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职校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07 07:36:3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教好文言文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

心得之一:要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文学教学。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与朱元思书》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书信,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信……只是由于吴均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春江美景跃然纸上。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朗读、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享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

心得之二: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文言文教学目标单一,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爱莲说》,教育学生学做“君子”,学习洁身自好、端庄正直、不攀富贵的君子品格。教《岳阳楼记》,启发学生效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热爱祖国,报效人民。

误区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能力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从零开始,因为“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心得之三:要讲究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我们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知识类化。文言文教学要充分运用诵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加强诵读法。

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所以诵读法是教读文言文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诵读中解决文字障碍,在诵读中激发阅读兴趣,在诵读中对话文本内容,在诵读中领略文章韵味,在诵读中感悟作者情怀……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这个特殊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从而教好学生吸收文言文的精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推荐第2篇:初中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

王丹彤

初中语文中文言文已占到一定的比重,像本册书有8篇文言文,加上10首诗词,文言文的比重要占到1/2。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有一字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加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故读懂文言文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一篇文章要么读不明白,要么读明白了用白话文说不出来,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不够,重难点句子理解不准确,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头疼。在学习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学通学懂了就有兴趣和信心,再难都不怕;学不懂有困难,越发没有兴趣和信心,更不愿学。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我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多朗读文言文语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你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同时,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学生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因学生不会的知识太多,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或死记硬背,或勉强记忆,学习效果自然就差。

二、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今”,“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三、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是很有帮助的。

四、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多在读懂文本上下工夫、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推荐第3篇:某职校心得体会

XX职校心得体会

浅谈职业学校中对差生的教学胡云翔职业学校中的学生与公立学校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在学习成绩方面,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在屡遭考试失败后,对学习已失去信心,有的学生觉得反正已经被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了,觉得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对班主任说:“不求我儿在学校学东西,他已经扶不起来了。只求他有人管着就行。”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应多下功夫,在方式方法上要与我们所教授的对象符合,加强对差生的积极影响。我认为要使这大多数的差生在英语上有进步,应该对症下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温柔接近,理解但不纵容,多采用鼓励赞扬的方式。分析大多数的差生心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老师很排斥甚至充满着仇恨的,因为他们在以前的差生生涯中也许被很多老师的言语伤过自尊,这种被中伤的自尊经过长期积累,会逐渐演变成逆反或仇恨心理。另一类是对老师充满畏惧,想受到老师重视但又很怕被挖苦。前者对学习已经完全没有了兴趣,表情一般很冷漠。而后者

对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但又很自卑,一般表情很羞涩胆怯。我认为对于这两类学生来说,都需要老师用温柔去感化,用幽默去消除隔阂。比如我在有个班上第一堂课时,有个学生表情相当冷漠,觉得看到我他很不屑。

然后我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问了一个问题,然后请同学们回答。其中我就请了那位同学。他很不屑的回答:“不知道”。我很温柔也很平和的说:“只要你认真听课,你是绝对知道的。”然后问:“你刚才有没有听到我问的是什么问题哦?”。他不耐烦的回答:“没有”。我并没有生气,反而我笑了,用小品中的语气说:“这个,可以有。”一句话惹笑了全班,活跃气氛的同时,他自己也扑哧一声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跟着全班一起开玩笑的说:“这个真没有。”就这样,化解了我们之间的无形隔阂。对于那些自卑的差生,很好对待,只要你用关切的眼神不时看着他讲课,他就会感动,然后再将一些简单的几乎答案很明显的问题交给他来回答,然后当着全班的面夸奖他,他会很开心,也很感激你,进而课后很可能会表示想和你成为朋友。这样,以后对他的的教学就比较好开展了。对于差生们的表现,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宽容的对待他们,对他们知识上的欠缺包容。充满耐心的去不断引导他们,在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可以有意无意的给他们一些展示他们其他方面才华的机会。比如在教读完一个句子时,请一位同学起来再读一遍,很明显他读的很不到位,但我可以找到他的某些优点,比如我会发现他们虽然读的不怎么样,但是架势很到位,或者声音很洪亮,或者某一些单词发音很好,这些优点我都会当着全班的面坦诚地说类似的话,“虽然某某某方面读的不是很完美,但某某某些方面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又比如英语课上讲到“popmusic”,我就借机先点名夸奖那些唱歌唱得好但学习不好的同学,说:“比如某某同学歌唱得相当不错是吧,那这个单词他绝对知道什么意思。”但虽然我这样肯定的说,我却并不叫他起来翻译,因为很可能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那位被夸奖的同学也许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但他听到了我在点名表扬他,即便他什么也不懂,但他心里还是很开心,以后上课他多多少少会时不时的关注一下我们所讲的内容,期望再次被夸奖。但是,对于差生在课堂上的不认真听讲的情况,能理解但不能一直纵容。应该有方式方法的去干预,去提醒,时刻敲打着,这样才会让他感觉你并没有放弃他,让他感觉你还是对他负责任的。最后,我认为,其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对症下药”的老师,要开适合每位差生的药方,还需要老师们多总结,多实践,多对学生良苦用心。

推荐第4篇:职校军训心得体会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1

经过了初一的军训,我懂得了什么才叫做铁一般的纪律,什么叫做团结的力量,什么才是真正的忍耐。

在一个团体中,我们每个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个体,更重要的是代表这个集体,我们一个步伐踏错,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整齐,一个动作的缓慢,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美观,所以,我们除了不怕苦,不怕累之外,更应该发扬一种协作的精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我们的集体多争一分荣誉。由此,我又想到我们日后的班级、年级乃至整个学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难关不能度过呢?

我深深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没有吃过苦是不知道什么才是甜的,没有经历过辛苦劳累,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幸福享受的,没有品味过军人的朴素生活,是不知道什么才是荣华富贵的……

每当我站立不稳,想要倒下时,我就握紧拳头,告诉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军训生活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立正、稍息、向左转、齐步、跑步”,我坚信这些都是我们终身受用的,因为这些不仅是一些规范的动作,更是我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第一步。在“军营”中,我和同学之间建立起了真诚的友谊,有了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以班为家的集体观念。

在这七天里,我们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提高了毅力,而且还尝到了军人平时的劳累和甜苦,我们练就了坚强的意志,爱学习了,不懒惰了,一个个象军人一样潇洒挺拔。

军训结束了,在操场上,我们拼尽了全力,个个斗志激昂,身姿挺拔,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成绩如何,军训生活都将是我们人生当中最绚烂的一笔。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2

橄榄绿,黝黑的皮肤,严肃的神情,不容变更的命令。这些是我踏入高中进入军营训练的第一印象。

在军营中,对于教官下达的各种命令和纪律,我们都必须做到三点:坚决服从、绝对服从、完全服从。军营像一个由纪律堆砌而成的城堡,进去的人必须无条件服从,才能从中获得宝藏。

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教官问了我们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话音刚落,班上立即一阵窃窃私语。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根本不知从何寻找答案。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放松的时间不少,但训练还是蛮辛苦的。压脚尖、踢正步、打军体拳——每一样都需要认真对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别的班,赢得“优秀连队”的荣誉;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不辜负辛苦的训练,从中我们也体会到荣誉感与责任心的重要。在“集体”这个大拼图中,每一个人都是一小块组成部分,要使这块拼图漂亮而不脱落,就要使每块拼图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并亮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正如踢正步,一个人的腿抬慢了,脚尖没有压直,就会像拼图中不吻合的两块拼出的空隙,从而影响了我们班整个集体。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小块拼图,力求不出任何差错。虽然,我们班这次并没有评为“优秀连队”,但是这也正好给我们一些经验教训,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每个人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集体才会有好成绩。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3

今天是军训的第一天,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训练场。站在场地上,教官面目严肃地告诉我们不要在训练期间发出任何的噪音,每个学生都必须服从命令。然后便开始了对我们的训练

从最基本的立正,稍息到最后最难的正步走,教官详细地说,生动地演示,帅气的动作让人十分倾佩。接着便轮到我们了,反复地练习,认真地模仿,汗水流呀不停。可是,为啥还是不像?面对同学们的一脸郁闷,教官笑了笑说,慢慢来,练久了好看了。‘

最痛苦是军姿站立,就站在太阳底下,站着跟一个木头桩子一样,一动也不动,教官说,就是蚊子要你们也不能动。

军训期间的我们每天都腰酸背痛,怨声载道。走路的姿势是僵直的,因为害怕不小心动到神经,会更痛,但训练是就不得不教官说哪样走了,好悲掺的说。

有一次,同学们把年轻气盛的教官惹火了,我们便被罚迈着脚,踩着正步走了400米长的操场4圈。完事后,脚几乎不能走路。同志们这是血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最好不要把教官惹火了,不然最痛苦的会是我们。这天晚上,同学们躺在床骂教官变态。

五天半的军训总算结束了,我们也将跟教官说再见,尽管在军训中我们和教官有摩擦,但在告别的时候,我们却对他十分不舍,这次的锻炼,将会让我们永远记得。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4

在这短暂的五天里,我们尽情地磨练自己,挑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军训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加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凝聚力,让我们体验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灵活应变技巧在我们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立定、稍息、原地转向、齐步走、跑步走和正步走等训练项目,让我们体会到了在建设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必须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严格的管理、严谨的训练也增加了我们的自我约束力和时间观念。

军训是酸的。每天我们连续训练两个多小时,昂首,挺胸,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用一天的时间,脖子、肩膀、手腕、腿都酸了。

军训是苦的。经过了三天的训练,腰酸背痛不用说了,大腿更是连走路都忍忍作痛。可这么一些劳累算得了什么呢?忍着痛,我仍尽力地将每一步走好,坚持到最后,虽然这当中包含着多少的艰苦。

军训是辣的。严明的纪律,在军营生活中必不可少,一不留神听错教官的口令或者完成不好标准动作就要被点名单独出列加操,脸上火辣辣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军训是甜的。用“苦尽甘来”四个字来修饰军训很合适。五天的刻苦训练终于换来了第五天,也就是最后一天。

