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食用菌培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2 08:35:16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食用菌工作总结

2011年双井办事处食用菌工作总结

2011年是我省食用菌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年,众所周知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国内食用菌消费量以18—20%比例增长,可见生产食用菌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蘑菇种植产业,符合农业产业化有关政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办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办事处香菇产业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度引入食用菌种植户两户,产量约为7万吨,产值达到四十万,即便如此,我办食用菌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一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我办毗邻107国道,距离市区约12公里;全办所涉及的村部皆达到了村村通,交通运输方便,通讯设施齐全。二劳动力资源丰富

食用菌发展劳动强度小,老人、妇女、小孩均可从事生产,我办事处拥有丰厚的人力资源作保障。

三政策倾斜,给予扶持

办事处领导将食用菌发展放到工作的重要议程里,对食用菌的发展进行规划,试用食用菌专项补贴政策。

争取在2012年度紧跟全省食用菌发展进度,为双井办事处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双井办事处

2011年11月16日

推荐第2篇:食用菌教学反思

食用菌教学反思

教师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宽松气氛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特别在选择提问的问题时,教师侧重发散聚合思维的调控,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使学生之间能容忍不同看法,不及笑他人的意见,形成宽松的和谐的同学关系。

推荐第3篇: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2012年**县食用菌种植工作,以\"抓示范、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带动种植区农牧民开展种植工作。据统计:种植拱棚379座、\"一棚三用\"81座,种植面积为7.8万平方。

1、干部包棚,示范操作,带动农户开展种植工作。

各种植区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乡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户,种植棚上做标识,方便种植户与工作人员的联系。乡村干部从4月份农户准备基料开始就建立了联系手册,逐一落实牛羊粪、麦草、大棚面帘等各项种植工作的前期准备情况,为做好种植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培训,技术到位,强化种植管理力度。

种植区从自治区、地区、福建等地请食用菌种植专家授课,干部、群众一起听。同时地区专家还长期住在种植区,自己承包大棚带着农户种植,按生产环节一一示范到位,营造出种植去农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氛围,使农户的种植信心进一步得到增强。

3、组织收购,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种植户的食用菌不滞销,农业局一面鼓励农户自己销售,一面积极与**圣野、**喀尔里克食用菌合作社联系,鲜菇按每公斤不低于8元的保护价收购,促使种植户的利益最大化。目前没农户反映食用菌未销现象。

4、种植户的效益分析。

种植户每平方投入牛羊粪、麦秸、石灰等价格在20元,每平方产鲜菇4公斤左右,按每公斤9元的价格计算,种植户的收入每平方在16元。2012年种植460座棚,计7.8万平方,纯收入在124.8万元,每座棚平均收入2713元。

5、存在的问题。

1、指导食用菌种植的技术员少,不能构建起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系。

2、不能在当地培育菌种,购买到的菌种在农户手中保管不当,造成一定的损失。

3、依靠传统粗放的种植,难以提高产量。

六、下一步计划。

1、认真总结,采取一对一的模式给种植户算清帐,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主动性。

2、引进食用菌制种、鲜菇加工企业,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体系。

3、提高建好棚的利用率,逐步扩大规模,形成食用菌销售市场。

推荐第4篇:上半年食用菌工作总结

2012年灵宝市食用菌生产上半年

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全市菌业战线广大干群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政府全会和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香菇核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打造产业亮点、提升菇农效益为目标,在“做”字上下功夫,紧盯生产各环节,精心组织,强化服务,使食用菌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完成了预期目标,为全年食用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菌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在春季生产有效时间内,实现了食用菌生产新突破。止目前,全市食用菌生产总规模达到4825.05万袋,其中香菇完成3368.7万袋,分别占全年生产任务6000万袋和3500万袋的80.4%和96.3%,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5.6%和32.5%,实现销售收入近2.6亿元,同比增长122.6%。全市食用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夏香菇生产早、比例大。由于去年夏香菇价格高、销路好,广大菇农收入大幅增长,群众发展夏菇热情高涨,生产突出一个“早”字,从去年11月份就全面开始装袋灭菌工作,较往年生产又提前半个月。春节期间,焦村、阳平、西阎、阳店、大王等夏香菇集中乡镇,菇农淡化过节意识,生产有序不停歇。今年,全市夏香菇总规模超过1500万袋,较上年已翻倍,接近全市香菇生产规模一半。

- 1

五是产业发展亮点多、影响大。年初,“灵宝香菇”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我市利用苹果树剪枝发展食用菌获全国区划科技一等奖。3月5日,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邓凯到我市考察,在焦村镇杨家村参观了香菇生产大棚,认为食用菌是能够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好产业。3月25日,在中国菌协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我市被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称号。4月7日,杨家村食用菌成为省“下基层大走访”现场会亮点。5月23日,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领导专程到我市考察、调研食用菌脱水技术推广示范情况,对阳店镇布张香菇基地应用物联网,进行食用菌精细管理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6月9日,在“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三门峡夏香菇现场观摩暨食用菌新技术研讨会”上,尹庄镇留村、西阎乡北贾村夏香菇基地成为现场会上的亮点,与会各地市食用菌专家一致认为我市夏香菇基地规模大、管理规范、效益突出,林下荫棚栽培实现了菌林互补、菌兴林旺,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食用菌发展的好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是各级重视,加大投入。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食用菌生产纳入了年度目标考评和阶段督查重点,并继续拿出专项资金扶持香菇核心基地建设。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制定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为菌业发展搞好服务、营造氛围。焦村、阳平、西阎、阳店等乡镇都结合实际制定了规模奖补、设备补贴、启动补助等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调动了各村发展积极性,激发了广大

- 3

组织召开了“全市食用菌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生产动员会”,通过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引导更多群众积极投身食用菌生产。至春节前,全市已有15个乡镇125个村启动生产,落实菌种供应80万公斤,备木屑及原料1.2万多吨,装袋灭菌1200多万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倍多。其中,反季节夏香菇生产已大头落地。春节后,为消除节庆对食用菌生产的影响,市菌办节后立即安排包片领导、同志下乡,深入生产一线,督促乡镇尽快启动节后生产。不少乡镇淡化过节意识,正月初三左右就早早启动了节后春栽香菇生产。此后,我们又先后在3月16日、6月6日召开了生产促进会、转段、越夏工作会,对香菇制袋、养菌和越夏各阶段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做到工作重点明确、生产有序进行。

四是抓住关键,搞好服务。在技术培训方面,在加强技术员管理,完善市、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发技术简报,通过“灵宝菌业”和“灵宝科普”送达生产一线指导生产,同时坚持举办定期技术培训班,把培训办到乡镇、基地的生产一线,提高培训效果,扩大技术普及面。上半年印发技术简报8期1300多份,举办各级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菇农1600人。在生产管理方面,加大检查督导力度,菌办人员分片包乡,深入各乡镇、新上基地和重点村、户,帮助做好生产规划、组织和检查指导,普及安全生产知识,重点落实防风、防高温、防灾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在生产组织方面,重点做好生产设备调配和科学安排,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生产有序进行,不务农时。在菌种管理方面,逐菌种

- 5

在新基地培育上,我们规划、技术等方面支持西册村企业家张志强新建一个占地40余亩,总投资400万元,设计年生产规模40万袋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建成标准化香菇大棚18个,入棚春菇近30万袋,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示范基地已具雏形。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提高菇农组织化程度、保证菇农稳定增收和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在提升原有合作社运行水平的同时,鼓励生产基地、专业村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其联结农民和市场、引导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市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5个,预计全年可达20个。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

虽然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良好,但还存在乡镇特色不突出、发展不平衡,技术网络不完善、服务不到位,菌种生产能力不强、菌质参差不齐,以及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市场主动性不强、精深加工产品少等问题。下步,为确保全年食用菌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对照任务,倒排计划,并通过实施领导包片、同志包乡的办法,将责任明确到人。各乡镇坚持食用菌生产“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具体负责和菌办人员专职专责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聘请总技术员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全年6000万袋目标任务完成。

- 7

在推动标准化生产、开拓市场、加工增值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5、开拓市场,提高效益。销售是菌业能否实现高效、促进菇农增收的关键。我们将充分发挥“灵宝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作用,依托灵仙公司、阳河菌业、兄弟菌业等企业菌品直销门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着力解决好销售问题。落实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贴、冷藏车补贴、建直销门店补贴等优惠政策,提升菌品冷藏、烘干等初加工能力,加快发展食用菌冷链运输,提高我市食用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抓住三门峡“大通关”建设机遇,加强与海关、检疫等方面的合作,掌握出口标准,组织出口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在出口创汇上实现新突破。

6、储备项目,招商引资。为进一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达到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我们将搜集整理一批选项科学、前景看好、易于操作的食用菌项目,做好食用菌项目库建设。同时,积极组织乡镇、企业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1-2个项目落户灵宝。

灵宝市菌办 2012-6-26

推荐第5篇: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食用菌种植工作总结

2012年**县食用菌种植工作,以”抓示范、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带动种植区农牧民开展种植工作。据统计:种植拱棚379座、”一棚三用”81座,种植面积为万平方。

1、干部包棚,示范操作,带动农户开展种植工作。

各种植区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乡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户,种植棚上做标识,方便种植户与工作人员的联系。乡村干部从4月份农户准备基料开始就建立了联系手册,逐一落实牛羊粪、麦草、大棚面帘

等各项种植工作的前期准备情况,为做好种植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培训,技术到位,强化种植管理力度。

种植区从自治区、地区、福建等地请食用菌种植专家授课,干部、群众一起听。同时地区专家还长期住在种植区,自己承包大棚带着农户种植,按生产环节一一示范到位,营造出种植去农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氛围,使农户的种植信心进一步得到增强。

3、组织收购,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为了让种植户的食用菌不滞销,农业局一面鼓励农户自己销售,一面积极与**圣野、**喀尔里克食用菌合作社联系,鲜菇按每公斤不低于8元的保护价收购,促使种植户的利益最大化。目前没农户反映食用菌未销现象。

4、种植户的效益分析。

种植户每平方投入牛羊粪、麦秸、石灰等价格在20元,每平方产鲜菇4公斤左右,按每公斤9元的价格计算,种

植户的收入每平方在16元。2012年种植460座棚,()计万平方,纯收入在万元,每座棚平均收入2713元。

5、存在的问题。

1、指导食用菌种植的技术员少,不能构建起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系。

2、不能在当地培育菌种,购买到的菌种在农户手中保管不当,造成一定的损失。

3、依靠传统粗放的种植,难以提高产量。

六、下一步计划。

1、认真总结,采取一对一的模式给种植户算清帐,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主动性。

2、引进食用菌制种、鲜菇加工企业,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体系。

3、提高建好棚的利用率,逐步扩大规模,形成食用菌销售市场。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县总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乡镇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

推荐第6篇:食用菌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食用菌》作业

姓 名:杨玉德学 号:专业、班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一班

2009361042

山东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杨玉德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摘要 综述山东省食用茵的发展历程,展示食用菌茵开发、加工及副产物利用的产业现状,根据山东省食用茵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自主品种选育、创新栽培技术以及功能拓展、科技平台建设等产业化发展方向及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山东

