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3 08:37:15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更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承担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化的重任,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在其中的意义更是毋庸置疑。

多数中学生都希望获得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律问题感兴趣,但却对法制教育感到困惑。对本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学生都希望学法、懂法、用法,但普遍对法制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譬如,学生考试没能达到父母所要求的分数,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算不算违法?学生可否为了维护自身权利而去控告父母?同学之间的矛盾怎样合理的解决?假如别人强行索要钱物,学生用刀子捅他算不算正当防卫?中学生被禁止进网吧、游戏机厅等场所,是不是遭到了消费歧视?再有,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而提出过高要求,而他们的世界观、心理尚未成熟,很容易走极端。特别是眼下不少所谓“好孩子”犯罪现象增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都是中学生们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说明加强中学生法制道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引入课堂。法制教育进课堂,不是简简单单地增加一门课,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课堂法制教育与课外法制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老师既讲清法制课中的基本原理和法律知识,又结合学生思想行为和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以法育人。既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尽量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问题,又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有关法律知识的理解。既注重法制课的教学,又注重课外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如开展“预防违法犯罪、做世纪新人”主题班会活动;成立 “中学生自律仲裁庭”,运用法律知识自己管理自己;开展了以“珍惜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签名活动,组织学生接受法制教育。

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轻微心理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易怒、任性、自卑、考试怯场、厌学等等.2、轻度心理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强迫和行为强迫)、社交恐惧等.

二、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

1、失落感严重。过去父母十分疼爱,如今因学习不好或犯了较大的错误,父母不再像从前那样爱自己,因此考试失误,未能进入理想的学校而懊悔。失去友谊,失去尊重、安全……失落破坏了心理平衡,产生了痛苦、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2、难以适应生活变故。父母离异、亡故,完整家庭破碎;父母下岗、失业、破产,经济条件由好变坏;原来市班干部,后来落选……这一系列生活上、学习上的重大变故,因不能很快适应而悲伤、痛苦、失去自信;

3、过分自责:对过去学习的失误、犯过的错误,常常追悔莫及难以忘怀,强迫记忆,对未来焦虑不安,唯独不考虑现在,不能正视现实,重新振作精神,陷入悔恨心理状态不能自拔。

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共同优化育人环境。父母要对孩子讲民主、讲平等,成员间要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感到温暖、安全。学校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学生感到学校可爱,老师关怀,同学友好,师生关系良好,乐意到校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2、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要尽量满足学生独立的要求,参与的需要,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之事,不要处处干预、限制,以防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抵消教育效果;

3、维护孩子的自尊。家长、教师切记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择机而教

4、指导人际交往。与人相处讲诚信,对人要理解、宽容,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受到不公平待遇不灰心气馁;

5、满足孩子正当的要求,给予发表意见的权利,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做到了解他们的心声疾苦,出现心理困惑时及早疏导,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育辅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功,全社会都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推荐第2篇:浅谈中学生心理挫折教育

浅谈中学生心理挫折教育

[背景]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育理念由关注双基目标转向关注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使教师重新审视培养对象的人生观、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教育方式、方法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倡鼓励式教育,激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课堂内外鼓励与表扬多起来,以至于个别教师不注重指出学生的错误或偏颇,生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笔者听过的许多课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明显的错误,教师明知有误却用“你真棒”、“很好”等赞赏的语言去评价。试想:孩子是不是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呢?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会导致学生养成不动脑不负责的处事态度。所以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与行为教师应及时叫停并严肃地指出或批评教育,使其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警醒认识,当然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指正是可行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红灯,撞响警钟,使其恪守共识的规范,走出知识的误区,这些做法对克服学生性格上的固执偏颇,我行我素,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式是有益的。

关键词:挫折教育中学生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缓慢,这样,身心发展暂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那么,中学生常见心理挫折有哪些呢?经几年的探索、总结,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学习挫折

指由于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而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使人倍感苦恼。这种情况大体有两种:①成绩好的学生偶尔失败的挫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在同学中有威信,而且也受到老师的偏爱,时间长了,自己“只有好不能差”的心态越来越强烈。对失败缺乏心理准备,一旦某一次考试失误,便感到十分苦恼。②差生的学习挫折。有的差生很想把学习搞上去,也知道努力,但成绩仍上不去,为此心烦意乱,有的甚至想退学。

2、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有些中学生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惶恐、害怕与人接触。

3、情感挫折

人活在世上,除了工作、学习、生活之外,感情的获得和满足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中学生感情观念很敏感,因而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如果情感受到伤害后又往往受不住沉重打击,苦闷、抑郁,甚至不能自拔。

中学生感情挫折主要有两种:①来自朋友之间的情感挫折。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获得情感满足。这是人类情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学生中,因为朋友之间的变故而造成情绪、情感波动是很常见的,②来自异性的情感挫折。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中学生对异生产生了好感,很想与异性接触,有的发展到早恋,因中学生思想还未成熟,故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加上他们感情上很执着,很敏感,一旦

出现矛盾便十分苦恼,严重影响学习。

当代中学生面对挫折,是那样脆弱,那样害怕,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要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俗话说“有备无患”,中学生之所以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一蹶不振,如临灾难,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人生,没有心理准备。为此,笔者常用班会时间跟学生谈人生,讲挫折,告诉学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时刻都有可能会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那样的或大或小的挫折,只要我们有心理准备,当挫折降临时就不会至于觉得眼前一片黑,既然,挫折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就应勇敢、冷静对待它。

(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①通过学习一些格言,让学生认识挫折的两重性。社会心理学指出“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国大文豪鲁迅也曾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他又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通过这样的格言,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给人带来的不只是灾难、失意和无情打击,它也能引导人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正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挫折的两重性。当挫折降临时,只要我们冷静对

待,将挫折当成动力,就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②用一些实例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失败挫折可以锻炼一般优秀的人物:它挑出一批心灵,把纯洁与强壮的放在一边,使它们变得更纯洁更强壮;但它使其余的心灵加速堕落,或是斩断它们飞跃的力量。

笔者用正反两方面实例来教育学生要现实、冷静对待挫折。用邓小平冷静对待政治生活中的“三起三落”的挫折,终于成为一代伟人;张海迪战胜病魔,自学成才等成功人士的例子教育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来对待挫折,迎接胜利。同时,用下面的实例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千万冷静,不要走向极端。曾经有这样的例子:某市一高三女生,家境很好,平时成绩优秀,参加高考后,觉得自己考糟了,便整天坐立不安,想到落选后人们的白眼,再也忍不住了,就悬梁自尽了,更令人惋惜的是第二天高考成绩揭晓,她的成绩超过大学录取线7分。还有,某市中学一男生,因女朋友提出分手,便觉得自己什么都完了,一气之下将女朋友杀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教育学生认识到: 挫折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关键是如何对待它。

(三)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战胜挫折。

中学生人生经验尚少,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容易简单化,走极端,这就需要老师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理解他们遇挫的感受

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异。如好朋友之间的一次争

吵、一次考试的失败、学习压力大,成绩不理想、对某件事情的过分猜想、父母或老师的误解等等这样一些在学生心中几乎会产生世界末日般感觉的事件,在教师眼里渺小的不值一提。有很多教师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学生,其实他们并不清楚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无从知道他们内心的绝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了解一般学生的性格特点,还要了解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同他们多沟通,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减轻他们的受挫感。同时要认识到,学生之所以面对一些困惑束手无策,甚至在挫折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人生经验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差,而不单纯是意志问题。理解是解除困惑、疏导受挫心灵的钥匙,只有理解了,教师才不至于把帮助学生战胜挫折单纯地纳入提高意志品质教育的范畴,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也才能疏导无误。允许激动,允许倾诉,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几乎每一个受挫的学生都会情绪激动,他们或者同别人争吵,挑起矛盾,或者过度悲伤、沉默不语,茶饭不思,他们的情绪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活动。教师要允许学生激动,要倾听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袒露内心的悲伤,发泄心中的不快,这样,有助于情绪激动的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达到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在学生情绪激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疏导,帮助学生冷静下来,教师的语调要亲切柔和,要和风细语,轻松幽默,让学生感到这件事算不了什么,很容易解决。这样就会使学生放松情绪,减轻或消除挫败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受挫的原因,为学生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

学生总认为自己所受的挫折是最大的,是别人不能够理解的,往往会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或逃避矛盾,或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德育工作中,这类事情的发生是经常的,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帮助他们分析受挫的主客观原因,从事情的起因来分析,找出各自的不足和失误。同时,坦诚的告诉学生,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了挫折,人才能够成长。而且也要明确的告诉学生,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事实无法改变,只有自己勇敢的去面对,鼓起勇气去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协商、谅解,才能解开心中的疙瘩,扶平误解的创伤,以战胜挫折。这样引导,既帮助学生缓解了心理压力,又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会。总之,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的条件。因此,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以正确的疏导和引导是学校德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丁怡颖:《挫折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探析》2006年12期

[2] 张志勇:《情感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

[3]冯宇平《从挫折教育理论视角谈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推荐第3篇:教育实习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2007

级英语教育专业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0年10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

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有45%的学生认为“生物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

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

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

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推荐第4篇:中学生教学心得体会

冷静看待当前的创新教育

——对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点感悟

在学习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新课标在加强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与文化素养积蕴的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教育的研究也随之深入。

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展示阅读的成果,那么创新教育中阅读教学的价值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不可否认,这些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创新教育的进程。然而,在现阶段,在我们刚刚开始大面积深入研究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时候,已经暴露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课堂上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性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最外显的特征,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依托。而近来语文教学愈来愈舍弃“学科特征”,并在自己不该“管辖”的科目中行走,不少阅读课上成了“文化民俗课”“地理常识课”“戏剧表演课”“风光旅游课”„„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于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提出比较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实,老师们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其实学生的语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当前的创新教育,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下面,我提出一点我的想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基础知识的获得至关重要

目前,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倍加关注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诚然,实践能力的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如果没有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那么学习又该如何建构呢?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赖以自豪和骄傲的经验——强调“双基”的落实。尽管这曾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过误区,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双基”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事实上,新课程实施以后,“双基”这一概念已经逐渐从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头脑中淡出。很多研究课,包括一些名师的观摩课,早已把字词教学的落实、文章结构的把握、表达方法的揣摩等抛诸脑后。这些东西到底需不需要?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回答:文盲不识字,但只要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依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与你“对话”,我们能根据他的“对话”能力说他的“语文素养”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没有一定量的语文知识储备,不具备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他不会阅读,不能用书面表达,更不用说后续学习或进入相关学科领域。因此,学习的创新完全应该从最基础的知识获得开始。尤其是语文阅读课,由于学科特征,它对于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长期训练、培养等更显得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案例说明一下:

应该指出,具体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而言,学习就是学生把已有知识进行有机的筛选、合理地转换、重新的建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即求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所以我们在创新教育中,应该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研究与开展创新教育时,应把引导学生获得坚实的知识及其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二、重视求同与求异的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自己尚未发现的东西,于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就成了小学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中的言语特色,要求学生进一步欣赏、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并为学生提供发散性训练,创造性地解决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运用过程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习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语文教学强调训练,并不是说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求与阅读教学和谐共生,相互交融,让阅读过程成为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推荐第5篇:中学生教学心得体会

冷静看待当前的创新教育

——对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点感悟

在学习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新课标在加强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与文化素养积蕴的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教育的

研究也随之深入。

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展示阅读的成果,那么创新教育中阅读教学的价值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不可否认,这些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创新教育的进程。然而,在现阶段,在我们刚刚开始大面积深入研究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时候,已经暴露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课堂上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性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最外显的特征,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依托。而近来语文教学愈来愈舍弃“学科特征”,并在自己不该“管辖”的科目中行走,不少阅读课上成了“文化民俗课”“地理常识课”“戏剧表演课”“风光旅游课”……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于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提出比较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实,老师们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其实学生的语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当前的创新教育,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下面,我提出一点我的想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基础知识的获得至关重要

目前,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倍加关注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诚然,实践能力的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如果没有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那么学习又该如何建构呢?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赖以自豪和骄傲的经验——强调“双基”的落实。尽管这曾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过误区,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双基”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事实上,新课程实施以后,“双基”这一概念已经逐渐从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头脑中淡出。很多研究课,包括一些名师的观摩课,早已把字词教学的落实、文章结构的把握、表达方法的揣摩等抛诸脑后。这些东西到底需不需要?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回答:文盲不识字,但只要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依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与你“对话”,我们能根据他的“对话”能力说他的“语文素养”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没有一定量的语文知识储备,不具备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他不会阅读,不能用书面表达,更不用说后续学习或进入相关学科领域。因此,学习的创新完全应该从最基础的知识获得开始。尤其是语文阅读课,由于学科特征,它对于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长期训练、培养等更显得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案例说明一下:

应该指出,具体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而言,学习就是学生把已有知识进行有机的筛选、合理地转换、重新的建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即求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所以我们在创新教育中,应该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研究与开展创新教育时,应把引导学生获得坚实的知识及其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二、重视求同与求异的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自己尚未发现的东西,于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就成了小学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中的言语特色,要求学生进一步欣赏、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并为学生提供发散性训练,创造性地解决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运用过程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习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语文教学强调训练,并不是说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求与阅读教学和谐共生,相互交融,让阅读过程成为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我们自然赞成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的培养,然而,我们认为在大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应该避免产生偏激行为,即为求异则求异,认为凡是标新立异东西或别出心裁的东西都

是创新,而根本不去考虑其合理性、科学性、简约性,那么,我们的创新教育很可能就会步入一个误区。因此我们认为在创新教育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求异与求同的关系,努力做到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使学生在原有的不同的层次上都能有所发展,都能实现创新。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认识到,引导学生在原有的,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事物、道理、想法的

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修正,使其逐步提高、更趋完善就能够满足需要的话,就不必强求学生去另辟蹊径,因为在这样一个加工、改造、修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同样能够被激活,同样能很好地做到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同步、辩证、有机的结合,同样能在貌似求同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而这样一个加工、改造、修正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要注重创新的过程而非形式与结果

长期以来,有关结果与过程的讨论已是老生常谈,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已是学科教育费时低效的瓶颈所在,在原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研究创新教育的问题,就难免会陷入这个长期积淀的泥潭。

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提创新教育中并不在于他们能够发明什么新的事物,产生什么新的思想,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即遇到问题能否打开思路,能否从多方面的途径来考虑问题,能否掌握一定的创新的方法,是不是养成了创新的良好习惯,有没有锻炼自己勇于创新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所应该关注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超越现实,引导学生由学会模仿到尝试创造,由固定的想法到发散的思维,由随意的幻想到科学的想象,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群鸟活动的场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鸟的天堂中鸟的形状还有……,鸟的颜色还有……,鸟的活动还有……”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令人不由得为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叫好。但当我们冷静地反思一下这个教学过程时,会发现以上的训练仅仅是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对一些简单的单项的词语的积累,而这样一个所谓的发散性的训练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是一种低效劳动,又能谈得上什么创新呢?

