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8:40:58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苏楼明德小学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实施办法: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以“点”带“面”,利用宣传阵地。

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进行心理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

常的心态。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安排

2月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知心姐姐”信箱的建设,及时做好信箱资料的反馈、整理与归档)。 .3月、4月

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班主任老师推荐 辅导老师访谈

5月

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6月

为了能掌握特殊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上学期跟踪的基础上做好延续的工作,特别是与个案的个体的谈心内容的重新规划等 7月

进行面对面的小结。

2012年3月

推荐第2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新学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科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

一、辅导目标

通过辅导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体脑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二、辅导方法:

1、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存在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及原因。

4、学生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及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分别从考试焦虑、上课强迫分心、学困生转化、潜意识厌学行为、潜能开发的教学策略等方面着手;

5、培养学生健康学习动机的方法研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6、培养学生健康学习情绪的方法研究。(变“苦”学为“乐”学)。学生健康学习情绪的培养拟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良好情绪的培养,(2)学习过度焦虑的消除。

7、培养学生健康学习行为的方法研究。(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健康学习行为拟从计划、作业、复习、预习方面着手。

20

11、

9、1

推荐第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本校重点工作为抓手,坚持以育人为本,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我校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工作。

(一)队伍建设

1.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在我校资源室开放中,延续上学期全校的教师都参与的形式,本学期更好地利用资源室的各项资源,,使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新颖、长期、面广、有效地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2)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希望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使我校的教师队伍中有较多的教师取得上岗证。

(3)“知心姐姐”信箱的更好建设。本学期以吴**老师和陈**老师组成心理咨询小组(陈**老师已取得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开展对本校3——5年级学生的个别咨询。

在第1次心理广播中对全校学生进行“知心姐姐”信箱开设的宣传,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烦恼通过小纸条的方式记录后投入信箱,由2位老师个别加以辅导,帮助学生疏导,解决他们的烦恼。同时,咨询教师做好记录,资料的保存。

(4)针对教师提出的压力过大的问题,拟邀请相关專家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以帮助教师解决需要。

2.学生

(1) 在学生群体中有选择培养个别学生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知晓一定的心理知识,组成一支“快乐小精灵”队伍,做好师生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根据学校计划再按排)

(2) 采用多途径、多形式对学困生、德困生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围绕“培养自信心,养成好习惯”这一主题对学困生开展心理指导服务,如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等;围绕“培养责任心,养成好品德” 这一主题利用实例对德困生开展心理指导服务)。

(二)资源室建设

根据学校的资金情况,加大经费的投入,在维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室再进行一定的基本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温馨的氛围。

1.活动器具的完善与更新。

2.有针对性进行书本的添置。

3.塑料地板的增加;绿色植物和餐巾纸的增添等。

(三)内容安排

1.2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知心姐姐”信箱的建设,及时做好信箱资料的反馈、整理与归档)。

2..3月、4月

(1)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咨询途径: 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班主任老师推荐

辅导老师访谈

3.5月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6月为了能掌握特殊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上学期跟踪的基础上做好延续的工作,特别是与个案的个体的谈心内容的重新规划(3月)、与家长的沟通(4月)、及需要配合的方面(5月)等,17周进行面对面的小结。

5.每月一次的“快乐人生”心理健康广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形式要更活泼,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同时做好记录。(人员定为三年级的部分学生)。

6. 从第4周开始,每周中午12:15——12:45的资源室活动,内容安排为写写心里话、心理游戏、心理小故事、相关书籍的阅览、电脑游艺、音像资料的利用、心理小游戏和趣味问答等,具体安排见表1。

7.每月一次的党团员为特殊学生的服务,内容、时间及人员安排见表2、表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⒋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主要工作

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

1.组织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

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⒉继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㈡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咨询途径: ⑴学生自愿前往咨询⑵班主任老师推荐⑶辅导老师访谈 。

2.邀请专家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3.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要利用隔周一次的心理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做好班级小小心理咨询员的培训工作。

4.召开六年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5.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6.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物质条件逐渐丰裕,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自我表现欲过强,造成很多小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该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进行心理辅导: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说出心里话,倾听别人的心声。

2、及时做好笔记、谈话记录。

二、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完成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多提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小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识,知道心理若有疑问怎样才能获得帮助。

四、从实用出发,教会学生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常用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阅读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友谈心,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喜欢写小练笔和日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没得到本人的允许,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4、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更好地培养多样的兴趣和爱好。

5、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作为班主任,要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

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来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工作;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

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我们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心理个案。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

推荐第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推荐)

埠口小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本校重点工作为抓手,坚持以育人为本,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我校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工作。

(一)队伍建设

1.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在我校资源室开放中,延续上学期全校的教师都参与的形式,本学期更好地利用资源室的各项资源,,使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新颖、长期、面广、有效地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2)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

