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园名师之路教学观摩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9 07:48:0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某名师之路”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XX\"名师之路”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于XX年11月14日至16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为期3天的“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本次应邀上课的老师有:北京光明小学的马荣华,XX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学主任主维山XX省XX市经开区第四小学的王超,上海XX外国语小学主任王XX,XXXX一小杨XX,北京中关村一小副校长张XX,XXXX的专家教师李XX等。我们共观摩了9位名师的10节优质课,聆听了他们的8场专题报告。本次研讨会以阅读教学为主题,一直以来,我个人认为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难以组织实施,最具有挑战性的课型,每次学校组织赛教或者公开课大家心里都想着能尽量避开阅读课。但本次作课的名师们以他们全新的英语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无限的个人魅力向我展示了:原来英语阅读教学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也可以充满欢声笑语!忘不了韩国美女教师那优雅的身姿,活泼热情的师生互动。忘不了王超老师《SingingDad》那节课中随教学情节变换的酷酷的造型,酷酷的英语歌曲,让学生们、让所有观课的老师为之赞赏。忘不了杨XX老师故事教学《Thecrowandthewater》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层层引入,恰到好处。忘不了主XX老师《water》课堂中巧妙构思的板书设计。名师们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惊叹,我羡慕,我反思,也向往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如鱼得水,尽情挥洒。

一、相信自己,勤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

本次展示的名师们几乎都用全英文教学,而且发音标准地道。

超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丰富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精致巧妙的,生动活泼的歌曲,让英语课堂别具风味。名师们用他们无限的个人魅力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情境刺激下,做到了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不愧为大师!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教师个人素质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的确,新时代的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而且要多才多艺,一口漂亮地道的英语口语;一份时尚流行的教学理念;一项独特的教学技能,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才能让学生崇拜你,喜欢你的英语课堂,我相信自己只要勤学苦练,一定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二、重视歌曲、故事、语音教学。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误区:认为考试又不考唱英语歌、讲故事,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对这些方面不太重视,大都一带而过。但这次观摩了名师们的英语课,聆听了他们的报告,使我明白了它们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使用它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听力,养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增进许多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它们的教学不浪费时间,实质上是更好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改变观念,通过歌曲教学,故事教学,语音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三、乐于反思,学以致用。

通过本次观摩学习,我对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它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阅读课的基本流程也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读前——读中——读后)。也懂得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今后,我会时常放稳教学的脚步,拓展教学的广度,根植固定的资源,研究信息的内涵,集中教学的时间,加强语用的训练,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相信以后的我将不会再畏惧英语阅读教学,在未来的一年,我将把阅读教学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力争把阅读课上熟,上好。也不枉此次西安之行!

XX年11月21日

推荐第2篇:名师之路 高效课堂观摩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英语高效课堂观摩心得体会

10月25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名师之路”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8节精彩的英语课和7场专业的学术报告。几位执教教师都非常地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虽然各位授课老师的授课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而专业的学术报告更是给了我深深地触动。通过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了我们的英语教学与发达城市的差距,同时也更加理性的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最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应该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并为之付出努力。以下是我这次学习的一些感受:

一、教师需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田秋生老师为我们做讲座时就开门见山的提到,做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要思考的两个问题就是:“How to be a qualified English teacher?”and“How can you prove that you’re a qualified English teacher?” The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Mr.Tian gave us is to get the academic knowledge as much as poible.He also said that learning is something we should do in our whole life; it’s a proce of life.And the other important point he mentioned in his lecture is to change our habit of learning.He suggested that opening our mouth to read loudly is a good habit of learning English.“As an English teacher, we have to learn to think, but not just follow or copy others;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be ourselves.” Mr.Tian said.He also announced that the reform of Beijing’s English teaching will sooner happens in the whole country, so it will be a very hard time we should overcome.The only thing we should do or we can do is to make

ourselves strong and to improve ourselves.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二、教师教学理念需更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育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人的发展。而现在像我们一样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量的侵占学生的课余时间,布置过量的家庭作业,甚至对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体罚或是言语的讽刺,虽然每一位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能习得知识,但是这样的方式却使得学生反感学习甚至因惧怕某一位老师而产生厌学的情况。这样对学生的未来也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的,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快乐地学习,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是学生能真正的将提升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

三、教学方式及评价需创新

大兴新区小学英语教师刘磊老师的那堂“What’s in the room?”的示范课让我感受到现如今我们迫切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的动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才能。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在刘磊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对房间的设计与描述不仅掌握了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点,而且体验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的改变与创新同时就要求我们队课堂的评价也需要一定的创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而轻知识技能。因此我们也需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主评价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

内成员的评价相结合等灵活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出意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以往工作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定会努力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努力改变课堂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潜能。

推荐第3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一年级语文组曹莉

3月29——31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一行32人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名师之路”第4届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的学习。研讨会上,各位名师精彩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在课堂上,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深。

难忘李卫东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他本着“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将这课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教学开始,李老师让学生从整篇课文入手,找出两次歼敌对五位战士称呼的不同——“战士”和“壮士”。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进行质疑:“为什么同是歼敌,前面称为‘战士’,后面却称为‘壮士’?”接下来引导学生要联系上下文读,不要一段一段阅读,要学会全篇贯穿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作者怎样将文章由低潮引向高潮。

随后,李老师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人物描写的特点,使学生掌握了描写一组人物(群体描写)的方法:(1)分述。(2)先写点,后写面。(3)直接写面。

最后,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读文时,出示了很多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使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再次读文时,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

李老师这一课,环节设计简约却扎实,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既有

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整个语文教学,平实而质朴,扎实而有序。

说李卫东老师的课难忘,那么于永正老师的课更让我们有了目标意识。

于永正老师本着“一切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扎扎实实地教,真真正正的教。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上课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听。因为我时刻记着,坐在我面前的是学生,我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案。关注的是学生的状态、情绪、学情。教学互换要手把手、实打实,要真教,而不是走过场。我教学的三个境界是:

一、教过了。

二、教对了。

三、教会了„„”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幸福的,教师是教学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真课堂、实课堂。

这三天里,我沉浸在大使们春风化雨似的报告中;徜徉在生态课堂回归的路上;聆听大师们润物细无声的教诲;仰慕大师们可亲可敬、一丝不苟的教研态度、教研气质,真可谓:专家!大师!