而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强调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自由发展。他执教的《爷爷的芦笛》就是他对学生精神生命的不断唤醒,是切实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佐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我们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创新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在四十分钟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还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体现合理性与价值观,以避免给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机械地贴上“创新教育”这个标签。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关键又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同时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综合的、多向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时一定注重学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我们不能把创新教育仅仅作作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喊在嘴上,也不能在宝贵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作一些无谓的所谓的创新。要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扎实的训练、自由的表达中进行高效的、自主的学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素质。应该说,创新教育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无法忽视,其实施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行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

《中学生教学心得体会》

推荐第6篇:中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测试题1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复习资料(1)

XX中学 年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 1:焦虑症属于 D A : 行为异常 B : 人格发展异常 C : 青春期异常 D : 情绪异常 2: 自我意识辅导属于 A A : 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B : 初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C : 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D : 高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3:脑力激荡法属于 B

A : 价值观辨析法 B : 讨论法 C : 表演法 D : 榜样引导法 4: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心理诊断方法 C

A : 暗示法 B : 刺激疗法 C : 观察法 D : 松弛疗法 5: 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又称为 B

A : 真诚 B : 接纳 C : 尊重 D : 同感

6: 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 D

A : 真诚 B : 尊重 C : 接纳 D : 同感

7: 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B A : 强化 B : 消退 C : 系统脱敏 D : 自由联想

8: 对于性格倔强的高中生而言,哪种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其提高学习效率? D

A : 重点预先式学习B : 小组式学习C : 进攻式学习D : 时间回转式学习

9: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C

A : 强化 B : 消退 C : 系统脱敏 D : 自由联想 10: 对于“坐不住”、“喜欢变化”的高中生而言,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 D

A : 重点预先式学习B : 小组式学习C : 进攻式学习D : 时间回转式学习11: “由于我考试作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 B

A : 概括化 B : 绝对化 C : 糟糕至极 D : 都不是

12::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只是想“混”到毕业的高中生而言,对其学习动机辅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当数: B A : 明确学习目标 B : 动机迁移 C : 创设问题情境 D : 奖惩

13: 有过于敏感多疑、过分地自我保护、嫉妒别人、固执己见、爱责备或加罪于人等表现的人格异常属于B A : 冲动型人格 B : 偏执型人格 C : 强迫型人格 D : 表演型人格 14: 自我质辨训练是一种 A

A : 心理稳定训练 B : 态度训练 C : 自信训练 D : 抗诱训练

15: 通过接受各种科学的心理锻炼以解决自己在认知、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活动是 A

A : 心理训练 B : 心理教育 C : 心理服务 D : 心理补偿 16: 当小学生没有优先成为少先队员时可对其进行 B A : 积极的情感教育 B : 意志品质的培养 C : 人际交往教育 D : 良好性格的教育 17: 最易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 D A : 德育教师 B : 语文教师 C : 数学教师 D : 班主任 18: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此即 C A : 容器理论 B : 酒瓶理论 C : 开门理论 D : 大观园理论 19: 由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而引起的挫折属于 C A : 需求挫折 B : 丧失挫折 C : 目标挫折 D : 缺乏挫折

20: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表,同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A A : 制定保障 B : 组织保障 C : 人力保障 D : 经费保障 多选题 21:中学生处于优势地位的思维形式是 C A : 具体形象思维 B : 直观动作思维

C : 抽象逻辑思维 D : 形式逻辑思维 22: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要 A A : 从认知入手 B : 减少说教

C : 多讲道理 D : 多示范

23:咨询者自愿、适度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历、观念等拿来与来访者分享的技术是 A A : 自我表露 B : 释意 C : 面质 D : 情感反映 24:在心理咨询室里,咨询者与来访者位置的最佳角度为 C A : 零度 B : 45度 C : 90度 D : 180度 25: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是 D A : 罗杰斯 B : 弗洛伊德 C : 斯金纳 D : 艾利斯 二:判断正误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2: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提高。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3: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4: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5:教师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就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B 5:各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6: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其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了。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7: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措施没有阶段性。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咨询的模式包括

A :指导模式 B :发展模式 C :社会影响模式 D :治疗模式 E :集体训练模式 请选择答案: ABCD 2: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

A :发展性 B :预防性 C :社会化 D :矫治性 E :个体化 请选择答案: ABD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A :个性发展 B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C :学习方面 D :生活适应方面 E :生涯发展方面 请选择答案: ABCDE 4: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有 A :树立现代教学观 B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C :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D :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 E :以自己为榜样 请选择答案: ABCD 5:心理训练的目的是 A :促进心理成长 B :纠正心理缺陷 C :挖掘心理潜能 D :培养自我意识 E :排除心理障碍 请选择答案: ABCE 6:行为异常主要表现在

A :行为倒退 B :行为紊乱 C :行为恐惧 D :行为退缩 E :行为依赖 请选择答案: ABD 7: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A :嫉妒心理 B :孤独心理 C :自卑心理 D :恋爱心理 E : 请选择答案: ABCDE 四:解答题

1、告诉大家你认为控制青春期心理冲动的有效办法?

⑴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法制观念。⑵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2、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句名言:“当我7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写出成长过程中你对父母的感觉或认识。

答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说出对父母的感觉或认识即可

⑵“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反映了马克·吐温的一种什么心理?你认为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心理?

答案要点:①反映了青少年的一种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感等心理,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委屈。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了不起,家长无知、无情。

②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寻求他们的理解、指导与帮助

推荐第7篇: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全社会所关注。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主流的背后,依然存在着阴影。

学生的一切心理问题都要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一切行为均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显现。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不客观、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学习与考试的焦虑、缺乏责任心以及存在惰性心理、侥幸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自我感觉优越、不接受否定意见、听不得批评、与老师同学及家长的关系紧张、压抑、自卑、不守时、不适应公益性活动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打架、骂人、说谎、厌学、考试舞弊,甚至会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

社会方面: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学生自出生起就处在压力之中,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除了学校规定的学业任务外,大多数学生都要接受一至两门甚至更多的特长训练。社会上一些控制不严的暴力、色情、赌博等现象,也时刻在影响着学生的稚嫩心理。

家庭方面:家长对学生学业上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生活上又过于溺爱,导致学生一方面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又为获得良好的表面现象而不择手段;还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抚慰,也会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学校方面: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往往使得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地承受失败的打击,而导致学习兴趣淡化,生活情绪消沉。

自身原因:处在“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对自尊、独立的需求与对父母、老师的依赖之间缺乏良好的平衡。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作为教书育人主阵地的学校,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疏导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呢?

1、设立谈心室、悄悄话信箱,配备心理咨询师,倾听学生心声。

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由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如转移情绪、宣泄压力、发泄苦闷、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学生可以在谈心室中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接受心理咨询。

悄悄话信箱十分有利于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当有些话是敏感的或碍于颜面的,信箱可省去暴露真实身份和害羞的忧虑,这种方式可以便 于 老师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加强对教师和家长心理咨询能力的培训。

教师的心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形成教师的健康心理影响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也是学校所有教师的职责,学校要努力营造全员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这是说家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心理问题自然与家庭有直接的联系,学校应借助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开设心理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学校和家庭共同联手正确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3、开展有意的活动,创建良好的心育环境。

学生在良好的心育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心育环境包括学校的整体环境、班级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

作为学校而言,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文艺会演等,并以制度的形式保证这些活动能常年正常开展。活动中有意识的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能力的训练渗透进去。如让胆小的学生参与活动以训练胆量;为自卑、抑郁的学生提供成功表现的机会;观看相关的录象,剖析学生的心理,开展辩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等。

具有健康的心理,学生才能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性才能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和关心这一问题。

推荐第8篇:中学生反邪教教育心得体会

中学生反邪教教育心得

1992-1999年中,李洪志成立的法轮功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2001年在**广场上自焚的刘思影,她的悲惨遭遇告诉了我们这可怕的一切。事实告诉我们一定要摆脱这邪恶的组织,那么就必须去了解它。

所谓邪教,运用迷信等手段,组织非法的活动,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不是正常的宗教信仰,而是危害社会的活动。这些以反对政府,制造神话的邪教,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危害。例如:有一个教派装神弄鬼,用白磷自燃当作鬼火,将自己化成神仙除妖,在百姓面前妖言惑众,最终被人抓获。

宗教与邪教有很多区别,宗教有心目中的神,他是引导人们向善鼓励人们做有利于社会的事;邪教是以自己为至高无上得神,不是法律所允许的活动,目的是毁坏正常的社会秩序,邪教残害那些无辜的生命,如法轮功这个邪教组织鼓励人们自残、自杀,不仅如此,他还精神控制愚昧的人们,剥夺他们的自由,骗取钱财,他会慢慢吞噬你的精神世界,让你洞察力下降,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弱,让人们六亲不认,杀害亲人。

对于我们要崇尚科学,维护社会的稳定,面对如此可怕的邪教,我们要正确的识别他,拒绝一些邪教的传单以及互联网上的宣传。并学习抵制邪教的方法,不和邪教人员接触,增强发邪教的意识,用智慧抵制邪教。要保持正确的态度,对待邪教,并带动家人和朋友拒绝邪教。

法轮功等邪教就是这么可怕,用只是抵制邪教的愚昧,用科学阻止邪教的迷信,用行动拒绝邪教的发展,让社会环境更加美好,让邪教在祖国大地上荡然无存!

中学生反邪教警示教育心得

邪教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罪魁祸首。我们要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追求进步,维护生命。

许多人因为这害人的邪教而失去宝贵的生命,甚至六亲不认、是非不分。邪教打着宗教、科学、气功的幌子来蒙骗无辜的民众。1992年7月22日,李洪志创建了“法轮功”。这灭绝人性的“法轮功”残害了无数人的生命,还剥夺了人们的自由,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危害了国家的安全。我们要拒绝邪教,增强反邪教意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在“强健身体”、“做好人”、“修炼”、“圆满”、“成仙成佛”等幌子下,损害受骗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正常家庭生活,并居心险恶的把他们引向与社会、法律、政府对抗的歧途,祸国殃民,危害极大。

邪教是社会的恶疾,我们不能纵容,我们要依法打击,提高人们的反邪教意识。邪教在破坏社会和国家的同时,也把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天真纯洁的孩子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无论在信箱中还是在学校里都能看见那危害人们的宣传单。我们要崇尚科学、抵制邪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为了祖国人民的未来,为了每个家庭的美满,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当今世界拥有健康的身心、和睦的家庭、稳定的秩序,享受幸福自由的生活,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松懈,我们要为了未来而奋斗!

中学生反邪教警示教育心得

近日在镇政府安排,我们全校师生开展了反邪教的学习教育活动,现将学习后的心得浅谈如下:

在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开始运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科技,已成为我们走向高质量生活的一座桥梁,一根绳梯。但是,在科学进展的途中,也有许多客观事物,在阻碍、威胁着新时代的发展,其中邪教就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邪教的产生和发展,严重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政治社会发展的高度。邪教,像几滴乌黑的墨水,融入到洁净的清水当中,开始影响、污染、搅乱水自身的稳定和安逸。其中的水就好比社会,几滴墨水的融入,就会把整个社会搅浑,然后在其中慢慢地发展,逐渐变到不可收拾、无法管束的地步。整个社会的平衡失去协调,秩序无法维持正常,这个社会就会慢慢走向堕落和毁灭。邪教,也像一把犀利的剑,外表招摇而布满诱惑,一旦刺中人的心,便无一生还。这把剑中带着迷信,诱骗的成份。假如一个人没有一点科学知识,不懂一点科学发展观,只知道企求上天和神佛的恩赐,贪图微薄的利益,那他就会很轻易地被这把剑刺中心脏,在污浊中毁灭。也有人头脑简单,轻信别人的话,那他就很轻易被骗得神魂颠倒,晕头转向,迷失了方向后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往前走,不知悔改,他要把原本纯净的心灵染黑,也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然而,在过去的20世纪里,一方面是科学昌盛猛进;另一方面则是邪教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肆虐。毋庸置疑,科学是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最有力的武器。科学的进展,新科技的萌发,都是我们新时代的标志。所以,我们应该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我们应该倡导所有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做基础,学习更多、广的新科技,用科学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更美好。

中学生反邪教警示教育心得

通过反邪教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邪教是伪科学、反科学的,永远也改变不了其骗人、害人的实质。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被功欺骗了呢?