食用菌已成为我省农业中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循环经济的高效、生态、特色型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1.2005-2010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自省食用菌工作站及省食用菌协会成立五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中国食用菌协会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广大食用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食用菌协会、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和省食用菌工作站充分发挥其调控、带动作用,立足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克服困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全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食用菌已发展为山东省种植业中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农村第六大产业。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32万吨,比2005年增加60万吨,增幅达83.3%;总产值44.70亿元,比2005年增加28.28亿元,增幅达107.9%;出口创汇12236万美元,比2001年增加7373万美元,增幅151.6%。2005年至今,我省食用菌产品的市场价格平均年增幅达10%以上,

成交量连年上升,截至目前,菇农年户均增收8000元。涌现出了一批如莘县、定陶、惠民、新泰、邹城、武城、牟平等年总产值超过2亿元的食用菌主产大县和菇农人均纯收入5800多元的枣庄市台儿庄前程村等生产先进村,为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几个因素

2.1 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目前,全省17市139个县(市、区)中,已有70%的县(市、区)重点发展了食用菌生产,30%的县(市、区)的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食用菌栽培总面积由2005年的9000万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16250万平方米,其中,大宗品种如平菇稳中有升,栽培面积6804万平方米,较2005年增幅56.6%,双孢菇3194万平方米,增幅84.3%,香菇2624万平方米,增幅65.2%,草菇826万平方米,增幅78.8%,金针菇1358万平方米,增幅45.7%,黑木耳398万平方米,增幅76.1%,珍稀菇类1046万平方米,增幅120%。食用菌规模生产基地由2001年的500个发展为目前的2050个,消耗各类作物秸秆由2005年的11.86亿公斤增至目前的22.13亿公斤。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我省食用菌生产管理和产品贮藏、加工水平日益提高,采收品加工率占整个菌品市场的90%以上,而上市的鲜品大都是在不影响其风味、营养的情况下经各种贮藏工艺处理的,一般都可保鲜3-8天,甚至10天左右商品性质仍然良好,大大延长了保藏期,提高了商品价值。加工品达标率连年上升,目前高达77.8%,高出国家质检总局普查12.3个百分点,并在保持了菌品的独特风味和自身丰富营养的同时,又创出了各具特色的菌品知名品牌,如“九发”牌、“马力”牌双孢菇、“益智”牌、“七河”牌香菇等,这些产品凭着过硬的质量和信誉,直销台湾、香港、

日本、韩国、越南,并远销俄罗斯、德国、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

2.2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特色鲜明

近几年来,随着“南菇北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山东省食用菌品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更接近人类营养、健康需求和生活习惯的种类不断得以选育推广,如金针菇、香菇、黑木耳、灵芝、天麻等;二是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大宗和珍稀菇类发展速度不等。全省各地的双孢菇、香菇、平菇、黑木耳等大宗菇类发展稳步增长,优质花菇、鸡腿菇、杏鲍菇、白灵菇、猴头菇、滑子菇、姬松茸等珍稀品种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惠民县的白灵菇、莘县的杏鲍菇、夏津县的鸡腿菇等,综合效益都比普通品种高出一倍以上。三是不断开发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食用菌系列新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选育了如莒县的“莒州5号”黑木耳、文登的“昆香1号、昆香2号、昆香3号”香菇、台儿庄“仙芝”牌平菇、鸡腿菇等适合本地栽培的种类并不断探索,其抗病性、适应性等优良性能不断提高,分别获省、市级科技进步等奖项。同时,根据各地气候、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全省形成了以惠民、栖霞为中心的鲁北、鲁东香菇主产区,以莘县、定陶为中心的鲁西双孢菇主产区,以潍坊、淄博为中心的鲁中金针菇主产区,以费县、莒县为中心的鲁东南黑木耳主产区,以济南、泰安为中心的珍稀菇类鲁中主产区,以台儿庄、滕州为中心的鲁南平菇主产区等六大具特色品种结构的主要产业带。

2.3 科技兴菌深入人心,科研硕果累累

随着菌业的蓬勃发展,菌业科技的无穷力量和重要作用逐步显露出来,各地政府和从业者都把科技兴菌放在首位,技术推广与普及体系逐步健全,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信息的传播、普及与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如栽培模式从单纯

的一层式覆土、袋栽到目前的标准化层架式,从简陋竹棚、窑洞到标准化生产大棚,生产设施设备齐全。菇农、基地、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链拥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省有2万人的技术骨干队伍,其中具高级职称700余人、中级职称3000余人,分布在全省各个地区的协会、基地、企业及生产大户。全省80%的菇农生产技术成熟。同时,各地适时围绕制约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及促进我省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立项、攻关与实施。“山东省食用菌科技示范县建设工程”、“食用菌优质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真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秸秆栽培食用菌产业化开发”、“林菌间作技术路线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 及多糖提取、成果推广、循环经济、农业良种产业化等一批课题项目相继投入实施,有些项目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验收并取得奖项。2007年,省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联合实施了“全省14个食用菌科技强县”和“万棚亿元”工程建设项目,带动了全省300万农民致富。

2.4 龙头企业迅速迭起,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山东食用菌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省内80余家龙头企业的带动,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禾菇菜有限公司、邹城华源食品有限公司、淄博七河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绿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惠民中惠食品公司、天绿食用菌加工厂、孙武菌业有限公司、环球食用菌有限公司,文登文泰食品有限公司、山大食品有限公司、文登市口子香菇加工厂等20余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均在5000吨以上,吸收劳动力2万余人,其产品鲜菇、盐渍、罐头、菇干等近10个系列30多个花色品种直销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达27.71亿元,出口创汇达5875万美元。同时,运用“公司加基地联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之路,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菌种的选育、栽培、成品、加工到销售出口,菇农销路畅通,公司货源稳定,加工产品质量可靠,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和完善,食用菌的出口品种、数量进一步上升。

2.5 菌政管理逐步加强,各项服务优质高效

进一步理顺了食用菌管理体制,食用菌生产的主产市、县均建立了相应的食用菌管理机构,部分成立了食用菌工作站或食用菌管理办公室。14个科技示范县还专门成立了分管县长或市长任组长、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的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农业和科技部门靠上抓,指定管理和技术人员具体抓。各地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当地菌业发展,如苍山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红头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蘑菇生产的意见》、《关于全县食用菌生产情况和今后发展意见》《关于加快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意见》、《苍山县2006年食用菌发展计划》、、《苍山县食用菌发展五年规划》等,新泰的土地流转、鼓励政策(市政府每年都安排专款用于对先进乡镇办事处的表彰奖励)、土地换项目等优惠政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食用菌协会积极组织各种大型行业活动,搭建合作平台,进行思路沟通、信息传递、经验介绍、产品展销、供需见面,充分发挥 “统筹、规划、协调、服务”的职能。如省食用菌协会联合省食用菌工作站先后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全省食用菌技术培训班暨食用菌基地开发论证会”、“山东省食用菌工作会议暨食用菌经贸洽谈会”及“山东省‘九发’杯首届食用菌烹饪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很好地促进了生产与贸易,对加快我省产业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协会还通过刊物、杂志、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传递行业信息,准确及时可靠,来源渠道多样化,生产、加工、经营者能够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和了解市场动

态、消费走势,品种的选择、生产、加工、经营有了明确的方向,减少了因缺乏技术支撑和生产针对性而造成的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部门可通过信息服务系统了解兄弟地区的成功范例,依据本地实际做出规划和安排,制订优惠政策等支持产业发展,提高本地农村经济增长,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另外,对扩大产业宣传、引导大众消费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山东省食用菌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3.1 由于相应的科技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落后、服务不到位、效益低下。对农民的技术引导缺乏有效载体,技术普及率低,严重影响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

3.2 引进龙头企业滞后.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食用菌生产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从事菌产品销售的服务中介都是由农村经纪人或菌种生产者承担,虽然也开展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但市场开发能力不强。目前,食用菌生产的主要为双孢菇,产品以鲜品为主,附加值低,销售上对商贩的依赖性大,一旦市场被动,抗风险能力差。

4 山东省食用菌发展展望

做好“农超”对接工作2011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嘲。部里正在与商务部、财政部加强沟通,准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山东省可以此为契机,做好超市与食用菌专业户、食用菌专业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对接工作,如政府为双方提供对接平台与信息,农户可以直接将食用菌产品供应给超市,减少流通成本,提高双方利益。此外,除了加强“农超对接”外,还可通过物流公司,加强“农批对接”、“农协对接”,进一步疏通销售渠道,加大食用菌产品的内外销量。

参考文献

[1] 李志田,马振声,陈国朋.山东地区土壤资源[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 [2] 邬建明.我国食用菌标准及标准体系现状[J].食用菌, 2008,25(5):2—3

推荐第7篇:食用菌

2010 年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对策建议

张俊飚李海鹏

(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武汉

430070 )

推荐第8篇:东昌府区食用菌协会工作总结

东昌府区食用菌协会工作总结

东昌府区食用菌协会自二00六年四月成立以来,围绕协会章程和服务宗旨,积极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上级食用菌协会的督查和指导。在市、区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区食用菌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不但成为设施栽培、城郊型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且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协会本着 “服务行业、连接市场、沟通政府”的宗旨,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食用菌产业经济的发展。

一、健全协会组织、完善各项制度

东昌府区食用菌协会按照章程设立了四个工作部门:综合部、技术部、销售部、产业部。四个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食用菌协会充实了一批常年从事生产一线的专业大户、专业经济组织负责人,使协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理事会人员组成、食用菌协会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协会的各项章程和管理制度,严把财务关,建立专帐专户、确立专职财务人员管理基金帐户;使协会运作更加规范、合理。

二、加强协会队伍建设、调动会员生产积极性

协会积极加强与会员的各种联系,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会员和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会员现已达57人,带动11000人种植食用菌,同时继续完善与会员中种植大户的生产销售合同,落实了150万袋生产合同,比

去年计划合同翻一番。预计2006年底,全区食用菌创综合效益3.5亿元,人均收入350元。

三、强化信息服务,认真抓好会员技术培训

通过订阅专业杂志,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食用菌产业形势分析会等形式,及时通报食用菌产业经营形式、政府政策、产供销信息。在协会与协会之间、协会与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会员之间架起各类信息桥梁,通过为会员提供市场、技术、良种等信息服务,拓展会员及种植户发展视野,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信息支撑。利用科技下乡、科普赶集、科技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展食用菌种植的重要意义、普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通过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现场示范,以及开设专业技术讲座、经验交流会、组织观摩、参观等形式,培训食用菌种植户300多人次,编写印发技术资料20000余份,大大提高了会员、种植户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培育出一批技术骨干和种植能手。

