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智障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49:07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智障部工作总结

2011年度智障部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特教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智障班全体教师紧紧围绕特教中心的工作重点,继续发扬江门特殊教师敢想会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信念,认真开展本班的各项教学工作。经过一年教学和训练,本班的智障儿童在生活自理能力、认知水平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同时,结合本班教学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推动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有机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学活动初见成效,普遍得到家长肯定和社会的好评。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按照教学要求,认真开展日常教育训练和管理工作

(一)日常教学基本工作 今年本班共19名患儿。在训14人、其中转介到启智和幼儿园共5人,评估均为智障患儿,身体或智力都有某种程度的不足或损害。智障班根据每个患儿的特点及个体差异,严格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19名儿童分别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康复目标。能按照教学工作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教学实施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幼儿档案的建立进一步细化,认真细致对照前后的发展情况,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善于发现不足之处,扬长避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训练方法。

(二)日常训练和管理工作 本班能按照中残联和省残联编制《智障康复教育规范管理纲要》进行评估和班级管理。根据本智障班实际情况,下半年,实行有则重点的训练和班级管理工作:一是加

强班的常规管理,使各项教育训练有序进行;二是注重智障儿童日常规范的养成教育训练和常规管理;三是选出能力较好的智障儿童当“值日代表”,开展小型的趣味活动,将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变成特殊儿童能接受的信息,并反复训练,强化巩固,使本班智障儿童在规则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根据各患儿具本情况,按计划、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和训练;五是让家长担负智障儿童的安全监护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不断增强家长的康复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管理,确保智障儿童的安全和科学训练。六是坚持召开即将转介的智障儿童家长会,汇报智障儿童教育训练情况,指导家长开展后段对孩子的训练工作,收集家长对本班后期训练工作安排的意见建议。

(三)积极探索适合智障儿童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是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说课和评课;二是定期对本班智障儿童逐一进行阶段性分析,通过评课、讨论和对各患儿分析,不断探索更适合现阶段各患儿发展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教学工作。

二、按照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教学方法 在本班形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位智障儿童都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的特殊教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方法。

今年,本班积极组织开展幼儿一日活动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调动孩子多种感官的学习和参与。 一是小组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当教师进行感官知觉教学时,先是利用演示,使孩子能观察、看到、并能随时可动手模仿、操作、进行小组式的学习。

教师在小组式学习中观察,发现个别学习困难的孩子,再进行个别化的强化训练,予以个别的支持帮助,使之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二是安排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贯穿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本班从智障孩子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的全过程安排在教学活动之中,将抽象的概念知识,渗透到活动之中,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三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应用;四是灵活、丰富的教学语言表达。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科学性、简明性、接受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本班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语言的表达,讲课中重视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趣味性,如教师用儿童语言通过朗诵儿歌,顺口溜,摹态,拟声来进行教学;五是善于选择、运用教学工具。如本班的感知觉教学的训练课,是对孩子的眼、耳、鼻、舌、身等进行多种刺激,并使孩子亲口尝一尝,嗅一嗅,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中得到知识,学会观察、分析、判断、比较。教具和学具的选择运用对课程极其重要,在教具方面,本班用观察教学,通过物品的展示和利用图片,录音机等进行观察,提高患儿分辨归类等判断能力;学具方面对孩子更为重要,本班智障儿童的学具,许多都是教师特地精心为孩子制作的,如上感知觉课时,教师为孩子每人做一份操作学具。通过分辨不同颜色、图片、图形的比较大小,判断物品的长短等,使孩子在操作中学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六是重、难点的突破:在感知学习过程当中,如何突破智障孩子的认知归类,抽象的加

工重难点,本班运用“小步子”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的难点分成若干个教学程序进行操作,坚持从少到多的原则,对孩子进行从易到难的学习过程训练,使孩子能够突破难点,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分辨粗糙与光滑时,教师利用蒙示教具,先从视觉观察入手,看一看谁光滑,谁粗糙,再蒙上眼罩,用手摸一摸,分辨出粗糙与光滑,最后由两种物品到变换成三种物品的比较判断,使孩子知道当两种物品出现的时,某一种是粗糙的,而当又增加物品时,这个粗糙的物品可能就发生变化,而成为光滑的物品。培养了孩子视、触觉的判断能力。

三、亲子同训,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有机结合

(一)家校沟通 本班根据各患儿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多次的家访和电话访问。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家庭情况及孩子在家的表现,进行家长心理辅导工作以及帮助家长破解在训练中遇到的难题,本班患儿家长和教师关系融洽。

(二)亲子同训 开展亲子同训活动,通过互动,密切了老师与家长、孩子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形成融洽、和诣的活动氛围,训练取得良好效果。

(三)户外活动 开展亲子户外联谊活动、家长会,家长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与家长在大自然中体验浓浓的亲情,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康复训练之中,使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达到家校统一,教学同步。搭建了家长了解特教

中心工作的平台。

四、下学期工作重点

认真按照省规范康复教育管理纲要,在结合本班工作实际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智障班的特殊教育工作方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结合每月、每周主题活动开展小组课、个别化教学;二是启智博士(认知、视觉训练)、多感官训练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实现本班的患儿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进一步发展的教学目标;三是做好本班患儿的家校有效沟通,巩固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有机结合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四是继续抓好教师了解每一个患儿、因材施教工作落实。

推荐第2篇:智障儿童教学文献翻译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英文标题 Improving Memory Skills in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中文标题 提高弱智儿童记忆技巧的实证研究和干预策略

学 生 安陈立

指导教师 隋春玲 副教授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教育学

系 别 教育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014年5月

Improving Memory Skills in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Library Large-scale Digitization Project, 2007.

Objective The poor memory skills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have attracted attracted widespread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nterest.Research in this domain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Galton\'s (1887) and Binet\'s (1904) pioneering studies of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Almos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lligence testing movement, memory items such as digit span have been included on standardized intelligence tests.It became clear, however, that the acknowledgment of memory inefficiency as one potentially definitive characteristic of mental retardation neither explained the source of memory deficits nor implied that the deficits were unmodifiable.Accordingly, during the past 15 years, attention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 investigating why the memory skills of mentally retarded persons appear to be inefficient and how the deficits might be remediated through training.The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remediation of memory defects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convergence of the concerns of the researcher with the interests of practitioners in education and clinical settings.In light of this shared interest, the goals of this chapter are two-fold: (a)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advances i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the memory performance of retarded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b) to discu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improvement of memory skills through training.Since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cent, quite detailed reviews of research areas relevant to this topic (e.g.,Borkowski & Cavanaugh, 1979; Brown, 1978; Brown & Campione, 1978a, 1978b;Campione & Brown, 1977; Detter man, 1979; Glidden, 1979), our discuion will present a selective, le technical review of this literature.In-stead of striving for completene, we have selected research paradigms and investigation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those interes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and clinical settings.A Statement about Memory Theories

Although a detailed discuion of memory theories would not be appropriate here, it is useful to introduce a few distinctions and indicate the kind of research we will be considering.Many different memory theorie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there is agreement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components of memory.One has been called long-term memory (LTM) and is presumed to be a store of accumulated knowledge.A person\'s LTM is conceived of as having enormous capacity, and information stored there is presumed to be fairly permanent.Although information in LTM is regarded as being relatively permanent, the fact tha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 memory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a person will be able to acce that information when it is required.We shall return to this distinction later because one major component of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acce stored information on the occasions when that information would be relevant.As will be seen, retarded children frequently fail to use relevant knowledge even when we know it is available, a fact that causes them problems in many areas, including those requiring deliberate memorization (Brown & Campione, 1980; Campione & Brown, 1978).A View of the Retarded Child Having sketched an overview of memory components, we need to ask wherein this system retarded children experience specific problems.Although we cannot review the entire literature here, we would like to indicate what seems to be the major strengths and weaknees.To do this, we intro-duce another distinction, that between involuntary and deliberate memorization (cf.Brown, 1975) or automatic and effortful memory (cf.Hasher &Zacks, 1979).The main point is that much of what a person remembers about the world finds its way into LTM with no apparent effort.People and places may be recognized, the details of personally experienced events maybe recalled (including when and where they took place), and the eentialist of a conversation or story, etc., may be remembered without any deliberate attempt to remember them at the time these events were experienced.The memory system on these occasions seems to function automatically and requires minimal effort to function.The situations here are ones that tend to involve meaningful information and which require recall of general details.While there is not enough research upon which to base any strong claim, there is at least som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n memory situations like these, mildly retarded children tend to perform quite well (Brown, 1974).The suggestion here is that this aspect of the memory system is relatively intact, i.e., it is not necearily the case that the entire system of the mildly retarded adolescent is in some way defective.

In contrast, there are many situations wherein we are forced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meaningful or wherein we need to recall events in more detail than would be the case if we were to fall back on automatic memory proceing.In such cases, effortful proceing is required, and we often run into problems impo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working memory.Here there are two potential sources of problems for the retarded child.The first is the capacity of working memory.Although it is clear that there ar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working memory (e.g., the well-known problems retarded children have with many memory span tests, most notably digit span),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the actual number of bins available or to the efficiency with which maintenance operations are carried out.The second potential source of problem is the availability of memory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capacity limitations of working memory, regardle of their size.The data on this iue are very clear: in general, mildly retarded children fail to pro-duce such strategies spontaneously even when they are obviously neceary (see any of the reviews mentioned earlier).We will review some of this research below.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The most general and optimistic view which can be proposed is that, while the retarded child\'s memory system appears to function relatively well in automatic memory situations, problems result when the child is required to employ any of a number of strategies designed to overcome working memory limitations.This view is an optimistic one, as it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 problem underlying the retarded child\'s poor performance is in the area of strategy use.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it should be poible to improve his performance by teaching him to use these devices.It is this poibility which has motivated recent research, and a large proportion of memory studies with retarded children in the past decade have included a training component.Before looking at some of that literature in more detail, we would like to place it into its historical context to account for what seems to be a paradoxical limitation in that research.Specifically, while many training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t is in some sense true tha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at research is really relevant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memory improvements of an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instruction.To understand why this is so, it is neceary to consider briefly the history of the training study and its use in comparative/develop-mental research.In this chapter, we have considered some of the research aimed at understanding and remediating the memory performance of mildly retarded children.We found areas in which their retention seemed quite good and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memory system was not just generally deficient.When, however, mnemonic strategies were required, retarded children did perform poorly.Teaching them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r leading them to engage in appropriate activities did result in much enhanced recall, thus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memory.While the results are sufficient if the goal is to achieve retention of some specified material, we argued that they are not sufficient if we want more widespread effects.In this case, practically important benefits would accrue only if we could als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generalization of training effects.While early data were not encouraging in this regard, more recent work aimed at producing generalization has been more succeful and has served as the basis for increased optimism.As a final comment, we try to practice what we teach and have engaged in some checking and monitoring activities ourselves with regard to the current state of our memory and instructional theories.We feel that theories are developed so sufficiently that we are willing to try to develop a memory package which we can take into the claroom with some hope of succe.While we may turn out to be wrong, this willingne is at least a measure of our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A few years ago, we would not have been nearly as willing, and the inference is that the field as a whole is making progre toward some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applications.Further, we would expect more rapid advances in the future, as many workers in the field have come to view such practical succe as an important yardstick against which to evaluate theories, resulting in a convergence of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goals; we anticipate that this distinction will become even more blurred with time.

中文翻译:

在弱智儿童的实证研究与对策提高记忆力的干预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Library Large-scale Digitization Project, 2007.

摘要 弱智儿童的记忆技能受到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际利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高尔顿(1887)和比奈(1904)的智力表现,开拓性的研究。几乎从智力测试运动开始,如数字广度记忆项目已包括在标准化智力测试。它变得清晰,然而,记忆效率低下,确认为一个潜在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明确的特性也没有解释源记忆障碍也不意味着赤字是不可修改的。因此,在过去的15年中,已经注意朝向调查为什么智障人的记忆能力似乎是低效的,如何通过培训赤字可能修复。在记忆缺损的修复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一个收敛的教育和临床从业者利益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这种共享的利益,本章的目标是双重的:

(一)目前在弱智学龄儿童的记忆成绩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帐户的研究进展(B)通过训练讨论记忆能力提高的实际影响。因为有一些最近的研究领域,是本课题相关的详细的审查(例如,美国与卡瓦诺,1979;Brown,1978;Brown & Campione,1978年,1978 b;Campione & Brown,1977;的人,1979;格利登,1979),我们的讨论将提供一个选择,这文献较少的技术审查。而在泛泛而谈,我们选择研究范式和那些在本研究在教育和临床实际应用感兴趣的特别的关联研究。

一份关于记忆理论

虽然记忆理论详细讨论将不在是适当的,这是介绍一些区分有用的,表明这种研究我们会考虑。许多不同的记忆理论已被提出,但有协议,有存储器的至少两个组件。一个被称为长期记忆(LTM),被推定为是一个存储知识的积累。一个人的LTM被设想为具有巨大的能力,和存储的信息有可能较持久的。尽管信息在LTM被认为是相对固定的,事实上,在内存中的信息是可用的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将能够访问的信息时,它是必需的。我们稍后再回到这个区别,因为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访问存储信息的场合时,将有关的信息。可以看出,弱智儿童经常无法使用的相关知识,即使我们知道它是可用的,事实上,使它们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那些需要深思熟虑的记忆(Brown & Campione,1980;Campione & Brown,1978)。

一个视图的弱智儿童

有勾勒出内存组件的概述,我们要问,其中该系统弱智儿童经验的具体问题。虽然我们不能检讨整个文学,在这里,我们想表明什么似乎是主要的长处和短处。为此,我们引入了另一个区别,不由自主的和深思熟虑的记忆之间(参见布朗,1975)或自动和付出努力的记忆(参见散列器和萨克斯,1979)。主要的一点是,多少人记得的关于世界落入LTM没有明显的努力。人和地方的细节可能被认可,亲身经历的事件,也许回忆(包括何时何地发生),和一个对话或故事,等。本质上,可能还记得没有任何刻意的去记住他们的时候,这些事件的经历。在这些场合记忆系统似乎功能自动和需要最少的努力,功能。这里的情况是那些倾向于有意义的信息,需要通用召回的详细信息。虽然没有足够的研究基础上的任何强声称,至少有一些相信记忆这样的情况的原因,轻度弱智儿童往往表现的很好(Brown,1974)。这里的建议是,这方面的记忆系统是比较完整的,即,它是不一定的情况下,轻度智障青少年整个系统是以某种方式的缺陷的。

相反的,在很多情况下,其中,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信息是不是有意义的或所需要的召回事件的更多细节的情况要比如果我们回到自动记忆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努力的处理是必须的,我们常常陷入由工作记忆的性质施加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潜在的对弱智儿童问题的来源。首先是工作记忆的容量。虽然它是明确的,有在使用工作记忆功能的差异(例如,众所周知的问题有很多弱智儿童记忆广度测试,最显着的数字跨度),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差异是由于箱的数量或可用的实际效率与维护进行操作。问题的第二电压源是记忆策略来克服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的可用性,无论其规模大小。对这一问题的数据是很清楚的:在一般情况下,轻度弱智儿童未能产生这样的策略自发即使他们显然是必要的(见前面提到的评论)。我们将回顾一些在这研究。

本研究的意义。最普遍和最乐观的看法,可以提出的是,虽然智障孩子的记忆系统似乎在自动内存的情况下,比较好的功能,导致当孩子需要使用任意数量的设计来克服工作记忆的局限性策略。这种观点是乐观的,因为它表明,主要的问题相关的智障孩子的不良表现是在策略使用的地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应该有可能通过教他使用这些设备,提高成绩。正是这种可能性有动机的研究,和一个大比例的记忆的研究与弱智儿童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包括了培训组件。看着眼前的一些更详细的文献,我们想把它变成它的历史背景来解释什么似乎是在研究一个自相矛盾的限制。具体地说,虽然许多训练已经进行了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真的,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研究是否任何实际意义记忆方面的改善可以通过指令的问题有关的。要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有必要考虑简单的训练研究和比较/使用发展心理研究的历史。

我们考虑了一些研究旨在理解和修复轻度弱智儿童的记忆成绩。我们发现,在这方面他们的保留似乎很好,认为整体存储系统不仅是普遍缺乏。的时候,然而,记忆策略是必需的,弱智儿童也表现不佳。教他们有关策略或导致他们从事适当的活动,并在提高了召回的结果,从而表明改善记忆的潜力。如果目标是达到某种材料的保留的结果是足够的,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想更广泛的影响就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重要的好处,只要我们还可以提供维护和培训效果综合证据。虽然早期的数据不鼓励在这方面,最近的工作旨在生产的概括是更成功的,作为增加的乐观主义的基础。

我们努力实践我们教什么和从事一些检查和监测活动自己方面的当前状态的记忆与教学理论。我们认为理论的发展充分,我们愿意尝试开发一个记忆包,我们可以考虑一些成功的希望教室。虽然我们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这种意愿是我们目前的知识状态的至少一个测量评价。几年前,我们就没有希望,并推断出磁场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通过一些实际应用。进一步,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更快速的进展,在该领域的许多工人都认为这样的成功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标准去评价理论,导致在一个收敛的“基本”和“应用”的研究目标;我们预计,这种区分将变得更为模糊的时间。

推荐第3篇:智障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

腾冲县特殊教育学校何正涵

摘要:当前,智障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中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包括自我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

