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51:5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内容,本节与必修1中的有丝分裂关系非常密切,也是本书中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这节内容繁琐,概念颇多,学生不易掌握,是历年来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有丝分裂也掌握了有关染色体的一些相关知识,对细胞分裂过程也有大致的了解,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识别图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方面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出精子的形成过程 能力方面

1、能区分细胞分裂图像的各个时期,简要说出判断依据。情感方面

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明锐的观察力,在事实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推测。

2、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启发

教学准备:PPT,flash减数分裂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哪些?体细胞的增殖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丝分裂。目的:唤起学生的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区分名词:染色体与染色质,化学成分,让学生回答。 如何绘画出染色体,教师板书示范: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关系,要求:观察图像,正确说出。 PPT:动物有丝分裂过程图像,让学生说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减数分裂 学生阅读魏斯曼的预言后,教师:正是这些天才的科学家在对大量事实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推测,再寻找证据,发现了科学的真相,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学生阅读P16概念,明确以下几个问题:PPT显示 ①何种生物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②何时进行减数分裂? ③减数分裂的结果?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人类亦是如此) 场所:睾丸 PPT显示睾丸切片,认识睾丸结构 精原细胞→减I和减II→精细胞→精子

说明:人类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大约是64天,在女性生殖道内存活1-3天,受精能力仅能维持24h左右。让学生认识自己。 为了方便学生认识减数分裂的完整过程,先解释同源染色体,来源、大小、形态,并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中常出现的未复制的,复制之后的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暂且不说,等学完减数分裂之后 ,再提这个知识点。

过程:板图(2N=4)

结合板图,教师讲解减数分裂过程。

间期变化:染色体复制,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加

复制的结果,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 减I中,强调的是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

四分体 四分体个数=同源染色体对数,

如人体细胞染色体有46条,则初级精母细胞中,可形成几个四分体? 中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随机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思考:移向两极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吗?

让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解释1和11,和21自由组合的情况 减I的结果:细胞的每个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

问题: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回答。 减II,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整个减II类似于有丝分裂,区别是减II过程中不再有同源染色体。

减II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减II完成,形成4个精细胞,从染色体组成上考虑,看图分析有几种类型。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减II结束后,精细胞变形成精子。形状似蝌蚪,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摆动。

为了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减数分裂的整体印象,FLASH播放精子形成过程的 连续变化过程。

提问思考:在减数分裂中,画出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图? 让学生先思考,讨论,然后在黑板上画出。

练习:识别细胞分裂图像

板书设计:

一、减数分裂

1、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场所

过程:图解

2014萧县中学

微课大赛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授课人:李秀侠 时间:2014年4月23日

推荐第2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

课程名称 减数分裂

大城二中 杜昭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减数分裂》 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图片和动画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分裂过程。这为本节学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具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学习后面的受精作用。,

三、设计思想:

减数分裂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数分裂,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动画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回忆有丝分裂,掌握减数分裂,区分两者的异同,并通过图像加以识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像、动画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减数分裂,培养学生识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实质,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区别。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细胞图的识别。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减数分裂,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有丝分裂的内容:我们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有包括前、中、后、末这几个时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_1__次,细胞分裂_1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染色体数_相同____ 。所以这就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讲授新课:下面来学习减数分裂,先从概念入手。研究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时候。过程: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为例分别来学习。 (一) 精子形成的过程:1.形成场所:睾丸

2.精原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

细胞相同

3.过程:精原细胞经过两次分裂最终成为精细胞,

再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1.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

目不变)

2.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

3.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5.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

体移向细胞两极。

4.末期: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播放动画,讲解和动画相结合。

(三)区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异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不均等分配。

(四)小结: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减数分裂

1.精原细胞分裂最终形成_4_个精细胞,卵原细胞分裂最终形成_1_个卵细胞,

2.每个精细胞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的_一半___;

3.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候?原因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加倍的时候吗?

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教学反思

1.通过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图示,培养识图和判断能力;通过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和行为变化规律,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特点,懂得道理,记住过程,不但学得有趣,掌握也牢固。对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要认真剖析、深入对比。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象的区别,运用图形、曲线进行DNA、染色体变化分析,加深记忆和理解,效果会更好。

2.为了掌握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可以用以下的记忆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二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一。

推荐第3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遗传和进化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也是教学难点。它以学过的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二 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减数分裂初次接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图形分析判断不准、专用术语名词区分不清、以减数分裂为基础的遗传规律本质及基因重组理解不透。碰到有关减数分裂的练习时感到很棘手,出现畏难情绪。针对以上情况,本节内容把减数分裂过程、名词、图形判断作为本节内容重点来加以突破。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节减数分裂的过程、名词、图形判断作为重点,而名词和图形判断又以减数分裂过程为基础,所以把减数分裂过程作为难点和突破口。

解决方案:以减数分裂简笔画为主线,在减数分裂简笔画的基础上分析有关名词和进行图形判断,最后由学生归纳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图。

减数分裂过程突破策略:在分裂过程中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染色体的变化,采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示染色体的变化,可以更简单、形象、直观的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同时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基础,先让学生复习有丝分裂的简笔画并分析各期特点,对比有丝分裂,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用简笔画显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本质,再利用多媒体显示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对减数分裂有更直观的认识。最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练习掌握减数分裂过程。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简笔画直观显示减数分裂过程的直观教学法,再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分解分层突破知识的重点,同时通过与学生互动练习,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五、具体的教学过程 (1)减数分裂过程:

