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55:5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汝阳县三屯镇初级中学

曾向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4.知道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是如此重要,那么,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电路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这一节我们将来学习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36-39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37,认识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

2.参看课本p36-p38,了解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知道电源和用电器。3.知道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______________形成了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经过用电器流向______________。

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只有__________电路中才有电流。 3.画出以下电路元件的符号 (1)电池______________ (2)开关______________ (3)灯泡______________ (4)电阻______________ (5)电动机____________ (6)电池组____________ 4.画出小灯泡工作的电路图.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示

1、

2、

3、4小题,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小组探究电路的构成:(构成一个完整电路的条件是什么?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点拨: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电路闭合。

(三)小组讨论: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点拨:

1.元件符号要准确,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2.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四)小组讨论:正确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点拨:正确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能短路。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③检查连接无误后方可闭合开关。

四、训练环节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而且电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画出了三个电路图,试指出其中不符合画图规范要求的地方。

5.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 6.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 (1)灯正常发光 (2)灯不亮 (3)电源会被烧坏(4)灯会被烧坏

A.(1) B.(2) C.(3)和(4) D.(2)(3)

7.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面流向尖端

B.从尖端流向地面

C.没有电流

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多少决定的 8.画出手电筒工作的电路图

(三)学生展示,反馈矫正。

(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 板书设计

15.2电流和电路 1.电流 2.电路的构成 3.电路图

4.通路、断路、短路

推荐第2篇: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②知道电源和用电器。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②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4)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

五、教具准备

课件,电路示教板。学生器材有±(两人一组)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程序

【问题1】分析P100图5.5-l问题。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承上启下。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为引入新课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电荷的定向移动。)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课件】原来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通过课件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并为电流方向引出做准备。)

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可简述物理学发展史)

【问题2】刚才的分析中,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昵?(讨论)

有电源,电路要闭合。(示教板演示,给学生观摩的机会,为下一步学生实验做铺垫。在连接电路时强调:开关要断开。)

【引导分析】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

【问题3】电流的作用是使用电器工作。如何实现呢?

【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节日彩灯、家庭用电器、以及电力机车运行。(通过观看使学生明白一切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组合而成,进一步产生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学生实验】桌上的器材怎样连接。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音乐门铃响。

两人一套实验器材,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4】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电路的构成:(简要介绍元件的作用,学生凭生活经验也有认识。)

电源:供电的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

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

【引导】电路要通过设计来进行安装,遇到问题要进行分析并及时维修。为了设计、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我们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它们的连接情况画出来,这就是电路图。

3、电路图:

介绍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在前面电路构成的四类元件旁画出元件符号。其余的在今后学习中陆续介绍,以减少信息记忆量。)

请同学们画出示教板上电路的电路图。(前后呼应,这是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教师巡视点拨,使学生初步感悟画电路图的技巧。)

【指导】电路图呈方块形,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

电路图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

【练习1】请你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跟示教板电路不一样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巡视点拨。点评。)

【练习2】P 105。3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巡视点拨。)

【创设情境】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出电路状态的介绍。)

4、电路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

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结合P104想想议议。又与实验前的警示相呼应,一节课前后连贯。)

综上所述,遇到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你怎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电路问题的技巧。)

【练习3】(课件)分析电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含有短路)。

5、课后练习1设计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并使它们同时工作。(为下~节课做准备。)

推荐第3篇:5.2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5.2 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通路、开路、短路;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及符号。

3.结合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物连接,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让小灯发光、小风扇转动等实验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以及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和方法;

2.学会用符号、电路图简明地表达具体的电路连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作用的强烈兴趣;

2.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训练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点

①认识电路的分类;② 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③ 会画简单的电路。 教学难点

电源短路现象的识别。 教学设施

视频材料、练习PPT。

实验器材

1.鼓励学生自带小电动玩具、小改刀等作为实验器材,自己拆卸,拼装。2.为没带的学生提供:干电池、学生电源、小灯泡、小电风扇、音乐门铃、导线若干、开关、发光二极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目的:联系实际,使物理生活化。①让学生产生对物理科学的崇敬;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上进的人生观。)

师:同学们,如果你现在有个好消息想马上让父母知道,你会选择怎么怎么办?

生:电报、电话、手机、短信、上网„„

师: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的确非常及时。同样是传递信息,古人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要今天这么快捷,那只有想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家想过没有:如果现代生活缺了“电”这位主角会怎样? 播放视频1: “电”与生活 (1)电使社会飞奔向前

现代化的企业运用网络可以建立全国甚至全球的产、供、销系统开拓市场;手机、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更是让我们的沟通没有时空障碍;2008的中国,“长枪短炮”聚焦着北京奥运,无数的信息通过电波飞越高山、跨越海洋,把全球的目光重新聚集在世界的东方。

„„“电”激发了人类无穷的聪明才智:卫星飞船上天揽月,鱼雷潜艇下海捉鳖,神话正在变成现实。“电”给人类社会飞奔向前提供着强大动力。

(2)2008 冰雪袭击郴州

电路全线瘫痪:通讯信号无法正常传递;街道上红绿灯熄灭,交通拥堵不堪;银行不能办理业务,工厂、企业不能正常工作;夜晚更是一片漆黑。简单的生活变成曾经的幸福感受。(插播新闻片段,采访的群众:“简直不知道没有电的生活有这么大的麻烦。”)政府组织力量抢修线路,急运发电机„„

电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现在,让我们从《电流与电路》开始“电学之旅”吧。

播放后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向电路有关的学习:

面对一个个信息全无的孤岛、你认为什么事必须首要解决?(通讯电路)为什么?

