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4 15:07:4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201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800字)

推荐第2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推荐第3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苏埠镇戚桥学校

刘宝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七 磁生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区分交流电和直流电 l 过程与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与磁的联系;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索自然奥密的科学方法;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磁生电的条件 【教学难点】

1 尝试动手设计实验,并由实验结果概括物理规律 【教

具】

铁架台、细线、矩形线圈、蹄形磁铁、检流表、导线、开关、手摇发电机模型、小灯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神秘地):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大大的明星。想认识他吗?下面请大明星出场!

课件展示:五色闪光灯闪烁,屏幕渐黑后逐渐亮起,一人出现在舞台中央,镜头拉近,出现法拉第像。

师(遗憾地):由于大明星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太远了,他本人不能亲自到场和大家见面,我只能请来了他的一幅画像。大家可别小瞧他!下面让你感受一下他的伟大。 课件展示:电的应用实例。同时

师(富有激情地):是什么让漆黑的夜晚变得五彩缤纷,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是什么让我们的出行如此方便快捷,是什么让工厂的机器转个不停,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这位大明星的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位大明星就是—— 课件展示:法拉第简介。

师:这节课我们沿着这位大明星的足迹来探寻先哲的智慧之旅。 新课教学

课件展示(并板书)课题:七

磁生电

2 师(打趣地):磁能生电?那么同学们回家后多买些磁铁放在家中,以后就不用交电费了。

师:开个玩笑。下面,我们利用手边准备的器材,跟随我来探究磁怎样才能生出电来。

师:首先,我们根据前面我们学习过的电学知识来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展示(依次):

问题1:在实验中,电路应该是断开的还是闭合的? 问题2:如何知道电路中是否产生了电流? 问题3:如何知道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否改变? 师引导学生回答。 答问题1:

生:电路闭合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因此实验中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答问题2:

生:电路中有电流时,电灯可以发光,电流表会有示数等。 师(补充):由于这个实验中产生的电流非常微弱,普通的小灯泡根本不会发光,普通的电流表的指针也不会偏转,所以我们要用更灵敏的检流表检测电路中是否产生了电流。 答问题3:

根据检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否改变,如果第二次实验中检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第一次相反,说明第二次产生的电流方向与第一次不同。 师:下面,请大家按图示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装置。

3 课件展示: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图。

师:实验装置组装完毕后,我们按照实验提示分步进行实验探究。 课件展示:第一步:导线在磁场中是静止时还是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第一步完成后,师生交流总结:导线只在磁场中运动了电路中才会产生电流。

课件展示:第二步:是不是只要导线运动,电路中就一定产生电流?若不是,请注意导线的运动方向。

第二步完成后,师生交流总结:导线在磁场中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电路中才会产生电流。

师:如果我们把磁感线比作细木棒,把导线比作一把小刀,请观察大屏幕上的动画,回想使能够使电路产生电流的导线运动方向与哪把小刀的动作类似?

课件展示:三幅动画:(1)小刀锯磨细木棒;(2)小刀剐削细木棒;(3)小刀切割细木棒。 生:切割。

师:只有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才能产生电流,如果导线作锯磨或者剐削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是不能产生电流的。

课件展示:第三步:保持磁场方向不改变,比较让导线水平向右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和水平向左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检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第三步完成后,师生交流总结:检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说明在磁

4 场方向一定时,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与原来相反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与原来相反。

课件展示:第四步:保持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把蹄形磁铁的N、S极上下对调,比较检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第四步完成后,师生交流总结:检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说明在导线作切割磁感线方向不变时,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与原来相反。

实验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总结:(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能够产生电流;(2)在磁场方向不变时,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与原来相反,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与原来相反;在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时,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与原来相反。

师: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法拉第最早发现的,他把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板书

1、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

法拉第)

2、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师: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是非常微弱的,但是它的发现为后来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板书:

3、发电机

1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5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

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发电机模型。发电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转子和定子。另外还有铜环和电刷。

板书:2基本组成:转子和定子、铜环、电刷

师:发电机的转子是用很多匝的铜线绕成的线圈,定子是具有很强磁性的永磁体,转子可以高速的转动,因此它可产生很大的电流。 教师请一名学生摇动发电机,使小灯泡发光(注意转速不要太快),提醒其他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师:大家是否观察到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与以前电路实验时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个小灯泡在不停地闪烁。

师:小灯泡为什么会闪烁呢?请大家观察大屏幕上发电机模型工作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课件演示:发电机模型工作过程中电流方向和强弱的变化 师:大家回想一下,这与干电池提供的电流有什么不同? 课件演示:干电池作电源的电路中电流的情况 师生交流总结:

1干电池提供的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发生变化。 2发电机提供的电流方向和强弱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师:把方向和强弱都不发生变化的电流叫做直流电;把方向和强弱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板书:

4、交流电:方向和强弱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6 师:我国工农业中所使用的都是交流电,1s内发生50次周期性变化,因此我国所使用交流电的频率是。 板书:50Hz 师:我们课堂上所演示的发电机,是最简单的发电机,生产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发电机要复杂得多。 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发电机图片

师:在实际使用中,为产生更强的电流,常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为了避免电刷与铜环之间由于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造成损坏,一般把线圈固定做成定子,而旋转磁极,这与我们课堂用的发电机模型的定子与转子是不同的。

课件展示: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图片 师:无论是哪一种发电形式,都要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动才能产生电能。因此,从能量转化角度来说,电动机是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生: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板书:

5、电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生电的条件是什么,电动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另外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也亲身体验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成果。 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1、下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在哪种情况下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的主要结构是和,它把能转化为能。

3、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

)Hz,周期是 (

)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 (

)次。

4、当你唱卡拉OK时,要用到话筒(麦克风)。话筒的种类很多,下图是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或唱歌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 ,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

,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 ,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推荐第4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学员培训帐号:b1652827197410293810 学员姓名:黄龙

所在学校名称: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23团学校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初中物理(1)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物理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九年级全一册 4)课题名称:重力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2、学情分析:①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②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3、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

(二)整个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因此他们对多媒体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并结合着斜面再一次演示,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3.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3.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可以得出从地球以外看,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效果检测:

第六板块:效果检测

1.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2.完成课后练习

第七板块:布置家庭作业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通过国培课程研修对重力一课教学设计改进有如下的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法指导,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该设计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对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验探究注重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与建议,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课例研修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感觉收获颇多!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在培训中我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 对初中物理课例研究的认识,课例是一节节具体的课,而课例研究是要弄清楚一节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材方案才能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研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的课堂如何组织?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基本操作模式:问题----材料-----设计-----实践------反思------总结。问题:问题通常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材料:课例研究的材料应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反思性材料四部分组成。课堂呈现材料:课堂呈现材料指向课堂教学的实现,可以是教案,课例,课堂实录,课堂片段,说课稿和教学案例等等。支持性材料:指学生学习层面的知识情况分析,课堂呈现学习的知识来源,课堂教学内容建设支掌性教育理论材料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等。结果评价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是某一课堂实践的评价性记录,可以是简单的效果等次,可以是详细真实的课堂实践得失记录,还可以是学生作业,如成功的或失败的学生作业。反思性材料:教学反思是课堂实践的心得体会,要注重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改进设想等。二,提高思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的的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讲述了他们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教学的各种看法;如可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的教育理念,让我犹如呼吸新鲜的空气,热血沸腾,为之振奋。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身为教师的我,努力把学习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相结和,使之有效的指导我平时的教学;同时,我学会了变化角度审视自已的教学方法,模式等;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学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变化。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时刻充电着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中,让我感到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此境的氛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是上好物理课的基础。专业素质主要指教师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及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任何基本功都源自一定时间的积累。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学物理、练物理,提高物理水平,做到“以学带教”,“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要积极参加课件及教案评比等活动,增强自己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五,学习课例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成长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衷心感谢这次培训活动的举办。并盼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

初中物理国培总结

在忙碌中,持续几个月的“国培计划”的培训工作就已经接近尾声,回想自己培训学习以来的生活,真是受

益匪浅!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培训,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因为,通过培训学习,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在培训学习中得到拓展,也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在培训学习中得到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过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次,这个愿望成真了,带着无比的喜悦,我走入了培训学习。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通过四个专题课程的学习,我对初中物理情景创设、导学策略、低成本实验开发、物理教学衔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对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性、导学性、结构性、规则性、拓展性等知识形成了全面而完整的学习;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中重点、难点的分析定位、如何突破重难点等一系列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对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也进行了整体而全面的思考;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我在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上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而作为一个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功底,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条件,培训学习,使我向成为一个更好的好老师,又迈进了一大步。 通过培训学习中浏览、阅读其他学员的文章,在物理课堂中的教学导学策略、物理教学低成本实验开发、学生前物理概念对教学的影响、物理教学衔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活动;是教师组织,还是学生做主;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实验引导来开展教学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各位学员精心设计的作业中,我感觉天更高了,地更广了,开展起教育教学工作来,更得心应手了,上起课来,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直观性展示的更多了,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知识学习了,教学效率、学习效率

自然也就更好了!

