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6:10:0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王永刚

小班化教育是以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内容、方式、技术、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一名数学课改教师,如何将新课改理念与小班化教学结合起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了小班化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班化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如\"元、角、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我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再创设一个:\"虚拟现实\" --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急待地想进入\"超市\"。在那里,学生们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像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尽情游戏,主动参与其中,遇到问题再也不会去逃避,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样好玩的数学课,怎么会学不会呢?这样的小班教学与

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相比: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

这一点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更觉得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比如在小组围坐讨论时,我常坐到学生中间一起参与讨论。有时走到讨论得不太热烈的小组中间插上几句。学生有不同意见,我会大大加以赞许;学生指出错误,我会积极采纳,并对这位同学表示感谢等等。时间一久,学生就觉得自己处于平等的氛围中而无须做作,而且能够自发地尝试自我实现。同时,小班的数学老师要上好课,也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同样一种教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

三、注重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教会学生交流、讨论。在上课时,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学习形式。教学时老师的言行举动都要以小组为前提,这样,小组中的个体活动自然得到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静心听取别人的想法,来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要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避免流于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教与学,人与环境的最佳组合。

四、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如果班级人数较多,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但在小班化教学中,这种方法能带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我在教授新课时,通常是\"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由于小班人数少,我在对每位学生都进行口头测试后,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采用多次练习的形式强化记忆。在确定本节课内容都已基本掌握后,有能力的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知识的扩展或深化,中等学生完成一定作业后自主选择学习任务,而教师则对学困生进行再次的中难点指导。并且,在这时还要有意识的指导优生进行同学互助。

五、注重发挥小组评价作用,

\"在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多采用\"小组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长、正方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来探究\"长、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操作。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人人参与,每个组都想出了证明的方法。其次,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做出,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的评论,互相做出评价。经过研讨概括出了长、正方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总结出了\"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证明方法。再次,让学生进行评价的体验和验证,把评价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运用评价的结果,在证实其真实性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正方形特征\"的理解或掌握,培养了其创新的能力。

小班化教育营建了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在这里,一切都由学生自己进行,他们也都各自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激情。没有扭扭捏捏,没有一问三不知,有的,是主动,是积极,是热情,是投入,更是全面的收获。

推荐第2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肖翠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需要,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为基础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我们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教育当前的需要,音乐学科也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深爱着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一线教师,被当前教育时代的发展需求所深深的吸引,同时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在我校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音乐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取得了一点微薄的成绩,现在我把这一年来我的音乐课改教学思路、研究方式、实施的方法以及教学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总结论述如下:

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研究的教育教学方向,同时作为小班化的音乐教师,我所制定的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是:——小班化环境下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个性教育的发展与探索,我实施的理论依据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音乐课程改革标准的目的要求,现行的教学模式必须从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德育教育、教学评价等,急需进行研究;根据教育发展的这一形式,我在音乐教学上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音乐教学中不仅进行创新教学,同时我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方案,对个性化教学,我有以下三点阐述。第一,考虑小班人数少的特点,使音乐教学更好的面对每个孩子,注意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第二,音乐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充分享受愉悦的天地,培养美好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第三,就音乐教学而言,它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与其它学科的沟通,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使音乐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素质,以达到个性的和-谐。

二、研究的方式:主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并把教学情况不断的向教研组进行反映,通过同学科之间的公开课以及跨学科校级公开课来进行效果体验,并不断纠正,不断钻研,不断创新,我发现,一切教育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便谈不上主体的发展,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以\"学\"论教,把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我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低效状态,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施的方法: 围绕我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我探索并实施了以下方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主动思维,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要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然后再因势利导,使这部分学生认为“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观念。

(二)紧扣新大纲的要求,以及小班化的特色,在音乐活动课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应给予充分鼓励。在音乐课中,无论主题是欣赏、唱歌,还是器乐演奏,教师都要用心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只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理解音乐的意境,体会旋律的优雅动听。

(三)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改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运用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智慧来进行学习。

(四)根据新教材改革的课程标准要求,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口,培养个性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科间的互相融合,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在研究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具体实施是以内容为突破,提高综合素质:注重音乐教学自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不仅课内其乐融融,课外也能热情参与,发展爱好,开展内容多样的研究性学习。大量充实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对小班化教育在新课程教育中实施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研究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

小班化教学心得

谷远新

早就听过小班化教学如何具有优越性,但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小班化教学心得。因为我所理解的小班的前提是班额小,每班二十几个人,而按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根本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的。但近来通过进一步学习了小班化教学的相关理论,我明确了小班化教育决不只是学生数量的多少,它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精神,而不单纯是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在小班化教学中,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亮出自己的观点,更多的得到教师的关爱,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材质,发展他们的能力,而且更能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像我校这种情况是在大班额的情况下以小班化的理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更加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同时,也促使教师去探索符合小班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探索小班化教学方法,我们观看了录像课《认识图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主要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从教学效果看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思考一: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对小组的学习进行指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所以学生被分成了8个小组,老师为了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到每个小组中进行检查指导,这样第一个环节\"分类\"就用了接近半节课的时间,然后第二个环节\"摆图形\"也采用对小组指导平均用力的方法,结果又用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极少,而且老师上课也比较累,如果教材内容难,这样操作极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我想,在小组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可不可以只对其中的几个小组重点进行指导,然后在学生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思维的碰撞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思考二:如何使小组成员人人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何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使合作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使小组内成员人人都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一直是实验教师们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从书上,从网络上我们也看到有不少教师提出了好的建议,但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却并不是理论说的那么容易。由于我们的实验刚进行不长时间,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在\"分类\"与\"摆图形\"两个合作环节中,只有两三个小组分工还比较明确,能体现出是在合作学习,其它大部分有只是组长一个人在操作,其它小组内成员都无所事事,有的在说闲话、有的在玩等;有的是小组成员都争着动手,没有秩序,场面比较乱,完成的作品质量不高,这些都导致了这些组的效率很低,没达到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是不断结合教学实际帮助孩子学会合作。

总之,小班化教学在起步期,不可避免地在着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不断地探索适合小班化教学的方法,相信小班化之路会越走越宽。

推荐第3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白阳镇中心学校

马淑珍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在小班化教学刚刚实行的初级阶段,任何人都是一名探索者,那么作为一名探索者首先我要明确的就是我要探索什么?对于小班化教学来说,我认为首要的是要知道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是什么。然后用它的教学理念再进行小班化教学上的探索,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使得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所以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前认真阅读了学校整理出来的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相关资料,还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指导理论,以及中国的一些正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其它的学校的做法。由此让我首先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有一所学校总结出来的非常好——全纳、适性、精致、优质。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例如,我在语文课中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几乎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会让学生为课文朗读编配伴奏。例如,小班化教学人数相对较少,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让第一组学生朗读,第二组学生听,然后两组轮流相互交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大家合作,共同来完整地朗读一篇课文。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

推荐第4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小班化教学的心得

小班化教学心得

紫星小学 刘云红

小班化教学的形式是现在我们教育发展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新兴产物。一方面它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同时,更能让我们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那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呢?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教育的源泉,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的不竭动力。中学生尤其是如此,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因此,我平时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当学生迫不及待地提出一个个学习疑问时,我们首先要珍视学生的这种探究心理,但并不要急于正面回答或者给予暗示。而且,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自主探究获得的成功又会激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班化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尽情游戏,主动参与其中,遇到问题再也不会去逃避,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样好玩的数学课,怎么会学不会呢?通过小班教学,学生的活动量明显地增大,培养了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开口,就连平时胆小的、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也敢经常开口与同学、教师对话。使每个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操练,从而最大限度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样的小班教学与

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相比: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

这一点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更觉得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同时,小班的数学老师要上好课,也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同样一种教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师生情感融合,就象有些老师所说的那样:“过去上课时,自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进了小班教室,自己更象一位大姐姐,和学生一起融合在教学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加强师生交往,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注重教学形式活泼

在小班化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小班化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中,引进多种授课模式,寓教于乐,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在动

力,同时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乐于开口,改变以往上课胆怯的状态。

五、注重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教会学生交流、讨论。在上课时,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学习形式。教学时老师的言行举动都要以小组为前提,这样,小组中的个体活动自然得到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静心听取别人的想法,来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要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避免流于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教与学,人与环境的最佳组合。

六、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如果班级人数较多,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但在小班化教学中,这种方法能带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二:小班化课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班化课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利津凤凰街道北朱小学 张维芳

12月2日、3日,我市组织相关学校教师参加了《大连西岗区东营市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我们聆听了位教师的示范课和两位专家的讲座。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两位专家的讲座也让我对小班化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这两天的学习让我获益良多。现结合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情况,面就这次学习谈一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说起合作学习,刚开始我总是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自己还管不了自己,什么都不懂,根本不会合作。但是,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后,我的这种想法转变了。这是两节同课异构的语文课,分别由同和小学的孙老师和大连的李老师执教。这次上的是一年级上册第14课《自己去吧》。通过听示范课让我看到了这样几点:(1)小班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教室、教学资源、活动空间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接触、碰撞、交流、的机会。(2)每个学生所占有的教学空间大大增加。(3)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以及自我交流、思考、质疑、解难等时间成倍增长。(4)学生发言、动脑、动手、五官以及全身的活动频率加快。这一切,就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带来较之于大班教学的更大变量。

所以我觉得这两堂小班化语文课可以叫做“全生总动员”,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大胆置疑,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而不敢请他们发言,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这堂课除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小组学习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小班化教学不是单纯人数的减少,而是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班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深深体会到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能力的培训者,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要加强师生交往,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班级人数少,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显著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要优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小班化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主讲所代替,教师“导”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而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讲授知识,而且更要能走到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信息、解答质疑、进行方法指导,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班化教学还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备学生上,要了解并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加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频率,使得互动教学有机地经常地在教学中运用。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要在师生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它能从整体上促进师生的素质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更加精致的可能。同时,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提问会更多更广泛,有的可能是教师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有的或许是课本上也没有的。所以,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增加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得到充实更新,这样才能顺应小班化教学的发展。

总之我认为,小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必将会引起师生之间各种关系时空的重组。课堂教学将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都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学习先进单位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扎实工作严格落实“百分百”教学策落,尊重每一个,理解每一个,宽容每一个,等待每一个,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每一个生命都会绽放各自精彩!

