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5 08:37:23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一地理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林秀芳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地理研究的内容。

2、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激发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我要学”。

4、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

5、达到课程标准对初一上学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7、在丰富和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更大提升。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及质疑解惑能力。

二、具体措施

1、上好第一堂课。让 学生了解地理这门学科并萌发想学的欲望。

2、用生动准确、幽默诙谐的语言去导入每一节课,去组织每一节课堂教学并用新颖的教法、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组织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重要形式的教学,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4、通过识图、填图、绘图等掌握学习地理最关键的学习方法。

5、通过具体的国家、地区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联系我国实际现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

6、及时总结反思、及时修正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推荐第2篇:初一地理教学计划(推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北沟二中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刚入学的新生,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四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理事务描述能力的培养。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

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会学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气候类型的简单的天气图。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异。

五教学主要措施

1、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强化对初中的地理教学一一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充分利用现有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4、实行随堂练习制,精讲精练,适量的训练,以巩固和强化重难点知识,熟悉题型。

5、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六教学进度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8

7—10三《世界的居民》8

11—14四《世界的气候》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2

推荐第3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较强的好奇心,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第一部分较抽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化验难为易,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有良好的心态。

二、教材分析

本学年使用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三、教学总体目标

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3. 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

§与同学们谈地理(2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1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4课时)

§1.2地球的运动(3课时)

§1.3地图(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校运会、国庆节停课

第一单元小测(1课时)

§2.1大洲和大洋(2课时)

§2.1大洲和大洋(1课时)

§2.2海陆的变迁(2课时)

§2.2海陆的变迁(1课时)

第二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课时)

§3.4世界的气候(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单元小测(1课时)

§4.1人口与人种(2课时)

§4.1人口与人种(1课时)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课时)

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5发展与合作(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总复习

推荐第4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县底中学罗 思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六章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

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

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

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

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重点、难点的处理

●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课时

第二周: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2课时

第三周:地球的自传2课时

第四周:地球的公转2课时

第五周: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第七周:地图的应用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海陆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海陆的面貌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2课时第九

周:复习2课时

第十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一周: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生活2课时

第十三周: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气候2课时

第十四周: 第五章 人类活动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生活 第二节气

温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第十五周:第五节影响气候的因素第六节人类活动与天气2课时第十六周:第六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2课时

推荐第5篇:初一下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学计划

教师:

一、指导思想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型的新世纪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㈠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世界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争取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教大,尤其是三班,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妥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做到因材施教。

㈡ 教材情况分析

1、这本书力图构建地理综合实践体系。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地理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地理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

2、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全球意识。本学期的内容是世界地理的概述部分,要求学生从全球的角度来综合掌握知识。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地理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4、遵循地理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地理。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地理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5、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三、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地理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活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写、说,而且让他们画、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4、注重落实。现在中考中地理的分值有很大提高,先给学生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上课中多多关注学生,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记好笔记,完成作业。作业要全批全改,有错误的一定要让学生改正。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地理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

9、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四、教学进度 3月 第五单元 4月 第六单元 5月 第七单元 6月 复习、参加考试

推荐第6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孙军红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而等高线知识的学习,则为地形图的学习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内容将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内容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总领效果。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通过追本溯源

的学习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一)2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

一、二)

第五周:单元检测

第六周: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八周:单元检测

第九周: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十一周:复习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2课时 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

推荐第7篇:初一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3、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初步能力。从学习地理走进地理。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较强的好奇心,其认知水平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同时,对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也有所了解,学习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但第一部分 较抽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化验难为易,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有良 好的心态。

二:教材分析

本学年使用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1 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 ,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 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 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 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 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 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 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三、教学总体目标

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 2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3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

怎样看地图 地球的形状 经纬线与经纬度 地球的运动 七大洲与四大洋 五种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人口的特征及人口问题 世界三大人种及分布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聚落的形态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天气符号的识别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国际经济合作

五: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经纬线与经纬度的识别 地球的公转与自传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新识别方法 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特征 聚落的演化过程 三种降水类型 气候资料的分析方法 如何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分析气候类型的特征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加强课堂上的反问与提问,加强学生的印象。课余时间安排作业和完成课堂同步练习。采取一章一大测试。

推荐第8篇:初一地理下学期学期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下学期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册的学习,学生的观察、读图、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培养和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初步的提高。在这学期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对比、分析、总结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勤读图、多读图、利用好地图册,通过地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内容,全书分三章:第五章:认识大洲第六章:了解地区 第七章:走进国家。在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全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总体概况。本册教材区域地理结构设计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增设了大洲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大大避免了学生在世界地理的学习结束后,却难以形成对某大洲的整体印象。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非洲地形图,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归纳出非洲

地形特征。

3、运用美洲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4、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

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5、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

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6、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

油国。

7、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熟悉本

区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8、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

9、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

化特征。

10、根据地图和资料,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其交通运输特

点。

四、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难点:

1、美国主要城市及其交通运输特点。

2、西亚石油资源的输出路线。

六、课时安排:

1周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2周第二节非洲 3周第三节美洲

4周复习第一单元并测试 5周第一节 东南亚 6周第二节南亚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第三节西亚 第四节欧洲西部 期中测试 第五节 北极和南极地区复习第二单元 并测试 第一节 日本 第二节 埃及 第三节 俄罗斯 第四节 法国 第五节 美国 第六节 巴西 第七节 澳大利亚 复习第三单元并测试 期末考试

推荐第9篇:某年初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XX年初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一(六)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世纪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四、本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www.体措施

1、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2、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www.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1—2 一《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4

3 一《认识大洲》 第二节非洲 2

4 一《认识大洲》 第三节美洲 2

5 二《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2

6 二《了解地区》 第二节南亚 2

7 二《了解地区》 第三节西亚 2

8—9 二《了解地区》 第四节欧洲西部 4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0 三《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2

11 三《走近国家》 第二节埃及 2

第三节俄罗斯

12 三《走近国家》 第四节法国 2

13 三《走近国家》

14 三《走近国家》

第七节澳大利亚

第五节美国第六节巴西 2 2

推荐第10篇:初一地理

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表、

注:

1、此表填写一式四份,申请人、村(居)委、乡镇(街道)及县级以上计生部门各一份。

2、申请人填写此表,应附带以下有关材料:申请人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子女出生医学证明、收养证、女方近期孕检证明;离婚后再婚的,应附法院民事调解书或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再婚前已生育子女的,应在备注栏中注明;患不孕症的夫妻要有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夫妻,要出具其父母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只生一个子女的证明材料。

3、所生子女符合当地规定需随父入户的,由男方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审批,在备注栏中注明“所生子女符合规定随父入户”;女方属外省籍的,男方所在地发给女方《服务证》。

附件3(参考式样)

村(居)计划生育合同书

计生合同字[20 ]第 号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育龄夫妻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行计划生育是夫妻的法定义务,为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本村《计划生育自治章程》(或本居委会《计划生育公约》,确保本村(或本居委会)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村(居)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供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甲方的权利义务

(一)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组织实施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自治章程》(或《计划生育公约》)。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对婚姻、生育、节育等婚育行为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 .

(二)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普及“五期”教育知识,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服务。

(三)对村(居)民的结婚、生育、节育情况每月上墙公布一次,接受群众监督。

(四)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兑现计划生育奖励。

(五)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包括免费查环、查孕、查病活动。

第二条、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遵守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计划生育自治章程》(或《计划生育公约》),依法实行计划生育,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二)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在怀孕后、生育前办理怀孕等有关登记手续;生育后应在90天内上环,是男孩的应自觉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符合法定条件,可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应先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待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审批后方可怀孕生育;生育后应当在90天内一方落实绝育措施。

(三)因身体原因暂不适宜上环、结扎的,应持有乡镇(街道)以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或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证明。政策外怀孕的应自觉落实补救措施。

(四)及时、如实向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组织申报生育、节育情况。

(五)经批准二孩生育,要求终止妊娠的,要持有县级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证明。新生婴儿出生后应在一个月内办理户口登记手续。未成年子女死亡的要及时报告村(居)民委员会。

(六)自觉参加村(居)组织的查环、查孕和查病活动。

(七)外出务工的,应自觉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三条 甲方违约责任

(一)违反第一条第

(一)、

(二)、

(三)项的,乙方可通过村(居)民(代表)大会,追究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也可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投诉。

(二)违反第一条第

(四)、

(五)项的,可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投诉。

第四条 乙方违约责任

(一)违反第二条第

(一)、

(二)项的,属超生、不够间隔期生育、非婚生育或重婚生育的,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从婴儿出生之起年内不得享受村民生活费补贴等福利待遇。

(二)违反第二条第

(三)、

(四)、

(五)项之一的,缺一次处违约金 元。

(三)违反第二条第

(六)项的,缺一次处违约金 元,缺两次处违约金 元,连续缺三次以上的,处违约金 元。

(四)违反第二条第

(五)项规定,擅自引产终止妊娠的,取消原生育审批,不再安排二孩生育。

(五)违反第二条第

(七)项的,从外出之日起至补办之日止不得享受有关福利待遇。

第五条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协议补充。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甲方:(印章)

乙方:(夫妻签名)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本合同格式供参考,各地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可脚当地实际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内修改)

附件4:扣缴计划生育服务证通知书扣缴计划生育服务证通知书存根

№:持证人:身份证号码:发证机构:服务证号码:扣缴事由:处理结果:

1、已收缴

2、退回 年 月 日经办人:

年 月 日扣缴计划生育服务证通知书

(Ⅱ)

№:

_______计生办:

________所持《计划生育服务证》NO:_______________属你办签发,根据《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第 条第 项规定,我单位已将该《服务证》(暂扣收缴),请收到本通知后将处理结果函告我单位。

(签发单位盖章)

年 月 日签发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扣缴计划生育服务证通知书(I)

№:

你所持《计划生育服务证》№:_____,已被我单位根据《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第 条第项规定予以(暂扣收缴)。如不服本决定可于 年 月 日前到_____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诉或者到________人民法院起诉。______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地址: (签发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关于《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的说明

