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6:05:4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杨井镇学校 郑静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课本30-31页

二、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查阅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有关知识 (3)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四、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54×12 27×49

2、估算

98×34 21×75

3、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研,探索新知

1、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

2、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这是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情景图和文字描述,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了解有关知识。

3、强调“ 地球一周114分钟”

4、提问:绕5圈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解答:114×5×570(分钟)

5、接着提问:绕10圈需要多少时间?20圈呢?

抽学生解答:114×10=1140(分钟) 114×20=2280(分钟)

6、紧接着提问: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1)学生列式:114×21 (2)谁能估算114×21是多少?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甲:114×21≈100×21=2100(分钟) 学生乙:114×21≈110×20=2200(分钟) 学生丙:114×21≈114×20=2280(分钟)

首先肯定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认为哪个更加接近正确答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应该是学生丙更接近正确答案,因为第一个因数没有变,第二个因数变化很小。

7、114×21正确结果到底是多少了?你打算怎样计算?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汇报。方法一:114×20=2280 方法二:114×21 114×1=114 = 114×7×3 = 798×3 2280+114=2394 = 2394 方法三: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8、教师对上面三种方法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我们更加提倡方法三用竖式计算,因为竖式相对比较方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的更加广泛。

9、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

学生理解并记忆(用坚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积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强调: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仍然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森林医生: 1 2 2 1 3 2 × 1 4 × 2 1 4 8 4 1 3 2 1 2 1 2 6 4 6 0 5 2 7 7 2

2、出示多媒体课件。

选四道题让学生分组比赛计算,看看哪组计算的又对又快。

第一组:120×13 第二组:103×31 第三组:61×201 第四组:321×15

四、拓展练习:

原价:160元 现价:138元

(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本? 交流步骤:

a、每个人先猜是赚还是亏; b、一起讨论出解决方法; c、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31页第2题、第3题。

七、书设计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方法一:114×20=2280 方法二:114×21 114×1=114 = 114×7×3 = 798×3 2280+114=2394 = 2394 方法三: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六、教学反思:

新课中,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答。让学生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 ,因为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所以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试着做。本节课是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适时的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异、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知,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推荐第2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3)情感目标:

1、能在学习小组的鼓励与引导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2、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一段神州十号登月的视频,说说吧,你都有什么感想? 生: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太强大了,我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自豪,那你们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什么时候上天的吗? 生:

(二)探究

师:出示图片,这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绕着地球转,那你知道它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生:

师:出示“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根据此信息,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 生2: 生3:

(以上为114乘一位数的,再来两个114乘二位数的,其中一个是114乘21,如学生没有出现教师自己出示)

师:刚才同学们都出了这么多了,那老师也出一个好不好? 生:

师: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钟?(课件出示)好了,这么多算式你都会算吗? 生:

师:第一个,快速解答 生:

师:这个呢?114×21= 生:(有的会,有的不会)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两道题目和上面的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几分钟,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估算

师:估估吧,大约需要几分钟 生:

师:想一想你估的这个答案和正确答案比较是大了,小了 生:

师:为什么? 生: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发现,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是在2000——2400这之间,卫星在天上飞,我们是不是知道它大约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了呢? 生:

师:还必须算出它的准确数字,这就要精确计算?可是我们算不来呀?怎么办? 生: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非常的好学,这是我们学习最重要的,那是我直接教你们怎么做,还是你们自己先研究研究怎么算呢? 生:

师:那开始吧 生:

师:下面小组内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每个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等下把自己组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生:(小组内思考、讨论,最后全班分享) 第一组汇报:

生1:把21变成3×7,然后将114×3得多少,再将其×7得多少?也就是说把三位数乘二位数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再计算。 生2:把21个114变成20个114与1个114的和。 生3:列竖式。 其他组向他们提问: 问1: 114怎么来的 问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问3:228实际表示的是多少 问4:2394怎么来的?

问5:这个竖式的算法与我们前面学的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问6: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第二组汇报,其他组提问„„

师:当我们不会算的时候,很多同学很聪明,将其转化成很多种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最后还创造出来一个新方法,这在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是经常要用到的。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吧114×( )= 生:(独立完成) 师:反馈

(三)、练习

师:看来这节课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那你们想不想当一回老师 生:

师:每人出一道三位数乘二位数的计算题。然后同桌交换完成,完成好后同桌交换批改。 生: 师:反馈

(四)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推荐第3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年6月11日,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神州10号。她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师: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最近发生的实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学生:114×5 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找学生板演

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 2,列式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

114×21= 3.估算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复习乘法的意义,为后来讲明算理打下基础。

,4,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先算20圈:114×20=2280(分)

再算1圈:114×1=114(分)

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

②、114×21

=114×7×3

=798×3

=2394(分) ③,竖式计算

生3:

1 1 4

×

2 1

————

1 1 4

2 2 8

————

2 3 9 4

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格式会出现错误,针对错误逐一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能力。

④、优化算法

这么多的算法都能得到精确结果,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呢?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竖式计算该如何去做。

首先,在书写的时候和以前学习的一样,数位对齐。

先算1×114=114,实际上算的是什么?(卫星绕地球1圈所用的时间)

然后2再与114相乘,实际上算的是什么?(卫星绕地球20圈所用的时间,这里的“2”表示“2”个十,“2”乘“114”得到“288”个十,所以末尾的“8”写在十位上,表示卫星绕地球20圈所用的时间是2280分钟) 最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卫星绕地球21圈所用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算法的比较,体现出竖式计算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重点。

⑤、总结算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末尾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三、有针对性的练习

既然大家都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计算,那么老师就要考考大家:

135×45 408×25 54×312 47×210

分组做在本上

总结对于乘数中间有0的算式应强调0的处理,在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时,我们通常把数位多的乘数写在上面。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P34页练一练

1、2题。

2、森林医生

121

304

×

×

28

———— ———— 484

272 121

68

———— ————

605

952

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3、拓展应用。

东方红一号每秒飞行778米, (1)15秒飞行多少米? (2)1分钟飞行多少米?

五,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 2394

1 1 4

×

2 1

1 1 4 „„„114×1 表示114个( 1 ) 2 2 8 „„„„114×20 表示228个( 10 ) 2 3 9 4

推荐第4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包头市蒙古族学校 曹汇茹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积极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约5分)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文字,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 :19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

生2:这是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东方红一号”。

生3: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1.找数学信息

师:114分是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同学们真聪明,能从这么多信息中找到了一条数学信息。其实,关于卫星运动的信息还有许多许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收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2.提出数学问题

师:事实上卫星在太空上运行的时候,不是只绕地球一圈,而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绕着它运动。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提出一个和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数学问题吗?(比如说我想知道卫星绕地球2圈需要多长时间?)

生1: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 师:怎么列示?谁还有不同的问题? 生2:绕地球15圈需要多长时间? 师:怎么列示?谁还有不同的问题?

生3:绕地球100圈需要多长时间?

师:怎么列示?这样的问题能提的完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怎么列示?在这些算式中,你一下能算出哪个算式的结果? 了不起!

3.引出重点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副标题——两、三位数的乘法)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约20分)

1、估一估。(约5分)

师:先和你的同桌商量的估一估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教师辅助板书)

生1: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大约等于2200; 师:实际计算结果会比2200多还是少?谁还有不同的估法。

生2: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大约等于2400。

师:表达真清晰!这样估也可以!实际计算结果和2400相比呢?多还是少?不太好确定。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很难确定结果的范围。只能说和2400很接近。

师:比较一下这些估算的方法,你发现我们在估算的时候都往往把要估算的数看成和它接近的一个整十数或者整百数。

2、具体计算,探索算法。(约15分) (1)独立计算。(约2分)

师:114×21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你能不能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想办法算出他的结果呢。每位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先独立计算,时间是2分钟,音乐停止之后,请组长带着你的组员依次进行交流,明白?

