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课件

摄像教学课件(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06 08:33:02 来源:教学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摄像培训课件

摄像技术-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摄影摄像技术》是广告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摄影和独立制作电视节目能力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二)课程任务:

通过摄影与摄像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镜头创意。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摄影及影视摄像的基本理论

2、掌握影视编辑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各种摄影技巧

2、熟练掌握电视摄像技巧

3、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单元一 数码摄影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熟练掌握有关摄影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课程实训,初步掌握各类常见题材的拍摄技术与技巧,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照相机的使用

2、摄影构图

3、专题摄影

二、难点

1、摄影构图 【教学内容】 §1.1 基础理论

§1.2 摄影基本原理和技术 §1.3 摄影构图 §1.4 各种题材摄影 1/7页 

单元二 影视摄像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画面的构图、镜头运动、电视摄像用光等方面的规律性知识,并能在实际的拍摄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律性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摄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摄像技巧的把握,学生要能使用摄录技术手段实现对电视画面光线、景深、色彩等方面的控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分镜头本的写作

2、摄像机的使用

3、影视摄像拍摄技术

二、难点

1、影视摄像拍摄技术 【教学内容】 §2.1 基础理论 §2.2 分镜头本写作 §2.3 固定画面拍摄 §2.4 运动画面拍摄 §2.5 轴线规则

单元三 影视编辑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握理论的基础,检验影视基本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后期剪辑、录音、合成等基本技法,达到独立拍摄影视短片的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蒙太奇理论

2、镜头连接技巧

二、难点

1、镜头剪辑技巧 【教学内容】

§3.1 蒙太奇基础理论 §3.2 镜头连接技巧 §3.3 画面节奏处理技术 §3.4 剪辑时声音处理技术 §3.5 字幕制作技术

四、实践性教学与基本教学内容 [实训一] 数码摄影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目的:通过本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码摄影的拍摄技术,掌握曝光、构图、景深、布光技巧,熟悉各种题材的拍摄应注意事项 2/7页

2、内容: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系列照片

3、要求:每人必须按要求拍摄一组照片,并上交作为实训作业

4、说明:注重操作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摄影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各类常见题材的拍摄技术和技巧

2、难点

各类镜头成像特性、测光方式与技巧、曝光控制和景深控制等 【教学内容】

一、数码相机的操作

1、曝光模式

2、变焦、对焦

3、快门调整

4、光圈调整

二、构图

1、景别

2、拍摄角度

3、拍摄方向

4、画面元素

三、用光技巧

1、正面光

2、侧面光

3、逆光

4、背光

5、自然光

6、人工光

四、景深控制

1、景深与光圈的关系

2、景深与焦距的关系

3、景深与物距的关系

五、各种题材拍摄

1、风光摄影

2、人像摄影

3、广告摄影

4、会议摄影

5、建筑摄影

[实训二] 影视摄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目的:培养学生电视画面意识,训练摄影造型构图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固定镜头、运动镜头及场面调度的拍摄技巧,初步具备电视画面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2、内容:固定画面拍摄、运动画面拍摄、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3、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所有规定镜头的拍摄、并遵循镜头本身的规律。

4、说明:拍摄时,要相互帮助,并爱护设备。【教学重点与难点】 3/7页

1、重点

基本拍摄技巧、画面造型

2、难点 画面造型 【教学内容】

一、固定画面拍摄

1、摄像机基本操作

(1)摄像机操作基本要领 (2)持机姿势 (3)专业机操作及白平衡的调节

2、构图

(1)基本构图法 (2)静态构图法 (3)动态构图法 (4)不规则构图法

3、摄像机机位

(1)练习拍摄相关的五种景别画面——远、全、中、近、特 (2)掌握距离与焦距对景别变化的影响; (3)练习交代镜头的拍摄;

(4)运用中景镜头交代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交代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4、固定画面拍摄

(1)练习拍摄用于表现静态环境与静态人物的固定画面; (2)练习拍摄运动主体的固定画面;

(3)利用框架因素拍摄突出与强化动感的固定画面;

二、运动画面拍摄

1、推、拉、摇、移、跟、升降、晃动、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注意不同运动方式中主观性镜头的表现;

2、变焦距的推拉与改变拍摄距离的推拉画面拍摄,并找出两者的区别;

3、控制运动镜头中的起幅与落幅画面,注意运动镜头中动点、动向、动速;

4、不同范围的摇镜头与移镜头;

5、拍摄跟镜头,注意空间的展现。

三、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1、练习三种含有轴线场景的机位设置;

2、在“一对一”对话场景中,运用轴线规则设定机位;

3、在“一对一”对话场景中,综合运用三角形原理设定机位;

4、练习克服“越轴”问题的常用方法。[实训三] 影视编辑、合成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目的:通过本实训,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编辑技巧,能够用一定的编辑思想创作电视情景,表达一定的含义,基本具备创作DV 短片的能力。

2、内容: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剪接拍摄的素材。

3、要求:实训前各组要熟悉素材画面,设计镜头的组接内容和方案;严格按程序操作机器。 4/7页

4、说明:剪辑时必须遵循镜头组接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剪辑点的确定、节奏的把握、声画统一

2、难点

剪辑点的确定 【教学内容】

一、视频剪辑

1、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 (1)向时间线窗口增加素材 (2)在时间线窗口选择素材 (3)素材群组

(4)在时间线窗口移动素材 (5)切割素材

(6)剪切、粘贴素材 (7)视频素材链接

(8)三点编辑和四点编辑 (9)提升与提取 (10)修整视窗 (11)预演时间线

(12)使用最终输出速度预演

2、视频采集 (1)单采集 (2)批量采集

3、视频连接

(1)按影视编辑规律将多段素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情节

二、视频特效

1、视频特效 (1)添加特效 (2)设置特效参数

2、转场特效 (1)添加转场 (2)设置转场参数

三、音频合成与字幕制作

1、音频合成 (1)音频录制 (2)音频剪辑 (3)音频合成

2、字幕制作 (1)静态字幕 (2)动态字幕

四、学生学习要求及考核

推荐第2篇:摄像团队

A团队:

报价:20,000元 ~ 50,000元

姓名:陈龙 作品:

电影《让爱回家》 电影《邰仲利》

电影《拆弹英雄》摄影师

微电影《老人愿飞越老人院番外篇》 开心麻花《艾伦的世界》(摄影师) 红牛tvc 运动篇(摄影师)

十万个冷笑话手游真人版(摄影师) 浦发银行tvc(摄影师) 常州制造tvc(摄影师)

《hit-5组合服装品牌mv(摄影) 《云南省形象宣传》

华润万东医疗器械企业宣传片(摄影师) 开心麻花《艾伦的世界》(摄影师) 广告《吗丁玲》

广告《京东方屏幕测试》 郎酒《古镇随想》(摄影师) 郎酒《飞觞赤水河》(摄影师) 郎酒《高粱红了》(摄影师)

姓名:李素宏 作品:

纪录片《中国海关》

院线电影《溺爱的代价》

CCTV-8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电影《蛋疼30天》

《忽然明白了》—郑颖芬 MV 《我的选择》—张赫宣 MV 《为你》—刘翰聪 MV 电影短片《修行》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金鸡百花学院奖 电影短片《圆乐》金鸡百花学院奖 微电影《这一刻 I Feel Good》 微电影《为生命价值代言》 微电影《以爱封缄》

公益微电影《东方的微笑》

韩国团队

姓名:吴世珲(오세훈) 作品 / 작품

MV 배슬기(裴涩琪)비행소녀(飞行少女)

MV 프리스타일(free style)천생연분(天生缘分) MV 김범수(金范秀) - 끝사랑(爱情尽头)

B团队:

报价:10,000元 ~ 20,000元

姓名:张海林 作品:

电影《结婚狂想曲》掌机摄像 《平原烽火》摄像指导 《舌尖上的中国》摄像

《神华集团黄骅港》一期宣传片

姓名:席建勇 作品:

30集大型古装轻喜剧《县令黄马褂》 数字电影《塬上春来早》

半边天《女人大代表--周晓光》 《站在幕后的妈妈》

姓名:金浩成 作品:

KIMI 《邦女郎》MV KIMI《hero》MV 金贵晟《I Believe 爱不离》MV 陶燕青《要我怎么相信你》MV 阿里郎组合《再次爱上你》MV 思思美妆宣传片

姓名:李日进

出生:1987.07.18 作品:

电影《全球热恋》

电影《戏子痞子厨子》摄像助理 电视《狼牙突击队》 电视剧《转身说爱你》 记录片《见证南海》 纪录片《社会能见度》

姓名:柴斌 出生:1986.10.21 作品:

电视剧《智取华山》《怪医文三块》 电影《年关》《月亮之声》

栏目《博物馆奇妙夜》《寻找七仙女》《我为歌逛》《非常完美》纪录片《大家》《商痕》《当代中国防腐纪实》

C团队:

报价:5,000元~10,000元

姓名:范名胜 出生:1980.11.09 作品:

《乡村爱情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中法厨师大赛》 《见证南海》

姓名:郭冬

出生:1986.11.08 作品:

《女人不坏》《守望》

电视剧《兄弟连》《大汉悲歌》 纪录片《信仰》

姓名:祝亮

出生:1984.05.12 作品:

电影《我要幸福》《火红夏日》

记录《中国援助物质》《能源环保交流会》 节目《超级笑星》

姓名:李明

出生:1982.06.18 作品:

电影《柠檬》《青春荷尔蒙》 《纪念日》《兄弟英雄》

姓名:朱恂 作品:

《许鸿飞》影像记录片 《瓦格纳音乐节》专访 李亚鹏《书院中国》宣传片 《何灿波》宣传片 《拼客网》宣传片

姓名:小刘 作品:

网络剧《真爱我做主》 北京卫视《成长大家谈》

姓名:刘红 作品:

《西门子》企业宣传片 《大众汽车》活动片

《银河证券》TVC广告片 《华锦世家》电视苟武片 传媒大学宣传片 阿尔特汽车发布会

姓名:大鹏 作品:

《大成印象》微电影 婚礼宣传片

网络剧《张大鹏传奇》

姓名:子晨 作品:

《中国好声音》-齐秦 纪录片 《金港汽车公园》-宣传纪录片

姓名:王阳 作品:

宣传片,微电影

传媒大学宣传片 阿尔特汽车发布会

推荐第3篇:摄像合同

拍摄协议合同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LOMO STUDIO(爱时光摄影工作室)

甲乙双方就甲方要求乙方提供:双机摄像总监档+航拍(赠送)

服务事宜,经双方平等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拍摄日期:2018年 01 月 13日

第二条、拍摄地点、场所为:汕尾市显达酒店

第三条、制作U盘数量: 1 盘,U盘内容为: 1份 (包含:片头、包装盒)

第四条、本次服务总费用为人民币: ¥8,500 (大写) 捌仟伍佰 元,甲方须提前支付定金50% 人民币 ¥4,250 (大写)

肆仟贰佰伍拾 元,其余款项待交付作品时结清。

第五条、乙方保证在指定日期,为甲方提供拍摄服务,拍摄服务期间如遇正常就餐时间,由 甲方 解决。

(1) 除了约定的拍摄内容外,乙方有权决定如何拍摄镜头和场景。

(2) 乙方有权决定如何剪辑最终影像制品。

(3) 甲方如有特殊拍摄要求,必须事先与乙方说明,如有必要需另外签订补充合同。

第六条、为保证乙方拍摄效果,甲方须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如场所照明、环境供电、相关人员配合等条件。

第七条、甲方应保障乙方摄像师人身安全,以及摄像器材不被丢失、损坏。如因甲方的原因造成摄像师人身安全受到侵害以及摄像机、摄像器材丢失、损坏,由甲方负责赔偿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八条、因天气原因(如有雾、雨、雪,冰雹、台风、飓风、沙尘暴等)、因拍摄环境混乱或现场人员、周围人群不合作、骚扰致使画面不稳定,因环境光线不足或者其它不可预知、不可抗拒之外因,致使不能保障拍摄效果,或者无法拍摄,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九条、在拍摄过程中,由于乙方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拍摄或视频质量问题,乙方付给甲方相当于本次服务收费的双倍赔偿金,但不承担其他责任。乙方如出现非人为因素、机械故障,摄像人员发生不可抗拒因素(如昏迷、突发性疾病)而失去服务能力的,乙方退还甲方所交定金,但不承担其它责任。

第十条、双方在甲方交付定金后一方单方面决定中止本次摄像服务的,视为违约,须赔偿守约方与定金等同金额人民币。

第十一条、光盘交付七日后,乙方自行处理录像带,删除电脑文件。由此可能给甲方造成的损失,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光盘交付后,如甲方发现有重大质量问题(如无图像、无声音)七日内须把光盘送回,乙方将免费重做。超过七天视为质量合格,乙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如属甲方损坏,划伤、磨损盘面而造成的损坏,由甲方负责。

第十三条、此协议已经甲乙双方认可,并无任何除本协议所述以外的歧义。除以上所陈述的条款之外,任何一方的明示、暗示性或其它要求将不予承认。

第十四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发生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平等、友好的态度协商。协商未果,可以本协议为依据向有关司法部门申请法律程序解决。

第十五条、对本协议的任何补充、删减或修改需经书面做出,并由双方正式授权代表签署后方可生效,本协议的补充或修订文件与本协议具同样效力,并应取代其所修正的部分。

第十六条、本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立即生效。

甲方: 乙方:LOMOSTUDIO 电话: 电话:17688988247/13728687813 地址: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商业中心B

座二楼爱时光摄影工作室

日期:_____ 年____月____日 日期:_____ 年____月____日

推荐第4篇:摄像合同书

苏州新摄会影像工作室

我们承诺创造一个激情、感恩、付出的团体

摄像服务合同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甲方给乙主提供摄像服务事宜,经双方平等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摄像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至当日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时止。超过预定时间服务的,每小时另加服务费:____________元(大写)。

二、摄像路线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使用摄像机品牌型号为:________________,台数为:______台,现场摄像人数为:

______人。

四、制作光盘为:______,数量:______盘,光盘面为:____________,包装盒为:______。

光盘交付日期为: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五、全部金额为:______(大写)元,乙方已交定金______(大写)元。余款在摄像服务

结束时结清。有超时服务按本协议规定的费用一次结清。未结清余款。甲方不承担按期制作完工光盘。超过本协议光盘交付日期乙方仍未结清余款,视为乙方终止协议,甲方不再为乙方提供光盘制用服务。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后果。

六、甲方保证在指定日期,使用指定的设备,为乙方提供摄像服务,并在协议商定的日期

前完成光盘制作,摄像服务期间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由乙方支付。

七、乙方为保证摄像效果,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如接送的汽车、场所、照明、环境、供

电等条件。

八、乙方应保障甲方摄像师人身安全,以及摄像器材不被丢失、损坏。如因乙方的原因造

成摄像师人身安全受到侵害以及摄像机、摄像器材丢失损坏,由乙方负责赔偿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九、因天气原因(如有雾、雨、雪、冰雹、台风、飓风、沙尘暴等)、因拍摄环境混乱或现

场人员、周围人群不合作、骚扰致使画面不稳定,因环境光线不足或者其它不可预知、不可抗拒之外因,致使不能保障拍摄效果,或者无法拍摄,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十、如在拍摄过程中甲方出现机器故障,摄像人员发生不可抗拒因素(如昏迷、突发性疾

病)而失去服务能力的,甲方退还乙方所交定金,但不承担其它责任。因电脑等设备原因或其它客观不可抗拒原因而导致不能按期完成光盘制作的,甲方应于到期光盘制作到期日之前通知乙方,双方重新商定交付日期。

十一、乙方交付定金后单方面决定停止摄像服务,视为违约,甲方不退还定金。

十二、乙方需在光盘交付到期日起10日内自行取走光盘。逾期视为放弃。由甲方自行处

理录像带、光盘,删除电脑文件,由此可能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甲方将免费重做。超过三天视为质量合格,甲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如属乙方损环,划伤、磨损盘面而造成的损坏,由乙方负责。

十三、此协议已经甲乙方认可,并无任何除本协议所述以外的岐义。除以上所陈述的条款

之外,任何一方的明示、暗示性或其它要求将不予承认。

十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均具有同等法律

效力。如发生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平等、友好的态度协商。协商未果,可以本

电话:0512-65341922地址:苏州市金阊区阊胥路134号金盈商楼705-2室

苏州新摄会影像工作室

我们承诺创造一个激情、感恩、付出的团体

协议为依据向当地仲裁或司法部门申请法律程序解决。

甲方:乙方: 电话:电话: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协议签署地址:

签署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电话:0512-65341922地址:苏州市金阊区阊胥路134号金盈商楼705-2室

推荐第5篇:摄像心得

我是第二次接触摄像机,像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摄像水平,所以在实验课之前,我很详细地看了教材中有关的摄像技术讲解,希望到时能在实践中快速地学习与掌握。我选取的拍摄题材是:校园青春励志片。通过主人公大一到大三不同的生活主要表现不同时期的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有所启发。

由于准备工夫不够充足,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忽略了摄像的一些简单技术,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小组的视频进行评比的时候才会露洞百出。

虽然这次的小组视频很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并不感到遗憾,对于第一次使用摄像机的我来说,我其实很满足了。这让我渐渐地对摄像活动产生了兴趣。在拍摄过程中,我通过摄像机机位的移动、镜头的焦距变换、取景的范围与声音的采取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摄影技术按时完成了我的作品。我在运动画面拍摄所用到的镜头运动技巧有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和移镜头,并且运用得还算可以。经过摄像活动,我有些感触,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我以后也能拍出好的作品来

通过这几天小组视频的拍摄,在焱老师的认真教导下,使我这个对摄像一窍不通的人初窥门道,但是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发现自己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我认识到我在摄像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在这方面注重加强。

一、现场的控制能力

作为一名摄像技术人员,那么对拍摄现场的秩序要有很好的控制,因为一切的人和物都是为拍摄的需要而服务,所以我要有对现场人员的指挥能力,进而满足画面丰富的需要,达到理想的结果,而我却是恰恰相反,被表演人员呼来换去,没有主见愚蠢之极,所以在画面追求完美已经化为泡影和拍摄主题与之错位。

二、技术水平

我认为摄像对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角度要有一定的把握,没有想自己却是井底之蛙,在拍摄过程中多出现构图死板失去生机,画面没有视觉冲击力,在画面组接方面要宁多勿少,作为一组画面要有多个景别,远景全景 中景近景 特写等,拍摄过程应该向写文章一样,不同的情节要有不同的字、词、句。而画面景别的切换一是做到画面丰富信息量大,这是基本的要求,二是来表达环境,主人翁的行为,表情及神态,从而向观众传达相应的信息,而我在拍摄过程中连最起码的画面机械的切换都没有做到。一组画面景别只有一两个,使得画面不丰富,传递信息不完整,还有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的切换在一组画面中不存在,虽然学习后期制作半年多,依然在拍摄过程中屡犯错误,导致局部失误影响整个大局。我们都知道摄像机是模拟人的眼睛去拍摄的,那么在拍摄的时候,不管是推拉 摇 移,都要符合人的视觉特征,而我摇了一个镜头快要接近360°这完全不符合人的人的视觉习惯,正常人摇头的动作小于180°,那么一个接近360°的镜头当然是不合理的。

三、在拍摄前一定要选好主题,有一定创意,否则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

四、摄像一定要稳

在这次小组视频中就出现了许多画面抖动的现象,,由于我在拍摄过程中手上力度不够,或是站立不稳,经常导致画面不稳定,整个画面抖来抖去,影响画面质量。所以,保持画面的一贯稳定性是摄像的第一前提,不管是推,拉,摇,移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么样维持画面的稳定展开的,这样才能拍摄出合格的作品。要保持镜头的稳定,不要频繁移动镜头。如果拍摄时没托稳机或是频繁的移动镜头,都会造成画面不稳定,图象容易发生上下左右晃动现象,重播时会令观众头昏眼花。我经过请教和反复琢磨末,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扎实练好基本功

扎实的基本功是一切摄像技巧的基础。对于我来说基本功的练习第一要务是多拍,去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环境,掌握各种环境应当注意突出的重点。第二,是要多看,多看看好的作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拍摄技巧和手法。 2.保持正确的拍摄姿势

我最初拍摄的过程中不是特别注意拍摄姿势,几次拍下来总是觉得力不从心,后来我在拍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一点,画面质量有所提高。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固定物来支撑身体和摄像机。托住摄像机的姿势要正确,拍摄时尽量让摄像机放平在水平状态。那样,画面才会端正。如果机没有放平,画面可能会左右倾斜。

五、要学会构图

摄像师摄影作品的动态集合,所以要想真个作品拍的好,必须每一个镜头都要拍好,好的构图才能让人感觉主题明确,所以,摄像水平的提高,必须从构图这个环节入手。摄像构图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远,全,中近,特

通过学习我注意到,远景一般表现宏大场面时使用,主要是在拍摄会议或者活动全景时使用。中景是指取事物的一部分,能够突入主题而且可以表现全部的部分,一般只半身照。近景则着力刻画细节的时候使用。以上是我在这次摄像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进一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推荐第6篇:摄像心得