关键词:智障儿童心理健康分析对策

智障儿童因智力因素,学习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并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障碍,其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一)一般心理障碍

1、失落感:智障儿童在普校学习时,成绩长期处在落后位置,不参加考试,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家长无暇顾及,导致他们形单影只,他们不被关注,从而心理失落。

2、胆怯:在生活中,智障儿童一直被周围的人看做是与众不同的一类人,对周围的环境存在恐惧心理,不自信。

3、惰性:大部分智障儿童学习上不知用功,思想上不知上进,不爱动脑,缺乏吃苦精神。老师经常不管不顾,同学做什么都不管,导致学生越来越懒。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慢,遗忘快,智障儿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有的孩子还多动。回答问题时,常常答非所问。所学的知识记得慢、记不牢,很快就遗忘了。

5、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表现为:不喜欢语文、数

学课。

6、虚狂: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对人无礼貌,好表现自己。

7、过度激动: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极易激动,举止冲动,待人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

(二)行为偏差

1.偷窃:这在听觉障碍儿童及智能低下儿童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的思维质量带有明显的缺陷,同时听不到和不理解社会舆论对此行为的评价。

2.打架及其他侵犯性行动。

那么智障儿童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的心理障碍,我觉得有一下几点原因:

1.自身因素:由于感觉器官功能缺陷或损伤,产生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不足、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对于残疾儿童的降临,家长心理准备不足,怨恨、烦恼,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不知所措,要么百般宠爱,要么放任不管,缺乏塑培养意识。

3.社会因素:对残疾人的歧视,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残疾人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也影响了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中不良思想和行为对残疾儿童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

4.学校因素: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残疾儿童实际出发,把

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残疾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将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根据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采用适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也将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和作风将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学生身上打下烙印。校风不良对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更直接的影响。比吃比穿、扫闹、不讲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这些问题如严重存在,就会腐蚀和污染残疾儿童的心灵。以上各种原因,并不是单一地发生作用的,残疾儿童心理障碍的形成往往是主客观因素相互结合,协同作用所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首先,让残疾学生树立明确的“自我意识观念”。自我意识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第二,培养学生各项能力,扩大认知领域 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争取优秀业绩,并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能让他们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竞争,缩小了他们的发展道路。世界如此之大,应扩大每一个学生的认知领域,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发挥自己独有。

第三,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发展特长。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立远大理想,树立切实的生活目标,并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以此来提高和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学生在内心产生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贡献,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

第四,培养残疾学生学生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但爱与同类残疾人交往,也乐于同健全人交往,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比自己还困难的群体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第五,培养残疾学生自制能力。

心理健康的残疾儿童有道德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集体,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4篇:智障论文

班级:17特教3班

姓名:陈雅芸 学好:2017744305 根据智障儿童的记忆特点开展教学

————《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有感

最近读了一篇文献《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了中度智障儿童的记忆特点,表明了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的材料类型对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存在显著影响,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实验通过被试间实验和被试内实验来研究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情况,并通过SPSS得出相应的数据,推论出以上的结论。采用分别以数字、图片及汉字3种材料类型,以视觉、听觉及视听结合的3种刺激呈现方式(其中图片只研究视觉和视听结合)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并研究顺序回忆和忽略顺序记忆的记忆广度的差异,得出两组顺序,实验严谨且有对比,能反映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结论得出:

(1)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低于普通儿童; 按顺序回忆时的短时记忆广度明显小于忽略顺序时的记忆广度

(2)视听结合的双感觉通道方式下的短时记忆广度显著大于单一视觉或听觉通道,视觉方式下的短时记忆广度要大于听觉方式。

(3)数字的短时记忆广度显著大于汉字和图片,图片的短时记忆广度大于汉字。

(4)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不存在显著的年级组差异和显著的性别差异。①

无论在何种种族文化下,人的短时记忆广度都为7土2个组块,而实验结果显示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在考虑顺序为2-3,在不考虑顺序时,平均为4-5,表明中度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显著缺陷,这表明在教导中度智障儿童时要注重多次教导并及时强化记忆。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老师会采用老师带读,同学们跟读,再请同学来读或者上讲台指出内容加强记忆,且再次跟读的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的自身情况开展教学。 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多感官学习相较于单一感官方式所呈现的刺激更强烈,更能使儿童集中注意力,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增强识记效果②,因此视听结合的呈现方式会比单一的视觉或者听觉呈现方式的记忆广度更高。接受视觉呈现的被试可以采用遗觉象对其材料进行提取,而听觉呈现却存在掩蔽现象③,因此视觉的呈现方式会比听觉的记忆广度更高。数字视觉形象较为简单,听觉上都为单音节,而且儿童对数字接触频繁,经过反复训练后不易混淆,记忆相对持久。此外,智障儿童的图片记忆要好于汉字,这主要因为智障儿童的形象记忆要好于词语记忆。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老师采用图文结合并且深情并茂的讲解会让中度智障儿童的记忆更加持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具、模拟情景、媒体课件、图片玩具等,尽可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比如老师加大说话的音量,声音抑扬顿挫,加上色彩丰富的教学课件,可利用触觉、动觉、味觉等感官进行刺激,从而帮助儿童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④。教学工具的颜色可以是生动活泼,色彩鲜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加学生的色彩记忆。

在这项实验中,我的另一个感想是要学好统计学,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数据。该实验提出“当按照传统短时记忆广度测量方法要求对所呈现刺激按顺序回忆时,部分被试会出现地板效应”,这表明顺序回忆具有局限性,而研究者提出可以将非顺序回忆作为研究方法,可减少地板效应,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短时记忆特点,实验也可扩至轻度智障儿童,这表明研究方法要不断改进,研究者要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实验记录数据时还运用方差来研究年龄及性别差异对中度智障儿童的短时记忆广度,表明其关联不大,虽说有些数据看出低年级的记忆广度会比高年级的更高,男生的数字记忆广度优于女生,但从大数据来就看其关联性不大。而且学好统计学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加入研究数据,使结论更加严谨合理,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以上就是我阅读了《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的感想,这个感想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有良好的参考,让我们对特殊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① 杨福义、王琰:《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 2015年,《中国特殊教育》

② 杨福义、王琰:《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 2015年,《中国特殊教育》

③ 杨福义、王琰:《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 2015年,《中国特殊教育》

④ 杨福义、王琰:《中度智障儿童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研究》 2015年,《中国特殊教育》

推荐第5篇:智障儿童教育

好的,还有点在找着,有时间帮看看

班主任工作总结

这学期作为培智六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

七、八岁的智障孩子。工作更加繁重。本学期,我在班级工作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规范管理制度

要管理好班级,就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我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制定了以下的制度:

1、奖罚制度。每一周的周会,我都对学习有进步、上课认真等学生进行物奖励,奖他们一些小食品,在班级“数星星”加五角星,以此激发学生不断地上进;而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进行批评与教育,采用借你一棵五角星,下周表现好的措施。

2、班级成员轮值制度。每一天我都安排一个学生值日,管理卫生,纪律,让全体学生在能意识到我是这个班级的成员,对那些能力特别差的学生,在A生辅导下完成。

3、卫生互评制度。我们班的学生不能自觉地打扫卫生,因此,久制定了这么一个制度。让学生对昨天的打扫情况进行评一评,评出一周内哪几个同学打扫的教室最干净,就把“爱卫生小红花”奖给他们。这样可促进学生们相互比赛,从而做到每天都能自觉地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二、运用疏导方法。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摆正老师与学生的位置,特别是学生的位置。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能力、心里特点等都有所差异。但不管那个学生,他来到学校,都希望成为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他们对教师充满了尊敬和依赖,只不过因为智力的差异和自制力的不同,导致学生有优生有差生,这时,我们就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年级智障学生年龄小,在严格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但切记不能表扬过了头,一定得注意火候。记得有一个学生许洋爱打闹别人,我批评了好几次都有不管用。我想:这样看来是不行了,干脆给些“表扬”他吧!我就让他帮同学打扫卫生,当他表现好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结于老师的表扬,他很高兴。慢慢地,我发现他没以前那么爱打闹别人了,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三、建立民主关系 新课标提出:师生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为此,在对待学生上,我就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对他们民主一些。有空就多和他们谈谈心,说说话,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自己的善意,以及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学生就乐于听你的话。这些感情投资总比等到学生犯错误时大骂一顿效果好些。我们班刘畅畅总是上学迟到,我先问清她迟到的原因,然后和她一起分析为什么会迟到,找以后不迟到的方法,这样她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

四、言传身教,培养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是孩子心中的榜样,他们时刻有眼睛盯着你、仿着你。只有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不仅读书写字像你,连说话、动作神态都像。所以,当学生对我喊“老师好”的时候,我总会而带微笑地回一声“你好”。这虽是小事,但却是无声的教育,教育学生对人要有礼貌。而要教育学生不打人,自己首先就不许打学生;要学生安安静静地上课,自己就不能在课堂上敲着桌子大喊、大叫。因为,那样即使你能使学生暂时停止吵闹,也无法平息学生心中的烦燥。

五、取得家长信任,建立服务意识

智障孩子教育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记得开学初,我们班有3个孩子,家里用的是坐便式马桶,与学校的蹲式不一样,家长们很着急,有的家长甚至买到了痰盂生怕学生不会入厕,每到上课铃响了还迟迟不想离开,遇到这种情况,我想这三个学生并没有肢体上的残疾,首先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他们放心,然后对这三个孩子利用课间,生活课进行入厕方面的训练,并加强防护,学期末这3个孩子都能自己上厕所,家长们看到他们的进步都非常高兴。

以上是我班主作工作这学期总结,我知道是班主作工作是长期,繁锁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多积累,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至诚

下午 5:36:30 最低也是800了,另加版面费1008,共1808 阿年

下午 5:36:24 在体育康复教学中正确引导和培养智障

学生的兴趣和态度

一、体育活动兴趣

体育活动兴趣的概念,体育活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以赴,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大致一样的情况下,有体育活动兴趣和较无体育活动兴趣的活动效果更好。人的体育活动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在社会需要原则和个人适应原则之下,在学校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主题实践活动培养起来的。

培智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怏然,不知疲倦,但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内容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变得广泛,但易变化。体育兴趣发生了较明显分化但是,在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学生会对某些体育项目或体育锻炼产生执着兴趣,而且,从追溯性研究中发现,学生体育兴趣多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已奠定,具有连续性特征。可见,小学、初中阶段是体育兴趣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的智障学生就多数就处于这个阶段,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个时候就尤为重要。

二、体育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待人或事物较一贯、固定的心理倾向。体育态度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不言而喻,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因此,体育态度也是体育能力调节系统的重要心理成分之一。

体育态度属于态度概念之内,所以,它的结构也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三个成分是协调一致的,能认识体育对强身健康的意义和价值,热爱体育并积极参加,要不相之。但体育态度的三个要素有的并不协调一致,例如:能认识体育活动的好处,但就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人往往不卖力;而对体育活动好处缺乏认识却对体育锻炼有好感的人往往锻炼会全力以赴。由此可见,情感在态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态度最重要的成分。态度的培养应该十分重视感情的感染与熏陶。

三、正确引导和培养智障学生体育兴趣和态度的途径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法

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阐明道理,分析利弊,帮助学生理解困惑,消除压抑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教师还应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用健康、融洽的情感世界来感化学生,从而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发生质的转变,真正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体育活动。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课堂情谊氛围——感染法

如何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是压抑和消除不良心理现象的重要因素。因此,改进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有序课堂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这样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态而投入体育活动中。

3、循循善诱,处处引导——感悟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主动参与的氛围,通过时间和思考去发现探索、掌握体育运动的规律。并且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亲和的心态以及宏观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健康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体育课程理念越来越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在教学中“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表现为主,将着眼点置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上。因此,笔者认为正确引导和培养智障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与态度,确保智障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态度有着良好的持续稳定性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全面促进智障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智障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每一位教师当前的紧要责任。

推荐第6篇:中度智障生的口语教学

中度智障生的口语教学

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语言可以得到意愿和思想的交流。有专家称之为“灵魂的解释者”。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把生活语文设置为一般性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读和写的灵魂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不懂别人的话,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读和写也就失去了灵魂。而智障学生的言语发展缓慢,表达能力差;他们的词汇贫乏,语法简单;很多同学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中度智障生更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人交往中受情感挫折的影响,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显得薄弱。培智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要把每个智障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让他们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因此,加强中度智障学生的口语训练,使中度智障生善“听”能“说”,较好的融入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笔者面对的是个特殊群体,一群可怜又可爱的中度智障生,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训练他们的口语,使他们善听能说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笔者认为有三种途径。

组织形式多样的口语教学途径,多媒体辅助,提供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模本。智障学生与外界接触少,与他人的交流不多。而语言是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获得的,因此,教师提供语言学习的视频素材,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有效的进行口语学习。如《买早点》,通过视频学生可以知道买早餐要进行哪些步骤,自己要说一些什么话。

设置情景教学,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模拟训练。生活化语文的着眼点是学生的生活需要,因此模拟的情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超市购物”“买早点”“打电话”“做客”等。智障学生的思维直观具体,有意注意十分短暂;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应讲究生动性和趣味性。如“买早点”教学,买早点一般分为四步骤,第一步:我要买什么;第二步:问多少钱一样;第三步:给钱或找回零钱;第四步:拿回自己购买的早点。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身着厨师服,在桌上放着热腾腾的各种早点。学生则拿着人民币进行真实的购买(中度智障生的算数能力一般较差,计算早餐费用一般较难,因此把这项任务提交到生活数学课中完成)。口语交际包含了两项重要的内容,一是能听懂他人的话,二是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为了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厨师角色在教师演示后,应当让学生去扮演,买者的要求,可以考量卖者的“听”话能力。与人交流不仅仅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还包括肢体、表情的协调过程,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肢体、表情与语言的和谐配合,因为愈是“正常化”,就愈会被社会接纳。

结对教学法。中度智障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们的语言缺陷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不能听懂别人的话,有的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学生发音异常,有的学生说长句困难。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缺陷,给每位学生搭配一个或数个能进行补偿性学习的学生。

拓宽口语交际途径

进入社区活动。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管是处于被动还是主动,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学习。每个人的生活与社区紧密关联,智障学生的衣食住行的需要都能在社区中得到相应满足;因此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后,再带领他们进入社区,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促进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借助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外活动进行口语训练。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就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模拟教学太程式化,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才能根据环境中各种要素的变化进行灵活的发挥。

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第一,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百倍千倍的努力,到智障孩子身上,收获可能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或是百分之一;于是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果的家长往往会在学习上放弃努力,转而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如,家长给孩子吃苹果,如果每次都递个苹果就了事,那么孩子就无法把苹果这个词与实物等同,哑巴式的交流势必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量的累积会达到质变,只要家长不放弃,多一些耐心,不断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第二,组织孩子间相互做客。校内由教师模拟训练做客的口语训练,校外由家长相互间邀请做客。这种方式会使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口语训练,同时也能在这种相互理解的氛围中,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礼貌教育,为人处事的教育。第三,家长带孩子到各种场所体验、参与交流。家长首先要克服家有智障孩子的自卑心理,做到自信而坦然,家长自信坦然,孩子自然也能知礼且行而有矩,与人交流也能自信。孩子浸泡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他们自己对语言的吸收有很大的积极性,并能针对语境的变化灵活的进行处理,从而不断的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口语教学与日常化训练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一堂课只有35分钟,而智障学生识记缓慢,记忆容量小,保持差,易遗忘,再现困难,不完整。因此,要把口语交际教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复的进行强化,如春雨润物于无声无息间,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在生活中做到举一反三,真正使口语交际教学日常化、常态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启明学校)

推荐第7篇:浅谈智障学生写字课教学

浅谈智障学生写字课教学

更新时间:2013-07-15 11:15:46点击次数:2774次字号:T|T

内容提要:

智障学生的写字课教学是很少人涉及的范围,智障学生写字教学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对智障学生实施写字教学呢?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智障学生写字教学具有康复作用。无论是硬笔字还是毛笔字都会训练小肌肉精细动作,有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的作用,促进大脑的发育; 智障学生写字教学应与识字教学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以富于形象、意义的方式教学,克服机械记忆的弊端;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智障学生写字教学实效。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手段都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传统书写技法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未必完全适用,如能做些调整,使智障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教学更加有益。

浅谈智障学生写字课教学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的一句话,说的是字能反映出人的各方面的素养,那么练好字同样可以促进人素养的提高。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培智学校语文及写字课教学,体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喜悦,期望写字可以促进智障学生素质的提高。多年教学过程中,对写字课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完善智障学生写字教学出一份力。

一、智障学生写字教学的康复作用

智障学生写字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康复的任务。写字训练的过程中会对学生肢体康复产生很重要的作用。

1、正确书写训练具有康复作用

培养正确书写姿势要让学生养成习惯,切忌懒惰,无论读书、写字姿势一定要正确。如发现学生姿势不对及时纠正,态度或严厉以使学生有所畏惧,或激励学生互相监督以调动学生主观的积极态度。

正确坐姿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还可以矫正学生以往不正确姿势产生的身体变形,必要时可使用矫姿工具,规范学生的坐姿。

硬笔字主要用右手手指、手腕,是小肌肉精细动作训练。毛笔字主要用右手的指、腕、肘。软硬笔字的训练都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的作用,促进大脑的发育。

