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04:29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是学院 “内涵建设年”,也是旅游管理专业院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的关键年。教研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方案》、《旅游管理专业2009——2011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将具体工作以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重点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完善

教研室召开了多次教学改革研讨以及1次校外专家的小型专业教学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及行业专家的教学建议,通过探讨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讨专业大二教学实习安排的改革、研究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等,重点是基于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职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外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课程教学改革

1.启动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

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学开展的核心和依托,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通过各门课程来落实,包括实训实践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改革也自然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经系部领导同意,教研室出台了《旅游管理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办法》,启动了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要求教研室每位教师申报一门课程进行试点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基于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2.研讨专业课程关系,促进了校内理实一体课程要相互对接与协调

在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在不同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或项目上存在相似相近甚至重复的问题,致使学生在第二次出现相同或相近实训任务时提不起兴趣,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使专业课互相协调和对接,有序递进。

三、教师培养稳妥推进

新引进了一名专业教师,并指导其备课授课;陈有利老师代表教研室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三等奖,锻炼了教学技能;选派了一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指导了两名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工作;不定期对专业教师授课进行随堂听课、教学检查。这些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的改进与利用

对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基地(营销中心或校园旅行社),实施了专人负责该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张千红老师主持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开展旅游咨询、门市接待、营销策划、计划调度、导游带团等生产性的日常教学与实战活动,并就如何有效管理运作、服务教学,包括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等课堂、课后实践环节相结合等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做到了“教学有用、平时有人、管理有序”。并与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多次交流该实训基地下一步持续发展的思路。

五、积极申报各级教学项目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积极申报了多项教学项目的建设立项。各项教学项目的申报凝聚了专业教师的大量心血,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系领导交代的各项申报任务。

1.品牌专业建设

2010年,本专业积极申报了2010年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武汉市属高校品牌专业,在申报过程中,全体教师认真撰写申报材料,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2.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本专业2门课程申报了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中黄美忠负责的《导游基础知识》以获批为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3.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还申报了2010年院级教学团队的立项。

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教研室鼓励专业教师围绕专业教学开展教学科研,取得了较好成绩。

1.协助系部成立旅游经济研究所

遵照系部领导的指示指导,旅游管理教研室承担了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的申报工作,黄美忠撰写的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可行性分析、旅游经济研究所章程等申报材料得到领导的好评,有效地协助了系部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也将为今后旅游系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2.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本年度教研室每位老师成功申报了至少一个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总共达6项,为全系之冠,在学院亦少有。另有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10年12月21日

推荐第2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是学院 “内涵建设年”,也是旅游管理专业院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的关键年。教研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方案》、《旅游管理专业2009——2011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将具体工作以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重点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完善

教研室召开了多次教学改革研讨以及1次校外专家的小型专业教学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及行业专家的教学建议,通过探讨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讨专业大二教学实习安排的改革、研究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等,重点是基于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职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外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课程教学改革

1.启动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

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学开展的核心和依托,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通过各门课程来落实,包括实训实践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改革也自然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经系部领导同意,教研室出台了《旅游管理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办法》,启动了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要求教研室每位教师申报一门课程进行试点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基于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2.研讨专业课程关系,促进了校内理实一体课程要相互对接与协调 在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在不同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或项目上存在相似相近甚至重复的问题,致使学生在第二次出现相同或相近实训任务时提不起兴趣,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使专业课互相协调和对接,有序递进。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三、教师培养稳妥推进

新引进了一名专业教师,并指导其备课授课;陈有利老师代表教研室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三等奖,锻炼了教学技能;选派了一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指导了两名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工作;不定期对专业教师授课进行随堂听课、教学检查。这些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的改进与利用

对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基地(营销中心或校园旅行社),实施了专人负责该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张千红老师主持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开展旅游咨询、门市接待、营销策划、计划调度、导游带团等生产性的日常教学与实战活动,并就如何有效管理运作、服务教学,包括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等课堂、课后实践环节相结合等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做到了“教学有用、平时有人、管理有序”。并与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多次交流该实训基地下一步持续发展的思路。

五、积极申报各级教学项目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积极申报了多项教学项目的建设立项。各项教学项目的申报凝聚了专业教师的大量心血,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系领导交代的各项申报任务。

1.品牌专业建设

2010年,本专业积极申报了2010年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武汉市属高校品牌专业,在申报过程中,全体教师认真撰写申报材料,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2.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本专业2门课程申报了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中黄美忠负责的《导游基础知识》以获批为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3.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还申报了2010年院级教学团队的立项。

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教研室鼓励专业教师围绕专业教学开展教学科研,取得了较好成绩。 1.协助系部成立旅游经济研究所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遵照系部领导的指示指导,旅游管理教研室承担了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的申报工作,黄美忠撰写的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可行性分析、旅游经济研究所章程等申报材料得到领导的好评,有效地协助了系部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也将为今后旅游系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2.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本年度教研室每位老师成功申报了至少一个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总共达6项,为全系之冠,在学院亦少有。另有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10年12月21日 3

推荐第3篇:旅游管理工作总结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法政系 10旅游管理1班

第一

10旅游管理1班班长:刘阳

一、10旅游管理1班简介

10旅游管理1班共有36人,同学们思想上进,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能够做到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并且有着各自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10旅游管理1班同学能够积极参加各类竞选和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徐枫茜竞选成为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干事,茆阿苏、陈云玲为社团联合会秘书部干事,倪春荣为社团联合会外联部干事,刘阳为旅游协会会长等,在系学生会中有8名同学在不同的部门为全系的同学服务,街舞大赛时我们班4名同学积极参加,趣味数学等活动上我班同学也获得很好的成绩。

二、班级活动

本着丰富课余生活,锻炼每个人的目的,以宿舍为单位,两个宿舍为一个活动小组,然后按照顺序每个小组自己策划活动并组织活动,从而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锻炼的机会。

自开学以来,我们班开展了多项活动。

1、与旅游协会合作开展的大学生大型户外运动去

枫树湾游玩赏秋,感受到了港城宿城的美丽金

秋,在法起寺了解了博大的佛法思想和佛教知

识,并开展了模拟导游训练,在游玩中增加了

带团经验

2、由第一活动负责小组(1B

412、A6

25、A622)

组织的“探寻历史长河”连云港市博物馆之行,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了解了港城的历史文化,了解了西游文化的知识,了解了伟大的中国共

产党的光辉历程,了解了雷锋精神,丰富同学

的课余生活,将学习带到活动中来,让同学们

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由团支书组织本班同学与人力资源班同学进行

的羽毛球友谊赛,增进了两班同学的情谊,锻

炼了身体

4、由第二活动小组(5A6

27、5A628)组织的海清

寺义务工活动,去海清寺做义务工,无偿为寺

院做出一点贡献,培养了大家的奉献精神,并

且宣传了文明旅游,了解了佛教知识,开拓了

视野。

5、由第三活动负责小组(5A6

24、5A626)组织的

“无偿鲜血,拯救生命”活动,让同学们更加

珍视生命,更加富有爱心,同时也为社会作出

一点贡献。

6、由第四活动负责小组(5A6

21、5A623)组织的

“绿色环保我们活动”去苍梧绿园做环保宣传

等,使我们大家增加环保意识,更加爱护我们

的环境。

个人建议: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督促同学们进行有序的和谐的生活和学习。

2、加强对班干的管理,适当施加压力使班干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以上就是我们旅游管理班本学期的大致工作总结。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灵活的调整。以前的优点我们会继续发扬,以往的不足我们会努力改正。并积极向兄弟系和其他班学习。力争更加的完善自己。

推荐第4篇:旅游管理双语教学

关于高校开展旅游管理双语教学的现状思考

摘要:我国“ 入世”以后,旅游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对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寻找对策,突破传统,开拓深化,探索新路,努力培养胜任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 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探讨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我国涉外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运用水平成为旅游人才就业、升迁和进修的重要砝码。目前旅游业的不少领域已全面向外资开放,今后中国旅游业必将面对愈发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精通中英双语的复合型人才是旅游企业应对未来机遇和挑战的关键。传统的旅游高等教育中英语语言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 难以培养大量既精通英语又熟悉旅游业务的“通才”。本文借鉴国内外经验,引进旅游专业课中英双语教学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有益尝试。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1)双语教学中本土化外文教材缺乏

“双语教学”是指在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采用外文教材(或外文讲义),授课中主讲教师外语和汉语并用,且外语授课的课时达到该门课程的50%以上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双语教学比较强调教材的规范性、教师的外语技能性和教学的创新性, 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由于旅游专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应走在其它学科的前列。然而“双语”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外文教材滞后的问题。尤其是本土化的外文教材的缺乏和滞后。教材建设中,引进原版教材只是其中一个途径。原版教材语言纯正,贴近生活,可读性和实用性强,印刷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但是在实践中,使用该类教材费用高,学生负担重,并且内容不能与国内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配套,语言难度不能与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某些内容脱离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甚至由于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没有配套的原版外语教材,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使用国外先进原版教材的过程中,就应当结合我国旅游教育实际,尤其是西南丰富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前景,建设既有利于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又符合我国旅游教育和旅游行业发展实际的高起点、高水平的乡土教材和专著。 2)双语教学中师资力量单薄

双语教学对教学组织的要求很高,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低。目前在高校任教的多数老师,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也能够用英语撰写论文,但普遍听力和口语不太好,教师们对自己讲英语、说英文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宁愿用中文讲授而不愿意用英文,即使是用英文讲课,课堂上也只念讲稿而不能展开讲授。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而建设一支英语水平高,旅游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是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成功进行的基本条件。总之,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导致双语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

3)双语教学中学生的外语基础薄弱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除了教师能教外,还必须学生能接受。对于学生来说要顺利地听懂用英文讲授的专业课内容,英文基础要好,听的能力要强。一方面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对新学的许多专业知识、名词、概念,从认知到理解有一个过程,用英语讲授,会加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中学阶段学生学的英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远落后于双语教学的要求。学生普遍反映双语课涉及专业英语词汇太多,课堂上师生交流少,收获不大。实践中也常出现教师完全胜任英语教学,而学生却无法接受而最后被迫改用中文授课的现象。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 4)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成熟

到目前为止,我国发表的绝大多数关于双语教学的文章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的双语教学和对非外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汇报上,双语教学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尽管双语教学实践方面的论文很多,但是这些论文大都缺乏理论和实证。大多数论文只是汇报了该作者的双语课堂模式:英语备课,英语讲课,英语作业,英语检测,而缺少对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详细描述和探究。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策略

