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一上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3 08:33:16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上数学教学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本人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教育教学精神,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真心与汗水,让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火炬,融入了课堂,更融入了数学世界。下面对本学期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一、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无疑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自参加湖里区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培训, 我对现行的教材和教法有更深地了解,对以前的教学常进行对比性的反思。同样的教学内容,但学生毕竟是不同的个体。本学期所教两个教学班,共86人。这些孩子来自五湖四海,孩子们的智力相差不大,但行为习惯相差甚大,特别是学生的书写,非常糟糕。一年(3)班有好几个握笔都握不住,写一个数字教师要用20分钟的时间帮助他。一年(4)班整个班级的学生书写非常潦草。为此,我煞费苦心。课堂上,注重以身作则,板书工整。经常表扬书写工整的同学,并颁发奖品。作业对于书写不合格者,绝不手下留情,一律擦掉利用课间或放学后补做。天天如此,强调再强调、表扬再表扬、擦掉再擦掉。经过一学期的坚持和不懈,现在一年(3)班书写已经非常工整。一年(4)进步很大,几位“糊涂大王”已是我的好朋友,书写也比较工整、美观。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40分钟的效率至关重要。为此每节课的教学,我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强调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和“<”的辨析确实有点困难。我就想法子,让学生这样来辨析:“>”“<”是一对双胞胎;共同点(方法)张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对小数;不同点(方向)朝左叫大于号、朝右叫小于号。(大数在前读大于,小数在前读小于)。通过这样的方式,还真解决这一难题。教学中,我还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现生活数学。如执教“分类”一课,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月饼盒还是分铅笔,还是整理书包,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三、注重常规要求的落实。

作为备课组长,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事事想在前,做在前。认真参加数学教研活动,每周三的备课活动,与组内教师认真研究和交流“教什么”“怎样教”“学生掌握如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等。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与备课组两位老师开设3节同课异构课——《分类》《10的认识》《10加几》,均获得组内教师的好评。同时积极听课、评课。每周至少听一节随堂课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上课的老师,做到有记录,有评议。本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20节。 及时批改订正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到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四、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其实数学学习更需要阅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尤为凸显。一年级从看图阅读做起。教材中,经常要求学生先说图意,再列式解答。而这里的“说图意”实际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看图阅读。会说“图意”就是能“读”出图中蕴含的意思。教会学生学会看图,会将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阅读”,学生通过长时间看图阅读,自己便积累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如教学1—5认识和加减法(一图一式):根据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或一道减法算式。通过阅读我让学生明白加法是把两个数合起来的运算,“合”是加法概念的生长点,也是加法意义的核心成分。减法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从中去掉一个数的运算。教学6和7认识和加减法(一图两式):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不是数量的变化,是对运算意义认识发展。在教学8和9认识和加减法(一图四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重在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

五、注重学科活动的开展。

本学期我来还结合年级的教材继续做好两期数学走廊的布置和班级每月学科氛围营造,结合9月份的“体育节”开展体育节“口算接力”比赛活动,10月份开展“数学字书写”比赛,11月份“科技节”开展“生活中的物体图形制作”比赛,12月份开展“制作钟表”活动。每月固定举行全员参与“挑战难题”数学思维训练竞赛活动,每月班级都有20%的同学获奖。每月均获奖,评为“数学学科特长生”有7人。他们分别是:一(3)潘羿舟、陈冠宇、苏子欣、陈璐婕、许君斌,一(4)蔡宬远、赖桂林。

同时我也清楚意识到孩子的常规、习惯的养成等并不是一蹴而成,需要教师的常抓不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学期我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 提高课堂效率。由于上学期孩子们刚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大的转变过程。课堂教 学中一大部分时间用在习惯与常规的养成,教学进度稍慢,教学内容单一。下学期教学中,保证40分钟的实效性,做大40分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及思考能力。

2. 审题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刚识字,完成数学作业时,往往存在猜题,做题的现象。大部 分题目的完成也是依靠教师和家长的读题,讲解。因此教师要重视孩子审题,做题能力的培养。

3. 三清工作要落实到位。一年级知识点较少,但点滴的细节都需教师的耐心、细心的引导。 目前还有个别孩子处于不会听课、不懂听课的状态。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使他们跟上大队伍。珍惜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努力使他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前进。

推荐第2篇:一上用数学教学反思

篇1:一年级数学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数学科任。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但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本学期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要教好书,首先要了解教材。了解教材,就要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幅图、每个符号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拟订好教学计划。根据每节内容,认真确定好教学目标。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质量,他们的兴趣、方法、习惯,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结合教材,认真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做到有备而上,不打不备之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

二、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虽然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须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因此课堂上如何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教法新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教学时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口说一说动手的过程与结果,从而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的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练习中多以游戏形式进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数的组成时,以对口令、拍掌、出手指等游戏进行练习,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以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记得牢。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乐,乐于学。

三、及时作好教后反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能力,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2: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