摄像心得体会

本学期的摄像课程,要求上交一个作品。为此,我们进行了拍摄。

从题材的选定开始,组里的成员从无从下手到各有意见,不过我们还是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敲定了拍摄同性恋公益片这个主题。

由于经验的不足和考虑上的欠缺,一开始只是定了一个大纲就开始拍摄了,基本是边想边拍,导致拍摄时间拖得很长。由于设备的原因,最后在电脑上看的毛片不能够使用,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的拍摄。

第二次的拍摄,我们总结了第一次的教训和经验,将整个视屏进行了场景的分割,分场景和镜头进行拍摄,同时借了三脚架,图像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拍摄也进行的比较顺利,大大加快了效率。将所有片段拍摄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剪辑和配乐,视屏就完成了。

对于这次摄像,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1、在拍摄前一定要选好主题,有一定创意,否则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一定要做好规划,该有的设备和每个演员要进行的工作都要事先安排好,这样才不会导致拍摄时的混乱,同时也能提高拍摄的效率。

2、托住摄像机的姿势要正确,拍摄时尽量让摄像机放平在水平状态。那样,画面才会端正。如果机没有放平,画面可能会左右倾斜。 尽可能的使用三脚架等器材。要保持镜头的稳定,不要频繁移动镜头。如果拍摄时没托稳机或是频繁的移动镜头,都会造成画面不稳定,图象容易发生上下左右晃动现象,重播时会令观众头昏眼花。

3、每个镜头的开始与结束都可以多拍摄几秒,方便后期的剪辑,一个镜头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

4、后期的剪辑也要安排好,剪辑的技术还需加强。

这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事前规划还不够充分,拍摄现场还是存在一定的混乱。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简单的拍摄操作,对摄像技巧仅仅是用了推拉和移。由于的条件的限制,也未用摄像机进行拍摄,仅仅是使用单反进行了拍摄。同时,由于设备台数的限制,有些场景也没有进行多机位的拍摄,比较遗憾。

文学与新闻学院 11级新闻二班

张蒋旭莹 2011370927

推荐第7篇:录音摄像

(—)蒙太奇

就是将前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排列、剪接在一起。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法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叙事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指将不同空间和相同或者不同的 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如电影《开国大典》中就有很多平行蒙太奇的使用,其中一条线叙述以毛泽东为首的领袖们的运筹帷幄,另一条线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上层的抵抗,两条线索平行推进,相互连接,但又相互独立,扩展了信息量,强化了平行线索的对比、对照关系,增强了影视作品的叙述能力和表现能力。

交叉蒙太奇:将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情节交替叙述的蒙太奇形式。两条线索交叉剪辑,相互照应、烘托、渲染,所以制造悬念,加快节奏,强化戏剧冲突。如《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重复蒙太奇:指相同或者相似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蒙太奇方式,起到一种暗示和提示作用,如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多次重复出现山道弯曲的相同镜头,就是暗示了秋菊打官司的经历和过程将是曲折的。

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互相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战舰波将金号》中 “沙俄军队射杀民众”,成为载入史册的经典蒙太奇段落。在这个段落中,有个由9个镜头构成的蒙太奇句子“母亲与婴儿车”,9个镜头中,由4个全景镜头和5个特写镜头组成。全景镜头表现的是沙俄士兵持枪射杀;特写镜头表现的则是母亲和熟睡的婴儿。在这里,爱森斯坦通过杂耍蒙太奇表现的是人性与兽性的冲撞,两极景别的悬殊对比,尤其是母亲中弹倒下后失控婴儿车下滑的镜头,造成扣人心弦的紧张效果,堪称默片时代的经典范例。

蒙太奇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叙述故事(形成完整故事,完整情节),表达情感,阐述思想,创造风格。

一是对比蒙太奇,例如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焚毁小麦与饥饿儿童镜头的连接。二是平行蒙太奇,例如普多夫金拍的《母亲》中,游行示威的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与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镜头的平行描绘。是游行示威队伍逐渐壮大形成势不可当的潮流.三是比拟或象征蒙太奇,即今天常称为“隐喻”的蒙太奇,例如以飞翔的海鸥象征对自由的向往等。

(二)平,稳,准,匀

一般初学摄像者在进行拍摄时,最容易犯三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过多地采用推拉拍摄,频繁地进行推拉转换;二是盲目地采用跟摄、移摄,过分强调被摄人物的动作;三是片面强调单幅电视画面的构图完整,而忽视了电视画面的连续性的特点。为了保正电视画面的效果和便于后期剪辑时镜头的组接,要求摄像人员拍摄时,必须按照拍摄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平、稳,准、匀。

1平,是指无论拍摄的是静止或是运动的画面,所拍的画面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平。在室外拍摄.可以地平线为依据;在室内拍摄,则可参照地角线和桌椅板凳边线,通过寻像器调整所摄画面的水平线,这是电视画面正常拍摄的基本要求。

2.稳, 要求摄像机在摄取所有镜头时,应该平稳,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在拍摄静物画面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拍摄近景人物讲话等时最好把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以保持所摄镜头的稳定性。如果拍摄者只能徒手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桌椅、墙壁等可以依托的物体。

3.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①色温要准,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

②推、拉、摇、移、跟的运动拍摄的主体,聚焦要清晰,这就要求拍摄调整焦距快速、准确。拍摄中,

多用广角镜头过渡,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

其次,是它们的起、落幅画面都要准。起幅时能准确地表现拍摄场景内的主体和环境特点及其关系,落

幅时能让观看者看清画面内场景所处的地理位置、面貌特征和主体状态。

4,匀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尤其是用手动变焦,则要反复练习,用力要均匀。 在运动拍摄时,要注意摄像机镜头的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使电视画面模糊。一般情况下,镜头在起幅

1和落幅时的速度应慢一些,中间的运动状态变速要均匀。

(四)1+1>

21+1>2是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提出来的。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会造成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

例:有三个镜头:

1、从容就义的烈士;

2、满天的乌云;

3、挺拔的青松。

前两个镜头组合,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意思,给人以悲愤的感觉;

若是1和3的组合,则有“虽死犹生,永垂不朽“的意思,给人以悲壮的感觉。

(三)在拍摄时,一个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求包含这三个部分:起幅——运动过程 —— 落幅

(1)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

(2)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画面构图要精确。 把一个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拍得足够长 (约8s~10s).可以把它当作三个镜头来用,称为多功用镜头。

拍摄三种方式 1.手持固定拍摄2.肩扛拍摄3.摄像稳定器械:三脚架、独脚架、导轨、各类托架。 一个镜头脚本的基本要素 ,镜头号码,远景镜头,镜头角度,镜头运动

安德烈·巴赞的《摄影本体论》

奥斯卡金像奖是学院奖,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的好莱坞举行。 三大电视制式:NTSC制式,SECAM制式,PAL制式,

电影电视的基本语言:画面、声音、文字

电影的基本表现手段:造型、音响、表演、蒙太奇。

电影的四大片种: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

影视语言的构成元素有:

1、构图

2、景别

3、角度

4、运动5光线

6、色彩

7、声音

8、调度

9、剪辑

推镜头:推镜头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摄像机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及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

近所产生的画面效果。作用:1突出主体 2烘托气氛 3叙事

摇镜头:摄像机放在固定位置(如三角架上),利用摄像镜头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摇动所拍摄的画面。 转场特技:

1、叠化

2、淡出淡入

3、划像、翻页

4、黑场

5、定格

《陵水》-中国首部新纪实电影。改编自云胜同名纪志《陵水》

简要分析纪实主义影视作品的画面特征

举例说明1+1>2,理论的含义

你如何认识摄像机操作的匀准稳

举例说明交叉蒙太奇的作用

用10到15个镜头表现某个主题

写出一个重复、平行、对比蒙太奇的段落

表现失望、愤怒、失落的主体,运用分镜头剧本。

推荐第8篇:摄像心得体会

摄像心得体会

前几天,电视教育节目制作课程要求我们做了一个摄像作业。这次摄像作业是我第一次摄像。虽然在整个摄像过程中我一共才拍摄了大约十分钟,但是我觉得,在短短的十分钟里,我掌握了摄像机的基本构造和摄像的基本操作,这可能比我看一百遍课本的效果可能还要好。对首次摄像,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1、在拍摄前一定要选好主题,有一定创意,否则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例如,我组有个同学拍摄了学校”鸟文化”节中的学生制作及作品展示,虽然他的操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但因为主题的时效性很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2、托住摄像机的姿势要正确,拍摄时尽量让摄像机放平在水平状态。那样,画面才会端正。如果机没有放平,画面可能会左右倾斜。

3、要保持镜头的稳定,不要频繁移动镜头。如果拍摄时没托稳机或是频繁的移动镜头,都会造成画面不稳定,图象容易发生上下左右晃动现象,重播时会令观众头昏眼花。

4、换拍摄镜头前要停留数秒。为方便观众了解画面,转拍另一画面前最好让镜头停留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如果拍摄同一主体时间太长的话,录象也会流于呆滞和沉闷。所以,不要拍时间太长和太短的镜头,5秒钟或者10秒钟是拍摄每个镜头的理想长度。

5、开始拍摄第一个镜头时应用全镜方式。这样画面影像比较稳定,更容易让观众了解画面的整体环境。接下来再拍摄主体,这样会更容易突出主体,也符合观众的视角习惯。 这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我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简单的拍摄操作,对摄像技巧仅仅是用了推拉和移,还未敢操作运用摇、跟和甩,对技巧的综合运用也还很生疏。

不过,我对这次实验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基本达到了老师以及我自己要求的实验效果。以后再有机会摄像,我相信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推荐第9篇:摄像总结报告

影视创作实习总结报告

余谦

摄像是一门用光的艺术,光影交织中体味摄像百味,少一点点遗憾,少一点点不足,摄像在一次次升华中进步。要想拍好东西,想欣赏美,就要学会发现美,创造美。本次实习是期待已久的,大家早就想拍点东西来记录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大家都很激动。由于工作量太大,摄像实习是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

实习目的及要求

摄像实习的目的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结合课堂中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经过不断的练习和不停的尝试,从而提高学生的摄像技巧,力求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完成短剧的构思,脚本的撰写,拍摄角度,及演员走位,并完成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加工,配上字幕,音效,特效,完成作品。

实习内容

摄像实习,首先要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运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对光线的控制能力以及各种不同的拍摄方法和拍摄技巧。

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介绍哈尔滨景点的拍摄任务。

时间安排:

前两周 大家选出自己要拍的题材,并搜集资料,完成脚本的撰写。然后根据脚本内容,去实地进行拍摄。我们选得是旅游介绍类的题材,主要景点有中央大街,博物馆,防洪纪念塔,老道外,关东古巷等。

最后一周 大家根据所拍的素材进行编辑,配音,加字幕,完成作品。

实习结果 :

在摄像课中,老师也强调过用光在摄像中非常重要,可是并没有体会到,也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调光。可是在实践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光的重要性。不同的光源打在人物身上,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侧面光会使人更有立体感,背光会使人有一种幻想的感觉。当我能够拿着相机去外面拍摄时,我迫切的想拍出自己预想中的外景。自己也特别注意拍摄中的问题,将光圈,快门速度和光结合起来,但结果却并不完美,才发现原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别。

最后自己依据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再结合现实确定了要如何拍摄

首先是突出主体。只有照片突出了主体,观看者才知道你拍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或意境。其次是视觉平衡。就是你所拍的短片然人看起来舒服,无论是景物,色彩都要讲究平衡。最后就是虚实结合了。这次哈尔滨市内的摄像实习中我明白了应该怎样拍摄出好作品和如何欣赏作品:

1、欣赏所有你拍作品;

2、留心你在摄像时所思所想;

3、同其他有才艺的摄像家交流;

4、用心观察后,才开始正式拍摄,你要摄像地方

5、找出你自己的风格;

6、构思多一点,按快门少一点;

7、打破固定的摄像方法与技巧;

8、“Nice Shot”是不负责任的评论;

9、限制数量,提高质量;10 、尽量避免软件的后期修改;

11、了解与熟悉你的相机;

12、重新访问你已经拍摄过的地方;

13、总是会有人不喜欢你的作品的;

14、总是在日出(日落)前半小时准备好装备;;

15、摄像是你精神的另一种表示 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像者可以通过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有机地安排和组合在一起,在动态中加入个人意图和技法来表达一定的含义,赋予一定的形式感和艺术气息的摄像。摄像的艺术性不可忽视,好的摄像作品必须要高雅的艺术情趣,这样才会得到艺术爱好者的共鸣,摄像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记实工具,更是一种艺术手段。

大自然的一切物体都是摄像者的题材选择内容,万物皆有灵性,而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对自然界的物体虽说不能有生杀夺予的权利,但是和平的友好交流还是可以进行的;一切景物皆可以由摄像者自由选取和重新组合,只要是自然界的物体都是景物摄像的对象。但是一幅优秀的摄像作品应该有鲜明的主题。对于拍摄的任何一件物体,不管多诱人,都要估计一下它在这幅作品中起什麽作用,整幅作品的目的是什麽。不然乱无目的地胡拍,好的作品会很少,浪费电量。

在有了对一处景物的构思之后,摄像者的任务是找出可以产生另人满意的构图,将景物彼此之间以及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安排,各个环节都不能粗心大意。在拍摄好短片之后,后期的剪裁、较色也是很重要的,也要引起拍摄者的关注。自然界的光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还需要作者手工调整一下,这样作品才会完美。

新手在摄像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用远景,将过多的背景放在画面中,导致主次不分。看到眼里的花花草草就爱不释手,恨不得都拍摄进来,生怕有漏掉的地方,主体人物倒成了花草的点缀,看上去像一个风景片。拍摄录像片应该多采用近景乃至特写镜头,把主角突出出来,人物丰富的表情才会清晰可见。 影视后期制作是短片成品的重中之重,通常包括剪辑加入特殊效果及对所拍摄的结果做修正。还有就是录制对白和编辑混录。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加入特效。由于电视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很多电视效果实际上是拍摄不出来的,这就需要利用专业的软件来在所拍摄的画面中加入电子特效。剩下的就是复制、发行了。整个电视制作流程基本上就是这样。但和电影不同的是,电视还可以进行现场直播。现场直播的流程很简单。除了在筹备阶段和传统的电视制作一样以外,接下来现场直播所要做的就是现场拍摄、切换、播放了。

在实习过程中,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我对视频制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自己今后要走的路有了新的规划,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后期制作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都希望能乐在其中并有所贡献。现在,我只是一名四的学生,掌握的电视技术还很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视频制作人必须要掌握各种制作编辑的手段和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目睹了后期编辑的过程,实在感叹,原来要掌握一门技术,决非易事。

我们应当熟悉规则、学会运用规则,活学活用,顺势而为,切不可盲目听从一般的陈规旧套。如果我们只知道刻板地去运用“规则”,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生硬,失去美感。

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只是摄像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戒条,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这一次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三周的时间既是充实的又是苦涩的,但我从中学到不不只是摄像机、单反相机拍摄时的运用,更学会了团队精神,学会了合作,明白了只有所有人全部向前看就没有无法完成的任务。我想这才是我实习中最大的收获吧!

推荐第10篇:摄像记者

摄像记者,你准备好了吗?

电视记者,一般分出镜记者和摄像记者两种。出镜记者要求高,因为在镜头前露面,把自己置于“光天化日”之下,人们就会品头论足,所以这一类记者必须懂得自律,丝毫不能出错,否则就成了观众批评的靶子。摄像记者则不然,他的真实水平一般观众看不到,因为他站在镜头的后面;而电视画面又是动态形式,观众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换成另一幅画面了。所以人们看电视往往只顾及看内容,至于这些镜头是谁拍的,镜头质量怎么样,一般不会深究。

其实,业内对电视摄像记者的水平,还是有许多衡量标准的,比如技术标准、思想标准等。而摄像记者要符合这些标准,还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准备。本文只谈谈其中的“职业品格”问题。

一,勇敢。

一名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首先应当“勇”字当头,吃苦耐劳,富于牺牲精神。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摄像记者没有出镜记者风光,却比出镜记者辛苦。风里来雨里去,项严寒冒酷暑,披星戴月,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都是摄像记者的必备课。

1995年6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摄像记者朱邦录在南京拍摄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的节目时,室外温度为摄氏38度,朱邦录的手臂因为长时间暴晒而灼起水泡。然而为了保护设备,他把采访单位提供给他遮阳、擦汗用的大毛巾,披在了摄像机机身上,自己却顶着烈日继续工作。

2001年9月2日,为了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寻找远去的家园》的空中镜头,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摄像记者赵群力,乘坐一架超轻型蜜蜂3C飞机,前往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及古村落的大学村执行拍摄任务,不幸发生坠机事故,遇难身亡。赵群力是在和平环境中献出的生命,至于在战争环境中牺牲的摄像记者,就更多了。

勇敢的另一面,是敢于直面现实。电视靠镜头说话,你拍到好镜头,节目就做的深刻,拍不到好镜头,节目的思想性就会削弱。而在中国,电视记者往往肩负着推动国家法制进程的使命。法律尚未涉及的社会领域,常常需要记者们去报道和曝光,以此对建立健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起到推动作用。但要做到这一点,就须付出代价。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摄像记者,为了反映社会丑恶现象,便常常与各种不法之徒周旋。他们除了正常拍摄以外,还经常使用“隐藏”拍摄的方式,将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公布于众。做这类事很冒险,记者们常常需要“深入虎穴”,险象丛生。这对于记者来说,的确是个考验,但关键时刻也能看出记者坚强勇敢的职业品格。

二,敏锐。

敏锐有两种含义。一是快拍、勤拍。摄像记者不能偷赖,每到一个地方采访,你要比出镜记者更忙、更紧张。会摄像的记者,在采访现场常常先开机、后关机。只有这样,你才能捕捉到精彩而生动的细节镜头。

1999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违法乱纪 乱收乱罚》的节目,反映山东省微山县工商局目无法纪,乱收乱罚的事件。记者采访此事时,正值一位被处罚者到工商局说理,在局长张存港的授意下,保安人员就在工商局门口对这位上访者大打出手。此时,摄像记者正在楼上等待采访张存港,听到外面喧哗,扛着摄像机就跑到楼顶,把保安打人的镜头拍了下来。尽管从业务的角度看,这组镜头拍得并不完美,但它具有真实性和震憾力,让观众难以忘怀。由于摄像记者抓拍了很多现场感很强的镜头,为这一期节目提供了强有力的画面支撑。

敏锐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敏于发现。摄像记者与出镜记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想让节目做得既深刻又好看。但要做到这一点,摄像记者除了技术上要有过硬的本领外,还要能够抓拍到具有思想内涵的画面。一句话,你要学会发现有意味和表现力强的电视画面。业内人都知道,在新闻采访的紧急情况下,摄像记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留下影像,而不是画面的质量。也就是说,只要发现有用的精彩画面,你不妨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拍下来。

比如《焦点访谈》栏目曾做过一期反映基层非法收购棉花的节目,在采访的过程中,当地的非法棉花加工点事先知道记者要去,就把棉花藏了起来,连机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记者走到办公室,看到茶杯还是热的,还有一件没来得及穿的衣服,说明这里的人是仓皇离去的,于是摄像记者当即把这些拍了下来。之后在院里又碰到几位工人,他们说是来玩的,但头上还挂着棉花的飞絮,说明这里刚刚生产过,于是摄像记者又把他们头上的棉絮拍了下来。这些镜头在后期编辑中都用上了,它使节目深刻了许多,具有不容辩驳的事实力量,也增加了节目的思想性。

三,精湛。

如果说摄像记者的前两种品格,是针对思想而言的,那么精湛的品格,就是对摄像记者的技术提出的要求了。

所谓精湛,首先是让镜头符合技术标准。这本应是电视记者的份内事,但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画面,常常会出现构图、采光、推拉摇移、起幅落幅、乃至水平线平不平的问题。多半摄像记者外出采访不带三角架;没有三角架的画面,镜头拍得总是摇摇晃晃。记者采访当然可以不带三角架,但那是在紧急情况下。而在我们这样的现实环境中,记者却很少会遇到“紧急情况”。所以,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摄像记者,最基本的东西,是先用三角架拍稳每一个镜头;然后再讲究点画面的艺术性,让镜头富于美感;再就是遵守摄像机的操作程序,勤校白平衡,多录一些有用的现场音响,以备后期编辑之用。总之,要让你的镜头看上

去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精湛的另一层含义,是有艺术追求。这种要求是比技术要求更高。许多新闻纪录片的记者,都具备这种职业品格。他们为了拍到好镜头,常常在拍摄现场耐心守候很长时间,因此,其作品中的画面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性,有些镜头之美,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

四川电视台有个纪录片记者叫王海兵,他的《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山里人家》等纪录片作品,都曾获得过海内外大奖。作品之所以受青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镜头拍得美,拍得耐人寻味。为了获取这些镜头,他经年累月泡在大山深处,寻找拍摄的最佳良机。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你几乎找不到画面的瑕疵。