通过评论其他学员的作业,我对各类作业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设计中要特别加以重视的方面、如何进行更好的设计等内容有了更全面而完整的思考。而通过其他学员对自己作业的评论,我对自己在教学设计、活动设计、课后反思等方面,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对于不足之处,思考和设计如何改进,如何进行完善,如何克服缺陷,来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改进,在具体工作中,选择

的余地大了,工作的效果也更好了!

但是,参加本次培训学习,也有遗憾之处,就是培训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开展,这样一来,上课、批改作业、准备教案等工作齐齐上阵,就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这无疑让自己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机会,这该是多大的遗憾,多大的损失!所以,一直以来,只要有时间,那怕是几分钟,我也会进入培训平台,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浏览其他学员的作业,或者完成自己的作业。短短的培训时间就要结束了,虽然后期的时间很紧迫,因为都在为学期末而做准备。但培训学习时刻都在吸引着我,只要有提高和发展的机会,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会争分夺秒的抓紧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 总之,通过国培学习的参与,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将发挥不小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自己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进步、发展。

推荐第5篇: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与学法: ??

(一)、说教法

1、设计思想?? 本节课总体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

全班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天才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成。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要求学生最后能完成布置的相关的学习任务,

在“空气的力量”的学习中,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设置悬念,用虚拟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判断真假。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动手实验,在于防止虚拟的网络界面,过度的刺激学生,让学生体会物理的学习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安排机动的实验内容班帮助学生学习。

3、托里拆利的实验学习,? ?? 以提供课件为主,学生通过课间的内容,小组讨论,自组学习,大大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开了实验操作的繁琐,同时也避开水银的危害。

(二)、说学法

学生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即任务、问题),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去准备小实验,一切都是在充满激情、怀有极大的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的心态下进行,可以想象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究过程中解决每个问题,学生内心都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这种探究型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体现,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这种学习模式的显著特点,使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由感性认识到实验探究,然后上升到理论分析,最后巩固拓展,回归生活,逐层推进,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了“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的方法论。

六、主要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 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 如:(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

(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

(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初步分析讨论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是,纯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

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 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

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

实验3 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注意观察铁皮罐的形状,然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再仔细观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

实验4 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实验5 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正确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

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 计算:

∵ρ =m/v、v=10m ×6m ×4m=240 m3 ∴ m = ρv = 1.29 kg /m3 × 240 m3 = 309.6 kg

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这几个原因就产生了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

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①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②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 ③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p = ρ g h = 13.6 × 10 3kg/m3 × 10N/kg× 0.76m = 1.013 × 10 5 Pa ④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0.02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 (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①水银气压计:优点:精确 缺点:不方便携带 ②金属盒气压计:原理: 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思考:

1、学过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上地王大厦的顶楼?

3、西藏的人们为什么习惯吃烧烤的东西而不习惯汤煮的东西?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出)

1、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05帕;

3、大气压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9页,作业

1、

2、3。

推荐第6篇:初中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压的作用。 2.学会使用电压表,学会读数。 教学难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2.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师提问和点评的自主性学习。物理电压教学设计【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2.通过阅读说明书,从中收集到有关电压表连接方法和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实验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得到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 练,学会阅读说明书,增强实践能力,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池组(三节)、小灯泡(两个)、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演示电压表、盐水、铜丝和铝丝、电流表、电压表使用说明书(也可用教材上的)。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方案1:情境导入:

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动物也有发电的本领,像电鳐,简直可以说是“水中的发电机”。

播放视频:“电鳐的捕食过程”提出问题:电鳐是怎样捕食的?它有什么秘密武器?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 总结:电鳐的身体装备有特殊的“电棍”,它身体的六分之一是由变形的肌肉组成,就像许多微型的电池,电池的总电压足以让其他水中的动物昏厥。电鳐攻击其他鱼类时就是使用它的这种能放电的秘密武器。

(教学说明:利用播放视频来创设学习的情境,很容易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出课题。) 方案2:实验导入

实验:(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请一位学生来演示怎样能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小灯泡中通过了电流)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 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都和电源的作用有关。

一、电压

1.探究实验,感受新知

两节电池在灯泡两端产生较高的电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各小组按照右图(用课件展示电路图)进行实验,看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要想使小灯泡发光,必须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电流通过。当分别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连入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原因: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2节干电池比1节干电池产生的电压高,电压高时产生的电流大。 2.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中电压部分的材料,解决如下问题: 设问:(用课件展示) ①我知道的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电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电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电压的符号是____;电压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 ④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 常见的电压呢? 教师活动:

①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

②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③板书电压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和不足。 学生活动: ①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并初步解答问题。

②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 ③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

④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他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 总结:(用课件展示) (1)知识学习方面:①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有: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5 V、家庭电路中的 电压是220 V等。

②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 生电流。

③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单位有伏特(V)、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1 kV=103 V 1 mV=10-3 V ④生活中常见的电压,要记住: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为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方面。 3.即学即练(课件展示问题) (1)500 mV=______ V 200 V=______ kV。

(2)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经验证明:不高于______伏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3)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伏,家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选填“并联”或“串联”)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源的正极可能有多余的负电荷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1)0.5 0.2 (2)36 (3)220 并联 (4)B

二、怎样连接电压表 1.创设情境,引出电压表

展示材料:教师拿出几节不同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干电池上的电压值已被磨掉,看不清楚。 设问:大家对电压和电池已有所了解,能否通过什么方式确定这几节干电池的电压? 因为学生前面学习过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知识,所以会联想到测电压应该用电压表。 展示材料:出示几种电表,让学生分辨。

教师请一位学生从这几块电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总结:表盘上标有“A”的是电流表,表盘上标有“V”的是电压表。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如演示用电压表、学生用电压表等,同时介绍电压表的符号(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符号是 )。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让学生说出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 总结:电压表的构成:接线柱、刻度盘、量程、分度值。

2.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类比电流表的使用,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展示:(用课件展示问题) ①电压表应该怎样跟被测用电器连接? ②电压表的红接线柱(或标有“+”号的接线柱)应该连接在什么位置?黑接线柱(或标有“-”号的接线柱)应 该连接在什么位置? ③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 15”字样的接线柱? ④在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为了保护电压表,应先选择大量程还是小量程? ⑤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⑥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对于说明书中的其他问题,教师注意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见解新颖的同学注意让他在全班同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自学结束后,找四名学生分别回答提出的前四个问题,(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订正。教师板书并及时指出学生回答的不足和错误,对回答精彩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最后由1~2名学生起来谈他从说明书中还看懂了什么。 总结:(用课件展示)①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红接线柱(“+”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线柱)接负极;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要选择大量程。

三、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1.组内合作,学习电压表的读数

设问:电压的大小需要用电压表来测量,那么如何对电压表进行读数呢?请同学们类比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小组进行讨论,一人执笔,其他同学补充写出电压表读数的步骤。 (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读数的步骤。 学生在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选取一组同学总结的读数步骤,投影出来,学生互评,教师最后总结点评。

总结:(用课件展示)电压表的读数步骤:①根据接线柱确定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电压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电压是多大(分度值);③待指针稳定后看表针向右偏转的格数,读出正确的电压。 2.动手实践,练习电压表的使用

(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想想做做”中测量电池组的电压的探究实验,并在探究中了解电池组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的电压的关系。) 电压表的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 说明:帮助学生时要注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要点拨,用启发性的问题提示学生,使学生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后,教师作简单点评和总结,然后用两个例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3.播放视频: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加深学生对电压表的理解和应用。4.典例精析(用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例题 在实验中,小星同学连接完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的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

解析: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首先要明确电压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也就是表针指到最右端时电压是3 V还是15 V;其次要确定电压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压;最后看电压表指针向右偏了多少格,得出电压值。本题从接线情况可知 选用的是0~3 V的量程,那么每一个小格应为0.1 V, 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7 V。 答案:2.7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解此类题必须注意两条:①电压表使用的量程;②相应量程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的大小。 [布置作业] 1.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

2.“动手动脑学物理”

1、3题。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一、电压 电压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符号: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 毫伏(mV) 1 kV=103 V 1 mV=10-3 V常见电压值:干电池 1.5 V 家庭电路电压220 V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电压表符号 ○V 使用规则二要一不二看清

