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04 07:58:3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人教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教案

人教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一年四季都会下雨,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各个季节的雨是不同的,请你看一段录像,看完了告诉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要求说完整)这是一场什么雨?(雷雨) 2.出示课件:老师解说“天空乌云密布,紧接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不一会豆大的雨点就从天而降,大雨如注。下了一阵雨,渐渐天空又放晴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关在了天边。 3.师生交流,这就是夏天经常下的雷雨,它来得快,下得大,去得也快,我们一般把它叫做雷雨。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雷雨“,齐读课题。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场雷雨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打开语文书,翻到80页,去文中感受一下这场雷雨。边度边认生字,想个办法记住它,并标好自然段。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相信这个一定难不倒大家。瞧,这是什么字?字词句同时出现(四个字)(请一位同学读字、词、句,齐读)(仅正音) 黑沉沉 忽然 压下来 乱摆 垂下来 彩虹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数值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空中。

3.请几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出示雷雨前后的图片:这是课文中的两副插图,你看画的是什么时候?引导说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的不同情景。快速默读课文,说说那几段写雷雨前,那几段写雷雨后。 读后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想象。1.品读雷雨前

请你把雷雨前三段话默读一遍,读的时候你能想到哪些好词语来形容雷雨前的景色呢?一会儿请你告诉大家,并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说好词语,问是怎么想到的?教师随机板书并指导朗读。 好词预设:

A.乌云密布 请生说出处:你能把乌云密布的情景通过朗读来表现吗? 满天的乌云,黑压压地压下来。

黑沉沉的乌云压得树上的叶子和蝉怎么了?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喘不过气,害怕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害怕的语气。 B.狂风大作 说出处,指名读,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蜘蛛怎么逃的?(让学生自由用自己的话来说对“垂下来逃走”的理解。) (2)想看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样子吗?咱们一起来看看。

(3)蜘蛛为什么要垂下来逃走(快速地垂,因为风实在太大了,连树枝都乱摆了,它再不逃走,网都要被吹破了)是啊,风实在是太大了!谁能读读这个句子。 (4)指名读 (5)齐读 C.闪电雷鸣、雷电交加,谁把描写电闪雷鸣这一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雷雨前的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可怕)了。 同学们,请你把这三段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把这种越来越可怕的情景用你的朗读来表达。 2.品读雷雨后

一阵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象却是截然不同的,赶紧读读雷雨后的段。边读边想雨后带给你什么感觉。教师随机教学。 预设学生感受:

(1)清新、明净 从哪感受到的?把有关句子读一读。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深呼吸,想象此时的空气是怎样的?学会自由说:有点清香、很新鲜、很通气。这种感觉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清新。再请个别同学读一读这一段。 (2)美丽 又是哪感受到的?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你瞧,太阳出来了,树叶上闪着晶莹水珠,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接说)多美呀!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3)充满活力、凉爽

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雷雨过后,一切变得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拓展想象:(听看视频) 你听,蝉叫了,仿佛在说„„ 青蛙也叫了,它仿佛在说„„

你还听见了哪个小动物也仿佛在说„„

雨后的世界既美丽又舒适,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去体会一下。齐读这一段。

小朋友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小朋友也非常能干,能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都读出来了,想不想来做个小小配音师,给画片配音?播放视频,分大组读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段。

四、书写指导

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学生读“乱、垂、虹、压”,我们还要学会写这几个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需要老师帮助?

“垂”的书写指导。学生自己书写,老师随机指导、点评。

五、学习小结

雨前和雨后有这么大的变化,正因为下了一场——雷雨。这是一场怎么样的雷雨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教案免费下载地址http://www.daodoc.com/sysResource/Chinese/Cloading.aspx?materialid=80738 UID928042 帖子7 精华0 积分2305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2 小时 注册时间2009-9-15 最后登录2009-11-5 查看详细资料

TOP

hnhill2010 见习战士

•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2#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16:17 只看该作者 雷雨教学设计 引用: 原帖由 ebb 于 2009-11-3 10:03 发表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一年四季都会下雨,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各个季节的雨是不同的,请你看一段录像,看完了告诉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要求说完整)这是一场 ... 18.雷雨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播放谜语的幻灯)谁猜出来了? 生:雷雨。

2、

师:很好,雷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你对雷雨有哪些了解呢? 生汇报。

3、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悟

1、师:请同学们看画面,认真听,认真看,想想课文围绕雷雨写了哪几个时候的景象?【播放课文情境朗读的画面】 生:课文围绕雷雨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师板书:雨前

雨中

雨后】 师: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 生:123段写雨前;456段写雨中;78段写雨后。

三、学习雨前部分

1、师:你知道雨前都有哪些景象吗?生汇报。【播放画面】

师:我们再来看看雨前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看画面。【播放雨前的动画,不加课文朗读。播放时提示:乌云怎么样、叶子怎么样、蝉怎么样、蜘蛛怎么样】

2、师: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123段,按顺序找找作者在雨前写了哪些景物? 生: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闪电、雷声

【师板书:云

在学生汇报时可以多提问几个,争取使答案比较完整】

3、师:作者抓住哪些特点写出这些景物的?找一找,读出来。

【这一环节是重点,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在读中感悟。先自由读,再提读,然后评价、分析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其他学生评议汇报。 (“黑沉沉”怎么理解、“压”怎么理解?) 指导读好这句话。

(2)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指导朗读、辨析句子、出示幻灯。】 师:怎样读这句话哪?(轻声地读。)

师:老师这儿有一组句子,大家读一读。

它们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儿? 师: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一动不动?蝉为什么一声也不叫? 生:闷热。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雨前还有哪些特点,谁来读一读?

师:树枝乱摆说明什么?(风大)谁能做一做这个动作?

师:蜘蛛怎么样了?【出示幻灯: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垂”什么意思?谁能做做这个动作?它为什么逃走了。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雨前还有哪些特点,谁来读一读? 生评议,再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组句子,大家读一读。

它们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儿? 师:“越来越”说明什么?(亮的程度一次比一次加深,响的程度一次比一次加深。) 师:谁能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师:两个句子能不能调换过来说?为什么?

