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古诗文阅读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9 08:37:49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古诗文吟诵总结 文档

向阳路小学古诗吟诵活动总结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让经典诗文浸染孩子们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本学期我们响应市教研室的号召,开展了中华古诗文的吟诵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环境布置,引入诗境

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环境的烘托和渲染。让学生的直接感官受到刺激,才会增加活动的效果。针对这次吟诵活动

我们各个班级的文化墙上,设置了“诗香四溢”的版块儿。老师们把要吟诵的古诗,标上吟诵的平仄符号,打印出来,粘贴到墙壁上,方便学生课间复习。课间,走廊上,操场上,都会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的交兴奋的交流着,轻轻地吟诵着。

二、晨会即诗会

早晨是古诗词吟诵的最好时间,我们把每周五早上的晨会定为吟诵日。每周五的早上,在校园里都会此起彼伏的传出各班有节奏的古诗吟诵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吟诵时,老师们也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配上乐曲表演,这样会增进学生对诗的理解,促使学生记得更牢固。诵读的形式也是多样性,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师生比赛等,灵活而富有变化。每隔一段时间的练习,各班都要举行“诗文吟诵”比赛,从中选出“诵读明星”、“诵读小能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古诗词吟诵的积极性。通过三个月的坚持,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吟诵古诗词的方法,

他们也会试着找规律,去主动的吟诵其他古诗。

但是,通过古诗吟诵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足:

1、学生现在还处于有背诵向吟诵过渡的时期,所以吟诵的效果不是很浓,所以老师们还要在“吟诵”二字上下功夫,力求达到古典诗词那份独特的传统韵味。

2、学生自信心不够足,集体吟诵声音洪亮,可是不敢单独吟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训练,可能掌握的更熟练之后,学生就回大胆展示。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老师们应该把这项活动延续下去,在班上坚持天天吟,日日诵,这样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推荐第2篇:古诗文吟诵教学初探

古诗文吟诵教学初探

兰州市民主西路小学 邹洪涛 程莉

摘要: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吟诵,让孩子们感受古诗文的声律美,真正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在吟诵古诗文教学中按照‚半念半唱‛的方式吟;借助歌曲的形式唱;借助肢体语言的形式舞,让古诗文走进孩子们的心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吟诵 古诗文 教学

自古读书皆吟诵。鲁迅诗曰:“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杜甫诗云:“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这两句诗文中说得非常清楚,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而非文字。古人不是“写诗”,而是“作诗”。

叶嘉莹说,吟诵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为了能真正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我们就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格律诗对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的要求。在诵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这种声律美来。

以下,我就自己在探索古诗文吟诵教学上谈几点做法:

一、按照“半念半唱”的方式吟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以欣赏为主的读书方法,是古人

学习的重要手段。吟:呻也,即曼声而唱;诵:读之而有音节者,即朗诵,它可以按照特定的吟诵曲来吟,也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来吟,但两者都必须遵循平仄规律。吟诵调可一篇1律,亦可千篇1律,故吟诵看似变幻莫测,只要掌握平仄规律,也是有法可循的。

当今的诗文教学中,吟诵这一教学方法被人渐渐淡忘。而我认为“熟读成吟”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叶圣陶认为“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当学生对诗文内容熟知了以后,可以指导他们来吟一吟古诗。在舒缓的韵律中,在抑扬的节奏中,学生们曼声而唱,既增强了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深一层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真可以怡然入醉。在吟诵时如结合萧、古琴等乐器弹奏的乐曲,更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给学生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换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我发现这位语文老师上的课很有趣,也最吸引我。以前,我一听到老师布置背书(尤其是文言文、古诗词)头就大了,但是这位语文老师却用唱歌的方法教我们背古诗词,每一首他都会先用一种调子来唱!他的这种方法不仅让我容易背,而且我还有点喜欢上了古诗词了,背书的烦恼远离我了。(任俊宇)

二、借助歌曲的形式唱

古人所谓的“吟”就是唱。古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就是按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的曲,唱出了哀怨别离之情,流传至今。《毛诗序》中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吟诵不足则吟唱,不再是“半念半唱”。优秀的吟唱曲既表现了诗词的声律特点和节奏关系,又加强了歌唱性,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

吟唱可按照古谱,如《渭城曲》;可按照后人谱的曲,如《登鹳雀楼》;可自己谱曲。在吟唱这一环节中,多媒体课件不可缺少——吟唱伴奏曲、诗文的画面、诗文的内容,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吟唱,更容易感受诗情,进入诗境。

邹老师并不是真正的戏曲家,他只是很喜欢唱古诗。他总是唱得那么的津津有味,仿佛身在诗歌世界中,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我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在我记忆中老师教得最特别的就是《雨霖铃》,这是一首十分伤感的词,听着他的吟唱,声音长短有致感觉就更悲凉了,这么唱着唱着,我的心都给唱沉了。我仿佛看到柳永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相对,纵有千言万语,可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奇怪,老师还没讲解这首诗,我怎么就有了感觉呢?

邹老师不愧是‚戏曲家‛呀!(王雨菲)

三、借助肢体语言的形式舞

在吟唱过程中,鼓励学生亦歌亦舞,借助体态语增加吟唱的效果。因为手语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强,吟唱中结合手语,有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打手语这一环节,

由于允许学生即兴发挥,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他们特别活跃。课堂里,孩子们天籁一般的吟唱伴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手语,这将是一个怎样的释放活力、舒展灵性的诱人景象呵!

‚欢迎来到老邹‘疯狂语文’,一起学好语文,走遍中国。‛ 听!这此起彼伏,有节奏感的声音多么响亮,多么有气势。一浪接一浪,一潮接一潮,犹如那气壮山河的钱塘江之潮:汹涌而来,让人震撼。轻柔而又不失文雅的声音好像湖心亭的雪:纷纷扬扬,让人迷恋。

声音潮水般涌来,又潮水般退去,老邹带我们用近乎疯狂的方式研读这小古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我们一个赛一个,大声地朗读,在朗读中手语相伴;一个赛一个,疯狂地吟唱,在吟唱中手舞足蹈。全班都沉浸在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中,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激情。

声音在高低起伏的节奏中变换着旋律。一会儿是进行曲:高亢、激昂;一会儿是奏鸣曲:活泼、轻快;一会儿是小夜曲:低回、悠扬。随着调子的变换,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渐渐地,它向我们奔腾而来,白浪翻滚,一堵水墙向我们袭来……

多有意思的早读,多有意思的古诗文,多有意思的老邹啊!(杨辰)

诵读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期的文化浸润。万事贵在坚持,“合抱之木,起于毫末,百层之台,起于垒土,”今天,我们诵读经典美文,播种诗意人生;明天,孩子们必将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情感变得柔软而细腻,头脑变得敏锐而智慧,人生变得诗意而幸福。教师也将充分享受民

族文化的精神滋养,这是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必经之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了良好的积淀,相信未来的经典诵读活动也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景象。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汉诗文的声音——吟诵,实为中国式作曲法。中国历史上鲜有作曲家,但是伟大的音乐层出不穷,因为人人都是作曲家。作曲的秘密,在于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只要你真心地想表达,只要你拖起长腔,自然就成曲调——这就是旋律型语言的魅力。吟诵,才能把失去的声音找回来,才能让汉诗文一下子走进人们的心中。从吟诵古诗文做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诵读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灿烂晶莹的中华智慧,传承浩瀚深沉的中华精神。

推荐第3篇:国家级教学设计 古诗文吟诵

古诗吟诵《春宵》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但是现在我们教学生诵读古诗,已经完全丢掉了吟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文,感受吟诵之美,特意设计了这堂吟诵课。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没有接触过吟诵,我自己也是刚入门,在吟诵一些规则上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换一种方法教古诗,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也感觉用吟诵的方式读古诗,古诗的韵味一下就能体现出来。课前,做了一些关于吟诵的功课,所以,抱着尝试的态度,想在这节课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吟诵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吟诵的简单规则:平声、仄声、入声。