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开发新品种

协会充分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与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省食用菌工作站等单位协作开展《双孢菇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模式研究》、《秸秆栽培平菇综合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选育出适合本地区生产的鸡腿菇、香菇、双孢菇、平菇新品种,并总结出与新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方法以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培养料配方,通过示范推广,引导会员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使食用菌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在全区建立了闫寺、梁水镇、张

炉集、沙镇平菇基地、梁水镇双孢菇基地、斗虎屯草菇、鸡腿菇基地、郑家灵芝基地、候营香菇基地等试验示范基地。

五、外引内连,形成优势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协会积极探索菌种生产企业(户)与农民种植户之间的利益连结,注重利益共享,减小市场风险,扶持梁水镇菌种场、闫寺菌种站、昌运食用菌有限公司、新星农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带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宽企业(户)与市场对接渠道,适应产供销一体化,搭建交易平台。食用菌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协会还加强多渠道联系,加强中介服务,优化投资环境。通过外引内连,使我区食用菌产业参与市场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六、沟通政府,寻求发展扶持

区食用菌协会在做好对会员和种植户服务的同时,接受省食用菌工作站、省农科院等部门的指导,积极沟通政府,当好政府参谋,广泛收集会员和广大种植农户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要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积极协助政府解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有些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协会发展思路,围绕协会章程,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更加充分发挥本协会的桥梁 和纽带作用,以加速推动全区食用菌产业经济的发展。

推荐第9篇:食用菌课题组上半年工作总结

食用菌课题组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食用菌课题组做了以下工作:

2004年上半年,食用菌课题组在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完成院里布置的各项任务:食用菌课题组的全体人员能够响应院办号召,参加政治学习、答题、植树、拔草、打扫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为树立研究院的形象尽了自已的一份力量。完成栽种120棵花卉的任务。

二、扶贫工作:继续完善2003年的工作。4次到扶贫点指导食用菌后期管理工作。

1、有个别栽培户由于湿度和通风的矛盾没有解决好,料袋培养料表面较干出现了不出菇的现象,我们及时到现场通过讲解示范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出菇形势喜人。

2、随着温度的逐渐提高,出菇场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我们及时向菇农传授病虫害防治知识,讲解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由于个别栽培户的疏忽,一场大火烧毁了7栋大棚,栽培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在菇农万分着急的情况下,我们及时赶到,对菇农进行了安抚工作,并对损毁的栽培袋进行了能否出菇鉴定,帮助菇农挽回了损失,到目前为止,被大火烧毁的7栋大棚均已出菇。

4、继续用菌糠饲养蚯蚓试验,到目前为止,蚯蚓生长良好,并在扶贫点进一步扩大了蚯蚓的培养面积。

三、稀有食用菌菌种选育及栽培

上半年我们对茶新菇菌种进行了选育。摸索了茶新菇菌种特性

温度:茶薪菇适应的温度范围很广5℃---35℃均可生长,最佳生长温度21-28℃,20℃以下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减慢,5℃以下几乎停止生长,30℃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虽快,但菌丝长势弱,35℃菌丝难以生长直至死亡,-4℃条件下保藏。出菇温度15-26℃,生物学效率达90-120%。 水份:60-65% 空气: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过高会造成菇体畸型。 光线:需光性真菌,无光条件下不形成子实体。 pH:喜偏酸性环境,最适pH5.5-6.5 营养:茶薪菇对营养要求比起姬松茸来要简单一些,培养起来要容易一些。能利用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为碳源,利用麸皮、米糠、饼肥为氮源。

四、新引进的常规品种进行筛选复壮、栽培试验

对平菇黑A、灰平、平菇Tw-

9、香菇武香1号、香菇1

35、金针菇Fv093进行了室内栽培和大棚栽培试验,摸索其种性。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今年的平菇主栽品种为灰平、金针菇主栽品种为金针菇Fv09

3、香菇主栽品种为武香1号

五、进行了菌糠肥料各个配方全磷、全氮、全钾的测定

六、菌糠肥料栽培番茄试验

对4种配方的菌糠肥料及其对照进行了8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这8个处理分别为(以下肥料均晒干,过筛后按肥料:土=1:2的比例定量混合于营养钵中,定量加水) 菌糠肥料培养基1:20%鸡粪+80%菌糠+0.5%发酵剂 菌糠肥料培养基2:20%鸡粪+80%菌糠+0.5%绿色木霉 菌糠肥料培养基3:30%鸡粪+70%菌糠+0.5%发酵剂 菌糠肥料培养基4:30%鸡粪+70%菌糠+0.5%绿色木霉 CK1: 蚯蚓粪 CK2:菌糠 CK3:鸡粪 CK4:土

目前正在出苗过程中。

七、进行了食用菌菌种的复壮、保藏工作:对现有的食用菌菌种全部进行了重新复壮,并进行了重新保藏。

八、菌种销售:生产了用于销售的各类菌种1000多瓶。实现销售收入2000元。

推荐第10篇:青岛版《食用菌》教学设计

《食用菌》教案

沙沟镇茶棚小学

韩青松

教材分析

《食用菌》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中的一课。

本课是按照“探究蘑菇的生长环境,观察蘑菇的生长环境——交流有关食用菌的资料——了解蘑菇的繁殖特点,识别有毒蘑菇”的思路编写的。这是在学生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不断扩大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食用菌的种类,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课堂环境下蘑菇等菌类实物资源的局限性,使学生从感官上对食用菌进行观察与了解受到限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措施:重点是进行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一是要学生尽量利用好身边资源,从市场等地方搜集种类尽可能多的食用菌;二是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突破课堂活动中观察类资源的局限性,从多角度、多场景中进行观察认知;三是在教学形式上,以活动为主线,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能通过实物、互联网资源及其它信息源,认识更多的食用菌。 ②能通过实物观察、互联网资源,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2.过程方法目标:

①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食用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事物的基本形态特征。

②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资源等科学探究的过程。 ③能对网络信息、其它信息源的信息进行有效获取与加工,进而建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 ②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 ③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

1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活动为主线”的原则,本课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讨论法。

此外,在每个活动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搜索的大信息量、即时查寻、媒体形式多样等优势,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活动中的技术支持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活动准备:师生利用“百度搜索”、图书查阅等形式搜集尽可能丰富的教学资料;收集平菇等一种或几种食用菌,准备放大镜和镊子等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访问、上网等方式了解到一些有关食用菌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共同来梳理一下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二、探究过程

1、活动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摆放、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每个同学在整理资料的同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必须依靠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课前准备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直接决定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否能够得以突破。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生成。

2、组织交流

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交流主要内容: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 学生:(1)下雨后的粪堆旁边 (2)下雨后的草丛中

(3)在腐败的木头上泼上水后也能长出不少伞状的蘑菇 (4)长期遮阴的地方容易长出蘑菇 „ „

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呈现真实的蘑菇生长环境。

小结:蘑菇生长在潮湿、阴凉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前搜集整理资料,将零散的信息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梳理,使学生对蘑菇的生长环境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3、组织观察,认识蘑菇的结构,认识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蘑菇的外部结构,然后观察蘑菇各部分的特点及内部结构。(特别注意: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蘑菇,特别是从野外采到的蘑菇。观察完毕,必须要洗手。)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准备好的几种蘑菇。

学生讨论交流一段时间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生:蘑菇的上面长着盖。 下面长着长长的柄。 在盖的下面长有很多褶。

有的盖是圆的,有的盖是半圆形的。 „ „

教师指导学生将菌柄用镊子剥开,观察菌柄内部结构,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观察结果。 生:撕开后,能看到很多丝状的东西。 顺着撕开比较容易。 „ „

教师:大家看到的菌柄中的丝状物就是菌丝,顺着菌丝就能很容易的把蘑菇剥开。请同

3 学们交流并总结蘑菇的结构特点。

生:蘑菇上面长着盖、下面有柄、里面长着菌丝。 „ „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蘑菇外部结构。

教师小结:成熟的蘑菇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以及地下菌丝。 教师提出问题:蘑菇是靠哪个部分吸收养料进而生长的? 生:菌柄。 菌丝。 地下菌丝。 „ „

教师小结: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进行生活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于简单工具,学生对常见的、容易收集到的几种食用菌进行观察,借助于课本资料及教师提供的课件图片,认识并说出蘑菇的外部结构名称。从感性认识过度到对蘑菇的一般性结构特点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4、指导学生了解蘑菇的繁殖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将采集到的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有什么发现?

4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口鼻尽量远离白纸,以防蘑菇孢子吸入口鼻) 学生:有很多微小的颗粒落到纸上。 很小,必须用放大镜看。 „ „

教师:它像不像植物的种子? 学生:像。

教师:这就是孢子,蘑菇依靠孢子进行繁殖。还可以利用菌丝进行繁殖,就像有的植物既能用种子繁殖,也能用植物体的其它部位繁殖一样。

用多媒体展示蘑菇的孢子生殖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由动手实验观察,通过课前查阅互联网,更进一步了解蘑菇的特点——蘑菇是靠“孢子”繁殖的。

5、指导学生识别有毒蘑菇。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食用菌》,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叫做食用菌呢? 生:不能。 教师:请举例说明。

生:在粪堆旁边长出来的蘑菇脏,不能吃。 不是买来的蘑菇不能吃。 不能随便从野外采集蘑菇。

5 „ „

教师告诉学生,食用菌顾名思义是能够食用的真菌,能不能食用和它生长的地方以及是否购买和从何地采集没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几种有毒蘑菇的图片,教给学生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白毒鹅膏菌

白黄粘盖牛肝菌

大鹿花菌

毒鹅膏菌

粪锈伞

毛头鬼伞

教师让学生观察以上图片,结合课本资料卡教授给学生辨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一看颜色

有毒蘑菇颜色鲜艳,有红、绿、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8 二看形状

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有毒蘑菇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盖厚实,菌柄上有菌轮,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柄,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后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设计意图:利用资料卡,结合实景画面科学明了的优势,进一步增长学生识别有毒蘑菇的知识和经验。

6、认识各种各样的食用菌

在学生进行实物观察之后,教师给学生展示蘑菇的图片资料,丰富学生的观察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部分食用菌图片,让学生抢答,说出名称。 双胞蘑菇

香菇

金针菇

平菇

羊肚菌

蒙古口蘑

设计意图:利用多幅彩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每种常用食用菌的外表形态,体验食用菌的丰富多彩,了解食用菌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生抢答,实现师生间基于信息的交流互动。

7、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蘑菇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及很多的食用菌,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知识。

三、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一:到菇农家里采访,了解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试着学习养殖少量蘑菇。(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菇农,根据菇农要求进行采访和学习)

拓展活动二:在雨后寻找蘑菇,有条件的可以拍下照片(附以说明,如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环境条件等)或进行脱水后制成标本。(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引起中毒及其他不安全事件)

设计意图:学校所在地是农村,有农民利用玉米芯进行平菇养殖。其中有的学生家里就有平菇、香菇、金针菇等养殖项目。学生可利用以上条件,进一步了解食用菌的生长、繁殖条件,以此锻炼学生的观察、交流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反思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节课的每一教学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现机会、自主的参与和充足的活动时间。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交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关注了学生的理解与体验。开展活动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只做引导者,充分发挥体现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支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本节课中,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概念建构,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开展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效应明显。

