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0 08:32:28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三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总结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高三已经走完一半了,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为自己的业务进一步提高积累经验,所以要在这一学期结束之际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一确定目标。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我已经全面了解所带班级的班情,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结构和学习现状,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符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力争班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学得好。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始,必须把这一铺垫工作做好做实。

二认真备课。作为一个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首先备好课,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为这一学期历史教学进入到了复习阶段,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同时也要求老师要系统的备课,为了上好我所教的历史课,我在我们高三年级历史组其他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既包括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的内容,为此,我们每天必须翻阅十几种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教学辅导资料,从中汲取养分,以期把每节新课备得更加完美,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超前听课。作为年轻的老师,由于自己教学实践比较短,经验就显得明显不足,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我基本上是每上一节新课之前都要超前听我们历史组其他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的目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评课,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大大的缩短了自己的工作适应期,使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超前听课,备课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在我的成长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

四提前试讲。在做好其他的教学准备环节之后,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所以我要求自己在每上一节新课之前,必须自己找一个空教室或别的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多次的试讲,通过试讲,我可以发现我的板书和语言表述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逐一进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进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自信。

五系统讲题。要想搞好历史教学工作,除了搞好常规教学以外,还必须对学生辅之以练习,以达到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期间学生必定会出现不少错误,这就牵涉到如何跟学生讲题的问题。我觉得试题就是一种工具,我们就是要通过试题教给学生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普遍的规律,对于试题本身倒是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因为高考是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的,至多是把我们平时的试题进行改编,变种,重新进行整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有限的试题来掌握应付考试的所有技能。为此,我在讲题的时候,逢做必讲,每道题都讲,很简单的试题我可以把它进行改编,进而把周边的知识也可以带一下,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比较难的试题就必须讲精讲透,要从各种角度跟学生进行分析,你要跟学生明确的指出来,不能含糊,并不是简单的讲一下答案就可以了。讲完一道试题,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小结,以期把这一种类型的试题的规律分析给学生看,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这样的效果蛮好的,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六网络复习。学习是不断的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在学习完一节,一单元乃至一整本教材之后,一定要对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知识点多且庞杂,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恰当的方法来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我采取的是一种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来统领所学的庞杂和混乱的历史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一种复习方法的确值得向很多文科生推广。

以上就是我高三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的历史教学心得,其中有做得比较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学效果不太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丰厚,经验的累积,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高晓英2010年1月14日星期一

推荐第2篇: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在本学期工作结束时,依据学校关于进行期末总结工作的要求,经过认真总结和回顾,现将个人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但也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反思的地方。

二、教学工作的总结

1、教学工作情况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我任教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美术课共9个班,一个班每周一节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学,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节课,尽可能做到课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根据得失及时写反思,目的是

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美术课教学中,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2、教学研究的计划完成情况

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评课,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宣传工作以及学校的宣传栏的宣传。

3、课外小组工作情况

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利用每周

二、五的时间指导六年级、七年级的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主要开设了版画、剪纸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每次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活动,同时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的一些新老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法工作,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反思本学期以来的工作,在学生进步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在教学中有更大的创新。

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还缺乏个人的教学特色,书法活动开展总体成绩还欠佳。

今后还要多学习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挖掘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以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八五五学校

崔军强

2014年2月

推荐第3篇:高三历史第二学期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舞钢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3年6月

杨锐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舞钢市第二高级中学杨锐

本人一如继往地坚持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为导向、以学生基础为基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思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参与学习和研究,广泛听取师生不同意见,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回顾本学期教学工作,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一、加强师生联系,构建和谐教学氛围

利用暑假补课期间,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师生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为教学顺利的开展打下铺垫。为此,本人在坚持常规教学的同时,主要加深对学生的沟通和了解,通过多种渠道掌握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所在,以及关心他们在学习之外的生活等各方面细节,这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加强与学生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后,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鼓励,因为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自信力显得有些不足,常表现为厌学或不能积极记忆和思考,所以在备课时,更关注基础知识的如何理解和掌握,同时以高考要求的目标为参照,适时提高学生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很快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与支持,使得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有了非常和谐的氛围,这为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双基教学,努力构建学科体系

现在文科综合的历史,第一轮复习,也是唯一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计划的最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复习的成效。因此,本人在

借鉴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以双基为突破口,以章节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由此让学生们既能从教材出发轻松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在已有知识体系中重新有所发现,只有学会思考问题并能发现问题,才是教学的最佳结果,对每一单元讲解后,都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使得零碎的知识点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学科范围内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三、加强知识运用,培养应试能力和技巧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为了真正的运用才会让人加深印象,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检验其是否掌握牢固。因此,为了强化所学知识,本人一方面搜寻大量有关知识点运用方面的典型试题,同时还根据高考目标和方向,自编习题让学生加强练习,通过每节的课后练习,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学习知识的要领,而且能对不同情境下如何转换思考方式有了更多方法的习得,从而既加强了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也给学生在应对试题时的技巧上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四、鼓励学生反思,规范学习主导方向

学生们在对知识点的学习后,可能存在停留在表面或难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等问题。于是,本人在课后或是在每次考试的,都要让学生对已学知识点进行设问,变换一种角度或方式对这一知识点再提出问题或发现新的看法,或者是对考试试题中的正确的或错误的问题找出其原因何在,这样,学生们在不断反思中,逐渐加深和拓宽了

已掌握知识点的范围,也使得在每次考试后除了成绩外仍能有新收获。当然,这些都是以高考目标为前提的,以高考目标要求为基准,规范学习的正确方向,不然,学生在加深或拓宽的同时,就有可能流于疏散,主导方向发生偏差,从而不利于在未来高考中的正确发挥和运用的。

五、注重研习,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要给学生一滴水,你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老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本人在教学之余,加强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教学理论,积极听取不同教学方面的经验,本学期一共听了15节课,借鉴其它老师的成功教学范例,在加强听课的同时,也积极进行自身的探索。教学不仅是一种互动的活动,更是做为一个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失误,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转变方式,虚心学习。同时,本人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将教学过程的经典案例、反思和心得撰写论文,提高历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六、配合学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每个教师不仅仅是单纯只是教书,还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完成,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因此,学校每一项教学任务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积极承担和完成学校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就是学校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积极参与科组活动,完成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工作,从而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当然,本人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或失误,有些得到领导和同