【难点解决方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染色体的变化,为了更好的理解减数分裂,分别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用简笔画形式形象的显示减数分裂过程。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简笔画形式绘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并着三名同学把黑板上的减数分裂简笔画补充完整。

【师生互动】 以游戏形式,让学生分析人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dna、脱氧核苷酸链、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以及染色体组等基本问题。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2)减数分裂名词和图形判断:

【难点解决方案】对应减数分裂过程简笔画,把有关减数分裂的名词放到简图中去,并通过简笔画分析典型的细胞分裂图形即:三个前期、三个中期、三个后期的图形特点和判断依据。再通过一组图形练习,让学生能够做到对图形的准确判断和分析。

【学生活动】通过一组图片,识别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名称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DNA、脱氧核苷酸链、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以及染色体组等基本问题。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名称及图形判断。 (3)减数分裂变化曲线图:

【难点解决方案】对应减数分裂过程简笔画,让学生分析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在图板上绘制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图,并能够找到曲线图的变化点分析变化原因。展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的综合变化曲线图并分析。 【学生活动】通过下列变化曲线图的分析,让学生做到真正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DNA变化。

(4)减数分裂综合应用:联系减数分裂有关的有丝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基因重组、中心法则等遗传变异知识,构建以减数分裂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推荐第4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

穆凯利

高二生物组

减数分裂(第1课时)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了解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内容还与后续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联系,特别是学习遗传的规律,变异的类型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都有很大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1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

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②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③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减数分裂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物质不同的配子,是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

学情和教法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已经有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知识背景,采用:

“目标→观察→思考→质疑→解疑”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系统。教学过程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借助PPT课件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针对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画图作品,及时纠错,及时总结。 四

教学过程安排 1.教师设疑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复习:

体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设疑: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吗?(使学生产生对配子形成方式的兴趣和思考) 请推测: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图表对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产生方式进行推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课件展示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 实质: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学生和教师共同解读概念。

2.引导思考,自主探究:

第一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

①动画演示精子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整体上对减数分裂有一个初步认识。)

②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链:

1个精原细胞 → 1个初级精母细胞 → 2个次级精母细胞 → 4个精细胞 → 4个精子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观察动画和图片能力,并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的结果。 第二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①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②教师特别说明:精巢中的一部分精原细胞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这时候精原细胞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③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的形成过程。

目的:把减数分裂中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的东西,使学生看到了联会时的动态变化,真正理解联会与四分体。这些内容也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动画方式解决了以往学生的抽象和形象不相符的问题。

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理解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叫联会、四分体?

目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演示。

⑤教师的点拨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从过程推出概念,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

⑥教师提出问题: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目的:为了让学生从高起点来分析考虑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⑦教师指导点拨,让学生仔细分析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分析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有联会才能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从而导致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三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

①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

②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过程。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目的: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同时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第四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教师提出问题: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就能使其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

②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目的: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数目变化。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就能使其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

第五步:利用多媒体课件再一次归纳什么是减数分裂。 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

第六步:请学生动笔画出减数分裂几个重要时期的染色体图像。

①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图像。全班学生共同观察,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目的:巩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特殊行为,理解减数分裂的实质。 ②课堂练习:判断下列图像的时期。

③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反思:

高中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和加强。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注意动静结合。切忌过度依赖动画效果,学生眼花缭乱的同时容易忽略知识本身。所以本节课要加大学生绘图和识图练习,以巩固各个不同时期的图象从而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学生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形成知识体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推荐第5篇:《减数分裂异常》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异常》教学设计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

李富仓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通过减数分裂过程来理解减数分裂异常发生的时期、分裂图形的绘制、相关细胞的基因型情况分析及产生配子比例

教学重难点:分裂图形绘制及相关细胞基因型分析既是本节的重点亦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回顾减数分裂的过程、名词、变化曲线图及图形判断,根据复习过程出现错误较多的减数分裂异常提出本课主题:减数分裂异常

问题一 减数分裂异常发生的时期

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可知,如果出现同源染色体或者等位基因,一般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发生异常,如果出现相同染色体或者相同基因,则一般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发生异常。(要根据具体基因型来分析)

以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为例,减数分裂异常的时期判断:

卵细胞基因型

发生异常时间

Aab

出现等位基因Aa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

出现相同基因bb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aBb

出现等位基因Bb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AAB

出现相同基因AA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学生活动一:】

以基因型为AaXbY的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为例,减数分裂异常的时期判断:

精细胞基因型 发生异常时间

AaY

aaXb

AXbY

AYY

AaXb

【强化训练1:】

例题1.(2011·山东卷)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问题二 减数分裂异常图形绘制

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为例,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后期和第二次后期的分裂图形规范绘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细胞分裂形状:卵细胞形成后期应该是一侧大,一侧小(如果是精细胞形成后期应该是大小一致)。

(2) 细胞基因分布:因为生成的卵细胞为基因型为Aab,故在大的一侧基因分布就是A、a、b,小的一侧基因应为B。

(3)染色体的涂色:图形中经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同源染色体,A、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黑色,a、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为白色。