本节数学课,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说、画、写等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形成初步的数学能力。练习中的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既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前面内容说得较多,以至后面的数学故事时间紧,学生讨论时间少了。今后在时间分配上还需多考虑。

篇3:一年级数学左右

左右这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我遵循了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

反思左右这节课,我觉得有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学生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同时,通过让学生互说如何确定自己的左右,这样学生获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接着又从学生自己及身边的学生入手,让学生用左右来描述自己的邻居,感受左右,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二,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我让学生举起右手与我进行比较,我适时提问:是不是你们举错手了?你有什么办法说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通过总结学生明白:面对面站着,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过让学生握手和实践活动走楼梯,帮助了学生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训练了学生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学生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篇4: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这是孩子们所接触到的第二个练习,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孩子们无法理解题意当然是少数孩子了。

在这个练习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除基数和序数这个知识尚且有孩子的确无法理解过来外,其他知识点都是掌握了的。可是做出来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我一边讲解一 边请孩子们做,还是有18人出现了错误。其中一(6)班我采取讲完一页后请孩子们来做,结果出错的有10人;

推荐第3篇:一上数学《上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二课时《上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游戏、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并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交流,使学生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 部分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以及在学前所接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正确说出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却很难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而对于“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还不够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交流,使学生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非常友善,所以结交了许多朋友。今天树爷爷过生日,森林里的哪些小动物来为树爷爷庆祝生日呢?(小鸟、小兔) 师:它们站在哪里?

生:一只在树上,一只站在树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顺序》单元中的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设计意图:故事对于一年级孩子有强烈的吸引力。以故事导入,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利用故事中的相对位置,让学生初步体验上下位置关系。】

二、仔细观察,感知位置

1、师:再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小鸟在小兔的什么面?小兔在小鸟的哪面?(在学生发言时,引导学生用“小鸟在小兔子的上面,小兔子在小鸟的下面”这样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叙述。)谁还会这样说。谁还愿意这样说?

师:又来了谁给树爷爷庆祝生日?(小松鼠) 师:小鸟的下面有哪些动物?小兔子的上面有哪些动物? 师:谁在最上面?为什么?

谁在最下面?为什么? 师:谁能说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解决问题,发现上下这一位置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师: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一会儿说松鼠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 生:松鼠 是和 不同的动物比的。 生:比的对象不同,位置就会不同。

生:所以 我们在说一个东西的位置时,要说清楚这个东西它是和谁比的。 【设计意图:“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对学生而言,在理解认识和语言描述上都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此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初步理解认识的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己的体验描述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初步感悟“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三、游戏操作,深化提高

1、游戏:我说你猜(猜一种动物) 请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淘气说:在小兔的上面?

2、游戏:我说你摆(文具盒、数学书、小字本) 请听老师的指令:

(1)请把数学书放到你的桌面上;

(2)请把文具盒和小字本放到数学书的上面; (3)文具盒不在最上面。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文具,用我们今天学的上下,和同桌说一说它现在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操作和描述中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1、淘气的书柜真漂亮!快来看!(课件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 书柜里有哪些物品呢?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2)集体反馈。

2、宝物在哪里?

3、猜猜我住在哪?

4、动物的房子。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和同桌互相交流。

【经历个人独立思考和同桌说一说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使“上下”这一概念真正纳入到学生自己的认知系统中。】

五、总结回味,实践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了有关上下的问题,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推荐第4篇:一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核一峰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认真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现将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不可忽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重要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我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渴望着别人用赞赏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当老师一句“嗯,读得极为流利,如果他读得慢一些,加上些动作,那就更棒了!”在同学们的一片热烈的掌声,会让他觉得上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可孩子们活动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劲,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我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导入新课,到课中游戏,到课后练习都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密切家校联动,共同培养新人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成长,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开通的微信群、班级QQ群、电话、放学等一切时机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时和家长探讨学生的行为表现。一起研究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会学比什么都重要。

2、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求我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孩子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017年12月

推荐第5篇:初一上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满族中学 于红

时间如流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新的思考和更大的努力。掩卷长思,细细品味,过去这一学期里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又浮上心头来,使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失败与成功并存。在我任初一(11)、初一(12)班数学教学工作的这一学期里,我自己是过得紧张又忙碌,愉快而充实的。现在,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改,并做了相关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2、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在集体备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数学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3、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评议,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学生爱动、好玩,难管,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

5.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6、存在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足;课堂语言不够生动;引导不够;低分人数太多等,这些是我目前在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7、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由于教学技巧性不强,难免会有学生听不懂,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

(3)注重打基础。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时多以学过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易接受,从熟悉的内容转到新内容的学习,做到过渡自然。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6篇:一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可能性、关系、算法等丰富的现代数学世界。

2、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结论。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3、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试图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刚从学前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课外作业、怎样课外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生活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把读数、写数与数数活动紧密结合。

2、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经历比较的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3、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4、联系生活实际经历分类过程,体验分类方法。

5、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

6、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

7、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认识几时、几时半。

8、借助在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9、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励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总课时 64课时