四,融洽。

融洽的第一点,是团队意识。有些电视节目组外出采访时,阵容强大,门类齐全,策划、编导、出镜记者、摄像记者、录音、照明、制片、司机,浩浩荡荡一大批人。摄像记者在里面是很重要的一员。因为,镜头是否有足够的的信息量,是否能打动观众,是否体现美感,是否有足够的数量供编导在编辑时选用,都取决于摄像记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质量,所以他在摄制队伍中举足轻重。然而一个节目做成功,因素又不全在摄像记者,其他人同样需要付出努力。比如,你要从行驶的汽车里拍“移摄”镜头,司机能否把车速开匀,也是保证镜头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说明司机的技术和工作责任心,也是摄像记者拍好镜头的部分因素。实际上,每一期电视节目能否获成功,摄制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都很重要,这就是团队精神。而摄像记者要拍到好镜头,也得依赖这种团队精神。正是这个原因,有经验的摄制组在一起做节目的时候,总是和大家一起策划方案,一起努力工作,一起总结经验。

融洽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理解。说这个问题,是想让摄像记者明白自己在摄制组的角色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体现团队精神。尽管我们反复说摄像记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但在以编导为中心的摄制队伍中,他最终仍是服从的角色。这个服从,其实是节目意图的服从,但它往往体现在服从编导(或出镜头记者)的指挥上面。之所以要这样做,是求得大家保持一致的工作方向,让每个人都明确,我需要做什么事,怎样才能使节目更好、更出色。当然,服从的前提是理解,也就是说,摄像记者投入工作的第一件事,就需要明确我该做什么,我应当怎么做。心中有了意图,工作的效率就高,工作的质量就好。当然,摄像记者对节目的理解,也不是被动的理解,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执行节目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前面介绍的一些摄像记者,之所以能拍到精彩的细节镜头,就是发挥了这方面的作用。

五,责任。

摄像记者的责任,上面已谈到一些,这里说它的另一层含义。

首先,要把镜头当史料拍。说到史料,我们首先会想到档案馆或博物馆里的书本和报刊。其实再过若干年,摄像记者现在拍摄的电视画面,也就成了史料。未来的历史,很可能就是一部活的影像历史。当年新闻前辈们为报刊进行采编时,谁都没有把自己笔下的东西看成是史料,但现在它们都成了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所以,今天我们拍摄的这些镜头,其实就是后人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活的影像资料。倘若后人看到的,都是些不合格的电视镜头,那我们除了汗颜,再说后悔都没有用。所以,为了给未来留下好的影像,我们现在就要高质量地把电视画面当史料来拍。这是责任。

其次,让所有的镜头降低成本。今天的电视已经成为产业。要做强做大这个产业,必须学会处理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在尽可能低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这,也是摄像记者应该面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你拍摄的镜头质量越差,报废率就越高,它的成本也就越大。反之,镜头的质量越好,使用率就越高,成本也就能降下来。现在,一些电视台为了降低拍摄成本,甚至建立了镜头资料库,将质量好的镜头素材入库储存,以便同一镜头多处使用。所以,为了多拍一些高质量的镜头入库,也为了在镜头拍摄中减少浪费,记者们还须认真再认真,努力再努力。这也是一种责任。

第11篇:摄像作业

姓名:龙佳班级:N-10汉语言学号:24100602095 序号:50

《湖南理工学院宣传片》观后感

整个宣传片开门见山,聚集了了最精彩的的镜头。

宣传片开头运用静中有动,以静见动的视觉效果,展现旭日东升,大雁飞过,麦穗飘动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展现出学校积极向上的精神。

接着以体积透视,用广镜头静距离拍摄岳阳楼,镜头焦距逐渐拉长,让观众确信屏幕上的图像画面就是现实空间的重新。在画面转变的过程中配客观,反应镜头语言,清楚的解说,给观众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

接着运用拉镜头改变画面结构,以致观众可以在一个镜头里了解主体在空间的位置,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最突出的运用便是在由岳阳楼渐渐引进学校的画面。

接着拍摄画面采用推镜头,视点逐渐靠近主体,反映出多种景别过渡变化过程,观众可以在了解到空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变化,由于画面范围由大到小,场景中次要部分被排斥于画框之外,从而起到突出主体人物和强调局部细节的作用,最明显的变色介绍学校历史渊源的部分。

拍摄画面中也大量运用了摇镜头,摇镜头的运用,表现了场景空间的变化,引导观众视觉的注意,反应离开位置的关系,使观众产生出乎意料,恍然大悟的情绪效果。如,宣传片的引入部分,画面的变化。

再值得一说的就是宣传片的色彩运用,宣传片中学生的衣服颜色,各种设备色彩,校园风景,冷暖色调交错出现,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原本蓝色的天空颜色改变成为土黄色,增添了色彩的情感,也衬托,从侧面变现出学校硕果累累的一面。

总观整个宣传片还运用移,跟,复合运动镜头;镜头切分,画面组接等拍摄手法,表现了鲜明的主题,高度的内容,极具典型性并有广告宣传意味。宣传片的结尾更是给观众留下一种意犹未尽,给每个观看过宣传片的观众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受。

第12篇:摄像岗位职责

1.服从摄像组长的工作安排;保证摄像机的正常、如期拍摄。2.安全正常使用设备,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并确保画面、录音质量。3.发挥主创人员作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任务。4.积极参加频道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摄像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对拍摄做到精益求精。

第13篇:摄像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婚庆摄像

一、摄像机的分类:

由于摄像机品种较多,生产厂家各异。因此分类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是根据摄像机的质量性能和各自的用途不同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广播级摄像机的各项技术指标为最优,图像质量最好,适合各级电视台在演播室和现场节目制作的场合下使用,但其价格也最高、体积大、重量重。专业级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与广播级在指标上不一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是所采用的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不同,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不如广播级。例:高温、低温、防潮湿、防水、防虫、防磁等方面,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下就无法正常的工作,它适合于新闻采集等机动灵活的摄像工作,也是我们婚庆摄像的主力机型。而家用级摄像机则属于经济、小巧、操作简单方便的摄录一体机,主要供家庭生活摄像和一般工业、交通、商业等单位监视用。

二、电视画面

当我们打开电视机,用放大镜头近距离仔细观察电视屏幕,你就会发现上面分布着一排排等距离的,以红、绿、兰三色为一组的光点或光栅,这些点被称为“像素”。电视画面正是由这些像素所显示和组成的。目前我国通行电视技术标准为:625行,每行800多个像素,每帧画面共约52万个像素。这些像素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单位面积上分解出的像素越多,那么显示的画面越清楚,越接近于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一味的去追求高像素,高清晰度,原因有二:一是大幅度提高像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成本的成倍提高;二

是我们人眼的视觉锐度。正常人的视觉锐度是在正常距离下小于0.1毫米的一个圆圈,我们都会把它看做一个实点。也就是说,小于0.1毫米的东西我们就看不清了。科学家在研制电视时就是以人眼的锐度确定了电视机的清晰度,也就是沿袭到今天的29英寸以下的230线和29英寸以上的400线,我们今天的有线电视实际上是机顶盒前数字的传播线路,机顶盒后的AV信号和4轴芯、S端子、信号。前者230线,后者约400线,这样的电视画面已经相当清晰了,据了解,大部分的用户使用的都是AV线,也就是说,它的清晰度是230线,相当于约23万-----25万像素。

我们现在所使用摄像机的像素指标都是80万像素,画面用约50万像素,其它用于防抖等功能上。

家用级摄像机与广播级摄像机在像素指标上都是80万像素,数量上是没有区别的。

彩色照片,电影画面与电视画面都属于平面造形艺术,因为它们依附于不同物质载体也就表现了它们的造形效果和视觉感受。电影画面是反光体,而电视画面是发光体,这两种画面的物质载体、呈现方式不同。因此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长和局限,屏幕显示特性使电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

电视画面是不同强度的电子束撞击屏幕上的发光体产生出不同亮度、不同色彩的亮点直接作用于人眼,所以在色彩表现上彩色亮度偏高,在特定光线条件下,现实中一些色彩并不是很明亮的物体通过屏幕显示而显得较为鲜亮,特别是色光三原色-------红、绿、兰更加明显。这就导致电视画面在表现色调层次丰富的景物时不能充分表现出细微的色彩变化,色调中间层次减少造成色彩表现上一定程度的失真。

正常人眼可以辨别出的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有600种之多。在电影银幕上将同一色相的 1 光度变化表现出100多个层次,而在电视屏幕上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仅有30多个层次。

屏幕显示的局限性使电视画面在还原景物色彩、层次上更加困难,特别是景物周围光线亮度过高或过低时,色彩失真现象更加严重。

2、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

电视屏幕在接通电源后有个基本亮度,主要是由电路本身的杂波信号影响所致,构成了无节目信号时的最低亮度。因此画面表现的是夜景效果时,画面上大面积亮度较低,甚至低于无信号时的基本亮度。由于杂波信号的影响,使画面中应暗的部分暗不下去,应表现为黑色的夜幕在画面中呈现的是黑灰色。

由于电视画面中屏幕显示无纯黑部分的局限,所以我们在表现暗色调和黑色调时就要调动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明来衬暗。在表现夜景效果时,为了追求逼真的画面效果与其说要处理好暗的画面部分,不如说要处理好画面中亮的部分。

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电视画面上极明亮景物和极暗景物交界处,景物亮度间距悬殊的交界处,由于强光向弱光处漫射,使电视画面很难表现极明亮物体,特别是发光体的轮廓线。比如:在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拍摄室内窗口处周围的景物,由于窗户外阳光照射亮度较大,窗内无光线直射亮度较低,形成较大的亮度差距,在窗框周围就会出现明显的光漫射现象,使窗框线条不清晰,在夜间拍摄路灯及其它发光体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4、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

电视画面某一点亮度较高时,此点在荧光屏上受电子束冲击也强烈,当电子束突然消 失时,被撞击的光点亮度不会立即消失。在屏幕上迟滞一会儿才逐渐转暗消失。如果在一个极亮光点位置上紧跟着一个较暗的景物,就会出现从一个画面上留下残像的现象。在夜间拍摄发光体(如路灯、车灯、火堆等),如果摄像机拍摄时运动过快也会造成强光在画面中的位移产生拖尾(慧尾)现象。

综上所述:屏幕显示的种种局限性是目前电视技术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表现。如何针对电视技术特性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造形艺术表现上的优势,避开技术表现的局限性,是每一个电视摄制人员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电视编导应知、应懂,在编剧、策划时提前考虑到并处理好的问题。

电视画面,是一个立式横向的长方矩形,它属于一种平面造型艺术,它主要的特点就是要在长与宽的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以致于四度空间现实生活。

电视屏幕的外形状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缘的平面体。抽象的看就像一个倒放的长方体,一个立式横向的矩形框架,我们称之为框架结构。框架对于电视画面来说不仅是一种存在形式,在电视画面造型过程中还起着界定、平衡、间隔、创造比例等直接影响画面内容和观众心理的作用。

通过框架对被摄物做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画面的景别。景别反映了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通过不同景别的调度,一方面可以在画面中突出某些细节,另一方面又能去掉不需要表现的景物,将有价值的形象保留在画内,并使留在框架内的景物具有某种表现意义。景别的变化对电视观众来说就是观众与被摄物体视距或视点的变化,它不仅直接左右着观众对被摄景物的观看范围,而且还具有明显的移情作用。

三、电视景别

说起景别,人们就会想到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专用名词,还可能知晓它们分别意味着画面中景物的范围和主体的大小。但是,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这些表面化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拍摄中,摄像人员可以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目的和不同需要来确定被摄体的画面取舍与范围,排除一切多余的、次要的、繁冗的部分,而保留那些本质的、主要的、能够引起观众充分注意的画面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往往表现着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视觉韵律与节奏。

一、远景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人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很小。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如果细分,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大远景适于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大远景的画面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和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简单清晰。远景则一般表现一些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战争的场面、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远景画面的特点是开朗、舒展、渲染气势,一些宏大形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一句话说的很精辟“远取其势,近取其神”。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的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是远景画面的主要任务。

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朗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体现在“远眺”“眺望”的意境上。

拍摄远景时,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主体透视效果,所以远景尽量不要用顺光,要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要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景调明暗,避免画面的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另外,由于电视屏幕较小,远景的表现力在屏幕上有损失,这就要求摄像者处理远景画面时删繁就简,目的性要强。同时画面时间长度要足够充分,拍摄时摄像机的运动也不宜太快。

二、全景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 动空间。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

全景画面将被摄事物或场景的全貌收进画框,使观众对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完整地了解。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感知和把握是直接的、无间隔的,其表现效果比剪辑合成的完整形象更真实、更客观。因此在纪实性节目中,由于全景画面具有无间隔地直接再现被摄体和场景全貌的特点,使其充当了介绍、纪录和表现的重要角色。

同时,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人是电视艺术表现的中心,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即人物性格、情绪和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是全景画 3 面特点之一。大景别(远景)中,人物所占比例过小,小景别(近景)中难以反映人物的活动空间和全身动作,而全景将被摄人物全身收入画框,并留有一定的环境空间,框架线条平静笔直,人体运动活跃多变,二者形成很好的烘托和映衬关系。

全景将被摄主体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可以通过典型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的人物。环境对人物是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的作用。全景画面还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人物和物体在实际空间中方位的作用。例如:在一组人物的近景之前或之后,加进一个所有人物均在画面中的全景镜头,将会使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具体方位一目了然。

一般说来,全景画面是集纳构图造型元素最多的景别,因些拍摄时应注意各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以防喧宾夺主。全景往往是一个场面中的总角度,制约着该场面镜头切换中的光线、影调、人物运动及位置。拍摄全景时,不仅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还应着重于环境的渲染和烘托,表现出被摄物体的一般性质及其空间位置,表现出周围环境与被摄主体的相互关系。拍摄全景时,摄像人员应善于选择适当的前景来帮衬内容表达并加强纵深感。选择与主体不同色调的背景来衬托主体,突出主体;此外,该场景其它小景别画面的色调和景调应以全景画面为基础,并注意所有画面总体光效的一致和轴线关系的一致。

三、中景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较之全景而言,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它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中景使观众看到人物膝部以上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景画面中人物的视线、人物的动作线、人和人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线等。都反映出较强的画面结构线和人物交流区域。

中景画面对于人的手臂活动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表现。作为人物上半身动势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中景画面可以将其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来。中景使被摄体外沿轮廓局部出画、分切,破坏了该物体完整形态和力的分布,而其内部结构线则相对清晰起来成为画面结构的主要线条。比如表现一棵参天大树,当画面以全景推向中景,树木的外形逐渐被“排挤”出画面,苍劲延秀的枝干则逐渐成为富有力度和变化的结构主线。可见,中景画面削弱了外沿轮廓线的表现因素,加强和突出了物体内部结构线的表现因素。

在有情节的场景中,中景画面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因为中景即能给人物以形体动作和情感交流的活动空间,又不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情绪、身份、相互关系及动作目的。当中景表现人物间的交谈时,画面的结构中心不是人物间的空间位置,而是人物视线的相交点和情绪上的交流线,当表现人与物的关系时,画面以人与物的连接线为结构线。

在拍摄中景画面时,必须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富于变化。特别是当所表现的人物上半身或人物之间情绪的交流、联系处于运动状态中时,这种情节中心点的不断转换,要求画面结构随其变化而变化,要始终将情节的中心点处理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位置。这就对拍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中景画面所表现的基本空间有一个准确地把握,而且还必须能够随时审视被摄人物的动作变化和情节中心点的变化,把握好这些无形的线条所组成的结构关系。

当中景画面的拍摄对象是物体时就需要摄像人员把握住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如何用画面表现出一个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一斑而知全貌,对摄像者来说就不仅是一个电视画面构图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生活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的能力问题。

四、近景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的画面,与中景相比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物形象或被摄主体。近景常被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因此,近景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的一种景别。

人物处于近景画面时,眼睛成为主要的形象因素,因此电视剧拍摄中对主要演员的近景镜头一般给以眼神光处理。近景画面中被摄人物面部肌肉的颤动,目光的流转,眉毛的挑皱,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内心波动所反映到脸上的微妙变化已无任何隐藏之外。不仅人眼成为心灵之窗,最传神的地方,而且观众与被摄人物间的心理距离也缩小了。人物的表情变化给观众的视觉刺激远大于大景别画面。所以我们说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

近景画面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用视觉交流带动观众与被摄人物的交流,并缩小与画中人的心理距离,这是电视画面吸引观众并将观众带进特定情节或现场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世界各国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或主题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多是以近景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

近景画面由于其画面空间的近距离和画面可以充分地表现人物或物体富有义意的局部。观众在大景别中看不清楚的局部动作和细节能够在近景画面中得到视觉满足。

比如,看一个杂技演员倒立反身以双腿过头的动作夹起一叠瓷碗时,人们的注意力自然会移到脚尖处。用全景显然难以将富有意义的脚夹碗的动作表现出来,而近景画面则将画框接近动作区域,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脚尖腾挪、周转和夹起瓷碗的完整过程。这种以景别的变化接近被摄体富有意义的局部,正是电视画面表现的特长。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近景使用较多,观众对近景画面的观察更为细致。这除了近景所具有的独特表现能力外,主要也是由于电视节目播放的屏幕较小的特性所决定。所以在拍摄近景时,要充分注意画面中形象的真实性、主动性和情节的客观性、科学性。

近景拍摄由于受景深限制,对焦距的要求准确,当被摄主体运动时更是如此。由于近景画面中地平线已基本消失,空间透视的差别很难看出来,观众有与画中人物同处一个空间之感,摄像人员应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感与现场感。

近景画面中主体周围环境的特征已不明显,背景的作用大大地降低,画面应力求简洁、色调统一,避免杂乱背景喧宾夺主,特别要注意避开背景中那些明亮夺目,易分散观众注意力的物体,让主体人物始终处于画面结构的主导位置。此外,近景画面人物表情暴露无遗,一丝一毫的“出戏”都将破坏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影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有个别新娘表情呆滞、木然,在婚礼上对周围的氛围毫无反应,目光呆滞、神情茫然、零表情,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如拉出中景或全景来表现舞台上人物间的活动。

在拍摄女司仪时也应注意到她们的年龄、相貌等问题。曾经有一位女司仪要求我不要把她拍的人头太大了,因为她必竟是50多岁的人了,我对她基本上用的中景,观众听声音、看形体都认为是30多岁的人。如果用近景,那就很容易识别出真正的年龄了。

五、特写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特写画面的画框较近景进一步接近被摄体,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特写镜头通过描绘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排除一切多余形象,从而强化了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并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比如:一只握着的拳头以充满画面的形势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它已不是一只简单的手了,它象征 5 着一种力量,或寓意着某种权力,代表了某个方面反映出某种情绪等。在造型上,特写画面内的形象呈现出一种突破画框,向外扩张的趋势。仿佛将画面内情绪向外推出,从而创造了视觉的张力。

特写画面在表现人物面部时,提示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其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形成一种区别于戏剧舞台的电视场面调度。由于特写分割了被摄物与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常被用于做转场镜头。利用特写画面空间表现不确定,和空间方位不明确的特点,在场景转换时,将镜头画面由特写打开至新场景,观众不会觉得突然和跳跃。

在多机拍摄时,由特写景别切换为其它景别,一般也不会出现跃轴的现象。

特写画面在准确地表现被摄体的质感、形体、色彩等方面也很重要。与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相比,特写更讲究物体“质”的表现。特写画面表现景物时,可把近距离才能看清的极微小的世界放大呈现出来,表现物体时,可将其全部细节展示于观众面前,让人不得不仔细去看。而表现好物体的质感,可以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加强画面的感染力。就拿人的皮肤来说:老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等,他们之间的皮肤质感决不相同。不同质感的皮肤是对人物年龄、性别、职业的一种形象、外化的表现。因而有人称特写是表现皮肤的景别,更确切地说,特写是表现质地的景别。

总之,特写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如同诗歌中的“诗眼”,音乐中的“主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由于其空间关系的独立性,可以很自然地成为画面语言连接的纽带和重心,是节目编摄影者需着重注意,着力表现的一个景别。

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大,使特写成为剔除一切多余形象的“特别写照”。另外,还要严格控制好画面的曝光量,对过暗或过亮的物体不能依赖摄像机的自动光圈系统,而应用手动光圈将曝光量调到最合适的位置。因为画面曝光的过度或不足都会直接影响物体质感的细腻表现和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失去质感的特写是没有艺术力的。此外,当面对一些空间复杂的景物或场面时,也不宜孤立地使用特写镜头,应避免由于特写表现空间的不明确性,使观众对物体所处环境茫然不知,出现空间混乱感。

六、电视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观众在看电视时,与电视机屏幕的距离是相对稳定不变的,画面景别的变化使画面形象时而全貌,时而展示细部,时而„从视觉感知上使观众或远或近地观看一个物体成为可能。电视景别的变化适应和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在电视画面的造型表现和画面镜头中,不同景别体现出不同的造形意图,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则形成了视觉节奏的变化。观众不仅在画面时空和视距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摄像者的画面思维,而且也以景别跳度、视点跳度的大小、缓急中具体地感受到整个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的节奏变化。比如:远景画面接大远景画面,再接全景画面,节奏舒缓;两级景别的镜头相组接,如全景接特写,节奏就跳跃、急切。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