(4)中心体等附属结构:绘制中心体及星射线等结构图形才算完整。

【学生活动二:】

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绘制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后期和第二次后期的分裂图形

问题三 减数分裂异常基因型的判断

例1:下图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异常,根据下面的分裂图示可以推断出减数分裂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基因型其中一个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即Aab,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型为B、B。

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

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 例2: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基因型为AAb的卵细胞,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异常,根据下图减数分裂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其中一个为b,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

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

减数分裂第二次后期

【总结规律:】

由上面的减数分裂异常图形分析可知,推断三个极体的方法归纳如下分两步来分析:

第一步:看卵细胞中缺少那个基因,两个极体的基因型就是它。如例1中卵细胞中缺少的基因为B,故有两个极体基因型为B、B。如例2中卵细胞中缺少的基因为aB,故有两个极体基因型为aB、aB。

第二步:看那个基因是单个基因,另外一个极体的基因型就是它。如例1中卵细胞中单个的基因型为Aab,故有一个极体基因型为Aab。如例2中卵细胞中单个的基因为b,故有一个极体基因型为b。

【学生活动三:】

(一)根据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基因型来分析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以基因型为AaBb的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卵细胞为例

卵细胞基因型

三个极体的基因型

AaB

aab

aBb AAB

【学生活动四:】

(二)根据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基因型来分析同时生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基因型:b以基因型为AaXY的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异常的精细胞为例

精细胞基因型 另外三个精细胞基因型

AaY aaXb AXbY AYY AaXb

【学生活动五:】

(三)如果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都发生异常时,分析同时生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

b的基因型:以基因型为AaXY的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异常的精细胞为例

精细胞基因型 另外三个精细胞基因型

AaYY aaXbY AAXbY AAaY AaXbXb 【强化训练2:】

例题2.一个基因型为AaX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 生了一个AAaX 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X、Y、Y B.X、aY、Y C.aX、aY、Y D.AaaX、Y、Y b

b

b

bb

b【学生活动六:】

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性染色体异常讨论分析 个体XXY、XYY、XXX形成的原因分析: (1)发生异常的配子 (2)配子发生异常的时期

【强化训练3:】

例题3.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 母方减Ⅱ中 B.母方减Ⅰ中 C.父方减Ⅱ中 D. 父方减Ⅰ中

【板书设计:】

减数分裂异常

一、

分裂发生的时期

二、分裂发生的图形绘制

三、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推荐第6篇: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2.1《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3.学法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3个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法、模型建构法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引入:以前我们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答: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以前学过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现在学习减数分裂。 提问:首先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答: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提问:这说明配子是如何产生的? (答:由体细胞分裂而来的。)

提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答:染色体复制、均分;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从而在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而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二)、新授: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ppt展示) 强调: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同时ppt展示) 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有丝分裂。) 2.精子形成的过程

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数量变化?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下面我们分步详解减数分裂过程。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观察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细胞体积的变化。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教师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教师讲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交叉互换在遗传学上有重要意义。 (3)动画演示:减Ⅰ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体分离

提问:减Ⅰ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 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引导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变化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不再减半。同时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7)再完整播放 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 提问: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复制、联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等 (三)、动手体验,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分组在作业本上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画出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表明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然后每组代表表达交流。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多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动脑、动口、动手以突破教学难点。。]

八、板书设计:

2、1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2.精子形成的过程 1.场所: 2.过程:

九、学习效果的评价

1.减数分裂发生在(

A.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中

B.人的卵原细胞发育成卵细胞的过程中

C.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

D.动物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2.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染色体复制

C.同源染色体联会

D.着丝点分裂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6.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下图中可正确表示互换的是(

7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能看到每条染色体上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8.图5-1为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其中错误的是(

9.5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以下哪种结果(

A.20个卵细胞

B.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

C.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D.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

10.下面是水稻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几个步骤: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染色体复制;⑤细胞质分裂。其正确 顺序是(

A.④③①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①③②⑤④ 1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12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 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中1/2的遗传物质 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14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15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16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A.2,1

B.不确定,不确定

C.4,4

D.4,1 17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 A.遗传和变异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8.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后,卵细胞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19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A.4个,1个

B.4个,2个

C.4个,4个

D.1个,4个 20.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21精原细胞的增殖的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2.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母细胞6 000个,若全都能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从理论上计算所生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数分别是 ( ) A.6 000和6 000 B.6 000和18 000 C.6 000和2 400 D.6 000和12 000 23.果蝇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分别是 ( ) A.8;8 B.16;16 C,8;16 D,16;8 24.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发生 ( ) A.纺锤丝出现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5.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四分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是( ) A,23;46 B.23;92 C.46;92 D,46;184 2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的现象是( ) A.DNA复制 B.纺锤体形成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7.下图所示的4个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A B C D 28.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A.

32、

16、6

4、64 B.

32、

32、6

4、64 C.

16、

8、

32、32 D.