作为一节科学课,课堂上面对现实的资源相对较少,本节课教师和学生充分运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弥补了这一不足和局限,有利于教材内容之外的拓展,有利用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进行知识构建和能力训练。

3.课堂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整节课,学生都在“动”,都在“做中学”,在观察实验、交流汇报、知识拓展等形式中学习,在自主、互助、合作的方式中完成学习任务。没有死记硬背的知识灌输,完全是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开展的一种更重视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

4.联系生活经验,思路明了,教学设计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11 本课是按照“探究蘑菇的生长环境,观察蘑菇的生长环境——交流有关食用菌的资料——了解蘑菇的繁殖特点,识别有毒蘑菇”的思路编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局限于课本内容,及时关注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梳理,让学生面对一个个实际问题,在强大的信息源中构建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有待研究的地方。一是受时间关系,对学生知识的拓展做得不够,信息内容的筛选有待注意;二是互联网应用手段的作为科学课的有效补充,在处理实验与拓展性资源时,时间分配上尚需进一步探索。 12

第11篇:4、食用菌学教学设计 (

科目: 科学 年级:六 教学设计 :崔万美 审核: 刘春美 时间:2014.9 编号: 4

4《食用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培养创新精神。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能体会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了解食用菌的种类;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学案、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谈话导入

过渡语:你认识那些食用菌?你了解有关食用菌的哪些知识? 板书课题: 4.食用菌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过渡语: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这节课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自学指导:

二、先学环节(15分)

(一)自学指导

自主探究课本10-11页内容,边看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上划出答案。 思考:

1.夏秋季节在什么地方容易采集到蘑菇? 2.蘑菇包括哪几部分?蘑菇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 3.你认识那些食用菌?你是怎样认识的它们的? 4.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要求:

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自学指导中问题,将小组困惑记录下来准备小组交流。3.老师指定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点评、补充、反馈。

(二)自学检测

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问题,其他同学点评、补充、反馈。

(三)我们小组的困惑

三、后教环节(10分)

(一)师生交流探讨

师根据检测题和困惑适当点拨。

1.蘑菇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采摘蘑菇时,不能 用手直接采摘,要用 镊子 夹取。

1 科目: 科学 年级:六 教学设计 :崔万美 审核: 刘春美 时间:2014.9 编号: 4

2.识别毒蘑菇的方法: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合作探究

把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一敲,你有什么发现?(会掉落“孢子”,也就是蘑菇的种子,呈深褐色。如果是伞形的蘑菇,你会看到一个像车轮一样的痕迹。

) 要求:

1.认真观察,作好记录

2.小组互评选出最佳观察小组,准备全班汇报交流。过渡语: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

四.训练环节(10分)

1.填一填

(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 进行腐生生活的。 (2)蘑菇生活在 的环境中,采摘蘑菇时,不能 直接采摘,要用 夹取。

(3)蘑菇包括、、、地下菌丝五部分。 2.答一答

如何识别毒蘑菇?

【板书设计】

4.食 用 菌

结构: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 地下菌丝

习性: 腐生生活

识别: 三看 一闻

【教学反思】

第12篇:食用菌论文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摘要:金针姑是备受人们青睐的食用菌之一。它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键功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3大食用菌。通过科学家和广大菇农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金针菇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使广大金针菇利,植户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然后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原料配比、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期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金针菇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只要周到安排、科学管理,栽培金针姑是可以成功的。 关键词:金针菇、形态特征、生长条件、栽培技术、菌种、关键要点

1、绪论

1.1金针菇的简介

1.1.1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 Mushroom \",拉丁文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1.1.2地理分布: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1]。

1.2生物学特性 1.2.1形态特征: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2.1.1 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

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

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 (也叫

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

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

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1.2.1.2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

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

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

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

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

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

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

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

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2、生长发育条件

2.1 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

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 1

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2 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

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2.3 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

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

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

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

发生病虫害。

2.4空气: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菌丝生长

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

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

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2.5光线: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

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

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在其培

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2.6酸碱度: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 3~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

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3、栽培技术

3.1栽培时间的选择

金针菇为低温结实性真菌。主要栽培季节:地下栽培为9 月-次年4 月;地下道栽培夏季其内气温不高于15 摄氏度(l3 摄氏度更好),通风好的可周年栽培,高于18 摄氏度的应用高温品种也可周年栽培。

3.2培养料的配制

3.2.1原料及配方

玉米芯或锯末、棉籽壳等占95 % ,过磷酸钙1 % ,石膏1 % ,硫酸镁0 .4 % ,生物学效率110 %8 天检查1 次,发现杂菌及时拣出。并将发菌未满袋的菌袋排在一起继续发菌。袋内培养料2 / 3 或全部发好菌的,即可移入栽培室。袋内培养料2 / 3 或全部发好菌的,即可移入栽培室。

3.5搔菌及催蕾

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即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就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和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

此期应把袋口松开,室温保持温度10 -15摄氏度(6 -10 摄氏度最佳),空气湿度90 %-95 %,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 .114 写~0 .152 %,光照1 -2 勒(相当于每隔15 天挂1 盏3 - 5 瓦的电灯泡的亮度),促进菌柄延伸,抑制菌盖开伞。空气新鲜菌蕾长得丰盛健壮。通风时间:温度高时,早晚通风;温度低时,中午通风。并定期向袋四周空中喷雾,但不可向菌蕾直接喷水,也不可使水流入料内,以免菌蕾生长不良,-般5 -15 天就可出蓄。菌蕾形成后,将袋口拉下折叠,离料面3 厘米,以增加通风量,并把凸出于培养料表面的老菌块拿掉,畸形的小菇拔除。待子实体长至袋口,拉直袋子,覆盖地膜保湿。在出菇过程中,若用地膜覆盖,在塑料袋下部垫-张不透水的薄膜,膜内灌-层水,从而不喷水、不掀膜就可以创造适于金针菇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

3.6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利用抑制工艺的低温,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能均匀发育。均育要求温度约8℃,空气湿度85%-90%,一般2-3天。抑制是为了控制先伸长的金针菇的生育,促进后长的金针菇的伸长,使所有的菌柄长度整齐一致,抑制始期以菌柄长1mm,菌盖直径为1.5mm为适,抑制期温度保持在3-5℃,湿度为85%-90%。CO2浓度在0.1%以下,抑制期7天左右。还可采用降温、降湿,通风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以利出菇整齐,成批采菇。

3.7生育阶段的管理

当菌柄长0.5-1.0cm时,增加光照,有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由于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从菇体长2-3cm时开始套纸筒到收获,用一定的光照可诱导菌柄向光伸长,因此,在床架上方每隔3-5m吊一个15W灯泡,产生垂直光,促进菌柄伸长。此阶段以温度8-15℃,空气相对湿度85%-90%,菇房中CO2含量保持0.10%-0.15%为宜,这样可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菌盖直径可达1-2cm,菌柄长可达8-15cm,即可进行采收。

3.8适期采收

当菌柄长13-14cm,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菇体结实,含水量不过多时为采收期。采收前几天要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采收前2天要通风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或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低温保藏。二潮菇后,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可将菌柱脱出调头装袋,也可封闭原出菇袋口,打开另一头出菇[4~12]。

4、关键要点

4.1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

许多人认为、采用25×50厘米的塑料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实际上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还是以17×33厘米的塑料筒为好。

4.2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

金针菇是维生素B

1、B2的天然缺陷型,在维生素B

1、B2含量丰富的培养料上,生长迅速,粉孢子数量较少。但维生素B1不耐热,在120度以上时容易迅速分解。所以培养料常压灭菌为好,但为确保纯菌率,可将灭菌时间由10-12小时,延长到13-18小时。

4.3改传统立式出菇为卧式两头出菇

装料时两头接种并各留15厘米左右的筒膜,轻装均压,扎紧袋口,卧式摆放4层左右发菌。此法既可保证出菇质量,又可节省菇房面积,能使每平方米的菇房产量增加70%以上。

4.4改一次性解袋为控制解袋

两头扎口封闭式发菌培养,由于袋内氧气浓度低,若按常规方法等到菌丝生长成熟吐出黄球时再解袋,势必影响其生长。因此,要随时注意袋内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菌丝生长缓慢,就要及时解袋。但此时切勿全部撑开,应以后酌情慢慢撑开,直到菇柄长到8厘米左右时再一次拉直筒袋,以保证出菇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湿度及CO2浓度。在这一过程中,应防止菇体被迫弯曲生长。

4.5改放任菇柄伸长为红色弱光诱导

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因此发好菌上架以后,可以在两排墙正中上方,每隔4米左右吊装1个15瓦红色灯泡,产生垂直光,可诱导其成束地向着光的方向横生,促使菇体延伸。但此时应将门窗进行遮光处理,以防菇体乱长、倒伏和弯曲。

4.6改出菇期乱加营养为科学施用

很多菇农都懂得出菇期添加生长调节剂及其它营养物质可促进生长,但往往因不得其法而效果不明显甚至抑制生长。实践证明,出菇期喷施浓度为0.5%的古十烷醇和1×1.0-5的赤霉素混合液,增产率可达17%以上,但应特别注意使用浓度。采完两期菇后,注入稀释500-1000倍的恩肥水于袋中,可增产15-20%。

【参考文献】

[1] 张松,食用菌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69~170]

[2] 王旭,闫丽娜,齐力,等。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0(9):79。

[3] 马晓霞。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0(7):8~9。

[4] 陈志赋, 梁志萍, 雷瑞铭, 陆明科, 曾涛, 薛国亮.金针菇优质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 2004,(03)

[5] 李国元.金针菇的优质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1999,(11)

[6] 林永让.反季节金针菇袋栽技术[J].厦门科技, 1999,(01)

[7] 邵长启 , 张安辉 , 从洪利.大棚地槽栽培金针菇[J].农家参谋, 1995,(03)

[8] 贺永喜, 李钧, 牛瑛萍.玉米芯袋料栽培金针菇技术[J].宁夏科技, 1999,(04)

[9] 张孙连.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J].食用菌, 1994,(03)

[10] 张士义,杨军,刘娜,刘国宇.金针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04) .

[11]杨彦秋,蔡正勇,柳继三.金针菇高效生产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6) .

[12]黄金树.金针菇塑料袋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08,(10) .

[13] Atlas R M.Principles of microbiology.St .Louis: Mosby-Year Book , 2005.

[14] Dix N J, Webster J .Fungal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 ,2009.

[15] Ingold C T ,Hudson H J .The biology of fungi (6th ed.).London:Chapman&Hall,2008.

[16] Chang S T, Miles P G .Edible mushrooms and their cultivation .Florida: CRC Pre ,2008.

[17] Webster J .Introduction to Fungi(2nd ed.).Cambri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2007.

[18] Deacon J W.Basic microbiology : introduction to modern mycology.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Publications ,2010 .

