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感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30 08:38:2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感言

翻开月历的最后一页,明天就是公元2011年12月1日了,掐指一算,在博洛尼亚已经生根近一个月了,

也是时候自我总结一下近一个月来的教学与工作体验,来鞭策自己、反省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循环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早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感言2011。

首先谈一谈对之前一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学习的感受,这里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定性,更不是言不由衷的批判,只是出于一个月来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点真实的感受。由于本科是英语师范专业,所以本身对语言比较和教学技能两个领域的知识都比较熟悉,教学经验除了实习外基本没有,但是哥本科时练就了很好的口才,算得上是通杀的技能了,就好比奥运会举重冠军抗两个麻包根本不是问题。语言教学本身是一个引路的过程,老师就好比是一个GpS,或者说一个向导。GpS不能导航,那不能算是真正的GpS,只能算是一个电子地图册。向导不能引路,那不能算是真正的向导,只能算是一个地理科背的很好的高考复读生。语言教师的基本价值正是由语言知识的储备和语言教学技能的传授两方面决定的。没有语言知识的储备就难为无米之炊,语言教学就会变成班会活动;没有语言技能的传授,或者说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皆不过硬,那就是没有门的米仓,米发霉了也拿不出来,学生吃不到米难免“挨饿”,更甚者吃了发霉的米,学生语言学习的生命也会枉生“病灶”。所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专业本身,应该有两个立足点:一是语言知识的储备,二是教学技能的传授。

当然,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多元化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我们看待语言教学本身也应该树立多元意识。这样一来,我上面的结论很可能会被质疑为“狭隘的二元论”,比如说你怎么可以不提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融入呢?你怎么不提三大主义的语言本体论呢?你怎么不提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优势呢?等等。我想,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研究生,最重要的专业学习目标应该是什么,是找出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呢?还是吃火锅鸡鸭鱼肉菜蛋粉薯炖一锅?我想,道理是不是这样的:作为专业学习或专业培养本身,宗就是食材和锅,光有食材没有锅,什么都吃不了;只有锅没有食材,那就当洗脚盆用算了。万变的则是具体的某一种食材,作为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而言,当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更能拓展视野,更能使理论研究细化并深入。所以现在好几十个高校一窝蜂似的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专业,这种运动式的做法在我国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在这里不就这方面过多评价。我们要注意的是,现在几十个高校开了这个专业,这是一个事实,怎样看待这个事实,怎样去剖析这个事实可能带来的利与弊,这才是更有意义的话题。能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基本上是存在一些硬指标的,比如说外语专业和汉语言专业相对过硬,/a>国际交流能力过硬,学校综合排名在全国居前,常年设有留学生专业等等,教学反思《教学感言2011》。 但不同的高校之间又各有各的特点和长项,因此不同高校出来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自然也会深深烙下各自学校的风格。比如北语的风格和复旦的风格必然是不同的,人大的风格和清华的风格必然是不同的,北大的风格和武大的风格必然也是不同的。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专业本身的百花齐放,或者说五彩缤纷,本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很多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因此,汉语国际教育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殊途同归的路,大家都在自己学校风格的影响下,朝着共同的既定目标,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这种风格发挥到极致。所以说,我常常觉得这个让人一言难尽的专业,跟哲学是多么的相像,大家都在不同的道路上苦苦追寻同样的终极真理。

其次,谈一谈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问题。很多人说羡慕我们这些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生活,也有很多人抱怨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生活,所以自然有人会问我:你觉得汉语教师志愿者到底好不好?我一向是对这种非黑即白的问题不感兴趣的,因为这就好比有些备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生向我打听考多少分能被人大录取。好不好的问题与能不能录取的问题,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问题,也只有你们自己能给自己一个答案,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从刚开始听说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么个东西,到慢慢接触慢慢尝试去追求这个东西,再到得到机会去接近这个东西,最后真正走出国门肩膀上扛起这么个东西,整个过程中你的很多观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转折。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每个人本身的综合素质有这样那样的差距,所以不管是小到汉语教师志愿者也好,大到找工作、考公务员、创业、投资、兴业、治国,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简单用好坏来评价的,好或坏永远是自我内心的主观性生出的东西,所以好或不好,有多好后有多不好,且问问自己就可以了。所以,我只能说,对于我自己而言,做一名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是我目前的追求,在为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出力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是我现在每天所做的一切的最终目的,因为这是我的生活,因为我爱我的生活,所以我也爱汉语教师志愿者现在这个身份。一句话:没有快乐的工作,只有快乐的工作者。

最后谈一谈做人与做事,其实每个中国人都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但越是这种很normal的问题,人们越是很难做得到。身处异国他乡,尤其是一下子来到意大利这样的小语种国家,语言障碍不言自明;漫步街头,你会发现教育发达的西方社会教堂比学校还多,无神论的你是不是有点不知所措;法律法规有差异,风俗习惯有差异,行事风格有差异,你是不是可以左右逢源;生活要独立,工作要投入,教学要保证,身体要健康,你是不是有点应接不暇?与外方院长产生了分歧你是不是可以借助很多友好而老道的方式让她信你服你?班里的高中生总是有几个爱捣蛋的,你是不是能很有魄力地镇住他们,甚至他的同学和朋友都帮你一起镇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料的麻烦,你是不是有独立的能力迅速化解、脱身?我想这些都是建立在先做人后做事这个哲理之上的。如果一个直来直去的外国人不喜欢你,你却可以让他明明心里恨你却不得不在所有人面前说你的好,时间长了以后他还会变得从心里觉得你很好,能做人做到这种程度,我想不仅仅是汉语教学志愿者,你今后人生里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有办法解决得好。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都得会,不得不全能,必须可万用。

推荐第2篇:教学感言

理解课文内容,不能舍本求源

汉源镇滴水铺小学:郭永斌

《课标》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有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就蕴含在上下文和插图中。引导学生挖掘它的内涵,理解和感悟词句意思,不但能提搞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整合课文内容。另辟蹊径,会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带来很大的困难。

教学人教版三册《蓝树叶》一课,对“风景”这个词语的理解,词典中解释为:一定区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观赏的景象。如果离开了语言环境,离开了课文内容去孤立地理解“风景”的意思,是不可取的高耗低效的教学方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果联系上下文,是不难理解和掌握它的意思的。

课文中写到:“美术课上,老师叫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在学生与课文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再与师生交流。 师:老师让同学们画什么? 生:画“风景”。

师:画“风景”要画什么? 生: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师:“风景”指什么?

生:“风景”就是指树、房子和小山。 师:“风景”还包括哪些事物? 生:花、草、水和一些自然现象。

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例:人教版二册《夏季的脚步》一课中“夏天给世界带来欢笑。”一句,所表达的诗意含蓄深刻,学生难以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我利用插图资源架起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我引导学生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对句中“欢笑”一词之意还是有些茫然。此时,我又引导学生把繁密的树叶画上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学生一看图顿时感悟到:“夏天给世界带来欢笑。”一句指树木在夏季旺盛生长的样子。真正理解了诗句所表达的意境。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推荐第3篇:教学感言

教学感言(一)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一名教师要有博爱之心,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不但爱好生,更要爱后进生;不但爱守学生,更要爱调皮捣蛋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可见,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爱学生的过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灵魂,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发自真情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素,是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兴奋剂,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可见,爱学生是育人的重要一环。然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爱,有时却并为学生所接受。调皮是小学生的天性,发生错误可以说是经常的事情。这时,有些老师对学生就会有恨铁不成钢,气极了会说一些伤害学生的话语。这难道就说老师不爱学生了吗?不。如果老师不爱学生,那老师完全就可以对学生不管不顾,不去惹气生。可是,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满腔的希望。那些老师也是爱学生的,只是没有正确选择爱学生的最佳方法。不妨选择用赞美的话语去爱学生。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半岁寒。”良好的师生语言交流氛围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都绝不能说挫伤孩子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语言,要处处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引导学生,做到师生之间像父子,像兄弟姐妹,像朋友。教师要时时以情感人,以言“诱”人,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如能经常的用赞美的话语爱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赞美学生的想法

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年龄、知识、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其想法各不相同,有的广泛、有的狭隘;有的灵活、有的古板;有的新奇、有的陈腐„„教师往往对广泛的、灵活的、新奇的给予肯定,并大加赞赏;而对狭隘的、古板的、陈腐的予以否定,甚至讥笑挖苦。这样即不利于学生自尊心的树立,同时也不利于暴露学生的思想,更容易在师生之间形成交流障碍。教师不应计较学生的那些幻想、假想甚至推想,也不去计较他们的想法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有创意,那毕竟是一个孩子的真实想法。这时教师应赞扬其想得好,赞扬他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最棒的。使想问题的同学享受成功的体验,从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积极的去想遇到的问题。只有学生愿想愿说了,教师才能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也才有可能知道学生想的对与错,进而才有可能扬正抑误。