在这里,我要更感谢宋校长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名师们魅力的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和语文素养。

推荐第4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邢茹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观摩了12位名师的授课,聆听了专家们的课,总觉得他们的课妙不可言,犹如春风拂面,如此细腻!“名师”就是“名师”,真是与众不同。他们幽默、睿智的语言让人折服;他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

本次上课的各位老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是一堂充满“本色”的课。有的是教师的激情,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充满智慧的交流,有的是心灵的交融,思维的激荡。

二、数学课堂以生为本。

这也是这次活动的主题,也是参加这次活动所有名师师课堂的共同优点。特别是华应龙、黄爱华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堂课下来,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真正避开了“灌输式”的教育。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才是最美的,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最重要的。

三、课堂教学要以课标为导向。

听了这么多名师的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想法,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授课不仅仅是教材的解读,更是生活的展示。他们的课程设置都紧随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总是能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真正让数学具有了生命和价值。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应大胆的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在工作中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积累经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推荐第5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 名师之路 ”学习体会

南街小学 杨媛媛

2016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县教研室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南街小学一行四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 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让我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将军晶老师的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视频中他们班的那帮可爱的孩子给了他多大的享受啊,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2.识字教学:追溯字源 冯雪玲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去年的树》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比如:(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把握识字教学中对字源的追溯”这一问题。整堂课贾老师对于所展示的生字“伐”“融”的字源讲解更是惟妙惟肖,相信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去鼓励孩子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介绍字理更多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2)细节的把握方面,这节课主要让孩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在理解这些文本表面的含义之后,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人物“小鸟”“大树”“小女孩”和“灯”的思想,性格。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讨论“既然大树已经不在,为什么鸟儿还要一次次的寻找,还要对着灯歌唱?”该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个性解读的空间。她的课告诉我们教一篇课文让孩子只是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未免太失精华,我们要教于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3.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陈延军老师的课,环节设计非常简单,就如同陈老师这样说道:课堂教学的境界在于教师能自觉地用慧识思维的方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变得聪慧、丰盈;我把明明白白的问题交给课堂,我把搞不明白的问题交给学习和研究。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推荐第6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小学语文教学观摩心得

十一月四日,我非常有幸在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素养的思维里提升暨“阅读链接”课堂教学策略观摩研讨会。半天时间观摩了彭才华和赵志祥两位名师的课及讲座、说课。这次听课,我目睹了名师的博学和精彩又灵动的课堂,聆听了他们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感受了他们用心、用情演绎的课堂,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积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我谈谈这次听课难忘的点滴:

一、彭才华老师讲的古诗词《清平乐·村居》。它的方法令我印象深刻:抓字眼悟诗情,品诗意。尤其是他对文本中重复出现的“溪”的解读,令我脑洞大开,这就是学习古诗所要抓的关键词。他在教授的过程中,让孩子自读自悟,逐渐引导将此字换成“屋前、山中、地上”如何?这孩子品词的若再换成“河边”又如何?子悟道溪给柔和的,温馨的,而用上

其实是教会意境及用法,上、河东、河孩子们一下人的感觉是的,不惧危险“河”的话,它带我们的是激流勇进、湍急、急切、缺乏安全感。这一下子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意图:溪在,家宁,家宁,国安这更是作者的一腔热忱,爱国情怀啊!

二、赵志祥老师讲的《敕勒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他与孩子们的独特的互动。赵老师课前与学生互动时问:“屏幕上的人物图片,和我比谁老?”让孩子猜与图片(郭茂倩)同朝代的大诗人都有谁?学生答案五花八门都与诗人有关,可怎么也猜不到南北朝。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很快与老师拉近了距离。他始终以一种真诚之心对待生,这样学生怎打成一用自己唱风格到文学的课堂

每一个学的教师,会不与他片?他还独特的吟把学生带圣地,他风趣而幽默,不时地与学生碰撞出火花。把《敕勒歌》上出了趣味性、艺术性、创建性、独家性,颠覆了我对古诗词吟诵的概念。课堂上,遵循多读的规律,让低段学生手脑配合着读,与孩子和他打擂台赛,比比看谁唱得好。解放孩子的天性,使得孩子们在短短一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读熟、背熟、记熟并对汉字的演变进行识别。

这两位老师的讲课紧扣这次主题活动,都在课堂上延伸到了同类诗词。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的知识之余更开阔了眼界,体现了现在课堂的以一带二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也要借鉴、学习、与时俱进,吸取其精华融汇到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

推荐第7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灵魂的升华 智慧的启迪

——参加“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按照学校安排独自前往古城西安,于10月28日至30日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与名师牵手,领略名师风采。

在培训的三天时间,我先后观摩了薛法根、顾文艳、王林波、陈延军、刘飞耀、吴琳等几位全国名师的课,领略了大师们博学、睿智、儒雅的人格魅力,感受了他们诗意、风趣、灵动的智慧课堂,钦佩于他们或流畅、或跌宕、或自如的授课艺术。

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文艳老师执教的《秋天》,给我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赏析例诗,师生共欣赏,同评价,融修改于欣赏之中,真是美文流淌在口边,方法渗透在点滴。可谓是诗歌创作的经典,学生个个是小诗人。整堂课收放自如,带领着孩子们从不同的感官去品味秋之美,看、闻、尝,感悟秋天的不同风韵,不同味道。古诗中的秋,散文中的秋,通过读、听,不禁勾起了孩子们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再加上课堂上给孩子以引导、想象、读范文、作点评,孩子们的思维创新不断。

另外,聆听讲座,我明白了,不同学段习作要求不同。小学低年级的写话重要是培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写话重要是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专家建议以下几\"多\"十分重要。

一、多说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二、多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

三、多写。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作文实践。因此,多练笔就成了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写,可以促进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严密和灵活,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所以要多写。

四、多改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作文写完后,要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在我平时的教学当中,我让学生先写草稿,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修改:

第一,要求学生自读自改,放声读稿,看看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并在反复的阅读中把错字、不恰当的标点和语句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语句或段落删去等。

第二,学生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交换评改,在读中改、在改中读.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总想表现自己,千方百计地把别人作文中在的问题找出来,有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了开发,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第三,教师面改,有少数学生的作文需老师的帮助进行批改.教师的批改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做到多改少批.这样,以改促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出高质量的文章。

总之,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聆听专家课堂讲座,我明白了作文的天性就是创新,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充满智慧,更加具有灵魂。

推荐第8篇: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之“新理念,新课标”

--------全国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3年3月28日至31日,在县教研组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21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全国“新理念,新课标”第四届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刚教学3年的我而言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于永正老师的即兴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还有他对父爱的真挚情怀,对儿童的热爱、理解和尊重,对阅读的价值判断及运用,让我感受到了阅读推广者所必须的内在动力;他“将世界带进教室”的胸怀、激情和执着的韧性,让我体验到了一路走来的坚定与坚持;他对中国传统的情愫,对宗教的信仰,在阅读中长久沉醉濡染而成的阅读品位,让我感悟到了阅读推广并不是简单的诵读而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底蕴是无可估量。当然他对阅读的那份热爱更是深深的震憾了我,

2.识字教学:追溯字源

武琼教研员的课《数星星的孩子》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比如:(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把握识字教学中对字源的追溯”这一问题。整堂课武老师对于所展示的生字“坐”“很”的字源讲解更是惟妙惟肖,相信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去鼓励孩子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介绍字理更多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2)细节的把握方面,这节课主要让孩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在理解这些文本表面的含义之后,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讨论“星星能否数的清?” 该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个性解读的空间。她的课告诉我们教一篇课文让孩子只是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未免太失精华,我们要教于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虽然她在课堂中是强势的,但不难看出孩子们都在跟她“抢”强势,其实又怎样,这不正是教学中的共鸣吗?