第13篇:有机食用菌

有机食用菌产品标准

有机食用菌是在条件适宜的生态环境中,选用抗逆性较强的菌种,采用无污染的原辅材料和水,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保鲜剂等而生产的食用菌及相关产品。

一、菌种

菌种的管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菌种培养基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肥料及生长调节剂。

菌种应注明来源、品种清楚,并经认证机构认可。 菌种应具有较好的生长性和较强的抗逆性。

二、环境

地栽食用菌的土壤,在采集前3年内,未使用过生产有机食品禁止使用的物质并符合NY/T391中4.5的要求。

拌料、菇床喷洒、环境加湿或清洗栽培用的各种材料、器具,必须用清洁的井水、河水、湖水或自来水,并应符合GB5749中的2.1、2.

2、2.3、3.2.5及4的要求。

三、生产场所

食用菌的生产区与周围地区应具有明确的缓冲区和边界(不少于50米),以避免常规农业生产区的影响。有机生产区内的不同生产功能应合理布局,并标注清楚。

四、生产用原辅材料

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辅材料为:木屑、动物粪便、棉籽壳、各种秸秆、玉米芯、豆饼粉、麸皮、米糠等,有些还需要覆土。征得认证机构的同意,允许使用不超过20%的不带有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重金属、原微生物、虫害等有害物质的非有机物质(覆盖材料和添加水分除外)。

木屑由适宜食用菌生长树种的枝干,砍伐后不经化学处理,粉碎而成。对于树木的利用,应以不影响其生长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畜禽粪便应来源于以天然饲料或有机饲料喂养、以散养的方式养殖的动物,并明确其种类。

棉籽壳、各种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应来源于按有机方式生产的农作物。

覆土一般为天然的、未经化学处理的泥炭土、草炭土及其一些天然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持水性的物质,如藻类等。也可单独或混合使用符合有机生产要求的农田土壤。

五、转换期

食用菌被称作有机产品前,一定要保证在其生产区域最短12个月内未使用过禁用物质。在转换期内,如果没有生产用原辅材料,所使用的替代品需要得到认证机构的认可。

六、生产管理

原料仓库应与拌料、制包、灭菌、冷却、接种区保持一

2 定距离,接种室和培养室要与栽培地隔离,并保持好周围环境干燥、通风,防鼠,防虫。

接种工具、接种箱、接种室、培养室、床架和栽培房等在使用前均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菌包被杂菌污染或发生病虫害。

在非栽培期或非栽培区,允许限量使用乙醇、次氯酸钙、次氯酸钠、石灰、石灰水、氯化钠、甲醛、高锰酸钾等消毒剂,在菌种培养和出菇期间,严禁喷洒任何化学药剂。

利用食用菌与杂菌、害虫对营养、温度、湿度、氧气、光线、酸碱度等生态条件的差异,创造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条件,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七、收获和后处理

及时采收、包装、适温保藏。

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收获、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对食用菌废料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如:堆置发酵或作为有机肥的原料出售。

第14篇:食用菌自查报告

滔政发„2012‟40号

滔河镇2012年食用菌产业建设

半年自查报告

县委农工部:

2012年,在镇委、镇政府的关心下,农业站针对我镇今年的食用菌产业建设发展做了精心的部署和有效的管理,在食用菌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站站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食用菌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把我镇食用菌产业做好,现在就今年食用菌产业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完成情况

今年我镇的食用菌产业规划发展20万,完成20万,完成率100﹪,涉及农户13多家。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宣传动员。

我镇成立了滔河镇食用菌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细化分解任务,对食用菌产业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重点掌握大户的发展食用菌的信心和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员鼓励参与食用菌建设,通过宣传鼓励大户从而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2、细化方案,组织实施。

根据了解的情况,严格按照线镇上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确定食用菌发展农户,及时有效的沟通,同时结合村干部与包村干部共同协调发展产业责任制。把食用菌产业建设纳入到年度考核中去。安排好技术指导工作,全程进行精心指导。

3、是完善提高,巩固成果。

我镇村干部在督促食用菌产业农户搞好食用菌建设。同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抓好食用菌的生产。同时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民思想上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食用菌产业有理解却不敢做,另外一部分群众缺少资金和技术,同时缺少培育食用菌的场地。

四、2012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2年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监督和指导,更好的完成食用菌的养菌和生产的过程,对生产出来的食用菌进行回收的同时,保护食用菌农户的利益,根据食用菌的级别进行分类定级,完成食用菌的销售。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滔河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第15篇: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可作为种植类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课程。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食用菌栽培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丰富菜篮子工程的新兴农业项目。本课程旨在较为全面的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从而为广大学生和食用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食用菌栽培技术主要介绍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着重介绍常见的优良品种及其最实用的、最新的栽培技术。对于农民脱贫致富、培养农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本课程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微生物基础以后开设的一门实用技术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要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远距离教育课程由多种媒体组成。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提供的媒体有:主教材、录像教材及网上辅导等。

教科书是主媒体,学生必需从头到尾系统通读,最好两遍。从学期开始就制定阅读计划。应当指出,教科书只提供了大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录像教材是结合图片、标本讲解重点、难点及学科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的媒体,自主选择,经过刻苦学习,学好本课程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网上辅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回答,并且提供相关学习的参考资料。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对于教学内容,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食用菌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应重点记忆、理解、描述、比较、分析。了解的内容包括最新的方法和最新动态,知道为什么即可。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 90 学时,实验 30学时,电视13学时,本课程为 5学分。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篇章(总学时) 文字教材字数(万) 电视课学时 学时数 1 绪 论 1.6 1 2 2 第一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3.0 1 8 3 第二章 菌种的制作 2.6 1 8 4 第三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3.9 2 14 5 第四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2.2 2 12 6 第五章 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3.1 2 8 7 第六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1.7 1 4 8 第七章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2.6 1 4 9 实验指导及附录 4.3 2 30 10 合计 25 13 90

二、教材 1.文字教材

主教材《食用菌栽培技术》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图片等。

三、教学环节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2.面授、自学和考试

学生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电视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认真领会教学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 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概念

一、食用菌的概念

二、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第四节 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 第五节 毒菌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及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熟悉:食用菌的价值及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及毒菌。

第一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

一、食用菌的生长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第四节 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保藏方法

二、菌种退化的原因和复壮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菌种的保藏方法。 了解:食用菌的分类地位;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二章 菌种的制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母种的制作

一、培养基的制备

二、母种的转接

三、组织分离

四、孢子分离 第二节 原种的制作

一、谷粒原种

二、棉籽皮原种和锯木屑原种 第三节 栽培种的制作

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二、接种与培养 第四节 液体菌种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技术。 熟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了解:液体菌种。

第三章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菇

一、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香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侧耳

一、侧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侧耳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黑木耳

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银耳

一、银耳的生物学特性

二、银耳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金针菇

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香菇和侧耳的栽培技术。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菇的栽培特点。 第四章 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双孢蘑菇

一、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草菇

一、草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草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鸡腿菇

一、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竹荪

一、竹荪的生物学特性

二、竹荪的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双孢蘑菇和草菇的栽培技术 熟悉:鸡腿菇的栽培特点。 了解:竹荪的栽培特点。

第五章 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白灵菇

一、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第二节 杏鲍菇

一、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第三节 茶树菇

一、茶树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茶树菇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灵芝

一、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二、灵芝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猴头菇

一、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

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白灵菇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熟悉:茶树菇、灵芝和猴头菇的栽培技术。

第六章 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二、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三、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四、病毒性病害及其防治

五、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昆虫类害虫及其防治

二、食用菌害螨及其防治

三、食用菌线虫及其防治

四、软体动物及其防治 [教学要求] 掌握:竞争性杂菌及其防治。

熟悉: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方法;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了解: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第七章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

一、冷藏技术

二、低温气调储藏技术

三、辐射处理

四、减压储藏

五、速冻加工技术

第二节 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

一、盐渍技术

二、糖渍技术

三、干制技术

四、罐藏技术

五、冻干加工技术 第三节 食用菌深度加工

一、食用菌糖果与休闲食品加工

二、食用菌饮料加工

三、食用菌浸膏、冲剂加工

四、食用菌调味品加工

五、食用菌美容化妆品加工

六、食用菌保健药品加工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 熟悉: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 了解:食用菌深度加工技术。

第四部分 实验指导

一、实验条件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实验三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实验四 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实验五平菇栽培技术 实验六 香菇栽培技术 实验七 金针菇栽培技术 实验八 木耳栽培技术 实验九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实验十 白灵菇栽培技术 附:实验一到实验六为必做实验 附录:

1.常用母种培养基配方

2.培养料中碳氮比例的计算方法 3.培养料的含水量 4.食用菌产品的分级

第16篇: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摘要:食用菌生产的环节很多,包括菌种制作、播种、栽培、生产管理、成品采收、产品贮藏等。在这诸多环节中,防污染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防止污染的关键在于生产环境消毒、培养基灭菌、接种操作、培养管理等技术环节。本文将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做一一的讲解。

关键词:食用菌 消毒 灭菌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的大国。食用菌产业己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食用菌不仅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而且大量出口,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目前,食用菌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展现了喜人的前景。食用菌产业具有两大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关键在于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市场波动相对稳定。而技术风险相对突出。在食用菌生产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污染导致减产,严重的污染甚至导致绝收,给菇农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影响菇农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食用菌生产的更大发展。因此在食用菌生产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污染,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接下来笔者将谈谈食用菌生产过程当中的防污染措施——消毒与灭菌

1基本概念 1.1消毒

1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全部彻底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例如医用酒精兑制成75%酒精等。

1.2灭菌

灭菌是指把目标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抱在内)全部彻底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无菌即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1.3无菌操作

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物体或培养基中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例如一级菌种、二级菌种、三级菌种和菌袋栽培袋中的接种过程即为无菌操作。

2消毒剂与灭菌工具设备 2.1常用消毒剂

2.1.1酒精利用医用消毒酒精或用95%工业酒精兑制75%酒精,用于器皿、菌种瓶、菌袋表而、接种工具表而消毒。

2.1.2气雾消毒(剂)盒主要成分二氧化氯,用于接种箱、接种室、菌种菌袋培养室、菇棚环境消毒。

2.1.3高锰酸钾强氧化剂,用于器皿、菌种瓶、菌袋表而、接种工具表而消毒。

2.1.4硫磺用于接种室、菌种菌袋培养室、菇棚环境消毒。2.1.5甲醛高锰酸钾烟雾剂用于接种室、菌种菌袋培养室、菇棚等环境消毒。由于甲醛剧毒危害人与环境,不提倡使用。

2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2.1.6来苏儿用于接种室、菌种菌袋培养室、菇棚环境消毒。2.1.7生石灰用于接种棚、菌种菌袋培养室、菇棚等过道地而的消毒。

2.2常用灭菌工具与设备

2.2.1酒精灯常用于食用菌实验室、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帐内接种等无菌操作。酒精灯点燃后火焰外焰温度达600-750摄氏度。可在几秒时间内杀灭接种铲、接种钩、菌种瓶口表而杂菌;并使火焰上方几厘米内成为无菌区,接种操作同时用于封闭菌种袋(瓶)和被接种袋(瓶)口,防比空间游离杂菌进入。

