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一年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5 07:54:5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喜洋洋来到了我们班,给大家表演精彩的魔术,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喜洋洋和全班的小朋友打招呼,然后表演有关各种图形的魔术。

2、师:同学们,喜洋洋的表演精彩吗?在它的表演中你看到了哪些我们曾经学过的形状呢?(全班交流,反馈。)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忆起所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利用知识的迁移使新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

3﹑师:下面我们也来变魔术,老师带来了一些积木你能用这些积木画出不同的图形吗?看谁画得又多又好。

在交流中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在获得成功时增强自我效能感。】

4、师:小朋友们画得这帮,今天这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我们刚刚画出来的新朋友。

板书:认识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热情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在生活中大多数的学生对图形已有认识,用新朋友创设魔术表演的方式引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第2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郭靖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立体图形:你还认识这些物体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周围有见过类似这样的物体吗?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里面隐藏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三、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

(二)P5“练习一”的第2题:填一填

(三)P5“练习一”的第3题:数一数

(四)P5“练习一”的第6题:圈一圈

(五)P5“练习一”的第7题:连一连

四、拓展延伸

(一)猜一猜后面隐藏的什么图形,在正确的下面打“√”

(二)我会选

(三)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

五、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015.2

推荐第3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 认 识 图 形 》教学设计

外国语学校 陶芬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人认识图形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物体,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瞧,是谁来了,你们喜欢机器人吗?(机器人导入)机器人皮皮觉得同学们都非常棒,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他们是什么呢?开火车分别说出是什么物体,那这些物体又分别是哪些形状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揭示课题。

二、操作感知 :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教师引导学生简单的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大小一样,有尖尖的角,可以推动。正方体:有6个大小一样面,尖尖的角,可以推动。圆柱:上下两个大小一样圆形平面的,中间的是弯曲的面,可以横着滚动。球:没有角,滑滑的,可以随意滚动 3.感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三、形成表象,体验特征 1.视频展现立体图形

(1)动画播放立体图形的自我介绍 2.游戏“看谁摸得准”,感知物体形状特征

(2)学生闭眼摸出四种图形。(教师说图形,学生摸。) 3.看谁举的对

(1)教师说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物体;教师举物体,学生说名称。

四、闯关练习

第一关:做一做1题。

第二关: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

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认识新的朋友(机器人由哪些形状物体组成)

五、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推荐第4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靖江市东兴中心小学

崔萍

[课题]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材简解]

“认识图形

(二)”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从画出这些简单几何物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教材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每种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他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些图形,初步感受这些图形的变换。不要求细致研究这些图形的边和角,也不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只管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嫩个识别这些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化形象为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体”与“面”的关系,知道面来自于体。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牙膏盒一个,魔方一个,水彩笔笔筒一个(圆柱形的),长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各一张,磁铁

学生:一盒积木

[设计理念]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等活动,让学生顺利的认识图形。

[设计思路]在这节课中,主要运用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多变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我们经常用到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提问:你们都用过这些东西吗?他们的形状属于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图形朋友?

老师出示实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笔笔筒)。请同学分别来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谈话: 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们的小朋友这么热情,又给我们带来了1个新的图形朋友。 从这个新朋友的身上你看到了你熟悉的图形了吗?看看现在面向你们的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今天我们我们要学习的新朋友就是由老师刚刚给你们看的物体中,小朋友已经发现了三角形。今天我们就来认一认我们的图形。[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学生已经认识的物体导入新课,通过比一比、回忆,让学生轻松的、更加有兴趣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操作领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谈话: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积木,看谁先发现其中的奥妙。

学生在几何体上找图形,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摸这些物体面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图形的特征,通过触觉感觉各种图形的不同之处。] 2.画一画

谈话:刚才我们分别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面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如果它们能从物体上走下来跟大家见见面,那该有多好啊!老师先来把这些物体的小脚印画出来,下面就请小朋友像老师那样把这些图形画下来。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再组织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找一找

谈话: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只是我们平时没注意罢了。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联系生活,从我们身边的物体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谈话: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7页的第1题,你们能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三角形的吗?

三:操作练习,巩固新知

1、分一分 “想想做做”第3题。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我们来帮他们编上号码,正方形是1号,长方形是2号,圆是3号,三角形是4号,帮他们编上号码之后请小朋友们填一填下面的空格。

2、游戏

老师上课之前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将这张纸对折2下,看看你折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3、谈话: 看看谁的动手能力强,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创造这些图形,好吗?

