,实际上指的是,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所创造的国内消费需求。

在农民工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城市市民之前,由于他们的终身收入缺乏稳定性,其消费充满了后顾之忧,并不能成为像城镇居民一样的正常消费者。通常,农民工需要把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汇回农村老家,作为个人的保障手段以平滑自身消费。这意味着,如果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能够达到城镇居民水平的话,即便在收入不提高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列入消费预算的收入至少也可以增加三分之一。可以预期的是,市民化的过程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收入稳定性,扩大其劳动参与率,收入增长也是自然而然的,这将大幅度地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我们可以粗略地算一笔账,看农民工市民化所产生的需求收入效应,或可能创造何种数量级的消费需求。如果农民工像城市户籍职工一样筹划自己的收支预算,也就是把原来汇寄回家的四分之一工资留在手里,他们可支配的工资可以提高33.3%,提高幅度相当于从城镇居民收入五等分组中的“较低收入户”提升到“中等偏下户”,而通常这个收入组的提升可以将消费支出提高29.6%。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他们不再把工资的四分之一寄回家,1.59亿农民工按照2011年平均工资计算的工资总额,将达到3.9万亿元,相当于这一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16.49万亿元的23.6%。或者说,如果农民工把这1/4工资用于消费,可以把全国居民消费支出提高约6%。

不仅如此。根据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在国内最终消费支出中,大约四分之三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四分之一是政府消费支出。后者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

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一方面由于为农业转移劳动力提供了更稳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加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又因强化了政府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可以合理地扩大政府消费规模。这两个效果进而都将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更加平衡、更加协调、更可持续。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进入21世纪,中国的“三农”事业经历了黄金时期。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明显倾斜,以及实施一系列“多予少取”和“只予不取”的政策措施。例如,在2001年-2011年期间,在国家财政总支出增长4.8倍的同时,财政对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增长了9.8倍。2011年农民拿到手里的各类直接补贴即达1407亿元。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虽然农村年轻人大规模外出导致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但是,由于农业机械化速度加快,市场化和社会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农业劳动生产率未出现下降的情况,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九年丰收。

但是,总体而言,中国目前“三农”事业仍然是建立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而不是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以及价格激励机制。国家各类种粮补贴逐年增加,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不断提高。许多“三农”问题学者和政策研究者,仍然把农业看作是一个天生的弱质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从而不能完全自生自立。与此相应的政策倾向,出于对农业产业式微和农村经济社会凋敝的担忧,希望继续把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保持为一个“有来有去”的候鸟型模式。这应该是造成现今没有市民化的城市化的政策根源。

其实,羞羞答答的城市化,并不能造就一个建立在价格激励和规模化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在缺乏稳定的定居预期的情况下,外出的农民工不敢转让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更不愿意放弃已经闲置的宅基地,造成在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下,土地的生产和生活利用率却有所下降。

例如,2011年农民工总规模为2.53亿,其中9415万人在本乡镇从事非农产业。这些劳动者从就业性质来看,无疑已经离开土地,但是,他们中很多人仍然兼营农业,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无疑也继续保留。同年,外出农民工即离开本乡镇六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

1.59亿,其中1.26亿属于住户仍在农村的外出家庭成员,他们无暇从事农业生产,但承包地和宅基地并不会放弃。

此外,还有3279万举家外迁农村人口,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村生活和生产活动。但是,他们名下的承包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在很多情况下也没有放弃。有些在把承包土地转包他人耕种的情况下,却享受着政府给予的种粮补贴。由此可见,在务农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农业经营户总数,即或者全业或者兼业或者仍然实际拥有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数量,并没有实质性减少。这导致农业经营规模不能随着农业就业比重的下降而相应扩大,妨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一个结果,中国农业土地分布具有零散、细碎、经营规模小的特点。在劳动力总数减少的

情况下,如果未能根本改变这种土地经营状况,不仅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土地边界和田埂还浪费土地,较小的经营规模,更妨碍生产者对价格激励做出积极的反应,不利于形成专业化和职业化经营。

虽然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但是,真正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的发达农业,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农业本身的自立能力基础上的。

诚然,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仍然需要实行城市支持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但是,着眼于未来,构造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方式基础,已经越来越具有紧迫性。而这个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需以农业人口转移的彻底性为前提条件。

三项最紧迫的任务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对于推进城市化的热度前所未有地高涨。但是,推进城市化的澎湃激情,需要建立在基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对城市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中国城市化的核心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并落户于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因此,推进城市化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首先,中央政府要提出改革目标和实施时间表。即把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基础的城市化率作为指导性规划下发给地方政府,分人群有条件地设定完成改革的截止期。大致来说,在2020年之前分步骤、分人群满足目前1.59亿的落户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消除人户分离的存量问题;同时按照每年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的节奏,可以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五年的时间里,解决户籍问题。即到2030年前,大体上使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率达到70%。其次,明确区分中央和地方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财政责任。中央要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确界定,据此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同时也可以避免不顾国情无限扩大覆盖范围的现象。建议由地方政府为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生活救助项目中补贴部分埋单,而中央政府承担全部各级义务教育责任。这样,也可以同时解决长期存在的义务教育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不均衡问题。