目前,各种邪教正在中国社会的大地下秘密地蔓延。各种邪教的毒害确厉害无比,所有被它俘获进教门的善良百姓,开始时半信半疑,接着是深信不疑,到最后完全痴迷。凡痴迷者似被换了一颅脑髓,成了木偶人。她们深信:工作没意思,挣钱没意思,家庭没意思,夫妻感情没意思,子女没意思„„只有天天聚会交流,吃喝“神话”,唱信神歌曲,听人讲道最有意思。

对这些信徒,家人劝不回来,亲友劝不转来,而且,所有反对信神的人,都被这个邪教信徒看成是悖逆神的魔鬼、撒旦。全能神教控制人的精神为什么就这么霸道呢?世界上的邪教达几千种,其教主可以说都是心理战术的高手。

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崇尚真理,反对邪教,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反对一切邪教的活动中。旗帜鲜明地把反对邪教的斗争进行到底。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使我们充分认识邪教活动的现状和危害。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提高我们的战斗力,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我们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通过反邪教警示教育学习使我认识了邪教和邪教组织特征,只有认识邪教和邪教组织特征我们每个人才能人人有责地反邪教,所有的邪教活动才能烟消云散,不可能在我们的社会有任何立足,危害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了。

实际上,邪教的可怕,不在于他那些耸人听闻的邪教活动,更在于我们忽略了的精神意志的坚定信仰。邪教更多的是在和精神匮乏的人们玩心理游戏,而我们生活中,思维意识深处那些看不见的“邪教”,就得以滋生,使我们失去更为坚实的精神依靠。

所以,邪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精神意志和精神信仰的坚定。只要我们以党中央为核心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什么样的邪教组织都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学人文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不仅揭批邪教的反动本质,而且知道邪教的危害。清楚的认识到邪教组织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和意图,让我们自觉拒绝邪教、反对邪教。除此之外,还要站在讲正气、讲科学的高度,树立先进团员的形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通过反邪教警示教育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就要相信科学才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科学是战胜邪教的最强大的武器。

什么是邪教?国家法律命名的清清楚楚: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的组织,是一种社会的邪-恶力量,他们不仅编造歪理邪说,制造思想混乱,而且构筑“秘密王国”,制造恐怖事件,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仅盘剥信徒钱财,非法牟取暴利,扰乱国家经济秩序,而且制造敌对政治势力,伺机乱政夺权,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作为一名中学生 ,面对未来,就要信心百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无神论思想,让科学来揭开邪教背后的虚伪,用知识来揭示人类的愚昧,用行动来实践社会的文明,用科学知识行动揭批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让人类振奋精神,让社会欣欣向荣,让邪教毁于一旦。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科学与迷信相对立。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科学是战胜迷信的最强大的武器。对于邪教的本质和危害,用科学思想作为理论武器来观察、解剖、认识会很深刻。首先,邪教极力破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邪教的歪理邪说宣扬迷信、伪科学和腐朽文化,最后邪教组织骗夺群众的钱财,破坏家庭和睦,危害人民健康,甚至残害生命,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深刻认识并坚决与邪教进行斗争要用科学的思想为指针,是不断夺取反邪教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这就警示我们,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始终不渝地开展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腐朽没落的迷信思想作斗争,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科学是我们战胜一切错误和迷信思想的强大武器。掌握和运用这个武器,科学一定能够战胜迷信,理性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盲从,人类的认识一定能够从必然走出自由。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学了反邪教的有关知识后,我从中看到了邪教的危害很大。邪教会让信教的人停止生产,劳动,还会让人自焚,结束自己的生命,集体去反对政府,打扰政党的工作秩序,他们对人骗钱又骗色,甚至用高科技手段来吸引人参加邪教组织。

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儿童,将来建设祖国的重担要担在我们的肩上。所以,我们现在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如果在生活和学习遇到向我们传播邪教的人,把他拒之门外,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发现有亲戚朋友信教或者是传播邪教,要想办法说服他,让他回头是岸,重新做人,不然就会落得个受法制裁下场。我在平时的学习中,看见有关传播邪教的书籍,坚持不要看,免得毒害我们儿童的思想。更不要相信邪教人的胡言乱话,比如说:“地球要爆炸了”、“世界末日到了”„„

所以我要向全中国的少年儿童呼吁:“我们要远离邪教,健康成长!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通过学了反邪教的有关知识后,使我认识了邪教的危害,目前,全世界邪教组织约有1万多个,信徒数亿人;美国因有1000余个邪教组织,故被称为“邪教王国” 。西欧和南欧亦有1317个狂热教派,英国604个;法国173个,西班牙全国现有200个“具有破坏性”的邪教组织。

听了上面的统计,你一定惊呆了吧!的确,由于未来社会人类情感的需要和人格的变异,邪教组织的发展将会呈上升的趋势。我们每个中学生都应该崇尚科学,它能自然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懂得科学知识。我们社会需要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形成共识,形成风尚。大家崇尚科学,能以科学态度认识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自己,必然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个人身心健康。工作生活,衣食住行,都要讲科学,不盲从、不迷信、不参加邪教组织的活动才会使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通过学了反邪教的有关知识后,使我认识了邪教的本质特征,通过案例学好习,使我看到年仅12岁的刘思影在她亲生母亲的教唆下自焚后那面目全非的样子,当听到在痛苦下深切呼喊的声音。我的心彻底震撼了被那份绝望,那份依恋还有那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妈妈。泪悄悄的划过了我的脸颊。

各种迷信总是诋毁科学,歪曲科学,或者以人类还有尚未认识的自然现象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为借口,否定科学,制造伪科学。这是一切愚昧迷信和伪科学活动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出三点倡议:

一、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不信邪教,拒绝邪教;

二、多读好书,多学科学知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三、带头实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思想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我们要与邪教进行一场无神论与有神论、迷信与科学、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较量。我们要将反邪教进行到底。 让我们走在反邪教斗争的前列,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用实际行动崇尚科学,提倡文明,抵制邪教吧!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在这个和谐的社会中,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科学与邪教相对立。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科学是战胜邪教的最强大的武器。如果你现在在与邪教交往,你将成为邪教的牺牲品, 邪教是充满欺骗的组织,邪教是泯灭人性的组织,邪教是扼杀生命的组织。然而,就在它沉寂了不久之后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邪教又出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我们都是21世纪的建设者,正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好时光,面对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反对邪教。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无神论思想,让我们用科学来揭开邪教背后的虚伪,用生命控诉罪行,用知识揭示愚昧,用行动实践文明,用科学揭批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让邪教组织毁于一旦。

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出三点倡议:

一、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不信邪教,拒绝邪教;

二、多读好书,多学科学知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三、带头实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同学们,让我们走在反邪教斗争的前列,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用实际行动崇尚科学,提倡文明,抵制邪教。

中学生反邪教心得体会

邪教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罪魁祸首。我们要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追求进步,维护生命。

许多人因为这害人的邪教而失去宝贵的生命,甚至六亲不认、是非不分。邪教打着宗教、科学、气功的幌子来蒙骗无辜的民众。1992年7月22日,李洪志创建了“法轮功”。这灭绝人性的“法轮功”残害了无数人的生命,还剥夺了人们的自由,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危害了国家的安全。我们要拒绝邪教,增强反邪教意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在“强健身体”、“做好人”、“修炼”、“圆满”、“成仙成佛”等幌子下,损害受骗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正常家庭生活,并居心险恶的把他们引向与社会、法律、政府对抗的歧途,祸国殃民,危害极大。

邪教是社会的恶疾,我们不能纵容,我们要依法打击,提高人们的反邪教意识。邪教在破坏社会和国家的同时,也把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天真纯洁的孩子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无论在信箱中还是在学校里都能看见那危害人们的宣传单。我们要崇尚科学、抵制邪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为了祖国人民的未来,为了每个家庭的美满,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当今世界拥有健康的身心、和睦的家庭、稳定的秩序,享受幸福自由的生活,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松懈,我们要为了未来而奋斗!

推荐第9篇: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一:

自从我们听了禁毒的讲座以后,我才知道毒品的危害。许多因为无知、好奇、冲动、叛逆、天真、自负„„被死神缠绕着,最终倒在死神面前,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他们被毒品吸引了吗?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如果你了解这种白色瘟疫诞生至今所酿成的惨剧,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吸食毒品者被毒品所剥夺的也绝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沦丧,家破人亡至生命消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为这白色恶魔所害的是无数的生命。

至今,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人数在吸毒总人数中比例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已经家喻户晓了。使人有着双重依赖,唯有八个字应该紧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因此我们该做的很多,而且必须从小做起。然而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并彻底与其化清界限不仅仅需要无数的禁毒知识,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谨慎地择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觉和自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唯有将预防毒品从意识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上的拒绝升华为精神上的排斥,从生命的高度去抵制这中食人瘟疫的诱-惑,才有可能做到远离毒品而不受侵害。

一个为了吸毒,把家里的经济财产全部好光的人,还有人帮他吗?

一个为了吸毒的钱,到处贩卖毒品的人,还有人帮他吗?

没有,无能为力。

人生有的一次生命是无价的,也是脆弱的。它承载着你的亲人,朋友和整个社会赋予你的责任,所以它绝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负责任的冒险,所以请珍惜你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所有人--永远拒绝毒品! 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二: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我认为应该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少先队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矗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

学校将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通过请区公安分局负责禁毒教育的警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自我互动教育、体验教育、亲子双向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服务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在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同时,把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为毒品预防主题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探索适合于他们生理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典型带动全局,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断探求规律特点,推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卫生老师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使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自护教育” 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在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要充分运用校刊、广播网、宣传栏等来宣传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揭露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三: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我认为应该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少先队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矗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

学校将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通过请区公安分局负责禁毒教育的警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自我互动教育、体验教育、亲子双向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服务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在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同时,把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为毒品预防主题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探索适合于他们生理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典型带动全局,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断探求规律特点,推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卫生老师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使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自护教育” 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在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要充分运用校刊、广播网、宣传栏等来宣传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揭露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

推荐第10篇: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独山小学 陈欠

毒品,它使人们丧心病狂,尽干些损人害己的事情,甚至不惜拉着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踏上这条不归之路;毒品,它用一把把沾满血腥味的钞票,把一个个原本善良的人送入了那一堵厚厚的墙和一扇坚实的铁窗之中;毒品,在中国那肥沃的土地上,放肆的游荡着,伤害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它是一个真真正正与死神如影随形的魔鬼!

毒品,是个让人恐惧的词汇,毒品的定义,也许我们早已熟悉,其危害更是不言而喻。多少人因吸毒而深陷其中,他们无法自拔、拖累家人、危害社会、自暴自弃、痛不欲生。接触了毒品,就像是跌进了无底深渊,离阳光越来越远,而等待他们的则是黑暗和恐惧......青春,人的花季,生命的花苞正尽情地绽放时,谁也猜不着自己的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因为我们都在花季的时候。也许他希望自己将来是一名缉毒警察,可是如果在那一刻的一个动作的瞬间,他就与他的人生和理想完全相反过来,那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事呀! 所以,面对毒品,我们不要害怕,要勇于面对,让我们用法律武器来击败毒品,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更和谐,更安定!

独山小学 聂运

毒品,致命的恶魔,吸毒是人类赶上地狱的快车,是人类慢性自杀的行为。通过前些日子学校的宣传,我知道了这些年由于国际毒品的泛滥,毒品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嘴的猛兽,正飞快地吞蚀着年轻一代。毒品这个大恶魔头正无时无刻地危害着这些充满希望的年轻的生命。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拒绝毒品,珍重生命吗?

人们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会开始堕落,吸毒次数越多,毒瘾越大,精神就堕落越深。事实正是这样,吸毒者完全丧失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更谈不上什么理想、道德,通通被抛到九霄云外,整天烦躁不安,人格扭曲,严重者还会出现重症精神病一类的幻想,行为不当...... 此外,毒品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导致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国家财富严重流失......后果不堪设想。

毒品时刻要警惕,吸毒上瘾很容易,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铲除毒品,铲除这个致命的恶魔。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禁毒心得体会

独山小学 聂娟

上周课间活动时间老师播放了一个有关禁毒的短片。观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看着哪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都颤抖了。 看着那些服用了摇头丸的人们发疯的样子,你叫我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有多少人为了毒品而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在酒吧里能够快活、痛快一点吗?