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希望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使我校的教师队伍中有较多的教师取得上岗证。

(3)“知心姐姐”信箱的更好建设。本学期以乔正有老师和陈清红老师组成心理咨询小组(陈清红老师已取得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开展对本校3——5年级学生的个别咨询。

在第1次心理广播中对全校学生进行“知心姐姐”信箱开设的宣传,鼓励学生把心中的烦恼通过小纸条的方式记录后投入信箱,由2位老师个别加以辅导,帮助学生疏导,解决他们的烦恼。同时,咨询教师做好记录,资料的保存。

(4)针对教师提出的压力过大的问题,拟邀请相关專家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以帮助教师解决需要。

2.学生

(1) 在学生群体中有选择培养个别学生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知晓一定的心理知识,组成一支“快乐小精灵”队伍,做好师生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根据学校计划再按排)

(2) 采用多途径、多形式对学困生、德困生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围绕“培养自信心,养成好习惯”这一主题对学困生开展心理指导服务,如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等;围绕“培养责任心,养成好品德” 这一主题利用实例对德困生开展心理指导服务)。

(二)资源室建设

根据学校的资金情况,加大经费的投入,在维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室再进行一定的基本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温馨的氛围。

1.活动器具的完善与更新。2.有针对性进行书本的添置。

3.塑料地板的增加;绿色植物和餐巾纸的增添等。 (三)内容安排 1.2月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知心姐姐”信箱的建设,及时做好信箱资料的反馈、整理与归档)。

2..3月、4月

(1)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咨询途径: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班主任老师推荐、辅导老师访谈。

3.5月

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6月

为了能掌握特殊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上学期跟踪的基础上做好延续的工作,特别是与个案的个体的谈心内容的重新规划(3月)、与家长的沟通(4月)、及需要配合的方面(5月)等,17周进行面对面的小结。

5.每月一次的“快乐人生”心理健康广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形式要更活泼,增加学

生间的互动,同时做好记录。(人员定为三年级的部分学生)。

6. 从第4周开始,每周中午12:15——12:45的资源室活动,内容安排为写写心里话、心理游戏、心理小故事、相关书籍的阅览、电脑游艺、音像资料的利用、心理小游戏和趣味问答等。

埠口小学

2013-6

推荐第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实施办法: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以“点”带“面”,利用宣传阵地。

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进行心理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安排

1、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讲座。

2、心理问卷调查。

3、利用家长会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班以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为宗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普及,努力推进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的进程。为此,现将我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小结如下:

一、预防为主,面向全体,以多种形式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工作。上好心理辅导讲座。进行心理辅导课程的建设与实验,把它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途径。心理教育比较强调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结合,基于这一思想,本学期,我班共上心理讲座4次节,执教者除了班主任,还有音、体、美等各个学科的教师.重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和生理卫生方面的指导教育。在全校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辅以晨会课,班队活动课,还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教师个人心理学知识培养,使之成为心理辅导员。

开学初,我校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展。

三、开展系列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本期按计划安排了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②“表达心声”活动;③小学生心理健康阅读活动;④班组心理咨询活动。

面对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别从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远离毒品教育等方面,利用班会和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阅读。班级建有学生心理咨询记录卡,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实际心理状况。采取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但我们可以相信,随着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和深入探索,随着人类对自身不断地追求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科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计划

五年级(3)班

王栋

2011年9月

推荐第6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全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实施办法:

(1)心理课辅导。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以“点”带“面”,利用宣传阵地。

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进行心理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校讯通,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安排

1、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讲座。

2、心理问卷调查。

3、利用家长会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班以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为宗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普及,努力推进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的进程。为此,现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小结如下:

一、预防为主,面向全体,以多种形式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工作。

上好心理辅导讲座。进行心理辅导课程的建设与实验,把它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途径。心理教育比较强调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结合,基于这一思想,在全校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辅以晨会课,班队活动课,还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教师个人心理学知识培养,使之成为心理辅导员。开学初,我校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使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发展。

三、开展系列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②“表达心声”活动;③小学生心理健康阅读活动;④班级心理咨询活动。

面对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别从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远离毒品教育等方面,利用班会和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阅读。班级建有学生心理咨询记录卡,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实际心理状况。采取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排解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但我们可以相信,随着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和深入探索,随着人类对自身不断地追求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科学!

