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国培作业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19 07:51:3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国培作业:《推敲》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国培作业:《推敲》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国培作业:《推敲》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透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

1.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2.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又为我们创造了这有趣的汉字,使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真是“一字一方块儿,一句一道川,中华五千年,文化代代传。”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字、每个词都有一个故事,那么“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

1.“推敲”一词什么意思?(指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贾岛)谁能用一句话先简单介绍一下贾岛?(课文第一段)

3.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推敲”的来历?(2——7节)

三、感悟贾岛

师:让我们赶紧走进故事当中去认识贾岛吧!

1.投影第一幅图:贾岛月夜敲门。生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配乐朗读,感受景色之幽静、迷人。

(投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2.自由阅读第二节。

思考:贾岛与李凝的友谊如何?说出理由。(由“拜访”、“山路”、“好久”、“摸”等词中体会二人友谊非同一般。)

3.贾岛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才华横溢)

师:月夜访友,虽未相遇,但这迷人的景色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文思泉涌,于是一首好诗诞生了(板书:题诗)——(投影:《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四、走近贾岛

1.学习第三节“斟酌”的部分。

投影第二幅图:贾岛骑驴进城。

a.贾岛骑驴进城,途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他想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b.带着问题自读第三节。

c.生交流:贾岛反复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儿。(板书:斟酌)

d.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e.请生表演,让学生感受贾岛的如醉如痴,忘我投入。

f.谈谈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贾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2.学习4——6节,“撞驾”部分。

a.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贾岛的痴迷呢?生读第四节。(板书:撞驾)

b.生谈感悟。(比较行人与贾岛的行为)

c.分角色朗读韩愈与贾岛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语气。(韩愈责问,贾岛诚恳。)

3.学习第7节,“解疑”部分。

师: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对诗句当然很感兴趣,他还会继续责怪贾岛吗?自读第七节,同桌互演二人的谈话交流。

a.生读,自由表演二人对话。

b.指名读,评,再读。

c.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看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提示:结合整篇课文,前后联系起来思考。)

d.出示韩愈的话,归纳理由。(板书:解疑)

(投影:“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e.由韩愈的解释总结出“推敲”用词的方法。

(投影: 1.能否为表情达意服务;2.联系语境判断用词是否准确;3.用朗读来判断用词是否准确。)

f.出示《题李凝幽居》,配乐朗诵。

五、走进贾岛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生平简介。贾岛(779——843)字阆(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中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曾因家境贫困,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其诗以苦吟著名,被称为“苦吟诗人”。)

师:谈到贾岛的“苦吟”,我们就不得不读读他的一首五言绝句。

(投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生谈你又对贾岛有了怎样进一步的认识?(板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六、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看——

投影:红杏枝头春意(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练习:春风吹绿了树荫,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 )了杏树的花苞。

七、总结

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这其中不仅是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在学习着诗人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

推荐第2篇:国培模块四教学设计 作业

口语交际《我的理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紧扣单元专题,本次的口语交际•习作安排的是“我的理想”,主要是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并将自己的理想和革命先驱的理想联系起来。口语交际“我的理想”,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中,要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往,敢想敢说。还要耐心倾听,进行评价。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培养学生当众即席演讲的能力。

2、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要讲真话、吐真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态度自然大方。

3、能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一篇记叙文《我的理想》。

4、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课上先小组交流,后在班上交流,最后说说自己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5、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

教学重难点:

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要讲真话、吐真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态度自然大方。

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能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丰富写作材料。

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名言警句等。再引导、点拨。

2、要求学生充分准备,组织好语言,反复试讲,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资源:

课本 网上搜集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创设交际情境

1、讲述自己的理想:童年的时候我迷上了图画书,看到售货员阿姨坐在柜台后津津有味的阅读着那些图画书,我就会羡慕不已。那时,便想——长大后当一名商场的图书售货员,天天看图画书。后来又想当一名画家,今天看来虽然幼稚天真,但这些想法想却陪伴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长大后我有了新的想法——猜猜是什么?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2、孩子们,你有过一些想法吗?这些想法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板书课题)你们有理想吗?(有)非常好(出示课件)

3、齐读: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二、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男女声比赛读。

女生读:

1、理想是事业之母。——叶圣陶

2、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巴金

3、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4、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男生读:

1、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2、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 -----高尔基

3、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4、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高尔基

师生评价。我们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记住名人的话

三、孩子们你认为理想像什么?(学生自由说)(出示课件)

我说,理想像满天繁星,驱散夜空的黑暗;理想像猎猎劲风,鼓起生命的风帆;理想像灰姑娘的水晶鞋,展现生命的光华;理想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生命风暴的更加猛烈。

四、理想到底是什么呢?(课件展示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般来说,包括 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接下来老师念一首诗,我想同学们对理想的含义会理解更深一些(出示课件)(动画)

五、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请同学们上台板书)同学们,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我很感动你们都有崇高的理想。

师:看来,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会很有意义。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想,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1.激发交流愿望。 2.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学生展示特长,说明有理想这个理想的原因)

某一学生说自己理想有所改变的故事

师:其实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3.学生倾听时的要求。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师生倾听、评价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六、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有人说: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终于成功!

请看屏幕图片音像资料:名人追求理想而付出艰辛努力的故事。如:马克思、诺贝尔、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出示课件)抽生读。

孩子们,你愿不愿意像他们一样拼搏奋进实现理想呢?(愿意)齐读(出示课件) 把握人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它需要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力、恒心与毅力。更多的时候,把握人生的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习惯,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恒心与毅力,在征服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七、接下来老师教你们一首励志手语歌。希望同学们每天唱一唱 ,激励自己奋进(出示课件) 热血注定要燃烧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步步高

让理想起飞(出示课件)

八、小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板书设计:

《我的理想》写作教学设计

一、指导学生列出习作提纲,然后进行习作。

1、习作的开头、中间、结尾各安排什么内容?怎样首位照应?(回想习作要求)

2、你准备把哪一部分写得较详细?(试列习作提纲)

“为什么有这个理想”有原因

一、二„„

“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有途径

一、二„„

3、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完成习作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动笔完成习作草稿。)

三、制订作文评价标准。

制订评价标准: (学生读制订评价标准。)

(1)是否写清楚了自己的理想、产生这个理想的原因和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2)是否运用了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作文内容是否丰富;

(3)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

四、抽一篇作文和几个片段进行全班评价。

1、展示一篇作文,师生共同评价出优、缺点;

2、集体评改。

3、展示几个片段,包括好的和有明显问题的,共同评价、修改。

五、自改。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词,写得不通顺的句子等。

六、誊写。

提出誊写要求。(认真誊写自己的写作。)

推荐第3篇: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国培作业

三角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例2及“做一做”。P87—

5、

6、7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及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用各类三角形拼摆,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三角形计算公式。其公式推导的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将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的图形,探索研究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情分析: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更乐于自主探索知识的来源。由于学生已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在上述学习过程中,通过操作,实验,探索等积累了探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方法,这些都为自主研究,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学生随着学习方法的不断积累,学生学习的渠道也是多方位的,多数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敏捷的。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已有知识基础、探索新知的快慢程度等也会出现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红领巾实物。学具:剪刀、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今年“元旦”我们学校准备吸收30个小朋友加入少先队,准备做30条红领巾,学校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出示红领巾

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1)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讨论:

①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 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归纳公式 (1)讨论: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生:高相等。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2 因为: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为什么要除以2?

生: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S=ɑh÷2

3、小结。

看来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面积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任意拿起一个三角形和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对比进行引导。 生: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才对。

同学们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三、运用已学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85页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S=ɑh÷2=100×33÷2=1650(平方厘米) 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2、独立完成P85做一做。完成后交流、讲评。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同学们,我们学校门前50米处,有一三岔路,为了交通安全,准备用铁皮制作底是9分米,高7.8分米两块这样警示牌,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铁皮吗?(学生独立完成)

3.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五、课堂总结,深化提高

3 1.这节课我们探究学习了什么?是怎样探究的呢?(渗透数学方法)

2.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也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六、布置作业:P87—

5、

6、7

七、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例1: S=ah÷2=100×33÷2=1650(cm²) 答:(略)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将知识目标定位为: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力目标定位为: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和意志目标定位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结合复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想到把三角形转变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组织学生在操作,用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在学生展示出各种转化图形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推荐第4篇:国培作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们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整合形式。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

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我们从2002年起就尝试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低年级利用智能ABC打字,中年级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高年级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环保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往往把重点放在统计图表的认识和绘制上。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画图制表,却对统计图表的意义和如何利用这些图表获得有效信息研究得较少。而后者恰是统计知识教学的主要目标。利用计算机中的图表工具,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计算机在几秒钟之内便自动产生统计图,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推断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分析与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又达到了学会用图表工具制作统计图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还培养了良好的环保意识,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短短40分钟,完成了原来至少要2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例如:低年级可利用计算机画图配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年级通过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利用Word制作出学习汇报材料;高年级可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网站。《衣、食、住、行五十年》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这一功能。课前教师制作了一个专门介绍新中国五十年来巨大变化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数据。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进行组合和再创造,最终得到学习成果。有的学生还把学习成果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在这里,计算机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信息工具”的角色,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颀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3.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的试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从而给学生以真切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典型案例如《可能性的大小》一课。该课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概率是极为抽象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并真正提高应用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两项策略:一是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改变角色,以商场“老总”的身份来选择促销方案;二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大量重复的模拟试验,体验“概率”的含义,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计算机可以帮助得出成千上万的模拟结果,也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因此将计算机技术整合到“概率的认识”中后,学生不仅减轻了大量的重复实验和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更容易理解掌握概率的意义,体验到大量的重复试验会使结果更为精确,有助于做出合理的决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革命的紧迫性。