二、赞美学生的提问

有句格言说“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学生能提问、肯提问是好事,说明学生愿意跟老师、跟同学交流,也说明提问的同学学进去了。学生有问题问老师,也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无限信任。这时教师应及时赞美学生所有的提问,包括深刻的、肤浅的,符合逻辑的,违背常规的,寻根究底的、质疑问难的,因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教师在处理学生问的态度要诚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暧昧会失去学生对你的信任。只有永远保留住学生爱提问,肯提问的特性,才会为真理的诞生永远保留着可能。

三、赞美学生的进步

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就会有不优秀的学生。说他不优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调皮捣蛋。而这些学生的进步,往往是最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赞赏。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他们,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补救。比如每堂课都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毫不吝惜地给予表扬。同时要适当“放宽要求”,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小孩子总是有些顽皮的天性,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顽皮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当这样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一点点进步,那么教师就应及时的,不断的对其进行表扬鼓励,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其不断的改正自己的坏毛病。

四、赞美学生的品质 美国哲学家、作家及教师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最深刻的愿望是渴望被常识。”事实上,这句简单的话反应了人类对于爱的深切呼唤。詹姆斯正确地认识到了每个人心中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渴望,爱与被爱是自我评价的感情基础。给学生无条件的爱和祝福,毫无疑问,这将是教师所能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礼物。常识教育是一种美的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如能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赞美的话语对待学生,才能使学生生活在真正的集体——这个爱的乐园之中。通过爱这座桥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支教学好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佩服你,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而学生的爱又将成为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巨大动力。

教学感言(二) 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经过了十八年的风雨历练。在这些年里,本人有一些对美术教学方面的感悟,愿以此和诸位同行们分享,但因本人文学基因较弱,故有表达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教学生涯中,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时间的分开安排对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影响:

在美术课上经常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两节课又相隔时间太长,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或出现不带工具的现象。此外还有一种现象;明明是一种课程,但必须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节课我们通常是让学生造型,到了第二节课我们就要让学生把第一节课的内容涂下颜色,作业如果收上来,有的学生还要回家继续深入地画。而不收,学生又容易在下一节课来的时候忘了带。我在《色彩的深浅变化》这一课中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例:水粉是我们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材料,但携带工具却非常多,学生就经常会出现忘记带的现象,我想这一点可能很多美术教师都会有同感,所以我在想:如果能将分开的两节课安排在一起连堂上,这样我们就能在一个大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加速知识和技能的衔接,提高审美和创作能力。

二、让欣赏为良好的想象创作铺路。

台湾台北师范学院的苏振明先生指出:“鉴赏是一种逆行的再创作;创作是一种鉴赏后的表现能力,欣赏与创作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在创作之前安排欣赏,可更好地启发学生画出好作品前,而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后,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欣赏名画名作,同龄优秀习作是美术教学的重点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渠道,也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联想和创造。说到联想,其实世界上最善于想象,最富有想象力的就是我们的儿童,他们的心未受到任何框框的禁锢,能驾驭想象的翅膀遨游于大海、天空乃至无限的宇宙,想象能赋予万物以生灵,缩短时空之间距,并通过大胆想象出生动、奇特的艺术形象来。例如:孩子们在欣赏了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后,就创作出了这样一组蒙娜丽莎:有的拨动琴弦,悠闲典雅;有的手握画笔,轻松自在;有的怀抱婴孩,亲情;有的手持书本皱眉苦思„„这些作品中蒙娜丽莎这一形象是以临摹为主,而周围的环境是学生根据自己为生活经验添加的,这些作品笔法多样,情趣盎然,看后耐人寻味,可见创造需同想象结合在一起,而想象和分析又要以欣赏感受为基础,从而达到更完美的结果。”

三、关于泥塑课教学的一些体会

其实当时毕业前虽专业是美术,但却未学过泥塑后来自己花钱去专业机构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再将这些学习运用在教材的泥塑课中,发现使用材料的不同会涉及到做法上的不同。例如:使用泥土在练习“团”这个基本方法时,如出现裂口只需用手指轻轻一抹即可,而使用橡皮泥来练习同样的手法时,却需要用两手指轻轻挤压方可使其合拢,之后还要继续揉上一会儿,方能出现不裂口的效果(因圆形出现裂口作品就不易成形,故不能在其过程中出现裂口)。再如使用橡皮泥虽简便易购买,但成形后作品会出现由硬变软的现象,而且时间一长又会出现白色的斑点,不便于保存,而且泥土做的作品可在干后上釉烧制,最后当你从窑炉中拿出自己

diy的这些陶艺作品时,内心的喜悦不言而遇,而且可以永久保存而不变色。

以上均为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感悟,望各位前辈及同行们指正。

教学感言(三) 教育、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在教育的星空中,我是一颗凡星,虽不夺目,但却璀璨;在教改的浪潮中,我是一朵浪花,虽不壮观,但却是浪尖上最有活力的一朵。在身为人师的这些日子里,我学习着、实践着;努力着、进取着;奉献着、收获着;留下了串串清晰、生动的足迹。

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平时对自身的师德修养比较重视,努力以自己的行为、作风和品质去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年青的我,以认真踏实不断进取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以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全体学生;以虚心好学的精神与组内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课程新理念、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人文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等实践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以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在实践中,不仅增强了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还提高了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尝试着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收获颇丰。不断地将研究课,互观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着我们的许多问题,在认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在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不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亲近学生,研究学生,才能展现自我,树立威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爱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和“爱”。因此多年来,我总是在工作中不断思索,在思索中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的艺术性。虽然因为工作的繁忙有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忘记了微笑。但通过理论学习,反思与同伴互助,很快意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做。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多溶入了些宽容、理解,多讲了些艺术性。我也终于发现,只有我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走近孩子,关心孩子,即便是批评,也会被他们所接受。孩子们只有真正接受了我这个他们所喜欢的老师,才会接受我。

每接一个班我都很用心的去教,对待特殊的孩子,我的方法就是给他信心,唤醒他内心的渴望,这就等于给他自己体内安了发动机。而运转发动机的“机油”就是我们给予孩子的赞誉和信任! 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回顾前行中留下的串串足迹。我要感谢曾热忱帮助过我的领导们;要感谢曾无私指导过我的老教师;也要感谢曾悉心教育过的小朋友。

推荐第4篇:教学感言

教学感言

(1)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当回首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我可能无愧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太阳下面最美好的事业――小学教育事业!为培养孩子们奋斗了一生。” ——自我评价

(2) 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爱孩子。”因为这种爱我视职业为事业;因为这种爱我视艰辛为乐趣;因为这种爱我视学习为责任;也是因为这种爱我能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奋斗、探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思想根源

(3) 不以喜而忘形,不以忧而动容、心无挂碍。 ——坚持教改几十年的秘诀

(4) “实”为做人之根本;“实”为学习之捷径;“实”为课堂之灵魂 ——做老师的准则

(5) 无招为有招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是最佳教法;平实、顺、美是最美教态。

——最好课堂的标准

(6) 我的课堂并非完美,我也并不追求完美,我追求的是鲜明的个性,全身心的投入,渗透于片断、细节间的理念与师生都“在场”的状态。在我的课堂上有的是自如的挥洒,平等的交流,个性的张扬,情感交融的氛围,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般自然、随意而又让人惊喜的师生的智慧,这一切方为我课堂魅力之所在。 ——我之课堂特色

(7) 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目标是形成教学风格的根本动力;系统、正确、鲜明、先进的教学思想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前提;深厚、广博的知识素养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关键。 ——形成教学风格的条件

(8) 教学理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自始至终都在制约着教学发展的方向,自始至终都在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整合,并调节着这些因素做有目的、有规则的运动,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它是无形的,但它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它是教学系统内部最活跃的起主去作用的因素,它好似圆球的中心,整个课题环拱这一中心,各部分之间紧密无间,混凝调合,周遍一致,为中心而存在,为中心而运动。这样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美好的圆球。所以在研究教学诸问题时,首先应该研究什么是正确的教学理念,而这理念是来自课堂的有效的理念,而不是产生于书斋的伪理念。 ——最重要的是理念

(9) 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但一切施教行为都应接受学生学习效果这一标准的检验,而学生学习效果的获得,其先决条件就是动机、兴趣、主动性,施教于动,首推诱导,教师不仅要在口头上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实践中落实这个“主体地位”,首先把自己看做是组织者,激励者,充分、全面、持久地调动学习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顺变善引,让教于学。 ——主导与主体

(10) 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只有把语言内涵揭示透彻,才能体现人文内涵的丰富性。思想训练、情感熏陶、习惯养成都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完成的,是在语言能力养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实现的。 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品析词句、感悟语言、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领悟技能形成的方法,体验情感价值的变化,并在进一步探究学习中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

(11) 什么是感悟?是教师、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亲密地接触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当文本信息激活了他们已有的经验积累时,就能领悟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就能体味其中优秀的表达方法,这时他们不但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与作者有了情感的共鸣,而且受到了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熏陶,这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

感悟,不但是思想感情的激荡,也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还是诸般阅读能力的训练,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和魅力,才能是脚踩实地的真正的语文课堂。 ——对感悟的再认识