3.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年轻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在武凤霞老师的古诗文课堂《伯牙断弦》,在赵志祥老师的综合性学习《我爱读对联》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4.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李卫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李老师从课题入手引导:该环节设计起到了简单扎实得铺垫作用,再让学生带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正如李老师他 “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相匹配。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推荐第9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孔家崖第二小学 芮雪

11月6日至8日,在教研室王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第十一届“名师之路”之“核心素养.学科教育”教学观摩会。

这次研讨会安排得非常扎实,我们分别观摩了:全国首届外语名教师王超(郑州市经开区六一小学校长)、赵刚(安徽省马鞍山雨山区英语教研员)、马荣花(北京市光明小学英语教师)、刘飞雪(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师)、黄慧(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张鲁静(辽宁省大连市实验小学英语教师)、沈峰(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主维山(北京市海淀区外国语实验学校特级教师)、于东(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上海道小学教导主任)9位名师专家的小学英语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

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专家们分别从《基于语用目的打造有效课堂》、《英语易错语言突破攻略》、《简笔画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等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新课标下绘本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合理运用,新课标变动的实效性,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新课标的理念等。 在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提到了教师的教学的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但要考虑教材、“课标”要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再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主体活动的实现,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中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而且应用不同的语言表扬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在乎自己,这样也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同时教师的表扬语言不同也能丰富课堂内容,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要有,而且还要有特色。当然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在教学中要用平常人的心态,用有爱的心去教学生,认真踏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听了每一位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我有很多感触。各位名师的口语纯正、语音标准、教学形式多样,有条不紊、优雅大方、热情积极、朴实无华等。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我会把名师专家们的许多教学方法和先进理念运用到今后等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自己教学水平。

推荐第10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6年5月6日至8日,我有幸赴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主要以故事教学和绘本教学为主,我们分别观摩了:主维山(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英语教学主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聘培训专家)、张鲁静北京市小学英语特级教师、王超(全国第四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宝杰,江苏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首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黄耀华清华附小英语教研组长(北京英语学科骨干教师)鲍当洪,小学特级教师、崔旸,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戈向红全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田湘军,全国优秀教师、裴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教研组长)、郭晓茜(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英语教师)会上,专家们用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在整个故事和绘本教学中让学生不亦乐乎,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名师们分别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新的思考》、《把真实的阅读母的还给孩子:小学英语阅读的课内与课外》、《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课程建构》、《故事教学与对话教学》、《浅谈故事教学的设计》、《做有厚度、有温度的英语教学》、《上课那些事儿》等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故事教学故事、阅读教学及绘本教学的方法等和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小学故事教学时要学会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

二、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三、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四、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再就是学生阅读的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小组表演话剧、音乐剧让学生爱上阅读。 田湘军老师的可是最让我震撼的,纯正的口语、标准的语音、歌曲的穿插,个人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讲座更是使用至极,语音教学中的节奏感的训练让我们在场的老师也是叹为观止,享受其中。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故事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师之路”小学英语故事

教学研讨会

刘心

亚 梅

第11篇: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

在此次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研讨会上 ,我们一行8人,在三天时间内共听课14节,报告会8场。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朗读教学:

(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和品读课文”这一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读特别是在小学低段,要用语文教人,要让学生产生愉悦感和进步感。 (2)细节的把握方面,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2.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1 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 2 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3.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正如薛法根老师他 “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相匹配。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陈斌 2015-4-29

第12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2016“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28日,有幸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参加了全国语文“学段融通”“打通儿童成长通道”教学研讨会。在此期间,我被名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不拘一格的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学技能,非凡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感染。名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思考,至今回味无穷。他们独特的教学风范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王文丽老师的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习作课设计别具匠心。课堂以说一说带有“月”字的诗句导入,紧扣主题,开门见山。她以听写诗歌为切入点,以补漏诗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加写诗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再以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来升华主题,又以拓展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加深思乡情感的韵味,再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余光中的《乡愁》使之循序渐进。再读《月之故乡》就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接着抓住情感的尾巴让学生口头创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情之所至,灵动和谐。如一湾清水孜孜不倦的流入学生的喉咙,流进心里,流进脑海里。学生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释放出洪荒之力,燃尽了整个课堂。这是一个真实的、灵动的、感人的课堂,是一次放空心灵的教学。王老师一次次巧妙地引导、点拨使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提高与进步。听课的老师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心里泛起阵阵涟漪。至今王老师优美的语言久久萦绕耳旁,让人思之不尽。不知不觉中有了“我们望着同一个月亮,却看着不一样的方向”的情感抒发。这堂课是心灵的震撼,我曾想如若这是一场梦,我愿永远沉醉其中不愿醒来。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三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总观名师们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幽默风趣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一切发展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名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活了课堂这一潭死水,回归了课堂的本质。他们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即对话”的理念。他们尊重知识的同时也尊重人的发展。对文字精益求精的态度,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与理解要求精准恰当。对情感把握要求细腻有致,不同语调、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做到精确无误。对学生,他们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出其不意的引导总能让学生回归主题,准确领会语言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师们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我感受、听他们徐徐道来。

二、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它具有人文性的同时也具有工具性。名师们课堂上都将语文的两性做了统一教学,他们的教学主张在听中悟,说中意,读中思,写中练。作文课的教学生动且新颖,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同时又注重方法的总结。如蒋军晶老师以《舌尖上的美食》这个作文主题的讲解总结了很多写作方法。(一是一样一样材料写过去;二是要多写颜色;三是让味道变成运动健将;四是要多用“好像”;五是要多用比较)方法的总结使“番茄炒蛋”的写作事半功倍。语文的教育既是思想的教育也是技能的教育,名师们紧紧围绕这个思想,将语文的本质发扬出来,并使之异彩纷呈。

总之,名师们用他们的幽默与智慧,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风采,是语文的魅力,更是一种学习的享受,如饕餮大餐,又如沐浴春风,他们把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让语文课堂更加灿烂夺目,熠熠生辉,这些课上下来,我在愉快中学习在快乐中感悟。在轻松感动的氛围中让我们领略了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真是不虚此行。