2、静心书写的健体功效

众所周知的很多大书法家都很长寿,古代书家由于各种因素未必长寿,近现代由于很少战乱,生活相对安逸很多书家都很高寿:已故书家沈尹默先生88岁、当代的草书大师林散之先生92岁、沙孟海先生92岁、启功先生93岁、书家晏济元110岁。老一辈总结出书法能使人长寿的宝贵经验“莹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老逸。”也就是说,精神必须要集中,排除杂念,心正气和,意力并用,才能写好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以功见长,以势夺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书写过程中,大脑皮质得到兴奋,抑制得到平衡,四肢肌肉得到锻炼,内脏器官功能得到调整,新陈代谢旺盛,因而延缓了衰老,从而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静心书写会产生良好的康复效果。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集体授课的情况下让学生都保持安静却是难事,只有在个别训练和少人数训练时可以达到安静。

二、智障学生写字教学应与识字教学相结合

一个正常人在练习书法时常常因为古字的写法与现代字不同而不能认读,这种情况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更时常遇到。由于智障学生记忆力一般较低,记不住,还有识字量少,所以写字之前先识字成为首要环节。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右脑形象记忆的优势,运用多种手段以富于形象、意义的方式教学,克服机械记忆的弊端。我在教学中曾经参考解说字形的字书教学,如教“子”字,先出示一孩童双手向上伸的图片,写出金文的写法再写出今字“子”的写法;教“从”字,先出示图片两人一前一后走,写出甲骨文的写法再写出今字“从”的写法;教学“弓”字,先出示图片弓箭,写出古字写法再写出今字“弓”的写法。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汉字本来的含义借助形象帮助记忆。此外,还可借助儿歌等手段。教学时让学生说出汉字各部件也可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三、智障学生写字教学实效提高的手段

由于智障孩子的智力缺陷,他们对于汉字书写的美观程度普遍较正常人差,在书写时常常出现不按照格式书写,如写一篇字时常有空行的现象。智障学生学习特点表现为:学习速度及反应都比同龄正常儿童缓慢,缺乏基本的学习策略,学习成就显著低落,学习迁移困难等。因此,对于写字课教学的实效会较差。如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快提高书写水平,成为我关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

这里主要谈到两个方法:规范优美的楷书示范; “双勾法”的运用。

写字课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模仿。古人云“取法乎上,而得其中;取法乎中,而得其下。”所以教师写得好学生想写不好也难。“双勾法”是传统的毛笔书法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汉字的笔画用双线条勾出,有利于学生对于书写汉字时的笔画粗细、轻重、外形等的理解。我把“双勾法”用到硬笔书法的教学中,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硬笔字的笔画粗细、用笔轻重等的变化,同时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双勾的笔画和字,来找我教他,学生虽然勾的不好,但是也学了个大概。好多书法家都会双勾,双勾是一种能力。谁又知道这双勾会在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过程中产生怎样潜移默化的作用呢?

2、运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flash小故事、儿歌穿插其中,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flash课件,播放汉字的笔顺,通过学生集体书空、个别书空,从而使学生对汉字的书写产生表象,补偿记忆缺陷。

3、有针对性地指导

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智力程度差异很大,教学内容不能强求统一。因此要因材施教,学生能学什么,就教给他什么。切不可所教内容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对于轻度智障的学生在高年级时可让其练习毛笔书法,

4、教学情境的设置

教学情景的设置对于智障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由于自身生理原因,时常会烦躁。而好的环境有利于他们放松身心,同时产生美感体验。在教室墙上张贴硬笔和毛笔楷书作品,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然产生书写的愿望。在学生习字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以使学生情绪稳定,集中精力习字。如,中央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等,只要是舒缓优美的音乐就可以。

5、教育评价和奖励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应用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通过课堂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现有的书写水平,通过提问、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识字量学习能力,以此来决定教学内容的难度,知识量的大小。

课堂中常采用口头评价、红花奖励、定期进行实物奖励。如学生书写时模仿例字有些像,就及时表扬他,学生听到表扬便更加认真地书写。每节课快结束时都要评选出书写有进步的同学奖励给他小红花。定期用实物奖励,还可以起到增进师生感情的作用。

四、智障学生写字教学的常与变

写字教学初期是让人掌握一定的审美标准,掌握某种规范,按照前人总结的书写技巧写出基本符合某种规范的字。培智学校写字教学除按照一般审美标准教学外,还应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做调整,使学生易于掌握书写技巧,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毛笔字训练中。古人蔡邕在《九势》里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就是运笔时要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把笔锋藏起来,体现出一种含蓄之美。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智障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差,加之手脑协调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完成逆锋与回锋的动作,常常使起笔收笔处形成墨点。我试简化运笔动作,起笔处顺锋入笔,收笔处采用类似欧体的形状,这样学生在运笔时就能比较好地写出起笔、收笔的形状。此种写法也是有根据的,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就是顺锋入笔,王羲之在《书论》中说:“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我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大字教学中,只要运笔沉稳是不会有尖利浮薄的弱点的。今人浙江师范大学书法教师翁志飞就提倡这种运笔,认为是古法运笔。

有的人会说写字是要把字写美观,为自己的人生加一些分数。还有的人是要把写字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成为书法家。但是这些似乎都不是智障学生习字的终极目的,通过写字教学可以使智障学生巩固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在练字的过程中使智障学生肢体得到必要的康复。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练字过程对智障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不会很具体,不是立竿见影的作用,或许是一种笔墨的敏感,又或许是一次运笔时的畅快,这就已经足够了。

作者:宋建军

推荐第8篇:试析智障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试析智障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摘要:智障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直是教学的重心。数学这门学科对智障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适应复杂社会的必需,也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据此,业界人士提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贴切生活。在此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何在?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在关注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和社会有效结合。

关键词: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笛В?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难以抽象概括,不少教师因此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只要让智障学生的数学课堂尽可能地接近生活,贴近生活,善于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突出生活化的教学主题,化繁为简,化简为易,我们就会发现培智数学课堂照样可以五彩斑斓,照样可以充满生活的乐趣。

一、展现数学教学的魅力

在我们的印象里,数学一直是一门枯燥难以理解的学科。对此,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解释为“数学脱离了实际。”智障学生不同于常人,正因为如此,正确的数学认知才更为重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多彩的教学环境,实现知识的生活化,使智障学生轻松掌握运用知识。在智障学生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数学就在身边的概念。数学不是模拟,而是生活中的随处可见。比如生活中的数学模型。这些鲜活的模型给了智障学生很大的兴趣,也很好展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在认识形状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硬币,三脚架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品辅助教学,让他们在实践中挖掘数学的真实魅力。在这些模型的帮助下,智障学生不仅有了空间感,也能使他们运用知识,学会生活。

二、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效结合的措施

(一) 利用生活实例

教育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对智障学生,我们更要怀着爱心,时常用积极的话语激励他们。智障生的特殊性,让我们在教育方面不得不用特殊方法。数学是一种应用的本领。在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更容易激发智障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认识数字时,我们可以让儿童自主寻找相关的数字,查一查,说一说,想一想,儿童在讨论的同时瞬间就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在算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模拟商家和买家,让他们进行自主买卖,在收钱和找钱的过程中,带入了生活,也落实了数学知识。用生活实例,能更快速地让智障学生发现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

(二) 利用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智障学生虽是一个特殊群体,但与他们而言,游戏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如何把游戏和数学知识结合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老鹰抓小鸡这个传统的游戏,能使智障学生快速理解“数数”这一概念。游戏里,有多少只老鹰,多少只小鸡,在多少的对比下,能在儿童的记忆里迅速形成数的概念。在游戏过程中,人数的逐渐减少,也会影响智障学生脑中对数的概念的落实。游戏的开展,不仅缓解了数学的枯燥,也给智障学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边游戏,一边培养数学兴趣。数学在他们脑中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种跳跃的符合。

(三) 利用课外活动

课堂上的枯燥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补足,如跑步,篮球,足球。但是,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复杂的数学概念是很难理解的。而对于活动来说,也就是单纯的活动,并不会把数学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在智障学生的世界,还没有数学在生活中有具体的体现。由此可见,如何把数学的基础知识渗透到课外活动中,也可以称作是一项挑战。在教学中,慢慢让智障学生明白,课外活动中的时间,长度等基本概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智障学生进行“比试”,谁比较能坚持?谁跑步比较快?同时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加以正确指引,让智障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用途。他们也会渐渐明白,所谓数学,不仅仅是死板的黑板上的数字,数学也真实存在于生活中。这种指导教学,不仅理解了数学理念,也为智障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增添了一抹色彩。

三、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数学回归生活是数学最大的应用实际。智障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还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也会有许多生活上的难题等待解决。但是问题在于:在面临困难时,他们不会考虑到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分析和总结。但我们应该知道,生活中的难题与数学息息相关。所以,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给他们更多接触数学的机会,能够想到站在数学角度分析问题,从而体验数学的魅力,慢慢培养智障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比如在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此为题开展课程,让大家提出活动上可能碰到的数学问题,然后提出这些数学问题:几点举行?场地面积?能容纳多少人?多少活动项目?男女生人数?奖品如何设置?在问题提出以后,我们再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障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中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也一步步养成。总而言之,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从古至今,数学以它特有的魅力活跃在科学前沿。石头,绳结都是数学最开始的形式。数学不单单是存在于书上枯燥的文字符号,也是活跃在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密钥。数学的起源是生活,它的出现也说明了它对我们的使用价值。对智障学生来说,数学教学越是贴近生活,就越是给他们的理解提供方便。数学教学越是简单,就越是能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学习乐趣。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一体化,不仅是教学的突破,也是育人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包兴国.培养小学智障生数学能力的方法[J].开心,2017(16):86-86.

[2]周建军.现代信息技术焕发智障生数学课堂新活力[J].文理导航(下旬),2013(z1):111-111.

[3]姚琳琳.智障生数学学习困难矫正案例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5(5):25-26.

[4]朱进元.智障生数学教学的“生本教育”[J].师道(教研),2009(8):150.

作者简介:

蔡文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实验小学。

推荐第9篇:感悟智障生的拼音教学

感悟智障生的拼音教学

自我校招收第一个智障班以来,我便放下聋教,走进了弱教,至今整整九年了。九年来我有累到快乐。

开始我真的很累。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让孩子认识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结果有的孩子还是“zh ch sh \" 与\"z c s\"不分。以后的路如何走?????前方的路对我来说真的很迷茫,但我必须面对。整整一个暑假我在听、在看、在想。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在识字的基础上学拼音,以识字来带动学拼音。例:“开”字,等学生认识了“开”后,再教“ai k__ai__kai”于是慢慢地在三年的时间里,我教完了剩下的汉语拼音字母。虽然对于整体认读音节,孩子们仍在拼读,我知道这是识字学拼音的弊端,孩子们能掌握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知足了,所以我很快乐。

我之所以这样跟拼音较劲,大道理咱不说,就孩子自身来说我不想让孩子成为机盲,不想他们成为社会的底层!

自电脑走进教室,就面向本班学生开放,开机密码是本班学生的名字,密码一周换一次,从本班学生名字开始直至全校师生的名字。 这样一方面巩固了汉语拼音,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推荐第10篇:智障学生评语

智障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实验研究

白山市逸夫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组

摘要: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智障学生入学率提高,智障孩子迫切需要受到教育,他们渴望学习知识,渴望融入主流社会。经过实践与探索,智障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应有别与普校学生。特殊学校教师首先要端正评价态度,以爱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切入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内涵为原则,对智障学生实施精细化评价。

关键词:

智障学生 评价 成长 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班主任工作来讲,更是一项重要工作。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智障学生入学率提高,智障孩子迫切需要受到教育,他们渴望学习知识,渴望融入主流社会。经过实践与探索,智障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应有别与普校学生。

以往,我们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师生的主观印象为评价内容,体现不出学生发展的状态与水平。对于智障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方法偏颇更大,极其不适合他们。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也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对智障学生进行评价,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殊学校教师首先要端正评价态度,以爱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切入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内涵为原则,对智障学生实施精细化评价。

二、挖掘智障学生的闪光点,注重特长评价。

近几年,我班智障学生人数大都在十五至十八人之间,人员多,学生性格特点各异,智力水平、基础、学习和接受知识能力不一,所以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优劣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怎么教,他也不认识数,但写字、认字方面较好,教师就没有必要非教数字,而且再要求到达一点程度,那是徒劳的。但为了每个个体的发展,教师要全面考虑,平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注重培养他们的特长,评价时把特长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三、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教师计划对学生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平时就要在哪方面进行准备。智障孩子和健全孩子大不一样,在某方面你不教,不训练,他们永远无意识。我认为,不管是谁,都有上进心,只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活动,最后就会有效果。利用这一点,评比必不可少。平时进行“五星少年”少年评比,并不断更换“五星”的内容。例如:上学期的“五星”内容是学习星、礼貌星、劳动星、纪律星和运动星。在学生在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较好,或已经向着以上目标努力了,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基础上,本学期,我就把“五星”内容更换为:学习星、礼仪星、劳动星、爱物星、健康星。这种方法在不断地提高要求的同时,促进智障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且每个学生都有成功、进步的喜悦,适合全体学生。除了让学生知道个体间要进行适当的比赛,还要让他们知道在学校里,每一个人不仅代表自己,一言一行还代表整个班级,走出学校的大门,他们还代表学校,从而从更高层次要求他们,并把他们代表集体赢得的荣誉,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四、注重评价方法和步骤。

(一)过程评价。

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具体操作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即时评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评价、成果评价、访谈交流、行为观察、问卷反馈、情景测验等)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2.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发展提高的重要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中轻度智障),来自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信息,学生在文体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学科检测的阶段成绩,学生的最佳作品等。班主任是智障学生成长的主要记录者和管理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客观、真实、公正、典型的原则,要有所有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同学、家长等的开放性的参与。 3.考试。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由于智障学生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不同,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就不同,随之而来的考试内容也不一样。除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设置口试、听力测试、成果展示、实验操作、上机操作等形式测试,允许学生进行二次考试。 4.实绩表现。通过写字比赛、舍务比赛、小制作、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特长。 5.阶段评价。比如,一个月下来,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怎么样,我都会以一个朋友的口吻告诉孩子,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降低身段,用亲切的语气,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指出学生在那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仍需努力。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与自己是亲近的,教师提出的批评也乐于接受。阶段评价,对智障学生是一种促进与激励,有利于智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结果(综合)评价。

每学期结束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应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各学科的学业成绩(包括平日检测、作业等综合成绩),并对学生做出综合素质的描述性评价(即评语)。

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督促自我改进。篇2:最新学生评语大全

最新学生评语大全 同学:你头脑聪明,但你没有充分利用,你的精力较分散,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多。不过,有时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自习课上的纪律性有待提高。希望今后多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学:对班级的热心让我感动,对同学的真诚也让大家称道。要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道理也许无须对你多讲,你要记住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歌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同学:踏实与诚实是你成绩突飞猛进的重要保证,你的学习品质和为人处世用不着怀疑,你善于利用时间,学习效率较高也得到了同学的肯定。最后再送你一句话:学无止境,半点的骄傲都会给你致命的一击!

同学:你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而这正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我想目前的成绩滞后一定是暂时的,因为从你的眼神中我很清晰地看得出你固有的上进心。 每一个挫折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哦! 同学:你心地善良,脾气温柔,活泼可爱,为人坦诚,接物待人春风扑面。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也感到欣慰。刻苦踏实的学习精神也很让我喜欢。如果平时你能多思、多问、多说,那你的进步会很大的!

同学:和上学期比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或许,前进的路上你已初尝败绩,可喜的是,你已幡然醒悟正在加倍补偿。衷心希望以后的你,能扬鞭奋起勇超他人。你要清楚:进步的唯一方法就是比别人更努力。

同学:你头脑聪明,但你没有充分利用,你的精力较分散,花在学习上的精力不多。学习成绩不容乐观,需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希望今后多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学:你性格活泼开朗,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但你偶尔会犯一些小错误。有时上课不够留心,还有些小动作,你能想办法控制自己吗?希望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同学:和上学期比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或许,前进的路上你已初尝败绩,可喜的是,你已幡然醒悟正在加倍补偿。衷心希望以后的你,能扬鞭奋起勇超他人。你要清楚:进步的唯一方法就是比别人更努力。

同学:你是个可爱的女孩,踏实、稳重、有礼貌;在班里并不显眼,却时刻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给同学们作出表率。能遵守学校纪律,按时上学,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同学:你是一个相对内向的男孩,但是在课上老师却能发现你专注的神情,感受到你对知识的渴望。你是一个很自觉的学生,就是学习有点跟不上,望认真掌握好基础知识,多练、多问,继续努力,老师关注着你的进步。

同学:你真诚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从你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你心灵的善良。儒雅的你,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总是工工整整。希望你今后在学习上多问、多练、多探索。相信你定能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同学:你是个踏实、稳重、有礼貌;能遵守学校纪律,按时上学,你学习较勤奋,课堂上那双求知的大眼睛总能把老师深深地感动!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同学:你待人友善,对待同学热情大方,从你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你心灵的善良,希望你今后在学习上多问、多练、多探索。相信你定能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同学:尊敬老师,热爱班集体,是你的优点,你有宽阔的胸怀,却少了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你有一付好脾气,不过好脾气的背后却是很慢的性子,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要更投入一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争取更上新台阶。

同学:对班级的热心让我感动,对同学的真诚也让大家称道。要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道理也许无须对你多讲,你要记住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歌词,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同学:你喜欢简单,但思想比较复杂;心地善良,却不忍心去消灭困难。有主见,思维也很活跃,你并非不是学习的好料,关键是你还不太明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道理。静下心来吧,腾飞的日子也许将指日可待。

同学:我想你应该是个很懂事,也想进步的同学。你想让别人刮目相看吗?那么你愿意从现在开始有所改变吗? 只要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的! 同学:你喜欢简单,但思想比较复杂,有主见,思维也很活跃,但忽冷忽热、不想钻研、使你的成绩总是起色不大,你并非不是学习的好料,望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同学: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自尊心也很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女孩。你有一颗纯真的心,能与同学友爱相处。但有时在你遇到挫折时候,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只能付之眼泪。你要知道在通往知识的顶峰的路上长满了荆棘,望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同学:你外表深沉,内心活跃,观察细致,爱好广泛,球艺也不孬,真不简单。老师希望将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去,能成为一个品学俱佳的好学生。你应该明白:学习使人充实,给人快乐;努力让人进步,给人智慧! 小学生评语精选《参考》 1 你的勤奋和努力是班里出了名的。上课总能看到你坐的端正的身影,听到你清脆的嗓音。学习,工作你总能带着一股认真的劲儿。瞧你,字迹端正了,成绩稳定了,大家也更喜欢你了。继续加油吧!你将成为一个更出色的班干部。

2、“真人不露相”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了,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瞧你,这一学期进步多快!要是你还能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讲话,那我们就更喜欢你了。加油吧,你将会是个很有出息的男孩!