(2)组内交流(约3分钟)

师:请组长带着你的组员依次进行交流, (3)全班共享算法。(约10分)

师:我这里收集了几位同学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顺便让这几位同学介绍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好不好?在别人讲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听,然后思考你有没有想问他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你明白的也可以是你想让更多人明白的而提的问题,我说清楚了吗?

① 口算(运用乘法分配律) 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师:谁有疑问、评价或补充?

②口算(分解乘数)

114×21=114×7×3=798×23=2394 师:谁有疑问、评价或补充?

③竖式笔算

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辅助板书。第一步算的是什么(114×1,绕1圈的时间),第二步算的是什么(114×20,绕20圈的时间),这里怎么只写228?(0不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不写,这里表示的是228个10)最后又怎样算(114+2280,把两个得数加起来,就是绕21圈的时间)

师:你写的真好,说的也不错!

④表格计算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计算方法,自己想出的方法是方法,能够看懂别人的方法收获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计算方法虽然有点乱,但却是有章可循的,你能看懂吗?和同桌说一说。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约2分)

师:面对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仔细观察这四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1:他们的得数一样,都是2394.生2:他们都是拆分之后进行计算的。

师:这个拆了没有?这个是将21拆分成20和1,这个拆分的更彻底,那么这个拆分了吗?(指竖式)

师:这个算式好像在哪见过。原来和它是一样的。先算114乘1,再算114乘20,最后把他们的结果相加。在这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8要写在十位上而不是个位上呢?(原来他们相乘得到的是228个十,所以要写在这里。)了不起,谁再来说一遍。完美。

师:看一下最终算出来的结果,在不在一开始我们估算的范围内?证明我们算对了!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题,别忘了答。我们口头答一下。

师:现在请你独立完成这道题,你会吗?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作品展示)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约13分)

⒈森林医生。(书32页第4题)。(约2分)

师: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生:第二个乘积要空一格写。

师:相信在你们的提醒下,同学们都能更加细心地计算!

⒉解决问题(书31页第2题)。(约3分)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约2分)

师: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生:三位数呈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开心、兴奋、激动。

师:你有什么要提醒?

生:笔算乘法的时候,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不要忘记进位,还有在写第二个乘积的时候要记得空格。

师:提醒了三点,很细心也很全面。你们记住了吗?(重复)

推荐第5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大连市沙河口区 中心小学 毕春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33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位三位数乘法的计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力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 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 学生用算式计算 (3) 反馈计算结果

(4) 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 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 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 估算结果

①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 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 114×7×3(用21看成“7×3”) =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解决方法3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3、试一试

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

(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 反馈运算结果

① 54×312 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 312×54 ② 408×25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③ 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3 1 2 4 0 8 4 7 × 5 4 × 2 5 × 2 1 0 1 2 4 8 2 0 4 0 4 7 1 5 6 0 8 1 6 9 4 1 6 8 4 8 1 0 2 0 0 9 8 7 0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2题

2、“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

1、

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推荐第6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课本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

2 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的计算。 3 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 关键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零的计算方法。

关键:掌握笔算乘法中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师:同学们,今年6月11日,我国的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神州10号。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师:其实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 提出问题

师: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卫星绕地球多少圈需要多少分钟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提问板书,并提炼出本课所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并板书副标题)

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

(1)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说一说。 (2)归纳估算方法:

把114看作110来估算,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A.比2200分多 B.约2400分 4 具体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 探索 交流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5.反馈

(1)114×20=2280 (20圈的时间) 114×1=114 (1圈的时间) 2280+114=2394 (2)114×21

=114×3×7 (3×7=21)

=342×7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2394

(3) 114×21

可看成100×21+10×21+4×21=2100+210+81=2394

(4) 竖式计算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方法进行类推。) 114 × 21

114 228

2394

(5)引导学生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 交流后,引导他们归纳:相同的数位要对齐;都从每个因数的个位依次乘起。

6.小结:计算法则

三位数乘两位数,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末尾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四 巩固练习

课本第31页 第3题 1.独立计算 2.反馈交流

3.说说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五 应用

课本第31页第1题

六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再次出示学习目标

推荐第7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卫星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卫星的信息,然后给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一信息。师:你能知道卫星一天绕多少圈吧?引出21圈,让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导进行列式。

二、估算

让学生估计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学生采用的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正确老师就要给与肯定。(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在计算前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不同估算方法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三、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师:估算可以让我们知道积的大致范围,那篡位进行准确计算呢?

1、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计算

2、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班内交流,引导学生从多种算法中总结出竖式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的引导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感悟竖式的算理。这里教师不急于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同时教师还要针对课堂上的情况及时地进行课中反思,对教学进行调整。

四、形成性练习:

算一算(即书中34页练一练里的第一题) 138

126

20

363

54× 25

× 32

× 54 在计算之前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计算结果,鼓励学生养成预先估计计算结果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算负责的态度。这样让练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竖式计算的认识。

计算时教师巡视,学生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展示让学生判断进行集体交流。)把学生练习中的疑问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提高运算能力。这实际是一道纠错题,没并没有另设习题而是抓住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更有指向性。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五、学生独立做书中34页练一练的第三题。

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家商场从厂家批发了85台复读机,如果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厂家多少钱。

如果放到商场里每台卖160元,全部卖完后可以赚多少钱? 商场在卖出70台后,为了搞好十一促销活动剩下复读机降价销售每台卖138元,这样一来商场是赔了还是赚了?

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掌握运算技巧

六、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 2394 (分)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 × 2 1 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钟。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大庄小学

推荐第8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培养估算的习惯意识,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估算的价值。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先看一段录像,边看边听,注意收集信息。 (播放视频动画) 预测学生可能提出:

①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

②这是我国的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叫东方红一号, 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板贴)其实,关于卫星的信息还有许多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收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师:能根据(手指板帖)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测学生可能提出:

①绕地球2圈(圈数为一位数)需要多少时间?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②绕地球20圈(圈数为整十数)多少圈?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

师:老师也来提一个问题。(板贴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怎么解决?

学生列式,师板书:114×21 师:这是几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下面我们就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交流算法。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师:请同学们先来估一估,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给学生约半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后,交流估算过程,教师辅助板书。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估算方法:

①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大约等于2200分; 师:继续想,实际计算结果会比2200分多还是少?怎么想的? (小了,因为把两个乘数都估小了)

②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大约等于2400分。 师:这样估也可以!实际计算结果和2400相比呢?多还是少? (学生犹豫)不太好确定了吧?

帮助学生感受,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所以很难确定结果的范围。我们只能感觉实际结果应该和2400很接近,差不多。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师:那实际结果究竟是多少呢?想不想算一算?轻轻拿出练习本,试试吧,把计算过程写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

(2)同桌交流。

师:请同桌两人相互看一看,轻声地交流一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算法的表达情况。

(3)全班共享。

师:先请他们介绍,看看这些方法和你的有什么不同,思考一下他们的方法好在哪儿?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组织学生倾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① 口算把21分成20和1.用114分别成20和1,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你这种方法很受欢迎!