(略) 活动与探究

课题:探究水果电池

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水果电池的规律;同时也巩固对电压表的使用。 材料:电压表、各种水果、导线、不同种类的金属片、刻度尺,剪刀等。 水果电池

方案1: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水果电池种类:西红柿电池

实验次数 电极 电极面积和距离 电极间距 水果电池电压 1 铜片和锌片 不变 1 cm 2 铜片和锌片 不变 2 cm 3 铜片和锌片 不变 3 cm 方案2: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是否有关? 实验次数 电极 电极面积 水果种类 水果电池的电压 1 铜片和锌片 不变 苹果 2 铜片和锌片 不变 西红柿 3 铜片和锌片 不变 柑橘

结论:1.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大小与电极间距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电极间距离不同,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不同。

2.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只改变水果的种类,水果电池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设计反思】

本节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本节是下学期开学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可能遗忘了上学期的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电流表的使用,通过将电压表与电流表进行比较来加深对电压表使用的学习。在进行测量前,教师可先画出电路图,然后让学生动手连接并测量。在学生进行连接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各小组的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马上纠正,读数可以在学生动手测量后进行,应多测几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使学生体会使用的电压表量程不同,读数也会不同。

推荐第7篇: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综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如牛顿的三个定律、动能定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在整个物理学中占主干地位。

只有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去分析、处理千变万化的物理问题。物理规律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进程,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加深对新课程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认识; 2.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对于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要求;

3.掌握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技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使教学设计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并促进高质量教学的开展。

本课程从四个方面讲述:

第一部分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第三部分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第四部分实现以“学”为主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 初中物理规律的基本特征

一、物理规律定义

《中学物理教学论(阎金铎田世昆主编)》中对物理规律的界定: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简单的说,物理规律就是物理过程中各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①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②物体的平动;③在惯性系中运动)和一定的单位制下,物体的加速度、质量跟所受外力的关系,由F=ma所表示。

物理规律包括了定律、定理、原理和法则、公式等。

物理定律:多数是建立在大量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而后进一步经过实践检验而确立,如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等。

物理定理:根据一些定律或理论,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它们的正确性取决于所依据的定律、理论的正确性,及所依据的数学推导过程的正确性。最后也要经过实践检验。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

说明:有些情况下,物理定律与物理定理的界限并不明显,某些以实验为基础,概括实验数据得到的定律,也可以根据某些物理理论用数学工具推导出来。有些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是通过数学推导出来的,由于它的普遍性及重要性,也叫做定律。

物理原理:如功的原理、光的可逆原理,大家公认具有普遍性,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但无法用别的规律去证明,它们常以原理、方程、方程组来命名。

法则、定则:还有一些内容并不属于物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规律,但仍可作为物理规律来看待,如二力平衡条件、物体浮沉条件、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晶体熔解与凝固的特点及安培定则等。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例: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经过推理想象(不受外力的作用(条件))得到的规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它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应。

规律是表示有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逻辑语言(数学)将此关系表示出来。 例: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建立规律时通常都要采用理想化处理方法:把研究对象理想化、把物体所处条件理想化、把物理过程理想化,忽略次要因素;同时测量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这都使得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例: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平动、惯性参照系。

三、初中物理规律的分类

根据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将物理规律分为:实验规律、理想规律、理论规律。 实验规律:如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是从对事物、现象的多次观察、实验出发,在取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到的。

理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理论规律:以己知的事实或物理理论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得到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例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四、物理规律教学过程

物理规律有的是实验归纳得出,教学时侧重于知识的探究过程;有的是理论推导得出,教学时注重的是数学和逻辑推导;还有的是通过建立假设、尝试性的验证,教学时注重的是学生信息的接受和储存。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目的:引起学生注意、为新课的学习铺垫、前后呼应;

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

(二)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主要是运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分析法,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 初中规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实验归纳法 1)实验分析归纳法

由对日常经验或物理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多用于定性结论。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实验数据数学处理法

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据处理得到结论。用于定量实验定律。例:光的反射定律。

3)依次研究两量法:实验研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研究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物理量的关系。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的研究等。

2.理论推导法

1)先定性、后定量分析法

先从实验现象或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推导得出定量结论。 例: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联电路电阻的研究。 2)理想实验法(观察实验、推理)

在观察实验或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提出假说,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检验,修正假说,得出科学的结论。例:牛顿第一定律。

3.启发讲授法

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事例、图片、演示实验,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重点在于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系统地讲解物理知识,揭示事物的矛盾,讲解问题的关键、要害,为学生创设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以增进学生了解和记忆。例:分子动理论。

(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对不同表述形式的物理规律,都要使学生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文字语言表述的物理规律:

对规律建立的事实基础进行分析、研究; (2)对文字表述的本质有一定认识; (3)弄清文字表述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案例: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关键词语:“总保持”:“和原来一样”。 “或”的含义:不是“和”的意思,而是非此即彼。 b.成立的条件:条件是不受一切外力(不是合外力为零)。 数学公式表述的物理规律:

(1)了解它是怎样建立起来(运用哪种方法得出的) (2)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案例:欧姆定律U=R/I

a.首先应知道公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然后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

公式含义:要知道谁表示属性,谁表示条件。(U是条件,R是属性,I是结果。) b.明确规律适用条件及范围:

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高压导电液体、高压导气体、含电源电路、有非电阻元件的电路。

(四)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

用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 新课程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具体程序:在分析教学任务与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学习环境。 主要包括:

(一)教学目标: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二)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

(三)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

(四)反思与评价: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

安排时间进程(教学内容的时间进程、学生活动的时间进程、教师指导的时间进程)。

二、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除了要考虑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及流程,还要考虑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定位,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教学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发展,不是少数精英。

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内容:

1.贴近实际,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从中感受到乐趣。2.将学生知道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其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让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学会学习、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的阶段与具体环节

一、规律教学设计要素与具体环节

(一)教学任务分析

定义:教学任务分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能力或知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分析。

实质:把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顺序的教学阶段。 分析方法:把目标知识和技能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知识和子技能,确定子技能的性质及其层次关系,为展现“物理教与学”过程提供启示。

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主体知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 2.分析教材内容展开中的“思维过程”:新知识的形成的思路及来龙去脉,所依赖的典型事例和实验现象的物理情景是否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或实验现象有关,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认识到像和物的关系,它们有些是原先已经学会的,例如测量物距,有些是在当前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例如测量像距,可称为中间目标。这些中间目标也是形成该知识的重要教学任务。

3.分析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及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科学价值观。

4.过程的起点是原先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或需要补充的现象与经验。如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小孔成像现象、找像点,知道学生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准备。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包括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维特征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物理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呈现强烈的直接兴趣,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成功而有趣味的实验表现出较自觉的注意。

初中生的思维特征:思维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

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生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显得肤浅。比如,观察到同一支密度计放在水中和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不同,有些同学就认为密度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原因是密度计在酒精中排开的体积较大。再比如,如果问“在空中飞行的炮弹(不计空气阻力)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学生往往回答“受重力和向前的冲力的作用”。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像和距离有关,距离镜面近时像比较大,距离镜面远时像比较小,认为平面镜成的像在镜子里。

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并不是太重视,在教学设计时也只是简单写写,走走形式。实际上在教学设计中这两项内容分析是关系到整节设计是否可行、教学实施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对任务和对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击破。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目标设计要做到具体、明确、可操作。

1.教学对象明确:目标中描述的行为是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要„„、学生应该„„”等,但通常省略,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不言自明。

2.目标明确: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后应该达到的结果。 3.行为明确:用可观测到的语言说明学生的行为。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一定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描述语言必然伴随着知识的认知活动。科学的描述方法:通过„„活动,得到了„„情感体验,建立了„„态度价值观念。

例如:北京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能分清像和物; (2)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现象了解什么是平面镜;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问题:

1.教学对象不一致,例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对象是学生,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对象是老师。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二者易混淆。

3.态度和情感目标空洞,没有具体的认知活动支撑,容易流于形式。 改进后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及分析;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并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中国古镜的欣赏以及“光污染”、“以人为鉴”的资料学习感受祖国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以教科书为蓝本,组织和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学生的学习寻求“最佳途径”的过程。

1.分析教材内容,寻求“最佳途径”

利用层次图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呈现的基本逻辑体系,寻求“最佳途径”。要符合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1)创设情境(人体悬浮空中的魔术视频),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用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探索物理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属于实验规律,新知识“像、物等大,像距、物距相等,像、物相连垂直于平面镜”是建立在具体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得到的,新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对具体经验概括提炼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呈现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典型现象,现象应该是鲜明的,易于实验观测像。

