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三位一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3 08:35:2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语文三位一体教学法

语文三位一体学习法探究

山东滕州级索中学

李正勤

长期以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言堂”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三位一体学习法就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

语文三位一体学习法是指将语文课本、语文助学、导学案三种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使用这种学习法的基本流程是:第一个环节,预习课。第二个环节,展示课。第三个环节,课外拓展。

第一个环节,预习课。学生在上展示课之前,充分阅读文本,并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助学》上的内容。此环节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只在学生遇到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给以适当指导。这个环节要用一节课来完成,要求所有学生将《助学》全部做完 ,这是上好下一节展示课的基础,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检查时要及时计分,对完成质量较好的同学要在班内点名表扬,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摒弃一种错误的观点,那就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老师就放手不问,进行粗放式的复习。岂不知,初中的学生自制力还很差,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特别是加以鼓励,学生就不会对文本产生兴趣,预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第二个环节,展示课。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根据以上教育改革理论,我制订了如下的展示课环节。课前发下《导学案》。(《导学案》上主要是根据《助学》上的习题演化来的思考题以及鼓励学生动口动手的表演题。表演是深受学生特别是高中以下学生喜爱的一种语言实践方式。饶有兴致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热情,使他们的语言更具个性化特征。因此,教师因文、因人而异,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课堂表演,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习题,由全班分组进行探究。(此环节中,由小组主动选择准备探究的题目,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准备。不要求将所有习题都做完。)探究之后,由小组长做主持人,小组成员对所探究的题目进行展示,展示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对有创意的表演要专门加分。小组表演时,其他同学要认真观看,并欢迎批评指正,对有创意的意见,也要适当加分,以此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醒的是,活动刚开展时,班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计分组,一堂课下来,对班内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表现,要有一个详细的统计,该加分的加分,该扣分的扣分,并在课后给以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第三个环节,课外拓展。在课上表演的基础上,学生开展广泛的研究性学习,摒弃传统的作业布置,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教学的实践也证明,中学生,要想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除了要搞好课内学习和训练以外,还必须认真抓好课外阅读和训练。我的具体建议是,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由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事实证明,学生对阅读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和写作水平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二是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遇,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一点尝试。虽然在各个环节上都还显得有些粗浅,但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改革而不懈努力。

二零一一年

推荐第2篇: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三位一体教学法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法出现的误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两部分内容:“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及“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1.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简称“小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中国英语语音教学的误区:

以听说代替语音教学:在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7岁以上儿童学习英语,照搬英美国家儿童学母语的方式为实现语言习得,即只靠听说学习语言不符合儿童知识发展规律。

先听说,再语音:先听说、后音标的教学模式,加大了学生的拼读难度。部分学生往往用汉字注音来拼读,结果导致学生发音不准,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易形成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用字母组合代替语音教学:字母组合发音的不规则性,决定了字母组合不能代替语言教学。

孤立地讲字母和音标:学生易将音标与字母混淆,加大了音标的教学难度。 2.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小学生三年过不了语音关,初中一年过不了语音关,而用马承英语教学法十几个学时轻松语音过关。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症结就在于不学语音。语音是克服英语障碍的第一关。而“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就是为了解决中国人学英语的语音关而产生的。它不但解决了先学音素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学好音标的问题,提供了最佳的语音教学模式。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简化音标教学过程,把字母的名称音、英语音素和国际音标融为一体,集中教学。特别注重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并讲授26个字母名称音作为学习音素的基础,把掌握音素作为学习音标的前提。学了字母学音素,学了音素学音标,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过渡自然,易懂易记。学生刚开始就能掌握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

3.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中国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教学误区: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

单词信息量输入少:学生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忽视阅读,不能激活所学单词,单词记忆与阅读相脱节。

语法教学的繁琐及教学周期过长:小学阶段淡化语法教学,学生不能及时掌握语法规律。

中学阶段语音、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简称“大三位一体”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教学,体现了外语教学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

中国学生听说或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障碍。因此在语音过关后,就要对词汇实行编码记忆。当然,编码有很多方法,如(1)以音为序,整体记忆;(2)归类记忆法;(3)联想记忆法等。

对于语法,马老师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提出语法提前略讲并随进度精讲相结合,并将语法现象编成了韵律语法,易学易记。

推荐第3篇:三位一体教学法探微

三位一体教学法探微

关键词:

实行“三位一体教学法”后,既便于加强班级管理,又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 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指把工艺课、实习课和班主任三项教学工做融为一体,由一名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并有组织班级工作能力的教师担任,独力实施完成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的工艺课教学、实习课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跟班制教学方法。它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职业教育中,普遍遵循的是单打一的教学模式,即工艺课、实习课、班主任各有一名教师担任。因此,有时会造成工艺课教学与实习相互脱节,教工艺课的教师不问实习进度,讲非所用,无的放矢;指导实习的教师长期指导基础操作训练,接触新工艺较少,不采用新标准,墨守成规,使学生在实习中无所适从。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法”,把工艺课的讲授和指导生产实习、班级管理均交给一名教师担任,不但可使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工艺新技术;而且在实习教学中能及时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

践 印证理论,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由于工艺课、实习课均由一名教师担任,教师既熟知工艺理论又深懂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能灵活变通,急用先学,重点多学,难点讲透,改变工艺课死背书、实习课似学徒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实习场地、实习条件、实习进度对工艺课有选择、有重点地讲授;反之也可根据工艺课内容有的放矢地选择实习场地进行现场直观教学。如车工专业的车床结构、工件的装夹、车刀的刃磨以及零件的加工方法等都可在现场进行直观示范教学,这样可使学生听得懂、看得见、学得快、听得有趣干得来勁,既加深了对工艺课的理解,又学会了操作技能。

三、有利于班级管理

工艺、实习、班主任三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一般是上课使学生归班主任管理,实习时转为实习代管,频繁的交换使学生的纪律难以保证。当班主任工作与实习安排发生冲突时,教师很难解决,容易造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实行“三位一体教学法”后,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毛病,既便于加强班级管理,又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杜绝扯皮现象的发生。

推荐第4篇: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前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前言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另一个是指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

语法教学的误区表现在语法教学周期过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针对以上的教学误区,着重解决词汇和语法的巧学、巧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巧学和自学。 词汇、语法、阅读教学观及理论基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教学。该教学法的系统性是对英语教学整体性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该教学法主要研究英语教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研究系统的整体效应与系统的结构的密切关系。

一、大三位一体教学法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

1.外语教学的整体性

外语教学的系统论(System theory of teaching English)是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整体优化。

在整体内部,如果按照最佳顺序排列组合各部分,即各要素,那么整体功能可以大于各个部分的孤立之和。就整个英语教学而言,如果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组合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教学顺序,其各要素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词汇 语法 阅读

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与它后面的要素能动地依次出现,三者之间有相通之处,并不孤立。没有每个要素的功能,也不会有整体的功能。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截然不同,一个硬而坚,一个软而脆。但它们的化学成份完全相同,即由同样数量的碳原子构成。为什么由同一种化学元素能构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呢?最主要的是由碳原子的空间排列组合不同造成的,结构严密,排列有序即成金刚石;结构松散,排列无序即成石墨。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劳动力,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知识内容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同样的人财物,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效益。

毛主席阐述人的自觉性行为时指出,人和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纸,而蜜蜂世世代代建造自己的蜂巢,而无任何改进,就是因为造“房”之前,头脑中无“图纸”。

古代《申鉴时事》中记载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在林中看见别人布一张捕雀的大网,捕的鸟都是一个鸟的头钻进一个网眼。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子结成许多网眼,互相没有联系,结果一个鸟都没有捕到。网是单个网眼相互制约联结而成的整体,它无论在质上和功能上,都有别于孤立存在的网眼,把类似网眼这种组成整体部分称之为“要素”。相互联结所构成的具有新质的整体叫做“系统”。