阅兵场上,一排排整齐的“立”在上面的是一片绿色,太阳此时很准时地从地平线上升起,从山的顶部蹦出,发出耀眼的光芒,一缕缕阳光洒在这一排排迷彩上,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一声声哨响,一阵阵踏步声,一句句口令声,奏出了属于军人的气质,奏出了军人的灵魂,更奏出了迷彩的本色,一顶顶帽子,一条条腰带,一套套军装,穿出了军人的生活,穿出了军人的习惯,更穿出了迷彩的本色。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5

在这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9月,为期4天的军训如火如荼的拉开了帷幕。这几天,我们感到又漫长,又短暂,充满了艰辛和快乐,现在4天快要过去,我忽然发现,我感受更多的是留恋与不舍。

是的,军训是很辛苦的,回想一下,苦在脚上磨出的泡,苦在为正步踢麻的腿,苦在站军姿时累酸的腰间,军训如此的苦,我当然也有退缩的时候。但我坚持了下来,军训是一个过程,一个考验自我,磨练自我的过程,半途而废是耻辱。大家都咬紧牙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停止训练,要知道军训本来就是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身体,那么,为什么要放弃呢?想到这,我都会咬咬牙,挺过去。也许坚毅在累酸的腰间堆集,最后将坚实、挺拔与不屈。或许这些不是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让我受益终生的收获,我收获的是耐力是坚毅是勇敢,是不屈,更是团队精神。无论今后我做什么,想到今天的苦与收获,一切艰难险阻都变得无所谓了。我想这也就达到了军训的目的了吧。

是的,从军训中我们也感受到很多快乐。从大家整齐的脚步声,高昂的口号声中,我体会到了团结的欢乐,也体会了奋进的快乐,当我们班经过4天的训练,我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这里,我们大声欢呼,在这里,我们大声的笑,在这里,我们留下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那一位教官的喉咙已沙哑,然而还是有力地喊着“稍息”、“立正”、“一二一”“齐步走”。训练时他们像所有教官一样严厉,注重纪律,精益求精;然而却又多了一份细心,对每个同学尽其关爱,对每个同学不失原则的要求都尽量满足。休息时他们的微笑让人感觉如兄长一般的亲切清爽,让大家觉得像朋友一般的轻松舒适。

这5天过得如此之快啊,感受最多的还是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记得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无所畏惧,我会怎么做?”现在我想,我要做勇敢的女孩,如果我是勇敢的,我就无所畏惧,那么我没有理由放弃努力。坚持下去,坚持到底。没有日晒雨淋,没有狂气暴雨,怎会有属于自己的风雨彩虹,怎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我坚持,我胜利!

也许军训的时光短暂,也许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稍息、立正、站好、向左看”这些口令将永远回荡在我的耳边。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6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校园,从此迈出了我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步,也标志着我独立自主生活的开始,而这一步的开始就是由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军训拉开了惟幕。

我们都不是第一次接触军训。我确实有些怵头,因为要训近半个月。这高强度的训练是避不可少的。虽然练习的动作都很简单,但要让一百多人行动要像一个人一样的确定是件不易的事。但我开始训练后又觉得很开心。因为训练使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意志得到了磨练。当汗水从额头流下,再慢慢滴落,留下一丝痒意时,偶尔也会为自己坚持不动,坚决不打报告请示擦汗的坚定信念所感动,我是一个不太上进的人,但真正决定的事就一定要做,要做好。而这样的感动在平时的懒散生活中是无法得到的。放在平时我也许会用纸巾擦去那一小颗汗珠,任意地动一动。可是在这里,做为一名暂时的军人,我要坚持,因为这里没有个人,没有形象,有的只是集体和集体的荣誉。

对于教官的严厉,我没什么怨言,却有一份感谢,因为教官也配同我们一起在太阳下晒。而当其他连队在阴凉处训练,我们却在烈日下曝晒时,我没有难过,没有不服,我只觉得那是一种荣耀,因为我们在恶劣条件下依然可以做得最好!况且,我们的教官人很幽默,他不仅讲笑话给我们听,而且还教我们唱歌,这使军训生活变得丰富精彩。

也通过军训,我们同学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了,尤其是在军训期间,我度过了第一个在外地的中秋节,有大家的陪伴,我没有特别想家,因为和同学们一起策划晚上联欢的内容,亲自出题目参与,这是忙碌又快乐的,但我相信,在远方的家中,亲爱的父亲却一定很想念我,也正因如此,我更要努力坚持训练,不辜负父母给我起的名字呀!借用一句教官的说话方式。我要坚强,很坚强,非常坚强,越来越坚强!

感谢军训给我带来了汗水与欢乐,艰辛与成长,虽然还没训完,但我坚信,军训生活一定会是大学美好时光中最重要的一个篇章。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7

在短短几天的军训生活中,每天我们都必须接受三四个小时的军事训练,接着还要为国庆活动而练习?这对于我们这些怕苦怕累的同学来说,无疑不是一种艰苦考验。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收获了太多,感悟了太多,也成长了太多。我懂得了军训的意义。

我的.上一次军训,要追溯到刚刚上初中?在那简陋的操场上,烈日之下,任由汗水浸湿了衣衫。虽然时间隔了那么久,我却还清晰的记得,仅仅20分钟,我就昏倒在地,眼前消失了那些挺立的身姿,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的死寂。后来,我被校医救了过来,在阴凉地里喝着糖水,却没感受到一丝的甜意。这一次经历在我脑海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我怕军训,我不想军训。然而我的怕与不想没有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可怕的军训还是如期而至。军训的内容并没什么多大的变化,依旧是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和原地踏步?这些动作,熟悉得那么陌生。

在这次的训练中,有好多同学都不幸倒下了。看着他们颤抖的步伐和苍白的脸色,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这个想法似乎激发了我的斗智,我想超越自己,超越那个怕苦怕累的自己。于是,我咬着牙忍耐着,抱着必胜的决心与灼热的骄阳作斗争。汗水肆意的流淌,流进眼睛里一阵难忍的剧痛?我想伸手揉眼,又怕被教官批评,只好忍着?忍着?当代表着休息的那一声哨声响起,整个人在精神上瞬间瘫了下来,但膝盖早已僵硬,忘记了弯曲该怎么做。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其实心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至少我坚持了下来,成功了,战胜了心中的那一点点懒惰,我不禁隐隐约约的为自己而小小的骄傲起来。

这只是军训中渺小的一个细节,却让我品尝到了久违的成绩感。我忽然懂得了军训的意义?军训,是一个过程,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是我们成长的必需过程。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8

为期七天的军训生活终于落下帷幕,这次的军训活动中,同学门都亲身体验了军人生活的方式,严肃、紧张、活泼等词语无法表达我对军人的感受。每个人对这段军训生活的解读可能都会有些不一样。

苦和累是我们最初的军训活动最直接的感受,但我们从中学会了坚强;教官们喊破了嗓子,不厌其烦的作着示范,让我看到了军人的的严格与认真;每天几乎都有新的训练活动,让我们在新鲜的尝试和努力的坚持下学到了不少军事知识;队列训练中加强了我们的集体合作和荣誉感;带队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使我们感受到一种亲情样的温暖。

军训过程中,留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训练的匍匐前进,。同学们被教官带到草地上,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

地观看着教官的示范表演,生怕轮到自己时会出什么丑。示范完毕,轮到我们表演了,教官一声令下,我们全都侧身趴在了地上,然后根据教官提示的动作要领一步一步的做,开始我们还很感觉好奇,教官命令前进,大家都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教官在后面抓落在最后的几名。由于动作不熟悉,到停下来的时候,同学们在草地上的姿势可谓无奇不有,有的像狗爬式,有的像青蛙在游泳,有的干脆就趴在草地前进。那样子实在是滑稽极了,教官看着这副情形也给乐得个无话可说。

军训拉练使我感受得到集体的力量,没有这么多人相互激励,我肯定不会那么短时间跑那么远的路;军训使我第一次尝试了真qiāng射击,感受到严格按照动作要领,耐心、镇静等心理素质对于打靶的重要性,居然有同学第一次开qiāng经历中三发子弹打出29环的好成绩;军训让我们有了点雷厉风行的好习惯,让我们感受到有了高度的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和对集体的荣誉心和高度责任感。

回想这七天,军训给了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份特别的感受,一种特殊的经历,一缕美好的回忆。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9

(一)有的时候,时间真的流逝得很慢,最起码,今天的我的确深有体会。

军训的苦也乐在其中。站在操场上的我,觉得自己很伟大,从未想过,自己也能一改往日的懒虫形象。静立着,我也思考着。

我猜想,操场上那个一身军服的自己,是不是很神气呢?在阳光的热烈拥护下,我对身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深有体会,对于军训来说,流汗只是小意思而已,这个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腰酸背痛,却使我更觉得度日如年。

新同学同舟共济,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了吧,正因为我们共度“患难”,更加深了彼此的友谊,这也是我的收获啊!

放眼望去,青色飞扬,青春的色彩把身上遗留的稚气覆盖了。漫过花季,我想,军训的日子会是我一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二)一向喜欢阳光洒满全身的感觉,但今天,我却希望“天有不测风云”,如果来阵雨击退所有不再温柔的阳光,那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了。

一道刺眼的阳光开始了我们的军训生涯。

在家时,所有的朋友为我打气,在这种鼓励下,我信心十足,但所有的信心被早餐前的集训打倒,看着朋友们的倒下,我的心倏得被一阵阴影所笼罩,信心不再十足,意志不再坚定,就这样的,我不再沉着。

中午时分的阳光特别火辣,我知道,一句“报告”可以换来一时的休息,我也知道,这一句“报告”也正意味着向自己低头,但在逆境中决不能向自己低头,我要挺住,不能让一句“报告”窃入我心中的防火墙。

我坚持着,不让自己倒下,我知道,今天只是苦海生涯的第一天,更苦更累的还在后面。今天的我们活得很苦很累,明天的我们也许会更苦更累,脚下的路还很长,如果我们现在倒下,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所以,我坚持着,虽然我知道我可能会随时倒下,但在没倒下之前,我不会让心中的自己倒下。现在要做的很简单,只是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仅此而已!

