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6 08:37:2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要有乐学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重视每一次培训课,下面给大家分享名师之路培训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1

4曰14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6人有幸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聚焦核心素养,关注课堂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小学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赢得在场教师一次次掌声,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使所有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两天半的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他们对新课标准确深入的领悟、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深入浅出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有一次华丽的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名师指路。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在此,我粗浅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独具匠心、充满智慧的课堂

我们分别听了全国名师刘飞耀和程翔教学不同学段的《故乡》,陈延军老师的《挑山工》、薛法根老师的《半截蜡烛》、以及赵志祥老师的《三笑》等课。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风趣幽默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一线老师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赵志祥老师的文言文《三笑》让我们见识了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功底和素养,让我们见证了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的成功实践。亮点一:基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目标意识。“三笑”分别选自三国魏国邯郸淳的《笑林》、明代冯梦龙的《笑府》和赵南星的《笑赞》,三则小古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言精品,而且“找奶奶属牛”文本更能为学生所津津乐道。亮点二:基于由浅入深编排体系和剥笋探新教学策略的过程意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特别是“屁颂”这则小古文,教学过程更是精彩纷呈,韵味无穷,整个课堂处处洋溢着笑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书声琅琅的吟诵中感受文言文的乐趣。亮点三:基于师生灵活互动的评价。在赵老师的引领和策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高昂投入、趣味盎然,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补充完善,更多的是赵老师妙语连珠的点评与激励,都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入到“更上一层楼”的境地。赵老师设计的《三笑》小古文教学却踏入了“天上人间”的境界,“天上”指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间”指能对接学生当下的生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二、解读文本理性回归

本次教学研讨围绕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教学侧重点,紧扣语文课堂的转型展开研讨观摩。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会把握不准教学的重难点,是因为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领会不了编者的意图,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所以,今后我们想上一节好课,就应该理解教材,领会课标的实质,要知道,教材只是例子,教材只是引子,我们要通过例子挖掘出经典背后的内涵所在。

三、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教学

聆听了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何捷老师的《晏子使楚》,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毛玲霞老师、赵昭老师、张龙老师的词语教学,扎实到位:或归类,或以点带面,或图片猜字等方法,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赵昭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精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在文中找词。接着在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能从中对比词语的不同,从而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觉得词语教学新颖,有趣,扎实。

四、轻松愉快的课前互动

在课前创设这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们用聊、猜、玩的方法,尽可能的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此刻,使我深深认识到想让孩子们喜欢上你的课堂,前提就是要孩子们喜欢上你。如:赵昭老师在课前让学生猜猜自己的名字,以此来拉近与学生距离。赵志祥老师与孩子交流谈话,我与图片上的三位老人比帅,来逗乐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

五、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十几位老师,都是在学生展开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并且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老师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去发现,去感悟。

总之,感受颇多,学习让我的精神在思想中得以洗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体验、总结、运用。要上好课,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学的知识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向专家看齐,向同事学习,以专家和同事的引领、辐射,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聚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严格要求自己。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2

10月25日至10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培训。首先,非常感谢校领导为我提供的学习机会,让我面对面地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本次培训,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反思性实践研究》为题,无论是名师的示范课还是专家的报告,充分展示了数学与人文素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仅让我与名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更重要的是让一个从教二十余年的我,给自己的教学重新定位,在寻找缺点中转变教学思想。细细品味,他们的课犹如好茶留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它们的报告更是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1.从名师们的讲座中收获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曹培英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教者要跨越实践与研究的断层,走出误区,创新实践。张齐华老师的《我们和“学习”的零距离》,从质疑当前教育的现状,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一些让人焦虑“假学习现象”,再到儿童数学学习的七大维度的探究。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从儿童的动作、形象、和逻辑思维的三个过程,阐述了教者要寻找一种与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在春风化雨里提升。

2.每节课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位名师都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教材,不脱离教材,也不背离生活实际。老师的《体积和容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前录制一些小视频,以一连串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分辨体积和容积,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每位名师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问。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秘密》一节课,整个课堂大部分都是学生在辩论,老师再推波助澜。在这节课中,教者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还教会学生认真聆听、仔细思考的习惯,一节数学课变成了一场辩论赛。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使我明白:学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在三尺讲台上尽显光彩,就必须得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脚踏实地地上好每一节课。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3

3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在西安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此次学习再次让我零距离接近名师,使我在许多方面都获益非浅。

吴琳老师的一流教学风格,课堂上的真、善、美都值得我学习。魏星老师的风趣幽默,惊心动魄的教学、惊心动魄的课堂、惊心动魄的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薛法根老师、王林波老师……无一不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但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要数来自北京市的王文丽老师。

王文丽老师本次执教的内容是《月之故乡》整节课以《月之故乡》这首诗的教学过程给我们展示了她绚丽的个人风采。

面对素未谋面的孩子们,王老师的亲和力始终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在座的老师们都被王老师的优秀形象所吸引。课堂上,虽然孩子们对老师不熟悉,表现的很腼腆,但王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为孩子们开创了广阔的思维想象。激发学生大胆去想象,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自我发挥的机会,激起了孩子们学诗的热情。王老师善于表扬,语言时而朴实、真诚,深深打动在场的所有人;时而诙谐幽默,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发挥续写诗句。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一声声深情的朗读荡入整个会议大厅。也荡入了每个老师的心扉,会场上王老师用她甜美的嗓音,配着优美的音乐竟唱起了这首诗,引得了大家阵阵的掌声。孩子们也被老师感染了深情地朗读着这首诗,整个会场都沉浸在一种这浓浓的月光之中了。

王文的老师《月之故乡》在无痕的教学中,为学生诠释了什么是诗意。整堂课在层层的朗读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升华,使学生深刻的去感悟、去体会。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去尝试写诗句,接诗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写诗。这很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语言文字的运用。

最后,王老师告诉我们有诗心的老师,才能孕育出诗性的学生。有诗心的学生,心思细腻,心地善良,从内向外都洋溢的书香气。

我也希望通过学习,我自己也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王老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诗心的老师,也能教出有诗心的学生。

推荐第2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镇川小学

王锦涛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于是,我渴望能有机会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也好让自己从中受到启迪,向他们靠边近一点点。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体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众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3、把讲解动作要领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4、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短短三天的学习,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关键。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在深受启发的同时,也有新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我们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推荐第3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蒲城县洛滨镇避难堡小学

张科峰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4月15日--- 2016年4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教学研讨会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

在这里,我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在整个培训学习期间,我有幸听到了江苏南京市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名师周卫东;天津市师范大学兼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主干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徐长春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安徽合肥市一级教师刘亚东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徐斌老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加霞教授;等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及讲座,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受益匪浅,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地剖析与反思,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立志以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我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作为本次培训感受的总结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感受之一:做一个有爱心,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学习期间,一共听了十六位优秀教师及专家的授课和报告,感触最大的就是,在他们之间我找到了共同点,一是幽默感,二是渊博的知识。整个会议期间,我都很认真地听他们的授课或是报告,也很认真地做笔记。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尤其是徐斌老师,严谨的思维,简洁的语言,不乏幽默感,侃侃而谈,幽默中启迪人生)。同时想想自己的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向他们学习!