世界上所有事物,大至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人体的功能;从国家经济到工厂乃至一个机器,都可以看作是不同的系统。外语教学系统是词汇、语法、阅读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外语教学的有序性

外语教学的有序性,包括两个“序”:一个是将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构成总的序列。每个要素是实现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所有要素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便是大的目标的逼近。

“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依次排列是个直线序列,虽然每个要素的知识密度、时间消耗等方面有许多变化,但教学顺序不变,即由词到句(通过语法手段)到文(章)。这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之间的“序”。

另一个“序”是指每个要素内部的序。任何事物的内部均包括若干发展水平不等的层次,不同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而且每个要素内部层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逻辑排列。如:词汇这一要素内,教学与学习都是有序的:初学英语最先接触的单词应该是规则发音的词,即闭音节词、开音节词,然后由浅入深,再接触发音不规则的词„„

语法这一要素内,教与学也是有序的。学生最先接触的应是十大词类:名、代、动、形、副、介、连、冠、感、数。然后是由十大词类构成的五种简单的基本句型:主系表、主动、主动宾等。尔后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讲时态总不能先讲过去完成时,后讲过去时吧,总不能先讲过去进行时,后讲现在进行时吧。总要先讲时态后讲语态;先讲简单句后讲复合句。

阅读也是如此,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大“序”之中有小“序”,就好像九个恒星与太阳的关系一样。地球按一定的规律自转,而又按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公转。可以设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不是有序排列的话,那将是何等害怕的情景!

3.外语教学的动态平衡性

动态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是孤立静止的。每个系统内都有一个本质因素,抓住本质因素的变化,就抓住了“纲”,以纲带目,每个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就会被激活。如十大词类,只要抓住动词的各种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也就激活了整个词类。

Oh, ten little boys and ten little girls are listening to their teacher carefully in the claroom.在这一句话中涉及到十大词类:名词(boy, girl)、代词(their)、动词(listen)、形容词(little)、副词(carefully)、介词(to, in)、连词(and)、冠词(the)、感叹词(oh)、数词(ten)。

在一句话中,只要用了动词,必然会有主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抓住时态的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英语常用时态8~10种。就一个动词而言,可以有10种时态。10种时态的句子又可以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答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一个动词可以造出40个句子。

词汇、语法、阅读各要素组成了紧密的教学活动链。前一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后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发展和结果。

动态平衡性原理还向我们揭示了整体与部分变化的可逆过程。整体可以迅速分解为部分,部分也可迅速综合为整体。在单词记忆中,一个合成词可分解为两个词,两个词也可以合成一个词。如:

overdo(做的过火)可以分解为over do

afternoon(下午)可以分解为after noon

整体迅速分解,部分迅速综合的过程可以大大减少记忆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动态平衡性原理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要素内部不断循环的封闭回路:由于系统内部的反馈作用,以及每次学习后,又进入新的学习,新旧结合,以旧带新,这就使它成为一个封闭回路。在此系统内部无限循环,学生对符号的记忆得以周期的重复。同时,这个封闭回路对外又是开放的。如同一个单词在词汇教学中出现,在语法教学中得到应用,在文章中再得到再现。

二、词汇、语法、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初中阶段掌握1200词,难以读懂最简易的通俗读物。从语言学方面看,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之中,常用词汇最重要,是最主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输入量小的另一个表现是:我们学的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学得比较死。任何一种语言,它的词汇系统都是丰富多彩的,大部分词是一词多义的。就汉语来说,我们在使用“打”一词时,意为beat, hit, strike;但在“打酱油”词组中“打”即是“买(buy)”的意思。“打紧”是urgent或serious之意,也无beat的意思。“打肿脸充胖子”指的是“puff oneself up to one\'s own cost”,根本没有“打(beat)”的意思。外国人学习汉字中的“色”,如果只知道“色”是colour的意思,也很不够。如“色狼”中的“色”根本没有颜色的意思。英语中的thief是“贼”的意思。但在汉语中“贼”未必指“小偷”。某年冬天,北京有两个美国留学生去哈尔滨看冰灯,一下火车就问:哈尔滨有无旅馆可住。当地人告诉他们俩:哈尔滨旅馆“贼多”“贼多”(很多)的。两个美国人一听,这里“贼”多,就不敢住旅馆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外国人学汉语,只知一词一义,会出很多笑话和误会。同样,我们学英语时,也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尴尬。我在*时期教英语,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次,我在讲反对(against)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时,只告诉学生against是“反对”,结果我出示stand against the wall这一词组时,学生翻译说“这墙有问题,要站着反对,将它推倒。”

造成输入量小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一种查辞典的学习习惯。学生要学会查辞典,首先要学会国际音标,并引导学生多阅读,根据上下文(from the context)来确定词义。

2.语法教学

小学阶段要淡化语法教学是对的。但是,淡化语法教学并不等于无序教学,并不等于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规律。

对语法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的。前者认为凡是那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的知识都属于语法范围,如:《英语用法指南》一书把little和a little,few和a few的区别都纳入语法的范畴。

狭义语法的范围,就是传统的语法书规定的语法内容,由词类讲到时态、语态、简单句和复合句等。

我倾向于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语法,看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语法,关键看他是否符合英语国家说话的习惯。我主张把句型操练,明显的词汇辨异和惯用语都纳入语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变成学习语法的过程。

如果说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是一条暗线的话,那么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无疑应是一条明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语法教学周期过长,造成口语交际、书面交际跟着语法走,语法讲什么就有什么交际内容。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请看国内各种版本初中教材的语法体系:

以上语法安排告诉我们,如果半年讲一个时态,讲一个结构,这半年只能围绕这个时态和结构进行交际。

初一第一学期如果只讲主系表结构,那么学生只能说“I\'m a boy.Are you a boy? Are you a girl?”如果我是一个女孩子,第一次老师问我是不是个女孩?我作了肯定回答。第二次再问我,我就该产生逆反心理,以为老师在怀疑我的性别。第三次再问我就不愿回答了。

我们彼此产生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的情况下,才有交际的必要,即我要问我所不知的东西,才有交际的必要。如果你的名字我已经知道,我就没有一遍又一遍问你的名字的要求了。

初一第二学期讲的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整个初一下学期都要操练现在进行时。不管有无现在进行时的语境,都要说现在进行时的话。如果我是个初一上学期的学生,想说“明天我将回家”这句话,就不能说。因为那是将来时,要等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说。将来时安排在第三学期了。如果我是一个初一学生,一天早晨遇到这样一个情景,老师进教室拿起扫帚扫地,我想说“地已经扫过了(The floor has been cleaned.)”,那要等到初三毕业前才能讲这句话。因此,语法教学周期拉得过长,尤其是英语的八种基本时态教学周期拉得过长,限制了学生口头交际,学生迟迟不能进入阅读阶段。因为一篇文章只有一种时态的语境太少了。

语法讲得过分繁琐,这是我们过去教学的弊病。我初教英语时,讲现在完成时,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只讲一半内容,结果学生记十几黑板的板书,做题时还是不会。难怪一个美国朋友曾向我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学生不是starter(初学者),而成了scholar(学者)。诸如词汇辨异搞得太细。美国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国内的学生都不过分去研究“辨异”,而我们必须在四个词中只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外语课是技能课,久而久之,我们学的不是技能,而是常识了。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不要把考试作为教学目的,不要考什么才教什么,怎样考才怎样教。

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

一、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努力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

词汇、语法、阅读各要素组成了紧密的教学活动链。前一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后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发展和结果。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效果。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外语教学整体。