篇三:小班化教学的体会

小班化教学的体会

随着农村孩子们向城市的流入,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在这种形势下,实施小班化教育就成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学校,班级的人数明显减少,使得农村教师可以从繁琐的批改和辅导学生中节省出一些时间来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使得教学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更加理想。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工作对小班化教学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拓展了交流平台,齐抓共管转变学风

小班化强调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辅导。以前传统的组织形式,把师生隔开了,更不要说学生之间了。而在小班化教室中,课堂空间大了,教室布置不那么呆板,让学生心理上摒弃了种种厌学情绪及不好的生活习惯,加之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增多,使教师能对每一位学生的脾气、特长、学习情况、家庭背景了如指掌,从而可以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地辅导。

二、学生主体地位,凸显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像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如在教《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课时,我就将道具给学生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由学生分批表演并互评,学生的表演虽令人捧腹大笑,他们在一笑之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问题,使学生有话可讲;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上“请你试一试”、“相信你能说好”的话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顾虑有话敢讲;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赞扬第一个发表见解的“勇敢者”,鼓励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挑战者’使学生做到乐学、会学、优学。

三、利用多种方法教学,提高质量。

教学方法多样化,根据内容定方法。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学的策略,小班化较之以前的大班,生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法,个别指导法,尝试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展开教学,力求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比如教学《识字5》时就充分利用了游戏教学法,因为识字五是让学生猜谜语,整节课就设计成谜语大闯关,每猜对一个谜语便可给自己的小组赢得小红旗,孩子们既像在玩耍也像在学习,实际上,在猜谜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需要学习生字新词,这样的形式更受学生的欢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效整合,一定会让学生充满新鲜感,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四、课堂教学注重差异性。

小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减少集体教学的时间,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后进生多一些辅导帮助,让他们逐步具有一些自学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弹性,要渐近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读文本后都能多多少少地获得一些思想启迪和审美情操。

五、作业机制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班化教学中的作业机制应该是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注重对小班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个性感悟、创新思维等方面。

1、口头作业可让学生互相监督。比如朗读与背诵,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近,不但读起来方便,心理上也不会产生惧怕的感觉,读得更自然更流畅,小孩子之间还会有一种比赛心理,这也有助于朗读与背诵能力的培养。实行小班化教学以后,面批作业的机会更多了,面批的好处是哪个字写错或写得不端正可及时指出并改正,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重视提高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加强他们的字词学习、课文分析和习题训练,紧扣教材,巧妙设计基础类的家庭作业。。在默写或测试时,我总是事前先把那些学困生招来过关,然后再集体进行默写或测试,这使得那些学困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自主权,快乐学习,逐渐使得各层次的学生

变得我想学、我爱学,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农村实行小班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既发掘了学生健康向上的主体意识,又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篇四: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白阳镇中心学校 马淑珍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在小班化教学刚刚实行的初级阶段,任何人都是一名探索者,那么作为一名探索者首先我要明确的就是我要探索什么?对于小班化教学来说,我认为首要的是要知道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是什么。然后用它的教学理念再进行小班化教学上的探索,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使得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所以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前认真阅读了学校整理出来的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相关资料,还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指导理论,以及中国的一些正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其它的学校的做法。由此让我首先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有一所学校总结出来的非常好——全纳、适性、精致、优质。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例如,我在语文课中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几乎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会让学生为课文朗读

编配伴奏。例如,小班化教学人数相对较少,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让第一组学生朗读,第二组学生听,然后两组轮流相互交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大家合作,共同来完整地朗读一篇课文。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 篇五: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王小淼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王小淼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情感魅力。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愉快。

在过去的教学中,早已听过、见过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当自己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的语文老师后,更亲身感受到了小班化教学的精妙与乐趣,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是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此我尝试采用以下方式:

在小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墨守“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性意义。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充当组织、引导、合作的参与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者才会感到安全、温馨,才能很好地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没有顾虑或顾虑很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认真参与讨论,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深处的碰撞与融合。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小班化教育是“关注每一个”的精致化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仰望理想的天空,走实脚下的每一步。

推荐第5篇:七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心得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我,是要好好学习和探索的,在这一学期里,经过学校领导的几次教育培训和同年段老师的指导,我懂得了一些经验,以下是我在七年级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把心贴近每一个学生

1、给优生以雄心

优秀的学生有他扎实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还有独道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要求学生拥有的是雄心壮志,要定下更远更高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给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吊在中间,因而好多易满足的同学也就乐于呆在这个位置,平平而过,懒懒散散,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成绩。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还可往上一些,我把他们归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趋势,因而好多学生恢复了信心,他们努力赶超,扩大了优生的范围。

3、给差生以上进心

在一个教师的眼中,学校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我尊重这类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

二、把业授给每一个学生

1、课堂进度顾及每个学生

我通常上课的进度不快,我的每堂课要能使每个同学听懂,每个同学有所得。

2、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

重点难点提问中我因势利导,难题抛给优生,而易题留给了中下等同学,这样优生感觉有挑战性,而差生也不会因答不上而尴尬,失去学习的信心。

三、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为以后的语文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6篇:小班化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罗存甲

小班化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我对“小班化”认识的改变

参加小班化教学实验后才知道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的教育发展模式。

二、我的课堂变了

我从营造教学氛围、小组合作和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语文方法的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一点收获。

(一)教学氛围更和谐了。

我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注视着每个学生,在整堂课中表现出对学生信任与激励的神态。一句句“讲得好”、“说得不错”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感情交流。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的每堂课都学得快乐、轻松,使学生处于接受感知的最佳心理状态,符合“乐学”的原则。

(二)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

小班化教学使我的语文课再也不是老师与几位“课堂明星”的一唱一和,这样的配合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把如今的语文课叫做“全生总动员”。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不敢请他们发言,而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

(三)小组合作雏形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合作本领,学习和游戏是相通的,在担任了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任务后,我明确了任务,我也要教会孩子在学习中的合作,帮助孩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回顾在几个月来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1、识字学习中的合作:

(1)找生字词:同桌对照一下找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一起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该怎样组词正确。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孩子们都愿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说是简单的合作热身。

(2)学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以后,同桌你读一个,我读一个,如有不对的地方给对方纠正后再让对方读一读,读完后同桌交换读。这个过程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检查监督的过程,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学习。

(3)去掉熟字读生字: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这些字是怎么记住的,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或小组内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2、写字中的合作:

(1)同桌把生字、词语读给对方听写,既巩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词,又监督了对方书写情况。

(2)小组互相监督平时的读写姿势、纪律情况、发言情况等。。

3、阅读学习中的合作:

A同桌对照一下自然段序号标注的一样吗?不一样的找一找问题在哪? B同桌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马上给对方纠正,然后再读。 C 同桌对阅读中难读懂的句子,交流、讨论理解,以便更好的做练习题。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小组长分好工。(为今后真正的小组合作打基础,树立小组长威信)

4、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合作学习,我把竞争也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快速记住汉字,在合作与竞争中正确阅读课文,在生生的互相帮助和提醒中不断进步,这样的上课效果甚佳,我发现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得到最大发挥,记忆也特别牢固。

(四)多元评价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1、讲究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

课堂上,我寻找机会给班上的特别好动的侯家辉激励性评价。“瞧,今天白小玉坐得多直呀!”“你的发言真精彩,一定是认真听课了!”“要是你上课不乱动,老师就更喜欢你了。”降低对学习困难孩子的要求,提问时,也选择简单的问题,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学习自然就产生了兴趣。在教学中,我还把这种赞赏别人的评价教给每个学生,使他们更愿意合作,同学关系也更融洽。

2、重视非语言评价,增强亲和力。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会意的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体态语都代表了教师的评价。这些都会牵动学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可以拉近你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次语文课,学习能力比较差的李伟同学犹犹豫豫地举起小手,我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请他回答。他大胆地站了起来,我微笑着对他轻轻点头,他得到鼓励后,答得很好。我请全班同学用鼓掌给他评价。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坐下去后就有点得意洋洋,讲起了小话,我看着他微微摇摇头,他马上坐直,不讲话了。我马上给他竖起大拇指。“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评价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接受,更能促进学习困难孩子的转化。

