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15:4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评价设计实例

六、教学评价设计(原稿)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

1、听辨题:下列乐曲中,哪首运用了探戈的节奏?

1、匈牙利舞曲

2、彩云追月

3、纺织歌

2、听辨题:下面哪首乐曲是由拉丁美洲民间乐器多巴哥钢鼓演奏的?

1、日

2、钟磬古乐

3、多巴哥钢鼓合奏

3、判断题:华尔兹是拉丁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4、判断题:“松”是墨西哥最具民族特性的歌舞体裁形式之一。

5、填空题:________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6、填空题: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 __________的混合体。

7、视听题:下面哪首歌曲是拉丁美洲民歌?

1、星星索

2、咿呀欧来欧

3、鸽子

8、视听题:下列舞蹈中哪段是拉丁舞,什么舞?

1、俄罗斯民间舞

2、伦巴

3、爱尔兰踢踏舞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答卷)

1、听辨题:第二首(彩云追月)

2、听辨题:第三首(多巴哥钢鼓合奏)

3、判断题:错

4、判断题:对

5、填空题: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6、填空题: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 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7、视听题:第三首(鸽子)

8、视听题:下列舞蹈中哪段是拉丁舞,什么舞?第二段 伦巴

六、教学评价设计(修改稿)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

一、听力选择题

( )

1、听A、B、C三个录音片段,哪个音乐片段运用了探戈的节奏? A.片段一

钢鼓演奏的?

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

B.片段二

C.片段三

( )

2、听A、B、C三个录音片段,哪个音乐片段是由拉丁美洲民间乐器多巴哥 ( )

3、视听A、B、C三首歌曲演唱的录像片段,哪个片段属于拉丁美洲民歌?

A.片段一

A.片段一

B.片段二 B.片段二

C.片段三 C.片段三 ( )

4、视听A、B、C三个舞蹈的录像片段,哪个片段的舞蹈属于拉丁舞?

二、判断题(用R表示正确,用W表示错误)

( )

1、华尔兹是拉丁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

2、“松”是墨西哥最具民族特性的歌舞体裁形式之一。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__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2、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______________的混合体。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录音播放A.匈牙利舞曲;B.彩云追月;C.纺织歌)答案B

2、(录音播放A.日出;B.钟磬古乐;C.多巴哥钢鼓合奏)答案C

3、(录像播放A.星星索;B.咿呀欧来欧;C.鸽子)答案C

4、(录像播放A.俄罗斯民间舞;B.伦巴;C.爱尔兰踢踏舞)答案B

二、判断题1.W

三、填空题

1、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2、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 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2.R

六、教学评价设计(原稿)

《音乐的悲剧美》评价试卷

1、选择题: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聂 耳 冼星海 张寒晖 贺渌汀

2、选择题: 创立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

肖 邦 勋伯格 格什温 布里顿

3、填空题: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力度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4、填空题: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听辨选择:下面哪首歌曲具有悲剧美音乐表现特征。送 别 小白菜 北风吹 黄河怨

6、听辨分析:听赏《卡门序曲》结束部分,简述其音乐特征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的悲剧美 》评价试卷(答卷)

1、选择题: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张寒晖

聂 耳 冼星海 张寒晖 贺渌汀

2、选择题: 创立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是 勋伯格

肖 邦 勋伯格 格什温 布里顿

3、填空题: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过 沉缓、滞重的节奏;婉转低回或刚烈悲愤的旋律,爆发式的力度变换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4、填空题: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 朗 诵__、乐 队、合 唱 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听辨题:下面哪首歌曲具有悲剧美音乐表现特征 小白菜、黄河怨 送 别 小白菜 北风吹 黄河怨

6、听辨分析:听赏《卡门序曲》结束部分,简述其音乐特征及其作用。色彩暗淡、力度增强、不协和音响、气氛紧张、悲剧性色彩突显。暗示作用。

注:该曲为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序曲采用回旋曲式,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而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却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出悲剧性主题暗示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六、教学评价设计(修改稿)

《音乐的悲剧美》评价试卷

一、听力选择题

( ) 听ABCD四个录音片断,哪个片段具有悲剧美音乐表现特征?(可多选)

二、听辨问答题 听赏《卡门序曲》片段,从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方面简述其音乐特征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

D.片段四 ( )

1、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A.聂 耳 B.冼星海 C.张寒晖

D.贺渌汀

( )

2、创立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

A.肖 邦 B.勋伯格 C.格什温 D.布里顿

四、填空题

1、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力度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2、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的悲剧美 》评价试卷(参考答案)

一、听力选择题 (录音播放A.送 别;B.小白菜;C.北风吹;D.黄河怨)答案BD

二、听辨问答题

色彩暗淡、力度增强、不协和音响、气氛紧张、悲剧性色彩突显。暗示作用。

注:该曲为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序曲采用回旋曲式,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而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却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出悲剧性主题暗示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三、选择题

1、C

2、B

四、填空题

1、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过 沉缓、滞重的节奏;婉转低回或刚烈悲愤的旋律,爆发式的力度变换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2、填空题: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 朗 诵__、乐 队、合 唱三种表现形式

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推荐第2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1. 教师出上联, 学生对下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 —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总结: 第一联,盛赞了苏州园林的美丽,第

二、三联,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2.请学生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上面对联意思相同的词语。

( 要求学生划出标本一词,理解“标本”的含义, 幻灯片板书。)

3.教师介绍苏州园林。

由陈从周《中国园林散记》: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引出,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 基本情况。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 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园图片都制作成幻灯片,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展播。教师介绍苏州园林,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作铺垫。)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1.学生带问题欣赏介绍苏州园林的风光写实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的解说词为课文内容概括, 其中 1、2两段为原文,时间大约 6分钟。如果全文录读,太费时。)

(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 (2)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

( 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写实视频,形象的画面与概括的介绍互为补充,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熏陶,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

(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让学生明确:本文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

(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 (第 2 段)

(3)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幻灯片板书:完美的图画。)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学生找出“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

草 树 木 的 映 衬 , 讲 究近景 远 景 的层次”这四个句子并朗读。( 幻灯片板书)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板书: 标本——完美的图画—----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映衬

( 这四个小问题环环相扣,简洁而重点突出) 教师补充什么是图画美。

( 因 为 课 文 有 十 多 处 提 及 “ 图画”、“中国画”、“画意”等词,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本文的图画美是指“中国画”的布局、立意、线条、色彩之美,同时也使苏州园林的特点

根植于学生心中,以让学生获得一点鉴赏审美的知识。) 最后,以四个“讲究”统率哪几 个段落( 3—6 段) ,引出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 6段,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探索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既可独立探究也可小组合作,或互相探讨,或询老师,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苏州 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 ( 此为主问题)

(通过此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学生交流。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 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③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交流内容预设:

(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此处主要扣住“绝不讲究对称即可。)

( 2)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这一部分重点研读, 为学生精读 文 本 提 供 范例, 提 升 学 生 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A、假山的特点

假山的总体特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造型, 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搭 配 ,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效果,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都能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辨析“艺术”与“技术”。

学生思考: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改 成“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行吗?

⊙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能否改成“一生中见过许多 山水风 景 的 形 象 , 深 知 其 中 的 趣 味”?

B、池沼设计特点

池沼的设计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 宜 , 根 据 园 林 的 具 体 情 况 布置池沼。要求学生说出四点:

一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二是水面成河道模样,设计决不雷同的小桥;

三是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再布置一些湖石, 或种零星花木,宛若自然,目的是为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 补充说明:可与《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比较。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都是为 了取得称为一幅画的效果。)

四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而且水中养鱼种荷,“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 决不雷同。(可以改为“决不相同”吗? 不可以, “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的意思,突出了苏州园林桥梁的各具情趣)

⊙用减词法品味下列修饰限制性的词语,领悟它们准确的表达作用。 如:

① 至 于 池 沼 , 大 多 引 用 活水 。“大多”说明比较客观,不排除个别。

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③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板书——

—课件展示

宽敞的与其他景物配合

成河道模样的与桥梁配合 池沼的配合 图画

河岸与石头花草的配合

水与莲的配合

( 3) 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 抓住“映衬”一词, 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 达到 画意之美的?

A、三个“映衬”:

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这个环节既要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如:

①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它形象写出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画美。

② 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繁华和欢娱。“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 “珠光宝气”,显示 出 藤 萝 花 的 典 雅 风 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 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 4)近景远景的层次变化之多:

设计花墙和廊子是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画面就有变化了。

( 请学生欣赏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 , 体会什么是 “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3.感知细小之处的艺术特点。 原文: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决不容许这幅图画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学生找出句子后,引导学生品味“败笔”这个词。原意—— —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园林中的败笔指———建得不好的地方„„不合图

画美的设计„„欠美伤美的设计。

学生交流 7- 9 段学习所得,内容如下: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内容门和窗也具有图案美和雕镂美, 色彩有中国画的淡雅美:

( 注:如果学生这个环节没有提及且课堂时间不够,就略去或作为课外作业。)

4.理出课文说明顺序,教师小结。

课文先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再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也就是从主要到次要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的说明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

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 主

花草树木的映衬的画意之美 标本——完美的图画近景远景的层次的变化之多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门和窗也具有图案美和雕镂美 次 色彩有中国画的淡雅美

总 分

四、作业。

说明文要求作者用准确的语言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为了突出这个事物的特征,作者往往会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本文使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用准确而充满情趣的语言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请你模仿课文,选择一个地方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出来。

[评析]( 葛明霞)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加以说明,使读者在得到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欣赏园林的方法。

课文是范例。语文教学,教师应有“文字、文章、文化”三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三方面兼顾。本文是一篇结构严谨的说明文,但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充满情趣,是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好范本。语言是文章的灵魂。学习一 篇 文 章 , 注 重 语 言 的 咀嚼品味,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感悟、积累语言,提高语文能力,方能体现语文课的价值。教学一篇课文, 应有文章整体意识,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既可长文短教,又可避免肢解文本。像《苏州园林》这样的文章,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切不可忽视。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收获,使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应该是最 终 的教 学 目 标 。我 们 的 教 学 追求

是: 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案例,即每 一 堂 课,都 应 该让学生学会点什么, 哪怕只有一点。

鉴于以上认识,本文的教学分三个环节步步深入: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在本教案设计中,抓住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图画美,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怎样体现图画之美的?通过对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我国的园林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侧重抓关键词句,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准确精妙之处。主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默读、朗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等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

养, 重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的训练。

本文语言精练,文化意蕴丰富。对联导入,教师的讲解评说适当插入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引用了一些名家评说和前人诗文,不仅达到激趣的目的,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鉴于学生对苏州园林并不熟悉,为了化抽象的语 言 为 形 象 , 达 到 教 学 的 最佳效果,所以必须精心设计精美的课件,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至于说明方法,因前几篇文章已学过,因课堂时间有限,也不必面面俱到。所以不作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提到 ,就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14《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温习导入】由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简介故宫知识导入 【明确目标】一 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

二教师归纳如下:1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 学习方位词。

【自学探究】方式自主完成预习提纲,不会的问题在题号上画“√”并归纳在问题整理表中。老师要注意归纳问题为展示课做准备。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也可以运用多媒体)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提示: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4.研读5——8段重点介绍 太 和 殿 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写太和殿:

明确: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明确: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5.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 养 心 殿 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按时间顺序 13.苏州园林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轩( )榭 ②嶙( )峋 ③镂( )空 ④蔷薇( ) ⑤对称( ) ⑥相间( ) ⑦庸( )俗 ⑧丘壑( )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重峦叠zhànɡ( ) ②自出心cái( ) ③翻了一fān( ) ④斟zhuó( ) 3.辨析近义词,选恰当的填入括号内。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签 标本 标志) ②谁如果要 (欣赏 鉴赏 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美好 完美)的图画。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 艺术 方法) ⑤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 (赞扬 赞颂 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①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 ②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 ③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④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 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③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④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名 ,著名的 家、家、家。 2.选文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 ”。句中“ ”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3)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7.“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池沼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6、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 ”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美。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552)置的?

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 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 配合; ③池沼养的鱼与

配合。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类的共同点是: 。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17.解释下列词语。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定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

A.单调 B.冷清 C.孤独 D.清闲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A.曲折 B.缠绕 C.突兀 D.蔓延 2.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B )。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抒情和议论

4.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

5.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多选)

A.下定义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举例子 E.作比较 F.列数字

6.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 ;作用是: 。

7、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9.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10.“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11.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四)(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回廊( ) ○2镂空( )

2、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3.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5、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的特点和作用各是什么?

6.“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

“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7、乙中“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的“适当的位置”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2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洨 (xiáo)河

轩榭(xiâ)

矗 (chù)立

河堤(tī) B.匀称(châng)

肃穆(mù)

和谐(xiã)

蟠(fān)龙 C.依傍(páng)

擅 (shàn)长

湛(shân)蓝

点缀(zhuì) D.池沼(zhǎo)

斟酌 (zhuó)

镂(lòu)空

藻(zǎo)井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自出新裁 周到如砥

葱笼 嶙峋

B、不毛之地 万物鼎盛

古朴

丘壑

C、巧夺天功

稀稀落落 逼真 点缀

D、珠光宝器

郁郁葱葱 突兀

匀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4分) 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

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

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

时尚

观察

B.维护

时尚

观赏

C,保护

潮流

观看

D.维护

潮流

观赏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4分)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6、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

)(4分) 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B变换成否定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C变换成反问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 D变换成感叹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啊!