②口算(分解乘数)把21看成7×3,114×21转化成114×3×7 计算114×21=114×7×3=798×23=2394 ③表格口算 :用列表格的方法计算:表格第一行是把114分成100,10和4,第一列把21分成20和1,把和加起来。 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业本。以前见过这种表格计算的方法吗?(见过)你的方法真的很有价值! ④竖式笔算

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辅助板书。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1 1 4

×

2 1

1 1 4 ………114×1 表示114个1

2 2 8 …………114×20 表示228个10

2 3 9 4

师:你说的真好,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能告诉老师,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114×1,绕1圈的时间),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114×20,绕20圈的时间),这里怎么只写228?(0不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不写,这里表示的是228个10)

最后又怎样算的呢?(114+2280,把两个得数加起来,就是绕21圈的时间)

(4)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师: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真是一个美好的分享!哪几种方法之间有联系?都是怎样算的?(师引导学生自读教材。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表述, 第1种口算方法、表格算法与竖式算法,都是先分别算出1圈和20圈用的时间,再把得数加起来。

师:厉害!你们已经发现它们之间的奥妙了!

师:把计算结果和先前的估算结果对照一下,差不多吧。哪个更接近2394呢?怎样估更接近精确结果?

学生表达想法,教师适当引导发现,一般情况下,估算时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得数更接近精确的结果。师:结果是2394分,我们一起口答。(板书得数:2394(分)及答语—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三、巩固应用。

1、师出示74×135= 408×52= 47×210= 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计算结果,鼓励学生养成预先估计计算结果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算负责的态度。这样让练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竖式计算的认识。 (1)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2) 反馈运算结果。师选择个别学生作业展示出来(其中要有计算错误的) (3)这几个算式和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

① 74×135 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312 × 54 ② 408×52 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0不要漏算。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课件出示:

1、你认为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生1:我觉得自己的表现非常好。 生2:我觉得自己很优秀。 师:真有自信! 生3:合格 师:真谦虚,

我觉得你很优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生2:我学会了四种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3:我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不能忘记进位。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这节课的作业是用读、思、做、标的方法预习课本31《试一试》。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七、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2394(分)

1 1 4

×

2 1

1 1 4 ………114×1 表示114个1

2 2 8 …………114×20 表示228个10

2 3 9 4

答:卫星绕地球21圈是2394分钟。

推荐第9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查阅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有关知识 (3)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课题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54×12 27×49

2、估算

98×34 21×75

3、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研,探索新知

1、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

2、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知识,【百度搜索】http://www.daodoc.com/ 这是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情景图和文字描述,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了解有关知识。

3、强调“ 地球一周114分钟”

4、提问:绕5圈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解答:114×5×570(分钟)

5、接着提问:绕10圈需要多少时间?20圈呢?

抽学生解答:114×10=1140(分钟) 114×20=2280(分钟)

6、紧接着提问: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1)学生列式:114×21 (2)谁能估算114×21是多少?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甲:114×21≈100×21=2100(分钟) 学生乙:114×21≈110×20=2200(分钟) 学生丙:114×21≈114×20=2280(分钟)

首先肯定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认为哪个更加接近正确答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应该是学生丙更接近正确答案,因为第一个因数没有变,第二个因数变化很小。

7、114×21正确结果到底是多少了?你打算怎样计算?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方法一:114×20=2280 方法二:114×21

114×1=114 = 114×7×3

= 798×3 2280+114=2394 = 2394 方法三: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8、教师对上面三种方法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我们更加提倡方法三用竖式计算,因为竖式相对比较方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的更加广泛。

9、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

学生理解并记忆(用坚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积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强调: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仍然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森林医生:

1 2 2 1 3 2 × 1 4 × 2 1 4 8 4 1 3 2 1 2 1 2 6 4 6 0 5 2 7 7 2

2、出示多媒体课件。【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

选四道题让学生分组比赛计算,看看哪组计算的又对又快。

第一组:120×13 第二组:103×31 第三组:61×201 第四组:321×15

四、拓展练习:

原价:160元 现价:138元

(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本?

交流步骤:

a、每个人先猜是赚还是亏; b、一起讨论出解决方法; c、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课件提供参考,【百度搜索】

http://zhidao.baidu.com/?fr=qrl&cid=197&index=5&fr2=query

五、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方法一:114×20=2280 方法二:114×21

114×1=114 = 114×7×3

= 798×3 2280+114=2394 = 2394 方法三: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六、教学反思:

新课中,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答。让学生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 ,因为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所以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试着做。本节课是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适时的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异、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知,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推荐第10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上新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师出示数学题个别提问)

师:我们首先来看热身训练,估算,第一道谁先来?(生回答)

师:第二道(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估算掌握的真棒,你能快速的计算出下面的题吗?(生用竖式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注意:数位要对齐,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有进位的要加上进位。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卫星运行时间。(师板书) 2.新课讲授

师:首先来看有关卫星的一段文字。我们一起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每位同学想一想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师出示图片)

生1: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

生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生3: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生4: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钟。 师:说的非常好,从无数多的信息中发现了数学信息。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钟。根据这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需要多长时间? 师: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吗?怎么解决?(生回答)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绕地球20圈需要多长时间? 师:怎么列式? 生:114×20 师:能解决吗? 生:能。

师:东方红一号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列式? 生:114×21 师:在计算之前,你能先估一估114×21大约是多少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生1: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估计:比2000分多一些。

生2: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估计:比2200分多一些。 师:我们刚才用估算得方法,得出了积的大致范围。但是大家想一想卫星绕地球运行,能不能多一分或者少一分? 生:不能

师:那114×21到底等于多少?想想能不能用以前的方法算出结果?小组讨论,看看你的想法和别的同学的一样不一样。(生讨论,师观察并提示学生)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组1:把21看成7×3,114×21转化成114×3×7计算。 组2:用列表格的方法计算:表格第一行是把114分成100,10和4,第一列把21分成20和1,把和加起来。 组3:把21分成20和1.用114分别成20和1,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组4:用竖式计算。

师:那你把你们组的竖式写在黑板上,并说一说你们组是如何计算的?(生写生并说步骤,师做适当提问。如 师:114是如何得到的?

生:1×114得到的,表示114个一。 师:这里的228是228吗? 生:不是,表示2280。 师:如何得到的?

生:114×20得到的,表示228个十。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竖式计算是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大家会用竖式计算了吗?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做出下面这几道题(出示221×13 = 132×22=)师叫学生上黑板做,并讲解。 师:我们刚才学会用竖式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谁能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1:相同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齐。

生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这是我们总结出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道题(出示题)同学们自行读题,想想如何计算? 师:这道题和前面的练习题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生:多了进位。

师:计算过程中有了进位应该注意什么? 生:把进的位数加上。

师:说的真对,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有进位的要把进的位数加上。 3.课堂小结

师: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对齐,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齐。 生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生3:有进位的要把进位数加上。

六、课后作业

思考:408×23,210×47。

七、板书设计

答:卫星绕地球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2394(分) 1 1 4 ×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21圈是2394分钟。

第11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3)情感目标

1、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2、通过对卫星运行知识的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展示,温故求知

师: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我们来欣赏一篇: 【课件出示数学日记前半部分】

师:怎么样同学们我们也来练练计算吧!请大家直接说出得数!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

(1)8×9 (2)8×90 (3)23×2 (4)203×2 (5)14×5 (6)140×5(

4、

5、6题要说出口算过程。) 师:请看下面这道竖式计算的题:【课件出示】

25×21(学生思考并完成填空。) 师:(评价)„„让我们接着欣赏日记! 【课件出示数学日记后半部分】 师:大家想不想像他一样聪明?这位同学在日记中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那我们也来解决一些和“卫星运行时间”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审题。

师: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和“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谁能把这个数学题完整地叙述一遍? 预设:

①如果学生只读出“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这只是问题,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应该包括已知信息和问题两部分,谁能完整地再来读一读?”)