1)制定鼓励专业课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的政策措施

双语教学对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是否积极参与和投入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鼓励专业课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物质与精神激励机制。物质方面,学校对第一次开设双语课的课程和任课教师应制定专门的奖励政策,因为首次开设的双语课程,专业教师在双语教材的挑选、双语教学大纲的编写、双语课件的制作等各方面显然要付出比用母语备课多几倍的精力。在课时酬金上也应该制定倾斜政策,以表示对教师用双语授课的认可和鼓励。精神方面,应针对双语教学设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成果奖项,以充分激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人事部门可考虑在职称评定上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优先聘任。高质量的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英语功底,更重要的是教师愿意下功夫、肯付出。因此,必须尊重和保护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教师上有特色的双语专业课。

2)拓宽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针对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拓宽问题,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1)在校内现有师资资源中选拔人才。目前在高校中有很多外语基础好的中青年学科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从事专业教学,平时很少有直接发挥自己外语水平、显示外语实力的机会。实施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发挥和挖掘这些教师的潜能,打破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界限,取长补短、沟通协作、形成合力。(2)吸引留学归国人员。近年来,在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指导下,国内高校每年送到欧美发达国家考察、进修和访学的人员不断增加,并且也不断地从社会吸纳各学科的留学回国专业人才。这类人才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又有相对良好的外语基础。由于接受或见习过国外高等教育,他们能切实感受中西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差异,可以成为双语教学的主力。(3)聘请外籍教师执教。引进外籍教师的费用看起来不菲,但外籍教师的加入不仅能够带来纯正的外语语言和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能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我国双语教学探索的初期阶段,这一办法对于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会加快地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国际更好地接轨。 3)注重开发本土化的外文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双语教学要注重开发专业的外文教材,比如就四川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可开设《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等核心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可选择几本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这些课目的教材和其英文原版教材,选取其中合适的章节,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文字编成讲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为了适应中国,特别是四川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到中西旅游结合,还可开设《四川景点讲解》、《中国客源国概况》、《模拟英语导游》等全英文授课课程。在这方面,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做了有益的尝试。该院朱华教授出版了《四川导游》、《四川旅游景点与文化》等本土双语教材专著,并主持了国家全国高等院校唯一的旅游管理专业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旅游学概论》,该课程也是四川省省属高校全部学科专业中唯一的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4)创新和规范双语教学模式

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建立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是核心。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控制、被支配的从属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一支粉笔、一本书,通过耳听面授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遏制。国外教育则比较强调学生的个性创造和自主精神,教师不刻意追求授课的逻辑性和系统,主张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倡导教与学的互动性,重视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所以,汲取中外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成分,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做到:预习、用英语作笔记、提出疑难问题、复习理解每次课所学内容、掌握专业术语和一些固定表达方式,并阅读或翻译教师指定的英文参考资料等。

近些年来, 全球旅游经济进程的快速推进要求加速培养出更多专业过硬、英语水平较高的旅游专业人才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诸多语言教学改革和实践中, 双语教学会对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友良.论双语教学与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9 [2]邓 俊, 蒋 昕.论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实践[ J ].旅游学刊,2007, [3]王棣,李英.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 [4]潘家祯.双语教学的内涵总其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 ,2003,3 [5]李红兵.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J ].理工高教研究, 2002,6

推荐第5篇:旅游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文章发布时间:2010-1-7新闻发布员:新闻员01浏览次数:1703文章来源:现代学院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完成《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09级旅游管理

1、2班和08级旅游管理1班在高峰院长、秦德堂老师、丁烨老师、左炀老师、刘玉琴老师和田黎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于2009年10月24日和2009年10月28日到济南市大明湖新景区和泉城广场进行了游览考察实践活动。通过高院长和其他四位老师的积极组织和精心准备下,在全体学生的积极努力下,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 良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这次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全体带队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准备,全体老师多次商讨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学生除了积极准备现场导游解说词之外,也积极准备所需实践教具,如照相机、喇叭、小红旗等,为做好这次实践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的细心指导,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圆满完成的保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指导和示范工作。在每个车上配有两位带队老师,在实地游览过程中,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模拟导游练习的指导。

三、学生的积极努力,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本次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导游练习、旅游资源审美实践,以达到对旅游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模拟为四个“旅游团”,每个“旅游团”都配备了一名全程陪同的 “导游”,这四位“全陪导游”均在活动之前认真准备,现场发挥良好,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作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每个“旅游团”内部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轮流模拟导游讲解练

习,给每位学生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在院领导和人文学院全体老师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圆满完成了教学 计划。

附:人文学院08旅游管理专业游览考察实践活动部分图片 v 旅游管理专业06级认识实习总结

发布日期:2010-04-19 作者:人文社科学院 阅读次数:1108 【关闭】【打印】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 :赵新峰、刘啸、马瑛

旅游管理专业06级学生认识实习圆满完成。2007年6月30-7月6日,旅游管理专业06级学生在指导老师赵新峰、刘啸、马瑛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本次实习正赶上奥运前交通限制,排放超标的黄标车从2008年7月1日开始不能上路,所以原来的包车计划被迫取消,改用乘公交车去实习单位。正值高温酷暑季节,全体师生克服了高温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学生对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会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大饭店、北京春秋国际旅行社、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御林古桑园等著名酒店、旅行社、会展策划公司、风景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并和有关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本次认识实习尽可能克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力求认识实习的深度。总结起来本次实习有以下特点:

1、在计划安排上更多突出了的交流互动,要求同学们在参观考察前多查资料预先准备提问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了关乎学生自身未来就业和个人发展、关乎企业经营管理很有意义的问题。

3、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在故宫博物院实习时,要求每组组长分配任务, 确定车导、故宫总体、前朝后寝、东西六宫御花园、故宫建筑和文物、历史文化等模拟导游负责人,模拟导游实训。同时有的同学在自由活动时,与外国朋友用英语进行了交流。

4、重视学生专业思考能力培养。在御林古桑园实习时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提交关于御林古桑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的分析报告。

5、考核形式更重视平时表现。考核内容为实习报告+平时表现,实习报告占50%,学生平时表现占50%。平时表现包括:(1)、小组里的表现(团队精神、模拟导游实训的表现、御林古桑园swot分析报告写作的表现);评价方式,指导老师监督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小组人员互评,小组内匿名选出小组内表现最好的2个同学以及小组内表现最差的1个同学,最后综合。(2)、与实习单位经理人现场互动时提问的表现。(3)、思想政治表现、实习态度、组织纪律、出勤情况。

同学们在听东方君悦大酒店培训经理介绍餐饮知识

学生在御林古桑园考察

学生在故宫和外国朋友练习英语口语

经过一周的实习过程,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正如很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的结尾所说:

“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已经结束了,它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收获。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我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锻炼了我们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使我们增长了更多的知识,实在是受益匪浅”。

“认识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周的生活是我在这之前没有经历过的,非常精彩,这种的实习让我对我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真正的接触,因此认识实习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 范平

近三年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正常,而且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所需,同时也结合专业的发展和行业形势,从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高职教育所需,适时作调整。

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落实在专设实践课、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时的比例等。近三年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50%以上的统计说明如下表:

从实施效果上来讲,实践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实践课的教学按教学计划执行,实践课的实施场所主要为校内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机房、校体育馆。校外实训场所主要针对杭州的优势,借助杭州的各大景区、校外实训基地开设实训课。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有:七喜旅行社、铭山旅行社、英才旅游贸易公司、华辰国际酒店等。根据开设课程的特点,突出实践技能的锻炼。学生接受度高,互动性好,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理论教学起到了互补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管理教研室 范平

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处在高职教育的中心地位。就专业个性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频遭狭隘理解乃至认识误区,不少教学管理者和从教者在观念上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之所以造成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不良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搬用普通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辅以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严重背离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大力扭转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弱势处境,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则势在必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不再只是充当理论教学的花边点缀,而是成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的配套工程,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一、扩大产学合作的范围和途径

我院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途径主要是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还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和途径:

(1)聘请旅行社、酒店职业经理人、企业家、业内人士来校授课、开讲座或组织座谈会,及时把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2)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篇二: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是学院 “内涵建设年”,也是旅游管理专业院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的关键年。教研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方案》、《旅游管理专业2009——2011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将具体工作以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重点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完善

教研室召开了多次教学改革研讨以及1次校外专家的小型专业教学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及行业专家的教学建议,通过探讨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讨专业大二教学实习安排的改革、研究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等,重点是基于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职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外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课程教学改革

1.启动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

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学开展的核心和依托,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通过各门课程来落实,包括实训实践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改革也自然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经系部领导同意,教研室出台了《旅游管理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办法》,启动了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要求教研室每位教师申报一门课程进行试点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基于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2.研讨专业课程关系,促进了校内理实一体课程要相互对接与协调

在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在不同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或项目上存在相似相近甚至重复的问题,致使学生在第二次出现相同或相近实训任务时提不起兴趣,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使专业课互相协调和对接,有序递进。

三、教师培养稳妥推进

新引进了一名专业教师,并指导其备课授课;陈有利老师代表教研室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三等奖,锻炼了教学技能;选派了一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指导了两名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工作;不定期对专业教师授课进行随堂听课、教学检查。这些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的改进与利用 对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基地(营销中心或校园旅行社),实施了专人负责该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张千红老师主持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开展旅游咨询、门市接待、营销策划、计划调度、导游带团等生产性的日常教学与实战活动,并就如何有效管理运作、服务教学,包括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等课堂、课后实践环节相结合等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做到了“教学有用、平时有人、管理有序”。并与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多次交流该实训基地下一步持续发展的思路。

五、积极申报各级教学项目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积极申报了多项教学项目的建设立项。各项教学项目的申报凝聚了专业教师的大量心血,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系领导交代的各项申报任务。 1.品牌专业建设

2010年,本专业积极申报了2010年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武汉市属高校品牌专业,在申报过程中,全体教师认真撰写申报材料,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2.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本专业2门课程申报了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中黄美忠负责的《导游基础知识》以获批为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3.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还申报了2010年院级教学团队的立项。

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教研室鼓励专业教师围绕专业教学开展教学科研,取得了较好成绩。

1.协助系部成立旅游经济研究所遵照系部领导的指示指导,旅游管理教研室承担了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的申报工作,黄美忠撰写的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可行性分析、旅游经济研究所章程等申报材料得到领导的好评,有效地协助了系部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也将为今后旅游系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2.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本年度教研室每位老师成功申报了至少一个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总共达6项,为全系之冠,在学院亦少有。另有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10年12月21日篇三:中职旅游专业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xx年春期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的想以基本及格来给本学期画上句号。

由于本学期有幸得到领导的信任,担任了xx班班主任工作。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班主任工作就像一张白纸,迷茫和不知所措唱着主题曲伴随期末的来临。同时担任三门专业课的教学让我感觉着很大的压力。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压力给我了足够的动力,从而顺利的完成了三门课程的教学。以下是对各科教学的总结。 第一:xx旅游班《综合实习》

由于该班级即将面临就业,在教学上除了教授教材上重点内容以外。重点讲授在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上,怎样尽快去适应。讲授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这样学生也不感觉枯燥,又感觉学到了东西。这种教学方法,以后应多应用到毕业班级中。 第二:xx旅游班《食品营养与卫生》

对于该门课程来说,由于后半学期才接到该课程,所以重点对后半部分进行了讲解,并根据学生要求,在完成后半学期的课程后对前半部分进行重新概括和讲解,因此新课内容结束得较晚。该门课程于上学期xx秋旅游班以开设,并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算得上是轻车熟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学生心态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增加了实践部分的训练内容。这样的方式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获得了学生一致的认同。

第三:xx旅游班《餐饮服务与管理》由于对于xx新生来说,该课程属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并且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包括理论和时间部分。因此,在学生学习时能够有很强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于教材,补充和增加了很多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大大的提高了兴趣,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进度的一定改动。在应试方面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以上是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不足之处望领导和各位同事严厉指出,同时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用我的努力来成就学生们的梦想,成就我的梦想!