不同景别的画面包括不同的表现时空和内容,实际上是摄制人员在不断地规范和限制着被摄主体的被认识范围,决定着观众视觉接受画面信息的取、舍、藏、露。由此引导观众去注意和观看被摄主体的不同方面,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重点和顺序。对画面景别的调度,实质上是对观众所能看到的画面表现时空的调度。运用不同景别,有效地支 6 配观众的视听注意力并赋予被摄主体以恰如其分的表现意义,是电视编摄人员的重要创作活动。一个电视节目中景别运用是否得当和有效,是检验创作者思路清晰与否,表现意图明确与否的重要尺度和标志。

第14篇:DV摄像入门教学全程

DV摄像入门教学全程

第一章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

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

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的稳定是动态摄

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

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

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

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

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

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

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

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

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

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

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

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

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

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

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那就

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

,夜景时则调暗,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

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

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

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

情形下摄影机依据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讯号判断距离然后调整焦距,所以才会发生上述的

情形,所以只要将自动对焦切到手动,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由于各厂牌显示及调整的方

式有所不同,请参照说明书),焦距就不会变来变去了。

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摄录像机和照相机同样具有变焦镜头,但是最大不同点就是,摄影机可以在拍摄

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改变画面大小的取景。例如想拍摄远处某个目标,你可以利用变焦

镜头推近来取景,当推到你想要的画面大小时,才按下录像键,摄取你想要的画面。就像

固定镜头拍摄的方式一样。那么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什么时机来运用才恰当呢?当你要

表达某件物品或人物的位置时,例如: 特写一个烛光约3秒,然后慢慢的将镜头拉远,画面

渐渐出现原来是一个插满蜡烛的蛋糕。这个动作让画面更为生动有趣。不需要旁白及说明

,你可由画面的变化看出,拍摄者所要表答的内容及含意,这就是所谓的“镜头语言”。

如果反之以推近的变焦拍摄,用意在说明特定的目标或人物,例如: 画面开始是一群小孩

在表演舞蹈的全景,几秒钟后画面渐渐推近到其中一个小孩的半身景,然后镜头就跟着他

。这种拍法就像在告诉你,这个小孩就是我儿子,用意在引导观看者你在拍什么。以上这

两种常用的拍法各有意义,运用的恰当,则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反之则不知所云,漫无

目标的像一只无头苍蝇,镜头到处乱飞。滥用变焦镜头,画面忽近忽远重复的拍摄,这是

目前许多V8族常犯的禁忌,记得推近或拉远的拍摄动作,每做一次后就暂停,换另外一个

角度或画面后,再开机拍摄。从现在开始改变拍摄方式试试看,享受拍摄的乐趣,欣赏拍

摄的成果。

摄影机动态拍摄的技巧

相信各位常常会碰到一个画面无法将景物的全景拍摄进来,这时候大家一定是将

摄影机由右到左或是左到右的扫摄,这也是摄影机的优点之一,但是有许多人在做这个动

作时,画面常常摇来摇去或是忽快忽慢,总之看起来非常不顺畅。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身

体转动方式不对,或是转动角度太大,还有就是犹豫不决,没有一气呵成。

正确的做法是以腰部为分界点,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移动。就像你要过马路时左右

观望是否有来车,只有头在左右转动肩膀以下是不动的道理。例如你要拍的景物,需要从

甲点扫摄到乙点,首先将身体面向乙点后下半身不动,然后转动上半身面向甲点,此时摄

影机是对着甲点的方向,接着按下录像键先原地不动录5秒钟,然后慢慢扫摄回到乙点,到

了定位时不动继续录5秒后关机。

许多人会问到,扫摄的速度到底要多快呢?其实并无一定的准则,配合你所要扫摄

的范围内景物的丰富程度而定。如果拍摄的是静态的景物,则速度可稍快一点,但要以看

得清楚内容为原则。如果是取景内容是动态的物体及内容相当丰富,则速度可稍慢一点。

以上提供这些方式仅仅是拍摄时的参考,最重要是要实际的练习及体会。另外记

住先决定要拍摄什么才开机拍摄,而不是开着摄影机到处找目标。

第二章 摄像的第一要素

画面的稳定是摄像机摄像的第一要素。保持画面的稳定是摄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要求,不管是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

的稳定展开工作。而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

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拍摄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

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手持摄像机拍摄对姿势的要求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

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摄录时操作的得

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

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摄录像机,帮助稳住摄录机,采用舒适又稳定

的姿势,确保摄录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

,保持身体平衡。

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录机,

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在拍摄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借助桌子、椅子、树干、墙壁等等

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姿势正确不但有利于操纵机器,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拍摄

而过累。

持机的稳定性与机器的重量成正比。现在的DV机日趋小型化,巴掌大小的机器比

比皆是,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托起。就是因为它的小巧就有很多人简化了持机的要领。殊不

知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是“掌中宝”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

。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在操作这样巴掌大的小型摄录像机时也一定要用双手支

持,要知道机器越小越不利于稳定,越是这样娇小的机器越容易震动。

依靠身体的支撑保持机器稳定,对多数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正确掌握

持机要领,多多练习。

脚架的使用

保持持机的稳定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摄录像机三脚架,用带云台的三脚架来支撑摄

像机效果最好,不但会有效的防止机器的抖动,保持画面的清晰稳定、无重影,而且在上

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也会运行平滑、过度自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控制摄像

机的遥控器和控制云台的遥控器来完成拍摄的全部过程。

在固定场合长时间拍摄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比如拍摄婚礼仪式、生日party、广场

音乐会等,不然那将是个苦差事,把你累趴了也不会拍出好的带子来。三脚架一定要选用

坚固的,把它放在稳固、平坦的表面上,尽量远离地震源(如有汽车跑的公路、振动的机

械)。如果有风,可以在三角架上加佩重物以加大三脚架的稳定性,比如背包、石块等。

支撑摄像机的常用设备还有独脚架、胸架等,它们更简单、轻巧、携带方便,山

上、石上都可以用,对那些经常出去拍摄的人士来说那可是一个好东东。

眼睛的取景方式

许多人受摄影的影响,在拍摄时只睁右眼以取景,这样的取景方式有很大的弊端

。摄影与摄像不同,摄影抓住的只是瞬间,而摄像我们应采用双眼扫描的方式,用右眼紧

贴在寻像器的目镜护眼罩上取景的同时,左眼负责纵观全局,留意拍摄目标的动向及周围

所发生的一切,随时调整拍摄方式,避免因为一些小小的意外而毁了自己的作品,譬如结

婚摄像时乱窜的小孩往你身上撞啦,马路摄像时要躲避车辆啦;也避免因为自己的“专一

”而漏掉了周围其他精彩的镜头,一切变化尽在掌握中。

现在的摄像机都带有液晶显示屏,因为它的屏幕大取景方便并且色彩好,使得许

多人抛弃了取景器喜欢上了液晶屏。因为现在的摄像机液晶屏反光率普遍很高,用液晶屏

取景晚上和室内还可以,可是到了白天的室外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解决方法是:右手持

机,左手掌五指并拢,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

来的光线,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但是还是要提醒您一句,一定是要用双眼取景,可不要

遗漏精彩镜头的哟!

用手遮挡光线,如果再戴上一顶长檐帽,效果会更好。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你的摄像机具有图像稳定功能,在手持机器拍摄时打开此功能,这样会有助

于改善其图像的不稳定。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抑制作用使有限度的,并非万能。轻微的抖动

还能奏效,幅度稍微一大,他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对色彩平淡、亮度暗弱的主体或主体在

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画面稳定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是以电子式补偿,还会牺牲一些画质。

如果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请务必解除此功能。

在拍摄时要多多运用广角镜头,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如

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有一点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

的晃动,为此需要特别留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按动某些功能键或手动变焦时,不要用力

过猛,以免牵动镜头引起晃动。

有些人喜欢单手持机边走边拍,看上去蛮潇洒。哎,真不知这位朋友拿回去欣赏

自己的大作时会不会看得脑袋痛!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大多数非

专业摄像者在采这种方式往往拍摄不到好处:放像时画面抖动很厉害,让人看得头昏眼花

要知道,观看者对抖动的画面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谁也不愿享受晕船般的感觉

,即使您讲述的故事有多么精彩,画面多么绚丽,而镜头却总是摇摇晃晃像醉八仙,视频

的可视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画面要尽可能拍得稳,除非你有这样做的正当理由,否则就

不要去尝试这种所谓的“另类”表现手法。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效果,譬如要表现出车的颠簸、船的摇晃、行人的拥挤

„„表现好了会有很强的临场感。但一定要注意做的有板有眼有分寸,不要过量,不要让

人看出破绽。

总之一句话,稳定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图像稳定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持机方

式就是好的摄像作品的开始。

第三章 拍摄画面的构图

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在每次按下录像键之前,我们都要环视四周的环境,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摄的画面

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是在构图。摄像的构图规则跟静态摄影的构图规则十分

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还要研究整个画面的配置,保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

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调整构图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并确定各自在画面

中的布局地位。

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①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这的注意力,降低

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

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

②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

来。如穿黑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摄像构图的一般规则

在拍摄前保持摄录机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

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要尽可能接近目标,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但你也必

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要保证摄录像机与被拍摄的主角人物之

间不会有人或有其他物体在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

。如果你拍摄的是你无法控制的活动,那么,你不可能确保所有构图都很完美:但是你可

以把你的拍摄主角安排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同时把整个场景扫描一遍,把不要的景物排

除在外。

构图时还要注意:运动中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眼睛的注意力

,因此,注意不要让不必要的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运动中的物体出现在画面背景上。此外

,一些抢眼的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

中要避免出现跟主角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左图: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距离太远,背景太杂、太多、太乱,主要人物不能很

好的突现出来。

很多专家推行“三分之一”的构图原则。摄像实践表明,让重要的景物或人物正

好位于画面1/3处;而不是在正中央,这样的画面比较符合人的视觉审美习惯,甚至比主角

在正中央的画面要有美感得多。一个完整画面被两根垂直和两根水平方向上的线都分成九

等份,其中垂直线与水平线交会的4个点,这就是画面中最能讨好视觉的部分,可以把这个

位置作为主体最重要的部分的中心。

人物位于画面中的三分之一处,面部正好处在左上角的两线的交点上,是符合“

三分之一”构图原则的。并且背景也不杂乱,人物形象被很好的突出出来。

人物的摄像构图

当主角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不与画面垂直时,他们面对或前进方向的前面要留

下的空间��“前视空间”,多过他们后面的空间;“多余空间”,应该将“多余空

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构图。图中小姐身后多余的空间多于前进

方向的空间,看起来不舒服。第二幅为平衡的构图,是合理的。

拍摄人物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

乏美感。如果画面中人物身高不及画面的三分之一,观众就得集中目力仔细辨认,时间稍

长就会感到乏味。记得应该把人物眼睛维持在画面上方1/3的高度,如果面孔在这个高度以

下,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掉落在电视屏幕里。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画面,头顶的空间过大。第二副为平衡的

构图,看起来舒服多了。

进行人物的构图时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譬如电线杆突出在画

面人物的头顶上、建筑物的水平面与画面人物的脖子等高、电线横在脖子上等等。

关于裁身点。拍摄画面一般有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表现手法。如果你以远

景拍摄,人的全身都会出现在画面上。如果你以中景、近景、特写手法去拍摄,这样就需

要把被拍摄者的身体从下往上依次递增的从画面上裁掉一部分。那么请注意不要把人的膝

盖、腰部和颈部作为裁身点,在这三点上裁出来的画面让人看起来是很别扭的。除非你进

行的是脸部或身体某部位的特写,最好的裁身点应是腋下、腰部下面一点,膝盖上去一点

摄像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忌面面俱到、淡化主题。

新手在摄像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用远景,将过多的背景放在画面中

,导致主次不分。看到眼里的花花草草就爱不释手,恨不得都拍摄进来,生怕有漏掉的地

方,主体人物倒成了花草的点缀,看上去像一个风景片。拍摄录像片应该多采用近景乃至

特写镜头,把主角突出出来,人物丰富的表情才会清晰可见。

2、忌死搬硬套、教条主义。

我们应当熟悉规则、学会运用规则,活学活用,顺势而为,切不可盲目听从一般

的陈规旧套。如果我们只知道刻板地去运用“规则”,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生硬

,失去美感。

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只是摄像

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

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戒条,这

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第四章 拍摄角度技巧

不同的角度拍摄出不同的内涵

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录影带要以平摄为主。但是一部片子全篇1律地使用平摄

,就会使观看的人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

拍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平摄(水平方向拍摄)、仰摄(由下往上拍摄)、俯摄

(由上往下拍摄)。

①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如果被拍摄的主角的高度根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

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

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

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②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

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

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

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

大。

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

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角的地位更

好地突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够低,镜头更为朝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主角

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

现地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

在采用由下往上拍摄时要注意,这种角度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

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时常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这种视角可能会扭曲

丑化主体。这种效果切记不要滥用,偶尔的运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

如果运用过多过滥,效果会适得其反。但有时拍摄者就是利用这种变形夸张手法,从而达

到不凡的视觉效果。

③从上往下拍摄

摄像机所处的位置高于被摄体,镜头偏向下方拍摄。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

,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赛等。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容

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如果从较高的地方向下俯摄,就可以完整地展现从近景到远景的所有画面,给人

以辽阔宽广的感觉。采用高机位,大俯视角度拍摄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有时可以使

画面中的主体具有戏剧化。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

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

更胖。

如果从比被摄人物的视线略高一点上方拍摄进行近距离特写,有时会带点藐视的

味道,这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间,这个

人物就会显得孤单。

④物视角的拍摄

视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现出拍摄主体的

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是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睛高度去拍摄。如:一

个站着的大人观看小孩,就应把摄像机架在头部的高度对准小孩俯摄,这就是大人眼中看

到的小孩子。同样,小孩仰视大人就要降低摄像机高度去仰摄。

再如,一个正蹲在地上干活的人,要表现他看来到他面前的人的情景是:首先应

降低高度(与蹲着的人眼睛的位置同高)去俯摄来人的脚部,然后再慢慢向上移动镜头进

行仰摄,最后到达脸部,而不能去直接平摄,这样才符合常理。

直接向下俯视的画面通常被用来显示某人向下看的视角。用远摄或广角的拍摄方

式从高处以高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增加片中观看者与下面场景的距离。

第五章 摇摆的技巧

上下摇摄与左右摇摄

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

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

摇摄分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就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变,依靠变动摄像的角度去拍

摄。摇摄的拍摄方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常被用到:第一种情况就是当拍摄一个大场面或一

幅风景画时,这种情况往往用在你所拍摄的故事片段的开始,就像一段开场白,以次来介

绍事件所发生的地点以及主角人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第二种情况就是用来追踪一个移动

中的目标,比如,一个正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楼上掉下来的东西或者是一辆奔跑的汽车

等。

①上下摇摄

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拍摄上下移动的目标。如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从运动员

站在高台准备跳时作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起跳到入水,镜头随运动员的下

落而同步下移。这样的场面最好使用近镜头去拍摄,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

,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

构图有难度。拍摄一定要多演习几遍,除非你是“老鸟”,一般不要采用太近的镜头去拍

摄。

用上下摇摄的方法还常常用来显示一些高得无法用一个整画面完整表现的景物,

或是要表现某一景物的高大雄伟。高纵的建筑物是上下摇摄的最好目标。站在一座高楼大

厦前,先用平摄的方法拍摄楼的底座,再由下往上慢慢移动镜头直至高楼的顶端�小小

的一组镜头把整座楼的景观纳入视线,使得高楼更显雄伟壮观。

②左右摇摄

以横向圆弧路线摇动摄像机,可以很好的拍摄宽广的全景或者是左右移动中的目

标。

左右摇摄的方法是:首先将身体面对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使摄像机稳定,朝向

摇摄的最后一点,然后身体转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始拍摄。身体慢慢地、均匀地向终

止方向转动,直到完成整个摇摄过程。

以手持机摇摄时,身体一般不需要转动90°,如超过90°,人就会觉得不舒服,

会对画面稳定不利。跟上下摇摄一样,用这种摇摄的方法来追踪拍摄左右移动的目标的关

键是要掌握好摇镜头的速度,要跟拍摄目标的移动速度保持同步。

例如,我们拍摄一辆自左至右行使的汽车。首先我们要规划好汽车行驶的路线以

及摇摄的起始和终止点;然后拿好摄像机身体朝向终止点站稳,逆时针转动上身至起始点

等待目标的出现;目标一旦进入画面就开始拍摄,并随着汽车的移动而向右匀速转动上身

。镜头始终对准行驶的汽车直到摇摄终止点,中间不能停顿。摇摄时要注意构图平衡,目

标的行走空间要大于其多余空间。要想结束拍摄,可停止摇动追踪目标,镜头不动停止两

三秒钟,让目标慢慢从画面上消失。

拍摄这样一组镜头要提前策划,在拍摄前要有一个准备的过程。要准备好姿势,等目

标出现,而不能等目标进入要摇摄起始点了才抓起机器就拍,这样匆忙拉拴,不会有好的

结果。所以说必须打一个提前量。

③运镜要平稳

进行摇摄时,一定要平稳的移动摄像机的镜头。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有利于拍

摄出稳定的画面。如果用手持机,其基本姿势是:首先将两脚分开约50公分站立,脚尖稍

微朝外成八字型,再摇动腰部(注意不是头部,更不是膝部)。这样可以使得摇摄的动作

进行的更为平稳。

不管是上下摇摄还是左右摇摄,动作应该做得平稳滑顺,画面流畅,中间无停顿

,更不能忽快忽慢。要注意不要过分移动镜头,也不要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移动镜头。摇

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有寸。也要避免摇来摇去,像浇

花。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

④恰当的摇摄速度

摇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摇摄的方法拍摄一组镜头约10

秒左右为宜,过短播放时画面看起来像在飞,过长看是又会觉得拖泥带水。

一组摇摄的镜头应该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要在起幅和落幅的画面上要稳定停留

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秒左右就够了,这样的镜头让人看起来稳定自然,这点很重要。落

幅无停留,摇镜头将会给人没有结束和不完整的感觉。

当然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也是常见的:如果想让画面增添一些紧张的

气氛,就可稍微加快一点移拍的速度,这样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画面,我们在

好莱坞的惊险影片里常常看到。

⑤把镜头拉近摇摄会更有效果

有些人认为,左右摇摄时应该将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其

实很多时候,把镜头稍微拉近,用中镜头甚至近镜头去拍摄效果会更好,使拍摄下来的画

面更加生动有趣、更富有临场感。

第六章 对焦技术

摄像机的自动聚焦机构

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

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

,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这种调节焦点位置的过程称为聚焦或对焦。

摄像镜头的前端专门设有一组聚焦镜片,包括外侧与内侧两个透镜,通过改变聚

焦组镜片的位置即可达到调焦的目的。目前摄像机镜头的自动聚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

两类:一类为主动式聚焦,包括红外线方式和超声波方式;另一类为被动式聚焦,较有代

表性的有佳能自己研制开发的“固态三角测量”系统(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

)和新近流行的TTL方式。

通常家用摄像机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

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

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

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的影响,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

但不能透过玻璃进行工作,对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也不能正常工作

而专业摄像机多采用被动式聚焦。SST方式的原理是: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分别经过

固定反光镜和可动反光镜后,再反射到两个透镜及一个三角棱镜,分别照射在检测传感器

上,使之变换成电信号。再由微电脑处理器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与被摄物体

之同的距离,控制镜头的聚焦电动机进行聚焦工作。TTL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直接从摄像

镜头后面的CCD传感器取出视频信号,再经微机处理,根据这些返回的数据来调整透镜的自

动对焦机构。有远距离聚焦正确,对焦没有视差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太暗和被摄体

反差低时不能正常工作。

摄像聚焦操作

通常情况下,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是摄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聚焦调节是保证

图像清晰度最重要的一环,摄像机聚焦的过程就是对图像清晰度调节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因这

时景深范围大,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

满意为止。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 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焦点在变

焦过程中不会变化。而采用摄远位置(T),对焦较为困难。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时,一定

要将镜头调节为焦距最大的位置。

目前所有的摄像机,都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稍高级一点的也加上了手动聚焦功能

。在自动状态下基本能满足大多数环境下的拍摄,除非你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摄像师,否则

还是先依靠摄像机自动系统为好。

但是,我们知道自动聚焦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各种方式的自动聚焦都有各自的特

点,同时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靠手动来聚焦。例如下图当主要的被

拍摄物偏离画面中心处于画面边缘时,使用手动聚焦的方法是:先将自动聚焦切到手动,

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

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

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

,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这种情况下,被拍摄体移动或进行移摄、摇摄时,不会出现

焦点不实现象;而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自动聚焦的问题

摄像机的自动焦点装置一般是以画面中央为调焦基准的。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

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

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围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另外,自动聚焦系统受光线、亮度