4.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 《北京奥运——我们的期盼》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协作能力的典型案例。该课例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导方式进行。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奥运及申奥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克服了无数困难,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申奥主页,内容涉及广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他们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国培计划201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体会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面对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学习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非常有幸,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了观念。

1.可以说,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其次,我们要运用技术,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

1.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2010高级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如对“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的解析和对“PPT2010高级应用”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我还有一个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微视频的制作,下一步我要自己制作微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校本研修自查自评报告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校无论是在创建学习型校园,还是在教师校本研修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改观,有的甚至是成效显著,现将近期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领导始终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校长多次召开校委会商讨有关校本研修的话题,指示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要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早日拿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他还经常在学校例会上大力宣讲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研修,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器。领导的讲话,使老师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更加重视。教导处和教科室的精心组织安排,使得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大力开展校本研修,主动研修,在我校以蔚然成风。

二、机制保障,带动学习

针对校本研修,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导处决策安排,教科室具体主抓实施。首先教科室拿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总方案,并予以公示,收集意见,修改完善。老师们在大方案的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上交存档。平时无论是参加集中培训活动,还是自研活动,都要求做好笔记,以备不定期的检查。对于过程管理,我校根据上级精神和“白云路模式”制定了《xx中心小学校本研修考评细则》;对于结果的评价管理,我校又制定了《子小能级考评表》,《子小校本研修奖惩方案》等。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我校教师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研修的活动中去,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三、活动引领,促进发展

本期研修活动,我们主要做的有:

1、积极反思暑期国家级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培训活动。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今年暑期的网上教育培训,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笔记,还保质保量完成了多次网上作业。今年开学领导检查了笔记,学校统计了成绩,我校每位教师都合格,特别是严小春、张金梅两位老师作业得了100分的满分,被树为我校的典型。九月针对此次培训,学校组织教师们分教研组或集中讨论收获,写心得体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打算,并要求大家把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2、学生教育能力的培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期十月举行专题讲座,主题就是如何有效教育学生的班主任培训,先后讲了三期,老师们反响很大,许多年轻教师称收获大,受益匪浅。

3、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局实施校园联网计划,打造信息化学习的平台。在联网的广度上,推行“校校通”,实施“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即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与国际互联网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校园(局域)网进行链接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学习需求。如果不会计算机,这一切只会成为空谈。十一月以来,我校一直在进行以计算机运用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培训。针对我校实际,年龄老化,不会或不熟练成为主流,这是个大问题,因此严校长主抓,定人定时定地点,指令李主任负责培训。李主任精心备课,分若干个专题对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上网查找资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展网上教研,创建个人博客等。经过近一月的学习,老师们进步挺大的。

4、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语、数教研组除继续抓好听、评课外,还积极按上级要求每月搞两次网上教研,有中心议题,有参训教师回贴,有组长小结。尤其是10月份教学展示月,所有在岗教师都参与展示,老师们精心备课,认真准备,扎实上课,大家都展示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取得一定实效。总之,多样的研修活动开展,激发了学习热情,锻炼了操作能力,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

四、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上自校长,下自普通教师,每人都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去,真正体现了全民皆兵,每人不落下。我校的李书记、伍老师算得上是老革命了,他们平时不怎么摸计算机,顶多就是看看天气预报,浏览一下新闻而已,但这次培训后,他们学会了打字,简单编辑,还会熟练运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等,进步可真大;李老师、舒老师对计算机也不很熟练,但她们学习刻苦认真,每天加强练习运用,现在不仅能打字排版,而且还会创建个人博客,写日志推送发表等;陈老师、杨老师本来电脑技术就不错,经过此次培训,他们的技术简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制作PPT课件,又快又有质量,甚至能做动漫,真让人羡慕。多种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共同进步。 当然,本次研修活动除取得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诸多不足。

1、观念有待转变,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教师总以教学工作忙为借口,不认真或不按时完成研训任务及作业,有的即使完成了,也是被逼无奈,这样的研修,其质量不敢恭维。

2、硬件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各方面设施仍比较落后,尤其是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硬件设施比较缺乏,这对于教师培训和教学利用带来不小的困难。

3、博客研修尚待努力。博客研修是本次研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条有利途径。但是,我们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老师把博客研修当作一种负担,以没时间或不会电脑为由,不完成研修任务;有些老师总是在借用别人的经验,却极少总结自己的做法,几乎没有几篇原创作品;有些老师在某天半个小时之内就将一月的日志全部完成,其质量让人怀疑;还有的老师平常很少登录,博客创建形同虚设。其实,每位老师都是优秀的,只要做个有心人,把平时教学所见、所感稍加整理,略做小结,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教育日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我们常用来教育学生的话,用在自己身上同样合适,希望大家相信自己,努力去做,终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博客研修也一样乐趣无穷。

4、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名师引领。本次有效研修能级认定我校30多名在岗教师参评,成熟性教师9人,成长型教师20多人,成就型为零,这就是我校师资力量的现状。未来工作设想之一就是培养打造属于自己的名师力量。一是立足本校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培养本校的成熟型教师,力争早日将他们锻造成未来之星;二是走出去,请进来,派自己的人到市、区内和其他兄弟学校虚心请教,求取真经,同时请一些名师进来为我校传经送宝,引领我校各项工作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推荐第5篇:国培作业

模块四

1、“会说谎的作文”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答:学生无话可说,只好说假话是“会说谎的作文”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为什么喜欢说假话呢,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偏离了生活,偏离了心灵,为作文而作文,学生也就瞎编了。这种虚构化的倾向,不但影响学生的文风,更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发展。学生说谎不脸红,这是作文教学最大的失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偏离这个方向,停留在为写而写这个层面,学生的语言就会变得匮乏、枯燥、空洞、无趣、虚伪,学生也就体验不到表达的快感和幸福感。

学生无话可说是“会说谎的作文”产生的主要原因。破解这一难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要培养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第一学段“课标”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则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就不但是一般练习书面表达,而且要乐于表达,要求是比较高的,却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写话习作的愿望。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特点和接受程度,从指导观察逐渐过渡到主动地自行观察。尤其在高年级形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醒学生应观察有序,另一方面又放手让学生各自独立观察,可以使他们在自主、深细的观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

第三,创造想象情境,引导学生表达。想象是儿童巨大的财富。儿童的想象力往往高于成人。我们要善于创造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也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

第四,结合口语训练,由说到写,说是写的先导。学生识字量有限,写字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说比写容易些,写话习作要从说一句话,写一句话开始。

第五,结合游戏活动,以玩助写。在玩的过程中引导说话、写话习作,如我用什么拼成什么,用来干什么,或者为什么这样拼,等等,学生玩得高兴,写得开心。

3、设计一个新技术环境下写话、习作的教学案例:

答: 新技术下的写话、习作更方便,快捷,直观性更强,易于操作实效性更强,教学案例如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看原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 教学目标:

1、多媒体出示图画,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利用很多媒体出事好词佳句,帮助学生丰富内容。

3、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看到图上内容是什么意思,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学生交流讨论,看图说话。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图上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说的故事内容最有创意。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多媒体课件出事好词佳句,帮助学生写作。

七、评讲作文 ,把学生写好的作文放在展示台上进行点评。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模块五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评价建议”部分与实验稿有何不同?

答:第一: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多种评价方式的使用论述得不够充分。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有各的功能。修订稿更重视学业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反馈、指导和修改功能

第二: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的考查,形成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学。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三: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且评价主体多元化。现在的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再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结合课程标准本学段的目标要求,列出不同学习内容的考查重点。答:

一、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1、识字评价 课程标准规定:“识字的评价,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在第

一、第二学段,要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知识主要从兴趣出发。对识字学习的评价应该注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汉字很有趣,它不仅能够表达我们的思想,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图形组合。评价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用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背词义、背字典,让字离开语境,离开语用,这对掌握、理解、记忆汉字都是不利的。

2、写字评价

课程标准规定:写字的评价,要考查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评价时要看学生是不是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写对了,基本结构是不是写对了,要求掌握的300个基本字,是不是会写了。

二、阅读的评价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1.朗读的评价。第一学段朗读评价的要求应该以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为重点。

2.诵读的评价。第一学段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3.精读的评价。课程标准要求,精读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

4.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要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

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

5.课外阅读的评价。规定了小学各学段课外阅读的总量,第一学段是5万字。老师主要还不是简单地给规定一个量,更多的是要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评价,特别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是一种手段,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去引导学生提升阅读的品位,去读好书。

三、写话的评价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对于写作评价的呈现方式,“评价建议”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提倡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

四、语交际的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因为学生刚入学,所以强调对学生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的评价,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能在一定的场合自信地说,建立学生表达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

五、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第一学段要比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爱好。语文学习活动包括学生读书活动、课外的阅读活动、读书报告会的交流活动,也包括调查、访谈以后的交流共享活动等,更多地是强调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低年级学生通过观察,通过参与活动,有所发现,有所感受,能说一说,能够写几句话,能够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这都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愿意参与这些活动,而且认真地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中态度端正,兴趣高涨,这些才是评价综合性学习的关注点。

模块六

1、如何理解教师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答:

1、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从课程设计者、课程研究学者和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所以说,从课程设计者、课程标准制定者,以及语文课程论的专门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系角度看,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让理想的课程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生成鲜活的语文课程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责任。

2、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领者,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教师主要是在积极地创设知识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同时教师又承担一种伦理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他承担着主流意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责任。

2、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相比,教师更需要具有怎样的品格特点?