(12) 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文章的讲解是钻进纸内,朗读是跃出纸外;文章的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文章的讲解犹如解剖,朗读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文章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

——对朗读的再理解

(13)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它是广大青少年普遍需要的,它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智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从幼年开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而语文课具有它得天独厚之处。

在语言文字明亮而透彻的深处,映照着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它是文化的载体,它是精神的凝固,我们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而且追求情感的融会与灵性的感悟,语文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生命,如果语文课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将是一种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美育进入小语课堂

(14) 当我们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中所描绘的人物内在的心灵美时,这种美感观照是深沉的、凝重的、持久的,它能引起的是学生灵魂的震撼,感情的激荡,这是比单纯感言快适更丰富、更高级的审美享受,一节课所以能吸引学生,也是因为学生从中体验到这种美的需要的满足。 ——美育的魅力

(15) 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特别对于儿童来说,形象越鲜明,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影响就越大。只有引导学生感受到形象,才能激起他们的感情,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没有现实美的图画美那样直观,它需要通过感受语言,去联想、去再现,而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想象力、理解力相对活动达到和谐的程度,情感也随之进入某种境界。这样从感受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入意境激发情感,这就能使学生从语言、思维、情感几方面去整体感悟课文了。 ——感受形象

(16) 无论是对立,还是调和都要有变化,在变化中见出多样、统一的美,这才有生动的气韵,深远的意味,平板、呆滞、单调的东西是不会讨人喜爱的。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自然界中最多的是圆形,均衡、和谐、完善就成为美的特征,圆——天籁的境界,这是我的课堂理想的境界。 ——课堂结构

(17) 如果我们能根据不同的体载、不同内容的文章,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审美基础、不同的审美情趣,设计不同的课堂结构。使学生有时如沐春风,在宁静与和谐中感受优美的愉悦;有时如烈火在胸产生强烈的奋发之情;有时又心摇神驰,在浮想联翩中感受大自然给予人的享受与启示;有时又在痛惜与感慨中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赞颂。这样不但能激发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对美的感受,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探索的精神。

——不同的课堂结构

(18) 教好语文课,需要情感、需要体验、需要感悟,也需要科学,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澎湃的激情,对学生的关爱,更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这样才能因时、因地、因年龄的不同、因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目标的设置,调节课堂教学的进程,才能使课堂上有良好动机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激发,疑难时学生的困惑,质疑时学生的勇气,争辩时学生的激动、顿悟时学生的笑颜,这才是一个为学生所喜爱的语文教学课堂。 ——注重心理因素

(19) 课堂气氛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感受性提高,反应积极敏捷,思维活跃,融融一堂,良好的课堂气氛应是恬情与活跃的统一,热烈与凝重的统一,宽松与严谨的统一,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每一节课学生都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氛围的重要

(20) 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气氛庄重,这是形成良好氛围的基础,此为恬静。课堂具有生动活泼的局面,结构形式多样,大多数学生处于积极状态,在老师的引导、调控下,学生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学生专注畅所欲言,师生情感在感悟、体验中交流,此为活跃。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师生都有热烈的情绪,学生大脑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发言踊跃,思维敏捷,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学有兴趣,轻轻愉快,在热烈的气氛中总是洋溢着愉悦、激动、兴奋的情绪体验,此为热烈。学生在热烈中能够沉静下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仅有热烈的感受,而且有更重要的深刻的思考,这才能保持思维活动的持续性,此为凝重。

听不到呵斥,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师生关系融洽,此为宽松。通过适时的提示,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收扰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保持思维的紧张度和严密度,此为严谨。 ——氛围的注释

一、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精神起来。

朱永新教授在《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的全民族阅读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学习型的民族,才是一个不老的民族;一个爱读书人的华人,方能将的龙的血脉相承。对于我们中英文的学生而言,一个会学习、会读书的学生才能自信地走自已的路。

(一)让每一间教室都飘香

走近每间教室,你都会发现,角落里设置了一个书柜,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既能看到每个班的必读书目,又能欣赏到学生的精彩片断选辑。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读书

教师必须读书,“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成为长流水。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学生走在长廊里,走在过道中,就像在中国诗歌史的河流里漫游洄溯,与一位位诗人深情对话;在教学楼的过道间,学生便能看到母语、英语双译的名人名言,感受着两国语言的魅力,熏陶着箴言的精髓,如同与一位位高尚的人在交流;就连从花圃边经过,也可以与绿树小草进行生命的对答……这样,阅读与陶冶便会随时随地发生:校园大门口、楼梯拐角处、宣传栏里……课前、饭后、放学前后、活动归来……这样的情景让老师和学生们感到欣慰和幸福,在用心营造的人文背景下,师生的人文情怀都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塑造其高尚的人格,要从小事做起。楼梯过道中,赫然写着“除了轻轻的脚步,请不要留下其他”;花圃里,竖着学生自已创作的标语:“不要摘我,喜欢我就天天来看我。”“小草柔弱的身躯怎么能承受沉重脚板的践踏”。食堂的墙壁上,“弯下腰,轻轻放,有教养”……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我们从小处着手,让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让家长参与进来

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站,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站。这里有着无法估量的资源,是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学样有效德育的开展锦上添花。 父母是一本书,我们带着学生阅读父母,他们走进学校,讲生命诞生与培育的艰辛,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孝敬之志。他们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搭建起一架沟通两代人心灵的桥梁,他们还成为学生的校外辅导教师,与我们的教师一起,通过家校联系薄共同监督与培养孩子。

让生活丰富起来

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真正有效的教育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的确,整个教育本应有的精神,应该是使人类更有尊严,走向崇高。这也是我们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研究的一个引领理念。

围绕这一校园文化,我们力图培养完整的生命个体,培育“具有丰富而健康的人格与精神世界的索普人”。以生命教育的探索为突破口,正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触摸窗外的世界

让大师的思想哺育师生、用名人的智慧激励师生,以专家前辈的人格影响师生。我们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聆听窗外的声音,触摸窗外的精彩。

(二)表现自己的精彩

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个舞台。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我们的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推荐第5篇:教育教学感言

老师,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教学感言,欢迎大家参考!教育教学感言1

我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我很幸福;我没有超人的智慧,但我很幸福;我没有太多的财富,但我依然很幸福;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业之初,我每天欣喜的徜徉与学生之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当教学的担子沉沉地压在我肩头的时候,当教育的烦琐深深地困扰着我的时候,我彷徨过,退缩过。就在这时,是身边的老教师们及时帮助了我,他们以身作则,就像辛勤的农夫,精心耕作着,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对我就像慈祥的长辈对晚辈,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与关心,让我感受到一个大家庭的温暖。

慢慢的,我了解到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显耀和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和朋友们聚会时,他们往往羡慕我:“还是你好,一年有两个假期,工作稳稳当当。”对此,我总是报之一笑,也不愿解释,说多了,他们会以为我言不由衷。要说工作的苦和累,也许只有教师自己才能体会得到。但我们依然干劲十足,其中的力量来自于我们不断发展的学校,来自于我们充满朝气的年级组,来自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青年教师将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执著追求;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无怨无悔;全体教师以校为家,无私奉献。是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所在。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学生转变的催化剂,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在我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而教师就是发掘宝藏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含苞的花蕾,而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而教师就是那慧眼的伯乐。我深知我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身正,为人师表。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我爱我的事业,认真负责就是我的座右铭,不管是教学还是教育工作,都力争做的更好,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终生学习的时代已经来到,迎接它,就要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我爱我的事业,就要做到爱校如家,关心学校的发展,是学校给予了我,培养了我,发展了我,听从学校安排,尽心尽力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什么时候自己都应坚持“学校无小事”这一原则,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主人翁作用。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在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的学生,爱我的事业,爱我的学校,执著着我的追求,幸福着我的幸福!

教育教学感言2

明天就是我教学生涯的最后几天了。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分,此时之心情。就像是一瓶怪味的五位调料。在此我借网络写几句留作纪念:十岁的少女带着好奇求生的心,走上了教育战线,成为了一名教师。从此,就与这些从开始只会哭的、揩着拉弓鼻涕的小朋友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笑语,萦绕在耳际的一阵阵稚气的琅琅读书声。有人说:“你不出老。”“是啊,我怎么会出老呢?哈哈哈,我每天生活在花丛里,与这些天真无暇的小朋友一起,人嘛,难免就会带着一种童真的心态。”我总是这样回答。

年少时的梦,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岁月席卷,我却听到了时间磨损的声音。我似乎还能记得,六年前的一天我们从开始的开始,我看见走进来时那些带点茫然带点紧张的一个个眼神。

可在这最后的最后,在我们来不及喘息的伤感里,我们又不得不走了。同学们踱下教学楼,走过操场,穿过食堂,经过绿树红花、欢声笑语,流连在校园这条路的尽头,我们一再回望,回望……这或许是我们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用从未有过的无比珍惜又无比留恋的心情,把眼光拨撒在岁月的每个角落。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盼望它飞跃时,它总是慢悠悠;等体会到这其中滋味,想多留住它时,它却如落花流水般匆匆逝去。时慢时快时疾时缓,时悲时喜时乐时苦。愁与苦为伴,欢与乐同行。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情谊悠悠,岁月如流,蓦然回首,却已人去楼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广润送流水。谈分别,道离散。六年之中说过多次,可终不曾分开。而今再话分离,却真个要“岁月流逝人分手,独挽相思留。”

……同学们,你们要像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了。振翅之前,作为你们六年的语文教师在这里,送大家一句赠言:生活的海洋已铺开金色的路,浪花正分列两旁摇动着欢迎的花束。勇敢地去吧,同学们,前进,已吹响出征的海螺;彩霞,正在将鲜花般的大旗飞舞……

同学们,再见!教育战线,再见了!

