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线认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09 08:35:5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

王亚玲

吴正宪老师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这句话使我记忆犹新。所以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把预设周全作为备课的一条标准。“线的认识”这节课结束后,我静静地反思了一下这节数学课,体会有以下几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在授课之初,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密联系着学生生活的实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动机。

新课标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的理解数学。”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活中到处都有线,让我们去找找看吧”这一生活实际中的话题,为学生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找线,从而引入课题《线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3、展开生活画面,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线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归纳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我还让学生把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比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形成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这个新课程理念。

4、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在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大家看到铁轨时,有什么感觉?”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觉得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交流,让他们观察,猜想,独立思考等,从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不足:

本堂课时间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所以造成整课的不完美。整个教学的过程,操作性还应加强,学生参与面还要再广一些,这样,不但获取了数学的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数学能力。

推荐第2篇:《线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线的连接”是我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预设的一个科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讨论与实践并在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不仅能用打结的方法将线进行连接,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打结后出现的有趣现象,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能够想出各种办法记录出实验结果,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贯彻“做中学”的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互相交流使得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虽是简简单单的一些线,却也折射出了孩子们思维创新的n次方!在整个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共同去面对临时出现的问题,也就是有一个良好的教态。孩子们出现的不同状况也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挑战,当然在一些细微之处也值得我去深深地去思考,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仅是要在教学上不断改进,同时我更希望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共同成长!

推荐第3篇:线的认识 教学反思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新知识,在这一节中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还要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能够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的条数。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化,靠生活来理解数学。学校和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生活资源库,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线的认识,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如果不让学生利用生活去理解,那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教师敏锐地抓住排队这一生活情境,感触线段、射线、直线是笔直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二)充分让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线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有了排队的这一形象的感观情境,学生思维的匣子就打开了,一个个“我发现了”应运而生,我发现了问题,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发现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的,当测量队伍的长度时,学生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令老师惊叹。就是那一个近乎平常的解决测量排列队伍的长度——线段的长度——只要拿尺测量两端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测量出队伍的长度。线段这一抽象概念的一系列特征就形象化、具体化了。

(三)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推荐第4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线的认识 教学简析:

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三个图形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教学生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读法。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55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难点: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出示第15页的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四、总结:本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5/6两题

六、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射线: 无限长有一个端点 直线:无限长无端点

推荐第5篇:线的认识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难点: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出示第15页的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推荐第6篇:线的认识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4、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实物展示台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师拿出激光灯) 师:你愿意和老师一起玩吗? 生:

师射出一条光线,端点在墙上。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生活中的线多么? 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板书课题)

(二)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认识线段

(1)建立线段的数学模型,认识端点

师:观察这一束线,它从什么地方开始,到达什么地方? 生答。师引导得出这条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地方叫这条线段的端点。

师:这条光线有几条端点?他是什么形状的?

生答后师问:你能用手中的线拉一条像这条光束的线么? 生互相交流,师指一名生到前展示。

师:XX同学两只手捏住的中间这一段直直的线就是一条线段,两只手捏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请你像老师这样指出你同桌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摸出线段的长度。板书:直、两个端点。

(2)量线段。

师:请你用直尺量出你手中线段的长度。 指3个生汇报。

师:看来有的线段长一些,有的短一些,但是我们都可以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度,是不是所有的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长度,为什么? 是根据回答引导出。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终点和起点)所以是有限的,他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

(3)画线段

师:请你想办法在练习本上画出1条15厘米长的线段,师巡视指画法不同的学生画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画的线段,反馈出线的问题。如:画弯,没点两个端点,画的方向等。

追问:你认为谁画的对?为什么?不加两个端点行吗?两个端点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画线段时要注意哪几点?