围一围

学生示范练习,并组织反馈。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

追问: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帮助学生体会圆的边是弯曲的,在钉子板上围不出圆)

[设计意图:将学生头脑中图形的直观表象借助规则的钉子板进行再现,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圆与长方形、正方形及三角形的不同。]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你们对它们熟悉了吗?(先让学生总结,然后教师归纳)我们的图形也能拼成很多漂亮的图案,下课之后,小朋友们可以把书上的图形剪下来,自己回去拼一拼。

板书: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推荐第5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亳州十二中学 卢凤侠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一年级上册时学生就认识了四种简单的几何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基础。同时,借助自主练习中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已在幼儿园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四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但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为此,创设有趣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体会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教学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模型、小棒、平面图形图片等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交新朋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介绍认识四个新伙伴,可是它们藏起来啦,要想找出它们必须先认一认老朋友。

2、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指名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师: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立体图形)

3、揭示课题

师: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出示实物长方体

师:现在你知道它叫长方体,你还知道长方体的哪些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找同学亲手摸一摸长方体其中一个表面。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师:今天我们结交的第一个新朋友就藏在它身上。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个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到黑板上呢? 同桌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方法:可能有描、画、印、拍照„„

2、搬一搬、认一认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我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

师:刚才我们请下来的新朋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长方形)

3、认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出示胖的、瘦的、大的、小的,站立的、斜站的。。。。。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认识它们吗?

4、出示正方体、圆柱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请下来了新朋友---长方形,那么,这个正方体是哪个朋友藏在里面呢?(正方形)圆柱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指名学生上台把正方形和圆请到黑板上,说出名称并认一认。

4、认识三角形

师:你知道三角形藏在哪个立体图形中吗? 出示三棱柱,请学生认一认。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

6、探讨平面图形的特征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的名字了,可是你想进一步了解这些平面图形吗?就像我们交朋友不仅要知道她的名字,还要了解他喜欢什么,性格怎样等等。我们先来了解长方形吧。

(1)我这里有八根小棒,请你选择其中的几根摆一个长方形。你打算选几根?怎样选? 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选法并说说理由。 (2)同伴两人一组,用学具摆出一个长方形。 (3)介绍长方形的边

师:摆一个长方形要几根小棒?(4根)这4根小棒就叫长方形的边,也就是长方形有4条边。

仔细观察这4条边,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 (4)请学生摆出正方形,选几根?怎样选? 学生发表意见以后,再动手操作摆一摆。

摆后你发现了什么?(正方形有4条边,都相等) (5)动手摆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需要3条边。

(6)质疑:能用小棒摆出圆形吗?为什么?(圆形是由曲线围绕而成的)

7、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图形

师:我们知道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教室里你能找出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吗? 学生找身边的平面图形。要求;用完整的话叙说。

过渡:其实,教室外马路口也有这些平面图形,让我们看看吧。

8、拍手唱歌《走走走》

课件出示:你认识它们吗?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送图形回家

2、猜一猜

课件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

5、涂一涂

6、图形欣赏

课件展示由平面图形组成的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对这些几何形状的特征有一些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几个立体图形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加对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教学思想是想通过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后设计了很多环节,如:拍手游戏、摆一摆、猜一猜游戏、涂一涂等活动,发现学生积极性比往常高很多。在探讨平面图形的基本特点时,我采用质疑---猜测----动手验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这样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久远。

推荐第6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 .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每种图形的特点,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找到每种图形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搭过积木吗?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朋友用特殊的积木拼搭的作品,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完整、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学生汇报)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师:他们搭的好不好啊? 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物体也来拼一拼、搭一搭?但是,在拼搭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请小组4个人把积木放在一起拼搭,先商量好拼搭什么,再动手拼搭,拼搭完成后为你们小组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在拼搭的过程中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听清楚要求了吗?请小组4个人开始动手吧!(学生交流、拼搭)小朋友们拼的都非常好的棒,老师选了两件最漂亮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现在请作品的小设计师来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你作品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是怎么拼搭的?有什么发现?)

三、形成表象,建立观念。

师:小朋友们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我们的作品中用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同吗?刚才我们的发现就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

现在请同位两个人把你们的物体放在一起,按形状把他们分分类吧!开始动手。(学生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已经分完了,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你们分成了几类?你们是怎样分的?找小组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都可以成为小数学家了,按形状我们可以把这些物体分成4类。让我们认识一下每一类形状的名字吧! 师:(手拿模型)像这样的形状我们叫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像这4种不同的形状,画出来就是4种不同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4种立体图形吧!(板书:认识图形)

四、游戏活动,体验特征。

师:在小朋友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成为小数学家呢?要想成为小数学家得先认识每种图形长的什么样子才可以。要想知道每种图形的特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仔细看、动脑想、认真说,咱们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最多、谁说的最好。 1.认识长方体: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长方体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拿对了吗?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请你动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长什么样子的呀!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位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一说长方体长的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长方体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样子是长长方方的。

师:现在请把手中长方体的物体放到一边,请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长方体) 2.认识正方体:

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的好,离小数学家更进一步了,我们再来看看正方体吧!现在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拿对了吗?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请你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正方体长什么样子的呀!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位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一说正方体长的什么样子的呀?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正方体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样子是正正方方的。

师:迅速把你手中的物体放到一边,看谁的坐姿最美丽。请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呢?(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正方体) 3.认识特殊长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积木请你仔细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汇报交流)

(分别让两种说法的孩子,说一说为什么?)