一、制定《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证件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制度。我省自1988年全省统一实行《计划生育证》管理以来,计划生育证件管理在促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规范基层管理与服务各项措施,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根据省有关部门组织检查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映,计划生育证件多,有省的、市的、县的,五花八门,群众反映办证难,手续繁琐,乱收押金,搭车收费,甚至有的刁难群众;基层干部反映办证程序复杂,工作量大。对乱收费问题,省政府要求省计生委提出整改措施。为了方便群众,减轻群众负担,减轻基层工作压力,规范管理,改变目前多证的混乱局面是十分必要的。我委经反复调查研究,提出全省计划生育证件除国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外,全部统一为一证,即《计划生育服务证》(以下简称《服务证》,除此之外,各地均不得自行印制有关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的证件、手册、管理卡等,这一提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同意,并列为2002年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任务之一。 -1- 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件》第四十条的授权性规定,我委在总结近年来全省各地证件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本《服务证》。《服务证》内容包括本人基本情况,生育、节育、奖惩、学习、查环查孕、查病等各项工作情况,融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于一体,是对计划生育日常管理的概括和浓缩,可以见证已婚育龄妇女从生育开始到接受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

为促进基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方便基层工作,《服务证》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各地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状态,在填写使用上采取电脑打印录入和手工登记均予认可的形式,为今后全省信息化打下基础。

二、关于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领证对象

为减轻基层工作量,缩小管理对象范围,领证对象确定为已婚育龄妇女。本省户籍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要求随身携带本《服务证》,以便纳入现居住地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二)关于《服务证》的受理、审核、批准和做问题

本《办法》就《服务证》的受理、审核、批准和发放对村(居)民委、各单位及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并对具体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以便于各级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1、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为发证部门。明确已婚育龄妇女户籍所在地受理申请和审核、批准和发放《服务证》。有第十二条特殊情况的,可在男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和登记、审批,外省的可发放女方《服务证》,但必须在“备注”栏注明。

2、为了简化工作程序,推进综合改革工作,我们对一孩生育由过去的审批制度改为登记制度,即按过去的管理办法,已婚育龄妇女在怀孕第一胎三个月后,直接持《服务证》到原发证机构办理怀孕等有关登记手续,不再发《生育服务证》;二孩生育的,按原审批办法的同时取消原《二孩生育服务证》,直接在本《服务证》记录审批。孕妇凭本《服务证》可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孕检、接生。

3、对《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表》的填写,要求基本情况由申请人亲笔填写并签名。不识字者,可由他人代为填写,由申请人在申请人签名处盖本人指印;由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人员代为填写的,应将填写内容读给申请人听,申请人认同后由申请人在申请人签名处盖本人指印。

4、根据行政执法时限化的要求,对批准、发证等程序均作了具体的时间规定,这对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已婚育龄妇女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强调了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

5、对换领、补领、遗失、户口迁移等各种特殊情况需要重新办证的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便于群众掌握情况,及时办理。

(三)有关文书、印章问题

为规范管理,本《办法》明确有关《服务证》的文书式样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同时,为减少浪费,明确有关计划生育证件专用章等印章等沿用以前的印章。

(四)关于违反《服务证》管理行为的处理问题

为促进依法管理生育行为和依法行政,《办法》对违反《服务证》管理行为根据不同情况作了如下不同处理规定:

1、根据我省当前计划生育管理实践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在申请、审批和发放《服务证》方面,第十九条列举了三种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并就其处理作出规定。

2、《办法》在第二十条规定流动人口所持《服务证》有第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发现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可将《服务证》扣缴,并强调了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联系。

3、为加强《服务证》管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办法》在第二十一条列举了在《服务证》审核、批准、发证工作中,发证机构、经办人及有关人员的五种违法行政行为,明确规定要承担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因此,责任重大。今后如因错审批发证造成当事人超生的,当事人缴交社会抚养费后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法,由经办人承担相应的行政赔偿责任。在第二十二条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七条和我省的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专门就伪造、变造生育证和有关证明文书,私刻证件专用章的,相应作出处罚规定。

5、第二十三条是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规定。从保障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出发,依照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本条明确申请人不服受理部门有关《服务证》审批发证的,可向该部门的上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应予发证,如受理部门拒绝执行复议决定的,复议机关可直接发证并追究受理部门领导及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为了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本条还规定了当事人对申请、审批、发证和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

(五)关于与过去和地方证件的衔接问题

1、《服务证》实行后,过去的《生育服务证》、各市、县(区)计生部门出具的上环证和结扎证、独生子女优待证,和各地自行印制的手册等均不再使用。今后婚育学习、生育、节育、查环查孕、查病诊治等均按有关规定或程序检查、审核、审批后直接登记在本证上。卫生部门落实节育措施的,凭医院开出的诊断证明,经发证机构或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核实登记入本证并加盖印章。《服务证》下发前已生育、节育、征费、奖惩的,由发证机构审核后在发证时予以登记。本证所填内容应与本人计生档案吻合,如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变更。