2、按照吟诵规则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方法来吟诵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正确标出平、仄、入声,按照规则吟诵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前几日我们读过苏轼的《春宵》,今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生齐读)这首诗你们知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吗?古人为了表达这样的情感,是这样读的(师范读)听出区别了吗?(有停顿,有拖延)这就是古人读诗的方法,我们叫它“吟诵”(板书)。流传至今的诗文只有用吟诵,才能更好的体现诗人的情感,更好的表达诗歌的涵义。今天,我们就来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这首诗。

(二)、了解平仄,标出平仄要想学吟诵,必须了解吟诵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平仄。(出示知识点一:什么是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仄声,它们属于古时候的声调。古今声调是相通的。现在的

一、二声相当于古时候的平声,

三、四声相当于古时候的仄声。吟诵时,为了便于记忆,平声用一短横表示,仄声用一短竖表示。)那你们看老师已经诗里面标出的这个像感叹号的叫入声,入声也归于仄声。老师以第一句为示范,标出第一句的平仄。学生自主标出第二至四句的平仄。

(三)、按平长仄短诵读诗歌。

过渡句:师:平仄会标了,那怎么读呢?(出示知识点二:

1、平声读的时候声音要拖长,仄声读的时候声音要短促。入声要比仄声读的更短促。

2、平声要读得低一些,仄声要读的高一些)板书:平长仄短、平低仄高。1.示范读(春宵一刻值千金)

2、请生试读剩下几句,师正音。

3、全班按节奏吟诵诗歌,加上手势。

4、请生吟诵,纠正,再齐诵。

(四)、吟咏古诗。

还有一种读法想听吗?(播放)这就是吟咏。下节课,老师教你们怎么吟咏古诗。

六、总结

孩子们,我们的母语文化博大精深,希望通过今天的吟诵课,能使我们重拾吟诵,让我们的古诗词诵读变得更有韵味、更有魅力。

盘锦市大洼区平安学校

王艳华

推荐第4篇:吟诵教学心得体会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吟诵教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1

通过参加“吟诵”培训班,我对吟诵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在此与各位共勉。

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它是用声音来描绘作者笔下的诗文,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教育智慧。声音与古诗文的意思相吻合、相一致的。通过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文的意境,进而明白作者借助诗文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是要表达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所以,我们不可小看声音在吟诵诗文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许,这也是唐诗、宋词、元曲、文赋等得以一代代留传至今的法宝。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真的该好好学习、运用。

吟诵是一种快乐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在培训班我们跟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建顺等老师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像古体诗的无格律吟诵,近体诗的平长仄短等等,千人可以千调,只要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自己吟诵着舒服,别人听了好听就行。再重读古诗词时,我借用这种方法,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吟诵。

关于吟诵教学,徐老师指出不赞成用录音教孩子,教育永远是以人为主的,教师是第一位的。孩子吟诵不一样,要明白哪些要纠正,哪些要鼓励,哪些不用管。教师一定会吟诵。会吟诵不是要成为吟诵家,要唱成歌星那样好听,那就成了今天所谓的“音乐课”了。会吟诵,是了解吟诵规则,理解诗文涵义,知道什么样的吟诵是好的,引导孩子们往好的吟诵方向发展就行了。这才是吟诵教学的任务。

徐xx教授说到吟诵推广时,用到了“抢救”一词,这让在场的学员十分震撼。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更有义务把吟诵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绝学传扬下去。学习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2

什么是吟诵?吟诵即古代的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中华传统读书法,古代教育最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吟诵主要贵在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已,这便是吟诵的宝贵和美妙之处。可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丢失了传统,忘却了经典……

7月7日-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名家论坛》,聆听了徐健顺、张广林等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欣赏了几节优秀的吟诵研讨课,由一开始对古诗吟诵的似懂非懂,到现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徐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

1、吟诵是什么?

2、吟诵对语文有什么用?

3、怎样才能用吟诵教语文?

4、现场试一试吟诵。

通过徐教授的讲解,我深切地体会到吟诵的珍贵。传统吟诵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古诗文真实的面貌,体会到古诗文的真意。比如,传统吟诵一般都是平低仄高,普通话是平高仄低。中古音是平低仄高的,平低仄高的传统吟诵才能把古诗文的声音的.高低的涵义表达出来。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原本是“低——高——低”,普通话一念成了“高——低——高”,“黄河远上”变成了“银河远下”。“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高,衬托其远其小,“孤城”低,衬托其小其独,“万仞”高,百度“山”低。普通话念出来是相反的,“万仞”反比“山”低,声音的涵义不但没有起到作用,而且矛盾了。这些时候,就只有听传统吟诵,才能明白原来声音的涵义了。明白了以后,就会想办法用普通话表达出来。所以,不听传统吟诵,不学吟传统吟诵,是不可能用普通话吟诵好的。

张广林老师的讲座则更加具有实用性。他时而浅吟低唱,时而慷慨高歌,时而婉转低回,时而悲壮豪迈……他用那悠悠的吟诵将我们带到诗人的世界,让我们仿佛化身为李白、杜甫、陆游……,体会到他们的心跳、心痛,每一个细小的波动。使我们了解,我们中华的古诗文,哪怕是一首五绝,也是起伏跌宕的。不吟诵,如何得知?

是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张老师吟诵的《宿建德江》,在他低回的吟诵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在烟波缥缈的江上,诗人将小船轻轻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那旷野中无边无际的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一轮明月照在江中,一抹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张老师的歌声结束,我却久久沉浸在其中不愿醒来……言虽止,意未尽,我第一次感受到这首诗的美,通过张老师今天的吟诵才真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愁。

三天的学习,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收获良多。徐教授说,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之不足故有咏歌。古代的诗词文赋,是用唱、吟、诵三种形式创作的,唯有吟诵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体会涵义。三天的学习,我感动于中国诗词之美,震撼于中华吟诵之美,让我们怀崇敬之心,传扬传统吟诵,让中华文化精神代代传承!

推荐第5篇:古诗文吟诵与书写

“古诗文吟诵与书写”校本课《暮江吟》教学设计 株洲市芦淞区何家坳小学 唐爱元 [设计意图] 古诗文吟诵与书写作为我校的校本必修课,有着他独特的课程理念:通过吟诵、书写古诗文,让学生领悟古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意识,实现校园文化的重建。正所谓:诗香、墨香、校园香;文美、字美、人格美。《暮江吟》是我校自编校本教材(第二学段)中的一首写景诗。古诗描绘的是江边日落以及到了夜晚,晶莹剔透的露珠闪动、弯弯的月牙悬挂高空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当时舒畅、愉悦的心情。本课教学,我主要本着以下几方面的理念来设计的:

1.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语文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2.古诗文的积累注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拓展练习中:向自己的好伙伴推荐与本堂课类似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3.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教学目标] 1.了解《暮江吟》诗句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会有感情地吟诵《暮江吟》,会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吟诗心情,进一步提高吟诗的兴趣。 3.能将古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进一步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由一学生组织全班集体齐诵以学古诗)

一、感知导入。1.“从刚才同学们的吟诵看的出,我们四(1)的同学在校本课程中古诗文的积累做的很好!今天这节校本课,唐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风景录象!(播放课件) 2.怎么样?看了录象后有什么感受?

3.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看到这美丽的江边景色时,他陶醉了。随即吟诗一首——暮江吟(板书)(播放配乐朗诵)

二、学习古诗。

1.吟得多好的诗啊!请同学们拿出古诗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2.谁来读一读?你们觉得他的音读准了吗?那你来试试看?

3.同学们的音都读准了。请你们对照注释再读读诗句,并试着在四人学习小组内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懂的?。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谁能将这意思表达的更流畅些吗?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机问:铺在水中的到底是什么?从“铺”字你可以感受到什么?(照的面广,平射过来,非常柔美)有感情地吟诵

一、二行。5.说到夕阳,说到日落,让我想起白居易的一句描写日出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啊!日出时(

),而日落时呢?(

)。

6.多么迷人的夕阳啊!可有句诗说得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出自谁的哪首诗?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夕阳的诗句?

