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5:49:1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1课时 第十七中学 尹相超

一、教材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及主要国家,并说出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目标本:节课通过旅游知识的讲解引入本节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书本与地图册相关地图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二)学法:学生已经学过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在认知上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在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大家好,欢迎各位同学参加海港区十七中国际旅行社,我很荣幸担当本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超导,就是超级导游的意思,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风景美丽的东南亚各国。在出发之前呢有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些事大家注意的事项,好了,现在开始我们的旅程。

1、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活动找到主要的地理事物和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 的重要地理位置。

【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生:结合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和在图上找到的主要地理事物,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并对思考题进行讨论后作答。教师适当点拨: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3、拓展练习,活学活用:

以陈毅的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江上流,君喝江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为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地图,发散学生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红河 B.湄公河 C.伊洛瓦底江 D.多瑙河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 (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石油 D.煤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东南亚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量的图片和材料,并根据提供的图片材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而后应用刚刚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知识点都是由学生自行得出。本节课还注意了学生身边事例的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这节课也更注意了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推荐第2篇:东南亚 教学设计

东南亚

导入新课:陈毅元帅有一首诗曾这样写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哪个地方的人民的吗?是写给缅甸友人的一首诗!那么大家知道缅甸位于亚洲哪个地区吗?与我们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地区!那么我们就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开始拉开今天学习的序幕! 第一幕:认识国家

可以说东南亚范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大屏幕展示)指:中南半岛(由于地处中国以南因此被称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我们以前学过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而且我们发现在中南半岛的南端延伸出来一个小半岛!她是马来半岛!马来半岛也是中南半岛的一部分!

大家把教材打到27页,在图7.18中把这三个部分找出来!用笔把他们画出来!

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很多个国家!大家手中有一张东南亚政区的空白图!我们两个人合作对照教材29页图7.22。找出东南亚的国家并把国家名称填到这个图上!(给学生点时间) 大家都完成了!我们发现东南亚一共有11个国家!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指图说出位于中南半岛上的国家!(自左向右依次说:缅甸(内比都)、泰国(曼谷)、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越南(河内)、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部分、新加坡(新加坡市))(教师适当补充: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位于中南半岛上)首都在教材31页!在这些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其中我们发现有一四面都不临海的国家是老挝!被称为内陆国!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马来西亚的一部分、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帝汶(帝力))!(教师适当补充:印度尼西亚跨亚洲与大洋洲、东帝汶是2002年独立的、是东南亚地区最晚独立的国家!)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谜游戏!我给出谜面,请大家猜出他指的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名称! (大屏幕展示:猜猜看) 大江之中-----河内(越南),长鼻子盛会------万象(老挝),霞光照云朵-----金边(柬埔寨), 山湾发大水----曼谷(泰国)。

东南亚包括11个国家,人口众多。那么东南亚的居民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下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感受东南亚的气候! 第二幕:典型气候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在南纬10度到北纬25度之间!那么这个纬度范围属于哪个温度带呢?热带!所以我们判断这里属于热带气候!那么我们的判断是否是正确的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我们看东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呢?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热带季风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部分呢?

(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北部)泰国就是这种气候!那我们就用泰国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来分析这种气候的特点!(找同学来分析)全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匀!分旱季和雨季!

我们再看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部分呢?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花园城市新加坡就是位于这种气候类型范围内!那我们就以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分析这种气候的特点!(找同学分析)全年高温多雨! 东南亚的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请大家在教材29页找出东南亚的3个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所以东南亚地区的居民和我国南方人一样喜欢吃米饭!

这种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使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大家知道东南亚地区都有些什么经济作物吗?

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很好,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作物)并加以说明 橡胶------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泰国,橡胶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油棕:油棕是世界上产油效率最高的植物,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是马来西亚! 椰子: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

蕉麻:它还有个别名叫马尼拉麻,菲律宾的首都是马尼拉!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就在菲律宾!

可以说东南亚特有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其丰富的物产!同时东南亚也因其独特的海陆位置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第三幕:交通要塞

(课件展示图)谁能借助周围的大洲和大洋来描述一下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呢? 北—亚洲,南---大洋洲,西---印度洋,东---太平洋

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古代就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的!

那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日本要用轮船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大家来帮他找到一条最短的航线!谁来到前边给大家指图说一说!

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他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150米,可通航20万吨以下的油轮,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通过这里,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之一!因此可以说它是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

东南亚有着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关东南亚旅游景观以及风土民情的资料!哪些同学想把你所了解的信息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第四幕:旅游风情

(给学生下发资料)新加坡(华人和华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越南下龙湾)

通过大家的介绍,让我们更加向往这片神奇的土地了!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说)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进行小组竞赛! 还是按照老规矩!(每组3题)给时间编题 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东南亚是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众多的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亚洲人亲如一家!让我们在亚洲雄风的优美旋律中欣赏亚洲的世界之最!

推荐第3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的第一个地理区域。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的“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在教材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教材处理: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必须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尽力体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1)利用图像资料:充分利用地图,视频,幻灯片,使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2)精心设计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使学生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的地势地形,河流的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读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地理要素的联系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地图和资料,并根据提供的资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然后用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没有一个知识点是教师给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另外,本节课的一大特点是还注意了从学生身边引入事例,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视频,引入东南亚地区。 二.教师引导讲述,学生自主学习板书:第一章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

1.教师提问:东南亚还有哪些国家?学生读图。教师请学生说出东南亚国家的名称及特点。

2.东南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两大部分——学生看图说出其范围。板书: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3.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组根据实际进行探究活动。(1)第一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毛衣、短袖、芒果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板书: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低纬度地区 (2)第二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登山鞋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地形、地势和河流分布特征。 板书: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 北高南低 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崎岖,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火山 河流 由北向南流 呈放射状流

(3)第三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雨伞、保湿霜、防沙围巾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特征。 板书: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与位置联系)

教师: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深刻影响着当地的农业。

学生:能说出对农业播种和收获的影响。

三.教师小结:东南亚各地理要素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醒学生注意箭头)而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四.课后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闯关测试。

推荐第4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董福军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强化位置的重要性。

2.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2.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位置、气候和农业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最新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配以学生的指图练习,体现学习有用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以及重视学生地图观察能力的教学新思想

师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新闻资料:人民网2014年1月18日讯: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办的“东盟2014年度形势分析座谈会”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研究院所的官员和学者就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东盟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望2014年,与会专家们认为这一年里东盟形势将总体平稳,各种机遇与挑战并存。贸易、投资、旅游、金融、交通、农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可成为中国与东盟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切入点。

2015年东盟即将建成共同体,目前东盟一体化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2014年对东盟十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与会的中国驻越南前大使齐建国认为,目前东盟一体化进程基本顺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他说:“整个东盟的新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要明显放缓,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如说,美国只放出了一个停止货币量化政策的信息,印尼货币就大幅度贬值。总的来说,2014年,东盟一体化进程还会按照既定的计划照常进行,但是不稳定的因素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师出示探究问题并提供相关地图:你知道东盟指的是哪些国家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下面两幅图并交流,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指图说明,具体操作可以结合第二幅图指认第一幅图。

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

生争先恐后到黑板指图,师给予评价。

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区域的位置特点、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讲授新课──图释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东南亚的地形图”,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师要求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东南亚的位置和区域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图”和下面的“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 以及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 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图

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图

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师指图点拨提升东南亚范围、组成和位置特点:

1.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我们习惯上叫它南洋群岛。

2.位置

(1)纬度位置(10°S──23°26′N) :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承接:用生活中的热点新闻资料过渡,体现了关注生活中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师用多媒体播放泰国等国受暴雨侵袭、洪灾肆虐的视频,过渡到对东南亚气候类型与特点的认识(http://cen.ce.cn/more/201310/05/t20131005_1580488.shtml;时间:2013年10月5日;内容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再引入“东南亚大米仍是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来源”的新闻资料,过渡到对东南亚热带气候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关系的认识。

中华粮网2013年7月4日讯: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进口大米需求量陡增,2012年进口大米总量为231.6万吨。2013年1─5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累计达115.39万吨,同比上涨19.48%。受进口配额限制,预计近期进口速度将逐步放缓。

2013年,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延续2012年的态势,月度波动巨大,进口总数较往年有显著增长。2013年1─5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分别为30.4万吨、12.04万吨、26.79万吨、30.11万吨、16.06万吨,前5月进口总量115.3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48%。

越南大米、巴基斯坦大米和泰国大米作为我国进口大米的主要来源,2013年5月的进口数量分别为12.1万吨、2.27万吨和1.38万吨,分别占当月进口总量的75.36%、14.13%、8.62%。柬埔寨大米进口数量相对较少,5月进口量为0.25万吨,占总量比重为1.56%。

师出示探究问题:泰国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多发洪涝灾害?东南亚的稻米与气候条件有何关联?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除稻米外,东南亚还成为了世界上哪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如何分布?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的图文资料,进入下一部分知识的学习。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发现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思考其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师要求学生观察下面的“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亚洲气候分布图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师继续出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下图思考,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假如你是A地的一位农民,应该在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在B地又该如何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A地位于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应该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拓展延伸:6─10月盛行西南季风,是雨季;11—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是旱季);B地位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应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师继续出示探究问题: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对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类型和分布又有什么影响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收获和以前所学的知识,先自己进行推理,然后查阅教材上的“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验证,小组成员间再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1.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泰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2)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3)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4)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教师出示反馈练习:假设你去东南亚旅途,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带着刚才的学习收获,再次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提升: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物产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

拓展延伸:老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丰富的物产景观图片,培养学生感悟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闻热点的关注热情很高,以稻米进口和暴雨洪灾引入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学习,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顺利完成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又可以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在教学中体现出方法教学的强大威力。教学过程的探究问题、反馈练习、点拨提升环环相扣,让学生在问题探索的情境中发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同时获得了相关知识。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气候与热带农业生产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了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描述某地区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分析该地区自然影响人文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交流反馈:看谁连的又快又准!

■教学反思:在对东南亚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地理导入,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地图教学,重视探究问题下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法和规律的感悟。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日益完善。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得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其理性思考,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董福军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形图说出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策略

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地形、河流、城市以及旅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

“(中山旅游网2014年2月7日)恋上一条河,挥之不去的湄公河情愫”节选

http://www.zhongshantour.com.cn/zh-CN/displaynews002.html?newsID=100186637

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梁家辉主演的电影《情人》,一幕幕情景,使我心中对湄公河怀有着满心的浪漫情愫,和对到湄公河旅行的向往。《情人》里的很多情节都发生在湄公河堤岸的唐人街,街上挂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中文字招牌,街上的景致颇有些像旧时的广州。

湄公河渡口是个地点却不是个地方,但却是影片《情人》中不得不看的景致,因为湄公河渡口就是情人初次相见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

今天,我要在这里坐船行驶于湄公河上了,就要开始慢慢体会湄公河的生活,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当然,最主要是能够去体会那个浪漫而又伤感的爱情故事。

师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在作者有关湄公河游记的描述中,有这样几句话“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试想东南亚的大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便利?为什么这里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及与之有关联的旅游出发,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充满活力,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索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多媒体展示应关注的问题: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讲授新课──图释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思想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由此及彼,通过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师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请大家继续阅读下面的“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图中所示问题。

学生继续交流讨论,师点拨提升: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下表所示:

师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3.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

设计意图:该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继续使用地图观察、思考探索的学习方法,通过地图反映的信息,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和表述地理问题,根据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对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能及时总结归纳,反馈、落实课标要求。

承接:2014马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期间,如果条件许可,大家希望与自己的家人一起,随着旅行团或让父母驾驶着自己家的爱车,到冬季出游的热门地、我们的邻居东南亚旅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旅游知识的学习。

四、热带旅游胜地──观察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图片,让学生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热带旅游和旅游资源图片,让学生感受东南亚的旅游知识。

东南亚的热带旅游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

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完成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图文知识的学习。

师点拨提升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的相关知识:

1.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与度假胜地。

(2)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2.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师布置学生阅读“东南亚的华人文化”,并结合下表加深认识:

师强调注意以下知识:

1.华人和华侨的祖籍多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

2.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东南亚现存的中华文化遗产也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拓展延伸:以下的两个拓展延伸,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自由选择其一,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东南亚旅游的了解。

拓展延伸1:老师多媒体播放东南亚的旅游风景图片,培养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情感。

拓展延伸2:因东南亚的宗教盛行,老师可多媒体播放有关其宗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加深对东南亚风俗民情的了解。

东南亚佛教非常盛行,缅甸和泰国把佛教作为国教,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

除佛教外,伊斯兰教流传也较广,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增强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在分工方面对学生进行明确引导,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方法,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的近邻──东南亚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明确了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了旅游业,到东南亚去旅游已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交流反馈: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对比下图中的中南半岛城市分布,回答河流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答案预设:

■教学反思:在对东南亚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主要是用生活中的地理导入,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地图教学,重视探究问题下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方法和规律的感悟。

设计意图: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觉性和智慧性的双重体现,它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活动日益完善。每一节课后的反思得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其理性思考,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推荐第5篇:东南亚 教学设计

7.2 东南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熟练指出东南亚的“十字路口”重要地位;2.会从图中找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树立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并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这里有时可以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活动。

六、教学过程

老一代革命家陈毅曾经威缅甸的国际友人写过这样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我国位于东亚,跨越我国的南部边境,就到了东南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东南亚。

(板书)第二节东南亚 (出示)东南亚地形图

(教师借助地图讲解)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这两个岛屿都和我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和我国山水相连,名字里都体现着这种关系。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大家猜猜它们的名字各有什么含义?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中南: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观察)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什么海峡? (结果)马六甲海峡

那么,东南亚都有哪些国家呢?请同学从地图上找到东南亚的各个国家,然后观察哪些国家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教师总结)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其中越南、老挝、缅甸和我国相邻;老挝是内陆国;马来西亚部分在中南半岛、部分在马来群岛;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板书)

一、东南亚的位置

(提问)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东南亚介于南纬10°和北纬25°之间,处与低纬;东亚位于中纬。 (提问)赤道横穿东南亚的哪些国家?

赤道在东南亚横穿印度尼西亚。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大部分纬度低于30°N,也就是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板书)1.东南亚位于低纬度地区

(提问)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东南亚的北边是欧亚大陆的主体;南边是大洋洲(澳大利亚)。它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使连接欧洲、非洲和东南亚、东亚的最短航线。所以,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可见,东南亚的地理有多么重要。其实,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现在,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很多,就是为了控制这个意义重大的“十字路口”。

(板书)2.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讨论)请同学们观察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图7.9“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教师总结)日本依靠的是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原料和能源主要依赖于进口,马六甲海峡时日本进口原料的中药通道,尤其是石油的绝大部分是来自波斯湾,通过马六甲运抵日本。所以,马六甲是关乎日本经济发展的“海上生命线”。

(观察)读图7.19,观察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可以到达世界上的哪些地区?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向西可以到达西亚波斯湾、欧洲、非洲;向东可到达东南亚、东亚、大洋洲和美洲。

(承转)现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人都在黄金周外出旅游,新马泰就是很多人的出游地。大家知道新马泰是哪里吗?