师拿特殊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找不同。

小结:你说它是什么形状的啊? 4.认识圆柱和球: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再过最后一关就要成为小数学家了,现在请你拿出圆柱再拿出球,看看你都拿对了吗?请你轻轻地、慢慢地把它们放到桌子上,请同位两个人一起摸一摸、看一看圆柱长的什么样子?球长的什么样子?看谁发现的又多,说的又好。

师:谁能来说一说圆柱长的什么样子的呀?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圆柱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滑滑的,立起来像个柱子,躺倒会滚动。

师:谁能来说一说球长的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球的特点)球是圆圆的,可以来回滚动。

师:既然圆柱和球那么好玩,可以滚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球)

五、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把4种图形的样子都记住了,恭喜你们现在已经是小数学家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认识了哪几个立体图形啊?你都记住他们的样子了吗?

这节课啊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吧!(课件展示机器人)谁呀?这个机器人是用我们刚刚学的立体图形拼成的,现在请你数一数他们分别用了几个? 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同位讨论)

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几个?

(小朋友们你们的眼睛真是太亮了。)

总结:小朋友们你们这节课高不高兴啊?认为自己的表现好吗?你们表现的真是太棒了!下课

推荐第7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公兴小学 邓顺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三、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印泥、胶棒、彩纸。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2、摸一摸:小朋友们的桌面上有一个工具袋,请你拿出里面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的物体,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3、猜一猜:三角形是谁留下的脚印?说一说,摸一摸。

二、操作交流,体会面在体上

1、说一说

(1)、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脚印留在纸上? (2)、学生汇报,交流。

2、做一做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画、印的方法把手中物体的脚印留在纸上。

(2)、生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1)、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2)、说一说:他们都长成什么样?

4、巩固练习:连一连,找朋友。

三、小组合作,认识图形

1、送回家:小组活动分图形。

2、汇报交流:

3、分一分,连一连

4、我是谁:猜图形

5、画一画

请你画一画今天的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宝宝呢?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是怎么学习的?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教《认识图形》这一节课时,我的设计思想是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在教学目标上:全面、明确,可操作性强。

2、在学习内容处理上: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组织教学策略上:注意情境与活动教学,配合音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直观形象、信息量大、效率高的特点。个人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行为,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孩子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注意时间不长。而数学知识一般较抽象,生硬。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很多活动,如摸一摸、贴一贴、评一评、举一举、猜一猜、摆一摆等等,并配以音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探索、感悟。

2、教学语言要有童趣

教学中,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等,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即要结合学生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口头语言更应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富有感染力。

3、布置任务要简单明了,也要切实可行

这节课在第一个班先上时,我原来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把积木的一面想办法在纸上表现出来,结果学生对印的方法非常感兴趣,不去想别的方法了,而这些印泥的差异很大,有的很浓,有的很淡,淡得印出来就效果很差,所以不但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在第二个班上时,我就删掉了这个环节,直接让他们用画一画的办法,效果就很好。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我觉得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达到过程性目标的评价不够。

2、在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上,还可以出示一些交通标志,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能在什么地方看得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有机渗透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这样更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育人的价值。

推荐第8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育红小学

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39页《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这为以后高年级继续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对于体上有面已有初步的印象,并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学生在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地已经了解和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因此认识这些图形的名称已不成问题。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同时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同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摸、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和学好数学的欲望,体会到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知道“面由体来”。 【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形、白纸。

学具:各种小型的立体图形、白纸若干张、彩笔。 【教法与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图形”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进入课题

提出问题

共同探究

教师引导

合作交流

课堂总结

交流巩固

拓展延伸

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老师昨天去寻找春天,不但看到了田野的自然美景,同时还遇到了几位图形朋友,老师今天把它们也带来了课堂。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师:边出示图形边说,它们就是咱们上学期认识的图形朋友。

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能)请看它叫什么?让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好!看来大家和它们很熟悉啦!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

1、课件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个面,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谁能说出这个面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回答)(板书:长方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能)赶快拿出手中的笔和纸把它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师展示并贴在黑板)

2、课件出示正方体:请同学们摸一摸你手中的正方体,谁能说出这个面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回答)(板书:正方形)你能把它画出来吗?(能)好!大家动手开始画,看谁画得好!(师巡视,并把画得好的贴在黑板上。

??

3、课件出示圆柱:请同学们分别摸一摸圆柱的上、下两个面,看它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回答,板书 :圆)老师现在把它画在黑板上,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老师画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一样)

4、除过以上三种图形,老师昨天还给大家找到了一个新的朋友,(出示图形)师:你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三棱柱。生读两遍。看它的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师指面生说)师画图形,问:看老师画的是不是三角形?(是)

5、小结:小朋友请看黑板上的这几个新图形朋友,它们都是从立体图形上找到的,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记住它们的名字了吗?生齐读两遍。

6、课堂巩固: 游戏:我说你想

我说图形的名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形状,边想边用手指在空中画一画。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课件出示)

2、连一连: (课件出示)

3、凃一凃:(课件出示)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的,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同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创设情境进行导课。教学时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时则主要用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等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建立了平面图形的概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育 红 小 学 井

推荐第9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潍坊滨海实验小学

朱 美 华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潍坊滨海实验小学 朱美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基础。同时,本信息窗设计的是“牧童骑牛”的纸贴画。“美”的感受,激起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欲望,借助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的图形名称,并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在学习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感,发展形象思维。

4、在图形拼摆和欣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参观一个拼图展,那里有许多小朋友们做的拼图,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多幅老师自己找的拼图)

2、看了这些画,你想说点什么?