职校军训心得体会10

转眼间,军训生活就结束了。我还记得军训第一天的情景:

匆匆来到学校的我格外兴奋,因为要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一张张不曾相识的脸,一袋袋沉重的衣物,一份份不同寻常的感情!到了基地之后,在教官的严格教育与训练下,似乎后背、双腿、脸颊两旁的汗水已要将我“淹没”。可是军训就是军训,早已不是当初在家的甜美生活!同时它也锻炼了我们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军训期间,我和班中的几个女生住在同一寝室,我发觉大家在一起非常好相处,女生的话匣一打开之后,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好朋友,我也交到了许多的好朋友,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可以相处得更融洽,一定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努力完成自己的理想!

有人说军训是一幅没有色彩的水墨画,有的只是苍白和明暗;也有人说,军训是没加糖的咖啡,又苦又涩,简直难以言语。可通过这五天的生活,却又让我们领悟到另外一种真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狠毒的太阳锻炼出我们钢铁般的毅力,繁重的训练磨砺出我们一招一式的阳刚,这就是付出与回报的必然。

其实军训生活是苦中有乐,苦中求乐,最后苦尽甘来的,它比任何一种生活,任何一种做人方式都显得多姿多彩。在这五天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故事,点点滴滴,让人难以忘怀!

推荐第5篇:职校教学工作计划

职校教学工作计划

一、完善A区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有职教特色的文化氛围建设,实现集中办学,职校教学工作计划。

今年拟投入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改造运动场,修建澡堂,停车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建成校园音响系统,校园照明系统。3月底4月初完成学生食堂建设工作。7月份运动场地、浴室完工。之后,将财经部迁到A教学区,实现集中办学。本年度要完成A区基本建设工作,然后集中整治,美化校园,统一规划A校区的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充分展现职教特色,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专业建设

坚持“以重点专业支撑重点学校,以毕业生品牌支撑名牌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要“瞄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需求,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为争取下一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校专业建设模式必须转向以就业市场驱动为主,要有前瞻性,搞好专业品牌建设,抓住发展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本学年各专业部重点是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解决办学层次定位,专业定位,主干专业定位问题,确定主攻方向。

(一)专业师资

本年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方向带头人,技能骨干;学校师培方向将从学历合格转移到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的培养提高上来,继续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专业教师获取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坚持把教师送到大专院校和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培训,以加强理论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将把教师掌握网络技术教育、师德、现代职教思想教育等内容放在突出位置。

(二)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和重点:课程改革是我校学分制改革的核心,是专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以推动人的发展为目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解决就业岗位群要求与课程设置滞后的矛盾,建立根据就业岗位群要求指导课程设置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2006年,我校课程改革重点将放到实训课的改革上,特别是实训课的常规管理上,各专业部在每学期应组织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大兴学技能、比技能之风,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走出传统学科教育的藩篱,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课程改革以主体班为主,要解决培养目标定位问题,课改必须追求专业培养目标的最大化实现。课程设置必须与社会要求相符,把“学习和应用、就业和提高、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基础上,对准岗位群找准定位,找准与新兴行业的结合。每个子专业应该有1个确定的岗位群。

3、课程改革具体措施:我们要主动对准岗位群,确定主干专业课程,对准具体岗位,确定专业定向课程;人文学分和德育内容要强化岗位要求、职业纪律、职业安全要求和职业道德要求;体育课教学上要积极推进俱乐部式教学改革,通过艺体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气质。

4、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专业部要建立负责课程开发的专业组织,让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担任综合教研组长,牵头此事。必须进一步明确各专业部教学副主任对综合教研组的职责,定期开展课程调研,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计划、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要主动给予鼓励,专业部在分配上、工作上和经费上要倾斜。处室要主动参与,工作信息要主动为专业部所用。

5、课程改革中要妥善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问题,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定,需要多少,就多少。

二是要解决文化课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服务问题,要紧紧围绕着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为宗旨,改革文化基础课程中与职业能力培养关系不大的内容,加大与各专业的职业能力构成紧密相关的内容,加大文化基础课程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改革学科评价方式。

三是分流问题,主体班和高考班要适时分流,高三主体班在第三学年要顶岗实习,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前2年要完成。同时还要探索解决主体班确定专业方向的再分流问题,甚至还要探索解决一个跨专业定向问题。

(三)实训场地建设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强实训场地建设,充实和完善新建实训大楼的设备设施,夯实我校的实训硬件基矗同时,积极探索高效益利用实训场地的方式,深挖潜力,一方面要注意设备设施充分使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注意设备的安全养护,注意延长使用寿命。

(四)加强图书馆建设,促使图书馆更好地为专业发展建设服务

按“国示”要求,有计划地添置图书,充实馆藏,改变图书总量少,新书少、专业类图书少、专业类电子读物少的“四少”现状。同时大力加强图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提高图书管理质量。

三、学分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分制改革,我们在学分制改革方向上,要实现两个突破,一是要冲破学年制束缚,探索弹性学制。二是学分制选修要跳出单个学科选修的模式,搞模块选修。选修应与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对准职业岗位,将所选模块与行业联系起来,提供“营养套餐”式模块供学生选修。

继续探索学分构成框架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文学分、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学分,职业资格学分和体质学分。

积极做好随着学分制改革向完全选修深入,向弹性学制深入而带来的学习制度,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物流仓储后勤保障等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准备工作。

探索建立和完善学分制的保障督导评估系统,如:学分制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学分制实施的组织系统,学分制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加强对实施学分制的现代手段、方法的研究,扎实做好我校《学分制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科学进行信息处理,加大数字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四、信息获取机制建设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积极获取就业市场信息,用于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机制,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用工意见及时反馈教育教学部门,争取用人单位提供实习场地支持。

(二)建立教师外出考察、交流所获取的信息报告制度,教学工作计划《职校教学工作计划》。

(三)规范对专业部的管理,放权专业部,鼓励走出去,建立固定的市场联系,行业企业联系,保证了学校紧贴市场,始终为企业、行业服务,始终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方向,也使专业建设得以发展。

1、搞好“行业教学委员会”,学校所有专业均应聘有行业专家和企业人事部门领导组成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鼓励各专业部派人代表学校参加行业协会,把行业协会作为我校教师与市场联系的一个桥梁,凡宜宾市行业协会中有与我校专业相关的,我校代表就要想法加入,并积极承担相应工作。

3、继续与市劳动力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分工和联系。

4、坚持搞好毕业学生的现场招聘会,以此为平台,促进专业部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五、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育人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培养“敬业乐群”的学生为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要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一)在德育工作内容上,要突出“三职”教育,即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教育。首先要搞好职业理想教育,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充分的了解,有浓厚的兴趣,树立在本行当状元的理想,解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其次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最后要加强职业行为习惯教育,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行业规范的要求和岗位职责的要求,把企业的精神和文化灌输到我们的教材之中,校园文化之中,教育管理之中。我们培养的内容不能与实际需求脱节。另外,要加强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让学生明白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性的基矗

(二)在班科集体建设方面,以教育处为核心,加大德育管理改革力度,本年度学校重点工作是积极推进班科集体建设,真正形成全员育人机制,以适应学分制改革深入的要求。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就能搞好的,而是需要全体教师之间的合力,需要的是全体教师从观念到行动的统一。科任教师如何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特别在专业课、实训课中育好人,是我校班科集体建设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班科集体建设中,要步调一致,统一解决,细化我们宏观指导政策。要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职责,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量化评估机制,要恢复教育处对班主任聘任的审批权,授予班主任对任课教师聘任的建议权,充分利用分配杠杆,建立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班级管理效果应与每一个科任教师职称评聘、晋级和经济效益挂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要形成荣辱与共的关系。要建立处室联系专业部、联系班级的机制,最大化地利用处室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三)在德育工作网络建设方面,要强化学校和家长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专业部要积极和家长合作教育,采取措施促进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

(四)在德育常规管理中,坚持以“四立”、“四自”、“四会”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这一精神贯穿在常规管理中,使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六、充分利用D区资源,积极开展培训鉴定,强化职业培训学院工作。

继续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思路,抓住国家组织实施的“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的契机。“瞄准建设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的要求,以技能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瞄准人们转岗、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求,提高成人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利用D区资源,充实培训学院相关机构,增强人员,充分发挥我校培训鉴定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工转移培训服务。

1、建立职业培训鉴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体系,形成招生、技能培训鉴定、组织输出、就业安置、跟踪管理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

2、继续发挥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培训和鉴定工作,继续巩固和加强同普什集团、环球集团、丝丽雅、七九

九、八九

九、威力化工等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争取盛市劳动部门的政策支持,扩大学校和川—052鉴定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大规模的订单培训和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继续扩大对外培训鉴定业务。

3、把对学生的技能鉴定工作同学分制改革和各专业教学计划紧密结合起来,鉴定处、教学处、专业部共同协作,依靠制度建设把学生的技能培养与鉴定工作落到实处。

4、积极开展各类中、短期培训班的招生宣传工作,向社会宣传“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宣传我校培训鉴定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技工培训业务,努力开创培训工作新局面。

七、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全心全意为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中,逐步建立起我校学生的全国性就业网络。拓宽就业市常进一步掌握市场用工需求状况,深入了解了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机制状况,与部分盛市、地人才市场就业信息网进行链接并建立资源共享,为我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的就业指导,推荐和安置工作奠定良好基矗

充分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弄清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分析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的必然联系,紧跟职业的变化趋势,强调职业道德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开展就业指导研究,把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就业推荐安置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保障每个毕业生得到学校的良好就业服务,提高学校声誉。

八、招生工作

本学年计划招生1500人。为确保足够的生源以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本年度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灵活而务实的招生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的品牌效应,制定灵活的招生策略,以必须的经济手段作为保障。二是应建立招生激励机制,如制定职工参与招生奖励办法、区县招生小组奖励办法等,调动参与招生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关力度,加强与生源学校和初三教师的联系,建立覆盖九县一区的招生网络。四是生源市场应逐步向市外拓展。