(学生回答)新马泰就是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对!那么,假如我们要去东南亚旅游,因为东南亚大部分比我国的海南岛还靠近赤道,所以,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样的衣物呢?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东南亚属于热带。 (板书)

二、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气候

(展示)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是学生观察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板书)1.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展示)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和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 教师指导学生度图7.25,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先指导学生说出此地气温的特点,然后再说出降水特点)

然后指导学生读图7.26,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并比较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问)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就如此丰富?

(指导读图)图7.27,让学生相互解释热带雨林的降水过程的形成,教师指导。 在东南亚降水着呢丰富,大家觉得这里可以种植什么农作物呢? (板书)2.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

(因为我国人民也喜欢食用米饭,所以,学生容易得出结论)水稻。

(教师)对!由于这里水热充足,人们在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同时,也能培育生长于热带的经济作物。而且,东南亚的橡胶、油棕、椰子、香蕉等热带作物的产量是世界最大的。

(阅读)“橡胶和油棕”

(展示)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师生共同了解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主产国(地区)。

(课堂小结)借助板书回顾课堂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低纬度地区

2.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之间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二、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2.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

7.2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楚华彬

推荐第6篇:东南亚 教学设计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 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3)了解东南亚的山河分布特点。

(4)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 2.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 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山河分布特点。

2、难点:分析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

东南亚 1 一设情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教师播放一段东南亚的旅游影片。看完后教师提问:谁知 道这条旅游路线所到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哪个地区?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想想如果我们去东南亚旅游,你会准备些什么?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 可能会想到:有关衣、食、住、行、玩、语等多方面的问题。

1、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太平洋的西南部,亚洲东南部、印度洋的东部、大洋洲的西北部,赤道横穿中部,东经 110 度经线从中穿过,东半球。

1、2 东南亚的重要组成 读图 2-1 回答下列问题 中南半岛中国以南,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热带季风气候区,重要的水稻产区。 河流 伊洛瓦底江:自 萨尔温江: 自 湄南河: 湄公河: 红河: 自 自 自 向 向 向 向 向 流,注入 流,注入 流,注入 流,注入 流,注入 洋; 洋; 洋; 洋; 洋; 湄公河上游在 (国名)境内,在我国称为 (相同或不同) ,因此形成 , 资源 这些大河的流向与中南半岛的高山的走向是 了 丰富,下游水流、。 的地表形态。这些河流的上游水流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河流湍急,赤道从中穿过,热带雨林气候区,最大群岛。

1、3 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之间, 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 是连接亚洲与欧洲、非洲等的重要水上通道。 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 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35页第3题。 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炎热, 降水分为 旱雨两季 河流特征 自北向南山河相间 全年高温多雨 短小湍急

东南亚 2 一设情激趣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对东南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 要出发了。不过,我们到那去要知道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会品尝到哪些美食,还要了解是否 会有语言障碍、可能突发的自然灾害等.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东南亚的农业、旅游、居民和 自然灾害。

二自主探究

1、1东南亚的国家 东南亚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新加坡。 在东南亚的国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有哪些? 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华人:指已加入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 东南亚国家人口构成 新加坡是东南亚除中国外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发达国家,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 的华人华侨也比较多,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来自于中国的广东、福建等地。

1、2东南亚的物产 在图2-6找出下列物产的主要出产国 椰子、天然橡胶、稻米、石油、锡、

1、3人口分布的地理条件 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 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 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推荐第7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的第一个地理区域。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的“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东南亚》一节教材,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如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本节教材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教材利用“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的地形”、“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几幅图和对应的活动,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特别突出了东南亚处于海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众多地处热带的临海国和岛国,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气候,进而影响到东南亚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教材在介绍了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地区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一、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几点: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读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国家及其首都

2、要求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并记住记住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要求学生知道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学习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东南亚气候和农业生产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

重点是东南亚的位置、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运交通上的地理意义。 难点是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本科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教师点拨评价引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材内容,本节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

1、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为学生创设出全新的氛围。

三、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和查阅书刊了解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国家等信息;

2.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东南亚景观图片和气候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新马泰》过渡:的确,到新马泰旅游去这是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那里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同学们,你们知道“新马泰”在哪里吗?(学生活动)位于东南亚地区

板书 东南亚 学习新课:

(一)、位置 (教师活动)东南亚究竟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读“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和东南亚地形图回答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和纬度位置:(屏幕展示活动要求,教师巡查指导)

(学生活动):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纬度位置大体上处于北回归线和10°S纬线之间,被赤道穿越,主要位于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教师活动)海陆位置上,要求学生结合课后活动,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用笔把两个大洲用线连起来,两个大洋也用线连起来,观察形成什么字?得出“十”字,它处于沟通亚洲与大洋洲、联系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教师活动)(屏幕展示马六甲海峡位置和景观图片)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学生活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它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

(学生活动)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学生讨论2分钟,教师巡查并参与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矿产贫乏的国家,是一个资源、原材料严重依靠进口、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的国家。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沿海各国贸易往来的最短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尤其是日本与中东各国频繁的石油贸易,更加充分地显示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2范围和国家

(教师活动)东南亚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又有哪些国家组成?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并说出他们的分布地区。

(教师活动)在“东南亚的国家”图中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家; 东南亚的国家中,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邻?哪一个国家的面积最大?(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利用屏幕上的“东南亚的国家”图,依次指出国家名称。)

你能迅速说出东南亚十一个国家的名称吗?他们是“越老柬泰缅马新,印尼文莱菲律宾,还有一个东帝汶”(学生跟读两遍)。

在东南亚的十一个国家中,全部位于中南半岛的是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全部位于马来群岛的是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而马来西亚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在东南亚的十一个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与我国陆地相邻的是缅甸、老挝、越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东南亚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叫“东南亚国家联盟”,它是本区各国为方便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加强国际合作而成立的区域性组织。

活动四:猜猜看(猜东南亚城市名称)

长鼻盛会——万象 举头望明月——仰光 大江之中——河内

提示一:华人 提示二:海峡 提示三:旅游 提示四:花园

答案:三个字 答案:新加坡 (教师利用投影,启发学生重述东南亚各国首都名称,了解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

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2000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

[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

[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来源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

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

②热带季风气候(板书)

[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

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

[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

[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

2.农业生产: 主要的粮食作物:在这种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屏幕展示了一些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学生选择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培养了学生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的能力。

主要经济作物:读课文归纳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通过读图了解这些经济作物的分布地区。并介绍搜集到的有关东南亚经济作物的资料并展示图片,强化学生记忆,也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1、在世界上的位置;亚洲东南部 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

2、纬度位置: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 旱、雨两季

3、海陆位置:“十字路口”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4.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 农业:粮食作物 水稻

5、国家:(11个) 经济作物 橡胶,油棕、椰子、

最大国:印尼 内陆国:老挝 蕉麻。 邻国:缅甸、老挝、越南

练习

(一)、填空

1.东南亚位于( )洲和 ( )洲、( ) 洋和( )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

3、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4、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气候和( ) 气候。

(二)、选择:

1、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是( )。

A 老挝 B 泰国 C 缅甸 D 柬埔寨

2、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

A 五海三洲之地 B 十字路口的位置 C 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 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5、东南亚与中国陆界不相邻的国家是( )。 A 越南 B 泰国 C 老挝 D 缅甸