3、这些画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它们!(板课题认识图形)

[设计意图]创设了有趣的参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漂亮的拼图,为学生带来的美的享受,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也为最后让学生自己做拼图埋下伏笔。

二、动手实践,初步感受

1、想一想,分一分

(1)每个小组里都有一幅剪贴画(图如书P37页图只有牧童和黄牛),你们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吗?(生小组合作分类;师课件出示大图)

(2)找最快的小组到黑板上分 (3)全体交流分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4)谁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说出图形的名字) (5)小组内讨论这些图形的特点。

(6)师指图形,生描述其特点。(平行四边形不易表述,师可小结:对边相等,对角一样大,有两条斜斜的边,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分与比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各种图形的特点。

2、摸一摸、画一画

(1)其实啊,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新朋友,是我们的老朋友带来的!它们就躲在这个盒子里,等着和小朋友们见面呢!不过你得叫出它们的名字才行!(指

生摸,说出盒子中各种体的名称)

(2)看你们还记得它们,它们可高兴了!想一想,你能从我们这些老朋友身上找到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并把它们留下来吗?(能)

(3)你们的学具盒里就有很多这样的老朋友,生在纸上动手印、画。 (4)展示交流:(指生边指体的面边说)

原来,这些新朋友是老朋友身上的一个面,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留住了我们的新朋友。

(5)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老朋友有什么不同?(生……)

(6)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 帮学生回忆已学知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体会到“面在体上”。此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联系生活,深入感受

1、游戏:找找我藏在哪里

这些平面图形其实很调皮,现在他们藏到我们身边了,快去找找!(让学生说出在教室里、家里或其他地方找到的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2、看,老师也找到了!(课件出示各种交通标志)你们知道这些交通标志牌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3、小结:这些交通标志牌,不但能为大家提供方便,而且也为大家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交通标志牌上的提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自由拼图,巩固运用

1、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指板书)你能像那些开拼图展的小朋友一样,也用这些图形拼成一幅漂亮的图片吗?

2、学生独立完成活动。

3、展示个别学生拼图,并介绍所用图形。

4、课件出示一幅拼图,学生看图画,说一说所用的图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欣赏各种图形组成的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这一环节与本课开头创设的情境首尾呼应,孩子们既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有效的巩固了所学新知。

五、回顾新知,整理小结

同学们仔细想想,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对一节课的梳理,不仅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理解情况,还锻炼学生整理总结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学后整理的习惯。

六、回归生活,课后延伸

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于生活。

推荐第10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刘 艳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

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每种图形的名字,

2、知道每种图形是从哪里来的。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第11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南平市建阳区桥南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研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桥南小学

张雪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的课我们要从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起。还记得《雪地里的小画家》吗?

生:记得。

师:它们是谁呢,画了什么?我们一起把它背出来。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你们真棒,把掌声送给自己。今天呀,雪地里又来了一群小画家,而且还留下了一些脚印,想知道是谁吗?请看:(出示课件)。

师:我们来观察这些脚印,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他们有些形状是一样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来把这些脚印分一分。(图形分类)

师:这四个脚印又是四个新的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新朋友到底是哪个小画家留下来的呢? 生:想。

师:好!现在老师把小画家先请到课堂上来,跟老朋友打声招呼吧!请大家整齐的喊出老朋友的名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生:依次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这里还有个新朋友,它在图形王国里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三棱柱。 师:这四个都是立体图形。小朋友们的桌面上也有一个这样的物体,你能从这些物体上面找到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吗? 生:能。

师: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1 2015——2016学年南平市建阳区桥南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研讨

师:同桌讨论,看谁能想出个好办法把你喜欢的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2、搬一搬(课件展示)

师:我们刚才看到有描,压,印的方法,可现在我们没有印泥和沙盘,只有纸和笔,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只能用描的方法,那就请你用描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我们大家一起来描,看谁描的又快又漂亮? 师:(描完)老师已经描好了,你们呢?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描下来这个图形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验证脚印) 师:这四个新朋友都是平面图形。 师:孩子们!这些新朋友的身上还藏着很多很多秘密,想不想继续研究他们? 生:想。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图形去发现藏到他们身上的秘密,(板书:认识图形)。

3、认一认(课件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师在学生回答的依次板书这几种名称)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学生讨论。

师:办法总比困难多,想一想,我们能不能从他们的特征来记住他们呢? 生:能。 师:好,那我们来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等下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的眼睛最亮。 引导孩子说出各个图形的特征。(请四个同学来回答)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有四个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可长方形呢,它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圆形呢?它有没有角呢?对了,没有。它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封闭图形。

2、认一认

师:那这些新朋友的家在哪?我们到底从哪里能找到它们呢?(课件展示) 师:我们从长方体的表面能找到长方形,从正方体的表面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的表面找到了圆,从三棱柱的表面找到了三角形。其实,这些图形他们不止藏在这些物体的表面,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这些平面图形的影子,不信你看:淘气就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不少交通标志牌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3、找一找