16、0、

32、32 29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30.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联会时期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1.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不考虑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推荐第7篇:减数分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自己的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分析

(一)本课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细胞的有丝分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生殖种类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特别是卵式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②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③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规律:DNA在分裂过程中复制一次减半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减半一次;DNA和染色体变化曲线的分析。)

依据:课标要求及高考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分析看,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主要变化。考查的综合点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目、同源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等的比较)以及与遗传规律的结合。

二、学情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及目标解读: 出示章丘各风景区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图片,然后再出示几张雾霾天气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环境的关注。通过华东地区关于雾霾天气的报道,让学生知道雾霾天气可以引起肺癌。引领学生回忆癌症发病的实质,以及癌病发病的时期,从而导入新课。

(二):构建框架,呈现考况:

第一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包含的重点内容,形成框架。 第二步:呈现本节课的高考考情分析,分析重点考查内容。

(三):把握概念,紧抓基础:

呈现减数分裂的概念,指引学生从范围,时间,特点,结果等方面分析。 突破方法:利用表格,让学生系统的,明了的掌握相应的概念。

(四):回顾高考,考题重现

教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出高考题答案。

突破方法:高考题目限时练习,让学生了解高考的考察重点和考察难度。

(五):以高考为主线,探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第一步:让学生从染色体行为上探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进而师生总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在染色体行为上的异同之处。旨在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培养较强分析总结能力,形成知识框架。

第二步:以顺序打乱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像,让学生正确归类。 【设计思路】这一知识要求学生在完成上一内容即正确掌握两种细胞分裂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学生具备较强的比较分析能力,因此此类试题是要求较高、也是难度较大的试题。在给出的细胞分裂图像中,学生分别分析是“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并简要给出判断依据,最后师生共同理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旨在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培养较强的图文转换能力,以便在试题中进行分析和判断。 第三步: 从上述图像中,引深处精子与卵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的异同之处。 【设计思路】基于上述知识点的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各图像的异同,已经基本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还有一些小的知识点仍然需要注意,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回忆并总结成表格。

第四步:通过PK赛,进一步探究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上的异同。

【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他们的小组意识,教学过程中引入了PK赛。

(六):知识竞赛,学以致用。

该过程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快乐的学,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七):高效点评针对学生的展示,肯定正确的,补充不全的,纠正错误的,深度挖掘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八)形成知识树。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延深基础知识。

(九) 时政链接让学生意识到要关注环境,关爱健康,为学校,为家园,为 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板书设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三、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1、产生部位

2、是否变形

3、细胞质的分配情况

4、分裂结果

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看数目,看同源,看行为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并且明确了重难点内容。

五、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主线——

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的高考题”为主线展开,紧扣会考纲要,以本校学生学情为基准,力求知识点上覆盖,难度上适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实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采取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师生讨论、学生回答等多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掌握,较好地达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设计和说明,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推荐第8篇: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时间:_3__月_30_日,星期_五_,第_3_节,班级: 高一(12)班 执教人:龙得泉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方面

1.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3.

理解减数分裂的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观察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能力方面

1.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减数分裂的概念 (2)

精子的形成过程

(3)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2.

教学难点

(1)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三、教具准备 课件、自制教具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观察法、模型建构法

五、学生活动设计

1.

观察黑腹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找出内在联系。

2.

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观察能力,描述出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形态、数目的变化过程。

3.

利用模型建构的方法,领悟染色体的行为过程以及染色体的量变过程。

六、教学过程 引入:试管婴儿

第一个试管婴儿于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在英国的奥尔德姆市医院诞生,她的名字叫路易丝.布朗。 其实,试管婴儿与一般婴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试管内受精,后者是体内受精。不管哪种方式,都要经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那么,精子和卵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探讨:观察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回答问题 1.两种细胞内的染色体各有多少条?染色体形态的异同?(个问)

答:每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每个配子内染色体数为4条。

配子内的染色体都来源于体细胞,而且是每种形态各一条。

2.体细胞到配子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提出假说1: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配子(讨论个答)16

推荐第9篇: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学习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了有性生殖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概念。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启发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即: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3.学法分析:

通过指导学生对多媒体动画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落实教学目标的目的;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3个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法、模型建构法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引入:以前我们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答: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以前学过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现在学习减数分裂。 提问:首先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答: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提问:这说明配子是如何产生的? (答:由体细胞分裂而来的。)

提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答:染色体复制、均分;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从而在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而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二)、新授: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ppt展示) 强调: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同时ppt展示) 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有丝分裂。) 2.精子形成的过程

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数量变化?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下面我们分步详解减数分裂过程。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观察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细胞体积的变化。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教师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教师讲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交叉互换在遗传学上有重要意义。 (3)动画演示:减Ⅰ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体分离

提问:减Ⅰ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 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引导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变化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不再减半。同时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7)再完整播放 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 提问: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复制、联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等 (三)、动手体验,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分组在作业本上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画出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表明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然后每组代表表达交流。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多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动脑、动口、动手以突破教学难点。。]

八、板书设计: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2.精子形成的过程 1.场所: 2.过程:

推荐第10篇:作业2 减数分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

认真回顾《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教学研究》这门课,请说一说:你在减数分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 答: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课程理念:

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情景下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二、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生成》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

也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大纲要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应用层次,但本节课只能达到理解水平,目标达到须在遗传规律学习后才能达到。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生殖的知识,

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生殖有所了解。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理解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

3、解释减数分裂的实质;

4、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能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