教师的价值在于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师要用心做教育,满怀激情做教育。爱应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才可以感动别人,成为别人进步的动力。爱需要尊重及宽容,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尊重和宽容可让他们感念于心。爱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失意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足以让他铭记于心。教师要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爱需要技巧,注意方式。好多时候,我们总想当然认为,只要我心里有爱,对方就能感受得到,因此忽视了爱的表达方式。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虽出于好意,却往往叫人受不了。恰当的表达方式,才可能让人产生感谢之心,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在这里我想和所有老师分享这样四句话,这四句话也是吴正宪老师送给所有老师的四句话:

1.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2.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3.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 4.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感受之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通过此次培训,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自己讲得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这些年一直提及课改,对于什么是课改?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有一位老师总结的非常好,她是这样说的;课改就是,教师愉快的教,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学效果显著。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或者说,传统教学研究的是如何“教”,现在是少教多学,研究的是如何“不教”。这,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书本上的知识再好,都是死的,也只有学有所思,才能真正变成活的,为我所用。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使这个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明他真正达到了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专家的讲座,使我深深地认为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感受之三: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再者,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感受之四: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中,更来自于生活。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蜡烛来形容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实际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教师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喜悦,为学生的勤奋努力而高兴,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进步而欣慰,为师生的教学相长而欢乐。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除了学生,还有我们的同事。我们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工作的舒心与不快,都与我们的同事相关联。我们是与同事一起成长的。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同的,这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人的内在素养,取决于人的境界。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做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做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可以说,提高教师内在幸福感的关键途径就是提高做人的境界。总之,知足常乐在努力提高感受幸福的境界和敏感程度,在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乐在其中。

在这次学习培训中,使我深切感受到各位专家、教授的敬业精神。是他们精心的准备、认真的传授,使我在短短3天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升华,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还让我看到了不同城市之间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的差异,也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

虽然培训暂告段落,但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没有停止。理论指导行动,目标牵引过程,学习灵活了我们的头脑,活泼了我们的思想,给了我们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最后,我真心感谢市教育局、师训科的领导,让我们获得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探索创新,把自己获取的新理念、新方法,一个一个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细细的咀嚼,争取将此次培训的丝丝营养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蒲城县洛滨镇避难堡小学

张科峰

2016年5月10

推荐第4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1

3月27日,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在西安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此次学习再次让我零距离接近名师,使我在许多方面都获益非浅。

吴琳老师的一流教学风格,课堂上的真、善、美都值得我学习。魏星老师的风趣幽默,惊心动魄的教学、惊心动魄的课堂、惊心动魄的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薛法根老师、王林波老师……无一不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但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要数来自北京市的王文丽老师。

王文丽老师本次执教的内容是《月之故乡》整节课以《月之故乡》这首诗的教学过程给我们展示了她绚丽的个人风采。

面对素未谋面的孩子们,王老师的亲和力始终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在座的老师们都被王老师的优秀形象所吸引。课堂上,虽然孩子们对老师不熟悉,表现的很腼腆,但王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为孩子们开创了广阔的思维想象。激发学生大胆去想象,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自我发挥的机会,激起了孩子们学诗的热情。王老师善于表扬,语言时而朴实、真诚,深深打动在场的所有人;时而诙谐幽默,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发挥续写诗句。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一声声深情的朗读荡入整个会议大厅。也荡入了每个老师的心扉,会场上王老师用她甜美的嗓音,配着优美的音乐竟唱起了这首诗,引得了大家阵阵的掌声。孩子们也被老师感染了深情地朗读着这首诗,整个会场都沉浸在一种这浓浓的月光之中了。

王文的老师《月之故乡》在无痕的教学中,为学生诠释了什么是诗意。整堂课在层层的朗读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升华,使学生深刻的去感悟、去体会。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去尝试写诗句,接诗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写诗。这很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语言文字的运用。

最后,王老师告诉我们有诗心的老师,才能孕育出诗性的学生。有诗心的学生,心思细腻,心地善良,从内向外都洋溢的书香气。

我也希望通过学习,我自己也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王老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诗心的老师,也能教出有诗心的学生。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2

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名师之路”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本次观摩后的感受:

一、会议概况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位名师,分别有吴琳、薛法根、吴忠豪、赵志祥、诸向阳、武凤霞、郭甲良、赵昭、蒋军晶、田冬英、陈延军、张祖庆、王文丽。共计13节示范课,9场报告,两场专家点评。研讨会紧紧围绕“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二、总体感受

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

三、下面我就薛法根老师的课做一下主要汇报。

薛法根老师简介:

薛法根,现任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原创语文“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他的语文课“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卧薪尝胆》、《爱如茉莉》等经典课例深入人心。先后出版《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教阅读》等五部专著,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苏州市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

我已经是第二次听薛法根老师的课,薛老师的《猴子种果树》和他的报告《散文:如何教的不散》,都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现将他的报告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他通常会让学生概述或是复述课文,而这些是在他给出一定的提示词语的前提下,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复述能力多有所提升,在学生进行初步回答后,薛老师会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补充和引导,然后再找另外的同学进行复述,经过反复的几名同学使全班同学有一个整体的教师引导是非常细致及恰当的,能及时的调整学生的思路及方向,对于学生总结课文和理解课文中心非常有帮助。

第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通常会概括为几个阶段或是过程,比如说这件事有什么起因、经过是怎样、结果又是如何,让学生联系这三句话续编故事。这是对课文之外内容的一个拓展,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这才是语文课追求的一个目标,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要求,如果这四个目标在一堂课都能有所落实,那么无疑这堂语文课是成功的。

第三,课堂只要一本书加一个笔记,这样洒脱的学习方式真的让我听起来就觉得充满了向往,也觉得这样的课堂是非常吸引人的,书是工具,笔记本是思想和学到知识的一个载体,就是这个笔记本,记录了多少课堂笔记、听写内容、心得体会、作文等,这个笔记本是学生通过一堂课以及薛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所收获的知识与思想,这都是他们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

第四,侧重最基础的读,薛老师的课堂通常都会凭借引导孩子反复的读,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普通、最简单的方式,俗话说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有着完美的体现,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体会到了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值得人们赞扬的精神。这种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没有精美的渲染也能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相通,这种境界只能是大师才能做到。

四、我个人对语文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未从根本上解决“高耗低效”的难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目标不明。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头绪繁多,方向不明,不知为何而教,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2.内容缺失。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教学中内容繁杂,分不清学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语文教师缺乏鲜活的、适切的语文知识。缺失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带来

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负效,也必然弱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正如薛老师所说,语文老师成了历史老师,地理老师等。

3.方法贫乏。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

五、今后改进方向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以经过重组的教学内容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板块”确立以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的目标群,然后根据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确定训练层次,制定训练步骤,如朗读、体悟、想象、比较、概括、复述等,并整合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层次的训练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组块教学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其灵魂是“联”,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使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达到共振,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组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1)读,主要指诵读。诵读教学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

(2)悟,即体验、感悟。组块教学注重学生与文本、经验与知识、思维与想象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联通,教学中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思维与想象,达到对文本内容、情感及表达规律的领悟,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3)习,即习得、运用。习的基本途径有:

①读中迁移。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

②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编辑班报,课本剧表演,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专题性阅读等。

③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后,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寻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学后笔记”,既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时加以梳理、整合。

总之,这次观摩会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收益却很多。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新需要。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3

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教学研讨会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

在这里,我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教学研讨会培训学习。在整个培训学习期间,我有幸听到了江苏南京市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名师周卫东;天津市师范大学兼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主干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徐长春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安徽合肥市一级教师刘亚东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徐斌老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加霞教授;等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及讲座,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受益匪浅,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地剖析与反思,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立志以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我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作为本次培训感受的总结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感受之一:做一个有爱心,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学习期间,一共听了十六位优秀教师及专家的授课和报告,感触最大的就是,在他们之间我找到了共同点,一是幽默感,二是渊博的知识。整个会议期间,我都很认真地听他们的授课或是报告,也很认真地做笔记。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尤其是徐斌老师,严谨的思维,简洁的语言,不乏幽默感,侃侃而谈,幽默中启迪人生)。同时想想自己的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向他们学习!