强调线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调整。 (4)读线段

师:谁能帮老师给黑板上的这条线段起个名字?怎么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两个端点命名,给线段命名,生读,师板书:读作:线段AB(或BA)指出有两种读法。

强调:读线段时可以从任意一个端点读起。

师:请你像老师这样给你画的线段命名,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 (5)找线段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条线段,请你找出1条线段,用手指出它的两个端点,摸出它的长度,与同桌说一说。

同位互动,指2个生汇报。

2、认识射线。

(1)建立射线的数学模型

师用激光灯向教室外射出一束光线,问:它的起点是哪?它的终点在哪?它和刚才射到墙上的线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师引导出:像激光灯、手电筒发射出的这样直直的光线就叫做射线,发射出光线的电灯泡就是它唯一的端点。因为射线没有尽头,所以它无限长。

(2)寻找射线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发出的射线? 引导学生说出:激光、探照灯、红外线、太阳、灯泡等。 师:别忘了恩泽地球上万物生灵的太阳发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3)画、读射线

师:射线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

师:刚才你在画射线时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是怎样解决?读射线呢?

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要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沿着任意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指出:由于射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为了方便读,要把射线的端点用大写字母“A”表示,再在射线上任取一个点用“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射线AB,不能读射线BA,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

3、认识直线

(1)建立直线的数学模型

课件演示金箍棒的变长功能,师:现在孙悟空手中的静止不动的金箍棒是我们今天学的什么线?当金箍棒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呢?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线――直线。

(2)画、读直线

师:直线又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个四人小组到黑板上板演。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追问:点A、点B是直线的端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由于直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为了方便读,要在直线上任意取两个点用A、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直线AB(或BA),读直线时从哪一端读起都可以,有两种读法。

(4)找直线

师:实际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线,比如当一条笔直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才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条直线。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举例如:高压线、铁路、高速公路等。

(三) 实践活动,归纳特征 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请你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指生说其余同学补充。

指出:看来三种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课件演示:·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在直线上截取1条线段;·一条线段去掉1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线段、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 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3位好朋友,下面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玩闯关游戏,好吗?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

2、无始无终(直线)

3、有始无终(射线) 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对)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错)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错) 第三关:试一试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先任意画一点,然后过一点画直线,师带领学生完成。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学生操作体会。 追问:能不能再画呢? 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四关:你发现了什么?

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五)检测。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推荐第7篇:线的认识

《线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四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我将根据课程标准来说设计理念、说教材、说学生及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实践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4——15页的线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线的变换和确定线与线的关系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在教学设计时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是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是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是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射灯。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出课题: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 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射灯把光线射在墙上,问这束光线的起点在哪?尽头在哪?这束光线有没有长度?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再在它的两端分别点一个点,表示射灯的两头,从而认识线段,并介绍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把射灯透过窗户射向外面,如果没有物体遮挡这束光线会有尽头吗?从而认识射线,再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表示射灯射出的线,一端点上端点,让它向前变长,让学生体会它可以变得无限长,我们是画不完的,所以只画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通过射灯的实物演示使学生形象地感知端点、线段、射线的特征,初步感知它们的关系并体会“无限延长”的意思。教学直线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说说悟空的宝贝是什么?图中金箍棒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线?如果把它放在地上另一端向天空无限延伸它是什么线?如果金箍棒放在手中它可以向什么方向延伸?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这样的线,并认识直线。这样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更形象地感知三种线的特征,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

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斑马线、铁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端点个数、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本环节我先对线段的读法作以示范,然后射线和直线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并说说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五)实践运用,强化理解。

本环节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

2、无始无终(

3、有始无终(

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第三关:自己试一试,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呢?

第四关: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要求学生独立。

第五关: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六):课堂小结

小组内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在黑板上完成。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练习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推荐第8篇:线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到可以想象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认识直线

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有学问!

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2)说一说(直线有什么特征?直没有端点无限)

2、认识线段

电脑出示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察

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多长?(师:不管是几米,他都有一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

(1)画一画

(2)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直两个端点有限)

3、认识射线

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察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

你能画一画吗?

(1)画一画

让学生尝试画射线

(2)说一说(射线有什么特征?直有一个端点无限)

4、比较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图形端点个数延长情况与直线的关系

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

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部分

5、认一认、说一说

(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

6、线的读法

(1)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如果用一个小写字母l表示直线,它还可以读作:直线 l

(2)线段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A B

(3)射线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思考:“射线BA”和“射线AB”有什么不同?(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本试一试第一题(小结: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闯三关

第一关:填空

(1)______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它没有端点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______

(3)_______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第二关:数线段

第三关:从A点到B点,哪条路线最近?(课本试一试第2题)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推荐第9篇:长长的线教学设计