事们的指点和教导,有些得到学生的点拨和纠正,也正是这些关怀和爱护,使得本人感到教育的职责和份量,从而鞭策自己要不断学习,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或失误,尽力为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2013年6月30

推荐第4篇:上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1-03-09 09:04:50

计划、总结等等实用文章,在工作中免不了常常要写,既无聊,又无趣,还不得不写,2011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平常积累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既作为个人的资料储备,也送给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天正建筑8过期如何处理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工作计划《2011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7z修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周测的进行,月考加强。

4)强化学生复习资料:《名导学师》的知识梳理。

5)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11、学生获得知识情况

1)学生所获得知识并不多,许多知识点出现遗忘,学以致用的能力没有达到。

2)优生的成绩未有很大的起伏,都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这些优生得分主要在选择题,对非选择题学生对问题,思路把握不准,有时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3)中等生成绩都没有办法突破,其实许多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可能是复习是没有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只是被动的接受。

4)差生成绩一样持平,基本上非选择题是空白卷。只是乱填选择题。许多知识点讲过几次都没有办法作对。

三、对复习的反思

2、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1、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教师本人作题量不够,2t硬盘以致作题的能力质量下降。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教师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拟题的演练。

5、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文章来自网络,感谢原创者。本文属于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申明。

时间观、语序以及其他(zhanglan637,2011-1-20)怎样做人(zhanglan637,2011-1-21)2010总结--春运(five1981,2011-2-23)2010总结--思考(five1981,2011-2-23)

请谨慎发帖,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显示全部

验证

推荐第5篇:上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1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武冈一中朱巧云

高考是国家选拔性的考试,是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因此高三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三轮复习中我认为应值得肯定和坚持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三轮复习相互渗透,做到一中有二,二中有三,三中有一,贯穿基础,夯实基础。

第二是坚持教研。教研是充分发挥与展现个人才智和集体智慧的天地,是老中青三结合各显其优的园地!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列表打印出来轮流说好一个单元的课,统一步调,二是列表打印出来轮流上好公开课,并及时认真评析,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进步!三是老手与新手结对子,传帮带,防止掉队。

第三是未雨绸缪,注重方法。高三历史复习有五本书,几百万字,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记住。因此在一轮复习中特别是在第一个月里要反复不断地讲记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不能拖,特别是不能拖到高考前两个月才去记,同时专门辅以记忆方法,使学生易于采用,便于实用。更为重要的是传授解题方法,特别是材料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步骤,做到每次练习讲解时都要回顾与对照,找出对错原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解题习惯。

第四是列表打印出来轮流出滚动练习,选题做到六不选,印刷前由组长把关,全组共同讨论确定。

第五是重视解题训练,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能力主要是练出来的,要通过典型练习题进行有序的训练。通过练习要巩固、深化、活化所学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练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特别是研究高考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平时每次练习特别是大型练习要强调练习的重要性与目的性。练习练什么?就是练时间、练速度、练脑子(思维与方法)、练能力、练习惯(书写与答题)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应从严、从难、从精、从细严格要求自己,并加强自主学习与练习。

第六是在课堂复习中坚持每节课的前十分钟用来听写,检查并促进学生记忆。文科首先是记忆,记不住,能力就无从谈起。

当然须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在一轮复习时不能有疏漏,既要复习主干知识,又要复习知识细节,要确保课本上不留死角。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记忆关,并要经常检查督促。二轮三轮复习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是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数,还不够,口中应有词,即有大纲考纲,有高考,有诀窍,如针对学生不爱审题与答题易丢分的毛病提出如下办法:擒贼先擒王,做题先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不误做题;审题深浅分高低;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要点一个分。

第三是单元练习和文综练习除了要精选外,还应符合学情,兼顾不同层次与班级的学生。

第四是教研在第三轮复习时不能松懈,不能过分强调热点。

第五,应集体探讨如何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并形成高三历史的复习模式。

最后个人认为需完善补充的是:

1.综合练习应提早进行,建议在市二模后第一个星期就搞,练习应适量。

2.系统研究高考,但还应落实,应归类、综合、明确整理出来,以便统一全组老师的思想,明确学生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3.整合学校学科资源,特别是综合科的,加强教研,备战高考,提高有效性。高考事关学校的荣誉,不仅仅是高三教师的事,更不可能是备课组长个人的事,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建议学校在高考前两个月召集每个学科三个年级的骨干精英教师探讨、预测高考,使备考工作更圆满。

4、结合今年的高考题目,反映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加强新的情境的训练。

推荐第6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

2013--201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期所任八年级(

1、

2、

3、4班)的物理课程,用人教版新教材,在新课改课标下,新教材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赋予了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按新课标要求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并对个别学生加以辅导,同时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情况,听取了其他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更加努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干好本质工作。就本学期教学工作来看,仍有许多不足,现小结如下: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

1、

2、

3、4四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总体上来说学生上课不专注,基础较差,学习不自觉,学生接受能力差,新学科教学进度缓慢,开展实验教学难度较大。我坚持按照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环节注重自身学习和锻炼,找准方法,坚持在上课周前把课备出、备好,并参考许多相关资料,认真思考,结合学生情况不断修改,总结出最终适合本校学生教学的教案和教育教学方法。

在课前,我常把自己已经备好的教案同优秀教师和其他有经验的同事共同探讨研究,课前认真和相关班主任探讨班上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状况,结合相关班级实际情况改进其中的不足,让教案真正为教育教学起到预见性和指导性作用,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同时我常去听某些教师的课,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准教学突破口,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开展利于本班教育教学的教法让学生从中获益。从学生的基础情况和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控讨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

另外,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也是注重能力培养的学科,除了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以外,还组织了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完成了许多能够完成的小实验。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起初大多学生都感觉有难度,我会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眼光看学生,用欣赏的态度对特学生,使学生充分感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是在学校里学习和成长。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参与课堂学习。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教学情况的基本总结。总之,在这一学期中,按照新课标要求,虽积极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讲课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实验仪器的缺乏、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造成了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等情况。为了今后教学的顺利地进行,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处处为学生着想,做好本职工作,并争取更好的成绩,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不断的努力和进取,力求精益求精。

