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0 07:59:48 来源: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六年级的数学,共有学生40人。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随着孩子们年岁的增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但是两极分化在增大,这无形给我的教学带来压力和困惑。所以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教学,并尽可能的保证优等生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通过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思想方面,教材除了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法、演绎推理思想、极限思想,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发展学生的“四能”。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并会求比值和化简比,学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平时的练习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5.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6.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重视用方程解答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7.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8.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9.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许庄小学 翟万丽

2018.9

推荐第2篇:六年级数学上学科教学计划(定稿)

数学 学科教学计划 年级 六年级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7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 ; “图形与几何”领域:长方体和正方体

“综合与实践”领域: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 【教学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运算,一级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百分数的转化。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操作、试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见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和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经验。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百分数意义,学习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提高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2) 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 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升)、1立方厘米(毫升)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主动应用所学的方程、分数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应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探索和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解决有关分数计算、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百分数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通过与“综合与实践”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加强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等计算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 2.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备注:除了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分析学生的能力基础,预期困难及相应对策,使我们的备课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更高。)

两班共有学生八十九人,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两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稳。

今后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本学期,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还要加强数学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课时安排】

1.长方体和正方体„„„„„„„„„„„„„„„„„„„„„11+5时 2.分数乘法„„„„„„„„„„„„„„„„„„„„„„„„9+3课时 3.分数除法„„„„„„„„„„„„„„„„„„„„„„„„14+8课时 4.解决问题的策略„„„„„„„„„„„„„„„„„„„„„3+2课时 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6+2课时 6.百分数„„„„„„„„„„„„„„„„„„„„„„„„„18+5课时 7.整理与复习„„„„„„„„„„„„„„„„„„„„„„„5+5课时 8.教学下册教材内容„„„„„„„„„„„„„„„„„„„„5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运用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

3.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1.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联系。

2.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3.解体积、容积的意义,正确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各自的含义,会运用进率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4.能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特点灵活选择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对实际问题中每个分数具体含义的理解,明确单位“1”的量,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 3.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之几是多少”等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实际问题中每个分数具体含义的理解,明确单位“1”的量以及单位“1”的几分之几表示哪个数量。2.能分析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等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中用分数表示的数。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3.能根据分析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及这类问题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简单实际问题中,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2.能正确分析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3.理解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比的基本性质与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关系;能熟练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弄清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2.能正确分析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3.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能灵活选择合适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

2.能正确找准单位“1”的量,知道关系句中的几分之几对应的实际量是什么。

3.能掌握本单元实际问题的基本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解题。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教学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能正确进行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

3.能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找准单位“1”的量。4.能根据题中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能恰当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量。

教学难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明确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2.能理解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方法之间的联系,能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能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改写。

3.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规律,会求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4.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能根据题中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能恰当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题中两个未知量。

第七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整理和复习百分数、比的基础知识;练习求比值和化简比,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整理与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和进率,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解决这一方面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完整经历中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引导学生对自己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作出综合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学重点:

1.复习基础知识;练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2.复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和进率,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教学难点:

1.复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和进率,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推荐第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使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9多人,其中男生 26人,女生 23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还有少数学生的家长到外地打工或开饮食店等,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这样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

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

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

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

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

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推荐第4篇: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三】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共有71人,男生35人,女生36人,班级人数偏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课改开展两年来,学生汇报展示能力非常强。但是质疑、创新能力比较弱。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培优挖潜,让不同学的学生在数学水平得不同程度地发展。让本班的数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求学习惯。在课堂上做到能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勇于辩论。

2、加强小组建设,互帮互学,建立一帮一的教学形式。

3、激励学生做好作业,让学生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作业中的问题,不懂的能主动向家长、同学和老师请教。认真书写和解答老师布置的作业题。

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5、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6、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多与学生交谈,鼓励他们自信的看待自己,自信地面对学习,着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8、加大培优辅差力度,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四】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本人教六年级数学2个班, 六(1)班66人, 六(2)班66人, 本年级共计132 人,其中男生75 人,女生 57 人。

2.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4.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四、全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

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教学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七、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九、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老师反思和进改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着手。

2、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

3、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4、重视对学生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5、评价方式多样化。

