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四环节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31 08:32:5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

阳店镇中心小学数学组

1、灵活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中教师要变“讲”为“导”,采取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抓住时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表达的方式根据问题的需要可以自言自语、可以同桌交流、可以小组交流)

2、合作学习交流释疑

巧妙安排活动,寓教学内容于活动之中,既让学生的大脑得到调节,又让他们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动”中长智慧,在“乐”中增添学习动力。活动中鼓励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总结提升巩固练习

课程结束前,教师指导学生对新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培养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在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设计适当的有层次和针对性的发展性练习,采用富有趣味的、竞争性的练习形式,来巩固新知,并在掌握新知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使之转化为能力。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现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并适当设计相关的深化内容,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课堂检测多元评价

课堂检测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进一步发现问题,以便进行“堂堂清”辅导。

检测的内容:老师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检测的形式可根据本课的特点灵活进行,比如:可以是具体题目的演练和测试。训练的时间也应是有弹性的,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学情决定。

最后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其他同学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推荐第2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县结合自己当地的教学设计,特别推出了“二十四字”教学方针。具体内容如下:

自学感悟:通过问题的引导,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新内容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建构。

自学检测: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自学成果。通过组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去拓展、链接,从而使课堂形散神聚,避免教学内容泛化。

合作交流:在编组相对固定、同组异质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差生,最大化的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

展示点评:学生通过黑板或小组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在知识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关键处重锤敲打,通过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使问题的解决通过教师的一点,全盘皆活、迎刃而解。

分层训练:通过三组不同难度的习题,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拓展延伸:通过该组题型,将知识面拓展或者链接中考,使优生能够“吃饱”。

以上拙见,望批评指正。

推荐第3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5要素

第一、课前准备

第二、导入

第三、主题探究

第四、强化巩固

第五、总结拓展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于漪(著名特级教师)

(二)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2、语言简洁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莎士比亚 第

三、主题探究

(一)安排主题探究教学环节应遵循的原则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学生知识水平为依托

2、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3、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与教师辅助相结合

4、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为目标

(二)主题探究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2、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

3、要重视过程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强化巩固的心理学依据

(二)强化巩固要做到: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2、置疑法

3、求异法

4、衔接法

5、启迪法

谁善于把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每一天里、在每一堂课上都这样去努力,相信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推荐第4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2、利用插图突破重难点

根据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运用插图教学时,不能照单全收,要选择那些有利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插图。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插图,把他们作为解读重难点的突破口,将插图和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灵活运用形象直观的插图来辅助学习,学生易于理解,教学重难点的落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对插图《签署〈独立宣言〉》的运用。在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独立宣言》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美国诞生过程中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图片《签署〈独立宣言〉》,思考:这幅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呢?

我们不妨这样指导学生思考:

一、会议代表神色凝重,他们对这个宣言非常重视,说明《独立宣言》对于当时的北美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

二、会议代表讨论热烈,他们对宣言内容的拟定极为谨慎,这个宣言一旦公布,必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三、会议代表们身着当时西欧流行的服饰,说明西欧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北美有一定影响;

四、会议代表遇到分歧时,采取了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这表明北美人民是团结的,他们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在立场上是一致的,这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样的指导“欣赏”,学生一定对《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推荐第5篇:新课程下的数学四环节教学法尝试

新课程下的数学四环节教学法尝试

○任作义

(会宁县翟家所初级中学甘肃会宁730715)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应发生变化。

新课程观要求,就是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为了这一转化,笔者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当中积极探索、验证、总结、形成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即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阅,四环节交相呼应相辅相成,它适合农村中学数学的教学,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因此一要备学生、备学情、备教材、备时间,达到懂、透、化的程度;二要搞好教学设计,我的主要做法是优化课堂设计具体做好以下几件事:

1: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手,参与实质性的教学活动。

2:创设问题情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

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形成了“立体化通道,频道接收”。

5:设计自学提纲,根据教材内容可设计填空题、计算题、选择题、证明题等,其目的为学生预习时做准备设计的,设计的这些题目必须紧扣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突破难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特别地列自学提纲是要注意和课后作业联系起来,这样上完课后学生既掌握了所学内容也解决了作业问题

二:上课

因为有了适合学生实际的自学提纲,学生在课前通过自读解决了课本中的一般性问题,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再采取设疑置障分步到位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还可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比如:在讲同类项的概念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3ab2与5b2a是不是同类项,首先由学生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去判别,然后由这些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判别同类项的一般方法:“两相同,两无关”的结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真正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整个教学中有读、有思、有议、有讲、有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练习为主线,主动发展为宗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效果明显。

三:辅导

在备、讲的基础上再进行辅导,查缺补漏,答疑解难,力求巩固所学知识,辅导时切忌一刀切,对优等生,“重能力,求拔尖”,对中等生,“重思维,多练习”,对后进生“重基础,走小步”,这样有目

的的“抓两头,带中间”。解决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和后进生“吃了”的问题。在这一过程的实施中,一定对本班学生的学情了如指掌,心中有数,使学有所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对中等生力求巩固所学,重思维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后进生身上的发光点给予肯定,使他及时的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坚定成功的信念。 四:作业批阅

为了杜绝学生抄袭作业,可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办法,让优等生多作题,并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提高应变能力。中差生少作题,且做一些容易题和概念题。让他们努力完成作业,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业不定时的全收全改,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载,及时反馈,共同问题全班讲评,同时还要坚持面批(一般放在晚自习批改),边批边改边纠正,力争把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下,使学生少出枉力,提高效率,做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实验证明,“四环节教学法”,“备”为基础,“讲”为释疑,“辅导、作业”为查缺补漏。这样环环紧扣,改变了“上课由教师灌,自习围着习题转”的教学模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推荐第6篇: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一)复习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应用拓展,

(五)归纳总结,

(六)布置作业。

推荐第7篇:课堂教学环节基本要求

勃利县和谐有效课堂教学环节基本要求

一、和谐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明标释标、自主学习检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及问题展示、学习效果反馈、归纳总结提升六个基本环节。

二、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㈠关于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和教学设计并行使用的,是保证教与学效果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积累、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几个部分。导学案的篇幅一般要控制在B4纸1页或B5纸1页正反面使用。学生做每科导学案的时间必须控制在25分钟以内。

㈡关于学习小组建设要求。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和谐有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解决大班额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小组建设的要求是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划分为A、B、C三层,然后分组,每组6人,分AA、BB、CC三层,在课上先独学,后对学,然后群学,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习的过程中要由A教B、由B教C,最后的学习成果由C层同学来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追求表面现象的假合作,避免细化学习内容分工、割裂教材要求。对于座位安排要依据实际情

1 况,以合作学习的效果来确定;但我们目前提倡内容和形式并重,在初中阶段自习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对桌坐的形式,或大组对坐的形式。

㈢关于自主学习检测的要求。这是对学生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积累部分完成情况的检查,这一环节要反馈导学案中共同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对导学案中的正确答案的展示。导学案的检查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相互检查来完成,在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强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课上共同反馈的办法来完成。但自主学习检测的时间一定不要过长,以免影响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㈣关于合作探究部分的要求。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合作探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合作探究一定要在课上进行。要强调基于问题的研究,要紧扣教材、从文本出发进行探究。在内容上,文科要将导学案中引导探究的问题转化成话题进行研究;理科要将导学案中引导探究的习题当做有层次的例题进行研究。合作探究中师生角色定位要明确,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帮助者。合作探究要注重学生主动的学,但必要的时候也不拒绝教师精彩的讲。合作探究要具有面向全体的意识,既注重A层、B层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要关注C层学生的学习。

㈤关于学习效果反馈的要求。这是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2 以便及时调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可以是由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梳理,也可以通过习题进行检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检测的内容不要多,要紧扣学习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来完成。学习效果反馈要有层次性,有分层意识,注重检测不同层面学生学习效果。