教师的价值在于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师要用心做教育,满怀激情做教育。爱应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才可以感动别人,成为别人进步的动力。爱需要尊重及宽容,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尊重和宽容可让他们感念于心。爱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失意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足以让他铭记于心。教师要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爱需要技巧,注意方式。好多时候,我们总想当然认为,只要我心里有爱,对方就能感受得到,因此忽视了爱的表达方式。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虽出于好意,却往往叫人受不了。恰当的表达方式,才可能让人产生感谢之心,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在这里我想和所有老师分享这样四句话,这四句话也是吴正宪老师送给所有老师的四句话:

1、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2、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3、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

4、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感受之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通过此次培训,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自己讲得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这些年一直提及课改,对于什么是课改?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有一位老师总结的非常好,她是这样说的;课改就是,教师愉快的教,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学效果显著。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或者说,传统教学研究的是如何“教”,现在是少教多学,研究的是如何“不教”。这,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书本上的知识再好,都是死的,也只有学有所思,才能真正变成活的,为我所用。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使这个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明他真正达到了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专家的讲座,使我深深地认为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感受之三: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再者,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

寂寞的事业。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感受之四: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中,更来自于生活。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蜡烛来形容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实际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教师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喜悦,为学生的勤奋努力而高兴,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进步而欣慰,为师生的教学相长而欢乐。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除了学生,还有我们的同事。我们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工作的舒心与不快,都与我们的同事相关联。我们是与同事一起成长的。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同的,这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人的内在素养,取决于人的境界。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做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做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可以说,提高教师内在幸福感的关键途径就是提高做人的境界。总之,知足常乐在努力提高感受幸福的境界和敏感程度,在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乐在其中。

在这次学习培训中,使我深切感受到各位专家、教授的敬业精神。是他们精心的准备、认真的传授,使我在短短3天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升华,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还让我看到了不同城市之间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的差异,也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

虽然培训暂告段落,但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没有停止。理论指导行动,目标牵引过程,学习灵活了我们的头脑,活泼了我们的思想,给了我们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最后,我真心感谢市教育局、师训科的领导,让我们获得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探索创新,把自己获取的新理念、新方法,一个一个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细细的咀嚼,争取将此次培训的丝丝营养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4

4曰14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6人有幸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聚焦核心素养,关注课堂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小学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赢得在场教师一次次掌声,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使所有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两天半的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他们对新课标准确深入的领悟、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深入浅出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有一次华丽的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名师指路。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在此,我粗浅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独具匠心、充满智慧的课堂

我们分别听了全国名师刘飞耀和程翔教学不同学段的《故乡》,陈延军老师的《挑山工》、薛法根老师的《半截蜡烛》、以及赵志祥老师的《三笑》等课。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风趣幽默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一线老师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赵志祥老师的文言文《三笑》让我们见识了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功底和素养,让我们见证了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的成功实践。

亮点一:基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目标意识。“三笑”分别选自三国魏国邯郸淳的《笑林》、明代冯梦龙的《笑府》和赵南星的《笑赞》,三则小古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言精品,而且“找奶奶属牛”文本更能为学生所津津乐道。

亮点二:基于由浅入深编排体系和剥笋探新教学策略的过程意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特别是“屁颂”这则小古文,教学过程更是精彩纷呈,韵味无穷,整个课堂处处洋溢着笑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书声琅琅的吟诵中感受文言文的乐趣。

亮点三:基于师生灵活互动的评价。在赵老师的引领和策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高昂投入、趣味盎然,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补充完善,更多的是赵老师妙语连珠的点评与激励,都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入到“更上一层楼”的境地。赵老师设计的《三笑》小古文教学却踏入了“天上人间”的境界,“天上”指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间”指能对接学生当下的生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二、解读文本理性回归

本次教学研讨围绕各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教学侧重点,紧扣语文课堂的转型展开研讨观摩。我们的课堂之所以会把握不准教学的重难点,是因为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领会不了编者的意图,对教材缺乏正确的理解。所以,今后我们想上一节好课,就应该理解教材,领会课标的'实质,要知道,教材只是例子,教材只是引子,我们要通过例子挖掘出经典背后的内涵所在。

三、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教学

聆听了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何捷老师的《晏子使楚》,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毛玲霞老师、赵昭老师、张龙老师的词语教学,扎实到位:或归类,或以点带面,或图片猜字等方法,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赵昭老师的课堂上,老师精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在文中找词。接着在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能从中对比词语的不同,从而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觉得词语教学新颖,有趣,扎实。

四、轻松愉快的课前互动

在课前创设这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们用聊、猜、玩的方法,尽可能的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此刻,使我深深认识到想让孩子们喜欢上你的课堂,前提就是要孩子们喜欢上你。如:赵昭老师在课前让学生猜猜自己的名字,以此来拉近与学生距离。赵志祥老师与孩子交流谈话,我与图片上的三位老人比帅,来逗乐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

五、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十几位老师,都是在学生展开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并且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老师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去发现,去感悟。

总之,感受颇多,学习让我的精神在思想中得以洗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体验、总结、运用。要上好课,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学的知识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向专家看齐,向同事学习,以专家和同事的引领、辐射,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聚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严格要求自己。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5

10月25日至10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培训。首先,非常感谢校领导为我提供的学习机会,让我面对面地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本次培训,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反思性实践研究》为题,无论是名师的示范课还是专家的报告,充分展示了数学与人文素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仅让我与名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更重要的是让一个从教二十余年的我,给自己的教学重新定位,在寻找缺点中转变教学思想。细细品味,他们的课犹如好茶留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它们的报告更是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1。从名师们的讲座中收获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曹培英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教者要跨越实践与研究的断层,走出误区,创新实践。张齐华老师的《我们和“学习”的零距离》,从质疑当前教育的现状,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一些让人焦虑“假学习现象”,再到儿童数学学习的七大维度的探究。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的内涵与发展》,从儿童的动作、形象、和逻辑思维的三个过程,阐述了教者要寻找一种与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在春风化雨里提升。

2。每节课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位名师都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教材,不脱离教材,也不背离生活实际。老师的《体积和容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前录制一些小视频,以一连串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分辨体积和容积,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每位名师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问。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秘密》一节课,整个课堂大部分都是学生在辩论,老师再推波助澜。在这节课中,教者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还教会学生认真聆听、仔细思考的习惯,一节数学课变成了一场辩论赛。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使我明白:学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在三尺讲台上尽显光彩,就必须得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脚踏实地地上好每一节课。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6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于是,我渴望能有机会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也好让自己从中受到启迪,向他们靠边近一点点。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体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众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

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3、把讲解动作要领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4、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短短三天的学习,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关键。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在深受启发的同时,也有新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我们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7

5月9日和10日两天的时间,我们有幸参加了在西安文理学院大礼堂举办的“名师之路”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学习。我们认真听取和记录了桂贤娣、段惠民、王文英、石梦媛、李月芝、华林飞五位名家的精彩讲座。虽然学习时间仅有两天,但收获颇丰。在这采撷几位名家的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勉。

5月9日上午听取了桂贤娣和段惠民两位老师的讲座。听桂老师的讲座,是一种享受。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没有讲演稿,没有坐下,一直站着。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整个讲座,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鲜活精彩的小故事,动人、有趣,引人深思。加之桂老师幽默的语言,率真的表演,整个会场掌声不断。讲座中桂老师的口头语是“乖,听话。桂老师最爱你们”“乖。相信桂老师”“桂老师最喜欢你们了!”而最感染我的是她的儿童化的语言,慈祥的笑容。从他的言谈中我真的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当班主任的幸福。是啊!班主任工作天天如此,日日重负,枯燥而乏味,作为班主任的我真该在语言方面好好修炼,其次是要有勤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段惠民老师的讲座《感悟生活的智慧》,他是个有心人,他特别关注细节,懂得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并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他向驯兽师讨教的“不相容法则”:看见做不希望做的动作,转身走开,假装没看见。看见喜欢做的动作,扔肉,强化这个动作,以及“鲸鱼哲学反应”:发现别人做的正确的事情,并及时加以鼓励。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不要自作主张的强迫张三按照李四的格式发展,将张三培养成李四是不可能的。教师也要把自己当成是独一无二的的人,每天坚持写日记,要树立自信,善于学习,善于读书,善于反思。是的,当下老师要善于读书,因为读书的教师才能与时俱进,永远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才能把握着教育改革的脉搏。