6、评价结果认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十、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深钻教材,关注学生,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3、及时了解,学习吸收新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4、及时写好教学后记,总结分析教学中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5、定阅《小学数学教师》、《人民教育》、《教师新视野》等有关报刊杂志,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

推荐第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半期)

第一单元 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2.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3.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确定圆的大小。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基本公式:半径=直径÷2

即 r =½d 4.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圆内最长的线段就是直径 。

基本公式:直径=周长÷π 即

d=c/π

5.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或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基本公式:(1)周长=直径χπ 即C=πd,(2)周长=半径χ2χπ 即C=2πr

6.圆周率: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一般取π=3.14, 7.圆的面积:即圆所占面积的大小,一般用字母S表示。 基本公式:面积=半径χ半径χπ 即S=πr², 8.圆的特点:(1)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2)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3)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4)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5)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多少倍,而面积则需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平方倍,即倍数χ倍数。(6)在相同周长所围成的所有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9.半圆:圆的一半,是由半个圆的周长和一条直径共同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基本公式:半圆周长=直径+半个周长 即

C半=d+½C

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S半=½S 10.圆环:由圆心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圆所形成的环形平面封闭图形。

基本公式:圆环周长=大圆周长+小圆周长 即

C环=C大+C小

圆环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S环=S大-S小

11.圆和其他图形的关系:

(1)把圆平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3)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4)在一个正方形外画一个圆,使4个角在圆的周长上,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对角线长,该对角线将正方形平分成2个相同的三角形,圆的半径等于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1. 运算法则: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和整数一样,也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优先算,同级运算按顺序依次算。 2. 分数的乘除法:(1)几个分数加整数的连乘,可以先分子和整数与分母进行约分,然后再将分子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乘积作为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乘积作为分母,最后再次检查是否为最简分数。(2)分数除以分数或整数的除法: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先将分数除法变成乘法来计算。

3. 分数的单位:任何一个东西的总数我们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即“1”。我们可以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几分之一。如分成5份就是五分之一。

4. “1”对应的整体数量和对应分数、对应数量之间的关系

对应数量÷对应分数=整体数量 整体数量χ对应分数=对应数量 对应数量÷整体数量=对应分数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一般是从正面、上面和左面或右面进行观察。

2.同一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得越近,影子越短,离得越远,影子越长。

3.站得越高看的越远,连接观察点和障碍点就可以确定观察的到的范围,看不见的地方称为盲区。第四单元 百分数

1.什么叫百分数:含有百分号%的数就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数和分母为100的分数的区别: (1) 读法不同: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读作一百分之几; (2) 写法不同:百分数后面必须加百分号%,百分数分子里面可以有小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不能有小数,要写成分数形式。 (3) 意义不同: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及占比,所以没有单位。而分母是100的分数除表示占比外,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可以带单位。 3.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相互转化

(1)小数化分数: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并作为分子,然后将扩大的倍数作为分母,最后化为最简分数即可。

(2)小数化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后移动两位写上百分号%即可。

(3)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

(4)分数化百分数:可以把分数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形式,也可把分数化为小数后再改写成百分数。

(5)百分数化小数:把百分数小数点向前移动两位去掉上百分号%即可。

(6)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如分子有小数,需将分子变为整数再化简为最简分数即可.

推荐第6篇:四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全册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正确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米,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5 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目标要求

1、能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能在认识亿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识“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亿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能掌握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数l立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

4、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台五人”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5、初步认识计算工具——算盘和常见的电子计算器。认识电子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能操作电子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和探索一些计算规律。

6、结合读数、写数、中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

1.知道亿以内和亿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掌握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数位顺序表。3.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4.认识常用电子计算器的构造,能操作电子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难点

1.亿和亿以上计数单位的认识。

2.数级开头、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写。 教学措施

1. 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3. 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目的要求: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意义、特征,知道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会用符号表示角。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º”表示。

3.知道平角、周角的意义,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4.会用量角器画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重点:

1正确地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2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及运用这些关系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3运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难点:

正确、熟练地量出两边叉开方向不同的角的度数。 教学措施

1. 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2. 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3. 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4. 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目的要求: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乘积满十的口算乘法和相应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掌握两个因数末尾都有O乘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4.从具体事例中,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5.理解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大(或变小),积也不断变大(或变小),并能运用这个规律进行乘法计算。