“电”我们的现代生活密不可分。要了解这“功勋卓著”的电,还需“万丈高楼平地起”。下面,就让我们从“简单电路”开始“电学之旅”吧。

引入2(目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

视频:走进“电”的神奇世界

场景1:雷雨夜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闪电咆哮着划破长空、奋力撕开无边的黑暗。

场景2:生物电有关内容:电鳐、电鳗、电鲶等的图片、108页5.3——4的图片。

场景3:家庭客厅、书房、厨房中工作着的一些家用电器、拆开的机箱、电路板。

你知道吗?生活中还有不少用电器,其实直接就是由简单电路构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从《电流和电路》开始,一起走入“电”的神奇世界吧!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一)复习引入电荷与电流的关系

视频演示书上100页图5.1-5用两个验电器演示电流的形成,

运用“转换”的探究思路,但我们可以通过验电器的变化、发现电荷的运动。

实验现象发现: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了电荷的流动。

(显示文字:)

电流是由 电荷的定向移动 形成的。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规定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负极。

(二)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 1.体验简单电路的组装

(1)教师先给予适当的爱心提示后再允许同学们分小组自由组装简单电路、教师巡视。

对学生的爱心提示:

①千万不能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②一定要使用开关,经检查无误后方可闭合电路。

对老师的教学提示:

①实验器材要多样化,是同学们喜欢的电动玩具最好。(小赛车、小风扇、音乐卡、小宫灯、便携式小手电等)对自己没带的同学,可提供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

②实验结束后请学生随手关灯(断开开关),节约能源。

(2)老师:成功了,有什么发现要和大家分享?学生交流发现„„ 2.了解电流、电路

老师:大家发现闭合开关后,赛车跑起来了,灯泡亮了,发动机转了,音乐响了,这是因为有电流通过的缘故。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关于电流方向有统一的规定:

(板书)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说明:对于灯泡来说,不论什么方向的电流通过灯丝,都能正常发光。但是,许多家用电器的指示灯是发光二极管,它只能满足单向导电。

(教师出示实物并简单演示、加深学生对电流方向的认识) 3.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

教师: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这类都是需要用电的仪器,我们统一叫做用电器;看用电器能否工作,我们至少还要提供哪些器材?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首先要有电池(提供电流的装置)、还有就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开关、连接电路的导线。

(板书)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按次序理解记忆) 4.简单电路的分类 电路按通断情况,可分为:通路和开路、短路。

通路 开路1 开路2

(板书)电路按通断情况可分为:通路、开路、短路。

教师指出: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装置,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正常的电路连接可以使用电器工作,但是,如果出现下面的错误连接,则会相当危险。

播放短路资料:

短路1 短路2

当发生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现象时,会在瞬间极大地损坏电源造成资源浪费。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电源短路”。家庭电路中如果发生电源短路的现象,往往会极短时间内造成火灾、触电或其它伤亡事故,后果严重。因此,从我们接触电学知识开始,就一定要有安全意识,认真学习把握短路的特征、认清短路现象。

5.(板书)导线(不经用电器)直接连接电源两端的电路现象叫(电源)短路。电路连接千万不能电源短路。 (此处要求学生大声诵读)

6.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电源、开关。

教师介绍:电源、开关(可增加学习趣味性)

电源:书上图5.2-4各种电池;5.2-6学生电源;家庭电路用电器的电源 开关:教室灯用的拉线开关、按键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银行、单元楼道、某些玩具中有)

(三)电路元件的符号及简单电路的画法(板书标题) 1.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

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了记录的简便快速,物理专门发明了一些符号来表示实物。现在我们一起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的对应符号,你认识这些符号吗?

2.练习简单电路图的画法 师: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

教师规范板书出一两个实物电路的电路图后,请学生尝试自己练习,教师指点。

小练习: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小电风扇电路 电子门铃电路

教学提示:①所有元件均不能直接画在转角处;

②电路图的线条要横平竖直。直观清晰、简洁大方才是物理的美感。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知识:

1.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的。2.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3.有电源,并且电路闭合时才有电流。

4.按电路通、断,电路可以分为:通路、开路、短路。千万不能造成电源短路。

5.常见的电路元件及符号。

6.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方法与能力:会连接简单电路;会用电路图简明表达电路实物连接。

四、填空

1.电流是由 电荷的定向移动 形成的。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装置,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用导线将 电源、用电器、开关 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 电流的通道 ,叫做电路。 4.电路中,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端会造成电源短路。

五、布置作业

1.独立完成书上104页、105页的课堂练习

2.在作业本上完成一个小电器的实物图及相应的内部结构图、简单电路图。3.课外阅读:108页《科学世界——生物电》 4.预习:5.3 串联、并联

六、板书设计

课题:5.2 电流与电路

1.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2.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的电流路径。 3.电路分类:(按通断分)通路、开路、短路

5.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

6.常见的电路符号:

7.学画简单的电路图

推荐第4篇:15.2 电流和电路 教学设计

15.2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2013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本章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起始章,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电荷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知道电流形成的原因,会分辩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会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了解自然科学的神奇。本节正是让学生建立电路概念的关键。

二、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电有了一定的认知,知道家庭电路中的一些基本构成,大致了解家庭电路中有哪些元件以及每个元件的大概作用,但对电路构成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电荷能够定向移动但是这种移动不能持续,怎样才能使电路持续工作呢?学生急于对电路形成清晰的认识,构成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和动机支撑。九年级学生也具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 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 结合小灯泡、小电动机、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 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 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实验探究、画电路图等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安全操作意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电流形成的原因;

2、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3、用电路图表示实物图;

4、断路和短路的判断。难点:

1、电流形成的原因;

2、根据实物连接图画电路图。

五、教学策略:

1、通过把电路与家庭供水水路进行类比了解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知道类比是研究相似问题的有效方法;

2、通过连接简单的实物图加强学生对电路的直观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用电路图表示实物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加强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流程:发现提出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应用提升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设置任务一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电器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1、你认为一个简单的电路应该包含哪些元件?把它们选出来。

2、说说每个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二)动手探究 设置任务二

3、利用学科工具将选出的元件组成一个电路,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 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

4、分析正常工作的电路。

思考:是什么使用电器正常工作了,与水路类比得出电路概念。

强调: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思考: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

学生结合刚才的电路连接情况总结得出:有电源,电路要闭合。 选做:按P39 15.2-7连接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思考:为什么在电路的连接正确的前提下却有的小组的二极管发光;有的小组的二极管呢不发光?