顶着酷暑,我们依然按时到会场,下午的讲座真是今生听到的最动人的讲演。当我们步入会场时,只见一位一袭白色短裙配上一条华丽的丝巾,足蹬黑色高跟鞋的端庄女性站在前面,当时我们都惊叹:好时尚!这是老师吗?这并不比节目主持人差。她原来是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文英老师,她的讲座主题是《“管”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被“管”者心甘情愿》。她告诉我们“她极爱美,但不拘泥传统的师德形象,衣着打扮个性鲜明而时尚,曾经引起了家长对其强烈的不满和抗议。她不讲师道尊严,称学生为小弟小妹,凭实力与智慧,让自己成为学生敬佩的大姐。更令我们瞠目结舌的是她的个人特长多达十余项。市级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她学过钢琴,已通过七级;她学过舞蹈,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她学过指挥,荣获过省青年指挥家称号、健美操、古筝、设计、编织、美容美发无所不会,现在还是很有名的婚礼主持兼策划。这些本事让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一种又一种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位“另类”老师用她自身的才华影响着学生,用她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着学生。一曲《眉飞色舞》现代舞表演,震倒了班级的“八大金刚”和“四大美女”,并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轰动。当时王老师播放了她的录像给我们看,真是大饱眼福。甚至在会场王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卓玛》,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感觉时间好短暂。

王文英老师在这里支了几招做好班主任的方法:

1、征服你的学生。她所用方法是对学生实施”精神折磨”,就是让学生感到痛并快乐着,被你收拾的学生还得向你说谢谢。

2、班级管理的人性化使人温馨。王文英老师在每学年的开学之初送给每个学生一份礼物——一个信封。把所有孩子的名字都做了诗意的诠释(尤其是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并把自己的照片放进信封送给学生,信封上有送给学生的祝福和赠言。告诉学生:“你的过去我不在乎,你的今天我很关注,你的未来我很期望。”这样就真正地与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4、好的班规对孩子的管理利大于弊。王老师向我们还展示了风帆十四班的班规中有这样一段:“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自觉了;我有自尊,我力求做到不让教师批评,不让同学责难,不给别人填麻烦;我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愿望:每天都得到收获、进步、成功;我要让集体因我而光荣、同学因我而自豪、老师因我而欣慰、父母因我而骄傲、世界因我而美好;我要学,我要会学,我要踏踏实实的学……”听后我也在反思,孩子正在成长,有些时候“疏”比“堵”会更有效,富有积极向上的言语要求,要比冷酷无情的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更能让学生信服、遵守。所以自然的、不带功利性的教育更真实、更美丽、也更能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我想这也许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总而言之,这次这次班主任培训给我很大的触动,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到新时期要当好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升品质,幸福成长。

2、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3、博览群书,善于积累,善于反思。

推荐第5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深度解读文本·关注语言实践”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观摩研讨培训心得体会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名师是向导,可以带领我们去发掘课堂的魅力。很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 “深度解读文本·关注语言实践”为期三天的教学研讨培训学习,与名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却让人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拥有扎实的教学素养和语文功底。在本次研讨会上,共听了十一节课,这些授课的教师和他们面前的学生从未见过,但他们一旦走上讲台,就能很快融入课堂,从容自若地和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在暂时属于他们的语文小天地中自由地徜徉,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启示——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可以从容不迫的面对各种学生。而且他们的课堂用语简洁干净又丰富传神,灵动而富有活力,尤其是他们那醇正地道、赏心悦耳的语言魅力,更为他们的课堂增添了一层瑰丽而神秘的光环。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准备自己的每一堂课。此次研讨会上展现的课例,教学内容涉及小学语文多个版本的教材。在教学中,各位教教师精心挑选各版本中最具课型特点,也最能体现教者教学水平的优质课例,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在教学设计上,他们都根据文章的特点制定出了明确又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整个课堂具有导入简单灵活、教学重难点处理巧妙、教学活动展开有序和师生多边互动交流等共性特点,同时又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各具特色,体现各自鲜明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教师,反思自身就会发现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通过此次学习,我要学着停下来,回顾听课的收获,并把收获总结出来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期待能真正的让自己走进小学语文。看着名家们一个个面对陌生的学生,神情自若的侃侃而谈,一个个的胸有成竹,我忽然明白了——想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首先自己就要要了解它。了解语文,要了解语文的课程标准,要了解编者的思想,要了解作者的思想„„可是该如何下手呢?我想每拿到一篇课文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看教参,不是看别人的设计,应该自己先读课文,先体会,先想想通过这篇课文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哪些地方应该是自己课堂上的重点?再结合学情想想哪些是孩子们需要学会的。其次在参考看看编者、作者、及别人对课文的见解,进行参考适当选择,将别人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再将自己的东西传授后自己的学生们。

通过此次学习,我发现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语文的每篇课文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得到重视。每一堂课,名师们都不是把课文从头讲到尾的,基本上都是围绕高潮部分,或能实现自己教学目标的部分,开展一系列读、划、写、练,让学生有目的、扎实的学习。比如李卫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这堂课的知识点包括历史背景、语句段落、词语修饰、写作手法、情感共鸣等等,但李老师整堂课只选取了“写作手法”这一方面,以“五位战士”和“五位壮士”的称呼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直以来,我总是参照教参和辅导书来确定教学目标,从没有真正思考过这堂课的目标最好的应该是什么,还常常为达到那些过多的目标而顾此失彼。在这次学习中我终于明白了,对一堂语文课来说目标有两个就足够了。

通过此次学习,我发现备课并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需要静心的沉思的结果。李卫东老师指出:文本解读是课前做的准备,备课必须紧扣教材,有深度,有背景,教法灵活也不能离开教材。在备课当中,作为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备每一节课,静下心来查找每一个词语和相关资料,静下心来读懂文中每个词、句、段及篇的关系,静下心来从作者的位置居高临下理解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静下心来,才能准确地把握文本,为文章定好情感基调,真真切切地走进教材,走进作者和主人公的心灵世界,为之感动,这是上好课的关键。而在深度解读文本之后走进心灵建筑,得到的感受是深刻的,有穿透力的。

通过此次学习,聆听各位教师优秀的课例和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短短的两天半观摩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为我的教学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取长补短,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推荐第6篇:名师培训之路

2013年11月5日

下午5点,北京师范大学励耕学院一楼大厅,排队办理入院登记、报道领取资料。都是来参加名师培训的老师,彼此还不太熟,矿区的九个人一起报了到。我住励耘公寓,这里住的都是留学生。条件很不错,要重新体会一把学生生活了。有点儿小兴奋。

打开发的资料,《京师问道》、《成长手册》、《读书推荐》细细地学习了一遍,似乎琢磨出了点儿味,北师大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三年培训内容还真不少,和最初的预想似乎不太一样,挺讲究的!

发了一套北师大风景明信片,很美,淡雅中透着一种古朴和厚重,回家送给我的儿子。他肯定喜欢。

2013年11月6日

一天的团队拓展训练,由北师大高级实验师陈飞星博士主持,确实如课程安排介绍的那样。陈老师把游戏做成培训,几个游戏下来,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状态,“合作、配合、交流、传递、求助、微笑”成了游戏中不断浮现脑海的关键词,陈老师对大同学员表现也频频点头赞许。下午的“七巧板”游戏太有趣了,分成了六个小组的团队每组有一个任务清单,大家都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忽视了整体协作、配合,核心任务组的成员也没有站出来承担指挥协调作用,于是看到的场面是大家为了得到七巧板大声喊叫的情景,都觉得不对劲儿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结束游戏时,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场面完全失控。接下来总结发言,陈教授作为旁观者描述了我们众生乱象,剖

1

析了游戏失败的原因,这时大家面有愧色,频频点头,似有所悟。

2013年12月7日

上午5点,在北邮科技大厦二层多功能厅,大同名师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培养计划名誉主席顾明远致辞寄语;大同市教育局魏丽雯副局长讲话;顾会长和魏局长为培养计划揭牌、授牌、颁发证书;培养计划总顾问吴琼致辞;导师代表发言,学员代表发言,全体合影,与导师见面。