第13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5年5月8日至10日,我有幸赴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安排得非常扎实,我们分别观摩了:全国著名英语特级教师马荣花(北京崇明区光明小学)、王劲春(英语朗文教材培训顾问、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主任)、主维山(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英语教学主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聘培训专家)、张鲁静(北京中关村一小副校长)、杨建章(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王超(全国第四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四川的刘飞雪、韩国专家李贞烈的示范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和当地的三位老师李婷、于东和朱传哲的三节观摩课。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专家们分别从《课程标准到课堂实践》、《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语音易错突破攻略》、《从不同角度看课堂故事教学》、《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小学英语“绘本之我见”》等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新课标在英语教学的合理运用,新课标的变动的实效性,语音教学的细节,故事、阅读教学及绘本教学的方法等和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提到了教师的教学的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但要考虑教材、“课标”要求,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②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再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主体活动的实现,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课堂中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而且应用不同的语言表扬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在乎自己,这样也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同时教师的表扬语言不同也能丰富课堂内容,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要有,而且还要有特色。当然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在教学中要用平常人的心态,用有爱的心去教学生,认真踏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听了每一位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我有很多感触。各位名师的口语纯正、语音标准、教学形式多样,有条不紊、优雅大方、热情积极、朴实无华等优秀的等

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我会把名师专家们的许多教学方法和先进理念运用到今后等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自己教学水平。

感业寺小学 高倩

2015.5.10

第14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学“名师” 研教学

提质量

促发展

——2013年“名师之路”中小学英语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之心得体会

洋县教研室

邓雅静

一.会议盛况

2013年10月24日,我与中学段的英语教研员程义侠老师带领我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到西安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名师之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暨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24日下午报到,25日至27日参会,会期3天。本次会议会址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宪梓堂,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主办,邀请北京、上海、南京各大、中、小院校的七位著名教育专家及省内的两名优秀教研员、教师同台做了八节示范课和七场报告,其中中、小学英语示范课各四节,内容涵盖中、小学三至九年级。全省各县区近1000名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了会议,我县共有43人参会,其中小学段共15校29名教师。会议为每位听课教师提供了24课时的学时证明,北京二中的程中一老师还为各县赠送了高考备考教学资料。我县英语教师参会积极性高,听课认真,记录详细,大家都学有所得,受益匪浅。 二.我的体会和收获

本次到会的省外教育专家都在全国享有盛名,有《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著名英语教育家张连仲教授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师田秋生、程中

一、张茹环、马荣花、主维山、顾洁等,其中马荣花和主维山两位老师是

学英语教研员李书平和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刘磊也与会做了示范课。这些教育专家立足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从不同的高度和视角客观认识并分析了当前英语基础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用精辟的论述和精湛的教技现身说法,淋漓尽致地解析和诠释了新课标理念下高效课堂的深刻内涵,让我久被困顿的思绪茅塞顿开,心境豁然开朗,有种身处密闭的黑屋子忽然被打开了一扇窗的惊喜和感动。专家们的生动课例和精彩报告如醍醐灌顶,让我在经受了无数次心灵震撼和洗礼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状态,鞭策我在以后的教研道路上再多一些观察,多一层思索,多一份责任,多一点提升,学会另辟蹊径,不断开拓教学教研新天地!

(一)现场示范课的收获:

回眸八节现场示范课,可取之处多如繁星。在众多抢眼的看点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看点一:厚重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本次研讨会上,八位省内外教育专家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有目共睹,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教育专家,无论是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还是已经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教研员,他们一旦走上讲台,就能很快融入课堂,从容自若地和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在暂时属于他们的英语小天地中自由地徜徉。他们发音准确清楚,语调自然流畅,课堂用语丰富传神,体态、动作适时得体,板书设计简洁美观、主题突出,教学媒体制作实用精美、操作娴熟,教师灵动而富有活力的英语气息充盈在每节课堂中,在举手投足和看似不经意间营造出和谐、

轻松、热烈的英语课堂氛围,为高效英语课堂主题晕染上浓墨重彩的底色。尤其是他们那醇正地道、赏心悦耳、挥洒自如的英语口语所绽放出的语言魅力,更为他们的高效课堂增添了一层瑰丽而神秘的光环,让我们在悠长的回味中慢慢地赏鉴。

感想: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和底蕴可能达不到这些教育专家如此厚重的程度。但是无论我们的英语起点在哪里,也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下定决心、不懈努力,我们的教学基本功就一定会跃过一道道“龙门”到达新的起点,那么我们就对学生多了一份吸引力,自己也会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成功的一大步。

看点二: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 本次研讨会上展现的八节精品课,教学内容涉及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九年级两个学段七个年级多个版本的教材。在教学中,各位教育专家能结合我省各学段英语教学的实际,精心挑选各版本中最具课型特点,也最能体现教者教学水平的优质课例,给我们完美解析了新课标理念下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在教学设计上,他们都突出了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课堂导入简单灵活、教学重难点处理巧妙、教学活动展开有序和师生多边互动交流等共性特点,同时又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各具特色,体现各自鲜明的教学风格。如田秋生老师执教的阅读课Amazing Animals教给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生词含义的方法,刘磊老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对话课让学生在听、说、唱、玩、演中实现文本到生活的拓展运用,马荣花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看图故事教学课

的教学思路,程中一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初三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过程,而张茹环老师则以关于Dinosaurs的一个语篇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等等。这些课例抛砖引玉,有效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常会遇到的疑难困惑,为我们执教教材中的类似课型提供了先导性的参考范例,对优化我们的教学教研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感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精巧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找准课标与教材的有效对接点,解读和剖析教材内容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度,在教法上要学会兼容和创新,设置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情和课型特点,这样才能构建出学、教相得益彰的教学模式,在教坛上独树一帜,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看点三:以生为本的课堂立意 本次研讨会另一个熠熠生辉的看点在于教育专家们的精品课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授课目标做反复调整。在受邀来西安上课之时,每位教师都根据会议主题和要求精选了授课内容,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效果做了多种预设;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仍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田秋生老师的阅读课的预设目标是学生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出阅读语篇中生词的大意,由于学生对文段中涉及的信息知之甚少,理解生词有难度,教师就临时将由学生自读猜词义调整为教师引导下的共同理解词句。再如,张茹环老师在赴西安前已对教学设计做了三个预

案,上课前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学情和部分课件视频无法播放的现状后,对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再次做了调整。二是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教师与学生经常性的目光对接和多种形式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定位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得轻松,重新获得了自信。如在执教初三英语写作课时,程中一老师完全颠覆了该课型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在说笑中让学生轻松掌握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又通过具体的写作范例进行印证,他们的写作激情被快速点燃,下课了还围着程老师舍不得离开。

感想:“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是新课改以来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英语课程教学的最初出发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升学考试及中、高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反而淡化甚至忘记了英语教学的初衷,将教学工作简单定位为教师“苦教”和学生“苦学”,导致学生害怕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反观教育专家们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将教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兴趣和任务的驱动下自觉参与学习活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认可他们的学习能力,相信英语教学的现状必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改变。