2、归纳总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独立绘制细胞分裂各时期图。

(三)情感目标

1、体会生命活动是物质的,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

2、反应出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领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五、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这部分着重处理精子形成过程,通过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染色体分裂图,挖掘出减数分裂的实质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也为遗传规律打下基础。受精作用通过录像片使学生能直观接受知识,从而为生物前后代的恒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教学难点

精子形成过程、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DNA、染色单体行为变化规律,是本节的难点。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通过表格加以整理和归纳,并且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进行比较,从本质上去理解。

七、教学资源的选择:

八、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二、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

1.减数分裂

学习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勾书,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强调: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讲述:精子在精巢中形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同一细胞中,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分开了,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随讲授内容完成板书。 (四)总结

多媒体银幕以动画形式再重复整个过程。

强调以下三点:

1.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3.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11篇:《减数分裂》的教学反思

本节《减数分裂》内容较为繁琐,其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多样,不同时期的细胞名称不同,而且涉及较多的专业名词,譬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等。学生虽然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有丝分裂》的过程,但对《减数分裂》仍缺乏感性直观的认识,所以本节内容对学生的挑战十分大,同时学生也容易在如此复杂的一个过程中,理不清前因后果,失去学习的耐心,所以上《减数分裂》这内容对教师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针对以上提出的情况,我把减数分裂过程内容的学习划分为3个层面,化复杂为简单:

1、以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问题串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解决该问题。例如:1个精原细胞分裂成4个精细胞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染色体在何时,怎样才能数目减半?染色体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才会排列在赤道板两侧?这样的探究方式不断引起学生猜想,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原因。

2、学生大致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后,自行阅读课本内容,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认识,尝试划分减数分裂的间期,第一次分裂时期,第二次分裂时期。

3、学生尝试说出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的名称。通过这样的分三步走,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在本节内容的导入以及小结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回归课本。导入方面,让学生对问题探讨中的图片进行观察,比较体细胞以及配子染色体的区别,顺利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小结方面,则回归课本减数分裂的概念,并让学生对该概念划分出:范围,时期,特点,结果;同时利用课后练习题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

第12篇:《减数分裂》说课稿

《减数分裂》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 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4.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教法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宜的诱导,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导读

导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读、思、问”的学习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认知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阅读。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要概念有所了解,为上课打好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课堂引入:导思,启发学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精心设计导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新问题,诱导思维进入新课。鲜明创意能扣人心弦,开启思维之门,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高昂的热情进入学习角色,此时,学生心理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便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三)课堂教学:导法、导议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恰到好处的运用导法和导议。导法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总结、思维创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导议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针对性、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由各组推荐学生代表发言,如有错误或不完整,让其他学生踊跃进行修改、补充,最后由教师归纳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教师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议论,使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去伪存真、获得科学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通过学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接受新知识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学习能力。 (四)形成性测试:导练

通过“导练”,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缺少环节。教师精心拟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易适中,梯度合理,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题目,采用抢答、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其作用就是让学生动脑思维,动口表述,动笔练习,达到巩固、深化、拓宽、应用的目的,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根据检测,反馈信息,及时矫正补偿,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为了不使教师的指导活动落空,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四、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首先创设情境,引发新问题,(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细胞有丝分裂吗?“以人为例,人的染色体若会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这样推算,孔子的第30代孙的体细胞就会有46×230条染色体,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孔子的第30代孙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仍是46条,为什么?”通过这一矛盾的设疑,激起了学生急于想了解此情况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既然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连续动画过程。最后,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指出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义,从而既联系了上节课内容,又使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五、板书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 2n2nn n n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说课稿 1.说教材

1. 1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极其抽象,主要描述的是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与已经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密切相关。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也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1.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a、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b、理解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

c、联系有丝分裂,掌握精子形成过程

d、了解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进一步巩固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2)能力目标:a、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b、通过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

b、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加深学生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1.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减数分裂的概念 b、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a、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的理解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c、精子形成过程 2.说教法

根据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学理念,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

(2)

运用游戏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预习和讨论分析能力,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

精心设计提问,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用具:8根橡皮绳,多媒体,幻灯片

注重于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渴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学习愿望的教法,使学生真正愿学、乐学、会学。 3.说学法

由于知识的抽象难懂,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进而会绘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 4.说教学过程:(两课时)

我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这部分内容尽管抽象、难以理解,但只要教师运用教学得当,学生还是能够体会、理解的。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

2、把课桌椅往后移,腾出半个教室为游戏做准备。4.1设置情境,引发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投影图片,以问题导入:(1)生物体如何保持其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精子和卵细胞是怎么来的?它们的染色体与体细胞一样吗?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引出受精作用及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

以问题“何为减数分裂,它与以前讲的有丝分裂有何区别”过渡到减数分裂概念的讲解。概念可请学生联系有丝分裂,结合课本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分析,弄清“减数”到底是减什么?减多少?为什么会减?怎样减?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4.2游戏教学,愚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课前预习精子形成过程,体会染色体行为变化。上课时先动画演示精子形成过程,教师帮助整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然后开展学生游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游戏方法:橡皮绳代表纺锤丝,四高(两男两女)四矮(两男两女)八位学生代表染色体,男女代表来源,身高代表形态,同样高的两个男生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其他也一样。另外再请课代表做指挥,其余学生帮助纠正错误,按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课后以坐标图的形式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4.3前后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回忆导入: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如何?