下午培养计划解读。一天下来,回到住处,精疲力尽,躺在床上,终于明白,走上了一条强化学习,提升成长的道路,这三年要完成许多东西,读书笔记、课题研究、论文甚至专著的撰写,我心里暗暗想:这回摊上大事了。

2013年12月8日 9日

两天的五个讲座既有专业引领又有理论延伸,既有人文素养的论述又有艺术鉴赏的培养,课程安排非常用心,同时对前期的心理测试的结果做了专业的分析。听讲座永远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尤其是能听到北师大教授的讲座,多少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习惯了本专业的那些烂熟于心的知识之外,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我突然间发现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从专业理念都落伍了,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周围的教育现象,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跟上社会的步伐,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面对工作,面对教育改革。

2

晚上我和正在念高一的儿子通了电话,谈了许多,我听出来孩子也很高兴,因为无论如何他都是最直接的承受者。

我住的励耘学院距新乐群学生餐厅很远,加上每节课又在师大不同的教学楼,对环境也不太熟悉,所以觉得每天的时间很紧张,奔波于师大的校园中,听课、做笔记成了每天所有的生活内容,然而很充实很享受,虽然和年轻矫健的师大学子相比我们略显得苍老稳重,但在我的观念中能够学习永远是件幸福的事情。

2013年12月12日

上午清河中学。听了两节学校青年教师的课。休息时间在校园到处转了转,学校的文化建设非常有特色,只是操场太小,学校太小,这样越发显得精致了。

下午由吴琼老师指导,小语组制定了三年的研修计划,各组展示了自己的计划流程。

终于结束了,晚上可以饱饱地睡一觉,突然间很想家,明天上午给孩子买点儿东西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推荐第7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一年级语文组曹莉

3月29——31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一行32人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名师之路”第4届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的学习。研讨会上,各位名师精彩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在课堂上,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深。

难忘李卫东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他本着“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将这课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教学开始,李老师让学生从整篇课文入手,找出两次歼敌对五位战士称呼的不同——“战士”和“壮士”。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进行质疑:“为什么同是歼敌,前面称为‘战士’,后面却称为‘壮士’?”接下来引导学生要联系上下文读,不要一段一段阅读,要学会全篇贯穿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作者怎样将文章由低潮引向高潮。

随后,李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人物描写的特点,使学生掌握了描写一组人物(群体描写)的方法:(1)分述。(2)先写点,后写面。(3)直接写面。

最后,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读文时,出示了很多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使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再次读文时,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

李老师这一课,环节设计简约却扎实,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既有

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整个语文教学,平实而质朴,扎实而有序。

说李卫东老师的课难忘,那么于永正老师的课更让我们有了目标意识。

于永正老师本着“一切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扎扎实实地教,真真正正的教。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上课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听。因为我时刻记着,坐在我面前的是学生,我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案。关注的是学生的状态、情绪、学情。教学互换要手把手、实打实,要真教,而不是走过场。我教学的三个境界是:

一、教过了。

二、教对了。

三、教会了„„”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幸福的,教师是教学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真课堂、实课堂。

这三天里,我沉浸在大使们春风化雨似的报告中;徜徉在生态课堂回归的路上;聆听大师们润物细无声的教诲;仰慕大师们可亲可敬、一丝不苟的教研态度、教研气质,真可谓:专家!大师!

在这里,我要更感谢宋校长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名师们魅力的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和语文素养。

推荐第8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邢茹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观摩了12位名师的授课,聆听了专家们的课,总觉得他们的课妙不可言,犹如春风拂面,如此细腻!“名师”就是“名师”,真是与众不同。他们幽默、睿智的语言让人折服;他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

本次上课的各位老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是一堂充满“本色”的课。有的是教师的激情,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充满智慧的交流,有的是心灵的交融,思维的激荡。

二、数学课堂以生为本。

这也是这次活动的主题,也是参加这次活动所有名师师课堂的共同优点。特别是华应龙、黄爱华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堂课下来,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真正避开了“灌输式”的教育。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才是最美的,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最重要的。

三、课堂教学要以课标为导向。

听了这么多名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想法,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授课不仅仅是教材的解读,更是生活的展示。他们的课程设置都紧随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总是能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真正让数学具有了生命和价值。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应大胆的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在工作中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积累经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推荐第9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 名师之路 ”学习体会

南街小学 杨媛媛

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县教研室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南街小学一行四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 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让我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将军晶老师的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视频中他们班的那帮可爱的孩子给了他多大的享受啊,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2.识字教学:追溯字源 冯雪玲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去年的树》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比如:(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把握识字教学中对字源的追溯”这一问题。整堂课贾老师对于所展示的生字“伐”“融”的字源讲解更是惟妙惟肖,相信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去鼓励孩子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介绍字理更多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2)细节的把握方面,这节课主要让孩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在理解这些文本表面的含义之后,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人物“小鸟”“大树”“小女孩”和“灯”的思想,性格。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讨论“既然大树已经不在,为什么鸟儿还要一次次的寻找,还要对着灯歌唱?”该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个性解读的空间。她的课告诉我们教一篇课文让孩子只是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未免太失精华,我们要教于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3.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陈延军老师的课,环节设计非常简单,就如同陈老师这样说道:课堂教学的境界在于教师能自觉地用慧识思维的方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变得聪慧、丰盈;我把明明白白的问题交给课堂,我把搞不明白的问题交给学习和研究。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推荐第10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心得

十一月四日,我非常有幸在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素养的思维里提升暨“阅读链接”课堂教学策略观摩研讨会。半天时间观摩了彭才华和赵志祥两位名师的课及讲座、说课。这次听课,我目睹了名师的博学和精彩又灵动的课堂,聆听了他们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感受了他们用心、用情演绎的课堂,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积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我谈谈这次听课难忘的点滴:

一、彭才华老师讲的古诗词《清平乐·村居》。它的方法令我印象深刻:抓字眼悟诗情,品诗意。尤其是他对文本中重复出现的“溪”的解读,令我脑洞大开,这就是学习古诗所要抓的关键词。他在教授的过程中,让孩子自读自悟,逐渐引导将此字换成“屋前、山中、地上”如何?这孩子品词的若再换成“河边”又如何?子悟道溪给柔和的,温馨的,而用上

其实是教会意境及用法,上、河东、河孩子们一下人的感觉是的,不惧危险“河”的话,它带我们的是激流勇进、湍急、急切、缺乏安全感。这一下子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意图:溪在,家宁,家宁,国安这更是作者的一腔热忱,爱国情怀啊!

二、赵志祥老师讲的《敕勒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他与孩子们的独特的互动。赵老师课前与学生互动时问:“屏幕上的人物图片,和我比谁老?”让孩子猜与图片(郭茂倩)同朝代的大诗人都有谁?学生答案五花八门都与诗人有关,可怎么也猜不到南北朝。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很快与老师拉近了距离。他始终以一种真诚之心对待生,这样学生怎打成一用自己唱风格到文学的课堂

每一个学的教师,会不与他片?他还独特的吟把学生带圣地,他风趣而幽默,不时地与学生碰撞出火花。把《敕勒歌》上出了趣味性、艺术性、创建性、独家性,颠覆了我对古诗词吟诵的概念。课堂上,遵循多读的规律,让低段学生手脑配合着读,与孩子和他打擂台赛,比比看谁唱得好。解放孩子的天性,使得孩子们在短短一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读熟、背熟、记熟并对汉字的演变进行识别。

这两位老师的讲课紧扣这次主题活动,都在课堂上延伸到了同类诗词。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的知识之余更开阔了眼界,体现了现在课堂的以一带二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也要借鉴、学习、与时俱进,吸取其精华融汇到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

第11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灵魂的升华 智慧的启迪

——参加“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按照学校安排独自前往古城西安,于10月28日至30日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与名师牵手,领略名师风采。