2 2015——2016学年南平市建阳区桥南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研讨

师:好的,小朋友们,擦亮你的眼睛赶快找找看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这些图形。谁愿意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呢?我看到小手在这里,在这里„

请几个同学起来回答。 师:说得完吗?找得完吗?找不完,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图形,我们的学习更是需要它们的帮助,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需要一起走进连连看。 请您们迅速的翻开课本3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连一连”。 看谁的速度最快,我们连的时候需要谁的帮助?课件展示连一连。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4、玩一玩(游戏)

师:经过刚才的了解,你已经和这些图形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生:交上了。

师:那请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想想图形宝宝可爱的样子,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听着老师的口令试着画一画他们模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师:老师看到了,你们画得真好。现在它们的样子是不是已经深深的刻在你们的脑海里。 生:是。

师:那敢接受它们的挑战吗? 生:敢。

师:好,请睁开双眼一起走进“猜猜我是谁”

5、猜一猜(游戏)

四、全课总结、欣赏拼图

师:其实图形宝宝的本领还大着呢,不信你看:(课件展示拼图) 五.课后链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课后去找找今天学习的图形宝宝,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找得多。

第12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长方形、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课件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根据学生回答简要叙述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2、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3、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4、猜一猜(游戏)

5、练一练(p39 1-2题)

四、全课总结、欣赏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用这些图形可以拼出好多美丽的图案呢!你们想不想学习拼图啊?

出示拼图,欣赏学习。

第13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乌沙镇明光小学

纪自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2、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 1

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 2

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 (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 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第14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一(下)第16—18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认识。

[教材简析]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部分教材以此为起点,首先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然后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等方法引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以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面的形状,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形成有关图形的正确表象,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巩固和深化,而且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了数学思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因此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准确把握要求、合理组织学习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形”与“体”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与投影仪。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纸张、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形体 1.播放视频:学生搭积木

提问:视频里小朋友玩得真开心呀,他们都在干什么呀?

2.谈话:对,他们都在玩搭积木的游戏,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形状的积木? (教师适时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贴在白板上)

【设计说明:用白板功能中的媒体库功能将视频导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随时可以定格画面,在白板上进行批注,不经意中呈现了学习内容。让学生寻找各种认识的物体,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引出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一)描一描

1.引导: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木。每个小朋友的面前都有一块积木,先看一看、然后再摸一摸它的表面,感觉怎么样?

(全班交流: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受) 谈话:哦,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全班交流) 2.请生先自己将积木的一个面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画下来,看看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再小组交流:你用的是哪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积木的哪一个面?

3.交流展示:请生上台将自己画的图形贴到相对应的积木的后面。4.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刚刚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认一认

1.分别指着白板上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2.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知道它们的名字了。有谁能说说看,这3种图形分别长什么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三)辩一辩

1.谈话: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看,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图形。

展示“试一试”中的各个物体。(同桌互说,这些图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2.请生上白板,将它们分别拖到相应的方框内。3.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这些图形?

(四)涂一涂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见到的图形,老师这还有许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先用三种颜色分别涂一涂,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个,填在表格里。(学生独立完成P18第3题,再上展台汇报)

【设计说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体验的深刻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先让学生触摸物体的面并交流直观感受,初步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再让学生通过描画自主地把“面”从“体”上剥离下来。加深对“面”附着于“体”的感受。并且这一层次的教学试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认一认、辩一辩、找一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对图形的直观认识体验。同时在揭示概念时,引导学生到教室中去寻找相应的图形,加强了几何形体与生活的联系,适时地拓展了概念的外延。】 课中操

三、操作巩固,提高认识

(一)围一围

谈话: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你们想不想动手创造这些图形呢?

1.动手操作:请你拿出钉子板,从我们今天学的这三种图形中选一个自己围一围。

2.交流展示:说说围的是什么图形。3.讨论:你能围出一个圆吗?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试着围一围)

(二)画一画

谈话:刚刚大家都创造出了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真好!那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画下来呢?

1.学生独立画图完成P17第2题。 2.展示作品。(投影) 3.集体矫正。

【设计说明:由于学生还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因此,很难回答“为什么这个图形是长方形”等类似的问题。因而在教学时,通过围图形、画图形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操作实践、在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使其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操作探究,加深认识

1.谈话:小朋友画的都不错,你们还想画吗?

2.启发: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拿出正方体,选几个面画画,其他小朋友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先在小组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拿出一个长方体,提问:你能用这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吗? 4.启发:比一比画出的这些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画正方形和长方形,再在小组里交流发现,既加深了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又初步渗透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一些特征。】

五、全课总结,联系实际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快乐的数学课,认识了许多图形,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小朋友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在我们的校园里,家里,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

第15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 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3、

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体会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剪刀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老师十分喜欢他,他既是一个数学天才,又是一个美术天才。这里有一副他的作品,同学们想看一下吗?

请同学们看屏幕。 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幅画真漂亮,这幅画是怎么做成的呐?