长长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中长长的线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能够大胆地用趣味线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提高绘画趣味性。

3、喜欢用线条表现自己的生活。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彩绳图片、毛线、粘贴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彩绳荷花)这可不是普通的荷花,它可是有魔力的。谁想来感受一下它的魔力?(一位学生拉着线的一头,将线恢复了原状)

师:原来我们的荷花由一根长长的线变成的。太神奇了,线里面肯定藏着好多的小秘密。下面让我们一起发现线的秘密。

2、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礼物,但是要我们智勇大闯关,成功后礼物才发给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有)

二、探索新知

1、第一关:找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线

师:把手中的线拉直变成直线。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有关直线的事物。 师:把手中的线变弯。

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有关曲线的事物。 师:把手中的线变成交叉线。

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有关交叉线的事物。 播放多媒体图片(梯田、竹林、动物身上的线)

原来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美丽的线。同学们观察力真强!第一关闯关成功!

2、第二关:赏析作品

画家的作品《吠犬、戏犬》、《墙上秋色》

师:谁来说说画家的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线,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作品《大树和小鸟》、《我的妈妈》

师:同学们用线画了什么,你们可以画什么。

师总:我们用线可以画出很多形象,运用不同的线,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闯关成功!

3、第三关:一根线,连一连

老师出示两张卡纸,上面有圆点。请两位同学上台用一根长线连出来,不能断。看看最后是什么形象。 闯关成功!

三、各显神通

老师发礼物啦!每人发彩色毛绳和粘贴卡纸。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毛线如何在卡纸上任意粘贴。(用线绳粘画时,两只手相互配合,一只手抓住绳子控制方向,另一只手调整绳子的角度按压。)

2、作业:用一根或者几根长长的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3、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

四、作品展示

作品贴到展示台,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五、小结

老师真没想到你们的作品这么精彩,每一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线还有很多,希望大家继续探索发现,画出更精彩的作品。今天的课就结束啦!同学们再见!

推荐第10篇:《线描》教学设计

《线描》教学设计

道镇九年制学校

王莹

教学内容:线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 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教师黑板示范)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部分欣赏自然物:

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 梯田——(柔和、舒畅)——曲线 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 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 爆炸——(危险)——放射线 „„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

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课件图片

课件作品欣赏

第11篇:相交线教学设计

相交线教学设计

吴秀华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过程。 难点:学生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学生:三角尺、量角器。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

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多媒体)

同学们,你们看这座宏伟的大桥,它的两端有很多斜拉的平行线,桥的侧面有许多相交线段组成的图案,这些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研究的内容:5.1.1相交线(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直观形象地给出了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

(1)教师动手操作:用剪刀剪开布片。在这个过程中握紧把手时,随着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成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2)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像成两条直线,就得到一个相交线模型。如图1所示。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已经知道∠1与∠2的和等于180°,所以∠1与∠2互补,再仔细观察,这时的∠1与∠2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不仅互补,而且互为邻补角。

设计意图说明: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自然而贴切。 这样安排既可以复习七年级上册中互补的知识,又为学习本堂课的新知识做了铺垫。

3、谈论交流

(1)让学生讨论教科书中第4页的“讨论”。讨论时所给的表格可以逐步呈现,先结合两条直线相交的图形,找出其中所成的角,寻找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2)讨论不同的角的位置关系,得出对顶角的定义,并提醒学生注意:①是两条直线相交而得;②有一个公共顶点;③没有公共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对顶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后得出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说明:

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相等”这句话,学生很好理解,只是不知怎么阐述理由,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出对顶角的性质。

4例题

(1)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 (2)练习(补充)

①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2+∠3=

②如图2:直线a、b、c两两相交,∠1=60°,∠2=∠4,∠3=

,∠5= 。

设计意图说明:学生叙述,教师板书。补充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参考答案:①D ②180° ③120°、90°

5、小结提高

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下列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说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6、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9页习题5.1第

1、

2、7题。(2)选做题:

设计意图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平选择不同的作业。 ① 如图3: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已知∠AOC+∠BOD=90°,则∠BOC=

② 已知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其中的一个角为50°,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 ③ 如图4:AB⊥CD于点O,直线EF过点O,若∠AOE=65°,求∠DOF的度数。