五、教学课时安排: 周 次 第一周 第三周 第五周 第七周 第九周 内 容

玩具--文具 比轻重--有几辆车 摘果子--跳绳 做个加减法表 分类 认识图形 有几棵树--买铅笔 数学好玩 总复习可爱的校园--快乐的家园 第二周

动物乐园--比高矮 第四周

国庆节 第六周

可爱的企鹅--乘车 第八周

整理与复习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三周

第十五周

第十七周 位置与顺序 第十二周

捆小棒--有几瓶牛奶 第十四周

飞行表演--美丽的田园 第十六周

认识钟表 第十八周

推荐第7篇:一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定稿]

一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陆建华

时间毫不停息地走着,我担任一年级(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也一个学期了,我也在迅速地成长着。这一个学期的工作给了我很多磨练的机会。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自身素质的提高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参加学校、组内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虚心请教

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同组老师学习。开学一段时间,坚持每天听年级组长周老师的课,以便尽快掌握一年级的新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自己遇到不够明白的地方虚心向组内老师请教。平时作业的布置都向组内老师请教,得到了组内老师的好评。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充分利用资源,为自己上课作好准备。同时,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经验论文等,与年级老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二、具体教学工作

(一)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其次,引导学生学会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

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56个孩子,56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5、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标准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合作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了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知道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会利用各种机会,不断的充实自己。今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和培养。

推荐第8篇:一上数学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分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六、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七、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第9篇:一上数学总结(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王相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80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底子薄,基础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所以,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自习课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对学困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们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们,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进步越快。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

4、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推荐第10篇:初一上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自己担任七年级(初中2008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进度安排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2课时

4课时

4课时 5课时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5有理数的乘方

小结

2课时

4课时 2.1从算式到方程

2.2从古老的代数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4课时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2.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4课时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3.2直线、射线、线段

3.3角的度量

3课时

3课时 3.4角的比较和运算 小结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举例 4.3课题学习

小结

1课时

2课时

四、奋斗目标

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进入刘家片区同年级同学科前三分之二。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期我接受了学校交给的工作——初一(4)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初一(4)班的班主任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促进派。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吃透精神实质,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更大的提高,做到从言语到行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素质教育: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三、教研工作: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四、出勤: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本期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六、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翟积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曰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七、教学常规: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听、写、读等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八、学期工作目标: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第11篇:一上教学反思

《看马戏》教学反思

在教学《看马戏》一课的揭示课题阶段,为了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与小动物建立亲近感,我设计了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会表演节目的小动物的这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你看到过小动物表演的节目吗?你能说一说它们表演了什么节目吗? 生:我看到过小狗。 师:它会表演什么节目? 生:会认字。

师:请你把这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行吗? 生:我看到过小狗会认字。

师:说得真好,大家表扬他!还有谁来说? 生:我看到过小熊会滚球。 生:我看到过小猴会骑车。 生:我看到过海狮会顶球。 生:我看到过老虎会跳火圈。

师:小动物们会表演这么多的本领,真了不起啊!你们喜欢他们吗? 生齐说:喜欢。

师:小动物们经过训练表演的节目,我们叫“马戏”。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看一看有趣的马戏表演。谁来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一位学生经过我的耐心指导后,改正了原来回答的不足,把句子说得清楚而完整。他的发言无疑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提醒与纠正,后来回答的学生基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回答。虽然只是这样一个细节,却引起了我的思考。确实,在教学中完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已初步形成了口头语言能力,其中也形成了一些无意识的、不完整的语法以及不标准的语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任教低年级的老师来说,应是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的问题。这让我深深感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强弱对他今后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抓住说话这一环节,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不但有想说的欲望,有敢说的胆量,更要为他们会说、善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认识,说话训练不能只局限于每周的说话课,而应该延续到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延续到课外,延续到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数小鸡》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拼音识字课,孩子们正随着我所创设的教学情景认真地学习着。可是,当进入复习巩固阶段“看图拼读音节”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夹面包的夹的音节“jiā”时,有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还知道„我的家‟的„家‟也是念„jiā‟。”他这么一说,马上有另外一位学生站起来抢着回答:“老师,我也知道„上好佳‟的„佳‟也念„jiā‟。”这时,其他小朋友的兴奋劲一下子起来了,小嘴里不停地说着“jiā,jiā„„。”原本应该完成拼读任务的教学环节一下子停滞了,看到孩子们热情好学的样子,看着这不是我预设计划的课堂时,我知道孩子学习的兴奋点在于发现“还有哪些汉字也念„jiā‟”上时,我想这也许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好时机。于是,我决定把原先的教学任务暂时放一放,随即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音节„jiā‟的旁边写上汉字“佳、家、加”,然后,我还补充上“嘉、„„”并说道:“其实,像这样的同音字在我们的《新华字典》中还有许多,如果你们能正确地拼读出课文中的音节的话,下课后,老师就教你们查字典找这些同音字,好吗?”话音刚落,全班一下子鸦雀无声,49双专注的目光投向我„这时,教室里传出朗朗的书声。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它应当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这节课中的这个小插曲,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意外,是“旁枝逸出”。而我就是利用这个意外,把握住机会,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

《水里的娃娃》教学反思

1、师:同学们,今天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啊?