6、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该旅游线的是 ( )。

A 泰国 B 新加坡 C 印度尼西亚 D 马来西亚

7、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特点是( )。

A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B 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C 在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三)、将下列国家与主要物产连线:

A泰 国 1 蕉麻 B菲 律 宾

推荐第8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课时:3课时 )

主备教师:段丽

一、内容及其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中国的近邻。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大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地区的了解,在本册书的知识结构上有过度的作用,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学习第三章《走进国家》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本节内容图文并茂,使学生对本课知识一目了然,本节在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资源及居民做了详细的介绍。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难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分布。本课在实施过程中以贯彻新课标提到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将“学”与“用”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与“想办法”中轻松学知识。

二、目标及其分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国家。

2、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二)目标解析:

1、首先指导学生读“东南亚的地形”图,弄清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指出马六甲海峡在交通上起到一个十字路口的作用。

2、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在地形图上勾画出主要河流,说出河流的大致流向,要求学生说出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东南亚的纬度图,复习上学期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说出东南亚所处的温度带,进一步提问东南亚的气候类型,说出其气候类型的特征,结合气候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给学生展示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图片。

3、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4、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是菲律宾。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泰国。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是马来西亚。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展示精美的东南亚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 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展示一段《东南亚概述》的视频,给学生直观感受——东南亚,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东南亚。

问题一:东南亚的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师生活动】

1、指导学生读图。

2、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问题1:概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两部分。

2、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大洋洲相临。 问题2: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特征?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师生活动】(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问题3:国家、首都、居民基本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

1、东南亚的国家?(读图7-8,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 老挝——万象 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 缅甸——仰光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新加坡 东帝汶(最新独立)

菲律宾——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

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师生活动】(沿河分布)完成书上38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

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为三大经济支柱

2、东南亚的居民?(利用书38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

2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2)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例题】把下列国家与其旅游景观连线

缅甸 婆逻浮屠 越南 吴哥窟 柬埔寨 大金塔 印度尼西亚 下龙湾

【变式练习】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多平原、少山地 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问题二: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做出推断。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活动探究】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教材34页活动)

【例题】下图中的A、B两图是两类气候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________气候,B图表示________气候。

(2)A类气候特点是:气温全年 (高,低), (分为旱雨两季,全年干旱),这类气候分布区内农作物多在________(雨、旱)季播种,________(雨、旱)季收获。

(3) B类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年高温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除东南亚地区外,世界上这种气候类型在________(非;欧)洲和________(北美洲;南美洲)洲分布的面积也很广。 【变式练习】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A.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每年6~10月,吹东北风,为旱季

问题三:马六甲海峡开通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例题】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变式练习】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问题四: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问题1:东南亚富饶的物产

【师生活动】读图2-6,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分布及对经济的影响。

1、学生看清图例,了解东南亚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和矿产品;

2、从图上找出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地;

3、从图上找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地;

4、东南亚矿产中最重要的是哪两种(石油和锡矿)分别分布在哪些国家?

小歌诀记忆:物产富饶东南亚,锡矿石油很丰富,橡胶油棕和蕉麻,椰子水稻金鸡纳,湿热气候哺育它,土壤肥沃产量大,特别是马来西亚,锡、胶、油棕顶呱呱。

问题2:读P12 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

1、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是什么原因造成? 明确: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的自然条件好,矿产丰富。

2、东南亚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否相同?原因是? 明确:(不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岸平原区,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例题】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人和华侨 B.居民都是黄种人

C.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上D.佛教是东南亚的主要宗教,其次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变式练习】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

4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六、本课小结

第一节 东南亚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接中国大陆、南与大洋洲相临。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国家、首都、居民基本情况

二、东南亚的气候特征

三、“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马六甲海峡”

四、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七、目标检测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地处亚洲和 洲、印度洋和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读课本图7-

1、7-6回答: (1)、赤道从东南亚的 穿过,北回归线从东南亚的 经过。东南亚所处的温度带是 。 (2)、东南亚共有、、、四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 半岛大部和 群岛北部,这里夏季吹 风,冬季吹 风。(西南风;东北风) (4)、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 半岛南部和 群岛大部分。这种气候的降雨多为 ( 地形雨、对流雨)。 (5)、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特征是以、气候为主,热量 (充足,不足) ,降水 (稀少,丰沛)。

3、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很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还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只要正确的答案均可)

4、尝试分析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⑴、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 产区和出口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具有热量、降水 的特点。

⑵、东南亚称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的气候条件是 。

5、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是 ( )

A、泰国 B、新加坡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读书P28,回答

5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6、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 ( )

①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②热带自然景观 ③宗教名胜古迹 ④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是 ( )

A、曼谷B、雅加达C、新加坡D、马尼拉

八、配餐作业

【A组】

小明暑假随父母到“新马泰”旅游,获得了以下两点深刻的感受:①东南亚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②有的地方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据此,回答

1、2题。

1.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小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D.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

2.小明获得“基本上每天下午有一场雨”的感受可能是在( ) A.越南 B.缅甸 C.泰国 D.新加坡

3.缅甸2008年发生强烈的热带风暴,给该 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此次热带风暴的发源地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4.有关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亚洲与非洲、印度洋与 太平洋“十字路口”位置

B.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平原面积广阔,平原、山脉相间分布 C.世界上咖啡、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区 D.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2009年元旦前后,上海市某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参加订货会,并观光考察。根据材料,回答5-8题。

5.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6.该代表团在东南亚参观考察期间的生活主食是( ) A.面食 B.牛羊肉 C.大米 D.鱼 7.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牛肉、水稻 D.蔬菜、牛奶 8.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B组】

9.某同学家住在昆明,暑期去东南亚旅游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个障碍( ) A.语言交流障碍 B.对湿热天气不适应

6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C.主食不适应 D.出境交通方式单一

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于2004年12月26日早上8点左右曾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是因为该地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带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交界带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带 11.“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泰国,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这里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A.炎热干燥的气候 B.温和多雨的气候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寒冷干燥的气候

12.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13.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内陆高原地区 B.关东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14.东南亚中既跨两大洲又跨两半球的国家是( )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日本 16.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17.下列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人和华侨

B.居民都是黄种人,东南亚是黄种人的的主要分布区

C.泰国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D.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东南亚都有广泛的传播,其中泰国是世界上惟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1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 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19.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列旅游景点属于越南的是( ) 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吴哥窟 D.下龙湾 答案:CDADB CBBDD CADAC BDAD

【C组】

一、填充题

1、东南亚地处 (高、中、低)纬度地区,气候类型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

2、东南亚居民的粮食中,主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是世界上这种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3、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午后2--3时左右,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急

7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设计

第六周

2014年2月26日

骤的______________雨。

二、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D.马来西亚

三、读材料及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2008年,特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江口登陆,它以第小时190公里的时速袭击了仰光市,缅甸政府确认,热带风暴“纳尔吉斯 ”已造成22500人死亡,另有41000人失踪。缅甸稻米出口国,灾区位于主要稻米产区。

(1)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来源于________洋。

(2)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带来大量降水,其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 (3)缅甸临中国云南省的风景旅游区___________。

(4)本区的许多 家联合起来成立的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 (5)日本把A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印度 (2)台风雨 (3)西双版纳 (4)东盟 (5)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的最大输出地,马六甲海峡是中东石油运往日本的必经之地,所以,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九、教学反思

推荐第9篇:东南亚(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复习课)

锡林浩特六中

韩赢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的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掌握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和城市分布特点。

