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高中教案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4 06:03:4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中教案

Teaching plan for the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Teaching Contents:

Unit 2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ions

Teach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seion, students will be better able to use these words and expreions to community with others in the daily life.This will be achieved by: a).students learnt to use words and expreions to do exercises b).students learnt to use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 conversation c).students learnt the method of words formation.

Teaching Aids: PPT, blackboard, and pictures.

Teaching difficulties: (Anticipated difficulties) 1.It might be hard for Ss to remember all the words and expreions.2.Ss might be easily confused by some words or expreions with similar meanings.Such as: as well 与as well as ; take part in 与 join, join in , attend….3.It’s also difficult for them to use these words and expreions in their real lif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 in (2 minutes)

1.Ask Ss to find the word or expreion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 from the warming up.

E.g.To take part in a sports event (compete)

To join in (take part in)

…..

Step2: Learning words and expreions of Warming-up.(17 minutes)

The teacher should take some creative methods to teach the words and expreions.Not only to teach Ss the basic meanings, but also to teach Ss how to use them in concrete context.

Methods: 1.Using pictures to introduce the word then let Ss gue which word or expreion we are going to learn.Take “stand for” as an example:

The teacher presents two pictures on the PPT, one picture is a dragon, and the other is an emperor(皇帝), then let Ss find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two pictures.It’s not difficult for the Ss to know the answer.(“龙代表皇帝.”) So the teacher succefully introduced “stand for” After that, the teacher can give more examples.

2.From the angle of “word formation” to make S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Take “homeland” as an example: Homeland=home + land

n

n

n

The teacher can give more examples like this and let Ss gue the meanings, such as “brainstorm”, “springboard”….By teaching Ss this method, it will be very useful for them to gue the meaning of a new word when they come acro some new words like these while reading.

3.By teach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wo (or more) words or expreions, Ss can know well about them and use properly in concrete context.Take “take part in” as an example: The teacher can teach this expreion aociated with other expreions having similar meaning, like “join in” “attend” And give examples to show how to use them.

Step3 Learning words and expreions of Reading (20 minutes)

Ask Ss to re-reading the text to find out words and expreions which they tend to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n the teacher giv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Step4 Exercises (4 minutes) Exercise1: Find the word or expreion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 on the ppt.E.g.: to allow to enter (a course or sports competition) (admit) ….Exercise2:.Choose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mean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word in italics.(On Page 12) …

Exercise3: Complete the paage with the words below in their proper forms.(On Page 12)

Step5 Homework (2 minutes) Choose 5 to 8 words or expreions that we have learnt today to create a short paragraph.Ps: 1.you can write it according to the exercise3 on Page12.

2.about 100 words.

The layout of the blackboard 1.in ancient times 2.stand for 3.take part in/ join in / attend 4.compete/ competitors/ competition/ competitive 5.silver medal/ copper(bronze) medal 6.homeland= home+land

Sungla/brainstorm/springboard

推荐第2篇:教案高中

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 》 教案

教学目的: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感受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全词。

3.品味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领读,依托重点词语进行想象。诵读,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重点:诗词的鉴赏与评价。

教学难点:背诵诗词,掌握生字词与注释意义。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 雪》,那么今天再学一首展示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的词作-《沁园春 长沙》。

二、简介

1.“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可以提问)。长沙

是毛泽东早期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2.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三、板书设计

1.“独立寒秋„„橘子洲头”(立)人物、时令、地点;独立寒秋图。 2.“看万山红遍„„万里霜天竟自由”(看)(问)湘江秋景图。(远近仰 俯)

3.“怅寥廓„„谁主沉浮”(忆)峥嵘岁月图。

4.“携来百侣曾游„„浪遏飞舟”(回答)中流击水图图。

四、诵读鉴赏:

(一)整体感知,熟悉文章

(1)注意字词:舸,寥廓,峥嵘,稠,挥斥方遒,遏。 (2)齐读,注意思考、想象。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游泳,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

(二)研读词文

一、品赏上阕

1.在上阕中,哪个字启发了你的联想,启发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立”立:站立、挺立、肃立,作者将这一形象放诗首,卓尔

不群的个性以及勇于承担革命重任的气度与豪情。 2.阅读“看”字所领起的诗句,谈谈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你

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1)概貌:“万山”:山势之绵延;“层林”:树木之深茂;

“漫江”:河水之充盈;“百舸”:船只众多;“长空”:秋空之开阔;“浅底”:江水之明澈。 (2)色彩:“红遍”、“尽染”、“碧透”,表现秋的绚丽浓重。 (3)力量:“争”、“击”、“翔”,写出秋的强健自由。 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秋,是哪个字?秋天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竟”字概括了秋貌,更显出了秋神,强健有力、生机勃勃。 面对如此的秋景,作者导向自己尚未完成的革命任务,不禁感慨万千,面对苍茫广阔的大地,发出了“谁主沉浮”之问,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阕。

二、品赏下阕

1.下阕由“忆”字领出,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在峥嵘的岁月中“百侣”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正”、“方”、“极”,写出了年华之美,“茂”、“遒”,写出了才情 之美

2.在最后三句中,你认为那些词最富联想,它让你想到什么? 明确:击”、“遏”,是两个充满力度的词语,一股强劲的力量铺面

而来,不仅 来自身体,而且来自精神。

教学总结: 上阕描绘了湘江秋景,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通过概括想象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回答了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

教学反思:1.切实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其兴趣。

2.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切实的抓手,掌握正确的方法,创造性学习。3.让学生走进诗歌艺术殿堂,影响他们一生。

作 业:

1、背诵课文

2、掌握生字词,试和《雪》比较异同。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1.感知诗意美、音乐美、绘画美。

2.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会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3.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当堂背诵。

教学重点:会鉴赏新诗,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表达。 教学难点:掌握诗的欣赏方法,会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联想欣赏法。

教学设想:以诵读为主,集音乐、画面、朗诵等为一体,进行授课。 课 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至北平,乘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所作。

三、正音、正字

畔 青荇 漫溯 笙箫 斑斓

四、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现实(1)--云彩—离愁

金柳

幻想(2--5)水草

清潭—恋恋不舍 星辉

现实 (6-7)由幻想

到现实—离情 呼应开头

五、整体鉴赏: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而此首确是“西天的云彩”,告别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六、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离别的情感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2.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

(1)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 作用: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

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诗歌的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

2.对比古人写的离别诗句,鉴赏《再别康桥》的独特意境。(1)学生讨论:你会为离别创设怎样的情境? (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各抒己见)

(2)列举古人写的离别诗句,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形式上有三美:绘画、音乐、建筑美。

1.绘画美:选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表达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七节,,多幅画面如:“西天云彩招手作别图”、“河畔金柳康河摇曳图”、“康河水草招摇图”等,动作很强的词语有:“招手、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每一幅画负有流动性,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音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七节,每节2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从排列字数上看,整齐划一,给人美感。 教学总结:本课从诗歌的意象、形式入手鉴赏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1.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诗歌。

2.让学生领悟诗歌魅力,会鉴赏。3.让学生在理解前提下,思考并背诵。

作 业: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沙扬娜拉》比较,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500字)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小狗包弟》教案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讨法与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介绍:了解作者及*背景 整体把握:朗读,品味;结构,文眼

具体探讨: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感悟作者情感

一、导入

小调查:爱狗的同学有多少?你喜欢狗的什么特点? ――狗,聪明、可爱,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著名作家巴金也养了一条狗,并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1、走进作者(出示幻灯片)

◇“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2、走进特殊时代 (出示幻灯片)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

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

*中,小狗包弟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小狗包弟》。

三、整体把握

(一)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边听边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标好段落数;给陌生字注音;标出关键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二)检查字词:熟悉字词,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jiū) 头破血流(xuè) 满身是血(xiě) 血迹(xuè)

脚爪(zhuǎ) 作揖(yī) 租赁(lìn) 倘使(tǎng) 胆战心惊

篱笆缝里(fèng) 解剖(pōu) 堕入(duò) 绿草如茵(yīn) ――血: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心血、呕心沥血、血泪史、狗血喷头”;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鸡血,血晕,血块子”。 ――爪:手爪、鹰爪、爪牙,读zhǎo;余指禽兽的脚或像爪的东西,读zhuǎ ――缝:名物义,第四声;动作义,第二声。

(三)简要复述本文说了几条狗的故事,哪条狗的故事是主体故事? ――两条狗:

1、*中把艺术家当朋友的狗;

2、作者的小狗包弟。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四)理清全文结构,标出“文眼”:

? 序幕:引出包弟(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眼前) ? 开端:介绍包弟(2)--------------包弟来历

? 发展:友爱包弟 (3-5)---------七年相处

回忆 ? 结局:送别包弟 (6-10)---------一朝离别

? 尾声:想念包弟(11-13)--------真心忏悔

(眼前) 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具体探讨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探 究:

1、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2、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一)阅读“ 序幕 ”部分(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狗的忠心与人的冷漠、残忍,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①作为引子,引出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二)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思考: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2、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1、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亲密接触――――欢快 被追杀,不知如何安排――――忧虑 被送走时――――――――――轻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责――――――歉意

2、①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②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③用意是什么?

? 怕生识趣(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 客厅作揖(作几个揖,计糖果吃,引客人发笑)

正面描写 ? 守候亲热(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亲热的样子) ?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侧面描写 ? 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包弟特点:

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 描写包弟聪明可爱的特点,用意是什么?

――包弟越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让它离开;作者一家与它情感深厚,对它的离开也就越悲痛;

--也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这是为什么?