答:

1、教师要更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终于任命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2、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抓住教学的关键问题

(1)抓好指导学生读书这一根本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指导学生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中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指导学生加强日常的积累。有经验的老教师都会认为语文学习的功力在于积累,也难在积累。所以,这些最基本的读书、记诵、练笔等语文积累的策略应该是语文教师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积累是一个天长地久的工夫,今天积累一点看不出来,明天积累一点也看不出来,若干年积累起来那就不一样了,你的举止谈吐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你给人感觉就好像有学问的样子。(3)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各方面形成的合力,语文课程当然责无旁贷。语文课程也确实能够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发挥作用,同时语文领域也需要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在自身修养中实现专业发展,要坚持读书也研究

(1)随教而读。就是结合自己要教学的内容,开展自己的读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教师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就会锤炼出来,教师在课堂和学生的对话就更有品质,更有深度。

(2)随教而写。中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课堂。很多老教师,很多特级教师,他们上完课都反思。反思优点,反思缺点。另外就是写教学反思,一堂课上得挺成功,或者说不成功,你回忆一下,在课堂上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把它描述出来,当时的情境,值得反思的细节,等等。

推荐第6篇:国培作业

浅谈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师德修养

从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是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具备以下修养和素质:

1、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革命的理想。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懂得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要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虚心好学,独立思考,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具有培养人才贡献毕生精神。如果我们培养的音乐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思想素质,即使专业素质好,也很难胜任音乐教育工作,这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的出的结论。

2、应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包括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理论,美

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音乐教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论,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音乐专业理论。

3、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只有专业技能缺乏文化修养,对提高 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打好知识基础。 如总结工作,写论文,总结经验,课堂教学语言规范等。没有语文基础和文学修养是难以胜任的。

4、应具有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初步作曲技术,视唱练耳功能,歌唱的技巧,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的能力,键盘乐器应有一定的技巧,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的能力,键盘乐器应有一定的技巧,

还应掌握一种选修乐器,中外音乐作品分析和以音乐史,具有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的能力和创作能力。

5、具备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师范院校和在职培训培养的师

资,不懂得音乐教学发,即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 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它只是完成了培养师资的部分任务,作为师范生 在学习期间,应了解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和要求。懂得初步教学方法,教案的设计,制定教学计划的 一般原则。懂得评价课的标准,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结构,教学的组 织方法,了解国内外的教学方法体系,懂得教学的基本原则。所以,教师应用真实情感启迪陶冶学生,使他们感到真,善,美,成为四有新人。

另外,从授业解惑角度讲,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还应具备以下的师德素质修养: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音乐教师,

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的音乐教育事业,忠诚于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事业, 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历史与现实中,许多优秀音乐教师,

1

在艺术教育的田野里辛勤地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蜡烛”、“人梯”的精神。教师的职业被誉为阳光下最美好的事业,音乐教师正是为社会、为人类、培养和输送懂得美、认识美、追求美、并具有良好审美意识和能力的美的使者。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3、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

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 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 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 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 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 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 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4、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 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5、榜样示范。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黑格尔说“教

2

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 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 参天大树。

因此,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 应当成为楷模:

1、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 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

2、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

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 感染每一个学生。

3、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 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 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 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4、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

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 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 受教育。

5、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

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 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 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 我会把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

推荐第7篇:国培作业

《画风》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1、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对课文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朗读理解,但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许多积累,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朗读,加上孩子天生爱画、爱说,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等。

6、学具准备: 白纸、彩色笔等等。

7、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相机导入新课。

(一)、猜谜——花儿见我把头摇,小树见我弯弯腰,白云见我快快跑,湖水见我眯眯笑。

(二)、谁能说说这个学期我们学过有关风的句子?

如: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三)、今天老师带了三个小朋友来,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和他们做好朋友?

(生:想!)

那我们和他们打声招呼。如:陈丹,你好!

(出示教学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出示他们的人像和名字,他们的名字带拼音,再去掉拼音认读。)

sòng tāo chén dān zhào yì

宋 涛 陈 丹 赵 小 艺

(四)、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与这三位小朋友有关。师问:

1、他们在干什么呢?

2、他们在画什么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吧!

3、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内容。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我们带着上面的问题,愿意读读课文吗?把课文读通顺,还有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师:谁还有不认识的字?

老师这里就有几个字词想请教同学们。(出示多媒体课件) (注意重视双基的教学:注意复习多音字“转”和“杆”)

(二)、再读课文,读中理解课文。

1、把这些生字送回“家”, 课文会读得更好,我们再来同桌互相帮助小声读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师巡视,听一听,评一评,并指导。注意读的停顿、感情、语调等)

2、谁愿意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请同学将课文读完。

3、刚才同学们说这三个小朋友在画画,他们在画风,你们知道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风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画风?认真地自由读课文,可以拿出笔,划出你的答案。

(三)、小组合作,议中理解课文。

1、合作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

读了课文,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画风的?他们画了什么?

2、他们的画画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幅对应他们的画?帮忙找一找。

3、同学们看了他们的画,你们喜欢他们吗?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她)的什么?

(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要把话说完整,锻炼说话能力。)

生:我喜欢赵小艺,因为她,我从飘扬的红旗中看到了风。 生:我喜欢赵小艺,因为她第一个画出了风。 生:我喜欢陈丹,因为„„ 生:我喜欢宋涛,因为„„ „„

(四)、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

1、请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那个小朋友的角色,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选一个小组戴上写有“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头饰上台分角色表演朗读。

三、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过渡: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多美的画呀!他们真会画风,你们会画风吗?想怎样画呢?)

(一)、展开想象,说说我会怎样画风。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后练习。

2、启发想象,学生自由说。

(二)、动手画一画。

1、四人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彩色笔合作画风,展示学生画风的作品。

2、评一评哪组画出了风,哪组画得妙,哪组画得好!

四、分角色朗读。

五、作业。

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受益匪浅,我也从中领悟到不少。对于语文,尤其是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我们教师在讲授时应多注意语言的魅力,多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化为形象的。

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风动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周围景物留心观察的兴趣,课中画风的环节,唤起已有经验,学生对生活的再现比较丰富,使教学有了很高的升华。能体现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不比文中的小朋友差。

以猜谜激趣导入,复习有关风的句子,通过认识朋友进入新课,适应低年级的学生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一读、议一议及画一画中理解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中主要体现低年级的“双基”教学,重点突出了小学低年级教学的“读”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浓厚,达到了教学目标。

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上得非常成功。但静下来细细想想,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抓住了重点,忽视了透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我课件展示了他们的画也让学生配了课文中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但是由于对教材钻研得不够深,教材该挖掘到的没有把握好,让人有一种“走过场”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就缺乏了一些内涵。

二、重视了朗读,忽视了个性;在本堂课上,我采用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但是,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如:学生都通过重读“弯弯的”等词语来表现风。现在想来,只要把表现风的那些重点词“斜斜的、弯弯的、呼呼地转”等再进一步挖掘下去,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感悟,那么朗读时就会有不同的味道了。

这节课让我明白了课上得有多深,关键在于教材研究得是否透彻。今后我会

努力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使自己更上一个台阶。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国培,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羽翼更加丰满,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让我们的教学更具人性化„„

这次旨在于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网络研修为我们的专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为了在研修学习中取得最好的效果,我积极投入到研修中去,尽管临近繁忙的期末复习。通过第一阶段的研修,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教师?怎样对待学生的各种问题?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等等。我认为,对于此次研修,我们都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把它作为我们专业发展的一次机遇,而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项负担,这是提高研修质量的最重要的前提。否则,研修的效果和质量会大大折扣。本阶段收获很大,特别是作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非常少,现在有了国培这么一个平台,使我得以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管理这一方面我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很不够,还有一些做法不够科学,通过交流,有些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回想,这忙忙碌碌的学习过程已化为快乐的成长过程,快乐的收获过程。在这,我就自己一路走来的点滴体会与收获和大家一同分享。

一、收看视频上的收获。

每次聆听专家的讲授,我都恰似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专家们前沿教育理论的阐述,精辟独到的分析,生动鲜活的课例,让我耳目一新。每一个学习的日子,我是那么兴奋、那么充实。在所学的几个专题中,专家团队的老师们以轻松的谈话交流方式,将语文学科的理念宣示其中,并就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切实有效的指

导,使我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其实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在阅读教学专题中,要注意目标定位的引领,课堂实施的把握。不明确各学段要求,导致阅读教学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也是我犯过的毛病。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建立起整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并在整体把握小学语文学段的培养目标之后进一步正确把握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这一阶段的远程研修后,我立即再次深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更多不同的感受,真是常学常新啊!在阅读教学设计这讲中,印象最深的是“板块式”的教学流程:把一节课的程序设计为几个大的板块,每一版块有一组小目标,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听、说、读、写、思等活动,这相对于“直线式”程序,有了更多的课堂生成和灵活变动。