2、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如何变化?请学生画坐标图。

3、联系有丝分裂,请学生画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图,并与减数分裂的曲线图进行对比。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4.4融会贯通,适当引导,提高分析能力 请学生快速阅读卵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比精子形成过程,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对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的理解。

投影几张细胞分裂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分裂,是什么时期,要求讲明判断依据(教师注意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后,教师总结细胞分裂图判断方法,强化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投影一些事先精选的习题加以巩固。

5说板书设计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一、受精作用

精子(n)

卵细胞(n)

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受精卵(2n)

减数分裂 (♂)生物体(2n)(♀)

二、减数分裂的概念

复制一次 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复制

联会、四分体

着丝点分裂

变形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四、卵细胞与精子形成的异同点

相同点:过程相同,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 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均减半

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不同 不同点: 产生细胞种类不同 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注:黑体字在上课时用彩色粉笔写) 6说巩固

通过投影一些习题,进一步强化减数分裂的概念及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等重点,易化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精子形成过程等难点。

第13篇:减数分裂教案

高中年级科学教学简案

设 计 者:XXX

教学主题:减数分裂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掌握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3)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特别是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物种稳定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时候我们可能都问过父母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来的。现在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你的父亲提供了1个精子,你的母亲提供了一个卵细胞,(卵细胞和卵子的概念区别?)二者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受精卵又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个体。我们上学期学过了有丝分裂,回想一下,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不是复制1次,分裂1次,这样产生的子细胞和母细胞是不是一样的?那么,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作出推理)事实上,哪怕多一条染色体都会产生致命的危险,在后续的染色体变异课程中我们会详细介绍。那么,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自己大胆的预测一下。

早在18世纪,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染色体数目。

活动2【讲授】 【1.概念】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相信你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我来问问大家, 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板书:减数分裂】

强调: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下面我们以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讲述:同学们阅读过教材后可以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有丝分裂。) 2.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细胞又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下面我们分步详解减数分裂过程。 【板书:减数第一次分裂】

(1)边画图: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2)画图: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不同颜色粉笔画染色体,方便表示交叉互换】

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同源染色体配对】我们把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每条染色体都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就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交叉互换】。

(3)画图:减Ⅰ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提问:减Ⅰ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又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中期时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两极,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染色体减半)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引导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变化特点。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 (4)画图: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不再减半。同时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7)再完整回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 提问: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复制、联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等.

活动3【活动】

(三)、动手体验,合作交流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在作业本上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画出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表明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第14篇: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能够快速地识别各种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各时期细胞图,会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DNA含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②理解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及两者的差异。 ③能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 ③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学习和成功的喜悦。 ②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人教版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指出减数分裂的概念要点: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要求学生看课本P17,结合ppt图示和flash动画,复习精子形成场所并分析过程,用文字描述各时期的特点和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等概念填写学案。

练习1:(1)该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

。 (2)一个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条脱氧核苷酸链

(3)1号和2号染色体在联会前相同位置上携带一对等位基因,在联会后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是否肯定 相同?为什么?

设疑: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呢?与精细胞形成过程有区别吗?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教师通过ppt和flash动画演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强调重点:

(1)细胞名称的变化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卵细胞+3个极体

(2)分裂过程

减I不均等分裂,减II过程中第一极体均等分裂,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3)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对比

三、模型建构减数分裂的过程 本活动由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1.用橡皮泥做出4条蓝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每种颜色两大两小。2.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学生根据flash动画和课本中图片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用橡皮泥模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或投影机),画有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画有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白纸(或透明胶片)各一张

任选一组学生演示“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并予以相应的说明

任选一组学生演示“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并予以相应的说明

四、减数分裂中的数量变化曲线

要求学生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要求3名同学到黑板上各画一图,2分钟后,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共同分析得出正确的曲线图

通过上述表格与练习,我们思考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呢?

教师总结概括如下: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偶性)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分离)——三看识别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特色之处在于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课前精心设计学案,将课堂中所涉及的表格、曲线、习题和绘图提前落实,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课上分小组共同研究分析并尝试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课后习题

1.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2.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右图所示,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数及DNA分子数分别依次是( )。

A.3,3,6

B.3,6,6

C.3,6,12

D.6,6,12

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乙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列后期细胞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

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

A.

1、

2、

2、

1、2

B.

1、

1、

1、

2、1

C.

2、

1、

1、

2、1

D.