教育教学感言3

一个一丈多宽的讲台,教师人生梦想的舞台。曾经怀疑这个小小的讲台,这个双手伸开足以怀抱在胸的讲台,能创造出多少灿烂的人生?在脑海里总是存着无边无际的浩瀚的理想,想着未来的前程是有着丰富多彩的景色。学校生活转眼而过,带着朦胧的追求,带着满腔的热情,我开始在为人师的道路上跋涉前进。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庆同小学时,我的内心充盈着难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在适应中,我努力寻找着讲台的奥秘。在讲台上与学生对视的刹那,我才终于明白:原来,个人的这种压力不是讲台本身而是讲台下那几十双热情而期盼的眼睛。讲台的魅力就在于讲台上与讲台下那段距离所产生的巨大荣耀。被孩子的眼神所震慑的那刻起,终于感觉教师的伟大。教师,不是自己能创造出多少的贡献和财富,而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所创造出贡献和财富。这是一种最坦荡与最无私的精神。

然而,俗话说的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

对于这群懵懂的孩子,你的大声呵斥只能制止孩子们不规矩的举动。要使孩子真正改正坏习惯,你必须循循善诱。你得找他一次次地谈心,在孩子们的泪水中你也感受到辛酸,但为了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你必须狠下心来。我相信年长的教师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方法,但我们年轻的教师有着与孩子沟通和互动的空间。与孩子们相处,我们可以如朋友一般倾诉。在这个默默无闻的职业里,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所具备的内涵与精神。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谈话,无不倾注着老师自己的心血。这是一种潜藏在人内心所不愿表达的情绪。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你无时不用心,你无时不用情,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你产自内心的一种表露。

大学里,一位资深教授这么说:“再温柔的女孩子,等走上小学教师这个岗位,都会变成泼妇。”我们当时窃笑。我们不相信,和这么些可爱的孩子在一起,该是多么的充满童真与童趣。我们会与这些孩子成为好朋友,我们相信自己的爱心。真正与孩子接触,事实上,我们爱心依旧,我们真诚依旧。但我们真的有点凶。“教师的心都是经过磨练的。”没有一位教师喜欢生气,也没有教师喜欢放下和善的面孔给学生以难看的脸色。教师的心态不是天生的,他为他所爱的学生所付出了疼痛的艰辛。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多么动人的形象写照啊,老师的爱又是何等的至真至纯至浓。爱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力量,老师的爱能使少年儿童更为健康地成长,教师的爱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再“坚硬”的冰也能被真诚的爱所融化。

我的心已很明朗。与孩子做伴,做他们的老师,做他们成长中的导航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耀。“蜡烛”的事业不在于功成名就的辉煌,而在于点燃未来的希望。讲台的这一舞台,是漫长且遥远的距离。它没有终点,因为希望总在我们的心里。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我相信我会在这求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因为我心中有一个不倒的信念——做人民满意教师!

教育教学感言4

如果有人问我:“在你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里,你收获过快乐吗?你感觉幸福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快乐,我幸福!”我从自己的经历中,从学校课改老师的课堂上,从学生精彩的展示中无时不刻感受到了我们九小老师的快乐和幸福。

“忽如一夜春风来,高效课堂绽异彩”,在这个研讨会上,九小十名课改老师发出了幸福的感言:走进课改,才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应该是多么快乐;参与课改,才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应该是多么享受。培养我们的孩子好为人师,让我们成为新手上路,勇敢地走好每一步。这是贾红旭老师的感言;实施课改以来,自己也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行,不断地体验着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幸福,带给学生的自信。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高效课堂下教师放手教的更快乐、学生自学学的更精彩。

这是陈伟老师的真实写照;抓住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不断走向成功。这就是陈老师坚定的信仰……

从他们真实的感言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做为老师的幸福。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你觉得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参加工作仅四年的李丽君老师,凭着她执着的教育信仰,坚定地走在课改的第一线,与生同在,与情同行,因此她荣获了南票区优秀教师的称号;敢于向传统课堂挑战的陈伟老师,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路上,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成为南票区名师、省优秀教师;默默无闻的贾红旭老师,对课改情有独钟,凭着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特殊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敬佩;用爱心点亮学生心灯的陈老师,为学生奉献满腔热忱,用良好的师德树起九小的一面旗帜……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典范,诠释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幸福。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的,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的。走在校园里,孩子们快乐的嬉闹、上课时孩子们如饥似渴的眼睛、办公室里互相帮助的同事,无一不透露着幸福的信息。一个幸福的老师带给周围的学生必定是幸福,一个温暖如家的学校带给师生的必定是快乐和幸福。学校师德标兵李劲辉,她用慈母般的爱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她所教的班里,孩子们与老师就像母鸡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六年二班的乔静老师,她在九月里感动,那是被学生的祝福深深地感动,学生的快乐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五年二班在《幸福在我心中》的班会上,学生从点滴的生活中寻找了幸福,她们用童贞倾述着幸福,老师也在孩子们微笑的脸上找到了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独特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坚定的教育信仰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教师的幸福写在了学生满意的答卷上,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节学生送来温馨的贺卡是幸福,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桃李满天下是幸福;有时看到课堂上学生完美的展示是幸福;节日里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也是幸福……幸福无处不在。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所无法感受到的,只有我们教师才能拥有这份殊荣,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推荐第6篇:教学随笔感言

教学随笔感言

范文一:

数学看似严肃、枯燥,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不如语文课堂生动、丰富,不如语文课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节数学课,仍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而然地愿意上数学课。要让学生愿意上数学课一定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对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许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的经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

一、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自然就带动了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作一名用心的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细节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数学课本中的“你知道吗”,从中有很多常识,如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它是怎样传到中国的?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多少次?诸如这类的问题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给孩子们,他们会被数学课的丰富而吸引,自然对数学课就产生了兴趣。

第二,从生活中捕捉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很亲切,很有用处,而不是枯燥的数字累积。数学源于生活,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量身边的物体,用自己身体部位作测量工具测量或估计路程的远近或物体的大小长短。还有,在学习统筹方法和等量代换时不防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换一换。要让数学课走进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自己先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就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 第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识的“统帅”,全部知识都要由教师一个人来和盘托出,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收获的快乐。

总之,课堂应该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应该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相信会有这样的课堂,让我们都为有这样的课堂而努力吧! 范文二: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请、清、情、晴”这组形近字时,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登罐雀楼》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望庐山瀑布》、《春晓》等多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秋天的图画》描写的是硕果累累的是秋天,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秋天,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教学。 范文三: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而学生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

预习只需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在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二、预习的方法

1、阅读法。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决不能仅看一遍,而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部位做记号,以引起自己足够的注意。

2、联想法。联想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贯穿于全过程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预习时总会引起一些联想。联想的过程,实际也是将知识融汇贯通、初步掌握的过程。有了联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想象力是人的能力之一,对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3、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时应特别避免的是那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

三、预习的步骤

1、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2、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观察”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

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

4、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有些内容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5、思考练习。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解答。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范文四: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范文五:

也许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形式的语音学习经历。低年级学习字母发音,中年级涉及到发音规则的学习,高年级有音标学习,但是学生的语音学习起步有快慢,输入和巩固渠道各有不同,因此学生的掌握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差异,能力强的学生能在低年级具备生词的认读能力,而且记忆单词又快又准确,而这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阅读能力,朗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相对而言都处于劣势,久而久之对于英语学习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语音学习方法,才能对所学的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再现,从而建立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对语音最敏感的时期,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和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是非常合适的。众所周知,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机械性操练,因而往往会很枯燥,所以作为低年级段的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里特征,着以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紧张感。

1、坚持提供较为理想的口语训练材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发音基础,良好的语音语调来源于听准确的发音,模仿准确的发音而来,这种能力是在语言环境中浸泡、熏陶出来的。

2、强调一体化教学。英语单词的组成基本上是由元音和辅音相拼而成,因此在字母发音规则的学习时一定要重视他们之间的相拼练习,使原本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直接服务于英语学习。此外,把一些与字母读音相同的单词、或符合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的拼写比较简单的单词同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读音和音标读音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词汇。让学生学习字母的同时,也能根据发音规律来归纳一些这些平时常用的单词,便于他们的学习和积累。