在识字写字教学专题中,要首先培养孩子热爱中国的汉字,要采取多种的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要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其实,我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指导过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在看了课例后,相比于他们班孩子的识字量,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得还远远不够。那位老师在课堂中将课外书籍名称、师生名字、猜谜等方法穿插进行,高涨的学习兴趣从课伊始到课结束,虽在识字,却又不为识字而识字,还特别注重了孩子们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之后,我也将这种理念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中来。

作文教学专题中,专家们提出习作的关键就是用童心写童言,孩子提笔无话可写的情况终于迎刃而解了;在明确小学习作的评价标准后,我在批阅作文时心里更加有谱了;在聆听习作课的课堂教学建议、课时内容的安排后,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高了„„

二、完成及阅读作业中的收获。

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把视频、资源中所学的理念和方法与现实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比较与反思的过程,就是对新课程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的一种过程。从专题及沙龙讨论等等中,可以说我是在认真思考后花费了一番心思,下过一番苦功的。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是太长,实际教学经验的缺乏,完成作业的质量并非每次都好,但是在班级指导江兴飞老师的引导与鼓励下,我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投入的快乐!而这种被肯定的喜悦之情也将更大地激发我研修的热情。看作业的过程,就是学习先进

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的过程。

三、课例及交流中的收获。

发表评论、参与在线的学习与讨论等方式,可以直接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不是面对面,却胜似面对面。这种学习方式不受空间的限制,学习起来很自在。记得我把教学中的困惑发到平台上,向别的老师请教,老师们马上就给以一篇洋洋洒洒的回复,在老师推荐的做法中,我觉得很实用,特别是激发兴趣和检查落实这两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实际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平台上,就会倾听到很多的声音,得到更多的解决途径,对我们的教学会大有裨益。

此次国培为所有的老师们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开放,为我们大家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学习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思考让我认识了实践的艰难,学习的最大收获,我觉得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技巧、多少理论,更重要的是有了强烈的课程意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虽然研修的时间不长,但这种学习形式,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匆忙中忘记了与人的交谈,可在这里,分明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平凡中忽略了对心的安慰,可在这里,分明就是心与心的抚慰!”在过去的日子,也许我们从未谋过面,也许从未说过话,但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岂止只有一种表达的方式。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期盼与祝愿,那种热情与激情,在相互关爱的《班级交流》里,在心灵之约的《课程简报》中,在观点碰撞的你评我论间。我们相约在远程国培研修中,相约在研讨的氛围里。我为能参加这次国培研修而自豪,为专家的悉心指导而心存感激,为结识这么多心灵对话的教师而感动,为大家的真诚鼓励而温暖,为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而高兴!

通过研修,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

国培,感谢您!是您让我们遨游于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之中,是您让我们飞翔于蔚蓝的天空之中,是您让我们学会在宇宙中去探索„„

推荐第8篇:国培作业

2013“国培”项目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

讲座笔记

主题:更新理念 用好教材 打造鲜活课堂 主讲人:北师大贵阳附中 毛东文 时间:2013年11月6日(周三下午)

一、理念

1、理念是什么

一个人的现状准确地反映着他的理念

2、教师的基本理念

教育观 教学观 课程观 课堂观 师生观 评价观

用幸福感来谈教育观;在师生观讲述中,用“君子不器”来深刻阐述师生关系。

3、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以分为本 以人为本

①运用纪伯伦的“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名言来阐述以分为本的教育理念。

②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才真正能够保证人们热切而纯真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形成自己的思想个性。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够让人有思想。 ③以新加坡教育部校长委任状来深刻讲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要性。

4、新课程理念

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① 运用一张图片生动讲解探讨课程改革的好与不好问题。

② 比较初、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异同并强调生物科学核心理念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 比较新课程的变与不变并举例说明

不变的是学科知识基础;变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④ 新课程与旧课程本质的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旧课程:以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教师理性的教 新课程:以问题的发散性,有利于学生生动的学

5、师生观

①师与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研究学情 服务主体 研究内容 做好主导

②师与师: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课堂开放

集体备课思路:读教材→查课标→阅教参→做练习

集体备课程序:定任务→研内容→说思路→补素材→调方法 ③生与生:倡导合作学习,建立和谐课堂

合作学习的多种形式:同位交流,小组研究,师生共同讨论。

6、教学观“乐学原则”

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疑-引导-总结-拓展。 ②教师的责任(1)使学生爱学(2)使学生会学

二、教材

①教材与课标的关系

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布的、具有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教学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教材编写的依据。

教材:教材是经过许多教材建设的专家,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为适于教学的课程资源。

②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教材是教学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学生是教学资源 ③重要概念的特点

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知识内容的提炼;以陈述句表述,以表达概念内涵的形式表述;重在让学生理解概念,明确理解的程度。 ④科学概念与前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一种经过科学抽象的理性概念。 前科学概念指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是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

⑤促进概念转变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引入新的概念以解决认知矛盾

三、课堂

课堂——我们的技术产品 教育教学观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尊重生命,共同成长!开放最收获,分享最快乐!

心得体会

很高兴能有幸听到毛校长的此次讲座,此次讲座主题为“更新理念,用好教材,打造鲜活课堂”。

讲座一开始,毛校长就以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来进入主题。首先,以牧师布道的题目来引入教育理念的问题。 强调“理念对了,行动自然就对了”。并呼吁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让学生与教师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变成了分奴,见分而不见人。我们应该尊重人性,敬畏生命,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才会使人性得到张扬,才能够保障人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焕发出生命活力,最后才能够保证人们热切而纯真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形成自己的思想个性,才能够让人有思想。另外,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即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把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学科的核心理念。其次,在师生观方面,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研究学情,研究内容,服务主体,做好主导,把学生为我的教学服务转换为我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始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欣赏学生,发展学生。另外,在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课堂开放,并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此共同进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而学生之间也应该要倡导合作学习,建立和谐课堂。通过多种合作学习的形式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比如可以选择同位交流、小组研究、师生共同讨论等合作学习形式。此外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它也是一种合作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凡学生由已掌握的知识,已学过的方法可以获取的知识,要通过设问,让学生经过思考去掌握,这不仅学会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另外,教师应注意教材的准确使用,用教材教的同时用教材学,把教材,教师,学生三者都当成教学资源来对待。

最后,毛校长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尊重生命,共同成长!开放最收获,分享最快乐!”这是一个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最真挚而又如此炽热的教育热情。我也将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以这样的热情凭借这样的教育魅力去吸引每个学生。 2013“国培”项目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

讲座笔记

主题:教研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设计 主讲人:贵阳市教科所 刘争争 时间:2013年9月27日

一、教研组的基本功能

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体; 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载体;

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经验积累的基本主体。

(一)教研组活动情况 1.日常活动时间和地点

每次活动时间平均为55分钟,在这55分钟内,5~10分钟用于等待组员的到齐,剩下的时间有1/3至1/2是教研组长用于安排教研组常规的事务。 2.日常活动方式和内容

活动方式:听评课(49.90 % )、安排教研组的常规事务(46.93%)、集体备课(21.45%)。

内容:教师交流 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

(二)教师对教研组活动的评价

现在的教研组活动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

(三)教师对教研组活动的期望

集体备课(18.57%)、教法的学习示范(15.71%)、教材的解析研讨(14.29%)。

二、美国的实践——同伴互助 1.同伴互助的内涵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以教师为主体,以研究为基础,实质在于教师之间的合作,指向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2、同伴互助的活动方式及实施过程 (1)个体教师之间的互助,一般包括: 观察前会议、课堂观察、观察后会议 (2)小组合作互助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分配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每个成员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在集体研讨中分享各自的想法。

三、美欧的共识——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为导向,通过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为途径,促进教师知识共享、提升教师效能、创建教师学习的动态环境。

四、日本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授業研究

1、指针对教与学过程的教师合作研究,也可译成“课例研究”。精神:“反思、合作、持续、改善、做中学”。 2.“授業研究”目标 “教什么”;“怎么教”

3.“授業研究”的基本操作过程

①定义问题及其范畴②备课③授课④评课和反思⑤修改教案⑥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个班授课⑦进一步的评价和反思⑧分享结果

五、教研组的层级建设

(1)抓教研组的示范性建设——优秀示范教研组

1、涌现若干“叫得响”的名教师。

2、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风格。

3、积累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研资源(经验、理论、课程)。

4、具有可持续的综合发展力。(2)有效教研活动策略设计

1.明确工作背景和参与教师的需求;

2.做好活动规划,设计教师的参与点,让每个环节都是有价值的活动;3.要有充分的准备,更要尊重真实的生成;

4.要营造对话交流氛围,同时把握好话语主动权的调控;5.一定要达成研究共识,并关注行为跟进;

六、如何确立教研活动的主题?