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4分)

1)秋目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月艮啊! 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是足够赏心悦目的。

A.描写

议论抒情

叙述

描写

B.叙述

抒情议论

说明

描写 C.描写

议论抒情

说明

叙述

D.描写

议论抒情

叙述

叙述

二、非选择题(22分)

8、填空(12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途径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歌行》中晓喻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两句描写江南美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你仿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一下“书”、“黑板”、“家”(任选一题)。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的发现。(5分)

材料一

德国一家造纸厂在一次配料时由于疏忽,忘了加黏合剂.造出废纸,一写字,墨迹就渗开。厂主为了避免亏本,便发动工人思考它是否还有另外的用途。有位工人发现,有墨水的桌子用它一吸就于干净净。于是他建议把这种纸当作“吸墨纸”推销。产品上市后,果然不同凡响,销路大开,利润滚滚而来。

材料二

制造晶体管的原料是锗,但要把它提炼得很纯。日本的江崎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孜孜不倦地探索。黑田的操作十分小心,仍不可避免地混进一些杂质。她想:既然绝对的提纯不可能达到,不如干脆添入少量的杂质,看到底能提出什么样的晶体。照此方法,他们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结果,当江崎博士把锗的纯度有意降到一半时,一种极为优异的半导体晶体诞生了。江崎为此还荣获了诺贝尔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5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1、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3分)

12、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6、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厄尔尼诺的前兆

①2001年入冬后,由于北半球“经向”环流发展,偏北气流加强,使我国12月份的气温明显偏低。今年1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转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而南方暖空气随之加强,使我国很多地方暖气融融。

②大气环流之所以发生阶段性调整.乃至出现异常,是与天体活动、火山、地震、大陆积雪触化、海洋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厄尔尼诺则为其中的一个因素。

③厄尔尼诺是指处于赤道区城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位于南美厄瓜多尔、秘鲁以西的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比位于印尼附近的太平洋西部要高

8-9℃。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赤道附近由东向西吹的信风减弱,甚至出现西风,则太平洋西部的暖海水将被吹向东岸,使厄瓜多尔、秘鲁附近的海水持续上升一段时间,这就叫厄尔尼诺.由于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影响甚大,如100米厚的海水升温0.1℃所释放的热量足以使其上空5000米厚的大气升温6℃,所以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气象异常可波及全球。

④从去年秋冬开始,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西风渐渐加强,而东太平洋的东风不断减弱,使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50米以内的水温上升。至今年1月中旬,厄瓜多尔以西部分海面的温度已出现正距平(比多年均略高)。国际上一般将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才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但目前已出现厄尔尼诺的某些前兆。

⑤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设置在环太平洋沿岸的监测器近日显示,今年1月份这一海城的海水出现了反常升温,说明这一地区海城上空的气流出现了异常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

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每次强度和时间都不同,有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有时则会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资料记载,发生厄尔尼诺的当年容易干旱,而次年则有洪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19

54、196

9、1998年等大涝年,都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

17、第①段的段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为“厄尔尼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厄尔尼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9、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0、第五段中“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中“这”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中“通常”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答案

1.D 2.B 3.B 4.B(改为“迥然不同”)5.B 6.C

7、C 9.略(答此题,一要考虑修辞;二要考虑句式) 10.逆向思维所带来的结果有时比预期的效果更好。 11.总分

12.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1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或者„„身在山间 14.大多引用活水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5.“艺术”指创造美的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技术”,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其艺术美。16.分类别

17.2001年人冬以来我国大气环流出现异常。

18.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的现象。 19.列数字

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的影响甚大。 20.太平洋沿海海域的海水出现了反常的升温现象。

21.不能删去。“通常”是说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发生在2至7月,但不排除特例,刚去就变成只发生在2至7月,不符合实际情况。

推荐第3篇:告别网吧教学设计实例

社会调查活动

“网吧调查”教学设计实例

一、主题的由来:

我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我们班有不少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经常有家长打电话向我反映,孩子放学不回家,泡在网吧里,家长找人都找不到。上学期,班上还出现过学生逃课进网吧玩游戏,彻夜不归的现象。2002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电视、报纸等媒体都在关注《条例》的实施。我想就以“网吧调查”为主题,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关注网吧,留心生活,帮助沉迷于网吧中的学生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的能力。

2、学生在小组调查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分工,并能作好调查记录。

3、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认识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帮助沉迷于网吧的学生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

三、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老师制定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 1)你是否使用过电脑? A使用过 B没有使用过 2)你主要用电脑干什么? A玩游戏 B学习,查资料 3)你是否进过网吧? A进过 B没有进过

2、先以小组为单位对问卷进行统计,请组长把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一起把全班的统计结果计算出来。

3、大家从统计数字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想说的吗?

4、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主题,搜集网络方面的资料。

5、各组互相交流,老师指导完成活动策划。

课外活动:学生分组开展调查、搜集资料的活动,作好调查记录,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1、调查结果反馈与交流。

2、“告别网吧”签名活动。

四、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实录:

师:今天,老师想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实话实说”的调查活动。(发调查问卷) 师:下面,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对问卷进行统计,请组长把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一起把全班的统计结果计算出来。

(小组活动,统计组内问卷。结果:

1、你是否使用过电脑?使用过:57人 没使用过:0人

2、你主要用电脑干什么?玩游戏:50人 学习、查找资料:7人

3、你是否进过网吧?进过:43人 没进过:14人)

师:从统计数字来看,大家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电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我们全班同学都使用过电脑。

生: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同学主要用电脑玩游戏,只有极少数同学用来学习。我想,这种现象可能不止我们班有,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是这样吧?

生:我们班怎么会有这么多同学进过网吧呢?我从来没去过网吧,爸爸不准我去,说网吧不是个好地方。

生:我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去过网吧,而且主要是男同学。

师:我们班这么多同学喜欢进网吧玩游戏,大家认为是什么吸引了青少年进网吧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请每组选一名代表总结本组同学的意见。(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觉得是网络游戏太好玩了,越玩越上瘾,许多同学就沉迷于当中不能自拔,甚至上课、吃饭、睡觉时都想着那些游戏。

生:许多网吧的老板只顾赚钱,主动喊小孩子到网吧里去,还允许他们欠债,遇到家长来找小孩,老板还会帮着小孩隐瞒。我们认为网吧的老板应该对小孩进网吧负主要责任。

生:有些家长平时不管小孩,小孩子觉得没意思,就跑到网吧里去,又可以聊天,又可以玩游戏,他们就泡在网吧里了。

生:有些同学是因为好奇才去网吧的。他们经常听别人说网吧里的游戏好玩,就跟着别人一起进去玩,结果自己也上瘾了。 (学生分组情况及活动计划略)

第二课时实录:

师: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网络、网吧的资料。今天我们来进行活动交流.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组长总结本组的资料搜集情况,好吗?(学生小组交流)

生:我们这组搜集资料的主题是: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公安部门利用网络通缉逃犯,抓到了许多在逃的犯人;银行之间进行联网,实行通存通兑,储户可以在联网的各个银行存钱、取钱;现在,丢失身份证的人还可以在网上挂失,既快捷又方便,我们平时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这次,我就是在家里用电脑上网找的资料。我们觉得,网络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它,就能让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生:我们这组搜集资料的主题是:上网与犯罪。我们共搜集了12份资料,都是剪报,主要内容有:《网吧传凶讯—只为争座 一死两伤》、《12岁少年腰缠十万泡网吧》、《约会网友被绑架》、《网吧揪出少年大盗》等。我们看到这么多与网络有关的犯罪案例,真感到吃惊。我妈妈还在我的调查记录上写了一段话:“我们做家长的觉得,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孩子不要进网吧,这是最好的方法。的确,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吸引了许多成年人和青少年,他们一旦迷上网吧,有的几天不回家,有的走上犯罪道路,结果既影响学习,又使家人担心。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经常看到这些报道,对未成年人进网吧是坚决反对的。”

生:我们这组搜集的资料都是有关网络游戏的,特别是一种叫《传奇》的游戏,正在疯狂地流行着。报纸上说,目前长沙现有的2000多家网吧里,没有《传奇》的网吧是绝对开不下去的。据统计,长沙市平均每天在线的《传奇》玩家有3万人以上。为了玩《传奇》,许多人甚至不吃饭,不睡觉,不顾家。我们觉得,既然这种游戏这么害人,国家就应该在所有网吧取消这种游戏,不能让它继续破坏人们的生活。

生:我们这组一共搜集了7份资料,主题是:《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以后。我们的大部分资料是从报纸、电视上搜集来的,主要内容有:《帮助孩子戒掉心瘾》、《用爱心将孩子“带回家”》、《网络文明大家谈》、《维护互联网安全》等。我曾经是个实实在在的“小网虫”,现在我认清了网吧的真面目,告别了网吧,做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再也不做不吃早饭,面色苍白,沉迷于游戏的小网虫了。

师:从大家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青少年迷恋网吧已经成为一个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有些同学就搜集了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的资料,《条例》明确提出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那么,这条禁令到底落实得怎么样呢?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调查,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调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呢?

生:9月11日,我在国庆新村调查了五家网吧,只有一家在门口贴了“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标志,可我发现那个老板却站在门口欢迎小孩子进去。我想,像这样的网吧一定还有许多,这些网吧违规经营,存在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我希望管理网吧的部门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把黑网吧彻底清除。

生:9月4日,我在国庆新村的“庆园网吧”附近观察,从2点30分到3点30分这一个小时内,进入“庆园网吧”的一共有34人,小学生模样的有7人,中学生模样的有12人,成年人有15人。看来,进入网吧的主要还是未成年人,国家颁布的法令也没有真正落实。我们一定要分清是非,加强自控能力,不但自己不要进网吧,还应该阻止其他同学进网吧。

生:9月5日上午8点,我就来到蒋家垅的“极速网吧”,这家网吧的门口写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我想:“这家网吧应该没有违法吧!但是,他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呢?我决定就在这家网吧附近观察,进网吧的人还真不少,我数了一下,一共进去了35人,其中小学生19人,中学生11人,成年人只有5人。这个网吧的老板真黑心啊!谁能够来整治他呢?

师:`同学们都认为“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这条禁令还没有落到实处,那么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从网吧中走出来,彻底摆脱游戏的诱惑呢?

生:要戒掉电脑游戏主要是心瘾难除,家长要多想办法。我爸爸就给我买了电脑,每天只让我一个小时,只有周末才让我玩久一点,在家玩电脑又安全又过瘾。

生:我希望国家颁布一条法令:把所有的网络游戏都删除,以后再也不准设计网络游戏!

生:我觉得可以开设未成年人专用网吧,那里面的游戏题就像“超级小英雄”中的题目一样,都是智力题。

生:我认为家长要多陪陪孩子,让孩子转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我想设计一种上网卡,这种卡只有成年人才能用,如果未成年人拿它上网,电脑就会自动报警。

生:我想国家可以专门培训一批下岗职工,让他们在社区巡逻,看见未成年人进网吧就把他抓出来。

生:我觉得要铲除黑网吧,不仅要没收他们的电脑,还要抓老板去坐牢。

生:如果我发现哪家网吧让未成年人进去我就打举报电话。

师:你会打什么电话呢?

生:我知道政法频道的新闻热线是5532110,许多家长找不到孩子就打这个电话,经常是记者帮家长在网吧里找到孩子,还对这些网吧老板进行采访,后来网吧老板还受到了处罚。

生:我们学校有电脑房,可以向学生开放,而且又有老师管理,家长就放心了。 生:我认为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关键还是靠自己。我以前也经常进网吧,后来家长、老师都来教育我,我认识到进网吧的危害,就努力控制自己不到网吧里去,慢慢地我就成功了。

师:通过这一个月的活动和今天的讨论,同学们是不是有决心告别网吧呢?

生齐答:有!

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后,长沙市中小学生举行了“告别网吧”万人签名活动。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条横幅,(展开横幅)有决心告别网吧的同学,请上台来签上自己的名字吧!(学生签名活动)

五、学生调查资料 (一)活动日记:

2004年9月12日 星期天 天气:晴

星期五一放学,我、成果、周晓哲、张俊义一起到国庆新村调查未成年人进网吧的情况。

我们“踩点”的地方是我校附近的“极速网吧”、“飓风网吧”、“随意网吧”、“庆园网吧”和“沙湖桥网络会所”。我们几个在这一段路上来回巡视着,一发现有进网吧的,就马上记录下来。开始,我们没有一点收获。我们看见一位老奶奶经过“随意网吧”,跑过去央求她:“奶奶,麻烦您进去帮我们看看网吧里有没有小孩子,好吗?我们要做调查。”她没理会我,我们陷入失望之中。不久,我们看见两个背书包的中学生模样的人走到网吧门口。我以极快的速度跑到那儿,并且在“中学生”一栏记下了两笔 。慢慢地,进网吧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停地奔跑着,记录着。

一小时后,我们发现,一共有29人进网吧,小学生有18人,中学生模样的有9人,成年人有2人。

我想:短短的一小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进网吧呢?而且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看来,网吧对未成年人的诱惑还真大。这些黑网吧任意让未成年人出入,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我真希望早日取缔这些黑网吧!

家长的话:谢谢老师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调查活动,从小学开始进行这类社会活动,有益于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并且锻炼了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通过调查,孩子对社区的网吧情况有了基本了解,认识了网吧的危害性。我希望派出所的社区户籍和街道办事处的有关人员能联合起来整治黑网吧,把孩子的身心从网吧里拉出来!