看点四:适时恰当的评价机制 本次研讨会上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还在于教育专家们对评价激励机制的驾轻就熟和巧妙运用。在八节课上,我们不时会看到教师对学生展露出鼓励性的微笑,听到“Quite right”、“You’re a clever boy”、“Smart”等激励性语言,甚至还送给他们可爱的小奖品等。这样的场景在初中和

小学的课堂上都频繁出现,两个学段的学生非但不反感和排斥,反倒欣然接受且很满足。教育专家们似乎从来就不会吝惜夸赞学生,总是会在他们勇敢地举起自己的小手,或作出大胆的尝试后及时送上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收到教师肯定的信息后,自我表现欲便被无限制地激发起来,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在无形中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中一老师在自己的英语写作课上就巧用此招,小小满足了一下他们的“虚荣心”,结果连九年级的学生都没能抵挡住诱惑。

感想:不管是多大的学生,他们总归还都是孩子。喜欢被人表扬和夸奖是孩子们共有的天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善用赏识教育,不吝惜夸赞和表扬,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喜好,适时地对他们的课堂表现进行正面评价,引导他们在亲身的体验和参与中感受学英语的乐趣,获取自信心和满足感,让他们真正热爱学英语、自觉学英语。

(二)专题报告的感悟:

本次研讨会上,除了八节生动的示范课外,我们还聆听了七场主题报告,如马荣花老师的《夯实基础,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张连仲教授的《英语教育—— 让普通孩子获益》、主维山老师的《由生活英语化到英语生活化》、程中一老师的《优化教学过程 构成高效课堂》及张茹环老师的《英语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尝试》等。这些教育专家都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传递了当前英语教学教改发展的新方向,展示了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及方法,让我们对目前的英语教学形势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

感想:通过和这些英语教育专家近距离的接触,我发现他们都具有爱教、博学、善研和多思的共性特征。他们都执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满怀激情,愿意为教学工作投入精力、付出努力;都具有丰厚的英语理论积淀,语言功底扎实,教学技能高超,具有良好的驾驭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和设计创新能力;都善于观察教学现象,经过深入地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再回馈于课堂教学;他们还喜欢多思,不断从教学实例中提炼归纳教学经验,最终成为了名家。由此,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和这些教育专家在智力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名家,关键在于我们恰恰忽视了在这些方面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达不到他们的思想或行为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失去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本次“名师之路”教学研讨会,给我了太多的感动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会以此次会议为鉴,既鞭策自己,又引导教师在教、学、研、思上多下功夫,沿着“名师之路”指引的方向,在且行且思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推动我县的小学英语教学进程。

第15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课改观摩会心得体会

冯莉

2012年10月11日,我们延安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教学观摩会,收获良多。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课堂让我心生向往,我要向他们学的地方很多,让人记忆犹新的:天津的李卫东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深圳的赵志祥老师幽默的语言,浙江的盛新凤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名师教学风格的魅力。当我听着名师们的课时,我想小学教师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走进一个世界,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记得盛新凤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绘本课件,一边听老师的讲述,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也把听课人带入故事中,激荡着孩子小小的心灵,把一个故事 放大成一个世界。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些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薛法根老师对与略读课文的教学让我茅塞顿开,开放引导,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又如张学伟老师的《景阳冈》一课,一气呵成,听得学生身临其境,这种体验与感悟自然高效值得学习。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赵志祥老师对于对联的研究颇为深入,他从对对联,品对联,背对联层层推进,引领者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幽默,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索。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

一条路,荆棘丛生,我们风雨兼程不断前行,一条路,鲜花盛开,鸟语花香我们披星戴月不懈追求,“名师之路”,一条通向心灵的路。

第16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 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

*******

2012年11月8日至11日,在县教育局的组织,城关小学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会上,专家、名师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地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我享受其中,久久不能平静,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英语课堂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长。

本次观摩会我有幸看到了十位活跃在小学英语教学一线的老师的公开课,田湘军老师脱口而出的英文歌曲,龚海平和王劲春老师纯正的口音,主维山老师活泼的表情,马荣花老师的稳健与沉静,深深地打动和感染者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更重要的是我能以他们为师,改进自己的教学现状,也能更好的促进自己全面的成长,让自己在知识面的拓宽和对教学的认识上,有很大的改善。下面就谈谈本次观摩后的体会。

一、改变自己对教学的认识。

1.改变思维模式,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我们行动的指路灯,只有深入研究它,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更深层次的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素材,重视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吃透新的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拿捏教学的尺度,才能培养成喜欢英语,合理运用英语的人。

2.摈弃自己平时更加看重的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去看待的错误思想。我想,教师可以把自己当一名农夫,目的就是认真的培育每一棵幼苗,让他们全面发展。而不是把学生的好奇心用刻板的条条框框圈死。在所观摩的十位老师的课堂中,没有一位是高高在上,把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拉大的。他们都重视和学生的交流,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部,和学生共同进退。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自己是演员,学生不仅不是演员,而仅仅是一名观众,被动的接受知识,自然没有什么好的反馈。如果能在日后的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更多的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更加优秀,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而是丰满的有思想的个体,那么教师和学生就会相得益彰。

3.改变备课的方式与内容,把“教教科书“改成”用教科书教“。各位名师的课堂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没有多么热闹的表演,没有繁复的领读,但是目标却高效的达到了。对照反思,我平时备课总是死死扣住课本,想着今天所要上的内容,该领读多少次,该怎么让学生背…..总而言之,目标总是盯在教材上,教教科书。而事实上,教科书上的内容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生活中的应用更加与之相差甚远。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和使用者,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地去调整教材,替换某些内容,增加或者降低难度,让我们所教的内容更加科学,更具有思想性和开放性。而且抓住新课程标准,瞻前顾后,了解自己所教的内容在学科体系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讲练结合,让学习更加高效。这样的备课才是有的放矢,才能让内容更加契合实际,这样的教案也才是丰满的。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让自己更加完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范本。

1.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练就流利的英语口语。

本次观摩课的十位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人都操着一口熟练的英语,课堂上极少使用汉语辅助教学。作为平时使用英语较少的我们,某些地方都未必能完全理解,也给我平时的英语教学注入了一针催化剂。学生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定能有所改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自然也会因为这种熏染而节节攀升。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高的起点必然会有高的成果,熟练流利的应用英语,对学生和教师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2.学习歌曲和简笔画,把艺术运用到课堂当中。

精妙的歌曲是课堂灵动的催化剂,直观的图画是理解的助推器。音乐能让整堂课更加的生动和丰富,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广东顺德的田湘军老师,在课堂上演绎的那么多首简单易唱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轻松地歌唱中学会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快乐。而我们平时把歌曲当做次要的内容,没有发挥出作用,要说到自己会唱的歌曲那就更加少之又少。这无疑是裹脚布,阻碍着课堂更加有效地前进。上海的王劲春老师用自己的妙手绘制出的图片,更让故事引人入胜,和他的纯正又有磁性的口音相得益彰。我们学习音乐和美术,不仅是为了课堂,也是让自己更加充实,因为只有自己充实才能有东西给学生。