提出问题和选择小组;小组讨论提示。

心得体会

很庆幸能听到刘老师这次关于教研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设计的讲座,因为我对教研组及教研活动一直以来比较陌生,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国的教研组是教学研究小组(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的简称。它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体;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载体;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经验积累的基本主体。其主要任务包括制定学年、学期和每周的备课和教学计划,统一和规范教学的要求、进度、作业练习等等,从而保证教学达到一定的规格要求。同时,鼓励教师定期参与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与评课,相互观摩交流,并安排新老教师“帮、教、带”师徒合作等等。在学校内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政治、业务学习和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研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而教师在业务上的发展实行“就地培养、就地供应”的方式,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故教研组的建设和教研活动就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目前教研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研活动被看成是每周某天固定时间的一次“例行会议”,谈不上事先准备,而参与者往往是现场即兴发挥,研讨过程中教师的发言随意性较大、观点漫天发散、甚至有点“跑题”。

(2)教师的公开课,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思考的,所以说课、评课往往很笼统,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深刻。

(3)教研活动中也缺乏对研讨内容的提炼与归纳。另外教研组活动方式比较单

一、效率较低,这些与教研组长的组织、教研组计划制定的可行性有很大关系。

(4)大部分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交流工作中,教师之间的那种自发性的、主动的分享、交流和研讨行为还不是十分普遍。

(5)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美国提出了“同伴互助”的实践,即“以教师为主体,以研究为基础,实质在于教师之间的合作,指向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以一对一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就课程与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进课堂教学,促使教师在分享各自的想法中获得对教学的感悟和理解。还有美欧的共识——学习共同体,日本的“授業研究”。对于日本的授業研究,也叫课例研究,它通过“授業研究”创造各种机会和有效的方法来改变和丰富课堂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改善学校学习环境。

讲座的最后,刘争争老师以这样一句话来结束,她说“用手(体力)只能把事做完;用脑(智慧)可以把事做对;用心(情感)才能把事做优。在研究和学习的状态中品味教学的乐趣。”这句话朴素而简单,但是却使我受益匪浅,我想在我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铭记与践行的。

2013“国培”项目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

讲座笔记

主题:中学生物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讨 主讲人:贵州师大生命科学院 宋锡全 时间:2013年11月

一、课改的核心——提出问题

1、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

2、打造情景化教学

以“形”为手段; 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

1.利用图片画面创设不同的情境 2.亲身体验创设情境 3.视频创设情境 4.声音创设情境 5.人物故事创设情境 6.诗句、谜语创设情境 导入技巧设计要诀

名言警句,群情振奋;故事谜语,趣味猛增。 对比悬念,令人吃惊;志士伟绩,鼓舞精神。 巧插小引,开拓意境;点将开篇,活跃气氛。 新闻奇事,娓娓动听;切身利益,人人关心

心得体会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作为一个专职生物学教师,如何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成功的课是值得每一个生物学教师研究的。而宋老师的此次关于中学生物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讨的讲座给了我很多感受与启示。

首先,提出问题作为课改的核心,要求在教学中应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对科学探究模式10个主要关键环节中,要将“问题”置于模式的中心。 其次,通过此次讲座,我了解到了情景化教学的魅力。深深感受到“情境化教学”的恰当使用,是打造充满活力的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教学方式。因为知识需要溶入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那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景化教学呢?以“形”为手段,“趣”为突破口,“情”为纽带,“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教与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实践活动,从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生物课堂。对于情景教学具体实施而言,重点是情景的创设,我们可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图片动画、人物故事、音乐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学习情境,这样能大大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宋老师还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分析讲解如何创造与进行情景教学。我深深体验到正如宋老师所说那样,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讲座的最后,宋老师的苦心教诲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他说“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有为决定有位,眼界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要成功,绝对有借口;有借口,绝不会成功。 只有失败者才会为粉饰自己失败的行为而四处寻找借口。 成功者,永远只会专注于找方法”。 从这些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的教育者们对教育的莘莘执著与追求。这是一个从教数十载有着丰富教学研究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一代的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与期盼。作为一名生物学科教学专业的研究生,我想我更应该要不断地学习和执着地追求,争取让每一堂生物课都活起来!动起来!精彩起来!亮丽起来!

2013“国培”项目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

讲座笔记

主题:中学教学评价与管理 主讲人:贵州师大 乙引 时间:2013年9月

A、当前中学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本管理缺失,影响师生心理健康 表现:教师—职业倦怠 学生—焦虑感、厌学 原因:人本思想的缺失

1、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

(1)教育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强调教育必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2)注重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个性的发展。

2、传统师生观

(1)以学校为本位、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 (2)学生是学校管理对象,教学管理的对象

3、机械的管理观

(1)教育只是一种储存转移的过程,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外部严密监控起来。 (2)教师成了教学机器,学生成了学习工具。

二、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滞后,教学工作脱离教育目标

传统质量观:学生成绩+升学率;“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三、教学管理模式僵化,抑制参与管理积极性

四、教学质量评价手段和办法缺乏科学性

教师评价目的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评价指标体系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可操作性差;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科学有效。 B、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实现的途径

树立新的人本管理理念、完善各项制度、创设参与机制,让师生参与管理、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心得体会

作为师范生的我深知教学评价与管理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对它并没有过多地详细与深入了解过。此次讲座使我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然而当前中学教学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1)人本管理缺失,影响师生心理健康。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生产生焦虑感、厌学等不良情绪状态。那么究其原因是人本思想的缺失。长期以来,受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传统师生观、机械的管理观的严重影响,导致了教师成了教学机器,学生成了学习工具,从而抑制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展,以及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个性的发展。(2)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滞后,教学工作脱离教育目标。因为教学质量观念问题存在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多数中学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仍停留在传统质量观水平, 在教学质量评定中,仍将外显成绩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盲目追求成绩、数量和升学率,加剧了教学质量观念偏离人本管理的方向,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3)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弹性和人性化。首先表现为管理制度过于呆板,从而压抑了教师个性发展;其次往往是例行公事,程序化工作,这就导致新奇感丧失;再就是创造性得不到激发。(4)教学管理模式僵化,抑制参与管理积极性。(5)教学质量评价手段和办法缺乏科学性.表现为教师评价目的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比如奖励性评价:“优胜劣汰”、“奖优罚劣”、“末位淘汰”、“能者上,庸者下”等仍然存在。此外,评价指标体系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可操作性差。还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科学有效。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显性工作,轻隐形工作现象仍然突出。

那么,我们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与完善教学评价呢?首先,我们得树立新的人本管理理念。全面认识人本管理,加强管理上的沟通与协调;树立教育管理服务至上的人性化理念。即要关注人的情感、满足人的需要、崇尚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主体人格和地位。其次,完善各项制度、创设参与机制,让师生参与管理。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再者就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和改进为根本目标。尊重教师的教学权,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其次,建立创新性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评价机制。应允许学生有一定限度的失败,有机会进行尝试学习,即使某一门课程学得不好,或不感兴趣,也允许学生有改选的机会。另外,学习前应进行诊断性评价,这样师生均可准确把握各自学习、教学的深浅度、进度,明确哪些是缺陷、哪些已掌握、哪些应作为学习或教学的重点。再者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采取发展特长的“多维评价”制度,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

这是难得的一次比较详尽的有关于中学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专题讲座。使我对中学教学的管理与评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也将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该如何更好地去管理与评价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我也将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去践行,以使我更好的去把握教学与发展自我。

推荐第9篇:国培作业

让每一节课都有亮点

双城市金城二中谢尚娜

记得有位名师曾说过:“上好一节公开课不难,难的是怎样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经常思索着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使学生上课觉得眼前一亮,兴趣盎然,而不是干巴巴,昏昏然的。针对初中英语听、说、读、写四项首要任务,我尝试着以下几种尚不成熟的做法:

一、巧听妙学

听是获取语言的首枚钥匙。我觉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使用基本的课堂用语,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纠正错误及表扬等,在教学单词时也尽量用简单词汇解释,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听英语的机会。巧用课文听力材料。现行的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大量的听力练习,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我们要合理充分地利用。要提高听的水平,单靠课本还远远不够。要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比如一些电影片断、精彩的英语演讲、抒情的英文歌曲,这既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听英语的习惯。

二、听说结合,点滴做起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交际功能,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用口语和书面语表情达意。那么怎样杜绝“哑吧英语”呢?

(一)依托教材,进行说的练习

现行的英语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说的练习,教学中可以多利用这

些话题进行课内会话。例如在教学 “现在进行时”时,根据教科书中的词组提示,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对话练习。

(二)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口语

每天英语课前三分钟要求学生轮流做Daily Talk演讲,进而开展全班乃至全校性的演讲比赛;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辩论,一周至少一次。改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从而敢于开口、乐于开口。例如,可以利用英语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唱英文歌曲,还可以开辟英语活动周、英语角、英语夏令营等。在进行语言项目训练时,需要的是进入角色,师生共同进行对话,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引导全班学生有节奏地鼓掌也能不断强化参与者的信心。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英语运用实效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掌握的词汇量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文意就越透。从而也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要想扩大词汇量,首先要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时间和地点。比如每天规定记10个单词,晚上临睡前再复习。扎实进行课文阅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找出本课生词,对文章进行预读,并通过各种途径找出和课文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方面的背景材料。其次,教师自身必需通读好教材,完全把握课文,对课文进行必要的整合。大量补充课外读物,

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仅靠课本上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添加与课本同步的大量阅读练习,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能力提高。学生们可每天利用的半个小时,进行专项的阅读训练。

结合阅读,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学生通过仿写、扩写或缩写,写作训练不再难于上青天。

总之,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让学生加以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让每一节英语课都有亮点。

推荐第10篇:国培作业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的讲桌上有一部手机,它的功能可多了,你们有人喜欢它吗?你怎样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得到它呢?(用书本遮住眼睛) 我这里还有一个可爱的铃铛,特好玩儿,你们想玩吗?你能想办法得到它吗?(捂住在自己的耳朵)

二、总结游戏,揭示课题。

刚才两位同学是如何得到他们喜欢的东西的?(分别捂住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结果怎么样? 他们的做法又如何呢?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盗”的故事。——《掩耳盗铃》 板书课题 《掩耳盗铃》

三、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释疑课题。

“掩”是什么意思?“盗”是什么意思? “掩耳盗铃”又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刚才的游戏及课文插图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同桌互相交流你的理解。

2、读的过程中标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理解生字生词。(小组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指导组词,书写

这三个字中“盗”和“零”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不要写得太长。其中“盗”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水,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5、学习多音字

四、再读,理解课文内容。

1、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耳朵去偷铃铛呢?结果怎么样?