②如果学生读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肯定)

2、列式。

师:解决这个问题要怎样列式呢?预设:114×21或21×114 师:你知道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适当评价学生回答)

3、估算。

师:在计算之前能不能先来估一估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①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估计:比2000分多一些。

②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估计:比2200分多一些。

③把114看作120,把21看做20,120×20=2400,估计:约2400分。 师:我们估计出了积的大致范围。

4、精算。

(1)探索交流多种算法。 师:那114×21究竟等于多少呢?大家先想一想„„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写完的孩子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方法。 预设:

①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让学生说一说,肯定其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思想。) ②114×21 ③(竖式) ④(表格法) =114×7×3 如果学生出现第4种方法,让其进行介绍;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此方法教师不需介绍。

=798×3 =2394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教师规范板书竖式,在交流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3)和估算结果对比。

师:这是我们计算的结果,它符合刚才估算的积的范围吗? (4)补充得数并思考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心中要明确的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所得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 (5)补充答语规范书写。

三、巩固算法,技能拓展。

1、巩固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研究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着来算一算下面的题!比比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试一试:135×

45、54×312 (1)学生完成上面题目并指名板书。 (2)展示交流。

2、技能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下面的任务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大家可要更加认真啊! 试一试:408×

25、47×210。

(1)学生完成上面题目并指名板书。 (2)展示交流。

408×25(注意在辨析中提醒学生乘数中间的0不能忘记乘。)

47×210(通过对不同笔算情况的对比,明确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简便计算。)

师小结:大家的计算能力有了提高。

四、知识应用,辨析改错。师:下面请你当当小老师用估算的结果来检验下面这两道题的计算正确吗?

教材34页练一练第2题“森林医生”。 【先出示横式及结果,在用估算检验后出示相应竖式辨析错误原因。】

五、知识拓展

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168克水,1小时要浪费掉多少克水?(解决实际问题;节约用水教育)

六、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回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2、布置作业:教材34页练一练第

3、4题。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 2394

1 1 4

×

2 1

1 1 4 „„„114×1 表示114个(

1 )

2 2 8 „„„„114×20 表示114个( 20 )

2 3 9 4

答: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钟。

第12篇: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30-32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意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题目,他们的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时,要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积极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约5分)

师:先看一段录像,边看边听,注意收集信息。

[修改意图:这个情境创设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供信息,从中发现问题,还有就是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所以没必要绕弯子,直接看录像。]

(播放视频,录像配音: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卫星绕地球一圈大约花114分钟。)

师: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预测:

①19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

②这是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东方红一号”。

③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及时评价(教师板贴)。其实,关于卫星的信息还有许多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收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板主标题——卫星运行时间)

师:能根据(手指板帖)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测:

①绕地球2圈(圈数为一位数)需要多少时间?绕地球半圈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的。

师:你这个问题问的好,说明你很会学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想到用乘法?

学生提问题并指名列式解答。引导学生说出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几圈的时间,是求几个114是多少,就用114乘几。

师:说的有道理,大家能口算结果吗?你们算得可真准!看来,同学们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掌握不错呀!

②一天绕多少圈?„„等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和许多信息,暂时放入问题银行吧。

③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圈数是两位数的问题,由教师提出:

师:老师也来提一个问题。(板书问题)读一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修改意图:先让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可预测,所以有了几种不同的预案。根据编者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先易后难的的学习层次,决定由老师提出教材中的例题,通过解决它来探索计算方法。]

学生列式,师板书:114×21

师:这是几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下面我们就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副标题——两、三位数的乘法)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约20分)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约3分)

师:请你先来估一估,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给学生约半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后,交流估算过程,教师辅助板书。

预测:

①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大约等于2200;

师:实际计算结果会比2200多还是少?怎么想的?想法不错!

[修改意图:学生有估算的基础,掌握一些估算的策略,这节课的估算重点是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掌握估计范围的方法,养成习惯。] 体会把两个乘数都估小,所以估计结果会比精确结果小,即计算结果会比2200大。

②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大约等于2400。

师:表达真清晰!这样估也可以!实际计算结果和2400相比呢?多还是少?不太好确定了吧?

帮助学生感受,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所以很难确定结果的范围。和2400很接近,差不多。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约15分)

(1)独立计算。(约3分)

师:114×21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请先想一想怎么算,然后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本子上,开始吧。

学生在准备好的本子上独立计算,书写计算过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请不同方法的同学在预定位置板演。

师:已经完成的,可以再想想其他的计算方法,也试着写下来吧。

(2)交流算法。(约2分)

师:我发现,咱班有的同学的方法很好。现在请同桌两人相互看一看,看不懂的可以轻声地交流一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学生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算法。(约10分)

师:请大家先坐好,看谁坐的最直。请××先来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方法和你的有什么不同,思考一下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组织学生倾听,互评。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① 口算(运用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你这种方法很受欢迎!

②表格口算 师:(如果不方便板演,可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本。)以前见过这种表格计算的方法吗?你的方法真的很有价值!

③竖式笔算

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辅助板书。第一步算的是什么(114×1,绕1圈的时间),第二步算的是什么(114×20,绕20圈的时间),这里怎么只写228?(0不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不写,这里表示的是228个10)最后又怎样算(114+2280,把两个得数加起来,就是绕21圈的时间)

师:你写的真好,说的也不错!还有谁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同学再来说一说。

④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23=2394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直接口算比较困难,把21分解成7×3后就可以口算了。这种方法与众不同!同学们有倾听的好习惯,这种方法也属于你们了!可是所有的乘法计算题目都能用这种口算方法吗?(不是)看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算法。

预测:

①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要引导学生自读教材,处理如下:

师:在书上把计算结果及答语写完整,然后自读教材中的四种计算方法,看哪一种是我们没想到的,你能自己看懂吗?

生自读教材,师个别指导。

师:哪些同学读懂了?来介绍一下吧!

学生介绍,可能性大的是表格方法或是乘数分解的方法。

师:真会读书,这也是你们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呀!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约2分)

师: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真是一个美好的分享!哪几种方法之间有联系?都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表述,第1种口算方法、表格算法与竖式算法,都是先分别算出1圈和20圈用的时间,再把得数加起来。

师:厉害!你们已经发现它们之间的奥妙了!

[修改意图:第二稿中是在交流算法时,就让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联系了。试讲中发现,老师牵的过重,环节不够清晰,所以,仍然采用最初设计,在所有算法交流结束后,进行不同算法的比较,进一步理解算理。]

师:结果是2394分,我们一起口答。(板书得数:2394(分)及答语—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师:把计算结果和先前的估算结果对照一下,差不多吧。哪个更接近2394呢?怎样估更接近精确结果?

学生表达想法,教师适当引导发现,一般情况下,估算时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得数更接近精确的结果。

师:其实,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计算。同样道理,三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甚至更多位数的乘法,都能计算吗?相信你们都能做好。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约13分)

⒈算一算。(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一道题)。(约5分)

师: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已经找到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道题吧。

54×312 (正确答案分别是16848 )

鼓励学生选择不同方法来计算,然后展示计算过程,引导其他学生倾听判断。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展示。

展示用竖式计算的,体会在列竖式计算54×312 时,把三位数写在上面,再写两位数,更方便计算。

⒉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约3分)

师:刚才的计算中,多数同学选择了竖式计算。大家再一起来试试吧。看书上34页第1题中的后两道题目,直接在书上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0 3 6 3 2

× 3 2 × 5 4 (答案: 6496 34128)

师:写完的同学,指着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反馈:展示错例。如果没有典型错例,就出示2题森林医生的题目。

师:仔细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在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表达想法。

师:相信在你们的提醒下,同学们都能更加细心地计算了!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约2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总结收获。

师: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师:那你想给自己布置哪些作业呢?