九、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定位,要围绕学校工作的热点(特别是专业建设、学分制、课程改革、班科集体建设)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参谋作用。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应用,完善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激励、约束、评估机制,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更理性,更规范。以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所需高素质基层技术人才为己任,以“发展为目标、改革为动力、细化管理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为工作目标,重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室的先导、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全校教科研水平。

十、充分运用经济和分配杠杆,建立班科集体建设激励机制,探索年终效益工资同班级教育教学效益挂钩,同每一位教师挂钩的量化评估计发机制,以数量(津贴)质量(奖金)所显示的效果作为奖惩依据,做到有奖有惩;探索高考、就业等出口项目合并计奖的新办法;规范二级分配办法。

十一、开源节流,构建节约型学校,进一步探索学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规范收费,严格财务制度和物资采购、管理、使用、报废等制度。

十二、重视卫生防疫和安全生产工作,完善职责明确,反应迅捷,措施得力,讲求实效的突发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及防、控机制。

十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和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建设等工作全面创优,继续保持或提高各项工作的荣誉称号等级,向“国示”职校标准靠拢。

十四、支持教代会、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其民主管理作用。进一步落实好校务公开工作。

推荐第6篇:文言文教学

披文入言,因言品文

──对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分校 李姣姣

一、有关文言文的教学价值的思考 1.相关概念的厘清。

张中行先生在《文言与白话》一文中指出,文言是只见于文而不说出口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现代汉语解释:文言是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文”中的“言”应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如实词、虚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各种文言句式的辨析和用法等。而“文”则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而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精神涵养也应该是有益于学生当下的生活的。

2.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由此可见,“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其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为后人展示了汉语的独特魅力。经典的文言篇目能够千百年来世代流传,不仅在于它的语言文字,更在于其语言文字中承载的思想、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既在于其文字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涵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言文的学习,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文言文教学,虽然与白话文以及古诗词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内在本质却是相近的。

二、文言文学与教的现状

对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时出现困难与障碍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二是缺少相应的语感。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时候,除了阅读之外,还要扫清语言的障碍。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三个现实:第一,学生对于文言词句并非完全空白,因为文言词句中有很多因子存续到现在。第二,暂时留存一些语言障碍有时并不妨碍理解文章大意。第三,有些词句在阅读过程中会由不理解到理解。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和本身的教学规律,仍在于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关系。

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以及阅读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还应“注重积累”。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偏重于教学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如此重“言”轻“文”“言”“文”割裂的教学模式,其弊端不仅在于人文内涵的失落,单就“言”的积累也是不实的。然而矫枉过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开课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实词、虚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不太看得到,文言文被当作现代文来读,学习内容重“文”轻“言”,“言”“文”分离,言不实,文亦虚。

钱梦龙老师认为,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新课标也强调语文教学要训练学生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能力。这个语言环境,首先是指文章的整体,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前提是对整个文本有初步的感知,这是理解词句含义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具体到文言文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成语、歇后语等都能成为理解文言字词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文言文的教学落脚在“文”,根植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性体现在它首先是“文”,应该遵循从“文”的整体感知入手;它的特殊性在于这个“文”有更多“言”的障碍或教学点。

三、文言文教学的探索

王荣生教授认为: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比喻为“一根筋”和“一锅出”。“一根筋”指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或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尤其是关键词句。在课堂教学的整个线路上连贯地落实教学内容。“一锅出”指把教学的多项任务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环节里。钱梦龙也曾言:“我们要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使各个环节不再支离破碎,均围绕核心。”文言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还要关注到对重点文言字词的涵盖。在优化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也尝试从总体入手,通过主问题和板块式教学在整体把握“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言”、积累“言”、再因言解文,引导学生体会“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一)从标题中找到切口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本的灵魂。凡成功之作必有贴切、精要、吸引眼球的标题。标题隐含着文章的脉络、行文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标题中内含的大量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师备课和教学效率的抓手。对于简洁的文言文,标题的解读价值更高。如《伤仲永》中一个“伤”字足以领起全文,《口技》中“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的“奇巧”都是小而利的“切口”。

还有的标题每一个字都对应了一定的内容,每一个字都能生成教学内容,值得仔细研磨。以《小石潭记》为例,可以尝试从“小”“石”“潭”“记”四个字出发分别话说课文。

我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从“记”到“记”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补充“记”的文体知识。对于“记”,学生并不陌生,游记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一类文章。但此“记”非彼“记”,先补充一些文体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别和联系,读得更有章法。“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如已经学过的《桃花源记》《满井游记》等等。所以这里的“记”不等同于游记。但是阅读这类问题都有一定的方法,第一,看写了什么人、事、景、物;第二,揣摩作者抒了什么情。

第二步,话说“小”“石”“潭”。 1.话说“小”。起于小丘、喜见小潭、详写小鱼,略写小溪。在发现“小”的过程中梳理文章内容,感受景物如盆景般的精致美。

2.话说“石”。总体来看,“石”的特点在“奇”“怪”二字。“奇”在“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怪”在“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其岸势犬牙差互”。简洁地表现出潭边石头的千姿百态,而且以大喻小,充满想象力。在梳理“石”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致。

3.话说“潭”。关于潭,文章主要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发现小石潭(水声:如鸣佩环);看见潭中景(重点是由鱼、石、影侧面体现水清);追溯小潭源;感受潭边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是全篇的重点,也是由景体情,触摸作者内心的入口。在学生用原文“话说”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聚焦到重要词句。例如精读两段话: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可以引导学生品一品语段的妙处:光影交错、动静结合;游鱼逗乐、心境物化;骈散结合、句式灵动;无一字说水,无一字言清,却字字句句描写潭水清澈。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两句话都描写树,写小石潭的环境。“青”“翠”二词明艳而充满生命气息;“摇缀”“披拂”极尽曼妙之美。第二句则“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道尽作者心中的凄凉。

第三步,再回到“记”。引导学生小结:作为古代文体“记”,写了什么物(景、事)?言了什么情?明确:柳宗元通过山水游记的形式,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遭弃于荒远偏僻地区的美好景物,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从标题的每一字出发,囊括了文体特点、文章脉络的把握,涉及重要语段的赏析以及相应语段内重要文言字词的积累,深入主题与情感的理解,简洁清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章可循。

(二)对文学文化价值的挖掘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轶事。寥寥71字,却鲜活地绘出了谢安、谢朗、谢道韫三个人物,展示了魏晋名士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的典故。教学本文时,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读出短文的丰韵,感受文化意蕴的同时积累文言字词。

笔者在指教七上《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一篇时,正式由“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提领全篇的。

第一步,成语典故激趣导入。

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导入,告诉学生“柳絮才高、咏雪之才”等典故正是出自本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学文化知识。

第二步,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主问题设计:文中谁具有“咏絮才”,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初读课文后很容易找出才女正是谢道韫,但很多学生也可能回答“兄女”或“无奕女”。这样就可以顺势追问,这个“兄女”或“无奕女”是谁,她与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细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边读边画人物关系图。适时引入刘禹锡的《乌衣巷》,帮助学生了解辉煌的谢安家族。这个环节在整理梳理文中内容的同时涵盖了“儿女”“兄女”“兄子”“无奕女”“即”等字词的词义积累。

第三步,细读文章,揣摩人物情态。

对于“咏絮才”的评价主要涉及“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对比。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抛开传统的就比喻句本体和喻体的关系的角度来比较分析,而是引导学生结合前后文和文中的关键细节来品读作者的态度。例如对“公大笑乐”的理解,以及对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否必要的分析。

引入资料: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下得正紧。‛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

鼓励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有更多创造性的评价和想法。通过资料中雪下得“紧”一词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雪骤”的“骤”字的理解。

最后,通过这样的练习“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感受人物的情态,同时也梳理了“大笑乐”“差可拟”“未若”等字词的含义。

第四步,拓展阅读,感受魏晋风度。 最后引入拓展阅读资料: 1.言传身教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2.雅量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谢夫人大薄凝之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对于短小的文言文,能够争取到更多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文言助读资料深入故事的文化背景中,将文言文的文学文化价值最大化,同时积累字词,培养语感一举两得。

(三)在整合中优化课堂

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的诗文都是山水题材的优秀篇章。其中《三峡》《观潮》着笔在景,《答谢中书书》景语中饱含赞美与自豪之情。《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被誉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垂着的两轴精品。这个单元的教学除了继续完成文言字词积累、梳理文意的知识目标,还应该以此为学生开一扇窗──看见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品味景语中所涵的情语。

以《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例,两篇精致小文,起承转合,结构严谨,叙事写景,情景交融,意蕴无穷,耐人寻味。写秋月冬雪之景,语言精练,且只字未提“月”与“雪”,手法高妙,值得字斟句酌。文中的情思,深藏不露,需结合背景资料咀嚼品味。两篇文章有诸多相似之处,可做比读,并在知识能力的训练上体现延续与层次。

2015-04-07 人教网

推荐第7篇:文言文教学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细节、模式、期待 ———文言文教学的三套车 中考复习(九年级) 2013-08-21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一位语文教师想要在文言文教学的征途中走得更远,就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如仅仅用“串讲”的单一教学手段教授字词句等“字面”内容,这样做或许会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却和新课标的文言文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形成。

笔者以为,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应当做实以下几点:

一、讲究细节设计

文言文与现代文最大的区别是语言形式,故“字面”关是一定要过硬关,但在字词句等字面内容的教学上不能只有“教”与“受”的简单传递,而应当有效地“咬文嚼字”。

曾国藩是晚清儒学大师,他曾言道:做学问最要讲究训诂。训诂即是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这个训诂,不能由老师“训”,而应由老师指导学生去“训”,去“咬文嚼字”。