听到毒品二字,谁都会胆战心惊呀!可是,我不明白那些可恶的毒贩子们,为什么还要生产毒品??这些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社会的废物,难道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利益,泯灭自己的良心,让那么多的人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那些吸毒的人们醒醒吧,想想你们那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的父母,想想你们那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女,想想你们那和蔼可亲的亲人们他们都在呼唤着你能迷途知返...... 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吸毒的人们不在吸食毒品,让我们一起把肚皮灭绝,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世界,一同倾听世界的欢声笑语...... 禁毒心得体会

独山小学 杨发英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多少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多少个沦为犯罪的青年,多少个令人心痛的悲剧,都是因为那罪恶之源--毒品。毒品,这个吞噬人心的恶魔,这个把人捉向地狱的魔爪,正在毒害着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们。 闻那毒品的世界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气息,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毒品不可以沾,毒品不可以沾呀!看,哪一个有一个悲剧时时刻刻在痛击着我们的心。听,那一声高过一声的哀号,不断地警告我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在见证了一个有一个悲剧之后,难道我们一点小小的行动都没有吗?没错,我们要行动起来,参与到禁毒的队伍中,拒绝毒品,永不沾毒,从我做起。努力吧!珍惜我们年轻的生命,珍惜我们光明的前途,让毒品远离人间,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的生命绽放绚丽的光芒。

禁毒知识心得体会

独山小学 马研

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这些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吸毒是人类赶上地狱的快车,是人类慢性自杀的行为。这些年由于国际毒品的泛滥,毒品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嘴的猛兽,正飞快地吞蚀着年轻一代。从近来年资料发现: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占了80%以上。这些年,青少年学生吸毒分子被毒品诱惑上瘾,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泥坑,成为人类特级的恐怖组织。然而,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毒品这个大恶魔头正无时无刻地危害着这些充满希望的年轻的生命。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拒绝毒品,珍重生命吗?

况且,毒品还正在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人们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会开始堕落,吸毒次数越多,毒瘾越大,精神就堕落越深。事实正是这样,吸毒者完全丧失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更谈不上什么理想、道德,通通被抛到九霄云外,整天烦躁不安,人格扭曲,严重者还会出现重症精神病一类的幻想,行为不当...... 由件件的事例可见,毒品是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是人类必须认识的敌人,所以我们就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篇2: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高1402班(选送)

自从我们听了禁毒的讲座以后,我才知道毒品的危害。许多因为无知、好奇、冲动、叛逆、天真、自负„„被死神缠绕着,最终倒在死神面前,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他们被毒品吸引了吗?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如果你了解这种白色瘟疫诞生至今所酿成的惨剧,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吸食毒品者被毒品所剥夺的也绝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沦丧,家破人亡至生命消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为这白色恶魔所害的是无数的生命。 至今,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人数在吸毒总人数中比例达85.1%。85.1%,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已经家喻户晓了。使人有着双重依赖,唯有八个字应该紧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因此我们该做的很多,而且必须从小做起。然而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并彻底与其化清界限不仅仅需要无数的禁毒知识,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谨慎地择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觉和自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唯有将预防毒品从意识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上的拒绝升华为精神上的排斥,从生命的高度去抵制这中食人瘟疫的诱-惑,才有可能做到远离毒品而不受侵害。

一个为了吸毒,把家里的经济财产全部好光的人,还有人帮他吗? 一个为了吸毒的钱,到处贩卖毒品的人,还有人帮他吗? 没有,无能为力。

人生有的一次生命是无价的,也是脆弱的。它承载着你的亲人,朋友和整个社会赋予你的责任,所以它绝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负责任的冒险,所以请珍惜你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所有人——永远拒绝毒品!. 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牢记历史 抵制诱惑

初二(1)班(选送)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班开展了许多的禁毒教育,许许多多的图片、数据让我触目惊心,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上。

曾记得,150年前的英吉利人,带着贪婪的欲望,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继而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曾经以五千年文明而自豪的中华民族,解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页。现在,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这一数字已经引起了联合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此外,青少年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造成家破人亡,亲人为仇,乃至败坏社会风气。所以,毒品理当被人唾弃、遗忘。它会让一个和睦的家庭,充满硝烟的战火;促进一个民族的毁灭。为防止毒品的猖獗,让我们做好准备:禁毒,是每一位小学生应尽的责任!通过这次活动,我才了解到,毒品是那么的可怕,如果我们的意志不坚强,也许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当美好的外表,新奇的噱头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鼓励我们去尝试的时候,请多一个心眼,自觉抵制魔鬼的诱-惑,否则会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惨重的代价啊! 同学们,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武装自己,警示自己:牢记历史 抵制诱惑篇3: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例文) 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例文) 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小沟小学 薛永祥

最近,在学校开展了一次禁毒教育活动中,我阅读了一些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观看了有关“禁毒”的一些图片。读着一篇篇关于“毒魔”骇人听闻的资料,看着哪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都颤抖了,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那些服用了摇头丸的人们发疯的样子,你叫我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有多少人为了毒品而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在酒吧里能够快活、痛快一点吗?

听到“毒品”二字,谁都会胆战心惊呀!可是,我不明白那些可恶的毒贩子们,为什么还要“生产”毒品 这些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社会的“废物”,难道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利益,泯灭自己的良心,让那么多的人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那些吸毒上瘾的人,一个个成了“瘾君子”,他(她)们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有的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欺骗家人;有的甚至杀人放火、拦路抢劫,这样做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呼吁、我们祈盼,那些吸毒的人们醒醒吧,想想你们那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的父母,想想你们那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女,想想你们那和蔼可亲的亲人们,他们都在呼唤着你能迷途知返?? 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吸毒的人们不在吸食毒品,让我们一起把毒品灭绝,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世界,一同倾听世界的欢声笑语??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亲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品的侵略。

二、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三、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四、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我坚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 毒品”这个致命的恶魔铲除,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生活永远充满阳光。篇4: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一)

人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灿烂的文明,谱写生命的乐章。然而,毒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就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益处。相反,由毒品引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并导致爱滋病等多种病情扩散流行,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幸福和安居乐业,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的医学专用药品和精神药品。

有人认为吸毒

一、二口没关系,不会成隐,还有的人吸一口时并不产生特别的感觉,甚至感到难受,但为了寻找所谓的欣慰感,再去吸第二次第三次,一但成隐后悔已晚。所以,告诫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不要以终身幸福为代价。

吸毒与爱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据统计,上海地区通过静脉感染爱滋病的占50%以上。女性吸毒人员中的80%以上通过卖淫等毒资高危人群。

一个人一旦吸毒就意味着一个家庭从幸福掉落到痛苦深渊。吸毒者开支巨大,纵有万贯家财要不了多久就会耗尽。吸毒者心态扭曲丧失人格往往行为失控,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所以,我们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对这些毒品说不!决不尝试毒品。 中学生禁毒心得体会

(二)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我认为应该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少先队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矗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

学校将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通过请区公安分局负责禁毒

教育的警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自我互动教育、体验教育、亲子双向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服务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从小抓,重在防,确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在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同时,把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为毒品预防主题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探索适合于他们生理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典型带动全局,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断探求规律特点,推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少数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卫生老师结合青春期专题讲座等形式,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介绍什么是毒品?、日益严重的毒品问题、吸毒的危害等从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使学生们认识到与吸毒、贩毒这一触犯刑律的错误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使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一批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自护教育 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广泛的禁毒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禁毒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在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要充分运用校刊、广播网、宣传栏等来宣传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揭露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篇5: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一: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最近,在学校开展了一次禁毒教育活动中,我阅读了一些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观看了有关“禁毒”的一些图片。读着一篇篇关于“毒魔”骇人听闻的资料,看着哪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都颤抖了,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那些服用了摇头丸的人们发疯的样子,你叫我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有多少人为了毒品而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在酒吧里能够快活、痛快一点吗?

听到“毒品”二字,谁都会胆战心惊呀!可是,我不明白那些可恶的毒贩子们,为什么还要“生产”毒品 这些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社会的“废物”,难道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利益,泯灭自己的良心,让那么多的人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那些吸毒上瘾的人,一个个成了“瘾君子”,他(她)们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有的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欺骗家人;有的甚至杀人放火、拦路抢劫,这样做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呼吁、我们祈盼,那些吸毒的人们醒醒吧,想想你们那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的父母,想想你们那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女,想想你们那和蔼可亲的亲人们,他们都在呼唤着你能迷途知返

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吸毒的人们不在吸食毒品,让我们一起把毒品灭绝,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世界,一同倾听世界的欢声笑语??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亲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

品的侵略。

二、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三、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四、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我坚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 毒品”这个致命的恶魔铲除,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二:小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709字)

艾滋病预防教育,使大家远离毒品、艾滋病,拒绝毒品,向毒品说“不”,真正实现‘‘师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远大目标。并利用学生向社会、家庭宣传远离毒品、艾滋病工作。

通过本人本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构建远离毒品、艾滋病教育的有效防线,要树立“四个意识”,构筑‘‘四道防线’’

“四个意识”是:

一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认清毒品及其危害。呼吁吸毒者自爱自重,也呼吁社会对戒毒人员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支持。毒品的危害罄竹难书!二是让大家明白毒品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依赖性。牢固树立“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毒品是一条恶魔之蛇。它可以毁灭一个家庭,毁灭人类;能把人变成一头畜牲!还有毒品是一条看不见的铁链,把你像狗一样拴起来,让你活得没自尊,没人性。千万别碰。三是积极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教育,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积极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懂得生命属于你的父母、亲人、国家和社会,只有一次,

是极其珍贵的。

“四道防线”是:

一是心理防线。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把握好奇心,避免空虚无聊,不要以吸毒为时髦等错误认识,抵抗毒品的诱惑。二是行为防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进歌舞厅、游戏厅、酒吧等地方。三是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与交友,以免走上歧途、误入毒海。四是风俗防线。相信科学,有病就医,不要以伤风感冒,吸两口海洛因就能治病。有了艾滋病,不要以毕摩治疗,并要注意家人的防范,避免传染。

为了抓好全民禁毒工作,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近些年来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性进毒活动,如创建“无毒社区”、“不让毒品进我家”、“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我们应该积极参加。

>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三:小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495字)

上周德育活动时间老师播放了一个有关“禁毒”的短片。观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看着哪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都颤抖了。

看着那些服用了摇头丸的人们发疯的样子,你叫我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有多少人为了毒品而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在酒吧里能够快活、痛快一点吗?

(转载于:中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听到“毒品”二字,谁都会胆战心惊呀!可是,我不明白那些可恶的毒贩子们,为什么还要“生产”毒品??这些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社会的“废物”,难道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利益,泯灭自己的良心,让那么多的人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摇头丸的成本仅仅是3元一颗,但那些无良的奸商把一颗摇头丸的价钱提高到180元,甚至更高的价钱,再卖给“瘾君子”们,而那些“瘾君子”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有的

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有的欺骗家人,有的杀人放火、拦路抢劫,这样做严重危害了社会。

第11篇:中学生心理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测试题

1、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A.是 B.否

2、老师在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A.是 B.否

3、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理就紧张?A.是 B.否

4、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理是否会感到不快?A.是 B.否

5、你的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A.是 B.否

6、考试时,当你想不起来原先掌握学的知识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虑?A.是 B.否

7、你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A.是 B.否

8、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A.是 B.否

9、你是否希望考试能顺利通过?A.是 B.否

10、你在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A.是 B.否

11、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A.是 B.否

1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的?A.是 B.否

1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A.是 B.否

1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A.是 B.否

1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A.是 B.否

16、你是否经常觉得有同学在你背后说你坏话?A.是 B.否

17、你受到父母批评时,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A.是 B.否

18、你在游戏或是与别人竞争中输给了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A.是 B.否

19、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A.是 B.否 20、你在大家面前或被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A.是 B.否

21、你是否很担心担任班干部?A.是 B.否

22、你是否总是觉得有人在注意你?A.是 B.否

23、在工作或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你,你是否紧张?A.是 B.否

24、你受到批评时,是否不愉快?A.是 B.否

25、你受到老师表扬时,是否会不大会笑?A.是 B.否

26、同学们在笑时,你是否也不大会笑?A.是 B.否

27、你是否觉得到同学家里去玩不如在自己家里玩?A.是 B.否

28、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孤单一个人?A.是 B.否

29、你是否觉得和同学在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A.是 B.否 30、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A.是 B.否

31、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A.是 B.否

32、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会?A.是 B.否

33、你的朋友是否很少?A.是 B.否

34、你是否不喜欢同别人谈话?A.是 B.否

35、在人多的地方,你是否觉得很怕?A.是 B.否

36、你在一些体育比赛时输了,心理是否一直认为自己不好?A.是 B.否

37、你受到批评后,是否总认为自己不好?A.是 B.否

38、别人笑你的时候,你是否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A.是 B.否

3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认为是自己不用功的缘故?A.是 B.否 40、你失败的时候,是否总认为是自己的责任?A.是 B.否