外语教学的有序性,包括两个“序”:一个是将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构成总的序列。每个要素实现了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所有要素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便是向大目标的逼近。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依次排列是个直线序列,虽然每个要素的知识密度、时间消耗等方面有许多变化,但教学顺序不变,即由词到句,到文(章)。这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之间的“序”。

另一个“序”是指每个要素内部的序。每个要素内部层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逻辑排列。如:词汇这一要素内,初学英语最先接触的单词应该是规则发音的词,即由闭音节词到开音节词,然后由浅入深,再接触发音不规则的词„„

语法这一要素内,教与学也是有序的:由十大词类,到五种简单的基本句型,再到各种时态。讲时态也要先易后难,总不能先讲过去完成时,后讲过去时吧。总要先讲时态后讲语态;先讲简单句后讲复合句。阅读也是如此,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大“序”之中有小“序”,就好像九个行星与太阳的关系一样。地球按一定的规律自转,而又按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公转。

动态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是孤立静止的。每个系统内都有一个本质因素,抓住本质因素的变化,就抓住了“纲”,以纲带目,每个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就会被激活。 如十大词类,只要抓住动词的各种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也就激活了整个词类。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抓住时态的变化,就抓住了本质的因素。英语常用时态有8~10种。就一个动词而言,可以有10种时态。10种时态的句子又可以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答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一个动词可以造出40个句子。

推荐第5篇:三位一体教学法与小学英语

三位一体教学法与小学英语

多年的外语实践表明,少儿如果只凭消极模仿,刺激反应,是不能真正学好外语的。胡春洞教授在他的《英语学习论》中说:一种语言能生成的句子数量可以说是无限的,如果一句一句地去学,一个人一生只能学极小一部分。因此学语言最终还是要靠理性、智力和认知。

由马承等主编的、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使用了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重在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和学习英语的潜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学英语入门难的问题。这套教材并不排斥模仿,而是强调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模仿,运用迁移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用已知学未知,减少学习新知识的难度。马老师认为小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情况下,有助于英语语音的学习。该套教材将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出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相异之处,确定英语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语音教学体系。

该教材利用学生学习英语之前就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26个字母的名称音。接着,用学生们已经掌握的字母名称音来学习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即音素。音素教学历来是语音教学的难点,以至于很多教师用字母名称音来代替音素,造成学生不会读单词,甚至用汉字来注英语单词的读音,把book注成“布克”,把going注成“勾引”等,令人啼笑皆非。三位一体教学法研究了音素和名称音的内在联系及两者间的可逆性,将音素教学简单的归纳为八个字“先辅后元,先闭后开”,即先学习辅音字母的音素,后学习元音字母的音素;先读闭音节的词,后读开音节的词。运用迁移规律,认知法,很快就掌握了26个字母的音素。

再按照五个短音、五个长音的顺序,分别与辅音相拼,形成两个系列的单词:重读闭音节词和重读开音节词,共十个记忆组块,即[

][e][i][

][

];[ei][i:][ai][

][ju:]。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出“元辅”和“辅元”“元辅e”的发音规律,培养学生直呼单词的习惯,即见其形能读其音,读其音能想其形明其意,不借助音标就能轻松地拼读诸如bag,bed,big,dog,bus;name,Eve,bike,home,use一类的词。这套教材旨在教会学生如何拼读单词,养成见词读音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到英语单词的拼读比汉语拼音还简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避免出现哑巴英语,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小学英语》第一册第3-7课系统地安排了音素教学内容,以五个元音字母为中心,放射性地拼读规则发音的词,学生们很快就能拼读单词和识字了。识字后就本着“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将每个记忆组块的单词变成交际性的语言,如Dad has a bag and a flag.A red egg?Yes.A wet hen?Yes.It is a big pig.A dog is not on a box.Mum is in a bus.等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信息的输入主要有两个途径,即听觉和视觉。其中听觉输入的信息量占15%-20%,视觉输入的信息量则占80%-85%。可以设想,在我国英语学习环境很差的情况下,如果只靠听说学习英语,不识字,效果不可能好。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大翻译家叶君健先生谈到自己学英语的体会时说:“我不是从小就在英语环境中长大的,而开始学习这种语言时年龄已经相当大了,得用理智去学,以便在较短的期间内就能掌握英语的规律。因此,我不能一开口或一下笔就本能地讲出或写出英国人的惯用英语。我的英语是通过理智和逻辑思维来学习。因此,小学生学英语时应在模仿的同时,寻求规律和窍门,以求达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音素教学阶段是英语识词的最重要的阶段。整个语音教学要突出音素教学,淡化名称音的教学。马承老师身体力行,自1985年至今作过数百场英语识词课,现场课的学生均是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他从字母名称音讲起,用上述方法两小时内就教会学生认字一百多个,令在场的教师和记者都赞叹不已。

音标教学是英语识词的第二步。根据字母名称音讲音素,根据音素讲音标,这是马承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的本质。《小学英语》第一册用非常简便的方法由音素引出了18个音标。听课教师亲眼看见马老师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教会了学生认读这18个音标。在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先复习f,l,m,n,s;b,d,k,p,t,v,z;g,h,w,r这些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即音素),然后将音标符号逐个与音素对上号,就学会了16个辅音音标[f][l][m][n][s][b][d][k][p][t][v][z][g][h][w][r]。再复习ei的短音,又引出[e][i]两个短音音标。《小学英语》第二册安排了余下的30个音标的教学内容,不断深化英语识字的过程。先让学生由音素联想到音标,简化记单个音标的难度和过程;再进行音标拼读,培养直呼音标的能力;最后将音标符号与单词对上号,突出字母组合与元音字母不规则的发音,实行音形义的统一。学生掌握了音标符号,就不怕读音节长或发音不规则的单词了,也不会再出现用汉字注音的现象了。

以前进行语音教学,孩子们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这套教材在语音教学阶段实行愉快教学,每课书均安排了一首与语音教学相关的歌曲,如字母名称音歌、重读闭音节词歌、元音字母短音拼读歌、元音字母长音拼读歌、短音音标歌、长音音标歌等。孩子们通过唱语音歌,玩英语语音游戏,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识词的能力。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淄博、秦皇岛、北京等地,马老师均在其他老师的现场课上出示大量学生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都能流利地读出。

自1992年《小学英语》教材实验以来,几乎100%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认读单词的能力。来自黑龙江省宝泉岭农管局的实验报告说:八年来,我们使用科普版《小学英语》,成功地解决了语音过关问题,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单词、句子、对话并初步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日益高涨。学生家长反映说:我们不懂英语,给孩子辅导不了英语,但英语成绩却很让我们放心;其他学科小学教师说:原来英语老师总向我们多要课时,以领学生背单词,自从用了马老师《小学英语》后就不再多要课时了,明显减轻了学生负担。近几年来初中老师普遍反映说:新初一的学生语音好,基础牢,有自学能力,初中第一册教学内容只是一带而过,为初中教学缩短课时、提高质量打下基础。现在本区的初中的一年级教材考核优秀率能达90%,合格率100%,学生基本上杜绝了英语塌腰,跟不上的现象,使我区的英语教学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好景象。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镇中心小学在实验报告中这样写到:与以前的教材相比,马承主编的《小学英语》中内容衔接紧凑,循序渐进。学生从一入门开始就觉得英语好学,而且一学就会,避免了两极分化。他们最爱上的课就是英语课。

学英语从识词开始,这是科普版《小学英语》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大胆尝试。八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之一。(肖叶:科普出版社副编审)