推荐第7篇: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2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24个班1400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周周清。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月月清。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附:教学进度:

时间和周次

课文章节

详细内容

9月3日~9月15日

(第一周~第三周)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9月17~9月29日

(第四~五周)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0月8日~11月3日

(第七~十周)

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期中考试复习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1月5日~11月24日

(第十一~十三周)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专题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1月26日~12月15日

(第十四~十六周)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

12月17日~1月5日

(第十七~十九周)

专题八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月7日~1月26日(第二十~二十三周)

高一段历史总复习期终考试

推荐第8篇: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一口号。要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验田,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取得事业和人生的双重进步。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望亭中学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共六个班近三百四十个学生,重点班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普通班生源质量相对差一些,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历史典故,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波和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四、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小考,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周周清。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月月清。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推荐第9篇: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石排镇东海学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执笔人:谭磊

本学年,我担任七至九年级历史教学任务。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中考科目的任课教师,开学之初认真制定计划,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深入课堂听其它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认真地去面对学生。

教育是爱心事业,我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进行交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等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一、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

3、九年级面临升学任务,课堂教学内容除课本知识外还要结合时政热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等。

4、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和方法。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自主合作学习”钻研理论、注重实践。

7、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二、存在的不足:

1、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调整。

2、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落实的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三、努力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多和其他教师交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推荐第10篇: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2011 -2012 学年度第 一学期 高三历史备课组教研工作总结

(说明: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4号宋体)

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互助,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团体。回顾整个学期的工作,我们付出了心血,洒下了汗水,做出了一些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当此学期结束之际,我们尤其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教务处的科学部署,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备课组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这个学期的工作,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落实常规教学。

学期伊始,我们备课组在教科处的安排下,制定了全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正确处理了教与学、课堂与课下、常规教学与教研活动的关系,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得以井然有序的进行。

1、本学期备课活动整体安排:每周四上午第

三、四节课为备课组教研活动时间。

2、建立完善的备课制度。按照学校要求,我们确定每周四上午第

三、四节课为备课组集中教研活动时间,我们两个教师轮流作为每次备课的主讲人,每一位老师承担一个专题或一个单元的主备任务,备课时其他老师讨论、补充、修改、完善。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高考复习广泛积累经验。

3、我们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讨,延续了备课、听课、评课的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课和评课。

4、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如在学生作业的安排上,我们统一规定: (1) 随堂作业,及时批改反馈。

(2) 文科综合,每周日上午统测一次,当堂完成,及时批改和讲评。

1

(3) 临时作业:历史学科高考一轮和二轮的复习资料每天完成规定的内容。一轮以3+2这本书为主,二轮暂时以自选自编题目为主。

二、精研教材,抓住教学重点。

1、首先我们确定了历史学习的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核心地位,明确历史学科能力的几个最重要的方面: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专业术语)表达能力。

2、其次我们强调了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积累,大力强调积累的突出作用,布置积累任务,检查积累作业。

3、上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出特色,上成精品课、示范课、优质课。

4、提高单位效率,加大教改力度,提高课堂效益。

5、突出历史的学科性质:人文性。

我们备课组素有和谐的、让人感到愉悦的工作氛围,而良好的氛围又保证了我们工作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在备课组的集体中,我们都会充满了热情与力量。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热情与力量步入新的阶段吧。对于未来的工作,我们打算延续好的有效的做法,同时也需探索一些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的方法,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创造历史成绩大面积丰收的局面。

2

第11篇: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2016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这一个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敬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20班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已将要结束(预计2013年2月底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尤其是专业生因专业训练和考试耽误了很多时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大块补救上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高三已经走完一半了,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为自己的业务进一步提高积累经验,所以要在这一学期结束之际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一确定目标。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我已经全面了解所带班级的班情,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结构和学习现状,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符合所带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力争班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听得懂,学得好。这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始,必须把这一铺垫工作做好做实。二认真备课。作为一个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首先备好课,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为这一学期历史教学进入到了复习阶段,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同时也要求老师要系统的备课,为了上好我所教的历史课,我在我们高三年级历史组其他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既包括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的内容,为此,我们每天必须翻阅十几种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教学辅导资料,从中汲取养分,以期把每节新课备得更加完美,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超前听课。作为年轻的老师,由于自己教学实践比较短,经验就显得明显不足,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我基本上是每上一节新课之前都要超前听我们历史组其他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的目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评课,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大大的缩短了自己的工作适应期,使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超前听课,备课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在我的成长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四提前试讲。在做好其他的教学准备环节之后,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所以我要求自己在每上一节新课之前,必须自己找一个空教室或别的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多次的试讲,通过试讲,我可以发现我的板书和语言表述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逐一进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进而树立和巩固自己的自信。五系统讲题。要想搞好历史教学工作,除了搞好常规教学以外,还必须对学生辅之以练习,以达到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期间学生必定会出现不少错误,这就牵涉到如何跟学生讲题的问题。我觉得试题就是一种工具,我们就是要通过试题教给学生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普遍的规律,对于试题本身倒是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因为高考是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的,至多是把我们平时的试题进行改编,变种,重新进行整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有限的试题来掌握应付考试的所有技能。为此,我在讲题的时候,逢做必讲,每道题都讲,很简单的试题我可以把它进行改编,进而把周边的知识也可以带一下,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比较难的试题就必须讲精讲透,要从各种角度跟学生进行分析,你要跟学生明确的指出来,不能含糊,并不是简单的讲一下答案就可以了。讲完一道试题,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小结,以期把这一种类型的试题的规律分析给学生看,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这样的效果蛮好的,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六网络复习。学习是不断的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在学习完一节,一单元乃至一整本教材之后,一定要对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知识点多且庞杂,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恰当的方法来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我采取的是一种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来统领所学的庞杂和混乱的历史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一种复习方法的确值得向很多文科生推广。以上就是我高三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的历史教学心得,其中有做得比较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学效果不太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丰厚,经验的累积,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高晓英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站在2012年的起跑线上,回首 本学期年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思古而忆今,追忆以求自励。