3、斯文秀气的你,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你的作业本总是那么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使老师总是看了一遍有一遍。你是个优生,但是,老师觉得你还有一点做得不够好的:跟我们班的小朋友距离远了点。还记得我们刚教过的那句话吗?“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4、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打扫卫生时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冲在前头。但是,你交的一个坏朋友却老是使你的成绩上不去,那就是贪玩。假如你能丢掉这个坏朋友,再交上个好朋友:认真学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那么,下一个学期的中队委,你就当之无愧了!努力争取吧!

5、你是个聪明、活泼而且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平时能歌善舞、兴趣广泛、知识全面、思维敏捷,特别使老师高兴的是,你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多么与众不同,简直棒极了。老师相信,只要你上课不说“悄悄话”,那就更棒了。

6、你忽闪着一双聪颖、智慧的眼睛,在全班同学和老师心目中树立了优秀小干部的形象,全部同学都默默地把你作为榜样。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你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诚恳。老师布置的事情,你能默默地记在心里,积极去做,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老师想,如果你能主动与同学们交往,那么你将更加出色,更加完美!

7、你是一个聪明、活泼、上进心很强的孩子。课堂上有你响亮清脆的回答,课后有你关心集体的身影。作为一个中队委,你真是非常尽责。老师一直都很喜欢你,你知道吗?不过老师有时也会批评你,那是因为你上课经常会讲“悄悄话”、开小差。老师希望你会做得更出色!继续努力!

8、你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课堂上,你总是认真听讲,从不漏掉一个点儿。作业本上你那娟秀的字迹让老师越看越爱看。你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希望你更上一层楼!但,xx,我们还有好多同学需要你帮助,你知道吗?

9、你给老师的第一个惊喜是你那优美的日记,简直漂亮极了!你给老师的第一个惊喜是你那精彩的回答,思维的敏捷。无疑,你是个好学生,但最近,你却常犯一个很不好的毛病,那就是粗心。粗心会使你做错很多的事,你说呢? 聪明的你,老师希望再次看到你勤奋、细心的身影!

10、你是我们班上的“小才女”,优秀的成绩,逼真的绘画,优美的字迹赢得了同学们的青睐。但你一定要记住:“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你。

11、xx,老师真的很喜爱你!你真是太棒了!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在课堂上精彩的回答,流利的谈吐,优美的文笔;一手漂亮的好字,你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令老师赞叹,同学们羡慕。希望今后你在学习中大胆施展自己的才干,使你更加出色。

12、“真人不露相”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了,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瞧你,作业本上大红的优,每次测验取得的优秀成绩!要是你还能在大家面前大声地发言,那我们就更喜欢你了。加油吧,你将会是个很有出息的男孩!

13、你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团结同学,成绩优秀,更让老师开心的是,这学期你发言积极多了,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其实勤奋才出天才,别以为光学课本知识就够了,你那么聪明,相信你会明白的。

14、你真是老师的小助手,班级的好干部。课前五分钟领操,在你的示范下,全班同学都养成认真做操的好

15、你那双珍珠般的眼睛里,盛满热情聪慧,上课时,你思维敏捷,发言积极,那独到的见解令人钦佩;做作业时,那别具一格的答案,常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工作上,你认真负责,是个尽责的中队委员。如果在好的基础上,再加快点速度,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16、你是位聪明又可爱的小男孩,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老师好喜欢你上课专心听讲,勤奋好学的劲儿,这学期你上课回答问题次数多了,书写速度也加快了,但要记住快中还要求好,千万别粗心,这样好成绩会一直跟你交朋友的。

17、你是个尽责的文娱委员,课前五分钟,你俨然是个小指挥家,带领同学唱着欢乐的歌,课堂上你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的思考,积极的发言,真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愿你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让自己的目标更高些,更远些!

18、你是一名聪明、文静而勤奋好学的孩子。学习上能刻苦钻研,课堂上常能听到你那清脆悦耳的回答声;你工作积极,乐意当老师的小助手;成绩总是保持优良;平时你总

是带着甜甜的笑容,与同学友爱相处。如果能多看些课外书,把作文写得更具体生动,相信你将赢得更多的掌声。

19、你,学习成绩拔尖,但从不骄傲自满;处处遵守纪律,但依旧天真活泼;平时说话细声细气,但课堂上能响亮地回答问题。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你!如果你能重视体育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就能使文静的你更添朝气,那么你定会更加讨人喜欢! 20、你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可爱的孩子。课堂上有时能听到你富有“创造性”的发言。每次打开你的作业本就有一种美丽的享受。你的学习成绩优良,是位优秀的学生。热心班集体工作并协助老师完成班级工作。但有时上课会做小动作,和同学讲话。希望你改正缺点,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1、你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你聪明,往往能答出其他同学答不出的问题;你好问,脑子里藏着数不尽的稀奇古怪的事。如果你不捉弄同学,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会更喜欢你。老师相信你能改正这些毛病的。希望你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

22、聪明伶俐的你,学习成绩优异,书写工整漂亮,绘画充满灵气,朗读声情并茂,真令老师欣赏,同学佩服。应该说,你是个出色的优等生,不过,我对你有一个特别的期盼:要伸出你友谊之手,多帮助同学,与众同乐,好吗?我相信,你不会使我失望。

23、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位很乖巧可爱的女孩,你的嗓音细嫩甜美,你的字迹潇洒漂亮。看你平时不多言多语,课堂上你却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常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如果课堂上你也能把手举得高高的,让同学听听你那独到的见解,那就更好了!老师期待着...

24、你是位聪明又可爱的小男孩,是全班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你上课专心听讲,勤奋好学,平时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在龙湖艺术节中,你还为我们学校班级争了光,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高兴。有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聪明的你一定明白,相信你会是很优秀的学生。

25、你一直是个很棒的班干部,课堂上你思维敏捷,发言精彩,更令大家羡慕的是,你做得几样精美的手工,实在了不起!只是让老师奇怪的是:为什么做事你总是慢吞吞的?这使你与好成绩总是失之交臂,真可惜呀!你那么聪明,肯定知道该怎么做,对吗?

的构思,赢得大家阵阵掌声。如果今后做每一件事再细致认真一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相信你会让大家更加佩服的!篇3:最好的学生评语大全

最好的学生评语大全 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的评语 1.或许你有些调皮,有些好动,也常挨批评,可其实在老师的心里,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的学生,你知道吗?学习是要*持之以恒的,如果你能把学习的激情融入每时每刻,静下来认真思考,勤奋学习,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佼佼者。试试看,老师等你的好消息! 2.你是全班综合能力测试过关的唯一的女生,说明你各方面素质都不错。你对班集体有满腔的热情,有正义感!你严于律己,生怕自己落后了。你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使自己变成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女孩。学习切忌:“一曝十寒”!只要你持之以恒,相信理想大学的门会为你而开的。 3.你思维敏捷,学习勤奋。喜欢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你勤于思考,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老师惊喜地发现你已完全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半期考中的表现证明了你不是弱者。但老师同样要提醒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你能做到吗?我们期望你能再次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复。 4.这学期,你各方面的表现都有可喜的转变,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原来的那个自由散漫、自私无礼的你变成了一个爱学习、求上进、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看到你的成长,你的进步,大家都为你感到高兴。人可贵的地方在于知错就改,这一点你做到了,更可贵的是持之以恒,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到,甚至会做的更好。 5.我们班进步最快的要数你。你的字写得工整了,课堂上也能积极地发言了,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了,尤其是学习成绩有了显著地提高,真令人欣喜!开朗活泼的你,有很强的上进心!老师相信,只要你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你的成绩还会有更大的提高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的。 引导学生锻炼自己能力的评语 1.聪颖,沉稳,文静,坚强,秀气而文雅、用这几个词来刻画你再恰当不过了,在老师心中你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传统女孩。你有优秀的思维素质,学习上你努力、执着、向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你成绩优秀的保证。你待人谦和,不骄不躁,不激进,不与人争锋,在当今由为可贵。你要注意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全方位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我想这对你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老师真诚地希望你努力开拓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高三能有更大的突破。 2.你性格内向,积极进取,勤奋刻苦,在集体中你默默耕耘,与世无争;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能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不为各种

言行左右,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成绩优异,真的难能可贵。虽然平日里默默无闻,但班级活动总有你的身影。我希望你更活跃,向你唱歌一样,放开手脚,抓住机会锻炼自己。 3.你思想纯朴,待人随和、诚恳,能自觉遵守纪律,尤其能遵守宿舍纪律,但你平时工作不够踏实,做事有点马虎,学习上效率不高,进取心不强,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缺乏为班级争光的热情与能力。老师希望你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评语 1.你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能刻苦钻研;积极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工作中,你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但本学期在作业上出了一些问题,一定要想办法改正过来;学习上,理科成绩有一定的优势,而文科成绩则比较薄弱,其实文科的学习很注重平时的积累,只要注意平时持之以恒地复习,合理安排好各学科的学习时间,你的学习成绩必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的。老师对你随时都抱以最大的期望!

2.你不爱说话,但勤奋好学,诚实可爱;你做事踏实、认真、为人忠厚,是一个品行端正、有上进心、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好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过努力,各科成绩都有明显进步,你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领悟力,学习也有计划性,但在老师看来,你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习上还要有持久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要知道,成绩的提高需要平时对知识的日积月累、需要多思善问,还要关注学法。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荣榜会有你的名字。 3.学习如驾车登山,不进则退,聪明的你之所以在学习上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是因为你还缺乏主动性,只有鼓足学习的热情,并且脚踏实地,不断地进行积累,才不会埋没你良好的天资。

4.你的自觉、认真、刻苦精神很难得,为人朴实,性格沉静,虽然言语不多,但能感觉出你对班级的关心和参与。希望你一定要认真分析学习现状,打破学习瓶颈,总结方法,提高效率,日积月累,树立信心,你一定会达到希望的目标。

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评语 1.你为人诚实,思想纯朴,心地善良,处事稳重,与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待人接物春风扑面。平时你总是默默无闻地做事,是一个懂事、有爱心的好学生;运动会上不仅你发挥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而且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你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要注意学习方法,多思善问,树立信心。在学习中,尤其要勤动脑筋,注意平时的训练,日积月累;对学过的知识要及时消化,要有恒心和毅力,多向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吸取他们学习的精华。只要努力,老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看到你可喜的进步。 2.你总是默默无语,埋头奋斗;你虽然沉稳内向但话到投机也能侃侃而谈;你踏实、有上进心,集体观念强,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办事认真细致;在学习上你能

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环节,但只有时间的保证是不够的,要深入钻研,追根求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你在学习上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你特长突出,很有灵性,你看似沉静其实性格开朗,你交往广泛,乐于助人;你对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完成得很出色;你的上进心很强,愿意付出。我想在学习上你现在亟待解决的是调整学习方法,从基础抓起,多思善问,善问者跨越高山,不问者迷路平原,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脚踏实地。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只要能够坚持到底,最后你一定会有可喜的收获的。 4.你是一个诚实质朴,善良懂事,值得信任的学生。只是老师和同学很少见到你和别人一样灿烂的笑容。你是不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差,失去信心?其实你很优秀!你善解人意,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你也很勤奋,学习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只是你的学习成绩暂时不够理想。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你现在的学习态度,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肯定会进步的! 5.你是一位文娱爱好者,兴趣广泛,弹得一手好琴,历史剧表演中有出色表现,动作协调,广播操动作优美,被体育老师选中,成为校领操员。你待人热情,懂礼貌,是位深受大家喜爱的女孩子,学习上有上进心,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不知该如何去做。期末复习期间,有作业未交的现象。学习的要诀是勤奋多问,认真听讲,按时交作业,请认真按上述方法去做,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6.你是一位聪明的学生。可你有时显得不那么的聪明。自习课上,你常常走神,无精打采。其实,你只要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成绩会很快跟上来的。你并不是笨,只是你还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老师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改变懒散现象,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7.你是善良、朴实、懂事的学生,你做事一贯认真,经常为班级排忧解难,你爱集体就像爱自己的生命,我为你感到无比的自豪。劳动中,你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有段日子,你对待学习有所松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有什么困难,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因为你一直是一位很努力的好学生。希望今后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将各科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争取更大的进步。

引导学生培养坚强毅力的评语 2.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你的学习目的明确了许多,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你总是尽力把作业做好,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毫不气馁。希望你能树立信心,不懈努力,别让大家失望。 3.你沉静不失灵气,温雅不失坚强,你的眼睛里写满了乖巧和懂事,你为人诚朴,品行端正,遵规守纪;高二阶段学习稳定,成绩优良,有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老师希望在高三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坚忍不拔的毅力,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把自己的成绩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4.在理科的学习上,你高人一筹,你考虑问题思路开阔,系统全面,这得益于你基础扎实、兴趣高、涉猎广泛、悟性强、有自信;你的英语基础不够牢固,成绩有一定的波动,这会影响你的发展。希望能在平时多做练习,多开口读、背,这依赖的是毅力和勇气。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在每个小站我们都要学会把握机会,才能顺利到达理想的驿站。 5.你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对待弱势群体,你广撒关切之情;对待不平之举,你喷出义愤之火。眼睛传达着你的心声,标示你的爱憎。这就是直率的你,也是开朗正直的你。高二的你,学习更有上进之心,较之以前踏实肯学了,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望高三的你,确立目标,树恒心与毅力,以勤奋刻苦的方式实现你的理想。 6.你是一位热情、大方、诚实的好学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事非常关心,在学习上是个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但学习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较强的信心。老师希望你能把握每一天,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经过努力,老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学生的。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评语 1.你是一位多么聪明的学生。你的课堂发言常常很精彩。可你有时又显得不大“聪明”了:同学们个个专心地做作业,你却低着头做小动作;检查作业时,同学们纷纷交出一份份端正的作业,你却在书包里东寻西找,好半天交不出作业来。渐渐地,作业本上,你空空缺缺,令老师多么失望啊;考试时,有些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令老师多么着急啊,你知道吗?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给你带来多大的遗憾呀!在此,老师赠你一句话: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请你好好想一想,今后该怎么做? 2.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体育特长。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毅力不强。造成上课听讲效果不好,在完成作业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你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你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能与同学友爱相处,关心班集体,待人有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你的能力不在他人之下,但你的自制力不强,学习不够自觉,缺乏进取的动力,缺乏坚强的意志是你学习的最大障碍,这令老师非常担忧,要记住,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

则退。老师希望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相信你会取得骄人成绩! 4.“巧者劳,智者忧。”你是个有智慧的学生,所以你无时无刻不在替他人着想,你的思想总是渗透出大家风范。这个学期,你在语文方面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都大大提高了,尤其是课堂上的你总能一语惊人,让大家感受到一种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和高度。美中不足的是你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尽人意,如果你能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大家会给你更多赞赏的目光。

5.你的能力和才干是大家公认的。在去年的会操比赛中,你的带领咱们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很欣赏你。你有非常睿智的头脑,敏捷的思维,有深度的思想。老师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做一个让大家信服的好学生。你的学习习惯不太好,老师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改一改,这样你将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引导学生与同学和睦相处的评语 1.你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反应、动作都很快,上课认真听讲,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认真主动地完成,你的学习成绩让老师骄傲。今后若能在功课上注意学习方法,你的成绩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同时在处理事情时也要注意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方面,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这样你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友好。 2.每一次上课老师领着同学律动时,你的动作总是那么优美;读课文时,你又是那么注重表情;讲起故事来,也那么绘声绘色。同学们时常随着你的表情发出会心的笑声。同学们是多么地喜欢你,老师也特别喜欢你。但老师还希望你不要总孤立于集体之外,而要主动与同学们相处得更好一些,与同学交朋友再主动些! 3.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已成为一个英俊少年。活泼可爱是你天生的优点,诙谐幽默显示了你的聪明与才智,优秀的学习成绩为你争光添彩。虽然这些都在闪光,但老师觉得有一点遗憾的是,你若能把自己与大家融合在一起,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友好往来,那将使你的色彩更加鲜艳!