(二)调查记录:

2004年9月5日,进入蒋家垅社区“亲密网吧”的有27人,其中小学生14人,中学生8人,成年人5人。

我的感想:网吧!一个黑暗又无情的“鬼门关”。同学们,请听我良言相劝,别再去网吧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些网吧老板太没有良心了!

家长的话:上学期开家长座谈会,老师说彭旋有3次进网吧玩游戏的记录。回家我就告诉他,隔壁有个哥哥玩电游,经常偷家里的钱。因为他们家做生意,爸爸妈妈没时间管他,他经常玩到凌晨一两点回家。后来,他妈妈终于发现了儿子偷钱的事就责问她儿子。我赶紧告诉彭旋,我们听到了妈妈打骂孩子的声音和孩子的哭叫声。我用这一事实告诉彭旋:不能沉溺于网吧。玩游戏没钱,就会想办法偷,开始偷家里的,发展到偷别人的,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将来要坐牢的。妈妈可不想自己唯一的儿子成为罪犯。今天下午,他亲自作了调查,我觉得他写的是真心话。

六、我的反思:

这次活动从策划、开展调查到活动总结,一共用了四周时间。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全班同学都写了或长或短的调查记录,还写下自己的真实体会。特别是这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有些家长甚至利用周末陪孩子一起做调查。通过调查,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观察问题较全面。我真正感觉到“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自我教育比老师平时的说教要有效。

推荐第4篇:教学论教学目标设计实例

教学目标设计实例

“ABCD”模式学习目标编写方法(认知观的描述方法)

练习实例1:

通过这一单元共5课时的教学,全班学生都必须学会参照课文例题或其它参考资料在40分钟内独立解答至少10个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解答步骤和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

实例2:请你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能比较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实例3: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

实例4:中等生至少能够举出3个具体实例说明分数的3个基本性质。

实例5: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的口述要具体涉及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实例6: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每个实验小组要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填写出实验报告。

内外结合法实例 实例1:

1领会“余弦定理”(一般目标);

1.1 会画图说明这一定理的条件和应用背景; 1.2 会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推出这个定理; 1.3 能叙述“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区别。 实例2:

1 领会专门术语的含义(一般目标) ;

1.1 将专门术语与它所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 1.2 在新造的句子中使用某个术语; 1.3 区别术语之间的同异。 实例3:

1 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一般目标) ; 1.1 正确说出植物生长的四个因素;

1.2 连贯、迅速地说出影响植物生长的各个要素;

1.3 解释为什么黑暗地方不长青草; 1.4 设计一个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实验。 实例4:

1 掌握装卸和维修××实验仪器的技能(一般目标) ;

1.1 能够依次说出该仪器的各个零部件的名称,正确率100%; 1.2 依次拆卸该仪器,并按正确的顺序重新安装好;

1.3 能发现该仪器几种常见故障,并能及时予以排除; 1.4 能正确地说出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零部件的功能

1.5 装卸和维修的动作连贯、协调,没有多余的动作,在10分钟内完成。

可以要求全体学生达到前两个目标,那么后三个目标则是对能力较强和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推荐第5篇:游戏教学设计实例1

竞猜游戏的巧妙设计,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It’s a monkey 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选自山东版3B Unit5 It’s a monkey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八个动物的单词: panda, elephant, monkey, dog, lion, bear, bird, cat以及句型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an….。

本节课的重点为掌握本课的八个单词。难点为What’s this/that? It’s a…这一句型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把Unit3与Unit4的重点单词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也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实物,地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情景与听到的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创设生活化、真实的情境,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学生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善于模仿,敢于表现自我,这些年龄特征为英语学习造就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学生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和肯定,不断刺激他们的积极性,保持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与教师达成较好的默契,能收放自如,比较有效地自我控制课堂行为,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学习中。

3、设计思路

本教案力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新模式。从一开始的热身运动,猜动物到最后的表演活动,都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并且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动(acting)和静( gueing game )相结合,情景设置、表演,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在设计该教案时,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努力做到:语言知识的学习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努力体现英语教学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依托教材,激发儿童从小关爱动物,建立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1.Greeting.2.Free talk: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 What’s your name?/ Open the door, please.Step2: Leading in.1.T draw a gate of XiXiakou Zoo step by step, let Ss gue where it is? T: What’s this? Gue.Ss: a book./a ruler./ a desk…

Teacher continues to complete the picture and Ss continues to gue.T: What’s this? Ss: a zoo.T: Yes, it’s a zoo.Xi Xiakou Zoo.Teacher writes “Zoo” on the blackboard.2.T: what’s this? ( 课件展示) Ss: a monkey.T: Yes.It’s a monkey.( 板书课题:It’s a monkey.) 3.T: Do you like monkeys? Ss:Yes! T: Today there is an animal show.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zoo.Let’s go and see.OK? Ss:OK! Watch TV to know about some animals.

Step3: Presentation.1.T: Boys and girls, please gue what animals will do a show today.(发散学生思维,把自己已知的动物名称说出来, 并把单词卡贴在黑板上。) Students can know about these words: dog, cat, monkey, tiger, panda 2.Learn the names of the other animals one by one.E.g.lion, elephant, bear, bird.3.Play a gueing game.T show Ss the cards of dog, cat, panda,bear,elephant, bird, monkey, lion.Ss read them once first, then T hold them back.T take one of them in the right hand and let Ss gue what it is.

4、Study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Teacher puts these eight kinds of animals into the box, Ss don’t see in the cla.Teacher does example at first.E.g: T: Oh, what’s this? (T takes out a kind of animals from the box, let students gue.) Ss: a cat. T: No. Ss: a dog.T: Yes.It’s a dog.You’re great.Teacher writes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Then some students come to the front to take out a toy animal in turn, the others ask: What’s this? S1: It’s a bird. Ss: What’s this? S2: It’s an elephant…….(注意a/an的用法,让学生简单了解5个元音字母。学生自己举例:an eraser, an apple, an egg, an orange……)

5.Teacher puts the box on the last student’s desk, and ask him/her to take out a toy animal from the box. T: What’s that? Ss: It’s a bird. (Pa the box into the next one) T: What’s that? Ss: It’s a bear……. Teacher writes the word ” that” on the blackboard. Ss read after teacher. (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总结what’s this? What’s that?的用法。)

6.Act and say (让一学生到前面来面对同学,教师站在其后面从单词卡中抽取其中的一张放在她的头顶上,其他学生边做动作边问 What’s this?,这名学生若答对,就可以给本组加分。通过此环节复习、巩固、操练新单词、新句型。)

Step4: Practice&development.1.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and repeat the dialog sentence by sentence.Teacher and students read the dialog in roles.Students read the dialog in roles.2.Make a simple conversation, for example: T: What’s this? (指着学生课桌上的学习用具问。) S3: It’s a ruler. T: What’s that? (指着教室内的门、黑板、窗户、电视机、灯) S3: It’s a door.2.Students practice in pairs.(同桌练习) Then they try to perform in pairs.

Step 5: summarizes. Look at some pictures.(让学生了解一些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 T:Try to permeate the consciousne of protecting animals.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are good friends.(激发儿童从小关爱动物,建立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Step6: Homework.1.read Part A for three times.2.Draw your favourite animals.Then describe them to your parents or friends.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容量较大,为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创设真实的情境,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多样式的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学节奏掌握比较恰当,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

我通过一点一点的画出动物园的大门口,让学生一步步地来猜,师问“’What’s this” “a ruler?”“a book?”,帮助学生理解,引导他们回答“Xi Xiakou Zoo”,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整体感知教材,还自然而巧妙地展开本课的话题,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进入真实的交际场景,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课件展示一只猴子正在吃香蕉,我抛出问题“What’s this?”,少数学生能回答“a monkey”,通过我的回答“Yes.It’s a monkey.”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It’s a monkey”。动物园内其他动物秀,不仅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有的学生能喊出其中的动物名字,这样学生为能够运用自己提前学会的内容与教师交流而获得成功感,并为能通过交流帮助了教师、帮助其他学生而感到兴奋,从而使学习的自信心倍增。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利用教室内的物品及学生用品,让学生操练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既复习旧知,又巩固新知。

2、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安排 在本课中,我安排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其中有个人、两人、小组和全班性的,有教师指导性的,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能够安排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进行,突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在本节课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且参与人数比较多,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在启发与示范后,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努力实践与展示自己,让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导出新授句型后,我设计的竞赛游戏虽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参与的学生人数有限,不能兼顾全体学生,若设计成击鼓传花的竞赛游戏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花就是那装满动物玩具的盒子,拿到盒子的学生从盒子里摸到一种玩具,其他学生要问“What’s this?”,该生要回答“It’s a tiger.” 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紧张起来,都会积极参与到游戏中,那“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就会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作为教师,必须永远具有一桶鲜活的水,因此,我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争取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推荐第6篇: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实例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实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这就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以动手摆实物和问答思考题作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必要的梳理、归纳及讲清算理算法。

对例题的处理是重点教学例1,学生半独立完成例2。

在练习和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算理。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二)难点: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和学具

(一)教具:口算卡片、磁性黑板、6捆零9根小棒、小棒图。(二)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8÷4 6÷3 9÷3

4÷2 35÷5 24÷6 45÷9 21÷7

2、口答:(用投影依次出现) (1)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2)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这节课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 (1)摆一摆:

老师拿出来6捆小棒,要求学生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同学们分自己的小棒)指名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演示后,教师将实物图贴在黑板上。

问:你分的小棒和黑板上的一样吗?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捆?(每份是2 捆) 问:6捆小棒是多少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是多少根? (6捆小棒是60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 (2)算一算:

师问:怎样写算式呢?(60÷3=20) 让学生讨论:如果没有小棒,60÷3得 20你是怎样想的呢?(60除以 3,可以看成是 6个10除以 3,等于 2个十就是 20,教师板书: 6个十, 2个十) 出示:80÷2,90÷3让同学说说口算时怎样想,再说出得数。(指名说、互相说) 教师引导学生用描述性语言说一说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应该怎样想,怎样算。 (3)想一想:

600÷3应该怎样算?6000÷3又应该怎样算,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指名学生说出推想过程和得数,教师将板书写完整。 (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这两题你是怎样想的,得多少) (4)教学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让学生读算式:60÷3,600÷3,6000÷3。师讲:除法跟乘法一样也有两种读法。例如: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读600÷3和6000÷3。提问:这两种读法的区别是什么?(先读被除数时就读作:“除以”;先读除数时就读作“除”) (5)做一做:

①用两种方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 40÷2500÷58000÷2 (先让同桌互相读,再指名在全班回答) 先让学生做在书上,再指名在全班订正,要求学生把每个图中的三道题联系起来说出口算过程和得数。

3、教学例2:(出示口算题69÷3) (1)出示思考题。(投影打出) 6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十? 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一? 口算时应该怎样想?除得的结果是多少?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思考题议论议论。

(3)让每个学生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再摆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实际分一分。(同桌可以商量) (4)教师将小棒图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对着实物回答上面的几道思考题。教师做必要的讲解、纠错。

(5)师让全班学生写出算式结果,教师将例题书写完整。

(6)要求学生看着算式口述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 (让学生个人说、互相说、在全班说) (7)新知识练习(先思考、再口算、独立完成) ①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②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 4除48 第①题指名学生回答,第②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1、直接写出得数: 40÷2 600÷6 99÷9 46÷2 48÷4 5000÷5

2、改错:

39÷3=318000÷4=200 20×2=10? 700÷7=1

3、思考题: 690÷3=?

推荐第7篇:夹具设计实例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资料文献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内容 本次设计按学号顺序(或者自由组合)分组进行,每人一组,每组一个题目。要求每组根据提供的零件工序图,设计一种专用夹

推荐第8篇:向心力的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鲁科版高一必修2第4章第三节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

二、设计理念

高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四、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就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具体的了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等的基础知识,但在公式的熟练应用上还存在有问题;在思维能力上,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

五、重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是谁提供向心力的,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教学关键: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六、教学课时 共设1个课时

七、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图片及瑞士火车拐大弯的视频引入课题(视频不仅有画面还有有声音,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

1、转弯时的向心力实例分析

提出问题:火车受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火车受到4个力的作用,各为两对平衡力,即合外力为零。其中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那火车转弯时情况会有何不同呢? 提出问题:

(1)转弯与直线前进有何不同?(2)画出受力示意图,并结合运动情况分析各力的关系?(转弯时火车的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故其一定有加速度,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转弯时合外力不为零,即需要提供向心力,而平直路前行不需要,那么火车转弯时是如何获得向心力的?进一步受力分析得:需增加的一个向心力(效果力),由铁轨外轨的轮缘和铁轨之间互相挤压而产生的弹力提供。

问题:挤压的后果会怎样?(由于火车质量、速度比较大,故所需向心力也很大。这样的话, 2 轮缘和铁轨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将很大,导致的后果是铁轨容易损坏,轨缘也容易损坏。)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以讨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画出受力图,加以定性说明。

交流与讨论: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结合知识点设计方案,结合受力图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图所示:

(火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内外轨都无挤压,这样就达到了保护铁轨的目的。)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分析进一步讨论:实际的铁路上为什么转弯处的半径和火车运行速度有条件限制?