启发:把电池的两极更换或更换发光二极管的接线方式。

现象:不发光的小组二极管发光而原来二极管发光的小组却不再发光。

结论: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

(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小电机都能正常工作,但转动的方向却因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5、电路的共同特征 (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电源:供电的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多媒体课件介绍各种各样的电源。)

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 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

(三)阅读课(电路图 ) 设置任务三

1.了解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2.请同学们画出刚才所连电路的电路图。

教师引导:电路图呈方块形,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

(四)小结:

1、对照水路类比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2、电流形成原因及方向;

3、电路的三种状态;

4、画电路图

(五)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找出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电路,选一个画出它们的电路图吗。(例:手电筒)

推荐第5篇:《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东关中学(原创) 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

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规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什么发出的”“什么能转化成的声能?”“电脑从何而来?”引出并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

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出组成电路的构成。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水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出:①电流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②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不知之处: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这样,在缺乏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对电路实验的学习,学生学习显得被动,属于灌输性学习。

推荐第6篇: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学科

这节反思是根据自己上了的这节课与梁老师上的这节课后对比进行的反思。 首先是对于电路入门课的引入,我和梁老师都采用了最贴近实际生活的的方法引入新课,从谈谈灯要发亮需要什么条件入手来引入新课。

其次是对于重难点的处理:

1、电流的形成

梁老师用课件来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让电流这个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化。非常有助于学生对电流形成过程的理解。

而我在教学中就没有做到这一点。用单纯的讲解的方式,我发现老师的语速放慢,和学生的思维合拍的时候学生也是可以能听懂的,当然,效果是大大地不如用课件。

2、电流的方向

我调整了教学顺序,在讲完电路以及电路图后再介绍电源外部电流,这样还可以及时地设置相应的练习,例如:指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以及标出电路中电流方向的习题等。

3、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我认为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电路中组成部分的作用较好。学生会感到识是互相联系的,而且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新知识会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4、电路图的教学

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我是边等学生自己连接边告诉各个元件的名称,如电池、小灯座等,先学生探索如何连接,我再去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另一方面,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如手电筒的电路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学,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推荐第7篇: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一)

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规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什么发出的”“什么能转化的声能?”“电脑从何而来?”引出并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出组成电路的构成。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水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出:①电流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②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不知之处: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

这样,在缺乏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对电路实验的学习,学生学习显得被动。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二)

在电流和电路教学中,自己课堂并不算很好,内容太多,都不知道怎样处理更好了。有一些做法和想法需要记录一下,以免自己忘记。

1、电流教学中,书中用两个验电器(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自己的体会是书本想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传导电荷,有些不可以传导电荷。不需要提出电流概念和方向问题。

2、书中的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有时我们教学时只是关注了单向导电性,而未体会,发光二极管可以说明电流中的电流有方向性的问题。

3、电路状态中,最难的是短路问题。我让学生连接电路,()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再三种电路中体会理论上导线对电流无任务阻碍作用,认识各种情景下的短路现象。

4、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画法,没有在本节课重点练习,主要是等到学完串并联电路后再练习,显得较为容易些。并且在讲解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学生容易在灯泡上画三根导线,所以我在课堂电路连接中,让孩子们体会移动导线后,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如果跨原件移动导线,电路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三)

这个月听了一些专家的讲座,专家们的理论加实践,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教学理论的欠缺和知识储备的薄弱。听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会上课,越不敢上课。特级郭海平老师的关于课堂提问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她说:“我们提的问题要找准学生课堂上对内容的兴奋点,这样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热情。”刚好她的案例里有一部分是有关《电流与电路》的教学的,于是我决定结合她的思路开展我的教学。

一、关于课堂的引入

原来上这节课的时候总想着从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电源和电路。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我提的问题没有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无效的问题。于是这次我直接在出示一个可以吸在黑板上灯座和小灯泡,瞬间,学生被我的“先进武器”所吸引,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我便在学生渴望的眼神中开展了我的“以问题加活动”的教学设想。在引入中我对我的“先进武器”美美的!

二、关于课堂的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1、你怎样能让这个灯泡发光?

在这个问题提出的刹那,男生们的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要帮我灯泡连接好发光。于是我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顺便让他给大家介绍了各部分的作用,便完成了“电路的组成”内容的教学。我乘机插入讲解电流形成及电流方向、通路。我讲得轻松,他们也听得认真。

我体会到了在有效问题的激发下,学生挺能说。我反思着平时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原来不是学生不愿答,而是我们老师不会问!

2、你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这个问题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把电灯熄灭的方法,但全部都是断路问题的展现,那样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听,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说”。

3、再给你一根导线,你还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问题之后,是一个短暂的沉寂,可能是难住学生了。我刚想自己解决,忽然有位男生轻轻地说:“把电池两极连起来试试?”于是我马上让他上来,他在不自信中连接着导线,却在同学一片惊奇中把灯熄灭,自豪的回到座位上。这位男生的方法重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我的问题又活了过来。于是,好奇的他们纷纷想上来换个位置连接这根导线,看看能否把灯熄灭,我自然的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完成了自己的“短路”教学,真是一举两得。

这既是我的预设,也是我的生成。原来我们可以在预设中生成,也可以在生成中预设!

4、根据现有的电路,再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吗?你有几种连接方法?

这个问题是想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设计并连接好电路,教师选择方案展示并通过拿掉一个灯泡让学生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但最终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三、关于课堂的不足

这堂课整体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平时不愿听课的一些同学都被我的灯泡吸引了,也能回答我的问题。我似乎品味到了“问题提到了学生兴奋点上”的乐趣;我似乎品尝到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滋味;我小有喜悦,但细细地反思,课堂上又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一个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总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耽误了我上课的时间,就想着去引导了。或许我内心深处总想去操控学生,没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体!