41、大家受到责备时,你是否认为主要是否是自己的过错?A.是 B.否

42、你在一些体育比赛时,是否一出错就特别留神?A.是 B.否

43、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你是否认为自己难以应付?A.是 B.否

44、你是否有时会后悔,那件事不做就好了?A.是 B.否

45、你和同学吵架以后,是否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A.是 B.否

46、你心里是否总想为班级做些好事?A.是 B.否

47、你在学习时,思想是否经常开小差?A.是 B.否

48、你把东西借给别人时,是否担心别人会把东西弄坏?A.是 B.否

49、碰到不顺利的事情,你心里是否会很烦躁?A.是 B.否 50、你是否非常担心家里人生病或死去?A.是 B.否

51、你是否在梦里见到过死去的人?A.是 B.否

52、你对电视机和汽车的声音是否特别敏感?A.是 B.否

53、你心里是否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A.是 B.否

54、你是否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的事?A.是 B.否

55、你在决定要做什么事时,是否总是犹豫不决?A.是 B.否

56、你手上是否经常出汗?A.是 B.否

57、你害羞时是否会脸红?A.是 B.否

58、你是否经常头痛?A.是 B.否

59、你被老师提问时,心理是否总是很紧张?A.是 B.否 60、你没有参加运动,心脏是否经常噗通噗通地跳?A.是 B.否 6

1、你是否很容易疲劳?A.是 B.否 6

2、你是否很不愿意吃药?A.是 B.否 6

3、夜里你是否很难入睡?A.是 B.否

64、你是否觉得身体好像有什么毛病?A.是 B.否

65、你是否经常认为自己的体型和面孔比别人难看?A.是 B.否 6

6、你是否经常觉得肠胃不好?A.是 B.否 6

7、你是否经常咬指甲?A.是 B.否 6

8、你是否舔手指头?A.是 B.否 6

9、你是否经常感到呼吸困难?A.是 B.否 70、你去厕所的次数是否比别人多?A.是 B.否 7

1、你是否很怕到高的地方去?A.是 B.否 7

2、你是否害怕很多东西?A.是 B.否 7

3、你是否经常做噩梦?A.是 B.否 7

4、你胆子是否很小?A.是 B.否

75、夜里,你是否很怕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A.是 B.否 7

6、你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架桥时,是否很害怕?A.是 B.否 7

7、你是否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A.是 B.否 7

8、你听到打雷声是否非常害怕?A.是 B.否 7

9、你是否非常害怕黑暗?A.是 B.否

80、你是否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你?A.是 B.否 8

1、你是否经常生气?A.是 B.否 8

2、你是否不想得到好的成绩?A.是 B.否 8

3、你是否经常突然想哭?A.是 B.否 8

4、你以前是否说过谎话?A.是 B.否 8

5、你有时是否会觉得还是死了好?A.是 B.否 8

6、你是否一次也没有失约过?A.是 B.否 8

7、你是否经常想大声喊叫?A.是 B.否

88、你是否不愿意说出别人不让说的事?A.是 B.否

89、你有时是否想过自己一个人到遥远的地方去?A.是 B.否 90、你是否总是很有礼貌?A.是 B.否

91、你被别人说了坏话,是否想立即采取报复行动?A.是 B.否 9

2、老师或父母说的话,你是否照办?A.是 B.否 9

3、你心里不开心,是否会乱丢、乱砸东西?A.是 B.否 9

4、你是否法过怒?A.是 B.否

95、你想要的东西,是否就一定要拿到手?A.是 B.否

96、你不喜欢的课,老师提前下课,你是否会感到特别的高兴?A.是 B.否 9

7、你是否经常想从高的地方跳下来?A.是 B.否 9

8、你是否无论对谁都很亲热?A.是 B.否 9

9、你是否会经常急躁的坐立不安?A.是 B.否 100、对不认识的人,你是否会都喜欢?A.是 B.否

第12篇:中学生心理测试题

关于中学生的心理测试题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学生心理测试题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学生心理测试题

序号 内容 选择

1 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 猛兽即使是关在铁笼里,我见了

也会惴惴不安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 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环境,我要 A.把生活安排得

和从前不一样 B.不确定 C.和从前

相仿

4 整个一生中,我一直觉得我能达到

所预期的目标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 我在小学时敬佩的老师,

到现在仍然令我敬佩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 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

回避我或冷淡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7 我虽善意待人,却常常得不到好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 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所

不愿意打招呼的人 A.极少如此 B.偶尔

如此 C.有时如此

9 当我聚精会神地欣赏音乐时,如果有人

在旁高谈阔论我会感到恼怒。 A.我仍能专心

听音乐 B.介于 A.C.之间 C.不能专心

并感到恼怒

10 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

地辨别方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1 我热爱我所学的知识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2 生动的梦境常常干扰我的睡眠 A.经常如此 B.偶尔

如此 C.从不如此

13 季节气候的变化一般不影响我的情绪 A.是的 B.介于

A.C.之间 C.不是的

计分表:

序号 得分 序号 得分

1 A.2 B.1 C.0

2 A.0 B.1 C.2

3 A.0 B.1 C.2

4 A.2 B.1 C.0

5 A.2 B.1 C.0

6 A.0 B.1 C.2

7 A.0 B.1 C.2

8 A.2 B.1 C.0

9 A.2 B.1 C.0

10 A.2 B.1 C.0

11 A.2 B.1 C.0

12 A.0 B.1 C.2

13 A.2 B.1 C.0

结论与忠告

★17——26分:情绪稳定

你的情绪稳定,性格成熟,能面对现实;通常能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行动充满魅力,有勇气,有维护脱节的精神。

★13——16分:情绪基本稳定

你的情绪有变化,但不大,能沉着应付现实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然而在大事面前,有时会急躁不安,不免受环境影响。

★0——12分:情绪激动

你情绪较易激动,容易产生烦恼;不容易应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阻挠和挫折;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动摇;不能面对现实,常常急躁不安,身心疲乏,甚至失眠等。要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

第13篇: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现,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发挥身心潜能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中小学生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重、自我接纳

3)胜任学习任务及相关任务

4)人际关系良好

5)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6)良好的调控能力

7)生活热情,工作高效率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以与客观威胁不相符合的神经反应的焦虑神经症

表现:心理感受方面和躯体症状方面

考试焦虑:产生原因1)升学压力2)家长和学生的过高期望。3)个人过分的争强好胜 4)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

2、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个体不想思考却不想思考的行为) 和强迫行为(个体不想做却不想做的行为)

源于:1)学生的先天素质和性格好思虑、犹豫不决等特点2)严重的疾病,长期过度的心理紧张状态3)父母的不良性格,教育方式不当

3、恐怖症 对于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恐怖。

包括: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空旷地方)、社交恐怖症。

原因:精神分析的观点:焦虑移置 ;行为主义的观点:习得的(女孩怕老鼠,因为别人怕我也怕) ;人指派的观点:对危害的非理性评估。

4、性偏差:性发育中的不良适应。过度手淫、恋物。沉迷黄色书刊

原因:性教育缺位。

5、网络成瘾过度使用互联网。

原因:独立意识(自己可以自由)、好奇心、欲望满足(网络游戏)、逃避现实

6、忧郁症

表现:

原因:

治疗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概述

1、定义:在辅导者的帮助下,来辅者克服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以达成对生活学习工作的良好适应

2、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辅导课

2)学科教学中渗透语文、政治

3)主题班会

4)心理咨询

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1)调试性目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2)发展性目标没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将其有点最大化。

4、学校心理辅导原则

1)面向全体

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3)尊重和理解

4)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5)整体发展

二、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行为疗法

1)强化法 利用强化物诱导良好行为,避免。。。包括 塑造法、代币法、消退法

2)系统脱敏法: 将能够引起来访者恐怖或焦虑的刺激 根据恐怖和焦虑程度建立等级层次。按照等级层次逐步进行想象或实地的放松训练。

2、认知疗法

1)认知重建:改变对事物的不合理认知重建合理认知。

2)心理应付:通过调整自身价值系统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从而缓解精神痛苦维护自尊求得内心平衡。

方法:(1)改变价值系统

(2)选择性忽视倒霉事忽视(3)选择性重视(4)改变愿望满足方式(5)降低期望值

3)来访者中心疗法

特点:

1)以来访者为中心

2)将咨询看作是转变的过程

3)采用非指导性咨询的技巧

咨询师治疗态度

(1)移情

(2)真诚。尊重、理解

(3)积极关注。

4)理性情绪疗法

艾里斯的ABC

第14篇:中学生心理知识讲座

如今,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心理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父母关系不睦、单亲家庭、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是常见的不良影响因素,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情感表达上,一是过度溺爱,事事替孩子想好,这时父母们以为是爱孩子,却没考虑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成长中适当遭受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二是漠视,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他们成长中的问题置之不理,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满足,又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外界不良影响出现问题。

其次、是不良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如“万人竞过独木桥”的升学现状,造成不少家长和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降低其他方面的要求,使孩子学习压力极大。独生子女的增多,也使孩子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素质。物质条件的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青少年不知不觉增强了对金钱和情爱的关注等等。

问题的严峻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要么耻于谈心理问题,要么就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实际上,心理问题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思维、情绪或行为方面的偏离或异常。像我们不能断言永远不会得躯体疾病一样,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得到专业帮助。因此我们每位同学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下面我谈谈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比较常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及解决的办法:

一、如何控制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而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应,是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大多数人在考试时都会受到情绪的困扰,有的人在考试前忧心重重,惶恐不安,失眠、忧郁,精神萎靡不能自控;有的人在考试中心神不定、茫然出神,或者唉声叹气,身体不停地出汗、抖动;有的人考试前后,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都是属于考试焦虑的表现,只是有的人可能反应还要剧烈一些,但无疑会影响考试,影响考生的正常水平发挥,导致考试失败。

一般来说,正常的学习焦虑只是轻度的紧张感,实际上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兴奋水平,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思维敏捷、行为镇静而又有理智。过弱的焦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过强则容易使学生处于高度焦虑状态,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对身心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

[考生最爱问的10个心理问题]

1、考前紧张不起来怎么办?

有许多考生向心理学专家说,自己在大考前怎么也紧张不起来,表现为神经兴奋抑制,头脑发木,激不起最后一搏的劲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苦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惫不堪,大脑接收的信息过多和负荷过重,造成了一种保护性的抑制。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采取下述三个措施:

第一,要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不少考生在临考前为了争时间,因而拼命地开夜车,并挤占了娱乐和锻炼时间。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它带来了考生身体和心理的疲劳,使得学习效率下降,所以应该予以纠正。

第二,要交换下复习的形式,避免单调机械的刺激产生的厌烦心理。比如编份考题考考自己,把一些要背的书制成磁带放给自己听,也可假扮老师而把所要记的东西讲演出来等等。

第三,可学国外运动员赛前给自己打气的办法,复习之前挥挥拳头喊几句或默念几句振奋精神的口号,或将口号写成条幅悬挂在墙上,自己动员自己重新树立拼搏的欲望。

2、考前烦躁不安,看不进书怎么办?

这类考生大多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由于对未来大致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考生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来。

3、临考前失眠怎么办?

失眠往往产生于对考试过于紧张的心理,以及对失眠后果的过于担心。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实际上,完全没有睡着觉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并不影响考生在考试中智能的正常释放。失眠的真正危害正是在于失眠者过度夸大了失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而在考前和考试中不断给自己以消极的心理暗示。所以解除思想包袱是解除考生考前失眠问题的根本法宝。

4、一到考试就觉得身体某部位不对劲儿怎么办?

有些考生每逢考试,就觉得自己胃痛、肚子痛或头痛等,这绝大部分是心因性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紧张引起的。考生若特别留意并与考试建立了联系,则以后一到考试就会人为地留意或感觉那个部位,则不适的感觉就会暗示出来。为此,正确的做法是:不留意,不强化。

5、考砸了一两门,情绪影响到后面几门,怎么办?

很多考生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考砸了一两门就等于全砸了。实际上在每次考试中,几乎人人都至少认为自己有一两门考得不太理想。更何况你考砸了的这一两门,也可能是太难,因而又算不上考砸了呢?因此考砸了一两门当看作正常情况,没必要为此殃及其它。

6、考场上突然慌神了怎么办?

当考生对许多意外和困难没有预先估计到并找出解决的办法,那么问题一旦出现时自己就容易惊慌失措。把以前考场上常遇的问题搜集起来,并请些“高参”出出主意,可保你临危不乱。

7、平时水平很高,考试发挥不出来怎么?

平时就应和考试的要求一样,要正确率,要速度。只有平时如考时,才能考时如平时。

8、在考场上我最怕有声音干扰,如遇噪音怎么办?

有些考生总爱在考后抱怨说,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周围同学的翻卷子声和叹气声,以及考场外发出的某种声音,干扰了他们的思路。其实他们所感受到的这些躁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躁音。心理上的躁音虽然来自声源,但其分心的效果却是通过人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的。你越是注意躁音,越是觉得它正在干扰自己,你就会越感到不安,它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强,所以考生要克服心理性躁音对考试的妨碍,不必去理会它。这样自己的急躁情绪就会减少,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专心于考试。

9、考试时,碰上自己不会的题或想不起的知识怎么办?

考试时遇到这种情况,切忌慌乱和胡乱尝试。首先考生应先分析一下自己不会做的大致原因:是忘记了有关知识,还是题目没理解透彻?或是题目线索太多,自己一时难以理出头绪?然后再根据自己分析的原因,考虑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按程序有条理地去做,即使题目仍未解出,也不会去想“这下晚了,我要考砸了”之类无用而有害的事,而是可以自慰自励:“这题对我难,对别人也难。”

考生在考试时,有时会出现某些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这时考生因急需解决问题而希望尽快回忆起来,往往就会心里着急,紧张地在记忆中胡乱搜索,企图“碰上”想要找到的东西。但是这种无秩序搜索的成功率一般都很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更加重了自己的紧张慌乱。此时正确的策略是应该善于运用联想,你可联想老师讲这段知识的具体情景,也可联想与这段知识相关的知识,以寻找回忆的线索。如你忘了哺乳动物有什么特点,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回忆鸟类的特点来与之对比回忆。

10、时间不多却有好多题没做,怎么办?