推荐第7篇:聆听了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聆听了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学在学生生源减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使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探索热点。

星期天有幸听了两节小班化语文示范课。让我看到了这样几点:

(1)小班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教室、教学资源、活动空间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接触、碰撞、交流、的机会。(2)每个学生所占有的教学空间大大增加。(3)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以及自我交流、思考、质疑、解难等时间成倍增长。(4)学生发言、动脑、动手、五官以及全身的活动频率加快。这一切,就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带来较之于大班教学的更大变量。

所以我觉得这两堂小班化语文课可以叫做“全生总动员”,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大胆置疑,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而不敢请他们发言,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这堂课除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小组学习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小班化教学不是单纯人数的减少,而是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班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深深体会到教师已经

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能力的培训者,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要在师生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它能从整体上促进师生的素质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更加精致的可能。同时,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提问会更多更广泛,有的可能是教师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有的或许是课本上也没有的。所以,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增加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得到充实更新,这样才能顺应小班化教学的发展。

二、要加强师生交往,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班级人数少,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显著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要优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小班化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主讲所代替,教师“导”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而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讲授知识,而且更要能走到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信息、解答质

疑、进行方法指导,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班化教学还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备学生上,要了解并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加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频率,使得互动教学有机地经常地在教学中运用。

总之我认为,小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必将会引起师生之间各种关系时空的重组。课堂教学将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都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聆听了小班化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冯玉莲

2013.11

推荐第8篇:如何进行小班化语文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加之我校学生由于搬迁流失,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这对一向大班化教学的我来说好像无从是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小班化教学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么小班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又如何通过小班化教学更好地实现“轻负高质”呢?我做了如下几点探索和思考:

一、小班化教学,使学生的参与度与师生课堂有效互动频率大为增多,促进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课堂上更充满个体之间激情的燃烧,智慧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而以小班化教学观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已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情感互动,即是师生的积极心态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情感互动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情感的互动是以民主和谐为基础,共同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

二、小班化教学,促使师生课堂互动交往距离缩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大为提高,师生情感融洽。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知识和智力作为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的变异,也就是情感,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实施与把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去实践、去灵活运用。

首先,在当今社会的教学中,更加看重了兴趣教学,特别是在现今的小班化教学中。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个学科,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一点,把孩子正确引导到学习中,在教育教学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操作。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才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环境设置上力求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把班级布置得温馨一些,孩子的心情好了,学习情绪也就能上来了,这样虽然老师们需要费点精力与时间,不过最后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第三,教学力求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的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在此我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能够走入到学困生与后进生中,实施个别教学的策略,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最小化的进行改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最后,还要时刻调动好家长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小班化教学中更应注重起来。勤与家长沟通,搭建起一个为学生的未来而共同努力的桥梁,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进展。与家长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家长关心、教师重视,在一次家长会中,探讨将孩子与教师、与家长换位的教育问题,让学生考家长生字,这样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也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小班化教学,使学生课堂训练、动手探索研究时间增加,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增加当堂训练、探究动手能力的时间,其实质就是运用优化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其中“师生共同探讨”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包含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等,这种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

四、小班化教学,使课外作业完成时间减少,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明显提高,学生鲜活生命价值得以体现。

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个性化教育理论、生命交往理论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点,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的时间,正是小班化教育中生命交往理论的一种重视和体验。我国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是一种法定的带有强制的教育,学生完成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法定的课业应该是学生能够承受的合理的学习负担。当学习能够合乎人的生命本性方式的时候,能够完整、和谐地运用和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学习就不成为一种负担。

在小班中应采用全体施教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给学生以适度的压力,让压力变为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量的变化达到质的效果。缩短时间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地思考从结构与性质上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不断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应该是学习主体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不能让学生产生生命冲动的教学是不成功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建立适合学生心发展的环境,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精髓也在于此。 减少课外作业时间,首先要求教须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须知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是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落实的关键是抓住课堂40分钟的效益,教师在选择练习的内容时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练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特质的人分配以不同练习时间和次数,以确保练习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捡查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保证作业的质量,以求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总之,小班化教育、教学采用了新型的方式,给学生创设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保障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感觉自己的经验少,所以我要加倍在去学习,多搜集一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为小班化教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崖湾小学

郑进文

推荐第9篇:如何进行小班化语文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桐乡九中 盛丽玉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小班化教学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么小班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又如何通过小班化教学更好地实现“轻负高质”呢?

一、小班化教学,使学生的参与度与师生课堂有效互动频率大为增多,促进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课堂上更充满个体之间激情的燃烧,智慧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课堂要创新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互动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和教学上的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漠视鲜活的生命的个体存在,体现在课堂上整齐划一,严重缺乏互动,而以小班化教学观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等。师生互动,体现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要切实做到师生互动,教师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自主等等。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大胆提问,甚至异想天开,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与空间,哪怕是打乱了课前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教师回答不上来。因为学生提问的本身就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就课堂实际情况要学会随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就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争论其中、乱在其中、乐在其中。“乱”之时往往是思维碰撞渐入佳境的时候。生生互动,即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的过程,体现在相互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不用担心自己说话的正确与否,为学生们建立了一个“七嘴八舌、各抒已见”的宽松的环境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真切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高寻疑、质疑、解疑的能力,学生在交流之中学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情感互动,即是师生的积极心态的相互影响,良好的情感互动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情感的互动是以民主和谐为基础,共同交流,教师要耐心倾听。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容地进行深耕细作,课前备课可以按照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素养和要求,分别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建设性的学习方法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师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教师实现面批,师生间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这些过程中双方的情感共鸣是关键,任何单方面的情感是不够的,只有达到共鸣才能发挥双边的最大效应。

二、小班化教学,促使师生课堂互动交往距离缩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大为提高,师生情感融洽。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内心都是希望平等地对待学生,期待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但是庞大的班级无形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区域,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教师关注的最大值),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大打折扣。而在小班中,学生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的每一天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质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把知识和智力作为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的变异,也就是情感,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实施与把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去实践、去灵活运用。

首先,在当今社会的教学中,更加看重了兴趣教学,特别是在现今的小班化教学中。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是和情感相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拥有兴趣,才能使自己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大人既如此,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了。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个学科,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一点,把孩子正确引导到学习中,在教育教学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操作。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才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环境设置上力求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室中度过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能够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中去学习,更是能吸引住他们的重要因素。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审美观点,那么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班级,比如在墙上设计一些孩子喜欢的评比框,把一个学期划分成几个月份,把评比项目区分开,孩子们有了一个比的劲头,就更加喜欢学习了;把班级布置得温馨一些,孩子的心情好了,学习情绪也就能上来了,这样虽然老师们需要费点精力与时间,不过最后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第三,教学力求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班化教学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参与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新策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个别指导。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 “互助、合作”的实际活动,师生互动,不断的转换师生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的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在此我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能够走入到学困生与后进生中,实施个别教学的策略,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最小化的进行改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学困生的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们都愿意主动加入到学习之中。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潜能没有发展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自己对自己不满,自己和自己“打架”,在“打架”中不断发现自己。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那些不愿意表现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最后,还要时刻调动好家长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小班化教学中更应注重起来。勤与家长沟通,搭建起一个为学生的未来而共同努力的桥梁,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进展。与家长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家长关心、教师重视,在一次家长会中,探讨将孩子与教师、与家长换位的教育问题,让学生考家长生字,这样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也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小班化教学,使学生课堂训练、动手探索研究时间增加,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增加当堂训练、探究动手能力的时间,其实质就是运用优化教学时间管理的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首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固有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决条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其次,要指导学生确立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学生可以与老师一起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制定学习进度,调动智慧,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倾注情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列自学提纲并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制定,要求内容体现目标、结构体现层次,问题要有指向性。其中“师生共同探讨”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包含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等,这种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是高密度的交互,不只是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是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

四、小班化教学,使课外作业完成时间减少,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明显提高,学生鲜活生命价值得以体现。

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是以个性化教育理论、生命交往理论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支撑点,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的时间,正是小班化教育中生命交往理论的一种重视和体验。我国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是一种法定的带有强制的教育,学生完成法定的课业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法定的课业应该是学生能够承受的合理的学习负担。当学习能够合乎人的生命本性方式的时候,能够完整、和谐地运用和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学习就不成为一种负担。

在小班中应采用全体施教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给学生以适度的压力,让压力变为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量的变化达到质的效果。缩短时间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更重要地思考从结构与性质上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不断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应该是学习主体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不能让学生产生生命冲动的教学是不成功学;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建立适合学生心发展的环境,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其精髓也在于此。

减少课外作业时间,首先要求教须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须知这个时代所要求的是教育的个性化,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落实的关键是抓住课堂40分钟的效益,教师在选择练习的内容时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练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特质的人分配以不同练习时间和次数,以确保练习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捡查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保证作业的质量,以求达到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总之,小班化教育、教学采用了新型的方式,给学生创设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保障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感觉自己的经验少,所以我要加倍在去学习,多搜集一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为小班化教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10篇:小班化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班化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起凤街小学