生:我认识了“青蛙”的“青”。

生:我知道了“背心”的“背”。

„„

(学生们各自说着自己记住的生字。)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

生:我知道“蛙”字为什么是虫字旁的。青蛙爱吃虫。

师:你是根据意思来思考的。小朋友,识字的方法很多,记忆的方法更是

各不相同:你可以用分析字形的方法来记住生字的字形,也可以通过

用上生字说一句话的方法来了解生字的意思„„方法还有好多,下面

就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一学,

记一记课文中的生字。

生:(分四小组进行学习)

2、(约五分钟之后)

师:现在,就请大家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我们小组给这些生字找了好多朋友。

生:“青”,青草。

生:青菜的“青”。 生:背书的“背”。

„„

(组内同学轮流着说)

生:我们小组把有些生字连起来,说了一句话:四个小娃娃穿着绿背心,

像四只小青蛙。(学生用上了“心、娃、青、蛙”四个生字。) 通过以上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中隐藏着难以估量的学习语文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去识字:可以运用读读拼音的方法,也可以给这个字找朋友用组词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连字成句的方法;分析一下字的结构,联系字义来记忆,甚至做个动作把这个字记住„„只要是有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都行。有些方法,在我们成人看来滑稽可笑,但这都体现了他们主动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识字。《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我想:在我们语文学科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应该是一种意识的渗透,方法的指导。比如,学生碰到一个生字后,就首先应该想:我怎么把它学会?用什么办法把它记住?主动地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既是一种识字方法的指导,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具有了这种能力,才能真正进入“轻轻松松来识字”的佳境。

《下雨啦》教学反思

《下雨啦》一文,要完成四个生字的学习,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鼓励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记字小窍门。在孩子们回答的时候,我被他们的表现折服了。 且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 师:有办法记住它们了吗? 生:“雨”有点像伞,不过漏了,雨点“滴答、滴答”在往下滴呢! 师:真有想象力!

生:我知道这是“语文”的“雨”。(笑声)

师:大家别笑嘛,这两个字读音还真相同,难怪你要搞错,再看一下,它们长得可不一样哦。 生:“花”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石化”的“化”。 师:真聪明,你的记字方法妙极了!

课上,孩子们的识字热情很高,他们的发言是大胆而自信的。我思考着其中的缘由。我感到,我鼓励学生自己识字,让学生拥有自主识字的自由,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采取自己最自然的方式来记忆字形给予了学生很大的激励。

在这一阶段,我们不能苛求孩子所有的发现都是准确的,科学的。他们的发现,代表着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或许在成人看来可能是幼稚的,童话般的,甚至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要鼓励他们的探究与发现,给予他们出错的权利,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为他们创设不断运用知识经验的条件和情景。

当然我们也不能让孩子永远停留在形象记忆的阶段,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规范的方式从更为精细的程度上掌握字形,学会按一定的规律识记汉字。

在低年级,兴趣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我们要运用真诚的赞扬与及时的引导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调动他们识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识字,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前进的动力。

《采蘑菇》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指着蜜蜂采蜜、蝴蝶采花粉、茶农采茶、小兔采蘑菇的图片,正指导小朋友进行看图说话训练。突然一个小朋友举着小手向我示意,还没等我请他发言,他已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有个发现。”我微笑着说:“你说说看。” 这个小朋友指着茶农采茶的图片说:“我发现‘采蘑菇’的‘采’的上半部分很像图片上采茶姑娘的手。”话音刚落,其他小朋友都兴奋地大叫:“是的!是的!”我看了看,果不其然。我连忙表扬他:“你真聪明,你的观察能力真强,办法真妙。”

小朋友的发现令我惊奇,他们想出的好方法令我刮目相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这让我想到,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应该多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看图等各种方法,及时进行有机的点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小花鼓》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面、在、哭、哥”四个生字。以识字为重点,意味着要把比较多的时间放到字词教学上。为了提高识字效率,我们应采用各种方法,提供语言环境、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 (1)生字教学应各有侧重。

每篇课文的生字一般都各有特点。如有的音比较难读,有的笔画比较难记,有的构字率较高,适合组词,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有侧重地进行生字教学。如“在”让小朋友进行书空,为描写做准备。“哭”和“哥”从字形入手,培养学生的记字方法。“面”的成语较多,通过交流,帮助学生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并及时写入“好词本”中,既满足了小朋友的成就感,又做到了开放识字。 (2)生字教学要突出“活”字。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会分散,而吸引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课堂上多做游戏。本节课上,我设计了“猜猜我是谁?敲敲小花鼓”滚雪球”三个游戏”,这三个游戏安排在上课近25分钟时进行,因为这时候的小朋友经过25分钟学习后,感觉有点累,通过做游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中。