2、

1、

1、

1、2 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参考答案: CCADD

板书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三。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第15篇: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减数分裂过程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

3、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3、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2、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体总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那么父亲和母亲是怎样为后代提供染色体呢? 请推测: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二)、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1、精子的形成: 精巢 (哺乳动物称睾丸)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形成:卵巢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三)、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含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1、填表并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变化表

2、填表并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变化表

(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

1、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除减Ⅰ)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 看一半)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七)、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配子的多样性导致后代的多样性

(八)、受精作用

1、概念: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的过程。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DNA均为1/2精子+1/2卵细胞 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通过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经过受精作用产生的合子,又恢复了亲代的染色体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将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行为变化,即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内染色体的数目、DNA的含量及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的理解,从而引出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进而讲解了受精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也应该对比一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区别,这样大家才能掌握的更好。

板书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二)、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第16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摘 要: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进行内部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师“精彩教”常常是学生“有效学”的基础,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为“精彩教”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减数分裂”为例来探讨教学设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减数分裂;知识水平

减数分裂是知识的交汇点,既是对有丝分裂的深化,又是遗传学三大定律和可遗传变异的基础。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遗传定律、生物变异、个体发育相关内容的真正理解和运用。为了使该部分的教学能将知识由点到线,将线交织成网,扎实、系统地建构知识网络,我的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教学效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学的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明确这部分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减数分裂属于遗传细胞学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周期及其有丝分裂等知识,同时也进行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技能训练,对观察减数分裂及识别细胞内染色体变化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此外,在孟德尔两组杂交实验中,学生也学习了杂合子体内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子生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随机重组等有关知识,为我们学习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我要达到什么目的

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方向准确,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有大小之分,一节教学内容的目标为总体目标,在每一个教学片段中,又有小目标。教师要根据不同知识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探索。

在“减数分裂”教学中,总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全面认识减数分裂的实质和意义,为复习遗传规律,变异中的基因重组及染色体组、多倍体等内容打下基础,而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了解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让学生以图的形式表示出减数分裂全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这些是本节内容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对各时期图像从本质上认识,才能与有丝分裂进行区别比较。

三、我如何达到这一目的

在减数分裂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的第一个难题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大量的文字图像化。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让学生利用染色体模型自主完成整个过程中每个时期染色体数目及行为,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的概念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何时减半、成熟生殖细胞与原始生殖细胞的关系等。为了让学生能区分相似概念,我将对概念对比讲解,如: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减数分裂的过程,教师不需做过多讲解,可以对不同小组学生排布的染色体模型,找出两组不同的排布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解释为何相同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方式的结合,这样会使学生联系已学过的自由组合定律,既能很清晰地解决问题,又能将前后知识连贯,同时还引导并解决更深的问题。如原始生殖细胞一次分裂可能产生几种生殖细胞,这样设计内容既直观又易被学生理解,当学生理解后再播放减数分裂的视频,让学生在了解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同时,也认识到细胞形态的变化,从而将枯燥无味的讲授变成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能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更能体现学生的成就感。

四、我是否达到这一目的

对于教学实效达到何种程度,通常可采用问题判定法,即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常犯的理解误区进行设计,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如何改进优化我的设计

想要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就要注重课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

总之,减数分裂的教学是生物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该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同时本节教学还可以结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在青春期所产生的一些困惑,对他们进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辅导,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出既传授知识又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洁.从“精彩的教”到“有效的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47-49.

[2]施桂丽.刍议教学设计中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5(9):14-16

第17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定稿)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考纲分析:

本节课复习所涉及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考纲上的要求均为Ⅱ层次,这一层次的要求为“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复习目标】

1.能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2.会比较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3.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复习重点】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复习难点】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

PPT课件,投影仪

学情分析:

教材按照《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变异》的不同板块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开来讲解,但是这两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度,考试时候会混合考查,故放在一起在复习,便于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指导复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直观图像的记忆复习以及相似知识的对比复习方法。

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图像为线索展开,藉此使学生在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进而可以发散性地复习与此有关的内容。

(一) 以顺序打乱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引入复习课题。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进而师生总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之处。旨在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培养较强的图文转换能力,以便在试题中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二)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总结。

【设计思路】这一知识要求学生在完成上一内容即正确掌握两种细胞分裂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学生具备较强的比较分析能力,因此此类试题是要求较高、也是难度较大的试题。在给出的细胞分裂图像中,学生分别分析是“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并简要给出判断依据,最后师生共同理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三)细胞分裂图像中其他需要区别的知识点。

【设计思路】基于上述知识点的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已经基本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还有一些小的知识点仍然需要注意,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回忆并总结成表格。这些知识点包括: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细胞器等。

板书设计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复习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4.联会、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一)精子的形成 1.场所: 睾丸 2.过程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 .卵细胞的形成部位: 卵巢 2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四、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看数目,看同源,看行为

巩固练习

详见会考纲要。

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主线——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为主线展开,紧扣会考纲要,以本校学生学情为基准,力求知识点上覆盖,难度上适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实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采取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师生讨论、学生回答等多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掌握,较好地达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第18篇:说教学设计《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说教学设计《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宋占军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

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寻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学生初步领略学习策略寻找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使学生占有、运用、享受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即构建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结构,寻找记忆的关键内容,把握思维链条的关键,提高记忆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大纲,考纲的教学要求,“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内容应达到D(应用)水平。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但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接受知识能力情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的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4)帮助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维活动、推理和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分享“交流”更重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而且涉及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量变化知识,还是以后学习遗传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的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变化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中,关键是帮助学生弄清染色体减半的原因以及为第六章学习遗传和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所以教学关键是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重点: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关键: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述和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学生动手贴剪贴图,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

七、学法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使学生发现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完成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分析、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表等关键知识点,完成自我监控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设计各种疑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励学生善于思考、归纳和总结,掌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复习、比较,掌握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等。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复习提问:用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课件,复习其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复制、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等)。