当白居易看着这醉人的夕阳美景时,不知不觉,黄昏已经来到,这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悄悄隐去,这时白居易低头一看,只见江边小花小草上挂满了——(露珠),抬头一看,看见了(弯弯的月牙)。不由得感叹到:这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的(可爱)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试者配上合适的动作,和着这优美的音乐来吟吟这首诗吧。全体起立!(音乐起)

三、写一写,出示书写注意事项。1.作品展评。 2.配乐齐诵古诗。

四、拓展练习。(10分钟) 诗人是触景生情,吟咏此诗。那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自己的读诗心情呢?我这准备了一些拓展练习,每个四人学习小组可以合作任意选做其中一题。 (1)为自己书写的《暮江吟》配画。

(2)将《暮江吟》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

(3)向你的好伙伴推荐一首描写美好景物的古诗。 (4)将自己心中的夕阳,用创编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总结。

推荐第6篇:古诗文吟诵活动实施方案

弓寨小学古诗文吟诵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吟诵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一、成立领导小组

建立“古诗文吟诵”活动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霍其发校长为组长,孙志彬、岳卫华、王占英、陈琨等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古诗文吟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各班主任、语文老师和相关学科教师为具体实施者。具体分工如下:

霍其发:领导学校校本课程建设。

孙志彬:督查古诗文吟诵工作开展情况。古诗文吟诵的资料收集整理,校本教程的开发与编辑;指导检查督促在语文课、地方课、校本课、晨读等阵地上进行中华古诗文吟诵;组织指导校级古诗文吟诵的活动开展 ;对外进行古诗文吟诵宣传。具体实施古诗文吟诵的活动开展;负责黑板报,橱窗的特色出刊,红领巾广播站的古诗文吟诵宣传。

时凯:协助进行古诗文吟诵的活动开展;负责学校网站的古诗文吟诵内容展示。

各班班主任:负责各班级古诗文吟诵的具体组织、督促。 语文教师(校本课教师):校本课程《中华古诗文吟诵》教学;组织古诗文吟诵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进行经典吟诵,组织编排节目,利用吟诵的形式表现经典作品。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吟诵边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边游戏,边吟诵。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中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校园,并且力求让学生学会自己创作与古诗文相关的画作。

二、吟诵要求。

1、各班吟诵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2.古诗吟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3、推荐使用韵律吟诵。

三、具体做法。

古诗文吟诵活动遵循以下原则: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儿童读经诵典;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

(1)、班级活动

①吟诵活动,教师引领。我们加大了古诗文教学研讨的力度,将古诗文吟诵纳入校本特色课程,并进入课表,每周每班上一至二节校本课。我校编辑了《古诗文吟诵》校本课程,为古诗文吟诵提供内容保证。

②开展竞赛,激发热情。利用每周一堂的吟诵课,引导教师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文吟诵竞赛,来达到记忆复习巩固的目的。竞赛的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或吟或唱,或快或慢,使全体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走进古诗文这一神圣的艺术天堂。

③课前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吟诵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学校活动 ①吟诵活动,教师先行。每周的教师例会,教师古诗文吟诵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表现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做主,吟诵也好、表演也罢,或者就是古诗文知识竞赛,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

②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③学科竞赛,以赛促吟。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竞赛中,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书法比赛”、“吟诵比赛”等比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吟诵量。

④活动展示,检验成效。

清明节结合我校孝文化教育,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古诗文吟诵比赛,(4月初进行,篇目定为与孝文化有关的诗篇)

端午节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吟诵活动,通过演、唱、吟、诵、拉歌等形式,来检测吟诵效果,激发吟诗热情。(5月底进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古诗文吟诵比赛”篇目定为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文)

⑤先进评比,保证质量。在广泛开展古诗文吟诵的情况下,在各班评选的“吟诵能手”“吟诵高手”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古诗文吟诵先进班”及“吟诵之星”评比活动,使古诗文吟诵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吟诵活动的蓬勃发展。

⑥校外实践活动。

充分我校德育实践基地,开展古诗文吟诵活动。(3月) 走进大自然,让古诗文吟诵文化在中原大地发扬光大。(4月) 走进社区,宣传我国传统的古诗文文化、孝文化。(5月) ⑦红领巾广播开辟吟诵专栏。每天中午1:30,学校准时播放古诗,给学生营造古诗吟诵氛围。每周挑选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诗文吟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三、吟诵的时间保障

1、利用每周中午1:50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周周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年段背诵以外的古诗文。

3、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4、在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5、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通过专家指导,和我们坚持不懈的吟诵练习,学生们已经能够熟练吟诵绝句、律诗、宋词等多种形式的古诗文,并且可以把学过的吟诵调用到形式相同的诗词上。学生们已经喜欢上了吟诵,每天校园里都可以听到吟诵的声音,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加朝气蓬勃。在今后教学和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古诗词吟诵活动。

弓寨小学 2014年2月20日

弓寨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下期)

弓寨小学 2014年2月20日

推荐第7篇:三二班古诗文吟诵教学计划

三二班古诗文吟诵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为了弘扬传统优质文化,汲取民族的源头活水,不断深入开展古诗文吟诵活动,使三年级形成浓厚的吟诵氛围,提高学生的古诗吟诵能力,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根据学校古诗文吟诵开展情况和目前我年级的实际,特拟定三年级小学古诗文吟诵计划。

二、教学分析

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古诗文吟诵活动。面对今年所带的三二班,我将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方式全面开展古诗吟诵读活动,即:抓尖子生,带动后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文吟诵活动行列中。除此之外,我年级还将坚持“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的十六字原则,根据坚持经典诵读与课改结合,坚持经典诵读与品德教育结合,坚持形式与过程并重的方针。

三、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较高,对古诗的意境体会浅薄,因此学生常常是吟诵容易,巩固难。

四、主要措施

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素养。班级要注意在班级内营造古诗文吟诵氛围,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丰富活动形式。

1、实行每日必吟,熟读成诵。充分利用中午预备10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开展古诗文吟诵竞赛活动,如:诗句接龙、归类对诗、你问我答。

3、开辟诗园,创设文化氛围。结合我校的古诗文吟诵特色,布置班级文化墙,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

4、评比“班级吟诵之星。坚持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测评、学期一总结”的基础上,学期末开展班级吟诵之星评比活动。

总之,开展古典诗文吟诵活动,对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道德认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都有很大益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此项活动,不断为校园注入清新文明之风。

三二班 2013年9月

推荐第8篇:古诗文教学心得体会

古诗文教学心得体会

松藻学校 李惠

古诗的教学枯燥无味。备课时无从下手,上课时又觉得没有内容可讲,每次的古诗课上都是老师的一言堂,总是觉得这种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内容又单调,自己给学生说说,学生会背会默写就算了。其实,全面、系统、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的探究。

一、学习古诗应该有合理的教学方法

1.提倡不求甚解

中小学生学习古诗重在积累,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特别强。所以在学习中重在读,而不在于“懂”,教师在课堂上重于指导,而不在于“讲”。学生会背不一定理解得准确,但在脑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终生受益。

2.开展多种活动

古诗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根据诗意,组织学生表演、绘画、改写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还可以定期开展背诗比赛,通过活动,增进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仿写

古诗讲究格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好奇心强,乐意模仿。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模仿诗人的样子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古诗应该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1.教学生学会观察

如《题西林墙=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是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大岭;“侧看”庐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对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从不同的观察点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还从哲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真相、本质,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在以后的学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这些诗句体会到观察事物不仅应细致,而且要边看边想,在写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2.教学生学会想象

创新源于想象。学习古诗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了瀑布之高之长,气势磅礴,读后憾人心魄,如临其境。学习这样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立意的新奇、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意境的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3.教学生学会分析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春

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历来受到赞叹,把这个字换成“来”、“到”、“入”、“过”、“满”等字也通顺合理,但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写出了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看到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看到万物争春的生动场面。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对用字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对他们作文的遣词造句,无疑有很大帮助和启迪。