赵丽霞

去年九月,在全区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我校迎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前景。因为我校虽属于市中心,但生源较少,最适合实施小班化教学。因而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的教育模式和授课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实施小班化教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星期六,我们全体老师认真听取并学习了南京关于小班化教学及分层教学的课堂及报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分层教学”。

“小班化教育”绝不是班额人数的减少,而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课程改革,以优质教育为走向,引领成长,追求卓越为目标。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小班化教育教学的课堂同样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他们所追求的课堂,不仅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更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场所,而更是知识分析和生成的场所;不仅是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更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校的教育文化在学生生命发展中留下印记。

首先,小班化教学核心的教育观是:关注每一个,幸福每一个。让每个适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其次,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尽快真正实施小班化管理,真正落实分层教学,才能尽快提高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自信心。

小班化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动脑操作能力,综合表达和表演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小班课堂教学,确立了学生“敢说、大胆说、人人说”的局面。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和分层教学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把同学们分为红、黄、蓝、绿四色,采用四色学习单的形式,分层组织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在全班相互交流,全面深入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自己构思,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人人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赞扬,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班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发展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作到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过去一节课是优秀学生的舞台,一节课中,只有少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只是听众或观众,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小班的课堂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分组教学、分层指导策略的实施,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发现--交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小班化教学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小班化教学改革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四,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

五、目前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困惑

目前,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各班都已按照异质分组的形式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关注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但仍有许多困惑如学生说话现象较多;合作时优等生机会较多,学困生随声附和;汇报时没有秩序,缺乏条理;没有恰当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分层教学的模式难以施展„„.

六、改进措施:

1、利用教研时间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合作流程来训练学生。

2、采用打分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加分扣分的方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合作学习前,教师规定发言顺序,确保学困生也有优先发言权。

4、评价方式多样化,与各级各类评比相结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小班化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是个性化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我们将进行深入细致地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个性飞扬。

同时,我们要通过积极调查、比较、实践、反思等方法,吸取先进学校小班化教学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及分层教学的优势,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实效性,逐步提高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质量。

第11篇:小班化教学的心得体会1

小班化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尝试中,我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技能,而且让每个孩子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幸福地学习,幸福地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给予学生幸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是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首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在人格上与其他同学以致至老师完全平等的“人”。

小班化让课堂活起来

在学习中,“小班”化教学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既使是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充分让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而在我们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爱主动举手,不爱动脑。小组合作学习,刚好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教学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课堂需要学生探索,交流的知识很多,实行小组合作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确实有很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比如:以前上课时,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难免有些学生会养成不动脑,坐享其成的习惯,甚至会溜号;现在上课,提前在学案中提出问题串,学生讨论,互相谈想法,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交流的环境中学生不溜号了,发言更积极了,反应慢的学生有人手把手教了。我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主动做练习册的学生,我根据练习量的多少给小组适当的加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曾经给小组扣过分的同学,为了能够给小组加上分,做练习册的积极性更高。这样一来,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有加深了学生对小组的责任感。

关注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加上教师鼓励竞争,并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内动力。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厌学现象的产生。

从考察中我觉得进行分层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教学知识和专业水平;最后,要求教师还要有精湛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组织好教学活动。

一是教学目标分层。将教学目标分为上限目标(发展性目标)、下限目标(基础性目标)总体情况、个别化对象分析等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分层。根据学生的成绩结合学生的习惯进行适当分类,把学生分成A类、B类、C类这三类学生:A类为尖子生,成绩优秀,求知欲望高,学习得法。B类为中等生,成绩中等或中下的学生。C类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成绩差。不过我认为为了照顾学生的感受,给学生分层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必在班级中公开,以免其他孩子歧视差的同学。

三是家庭作业分层:作业分为必做题和拓展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拓展题,面向A类和B类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课标规定的较高要求。

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家庭作业都进行了分层设计,针对性明确,落实到位。这种分层教学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照顾到了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能够“吃得饱、吃得好”。

小班化教学是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一种教育形态的改变。弘扬个性,发展个性,把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关爱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对于小班化教学,我还只是在摸索阶段,需要专家的指导,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经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研究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12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地合作学习

2014

经过一年的小班化实验教学 ,让我深刻认识到“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它能让学生享受多种教育资源,使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重要。在这一年里我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小班化教学下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人少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差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教学的因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的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评价机制。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要采取集体奖励的强化手段,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现在我已从“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评价也由原来的“这个同学说得真棒”变为了“这个小组的意见真好“。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小学合作学习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

三、选准时机恰当的运用小组合作。

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疑难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解决学生的质疑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提出的疑问,选取有代表性的在小组中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协作精神。当遇到问题有多种答案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精神。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畅所欲言,体验交流的喜悦,树立信心。学生们也可以从交流中得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灵感。例如: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不同要求的口语交际训练。组里的几个同学可以一起合作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一起合作讨论、交流。每次的配画文,都是在小组内朗读,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在互相评价中扬长避短。

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了合作技能,懂得了互助学习,学会了如何共处。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第13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相对减少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特征,但不是本质的特征;小班化教学的创设,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革,关键是理念上的更新:其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健康的创新人才。

体育教学有它的独特性,其一:培养学生的勇气,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与吃苦精神,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其二:户外的集中与分散练习,学生的组织纪律、集体主义思想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其三: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特点,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其四:学生间的合作练习营造了相互之间交流与交际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增进友情。要把小班化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小班化的体育教学,给学生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有空间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学会学习和生活,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有时间让教师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强化一对一的具体指导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质与能力的差异性,积极探究“同项异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学引导,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对于体质能力强的学生,要激励学生敢于张扬自己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善于张扬自己;对于体质能力弱的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用放大镜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就要大张旗鼓的加以赞赏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培养学生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习技能技术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运动的技能技术,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要熟悉教材,要研究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的辅导教学。

小班化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练习方法,还要将体育教学进行延伸,要进行学科间的渗透,要将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等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丰富体育教学,使学生得到全放位的教育引导,成为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作为体育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汗水渗透操场,辛苦的程度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攀比的,要善于总结得失,写好教学反思,要学会赏识自己,记录自己经历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小班化体育教学,一个充满魅力的舞台,投入其中,你会寻觅到许许多多的快乐,来自学生的、来自研究探索的、来自教学过程的、来自成功与失败之间的、来自你的内心世界的„„

第14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优势初探

三沟小学 蔡学锋

小班化教学正是教育观念更新、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倡导教与学的民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知识要更全面,教育观念要更开放,教育方式方法则要更具创造性。

小班化教学,是指通过控制班级的学生数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根据这一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班级授课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后,儿童的数量在逐年递减,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特别高,小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校教育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期开始,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一年级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观摩课,课题是《认识各种立体图形》。走进教室,老师正坐在一个很矮的凳子上,学生们则围着用长方体小柜子拼成的两排小课桌坐在地上。教室中央堆满了各种牙膏盒、罐子、球类。老师拿出一个牙膏盒,先让学生认出是长方体后,就可在一堆杂物中找出属于长方体的物品。学生发言时很自由,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坐在地上。发言好的学生,老师还会在他们的眉心处贴一颗红五角星,学生也会很有礼貌地大声说“谢谢”。 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意犹未尽。孩子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也开心。课堂上学的作业实行面批制,课堂评价也实行“无级考核”,即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同学间互评,教师随机评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小班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能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能够及时的给与关注、指导。老师可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等),使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并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2、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开展能动的创造。

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相对每个学生占用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和其它教育资源占有量比较大,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了改善。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展能动的创造。由于小班化教学中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开展得较多,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表现的机会多,自主地创造、创新的机会多。

3、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师生之间频繁而畅通的沟通交流,使教学活动显得轻松、愉快,学生人人参加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成为一种学习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学习兴趣浓,掌握的知识更丰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小班的小组学习,相对于原先大班(面对全班老师照顾不周;面对同座位两个学生老师又巡视不了全体)的局面,教师参与、辅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有效,也更加便于操作了。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可以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对于教师而言,小班化教学,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认知负荷,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从而能够更好地去研究和分析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关注课堂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更精心。另一方面,小班化教学又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不得不让自己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在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模式。

第15篇:小班化教学

经过三年多年的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最重要的舞台,“在教学互动中提升质量”是关键,“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是目标。如何调动学生思维是关键。

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事先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学习的目标,明确目标展示于“导学案”上。上课伊始,教师指导学生参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1.设置的问题情境应追求简单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设“问题情境”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合情合理,不能牵强附会,矫揉造作;要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角色的表演、情节的发展来完成教学内容,不要为“情境”教学而创设“情境”,否则会失去“情境”教学的意义。

2.设置的问题情境应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创设自然、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只有创设了真实自然的情境,学生才能较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3.设置的问题情境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围绕着“学”而设计教学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习情境应是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建构的,不能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另外,学习情境的创设也不能仅考虑单个学生的需要,不能聚焦于个体的学生,而应着眼于多个主体。

4.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挑战性,要有思考空间。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新颖性。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要将问题巧妙地设置在问题情境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要求教师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样的问题才会使学生心理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5.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真实性和可接受性。许多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时感到困难,其根源在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时通常是脱离事物本来的真实情境。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其他情境中再应用的可能性。如果要求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则必须要求学习和应用的情境具有真实性。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同时,情境的设置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使之能适合于学生,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1.直观演示,创设探索发现的问题情境 案例:Go for it! Book 1 Unit 3的情境创设

用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展示给学生看“Mary’s family tree”。

【教师问】Who is this? 【学生答】This is Mary’s grandmother. 【教师问】Who are They?