6.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重点:

l.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运用乘法计算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难点: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克服乘的过程中出现进位错误。 2.掌握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措施

1. 注意主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3. 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问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教学措施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2. 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3. 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2.掌握两位数除以整十数、整百整十和三位数除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3.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数的试商方法,能准确地求商。 4.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5.能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性质),并能运用这个规律进行除法计算。 重点: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3.理解商不变性质。 难点:

l._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2.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措施

1.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目的要求:

1.能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还能看图回答问题和获取信息。

4.能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横式的(水平方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发现信息。 重点:

l.绘制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提出向题和获取信息。 难点:

根据复式统计表绘制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提出建议。 教学措施

1.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识结构。 2. 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解决同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 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 教学措施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交流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九单元 总复习目的要求:

1.使学生系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系统复习和训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本学期我们班共有学生50人,大多数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习惯,但总体来说,学生们小组合作的能力欠佳,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能力有待发展。年级内还有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贪玩、调皮、好动,上课思想不集中,个别学生甚至根本就不会听课、不会学习,所以这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进步不显著。但也有好几个学习好,对责任心、管理能力皆强的女同学,对后进生的转化有一定的帮助,要好好加于利用。

推荐第7篇:三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洑水镇小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三(3)班数学工作

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 参考率100%;及格率95%以上;优秀率 75% 以上;人均分85分以上。抽考、调考、统考全市综合排名位居前8名。面向全体,防差转差措施有力,效果良好,50分以下潜能生率小于5%。全镇抽考摆尾学生数比例低于平均值。

(二)、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四)、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五)、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6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3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

四边形………………………………………………2课时左右 周长………………………………………………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左右 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推荐第8篇:九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资中县陈家拥共小学——————段超

一、指导思想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去说去做,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5 册中, “ 二次根式 ” 与 “ 一元二次方程 ” 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 二次根式 ” 原是第 4 册章数的开方的一节,现单独成为一章,其内容更为完整合适。

“ 一元二次方程 ” 是原有内容,基本保留,略作修改,更为完善。

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有 “ 图形的相似 ” 与 “ 解直角三角形 ” 两章。

“ 图形的相似 ” 原为第 4 册,现后移,作为全等三角形的拓展,增加中位线一节,适当加强理性的数学逻辑推理成分,更好地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 解直角三角形 ” 为原第 4 册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后两节,探索边角关系,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 随机事件的概率 ” 一章,属于概率范畴。将原第 5 册的概率的含义与预测和第 3 册模拟实验的内容合为一章,基于概率的频率意义,引入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分析意义和简单的预测公式。主题突出,线条鲜明,那样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学习就更为集中。

第5册 各章课时安排

全书内容(含各章复习)与课时安排

第22章 “ 二次根式 ” -----------------8课时 第23章 “ 一元二次方程 ” ------------14课时 第24章 “ 图形的相似 ” --------------14课时 第25章 “ 解直角三角形 ” ------------12课时 第26章 “ 随机事件的概率 ” ----------14课时 课题学习-------------------------4课时 各章分析

第22章 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2.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并会用来化简二次根式。

3.理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4.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5.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进行化简。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要8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2.1 二次根式-----------------2课时 §22.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3课时 §22.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课时 复习----------------------------2课时

教学建议

§22.1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是在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引入的,重点在于理解二次根式的数学形式;

2.让学生自主探索,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通过计算与观察,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22.2 二次根式乘除法

1.让学生通过试一试、思考、说理、概括归纳的学习过程,必将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形成;

2.本节涉及根式化简所需的三个基本依据,应让学生认真理解,学会运用;3.适时运用计算器,重视计算器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中的作用.§22.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是类比整式加减法中的合并同类项得到的,教学中可适当复习回顾原有知识;

2.让学生再次通过试一试、思考、概括、归纳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形成;3.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是描述性的,应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认识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加减运算中,根式的化简是必要的一个环节,可适时强调根式化简的基本方法.第23章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联系一次方程、方程组和函数的基本知识,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经历对一元二次方程各种解法的探索、归纳,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学习中比较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3.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进行估算和检验 . 4.能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和解释所得的结果。