2、他知道偷铃铛的后果了吗?从文中哪句话看出?请画出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碰”和“响”之间什么关系?用文中的关联词说一说。 (2)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3、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在书上找一找,划一划)。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试着给句子换个说法。

4、看到他这种想法,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5、他自以为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发觉呢?

6、指导朗读。

五、揭示寓意。

1、明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

2、看到这个愚蠢的偷铃人,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学生自由说。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同桌交流。

六、拓展练习当这个自作聪明的偷铃人被人发觉后,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请同学们现在就展开想象,续写《掩耳盗铃》。

第11篇:国培作业

指导思想:

1、进一步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严格遵守跟岗守则,在跟岗学校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3、在跟岗学习期间,严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该校的先进管理经验,虚心向该校老师学习教学实践,积极与其他学员交流互动。争取多听、多看、多思、多请教,力争在完成学习计划的同时提高个人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4、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

5、业余时间加强自主学习,多方收集教研教改信息,努力吸收养料,力求将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所学习到的先进理念与本次活动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学习目标

1、通过培训,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研究意识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3、深入理解中学数学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掌握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4、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6、尝试班级的辅助管理,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学习措施:

1、备课方面:

翻看,了解跟岗学校教师的备课模式,体会教师们的备课侧重点。

2、听课方面:

看听课老师的听课方式和他们关注的哪些细节,从而养成系统良好的听课习惯。

3、评课环节:

认真聆听老师们对一节课应如何评价,同时学习上课老师如何通过评价进行提升。

4、上课方面:

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并上一节示范课,供大家评价和指正,加以完善之后再次上课,力求达到更好!

5、班级管理方面:

辅助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日常的管理,学习所在学校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把这些经验用到实际中。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观摩学习(5天)

主要观摩跟岗学校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认真学习他们的长处。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各找一个班级的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实践学习(2天)

这一阶段重点是自己备课上课,让指导老师指导,自己改进的环节。

1、和指导老师确定上课的课题并在指导下完成完整的教学设计。

2、正式上一节完整的课并由听课老师给与点评。

3、反思整理,根据听课老师的意见把课加以调整。

4、

再次上课,由老师们再次听评指导,加以反思。

5、反思整理,撰写跟岗学习总结。预期目标:

1、通过和老师们一起备课,学会更实际的备课方式,明白备课环节的侧重点,并在返岗中得以推行。

2、学习听课的方式方法极其侧重点,在学校的教学教研中认真落实。

3、把学习到的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学校进行推行。

4、能把示范课展示给大家。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我要认真学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把学到的知识理念带回我的学校去,在向同行的学习、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师风和专业水平,争取把学到的理论与这次跟岗研修结合起来,试之成为我个人教学的又一个新起点。

第12篇:“国培“作业——字词教学

作业题目:

谈谈你在字词教学实践中的好方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进行一下自我批评,以前一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我,总认为学生都大了,他们都应该会自己掌握学习字词的方法,字词教学基本可以在高年级课堂上消失了,可是通过孩子们每次考试的答题情况来看,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于是,我又开始重视起了对孩子们的字词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希望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第一:要想讲字词,字典、词典先上阵

每接到新一届的六年级学生,给他们布置的第一个双休日作业就是:每人必须准备最少一本字典,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再准备词典、成语词典等,目的就是为了他们平时查字词方便,并逐渐培养他们分析个别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作用的能力。

第二: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实这个方法我在回复学员的跟帖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在讲每篇课文前,我总是先把这篇课文中易混淆的字找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发言找和它相近的一些字,并分别组上词,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记住他们等,然后再让孩子们写在书上,以备复习时用。另外,根据孩子们的遗忘规律我总是隔三差五的再提问一次,以便起到巩固的作用。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每当大复习的时候,对于多音字和成语归类之类的我总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分组后,利用双休日,回家汇集,看哪个组找到的同音字或归类的成语多,然后再让别的组挑毛病,找的最多,最准确的组获胜。这样以来学生不但记得多而且记得牢。考试的时候也就不容易失分了。

第13篇:国培作业常用教学资源

1) 请列出您平时最常用是什么浏览器?

IE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Firefox浏览器、360浏览器等

2) 请列举您常用的教育资源类网站和搜索引擎,并且截取教育资源类网站上的优质资源的图片。

常用教育资源网站:

(1)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http://www.daodoc.com/)

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媒体素材和课件、案例,等等,其中媒体素材又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视频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五种。 (2)万全图库(http://pic.n63.com/)

主要提供了各种网页素材图片,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内容及其丰富,还提供了站内搜索,查找图片也很方便。

(3)图片素材库(http://sucai.jz173.com/)

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图片素材,为网页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e库素材(http://www.daodoc.com/gb/node/2005-05/17/default.htm (15)中小学教学资源站http://www.daodoc.com/ 百度:http://www.daodoc.com/ Google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 优质资源的图片:

3) 请简述网络工具在您的教学或教研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要求:200字以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的更新,它在社会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老师不再依附于书本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了,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携带繁琐的教具进入课堂,而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网络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是这些方面:

一、网络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每个老师都有两本必备的书,一本教科书,一本参考书,他们总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课,而我们就坐的端端正正的听课。因此,那些一天到晚坐着不动的同学深受老师的喜爱,在老师眼中就是“听话”的学生,然而地球在一天天的转,时代也在一天天的变化着,网络的出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积极参与学习,昔日被老师视为“听话”的学生如今却被视为“书呆子”了。

二、网络运用用于教学中的意义

1、网络极大地活跃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是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两方面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优化整个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孩子天生就好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设想一下,在一堂数学课上,肯定有好条条框框的定理和概念,如果我们老师就用手中的一根粉笔一条条的列举出来,然后再滔滔不绝的讲解,相信一定只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我们通过超级连接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自己去发现定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至于我们学后用来巩固的练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交互功能,让学生进入个性化学习,网络上的东西可以说是无其不有的,我们可以自制好多东西,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比如“好极了”,“你真棒”,“请多努力”,“别灰心”等鼓励性配音评价,并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图画形式,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网络优化了课堂教学

我们教师经过精心准备,运用先进手段,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地球仪、三角板、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而这令人兴奋的一切精彩内容,仅仅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够把完成的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各个课堂。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功能,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识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等。多媒体网络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不足,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多种媒体及多种手段的全方位刺激,使人脑左右协调发展,增强记忆力,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多媒体网络师生双向交流,及时反馈信息,使学习氛围轻松、愉快。通过多媒体网络的科学运用,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它也有它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运用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对网络学习产生习惯问题

在网络教学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候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开展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电脑游戏、网络图片、聊天等非学习内容对学生诱惑会转移学生注意力,学生往往把电脑课当作休闲娱乐课,他们偏爱上网、聊天、游戏,没有感到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对自己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没有学习的需求,从而导致学习兴趣很低。为了转变学生的认识,我们老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对网络树立正确的观念,老师要时常告诫学生上电脑课的目的是培养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2、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网络教学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可是现代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很有限,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开电脑课程,要真正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比较难。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学习的经历也不同,自学的能力有强有弱,所有的这些因素影响了在网络中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的学生,如,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寻求帮助;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等。学生只有掌握了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网络改变着学习和教育的以往经验,人们不再仅仅依附于教书,书本和生活经验,不再必须一个固定的教室,不必每个人按同一步骤学习同一内容,不再遵从于同一评价标准,而要使教育过程从根本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它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只要我们科学的应用网络,让网络走进生活,走进课堂,我们的生活、学习一定会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第14篇:国培作业(推荐)

作业:结合自己的教师生涯,谈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意义

《中学教师职业标准》之我见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

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天天与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