推荐第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小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生之间矛盾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家长或老师常常将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学的优点相比较,而忽略了他们的长处。时间一长,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劳,这种想法更要不得。因此,教师首先应转换评价角度,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其次,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正视自己,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别人有你羡慕的长处,你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教师指导学生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教师可让学生讲出自己最为难的事,帮助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传授方法,促进交往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小学生的交往具有获得信息的功能,并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通过交往,他们不仅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对别人也有所了解,既不惟我独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又不自暴自弃,懂得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有的小学生常常遭遇交往失败,有时他们的言行并无恶意,但却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而产生矛盾和误会。渐惭地,他们变得自卑、敏感、胆怯。因此,指导学生认识交往的意义,掌握交往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交往,对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告诉学生,与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对人有礼貌,其次态度要真诚谦逊,豁达大度,懂得克制忍让,并注意聆听他人的意见,不搞恶作剧,不挖苦取笑别人。还有的小学生性格孤僻,抑郁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或孤芳自赏,或自渐形秽,其实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选择话题,多启发诱导,使他们敞开心靡,愿意与人交谈。同时,要创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用集体的爱感染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并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三、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成长中的小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矛盾交织,他们的情绪情感还不平衡,不稳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绪、情感。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经常和学生沟

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关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情绪、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绪、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教师应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让他们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能容事,情感丰富。

改善学生不合群的几点思考

合群的学生往往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封闭自己,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世界;同时,合群的学生往往是善解人意的、热情友好的。合群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具有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人接受的社会适应性特点。但是,生活中也确实常有些学生不好交往;有些学生过于自卑,缺乏积极从事交往和活动的勇气,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孤僻内向,离群索居。这不仅有碍于学生成人后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而且还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退缩感和孤独感,从而也有碍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性格孤僻的孩子基本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较孤僻,不合群。常常喜欢独自呆在家里一个人玩;出去玩时要求家长陪伴;班上开展集体活动时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平时大人问他们话时,他们总是低头不出声。

性格孤僻的孩子,会因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向父母、老师及同学关闭心灵之窗。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而任其发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呢?

一、争取家长的配合。

来自家庭的影响也应受重视。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了家长们的溺爱、迁就。当上学读书后,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又受不了一点委屈,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过分的溺爱造就了一个“自我中心”的孩子。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不注意方式,动不动就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用所谓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不然就\"关怀备至,和蔼可亲\",丝毫不追究孩子的错误,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家长要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使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温暖,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父母要积极改善与孩子的关系,不要用伤害的语言或消极的语言来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每天抽时间与孩子游戏、散步、交谈、使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心中得到爱的满足,建立安全感。

二、为孩子创造与外界交往的机会。

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父母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伴多交往。比如: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到公共场合玩或常带孩子走亲戚、访朋友;也可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中来和孩子一起玩。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加孩子与人交谈的机会,让他(她)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让孩子常常有与人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取得情感的认同。学校可为学生组织同伴辅导组,让他们互相夸夸别人。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

三、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水平。

使孩子懂得,孤僻、不合群会影响自身的进步。一个好孩子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特别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会自觉运用积极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去克服困难,去学习他人的优点。

四、老师要多关心、体贴。

父母可将孩子孤僻的情况告诉老师,可以请老师平时多注意自己的孩子,多关心他(她),多与他(她)交谈,多让他(她)参加集体活动,多给他(她)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她)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五、发挥同伴的作用。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恒爱之”。你假如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的。帮助孩子选定一个活泼、开朗,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好朋友,让孩子在自己好朋友的影响下,积极地改变其性格的特点

六、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孩子孤僻、不合群,有时是由于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缺少合作意识造成的。因此,要帮助孩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学会听取小朋友的意见,分清是非。如:家长可以经常询问孩子是否玩的开心,了解他们做游戏的情况,肯定孩子的正确方法,提出孩子的不当行为,如果小伙伴做错了什么,要学会谅解别人。

七、要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

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向同龄伙伴学习;也可以介绍孩子多看一些英雄模范小时侯的故事,增强孩子走向社会、与人合作的意识。一旦当孩子由此表现出某种进步,即使是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就要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再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采取的教育形式多样,如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等。

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八、学会关心别人

假如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这类孩子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以前可能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被遗弃的人,缺乏爱与重视等等,我们每个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不断优化学生个性发展所需要的整体心理环境。今后一定要多注意他们,让他们随时随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增强自信心,远离孤独、改善不合群,使之感觉到融入集体的快乐!

推荐第8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

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

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

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对价值的察觉: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

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

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

(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

(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5.学会增强耐挫能力

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推荐第9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1.学习迁移: 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其他方面。

2.自我防御机制: 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出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即自我防御机制。

3.角色扮演法: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4.自我评价: 指自己对自我的一种客观的评价。

5.焦虑: 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性情感,常常表现为无原因的恐惧和不安、无所指向的烦躁和惊慌,好像是某种危险和灾祸就要临头,但又说不出究竟担心什么或究竟害怕会发生什么不幸。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精神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自由联想、梦的分析、阐释与自我了解、转移与移情。 2.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特点有哪些?