评价: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幅图中有好多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牧童与牛”图,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一)认识“面在体上”

1、那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呐?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相应的图形。)

评价:你观察的真仔细。

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一下找到这么多,老师十分佩服你。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水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

2、

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图形,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展示实物),你还认识他们吗?他是?他呢?。。。

评价:同学们的记性可真好,还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一会请你从盒子中拿出这些物体,从上面找一找黑板上的这几种图形,并且告诉小组内的同学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谁来跟全班同学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预设: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形等等。)

评价:组织评价,小声提示孩子问,同学们我说的怎么样?

看来这些图形都在物体上,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

请你摸一摸你找到图形的这些面,并说一说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收拾学具: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老朋友放回盒子,并且把盒子盖好放在原来的位置。

谁来说一说,刚才你摸这些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 预设:平平的,凉凉的,硬硬的)

评价:看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发现,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刚才有同学说这些面都是平平的,谁来给这些表面摸起来平平的图形起个统一的名字。

同学们喜欢这个名字吗?

我们就把他们叫做平面图形。(板贴)叫做什么?

今天我们就学习认识图形,认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更加直观地明确“面在体上”。】

(二)图形分类,认识图形

老师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装着很多这样的平面图形,请大家给他们分分类,把一样的放在一块。(找小组展台上分)

大家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大家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 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他们呐?

这些图形为什么是正方形而不是长方形?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圆形和上面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游戏放松,相反游戏。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我们一起给树上的图形果子分分类吧?(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图形进行分类,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这几种图形进行辨析。在分类的基础上,渗透对这几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2、数图形个数

3、猜一猜。出示被遮住的图形猜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物体的面是什么图形。

4、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他们有什么不同呐?他们有什么联系呐?

5、生活图形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的设计都用到了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这些图形。课外延伸,作业布置。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怎样?

第16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下)第16—18页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部分教材以此为起点,首先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然后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等方法引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以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面的形状,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的特点,形成有关图形的正确表象,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巩固和深化,而且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了数学思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乃至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思考的重要基础,因此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准确把握要求、合理组织学习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对图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学习习近平面图形方法上应该有知识的迁移,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对平面图形特征要让学生掌握精确,特别是正方体,长方体,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要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和三棱柱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一个面,以及用这些几何体的面画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在观察、车载、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感知“形”与“体”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白板课件与投影仪。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纸张、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形体 1.播放视频:学生搭积木

提问:视频里小朋友玩得真开心呀,他们都在干什么呀? 2.谈话:对,他们都在玩搭积木的游戏,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形状的积木?

(教师适时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贴在白板上) 【设计说明:用白板功能中的媒体库功能将视频导入,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随时可以定格画面,在白板上进行批注,不经意中呈现了学习内容。让学生寻找各种认识的物体,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引出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一)描一描 1.引导: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木。每个小朋友的面前都有一块积木,先看一看、然后再摸一摸它的表面,感觉怎么样? (全班交流: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受) 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全班交流)

2.请生先自己将积木的一个面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画下来,看看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再小组交流:你用的是哪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积木的哪一面?

.交流展示:请生上台将自己画的图形贴到相对应的积木的后面。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刚刚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认一认

分别指着白板上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知道它们的名字了。有谁能说说看,这3种图形分别长什么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三)辩一辩

谈话: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看,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图形。 展示“试一试”中的各个物体。(同桌互说,这些图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请生上白板,将它们分别拖到相应的方框内。 3.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这些图形?

(四)涂一涂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见到的图形,老师这还有许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先用三种颜色分别涂一涂,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个,填在表格里。(学生独立完成P18第3题,再上展台汇报)

三、操作巩固,提高认识

(一)围一围

谈话: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你们想不想动手创造这些图形呢?

1.动手操作:请你拿出钉子板,从我们今天学的这三种图形中选一个自己围一围。2.交流展示:说说围的是什么图形

第17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

34、3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个百宝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都装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认识这几个朋友吗?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 很好,同学们说的非常棒。

【设计意图】以学生好奇心为切点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师:能不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给他们分分类?并且说一下你为什么这么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物品都穿着花外衣, 脱掉它们的花外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学生观察,老师随即板书课题。 展示课件,连一连找一找。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2、摸一摸,感知特点。【长方体】

师:从你们的桌面上找一找长方体有哪些?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实物。 师: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动手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对各种形状形状物体的体验。 【长方体】

让学生感知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学生感知汇报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学生感知汇报 ,正方体: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学生感知汇报,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

师:最后,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学生感知汇报,球:是圆圆的。

3、总结特点,猜一猜。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非常好,老师这有几个谜语看看大家能不能猜猜他们是谁?

展示课件。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准确数出每种图形的数量。

1、

( )号是长方体,( )是正方体,( )是圆柱。

2、

3、

有( )个

4、, 有( )个

, 有( )个

, 有( )个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给每个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数数的过程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五、板书: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第18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喜洋洋!

师:对!喜洋洋今天要来我们班做客,初次见面,它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哇,这么多礼物!谁来说说你们组得到了哪些礼物?