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

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第15篇:国培第二次作业

通过国培的学习,听取了老师们的讲座以及和同行们的交流,让我心中颇有感想:“化学”这一学科是九年级学生的一门入门学科。学好此门学科,关键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产生学习化学的愿望,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人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成分。莱特兄弟对飞行感兴趣制造出飞机。牛顿对苹果落地感兴趣,发现了万有引力。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大多是在他所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人类对神秘的宇宙感兴趣,才不懈追求探索。可见,兴趣是我们学习的原动力,是我们获取知识,做出成就的诱因。因此作为老师,培养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尤为重要,特别是入门学科。入门学科引导的好坏,往往决定学生对此学科学习的成败。一位学生只因为第一次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从此爱上语文。一位学生痴迷化学,只因老师讲一个用灯泡点香烟的魔术,从此喜欢上化学。可见,兴趣的驱动力是不可估量的。下面是关于培养九年级学生学习入门学科“化学”学习兴趣的一些个人心得。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情境创设生活化,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何能科学理智的处理好这些事件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一些类似的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落实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在讲授分子和原子时,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我们可以事先准备一块蓝布和一块白布,把他们同时放入玻璃水槽中,洗过后白布被染成蓝色,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在生活中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在上元素时,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来创设情境。先提出问题,当前电视节目播放频率最高的节目是哪一类,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是广告。再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补钙、补锌、补铁的广告,请学生回答这里的钙、锌、铁是否指的是这几种单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元素。

二、充分利用与生活相关的趣味实验,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生活化的载体之一,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化素材的实验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开发。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把教材中的演示和分组实验进行改进,使之更加贴近生活。

如在选择仪器时可以寻找一些生活代用品。注射器可以代替胶头滴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筷子代替玻璃棒;输液管代替导管;装药片的塑料板代替点滴板„„这些代用品的选择取材于生活,既变废为宝,又解决了实验器材问题,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能使用。

在药品选择时,同样可以取材于生活。在做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就可以选择装修剩余的大理石块和食醋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制取氢气时可以选择干电池的锌皮和洁厕灵反应。在制取氧气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药店购买双氧水和高锰酸钾等医用药品来进行试验。

结合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家庭生活小实验,如利用厨房里纯碱和食醋香精共同来制取汽水,以此来巩固酸和碳酸盐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三、习题编写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三学生的特点是学的快忘得也快,因此编写高质量的习题对于巩固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习题设置也同样可以体现生活化,以此来改变传统习题的乏味枯燥,使学生变被动的记忆为主动地学习。初中化学的好多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例如: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俄酒精作消毒剂。

B为了防止流感的传染,可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 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 D使用液化石油气可以杜绝厨房污染

2、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瓶、塑料袋都属于 材料(填金属、有机高分子、非金属)。请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的利弊 。

3、结合自行车分析不同部件的防锈措施。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富有创意的作业布置可以巩固教学生活化的效果,使化学知识能更好的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去。当我们学到不同的化学知识时,都可以与相关的生活相联系,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

在讲授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各种调料,课上描述每种物质的性质。在讲授物质分类时可以让学生到超市里去观察每种商品的标签,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中各种铁制品的生锈情况,分析生锈的原因,及防锈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家门,去调查一下家周围环境污染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来搜集有关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讲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后让学生回家帮家长蒸馒头。

类似的作业设置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完成枯燥的作业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解决一个个实际的生活问题。学生有了内在动力,心情自然不同了,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作业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的。

总之,让化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的将化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化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充分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化学教学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所以我们在教的同时要不断的转变思想,以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

第16篇:国培作业要求

西南大学“国培计划(2014)”——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

班主任远程培训安排

本次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远程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自主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体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和研修新模式。

1.集中培训

培训前对组织远程培训的管理人员及辅导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帮助其具备从事远程培训管理的素质和能力。

集中培训主要采用:专家授课、任务驱动、实践观摩、实地考察、情景体验式的培训方式、案例学习等培训方式.2.学员网络学习技能培训

1)远程视频集中培训,让学员了解课程培训总体思路(专家授课)。 2)熟悉培训平台的操作,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在规定时间内开放平台,学员在平台上熟悉课程和培训要求,体验平台,熟悉整个平台的操作流程。平台工作人员每日19:00—21:00在线及时解答问题,学科专家也将及时关注并回答学员问题。

3.远程研修

学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如下形式:

1)自主学习——网络课件学习和视频课件讲解(专家授课,案例学习)。 2)交流互动——开设学习论坛,教师设置主题,学员参与讨论(问题研讨,案例学习,任务驱动)。

3)作业提交——在线完成课程作业(任务驱动)。 4)资源共享——在线图书馆和共享资源库(任务驱动)。

5)课程自测——自我检测是否达到了要求,以便查漏补缺(任务驱动)。 本环节分为六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进行12学时必修和3学时选修的课程学习,学习专题:师德与专业理念;

第二阶段:进行9学时必修和6学时选修的课程的学习,学习专题:专业知

识(1);

第三阶段:进行9学时必修和16学时限制性选修的课程学习,学习专题:专业知识(2);

第四阶段:进行9学时必修和12学时选修以及18学时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学习专题:专业能力提升(1);

第五阶段:进行12学时必修和12学时选修的课程学习,学习专题:专业能力提升(2);

第六阶段:进行9学时必修和12学时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及21学时限制性选修的学习,学习专题:专业能力提升(3)。

4.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1)根据研修需求和教师实际,建立若干个区域“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点”,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工作点设指导专家(由专家团队的成员担任)一名,区域辅导教师一名。

2)学科专家根据此次培训的目标与内容设计若干个子专题,组织不同地区教师开展2次小组研修活动(参与式,任务驱动)。

3)在培训期间,专家团队对各个区域工作点进行1-2次面对面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统一答疑、集中研讨等形式解决培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问题驱动、案例讨论、现场实践)。

5.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研修

面向全体学员,关注个体差异,将必修与选修相紧密结合。学员可在建议选修课程和已开发资源中选择一定的选修课程。课程共计160学时,其中必修课60学时、选修课从100学时中选学20学时;本阶段的学习共分为三个版块:第一板块是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理念的学习;第二个版块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三个板块是专业能力提升学习。三个板块细分为六个学习阶段,其中师德修养与专业理念为第一阶段,专业知识为第二和第三阶段,专业能力为第

四、第五和第六这三个阶段。总共六个阶段,总共合计应修完80个学时。

第17篇:初中生物国培作业

第一次作业:拟解决问题预设,内容包括你解决的问题、要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及实现计划等。请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提交。

作业1

一、解决的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二、突破的难点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情激趣,以趣激学,创设师生融洽的情感氛围,为学好生物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预期目标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现计划

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就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个人,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一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于其中并释放与升华生命潜力的空间。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增强生物学知识同时,情感交流也得以较好的实施。

2、以情激情,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中缺乏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教师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好像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只有各种冷冰冰的规章制度,而不是人的情感。这种对师生交往实质的误解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将学生作为“物”对待,视为没有情感的容器,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愉悦、温暖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培养,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独立、自尊、信任、理解等多种情感需要。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体现。要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愿意进行思想交流,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这样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3、充分发挥情感课程资源,体现情感的实践性

就情感本身来说,它既不是一种知识,也不是一种理论,所以现有的教材很难把情感具体地、生动地表达出来。即使是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性、人文性的教材内容,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被有些教师操作得面目全非,成了“无情”、“无人”的教育。所幸的是,生物教学资源并不是局限于薄薄的课本中,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学生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教室应该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重视学科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挖掘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与情感教育,也许下一个达尔文就会就此诞生。为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成功而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生物教师应尽快地调整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知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转变角色,应对挑战。摆脱以往的看图、读书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融入到野外活动中,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志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深度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这样有助于提高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认识。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一步步的思考、分析、判断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动脑、动手的实践和探究中,掌握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做科学”的过程中收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实践中生成情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4、在探究与情境创设中提升情感的有效性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来源是十分广泛的,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教室可以多从生活中采集问题,依据学科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紧扣各章节相关的知识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如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广泛利用报刊新闻媒体资源在生物教学上有更深广的意义。报刊新闻具有通俗性、趣味性、时效性强等特点,中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其中的知识。因此,利用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报道来丰富生物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具体问题。

5、丰富教育评价方式,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除了要做到以上的几点外,还要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老师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只有来自内心的真诚的、具体的赞扬才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激发其高昂的学习情趣。其次要学会善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要

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与学生轻松愉快、推心置腹地交谈。其实,只要想到学生还只是个孩子,我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这样心就平了,气就顺了,自然而然就能耐心温和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我尽力尝试换位思考,并且小心翼翼、想方设法地去启发、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老师对他深切的爱。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赏识教育应该是在学生取得成绩及进步时,老师及时地给予真实表扬和肯定;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能够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他必要的肯定和信任,并能帮助他分析不足,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增加学生战胜挫折、解决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素质。通过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积极上进的动力。

第18篇:国培作业2

学前教育专业国培总结

朱幸娜

河南省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时光如梭三个月的培训就要结束了,本次国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专题报告、实践考察等形式,既有专家讲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理念,又有示范幼儿园的实地考察;既有学员团队活动,又有幼教管理经验交流。这次培训对我进一步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更新学前教育观念,充实学前教育课程,提升专业化素质和科学的班级管理有了较好提升。它使我清楚了执教能力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教师的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式,还包含教师教书育人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对孩子全身心热爱,无私的关怀,我们会更积极的去实践教师职业道德,以丰富的专业理论为支持以爱心为导向去诠释教师的责任。