如果由这个合力F为汽车转弯提供向心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问题: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只R,试画出受力分析图,分析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通过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最高点,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来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出汽车受到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桥面受到的压力:F’N=G—mv2/r

可见,汽车对桥的压力F’N小于汽车的重力G,并且压力随汽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请同学们进一步考虑当汽车对桥的压力刚好减为零时,汽车的速度有多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这个速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把 F’N=0代人上式可得,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这个速度时,就会发生汽车飞出去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 下面再一起共同分析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汽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些还是小些?(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汽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

如果汽车不在拱形桥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前面的结论还是否能用?如果不能直接运用,又如何来研究这一问题呢?(前面的结论能直接运用,不过此时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不等于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即要用上一节研究变速圆周运动的方法来处理。) 课堂训练

例1:一辆质量m=2.0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9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l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解:(1)汽车通过凹形桥面最低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 3 桥面向上的支持力N1和向下的重力G=mg,如图所示:

圆强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上方,支持力Nl与重力G=mg的合力为N1—mg,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的向心力,即F向=N1—mg。由向心力公式有:N1—mg= mv2/R

板书设计

第3节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

1、转弯时的向心力实例分析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推荐第9篇: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实例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应用实例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分为接受式、探索式、协作式等方式,我采用探索式教学设计模式。探索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从自我的学习兴趣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探索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而不仅仅是得出教师所期望的正确答案,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独立确立问题的范围并能得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协助者,帮助者,主要职责是引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保证问题解决过程的顺利进行。其基本过程是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探究来获得一般规律、法则,并用它来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让学生对现象进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2.提出假设

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形成假说。 3.实践探索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实验或操练,以期通过实验或操练对假设进行检验或获得某种基本规律或法则。若又提出新的假设,可以多次重复上面两个步骤。 4.总结、归纳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实验或操练形成的直接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获得规律或法则的认识。 5.意义建构

学生将新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整合到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获得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运用新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迁移。

6.反思、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获得元认知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发现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应适当把握发现的难度,对发现的复杂性和过程作一定的精简,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可以采不同的发现方式,或让学生进行独立性发现,或给他们提供资料和工具,让他们自己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或直接为学生提出假设,给他们提供资源和工具,让他们对假设进行讨论、选择和验证。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应用概念和规律加深对概念和规则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现就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例,谈谈探索式的教学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卡片)这是什么图形?面积怎么计算?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师:如果沿着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会得到两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教师沿其中一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剪开,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生:完全一样,能重合 教师将两个三角形叠放在一起,加以印证。接着教师拿出其中一个三角形(已用虚线作出了高)问:这条虚线叫什么? 生:三角形的高 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与它的底有什么关系?如果问这个三角形有多大,就是要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什么?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师: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书上方格矩形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吗? 学生数方格。

媒体出示方格矩形图,其中有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数的?(每种三角形都问一遍)针对同一三角形的面积多少,学生出现的不同回答,说明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不准确。如果遇到很大的三角形,就不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如:很大的三角形花坛,金字塔的一个面,„„,这时该怎么办呢? 生:用公式

师:那这个公式是怎样的呢?怎样来算呢? 2.提出假设 师:刚才我们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它的一条对角线剪开,得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如果可以的话,三角形的面积是否能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呢? 媒体出示思考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拼看。 2.每个三角形与它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3.你能说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4.实践探索

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试拼。让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并演示拼法。

媒体演示拼的过程,展示三种拼法。

师:每个三角形与它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每个三角形的底就是它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每个三角形的高底就是它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你能说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 师:刚才大家是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一个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通过实物投影演示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师:(媒体演示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三角形先沿对边中点剪开,然后向右旋转。再看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你能告诉我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高的一半。 师:面积变了吗?你能有它们的关系得到什么? 生: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 4.总结、归纳

师:你是怎么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学生归纳总结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此阶段是在学生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有意为学生创设的一个归纳知识,总结学法,发现问题的内省学习机会。 5.意义建构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重新计算课题开始时展示的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做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和灵活迁移。 6.反思、评价

师:通过练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我评价,质疑问难 【评析】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改变了以往学生跟随教师一同操作,枯燥、呆板的被动仿效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操作、观察到猜想,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直观到逻辑,由猜想到论证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完整思维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既学习数学,又发现数学。利用信息技术演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转化过程,渗透转化平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此模式可适用于抽象的几何概念、几何公式、复杂概念的研究和利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如轴对称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的体积、比的意义等;以及与生活有关的计算公式、稍复杂应用的教学,如相遇问题、工程问题、解方程问题等。这种模式对信息技术的理想要求是具有多媒体投影设备、网络环境、计算器等数学探索工具,如果不具备网络教学环境,则学生的交流讨论可以口头进行。教学效果可以用解决类似问题来进行评价。

推荐第10篇:Photoshop实例教学

最终效果

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Photoshop打造水灵灵的漂亮美眉教程: 1.Photoshop打开图片复制一层

2.图像-调整-匹配颜色(勾选中和.其它的不变)

图1 匹配颜色后的效果:

图2 3.图像-应用图像(以前的都是勾选的绿通道或是其它通道.这次勾选RGB通道)

图3 应用图像后的效果:

图4 4.这时就将近水灵效果了.然后我们再运用滤镜插件里的Neat Image来降低下噪点.怎么使用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没有那个插件的话可以手动磨下皮也可以的.

图5 磨皮后的效果:

图6 5.虽然这个磨皮方法很受大家青睐,但是它也有它的不足之外.然后我们再用模糊工具对不足之处再处理一下。

6.再复制一层.执行图像-调整-去色

图7 7.图像-调整-反相

图8 8.将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颜色减淡

图9 9.滤镜-其它-最小值

图10 10.下拉混合选项.按住ALT将那四个三角拉到最后

图11 11.到此效果也就出来了

图12

第11篇:Scratch实例教学

--本内容摘自liupengty的个人博客 http://hi.baidu.com/liupengty1/

向作者致谢!

最前面的话 在创作中思维

前言

今天,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许多父母本着“不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对于辅导孩子学习电脑这件事,可说是相当费心,那么到底儿童学习电脑该有些什么内容呢?也成为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帮助少儿成为愿意使用、能够使用以及正确使用电脑科技的新新人类成员,是少儿学习电脑的主要目标。

将来的孩子必然要把计算机当做自己工作和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就如同我们当年通过收音机,电视,图书,杂志来接触世界万物一样。做为家长来说,不应该对计算机产生恐惧。近来,国家也倡导孩子们“绿色上网”,而在学校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现在大多数家长既想让孩子学习计算机,又不想让孩子沉迷于游戏,或接受不良的互联网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引导和介入。

从我个人的经验上看,让孩子接触PC上的游戏,可以娱乐身心,提高智力。人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是有把握能力的。孩子早接触游戏,就不容易上瘾。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还处在家长的教育有效期内,因此家长完全可以有效监控和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电脑。但很多情况下,家长并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办法引导孩子,这本身是一个遗憾。更加不幸的是,现在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小学、中学期间被禁止玩电脑游戏,甚至禁止使用电脑,等他或她到了大学,终于解放了,敞开来玩,这样人就荒废了。还有就是,家长首先不要游戏上瘾,否则孩子在这方面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大了。

当然,让孩子玩游戏不是目的,第二步,要想让孩子不沉迷在游戏中,就要去引导,从被动的玩,到主动的创造。因此,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计算机知识,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创作。我这里向各位家长推荐Scratch。网上有一段对Scratch的描述:刚下载了Scratch,安装运行后的几秒内,就眼前一亮,很有意思,软件会在你启动几秒后,自动测试你的操作系统版本,变换为简体中文的界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教学后,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更是感觉有向我们的孩子们推荐的必要。孩子们首先是感兴趣,能很快上手,自己动手设计卡通作品。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学习积极性极大,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和锻炼。他们还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官方网站上去。他们试图去设计一些体现自己思想的作品,边做边体会,这个完全模块化的软件所带来的便捷,Scratch安装目录下带有大量的素材,能极大的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他们有时还根据需要,自己制作素材!这个描述既贴切,又生动。

Scratch软件的优势是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方便的工具,让他们充分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使用scracth进行创作,孩子们不仅能学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进一步深入体会我们的自然语言---汉语、英语,我们人类共同的语言----数学;Scratch创作中会用到一些数学知识,你可以只使用简单的数学,不过你的数学知识越丰富,你的创作能力越强。因此Scratch的学习能有效的提升孩子们对语、数、外的学习兴趣。

本书开始部分介绍了电脑基本构造、开关机、系统操作、常见工具软件操作说明等内容,为少儿自己动手创作动漫游戏做好准备。

本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简明易懂,写作采用了全新的图解方式,对少儿及成人均适用,是家长引导少儿正确使用电脑的指南!

第一部分电脑入门

基本电脑常规操作,略过

练习:打开Scratch自带的Projects下的作品看看。

10、响应键盘(1)

11、响应键盘(2)

附:

将scratch的Sb文件,转换成exe文件 最简单的方法如下:

1、下载转换程序请使用链接: http://chirp.scratchr.org/dl/ChirpCompiler-setup.exe

2、双击下载到的安装程序ChirpCompiler-setup.exe, 并按提示安装ChirpCompiler。

3、安装完成后,双击桌面上的ChirpCompiler快捷图标

4、出现“Step1:Choose Scratch Project” 对话框, 选择待转的sb文件,并点击右下角的【打开】按钮

5、出现“Step2:(Optional):Choe an Icon”对话框,点右下角的【取消】按钮

6、等待转换完成,进入【我的文档】下的【Scratch2exe文件夹】(此文件夹通常是转换完后自动打开的),双击生成的exe执行即可。完毕。

第12篇:vfp教学实例

第一课 编一个“心灵感应”小游戏

我们的课程从这个小游戏开始吧。一些名词在这里不做解释,广大网友漫漫理解,或者自己去查一些资料,下面我就来介绍如何用Visual Foxpro 6.0来编制这个游戏。

1、在硬盘上建一个文件夹,例如D:\\DEMO。

2、启动Visual Foxpro 6.0,选择:“文件”——“新建”,出现“新建对话框”(图示1-1),

文件类型选“项目”,按“新建文件”按钮,选择项目文件名“demo”(自己随便起名),保存在D:\\DEMO下(图示1-2),

按“保存”按钮后,出现项目管理器,这样一个项目就建成了,项目名就是“demo”以后的一切操作都在这个项目内。项目管理器由两个文件组成,扩展名分别是“PJX”和“PJT”。(图示1-3)在这个项目内可以建立数据库、表单、程序、菜单等。

3、选择“文档”——“表单”,按“新建”按钮。出现(图示1-4)

4、按“新建表单”按钮,出现(图示1-5)。表单就是将来运行后出现的窗口或对话框,上图就是一个表单。下面我们就在这个表单上创建心灵感应游戏。

5、在Form1的属性(表单的属性一般在创建一个新表单后自动出现,若没有可右击表单,选择“属性”即可)中选择属性Caption(标题)将默认值“Form1”改为“心灵感应”(图示1-6),表单的标题就改为“心灵感应”。但表单的名字应叫“Form1”,要想更改请改属性——Name。

6、在d:\\demo\\下新建一文件夹pic,存入一些需要的图标、图片等,在Form1的属性中选择属性Icon的值为d:\\demo\\pic\\msgbox02.ico(图示1-7)。双击“Icon”或点击夹,选择msgbox02.ico图标,按“确定”按钮。

按钮,打开d:\\demo\\pic文件

7、关闭表单设计器,出现(图示1-8),

按\"是\",出现(图示1-9),

取文件名为xlgy,建一文件夹d:\\demo\\form\\将文件xlgy.scx保存到该文件夹里。则在项目管理器的表单中出现一个xlgy表单(图示1-10)。(你也可以全部编完再保存)

8、选中xlgy表单,按“修改”键,又返回表单编辑状态。调整表单窗口大小(可用鼠标拖拉),在表单控件工具栏的“图象”图标上点击一下,在表单上拖出一个长方形,即图片显示区域,其picture属性为d:\\demo\\pic\\pkbm1.jpg(图示1-11);

在表单控件工具栏选“标签”图标,在表单上的图象下面拖出一个长方形,其capion属性为“本程序可以感应你在想什么。”,字体大小fontsize为“16”,你也可以设定其他属性,如:字体(fontname)、字体颜色(fontcolor)等;再建两个按钮“command1和command2”,其属性caption分别为“开始”、“退出”。(图示1-12)

9、双击“退出按钮”,在click过程中输入thisform.release或release thisform,意思为:当鼠标单击“退出”按钮时释放表单。下面你可以按!图标运行此表单,点击“退出”按钮,即可退出此表单。

10、下面我们要在“开始”按钮的click过程中输入一些命令,完成我们要做的工作。我们先做几张图片pk1.jpg(图示1-13)、

pk2.jpg(图示14)、

pkbm2.jpg(图示15),

在“开始”按钮的click过程中输入如下命令:

ThisForm.image1.picture=\'pic\\pk1.jpg\' &&将图片换成pk1.jpg this.caption=\'继续\' &&将\"开始\"按钮名改为\"继续\",因为在command1.click内,所以可用this代替thisform.command1 thisform.command2.enabled=.f.&&将\"退出\"按钮设为不可用

thisform.label1.caption=\'请在上面的扑克牌中选一张,记在心里。按继续键。\' &&改变label1的内容

wait \'\' &&程序暂停,等你按任意键,“\'\'”是两个单引号,不能缺少.ThisForm.image1.picture=\'pic\\pkbm1.jpg\' thisform.label1.caption=\'请你默念三遍。按继续键。\' wait \'\' ThisForm.image1.picture=\'pic\\pk2.jpg\' thisform.label1.caption=\'我知道你记的是哪一张,我把它去掉了!\' wait \'\' ThisForm.image1.picture=\'pic\\pkbm2.jpg\' thisform.label1.caption=\'\' this.caption=\'再来一次\' thisform.command2.enabled=.t.&&将\"退出\"按钮设为可用 retu &&重新运行