、被摄物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聚焦偏差,因此在这些场合最好还

是使用手动聚焦比较保险。

自动聚焦系统对于下述目标或在下述拍摄条件下,自动焦点装置往往会发生错误

判断,如果出现自动聚焦困难,需要使用手动聚焦:

I.远离画面中心的景物无法获得正确的对焦。这是由于自动聚焦系统是以图像的

中心为准进行调节的。

II.所拍摄的物体端离摄像机很近,另一端离得很远。摄像镜头是有一定景深的

,对于超出其景深范围的被拍摄物,摄像机不能聚焦于一个同时位于前景和背景的物体。

III.拍摄一个位于肮脏、布满灰尘或水滴的玻璃后面的物体。这是因为会聚焦于

玻璃.而不会聚焦于玻璃后面的物体。玻璃窗前拍摄请贴紧玻璃拍摄。

IV.拍摄在栏栅、网、成排的树或柱子后的主体时,自动对焦也难以奏效。

V.拍摄一个在暗环境中的物体。由于进入镜头的光线大大下降,摄像机不能正确

聚焦。

VI.拍摄表面有光泽、光线反射太强或周围太亮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于表

面光滑或高反光物体,被摄目标会模糊不清。

VII.拍摄快速运动物体的对焦较难。由于聚焦镜头内部是机械式运动,不可能与

快速移动物体保持同步。当系统追踪拍摄时,会使得景物波动于失焦和准焦两种状态。

VII.在移动物体后面的目标物。自动聚焦系统会把移动物体误认为是被拍摄目标

而进行聚焦。

VIII.拍摄反差太弱或无垂直轮廓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实现是建立在图像

的垂直线方向的反差物体,如一面白墙可能会变的模糊不清。

IX.在下雨、下雪或地面有水时,自动对焦系统可能不能正确聚焦。

X.如果你的摄像机是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的方式自动聚焦的,当被摄体能吸收红外

线或超声波时对焦困难;被摄体距离太远红外线或超声波达不到被摄体时对焦困难。

第七章 移动拍摄

前几次我们讲述了数码摄像的基本技巧,下面应该是我们进一步学习更高级一些

的技巧的时候了。除了推拉、摇摄,电视与电影的拍摄中还经常使用“移摄”的拍摄方法

,就是一边录像,一边把摄像机向前后或左右移动。移摄与推拉、摇摄不同,后两者是拍

摄者的位置不变,变化的只是摄像机的焦距或角度,而前者变化的可能不只是焦距或角度

,拍摄者的位置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运用移动拍摄方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

用“移摄”手法拍摄出来的镜头极富临场感,有着单靠推拉、摇摄不可比拟的视

觉效果,运镜更能贴近拍摄目标,非常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在拍摄移动的目标时,我们可以用摇摄或推拉镜头的方法也可以用移摄的方法去

表现。但拍摄同一个目标,运用的拍摄方法不同,其效果会迥然不同。

在介绍较大的场景时,摇摄有他自己的优点:可以在几秒内从水平线的这一头扫

摄到另一头,但大部分画面都在相当距离外,细微部分无法拍出来。如果采用移摄法,就

可以靠近所欲拍摄的目标;就可以在同-片段中显示出不同角度的几个画面;就可以拍出移

摄无法拍出的细微处。

而对静止目标的拍摄例如要拍一组表现走近一座大楼时的情景时,这时使用移摄

法向前移动拍摄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会让人真正感觉到画面在动,其效果比较自然。

虽然变焦镜头和这种移摄法有点相似,但要是换个方法:利用变焦镜头来拍这个

片段,拍出的画面就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利用变焦镜头把画面拉近,是很不好的权宜做法

,因为这无法产生移摄像机前进或后退相同的感觉。

使用辅助设备

一般来说,你应该避免一边捧着摄像机走路一边拍摄,因为这可能造成你所拍摄

的画面很不稳定,但在质量第一的情况下,却非这样做不可,使你别无选择。

移动拍摄所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防止摄像机的晃动。在拍摄移动物体时

,最好能有某种带轮子的支撑物,最专业的做法是使用摄影台车,就是拍摄移摄镜头时在

地上铺设简单的铁轨:把摄影机装设在一架装有轮子的平台上,然后推着这个平台在铁轨

上移动,这种平台就称作摄影台车。这是目前专业摄像最常用的做法,也是保证摄像质量

最有效的做法,我们在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中可以看到。

但是这种平台的造价是昂贵的,对于一般的摄录机使用者来说是个奢望。平民一

点的做法就是使用三脚架台车:就是在三脚架的底部装上轮子,让它可以在平坦的地面活

动。在差一点的做法就是利用任何有轮子的东西用来做替代品:包括轮椅、汽车、超市的

购物车,只要车子行驶得很平稳就可以。这样做虽然以牺牲作品质量为代价的,但如果你

的作品只要不是影视级的,这样拍摄出来的片子的效果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徒步移摄

许多情况下是无法借助器材来移动拍摄,如家庭录像、新闻采访、旅游摄像等,

只能依靠摄像者的步法来维持摄像机的稳定。这就要求摄像师不能像平常那样随便走步,

而应双腿曲膝,身体重心下移,蹑着脚走。腰部以上要正直,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并靠

脚补偿路面的高低,减少行进中身体的起伏。腰、腿、脚三者一定要协调配合好,这样就

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按行走路线的不同移摄可分为三种: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

摄。

I.“前后移动”是移摄最基本的步行方式。在拍摄移动的目标时(例如一对缓缓

步入新婚殿堂的新人),摄像者应在移动目标的前面并保持适当的距离,镜头对准被拍摄

者的正面。摄像者随着两位新人的前进而平稳的向后退步,注意其行走路线一定要与被拍

摄者一致。由于是面对面的拍摄,被拍摄者的一切表情、动作一览无余,便于摄像者捕捉

行进中人物面部的细微之处,有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这种情况下,应把特写镜头很

好的利用起来。

在使用前后移动的步行方式拍摄时,还有一个应注意的问题就是:拍摄前一定要

搞清目标的行走路线,以及路况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路面不平或有障碍物,就应该

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免影响拍摄效果,甚至栽跟头。

II.“左右移动拍摄”也就是侧步行走拍摄,摄像者与被拍摄的主体的线路平行

,这是就需要侧步行走去拍摄。这种移摄方式与“前后移动拍摄”不同,在拍摄过程中一

般很少采用大特写镜头去刻画人物的细节,而通常用它强调的是主体行走的路线或周围环

境的变化。

左右移动,顾名思义,脚的行走路线是左右的而不是前后的,因此这种走法与“

前后移动”的步伐有很大不同。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行走,首先要两腿微曲,再把左脚移

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把身体的重心慢慢移转到

左脚上,然后把右脚向后绕过左脚站稳„„依次重复以上的动作,就会完成整个拍摄过程

。同理,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完成向左边侧步行走的过程。

III.“弧形移动拍摄”就是把摄像者以圆形或弧形方向移动,而不是直线移动。

“弧摄”的步行方式基本与侧步行走的步行方式拍摄大致相同,只是行走路线有区别。弧

摄的弧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应该控制在120°-180°之间。在整个片段中,主要目标都应

该维持在画面中央。

用这种“弧摄”的方法去绕着一个静止的景物如一座喷泉、一座雕像甚至一束花进行

拍摄,要比站在原地拍摄的画面生动有趣得多,这样就可很好的反映出静止景物的深度和

层次。

第八章 摄像常识问答

问:变焦镜头的最佳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如果你的镜头可以手动调焦,那么就尽量的使用手动调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

电源。当你打算放大一个物体时,在你拍摄之前就对该物体放大,设置并锁定其焦距,然

后缩小到开始的位置,这样做能够确保整个拍摄过程中被摄主体都在聚焦点中。

问:我应该怎样使用能够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广角和远距镜头设置呢?

答:广角镜头设置能够明显增加场景的景深。使用它能够使小的场景有被扩大的感觉

。因为广角镜头同样也会明显增大物体向前或向后的运动速度,所以广角镜头可以用来拍

摄动态场面,比如说追赶、打架等等。远距镜头能够明显的减少景深,使用它能够让背景

物体看起来更大更近,使用它能够创建出生动的两维空间摄影作品。

问:我怎样才能在三角支架上平稳地移动我的摄录机?

答:当你摇动镜头的时候(水平旋转摄录机),将你的脚面向镜头转动范围的中间,然

后将你的上半身和摄录机一起朝向转动的开始位置,起初要慢慢的移动身体和镜头,然后

加速,在要完成转动的时候又慢慢的减速拍摄。

问:在我移动的时候怎样避免画面的摇晃?

答:如果可以的话,将取景器离你的眼睛稍微远一点,在移动的时候,将膝盖微曲,

这样就有一个缓冲,可以降低因脚步移动产生的晃动,总之你在移动摄录机的时候就要感

觉象是端着一杯咖啡,并且不能让咖啡洒出来。图象稳定器此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不过

最关键的还得看你的手上工夫如何了。

问:我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三角支架?

答:只要可以的话,你尽量的多使用三角支架,这样可以使摄录机的摇摆减少到最小

。特别是使用远距镜头拍摄时,三角支架的使用尤显重要,因为使用远距镜头时即使是极

小的晃动都会被放大从而影响画面效果。

问:怎样拍摄到更佳的画面?

答:想拍摄到好的图象有两点值得借鉴:首先,在头脑里可以将屏幕划分为3个部分,

比如说上-中-下这样的格局,然后将被摄物体根据场景的重要性将其安置在这些假想的格

局中;第二点,在前景处使用一些延伸的线形物体,这样可以增加场景的景深。

问:什么是VHS/VHS-C?

答:所谓的VHS即为俗称的“大带”,使用12mm带宽的录像带。VHS-C为VHS的缩小带,

片长只有30分及40分两种,但是EP慢速录像可达90分及120分,可以使用转换盒使VHS-C变

成VHS标准大带,普通VHS录放影机即可播放。因为是12mm带宽的录像带,也有人称之为V12

问:什么是S-VHS/S-VHS-C?

答:S-VHS/S-VHS-C与VHS/VHS-C同为使用12mm带宽的录像带,但水平解像度为400条。

问:什么是V8?

答:也许是SONY公司广告太大了,有一段时间很多人把摄影机全部简称为V8,电视台

专业大型摄影机叫大V

8、家用摄影机叫V

8、掌上型叫小V8。其实严格说起来这样统称是对

的,所谓V8,全名为Video8简称V8,所用的录像带为8mm带宽,同时记录像像与声音,水平

解像度为270条。

问:什么是Hi8?

答:Hi8与V8同为使用8mm带宽的录像带,但水平解像度为400线。

问:什么是D8?

答:D8为SONY公司新一代机种,与Hi8 V8同为使用8mm带宽的录像带,但是以数码信号

来录制影音,录像时间缩短为原来带长的一半,全名为Digital 8简称D8,水平解像度为50

0条。

问:什么是DV?

答:DV为新一代的数码录像带的规格,体积更小、时间更长。使用6.35mm带宽的录像

带,用数码信号来录制影音,录像时间为60分钟,有LP模式可延长拍摄时间至带长的1.5倍

,全名为Digital Video简称DV。目前市面上的DV录像带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标准的DV带,

另一种则是缩小的miniDV带,一般家用的摄影机所使用的录像带都是属于这种缩小的miniD

V带。

另外同为6.35mm带宽的录像带,还有专业等级的DVCAM和DVCPRO,他们分别为SONY公司

及Panasonic公司专业数码摄影机专用的录像带规格。

第九章 摄录机常用术语

一、CCD (Charge Coupling 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

现在家用摄录机的摄录部件都是CCD片,也就是一般说的CCD影像感应器。镜头和C

CD的质量是影响小型摄录机图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采用多少片CCD,尺寸是多少,像素是

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图像的质量。

许多人都知道采用三片CCD的机器要比一片CCD的好,原因是:

数码摄录机内设有三棱镜,此三棱镜把光源分为三原色光(红色、绿色与蓝色),

三原色光分别经过三块独立CCD影像感应器处理,颜色的准确程度及影像质量比使用一块CC

D影像感应器有很大改善。

另外,CCD影像感应器的每一个像素都有一个很大的光线采集区域,因此使摄录机

具有很高的信噪比,极好的敏感度以及很宽的动态范围。而且,倍密度的像素分布和无缝

的双色棱镜可以获得极为锐利的图像和非常逼真的色彩,即使是在细微的? 差别处,例如

在鲜红色及更深一点的红色之间,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来。

上述道理很多人都清楚,但很多人却极少留意CCD的尺寸,家用小摄录机采用的CC

D尺寸,一般有1/3英寸和1/4两种,专业的还有采用1/2英寸和2/3英寸。当然采用1/3英寸

的摄录机的图像比采用1/4英寸的好。

如上所述,CCD片的像素多少是摄录机清晰度的主要条件。按像素多少它又可分开

三种:总像素、有效像素、实用像素,但主要的是CCD片有效像素的多少。

二、清晰度 & 分解力

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

,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

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分解被摄景物细节\"的能力。单位是\"电视

行(TVLine)\"也称线。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然后乘上4/

3(宽高比),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它会随CCD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

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PAL制电视机625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

去逆程的50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575线。水平分解力最高可达575x4/3=766线。

但是限制线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带宽。经验数据表明可用80线/MHz来计算能再现的电视

行(线数)。如6MHz带宽可通过水平分解力为480线的图像质量。低档家用录像机,如VHS,

最多能有240线的清晰度,高档家用摄录机,如S-V而数码摄录机的记录方式是数码信号的

格式,清晰度在500线以上。(普通电视的清晰度大约280线,VCD的清晰度是230线)。

三、AV 输入

松下、JVC的C型小摄录机一般都没有AV输入,带AV输入的,主要见诸如一些8mm或

Hi8的小摄录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JVC和松下两家模拟式家用小摄录机的格式都采用V

HS-C,而VHS-C格式和家用的录像机是同一格式,故此它们是通用的,所以也就没必要在小

摄录机上再搞AV输入接口,可以通过随机配的转换盒在家用的录像机播放,免去接线的麻

烦。

而索尼,夏普的摄录机拍摄的8mm格式的摄录带或Hi8格式和现在的VHS格式家用录

像机不兼容,无法通用,所以设一组AV输入接口通过AV输出连接到电视,才能解决转录问

题,这在VHS-C格式上是没必要的事情,但在8mm、Hi8上就变得有必要了,这就是格式不统

一或格式未成为通用格式带来的麻烦。

四、光学变焦 & 数码变焦

摄录机的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就是通过摄录头的镜片移动

来使要拍摄的景物放大与缩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越能拍摄较远的景物。现在的家用摄

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

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

摄录机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将CCD影像感应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

个画面。也就是说,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所下降,有点

像VCD或DVD中的ZOOM功能。所以过大的数码变焦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现在的摄录机的数

码变焦在44倍-350倍,但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

五、液晶屏幕 & 电子取景器

以前的家用摄录机都只有一个比较小的取景器,拍摄的时候需要闭上一只眼睛,

很不方便。现在的摄录机大都增加了一个液晶屏幕,液晶屏幕可以在很宽的角度(270度)

范围内转动,取景方便。液晶屏幕转动180度,能使被拍的人看见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也

可以通过摄录机遥控器自己拍摄自己,增添很多拍摄的乐趣。有的在阳光下也可轻易看清

楚画面,特别适合带眼镜的朋友使用。对同样性能的摄录机,带液晶屏幕比只有带取景器

的摄录机价格高800-2000元。液晶屏幕的大小(一般是2.5英寸,3.0英寸,3.5英寸,3.8

英寸,4.0英寸)不一,价格也相差500-1500元。

第十章 摄影包里的基本备件

摄影包不仅是用来保护摄像机,也能便于你携带摄像时所需要的基本附件。花一

些时间,在包里收拾一些合适的工具,能够节省你的时间、金钱,减少工作中的麻烦。摄

影包里的备件准备得越周全,你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就越少,那么在摄影包中都需要

带些什么东西呢,下面我们所列出的就是每一个装备完善的摄影师所必备的备件清单:

I.耳机

我们总是推荐在摄像时使用耳机,如果你的摄像机上有耳机插孔,就一定要使用

它。一副好的耳机,可以让你在摄像的同时监听到细微的声音,从而避免了因为一些小的

杂音而破坏了拍摄画面的完美性。

II.无线颈挂话筒

无线颈挂式话筒可以让你的采访对象和摄像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这个小

东西不会分散他太多的注意力。

III.电缆线

别忘了带上连接话筒和摄像机的电缆线。很多摄像师至少准备两条: 一条长的和

一条短的。把它包好并收拾妥贴,不要卷曲和绞缠。如果你细心保管,它们是可以用相当

长一段时间的。

IV.手持有线话筒

通常摄像机上的话筒接收到的声音不清晰,而且它只能作很小的方位调动。对于

有嘉宾采访和现场报道这样形式的摄像场景,手持话筒是必不可少工具。

V.转接适配器

为了使音频和视频信号输入/输出摄像机,你需要预备适合不同情况的转接适配器

。装备完善的摄像师总会准备一个适合各种可能情况的适配器。它的价格低廉,可以用塑

料带封好放在摄像包侧面的口袋里。象很多拍摄工作都是因缺少一个仅值两美元的转接器

而不得不中止,所以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别忘了带上适配器。

VI.标准电池

如果你的话筒和其它一些装备是依靠电池作电源的话,你要准备好备用电池。并

且注意定期更换或充电,以保电力充足。要知道一个用尽的9 伏特电池很可能就会影响无

线话筒的工作,而导致一个重要的拍摄活动草草收场。

VII.摄像机电池

在包里总要准备一个充足电的摄像机电池,你不知道一场拍摄活动什么时候结束

,电池什么时候用尽。所以要在摄影包里放两个备用电池,以防万一。

VIII.空白录像带

当你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或突然有人指示把拍摄过的镜头重拍一遍,你就需要另外

准备一到两盘空白带。你不可能在包里装备很多,一旦备用的用完,就立刻补充。

IX.标签和钢笔

我想你也不愿意花上一个小时快速倒带去寻找一个特定的镜头,所以做些标签可

以节约时间,在包里带一支软头记号笔和标签,与录像带放在一起。另外也有摄像师带上

一卷遮蔽带用作标签。

X.白色卡片

如果你不愿每个拍摄对象的脸上都有难看的阴影,一块白平衡卡片是必要的。当

然你可以简单地用一块手帕,一片白纸或块泡沫板代替。

XI.反光镜

可调节的反光镜可让你灵活地调整反射光线,以便更好地照亮你要拍摄的物体必

要时也可以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反光镜或铝箔应急。

XII.镜头滤光镜

手边带一只偏振滤光镜,可以减少反射光和直射强光的作用( 如果你在水面上或

水边拍摄时,尤为重要)。其它的滤光镜可以提高拍摄画面的质量。 如拍摄落日时可以加

强色彩;拍摄浪漫情景时能够增加柔和的光泽等。滤光镜很便宜,但绝对管用。

XIII.辅助灯

摄像机上装一个照明灯,可以在约定好的时间下,并且是在不能改变较差的环境

光线时,帮助你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

XIV.镜头纸

带上一些镜头纸或毛刷,以清洁镜头上的灰尘、脏物及湿气,不要用面巾纸或衬

衣袖子擦拭,这样可能严重划伤镜头。

XV.化妆用品

如果你想掩饰拍摄对象额头上刺眼的亮光或需弥补某些缺陷,化妆是必需的物品

,所以你至少也应准备一些纯色粉底。

XVI.电源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能比较方便地找到电源插座,就使用电源插座,而将电池

保存起来。

XVII.电工胶带

手边也应准备一卷宽的电工胶带。可以将电缆线用胶带缠起来(如卷在墙角, 使

用也很方便),就不会将人绊到。当然,胶带还你的电源线插头连最近的一个电源插座也够

不着的情况。

XVIII.电源插座

六孔插座对某些典型的拍摄工作是一个非常适用的装备。它能够给摄像机,监视

器及一到两只摄影灯供电。

XIX.防雨用具

如果你要去室外拍摄,带一个柔软的塑料罩是一个好办法,在天气突变时,可用

它保护你的摄像机。你不用花钱去保护雨具,有些摄像师就是找一个大冷藏袋将它包起来

就行了,并且它也占不了摄像包多大空间。

第十一章 旅游录像片的拍摄技巧

在拍摄旅游录像片时,首先必须对人物、事情、景物作交代;此后,还有必要交

待时间、地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摄像机大部分都设有时间日期装置,这在拍摄时就用得

上了。地点的交待可以用画面直接来表达,例如你到了北京火车站,可以由北京火车站站

牌的特写拉出火车站全景。当你摇摄北京站的大全景时,则可以通过摄像机上的现场录音

器录下自己的声音。“这里是首都站!”