4、师:请大家再自由读123段(生读),说说雨前给你什么感觉?(沉闷、暗)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他读得怎么样?评一评。 师:大家再齐读雨前的三段,读出沉闷、压抑的感觉。

四、学习雨中部分

1、师:一场大雨就下起来了,大家一起欣赏雨中的景象,请看画面【播放动画。提示:给你什么感觉?】

2、说说雨中的景象给你什么感觉?

生汇报。学生可能回答:往外看,什么都看不清了。 师:谁跟他的感觉一样?为什么? 生:因为雨越下越大。(板书:雨越下越大)

师:这是用眼睛看到的,还通过什么感觉雨大?在文中找一找。 生:“哗哗哗”表示雨声很大。

师:怎么读出来呢?自由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生读,共同评议。再读。齐读。

师:谁能用“越„„越„„”说一句话?

3、师:雷雨有一个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雨小了,应该怎么读?请大家读读。

生自由读。提读。评议。再读。齐读。 师:谁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4、谁还能说说雨中有哪些景色?【播放雨中画面。

五、学习雨后部分

1、过渡

师:雨越来越小,一会儿就停了。雨过天晴,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一起欣赏雨后的景象。【播放雨后的动画。】

2、小组讨论雨后和雨前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1)师:雨后和雨前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吗?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教师参与讨论,讨论后选择一组汇报。其它组补充。【板书:空气清新】 (2)师:你还知道雨后有哪些美景? 生汇报。

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播放雨后图片】

(3)师:雨前和雨后的景色哪个更美?谁能边表演边读出来吗?大家一起来读。

(4)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到雨前和雨后景色的不同,请同学们以对读的方式读一读雨前和雨后的内容,男同学读雨前的内容,女同学读雨后的内容。看看感受有什么不同。

五、再读提升认识

1、师: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2、齐读全文。【播放动画】

六、欣赏儿歌

【幻灯展示儿歌《雷雨》】 儿歌

雷雨 大雨哗哗哗,

水泡(pāo)喊妈妈。 闪电怕,跑来雷爸爸。 雷雨骑上马,

马蹄呱(guā)呱哒(dā)哒。 天空出彩霞, 太阳笑哈哈。

1、师:请大家齐读。

2、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

七、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朗读加深了对雷雨前、雷雨时吧、类雨后不同景象的认识。以后,我们还要多观察大自然。请同学们观察天气,写一篇观察日记好吗?

推荐第2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一、激趣导入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自主探究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现在,聪明的孩子们,请你动脑筋回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请你起来读一读你到找的句子好吗?(生读)

课件随机出示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1

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4.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2.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3.(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还想出了画声音和气味的办法。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推荐第3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2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连减(应用题)或带括号的加减两步(应用题)(例[2]及练习一的第2—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地收集、理解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会用连减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初步会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15+6=25-8=30+7=6+24=

27-9=14+6=20-7=19-9=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

1.教学例2。

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根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4—8=46(个)]

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6—22=24(个))

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4—8—22=24(个)]

(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个面包)可以怎样列式?[8+22=30(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54—30=24(个)]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要先算8+2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4-(8+2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列式:54-(8+22)

=54-30

=24(个)

答:还剩24个面包。

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

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

(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

(4)列式计算:94—34=60(个)60—29=31(个)

或34+29=63(个)94-63=31(个)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94-34-29或94-(34+29)

2.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的第3题。

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58-6-7或58-(6+7)

[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

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3.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4.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5.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6.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推荐第4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1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P2情境图、例[1]及练习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主地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尝试、讨论、交流,学会用加减两步或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后练习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

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推荐第5篇: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93小学

陈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2.在比一比活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学具:水彩笔,单位面积的图形若干,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面积。 1.情境导入,

(1)出示两块黑板报的版面。引发思考:要换新的板报,擦哪块黑板用的时间短?为什么?

(2)总结:黑板面的大小不同。 2.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请学生找找其他物体的面并汇报交流。 (2)拿起数学书,组织学生找出数学书的面。 (3)师生击掌,说说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 (4)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哪个部位的面比手掌面小。 (5)说明: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一些物体的画面,说明将它们的一个面画了下来,说说这些图形的形状。

(2)引导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3)总结:它们都是封闭图形。

(4)出示一个角的平面图形,将它变成封闭图形,再给它涂上颜色。 (5)说明: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的面积。 4.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是面积。 二.比较面积。

1.出示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2.展示比较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 3.组织学生比较作业纸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咱们85小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些办法吗? 三.创作:创作图形,使它的面积占7个方格。 四.全课总结

推荐第6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草 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 1 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 离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三、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4)

1.指导:这首诗不完整,有的句子没写完整,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 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 3.指名(多人)读一读,了解默写的情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诗意。

推荐第7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画风 4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老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好吗?请听好了!(出示PPT1)-看不见它的影子,摸不着它的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生答)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它就是风。PPT2

2.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它会藏在哪里呢?能画出来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画风这一课,好吗?板书画,出示PPT3 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质疑。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是啊,是谁在画风,他们又是怎样画风的呢?PPT4赶紧翻开书读一读吧。

2.不过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要把画出来的生词和生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等会儿咱们比比谁学的最好。(生自学)

3.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你非常自信,愿意接受大家的考查吗?(生答)

(1)读了课文谁愿意来告诉教师谁在画风?(陈丹、宋涛、赵小艺)想认识这三个可爱的小朋友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声招呼交交朋友吧。

(2)出示图片PPT5,学生认读名字。

(3)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其实就藏在我们的生字表里面。敢挑战其他生字吗?

(4)出示生字PPT6,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读互认

(5)生字宝宝带上它的朋友一起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叫出它们的名字吧。PPT7

三、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1.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就是宋涛、陈丹、赵小艺(PPT8)小朋友,睁大你们雪亮的眼睛仔细看看,他们在干什么?都画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连起来说句子)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了这些,用你们喜欢的语气读一读吧。

2.看着这样美的风景,充满好奇心的男生陈涛发问了(男生接读谁能画风?)漂亮的女孩子陈丹说:(女生接读: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3.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4至8自然段,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有没有把风画出来,又是怎样画风的呢?并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4.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并互相读一读好吗?(生读)

5.全班交流,师引导点拨

(1)课件随机出示宋涛----男生读:“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是怎样感觉到有风呢?(学生自由说)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

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女生来读一读吧(学生再次读)

看到这斜斜的雨丝,我真想作句小诗,师吟: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来小诗人,你们也来说说吧。

(2)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们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生吹出呼呼声,师创设:啊,好大的

风啊,把我这棵小树都吹弯了。PPT11那好,现在你们都是小树,小树一起来读读陈丹画风的自然段吧,要边读边做动作哦。PPT12(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PPT13谁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指导方法同上,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四、拓展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不过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我们共同的杰作吧!PPT17

2.说说你还有别的方法画风吗?