--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 (“四旧”嫌疑);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这种人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

--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种人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5、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前:

(7)胆战心惊,害怕 (8)暗暗地流泪 (9)睡不好觉

--(个读找出,并解说)*中,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带来的“抄家”和苦难让他害怕;可怕的劫难与可爱的包弟让他感到自己的无助与抉择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泪。 后:

齐读第10自然段,请一个同学找出作家的内心变化的三个词,并解说: ――“轻松 ——沉重—— 自责” ――轻松: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沉重:

他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责:(读一读表现“自责”的句子)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请理解巴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一辈子的熬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具体探讨: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感悟作者精神。

总结课文:本文的思想价值;写作启示。 拓展人文:联系作品,关注社会,认识自我。

四、具体探讨

(三)阅读“尾声”部分(11-13):真心忏悔。思考: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11-12)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11-12) --①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作者的心时时刻刻“在油锅里熬煎”(想念、熬煎);

――②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随想录》一书。

――③“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哀草”“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哀草:*之后思想道德理想的荒芜,人们的迷惘,精神的苍白。 --砖墙: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

--可见反省、忏悔,重建精神家园,何等的急迫,任重而道远。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1)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2)作者忏悔的思想意义:

――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而是深深的自责、自省、歉疚和忏悔。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在此我们感受到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引起了人们对于“*”思索。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巴金: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印证:(个读)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巴金

五、总结课文

学完全文后,思考: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①认识一个畸形时代的情况:连狗都难以幸免;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十年浩劫”的含义; ②感受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③明白作者呼唤人性的时代意义: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顺势总结文章主题:(出示幻灯片) ――揭露*的罪恶;

――表现作家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呼唤:

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①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②朴素情真:语言朴素,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③巧用对照:

(1)狗与人的对照:(序幕)

――狗:忠诚,可爱,有人情味;人:冷漠、残忍,背弃。 (2)两条狗的故事的对照:

故事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对照

写狗的忠诚 写人的背弃

重在写现象惨烈 重在写内心悲哀 --①从内容上深化主题: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反映那个时代人和人的关系竟不如狗对人的信任,表达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②从效果上深化主题: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烈惨,是一种悲壮惨烈的“肉体残害”;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熬煎”。最深的痛,是心痛!这更衬出了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承担责任的精神态度。

(3)前后情感的对照。(略) 小结:

――巧妙对照:说明了作家自责和忏悔的必然性,深化了主题。

六、拓展人文

1、关注社会:

请看图,就“勃兰特的下跪”与“小泉拜鬼”说说你的看法。 附: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我们是一头野狼,挨了十几拳,死于两颗枪弹,那十几拳就是中国,那两颗枪弹,讲的就是美国,这句话全日本都在讲。 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杖,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

2、认识自我: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说说自己的“忏悔”,向曾经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真诚的表示歉意。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向巴金致敬: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七、课外作业:

1、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的伤害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表示歉意。

2、选读《随想录》篇章,并做读书笔记。

孤帆远影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尊敬的的各位老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八课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 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 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二、

课程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板书设计:

(特写) 一 傍晚降旗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 交接仪式 三 子夜告别 感悟→情感 四 零点40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文题与体裁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二、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瞩 凝 督 荆 舰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

三、分析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主席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 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这篇特写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

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6、在改写过程中你是否发现本文时间的表述非常精确,但表述形式不一致,为什么?

7、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特写,说说其含义。本文选取了四个场景,详细的写出了香港回归的情形。语言极富特色。

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1、

2、3题。

推荐第3篇:高中教案

高中

Leon 48

Step 1 Revision

1 Check the homework.

2 Revise SB page 47, Part 3 and Wb Leon 47, Ex.3.

Step 2 Listening

SB page 48, Part 1.Listening Caette Leon 48.Wb Leon 48, Ex.1.Read through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workbook and 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what they have to do.Play the tape through once and allow the Ss a few moments to write their answers on the form.Let them check their answers with their partners.Play the tape again, pausing after important information.Allow a few more moments for discuio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

Listening text

Mrs King is buying some air tickets to New York in America.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form on page 48 of your workbook.

MAN: Good afternoon!

MRS KING: Good afternoon.

MAN: Can I help you, Madam?

MRS KING: Yes, please.I\'d like four tickets to New York.

MAN: Certainly.When would you like to fly?

MRS KING: On the 23rd of next month.

MAN: 23rd February? Let me see.Um, I\'m sorry, we don\'t have any planes on that day to New York.What about the 22nd?

MRS KING: The 22nd of February? Yes, that\'s OK.What\'s the flight number?

MAN: Flight number? It\'s CA somethinger, that\'s a quarter past onein theafternoon, isn\'t it?

MAN: That\'s right.

MRS KING: Does it stop anywhere?

MAN: Yes, it stops in Tokyo.

MRS KING: What time does it arrive in Tokyo?

MAN: It arrives in Tokyo at 18:00.You have towait there for about one hour.Then it leaves Tokyo at 19:00, and gets to New York at 07:00.

MRS KING: 07:00.I see.OK.

MAN: How many seats do you want?

MRS KING: I would like four seats, please.

MAN: Certainly.I\'ll get them right away.

The answers are: Flight No.CA 349, Date: 22nd

February, Leave Beijing: 13:15, Arrive in Tokyo at 18:00, Leave: 19:00, Arrive in New York at 07:00.

Step 3 Speechwork

Wb Leon 48, Ex.2.Speech Caette

Leon 48.Play the tape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repeat.Isolate and practise any troublesome sounds.Get the Ss to practise individually, in pairs, groups, rows and as a whole cla.

Step 4 Practice

SB page 48, Part 2.Do the first two blanks with the whole cla (narrow, seat) then let the Ss work alone or in pairs.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practise the dialogue in groups of three.Get some groups to act it out.Remind them to look at the other people as they speak, not at their books.

The answers are: narrow, seat, sit, furthest, quickly, won\'t, beside, course, better, moment.

Step 5 Checkpoint 12

Change the Grammar part into an exercise like this.Write down What time does it leave? When do we arrive? Where is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etc.on the Bb.Get Student A to ask one of the questions to B.B should say Sorry I don\'t know.Then B asks C Do you know /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ime it leaves? C gives an answer.Discu any problems that arise (See SB page 134)。 Practise the “useful expreions” and make sure the Ss understand their meaning and when to use them.

Step 6 Test

Wb Ex.3.The answers are: 1 where, 2 what,3 who, 4 which, 5 when, 6 how, 7 what, 8 where, 9 what, 10 why.

Homework

Revise the language items in this unit and Checkpoint 12

推荐第4篇:高中音乐课教案

>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扫盲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

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

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推荐第5篇:高中作文课教案

高中作文课教案(简案)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顺畅地成文。

2、掌握几种常用的作文开头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五种开头的技巧及训练。(重点)

2、“题记”的作用及拟写训练。(难点)

三、教学设想:

1、重视训练,精讲精练。

2、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作文,有的同学便会柳眉紧蹙,杏眼无光,叹息道:“老师啊,一到作文,我眼前尽是山重水复的困惑和烦闷,全没柳暗花明的豁然与惊喜。”有的同学会说:“作文呀。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同学会叹息:“作文也,你让我爱来你让我恼,爱你无选择,恼你没商量。”还有同学发出感慨:“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让我闻听凋朱颜——”

同学们,难道作文果真那么可怕吗?难道我们真的让作文给吓倒了吗?老师再一次告诉大家,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同学们,请和我一起大声说一句:“作文不可怕!”信心有了,可作文还得一步一步地写。同学们写作文时最感到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呢?恐怕是如何开头吧。

(二)、作文开头的技巧

一)下面是古人一些有关文章开头结尾的独到见解——

a、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唐代诗人白居易)

b、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代学者谢榛)c、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清代文学家李渔)

元代文人乔梦符把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分别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开头要点睛明目,要干净利索,要美丽奇秀。

二)怎么才能写好开头呢?下面我介绍六种方法。

1.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

3.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

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

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三)那该如何写好结尾呢?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和《藤野先生》的结尾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

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背影》,开头写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写道:“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又如《白杨礼赞》开头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写“„„我要高声赞美白树。”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不由得想起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花市》的结尾写道:“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题记的作用和写题记的注意事项

(1)、题记的作用。题记是写在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题记写的精彩,常常能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题记的作用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五个作用:

A、创设情境,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B、阐释题意,展示主要内容。

C、交代写作目的,揭示文章主旨。D、引出正文,昭示全文的走向。

E、张扬个性,展示才华。

(2)、拟写题记的注意事项。A、题记“五要”:一要简洁精练,二要蕴涵哲理,三要饱蘸情感,四要优美精彩,五要切合文章(最重要)。

B、既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自己拟写。

C、结合题记的目的,来选择拟写方法有点题式、映衬式、注释式、悬念式、交代式五种常见

D、题记的格式是开头空两格,题记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上“——题记”。

(三)开头写作训练

练习

一、给作文《给感情一把尺》(2003年全国卷)拟一个开头。

练习

二、给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2004年全国卷Ⅲ)拟一个开

头。

练习

三、给作文《拒绝空白》(2006年福建卷)拟一个开头。

练习

四、给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2003年全国卷)拟一个开头。

练习

五、分别给下面两篇文章各拟一个提记。

1、题目:天籁(原文略)

2、题目:风雨中,请侧耳倾听(原文略)

(四)教学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通过作文的开头的教学,知道了作文开头的重要性,掌握了七种开头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重视。

推荐第6篇:高中心理学教案

“诚信”主题班会

教学目的:1.让同学了解诚信。

2.使同学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实施步骤:

一、由班长朗诵一段话,引入班会课主题。

诚实,即忠诚老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因为《中学生日产行为规范》中特别规定:中学生应该守信,答应别人做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我们今天的班会课主题:\"诚实守信\"。

二、主持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已成历史必然,而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又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没有诚信,信息化无从谈起。

那什么是诚信?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及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三、由同学xx为大家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诚信的小故事,如“曾参杀猪”示诚信 。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家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们讲了许多诚信的小故事。诚实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可靠。诚挚,严谨的的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蕴在其中。

主持人: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生产生活的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四、互动环节:

诚信,对于人类,或者,说得具体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准则。诚信之于生命,正如同珍珠之于贝壳,那么晶莹剔透而凝重;如月亮之于夜幕,那么明亮皎洁;如山雀之于森林,那么生机盎然。这凝重,这皎洁和这盎然的生机,一直被诚信的美德所带领着、引导着、感动着。