例如学习《曹刿论战》,教学目的之一是重点掌握文中常见实词,文中有“肉食者鄙”一句, “鄙”字理所当然是个重点,而“肉”字也会因为“小学就懂得”而被忽略。先说“鄙”字怎么教,其一,直接告诉学生,“鄙”是“见识短浅”的意思;其二,引导学生去辨析“鄙”的四个常见义项,哪个更适合;其三,弄清“鄙”在文中的含义后,把它与“先帝不以臣卑鄙”,和“蜀之鄙有二僧”进行比较。明眼人当然看出,这三步的知识与思维含量越来越大。但以上这三点也仅仅是停留在常用的字义分析上。再来说“肉”字,教师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试问这“小学就懂得”的“肉”字里面的两个“人”字是什么意思?再问很多与“肉”有关的字,如“肠、肝、胆、肺、肚、肤”等为什么部首都写成“月”字旁?这里用造字法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或许会给学生带来解决问题的新鲜体验。我们不妨把“肉”字的这问题可能收获的教学效果与“鄙”字的最佳效果进行比较,也许会发现,“鄙”字带来的字词语境分析思路,是最直觉的方法,而“肉”字则可开启学生于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新问题,从全新的角度感受旧知识。讲透“鄙”在文中的意思,能达到重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教学目的,但学生掌握的或许只是知识,是“鱼”。而从这个熟视无睹的“肉”字挖出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方法,是“渔”。这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这种“新”会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也可能带来举一反三的效果。

因此,尽管文字关是文言文教学的重头戏,对相关知识点的问题不一样的设计,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二、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各个文言文单元的教学重点,文本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一单元中的各篇课文的编排次序也有一定的讲究,故而,教师在备课授课上应杜绝七年级“这样上”,九年级也“这样教”的一成不变的授课行为,也要防止过于随意的教学行为——这篇这样上那篇那样上,一单元几篇课文换几种上法,课堂成了你“展示”各种教技的舞台,以致于学生跟得手忙脚乱,最终找不着北。

教与学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

“语文学什么”已是一个很泛的难题,不同阶段学什么就更难确定,而怎么学好尤为难题之上的问题。正因为难,教师更应跳出迷雾,化繁为简,根据六册教材的不同教学重点,形成一个个阶段性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说:“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这理论尤其适合语文学习。语文科的学科特点决定这他不能像数学那样,数学只要学会一道例题,就可掌握一种知识点,就具备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而语文科,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即使学了一个“例题”,知道其答题步骤,并弄懂了评分要求,也不一定能完成类似“例题”的另一道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学生“学”的规律上下功夫。针对各种文言文教学重点,形成阶段性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抓手,以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形成。

当然,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上,应注意两种错误倾向:其一,如今讲究素质教育,认为“模式”的东西都是死教条;其二,看到当今教坛各种新教学模式满天飞,抓到就用。前者矫枉过正,后者盲目追逐,都是不讲究实事求是的。

文言文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如何确定,应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归,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特长,考虑到各个阶段的学情。只要建立起较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学生就不会苦于不知怎么学习文言文;只要用好模式,使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形成习惯,假以时日,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形成的。

三、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期待

教育期待有奇妙的对应效果:今天你如何期待学生,也许明天他就会成为你所期待的那种人。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上,教师应本着新课标的精神,明确教学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学期待。

目前,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由下几部分组成:一内一外两个一百多字的文言文片段,两道词语解释题,两个句子翻译,一道文章内容理解题,还有一道要求考生谈读后启示或感受的题目。部分老师只看到试卷的表象,在文言文教学上也依葫芦画瓢,还以为有“针对性”,结果是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还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要有针对性是必然的,但针对的不是试题的表面现象,而应是试题所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

如2010年漳州市中考文言文选了《公输》和《战国策》各一个片段,是不是说,既然一段是课内的,那就让学生把六册教材中的文言文都记下?既然有考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那就让学生把各篇课文的译文都背下来?果真如此,则未免使文言文教学陷于简单粗暴,与新课标的精神相去远矣。

一段课内一段课外,除了考虑学情外,可理解为中考要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其一,要重视课本(以课文为本)教学;其二,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至于文言文中的最后一题,则不仅仅是在学“文言文”,更是在体会古人精神,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个性化阅读,这正是新课标精神的直接体现。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如果语文教师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期待只停留于熟读(死读)课文,强记注释与译文,幻想在中考中“有备无患,对号入座”,那么学生能否对上号且不说,记得全不全已是大问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上期待学生能自行应对考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如在考试中一样,只能靠自己,则考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平时学习中先发现,先解决,考试中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与训练起来了,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以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问题为主,更好地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其实,教学期待不仅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对教师也一样;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学期待,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合理提高对自己的教学期待,也许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讲究细节设计主要是从细节上入手,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从整体上出发,二者是教学的可视建筑,而提升教学期待则如一脉潜流,一种精神,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三者互为表里,如同三套车,诚能善加驾驭,必能带着教师走得更远,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应用能力必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推荐第8篇: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宾川四中 李娟

摘要: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关键词:转变观念 文言文 文学素养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但是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许多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因此,教好文言文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我有一些粗浅的文言文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策略之一,要转变观念

1 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文学教学。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愚溪诗序》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谏太宗十思疏》是所谓‘应用文’的一种,然而选入语文教材并不是用它教给学生怎样写应用文„„只是由于魏征的信写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还有《五人墓碑记》是一篇碑文,并并不是用它来教大家如何写碑文,而是因为它能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正义之感。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悟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

策略之二,要走出误区。

误区之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即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仅此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

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游褒禅山记》, “世之奇伟瑰怪之光,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教育学生做事要尽志尽力,勇攀高 2 峰。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启发学生讲究说话的艺术,要有善谏的嘴,还要有善听的耳。

误区之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一般文言文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学生只需记忆就行了。我们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和对现代文的理解有什么很大的差距。

策略之三,要讲究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我们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知识类化。文言文教学要充分运用诵读法、贯讲法、评点法、译注法、综合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诵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3 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赤壁赋》时,要在字里行间细心体会本文的诗情画意和作者的感情,梳理行文思路: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客人解释因由,四写苏子劝解客人,终写矛盾解决皆大欢喜。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情因景发,景以情显借景说理,寓里于情。甚至有一些很美的诗文可以和乐演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这方面特长的老师可以大胆尝试。

比较法要比较古今字义异同、语法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句中“兄”要译成“像兄长一样”,要比较,使学生明用法。又如一字多义现象,“慧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两句中“因”词义各不同。此外还可比较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位作者虽然都受贬,两篇文体基本相同,但抒发的感情却有区别,《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很难见到受贬后的抑郁之情;而《醉翁亭记》却流露出作者受贬后娱情山水以排谴抑郁的复杂感情。

归纳法即贯讲时能上连下挂,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教《阿房赋》、《赤壁赋》之后,要归纳说明,“赋”是古代文体名,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在内容上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语言华美,讲究声韵。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

4 凝滞的文体。总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内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从而教好学生吸收文言文的精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李娟,联系电话:13308723249

邮编:671600

推荐第9篇:文言文教学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与语言训练点的挖掘

都江堰市奎光小学 童玲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纵观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从中段开始以白话文为主渗透文言文的《井底之蛙》开始到高段以学文言文为主的本期的《东施效颦》、《学弈》以及下期的《吾腰千钱》,这一系列文言文教学任务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握这一教学内容的。要么领着学生逐字逐句译成白话文。要么只满足学生囫囵吞枣似地诵读,却很少在意文言文在小学课文中的出现究竟承载了什么用意与任务,对这方面的探索研究是很苍白的。其实,我认为在教学中只要明确课标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形成阅读文言文的模式,挖掘文言文中的语言训练,就可以教会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我们学校也一直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接下来我就《学弈》这篇课文谈谈我对构建文言文教学模式与在文言文中如何挖掘语言练点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谈谈教学模式。我的文言文教学大体有四个步骤:品读文言之韵味,理解文言之含义,感悟文言之蕴意,积累文言之知识。

一、品读文言之韵味

对高段学生业说,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不仅要看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更要看能否把文章读出韵味。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朗读便是教学的重点。

1、师备读

朱熹云:“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因此每教一篇文言文,我首先是备朗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仔细体味每个字,每句话;再读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这样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取得了指导朗读的发言权,才可以让学生从我的朗读里去感受、去理解。

2、导生读

新课标指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朱作仁教授也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时,也要有层次。

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我总是先放慢速度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然后,把难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划上分节线,并按分节线一句一句地带读,以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停顿得当,怎样得当停顿。让学生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等。在五年级的《刻舟求剑》《郑人买履》这两课中,我都把重点放在指导怎么读上。

进入高段后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不必逐字逐句的指导读,完全可以以提示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读,老师只需要评价式的语言去鼓励、纠正。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在《学弈》一课的教学中,先范读,让学生对课文有最初步的感知。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提示,让学生根据注音、节奏划分自由练读课文。最后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形式,在一次次的评价中来促进学生读出和品味文言之韵味。

二、理解文言之含义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明白文言文中每句话,每个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照译文”。

1、通读译文。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大多不长,译文也简单易读,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因,他们更愿意先读译文,也更容易读懂文言文讲的内容,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先通读译文。对我们所要学习的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学习的过程就成为由整到零的过程。

2、理解句意

在教学《学弈》时,由于已经学习过很多文言文了,学生对文言文也比较熟悉了,所以在课堂上并没有逐句教学生读文言文,逐句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白话文。而是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作检查点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理解句子的效率,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理解词义

先结合教参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字、词进行梳理归纳,并在课堂教学中以单独的醒目的方式出示。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理解的句意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以提示学生引起重视。学生对句意理解非常透彻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字词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了。比如《学弈》一课,先出示“通国、使、诲、惟、鸿鹄、思、援弓缴、俱、弗若、然”等字词,明确学生这次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对句意的理解一次性说出了它们的意思。这一环节既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也是对刚才自主学习句意的一个检验,还能让学生对先学句意再学词义的学习方法有更好的理解。

4、理解文意

对文言文真正的理解,不应该是只读译文理解就行的,而应该是借助重点字词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完整。只要能抓住核心,把故事讲清楚,就说明学生已经内化了知识。这比死记硬背来得更真切,更有意义。