在培训的三天时间,我先后观摩了薛法根、顾文艳、王林波、陈延军、刘飞耀、吴琳等几位全国名师的课,领略了大师们博学、睿智、儒雅的人格魅力,感受了他们诗意、风趣、灵动的智慧课堂,钦佩于他们或流畅、或跌宕、或自如的授课艺术。

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文艳老师执教的《秋天》,给我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赏析例诗,师生共欣赏,同评价,融修改于欣赏之中,真是美文流淌在口边,方法渗透在点滴。可谓是诗歌创作的经典,学生个个是小诗人。整堂课收放自如,带领着孩子们从不同的感官去品味秋之美,看、闻、尝,感悟秋天的不同风韵,不同味道。古诗中的秋,散文中的秋,通过读、听,不禁勾起了孩子们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再加上课堂上给孩子以引导、想象、读范文、作点评,孩子们的思维创新不断。

另外,聆听讲座,我明白了,不同学段习作要求不同。小学低年级的写话重要是培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写话重要是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专家建议以下几\"多\"十分重要。

一、多说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二、多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

三、多写。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作文实践。因此,多练笔就成了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写,可以促进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严密和灵活,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所以要多写。

四、多改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作文写完后,要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在我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让学生先写草稿,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修改:

第一,要求学生自读自改,放声读稿,看看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并在反复的阅读中把错字、不恰当的标点和语句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语句或段落删去等。

第二,学生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交换评改,在读中改、在改中读.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总想表现自己,千方百计地把别人作文中在的问题找出来,有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了开发,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三,教师面改,有少数学生的作文需老师的帮助进行批改.教师的批改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做到多改少批.这样,以改促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出高质量的文章。

总之,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聆听专家课堂讲座,我明白了作文的天性就是创新,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充满智慧,更加具有灵魂。

第12篇: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之“新理念,新课标”

--------全国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3年3月28日至31日,在县教研组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21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全国“新理念,新课标”第四届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刚教学3年的我而言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于永正老师的即兴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还有他对父爱的真挚情怀,对儿童的热爱、理解和尊重,对阅读的价值判断及运用,让我感受到了阅读推广者所必须的内在动力;他“将世界带进教室”的胸怀、激情和执着的韧性,让我体验到了一路走来的坚定与坚持;他对中国传统的情愫,对宗教的信仰,在阅读中长久沉醉濡染而成的阅读品位,让我感悟到了阅读推广并不是简单的诵读而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底蕴是无可估量。当然他对阅读的那份热爱更是深深的震憾了我,

2.识字教学:追溯字源

武琼教研员的课《数星星的孩子》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比如:(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把握识字教学中对字源的追溯”这一问题。整堂课武老师对于所展示的生字“坐”“很”的字源讲解更是惟妙惟肖,相信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去鼓励孩子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介绍字理更多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2)细节的把握方面,这节课主要让孩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在理解这些文本表面的含义之后,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讨论“星星能否数的清?” 该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个性解读的空间。她的课告诉我们教一篇课文让孩子只是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未免太失精华,我们要教于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虽然她在课堂中是强势的,但不难看出孩子们都在跟她“抢”强势,其实又怎样,这不正是教学中的共鸣吗?

3.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年轻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在武凤霞老师的古诗文课堂《伯牙断弦》,在赵志祥老师的综合性学习《我爱读对联》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4.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李卫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李老师从课题入手引导:该环节设计起到了简单扎实得铺垫作用,再让学生带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正如李老师他 “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相匹配。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第13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孔家崖第二小学 芮雪

11月6日至8日,在教研室王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第十一届“名师之路”之“核心素养.学科教育”教学观摩会。

这次研讨会安排得非常扎实,我们分别观摩了:全国首届外语名教师王超(郑州市经开区六一小学校长)、赵刚(安徽省马鞍山雨山区英语教研员)、马荣花(北京市光明小学英语教师)、刘飞雪(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师)、黄慧(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张鲁静(辽宁省大连市实验小学英语教师)、沈峰(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主维山(北京市海淀区外国语实验学校特级教师)、于东(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上海道小学教导主任)9位名师专家的小学英语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

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专家们分别从《基于语用目的打造有效课堂》、《英语易错语言突破攻略》、《简笔画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等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新课标下绘本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合理运用,新课标变动的实效性,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新课标的理念等。 在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提到了教师的教学的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但要考虑教材、“课标”要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再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主体活动的实现,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中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而且应用不同的语言表扬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在乎自己,这样也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同时教师的表扬语言不同也能丰富课堂内容,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要有,而且还要有特色。当然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在教学中要用平常人的心态,用有爱的心去教学生,认真踏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听了每一位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我有很多感触。各位名师的口语纯正、语音标准、教学形式多样,有条不紊、优雅大方、热情积极、朴实无华等。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我会把名师专家们的许多教学方法和先进理念运用到今后等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自己教学水平。

第14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6年5月6日至8日,我有幸赴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主要以故事教学和绘本教学为主,我们分别观摩了:主维山(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英语教学主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聘培训专家)、张鲁静北京市小学英语特级教师、王超(全国第四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宝杰,江苏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首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黄耀华清华附小英语教研组长(北京英语学科骨干教师)鲍当洪,小学特级教师、崔旸,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戈向红全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田湘军,全国优秀教师、裴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教研组长)、郭晓茜(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英语教师)会上,专家们用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在整个故事和绘本教学中让学生不亦乐乎,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名师们分别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新的思考》、《把真实的阅读母的还给孩子:小学英语阅读的课内与课外》、《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课程建构》、《故事教学与对话教学》、《浅谈故事教学的设计》、《做有厚度、有温度的英语教学》、《上课那些事儿》等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故事教学故事、阅读教学及绘本教学的方法等和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小学故事教学时要学会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

二、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三、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四、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再就是学生阅读的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小组表演话剧、音乐剧让学生爱上阅读。 田湘军老师的可是最让我震撼的,纯正的口语、标准的语音、歌曲的穿插,个人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讲座更是使用至极,语音教学中的节奏感的训练让我们在场的老师也是叹为观止,享受其中。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故事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故事

教学研讨会

刘心

亚 梅

第15篇: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

在此次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研讨会上 ,我们一行8人,在三天时间内共听课14节,报告会8场。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朗读教学:

(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和品读课文”这一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读特别是在小学低段,要用语文教人,要让学生产生愉悦感和进步感。 (2)细节的把握方面,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2.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1 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 2 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3.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正如薛法根老师他 “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相匹配。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陈斌 2015-4-29

第16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2016“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28日,有幸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参加了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在此期间,我被名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不拘一格的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学技能,非凡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感染。名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思考,至今回味无穷。他们独特的教学风范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王文丽老师的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习作课设计别具匠心。课堂以说一说带有“月”字的诗句导入,紧扣主题,开门见山。她以听写诗歌为切入点,以补漏诗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加写诗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再以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来升华主题,又以拓展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加深思乡情感的韵味,再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余光中的《乡愁》使之循序渐进。再读《月之故乡》就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接着抓住情感的尾巴让学生口头创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情之所至,灵动和谐。如一湾清水孜孜不倦的流入学生的喉咙,流进心里,流进脑海里。学生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释放出洪荒之力,燃尽了整个课堂。这是一个真实的、灵动的、感人的课堂,是一次放空心灵的教学。王老师一次次巧妙地引导、点拨使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提高与进步。听课的老师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心里泛起阵阵涟漪。至今王老师优美的语言久久萦绕耳旁,让人思之不尽。不知不觉中有了“我们望着同一个月亮,却看着不一样的方向”的情感抒发。这堂课是心灵的震撼,我曾想如若这是一场梦,我愿永远沉醉其中不愿醒来。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三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总观名师们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幽默风趣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一切发展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名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活了课堂这一潭死水,回归了课堂的本质。他们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即对话”的理念。他们尊重知识的同时也尊重人的发展。对文字精益求精的态度,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与理解要求精准恰当。对情感把握要求细腻有致,不同语调、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做到精确无误。对学生,他们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出其不意的引导总能让学生回归主题,准确领会语言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师们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我感受、听他们徐徐道来。