学生可能提到:竖式计算练习、解决问题练习等。

师:真了不起!你都能给自己留作业了!就按你们说的„„,让我们用今天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吧。

第13篇:贾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方堂小学 贾朝辉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进行一场竞赛,看看哪组得到的五星最多。课件出示:

24×3= 35×2= 25×4= 15×6= 13×7= 13×3= 抽生回答,其余学生评定,答对的奖给该组一颗星。

2、师:刚才这组口算题,同学们不但能正确计算,而且速度很快,下面这两道题,要求大家进行估算。课件出示: 28×39 11×71 抽生说说估算方法和结果,其余学生评定,答对的奖励该组一颗星。

3、师:刚才大家估计得也不错,那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吗? 课件出示:

54×12= 27×49= 学生用竖式计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计算的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神五神六卫星图。

师:同学们,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有好几位航天英雄,你们知道的都有谁? 抽生回答,师补充。 生1:杨利伟。 生2:费俊龙。 生

3、聂海胜。

师: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早在1970年,我国已经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1号”。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发射情况。 出示课件:卫星运行图。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生: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师:东方红1号运行速度特别快,绕地球1圈只需114分。你能算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多少分钟吗? 学生思考,列式计算。 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钟) 114×10=1140(分钟) 114×20=2280(分钟)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和同桌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

2、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

师:刚才大家都计算得非常棒!那你还能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吗?想想应该怎样列式? (2)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114×21= (3)估算结果。

师: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是多少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组织学生估一估,抽生交流。 (4)具体计算。

师:孩子们,你能在本子上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 学生选择自己会的方法独立计算。 组织学生汇报算法。

抽生上黑板板书计算方法,边写边说。 方法一:

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方法二: 114×21 = 114×7×3(把21看成“7×3”,转换成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 798×3 = 2394 方法三:

列竖式:(强调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数位多的数写在第一排)

1 1 4 × 2 1 1 1 4 „„114×1(表示114个1) 2 2 8 „„114×20(表示114个20) 2 3 9 8 组织学生重点讨论竖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算理。

师总结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师: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师注意总结: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满几十朝前进几。 课件出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一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

三、反馈应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数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闯关游戏,看看哪组表现得最好,闯关成功后大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关:森林医生。

学生独立改错,同桌交流,抽生汇报。

第二关:完成书上练一练1题。请四名学生代表小组比赛,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第三关:完成书上试一试。请四名学生代表小组比赛,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第四关:解决问题。

1、同学们去植树,每个班植树108棵,一共有25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2、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4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浪费多少千克水?(一年按365天计算) 第五关:计算我最棒。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3题。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挑战自我:练一练4题。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解决问题。集体汇报交流。

师:刚才的闯关游戏大家表现得都不错,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太空吧! 课件出示:太空图片。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14篇: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估算三位数乘以产品范围,掌握估计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形成估计的习惯。

2,使学生可以结合现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可以正确计算。 3,可以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两位数字笔计算方法,数字对齐和携带问题。

教学难点:中间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进口

你知道同学吗?中国的航天工业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卫星国。你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工业做贡献吗?所以今天,我们将了解卫星的运行时间。 (黑板:卫星运行时间)

二,新授予

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些东方 方洪1卫星资料:东方红1周围地球圈需114分钟。(黑 板)所以,老师有一个问题:它花了多长时间绕地球5圈?

学生:114 x 5你计算吗?在他们自己的计算这一个。寻找学生板(在黑板的左边)

似乎我们没有忘记以前的学习知识,真的很好!然后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我们的太空战士,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黑板)谁将被计算? 114×21 =你能估计这个情节的多少是产品吗?

当航天小战士,光知道大概价值不能,我们的太空业务需要非常准确的数据,请自己拿出来,试试算114×21左右的确切结果是多少?

三,独立探索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1,前20圈:114×20 = 2280(点)

然后计数1圈:114×1 = 114(点)

加在一起:2280 114 = 2394(分) 2,114×21 = 114×7×3 = 798×3 = 2394(min) 3,垂直计算 1 1 4 ×2 1 1 1 4 2 2 8 2 3 9 4 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存在一些学生格式错误,用于错误分析

第四,优化算法

这么多的算法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你最喜欢的算法是什么?

然后我们来看看如何做的垂直计算。

首先,在写作和以前的研究的时候,对齐的数量。

首先计数1×114 = 114,实际考虑什么? (卫星在地球1圈附近的时间) 然后2再乘以114,其实是什么呢? (2表示2 10,2表示114,得到288 10,所以8的结尾写成10,表示卫星绕地球20圈使用的时间为2280分钟)

最后,两次计算的结果一起是绕地球的卫星21次所花费的时间。 V.总结算法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字,数字对齐,乘以两位数字上的位数,再乘以结果结尾处的结果 乘以两位数字和三位数字的数字,乘以结果的末尾,并加上两个乘法的结果。

六,有针对性的做法

由于我们都知道如何计算三位数的双位数,那么老师会检查每个人:

135×45 408×25 54×312 47×210 在乘法器的中间,我们必须强调处理0,当计算两位数乘以三位数时,我们通常写上数字的乘数。

七,课堂总结

我们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方法:对齐数,两位数和位数乘以三位数乘以结果的位对齐,然后将位数乘以tens乘以三个数字,将结果的结尾乘以十,并将两个乘法的结果相加。在计算两位数乘数三位数时,我们通常写上面数字的乘数。

第15篇:《卫星运行时间》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

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旨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

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题目,他们的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时,要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

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数据计算枯燥两方面的特点,学生计算时往往会产生数位不对齐、忘记进位、结果忘记写“0”等不良习惯。这些现象从学生学习心理上分析,与他们的情绪、意志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注学生在计算

过程中的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是提高计算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板帖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先看一段录像,边看边听,注意收集信息。

(播放视频动画)

预测学生可能提出:

①1970年4月24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②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板贴)其实,关于卫星的信息还有许多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收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板书主标题——卫星运行时间)

师:能根据(手指板帖)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测学生可能提出:

①绕地球2圈(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②一天绕多少圈?„„等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

师:老师也来提一个问题。(板贴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怎么解决?

学生列式,师板书:114×21

师:这是几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下面我们就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板副标题——两、三位数的乘法)

【设计意图】播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录像,旨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通过类比推理,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让学生口算,进行三位数乘

一位数及三位数乘整十的计算的复习。板书副标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两、三位数的乘法,做好迁移旧知来探索新知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交流算法。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师:请你先来估一估,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给学生约半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后,交流估算过程,教师辅助板书。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估算方法:

①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大约等于2200分;

师:继续想,实际计算结果会比2200分多还是少?怎么想的?

一起体会把两个乘数都估小,所以估计结果会比精确结果小,即计算结果会比2000分大。

②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大约等于2400分。

师:这样估也可以!实际计算结果和2400相比呢?多还是少?不太好确定了吧?

帮助学生感受,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所以很难确定结果的范围。实际结果应该和2400很接近,差不多。

【设计意图】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结合情境进行合理猜测,既能估计出实际结果的范围,又可以在计算后对照做出判断。并且合理的估算策略的交流,能够促使学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师:那实际结果究竟是多少呢?想不想算一算?轻轻拿出练习本,试试吧,把计算过程写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

(2)同桌交流。

师:请同桌两人相互看一看,轻声地交流一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算法的表达情况。

(3)全班共享。

师:先请他们介绍,看看这些方法和你的有什么不同,思考一下他们的方法好在哪儿? 引导学生介绍算法,组织学生倾听。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算法:

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第一步算的是114×1,绕1圈的时间;第二步算的是114×20(2在十位上表示20),绕20圈的时间,结果是 2280;(也可以说是228个10。)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114+2280,就是绕21圈

的时间,即这道题的结果。

师:还有谁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同学再来说一说。

④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要引导学生自读教材。师个别指导,学生介绍算法。

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师:观察一下,哪几种方法之间有联系?都是怎样算的?