三、感悟文言之蕴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既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古人读书的追求——读书志在明理。小学阶段几则浅显易懂的文言文故事都蕴含深刻的哲理。

1、抓住课文中的矛盾之处

矛盾之处便是突破之处,有矛盾就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如《学弈》就有矛盾之处——同是“使弈秋诲二人弈”却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值得研究的就是: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这样的矛盾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寻找到答案:“其一人”与“一人”的态度不同。那么《学弈》这篇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也就能顺理成章地揭示了。

2、抓住课文中的可笑之处

很多文言文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如《刻舟求剑》,其原因就是在他们觉得此楚人很笨很愚蠢很可笑。那我们就抓住孩子的这一感受,追问:为什么可笑?愚蠢的表现在哪儿?在不断的追问中,一层一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不懂变通。

四、积累文学之知识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积累文言文中一些常用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古汉语的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今后文言文阅读水平。对这些文言知识我个人喜欢放在学完课文后,我感觉这样不用打乱我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避免给学生造成东拉西扯的感受。同时,也能起到醒目的作用,让学生对这一知识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学弈》一课中,我就“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进行了积累。全文一共六个“之”,其意义有三种“指代、助词“的”、不解释。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积累。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积累:

1、“通假字”的积累

在教学《郑人买履》后,我重点对古文中的“通假字”进行总结。首先总结本课的“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的 “坐”通“座”,座位。“反归取之。及反”中的“反”同“返”,返回。然后告诉学生有关“通假字”的知识: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最后,出示几句没学过的句子进行一个拓展积累。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知”通“智”,智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2、“古今异义”的积累

在教学《叶公好龙》后,又对“古今异义”进行简单的了解。学习“叶公见之,弃而还走”的“走”今义为“行走”,古义为“跑”的意思。然后补充了句子:“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加深印象。拓展了“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中的“池”,今义为“水池”,古义为“护城河” 。以及《东施效颦》中的“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的“妻子”和“走”尤其是“妻子”理解。古义为“妻子,儿女”的意思,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3、文言文中个别字用法的积累

“之”的用法——指代;助词“的”;作动词用,相当于“到”、不解释 “其”的用法——代词,指“他、她、它(们)的” ;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

“而”的用法——用作连词;用作代词;虚词\"而已\",放在句末 当然有关文言文知识还有很多,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去发现,给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系统性。

以上是我对文言文教学模式的一点认识,接下来说说在文言文中语言训练点的挖掘。

以前,我总认为文言文就是读好,理解好就行了,但是随着对现在语文课堂要教出语文味,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的要求的提出,我们必须在课文中下功夫去挖掘语文味、工具性。在经过几篇文言文的教学后,我发现其实有些地方是可以被我们挖掘出来,作为语文训练的。

1、读中训练点的挖掘。

读文言文是以读准字音为前提的,那么在读中我们就可以挖掘一些字音上的训练。如在《郑人买履》一课中,“度”出现了两次,且两次读音不一:“自度(duó)其足”与“吾忘持度(dù)”。在教学中就可以从意思上对多音字进行区分,“duó”为动词,有“测量”之意;“dù”为名词,还可以进行组词训练强化知识,积累新词成语“度长絜大”、“度德量力”等,补充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2、理解中训练点的挖掘

对一篇教材的理解,我们提倡从文章内容、表达方法、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进行解读,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更渴望具备一种聪慧的眼光,善于抓住文本的特点,切中要害。

如《东施效颦》一课,在理解东施到底丑到什么程度时,抓住“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两句来理解后,揭示这种侧面描写方法的好处。并创设各种情境:此人很讨厌,某某技艺高超等让学生仿写,个别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用文言文进行仿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也让学生知道文言文中也会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在今后学习文言文中,他们也会有意识的去关注所学文言文的写作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揭示蕴意后训练点的挖掘

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要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体会,谈一谈故事中告诉人们的道理,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求同存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对比,受到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把读书与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在教学《楚王好士细腰》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一味地投其所好,盲目地追求时尚,只会让人变得更丑陋这一道理,就采用续写故事,长此以往楚国的人会怎样,楚国会怎样来体会。还列举现实生活中“整容”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讨论:你如何看待日益跟风整容现象。在讨论中让学生加深对蕴意的理解。

推荐第10篇:文言文教学

浅谈文言文教学重点及教学规律

新《课标》注重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能一味采取过去那种注入式“串讲”的教学方式。相反,文言文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扫清文字障碍问题。同时,由于文言文教学须做到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因此,既不能一味地抠住词语解释,也不能抛开词汇靠分析译文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攥住学生一只手,放开他们另一只手的办法——攥住一只手,须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放开另一只手,为的是给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即: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一个有效训练的过程和一个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并强调两点:第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突出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彻底改变对着《参考》组织学生翻译,把嚼得无味的“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去背的现象。

一、注重实词积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对一个学科了解了,才能够产生兴趣、去抓住其特点获得学习成果、在感悟中去领略其中的奥妙;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出更大的兴趣。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探究学习铺设好道路。

由于古代文字发展水平与书写工具等诸多因素,形成了文言以单音词为主等特点,加之文言文记录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等,因此有人把文言文教学内容大致归纳为古实词、古虚词、古词序、古文化常识、古生活常识、古文的写法和正确评价古文的思想性七项内容。而其中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问题——学生读不懂文章。古汉语泰斗王力先生指出:“语言有三个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那么,我们学习古汉语,这三个方面,哪方面最重要呢?应该说是词汇最重要”,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实践中,很多学生理解不了文言句子,多是卡在个别词上。拔掉这几个“钉子”,文言文的语言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这里必须强调,有限的几个常用虚词比较好掌握;而实词数量多、用法活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对教材中出现一些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要像学习英语单词那样一个一个地背下来,并能够灵活运用,才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也就完成了文言文学习中有效训练的任务。

二、抓住常用词教学,留给学生学习空间。

这里牵扯一个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针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串讲,就是一场革命。过去,教师可以凭借一本参考,随你读、念、讲;如今是教学参考上

的材料比教师占有的相关材料丰富得多,而网络中的材料比参考中的材料还要丰富。这就断了教师照本宣科的道路,必须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学生知道哪些应知、哪些应会、哪些不用管它。也就是说,尽管是探究式学习,决不是从钻木取火开始,而要站到前人肩膀上去主动学习。否则,就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也就不成其为课堂了。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积累常用词。这里的“词”应该有两个定语:第一是“教材”,也就是限制在教材所选取的几十篇课文内,而不是漫无边际;第二是“常用”,也就是经常出现的,而不是所有的词。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词汇,也就完成文言文学习中积累的主要任务。

教学中,对于人名、地名、官名、时间、年号、称呼、数量词等只要知道读音即可;成语、典故,以及“眼”、“笑”、“高”等基本词汇,学生自己可以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少数几个词和常见虚词,必须由教师讲解学生才能学会。这关键的一两个词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整段内容。剩下学习任务和学习实践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己完成。何必一篇文章教师组织学生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串讲”费时、费力又让学生厌倦呢?如果不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就是一句空话。

三、提高翻译水平,学生应对考试训练。

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初学者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素质的具体体现,以及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这里我们强调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学习文言文,在模仿中学会文言文,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在模仿中学会”应该成为落实新《课标》学科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求教师不但要提出具体要求、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必须做出示范。具体操作须强调五点:

(一)教会学生参考书下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特别是把书下注释倒到重点词语旁的习惯,这是给了学生翻译文言文的一根有力的拐杖。

(二)翻译可以分为两步进行,在扫清重点词之后,先让学生自己翻译;然后教师再订正重点段落和句子。

(三)掌握文章大意不要一味追求“信、达、雅”。只要学生能够把大概意思讲出来即可。

(四)翻译重点内容整篇文章不必从头到尾翻译出来,而应是有目的地翻译重点内容。

(五)着重理解重点内容和词语可以领着学生进行口头翻译,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词语的进一步理解。

总之,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行审美,或说,或读,或论,或评,真正地让学生能动起来。引导他们通过使用书下注释和

工具书,学会“拔钉子”来解决文字障碍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增长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全面、个性化发展。

第11篇:浅谈职校实践教学

浅谈实践性教学

摘要: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学要培养出有用人才, 离不开专业实践教学, 而要确保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除需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外,更需具备设施完善的实验场所和实训基地及熟练掌握农学专业操作技能的专业教师。同时,要周密计划, 严格管理,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注重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 这样才能最终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 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 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走上社会后的适应能力。那么, 职业学校如何根据农学专业特点, 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教学,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呢?在学校保证提供设施完善的实验场所和实训基地, 专业教师熟练掌握农学专业操作技能的条件下,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和服务意识,强调师生的双向沟通、合作和交流。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抱怨《植物保护技术》理论课枯燥,学生不能持久记忆,得不到学生的关注,教学效果自然不好。究其原因,是我们把教学当作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活动过多,学生活动过少,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掩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理论联系实践,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搞好课堂实践教学。如讲授“化学防治”一节时,针对具体的病虫害讲解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施药器械的确定,具体农药的稀释、喷洒作业及注意事项,笔者边讲边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实践,反复练习。这样学生感觉学得轻松,掌握知识也很牢固。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农学专业课除常规的理论教学外, 多数实践教学活动要在野外和生产劳动中进行, 在进行脑力劳动的同时, 还要在风吹日晒的条件下付出许多体力劳动。而职校生大多组织纪律性较差, 劳动观念欠缺, 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以至有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不能摆正实习态度, 认为实习不实习无所谓, 混个毕业证就行了, 于是表现出嫌脏怕累, 不愿动手操作, 纪律上自由散漫, 行为不检, 过于随便的态度。 对老师的教导和学校的管理, 持一种逆反心理,因而不受实习单位的欢迎, 其结果不仅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还会给学校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为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学生活动之中, 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责任感, 严格要求学生, 增强纪律观念, 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树立学农爱农的意识, 端正实习态度, 发扬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根本。

三、转变教育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课教学计划

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针。我们的办学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学第一线工作的植物生产、服务和经营人才。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制定与当地农村和农业相适应的专业实践课教学计划。