㈥关于归纳总结提升的要求。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由学科组长根据学习目标和对教学过程的回顾来完成,总结提升阶段是进一步强化学习任务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明确学习内容,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因此必须得到更多地关注,在起始阶段养成一种总结归纳的习惯,最后达到人人都会总结提升的程度,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推荐第8篇:语文课堂教学环节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

——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

第一学段课例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明示目标——通读课文、圈画生字词(一类△二类○ 词语=)——识记二类类、辨别应用——读通课文、概括内容——总结课文、创设疑问

第二课时:明示目标、巩固字词(二类)——“三会”生字、辨别应用——熟读课文、理清脉络——品读语句、积累运用——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第

二、三学段课例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明示目标——通读课文、圈画生字(一类△二类○ 词语=)——识记二类、“三会”一类——读通课文、概括内容、理清脉络——总结课文、创设疑问

第二课时:明示目标、脉络重现——品读语句、积累运用——体会写法、仿说仿写——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推荐第9篇: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这样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所以在教材提供的信息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但问题要“问在有疑之处”、“问题有启发性、针对性”。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猜测——验证——结论) 猜测:可以让学生有预见性,激发思维。

验证:也就是求证的过程,经历从发现到感悟理解的过程,进而最终解决问题。

结论:则是通过学生的验证从而归纳、总结、概括,点明规律性的东西,即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教师在这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拓展练习,巩固提升。

主要是深化、提高所学知识,达到迁移运用,举一反三的作用。这部分主要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五、学后感悟(收获)。

一堂课下来,最后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及时梳理的习惯,所以在每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要适当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

推荐第10篇:小学数学四段式九环节新授课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四段·九环”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从获取数学知识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转移,从接受性学习向积极参与转移,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形成了小学数学“四段·九环”新授课教学模式,“四段”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结构程序,即“情景导行—自主探究—交流提升—拓展应用”;“九环”是指四个结构程序之下的九个具体教学步骤。

“四段式·九环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下: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2 页

三、基本模式解读

第一:“情景导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目标就不明确。而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竞争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青岛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每一个单元学习中,都配有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以“信息窗”的形式呈现,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学习过程。因此,该环节的目的就在于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有什么”—观察情境图。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有什么”物体,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3 页 了解情境的意义,为进一步收集信息做基础。

2.“有多少”—获取数学信息。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数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数学信息,并能对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逻辑上相关的信息罗列在一起。教师有目的地把与本课有关的主信息板书在黑板的显要位置。

3.“提什么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该环节主要是利用数学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很多,与主信息有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主问题,教师将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主信息的后面,这样黑板上就有主信息和主问题串联起来的文字表达的简单数学情境,也就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其他次要内容或问题可以放入问题口袋以后解决。

【操作建议】:(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有挑战性,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2)数学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3)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突出数学本质。(4)组织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要有明显的指向性,教师必要时候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指向,不宜过于发散。(5)情境创设要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研究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4 页 第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能否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习惯。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个人感悟—自主探究。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上一个环节学生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操作时间根据需要可长可短。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就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探究。小组探究要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实施,要求组长要面向全体,控制全局,明确分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小组同学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并形成小组意见。小组推选出小组发言人,准备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小组意见。这是全班交流的基础,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操作。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5 页 【操作建议】:(1)在自主探究这一环节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4)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5)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对于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指导和引领。(6)一个学习小组最好选择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对一个学习小组来说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易太多,要走“专”、“精”之路。

第三:“交流提升”——(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学生充分感知的过程,而展示交流是学生的感性知识相互碰撞的过程。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内化为个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科学结论,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策略。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的愉悦。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情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6 页 感、态度和价值观。

【该环节主要任务】:

1.班内交流—小组展示。就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

2.升华凝练—形成共识。就是在小组交流以后,对于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探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对于相同意见指导学生不要重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规律。不同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质疑不尽相同,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对于简单的,学生又能解决的,可以让其他组的同学给予帮助加以解决;对于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先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再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探究。这样一步步趋于问题的解决,直至完全解决问题。

【操作建议】:(1)教师要对探究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尽可能周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案,以保证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2)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3)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知道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学会质疑。(4)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尊重同学解决问题方法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展示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7 页 境。(5)要引导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6)在交流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7)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评价的甄别、激励作用,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梳理与提升,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答案。(8)结论性的成果要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第四:“拓展应用”——(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堂课成功与否,结课很重要。该环节是数学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拓展应用”环节的基本形式是练习,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练习主要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基本练习在先,综合练习在后。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

1.基本练习—巩固深化。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系统知识的目的。在回顾整理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8 页 2.综合练习—拓展提高。教师要适当设计相关的深化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现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操作建议】:(1)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整理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2)综合练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拓展提高的内容不宜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切忌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内容不能过难,不能超出《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防止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4)应用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5)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6)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7)应用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8)应用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练题要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小学数学核心备课组

二0一六年二月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 9 页

第11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组织教学→启发讲解,布置学生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练习,着重辅导差生→观察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强化认识→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也就是“启”(启发引导),“读”(阅读课文),“练”(做练习),“知”(当时知道结果,及时反馈,及时强化),“结”(小结讲解),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贯穿全过程。基本做法是上课后复习旧课,引人新课,视新课的难易给予较详细或简略的启发,并出示阅读提纲,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为学生顺利地进行自学创造条件,要求学生先粗、细、精的阅读教材,搞懂教材上的基本内容后再做练习,然后核对答案,改正错题,这时教师巡回辅导,个别答疑,着重帮助差生,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停下来讲解,以免影响学生思维,在下课前十分钟左右,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画龙点睛地重点讲解。最后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有阅读教材,做读书笔记,也有继续完成少数练习。

第12篇:新课程课堂教学5环节

新课程课堂教学5环节

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包括5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的应用技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下:

第一. 课前准备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新课程改为“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教学过程不再有定式,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应该为学生的表现预留出空间,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创造是最珍贵的。

第二. 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新课开始,几句贴切的引语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好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 主题探究

“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 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新课堂

的主题探究处理方法不拘一格。是“探究”,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得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第四. 强化巩固

巩固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强化不只是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叉进行。要注意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2.重视各种复习。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第五.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但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对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途径的总结,更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强、拓展的过程。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第13篇:中考数学四轮复习方法

初中学习课程网上辅导:http://edu.21cn.com/kcnet1250/

为了使初三数学复习落到实处,必须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一般而言,数学考试较大比例(约80%)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

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模拟练习考前热身。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左右进行训练,每份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这所谓纵向进行考查,同时横向进行归纳形成题组掌握中考内在规律。

第四轮,反思回味做好最后冲刺。

考试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第14篇:初三数学四轮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一轮复习:数学的第一轮复习开始于寒假,复习主要内容为绝大部分中考大纲中要求的考点:三角形、四边形、圆、方程与不等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题目选在中考及模拟考试中出现过的经典题目,或予以改编加工,其目的为回顾初中三年的知识点,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及解题方法。目标为基础、中档题目0失分,在开学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轮复习:春季班的前九次课为第二轮复习的时间,此轮复习以攻克各类常考专题为主,主要包括函数图象点的存在性专题、图形运动及变换专题、代数综合应用专题、几何变换专题及探究性题目专题、中考易错专题等(专题名称在春季课程上或有些许调整)。选题以能够凸显专题特点的题目为主、题目循序渐进,并附加高端模型的总结及解题思路的扩展,力争攻克第一次模拟考试。三轮复习:第三轮复习将蕴含在春季班的后三讲进行,代数综合、几何综合以及代几综合将成为此轮复习的主要复习对象。题目难度及形式参照2013年咸宁模拟考试的题目进行编纂。以剖析题目、联系知识、寻找模型和方法为主线进行压轴题目的分析与解答。争取在二模考试中解决压轴题,获得高分或满分。四轮复习:历经了2013年的一模和二模之后,第四轮复习便会悄然而至,此轮复习或以短期班的形式为呈现,通过对两轮复习多体现出来的中考趋势进行分析,并以此进行选题和预测中考。所选题目同2013年中考考察可能性较大的题目相同,以便最大程度的使学生适应新的中考趋势、做好考前的最后冲刺!基础巩固--专题攻克--压轴突破--趋势预测及查漏补缺,历经四轮复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知识体系由点及面、重点突出。一轮复习对接开学测试,二轮复习对接一模考试,三轮复习对接二模考试,最后四轮冲刺复习目标2014中考!