不能忘记《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男孩。那天真的话语和发自内心的真言,曾一度令我惊诧而感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被外在因素所左右,还不如一个小孩子那般诚实如一。

是啊,诚信的力量塑造了多少优秀的自我,它已不仅仅是一种为人的准则,它更是一种勇气,一种责任,砥砺着精彩的生命。

曾经有个反越战时杀了警察的激进分子,逃亡了23年,成为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并拥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后,居然投案自首。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令记者震动的话:“曾经,我逃避自己,面对的是生活;今天,我回到自己,面对的是生命。”是啊,一个人可以因为逃避,因为隐瞒,因为虚伪,而有许多种不同的生活,而真真实实的生命只有一个!而只有诚信的力量才能让你的生命永远绽放出最真实、最淳朴、最灿烂的光芒。

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

推荐第7篇:高中美术教案

一、选择题

1—5 DBBDA 6—10 DDBBC 11—15 CCCCC 16—20 DACDD 21—25 DCDBC

二、填空题

1.(1) 重庆市(2) 西藏自治区(3) 内蒙古自治区(4) 黑龙江(5) 渤海(6) 东海(7) 台湾岛(8) 俄罗斯(9) 哈萨克斯坦(10) 印度

2.(1) 四川省(2) 四川(3) 秦岭(4) ③(5) 南北支流(6) 交通干线(7) 南北辐射(8) 上海(9) 前店后厂(10)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11) 毗邻港澳(12) 很多地方是侨乡(13) 林业

3.(1) 山东(2) 太原(3) 太行(4) 陇海(5) 辽中南(6) 钢铁(7) 资源丰富(8) 交通便利(9) 沿海分布

4.(1) 渤海(2) 蒙古(3) 黄河(4) 秦岭(5) ①(6) ③(7) 青海(8) 航空

推荐第8篇:高中作文教案

审思想理

审题 思考 联想

题目所含之理

一、认真仔细的分析题目中每个词语的含义

无论是命题还是半命题作文,无论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其题目都必须仔细揣摩,对它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直到审出其中之理,这样审题才算审到位 例(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逐字分析>“我”,第一人称,可以是真实的“我”,虚化的“我”,可以是小“我“,大“我” 大“我”,国家民族,如何在经历内忧外患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因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深厚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屹立千年而不倒

“有”表明是既成事实,确实拥有。不是想有、希望有,也不是曾经有、有时有,而是你已经具备了,重点是你有,这双隐形的翅膀是怎样支持你飞翔。所以大家写作的时候应该抓住这个重点来写。同样几年前的高考作文题“坚毅——我追求的品质”,这种文章重点应该是写什么?追求的过程 “一双”,不是多双,这不是废话。在实际考试的作文中,很多考生不顾这个定语的限制,用并列的方式行文。比如说:自信是我的隐形的翅膀,它让我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离线是我的隐形的翅膀,它让我在前进途中不畏惧;坚韧是我的隐形的翅膀,它让我在坎坷面前不放弃。大家谈谈看,这样写能符合出题人的意思表示吗?偏离题目的限制

“隐形”是抽象的,看不到的,而又是确实是起到了支撑飞翔这样的一种作用。比如说生活里一种向善的心愿、追求;个人的爱好或者习惯,比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功夫等等。飞翔的助推,帮助你实现更高的飞跃。比如有人这样写,“欣赏”是我的隐形的翅膀,它让我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从中感受到真善美。这是很好的构思。 “翅膀”就不必多说了,因为它是帮助飞翔的器官,或者帮助飞行的条件。 9个字却有那么多的内容和限制,有一步稍微有点偏差那么就有可能全盘皆输。

优秀范文一篇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便是中华文化赋予我的独特气质;五千年文化深厚的滋养,塑造了我的勇气与信心,托起我向更高远的蓝天飞翔。

我的“中国气质”带给我希望,带给我勇气。每当读书疲倦时,我会凝望墙上的那幅书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像是注入了能量一般,我重拾信心,坚韧向前;每当遇到挫折时,我会想起铭刻心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属于中国文人独有的乐观豁达,勉励我淡看成败,笑谈人生。就算是想到横亘于前的死亡,我也不会恐惧,因为我信奉墨子的那句“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思焉,不仁者伏焉”。死亡,让好人休息,让恶人被埋葬,怀揣着这份坦然,我便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这份古典文化赋予我的独特气质,便是那一双轻灵的翅膀;它舞动于我的背后,告诫我不畏险阻,坦然前行。有了这双翅膀,我便卸下了迷茫与恐惧,我便卸下了无知与虚妄,有了这双翅膀,我便能穿过风雨,直抵云端。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独有的气质更能带我飞向未来,放眼世界。那是东方文化塑造出的温和又不失坚韧的性格,成为我隐形的翅膀。“温良恭俭让”五个字铭刻心间,我便有了西方孩子不具备的谦逊与儒雅。我虽不像西方人那样心直口快,但更不会那样急功近利。在团队活动中,我一定是协调矛盾,提出“互惠”方案的那一个,在科学观察中,我一定是最细致的那一个;我虽“讷于言”,却是“敏于行”,当我走向世界,定会释放出专属中华儿女的那一抹光亮,定会展现中华文化赋予我的才华。我的中国气质,是“格物致知”的良好科学素养和“仁”的深厚人文关怀,这双隐形的翅膀,必将带我实现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以及造福人类、造福地球的愿望。这双隐形的翅膀,伴我行走人生,给予我成功的资本,将托我飞向梦想。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独特的“中国气质”,它虽无色无形,却早已藏匿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藏匿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我坚信,这双隐形的翅膀必能带我飞向风雨、飞向那一抹鲜艳的彩虹,飞向高远的天空。我也希望,我们的民族能扇动这双隐形的翅膀,翱翔于世界之巅。

点评:将“中国气质”视为“隐形的翅膀”,如此“大气”之文并不多见。之所以将其奉为考场佳作。理由很多:

其一,所选角度大而不空。“中国气质”虽大,但作者将其化为“锲而不舍”“乐观豁达”等种种优良品格,于寻常生活而言均触手可及、具体可感,故令人不觉空洞,反增信念。

其二,论述层次分明且有机。“给我希望,带给我勇气”是眼下,“带我飞向未来,放眼世界”是日后。此间,有对现实生活的审视,亦有对人生走向的预见。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挚的爱国情怀,为本文涂就底色。

其三,文字表达流畅得体。本文四段,“总—分—总”的架构匀称严谨;语言晓畅、昂扬,有力度。

本文表现出的思想境界,令人欣赏;本文展现出的写作能力,值得称赞。

推荐第9篇:高中数学课教案

高中数学课教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数学教研组戴兰芬

教学目的:能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解思路,熟记公式,掌握公式特征,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

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联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形象思维与类比思维。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获得公式推导的思路及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二、新课内容

1、实际引例:钟一点响一下,二点响二下,„„问钟一昼夜在整点时共响几下?

2、等差数列{an}中,Sn=a1+a2+a3+„„+an=? 得到Sn(a1an)nan(n1)d n122

练习:求1+2+3+„„+n=

1+3+5+„„+(2n-1)=

例1: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

① 如果a1=50 ,a8=15,求S8

② 让学生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使得S8也能求出

例2:等差数列 an的通项公式为an

1. 求a5

2. 求3n1 a6a7a8a9a10的值 a5a7a9......a21的值

课后思考题:等差数列 an,d1a1a3a5a9960,求S100

2

三、小结:①公式的推导的方法及记忆

②公式运用时的注意点

教案说明: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获得推导公式的思路。鉴于此我没有直接用书上的高斯的引例,而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引例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求2*(1+2+3+„+12),当然最快的方法是反序相加,上课时可比较各种解法,肯定得出该解法的学生,突出等差数列的反序相加的思想方法,借此突破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屏障,来得到等差数列求前n项和公式。

例1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选取。本小题两个公式均可用,然而选取第一个公式更为简洁、方便。

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因此我设计的第二小题是一个开放题,旨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例2则必须先明确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之后再运用公式,旨在强调公式运用的前提。存在这样一种问题,学生对老师讲过的结论直接套用,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搞懂。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本课的概念,因此这里有必要作一个强调。

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作为教师应该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已讲过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那么,在使用这些结论时才不会盲目。

对数列性质的认识,将贯穿于数列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第二小题的难点在于对新数列性质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愉悦的、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教后感:

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灵活地驾驭教材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的。当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于教材的要求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简化和变通。教学时,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删去或从略处理过去已学过的旧知识或学生已经认识和了解的内容,尽量地突出最主要、最本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如果教材中有些素材不充分,不利于学生形成概念,教师则应及时补充新内容。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实际上课时,发现引例提出后,学生很少能想到反序相加这一思想方法,而更多想到的是首末相加。因此我引导学生辨明首末相加须对数列项数进行分类讨论,而首末相加则可免去对项数的讨论,更加快捷。如此一来,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便不言自明了。

至于开放题,学生思路开阔,思维也很活跃。现行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因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往往过多地着眼于训练的梯度和密度,把一块知识分拆得很细,一点一点“喂”给学生,前进的步子很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是会“模仿”的多,能“创造”的少。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从中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我发现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下标和性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时间关系,对例2 的变式(2)还未来得及展开。看来在以后的课程中须对数列性质的认识,如首项、公差、项数等作进一步的强化。

推荐第10篇:高中美术教案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第一部分 传神写照——人物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 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重点和难点: 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 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

二、鉴赏过程

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 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红衣引班的官员之后,神 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从西汉昭帝刘弗陵到隋炀帝杨广13位的帝王德形象。图卷以每一位 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 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它以连环图画形式表现了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以展现夜宴活 动的丰富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画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反复出现于五个情节之中,合共46人。图中成功地表现了韩熙载的形象,不但画出了他的外形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 的特殊心理状态。韩熙载是南唐政权中比较有政治见识的,但由于他来自北方,言行又不守名检,受到朝廷的猜忌和权臣的 排挤,不得不借放纵行径以示消沉,以图自保。画中韩熙载有志不得伸,抑郁苦闷的情绪由于夜宴欢乐气氛的反衬而得到深 化与加强。画中的其余人物则主要是围绕五个不同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 态和统一的环境气氛。其中以起首的“听乐”和第四段“清吹”表现得最好。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鉴赏其它样式的人物画作品: 行乐图——清·禹之鼎《幽篁坐啸图》 标准像——明清肖像画(让学生体验不同样式人物画作品的各自特点) 。

1、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⑴在这节课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对人物画的认识提出: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画?它们属于人物画的哪种画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等。古代人物画的作用是什么?⑵设置障碍点:提问如何欣赏古代人物画?