推荐第6篇: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前程美语中学

学习孔子教学法

陈灵刚

2015.4.28

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

今年4月

15、16日我校聘请闫合作老师来我校手把手的教老师们学习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闫合作老师是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王屋山道学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最深的是《论语》、《老子》、《大学》、《学记》等经典,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式教育理论体系,总结了孔子教学法。给每位教师系统的讲解《孔子的教育智慧》、《跟孔子学教学》、《跟孔子学上课》等中国是教育理论著作,向经典汲取智慧,向圣贤学习教学。特别是在当今课堂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新时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逃出题海战术,牺牲休息时间的战术,孔子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孔子教学法能用提升学生素质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闫合作老师把课堂教学分成着几个板块。

(一)开口

(二)学前习

(三)学中习

(四)学后习,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为了能够充分的学习积极性,特意的在上课之始,设立师生互动的开口环节来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学习的有兴致,让每个学生都学习的很开心。接着进入学前习阶段,学前习的重点是温故以学习的旧知体系,很自然而然的引入新知的学习,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真正的做到了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延伸的新的教学理念,使后进生也有了较大的学习兴趣,充分的发挥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做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学中习的环节,由于前面的铺垫进行了较好的延伸,学生的学习难度就大大减小,使后进生的学习难度大大的减少,从而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中习的环节里,用闫老师的话说:“就是让学生多说,通过学生的说和练达到记忆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学后习环节中老师就布置适当的作业,来让学生多说,多动口的办法来提高学生忆的能力,从而加强了学生知识巩固律,在心理上也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就更能调动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的做到了向课堂要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的形成新知,温故旧知,重新构建了学生的知识体系,重新构建了学生思维体系,是学生学的高兴,学得轻松。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使学生脱离了题海战术,真正的做到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课堂变轻松,学习变愉快,师生都幸福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孔子教学法真正的做到了教育面向全体

运用孔子教学法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孔子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老师做到“心中有学生”,只要老师的心中时时刻刻的做到心中有学生就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老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把知识的起点降低,让学困生有学习的兴趣就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只有做到了心中有学生,才能让学困生每天进步多一点,而不是让他们把不会的只是一点点的增加而是让他们不会的知识一点点的减少,真正的做到了教育面向全体,知识回归本真,教育回归本真,是学生学得开心,乐学,更有利于克服学困生的厌学心理,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果。

三、运用孔子教学法能解决学与习的关系 闫合作老师说过:“学困生”为什么是“学困生”最主要是缺少了“忆”的功能,学困生主要是缺少了忆的功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好学生对旧知一下就能忆起,而学困生就需要长时间的去思考甚至翻书才能想起这就大大的减少了他们对新知的接受能力。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通过孔子教学法,让他们反复地说,反复的记忆,就能加强旧知的巩固,从而给新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知识体系,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就解决了为何学,何为学,学而习,习而精的教学体系。从而解决了学和习的本末关系,学是基础,习是延伸,学是为更好的习,习又为学提供了动力和基础,是为更好地学习做好的铺垫。从而解决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延伸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由老师让学生知识生成和学生通过学习自行生成知识的新的教学理念。解决了学与习的关系就能解决好学生不够吃,差学生吃不下的教学难题,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全体学生的教学成绩就不再是空谈,就不再是难题,真正的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提高,师生幸福成长,使教学变轻松学习边愉快不再是空话。让课堂真正的变成了掌握知识的地方,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素质提高的地方。孔子教学法回归了知识的本真,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回归了学校的本真。

四、孔子教学法真正的做到了无为教学

人们都知道读书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愿意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总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老师不会让我起来回答。可是看了闫老师在我们学校七二班上的课,我的这种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闫老师不是和其他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的给学生讲课,而是走下讲台不停地在教师走动用非常亲切的眼光关注着每个学生,把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进行了纠正,包括坐姿,站姿,以及回答问题的语言及表达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纠正,使学生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来随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在热烈有效的氛围中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了老师和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增加了学生强烈求知欲,调动了进取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的做到了使课堂变有效,学习变轻松。

总之:通过闫老师的手把手教我们学习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学习孔子教学法,践行孔子教学法。俗话说:“备课先备己,要先装备自己的知识、能力、智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心中装着学生,心中有孔子教学法,注重有效备课,勤加践行孔子教学法,提升自己的智慧,知识和能力,是重中之重。从而由衷的感谢闫老师给我们每位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给我们每一位教师送来了精神大餐,送来了解决围绕提高学生成绩问题的进步阶梯。

陈灵刚

2015.4.28

推荐第7篇: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 石张毛

在这次项目教学培训会上,深刻的感受到在教学中,传统教学法在制约着老师与学生的发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即能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与技能,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等,以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并存,根源在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有问题:培养学生是要面向职业岗位还是面向职业岗位群;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是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社会能力、自学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是选择学科型逻辑还是工作过程逻辑;课程整合是需要课程间相关教学内容的拼接还是课程内相关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整合;教学组织方式是大班型、集中化还是小班型、小组化。因此,需要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育现状,以此来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到探讨,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过程中,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为蓝本,旨在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项目教学法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他们需要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协助者,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如何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推荐第8篇:大学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创造与教学

曾晨浩

大学教学法这门课程对于一名高校新教师来说是一门非常不错的学习课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接触教学和教学方法的途径多种多样,那么如何将各种各样的教学和教学方法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是一门值得仔细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所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可能大多数都会认为教学方法我们每天都在用,每天都在讨论,没什么稀奇,不值得多讲。而一些关于教学方法根源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却不断发生在身边。

常有学生提问,我们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在今后工作中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我们要花费大力气去学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什么大学不教授我们如何去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种种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不断冲击着社会需求和高校教育之间的链接。

教学法,我们更多的理解是教师的方法,回想我们做学生和教师的经历,我们应该停下来仔细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可行有效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是不是一致的?知识在学生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学习知识是不是最终目的?知识如何变成智慧?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方法和素质之间的联系?

在欧美,主要是学生学,教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设计,本领域的东西都要学,还要组织学生的研究工作,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学。欧美会创造研究的环境和过程来让学生体会研究的经历,每次课都会给学生布臵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去解答,即“从做中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自己。

从国家需要、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的角度,大学教学法应用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让学生从学习一本教材到学习更多的文献;

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并愿意与人合作;

3、把问题交给学生,布臵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学生来解决,从问题中牵引基础教学教育;

4、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5、直面现实社会问题,将高校教学与之联系在一起;

6、每一次课堂都赋予了我们每一名教师一次创造的机会,带着创造的心去教学。

推荐第9篇: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近几天,在教研组长的指导和安排下,我们重新研读了我校课堂改革所推行的六步教学法。从中又了进一步的收获。

一、学。课前自学部分,一般是安排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检查学生对该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其对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识记。

二、助。合作学习互助阶段,一般是在课堂上由四人小组或八人小组共同探讨,学生之间相互借鉴思考问题,以弥补其在自学方面的知识缺憾或是对提高性目标的独立掌握。而在这一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班级在小组划分上做到合理,在组员分工上做到明确。

三、展。主要是学生对重点问题或疑惑点问题的交流和展示,能够明确的提出问题,并积极的讨论理解,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我认为这一环节是对老师的当堂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对学习内容有一些奇思妙想,有时甚至是跑出课题以外的内容,或偏执的见解。对于这些,如果引导不当就会产生不良效果。这也要求我们在课下认真、细致的备课。

四、教。这一环节是对学生之前助、展的总结,也是对这节课的提升,重点讲解学生不会的、讨论不精确的内容,是一节课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但也需要我们的精确把握,语言要做到规范,目标要做到明确,认真做好三讲三不讲。

五、达。这是检验一节课是否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过于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而忽略了学习重点、难点的检测。并且在检查的形式上太过单一,经常是采用试卷、问题等书面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感悟和对课堂的收获、总结。

六、思。这是我在课改活动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首先是,对于这一环节的学案设计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只注重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知识层面的提升,而忽略了其对课堂学习不足点的归因和深化。其次是过于强调小组的整体评价,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对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课后交流。再次是对所设计的提升性的练习题目辅导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对这类题目的兴趣不高,达不到理想的学习目标。