引导学生克服缺点、改掉毛病的评语 1.你是一个活泼有个性的学生,对问题往往有较深刻独特的理解。你兴趣广泛,在班级踢毽子比赛中你夺得第一,令大家刮目相看。其实你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平时你时常显得满不在乎、漫不经心,这样只会阻碍你的进步。老师相信你只要专心于学业,“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定会有令人瞩目的成绩! 2.首先老师向你表示祝贺,祝贺你很快克服缺点。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知错不改。现在站在老师面前的你,是一个诚实、勇敢的好学生。金子是有价的,无价的是拥有一颗诚实的心。做人贵在坚持,眼泪说明你的悔恨,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决心。希望你能持之以恒,勇敢地投入新生活,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人!篇4:学生评语大全 08商英三班2009-2010第一学期评语 1 兰萍 你一直是老师很喜欢的学生。学习认真,外形健康,性格宽厚温和。老师希望你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上刻意进取,积极融入班级生活!多点自信,你将会更好! 2冯莉丽 你是老师最欣赏的学生之一,源于你在处理事情上所显示的聪慧和无时无刻不在为班级尽心尽力,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和最满意的班干部。你担任团支书以来,带领全班同学在屡次团活动中创下佳绩。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希望在今后能更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同学的榜样。老师相信你将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3华鑫 你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你不仅能在学习上保持领先状态,同时又能兼顾自身能力锻炼,是一个让老师放心的学生。老师希望你在挫折面前更豁达,遇到挫折能用坚强的意志积极面对生活,希望看到充满自信笑容的你! 4吕潇雅:你性格开朗大方,爱说爱笑,和同学相处融洽。老师希望你能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在现有的基础上,更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这同时对你也是一种锻炼,因为娴熟的人际交往技巧将使你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如虎添翼,这些往往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同时在学习方面也不要放松,你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5朱敏:你是个受同学与老师喜欢的好学生,课间与同学和睦相处,课上积极思考,反应敏捷;热心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学习成绩也有较大进步。希望你在学生会多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通过各项活动日趋完善,,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大放异

彩。 6吴沁玥 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学生之一,活泼开朗,坦率,真诚。你的成绩比较优秀,如果能在上课时间加强自律,老师相信你的学习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多多努力吧,老师相信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7吴婷:你是老师最喜欢和信任的学生之一,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很聪明、很有思想、很进取的学生。这学期你一直在很努力的做到最好,老师一直也看在眼里,也为你的成长而高兴。同时,你是个很有亲和力的学生,性格十分爽朗,在班级生活中你能够和同学融洽的相处,希望你一直保持,这必将成为今后的美好回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会更完善,老师也相信你的前途更加广阔! 8张齐霁 你是一个聪明而且可爱的女生,成绩良好,性格乐观积极。在学习方面,你一直勤恳踏实,让老师很放心,希望能总结经验,保持这些优势,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希望你希望今后你在班委工作中大胆施展自己的才干,使你更加出色! 9张兴婷 你是个上进心强,敏感且不服输的女孩子,但是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你需要加强自律;在和其他人的沟通上,建议你更加平和,你会发现,你给世界一个笑容,世界会还你一个春天,老师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处理事情更加具有策略和智慧。 10张怡雯 你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一个让老师很放心的学生。在学习上,你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在班级生活中,你有自己的坐标和方向。老

师希望在未来的班级生活中,你继续发挥你现有的优势,不断完善自我。 12张玫弘 你是老师很喜欢的一个学生,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乐观,坚强,我这些都是我很欣赏的品质。其实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对性格的磨练和成熟越有帮助,因为你终究会懂得反思和调整,望树立更高目标,争取更加完善自我。 13李晶 你是一个态度积极、认真和有上进心的女孩。作为宣传委员的你,为班级的宣传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辛苦了!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希望在今后能更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同学的榜样,大胆地展示风采,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14沈聪 作为班长,你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同时你又不乏充满智慧的创新思维,这是一个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但是请积极主动地展示出来。同时请多完善自我,改掉自己马虎,散漫的习惯,因为细节是可以决定成败的,希望你在这学期开头的挫折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不断审视自己、自我评估,期望你在下学期有更多作为,在今后的道路上重放光彩。 14闽洁 本学期学习有所退步,当然分数不能决定学生的全部,但它是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的重要依据。要提高学习,首先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把你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你会有更大的进步。 15陆晓 文静、善良的你在学业上一丝不苟、孜孜不倦,更给班级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老师早已悄悄地喜欢上这份可贵的含蓄,同时希望能看到

你的锋芒,大胆地展示风采,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16陆琳 你是一个善良的女孩,腼腆的微笑中总含有丝丝真诚,你曾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和最满意的班干部之一,论是班级还是学生会都需要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不希望你因不担任班委而丧失那份主动性,希望你不断审视自己、自我评估,在今后的道路上重放光彩 17陈妍婷 尽管平时你和老师交流不多,但你的许多事迹老师都看在眼里:劳动时,埋头苦干;看书时,冷静沉稳。这些都是你的优点,希望能继续保持,并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使自己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我深深为你祝福。 18陈霞静 你是我们班的副班长,也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学习上你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在班级管理上,你比较被动,老师希望你能更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19周丽芳 你是个文静内秀的女孩,默默的思索,静静的聆听,学习成绩优异,每步都走得很踏实。老师早已悄悄地喜欢上这份可贵的含蓄。但老师更希望能看到你的锋芒,在其他领域大胆地展示风采,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20周芬 虽然你和老师接触不多,但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学生之一。你随和,和身边同学保持良好关系。同时,你又是一个认真的学生。老师经常注意到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值日生工作。在老师印象里,作为走读生,路途遥远,你好像从没迟到,这是多么好的自律能力啊!这种意志用到学习上,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会有更大的进步,期待你更

佳的表现! 21周梦丹 你是一个上进心强,活泼聪颖的女生,成绩优秀,在班级和学校活动中敢于表现自我,我希望你在班委的工作中更加主动,不断自我完善,成为我班的重要支柱! 22周萌萌 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学生,你直率、洒脱,容易相处;对待班级事务,你热心热肠。本学期,你在学习上更踏实了,各科成绩都有所提高。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希望你坚持不懈,再创辉煌。 23孟吉萍 这一学期,学习,生活你都有很大的进步,老师很欣喜地看到你所做出的调整,从你这学期的整体表现可以看出你在逐渐成熟,更加要求上进,老师希望持之以恒,定能取得更长足的发展,老师为你祝福! 24林小霞 你在学习上是个要强的、不服输的孩子,这学期老师知道你在暗暗努力,慢慢进步,很为你高兴,但是你曾经灿烂明朗的笑容不见了,感觉你和班级的距离变远了,希望你调整心态,融入班级,无论在课堂还是生活上,你的笑容和言语永远都是大家所期待的,祝愿你的大专生活拥有甜美的回忆。 25姚一 这学期你是我们班进步最大的孩子,老师很开心你的转变与成熟,虽然目前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老师相信你的实力,杂草遮不住太阳的光芒,困难挡不住勇者的脚步,相信终有一天你会重新大放异彩,一起期待那一天! 26胡雪倩 这一学期,老师很遗憾地发现你在学习、生活中有点迷失方向,所以变得松懈、倦意。篇5:问题学生评语集锦

问题学生评语集锦

1、你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优美的文字令老师赞叹!同学们也羡慕你。但不知为什么,你的心里似乎找不对集体的位置。似乎总有同学来打你的“小报告”。并且,老师很难在你身上找到那样那我们每个同学都相当重要的东西--上进心。假如你能纠正你的这些不良态度,老师相信,你将是最棒的!努力吧!

2、你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很乖很乖的小男孩。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两只小手总是放得平平的。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且热爱公物。在老师的鼓励下,你的发言也积极了。但最近,你染上了个坏习惯,那就是粗心。老师希望你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吗?做一个让老师更喜欢的学生,努力吧!

3、老师惊喜地发现,以前的“小花猫”不见了,现在的你也开始讲卫生了。你瞧,即使很多同学对你有意见,但老师还是能在你身上发现优点,说明你也是个可爱的孩子。老师给你一个方法来改掉你身上的缺点好吗?那就是:认真。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吧!你一定会成功,老师相信、支持你。

4、你是一位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你都会玩得忘了时间,上下课、放学后都一样。每当老师看到你那双充满了表现欲的眼睛,总不免替你感到惋惜,只要你上课

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在老师面前表现出一个完美的你!加油吧!

5、你是个聪明又可爱的小男孩,认真学习,作业及时完成,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如果你今后上课时不做小动作,做作业不粗心大意,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师一定能看到一个更出色的你。

6、你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只是课堂上自由散漫,从不完成作业,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老师知道你并不愚笨,只是对学习缺少信心。贪玩占用了你很多时间,爱玩虽不是缺点,可是贪玩却会影响你的进步。希望你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我相信你定能取得好成绩,你说对吗?

7、知道吗,最近,你的进步可真大啊!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感到高兴。每次老师表扬时,总有你的名字。你的漂亮的字迹,你那高高举起的小手,你那正确无误的回答,都让老师深切地体会到你在越变越好!继续加油,你将会时最出色的!

8、你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孩子。你并不比别人差,只因你老是闭着嘴不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胆小?缺乏自信,你已失掉了不少成功的机会。老师希望你以后大胆些,主动些,你会进步的,能做到吗?

9、你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男孩,老师知道你的理想是做个“伟人”。可“伟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你要实现理想,必须从小事做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勤奋努力。可是,你好好想想,你都做到了吗?试试吧!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10、你是个让人喜爱的男孩,打扫卫生态度认真,每天坚持最后一个走,老师一直被你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着。最近,老师发现你的学习有了不少进步,也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为你高兴。如果你今后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专心听讲,你会进步得更快。有信心吗?努力吧!

11、虽然,你真是个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潜在你身上的优点:尊敬老师,聪明机灵。你常说自己笨,学不起。你常说想跟小朋友们一起玩。那么老师告诉你,××,要做一个让其他小朋友喜爱的同学,首先要自己去爱他们。老师不相信你笨,因为真正笨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同意老师的观点吗?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12、你其实很聪明,这学期,老师很高兴看到你不再那么贪吃,校门口的小摊前没有你的身影了。如果你上课能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有错及时改正,相信你会进步的。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13、你是位聪明的学生,你想和好成绩交朋友吗?那上课可要专心听讲,不能做小动作,最重要的是不能随便旷课,你能做到吗?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对吗?那好成绩就会跟你交朋友,老师期待这你的进步。

14、知道吗,最近,你的进步可真大啊!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感到高兴。每次老师表扬时,总有你的名字。你高高举起的小手,你响亮正确的回答,你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都让老师深切地体会到你在越变越好!继续加油,你将会变得更加出色的!

15、你是位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课堂上你专心听讲,作业本上那端端正正的字迹让老师好喜欢,但老师更喜欢积极开动脑筋,勇敢地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你一定会的,是吗?这样你肯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16、你有许多优点:诚实纯朴,乐于助人,热爱集体,遵守纪律,是一个可爱的学生。你曾告诉老师要努力当个最棒的学生,老师真为你高兴。好孩子,请记住自己跟老师说的话,只要你肯努力,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的,你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17、活泼开朗的你,挺乐意帮助别人,却总管不好自己。你喜欢玩耍,这并不是你的缺点。可是,如果只贪玩不学习,知识

会自己长翅膀飞到你的脑子里吗?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18、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笑起来总是甜甜的,这就是你--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你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作业本上的字写得很端正,这很好,但老师想告诉你好成绩是属于勤奋好学的人,老师好希望你变得勤奋些,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这样你才能取得好成绩,你能做到吗?

19、你曾对老师说,有些知识不明白,可你却又从不问老师,其实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只学不问,哪有学问。希望你再加把劲,继续努力,不懂就问,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快,更大,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会取得好成绩,老师期待着你有更大的进步。 20、或许你有些调皮,有些好动,也常挨批评,可在老师的心中,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是靠持之以恒的,如果你能把学习的激情融入每时每刻,静下来认真思考,勤奋学习,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佼佼者,愿意试试吗?

21、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你也向班上其他同学一样勤奋学习,你的成绩一定会进步的,你有信心做到吗?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第11篇:关注智障儿童

关注智障儿童,众人倾力,爱心义卖

谱一曲人性的关怀,唱一首生命的感动

2012年10月20日、21日,陕西师范大学东方志愿者协会几十名志愿者联合西安其他高校志愿者参与了由明慧阳光家园主办、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西安公益联盟)和陕西师范大学东方志愿者协会协办的在家世界华润万家超市入口广场举办的爱心慈善义卖活动。此次义卖活动的目的是为西安市莲湖区一个智障儿童学校筹集善款修建围栏。这几十位智障的孩子上课的地方是一个四层楼高的楼顶,而楼顶周围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所以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筹集一定善款在楼顶四周修建围栏,让孩子们上课更安全。

东方的志愿者们提前到达义卖活动现场,在活动开始之前互相介绍认识了来自西安其他高校的志愿者们,一样的爱心让来自各个学校甚至各个城市的志愿者们很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接着在此次义卖负责人,来自十字会慈善机构的孙先生的简单介绍、培训和分工过后,志愿者们开始忙碌起来。后台志愿者负责分配和包装义卖物品(由著名企业红星软香酥捐赠的高质量团圆饼、平安香包和著名书法家刘大名先生专为此次爱心义卖所作的书法作品),前台志愿者负责向前来有意向购买的顾客解说此次义卖目的和意义以及所卖物品。另有一批志愿者则主要向来往顾客宣传我们的义卖活动,传递我们的爱心。

此次义卖的主要物品是借着为即将到来的重阳节而推出的团圆饼,尤其适合老年人的口味。所以顾客购买不仅奉献了自己的爱心帮到了那些孩子们,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孝心送给父母一份好礼,一举两得,很有意义。

我们的义卖活动完全基于顾客自己的意愿,不带任何的强求与推销性质。一些顾客因此会拒绝我们的义卖。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多的顾客反而不会对我们感到反感,会停下脚步来了解我们的活动并且奉献他们的爱心,更有爱心顾客无偿捐款。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在广场对面同时进行着一个奶粉促销活动。看着对面舞台上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们在替他们高兴的同时却难掩为那群智障孩子的难过。也许他们不能像面前这些孩子一样能说能跳,不能和面前的孩子一样

平等地感受这个世界,但是他们一样的美丽可爱,一样的纯真善良,而且他们更加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怀。所以义卖宣传就算被拒绝,我们也决不灰心,绝不放弃。因着爱与执着,每成功地卖出去一份,我们都异常激动,为那些智障的孩子们高兴,因为离给他们修建围栏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总的来说,这次爱心慈善义卖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结果很不错。我们的活动受到很多顾客的表扬和支持,从他们肯定和赞许的眼神里,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此次活动志愿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彼此传递出的爱的暖流和人性的感动。感谢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们,更感谢所有奉献爱心的顾客们。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慈善和公益中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爱心志愿服务中来。而东方,不仅在参与,同样在成长和进步。

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跟艰辛,奉献爱心,收获感动;让我们始终谨记和奉行东方的宣传语——以心交心,用爱传爱!

第12篇:关爱智障儿童

走进长沙市阳光中心,这个急需关爱的智障儿童福利院,看着孩子们毫无表情的面孔,心里悄然升

起一丝揪心的痛……

我们志愿者兴奋的为孩子们做着饺子和汤圆,想象着他们吃进嘴里的可口情景,心里有了一丝安

慰……

我们来到孩子们的活动室,尽力的逗他们开心,尽情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心的欢笑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们其实很可爱,很快就跟我们打成一片了。他们脸上的笑容虽然傻傻的,但我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心中暖暖的,希望这种快乐能持续的更久一点……

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我们离开阳光中心,站在铁门外,往这里面的孩子们。一个小男孩静静地坐着,目光呆滞,那眼神里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他在想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记得什么……感觉他的世界已经与我们的世界脱节,他们的心静静地活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无忧无虑……

然而,那样的世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失去了记忆。

志愿者们离开了阳光中心,可心里会永远留下孩子们的痕迹,会记掂着有这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一

群人,正等着我们真正的帮助。 无语的心酸,愿一切都好起来!

今天是我们生科一班志愿者到长沙市阳光中心看望智障儿童的日子,可惜天公不作美,我们在临行时就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这雨并没有使我们志愿者的热情降低,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得以圆满结束。

我们这次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给孩子们做饺子和汤圆,另一部分就是陪孩子们玩游戏。由于地方有限,志愿者们只能一起聚集到一个小房间来做饺子和汤圆,但每个志愿者都很配合和积极,于是几百个饺子和一盘子的汤圆一下子就做出来了。但是由于阳光中心自身有严格规定,我们当时不能即场就给孩子们煮饺子和汤圆,只能待他们饭后才能煮,因此做出来的东西就留给中心的护工们来煮了。之后,志愿者们就到孩子们集中的场地跟他们玩游戏。大家刚开始时还有些胆怯,但很快就消除了顾忌,然后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志愿者们跟孩子们唱歌、跳舞、聊天、拍照……玩得很开心,临离开时都

显得很依依不舍。

活动虽整体上开展得颇为顺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这次是大部分同学第一次参与这类型活动,而阳光中心的孩子们都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因此在刚开始时大家有些不适应。这就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的结果。因此,下次再搞这类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这点。第二,由于忽略了阳光中心的规矩问题,我们选择了一个不太适宜的时间给孩子们做东西吃,因此,下次搞活动时应尽量相对方负责人咨询详细的

情况才好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

总的来说,此次的“阳光一直都在”关爱智障儿童志愿活动算是圆满成功。孩子们得到了快乐,而志愿者们在此次活动中不仅奉献了爱心,也收获了许多,希望日后志愿者们继续努力,使志愿活动开展的越来

越成功!