三,学着做研究,深入的研究才能让自己更加深入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让教师有更大的进步。

学问和课堂是不相同的,可是学问也是从课堂中总结归纳的出来的。研究总是要从第一手的材料开始的。在教学中总结归纳,并且和同行们的探讨和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也能让教师本身更加有成就感。或许,在不足五年的教育生涯里,研究还是浅显的,可是随着积淀越来越多,能找到的规律和认识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只有深入,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身,才能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肩上的使命就是学生,如果知识一辈子教一堂课,那自然是失败的。 培训已经结束了,囫囵吞枣的知识还来不及咀嚼和消化,难免有不当之处。或许在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想起某位专家说过的某句话,才拍案叫绝,也才深深理解其中的含义。有人说,向着月亮前进,即使迷失了,也会跌落在漫天星辰中。我想,在各位前辈的指引下,我会努力前进,即使达不到惊人的高度,也会有巨大收获。

第17篇: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参加 “名师之路”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三里店小学 俄粉粉

2015年4月16日----4月20日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名师之路”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本次观摩后的感受:

一、会议概况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位名师,分别有吴琳、薛法根、吴忠豪、赵志祥、诸向阳、武凤霞、郭甲良、赵昭、蒋军晶、田冬英、陈延军、张祖庆、王文丽。共计13节示范课,9场报告,两场专家点评。研讨会紧紧围绕“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二、总体感受

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

三、下面我就薛法根老师的课做一下主要汇报。薛法根老师简介:

薛法根,现任江苏省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原创语文“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言语智能而教”,2013年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他的语文课“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卧薪尝胆》、《爱如茉莉》等经典课例深入人心。先后出版《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教阅读》等五部专著,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苏州市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 我已经是第二次听薛法根老师的课,薛老师的《猴子种果树》和他的报告《散文:如何教的不散》,都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现将他的报告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他通常会让学生概述或是复述课文,而这些是在他给出一定的提示词语的前提下,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复述能力多有所提升,在学生进行初步回答后,薛老师会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补充和引导,然后再找另外的同学进行复述,经过反复的几名同学使全班同学有一个整体的教师引导是非常细致及恰当的,能及时的调整学生的思路及方向,对于学生总结课文和理解课文中心非常有帮助。

第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通常会概括为几个阶段或是过程,比如说这件事有什么起因、经过是怎样、结果又是如何,让学生联系这三句话续编故事。这是对课文之外内容的一个拓展,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这才是语文课追求的一个目标,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要求,如果这四个目标在一堂课都能有所落实,那么无疑这堂语文课是成功的。

第三,课堂只要一本书加一个笔记,这样洒脱的学习方式真的让我听起来就觉得充满了向往,也觉得这样的课堂是非常吸引人的,书是工具,笔记本是思想和学到知识的一个载体,就是这个笔记本,记录了多少课堂笔记、听写内容、心得体会、作文等,这个笔记本是学生通过一堂课以及薛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所收获的知识与思想,这都是他们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

第四,侧重最基础的读,薛老师的课堂通常都会凭借引导孩子反复的读,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普通、最简单的方式,俗话说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有着完美的体现,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体会到了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值得人们赞扬的精神。这种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没有精美的渲染也能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相通,这种境界只能是大师才能做到。

四、我个人对语文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未从根本上解决“高耗低效”的难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目标不明。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头绪繁多,方向不明,不知为何而教,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2.内容缺失。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教学中内容繁杂,分不清学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语文教师缺乏鲜活的、适切的语文知识。缺失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负效,也必然弱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正如薛老师所说,语文老师成了历史老师,地理老师等。

3.方法贫乏。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

五、今后改进方向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以经过重组的教学内容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板块”确立以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的目标群,然后根据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确定训练层次,制定训练步骤,如朗读、体悟、想象、比较、概括、复述等,并整合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层次的训练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组块教学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其灵魂是“联”,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使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达到共振,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组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1)读,主要指诵读。诵读教学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

(2)悟,即体验、感悟。组块教学注重学生与文本、经验与知识、思维与想象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联通,教学中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思维与想象,达到对文本内容、情感及表达规律的领悟,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3)习,即习得、运用。习的基本途径有:①读中迁移。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②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编辑班报,课本剧表演,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专题性阅读等。③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后,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寻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学后笔记”,既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时加以梳理、整合。 总之,这次观摩会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收益却很多。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新需要。

第18篇:名师之路_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

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

湫坡头镇看花宫小学 孔静婷

“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 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

心得体会

湫坡头镇看花宫小学 孔静婷

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名师成长研究》编辑部、中外名师教育网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

这次教学观摩学习会,汇集了陕西、甘肃很多地区学校的教师,整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在会中,我一共听取了13位名师的14节观摩课和6节精彩的讲座。其中吴正宪、贲友林、张齐华、刘松等小学名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数学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数学“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生怕落下什么,做好笔记,回来后慢慢咀嚼,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根

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的,对于刚从事教学1年的我而言,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会后的感受与体会:

首先,我谈谈观摩课后我的体会。

一、导课新颖,教学资源利用丰富。

各位名师都能利用生活中的实物,从感官上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心理上博取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从始至终,都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只是利用好资源来引导,来调控,这是非常高明的。比如钱守望老师在教授四年级《速度》时,他先从许多有关速度的图片开始,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使学生直接感触到了速度。还有徐长青老师,他没有什么课件,只是凭着一只粉笔、一张纸上一堂“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在欢笑中轻易地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他在教学中,一开始就用“我会变魔术”这一说法,吸引了孩子们想知道老师到底要表演一个什么样的魔术,来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然后再进行演示和讲解,自然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其过程之精彩是我用语言无法描述的。还有的老师直接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入手等。这些都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他们的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

教学资源。我想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一定要充分去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把我们的心多用在备课上。学校有的资源,我们拿来用;学校没有的资源,能借的借来用,能做的就自己做来用。一句话,把有限的教具以及别的对课堂有用的资源,都用在课堂上,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只会有好处。

二、课堂注重实效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从本次各位专家的课堂演绎来看,新课改发展到今天,从内容到形式都比以前成熟得多。比如从培养学生的双基到现在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记得新课改刚开始时,课堂教学搞得非常热闹,一会搬桌子,一会小组讨论,一会展示这样,一会展示那样,花花绿绿,让人眼花缭乱,课堂搞得很热闹,学生学到东西没有,那还得打一个问号。可这次的课堂教学,虽然各位专家的风格迥异,有的激情飞扬,发人深省;有的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但他们的着眼点都是一样的,都很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都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都注意让每个学生参与各个学习环节,都很注重“四基”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稳中求和,和中求新。每一位老师的课看似没有严格的模式,但课程整体都环环相扣。他们将有形的模式已经转换到无形的活动之中。