注: &&...为程序注释,它在程序运行时不执行。

11、到此为止,“心灵感应”就编完了,你可以运行此表单看看运行结果。

二:行程序或点击菜单、按钮等方法使它们运行。这一课,我将向大家介绍主菜单、快捷菜单和主程序。

一、主菜单的设计

1、在项目管理器中的“其它”中选中“菜单”,按“新建”按钮,出现新建菜单选择窗口(图2-1);

按“菜单”按钮,出现菜单编辑窗口,在“菜单名称”中分别输入“文件(\\

以上的六个菜单项中都有“\\

2、点击游戏菜单后的“创建”按钮,编辑“游戏”的下一级菜单(图2-3),

在“心灵感应”中选择“命令”,在命令框中输入“do form xlgy”,作用是打开xlgy表单。在其后面还有一个选项,点击选项按钮出现选项对话框,使“键标签”的文本框获得焦点,按Ctrl+G(图2-4)建立一个快捷键。快捷键与热键不同,热键只在当前窗口起作用,快捷键无论当前是什么窗口都起作用。例如:在主窗口中按 Ctrl+G,可以直接运行“心灵感应”表单,相当于用鼠标选择菜单中的“游戏”,再选择“心灵感应”。

3、反回到“菜单栏”,在“退出”的命令框中输入clear event命令。

4、按“预览”按钮,可以预览一下设计的菜单。

5、选择“菜单”中的“生成”,(图2-41)

出现图2-42,

按“是”按钮,出现图2-43,

菜单名为:main,保存在d:\\demo下,出现图2-44

按“生成”按钮。菜单建好了,可以关闭菜单设计器了。

二、快捷菜单的设计

1、在项目管理器中的“其它”中选中“菜单”,按“新建”按钮,出现新建菜单选择窗口,按“快捷菜单”按钮,建立快捷菜单yji.mnx:(图2-5)

2、保存菜单yji.mnx,生成菜单程序文件yji.mpr,在以后的库房管理软件中会用到。

三、主程序设计

1、选择“代码”——“程序”,按“新建”按钮,输入如下程序: CLEAR SET EXCL ON SET TALK OFF SET MESSAGE ON SET CENT ON RELEASE WINDOW 常用 &&关闭常用窗口 PUBLIC MYPATH &&定义全局变量MYPATH MYPATH=LEFT(SYS(16),RAT(\"\",SYS(16))) &&提取当前路径 SET DEFA TO (MYPATH) SET PATH TO data;form;pic &&指明路径

_SCREEN.backcolor=iif(mod(day(date()),2)=0,rgb(80,230,210),rgb(70,140,180)) &&设置屏幕背景颜色,单、双号背景颜色不同

MODIFY WINDOW SCREEN TITLE \" xxx软件 Ver x.x 作者:王永成 \"+; \" 今天是:\"+dtoc(date())+\" \"+cdow(date()) &&设置主窗口标题 _SCREEN.ICON=\"..\\pic\\msgbox02.ico\" &&设置主窗口图标 ZOOM WINDOW SCREEN MAX &&主窗口最大化 deactivate window \"项目管理器\" &&关闭项目管理器 do main.mpr &&运行主菜单程序 read event

2、保存主程序main.prg

3、右击主程序,选择“设置主文件”。

4、运行主程序看一看结果。

三:“猜数游戏”。

1、新建一表单csyx(图3-1),表单的caption属性为“猜数游戏”,背景颜色(BackColor)及各表单控件的字体颜色等,各位朋友可按个人的爱好选择。

2、命令按钮command1~command13的caption属性分别为:“确定”,“退格”,“新一局”,“0”...“9”。

3、文本框Text1的FontSize为26;FontColor为250,250,0;BackColor为0,128,128;ContorlSource为ctet1(变量ctet1的值与text1的值相关联)。

4、文本框Text2的FontColor为250,250,0;ContorlSource为jlun;BackStyle为“0-透明”;BorderStyle为“0-无”。

5、文本框t1~t10,zq1~zq10,cw1~cw10(name=t1...,zq1...,cw1...cw10) ,(controlsource=t1...),FontColor为250,250,0;BackStyle为“0-透明”;BorderStyle为“0-无”。

6、标签Label1~Label3的caption属性分别为:“选择的数”,“位置正确”,“位置错误”。

7、标签Label4的caption属性为:=\"说明:选择4个数按确定键,在右侧显示这4位数有几位数与你要猜的数位置相同,\"+chr(13)+\" 有几位数包含在要猜的数中,但位置不同。根据以上提示猜出是哪4位数。\",其中chr(13)是一个回车换行命令,“=”和英文引号(单、双都行)不能少;BackStyle为“0-透明”。

8、标签L1~L10的caption属性分别为:“第一次”...“第十次”;BackStyle为“0-透明”。

9、表面工作做完了,下面我们来输入一些命令(程序),双击表单出现表单过程编辑框,在Init过程中输入如下命令:

public ctx1,ctx2,ctx3,ctx4,ctet1,ctet2,n,zq,cw,p &&设置全局变量 zq=0 &&设置初始值 cw=0 ctet1=\'\' ctet2=\'\' n=0 thisform.command3.click() &&执行命令按钮(command3)的click过程,相当于点击\"新一局\"按钮。

10、双击按钮“0”(command4),在其click过程中输入如下命令: ctet2=\'0\' do panduan &&执行panduan.prg程序 thisform.refresh

11、按钮“1”~“9”的click过程中的命令与按钮“0”的click过程中的命令的不同之处就是ctet2的值,即ctet2=\'1\'...ctet2=\'9\'。

12、因为在按钮“0”~“9”的click过程中都执行一些相同的命令,所以我们把这些命令提出来,作为一个程序来调用(也可以在表单中创建一个方法程序,请参见第九课),可以简化程序的设计。选择“代码”——“程序”按“新建”按钮,新建程序panduan.prg:

if len(allt(ctet1))4 &&判断text1的值的长度,如果不是4位,执行下面的命令. if !ctet2$ctet1 &&判断按下的按钮的数值是否已被选过,若所选的数不包涵在已选的数值内. ctet1=ctet1+ctet2 &&把选定的数加在后面. endif endif

13、双击按钮“确定”(command1),在其click过程中输入如下命令: zq=0 &&正确值zq=0 cw=0 &&错误值cw=0 if len(allt(ctet1))4 &&如果text1的值不是4 位

wait window at 16,25 \"数据不够4 位\" &&提示

return &&返回 endif p=p+1 if ctx1$ctet1 &&判断cte1值是否在所选定的4位数中.(ctet1及ctet

2、ctet

3、ctet4的值是在表单运行时或点击了“新一局”按钮时机器随机产生的4位数值。

if ctx1=substr(ctet1,1,1) zq=zq+1 else cw=cw+1 endif endif if ctx2$ctet1 if ctx2=substr(ctet1,2,1) zq=zq+1 else cw=cw+1 endif endif if ctx3$ctet1 if ctx3=substr(ctet1,3,1) zq=zq+1 else cw=cw+1 endif endif if ctx4$ctet1 if ctx4=substr(ctet1,4,1) zq=zq+1 else cw=cw+1 endif endif do case case p=1 thisform.l1.visible=.t. thisform.t1.visible=.t. thisform.zq1.visible=.t. thisform.cw1.visible=.t. t1=ctet1 zq1=zq cw1=cw if zq=4 jlun=\"你真能蒙!\" endif case p=2 thisform.l2.visible=.t. thisform.t2.visible=.t. thisform.zq2.visible=.t. thisform.cw2.visible=.t. t2=ctet1 zq2=zq cw2=cw if zq=4 jlun=\"太棒了,你真能蒙!\" endif case p=3 thisform.l3.visible=.t. thisform.t3.visible=.t. thisform.zq3.visible=.t. thisform.cw3.visible=.t. t3=ctet1 zq3=zq cw3=cw if zq=4 jlun=\"太棒了,蒙的吧?!\" endif case p=4 thisform.l4.visible=.t. thisform.t4.visible=.t. thisform.zq4.visible=.t. thisform.cw4.visible=.t. t4=ctet1 zq4=zq cw4=cw if zq=4 jlun=\"太棒了,您是教授吗?\" endif case p=5 thisform.l5.visible=.t. thisform.t5.visible=.t. thisform.zq5.visible=.t. thisform.cw5.visible=.t. t5=ctet1 zq5=zq cw5=cw if zq=4 jlun=\"大学生水平,很可以!\" endif case p=6 thisform.l6.visible=.t. thisform.t6.visible=.t. thisform.zq6.visible=.t. thisform.cw6.visible=.t. t6=ctet1 zq6=zq cw6=cw if zq=4 jlun=\"智商不低吗!\" endif case p=7 thisform.l7.visible=.t. thisform.t7.visible=.t. thisform.zq7.visible=.t. thisform.cw7.visible=.t. t7=ctet1 zq7=zq cw7=cw if zq=4 jlun=\"还算可以,要努力呀!\" endif case p=8 thisform.l8.visible=.t. thisform.t8.visible=.t. thisform.zq8.visible=.t. thisform.cw8.visible=.t. t8=ctet1 zq8=zq cw8=cw if zq=4 jlun=\"一般人到这儿都能找到!\" endif case p=9 thisform.l9.visible=.t. thisform.t9.visible=.t. thisform.zq9.visible=.t. thisform.cw9.visible=.t. t9=ctet1 zq9=zq cw9=cw if zq=4 jlun=\"太一般了!\" endif case p=10 thisform.l10.visible=.t. thisform.t10.visible=.t. thisform.zq10.visible=.t. thisform.cw10.visible=.t. t10=ctet1 zq10=zq cw10=cw if zq=4 jlun=\"到现在才早找出来?!智商有问题!\" else jlun=\"智商太低了,再来一次?\" endif endcase ctet1=\"\" thisform.refresh

14、双击按钮“新一局”(command3),在其click过程中输入如下命令: jlun=\"\" thisform.l1.visible=.f. thisform.t1.visible=.f. thisform.zq1.visible=.f. thisform.cw1.visible=.f. thisform.l10.visible=.f. thisform.t10.visible=.f. thisform.zq10.visible=.f. thisform.cw10.visible=.f.thisform.l2.visible=.f. thisform.t2.visible=.f. thisform.zq2.visible=.f. thisform.cw2.visible=.f.thisform.l3.visible=.f. thisform.t3.visible=.f. thisform.zq3.visible=.f. thisform.cw3.visible=.f.thisform.l4.visible=.f. thisform.t4.visible=.f. thisform.zq4.visible=.f. thisform.cw4.visible=.f.thisform.l5.visible=.f. thisform.t5.visible=.f. thisform.zq5.visible=.f. thisform.cw5.visible=.f.thisform.l6.visible=.f. thisform.t6.visible=.f. thisform.zq6.visible=.f. thisform.cw6.visible=.f.thisform.l7.visible=.f. thisform.t7.visible=.f. thisform.zq7.visible=.f. thisform.cw7.visible=.f.thisform.l8.visible=.f. thisform.t8.visible=.f. thisform.zq8.visible=.f. thisform.cw8.visible=.f.thisform.l9.visible=.f. thisform.t9.visible=.f. thisform.zq9.visible=.f. thisform.cw9.visible=.f.p=0 ctext=\'1234567890\' for i=1 to 4 n=11-i cn1=rand() cn=int(cn1*n)+1 if cn=0 cn=1 endif txx=\'ctx\'+allt(str(i)) &txx=substr(ctext,cn,1) if cn=1 ctext1=right(ctext,(10-i)) else if cn=11-i ctext1=left(ctext,(10-i)) else ctext1=left(ctext,cn-1)+right(ctext,(11-i-cn)) endif endif ctext=ctext1 endfor

thisform.text1.value=\"\" thisform.refresh

15、双击按钮“退格”(command2),在其click过程中输入如下命令: if len(allt(ctet1))0 &&长度不为0 ctet1=left(ctet1,len(allt(ctet1))-1) &&删除后面的一为数 endif thisform.refresh

16、修改主菜单,在“游戏”的猜数游戏后填加命令:do form csyx,别忘了生成程序文件。

17、因为表单和程序不在同一目录下,所以单独运行表单会出现找不到某程序的错误,我们需要运行主程序main.prg,来看看运行结果。

第13篇:绕口令教学实例

汉语教学中绕口令的应用

一、境外学生学习汉语的现状分析 1.境外学生语音、语法问题严重

境外班同学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1)方言的影响。境外学生有一部分祖籍是在中国的某个地区的,家里的语言环境是方言,还有一部分因为长期和保姆在一起,受到保姆方言的影响。他们语言中的一些语音问题就带给了学生。有的地区“n,l”分不清,平翘舌音混淆,甚至根本没有后鼻音之分。

(2)外语的影响。境外班学生也有一部分是从国外长大回国的。有的来自英语国家,有的来自法语国家,也有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韩语……他们发音的音节和中文完全不同,有的音节中文有,外文没有,有的音节外文有中文没有。比如说英语中的浊辅音“th”,伸舌头的“th”就是中文中没有的发音。 2.境外学生更需要学习汉语的动力

心理学中提到,当一个人接受一定难度的任务时,他的心里会产生焦虑,也就是人们说的压力。当任务的难度越大,那么焦虑就越明显。对于境外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多是从各自不同的环境来到中国,并且需要在最初的时候攻破语音关,环境的改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他们所面对的语言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中文,这个困难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他们其中有的同时学习多种语言,比如混血儿们有的还需要学习爸爸或者妈妈国家的语言。非华裔的孩子也需要学习他们本国自己的语言。6-7岁的小小年纪就要背负这么多的压力。他们焦虑程度相对于国内班的学生来说大很多。