第15篇:中考数学四轮复习方法

2013年中考数学四轮复习方法

为了使初三数学复习落到实处,必须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一般而言,数学考试较大比例(约80%)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模拟练习考前热身。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左右进行训练,每份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这所谓纵向进行考查,同时横向进行归纳形成题组掌握中考内在规律。

第四轮,反思回味做好最后冲刺。

考试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做的题目,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一般而言,不会做的或者感觉模棱两可的题目,都是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把握上有所欠缺的。在最近的复习阶段,就是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的时候了。

第16篇: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推荐)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设计理念】以学案教学为载体,以学习小组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为目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基本环节】1.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2.自主合作 课内探究 3.达标检测 及时反馈 4.巩固训练 拓展提升 【内涵简述】

一、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

本环节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有目的的进入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二是课堂导入,可通过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可通过目标导入,也可创设情境导入,还可通过知识链接导入。

二、自主合作 课内探究 本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知识导航,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不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以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探究。

教师可通过巡视,对个体存在误区给予适当点拨。 2.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在小组长的主持下,组内成员交流学习成果,对组员个体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组合予以解决,对组内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加于解决。 学习过程由组长主持,学习成果、为解决问题由记录员记录。 教师巡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习小组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给予适时点拨。

3.集中展示、质疑补疑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学习成果,鼓励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并针对疑问进行释疑、补疑,同时让其他有问题的小组提出自己的困难、疑问,给予帮助解决。

在展示交流、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适时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交流探讨。

4.精讲点拨、释疑解难

总结课堂学习情况,对重点、中心问题、知识点进行精讲或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注:以上四个环节中,除了环节一之外,其它三个环节不宜教条化格式使用,可多种方式,相互穿插,即合作、交流、展示、质疑、释疑、补疑、点拨等方式在课堂学习环节中相互结合使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形式化、格式化。

三、达标检测 及时反馈

针对本节课课标要求,设计课堂达标检测,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效果做到及时了解。对存在问题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教师在设计达标检测时要有针对性,既要紧扣课标、紧扣教材,又要注意适量,保证当堂完成,当堂解决。

四、巩固训练 拓展提升 精心设计练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要注重习题的质量,要紧扣课标,链接中考。同时习题训练设计要有梯度,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此环节不属于课堂学习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实质是一份习题案,也是作业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17篇:学校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本环节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挖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导语、图像、音乐、视频等各种方式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自学思考,提出疑问

自学是学生利用上课的时间独立学习新课的知识,是学生熟悉教材、独立理解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在这个环节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

在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独立阅读的能力较低,可采用 “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中、高年级,则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解决问题。

本环节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现场、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做模型、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学习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关键要制导学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2、学习目标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力戒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出现;

3、力戒探究性问题变成陈述性问题。

三、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交流是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合作,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课知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学生通过小组相互讨论,合作实验、操作、推理形成共识。各小组可以围绕自学提纲去讨论,也可以根据教材去实验操作、也可以根据课本去“说一说”小组内相互交流,学生之间还可以适当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小组之间解决,同学之间解决不了做好记录。然后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本组学习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同时教师要校正学生的片面思维,统一各小组的不同意见,形成共识,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其基本要求是:

1、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互相解答,如果学生不会解答时才由教师启发、引导解答。

2、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老师和同学们要及时给与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出对知识理解的片面及误解,帮助学生推理、抽象概括,建立正确的概念。

3、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

4、教师要做的是合时宜的点拨而非不合时宜的提示干扰。

四、拓展延伸,升华知识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归纳总结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教师归纳总结集体的共同认识,寻找规律与结论,引导学生

2 准确灵活地领会单元目标的意图,

2、教师要注意将规律与结论拓展开来,以其让学生开阔视野,在头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3、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题,更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习题训练,巩固知识

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通过练习强化运用,通过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

2、注意练习的变式呈现。注意事项:

1、在环节1中,教师的各种教学手段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

2、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特点的原因,环节二和环节三可以交叉在一起

3、备课中,教师要做好两个预设:

① 学生在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②学生可能生成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想法设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给学生学会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小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

阳店镇中心小学数学组

第18篇:高效课堂教学环节的构建

高效课堂教学环节的构建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发展,如何在高位均衡发展的前提下,真正突现“轻负”“惜时”“高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课堂教学发展中重中之重,现阶段更有许许多多的教学研究专家及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或探究或践行中,我想就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所作的尝试及研究总结的一些管窥之见与同仁作一探讨。

就教学环节而言,有“五环节”论,也有“四环节”论,更有“三环节”论等,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叫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就是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教学环节也叫教学步骤,是教案中的主要部分,它包括:每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主要语言和动作,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教育家凯洛夫则认为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无论教学包括几个环节,总之不外乎是将教师从事教育的整个过程按照教学的进程进行分解和细化而已,其中课堂教学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且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这几乎是所有教育者(理论研究及实践者)的共识,这也是最主要的师生互动环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环节的高效,我们提出了学科知识循环递升、师生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何谓“循环”?这里的循环不是单纯的环节循环,而是要实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我们把教师的上课环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预习展示(学习展示),二是学生互相点评、教师点拨解疑(点评解疑),三是当堂检测反馈(检测巩固),四是总结反思内容(总结递升),五是下节课的预习辅导(预置学习),即每节课实现从预习的完成到预习的布置的一个学科知识教学环节的循环。 理论依据:

1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辩证法的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2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即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就五个环节下面作简单的说明:

一、学习展示。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合作,能有效地解答教师预置的问、疑问等。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中的情况,把自己没有解决或发现的新问题向全体同学展示出来,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预设问题外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这里面主要的是重在包括自主学习以及交流合作两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二、点评解疑。教师在此环节中把握好教学节奏和时间,抓住主要矛盾,要能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是比较关键的且是涉及面较大的。教师既要避免满堂灌,又要能以最简练的语言,明白地解决学生不理解疑难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必须发挥学生交流合作的作用,并且能引起学生重视。此环节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的素质。

三、检测巩固。通过这个环节能掌握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教学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巡视,并关注每小组的学生作业情况,教师也是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巡视来关注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此乃是真正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真正手段。如果教师把希望寄托在课后练习的巩固和提高上,这实事教学中是最大误区。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来替代课后的大量的低效训练。学生实现“轻负”关键是在课后要轻,“高效”体现在课内要高。

四、总结递升。对课堂内容的重点进概括和提炼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学效率的凝聚,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当堂完成对本课堂内容的小结,提炼和反思工作,其过程可以由教师予以全面的概括点评、强调,特别是要重视对本节要点、难点的强调,或是通过小组学生的总结,归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五、是预置学习。本环节主要是把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预先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学生是能完成的准备工作,并适当地进行一定层次的挖掘或提升,为小组的交流合作及下节新课讲授作准备,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本环节要求教师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自学,教师提供的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同时将问题层次化,让学生按自身不同的学习的能力逐层地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即能力强的多做些,能力欠佳的少做些,同时要求教师在这个环节内完成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方法的指导,或是要点、重点、难点的要求明确,让学生能做到“按图索骥”,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旨在即培养学未教先学的习惯,又提升自主学生的能力,并通过长期的有效的训练,让学生能自己悟出或找到各学科自主学习的方法、规律等,做到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兴趣。