3.其实,生活中画风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只要我们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动脑思考,相信一定还会有很多的发现。

五、作业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风。

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喜爱阅读的你:找写风的资料读一读。

喜爱写作的你:写一篇有关风的儿歌或日记。

推荐第8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和在100以内)。

通过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教学过程:

师: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想去看吗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随 着“希望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到鸟岛去旅游。愿意吗?

不过,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解决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 师:来,我先做一下准备运动!开始了哦

1、口算题开火车回答

2、说出下面数的组成个别回答 师:那我们就出发去鸟岛

既然小朋友们都说好看,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也忍不住了,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在码头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船头写着的限乘68人什么意思?

师:如果现在四个班级的小朋友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能坐下吗?(生估计一下,结果是:不能,这时让学生陈述理由)

师:因为一艘船坐不下所有同学,所以老师便和船长商量,决定用2艘船来运送同学们,要求同学们按班级顺序上船。看,船来了。二(1)班和二(2)班的小朋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先上了船。如果要求现在船上有多少人,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答:加法)

师:那么该怎么列式呢? 生:23+31=54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答)

师:谁和他的想法相同?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答,让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口算方法: ①3+1=4,20+30=50,50+4=54; ②23+30=53,53+1=54; ③20+31=51,51+3=54。)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算出了现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还能不能再上乘客了? 生:能。

师: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 师:二(3)班还能上多少人? 生:14人。 师:谁会列式? 生:68-54=14(人)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③64-54=10,10+4=14。

师:二(3)班上了14人以后,还剩下多少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减法) 师:谁会列式? 生:32-14=18(人)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算的吗?

师:当二(3)班的14名学生正要上船时,二(3)班的班主任老师说话了,“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分开坐船,我多不放心呀!”

师:同学们,现在二(3)班的老师不愿让他班上的小朋友分开坐船,如果让你来安排,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让二(1)班和二(2)班的先走,二(3)班和二(4)班后走。 师:二(3)班和二(4)班的小朋友能合乘一艘船吗? 生:不能合乘。

师:为什么? (生说明理由) 师:谁会列式? 生:32+39=71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口算吗?(生一一回答)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让1班和2班共乘一艘船,3班和4班共乘一艘船这种乘船方式不行,那么该怎样乘船,才能使4个班的同学能同时去鸟岛呢?同学们讨论讨论好吗? 师:同学们,有主意了吗?

(生汇报:1班和4班共乘一艘船,2班和3班共乘一艘船)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吗?(生:同意)你们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1班和4班一共62人,2班和3班一共63人,这样安排就不会超过限乘人数。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真了不起,看,二年级同学们上船要出发了。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屏幕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到鸟岛上去参观吧!鸟岛的叔叔阿姨为了让小鸟的生存环境更好,他们为小鸟们做了很多漂亮的小房子(出示课件),你们能帮小鸟找到它们的家吗?请先在脑子里帮小鸟找找家,等一下再汇报。 1.帮小鸟找家。

2.从这个图上我们发现还有一只鸟(没有家、好可怜)?

3.师:那请你在这三座房子里选一个你喜爱的小房子,替这只小鸟写一道对应的算式,使它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好吗?

师:你们真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朋友们都给小鸟找到了家,它们也没有闲着,来到了树林里给小树治病来了。老师要看看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可以为小树找到病害,除掉害虫。

师:害虫除掉了,小树健康成长了,长出了大大的苹果。不过得先回答对问题,水果才能掉下来哦!

师:摘完了苹果,老师从篮子里拿出了两个,你们猜,这位小朋友在想什么呢? 师:那你们知道哪个更大吗?老师可以给你们一个条件。

师:老师还在沙滩上看到了许多鸟蛋,老师打算把它们放进篮子里,你们能帮一下老师吗?

师: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鸟岛的美丽景色,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我们今天所做的加、减法口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两位数)对,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大家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4

推荐第9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宏庄小学 教师:王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结合方格纸对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并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认识新知

(1)(课件出示游乐场设施动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甚至亲身经历的“游乐园”学习情境,让动态的小火车、摩天轮、缆车等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一边仔细观察这些事物的运动方式,一边用手势表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2)让学生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分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使用鼠标拖动图片进行分类)。 (3)学习习近平移。学生将小火车、滑梯、缆车的运动分为一类。追问: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 指出:它们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板:沿直线运动);我们把像小火车、滑梯、缆车这类沿直线的运动称做是平移。通过质疑、讨论,交流平移现象。

(4)学习旋转。为什么将摩天轮、旋转飞机、风车的运动分为一类?根据回答,相机板书(旋转、围着一个中心转动)。

(5)判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你能判断出来吗?多媒体出示下图,请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判断运动方式。

小结: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平移和旋转,那么平移和旋转在运动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呢? 让学生通过再次观察总结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6)实际操作,体验平移。用手来表示平移的现象;用手来表示旋转的现象; (7)联系生活,请同学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操作实践,自主探究。

(1)。大家愿意一起帮帮它们,把房子搬到预定地点吗?

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上、下、左、右来控制房子移动,其他同学看着齐声指挥移动的方向。 (2)房子已经顺利的搬到,刚才房子的移动是平移还是旋转?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是怎样平移的?(房子向左平移了7下)

这句话中说出了两个内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方向、格数)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练习纸的方格图上动手画一画、想一想,看看它们俩各移动了多少格。 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结:要知道一样东西平移了多少个格,只要数准一对对应点就可以了。

(5)除了数对应点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房子移动了多少格呢?(找对应的线,通过对应的线也可以知道房子移动的格数。)

(6)巩固延伸,提高学习兴趣。它们把小房子向左平移了7格后,觉得这个地方不太合适,于是它们决定把家再搬到上面的虚线处,小组再次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移一移,数一数,看看他们把新家向( )平移了( )格。

(7)(出示练习题)画一画梯形向左平移3个格后的图形。

在画之前,教师启发:这个图形大致移到什么地方呢?具体位置怎样确定呢?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集中讲评,请学生汇报绘图的方法。总结出,画图可以先找出对应点,再将各对应点进行连线。 3.拓展应用,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我们学习后有什么用处?能解决哪些问题?