三、教师的个人魅力不可小觑。

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把学生

的心能否抓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修养要达到某种层次。现在的学生,有个人崇拜的倾向。对某老师仰慕,学习要专注些,不喜欢某位老师,上课精力集中就差些。于是,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挑战性。对于个人魅力来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修炼好的,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去不断完善我们自己,把学识,修养提高,让我们的学生不光对我们的知识感兴趣,还要让他们学习我们的个人修养,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四、鼓励性评价必不可少。

名师们在上课时所用的语言,那是相当的精辟,比如:“你真聪明”、“你是我的老师”、“孩子”、“宝贝儿”、“能,一定能,绝对能”等等充满鼓励和幽默的语言。例如,张齐华老师把学生称呼为“王老师、李老师”等。吴正宪老师在学生答错问题时,不仅没有批评,反倒说“你真棒,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再思考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要知道教师的一次评价也许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其次,从各位名师的讲座中,我收获了许多:

一、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了专家的实战讲座,我有一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感觉。因为他们朴实的语言,脚踏实地的实战讲演,为我对新课改的认识指明了方向,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使我认识到:教学要关注长期性,实效性,要为孩子

的一生负责;教师要从知者变为不知,学会缄默,学会木讷,学会慢一点,学会尊重,学会期待,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问:“谁和他想的不一样?”学会把自己当导演,导演好每一个细节,每一节课;学会“融错”;学会“变态”: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努力做到让自己的课堂像呼吸一样自然。比如,在潘小明老师的讲座中,他给我们认真的分析了新课改的总目标,也就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我更加清晰的知道了数学教育的方向。

二、教学方法得到了改变。

说到教的方法,我不得不说徐长青老师的报告——《改善教的方式 让学生快乐的学》,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他的报告使我记忆犹新。首先,他提出了在教学中教师应站的高,进行广义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问答式的教学,在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两个关注:一,解决问题的起点。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只注重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其次,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教师千万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干预。比如,鼓励、提示、点拨等。最后,教学方法应注意四个维度,即:长度,宽度,深度和温度。教育的长度是指本真的、生活中的思维的萌发。时间是加深思维宽度的钥匙。比如在上课时徐老师就经常用“稍等30秒,再回答”。他提出“听问题——思考——回答”需要时间来完成。徐老师的话至今令人深省: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无意识的情景中做有意识的思考。

记得陈省身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接近知识,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知识。的确,我们哪位老师可以斩钉截铁的说自己小时候是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会了才来当老师的。老师们,你们不妨用孩子们的思维来看看这些知识吧。

三、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通过这次报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我们只有明白了要教给学生什么,才好进行怎么教的设想和操作,要不然,在整堂课上,老师天女散花,不知所云,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盲目地追求课堂高效,若盲目地追求高效,那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不如不要这样的效果,因为快的东西,是保证不了质量的。正如刘松老师所说的海南的大米一样,虽然在海南一年能收三次水稻,但是那里的米做的饭没有我们这里收一次

米做的饭香。是的,我们如果一味地追求课堂上要教给孩子们的东西赿多,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达不到预定目标,难道就说我们的教学失败了吗?我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希望赿大,失望就会赿大。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者”。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收益却很多。不过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数学素养,才能适应数学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第19篇:观摩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观摩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心得体会

瑞金市金都小学

刘志香

非常荣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新思维高效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展示活动”。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不仅观摩了本省骨干教师与名师们的“同课异构”展示活动,如《年月日》、《交换律和结合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百分数》还聆听了几位名师们精彩的讲座,使我们不断的在学习中成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想吧:

首先对同课异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认为同课异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课效果不同,各有千秋,这次活动的每一堂课都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省骨干教师李文娟和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设计的《年月日》。其次,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可以每节课删除不必要教学环节,甚至挑战教学策略,逆策略而动,突破常规,实现效果好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刘松老师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般情况下是先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后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在这节课中刘老师他打破常规,先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其次,在这一次的学习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

一、教学设计巧妙,步步“诱敌深入”,淡化了人为设计的痕迹。这一点是我这次听课感受最深的。教学设计是解决怎样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在几位名师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相当巧妙,课堂各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多余的环节,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没有一个不参与的学生。如:朱德江老师的《年月日》,他通过呈现奶奶有高血压,每天定时吃一片降压片,一盒有30片。引出问题“一个月够吃吗?”然后通过学生活动与反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判断是否够吃,引出需要研究的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再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结合年历卡用图进行记录、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哪些月够吃、哪些月不够吃”,发现每个月的天数及规律,从而认识大月、小月。最后又通过解决“一年吃多少片”的问题,研究“一年有多少天”?当时,我最大的感触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二、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更关注了中间的节点和盲点。

这一观点是刘松老师在为我们上完课之后做的精彩讲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真的很少去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即使有这个想法,也没附诸行动,更别说关注中间的节点和盲点了。而刘松老师在他上这节《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在教学之前先做了一项调查问卷,他发现孩子虽然大多数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甚至没听说过这些词,但大多数孩子都能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项问卷,刘老

师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起点,于是他这节课先设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再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他认为乘法交换律、交合律是一种三维的数学模型,学生理解有困难,这就是教学中间的节点和盲点,是教学的重点。而加法是一种二维的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学生乘法都会了,加法就迎刃而解了。唯有把握学生的起点,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趣盎然。

三、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名师们的教学中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把握儿童已有,体会儿童的障碍,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和谐数学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蔡宏圣老师的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念。课前谈话中他就板书了“听、讲”两个字,请学生说一说,你认为是谁讲谁听呢?第一个孩子站起来就说:“老师讲,我们听。”的确,我想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是把握绝对话语权的,许多老师会认为“我不讲,学生就不懂;我少讲,学生就少懂;我多讲,学生就多懂。”而蔡老师却反问孩子:“一定是我讲吗?”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有时候您也要听我们讲。”正是在充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发出这样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中,蔡老师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学生能讲明白的,老师就不再重复;学生讲不清楚的,老师补充清楚就可以了。比如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讲,百分数的意义蔡老师引导学生去讲,不到位的地方再加以补充。整堂课

常常能听到学生说“我来补充一下。”“我再想说几句。”“就让我讲一次吧。”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直接表现。在讲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环节时,蔡老师让学生回答“三个人谁的投篮水平高?”这一问题,孩子们有一些犹豫,心急的老师可能就会马上提示学生,牵着学生往自己的方向走。而蔡老师选择了等待,他相信学生有了课前谁胖谁瘦的比较后,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蔡老师的等待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更彰显了他的教学智慧。

仰望名师的课堂,再府视自己的教学,高低立见。但是我想如果把名师的教学设计搬到我的课堂,我也肯定上不出名师课堂的精彩与效果。我们的课堂,肯定不是对名师课堂的东施效颦,也不是自以为是的自负,而应不断的学习、反思,摒弃模仿照搬,发挥自身特长,彰显独特个性,创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堂。

以上是我对此次外出学习感受的整理,有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包涵。最后用刘德武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数学是充满魅力的,聪明的学生需要聪明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先把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很多老师问刘德武老师:“刘老师,您怎么会想出这么多聪明的点子?”刘老师这样答复老师们:毛主席教导我们:古人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我们在多想的同时还要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用我们的智慧给数学学科戴上充满魅力的花环!