我们在打造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五个步骤的过程中,主要是从如何真正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并指导学生如何从事自主学习,同时也积极为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创设机会和环境,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并学会相关的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并且以此来颠覆以往的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高效轻负”。这五个环节中,从第五个环节的“预置学习”到第一个环节的“学习展示”就是一个学习到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每个环节既是对前一个环节的复习,也是一次对前一环节所学知识的提升和强化,完全符合了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当堂巩固。实现了课堂教学环节的循环与递升,是一次知识上的“螺旋式上升”。

第19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本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做好上课的思想准备。这一环节较短,占三五分钟。开始上课时,师生互相问候,可随便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活跃气氛;然后考勤检查出席情况,询问缺席学生的情况以示关心;接着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学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

2、复习检查。本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获得反馈信息,督促学生课外的复习,为下一个环节打好基础。不同的课型可有不同的复习检查方式,具体的做法很多。如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可以听写,也可以教师说生词,请学生解释;语法项目可以造句或对话;检查课文内容可以复述、演讲、背诵等等。复习检查所占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所以检查的内容只是旧课的重点内容,并非全部。

3、讲解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新课的内容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和课文、练习等等。在这一环节里,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师生的互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允许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而自己大讲特讲。可以将各语言要素分割成小单元,讲练结合,尽量避免教师的长篇大论。

4、总结新课。这一环节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主要是对新课的语言点加以归纳总结。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教师进行条理分明的总结,强调本课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一种是让学生回忆总结,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提醒和概括。

5、布置作业。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督促学生及时复习预习、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第20篇:学校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团泊镇中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实施“五环节教学模式”重点要解决改进的问题

我校实施“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经四年,期间已经有两个县级立项课题结题,一个是初中“主体-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一个是农村初级中学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实际上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和四年前比,并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课堂效率仍然很低。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直接,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学框架。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非常简单,要么是事实性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要么是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深度,达不到应有的效度。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追求上关注形式互动,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而忽视活动的效益和及时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了解和研究得不够深入全面,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分层分类选择的作业少。

6、课型研究少,课堂效率低。不少教师由于受规范办学行为之前的惯性影响,不少教师缺乏课型意识和优化教学流程意识,寄希望于“广种薄收”,把新知探索、巩固复习、检测讲评等课型上成一个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课堂授课时间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了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实施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鉴于以上问题,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自本学期开始实行电子教案,加强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按着“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今后学校组织听课活动,主讲教师必须向听课教师提供本课时的教学方案,不能提供教学方案视为“没有完成超周备课,无教案上课”相应的教学常规检查时备课项目不能评为优秀。以下是我校“五环节教学模式”解读,今后的电子教学案中,必须充分体现出以下五个环节:

1、激发兴趣,情境导入(简称:导入新课)

2 本环节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挖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导语、图像、音乐、视频等各种方式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灵活的方式明确课时学习目标任务。

2、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简称:自主学习)

本环节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现场、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做模型、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关键要制定好自主学习方案,学校提倡使用导学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2、呈现给学生的学习目标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力戒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出现;

3、自主学习环节的方式和时间,可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3、精讲点拨,释疑解难(简称:精讲点拨)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讲”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教师归纳总结集体的共同认识,寻找规律与结论,引导学生准确灵活地领会单元目标的意图,

2、教师要注意将规律与结论拓展开来,以其让学生开阔视野,在头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3、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题,更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4、有效训练,巩固知识(简称:训练巩固)

3 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通过练习强化运用,通过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

2、注意练习的变式呈现。

5、总结评价,查漏补缺(简称:总结评价)

总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想法设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给学生学会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团泊镇中学教务处

2015.3 4

数学四环节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四环节课堂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