其次,课堂上似乎有点虚幻的热闹。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人次不够,集体回答的又响又亮,并不表示中下水平的人也能掌握。课堂上男生表现过强,使得我忽略了对“电学弱势群体”女生的关注。看来教学要制造热闹,更要看清热闹背后的沉默者们!

最后,课堂上我的话还是有点多。总担心学生说得不够好,我总想再讲一遍,于是课堂的时间便超出了我预设的范围,完成不了教学内容。应该像吴加澍老师所说的那样,做到“三不讲”:学生会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我收获着学生的激情,快乐着每堂课的成功之处。我遗憾着每堂课上的缺陷,反思着我教学上的步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自如地掌控我的课堂!

推荐第8篇: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归纳: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2)用验电器来检验。

观察实物知道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巩固小结(板书设计): 5.1 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72.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5.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靠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电。

推荐第9篇:电流和电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邾城五中江宏明

学习目标

1.能画常见的电路符号;

2.能结合电路连接,会按实物画电路图。学习重点

能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流程

学点一:电路图:

用表示的图。

(1)认识常用元件并画出以下常用符号: 电源,小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2)在虚线框中画出各电路的电路图。

学点二:画电路图要求: (1)要用统一符号表示; (2)连线时要画得横平竖直;

(3) 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变阻器除外); (4)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巩固新知 1.画电路图:

2.如图2所示的连接的电路中,能够使灯泡亮的电路是()

应用扩展

1.请根据下图3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的方框内电路图,并标明电流的方向。

图3 2.在下方的实线框中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3.按电路图连接甲、乙两图的实物图。

图乙图

4.下图中画出了三个电路图,试指出其中不符合画图规范要求的地方。

5.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

1、L2都能发光的是()

推荐第10篇:八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芦溪县宣风镇中 钟笑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2.通过“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使学生不怕重复,不厌其烦,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先请大家猜个谜语,一根藤上结白瓜,生根结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长,夜夜看瓜瓜开花。打一生活常见的东西。 生

是电灯泡

真棒,电流过电灯会发光,其实电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踪影。关于电你们想知道点什么呢? 生

电是怎么产生的

电路由什么组成 生

电从哪来的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可能无法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做出解答但对电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今天就从电流和电路来认识电

新课讲授

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实验小礼包,里面有一个灯泡和其他的一些器材,还有一张小纸条,先看明白要求再动手操作看哪个小组的灯泡最先亮起来。

(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巡视指导。几分钟后,大部分小组的灯泡亮起来) 师

请小组展示你们的电路并说说你们是如何连接电路 生

把电池和灯泡用两根导线直接连起来 生

我们这一小组多接了一个开关。 师

同学们做个裁判哪个小组的更好? 生

有开关的电路更好,因为这样就可以控制灯的亮暗

真棒 为了节约电能同学们就利用电路中的开关把灯泡关了。灯亮说明有电流过,电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同学们阅读教材101页看谁能找到答案。 生

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加上电池后有了推动力从而形成电流。 师

对,自然界中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他们的移动方向恰好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播放动画展示学生连接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情况) 师

仔细观察电路,电流从哪流出又流向何方? 生

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进负极。

刚刚还有几个小组的灯没能亮起来。找到原因了吗 生

是因为没有电池

我们这组不够导线,电路无法连成闭合的路径

哦 原来问题出在这,这就告诉我们电路要产生电流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

要有电池, 电路还要闭合、

这是我们一个意外的收获,没有电池和导线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没有开关也不行,如果是没有灯泡呢? 生

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

那么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需要有哪些部分呢? 生

有电池,有开关 生

有导线和灯泡这类元件。

真棒,这就是构成一个完整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像电池这样的元件我们把它叫做电源。它在电路中起提供电能的装置,除了实验电池还有那些属于电源呀?

遥控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板,蓄电池。 生

还有发电机。

灯泡这类元件叫用电器它在电路中要靠电来工作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电路中少了用电器将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播放动画让学生观察电路正常时的情况,然后用导线将灯泡两端连接起来观察变化。) 生

灯泡不亮了,电流往导线上流过且电池发热。

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短路,短路时电流非常大会损害电池和电路。电路还有其他的两种状态。

(播放动画学生观察开路状态和通路状态)

如果我们要记录一个完整的电路要把元件原原本本画出来显然很麻烦。于是人们就想出一种偷懒的办法用一些简单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把这样构成的图就叫做电路图。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符号。 (播放动画观察实物和对应的元件符合 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记。)

老师这为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电路图。同学们通过对比分析选出最好的电路图并说说画电路图要注意什么事项。 生

要用专门的元件符号表示、生

导线要画成直的、

拐弯处要成直角 元件不能画在角落里、生

元件顺序要与实物图一致。

真棒,这就是我们画电路图要注意的事项,老师还补充一点,若有些用电器没有专门的符号可用一个方框里面写上名称代替 (出示幻灯片学生按照实物图画电路图

) 【想想议议】

下面大家看课本图5.1—4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 生

不能转.生

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中,被“甩在了外面.师

分析的很好,同学们把电路改正过来,画好电路图。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我知道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生

我知道电流的方向和形成原因 生

电路有三种状态 短路,开路,通路、生

要产生电流的条件是有电源和电路要闭合。 生

我知道怎么画电路图。

看来 今天同学们还是收获很多,要对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以后还得继续学习和探究、再见。 四

教学反思

1 在动画演示短路的教学中若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试触实验教学效果应该更明显

2 出示电路元件符号时应该适当留点时间让学生快速记忆或是跟着用笔记录更有利于学生识记。

第11篇:第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5-2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及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知道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及各部分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 3.能举出生活中的各种电源、开关、用电器 4.能画出一些常用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要求

阅读课本101页至105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方向又是怎样规定的?为什么要规定这样一个方向?

2.电路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在电路中,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3.请列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电源、用电器、开关有哪些?

电源:____________;用电器:____________;开关:____________; 4.请画出以下几种常见电路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电池:

开关:

灯泡:

电阻:

电动机:

5、只有电路时__________,电路中才有电流,如果电路没有闭合,或者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这种状态叫做__________;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叫做__________。

6、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

7、从你预习的过程中,你发现,学习本节知识,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用到了那些物理研究方法?