第12篇:苏教版数学一上《分类》教学设计.doc

分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

1、3题。

第13篇:苏教版数学一上《统计》教学设计.doc

统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数学

2、年级: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册第九单元

5、学时数: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景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

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

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2、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3、教学难点:

(1)、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2)、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4、教学关键: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地思考。

5、教具准备:从附页中剪下的鲜花和水果图,胶水,4只小狗头像,5只小猴头像,3

只小猪头像,课件。

6、设计思路:

( 1)、“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每一

个系统的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学生们身边的事,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提出数

学问题,在情境的创设中既可以导入数学知识教学,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

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有数学。

(2)、“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人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排一排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

(3)、“数学的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充分拓展思维,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

2、小朋友真有礼貌! 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

3、学生活动:把自己最爱吃的水果图,涂上胶水,交给小组长,组长把这些交上来的水果图贴到课前发下来的统计表中,并把下面的表格和全组的小朋友合作填好。比一比哪组表现最好。

4、结合水果统计图,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整理,老师知道了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不喜欢吃什么水果了,下次搞班级活动的时候老师就知道了哪种水果应该多买,哪种水果应该少买了。

(设计意图: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师: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课件出示)看,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动物们头戴面具依次出现)。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

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它们是谁? 生2: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生3:一共有几位客人? 生4:哪种客人来的最多?

„„

互动

1、客人问题

师:小朋友提的这些问题,大象爷爷也想弄清楚,可是客人都站乱了,我们该怎么办才能一眼看清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个呢?快开动小脑筋,把办法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1:把它们分一分。

2、给它们排排队。

师:把小动物“分一分”再“排一排”(板书)是个不错的主 意。大象爷爷帮每一位客人都拍了照片,放在学具袋里,下面就请大

家利用这些照片来分一分,排一排吧!

(2)学生活动:请大家拿出学具袋中的小动物头像分一分,排一排。(其中一组学生在

小黑板上分、排)师展示学生在小黑板上贴好的动物头像图。

师:经过整理,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一共来了3种小动物。

生2:小猴子来得最多。

生3:小猪来得最少。

生4:小狗比小猴少1只。

……

(3)师:看看我们整理以前的图,再看看整理以后的图,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呢?

生1:看得很清楚。

生2:一下就知道来了哪些客人。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板书:数一数),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爷爷家里客人的情况,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并板书课题“统计”)

互动

2、鲜花问题

(1)师:客人们给大象爷爷带来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来帮大象爷爷统计一下鲜花的情况吗?

师:请大家打开学具袋中的一号纸包,把附页中的花分种类理一理,和你的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给鲜花涂上胶水,另一个小朋友把涂上胶水的鲜花贴到书本第77页,并把书中的表格填写完整,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的统计图?

(3)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图。

师:不管是横着贴,还是竖着贴,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黄花有几朵?红花呢?绿花?粉色的花?

生:黄花有3朵,红花有2朵,绿花有4朵,粉色的花有5朵。

师:这样统计了以后,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粉色的花最多。

生2:我知道绿花比黄花多1朵。

生3:我知道红花最少。

……

三、达标反馈

师:刚才大家帮大象爷爷解决了它想知道的问题了,现在可以请大家帮老师一个忙吗?

生:可以。

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每一个大组分别有几个男同学和几个女同学?

学生活动:一个大组内的同学合作、统计出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有多少人,然后填好课前发下来的表格中。

学生汇报各大组的统计情况。(板书)

师轻声的问:那看着这些刚刚大家统计出来的数字,谁知道我们班一共的多少男同学?女同学呢?学生尝试计算。

四、学习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延伸拓展

学习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九、统

分 一 分 排 一 排 数 一 数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呈现的独创性。

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由于统计实际生活中的随机性内容在教室里不便开展,于是,我利用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做了一个学具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水果从口袋里拿出水果图,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水果的个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

策略的意识。

二、探索的自主性。

学生在动手整理过程中,发现用已有的经验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于是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有的把各种客人分类记录,有的用竖线表示客人的个数,有得则用打“√”的方法记录客人的个数„„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动手将客人的个数统计出来,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三、数学的实用性。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本课从袋子里到鲜花图,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的统计意识,通过对鲜花朵数的统计和分析,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第14篇:苏教版数学一上《数一数》教学设计.doc

数一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数学思考:

初步经历运用点与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

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与图表示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师:谁能告诉老师,今天来了多少小朋友?你认识几位小朋友? 2.你想和谁坐?你喜欢坐在第几排?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数。

二、创设情境,感受位置。

课件出示:(暑假里,小朋友们去儿童乐园玩,有的滑梯,有的荡秋千„„,玩得可高兴啦!)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能说说吗?

三、数一数,说一说。

1.儿童乐园里有几个小朋友?谁还想数数其它物体?

2.大家打开书,各自数一数,可以数给老师听,也可以数给小伙伴听。3.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数的吗?