2、各地原有类似计划生育手册、管理卡之类的,在本证实施后不再使用。对户籍人口采取分类推开的办法,可先在外出已婚妇女、初婚妇女中办证,过去已发当地有关证件瓣众的,可以采取逐步更换的办法平稳过渡,到2004年底全省更换完毕。

(六)关于《服务证》有效期、防伪、保存等问题

本证不设有效期,以本证查环查孕等有关记录栏目使用填满后,由原发证机构给予更换新证。

为加强防伪,本证中间两页为证券纸,以便基层鉴别,其余为优质普通纸。本证封皮为特种无炭纸,封底加空白磁条,有条件的市、县(区)可以自行在磁条上加入信息,并与计算机、打印机连接。暂无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手工填写,以经办人签名、盖章、证券纸、无炭纸等结合形成一套防伪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损坏、淋湿、磁条的损害,本证加一透明磨沙塑料套,以便保存。

三、《服务证》的填写要求

(一)封二

封二的内容是有关领证人基本情况和发证机构的有关资料。在填写时要求: l、在指定的位置贴领证人小一寸免冠近照,左下角盖发证机构的证件专用章。

2、领证人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依照领证人所持身份证填写。

3、户口地栏按领证人的实际情况依次填写所在的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及详细的家庭地址。工作单位栏按领证人的实际情况填写,有工作单位的填写工作单位全称,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可免填。

4、发证机构栏应填写发证机构的全称,如:“××乡镇(街道)计生办”。发证地址栏、邮政编码栏填写发证机构所在地的地点、邮政编码,有门牌号的应注明。发证时间栏填实际发证时间。经办人栏应由办理证件的人员亲笔填写或盖章,电话栏填写发证机构的联系电话。

5、“编号”栏,为与信息化管理相衔接、匹配,本证的编号应采用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档案的编码。

(二)婚育情况记录

“婚育情况记录”是反映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的总记录,包括婚姻状况、结婚时间、生育收养子女情况。在填写时要求:

1、婚姻状况栏,属初婚的,用“/”划去“再婚”,属再婚的,用“/”划去“初婚”。结婚时间栏填已婚育龄妇女的结婚时间,以结婚证的登记时间为准。

2、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按其生育子女先后的时间顺序依次填写其子女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策内外、出生证号等情况,生育子女超过六个子女的,最后一栏填最小子女情况。

3、已婚育龄妇女有收养子女的,应在“收养子女情况登记”部分按现有子女时间顺序依次填写现有子女的姓名、性别、收养时间、政策内外、收养证号等情况。

(三)婚育学校学习情况记录及一孩生育服务情况记录

1、“婚育学校学习情况记录”部分是记录已婚育龄妇女在婚育学校参加学习的情况记录,按领证人实际参加婚育学校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填写。

2、“一孩生育服务记录”部分中,“一孩生育登记部门意见”栏是记录持证人户籍地乡镇(街道)计生办登记持证人生育一孩意见的情况(发证前已生育的不填),如“符合生育政策同意生育”,要求加盖登记部门的公章,并由具体经办人亲笔签名,填写签署的具体时间;对于生育一孩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的,发证机构在“生育合同”栏按要求填写签订合同的时间以及合同的编号;“备注”栏是填写在持证人生育一孩时出现的各种在以上栏目中无法注明但又必须说明的情况,如非婚生育的孩次、是否经批准人流引产等。外省婚嫁我省的已婚育龄妇女,其生育审批原则上由其户籍地出具计划生育证明,特殊情况要在我省发给《服务证》的,按我省过去有关生育审批的规定执行。符合子女随父入户规定的,由男方户籍地进行审核登记盖章,并在“备注”栏注明。

(四)二孩生育服务情况记录

本部分是记录已婚育龄妇女在二孩生育阶段的情况,包括二孩生育申请、二孩生育审核部门意见、签订生育合同等有关内容(发证前已生育的不填)。生育二孩,按我省的规定是先申请,经批准后才可以怀孕、生育。在填写时要求:

l、二孩生育申请栏,按规定依次填写申请时间、申请的理由、申请书的编号等,不能漏填。以前我省对生育二孩的申请书没有要求编号,从本管理办法实施后,要求各地对生育。孩的申请书进行编号。

2、二孩生育审批部门意见栏,是记载乡镇(街道)计生办的审批意见(发证前已生育的不填),填写“经批准同意生育”等字样,要加盖其印章,填写审核意见签发的时间,同时经办人要签名。其他栏按实际情况和要求填写。“备注”栏是填写有关特殊情况的,如《办法》第十二条的特殊情况,随父入户在男方户籍地登记或审批生育的,要在“备注”栏注明。第十八条第

(二)项规定:持证人经批准生育二孩,但怀孕后未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紧急情况除外)擅自施行人工流产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发现后,在其《服务证》“二孩生育服务情况记录”中的“备注”栏注明“因擅自施行人工流产,取消原二孩生育批准”并加盖公章,并要求在“特殊情况记录”栏注明施行人工流产的单位、时间并加盖公章。