答:(1)智力落后的儿童同正常儿童比较,他们需求的层次低,主要是身体方面、物质方面的需要,如饮食的需要、玩玩具的需要、躲避危险的需要等。而且一旦有了这需要,常要立即得到满足,不管别人需要和客观条件。

(2)智力落后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兴趣,不像正常儿童好奇心强,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也缺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的兴趣往往不广泛,比较单一。他们的兴趣也不稳定。

(3)智力落后儿童的信念、理想的形成也有局限,比较难以将一般的道德准则变为行动指南。

(4)智力落后儿童往往意志比较薄弱,活动缺少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够

(5)智力落后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容易变化,好冲动,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他们的情感容易表现出来,但内心体验并不深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几方面的特征?

答: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应是面向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4.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1)有意注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带有显著的情绪色彩 (3)具有鲜明的形象的激发性

5.小学生有哪些情绪问题?

答:(1)焦虑(2)恐惧(3)抑郁

三、论述题(共20分) 1.论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

学生XXX,今年9岁。该生平时上课爱站起来东张西望,或者将脚放在凳子上跪着玩,有时爱玩一些小玩意儿,与人交谈时很羞涩,听课时爱插嘴,但教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不管怎么温习,几乎一个字不会写。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是什么,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通过反复观察,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

答: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辅导方法:

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

推荐第10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1.学习迁移

答: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其他方面。 2.自我防御机制

答: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出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即自我防御机制。 3.角色扮演法

答: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4.自我评价

答: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 ,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5.焦虑

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性情感,常常表现为无原因的恐惧和不安、无所指向的烦躁和惊慌,好象是某种危险和和灾祸就要临头,但又说不出究竟担心什么或究竟害怕会发生什么不幸。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精神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这些方法是:一自由联想;二梦的分析;三阐释与自我了解;四转移与移情。 2.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特点有哪些?

答:(1)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比较,他们需要的层次低,主要是身体方面、物质方面的需要,如饮食的需要、玩玩具的需要、躲避危险的需要等。而且一旦有了这需要,常要立即得到满足,不管别人需要和客观条件。

(2)智力落后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兴趣,不象正常儿童好奇心强,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也缺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的兴趣往往不广泛,比较单一。他们的兴趣也不稳定。

(3)智力落后儿童的信念、理想的形成也有局限,比较难将一般的道德准则变为行动指南。 (4)智力落后儿童往往意志比较薄弱,活动缺少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够。

(5)智力落后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容易变化,好冲动,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他们的情感容易表现出来,但内心体验并不深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几方面的特征?

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4.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带有显著的情绪色彩; (3)具有鲜明的形象激发性。 5.小学生有哪些情绪问题? (1)焦虑 (2)恐惧 (3)抑郁

三、论述题(共20分) 1.论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②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③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④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⑵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有三方面的意义:①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⑶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具体为四个方面:①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②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③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④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⑷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

学生XXX,今年9岁。该生平时上课爱站起来东张西望,或者将脚放在凳子上跪着玩,有时爱玩一些小玩意儿,与人交谈时很羞涩,听课时爱插嘴,但教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不管怎么温习,几乎一个字不会写。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

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是什么,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通过反复观察,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 答:从此案例可以看出,该生学习存在障碍,而不是家长认为的不懂事、懒惰。因为该生与老师交往时,很有礼貌;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从不发生矛盾;做卫生时态度积极,就是一接触学习,与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了。

矫正措施:

1、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2、老师在班上有意识地开展活动。

3、训练孩子背书。

4、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与激励,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5、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第11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大好的季节,希望同学们把健康、快乐的种子播下。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一个人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单纯地追求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不仅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而且会诱发多种躯体疾病。

小学阶段是同学们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的能力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你们未来的健康和精神面貌。而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具有完整的生态和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第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可用三方面来考察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学习、人际关系和自我。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与家人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并能及时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以上标准的学生,才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学生。但是,在我们同学中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对待学习,上课不能够专心听讲,作业抄袭或不能按时完成;有的同学对待他人恶语连篇,拳脚相加,或将手指指到对方的鼻子上,这些都反映出涵养不够与心理素质的不成熟。有的学生极易产生厌学、焦虑、紧张、恐惧、说谎话等心理问题。

同学们,“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我们行动起来,“打开心窗,让阳光进来。”使我们的心联在一起,共同去开拓健康的绿洲,促进精神健康。

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学习愉快,天天都有好心情。

第12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2、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2、心理健康咨询台

3、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

1、少先队辅导员介绍活动内容。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3、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4、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5、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四、教师总结。

反思:通过此次队会,学生认识到了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并决心学习相关知识,保持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第1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

十年的生本教育实验,让我深有感触。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自然真实,轻松和谐,就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生本教育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学习既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的需要。做母亲的不用刻意去传授语言,婴儿就会牙牙学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这是内在学习动力的外在表现。郭思乐教授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广泛、自主阅读,大量进行语言文字活动。形成学生的个性语文。语文能力就附着在他们的语言表意上。这不过是与生俱来的像吃饭睡觉那样自然的能力。关于这种能力,人类千万年的发展已经在基因中有了全套的丰富的库存,它虽则不是具体的语言材料,却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框架,是学习语言的本能。