3、用诗歌进行语音教学。诗歌是语音的艺术,歌谣不仅铿锵有力,节奏鲜明,而且韵律本身就是语音的艺术,既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音,又可帮助学生辨别区分相似近似音。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往往是一个隐性效应,也许低年级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高年级效益才会明显凸现,可以说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英语教学的成败。因此,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操练要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提高语音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充分的在课堂中体现一定的输入量,让学生1+1产生大于2的收益。

推荐第7篇:教学实习感言

我的实习生涯快结束了,其中的滋味五味俱全。我是在一所小学实习,本以为他们的日子本来就很艰难,可是还要供子女上学读书,一个学期学费更让他们捉襟见肘。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边的学风很不浓厚,大部分学生不是爱贪玩就是没心思读书,即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甚至口干舌燥还是只有很少的几个在认真听课。刚开始我原以为是我讲课不精彩,后来才发现他们是在掌握了老师们的秉性,越和善的老师就越闹得厉害。而且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就越难教,刚进去的高一新生可能是还没太熟悉环境,面对新老师们还是有点惧怕。

对于这些学生,我有点失望。但是我还是尽自己所能地教导他们,我想或许有些学生会因为我的一番教导从此努力学习了呢。我终于体会到“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了。正是我这段时间的努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所以以前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曾经总以为当一名教师很简单,只要努力把课上好就够了。经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得学会管理学生,与学生多交流。此外,和同事领导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有些教师教书不怎么样但是他们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一下子就窜到了高位。可是有些教师却一辈子默默无闻,虽然他们受到学生的爱戴,可是永远领着那么一丁点工资艰难度日。

推荐第8篇:云端教学心得感言

CPA审计云端教学心得感言

初次接触云端教学,觉得有些新颖,当然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也是有利有弊的。

云端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能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其方式对于学科教学来说较为方便。

然而教育是多元化的,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云端教学会成为一种新的更为普遍的教学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不应该成为主流,因为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才能了解学生更为详细的需求,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沟通,有不懂的在当下就能得到准确解答。而云端教学只能将知识讲述给学习的人,在疑问解答方面稍有欠缺,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分心。 学习了两周的课程,让我了解了这样的教学方式。相信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云端教学和学科教学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完善,它的优势也会被淋漓尽致的发展出来。

推荐第9篇:体验式教学培训感言

体验式培训感言

西华县逍遥镇中 宋扬

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 “爱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感受,包容缺点,分享喜悦。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 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 并能主动克服困难, 奋发进取。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体验式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体验式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向导。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事物,积极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教师可以通过电教媒体,实物、挂图、现实的问题、趣味资料、游戏、音乐、生动的语言等手段,创设和谐、愉

悦的学习氛围,架起学生已知经验、情感与课文学习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在这一操作程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解答疑问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商量的,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在已知经验的触碰下,共同合作探讨出来的,老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结论,也不用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他们不同的知识概念,只是让学生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3.品读赏析,感悟体验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与赏析。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唐彪的话充分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是这样,感情朗读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4.实践创新,提升能力

学生对语言的模仿不是在强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而是在正常的环境中发生的语言习得模式,所以“用语文”才是“教语文”“学语文”的实质,因此,语文教学应多创设实践活动。人的活动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过程又是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当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望和创新潜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方面的体验、领悟与创新性学习,就能获得直接经验与成功感,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这一步骤中,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设计广告词、宣传标语,模拟现场,编演课本剧等。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口语交际,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体验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表达的机会,提高语文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推荐第10篇:教学节获奖感言

“教学节”素质比赛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滨江街小学张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所有教学节获奖教师发言,我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加比赛的老师感谢振兴区教育局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感谢我们的领导、还有同事们所给予我们的肯定和帮助,在这里衷心的对你们说声“谢谢”。

站在这里,心中有无限的感慨。1999年5月,我在海华小学实习,初次站在讲台上,到2009年的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所有获奖教师发言。十年来,成功绝对谈不上,但我确实从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慢慢地成长、成熟起来了。这期间有机遇、有幸运,更多的还要得益于自己的不断努力与积累。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份成长的快乐!

一、一项工作

首先我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辛苦的工作,但是班主任这项工作却是最锻炼人,让人快速成长的岗位。你看,班主任教数学、语文两大主科,是一位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班主任还是班级的中队辅导员,所有班级中的日常生活、活动都需要班主任进行组织调度;运动会上,他负责训练运动员,指挥比赛;文艺汇演中,他负责编排节目;操场上,他负责领操;课堂上,他负责领读„„这一切都要求一名班主任是一位需要各方面都精通的多面手。说句心里话,九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快速地学习着、进步着。

如果说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必须要当班主任,那么一定要找机会让自己当最少一次的毕业班班主任。六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每年的3-6月这个学期有近两个半月的时间,班主任要和学生将1-6学年的所有数学、语文知识系统化,并分门别类地逐一复习、练习,最后为自己的小学阶段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不是常说“教学相长”吗?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也将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这样,无论将来你再从教哪个学年,你都能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分析出自己所教学年的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哪个位置,有哪些重要性,如何与前后知识衔接,如何更好地为以后的新知识做铺垫,真正地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二、两件事情

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我认为有两件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因为在每一次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都会切实得到锻炼。

1、第一件事就是上公开课。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一个教师想要迅速的成长起来,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多上公开课。因为在这样的活动里能够很直接的得到各级专家们当面点评指导,对自己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一节优秀的公开课要求很高,一节节准备下来自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在平时的每一节课里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应用,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一点点提高上来了。

2、第二件事就是参加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比赛。每学期,各级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都会举办各方面的教师能力竞赛。不用看重名次,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都会有收获。尤其本次教学节比赛,在方方面面进行了四轮比赛,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在比赛中,我们看见了我们振兴区优秀教师的风采,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今后不是更有利于提高自己吗?

三、三条捷径

不知道大家做过这样的梦没有?我经常梦到自己起床晚了,急急忙忙穿好衣服跑到学校,教室里坐着黑压压一片人等着听课,正紧张的心里直打鼓,发现教具、教材一样没带,最后一身冷汗被吓醒。确实,教师是一项压力多么大的工作呀!担任班主任,还要上公开课、参加比赛,完成各项任务,怎么能不做噩梦?在长期的工作中,慢慢地我发现原来工作是可以偷懒做,还可以取得好的工作效果的,是有捷径可走的。我发现了三条捷径:

1、共享网络资源。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真幸福啊!找教案,网上有;用课件,网上有;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网上有;就连工作计划、总结,网上都有,应有尽有。你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抄袭,我们可以借鉴。我们都可以到网络上去多方面搜索,精心挑选,用心琢磨,取各自之精华,加入自己的理解,再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设计,难道不是一个既省力又高效的方法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每个个案中学会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金点子。

2、交流沟通。人们都说教师是靠嘴吃饭的职业,对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嘴懒。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说出来,与身边的领导同事多交流、多沟通,要多听、多看,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秉持着一种谦逊的态度,我们都会有很多收获。

3、勇于创新、尝试。无论从网络上看到的,还是从身边人那里学到的,如果不用在自己的课堂里,就还是别人的。不要怕失败,工作中尝试了,就有可能发现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魏书生老师说:“每一位教师都是优秀的,他的身上都会有出色的地方。”这句话让我倍受鼓舞,重新审视自己这十年的工作经历,我找到了以上这“一项工作”、“两件事情”、“三条捷径”带给自己的快乐,真心地希望与大家共享。

朋友们,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平常心,快乐地将这项平凡的工作进行到底吧!

第11篇:我的教学感言

身边琐事感言

教学十几年来,一直很自信的我,今天却走进困惑的谜团,不知所措。

我是一个对学生要求严格,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的老初三班主任。每年学生成绩也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但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件件事情,让我陷入深思。

那天,带孩子逛超市,刚坐电梯到二楼门口,便迎来一个悦耳的声音,:“女士,看看红酒吧、上好的。”我抬头,却见两个眉清目秀,穿着整齐工作服的女孩正拿红酒向我展示,猛然感觉其中一个好面熟,似乎。。。。。。嗯,我想起来了,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正欲上前上前搭言,却不想那女生做出一个让你意象不到的动作,用右手轻掩鼻嘴,做不舒服状,低头而去。那一刻,我心潮翻滚,不知到底是谁做错了什么。

回忆那女生,04届,想不起名字,似乎学习也不错。。。。。。 还有一次,我在街上买菜,忽听一个女孩的声音:“喂,你看那是我初中老师,”另一个声音说:“你为什么不上前打招呼”那女生低声“嘘。。。。。。”我顺着声音方向望去,不远处两个高中女生,正看着我,我看不真切是谁,也不记得那学生叫什么,但我赶忙迎着笑,前走两步:“还没上课,出来转来,那学生亲切的回应了我,然后寒暄两句笑着走开。

这些年来,也曾有学生登门问好,也有过节短信祝福,但更多的情形是,我的学生看到我远远的躲开或飞奔而去,有的看着我擦肩而过却一个表情都没有。

我忽然感觉这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好失败。我每接一个班,都会细心的管教每一个同学,我甚至能背出每人的性格,爱好,对于调皮的学生,他几天一个周期准备捣乱,我都有预感,从早晨晨读,中午午休,下午小自习,我都随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像勤劳的农民守护自己的玉米田,我熟知我每颗玉米的收获,像倔强的牧民看护自己的羊群,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可换来的只是无情的考核成绩----优秀。而师生之情----淡漠。

这淡漠的原因有多种:有一部分同学是害怕我,更多的同学是漠视我,还可能有同学因为我管教严格而憎恨我,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人文”教育的缺失。这些年来也常听到身边同事或家长抱怨,孩子们越来越自私不懂事。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社会的影响。可是我们可曾想过,这些年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太注重升学成绩而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以致学生越来越难教。这不仅让我联想到社会上,活剥父亲的高才生,车站血刃母亲的留学生等悲剧。这些学生也许上学时成绩很好,可他们还是“人”吗?