出“father, mother, parents, brother, sister, daughter, son”。

【设计意图】用PPt给学生看Mary一家人的照片,让学生脑子里对她们一家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给她们看Mary’s family tree,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运用实物、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或幻灯、多媒体技术加以演示,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行问答,进入问题情境。直观演示后学生印象深刻,就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

2.利用游戏活动,创设身临其境的问题情境

案例:Go for it! Book 2上 Unit 2第一课时关于认识人体部位单词的情境创设(学生自发组织游戏)

【学生Peter】Now let’s play a game.Peter says:“Where is your head?”

【全体学生】It’s here.(一边用手指着头)

【学生Bob】Bob says: “Touch your left eye.” 【全体学生】It’s here.(一边用手触摸一下左眼)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认识了人体部位的一些单词,如:hand, face, arm, hair, leg, mouth, eye, nose, stomach等。

很多学生争着举手要当发号施令的人,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探索新知中。这样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座位安排:一般4-6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选组长1人。各学习小组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便于展开良性竞争。各小组优差搭配,便于实施“兵教兵 ”“合作学习”策略。班主任还可以将其他因素(诸如性格特点、思想状态等非智力因素)纳入划分学习小组的依据。一般情况下,科学划分的学习小组便固定下来,适宜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评比一次,奖优罚差,在开始要建立学习中的规则,比如发言规则、听讲规则、课间准备规则等,可结合各校养成教育守则进行。 座位排好后要求小组同学要积极讨论,互相提高。做到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同时又互相竞赛。

四、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单一的、机械的“听讲—练习”的被动状态转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展示”的积极主动学习状态,除了教学模式本身所起的作用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上或课下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学习、合作、展示、倾听、评价。(1) 教会学生展示:能自然自觉、仪态大方的在组内或班内围绕一个话题或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并能跟同学、老师交换意见。(2)教会学生倾听:一方面,既要会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会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听出问题。

(3)教会学生评价:在合作小组或班级内能公允真诚的评价同学的观点,能质疑、批判、改正、补充、完善别人的意见。

(4)教会学生合作:在合作小组内,能以宽宏大量的心态主动借鉴他人的智慧优势为我所用,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贡献分享自己的智慧优势。不互相排斥、互相嫉妒、互相拆台、互相封锁信息。

第16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在我国多数城市也在试行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大都控制在30人左右。然而,由于我校特殊的原因,小班化教学的学生人数却大都在10人左右,像我现在任教的班级学生人数只有4人,我给我自己的班级模式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袖珍型班级”。面对如此特殊的小班化,我想我们更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运用适合小班化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只有四个人的小班化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面对小班化的教学,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方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优势为助力,避开其不足之处,减少阻力,以便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一、小班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需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小班化教学,首先人数比较少,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了解地都比较清楚,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就成为现实。大班额教学,教师的备课,上课只能是在中等学生的水平上开始,这样就形成了好学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的情况,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难以得到实现。

2、小班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小班化教学为课程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优补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课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化指导的机会增多,作业可以实行面批面改,师生之间的信息足够,更直接更及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指导,作业的面批面改,不仅是学习上的指导,更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师生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质量必然会明显提高。

4、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小班化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学间交往的机会明显增多,学生的举止动作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同学之间情感融洽,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在这样的氛围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将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小班化教学的不足:

首先,由于每个班的班级人数减少了,上课时的那种课堂气氛自然就会相应的有所减弱,再加上农村学校受一些教育资源的限制,无法利用各种媒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光靠老师的描述与解释,学生也只能根据老师的口头表述想象课文内容。因而,在理解和感受情感方面,都会有所欠缺,导致课文朗读时声音也会缺乏感情,显得稀稀拉拉。所以,在我们这些类似的学校实施小班化的教学,就像是“穿新鞋,走老路”,只是简单地将学生的人数减少了,而教育的资源和办学条件并没有跟上,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依旧没有实现。因此,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在没有充足的教育资源的环境下授课,怎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较浓郁的学习氛围也是小班化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次,在研究性学习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现在的新课标就强调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重视体验,强调合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班化教育恰恰为此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较大的学习时空等等。然而在我们农村,学生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所接触、获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等等都是有限的,因而在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严重不足,导致这种研究性学习无法真正达到“自主研究”的效果。结果,这种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就无法得到合理的利用。所以,怎样让农村的孩子扩大知识范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第三,最让我困惑的是有些学生惧怕老师向他们投去的关注的目光。小班化教学,班级虽然减小,但是不能减少老师的爱,相反地应该扩大爱的范围,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洒向每一个学生。在上一个大班的课,可能由于人数太多,教师的精力更多地是投入到“扶优辅差”的工作,至于中等生则往往缺少老师的关注。相反,当实行小班之后,教师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或关注班里的每个学生,中等生也不例外。然而当我把教师的关心投向所有学生时,那些胆子稍微小一点的孩子反而有点惊慌失措起来,他们害怕老师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误认为老师的目光是说他们做错了什么事情,反而使他们感觉到不自在起来。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适量地增加对学生的爱,不能增加他们的压力。如果释放过多的爱,就会像案例当中的学生一样,他所承受的是老师给他的压力而不是爱了,结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

三、如何开展小班化数学有效教学: ①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更需要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新课标要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备好每一节课。小班的备课可包含: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媒体(教具、学具、桌椅的排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指导、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十个方面,要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还有信息技术的介入等,尤其强调学生活动、个性指导这两块内容的设计,学生活动要凸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个性指导可以是课前对不同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预设,也可以是课中对个别学生的个性指导在课后进行及时小结,课后强调对课堂经验教训进行及时、深刻的反思,并提出整改措施。也就是在备课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最终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班老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四个侧重:

★根据小班教学特点,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好教具和学具的作用,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教学实效。

★注重备学生。了解学生综合认知水平,能够解答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维,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注重教学札记。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开展每周上交一篇精选札记(贴到姜堰教育资源网小班化论坛中),评选优秀札记和汇编优秀札记等系列活动,以此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②上课。

专家们指出,小班化并不等于教学优化,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因为缩小班级规模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甚至不少学校因急于缩小班级规模而聘用了不合格或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反而影响了小班化的效果。所以教学要想取得显著的效果,大部分取决于我们的老师“怎么做”,小班学生人数少,学生的活动空间加大,原来许多大班教学所做不到的,现在小班化教学都能做到。所以小班教师要本着均等性、公平性、充分性、综合性的原则,挖掘小班化教学的潜力,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使小班的课堂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呈现“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时间多、合作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 ③作业。

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必做题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学习巩固基本知识,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类学生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与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求,即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课学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自己落实双基要求,点拨B类学生发挥潜能,进行练习,帮助C类学生完成练习。教师面对学生的练习,可采用多种批改方式,要有教师即时面批,让学生当场订正,有的练习教师可批一部分,留一部分由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或集体讨论批改,再给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④辅导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辅导不仅要辅导知识内容,还要辅导学习方法、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意志等。

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辅导。辅导既有集中辅导,也有个别辅导,其中,集中分层辅导有针对性地化解难点;个别辅导则注重帮助学困生和指导优秀生。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有效预防差生的形成。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一个大班教师可能毁掉一部分学生,一个小班教师则有可能毁掉每株幼苗。”这句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不无道理,当一个教师面对大班中

五、六十个学生时,由于无暇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他的意识、理念也就不一定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内化,但当一个教师面对二十来个学生时,情况就会截然不同。所以小班教学更需要“阳光教师”来构建课堂,播下仁爱、正直、文明、智慧、诚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第17篇:小班化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县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由此形成了一个学龄人口逐年增长至高峰期然后逐渐回落的几何曲线。加之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急切需求,乡村学校学生往城镇学校大量流动的现实及全县学校结构布局的调整,我县农村小学除部分中心小学外,所有村级小学的班级人数都在30人以下,小班化学校占到全县小学的90℅。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已无法适应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学生学习氛围不佳,教师学生精神不振,到底该如何去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面临极大的挑战。这种现实状况在我县农村小学已经大面积存在,并且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小班化教学应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实施过程、教育策略和教育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因此,探索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使小班教师能够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和要求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和落实。

2、让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教师了解和掌握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掌握评价的方法,从评价中进一步实现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健康的成长。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历史很短,最早是上海于1996年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北京市从1992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其它省市如南京、大连、台州等城市紧跟其后。目前,我国小班化教学各试验点,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源状况来控制班额的大小,一般控制在20~35人之间。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总结,目前我国小班化教学研究的现状是:

(1)借鉴、模仿国外小班化教学的经验。

(2)从理论上对小班化教学进行可行性研究。如对国外的小班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然后把它介绍给国人,另一些则是立足于我国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从局部进行研究论证,对它进行总结和提升。

(3)将小班化教学与当前教育的主流思想相衔接。如小班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小班化教学与素质教育、小班化教学与个性教育、小班化教学与人本主义、活动教学理论及主体性教育思想等的关系,等等。 (4)对小班化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报告。如太原市黑龙潭小学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大连市甘井子区“小班化教育研究”之点滴;苏州市钟楼小学主编的《小班化教育研究与实验》,等等。

2、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近二十年来更是发展迅猛,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将小班化教学列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柯亨(德国哲学家)及其同事于1983展开了一项名为“班级规模与教学”的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小班化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目前,美国各州的小学每个班有20-30人组成。法国1990年每班平均不超过25人,加拿大小学班额平均20人,日本小学班额平均30人,新墨西哥州小学每班平均在24人左右。

3、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目前国内外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基本上都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个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人为的“小班化教学”实验。我们的课题是基于一种现实的存在,是为了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而开展的研究,虽然研究的背景不同,但出发点和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3)我国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明确的指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也对小班化教学起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小班化教学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我县的小班化特指班级学生在20人以下。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从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因此,我县的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在2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形成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形成立体多元的“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

(4)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是一项从我县教育实际出发的行动研究,我们本着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方针,将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课题化。基本内容包括:

1、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管理研究。

2、小班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3、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个性成长的研究。

4、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5、小班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整理、从而了解现状。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小班化教育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引导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组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都获得发展。

3、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小班化教育的最新成果,力图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4、经验总结法: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学工作经验与理论。

5、个案研究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实践中的事实进行研究,丰富理性认识的基础性材料。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

2011年1月---2011年3月

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②召开由单位领导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研讨会,理清研究思路,撰写课题结题实施方案并上传至宁夏教研网。

③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相关理论,主要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城市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探索和成果等。

第二阶段:

2011年3月---2012年1月 ①摸底。摸清全县农村学校小班化分布情况;

②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访谈、课堂听课等方式了解全县小班化教学现状,选定实验学校,确定具体研究思路。

③组织开展小专题、课例研究、观课议课等形式的活动进行研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

2012年2月---2012年3月

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研究总结,探讨、反思、调整和改进研究策略,确定下阶段研究具体思路。

第三阶段:

2012年4月---2013年4月

继续以小专题、课例研究、观课议课等形式的活动深入开展研究。

2013年5月---2013年6月

课题组成员就第三阶段开展的研究活动进行讨论、反思、总结。

第四阶段:

2013年7月---2013年10月

课题组成员整理收集的各种音视频文字资料,全面进行反思总结,准备结题事项。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完成我县农村小学小班化程度及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2、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收集资料,不断进行反思,撰写课例报告、教学案例等。

3、对实验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4、整理课题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活动形式及要求

课题组组长: 袁栋(县教研室主任)

负 责:协调各方面工作,保障课题研究正常、有序、有效开展。 课题组副组长:祁炳英(县教研室副主任)

负 责:课题申报、管理,课题具体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课 题组成 员:袁治军(县教研室教研员,课题核心组成员) 李文科(县教研室教研员,课题核心组成员)

杨秉毅(县教研室教研员)

白兴虎(县教研室教研员)

李晓琴(县教研室教研员)

陈雅宁(县教研室教研员)

王树琴(县教研室教研员)

负责:通过问卷、访谈、深入课堂听课等方式了解、分析全县农村小班化教学现状,组织开展小专题、课例研究、观课议课等形式的活动进行研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不断总结,探讨、反思、调整和改进研究策略。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在成立课题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课题核心组。课题核心组定期召开会议,调整课题研究进度,制定每一步研究方法、内容,讨论分析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扎实高效开展。

2、人员保障

课题组成员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绝大多数为大学本科学历,课题核心组成员均为区级骨干教师,具有课题研究经历,教科研功底扎实,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保障。

3、经费保障

教研室保障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切必要的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前一篇:阶段总结

第18篇:小班化教学

农村初中小班化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农村教育的高峰期已渡过。农村初中生源大大减少。以前每班60名学生现在只有30多名。而农村的素质教育享受相对来说仍然滞后,为了使农村学生充分享受到教育资源,使他们的潜质更好地得以发掘,个性能更好地得以张扬。“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可从学校的教育资源方面来看,无论是学校的硬性设施还是软性条件都已适合小班化教学。

关键词:小组管理 班级布置

民主平等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由于集中办学,我校已经全面步入“小班化教育”中。作为一名“小班化”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能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的不同等,采取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小班化”教学的推进和实效。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什么是小班化教育管理?小班化教育管理什么优势?小班化教育班级如何管理?只有弄懂了这些,知道了为什么要实行小班化教学,我们才能转变教育观念。只要我们去不停的实践,一定会找到适合小学小班化教学的路子。

一、对小班化教育管理的认识:

“小班化”教学是指班额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技术、手段、评价等方面,实现教学的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特长。

实施小班化教学将成为本世纪教育的主流。因为:首先,小班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标,为21世纪培养身心健康的创新人才。小班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次,小班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小班化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再次,小班化教学是教育公平的需要。国家实行优生优育的政策,就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每个年轻父母的强烈愿望。实施小班化教学(一

般控制在30人以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指导与辅导,积极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二、小班化管理的优势:

1、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的培养。

过去,大班额常常是前排学生坐在老师的鼻子底下吸粉笔沫,后排学生紧贴着墙,后门都打不开。教室里夏天像个蒸笼,冬天空气污浊不堪,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如今30人,教室宽敞、清洁了,人的心情也好了,更加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教室有了更多的空间,还可以精心设计优美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体现全班同学团结一心的“我爱我家”、展示学生才华的“小小作家”、彰显学生个性发展的“群星闪烁”和丰富学生知识的“资料库”等等。优美环境的设计,不但为学生营造了亲切、宽松、愉悦、活泼的学习、生活氛围,还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激发兴趣的舞台,使学生感到温馨幸福。

2、能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有的教师当场作业面批,当场个别指导,增加了与每个学生的接触,并能及时答疑。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交替使用,优势互补。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能够及时的给与关注、指导。老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语音设备等),使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并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班教学想得到显著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师在“做什么”,如果仍然沿着原有的教学策略、方法,那么班级大小并不起多大作用。课堂教学始终是小班化教育的主渠道。我认为教学应是教与学交互影响和活动的动态过程。班小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新的组织形式,如小组围坐,圆形等。

课桌由“秧田型”改为“小组型”,老师从讲台走下来只是形式的变化,它带来的深层改革是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式、互动式。在课堂教学中,使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因此,小班化教学有效地调节了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形成了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教育均等性、充分性、综合性和个体性原则。小班化教育真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的发展。

4、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教学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以小组集体形式出现,有时,尽管是学生个体活动,但教师应认为他代表小组,评价与激励的语言也针对小组,这样,小组中个别人员的活动也自然会受到小组其他人员的关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组内或组间相互评估,评估的活动,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估,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无形之中就有了很强的亲和力。从而班级成员间的学习关系也得到了调整。 总之,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是个性化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小班化教学的班级管理:

(一)、班级环境的布置: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我们农村中学这样性质的学校来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活动。我们经过多方考虑研究,可以把教室定位成“孩子们成功的学园、开心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班级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班级环境,遵循小班化环境布置原则:①富有教育意味;②讲究整体效益;③注意安全方便;④具有独特风格;⑤注重动态变化;⑥力求实惠节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让教室的墙面、四角都能“说话”。在墙面上----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

各种作品,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应该是学生最引以为豪的。如:学生的优秀作文,学生合作的小报,学生收藏的作品,学生的理想蓝图等,我们相信学生在这么多的作品中一定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可以向大家展示的作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当然,教室还可以发挥心理疏导的功能。对于初中学生,我们还可以在墙上辟出一块天地,名曰“我的酸甜苦辣” 或“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我的座右铭”,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高兴事或难过事都可以写成三言两语加以展示,快乐与大家分享,苦恼可以宣泄。

2、让教室的四角得到充分利用。教室里可设置教师办公角、学生阅览角、卫生角、生物角等。教室里设立教师办公角,有利于老师与学生的全面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作业的面批面改,零距离的与学生交流;教室里教师的小小办公角(往往是学生的小书桌),给老师摆放教具、学生作业、班主任谈话记录等物品。这样的安排明显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及时,师生关系也就更为融洽。

3、让课桌椅的摆放更合理些。我们可以根据任课老师的教学安排,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特长和学科的需要来摆放课桌,将课桌摆放成马鞍型、品字型、梅花型等形式以充分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氛围,方便教师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形成了一种亲切、自由的学习气氛。如在音乐课上,课桌摆放成“马鞍”型为学生捉供表演的空间,在美术课上,课桌摆放成“品字”型为学生的小组合作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随机改变课桌椅的排放,但要注意课桌摆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班级管理体制:

1、以小组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

即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日常的班级事务都由各个小组轮流实施完成。于是小组中每位人员就有了各自明确的职责和要求。从而各自根据自己的职责和要求主动地实施。这样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管理,而是积极地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例如:我把班级35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及目标等,每位小组成员在小组内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本小组学习方面,有负责本小组值日工作的。有负责本小组纪律方面的等等。同时每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评比。以激励学生各负其职,各尽其职。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

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班教学想得到显著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师在“做什么”,如果仍然沿着原有的教学策略、方法,那么班级大小并不起多大作用。课堂教学始终是小班化教育的主渠道。我认为教学应是教与学交互影响和活动的动态过程。班小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新的组织形式,如小组围坐,圆形等。课桌由“秧田型”改为“小组型”,老师从讲台走下来只是形式的变化,它带来的深层改革是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式、互动式。在课堂教学中,使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因此,小班化教学有效地调节了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形成了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教育均等性、充分性、综合性和个体性原则。小班化教育真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的发展。

(三)多开展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校特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取精神。如班级生物角,同学们通过动植物的养殖活动领悟人生哲理,缓解心理负担,使生活变得更轻松、更有品味;通过“说说心理话”也舒缓了学生浮躁的情绪,减少同学矛盾,从而有利于班级和谐环境的建设;举办讲故事比赛,将知识由课内的任务拓展到课外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为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19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分层教学个性化初探

小班化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下面我就民工子弟学校小班化的语文课堂谈谈自己在差异性教学方面的一点做法。

一、尊重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尝试

小班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尤其适应当今社会对发展中的特殊化教育的客观要求。小班化教学为解决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尤其在民工子弟学校小班化语文教学中,尊重差异并接受不同的差异,针对我校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实施有差异教育,更为贴切更为实际。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好的使每一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所所获。

1、详细建立学生差异档案

由于每一位孩子基础掌握的不同,使得对于学生的差异性水平要了解得非常透彻,因此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层次、学习兴趣、习惯等方面初步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建立起学生差异性档案:A类,基础知识掌握好,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有较好的学习能力;B类,基础知识掌握中等,学习兴趣有偏弱,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一般,但有挖掘潜力;C类,基础知识掌握很弱,兼有厌学倾向,学习能力较差。我根据这些具体档案建立起来后,再按照统一的教学目大纲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或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再将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分解实施,设计相应的问题或练习。

2、分层教学,争取每生各有所获

我针对不同档案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争取每生各有所获。对于A类学生,我适当给予自我思考的机会,拓展知识范围。如在讲《忆江南》一诗时,我适当给学生增加了对作者白居易的介绍,还联系了以前学过的有关白居易的诗,让他们背诵出来。对于B类学生,我给予适当的点拨,加强有针对性的辅导,用学生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和多媒体结合来讲述。如在讲述“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时,有的学生不理解,我便用多媒体将绿加深,再将绿和蓝比较,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对于C类学生,由于知识掌握太少,学习能力低下,有的学生几乎不接受我的教学,如果都按照一个目标来教根本不现实,也不实际,不认识,不会写是这类学生最大的障碍。小班化教学使我有了时间和精力来单独为他们精心设计不同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目标,比如一堂课上,他们只认这一课的生字,会认识它,会读,不要求会写,就达到目标。如我班一位C类学生,他读四年级基础知识掌握却相当于二年级,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我每天坚持不懈的跟他强化认识,半学期下来他的变化令人欣喜,大纲中规定掌握的的字认识很多了,尽管还不会写,但这会给将来他的学习带来很实际的方便。

3、体现差异性进行个别辅导

小班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减少集体教学的时间,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多引导,或者加强给不同类别学生的个别辅导。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至于跟大流跑,什么也学不到。在小组活动时,便于我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个别辅导。如教学《尊严》一课中描写年轻人拒绝不白吃这部分内容时,我安排学生自读,然后谈谈自己的语气,说说喜欢的原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对一名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做了个别辅导。集体交流时,我第一个喊他。这位学生抓住了一些关键词语向同学们描述了年轻人的目的。我表扬了他,其他学生也纷纷举手,气氛活跃的很好。

4、有效合理分层评价

人人都喜欢被表扬,但只有在小班化中实施有效合理的评价,才有可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尊心,并从内心愿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在我范读后,请学生学着我的语气,读一读燕子即将死亡时的叫声,其中一个学生(属于B类学生)站起来十分投入地读了一遍,可是却把声音读的很响亮,几个A组学生都笑了,他还有些莫名其妙,有点尴尬的样子,看他那认真样儿,你能忍心直接告诉他你读错了?我就说:“你刚才读得真不错,不过语气不是很好,要体会一下已经有很多的燕子已经死去,这支燕子有可能也将离世,再读一次好吗?”于是,他又很有感情地正确地读了一遍,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情况很多,我觉得这就是小班化课堂的魅力所在,它使我们教师能够更有耐心,更能够从容的从欣赏的角度评价不同水平的同学。而我也深深地认识到真心实意地欣赏学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片温情,也只有这种贴近心灵的评价,才真正是人性化的评价。

5、作业分层,享受成就

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高有底。这就要我们在设计作业不能一刀切。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布置基本题的同时,还应设计一些有弹性的训练题。比如A类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B类介于A、C两者之间,有时我会辅导课时让A组学生分组辅助B组做练习。C类偏重对基础知识的反复练习,如C组我经常会布置让家长和孩子回家复习课堂上进行的对话内容,回家路上认识所学的新生字或生词。这样的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小班化教学差异性体现了个性。

小班化教学就在于给学生和教师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进行发展,充分体现和适应着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粒饱含生命希望的种子,即使是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生命。我们要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其发展特点。如我班一位基础中等的学生,个性倔强,自尊心极强,有时不乐意了会跟你对着干。由于他接受知识的能力要比其它A组学生要快些,当他学会后,就会故意干扰其它学生的学习,如果当众批评他,他倔强的性格接下来就会变本加厉的更加不遵守课堂纪律。对他如何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我头疼不已,慢慢地,我发现了他这样的闹腾主要是为了吸引我的关注,让我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这种对老师和父母的独占性和任性,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爱表现的一种,如任其发展下去,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于是我果断的采取了“忽视法”,一段时间故意减少对他的关注度,特别在他故意怪声怪气的大声说话,我根本不加理睬,而是对其它学生故意更加亲切,动作上故意比较亲昵。他刚开始表现的十分焦虑……甚至用跑出桌位的动作或用更大的声响来吸引我的注意力,终于他发现故意闹腾多大的动静,老师也不理他,其它同学在老师的辅导下也在有务不紊的学习着,慢慢便觉得没有意思了,干脆就好好安下心来练习,并且总第一个跑来送给我看……有时对付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确需要老师的智慧,当然这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以及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而小班化人数的减少正给了我们这样对待不同个性孩子的空间,不断摸索出恰当的方法总结出对不同个性孩子以不同的教育规改。

对于这些具有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我们教师必须承认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特点以及个性上的独特性,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的差异性,并要坚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善于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各种条件,使他们都尽可能的成为一颗闪亮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提供极具营养的教育沃土。

总之,小班化分层教学的个性化能够让孩子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探索中得以不断向前的,教育也是如此在小班化教学实践中,我们民工子弟学校小班化教学也在不断寻求一种“适合这一特殊群体孩子的特殊教育模式”,虽然我们还未能全然把握小班化教学中个别化教育的规律,但是我们相信,这些优越性将大大的加快民工子弟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第20篇:小班化教学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有关小班化教学学习材料

一、什么是小班化教学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

较少到底指多少呢?在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

查阅国内外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小班化教学活动会发生如下变化:

1、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

2、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

3、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小班化教学:应该建立在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并在这样理念和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运用了充分发挥“小班”本质特征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形态。

二、小班化教学提出的背景

信息化时代对现代人才的需求。班级授课制是十七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和凯若夫的《教育学》都是在这种教育组织形式下研究其规律而产生的,批量式的培养人才满足了当时社会的要求。21世纪不是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流水线作业生产同一产品的时代,而是知识经济时代,它需要的是富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因此,21世纪的教育也要因此而适应,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设材。目前教育改革出现两大趋势: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小班化教学因此背景而产生。21世纪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现代人,即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 小班化教学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它必将在我国得到发展。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

小班化教学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之趋势: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近几年来,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一些大中城市小学班级人数开始逐渐 1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减少,他们实施了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93年克林顿总统创导全国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运动后,教育部不遗余力地推动缩小班级规模,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在此基础上,从99学年开始,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在我国,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97年,北京等学校相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杭州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

三、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3、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学说,明确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明确的指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也对小班化教学起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小班化教学的目的

1、从教学过程角度: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老师的教学品质,降低了教学劳力。

2、从教学结果角度: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五、小班化教学的进程

就目前国内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这些尝试也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

中国小班化实践历史

1993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两所小学进行了缩小班额的课题实验,有江苏省教育厅等单位牵头组织

1996年开始,上海市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小班化教育。

2000年,江苏省锡南高级中学(现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开始高中小班化教育实践,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