推荐第6篇:旅游教学工作总结

南岳职专教学方法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完成《导游业务》、《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政策与法律法规》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在现代职业学院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南岳职专15级旅游管理153班和16级旅游管理163班在谭可为、周杰带领下,分别于2016年10月24日和2017年10月28日到曲园有限公司、广州鹭湖国家森林公园游览考察实践活动。通过和其他四位老师的积极组织和精心准备下,在全体学生的积极努力下,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 良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这次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全体带队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准备,全体老师多次商讨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学生除了积极准备现场导游解说词之外,也积极准备所需实践教具,如照相机、喇叭、小红旗等,为做好这次实践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的细心指导,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圆满完成的保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指导和示范工作。在每个车上配有两位带队老师,在实地游览过程中,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模拟导游练习的指导。

三、学生的积极努力,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本次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导游练习、旅游资源审美实践,以达到对旅游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模拟为四个“旅游团”,每个“旅游团”都配备了一名全程陪同的 “导游”,这四位“全陪导游”均在活动之前认真准备,现场发挥良好,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作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每个“旅游团”内部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轮流模拟导游讲解练

习,给每位学生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在院领导和人文学院全体老师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圆满完成了教学 计划。

附:人文学院08旅游管理专业游览考察实践活动部分图片 v 旅游管理专业06级认识实习总结

发布日期:2010-04-19 作者:人文社科学院 阅读次数:1108 【关闭】【打印】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 :赵新峰、刘啸、马瑛

旅游管理专业06级学生认识实习圆满完成。2007年6月30-7月6日,旅游管理专业06级学生在指导老师赵新峰、刘啸、马瑛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本次实习正赶上奥运前交通限制,排放超标的黄标车从2008年7月1日开始不能上路,所以原来的包车计划被迫取消,改用乘公交车去实习单位。正值高温酷暑季节,全体师生克服了高温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学生对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会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大饭店、北京春秋国际旅行社、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御林古桑园等著名酒店、旅行社、会展策划公司、风景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并和有关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互动。本次认识实习尽可能克服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力求认识实习的深度。总结起来本次实习有以下特点:

1、在计划安排上更多突出了的交流互动,要求同学们在参观考察前多查资料预先准备提问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了关乎学生自身未来就业和个人发展、关乎企业经营管理很有意义的问题。

3、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在故宫博物院实习时,要求每组组长分配任务, 确定车导、故宫总体、前朝后寝、东西六宫御花园、故宫建筑和文物、历史文化等模拟导游负责人,模拟导游实训。同时有的同学在自由活动时,与外国朋友用英语进行了交流。

4、重视学生专业思考能力培养。在御林古桑园实习时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提交关于御林古桑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的分析报告。

5、考核形式更重视平时表现。考核内容为实习报告+平时表现,实习报告占50%,学生平时表现占50%。平时表现包括:(1)、小组里的表现(团队精神、模拟导游实训的表现、御林古桑园swot分析报告写作的表现);评价方式,指导老师监督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小组人员互评,小组内匿名选出小组内表现最好的2个同学以及小组内表现最差的1个同学,最后综合。(2)、与实习单位经理人现场互动时提问的表现。(3)、思想政治表现、实习态度、组织纪律、出勤情况。

同学们在听东方君悦大酒店培训经理介绍餐饮知识 学生在御林古桑园考察

学生在故宫和外国朋友练习英语口语

经过一周的实习过程,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正如很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的结尾所说:

“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已经结束了,它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收获。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我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锻炼了我们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使我们增长了更多的知识,实在是受益匪浅”。

“认识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周的生活是我在这之前没有经历过的,非常精彩,这种的实习让我对我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真正的接触,因此认识实习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 范平

近三年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正常,而且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所需,同时也结合专业的发展和行业形势,从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高职教育所需,适时作调整。

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落实在专设实践课、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时的比例等。近三年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50%以上的统计说明如下表:

从实施效果上来讲,实践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实践课的教学按教学计划执行,实践课的实施场所主要为校内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机房、校体育馆。校外实训场所主要针对杭州的优势,借助杭州的各大景区、校外实训基地开设实训课。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有:七喜旅行社、铭山旅行社、英才旅游贸易公司、华辰国际酒店等。根据开设课程的特点,突出实践技能的锻炼。学生接受度高,互动性好,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理论教学起到了互补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管理教研室 范平

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处在高职教育的中心地位。就专业个性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频遭狭隘理解乃至认识误区,不少教学管理者和从教者在观念上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之所以造成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不良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搬用普通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辅以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严重背离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大力扭转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弱势处境,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则势在必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不再只是充当理论教学的花边点缀,而是成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的配套工程,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一、扩大产学合作的范围和途径

我院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途径主要是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还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和途径:

(1)聘请旅行社、酒店职业经理人、企业家、业内人士来校授课、开讲座或组织座谈会,及时把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2)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篇二: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是学院 “内涵建设年”,也是旅游管理专业院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的关键年。教研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方案》、《旅游管理专业2009——2011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将具体工作以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重点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完善

教研室召开了多次教学改革研讨以及1次校外专家的小型专业教学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及行业专家的教学建议,通过探讨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讨专业大二教学实习安排的改革、研究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等,重点是基于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职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外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课程教学改革

1.启动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

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学开展的核心和依托,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通过各门课程来落实,包括实训实践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改革也自然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经系部领导同意,教研室出台了《旅游管理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办法》,启动了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要求教研室每位教师申报一门课程进行试点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基于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2.研讨专业课程关系,促进了校内理实一体课程要相互对接与协调

在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在不同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或项目上存在相似相近甚至重复的问题,致使学生在第二次出现相同或相近实训任务时提不起兴趣,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使专业课互相协调和对接,有序递进。

三、教师培养稳妥推进

新引进了一名专业教师,并指导其备课授课;陈有利老师代表教研室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三等奖,锻炼了教学技能;选派了一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指导了两名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工作;不定期对专业教师授课进行随堂听课、教学检查。这些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的改进与利用 对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基地(营销中心或校园旅行社),实施了专人负责该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张千红老师主持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开展旅游咨询、门市接待、营销策划、计划调度、导游带团等生产性的日常教学与实战活动,并就如何有效管理运作、服务教学,包括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等课堂、课后实践环节相结合等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做到了“教学有用、平时有人、管理有序”。并与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多次交流该实训基地下一步持续发展的思路。

五、积极申报各级教学项目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积极申报了多项教学项目的建设立项。各项教学项目的申报凝聚了专业教师的大量心血,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系领导交代的各项申报任务。 1.品牌专业建设

2010年,本专业积极申报了2010年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武汉市属高校品牌专业,在申报过程中,全体教师认真撰写申报材料,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2.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本专业2门课程申报了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中黄美忠负责的《导游基础知识》以获批为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3.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还申报了2010年院级教学团队的立项。

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教研室鼓励专业教师围绕专业教学开展教学科研,取得了较好成绩。

1.协助系部成立旅游经济研究所遵照系部领导的指示指导,旅游管理教研室承担了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的申报工作,黄美忠撰写的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可行性分析、旅游经济研究所章程等申报材料得到领导的好评,有效地协助了系部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也将为今后旅游系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2.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本年度教研室每位老师成功申报了至少一个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总共达6项,为全系之冠,在学院亦少有。另有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10年12月21日篇三:中职旅游专业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xx年春期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的想以基本及格来给本学期画上句号。

由于本学期有幸得到领导的信任,担任了xx班班主任工作。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班主任工作就像一张白纸,迷茫和不知所措唱着主题曲伴随期末的来临。同时担任三门专业课的教学让我感觉着很大的压力。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压力给我了足够的动力,从而顺利的完成了三门课程的教学。以下是对各科教学的总结。 第一:xx旅游班《综合实习》

由于该班级即将面临就业,在教学上除了教授教材上重点内容以外。重点讲授在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上,怎样尽快去适应。讲授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这样学生也不感觉枯燥,又感觉学到了东西。这种教学方法,以后应多应用到毕业班级中。 第二:xx旅游班《食品营养与卫生》

对于该门课程来说,由于后半学期才接到该课程,所以重点对后半部分进行了讲解,并根据学生要求,在完成后半学期的课程后对前半部分进行重新概括和讲解,因此新课内容结束得较晚。该门课程于上学期xx秋旅游班以开设,并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算得上是轻车熟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学生心态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增加了实践部分的训练内容。这样的方式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获得了学生一致的认同。

第三:xx旅游班《餐饮服务与管理》由于对于xx新生来说,该课程属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并且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包括理论和时间部分。因此,在学生学习时能够有很强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于教材,补充和增加了很多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大大的提高了兴趣,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进度的一定改动。在应试方面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以上是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不足之处望领导和各位同事严厉指出,同时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用我的努力来成就学生们的梦想,成就我的梦想!