(五)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情况记录

这一部分是记载已婚育龄妇女在其生育过程中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情况,要求如实记录为已婚育龄妇女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措施种类(不包括人流、引产)、手术时间、手术医生和手术单位(要求在备注栏中注明),同时要加盖管理单位的公章以及审核的时间。本证发出后,持证人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落实措施的,由落实措施的单位直接登记,“手术医生”栏由手术医生直接签名;在医疗卫生机构或非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实施手术的,凭手术证明书经户籍地或现居住地计划生育机构验证后填写,“登记单位”盖管理单位章。本证栏目填满使用完后,应更换新的《服务证》,新证仍沿用原来的编码,以便电脑管理。

(六)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情况记录

本页主要是记录持证人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享受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情况。按目前我省实施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的情况,主要列举了“独生子女优待”、“农村养老保险”和“其他优待奖励”三大类,按办证的时间、内容、经办人签名依次填写。按《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今后独生子女父母领取的是《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但过去发的《独生子女优待证》依然有效。因此,在本页内容中要记载光荣证或优待证的登记号码等有关内容。

(七)征收社会抚养费情况记录

本记录用于记录户籍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情况。要求记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理由;二要注明受委托的征收机关;三要记录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的编号,过去对征收决定书没有要求编号,自本办法实施后,各地要对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决定书进行编号归档;四要标注办理本决定书的经办人五是要记录是否签订分期缴交社会抚养费的保证书;第二页主要用于记录流入地征收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情况,第二页后的“行政处罚记录”是记录持证人接受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的情况。

(八)查环查孕服务情况记录

本记录有四页,用于记录已婚育龄妇女中的应查环查孕对象接受查环查孕服务的情况,要求盖检查记录专用章,并要由检查人亲笔解。本记录备六年以上用。用完后,发证机构应主动为其换发新证。

(九)查病服务情况记录

本记录是记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一年(或两年)一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检查用,要求填写检查的时间,检查处理结果,并要求有检查医生的签名。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检查出有病的,只在“检查处理结果”栏填写“治愈”或“已治疗”、“未治”,不直接填写疾病名称。

(十)特殊情况记录

本记录用于记载已婚育龄妇女户口发生迁移、换证以及有《办法》第十八条第

(二)项规定等特殊情况,要求记录其具体事由,并加盖记录单位的公章,填写记录人及记录的时间。换证时,新的《服务证》对持证人的基本情况等应按其本人的计划生育档案填写,在特殊情况记录中记载原证编号。禁止在换证时弄虚作假。

(十一)查验记录

本记录是用于记载已婚育龄妇女在本省范围内流动时在现居住地接受管理与服务查验证件的情况,要求加盖现居住地查验证专用章。

第11篇:初一教学计划

南宁三中五象校区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通过调阅入学试卷,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应用题的能力低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任务。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 有理数 19课时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8课时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8课时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16课时

(三)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一、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钻研教材。

2、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用直观式、启发式、探究、共同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做好学生学习等各方面的评估工作。

备注:根据学生情况,如有成绩特别突出者,可开设奥数与中考对接研究课。

第12篇:初一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内容比较难,这一部分应给予充足的时间 。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本章教材主要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两个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

三、教学进度

9.3---9.24第一章

9.25---10.14第二章

10.15----10.21 期中复习

10.22---11.25第三章

11.26----12.15 第四章

12.16---1.11期末复习

第13篇:地理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吴媛媛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初三化学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要求初三化学教师都要制定并写出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该科教师在学期开学后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也是学校使用范围最广的论文, 首先经过初三化学备课组对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草稿展开讨论,然后再在自己的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要对学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进一步做详细的说明,才算是真正制定好了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初三化学老师要严格按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里的要求和措施去实施,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也可以对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某些内容做适当调整。在平时教研活动时,经过讨论也可对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有所变动,但要以完成学期目标为基本,可以改变教学措施和方法,对教学内容不可随意删减。本空间的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经过老师精心编写而成,但也可能对你不适用,有什么意见请提出。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学生们喜欢化学,喜欢上我的课,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这些是我的教学的出发点。

二、指导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做到全面复习。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

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14篇:地理教学计划

2017—2018(下)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八年级学生均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学生在地理一科的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与讲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做到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传达地理思想,改进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会学地理”的目标。最后,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和综合复习,圆满完成生地会考任务。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抓好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准备,课中讲清讲透每个知识点,课后搞好教学辅导,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周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认真钻研《2018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说明》,领悟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日常教学及后面的综合复习。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源、复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制作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准备好充分的素材,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4、强化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重视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时事及乡土地理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方式的复习和试题训练,为学生的生地会考取优异的成绩得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切实搞好单元测试,分册测试,细致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和训练,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则加强课后的辅导,做到不漏一个知识点,不漏一个学生。

2017—2018学年(下)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材分析

(一)学期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各大洲及地区与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气候特征);几个国家的人文特征。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近国家: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客观上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图册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了解。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15篇: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学计划

(一)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设计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过,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轻易一些,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爱好更浓厚,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一、指导思想