5.让学生进一步经历 “ 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 ” 的数学建模过程,获得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体会数学的价值观 .6.结合实践与探索,让学生经历探究性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要14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3.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7课时 §23.3 实践与探索------------3-4课时 复习---------------------------2课时

教学建议

§ 23.1 一元二次方程

1.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也是学生 对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知识学习的延 续和深化,因此注意和原有知识的类比与 联系 . 2.方程是描写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 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 . 2.教学中需注重加深对于类比与转化思想的认识和应用,及时对于探索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和归纳,培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按照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价值的应用问题。

§ 23.3 实践与探索

尽力创设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解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逐步养成主动探究和应用的习惯。

第24章 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相似.认识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

2.探索并确认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以及面积比的关系. 3.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了解黄金分割. 4.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探索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即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周长、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5.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6.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利用位似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

7.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重心的概念以及有关应用。

8.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灵活运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9.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10.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要14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4.1 相似的图形-----------------1课时

§24.2 相似图形的性质-------------2课时

§24.3 相似三角形-----------------4课时

§24.4 中位线---------------------2课时

§24.5 画相似图形-----------------1课时

§24.6 图形与坐标-----------------2课时

复习------------------------------2课时

相似的图形

1.本节是通过一些相似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相似的概念.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相似图形,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从而理解相似的概念.

2.由于一开始学生对于相似只具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所作的判断或画图都只能从直观层面进行。

3.本章主要研究相似多边形和三角形,所以本节中所举例子大部分都是平面图形相似的例子,对于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教学中可适当让学生感受,不必过多的展开 . 4.教材 P.43 中的 “ 试一试 ” 让学生根据直觉画出与原四边形相似的图形,是为了后面探索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埋下伏笔 . §24.2 相似图形的性质

1.线段比、成比例线段等基本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处理相似图形问题的基础,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2.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要让学生理解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因此与长度单位的选择无关,但一定要选定同样的长度单位。

3.通过 “ 做一做 ” 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相似地图中对应线段长度的关系,猜想其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让学生利用相似图形的性质,总结判定两个 边形是否是相似多边形的方法。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进行点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整个探索过程。

§ 24.3 相似三角形

1 . P.54 中的 “ 做一做 ” ,采用了合情推理的方式,通过测量和推理来让学生获得结论 . 2 .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材是从角再到边,即从三个角、两个角、一个角到两条边一个角,然后再到三条边 , 这样的顺序比较自然,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4.4 中位线

1.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通过探索、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理解掌握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概念与性质。

2.理解认识三角形的重心和物理上的重心的一致性。

3.梯形中位线定理是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加以证明的,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 24.5 画相似图形

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了解位似的概念,教材是通过画一个多边形的相似图形的方法引入位似的概念,主要让学生掌握用位似的方法把一个多边形

放大和缩小的几种方法,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自己画图 .阅读材料 “ 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 ” ,前面的雪花图形和后面的等边三角形的自相似图形都可以通过几何画板方便画出,有条件可以给学生演示 .有关分形的内容和图案互联网上很多,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课后上网收集一些资料 .§ 24.6 图形与坐标

1 .在 “ 用坐标来确定位置 ” 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方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查找城市地图中的某个地点(一些地图用字母 A 、B 、C„„ 和数字 1 、2 、3„„ 来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方便人们查找),让学生体会他的实际应用 .然后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和背景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 2.教材 P.75 中小明通过角度和距离来表述物体的位置,实际上是极坐标方法,教材中没有明确,但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用坐标来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军事和地理中常常用到,也要求学生掌握 . 3.到本章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平移、旋转、对称、相似等变换 .在本节中都可以让学

生去体会图形经过这些变换后坐标的变化情况,这样对图形的变换有更深的认识而且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大约需要16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6.1 概率的预测----------------7课时 26.2 模拟实验------------------5课时 复习---------------------------2课时 课题学习-----------------------2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回顾实验结果,发现预测概率的可行性, 体会概率值的频率含义,沟通实验概率与