二、预习自测

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电路图是用_________代表实物画出来的电路.

2.金属里面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这些电子平时运动方向_________,接上电源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_________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路_________才能形成电流.电流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流动的.

4.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_________的装置,能够维持通过电路的_________.常用的电源有_________.用电器是在电路中消耗_________的装置,如_________.输送电能的是_________.控制电路通断的是_________.

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是:

6、.电路图是指用__________来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常用的元件符号,如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

代表

代表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课内探究】

一、展示问题,预习总结

二合作探究

探究要求:利用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和一些导线,怎样连接才能使灯泡发光,并能用开关控制小灯泡,比比看哪个小组连接的最快。

(请同学们按照探究要求,边实验,边独立解答以下三个问题,将你的答案写在空白处,然后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在连接电路之前,请先来看看老师都有哪些提示)

友情提示:(连接电路的良好习惯)

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⑵在连接电路时,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次连接。 ⑶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合。 你要解答的问题:

问题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你连接的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画下来。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小灯泡不发光的现象呢?如果遇到,请你继续分析:在电路连接的过程中,有哪些情况可造成小灯泡不发光?

问题2:要使小灯泡持续发光,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3:请根据左图给出的电路图,将右图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三、全班交流,精讲拓展

交流一:根据几位同学所画电路图,要求从正确性、美观性进行评价,评出最佳作品。

由此,请你总结出画电路图要注意哪些问题?

交流二:根据展示的几个电路,请你归纳出电路的几种状态:

四、知识总结(精讲点拨)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电流方向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的三种状态时哪三种:

画电路图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电流和电路”的学习,你还存在哪些疑惑?

五、课内自测

1、小玉根据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有无电流,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转换法; D.模型法.

2、下列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A.电灯; B.电熨斗; C.开关; D.空调.

3、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下列几种做法中,没有必要的是: A.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元件; B.开关必须靠近电源的正极; C.各个接线点一定要连接牢固; D.全部连接完后,再对照电路图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4、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A、有大量自由电子; B、有用电器; C、有电源; D、有电源且是通路.

5、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开灯”和“关灯”是指: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 B、关灯是指关闭开关; C、开灯是指闭合开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B.金属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 C.电源的上端是正极; D.灯泡发光时,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电路中有了电源就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 C.只要电路闭合,电路中就会有持续的电流; D.在闭合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有电源.8.下图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观察它的结构,在右面虚线框中画出它的电路图。

【课后延伸】

1.用箭头标出下边实物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2.图甲是玩具电风扇的电路图,请在图乙中连接它的电路。

2.在下图中连接电子门铃的电路,并画出它的电路图。电子门铃可以用 符号代表。

3.请根据左图中的电路图,将右图中电路元件连接成电路。

第12篇: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的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电流的形成、连接电路、画电路图 教学用具:干电池、导线若干、小灯泡、开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前准备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池和导线若干。 要求:连接电路,让灯泡亮,而且灯泡要受开关的控制。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灯泡、开关、电池组的实物图。请学生上黑板用笔代替带替导线,将这三个元件连接起来。(学生上黑板连接实物图。其他学生观察连接是否正确。)

2、教师按照实物图连接电路。

提示:连接前,开关应断开,连接好后要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提问:为什么灯泡能够发光?(学生答:有电流)

3、提出问题:

A.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B.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C.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让学生先看课本第P101至P102的部分内容,再回答以上问题。

(一)电流

教师讲述:金属导体里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可是接上电池之后,它们就受到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

(板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板书)

2、我们把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板书)

3、(1)有电源;(2)电路是闭合的(通路)。 (二)电路的构成

教师提问:

1、结合实际,我们可以看出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2、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师点评: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提供电的流动路径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三)电路图

1、为了方便研究电路,电路中的各部件用各种符号来代表(看书P104页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就是电路图。

教师演示画电路图并强调:

(1)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2)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2、学生按照黑板上实物图画电路图。

3、连接电路。

三、小结:

1. 电流

把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 电路的构成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3.电路图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

第13篇:《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通过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动手连接简单电路,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的素养;通过对通路、断路、断路的探究,使学生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知道电路的组成,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3.通过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教学重点:

1.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教学难点: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和识别,规范画出电路图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 电路板、干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

教学流程:复习导入(2min) 电流(12min)电路的构成(7min)电路图(13min)三种电路(6min)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优教提示: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图15.1-5实验,我们知道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移动,但这种定向移动瞬间就结束了。实际生活点亮的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是因为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荷不断地流过小灯泡呢?

一、电流

1.想想做做:连接课件中给出的器材,使小灯泡发光(注意: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 接连在一起)

2.观看视频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电流的形成及方向规定“)

1 / 3 3.演示实验:将一个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其发光情况,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学生活动:1.四人小组动手实验,想办法使小灯泡发光,并分析其持续发光的条件。

2.自主阅读课本,结合观看的视频和演示实验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和电流方向的 规定。

二、电路的构成

(过渡:电路是怎样构成的呢?)

1.观察课件中的电路,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指出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2.思考: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各自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 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p38页1-2自然段后,小组分别派代表口展上面两个问题。

三、电路图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电路图“)

(过渡:我们怎样才能简单地表示电路呢)

1.观察课件中的图片: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2.观察图15.2-5,认识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认识电路符号游戏“)

3.教师指出画电路图的要求:(1)电路图与实物连接相一致;(2)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转角处;(3)导线画得横平竖直。

4.练习根据实物电路图画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学生活动:1.通过看书,认真识别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2.按要求独立完成作图练习后,小组派代表展示。

四、三种电路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通路、断路和短路“)

(过渡:一个电路要怎样连接用电器才能够工作?)