推荐第10篇:部编人教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

景物:田野、云、大树 示例: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

“消除疲倦”: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田野——绿毯

我的朋友

天空——棉花糖、小绵羊

他是谁?

小河——飘带

长什么样子?

月亮——白玉盘

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情,了解和认识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第11篇: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假如》教学设计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

2、学会书写8个生字:寻、良、双、操、哭、食、体、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作者白冰及其有关爱心的格言。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良、食、操、场”四个字的正确规范书写;

2、用多种方法学习“缩、寻、食、哭、泣”五个生字的形、义,激发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难点:

运用字理法、做动作学习“缩”并理解其义;用读音感悟、找反义词学习“哭”字;看图比较学习“哭”“泣”二字。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由马良的神笔导入

1、出示图片(3幅):神笔马良

2、说说:马良的笔“神”在哪里?

二、认识白冰

看图,了解白冰及其格言。

三、读课文,学习二类生字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大声朗读课文,圈出有疑问的读音;

2、同桌交流有疑问的字的读音;

3、词语练读;

4、学习多音字;

5、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指导朗读,注意情感变化。这个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情感层层递进。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四、随文学习生字

1、出示语段,学习“缩”字

师:小树缩着身子,是什么样子?你来学一学,它为什么要缩着身子?

生:做“缩”的动作,因为它嫌冷。

师:大家来看看“缩”字的结构,它由哪两个部件组成?

生:绞丝旁和“宿”字。

师:“宿”有旧的的意思,绞丝旁和布有关系,衣服旧了会怎样?

生:缩短。

2、随文学习“遥”字

3、组词法学习“寻”字,并复习部首“彐”

4、交流学习“食”字

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食”字?

5、比较学习“哭”“泣”二字

师:看图片,你发现“哭”和“泣”有什么不同? 生:“哭”是大声的哭,“泣”是不出声,默默流泪。 师:“哭”的反义词是什么?(生答“笑”)

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读“哭”和“笑”两个字,其它同学观看。 生:同学上台朗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朗读“哭”的时候,她的表情像在哭,朗读“笑”的时候,她的表情在笑。 师:中国的语言文字太有趣了!正像印度国王说的那样,中国的每个字都是一幅画,一首诗。

五、学习生字书写:良、食、操、场

1、学习良、食两个生字

观察字形,比较,请学生说说需要注意的笔画;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写,展示并指导。

2、学习操、场两个生字(略)

六、课堂检测

第12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草 2教学设计(推荐)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古诗,有主动积累古诗的愿望。

2.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

3.诵读课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诵读课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阅读《赋得古原草送别》,了解诗人及诗意。

学生:观察春天小草生长的情况,或读读写小草的儿歌。

教学过程:

一、朗读古诗,引入新课

1.会背古诗的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课内和课外学的古诗都可以)。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并揭示课题:草。告诉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二、初读全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2.相互交流,提醒读准难读的字因。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可以采取开火车、个体与集体的形式认读。 4.抽读课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矫正。

三、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1.看图读课文,想象画面的内容。

2.说一说:一边读,一边想到了什么?

3.教师描绘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四、诵读古诗,体会意境

1.自由朗读、抽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小草的勃勃生机。

2.教师范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意境。

3.指导朗读,并背诵古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六、扩展学习,提示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早春》、《咏柳》等古诗,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第13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找春天 2教学设计

《找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2、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件在设计和使用时力求体现各教学媒体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并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本课件的优越性体现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交互灵活。

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贯穿始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朗读、感悟、想象,变静态的文本为动态的文本,变清一色的课堂为多姿多彩的课堂,使课堂形式活了,情趣浓了,效率高了,愉悦了学生的身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扎实地训练了语言,使课堂充满春天般的活力。教学策略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堂上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识字──藏春

1、天女散花:

学生随着花飘落认字:羞、遮、掩、躲

(课件演示:飞落的春花中带生字徐徐飘落(渐快))

2、连字组词:

(课件演示: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

3、找寻春景:

⑴ 学生意愿选景,找读生词:探、野花、嫩芽、小溪

(课件演示;在春景中藏生词,点击春景显生词)

⑵ 你能不能用以上这几个词来说话?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春天的情境,利用这种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字词、并由字连词再说话,有坡度地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自然地过渡到学文环节。

二、整体感知──找春

1、配乐范读,感受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音乐配上春天的画面)

设计意图:在声画结合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文本。

读后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

春姑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在文中找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吧!

2、自由读文,找寻春天:

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朗读体验──悟春

1、朗读体验:

根据学生找出的语句,指导朗读感悟: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课件演示;随机分别出示以上句子,点击重点词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用课件帮助学生体会小草和眉毛、野花和眼睛、嫩芽和音符、小溪和琴声的相似,从而领悟春天的美和课文语言的精妙。

3、美读成诵:

整体出示以上语句,美读后填空练习背诵:

小草(),那是春天的()吧?

()野花(),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那是春天的()吧?

()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课件演示:出示以上练习,随着学生的背诵,点出括号内的词句。)设计意图:用文字片帮助学生高效背诵课文。

四、读中想象──说春

1、教师引读第八自然段:

春天来了!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她在──,在──;她在──,在──„„

2、发散补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闻到了„„,我们听到了„„

(课件演示;放映各种春光图,启发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设计意图:此处对文本进行补白的练习,是在内化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练习。

3、想象续说:

春天还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过渡:同学们说出了这么美的句子,你们真像小诗人,看黑板上的词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还像美丽的画,像动听的歌,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春天吧!

