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试卷

教育教学理论试卷(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03 07:34:08 来源:教学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庙李中心校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校:姓名:分数: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工作方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了解学生的

需求,帮助学生,。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在上

的发展。

4.新课标是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

和四个学习领域。

5.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

与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

6. 美术教学过程的、表现活动的和评价标准的,提供了

最适宜的环境。

7.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8.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两类。

9.美术课程应适应要求,面向,以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神和,为促进学生的形成,促进他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5.下列哪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内容()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B.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C.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D.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6.“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根据学生成绩的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是 ()

A.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B.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C.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D.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E.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F.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8.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建议()

A.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B.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C.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D.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9.“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是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的哪个学段阶段目标。()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三、判断(每题1分,共7分)

1.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的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2.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3.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4.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5.美术学习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6.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7.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5分)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5分)

五、案例分析(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5分,共35分) 请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谈谈你的感想。

案例1:在《纸浮雕》一课巡回辅导过程中,我发现有位同学趴在桌上睡觉。我走过去,轻轻推醒他——那是王鹏。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不会。”他看也不看我,回答道。“那你会什么?” “什么也不会,美、术、课。”他摇了摇头,“跟我就没缘!” 我递给他一张纸:“你会撕纸不?”“那谁不会?”他朝我翻了一眼。 “你随便撕给老师看看。”

他抓起纸,三下两下撕起来,然后又把纸从桌上抛到地下。 我说:“你随便拾一张你撕的纸块给老师,老师有用。” 他想也不想,弯腰抓起一块丢在桌上。

我把纸块在桌上摊平,问他:“你看这纸块像什么,能看出来吗?”

好一会儿,王鹏说话了:“像什么……像……像长江吧。”

“好,太好了。你很有艺术细胞嘛,怎么能说和美术无缘呢?” 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我向前面的同学要了块蓝色卡片纸,递给王鹏,“把你撕的纸块贴在这张蓝色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卡之上。”王鹏很快完成。

“你能把长江经过的省、市标出来吗?” “能。”这次他答得很干脆,随后,他找出地理书,工工整整标上各省、市地方。一张“长江图”完成了。我把这幅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都赞叹不已: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学校“迎新年第十届美术作品展”,我展示了王鹏的“长江图”。地理老师告诉我,王鹏后来很偏爱地理课。

案例2:《泥条头像》教学案例分析

环节一:

“同学们会搓长长的泥条吗?”“会”。“我们来试一试,看谁搓的长,搓的粗细均匀。”我在巡视的时候,很自然的把两个同学的泥条接到了一起,顿时,他俩的泥条成了全班最长的。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他们把泥条接到了一起变成了长长的泥条。 环节二:

制作泥条头像前,学生自由分组后,我说:“为了更好的做出头像,两位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打算怎样分工?”有的学生说:“我用泥条把瓶子盘起来。”有的学生说:“我来做五官和头发。” 环节三:

学生在做完头像后,把作品摆到前面一起欣赏,我说:“自己的作品哪些地方是最值得夸耀的,你们小组介绍一下。”一组同学上来,一位拿者头像,另一位向大家介绍成功的地方。一位介绍完后,另一位还可以补充。通过这样,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友好合作的成果。

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2.甄别、选拔

3.学业成绩多方面的潜能发展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育功能原有水平4.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客观事实评价教学形成性

6.情趣性自由性多样性创造活动 7.综合性学习8.欣赏

9.素质教育全体学生学生发展 审美能力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

1.A 2.B 3.B4.A5.D6.C7.D8.C9.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2.×3.√ 4.√ 5.×6.√7.×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1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2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

2.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2分)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1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2分)

五、案例分析 1.(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到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6分)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3分)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1) 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2)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

学生是终身受益的。(11分) 2.(要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果。(2分)

这是合作前的预演,通过商量、讨论,使学生明白,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可以直奔主题,避免在做的时候,一些同学无所事事。(5分)

整堂课始终渗透着合作的精神。接泥条、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头像、一起介绍头像特点,都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而且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合作,主动探究合作的效率,友好地合作,使合作不显现于表面层次,使学生真正明白了合作的含义。(8分)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推荐第2篇:教育教学理论

1.数学是研究_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一观点是由_恩格斯_首先提出的.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从数学史上看,有理数的概念传入我国存在着翻译上的错误,其原意是成比例的数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的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5._古典概型_是概率论发展史上首先被人们研究的概率模型,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_有限性、二是_等可能性_.

6.波利亚在其名著《怎样解题》中提出的解数学题的四个步骤是: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_;他认为“怎样解题表”有两个特点,即普遍性和_常识_性.

7.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4世纪之间,古希腊人遇到了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三大尺规作图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古代几何学作图三大难题.请你简述这三大难题分别是什么?

三等分角问题:将任一个给定的角三等分.立方倍积问题:求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使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二倍.化圆为方问题: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和已知圆的面积相等.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对总目标进行了阐述.