四、调整农学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优化、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我校农学专业共有植物保护技术、生态学、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土壤学、肥料学等七门专业实验课,相应的有四个专业课实验室。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致使设备陈旧,仪器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对其进行改革,成立一个作物生产综合实验室。原有的人员、设备和实验场地均由中心实验室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最佳组合,为实验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加快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学专业的步伐,强化中职生了解、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按照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改造、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快速发展的原则,调整了农学专业实验课的课程设置,新增了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农业信息技术实验、田间农事操作与实验技术实验、农业科学研究方法等实验课程。另外,按照相同类型的课程和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实验进行整合,将作物栽培学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作物育种学实验、作物种子学实验分别优化整合为作物生产实验和作物育种与植物保护实验。在教材编写中,删除学科间重复的实验,合并有关重复的内容,增添内容丰富、技术性强、代表面广的实验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结合课程,自己设计、农学、管理主要作物实验田,系统观察和总结作物生育规律、杂交组合后代的分离规律、杂种优势规律等,学生在田间边学习边实践,加深了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进行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农学实验教学主要在田间作物的生长季节进行,所以,良好的实验条件尤为重要。过去,实验教学主要安排于暑假前和暑假后进行。由于暑假前多数作物处于苗期,作物生长缓慢。暑假开学后,有的作物已收获(如玉米等) ,而且种类少,现场教学相对减少,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为使实验教学时间与作物生长旺季相一致,对农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必须进行调整。为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提前一年进入实验教学环节,特别是利用暑期让一部分学生集中进行玉米、小麦、高粱、水稻等作物的生产实习。实践证明,利用暑期进行专业课和相关课的教学实习,增强了实习的效果,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现代中职教育是素质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也是探索中职学校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保证学校实践性教学主要手段之一。建设学生专业实践基地,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弥补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中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潜能。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和示范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基地对教学实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学校可利用人力、技术优势,进一步探索生产实习与具体生产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地方农业生产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结合,这样既能解决实习经费紧缺的问题,又能真正为农民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和责任心,实践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七、建立实践性教学考核标准

建立健全实践性教学考核标准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专业课是否达标的保证。一方面能客观的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总结和深化所学知识。为此,我们总结了以往实验教学考核的经验与教训,不断研究与探讨,制定了考核办法,即平时考核(学生各次实验课的出勤、操作、仪器损坏、表现、实验、实习报告等)成绩,占70% ;期终实验、实习结束,进行实验综合考试,成绩占30% 。对于实验报告,严格要求,不合格者退回重做,并给低分,对抄袭者给零分;对缺席实验课者,要求补做。实验成绩记录学籍档案。对实验成绩不及格、缺少实验课而又没有补做、抄袭实验报告者,不能参加期终理论考试。 参考文献

[1] 陈亦兰.中职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2] 孙晓莹.实践教学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3] 丁得亮,王金龙,吴锡东,臧凤艳,李子芳.抓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河北农业科学,2009(11).[4] 李春燕,朱新开,郭文善,封超年.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34期.

第12篇:做好职校生思想工作心得体会

一、根据职校生思想变化,思想工作要及时。学生不良思想倾向的产生、发展都是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有超前意识,发现苗头,及时做好疏导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以及生活负担等

。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daodoc.com给学生指明方向,讲清道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二、根据职校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问题的不同,思想工作要有针对性。做思想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思想问题,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如果不加以区别,采用千篇1律的方法对待,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抵触、感情上的对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思想工作要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做有心人,对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个人脾气秉性、爱好特长、家庭生活情况,乃至社会关系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思想工作就能避免盲目性。

三、根据思想问题易发生反复的特点,思想工作要保持经常。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思想工作是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解决思想问题仅靠一两次谈心、谈话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社会影响是复杂的,而职校生的思想认识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有的同学今天把缺点和错误改正了,明天或后天又出现了反复,对此,教师不要误认为学生是屡教不改,不可救药,应该有信心,有耐心,保持思想工作的经常性。

第13篇:职校教师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外出考察学习体会

11月9日,在黄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教务科、教研室、学生科、班主任一行26多人赴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揣摩职业教育特点,感受职业教育氛围,在兄弟学校的安排下,我们分专业进行了观摩教学、各科室对口座谈、参观等一系列活动,该校是全国办学最早的旅游职业学校,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大胆创新,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工程、就业推动工程、成才导航工程、校本教材开发工程等,走出了一条特长人才+专业人才的复合之路,深受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被誉为“湖南旅游黄埔,中华职教明星”。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之成熟;招生就业前景之宽阔;师资力量之雄厚;硬件设备之先进,使我校无法与之相比。就谈谈我对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学生管理

(1)实行学分制度,学生就业、毕业都与学分制度挂钩,学分不够的学生可拖延就业和毕业时间,而学生学分可用平时考核成绩和行为规范来量化。这一管理制度虽然可行但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有可能会带来提高学生流失率的问题,现在可能还不适合我校,但可在我校实现大发展之后实施。

(2)在去湖南考察之前,我有幸被教务科安排在省农业学校进行骨干教师培训,其中他们学校是把企业的管理带进学校,对学生进行7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安全、节约)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规范行为习惯。比如课前,无7S前学生自由、随意携带物品、无序进入教室;有7S后:学生提前整队点名,只携带与实训有关物品、有序进入教室。课中,无7S前任课教师只管上课;有7S后:任课教师上课规范学生实训要求, 组织学生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课后,无7S前学生下课拿上自己的物品就离开;有7S后:学生将所有设备复位,将凳子桌子放好,清理卫生,排队有序离开。

二、招生方面 (1)学校的知名度

由于该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比较久,社会上得到一定的认可,每年招到该市应届毕业生的40%左右。如何扩大学校知名度,除了大力宣传和加强学校管理之外,我觉得今后应该打造品牌专业,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路子。特别是在专业建设上,对我们来讲,就是缺乏龙头专业、特色专业、拳头专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优势,专业设置基本是为招生而招生。今后,我们应当确立自己的发展思路,打造品牌。以品牌专业引领学校的发展,以品牌专业打造学校特色。就如一个地方的特色一样,没有品牌,人家根本不知道,也不想来。

(2)就业保障

学生的就业好了,家长也放心,自然而然由学生带动学生。由于该校就业前景广阔,外省的部分学生也有通过网上进行报名就读。

我校正处与职业教育初级和发展阶段,我们任重道远,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办学模式,兴利除弊。我们确实与这些先进学校存在着巨大差距,但我们万万不能悲观和绝望。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大家一定要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共同开拓一片属于我们的新天地!

2012年11月20日

第14篇:职校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职教中心

2012年2月24——25日,我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为期2天的师德师风集中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流。”这是人们常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条河流”源源不断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学到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为此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培训班的学习。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一些关于计算机信息专业的学习。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我能用电脑备课,绘画一些精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看着孩子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使我更加坚定学无止境,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学生才能在自己的爱心培养下健康成长。

二、爱每一个学生,师爱的准则。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爱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每一位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立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

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教师只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师爱会发挥巨大的力量。

三、培养学生的爱心,师爱的升华。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不仅要解决知识上的疑惑,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上的疑惑。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这样,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加强教育、引导和渗透,在一些小事情中让学生学会去帮助别人,关爱别人,去播撒爱心。

两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我认为意义重大。这次学习使我们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肩负的任务。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每一名教职员工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力争用最高标准去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12年2月28日

第15篇: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

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 (1)18个虚词 (2)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译的方法准则

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

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按教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

复习中思考四个问题:第

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

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极其含义?第

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

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

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词的含义讲过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复!记忆需要理解加重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以为,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课堂限时做文言文练习(1至两篇),做完后马上评讲,解决练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点。

王荣

2015年1月11日

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王荣

2015年1月11日

第16篇: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一学期,在这忙碌又充实的一学期里,学到许多东西也遇到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许多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兴趣,学习效率开始下降。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试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文言文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学案完成拖拉。许多学生普遍反映文言文学习识记内容太多,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不爱学。其二,太过强调字字落实,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数量和难度的迅速增,让许多学生手忙脚乱,无力应付。其三,背诵慢。过于繁重的背诵任务,学生心生厌倦,背诵效率急剧下降,许多学生反映,很难背且背后易忘。反复的背诵更是消磨掉了学生的兴趣。

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这些方面努力。一方面,适当调整教学方式,设计更有趣的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这一课,不要一味的让学生自学、讨论,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廷刺秦王,学生自导自演,动手动脑的同时,更好的把握了“廷刺秦王”这一重要场面。再如,学案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荆柯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方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针对这一问题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学生各执己见,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荆轲其人的了解,与此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学习有竞争,寓学于乐。另一方面,不要太过强调字字落实。比如,那些生僻字往往只在一篇文言文中出现,即使不懂它,也不妨碍我们读其它古文。记得多,并没有实效,也无必要。当然,对于常用词的常用意义,确实要下功夫落实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文言文阅读中,调动先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举一反三,更好更快的疏通文意,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除此之外,还应该传授一些自学文言文的方法。例如,课前的预习很有必要,学生可以先熟悉课文,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学为主,主张人人动手,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避免课堂成为少数优生的天下。教师着重讲一些比较难懂的和带有普遍性的知识。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和特殊的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等,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一贯强调要多读多背。诚然,多读多背并没有错,但却很容易导致过分强调诵读而忽视了对文章词句和整个内容的理解。如果讲课前就要求学生将课文读熟并背诵下来,讲完课后仍强调多背,仿佛只有多背就能真正掌握课文。似乎即使学生理解不了,只要背诵下来,时间久了自然就理解了。而学生呢,却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内容,甚至连注释也懒得看。殊不知正是这种观点作祟,使得学生背课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强记住,错别字也很多。相反的,这种强硬的背诵,削弱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教师应正确地处理好诵读与理解的关系,二者应该并重,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应重点讲解,反复练习,要让学生养成看课文注释的习惯,要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文言文的学习本就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再如,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做为新教师,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学习、探索,我们仍在路上!