本学期任高三

15、16班历史,且任15班班主任。因为年轻资浅,故不敢有任何懈怠,学习、生活、工作中仍以工作为重。德育方面:深知,教育育人,以德为先,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热爱祖国,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认真学习党的有关决议,政策法规,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

能力方面: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松懈。工作放在首位,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研究。认真专研教材,研读近四年高考文综试题,紧根高考试题节奏,把握高考脉搏。每周共xxxx教案,10节课,xxxx自习辅导。工作量很大。虽工作压力增大,同时也也是学校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肯定。明知任重而道远,努力学习,多方查找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课上锤炼语言,旁征博引,注意相关知识的结合,在重点知识上多方设置新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生观的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以学生为邻,以学生为伴,以学生为友。学生说:“上郭老师 的课是一种享受,是对历史的理性回顾,是一次能力的升华。”这有一些言过其实了,但也体现学生对我的认可。

出勤方面: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强化时间观念,深信:“业精于勤而荒于戏”的道理,以工作为第一大事,学习为当前之重任,严把时间关,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辅。工作放在平时,积极主动完成当天的教学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并积极学习专研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积极发言,结合本组教研课题,组织教学。

成绩方面:由于工作努力本学期取得了一些成绩。班级管理方面:确立“严”字当先,“责任”为重的原则,加大管理育人的力度,本学期全班秩序根本改观,学习氛围良好,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在学生评教评学活动中我个人成绩名列榜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回首本学期,心中有了一些经历,多了一些理性。时间再慢慢流逝,我们再慢慢变老,但人是要发展的,成绩也好,失误也罢,只代表了过去,现时就在眼前,我还得努力。

五系统讲题。要想搞好历史教学工作,除了搞好常规教学以外,还必须对学生辅之以练习,以达到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期间学生必定会出现不少错误,这就牵涉到如何跟学生讲题的问题。我觉得试题就是一种工具,我们就是要通过试题教给学生一种模式,一种套路,一种普遍的规律,对于试题本身倒是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因为高考是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的,至多是把我们平时的试题进行改编,变种,重新进行整合。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有限的试题来掌握应付考试的所有技能。为此,我在讲题的时候,逢做必讲,每道题都讲,很简单的试题我可以把它进行改编,进而把周边的知识也可以带一下,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比较难的试题就必须讲精讲透,要从各种角度跟学生进行分析,你要跟学生明确的指出来,不能含糊,并不是简单的讲一下答案就可以了。讲完一道试题,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小结,以期把这一种类型的试题的规律分析给学生看,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这样的效果蛮好的,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六网络复习。学习是不断的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在学习完一节,一单元乃至一整本教材之后,一定要对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知识点多且庞杂,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恰当的方法来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我采取的是一种点,线,面,体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来统领所学的庞杂和混乱的历史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一种复习方法的确值得向很多文科生推广。 以上就是我高三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的历史教学心得,其中有做得比较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学效果不太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丰厚,经验的累积,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二认真备课。作为一个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首先备好课,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因为这一学期历史教学进入到了复习阶段,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同时也要求老师要系统的备课,为了上好我所教的历史课,我在我们高三年级历史组其他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既包括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的内容,为此,我们每天必须翻阅十几种教学参考书和其他的教学辅导资料,从中汲取养分,以期把每节新课备得更加完美,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2篇: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总结

1.史前人类(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会用火,会制造工具,是中国最早的古人类。(2)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距今70万-20万年,会保存火种,最重要的古人类。

2.原始农耕生活(新石器时代)

(1)半坡居民:遗址发现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距今6000年。半地穴式建筑、种植粟、彩陶。(2)河姆渡人:遗址发现于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县,距今7000年。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3)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4)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注:旧石器时代,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精致的磨制石器和陶器。

3.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阪泉之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涿鹿之战,炎黄联盟击败蚩尤部落。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神农。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造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造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公孙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仓颉造字、伶伦制造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缫丝擅长纺织。

(2)尧舜禹的禅让 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为抵御共同灾难,走向联盟。尧、舜、禹依次称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禅让制: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鲧的儿子,鲧治水失败被处死,禹采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消除水患。被后世称为“大禹”。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奴隶社会)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传位儿子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桀为夏朝最后一位国君,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灭国。夏朝持续470年。

(2)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商王盘庚迁都殷,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纣王是商王朝最后一位国君,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建豪华宫殿、征收繁重赋税、使用酷刑、残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姬发所灭。商朝持续554年。

(3)周部落以农业立国,发展迅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安),史称西周。

(4)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向周王进献礼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爆发国人暴动,西周衰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西周持续275年。

5.青铜器与甲骨文

司母戊鼎: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中国年代最早的,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6.动荡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共计294年) (1)铁质农具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史称东周。周王实力衰落,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竞相称霸,控制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先后称霸中原。后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也先后北上争霸。

(4)小国被灭,大国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共计253年。由奴隶制社会向封

建社会转变。)

(1)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齐、楚、燕、韩、赵、魏、秦为“战国七雄”。 (2)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齐魏之战,齐胜,魏败。长平之战:秦赵之战,秦胜,赵败。秦坑杀赵降卒四十万。

(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称为国家的统治阶级,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方面: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5)秦国夺取成都平原,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有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是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8.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代表人物还有庄子。道家典籍有《道德经》,《庄子》。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以德治国”。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儒家典籍有《论语》《孟子》等。 (3)墨子创办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9.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共计14年)

(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实力远超东方六国。秦王嬴政即位后,开始发动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2)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机构由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统领,称为“三公”。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3)统一文字,用小篆作为全国通行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建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修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10.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法律严苛。 (2)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即位,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发展很快,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在秦军的反扑下,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4)项羽在巨鹿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趁机入关,直扑咸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5)楚汉之争:灭秦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刘邦善于用人,项羽刚愎自用,最终项羽被刘邦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11.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为汉高祖。 (2)由于秦的残暴统治及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就是,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3)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4)结果: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5)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西汉建立时,分封皇子为诸侯王,诸侯王势力强大,甚至对抗中央。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实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派刺史监察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4)1.实行盐铁专卖;2.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管控能力。