理论概率。

2.会利用分析的方法(画树状图或列表), 预测简单情境下的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3.在简单的问题情景中,会用不同的工具 (包括计算器)进行模拟实验。 4.对同一个概率问题,能从分析哈实验两个 角度加以解决,体会概率的含义。

3.本节不少例题,都附有一些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这些大都来自一线教学,来自于学生,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学时应重视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辨析,培养学生对于概率的正确认识。

4.树状图和列表法是从分析角度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应让学生理解掌握。

§ 26.2 模拟实验

1.教学时应重视模拟实验的作用,一方面在于解决同类实验工具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概率问题的认识.2.引导学生注意选择不同的实验工具进行模拟 3.有意识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课题学习通讯录的设计

五、教学目标与任务。任务:第22- 2 6章的学习

目标:及格率达55%,优秀率达20%。

六、教学措施。

本学期 担任 的数学教学工作。针对 基础较差的具体情况, 采取的教学措施如下: 自己的工作情况及时总结,深入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工作在学生中的接受情况,以完善自己的工作。

2018-8-30

推荐第9篇:四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校历安排,本学期从八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二十止历行二十周。为了能圆满地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上学期期未检测情况: 90分以上者18人,80分以上12人,60分以上2人,1人不及格。平均成绩88.64分,优秀率55%,及格率97%。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属于“中间多两头少”呈正态分布的班集体,是一个较理想的班级。

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和课堂教学观察,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

5、6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班级的主流是中等生,他们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他们学习认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其中部分同事稍不抓紧成绩有回落的可能。班中的学困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

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住宿生,家长照顾不上。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学习越来越吃力。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共八个单元,两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两个活动。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各单元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单元“认识较大的数”。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万级数的读、写法,教学关键是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本单元主要认识三种线,线与线的关系,认识五种角,角的度量,及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重点是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本单元注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建立几何表象,通过画射线、

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学难点是量角的方法。教学关键是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板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有,三位数乘两位数,估数,乘法运算定律。其中口算、笔算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是教学难点。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着重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首次出现,教学时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应注意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是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教学关键是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难点,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1)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臵,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商是两位数,让学生将

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类推至此,了解商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又一个难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第六单元“统计”。学生在小学低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单元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这一过程。同时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合理判断和决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学难点。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此单元是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趣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6、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7、重视培优补差工作。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做到让优秀生有饭吃,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下。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〇一三年八月

推荐第10篇:六年级数学学教学计划

2012年春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9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第11篇: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泰和小学

张 兴 全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新设想结合起来,转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准备课。

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及各种相关的试题,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学之初,认真地学习、研读了课程标准、教材,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思想善,家庭情况及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情况。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在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内容,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我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常思考,

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

本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本期各种工作做得不足之处。

1、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培养优秀生的拔尖工作和中等生的培优的工作做得欠缺一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总体感觉本期的工作较过去有长进,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将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让各级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让学生喜欢。

第12篇:六年级数学上《比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一)比的基本概念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 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 比的后项不能为0。

4.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5.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求比值

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三)化简比

1、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在把分数比值改成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第1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

201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34人,其中优生10人,中等生14人,后进生10人这个班级从总体上看,成绩较差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体现在优生不够尖,后进生的基础太差,连简单的也不会做,而且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大。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为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二、学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饿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六、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七、教学检测及评价

1、每节课前用五分钟时间对学生前一天的知识进行巩固。

2、通过学生每天的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对自己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每单元结束后利用单元过关题进行有效地单元检测和评价。

4、每月末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检验及评价。

5、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和评价,让学生进行及时反思和改正。6、以平时评价为主,以期中评价为辅;

7、以综合性评价为主,以单项测试评价为辅。

第14篇: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六(1)班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六(1)班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转眼间就到了期末,现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情况,特作总结如下: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刚接手这个班,我首先通过分析摸底,访问相关的老师,大致掌握一些情况。针对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后进生面较大的现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尽可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做到 了以下几点:①降低起点,设置小台阶、拉着学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由浅入深,步 步深入,一道题拆成几个小题,最后组合,使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②查漏补缺,铺路搭桥。新知识孕育在旧知识中,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每节课安排一些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跟上新的学习进度。