八年级地理学科将要学习中国地理,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但是由于中国疆域太大,太辽阔,学生们的了解熟悉不免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他们只是结构的不完整,熟悉上的不全面,使得他们知其一不知其二,应该说他们的中国地理知识还有很大缺陷,不足以满足成长对地理知识的需要,另外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进行了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爱好,独立分析题目的能力,可以说他们大部分基本具备地理学习的能力,当然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他们也会碰到很多题目,碰到很多障碍,对地理学习出现一些困惑,甚至有点讨厌,对学生学习地理出现的题目的思考也将是八年级地理教学的一大课题,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可设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同事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才干,培养学习爱好,更重要的是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与与日俱增,在潜隐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思想熟悉水平与道德情操

二、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把握 行政区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把握 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把握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学习中国的天气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留意结合主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题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明确节约自然环境的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进步阅读舆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进步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把握 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题目给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的压力,把握 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天气,河流概括,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环境所面临的状况,熟悉能源危机和环境题目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进步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熟悉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爱好,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他进步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进步课堂效益,练习题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进步效率

4、重点热门抓辐射,重点依据生活实际的具体题目,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题目,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温习一遍,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究,回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题目,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习的实效性

6、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领会新课标精华,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五、教研重点与教改专题

“345”教学模式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地理教学计划

(二)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从期末检测成绩看,总体上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掌握应掌握的知识,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期末考试成绩欠理想,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必须扎扎实实。

三、目标要求

通过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读图、绘图技能。知道世界主要大洲和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初步学会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要素分析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各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认识到应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2、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难点: 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首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备课,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自己、备课标。尤其要深刻理解课标,吃透课标。其次,注重课堂教学的分层次,关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的表现。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情感。再次是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辩论赛、课堂小讨论、知识趣味竞猜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2、要注重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的储备,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如学会读图、填图。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拓宽知识面。

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本资源,开展一些活动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加强与各科任教师及班主任的沟通与合作,教师形成合力。

5、深入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

6、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丰富地理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做好地理特长生的辅导工作。

7、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第16篇: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学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根据我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关于建设“‘345’优质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 积极创建“‘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新理念,本学期特制订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方面

本学期主要是在上学期学习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中国的人文地理如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以及区域地理。

2.基本技能、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绘图能力的训练,做好图文对应、联合记忆,发挥“图景”的直观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体空间思维观念,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时代特征,联系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培养资源危机意识,环境危机意识,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升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做到:

(一) 要设置一个激励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情景。

(二) 要拓展学生思维。

(三) 让学生找到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四) 要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五) 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 发挥学生的想象和灵感作用。

(七)加强电化教育的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5.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读书学习法,模仿学习法,质疑问难法,课前预习法,课后复习法,温故知新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可采取集体辅导法和个别辅导法,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搜集地理资料,并对这些地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一.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二学生通过上学期对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对中国的地理概况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资源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为本学期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想让全体学生都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纳入新的学习轨道,还有待于今后的启发、引导。

2.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初二1——3班现有学生140人左右,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在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26分,成绩较为突出的有:闫晓丽、许华贞、宿晓杰、宿凡、刘雷、黄俊芳、张伟等同学,但也有个别学生成绩较低,还不具备一般的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知觉活动正处在摆脱盲目与被动的状态,观察的主动性、精确性与概括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如:宿国栋、李倩、楚孟丽、宿大禹、李晓雪等同学。但大部分初二学生思维能力较强,随着地理概念的不断丰富,抽象思维能力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及时,课后及时复习,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所以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优势,正确引导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现在的温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理解,学会某些地理知识。

4.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做好预习,课堂上听讲能抓住关键,课后复习能摸准规律,不会即问,为继续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 教材分析:

1.起止章节或篇目

本学期学习内容为中国地理下册,共包括六章,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第三章 陆疆万里行,第四章 黄河万里行,第五章 长江万里行,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2.基础知识内容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为中国地理总论,讲述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高科技产业。第二——五章为中国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讲述每个区域(具体到每一省区)的地理特征。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从总的方面,去认识当前我国的地理国情。

中国的农业一章,针对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本章教材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内容包括农业各部门的生产,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的发展前景,教材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将着眼点从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转到观念教育上。

中国的工业是继 “中国的农业”之后,又一节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材。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它为国了经济各个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主要讲述作为基础工业的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分布情况,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部门。第三节主要讲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

交通事业包括运送旅客或货物的运输业和传递信息或实物的邮电业。按照我国对产业的划分,交通事业属于流通部门,属于我国第三产业。教材从以下两个方面阐明我国运输业和邮电业的发展:一是从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线路里程和邮电通信线路的增长。二是从运输业和邮电业布局的变化。教材重点讲述我国主要公路、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内河航运、航空运输等。