3.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课前复习】

指导学生结合学案课前对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1.在空白图中标识东南亚各国家的位置及首都名称: 2.在空白图中标注以下地理事物或字母

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泰国湾、南海;中南半岛(A)、马来半岛(B)、菲律宾群岛(C)、加里曼丹岛(D)、苏门答腊岛(E)、爪哇岛(F)、马六甲海峡(G)、巽(xùn)他海峡(H) 3.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澜沧江-湄公河、红河 4.重点记忆100°E、120°E、北回归线、赤道、10°S [设计意图]:这些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对地图的查阅可以自行标识,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起到让学生对知识主动接受的效果。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

【知识链接】:你听过“南洋”一词吗?这是过去中国人对东南亚一带的习惯叫法。16世纪,大西洋到印度洋航线的开辟,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洲到东方的航路,使得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变得更加重要。

课件展示: “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为何说东南亚是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 “十字路口”? 【问题2】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结合学案填空并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设计意图]:探究所提出的问题与学案知识填空相互呼应,学生通过看图填充学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组织语言表达交流,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知识点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知识链接】:自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中南半岛上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 课件展示: “东南亚地形图”和“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

【问题3】读地形图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

【问题4】读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比较河流不同河段的地形和水文特征差异? 【问题5】河流对人口、城市的分布有何影响? 学生填写学案 “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及所流经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表格并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在河流沿岸地区,特别是河流中下游地区多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并且在河流沿岸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生产发达,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问题6】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分析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师点拨: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众多,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设计意图]: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学会在地图中提取信息。 知识点三: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课件展示:“亚洲的气候”图,思考交流并完成学案: 【问题7】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多对流雨的原因?

【问题8】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成因?

课件展示:“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和“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问题9】这两种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知识点四:居民与经济

【知识链接】: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有5亿人生活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属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阅读】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课件展示:“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和“吉隆坡唐人街”等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件展示:“东南亚风景照片”,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

[设计意图]:随着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感性认识已有很多积累,在这一部分用一两分钟讲解,起到知识的串连作用即可。

【学习总结】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哪些学习方法,谈谈区域学习的思路。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判别国家及首都

2.连线题

①泰国、越南、缅甸

a 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②泰国

b 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③菲律宾

c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④马来西

d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⑤印度尼西

e 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3 .“泰国黑米、香米„„”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尝过,它们以其优良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泰国,而且越南、缅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原因之一:这里有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 C )

A.炎热干燥的气候

B.温和多雨的气候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寒冷干燥的气候 4.到东南亚旅游,可以欣赏到

A.寒带景色

B.温带风光

C.热带风光

D热带沙漠景色 5.大金塔是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典型建筑

A.柬埔寨

B.缅甸

C泰国

D新加坡

【课后反思】:略

推荐第10篇: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铜仁市漾头中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时间:

东 南 亚 教 学 设 计

教师:陶元前

2015年3月- 1(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3.课件展示:图7.21“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6.课件展示:图6.13“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8.课件展示:①图7.22“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图7.23“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活动讨论及交流:

1、东南亚人的主食是什么?

2、东南亚人将水稻作为主食的原因是什么?完成连线。

9.根据东南亚的农业分布图7.24,让学生分析东南亚农业的分布地及生产地。最后根据活动让学生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来加深本节农业的分布情况。

10.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最后老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11.成功体验练习巩固:给出五个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补充,老师总结。12.作业布置:导学案上活动题1.2.3;成功体验的1.2.3.4.5题。

七、教学反思: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绝大部分位于热带(25°N——10°S)。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连接两洲通两洋的“十字路口”咽喉—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

1.气候类型: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 3

第11篇:东南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东南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能力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近些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有一大热点(新马泰)。这些国家都有哪些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一趟,去了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板书:第二节 东南亚 二[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19“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7.20“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

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板书: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3.课件展示:图7.21“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和中国先后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板书: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6.课件展示:“亚洲的气候”图,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②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

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8.活动:课件①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读图“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 ②图“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重点是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习题检测本课重难点。

[板书设计]:

一、东方“十字路口”

1、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主要国家(11个)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12篇:《东南亚》教学设计 白洪波

《东南亚》教学设计

山东省禹城市市中中学中学 白洪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②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②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没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印度洋海啸图片。简介:此次海啸印尼等国家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国际社会伸出援助之手,美国人开着航空母舰来了,日本自卫队也来了,救灾要航空母舰吗?为什么美日对这次海啸如此大动干戈?

活动一 读图思考

(见图7.17和7.18)1.东南亚的范围是什么? 那么它们在图上的具体位置是在那儿?(并在图上指出) 那么它的位置是?

1 明确: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它的北面是亚洲,东南面是大洋洲, 西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因此它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读图7.19 说说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投影: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师补充:近年来,过往船只每年达到8万多艘。

3.回顾“日本”节内容:马六甲海峡对日本有什么重要性?

明确: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过渡:此次海啸时许多外国人在新马泰等国度假,有大家熟悉的金庸、李连杰。当然有不少的伤亡。投影相关图片:学生做小导游,解说各景点。

热带自然景观:越南的下龙湾 原始的热带雨林

名胜古迹:缅甸仰光大金塔 柬埔寨的吴哥窟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独特的风土人情:傣族的泼水节 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活动二 七嘴八舌

老师也很想到东南亚旅游.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都应该准备什么?英语水平较差的人,会不会有语言障碍? 明确:短袖衣裤。雨具、太阳镜

活动三 读图分析

1.那么东南亚究竟是怎样的气候类型呢?阅读地图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见教材30页活动1.2)

明确: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炎热.降水分配不均,有几个月多雨,有几个月少雨。热带雨林气候也是终年炎热,但降水全年都多。

2.读图7.27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过程。

参考:早晨6点太阳升起.水气蒸发,逐渐成云,云越集越多.至下午

2、3 点开始下雨,傍晚雨过天晴,晚六点太阳落山。

活动四 讨论交流

2 1.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大米。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图片展示椰子,橡胶,油棕,稻米,蕉麻。]

投影: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①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A.印度尼西亚

②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菲律宾

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泰国

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D.马来西亚

2.交流:东南亚的风土人情

过渡:在这次灾难发生后,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又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那么东南亚华人华侨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反华事件?想必同学们很关心。

活动五 了解概况

3 师补充:中国历史上讲到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不少人靠勤劳和智慧发了财,却受到一些当地人的仇视。

投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东南亚一些华人家族企业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商贸集团、农产业集团、工业制造业集团、房地产业集团,以及金融、保险、证券及财务服务集团。随着东南亚国家普遍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各国华商企业的经营进一步多元化。不少华人企业集团开始发展部分基础工业和重工业,投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华人企业的跨国经营迅速发展,普遍建立了自己的跨国经营网络。

活动六 读图自学

见“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找东南亚都有什么河流?

2.这些河流的流向有没有共同特点?

3.这些河流的上游的在什么地方?