五、自主拓展──赞春

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其中一项:

1、写一写春天;

2、画一画春天;

3、唱一唱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音乐。)

设计意图:美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愉悦了身心,激发了想象,从而主动地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六、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2、背诵课文。

3、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春天,把它拍下来,配上文字说明,举办“春光美”摄影展。

【板书设计】

找春天小草探头野花开 春树吐绿水丁冬

第14篇:人教语文二年级上识字一教学设计

识字1 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本课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2、“宜、实”等10个要求会写的字。 3、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宜、层”等12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自主合作的学会本课的生字,从词语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通过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展示了美丽的秋天,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让学生在读词语中体会美丽的秋天,并学会本课要求会读和会写的生字。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识字。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秋天的体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秋天景色的兴趣,使他们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秋天的知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中的三组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生字时发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我来教”、“我会读”等形式不断的熟悉生字,达到会读、会写,并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炎热的夏天快要过去,凉爽的秋天就来到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课件演示秋天风景的录像。)

二、读词语识生字 1、我会读:

⑴学生自由朗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用笔轻轻的标出来,结合小树叶中的音节自读生字。 ⑵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认真听仔细看比比谁读得好。 2、我来教:

出示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 3、我要读: 课件演示: 秋风吹起,一片片小树叶轻轻的飘落下来,小树叶带来了一位位生字朋友: 宜层尽染叠翠淡爽壮谷登华

⑴学生自己读读生字,看能全认识吗。

⑵谁和生字交朋友了,愿意把你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⑶分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⑷全班齐抽卡片读生字。 4、我会记:

你觉得那个生字朋友的模样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和大家说一说好吗? 5、找朋友:

你能给哪个生字再找几个好朋友?

三、朗读感悟,理解词语 1、齐读词语。

2、播放上课伊始的录像,学生仔细看,想想美丽的风景可以用哪个词语表示出来? 3、总结方法:

结合图片可以了解词语的意思。

4、课件演示图文并茂的课文内容,学生感知词语的意思。5、说说你知道了哪个词的意思?

四、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宜实色丰 学生认读。 2、给生字找朋友。 3、书写生字:

⑴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 ⑵学生书空练习。

⑶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2、课件出示短文,学生认读: 凉爽的秋风送来了金色的秋天。淡淡的白云在高高的蓝天上自由的飘动,登高远望,田野里稻谷熟了,被风一处就像层层叠叠金色的海浪;树林中枫树染红了头发,翠竹更加挺拔,多么宜人的气候,多么壮美的景色,我更爱可爱的中华!

二、欣赏秋天

配乐播放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知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是个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三、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学生认读并积累。

四、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华 谷 金 尽 层 壮 谁能把生字读下来? 2、识记字形:

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些生字有哪些特点?谁能想办法记住他们? 3、书写生字:

⑴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么写? ⑵老师在黑板上范写,集体评议。 ⑶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巩固生字:

同桌做“我来说你来写”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生字掌握的牢固。

五、课后练习“我会读”

1、自己试着读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2、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秋天,可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第15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七

最新版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干什么?谁最勇敢,第一个来说?你真能干! 生:我喜欢唱歌。

师:能歌善舞的女孩,人见人爱。 生:我喜欢写字。

师:你的字一定写得很好。 生:我喜欢看书。

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多才多艺呀。小朋友,你们喜欢听笑话吗?老师要为大家讲笑话,听好了。这个笑话与外国人在中国学汉语有关。

一、创设情境

师:有这么一位外国人,一天他感冒了,来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对他说:“你发烧了。”这位外国人吓了一跳,急忙说:“哪里发烧了?哪里发烧了?没有啊!” (师做动作:急忙在身上找来找去,边找边说 ) “你真的发烧了!” “没有发烧呀!” “有呢!” “没有!” “有!”

这时,外国人瞪大了眼睛,(师做动作:急忙在身上找来找去)说道:“你看,你看,我身上没有火,怎么会发烧呢?”

医生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发烧并不是用火来烧的。你发烧了那是因为你感冒,体温升高了。”

师:这位外国人说汉语时为什么会闹这样的笑话?他把发烧的“烧”理解成什么? 生:他听不懂中国话。

师:他把发烧的“烧”理解成什么? 生:他把发烧的“烧”理解成用火来烧了。

师:汉字宝宝非常奇妙,这位外国人弄不清楚汉字宝宝的秘密,因此闹了笑话。

二、我的发现

1、自由读句子。

2017.3.1 最新版

师:那汉字宝宝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七”,一同去发现吧!小朋友先打开书本130页读一读“我的发现”中的三个句子。 (生:自由读句子。)

2、出示句子,齐读句子。(出示:“我的发现”)

师:谁最能干,已经发现这三个句子的共同点了? 生: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回”字。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吧。 生:齐读句子。

3、查字典,理解“回”字。

师:“回”字宝宝,在三个不同的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复习一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1)确定“huí” 这个音节里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第一个字母是什么?一起说

生:H (2)把字典翻到音节表,找到大写字母“H”。看谁动作最快?找到了马上举手。 (3)在大写字母“H”下面找到“hui”这个音节,再看它右边的页码是多少。

(4)根据页码翻到正文,按照四声顺序找到 “huí”这个音节,就可以找到“回”字。最后就能查到“回”字的意思。

师:找到了马上举手,还没找到的小朋友可以请同桌帮忙。 (生纷纷举手)

师:小朋友真厉害,都找到了。

师:“回”字宝宝都有哪几种意思呢?我们来读一读!

①掉转 ②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③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 ④回族 ⑤曲折环绕

(生读“回”字的意思。) (出示三个句子。)

(1)

师:谁能做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一学生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吧。(全体学生做“回头一看”这个动作)

第一句中“回”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1:掉转,选第一种。(出示:①)

2017.3.1 最新版

师:你真会动脑筋!

(2)师:第二句中的“回”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2:回族,选第四种。(出示:④) 师:对啦!

(3)师:谁能将“有一回”换一种说法? 生3:“有一回”就是“有一次”的意思。 第三句中的“回”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4:量词,选第三种。(出示:③) 师:你真棒!