三、学习古诗应该渗透德育

通过学习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古诗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品位,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向来崇尚清高雅洁之美,古诗中也注入了这种尚清意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托物言志,表现了坚定的志向,歌颂了高尚的品格。引导学生读这样的诗,为他们提供了摆脱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水平。

总之,古诗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其合理的教法与学法,有利于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写作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古诗教学生动。

推荐第9篇:“传承百年经典古诗文吟诵”体会

“传承百年经典---古诗文吟诵”|学习体会 银河小学---陈晓玲

我国历史悠久,古典诗文更是灿若星河,它语言精湛,意境深远,情韵悠长,经典诗文亲近自然,启迪人生,修身养性 ,自强不息。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灵,润泽着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的生命。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汲取中华经典之精华,打造我们人生美好心灵。随着时光飞逝,蓦然回首,我于2011年7月10-16日参加了由北京民族大学的徐顺建老师在东莞松山湖试验小学主持的第10届”传承百年经典---古诗文”吟诵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让我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经典诗文诵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延续而是成为建设书香校园的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知仁爱、懂礼节;有了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感受、体验着传统文化的博大,无痕的溶入了爱的教育。经典诗文能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随着诵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能逐渐得到培养,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就得以贯彻.一个爱读书、爱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好风气就会得以彰显

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诵读经典 提高教师素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多么精炼的八个大字,它告诉我们,做一件事如果连自己都不想去做,不要强迫别人做到,别人即使做但并不乐意,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我们作为一个班的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虽然是年纪比较小,也同样要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更要做事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则先做到

如今, 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全国许多地方学生手捧唐诗宋词,时时可闻他们珠玉落盘的诵读。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反复吟诵,引领了师生的思想,净化了师生的灵魂,润泽师生的人生。

推荐第10篇:国学吟诵心得体会

篇1: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文化培训心得体会

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文化培训的心得体会

3月27日,我们有幸聆听了张老师的“培养小学生吟诵国学兴

趣的实践与探究”的讲座。

张老师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认识吟诵”、“吟诵的目的”、“吟

诵的教育价值”、“吟诵的一般规则”、“近体诗词格律”、“学习吟诵的

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张老师一边讲,一边还以《静夜思》、《登

鹳雀楼》为例吟诵起来,她那柔软的声音,加上有规则的旋律,让我

觉得似在欣赏音乐一般,越听越有滋味,越听越想听。说实在的, 国

学之美,既表现在它的语言美,音韵美,更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志趣

美,同时对国学的诵读过程,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

由于国学是经典,这是所有的语文教育者们所承认的,也正由于此,

在传统的教育中,“熟读苦吟”作为学习重点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

似乎不这样,就不能传承经典,就不能学习文化,而这种模式本身有

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只有教师在国学

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创新,才会使学生读之有味,诵之有情,

才会真正的发挥国学教学的传承文化,品味经典的作用。但我们现在

的语文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吟诵,而是要求学生美读、朗读。要想

培养小学生吟诵国学兴趣,还需要漫漫的历程。

今日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颇有感触,我觉得如有条件,可以

慢慢地培养小学生吟诵国学兴趣,因为“学一点国学,有利于陶冶情

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浩瀚的文化长廊中,国学是颗耀眼的

明星。它在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方面也起着不能忽视的作用。因此,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走进国学的天地,

是我们语文教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篇2: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阳逻高中 汪群英

这次有幸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培训学习,听了华农的教授上了一节精彩国学经典诵读课,使我受益匪浅,读一本好书,能改造一个人的一生。一本写有古人智慧的书,一本道有古人精神的书,我读完之后,感受颇深。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让人学习的古人的精神的书!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在这本书中,有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给我学习的方法;有曾子的“吾日三醒吾身”教育我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这本书蕴含了太多太多,一篇篇文章,一首首古诗向我描绘出一幅幅古老的图画,这本书中有很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大量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汲取千年文化中的营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总之,我要与孩子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孩子们一起体会和感悟!用经典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同快乐收获与成长篇3: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体会

盐场小学 四年三班

王春辉

2010年10月

“国学经典诵读”学习体会

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

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

其实,在我五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套书和碟

子。妈妈说,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希望我背诵一些。当时我不懂,就摇头晃脑地跟着背诵。有一次,幼儿园搞儿童人气小明星选拔,我因为会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而被评为了人气小明星,照片还在光荣榜上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有趣!

现在,我们学校也在开展 “国学经典诵读”。在诵读时,大部

分同学都很认真,只有极少数人心不在焉。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

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且对于

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吧!

记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为一步弘扬名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学校定于这个星期五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这天清晨,同学们早早来到教室,个个精神抖擞,背起了弟子规 ,老师还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也意味着诵读比赛开始了。我们排好队,慢慢走出去。

来到阶梯教室门口,我们紧张的等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

我听到报号老师叫:“现在是五年级一号班级 出场。”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了场。

等所有人入场后,只听见沈鹏拿起话筒说完了总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则孝”,沈鹏又背起“泛爱众”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学有起伏的背完了“泛爱众”,这一章。诵读完后班长用口令整整队,并向

评委敬礼,接着,我班便出场。紧接着,其他班级也进行了诵读比赛。 这次比赛,让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八章的内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数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讲道理时,嫌啰嗦,这样就没做到 父母教,须敬听 。感谢学校给了我这好的机会,让我明白,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蓬安县相如一小 五年级三班 刘慧玲

国学,对于我们来说,在书本上,电视上,报纸上、生活中都能见到、学到。现在,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国学,能让我们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圣贤为友;国学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

在生活中,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中的“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让我明白了要相信自己的见解,绝不轻易地怀疑自己。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又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去学校的路上,我刚到教室门口,就看见同学们正在写作业,如果是原来,我还会感到纳闷,但是,今天我并不感到纳闷,因为,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同学们都在做呢!教室里呀,可真是静得不能再静了,仿佛一根针掉下来,大家都能听见呢!很快,我也进入了角色,沙,沙沙,沙沙沙„„大家的写字声很快奏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慧玲,这道题是这样做的吧?”一声清脆的声音响在我耳边,音乐停止了,我转过头去,原来是周文文在叫我,我和她对了对,可答案根本合不上呀,我们又各自在草稿本上算了一遍,可还都是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于是,我们都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可我俩还是坚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都没有一点向对方认输的意思。于是,我们去找了许多同学,大多数都支持她的答案,我有一点儿灰心,正准备把自己的答案改了呢!可我想起“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这一佳句,再想了想自己的解法,于是,

第11篇:吟诵学习心得体会

心怀崇敬

传扬吟诵

南阳市二十一学校

王宇璐

什么是吟诵?吟诵即古代的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中华传统读书法,古代教育最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吟诵主要贵在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已,这便是吟诵的宝贵和美妙之处。可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丢失了传统,忘却了经典……

7月7日-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名家论坛》,聆听了徐健顺、张广林等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欣赏了几节优秀的吟诵研讨课,由一开始对古诗吟诵的似懂非懂,到现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徐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

1、吟诵是什么?

2、吟诵对语文有什么用?

3、怎样才能用吟诵教语文?

4、现场试一试吟诵。

通过徐教授的讲解,我深切地体会到吟诵的珍贵。传统吟诵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古诗文真实的面貌,体会到古诗文的真意。比如,传统吟诵一般都是平低仄高,普通话是平高仄低。中古音是平低仄高的,平低仄高的传统吟诵才能把古诗文的声音的高低的涵义表达出来。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原本是“低——高——低”,普通话一念成了“高——低——高”,“黄河远上”变成了“银河远下”。“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高,衬托其远其小,“孤城”低,衬托其小其独,“万仞”高,“山”低。普通话念出来是相反的,“万仞”反比“山”低,声音的涵义不但没有起到作用,而且矛盾了。这些时候,就只有听传统吟诵,才能明白原来声音的涵义了。明白了以后,就会想办法用普通话表达出来。所以,不听传统吟诵,不学吟传统吟诵,是不可能用普通话吟诵好的。

张广林老师的讲座则更加具有实用性。他时而浅吟低唱,时而慷慨高歌,时而婉转低回,时而悲壮豪迈……他用那悠悠的吟诵将我们带到诗人的世界,让我们仿佛化身为李白、杜甫、陆游……,体会到他们的心跳、心痛,每一个细小的波动。使我们了解,我们中华的古诗文,哪怕是一首五绝,也是起伏跌宕的。不吟诵,如何得知?