4.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5.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投影:将国家与其相应的首都、流经首都附近的河流分别用线连接起来。

缅甸 河内

湄南河

泰国

金边

红河

越南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伊洛江

柬埔寨 仰光

萨江

附:地名小故事 有一个人名字叫老万,有一天,他想越河去捡(柬)金子,可是他选错了交通工具,他是骑着绵(缅)羊(仰)去的,绵羊走的太(泰)慢(曼)了,结果金子没捡到。

4

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东南亚有什么了解?(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今天内容)

[课后练习]

一、下图是“东南亚略图”,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①_______洋; ②_______海;③_______岛;④_______半岛 ⑤_______城市;⑥_______国家; ⑦_______首都; ⑧_______首都 ⑨_______气候;⑩_______气候。

二、下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半岛和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从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相当重要,其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篇: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课件展示】第二章

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 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10˚S~23.5˚N

2、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转承过渡】

既然东南亚有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接下来进一步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哪几部分?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范围图片。

讲述:最北的是我们中国,图上紫色和红色的地区就是东南亚地区。这个紫色因为地处我们中国以南的地区,所以我们把这个地区叫做中南半岛,在中南半岛上有个狭长的陆地,叫马来群岛,这马来群岛是属于中南半岛的一部分。 东南亚除了中南半岛外,还有散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2万多个岛屿,这些岛屿我们合成为马来群岛。马来群岛主要有几个大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看课本P34活动找出马来群岛的几个主要岛屿)(注:2分钟后)

讲述:(请一个同学到台上)指出几个主要的岛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

在马来群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个狭长的海峡,叫做马六甲海峡。这个海峡因为长时间分平浪静,且浅滩暗礁不多,有利于船只的航行,而且这个海峡的水深在25~150米之间,可以允许25万顿的轮船通行。因此这个海峡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基本上都选择从马六甲海峡经过。 举个例子:从中国的福建出发去地中海旅游,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最佳的海上路线?(经过中国的沿海,途径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就到了地中海。) 【课件板书】

3、东南亚的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转承过渡】 1957年,任当时中国副总理的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赠缅甸友人》的诗,我把诗中摘抄出来几句,同学们一起来大声的朗诵一下。 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一条河流发源于我们境内,却流经了缅甸,其实,在中南半岛上有好几条河流是发源我国境内,既然我国与东南亚的河流有这么深的渊源,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中南半岛的河流。 【课件展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

提问: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沙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叫一个同学上台来指出) 提问:这些河流大致是什么流向呢? 回答:从北往南。

在这些河流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哪条河流? 回答:湄公河。

讲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注:看完视频)

提问: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 回答:澜沧江。 【转承过渡】

中南半岛的河流抚育了这个地区的人们,那么分布在中南半岛上的国家,他们的首都跟河流之间有没有关系? 【课件展示】首都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图

提问:中南半岛上国家的首都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回答:首都多是分布在河流的两侧。

提问:首都为什么是分布在河流的两侧?这边有什么有利的条件? 回答:水源充足,地形平坦。

过渡:那么,中南半岛的地形是怎么样? 观察河流与河流之间地形的颜色

讲述:通过图例看出,河流与河流之间的颜色较深,说明这边的海拔比较高,是什么地形?

回答:高山高原地形。

每两条河流之间都有这种颜色较深的山地的分布,这样的分布特点,就好比如我们的人的手背一样。手背上的手指代表着山地,手指与手指之间代表河流,一个山地,一条河流,这样的分布特点叫什么? 回答: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课件板书】

二、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

1、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转承过渡】

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又是怎么样?

马来群岛主要的岛屿上有没有颜色较深的地方?(有)。这些颜色较深的地方都是什么地形?(山地)。对于岛屿来讲,本身面积就不大,中间又分布着山地,说明岛屿上的地形是崎岖的还是平坦的?(崎岖)。在马来群岛上,几乎每个大岛上都分布些山地,说明马来群岛的地形是?(崎岖)。在岛屿上也有平原,因为中部地形崎岖,所以形成的平原面积就比较大还是比较小?(小)。在岛屿上也会形成河流,这些河流发源于岛屿中部的山地,流向大洋,那这些河流的长度是长还是短?(短)。水流是快还是慢?(快)。所以河流短促。 讲述: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下一个视频,这是个没有声音,只有图片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这个视频里面播放的是什么事情?

(我们先看到一个岸边,岸边上有很多游人,过了一会儿,有个巨浪冲了过来,迅速的把这个沙滩给淹没了,并冲向了陆地,把周边的居民区也给淹没了,而且后面的浪一浪比一浪高。短短的几秒钟,这个沙滩就被吞没了。这个海水没有半点退下去的意思,随着的镜头的拉近,我们看到岸上的街道也被海水给淹没了,而且海水还是不断的向内陆涌。这个水位都有两层楼高。在岸边上,我们看到水位还有上升的趋势,水已经把底层彻底的淹没了。在沿岸漂流这很多的废弃物和人们来不及带走的东西。海水经过的地方,一片狼藉。)(注:2分钟后)

提问:这个是什么事情? 回答:海啸。

讲述,这个是发生在2004年12月,位于马来群岛上的一个巨大的海啸,这次海啸使马来群岛沿岸的国家经济损失非常的大,死亡人口达到30万。海啸其实是发生在海底的地震,对这个地区来讲,不仅地震多,火山也比较多。 提问:那么,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回答:因为地处板块的交接处。 【课件展示】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提问:东南亚是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 回答: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提问:从板块构造学说来讲,是位于哪几个板块的交界处? 回答: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讲述:马来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从刚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马来群岛的另一个地形特点,什么比较多? 回答:火山地震多。 【课件板书】

2、马来群岛

地形崎岖

平原少,多火山地震

河流短促 【转承过渡】

提问:地形会不会对一个地区的气候造成影响呢? 回答:会。

提问:那么影响气候的因素还有哪些? 回答:海陆位置,纬度等。

提问:其中影响气候最主要的是什么因素? 回答:气候。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讲述:从五带上来看,东南亚主要是属于哪个带? 回答:热带。

讲述:因此,东南亚的气候是以哪个带的气候为主呢? 回答: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气候图。 提问:马来群岛是什么气候类型? 回答:热带雨林

提问:中南半岛是什么气候类型? 回答:热带季风气候。 【课件板书】

三、东南亚的气候

1、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

2、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讲述:因为地处热带地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许多优美的景区,也使这个地区的旅游业相当发达。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风光图片(同时播放柔和的低声音乐)

新加坡的圣淘沙音乐喷泉:该喷泉伴随着音乐,泉水时而舒缓,时而奔放,在各种照明设备的配合下,喷泉下的光、水、声奇妙的揉合在一起,交织成一幅绚丽的景象。

新加坡海底世界:是亚洲最大的海洋生物馆,有将近四千多种的海底生物,普通品种和珍稀品种都有。最占数量优势的就是热带鱼,种类多,而且颜色、形态各异,看得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鱼尾狮公园:这个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狮头代表着凶猛的狮子,保护着新加坡,鱼尾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泰国鳄鱼潭:创始于1950年,面积约4万平方米,(我们学校有1.4万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鳄鱼饲养场。这里的驯鳄表演,是外国旅游者争相一睹的节目。 泰国的卧佛寺:寺内供奉着一尊长达46米,排名世界第三大的卧佛像,仅次于缅甸和泰国的大佛。是曼谷历史最悠久和最大的寺庙,拥有泰国最大的卧佛像。 马来西亚的天空之桥:特别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么个又大又重的“钢架”居然只用了一根支柱来支撑,支柱高87米,被固定在山腰,然后再由8根钢缆牵引,整个桥就这样最终被“吊”在了海拔687米的高空,这座桥因为离地面极高,而且又窄,所以要想穿过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然而就是这个很有挑战性的特色,反而吸引很多爱好冒险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马来西亚的云顶高原:建筑群位于海拔1772米的高山上,有公路盘旋直达山顶。高原面积约4900公顷,平均气温只有15摄氏度,是东南亚最大的高原避暑地。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填空题、选择题、填图题。 拓展题:请同学们谈谈对火山的看法?