四、看10幅小图,依次数一数。

1.滑梯旁有个什么?谁知道这个小圆点表示什么意思?

2.按小图的顺序在大图里找一找,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地数,防止重复数,比一比谁说得好!(多媒体课件同步演示,从主题图中逐个抽取出10幅片段图) 3.出示第7幅小图。

问:方框里是一个什么符号?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有谁能告诉老师,方框里该画什么?

4.小组讨论第8幅小图。

5.比较第9幅图与第

7、8幅图,这里的问号表示什么呢?(合作、交流) 6.出示第10幅小图。

方框里应该画什么?请你找出10位小朋友站上来,看看是几个男生,几个女生?

五、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门票游戏。

说明:只要完成每人门票上的题目,就能进入儿童乐园了。 门票上的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的个数。

1个小天使、2个南瓜博士、3个茄子老师、4个豌豆、5个蘑菇老师、6个小萝卜、7个小蕃茄、8枝铅笔、9个苹果、10只香蕉。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2)找一找我们学校里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六、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做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各种东西的个数?通过学生交流,总结这就是学数学。

“看”和“数”是学习的方法,不仅今天使用,而且今后更要主动地运用。

七、布置作业

回家数一数物体的数量。

第15篇:苏教版数学一上《数一数》教学设计2.doc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课题

[刚步入课堂,学生会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然后转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轻松自然。]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此处安排数手指的活动,利于学生了解(或熟悉)点数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做好参与数数活动的准备。] 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上彩图。

[挂图也可以制成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先引导学生看图自由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按数量的多少数,并从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引导学生发现个数相同的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实物

[此处安排学生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第16篇:新北师大版_一上数学教学反思

《可爱的校园》教学反思

《可爱的校园》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10各数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动物学校也开学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然后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我先是让学生自由去观察,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有序观察,教会观察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从教学情境中回到了孩子身边——小操场上,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 使孩子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也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目的。这节课孩子学得很愉悦,在活动中完成了认数任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玩 具》教学反思

整节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数玩具是低年级小朋友所喜欢和熟悉的,我选取了这一学生感兴趣、熟悉的材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让学生将具体物体的个数转化为图形来表示,再对图形抽象出数字,通过“直观操作―图形符号―数字符号”的转变,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体会数的意义。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的变化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发现关系和规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所以我把这种“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例如让孩子们在练习题的第1题第二排的图中,找出题目的要求并且从数字中找出排列的规律。结果,学生在第3题的图中也能找出题目的要求,填完方框里的数字后,也能自发地去寻找数字的排列规律了。

另外,孩子们在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2,3,4,5来表示”时,居然有一个孩子说“1可以表示一群人”,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看来孩子们的潜能实在不可低估。

《动物乐园》教学反思

入学一个月的孩子,很多已经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但却不能判定两个数的大小,这节课的比大小其实就是将比多少的两个物体一一对应的比较转化为两个物体的数量比较。

第一次上这节课,出现了几个问题:

1、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不流畅,不完整;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力,训练学生熟练的表述三句话:谁和谁比,谁比谁(),谁比谁(),这几句话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须再加强训练;

2、大于、小于号学生虽然认识了,但仅仅也就是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至于它们到底什么时候用才是正确的,学生无法感知,让学生观察两个符号,比较发现,不管哪个符号,开口都朝着大数,尖尖都朝着小数,并进行及时的反馈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符号的应用。

3、知识的层次性不够,整节课的比大小,我都是引导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来比较的,然而学生已经接触了数字,就应该从实物的比转化为数量的比,这个时候便不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了,而应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来感知数量的大小了。

从这些问题来看,说到底,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更要注重的其实是一些细节并及时反馈,这些细节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发现,并随时改进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跷跷板》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

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课创设了狮子、老虎、豹坐跷跷板的情境,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

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课堂上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两包糖果轻重的环节,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方法,他们发现的有些方法还非常有创意。

本节课我的体会颇深。首先,学生的天真活泼和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也影响了我。师生互动,学生学得高兴,我教得也轻松愉快。其次,也让我认识到学生知识面很宽,举出的生活实例很有创造性;语言也很丰富,如一位学生竟然会用“平衡”一词,让我很是惊讶。最后,我也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时没有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今后,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前后》教学反思

前后”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臵与顺序”的第一课时。对于“前后”的知识,学生已在几年的生活经验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这节课,我不是把认识“前后”的位臵关系,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教学,而是设计“同学们与笑笑、淘气共同参加森林运动会”这一情境贯穿全课。从师生互相介绍中,自然地引入课题。学生在帮助老师解决困惑的过程中,理解了“前后”位臵是如何确定的,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前后与人站的方向有关系。

在“百米赛跑”中,学生通过对小松鼠跑在前面还是后面的讨论,进一步理解了前后的相对性。“卡丁车赛”的情境新颖时尚,又合情合理。同学们团结合作,认识字的同学认真读信息,其他同学根据信息摆图片,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解决这样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排队坐车”情境中,这个情境既能使学生感知前后位臵变化的相对性,扩展应用,使学生体会“前后”,增加生活常识,又使他们懂得要遵守公共秩序,体会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前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交流中判断推理出前后的顺序,提高空间想像力。