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陷入一个教学误区,我不应该只追求学生高分数,应该在培养“人”的基础上再严格要求成绩。我的十几年教学生涯印证了“教书育人”是错误的应该“先育人再教书”育人才是根本。

个人工作简历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简历

通讯地址

邮编

徐九凤

1976年9月22日

中一 98年参加工作

邯郸市成安县第二中学

056700

第12篇:《临别感言》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12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依依不舍请》教学设计

英山县实验小学

赵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感受浓浓的师生情以及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

能力目标:以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能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母校、为老师、为学弟学妹们做力所能及事。

知识目标:感受成长的乐趣。

教学重点:回顾小学生活,感受自我成长,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学校、老师的教育之恩。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 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本班级历年大事、趣事等;收集班级历年的活动照片——运动会、六

一、班队活动等。

学生准备:收集能反映自己与同学共同学习生活的照片、文字或其他物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师:(课件播放六年来班级活动的PPT,师深情导入)同学们,六年前,你们依偎着爸爸妈妈,牵着他们的手,怀着对学校的美好憧憬,步入校园。宽敞整洁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童真童趣的同学,香气袭人的课本,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六年来,每天我们在一起学习探讨,汲取知识的甘泉;每天我们在一起嬉戏打闹,收获可贵的友谊。操场上,活跃着我们的飒爽英姿;走廊上,飘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教室里,萦绕着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六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令人难以忘怀。一转眼,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即将要告别亲爱的母校,告别我们亲爱的老师,六年的生活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呢? 生畅谈心情,师给予肯定、评价。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通过观看历年来班级活动的照片,倾听老师的深情导语,让学生见证自己的成长之路,重温美好的小学时光,勾起他们的眷恋之情,激发他们倾诉的欲望,为后面活动的开展蓄势。】

二、学文明理,诉说心声

活动一:打开记忆,“难忘小学时光”故事会

1.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像一幅画,一首诗,更像一杯酒,这酒中有开心,有失落,有欢乐,有悲伤,有难忘,有不舍。这里面藏着无数个精彩的小故事。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自己珍藏的小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出示投影)

拿出你课前搜集的与同学共同生活学习的照片或最有意义的物件,回忆自己六年来学校生活的点滴。 走一走校园里你值得留恋的地方,你活动过的场所,回想这其中你与同学、老师难忘的往事。

3.学生借助照片等物件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六年里印象深刻的学校大型活动、难忘的班级大事、快乐的班级趣事、泪雨磅礴的班级瞬间等等。

4.小结:六年的童年时光,六年的纯真年代,六年的欢笑泪水,六年的共同历经,六年的携手成长,六年里我们一起走过,所有的,都将成为我们永存的记忆!

【设计意图:共同回顾小学生涯,让学生讲述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人,最难忘的往事,互相启发,互相感染,产生共鸣,在共同经历的分享过程中,感受自我的成长,同时为后面的激情表述做铺垫。】 活动二: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

师:想到即将就要告别自己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每个同学心中都会油然而生眷恋之情。六年来,我们忘不了形影不离的同学,恩重如山的老师,亲切温暖的母校。临别之际,让我们敞开心怀,对他们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一).面对着形影不离的同学,说说你的心里话。

1.看教材P82页插图

1、插图2的内容,并请学生表演朗读。 2.老师这里有份我们同学写的心里话(课件展示)

王慧同学你好,在小学这六年里,你不仅是我最好的同学,而且也是我最好的同桌。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也是一个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好同学。因为我从小眼睛近视,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你不但把黑板上的字逐一告诉我,而且每天都帮我抄写老师布置在黑板上的作业,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你都是这样帮助我,仿佛你就是我的眼睛。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3.你们有这样的朋友吗?有的话不妨对他(她)说出你的心里话。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更多侧面回顾友谊故事,提醒要回忆和要好朋友的相识、相伴、相知,还要不忘关注普通同学曾经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师随机板书:对同学不舍

4.小结:六年的时光,朝夕相处,相聚在一起就是缘分,让你我为彼此的友谊而鼓掌!让你我为彼此的友谊而骄傲!

(二)面对着恩重如山的老师,说说你的心里话。 1.看教材P83页插图

1、插图2,并请学生有感情朗读。 2.请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用亲切感人的语调,来读一读巍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的一段话(教材P84页)

3.师生共同说一说、数一数六年来教过我们的各个学科的老师。4.师:从进入校门起,老师无时无刻不在精心培养、细心呵护、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这其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铭刻在心。你想对哪位老师说说心里话,说吧。

生对老师倾诉心里话,师随机板书:对老师感恩

5.小结:是老师,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老师,开启我们混沌的心灵;是老师,如母亲般呵护我们成长。临别之际,即使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我们的感激!

(三)面对亲切温暖的母校,说说你的心里话。1.师: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学校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2.师:我们临近毕业,可以为学校和学弟学妹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1).学生思考后在P85留白处填写;

2).班级交流。有相同想法的,可以约着携手完成;也可以综合同学们的想法,结合班队主题活动,确定为学校做的一件事情,全班共同完成;还可以因人而宜,独自完成。 3.学生思考后在P85留白处填写。

4.班级交流。有相同想法的,可以约着携手完成;也可以综合同学们的想法,结合班队主题活动,确定为学校做的一件事情,全班共同完成;还可以因人而宜,独自完成。

5.小结:让我们把过去的美好和未来的希望,把离别的忧伤和重逢的期待,都深情地融入心田,融入在这首《告别母校》诗中。(学生齐读)

师适时板书:对母校留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向同学、老师和学校吐露心声,诉说心里话,或表达歉意,或表示感谢,或表达留恋之情,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教育和学校的培养,从中收获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并懂得感恩。】

三、明理导行,陶冶情操 活动三:临别赠言,浓浓祝福送给你

1.师:刚才,大家对老师、同学和学校都说出了自己真挚感人的话语。

以后,我们同学的日子也许会成为过去,也许还会继续。不管怎样,我们共同度过了六年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不仅要将真心的话语说出来,还要将美好的祝福写下来好好珍藏。下面,就让我们写下一份祝福,写下一句感谢,写下一份鼓励……让它记录我们的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2.出示幻灯片(赠言格式),指导学生撰写临别赠言。

师:临别赠言要按格式互写、互赠。挑选有意义的赠言并说说其表达的含义写上你同学的姓名,再签上你的姓名,让每一份祝福,每一份温暖,每一份肯定与希望,变成汩汩的清流流入同学的心田。也可以自己创作个性化的赠言。

3.发放赠言卡,学生撰写临别赠言,教师巡视,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示。

4.小结:临别赠言,这浓浓的祝福,美好的祝愿,它就像一股春风,在你失意时吹散萦绕心底的阴霾;就像一缕阳光,在你身处困境时增添搏击的勇气。让我们好好感受好好珍藏这份难得的友谊。 【设计意图:通过临别赠言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拓展升华,陶冶情操

1.师:人生最难忘,莫过同窗情。世间最纯真,莫过朋友谊。就让我们怀揣这份真挚的友情开始崭新的人生旅程,迎接人生新的挑战。相聚是缘,我们永远感恩;不论何时,友谊长存。让我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齐唱《感恩的心》,祝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2、课后作业:请和小组内同学商量,试着制作富有自己创意的《同学录》并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齐唱《感恩的心》,让大家心怀感激,懂得感恩。课后制作《同学录》,既巩固了知识,增进了情感,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对同学

不舍

依依不舍情

对老师

感恩

对学校

留恋

第13篇:《临别感言》教学设计

《临别感言》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能力: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知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朋友、老师和同学。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朋友、老师和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教学难点

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临别感言范文,作家魏巍《我的老师》文章。

学生准备:准备自己送给同学的毕业纪念品(纪念册、情谊卡、手绢„„)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说说心里话”“美好的祝愿”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同学,我想对你说 [播放动画:同学,我想对你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你想对同学说什么?请说给同学听一听。(板书:说说心里话 感激 同学的友爱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情,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学的互相帮助。】 活动二

老师,我想对你说

1.[播放课件: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魏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她是我的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前一学期的教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 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香祈祷。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了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从此,我就和我们的蔡老师分别了。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讲一讲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或老师爱我们的动人事迹。 2.[播放动画:给老师的话]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我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听了别人的心里话,从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很复杂,有高兴、有失落、有兴奋、有茫然、有期待、也有担心„„相聚总是那么短暂,离别近在眼前,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我们都舍不得与之共同生活学习了六年的同学们,舍不得我们这个班,舍不得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然而,一切都将成为回忆,美好而难忘。让往日夕暮

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我们都希望心爱的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取得更大的进步。(板书:老师的教育之恩)

【设计意图:通过感人的故事,体会师生之间的那份浓浓的感情,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学的帮助,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活动三

美好的祝愿 [播放动画:临别感言] 光阴似箭,一转眼,六年和同学们的生活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你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你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你们能早日投进新生活的洪流。这六年的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同学们,当你离开母校离开老师的时候,请记得常回家看看!