第17篇: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传统的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又不广泛,因此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学文言文无用,反正考试不会再写文言文,知道一点词句就可以了,故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文言文的学习。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当教学中的某种遗憾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教学现状时,其原因之纷杂自不待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开启智慧,放开眼光,大胆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她的魅力。

从教师这个角度讲,虽然近年来有很多教师一直在探索文言文的教学,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文言文究竟怎样上才能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地会学乐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如何教好文言文呢?我觉得实施文言文整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消化与吸收。

一、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构想与尝试

文言文整体阅读是指在课堂组织阅读教学时观照的对象主要是文章的整体,对文章的结构、思路、主要内容作整体的把握,而不是肢解式的机械分析和知识性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的串讲。它着眼于“整体”,即整体的初步感知,再借助“整体”的“完形”去鸟瞰“部分”,把握关键的词语和语句;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着力于“整合”,形成对文本内蕴的深层理解。

二、实施文言文整体教学的优越性

我认为实施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有以下的优越性:

(一)整体阅读不会造成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只会对正确理解语义提供背景,有助于语义的理解。

开始我担心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会导致学生对文言语词、语句的理解发生问题,尝试下来我们认为整体阅读不会造成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为除了有详细的注解、课后的练习做支撑外,整体观照有时会让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对语义把握变得更加精确

(二)从教学实践看,整体阅读有助于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层理解,从再现性理解转向重建性理解,从诠释性理解转向创造性理解。

我认为,整体阅读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中融会,在辨识比较中贯通,激活思维,并把思维引向深入,有时甚至会产生新的见解。

(三)整体阅读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

2 整体阅读教学主要是学生的整体阅读,它建立在学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它也体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觉得整体阅读教学背景下的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从整体入手,使他们从中体会文章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趣,使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语言逐渐内化,从而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

在整体阅读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世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教师只是桥梁和纽带,而不是“救世主”和“包办者”。

我一直想:怎样的一堂课(文言文教学)才是有成效的一堂课?怎样的一堂课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从课文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革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先前教学思想的一种反思、借鉴和超越。反观传统的教学(文言)的模式,从最早的私塾教育,强调的是一种直观而又简单的教学理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说,他们的结果是好的,就是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章)的一种感悟力,就是所谓的“慧根”,而我们批判的应该是他们的教学方法,传统文言(建国后,白话文)教学因为受到语言习惯的影响,自然不如古人学习是的自然和流畅,一般情况下:“教师读,学生看;教师译,学生记”的教育模式大兴其道,究其原因,大家认为这种教育方式的显性因素明显,即学

3 生能够基本明白其义,并能翻译。但是文章的意蕴何在?文章所体现的鲜明的人性和个性以及鲜活灵动已怡然丧失。学生看到的只是死的东西,自然学起来恹恹欲睡。更不用说使学生吸取古人语言中尚有生命力的东西,借鉴古代作品中的写作技巧,以提高现代语的吸收和表达能力了。

实际上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是语体文教学和文言文教学共同完成的。当然,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能力,不是像学语体文和现代汉语那样直接,而是要经历一个较复杂的扬弃和转化的过程,不能简单模仿,不能依样画葫芦,不能要求立竿见影。文言文、古汉语转化为现代语文能力,必须有正确的指导,否则就不可能产生理想效果,甚至产生偏差,如写文章、说话文白夹杂、滥用文言、文言气太浓之类。教师在这方面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沟通古今语言之变,引导学生学会咀嚼、品味、扬弃。

中学语文文言的教学终极目标是什么?新课改的理念表达的很清楚: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借助基本的工具书理解浅显的文言文。说白了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一种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从文言中扬弃死的东西,借鉴吸收新的东西,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第18篇:文言文教学初探

文言文教学初探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学习文言文的:当老师补充相关背景,疏通文意,解说词句时,他们不以为然,而当教师一旦进行口头对译时,则专心致志,挥笔疾书,当教师进行复习检查时,他们就可以手持课本,眼观笔记(一般已密密麻麻地小字记在书上原文下面),流利地进行对译了。这种学法只能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很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那怎样让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文言文呢?我认为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 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 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 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 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 走 ”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 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 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 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三、鼓励学生质疑。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 。”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 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孩子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孩子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 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19篇: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向来重视的任务,也是重点难点,想想自己在这方面 教学经历,感觉有一些不足。

一、重诵读而轻理解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一贯强调要多读多背。诚然,多读多背并没有错,但却很容易导致过分强调诵读而忽视了对文章词句和整个内容的理解。有的教师在讲课前要求学生将课文读熟并背诵下来,讲完课后强调最多的还是叫学生多读多背,仿佛只有多读多背就能真正掌握课文。在教师的潜意识里似乎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使学生理解不了,只要读熟、背诵下来,时间久了自然就理解了。而学生呢,却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内容,甚至连注释也懒得看。殊不知正是这种观点作祟,使得学生背课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强记住,错别字也很多。如将“则弛然而卧”的“弛”字写成“驰”,将“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写成“此系贞良死节之臣”等,这些皆因不理解意思而造成。

鉴于此,教师应正确地处理好诵读与理解的关系,二者应该并重,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应重点讲解,反复练习,要让学生养成看课文注释的习惯,要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并及时检查背诵的效果。

二、重讲解而轻自学

就常规课堂而言,现今的文言文教学的大众化模式依然是“串讲+翻译+处理课后练习”。老师之间流行的口头禅是“文言文要串讲”“文言文要字字落实”。“字字”当然包括课文每一个句子的实词和虚词。我要问:字字落实有必要吗?在我看来,字字落实不必要。比如,那些生僻字往往只在一篇文言文中出现,即使不懂它,也不妨碍我们读其它古文。讲得多,并没有实效,也无必要。至于常用词的常用意义,确实要下功夫落实的。正如王力先生所言,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我们差不多在任何一部古书中都和它们接触,如果不彻底了解它们,不但这篇文章读不懂,其它文章也懂不了,甚至完全陷入误解”“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这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方法”。王力先生的这个看法与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所谈到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说:“什么是文言文的基本训练呢?首先是讲求字义,„„特别要留意的是与习见的意义相近而意义不同的意义。”

我还问:“字字落实”真正能够做得到吗?也许我学历太低经验不够,我个人在文言文教学之前的备课时也曾试图去弄清课文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的意义或用法,绝大多数时候,查阅了大量资料,与同事反复讨论交流,花了很大的功夫,可仍有相当数量的字句落实不了,特别是那些虚词尤其如此。说起来,真有点叫人汗颜啦!然而,我敢肯定有过我这样经历的老师一定不会是少数。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串讲”、“字字落实”的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逐字逐句地串讲翻译,表面上看,学生好象完全懂了,但却是一种被动地接受,一种不动脑筋的获得,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因此就产生厌倦。况且初中阶段“串讲”“翻译”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在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里头,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从实验教科书文言文单元前面的提示和要求看,“串讲”“翻译”这一教学方法也不符合编者意图。教科书几乎在每一个单元开始时都提到“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我们揣摩体会“理解诗文大意”“整体感知”的意思,“串讲”是不必的(重点词语、常见词语的意思当然要落实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大胆鼓励学生教中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典》等,而且还应该传授一些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课前的预习很有必要,学生可以先熟悉课文,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为辅,主张人人动手,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避免课堂成为少数优生的天下。教师着重讲一些比较难懂的和带有普遍性的知识。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和特殊的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等,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这比老师一手包办要好的多。

第20篇:如何教学文言文

如何上好古文

古文怎么上,当上到古文,我们语文老师就显得慌了神。主要原因就是古文学生不懂,许多字古音古义让学生难以读懂,还要翻译,按照教材释义所用的课时,根本就无法完成教学进度,以致于上完了课,学生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现把教学文言文的拙想归纳如下:

一、扫除障碍

接触古文,学生首先得读准字词,所以老师要带读,画出字词。一是生字词,二是通假字,三是异读字音,四是重点字词。画出来后,要让学生花时间去背住,像背英语单词一样,牢牢记住这些字词,花费时间一个单元至少两课时,共4课时积累时间。这强有力的古文字词积累,无疑对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后面的课时学习中,还要进行听写,加深理解。

二、口头翻译

字词解决后,教学转向于翻译。翻译分成两种形式,书面翻译和口头翻译,这两种形式都要做到。首先让学生参阅课外辅导书,书面作业完成翻译,为口头翻译奠定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把课文翻译出来,夹贴在书中课文处。反对有些同学把翻译抄在课文中,整篇课文迷迷麻麻,如同蚂蚁排衙,一塌糊涂。然后就是口头翻译,要让学生自己借助于作业,能对照古文翻译。这个口头翻译是个死命令,要想用一切办法,让学生做到,只有做到口头翻译,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心应手的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在翻译中,要指出重点字词的解释,注意同一篇文章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带领学生辨析字词解释、通假字解释、重点文段翻译等,旨在加强学生记忆,加深印象。

三、课堂先测

上古文了,前面的“扫除障碍”和“口头翻译”算是预习课文。而这个预习却是古文学习的强有力的保障。而在上课时,注意先测。先测即对通假字、重点字词、古今义、重点句的解释。即重点字词要点的学习。

四、顺应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学习法讲解课文

有了前面三环节的教学基础保障,这时讲解分析的不外乎就是看这篇文言文属于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是什么文体就按什么文体教学。作者简介、文章背景、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名句释疑等方面的知识了。这时一课时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五、熟读与背诵

古文教学,熟读成诵是最后教学的死命令。讲到背诵,许多学生提起就怕,尤其是学困生,那么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掌握层次,让学生熟读。熟读得好,其时不用背也是可以的。熟读与背诵,可以开展小组竞比活动,激发学生的斗志。也可以由老师范读,读得又快又准,让学生佩服得掌声雷鸣。学生有个示范,追求阅读的最佳效果。教学中,最后把重点段落熟读与背诵要进行考查,让学生对课文作最后的记忆。

纵观文言文教学,其基础重点难点全在“翻译”环节上,成败均于翻译。如何加强翻译,还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尝试。

2014-10-30

职校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职校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