第14篇:教学反思:东南亚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新课部分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

观察亚洲政区图。

指导学生读图。

回忆与中国相临的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

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

2.通过地形图分析: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能力目标: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掌握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运用地图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以谜语引入: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

(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

三、讲授新课

二、国家、首都、居民

1、国家: 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

读图2-3,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

老挝——万象

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

缅甸——仰光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新加坡

菲律宾——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

东帝汶(最新独立)

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书上36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

利用37页阅读材料分析“花园城市”新加坡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为三大经济支柱

3.居民

利用书40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从课文中找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三、马六甲海峡

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四、小结与练习:利用目标检测、填充图册的练习当堂巩固。

教学后记:

本节课读图较多,学生的活动较多,内容比较简单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

板书:

四、富饶的物产

三、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8页图2-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总结:

1.矿产资源:石油、锡

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

四、小结与练习:总结本节课知识,最后综述东南亚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目标检测和填充图册上的练习题练习。

五、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非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东南亚》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概貌,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战略地位以及物产,人文等,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互动”很重要。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如:先让学生举手发言了解的状况,后师再让同学补充,最后再由老师全面讲述,这样学生表现积极,效果较好。

二、“地图”指南针

让生识地图,是否知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其中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

三、“多问”出创新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好动”出希望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东南亚》教学反思

本章节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初始章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了解区域地理的方法最为重要。本节课是学习《东南亚》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东南亚的自然地理部分。由于学生已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得知识背景,因此,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需要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明确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的特征。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比如能记住地名,但不能在地图上标注,本节课要注意强调这方面的训练。

一、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教法:利用图片、视频资料、诗歌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和材料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我认为亮点的地方有:

1.利用图片、猜谜语、诗歌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指图,查图,看图等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提高。

三、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1.拓展的知识“世界性的粮荒”应该由学生先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2.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略显呆板,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

《东南亚》教学反思

2012-03-01 13:03:58|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

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概貌,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战略地位以及物产,人文等,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高效课堂”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让生识地图,是否知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其中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比如能记住地名,但不能在地图上标注,本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

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幼稚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明白此理,身为人师,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亮点的地方有: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学习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指图,查图,看图等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提高。

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1、拓展本身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2、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略显呆板,缺少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

这节课,我利用课件,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行政区、地形特点、重要的河流,和他们一起游览了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在学习东南亚的河流时,我还让学生结合宝应的地理位置,讨论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没有弊端,学生畅所欲言,再通过网上有关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导,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利与弊。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把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之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益处!

生对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比如能记住地名,但不能在地图上标注,本节课要注意强调这方面的训练。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教法:利用图片、视频资料、诗歌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依据地图和材料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学反思一》这一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概貌,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战略地位以及物产,人文等,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高效课堂”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让生识地图,是否知道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其中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的相关基础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比如能记住地名,但不能在地图上标注,本学期着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

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幼稚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明白此理,身为人师,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第15篇:东南亚教学设计(陈晓娟)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安丘市新安街道关王学校 陈晓娟

一、设计说明:

本节课由东南亚迷人的风光导入,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本节课重点体现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市的“五三”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中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分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本节从连两洲、通两洋的地理位置、山河相间的中南半岛和多火山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等方面讲述了东南亚的自然条件。

三、学习目标:

• 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并掌握其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 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教材内容,掌握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了解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与分布

•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养成细心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采取自学法、讨论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东南亚地区有代表性的图片,进入到本节课学习。

(二)展示目标:

见大屏幕,请一名学生读。教师指明重点和难点。

(三)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1、东南亚的位置。

自学提示:认真读教材图2---1,找出与东南亚地区相邻的大洋和大洲,以及赤道和北回归线,并试着在已经画好的东南亚轮廓图中标出。

(提前安排学生画好东南亚地区轮廓图) 教师巡堂观察,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分析讨论:东南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这样的一个位置有什么重要性?(可以同桌讨论)

教师补充学生的回答,并结合课件讲解分析,点明“十字路口”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范围

自学提示:读图2----1找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并试着在已经画好的东南亚轮廓图中标出。 教师巡堂观察。

要求学生记住这几个主要的地形区。

总结:东南亚地区包括——————和————的大部分。

3、东南亚的河流

自学提示:读图2—1找出下列河流:

1、伊洛瓦底江

2、萨尔温江

3、湄南河

4、湄公河

5、红河 ,并试着在已经画好的东南亚轮廓图中标出。可以只写出河流的代号。 对照课件检查自己所填的是否正确。 教师巡堂观察。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请同学们向小组成员展示你在前三个学习任务中所填的内容,比比谁填的更准确,更完整。填错的同学及时改正过来。 教师巡堂,并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某一个小组的活动中去。

4、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小组讨论:你们能试着归纳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以及河流特征吗?(结合地图和教材34---35页文字介绍)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课件补充讲解。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011年的3月10日我国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3月11日,日本又发生9.0级大地震是什么原因呢?是一回事吗?

火山会带给人类什么影响呢?为什么印尼爪哇岛有很多农民冒险搬到火山附近去居住,种地呢? 同桌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课件补充讲解。教育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

5、东南亚的气候

提问: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以什么气候为主?这两种气候有什么特征?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补充讲解。

(四)总结归纳。

请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结合大屏幕中总结的内容,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全部掌握。

(五)达标检测。

完成教师出示的题目,教师根据完成情况作出总结,及时反馈出现

的问题。

(六)课后提升。

1、东南亚的地形、河流对农业会有什么影响呢?

2、日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 峡”为他们的海上生命线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将地理图像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使用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这使得知识点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易于接受;学习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时,不同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更是一目了然,对于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清晰的空间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教学方法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要作用。讨论法、直观法、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愉快的课堂环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16篇:课时1第二节 东南亚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组成、国家。2.马六甲海峡的认识。

3、认识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组成、国家 难点:马六甲海峡位置重要性的认识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东南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问:

两年前的3月,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到现在,两年过后,这件事情,仍然谜雾重重,事情真相,仍然无法得知,大家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马航失联事件

马航失联事件就发生在亚洲的什么地方,(出示相关地图图片,东南亚南海)。 在“马航失联”事件中,发生事件的飞机马航,是什么国家? 事件的“参与者”,除了马来西亚外,还有其他什么国家? 今天我们就学习了解东南亚。 第二节 东南亚

二、新课讲解: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板书)

1、位置: 出示PPT:

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位置。 世界地图中,指出东南亚的国家。 指出东南亚四周的海洋或大洲。

总结:位于亚洲东南部,大部分位于23.5°N~10°S之间的热带,

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是印度洋,北面是亚洲,南面大洋洲,位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位置,十分重要。

2、组成和国家: 出示地图,问:

东南亚基本可以看做两大部分组成,大家说,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东南亚的国家有哪些? 学生说出并指出: 总结:

中南半岛: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新加坡 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 东帝文 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上都有的:马来西亚

3、马六甲海峡

出示马六甲海峡地图的PPT:学生从书上找出描述马六甲海峡的文字(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出“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 如果不经过马六甲海峡,航行路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不提非洲到欧洲、欧洲和美洲?

活动:P23页活动

1、(3)中指出半岛属于中南半岛

出示PPT,学生连线,指出国家的领土有不同类型。

2、通过活动2学生体验马六甲海峡对海上运输的影响。

地理填充图册:12页

1、2题,13页2题,3题。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热带气候类型和分布

出示PPT,问:东南亚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哪里?