为了让智障儿童们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得到快乐,也为了增强同学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社会中如智障儿童这些弱势群体,从而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们,1008203班决定在威海市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关爱智障儿童的活动。

由于本班女生过少,因此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共同开展此活动。此活动为长期活动,分组进行,目前共活动六次,本班累计26人次。这些活动不仅为智障儿童带去了欢乐,奉献了同学们的爱心,更加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增加了阅历,总体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想要将此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希望能真正教给那些孩子们一些东西,所以活动内容初期定位为教育活动,具体有教唐诗、教英语、教折纸、教唱歌等等。但由于他们对唱歌比较感兴趣,其他活动较难实行,所以在教过折纸飞机后,基本都是教他们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如《大海》《两只蝴蝶》《五星红旗》等。记得有一位男生特别喜欢听大海,不停的让我们唱给他听,刚开始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唱着,因为无论唱的好不好,都能看到他的笑脸。但是,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些厌倦,很高兴大家都能坚持下来,你累了就我唱几遍,互帮互助的,终于没让他失望,才明白要让智障儿童接受你,就是要用心去跟他交流,你耐心的去教他,真心地对他好,他是能够感受到的,他会对你说悄悄话,还会往你手里面塞糖果。他们的心是那么单纯,他们有爱有恨,会拉着你的手对你说:“老师,教教我吧!”那一刻,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另外,有些孩子天生吐字不清,正常的交流都有些吃力,也仍然非常努力的跟着我们学唱歌,这一点,让所有的同学都对他们另眼相看,这次活动不仅是教孩子唱歌,孩子们也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努力。当然了,他们中间不乏唱得好的人,比如他们班级中的男班长,声音特别饱满和平滑,让同学们十分吃惊,也衷心的为他们鼓掌叫好。

除了这些固定的常规的活动外,我们还根据天气情况带他们到院子里做游戏,女生们喜欢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男生们则更喜欢投篮游戏。因为游戏场地是开放式的,玩的时候会引起路人都驻足观看,刚开始还会有同学觉得不好意思,但后来,每个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每个人都非常非常开心,我觉得这不仅是在陪着智障儿童们游戏,更是对大家的一种放松,让同学们都释放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孩子天生就是喜欢玩的,而我们和他们一起,就好像是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几名同学收到那些孩子写的小纸条,虽然歪歪扭扭,虽然语句不通,但所有人都备受感动,特别是收到纸条的同学,都表示会好好珍藏这些,也会常来看看这些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每当我们离开康复中心,站在铁门外,望着里面的孩子们,每个人都是沉默的。我们不敢说来看看他们对他们有多么深刻的意义,但至少希望能带给他们欢乐。有位同学的日志里曾这样写道:我看到一个小男孩静静地坐着,目光呆滞,那眼神里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他在想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记得什么„„感觉他的世界已经与我们的世界脱节,他们的心静静地活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无忧无虑„„然而,那样的世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失去了记忆。

些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虽然我们离开了康复中心,可心里会永远留下孩子们的痕迹,会惦记着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一群人,正等着我们真正的帮助。

最后,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天天开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心他们。

“尊重的前提是了解,这次和心理社团成员去辅读学校参观,所见所闻,的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对智障儿童的看法,他们表情呆板单调,但偶尔的微笑却让人倍感感觉亲切、温暖,他们行为有点笨拙,他们却真诚、努力,他们智力水平较低,但却并非一无是处,无法与人沟通,我们的社会应该关注、关心这个特殊群体,而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体,改变正应从他们开始。”

第13篇:智障学校教案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各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应当拒绝。

二、在生生、师生多维互动中,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委婉、原因清楚、讲究方法,形成良好的交际情感和态度。【教学重难点】

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委婉、原因清楚、讲究方法,形成良好的交际情感和态度。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拒绝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应该主动去帮助他,那么当别人对你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无条件接受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事例。

1、出示话题

丁丁和当当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暑假里酷热难耐,丁丁叫当当和他一起到小河里游泳,并叫当当不要告诉家长,当当听了左右为难,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谁来说一说,当当为什么会觉得为难?

2、学生自由发言,给学生充足的说的时间。

3、教师小结:丁丁的这个要求,就是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它,我们要学会——拒绝!

板书:学会拒绝

二、利用情境,明确拒绝方法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事例。帮他想办法

当当面对丁丁的请求,他想拒绝该怎样说才不会让丁丁难过,并让他心服口服呢? 老师这里有2种说法,大家觉得哪个比较适合呢? 1)丁丁,我不去,你这样不好。

2)丁丁,天太热了,我也想去游泳呢。但是我觉得到小河里游泳不是很安全,而且不告诉爸爸妈妈万一他们找我们会很着急的,我看咱们还是和家长说一下,我们去游泳馆游泳吧,我想他们会同意的,你说呢?

2、、学生选择,并说出原因。

第一种说法太直接,丁丁听了可能会不高兴。

第二种说法比较好,语气比较委婉;讲出拒绝丁丁的原因,一是不安全,二是父母不知道会很着急的,原因很清楚;另外当当还给丁丁提出了另外一种想法,我想丁丁听了一定觉得很有道理,会愿意去做的,丁丁的方法还真巧妙。

3、师小结:在拒绝别人时,首先要弄清楚别人的要求哪些地方不合理,再针对不合理的地方组织拒绝的语言。拒绝别人时还要做到语气委婉,原因清楚,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

4、师: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请同学们看看他们的拒绝方法运用得怎么样?结果又如何呢?

5、请其余生结合板书评价他们的交际表现。(师还要关注交际中基本要做到的:声音响亮、仪态大方,目光看着对方等。)

6、师采访扮演丁丁的同学:你会记恨好朋友当当吗?为什么?以后还会偷偷地去河边游泳吗?

6、师总结:有时候,勇于说“不”,结果并不糟糕,拒绝中有大学问呢。

三、图片创设情境,实践拒绝方法

1、师通过图片及文字创设情境:周六,吴小莉和肖乐天同在课外参加舞蹈兴趣班。某日,吴小莉嫌跳舞太辛苦,不想去上课,请肖乐天代她请病假,并打算独自一人去街上逛逛。

2、说说看吴小莉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好了找出原因请同桌合作分角色演一演,注意运用好拒绝方法。

3、请一组同桌上台演一演,请其余同学结合自己刚才的表演体会给他们提出更好的建议。

师结合学生表演相机点拨拒绝要点:(1)学舞蹈不能半途而废,贵在持之以恒。(2)学生不能欺骗老师。(3)瞒着家长,独自一人逛街会有危险。(教师要引导关注被拒绝者的表现,鼓励说出内心的想法,增强互动,避免拒绝一方唱独角戏。)

4、请生评议,然后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5、师采访扮演肖乐天的同学:看到你的伙伴决定和你一起去上课,心里高兴吧?

7、师总结: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我们在拒绝时尽可能做到以理服人。

四、设计难题,提高拒绝技巧

1、师:生活中有些时候,面对别人的请求,拒绝起来还真不容易。

2、师出示:早晨,王明一到学校,就对好朋友小红说:“反正现在没有人看见,你的作业给我抄一抄叻。

3、这回老师不分析了,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演一演,看看应该怎样拒绝。

6、师小结:以情动人,让拒绝双方都不尴尬,好朋友之间的友谊还更深了。老师要提醒大家,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勇敢的机智的拒绝。

三、总结延伸,内化拒绝技巧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一些拒绝技巧,其中的学问还很深,有待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摸索、总结,掌握语言的艺术。最后把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话送给你们:“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第14篇:智障儿童个案

智障儿童个案

姓名:许海斌

学号:08150116 一 【一般资料】:

姓名:马学军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山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入学时间:92年

住址: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电话:0355—2323322 二 【诊

断】:

轻度智障

智商:53

分诊断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 【家长分析】:

1【一般资料】:

父亲:马超

文化水平:初中

职业:长治市博源员工

电话:136xxxx2457

母亲:杨欣

文化水平:初中

职业:长治市博源员工

电话:136xxxx1234 2【分

析】:

接受事物的速度慢,表达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差,主动性差。 四 【教师分析】:

1【一般资料】:

老师:许文杰

文化水平:硕士

职业:音乐治疗师

电话:1363559571 2【分

析】:

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症状表现的时间持续长(2岁至今),接受事物的能力缓慢,抽象思维能力低下,肚子参与活动的能力低,生活基本自理(洗脸,刷牙等,但不能洗衣服做饭等);表达能力弱,社会交往能力差,学习成绩差,方位感差,不能独自上学回家。在上课期间,注意力差,注意的持续时间不能保持(1~3分钟)。 五 【把症状】:

1学习准备技能:

(1)感官知觉:迟缓

视觉:敏锐

触觉:敏锐 (2)注意力不能集中

2 动 作 技 能:

(1)粗大动作A姿势控制:头部.坐.站.跪.姿

B移动力:能正常进行翻滚.跑步.跳跃等动作,但稍显迟缓。

C运动与游戏技能:各项运动能自己完成,在跳绳是动作缓慢。

(2)精细动作:A四肢运动:协调,能在帮助下正确的使用工具,明确其用途。

(3) 心智技能A缺乏明显的沟通动机,等待.模仿能力属于正常,听说.读写能

力正常,能进行简单的对话,读一些简单的语句,写简单字句。

B 多话.记忆力差,反应慢。 (4)社会适应技能:

A生活自理:能自己饮食,如厕,简单穿着,在家人的帮助下洁身体。

B人际交往:能与人进行简单交往,同熟人打招呼问好。

C家事技能:能整理家中物品,将其正确归位,可做简单的清扫。

D社区技能:能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E休闲活动:在学校能与其他同学做简单的游戏。

F 健康安全:在家人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家用电器。

六 【音乐治疗计划】:

1、治疗对象:智力障碍的儿童。

2、治疗人数:10人。3﹑形式:集体治疗。

4﹑治疗方法:以拍手歌为基础,对儿童进行手脚的能动性,口令的服从性,团结的配合性的训练。

5﹑治疗目标:训练儿童手脚能动性,口令的服从性,团体的配合性的能力。 6﹑临床表现:多动,手脚不协调,反应迟缓 7﹑治疗过程:(1)首先让儿童学习“你好歌”,让儿童与老师之间互相认识。

(2)教导儿童学习拍手歌(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

(3)让钢琴老师伴奏,指导老师演唱,孩子们跟着拍手,跺脚。 (4)钢琴老师伴奏,从第一名儿童开始,第一名儿童唱,其余九名儿童做动作,一个人一句,依次往下,直到回到第一名儿童。

(5)所有儿童站起来,围成一圈,由钢琴老师伴奏,音乐开始时,指导老师和儿童一起唱,同时一起围着圆圈转,当有拍手,跺脚的动作时,所有人停下做动作,做完动作后继续围着圆圈边跳边唱。

(6)老师带领儿童从头到尾再唱一遍,并唱“再见歌”,结束治疗。

8﹑总

结:通过训练,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并且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唱歌时的动作配合能力。

第15篇:智障期末复习

智障期末复习题

1.定义: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周岁之前。

2.发展历史:特殊教育之父-伊塔德,1837年,塞干在巴黎创办了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学校,最早之一,,,1948,美国,韦伯,,,1859 德国特殊班,我国:1958年12月1号在北京市第二聋哑学校成立智力障碍儿童班,1959年旅大市试办智障学校,,1979上海市第二聋哑学校附设智障辅读班,标志我国大陆地区专门为智障儿童开设的特殊教育机构产生,,,

3.唐宝宝,猫叫综合征,苯丙酮尿症(早期干预,可以避免不可逆损伤) 4.胎儿期引起智力障碍的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药物:四环素,降压灵,,肾上腺皮质激素,利服宁,安定,抗癌药,农药,X射线,,,,吸烟,饮酒,,,,高龄

5.观察是在自然情况下进行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儿童日常生活,游戏,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分析儿童发展状况。6.智力测试量表

7.智力情况决定适应行为,适应行为与智力是显著相关关系但也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和领域

8.评估工具不能鉴定是不是智力障碍

9.感知觉特点:视觉感受性低,很难辨别相似的事物;听觉比较迟钝,听觉分辨力差;触觉,痛觉 ,温度觉都没正常孩子敏感

10.知觉:速度缓慢,容量小,知觉分化不够,区分力弱,缺少知觉积极性,知觉恒常性差,空间知觉发展落后,方向定位能力差,感觉统合失调

11.听觉应用:听到声音有反应(机警度)头会转向声源(反映)把发出声音的物体藏起来,可以找到(声音恒存性)可以正确反映生活环境的声音(声音理解)对自己名字有反应,,能倾听人或媒体的声音(倾听)

12.听觉训练:主要是训练儿童的方位听觉及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和对语言的分辨能力。方位听觉:不同距离叫他的名字或者有声玩具让他听 声音分辨:听不同的声音 语言分辨:听动画片,讲故事 13.视觉应用 :头会转向光源(机警度) 追视眼前移动物体,移动的人 视线停留在感兴趣的物体上10秒(注意) 会注视脚踏或和她说话的人,手眼协调能力好,能正确插棒或套接物体(协调),能从一堆物体中找到所要物体(辨别) 14.视觉应用:首先训练孩子的视觉集中能力和追视能力,其次训练区分颜色大小形状的能力,再次训练孩子估量空间距离

15.触觉应用:身体被触碰时有反应(机警),能接受对身体各部位的刺激,不排斥也不偏爱(感觉阈限),手拿玩具10秒钟不扔(触觉统整)能用手揉搓,挤捏,拍打物体(协调)能用手分辨不同质感的物体(分辨) 分辨温度

16.嗅觉应用:能接受不同气味,不排斥也不偏爱,对不同气味有不同表现和表情 17.训练原则:全面发展,缺陷补偿 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因人实施 强化性

游戏性 趣味性

18.注意特点:注意广度狭窄,注意分配能力差,注意的稳定相差,注意转移不够灵活

19.记忆特点:识记缓慢,保持差,再现不完整,,,识记材料的处理有困难,记忆的目的性差,有意识记困难 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记忆的监控能力差

20.培养记忆力:灵活运用教具,增进形象记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善用比喻,让学生联想记忆,,,加强复习,积极强化记忆

21.记忆训练:信息增减训练;图片记忆训练:(找不同),,训练儿童记住图片的内容,在一堆相似的图片中找出刚才记忆的图片;

规律记忆训练(狗,猫,狗,猫….让孩子回忆顺序); 分类或联想记忆训练:把一堆各种类型的东西分类记忆,水果类,蔬菜类,家具类….联想记忆:通过故事各种事物联系起来 听觉记忆训练:老师讲故事,学生回答,复述故事; 记忆广度训练(念事物名称,隔一秒念一个,孩子复述,或者倒述 24,42); 动作记忆:依次做动作,学生按顺序做出来

22.语音特征:音段:构音障碍,元音辅音发音错误表现为,扭曲,省略,添加,替代,其中替代最多;超音段:发声异常:发音的持续性,音强,变化音发音困难,,音调获得滞后,伴有呼吸音,声音嘶哑,鼻音过重,,声调错误表现在声调调值低,声带松,二三调分辨困难;语流障碍,呼吸不畅,气流不足,呼吸控制能力差,吸气困难,呼气一下子都呼出去;嗓音障碍,鼻腔共鸣控制失调,重度智力障碍还存在启音障碍,张口而无声,声音嘶哑,耳语音 23.词汇障碍:贫乏,最先掌握名词,词汇理解运用障碍。 24.语法特征,语用,非语言

25.思维:概念:是指人脑对周围事物该做的,间接的反映。特征:具体形象思维,缺乏分析,综合,抽象的概括能力,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

26.对概念的掌握:抽象概念掌握难度大,很难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掌握晚

27.思维能力训练:理解力,判断力,概括力,推理力训练

28.如何教智障儿童一个具体的概念:多感官感知---泛化----不同形态,部分整体,,,------分辨(找出),匹配等-----升级本质概念

29.情绪行为发展特点:情绪不稳定,缺少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易受激情支配,,,情感以满足低级需要为主,情绪情感分化迟,体验不深刻(基本情绪与满足人生理需要相联系,而认知情绪和社会化发展相关,由于抽象思维发展迟缓,深刻的社会化情感受到影响),,,情绪与行为反应直接,不会隐藏情绪,常常伴有外显的行为

30.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抑郁(轻度智力障碍)害怕,易怒

31.常见行为问题:社会问题,(行为幼稚),注意力问题(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攻击行为,,,强迫行为或诡异行为(不断重复某些动作,吃不是食物的东西),中重度智障自我刺激行为(舔手,咬东西,大叫,摇摆),自我伤害行为(挖眼睛,咬手指,敲头,拔头发),侵犯或破坏行为(大人 吐口水,摔东西,撕衣服),暴发性行为(又叫又跳,冲动)