二、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它具有人文性的同时也具有工具性。名师们课堂上都将语文的两性做了统一教学,他们的教学主张在听中悟,说中意,读中思,写中练。作文课的教学生动且新颖,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同时又注重方法的总结。如蒋军晶老师以《舌尖上的美食》这个作文主题的讲解总结了很多写作方法。(一是一样一样材料写过去;二是要多写颜色;三是让味道变成运动健将;四是要多用“好像”;五是要多用比较)方法的总结使“番茄炒蛋”的写作事半功倍。语文的教育既是思想的教育也是技能的教育,名师们紧紧围绕这个思想,将语文的本质发扬出来,并使之异彩纷呈。

总之,名师们用他们的幽默与智慧,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风采,是语文的魅力,更是一种学习的享受,如饕餮大餐,又如沐浴春风,他们把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让语文课堂更加灿烂夺目,熠熠生辉,这些课上下来,我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感悟。在轻松感动的氛围中让我们领略了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真是不虚此行。

第17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5年5月8日至10日,我有幸赴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安排得非常扎实,我们分别观摩了:全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马荣花(北京崇明区光明小学)、王劲春(英语朗文教材培训顾问、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主任)、主维山(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英语教学主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聘培训专家)、张鲁静(北京中关村一小副校长)、杨建章(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王超(全国第四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四川的刘飞雪、韩国专家李贞烈的示范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和当地的三位老师李婷、于东和朱传哲的三节观摩课。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专家们分别从《课程标准到课堂实践》、《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语音易错突破攻略》、《从不同角度看课堂故事教学》、《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小学英语“绘本之我见”》等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新课标在英语教学的合理运用,新课标的变动的实效性,语音教学的细节,故事、阅读教学及绘本教学的方法等和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提到了教师的教学的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但要考虑教材、“课标”要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再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主体活动的实现,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中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而且应用不同的语言表扬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在乎自己,这样也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同时教师的表扬语言不同也能丰富课堂内容,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要有,而且还要有特色。当然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在教学中要用平常人的心态,用有爱的心去教学生,认真踏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听了每一位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我有很多感触。各位名师的口语纯正、语音标准、教学形式多样,有条不紊、优雅大方、热情积极、朴实无华等优秀的等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我会把名师专家们的许多教学方法和先进理念运用到今后等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自己教学水平。

感业寺小学 高倩

2015.5.10

第18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学“名师” 研教学

提质量

促发展

——2013年“名师之路”中小学英语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之心得体会

洋县教研室

邓雅静

一.会议盛况

2013年10月24日,我与中学段的英语教研员程义侠老师带领我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到西安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名师之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24日下午报到,25日至27日参会,会期3天。本次会议会址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宪梓堂,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主办,邀请北京、上海、南京各大、中、小院校的七位著名教育专家及省内的两名优秀教研员、教师同台做了八节示范课和七场报告,其中中、小学英语示范课各四节,内容涵盖中、小学三至九年级。全省各县区近1000名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了会议,我县共有43人参会,其中小学段共15校29名教师。会议为每位听课教师提供了24课时的学时证明,北京二中的程中一老师还为各县赠送了高考备考教学资料。我县英语教师参会积极性高,听课认真,记录详细,大家都学有所得,受益匪浅。 二.我的体会和收获

本次到会的省外教育专家都在全国享有盛名,有《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著名英语教育家张连仲教授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师田秋生、程中

一、张茹环、马荣花、主维山、顾洁等,其中马荣花和主维山两位老师是

学英语教研员李书平和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刘磊也与会做了示范课。这些教育专家立足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从不同的高度和视角客观认识并分析了当前英语基础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用精辟的论述和精湛的教技现身说法,淋漓尽致地解析和诠释了新课标理念下高效课堂的深刻内涵,让我久被困顿的思绪茅塞顿开,心境豁然开朗,有种身处密闭的黑屋子忽然被打开了一扇窗的惊喜和感动。专家们的生动课例和精彩报告如醍醐灌顶,让我在经受了无数次心灵震撼和洗礼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状态,鞭策我在以后的教研道路上再多一些观察,多一层思索,多一份责任,多一点提升,学会另辟蹊径,不断开拓教学教研新天地!

(一)现场示范课的收获:

回眸八节现场示范课,可取之处多如繁星。在众多抢眼的看点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看点一:厚重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本次研讨会上,八位省内外教育专家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有目共睹,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教育专家,无论是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还是已经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教研员,他们一旦走上讲台,就能很快融入课堂,从容自若地和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在暂时属于他们的英语小天地中自由地徜徉。他们发音准确清楚,语调自然流畅,课堂用语丰富传神,体态、动作适时得体,板书设计简洁美观、主题突出,教学媒体制作实用精美、操作娴熟,教师灵动而富有活力的英语气息充盈在每节课堂中,在举手投足和看似不经意间营造出和谐、

轻松、热烈的英语课堂氛围,为高效英语课堂主题晕染上浓墨重彩的底色。尤其是他们那醇正地道、赏心悦耳、挥洒自如的英语口语所绽放出的语言魅力,更为他们的高效课堂增添了一层瑰丽而神秘的光环,让我们在悠长的回味中慢慢地赏鉴。

感想: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和底蕴可能达不到这些教育专家如此厚重的程度。但是无论我们的英语起点在哪里,也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下定决心、不懈努力,我们的教学基本功就一定会跃过一道道“龙门”到达新的起点,那么我们就对学生多了一份吸引力,自己也会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成功的一大步。

看点二: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 本次研讨会上展现的八节精品课,教学内容涉及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九年级两个学段七个年级多个版本的教材。在教学中,各位教育专家能结合我省各学段英语教学的实际,精心挑选各版本中最具课型特点,也最能体现教者教学水平的优质课例,给我们完美解析了新课标理念下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在教学设计上,他们都突出了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课堂导入简单灵活、教学重难点处理巧妙、教学活动展开有序和师生多边互动交流等共性特点,同时又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各具特色,体现各自鲜明的教学风格。如田秋生老师执教的阅读课Amazing Animals教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生词含义的方法,刘磊老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对话课让学生在听、说、唱、玩、演中实现文本到生活的拓展运用,马荣花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看图故事教学课

的教学思路,程中一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初三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过程,而张茹环老师则以关于Dinosaurs的一个语篇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等等。这些课例抛砖引玉,有效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常会遇到的疑难困惑,为我们执教教材中的类似课型提供了先导性的参考范例,对优化我们的教学教研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感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精巧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找准课标与教材的有效对接点,解读和剖析教材内容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度,在教法上要学会兼容和创新,设置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情和课型特点,这样才能构建出学、教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在教坛上独树一帜,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看点三:以生为本的课堂立意 本次研讨会另一个熠熠生辉的看点在于教育专家们的精品课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授课目标做反复调整。在受邀来西安上课之时,每位教师都根据会议主题和要求精选了授课内容,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效果做了多种预设;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仍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田秋生老师的阅读课的预设目标是学生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出阅读语篇中生词的大意,由于学生对文段中涉及的信息知之甚少,理解生词有难度,教师就临时将由学生自读猜词义调整为教师引导下的共同理解词句。再如,张茹环老师在赴西安前已对教学设计做了三个预

案,上课前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学情和部分课件视频无法播放的现状后,对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再次做了调整。二是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教师与学生经常性的目光对接和多种形式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定位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得轻松,重新获得了自信。如在执教初三英语写作课时,程中一老师完全颠覆了该课型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在说笑中让学生轻松掌握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又通过具体的写作范例进行印证,他们的写作激情被快速点燃,下课了还围着程老师舍不得离开。

感想:“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是新课改以来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英语课程教学的最初出发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升学考试及中、高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反而淡化甚至忘记了英语教学的初衷,将教学工作简单定位为教师“苦教”和学生“苦学”,导致学生害怕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反观教育专家们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将教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兴趣和任务的驱动下自觉参与学习活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认可他们的学习能力,相信英语教学的现状必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改变。