1.教师分别演示通路、断路、短路状态下电路中小灯泡的工作状态。

2.观看视频《短路的危害》,使学生理解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2 / 3 原因。

3.想一想:课件中的三幅图,当开关闭合时,哪个电动机能工作?并说说其它电动机不工作的原因。

学生活动:1.观察实验,认识三种电路的特点,知道短路的危害。

2.同桌交流想一想中的问题,派代表口展。

(优教提示:打开优教配套习题“名师训练-《电流和电路》,使用互动答题卡,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情况)

布置作业: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1、

3、5题

2.能力与测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形成 2.方向

二、电路 1.构成 2.电路图 3.电路的状态

3 / 3

第14篇:电流和电路教案

§5—2电流和电路

教学内容

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电源和用电器及他们的作用。 课型:讲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会识别和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简析

重点

认识电流和电路 难点 认识电路图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及课件,电学演示试验装置。 生:电池盒及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约

分钟,让学生尝试实验的成功感,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

师:

1、你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度过的。(引出与电有关的话题)

2、请同学们让桌上的小灯泡亮起来,不妨一试。

3、对学生们实验情况做出评价。

4、请同学们间相互讨论试验中还有什么问题。

5、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灭。

6、提醒同学们在试验中注意课本P101页的警示。强调: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二、电流和电路(约

分钟,让学生知道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功能。)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

电流是有方向的,(最好用二极管引入)。 科学家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3、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4、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各元件在电路中的符号。

5、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6、请同学们根据元件符号画出电路图。

三、电源和用电器(约

分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1、分析电源的作用。

设问:在你连接的电路中,你认为电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你见过的电源有哪些?展示各种电池和发动机等电源。总结电源的作用。

2、用电器:像实验中的灯泡就是靠用电来工作的,称为用电器。

四、电路的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

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极接通 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

五、小结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3、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

4、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作业设置

P105页第1题。

第15篇:10电流和电路的探究教学设计

10 “电流和电路”探究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二中学 张海燕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中的探究过程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并重。要在物理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过去的教学大纲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也没有强调学习过程。《物理课程标准》则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 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让学生经历的过程”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课程相比,《物理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物理课程标准》教材无论在探究过程的提示,还是探究过程的难度,都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具体到独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义务教育教材对本节的教学要求是先告诉学生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设计表格,然后教师进行一次示范操作,最后再让学生动手实验。而《物理课程标准》教材则改变了这种教法与学法,教师不怕学生出错,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这样更能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将以“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为例分析每一探究要素的过程教学。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问题既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可书面提出,也可口头提出。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长期形成不愿提问、不善于提问的心理障碍及不会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为避免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的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为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师先让学生画两只小灯泡串联的电路图(如图40所示)。 教师问:开关闭合时,A、B、C各点都有电流,对于这一现象,大家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之后,有的问:A、B、C各点为什么有电流?有的问:A、B、C各点电流的方向怎样?有的问:A、B、C哪点的电流最大?有的问:A、B、C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表示赞赏,并且确定共同探究的课题。对于其他问题,能解决的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上网或查阅课外书,到下节课再让学生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它是在观察和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的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假定的解释和说明。为了防止学生猜想的随意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对于这一探究来说,学生的猜想一般有两种可能性:一种观点认为A、B、C三点的电流相等,理由是A、B、C三点在同一电流路径上,就像三户人家住在同一层楼上;另一种观点认为A、B、C三点的电流依次降低,理由是电流如水流,从正极“流”出来的水会越来越慢。由于学生的观点产生了矛盾,所以引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于是每个小组开始积极设计实验。

三、设计实验

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与假设的正确与否,或者为研究过程设计方案。对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教师要特别重视,因为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分析、想像、设计、创造,这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设计完实验后,让每一小组汇报设计方案,由于学生的想法不同,所以在此很可能产生争论。如在讨论实验步骤时,一方认为只要认真测量,测一次即可;另一方认为一次结果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要换上另外两只灯泡再测一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学生的争论,教师要表示赞赏,并让学生知道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且据理力争,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科学是尊重事实的,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只看问题表面,所以不仅要认真测量,还要多次测量,从多个数据中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充分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的教学。

学生设计完表格后,为增强设计的目的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制表的原则:即需要分析哪些数据,则画出哪此数据的栏目。学生设计的实验器材、步骤、表格有时虽然不同,但都正确。如有的学生认为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电流,有的认为用一个电流表测三次;实验表格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对此,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要进行统一规定,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四、进行实验

本环节是为最终得出探究的结论找出事实、实例与证据。实验中要运用罗杰明的“非指导性教学原则”,教师要完全放手让学生操作,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不统一指导,只在巡视时给个别小组以提示。实验中“凑数”是不少学生的不良习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中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要求学生必须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对造成的误差进行简单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将来有“重大发现”时,不至于从自己身边溜走。为了方便分析数据,让每组学生将得到的数据写到黑板上。

五、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是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得出某些规律、找到某种关系,最终完成探究任务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物理课程标准》中没有规定“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这个知识点,因此这个探究活动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参与及过程的体验,学生得出大致正确的结论即可,至于结论是否完整,表达是否严禁,在其他场合能否运用,这些并不是本次探究活动所强调的。教师千万不要为了得出正确结论而以牺牲探究过程为代价。

六、评

学生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在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想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还可能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教师在强调评估的重要性时,要给出具体方法。一种方法是看结论是否与常识或已有知识相矛盾,并反省一下实验中的失误,如选大了量程、接线柱接错了方向、读数时看错了量程、算错了分度值、电流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从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七、交

评估完之后,要进行交流。对于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来说,交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来说,可借此机会向别人请教,最终获得探究的成功。这一环节的安排,满足了学生愿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放弃或修正错误观点的勇气。“交流”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是单独列出的一个环节,其实它贯穿于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全班交流。

《物理课程标准》对于“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没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只是让学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标准教材也相应地只编排从“提出问题”到“交流”这一探究过程,没有编写结论。但有的内容如“电流的强弱”,《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则要求会使用电流表,教材编排也相应地提出正确使用的要求,而没有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比如在探究三个接线柱的接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接线柱怎样接”,然后猜想假设、设计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学生会“接”了,再让学生探究怎样“读”。会正确接“表”、读“表”了,再让学生从反面探究错误连接会怎样。探究“电流规律”和“电流表的使用”相比,前者是由一个探究活动贯穿始终,而后者则是由多个小的探究过程组成。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合理地运用探究教学。