32.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功能):正强化:满足欲望,负强化:讨厌的人或事情走开停止,感官刺激或感觉调整:做出行为调整自己的感觉,得到舒服的体验 33.功能评估的过程与方法:描述问题行为(发生频率,每次持续时间,强度,行为持续时间)-----辨别环境中的因素:分析环境中是否存在与行为相关的因素----行为结果:积极的结果还是消极的结果----提出行为功能的假设,分析主次功能----对假设进行验证--- 34.-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策略:积极行为支持就是要求干预者对个体的行为原因进行仔细分析,然后通过环境改变,对个体进行良好的行为教学,来促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 35.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分析功能的合理性,如果合理,在干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满足个体需求,干预的重要目标在于让每个个体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实现原有问题行为的功能,如果个体的行为功能不合理,行为干预的目标在于要改变个体行为的功能,逃避作业为例,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完成作业,就要详细分析个体对作业的厌恶从何而来,在此基础上设计干预计划------设计实施(正强化):(1)停止对问题行为进行强化(2)将原来用于问题行为的强化物用来强化良好行为(3)教个体适当的良好行为(4)表现出问题行为时,要引导其表现出良好行为,对良好行为行为进行强化 (负强化):如果功能合理,干预目标应该在于如何帮助个体掌握恰当地表达自己厌恶心情的行为,并允许其逃避这些刺激物---------教个体用恰当的行为表达不愿意参与或完成某个活动的想法,教会个体说不------教个体用恰当的行为表达想参加另外形式活动的想法或需求------教个体表达自己想休息或者停止作业的恰当行为。如果功能不合理:干预的目标在于改变个体的行为功能,调整个体厌恶的环境,减少厌恶性,增加趣味性,降低活动的难度,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增加辅助,帮助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喜悦 用于感觉调整功能:如果这种需要源于身体内部,一般都需要 如何通过合理途径满足,需要是必须的就适应,不必须的话就系统脱敏,或替代刺激。具体:环境布置,活动内容调整,,,,提供多感官刺激,教具,学具,,,发生问题时引导其参加适当的活动,,,教学生在需要感觉刺激时提出适当的要求,,,,教学生自我控制技能,提高个体对不同刺激的容忍度

36.需要特点:需要发展不协调,生理需要占主导,高级需要发展缓慢且比较贫乏,,,,存在需要的“亢进”现象,即对某种事物的需要特别强烈,甚至不能达到控制的程度,,,,,需要以自我为中心

37.动机特点:缺少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目的性(激起学习动机方面,用最近目标,不能用远目标)行为活动多是受较近动机的支配,难以用远动机来指导 动机的稳定性差

38.意志特点:缺少主动性,难以抑制的冲动性,容易受暗示和固执

39.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训练内容:自我调节,社会举止,参与群体生活,自我意识,关注自己的外貌,性别行为

40.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内容:个人适应(自我认识,情绪调控,时间规划,自理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家庭适应(了解居家生活基本内容,居家生活技能)学校适应(认识学校,认识自己的班级,认识同学,老师,了解并遵守学校各项常规,校园生活技能)社区适应(社区认识,社区使用,社区规划,社交技能)职业适应(职前认识,职业素养,职业规范,求职技巧) 41.训练过程:分析目前和未来生活中应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评定智力障碍儿童目前的能力水平,确定训练的优先顺序,完成训练计划,实施训练,评估 42.常用训练方法:情景教学。任务分析法(分成小任务,分步骤)

43.资源教室教师:功能: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教育康复训练,补救教学,比普通班级教师提供指导,为家长提供咨询和培训。44.智障人数8~15 45.特殊班好处:方便智障儿童就近入学,使他们在教育机构中享受特殊教育服务,----充分利用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开展更广泛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 弊端:没机会真正参与正常儿童活动,随班就座,普通学校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的资源。

46.送教上门:生理和智力损失都非常严重,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难以学习文化课程,实施地区为发达地区

47.课程组织形式:学科性课程:是和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障碍,和认知基础、社会经验相脱离;发展性课程:知识的发展顺序,适合低年龄段的智障儿童;功能性课程:功能性的活动与技能,自然情境,符合生理年龄(具体生活领域中的特定知识和技能)。比较适合低年龄的中重度智力障碍;生态课程:适合个别化教育,适合各年龄段的儿童,从儿童的生活环境入手分析教育内容。 48.大陆地区针对智障儿童的课程结构以学科为中心。

49.调整不合适课程内容的原则:删除:科学性,融入社会不是必要的知识,难度过大的

50.教学设计:是指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内容:教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效果如何?怎样设计好:教学前评估----设计教学计划

51.教学评价:目的: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内容:认知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技能评价,社会适应评价

52.智障儿童教育原则:科学性,功能性,补偿性,直观性,小步子原则,个别化原则,巩固性原则,

53.教学方法:任务分析法:(小步子原则、中重度),谈话法(适合教授新课)演示法(生活自理课,社会交往课,)模仿法:(示范准确,适合语训,体态语训练)参观法(准备性参观,并行性,总结性参观,适合职业技术类)巩固练习法情景教学法(语文课,阅读课)游戏教学法(注意规则)

54.个别化教育计划:指由教师,家长等人员根据特殊学生个体的身心特征和发展需要而共同制定的针对每个特殊孩子的具体教育方案

55.为什么制定:学生个别需要,家长老师沟通工具,评价学校和老师的依据

第16篇:帮助智障儿童

帮助智障儿童

任课教师:管艾艾 成员:楼军 10121548 冯戴一楠 10121550 黄涛明 10121538

时间: 2011年1月11日至

2011年12月31日

一. 项目背景(参考资料)

何谓智障?

1.智障并非精神病。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2.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3.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a)轻度弱智:智商介乎50-69 (b)中度弱智:智商介乎25-49 (c)严重弱智:智商在25或以下; 智障人士的特性: 1.专注力短暂) 2.欠缺抽象思维,领悟力较弱i 3.记忆力较弱

4.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能够胜任一些智力正常人士可能觉得沉闷的工作,如用手作简单及重复的操作等 6.语言发展迟缓 7.性格率直

8.抽象及应变能力较差,未必能独立处理问题

智障儿童的精神疾病: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又称儿童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类型,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奇特及情绪和行为方面异常。由于在发育早期(3岁前)逐渐表现出精神活动异常,确切的发病时间难以判断。此病男孩远较女孩多见,患病率5.2/10000(国外)到2.8 /10000(国内)。

儿童孤独症有以下主要特征:语言障碍。儿童到了一定年龄迟迟不会说话是最突出的表现,有些根本没有形成口语,有的会讲一点但词汇量很少,且发音不准,对“你、我、他”等的使用尤为困难,有的模仿或重复别人的话,或经常自言自语;人际交往障碍,这是核心症状。儿童回避与人眼神接触,叫他名字好像听不见。常独来独往、自娱自乐,回避与人交往,对集体活动无兴趣,对父母缺乏恰当的情感反应。兴趣、情绪和动作行为方面的异常。患儿兴趣狭窄或奇特,对儿童喜欢的玩具和游戏不感兴趣,而对某些物品却非常依恋,时刻不离。患儿情绪不稳,易出现焦虑、暴怒、恐惧、嚎哭。运动技能一般发育正常,但动作常明显刻板、生硬、仪式化、冲动行为也不少见,有些伴有破坏、攻击和自伤行为,管理困难;智力障碍。约四分之三的患儿智商低于正常,自理能力差,但与同等智商水平的弱智儿童相比,操作能力要好得多,有的记忆力“惊人”。

二. 对象

对一些需要人手的社区康复中心的一些智障儿童,如,大厂阳光之家,博爱儿童康复中心

项目活动时间、地点

2011.1.1—2012.12.31 博爱儿童康复中心

三. 活动实施方案

元旦期间,去看望智障儿童,给他们营造过节的气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并且初步了解儿童们的需要

2011年1月: 了解到儿童们的需要,利用学习的业余时间,对有意去帮助智障儿童的同学在学校进行一定的培训,借鉴一些成功案例的经验,策划及推行社交及康乐活动 — 智障人士需要适量的康乐活动,使他们能发挥所长。

2011年2月:走进社区,进行社区教育-以身作则,教导社会人士接纳智障人士

2011年2月到12月:每周六,组织3-4名同学轮流去康复中心开展活动,如有特殊情况,至少保证一月去两次 活动项目:

协助智障人士学习—教儿童一些间的的数学运算,单词拼写

帮他们买适量零食 游戏环节:

抢凳子 道具:凳子

传乒乓球

道具:乒乓球或者球

我是谁?

游戏目的:小孩子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同情心。动物是最能引起小孩子关注和最便于交流的自然环境要素。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小孩子加深对身边常见动物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环境意识。同时还能发展小孩子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

游戏准备:

在带小孩子通过看电视录像,初步掌握一些珍惜动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持人制作好分别绘(贴)有大熊猫、长臂猿、恐龙、华南虎、丹顶鹤等珍惜动物的卡片。与小孩子一起在卡片上认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帮助小孩子了解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告诉小孩子,这些可爱的动物有的已经灭绝了(如恐龙),有的已经很少很少了。

游戏过程: 将卡片打乱,让小朋友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贴在主持人背后(不要让主持人看到卡片上的动物),主持人就“变”成了这种动物。主持人向小朋友提出一些与动物的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如“我在地上跑吗?”“我爱吃竹子吗?”等,通过小朋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我”是什么动物。告诉小朋友,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只能用“是”和“不是”,不能有其他任何提示,直到主持人猜对了为止。然后主持人与小朋友再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变化: 如果小朋友太小,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减少动物卡片的数量,介绍动物时可以只抓住最主要的

一、二个特征即可。还可以将游戏改造成亲子双方模仿某一动物的动作,学一学它的叫声,然后让对方猜一猜“我是谁”。

四. 宣传方式

1.通过发放志愿者征集单,招募志愿者

2.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在乐乎论坛上发布活动信息 3.通过校广播站宣传

4.学校内通过分发传单张贴海报,利用各个学院活动课时间宣讲, 5.活动中在社区宣传,呼吁社区居民的帮助

五. 活动支持 1.寻找社会赞助商 2.向同学学募捐

六. 成功案例

1.南开大学商学院团校在迎水道校区举行了主题为“与慧灵同行,爱从这里延伸”的义卖活动,与天津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残障儿童一起义卖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天津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是一家基层民办非盈利机构,主要服务于12岁以上的智障、残障人士,该学校与南开大学的同学们经常交流。本次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天津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的残障、智障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同外界交流接触的机会,同时使南开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能够了解天津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关注其活动,关注残障儿童;另一方面让南开大学商学院团校的团员们从此次活动中感悟、收获、成长。

2.在助残日到来之际,济南市福彩中心代表全市彩民,为济南市泺源学校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康复器材,帮助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2007年5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七个助残日,在济南市泺源学校隆重举行了以“和谐春光满泺源”为主题的助残日庆祝活动。学校的孩子们排练了精彩而感人的节目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济南市泺源学校是我市唯一的一所九年制智力残疾儿童学校,这里的孩子们都存在程度不等的智力残疾,有很多属于中、重度智力残疾。

济南福彩中心本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几年来,先后向该校捐赠近10万元,资助学校建立了感觉统合训练室。这些器材使残疾孩子们得到了康复和训练,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们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的孩子从前不能自己行走,经过训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上海大学义工队,机自实践部定期去一些儿童康复中心,帮助困难儿童,取得一定成效。

全体成员签名:楼军 10121548 冯戴一楠18801910536 18801910529

10121550 黄涛明 10121538 18801910952

第17篇:关爱智障儿童

探访荔城致明小学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

承办组织: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

1

目录

活动背景。。。。。。。。。。。。。。。。。。。。。。。。。。。。。。。。。。。。。。。3

活动目的。。。。。。。。。。。。。。。。。。。。。。。。。。。。。。。。。。。。。。。3

活动名称。。。。。。。。。。。。。。。。。。。。。。。。。。。。。。。。。。。。。。。3

活动时间。。。。。。。。。。。。。。。。。。。。。。。。。。。。。。。。。。。。。。。3

活动对象。。。。。。。。。。。。。。。。。。。。。。。。。。。。。。。。。。。。。。。3

活动地点。。。。。。。。。。。。。。。。。。。。。。。。。。。。。。。。。。。。。。。4

人员安排。。。。。。。。。。。。。。。。。。。。。。。。。。。。。。。。。。。。。。。4

前期准备。。。。。。。。。。。。。。。。。。。。。。。。。。。。。。。。。。。。。。。4

活动流程。。。。。。。。。。。。。。。。。。。。。。。。。。。。。。。。。。。。。。。

5、

注意事项。。。。。。。。。。。。。。。。。。。。。。。。。。。。。。。。。。。。。。。6 应急预案。。。。。。。。。。。。。。。。。。。。。。。。。。。。。。。。。。。。。。。7 经费预算。。。。。。。。。。。。。。。。。。。。。。。。。。。。。。。。。。。。。。。7

2

6 活动背景

孩子本该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然而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像一群折翼的天使,他们也是向往者阳光,但动作笨拙,眼神呆滞,即使有着正常人的身体,却在智力上有所缺失,这是一群天妒的孩子,上天拿走了他们很多,所以更加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怀。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智障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时国家对智障儿童的投入还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欠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关爱智障儿童这个群体里来。在这次活动中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对社会弱势群体要富有爱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智障儿童。帮助他们,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感受到更多社会对他们的呵护,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成长。

活动名称

关爱折翼天使,助力阳光成长

活动时间

2015年11月7日

活动对象

荔城致明小学20名学生

活动地点

3 荔城致明小学 挂绿广场

人员安排(按部门比例人数安排每个部门出队人数,出队总人数为20人)

办公室负责组织人员,妥善安排工作。 策划部负责写出一份详尽的策划书。

外展部负责联系荔城致明小学,并定好探访时,及采购本次活动用品。

推广部负责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宣传本次活动。 培训部准备好药箱等急救用品。 支教部,艺教部准备游戏节目表演。

前期准备

11月4日

外展部联系荔城致明小学并告知此次活动人数定位20人。 办公室通知支教部艺教部准备游戏和唱儿歌节目。 11月5日

办公室确定当天参加本次活动的干事名单,并召开活动会议,通知各部门准备好工作及人员安排。

11月6日

4 推广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宣传本次活动,外展部负责采购本次活动所需用品(卡套,卡带,水,礼品,零食,水果,租车)

活动流程 11月7日

7:00

全体人员在青协办公室集合完毕,办公室分发会服(全

体人员穿戴整齐,并佩戴工作证)上车出发

7:30

到达荔城致明小学,每个干事分配到一个小朋友,并为小朋友带上卡片(写有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说明的卡片)。干事与自己带的小朋友先做一个简短的交流,并熟识该小朋友的习性。

8:00

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让小朋友排好队,清点好人数才能有序地上车。上车后小朋友坐里面干事坐外面。

8:30

到达挂绿广场,并游玩。(在此期间务必注意安全,每个干事必须认真负责,看管好所负责的小朋友,每看完一个景点后务必清点人数。)

11:00

结束游玩,返回学校前清点好人数后才能有序上车。 11:30

返回学校后再次清点人数,确定所有小朋友都安全到达。干事帮助小朋友用餐。

12:30小朋友用餐完毕,组织小朋友午休。午休期间干事用餐。

5 1:30

干事稍做休息后帮忙打扫卫生。 2:00

干事为小朋友准备零食和水果。

2:30

小朋友午休结束,在小朋友吃零食和水果的同时,艺教部和支教部表演节目(唱儿歌)。

3:30

干事与小朋友游戏(分成两组传绢布,哪组传得快就胜出)获胜的组的小朋友获得相应的礼品。 4:30

等待家长接小朋友放学。 5:00

干事返回学校

注意事项

1.干事在工作期间不得玩手机。

2.不得在未经同意下为小朋友拍照,更加不能将小朋友照片发到互联网上。

3.外出游玩时,务必注意安全,在每到一个景点时要注意清点人数。

4.如遇到突发情况,必须及时上报。5.不得辱骂小朋友,必须尊重小朋友人格。

6.不得让小朋友触碰危险的东西,注意小朋友的安全问题。7.对小朋友要有爱心和耐心。

8.服从荔城致明小学带队老师的安排。

应急预案

6 在挂绿游玩期间若发生意外,立刻停止游玩,应先安顿好其他小朋友,再根据实际情况及老师的安排进行意外处理。

经费预算

卡套20个

20元 卡带20条

零食和水果

礼品

租车

合计

20元 150元 100元 300元 590元

第18篇:智障儿童教学的新型教学法1

智障儿童教学的新型教学法1 【摘要】目的:通过对学龄期的智障学生的生活、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制,科学的运用现有的康复、教育手段,使智障学生受到的教育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其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最大限度的缓解其智障学生成年后对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快乐生活。

【关键词】 智障学生 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

教学法

随着人们对弱智教育的不断认识与了解,有人将弱智儿童比作根系发育不好的植物和迟开的花朵,如对这些植物加以妥善的照料,给予适合生长的土壤和营养,也可能开花,只是比一般迟一些而已,事实证明人们对弱智儿的发育潜力不可低估。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就能使他们的智力缺陷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补偿,有的还能逐渐接近一般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因此,弱智儿童更需要康复训练,需要特殊教育和新型的教学法,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训练,让每位智障孩子的感知、动作、记忆、思维、语言等都能有所发展,为将来走向社会生活作好必要的准备。

—、语言训练课在智障生学生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智障生语言障碍不同类型及程度,结合新型教学方法与各种刺激法,这类智障儿童如口齿不清、发音困难、发唇音、齿音障碍、语言单调反复等特点,我采取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发音器官训练法

语言是由发音器官协同动作产生的,存在语言障碍的智残儿童由于发音器官缺陷发声动作不协调,影响了发音的准确性。我们自编了一套发音器官训练操,以矫正其发音缺陷。每天上课以前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做一组训练操,通过对舌功能、声带振动功能、唇功能的训练,锻炼了智残儿童发音器官的灵活性。

(二)模仿发音法

存在语言障碍的智残儿童,往往发音不准,说话含糊。我要求智残儿童听清语音,仔细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舌位,并对着镜子反复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舌位,体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方法,模仿发音。我把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进行了分类,分阶段为智残儿童制定了不同的训练内容:第一阶段模仿声母、韵母及音节的发音,第二阶段模仿生字的发音,如:眼、耳、口、鼻、手等人体各部分名称;第三阶段模仿单词的发音,如:语文书、数学书、书包等学习用品,衣服、帽子、裤子等生活用品;第四阶段模仿老师说一句完整的话,学习简单的句子,如:我在吃饭,我喝水,我在读书等。为了给致残儿童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我组织重度智残儿童开展“我会说”活动,请同学们用普通话说出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名字,说出对父母亲、长辈的称呼,比一比谁说得最多;模仿学习简单的字词、句的发音。

二、运动训练在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智障生普遍存在上肢的各关节活动度受限,各关节僵硬等特点,通过运用特定的手法和学生主动参与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矫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姿势发育,它的核心是将身体的活动方式教给学生使之向正常的运动功能发展。

每天上课以前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做一组康复训练体操:

第一节,点点头,偏偏头,主要活动颈椎,增强颈部肌张力

第二节,伸伸手,主要活动肘关节、肩关节

第三节,掰掰手,主要活动前臂的旋前、旋后,手指关节

第四节,弯弯腰,主要是关节的拉伸训练

第五节,转转身,主要是身体的协调性训练

第六节,下蹲运动,主要是身体的负重训练等.