所以,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悟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一、“有困难找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突然接到通知,说过两天要执教一节全国的生本公开课例,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有困难找学生”。回到教室,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上公开课的通知,不说不知道,一说不得了,同学们竟说是大好消息,还大呼“我们的课我们做主”。经过一阵热火朝天的七嘴八舌,一番争先恐后的各抒己见,同学们最后竞选定了《墨菲定律》作为公开课内容。当时,我真有点傻了眼,直埋怨孩子们选得怪。要知道这一定律不太好理解,真不知该从何人手?但同学们却觉得这课有说头,还美其名日:“就是因为知道的人太少,所以选择它来做学习示范,让更多的人知道墨菲定律。”

同学们句句有理,声声坚定,我无话可说,虽有些心虚,但还是点头同意。同学们又是一阵欢呼,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热情满怀。这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给学生最需要的,真好!心虚的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感觉。

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学习者,这种温暖来自“一切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的生本理念。生本的民主与平等,使备课变得那么简单。记得当时学生用了一节课时间,把初读感知的课文内容概括得有条有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探究的话题,诸如墨菲定律的真正含义,其运用的积极意义,科学家们的新发现等。孩子们的质疑和思考,足可以成为他们课外阅读和主题研讨的依据。

有困难找学生,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就这么简单!它尊重了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也见证着学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双边的雪中送炭,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一种默契,更是一种教学的充实!

二、学生自定步调——高度尊重学生。

可谓“四两拨千斤”,生本的课堂学习过程线索清晰,学生上课得心应手。曾经有人取笑说:生本的课堂从来就是三步走:“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许我们真是这样走过来的,学生们也都约定俗成:学一篇课文,首先得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接着是重点品味,体会思想;然后是阅读拓展的交流、运用与延伸。教师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可以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产生共鸣,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这种和谐来自“学生自定步调”的“自调节教育”。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强调生本并不弱化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无师自通。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进行无痕的引领、有针对性的诱发和有创意的调控。所以,我们的课堂是鲜活生命的体现。只要遵循学生天赋的学习本能,就能达到教学的水到渠成。长此以往,教学就变得简单而轻松。

三、教师“不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

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墨菲定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尽展学习的风采,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别人讲到自己,从远古谈到今天,从过去说到现场,从怪诞悲观论述到积极乐观。他们上下互动,取长补短,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和谐有序,时不时来一阵热烈的讨论,时不时又是一番掷地有声的论说。作为教师,我此时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我个人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需要太多的求全求美。只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就能引起教学的共鸣。

2.以读引读、读说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

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因此,教师无需预设太多,只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迁移,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

在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是识字,尤其重在激趣。结合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让儿童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鼓励想象、联想、创编、表述,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他们遨游书海,泛舟拾贝。

在中年级,讲究以读引读,重在积累。比如读着《论语》,就去了解孔子及其弟子丰富的言论;读着《我爱花城》,就能叙说广州悠久的历史与风土人情;读着《生命的掌声》,就能抒发为别人鼓掌喝彩的情怀„„

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是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从小广泛地读书,是儿童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思想丰富了,发表见解时就呼之欲出、滔滔不绝了。这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再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的美好境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兵马俑的个性》让学生深深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的历史;《请现在就付诸行动》,使学生真切体会起而行动总比坐而论道要强得多;《泪的重量》引发学生为奥运夺金而激情澎湃,为汶川地震而泪流满面„„凝聚的思想,让学生下笔成文,同学们争着诉说阅读感悟的收获,他们的习作流泻着学习生活的情趣,记载着童年纯真的印记。

四、静待花开——教学评价和谐简单。

教学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与生成,所以我们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并营造空间引导学生凭借自身学习经验进行互相评价、更正错误并找出预防再次出错的方法。于是,“评研”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评研,就是评价、研讨,由学生自行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学生都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弱项,自行出题,与同学交换做题,相互评改,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地充当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接受考评的学生。又是考评别人的老师,这种角色的并存,让应试教育“谈考色变”的紧张焦虑转化为生本评研的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对学习评价的喜好就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

作为教师,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出题考倒学生,更不用在题海中带领学生艰苦跋涉,只要做个旁观者,关注学生的评研过程,学生就能自觉地在评议中识别学习的优劣,在研究中学会取长补短。

评价走向生本,和谐又简单。我们不求高分,但求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等待。华阳小学第一届实验班有一个“小金哥”,从小学习懒散,作业不做,专爱看书,特好讲话,小学六年的成绩中下,有时还不合格,到了初中,时好时坏。然而,这位小伙子秉承了生本教育的个性张扬,他博览群书,标新立异,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中考时以高分被广州市一所著名高中录取。在华阳小学生本实验班里,这样的例子很多。生本教育让简单的无为成就了和谐的大有作为。