引导学生表述,第1种口算方法、表格口算方法与竖式算法,都是先分别算出1圈和20圈用的时间,再把两部分合在一起。

师:结果是2394分(板书得数:2394(分)),我们一起口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把计算结果和先前的估算结果对照一下,差不多吧。哪个更接近2394呢?怎样估更接近精确结果?

引导体会,一般情况下,估算时一个乘数估大,一个乘数估小,得数更接近精确的结果。

师:其实,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计算。同样道理,三位数乘三位数、四位数,甚至更多位数的乘法,都能计算吗?相信你们都能做好。

【设计意图】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一种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先期的同桌交流,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正算法。然后,全班共享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通过交流、比较、反思,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学会用竖式计算。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⒈用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54×312 )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不同方法,体会这道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算。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多数学生会采用竖式计算。寻找计算出错的,引导学生通过估算来快速判断结果的正误,然后分析错例,巩固算理。

【设计意图】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旨在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题目特点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通过估算来检验计算,培养学生用估算来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⒉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师:写完的同学,指着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巡视,寻找并展示错例(可能性大的是第一个题目出错),让出错的学生自己到前面说计算过程。

师:在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表达想法,相互补充。(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乘数中间和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要在适当的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达到熟练。借助学生真实的错例,和学生一起总结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在改错中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⒊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第3题)

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看书上34页4题,请同学们自已读题,先来解决问题(1),在书上列式计算吧。

①课件出示图中信息及问题(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展示解题过程,解释想法,帮助明确算出的是商品成本。

②课件出示问题(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

师:可以独立进行计算,也可以同桌讨论完成。看谁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最漂亮!

学生可能有以下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160×70+130×10=12580

12580﹥11200

②160×70=11200 已经收回成本,一定赚钱。

③160-140=20 20×70=1400

140-138=2

2×10=20

140﹥20

师:商店还是赚钱的,可以按原计划降价销售了。看来,无论研制卫星还是做生意,做哪一行都要学好数学呀!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关键,所以让学生自读题目,选取信息来解决问题。由于信息多,难度大,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也可以合作完成。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在哪方面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师: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你想给自己布置哪些作业呢?

学生可能提到:竖式计算练习、解决问题练习等。

师:真了不起!你都能给自己留作业了!就按你说的,作业是书上34页3题算一算,然后用今天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评一评并给自己布置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找到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最后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16篇:1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33、34页。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迁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3、学生能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确定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到估算的价值。

4、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伴讨论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国家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这些卫星能够成功发射,和科学家们准确无误的计算是分不开的。你一定要从小把计算学好啊!怎么样同学们我们也来练练计算吧!请大家直接说出得数!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

(1)8×9 (2)8×90 (3)23×2 (4)203×2 (5)14×5 (6)140×5

你们口算的本领真好!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个像杨利伟叔叔那样的宇航员,你们知道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是什么呢?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它绕地球转1圈需要114分。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今天我们也来解决一些和“卫星运行时间”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审题。

师:同学们请看!谁能把这个数学题完整地读一遍?

学生读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师:你读的真好!我们能帮这颗卫星算算它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要怎样列式呢?谁来试试? 114×21或21×114

师:真棒!你知道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心中要明确的意义:114表示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21表示绕21圈,卫星绕地球21圈所需要的时间是21个114分相加,可以用乘法114×21或21×114来表示。 师:你回答的真正确!

师:在计算之前能不能先来估一估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预设:

①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估计:比2000分多一些。 ②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估计:比2200分多一些。 ③把114看作120,把21看做20,120×20=2400,估计:约2400分。 师:我们估计出了积的大致范围。

4、精算。

(1)探索交流多种算法。

师:那114×21究竟等于多少呢?大家先想一想„„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写完的孩子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方法。 预设:

①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应对:让学生说一说,肯定其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思想。 ②114×21 =114×7×3 =798×3 =2394 应对:让学生说一说,肯定其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思想。 ③(竖式) 114 × 21 114 „„114×1 (个位)

228 „„114×20(十位)

2394 (4)补充横式得数并思考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心中要明确的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所得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 (5)补充答语规范书写。

三、巩固算法,技能拓展。

1、巩固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研究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挑战第一关!比比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试一试:135×45= 54×312= 203×32= (1)学生完成上面题目并指名板书。 (2)展示交流。

135×45注意连续进位;54×312注意通过乘数54写在上面的情况和乘数312写在上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当两个数相乘,第一个乘数的位数比第二个乘数的位数少时,在笔算时可以交换一下他们的位置来计算。

2、技能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下面的任务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看看中间有0的算式,你们会算吗?挑战第二关!比比看谁的本领大? 试一试:408×

25、47×210。(1)学生完成上面题目并指名板书。 (2)展示交流。

408×25(注意在辨析中提醒学生乘数中间的0不能忘记乘。)

47×210(通过对不同笔算情况的对比,明确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简便计算。) 师小结:大家的计算能力有了提高。 挑战第三关!比比看谁的眼力强? 不用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 ) 88×34=318 ( ) 350×70=2450( )

四、知识应用,辨析改错。

师:下面请你当当小老师用估算的结果来检验下面这两道题的计算正确吗? 教材34页练一练第2题“森林医生”。

【先出示横式及结果,在用估算检验后出示相应竖式辨析错误原因。】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回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评价并进行总结提出希望。

2、布置作业:教材34页练一练第3题。

第17篇:《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教学犹如旅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 毛明霞

此次讲课,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如同一次旅行,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风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再去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我总结计算课这一课型的学法是:1.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2.介绍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3.整理优化算法,体现竖式算法的优越性;4.练习巩固竖式的算法。同时,我还总结出了计算课应该注意讲清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但这节课上完,并不觉得满意。虽然每个步骤都涉及到了,但是在细节方面不够深入细致。

例如:在对估算的处理上,我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估算,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并没有强调估算与精确计算的联系,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而估算教学则是实现上述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对数与量的估算可使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数与量的大小与多少,以增强符号感和亲和感。其次,通过估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提高用数学的能力。估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本领等长远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此,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认真扎实地搞好估算教学。

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估算教学之所以不被学生所重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缺乏估算的意识,二是教学中没有形成估算的环境。对此,我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这种经常想到估算、经常去用估算的氛围和环境。在完成一道数学作业题时,不管题目是否要求估算,在具体计算之前,都可以进行估算,以确定计算结果的大体范围,或当计算完后再进行估算,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在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后,再用估算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仅去判别个位数)。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无论问题难易,在做出准确判断之前都应先去估算,要判断别人某种行为是否可行,也应从量的角度作出估算等。这样,经过一定的有效训练之后,同学们就会自然形成估算的意识,养成估算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也自然而然推动了将数学回归于生活实践,回归于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另外,在对知识的迁移上我做得不够好,没有掌控好教学推进的节奏。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对算理及算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并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如果将学生已有的技能迁移过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即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完成教学目标,腾出来时间可以对两位数乘法中不曾出现的情况(如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两位数在前三位数在后的计算等)加以强调,甚至可以拓展到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但是由于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说清算理,还是坚持自己再讲一遍,这样课堂上的时间就显得紧张,本节课只能说是复习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强调不够。

再就是在课堂上,虽然我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也对每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了评价细则并在墙面上进行了公布,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做的不够到位,个人评价应该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做到对学生及时评价,从而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每一次讲课都犹如一次旅行,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同的风景,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第18篇: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33、34页。内容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范畴。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也是后续探索运算律以及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和五年级分数乘法等知识的学习基础。