2、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学生了解一些古代人物画像,它们大多是标准画,,障碍点是不知如何区分工笔画和写意画,古代人物画是如何传神的?

3、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

①找一些古代人物画让学生欣赏,并区分人物画的类别。

②要让学生理解人物画传神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阅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关于画郭子仪女婿的画像的故事,理解传神的重要性。

③学生面对面进行写生,体会人物画要达到传神是很难得。

④欣赏课本中的名画以及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理解本课。

三、拓展练习选择不同的画比较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四、板书设计

第六课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一、传神写照

二、图例赏析:

1、《历代帝王图》

2、《韩熙载夜宴图》

3、《清明上河图》

第11篇:高中体育教案

高三理论课教案---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

高中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短跑技术

高 中 体 育 与 健 康 室 内 课 教 案课 题 田径 —— 短跑技术 水平五 教学 目标

1、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能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展示自我,增强自信。

2、从较专业的角度认识短跑运动,能运用所学的生理学知识与物理学知识分析短跑技术。

3、了解短跑比赛规则,提高欣赏高水平短跑比赛的水平。

4、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排球规则》

体育理论课教案《排球规则》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让一部份学生能参与排球比赛。

三、让大多数学生看懂一场排球比赛。德育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则对于一场比赛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排球比赛规则对动作技术的要求。教学难点:排球比赛规则对动作技术的要求中的进攻性击球、手过网等的判断。教学时数:一课时授......

新高中体育课教案

教学内容 1.技巧:鱼跃前滚翻 1. 基本体操负重搬运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 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和负重搬运动作,发展滚翻、负重搬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初步养成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组织形式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次数 阶段目标 ......

高三体育教案

高三体育教案高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单元:体育基础知识 授课节数:2 起讫时间:质量指标:基本掌握 要求: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了解青春期少女注意事项,为提高人生质量做准备。重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青春期少女注意事项。基本知识点: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月经期间应注意什么;怎样......

高中体育课教案 技巧:鱼跃前滚翻

教学内容 1.技巧:鱼跃前滚翻 1. 基本体操负重搬运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 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和负重搬运动作,发展滚翻、负重搬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初步养成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部分 教学内容 时间 组织形式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次数 阶段目标 ......

体育教师教学评比参赛教案

1. 初步学习软排球原地正面双手垫球,培养学生对软排球运动的兴趣。 2. 初步掌握双人瑜珈直角功、蹲功动作,复习已学动作,巩固提高动作质量,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表现自我及相互协作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练能力。 选项教材:1。软式排球(5—2) 2。瑜珈健身操(6—4) 1.击球点和触球部位 2......

高三体育教案

高三体育教案高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单元:体育基础知识 授课节数:2 起讫时间:2004 /8/30~9/3质量指标:基本掌握 要求: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了解青春期少女注意事项,为提高人生质量做准备。重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青春期少女注意事项。基本知识点: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运动损伤......

体育课教案 太极拳

教学内容 1.复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和初级刀术 2.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及预备动作 场地器材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初级三路长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预备式。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 篮

球场1个、刀40把重点 初级三路长拳的虚步亮掌的教学 课 时难点 初级三路长拳的连贯性和正确的身体姿态 2学时部分 课 的 内 容 份量 课......

高三《体育与健康》教案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学校场馆的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与安全意识。 2 让学生了解分项上课的结构,确定自己的选项。 场地器材 教室学习内 容

一、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常规

二、介绍选项教学,进行选项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高一级第二学期排球选修教案

排球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有60-80%的学生掌握上手发大力球的动作。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比赛规则;2培养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教学重点:发、扣球技术要素。教学难点:全身协调、排球意识。教学要求:增强上肢力量,培养学生球感和场上应变能力。教学安排:1.本单元共占18节课......

高二体育课教案 60m重复跑

教学内容

1、60m重复跑

2、蹲踞式起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说出摆臂与加大步幅、加快步频的关系。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动作协调、放松,身体前倾适宜,步幅适宜、步频快。能熟练地进行蹲踞式起跑。

3、情感目标:学生能乐意、自觉地进行跑的练习。......

高二年级全年体育与健康教案

教材内容:理论课教学目标:

1、介绍课时安排及考核要求。

2、学生明确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3、明确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树立自觉的练习习惯。课的安排: 17周半,35学时。高中体育成绩的考核方法:学习态度:遵守常规、出勤、学习态度、表现学习过程:学习表现、掌握技术的情况、进步度评价方法:教师评价、自评、互评评价等级:优秀、良好......

职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全册)

1、队列队形练习

2、身体素质练习运动参与 通过教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运动技能 掌握队列技术动作,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身体健康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的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责......

职高《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 12次课

头手倒立向前滚翻成蹲立(男) 肩肘倒立向前滚动成蹲立(女) 难点:控制身体重心、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 重点:动作自然协调、稳定性强,滚动圆滑。知识目标:学生知道做头手倒立和肩肘倒立时控制身体重心平衡的方法。能力目标:学生能基本独立完成头手倒立和肩肘倒立,并难维持3秒钟,在帮助下完成向前滚翻成蹲立动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相互学习帮助的......

高中体育教案 支撑跳跃(横箱)

教材

1、支撑跳跃(横箱)

2、素质练习重点 单跳双落,支撑提臀。 难点 重心前移,落地半蹲稳。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有节奏的助跑,跳上成分腿屈体立撑——挺身跳下。技能目标: 学生能做出跳上横箱成分腿屈体立撑——挺身跳下的动作。情感目标:学生能注意听讲解和认真观察示范,并能按教师规定的方法练习。 ......

高中体育教案 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考核)

一、支撑跳跃: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考核)

一、初步掌握斜向助跑直角腾越的动作方法,通过考核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

二、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

高中体育公开课教案 青春健美操教学设计及教案

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旨在落实并推行体育新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为目的。本课采用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思维与练习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健美操自编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给出思维和参与结合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

高中体育公开课教案 耐久跑(弯道技术)

一、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

二、教材分析田径是高中体育课的必修项目,耐久跑是田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正确的弯道姿势是提高耐久跑速度的关键。它不但能......

高中体育课说课稿 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跑中的耐久跑

高中优秀体育课说课稿

一、课的内容: 省编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课确定,反弹传接球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二、教材分析: 篮球反弹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接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接球时影响个体间联系的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接球......

高中体育课件 篮球—突破分球

教材 1.篮球:突分配合 2.素质练习教学目标 1.学生懂得篮球战术基础配合中突分配合的重要作用及具体做法。 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7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突分配合的战术及跑动路线,方向。 3.学生知道接传球突破的动作要领并有30%左右的学生能较熟练,做到蹬跨有力,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 ......

高中音乐教案 《阿里郎》(2课时)

《阿里郎》(2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鲜民歌的特点。

(二)过程、方法目标:聆听并能够对不同发声方法进行实用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感受朝鲜民族音乐风格特点。教学方法:引导,比较。 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能从欣赏与体验中感受到朝......

高中体育课件 民间舞蹈

高中体育课件 民间舞蹈......

高中体育教案 篮球(1)原地双手低手传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教材

一、篮球 (1)原地双手低手传球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二、素质练习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和记住双手低手传接球的特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姿势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方法技能目标: 学生能用双手抵手传球,并能接住球,投篮时能做到持球动作准确。情感目标:学生在传接球和投篮练习时,动作认真。 ......

高中体育教案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变方向运球)

教材

一、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变方向运球)

二、游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单手肩上投篮和变方向运球的要点。技能目标: 学生投篮时能做出蹬地、伸臂、屈腕、拔指的动作,在跑动中能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情感目标:学生要求活动的心理得到满足。 ......

高中体育教案

一、中学生广播操

二、素质练习

教材

一、中学生广播操

二、素质练习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熟记并说出各节操的名称。技能目标: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求,跟上节奏练习。情感目标:学生能自我评价,认真听讲、看示范,积极模仿、积极练习......

高中体育教案

1、障碍跑

2、接力游戏

教材

1、障碍跑;

2、接力游戏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跨跃垂直和一定宽度的障碍物跑的基本方法。技能目标:学生能在跳动中用“踏上式”越过低高度的垂直障碍物,用“跨步式”跨过一定高度的水平障碍。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顽强的意志品质。 ......

高中体育教案

一、中学生广播操 [复习]

二、素质练习

教材

一、中学生广播操 [复习]

二、素质练习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熟记并说出各节操的名称。技能目标: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求,跟上节奏练习。情感目标:学生能自我评价,认真听讲、看示范,积极模仿、积极练习......

高中体育教案

一、广播操[复习全套]

二、素质练习[跳绳]

教材

一、广播操[复习全套]

二、素质练习[跳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熟记各节操名并和动作联系起来。技能目标: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求,跟上音乐练习。情感目标:学生能自我评价,认真听讲、看示范,积极模仿、积极练习。 ......