二、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己“会学”。课堂上,对于那些脑子灵反应快,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懂一点就听不进去,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学生,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多盯着他们,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只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听。总的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改善,分析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考虑问题也比以前全面、周到了。

三、认真批改,从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从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我总会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漏。每次作业我都坚持做到“学生做——老师改——老师讲评——学生订正——老师再改”。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学生都能学好,学透。

四、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别同学存在学习障碍,于是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通过课堂教学、检测、作业反馈等,发现问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作业错了,坚持面批面改,促进他们自我奋进、同时,安排优秀学生当小老师,与基础差的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得到提高。一学期下来他们成绩进步不仅很明显,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有了明显好转。

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我还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努力让自己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五、今后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4.继续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5.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6.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本学期工作做得也有不足之处,如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另外与学生家长的联络不够,缺乏教学合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扬长避短,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15篇: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大家好

我就这次考试成绩及试卷情况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 这次考试成绩大家都看到了,整体来说不错,满分有3人,90分以上的有34人,80分以上的有30人,70分以上的有9人,60分以上的有3人,不及格的3人。试卷安排的考试时间是90分,我们学校安排了60分,但内容不太难,时间足够,这次这份试卷六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方程和分数混合运算)操作题和解决问题,涵盖了我们前四单元的所有内容,,但不是太难,这份题出得比较全面,把我们前四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全部都考了。

二、学生做题中出现的明显问题

1、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如:填空题的第2小题,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学生失分的较多,8小题求半圆的周长和面积,不少学生半圆的周长没有加值径出现错误。

2、计算能力欠缺。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几乎每道题都渗透着计算,学生应计算错误导致的失分情况也很严重。如解决问题算式对而计算出错的就有不少学生。

3、审题不够仔细,解题较马虎。如填空8小题求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已知的条件是半径,有不少学生计算时误把半径当作直径而失分。解决问题五题,求环形的面积,是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已知直径,学生错误的用圆周率乘了直径的平方。

4、知识的应用能力差,特别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如解决问题一题,审题不够认真,马虎大意,本来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一昼夜”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2圈,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平时不注意观察,而错误的认为旋转了12圈,24圈,失分同学很多。其实这道题月考的时候考过,当时基本没有学生答对,辅导后又做了一次作业,这次还有二十多人错误,这就说明学生平时的态度不够端正。

咱班学生在学习方面还从在下面问题

1、有些学生学习比较浮躁,态度不够端正。这个主要是从课堂表现和作业方面体现。到现在为止,我们班还有小部分同学做作业都是老师、家长看着做,自觉性不高。只要老师家长不管,他就不做老师检查的作业比较认真正确的多和组长检查的作业不认真。还有些同学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造成作业不会做,字迹潦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所以,我觉得,对待这样的学生,首先要教育学会听课,主动完成作业,这个工作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一定要改变这些同学的学习态度。

2、学生学习不够细心。几乎所有学生共同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不够细心,我们数学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数学答案只有对错之分。没有发挥的余地,更不能找任何任何借口说,我会做,但我粗心了。考试粗心抄错数字就是错误的,粗心就等于不会。再就是丢单位名称或单位名称出错。不写答语或简化答语,这点在一课三练上出现的很多,大部分学生不写答语或简化答语。 (1)计算方面不够细心。 试卷中的很多错误是计算错误。这个主要是我们学生不习惯用草稿纸计算。他认为是最简单,不会错。所以不假思索去口算,做完也不认真复查。而往往最简单的反而最容易错。所以,在这里请各位家长一定教育学生,在每一次做作业和考试中,不要因为计算而失分,在平时做作业时就要细心。 (2)审题方面不够细心。 学生总会出现审题方面的错误?归根到底,我觉得,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拿到一道题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下笔写。而没有定下心来,仔细的读题,读不懂的,多读几遍。现在,我们出卷子的趋势,是与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往往很简单的一道题目,但一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转的弯路比较多,那么学生就手足无措。