除此之外在班级小组的划分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问题,例如:组内各组员之间存在性格不合的现象;各组员课堂发言积极性存在差异等&&对此我也向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学习了很多好的方法,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最近在班内开展写周记的活动,帮我看到了班内一些细小的问题,对各个学生的性格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以后的班级管理和小组划分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以上所得出的感悟我会认真总结,对于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也会积极和教研组内的各位老师们交流探索,相信经过这样不断的探索和讨论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

推荐第10篇: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对于我们职教中心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课很多,很适合用项目教学法。根据我对自己所教学专业课的理解对于项目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课程项目化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使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课程项目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中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以及课程项目教学来完成,而课程项目化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项目化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学校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与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条件进行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成果社会化应用,从而服务于企业和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前提。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适当变更。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组织与计划安排,就必须考虑到黄金周以及重大会议会展等旅游旺季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项实习实训教学。特别是重大会展接待大多与现行的教学计划相冲突,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程序调整教学计划来实现这类重要教学实训项目课程。这样做虽然在形式上偏离了已经确定的教学计划,但却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基础。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实施双师工程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项目设计及其协同运作是实施课程项目化的关键。课程项目设计不仅密切联系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相关行业的实际需要,还要切合教师与学生自身特点。从受教育者的项目训练效果来看,课程项目设计需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要确保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众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企业专家参与其中,协同运作。通过多方面合作协同运作,体现教学方式的机动灵活性、教学效果的保障有效性和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性。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项目化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

实施课程项目化必须遵循教学管理动态化、行为标准职业化、职业技能专业化、教学过程全真化、教学资源集约化以及教学成果社会化的原则。课程项目化的主要步骤:首先,要根据专业定位分析职业岗位技能构成,确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目标方案;其次要根据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结构素质要求建立与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再次,要广泛征询行业建议,结合学校、社会与企业的师资与资源情况,确定具体课程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核心技能目标;第四,要根据专业课程目标,设计确定课程职业技能训练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协同运作实施;第五,要根据人才培养与总体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课程项目教学质量的相应考核方法;最后,根据课程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并将成果进行因地制宜的转化推广应用。

通过优势互补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谋校内基地企业化、企业基地学校化。可以实现课程项目化基础上的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贯彻实施就业导向与能力本位,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改革现行课程教材教法,实施课程项目化开发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第11篇:读、写、演三位一体教学法初探

读、写、演三位一体教学法初探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采取了读、写、演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这篇课文,我采取了三个步骤:

一、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虽然篇幅短小,但在艺术上却颇多成就,通过与文本对话,仔细品评与感悟,学生能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定会获得非凡的艺术享受。

学生精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

以前的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后来,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于勒由一家人的恐怖变成了全家人的希望,其中的契机不难想像,而文章的主题也就初见端倪。

2、运用人物语言展示人物性格。

学生先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运用语言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指定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学生对运用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写法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例如,当发现穷水手真的是于勒时,克拉丽丝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可是昨天,她还不停地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截然不同的两句话,真实地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

3、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表情揭示人物的心理。

虽然那个穷水手只是“像”于勒,菲利普的脸色却已变得“十分苍白”;听完船长的介绍,菲利普“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怕的事实吓得他失魂落魄。传神的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菲利普内心的恐慌。小说以“我”一双清纯的眼睛,真实地摄入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读来让人感到既真切生动而又凄婉悲凉。

菲利普一家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了,他们对于勒的“盼”也变成了“躲”。那么,小说围绕着“躲”字所揭示的主题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写作训练,与自己对话。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通过咀嚼与消化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升华为内在的能力,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使读写教学相得益彰。

因此,在分析完课文的重点以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于勒发了财,衣锦还乡,那情景又将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开了。我接着说:“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轮船巧遇》为题,设计一幅菲利普夫妇和于勒会面的场景。” 这个练习实际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读懂原文、理解小说的主题是完成这次写作任务的基础。菲利普夫妇由“盼”于勒到“躲”于勒的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构思的关键。现在,朝思暮想的于勒终于荣归故里,菲利普的家境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甚至连置办别墅的梦想马上就可以实现,菲利普自然会激动万分。

3、写出人物的神情和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点,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人逢喜事精神爽,菲利普夫妇的高兴劲自不必说,那么,如何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表现出来,是这篇作文的重点所在。

由于学生对课文理解得较为透彻,作文普遍写得较好。有一个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父亲无精打采地抬起头,忽然,我发现父亲两眼一怔,表情仿佛僵住了一般。父亲两手颤抖着,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动,眼睛突然放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于勒! ”父亲的声音有些颤抖,母亲猛一抬头,几乎同时向前奔去。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母亲的皱纹舒展开了,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就不信,那个穷水手怎么会是我的弟弟呢?我的弟弟我还不了解,他是那么正直,那么有良心,上帝一定会保佑他发大财的……”

这个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天渐渐暗了下来,我觉得四周笼罩着一片阴影,可父亲和母亲却说景色美极了。”这个结尾含蓄深沉、意味深长,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从课文中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也通过自己的想象内化为写作的能力了。

读后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与自己进行对话,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了求知欲,为理解课文内容、深化知识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表演课本剧,与同学对话。

趁热打铁,我布置了第二道作业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进一步琢磨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编排一部课本剧,完成对人物形象的第二次创造。编排课本剧是一件新鲜事,难度也不低,要求学生既要透彻地理解课文,又要积极与同学沟通,通过协商解决排演中出现的问题,与同学对话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活动内容:将本文改编成一出独幕剧。

活动指导:研读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能透过表情再现人物的内心处境和想法;熟练掌握故事情节,特别是要演出文章设置的悬念,以此为“关子”,使剧情有起有伏,吸引观众;注意背景的布置,气氛的营造;在不改变主题、人物性格的情况下,允许对文本进行合理的编创。

活动安排: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开动脑筋,认真做好表演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后,我先评析了学生的作文,然后提示了表演时应注意的事项。学生情绪空前高涨,纷纷要求上台表演。我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组要选出最好的同学,看哪个小组的表演水平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的表演不时激起阵阵掌声。

教学反思:

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好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这是完成对话的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描写理解文章的主题,通过神态描写学会塑造人物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这是对话的关键;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的过程中提升并强化语文能力,这是对话的目的。

2、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我采取了读、写、演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老师搭台,学生“唱戏”,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合理地碰撞、沟通,阅读教学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的多向互动的过程。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更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中心中学

朱崇文 邮编:250217 电话: 13573136976 电子邮箱:zcw671107@163.com

第12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二)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二)

二、词汇、语法、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初中阶段掌握1200词,难以读懂最简易的通俗读物。从语言学方面看,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之中,常用词汇最重要,是最主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输入量小的另一个表现是:我们学的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学得比较死。任何一种语言,它的词汇系统都是丰富多彩的,大部分词是一词多义的。就汉语来说,我们在使用“打”一词时,意为beat, hit, strike;但在“打酱油”词组中“打”即是“买(buy)”的意思。“打紧”是urgent或serious之意,也无beat的意思。“打肿脸充胖子”指的是“puff oneself up to one’s own cost”,根本没有“打(beat)”的意思。外国人学习汉字中的“色”,如果只知道“色”是colour的意思,也很不够。如“色狼”中的“色”根本没有颜色的意思。英语中的thief是“贼”的意思。但在汉语中“贼”未必指“小偷”。某年冬天,北京有两个美国留学生去哈尔滨看冰灯,一下火车就问:哈尔滨有无旅馆可住。当地人告诉他们俩:哈尔滨旅馆“贼多”“贼多”(很多)的。两个美国人一听,这里“贼”多,就不敢住旅馆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外国人学汉语,只知一词一义,会出很多笑话和误会。同样,我们学英语时,也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尴尬。我在*时期教英语,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次,我在讲反对(against)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时,只告诉学生against是“反对”,结果我出示stand against the wall这一词组时,学生翻译说“这墙有问题,要站着反对,将它推倒。”