推荐第7篇:旅游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是学院 “内涵建设年”,也是旅游管理专业院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的关键年。教研室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申报方案》、《旅游管理专业2009——2011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现将具体工作以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重点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完善

教研室召开了多次教学改革研讨以及1次校外专家的小型专业教学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以及行业专家的教学建议,通过探讨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讨专业大二教学实习安排的改革、研究专业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等,重点是基于专业面向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职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外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课程教学改革

1.启动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

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学开展的核心和依托,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最终通过各门课程来落实,包括实训实践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改革也自然是专业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经系部领导同意,教研室出台了《旅游管理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办法》,启动了第二批课程的教学改革试点。要求教研室每位教师申报一门课程进行试点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基于工作岗位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 2.研讨专业课程关系,促进了校内理实一体课程要相互对接与协调

在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在不同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或项目上存在相似相近甚至重复的问题,致使学生在第二次出现相同或相近实训任务时提不起兴趣,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使专业课互相协调和对接,有序递进。

三、教师培养稳妥推进

新引进了一名专业教师,并指导其备课授课;陈有利老师代表教研室参加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三等奖,锻炼了教学技能;选派了一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指导了两名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工作;不定期对专业教师授课进行随堂听课、教学检查。这些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的改进与利用

对金色假日旅行社实训基地(营销中心或校园旅行社),实施了专人负责该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张千红老师主持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开展旅游咨询、门市接待、营销策划、计划调度、导游带团等生产性的日常教学与实战活动,并就如何有效管理运作、服务教学,包括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等课堂、课后实践环节相结合等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做到了“教学有用、平时有人、管理有序”。并与金色假日国际旅行社多次交流该实训基地下一步持续发展的思路。

五、积极申报各级教学项目 2010年,旅游管理专业积极申报了多项教学项目的建设立项。各项教学项目的申报凝聚了专业教师的大量心血,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系领导交代的各项申报任务。 1.品牌专业建设 2010年,本专业积极申报了2010年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武汉市属高校品牌专业,在申报过程中,全体教师认真撰写申报材料,也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形成了专业建设的一些新思路。

2.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有所突破。本专业2门课程申报了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中黄美忠负责的《导游基础知识》以获批为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3.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还申报了2010年院级教学团队的立项。

六、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教研室鼓励专业教师围绕专业教学开展教学科研,取得了较好成绩。 1.协助系部成立旅游经济研究所

遵照系部领导的指示指导,旅游管理教研室承担了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的申报工作,黄美忠撰写的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可行性分析、旅游经济研究所章程等申报材料得到领导的好评,有效地协助了系部设立旅游经济研究所,也将为今后旅游系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2.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本年度教研室每位老师成功申报了至少一个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总共达6项,为全系之冠,在学院亦少有。另有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10年12月21日篇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文章发布时间:2010-1-7 新闻发布员:新闻员01 浏览次数:1703 文章来源:现代学院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完成《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09级旅游管理

1、2班和08级旅游管理1班在高峰院长、秦德堂老师、丁烨老师、左炀老师、刘玉琴老师和田黎老师的带领下,分别于2009年10月24日和2009年10月28日到济南市大明湖新景区和泉城广场进行了游览考察实践活动。通过高院长和其他四位老师的积极组织和精心准备下,在全体学生的积极努力下,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

良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这次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全体带队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准备,全体老师多次商讨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学生除了积极准备现场导游解说词之外,也积极准备所需实践教具,如照相机、喇叭、

小红旗等,为做好这次实践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的细心指导,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圆满完成的保证。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指导和示范工作。在每个车上配有两位带队老师,在实地游览过程中,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模拟导游练习的指导。

三、学生的积极努力,是这次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本次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导游练习、旅游资源审美实践,以达到对旅游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模拟为四个“旅游团”,每个“旅游团”都配备了一名全程陪同的 “导游”,这四位“全陪导游”均在活动之前认真准备,现场发挥良好,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作为导游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每个“旅游团”内部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轮流模拟导游讲解练

习,给每位学生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在院领导和人文学院全体老师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圆满完成了教学 计划。

附:人文学院08旅游管理专业游览考察实践活动部分图片 v 旅游管理专业06级认识实习总结

发布日期:2010-04-19 作者:人文社科学院

阅读次数: 1108 【关闭】【打印】

人文社科学院旅游系 :赵新峰、刘啸、马瑛

旅游管理专业06级学生认识实习圆满完成。2007年6月30-7月6日,旅游管理专业06级学生在指导老师赵新峰、刘啸、马瑛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本次实习正赶上奥运前交通限制,排放超标的黄标车从2008年7月1日开始不能上路,所以原来的包车计划被迫取消,改用乘公交车去实习单位。正值高温酷暑季节,全体师生克服了高温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1、在计划安排上更多突出了的交流互动,要求同学们在参观考察前多查资料预先准备提问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出了关乎学生自身未来就业和个人发展、关乎企业经营管理很有意义的问题。

2、重视学生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实习采用分组管理的形式,学生7-8人一组共分为8个小组,要求小组必须集体行动,每次出行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各组长带队出发。学生基本上都能集体准时到达预定地点,没有一次缺席现象发生。

4、重视学生专业思考能力培养。在御林古桑园实习时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提交关于御林古桑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的分析报告。

5、考核形式更重视平时表现。考核内容为实习报告+平时表现,实习报告占50%,学生平时表现占50%。平时表现包括:(1)、小组里的表现(团队精神、模拟导游实训的表现、御林古桑园swot分析报告写作的表现);评价方式,指导老师监督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小组人员互评,小组内匿名选出小组内表现最好的2个同学以及小组内表现最差的1个同学,最后综合。(2)、与实习单位经理人现场互动时提问的表现。(3)、思想政治表现、实习态度、组织纪律、出勤情况。

同学们在听东方君悦大酒店培训经理介绍餐饮知识

学生在御林古桑园考察

学生在故宫和外国朋友练习英语口语

经过一周的实习过程,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正如很多同学在实习报告的结尾所说:

“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已经结束了,它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收获。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我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锻炼了我们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使我们增长了更多的知识,实在是受益匪浅”。

“认识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周的生活是我在这之前没有经历过的,非常精彩,这种的实习让我对我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真正的接触,因此认识实习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 范平

近三年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正常,而且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所需,同时也结合专业的发展和行业形势,从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高职教育所需,适时作调整。 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落实在专设实践课、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时的比例等。近三年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50%以上的统计说明如下表: 从实施效果上来讲,实践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实践课的教学按教学计划执行,实践课的实施场所主要为校内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机房、校体育馆。校外实训场所主要针对杭州的优势,借助杭州的各大景区、校外实训基地开设实训课。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有:七喜旅行社、铭山旅行社、英才旅游贸易公司、华辰国际酒店等。根据开设课程的特点,突出实践技能的锻炼。学生接受度高,互动性好,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理论教学起到了互补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管理教研室 范平

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处在高职教育的中心地位。就专业个性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频遭狭隘理解乃至认识误区,不少教学管理者和从教者在观念上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之所以造成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不良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搬用普通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辅以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严重背离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大力扭转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弱势处境,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则势在必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不再只是充当理论教学的花边点缀,而是成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的配套工程,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一、扩大产学合作的范围和途径

我院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途径主要是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还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和途径: (1)聘请旅行社、酒店职业经理人、企业家、业内人士来校授课、开讲座或组织座谈会,及时把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2)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篇三:中职旅游专业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xx年春期教学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的想以基本及格来给本学期画上句号。

由于本学期有幸得到领导的信任,担任了xx班班主任工作。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班主任工作就像一张白纸,迷茫和不知所措唱着主题曲伴随期末的来临。同时担任三门专业课的教学让我感觉着很大的压力。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压力给我了足够的动力,从而顺利的完成了三门课程的教学。以下是对各科教学的总结。

第一:xx旅游班《综合实习》

由于该班级即将面临就业,在教学上除了教授教材上重点内容以外。重点讲授在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上,怎样尽快去适应。讲授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这样学生也不感觉枯燥,又感觉学到了东西。这种教学方法,以后应多应用到毕业班级中。 第二:xx旅游班《食品营养与卫生》

对于该门课程来说,由于后半学期才接到该课程,所以重点对后半部分进行了讲解,并根据学生要求,在完成后半学期的课程后对前半部分进行重新概括和讲解,因此新课内容结束得较晚。该门课程于上学期xx秋旅游班以开设,并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算得上是轻车熟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学生心态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增加了实践部分的训练内容。这样的方式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获得了学生一致的认同。

第三:xx旅游班《餐饮服务与管理》

由于对于xx新生来说,该课程属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并且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包括理论和时间部分。因此,在学生学习时能够有很强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于教材,补充和增加了很多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大大的提高了兴趣,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进度的一定改动。在应试方面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以上是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不足之处望领导和各位同事严厉指出,同时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用我的努力来成就学生们的梦想,成就我的梦想!篇四:2013年下期旅游教学总结

2013年下期旅游教学工作总结

双牌县职业技术学校 唐丽萍

本学期我承担了高二职一班和高二职二班的教学任务,授课对象为高二职高的2个在校班级,由于学生经历了一年的职高生涯,基本上适应了学习环境。只是这个学期是刚接触旅游这一门课程,所以,我把这个学期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兴趣和对于旅游资源的学习上。

高二职

一、职二班学生学生大部分好动,性格开朗、活泼,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授课中继续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利用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发言,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克服学生的羞涩与胆怯。

《旅游概论》是本学期我教授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我在重点放在了对旅游资源的认知和学习上。通过对学生讲解旅游的基本概论和对我国内外旅游资源的认知,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美好景观,激发学生对学习旅游的兴趣和爱好,因此,上课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更加繁杂。通过网络、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有空就去上网取经,学习教学方法和如何掌控课堂的方法。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我在教学中增加了与考证相关的内容,以此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熟悉程度和亲切感。对于旅游概论的教学,我还需要多学习,多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还参与了职教组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向其他职校优秀的教师学习教学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锻炼

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总的说来,本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基本都能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课程中都坚持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只是效果各不相同,但是新方法的使用不够规范,教学内容的设计还需要斟酌,因此,在下个学期,还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改进。篇五:2014春《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14春《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金英豪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

12、13两个班的中国旅游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材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中国旅游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旅游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大多数同学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有多少机会去旅游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我为学生们提供多种旅游资源信息,如央视一套的“江山如画”、“正大综艺”,四套的“走遍中国”,都为我们了解中国及世界旅游资源提供了很好的专题性舞台。有时到具体的旅游名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地的旅游资源概况,组织学生观看旅游景区光盘,如讲到南京中山陵、苏州园林时我就让学生观看景区光盘,效果出奇地好。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是很好的资源,可以尽情地发掘,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如在讲广西的桂林旅游景区,我了解到班上有一位父母在桂林经商的并到过桂林的同学,请她做好准备,上台给同学们介绍,经过她亲临实感的解说,的确更具体清晰,让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该