选做题参考答案:①135° ②130°,50°,130° ③25° (3)备选题:

① 如图5:OA⊥OC,OB⊥OD,∠1=55°,求∠2,∠3的度数。

②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四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X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五、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旨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导,以学生熟悉的桥梁两端斜拉的平行线和侧面的相交线等实景引入课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启发学生用比较直观的语言来叙述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精神。 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尊重与理解他人的意见,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第12篇:线和角 教学设计

《线和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线和角》。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线段、射线、直线,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知道它们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漂亮的图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些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灯的光线是由一点射出的。

灯射出的光线是直的。

灯的光线射的很远很远„„

谈话:灯射出的光线可以看做射线。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复习线段,认识射线、直线及它们的特点。

谈话: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试着在本子上画一条射线吗? 学生动手操作,画完后同位互相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画?

展示交流

预设:画线段的,显然他画的是一条线段,谁还记得线段有什么特点?(两个端点、直的、有限长、可以度量)。所以用它来表示灯射出的光线不合适。

画射线的,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画?你认为他画的是射线吗?追问:画完了吗?可不可以再画的长一些?我们就说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因为永远画不完,所以我们只能画出射线的一部分。

谈话:同学们请看,像这样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一条射线的?射线有什么特点?(一个端点、直的、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画直线的,她画的是射线吗?这是一条直线,刚刚我们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我们怎样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呢?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没有端点、直的、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灯射出的光线,让学生自己画线表示,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借助学生的作品,复习线段的特点,学习并发现射线、直线的特点,以旧引新,把三种线有机结合起来。】

2.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谈话:刚刚我们复习了线段、认识了射线和直线,你能分清它们了吗?一起做个练习。判断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原因。

总结判断的方法:先看是不是直的,再根据端点的个数来判断。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合作讨论。然后交流。

判断题:一条直线长12厘米 ( )

直线比射线长。 ( )

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最后一道题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明确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谈话: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呢?在本子上画一画。明确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观察你画的直线你能找到谁的影子?

生:线段、射线。请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谈话: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关系?

生: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发现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关系,加深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学习角。

谈话:同学们真厉害发现了它们的关系,再想想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呢?(无数条)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过一点只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

交流展示。

谈话:过一点引出的这两条射线组成一个什么图形呢?(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谁能说说刚刚我们是怎么画出角的?

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根据角的定义判断刚刚画的平角是不是角。

谈话: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分别记作∠

1、∠

2、∠3,读作:角

一、角

二、角三。

练习:下图中各有几个角?请标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一点画两条射线,引出角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5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8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完善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示拓展题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升华提高。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样的收获?

【设计意图:灵活的引领学生从多方面全面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省,全面概括的能力。】

第13篇:《线和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9.20[推荐]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黄岛区实验小学 柳玮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学生在二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初步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来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进一步认识角。

信息窗1呈现的是“工程车到建筑工地送建筑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引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学习;借助“过一点画两条射线形成的是什么图形?”这个问题引出对角的学习。教材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做数学,通过“画一画”让学生体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过一点画两条射线一个形成角。通过做中体验,以丰富的感性材料逐渐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知道角的特征,建立角的概念,学会角的表示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符号意识,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借助画角抽象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件播放工程车到建筑工地送建筑材料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

(1)有1台工程车在工作。 (2)有2个塔吊在盖大楼。 „„

提出问题: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由车灯射出的光线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相连。观看课件,感知具体的车灯的射线,引领学生从数学抽象的角度来认识射线。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了解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从“点、直、远”几个要素来谈。 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结合生活经验发现:

车灯的线从一个点射出的,车灯的线是直直的,车灯的线射的很远很远 2.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光线吗?