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教材,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把我国各省区分别划分为沿海万里行、陆疆万里行、黄河万里行和长江万里行四大部分分别加以论述。对各省区的介绍,采取了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融合,优势与劣势并提的写法,从众多的能够反应本区特点的内容中,突出重点,扼要从农业、工业、人了生活等方面,勾画了我国各省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图景。香港、澳门和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的自然地理概况,丰富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香港和澳门主要讲述了其地理特点和回归大陆后经济发展情况。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是在学生学完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再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地理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今天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3.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要严格以教学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推理、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及识图能力、记忆地图与空间的想象能力,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以及学会分析我国各地区农作物的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及其他图表资料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分布状况等。

4.思想教育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人的各种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树立全球观念,珍爱“地球家园”。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生。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

5.教材重点、难点:

四大工业基地、主要铁路干线、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分布、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等是重点,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及铁路枢纽名称、位置,区域地理工农业的发展等,这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 教研重点、教改专题

1、教研重点及要求:

为适应新形式,跟上改革的步伐,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和当今社会面临的高科技问题,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为加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这一教研课题要求教师要认真开展“三级备课”,使每一节课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并要促进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的“三级预习”,养成自觉学习,善于预习的习惯,为课上高效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合理安排并从把握“学、教、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循环;充分适当地运用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导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自学和思考;优化课内解惑策略及训练策略,优化课后的增效策略,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做到“三清”。

在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活动教育观,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质量观,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作素质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前提下,主动自觉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改专题、目的及要求:

本学期的教改专题为加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导学过程中要突出“地图”的信息作用,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进行学习,借借助地图对知识进行延伸、创造、综合。以地图为中介,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地理学习、创新能力,做到充满信心的学习。使学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形成空间观念,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在地图上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本学期在教研教改中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及要求:

(1)单元策划: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2)课时集体备课:

(3)公开课说课

(4)论文撰写

4.完成教研教改专题的措施:

⑴加强理论学习。

⑵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⑶大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普通话、“三板”艺术教学)

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⑸.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

学生的求知欲。

⑹.按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和“说、讲、评”活动。

⑺.注意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认真撰写教改论文。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达标反馈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 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六.本学期进度安排:

本学期共17周,除去期中、期末考试2周,实际授课时间为15周,为有计划,有目的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七.优生辅导计划:

1.辅导目的:

通过辅导,巩固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应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他们在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2.基本情况分析:

所选学生都是各班的佼佼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应试能力很强,但前应用能力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要指导他们正确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并能运用他们解释、分析一些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能够画简单的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图结合能力。

3.辅导要求:

(1)成立优生辅导小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利用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2)定时、定期、定内容对他们进行辅导。

(3)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

(4)个别指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注意不能千篇一律,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导。

4.辅导对象:

优生10名

5.辅导原则:

本着优生优培的原则,让好学生吃的更饱、吃的更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优生更优,除学好书本的知识,还能获取更多、更新的、书本以外的知识为主要原则。在本学期中,要大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在今年的学科考试中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6.辅导措施:

(1).每周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体辅导,其余时间个别辅导。

(2).辅导地理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德、智并进。

(3).通过辅导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7.辅导安排:

八.发展生辅导计划:

1.辅导目的:

对于发展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此,初中阶段要重视对发展生的辅导转化,使他们尽可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其头脑,激发其求知欲,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2.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学生都是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但他们大都学习积极性较差,求知欲低,遵守班内纪律不如其他同学,经常迟到、旷课、自由散漫,组织纪律差。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恢复他们的自尊,辅导他们掌握地理知识,使之转化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辅导对象:

发展生10名.4.辅导原则:

要立足实际,重视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使他们的思想本质发生变化,再使其学科成绩稳步上升。使这部分发展生,除学好书本的知识,还能获取更多、更新的、书本以外的知识为主要原则。在本学期中,要大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在今年的学科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5.辅导措施:

(1).充分利用每周四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集体辅导,其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2).地理科与其它科相互协调、齐抓并管。

(3).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其恢复信心和自尊心,多鼓励、表扬,少批评。

(4).制定切实要行的计划、方案。

(5).定期总结反馈。

6.辅导安排:

第17篇: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新课改和中考要求,结合目前七年级学生及学校的具体情况,现列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理学的基础原理、地理思维、研究方法。

2、知道具体的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5、培养学生养成看图、识图、用图的习惯,提高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是中图版初中地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内容在中考中占了较大的比重,知识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常考点知识。其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地球和地球仪。主要包括了地球和地球仪,地图及地形图这三部分的内容,其中,地球的概况,纬线、经线、纬度、经度、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及主要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和极点;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和常考点。

三、学情分析

地理对于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程,此时学生的地理基础基本没有或是比较薄弱,但是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多为自然地理和中国地理的重难点及常考点的知识,所以在初一上册的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对于一些难点又是考点知识点的讲解如地球经纬线的讲解和中国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要运用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例子来进行综合的教学,并且要结合小组的力量进行高效的小组自主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措施与方法

1、通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图表的讲解、分析以及要求学生每日一图的习惯的养成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用图、绘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来生动形象地体现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从而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教学结合导学稿的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并及时加强对导学稿的检查和评价,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提高学习兴趣。

第18篇:地理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平凉七中靳文妍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选修(3)(5)