同学的威信和学习积极性。

4、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习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二、主要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中国旅游地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旅游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旅游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旅游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中国旅游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中国旅游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3、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中国旅游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中国旅游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推荐第8篇:旅游管理学科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学科2008年度工作总结

2008年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在重点学科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突出旅游管理研究特色,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为指导思想,开展学科建设。经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书”各项指标,为2009年度学科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研究方向的凝练情况

在硕士点建设中完成了我校旅游管理学科,三个研究方向即(1)、旅游规划与开发、(2)、旅游经济与市场营销、(3)、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以2008年和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及方向为依据,对全国高校和师范院校进行了调查。完成了旅游管理学科区域分布状况调研报告。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学科建设中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增强了我们加强学科建设,争取早日取得硕士点授予权的信心。如从四川全省高校旅游专业结构来看,截止到2008年9月,全省共有旅游专业高校40所(包括高职高专),拥有博士点1处,硕士点2处.由此来看,四川省高校旅游专业结构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因而我们认为我校应抓住四川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加速硕士点的建设,在不断的对人才市场调查和学科建设中凝炼学科研究方向,为优化四川旅游专业教育结构作出贡献。

二、本年度学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学科建设

1、申报了旅游管理学科年度项目并获批准,并作到任务分解到学科三个方向的每一个成员。

2、成功申报旅游规划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并与乐山市旅游局初步达成合作协议,旅游局相关领导将指导并参与旅游规划实验室建设。同时旅游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也将得到四川省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支持。

3、新建“学科建设”专栏,大量补充和完善了学科的内容。

4、开设了三门四川省精品课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经济学》、《公共关系》网上学习交流平台。

5、成功申报并建设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建立了“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及其配套设施。

6、完善了旅游规划实验室、酒吧实验室,使之布局更加合理性、功能更具有适用性。

(二)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分为“旅游规划、旅游经济与营销、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三个研究方向,现有团队成员20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2人;职称结构为: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2008年新增博士1名,在读博士3名,新晋升教授1名,副教授两名,新增罗富民、何小东两名青年骨干教师,任文举由青年骨干晋升为学术骨干。

(三)人才培养

1、积极组织了申报四川省教育厅和学校综合性教学改革课题。完成了省教育厅课题“地方性大学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改革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围绕旅游特色专业建设和申报工作,筛选培育了教改课题2项。

3、围绕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研究。2008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成功申报学校创新性教学改革项目5项。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本着“全面建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思路,在现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经济学、公共关系三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2008年旅行社经营管理成功申报为学校精品课程,并为2009年申报四川省精品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教材建设。通过努力,在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本科院校管理类教材招标中,我院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5部教材的主编单位。

5、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教学质量。

第一,着重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责任与态度、学习风气等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设计、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三个环节推出系统配套的措施,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学生成才机制。

3 第二,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心,制定并推行“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新进教师上岗规范”。以老教师为龙头,带动年轻教师,使每一位老师从专题讲座开始,进而举办系列讲座,最后开设选修课,选修课以自己研究的成果为讲授重点。

第三,为了在全院形成一种重视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的氛围,每年举行一次学科建设大会。

第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成立了十个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推行“调研式”实习,强化实践教学。

第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考研率。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继续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升就业层次,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使一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80%以上,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四)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1、学术成果

2008年度旅游管理学科围绕三个研究方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核心期刊19篇(A类1篇:张同健 《我国星级酒店业知识资本危观机理研究》旅游学刊2008.0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陈兴中、郑柳青《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德国与四川世界遗产业的比较分析谈起》“旅游管理”2008.01);人大复印资料收目1篇(郭剑英《乐山大佛旅游资源的国内旅游价值评估》“旅游管理”收目2008年1季度F9)。全年无论是在论文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较往年有大幅提高。

出版学术著作三部:

(1)《金川县旅游景区策划——情人海、观音桥景区 》汪明林、于

4 华友、郑元同、王瑛编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2)《 现代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及评析》 王娴 主编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3)《实用宝玉石鉴赏方法与技巧》 周俊一 编著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2、课题情况

本年度成功申报课题13项。陈向红老师“汶川大地震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省部级课题2项,王瑛老师“城乡统筹成渝改革试验区旅游业发展研究”、郭美斌老师“四川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等省厅级课题6项,何小东博士的“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创新研究”等校级课题5项。争取到横向课题2项,共争取科研经费75.万元,其中云南省县域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66万元,是旅经学院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项科研项目。

3、科研获奖

向玉成教授的“巴蜀旅游史资料选编”、罗富民老师的“汇率变动对我国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同时获乐山师范学院第四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王瑛副教授的“旅游体验与体验旅游” 获乐山师范学院第四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郑元同教授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透视与战略选择”获 乐山市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市政府一等奖。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年度成功举办了①“2008年四川省地理学会•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会议由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地理学会主办,乐

5 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承办)②、旅游业绿色管理与环境保护大会(由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乐山市地理学会、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会上我院舒代宁教授、干鸣丰教授作了学术报告。

汪明林、邱云志、郑元同等8人次参加校外学术交流,并进行大会发言,进一步促进与校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为同其他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8年度开展校内学术讲座6人次,并邀请:四川师范大学杨国良教授、乐山市国土资源矿产组专家教授级高工韩思定等到我院分别作了“四川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等学术讲座,大大拓宽了师生的知识面,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六)图书资料建设

学院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出发,加大了图书资料建设,2008年度共订阅专业类图书资料近500余册,其中书籍92册,专业类杂志资料450余册,到院上查阅书刊杂志的教师、学生呈上升趋势,大大促进了知识的融汇交流。

三、本年度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情况

1、经费总数:64000。其中: (1) 本年度划拨:60000; (2) 上年度结余:4000。

2、本年度使用情况;

(1) 论文资助:12600

6 (2) 课题资助:7000 (3) 专著资助:22000 (4) 会议资助:13600 (5) 其他(考察、差旅、资料等):5700 (6) 结余:3000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积极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增强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一方面发挥我院群体协作的优势,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习、进修,进一步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提高科研学术能力。

2、大力开展校地联合、服务地方的联营战略。一是开展与省内高校的联合,共同申报课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二是与地方相关部门的联合,与他们共同研究地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地方获取课题和经费。

3、继续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主要从省外重点大学引进研究生或博士生,以不断提高学历结构和改善学缘结构

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2月28日

推荐第9篇:旅游管理教研室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工作总结/r/n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r/n

在学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老师的紧密配合下,本学期,旅游管理教研室以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推进教学改革等为工作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r/n

一、主要工作内容总结/r/n

1.认真完成本科预评估工作/r/n

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旅游管理教研室的全体教师认真落实旅游专业本科预评估工作。认真自查自纠,对折标准认真查找不足,对自己所涉及的课程的教学教案、教学进度、课程简介、课程试卷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自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补充大量的资料,为迎接下学期的正式评估做好准备。/r/n

2.认真完成2015-2016.1学期的教学任务/r/n

(1)授课/r/n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本学期,旅游管理教育室教师共完成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人力资源学、旅游规划技术与方法、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策划学、旅游生态学学、民航地勤服务、会展概论、旅游资源学、民航法律法规、世界主要客源国概况、世界遗产概论、人文地理、民航企业管理概论、民航服务心理学、导游基础、现代服务学、旅游学等门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与表演专业两个专业的课程讲授工作。/r/n

(2)实习实训指导/r/n

本学期先后完成了各项实习实训任务。/r/n

组织指导2014级新生到君乐宝乳业工业旅游示范点进行行业认知实习;/r/n

组织指导2014级新生到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进行行业认知实习;/r/n

组织指导2015级到4A级景区国御温泉小镇进行行业认知实习;/r/n

组织指导2013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及旅游管理的学生到北京欢乐谷进行企业顶岗实习。/r/n

3.做好教学质量监督提升工作/r/n

在学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教研室主任进行了开学之初的教学工作检查,每位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组织教学,备课有余量。/r/n

认真落实听课制度,进行听课安排,听课次数有保证。要求每位教师听课次数每学期不少于3次,听课记录完整。/r/n

4.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r/n

本学年共组织教研活动其中包括:/r/n

(1)安排学生行业认知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r/n

(2)举行系列学术讲座/r/n

(3)举行建设一流高校大讨论/r/n

为适应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新趋势,组织教师开展就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讨论。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讨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学,国内知名旅游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专业毕业生。针对形势是的需求,对现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建设提升旅游专业奠定了基础。/r/n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r/n

老师们创立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旅游行业实践中,在与旅游行业结合方面做的不够。一些研究成果和行业实践想脱离,缺乏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性。以后在这方面要继续努力,从校级课题入手,努力厅局级和省级课题,以课题促进研究,以课题促进教学。/r/n

本期是一个繁忙的学期,各种活动排满日程,所以老师们要及时调整计划,在首先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学院和学校的各项活动。

推荐第10篇:旅游管理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4年旅游管理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4年在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的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1、按学校部署,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升本申报工作。按照学校部署,完善了旅游管理升本专业的论证材料 ,填写了拟升本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进行了升本陈述,高质量地完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升本的申报工作,最终在今年新申报的专业中排名第一。

2、按照建设计划,积极推进武汉市重点学科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期间,组织专业4骨干教师赴宜昌市三峡大学参观考察,前后派遣20人次赴外地学习或参加行业会议,参与组织和承办湖北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专业建设在区域内具有较高声誉。

3、按学院规定,扎实开展各项教学、教研等活动

各专业教师积极承担专业教学工作,在人均周超课时为4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教学事故,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组织了专业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专业建设讨论等活动,每2周就开展教研活动;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学校和院级教学质量竞赛等活动;开展教师相互听课活动,年人均听课4次。做好中德班的教学开展以及与德方的教学沟通、开设4门公选课、14级新生专业教育;协助院部做好教学检查、教学文档保存、听课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按学校精神,积极修订了13级、14级旅游管理教学计划,并新制定了15级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按照16个教学周对旅游管理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确定教师的科研方向,初步组建科研团队,积极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之余参与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指导、鼓励和推动专业教师围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以及科研方向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全年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共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级16项,到目前为止获批4个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积极进行明年国家级课题的申报选题及论证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近10篇。

6、与学生管理口联动,做好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在课外练就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做好导游协会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进行了上半年学院技能节导游大赛,围绕专业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下半年的魅力校园导游讲解大赛;组织学生前往黄陂区木兰古门景区和咸宁市潜山森林公园景区进行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14年12月10日