名胜古迹是拍摄旅游录像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旅行时,人是穿行于景物之间边

走边观赏的。这时候,拍摄就要灵活机动,善于变化,既要拍景,又要摄入,由景物的空

镜头摇向人物,让人物走入空镜头画面,由人物的欣赏视线或行走方向再摇出景物,或是

由全景人物推向景物结束录像,以使人、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样拍摄出来的录像片将会意境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也

可以有意识地穿插拍摄一些纯景物的镜头。

在拍摄一些美妙绝伦的景物时,画面的节奏应该富有抒情性,要应用推、拉、摇

、移,镜头变化要慢。如果摄录机具有叠影过渡的功能,此时就正好派上用场。若是要表

达壮观、雄伟、险峻的景像时,可以用一些短镜头切、推、拉、摇,镜头的变化相对要急

速,从而形成紧凑的画面节奏。这当中,假如能够熟练地运用高仰、倾斜两种角度的拍摄

技巧,画面就更能增强雄浑、壮美气势之感,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十二章 如何使用摄像机清洁带

摄像机如果长期使用而又不注意保养清洁,磁头就会出现结垢或结灰的现象,从

而影响拍摄和播放质量。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呢?答案很简单:使用清洁带。

清洁带的使用能有助于改善拍摄的效果,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摄像机带来损害

。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怎样正确的使用清洁带,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使用方法:

I.使用时,以您放置任何需要录像或播放的录像带同样的方式将清洁带放入录像

机中。

II.按PLAY键,等待最多十秒钟后,按STOP键。

III.取出清洁带(勿倒带)再观看播放和录制的图像。

IV.如果图像没有恢复正常,重复前面提到的1,2,3步骤。但是重复操作不要超

过四次。在每次使用清洁带时请勿倒带。请一直使用到清洁带卷到头为止。另外,清洁带

不能持续使用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磁头的磨损。

若使用清洁带后情况还是不能改善,请与当地专业维修人员联系。

同主题阅读

《没有乳房》

《DV中国》瞄准威尼斯双年展 从艺术了解中国

DV电影新十诫

DV的十六条军规——DV使用技巧

新青年DVD手册第二期卷首语-目录

电影夜航船内刊:新青年DVD手册开始内部发行

摄像机的方便使用

我也要玩电影——DV视频制作漫谈(z)

新青年DVD手册购买方法

DV电影之七种武器

用DV,剪电影(1)

数码摄像机PD150

实践社DV记录小组活动纪要(一)

数码摄像象机(DV)

视频采集卡

如何配置最好的DV系统

相关讨论

Copyright(c)2000 www.daodo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大在线首页

在线大学堂

职业与商务培训

知在培训课堂

新青年

您现在的位置:>>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更新时间 2003-06-09 12:54

DV摄像入门教学全程

第一章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

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

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的稳定是动态摄

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

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

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

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

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

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

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

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

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

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

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

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

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

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

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那就

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

,夜景时则调暗,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

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

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

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

情形下摄影机依据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讯号判断距离然后调整焦距,所以才会发生上述的

情形,所以只要将自动对焦切到手动,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由于各厂牌显示及调整的方

式有所不同,请参照说明书),焦距就不会变来变去了。

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摄录像机和照相机同样具有变焦镜头,但是最大不同点就是,摄影机可以在拍摄

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改变画面大小的取景。例如想拍摄远处某个目标,你可以利用变焦

镜头推近来取景,当推到你想要的画面大小时,才按下录像键,摄取你想要的画面。就像

固定镜头拍摄的方式一样。那么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什么时机来运用才恰当呢?当你要

表达某件物品或人物的位置时,例如: 特写一个烛光约3秒,然后慢慢的将镜头拉远,画面

渐渐出现原来是一个插满蜡烛的蛋糕。这个动作让画面更为生动有趣。不需要旁白及说明

,你可由画面的变化看出,拍摄者所要表答的内容及含意,这就是所谓的“镜头语言”。

如果反之以推近的变焦拍摄,用意在说明特定的目标或人物,例如: 画面开始是一群小孩

在表演舞蹈的全景,几秒钟后画面渐渐推近到其中一个小孩的半身景,然后镜头就跟着他

。这种拍法就像在告诉你,这个小孩就是我儿子,用意在引导观看者你在拍什么。以上这

两种常用的拍法各有意义,运用的恰当,则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反之则不知所云,漫无

目标的像一只无头苍蝇,镜头到处乱飞。滥用变焦镜头,画面忽近忽远重复的拍摄,这是

目前许多V8族常犯的禁忌,记得推近或拉远的拍摄动作,每做一次后就暂停,换另外一个

角度或画面后,再开机拍摄。从现在开始改变拍摄方式试试看,享受拍摄的乐趣,欣赏拍

摄的成果。

摄影机动态拍摄的技巧

相信各位常常会碰到一个画面无法将景物的全景拍摄进来,这时候大家一定是将

摄影机由右到左或是左到右的扫摄,这也是摄影机的优点之一,但是有许多人在做这个动

作时,画面常常摇来摇去或是忽快忽慢,总之看起来非常不顺畅。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身

体转动方式不对,或是转动角度太大,还有就是犹豫不决,没有一气呵成。

正确的做法是以腰部为分界点,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移动。就像你要过马路时左右

观望是否有来车,只有头在左右转动肩膀以下是不动的道理。例如你要拍的景物,需要从

甲点扫摄到乙点,首先将身体面向乙点后下半身不动,然后转动上半身面向甲点,此时摄

影机是对着甲点的方向,接着按下录像键先原地不动录5秒钟,然后慢慢扫摄回到乙点,到

了定位时不动继续录5秒后关机。

许多人会问到,扫摄的速度到底要多快呢?其实并无一定的准则,配合你所要扫摄

的范围内景物的丰富程度而定。如果拍摄的是静态的景物,则速度可稍快一点,但要以看

得清楚内容为原则。如果是取景内容是动态的物体及内容相当丰富,则速度可稍慢一点。

以上提供这些方式仅仅是拍摄时的参考,最重要是要实际的练习及体会。另外记

住先决定要拍摄什么才开机拍摄,而不是开着摄影机到处找目标。

第二章 摄像的第一要素

画面的稳定是摄像机摄像的第一要素。保持画面的稳定是摄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要求,不管是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

的稳定展开工作。而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

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拍摄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

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手持摄像机拍摄对姿势的要求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

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摄录时操作的得

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

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摄录像机,帮助稳住摄录机,采用舒适又稳定

的姿势,确保摄录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

,保持身体平衡。

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录机,

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在拍摄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借助桌子、椅子、树干、墙壁等等

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姿势正确不但有利于操纵机器,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拍摄

而过累。

持机的稳定性与机器的重量成正比。现在的DV机日趋小型化,巴掌大小的机器比

比皆是,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托起。就是因为它的小巧就有很多人简化了持机的要领。殊不

知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是“掌中宝”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

。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在操作这样巴掌大的小型摄录像机时也一定要用双手支

持,要知道机器越小越不利于稳定,越是这样娇小的机器越容易震动。

依靠身体的支撑保持机器稳定,对多数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正确掌握

持机要领,多多练习。

脚架的使用

保持持机的稳定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摄录像机三脚架,用带云台的三脚架来支撑摄

像机效果最好,不但会有效的防止机器的抖动,保持画面的清晰稳定、无重影,而且在上

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也会运行平滑、过度自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控制摄像

机的遥控器和控制云台的遥控器来完成拍摄的全部过程。

在固定场合长时间拍摄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比如拍摄婚礼仪式、生日party、广场

音乐会等,不然那将是个苦差事,把你累趴了也不会拍出好的带子来。三脚架一定要选用

坚固的,把它放在稳固、平坦的表面上,尽量远离地震源(如有汽车跑的公路、振动的机

械)。如果有风,可以在三角架上加佩重物以加大三脚架的稳定性,比如背包、石块等。

支撑摄像机的常用设备还有独脚架、胸架等,它们更简单、轻巧、携带方便,山

上、石上都可以用,对那些经常出去拍摄的人士来说那可是一个好东东。

眼睛的取景方式

许多人受摄影的影响,在拍摄时只睁右眼以取景,这样的取景方式有很大的弊端

。摄影与摄像不同,摄影抓住的只是瞬间,而摄像我们应采用双眼扫描的方式,用右眼紧

贴在寻像器的目镜护眼罩上取景的同时,左眼负责纵观全局,留意拍摄目标的动向及周围

所发生的一切,随时调整拍摄方式,避免因为一些小小的意外而毁了自己的作品,譬如结

婚摄像时乱窜的小孩往你身上撞啦,马路摄像时要躲避车辆啦;也避免因为自己的“专一

”而漏掉了周围其他精彩的镜头,一切变化尽在掌握中。

现在的摄像机都带有液晶显示屏,因为它的屏幕大取景方便并且色彩好,使得许

多人抛弃了取景器喜欢上了液晶屏。因为现在的摄像机液晶屏反光率普遍很高,用液晶屏

取景晚上和室内还可以,可是到了白天的室外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解决方法是:右手持

机,左手掌五指并拢,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

来的光线,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但是还是要提醒您一句,一定是要用双眼取景,可不要

遗漏精彩镜头的哟!

用手遮挡光线,如果再戴上一顶长檐帽,效果会更好。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你的摄像机具有图像稳定功能,在手持机器拍摄时打开此功能,这样会有助

于改善其图像的不稳定。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抑制作用使有限度的,并非万能。轻微的抖动

还能奏效,幅度稍微一大,他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对色彩平淡、亮度暗弱的主体或主体在

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画面稳定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是以电子式补偿,还会牺牲一些画质。

如果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请务必解除此功能。

在拍摄时要多多运用广角镜头,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如

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有一点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

的晃动,为此需要特别留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按动某些功能键或手动变焦时,不要用力

过猛,以免牵动镜头引起晃动。

有些人喜欢单手持机边走边拍,看上去蛮潇洒。哎,真不知这位朋友拿回去欣赏

自己的大作时会不会看得脑袋痛!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大多数非

专业摄像者在采这种方式往往拍摄不到好处:放像时画面抖动很厉害,让人看得头昏眼花

要知道,观看者对抖动的画面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谁也不愿享受晕船般的感觉

,即使您讲述的故事有多么精彩,画面多么绚丽,而镜头却总是摇摇晃晃像醉八仙,视频

的可视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画面要尽可能拍得稳,除非你有这样做的正当理由,否则就

不要去尝试这种所谓的“另类”表现手法。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效果,譬如要表现出车的颠簸、船的摇晃、行人的拥挤

„„表现好了会有很强的临场感。但一定要注意做的有板有眼有分寸,不要过量,不要让

人看出破绽。

总之一句话,稳定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图像稳定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持机方

式就是好的摄像作品的开始。

第三章 拍摄画面的构图

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在每次按下录像键之前,我们都要环视四周的环境,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摄的画面

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是在构图。摄像的构图规则跟静态摄影的构图规则十分

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还要研究整个画面的配置,保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

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调整构图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并确定各自在画面

中的布局地位。

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①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这的注意力,降低

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

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

②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

来。如穿黑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摄像构图的一般规则

在拍摄前保持摄录机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

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要尽可能接近目标,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但你也必

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要保证摄录像机与被拍摄的主角人物之

间不会有人或有其他物体在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

。如果你拍摄的是你无法控制的活动,那么,你不可能确保所有构图都很完美:但是你可

以把你的拍摄主角安排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同时把整个场景扫描一遍,把不要的景物排

除在外。

构图时还要注意:运动中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眼睛的注意力

,因此,注意不要让不必要的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运动中的物体出现在画面背景上。此外

,一些抢眼的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

中要避免出现跟主角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左图: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距离太远,背景太杂、太多、太乱,主要人物不能很

好的突现出来。

很多专家推行“三分之一”的构图原则。摄像实践表明,让重要的景物或人物正

好位于画面1/3处;而不是在正中央,这样的画面比较符合人的视觉审美习惯,甚至比主角

在正中央的画面要有美感得多。一个完整画面被两根垂直和两根水平方向上的线都分成九

等份,其中垂直线与水平线交会的4个点,这就是画面中最能讨好视觉的部分,可以把这个

位置作为主体最重要的部分的中心。

人物位于画面中的三分之一处,面部正好处在左上角的两线的交点上,是符合“

三分之一”构图原则的。并且背景也不杂乱,人物形象被很好的突出出来。

人物的摄像构图

当主角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不与画面垂直时,他们面对或前进方向的前面要留

下的空间��“前视空间”,多过他们后面的空间;“多余空间”,应该将“多余空

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构图。图中小姐身后多余的空间多于前进

方向的空间,看起来不舒服。第二幅为平衡的构图,是合理的。

拍摄人物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

乏美感。如果画面中人物身高不及画面的三分之一,观众就得集中目力仔细辨认,时间稍

长就会感到乏味。记得应该把人物眼睛维持在画面上方1/3的高度,如果面孔在这个高度以

下,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掉落在电视屏幕里。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画面,头顶的空间过大。第二副为平衡的

构图,看起来舒服多了。

进行人物的构图时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譬如电线杆突出在画

面人物的头顶上、建筑物的水平面与画面人物的脖子等高、电线横在脖子上等等。

关于裁身点。拍摄画面一般有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表现手法。如果你以远

景拍摄,人的全身都会出现在画面上。如果你以中景、近景、特写手法去拍摄,这样就需

要把被拍摄者的身体从下往上依次递增的从画面上裁掉一部分。那么请注意不要把人的膝

盖、腰部和颈部作为裁身点,在这三点上裁出来的画面让人看起来是很别扭的。除非你进

行的是脸部或身体某部位的特写,最好的裁身点应是腋下、腰部下面一点,膝盖上去一点

摄像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忌面面俱到、淡化主题。

新手在摄像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用远景,将过多的背景放在画面中

,导致主次不分。看到眼里的花花草草就爱不释手,恨不得都拍摄进来,生怕有漏掉的地

方,主体人物倒成了花草的点缀,看上去像一个风景片。拍摄录像片应该多采用近景乃至

特写镜头,把主角突出出来,人物丰富的表情才会清晰可见。

2、忌死搬硬套、教条主义。

我们应当熟悉规则、学会运用规则,活学活用,顺势而为,切不可盲目听从一般

的陈规旧套。如果我们只知道刻板地去运用“规则”,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生硬

,失去美感。

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只是摄像

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

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戒条,这

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第四章 拍摄角度技巧

不同的角度拍摄出不同的内涵

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录影带要以平摄为主。但是一部片子全篇1律地使用平摄

,就会使观看的人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

拍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平摄(水平方向拍摄)、仰摄(由下往上拍摄)、俯摄

(由上往下拍摄)。

①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如果被拍摄的主角的高度根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

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

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

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②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

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

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

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

大。

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

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角的地位更

好地突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够低,镜头更为朝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主角

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

现地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

在采用由下往上拍摄时要注意,这种角度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

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时常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这种视角可能会扭曲

丑化主体。这种效果切记不要滥用,偶尔的运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

如果运用过多过滥,效果会适得其反。但有时拍摄者就是利用这种变形夸张手法,从而达

到不凡的视觉效果。

③从上往下拍摄

摄像机所处的位置高于被摄体,镜头偏向下方拍摄。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

,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赛等。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容

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如果从较高的地方向下俯摄,就可以完整地展现从近景到远景的所有画面,给人

以辽阔宽广的感觉。采用高机位,大俯视角度拍摄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有时可以使

画面中的主体具有戏剧化。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

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

更胖。

如果从比被摄人物的视线略高一点上方拍摄进行近距离特写,有时会带点藐视的

味道,这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间,这个

人物就会显得孤单。

④物视角的拍摄

视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现出拍摄主体的

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是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睛高度去拍摄。如:一

个站着的大人观看小孩,就应把摄像机架在头部的高度对准小孩俯摄,这就是大人眼中看

到的小孩子。同样,小孩仰视大人就要降低摄像机高度去仰摄。

再如,一个正蹲在地上干活的人,要表现他看来到他面前的人的情景是:首先应

降低高度(与蹲着的人眼睛的位置同高)去俯摄来人的脚部,然后再慢慢向上移动镜头进

行仰摄,最后到达脸部,而不能去直接平摄,这样才符合常理。

直接向下俯视的画面通常被用来显示某人向下看的视角。用远摄或广角的拍摄方

式从高处以高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增加片中观看者与下面场景的距离。

第五章 摇摆的技巧

上下摇摄与左右摇摄

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

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

摇摄分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就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变,依靠变动摄像的角度去拍

摄。摇摄的拍摄方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常被用到:第一种情况就是当拍摄一个大场面或一

幅风景画时,这种情况往往用在你所拍摄的故事片段的开始,就像一段开场白,以次来介

绍事件所发生的地点以及主角人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第二种情况就是用来追踪一个移动

中的目标,比如,一个正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楼上掉下来的东西或者是一辆奔跑的汽车

等。

①上下摇摄

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拍摄上下移动的目标。如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从运动员

站在高台准备跳时作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起跳到入水,镜头随运动员的下

落而同步下移。这样的场面最好使用近镜头去拍摄,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

,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

构图有难度。拍摄一定要多演习几遍,除非你是“老鸟”,一般不要采用太近的镜头去拍

摄。

用上下摇摄的方法还常常用来显示一些高得无法用一个整画面完整表现的景物,

或是要表现某一景物的高大雄伟。高纵的建筑物是上下摇摄的最好目标。站在一座高楼大

厦前,先用平摄的方法拍摄楼的底座,再由下往上慢慢移动镜头直至高楼的顶端�小小

的一组镜头把整座楼的景观纳入视线,使得高楼更显雄伟壮观。

②左右摇摄

以横向圆弧路线摇动摄像机,可以很好的拍摄宽广的全景或者是左右移动中的目

标。

左右摇摄的方法是:首先将身体面对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使摄像机稳定,朝向

摇摄的最后一点,然后身体转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始拍摄。身体慢慢地、均匀地向终

止方向转动,直到完成整个摇摄过程。

以手持机摇摄时,身体一般不需要转动90°,如超过90°,人就会觉得不舒服,

会对画面稳定不利。跟上下摇摄一样,用这种摇摄的方法来追踪拍摄左右移动的目标的关

键是要掌握好摇镜头的速度,要跟拍摄目标的移动速度保持同步。

例如,我们拍摄一辆自左至右行使的汽车。首先我们要规划好汽车行驶的路线以

及摇摄的起始和终止点;然后拿好摄像机身体朝向终止点站稳,逆时针转动上身至起始点

等待目标的出现;目标一旦进入画面就开始拍摄,并随着汽车的移动而向右匀速转动上身

。镜头始终对准行驶的汽车直到摇摄终止点,中间不能停顿。摇摄时要注意构图平衡,目

标的行走空间要大于其多余空间。要想结束拍摄,可停止摇动追踪目标,镜头不动停止两

三秒钟,让目标慢慢从画面上消失。

拍摄这样一组镜头要提前策划,在拍摄前要有一个准备的过程。要准备好姿势,等目

标出现,而不能等目标进入要摇摄起始点了才抓起机器就拍,这样匆忙拉拴,不会有好的

结果。所以说必须打一个提前量。

③运镜要平稳

进行摇摄时,一定要平稳的移动摄像机的镜头。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有利于拍

摄出稳定的画面。如果用手持机,其基本姿势是:首先将两脚分开约50公分站立,脚尖稍

微朝外成八字型,再摇动腰部(注意不是头部,更不是膝部)。这样可以使得摇摄的动作

进行的更为平稳。

不管是上下摇摄还是左右摇摄,动作应该做得平稳滑顺,画面流畅,中间无停顿

,更不能忽快忽慢。要注意不要过分移动镜头,也不要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移动镜头。摇

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有寸。也要避免摇来摇去,像浇

花。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

④恰当的摇摄速度

摇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摇摄的方法拍摄一组镜头约10

秒左右为宜,过短播放时画面看起来像在飞,过长看是又会觉得拖泥带水。

一组摇摄的镜头应该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要在起幅和落幅的画面上要稳定停留

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秒左右就够了,这样的镜头让人看起来稳定自然,这点很重要。落

幅无停留,摇镜头将会给人没有结束和不完整的感觉。

当然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也是常见的:如果想让画面增添一些紧张的

气氛,就可稍微加快一点移拍的速度,这样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画面,我们在

好莱坞的惊险影片里常常看到。

⑤把镜头拉近摇摄会更有效果

有些人认为,左右摇摄时应该将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其

实很多时候,把镜头稍微拉近,用中镜头甚至近镜头去拍摄效果会更好,使拍摄下来的画

面更加生动有趣、更富有临场感。

第六章 对焦技术

摄像机的自动聚焦机构

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

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

,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这种调节焦点位置的过程称为聚焦或对焦。

摄像镜头的前端专门设有一组聚焦镜片,包括外侧与内侧两个透镜,通过改变聚

焦组镜片的位置即可达到调焦的目的。目前摄像机镜头的自动聚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

两类:一类为主动式聚焦,包括红外线方式和超声波方式;另一类为被动式聚焦,较有代

表性的有佳能自己研制开发的“固态三角测量”系统(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

)和新近流行的TTL方式。

通常家用摄像机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

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

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

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的影响,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

但不能透过玻璃进行工作,对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也不能正常工作

而专业摄像机多采用被动式聚焦。SST方式的原理是: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分别经过