带领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应包括: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处理数据、讨论结果。

(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和运用,避免讨论不足遗漏观点(例如像的大小是否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

(4)运用规律(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读表、测量视力表的放置等) 2.重组、优化教材内容,细化实验环节,突破难点

前面设计的是一般的认知过程,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往往还需要对其中具体环节、内容进行优化和细化。例如有些复杂的学生实验,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可以细化实验环节,为学生的实验活动和观察提供思路和办法。

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猜想后请同学依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实验活动有困难。原因有二: 一:尽管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很多,但是实验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等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础上,定量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

二:准确地记录下像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这样才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以及像的大小是否随着物距的改变而改变等特点。

因此在实验中如何观察像,如何比较像、物大小关系都需要在实验前一一帮助学生克服。

改进后的案例:找像点

教师提问: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物体的像,如何找到物体的像呢? (注释:设问准确,提示学生实验研究像与物的关系时,首先找到像。) 生1:像在镜子里。 生2:像在镜子后。

(注释:学生的回答是一种经验回答,需要进一步寻找合适的方法,也需要活动支持,用问题启发、补充思维空白或障碍)

师:请大家用右手手指准确地放在物体成像的地方。同时要观察到手和像。 (注释:教师设计一个活动启发学生动手寻找像,补充学生的经验空白。) 学生活动„ 请学生示范。

示范1:手放在镜子前,观察到镜子里的手。

师:观察到的是手的像吧,现在请大家做的是手放在像的位置。

(注释:学生理解问题不够准确,通过追问指出有误之处,明确应该正确思考的方向。) 示范2:用玻璃板代替镜子,将手指放在玻璃板相对于物的另一侧。 师:现在请你们用提供的器材找到物体的像的位置? (设问准确:提示学生找一种实验操作方法,找到像的位置。为学生留下动手操作、寻求答案的空间和时间)

生演示:将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将另一个相同的物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同时移动它,当从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物体与眼睛观察到的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像重合时,就找到像了。

(注释:学生知道大概的方法,但不够严谨,也不准确) 师:什么叫重合?

(教师追问:启发学生完全重合才叫找到像的位置,帮助学生知道要找到准确的像的位置的办法,)

生:换个方向看也一样。

师:就是说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就是完全重合。

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尝试,突破了“找像的位置、如何同时观察像与物、记录像的位置和形状大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等教学难点,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流畅,结果归纳的准确。

(五)教学策略设计

问题指导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注意三类问题: 1.设问明确、留白:提示学生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

2.追问准确、启惑:针对学生回答的含糊点、疑惑点、错误点,提出更准确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科学的规律、结论。

3.补问恰当、补空:针对学生的思维空白,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补充完整科学的物理规律的内涵。

案例1: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的认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能产生与平面镜类似成像效果的物体吗? (注释:设问明确,提示学生寻找、回忆生活中的平面镜,而且准确指出成像效果是什么样的,给学生留出思考与回忆的空间)

生:水面。

(注释:学生有这种经验,知道水面能产生倒影,但不科学、严谨。) 师:什么样的水面。

(注释:教师追问,启发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表面光滑。) 生:平静的水面。

案例2:研究像与物的形状大小关系

师:哪组学生将你们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并演示给大家。

生演示,解释:将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另一个相同的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该物体,观察到它与物体在玻璃板中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

师:你演示得非常好,如果将物体移近玻璃板呢?还一样吗?玻璃板所成的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注释:学生没有想到或者提出像随距离变化而变化这样一个困惑或错误观点,但是这恰恰是很多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得到的一个错误性的经验概念,需要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加以纠正或解释,但是课堂教学中恰恰没有暴露,因此教师补充一个问题,实际上把一部分学生的思维空白补充出来,同时也提示学生通过实验将这个经验概念纠正。)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媒体的支持。教学媒体设计是为了确定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一般来说,物理规律教学中媒体的使用目标:

1.呈现事实:提供物理现象、物体形态等客观事实。例如用媒体展示显微镜下水分子的结构。 2.创设情境:提供有关的画面、动画等展示特定的物理情境。例如:平面镜成像引入环节用媒体展示一段魔术表演:研究水的沸腾特点时用媒体展示了“手伸入沸腾的油锅”的视频,创设物理情境。

3.提供示范: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或仪器装置等,供学生模仿和练习。例如用媒体示范熔化实验仪器的组装、操作,供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参考。

4.解释原理:提供事物、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解释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分析实验。例如用媒体辅助解释机翼升空的奥秘,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七)教学评价的设计

这里指的是课堂评价。教师常用的评价手段主要是观察、课堂提问和随堂练习。 1.观察性考评

教师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如表情、动作等大体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以使用。

优点:观察评价的信息反馈得及时,不需要繁杂的步骤,对教学活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缺点:观察所摄取的反馈信息有限、带有随意性。

建议:为了提高效度和信度,可以有计划地、按照定好的标准进行正式的观察和评价,采用书面的描述性等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式的观察。

2.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课堂所讲内容而让某一个同学或全体学生回答教师设计的有关问题。

优点:得到信息准确,通过言语交流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 缺点:只是对部分学生的了解,不能代表全部的信息。 3.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了解全体学生的方法。

优点: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获取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学。 缺点:获得的反馈信息最关键的一环是批改,而要批改所有学生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显然不现实。

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应使多种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如何实现一节优秀的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经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已经准备就绪,课堂教学设计的框架基本构建起来。从理论和程序上越来越清晰了,然而这些成就最终将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去实现我们精心构制的设想。还要经历以下心理模拟阶段。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阶段:思路设计阶段、活动设计阶段,还有心理模拟阶段。

(一)思路设计阶段

思路设计定义: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物理规律的基本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编制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

思路设计阶段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二)活动设计阶段

活动设计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师生双方活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3W”模式: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

注释: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思路设计的具体化和明细化。

(三)心理模拟阶段 1.心理模拟阶段介绍

定义:物理教师对已形成的思想设计和活动设计两个阶段得到的物理教学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验证,是教师本人对方案可行性的反思和心理自证。

做法:以心理活动为主,以想象中的学生为对象,以内部言语和表象为主要活动形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模拟预演。 作用:通过模拟预演和推敲,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

2.心理模拟解决好的问题

在本阶段,教师对方案尤其要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是否把知识内容讲述清楚,重点问题有没有得到强化、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是否帮助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相应的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

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引入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请学生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字变大了。

师:请你试着改变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1:字变模糊了。

学生2:字变小了,而且变成倒立的了。

师:通过观察活动,我们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像并不总是放大的,可以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们改变了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凸透镜到底能成什么样的像。

请你设计实验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难度较大,原因有:

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多看到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对于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的经验欠缺,同时对实像、虚像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各种像,是本实验的第一个困难之处。

二是准确的观察到放大、缩小的实像,二者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二倍焦距处,但是学生不会主动意识到二倍焦距这个重要的位置,同时物距在二倍焦距附近时,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区别并不明显。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找到这个关键的分界点。

这些难点在实验前应该通过观察活动一一帮助学生克服。 活动修改:在上面的活动的基础上,再延续设计如下活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我们看到同一个凸透镜成的像可以不同,主要是改变了什么?

(注释:教师追问,启发学生明确导致像变化的原因是物距的变化。) 生:改变了凸透镜到书本的距离。

师:也就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要研究的凸透镜和物体放在一个光具座上,我们用蜡烛来代替书本,这主要是因为点燃的蜡烛的烛焰便于观察,距离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光具座的刻度尺读出。下面我们一起再现刚才大家的观察活动。请大家注意观察用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有什么特点,是否会发生变化,变化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注释:教师将学生活动改为演示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地观察到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变化。)

操作活动: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先观察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有的一种情况)。接着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学生观察不到蜡烛烛焰的清晰的像。

师:刚才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生:先看到放大的像,接着就看不到清晰的像了。

师:可是大家在各自观察的时候可以成倒立的像,老师操作有什么问题吗? 生:可以再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师操作,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还是观察不到。

教师提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找找,关键是找到成等大的实像点。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注释:用演示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到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原因是物距发生了变化,并且教给学生观察实像的方法,即像、物等大的关键点。)

用事实、实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障碍。

第四部分 “以学为主”的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几种常用教学策略

一、情境式教学

定义:指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的目的:

(一)引发内容: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

(二)引发情感: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引发思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情境的手段:

(一)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物理模型来创设情境。

(二)情境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

(三)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

(四)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这几种手段也可以结合使用。

分子动理论引入情境(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学校李冬艳、孔俊英) (1)魔术设秘

老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两朵小花,请同学们传递一下,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同学:没有什么特别的,两朵浅黄色的小花。

老师:(模仿魔术师动作)老师的手今天非同寻常,只要用手在小花上一挥,小花就有了魔力。

(注释:用语言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情感。) 老师:手拿已施了魔法的小花,在盛装无色液体(浓盐酸)的小烧杯上方晃一晃,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注释:用实验现象创设奇异的物理现象美,用动作和语言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疑问。)

学生:啊!红了!红了!变红了!