2009年,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开设小班近35个。

2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2010年,小班化教育追求进入国家、各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7月,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教师王星的个人专著《高中小班化》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六、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小班化教学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时,班级规模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当班级额度较小时,如20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T形等。这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2.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3.小班化教育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首先,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时空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比如他们可以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再次,小班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跨度较小,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4.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级规模的大小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班。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比70多个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也会放松,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心理,从而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当然,小班化教学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它必须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在我国许多地区还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小班化教学必须有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否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组织形式也有潜在的弱点:人少了,课堂气氛可能不那么热烈,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也不那么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因为活动增多而影响文化知识的落实,因讨论过多收不住而影响教学进度。同时,小班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使 3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得培训难度加大。面对这些潜在的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七、“小班化教学”应遵循的课堂教学原则

1、教育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怀,教育必须平等,特别要关注问题儿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优质的教育。

2、教育充分性原则:提高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学生间的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使每个学生均衡地、充分得到教师的关怀辅导,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发挥潜能。

3、教育主体性原则: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增加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4、教育综合性原则:综合教育内容,加强各科的渗透关系,综合教育进程,达到合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达到知识、能力、智能的整体优化。

八、小班化教学的情境创设

小班化教学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因为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学,不仅教师教的轻松,而且学生学的愉快,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容易自觉地激发出来,更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性格的交叉区的范围更大,师生的交流量增多,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1、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积极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由于“小班化”带来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新颖多变的教学组织空间形式以及温馨的家庭式、宁静的图书馆式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再高度紧张、压抑,能够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因而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2、建立起一种能点燃学生奋斗、拼搏的教室环境。教师要实施个别化教学,首先要把教室布置成为一个学习中心。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以学生为本位,为学生着想。可以采取悬挂一些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的传统形式;同时,也可以挂上一些学生自己写的激励性的语句条幅。另外,在教室的一些显著位置,放置一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荣誉榜。在教室里设立一个小书库,每周或每月在黑板报中公布一批学习标兵等,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激发进取心。

3、课桌椅的排列要力求变化。班级规模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小班化教学因为人数较少,其座次排列应该有别于传统式的直排方式,以便于互动、沟通。座位的安排基本上是两种形式:独立式与合作式。如开展自学思考、课堂练习等采取独立式较好,而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等则采取合作式较合适。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尝试一下其它形式,如圆形,方框形、辩论型式、马蹄形、V形、T形等等。当然,座位形式的布置要适合课堂教学,必须反对那种为形式而形式的座位布置形式。

4、教师在上课时也要适时地依据教学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九、“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上海市在率先进行的“小班化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了小班化教育的十大教学策略:参与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兴趣教学策略、自主教学策略、活动教学策略、互动教学策略、创意教学策略、评价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

1、参与教学策略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

1、全员参与。

2、主动参与。4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列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额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2、合作教学策略

小组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合作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对组员构成的研究。在小组分组中大多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分组时,均衡配置。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小组教学一般有3种形式: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交流。教学进程:有步骤提出问题——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开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互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1)会组织。对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把回答的机会让给别人,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认真聆听;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整体,存在着目标的相互依赖,奖励的相互依赖,角色的相互依赖,资料的相互依赖,身份的相互依赖。竞争是现代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从小树立竞争意识,终身有用。小班化教学提倡团队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3、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差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优中差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克服那种课堂教学中——照顾优生,差生当陪读;照顾差生,优生又觉无聊顾此失彼的不和谐课堂状况。(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 5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的学习目标。好的学生可以进行问题的深度探究,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力求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探究。(2)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制定适合他的教育模式。对比较浮躁的同学严格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多鼓励,对善于表现的学生多让他们发挥带动作用,对接受较慢的学生适当点拨等等。(3)组织组内辅导。教师把目标落实到各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再把目标落实到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安排组长或学习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以达到全面提高。

4、兴趣教学策略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以兴趣促进课堂教学。

5、自主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4)会学习,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6、活动教学策略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的。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明确学习目标,分组学习、游戏竞赛、表演评价、质疑补充。它适用于复习课和练习课。

7、互动教学策略

互动策略,主要是生生互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成效。促进了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为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启发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充分利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伙伴式”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生生交流频率加快,学生之间相互碰撞增多,不仅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还可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钻研,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学生来讲,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运用,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局面。实践证明,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建立起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8、评价教学策略:

6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1) 即时评价:当场面批、指导,指出错误之处、即时订正。

(2) 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和内容。

(3) 多样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包括:教师的口头评价、通过鼓励性的身体姿势进行评价、实施多样化的奖励制度,例如一朵小红花、一个笑脸图章、写上一句鼓励的话,或是在桌子上粘上一颗颗五角星等等,丰富的奖励形式,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4) 自我评价:教师提供正确答案,让学生自评、自批,自己更正。

(5) 交互评价:师生之间、学生间交互评价,形成人际交往、沟通的生动局面。

9、创意教学策略

是指充分利用课堂生成,开展具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具有创新性。学生在学习上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在小班化的教学前提下,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

10、多媒体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不断拓展课堂空间,使课堂教学得以更加广阔地延伸。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信息化。这样做,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打好基础。开设校园网,让学生不仅在电脑上学习,还能使他们体会到上网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小班化教学案例】

创造小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理念]

在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结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

1、师生、生生的互动。

2、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3、面向全体,异质教学。

4、针对个体,同质活动。

[教材分析]

识字3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教学要突出识字方法的训练,重视识字能力的培养。“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几个成语是第一次出现,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帮助。“霜、朝、霞、柳、杨”这几个字字形较相似,学生不便区分,它们的认读和记忆需要重点辅导。

[学习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小组的建构]

本课的学习小组先采用异质组合的分组法,再采用异质组队的分组法。根据各项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朗读能力、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的强弱进行组合。把

1、

2、

3、4号同学,在异质组合的分组法中

1、

2、

3、4号同学座位学习伙伴。在异质组队的分组法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笠翁对韵》:天对地……

2、教师导语: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我们都很喜欢他们。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识字3就是一首对子歌。

3、出示文字,进行通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范读,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本组教材的兴趣,而且能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根据异质组合的分组法进行学生活动:

活动一:1号和3号;2号和4号互相读准生字。

7 二十七中高中语文教研组

(教师给合作认真的小组发奖励品:“花”,特别关注夏煜韬、胡家泽、张宇、龚克、於凯丽同学,希望能通过鼓励使他们对生字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二:1号、2号、3号、4号同学合作寻找对子中自然界的景物。并进行汇报,比比哪组找的准找得多。

(教师特别关注1号组长在小组中示范和指挥作用。给指挥得当的同学发奖励品:“花”。并根据小组的介绍在黑板上张贴词卡。)

活动三:1号、2号、3号、4号同学分散进行“火眼金睛”的游戏:寻找字卡中的“三包胎”“双胞胎”。

霜、舞、雪

蜂、蝶

李、杨

(设计意图: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寻找和发现“字”宝宝的规律。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练习朗读,学习课文

活动一:比赛朗读。各组的1号和1号、2号和2号、3号和3号、4号和4号同学进行比赛。

(教师关注在比赛中表现非常积极的同学,对表现突出的几位同学的给予鼓励。)

(四)理解课文,分析写法

1、分析对子的秘密,比比谁说的有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加深对韵文写法的理解。)

(五)异质组队,游戏练习。

本活动采用异质组队的分组法:把所有1号同学分为一组。2号同学分为一组。3号同学分为一组。4号同学分为一组。给四组提供不同的游戏进行练习。

1号组:排列对子歌。给1号组的同学提供字卡,让他们根据韵味和词义排对子歌。

2号组:反义词找朋友。给2号同学提供相关字卡,让他们寻找相反的生字或词语。

3号组:在教师提供的另一篇文章中寻找今天的生字宝宝。

4号组:在电脑上玩读生字宝宝的游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练习,使他们能站在不同的高度,跳一跳摘到苹果。)

[教师点评]

小班化教学已经推行了好一阵子,可许多老师对它还是又爱又怕。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我们以为的创新方法。我们都知道小班化教学就是均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不知如何做到分层教育,如何做到面向全体,于是理论站在我们认识的前沿,实践拖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四人小组的合作在新课程实施后已经不算新鲜了,但是课堂上老师的分组合作却让人耳目一新,让老话题焕发了新光彩。在初期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四人小组里,有

1、

2、

3、4号四位同学,这四位同学属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优势学习资源与劣势学习资源得到互补,得以均衡发展,不仅仅是具有常态四人小组合作中的学习资源共享的目的,还有协助、均衡的目的。更妙的是在二次分组活动中,教师安排学生1号一组,2号一组,3号一组,4号一组,同样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参加活动,教师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配难易不同的学习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就摘到苹果。这样的同质组合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获得不同的进步。

我投入地倾听,也一直在思考,也许,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不仅仅是理念的问题,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技巧,一种智慧。而任何教学,真正起到作用的,都是一种微妙的小技巧。而这样的智慧和技巧远远胜过理性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冲击课堂上老师的同质组合、异质组合,分层活动给我们的小班化策略带来的是一种可以及时操作的合理化范式,而事实上,我们一线老师完全可以在自己教学中运用智慧去创造这样的小技巧,让我们的教学效率步子迈得更大。

七年级语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