(1)联系生活,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射线。

学生可能找到:

手电筒射出的光线是射线。

霓虹灯射出的光线是射线。

太阳射出的光线是射线。

„„

(2)课件梳理展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通过课件梳理展示。 3.认识射线的特点。 (1)射线是怎样来的。

我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很多射线,怎样画一条射线呢? 先来认识我们曾经学过的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直的,不能无限延长。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再延长、再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认识射线的特点。

展示学生画的射线,并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线段的经验认识射线的特点。 谈话: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射线的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向一端无限延长,射线是直直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播放课件边梳理 4.认识直线 (1)画一条直线

谈话: 请同学们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你会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数学模型——活动角,学生转动活动角并画出 旋转中形成的图形,在操作中理解角的形成,获得了对角的深层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对画出的不同的角进行分类,引入对平角和周角的学习,两次冲突,两次辩论,学生思维碰撞,在辩论中对角的理解逐渐明晰,推理能力也得到发展。画出图形并创造符号描述角的形成过程,经历角的符号化过程,使角的图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角的图形,加深了学生对于角的理解,使学生从运动的角度认识角、描述角,建立起角的运动模型,对角的认识得以发展、升华。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一)联系对比,总结概念 1.通过画角,寻找相同之处。 学生可能发现:

都是画一个顶点,两条射线;再表示出形成过程。

电脑出示数学上角的画法。

2.借助画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3.认识角的书写符号。

介绍角的书写符号“∠”,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加上序号,例如“∠1” 【设计意图】画角重在描述旋转过程,对画角的方法对比总结,综合画角的过程和画角的结果,归纳概括,建立起角的概念,水到渠成。

四、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小游戏:我说你转。

(1)教师说角,学生利用活动角转出图形。 (2)在游戏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边旋转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 2.出示下图,按角的大小排顺序。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周角最大,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关系。 3.折角,寻找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把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然后慢慢展开,学生可能发现: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 1周角=4直角

4.我说你转。

教师说角,学生用向左、向右、向后旋转,用身体转出直角、平角、周角,巩固角之间的关系。

5.出示右图,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锐角、直角、钝角。

6.选择滑梯,感受角的价值。

【设计意图】借助旋转使学生不仅认识角是怎样形成的,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关系。折角的拓展使学生在折角中感受到角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学生可能谈到: 知识:知道了角的形成,认识了平角、周角。

方法:可用操作、推理、画图等方法研究图形的特征。 感受:数学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很有趣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形成对角的完整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图形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回顾梳理的能力。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1”

第14篇:《线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我从生活中的事物毛线引出线,让学生感知各种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使知识更加直观、形象。

1.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北师大教材的特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产生,学生才能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扎实。本课时的设计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感知三种线的特征的过程中,通过魔法盒中的毛线团,让学生经历线段、射线、直线的产生,再亲自动手画一画这三种线,感知三者之间的特点,这些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

2、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学生知道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名称后,课件出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记录单,以及交流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

第15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2、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教学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教学用具:实物展示台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认识线段(1)建立线段的数学模型,认识端点(3)画线段师: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1条线段,师巡视指画法不同的学生画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画的线段,反馈出线的问题。如:画弯,没点两个端点,画的方向等。追问:你认为谁画的对?为什么?不加两个端点行吗?两个端点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画线段时要注意哪几点?强调线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调整。(4)读线段师:谁能帮老师给黑板上的这条线段起个名字?怎么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两个端点命名,给线段命名,生读,师板书:读作:线段AB(或BA)指出有两种读法。强调:读线段时可以从任意一个端点读起。(5)找线段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条线段,请你找出1条线段,用手指出它的两个端点,与同桌说一说。同位互动,指2个生汇报。

2、认识射线。(1)建立射线的数学模型课件演示手电筒的灯泡发射出一束光线,问:你看到了什么?(2)画、读射线师:射线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和同桌交流。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师:刚才你在画射线时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是怎样解决?读射线呢?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要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沿着任意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指出:由于射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为了方便读,要把射线的端点用大写字母A表示,再在射线上任取一个点用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射线AB,不能读射线BA,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3)寻找射线师:想一想,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发出的射线?引导学生说出:激光、探照灯、红外线、太阳、灯泡等。师:别忘了恩泽地球上万物生灵的太阳发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3、认识直线(1)建立直线的数学模型(2)画、读直线师:直线又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个四人小组到黑板上板演。师:谁有不同的想法?追问:点A、点B是直线的端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由于直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为了方便读,要在直线上任意取两个点用A、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直线AB(或BA),读直线时从哪一端读起都可以,有两种读法。(4)找直线师:实际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线,比如当一条笔直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才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条直线。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生举例如:高压线、铁路、高速公路等。