指导组织学生相互撰写临别感言。学生读自己写的赠言,并说一说赠言表达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离别感言表达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进一步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以适当的方式表示自己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板书设计 说说心里话 同学的友爱之情 感激

老师的教育之恩

第14篇:课内比教学感言

“课内比教学”活动感言

紧张而激烈的语文“课内比教学”活动终于结束 ,我经历两天的赛课和评课,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

这次赛课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十二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教师们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余公国制作的课件,优美深情的音乐配上幅幅动人画面引领着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文字中,如此“煽情”的导入还愁学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课堂中周保华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二年级蔡玉芳老师和学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张口就说,提笔就写”,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教学生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文”,语文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更要能带着学生满载而出,教学环节中的分析课文到拓展延伸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走入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就是让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想到了“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作为老师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只有大量地阅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同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

第15篇:语文教学随笔感言

语文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一: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晒晒”,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

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溜号”或困乏了。但是,如果能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巧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元素,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就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锄禾》这一课中,我教学生改读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绘画加深直观认识。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云房子》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画出心中的“云房子”,加深了学生对“云”的直观认识和这一课的理解。

三、即兴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孩子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一课中,我让孩子分角色进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课堂的内容如果换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将会更地深刻留在学生脑海。 教育呼吁创新,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加强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联系,把读与唱、画、演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语文教学随笔感言范文二: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第16篇:教育教学感言选

教育教学感言选.

1,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只有一心一意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2,泥土虽然普通,但它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教师虽平凡,但他能使愚昧走向智慧。

3,我喜欢看到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喜欢听到学生那富有逻辑性的振振有辞的课文分析,我更喜欢毕业生返校看望我时的甜蜜和温馨。4,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5,只有让童心在一片自由的时空中飞翔,才会有创造,有奇迹,有诗意。6,在新课程标准下,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7,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爱自己的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尽情欣赏学生的创造,感受人生的幸福。

8,中小学的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双方一定关系中进行的。任何成功的教育教学都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认知上彼此认同、情感上互相愉悦、行为上目标趋同,从而营造出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形成一种接受老师教育的心理倾向。

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是师德的表现,也是一种教育能力。教师应该具有为学生营造真诚、接纳、了解、安全的学习氛围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是一种知、情、意共同参与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效的教育学生。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更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9,学生是一棵树,一棵正在成长的树。他们是一个个的生命,不断追求的生命。在我们教师的心中,应该没有坏孩子,只有存在差异的孩子。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这方面寻找突破,相信会有好的

第17篇:高一古诗文教学感言

高一古诗文教学感言

作为执教多年的一线教师,自然不同于高居庙堂的专家学者,对于语文的尴尬地位以及教学的辛酸深知其味。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高一教学还关涉到一个不可回避的初升高衔接问题。因此,如何在各科的拼争中争得一个立锥之地得以喘息,并努力站稳脚跟提高效率提升成绩,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琢磨细心考虑的。

想想看,进入高中,即进入了高考倒计时,没有哪个学校把提高语文成绩作为必抓的工程,也很少有哪个学生把高中语文作为补课的首选,无论文科理科,一概如此。但“语文”却向来位居于主科中的老大之位,历来的说法都是“语数外理化生”或曰“语数外政史地”,而现实情况是,语文永远处于六科中的末位,即使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站在班主任的地位,也向来强调先抓其他科,把语文放在最后。如此有名无份的地位,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苦苦地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对于高一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我谈一下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一、突出背诵,重视积淀

作为文化泰斗的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越是聪明的人,越要下最笨的功夫。”对 于古诗文的学习,就是要下最笨的功夫。

①复习旧知。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经积淀了一定量的古诗文背诵的功底,这是学习高中古诗文的必要基础,因此,不妨从初中必背的50首古诗文开始,在每堂课堂前,以复习背诵的方式检验旧知,以作为学习新知的发端,同时也给他们一次表现自己展示自信的机会。

②坚持晨读。晨读不应是外语的一统天下,语文学习特别是诵读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这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最后一块课外阵地。只有坚持经常,每天诵读形成习惯,才有可能使古诗文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③形成氛围。要调动课代表的积极性,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以积极带动消极,让每天的晨读时间都能从教室传出琅琅的诵读声。

④及时反馈。课堂可检查诵读,晚课可检查默写。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督促、激励学生边背边写,背背写写,常背常写。日积月累,定会在古诗文方面形成比较丰厚的积淀,为提高鉴赏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于背诵的篇目。如果仅限于高考推荐的十四篇古诗文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教材要求背的要背,没有要求背的也要背,例如:必修①的三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每篇文章可以有选择地背诵几段,有能力者可以全部背诵。必修②的古代诗歌的《诗经两首》全背,《离骚》背诵,《孔雀东南飞》部分精彩段落背诵,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全部背诵。文言文三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全部背诵。必修③古代诗歌的《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登高》)、《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以上全部背诵。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四篇全部背诵。必修④古代诗歌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定**》),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永遇乐》),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全部背诵。文言文三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可以有选择地背诵。必修⑤文言文四篇《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全部背诵。

以上共计:17篇散文,22首诗歌几乎都要背诵。 如果往下延伸,高二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其中一些精品诗文,更是不能含糊,一个字:背! 高一的语文教学,古诗文的背诵积淀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如果把握不住,以后的教学就很难扎住阵脚,提高能力也是难上加难。

二、教学设计:依据大纲,提高效率

㈠文言文教学:在突出诵读的基础上,以强化文言句子的翻译来带动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语法的学习。在整个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句子翻译都应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不断深化学生对实词词义的领悟和虚词用法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浸淫在古文字的语境之中去玩味领会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他的诸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句子翻译来使学生逐步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可以说,离开了“句子”这一特定的语境,文言文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伊始,特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经典文章的教学中就应该首先把握好。

另外,教材的选文重在文质兼美,经典篇章能流传千古绝不仅仅是在于其外在的语言形式。因而在教学中,还要透过精致的语言去挖掘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及写法上的独到之处。《烛之武退秦师》中精彩的外交辞令刻画出烛之武深明大义、能言善辩而又智勇双全的人格魅力。《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的悲壮画面作为开启全篇的一把钥匙,承上启下,串连起一个有血有肉的高大形象,千百年来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激荡起多少华夏义士的一腔热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历史人物的现实思考更能使我们知古鉴今,收获丰富而美好的人生。

㈡古代诗歌教学:依据大纲,紧紧围绕语言、形象、表达技巧三个方面。而在高一的教学中,尤其应强化对语言、形象和情感的领悟和把握。①整体阅读:从题目、作者、诗歌内容到注释,全面思考,整体把握。②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生平经历,了解时代特征,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如李白、杜甫的建功情结、济世抱负与现实人生的矛盾冲突;辛弃疾的爱国情怀与南宋朝廷的悲怆纠结;社会家庭的动荡巨变对李清照诗风的影响等。③比较阅读:包括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对比,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对比,同一诗人的前后期作品对比,不同的创作手法、语言风格对比,不同的人生经历、情感态度对比等等。④联想想象:这是诗歌创作的双翼,也是诗歌欣赏的双翼。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可以让学生描绘《归园田居》中,那一幅幅体现田园之乐的动人美景,用散文的笔法描绘诗人的田园情怀。可以走进《孔雀东南飞》的凄美意境,分别以《大道口》和《庭树下》为题,驰骋想象,讲述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哀怨情怀和矛盾心态。⑤自主探究:古人云“诗无达诂”。诗歌欣赏呼唤更新的富有创意的解读。在课堂教学中,也亟需注入新的活力。在诗歌教学中,不妨大胆放手给学生,尝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帮助他们划分小组,分配任务,共同备课,课后查阅,写出教案,教师把关。最后让学生闪亮登场,打造出一个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形象,也营造出一个个激情洋溢,兴味盎然的课堂氛围。这是我们的教学尝试,也可能是语文教学的未来走向——“教是为了不教”。实践证明,这一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上的参与与配合也突破了以往。

㈢课堂教率: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处境迫使我们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否则,很多所谓的课后作业往往都会形同虚设,因而,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能力训练都要尽可能地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所谓“当堂课当堂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精讲精练。为此,备课要下足功夫。我们一直坚持集体备课,有问题共同探讨,教学设计也互相交流借鉴。在实施过程中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精神,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唱主角,努力营造既活跃生动又兴致盎然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拓展与训练