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在探究活动中,不要为了赶进度,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强化理论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强化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当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家长的认可时,将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当学生受到教师、家长的训斥时,则会逃避学习,缺乏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过程,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强化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挖掘学生发动和维持学习的内部动力。

第16篇:第2节__电流和电路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4.知道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是如此重要,那么,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电路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这一节我们将来学习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36-39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认识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372.参看课本p-,了解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8363.知道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1.______________形成了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经过用电器流向______________。

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只有__________电路中才有电流。 3.画出以下电路元件的符号

(1)电池______________(2)开关______________(3)灯泡______________ (4)电阻______________(5)电动机____________(6)电池组____________ 4.画出小灯泡工作的电路图.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示

1、

2、

3、4小题,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小组探究电路的构成:(构成一个完整电路的条件是什么?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点拨: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电路闭合。

(三)小组讨论: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点拨: 1.元件符号要准确,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2.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四)小组讨论:正确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点拨:正确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能短路。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③检查连接无误后方可闭合开关。

四、训练环节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而且电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画出了三个电路图,试指出其中不符合画图规范要求的地方。

5.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6.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⑴灯正常发光 ⑵灯不亮 ⑶电源会被烧坏 ⑷灯会被烧坏

A.⑴ B.⑵ C.⑶和(4) D.(2)和(3)

7.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面流向尖端 B.从尖端流向地面 C.没有电流 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多少决定的 8.画出手电筒工作的电路图。

(三)学生展示,反馈矫正。

(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

板书

15.2电流和电路

1.电流 2.电路的构成 3.电路图

4.通路、断路、短路

第17篇: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优秀)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和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证连接电路的牢固,用电器上留有螺丝钉做成的接线柱,导线应沿顺时针方向缠绕,用螺丝帽旋紧。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还需不断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纠正,使之日臻完善。

这节课的重点是电路图,可是如果对于电路中的一些知识如果没有介绍清楚,去画电路图学生肯定掌握不好。所以在备课时,我先安排实验,然后一一介绍各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边连边告诉各个元件的名称。(电池、小灯座、开关、导线)还要强调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接连好问:“小灯泡发光吗?”学生没有看到光。教师闭合开关。学生会看到小灯泡发光了。接着教师告诉他们:“小灯泡发光了,就表示这个电路中有电流。”板书:电流和电路。并问你知道电路中的电流是怎么形成的吗?原来金属内部杂乱无章的电子在电池的推动力下,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提出:“我们这个电路中自由电子是怎样移动形成电流的。”讲解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留向负极。让学生辨别在这个电路中形成的电流的是自由电子,那么电子带负电,它实际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接着介绍各个元件作用:

(1)电源,干电池的介绍剖面图。然后介绍学生电源。最后提到生活中的电源发电机。

(2)开关。把刚才连接好的电路中开关断开,学生看到灯泡熄灭。此时教师提出电路的三种状态:这是的状态叫开路也叫断路。开关合上,小灯泡发光是通路。通过比较得出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3)用电器。小灯泡是利用电流来工作的。出示电动机。电铃 如果电路中不接用电器,只有导线把电池的两极连在了一起。这种状态叫短路。学生提出有开关,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开关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由各个元件的介绍自然引到电路。老师带领大家画电路并告诉学生这样画出的电路是实物图。我们用一些符号来代替这些元件所画出的图就称为电路图。然后在电路中找到有哪些元件,接着看一看这种元件的符号,学着书上的样子画下来。教师让学生画电路图,认识电流的大小,说出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在全班进行评价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电路图。指出错误的地方。

这节课这样上,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好处之一是把凌乱的一些小知识点很明晰地表达了出来。板书上写:

1、电流的形成

2、电路组成

3、电路图

第18篇:《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 文档

第五单元

电流和电路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樊继红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为第五单元电流和电路的第2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上节电荷知识的延伸与应用,更是后面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与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电流,对初中生来说电流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它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再加上又是第一次学画电路元件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学生的压力会很大。因此教学中要想尽办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灯泡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2、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的概括性的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

2、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2、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教学难点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电流方向的规定。

五、教

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六、学

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七、教具准备

演示板、干电池、电池夹、小灯泡、电铃、开关、小电动机、发光二极管、导线、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1、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图片

2、晚上8点钟,一个家庭几口人在家中看电视、写作业、上网……的图片

3、停电了,十字路口车辆、行人乱作一团,导致交通堵塞的图片

由以上几幅图片,我们可以感受到电带给了我们光明、美丽与和谐,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很多光彩,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巧妙地驾驭电流改造我们生活的地球,服务我们生活的社会,使我们的生活流光溢彩,更加和谐、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流和电路》。

学生:看图片思考:谁起了作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身边实例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二)进行新课探求新知

实验桌上放了几种元件:干电池、灯泡、电动机、开关、导线、电路板、电池夹。请大家动脑思考,怎样连接?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圈、电铃响。

学生:分小组动脑思考,讨论,推选代表到前台连接三个电路。这样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思考动脑能力,加强合作意识 请大家讨论完毕后共同关注绿色方格中的警示语!齐声朗读连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齐声朗读

接着告诉学生,如果把电池正、负极直接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就会烧坏电源和导线这就是------短路。

同时连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待接好电路,认真检查无误后进行试触,最后方可闭合开关。断开的电路是开路,也叫断路。接通的电路应该叫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延伸、迁移能力 请三组的六个代表分别到前台来试一试。教师简单指导实物电路连接。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勇气与胆量。

请三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自己的成果,看小灯泡是否亮了?电动机是否转起来了?电铃是否响起来了?

三小组代表分别依次展示自己的成果,闭合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电动机转起来,电铃响起来。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同时对他们的成功带头送去祝贺的掌声。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成功也给予热烈的祝贺。这个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快乐!