第11篇:旅游管理教研室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小结

在学校及学院的领导下,旅游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严格遵守学校及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人员缺编、教学工作量过度饱满的情况下,承担并即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改革、教研室队伍建设、实验实训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制定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气息 开学前两周,教研室召开专题讨论会,分析以往教学计划,讨论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制定本学期课程计划中予以及时调整。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适时的用最新的内容替代陈旧内容。

2.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尤为注重实践环节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教研室本学期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计划,落实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从授课内容到授课过程、作业及考核各环节进行讨论。对于课时弹性较大、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习等实践环节,教研室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以便保质保量完成。

为配合学院尽早开展下学期毕业设计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经教研室反复论证每人提交了10道题目供选择。 3.切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研究

开学初期教研室按照学校和院部年度工作计划,制订了教研室学期工作和教研活动计划,并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基本能保证每2周至少1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和系部文件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以及授课计划的讨论、多媒体课件交流学习、听课、评课、教学教改讨论、下学期教学任务计划等内容。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实“教书育人”

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活动,认真学习了学校相关文件。加强对教研室老师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每个老师参与到诸如、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参观实习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就业的推荐指导等多种活动中去,使老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素质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引导学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此外,教研室也配合院部,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配合院部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部。开学初认真分析有关课程的合格率,在期中、期末等阶段,教研室参与到系部召集的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对教研室的要求和看法,并将之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5.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并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教研室有多名老师参加业务进修、实践进修,同时也有专业老师被学院送往参加技能培训。此外,教研室能积极申报校内外科学研究课题。另外,本学期教研室老师还撰写发表了多篇关于教改的论文。 6.积极响应校院号召,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开学以来,按照学校和院里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并相继顺利参与或完成了学院的各项工作,如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学院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学院技能大赛以及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等。 7.问题与建议

尽管教研室在本学期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常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有的工作不能够按照设想高质量的完成,主要原因是教研室的定位和功能作用尚有待明确。作为学校里的一个最基层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主要工作应该是上传下达,而本属二级学院职责范围的很多工作却又下放到教研室来承担,以至于教研室在千头万绪中杂务缠身,渐渐失去了自我,原先规划的很多研究任务没有精力去落实,尽管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总是自我感到有些“不务正业”。

建议学院领导协调并明确教研室与学院办公室的职责和分工,将教研室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工作。

另外,本教研室人员依然继续缺编,请尽快引进人才解决目前的超工作量现状;或提高相应的超工作量课时费,否则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安排,就算布臵了也将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8.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教研室将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行进,为学校及学院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旅游管理教研室

2008.6.18

第12篇:旅游管理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旅游管理教学论文旅游管理专业论文

体验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体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实施体验教学的有很大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体验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验教学;旅游专业;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境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 “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旅游专业课程中开展体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组织形式仍以集体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程序基本是一成不变的“五段式”教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性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些教学特征说明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传统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系统知识的传授有其成功的地方,但对于现代学生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已显得力不从心。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教学中应用教学模式的现状,笔者在湖南十所高校教师中进行了走访调研,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42份。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旅游专业教师对教学思想、理论的认知情况;(2)旅游专业教师对体验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3)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用教学模式的情况;(4)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实训设施的情况。

(二)调查结果

1.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教学思想、理论的认知情况。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是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它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理论支持。绝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教师对教学模式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调查,笔者发现,80.1%的教师了解素质教育思想,而对于体验式教学,20.1%的人完全不知,65.6%的教师只是了解一点,比较了解的只有14.3%。这些说明,当前旅游专业的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但还需要学习多种思想理论,将他们综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2.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体验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师都听说过,而对于体验教学模式40.5%的教师听说过但不太了解,10.4%的教师十分了解。当问到是怎样理解这一教学模式时,理解成教学结构的教师有52%,理解成教学程序的有37.8%,另外还有理解成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理论的,这说明教师虽然知道教学模式这一术语,但真正理解的并不多,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

3.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用教学模式的情况。笔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调查了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教学组织形式,97.1%的教师主要采用集体教学形式,关于教学方法,100%的教师都采用了讲授法,70%的教师采用了演示法,39%的教师采用了练习法,而采用讨论和实验法的教师则较少。而谈到教学的基本程序时,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的五段式教学。师生交流较少,只有17.1%的教师在课堂经常提问,极少数教师甚至在课堂上从不提问学生。这说明师生之间的交流仍需要加强,课堂气氛需要改善。

4.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实训设施的情况。关于现代教学媒体使用情况,73.9%的教师认为其对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或者影响较大,97.3%的教师会使用Word、PowerPoint等,而对于其他较为专业的,如图形、图像、动画、多媒体网页制作等,很少有老师会使用。在使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频率上有37.5%的教师经常使用,这说明旅游专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并不多。而关于实训设施方面,80%的教师认为模拟实验室条件较差,规模太小,实训设施不足,严重影响了实训的效果。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从以上的调查发现并结合其他学者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思想陈旧,强调“四个中心”。目前,中国大多数旅游院校仍沿袭了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强调“四个中心”: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讲解教材以应付考试为中心。学生在学校被动地接受较抽象的、呆板的知识,从书本到书本,所学理论与旅游产业客观实际发生较大的偏差。这种传统的旅游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造成过分依赖课堂教学,被动学习,从而造成学习的惰性,最终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21世纪旅游业对高素质、会求知、能创新的旅游人才的需求。

2.教学过程呆板,教学主体注重“四点式”。旅游业虽然是现代化的开放产业,但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却大都是教师在“讲旅游”,教学主体注重“四点式”:讲台、黑板、课本加粉笔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课桌上记笔记,老师是讲课的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旅游体验、训练和实践机会。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很快,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层出不穷,但旅游教育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足,不注重与外界的系统协作,从而不能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进知识,提高理论及能力的教学目的。

3.实训条件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狭隘和滞后性。目前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设备方面普遍存在缺陷。许多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缺乏,旅游模拟实验室条件较差,有的

模拟导游室、客房和餐饮在一个实验室内,学生操作起来拥挤不堪,达不到实训的基本目的。这些旅游教学设施方面的不足,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最大障碍。另因实训基地较少,在旅游教学环节安排上仅仅安排了理论课时,未安排实践课时,仅安排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而技能课的技能训练所占的课时比例也很小,毕业实习的面也比较窄,大多是服务性的学习,管理性的实习很少,而且实习大多安排在最后一年,平时的实习和见习很少。学生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实践知识非常贫乏,这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是极为不利的。

二、将体验教学运用于旅游专业课程中的实施途径

1.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旅游管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情况。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既不适应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旅游教育改革,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基本目标,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体验式”的素质教育,把“注重学生体验”的体验式教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策略、方式和途径。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造、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

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质,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理论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2.精心设计多元互动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体验环境。体验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和联系,把问题引向深入,并组织学生交流,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求下,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影片欣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导游、知识竞赛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这些方法实际上都是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体现和应用。

3.完善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以“练”促“学”教学设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改革传统旅游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和完善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尤其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对旅游教学设施设备的要求更高。然而,目前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设备方面普遍存在不足,这些不足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

模式设计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教学设施的投入,不断扩建旅游专业的模拟实训室。另外,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广泛地、直接地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这既是积极利用校外课堂的具体表现,又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万光玲.旅游实验室体验教学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9,(2).

[3]赵萍.独立学院旅游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4).

第13篇:旅游管理操作与教学

旅游管理操作与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本着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宗旨,通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共同打造了认知实习模块、专业基本素质培养实训模块、专项能力培养实训模块、综合实习模块等多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难的问题。

一、积极探索和实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

现代旅游管理者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而且更需要善于熟练应用管理技术解决旅游管理问题,即具备旅游管理实践的能力或执行能力。而现有大多数旅游管理学生都缺乏来自管理实践积累的管理技能,仅仅通过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因而必须在课程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该校通过“3大课程模块”、“4大教学要素”的改革和“5大教学手段”的建立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

(一)3大课程模块

建立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3大课程模块,改革传统标准化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采取“精中间,延两边”,即适当精简传统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素质训练课程模块和管理技术与实践课程系列模块,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3大课程模块:职业素质训练模块(包括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操守等培养)、管理知识学习模块和管理技术与实践模块。

(二)4大教学要素

课程体系。针对标准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增设实战技能强的课程,开发系列模块,以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沟通技巧等管理职业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必备技能。

师资队伍。一方面,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提高研究能力,积极构建一支既从事“学术研究”,又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的“两翼型”师资队伍,要求教师通过承担旅游企业横向课题、从事旅游管理咨询、行业发展和旅游企业管理研究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多位具有丰富旅游管理实践经验和较高学历的“兼职教授”,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开设专家论坛、指导论文、参与论文评阅和答辩、接纳学生实习等,进一步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

(三)5大教学手段

旅游案例教学。强化课堂旅游案例教学,通过旅游案例讨论、旅游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旅游案例角色模拟、旅游案例课堂演讲、旅游案例辩论等,提高旅游案例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旅游案例教学的体验式和互动式学习,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团队工作精神”,感受、体会和把握旅游管理的真谛和精髓,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旅游管理问题分析报告。为了加强学生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若干旅游管理技术并善于应用,增设10门应用性强的“旅游管理问题导向型”的课程模块:教师讲授1门实用性的旅游管理技术,解剖1个案例,学生讨论、分析和报告1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报告。

旅游管理决策模拟和竞赛。开设《旅游管理决策模拟》课程,建立学生参加企业管理挑战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两大赛制度,将旅游经营管理系统或某些旅游管理业务简化,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经营情景进行决策,以整合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参与意识。

二、积极探索和实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一)调整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实际,提高资金和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实践教学还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每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差别,设立实践教学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满足不同模块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二)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体体现为由较浅层次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到较高层次的服务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要兼顾到系统性和阶段性。旅游管理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渊博的知识,因此在校期间需要在实践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训练。但在每个年级应根据其接受能力和教学计划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开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实践教学需要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实践教师包括旅游实习指导教师、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旅游课程实践教师等。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

(四)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

可采用自我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学校应鼓励教师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

(五)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系

校内实训室建设成功后,要设立专门的实训管理员,同时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实训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都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实训基地必须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实训基地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

(六)整合利用企业资源,搭建校企联合办学平台,广泛建立实习基地

目前,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游船公司、导游服务公司、旅游人才培训中心等。

(七)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行“双证制”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面向旅游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可直接上岗;同时要求学生在毕业时既要取得毕业证书,又要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方能予以结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八)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进度,除采用普通高校公开出版的教材外,对于无教材的实践环节,应组织行内企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岗位(群)的特点,编写院内实践教学教材和院外实践教学讲义,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

第14篇: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开放分类: 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等