利用晚课时间,采取每周一次的限时训练,巩固所知,拓展所学,实现能力养成与能力迁移。两周一次学生统一训练检测,检验学生水平与能力,以更好地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

第18篇:名师精彩教学感言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程少堂

(程老师提出了“语文味”的理念)

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存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语文课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语体的特点来。

语文课要教出情感美。一堂好的语文课,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语文课品味语言文字之美。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括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之美。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李卫东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应是学生探究、思考、实验的场地,学生不光从老师的讲解中学到知识,老师同样也能从学生不同的看法中重新看待问题,这也是在自我学习。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郑逸农

(郑逸农老师的观点:“二不”、“四自”“非指示性”语文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文本特点,自主确定或共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到课文的语言中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语文教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自主生成语文素养,自主走向精神成长,自主形成健全人格。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高润华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朗读来品尝语言的魅力,把握文章的意境,理解其中的诗情画意,感受蕴含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师要学习语言,锤炼语言,不断提高语言修养,用美的语言粘住更多学生,让语文课堂闪亮生辉。

师精彩教学感言——潘凤湘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读书,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因为读书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分析课文所写的事件,从而会分析自己所学的事件,这才是读和写的结合。

真正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赏析课文所学的人、事、物、景。从而学会分析自己所写的人、事、物、景,即自己从中找出差距,以读促写,写中改过,这才是读和写结合的内在规律。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程红兵

课堂教学要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结合的创造性运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和美感多渠道的诱发,来诉诸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审美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巧妙安排与编织,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智力内容与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陈军

教育者理应是思想者,教育的力量说到底就是思想的力量和思想感召的力量。

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有强烈的人道、人生、人性、人格意向。所以,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根植于语言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造就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共同从中体悟语言的妙处,掌握运用语言的本领。

我们一定要警醒,学生的头脑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的“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索,思想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

宁鸿彬精彩教学感言

课堂上,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师只在“指导”上下功夫,在打开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思路”上做文章。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创造思维,重点在发展求异思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则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去开拓学生求异思路,培养求异意识。

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而语文教学则可利用学科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起到独特的效果。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于漪

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的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他们通向大海。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学校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

教师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

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

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一定要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形象表达——名师课堂实录节选

导言:李镇西,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似的教师”。他的课堂是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哲理的启示和思想的升华,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有力导引。

下面是李镇西老师在教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文的课堂实录节选,是针对课文中形象表达的研究、学习和借鉴。

师:板书“形象表达”。“提醒幸福”这是作者的一种观点,怎么把它形象的表达出来?刚才有位女同学说喜欢“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这是比较典型的,我们一起把它读一读。

生:齐读该段。“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师:这一段话,我读到这儿特别感动,而且很有感染力。正像刚才说的形象表达,“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这本身已经拟人化了,但它是什么呢?作者用了一个排比,把它非常细腻的表现出来。它是一块糕饼,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张字条,这就把它形象化了。我们写文章要尽可能的用些细节描写,不仅记人叙事,哪怕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把它形象化。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能不能写?也能够写。咱们试试接着往下写,根据你的理解,幸福是什么?注意要形象。刚才我举了个例子:对我来说,幸福就是回家路上悦耳的歌声。对你们来说是什么呢?想一想。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认识吧。我经常出门在外,回到家里边,对我来说,幸福就是女儿扑上前来张开的双臂。她和你们一般大。

生:幸福就是家人的团聚。

师:说得好,再把它细化一点。再想想,请坐。

生: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幸福就是每次考得好成绩时。(众笑)

师:也可以把它形象化,幸福就是什么呢?幸福就是试卷上鲜艳的100分,这不是更形象了么?

师:(对刚才前一生)你想好没有?其他同学想好没有,动动脑筋能想得出的。

生:幸福是父母一次温馨的问候。 师:说得很好的。

生:幸福是失败时一句鼓励的话语。

师:非常好。幸福是失败时来自朋友的一句鼓励的话语。

师: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在野外郊游。幸福对我来说,就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追逐、奔跑、打闹的一块洒满阳光的草皮。要具体化。

生:幸福是黎明的第一缕阳光。

师:说得真好。我想起我曾经写的一首诗。我读几句,写的不好,但是我可以在你们面前“炫耀”一下。题目是“元旦吟”。说的是什么呢? 元旦,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新的开端。但是作为诗句来讲,怎么把理性的开端形象化,用比喻用排比都可以的,但是要越细越好。我是怎么写的呢?(师朗诵)

元旦吟

是滴血的婴儿,在护士的手掌中—快乐的啼叫 是破晓的雄鸡,在农人的矮墙上—庄严的吟唱 是黝黑土地,在残雪覆盖下—对春天的初恋 是碧绿江河,在朝霞浸染中—对风帆的企盼 是天真稚童心中虔诚而秘密的小小期待 是英武少年胸前簇新而鲜艳的猎猎领巾 是沐浴着赤诚也洋溢着纯真的开篇日记 是隆隆冬日下默默绽放的粒粒羞涩嫩芽 是徐徐春风中静静摇曳的缕缕婀娜新柳 „„

形象表达,是大多数学生平时作文中最大的薄弱环节之一,可以说,经由这样一个“仿写”的过程,学生形象表达的能力乃至感悟生活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较大提高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钱梦龙

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

教师的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力去获取知识,从而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考力。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学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指导者,就不能庖代;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教师的着眼点都应该在学生身上。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得精研“导”的艺术。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李镇西

语文教师应该有一个饱满的情感世界,有文学激情、热情,而不仅仅具有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

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在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民主教育的特征:富有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强调法制,讲究妥协,激发创造,倡导宽容。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胡明道

所谓“高效率”教学,主要有如下含义:第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得到不断激发,教学过程紧凑、生动、热烈。第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充分的吸收与表达的训练,知能并进。第三,教材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学内容丰富饱满。

教师教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而不仅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对文本、学生、学情都要有正确深刻的认识,要耐心细致地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课堂教学要:于无疑处设疑,于无趣处引趣,于点拨中探胜,于比较中鉴赏,于揣摩中获知,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思维。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程翔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热闹”和“虚空”不是课改的必须,更不是新课标的目的,诵读、理解、感悟、积累、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内核。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彩;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厚重。

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放收、疏密、动静的变化,具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定力。

提问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余映潮

要让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求知,求智,求趣,求美。“小步轻迈”是教学细节化之“形”,“细腻品读”是教学细节化之“神”。知识成板块状,能力成线条状,学习上掌握的方法越多,能力就越强。

对“提问”的研究,最神秘最有趣的是研究“不提问”。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是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言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可以说,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高层次的教学境界,是语文教师近乎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

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着诗意手法。

名师精彩教学感言——魏书生

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联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研究成果纠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教与学不协调的现象。

教师应该经常和学生商量一点教学实验,这样就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水。 “帮助”二字很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就不是让学生学习,更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 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第19篇:教学大赛获奖感言

教学大赛获奖感言

蓝敏艳

通过参加这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受益匪浅。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宝贵的展示自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这次课赛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是一种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多。倾听其它选手的讲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思练小学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讲课水平和课件制作都各有千秋,非常出色,我从中也收获的不少。

比赛之后是更多的反思,感受到离领导的要求,离构建有效课堂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使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有了更明晰的目标和动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努力向先进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拓展新思维,寻找新路子,把书教好。 比赛已经结束,成绩已经属于过去,但在比赛过程中所获得的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它会促我进步,催我奋进!

第20篇:体育教学随笔案例感言:

体育教学随笔案例:

通过一段时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新课标下该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为此,我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观点,与广大体育教师交流。要上好一堂体育课,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用心”去投入,并做到“三个追求”:追求真实的课堂;追求有效的课堂;追求理性的课堂。具体的是:

一、用心去理解《新课标》,落实课程理念

1.在新课改革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理解什么是《新课标》?即新课程到底是什么?

2.第

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3.体育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

二、用心去设计教法和布置场地器材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与布置教学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实现《标准》目标的必要保证。前一段时间,有部分学生呼吁:“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除了个别的其他因素外。我认为:关键是教学方法与器材场地的不完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场地、器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十分精彩,仅有的场地、器材条件能够超水平利用。正像我们有的体育教师讲的那样,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动性,“勤定能补拙”。

三、用心去让每个同学们能够“动”起来

要上一堂好的体育课我认为:自然应是学生尽情运动,课上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节课的渴望……

今天的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活动的样式多样化了,活动的空间扩大了,活动的时间增多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千变万化,但必须坚持让同学们动起来,必须保证让孩子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必须让学生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我们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改革中,应时刻铭记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

四、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教学中我们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要求。由于受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差别,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平等”,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确定层次水平目标,寻求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本次改革是课程改革不单是教学改革,要甄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学生们喜欢学乐意学体育并学会和会学。

体育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守旧的习惯和方法,让我们一起在新课标准的指引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这块沃土中,辛勤的播种、耕耘,力求来年的丰收。在此我们更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自肺腑的高呼“我喜欢体育运动,更喜欢上体育课”。

教学感言
《教学感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