每一种花,遗传基因的不同,决定她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是清香怡人的茉莉;是常开不败的三角梅,还是转瞬即逝的昙花。每一朵花,承受的阳光雨露不同,决定她的花期或长或短;或盛开于春夏,或怒放于秋冬。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需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

第1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第1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

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计划范文是由

第16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好[定稿]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赵疃学校 于祥斌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实施办法: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以“点”带“面”,利用宣传阵地。

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进行心理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活动安排

1、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讲座。

2、心理问卷调查。

3、利用家长会进行心理咨询。

第1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讲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学生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小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你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不好的事情,于是,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

衡阳县西渡镇突发一起特大命案

商报消息(记者谭邦亮通讯员阳荣华黄周生)2012年4月13日晚,衡阳县西渡镇突发一起特大命案,一名12岁的小男孩用水果刀将姑妈一家三口杀害。当地公安雷霆出击,10个小时侦破此案。

当晚23时01分,衡阳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刘某报警:称其位于西渡镇滨江路君泰宾馆家属楼五楼住房内发生命案,其妻和9岁女儿、4岁儿子被人杀害。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衡阳县县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唐宏晖一面带领相关局领导和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一面向市局及县委、县政府领导报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达宏立即赶赴现场指挥破案。随即,衡阳市局刑侦支队、网技支队侦技人员第一时间赶赴衡阳县支持破案,正在永州出差的衡阳市公安局局长徐发科、副局长谢先进连夜从永州赶回衡阳县现场指导侦查工作,县委书记肖顺生、县长熊超群亲临现场督导,限期破案。

衡阳县公安局组织100余名精干力量投入侦破工作。通过周密细致的现场勘查和摸底排查、全县范围内的清查盘查及相关视频资料比对分析,确定死者肖玲林的亲侄儿肖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经进一步侦查,于14日上午9时30分将肖某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搜出其姑姑家房门钥匙、手机及2000元现金等物。犯罪嫌疑人肖某对杀死其姑姑及表弟表妹的事实供认不讳。

犯罪嫌疑人肖某2000年2月19日出生,衡阳县岘山乡灵官村人,现为该县城某中学初一寄宿学生,假期寄居姑姑家。9年前,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对姑姑管教甚严产生抵触情绪。4月13日下午,其放假后回到姑姑家,因姑姑不在家,晚餐无着落,肖某顿生怨恨,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未等离开,又将接着回家的姑姑杀害,草率清理现场后逃离。

第18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处理好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我讲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学生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小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⑵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⑶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⑷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⑸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等。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映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对学生来说,怎么和老师交往呢?

1.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把几乎是所有的知识无私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如果他们希望的到什么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材、成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远。学生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礼貌地打声招呼。有句话说:师生如父子。上课认真听讲不破坏纪律,把老师留给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学作业写得马虎、潦草,单是让老师辨认字迹都要费很多功夫,给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经常这样,老师怎么会高兴,怎么会喜欢你呢?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做学生时,经常说“这个老师不怎么样”“那个老师水平太低”„„等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种看法和想法是多么天真。就像作弊者从来都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其实,只要往讲台上一站,谁在下面干什么都一目了然。老师从他的年龄、学问、阅历上来说,在某门课上的水平肯定是高于学生的,所以,要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与老师的距离,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其实,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课老师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学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师请教学习上的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老师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观点不正确,或误解了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架子”比较大,或是太严厉,这都是有可能的。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向老师提意见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当面和老师顶撞起来,好吗?当然不好,这样不进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不管怎么说,老师是长者,作为学生,都应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有的同学名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死不认错,与老师闹得很僵。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老师不会因为哪个学生一次没完成作业,一次违反了纪律,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与老师关系融洽既可以促进学习,又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与老师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代沟”。什么是“代沟”呢?指的是年轻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系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你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鲜事物与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点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和父母说心理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不好的事情,于是,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可以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试一试下面的建议:

1、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有礼貌,态度温和他们就知足了。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代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到零,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手帕都不能洗,上学从来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经常玩到很晚才回来,怎么不让父母忧心忡忡?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现没法让他们放心。试着去关心父母,帮他们做做家务,谈谈家庭经济,你的理想,让爸妈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不会过多地干涉你的行动了。

3、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以他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都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坐下来,跟爸爸、妈妈谈谈你的烦恼、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会很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和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和父母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岂不是无形中缩小了代沟? 希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充实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个健康、乐观、文明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过程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录像,这是发生在某小学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某校一名五年级女生刘某,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刘某的同桌张浩不停地拉址她,刘某忍无可忍,对张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刘某,并说了句:“你,怎么变了?”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刘某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刘某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刘某内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刘某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

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

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 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 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

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

(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 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刘某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 请问:

1、假如你是刘某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刘某走出困境。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刘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