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形,莫过于考试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没做完。考生此时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这道题时想着那道题,而做那道题时又惦记着这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做完。当这种不利的情况出现时,考生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这时目标过高而不合理(企图全部做完全部做对),反而连较低目标(做完做对一部分)也实现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标,还要有合理的决策,即此时考生优先选择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而且要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把三者综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方案。

二、“上网成瘾”问题的分析

高速、快捷、信息资源丰富--如今,网络正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走进我们的生活。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广大青少年,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迈入了神奇的网络世界。据调查,,到2002年1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3370万人,其中56%的网民年龄在24岁以下。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网络用户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网络却像一把\"双刃剑\",它虽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奉献给青少年,但同时也把各种\"垃圾\"塞到了他们手中。随着诸多关于网络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和青少年涉网犯罪案件不断被媒体披露,人们开始痛斥网络的种种弊端,一些人甚至将网络形容为\"网毒\"、\"电子海洛因\"。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如何健康成长的话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知识的宝贵时期。由于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自我控制能力弱,猎奇心强,很容易受到误导而步入歧途。因此,青少年因触网引发的社会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1)痴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

在上网的青少年中,玩网络游戏的占了很大比重。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青少年上网约有60%的人是玩游戏。虽然游戏只是网络功能中的一种功能,但因网络游戏具有互动性,内容广泛,有的还可以自己编写程序,所以比单纯的游戏机更具吸引力。因此,许多青少年痴迷于网络游戏,一门心思扎在里面,导致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直至逃课、逃学,有的甚至厌学、辍学。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由于没有了上课的后顾之忧,一些青少年便一头钻进网吧,玩得天昏地暗,以致达到足不出户、不知饥饱的地步。

今年春节期间,新疆的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寒假里因连续在网吧中度过20天,将家长给的六百多元学费花得精光。北京的一名初三学生,在去年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竟然四次离家出走,家人每次都是在网吧里将其找回,为他操碎了心。据这位孩子的父亲说,儿子出走的原因很简单,他一进网吧自己就控制不了自己,就是想玩游戏。最初,他玩到半夜,只好在家门口外蜷缩一夜;后来,由于害怕回家受责备,干脆连家也不回了,吃住都在网吧。不仅中学生难以抵御网络游戏的巨大诱惑,就连许多大学生也无法割舍自己的网络游戏嗜好,以致荒废了学业。今年3月,一位家住河北省泊头市的大学生家长致信《法制日报》,呼吁秦皇岛市有关部门及时治理燕山大学周围的黑网吧、黑游戏厅。他在信中痛心地说:\"我的孩子考上了燕山大学,我们为孩子能在这样美丽的校园读书而高兴。但好景不长,儿子就被校园外众多的网吧游戏厅拉下了水,儿子天天去玩儿游戏,学习每况愈下,有时夜不归宿,老师和同学多次劝阻、教育都无效,导致退级。他还在信中反映,目前燕山大学校门外网吧、游戏厅比比皆是,多达百余家,而且家家生意兴隆。这些游戏厅每年都要葬送掉几十名燕大学子的前程。为此,他强烈呼吁:管一管这些害人的网吧、游戏厅吧!不仅网络游戏占据了孩子们的大量时间让人忐忑不安,其内容更叫人担心。在网络游戏中,大多是带有暴力倾向和破坏性质的游戏规则与画面,打打杀杀的激烈场面让玩儿游戏的孩子们感到无比的刺激与兴奋,他们像着了魔一样沉迷其中,经常是人已下了游戏机,满脑子想的还是游戏内容。而长期玩这些内容的游戏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自然是非常不利的,它极易使孩子们的性格感染上凶狠与残酷的色彩。一些带有色情倾向的游戏内容,则更是严重地玷污了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2)深陷网恋难以自拔

除了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交友也是青少年们所热衷的事情。处在天真漫烂年龄段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喜欢结交朋友。上网聊天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结交上天南海北的朋友。这便他们激动不已。于是,不少青少年一有空便上网狂聊不止,交了许多\"网友\"。交上同性朋友的不少,而更多的青少年则是在网上交了异性朋友。不谙世事的他们情窦初开,又缺乏相应的自制力,在网上谈情说爱,深陷网恋难以自拔,而且这种网络爱情又是那么的隐蔽,让家长难以察觉。如今,这一现象已成为困扰许多青少年的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网恋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日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深感头疼的难题。据报载,新疆库尔勒一名17岁的高中男生,被一位远在乌鲁木齐的28岁的女酒店员\"网\"住了。随着两人网上感情不断升温,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他不仅每天和女友通电话,还两次背着父母去和女友会面。他说他的许多同学都经常出入网吧,也都在网上谈情说爱。广州的一位中学生则坦言,现在学生上网谈恋爱是一种时髦,是\"前卫\"表现。不光男生,许多女生也上网找情人。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们热衷网恋,给一些居心不良的网友诈骗钱财和拐骗少女提供了可乘之机。关于单纯少女因单独去会网友受到欺辱、被拐被骗甚至被逼去做三陪小姐的案件日渐增多。一些女生家长由此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

(3)网上\"黄害\"害人不浅

网络中信息极其丰富,但却是鱼龙混杂。那些花花绿绿、令人眼光缭乱的黄色信息非常容易迷惑青少年的双眼。从有关专家的调查中得知:在网络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由于大多数黄色网站可以随意进入,导致许多青少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黄网。其中,部分自控能力较强的青少年,会选择快速退出,自觉抵制黄毒的侵害;而那些好奇心强、意志脆弱的青少年则不同了,他们往往抵挡不住诱惑,深深地陷入黄色泥潭不能自拔。他们不仅多次光顾黄色网站,满足好奇心,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道路,令人痛心不已。

(4)涉网犯罪令人痛惜

随着青少年上网人数越来越多,青少年因迷恋上网而引发的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在校青少年苦于无线上网,竟然开始去偷、去抢其他学生的钱,有的甚至到社会上去偷、去抢。上网已经成瘾的他们全然不考虑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去年夏天,安徽省阜阳市的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二男生痴迷校外网吧,可他家境贫寒,没钱上网。为了满足自己的网瘾,他竟然多次在夜晚持刀抢劫,把劫来的钱全部用于上网。案件侦破后,老师和同学们无不为之惋惜。(河源近段时间以来也时有发生过相似的事例)

(5)崇拜\"黑客\"上网成瘾令人担忧

随着网络的大众化,网络黑客也越来越常见,并且成为不少青少年网迷的崇拜偶像。据悉,中国90%的网站都遭遇过黑客的攻击。目前,我国的黑客一族里少年高手亦大有人在。曾有几十名在校的中学生、大学生创办过黑客网站,一些年仅十几岁的黑客少年侵入过多家国内网站,造成不少的损失。这些少年黑客搞破坏并不为钱,有的是出于好奇,更多的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人能力,证明自己的本事。相对这些少年黑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黑客产生崇拜心理则是另外一种潜在的危险信号。一项在上海部分小学校做的调查显示: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32.5%的小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 此外,青少年上网成隐也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因为上网成瘾也是一种疾病。目前,医学上称之为\"网络成瘾症\",它是指患者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游戏或是搜集信息,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游戏成瘾。长时间地上网,受到伤害最为直接的就是人的眼睛和大脑。电脑屏幕产生的辐射对它们的健康损坏是非常严重的。由于上网成瘾,伴随着出现视力下降、神经衰弱、失眠、头疼、肩酸背疼等症状。一些青少年还出现了性情孤僻、冷漠、怪异,难以与人交往和沟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症状都扰乱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正是因为上网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所以它成了家长、老师和学校的一块共同的心病,容留孩子们上网的网吧也成了众矢之的。孩子迷恋上网后,家长为之操心、老师为之烦心、学校为之忧心。因此,北京市一位中学老师曾在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反对青少年上网,原因就是一些中小学生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废寝忘食,没心思上课,饭不香觉不眠,且迷恋上网的孩子又满嘴谎话、脏话,痞味儿十足。这种观点代表了许多家长、老师甚至是学校的心声。

(三)男女生之间的交往问题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小学生心理萌发的异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对中小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既有同性朋友又有异性朋友的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帮助同学,自制力也比较强;而那些只在同性同学中交朋友的人,往往缺乏健全的情感体验,不具备与异性沟通的社交能力,社交范围和生活圈子也比较狭小,人格发展不甚完善。处于青春萌动期的青少年,逐渐开始对异性产生一种愿意接近的愿望。这一时期一般发生在女孩12-13岁,男孩13-14岁。这时,男生乐于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赢得女孩子的好感和赞许;女生则开始注意修饰打扮,以引起男孩子的注意和喜欢。在这个过程中,男、女同学有的以接近的方式,有的采取回避方式,往往周围人容易注意到互相接近的同学的举动,同时可能会惹来议论、被嘲笑、起哄,由此而招致心理上的压力。其实,在这个时期的相互交往的核心是友谊的需求,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某些对爱的幻想和体验。 但是,在中小学时代,异性同学关系仍然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这些困扰主要表现在:

(1)异性同学过于频繁地单独交往,这时的异性关系容易超越普通交往的界线而过早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

(2)虽无过多接触,只在内心朝思暮想,但表面上却作出排斥异性、拒不接纳的姿态。

(3)对异性没有好感或抱有偏见,回避或拒绝与异性的任何形式的接触与交流。

综上所述,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是有利有弊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起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建议如下: 1.自然交往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2.适度交往。 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当然,要做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也并不容易,建议你只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个迷人的小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再次,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3.真实坦诚。

这是指异性交往的态度问题,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4.留有余地。 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异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等。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

一句话,希望你能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15篇: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我们于2006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

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第16篇:中学生心理问卷调查

中学生心理问卷调查

年级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____

下面这个问卷是为了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请大家按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从各选项中选择一个,填在每个题目后面的括号里。

1、进入高中后,对紧张的学习生活,你是否感到不太适应()a.从来没有b.有时c.总是如此

2、你现在的学习压力()

a.过大b.过小c.还可以

3、你认为目前你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a.是b.有时觉得c.从没有

4、你认为目前你的压力来自于()

a.老师的期望b.家庭的期望c.自己的期望

5、一般情况下,你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

a.与别人面对面交谈b.电话c.书信d.网络

6、你认为高中与初中的关系()

a.有很大联系b.基本没联系c.没想过

7、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学习()

a.会b.极少c.不会

8、你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a.能b.偶尔可以c.不能

9、你认为高中同初中的学习方法()

a.相同b.不同c.没想过

10、一次考试失利,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

a.情绪波动很大b.和以前一样

c.更加努力d.认为自己很无能

11、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会()

a.学习b.体育活动c.上网

12、你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a.经常b.偶尔c.从不

13、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a.完全可以b.只能完成某几门c.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每门部分作业

14、总是感到别人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评价()a.是b.没想过c.从没有

15、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不己()

a.总是b.有时c.从不

16、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会()

a.废寝忘食,通宵达旦b.参考别人的c.完全照抄别人的

17、你认为学习是()

a.乐趣b.不得不做的事c.没有意义的事

18、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你会()

a.学习b.拿不定主意c.娱乐

19、为了把功课学好,你会放弃许多感兴趣的活动(

a.会b.二者兼顾c.不会

20、考上高中,你觉得()

a.终于可以放松了b.先休息一阵再学习c.马上投入更紧张的学习

21、你认为高中的学习大多是()

a.记忆性学习b.理解性学习c.理解记忆性学习

22、你常认为课本的基础知识()

a.很重要b.据老师安排而定c.没啥好学

23、你认为怎样学习效果会好点()

a.共同学习b.孤军奋战c.没想过

24、你为自己刚开始的高中生活()

a.有详细的规划b.有了大致的想法

c.没想过,先过着再说

25、你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b.平均分配c.对不喜欢的放任自流1

第17篇:中学生恋爱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

中学生恋爱心理的活动课教学设计 ——自爱、自强

教学内容

青春期正确认识早恋问题,笑迎花季,正视雨季,做到自爱,自强。

教学目标

1、认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2、根据学生现阶段所处的第二阶段特点,解决青春期困惑,正视早恋问题;

3、与异性健康交往,感受美好青春时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能正确对待早恋问题,走出情感困惑,让青春飞扬。

2、难点:身处青春期的学生面对青春期的情感话题是羞涩的,如何使他们开开心扉,直面交流,进而正确疏导他们的心理困惑。

教学工具

视频资料,问卷调查表,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十七岁那年的雨季》,进入课程主题——自爱、自

强。

当我还是小孩子 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我渐渐地长大 门前的那些茉莉花 已经慢慢地枯萎不再萌芽

什么样的心情 什么样的年纪 什么样的欢愉 什么样的哭泣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师问:这首歌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呢?

青春期是你们需要经历、面对的时期,些许期待、些许欢愉、些许哭泣;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论一下青春期的我们该怎么面对情感问题。

二、活动探讨 PPT展示活动案例:

(一)“我很苦恼,怎么办呢?”

七(3)班张静阳眉清目秀,脑袋灵活,数学学习思路清晰,成绩优异,领导能力强,是数学课代表;王璐璐非常漂亮,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辩论口才极好,是团支书。经常很多小女生、小男生上课时给他们传纸条、写情书,甚至外班也有同学给他们情书。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应该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挑选代表发言。

2

教师总结:

1、青春期的相互吸引很正常,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不要因此觉得丢人或骄傲自负。

2、如何正确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是我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好好处理的问题。

(二)诗意朦胧的青春

一次,班里调座位,两位风云人物坐在了一起,又会产生哪些故事呢?