13.东汉的兴亡

(1)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为光武帝。刘秀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3)东汉中期后,皇帝大多年幼,母亲太后主政,导致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太监)夺回政权,又导致宦官得到重要,势力坐大,宦官专权。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导致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4)公元184年,创立太平道的张角领导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向东汉王朝发动了猛烈进攻。黄巾起义在东汉王朝的镇压下失败。但这次起义却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西域: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

(2)汉武帝打算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在公元前138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出使过程中张骞被匈奴扣押,不屈不挠,最终到达西域,让汉朝了解了西域。

(3)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

(4)丝绸之路:由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中亚、西亚直到欧洲。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有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

(5)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出发,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斯里兰卡)。

(6)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与汉朝重新建立了联系。

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西汉时人们已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材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两汉时期建立起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善用针灸,汤药,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麻醉剂),创编“五禽戏”。

(3)《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4)道教: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陵的五斗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佛教: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汉明帝时,西域僧人以白马驮经到洛阳,汉明帝为其修建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16.三国鼎立

(1)东汉末期军阀割据,曹操占据河南,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人才,发展生产,势力逐渐壮大。袁绍占据河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二人均想吞并对方,公元200年爆发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公元208年,曹操为统一中国,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孙权,刘备组成联盟,在赤壁以少胜多,击败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自立,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东汉灭亡。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建立吴国。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

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公元263年,魏国灭蜀国。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定都洛阳,建立晋国,史称西晋,司马炎为晋武帝。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司马炎大封同姓王,导致诸侯王势力日益强大,加上晋惠帝昏庸无能,八个诸侯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大量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3)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氐、羌迁入陕西关中;匈奴、羯迁入山西;鲜卑迁入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4)西晋灭亡后,在中国北方由氐、羌、匈奴、羯、鲜卑,建立了15个少数民族政权,加上成都的成汉政权,一个是16个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公元316年,匈奴刘渊灭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南方即位,定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灭东晋自立,建立宋。

(2)由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南方先后建立宋(刘裕)、齐(萧道成)、梁(萧衍)、陈(陈霸先)四个政权,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史称“南朝”。

(3)1.北方人口的南迁;2.南方社会安定;3.自然环境优越。这三个原因导致了江南地区得以开发,并且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快速发展。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第一次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攻东晋,在淝水被晋军击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2)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第二次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推行改革,迁都洛阳,推行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魏晋以来,胡汉杂居,在中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3篇:初一上学期历史总结

初一上学期历史总结

第一课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活动区域 距今年代

答:① 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170万年②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③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 都使用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地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③取火方式:北京人自然取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④观念: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⑤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二课 1列表比较

居民代表 距今年代 活动区域 生产状况 生产工具 生活状况 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原始居民 约7000年 长江流域 水稻、家畜 磨制石器

骨制耒耜 定居,干栏式房子 制陶业

半坡原始居民 约5—6千年 黄河流域 粟蔬菜家畜 磨制石器 木制耒耜 定居,半地穴房子 彩陶 纺织业

2列举原始农耕时代我国具有世界性贡献的几项发明 答⑴ 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⑶ 我国使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三课

1 涿鹿之战的影响(奠定华夏族形成的基础)。交战双方(炎黄部落联盟)和(蚩尤部落)

2 距今约4—5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炎帝)。据黄帝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 舜 禹)

3 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结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 原始社会首领更替的方式:(禅让制)。实质是(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5、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① 炎黄部落联盟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②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造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所以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1 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答案见P14动脑筋题

第一单元 1 列举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类

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你认为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是历史进步还是历史后退?

答:是历史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

2 黄河时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用学过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答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了农作物粟。并过着定居生活。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统治中心也在黄河流域。

第四课:

1、列表比较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建立到灭亡时间 亡国之君 夏 禹 阳城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桀 商 汤 殷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纣

西周 周武王 镐京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夏朝的统治中心是:(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5、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国家机构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6、任用贤人:商汤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尚

7、牧野之战的时间(公元前1046年)影响(决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性质:(奴隶主贵族反对暴政的斗争)

8、商汤灭下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答:首先,西周的极端残暴统治及其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民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任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得胜利。

8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影响 答:目的: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灿烂与(商朝),(西周)时用于祭祀。

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三星堆文化的时间(商周同期),地点(成都平原)代表:(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3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

4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5、为什么商代文化是一个灿烂的青铜文化?

答: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是必然。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的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因此,商代文化可称得上是“灿烂的青铜文明”。当然,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奴隶悲惨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第六课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春秋首霸:齐桓公。

3、春秋争霸的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实质:获取周天子过去政治经济特权。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召开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

5、决定晋文公称霸的战役是:城濮大战,成语:退避三舍

6、战国七雄:经过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7、齐桓公首霸的原因和作用

①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使齐国国富兵强③尊王攘夷,以号令诸侯,提高齐国地位。作用: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8 想一想,齐晋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都通过改革而迅速强大起来,改革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9 长平之战的时间和影响。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军相抗衡。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七课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推广(战国)

2、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的标志(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3、都江堰修筑的时间(战国时期),地点(岷江中游),修筑人(李冰),作用(防洪灌溉)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5、商鞅变法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答:背景:春秋以来,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及推广,大量荒田被开垦,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国际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商鞅变法,是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成功了,一场变法成功与否在于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商鞅虽死,但是变法的目的达到了,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商鞅变法成功了。

7、商鞅变法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对今天的发展有和指导意义? 答:原因:商鞅变法顺应封建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变法中,商鞅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指导意义: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第八课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文字的演变过程:商朝甲骨文—商周的金文—西周的大篆

3、历法:夏朝—夏历;商朝—逐步完善;战国—24节气

4、战国末期屈原 是世界文化名人,著作《离骚》。

5、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春秋时期:①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教育方面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②老子:发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如难易,大小等,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孙武: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著作《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①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② 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③ 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④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深受秦国国君赏识。

6、诸子百家的学说中那些积极地东西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

答: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食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第14篇: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姚丽媚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在这里 我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本册教材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每单元4—6课不等,共20课。每一课课前有课文提示,它虽然很短,但内容却是这一课学习中最重要的。关于课文的正文,你会发现有宋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红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的阅读内容,是帮助理解宋体字内容的。在课文中还安插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地图,以及那些小框框里的想一想、说一说等,令我们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我的感触是很深的。 首先谈一下自己认为做的好的方面。