第三,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要求制定改革路线图,按照既定时间表推进改革。对于尚未纳入市民化时间表的农民工及其家庭,地方政府有责任尽快为其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问题的紧迫性,区分先后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大体上,均等化的顺序应依次为:基本社会保险(其中顺序应为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和保障性住房。其中基本社会保险和义务教育的充分覆盖,应该无条件地尽快完成。

第20篇:城市化工作总结

城市化工作总结

“>城市化工作总结2007-02-06 09:45:1

2区城市化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步骤,四大战略措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河滨市区的发展思路,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年,我们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一是为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管综

合执法大队更名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并壮大了执法队伍,添配了执法装备,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得到加强。为规范执法行为,又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逐街逐路,定员定岗定责,严格奖惩兑现,使执法队员的责任心加强,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城市顽疾得到规范和遏制,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二是按照“建养分离,事权分离”的原则,对园林处、环卫处进行了作业方式改革,将环卫道路保洁、园林养护管理任务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运做的模式转变。环卫处对以来老城区以外新增城市道路共计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进行了分段招标。园林处对老城区和产业区起步区段万平方米的绿化管理进行了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提高了道路保洁质量和园林养护管理水平。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

区加大了对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今年,我们主要投资建设了以下工程:一是城市道路建设工程。()路翻新工程。由设计院设计,全长米,宽米,共拆除原涵洞米,工程总投资万元。目前,暗渠翻新工程已完工。路面造面工程春节后马上进行。()路整体改造工程。由城建设计院根据清华大学对路及路两侧整体改造的总体规划进行设计。道路工程全长米,主路宽米,双向八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米,全用花岗岩铺设,两侧路灯采用国内先进的灯光设施,所有管线全部入地,工程总投资万元。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是园林绿化工程。()广场及绿化带工程。广场及南北延伸绿化带总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由园林设计院设计。目前,已完成广场绿化和绿化带建设,广场硬化、铺装及广场、绿地内的景观、管理房基本完工。主体雕塑、草坪灯、喷泉正在

抓紧设计、施工。()南、北工业区绿化工程。区绿化是今年绿化工程的重点。对区的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栽植各类乔灌木万株,绿化面积达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万元。同时,对起步区出现的残树断垄,缺土少苗部分,进行回填、补植常绿树、撒播草种,进一步巩固了绿化效果。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热电厂及供热工程。热电厂由投资建设,总投资元人民币,年发电度,提供万平方米的供暖热源。目前,已完成土建投资万元,其中主厂房投资万元。化水车间、加压泵站、水塔、烟囱、破碎车间和干煤棚主体工程已完工。供热工程由设计院设计,工程项目设计供热能力为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需敷设主管道公里,建设个分配站。目前,主管线已全部敷设完毕,占地亩的首站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二级管线改造基本结束;分配站,已完成个,各分配站锅炉房已经确定,居民室内设施改造正在进行之中。()天然气管网工程。天然气工程是

市政府的重点工程,由市政府统一投资,区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并协调地上附着物补偿及拆迁工作。我区段工程总投资万元,需敷设主管道公里,需挖掘回填土石方万立方米,现已基本完成。四是工业、生活污水管网敷设工程。(工业区一期污水管网和两次穿越工程。将南区的污水经自来水厂和东关两次穿河底送到工商分局门前,沿河绿化带直穿小山和高速至总排污管网,目前,工程已完工。()发展区排污工程。该工程自向北至厂北侧,向东穿高压走廊绿化带,再过路,接入区总排污管,该工程已完工。()河城区段河床污水截流工程。该工程从河到街东端敷设一条长米,直径为—的水泥管,将处长期向内夹河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全部接入主管道送到总排污管网,彻底结束老城区雨污混流、污水排放至河的历史。该工程已经施工完毕。()全长米的南区污水二期工程。该工程经区沿路到河东岸沿河向北至以北段,已开工建设。

三、加快旧城改造及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在给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及便利的出行条件的同时,为彻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年,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村整体改造工程。我们在年将芝阳村整体拆迁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改造。重点建设了万平方米的回迁房,用于安置村回迁户和连城路改造涉及的回迁户户。目前,万平方米回迁房已基本完工。二是吸引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年,我区主要是进行了小区等开发建设,总开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通过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城市住宅档次都有了较大提高,城市居民住宅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四、积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为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

心的作用。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多种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搞好小城镇建设。一是采取以点带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心镇典型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心镇“四个一”活动,主要抓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区四个镇两个办事处共投资万元,硬化路面万平方米;投资元改造自来水,以改善农村农民用水问题;投资万元,建设桥梁座;投资万元,绿化面积万平方米。二是加大园区建设。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今年个工业园区共落实项目个,投资亿元,建成区面积万平方米。三是严肃规划纲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项目的制度。根据我区发展现代化生态河滨城市的战略思想,对办事处镇驻地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调整,按照全区总体规划思路重新进行了规划,并对部分镇、办事处的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

总之,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

努力,我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省市的要求,跟兄弟县市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把我区的城市化工作搞好。

二五年六月一日

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