本课教材内容先从“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后进行估算,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积的范围;多样化算法的呈现对乘法分配律和位值制都有所渗透,在交流多样化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试一试”进行知识拓展,涉及了几道学生易错的题目。最后的“练一练”从基础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应用层层递进,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时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学生对旧知的正迁移将对本节课的学习带来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的基础上具有了一定的笔算能力;②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活动经验:①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合作交流的能力;②部分学生具有了通过知识的正迁移在合作探究来获得新知的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验:①学生在生活中极少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内容;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障碍:①学生对计算课的兴趣不太高;②学生在笔算乘数(三位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题目时容易出错。

学习目标:

1、学生运用旧知迁移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3、学生能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确定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到估算的价值。

4、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伴讨论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中间有0)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拆数游戏。

(1)14=( )+( )、14=( )×( ) (2)63=( )+( )、63=( )×( ) (3)206=( )+( ) (4)134=( )+( )+( ) 师小结:拆数的目的是方便运算。

【设计意图:面对学生的算法大都局限在“竖式”上的情况,通过一些铺垫引导其想出多样化的算法,因此设计了“拆数游戏”,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为课中算法多样化的呈现埋下伏笔。】

2、口算,并说出画线题目的口算过程。(1)8×90 (2)23×2 (3)14×5 (4)100×20 (5)120×20 (6)304×2 师小结:恰当评价学生口算情况。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四年级的第一节计算课,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因此有必要进行旧知复习。口算的5道题类型各异:第一道8×90相对简单,为了在一开始建立学生的信心;第二道23×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题目;第三道14×5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题目,难度比第二道大,但是也在学生的口算能力范围之内;第四道100×20为第五道的口算打下基础;第五道120×20虽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但两个乘数末尾有0,所以学生也能在第四道的基础上口算出结果;第五道304×2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这是本节课两、三位数乘法的关键旧知。不仅如此,第五道和第六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算法,有利于在后面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吧!在今年暑假的8月1日,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迄今为止我们国家已经成功向太空发射了近百颗人造卫星了,其中第一颗是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它是“东方红一号”。请看!【课件】这就是“东方红一号”。这些卫星都是绕着地球在转动的【课件演示】同学们“东方红一号”卫星绕地球转1圈的时间是114分钟。【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卫星运行时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东方红一号”的情况学生并不熟悉,故由老师直接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审题。

师:这是卫星绕地球1圈的时间,那同学们你知道它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吗?【出示: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谁能把这个数学题完整地叙述一遍? 预设:

①如果学生只读出“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应对“这只是问题,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应该包括已知信息和问题两部分,谁能完整地再来读一读?”

②如果学生读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要肯定其非常完整。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完整地叙述数学问题的习惯,因此在出示“已知”和“问题”之后让学生将此题完整地叙述一遍,以培养其良好的审题习惯。】

2、列式。

师:解决这个问题要怎样列式呢? 预设:

①如果学生只说114×21,教师则直接板书;

②如果部分学生在板书完114×21后又说21×114,教师肯定但并不板书; ③如果学生先说21×114,教师则肯定不板书后追问其它列式方法最后只板书114×21。

师:你知道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教师心中要明确的意义:114表示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21表示绕21圈,卫星绕地球21圈所需要的时间是21个114分相加,可以用乘法114×21或21×114来表示。但学生回答意思相符即可。)

师小结:适当评价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教材关注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设计了交流算式意义的环节,旨在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真正理解运算意义,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3、估算。

师:在计算之前能不能先来估一估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在独立思考估算的基础上交流估算方法】 预设:

①学生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积大约是2000。(此种方法出现的概率很高。)

应对:教师板书“2000分”,追问:“大约2000分,那究竟是比2000分多还是比2000分少呢?”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原来的两个乘数114和21比看作的100和20大一些,所以积应该比2000大。添加板书为“比2000分多一些。” ②学生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积大约是2200。(此方法出现的概率较高。)

应对:教师板书“2200分”,追问:“刚才我们估的是比2000分多一些(在预设②之前已经出现预设①的情况下说,否则不说。)大约2200分,那究竟是比2200分多还是比2200分少呢?”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原来的两个乘数114和21比看作的110和20大一些,所以积应该比2200大一些。添加板书为“比2200分多一些。”同时与预设①比较,明确“比2200分多一些”更精确,擦去板书“比2000分多一些。”(在预设②之前已经出现预设①的情况下有,否则没有。)

③学生把114看作120,把21看做20,120×20=2400,积大约是2400。(此方法出现的概率不高。)

应对:教师板书“2400分”,把一个乘数看的大一些,另一个乘数看的小一些,所以114×21的积大约是2400。补充板书为“约2400分”。

师小结:通过估算我们知道了积的范围。

【设计意图:学生的估算能力不强,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确定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此环节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为下面的运用“估算”检验埋下伏笔。】

4、精算。

(1)探索展示多种算法。

师:那114×21究竟等于多少呢?大家先想一想……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学生写方法时教师巡视】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小组交流方法时教师指名板书不同方法】

预设: ①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应对:让学生说一说,肯定其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思想。(此方法使用人数不多)

②114×21 =114×7×3 =798×3 =2394 应对:让学生说一说,肯定其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思想。(此方法出现概率不高)

③(竖式)

应对: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算理,肯定其利用旧知迁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用此方法)

④(表格法)

应对:如果学生出现此方法,让其进行介绍;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此方法教师不需介绍。(此方法很难出现)

(如果学生出现这4种方法以外的方法,也请其介绍并恰当评价。)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教师规范板书竖式,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再次明晰每一步的算理。】

(3)和估算结果对比。

师:这是我们计算的结果,它符合刚才估算的积的范围吗? (4)回顾算法。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114×21的竖式计算方法?【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心中要明确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先用21个位上的1去乘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21十位上的2去乘114,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积相加。)

5、补充横式得数并思考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同桌交流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小结:(教师心中要明确的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所得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

6、补充答语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在多样化的算法呈现时借助学生的竖式先来初步体会算理,之后重点研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迁移,在计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晰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回顾算法,以突出教学重点;精算后将结果和估算的积的范围进行对比,以体现估算的价值;最后交流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旨在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师完整的板书起到示范的作用。】

三、巩固算法,技能拓展。

1、巩固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研究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着来算一算下面这两道题!【出示题目】

试一试:135×

45、54×312

1、学生完成上面题目并指名板书。

2、展示交流。预设: ① 135×45 a、如果板书的学生计算正确,请其再说一遍算法,并引导其提醒大家注意进位;

b、如果板书的学生计算错误,就追问有没有不同的计算将其在展示台上展示并请该学生说一遍算法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进位。)

② 54×312 a、如果板书为乘数54在上且计算正确:追问有没有不同的计算寻找312在上的正确竖式进行对比;

b、如果板书为乘数54在上但计算错误:追问有没有竖式一样结果不同的展示,同时也展示312在上的正确竖式进行对比; c、如果板书为乘数312在上且计算正确:肯定后请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展示54在上的正确计算进行对比;

d、如果板书为乘数312在上但计算错误:追问312在上的正确竖式进行展示,强调认真的重要性。

2、技能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下面的任务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请大家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出示题目】

试一试:408×

25、47×210。

1、学生完成上面题目并指名板书。

2、展示交流。预设: ① 408×25 (估:∵408≈400、400×25=10000。∴408×25≈10000,追问明晰:比10000小一些。)

a、如果板书为正确的计算:肯定后请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b、如果板书为错误的计算:追问并展示正确的进行对比,强调乘数中间的0不要忘记乘。