第20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学名师教学精髓 创自己教学特色

能够有幸去呼和浩特参加第六届全国“名师之路”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也要感谢同行的8位老师对我的一路关照。

两天的日程安排很紧张,从早上7:50到下午5:00,中午休息两小时。给我们讲课或做讲座的老师共有8位,其中,特级教师4位,全国小语大赛特等奖两名,本地骨干教师两名。

在两天紧张的听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北京的吴琳老师,吴老师气质优雅,和蔼可亲,最让我难忘的是她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像电台主持人。吴老师在讲座中讲了三点:

一、要想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首先需要让学生走进写文章的作者,体会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这样再去讲授课文,学生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感悟。吴老师在讲授《生命生命》一课时,几次介绍作者杏林子,及其作品。让学生非常深度了解了作者,为学习课文,感悟生命的真谛打下有力的基础。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要了解编者的意图,大纲的要求以及学龄学情。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三、语文老师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这里的高度是指阅读的高度,思想的高度),这样就能多角度,深入的解读文本,就能引领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度。吴老师强调语文老师要热爱阅读,想办法用自己的阅读热情去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老师要在课上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文字美,内容思想上的人文美。这才是语文老师要实现的目标。吴琳老师说:“苍白的心灵无法产生丰富的语文素养!我们应用书籍充实自己的头脑。”他还推荐了一些绘图本的儿童读物,非常适合成人去阅读。于是,我一会来就去书店买了几本她推荐的儿童读物,有谢尔的《失落的一角》《爱心树》,还有美国另一位作家写的《逃家小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些书用浅显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感人的故事。我读给我的女儿听,我也打算读给我的学生听。希望他们能给热爱阅读。

把主要部分拿出精讲,细讲,不可面面俱到。感情要荡漾一点,该高兴时愉悦一些,该悲伤时就压抑一些。赵老师强调,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不可盲目去效仿某位名师的风格,学窦桂梅的热情奔放学不好就会学成疯子,学支玉恒的深邃丰富,学不好就学成了傻子。名师有名师的特点,自己要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只要是你自己的特长就可以发挥,发扬。我很认同他的这一说法。

第八届全国初中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石宝中学 廖华勇

根据古蔺县教育局骨干教师培训的安排,我有幸于2013年3月29日至30日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初中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优质课和专家的讲座,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首先是从几位名师的教学和专家的讲座中感受到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方面包括语文素养和专业素养。正如罗怀海老师讲座中谈到的一样,教师应该加强人文阅读和专业阅读。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作者之间情感碰撞的过程,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正能量,怎么也擦不出情感的火花来。就像李百艳老师说的那样:语文老师要有文学素养,不要说教学的语言有语文味儿,就连批评学生,骂学生都要有语文味儿,让学生听了就觉得是一种享受,感受到一种美。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品读古今中外名家的笔墨,不断去积淀自己的文化内涵。

其次是关于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在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和讲座中,都非常重视文本解读。突出了文本解读要细读和深读,因为文本就是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前我们的教学中最多的是“初读课文,把握大意。”但是,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文章大意,更要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甚至是透过文本字词的缝隙,揣摩词句后隐藏的更深层的含义。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

真实的写作意图。比如刘飞耀老师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是,就引导学生抓住范进中举是的语言描写,即“噫!好了!我中了!”、“噫!好!我中了!”。学生不仅揣摩出范进的疯态,还揣摩出范进此时的心态,感悟出范进中毒之深,明白了吴敬梓批判的矛头直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侯雪莉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中国画“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更让学生感受到人和物在浩瀚的宇宙中的渺小和微弱,衬托出张岱当时怀才不遇的一丝淡淡的惆怅。要在课堂教学中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我以为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去细读和深读文本,只有这样,给学生的才会更有味道,也更有营养。

其三是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一是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几位名师的教学中始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的教学理念。刘飞耀老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位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的时候,就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发言。当这位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时,老师就给学生鼓掌。这一举措,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尊重。我想这样不仅改变一个学生的性格,可能还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因为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变得开朗、大方和自信。二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几堂课上,有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质疑的,有师生对话交流的,有小组合作探讨的,有展示成果的。其中吴昕歆老师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流程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多种形式中不断的吸取,不断的感受,从而

实现教师的预定教学目标。

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荡涤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情感,凑出最动听的乐章,放飞学生的梦想? 唯有我们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和创新。

2013年4月9日篇三: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毛口乡小学白云

2012年12月8日至12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在六枝特区煤机厂影剧院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三位名师的经典课堂以及他们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特拟以下几点想法:

星期六上午,我听了罗鸣亮老师的课堂《可能性》,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始终以“摸球活动”为主线,在第一次摸球活动中,学生没有受到老师的限制,而是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黄球,就一定只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黄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黄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他又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既暴露学生的认识,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 “一定”、“不可能”、“可能”是可以互相转化。 下午,听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仲广群的课《 找规律》以及他的专题

讲座《数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蕴》,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数学故事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设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解读。仲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数学故事对“基本数学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精辟解读。王老师则以课为例,结合相关理论,对数学教学中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两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解读,与会者高度认可,颇为受益。

星期日上午,便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松,从他上的精彩示范课四年级《解决问题》,这节课中刘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酷似学生中的一员,有疑惑、有成功的欢呼雀跃、有与学生面红耳赤的争论,他俨然成为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刘松老师对课堂的投入让人感叹,我们每一位教师如果能学到这种执着和敬业,全身心投入教学,对学生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通过刘老师的课堂,听刘老师的赞扬的语言,诸如“神仙”“王老师”称学生为“高人”„„,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大胆的表达,我们不难发现刘老师把课堂主动给了学生,一句“你真了不起”(握手),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他关注到了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有那么多的问题,学生那么的善于思考,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刘松老师的课让学生养成的是一种数学的眼光、一种数学的情怀,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之美、之妙、之变化无穷。你想让我们的孩子感动吗?你先感动自己,数学一定要有激情,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产物,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课合一,也就是一定要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

通过这次学习,对我的教育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才能当一名顺应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

幼儿园名师之路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幼儿园名师之路教学观摩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