一、博学众长享受教育盛宴

这次国培为我们进行了教学讲座的有来北京的学前教育权威人士和来自河北师大、河大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其他院校的知名专家和知名幼儿园的园长。专家们谦逊平和的态度、高尚的敬业精神、渊博的学识、全新的理念深深感染着我!课堂上,他们用自己特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全新的理念,熟练地教学技巧,帮我们破解一道道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撞击已经陈旧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比较华、德福教育理念和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比较等课程,既为我们提供了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新理论、新观念,也让我们分享到了专家教授的理性思考;《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方略》、《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路径》等课程则使我们获得了开展幼教工作的各种实践方法、策略。这一个个讲座,一次次引领犹如一场场精美的教育盛宴,盛宴中充溢着创新的思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流与真心的关怀,让我们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学会了挖掘与借鉴。每一天的专家讲座都是对心灵的震撼,众多的疑问在专家、教授那里得到了解决。思考、互动,智慧的火花在碰撞,让我充分的理解没有专业理论支持的知识是空洞的,没有创新的教育是苍白的,这次的国培是值得的。

二、参观名校开阔视野

本次培训先后参访了石家庄市第一职教中心、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槐、底幼儿园快、乐源泉幼儿园成、功宝贝幼儿园等各具特色的中职中专学校和幼儿园。特别是槐底幼儿园,校舍陈旧、占地面积不大,但多年的打磨、提炼、累积、修炼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新、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学都是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反思改进自我提升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使我从专家的讲座中收获了许多的理论知识,在参观和交流中获得了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今后我要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以理念为先锋,以实践为基础,以反思为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是他们能够掌握完善的育儿理念,符合幼儿特色的教学方法为他们将来的幼教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我不停的反思中调整着、总结着,以此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虽然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但思考不会结束,学习不会结束,行动更不会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走进工作。

感谢国培,让我在国培中成长!

第19篇:国培论文作业

形成性评价,是我们课堂教学评价中经常运用的,其性质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及时做出反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衡量与判断,同时具有激励的功能。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随时调整和改进学习行为,不断获得道德认识的深化,品尝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适时鼓励表扬,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你真棒,如果再努力一点,你的成绩一定会更好的。”“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你这道题做错了没关系,下次小心一点,就不会出错了。”一点点的进步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但学生却特别关注老师们对自己点滴进步的反映。比如作业本上一个简单的“好”“有进步”“你表现真棒”“你真行”,也许我们写时很随意,但学生却视若珍宝。三年级5班有一个叫马文杰的学生,以前作业很粗心,书写潦草,有一次我给他下了这样的评语:“马文杰同学,你书写的字体很像书法家书写的草书,但是作为小学生写这样的字还为时过早,应该一笔一画规范的书写,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你能做得到!”从此以后,这位同学就改了作业潦草粗心的毛病。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堂好的课并不是看教师对教材把握的好坏,而是看他能否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去学。表扬会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一个人有了自信心,那么他便有了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习,怎样去思考问题。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20篇:“国培计划”作业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一个多月来,我是在陪伴与被陪伴中度过的,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卞之琳《断章》里面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繁忙、喜悦、幸福和收获在这些日子里一直叩着我的心门。我想她们也定然叩响了你的心门,不是吗?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我打开电脑,登陆主页的时候,日子从电脑里过去;聆听“在线精讲”的时候,日子从耳朵里过去;阅读案例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我便急速的敲击键盘发帖、回帖,可他又从键盘的缝隙间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惊叹——日子竟然如此匆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是呢,现在许多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写作时,有抓耳挠腮的,有愁眉苦脸的,直到老师催交作文时,才生拉硬扯,东拼西凑,搜肠刮肚般的“挤”出来个三五百字,敷衍了事,完事大吉。我们的学生这样写文章,就会使结构上层次不清,感情上苍白无力,立意上流于平庸。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和思考生活,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中免不了就要弄虚作假、无病呻吟、为文造情了„„于是,我们便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应对。

2010年“国培计划”作业

(二)

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教学案例

嵩县田湖镇第一初级中学

朱志强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

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

3、练习写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

如何用真情实感去评说历史人物。

学会客观、公正、全面、辨证地评价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 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3、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每个同学将收集的资料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 教学课时:

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一课时交流评议,一课时写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何谓“风流”?

风流人物: 指英俊的、杰出的,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

二、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2、学生激趣:朗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三、交流展示:

1、要求上台展示成果的同学要举止得体、口齿清楚,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问礼貌回答;台下的同学要尊重发言的同学,保持安静,有问题时应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发言。

2、同学们按小组展示搜集来的成果,并交流自己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想、体会。着重讲解涉及伟人思想或主要的作品,对于伟人的爱国热情或是不同凡响之处要着重讲明。

第一种展示:诵读古人名言名作

A.《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B.《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二种展示:讲述古人经典故事

A.闻鸡起舞祖逖

祖逖24岁时,担任了司州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簿籍的小官。他有一个同事,叫刘琨。刘琨是汉朝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两个人因为意气相投,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谈论时事,谈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谈就是大半夜,于是同床抵足而卧。有一天,他们也是谈得很晚,刚刚着枕,刘琨已是鼾声如雷了。祖逖正蒙眬入睡,突然听到了荒鸡(古人把三更以前鸣叫的鸡叫荒鸣。荒鸡的叫声被看作邪恶之声,是兵起之象。)的叫声。他猛然惊醒,用脚朝刘琨猛一登,叫醒刘琨说:“你听,你听,这不是荒鸡的叫声吗?恐怕天下要大乱了,我们还能安稳地睡觉吗?”于是取过双剑,就在庭院中舞起来。刘琨揉了揉眼,想了想,说:“对!应该居安思危!”也去取了双剑,和祖逖对舞起来。

B.凿壁借光的匡衡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第三种展示:评说古人功过是非

A.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超出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同时,秦始皇为推行其政策,达到其政治目的,采用了极为残酷的手段,如“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违背了民意失去了民心

B.诸葛亮的功过是非

凭借着诸葛亮自身的超凡能耐,如果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地去协助曹孟德统一中国的话,则“民族统一大业”便就多了一个“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期了!而今“与国际文化接轨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呢,或许就可以因之而提前个“六十年”了!——明公说:究竟是“英雄造时事”呢、还是“时事造英雄”呢?

3、全班同学展开大讨论,说说自己最欣赏或最崇拜的伟人,或者评价一下某位伟人的做法或思想,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等。讨论分为两个阶段:先小组内讨论,后班级内交流,不同看法可以同时存在。

四、教师总结:

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同学们应该注意:1.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课时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是你找到前进的动力。

练习写作: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800左右。

附: 学生作文一

易 水 寒

清冷的易水河边,站立着一群白衣白冠的人。

无尽的黑雾笼罩着站在船头的他,慢慢浸透其心情。岸上是太子丹及前来送行的人们,个个衣冠皆白,神色凝重。惨白的丧服犹如月下冰冷的利剑。一股莫名的悲哀由心底升至眉宇。他低下了头,前途茫茫,但似乎也已注定了结局。如今已是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七国争雄,秦王一统天下的决心更使得战乱不息。燕国衰败,危在旦夕。秦军压境,太子丹一筹莫展,刺秦让丹看到一线希望,也许能因此挽救燕国的命运,荆轲,沉默寡言的武士,燃烧了丹的希望之野。

易水河起伏不定,水面的山光鸟影动荡不安。他,亦是一身丧服的荆轲,在萧瑟的易水河边,更显得冷峻。既然答应了丹,就义无反顾。只是现在,他有些踌躇,并非贪生怕死,而是不能确定此行的对错,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七国之间,纷争不断。而今天下大势已定,秦统天下指日可待,此时刺秦,真的能使天下百姓安定吗?

此刻,无论对错,都只能向前了。樊于期已为此行而自刎,荆轲又怎能犹豫?又怎能让太子丹的希望付之东流?即使血染秦殿,也不能负了太子丹的一片重托。送行的人们都低着头,似乎有泪光闪动。怒不变色的荆轲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有些动容。

丹的信任与尊敬让荆打顿生一种豪情。在这乱世之中,谁会对一个平凡的剑客如此礼遇呢?

游东宫池,荆轲随手捡地上的瓦片丢着玩,丹奉上金丸代替瓦片,在他眼中,万两黄金易得,壮士难求。

共乘千里马时,荆何无意中的一句‘千里马肝美”,丹便使一匹良驹成为盘中佳肴。千里马易求,神勇之士难遇。

华阳台上的酒宴,轲对鼓琴女子纤纤玉手的赞赏,却使它们断落玉盘。荆轲的言语,在丹的心中句句如泰山。为了他牺牲一个女子,又有何惜?荆轲,给了丹无限的憧憬,他就是丹的希望之神。

迎着易水的寒风荆轲和着高渐离的节拍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双目圆睁,刚毅的面庞更显威严。

荆轲唱罢,头也不回地登船出发了„„

高渐离还在击筑,曲调已转为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评语:】

文章再现了公元前27年荆轲刺秦前易水送别的场面,对荆轲的神态、心理描写很传神,很到位,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人对秦王独特的看法。对荆轲刺秦这一事件的思考,使荆轲这一人物也变得复杂起来,生动起来,真实起来。同时,让读者从侧面认识了燕太子丹,对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以金代瓦,杀马取肝,剁手盛盘确实让人无法拒绝,不得不受。难怪荆轲明知刺秦一行凶多吉少,却又不得不踏上刺秦的不归之路。让人在回味历史场面的同时也不由得陷入对古人的沉思。

开篇运用场景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的思绪不由得随着文字前行。篇末以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歌收尾,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之绝”之感。

国培作业教学设计
《国培作业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