作为老师如何让他们减轻压力,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接受汉语的学习对他们今后的汉语学习及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运用绕口令来帮助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帮助他们突破语音关。

二、绕口令辅助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1 绕口令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是语音学习障碍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其本质是一种语言游戏,起源于先祖们对于汉语字音的发现和自觉运用,伴随着语言的持续发展,人们创造性地将这种语言现象应用于语言游戏和儿童的语言学习之中。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绕口,可以锻炼“舌、唇、齿”互相配合的技巧。学生们非常欢迎这种“口腔运动操”,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才,增进幼儿的记忆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儿童时期也是练习绕口令的最好的时期。幼儿学习说绕口令,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敏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其实,国外的儿童学习语言的初期,也是运用Tongue Twiste的一种语言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口齿和发音的,比如:Two trains travel together to Toy land.来训练孩子对于“t”开头的单词的辨别力。对于境外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初期阶段,“绕口令”是非常适合的。

2 中国文化的感染力是境外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力

中国的文化充满着魅力,了解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可以使境外学生对汉语学习产生向往和憧憬,并加强了他们的兴趣和动力。首先,绕口令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一种文化载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风云中逐渐沉淀到中国语言文化之中来。绕口令是语言艺术的必修课,许多艺术类型都对绕口令有所倾爱。各类戏曲中“唱念做打”,相声快板的“说学逗唱”都不乏绕口令的身影。甚至现代的流行音乐也对绕口令情有独钟。境外班学生在练习绕口令的同时也是在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3 绕口令游戏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绕口令本身就是一种游戏。

绕口令作为语言游戏和儿童的语言学习方法这两者间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它就是一种游戏式的学习方式。可谓是寓教于乐。据一些历史学家 (2)绕口令的趣味性在于它的内容

绕口令的趣味性来源于押韵的,拗口的发音。汉语中的双声、叠韵应该是绕口令的语言学基础。绕口令的作者们有意识地把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以及双声、叠韵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进行歌谣的创作。这样的语言形式,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形成诙谐的韵趣。

(3)绕口令的趣味性来源于它的激励性

绕口令作为一种互动性很强的语言游戏,与舞蹈、歌唱等人类活动一样,可以达到一种良好的交际效果, 人们常常会感觉到集体念绕口令比独自朗读有趣许多。学生们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竞争意识,要和其他同学们比试比试较量较量。教师大可使用绕口令去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励孩子学习中文的动力。

三、绕口令辅助汉语教学的实践与成效 1 关于绕口令内容的选择

(1)挖掘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绕口令

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拼音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其实拼音的教学同样也是正音的过程。其实在教材中也出现过几处绕口令。比如《四和十》来训练平翘舌音。《小宁宁》来强调前后鼻音,课文《小花鼓》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妈妈用布来补。到底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其实也是一首绕口令。在拼音教学的一开始,我们学习了四声。对于外国人,四声也是语音学习的一个难点。那些“洋泾浜中文”也就是四声混乱的中文。因为在外语中似乎没有出现四声这个概念。这时候我适当选择了《扣纽扣》 这个绕口令 《扣纽扣》 小牛扣扣使劲揪, 小妞扣扣对准扣眼扣, 小牛和小妞, 谁学会了扣纽扣?

这首绕口令很多字发音相同,声调不同。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非常注意“阴阳上去”,而且要强调到位度。只有完全分清楚第

一、第

二、第

三、第四声才能念好这首绕口令,不然就会闹出大笑话了。这首绕口令让学生们们意识到四声是如此重要啊。 (2)挑选富有童趣的绕口令

中国的绕口令数量非常多。如何挑选合适的呢?除了选适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也要挑孩子比较喜欢的类型。语言简单,容易理解,富有童趣是三个必要前提。比如下面几首关于b-p的绕口令: .补破皮褥子不如不补破皮褥子。

l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到吐葡萄皮。

l 猫鼻子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黑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破了剥了秕谷壳儿补鼻子;黑猫的白鼻子不破不剥秕谷壳儿补鼻子。 第一首比较简短,但是缺少童趣,不容易理解。第三首富有童趣,却又冗长,孩子在朗读中花费很多不必要的精力。减少了对绕口令训练关键点的练习,减少了朗读绕口令的乐趣。第二首就比较适合,于是我选择了这一首。 3适时自编一些绕口令

在一年级上半学期中,多篇文章中都出现过“小松鼠”这个名词。在《魔术》中有“田伯伯,变魔术,手帕里变出小松鼠,衣服掀一掀,飞出八只绿鹦鹉”;还有《风姑娘送信》中也出现过。别看这个简单的名词,学生是连连出错。“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我用手掌表示舌头练习,字字分开练习,效果都不明显。一时也找不到相配合的绕口令来辅助练习。于是我自己把以前学习的一首《五指歌》做了些改变。

l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鼠,老鼠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由于很熟悉,学生念过原来《五指歌》的版本,看到有首类似的,便一下子激发起兴趣,反复练习。很容易地把“松鼠”这个词语掌握了。今后在练习近平翘舌音时也不容易错了。

2 绕口令辅助汉语教学的运用 (1)组织比赛

我经常在教学中,组织相应的游戏。通过示范,模仿,练习,比赛等过程,对于达到巩固教学这一目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还通过评选小组或者个人的“绕口令大王”等荣誉来激励孩子。练习的过程可以是课堂上的几分钟,也可以让它成为孩子下课后的游戏活动等等。

解决语音上的问题是绕口令最基本的功能。在教学t-d的时候,学生掌握不好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发音不到位,于是,我选用了以下两首绕口令。进行一场晋级比赛。把词语朗读正确是第一级别,一首简单绕口令作为第二级别。一首比较长的绕口令作为第三级别。只有当一小组的所有小朋友全部通过三个级别。老师会播放一首”SHE”演唱团体演唱的《中国话》 l 第一级别:兔子,肚子,大兔子,大肚子

l 第二级别 大兔子,大肚子,大肚子的大兔子,要咬大兔子的大肚子。 l 第三级别 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洒了醋,湿了布。

”SHE”唱过这首歌,学生们比较熟悉,所以念起来特别起劲,不厌其烦地反复模仿。因为是小组同学都要通过。能干的小朋友毫不厌烦的尽力帮助小组中其他同学。在帮助过程中,他们仔细聆听,反复模仿练习。当活动结束后,他们基本上已经完全掌握了t-d的送气与不送气。在学习b-p时,这个问题就已经不成问题了。当老师播放起《中国话》这首歌时,学生们跟着音乐,跟着歌词一起大声的唱起绕口令,他们对自己取得的成果非常的骄傲,为自己学习中国话而自豪。 (2)组织活动

两分钟预备铃是学生朗读背诵“绕口令”的好时机。通常一些在比赛中获胜的“绕口令大王”就可以通过这个舞台表现自己,带领班级同学朗读。朗读的内容我会有的放矢地选择。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相当一部分汉字后,容易对形近字,同音字产生混淆在第一学期的《语文快乐宫》里有这么一首绕口令 天气晴,河水清 青草青,立蜻蜓, 小青蛙,大眼睛, 呱呱叫,不安静, 捉害虫,不用请, 保庄稼,好卫兵。

在短短的一首绕口令中,一下子出现了“晴、清、青、蜻、睛、静、请”这几个形近字。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形近字作了归纳与辨析,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字的记忆。我把这首绕口令抄写在黑板边上。并且 “晴、清、青、蜻、睛、静、请”这些字用红色书写,它们的偏旁又用黄色区分。学生利用2分钟预备铃时间,由“绕口令大王”带领朗读。潜移默化中念清了后鼻音,又记熟了这些形近字,巩固了生字。

比如另一首《颠倒歌》我也在两分钟预备铃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进行记忆。因为对于境外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缺少汉语的语言环境。没有语言积累。在英文中,动词常常用do,而量词也通常只用a\the,东南亚地区的学生常常会用“一台汽车”,“一颗西瓜”之类奇怪的数量词搭配。他们的固定搭配的语感很欠缺。所以对于境外班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语法搭配相对国内的学生来说问题大些。运用一些绕口令可以让他们积累一些,比如说这一首这首儿歌是训练学生的动宾搭配。: 颠倒歌

咬牛奶,喝面包, 夹着火车上皮包。 东西街,南北走, 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又怕砖头咬我手。

教材中的一首相对类似的《希奇歌》学生们也特别喜欢边读边笑中解决了语法。 (3) 帮助理解

刚刚接触短文的学生常会感觉阅读文章的语句太长读不通,内容又混淆等问题。学生容易排斥阅读。如果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配合有趣的绕口令来理解,在心理上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激励孩子阅读的兴趣,有归纳了短文的主要内容。在一次练习中我们学生遇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两只羊

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dú)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它们同时来到桥当中,白羊说:“你退(tuì)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它们谁也不肯让谁,就(jìu)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pū)通(tōng)!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章后的练习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看似简单的题目,但是学生错误的很多。文章中完全能够找到的答案,可他们也搞不清楚。于是我没有去反复讲解文章的内容,我配合了这么一首绕口令 白羊和黑羊

东边来了一只白羊, 西边来了一只黑羊, 一起走到小桥上, 白羊不让黑羊 黑羊不让白羊 白羊叫黑羊让白羊, 黑羊叫白羊让黑羊, 白羊不让黑羊, 羊不白羊,

扑通一起掉到河中央。

朗读完绕口令后,我什么也没说再让他们仔细阅读文章,长长的句子变得没有那么难了,长长的文章也不是那么难读懂。我告诉他们其实阅读短文也不可怕,放松心态静静读,你们也能行。其实他们的问题完全是心理上的。

以上是我近年来在运用绕口令辅助汉语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体会。绕口令在境外学生语言学习初期中的运用还不过完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使它不断的成熟。让中国这古老的“绕口令文化”在境外班的汉语教学中绽放异彩。

第14篇:课题设计论证实例

校本作业设计与学生减负课题设计论证

防城港市一中吴春南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科的增多,教育领域的拓宽,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

1、中学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考试科目就有

七、八门,教学任务客观地成倍增加,使学生的课外作业也随之相应加重。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而且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

2、多数学校以分数来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惯例,而且和奖金、评优挂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教师为了提高分数就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施压——加大作业量。课业负担过重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

1、课业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危及心理健康。如有些小学生写作业甚至到深夜仍完不成,家长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否则回到学校无法向教师交待。

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多的作业让学生无法完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能相互抄作业,而抄作业的后果是连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好。抄作业现象在中小学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少,但教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据了解有很多学生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近视眼的、驼背的越来越多。

二、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的依据

袁振国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他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多年来,教育部下发了多个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文件,有些地区在学生减负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在。袁振国表示,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是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要求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通过调整教材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等推进减负。二是要求学校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校外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减负工作。

三、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的意义

初中校本作业设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目的和地方义务教育教学的要求,

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来源、层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

完成的各学科作业练习册。它的意义在于:合理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四、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的原则

1、控制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每学科每节新课课后作业题不超过10题。理由是:初中开设十几个科目,其中有

七、八个是考试科目,按每天平均上

四、五个科目计算,都布置作业大约有

四、五十题目,而学生有效的做作业时间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学生每天作业题的总量不超过四十题,这个范围学生是可以承受。

2、按知识点设计义务教育校本作业。每节新课课后作业按每个知识点设计1—2题典型题目。理由是:每节新课都有几个知识点,针对知识点选择典型题目,能有效地消化课本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控制作业的总量,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3、重复的题目不出,类似的题目少出。同样类型的题目反复做、大量做,这就是题海战术,搞得学晕头转向,无形中增大了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4、难题少出,偏题、怪题、超纲的题目不出。每节新课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可。刚讲完新课就要求学生做一些深题、难题、偏题、怪题、那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很多教辅练习册将深题、难题、偏题、怪题都堆积在一起,学生一看就头痛,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五、预期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预期目标:

1、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加强校本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编写出符合本地教学实际的校本作业练习册,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促使作业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2、通过对义务教育校本作业内容的研究,减轻学生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性、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研究内容:

1、控制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的研究,从课外作业的总量上减轻课业负担,同时又能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

2、按知识点设计义务教育校本作业的研究。每个知识点设计1—2题典型题目,避免同样类型的题目反复做、大量做,从而有效控制作业的总量,达到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

3、控制学生课外作业的难度的研究。避免普通学校学生做重点学校编写的题目而做不下去的现象,避免乡村学校做发达地区学校编写的题目也做不下去的现象,从而从难度上达到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

4、研究编写校本作业设计练习册过程中科组成员和备课组长之间,各学科与教务处之间分工与和合作的关系,促成校本作业设计练习册完成与使用。

(三)成果形式:

按照《新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法》,努力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努力 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教学论文、校本作业练习册例、实验研究报告等。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的数量、时间、评价、作业习惯及作业效果。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在具体理论研究的指导下,研究课后作业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实验法:课题组成员即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有计划地创设条件,设置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以主动引起或改变某些客观对象,从而分析研究,主动揭示其因果关系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追踪调查分析,了解作业的方式、效果与习惯,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前期研究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课题研究的论证、设计与组织,课题方案的撰写以及查阅和准备相关资料文献,收集信息。课题组成立,组织讨论会,学习课题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以及各成员的研究任务。

2、中期研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5月)

开展实践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表的方式,通过与学生和科任老师交流的方式,通过课题小组成员开会讨论的方式,通过查阅参考资料的方式,系统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