高中体育教案

一、600~800米的跑走交替

二、游戏与韵律舞蹈《友谊花开万里香》

教材

一、600~800米的跑走交替

二、游戏与韵律舞蹈《友谊花开万里香》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正确的跑步姿势。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跑姿,提高长跑成绩和学生的协调性。情感目标:学生能自我评价,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

首页 | 教案 | 说课 | 课件 | 试题 | 班会 | 活动 | 总结 | 反思 | 演讲 | 论文 | 写作 | 剧本 | 评语 | 安全 | 德育 | 游戏 | 资格考试

幼儿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升初 | 中考 | 高考 | 竞赛 | 计划 | 评课 | 制作 | 心理 | 活动 | 串词 |

当前位置: 吾爱教育 >>教学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高中体育教案

一、投掷

二、篮球

教材

一、投掷

二、篮球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和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撑握双手胸前持球、站立姿势及传球的技术要球。情感目标:学生能自我评价,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

高中体育教案

一、篮球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游戏[拦截“飞毛腿”]

教材

一、篮球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游戏[拦截“飞毛腿”]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记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点和学习方法。技能目标:学生能体验并能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并使球传的远、传得准。情感目标:学生愉快伯接受教师的指导,自觉主动的学练,快乐的与同伴配合。 ......

高中体育教案

一、蹲撑,前滚翻成蹲立

二、免子舞

教材

一、蹲撑,前滚翻成蹲立

二、免子舞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前滚的动作要领,并了解免子舞的练习方法。技能目标:学生能初步掌握前滚翻动作,能做到滚翻圆滑成直线。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竟争意识,增强乐感,提高审美观念。 ......

高中体育教案 跑走交替1000-1500米

教材

1、跑走交替1000-1500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途中跑时正确的呼吸方法及其对提高跑的能力的作用。技能目标: 学生能用鼻进行呼吸,并能在保持呼吸节奏的情况下自然跑进。情感目标:学生在走跑交替的练习中能按规定段落分配,坚持跑完规定距离。 ......

高中体育教案 支撑跳跃(横箱)

教材

1、支撑跳跃(横箱)

2、素质练习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有节奏的助跑,跳上成分腿屈体立撑——挺身跳下。技能目标: 学生能做出跳上横箱成分腿屈体立撑——挺身跳下的动作。情感目标:学生能注意听讲解和认真观察示范,并能按教师规定的方法练习。 ......

高中体育教案

1、山羊

2、游戏

1、山羊

2、游戏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直腿前脚掌踏跳和跳上成分腿屈体站立对身体姿势的要求。技能目标: 学生能做跳上成分腿屈体站立时,有推手后脚再踏箱的动作。学生推手后脚再踏箱的节奏明显。情感目标:学生注意老师讲解、示范顶肩推手的动作要领,并按照规定的方法练习。 ......

高中体育教案

1、分腿腾越(山羊)

2、游戏

1、分腿腾越(山羊)

2、游戏 认知目标:学生能记住分腿腾越山羊时前脚掌踏跳,手撑山羊时,挺胸、吸腹,提殿、分腿直、推手快。技能目标: 学生能做出分腿越过山羊动作。情感目标:学生能按教师的指令进行练习,并能完成教师规定的练习任务。 ......

高一体育与健康汇报课教案 1,挺身式跳远 2,游戏:单脚跳往返接力

教学内容 1,挺身式跳远 2,游戏:单脚跳往返接力教学任务 1,初步掌握起跳动作.2,增强下肢力量的练习.3,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沉着果断,坚韧不拔等良好的心理素质.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教 学 步 骤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开始部分 2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与......

高一体育公开课教案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主要教材复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复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正确步伐技能目标:7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并能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体验学习中的团队精神课的部分与时间 (min.s) 准备部分 (10.0) 课的内容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二,师生问好三,......

中学体育教学教案

课的实际效果应达到预计要求.竹箦中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高二年级 授课时间2005.04 执教者:施文江 教学 内容 球类活动 教学 目标 利用各种球类练习,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与创造性.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技能和创造性完成各项练习.........

体育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球拍握法及发球违例 2,身体素质练习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羽毛球拍常见的...高二年级1--12 班第 2课体育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羽毛球准备活动介绍 2,正手发高远,平高,平快,网前球 二,.........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课题:排球(垫球,发球) 班级:高二女生 授课老师:倪杭增 日期:11,02 教学目的:1,运动参与目的:学生了解课堂要求及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运动技能目的:基本掌握排球下手发球技术,改进垫球有关的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目的:.........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教师 李 源 班 级 高二(11) 时 间 2004年4月9 教学内容 接力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传接棒的时机和持棒起跑的方法;知道起跑的主要规则; 2.80%以上的学生在传接棒时利用预跑标志起动进行传.........

体育与健身拓展课教案

中学《体育与健身》拓展课教案 项目: 篮球 年级: 高二(13579男生) 人数: 24 日期:2003.12.4 教师: 王学军...课 尾 声 教 师 活 动 运球时注意要领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个别指导 4,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活性 5,.........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目标 通过各种练习,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耐久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了解耐久跑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控,自调的能力,塑造自信,自强.教学 内容 耐久跑 趣味.........

体育课教案(四)

主要教材 1:助跑起跳俯卧式过杆技术 2:足球 :正脚背踢停球 脚背正面运球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俯卧式跳高过杆技术,利用助跑起跳用头或手触悬垂物发展腿部力量增强爆发.........

体育实践课教案

从高二男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的特点实际出发,结合本节课的教材内容,设计本课.教学意义:双杠是中学生练习支撑能力的...体育实践课教案 教材内容 一,技巧:双杠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二,加速跑:途中跑,冲刺.教 学 目 标 一,认知.........

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第 课 教学内容 新编长拳(6—5) 鱼跃前滚翻(4—2) 教 学 目 标 身体发展 能力发展 心理发展 社会适应 .........

体育与保健课教案

年级:高二男生 执教:于光明 次数:7 教学 内容 1.篮球:行进间高手投篮 2.快速跑:途中跑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行进间高手投篮的技术,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和途中跑的的技术要领.2.技能目标: 使学生80%学会行进.........

高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课型:理论 课时:1 教学内容:课堂常规 教学任务: 1,进一步学习,了解体育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2,学习,了解中国历届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顽强拼搏的表现及获奖情况,培养学生.........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课教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课教案 第一周第一课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预备姿势,热身运动 重点:...第二职业中学04——05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课教案 第一周第二课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腰部运动,全身运动,踢腿.........

高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教 学 内 容 1,跨栏——改进跨栏过程中起跨腿过栏的技术 2,花毽创编练习教 学任务 1,通过跨栏跑练习使学生改进和提高起跨腿过栏技术.2,发展学生速度,力量,.........

高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教学 内容 特色课搏击操 健美操的创编 教 学 目 标 技能目标:使同学能够掌握简单的搏击健美操.2.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塑造形体,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团结合作精神 课的.........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课 题 :体验,感悟,合作,成功 教学阶段:水平五 教学对象:高三(1—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体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学生乐于,分享成功.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2,学生知道极点现象产生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较好的掌握耐久跑的.........

体育汇报课教案

课型:活动类 活动 篮球基 内容 本技术 活动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建议,针对自身篮球技术水平,自由分组, 目标 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围绕传,接,运,投及简单战术环节.........

体育课教案

主 要 教 材 1.技巧(垫...课 的 目 的 1.初步学习并体会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的完整动作 2.复习曲线运球技术,让学生掌握变向运球的一.........

体育实践课教案

高三年级 第9周第2次教案 教 材 1,耐久跑2.2,篮球选修14.教 学 目 标 耐久跑:重复跑练习,75%以上的...1,体育委员,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检查人数及着装.4,宣布本课任务.5,安排间习生.二,队列练习: 1.........

高三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高三《体育与健身》课教案 执教教师:唐艳斌 执教班级:高三(1,2)班 一,教学目标: 将学过的踏板操动作进行整合与提高,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分组学习,创编 "木板舞",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练习的能力和表现力.在.........

高三体育课教案

三 级 跳 远 授课者:王卫东 单位:四会市四会中学 二○○三学年第二学期 三级跳远课的设想 四会中学 王卫东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

高级中学体体育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高一年级9——14班男女生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8 周第 2次课 教学内容 跑动中接球三步上篮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初步掌握跑动中接球三步上篮动作 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动作正确,协调自然,并能说出动作要领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

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教师 李 源 班 级 高二(11) 时 间 2004年4月9 教学内容 接力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传接棒的时机和持棒起跑的方法;知道起跑的主要规则; 2.80%以上的学生在传接棒时利用预跑标志起动进行传.........

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1,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 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

高中优秀体育课说课稿

高一《体育》课本教材内容,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在教案的设计上朝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教改的思路展开.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寓教于乐,从情感,思想,素质.........

高中体育科教师甄选试教教案

教学单元 篮球—跨步上篮 教学对象 高一年一班 人数 40 教材来源 自编,讴馨 任课教师 游彦皓 教学时间 50 教学研究 教学分析: 本节课程拟教授学生具有正确跨步上篮的认知与技能,并从活动参与中的相互观察,培养学生欣赏跨步上篮的能力..........

高中体育科单元教学观摩教案

单 元 名 称 篮球~运球上篮 班 级 109 人 数 43人 实习老师 教 材 来 源 讴馨版教科书,...1-1跑步:绕体育馆跑步,第一圈慢跑,第二圈做篮球防守基本动作侧并步,第三圈做交叉步.1-2暖身操:肢体动作伸展.........

高中女生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课 的 设 计 创作元素 动感,速度,力量,合作,韵律 课的特色 女性,自由,欢快,组合变化,主体学习,探究,创造 课的目标 在身体活动中学习获取健康的本领.在节奏感与律动中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心理愉悦.在合作交往中体现自尊与自信.课.........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周 课次 队列及体操队行 准备活动 教 材 内 容一 1 始业课:本学期教学内容,考核项目及标准,课堂常规要求,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 原地队行练习队行变换纵横队互变 定位徒手操 接力跑:复习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基本体操:双人体操二 3 接力跑:中速跑中完成接力跑技术 ......

高中体育课教案选登

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前提,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自我锻炼及交际适应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高中体育课教案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

高中体育课教案

案例评析:这份高中体育课教案比前面两份教案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一是明确了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职责,通过主导与主体的行为来表达各自角色的任务和作用;其二是对整个课的每一个阶段都明确了学生的阶段学习目标,这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然而.........