一、注重研究教材。对每一篇课文在上课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读,并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二、认真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是注重备学生。新课标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就要体现在备课上,根据不同的个体设计相应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点拨引导。

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新课标精神讲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光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具体的、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上四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做到了。只不过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可能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下面来谈谈本学期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几方面:

一、上课时有时后会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超出了中学生思维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没听懂本课内容,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不良影响。

二、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有时候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学生爱听,但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完成,重点也体现出来。

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上课时生怕会遗漏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捞,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也印象不深。

四、探究与实践课没有积极开展起来,新课标精神中是很重视探究与实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以上几方面是本人在这个学期中做得很不好的地方。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改正的。

总之,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第15篇:—上学期历史教学总结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2012—2013年度上学期历史教学总结

一、指导思想:

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情况: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本人担任高一(9)(10)(11)(12)(13)(14)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一个重点班,五个普通班,几次检测中,成绩不佳,令人失望,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因此,了解和分析教学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平时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而是要关注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这才是我们教学者的主要目的。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如下几点分析:

一方面,由于浙江省初中历史教材独特的原因,再加上初中时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当薄弱,造成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严重脱节,致使许多学生不重视学习历史,也不知道怎么学习历史,到了高中学生根本不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和要求,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很大的难度。

另一方面,由于私立学校学生的底子薄,学习态度比较差,差生占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如果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却很难得到验证。

三、备好课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教育家们说 “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卓尔不群的罗马》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罗马法”,概念抽象深奥难懂且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故事性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当回法官来审理案件,随着学生审理同一个案件或新案件所依据的法律,进而阐述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当讲课之前,我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也特别用功,所以这堂课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很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四、师生融洽、培养兴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教学手段:

作为师者,关爱学生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基础。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次,多讲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高中历史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中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另外,还可以开发一切对学生有益的历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在历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不够,成绩不突出。我深感困惑的是学生需要精彩的课堂与历史知识的枯燥性的矛盾;忠于课本要求与实际学习需要而补充知识的矛盾;补充知识扩大课时与课时紧张的矛盾。这些教和学之间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要得到切实解决,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也让学生在老师的推动下,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第16篇:五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工作

五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工作 ——2010年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学历史组

王焰明

2010年历史学科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但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回首过去,特别是反思2010年历史学科高考参照下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之得失,对于我们应对历史学科来年之高考,更有效地组织2011届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其意义不言而喻。本文结合2010年高考历史教学工作试从五个方面对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工作谈点个人的认识。

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把准2010年历史高考考试范围之主体内容。认真反思我校2009年历史学科高考之得失,充分吸取这一届的惨痛教训——由于首次参加新课程高考,经验不足,本分地遵守新课程理念,对于在高考中仅仅约占10%的四本选修历史教材内容投入过多,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严重影响了对于高考之主体内容三本必修历史教材之复习教学,学生历史高考成绩因之受到很大影响——克服教条主义的照搬新课程理念,大胆取舍,确立以三本必修历史教材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主体内容,对于四本选修历史教材搁置不问,待高考《考试说明》下来之后,再安排时间上选修中高考所规定的必考内容。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反思及其指导下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2010年我校高考历史科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准了2010年历史高考考试范围之主体内容。这一宝贵财富也将指导着我们今后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乃至影响着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显然,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即使在高

一、二阶段,安排过多的时间去教学历史选修教材,也都不是很现实的做法。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有兴趣去阅读,特别是选修

三、选修四;有些可以在上完必修后,对必修进行复习时,联系相关的选修内容做一些学习,特别是选修

一、选修二部分。当然,当年高考选定的选修内容还是需要认认真真组织教学的。

其次,也是每届必须的,制定高三历史特别是对于三本历史必修教材的复习教学思路。虽然面对的是新课程,虽然高考在不断地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其如何改,不管其如何变,不管其怎么新,教育教学自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不能被改变的;受教育教学规律影响或支配的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基本方法,也是需要继承而不需要加以改变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思路。既参照以往之经验做法,又根据新的变化做适度之调整。该届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安排,像往年一样也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只不过现教材是专题模块形式,因而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复习较往年不一样的是,第一阶段是专题模式复习,第二阶段则为通史模式复习。第一阶段约需4个月的时间,即从暑期开始补课的8月到当年11月,以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为指挥棒,系统地按照教材单元、课目之顺序深入细致而扎实地复习三本必修教材内容、全面落实相关考试内容,这一阶段最为重要,是按照课本的专题模式夯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最重要阶段——历史基础知识是该学科之根本,同时通过月考及相关的一系列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技巧;第二阶段,大致也需要4个月时间,即从2009年12月到4月(除去2010年2月放寒假),这一阶段我们逐渐以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为指挥棒,采取打乱教材单元、课目顺序,将三本必修教材相应的以纵向联系为主的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整合成横向联系的通史式知识结构体系,并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教学选修教材的必考内容,这一阶段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月考、半月考、周末文综考及相关的一系列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技巧,特别是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无疑,这个阶段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即高考前三十五天时间,是综合提升阶段,通过对《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内容予以多角度的归纳,构建纵横联系、网络化的 1 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突出主干知识,并关注热点、冷点、焦点;特别注意对高三历次月考、半月考及文综考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诊断,并通过若干考前的一些适应性心理培训与辅导,这样使得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践证明,正确的复习思路是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成败得失的关键。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优异成绩的取得无疑与此密不可分。