(三) 实践活动,归纳特征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请你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指生说其余同学补充。指出:看来三种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件演示: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在直线上截取1条线段;一条线段去掉1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线段、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 综合运用,感知提升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3位好朋友,下面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玩闯关游戏,好吗?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

2、无始无终(直线)

3、有始无终(射线)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对)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错)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错)第三关:试一试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先任意画一点,然后过一点画直线,师带领学生完成。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学生操作体会。追问:能不能再画呢?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第四关:你发现了什么?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五)检测。判断题:(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

第16篇:线的认识说课稿

《线的认识》说课

四(1)黄陈慧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的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本次说课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流程;

六、课堂小结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页《线的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基础上学习对线的认识,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桥的边线、激光射线和海平面线等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出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为了能帮助学生顺利地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并会判断和画三种线,在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将主题图桥的边线、激光射线、海平面线柔和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国庆阅兵这样盛大、生动、振奋人心的场面来导入新课。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过程,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激发学生对线的好奇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掌握这三种线的读法。难点是建立线段、射线、直线的模型,体会它们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因此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贴近现实生活的素材,以谈话启发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指导操作——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都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思考——发挥想象——动手操作------积极探索,注重让学生经历由生活中的线抽象成数学符号——线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理性认识。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我先播放一段录像。(大家请看)在播放录像的过程中,我打算边观看边解说:“同学们,我们祖国真伟大,我们的国家的军队真强大。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守护我们才能拥有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真为身为一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观看完视频后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在短片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回答他们走的很整齐就像一条直线一样。首先,我会肯定学生的回答:是的,从动作上看,他们的脚和手臂抬起的高度就像一条直直的线。其实呀,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类似线或者线的形状的物体。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新朋友就是---线。(板书:线的认识)

接着拿出一跟弯曲的绳子,问学生这是怎样的一条线?学生多数会回答弯的,我会顺势将绳子拉直,再问,那这样呢?此时学生将会回答:直的。此时,我将会说出我们今天研究的线的总的特征: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线就是数学里直直的线,没有粗细可言。并板书:直直的。 通过播放录像,设置情境,自然地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教育,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达到课结有声的效果。

第二个环节:探究活动,感悟新知。

一、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理念,了解线的基本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四个层次:

1、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类似直直的线?学生马上就会说(课桌、数学书、门……)这时我会让学生感受,摸一摸身边的这些物体,让孩子在感触中总结出刚刚这些线是直直的、有两头这一特征,我就会投影马路、电线杆、楼房、桥的这些图片,边播放边告诉孩子们,像这些直直的有两头的线,我们称之为线段。这样我们就抽象出了线段的概念。

2、再通过演示教具——激光笔,以我手中激光笔的光线为题材,提出问题,引出射线,抽象出射线的模型。

3、最后通过投影海平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无限延伸,同时抽象出直线的模型。

4、在学生对这三种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我会板书线段、射线、直线的示范图。此目的是让学生在画图、读图中建立实物与形体的关系。

二、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本环节我大胆放手,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学完成三种线的读法,再小组汇报交流。在汇报交流结束后适时提问: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我让学生合作交流的目的是,让他们在讨论中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也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强化新知,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我设置以下几组练习题,请看,第一题是

(1)咱们学了这么多的新知识,现在来猜个灯谜放松放松。(投影灯谜)

以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出示,并在灯谜猜测配上动作手势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特征进一步认识。 灯谜一:有始有终(手势比划一下) 灯谜二:无始无终(手势笔画一下) 灯谜三:有始无终(手势笔画一下) 第二题是

(2)看下图,指出哪些是直线、线段、射线?在学生所有的都判断出来后,我问学生: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学生都会说看端点,两个端点的是线段,一个端点的是射线、没有端点的是直线。此时我就会投影一条有一个端点,但是线是弯的线,问学生,这是什么线?我会自问自答:嗯,这是射线。学生会说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条线不是直直的。设置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全面的思考问题。同时再次强调线段、射线、直线的判断前提是直直的线。 第三题是:

(3)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 小组交流,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道路的长短,从而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第四题是:

(4)试一试,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在实践中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紧接着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是欣赏生活中的运用的线条。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取材于韶关亮丽的风景,一方面是使让学生倍感亲切营造热爱家乡,欣赏家乡美的氛围,同时感受对称的美,也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知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识特征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我会让学生在课时末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我会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对孩子们提出期望,希望他们可以像线段一样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在遇到难题挫折时能像射线一样勇往直前;更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像直线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谢谢!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第17篇:《线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兴化学校 杨红维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二、教学过程:

(一)感受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有一些排成一排的点,想象一下,如果像这样的点越来越多,不断的增加,会形成什么?在数学中,线都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请看大屏幕:

(2)如果把上面的这些线,分成两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分成直直的线和弯曲的线)

(3)线有直直的线,也有弯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就是像这样一些直直的线。

(板书:直直的线、课题:线的认识) (4)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是直直的? 指名说,后教师介绍

(课件介绍:斑马线、探照灯光线、铁路轨道等)

(二)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1、出示金箍棒,在比较中认识线段、直线。

(1)这是孙悟空的法宝金箍棒,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直直的线(课件抽象出线)

(2)孙悟空的金箍棒会变长、变短

(3)现在孙悟空想让它变长,长、长、长„„

(课件演示两端不停地长)想象一下,金箍棒不停地长,向上穿过天花板,穿过房顶,穿过天空,穿过宇宙„„向下穿过地板,地面,穿过地球 (4)比较一下,这两条金箍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一条可以看到他的两头,一条在无限延长,看不到两头„„

(5)怎样用两条不同的线来表示这两根金箍棒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或者也可以拿出尺子画一画。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和黑板一样长,直到画不下, (6)第一根金箍棒可以看到两头,我们就用两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我们把这两个点叫作“端点” (板书,并跟老师读一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种线,叫做线段(跟老师读一读:线段)。 (7)第2根金箍棒呢?想一想,要不要画上端点呢? (两端无限延长、两端没有端点)

像这样两端没有端点,可以像两端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

2、认识射线:

(1)孙悟空的金箍棒除了会向两个方向不断变长,还会怎么变?(向一个方向延长)

(2)这条线又该怎么画?在草稿本上画画? (3)师在黑板上画:和老师这样画的小朋友举手。

你为什么这么画?一头有端点,一头为什么没有端点?(因为他是从这一端向着另一端无限延长的,另一边看不到头)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像一端无限延长的线,叫作“射线”。谁来说说射线的特点?(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三)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了这三种线,接下去老师要教大家怎么读这些线。

(1)为了表示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些不同的线,在线段两个端点上标上A、B,(读作线段AB或线段B A、)

(2)直线呢?怎么表示,它可没有端点?(在直线上任意的两点表示A、B)可以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另一种方法,可以在在直线旁边用一个字母表示L,读作直线L (3)谁来说说射线呢,该怎样表示? (4)射线呢?

提醒你射线的读法和前面两种线的读法不一样,它只有一种 读法,想一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5)思考:为什么读“射线AB”而不读成“射线BA (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

(1)认识了这三种线,想一想,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联系呢?(同桌互相讨论,完成表格) 相同点 不同点 端点 延伸 长度 线段

直的线2个不能有限,能测量射线1个向一端延伸无限,不能测量直线0个向两端延伸无限,不能测量

(四)练习

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三种线各自的特点,下面看你会不会判断?

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说明理由。

2、你能读出下面各条线吗?

(1)这里有4组不同的线,同桌之间任意找一组互相读一读 (2)指名读,第1组谁先来读?

(3)根据线的不同特点,找一找,哪一组的两条线通过延伸后会交叉 预设如:第1组,哪条线会延伸,延伸后,他们会交叉吗?

3、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4、想一想,画一画:

(1)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几条射线? (2)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 动手画一画。

1、同桌互相交流

2、画一画(教师巡视)

3、展示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认为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

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4、在直线上加一点B,数一数在这条直线上有几条线段, 想一想: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射线呢? 小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5、哪条线路最近?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家到学校的线路图。

(2)你认为哪条路线最近,为什么?