2.2.2紫外线灯常用于食用菌实验室、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帐内接种等无菌操作和菌种培养室空气净化。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抱、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而、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2.3电力高压灭菌锅大型容积70-100L,,小型容积10L左右,额定工作压力1.5MP/平方厘米,灭菌温度121-125摄氏度。常用于接种工具、试管菌种培养基、小容量培养基灭菌。多用于试管母种(一级种)培养基灭菌。使用方便、快捷,灭菌效果好。

2.2.4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原理是在特定的空间内,室内空气经预过滤器初滤,由小型离心风机压入静压箱,再经空气高效过滤器二级过滤,从空气高效过滤器出风而吹出的洁净气流具有一定的和均匀的断而风速,可以排除工作区原来的空气,将尘埃颗粒和生物颗3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粒带走,以形成无菌的高洁净的工作环境。常用于实验室、接种室等菌种生产的无菌操作。

2.2.5臭氧离子风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消毒剂和催化剂,在消毒学上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臭氧能破坏或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迅速扩散透入细胞里,氧化破坏了细胞内的酶而杀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产物氢氧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以破坏的有机物,而且反应完全、速度快。臭氧为气体消毒剂,其杀菌过程为强氧化作用,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反应,从而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死亡。臭氧灭活病毒是臭氧直接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臭氧杀灭细菌和霉菌类微生物是臭氧首先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膜受损,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常用于接种室和培养室消毒。

2.2.6燃料高压灭菌锅容积1.0-1.5立方米,额定工作压力1.5MP/平方厘米,灭菌温度121-125摄氏度。常用于二级菌种、三级菌种和小型菌袋培养基灭菌。

2.2.7蒸汽高压灭菌柜容积1.0-1.5立方米,额定工作压力1.5MP/平方厘米,灭菌温度121-125摄氏度。常用于二级菌种、三级菌种和小型菌袋培养基灭菌。

2.2.8常用蒸汽灭菌灶(槽)一般为砖混结构底座,上而铺钢筋铁帘或木制帘,帘下设有承重支撑底座、通气道、冷凝水排水孔。灭菌灶(槽)底座高400cm、平面面积25平方米左右,四周边缘台而宽4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600cm,镶嵌钢筋钩环和钢管立柱。灭菌灶(槽)底座留有1 -2个通气孔和管道,外接常压锅炉供气。

2.2.9高压蒸汽锅炉常使用中小型高压蒸汽锅炉,根据灭菌锅容量和菌袋数量来选择锅炉大小。大锅炉供气充足,灭菌效果好。

2.2.l0常压蒸汽锅炉常使用中小型常压蒸汽锅炉,根据灭菌锅容量和菌袋数量来选择锅炉大小。可以同时用2个小型锅炉供气,加水时可持续供气,供气充足,灭菌效果好。

3消毒灭菌方法与注意事项

3.1菌种接种室、接种帐、接种箱和培养室的消毒处理 3.1.1接种室消毒经常使用的接种室要每隔5-7天消毒杀菌1次。先用3%来苏儿向地而喷洒,向空气喷雾以及擦洗四壁和桌而进行消毒;借来苏儿喷雾后的湿度,然后用二氧化氯气雾杀菌剂点燃熏蒸,使用剂量依说明书,如果2日内不接种,剂量可加倍;若要准备接种,要在前一天将菌种、接种袋(瓶)、接种工具、工作服放入接种室后,用来苏儿喷雾处理和二氧化氯气雾熏蒸,次日接种前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后,方可接种。接种室的日常湿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低,湿度过大容易滋生杂菌,尤其是雨季更要通风降低湿度;过于干燥容易起尘,空间杂菌飞扬增加感染几率。

3.1.2接种箱消毒接种箱一般放在接种室内,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消毒处理,与接种室消毒处理同时进行。接种前一天用高锰酸钾水溶液里外擦洗一遍,再用二氧化氯气雾杀菌剂熏蒸1日,次日使用。接种前将菌种、接种袋(瓶)、接种工具放入接种箱内,用来苏儿喷雾5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处理和二氧化氯气雾熏蒸30分钟后开始接种。接种箱封闭要严,要有多层纱布通气孔,保持酒精灯氧气供给和杂菌过滤。接种箱接种方便,低成本,接种成功率高。

3.1.3接种帐消毒接种帐一般安排在接种棚内,接种后菌袋就地培养,接种帐流动作业。接种棚要按照接种室消毒处理方法预先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接种帐的消毒杀菌处理与接种室、接种棚相同,每次接种处理一次。一般经一夜熏蒸,烟雾

自然消散,即可进入接种。接种帐接种数量大、时间长,最好每帐不超过3 000袋,每次接种时间不超过3小时。

接种室(棚)、培养室(棚)一定要保持清洁干净,不宜乱放杂物,尤其是有机物料和杂菌污染袋,要及时清除。采用夏季休闲、阳光照射、雨季开放、阶段消毒杀菌方式来防比环境杂菌积累。

3.2试管母种(一级种)的灭菌

3.2.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而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注意防比水量太少出现干锅现象。

3.2.2装入待灭菌工具与试管培养基。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注意防比物品堵塞排气阀和安全阀通气孔。

3.2.3清理密封胶圈锅口,加盖封闭,勿使漏气,关闭排气阀。3.2.4供电加热,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0.05MPa/cmz压力时,停电排除冷空气,直到锅内6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压力为0,关闭排气阀。供电继续加热,直到0.15MPa/cmz压力后,持续30分钟。

3.2.5关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试管培养基。

3.3原种栽培种(

二、三级种)的灭菌

通常采用中大型高压灭菌锅(柜)。灭菌操作过程基本与小型高压灭菌锅大致相同,只是增加排污和灭菌时间。当压力达到0.05MPa/cmz压力时,通过打开底部排水阀排放冷气,排放内锅沉积的污水。如果灭菌物是菌种瓶需达到额定压力持续灭菌时间1.5 ^- 2.0小时。如果是1.1 kg菌袋需持续灭菌时间2.0 ^} 2.5小时。

3.4栽培袋的灭菌

通常采用常压灭菌锅(灶)灭菌。最好用自制的菌袋周转筐,装好料袋,整齐摆放在帘子上,不用铺麻袋片,灭菌时间短,效果好,料袋保持原型和松紧度。如果不用周转筐直接摆放堆置,要求稳固整齐,不倒堆,一般堆放3 000标准袋(扁径15 X55cm)。

用棚膜和棚被扣盖,用绳子绑紧,固定在铁栏上,棚被底角用沙袋压实,准备灭菌。使用常压蒸汽锅炉供气,装锅前锅炉先点火,或和装锅同时起火。大火攻头,保证气压,争取在4^}6小时内使菌袋达到1000C,达到100℃后不掉火,不降温,保持24^28小时,即可达到灭菌效果,料袋数量增加,适当加长灭菌时间。

4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4.1试管母种(一级种)接种操作

7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4.1.1操作过程事先做好接种室、接种箱或净化台的消毒处理。消毒以后进入接种室。在净化台前或接种箱内,用75%的酒精溶液棉球擦双手、接种铲(钩)及母种试管口处。点燃酒精灯。左手持住母种试管(上)和空白斜而试管(下),使两试管口处于火焰上方,火焰封口;右手持接种钩(上)小指夹持棉塞(下)。将接种钩用火焰杀菌后,挑取母种豆粒大小菌丝块,迅速移接到空白斜而中央,将棉塞塞回试管。

4.1.2注意事项

4.1.2.1酒精灯火焰要高酒精灯火焰不够高时,火焰周围的无菌范围小,不利于无菌操作,也易造成接种钩灼烧灭菌不彻底,影响接种后的成品率。

4.1.2.2母种试管表而和管口要灭菌彻底作为接种物的母种试管表而并未处于无菌环境下保存,因此,接种时要注意试管表而和管口的灭菌。拔下棉塞后,在酒精灯火焰上转动2-3圈,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杂菌造成的污染。

4.1.2.3拔塞、取种、接种及塞棉塞必须在火焰上方或附近操作母种试管和待接种的试管一旦打开棉塞,就不能远离火焰,因为只有在火焰周围很小范围内才是无菌的。

4.1.2.4接种钩要灼烧彻底接种钩最好用较薄的材料制成,灼烧时烧至红色。并注意接种钩灼烧的长度,灼烧长度以试管长度为度,在火焰上方反复灼烧3^}4次即可。 4.1.2.5接种时掉到地上的棉塞小能使用接种时棉塞要夹于右手指间,不可放在操作台上。一旦掉到台而上,塞之前要在火焰上过一遍再用。掉到地上的棉塞严8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禁使用。接种钩火焰灭菌后要冷却。不经冷却的接种钩会烫死菌种。冷却一般在无菌待接种的试管上部空间进行,也可在斜而上端冷却。

操作要熟练、到位,动作轻盈、敏捷、快速、准确。 4.2原种栽培种(二三级种)接种操作

原种栽培种的接种操作通常在接种室、净化台前或接种箱内进行。事先做好接种室、接种箱和净化台的消毒处理。消毒以后进行接种,需两个人共同操作。用75%的酒精棉球擦双手、接种铲、母种试管或菌种瓶;点燃两个酒精灯,一个人左手持母种试管或原种瓶,右手持接种铲,菌种瓶口于火焰上方开启,接种铲经火焰杀菌;另一人右手把握接种袋或接种瓶,将袋(瓶)口对着火焰上方,左手打开袋(瓶)口,前者用接种铲将菌种块迅速放入后者开启的接种袋或接种瓶中,后者迅速封口。两人要密切配合,互不等待,瞬间完成。两个瓶口不离开火焰上方,接种铲时常火焰消毒,防比携带或空间游离的杂菌进入感染。

4.3栽培袋的接种操作

栽培袋的接种通常在培养室(暖棚)里的接种帐内进行。事先按上述方法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次日进入接种。一般4个人配合完成。甲负责菌袋搬运堆放,乙负责袋表消毒和打眼,丙和丁负责接种(点种)。4个人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不交叉。甲将菌袋搬运堆放好后,乙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菌袋表而消毒,然后用火焰杀菌后的打孔棒均匀扎4个孔,孔径2cm,深度在3cm左右。丙和丁的手经过酒精严格消毒,将菌种册成适度大小的长锥形菌种块,待打孔棒拔出菌袋后,立9

食用菌生产课程论文

即塞入孔内。要挤满孔径,实撑饱满,突出表而。各种消毒杀菌环节处理严格到位,打孔与接种人密切配合,互不等待,瞬间完成。操作要熟练、到位,动作要轻盈、敏捷、J决速、准确。

10

第17篇:食用菌论文

XXX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经济学院 班 级:投资1班 姓 名: XXXX 学 号:XXX 课程论文题目: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课程名称:食用菌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2012 年 4月 15 日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学生:

(经济学院,学号)