是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张老师吟诵的《宿建德江》,在他低回的吟诵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在烟波缥缈的江上,诗人将小船轻轻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那旷野中无边无际的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一轮明月照在江中,一抹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张老师的歌声结束,我却久久沉浸在其中不愿醒来……言虽止,意未尽,我第一次感受到这首诗的美,通过张老师今天的吟诵才真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愁。

三天的学习,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收获良多。徐教授说,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之不足故有咏歌。古代的诗词文赋,是用唱、吟、诵三种形式创作的,唯有吟诵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体会涵义。三天的学习,我感动于中国诗词之美,震撼于中华吟诵之美,让我们怀崇敬之心,传扬传统吟诵,让中华文化精神代代传承!

第12篇:四年级古诗吟诵教学总结

四年级古诗吟诵教学总结

四年级张元凤

古诗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诗文呤诵是我校一直开设的校本课程,本学期我担任了四年级的校本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作一个重点。一学期即将结束, 特将本期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

吟诵教学要善于诱导学生咬文爵字,品味语言美。诗人作诗是十分注意锤炼字词句的。教学时,我是从语言入手,注意字斟句酌,推敲揣摩。对于那些关键的传神的体现诗眼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字词句,启发学生细细咀嚼,以探求诗的深层意蕴。

2、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

只有在教学时让学生懂得: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进而得到美的享受。

3、引导学生驱遣想像,展开联想。

诗重感情,诗重想像,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歌的语言,尤其是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炼含蓄,富于想像。因而教学我觉得只有让学生驱遣想像,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胜的 佳景、动力的情思、美妙的旨趣。所以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展开联想,进入意境,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与愉悦。

4、、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加强感染。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要学生反复诵读,带着感情读, 读出韵味,领悟旨意。

5、做到了鼓励学生多收集各类古诗,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积累。

6、配合学校校本教学,开展“诵古诗、吟新诗、赏对联”的古诗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让他们更加喜欢学习古诗文,更深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古诗文教学是一门新课程,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

浅谈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第七册修订后的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有效。我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听说的良好态度。

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6次,我除了按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外,还灵活运用教材,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使人人有训练的机会,从根本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我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这则寓言,注意角色对话的不同语气,适当做出些夸张的表情或动作,以表达陶罐和铁罐各自的性格特点。先让同桌两人在位置表演,然后选几组上台表演。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学习。

又如,教学《加了一句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我根据大部分同学见了老师总是一句机械式问候“老师好”的情况,提了一个问题:假如见到老师在菜地种菜,除了说“老师好”还可以说什么呢?问题一提出,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顿时明白,原来说“老师,我来帮你种菜”或“老师也会种菜,我也来学”等语言比说“老师好”更能表达敬意。所以,说话和写作要根据情景选择语言表达感情。说写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二、加强朗读、默读背诵训练,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把好词佳句找出来,多读读背背,并从词句内容与表达方式上探究,加深感悟。如《颐和园》文中“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的智慧和技艺。用同样的方法去领悟“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就不难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品评词句的能力,又培养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

三、培养想象力和现实性有机结合,诱发创作力。

教材中的“习作”部分,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实用的作文能力。孤立的作文教学会令学生怕作文。因此,讲读课文时,没有现代化视听手段,我便利用教材有限的插图和文字相结合,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如在教学《五彩池》时,我利用课文插图,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想象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有许多同学问:五彩池是真的吗?我没有直接回答,先让他们在文中找出五彩池的所在地,然后出示地图找到这个地方,最后点拨:如果你们把周围的景物——整洁的校园,海洋似的蕉林,传奇的莲花井等真实的特点,展开想象写得生动、形象,别人读了也会问是真的吗?别人也想来参观呢这样一善导,学生们不光找到答案,还被唤起创作意识,诱发了创作力。学生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就很自然了。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只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3篇:诗文吟诵总结

诗韵香溢校园,经典增色人生

——潮泉镇中心小学“百首歌吟进校园活动”经验交流

一、“拘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感悟经典魅力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书法家沙道维在“中国古诗词儿童歌曲赏析”活动上说:“音乐的记忆功能是最适合少年儿童的,只要学会了古诗词歌曲,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些古诗词。当孩子长大后,会更深刻的感受到留在记忆中的中国古诗词多么重要,因为他们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充满了艺术的美感。”我校在市教研室辛老师“百首歌吟进校园”的活动引领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诗文诵读吟唱活动,把经典诗文带进教室,让经典传唱校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市教研室组织的中华经典诗文歌吟比赛中,我校获得最佳表演奖,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经典浸润心灵

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文歌诵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工作实践探索,使得经典诗文歌吟在全校一次又一次掀起高潮。

主要措施:

①听,即听广播,听录音,听铃声。利用课间、午间休息时间,学校播放古诗,供学生欣赏;开设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每天轮流抽各班1名优秀学生在校园广播中吟唱古诗词,政教处将上下课铃声也改为古诗吟唱歌曲。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被有效

激活。

②看,即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墙壁走廊诗文图展等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欣赏到古诗佳作名句,长期耳濡目染,在有意无意之中将传统经典渗透进孩子心田。

③唱,每天课前一支歌,各班每周抽出一节音乐课,由专业教师对班级古诗词吟诵进行辅导。每周五最后一节课,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词全面复习。对于没有编曲的古诗词,我们创造性的开展了“借来新曲唱古诗,一诗一曲也动人”,即鼓励学生用现代流行音乐为诗词配曲。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创作,还让他们当老师,把自己的作品教给同学们一起唱,比如用《丁香花》的旋律演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吉祥三宝》演唱《论语》,用《送别》演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黄梅戏曲调演唱《金缕衣》„„曲调与内容相得益彰。

④赛,在班级中积极开展“背诵之星”“小小唱诗家”等评比活动,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通过开展诗配画比赛,学生脑中的古诗活了,成为了一幕幕鲜活的影像。同时,还触发了学生的灵感,点燃了学生的热情。

⑤评,学校建立学生吟唱考核档案和星级评价制度并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吟唱古诗词评先表优活动,对各班在吟唱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对班级、教师,也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奖励。

孙校长说:“喜欢唱歌,说明你还年轻;喜欢唱古诗词,说明你

真的很年轻,而且有一颗童心。”在“百首歌吟进校园”的开展中,师生齐参与、亲子同分享,歌吟不仅走进了校园,而且走进了家庭。

三、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经典歌吟众志成城

经典诗文歌吟进校园活动一路走来,有付出有收获,有精彩有感动。回顾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星星点点,我们忘不掉在活动初期的安排会上,孙校长提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中增加诗歌吟唱展示;

忘不掉在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中,诗歌吟唱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纳入班级考核;

忘不掉教导处要求把每个年级的诗歌吟唱资源复制到各班的多媒体电脑中,供班级使用;

忘不掉学校组织的经典诗文歌吟比赛中家长与学生的同台精彩演唱;

忘不掉每天下午上课前孩子们那吟唱的嘹亮歌声;

忘不掉每天放学时,孩子们唱着经典诗文快乐地走出校园;

忘不掉放学路上,孩子们结伴唱古诗,引得路人驻足观望;

忘不掉有的老师嗓子哑了依旧坚持排练,

忘不掉参加诗歌吟唱比赛那天,孩子们早上五点带着朦胧的睡意开始了集体化妆;

忘不掉为了排练诗歌吟唱节目,几位老师多少次的早来晚归; 忘不掉组织节目形式时老师们一次次的交流和讨论;

更忘不掉,捧回奖杯的那一刻老师和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

难忘的一幕幕勾勒出经典诗文歌吟的丰富多彩,诠释着经典诗文歌吟的人文精神。“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经典诗文吟唱必将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四、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经典吟唱魅力无穷 我们学校的师生对这项活动也有深刻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聆听。

1、我们要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会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孙爱军校长)

2、通过开展古诗词的诵读活动,不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广泛传播,而且学生在此活动中,提高了诵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我们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地开展这项活动,让“古诗”这一华夏精髓真正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王开文老师)

3、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吟诵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虽说“小荷才露尖尖角”,但终究会“寒梅著开暗香来”。(李荣荣老师)

4、多数学生爱唱流行歌,但很多歌曲不适合学生的年龄。古诗朗朗上口,旋律优美,教师教得带劲,学生唱得起劲。(音乐教师王珊珊)

5、美好的童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是古诗吟唱,是潮泉小学,让我的童年多姿多彩!(六年级石斐然)

6、没想到古诗还能唱出来。每天在家听孩子哼唱,我也学会了几首。(学生家长)

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扮亮孩子美丽人生

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还有很多遗憾,我们还想让孩子的灵魂在诵读中陶冶,在吟唱中升华!