(3)c线路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里,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什么线? (4)家和学校可以看做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除了这5条连线外,我们可以

画出无数条像这样的连线。

(5)小结:两点间无数条连线中,线段的距离最短。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18篇:《线的认识》 说课稿

《线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马崖小学教师马永强。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线的认识》。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线的认识》这一节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简单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该部分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为后续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习打基础。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直线。

2、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确立了以上的教学目标之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认识、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难点是:理解直线和射线的含义。

那么,究竟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运用生活实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3、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难点。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本节课需要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激光灯,线等。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主要是观看鸟巢的图片,感受线条的美。从而导入新课。

2、综合感知,经历过程。主要由认识线段,认识射线,认识直线三个小部分组成。

3、综合运用,练习提升。主要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来反馈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4、课后小结,主要是对本节课做小结和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本节的知识点,我采用图表式的板书设计,以便于学生类比记忆。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线的认识》说课稿

学校: 岷县中寨马崖小学 授课班级: 四年级 科目:____小学数学___ 教师:____马永强____

2016年9月

第19篇:线的认识 练习题

“生活实际中直线确实是很少的,几乎是没有,这是数学家为了研究数学的需要而想象的一种线。射线也是这样。”

三、闯关游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三位好朋友,下面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玩闯关游戏,好吗?注意:每闯过一关,请在你的“自我评价表”上画一个☆,看谁画的☆多。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

2、无始无终

3、有始无终

第二关:判断题

1、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

2、直线、射线和线段都可以无限延长。( )

3、一条直线长4厘米。( ) 第三关:试一试

(1)画一点A,给你10秒钟的时间,比一比谁经过点A画的直线最多,注意直线一定要经过点A。

(学生动手试画,汇报结果)

师:再给你多一些的时间,你能不能画出更多的直线?那你们想一想经过这一点,最多能画出多少条直线呢?

生:无数条。

小结: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画两个点AB,同样给你10秒钟的时间,经过两点画直线,看谁画的直线最多。

师:有的同学不到10秒就画完了,怎么回事呢?

生:只能画一条。

小结:通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三关:老虎和狐狸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老虎到狐狸家里参加生日宴会,可是它起来晚了,它该怎么走才不会迟到呢?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17页中的看一看、量一量第一题和第二题

第20篇:线的认识 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说课

韦集寄宿小学陈衡

我执教的《线的认识》这一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的第一课时,是在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基础上学习对线的认识,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第一方面: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方面: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第三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一是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二是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三是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便于学生直观认识这些线,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在新课伊始,我向同学们提问:“你们认识线吗?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我继续说: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 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引出课题“线的认识”。

本环节我结合学生已有的表象,从生活中常见的线出发,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很近,并不陌生。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我首先播放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再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手里的宝贝是什么?学生会说金箍棒,我追问金箍棒有什么本事?当学生说能变长时,我及时通过动态的演示,展示金箍棒的伸缩变化,以此让学生感受什么是无限延长。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出所学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教师时刻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我用学生喜爱的孙悟空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习得轻松有趣,他们能很自然地融入探究活动当中去。

接着我从“你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吗?这个问题出发,利用想一想,画一画,贴一贴等活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有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抽象出直线的思维变化过程,这样很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样我利用数学书和手电筒等实物,也是用上述方法来教学线段和射线的。当教学线段时,我向同学们质疑:“木棍的一条边可以用直线来表示吗?”来引而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想办法可以用什么来阻挡直线,不让它无限延伸呢?从而引出:“端点”,进而掌握了线段的特点。我又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手电筒来启发它所发出的光线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认为结合身边的事物从中提练出线段和射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画起来也比较容易。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我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如:端点,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四.联系生活,内化知识。

我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这三种线的实例,完全让学生展开想象,想到什么线就说什么线,有的学生说:铁轨的一部分是直线、红外线是射线、激光也是射线……可见学生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然后,我再放映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并举头发的例子,借助生活中的情境,加深对线的认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五.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我采用自学的方式来学习“读一读”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懂得直线有两种读法,射线有一种读法,而且明确射线只有一种读法,线段有两种读法。

本环节我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学,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六.动手操作,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我用课件出示了两个填空题,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经过画一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汇报的过程中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便于理解,我用课件展示了画的过程,来加深学生对点与线的认识。在练习题环节中,我创设了去小猫咪家走路线的情境,让学生找出第三条线是最短的路,从而小结出两点间的无数连线中,线段最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七.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而且让学生明确认识了这三种线对于以后学习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小学

汪娣

线认识教学设计
《线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