5、谈话,引出“一字多义”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句子中“回”字宝宝的意思,你发现了“回”字宝宝有什么秘密?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回”字宝宝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 师:你真能干呀,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师:在这三个句子中,“回”字宝宝有几种意思?用手指来表示。 (出示:“回”字的五种意思)

师:是呀,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一个字就有多种意思,我们把汉字宝宝的这个特点称为一字多义。 (出示:一字多义)(学生读)

6、拓展练习

师: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发现汉字宝宝一字多义这个秘密,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烧”字宝宝有几种意思呢,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烧”字的意思。 (出示:“烧”字的意思)

(1)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师:“烧”字有几种意思,我们来读一读。 烧:①使东西着火 ② 发烧 ③烹调方法(做菜的方法) 小明感冒了,烧得很厉害。( ) 一把火把这房子烧毁了。( ) 客人来了,妈妈在厨房里烧鱼。( )

师:第一句:小明感冒了,烧得很厉害。这个“烧”字是什么意思?选哪一种? 生1:发烧,选第二种。(出示:②) 师:你真会动脑筋!

师:第二句:一把火把这房子烧毁了。这个“烧”字是什么意思?

2017.3.1 最新版

生2:使东西着火,选第一种。(出示:①)

师:第三句:客人来了,妈妈在厨房里烧鱼。这个“烧”字是什么意思? 生3:烹调方法(做菜的方法),选第三种。(出示:③) 师:你真棒!

(2)小结“烧”字的特点。

师:现在,你发现“烧”字宝宝也有什么秘密? 生:一字多义。 (出示:一字多义)

师:对,你真聪明!其他的汉字宝宝也有这个特点那就是:一字多义。(生读) 师:小朋友可要小心点,千万不要像那位外国人一样闹笑话。

三、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导入

师:(出示:“烧”字宝宝的动画图)

“烧”字宝宝知道小朋友们发现了它的秘密,心里可高兴了!瞧,他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好朋友冬冬家。 (出示:新房子图)

原来冬冬搬新家了。爸爸妈妈为了烧一桌最好吃的饭菜来招待亲朋好友,买来了一些厨具。

(出示: 厨具图片)这些厨具朋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纷纷说道:“你是谁呀?你叫什么名字?”

2、认识厨具 (1)自由读

师:这些厨具朋友都叫什么名字呢?请小朋友赶快打开书本到“读读认认”中去在找一找他们,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可不要叫错了。 生自由练读词语。 (2)同桌互读。

师:你认识了哪些厨具朋友?请把他们的名字告诉你的同桌! (3)指名读,正音。(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①指名读

师:这些厨具朋友个个都非常害羞,躲在厨房里,不肯出来。不过,只要小朋友们叫对他们的名字,他们就会和我们交朋友的。我们先试着叫一叫吧!谁愿意当小老师?

炉灶 铝锅 漏勺 铁铲

2017.3.1 最新版

茶壶 汤盆 菜碟 饭碗

(一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锅”字读成wuo。)

师:这个词请你看着拼音再读一次。 (小老师再次读这个“锅”字,没读对。) 师:请你看清楚声母是什么,再读。

(小老师再读这个“锅”字,但还没读对。) 师:谁来帮帮他?一生读“锅”字。 师:请你再读。

(小老师再读这个“锅”字,读对了。) 师:你进步真快呀!

师:大部分字音你都读对了,真不简单! ②提醒

师:哪一位小老师要提醒大家读生字时,应该注意哪几个字音? 生:“勺”字是翘舌音。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铲”字既是前鼻音,又是翘舌音。 师:让我们读好这个字。 生:“汤”字是后鼻音。 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你真是一个出色的小老师! (4)图文对照读,齐读。

师:这些厨具朋友看你们这么热情,心里高兴极了。让我们一起呼唤他们的名字,(出示:汉字及厨具图)欢迎他们出来帮主人烧菜好吗? (炉灶、炉灶) 生齐读词语。

3、自我介绍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师:这些厨具朋友已经闪亮登场了,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厨具朋友,你是怎么记住你名字中穿红衣服的生字宝宝,并想一想,这些生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请和同桌说一说吧!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师:哪一位厨具朋友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你名字中穿红衣服的生字宝宝? 生1:我是“漏勺” ,下雨了,房子漏水了。就是“漏”字。 师:你真棒!能采用猜谜法。

2017.3.1 最新版

生2:我是“炉灶” ,“灶”字与火有关,所以是“火”字旁。

师:你真会思考,能采用想意思记字形的办法。其他厨具朋友还有什么办法? 生3:我是“菜碟” ,“碟”字与石头有关,所以是“石”字旁。

师:知道吗,在很久以前,人们使用的工具都与石头有关,所以“碟”字是“石” 字旁。

生4:“铲”字,左边是“金”字旁,这说明我与金属有关,右边“产”是读音。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形声字的规律。 „„

4、帮忙 (去掉拼音 指名读 )

师:在厨具朋友的帮助下,主人烧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出示:词语)

厨具朋友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纷纷脱下头上的红帽子。这时候你还认识他们吗?谁来读一读? 生1读词语

师:你真棒!都读对了。谁也想和他一样棒? 生2读词语

师:你的字音也读得很准。

5、抽字卡,开火车读。

师:看到小朋友这么厉害,这些厨具朋友想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记不记得他们名字中的生字宝宝呢?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铲铁铲的“铲”)

生依次开火车读生字。

7、创设语境,复习词语。(1)自由读

师:客人们酒足饭饱之后,尽兴而归。厨具们高兴极了,就七嘴八舌地聊起天来了。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厨房里的争吵》这个故事,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

( 出示:(《厨房里的争吵》 )

铝锅拍拍胸膛,说:“我的本领最大,要是没有我,饭菜就没地方烧。”铁铲抬起头说:“你才不是呢,我的用处最大!要是没有我,主人怎么炒菜呀?”这时候,汤盆、菜碟和饭碗纷纷说道:“我们三兄弟的本领才最大呢,因为主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我们。”说完,就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漏勺、茶壶也加入了这场争吵之中。正当大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炉灶开口了:“别吵啦,别吵啦!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能为主人服务。”

2017.3.1 最新版

生自由练读。

(1)

齐读 师:让我们配上动作,再来读一读。

生自由配上动作读。

9、拓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厨具朋友,那厨房中还有哪些厨具呢?想一想。 生1:菜刀 生2:刀叉 生3:筷子 „„

10、延伸,布置作业

师:厨房中还有许多厨具呢,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再仔细观察一下厨房里的其他厨具朋友,做一做识字卡片。识字卡片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识字卡片) 师:这是哪一位厨具朋友? 生:筷子

师:我们先把厨具朋友的名字“筷子”这两个字写下来,然后把生字写在田字格里,并标上拼音,用你所掌握的识字方法来记一记这个生字,最后画一画筷子图。这样识字卡片就做好了。请小朋友回去之后按照这种方法做一做识字卡片。你也可以试着编一编《厨房里的争吵》这个童话故事。看谁表现最出色。

(二)读读背背 (出示: 冬冬背成语图 )

师:今天搬新家,冬冬很高兴,便和小伙伴一起玩儿背成语的游戏,爸爸对他们说要是能背出以下这些成语,就能得到一份礼物。冬冬他们能不能得到这份礼物呢?