高级中学体育公开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三(4) 授课人数:42人(男) 执教人:甘亦农 授课日期:97.11.21(周五) 教学内容 ①篮球(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①发展背腹肌力量 教 1.7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完整,连贯,协调的跳跃动作 2.90%以上的学生能通过发展背.........

高中体育教案篮球传球

一:教学内容 1:篮球传球基本动作(双手,胸前,头上,勾手传球等) 2:篮球运球基本动作(高,低,体前,背后运球等)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学习,达到熟悉球性,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

高中体育教案-耐久跑教案

耐久跑教案 来源:网络 教学内容 耐久跑 班级 高一年男生 课次 第一次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有关耐久跑的常识,初步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模型,发展有氧耐力水平,激发学习热情.2,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耐久跑的技术.........

第12篇: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网络):认识FrontPage 2000 课课题题 第1节 认识FrontPage 2000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得启动和退出FrontPage 2000的方法;

2、认识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重点 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难点 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第

1、2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信息发布到Internet网上去呢?这就涉及到网页的制作与上传。FrontPage 200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用于制作网页的软件,应用非常普遍。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最适合初学者使用。 II、讲授新课

1、启动FrontPage 2000 (1)启动Windows98系统

(2)选择菜单命令“开始”---“程序”---“Microsoft FrontPage”。

2、认识FrontPage 2000的窗口(如图2-1) (1)菜单栏:用下拉式菜单的方式提供FrontPage 2000制作网页的各种命令;

(2)工具栏:包含许多功能的快捷按钮,当我们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各个按钮上时,可以感应出该按钮的名称;

(3)视图栏:FrontPage 2000提供了6种查看站点的不同方式,可以让你更方便地查看网页的大小、链接等等;

(4)视图选项卡:FrontPage 2000提供了3种不同的方法来查看网页,我们可以使用界面左下角的视图选项卡,并可在它们之间切换。

3、退出FrontPage 2000 退出FrontPage 2000的方法是:单击FrontPage 2000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X ;也可以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退出”菜单选项。这样就可以退出FrontPage 2000了。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FrontPage 2000的启动和退出。

②熟悉FrontPage 2000窗口的基本操作。 ③预习:如何制作网页? IV、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讲述FrontPage 2000的基本操作界面,使学生能初步了解FrontPage 2000的启动、退出和其窗口的基本组成。 教学后记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网络):第2节 网页制作1 课课题题 第2节 网页制作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懂得用FrontPage 2000制作简单网页。 教学重点 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网页制作过程中对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第

3、4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FrontPage 2000,现在我们就来用FrontPage 2000制作一个个人主页,并把它放到因特网上去,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访问到你的主页。当然,我们必须先要有一个个人站点来存放网页。

II、讲授新课

一、制作你的第一个网页

1、建立站点

(1)在窗口中选择菜单命令“文件”—“新建”—“站点”。

(2)出现“新建”对话框,选择“空站点”,指定新站点的位置:“C:\\My Documents\\MyWebs2X(X为你的班级数)”,单击 确定 。

2、打开站点(略)

3、编辑网页内容(按图2-6制作第一个网页) (1)输入文字:将鼠标指针移到FrontPage窗口编辑区中,然后输入“你好,欢迎光临我的主页!”

(2)改变文字属性:文字属性是指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其操作方法与Word 2000基本相同。

(3)重复步骤(1)和(2),只是输入的文字改为“猫猫的天空”或用艺术字的形式即可。

(4)插入图片:网页中最主要的元素除了文字,就是图片。如果网页中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的搭配装饰,一定会显得呆板。那么在FrontPage 2000中如何为网页加上图片呢?

①将鼠标指针移到编辑区中你想放置图片的地方,单击窗口工具栏中的“插入图片”按钮,弹出“图片”对话框,同时,叠加了一个“选择文件”对话框;②选择好你想要的图片,然后单击 确定 。

(5)重复步骤(1)、(2)输入文字“自我介绍”、“我的照片”、“我的成绩”、“给我写信”,并设置这些文字的属性,这样,所要求制作的简单网页就制作好了。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练习网页制作过程中对象的基本使用。 ②练习制作几页简单网页。 IV、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讲了网页制作的最基本方法和步骤,在制作网页时大家还要注意网页中对象的安排和布局以及其他的一些事项。 教学后记

第2节 网页制作2 课课题题 第2节 网页制作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懂得如何在网页制作中插入表格的方法;

2、懂得用表格布局网页方法。教学重点 用表格布局网页方法 教学难点 用表格布局网页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第

5、6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简单网页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而其实在网页制作中又经常要使用表格来给网页中的有关文字或图形定位,以增加网页的视觉效果。下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学学网页制作中应该如何应用表格对象的方法。 II、讲授新课

二、用表格布局网页

1、新建一个网页

(1)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网页”菜单选项;

(2)出现“新建”对话框,选择“普通网页”,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

2、插入表格

(1)单击菜单栏中“表格”--“插入”--“表格”菜单命令;

(2)出现“插入表格”对话框如图。(如果将表格的“边框粗细”设置为0,在浏览网页时,我们将会看不见表格了。)

3、修改表格

(1)合并单元格(2)拆分单元格(3)边框和底纹的设置(略)

4、给网页添加内容

按照要制作的网页要求,输入文字,设置文字属性,插入图片。

5、保存网页文件

单击菜单“文件”—“保存”命令选项,在对话框中文件名的文本框中输入“ziwojieshao”, 确定 。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熟练表格在网页制作中的基本应用;

②用表格定位制作一张网页并将其保存下来。 IV、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表格在网页制作中的应用,其实这应该是网页制作过程中的精髓所在,希望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它的广泛应用。 教学后记

第2节 网页制作3 课课题题 第2节 网页制作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表格的基本应用方法;

2、表格的修改。教学重点 表格的修改 教学难点 表格的修改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第

7、8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简单网页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而其实在网页制作中又经常要使用表格来给网页中的有关文字或图形定位,以增加网页的视觉效果。下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学学网页制作中应该如何应用表格对象的方法。 II、讲授新课

二、用表格布局网页

3、修改表格

(1)合并单元格:选定要合并的多个单元格、右键单击、选“合并单元格“命令。 (2)拆分单元格:右键单击想要拆分的单元格、选“拆分单元格”命令、确定 。

(3)边框和阴影的设置:选定要设置阴影的单元格、“格式”、“边框与阴影”、对话框、确定 。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熟练表格在网页制作中的基本应用;

②用表格定位制作一张网页,设置其基本格式并将其保存下来。 IV、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表格在网页制作中的应用以及表格的修改方法和步骤,其实这应该是网页制作过程中的精髓所在,希望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它的广泛应用。 教学后记

第2节 网页制作4 课课题题 第2节 网页制作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掌握网页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

2、掌握电子邮件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 网页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网页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第

9、10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因特网上的信息是按超文本结构来组织的。孤立的一个一个网页放在网站上,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主页(第一个页面),为了我们能通过主页浏览到其他的网页,这就要求其他网页都必须与主页建立超级链接。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应该如何在网页中制作与其他网页进行联系的超级链接吧。 II、讲授新课

三、超级链接

1、一般网页的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 (1)打开主页文件 index.htm。

(2)建立超级链接:选定“自我介绍”四个字,然后打开菜单“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选择刚保存的“自我介绍”网页文件“zhiwojieshao.htm”,单击 确定 。

2、电子邮件超级链接的制作方法 (1)打开主页文件 index.htm。

(2)选定“给我写信”、“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点“邮件”按钮、输入你的邮箱地址、确定 。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练习制作网页的超级链接。

②练习制作你电子邮箱或某个网站的超级链接。 IV、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网页制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超级链接将一个一个分散的网页联系起来的方法,那就是利用超级链接;通过超级链接还可以将电子邮箱甚至所有网站都能连成一片。 教学后记

第2节 网页制作5 课课题题 第2节 网页制作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了解网页完善的作用;

2、掌握完善网页的方法。教学重点 完善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网页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14课时 第

11、12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然而,怎样才能让我们制作出来的网页更美观和更有吸引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制作出来的网页作必要的修饰和完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着去修饰一下我们的网页,使你制作出来的网页看起来更专业些。 II、讲授新课

四、完善你的网页

1、给网页增加标题

(1)网页空白处单击右键、选“网页属性”命令、对话框;

(2)在“标题”后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欢迎来到猫猫的天空!”、确定 即可,如图所示。

2、给网页添加背景图案

(1)还是打开“网页属性”对话框;

(2)单击对话框中的“前景”标签、勾选“前景图片”前的小方框、单击 浏览 按钮、选择作为前景的图片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及图片文件、确定 。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给你制作出来的所有网页都增加标题。

②给你制作出来的所有网页都添加背景图片或背景颜色。 IV、教学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怎样才能让我们制作出来的网页更美观和更有吸引力的方法,那就是需要我们对制作出来的网页作必要的修饰和完善,如给网页增加标题和给网页添加背景图案或背景颜色等的基本操作。 教学后记

第13篇:高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课教案

题:非洲歌舞音乐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理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

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教具准备:鼓、课件、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 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以听赏非洲黑人的鼓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走进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那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然、古朴的旋律;清脆、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欣赏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走进非洲音乐

(一)、非洲音乐---鼓

1、欣赏非洲歌舞音乐《非洲赞歌》片段

(1)、讨论: 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 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二)、非洲音乐----节奏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1、欣赏非洲歌舞《凯特舞》。

(1)、讨论:画面中人们歌与舞仅仅是为了娱乐吗?从这段歌舞中,你能体会出人们内心怎样的情感?