老师:老师今天的手,不仅能给小花施魔法,还能将法力传递给一位同学,哪位同学感兴趣?

学生:踊跃举手,我来,我试试„„

老师:选一位同学上来,出示完全一样的小花。

手对手的传递法力,在学生不注意的瞬间调换小烧杯,将盛浓盐酸的小烧杯换成盛浓氨水的小烧杯。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用手在小花上一挥,小花也有了魔法。

手拿已施了魔法的小花,在盛装无色液体(浓氨水)的小烧杯上方晃一晃,奇迹又一次降临。

学生:呀!蓝了!变蓝了!怎么又变蓝了! 如图所示(略)

老师:同学们想知道这个魔术的秘密吗? 让我们一同进入微观世界探个究竟。

二、探究教学

在规律教学中经常用到探究教学,探究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一)“捕捉新奇‘出’问题” 利用物理学领域的知识、实验对学生的新奇感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疑问,展开讨论,提出问题。

案例:平面镜成像引入(杨雄生)

观察器材:竖直放置一块玻璃,玻璃前有支蜡烛,玻璃后面有一只烧杯,烧杯中也有一支蜡烛。

教师:请一位同学帮我表演,请他帮我把玻璃前的蜡烛点着。 教师和学生分别将玻璃板前后烧杯里的蜡烛都点燃。 教师:两支蜡烛全点着,我把烧杯中的蜡烛吹灭。 教师凑到烧杯前,使劲吹蜡烛火焰。 师:吹灭了没有? 生:没灭。

师:我往烧杯里倒水,让水淹灭它。 向烧杯里倒蓝色的水,直到烧杯里倒满水。 师:蜡烛火焰被水浇灭了吗? 生:没灭。

师:这支蜡烛风吹不灭,水淹不灭,为什么? 揭秘,教师拿走玻璃板。

生:蜡烛是灭的。可是刚才明明看到的是点燃的啊。

师:刚才看到的是蜡烛在玻璃里的像,不是真的火焰。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课题—平面镜。

(二)“发现矛盾‘出’问题” 物理学中有许多新知识刚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采用“矛盾冲突法”,尽力展示生活体验。

设置引起冲突的问题情境:设置一个能够引起学生使用原有认知图式的问题情境,提供一个学生可以对目前自己使用的图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反馈系统,并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

案例2: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学生原有的认识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新知识是“光线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将改变”。

折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所解决不了的,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表面上的矛盾,进而为教学制造了一种悬念。

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这样一个表面矛盾的现象,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找到条件。 “光的折射” 引起冲突的情景设计:

实验装置: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说明: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和实际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

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

活动2:如果不把鱼放在水里,而是放在空的玻璃槽中,再试试,能准确的扎到鱼吗? 学生活动。三根钢丝准确地落在鱼的位置上。

问题1:当鱼在空槽里时,都准确地找到了鱼的位置,但当鱼在水里时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说明你们观察到的鱼的位置都在实际位置的上方。

问题2:两次有什么区别吗?(启发学生寻找产生差别的原因,发现新现象中光经过了两种不同的介质----对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形成探究思路)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内容。 学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师:人眼能看到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射入人眼引起视觉。前后找鱼的位置的实验给你什么启示,光是否总是直线传播而不改变方向呢?(提供给学生评估的反馈系统,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启发学生寻找产生差别的原因,发现新现象中光经过了两种不同的介质----对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形成探究思路)

学生:说明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

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和实际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形成事实与经验的冲突。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

(三)“追根溯源‘出’问题”

物理学中好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惯性概念教学环节中,原有的生活经验是对运动物体具有惯性的概念比较熟悉,而对静止物体是否具有惯性及静止也是物体的一种运动状态并不清楚。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演绎推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利用“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其运动”演绎推理出“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其静止”的推论,并用实验来验证。

(演示小车实验)提出问题1:运动的汽车急刹车时,为什么车上的人会向前“冲去”?(引出惯性这个概念,尽管认识不够科学、全面)

问题2: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经验,归类,进一步强化运动物体具有的惯性这一概念)

问题3: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吗?依据你对惯性的理解,用什么事实现象说明“有”或“没有”?(“有”或“没有”问题的提出是提醒学生再清晰化对惯性的认识,静止物体惯性的提出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匮乏的,由教师补充。)

演示从火柴盒下和从玻璃杯下抽出纸条的实验。 再讨论问题3。

结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强调运动与静止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

以上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常见的实现“以学为主”的几种教学策略。一般来说,在一个成熟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应用到多种教学策略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推荐第8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

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物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2)在教学中应尽量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趣让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多媒体化。以《磁场》一节引入新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讲:“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迷信。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叫奕大的人求见,说是有宝物要献给皇帝。汉武帝一听,马上召见。只见奕大从怀中取出一对棋子,说这叫斗棋,放在一起争斗不已。汉武帝命人拿来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靠近摆在一起,果然能够‘相距不休’。一会而,奕大又换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开。这个玩意而可把皇帝给逗乐了他马上下令封奕大为‘五利将军’。同学们,如果你是奕大,你会用什么来做那两只棋子呢?”教学内容如果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圣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很多科学论述都在世界遥遥领先,如《墨经》关于杠杆的论述、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春秋》中哈雷彗星的记载,足足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我国超导的研究与实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等等,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教学中也应让学生认识今天我国在科学技术的某些方面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振兴中华。(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充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用辨证主义观点去分析教学内容,阐明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通过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的教学,向学生揭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讲解“摩擦力的利与弊”向学生阐明“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道德品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进取的精神和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作风。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教学方法,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战胜困难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4、渗透STS教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

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

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那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

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第

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此外,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会从地图上测出长春到北京铁路线的长度;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压强后,解释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推荐第9篇: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压强教学设计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姓名:汪正祥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压强第13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 好动 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1 【教学准备】

图钉、方砖、泡沫塑料、水果刀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

1.大家见过怎样用斧子砍树吗?是用斧刃砍,还是斧背?为什么? 2.同学们观察过自己的书包带子吗?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按书中图的方法做一做.感受有什么不同,知道是为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

前面我们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力压力 (1)、压力

对于压力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知道压是个动词那么那我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压这个动作。请同学演示 自己据一些例子

请画出在下面四种情况下支持面上所受力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以放在物理课桌上的课本为例。

分析归纳:课本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桌面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课本。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1.感受压力的效果。

2 实验探究1:发给每桌一个图钉,请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地夹着图钉,感受一下,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呢?

举例:为什么人在雪地上行走时脚容易陷进积雪中,而穿上宽宽大大的滑雪板时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1.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预设: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为引入演示实验做好铺垫。)

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或猜想还与其他什么因素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所以,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相同,研究压力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再控制压力相同,研究受力面积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选用器材:两块砖和一泡塑料。

„设计意图:把两块砖和一块砖分别放在泡沫塑料上所产生的压力大小不同,但把两块砖叠起来平放与一块砖平放的受力面积相同,因此,可以比较出压力的大小对压力效果的影响;把同一块砖平放与立放能保证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得出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参照课本实验。

(1) 把一块砖平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 把两块砖叠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3) 把一块砖竖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收集证据: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b)受到的压力大,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图(c)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形变大,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论证: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计算

3 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单位,写作“N/m”,物理学中称为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单位;我们把三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约为1Pa。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让学生对帕斯卡有所了解。 知识链接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克莱蒙费朗,1662年8月19日逝世于巴黎,享年39岁。

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流体力学、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

托里拆利实验的消息传到法国后,引起了帕斯卡的极大兴趣,在1646年10月,他几次重复了托里拆利的实验,均获成功。1646-1647年,他准备了几根长度约12m的各种形状的玻璃管,把它们固定在船的桅杆上,分别用水和葡萄酒做实验,帕斯卡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1647年10月出版的《关于真空的新实验》一书中指出,管内出现的空隙确实是真空。

帕斯卡还做过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和虹吸现象的实验。1648年9月19日,帕斯卡让他的内弟佩里埃把气压计带到克莱蒙附近高约1000m的多姆山,在山上进行实验,看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山顶比山脚的水银柱高度低8.5cm);他自己也在巴黎的圣杰克塔顶做过同样的实验。帕斯卡把真空存在的论证和大气压强联系起来,进而把两者放在更为一般的“流体平衡”理论中来加以阐述,说山顶实验使他“亲眼看到自然界中最轻的流体——空气和最得的流体——水银之间的平衡。”‟

实际应用:比较坦克与图钉所产生的压强。

例题:一辆质量为12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坦克的质量m=12×103kg,履带面积S1=1.5m2, 图钉所受压力F2=20N,面积S2=0.05mm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并比较其大小。

4

22解: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1=G=mg=12×103kg×9.8N/kg=1.18×105N。 地面的受力面积:S1=1.5m2×2=3m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 =

=3.93×10Pa。 图钉尖对墙的压力:F2=20N。

墙的受力面积:S2=0.05mm2=5×10-8m2。

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

=4×108 Pa。

比较可知,图钉虽小,但是它对墙面的压强却远大于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交流与讨论:

估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行走时和站立时的压强一样吗? 如何估算每只脚的面积? 采用的方法:割补法测面积。

根据质量计算重力,得到人对地面的压力,代入公式P=

进行计算。 3.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增大压强?怎样才能减小压强?