看点四:适时恰当的评价机制 本次研讨会上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还在于教育专家们对评价激励机制的驾轻就熟和巧妙运用。在八节课上,我们不时会看到教师对学生展露出鼓励性的微笑,听到“Quite right”、“You’re a clever boy”、“Smart”等激励性语言,甚至还送给他们可爱的小奖品等。这样的场景在初中和

小学的课堂上都频繁出现,两个学段的学生非但不反感和排斥,反倒欣然接受且很满足。教育专家们似乎从来就不会吝惜夸赞学生,总是会在他们勇敢地举起自己的小手,或作出大胆的尝试后及时送上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收到教师肯定的信息后,自我表现欲便被无限制地激发起来,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在无形中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中一老师在自己的英语写作课上就巧用此招,小小满足了一下他们的“虚荣心”,结果连九年级的学生都没能抵挡住诱惑。

感想:不管是多大的学生,他们总归还都是孩子。喜欢被人表扬和夸奖是孩子们共有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善用赏识教育,不吝惜夸赞和表扬,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喜好,适时地对他们的课堂表现进行正面评价,引导他们在亲身的体验和参与中感受学英语的乐趣,获取自信心和满足感,让他们真正热爱学英语、自觉学英语。

(二)专题报告的感悟:

本次研讨会上,除了八节生动的示范课外,我们还聆听了七场主题报告,如马荣花老师的《夯实基础,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张连仲教授的《英语教育—— 让普通孩子获益》、主维山老师的《由生活英语化到英语生活化》、程中一老师的《优化教学过程 构成高效课堂》及张茹环老师的《英语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尝试》等。这些教育专家都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传递了当前英语教学教改发展的新方向,展示了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及方法,让我们对目前的英语教学形势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

感想:通过和这些英语教育专家近距离的接触,我发现他们都具有爱教、博学、善研和多思的共性特征。他们都执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满怀激情,愿意为教学工作投入精力、付出努力;都具有丰厚的英语理论积淀,语言功底扎实,教学技能高超,具有良好的驾驭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和设计创新能力;都善于观察教学现象,经过深入地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再回馈于课堂教学;他们还喜欢多思,不断从教学实例中提炼归纳教学经验,最终成为了名家。由此,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和这些教育专家在智力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名家,关键在于我们恰恰忽视了在这些方面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达不到他们的思想或行为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失去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本次“名师之路”教学研讨会,给我了太多的感动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会以此次会议为鉴,既鞭策自己,又引导教师在教、学、研、思上多下功夫,沿着“名师之路”指引的方向,在且行且思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推动我县的小学英语教学进程。

第19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课改观摩会心得体会

冯莉

2012年10月11日,我们延安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教学观摩会,收获良多。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课堂让我心生向往,我要向他们学的地方很多,让人记忆犹新的:天津的李卫东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深圳的赵志祥老师幽默的语言,浙江的盛新凤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名师教学风格的魅力。当我听着名师们的课时,我想小学教师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世界,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记得盛新凤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绘本课件,一边听老师的讲述,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也把听课人带入故事中,激荡着孩子小小的心灵,把一个故事 放大成一个世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些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薛法根老师对与略读课文的教学让我茅塞顿开,开放引导,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又如张学伟老师的《景阳冈》一课,一气呵成,听得学生身临其境,这种体验与感悟自然高效值得学习。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赵志祥老师对于对联的研究颇为深入,他从对对联,品对联,背对联层层推进,引领者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幽默,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索。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

一条路,荆棘丛生,我们风雨兼程不断前行,一条路,鲜花盛开,鸟语花香我们披星戴月不懈追求,“名师之路”,一条通向心灵的路。

第20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 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

*******

2012年11月8日至11日,在县教育局的组织,城关小学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会上,专家、名师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地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我享受其中,久久不能平静,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课堂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长。

本次观摩会我有幸看到了十位活跃在小学英语教学一线的老师的公开课,田湘军老师脱口而出的英文歌曲,龚海平和王劲春老师纯正的口音,主维山老师活泼的表情,马荣花老师的稳健与沉静,深深地打动和感染者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更重要的是我能以他们为师,改进自己的教学现状,也能更好的促进自己全面的成长,让自己在知识面的拓宽和对教学的认识上,有很大的改善。下面就谈谈本次观摩后的体会。

一、改变自己对教学的认识。

1.改变思维模式,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我们行动的指路灯,只有深入研究它,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更深层次的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素材,重视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吃透新的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拿捏教学的尺度,才能培养成喜欢英语,合理运用英语的人。

2.摈弃自己平时更加看重的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去看待的错误思想。我想,教师可以把自己当一名农夫,目的就是认真的培育每一棵幼苗,让他们全面发展。而不是把学生的好奇心用刻板的条条框框圈死。在所观摩的十位老师的课堂中,没有一位是高高在上,把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拉大的。他们都重视和学生的交流,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部,和学生共同进退。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自己是演员,学生不仅不是演员,而仅仅是一名观众,被动的接受知识,自然没有什么好的反馈。如果能在日后的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更多的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更加优秀,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而是丰满的有思想的个体,那么教师和学生就会相得益彰。

3.改变备课的方式与内容,把“教教科书“改成”用教科书教“。各位名师的课堂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没有多么热闹的表演,没有繁复的领读,但是目标却高效的达到了。对照反思,我平时备课总是死死扣住课本,想着今天所要上的内容,该领读多少次,该怎么让学生背…..总而言之,目标总是盯在教材上,教教科书。而事实上,教科书上的内容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生活中的应用更加与之相差甚远。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和使用者,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地去调整教材,替换某些内容,增加或者降低难度,让我们所教的内容更加科学,更具有思想性和开放性。而且抓住新课程标准,瞻前顾后,了解自己所教的内容在学科体系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讲练结合,让学习更加高效。这样的备课才是有的放矢,才能让内容更加契合实际,这样的教案也才是丰满的。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让自己更加完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范本。

1.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练就流利的英语口语。

本次观摩课的十位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人都操着一口熟练的英语,课堂上极少使用汉语辅助教学。作为平时使用英语较少的我们,某些地方都未必能完全理解,也给我平时的英语教学注入了一针催化剂。学生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定能有所改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自然也会因为这种熏染而节节攀升。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高的起点必然会有高的成果,熟练流利的应用英语,对学生和教师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2.学习歌曲和简笔画,把艺术运用到课堂当中。

精妙的歌曲是课堂灵动的催化剂,直观的图画是理解的助推器。音乐能让整堂课更加的生动和丰富,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广东顺德的田湘军老师,在课堂上演绎的那么多首简单易唱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轻松地歌唱中学会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快乐。而我们平时把歌曲当做次要的内容,没有发挥出作用,要说到自己会唱的歌曲那就更加少之又少。这无疑是裹脚布,阻碍着课堂更加有效地前进。上海的王劲春老师用自己的妙手绘制出的图片,更让故事引人入胜,和他的纯正又有磁性的口音相得益彰。我们学习音乐和美术,不仅是为了课堂,也是让自己更加充实,因为只有自己充实才能有东西给学生。

三,学着做研究,深入的研究才能让自己更加深入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让教师有更大的进步。

学问和课堂是不相同的,可是学问也是从课堂中总结归纳的出来的。研究总是要从第一手的材料开始的。在教学中总结归纳,并且和同行们的探讨和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也能让教师本身更加有成就感。或许,在不足五年的教育生涯里,研究还是浅显的,可是随着积淀越来越多,能找到的规律和认识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只有深入,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身,才能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肩上的使命就是学生,如果知识一辈子教一堂课,那自然是失败的。 培训已经结束了,囫囵吞枣的知识还来不及咀嚼和消化,难免有不当之处。或许在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想起某位专家说过的某句话,才拍案叫绝,也才深深理解其中的含义。有人说,向着月亮前进,即使迷失了,也会跌落在漫天星辰中。我想,在各位前辈的指引下,我会努力前进,即使达不到惊人的高度,也会有巨大收获。

名师之路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