(2)、讨论:在非洲,音乐除了娱乐,还具有哪些功能?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学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呼应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乐的歌唱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朴实无华、没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复音节的吟唱风格。

4、教师总结:音乐不仅仅有娱乐性,还有其社会性与宗教性,这一特点在非洲音乐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歌与舞的欣赏,使学生能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乐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简单反复的旋律模唱,让学生体会非洲音乐的旋律特点。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活动安排: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分置二只鼓,让学生在5分钟内创编出心目中的非洲音乐和音乐场景,创编可以是非洲节奏的模拟,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还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声。

2、创编表演:请每一组同学各自表演创编的非洲音乐,并请其他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表现了非洲音乐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高中音乐课单一的欣赏与分析,开展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律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学生的律动与创编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

(一)、非洲音乐与踢踏舞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二)、非洲音乐与爵士音乐。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

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2、新时代的非洲音乐:请学生用课余的时间了解新时代的非洲音乐延续了传统非洲音乐的哪些风格及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四、小结部分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 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让我们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我们课堂中对非洲音乐的探索,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

背景音乐:非洲鼓乐《绿色的非洲》

浏览 (69)

评论 (0)

第14篇:教案 高中音乐

第二单元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源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

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个

王世慧演唱版本: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演唱版本: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4) 问题探究

a.通过前面的欣赏、学唱,现在请个小组进行分析、讨论一下歌曲的结构特点

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b.歌曲的每个乐句的尾音与下一个乐句的首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音乐创作中这种创作方式叫什么手法?

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 c.每个乐句的尾音有什么特点?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re、do、la、so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由于每个地区在人文环境、地方风俗、语言特征、历史文化、自然景致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每个地区的民歌在音乐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一首民歌流传到不同的地方后也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

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不断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5、拓展与探究

课后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其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实例及其解决方案,在课余时间组织进行交流交流。

奎屯市职业中专

樊士瑞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

民歌的韵味和音乐风格。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以《好汉歌》视频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首歌曲么?

生:《好汉歌》„„

2、师讲授《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渊源,简单介绍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出本课课题《醇厚中原韵》。

3、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有哪些省份,了解中原地区民歌有哪些?请一两个学生起来演唱。(对起来演唱的学生进行适当点评并进行鼓励)

4、教师总结

师:中原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这里的民歌资源丰富,地方风格浓郁。例如《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小白菜》以及前面讲到的《王大娘钉缸》等等。下面我们将一起来欣赏其中的几首。

二、作品鉴赏

(一)《沂蒙山小调》

1、对比聆听歌曲的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版本)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由歌唱家王世慧与彭丽媛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沂蒙山小调》,对比一下二者的演唱在语言上、演唱风格上有什么异同点?

2、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后进行讨论,教师参与总结。

王世慧演唱版本: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演唱版本: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3、复听两个版本歌曲,学生随音乐哼唱,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演唱风格。

4、学唱歌曲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歌曲旋律曲调,教师教唱两遍后采用学生分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演唱。演唱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上句的尾音与下句的首音。

(二)《王大娘钉缸》

1、欣赏《王大娘钉缸》

赏前提问:

a、歌曲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来看这一结构形式中乐句之间的关系怎样?

b、从歌曲上下句局部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2、欣赏完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引导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a.采用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b.从上下句的局部来看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 但这一长一短却是一种呼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歌的这种地方风格与它所在地的语言环境、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3、复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哼唱,再次体验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三)《孟姜女哭长城》

1、运用谈话法聊长城引出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 生: 引导自由谈论。

师: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关于反应这个传说故事的民歌不只一首,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河北的《孟姜女哭长城》。

2、聆听歌曲(与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进行对比欣赏) 赏前提问:

a、《孟姜女哭长城》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b.与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相比,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欣赏完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引导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a.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b.河北《孟姜女哭长城》:歌词纯朴自然,旋律舒展,节奏宽广自由。

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歌词柔美细腻,旋律活泼,节奏性较为集中密集。

由于每个地区在人文环境、地方风俗、语言特征、历史文化、自然景致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每个地区的民歌在音乐风格上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一首民歌流传到不同的地方后也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略)

三、课堂小结

1、让学生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各组代表作答。

2、教师点评总结

a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 b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c“鱼咬尾”以及“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四、讨论总结

1、学生自由讨论后进行发言: 民歌与创作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

2、教师参与总结: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歌词旋律,相对灵活,并非一成不变。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他手段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民族特征、地方色彩鲜明。

五、课外拓展

课后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其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实例及其解决方案,在课余时间组织进行交流交流。

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通过学习欣赏《孟姜女哭长城》,进行相关法制内容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法制内容。

重点

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难点

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合作探究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醇厚的中原韵》课件等。 课时安排

第15篇:高中禁毒教案

印江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级:高一(班主任:吴

间:

禁 毒 教 案

13)班

江 2015年6月23日

一、禁毒工作方针: 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二、禁毒工作的任务

禁毒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禁毒方针,贯彻“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原则,既要看到根除毒品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作持久不懈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真抓实干,全面实行打击、防治、宣传、教育多管齐下,发动社会各个方面,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力争尽快把毒品蔓延势头压下去。

三、禁毒的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送强制戒毒所集中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毒瘾较轻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戒毒。吸食、注射毒品经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实行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期限为一年至三年。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不论数量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的不同,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禁毒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刑法》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十条罪名: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三、《四川省禁毒条例》

四、《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

五、《四川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资料: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禁

2 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讨论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禁毒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Yes to life,Not to drugs)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危害。 学生如何教育预防毒品

一、要让大家学会识别吸毒人员

1、外在表现:

黑白颠倒,行动诡秘。吸毒者为遮掩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半夜吸毒,白天睡觉,下午或晚上活动。、

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吸毒者很难持续地干一件事情。当毒瘾发作时,他们会神魂颠倒,四处寻找吸毒场所。

不讲人格,不知廉耻。吸毒者为了弄到钱或毒品,生活放荡,言语荒唐,经常撒谎,对自己、家人、社会极不负责任。

夫妻淡漠,交往稀少。吸毒破坏了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完全依赖毒品刺激神经兴奋,思想颓废,感情麻木,时常闭门不出。吸毒者既不关心他人,也不愿意帮助别人,交往的人往往都与毒品有关。不思饮酒,喜食水果。饮酒能使心跳加快,吸毒者会感到难受,甚至导致死亡,故一般不再饮酒。吸毒破坏食欲,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会变得平淡无味,故吸毒者往往身体消瘦,脸色青黄,双眼无神。吸毒后口渴鼻干,故常常手不离水,口不离水果。

2、内在心理:

性格内向,感情脆弱,心胸狭窄,敏感多疑。缺乏自信、自尊,经常自我蔑视,自暴自弃,甚至还会产生绝望、自杀等念头。情绪忧郁,喜怒无常,时而狂妄自负,时而惶然不知所措。愤世嫉俗,藐视国家的法律法规。

3、毒瘾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肌肉抽搐、僵硬、浑身发痒、关节疼痛。哈欠不止,脸色苍白,浑身出汗,流泪,流鼻涕,恶心呕吐,肚疼腹泻。

无论如何都感到全身不舒服,翻来覆去,痛苦万分。身上感觉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

二、正确分析吸毒的原因

吸毒的原因很复杂,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只有在正确分析吸毒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吸食毒品。这里主要讲一讲青少年吸毒的主观原因。

一是好奇心的驱使。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在许多情况下,好奇心能够激励青少年发现、思考、创造,像牛顿、爱迪生等大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功都缘于青少年时代的强烈好奇心。然而,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如

3 果不能正确地把握好奇心,一旦它与罪恶的事物结缘,就会误入歧途。毒品是万恶之源,如果因“好奇”而去尝试 ,所带来的不只是误入歧途的问题,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要教育青少年控制住好奇心。一定要把握住自己,抵制住毒品的诱惑,千万不能相信“吸一口没事”,“吸

一、二次不会上瘾”,“吸毒好玩”等说法。

二是受同伴或朋友的诱惑。青少年重感情、讲义气,在交往中容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有时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容易受 到同伴和朋友诱惑。在对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就是受同伴或朋友的诱惑而吸毒成隐的。我们要让青少年认识到:如果有朋友或同伴拿出毒品请你吸,那决不是在关心你,相反是在害你。

三是对毒品的无知。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力差。在这个特殊时期,有的青少年一旦遇到父母离异、家人失业、亲人去世、人际冲突、升学受阻等变故或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从而导致情绪低落,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等。为了摆脱心理压力,有的青少年竟然相信“毒品可以消愁、解闷和减轻压力”的害人鬼话,成为吸毒者。

四是寻求不正当的刺激。青少年喜欢冒险,寻求刺激,他们对带有挑战和刺激的行为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在通常情况下,一些青少年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短暂的心理需要,不计后果,尝试危险性较强的活动,以获得感官和心理刺激的方式,付出惨重的代价,给自己带来终生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要让青少年牢固树立吸毒绝对不是享受和刺激的思想观念。

五是被他人蒙骗。青少年心地善良,容易轻信他人,有些毒贩利用青少年这一特点,或将毒品掺入饮料、糖果等食物中,或将毒品制作成青少年喜欢的各种卡通形象,或把毒品冒充药品哄骗青少年服用。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青少年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坏人蒙骗沾染上毒品的。我们要告戒青少年,不要相信“毒品能够解除病痛”的说法。

资料:在年轻人中,五分之一的人群有机会接触毒品。 本次调查85%的人集中在21-35岁年龄段,在1539份有效问卷中,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有机会接触毒品,二十人中即有一人表示对毒品有兴趣。 此次调查表明,有两成的被调查者有机会接触毒品或者自己身边就有吸毒者存在。男性接触毒品的机会(22.9%)高于女性(15.6%);自由职业者和普通体力劳动者(分别为30%和28.1%)高于其他职业群体(中高层管理人员14.8%,普通职员15.2%,服务人员17.3%,在校学生17.6%);初中文化程度者(25.8%)高于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者(11.9%)。 如果有机会接触毒品,绝大多数人会坚决抵制(82.2%),3.4%者会因好奇而想试一试。在对毒品怀有“好奇”或“强烈兴趣”的两个群体中,分别有39.6%和61.5%者有机会接触毒品,堪称毒品高危人群。

资料:青少年已成为我国吸毒的主要高危人群。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105

4 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总数的72.2%。一毒品泛滥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计在册的海洛因滥用者每年就至少消耗270亿元人民币。

男性吸毒人员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人员80%从事卖淫活动。一些地区的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中有60%甚至80%是吸毒人员所为。毒品问题已经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据卫生部测算,目前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84万;检测确认的8万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3.7%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

第16篇:高中语文课教案

课题《想北平》

教学目的:

1、理解感受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眷恋深情。

2、由老舍文章中从小处入手的写作方法引领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抓细微之处。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流溢在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注意写作是抓住细微之处的能力。

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交流作为学习本文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查找有关怀乡的诗文并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名为《乡愁》的诗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板书:余光中先生由“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写出了他一生的不同时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结尾处更是由期盼海峡两岸的统一写出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其实类似于余光中的《乡愁》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层出不穷,例如咱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板书:外还有贺之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该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板书:另外还有些著名的诗句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故乡明等。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同

样是表达怀乡之情的作品,那就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

二、作者简介:

说到老舍先生咱们不得不了解一下有关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三、文章背景简介(由对题目的解析入手)

讨论: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既然是想北平,那说明作者当时在不在北平啊? 学生回答:不在。

总结:的确。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九三六年,当时他正住在青岛,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北平正处于危难之中,老舍作为这样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对作为他的故乡的北平的怀念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看一下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他的这种思乡之情的?