造成输入量小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一种查辞典的学习习惯。学生要学会查辞典,首先要学会国际音标,并引导学生多阅读,根据上下文(from the context)来确定词义。

2.语法教学

小学阶段要淡化语法教学是对的。但是,淡化语法教学并不等于无序教学,并不等于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规律。

对语法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的。前者认为凡是那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的知识都属于语法范围,如:《英语用法指南》一书把little和a little,few和a few的区别都纳入语法的范畴。

狭义语法的范围,就是传统的语法书规定的语法内容,由词类讲到时态、语态、简单句和复合句等。

我倾向于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语法,看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语法,关键看他是否符合英语国家说话的习惯。我主张把句型操练,明显的词汇辨异和惯用语都纳入语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变成学习语法的过程。

如果说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是一条暗线的话,那么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无疑应是一条明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语法教学周期过长,造成口语交际、书面交际跟着语法走,语法讲什么就有什么交际内容。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请看国内各种版本初中教材的语法体系:

以上语法安排告诉我们,如果半年讲一个时态,讲一个结构,这半年只能围绕这个时态和结构进行交际。

初一第一学期如果只讲主系表结构,那么学生只能说“I’m a boy.Are you a boy? Are you a girl?”如果我是一个女孩子,第一次老师问我是不是个女孩?我作了肯定回答。第二次再问我,我就该产生逆反心理,以为老师在怀疑我的性别。第三次再问我就不愿回答了。

我们彼此产生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的情况下,才有交际的必要,即我要问我所不知的东西,才有交际的必要。如果你的名字我已经知道,我就没有一遍又一遍问你的名字的要求了。

初一第二学期讲的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整个初一下学期都要操练现在进行时。不管有无现在进行时的语境,都要说现在进行时的话。如果我是个初一上学期的学生,想说“明天我将回家”这句话,就不能说。因为那是将来时,要等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说。将来时安排在第三学期了。如果我是一个初一学生,一天早晨遇到这样一个情景,老师进教室拿起扫帚扫地,我想说“地已经扫过了 (The floor has been cleaned.)”,那要等到初三毕业前才能讲这句话。因此,语法教学周期拉得过长,尤其是英语的八种基本时态教学周期拉得过长,限制了学生口头交际,学生迟迟不能进入阅读阶段。因为一篇文章只有一种时态的语境太少了。

语法讲得过分繁琐,这是我们过去教学的弊病。我初教英语时,讲现在完成时,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只讲一半内容,结果学生记十几黑板的板书,做题时还是不会。难怪一个美国朋友曾向我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学生不是starter(初学者),而成了scholar(学者)。诸如词汇辨异搞得太细。美国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国内的学生都不过分去研究“辨异”,而我们必须在四个词中只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外语课是技能课,久而久之,我们学的不是技能,而是常识了。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不要把考试作为教学目的,不要考什么才教什么,怎样考才怎样教。

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第13篇:国家级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实验

国家级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实验实验 “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哈63中学地处南岗区新发屯,落马湖地区,家长离异的学生多,大部分家长是下岗职工,做小买卖的,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困难.为了使63中学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能获得成功,63中外语组采用了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这一教法是北京现代教育研究所马承教授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现况,经过三十几年潜心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 “字母,音素,音标”, “词汇,语法,阅读”两个层次的一体教学为主要内容,通过迁移规律的运用,使初学者能够 “听其音,读其音;见其形,读其音.”进而利用单词集中学,语法提前讲,阅读同步行。马成三位一体教学法好,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符合大纲教学要求,他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为广大英语教师开创了一条简单,易教,易学,省时高效的英语教学之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范玉敏老师于98年9月开始承担本项实验,按时间内容划分三年六个阶段:第一年

第一年

1998年9月—1999年7月第一阶段,集中语音教学。

第14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

词汇、语法、阅读教学观及理论基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教学。该教学法的系统性是对英语教学整体性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该教学法主要研究英语教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研究系统的整体效应与系统的结构的密切关系。

一、大三位一体教学法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

1.外语教学的整体性

外语教学的系统论 (System theory of teaching English)是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整体优化。

在整体内部,如果按照最佳顺序排列组合各部分,即各要素,那么整体功能可以大于各个部分的孤立之和。就整个英语教学而言,如果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组合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教学顺序,其各要素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词汇 语法 阅读

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与它后面的要素能动地依次出现,三者之间有相通之处,并不孤立。没有每个要素的功能,也不会有整体的功能。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截然不同,一个硬而坚,一个软而脆。但它们的化学成份完全相同,即由同样数量的碳原子构成。为什么由同一种化学元素能构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呢?最主要的是由碳原子的空间排列组合不同造成的,结构严密,排列有序即成金刚石;结构松散,排列无序即成石墨。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劳动力,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知识内容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同样的人财物,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效益。

毛主席阐述人的自觉性行为时指出,人和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纸,而蜜蜂世世代代建造自己的蜂巢,而无任何改进,就是因为造“房”之前,头脑中无“图纸”。

古代《申鉴时事》中记载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在林中看见别人布一张捕雀的大网,捕的鸟都是一个鸟的头钻进一个网眼。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子结成许多网眼,互相没有联系,结果一个鸟都没有捕到。网是单个网眼相互制约联结而成的整体,它无论在质上和功能上,都有别于孤立存在的网眼,把类似网眼这种组成整体部分称之为“要素”。相互联结所构成的具有新质的整体叫做“系统”。

世界上所有事物,大至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人体的功能;从国家经济到工厂乃至一个机器,都可以看作是不同的系统。外语教学系统是词汇、语法、阅读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外语教学的有序性

外语教学的有序性,包括两个“序”:一个是将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构成总的序列。每个要素是实现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所有要素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便是大的目标的逼近。

“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依次排列是个直线序列,虽然每个要素的知识密度、时间消耗等方面有许多变化,但教学顺序不变,即由词到句(通过语法手段)到文(章)。这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之间的“序”。

另一个“序”是指每个要素内部的序。任何事物的内部均包括若干发展水平不等的层次,不同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而且每个要素内部层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逻辑排列。如:词汇这一要素内,教学与学习都是有序的:初学英语最先接触的单词应该是规则发音的词,即闭音节词、开音节词,然后由浅入深,再接触发音不规则的词……

语法这一要素内,教与学也是有序的。学生最先接触的应是十大词类:名、代、动、形、副、介、连、冠、感、数。然后是由十大词类构成的五种简单的基本句型:主系表、主动、主动宾等。尔后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讲时态总不能先讲过去完成时,后讲过去时吧,总不能先讲过去进行时,后讲现在进行时吧。总要先讲时态后讲语态;先讲简单句后讲复合句。

阅读也是如此,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大“序”之中有小“序”,就好像九个恒星与太阳的关系一样。地球按一定的规律自转,而又按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公转。可以设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不是有序排列的话,那将是何等害怕的情景!