摘要: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叙述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进展。 关键词:食用菌,营养成分,开发利用

一、食用营养价值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金针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如VB

1、VB

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 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

1、V12,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钙的吸收。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 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香菇、木耳含铁量高。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 2

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二、药用保健价值

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 ①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②抗菌、抗病毒作用。③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④健胃、助消化作用。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⑥利胆、保肝、解毒。⑦降血糖。⑧通便利尿。⑨免疫调节。

(一)抗癌作用

食用菌的抗癌作用主要来自食用菌中的多糖体,这类化合物虽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的杀作作用,但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此外,食用菌还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效应。Sasaki等(1971)发现,从树舌子实体中分离的多糖G—2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李旭生等发现,灵芝菌丝提取物(GLP)对C3H小鼠的肌性纤维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此肿瘤细胞的肺转移病灶也有抑制作用。银耳多糖的抗肿瘤作用首见于Ukai等(1972)的报道,发现银耳多糖对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周爱如等(1987)发现,腹腔注射银耳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生长,并显著抑制腹水癌细胞DNA合成速率。Chihara等(1969)首先发现香菇的热水提取物能抵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以后从其中获得香菇多糖(Lentinan),不仅抵制肿瘤生长而且还能预防化学性和病毒致瘤物的致癌作用。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把栗蘑作为野生草药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乳腺癌,栗蘑的抑制作用主要是β—D—葡聚糖。此外,栗蘑中富含有机硒,可作为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云芝多糖(PSK,商品名Krestin)、云芝多糖肽(PSP)、茯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裂皱菌多糖(Schizophyllan)、猪苓多糖等也有抗肿瘤作用,对实验动物的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二)抗菌、抗病毒

冬虫夏草(Crodyceps sinensis)含有虫草素(Cordyeepin),能抑制葡萄球菌、链 冬虫夏草球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鼻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的生长。对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及须疮癣菌等致病真菌也具有抑制作用。翘鳞香菇(Lentinus squarrosulus)产生的抗生素能抑制木硬孔菌(Rigidoporus Lignos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枯草杆菌的生长。牛舌菌(Fistulina hepatica)的发酵液中含有抗真菌的抗菌素—牛舌菌素,(Armillariella mellea)的发酵液中有四种可溶于氯仿的抗生素(酚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香菇中双链核糖核酸(d—RNA)能使小鼠体内诱导生成扰素,并进一步阻止鼠体内流感病毒(A/SW15)和兔口炎病毒的增殖。另据日本药学会第八个五年计划113次年会报告,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多糖对HIV有抑制作用。目前关注的焦点是灵芝、云芝、香菇等的提取物或组分对HIV的作用。最近,kim报告了灵芝的抗HIV活性。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降血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中含有多量酪氨酸梅,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发酵液中含有小奥德蘑酮(Oudenone),香菇含有的酪氨酸氧化酶都有降血压作用。②降血脂:干香菇中分离出香菇素(Lentincain)含有两种组分。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较著名的降血脂药物安妥明要强10倍。用香菇素喂大白鼠,则血浆胆固醇含量可减少25%-28%。用灵芝制剂给实验性动脉硬化的家兔灌胃,可使血浆胆固醇及β-脂蛋白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脂质沉着的程度和范围也较对照明显减轻。高血脂患者用人工虫草胶囊治疗,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率在60%左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率在70%,取得较好的疗效。③抗血栓: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含有一种阻止血凝固的物质,该活性物不影响(14C)花生四烯酸合成凝血恶烷。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含有腺嘌呤核苷,是破坏血小板凝集的物质,它可以抑制血栓形成。灵芝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显示出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对心脏病、脑血栓具有临床治疗价值。④抗心律失常、强心作用:灵芝培养物的提取浓缩物对离体蛙心和戊巴比妥钠抑制的心脏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灵芝酊剂或菌丝的乙醇提取物及水溶性多糖也有明显的强心作用。茯苓的水、乙醇及乙醚提取物对离体蛙心都有强心及加速心率的作用。冬虫夏草能对抗氯化钡、乌头碱所致大鼠心率失常,也能对抗哇巴因过量所致的心率失常,延长心率失常的潜伏期和缩短持续时间。

(四)健胃、助消化作用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胃癌、食道癌也有一定疗效。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有健胃补脾、助消化、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疾病。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有助消化和治疗痔疮之功能。

(五)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冬虫夏草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并可明显增强肾上腺素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对组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无对抗作用。据日本报道,灵芝有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哮喘有疗效。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民间用于治疗老年人咳嗽、气管炎。银耳糖浆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有效率在85%左右,显效以上占47%,并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六)利胆、保肝解毒作用

发光假蜜环菌又称亮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用于治病是中国首创,它含假蜜环菌甲素(ArmillarisinA)系香豆素类化合物,是治疗胆道感染的一种有效成分。假蜜环菌对于治疗胆囊炎、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迁延性慢性肝炎有一定的效果。云芝、树舌和双孢蘑菇都具有保肝功能。变绿红菇(Ruula virescens)有明目、泻肝火、散内热等功效。冬虫夏草对四氯化碳导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七)通便利尿作用

拟小牛肝菌(Boletinus asiayicus)有泻下通便之功效。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菌核能利水渗湿。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醇提物具有利尿作用,临床多用于利水消肿。茯苓的利尿作用与影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有关。茯苓促钠排出的有效成分为茯苓酸(Pachymicacid)。

(八)免疫调节作用

灵芝类制剂(包括灵芝多糖类)、银耳多糖、银耳孢子多糖、香菇多糖、香菇菌多糖、云芝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猪苓多糖、蜜环菌多糖、冬虫夏草制剂等均能增强小鼠及注射免疫抑制小鼠或荷瘤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同时这些多糖还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反应和促进细胞因子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经典方法。灵芝多糖、树舌多糖、松杉树芝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云芝多糖K(PS-K)、云芝多糖肽(PSP)、发酵生产的云芝多糖(KS-2)、裂褶菌(胞内和胞外)多糖、羧甲基茯苓多糖等均能增强二硝基氯苯或二硝基氟苯致敏的正常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九)其它作用

灵芝、紫芝、蜜环菌、冬虫夏草和猴头菌等均具有镇静作用,可治神经衰弱。黑木耳有益气补血、止血、止痛、活血等功效。毛木耳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和止痛之功效。由于木耳、银耳具有凝血、止血、补血、活血的功能,所以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金针菇每百克氨基酸总量达20.9g,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量的44.5%,特别是精氨酸、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其它食用菌的含量。因此,金针菇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日本称金针菇为“增智菇”。灵芝能滋补强壮、扶正固本。《本草纲目》记载“久服,轻身不老延年”。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和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的煮沸液可防佳肴变质,若与肉共煮,也能防腐。浓香乳菇(Lactarius camphoratus)与食物共煮或研成粉拌入食物可防止食物变馊。在欧洲其粉末用作食品风味添加剂。

综上所述,由于食用菌有多种抗病治病的药用保健价值,现已引起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重视,逐渐有食用扩大转入药用研究及药用开发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新产品,除制成各种保健茶、保健饮料外,还可制成多种煎剂、片剂、糖浆、胶囊或研末服用,有的还制成针剂、口服液等。另外,对食用较多的担子菌,现已发现他对人体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就有60多种。因此,从可实用的孢子菌中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或其它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把真菌的食用与药用相结合起来,对食用菌的进一步开发更具有实践意义。

三、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工厂。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一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近年来,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1982年总产量约15万吨,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

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全国的90%。

中国虽然是食用菌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年人均消费量不足0.5公斤,美国年人均为1.5公斤,日本年人均为3公斤,全国年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据海关提供的数据,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别为47.6万吨、38万吨、43万吨,换汇分别为6亿美元、4.6亿美元、6.2亿美元,出口量和总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一,国外食用菌人均消费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递增,有大的国外市场空间可供开拓。中国内地食用菌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因此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有调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产量为15万吨,按固定人口1500万人计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所以对国内市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扩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总量,以拉动生产;对国际市场关键是提高产品各层面质量,以求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四、发展前景

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兰色农业和白色农业.绿色农业就是如何科学的巧妙的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及花卉的产量和品质.兰色农业就是开发海洋,利用科学技术从海洋里生产出更多的海菜和海鲜产品.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农业,即食(药)用菌产业.这个小生物,大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

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将来的菌业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从大农业的角度来看,将来要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菌类.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如风尾菇和牛肉,猪肉含的各种成份基本相似.从销售情况看,食用菌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费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加之地方各级政府重视,栽培原料丰富,技术容易掌握,未来的食用菌产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根据食用菌的发展情况,未来的食用菌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情况.1,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为了保证菇农的稳定收入,菇农要适应市场要求,一种品种价格销量不好,另外的品种可以补充.

2,从生产方式上由人工向机械化发展.因为人工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加之难以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向机械化发展.

3,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小的规模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就是群众经常所说的\"生意要成桩\",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来本地收购,销售.才能保证市场的产品不积压.

4,从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菇农生产出不仅是大量产品,而且保证质量,如香菇要多产花菇和厚菇,农药含量不能超标等.就从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

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钱人民币那么大.

5,从季节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产很难保证菇农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机械设备闲至,相对就减少了收入,可以采取多品种,多季节的栽培方法,保证每年各个季节都有菇出售.

6,从平地向立体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种植,而要搭架分层种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

7,从木材,料食向农副产品.下脚料和菌草上发展.根据国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并要有计划,所以有木材和锯沫为原料的品种要及时更换,可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种植菌草来满足菌类生产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加之中国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国.中国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销售收入80多个亿,由此可看菇类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五、开发利用

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健身强体的理想食品,也是人类的三大食物之一,它是介于动物性、植物性食品之间的第三类食品,即菌类食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因此,食用菌常被人们作为美味佳肴,誉为“山珍”、“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上帝的食品”、“健康食品”、“长寿食品”。栽培食用菌,原料来源广,技术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这样对于消费者有丰富的食用价值;对生产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市场。所以,发展食用菌生产己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栽培模式及品种;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通过菌类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可以使一种资源多种利用,一种菇可以加工10种以上的产品。如,菇蒂、菌柄、菌盖、碎片、菌盖、菌屑、菇类杀青液、菌丝体、菇床下脚料都可以通过深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菌类产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使生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可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既满足消费者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又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又便于贮藏、销售,使产销进一步扩大,从而提高菌类产品的价值。据测每生产0.5公斤平菇,其深加工后的产值是原来的5倍,最高可达10倍以上。目前己有的食用菌加工项目,大体如下:

干制品类:将食用菌干制进行贮藏,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方法。 腌制品类:盐渍品类;酱渍品类。