2、导入新课: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我们知道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那么,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究竟特殊在那里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

(二)学习新课

1、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请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变通,按照学习有丝分裂的方法来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2、精讲减数分裂的过程,并对同源染色体等概念及时解释。

3、再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强调减数分裂的过程是连续变化的,并请学生依照课件说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的变化数目。

4、鼓励同学们用磁性模型到黑板上粘贴剪贴图,这样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

5、再对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提出: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和组合方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解决关键点。此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归纳总结

(四)测评反馈

第19篇:减数分裂课时划分

请各位教研组长具体分工,具体课时内容我已划分。请每校至少有三位教师提供3课时的连续教学案例,高

一、高

二、高三教师均可参加评比。(15日之前一定要将电子稿发至:SHOUYUNREN@126.COM)

第一节

减数分裂课时划分

第1课时:减数分裂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材:P12-14 课堂导入(1) ------方式1 课堂导入(2) ------方式1 设计两种导入方式 最好以情境式案例导入。

导入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导入的优点和注意点。

学习目标: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可参考教参 新授:

教学设计:

一、减数分裂概念 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2): 设计两种教学情境

(将自己此部分的教学片段用文字形式再现,其他教师阅读此片段后即可上课。注意:尽可能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问题情境,并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师问生答”的形式呈现,注意适当穿插图、表或新材料,供学生自主学生使用。 可参考“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 设计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设计的优点和注意点,学生学习此部分如何学、知识点易错说明等。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2): 设计两种教学情境

(将自己此部分的教学片段用文字形式再现,其他教师阅读此片段后即可上课。注意:尽可能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问题情境,并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师问生答”的形式呈现,注意适当穿插图、表或新材料,供学生自主学生使用。 可参考“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

(内容还要体现精子形成过程中DNA、染色单体、体染色体的数目变化的表格。)

设计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设计的优点和注意点,学生学习此部分如何学、知识点易错说明等。

第2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异同点(包括教材中的[边做边学]

教材:P15 课堂导入(1) ------方式1 课堂导入(2) ------方式1 设计两种导入方式 最好以情境式案例导入。

导入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导入的优点和注意点。

学习目标: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可参考教参 新授:

教学设计: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2): 设计两种教学情境

(将自己此部分的教学片段用文字形式再现,其他教师阅读此片段后即可上课。注意:尽可能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问题情境,并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师问生答”的形式呈现,注意适当穿插图、表或新材料,供学生自主学生使用。 可参考“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 设计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设计的优点和注意点,学生学习此部分如何学、知识点易错说明等。

二、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异同点(包括教材中的[边做边学]

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2): 设计两种教学情境

(将自己此部分的教学片段用文字形式再现,其他教师阅读此片段后即可上课。注意:尽可能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问题情境,并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师问生答”的形式呈现,注意适当穿插图、表或新材料,供学生自主学生使用。 可参考“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 (内容要还要体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DNA、染色单体、体染色体的数目曲线绘制。)

设计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设计的优点和注意点,学生学习此部分如何学、知识点易错说明等。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概念 2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NA、染色单体、体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第3课时:课题研究“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的绘制(教材:P14)

课堂导入(1) ------方式1 设计导入方式

最好以情境式案例导入。

导入感言:

教师说明这种导入的优点和注意点。

学习目标: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可参考教参 新授:

教学设计:

一、课题研究“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的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这种教学情境

(将自己此部分的教学片段用文字形式再现,其他教师阅读此片段后即可上课。注意:尽可能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设计问题情境,并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师问生答”的形式呈现,注意适当穿插图、表或新材料,供学生自主学生使用。 可参考“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 设计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设计的优点和注意点,学生学习此部分如何学、知识点易错说明等。

二、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的绘制 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2): 设计两种教学情境

(从部分教材中没有内容,教师可从归纳的角度,突出绘图的技能教学设计) 设计感言:

教师说明两种设计的优点和注意点,学生学习此部分如何学、知识点易错说明等。

第20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反思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并和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遗传规律有很大的联系,尤其对于遗传规律当中的计算至关重要,因此,这个地方也是理解遗传规律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讲解过程中要分析透析,尽量让学生听起来浅显易懂。

本节课在进入减数分裂内容讲解之前,利用了试管婴儿导入,这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从而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一改以往只是通过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来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比较教学法,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不同变化,归纳出减数分裂的特点。这样避免出现两个知识点的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了知识抽象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受精作用在初中生物学中,学生已经学过,但是由于时间太长了,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本节课在进入课本知识点的学习之前的导入过程创设了1个情境:两个小布什的图像,看上去好像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关系不大,其实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生物学与现实相联系,都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教师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资料信息来引导学生思考回忆起所学内容,并且在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和受精卵多样性的时候,应多举实例,加深学生的印象。

最后,要对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之间关系的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领会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

1、学生对于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分辨不清。对于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不能很好地辨认。

2、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动画演示后,不能很好地摆放染色体位置。对于在什么阶段摆放染色体,什么阶段染色体变为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不理解。

因此,在上新课之前,建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同时对于有丝分裂的过程要及时回顾。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简化提炼,利用多种形式,化复杂为简单,更加具体有序,提升了学生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分裂图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搞清楚每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性强,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