3.外语教学的动态平衡性

动态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是孤立静止的。每个系统内都有一个本质因素,抓住本质因素的变化,就抓住了“纲”,以纲带目,每个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就会被激活。如十大词类,只要抓住动词的各种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也就激活了整个词类。

Oh, ten little boys and ten little girls are listening to their teacher carefully in the claroom.在这一句话中涉及到十大词类:名词(boy, girl)、代词(their)、动词(listen)、形容词(little)、副词(carefully)、介词(to, in)、连词(and)、冠词(the)、感叹词(oh)、数词(ten)。

在一句话中,只要用了动词,必然会有主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抓住时态的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英语常用时态8~10种。就一个动词而言,可以有10种时态。10种时态的句子又可以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答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一个动词可以造出40个句子。

词汇、语法、阅读各要素组成了紧密的教学活动链。前一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后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发展和结果。

动态平衡性原理还向我们揭示了整体与部分变化的可逆过程。整体可以迅速分解为部分,部分也可迅速综合为整体。在单词记忆中,一个合成词可分解为两个词,两个词也可以合成一个词。如:

overdo(做的过火)可以分解为over do

afternoon(下午)可以分解为after noon

整体迅速分解,部分迅速综合的过程可以大大减少记忆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动态平衡性原理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要素内部不断循环的封闭回路:由于系统内部的反馈作用,以及每次学习后,又进入新的学习,新旧结合,以旧带新,这就使它成为一个封闭回路。在此系统内部无限循环,学生对符号的记忆得以周期的重复。同时,这个封闭回路对外又是开放的。如同一个单词在词汇教学中出现,在语法教学中得到应用,在文章中再得到再现。

第15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马承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另一个是指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 语法教学的误区表现在语法教学周期过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针对以上的教学误区,着重解决词汇和语法的巧学、巧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巧学和自学。

一、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努力用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词汇、语法、阅读各要素组成了紧密的教学活动链。前一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后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发展和结果。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外语教学整体。 外语教学的有序性,包括两个“序”:一个是将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构成总的序列。每个要素实现了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所有要素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便是向大目标的逼近。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依次排列是个直线序列,虽然每个要素的知识密度、时间消耗等方面有许多变化,但教学顺序不变,即由词到句,到文(章)。这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之间的“序”。 另一个“序”是指每个要素内部的序。每个要素内部层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逻辑排列。如:词汇这一要素内,初学英语最先接触的单词应该是规则发音的词,即由团音节词到开音节词,然后由浅入深,再接触发音不规则的词„„ 语法这一要素内,教与学也是有序的:由十大词类,到五种简单的基本句型,再到各种时态。讲时态也要先易后难,总不能先讲过去完成时,后讲过去时吧。总要先讲时态后讲语态;先讲简单句后讲复合句。阅读也是如此,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大“序”之中有小“序”,就好像九个行星与太阳的关系一样。地球按一定的规律自转,而又按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公转。 动态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是孤立静止的。每个系统内都有一个本质因素,抓住本质因素的变化,就抓住了“纲”,以纲带目,每个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就会被激活。如十大词类,只要抓住动词的各种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也就激活了整个词类。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抓住时态的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英语常用时态有8~10种。就一个动词而言,可以有10种时态。10种时态的句子又可以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答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一个动词可以造出40个句子。

二、词汇、语法、阅读教学模式探讨。1.词汇编码,提前记忆。 词汇记忆要完成三个记忆过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过程。我们把长时记忆设想为一个永久性的贮藏词汇仓库,信息经过再寻找,可随时得到恢复。 中国学生听说或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障碍。这种方法的心理基础是:学习者解放个性,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学好的信心;建立意识和潜意识的联系;使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此法的本质在于人和环境、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整体谐调作用。 词汇编码,提前记忆,首先是编码。 (1)以音为序,整体记忆。 以音为序,就是首先解决单词的读音问题。以20个元音为序,将单词对号入座,形成一个一个信息量递增的记忆组块。 (2)归类记忆法。 归类记忆法,也叫循序渐进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单词,使单词易记、易复习的一种方法。 如果说,以音为序整体记忆是预习性质的话,那么归类记忆法常用于阶段性复习,如: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归类记忆法与以音为序密切联系,可以看成是以音为序整体记忆的发展。它实际上就是利用事物、性质、动作、状态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和在语言中的表现,将词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由面连成体。 (3)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同的关系反映在人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联想越紧密,新事物越好记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运用联想进行学习的故事。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私塾先生,他经常到附近山上找和尚饮酒下棋。一天临去前,他布置学生在他返回前,每人必须背会圆周率小数点后22位。大部分学生都抓耳挠腮背不出来。这时有一个聪明的学生把圆周率与先生上山喝酒的情景联在一起,产生了联想。他把它分解成五段3.14159/26535/897/932/384/626,等先生回来时,大家已背得滚瓜烂熟:“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 与此类似,我们可以把所记的词连在一起形成三种联想。 相似联想:引起相同意义的联想,如见到 good想到well,nice,fine,wonderful等。 对比联想:引起相反意义的联想。如:back_front;boy_girl;ask_answer; 奇特联想:sad,fat,cat,shall,catch,bag(悲伤的,肥的,猫,将,抓住,书包);fine,kite,tie,line,fly,sky(好的,风筝,系,绳索,飞,天空)。 (4)合成与分解法。 在汉语中,有许多汉字是靠加一笔或减一笔产生新词的,英语也是如此,如:afternoon→after+noon,hasketball→basket+ball。 2.语法提前略讲与随进度精讲相结合。 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叫词法;而研究如何把词组成句子,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如何准确表达思想的规则叫句法。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总和。词类的核心是动词,而语法的核心是时态。 语法提前略讲,重点研究时态如何略讲的问题。过去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都注意了时态的教学。为了打好坚实的时态基础,我们通常半年讲一个时态,这对系统地了解使用一个时态是有用的。但是我们这样做大大拉长了学习时态的周期,使学生难以进入会话阶段和阅读阶段。 请看两个孩子的会话: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I went to the park. Have you had lunch? Not yet. 简短的两间两答,用了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种语境是经常出现的。如果半年只学一种时态,是难以进行真实交际的。 时态相对集中讲是将语法表格化、公式化,进行肯、否、问、答系统化操练,如: 一般现在时:I work here.I don‘t work here.Do you work here? Yes, I do.No, I don’t.一般过去时:I worked here.I didn‘t work here.Did you work here? Yes, I did.No, I didn’t.按照肯、否、问、答这个记忆系统学习八个时态,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彼此相联系的八个记忆组块。由于它是直线序列,讲到现在时,马上就能联想到过去时,进而联想到将来时。八种时态的基本公式记住后,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节课集中讲别的语法内容,扫除会话和阅读的障碍。在我参与主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实验教材中,我们根据中国学生学习的特点,安排了相对集中提前略讲语法的内容,并将语法结构明线化。通过语法明示,学生不再“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随进度精讲语法,即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将提前略讲的语法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着眼于应用。如略讲现在完成时,学生只知道I have worked here.I haven‘t worked here.Have you worked here? Yes, I have.No, I haven’t.四种简单形式。精讲时,要重点突出since, for等时间状语在现在完成时中的应用。 3.阅读与词汇、语法教学同步进行。 单词提前记扫除了讲新课的词汇障碍,语法提前讲扫除了交际和阅读的障碍。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不可分。在初中英语实验教材中我们安排了精读和泛读。精读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必学内容,重点突出精讲的语法内容;泛读是扩大知识面的内容,体现提前略讲的语法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均构成“语言结构交际化模式会话阅读(精读)泛读”的学习模式。如下面的一个单元结构是过去时,会话是过去时,前两项为阅读扫清了语法和词汇的障碍。没有好的结构就没有好的交际,语言结构是准交际形式,会话是真正的交际,阅读是结构和交际内容的综合体现。 语言结构: A: Did you go to your hometown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 B: Yes, I did.A: What did you do there? B: I helped my uncle build a new house.会话: A: What time did you get up yesterday morning? B: I got up at six thirty .A: What did you do after that? B: I washed my face, brushed my teeth, had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精读课文进一步运用本课的结构,集中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过去时态的交际。泛读课文不但运用过去时,也充分体现提前讲的其他时态。 词汇集中记、语法集中学、阅读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实验中,有许多学生在初一就提前记了初二的单词;初二就自学了初三的语法教学内容,并且阅读了大量的通俗读物。不少学校初二结束后,参加初三的毕业考试,及格率达到60%以上。通过巧学和自学,师生们明白一个道理:学习英语应勤中有巧,苦中有乐,“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第16篇:学习和实践教学法心得体会