食品类:罐制品类;菜肴类;食用菌风味食品类;方便食品类(快餐类、汤料类、各种

方便食品、旅游食品);糕点类;粥类;蜜饯类;菌脯类;菌松类;保健食品类;药疗食品类。

饮料类:保健饮料类;补酒类;汽水类;菌茶类;冲剂类;浸膏类。 调味品类:菇味酱类;菇味酱油类;菇味醋类。 医药类:食用菌酊类;食用菌片剂;食用菌针剂。

美容品类:营养霜;润肤奶液;润肤抗抗皱奶液;洗发香波;化妆水。 农用类:食用菌饲料;食用菌肥料;食用菌激素;食用菌农药。 工艺品类:灵芝盆景

由于食用菌资源的丰富性和可开发的多样性,可以有针对的发展多种产业。

参考文献

[1] 刘宏.食用菌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2期 [2]曾新根 .我国食用菌的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0 [3]网络言论等

第18篇:徐州食用菌

 鸡腿菇; 金针菇; 双孢菇;张浩然(个体经营)  金针菇 鸡腿菇  电话:86-0516-82662850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 徐州市中枢小区3-402 双孢菇; 草菇; 金针菇; 玉菇; 白灵菇;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属股份制民营公司,总投资4000万元,主要从事高档食用菌的制种、生产、加工、经营,兼营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经营。 建设高效

电话:86-0516-87916598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 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关口村 蘑菇; 双孢菇; 盐水菇;久维蘑菇种植基地

本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创建与2007年初,投资120余万元投资建厂,是贾汪地区最大的一个蘑菇种植大棚。本公司本着“诚心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为您服务。电话:86-0516-85988789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 徐州市贾汪区冷食三厂宿舍北单元402室

盐水双孢菇; 鲜双孢菇;徐州市泉山区久维蘑菇经销处

徐州市久维蘑菇生产基地成立于2006年,拥有二百多座蘑菇大棚,数十名资深技术人员。本基地主营新鲜双孢菇,盐水双孢菇,质量优,价格合理,量大,且供应不间断。

电话:86-0516-80996093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 合群新村17号楼1单元402室平菇;杨屯(个体经营) 本公司主要经营:平菇,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缺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广大客户惠顾!

电话:86-0516-85875217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九里区 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区 金针菇; 棉籽壳;王洪兴(个体经营)

本公司主要经营 金针菇,棉籽壳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缺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电话:86-0516-5029289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 铜山汉王姜楼村 秀珍菇; 金针菇; 杏孢菇、芦笋; 秀珍菇徐州德勤科贸有限公司

徐州德勤科贸有限公司是秀珍菇、金针菇、杏孢菇、芦笋、秀珍菇菌种、平菇秀珍菇、秀珍菇菌棒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个体经营,公司总部设在江苏徐州丰县,徐州德勤科

电话:86-0516-82152568地址:中国江苏 徐州市 徐州淮海东路137号

第19篇:食用菌教学计划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记载的不少于850种,著名的有1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已超过60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0种左右,除了已商业性栽培的常见菇类,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外,各种新开发或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如姬松茸、真姬菇、杏鲍菇、灵芝、阿魏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也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继常见品种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栽培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地完善成熟, 我县的下岗职工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次培训的人员大多是有一定食用菌基础的职工,因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进行推广, 使广大下岗职工快速脱贫致富,推动我县食用菌事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是黄毅教授38年的研究成果,全书讲述了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讲解了食用菌类的基础知识、制种方法,详尽地讲述了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 1 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商业性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步骤、操作要点,以及食用菌的保鲜加工、病虫害防治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分基础篇、制种篇、栽培篇、保鲜与加工篇、病虫 害防治篇,共计九章,73节。具体包括:绪论、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理;消毒灭菌;第四章 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第五章 菌种培养基的制备;第六章 灭菌与消毒;第七章 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第八章 香菇栽培;第九章 蘑菇栽培;第十章平菇栽培;第十一章 秀珍菇栽培;第十二章 金针菇栽培;第十三章 杏鲍菇栽培;第十四章 白灵菇栽培;第十五章 茶薪菇栽培;第十六章 滑菇栽培;第十七章 黑木耳栽培;第十八章 银耳栽培;第十九章 草菇栽培;第二十章 鸡腿蘑栽培;第二十一章 灵芝栽培;第二十二章 竹荪栽培;保鲜与加工篇 第二十三章 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篇 第二十四章 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

教材重点主要有:掌握常规、特殊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消毒、灭菌技术;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掌握菌种培养的条件;掌握菌种质量鉴定与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常规和一些稀特菌类的栽培技能;掌握一定的食用菌加工方法。

教材难点有: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灭菌与消毒;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 2 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册教材共安排120学时的讲授内容,60学时的实践内容。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员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理论,提高对食用菌基本 概念的认识,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类、菌种等方法的基本知识,获得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二级、三级菌种的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3、认识食用菌菌种类型及作用,掌握各级菌种的培养、保藏与复壮的基本技术。能利用基本原理自行设计培养基配方。

4、能比较不同菇类的生物学特性,清楚对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栽培方法及不同管理措施,明确各菌类在栽培管理上的特点。

5、能判断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正确应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6、利用自己制作的菌种,采用袋栽或畦栽法独立进行栽培实践,并总结出各环节的管理要点及成败的原因。

7、使学员通过实践学会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本课程以教学为主,学员通过老师授课、文字教材、小组讨论和实习等多种途径完成本培训班要求的学习。

2、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重点、选择学习内容。

3、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学员亲手现场操作。

4、利用多媒体教学,讲授食用菌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和分析 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并指导在实际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5、每个学员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每个食用菌品种的教学要求,认真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听课,真正读懂、听懂,掌握栽培要领。

6、根据学员居住、工作地点、安排小组活动,使学员之间互教互学,活动内容以讨论讲课中的问题为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7、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8、学员要认真参加实践,结合实际,掌握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更好地为我区的食用菌栽培事业服务。

五、教学要求

1.教学中声像教学、辅导教学、实践教学、自学各环节有机统一,以学员自学为主体,声像教学为主导,辅导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员素质。

2.专业课程的教学要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打好基础。

3.专业课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加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4.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与现代农业岗位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

六、考核 1.考核方式

由学校统一命题组织考试。 2.考核时间

每次培训结束集中进行所学课的理论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可参加该门课程的下一班培训考试作为补考。

3.理论考试及阅卷按学校考试办法办理。

第20篇:食用菌现状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现状;发展对策;甘肃庄浪

食用菌具有食药两用优点,具有降脂、降糖、抗癌、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改善胃肠功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改善骨质疏松、美容减肥等功能[1]。食用菌是新时代保健食品,发展食用菌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近20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传统农业的新型优势产业。

庄浪县于20世纪80年代就有零星的食用菌栽培点,自1993年引进日光温室技术后,食用菌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产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上半年,庄浪县食用菌生产大户有110户,从业人员600人,总产量1700t,总产值330万元,户均纯收入1.5万元。发展龙头产业,不仅振兴庄浪经济,而且活跃了周边县、市经济。但庄浪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邻近天水地区差距较大。现将庄浪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如下。

一.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

庄浪县食用菌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川农业示范园区,其他乡镇零星种植,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经营方式以户为单位,且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条件参差不齐,户均年生产菌袋在0.5万~8.0万袋之间,年纯收入1万~8万元。全县种植大户有30户,户均年产值4万~24万元,户均纯收入2万~10万元,为庄浪县食用菌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因只供庄浪县销售,在县内市场基本达到饱和,限制了新户发展,造成资源和劳动力浪费,综合效益较低。该县食用菌生产品种单一,品种少而老,技术和技术设备落后,主要以生产平菇为主,鸡腿菇、白灵菇、香菇、金针菇有少量生产,质量低,当地销售量少,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政策支持,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2.科研力量不足,经费缺乏

由于食用菌生产未列入产业发展规划,申报课题难,严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庄浪县自1994年以来的15年间的试验示范种植,对品种、配方、消毒设施不断地改进,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保证了食用菌的初步需求。但该县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并没有明显的起色,总结其原因有以下2点:一是没有成立专门的食用菌研究小组,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二是食用菌生产属自发性,没有咨询、供种、试验示范场所、完善的服务体系,菇农自作主张由外地(天水、平凉、陕西)购种,没有经过试验盲目生产,一旦引进有问题的菌种进行生产,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3.技术、设备落后

虽然庄浪县每年都进行技术改进,但与我国食用菌总体发展水平仍不能同步,没有统一部署,设备简陋,周转资金少,管理粗放,防病防虫意识淡薄。目前,液体菌种生产尚属空白,无法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4.缺乏生产合作组织,产业链条短

菇农各自为伍,没有统一的合作组织,产业链条短,不能组织贮运,只能就地销售,价格极不稳定。由于没有项目资助,无法组织学习培训,对我国食用菌发展动向缺乏了解,无法掌握近期发展的新技术、新经验,仅凭经验生产,缺乏交流,部分菇农以失败而告终;由于是自发性发展,规模小,分布零散,不能收购,就地销售经常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现象,导致其社会效益降低2%-3%

二.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气候差异较大,自然条件优越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地处东经105°46′15″~106°23′45″,北纬35°03′23″~35°28′26″,辖区跨经度37′30″,跨纬度25′03″,年平均气温7.9℃,生态分类属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半湿润偏旱区的草原灌丛带,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

2.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低廉

庄浪县农业人口41.65万,是甘肃省第二人口密度大县。该县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所需的手工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4],建设农村短、平、快的优势项目。

3.原材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优势突出

全县总面积1553.14km2,总耕地面积6.10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7万hm2,以小麦、玉米、洋芋、胡麻为主栽作物,其秸秆都是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加强食用菌生产,促进秸秆转化利用,变废为宝,使废料能培肥地力,发展循环经济。此外,邻近的华停县盛产煤,可就近为庄浪县食用菌生产供煤源,节约运输成本。邻近的天水市昌盛有限公司从事食用菌加工产业,为庄浪县食用菌产业链条的就近延伸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吕承义.食用菌防治现代病[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2]詹萍,刘巧燕.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73-76.

[3]陈秀娟,阮海东.加快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2010(2):90-92.

[4]雷百战,林伟君,万忠,等.2009年广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285-288.

[5]潘春彩,石朝民,袁建生,等.许昌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4(6):71-72.

[6]康源春.抓标准化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大省向强省跨越的目标——2003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化研讨暨新产品展示会纪要[J].河南农业科学,2003(12):32.

[7]方芳.食用菌生产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刁治民,张文静.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J].青海草业,2003(1):24-28.

参考资料: http://

三.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及限制因素

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有利因素有土地资源丰富。原料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量比较大。限制因素主要有,行业管理混乱。市场无序竞争。各地市场发展不均衡。

食用菌是我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200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876万吨,产值408亿元,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但是,毁灭性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食用菌产业化低、产量下降、质量不高等众多的制约因素一直影响着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得食用菌产业走向国际大市场之路屡屡受阻。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基本上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我国食用菌生产单位是家庭,生产方式是手工,消耗最多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内含最低的是科技,这种千家万户作坊式的小农生产,分散无序、靠天吃饭、抵御风险能力差,同时菌种种源方面市场也比较混乱,菌种老化、退化和低劣问题严重,形成了“摘桃人多,种树人少”的恶性循环

食用菌培养教学工作总结
《食用菌培养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