第三,也许是值得商榷的,是更加注重对高三历史课的自评反思而非突出集体教研。由于我校历史教师少(四名专职、两名兼带),工作量大(每人每周15—18节课,另有大量自习及周末加班课),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四名专职中又有两人带班主任),开展频繁的集体教研活动很不现实,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动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切实的教学研究对于我们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校历史组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虽然,一直以来,我们提倡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多多参与集体备课及听评课。这个方面固然重要,但是我想,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更应该重视对我们自身课堂教学进行认真评价与反思。参与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毕竟是有次数的、是有限的,只有时时刻刻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比照听评别人课中的得与失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进行认真评价与反思,这样我们的教学与研究才可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就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我们每上一节历史课下来,经过一番辛勤的劳动之后就到了收获阶段,教学后对教与学活动的思考,即教学行为结束后的教学行为(过程)的自评阶段——反思阶段。这个阶段的自我评价与反思首先必须带有批判性,要认真思考教学设计存在的哪些不足、教学目标是否完全达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相关课程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整合、对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意义、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到位、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欠缺、学生上课时出现哪些未曾预料的问题特别是因知识储备不足或课前准备不足或情急生智不够而引起的尴尬即对未预见言行是否妥当地进行了处理等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一节历史课后为了修正以后的教学行为,进行认真自评,写好教学反思,将教学经验理论化,使得播种、耕耘之后有所收获,这是我们历史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总结改善的过程,更是提高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与必须过程,不但利于我们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也利于进一步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每课必有所得”,就是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后认真进行自评与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教学过程本身的一种备课,这比参与听评别人公开课显得更为重要。在高三阶段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确实太多了。因此,我们主张校内集体教研活动少而精,取消流于形式的不必要的教研活动;主张多一些个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读读一些教学刊物(诸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上面的文章与教学实录,看看一些优质公开课实况录像;特别是主张注重教师个人的自评与反思。这样,效果也许更好。

第四,也是新课程理念所追求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新课程理念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核心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精神。我们反对历史课堂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形式新颖、思想内容毫无新意尤其是实际上淡化甚至削弱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些历史课堂甚至一些省优质历史课,都存在着这种问题。表面来看,这些省优质历史课课堂热热闹闹,显得很民主、很平等、很和谐,既非教师的一言堂,亦非学生被动与孤立的情形,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仿佛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但是实际状况恰恰不是这样,其课堂效果没有使学生的质疑与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课堂上,学生会不会质疑、敢不敢质疑,关键在教师是否愿意真正能够创建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害怕“出乱子”驾驭不了课堂、担心回答不上学生问题时的尴尬,这样的教师是做不到让学生去质疑的,他们备课时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在自己所设定的范围内思考问题,如何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自己所设定的圈套,在自己所设定的范 2 围及圈套内,学生的想象力是放飞不起来的、质疑精神是能够被控制的。其实,课堂上有些尴尬、出现些意外——孔子在教学中也碰到回答不上学生问题的时候——这纯属正常,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如果一节课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师生配合默契,环环相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过于完美,这本身恰恰就是一个大大的问题。让人产生怀疑,是否经过了反复演练,是否是多次彩排而形成的花架子。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由于学生思想一开始就可能被教师引入其预设的圈套之中,所以课堂上可能难以给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的思想难以有较大的作为,只能是附和着教师,至多不过是在教师严格指导之下(其实是一种循循诱导之下的指令),做了一些所谓自主探究、合作研究性学习(讨论),意义不大,本质上与新课程理念相差甚远。我们主张课堂上应以创新为灵魂,教师既要积极“有为”,又要善于“无为”—— “有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无为”放飞学生尽情想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知识源于创新,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晶,但知识不等于创新,知识的积累本身并非是创造性思维。在当今信息时代,每天产生的知识是如此之多,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知识又是如此浩如烟海,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完全拥有这些知识,但我们却有必要掌握运用无限丰富的知识的能力和学习、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学海无涯,虽然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永远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力又是创造力的基础,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而质疑能力的培养又对学生的想象力的放飞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历史教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有为”绝不可以仅仅停留在一遍一遍地讲授教材知识这个简单层面——高三阶段学生学习时间极其宝贵,因而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去引导学生质疑,要善待质疑,更要启发质疑,要创设放飞想象的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最终达到清静“无为”之高妙境界,以实现学生的积极“有为”的学习与创造这一终极目标;同时,教师的有为还要体现在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特别是对于月考试卷之得失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精讲深讲。这样高三历史教师也不至于累而无功,历史复习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第五,也是最为现实的,是努力精选精练试题,逐步提高学生应试高考的能力。高三学生一个不可回避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高考了。就当下中国而言,高考不仅仅对于高三学生乃至于对于我们农村整个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最为现实和最大的利益。从高考应试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学科的所有各种能力不外乎就是一个应试能力而已,不过是一种应试技巧罢了。因而,在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培养我们高三学生的应试技巧、提升其解题能力,是高三教师及每一个高三学生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高考既然是一个技巧,那么要想提高应试能力,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是反复的强化训练了,熟能生巧么。面对海量试题,避免题海战术,精选海练试题。我们不但有月考、半月考、月末文综考这种大幅度统一而集中的训练,而且有单元测试、每节课渗透的几道典型题的训练。这几年高考试题题型及能力要求基本稳定了下来,只是试题材料情景更加新颖,设问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因此,我们精选精练试题时,围绕高考《考试说明》,突出主干知识,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巧妙渗透,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通过大量训练,使学生在审题思路、解题技巧、解答条理、答卷速度、语言表述及规整卷面等方面逐渐养成优良之习惯。事实已经表明,这种努力,成效显著。

2010-10-29 3

第17篇:届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得与失[人教版]

2012届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得与失

当2012年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备战了一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也宣告结束。随着12年高考的渐行渐远,高三这一年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将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的做法、得与失总结如下: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 “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2011年8月初,依据2011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根据最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结合学情,制定三轮复习计划。

2011年8月----2012年一月全市一模考试前进行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从微观角度理清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由于高一高二两年存在的一些条件限制,这一届学生到了高三复习时历史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所以我们放慢了一轮的进度,力求学生建构起一个比较细密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托教材,对教材的文字(尤其是关键字),图片进行深挖。

2012年二月----2012年四月全市三模考试前进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按通史复习,纵横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注意扩展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宏观角度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阶段特征。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注意教材目录,章节引言部分,注意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的渗透和影响,以及不同时间或者不同空间历史事件的对比。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还要渗透一些历史史观,比如用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唯物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2012年四月全市三模考试后----2012年六月高考前进行第三轮复习。第三轮是结合热点进行复习以增强运用,热点复习要突出与知识体系显性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时政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试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轮复习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对学生心态与成绩提高效果不错。最后的二十天尤其不能放松,学生须“回归基础,回归教材”。