但由于学生对于“前后”的知识较为熟悉,所以学起来简单轻松。在这样轻松的活动中,其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忽视了对“前后”的理解,对于前后的相对性学生并没有理解得很透彻,整节课上下来,老师的话过多,如下次再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打算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多说,多想,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探索,从而成功的去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安排,才会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左右》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臵关系,能按左右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新课开始,我采用同学最熟悉的上课发言要举哪只手,来导入新课,我觉得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能使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上课发言是每个孩子天天都要做的,因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有几点收获。

一.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的两只手各做哪些重要的事?”我还没把问题说完,他们已经就抢着回答:“右手写字,左手压着本子、右手拿筷子,左手拿碗……”原来,学生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顺着学生的已有经验做了进一步的引导。

二.通过活动,探究物体的左右位臵。 1.“找朋友”

“左右是一对好朋友,找找看你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有人说:“有!”、“左眼跟右眼是一对好朋友”、“左耳跟右耳是一对好朋友”、“左脚跟右脚也是一对好朋友”……;我让孩子举起左手、抬起左脚、借着同学们高涨的情绪,我们玩起了“摸一摸”的游戏: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有耳朵、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眼、跺跺你的左脚、再跺跺你的左脚、…… 孩子们是那么的兴奋、自豪,通过找出自身的“左”“右”进一步了解了左右的空间位臵。我又不是时机的问同学:你的左边是谁?你的右边是谁?你左边有几个人?右边有几个人?从左数起你排在第几个?从右数起你排在第几个?全班同学都说的很好。通过这样的实际联系。学生更加了解了左右的空间位臵了。

2、摆一摆

通过上面的练习。再来摆一摆就容易多了。“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文具,把它放到合适的位臵?”“能”很快地他们就摆好了,这时我采取了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说说“从左起第二个是什么?”“从右起第四个是什么?”小组长代表发言了,第

一、二个组长都说出了“从左起第二个是铅笔”;“从右起第四个是尺子”;第三个组长说:“我来,我来,从左边数橡皮是第三个,从右数起文具盒是第三个”,我高兴极了,这学生掌握得挺好的。于是我们又玩起了按要求摆一摆。“把铅笔放在尺子的右边”,学生除了对物位臵与顺序有了明显的加深之外,还训练了学生对语言表达物体的具体位臵与顺序。

三.感悟左右的相对性

当问到“老师与学生都举起右手,为什么老师举起的与同学们的右手不一样?”有部分同学说:“因为老师转过来了。”“因为你与我们面对面。”有的学生说得比较完整:“因为老师所对的方向变了,右手边也跟着变了,所以不一样”。也有的认为左手变成了右手。我就举着右手转动给学生看。为了训练这个环节。我特意组织全班同学举着右手走楼梯。让孩子了解上下楼梯总是靠右走。使学生明白了“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从而突出难点。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的教学,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时,要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每组学生把物体倒出来后,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亲手分一分。通过学生操作,初步感知这些物体有长长方方的,有四四方方的,有直直的像柱子,有圆圆的球。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同时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操作、观察,初步感知四种形体的特点。

本节课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与同桌同学交流。在这里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大胆地探索知识,做到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不仅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且学生在探索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圆形的特征。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有同学的合作交流,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体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

《有几瓶牛奶》,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11~20各数及10加几、减几。学生对得数是10以内的加减法已有了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以孩子的生活实际导入,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本节课围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小棒、计数器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倡导方法多样化,目的是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我在设计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优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自己收获了许多,也认识到备课当中以及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应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本节课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只感知了凑十的方法,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在教学中,我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说,开拓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说得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2、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

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交流“9加5”的多种解法时,时间用得过多,导致后面比较仓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课的准备过程是自己提高的过程,讲课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正是在反思中体会的这些不足,让我进步,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几棵树》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如在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观图,并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们经这思考,踊跃发言:如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棵树?第二行比第一行少几棵?一共有几棵树?并列出相应算式解决问题在学习8+6时,通过动手操作巩固上面学到的算理,结合9+几的计算方法,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同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生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射出来,充分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课后,我反思一下,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化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学生的表达多样化,学生的解题多样化,但不是学哪种法最好,学生喜欢的方法就是最好。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三维”目标,除了过去我们一再强调的知识与技能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怎样让每个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学习的信心,热爱数学课堂?这样的情感与态度,是应该从每一节课开始培养的。一年级,这是一个刚刚燃起思维火花的年龄。这时候,教师任何一个不恰当的眼神、手势,一句不经意的言语,都有可能化作浇灭儿童思维火花的冰水。有的算法,在我们看来,确实不尽完美,但这毕竟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适合他们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这样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完全体现出孩子的主体性.《做个加法表》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学完后进行的一堂整理与提高的课。首先巩固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运用,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运用“凑十法”的时候,可以“拆小凑大”,也可以“拆大并小”,而学生从学习9加几开始一直使用“拆小凑大”的方法来计算,而从5加几开始学生则用交换加数的位臵想另外一个算式来口算,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其次,引入进位加法表,根据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列”与“行”里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找加法表中的规律应先找“列”,通过课件提示,帮助学生观察到第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不变的,而第二个加数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第二个加数多1,因此和也大1。其他各列的规律也是如此。再来说说“行”里的规律,前后两道题的第一个加数多1,第二个加数少1,所以和不变。总之,“凑十法”为学生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指明了一条路,如果学生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还需要课后加强练习背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动态显示,化静为动,突破难点,使学生获得有关钟面的正确清晰的表象,又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新知识的领会、贯通。