第15篇:旅游管理

高考文科录取人数最多专业解析:旅游管理

报考指南考试网 更新:2010-7-30 编辑:纳佳

专业印象:

2009年,我国旅游收入达到9500亿元。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海南旅游疯狂炒热;再加上 2010年的世博会,旅游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旅游管理融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数学、文学、外语、相关历史、法律,乃至基础财会、礼仪常识等等都是本科必修,得花大力气去掌握和了解。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主要涉及的是旅游区前期规划、旅游区开发管理、旅行社管理、饭店及餐饮管理等同旅游相关的各方面管理内容。该专业毕业生的流向,多数也是在这几大块的范围之中:或从事景区开发规划,或就职于景区管理公司,或在宾馆饭店任职等等。当然,因身怀长技而到旅游局、报刊杂志社或电视台旅游栏目获得美差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说,那种以为“做旅游就是干导游”的认识太片面了。

虽然各校总称为旅游管理,但各校开设课程的偏重还是有些不同。一般来说,从工商管理专业分出的旅游管理比较偏重于经济分析、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历史文化专业分出的旅游管理则多重在旅游文化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等……考生报考之前,一定要注意了解专业的“前世今生”。

尽管旅游业有着大好前途,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乐观。麦可思公司对国内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旅游管理专业为黄牌警告专业,位于全国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和失业量上升最快速度前25名的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实操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但高校的教育往往与旅游行业脱节,在培养的定位、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办学模式、资源整合、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破解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盲目扩张,教学资源巨大浪费的难题,才能使旅游教育更好地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与旅游人才需求相匹配。

实力院校链接:

1.获得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

北京联合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黄山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另外,获得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云南师范大学。

2.参看工商管理学科评估高校排名(2007~2009年)前10名高校。

第16篇:旅游管理

我国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的策略

摘要:首先阐述了旅行社服务产品和服务产品创新的概念,然后针对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的策略及途径。聚焦于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及差异化和顾客满意度,以此探讨旅行社进行服务产品创新的策略及途径。

关键词: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创新策略;途径;顾客需求

改革开发以来,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旅行社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旅行社共有大约15 000多家,且数量还在增加,其规模基本形成。然而,国内旅行社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国内旅行社由于其内外部原因,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产品是旅行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产品旅行社就无从经营。如今旅行社总体上产品结构单一,在不断的价格战下,旅行社的盈利空间越来越窄,再加上消费者消费日益成熟,消费需求渐趋多样化、个性化,这使得传统的旅行社服务产品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发展。所以,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已迫在眉睫。准确及时地把握顾客需求的服务产品创新,是我国旅行社改变微利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也是各旅行社实现企业利润增长、保证或提升市场地位的良好途径[1]。

一、旅行社服务产品及创新概念

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以引起人们注意、获得、使用或消费,从而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一切东西。产品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服务。旅行社作为一种服务业,其产品显然是一种服务。旅行社产品是指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凭借一定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有偿服务。有学者将旅行线路认为即是旅行社产品,但从“服务包”理论上讲,线路只是旅行社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旅行社服务产品应是旅行线路及旅行社内部服务。所以,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是旅行社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对旅游线路六大依附要素的组合、设计、采购活动的创新,以及顾客服务的改进和完善[2]。

二、我国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旅行社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旅行社在服务产品创新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旅行社服务产品创新中顾客需求导向性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消费渐趋成熟,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强烈。但目前旅行社服务创新方面顾客导向的服务创新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无法满足顾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这主要表现在旅行社旅行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线路设计没有考虑顾客参与,旅行社新线路产品的推出普遍靠旅行社员工凭主观意识和经验判断,缺乏与顾客的交流和对市场需求的前期调研,没有针对特有的目标顾客群进行市场细分。

2.产品线路单一,主题模糊,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不足

目前,旅行社产品线路95%以上为观光游,虽然近年来也适时推出了历史文化旅游、体育游、民俗旅游等产品,但非观光旅游产品所占比例还是较低,亟待

开发;这些观光线路产品主题多为“某地几日游”或者“某地到某地三星(四星)双飞(双卧)几日游”的形式,只是将旅游目的地名称进行简单地罗列,或附上交通方式和住宿标准,故而产品线路主题模糊,易被模仿,线路同质化现象严重。再有,旅行社目前推出的线路中95%以上为观光旅游线路,顾客可亲身参与的项目太少,旅游体验不够。

3.旅行社对售后服务重视不够

售后服务是联结旅游者和旅行社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旅行社比较注意售前、售中的各项服务,而对售后服务这一环节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根本没有售后服务,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绝大多数旅游者甚至大部分旅游从业人员都认为旅行社所提供的服务在旅游者从目的地回到旅游出发地、宣布散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终结。其实这只是一种误导。对一旅行社而言,这恰恰才是售后服务的开始。

4.旅行社员工服务理念落后

旅行社行业和旅游企业不重视树立服务营销的观念,缺乏对员工在服务营销观念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没有制定相应的服务流程并将其制度化。旅行社员工没有形成服务为本、宾客至上、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情绪化服务比较普遍。

5.服务人员(特别是导游)素质偏低

由于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往往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服务人员与顾客间在服务生产和递送过程中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顾客对服务过程质量的感知。旅行社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因为从业人员是服务的一线生产人员,与顾客接触多,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但目前的情况却是旅行社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导游的整体水平比较低,综合素质比较差;导游工作缺乏热情,没有责任感,缺乏职业道德,贪图回扣和好处费等。

第17篇:管理旅游

1.整体租赁模式也称“碧峰峡模式”,是指在一个风景名胜区内,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邮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约50年)独立控制个管理,组织一方或多方投资,成片租赁开发,垄断性建设、经营管理,并按约定比例由风景名胜区所有者和出资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企业独家整体租赁模式的特征可以概势,给模式的实施带来风险。

建议:1.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政府必须从强权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采用经济、法律手段参与景区治理,尽量避免使用行政手段。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市场建设、共设施兴建、规范市场秩序与旅游法规等手段来促进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

2区失去了“监督权”,实际上,国家授予职能部门的管理权,实际上是行政管理,不具有经营职能。应强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景区开发经营行为的监会”与“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控制公司彻底分开,前者按“非营利实体”来运营,后者则作为企业进行纯商业操作。对于风景名胜区本身的经营,管委会既可以自己操持,也可以特许经营方式让“公司”或“集团”实施。(2)积极探讨上市公司风景名胜区经营与门票相分离的方式,风景名胜区督,建立起政府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杜绝资源和文化破坏。在强化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职能方面,首先应界定利益相关主体得权利和义务范围,确保权利分解后,利益各方不能私自扩大利益范围或规避责任;其次并必须建立监督规划编制、审定和实施的机构,确保规划内容的顺利实施。

理机构拥有所有权和资源保护权,上市公司拥有经营权和资源开发权,由上市公司统一负责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特征: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名义上相互分离,景区所有权代表是景区管理机构,经营权由景区管理机构委托给负责景区经营的景区旅游集团或旅游总公司及其控股的景区上市公司。

利于景区经营监督机制, 特别是资源保护监督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可能导致景区经营非科学决策的风险; ( 3)权力高度集中, 责任也高度集中,可能导致景区经营非科学决策的风险。

景名胜区的旅游业务。

管理体制: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当地政府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景区所有权职能,对景区实行管理权、开发的监督权和资源环境的保护权, 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景区经营管理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领导班子由派出胜区管理委员门票经营不纳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门票收入不进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3)在上述基础上,按《公司法》要求,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改变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做法的同时,研究如何确保风景名胜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 满盘皆赢。不能克隆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资金,而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消费水平。地域文化是多年形成的,盲目引进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上海新天地的原版只能在上海,别的城市的“新天地”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地域文化来进行理性规划。 新天地开发借鉴了国外经验,采用保留建筑外皮、改造个性与共性、人文内涵与实用价值等关系。招商引资是核心。上海新天地项目投资方--香港瑞安公司,是新天地成功的关健。从规划论证到引进商户,都是由投资方来操作,政府只是提供服务,而不是规划建设的主体。 特色经营是核心。以商流带人流,以人流促物流,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形成相互支持、交相呼应的整体商圈。法国歌舞餐厅和意大利餐厅带来了欧陆风情;日本音乐餐厅带来了东

第18篇:旅游管理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1、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

1.1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进一步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旅游产品及行业管理将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思路,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这一市场开发战略。业内专家认为,调整后的市场开发战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体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对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起到重要作用

1.2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粗放经营的路子,靠的是外延广度开发。今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应由设施建设转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 促进旅游结构的优化布局。应遵循立足东部,深入挖潜,逐步开发中西部的方针。具体建议是:

一、进行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制定综合开发规划。对全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方面进行普查,分析和综合评价、分等、分级,为合理地开发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旅游业各部门和专家结合,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长期战略规划。同时,制止在风景区进行无计划破坏性建设。

二、积极引导国内旅游。安排和解决好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争夺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旺季的矛盾,以合理地开发各种类型旅游资源。

三、加快区域旅游开发,变长线 旅游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尽快形成全国通畅的旅游网络,以带动区域经济(尤其是有旅游资源的落后地区)发展。

四、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向深度开发,旅游业向内涵效益型转变,推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地方特色的专项旅游和节日旅游项目,提高游客的回游率,延长停留时间,增加购物比重,扩大旅游收入。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要与交通和经济开发同步,当前急需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建立或扩大航空口岸,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

1.3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们走进21世纪。当新世纪的帷幕就要拉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正处于这样的时代--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凡是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憩、游玩的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拥挤不堪。随着全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至1990年,全世界进行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人数就已超过50亿,总收入已达到2.9亿美元,占当年世界商品和劳务总消费的12.3%。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行列中的排位,按旅游收入计,1978年居世界第41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80年代后期,跃升至第25位左右。但在同一时期内,与部分亚洲国家(地区)相比,韩国排位由第38位上升至第13位,泰国由第24位上升至第14位,香港由第17位上升至第10位。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旅游业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速度不快,地位仍较滞后。与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很不相称。

2、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

2.1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第一、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第二、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三、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第四、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

(4)、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第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第三、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第四、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第五、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第一: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第二: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第三: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2.2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是一个社会持续健康向上发展的根本支柱,是一个链条,拉动着社会。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全球化,独立的社会群体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荣,共同发展。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一个方面的过度、高速发展都将给社会造成隐患,旅游业也同样如此。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帮助。旅游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多样的,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培训掌握难度比较容易。因此,就能为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旅游业并不能作为当地政府的唯一支柱产业,无论是社会动荡、经济危机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