3、后期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5月)

将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积累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第15篇:谈话活动设计实例

有趣的饼干(中班)

活动目标

1.学会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乐意和同伴交谈“饼干”的话题。

2.能围绕教师的提问,按照谈话的结构,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有关“饼干”的各种经验。

3.学习在谈话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有品尝各种各样饼干的机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2.请每位幼儿从家里带几块各式的饼干,分别摆在碟中,放在桌上展览。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谈话主题。

活动开始,教师建议幼儿去参观由小朋友自己办的一个展览会,“这是一个什么展览会呢?你们一看就知道了。”在摆放着各种各样饼干的桌子周围观赏一周后,请幼儿在指定的位置坐下。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这是一个什么展览会?你喜欢吃饼干吗?”引出谈话话题,要求说出桌上饼干的名称,并说说还吃过哪些饼干。

2.幼儿运用已有谈话经验,进行自由交谈。

请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带来了哪些饼干,还吃过哪些饼干,谈谈有关这些饼干的经验。介绍完后,同伴间可相互品尝各自带来的饼干。教师间接地了解幼儿吃过哪些饼干,指导幼儿谈论有关这种饼干的经验。

3.集体谈论饼干,拓展谈话的范围。

①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吃过哪些饼干。

②教师进一步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在这么多种饼干中,你觉得最有趣的饼干是什么?它什么地方使你觉得有趣?”此时教师可先做一定的谈话思路示范,如“我觉得最有趣的饼干是旺仔小馒头,它圆圆的、小小的像个馒头,一吃进嘴里马上就化了,一下能吃许多也不觉得饱。特别是电视里的广告:大人吃大馒头,小人吃小馒头,旺仔小馒头!我觉得特别有趣。”示范的同时,要求幼儿围绕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谈话。幼儿可以从饼干的形状、原料、吃起来的感觉等方面来说明有趣的所在,教师可在一旁引导补充幼儿的谈话,使其结构更完整、更连贯。

③再次拓展谈话的范围。有趣的饼干容易引起幼儿的遐想,教师便引入另一个谈话话题:“工人叔叔手真巧,做了那么多很有趣、很特别的饼干,如果你是一位工人叔叔,你想发明什么样的饼干?”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并能把自己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幼儿谈话中,教师也可以作为一名成员,参与幼儿的谈话,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老师说:“我想发明一种连环画饼干,看一页就吃一块饼干,看完了,饼干也就吃完了。这样既能品尝饼干又能学到不少知识。”

④大家都来做饼干。教师让幼儿按自己的想象用面粉做出各式饼干。有条件的话,可把它送到伙房去烤制,然后,让幼儿品尝自己设计、制作的饼干。

我们的鞋(中班)

活动目标

1.在集体和分组谈话活动中,能用较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鞋的名称、颜色和特点。

2.能倾听同伴的谈话内容,乐意参与集体和小组的谈话活动。

3.通过相互交谈及教师介绍,了解一些不同用途的鞋的特征和性能。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穿一双自己最喜欢的鞋。

2.准备几双不同用途的鞋:雨靴、钉鞋、冰鞋、登山鞋等。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鞋的结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讲述并谈论自己的鞋。

活动开始时,请幼儿围坐成一小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激发他们对鞋的兴趣。

教师为调动幼儿谈话的积极性,可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出谈论话题:①你们每人脚上都穿了什么?②你们每人穿的是一双什么鞋?

2.采用分组活动的形式,要求幼儿相互之间交谈自己的鞋。

请幼儿自己结伴,要求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穿的鞋,允许幼儿相互换穿别人的鞋。

教师在幼儿相互交谈的过程中,注意参与和指导幼儿的讨论,及时引导幼儿谈话的方向,将谈话的对象主要集中到鞋上,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3.组织幼儿集体谈论鞋。

在自由交谈的基础上,组织幼儿集中谈论自己穿的鞋,紧扣鞋这一主题,展开谈话的内容,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

①教师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鞋,要求幼儿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你穿的是双什么鞋?你的鞋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喜欢你脚上穿的鞋?

②教师进一步提出谈论鞋时的要求:你的鞋与别人的鞋有什么不同?你的鞋有什么好处?要求幼儿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清楚自己鞋的显著特点及喜欢这双鞋的原因。

③幼儿分组、集体谈论之后,教师可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参与幼儿的活动,这时教师可通过介绍自己的鞋来引导幼儿的思路,比如:“我穿的是双旅游鞋,它是白色的,用真皮制成的,穿上它走路很轻便,舒服,所以我喜欢穿旅游鞋。”幼儿此时可仿照教师的范例来谈谈自己鞋的名称、颜色、制作材料及其特点。教师再不断补充幼儿的讲述内容,使他们对鞋的谈论更有条理性。

④继续拓展谈话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还有哪些漂亮、新奇、有趣的鞋。在幼儿广泛地讲述中可能会说到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鞋,教师可因势利导,出示这些鞋,指导幼儿谈论“不同用途的鞋”。如雨靴、钉鞋、冰鞋等。这个深入拓展的话题,能够打开幼儿的思路,引导他们极大的讨论兴趣,增强交谈的气氛。例如:讲讲冰鞋(或旱冰鞋),鼓励幼儿讲出自己穿这种鞋时的独特感受:“可以一滑好远,人轻飘飘的,但穿得不好或不会滑冰,就会摔大跤”等等。

⑤最后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谈话内容,并可配用“我的鞋子嗒嗒嗒”歌曲结束谈话活动。

你喜欢冬天还是夏天(中班)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谈话,并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冬天和夏天的感受。

2.理解和学习词汇:寒冷、炎热。

活动准备

1.布置两个场景:冬天和夏天。

2.有关冬天和夏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两个场景: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分析是什么季节?(冬天和夏天)再说一说冬天是怎么样的?夏天是怎么样的?(学习词:寒冷、炎热)最后谈一谈,在冬天人们做哪些事?夏天又能做什么事?

2.教师自然地引出谈话的中心话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夏天?为什么?

请数名幼儿讲过后,再请每一幼儿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也可以问问同伴喜欢哪一个季节。最后再集体谈话,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

3.请喜欢夏天的小朋友坐在夏天的场景里,喜欢冬天的小朋友坐在冬天的场景里。

教师逐渐拓展话题,利用幼儿自己的话向幼儿提出问题:刚才喜欢冬天的小朋友说不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小朋友说不喜欢冬天,为什么不喜欢夏天?不喜欢冬天呢?

“冬天组”和“夏天组”的幼儿分别自由和同伴交谈不喜欢的原因,然后大家再集中谈一谈。

4.进一步拓展话题:刚才大家讲了很多不喜欢冬天和夏天的原因,说明冬天和夏天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呢?

让幼儿自己提出冬天和夏天的缺点(即幼儿不喜欢的原因),然后再让大家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如:

①夏天太热了,怎么使自己凉快一点?

②冬天太冷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取暖呢?

③夏天有苍蝇、蚊子会叮人,怎么办呢?

④夏天的太阳太晒了,你上街会怎么办呢?

⑤冬天没有西红柿、黄瓜等好吃的菜,人们用什么办法使冬天也能吃到它们?

⑥冬天想游泳,有办法吗?

在幼儿说出解决的办法时,教师可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加深记忆。

5.教师小结:冬天和夏天虽然都有人们感到不好的地方,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小朋友喜欢,因为它们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人们会动脑筋,想许多办法来解决冬天和夏天里遇到的问题,使我们在冬天和夏天都过得很舒服。

动画片里的人物(大班)

活动目标

1.能注意倾听别人谈话,并能把握谈话的主要信息,乐意与人交谈观看动画片后的感想。

2.在谈话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儿童动画片中的人物,学习归纳一类类的人物形象。

3.提高幼儿文学的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平日注意了解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情况,鼓励幼儿多看儿童动画片。

2.教师应对近期电影、电视中放映的动画片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指导幼儿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活动过程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谈论儿童动画片的兴趣。

建议教师提这样的问题:①你喜欢看儿童动画片吗?②你们都看过哪些儿童动画片?这个问题涉及幼儿已有的经验,他们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时,教师可让幼儿畅所欲言,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说出自己所看动画片的名字。如“赛车手”、“忍者神龟”、“侦探加基特”、“超级马力”、“猫和老鼠”、“加高历险记”、“大力水手”、“黑猫警长”、“奥特曼”、“机器人斯迈克”、“北斗神拳”、“金刚葫芦娃”、“笨笨”、“超霸恐龙”、“宇宙战士”、“红气球”、“巨龙巴伏特”、“坦克大”、“机器猫”、“蓝精灵”、“圣斗士星矢”、“小红帽”,等等。

2.教师为幼儿创设相互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谈自己对动画片的观感。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多有趣的动画片,都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围绕问题,放手让幼儿自己寻找谈话对象进行交流,幼儿可以两个两个交谈,也可以三五一群地交谈。

提醒幼儿说话轻一些,注意倾听同伴谈话。

3.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谈动画片,分析归纳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教师通过一步步地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分析、讨论。

建议教师提问:

①在你们看过的动画片中,哪部片子中的哪些人是善良、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问题可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思考,谈论自己所看过的动画片的人物形象。如有的幼儿说:“我认为《马克五号》中的无名赛手的弟弟最善良,在开车比赛中,他分析别人车上的油箱漏了,立刻停车去帮助别人。”“《克拉基和他的同伴》中的克拉基、加高主动帮助遇难的朋友脱险。”“《圣斗士星矢》中的星矢能帮助人,别人打了他,他不是马上回手打人家,而是跟他讲道理,所以我觉得他们聪明善良。”

②哪些人是勇敢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幼儿可以结合所看的动画片说。比如《希曼》中的希曼很勇敢,他打起坏人毫不留情,专打坏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勇敢,又聪明,火眼金睛,能识别出每个遇到的妖怪,降妖怪,保师傅去西天取经。„„

③哪些人是很凶残、狡猾的?为什么?

在分析之前,先帮助幼儿理解“凶残”与“狡猾”两词的意思,再让幼儿分析人物。就这个问题,有的幼儿说:“《马克五号》中一个赛车队很狡猾,他们的车子轮胎中能放出铁刺,比赛时,刺破别人的车,使别人的车失火,自己赢了。”“《加高历险记》中的坏蛋很狡猾,他们滑雪到山顶,切断了追捕他们的克拉基的缆车绳,逃跑了。”“《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很狡猾凶残,她三次变化,欺骗唐僧,还吸人血。”“《忍者神龟》

里的蝙蝠魔、蚁子蝎很凶残,他们想统治国家,用一台洗衣机把人变成了僵尸„„”

④哪些人比较糊涂,为什么?

幼儿说:“《猫和老鼠》中的倒霉猫最糊涂,它本来想杀死白鼠,在去的路上,摔了一交,就忘了干什么去了„„”

教师根据幼儿谈话兴趣的高低决定讨论分析人物时间的长短。最后提议幼儿课后休息时延续这一活动。

压岁钱(大班)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的语句较连贯地谈论自己经历过的事及自己的独特愿望。

2.初步了解中国过年给压岁钱的风俗。

3.体会长辈对孩子的爱,尊重长辈。

活动准备

1.教师向幼儿或家长了解压岁钱的去处,做到心中有数。

2.红纸包一个,里面包着钱。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谈论压岁钱。

活动开始时,教师出示一个红纸包,让幼儿猜猜里面包着什么。幼儿猜过后,教师打开红纸包,拿出钱,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谈话主题,建议提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用红纸包钱?②你们拿到过红纸包着的钱吗?什么时候拿过?③谁给过你们红纸包着的钱?④过年时大人给的钱叫什么?