小结:刘某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如有些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甚至万念俱灰,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面对挫折,应该勇敢战胜它,在挫折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回顾古今中外的名人,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

(四)名人名言比赛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遇挫折,变压力为动力”的名言] 比赛规则:我们分成三大组,来个名言接龙,一个挨一个说,中间如有间断,后面的同学接上。每组时间分别限为1分钟,在这1分钟内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多又快,老师会发一个小小纪念品作为奖励,先准备两分钟。

一组比赛,另两组帮助老师记数。

归纳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并且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

(五)美文欣赏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篇与挫折有关的散文。让这堂课在优美的散文中结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不良人格的矫治案例分析

教学目的:

1、了解不良人格的常识。

2、识别不良人格的不良之处,能够使学生的心理上有健康发展的心理。教学重点:不良人格的矫治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新课内容 教学背景:

1、个人状况:吴某,男,16岁,现为我校2001级学生。外表清秀,身高1.79米,但举止言行颇有女性的娇媚气质,缺少阳刚之气。喜欢干扰周围同学,经常因为忘记带文具或书本向他人借用,同学大多不愿与之交往。通过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得其智商为98,智力基本正常。

2、家庭状况:从出生起他就一直随父母居住于市区中心,与社区里的其他人接触较少。在家中属于三代单传,独生子。父亲在一家银行任副行长,经常离家外出,一周与家人相聚一次;母亲在一家公司任会计,主要精力放在无微不至地照料儿子身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深知学业对于儿子的重要性,幼儿园、小学均选取高收费的优质学校就读,升中考试失利后又托关系进了我校。要求孩子较高,但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又常常为孩子找原因,放松要求,惟恐孩子受委屈。

学生概要:

1、成绩一直处于后列。

2、态度一贯消极怠慢。

3、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淡薄,又常常表现得与众不同。

4、人际关系一向较差。

5、有早恋倾向,且喜欢招惹女生。

6、虽然先是与教育者抵触,但之后又往往表现出痛心疾首的样子,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痛改前非,事后不久又旧病复发。

1、综观邓某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现实不良人格的形成原因;

首先,家庭教育的失误。家庭优越感使他不能忍受老师的一视同仁、同学的冷落疏远,越发想通过种种行为引人关注;对母亲的亲近倚赖驱使他在女生那里寻找慰藉,本班女生的反感让他只好和低年级女生来往。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使他总也不能言行一致的改错;不良习气造成的种种异常行为使他一直陷于自暴自弃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再次,学校教育的疏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其他。邓某的不良人格导致的不良行为,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认为“屡教不改”,老师的反感很容易致使他在学生中的困难处境。这无疑使他的自卑心理有增无减。

思考:怎样解决这种现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后进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对策刍议

教学目的:

1、了解后进生常见的异常心理

2、消除后进生常见异常心理的几种对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异常心理及对策刍议 教学过程: 引言 新课内容

二、消除后进生常见异常心理的几种对策

1、真诚挚热的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条件。

2、也以心换心,用无私、深沉而持久的爱去感化学生,特别是那些最渴望老师关注、理解、支持的后进生们,以实际行动去爱护、理解、信任他们,以良好的期望影响他们,转化后进生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3、巧妙灵活的匠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因素 (1) 激励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2) 帮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3) 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4) 鼓励后进生参与公平竞争。 (5)教会后进生理解良苦用心。

4、持之不懈的耐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实保障。总结:教师只有在科学正确分析后进生形成异常心理的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疏导手段,才能有效清除各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使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事半功倍,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为未来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学生考试焦虑症的归因及转化

教学目的:

1、认识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

2、理解考试焦虑症的转化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考试焦虑症的归因及转化 教学过程:

一、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症也是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1.学校因素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曙光早已照亮了整个教育教学阵线,但在实际工作之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质量的评估,学校领导对老师工作的考核,学生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待„„一切无不以成绩为首要参考因素。这样成绩优良,进步明显的自然大爱欢迎,成绩较差,屡屡退步的当然处境艰难了。优等生担心名次下降,中等生害怕进步不大,后进生唯恐又遭失败,各类学生都会在考试前忧心如焚。

2. 家庭因素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视。

3.自身因素“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考试感到焦虑的学生一般都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责任心强,自尊心强,本份老实,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

二.考试焦虑症的转化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能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1、信心的树立是顺利转化的前提条件。

2、考试目标的调整是顺利转化的关键因素。

3、合理的复习安排是顺利转化的切实保证。

4、劳逸结合的复习方式是顺利转化的灵丹妙药。

总结:还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对转化孩子考试焦虑症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教师催进转化工作,因为学生一天中有五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考试焦虑虽然会给中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地阻碍考试成绩地大面积提高,但犹如他们偶感风寒而感冒一样,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和帮助解决的。

第19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炭山岭镇教育辅导站阿沿沟小学卫建平王兴莲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当看到班上的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纪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这一切所折射出来的不仅是少数的客观原因,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经过长时间观察与思考,就如何开展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校园氛围,培养心理健康意识

浓郁的校园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熏陶,逐渐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学校应该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及时给予指导.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因此,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呢?