通过对上下肢各个关节的训练,不仅锻炼了智障学生的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也帮助了智障生矫正了异常行为,增强了他们的正常运动功能

三、感觉统合训练在智障生特殊教学中的运用

有相当一部分智障学生在行为上存在着缺陷,具体表现为前庭感觉不良,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如写字时常把数字、字体或偏旁部首写反,甚至前后反读。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擅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前庭平衡失常,失常的孩子经常都会左右手不分、方向感不明、鞋子穿颠倒、经常撞到墙、碰倒桌椅、喜欢爬高、兜着圈子跑、旋转不会晕眩,怕爬楼梯、或走平台等等;本体感不成熟,本体感不成熟的儿童常常表现为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缺乏自信、挫折瘕感很多、没有创造力等等。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的游戏形式,因势利导激发儿童对训练项目的兴趣,在游戏中促进儿童坚持活动,协调儿童各种感觉活动的兴奋与整合。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感统训练的活动项目。例如:

(一)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坐在羊角球上拿指定位置上的球,看谁先拿到球。

(二)让学生过独木桥。

(三)让学生踩着独木桩走迷津,教师事先为学生摆好木桩图。

在教学中通过借助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姿势统合,运动企划能力,有利于前庭固有感觉的加强,有助于其平衡感与重力感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矫正智障学生的行为障碍,使其逐渐接近正常儿童。 智力训练在智障生特殊教学中的运用

智障学生的显着特点就是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智障学生进行启智训练。

在活动课中,教师可以开设一些智力游戏让智障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同时让几个弱智儿童观察两幅图画(两幅画中大部分相同,有几处不相同),要求他们找出不同之处,寻找的速度越快越好;先让弱智儿童观察一组物品(10个左右),然后挡住这组物品,增加一些新物品,并拿走一些原物品,让弱智儿童说出增加和拿走的物品。

通过以上游戏可以了解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从而改善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其不断适应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弱智儿童最大限度地开展学习、工作及提高生活能力,使其他们最终能回归家庭和社会与智障生特殊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需要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目标相符合的;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将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二者的最优效益;可见,康复训练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特殊教育离不开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也离不开特殊教育。

(一)伙伴帮助法

伙伴帮助无论是在随班就读中,还是在培智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都普遍适用。随班就读中的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很难在同一教学时间段内很好地兼顾到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要,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发挥伙伴互助,即安排既有爱心,又有一定能力的伙伴辅助智障儿童,就能够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效率。另外,在培智学校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智障儿童的差异,大胆使用伙伴辅助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理使用伙伴教学资源,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发挥伙伴的学习优势,不但使伙伴双方达到了情感上的互通,又能够使辅助和被辅助儿童获得学习上的共同进步。该教学法符合智障儿童教育中个别化教学原则。

(二)个别指导法

个别指导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的方法。该方法无论在普通学校,还是在培智学校都被广泛地使用。例如,随班就读中的智障儿童很难适应普通学校的教学,教师通常会为这些学生制定专门的教学目标,并进行课堂指导。另外,教师还会为智障儿童安排课外学业补习或身心障碍的训练指导。在培智学校因学生的个体间差异很大,教师除在课堂上会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专门的指导外,同样会提供课外个别化教学训练,以帮助学习或身心严重障碍的学生跟上集体教学的步伐。此方法符合智障儿童教育中缺陷补偿教学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该方法时,一定要有科学的评估和严密的计划,而在课堂教学的指导中要努力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的关系。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指利用游戏来向智障儿童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矫正缺陷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游戏教学法对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维持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促进智障儿童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在智障儿童教学中有其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在学习某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时,儿童不易理解和记忆,而运用游戏的方法,既不会让儿童感到枯燥,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法符合因材施教、巩固性、直观性、启发性等多项教学原则。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不适用于知识类的新授课,大多在复习课中使用。另外,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切忌将游戏当做教学目标,而忽略了通过游戏活动学生所应该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四)康复教学法

康复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设计的一些有助于智障儿童功能康复的教学活动。例如,大部分智障儿童同时伴有精细动作障碍,导致他们构音、手部功能等出现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发音和书写。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听话与说话”教学开展唇舌腭等口腔功能的训练,以矫正儿童的构音缺陷;可以结合“写字”教学训练儿童手指、手腕的协调和控制功能,以发展儿童书写时握笔、运笔的协调性。

在培智学生的数学教学中,除了常用的直观法外,我还经常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活动法

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参观、动手操作等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钱币的运用》学习中,带学生去商场,参观、购买。

二、比较法

即组织学生以本节课内容为立足点,或与本节课内容相近的内容比较,以旧带新,或正反比较,以对纠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百以内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先复习百以内的加法,比较两项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讨论,以旧带新,学习难度小,学生易掌握、自然喜欢。

三、游戏法

对有些学生易混淆的内容,在讲解时,组织在趣的游戏。请学生上台表演。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活灵活现的现实,让学生感受到、触摸到,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四、运用法

智障学生虽然学会了一些数学知识,但缺少运用环境和机会,学到后很快就还给了老师。作为老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制造环境,鼓励他们运用,让他们尝到使用数学的甜头,把数学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决心和兴趣。如学习百以内乘法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些知识,比一比谁找的最多,并及时表扬,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就在他们身边。

五、竞赛法

在数学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能“点铁成金”,使单调的教学形式变的生动、活泼。例如学习百以内除法,把“三步自学法”自学,检查每步的自习效果时,先指名回答,然后由他人向谁挑战,再由被挑战者向其他人挑战,以此类推,没有参赛的同学集体担当评委,打分评出等级,最后教师总结。这种比赛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同时,形成你追我赶教学局面。

六、想象法

即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授课进行合理的想象。这种想象可分为三种:

1、先期想象,如学习一道例题前,先让学生想象自己如何解题、有几种方法。补充想象,老师讲完一道例题,让学生充分思考,以至还有另外的解法,是怎样想的。

3、递向想象。就是假设出习惯相反的情况,学生饶有兴趣。

除以上这六种教学方法,还有猜谜,收集趣味性、讲故事的方法。总之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作丰富多样的教具;

二、创设恰当的学习气氛;

三、用直观的形式表示数字;

四、学习中多表扬多鼓励。

在教学中多用简捷而又生动的语言去讲授知识,时不时的用一个小故事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身边发生的故事讲解数学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依靠学生直接的兴趣来进行学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而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操作活动不仅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使数学学习变得自然、轻松。

第19篇:浅谈特殊教育教学中如何对智障

浅谈特殊教育教学中如何对智障

儿童进行说话训练

汤丽丹

言语是人们运用某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进行思考的过程,它是思维的手段,是人际交往的工具。正常儿童一出世,就有这种懂话和说话的生理基础,或者说具有天生的潜力,到了一定年龄,稍加指导,即能懂话和说话。可是,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由于其大脑损伤或大脑功能有缺陷,言语缺陷就成为智障儿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智障儿童的语言和交往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对于智障孩子,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刺激反应较迟缓,词汇贫乏,口头表达能力差,发音不准,并且表情呆板、单调,语言发展处于原始水平。为了让智障儿童正常的与人进行交往,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摸索出一种既简单又适合智障儿童学会说话的训练方法,其中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创设情境说话、复述等几种方式,从而加强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语言训练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从简到难,哪怕从学一个单字开始到会说完整的句子反复说话训练,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说话能力,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为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针对性地对智障儿童进行说话能力训练:

一、激发兴趣,贴近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智障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小圈子中,缺乏与人交往的经历,不爱说,不想说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想要让智障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必须从激发他们对事物感兴趣、贴近生活等方面入手,增加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想说、爱说。记得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从生活而来”。

例如在《招待客人》一课中,我创设了“老师来我家”这一情境表演,开始时由师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图文讲清各角色扮演者,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图文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情景表演开始,课堂上学生通过分好的角色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结合自己的神情、动作,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您好”、“请坐”、“请喝茶”、“再见”。学生在老师营造的情境中,基本上能理解和运用文明用语,虽然说的不是很清楚,有时忘记了需要在旁边提醒一下。会后,我在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及时做出表扬与鼓励,再次与学生一起复述一遍课文内容为结束语。通过这样简单的表演方式来学习课文,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内容难度适中,让学生学起来感觉不会那么枯燥无味,经过多次练习基本学会,渐渐从不说到想说到会说直至说好,从而激发智障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

智障儿童对说话缺乏信心,意志薄弱,缺乏与人沟通的主动性,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我们不能要求他们跟正常学生一样。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把复杂的语言情境化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步骤,降低教学起点,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言语表达的熟练程度。如我在教学《手的卫生》一课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图与实物认识“毛巾”、“肥皂”、“脸盆”,练习说词组然后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结合实际操作示范问:“这些是什么?”;生:“毛巾、肥皂、脸盆”;师问“谁在干嘛?”;生:“我用肥皂洗手”。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基本会说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加上有点难度句子,不需要会背,只有懂得就可以了。从而记住一些简单的标语:“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少生病。”„„最后跟着老师学念儿歌:“小肥皂,握手里,擦一擦,洗一洗。清水变黑了,小手变白了。”由抽象的词语到完整的句子到生动充满童趣的儿歌,学生的说话得到了训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学说话,在说中找到自信,体验喜悦,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欲望,说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小组合作,互相练“说”。

据国内外专家对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大量文献表明:在智障儿童学习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师生在合作性群体中,个体具有较强的工作、学习动机,能够主动地相互激励,相互体谅,个体间的信息交流也比较通畅;能有效地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发展智障儿童“说”的能力,以及培养与他人学会交往的能力。

如我在《懂礼貌的孩子》一课中,我让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本知识,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演一演,会后师生评一评。先讲清小组中各成员所负责的角色,创设生活情景“上学、放学”游戏开始,有的演老师,有的演学生。“老师”和蔼可亲,见到“学生”时微笑、点头,说“××,早上好!”“××,再见!”;“学生”可爱、有礼貌,见到老师时说:“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课堂上不仅让个别智障学生从不愿意说到主动参与开口说,从而成为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教学互动场,为智障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师生间因年龄等各方面差异而产生的交往隔膜问题,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友情,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四、鼓励为主,体验成功。

智障儿童由于内心很脆弱自卑心较强,形成不与他人交往的封闭自我的不良习惯。特别在人际交往中智障儿童“说”的能力严重不足。教师应多找练习机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话,鼓励他们多练习说话,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滋味,激起再被表扬的欲望,使其走上主动练习说话的宽广之路。

如在学习《懂礼貌的孩子》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学说话:“当我用手指着图一问学生,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能试着说出内容:“有老师、学生、他们在问好。”其中一句最简单的句子是:“老师,早上好!”记得最深刻的是一向缄默不语的林××同学突然说出“老-师-好!”虽然说这三个简短的字,不是很难说,尽管他发出的语速很慢声音细小,发音不是很准,但我仔细倾听并及时予以表扬:“你说得真好!”并鼓励他“能不能说大声点,教教其他同学,林××开心的笑着重复几遍”。我努力创造一种友好、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说话的幸福滋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堂上孩子们“说”的兴趣越来越厚;“说”的能力越来越强;说出了心中所思所想,发展了每个智障学生的个性。

虽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出水荷花各不同。”我们应让智障儿童同正常孩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说话训练对智障儿童身心缺陷的补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教育教学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创新适合特殊学生的说话训练方法,让每个智障儿童都能骄傲地说:“我也能说好!”让智障儿童在与语言文字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热爱,找回自信,勇敢面对人生!

第20篇: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

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

摘 要: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差,恰恰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培养和发展他相应的能力,矫正他们的缺陷。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培养解决生活的能力。笔者通过对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谈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教学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智力低下,学数学就显得格外困难。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差,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培养和发展他相应的能力,矫正他们的缺陷。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为抽象,同时也是最严密的科学门类之一,在弱智教育中,不仅有智障儿童难以很好学习的一面,同时,也有促进智障儿童发展的一面。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智障儿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数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中, 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实行生活化教学。把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教学训练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训练形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知识, 提高他们实际生活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一、尊重智障儿童的生活需要,教学情境生活化

智障儿童的发育较正常儿童来说发育的比较迟缓,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较慢,认知事物困难,特别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较正常儿童都是很困难的。智障儿童心理和生理上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他们表现的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需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迟缓等。他们用来表示不满、表达意愿和要求的方式可能是动作,迟缓的目光,不清晰、不完整的语言等等。对外界的触觉很迟钝,有的还拒绝他人教导。即使老师挖空心思组织再有趣的游戏,他们也常常表现出没兴趣的样子。所以,数学的教学就要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中,更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要符合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又要符合数学生活化的新理念,使智障儿童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之中,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如:在“数数”教学时,我们带智障儿童去观察他们熟悉的校园环境,要求他们说一说我们的校园有什么、有多少?通过观察,他们说出了校园里有多少树、路灯、花坛等数学问题。这样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数学的认识, 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他们从生活实际中学到数学知识。

二、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是抽象枯燥的,但数学知识本身并不乏丰富的情趣因素。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于激发弱智儿童的求知欲望,调动智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智障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智障儿童对数学学习无兴趣和被动状态。要改变智障儿童的这种学习状态,就需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这就成为对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起来,还原数学情趣,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传递。例如:我在教学一位数的加法时,我创设了生活教学情景:先请4位小朋友到前面做游戏,接着又请了一次是3位小朋友,以充满情趣的游戏形式引导

1 出:“4+3=7”,这样,同类游戏反复之后,学生便自然而然地得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法。生活情景地创设使数学知识地学习充满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

三、重视个体差异

智障学生是一个群体,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可以共同活动、共同学习。但由于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内容、进度、方法等均有影响。因此,教师应当考虑智障儿童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智障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提倡在生活化教学中,重视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好智障儿童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每个智障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特殊需要所在,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分层目标。如:教“购物”时,A组智障儿童要知道物品的名称、作用,认清价格,会计算付钱找零等;B 组智障儿童只要弄清买什么东西, 会认手中的钱是多少;C 组智障儿童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购买指定的东西。这样,根据个体差异,对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智障儿童达到自己的目标层。个别化教学并非一对一地教学,而是强调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施以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方式可以个别地教,也可以分组或集体教。因为智障学生个别差异较大,集体教学时间少些,个别辅导应该多些,其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圆桌式辅导:教师、学生围在一起,教师、学生有说有笑地进行指导;也可以采取分组形式,根据智障儿童差异,将情况相近和相似智障儿童组织在一起进行分组。例如, 把操作比较困难、动作技能较的学生分成一组,集中学习后,让他们反复练习操作动作;有言语障碍的学生,教师在课上要给他们多提供说话和发言的机会。有几个属于轻度智障学生,理解力较强,但记忆力较差,在学习定义、计算法则时,不让他们死记,先让他们解计算过程, 根据理解去记忆, 鼓励他们把意思说出来。这样,为各类智障儿童提供学习信息,个个参与、人人发展。

四、注重数学教学运用的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要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始。弱智儿童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在生活中恰当的运用数学是数学生活的重要的价值。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空间中反复学习,在社会实践中重复感知,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如在教学生认识元、角、分票值后,结合生活实际,模拟乘公共汽车,老师当售票员,学生当乘客,要求学生分层次买票:A组学生自己拿钱买票;B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拿钱买票。又模拟在商店里购物,老师当营业员,学生当顾客,A组学生自己拿钱买所需物品; B组学生拿好钱买指定物品。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在数学课上学到了生活中实用的东西,突出了数学的实用性、这是抓好智障儿童数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能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要想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就应该从小做起,在低年级的数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每一个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培养智障儿童处理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生活的技能,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潘雅萍 浅谈智障学生的生活化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1,2.[2] 黄丽琴 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教书育人,2006,11

2 [3] 董培红 浅淡中度智障儿童数学教学方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1 注:允许编辑对论文进行调整

3

智障教学工作总结
《智障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