亮起来、转起来、响起来工程均已竣工,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电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都有电通过。

教师接着引导: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没有闭合开关前怎么不工作?如果没有电池会工作吗?

大屏幕投出问题: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电流的方向如何规定?

3、什么是电路?

4、持续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第101页到102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上述问题。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大屏幕投影: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播放课件:电荷杂乱无章的运动和定向移动视频。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2、方向:(1)微观角度: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课件投出动画:实物电路中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2)宏观角度:电源的正极----用电器-----负极

3、持续电流的产生条件:有电源、闭合电路

二、电路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流通的路径叫

电路。

教师请学生回忆本节课中提到的几种电路。学生回忆、总结。投出:

2、三种电路:(1)通路(闭合电路)

(2)断路(开路)

(3)短路

这样设计是为了复习巩固前面提到的知识。针对刚才的自学,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从书中找到答案,回答问题。这样是为了再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

3、(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电流的路径

请大家想一个法子,把你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 出示幻灯片,电路实物图。启发学生回忆地理课上的地图,我们怎麽办

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课本103页至104页

请学生画出大屏幕上实物的元件符号。并到前面展示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前五名)。动手画图,展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画小灯泡发光的电路图

再请学生画出原来电铃、电动机工作电路的电路图,并展示结果。同时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电路图的方法与规律

学生画电路图、展示,总结规律。这种设计既培养了学生动手作图,模仿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请学生观察104页想想议议,并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矫正

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关于连接实物电路和画电路图的题

学生做题练习,展示答案。这样起到了复习、巩固知识,反馈矫正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麽?学生回答总结。教师用多媒体投出本节知识体系。起到了复习总结作用,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更加清楚、明白。

(五)布置作业

1、课下查资料或上网了解二极管的有关知识

2、第105页

1、

2、

3、4

九、板书设计:第二节

电流与电路

一、电流

1、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

2、方向:(1)微观角度: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宏观角度:电池的正极----用电器-----负极

3、持续电流的产生条件:有电源、闭合电路

二、电路

1、定义:

2、三种电路:

3、(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电流的路径

三、画电路图的注意事

单位:姓名:流 与 电 路

二 七 区 侯 寨 一樊 继 红

教学设计

第19篇:15.2_电流和电路_学案

15.2 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1.描述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方向的规定。2.尝试通过动手实验,识别通路、短路、开路。

3.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用电器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符号。 4.能结合电路连接,会按实物画电路图。 【重点难点】:

能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过程】: 太阳落山了,天暗下来,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人们就像白天一样可以自由活动。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有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才能够听到流利、标准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打开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

一、电流: 实验:用一个小组的器材连接电路,让小灯泡发光(或电铃发声、小电动机转动)。 讨论: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现象分析:

1.灯泡能发光(或电铃发声、小电动机转动),是因为灯泡中有电流流过。导线、灯泡的灯丝都是用金属做的,金属里有大量自由电子,在接上电池后,这些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2.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

小结:1.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

2.我们规定:_______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闭合电路中,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_______经过用电器到电源的_______。思考: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二、电路:

1 1.观察本小组连接的电路由哪些器材组成?并讨论各部分的作用? 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下列有关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形成; B.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D.在电源外部,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定向移动到负极形成电流.提示:电路中有电流可能是 ___ 的定向移动与可能是 ____ 的定向移动,还可能是 ____ 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故B不对。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故C不对。在电源的外部一般用金属丝将个电路元件联到一块,金属导电是靠金属内的 ______ 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了解电路连接的三种情况:断路、通路、短路。 通路:电路连接后, 的电路叫通路。

开路:当 未闭合,或 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又叫断路。 短路:直接用导线把 _________ 两端连接起来。

总结:短路有两种形式:一是整体短路,也称电源短路,它是指用导线直接连接在 正负极上,此时电流不通过任何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电流会很大,可能把电源烧坏。二是局部短路,它是指用导线直接连接

在 _________ 的两端。此时电流不通过电器而直接通过这根导线。发生局部短路时会有很大的电流。因此,短路状态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短路的实质:无论是整体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是电流直接通过导线而没有通过用电器,使电路中的电阻减小从而导致电流增大。这就是短路的实质

三、电路图

1.电路中的器件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这种用 ______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认识电路符号:自学课本P104,图5.2—8,小组内相互提问,牢记所有符号。 画电路图要求:

(1)要用统一符号表示。 (2)连线时要画得横平竖直。

(3) 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变阻器除外) (4)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2.画电路图:

(1)请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

甲 乙 丙

【达标检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2.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________,消耗电能的__________,传输电能的___________和控制电路通、断的_________组成的。

4.处处连通的电路叫_________,断开的电路叫___________,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____________的电路叫____________。

5.根据名称画出下列几个元件的电路符号。电动机____________灯泡____________电池____________ 电铃_______开关_________电阻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开关S

1、S2都断开,电路处于______状态;把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路处于______状态;如果把开关S

1、S2都闭合,电路处于______状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 C.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有持续电流必定有电源;D.只要将电源连入电路就能形成电流.8.用手拿着一根铜棒和丝绸摩擦,则铜棒(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一定带电,但是不能确定带什么电荷 9.如右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拓展提高】

1.从能量的观点看,电源是提供 能的装置。锌筒是干电池的 极,碳棒是干电池的 极。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为电流的方向; D.金属导线中电流方向和电荷移动方向相同。

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有电源,就会有持续的电流; B.蓄电池在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才叫电源; D.只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才叫电源。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5.下图中画出了三个电路图,试指出其中不符合画图规范要求的地方。

6、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

1、L2都能发光的是(

7.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利用一根导线查找电路故障,当他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 断路 D.灯L2断路

8.如图所示,电路中:

1、

2、

3、4为四个接线柱,现用导线连接接线柱:(1)只让L1发光的连接办法是 :(2)只让L2发光的连接办法是 :(3)直接相连 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20篇: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你在学习电流和电路会怎么总结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