固定反光镜和可动反光镜后,再反射到两个透镜及一个三角棱镜,分别照射在检测传感器

上,使之变换成电信号。再由微电脑处理器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与被摄物体

之同的距离,控制镜头的聚焦电动机进行聚焦工作。TTL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直接从摄像

镜头后面的CCD传感器取出视频信号,再经微机处理,根据这些返回的数据来调整透镜的自

动对焦机构。有远距离聚焦正确,对焦没有视差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太暗和被摄体

反差低时不能正常工作。

摄像聚焦操作

通常情况下,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是摄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聚焦调节是保证

图像清晰度最重要的一环,摄像机聚焦的过程就是对图像清晰度调节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因这

时景深范围大,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

满意为止。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 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焦点在变

焦过程中不会变化。而采用摄远位置(T),对焦较为困难。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时,一定

要将镜头调节为焦距最大的位置。

目前所有的摄像机,都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稍高级一点的也加上了手动聚焦功能

。在自动状态下基本能满足大多数环境下的拍摄,除非你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摄像师,否则

还是先依靠摄像机自动系统为好。

但是,我们知道自动聚焦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各种方式的自动聚焦都有各自的特

点,同时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靠手动来聚焦。例如下图当主要的被

拍摄物偏离画面中心处于画面边缘时,使用手动聚焦的方法是:先将自动聚焦切到手动,

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

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

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

,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这种情况下,被拍摄体移动或进行移摄、摇摄时,不会出现

焦点不实现象;而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自动聚焦的问题

摄像机的自动焦点装置一般是以画面中央为调焦基准的。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

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

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围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另外,自动聚焦系统受光线、亮度

、被摄物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聚焦偏差,因此在这些场合最好还

是使用手动聚焦比较保险。

自动聚焦系统对于下述目标或在下述拍摄条件下,自动焦点装置往往会发生错误

判断,如果出现自动聚焦困难,需要使用手动聚焦:

I.远离画面中心的景物无法获得正确的对焦。这是由于自动聚焦系统是以图像的

中心为准进行调节的。

II.所拍摄的物体端离摄像机很近,另一端离得很远。摄像镜头是有一定景深的

,对于超出其景深范围的被拍摄物,摄像机不能聚焦于一个同时位于前景和背景的物体。

III.拍摄一个位于肮脏、布满灰尘或水滴的玻璃后面的物体。这是因为会聚焦于

玻璃.而不会聚焦于玻璃后面的物体。玻璃窗前拍摄请贴紧玻璃拍摄。

IV.拍摄在栏栅、网、成排的树或柱子后的主体时,自动对焦也难以奏效。

V.拍摄一个在暗环境中的物体。由于进入镜头的光线大大下降,摄像机不能正确

聚焦。

VI.拍摄表面有光泽、光线反射太强或周围太亮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于表

面光滑或高反光物体,被摄目标会模糊不清。

VII.拍摄快速运动物体的对焦较难。由于聚焦镜头内部是机械式运动,不可能与

快速移动物体保持同步。当系统追踪拍摄时,会使得景物波动于失焦和准焦两种状态。

VII.在移动物体后面的目标物。自动聚焦系统会把移动物体误认为是被拍摄目标

而进行聚焦。

VIII.拍摄反差太弱或无垂直轮廓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实现是建立在图像

的垂直线方向的反差物体,如一面白墙可能会变的模糊不清。

IX.在下雨、下雪或地面有水时,自动对焦系统可能不能正确聚焦。

X.如果你的摄像机是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的方式自动聚焦的,当被摄体能吸收红外

线或超声波时对焦困难;被摄体距离太远红外线或超声波达不到被摄体时对焦困难。

第七章 移动拍摄

前几次我们讲述了数码摄像的基本技巧,下面应该是我们进一步学习更高级一些

的技巧的时候了。除了推拉、摇摄,电视与电影的拍摄中还经常使用“移摄”的拍摄方法

,就是一边录像,一边把摄像机向前后或左右移动。移摄与推拉、摇摄不同,后两者是拍

摄者的位置不变,变化的只是摄像机的焦距或角度,而前者变化的可能不只是焦距或角度

,拍摄者的位置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运用移动拍摄方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

用“移摄”手法拍摄出来的镜头极富临场感,有着单靠推拉、摇摄不可比拟的视

觉效果,运镜更能贴近拍摄目标,非常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在拍摄移动的目标时,我们可以用摇摄或推拉镜头的方法也可以用移摄的方法去

表现。但拍摄同一个目标,运用的拍摄方法不同,其效果会迥然不同。

在介绍较大的场景时,摇摄有他自己的优点:可以在几秒内从水平线的这一

第15篇:教学课件

第一章 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四学时)(第五周周

二、周四)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2)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条件 3)熟悉耐蚀金属材料及性能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金属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能,耐蚀金属材料及性能(1学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基本性能,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性能(1学时) 3)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常用塑料和橡胶介绍(1学时) 4)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与特点

2)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水工艺设备要求,确定不同材料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你认为水工艺设备对金属材料的哪些性能要求更高?怎样才能满足这些要求? 2)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合金钢有哪些类型?何谓耐蚀低合金钢?耐大气腐蚀、海水腐蚀的低合金钢中各含哪些主要合金元素?

4)不锈钢有哪些类型?在酸性介质、碱性介质及中性水溶液中是否可以选用同一种不锈钢?简述理由。

5)铝、铜及其合金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6)钛及钛合金最突出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7)简要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主要用于哪些场合。

8)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哪些类型?常用于水工程及水工艺设备中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耐蚀有机高分子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9)复合材料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你认为在水工艺设备中复合材料最突出的性能特点是什么?请列举在水工业领域应用复合材料的几个事例。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二章 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及保温(三学时)(第五周周

五、第六周周二)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设备的腐蚀的危害以及腐蚀与防护科学的发展状况 2)掌握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 3)熟悉各种设备腐蚀防护技术

4)能运用腐蚀与防护原理进行材料的选用 5)了解设备保温的目的

6)熟悉常用保温材料,保温结构与施工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材料设备的腐蚀与防护概述,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设备腐蚀防护技术,材料的选用(2学时)

2) 设备保温的目的,保温材料,保温结构与施工。(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及常用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难点:设备、材料的腐蚀原理与方法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 什么叫氢蚀?它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2) 什么叫极化?极化对金属腐蚀有什么影响?

3) 什么叫阴极去极化?阴极去极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是什么?

4) 什么是金属的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局部腐蚀包括哪些类型?

5) 试从腐蚀发生的条件、机理、影响的因素和控制的途径等方面比较小孔腐蚀和缝隙腐蚀的异同。

6) 什么叫应力腐蚀?它具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介质的腐蚀性越强,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就越高?为什么?

7) 微生物为什么会影响金属的腐蚀?试例举最常遇到的微生物腐蚀。 8) 高分子材料物理腐蚀过程是怎样进行的?高分子材料耐溶剂性能的优劣可由哪些原则进行判断?

9) 什么叫高分子材料的应力腐蚀?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0) 在设计金属设备结构时应注意什么才能避免或减少损失?

11) 有哪几种阴极保护形式?各有什么特点?阴极保护时,被保护设备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12) 阳极保护适用于什么样的金属-介质体系?

13) 若一体系在阳极极化过程中,极化电流很低并几乎维持不变,对该体系可否用阳极保护法进行保护?为么?

14) 玻璃钢衬里层的结构及作用是什么? 15) 缓蚀剂的类型有哪些?

16) 选材的原则是什么,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7) 设备保温的目的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保温?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三章 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十学时)(第六周周二至第七周周五)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容器的结构与分类以及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2)掌握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的计算、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计算

3)熟悉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平板的变曲应力,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内压封头设计

4)掌握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

5)掌握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机械制造工艺

6)掌握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凝结换热、辐射换热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容器应力理论,包括容器概述,回转曲面与回转薄壳,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环向薄膜应力,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平板的变曲应力,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内压封头设计等;(3学时) 2) 机械传动理论,包括机械传动概述,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2学时) 3)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2学时) 4) 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凝结换热、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传热过程的增强与削弱。(3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与水工艺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容器应力理论、机械传动方式与特点以及设备制造工艺方法与适用条件 2)难点:容器应力理论与热量交换理论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何谓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简述壳体平衡方程和微体平衡方程的推导过程。2.圆柱壳、球壳、椭球壳和锥形壳的薄膜应力各有哪些特点?如何计算它们的薄膜应力σω和环向应力σθ?

3.如何确定圆筒壁的计算厚度δ、设计厚度δd、名义厚度δn、有效厚度δe和最小厚度δmin?

4.平板的弯曲应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平板封头和矩形压力容器?

5.什么叫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它对封头和筒体的设计有哪些影响? 6.容器的封头分为哪几类?如何进行各类封头的强度计算?

7.机械传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在水工艺设备中最常用的有哪几种?

8.渐开线标准齿轮有几部分组成?基本参数是什么?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9.带传动和链传动各有哪些特点?带的截面形式对带的传动效率有什么影响?根据结构的不同,传动链主要有哪些形式?各自适用于什么条件?链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10.机械制造中的基本工艺方法有哪些?

11.金属的压力加工主要包括哪些方式?简要说明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过程。12.简要说明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3.金属切削加工主要有哪些方式?简述不同切削方式的作用特点和适用条件。14.试从微观角度阐述导热机理。

15.什么是导热系数?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6.试述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的定义和内容。 17.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在水工艺设备中如何体现? 18.什么是受迫紊流换热?试述受迫紊流换热的两种类型。

19.什么是凝结换热?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强凝结换热? 20.什么是辐射换热?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增强吸收太阳能的措施有哪些? 21.什么是传热过程?常见的传热过程有哪些?如何增强或削弱传热过程? 22.用实例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现象。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四章 水工艺设备的分类(一学时)(第七周五讲)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全面了解水工艺设备的分类及基本特点; 2)本章为了解内容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设备分类:通用机械设备与专用设备

2) 容器设备:压力容器法兰、管法兰、支座、安全泄放装置、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

3)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机械搅拌设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机械搅拌设备

4) 换热设备: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换热器的适用条件和选型以及换热器计算。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介绍水工艺与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较简单的容器、搅拌及换热设备 2)难点:无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无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五章 容器(塔)设备(二学时)(第八周周二)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了解压力容器法兰的类型

2) 掌握容器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密封垫片

3) 了解管法兰的类型及密封垫片

4) 了解容器支座的型式

5) 掌握安全泄放装置的原理与适用场所

6) 自学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压力容器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容器法兰的类型、法兰的密封垫片,管法兰的类型及密封垫片,卧式容器的支座、立式容器的支座,(1学时) 2)安全阀、爆破片的工作原理,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工艺与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较简单的容器、搅拌及换热设备,学生应结合这些设备的工艺特点(专业课中内容),着重熟悉和掌握设备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适用条件等

2)难点:如何对上述设备的选型、设计等提出选择材料、结构、传动与加工方式、腐蚀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压力容器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分别有哪些形式?如何正确选用压力容器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

2.管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各有哪些形式?如何选用管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

3.卧式容器和立式容器的制作分别有哪些形式?卧式容器为什么一般采用双支座? 4.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各类安全阀分别有哪些特点?怎样选用安全阀? 5.爆破片分为哪几类?常用的爆破片有哪些?

6.水工艺填料设备对填料有哪些要求?常用的填料有哪几类?

7.对布(气、汽)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水工艺设备中常用的布水(气、汽)装置有哪些形式?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六章 搅拌设备 (二学时)(第八周周四)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了解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

2) 掌握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掌握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

4) 熟悉传动装置、搅拌轴、联轴器及轴承作用及结构特点

5) 自学常用搅拌设备简介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学时)

2)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传动装置、搅拌轴、联轴器及轴承,常用搅拌设备简介(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 2)难点:搅拌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确定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拌设备的功能是什么?在水处理工艺中,搅拌器主要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工作原理。

2.常用机械搅拌器有哪几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3.搅拌轴工作时受力状况如何?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七章 换热设备 (二学时)(第八周周五)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 2)掌握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

3)掌握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

4)自学换热器的适用条件,换热器的选型,换热器计算。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包括容积式换热器、半容积式换热器、快速式换热器、半即热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等;(1学时)

2)换热器性能评价,换热器的适用条件,换热器的选型,换热器计算。(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 2)难点:换热器选型及工艺参数计算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换热设备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又将换热设备分为哪些常用类型? 2.试述容积式换热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3.试述半容积式换热设备的构造和特点。

4.常用的快速式换热设备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如何选用换热设备?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八章 分离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二)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分离设备的用途及分类。

2)熟悉气浮分离设备的功能与种类

3)掌握几种常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

4)了解筛滤设备,砂滤设备

5)掌握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

6)掌握几种膜分离装置的结构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分离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气浮分离设备的功能与种类,微孔布气气浮设备,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溶气真空气浮设备,电解气浮设备;(1学时)

2)筛滤设备,砂滤设备,膜分离设备,膜分离设备分类及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的结构。 2)难点: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的结构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分离设备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2.气浮分离设备有哪几种?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3.格栅与滤网的作用是什么?谈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4.简述真空过滤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离子交换膜与反渗透膜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渗透机理是什么? 6.常用的膜分离设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九章 污泥处置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四)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排泥设备的分类

2)掌握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3)了解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的用途与类型

4)掌握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排泥设备的分类,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学时)

2)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的用途与类型,几种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2)难点:设备选型及参数设置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 行车式吸泥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吸泥方式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差别?

2. 污泥在脱水之前为什么还需要进行浓缩?

3. 带式压滤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何特点?影响带式压滤机脱水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4. 真空过滤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何特点?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十章 投药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五)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认识各种常用计量和投加设备

2)掌握几种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3)课外查阅相关设备资料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常用计量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1学时) 2)常用投加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2)难点: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试述常用计量设备的类型、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2.目前水工艺工程中最常用的投药计量设备有哪几种?

3.简要说明电磁流量计、超声流量计、涡街流量计、质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水工艺与水工程中主要适用于哪些流体的计量,适用条件有何差别。4.药剂投加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16篇:教学课件

2008-04-14 08:42:03 董晓慧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 其中,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好老师。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教师在每日教学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反思日记记载;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并描述教学情境、交换意见;最重要的也是最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步是,教师要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我们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行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限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学英语本来就是一种快乐的事,因为他们都对外国语很好奇,很感兴趣,可是要让他们持久保持这种兴趣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所以我就谈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并从中感受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民主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老师应努力使自己全身心融入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偕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而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尊重每个学生 ,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感、动机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英语教学反思实验中学 王姣枝教师要充当教育他人的角色,接受他人教育则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在教师思想工作中尝试“自我反思策略”,通过反思自我达

一、强化课堂教学交际化运用

⑴几分钟会话。每堂安排几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有值日生汇报、自我介绍、家庭情况、谈论天气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运动员等。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特别注意,轮到中差生会话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⑵注重语感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语学习兴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要注意创造情景,让学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不同的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在以后朗读中也就注意了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调,朗读也会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了,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⑶对话使用,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每教一个情景句型,让学生用当天所学的,到讲台前来表演。如学到 Family Tree这课,我告诉学生都带一张\"全家福\"照片,根据自己的全家福来用英语介绍。有能力的学生在根据实际情况在黑板上画出图表。整个课堂就是欢乐的海洋,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学会并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提高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⑷运用直观教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图表及实物、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具,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和交际活动。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单词,学生能更好地记住词义,并能反复利用它们复习,其趣味性、直观性较强。例如, 在Unit 3学习颜色一单元,我利用多媒体将多彩的鲜花和颜色相结合,一朵朵漂亮的鲜花怒放,多彩的颜色随着一朵朵鲜花开放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们惊奇得连声欢呼着,雀跃着的同时自己就记住了不同的颜色的单词。同时将颜色和现实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的实际例子相结合,例如,说出学生们喜欢的颜色,朋友和父母喜欢的颜色等等。What colour do you like? What colour dose your father /mother /friend ? I like ….the best.He likes …the best.同时让学生明白颜色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学习英语的趣味和身边的点点滴滴和英语的紧密相关,让学生们有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要为祖国和自己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勤奋学习。又如教Unit 7.The weather Forecast 时,我准备了中央电视台7:30新闻后的天气预报实况展示给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宋英杰那独有的中音,娓娓道来的天气预报的全文,变化的屏幕。学生们兴奋极了。七嘴八牙的纷纷参与,抢着举手说出自己知道的天气预报知识。然后,我又在屏幕上打出一张表格,根据课文将各种不同的人物需要知道天气预报的理由让生们一一列举出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填到表格内,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对于天气预报的兴趣油然而生。快乐的学习又使我的教学达到了教会知识的目的。一堂课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又在快乐中结束了。学生们经常会说,怎么时间这么快呀。

二、狠抓基础,注意容量

一方面突出知识重点,狠抓基础,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容量,把握节奏,备课先备人,平时注意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0分钟教学内容和进程,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实践面较广并在同一水平基础上对内容从多视角理解,多角度开展操练运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展开,在教学\"时态\"这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时,自始至终利用多媒体的引导,设置不同的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教学,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知识,突出了时间状态和不同的谓语动词,让学生练习理解运用,并设疑释疑、解惑,让学生积极思考,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状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出一支粉笔盒满黑板的例句的教学模式。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彩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走向希望。

三、温故知新,克服遗忘

注意在课堂上经常复现旧知识,让学生反复操练,由易而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学习目标。具体方法是:学习—复习—再复习。复习时做到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用以前学过的词语操练新句型或已学过的句式学习新单词。国际音标是初中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感到拼读困难,针对这一个问题,我将英语的音标知识动画片每一堂课前都放上几分钟,既有趣又反复的复习了音标,效果很好。

四、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教师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会学\"。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每天两名学生领着同学们坚持听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一封信,讲明我的想法和做法,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搞好课外阅读,对一些有自学能力的学生,给一些课外读物来扩展他们的指示视野。 每周两遍日记,给他们面批一次,持之以恒。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意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更大进步。

一、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 (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如:教师制定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的思想品德。学生学习完学校专用室的名称后,学会爱护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学校的一草一木,这就是爱集体、爱学校的充分表现。 (2)反思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阐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学会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 (3)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任教的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能力存在差异。比如,一个学生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方法比较灵活的班级,教师按教学目标上课,学生学习起来会较顺利。可是一日换上一个学生特别活跃,反应很快,但纪律难于控制的班级,教师就要以纪律竞赛的形式先调控好学生的情绪。若学生脑瓜特别灵,接受能力特别强,可在课本知识基础上学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尽量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以教学《Our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立足新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学生从最熟悉的自己的学校着手,很自然地过渡到专用室clinic、library、canteen等的名称及其方位的学习。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简到繁。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例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中可挑选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Bingo”,先给学生热身,然后进行猜物的游戏。通过游戏和歌曲,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很强。学生借助多媒体,带着问题参观学校。引人入胜的画面,生动的对话,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踊跃就课文内容相互提问并解答,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迅速理解并掌握课文。 (3)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 (4)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中,我原本的设计是利用CAI呈现课文,让学生感知。可是那天上完一个班后,紧接着上另外一个班时,恰好停电了,无法使用计算机。我立即调整教学,运用己做好的人物头饰,以不同的语调,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表演课文中的多个角色,使教学顺利开展。部分较好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也跃跃欲试,努力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 3.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1)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在学习中,学生从运用there be句型进行猜物逐渐迁移到谈论学校里有什么这一话题,逐步掌握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听、说、读的训练,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背课文;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表演课文并仿照课文编对话。 (2)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 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部分学生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探讨式地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层层深入,学习用英语介绍学校。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举手、尽量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 (3)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 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学生建立起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观,能客观地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地方,利于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 4.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如在教《COUNTRIES》国家的第一课时后,教师意识到学生对各国名称和对课文的学习颇感困难。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很活跃,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提议。然后,教师把单元教学改为学生收集各国标志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做一份最有价值旅游热点报告。每个学生在全班的范围内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完成旅游热点报告的任务。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师生单通道授受关系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其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 (3)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真情实感。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朋友”,合作学习,以竞赛的形式表演课文、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由选择空间扩大了,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5.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反思 (1)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配置,每一种媒体均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是使用者能否扬长避短。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切取决于教学的需要,切忌为用媒体而选用媒体。 (2)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使用。一节课中不必同时使用许多种教学媒体,但所选用的媒体,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功能,做到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6.对教学管理的反思 (1)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可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例如:教授单词时: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创设情景。还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开展游戏、唱歌竞赛等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熟悉和巩固语言知识,并在竞赛中得到红星奖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反思后的调控 1.反思以后如何再上好这节课 例如,自己在完成《Our school》这节课后进行反思。从整体而言,是符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较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介绍学校的专用室,培养学生爱老师、爱集体、爱学校的思想情感。但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时间的把握不好,精神紧张,生怕不能够上完自己准备的内容而提前讲课,而在感觉时间有余时又没有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还是快速地讲完内容,这对整节课影响很大。以后再上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自编对话,时间即可控制得当。或在备课时就要预防出现时间多的情况出现,准备音乐或短片,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欣赏,既让学生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孩子的疲劳,又将时间把握得分寸有度。 2.反思下一节课怎么做 下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接着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学校设计的最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和笔头的练习。 3.反思个人的教学技能在哪几个方面需要提高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2)要用良好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3)要不断完善个性品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 (4)积累经验,使经验不断得到丰富。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实际需要。这对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广州市教研室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澜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沈德立等《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7篇:摄影、摄像组

认真做好竞赛各环节影像记录和宣传片制作工作

按照竞赛组委会要求,为本次竞赛宣传片积累足够素材并配合宣传报道组落实好竞赛各项宣传报道工作,党委工作处特抽调制丝车间、卷包车间八名青年摄影爱好者成立竞赛摄影、摄像组,负责竞赛各个环节的摄影、摄像和宣传片制作等工作。

本着提前谋划、提早布局的原则,摄影、摄像组先后召开讨论会三次,对照本次竞赛日程安排,就宣传片制作所需素材制定竞赛摄影、摄像实施方案,对每名组员具体分工进一步细化,拍摄形式更加明确。竞赛前各组员对各会场、各考试场地进行多次踩点,并借鉴学习行业竞赛宣传图片形式抓好拍摄角度。从竞赛前的接站工作到竞赛过程中的全程跟拍,各组员每个竞赛活动内容提早就位,保证了竞赛各环节顺利有效地进行。

按照竞赛组委会要求,闭幕式前和竞赛结束后制作两部宣传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各组员通力合作,制作片头、筛选背景音乐、录制视频解说词、竞赛人员采访同时进行,各组员夜以继日,单位吃、单位住,最终将宣传片近乎完美的呈现在大家眼前。

为积累更多竞赛宣传片素材、配合简报组落实好竞赛宣传报道工作,特从制丝车间、卷包车间抽调八名青年摄影爱好者成立竞赛摄影摄像组,负责整个竞赛环节的摄影、摄像和宣传片制作等工作。

按照竞赛组委会关于制作闭幕式播放的竞赛选手集锦和中烟实业存档的竞赛全纪实两部宣传片的要求,摄影摄像组本着提前谋划、提早布局的原则,先后召开三次讨论会,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按照所需素材制定周密详细的拍摄方案,对竞赛各会场、各考场进行多次踩点,并借鉴学习行业竞赛宣传图片的形式抓好各角度拍摄工作,各组员自带私人摄影设备,对竞赛前的接站工作到闭幕式结束进行了全程跟拍,并将每日拍摄素材及时整理、归档。面对大量工作,各组员通力合作,分工制作片头、筛选背景音乐、录制视频解说词、竞赛人员采访,保证每幅画面精彩、每段音乐新颖、文字解说流畅、每名采访者进展风采。经过五个日夜的工作,组员们单位吃、单位住,最终顺利完成了本次竞赛的宣传片制作工作。

第18篇:DV摄像22

影视制作入行秘籍!