诵读古诗,传承经典,这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程。我们要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将在一代新人的身上流淌。今日让诗韵香溢校园,明日看经典增色人生!

第14篇:“古诗文吟诵与书写”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一、研修课题:古诗的欣赏

保定铁路一中 张俊朵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积累和人文素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与传统文化的承袭应是相辅相成,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古诗的教学作为我们保持传统优势,发扬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无论是何种时候,都是应该重视的。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诗是浩瀚的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古诗文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古诗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优美的意境,高雅的情趣,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通过吟诵、书写,感受到中华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研究目标

1、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实践为主,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为目的,在古诗的学习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2、提高教师的垂范作用与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3、探讨古诗的吟诵与书写校本课程教学策略。

4、初步构建对古诗的教与学的评价方法。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古诗学习的价值与目标:丰富校园文化,打造学校特色,提高全体师生的人文素养。

2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古诗文篇目,使其和语文教材相互连接和补充,并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审美趣味。

3、研究古诗学习的实施: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4、研究古诗学习课程的评价策略。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并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资源、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的确定,寻求校本课程及校园文化活动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五、合作人员

高二语文教师:张俊朵、彭秀英、李赞

六、研究步骤

1、确定了参与研究的教师与班级,并在学生中进行了谈话调查。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略知一二,有的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有兴趣。大部分学生愿意多读多背古诗词,觉得古诗词押韵上口,节奏韵律强。少数学生能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领悟古诗的内涵。

2、鉴于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程度,老师们制定了古诗教学的措施:一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老师们想了许多办法。讲故事、介绍诗人的传记、背古诗词等。

3、改革课堂教学,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学好。我们三位语文老师集体研讨古诗课堂教学的方法: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古诗的作者,时代背景,建立与文本对话的关系;学习古诗,反复吟诵体会诗意;学习古诗,借助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感观,再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建立与诗人对话关系;拓展练习,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再自读自背其它若干首古诗。

4、学生分小组学习,通过联系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诗歌意境。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除了说、还能用写作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学习的收获,

5、建立评价机制,让学生充分的展示与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评价中那些激励性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了奋飞的翅膀。

6、每月举办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我们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如“怎样学习古诗”、“如何看待课文中的封建文化”等,引导大家讨论、交流,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七、研究成果

1、通过进行古诗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意识,同时为校园文化和学科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通过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古诗的学习、应用的空间。我们指导学生研究诗人的作品和生平,从中获得人文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这些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华古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从而更深地激发了学生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实现了古诗学习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将研究引向了深入。

3、我们教师改变了过去那种各自为阵、孤军奋战的教研方式,开始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协作,无论是随机研讨还是有组织的集体备课,也无论是教研活动还是全员性的业务学习,都对每个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教师们乐于聚在一起研究,研究的氛围已经比较浓厚,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也已经初现端倪。

4、今天的研究成果只是一个起点。下阶段,我们将充分利用开发的成果,不断挖掘新的资源,持续地研究并不断地扩充校本课程内容。只有这样,学校及教师才有可能开发出适应性课程,而且学校及教师对其开发出来的课程,才会具有主导权、拥有感与责任感,真正做到校本课程的校有、校治、校享。

附:参考书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教育文化学》刁培萼主编

4、《教育过程》布鲁纳

5、《教育评价方法与设计》万伟 秦德林 吴永新

6、《小学识字教学研究》佟乐泉 张一清

7、《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编著

8、《教育研究方法初探》叶谰

9、《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张亚新等

10、《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

11、《课程评价论》李雁冰

2015年1月16日

第15篇:江苏省泰兴中学古诗文吟诵社宣传单

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

江苏省泰兴中学古诗文吟诵社宣传单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翩然转身,白衣飘扬,纷飞婉转,如行云流水,淡雅自然。 仰满腔热情,吟哦先贤悲喜离逢之妙笔;持一只妙笔,书写天下纵横捭阖之豪情。 情到浓时,何不以心执笔,心到感时,何不纵情高吟。

这是一次亲近经典的机会,这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社团,这是一个以传承吟诵为使命的群体。

在这里,你可以习先贤诗文吟诵之法,循先人之法,得古诗文之精髓与奥义;在这里,你可以习先贤诗文创作之法,忆悠悠往事,抒绵绵情怀;在这里,你可以亲近先贤经典,回溯传统文化之根本,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

吟诵简介:

吟诵,是古代文人们诵读古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古诗文作品。另外,汉诗文一般是 “先吟后录”,是口头作品,这从古人诗句中可以找到证据,如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鲁迅“吟罢低眉无写处”,由此可见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古诗文的方式。

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要想全面解读古诗文真正的意蕴,就必须追本溯源,通过吟诵来细细体味。然而吟诵目前却面临失传的危险,最后一代会吟诵的老先生,年龄一般在80岁以上,而且没有向下传承。为了更好的学习古诗文,为了更好的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我校现拟成立古诗文吟诵社,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吟诵重新回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本学期社团活动介绍:

吟诵课程、古琴欣赏、格律诗词创作、国学讲座、汉服汉礼、泰兴方言传统吟诵、古诗文吟诵汇报演出(具体先后顺序以社团活动表为准)

社员招收

面向全体高一学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同学,均可填报报名表。

1、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经典著作。

2、喜爱诗词创作,有进一步学习格律诗词创作的愿望。

3、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并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4、普通话标准,有一定语言基本功和韵律感(有朗诵表演经验者在报名表中注明)。

第16篇:吟诵与吟诵教学

“吟诵与吟诵教学”培训学习体会

冠县实验小学

韩俊云

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对吟诵是一无所知的,更不知道我们的祖先,还有众多的古圣先贤都是靠这种口耳相传的吟诵,涌现出一代代名垂青史的文学大师,给后人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上周有幸参加的教育局组织的有关“吟诵”培训,使我对吟诵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同时,通过培训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

它是用声音来描绘作者笔下的诗文,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教育智慧。声音与古诗文的意思相吻合、相一致的。通过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文的意境,进而明白作者借助诗文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是要表达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所以,我们不可小看声音在吟诵诗文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许,这也是唐诗、宋词、元曲、文赋等得以一代代留传至今的法宝。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真的该好好学习、运用。

二、吟诵是一种快乐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跟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建顺等老师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像古体诗的无格律吟诵,近体诗的平长仄短等等,千人可以千调,只要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自己吟诵着舒服,别人听了好听就行。再重读古诗词时,我借用这种方法,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吟诵。

三、关于吟诵教学。

叶嘉莹先生认为,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吟诵的习惯,这样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我认为学校可以开设有关吟诵的校本课程,然后逐步推广。 我也受到徐老师的启发,吟诵就应该让孩子多读,多诵。孩子吟诵不一样,要明白哪些要纠正,哪些要鼓励,哪些不用管。教师一定会吟诵。会吟诵不是要成为吟诵家,要唱成歌星那样好听,那就成了今天所谓的“音乐课”了。会吟诵,是了解吟诵规则,理解诗文涵义,知道什么样的吟诵是好的,引导孩子们往好的吟诵方向发展就行了。这才是吟诵教学的任务。

四、关于吟诵推广工作

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作为老师,我觉得大家更有义务把吟诵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绝学传扬下去。此外,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更多的有关吟诵的专业培训的机会,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广泛阅读经典著作,学习一定的文学鉴赏理论,学会一些诵读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将语文教学延伸于课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孩子诵读经典的领路人,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成为传承文明的主人。

第17篇:吟诵教学设计

《静夜思》、《乞巧》吟诵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意蕴悠长。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诗词歌赋让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意蕴之美。而当你读起它们,那变幻无穷而又美妙动听的韵律便会从你的唇齿间缓缓流出。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感受汉字的声音之美。

二、吟诵知识学习

(一)第一步:读出平仄:

1、(课件出示《乞巧》)老师这里有一首诗,哪位同学能用你认为最美的声音来读一下。(点2名展示朗读)。你们读得可真美呀!