1、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出示:读读背背)

师:让我们和冬冬一起到成语王国去逛逛吧。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根据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生自由练读成语。

2、指名比赛读。

师:这些成语,你都会读了吗?我们请四个小朋友来读,一人读一行,比一比,看

谁读得最好,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把字音都读准了没有。 师:第一行,谁来读? 生1读

2017.3.1 最新版

师:你把字音都读对了!真棒!谁也想和他一样棒? 师:第二行,谁来读?

生2读(这名学生将“博采众长”的“采”读成第二声) 师:谁来帮帮他? 生:“博采众长” 师:请你再读

生2再读,又将 “采”读成第二声。 师:注意“采”字是第三声。 生2再读。

师:进步真快,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师;第三行,谁来读? 生3读

师:你的字音读得很准。

师;“舍本逐末”这个词谁再来读? 生4读

师:你读得真好!谁还想读? 师:你读得很好! 师:请所有男生来读。 男生读

师:男生读得不错,女生也来读一读吧。 女生读

师:第四行,谁来读?

生5读

3、指名读 能将这些成语连起来读,读得像一首诗一样优美,像一首歌一样动听吗? 生读成语

4、读出韵味 (1)对读

师:下面请一二两组组读前一个成语,第三组读后一个成语。看谁读得好?(纠正字音“采”)

(2)

拍手读 师: 让我们边拍手,边读吧 。

生1:勤学好问

2017.3.1 最新版

师:你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 师:你还想到哪个成语? 生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师:你真会动脑筋! 生3:好学不倦

指导读词:(出示:勤学好问 好学不倦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师:是的,我们要从小要认真学习,努力学好本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第三行成语

(5)引出成语:贪小失大 `轻重倒置 ①讲故事

师:老师还想为大家讲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的秦国,想吞并蜀国,但蜀国山高路远,不便攻打。秦王利用蜀王非常贪心的特点,设了一个妙计:让人雕了一头石牛,后面放些金银财宝,说是石牛拉出来的粪便,并要把石牛送给蜀王。蜀王马上叫人开山修路,路修好以后,秦兵就以护送石牛为借口趁机攻打蜀国,蜀国因此而灭亡。人们就讥笑蜀王“为了一点小小的黄金而失去了整个国家”。 ①

猜一猜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几个成语? 生: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 师:你很能干,老师非常欣赏你! ②

小结

师:蜀王真是损失惨重,我们千万不能贪小失大。

6、创设语境,读成语

(1)引读成语: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战无不胜 (出示:成语 )

师:当我们看到人们团结合作时,就会想起这些成语。 生齐读

(2)引读成语: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博采众长 (出示:成语 )

师:当我们发现别人比我们能干时,就会想起两个成语。

生齐读: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师:别人有长处,我们就要„„ (出示:成语 )

生齐读:博采众长 多多益善

2017.3.1 最新版

(3)引读成语:贪小失大 舍本逐末 轻重倒置 小题大做 (出示:成语 )

师:当我们看到生活中的某些人因小失大,不分轻重时,就会想起这些成语。 生齐读

(4)引读成语:勤学好问 好学不倦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出示:成语 )

师:当我们看到人们努力学习的情景时,就会想起这些成语。 生齐读

7、指导背诵。(1)自由背

师:咱们班的孩子,成语读得这么好,表现真出色!老师要向小朋友提个更高的要求,能接受挑战吗?请小朋友看着大屏幕,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背得最快。 (2)同桌互背

师: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检查,看谁会背了。 (3)指名背 师:谁会背了? 一生背成语

师:怎么样?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吧。 生鼓掌。

(4)集体背诵。(出示:成语)

师:让我们看着大屏幕来背一背吧。已经会背了小朋友,可以站起来背。谁最厉害?

已经会背了,快站起来。哪一组最厉害?不会背的小朋友看着大屏幕一起来背吧。

生集体背诵

师:你们真能干,都会背了。冬冬和你们一样棒,也会背了,收到了爸爸的一份礼物。

8、扩展积累

师:除了今天学得成语之外,你还能说出那些成语? 生1: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

师:成语王国还有许许多多的成语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其实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要想了解更多的成语,课后小朋友可以去读一读有关成语故事的书。

五、小结

2017.3.1 最新版

师:今天我们不仅发现了汉字宝宝一字多义的特点,还到厨房里认识了许多生字,而且到成语王国里逛了一圈,积累了许多知识。学习语文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学好语文好吗?

2017.3.1

第16篇: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小蜜蜂》教学设计

《小蜜蜂》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新课程虽然强调了审美情感体验,但也没有忽视双基的落实。本节课以激 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音乐知识融入到 学生所喜爱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并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2、认识、并能准确演唱do、re、mi、fa、sol五个音符的唱名。

3、能用自然、欢快、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小蜜蜂》。

4、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重点难点:

1、乐句的首尾呼应,以及中间两个乐句的气息运用,情感运用。

2、强调咬字、吐字,体会德国儿歌的旋律特点。

3、熟练地表演唱。

四、课的类型:

新授课

五、教法:

听唱教学法、提问启示法

六、学法:

模唱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七、活动准备:

各种蜜蜂图片、大歌片、电子琴、头饰、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师生用音乐语言问好!

(二)、展示蜜蜂图片,请同学们认识一下新朋友!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

教师补充,并出示卡通蜜蜂图片,激发学生喜欢小蜜蜂的情感。并补充本歌曲谁唱的好就把卡通小蜜蜂奖励给他。

(三)、基本教学

在唱歌之前呢,老师教给同学们唱5个音符。

(课件展示1,2,3,4,5, 认识这几个唱名)(DO,RE, MI ~~)师:真棒!