四、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问题

1、作者说他爱北平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

2、作者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如何说的,以及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

四、写作指引

通过学习咱们大家估计会发现,老舍先生在文中写到了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一些较小的事物,比如长着红

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等,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咱们刚刚学习过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他的诗中又写到了那些意象?

学生回答: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的学习咱们根据本课的学习,写一篇作文,具体要求如下:请以思乡为主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要从细微处入手,小切点,深挖掘。

教案说明:

1、《想北平》是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人类的栖居地”为专题,旨在观照两半球中的城乡变迁,了解历史文明的进程和发展走向,展示在特定生存境地中的人类情怀。《想北平》则用热烈而蕴藉的情思写出了与老舍先生“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深刻的思念之情。

文章中老舍先生先说他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后又将北平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古代历史都城相比较,写出了北平的特点,其实就是变相写出了对北平的情有独钟和满腔热情,抓住由说不出到说出这个问题也就将整篇文章的脉络把握清楚了。所以授课时将对文章的理解的重点就放在了这两个问题上,即老舍先生爱北平但又说不出,这是为什么?以及老舍先生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怎样说出来的,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

2、本课的学习分为六个环节来进行:首先是导入,由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以及回顾以往学生学过的相同主题的诗句来引入,旨在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学习情境,以便使他们融入到老舍先生所营造的这种思想之情中;其次是对老舍先生的简介,老舍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其相关的文学作品;再次是四文章写作背景的说明,文章的写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者相关的人生经历和心态上的,并且也与之息息相关,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四就是让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问题,使学生熟悉课文,并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达到有效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第五步安排了将课文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对比,一则意在在写作上找突破口,二则使学生也有一个整体的单元意识,在写作上找突破口主要是抓取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小切口,深挖掘,并以此作为情感抒发的媒介。最后是根据文章的学习布置作业,以达到有效锻炼承前所学内容的目的。

教后感:

课后通过有关老师的指教以及自我的反思,对《想北平》的课有以下几点感想:首先,整体来说整篇文章的教学基本上是成功的,无论是在教学环节的处理方面还是在问题的设计方面都相当不错,课下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也说明,文章的学习加深了他们对文意的理解和作者思路的把握,这一点是值得总结并进一步发扬的;但同时文章的讲授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所制作课件的板书中,没能跟着学生的作答逐一列出所概括的内容,没有起到板书所真正应该具有的作用,再一个就是上课时说话语气较为平缓,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感情的投入,另外在学生作答时只是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本身,而忽视了其他的学生,在时间的调控方面也有待改善。虽然作为工作不满一年的新教师在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再所难免,但我一定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去克服,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精美完善。

第17篇:高中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教育教案

一、活动背景:

社会心态问题,说到底是一种人的心理需求与社会发展状况双向互动的产物。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具有多角度性与多层次性,而社会变迁所发生的各种碰撞,又决定了青少年对社会现状心理反应的复杂性,青少年社会心态具有更大的模糊性与不稳定性,这与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二、活动的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活动准备:

1、收集资料

2、把学生分为五个小组

3、布置教室。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地点:高二(11)班

2、活动时间:第十二周

3、主持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二)从两个案例谈起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

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 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四)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六)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三、小结:、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第18篇:高中体育课教案

高中体育课教案

教材内容: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 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

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一、组织:(略)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6’)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F、急停急

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5’)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

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2’)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4 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4’) 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6’)

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 胜负。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三、四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三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六练习的组织如图示四

七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五:(略)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 要求:先练习,后比赛。

结束部分5’

一、整理运动:配乐伸展放松操

二、小结,收回器材。组织:散点

教法:听音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课的预计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心率曲线(略)

第19篇:高中音乐课教案

高中音乐课教案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和欣赏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

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 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目录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

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第20篇:高中美术教案

美术鉴赏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学校:望谟县中等职业学校年级:幼师班姓名:刘伟举

课题: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课时:一课时 课业类别:美术鉴赏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这个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1律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可以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读作品的内涵。

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社会学式鉴赏、②感悟式鉴赏、③形式鉴赏、④比较式鉴赏。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感性向理性深度过渡。

教学方法:

教学中始终贯彻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采用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的欣赏模式,使他们意思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认识一幅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

◆技能目标: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 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些有意思的图片,看看我们从中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展示课件1:一些奇特运动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视线来观察图片)

2、好,同学们,这些图片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啊,这是利用我们的视觉差,用一些平面的东西做出的一些具有3D效果的图片。是不是感觉很奇特?但是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眼睛有时候是会欺骗我们的,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错觉。那么,在面对我们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我们又是应该如何来运用我们的眼睛去欣赏她们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二、

初步观察

1、展示蒙娜丽莎图片,让学生分别说一下自己对这幅画的映象以及自己的一些理解。分析:

(1)、比如蒙娜丽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神态安详、动人等等。

(2)、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明暗关系,构图方式(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姿态(坐姿,双手交叠在腹部),背景的空间效果(左边的视点是平视,右边的是俯视)等。

(3)、还有达·芬奇是如何通过形象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4)、此外,达·芬奇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较为准确地记录了当时一位商人妻子的形象,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说蒙娜丽莎将眉毛剃掉了,而且额头的头发也被剃掉了一部分,显得发际线较高,额头较宽,这些都是当时妇女中比较流行的装扮。

2、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个表格(出示课件,列举出表格:不同角度欣赏《蒙娜丽莎》),对比一下我们刚才讨论的部分,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3、小结:(1)、同一幅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我们所得到的一些信息也是不一样的。(2)、除了眼睛看到的一些表面信息之外,我们应该仔细去品味一下所包含的内在信息。

4、总结: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观看、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可谓繁多,但基本上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三、赏析探究 (一)、社会学式鉴赏

其实我们刚才对《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分析就是运用到了我们今天所学的其中一个鉴赏方法,它就是社会学式鉴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社会学式鉴赏的意义,还有哪类作品比较合适用这种方法来鉴赏。

1、《夜巡》(伦勃朗)

2、小结:社会学式鉴赏主要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对再现性的故事、故事性或者情节性比较强的作品的鉴赏。

(二)感悟式鉴赏

1、出示图片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画家是怎么表现的?作品联想到了什么?

2、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让学生思考后,带领学生一起来讨论学习,从墨点,墨团,墨线和整幅画面的长形构图,引导学生们一起来感悟这幅画面带给我们的意境。

3、小结:感悟式鉴赏,是一种,将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到画面的欣赏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也是一种诗画结合的方式,最能表现的是作品所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意境。

(三)、形式鉴赏

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线条、色彩、材料、构图、形体等(通过具体的作品体现)。同时对其中的构图和笔触重点讲解。

1、《莲池》——莫奈,老师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莲池》是他的代表作品。作者用画笔表现出一幅睡莲小桥的美景,给人的眼睛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

2、尝试从色彩,笔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

(1)色彩:斑斓。似乎光线照耀的湖面就在眼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笔法:用水平笔法表现出水的宁静,用垂直笔法表现柳枝的摇曳身姿。两种笔法结合使画面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3)、思考与交流,出示课件展示作品:《秋的节奏》(波洛克)、《九色鹿》(敦煌壁画)、《红楼梦人物》(张明山)进行“对号入座”。 练习:欣赏A、B、C三幅图片,从形式鉴赏的角度来描述,与同学交流,尝试对号入座。

连环展开式构图() 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敷色清丽()平涂() 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 ()

3、小结:形式鉴赏是最基本最直观的一种欣赏方式,因为我们看到一幅画的时候,最先观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式,也正是因为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也让我们体会到各式各样不同的美。

(四)比较式鉴赏

1、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最后一种鉴赏方法。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比较式鉴赏有两种比较方式。

横向: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比较。

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中,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表现手法。

2、课件出示书中图例。《丽人行》(傅抱石)、《宫女》(林风眠),这两幅作品同是江南水乡图,一样的题材,同样出自现代艺术家,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一起来比较分析两幅画的异同点。

3、小结:比较式鉴赏,要在熟悉作品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并且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很多啊,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种不同的欣赏作品的方法。好,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还有比较式鉴赏。

这四种鉴赏方法,都有各自比较合适的作品类型,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当我们用我们的眼睛来观赏一幅作品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够综合运用四种方法,这样不光用我们的眼睛,更是用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灵去仔细品味每一位艺术家通过他们的画想要为我们传达的信息,真正去发现每一幅艺术品当中的美!

五、作业布置

选择一种鉴赏方法,用100字以内的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幅美术作品。

高中教案范文
《高中教案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