(1)、团体辅导。

借新课改的东风,教师应积极转化自己的观念,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去浇灌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用真心去感动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让他们把心里的话表达出来,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在每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我会通过“心理信箱”﹑“手拉手”、“红领巾信箱”等团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除此之外,还应努力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做好宣传广播,办好宣传栏、1

黑板报等,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得鞭策。

(2)、个案教育。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把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突出的学生,作为个体对象,进行心理咨询。我班有一名学生小秦,今年15岁,家中最小,父母亲年龄较大,缺少与孩子交流,过分娇宠孩子,尽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使他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优越性,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欺负小同学,还致使我班学生搞一些恶作剧,更为严重的是自从五年级暑假后,由于与一些经常不读书的同学外出上网聊天,从此,他的成绩急剧下降,网络在他的心中成为可以宣泄自己的工具,家长、老师便成为他心中的敌人。经过多方面的分析,主要原因表现在:其一,家长过分溺爱而造成的;其二,年龄过大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其三,社会影响。带着一颗爱心,我来到了他的身边,主动和他交流,刚开始时,他还有些不适应,站在一边抓耳挠腮,于是,我充分抓住这个机会,让他坐在我的身边,给他倒了杯水,慢慢地他融入了与我的交流中,从他的话语和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我充分的信任。日久生情,慢慢地,我发现他越来越喜欢和我交流,并且愿意把他的心事告诉我,通过“心理信箱”,“制订计划”等活动,他的行为也慢慢有了变化,从此,他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现在的他,已经能够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

(3)、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交活动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交活动,如手拉手活动、语文课的综合实

践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春游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此同时,每周我会利用班会课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以“健康心理,和谐校园”为主体的班队活动。

(4)、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通过批评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但其心里是不悦的,为此,对问题学生心里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是最明智的选择。刚接手这个班时,对他们一知半解,于是给他们“下马威”,采用我的“爱心教育”法去关心他们,设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课上我尽量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后我通过书面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给予解答,慢慢地,学生也对我有了信任,有时候,他们还会主动来找我聊天。时时处处、一点一滴来感化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风气有了好转,他们也开始注意别人的评价,关心集体荣誉了。被称为“调皮大王”的小东是令我最挠头的,谈话多次,当面表现很好,知错认错,但是屡教不改。但我发现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于

是就适时的在班上表扬了他几次,而后找他谈话,经过几次交流,大概是我的积极评价和诚恳态度打动了他,他的行为开始有所收敛了。有一次,班上要出黑板报,同学们都推选他专门负责板块设计,我就利用这个机会,让他担任这期黑板报的主编。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这期黑板报出的别出心裁,就在班上再次表扬了他,我注意看到了他脸上的欣慰与自豪。在班上,我大力宣扬了他的“功劳”,同学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还在作文中提到他,我利用作文课的机会,及时在班上读了。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他写到:时间过得真快,在与一起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和同学即将告别时,我心中有些不舍,我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学。是呀!只要我们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时,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听从教师的指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掌握科学方法,进行自我疏导

班主任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会学生简单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常见的几种:

(1)、学会放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可以分散注意力,调节心情,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少先队工作中的活动安排,通过开展拔河比赛、登山比赛、班级少先队队会,积极调动学生情绪,使身心充分得到放松。

(2)、与人谈心。一开始,我培养学生通过开展预设活动,树立有问题要学会求助的意识。在学校可以找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类节目等

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将永远受益。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和自己交流,把心灵的痕迹用美丽的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好处。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去了解孩子。否则,日记本身就变成了心理负担。

(4)、听音乐。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和谐的情绪会给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高质量、高效率,因此,通过音乐对不良情绪的及时调节,对小学生保持心理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善于求助,寻找支持意识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等交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我班有一名女生,口齿伶俐、能歌善舞,在班上是出了名的“小才女”,大家对她是百般喜爱。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很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上课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我看出了她的心思,主动去和她交流。刚开始,她有些被动,在我的慢慢引导下,她说出了她的烦恼。原来是她在人际关系方面出了些问题,我告诉她这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很正常的心理问题,只要学会和老师、亲人、朋友交流,及时得到调节,你就会感到很轻松。她笑了,从她的

眼神中我看到了理解与信任。

总之,开展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断需要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带动他们全面发展。

卫建平,男,藏族,生于1986年9月,大专学历,

参加工作,小学一级教师。

王兴莲,女,汉族,生于1986年7月,大专学历,

参加工作,小学二级教师。

年8月年3月20042008

第20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了解,对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关注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年级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的性格特点,所以就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很喜欢下面几句话。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