小组讨论,每组派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青春期是美好的,不要让你的花季成为别人的雨季,如果不幸,真真成为了雨季,那也是一种经历,要正确的疏导自己的心理,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三、活动总结

1、这节课,你明白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2、师: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希望大家能珍惜青春,快乐青春,让欢声笑语伴随你最好的年华做到自爱、自强。

第18篇:《中学生心理导向》课教学设计

《中学生心理导向》课教学设计

心灵家园之:

青春情绪

课题:青春情绪(活动课) 课时:45分钟 学习目的:

1、(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

2、(知识目标)学生从活动中了解青春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3、(技能目标)学生掌握自我调节青春情绪的方法;

4、(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和信心;

4、(价值目标)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学习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掌握调节青春情绪的方法,获得解决青春情绪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对前途未来充满信心。

版块活动:优点大爆炸。 活动难点:

教师的难点:

活动课时间紧,话题敏感。

解决办法:摈弃课堂模式,采取与学生自由平等对话的方式。 学生的难点:

1)环境的特殊性会造成一些学生的紧张和拘紧;(此课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年会观摩课)

2)学生对自己真正的青春情绪不能把握;

解决办法:A课前精心准备后去和学生交流,消除他们的紧张感;

B课中通过平等自由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敞开心扉。

教 具:

课件、电脑、投影仪、信封60个、鲜花30支。

――调节青春情绪

重庆市合川中学 刘 颖 过 程:

一、引入

(课前打开课件首页,展示“心灵家园”,背景音乐舒缓、温馨)

开场白:欢迎同学们再次光临“心灵家园”,我是知心姐姐。知心姐姐是大家最真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青春的喜悦和苦恼。

(进入课件第二页,音乐《十七岁的雨季》)

亲爱的朋友们,听着耳边熟悉的旋律,我不由得也回到了自己十七岁的时候,多么怀念那段短暂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年少轻狂,和同学们现在一样,享受着成长的喜悦和快乐,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小烦恼。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烦恼呢?大家一起来谈谈好不好?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遇到的一些困扰)

好,刚才大家谈得很好,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青春期都有一些烦恼。知心姐姐也录下了同学们在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进入视频,播放《成长的烦恼》片段)

二、活动阶段

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很多同学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和影片中的同学一样,我们也正好十七岁,正处于青春的花样年华,也有自己的烦恼吧。这些烦恼,都是由于同学们处于青春期,各种情绪综合影响的结果。怎样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调节青春情绪这个话题。

(进入课件第四页,展示课题。)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和我们录制的片段中,同学们可以看出,青春情绪分别来自于朋友之间、父母家庭、学习压力、青春萌动等各个方面。

(进入课件第五页)

这些情绪就像是我们成长路上一个个沉重的包袱,假如我们不解决它,就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要想轻松前行,就必须要把这些包袱扔掉。

(进入课件第六页)

现在知心姐姐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们遇到这些情绪包袱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调节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

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谈一下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我想,很多同学一定很希望能从其它同学身上找到更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学生自由回答)

2 (注:按课堂设计,总共应讲授五个方面的调节方法,每种方法并不只是针对一种情绪调节,有所交叉,其中有些是学生自己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因为不能预计学生回答的自己调节情绪所用方法的先后顺序,因此在课件中把每一种方法设置为单独的链接,每一个链接也能回到主页面:课件第六页。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随机调用链接讲解,不受顺序限制。重点是“优点大爆炸”,其次是“联想调节法”,其余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和时间可随机调整。)

优点大爆炸:(主要针对自卑情绪)

刚才同学们说到了自卑这个问题,是啊,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长期被自卑这种情绪所困扰。其实,知心姐姐在和同学们一样大的时候,也有这样一段时期,特别特别的自卑。我给同学们看看我高一年级的一张照片。

(进入“优点大爆炸”链接,展示第一张照片。)

同学们看,我虽然在最中间的位置,但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孤僻呢?和我身边同学们的笑脸相比,有点格格不入,对吧,这就是因为我很自卑。为什么那个时候我那么自卑呢?因为那个时候我身边的两个好朋友都非常的优秀,和他们相比,我自惭形秽,总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所以,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不愿意向身边的人敞开心扉。幸运的是,到高二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我这一生都要好好感谢的老师,他告诉我,其实我也很优秀,并且给了我很多机会。这样,当我每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的时候,我就用他的话来激励自己,人也就变得开朗和自信起来!下面我们再看看知心姐姐高二时的一张照片。

(进入下一页,展示第二张照片)

同学们,这一张是不是和上一张有了很大区别?我的脸上洋溢的是自信的笑容。一直到今天,知心姐姐都是自信而且快乐的。所以,适当的、诚恳的赞美能让一个人很快的自信起来,很多同学之所以有自卑这种不良情绪,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下面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给同学们一个做伯乐的机会:我们请一位不太自信的同学上台来,其它同学给予他最真诚的赞美,给他指出他身上的优点,知心姐姐这儿啊还专门准备了一些鲜花,同学们看,是什么花?(学生回答)对,是康乃馨!康乃馨代表了友谊和祝福,同学们每说出一个优点,就从花瓶中取出一支鲜花送给他,好吗?知心姐姐衷心的希望,我们游戏结束的时候,台上的同学能够在鲜花丛中展开自信的笑颜!好不好?

好,哪位被自卑这种情绪困扰的同学愿意来接受同学们的赞美和祝福?

(进入课件下一页,进行游戏)

同学们,知心姐姐很受感动,也很感谢我们的同学们,我们相信,有同学们的赞美和鼓励,我们这位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自信和快乐!

(返回第六页主页面)

3 (说明:这项游戏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从课堂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这个游戏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联想调节法:(可对忧郁、紧张等情绪进行调节)

有同学提到了,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读读书也能对情绪起到调节的作用。的确是这样,在心理学当中,的确有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我们称为联想调节法。可以借助音乐等手段来调节情绪。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几段音乐。

(进入联想调节法的链接<第七页>,播放音乐,关掉灯光)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共听到了几段音乐?

(开灯,学生齐答:三段!)

对,我们一共听到了三段音乐,有同学知道这几段音乐的名字吗?

(学生齐答)

嗯,同学们的知识面的确很广,那么,这三段音乐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齐答)

对,《葬花吟》同学们都很熟悉,她表达了一种忧伤、苦闷、抑郁的感情;《春江花月夜》则给我们带来了平静祥和的心灵感受;最后一段《赛马》让我们联想到在宽阔无限的大草原上,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纵马驰骋的欢快心情。平时同学们听音乐都是单一的音乐,我们今天听连续的三段组合在一起的音乐,这种方法,我们称为三段式音乐调节法。

(进入课件,显示三段式音乐说明) 我们来看,第一段音乐我们称为“同感”音乐,和你需要调节的情绪是一致的,这段音乐一般有非常明显的情绪特征;第二段音乐是过渡音乐,一般比较平静,舒缓;第三段音乐就要选取高昂一点、兴奋一点的了,这样,能让情绪随音乐而欢愉起来。刚才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吗?

好,除了音乐以外,还有一种联想方法同学们刚才也提到了,那就是诗词联想。诗词作品一般都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情绪的比较集中的反映。一些好的诗词作品,能够对情绪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流传很广的作品,请同学们尽量将感情融入其中,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进入课件第八页) (返回第六页主页面)

心理放松操:(调节愤怒、紧张等情绪)

4 有些同学说,我有情绪的时候,我就喜欢做运动,这样也能调节情绪。可是,做运动要受到时间和场合的限制,有时还有点浪费时间。今天,知心姐姐给大家介绍一种我常用的方法,方便的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做。

(进入课件心理放松操链接,第十页)

好,我们看着说明,一起来做,好不好?(和学生一起做心理放松操)

以后啊,当同学们紧张的时候,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心理放松操来调节。下次考试前试一下?怎么样?

(返回第六页主页面)

绕舌三圈:(调节愤怒、激动情绪)

知心姐姐想问一下同学们,当你们生气愤怒的时候,你们最想做什么?(学生齐答:想骂人!想打人!)同学们说的都是实话,可是,大家也知道,打人骂人有作用吗?对,没有,有时相反还会激化矛盾。那么,我们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更文明的办法来调节愤怒、激动的情绪呢?知心姐姐给大家介绍一种更有效的方法,这就是绕舌三圈。

(进入绕舌三圈链接,第15页)

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下,好不好?大家可以想象现在我们就处于一种愤怒的情绪,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调节一下,好不好?好,大家一起做!

(与学生一起做)

嗯,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以后再遇到什么让你生气的事的时候,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是不是?

(返回第六页主页面)

合理宣泄:(调节烦燥、忧伤等情绪)

同学们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心里边不愉快的时候,特别想找个人说说话、聊聊天,是不是?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合理宣泄”。

(进入合理宣泄链接,第11页)

大家看,我们可以和朋友交流,可以到空旷一些的地方大声呼喊,可以自己写写日记,把不开心的情绪通过笔尖发泄出去;现在网络很发达了,我们也可以在网上聊天,对不对?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的方法。当然,同学们在宣泄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影响别人。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应该能对今后同学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可能有些同学还有一些情绪问题没有

5 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现在知心姐姐发一些信封给大家,如果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写下来装在信封里,在信封上标注一个只有你能看懂的符号,知心姐姐帮助大家把问题解决以后,再把信封放在知心姐姐信箱里,同学们可以到那里去取,希望能真正的帮到大家。

三、结束

好,同学们,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今天的《心灵家园》又要结束了,在这里,知心姐姐把汪国真的一首诗送给大家,知心姐姐相信,只要我们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青春情绪,能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灿烂!让我们一齐来朗读这首诗:《只要明天还在》!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心灵家园》,祝福同学们,让幸福伴随着我们,让快乐围绕着我们,让自信充实着我们,让健康与我们同行 !

谢谢大家!

相 关 说 明

《青春情绪――调节青春情绪》这节课是为全国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年会准备的一节观摩课。主要是针对刚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生理上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情况下会产生的比较普遍的青春情绪的问题,通过和学生交流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掌握怎样调节情绪。

课前,在准备的过程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存在的最大情绪问题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早恋”问题,在重点中学中,更多的是由于学习压力导致产生的自卑、忧郁等,因此,在设计上,我们把调节自卑情绪、帮助学生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作为重点(优点大爆炸);从面上看,大部分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急待解决,因此,学生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也能较好的配合。

在正式上课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题内容针对性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与会专家较高的评价,得到同仁的首肯。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在点评这节课时说:该节示范课很好的领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实质,放低了教师的身份,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在设计上也很有新意,以音乐开始和结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加入了老师自身的体会和经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

课件使用说明:请将光盘下的文件复制到E:\\,即可使用。

第19篇:中学生的迷信心理及教育辅导

中学生的迷信心理及教育辅导

当前,在部分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相信命运、信奉迷信的暗流,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学生是21世纪中国的主宰,他们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对未来中国的影响极大。因此,对中学生中的迷信暗流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中学生迷信心理的表现、危害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变和引导中学生破除迷信心理呢?

一、中学生迷信的几种类型

迷信往往是个体在无法把握未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容易使人产生危机感,导致人心理失衡,使个体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己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中学生迷信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⒈对幸运物、幸运数字等的盲目相信。具体表现为丧失了自我决断力,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交给了别人或者幸运物之类的不起任何作用的东西。比如有的中学生以为所谓的幸运色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穿衣服用文具都要求与自己的幸运颜色相符,更有甚者,考试成绩不好会责怪用的笔颜色不对。

⒉迷信鬼神与占卜,获得心理平衡。中学生迷信者相信世界上有超自然的力量能主宰一切,预示命运,他们敬畏鬼神,对看相占卜等迷信说法深信不疑。塔罗牌、笔仙等都是校园流行的占卜方式。

⒊痴迷高科技迷信,缺乏辨别力。大多数中学生对传统的封建迷信都有清醒的认识,但是高科技迷信以网络和青春杂志为依托,打着“科学预测”的幌子,让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趋之若鹜,深信不疑。一项调查显示,受惑于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在中学生中占40%,“有点儿相信”和“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到了41%和5%,而66.5%的中学生最初接触高科技迷信都是出于好奇,但随着接触的增多,渐渐被迷惑,越来越相信,越来越依赖,有的中学生甚至发展到什么事都要占星问卜的地步。比如上网查询减少上课被老师点名次数的最佳风水方位、当日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等等。有些中学生对“风水指点”言听计从,有的学生每天睡觉前都要瞧一瞧网站,占卜一番才安心。

除了网络以外,星座、运程之类的书籍,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也很受欢迎。报刊亭里琳琅满目的中学生杂志中,以“星座指南”、“你今天考试的幸运指数”等做主打的标题十分抢眼,吸引不少中学生来购买。粗略统计,以“心理测试”、“星座运程”为刊物主要内容的少男少女杂志大约有四五十种之多。在购买这些书的中学生里,大部分把这些内容当作了消遣,但长期接触,情绪难免会受到“预言”的影响。

二、中学生迷信心理的危害性。迷信心理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容易造成青少年责任意识缺失。责任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

(1)对社会、集体缺乏责任心,关心自己多,关心他人和社会少,依赖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我的各种需要,而不考虑对他人和社会进行回报。

(2)对自己极不负责。许多中学生迷信者在犯错误或遇到挫折时,常常会为自己找借口,逃避责任,不敢直面困难,不敢、不愿承担责任;做事草率,生活随便任性,甚至违纪犯规。

2.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阻碍。具体表现为: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等等。同时还容易造成中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心理不平衡、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等等,严重的会影响中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诱发人格障碍,包括:(1)依赖型人格,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必须在迷信的指导下进行活动,缺乏自主性的行为。(2)回避型人格,又称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回避挑战和困难。(3)衰弱型人格,缺乏信心和主动性,常被动地服从他人,缺乏生活乐趣。

3.危及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影响优良品质的形成。(1)中学生迷信心理除了腐蚀思想、消磨意志、扼杀理想外,还严重束缚青少年健康个性的充分发展,包括:不利于青少年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使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缺乏自制力,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和诱惑能力减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2)不利于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培养。由于对迷信的依赖,中学生迷信者的意志往往都比较薄弱,容易将成功寄托于神灵与命运,逐渐丧失了独立创新、挑战困难、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中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中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⒈青少年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躁动不安、观念易变的时期,也是心理冲突最激烈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十分好奇,容易接受外界的新事物、新信息、新思想;另一方面,他们心理承受力差、辨别力很低,对事物的看法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正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希望了解未来、把握未来,遭遇挫折后像成年人一样需要心灵慰藉和情感寄托,迷信只是他们自我安慰、自我减压的方法之一。⒉从众心理作祟。从众能给个体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消除个体的孤单和恐惧等心理。参与迷信行为的中学生个体往往缺乏自信,自身的目标和期望比较模糊,自我意识比较弱,独立性较差,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中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较差,这使他们容易受他人影响。比如星座占卜广泛流行,很快成为中学生中的一种“文明时尚”,不少中学生课间的讨论都围绕着星座、风水等话题,班级里的“星座大师”很快就成为众人关注和崇拜的对象,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⒊错误的归因与不恰当的强化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与评价,其目的是维护自我形象。维纳的归因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个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看法。维纳认为个体把自己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中学生迷信者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成功了,便是运气好、得到神明保佑;失败了,则是运气不好,或者没有得到意外的帮助。这种归因的结果,便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听之任之,放弃自己的努力,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和承担行为后果,甚至失去承担行为后果的能力。长此以往,容易逃避责任,丧失自我,形成消极的人生观。比如有些人考上了重点高中,不是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归功于考试当天穿了黄色的衣服。由于行为结果与预测的偶然相符,人们就开始相信预测,并倾向于迷信行为的重复,倘若再次成功,这种迷信就被强化加深,使人们深信不疑,形成迷信观念,也就是说,由于这种错误的归因导致迷信,又因巧合而加强,这就是不恰当的强化。

当前,在部分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相信命运、信奉迷信的暗流,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学生是21世纪中国的主宰,他们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对未来中国的影响极大。因此,对中学生中的迷信暗流不能掉以轻心。那么中学生迷信心理的表现、危害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变和引导中学生破除迷信心理呢?