分析归纳: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应用:(1)把两个核桃同时放在一只手上捏,由于两个核桃互相挤压,其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压强很大,很容易把核桃压开。

(2)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它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答: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应用: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 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应用:建筑物的地基、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学生的书包做成双肩背且背带做得比较宽。

三、课堂小结。

1、基础知识。

4(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叫受力面积。

(3)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公式:P=

,单位:Pa。

2、研究方法。

通过猜想、分析、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压强的规律。

四、课堂反馈。

1、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为什么它可以在土路上工作而不陷入泥土中?

(答案: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往地里打桩,为什么要把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书包的背带为什么要做得很宽? (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4.将边长为3dm的立方体铜块放在上表面面积为100cm2的水平放置的铁块上。求铁块上表面受到铜块的压强是多少?(铜的密度P=8.9×103kg/m3,g=10N/kg)

分析:找到受力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铜块的底面积900cm2,大于支持面的面积100cm,所以受力面积是100cm。(答案略)

22【设计思路】

1.本节从学生常见的但没有思考过的现象引入新课,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再介绍压强的铺垫重点知识压力,通过对四个图例的分析来理解压力的的概念;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之后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并口头解释压强现象,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突出物理学是描述自然现象,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学科。

2.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通过演示实验的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

6 新精神。

3.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培养了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通过对压强的相关计算进行练习加强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作者简介】

吴龙金,男,中学一级物理教师。获2002年南靖县说课比赛二等奖,获2004年2006年 2007年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漳州市优秀指导教师, 2005年南靖县实验教学比武二等奖,多次被评为县级、镇级、校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从2002起长期担任初三物理教学工作及备课组长,有教学论文多篇,是学校物理教学的骨干教师。

推荐第10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1 教学过程设计

2 3

4

5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案例 )

《》学(5000

字荐荐初初二中物物

理教理

案教

物态例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800字)

第11篇:初中物理电流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流教学设计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电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与水流大小的类比了解电流大小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了解常见电流值。

(3)认识电流表,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值。

(4)通过对电流表使用说明书的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法学习电流的概念。

(2)通过测量小灯泡灯丝中电流值,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安培,树立勤奋学习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2)在实验中体会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3)学会团队协作,养成科学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难点:(1)电流表的读数。

(2)正确连接含电流表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器材:

教师示教板两套,电源(两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电流表、导线。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回顾

1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

规定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下面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是按

怎样的顺序流动的?(教师讲解金属导线中

电流的形成情况:金属导体中是许许多多的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

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作电源,演示 小灯泡发光实验。开关断开,提问:此时电路中有电流吗?(没有);开关闭合,提问:此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有),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电路中有电流的?(小灯泡发光)

教师讲解:有电流通过时,小灯泡不仅发光,用手触摸小灯泡还很热,小灯泡是先发热才发光。为什么小灯泡会发热呢?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我们能判断电流的存在。 演示实验2: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使小灯泡发光。提问:前后两次小灯泡中的电流哪次更大些?(第二次)你是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的?(第二次小灯泡更亮一些)说明我们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还能判断电流的大小。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描述电流的大小呢?”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认识电流

(1) 通过与水流类比形成电流大小的初步概念。

多媒体演示水流大小的课件,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哪个水管中水流大?(左管)为什么?(左管中流过的水量多)教师强调:比较水量的多少必须保证时间相等。总结水流大小的概念:用每秒钟内通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量的多少,表示水流的大小。

多媒体演示电流大小的课件,提问:每秒钟内通过哪一段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更多一些?(第一段)请同学们猜测哪段导体中电流更大一些。(第一段导体中电流更大一些)总结电流大小的概念:物理学中用每秒钟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用字母I表示。

(2)学习电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学习国际单位制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字母A。

课件展示安培简历,介绍物理学家安培,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树立为全人类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3)学习电流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4) 多媒体展示常见电流值,指导学生了解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

2.电流表

(1)观察电流表

1用途:测电流大小 ○

2种类:演示电流表,灵敏电流表,学生电流表。 ○

3结合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及手边的电流表指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主要结○

构,量程、分度值及接线柱的接法。提问:

1、你通过那些信息可以知道手中的是一块电流表?

2、观察电流表接线柱的特点,如何合理使用它们?

3、观察电流表接线柱及表盘上数据的特点你能获得那些信息?学生阅读后回答:A、电流表表盘上标有字母A,表示它是一块电流表;B、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分别标有0.6、3字样,一个负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时,必须接一个正接线柱,一个负接线柱;C、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对应着两个量程:0---0.6A和0----3A,对应的分度值分别是0.02A和0.1A。 4 展示课件 参与学生归纳电流表读○

数方法,练习读数。

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表的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个电流表

B.它的示数是2A C.它的示数可能是0.4A D.它有一个正接线柱和

两个负接线柱

(2)电流表的使用

学生阅读电流表使用说明书。

边总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边利用课件、示教板演示和板书。

电流表使用方法:

1实验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用零点调节器调到零位。

2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的那部分电路中(把电流表分别接在电路图中) ○

3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在电路图中标出 ○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在实物图中接入电流表)

4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测量前应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量○

程的电流表,如果不能估计电流的大小,可以先用较大量程进行快速试触。(演示电流表试触的方法) 5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否则,电流表将被烧坏。 ○

总结电流表使用方法:“两要 两不 两看清”

两 要:电流表要串联在待测的那部分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两 不: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

两看清:看清所用的量程;

看清分度值;

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中的的电流,其中正确的电路图

是( )

2、下列四幅图是测量小灯泡L1电流的

实物图,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0.2A,其中正

确的是( )

3、动手做:用电流表测小灯泡中的电流

要求用所给器材设计电路图,并测量出

通过小灯泡灯丝中的电流。

评价实验结果

(三)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四)课后练习

1、在右图中,要用电流表测出L2 中的电流,正确的电路图是( )

2、观察电路请你指出指出下列实物电路中电

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哪个用电器的电流:

中考连接

1.小明和小刚两个同学在用电流表测同一电路的电流时,小明接入电路的是0---0.6A的量程,而小刚却按0---3A这个量程读的数,读数为2.4A,那么实际上的电流应该是(

A.24A B.24A C.0.24A D.0.48A 2.某同学在用电流表测量时,发现表针向刻度的反方向偏转,这是因为 ;另一同学发现指针偏转很大,超过了有刻度的部分,指在没有刻度的地方,这是因为 。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的是(

A.电流表上的三个接线柱,任意选两个接入电路就可以测电流

B.使用电流表时只要指针偏转,就证明接法正确

C.使用电流表时不能超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时要用较大量程采用试触的方法确定合适的量程,以免损坏电流表

D.实验室中的学生用电流表也可以用来测家用电器的电流

4.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时,则(

A电流表可能烧坏;

B.灯泡会烧坏;

C.电流表读数为零,但不会烧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1、2题

板书设计:

电流

一、认识电流

1、电流大小(I):用每秒钟通过导体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

来表示电流的大小。

2、单位:安培(安) 字母“A”

常用单位:毫安 微安

二、测量电流

1、观察电流表

A 符号:A ○

量程: 0----0.6A 0---3A 分度值:0.1A

2、电流表的使用

(1) 指针调零

(2) 串联

(3) “+”入“-”出

(4) 不要超量程

(5) 不允许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5000

字)

0.02A 荐荐初初二中物物

理教理

案教

物态例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3000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800字)

第12篇:电动机——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电动机——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教学器材】

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课件、小型直流电动机、奥斯特实验装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装置、自制的矩形线框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实验装置、自制电动机的材料(分组)、直流电动机模型

【教学重点】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及受力方向,认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认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换向器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题: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影像、图片,展示电动机在工农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引出本节课题。

2.演示实验:将一台小型直流电动机接入电路,通电后转动起来。

师:给电动机通电,为什么会转动起来呢?(不必让学生立即回答)引出下面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点拨:再次演示奥斯特实验,启发学生逆向思考,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反过来,磁体对电流有无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教材中图8.4-1的实验,可以抽取几个学生合作完成这个实验,并叙述实验现象和归纳实验结论,而其他学生补充完善结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板书: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

师:如果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改变,那么受力方向会怎样呢?