出示PPT,问,这两种气候有什么特点?高温多雨,一个降水均匀,一个集中。都有利于农业生产。

出示PPT,对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总结: 热带气候,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出示PPT,学生说出东南亚的农作物: 水稻、天然橡胶、椰子、棕榈、蕉麻等。

学生看书24页

图7.24,找出主要农作物分布。 出示ppT,给出表格总结:

3、总结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生产部门,分析农业特点,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河流)等因素。

我们在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时侯,要关注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活动: P25活动

指出方便面为什么用棕榈油,如果不用棕榈油,时间长了有难闻的味。 最后总结,要注意发展经济,更注意环境保护。

第17篇:《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

1.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 / 6

播放音频,赠缅甸友人 陈毅诗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形容的是哪里的自然地貌?

在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 任务1 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用笔描绘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地形与地势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活动: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指出其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

(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在深山峡谷中穿行)

(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伊洛瓦底江在中国称独龙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红河在我国称元江 )

2 / 6

继续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观察东南亚河流上游、下游的特征。

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水流缓慢,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2)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及所在国家。将查找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观察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原因是?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同东南亚情况相似,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特别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上。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一两个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国大城市的名称。

如我国长江沿线的重庆、武汉、宜宾、上海等城市,这是世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同学们自由发散思维,积极思考,从利和弊来思考。)

3 / 6

任务2 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

播放视频:随着歌曲感受东南亚的热带风情。

自然旅游资源: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例如:越南的下龙湾: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因其景色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花之岛”等。

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例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是驰名世界的佛塔,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

4 / 6

塔”,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

秦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水上市场是曼谷的特色之一,是一处获取泰国水上人家影相、品尝地道小点心和水果的最佳地点。

柬埔寨的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阅读教材29页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哪里?(东南亚) 什么华人、什么是华侨?

中国人在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是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是华侨。 华人和华侨的祖先主要来自中国的哪里?(广东、福建) 说一说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贡献。

为东南亚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的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活动: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地的优势条件。 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人们选择东南亚游的理由。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近,便于出行。

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景观:东南亚为热带景观,对我国温带地区的人有吸引力。

华人和华侨人口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语言文化:东南亚许多居民讲汉语,便于沟通。

宗教圣地。其他:东南亚有宗教圣地,吸引众多的游客。

东南亚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近些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使东南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在我国,“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

【课堂小结】

5 / 6

【课时检测】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6 / 6

第18篇:第二节 东南亚的教学案例设计3

第二节 东南亚(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章的第二节,主要内容是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位置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热带经济作物;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及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人口构成及华人、华侨所作的贡献;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要求学生能从地图上查找信息,认识到东南亚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及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气候对农业影响和居民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 (2)掌握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重要运输通道。

(3)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华人、华侨所作的贡献。 (4)知道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5)会用地图查找相关信息,分析有关问题;会用网络学习、查找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家的重要性。 (2) 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运用网络了解华人、华侨及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3.情感与态度:通过搜集华人、华侨资料,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1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板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板书]: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板书]:东南亚的国家

2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活动]: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 ”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思考]:我们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因此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哪些国家盛产椰子,哪些国家盛产橡胶和油棕,哪些国家盛产稻米和蕉麻。 [图片展示]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景观。 [课后练习]:

1、东南亚由很多海峡为什么只有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列举出“东南亚之最”

3、收集东南亚国家的风景资料 【教学反思】

总之优点在于:在展示多媒体图片的基础上,使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在地图上自己找出答案,再板书出来加以小结与巩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

1.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过于单调,展示完之后就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2.特别是课堂中间的核心环节例如:找国家及具体位置,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学生只能远观多媒体地图和航线图,具体操作只能在自己地图上完成。

3

第二节 东南亚(第二课时)

[导入]: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因为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请同学们在

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有怎样的好处?有什么弊端?

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

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确实有许多的闪光点,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的魅力所在。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收集的一些关于东南亚美丽景观的图片。[多媒体展示] [课后练习]:

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出一期《东南亚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教学反思】

4 优点在于:在展示多媒体图片的基础上,使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在地图上自己找出答案,再板书出来加以小结与巩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1.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过于单调,展示完之后就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2.特别是课堂中间的核心环节例如:找国家及具体位置,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学生只能远观多媒体地图和航线图,具体操作只能在自己地图上完成。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

纬度

海陆

二、气候

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对比)

共同特征:湿热

三、农业

水稻 气候

人口集中,耕地少

热带经济作物

四、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五、河流

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 ――― 丰富水能资源

下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 有利农业生产

六、城市分布 ―― 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

七、华人、华侨集中

华侨:中国国籍

5 华人:外国国籍

第19篇:《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东南亚》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

1 / 7

指马来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观看视频后,询问学生这是哪个地区?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任务1 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学法指导: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首先看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完成活动1 展示图7.20,(1)找出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中国、印度,说出它们位于东南亚的方位。

2 / 7

(2)找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

(3)找出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濒临南海的国家。

提问:思考,为什么说东南亚处在“十字路口”的位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部隔海与大洋洲相

3 / 7

望。

完成活动2 读图,找出下列货物运输的最短航线。 1.波斯湾(石油)——中国青岛 2.日本大阪(钢材)——北非

3.印度加尔各答(铁矿石)——中国湛江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基本上都选择从马六甲海峡经过。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举个例子:从中国的福建出发去地中海旅游,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最佳的海上路线?(经过中国的沿海,途径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就到了地中海。)

阅读教材23页活动题2中的材料和下图,分析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我国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地区,而从中东运往中国的石油,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石油进口具有重要意义。

再来看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示方法:11.找出纬度范围;2.判断温度带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大部分在热带。

(过渡)因此,东南亚的气候是以哪个带的气候为主呢?对农业生产又有哪些影响呢?

4 / 7

任务2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展示东南亚的物产图片:

学法指导:

展示图7.24 从地形上看,东南亚农业集中于河流沿岸和沿海平原。 从气候上看,东南亚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5 / 7

提问:这两种气候各有什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这两种气候类型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归纳:结合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条件。 ①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②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水稻需求量大。 ③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读图7.24,找出东南亚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或出口国

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 / 7

活动:探讨如何协调农业生产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的关系

阅读教材25页“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说一说发展油棕种植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有何矛盾?

生产方便面所需要的油脂多为棕榈油,而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适合种植油棕的是热带雨林区。由于棕榈油的生产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当地人砍伐了热带雨林,种植油棕致使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红猩猩丧失了栖息地。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日常消费。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7 / 7

第20篇:东南亚教学目标叙写

东南亚教学目标叙写,目标实施,和目标检验。

2014

07 19

蔡文华

教学目标叙写:完成此课程后,学生能够

1.学生能够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指图答题和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 2.学生能够读东南亚地形图,说出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河流流向等特点,说出其对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这个地处世界重要的地理位置,凸显东南亚在世界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日本人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4.能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分布范围,能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说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6.能说出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知道东南亚是华人,华侨集中分布的地方。

※目标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1.创设一些问题引入。如我国华人,华侨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著名的狮城指的是哪个城市?这两个跟我国南海有争议的是哪些国家? 2.用各种地图和相关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政区地图和地形图,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到台前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国家,主要的河流及主要的地形类形,并说出“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展示多媒体展示亚洲的气候图,让学生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并说出这样的气候可发展哪些农作物。

4.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的引导学生找出主要的河流,让学生分析说出河流的流向,并提出问题,东南亚中南半岛这些国家,建城市会选择在哪里建?

※目标的检验:

1.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空白图政区图,让学生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国家。

2.在课堂的最后5---10分钟,让学生完成填空图册。老师当堂学生看看。并纠正。

3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空白图地形图,提问东南亚河流与山脉之间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