—————————————————————————————

中学生迷信的几种类型。迷信往往是个体在无法把握未来 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容易使人产生危机感,导致人心理失衡,使个体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己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中学生迷信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⒈对幸运物、幸运数字等的盲目相信

具体表现为丧失了自我决断力,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交给了别人或者幸运物之类的不起任何作用的东西。比如有的中学生以为所谓的幸运色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穿衣服用文具都要求与自己的幸运颜色相符,更有甚者,考试成绩不好会责怪用的笔颜色不对。⒉迷信鬼神与占卜,获得心理平衡。中学生迷信者相信世界上有超自然的力量能主宰一切,预示命运,他们敬畏鬼神,对看相占卜等迷信说法深信不疑。塔罗牌、笔仙等都是校园流行的占卜方式。⒊痴迷高科技迷信,缺乏辨别力。大多数中学生对传统的封建迷信都有清醒的认识,但是高科技迷信以网络和青春杂志为依托,打着“科学预测”的幌子,让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趋之若鹜,深信不疑。一项调查显示,受惑于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在中学生中占40%,“有点儿相信”和“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到了41%和5%,而66.5%的中学生最初接触高科技迷信都是出于好奇,但随着接触的增多,渐渐被迷惑,越来越相信,越来越依赖,有的中学生甚至发展到什么事都要占星问卜的地步。比如上网查询减少上课被老师点名次数的最佳风水方位、当日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等等。有些中学生对“风水指点”言听计从,有的学生每天睡觉前都要瞧一瞧网站,占卜一番才安心。

除了网络以外,星座、运程之类的书籍,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也 很受欢迎。报刊亭里琳琅满目的中学生杂志中,以“星座指南”、“你今天考试的幸运指数”等做主打的标题十分抢眼,吸引不少中学生来购买。粗略统计,以“心理测试”、“星座运程”为刊物主要内容的少男少女杂志大约有四五十种之多。在购买这些书的中学生里,大部分把这些内容当作了消遣,但长期接触,情绪难免会受到“预言”的影响。

二、中学生迷信心理的危害性。迷信心理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危害性。1.容易造成青少年责任意识缺失。责任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1)对社会、集体缺乏责任心,关心自己多,关心他人和社会少,依赖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我的各种需要,而不考虑对他人和社会进行回报。(2)对自己极不负责。许多中学生迷信者在犯错误或遇到挫折时,常常会为自己找借口,逃避责任,不敢直面困难,不敢、不愿承担责任;做事草率,生活随便任性,甚至违纪犯规。

2.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阻碍。具体表现为: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等等。同时还容易造成中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心理不平衡、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等等,严重的会影响中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诱发人格障碍,包括:(1)依赖型人格,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必须在迷信的指导下进行活动,缺乏自主性的行为。(2)回避型人格,又称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的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回避挑战和困难。(3)衰弱型人格,缺乏信心和主动性,常被动地服从他人,缺乏生活乐趣。

3.危及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影响优良品质的形成(1)中学生迷信心理除了腐蚀思想、消磨意志、扼杀理想外,还严重束缚青少年健康个性的充分发展,包括:不利于青少年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使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缺乏自制力,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和诱惑能力减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

(2)不利于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培养。由于对迷信的依赖,中学生迷信者的意志往往都比较薄弱,容易将成功寄托于神灵与命运,逐渐丧失了独立创新、挑战困难、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中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中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⒈青少年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躁动不安、观念易变的时期,也是心理冲突最激烈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十分好奇,容易接受外界的新事物、新信息、新思想;另一方面,他们心理承受力差、辨别力很低,对事物的看法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正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希望了解未来、把握未来,遭遇挫折后像成年人一样需要心灵慰藉和情感寄托,迷信只是他们自我安慰、自我减压的方法之一。⒉从众心理作祟。从众能给个体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消除个体的孤单和恐惧等心理。参与迷信行为的中学生个体往往缺乏自信,自身的目标和期望比较模糊,自我意识比较弱,独立性较差,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中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较差,这使他们容易受他人影响。比如星座占卜广泛流行,很快成为中学生中的一种“文明时尚”,不少中学生课间的讨论都围绕着星座、风水等话题,班级里的“星座大师”很快就成为众人关注和崇拜的对象,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⒊错误的归因与不恰当的强化。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与评价,其目的是维护自我形象。维纳的归因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个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看法。维纳认为个体把自己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中学生迷信者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成功了,便是运气好、得到神明保佑;失败了,则是运气不好,或者没有得到意外的帮助。这种归因的结果,便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听之任之,放弃自己的努力,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和承担行为后果,甚至失去承担行为后果的能力。长此以往,容易逃避责任,丧失自我,形成消极的人生观。比如有些人考上了重点高中,不是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归功于考试当天穿了黄色的衣服。由于行为结果与预测的偶然相符,人们就开始相信预测,并倾向于迷信行为的重复,倘若再次成功,这种迷信就被强化加深,使人们深信不疑,形成迷信观念,也就是说,由于这种错误的归因导致迷信,又因巧合而加强,这就是不恰当的强化。⒋高科技迷信的泛滥与形式欺骗性的增强,使迷信更有隐蔽性

首先,星座占卜等高科技迷信来自西方,背后有一套星座理论做支撑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做铺垫,还有许多设计十分精美华丽的“副产品”,比如手机挂饰、文具、项链等在市面上大量流传,特别容易吸引青少年。再加上网络和许多青少年刊物的推波助澜,使高科技迷信在中学生中大有泛滥之势。再则,星座、占卜网站或书籍上的一些“预测箴言”利用大多数人的气质和个性都是混合体的特点,归纳出某些共同点,措辞模棱两可,有些中学生看到其中的预测与自己的某些特点相符,就认为书上说得很准,于是对星座占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社会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预测的结果与自身的经历巧合时,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使人深刻感到“预测很准”;反之,当出现不准的结果时,人们则常常表现出很容易就忘记这样的预测的倾向。也就是说,人们往往记住的只是预测得准的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预测带给人的心理暗示并形成经验固定下来。⒌周围文化的渗透与观察学习的交互作用。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都是人们在观察、模仿别人的过程中学习得来的。比如有些中学生看到班上有同学因为烧香拜佛而取得好成绩,自己也加入了信徒的队伍。由于这种观察学习的普遍存在,再加上周围不良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特别容易促使中学生形成迷信观念。周围不良文化的渗透主要包括:(1)父母亲友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着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正所谓父母念经,孩子拜佛。比如许多父母常在考试前给孩子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2)大众媒体的误导。大众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电影、电视、广播、书刊杂志等。由于现行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加之家庭教育手段缺乏,中学生们很少得到真正的关心和帮助,他们由此开始转向书刊、网络、影视音乐等媒体。因此,媒体成为中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许多改头换面的迷信书刊、网络充斥在社会各个角落,常常以学校附近为生存依托,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而一些影视音乐作品为了吸引消费者,也不时有迷信内容出现,误导着青少年消费群体。

四、中学生迷信心理的改变与引导。

基于以上认识,改变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将它向科学、积极的方向引导是势在必行的,这种改变和引导需要“内外兼修”、长期努力才能达到。⒈让中学生学会正确归因方式(1)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中学生迷信者的归因方式往往是外部归因(即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他们认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原因是运气和命运,而非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他们通常不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而是倾向于以无助的、被动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因此,教育者首先要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学会从自身和外部两个维度认识、分析自己的行为结果,并能客观对待自己的成败,获得经验。家长和教师对中学生归因要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当他们做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强化;当他们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他们及时加以矫正。(2)改变迷信理念,进行自我认知矫正。中学生应该逐渐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观念,特别是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倾向和理念。要清楚地认识到世界是不完美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任何企图借助外力追求绝对完美的想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迷信虽然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完美的世界,但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有改变了迷信理念,才能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自我认知矫正是一种有效改变不合理理念的认知模式重建方案。其实质是通过处理内在对话,改变人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程序。进行自我认知矫正的主要步骤是:检查自己不合理的迷信认知理念→对迷信理念进行不合理性分析,找出认知错误→用事实、常理予以驳斥,并对迷信理念进行危害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⒉重视利用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首先,社会应该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加大反迷信伪科学的宣传力度。从迷信的源头抓起,净化青少年报纸、杂志、网络的内容乃至整个文化市场风气和社会环境。其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和系列讲座,还可以利用校园媒体、报刊、标语等形式,发挥传播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水平。再次,家庭环境也是改变中学生迷信心理的重要阵地,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参加迷信活动。同时还要帮助、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客观的、发展的、辨证的思想看问题,不断地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⒊家长、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沟通。家长、教师应该与中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倾诉;不压制他们的好奇心,巧妙营造适合培养中学生科学兴趣的环境,使他们的注意力从迷信上转移开,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帮他们触摸可能的世界。比如家长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培养兴趣和业余爱好,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

综上所述,中学生迷信心理的破除和改变迫在眉睫,这需要全社会各个群体的共同努力。中学时代是人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了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纯洁的心灵空间,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雒焕国.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迷信的形成.甘肃高师学报,2001(4)

„3‟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贺淑曼,蔺桂瑞.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5‟“高科技迷信”危害中学生.光明日报,2004(11)20

„6‟叶一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4)

第20篇:2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的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

6、7岁);童年期(

6、7岁~

11、12岁);少年期(

11、12岁~

14、15岁);青年期(

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中学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是指

11、12岁到

14、15岁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半成熟、半幼稚,这一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二)青年初期:是指

14、15岁至

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心理发展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学习准备(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二)关键期:关键期的研究始于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对教学的要求: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一关键期,也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出现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2、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儿童的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倾向。该阶段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泛灵论倾向。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儿童是通过可逆推理、两维互补和恒等性推理等思维形式获得守恒概念的。还具有分类和序列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归纳概括、假设推理)①命题之间关系②假设—演绎推理③抽象逻辑思维④可逆与补偿⑤思维的灵活性。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1、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化是指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内在的表征。认知发展遵循“社会语言-自我语言-内部语言”的路线)。

3、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一)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

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

2、观察的持久性也不断增强。

3、观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

4、观察事物细节的感受性逐渐增强。

5、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初中二年级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6、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是人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达到了记忆的“高峰”。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三)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人格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人格发展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1.婴儿期(0~1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信任感, 2.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6.青年期(18~24)亲密感对孤独感。基本任务是形成亲密感。7.成人期(24~65)繁殖感对停滞感。8.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作用: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任型、威信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3.同辈群体

健康人格的建构: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成分:

(一)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控制。

(二)从内容上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三)从自我观念上看,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并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点。他们生理发育加速,反省思维开始出现。皮亚杰认为,青少年产生了一个新的自我中心,并出现两种认知歪曲(“假想的观众”、“个人的虚构”)。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中学生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到对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评价)。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帮助学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与方法)。

●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认知过程差异包括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序列型等方面。1.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2.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3.整体型与序列型(戈登·帕斯克)(二)认知能力差异(智力差异):1.智力与智力测量: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最初由比奈和西蒙编制,后由推孟推广。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成人智力量表。两种量表中都以儿童在回答测试题时的数量和质量为其聪明程度的指标。2.智力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1)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量)和个体内(质)。(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认知方式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主要影响学习的数量、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认知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斯托达德双重进度的教学组织形式、同质分组、留级和跳级等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性格的差异: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性格类型差异和性格的性别差异三个方面。1.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心理特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①机能类型说: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②向性说:内向型、外向型;③独立-顺从说:独立型、顺从型。

● 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性格对学习的影响: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和形成稳定而一致的性格特征,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要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提高学生行为动机的水平。

中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