2、七夕之夜,当你抬头仰望那浩瀚无垠的青天,点点繁星闪着清丽的光芒,你是否会想起牛郎织女那美妙动人的故事?是否会轻轻地吟起这一首小诗?(师展示吟诵)

3、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点名评价)你们发现了老师的读法和我们平时朗读课文不一样。那是因为,这些文字长长短短的读音中藏着许多秘密,而老师这里有一把开启声音秘密的钥匙,想不想要?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做“平仄”(板书“平——仄” ),领读“平”(拖长音)、“仄”(读短)。

4、讲解吟诵规则:

1)平长仄短:刚才老师读诗的方式叫做“吟诵”,就是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则来诵的。在普通话中一声、二声为平声,需要读长;那仄声呢?(让学生来说,同时板书)

2)入短韵长:除了平声、仄声,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类字叫“入声字”,不管它声调是什么都要读短。这叫“入声归仄”。而诗句末尾押韵的字叫“韵”,韵字读得最长。(比如,诗中“霄”“桥”“条”都是韵字,都需长读)

3)吟诵符号:为了方便同学们吟诵,老师用一些吟诵符号为《乞巧》做了标注。(课件出示,同时讲解:横代表平,长横表示长平,韵字的横最长,表示韵字最长,竖代表仄,短竖加点表示入声。指导诵读时配合手势)。

4)吟诵的基本规则就是这样。哪位同学来为大家吟诵一下?(点名读,评价并指导)你读出了诗歌平短仄长的美感。迢迢银河,悠悠情思,牛郎织女终于相见了,人们带着美好的祝福与心愿,共同吟诵起这首诗。(指导配合手势齐诵)

(二)第二步:读出不同的调。

同学们,吟诵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要读出古诗文的韵味,仅仅有“平仄”这把钥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这里有第二把钥匙“调”。

1、(课件出示:春光 春桃 春水 春树 )请跟老师学,示范“春光”三个调。指导学生读出每个词上、中、下三个不同的调。

2、(出示《乞巧》)现在我们以一句为单位,请同学们按照上中中下的调来吟诵这首诗,谁来试一下?(点名诵读,评价)指导男女分读,师生合作读(课件分好)。

(三)第三步:依字行腔,读出韵律美。

同学们高高低低地吟诵中,把留在纸上的文字变成了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声音,我们还可以让这首诗变得像歌曲一样美妙。所以,老师这里准备了第三把“钥匙”(课件出示“依字行腔,读出韵律美”)

1、我们汉字的声调就是最美的乐谱,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随着声调的起伏变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课件出示“春光 春桃 春水 春树”示范依字行腔,点名展示)

2、瞧,每个人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了。银河之上,牛郎织女享受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碧霄之下,美丽的女孩们对月穿针,丝丝缕缕的红线中是否会传出美妙的歌声。(教师示范吟咏)

3、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谈感受)(课件出示古人行吟图)你们看,我们读到的所有美妙绝伦的诗文,都是古人这样且行且吟创作出来的。所以古诗文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声音的文学。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吟诵有腔有调的吟诵这首《乞巧》?(一句一句地师范学习,教学中可点名让同学展示,也可共同学习)

4、你们吟诵得可真有味道,那让我们一起在音乐中,吟诵起这首充满美好愿望与幸福憧憬的诗歌吧!(配合音乐,设计师生,男女分诵)

三、巩固拓展:

我们用三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汉字声音的秘密之门,推门而入,我们看到了汉字的另一种美,感受着诗文曼妙的韵律,透过声音走近诗歌、走近诗人的心。

第18篇:吟诵教学对小学古诗文学习能力地影响访谈

吟诵教学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影响访谈

吟诵教学在现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前景是怎样的?

吟诵教学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还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虽然有很多有志之士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吟诵,这一份努力让许多一线的老师对吟诵有了一些认识,但是很多老师由于过去的观念已经在脑子里根深蒂固了,再加之老师们一直都是很中规中矩的,突然要老师们来一个大的转身真的难上加难,尤其是一线的语文老师虽然觉得吟诵很不错,但因碍于要面临考试的压力,都舍不得时间来深入学习吟诵,自己不会吟诵,哪能遑论在课堂上运用吟诵进行教学。这是我看到的吟诵推广过程中的很令人悲哀的一件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阻力就是许多所谓的专家因为自己不懂吟诵,还用自己的影响力一个劲地指出吟诵的是不可取的。因为人都有迷信权威,所以吟诵推广遭遇了困难重重,真的有些举步维艰了。这样看来似乎很让人悲观的。

但是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在我的周围还是出现了很多喜人的景象,在不断地推广中,我发现语文老师很多不敢迈出的步子,却在另外的一些科目老师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有音乐老师,有物理老师,有政治老师,还有化学老师,他们对吟诵表现出来的喜爱让人无法想象,所以这是一股我们没有想到的强劲力量。吟诵虽然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吟诵教学法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流转已经验证过的科学的教学法,即使是备受摧残,依然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让我们骄傲的是有老师已经在课堂大量运用吟诵教学法,他们在孩子身上播下的种子,开出的花朵已经让那些固守现行的语文教学的老师汗颜了,这一切已经强烈地冲击着那些还没有觉醒过来的老师。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吟诵教学的前景是乐观的,虽然现在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但是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只要有情怀的老师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吟诵一定是前景光明,不过这样的道路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都要做好大攻坚战的准备。

吟诵教学和学生语文的学习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吟诵是遵循了汉语规律的读书方法,我们的汉语是有音高的旋律性语言,吟诵充分的表现了汉语这一特殊的规律,所以吟诵让文本和学习的人有了充分的融合,教学效果好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因为吟诵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声音是意义的,这种用声音的来传递不可用词汇来表达的古诗文深意,可以通过语音的长短、高低、轻重来表现。用吟诵的方法来读书,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情感的参而变得更生动形象。还有吟诵教学是一种充分发挥孩子个性的读书方法,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可以这样说,吟诵让孩子们爱上了读书,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通过阅读来提高了,所以吟诵教学可以是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吟诵教学和现有地语文教学方法相比有了什么优势? 这个问题我想先说说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方法的弊端,现行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理性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这样的教学当然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是要通过大量的积累来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的。而现行的语文教学总喜欢在一篇课文中用尽全力地精耕细作,以求举一反三之功效,可是这种用理性思维来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已经走入了一个此路不通的歧途。

而吟诵教学不同,它不是理性的分析,它是让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孩子们的,孩子们通过反复的吟咏,不知不觉就把文章的深意立体的获得,还有吟诵让学生开口读书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学生爱读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过去一节课都一首28字的古诗,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一个都混混欲睡,可是吟诵不同,它是让学生来参与读书活动,这样课的主角是学生,学生书声不断,有了自我的参与,进步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就亲身体验过,一节课我用现行的方法教只能教一首。还不能让孩子们读到背诵之目的,但是,用吟诵就不同了,我一节课可以读五首28字的古诗,孩子们还能做到在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语文课上背下。吟诵教学真的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

吟诵教学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如果能,请说明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是肯定的。要说明原因的话,我其实在前边几个问题中已经有了大致的阐述,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第

一、吟诵让读书成了歌唱,歌唱是可以抒发内心感受的,同时也是自由的,孩子在读书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当然可以更好的想象,更好地走进古诗文中营造的意境之中,这样就让孩子可以切己体察了,孩子和文本有了一个很好的交融点,读书的过程中就是和化身为作者,这样的教学肯定是受孩子们欢迎的。

二、吟诵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如果真的进入了吟诵的境界,身体是必须要动起来了,这样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不是正襟危坐了,有了身体的自由,才有心灵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不是矫揉造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景象,吟诵真的是让孩子得到解放的好方法。

吟诵教学对古诗文对古诗文学习地帮助有哪些? 吟诵教学对古诗文教学的帮助是:

1、读书变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活动

2、孩子们成为了课堂读书的主人。

3、读书感受更加深刻。

吟诵教学对小学古诗文积累的影响是怎样的?