作者:dv高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451 发表时间:2006-1-1

1.艺术家导演须对电影的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从编剧、美术(包含设计场景、道具)、摄影、照明、音响、剪接或编辑、化妆、发型、片名及字幕等设计都要熟悉。

导演乃剧组万精油也。电影是集体创作,必须与工作人员的取得良好沟通, 精通业务才具备说服力。

3.交际花 - 导演必须会宣传自己和自己的电影,在媒体的面前举止得体,给人以好印象。导演应该是剧组最老奸巨滑的人物,上下老小都被他打点得服服帖贴。 他是精神分析专家,洞察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理,诱导他们为工作奉献热情。

怎么样,路途遥远而艰辛,你怕了吗?

其实,并不是要具备以上条件才可以做导演,那是真正意义的导演,而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导演\",象蝗虫一样多,平均每部电影一个,每部电视剧两三个。在很多拍摄现场,你很容易认出他们来。他是现场最白痴的一个,一屁股坐在监视器前从开工到收工,间中去一下厕所放水。他通常不懂摄影,不懂分镜头,不懂表演,长得比较遗憾又极端虚荣,叫声\"cut\"和\"ok\"就是他的全部工作,再轻松不过。

成为哪一种导演,视乎你的选择,你的天分,你的毅力,你的运气 -- 无论如何,我也会尽量帮你一把的!成为一个导演有多种途径。

途径一:考学

目前国内招收电影专业最具权威的是北京电影学院,虽然胜传\"北电\" 学风日下, 盛产\"贫嘴的主儿\".但是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以前,就要将就一下, 国产电影类型单一, 风格大同,除了跟国家政策有关以外, \"北电\"千年如一日的教学机制应该付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好来屋建议,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去外面走走, 避免局限在\"中国特色的学院派\"阴影下。

途径二: 曲线救国

学导演从相关技艺入手是个很好的入行途径, 比如编剧、摄影、美术、演员等部门(参见其他章节), 掌握其中的一种技能 ,“编而优则导, 演而优亦可导” ,只要朝着导演的方向努力, 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

————————剪接————————

电影剪接可不是一项纯后期的工作,剪接师必须对影片的创作意图、整体构思、主题内容、人物情节乃至场景、气氛等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剪出一部好戏。如果导演不济的话,厉害的剪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但并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到,多数情况是导演如果没有参加后期剪接的话(尤指电视剧),多半会气得吐血撞墙或捶胸而死。因为剪接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有剪接员和剪接师的区别,剪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银幕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1.剪接的设备和用具 剪辑台(包含套片机、接片机、倒片机、胶片架、声画编辑机、看片机、打孔机)等。以前的剪接采用物理的剪接方式,但已经被电子的方式所取代,因此电脑成为电影及电视的剪接的主要工具。

2.剪接过程 电影剪接往往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以至综合剪等步骤,尤其是特技镜头的增加,使剪接的工作更趋复杂,分工也日趋精细。

3.常用手段 切出切入、淡出淡入、划出划入、化出化入、叠印、其他光学技巧(焦点变虚、定格、倒向印片、分割画面、加遮片等)。

重点介绍:非线性编辑

电子化影视制作技术发展迅猛,数字革命带来新的*作方式,新的应用中,主要有计算机桌面技术、多媒体、合成技术、变形技术、交互式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当前,最高级的编辑系统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是英语中\"Linear\"和\"Nonlinear\"的直译,这一概念实际上是相对于磁带编辑而提出。它最大的方便在于随机存取,任何一个素材都可以随时存取,而无需倒带。非线性编辑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特别是胶转磁技术的出现,使电影也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脱机编辑,从而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编辑方法。特别是高投入、大制作、数字特技电影的拍摄数量逐年增加,对后期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等因素,加速了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

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数字非线性编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素材输入 将拍好的素材数字化。如果是胶片,则先进行胶转磁或者直接扫描。

2、整理素材 当计算机相应的界面菜单出现后,编辑素材,将他们组织编排成若干素材段。

3、音视频信号编辑

4.输出编辑好的素材 工作人员将按成品的时间码进行最后的磁带或胶片编辑。

入行途径:

要掌握这么多高科技知识综合在现代剪接技术,恐怕只有上学或者参加专业的培训才行,传统的师徒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

————————化装————————

创造电影中的鲜明人物形象,离不开化装,特别是对一些领袖人物、历史人物或者妖魔鬼怪异形等,人物造型中的化装和服装显得尤其重要。有时一个角色的年龄跨度大,化装就更必须掌握高超、全面的化装技艺。

(以前的一个朋友做化装助手的时候,曾经被指派盯住\"某领袖\"的一颗痣,此演员喜吃零食,嘴部表情也较夸张,所以那颗用胶水粘上去的痣常常在\"Action!\"的时候就不翼而飞,如果此情景发生,做助手的他便会遭至化妆指导口沫横飞一顿痛骂,甚至被胶水瓶子砸头以泄愤,之后还要令他下山去找回那瓶子,因为要还用它来粘一颗新痣!可怜哪,做噩梦也守着一颗痣……有时候在剧组会让人感觉活在不见天日的旧社会……)

化装是通过油彩、发型、装饰、整容等刻画人物。电影的化装比舞台化装要求更精细,不能露出明显的人工痕迹。特别是一些特写镜头,对化装要求特别苛刻。

从艺术角度来说,化妆师十分注意色彩的运用,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对比。另外,化妆要与服装保持和谐一致,和剧本中身份特征相吻合。

就电影的工艺技术来说,它包括日用化学、橡胶塑料技术、人体解剖学、色彩绘画技法、雕塑技法、发型及装饰技术、整容美容技术等多种科学工艺技术。从化装造型来分,又可分为年龄妆造型、性格妆造型、肖像妆造型、美容妆造型以及模拟妆造型、特型化装等。

化装师通常带一个以上助手,人数多少视乎影片的制作规模。

化装最辛苦的地方在于要起早,通常都是半夜起床,要提前将演员的妆化好。不过拍广告就是个赚外快的好办法,轻松而待遇不薄。不开戏时可以开美容院或形象设计所,很不错的行业呢!

学习电影化装可以直接报读电影学院或拜师学艺。现在的很多化装师也出自美容院,有一定的化装基础,不需要非常专业也足以应付一般时装电视剧。

————————服装————————

有时候剧中需要旧服装,需要把服装处理得比较陈旧,称为\"作旧\",通常用毛刷和铁刷刷去表面的光泽,再涂上颜彩,如果是旧社会的穷人,就要打补丁剪洞洞。

电影服装是专为角色服务的,是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是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人的年龄、身份、性格等,并显示时代民族、地域等特点,它往往和影片的题材有很大关系。服装主要分服装、古装、戏曲装以及装饰性比较强的歌舞装、童话神话装等。(不过现在的很多古装影视剧服装概念比较模糊,界线不是很明显,基本是集古代现代时装古装于一身,有比较吓人的,也有比较顺眼的,依据服装设计个人艺术造诣而异)。

常用服装分为主要角色服装、群众服装、效果服装、陈设服装、备用服装等。在影片的创作中往往由美术师或服装设计师根据剧情和整体艺术构思来设计和创作。在一些人物众多以及有大规模群众、军队的影片中,服装的分量相当繁重,有时一个主要演员就有几十套服装,加上服饰鞋帽等配套装饰,更必须分门别类管理好,保存好。

我国影视业能作到真正服装师的人属凤毛麟角,许多从业者只不过是个服装管理员的熟练工而已,希望这种状况会逐渐得到改善,如果你有兴趣,请加入这一行列吧,中戏、上戏、北电均有此专业,另众多美术工艺类的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也是一种选择。当然,如果你想从保管员直接入行的话,也可以寻个师傅。

————————动作————————

动作导演是动作片的重量级人物,可与文戏导演一样出风头领风骚。动作片做为先锋带领华人电影打入世界影坛,在荷里活站有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武打片电影在世界影坛上代表了中国电影。动作明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从香港拼杀到美国,中国KONGFU风靡一时,《风云》的中国功夫加特技让外国人看傻了眼,动作导演袁和平凭着《MATRIX》和《卧虎藏龙》成为真正的国际风云人物。

武侠电影每过一段时间,便会呈现一种新风潮,比较有代表性的导演是张鑫言、罗维、吴思远、刘家良、洪金宝、袁和平、楚原、徐克、谭家明、王晶、程小东、李惠明等。在电影这个江湖上,拍要让观众服,还要让同行服,所以要拍得热闹,还要讲究门道。当然,门道不只是武术,更指电影手段的运用,包括场面调度、特技运用、动作设计等。电影特技已经成为动作电影的重要表现工具,使得动作设计的可能性无止境扩展。一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传统意义的武打电影,从动作的形式上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法术、京剧开打、传统武术、现代拳、杂技、武打、器械、兵刃、象形拳法、火器、奇技等。

入行途径

动作导演多数习武出身,武行多来源于戏曲剧团、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体工队,最初就由从武行做起。武行开始多演虾兵蟹将,或给主要演员做替身,出色者后来就成了武术指导或者武打明星。要成为一个动作导演需要的知识非常丰富,并非只会几手拳脚就能胜任,从导演方面的要求,参照导演篇。

注:武行为影视圈内风险最大的行当,是保险公司的大主顾。

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电影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 电影音乐的创作和构思必须根据电影的创作要素,即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条件,使电影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2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剧情和画面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影蒙太奇的制约,曲式概念有了新的发展。

3 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音乐必须是用\"乐音\"构成的传统观念,和电影中的话语、音响等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陈述的结构,并和\"噪音\"一起相结合,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成为一种新形式。

4 另外,电影音乐的演奏、演唱必须经过录音、洗印等一系列电影制作工艺,最后通过放映影片才能体现它的艺术功能和效果。同时,随着录音技术和器乐、配器技术和发展,已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音乐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电影音乐按照在影片中出现的方式分为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现实性音乐又叫客观音乐,在影片画面上看到声音来源:如画面音乐会表演的器乐、声乐节目;剧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头演唱以及画面中的收音机、录音机播放音乐等。功能性音乐又称主观音乐,在银幕上看不到声音来源而有作曲家为电影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气氛等。好的电影音乐应当和影片画面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本身也优秀,并能离开画面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让人欣赏。

电影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关系通常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配合,视觉内容统一,并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音画对位则是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现,使节奏、速度、情绪、和意境都表现不同,声音和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对位\"本是音乐术语,在这里来表现声画的结合目的在于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从而表达影片丰富的内涵。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需要,需要确定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特征、音乐布局和高潮的设置、音乐和影片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和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 电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来改编成电影音乐,这需要熟悉音乐资料、善用音乐资料。电影音乐作曲必须懂得乐队、乐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时候考虑用什么样的乐队、用什么类型音乐、如何配器,另外电影乐团的作曲和指挥对音乐的长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为突出,在和画面配音时这方面的适应能力也特别强。在音乐进入电子化时代后,对各种新颖乐器和电声乐队也必须驾轻就熟,掌握它的音响特点和表现特征。

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专业电影工作者最常用的办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让他为电影的不同场景作曲,但有时也启用一些现成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旧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获得它的版权。电影音乐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画面以后,所以有时间的紧迫性,作曲是后期制作的最后一个创作人员。

通常电影音乐综合了导演的作曲家的意见,一旦标定了音乐后便开始创作,作曲家还必须了解影片在音乐制作方面的预算,控制费用不超支。

使用流行乐作为影片音乐需要办理版权许可证,这是个花钱的过程。有雄厚资本的剧组才敢问津。

入行途径:

先入音乐那行再入电影音乐这行。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严肃音乐以外的一些地下音乐工作者也有可能为电影音乐作曲。

上一篇文章: 影视专业知识参考 

下一篇文章: 小日本参数设定详解

第19篇:婚庆摄像全过程

婚庆摄像细节 2012-10-6 16:30阅读(12)转载自碎玉笛

婚庆摄像流程时间 地点 镜头内容内容 备注 新娘家

1、新娘最后一天的一系列活动的场面以及小时候的有意义的照片作为历史的记录;

2、新娘在镜子前面化妆、做头发,梳洗;

3、现年在宾客的帮助下换衣服;

4、拍摄新年的全身照和半身照;

5、新娘出嫁前家人为她做的活动(如:陪嫁品„„) 新郎家

1、拍摄喜房全景;

2、新郎化妆;

3、拍摄去相亲前的准备工作和喜庆气氛(锣鼓或者乐队);

4、特写花车和手捧花;

5、拍摄娶亲队伍的出门到上车的情景,主持人同期解说;

6、放鞭炮和奏乐。安排摄像车是1号车,令路人;2号车为花车,其它车依次。车队整洁,司机必须配合。 娶亲路上

1、拍摄花车的起步以及娶亲车队;

2、拍摄典型路段的镜头;

3、新郎在新娘家下车特写,娶亲队伍进新娘家的系列镜头。要求拍摄车司机不断变换车位,以便拍摄各个镜头。 新娘家

1、新郎在新娘家过“难关”(新郎发红包、发喜烟喜糖);

2、新郎向新娘献花并拍摄新娘的绣房;

3、戴胸花仪式;

4、新郎新娘认父母,向父母敬瑭或者献茶;

5、新郎对岳父岳母的承诺以及感谢;

6、新郎、新娘认亲以及合亲朋好友合影;

7、新郎和新娘与父母以及亲朋好友话别。

8、大家簇拥着新娘离开家走向彩车的时候回头望上一眼。娶亲路上

1、新郎抱着或者背着新娘出门;

2、新娘上花车;

3、迎、娶亲的人出门以及上车镜头,放鞭炮和奏乐;

4、拍摄花车的起步以及娶亲车队;

5、拍摄典型路段的镜头;

6、新娘在新郎家下车特写,娶亲送亲队伍回家的系列镜头,放鞭炮和奏乐。要求拍摄车司机不断变换车位,以便拍摄各个镜头。摄像车要求先到。 新郎家

1、新郎抱着或者背着新娘下车,同时抛洒鲜花花瓣和彩纸屑;

2、送亲人进家门;

3、拍摄拦门镜头;

4、掀盖头;

5、互敬糖水;

6、新娘洗梳;

7、开镜仪式;

8、拍摄洞房全景以及家里的布置;

9、新娘参拜父母,以及向父母敬茶或者敬糖;

10、新郎新娘同家中的亲朋好友认亲及合影。饭店

1、饭店全景;

2、新郎新娘迎客以及进饭店镜头,奏乐;

3、接待处镜头;

4、宾客就座全景;

5、司仪宣布婚礼开始,奏《婚礼进新曲》;

6、主持人讲话以及新郎新娘的登场;

7、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同时新郎新娘鞠躬)

8、新亲代表讲话;(同时新郎新娘鞠躬)

9、主婚人讲话;(同时新郎新娘鞠躬)

10、新郎新娘简单介绍恋爱经过,并交换盼铮?

11、结婚誓言,喝交杯酒;

12、新郎新娘致答谢词,新郎新娘三鞠躬。

13、由主持人宣布婚宴正式开始;饭店

1、拍摄参加喜筵的全体人员;

2、拍摄新郎新娘敬酒;

3、拍摄主婚人敬酒;

4、对亲朋好友的送行。洞房

1、亲朋好友参观新房和二位新任交谈;

2、入洞房。

说明:整个流程一直由伴郎和伴娘陪伴。 回门拍摄镜头

时间 地点 镜头内容内容 备注 洞房

1、拍摄新人甜蜜状;

2、新娘和新郎共同收拾洞房;

3、新娘、新郎在镜子前面化妆、做头发,梳洗;

4、拍摄新人的全身照和半身照;在拍摄洞房场面时,把燃着的香烟放到镜头前,可产生一定的烟雾效果;让新娘和新郎拉手转圈等镜头。

第20篇:摄像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与学习,在xx老师的认真教导指点下,使我这个对摄像一窍不通的新人初窥门道,但是在几次实战拍摄中总是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能发现新的问题,在与成熟的拍摄作品的对比中,我认识到我在摄像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在接下来的在工作中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

一.摄像一定要稳

我们单位摄像作品通常都是拍摄重要活动或会议,所以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保持画面稳定。但是我拍摄的画面由于手上力度不够,或是站位不稳,经常导致画面不稳定,整个画面抖来抖去,影响画面质量。所以保持画面的一贯稳定性是摄像的第一前提,不管是推、拉、摇、移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的稳定展开工作,这样才能拍摄合格的作品。我经过请教和反复琢磨,总结保持画面的稳定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提高:

1.扎实练好基本功

扎实的基本功是一切摄像技巧的基础。对我来说基本功的练习第一要务是要多拍,去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环境,掌握各种环境应当注意突出的重点。第二是要多看,多看看王旭老师和其他的摄像作品中的画面是怎样,多多向他们学习。

2.保持正确的拍摄姿势

我最初拍摄的时候不是特别注意拍摄姿势,几次拍摄下来总是觉得力不从心,后来在在对比学习中意识到拍摄姿势对画面稳定有重要的影响。除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功的练习还可以在拍摄现场就地取材,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

二.学会构图

摄像是摄影作品的动态集合,所以要想整个摄像作品拍的好,必须每一个镜头都要拍好,好的构图才能让人感觉主题明确,所以,摄像水平提高,必须从构好图这个环节入手。摄像构图我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远、全、中、近、特

通过学习我注意到,远景一般在表现宏大场面时候使用,主要是在拍摄会议或者是活动全景时使用。中景是指取事物的一部分,能够突入主体而且基本上可以表现全部的部分,一般是指的半身照。近景一般是着力刻画细节的时候是使用的表现手法,比如专拍人物的面部表情。特写就是进一步的刻画,将镜头定格在想拍摄的重点上。

2.注重突出不同主题的不同拍摄主体

不同的场合我们要突出的重点也会有变化。在领导召开会议的时候要突出会议的主题,组织者和与会人员。在拍摄

大型集体活动的时候应当注重突出参与人员的集体精神面貌。

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还有一个应注意的问题就是:拍摄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自己携带的设备电量是否充足,录像带是否可用,相关的配件比如收音话筒,三脚架是否佩带齐全。其次,要事先和领导或者知晓拍摄状况的人了解情况,弄清拍摄目标的行走路线,参与人员,以及路况如何,如果路面不平或有障碍物,就应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拍摄时才能够打好提前量,不慌乱。

以上是我在学习培训中总结的经验与不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摄像教学课件
《摄像教学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