(6)册和世界地理概述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的但他们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好在经过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的世界地理概述部分的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教学减轻了些难度。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的学习与复习,学习任务重。高中地理选修教材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与初中地理有所共性的地方。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而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以案例形式的具体分析中国的区域差异。

二、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2.复习初中中国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我国地理总体特征和各自然区域的差异,并能分析认识各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

3.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四、安排好各周的教学活动

第1周至第6周2月21日至4月2日24课时第一部分世界地理复习:

1、有关地球和地图的知识

2、关于世界地理的概况,主要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大的地形单元、气候、自然带、人种、民族、语言、宗教等的基本分布特征

3、讲述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理

4、区域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区域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点,要注重区域地理的复习,抓住区域地理特征,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融入系统地理知识的复习。重点认识东亚日本;南亚印度;东南亚新加坡、印尼;西亚;非洲埃及、欧洲英国、德国、俄罗斯;北美美国;南美巴西;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国的自然、经济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课堂上通过投影、学生读图、小组分析、讨论交流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提高课堂效率。

第7周至第10周4月3日至4月30日 16课时第二部分中国地理复习一(概述部分)

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15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2、我国国土构成: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领海、内海和国家管辖的海域;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及分布。

3、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5、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势阶梯划分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6、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高原和主要丘陵的分布及特征。

7、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8、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9、我国气温分布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气候特征及河流概况。10.中国

的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本节内容大多是结合其他内容考查,以地理背景知识出现,借助本节内容的掌握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还常作为时政热点的切入点,考查与政治、时事历史和今后规划发展的有关问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运用地理原理解释人口特征。根据提供的区域图作为背景,填图写出相关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名称,并分析其对气候、河流、农业发展、污染、城市布局、地质灾害的影响。读等温线图和干湿地区的分布图,归纳我国冬夏季气温特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运用所学的推理夏季风对雨带位置的影响。利用气温降水图考查获得相关地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邻近海域及丰富海洋资源。

1、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及挂图来分析,使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有关内容;

2、精讲精练第11周4课时期中复习与考试。第12周至第14周5月8日至5月28日10课时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复习二(四大区域部分)认识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香港、澳门等区域地理知识,了解其地理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特征以及经济特征。我国四大地区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区域地理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西部开发、“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及开发价值、台湾问题。

1、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及挂图来分析,使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有关内容;

2、精讲精练。

第15周至第18周5月29日至6月25日18课时第三部分高中选修二册

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特点及内部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特征、差异与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长江三峡的河流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治理、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开发、东北农林基地商品农业区域开发、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南和海域的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发展、西气东输的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分析教材列举的案例,结合中国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重在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1.选修二内容难度不太大,讲课时必须注意突破重要概念和规律;以基本概念为线,总结全章知识结构2. 精讲精练。

第19周至第21周6月26日至7月10日8课时期末复习与考试。

第19篇:地理教学计划

2011地理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的学习,初一新生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对“什么是地理?”“地理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已经了解了不少;尤其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喜欢上了我这个地理老师。因此,基本上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错,期末区统考排在全区第七名。

总之,对地理的系统概念掌握较好的学生已有不少,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也基本能理解。

但是,也还有少部分的同学,对所有的学科学习都不感兴趣,加上小学的基础又不好,有无心上学的现象,上课时有不专心听课的现象,笔记也不认真记,又不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拖了全年级的后退。

本学期要做好培优工作外,还要加强做好帮助困难生的工作。

二、教学目的要求(按单元) 初一

1、《认识大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了解和掌握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地理特征及其环保状况。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近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2、《了解地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环保状况。通过读图、析图、记图、用图,既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又掌握了有关读图的技巧。

3、(走进国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及其学习方法和环保状况。本章以国家为主线,以国家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归纳其共性,区别其差异,同时,将大洲和地区的有关内容贯穿其中,让学生组合成新的地理知识结构网络。

4、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和减灾意识、人口、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

5、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按单元) 初一

1、《认识大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了解和掌握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地形、气候、国家等地理特征及其环保状况。

2、《了解地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地形、气候、物产等地理特征及其环保状况。

3、(走进国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及其学习方法和及其环保状况。

4、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和减灾意识、人口、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

5、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四、教学难点(按单元) 初一

1、《认识大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了解和掌握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气候成因、国家的分布等地理特征及其现状。

2、《了解地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气候的形成及其对物产的影响等地理特征及其现状。

3、(走进国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形成的分析及其学习方法和环保状况。

6、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和减灾意识、人口、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

7、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首先,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这门功课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第二,在教学课堂上,注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的评价机制。

第三,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快乐教学为宗旨。

第20篇:地理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六章亚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亚洲的气候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及极地地区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极地地区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

异对农业的影响。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从认识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三个邻国开始,进而学习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西半球的巴西和美国,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第九章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了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从而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第六章亚洲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2课时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

活动课认识欧洲1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1

第一节东南亚1

..第二节中东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 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

第四节欧洲西部2

第五节极地地区1

期中考试

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一节日本2

第二节俄罗斯2

第三节印度2

第四节澳大利1

第五节巴西1

第六节美国1

第九章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2

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