让学生先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

3.师:如果把一个通有电流的线框放到磁场中,它会怎样运动? 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让各学习小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阐述其理由。

教师并不立即评判各学习小组的见解如何,而是通过实验事实来说话。

演示实验:用自制的教具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通电线框在磁场中会转动,但不能持续转动下去。(可能有些小组也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但道理通过叙述不能清晰也表达出来)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动画展示:通电线框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转动情况,以及转过平衡位置后,受力阻碍它的继续转动情况。

师:同学们能够想办法让通电线框连续转动下去吗?从而引出下面的探究问题。

制作方案的设计:主要放到线框的制作上。问:两端漆皮全刮去,行吗?教材中要求将一端刮去半周,有何用意?针对这些问题,让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动手制作:让各学习小组自制“小小电动机”。

评估交流:大家能谈谈,我们自制的“小小电动机”的不足之处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点拨:重点把学生引导到下面的思路,我们自制的“小小电动机”与前面谈到的通电线框的装置相比,作了改进,将一端漆皮只刮去一半,使其转动过程的半周断电,不至于阻碍线圈继续转动,但只有半周获得动力。如何使后半周也获得动力呢?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即: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就立刻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实际的直流电动机是通过换向器来实现这项功能的。

演示实验:出示直流电动机模型,让学生认识其构造,并观察其通电时的转动情况,学生对结构简单的换向器感到好奇,也疑惑不解。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动画认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着重是换向器所发挥的作用。

实际的直流电动机都有多个线圈,每个线圈都接在一对换向片上。有的直流电动机还用电磁铁来产生强磁场。尽管实际的电动机有多种多样,结构有些复杂,但可以把它看作两部分组成。

板书:在电动机里,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运动的能。

5.生活中的电动机: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图片和影像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多种多样的电动机,以及电动机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6.教学小结: 整理本节的探究线索: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产生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逆向思考,磁体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通电线圈放在磁场中会转动,但不能持续转动下去——自制的“小小电动机”将线圈一端漆皮只刮半周——实际电动机采用换向器。

让学生明白,从实践到理论,需要走一段艰难又曲折的路,同样,从理论到实践,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这种劳动包含了人类的创造与发明。

第13篇: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

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略):

(二)功的计算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投影反馈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四、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1、“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功”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

第14篇: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验演示,师生互动理解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 功

二、新课教学

1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 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

师:两组实验中,分别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

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

2

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 W = F S W— 功 — 焦耳(J) F— 力 — 牛顿(N) S—距 离— 米 ( m)

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 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 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3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即W=F×s 注意:F≠0,S=0时不做“功” ;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P107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2 3 4 5 板书设计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即W=F×s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教学反思

1、“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功”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

4

第15篇:初中物理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透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 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 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

(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二、新课开始

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然后两相对比

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透镜分钟是什么透镜,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

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 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则是凹透镜

(发下一组透镜,其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简单的直观的通过触摸来辨别透镜。)

师:凸透镜和凹透镜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演示

我们看到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是我们研究透镜的两个常用科学术语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实验:

(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做一次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得出实验的结论: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师: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这体现在用不同的凸透镜做上述实验时,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课件演示光路图)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们看见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之后会聚于一个小而亮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这时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焦点恰好在主光轴上)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光路图)。

从光路图出发我们来研究几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走向

(分别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线恰好通过光心,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情形。然后由前面所学过的光路可逆的原理出发画出逆向射入的光线光路图)。

三、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1、2小题作为课堂练习。作业 :课时作业本

四、板书设计

第三章 透镜及其作用

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2、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教学后记】

第16篇: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

1、

2、

3、

4、

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

7、

8、

9、

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

8、

9、

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问题6: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问题7: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虽然能继续前进,却不能一直运动下去,这是为什么?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3)(4)(5)

第17篇: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 探究 启发 合作探究 教学评价: 自评 互评 师评 教具准备:

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 b、由运动变为静止;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 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 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出

二、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

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理解1N的含义.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3设疑:那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后呼应:在上课前,老师说在掰腕游戏中失败的同学,也能反败为胜,你现在有办法了吗?我们再试一下。学生讨论猜想。学生浏览后,思考回答:学生举例 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2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大小;

箭头表示力方向,线段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1、教师指导:强化作示意图方法

2、学生板演作力的示意图是力学的重点,在这里由学生自主搜索,并结合了一些实物分析,然后进行训练。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过渡语:刚才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是不是很紧张呀、我们一起听首歌轻松一下,会唱的同学,大家一起唱。

2.设疑:同学们在拍手(跺脚)时有什么感觉

3.提问:根据你们的感受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4.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回答: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他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三) 交流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本节课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检测一下我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没有。学生自由回答和指定回答相结合练习题难易程度不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让a\\B类学生吃饱,也让C类学生吃好。

(四)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 第一节 力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18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会掌握并能独立编写的基本技能,教学设计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1、创设情景,精妙引入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究意识。课堂引趣,一是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或布迷设障等;二是要妙,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

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即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与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2、精心设计,提问恰当

学贵思,思贵疑”。思维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去探究才会有创造、创新。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

教师通过精心设问,为学生正确理解搭了桥、铺了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物理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培养。

3、画龙点睛,精巧点拨

“学贵思,教重拨”。教学中的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梳理;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予以指导。

课堂上的灵活点拨是一种艺术,如果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比作“画龙”的话,那么,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精巧点拨,就是“点睛”了。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教学活动中,如所看的文字、图片等材料一样,最好集中看前方黑板、屏幕或者某一点上,这样便于获得广泛的信息反馈。若必要独自看书时,教师则要给予学生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注意分配规律,合理安排热身、复习、展示、操练等教学环节,并把握好教学密度与课堂节奏。在学生有意注意的高效时间内展示与操练新课。优化“看、想、听、说、练”的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感受、接受新知识的效果。

第19篇: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分析本单元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3、内容结构(知识结构)

4、三维教学目标

5、教学重点与难点

(1)突出“教学重点”。 (2)突破“教学难点”。

6、教学策略

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技巧、策略。

7、课时安排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二)课时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

 重点:怎么强化?  难点:怎么突破?

3、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情境教学、实验探究等。

4、导学流程

(1)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展示反馈

(4)精讲点拨(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疑难问题和规律性问题)

(5)课堂小结(收获、不足、改进)

(6)达标测评(基础性的) (7)拓展提高(开放性的) 课时备课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导入:体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本课知识要联系紧密;

(2)学习目标:力求简明扼要,目标不宜过多; (3)自主学习:自学内容应具体到那一页那些段落。学案的设计要适当留有空白,让学生记录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合作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引导学生探讨与课本知识密切关联的问题,与教材无关的假问题应予剔除。

(5)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的疑点,困惑点,适当点拨,注重引导。

(6)达标训练:题目不宜过多,类型要全,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

(7)拓展提升:适度拓展,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8)课后作业:作业注重梯度,分层次布置,提倡有选作作业。

教学流程与模式:三四五教学模式

三阶段是指:

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训练 四环节 : 课堂教学的十六字方针: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交流),

精讲点拨, 有效训练”。

五课型:

 新知探索课  知识梳理课 习题 训 练 课  检测 讲 评 课  实验 探 究 课

一、新知探索课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1)明确预习目标。 (2)完成预习问题。 (3)巩固预习效果。 (4)发现预习疑惑。

2、课内探究

(1)情境导入,确认目标。 (2)预习总结,自主研修。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4)精讲点拨、跟踪训练。 (5)归纳总结,应用达标

3、课后练习

(1)延伸训练。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后作业。作业要具有巩固性、适量性、针对性、落实性。或布置有关研究性学习活动。 (2)反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应及时批阅,对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二、知识梳理课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明确复习目标。 (2)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3)自我检测。 (4)预习总结。

2、课内探究

1)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精讲点拨、总结升华。 (4)深化训练,提升能力。 (5)反思总结,随堂检测。