旅游业和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保存和发扬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要对本地文化内质、纯粹性注意保护防止遭到破坏和退步;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由于旅游者来自于各种文化地域、旅游者素质高低不同,要防止破坏了当地的社会风气和安定

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实施策略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但有这二十年间,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旅游大国悄然迈进。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环境恶化,不良思想泛滥,传统文化遗失,管理体制混乱,这些问题就像一扇紧闭的门,挡住了中国旅游业前进的步伐,而打开这扇门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1)、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

(2)、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年仅剩下70.29万亩;著名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

水资源锐减一方面使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消失。如有“泉城”美名的济南,由于70年代以来,该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俱增,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量日益减少,导致许多名泉干涸,并且使围绕这些名泉而修建的旅游设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水资源锐减的同时,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具体实施:

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对于此,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要严加限制。

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在新建旅游区应首先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做到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严格控制在自然景区内建造人工景点,以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性;还应通过限制售票量或设置路障等方式,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防止过多的游人进入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可在景区内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暂时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区域应明令禁止开放。

第19篇:旅游管理

1.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旅游活动的构成,旅游活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即从经济的侧面去考察旅游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旅游活动的商品化与旅游产品、旅游经济活动的实现、旅游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旅游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运动及现象,了解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的满足是旅游经济活动顺利运转的本质因素。

3.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将心理学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旅游者行为、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管理心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应用于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4.专业英语

《专业外语》是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旨在提高学生以英语为语言形式,进行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能力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分为《旅游英语》和《饭店英语》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着重培养学生读、写、译的能力,在学习英语专业术语上、阅读《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的相关的英语课文,同时进行专业知识的英汉互译的教学,以达到阅读英语原版文献以及用英语发表科研结果的目的。

同时,《饭店英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对预订部、前厅接待、餐饮部、客房部、工程部、会计部等饭店不同部门职能、职责分工的学习,模拟英语对客服务场景,强化听说练习,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5.饭店管理原理

《饭店管理原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从饭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和探讨饭店的含义、起源与发展、类型、等级,以及饭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饭店连锁与集团化的问题;研究和探讨饭店的基本管理理论,重点为组织管理、计划管理、战略管理、安全管理等理论,其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管理素质。

6.餐饮经营管理

《餐饮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饭店餐饮经营以及餐饮企业经营运做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构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

《餐饮经营管理》是以餐饮经营过程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餐饮组织、经营理念、菜单计划、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与发放、厨房业务与生产管理、宴会服务与组织、餐饮销售管理、餐饮促销等方面的运做流程、概念、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管理课程。

7.饮食营养与卫生

《饮食营养与卫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课之一。是构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饮食营养与卫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平衡膳食的措施及营养食谱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合理烹饪的措施与方法;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认识搞好饮食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餐饮生产与服务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与管理方法,以适应餐饮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

8.旅行社经营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涉及旅行社管理的基本理念、原理和方法,并就旅行社人力资源、旅行社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风险、旅行社财务和旅行社组织等内容进行论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其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能力。

9.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事业构成的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与旅游系统合理规划的结构性筹划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旅游开发与规则的基本理论,为以后从事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0.饭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饭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高等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方法,了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录用、培训、薪酬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奖惩等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环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1.总台与客房管理

《总台与客房管理》是一门研究饭店总台与客房管理内容、方法、及规律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以饭店总台客房销售及客房产品生产活动的流程为中心线索,从客房产品的特点出发,对总台客房销售管理及客房产品的生产管理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饭店总台与客房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管理重点,对饭店前台与客房这两个部门有全面的了解和直观的印象。

12.娱乐业经营管理

《娱乐业经营管理》是研究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中娱乐项目经营的一般规律和管理方法,指导和完善娱乐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以现代娱乐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主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现代娱乐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类型、运作程序、服务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娱乐企业的人员管理,定价和营销方法。

13.酒吧经营管理

《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的选修课。本课程借鉴了国内外酒吧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讲授世界著名酒水知识、酒吧的本质与经营特征、酒吧的设计与配置、酒吧服务、酒吧销售、酒吧的营业管理、酒吧的成本控制以及酒吧的经营评估与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酒吧开业前的筹划、业务经营、成本控制和管理技巧与方法,提高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酒吧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14.烹饪学

《烹饪学》是研究与学习菜肴食品原料与菜肴制作工艺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烹调工艺实验又是烹饪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烹饪学”主要内容包括:原料知识、原料加工、配菜、调味、火候和工艺实验等内容。通过对“烹饪学”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与实验课学习中,重点学习和了解菜肴制作工艺流程理论和比较系统的在实验课中运用和掌握加工技能,烹调方法原理,验证所学的“烹调工艺理论”。并在今后的旅游饭店管理中结合所学的“烹饪学”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学会鉴别菜肴,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导游业务规程与技巧

《导游业务规程与技巧》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以新世纪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导游国际化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对导游服务的相关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对导游操作规程的最新要求作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实用的现代导游技能。

16.厨政管理

《厨政管理》是研究饭店企业经营活动中餐饮项目经营的一般规律的管理方法,指导和完善餐饮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是高等商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好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后,对餐饮经营管理方向进行研究的同时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以厨房生产活动的生产流程为中心线索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

17.服务学原理与实务

《服务学原理与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是从服务业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探讨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服务业的分类,服务业的基本经营观念,服务产品及其特征,服务组织,服务质量等基本理论。并据此研究旅游饭店经营者与服务者的基本素质要求,研究旅游饭店的服务项目设计与服务技巧,确保旅游饭店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我国旅游业、尤其旅游饭店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树立良好的形象,参与世界旅游业的竞争。

18.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为: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食物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是关于人类或某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样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学问。 本课程本着再现历史揭示规律;沥清事实总结经验;阐述科学,继承精华;并以阐述科学继承精华为原则,专题性地做了介绍。说它再现历史揭示规律,是因为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的历史阶段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所取得的成就是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是民族的瑰宝。

饮食文化现象是普遍且具有很深的内涵,食的任何现象都能其背景找到答案。饮食文化最终要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和反映民族文化涵养、历史成就。从这一特定的领域,展示着该民族的素质、智能,同时也预示着发展前景,及我们所面临的任务。

19.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研究对象为旅游地域综合体的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其主要内容为旅游者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交通地理、旅游信息地图,其中旅游资源地理包括旅游资源的一般知识与开发、欣赏的有关知识原理。通过旅游地理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资源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旅游资源的一般理论知识,为旅游开发规划、导游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0.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微生物学》是为餐旅管理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理生化等特征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学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在食品加工贮藏中防止腐败变质和提高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的知识,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20篇:学年旅游管理系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旅游专业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以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主发展规划为方向,以启动“能学习”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抓新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抓教研组建设,抓教学精细化管理等,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和“学”的行为,提高教师们实施新课堂的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围绕新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教学研究活动。

新课程在我校全面推进,本学期在前期实践研究基础,我们进一步聚焦课堂,加强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堂的建模工作,通过继续开展“新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探究性学习”研究、“能学习”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们关注课堂,加强对新课堂的研究,促使教师们在一次次的实践操练中,学习、提升。

1、精心组织教学评选活动

从本学期第三周开始,我们举行了“立足新课堂,促进专业发展”40周岁及以下教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把教师们自觉的引向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教研组集体之间,形成了浓浓的研究氛围,有效了促使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2、扎实抓好教研组建设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根据教师们的建议,本学期我们对教研组建设进行重新调整,每个年级增设小组长,具体负责年级教学工作。并对教研组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首先,对教研组活动进行了重新规划,将教研组活动分成三块:

第一: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研讨。各个年级由小组长负责(没小组长的有组长负责),利用平时时间,组织本年级本学科教师学习本册教材,分析教材,开展集体备课,进行练习设计,统一作业要求,组织每月一次的测试等工作,并对教师们的备课、作业批改每月交流一次。从一个学期落实情况看,设置了小组长后,各个年级的常规工作特别是对教材分析、月考的组织、质量分析等得到了很好的

1 落实,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第二: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主要由各学科大组长负责。每两周一次,活动形式主要有听课、评课活动;看资源网优质课并完成评价;组织有书面准备的专题讨论等。本学期我们将教研组活动的重点落在了“课堂”上,围绕课堂,进行听课、评课,将教师们的目光引导到对课堂的研究上来,有效的改变了过去教研组活动的随意性。

第三:辅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主要是技能学科,在完成人人听课的前提下,组织兴趣组活动,每位教师带一个兴趣组,并在期末进行一次竞赛或展示活动。

其次,每次活动前,要求教研组长做好活动准备工作,组织好整个活动,并对活动做好详细记录;每位教师应准时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同时,继续实行行政领导蹲点制,对教研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指导作用。

3、加强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继续深化《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凸现了理论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的研究,要求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公开教学,加强探究性学习设计研究,凸现“探究性学习”特征,使“探究性学习”成为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的亮点。

同时,积极参与区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堂的建模研究工作,继续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及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行为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并对“探究和接受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等几种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途径等进行提炼、总结。

学校科研室组织教师开展了“能学习”课题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可以说,让教师们带着课题进行教学研讨,用一定的课题理论知识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法,科研有效的促进了教研。

(二)、加强教学精细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今年,区各级领导都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了首位,那么,作为基层学校如何有效落实呢?,我们觉得应从教学的源头——常规抓起,因此,教导处在原有基础

2 上,结合新课堂教学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考试等教学常规制度,并提出具体的测定指标与标准要求,并做好相配套的监督调控措施。

本学期注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们必须在充分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上,结合班级实际精心备好课。本学期对备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仍实行两本备课本,一本可以是一个年级组的集体备课,但必须有结合本班实际的修改措施;另一本是“课堂教案实施简要本”,每位教师必须完成平均每周一篇的教学反思,按学校统一格式手写在反思本上。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一是实行月考制。每月组织一次测试,由小组长负责,根据本阶段教学要求,出好试卷,并组织统一测试,测试完做好成绩登记工作。

二是加强对教学质量管理,教导处在抓好教师们的常规工作同时,加重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本学期共召开了学科教师工作会议,部分学生座谈会。经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今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三是制定了学科教学成绩奖励制度,以奖励来表扬先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在期中试行的基础上,期末进行了改进,更突出了教师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突出了对学生的全面关注,更有效地鼓励教师工作的认真度、积极性。

二、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切实增强教师的质量、服务、大局、忧患意识及责任意识。

2.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重点对教材的理解、处理方面加强分析、理解。同时,低年级教学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研究。

3.继续做好教学常规的“五环节”的检查、指导,尤其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辅导转化工作。

旅游管理教学工作总结
《旅游管理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