在观摩学习了简捷明快音乐教学法后不让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我想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总的认为,王老师的教学具有形象而又生动,简单而又明了,兴趣而又高效的特点。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凡是能激发学生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东西,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永远都不会过时。

简捷明快音乐教学法的课堂,是真正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导演,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师生关系十分融洽,课堂气氛非常轻松。老师站在学生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的授课时间总共不超过40分钟,这40分钟里老师简单地明确一下本课的主要任务;接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做法,改变了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和课堂沉闷的现象,增强了课堂的灵动和鲜活;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观摩学习乐教学法后我尝试把这种有效的教学法带进我的音乐课堂。第一次课让我很失望远远不能达到我要的效果,也不能达到简捷、明快。我也是按照我观摩的步骤来,最后第一节课以失败告终。 课后我想了很多,也反思了自己课堂上哪些自己做的不够,哪些做的不够全面。也再次去观摩学习教学视频。

王老师的简捷明快音乐教学法坚持科学实践发展观和“简单、实用、艺术、高效”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情感,挖掘潜能,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表现能力。同时,使音乐教师以自己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从心理上摆脱辛苦的感受,方法上活泼多样,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增强情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这种教育法突出了肢体语言的表现,运用了“自然音阶手语”、“节拍手语”和“数音数手语”。把抽象的乐理形象化,再把形象转为能力。这种教学法适合各种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小朋友很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法对于音乐技能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后我有的很大收获,学生也可以慢慢的适应了“自然音阶”手语法、“数音数手语”法,现在正在努力让学生学习“节拍手语”法。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课堂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从这点体会中,我也明白了今后我的音乐课应该怎样去上了。本次观摩和实践中,值得我从中吸取的经验,以上如有不当指出,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第17篇: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全文)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翻转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在美丽的合欢花盛开的六月,我们一行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没来得及欣赏迷人的海景,就匆匆投入到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实验教学实践专场研修班的学习中。翻转课堂是什么,最近一段时期听说过,据说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来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看过具体的这种课堂模式,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一些网站等相关信息的学习,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的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什么?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第18篇: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垛庄小学 公延伟

4月22日我们语文组在会议室共同学习了临沂市新的教学方法,方法新颖,独具特色,使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会不断的提高、升华,更好的为小学教育服务。

以前我们的学习总会把课文当作重点,单元导语曾经受到过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是以前没有认识到单元导语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对学生的指引作用。但在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制定自己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并且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并将这一单元列出提纲。看了单元整组教学的介绍,才知道我们在教学新的单元时,不能将每篇课文单独来备课,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我还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每篇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由于单元教学的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有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第19篇: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为解决一线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困惑,促进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好研网组织全省高中语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在线研讨的活动。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以前我们的学习总会把课文当作重点,单元导语曾经受到过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是以前没有认识到单元导语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对学生的指引作用。但在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制定自己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并且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并将这一单元列出提纲。看了单元整组教学的介绍,才知道我们在教学新的单元时,不能将每篇课文单独来备课,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我还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每篇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由于单元教学的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有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通过这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在线研讨的活动,我感觉到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更多原创word格式教学心得体会http://www.xiangdang.net/worddoc.aspx?id=121

第20篇:学习四清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四清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四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今天在卫辉一中实验学校第一次接触了四清教学法,对自己这个初入教育行业的新人有了很大的触动,使自己有了很深的体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人人不欠账,这就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知识是有连续性、系统性的,记忆也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更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形成知识体系,真正把所学的各科知识记得牢、理解运用巩固得好,就必须优化这一过程的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办法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相配套。现在实行的“四清”管理,就是与之相配套的一种科学的、过硬的管理办法。实践证明,“四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1、什么叫“四清”?其实质和重点是什么?

“四清”就是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所谓“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当堂能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所谓“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各科知识,该读的都会读,该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会运用,做错了的都能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的知识,知识点一一过关,学生人人过关。“月月清”就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四清”的实质就是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达到人人过关。“四清”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重点是后进生。“四清”管理等于给学生的学习建立四道防线。通过这四道防线,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直至消灭差生。

2、“四清”的核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四清”的核心是周周人人清。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是周周人人清的基础和前提。周周人人清的内容主要是学科要求背诵的篇目、《基础训练》上的习题。这些内容该读的烂熟于心,该背的滚瓜烂熟,该默写的一字不差,该运用的熟练运用。这里突出“熟”、“准”、“活”三个字,熟能生巧,准确无误,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凡是当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的学生,教师要记下这些学生的名字,作为“日日清”的重点对象。“日日清”的内容是当天所学的知识,日日清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重点是未达到堂堂清的学生。日日清的时间是利用每天的自习和辅导。当堂考,当堂评改。如果教师不用自习时间就能完成“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说明这个教师课堂效率高,但这样的教师实在是少之又少,还是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从现在的学生素质考虑,我们还必须认认真真抓好“四清”,否则,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3、周周清的方法和操作程序

周周清是一种学习方式,变教师讲为学生主动地学。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可以把主要精力用在指导和训练上。教师从无指导到有指导,再到有效指导,还要科学求实,更要抓落实,使人人过关。不放过一个不“清”的学生。 周周清到底怎样操作呢?周周清不是周周出试卷考试,主要是口答。教师要求学生把本周所学的知识全弄熟了,会读、会背、会理解、分析和表达。不用考卷,就节省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减轻了教师负担,既便于安排,又便于教师辅导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课本的习惯,针对性强。

周周清是从堂堂清、日日清开始的,没有堂堂清,就不能保证日日清;没有日日清,周周清就会积重难返。每周的周周清工作一般从星期四下午开始,到星期五下午结束。

周周清的操作程序一般有五步:

第一步,学生自查。教师要确定本周的周清内容,同时把这些内容明确给每个学生,学生按教师要求对照课本先进行自查。

第二步,同桌互查。学生自查过关后,接着进行同桌互查(每个教室的座位都是按一个优秀生和一个后进生排在一起,便于“兵教兵”)。互查时,这个同学拿着那个被查同学的课本,根据清的内容认真对照检查,如有不熟练的地方、出错的地方就随时打上问号,作上标记,然后让被查者继续去背,直到熟练过关为止。

第三步,教师复查。复查的重点是中差生,要求的标准是人人满分,人人过关。待全班人人过关后。

第四步,教师组织本班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对查。

规规矩矩地学,又要给他们以实实在在地帮助,还要密切关注,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矛盾激化造成后进生出走或发生其它意外情况。总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以及“四清”管理是符合学生认知、记忆规律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它确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我们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四清”是优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周周清到底怎样操作呢?周周清不是周周出试卷考试,不考试、不阅卷、不搞疲劳战术,而是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读书、练习、自背、自练、互背互查、老师抽查,以点带面,人人过关。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养成下功夫去读课本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查的方法主要是口答。要学生把本周所学的各科知识全弄熟了,会读、会背、会用。笔答主要是英语单词,语文的字、词、篇,理科的练习题。不用考卷,就节省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减轻了教师负担,既便于安排,又便于教师辅导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课本的习惯,针对性强。如果用考卷,就绝没有这么大的容量。”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保证人人不欠账,这就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知识是有连续性、系统性的,记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更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想形成知识体系,真正把所学的各科知识记得牢、理解运用巩固得好,就必须优化这一过程的管理。实践证明,我校现在实行的“四清”管理,就是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务实之路、勤奋之路、成功之路,是达到优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位一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三位一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