(四)、新歌教学

1.完整聆听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小蜜蜂采花蜜忙碌的样子。

1、按节奏朗读歌词,师示范第一段,学生读第

二、三段。

2、再听歌曲,请学生轻声跟唱。

3、请同学们动起来,加进能突出本歌曲旋律的动作,教师示范。、× ×| × 0 | ×× ××| × 0 | (1)读出节奏

(2)拍出节奏,“0”拍腿 (3)用“啦”进行模唱

4、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学习本课的小窍门,首尾呼应,中间两个乐句旋律也是一致的。

5、教师伴奏,逐句熟练。突出重点难点,强调学习。

6、处理歌曲:

小蜜蜂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情绪、怎样的声音来赞美小蜜蜂呢?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拓展,挖掘情感

小蜜蜂为我们采得的花蜜那么香甜,它心里多么自豪呀!请同学们唱出它的自豪来好不好?

(六)、引子和间奏的加入,学生创编舞蹈,教师提示。

(七)、分组表演比赛。

1、让学生随着音乐,当一当小蜜蜂,在教室里“飞”。

2、大家一起“飞”。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的表演唱

写一写你对小蜜蜂的喜欢。唱一唱。

十、游戏与学习:

分角色扮演小蜜蜂,游戏中教学。

十一、板书设计

小蜜蜂大歌片

高兴

赞美 【德】

自豪

第17篇: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统计 教案1

《统计一》教案

教学内容:

统计

(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

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18篇:电脑美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教学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阶段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阶段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19篇: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自悟体会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

难点: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收集罗丹的雕塑作品,制作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渲染情境

1、板题:全神贯注: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指名读——齐读,你理解全神贯注吗?

2、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在艺术创造中全神贯注的人—— 出示图片(罗丹),你认识他吗?谁来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3、教师补充介绍罗丹,随机出示《沉思》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同学们,是谁能让一块普通的石头成为如此生动的艺术形象呢?他就是罗丹。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他是怎样创造出这些优秀的作品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争取将课文读通读顺。

2、出示阅读提示,自由读读,看看给我们什么提示?

3、快速浏览课文,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全神贯注地。

三、提示导读,自读自悟

1、默读课文,划出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并好好读读画出来的句子,想一想特别是哪个地方让你感受到的?

2、交流:

(1)交流中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交流,在学生交流中并指导朗读。 ①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来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

②从时间上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

③从挚友被关在工作室里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随机理解“挚友”“径自”,指导读好“斯蒂芬·茨威格”。

四、精读感悟,引导提升

1、出示: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①自己读读这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罗丹? ②交流:(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指导朗读。 ③填空——齐读。

④引读,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同学们,罗丹要修改这么久,说明这女像原来很是糟糕,对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五、联系生活,感悟内化

1、当时在旁的茨威格也深有感触,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

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齐读句子,自由读读句子,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茨威格的话的?

3、背记茨威格的话,让它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以此来勉励自己。

六、营造氛围,激趣拓展

1、我们再到罗丹的工作室里看一看罗丹创作的部分作品!请同学们静静地来欣赏这杰出的作品吧!——出示罗丹的部分雕塑作品图片。

2、推荐读物:《罗丹传》《贝多芬传》

第20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平均数

教学内容:

平均数例

1、2(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 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3) 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篮球,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一二组叫开心队,三四组叫幸运队,每队选出3名代表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

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开心队:

9、

13、14,幸运队:

12、

14、16)

2)生计算每队的结果。师宣布:“通过比总数,开心队拍了42个,幸运队拍了36个,开心队胜了。”

3)这时老师请求加入乙队,现场拍球5秒种,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老师又一次重新宣布乙队为获胜队(乙队抗议)

4)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生提出求平均的方法,师肯定其方法,告诉学生:当比总数不公平时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

2)怎样计算每个队拍球的平均数?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计算的方法:(8+13+14+12)÷4和(11+14+16)÷3

3)学生计算结果 (有余数时用近似数表示):幸运队大约是12,开心队大约是14---要使人数少的那队平均数大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开心队称甲,幸运队称乙)

1)师: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除法)用什么除以什么?

小结: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师以乙队的平均数为例追问:12表示什么?

生: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

师:你怎么认识理解12这个数?这个数与乙队每个选手实际拍的次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是某某拍的吗?是拍得最多的吗?还是拍得最少的呢?

拍得最多的是14个,怎么变成了12个?拍得最少的怎么也变成12个?

生:把多的给少的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生接:平均了)

3)师:平均数可能多于14个吗?或者少于8个呢?(不可能,因为要多的给少的)

4)师总结: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个同学拍的,而是处于最多和最少中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只表示这个小组的平均水平,12这个数是

8、

13、

14、12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比较好地表示了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5)同样的方法分析甲队的平均数,再次巩固平均数概念

6)师: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是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生:平均数

师: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平均数发自内心地说两句吗?

生1:平均数啊平均数,你很公平。生2:平均数,你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平均数。像这次考试,老师会说我们班的平均分是94分,这个94分是每个人都考的成绩吗?(不是)它是怎么得到的?(多的给少的)如果用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全班的总分÷全班的人数)

师:看来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多的给少的,这才每个人一样多。而且平

均分不可能高于最高分,也不可能低于最低分。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一)门票统计问题

1)出示统计图,学生观察

厦门五一期间鼓浪屿售出门票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让生提问题)

3)师提问: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A.让生动笔列式计算

B.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结合平均数公式)

生:我把五天售出的票加起来再除以5

4)师:大家计算得准不准呢?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验证?

启发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生:我从1300中拿出300张分给5日,从1100张中拿出100张分给4日,这样每天售出门票都是1000张了。

5)师让同学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先加后除法”“移多补少法”

(二)月平均用水量

1.电脑出现一则信息:(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2.同学们形成不同意见

1)师请代表说明理由:“题目让我们求平均每用水多少吨,一年有12个月”

2)师电脑演示:÷4表示求每个季度;÷12表示求每个月;÷365表示求每天

3.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小刚家要节约用水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它在最多数和最少数之间,表示总体的平均水平

五.延伸----过河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10厘米,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到河里玩会有危险吗? 强调:平均水深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