生:有乒乓球,皮球,粉笔盒,铅笔…

师:哦,有吃的,玩的,用的,大家喜欢吗?生:喜欢。

师:但是,喜洋洋要考考我们,他说:“小朋友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在一起吗?”

师:原来是要我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同学们能吗?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形状的物体合在一起!还有那个小组和他们分得是一样的?

师:那我们来看看喜洋洋会不会也跟你们一样地分,(课件出示)——是和大家一样吗?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我们把这些物体分成四类,其实在数学王国里,为了能区别它们,我们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新朋友。板书:认识物体。

师:大家看大屏幕,像牙膏盒,牛奶盒这样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板书)请小朋友从桌子上拿出长方体来。请同学们先看看长方体长什么样?像老师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长长方方的、平平的)

师;像摸起来平平的,感觉滑滑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大家一起来数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呀?)这6个面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那以后 我们看到长长方方的,平平的6个面的物体就是长方体。 我们接着看题目,像魔方这样形状的物体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师:正方体长什么样,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正方体来,小组同学互相看一看,摸一摸,哪位同学能勇敢的介绍一下正方体。 (摸起来四四方方的,平平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以后大家看到四四方方的,平平的面的物体就是正方体,可是喜洋洋可急坏了,为什么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平平的面,怎么区分它们呢?对呀,长方体和正方体最明显的地方在哪呢?(长方体 6个面不一样大,有的大有的小,正方体6个面一样大)

师:小结,同学们可要记住它们各自的样子,以后见了面可不要叫错了名字。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再看下面的两种物体,谁知道这类物体叫什么名字吗?生:圆柱。最后一类的物体叫什么名字呢?大家一起回答:球。下面的时间请各小组的同学把自已桌子上的圆柱和球看一看,摸一摸,把看到的摸到的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开始行动吧。

好,下面谁来当一回小老师,说说圆柱是什么样子的?(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有两个平平的圆形的面。)现在谁来说说一下球是什么样子?(球没有平平的面,圆圆的)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这四个物体,它们都穿着花外衣,下面请看黑板, 我们把花外衣都脱掉,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告诉老师它们的名字。

同学们玩过积木的游戏,下面有四个小朋友正在搭积木,谁搭得比较稳当呢?出示课件。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搭得就稳)下面请同学们从桌子拿出圆柱和球,轻轻的试一试,是不是能来回滚动,再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试试,能来回滚动吗?(不能)看来同学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师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搭得就稳,圆柱和圆的面是圆圆的,在地上可以来回滚动,搭不稳。

请大家看题目,我们大家盖房子用的材料选用的就是长方体,像方砖,地质板,这样盖的房子比较牢固,生活当圆柱和圆的用途也是很大的,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呢?(压路机)它的前面就是一个圆柱体,有了它,就能把路面压得平平的,还有足球,它可以在球场上来回滚动,如果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在球场上来回滚动吗?(不能)那多费劲呀。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搭一搭(喜洋洋背景音乐)

小朋友,喜洋洋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识哪几种立体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对!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第19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先接触的形体是立体图形,比如,孩子们玩的积木中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房子及日用品都是立体图形。因此,教科书把认识平面图形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教学,这样遵循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

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五.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动手操作”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再通过描印等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折、摆、画”,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小棒、水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幅画,你们看看画上有什么?你们发现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生:这幅画里面有很多图形。

师:你们能把这些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想分成几类,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想分成三类

3、7是一类„„

师:生说的时候学师动手操作,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吗? 生:按直边和曲边分。

师:有道理,别人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想分成四类„„ 师:你分得更加细致了。

师:指着长方形问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 生:这两个图形都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你能给大家指指两条长边在哪,两条短边在哪吗?(生指)

师:观察这两条长边,你有什么发现?(一样长)这两条短边呢?(一样长)

你能把刚来说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 师:说的很完整,谁再说一说。(生说)

师:我们看看这个图形是不是也有这个特点呢?让一位学生指出这个图形的长边和短边,边指边说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 师:转动手中的图形,问这样还是长方形吗?

师:我们把两条长边一样长,两个短边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师:这两个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这个图形的4条边一样长。

师:像这样4条边一样长的图形就叫正方形。(板书)这两个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无论这个图形有多大,或有多小,只要四条边一样长就是正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为什么单独分成一类? 生:因为这两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像这样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这两个图形都叫三角形,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你看出来了吗? 生: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一样长,也可以不一样长,只要是3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三角形。

师:这四个图形里面有一个与众不同,它是谁? 生:它是圆。

师:为什么说它与众不同? 生:圆的边是弯曲的,没有棱角。

师:我们把这条弯曲的边叫做曲边。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式图形。 师: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刚才认识的这几个图形呢,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一边摸一边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比如,电视的表面是长方形的,钟表的表面是圆形的,三棱柱其中的一个面是三角形(介绍三棱柱)、魔方的表面是正方形的„„

师:再看看桌子上摆放的积木,它们的身上也藏着这些图形呢。

师:现在我当指挥官,看看谁最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们每人挑选一块你喜欢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这块积木的每一个面,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拿着手中的积木边摸边说“这个面是平平的”。 师:你们的感觉也是平平的吗?有没有不是平平的面? 生:圆柱的侧面是弯曲的。