②47×210 (估:∵47≈50、50×200=10000。∴47×210≈10000,追问明晰:比10000小一些。)

a、如果板书为47在上7和1对齐的正确计算:肯定后请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展示7和0对齐的情况进行对比;

b、如果板书为47在上7和1对齐的错误计算:追问竖式相同的正确计算,同时展示7和0对齐的情况进行对比;

c、如果板书为47在上7和0对齐的正确计算:肯定后展示7和1对齐的正确计算进行对比;

d、如果板书为47在上7和0对齐的错误计算:展示7和1对齐的情况进行对比,强调0不参加计算的简便算法;

e、如果板书为210在上0和7对齐的正确计算:展示7和1对齐的情况进行对比,强调0不参加计算的简便算法;

f、如果板书为210在上0和7对齐的错误计算:追问竖式相同的正确计算,同时展示7和1对齐的情况进行对比,强调0不参加计算的简便算法;

g、如果板书为210在上1和7对齐的正确计算:肯定后请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展示7和0对齐的情况进行对比;

h、如果板书为210在上1和7对齐的错误计算:追问竖式相同的正确计算。

师小结:大家的估算和计算能力都有了提高。

【设计意图:试一试中的四道题学生在笔算时比较容易出错,这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题目,其实仍然属于本节课的新知,因此要引导学生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拓展学习,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在交流中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先练习135×45和54×312两道题,这两道题相对简单,第一道135×45和例题相比只多了进位的情况,学生计算起来难度不大,因此排在第一道旨在为学生树立信心,54×312的重点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要将312写在54的上面来计算;第二层次接着练习的两道题旨在强调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计算要点,这是学生易错的地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在对比辨析中将难点突破。】

四、应用辨析。

师:下面请大家当当小老师用估算的方法来检验下面这两道题的计算正确吗?

教材34页练一练第2题“森林医生”。

【先出示横式及结果,在用估算检验后出示相应竖式辨析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面对学生估算意识不强的情况在引出“改错辨析”时先出示相应横式,因为学生直接看到竖式就会习惯性地用竖式去算而想不到估算,故先出示横式和结果让学生先用估算的积的范围来判断对错,旨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把估算用以检验精算结果的作用落到实处。】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回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评价并进行总结提出希望。

2、布置作业:教材34页练一练第3题。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针对本课重难点布置作业。】

[NextPage王老师的思考:] 我的备课思考:

1、

为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在重难点上,我删去了数学日记,转而尝试用数学知识本质的东西来吸引学生,效果等待实践……

2、

拆数游戏是为了巩固“位值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拆数练习给学生以启发,为多样化算法创设条件,效果如何也有待实践。

3、

例题部分的算理讲解究竟占多大分量?我觉得“算理”并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但是在前面的实践中却要在此处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后面没有突破难点的时间,很困惑……

4、

数学教师用书中在“试一试”部分的解释是要学生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但是我仔细分析了这几道题目,特别是135×45和54×312这两道题的估算对学生来说口算起来很困难,因此我有困惑:是不是这里的4道题必须要先估算,在学生刚刚研究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之后这里的重心是要巩固算法,正确笔算。此处加入估一估,会不会给学生的正确笔算带来干扰呢?

5、

什么是“应用”?难道只有“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应用题”才是应用吗?

第19篇:《卫星运行的时间》教学设计docx

《卫星运行的时间》教学设计

靖煤小学

赵中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和自主探究活动理解竖式计算的意义,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以及估算、类比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概括计算步骤和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3.情感与态度:在交流过程中,养成善于表达,乐于倾听敢于质疑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至今我国发射了近百颗人造卫星呢,其中最早的就是1970年的名叫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数学知识。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齐”读),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板书)老师这儿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问题,怎么列式?)

追问: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为什么要用乘法?) 在这些算式中有你能算出来的吗?好,一起说!

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本课要解决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这颗卫星绕地球2圈、20圈、100圈需要多长时间?(列式解决)……

114×21都是在求几个114是多少。 因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要114分, 求几圈需要多少时间就是要求几个114是多少。

二、探究发现,理解算理

1.估一估如果想很快速的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怎么办?

那么请大家估一估,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实际结果比估计结果会怎样?

看来孩子们对于此题的估算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估算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估算也是有原则其一就是估数与原数尽量接近,其二就是计算方便。

3.算一算

(1)探索交流多种算法。

估算确实快捷方便,但是人造卫星在空中飞,一分一秒都是不能有误的。那114×21究竟等于多少呢?

大家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要求在课堂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追问1

14、228分别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学生出现第4种方法,让其进行介绍;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提问介绍。(展示:你看懂了吗?)

(3)联系比较

用了这4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能干。那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怎么一致的? 还有其他发现吗? 3和4有联系吗?

(4)说说看你喜欢哪种方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结果都是2394.平时计算中只要选择合适的仔细计算就好。

(5)和估算结果对比。

师:这是我们计算的结果,它符合刚才估算的积的范围吗?看来估算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并且估算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也是很广泛的。

(6)补充答语规范书写。

4.自主练习

算一算,计算时想想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写完后思考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现在你能概括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所得积的末位就要和这一位对齐)

①(横式) 114×20=2280 114×1=114 228+114=2394(先算人造卫星绕地球20圈需要的时间,再算1圈需要的时间,合起来就是21圈需要的时间)

②114×21 =114×7×3 =798×3 =2394

③(竖式)先用第二个因数(两位数)个位上的1去乘114,等于114,所得积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去乘114,等于22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用114+2280=2394 228表示228个十。

④(表格法) 方法不同,结果相同。 解法1(横式)和3(竖式)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算……再算…… 有。(如:2对应2000) 符合 先算135×4,再算135×70……注意末尾对齐,以及进位的问题。 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然后把两个部分的积的相同数位对齐,相加后得到结果。

(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解决,并体会算法的多样性,理解算理,概括算法,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用估算验证精确值,用精确值反思估算,并培养估算意识和数感。)

三、练习巩固, 归纳总结 1.练一练(1.2.3)

2.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或提醒大家值得注意的地方?

(估算方法很多,合理简便就好。 竖式计算要注意数位要对齐,做题要仔细,不要忘记进位。 养成善于总结,乐于思考并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第20篇: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三位数乘二位数

马家中心校 赵荣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0÷6 72÷8 11×8 360÷9 13×3 40×6 240÷4 35×2

2、估算

28×3 11×7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卫星图。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14代表什么意思,关于卫星你还知道什么。

2.如果我们让卫星绕行三周她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快速的估计一下,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准确的时间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114×3=342 3东方红1号卫星是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那时候刚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如果卫星刚好绕行21周,卫星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呢?你能估计一下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那这个估计对不对呢?大家估算出来的结果有不一样的吗,有什么方法呢?我们去验算一下,具体的算出来看看准确的答案是多少?114×21=2394 4说说你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决。 A:重点介绍用竖式计算

5.引导梳理过程:第一步算什么? 第二步算什么? 最后一步算什么?

6、引导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应用拓展

1、竖式计算:

135×45: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里面的进位乘法,同样讲明要满十进一。

54×312:此题的设立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般将数位多的那个数写在上面,可以通过事先准备的两个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优方案及理由。

408×25:此题中间有“0”,应该重点讲解,当遇到“0”的时候怎么处理,是不是都为“0”或者进位要不要写在这里。

47×210:本题主要让学生可以从当中找到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当未位有“0”时,可以先将“0”省去,看成两位数乘两位数,最后在答案后面加“0”回去。

2、纠错(针对上题现的问题纠错)

3、解决实际问题(先估计,在列竖式计算)

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四、课堂小结

1、课你有那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2394(分) 114 × 21 ———— 114 →114×1 228 →114×20 ———— 2394→114+228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