3、课后练习

(1)达标训练。对学生的薄弱环节以及重点知识与方法,再精选相应习题进行课后训练检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整理,把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

(2)反馈评价。通过教师收缴批阅或学生互批等方式,了解达标训练情况。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进一步在知识理解、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技

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还应设计一定量的补充练习题,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三、习题训练课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1)明确目标。 (2)知识梳理。 (3)自我检测。 (4)自我反思。

2、课内探究

(1)预习总结,搜集问题。 (2)典型引导、自主练习。 (3)合作交流,反思内化。 (4)重点点拨,方法指导。 (5)反思总结、变式训练。

3、课后练习

(1)二次过关。针对出错多的练习题目,再设计类似的变式训练题,进行二次过关,以检查学生改错程度和掌握程度。

(2)反馈评价。教师应及时批阅二次过关训练题,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和矫正。

四、检测讲评课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1)分析体验。 (2)纠错寻因。 (3)查漏解惑。 (4)总结反思。

2、课内探究

(1)考情分析,确立目标。 (2)自主合作,互补完善。 (3)展示思路,暴露问题。 (4)释难答疑,方法指导。 (5)变式训练,升华提高。 (6)反思总结,自我整理。

3、课后训练

(1)二次达标。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再设计一些相应的逆思路题或变式题进行二次过关考试。题目要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题量不要太大,要求学生限时完成。

(2)反馈评价。教师要及时批阅二次过关试卷,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和矫正。

六、实验探究课环节解读

1、课前预习

(1)明确实验目的。 (2)了解实验原理。 (3)知识链接。

(4)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2、课内探究

(1)明确任务,强化要求 (2)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小组互助、合作探究。 (4)交流体会,升华提高。

3、课后延伸

1)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结果、结论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方法和经验总结可以小组为单位,以书面形式写好)。

(2)拓展思考训练。教师

设计少量与本实验相关的拓展思考题和实验练习题,引导学生将教材中部分实验进行变式重现,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及时批阅。 三级学案(预习、讲授、训练学案):

(一)预习导学案

1、预习目标

2、预习重点难点

3、预习提纲

4、预习流程 (1)自主预习(2)自我检测 (3)梳理疑难

第20篇: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初二物理组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换了教材,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去改变,去实验。而有效教学就成为了新课标的显著特色。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求教师要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高效、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让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感到很累,当看到学生那紧锁的眉头、疲倦的眼神,教师常常会陷入困惑之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才能让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求教师要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即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效甚至无效。现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课堂低效的几种表现以及他们的产生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问题一:师生间缺乏情感的交流,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讲台上教师慷慨激昂、口若悬河,可学生却呆若木鸡,毫无兴趣,只是机械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题、看书,一堂课上完,收效甚微。

原因及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法单一,信息载体单一,一讲到底,就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枯燥和乏味的感觉,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即使教师不停地传递信息,效果也不会理想。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陶行知先生曾经在武汉大学演讲。他拿出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一把米,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行知松开手,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起米来。这个精彩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如果我们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食而不化。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信息载体,如实验、多媒体课件、教具、板画等,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的教法也多种多样,如实验法、探索法、讨论法、发现法、讲授法,教无定法,灵活运用才是根本法。除此以外,生动形象的类比、幽默风趣的语言、挑战性的问题,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使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问题二:上课的节奏掌握不好,教师从头到尾不停地唠叨,语调没有轻重缓急,不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使学生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或者开始上课时节奏很慢,简单概念反复讲,使学生昏昏欲睡,到结尾时越讲越快,完不成任务还要拖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原因及解决方法:学生在一节课里能够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师在上课时要少讲精讲,注意控制教学的节奏,不要拖沓冗长。相比之下,我们更提倡节奏较快的教学,因为它能培养学生快节奏的思维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来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一节好的物理课,教学过程要有高潮起伏,要有张有弛。教师围绕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一环扣一环,环环围绕重点、难点展开,每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能够持续不断地集中。由于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会有一个短暂的疲劳波谷区,教师还可以想办法设计一个教学高潮,像物理课常用的制造悬念、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轻松幽默等方法,都可以给学生意外的惊喜,帮助他们渡过波谷区。只有控制好节奏,才会使信息更快地为学生所接受、所内化。

问题三: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和听课方法造成上课效率低下。由于物理课的开放性较强,造成一些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只关注实验的趣味性,不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还有的学生由于没有预习,造成听课无重点、无准备,一旦遇到障碍,无法跨越,就不想听了,长此以往,成为了学习物理的困难户,丧失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原因及解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听课方法。比如做好课前预习,就是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预习了,才能知道将要学习的知识中,自己感到最困难处在哪里,从而可以带着问题听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发问,然后依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而学生已经弄懂的内容,就少讲或不讲。这样上课,教师的讲解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也会事倍功半。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课能力的学法指导。在物理课上,除了听课,还有实验观察、动手操作、发问讨论等活动形式。无论学生参加什么活动,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抓住观察的要点和关键,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科学习惯。在进行小组实验时,教师更要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角色交换,避免一些学生只做旁观者却不动手去做或者操作不认真,实验草草收场,敷衍了事。总之,我们要努力追求一种活而不乱、活中有实的课堂氛围,做到开放性和实效性的最佳结合。 问题四:复习课上,学生忙于应付大量的练习,题海无边,效率低下;而教师布置的习题,大同小异,不具有代表性,做完题后,教师又没有从解题方法的高度给学生以点拨指导,使学生反复地进行机械训练,解题的创造性得不到提高。

原因及解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致使学生进行机械训练,再加上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让学生大海捞针一样去学习知识,点拨指导又没有到位,使学习物理成了单调乏味的事情。学习中进行适当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习题要精选精练,并及时反馈。教师应选择能起到揭示规律作用的例题,讲解时切忌面面俱到,要把解题的思路交给学生,培养他们解题的技能、技巧,引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练习也应该精心选择,所选习题应联系实际,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能起到促进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只一种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除了以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外,还要遵循特定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另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如: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从学生所经历的事务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这是物理教学中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课堂伊始,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进而发现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的渲染,学生会急切地想知道鉴别的方法,从而引入本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密度。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后,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例如,指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让学生来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迁移应用,再生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对适应这种较高的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生问题。这样不断发现、不断解决问题,将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适应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课题 (1)通过实验引出课题

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开始时,教师先做一个实验:向盖子紧盖的热的薄铁皮桶淋冷水,原先形状规则的铁皮桶发出阵阵响声变扁了。实验有声有形,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期待,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也就明确了。

(2)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引入课题。例如:教授“电磁感应”时,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电可以产生磁,那么磁是否也可以产生电呢?”由此引起思考和讨论,引入课题。

二、运用实验手段拓清误解,明晰概念和规律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也必然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1.由于惯性思维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或规律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左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的时间。运用实验手段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十分有趣”,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例如:在学习《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前,学生通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取一支挤光了牙膏的扁瘪的铝质牙膏管,要学生猜想:如果将这支扁瘪的铝质牙膏管放到水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般都会认为牙膏管会沉到水底,教师把牙膏管放入水中,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对的,然后问:“牙膏管是铝制成的,那么能否下结论:铝制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呢?”多数学生会说“是的”,也可能会有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下沉”,这时教师应请这些学生说出不一定沉的理由,再由他们自己利用牙膏管设计一个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接着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结论;若没有学生能正确回答,教师可以自己将这支牙膏管展开成薄片,做成一只“铝片船”,放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上。两个实验结果对比明显,学生不难知道“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不能仅看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可能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提高了学生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这个问题的积极性。又如:在将装有水的纸制的锅放在酒精灯上烧,教师问学生:“纸锅里的水能烧开吗?”学生往往认为这样不可能将水烧开,他们以为加热时纸杯先烧坏了,当他们看到经过一段时间,锅内的水竟然会沸腾,惊奇不已,印象将非常深刻,甚至会达到终生难忘的程度,这样学生对“水沸腾会吸热”和“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100℃不会改变”的记忆将能永久保持。

2.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多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进而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多数学生对永磁铁都很熟悉,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家里都一定有磁铁,教师告诉学生,铁钉上绕上漆包线,漆包线通电后,原来没有磁性的铁钉就会有磁性,学生知道这样能使普通的铁钉变成磁铁,都会很兴奋,恨不得自己马上试一试,这个时候,教师让学生做“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学生兴趣盎然,即使是平时学习最没劲头的学生,也会很认真地做这个实验。

三、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形成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象,对教师偶象的崇拜,容易转化成“粉丝”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调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忽视自身情感投入,缺乏激情,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得不到良好的展现。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能够感染学生的。

“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知识源于生活,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我们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学生,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及效果的有效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