2、整理研究高考试题。11年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07——11年各地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并把它们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在二轮复习时,我们把五年新课改的高考试题按复习顺序,把每一个知识点涉及的考题汇编在一起,例如,分封制这个考点以前考过的七八个题让学生一次训练,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解题能力,而且全面地掌握了知识点,甚至能通过做题领悟到书本上没有涉及的知识。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在三轮复习时,我们围绕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会议等热点问题组织复习,把周年热点问题汇编成资料发放给学生。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

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没有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知识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既赏识、尊重学生又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则需要系统知识,化解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差一点的学生则需要督促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记忆并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教室和办公室。一可解答学习疑难,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高考恐惧感。

5、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比较多,有学科的周考,综合的月考、全市的模考等等,我们做到批改及时,全批全改,个别学生还进行面批面改,更有针对性地帮他们提高成绩。在这些练习或考试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特别注重学生在答题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别学生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比较有实效。

回想过去一年的复习备考感觉有很多东西值得注意和改进,也更深地认识到我们的诸多不足之处。

1、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难易适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反应偏难,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尤其是对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把握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

2、引导学生落实基础进而转化为能力也做得不够,例如一些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透。

3、对学生答题能力训练还做得不够。例如:一些学生答题层次不清,审题不清,措词不当,画蛇添足,张冠李戴,不会归纳,叙述口语化,不会史论结合地评述,空洞无物,答题角度单一。

4、要正确处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关系,加强一轮复习的力度。

第18篇: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1.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三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临沧市一中 吕玉江

2011—2012学年度,根据学校要求,按照学校、高三年级部和历史备课组的各项具体工作安排,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中探寻教学质量的突破与提升。经过一个学期努力工作,基本完成了高三上学期的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参加备课组工作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三位教师组成。根据学校对教师教研工作的安排,努力探讨适合本组的教学方法。和全组教师在本组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按照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高三历史备课组每星期四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在备课组工作会议上,围绕下星期教学工作准备好课件,教学三案,相关练习,基本上按质按量地完成了集体备课的任务,同时在教研组范围内,完成教研安排的听课,验评等工作。

二、主要工作情况

据本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明确了本学期和本学年的备课组活动安排和任务,并就备课、上课、作业、测试等环节进行总体设计。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2、日常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总结上星期集体备课的成功与不足;二是确定本星期的教学进度和工作安排。在进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备课组安排承担专题主备课任务,就某一课题谈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打算,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在下次备课组会议上,进行交流反馈,进行教学反思。

3、学习衡水一中经验,学习备课组长关于高考研讨会的传达内容,注重对高考形势的研究,力争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高考势必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新理念,对新教材的研究极其重要。通过对各省市试卷分析,了解他们对新课程的研究动态,尽量掌握新课程的命题特点。

4、基本按时完成阶段性测试,备课组要求完成的作业(单元测试,评估练习,师说,大联考……),每次考试后认真分析存在问题,讲解订正。强调工作的细致和实效,重过程。本学期的几次阶段性测试中,都能够贯彻以上工作思路,从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11班成绩较差,还得做更大努力。

四、下学年努力方向

1、关注“热点”问题,了解各地研究成果

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在历史练习中加大练习力度。

2、精选精练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教师要对练习的好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练习对提高学生应考能力很重要,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生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特别是文综考试,政治,历史地理三科时间分配要科学。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讲练结合,及时反馈。

第19篇:高三历史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前段时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1、认真参与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等。

2、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高考历史全国试卷,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比“稳”了哪些,“变”了哪些,特别是“变”(所做的调整)对我们的复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研究全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卷,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

3、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在现在多种版本教材的情况下,课标是专家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我们复习只有紧扣课标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考试说明是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我们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较为切合我们实际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适应学生复习。

2、认真编制学案: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必须提前半周定稿,提前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3、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案等,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以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4、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写好教案和反思:一轮单元复习,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和综合,注意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注意历史概念的解释和重点、难点的概括。注意基础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和比较。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难点透彻化。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5、认真研究测试题,做好考试总结:坚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注意做到难度适中、立足基储典型新颖、题量适中。特别要注意下大力气在网上搜索最新颖的试题。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6、认真辅导,抓优补差:辅导能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希望生”和“瘸腿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7、认真组织学生写好课堂小结,充分利用小黑板优势:坚持把每堂课的课堂小结写在小黑板上,让课代表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书写等方面能力,效果很好。

8、认真批改学案和每周一测:要想上好课,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研究学生的最好方法是批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案作业,为此我坚持每周一测,及时统一改卷,总结得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

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设计的“知识梳理”板块,学生在落实过程中,只填空,冲淡了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效果不太好。

2、预设的历史学案学生一开始比较认真,后来随着各科发放学案,学生时间上的压力增大,部分差生存在应付现象,材料题出现放弃现象。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用时过多,影响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进度。

4、有时“基础概述”在课堂上变成了新课,用时过多,课堂容量变小,教学目标难以当堂完成,课堂压力加大。

5、学生普遍感到历史材料题比较难,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测试时失分比较严重。

6、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整体把握,概括能力需提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我们学生基础差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注意综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等)。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力争通过复习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自己也要多看书报、新闻等,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以适应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热点切入的特点。多作题,多创制原创试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周密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

4、注意加强对“培优补差”生的辅导力度,争取多谈话及时了解动向,单独准备套题,让他们限时交上来,更准确地采取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措施。

5、高考中整体难度呈降低趋势,所以我们的练习应降低难度,增加新颖度,树立学生高考前的信心。

第20篇: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这学期是我任教的第一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一班,二班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碰了钉子。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测出来才知道不如人意。后来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来未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初学英语的学生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二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而一班一部分同学比较调皮,学习欠积极性,虽然优良生比例大,但中下层面而也广,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原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帮助班上的同学改英文名,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只有英语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例如在一班,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英语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从中段考试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平均水平相当,一班的差生面相对较大。所以在中段考后的时间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两班的差生辅导上,特别是一班,以缩短差距。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而期考结果证明,适当辅导差生对班的整体发展有很大帮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