3、理论不会联系实际,就是我们说的会学不会用,

4、个别同学太懒陏 咱学过概念,面积公式还没背会,个别学生不做家庭作业,甚至偷拿别人的作业充数,咱本一个同学我要检查他的作业,偷拿同桌的,结果同桌也没做完。

鉴于学生从在的问题,我想向各位家长提一些建议。

1、要提醒孩子一定要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动脑,举手发言。因为我们没有多少课外辅导的时间,下午只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课间十分一次也只能叫一两个人。所以,一定要抓住课堂时间,我将每节课要的知识点都变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必须掌握的都出在黑板上作为家庭作业,所以,务必要提醒孩子抄完作业,一般情况不能用家里的资料代替黑板上的作业。

2、要提醒孩子不要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要多问。不要照抄作业

3、关于作业检查等建议。现在我们数学作业只有学习评价,这上面的题目比较难,特别是最后一题,大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家长应该及时给予指导。

4、基础差的同学,家长要以基础知识题为主,让他们多练一些计算题,简单的解决问题,不要抓难题,难题对他们来说做与不做一样的效果。学习中等的同学,以咱们所学内容为主,让他们掌握好本册数学的所有内容。成绩优良的,适当的让他们接触一点奥数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5、这次考试不及格的和成绩退步较大,咱们互相配合,要好好抓孩子的学习,不然越来越差,六年级再不抓就迟了。

6、经常不完成作业的,错误多的,胡写乱画的。我也和你联系。希望多管理孩子的学习。

第16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唐钱楼小学 郑艳霞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一)、

(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第17篇: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生源及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六位学生。骆春、李凤、程文武和张冲同学岁数较大,对数字很有好的掌握,加上学习态度良好,所以解答能力较强。何泽西最小,对小小的东西很好奇,比如对一支铅笔能弄玩整天,写字比较慢,作业勉强完成。陈国庆有进步了,只要集中精神就会很好。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加、减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熟记

7、

8、9的乘法口决,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表内乘法和

相应的除法,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会用竖式熟练地计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5、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竖式加法连续进位。

2、竖式减法连续退位。

3、建立“倍“的概念。

4、“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四、教学进度表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

1、笔算加法 14课时

2、笔算减法 1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千克的初步认识

3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39课时

1、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2、8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9课时

3、9的乘法口决和用口决求商

15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6课时

整理和复习

3课时

、是、分、秒的认识

5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五、教学措施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继续加强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注意发展聋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第18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白道口中心小学 王海娜

一、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第19篇: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李向东

一、指导思想

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应该是一种双向活动,新课标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行为的研究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重要课题。新课标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今年是我们实行新课标教学的第三年了,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同时也要克服不足,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来。

二、教学措施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需要,除了常规的教学过程外,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如下措施:

1、转变教师观念

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整个教学活动也应以育人为核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特长,得到培养和发展,又不歧视“学困生”,既要着眼于当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看到适应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教师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也是其研究者、建设者。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现代数学课堂,课型丰富多彩,讲授课型、活动课型、自学辅导课型、习题课型、研究性学习课型等等,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型。

运用生动、幽默、精练、准确的课堂语言,掌握行云流水、收放自如的课堂教学节奏,实施引导思维、鼓励置疑的课堂设问艺术上好每堂数学课。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多媒体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条件。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幻灯机、录象机、录音机、电脑等,只要能利用的,我们都要用上,一切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利用空余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三、教学安排

本学期我们的教学任务是共五大章。课时安排如下:

第11章平移与旋转共10课时

1 第12章平行四边形共10课时 第1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共10课时 第14章 整式的乘法共11课时 第15章 频率与机会共7课时 具体安排如:

第11章平移与旋转

第1节平移3课时

第2节 旋转3课时

第3节 中心对称2课时

小结2课时

第12章平行四边形

第1节平行四边形4课时

第2节 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课时 第3节 梯形1课时

小结2课时

第1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节 认识不等式1课时

第2节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4课时 第3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课时

小结2课时

第14章 整式的乘法

第1节 幂的运算3课时

第2节 整式乘法3课时 第3节 乘法公式2课时

第4节 因式分解1课时 小结2课时

第15章 频率与机会

第1节 在实验中寻找规律1课时 第2节 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2课时 第3节 模拟实验2课时

小结2课时

期中复习20课时

期末复习20课时

第20篇: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本人本学期担任八年级(5 )(9)两班数学课教学和八(5)班班主任工作。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挖掘不深入。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