吟诵对小学古诗文积累影响很大,笔者每天的语文课都是运用吟诵来教学,每天实现背下150字不是问题,我班的孩子很轻松的实现了小学六年背下十万字目标。

吟诵教学对小学古诗文欣赏能力的影响是怎样的

吟诵教学对小学生古诗文记忆水平的影响 吟诵教学让背诵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孩子们爱读,所以就能达到反复多遍地读书,大大地训练了记忆力。记忆力也是要经过反复操练的,用进废退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的习得都是用千百遍的练习堆砌的,古诗文的记忆能力同样需要练习,吟诵让练习不枯燥,孩子们能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洗礼。所以即使是一遍又一遍反复吟诵,孩子们都会乐此不疲。有了操练的量的积累,也就有了记忆力水平质的变化。

吟诵对小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的影响

关于吟诵教学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些问题给了我思考机会,为此我很感谢能提出问题的同道之人,还要感谢对我如此信任,让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为此我深表荣信。

关于吟诵教学我还有要说的话,当然会有很多。但是我只想说一个最关键的话题,那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于吟诵师资的问题。

因为吟诵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教学,没有老师就是一句空话,现在有的说可以放录音,这样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手段,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长远之际,老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给孩子放录音的话,吟诵的录音就是一种噪音,孩子们会很反感的,笔者就得到了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放录音,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孩子们一听到吟诵就想睡觉了,吟诵成了一种催眠曲,这不是我们在推广吟诵的罪过吗?

所以,现在的吟诵师资培训班首要问题是让老师们去开口吟诵,而不是听大量的理论,我们要让老师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为此,我的讲座中,我会把吟诵的理论渗透在吟诵的过程中,我会腾出大量的时间激发老师们开口吟诵,这样老师们就有了自信心,回到课堂上就能自己积极地带孩子们吟诵。老师的人肉吟诵可能不动听,但是有感情的投入,孩子们看到了老师的努力,自然就会跟着来了。

当解决了老师敢于开口吟诵的问题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关于吟诵调的,个人认为吟诵是我们民族的遗产,我们每一个爱上吟诵的老师都必须要虔诚的从传统吟诵调中获得营养,传统的吟诵调真的不悦耳,这也是我的出入吟诵门地感受,但是当我学了一些吟诵之后,我再去听传统的吟诵,我地感受真的不同了,我觉得传统的吟诵真的是有慑人心魄的魅力,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所以我们不着急自己接受新事物,我们要做的紧要的事情是把我们的传统吟诵继承下来,然后才是创新。

这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赐教。

第19篇:古诗文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学校的古诗文课题组“吟诵”学习,我对吟诵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在此与各位共勉。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汉诗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仅在华人中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流传,比如日本的吟诗社社员就有百万人以上,他们经常来中国交流访问。同时它也是中国式读书法。它是用声音来描绘作者笔下的诗文,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教育智慧。声音与古诗文的意思相吻合、相一致的。通过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文的意境,进而明白作者借助诗文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是要表达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所以,我们不可小看声音在吟诵诗文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许,这也是唐诗、宋词、元曲、文赋等得以一代代留传至今的法宝。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真的该好好学习、运用。吟诵是一种快乐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在学习中我们跟各位老师在开课前都会吟诵一首古诗,也许我们的吟诵不够标准也不够完美,但是很多老师包括我都是第一次尝试吟诵这种形式,让我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又重新上升了一个层次,也让我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增加了新的理解。通过课题组内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

一、吟诵者有一些基本调。这些调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调来自师承家传,或旁人之调,或自采别调,都经自己的语感改造过。这些调一般为古体诗的几个调(有上中下之分),近体诗的平起、仄起各数调,读文则与此接近。特别注意,自己不能随便编调,如果走音的话后果自负。

二、平长仄短。其中平声指

1、2声,仄声是

3、4声。五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即第一行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第

1、4行第二个字拖长,第

2、3行第四个字拖长。若为仄起诗,则相反。七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则第

1、4行

2、6字拖长,第

2、3行第四个字拖长。若为仄起诗,则相反。

关于吟诵教学,我所带领的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它们对于古诗文仅仅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我在课堂上曾经提问是否有人可以解释解释古诗的意思,很少有孩子能够回答,家长在家里只要求它们会背诵而不是理解,这也是一个长期的习惯问题。再往前推,中国古代的时候读书都是不求甚解,一篇文反复吟诵,先生也不会讲解其意思,他们还是能学的很好,最终理解。马琳校长曾说:孩子们通过反复的吟诵,他们自己会对古诗有其自己的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同,光是背诵仅仅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但是吟诵就不同,它是富有感情富有基调的学习,我希望我通过课题组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把它运用起来。

第20篇:古诗吟诵学习心得体会

古诗吟诵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古诗吟诵培训活动,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不陌生,有四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押韵,朗读的时候要有感情要把握节奏,虽然这些我们都懂,但是怎么教小学生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听了市金海岸小学牛见玉等几位老师的吟诵课,以及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诗歌教学可以这样教。

首先我对古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徐教授的专业讲解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帮我们揭开了古诗吟诵的三个误区:两字一顿法、一句两顿法、随心所欲法。我们在吟诵古诗的时候只要掌握好几个常识,也就会减少错误的发生。古诗吟诵有哪几个常识呢?徐教授为我们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平仄声调、平仄句式、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及四种平仄基本句式。同时为我们展示了古诗吟诵艺术。这对于我们古诗教学上有了一个很好的指导!诵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是学习语言文字的第一基本功,是一种最简便,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初读时的范读、领读、自读、轮读,理解中的指名读、集体读、查读,巩固提高中的接力读、配乐读、表演读、比赛读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既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读古诗,如果片面理解为一味地让学生读,学生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地读,哪怕读上千遍,也只能使学生养成“唱仰天书”的坏习惯,而“其义”是不能“自见”的。因此,诵读古诗时我们教师还要加强指导。为了提高古诗词的诵读效益、巩固古诗词的诵读成果,我们还应把“读”与“画”、“演”、“写”、“编”有机结合起来。“画”、“演”、“写”、“编”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读与这些活动相结合,不但有效提高了古诗诵读效益,有效巩固了古诗诵读成果,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了学生的心灵。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有关“诗歌吟诵艺术”,在没有听这个讲座之前,对于“吟诵”我只能解释为“与朗诵的意思一样,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但徐老师把吟、诵分开做了解释,“诵”是“节奏上比‘读’缓慢,”“吟”是“是一种没有谱、自我性很浓重的哼哼唱唱,具有音乐性”,而“吟诵”是“以唱的方式来读,运用的是乐调”,徐老师亲自给我们吟诵了张继《枫桥夜泊》,还让我们看了台湾一位老师吟诵的《敕勒歌》教学片段,用唱的方式来学诗歌,头一次听到让我们感到很是新鲜,如果也这样教学生们,他们肯定也会很感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但不能刻意地去模仿别人的唱腔,要唱出自然的韵味。

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希望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把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在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原生态的吟诵,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古诗文阅读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古诗文阅读 吟诵教学心得体会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