师:圆柱的侧面不是平平的,是弯曲的,我们叫它曲面。和老师说“曲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平平的面,我们把这些平平的面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些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呢? 学生汇报,老师演示。 生1:我准备用印泥印出来„„

生2:我把立体图形放在纸上,用水彩笔描出它的边线。(老师演示) 生3:我用纸黏土印出来

(1)教师提出活动建议: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指挥官又要发令了,看谁比刚才表现得更好,更能服从命令听指挥。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手中积木不同的面都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2)和本组同学说一说: (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物体上得到了

图形。)(学生活动并交流)

(3) 全班交流汇报。  谁把长方形搬到了纸上?(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的投影上边指着积木边展示)

预设1: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长方体 上的这个面上得到了 长方形 。

预设2: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三棱柱 上得到了 长方形 。 预设3: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圆柱 上得到了 长方形 。 教师追问:怎样从圆柱上得到长方形? 总结:从长方体、三棱柱上得到了长方形。从不同物体上都可以得到长方形。教师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  正方形:

谁把正方形搬到了纸上? 预设1: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正方体 上得到了 正方形 。 预设2: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长方体 上得到了 正方形 。 长方体上也能得到正方形吗?介绍特殊的长方体,它的6个面中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这两个正方形的大小还是相等的。

预设3:我用的是 印泥印 的方法,我从 三棱柱 上得到了 正方形 。

我用的是 画 的方法,我从 三棱柱 上得到了 正方形 。 总结:从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上得到了正方形,从不同物体上都可以得到正方形。教师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

三角形:

预设1:我用的是

的方法,我从 三棱柱 上得到了 三角形 。 总结:从三棱柱上得到了三角形,教师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 圆: 预设1:我用的是

橡皮泥印 的方法,我从 圆柱 上得到了 圆 。

我用的是

画 的方法,我从 圆柱 上得到了 圆 。

总结:从圆柱上得到了圆,教师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我们刚才从积木上找到了这些平面图形,出示橙子,你能从球体上找到圆形吗?(切)

师:好,我们让这些积木都回家,看看我们刚才都有什么发现? 3连一连(课件)给平面图形找家

4 .摆一摆 ,巩固加深

师:你们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你们还有一双灵巧的双手。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棒,用小棒摆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教师巡视)

正方形:

师:谁摆出的是正方形?

生:我用4根小棒摆出了正方形。 师: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生: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 师:谁还能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生:4条边是相等的,每条边摆2根。 师:还能摆再大的正方形吗? 生:能 长方形:

谁摆出的是长方形?

生:我用6根小棒摆出了长方形。 师: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生:长方形2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 师:谁还能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 生:8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师:还能摆再大的长方形吗?

生:能。只要2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就行了。 师:摆一个长方形最少用几根?(6根)

三角形:

谁摆出的是三角形?

生:我用3根小棒摆出了三角形。 师: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师:谁还能摆一个不一样的三角形? 生:等腰三角形

师:还能摆出不一样的三角形吗?我们下课可以摆一摆。 (感受三条边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 师:我发现有一个图形大家都不愿意摆,你们是不是不喜欢它呀?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呢?

生: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所以摆不出圆。 师:那你想想可以用什么能围成一个圆呢?(绳子,铁丝等等) 生:用手中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形。 5.找不同:

师:请大家思考原来的立体图形和今天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预设:1.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

2.平面图形是从立体图形上搬下来的。

3.立体图形能稳稳地站在桌上,立体图形只能躺在纸上

6.活动:猜谜语。

教师把四个图形依次标上“

1、

2、

3、4”

规则:老师说谜语,如果你认为谜底是1,你就拍一下手。如果是2就拍两次手„„

(三)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你们上得非常好,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第20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宁丽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一、创设情境,引出图形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大家熟悉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1、你认识哪个朋友,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物体。最后教师简单介绍三棱柱。

2、今天这些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在屏幕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屏幕出示脚印,学生说出每个脚印的形状。同时教师把这些形状挂在黑板上,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体会特征

(一)、体会面在体上

1、这些图形是哪个物体留下的脚印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同桌之间一起研究一下,或者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

2、汇报研究结果,你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演示从物体的一个平面上抽象出图形,也就是这个物体的脚印。)

3、刚才这些脚印留在屏幕上,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脚印留在你的画纸上。(学生动手操作。)

(二)、体会图形的特征

1、从你的学具里拿出你喜欢的那个物体,找到印上脚印的那个面,用手摸一摸这个面,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边缘,你又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感觉说给同组人听一听。再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感受。

2、全班交流。总结图形的特征。教师强调这些图形的面摸起来有什么相同的感觉?(都是平平的。)对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平的,所以他们又有一个名字叫平面图形。

(三)、体会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1、平面图形不仅在立体图形的表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也能找到这些图形。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三角形?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

2、出示交通标志图,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是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给图形找家。

2、圈一圈。

3、画一画。

四、今天的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物体表面处处可以看到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不但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而且也各有各的用途。比如说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自行车的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这些问题都等待着在今后的学习中一点点的去探究和发现。

一年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