2.幼儿自由交谈压岁钱。

让幼儿自愿结伴,互相谈论压岁钱。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用插话的方式,引导幼儿紧紧围绕谈话主题。

3.集体谈论压岁钱。

在自由交谈的基础上,教师请几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压岁钱,要求幼儿说出:谁给过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心理感觉怎么样?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幼儿拓展话题:你们拿到压岁钱后干什么用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谈话,打开幼儿的思路。教师可以这样说:“我拿到压岁钱,给爸爸、妈妈买了营养品。因为我的父母已经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营养品补补身体。”幼儿谈话时,提醒大家注意听别人说话,为别人分享快乐。教师适当帮助幼儿纠正与补充谈话内容,使幼儿更好地达到谈话要求。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明年过年,再拿到压岁钱,你准备怎么用?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打算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也可以讲给教师听。相互交谈后,教师请几位思路有新意的幼儿上来向大家谈谈自己的打算。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对幼儿会动脑筋、能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谈话内容,给予鼓励,并引导幼儿体会大人对孩子的爱,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第16篇:变压器的设计实例

摘要:详细介绍了一个带有中间抽头高频大功率变压器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以及要注意问题。根据开关电源变换器性能指标设计出变压器经过在实际电路中测试和验证,效率高、干扰小,表现了优良电气特性。 关键词: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选择;磁感应强度;趋肤效应;中间抽头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开关电源SMPS(switch mode power supply)作为各种电子设备、信息设备电源部分,更加要求效率高、成本小、体积小、重量轻、具有可移动性和能够模块化。变压器作为开关电源必不可少磁性元件,对其进行合理优化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在高频开关电源设计中,真止难以把握是磁路部分设计,开关电源变压器作为磁路部分核心元件,不但需要满足上述要求,还要求它性能高,对外界干扰小。由于它复杂性,对其设计

一、两次往往不容易成功,一般需要多次计算和反复试验。因此,要提高设计效果,设汁者必须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

1 开关电源变换器性能指标

开关电源变换器部分原理图如图1所示。

PCbfans.cn提示请看下图: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电路形式 半桥式; 整流形式 全波整流; 工作频率 f=38kHz;

变换器输入直流电压 Ui=310V; 变换器输出直流电压 Ub=14.7V; 输出电流 Io=25A;

工作脉冲占空度 D=0.25~O.85; 转换效率 η≥85%; 变压器允许温升 △τ=50℃; 变换器散热方式 风冷; 工作环境温度 t=45℃~85℃。

2 变压器磁芯选择以及工作磁感应强度确定 2.1 变压器磁芯选择

目前,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所用磁芯材料一般有铁氧体、坡莫合金材料、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这些材料中,坡莫合金价格最高,从降低电源产品成本方面来考虑不宜采用。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饱和磁感应强度虽然高,但在假定测试频率和整个磁通密度测试范围内,它们呈现铁损最高,因此,受到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制约,它们也不宜采用。虽然铁氧体材料损耗比坡莫合金大些,饱和磁感应强度也比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低,但铁氧体材料价格便宜,可以做成多种几何形状铁芯。对于大功率、低漏磁变压器设计,用E-E型铁氧体铁芯制成变压器是最符合其要求,而且E-E型铁芯很容易用铁氧体材料制作。所以,综合来考虑,变换器变压器磁芯选择功率铁氧体材料,E-E型。 2.2 工作磁感应强度确定

工作磁感应强度Bm是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中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磁芯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工作频率及输出功率因素有关关。若工作磁感应强度选择太低,则变压器体积重量增加,匝数增加,分布参数性能恶化;若工作磁感应强度选择过高,则变压器温升高,磁芯容易饱和,工作状态不稳定。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变压器Bm值应选在比饱和磁通密度Bs低一些,对于铁氧体材料,工作磁感应强度选取一般在0.16T到0.3T之间。在本设计中,根据特定工作频率、温升、工作环境等因素,把工作磁感应强度定在0.2 T。

3 变压器主要设计参数计算 3.1 变压器计算功率

开关电源变压器工作时对磁芯所需功率容量即为变压器计算功率,其大小取决于变压器输出功率和整流电路形式。变换器输出电路为全波整流,因此

PCbfans.cn提示请看下图:式中:Pt为变压器计算功率,单位为W; Po为变压器输出功率,单位为W; 3.2 磁芯设计输出能力确定

磁芯材料确定后,磁芯面积乘积反映了变压器输出功率能力。其磁芯面积为

PCbfans.cn提示请看下图:式中:Ap为磁芯截面积乘积,单位为cm4; Ac为磁芯截面积,单位为cm2; Am为磁芯窗口截面积,单位为cm2; Bm为磁芯工作磁感应强度,单位为T; Kw为窗口占空系数取0.2;

Kj为电流密度系数(温升为50℃时,E形磁芯取534)。 3.3 磁芯实际输出能力

在磁芯工作状态确定后,选择磁芯结构参数应稍大于Ap值。因为该变压器散热方式是风扇冷却,磁芯实际输出能力至少应大于设计输出能力10%,若散热方式是自动冷却,则要求实际输出能力比设计输出能力大更多。查相关手册,找到符合本设计要求E型磁芯规格为E42C,尺寸为a=4.2 cm,b=2.11 cm,c=2 cm,d=1.2 cm,e=2.95 cm,f=153 cm。 其实际输出能力为

PCbfans.cn提示请看下图:由此可见,Ap’大于Ap(1 10%)=3.48x(1 10%)=3.83 cm4,因此,所选磁芯符合要求。 式中:k为铁占空系数,取k=O.6。 3.4 绕组匝数计算

因为变换器电路形式为半桥式,所以变压器初级电压Up=Ui/2=310/2=155 V。在该变换器中满载电流25 A比较大,整流管和滤波电感上压降不可忽视,本变换器所用整流二极管压降在25A电流下约为2.5V,滤波电感直流压降取0.5V;另外,变换器满载工作时会把电压拉低,为避免把工作脉冲占空比拉到最大时电压电流仍然达不到要求,变压器次级电压要有一定裕度,一般取变换器输出电压30%;所以,变压器次级电压Us=147 2.5 O5 14.7×30%=22.1l V。 3.4.1 初级绕组匝数N1

3.4.2 次级绕组匝数N2

式中:Ton为初级输入脉冲电压宽度,单位为μs。 取占空度D=O.5,Ton=D/f=13 μs。 3.5 导线线径计算

绕组导线大小根据变压器各绕组工作电流和电流密度来确定。另外,若变压器工作频率超过20 kHz,还需要考虑电流趋肤效应影响,导线直径应小于两倍穿透深度。频率为38 kHz时铜导线趋肤深度△~O.41 mm,因此,所取导线直径应小于0.82 mm。 3.5.1 电流密度

3.5.2 初级绕组所需导线截面积

PCbfans.cn提示请看下图:用线径是O.8mm,截而积是O.5mm2圆铜线两根并绕。

3.5.3 截面积

因为本变压器次级是带中间抽头输出,计算导线截面积时,Io需乘以O.707校正系数。因此,次级绕组所需导线截面积为

用线径是O.8mm,截面积是0.5mm2圆铜线8根,分两组,每组4根并绕,然后两组并接。

4 线圈绕制

因为变换器用是中间抽头变压器,功率较大,宜采用三明治绕法。三明治绕法是中间初级绕组,两边次级绕组,或中间次,两边初。这种绕法会对变压器温度有很大帮助,且磁力线在变压器中分布较均匀,所以绕组耦合较均匀,漏感少,对外界干扰小,对纹波影响较小。本变压器初级绕组绕在中间,次级是中间抽头输出,共有4个绕组,各2个绕组绕在初级两边。

5 结语

实验证明,该高频大功率变压器满载工作时转换效率达到95.5%,磁芯温度58℃。工作稳定可靠,噪声很小,对外界干扰小,表现了优良电气特性。

设计中,在最大输出功率时,磁芯中磁感应强度不应达到饱和,以免在大信号时产生失真。

该变压器工作频率为38 kHz,由于工作频率较高,趋肤效应影响比较大,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导线线径,避免由于趋肤效应引起有效面积减少。

第17篇:SCRATCH教学实例2

SCRATCH教学实例2——大鱼吃小鱼

1、首先创建第一个角色:大鱼。

从图库中找到如下的一条鱼,然后进入造型,适当调整大鱼的大小。然后复制一条大鱼,进入编辑状态,改变大鱼的形状,例如:让大鱼的嘴巴闭合起来。

2、进入脚本编程状态,按如下图示,编写两个脚本,一个是控制大鱼的形状变化。另一个是控制大鱼的位置变化。

3、创建第二个角色,小鱼。从图库中找一条小鱼,然后进入造型,调整小鱼的大小到合适比例。再复制一条小鱼,改变小鱼的外形,比如眼睛,把眼珠移到后面,保存。同时还可以修改让小鱼的嘴巴外形也做一些变化,这样可以让小鱼的形状更有趣些。

4、进入脚本编程状态,如下图所示,编辑脚本程序,如前所示,第一个脚本是控制小鱼的形状变化。第二个脚本程序是控制小鱼的游动,当碰到角色1,也就是大鱼的时候,小鱼隐藏,表示被大鱼吃掉了。等待1秒钟后,小鱼位置移到右边,X坐标为200,纵坐标从-180到180随机选择一个数,让小鱼在新的位置上重新显示出来。

5、创建新的小鱼,改变外形,同时把步骤4的脚本程序复制到新的小鱼上。

第18篇:word教学实例1

2001年IT业的十二个预言

又是一年,今年IT业将发生什么?让我们冒着测不准确的危险,凝视水晶球再来预测一次。

微软会赢得诉讼。微软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如同联邦检察官所描述的那样贪婪和傲慢。但是舆论的反应并不意味着微软垄断罪名的成立。根据杰克逊法官规定的程序的解释,微软律师正在按照既定方针行事。

AT&A的CEO阿姆斯壮新计划很厚实,所有美国生意人都相信AT&A将耗资900亿美元构并TCI和MediaOne,这两起购并将使AT&A改变目前地位。

3G技术热。很多人认为3G服务明年会走大红大紫。可能在日本会走红,Docomo将在今年春天开始启动3G服务。但在美国又是另一回事,WCDMA与CDMA2000两种标准的分歧使3G难以启动,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

P2P将使企业盈利。Napster的问题是无人能找出如何使企业赚钱的路子,但这并不等于Napster模式会消失。许多公司正在想办法,在分布式计算模式下将P2P用于供应链管理。

第19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 272300 苏怀震)

摘 要:本文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介绍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关键词:探究教学、基本操作程序、问题情境、渗透现象、半透膜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各国教育都将培养高素质的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日益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也要完成角色的转变,要自觉地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帮助者、促进者。

探究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为:设置思维起点-展开思考过程-规范思维操作-突破思维障碍。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再创造”,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由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大胆尝试和摸索,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跟踪,并随时给予点拨和调整,最后逼近“再创造”的目标,然后再循环进入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

1、探究渗透作用的原理。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提出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会怎样?然后做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并向学生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漏斗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

1.1、针对实验现象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教师则适时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教师可以先进行这样的提示:漏斗管内的液体增多,与水分子有关吗?与蔗糖分子有关吗?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信息“玻璃纸(又叫塞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很容易就能确定答案为水分子,这样就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对象。然后,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水分子向哪些方向移动,总体上向哪一方向移动?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渗透作用发生时,水的扩散方向?――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

1.2、上述问题解决后,紧接着又更深一层提出: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做出相应的推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通过实验来检验所作的假设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亲身体会到胜利的快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获取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进入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将动物细胞置于外界溶液中会发生渗透作用吗?你有这方面的证据吗?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分组讨论时及时给予点拨:这种情况下渗透作用发生必需的两个条件具备吗?学生根据获取的新知识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浓度,它和外界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因此,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证据是: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这个实验中,就是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使之吸水胀破从而制备细胞膜的。这样,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递进,突破思维障碍,逐步逼进“再创造”的目标。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上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主要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细胞液。它和外界溶液之间存在哪些结构?哪种结构相当于半透膜?学生经过分组讨论,认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因此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即原生质层)应该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由此学生推测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真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以给予这样的提示:假设原生质层真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那么成熟的植物细胞就会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这里有两种情况――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那种情况容易观察呢?你该如何设计实验?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整个教学步骤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联系电话:0537-6165582

联系地址: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

第20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的观察,阐明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推导渗透作用的概念;说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特点;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问题探讨”入手,从“扩散”迁移到“渗透”,理解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感受科学的严谨性;设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2)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3)通过相关探究实验的设计,理解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解决方法:(1)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渗透作用的相关flash动画、质壁分离与复原动画、红细胞在显微镜下吸水与失水的实拍图片等

【教学方法】学生观察、讨论、合作探究与教师讲述和启发引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分组:六组。 创设情境激趣,诱发探究心理,导入新课:

观看莲花图片,联想出“出淤泥而不染”,说明植物细胞在选择性地吸收物质,说明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投影出题)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板书)

细心观察动画,自主构建模型: 实验探究1: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

(1)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出现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并回答。(扩散),扩散是分子从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向浓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运动的现象。

(2)提出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 投影播放渗透作用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及微观上分子穿过半透膜的情况。

(介绍: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半透膜(多孔性薄膜)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一段时间后,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问题探讨,小组讨论:观察渗透现象示意图,讨论该实验: (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上升?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半透膜有什么特征?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什么条件?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总结:在本实验中,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数量少的一侧通过半透膜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作用。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

由以上几个问题归纳,要想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师生共同总结: 要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投影展示阶段小结: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高向相对含量低的方向扩散的现象,它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3)原理:宏观: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双向扩散。

微观:单位体积的水分子由多向少双向扩散。

寻求生活体验,合作解决问题: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渗透装置,细胞是否具备渗透装置的条件?细胞如何吸水和失水呢?我们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例来探究。

讨论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投影:扫描电镜下的红细胞。 讨论分析: (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时,水分子进出平衡,细胞保持原状。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归纳讲述 :(1)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2)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关注生活:运动口渴时不适合喝高浓度饮料。 体验探究历程,提升思维品质: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过渡:我们了解了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那么植物细胞能否吸水和失水,是不是和动物细胞的情况一样呢?

生活中有哪些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实例?(家里买菜放置时间长了,拌黄瓜、西红柿、腌菜)

投影: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介绍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相关背景知识:(细胞壁、细胞液、原生质层等)

积极思维: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探究呢?(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提出问题。许多科学家的发现并不都是从实验中得到,更多的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的,例如,牛顿从苹果掉下来的现象中提出地球引力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些现象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并举例说明。从中选一个有究价值的进行研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植物细胞内的吸水或失水主要是指哪一结构中水分的进出? 水分进出植物细胞要经过哪些结构?

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多了一层细胞壁,它对细胞的吸水或失水有影响吗?

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 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是自由水还是结合水?)

筛选值得探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后,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研究。带领学生一同熟悉探究过程,进行现场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探究相关问题:

1、选用30%的蔗糖溶液作试剂,若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有何影响?

2、只要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吗?请观察课本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试分析植物细胞发生渗透现象,应具备哪些结构?

3、发生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何物质?

4、植物细胞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针对上述问题,如果我们要进行探究,那么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呢?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后的状态相同吗?试分析原因。

6、试分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总结反馈矫正,形成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以及渗透作用发生必需的两个条件;从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发现动植物细胞都能吸水和失水,重点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导学案课后作业;预习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反思】略。

教学设计实例
《教学设计实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