用“猜谜语”作为开头,意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他们会积极开动脑筋,尽力表现自己,在学生的猜测中,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在认识钟面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钟表这位新朋友还有许多小秘密呢?不信,你来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显现其个性中积极的态度,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练习题的设计中,既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又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第17篇:一上数学2单元教学目标(定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比较,这是学生后续学习“量与计量”知识的经验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图形与几何、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教科书安排了三个生活场景,分别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两个物体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一比的活动中学习比较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通过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2.经历“比一比”的过程,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通过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尝试解决自己的思考过程。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中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2.能够结合情景图,进行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或进行间接比较。

四、教学关键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五、教时安排

过生日-----1课时 下课啦-----1课时 跷跷板-----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第18篇:一上语工作总结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卫一小 史婷

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四、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班级50个孩子,50个孩子都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4、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5、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条理性、完整性,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

本学期我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认真反思,争取在下个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19篇:一上科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一年级三班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下寨镇中心小学 赵敏

转眼间,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

1、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2、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实际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手册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

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基础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 导致学本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努力。

二、发明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安排探究式的课外作业。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及时帮助学生写出探究记录。在写探究记录时指导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条理、清楚把结论写明白,并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清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学教学战线上,我还是一个新兵,我将攻克一个个堡垒,扩

大自己的阵地。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促使学生学好科学课的。

三、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回顾昨天,我百感交集;面对今天,我信心百倍;展望明天,我任重道远!

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2018年元月

第20篇:一上班队工作总结

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李小红2012.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本学期我又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现将本学期班务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

一、开学准备工作——班容班貌布置

本学期,在教室的各墙上设计了“小松树评比栏”、“读书之星栏”、“操行评价表”、“百分之星跟踪记录”等栏目,以此来鼓励孩子们在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课堂纪律、家庭作业等方面都能有所优异的表现。

二、常规工作

1、班级小组的座位轮流交换。

2、在小干部的培养方面,我让每个同学都有当小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务,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的同时学会管理班级,让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3、早读的管理:为养成学生自觉学习和早读的习惯,我建立了班级早读制度,让值日生在每天的早读前代替任课教师进行独立的管理班级,组织全班学生读书。

4、作业的检查:全班五大组,每大组含三小组,小组长收齐4本作业交大组长,大组长只用监督小组长,权力层层相扣,既便于刚

入校的孩子操作,又有力地提高了收作业的效率,利于老师的及时反馈。

5、卫生工作:我觉得做好班级卫生工作是搞好班级各项工作的前提,如果班级卫生工作搞不好,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学生的个人卫生搞不好,就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审美观。因此,我在班级卫生方面下了狠心来抓,一是在个人卫生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洗手洗脸,不留指甲,衣服干净。在教室卫生方面坚持做到时时注意卫生的工作,实行区块包干制。

6、思想教育工作,每周组织简短的班会,利用班会来渗透素质教育。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组织纪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因此,我进行了纪律上的严格要求,经常重新温习各项规章制度。

三、家校沟通

利用校信通、家长会和平时的电话,我充分和家长取得联系,加大对学生的了解面,并与家长联合教育学生,对学生的表现作好跟踪,及时把学生在近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并从家长的评价中,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和宝贵意见。在自身工作方面,我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好评。

四、班级品牌建设

从开学初的“舞蹈特色班”理念的创设,想尽方法和家长沟通,费尽心思选老师,到每周二晚总坚持到6:00后,孩子们训练结束后由家长带走我再离开,一学期的践行,可谓辛苦多多,可看到孩子们

像模像样的一招一式,我又看到了前进路上的曙光。班级品牌建设之路尚需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思考的东西,走着、思索着。

一学期以来我以人为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教育孩子们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教会孩子们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付出和爱;利用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为班级而自豪;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抓好课堂纪律,让班级永远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永争第一!

虽然才一学期,但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基本上了轨道,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许多学生做作业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和家长的配合也紧密推进,真是“莫问辛劳有几许,耕耘自由新收获”。

关心关注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学习愉快,课余生活丰富,手牵手往前走,尽力不让任何一个掉队将为我努力的方向。

一上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上数学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