(1)请写出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名称;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1 (2)请简述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1.马斯洛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师生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专制型、自由型 和 放纵型 三种模式。 3.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

程序性 知识。

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 赫尔巴特 撰写的《普通教育学》。

5.奥苏贝尔根据知识是否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性把学习划分为 机械型与意义型;根据学生学习形式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型与发现型。

6.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7.《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8.《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标准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测量、图形与位置四个部分。

1.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 2.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勒奈 笛卡尔被称为解析几何学的创始人。

4.1900年前后,在数学的集合论中出现了三个著名悖论,其中最重要的悖论 罗素悖论

,这些悖论触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2 5.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支撑理论是建构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卡茨、维果斯基。 (填两个)

6.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 定量刻画 、逐渐 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7.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 。

8、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

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9、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0、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意思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必须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 ;人的发展不可能整齐划一,必须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_、_发展性_,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②_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__;③_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_。

12.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已有原来的主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__组织者__,学生探究发现的_引导者__,与学生共同学习的_合作者__。 13.例举三个以上适合课外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___数学手抄报、数学专题报告、数学小调查、数学演讲__ 14.古希腊的三大几何问题是 三等分角、立方倍角、化圆为方

15.数学史上三大数学危机是

无理数的发现、无穷小是零、悖论的产生

; 16.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数论中的命题“1+2”,这个命题的具体名称是

3

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 ; 17.把实数表示在数轴上体现了

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

(二)简答题

18.请你说出几种数学思想方法(至少三种),并就其中一种思想方法举实例说明。

答:化归思想、从特殊到一般思想、建模思想、算法多样化、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极端化思想……

19.简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什么?

答:(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2)培养学生将问题情境数学化的能力;(3)养成学生关注情境问题的数学本质和数学特性,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视角关注问题、审视世界的思维习惯;(4)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1.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教师的提问是浪费时间,那些提问是想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其实真正的提问艺术是要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或能够知道什么”。结合你的教学观,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这段话的理解。

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所谓“知道什么”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能够知道什么”就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从而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

4

21.“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这一结论在苏科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八上的《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以及九上的《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都有所出现。请你结合教学实际,简述课本上八上和九上分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得到这一结论的,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和这样安排的意义。

答:八上从图形变换角度出发,利用轴对称性,通过图形变换,想象、类比、归纳得出结论,重点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九上是从证明的角度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有相对严密的逻辑体系,重点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两者的区别是:出发点答:八上从图形变换角度出发,利用轴对称性,通过图形变换,想象、类比、归纳得出结论,重点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九上是从证明的角度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有相对严密的逻辑体系,重点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论的方法不同、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联系是:几何直观、合情推理是逻辑思维、演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与发展。

这种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思维脚手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螺旋上升

5

推荐第3篇: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

http://www.daodoc.com/user3/shanghaijiaoyu/archives/2006/1352807.shtml 1.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摘要)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巴班斯基说,这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一般定义。为了澄清在教学过程最优化概念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他还多次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

首先,“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把“最优化”理解为单指教师的工作,是片面的。

其次,“当谈论最优性时,必须强调指出,这里所说的尽可能最大的效果并非泛泛而谈,乃是针对一所学校或一定班级现有的具体条件而说的”。因此,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是泛泛地谈理想,而是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

第三,“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并不是一种什么新的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而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原则”。

第四,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则组织师生的活动时,“不单纯是提高它的效率,而且是要达到最优的,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

巴班斯基认为在师生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的因素:社会因素即教育目的和内容,心理因素即师生双方的动机、注意力、意志、情感等等,控制因素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组织、方法的选择和计划的调整以及学生的自我控制。这三个方面的最佳统一,也就是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境界。换句话说,所谓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所谓教学规律,就是指按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学这一系统与其内的子系统以及与其外的大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时所得到的规律性的结论。

形成了“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规则”三个层次的、操作性渐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体系,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

巴班斯基认为,上述控制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及其他人文学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本身的深入,对教学规律的研究也会有所进展,相应的教学原则和规则都会有所更新。 按照巴班斯基的观点,最优化指“从一定看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增加负担。效果标准指每个学生于某个时间,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水平;时间标准指师生应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文件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为使教学过程符合上述标准,他根据辩证系统的方法,对教学过程的因素进行了新的划分,包括社会(目的、内容),心理(动机、意志等)和控制(计划、调整)方面。他对教学过程的环节亦做了新的划分,制定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体系。具体来讲,他提出了最合理的课堂结构、十大教学原则和六项实施办法。巴班斯基认为,应按下列顺序安排课堂教学:提问→讲解→巩固→检查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概括这些知识并使之系统化。他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视教学原则为一系统,它所包含成分即每条原则。十大原则在实际运用时,必须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最优作用。其六项实施方法是:①综合考虑任务,注意全面发展;②深入了解学生,具体落实任务;③依据教学大纲,分清内容重点;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⑤采取合理形式,实行区别教学;⑥确定最优进度,节省师生时间。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论、教学策略。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它作为一种教学上的优选法,最优化并不是最理想的,其结果应根据具体的条件和实际的可能性来评价。因此,最优化的概念是相对的,并非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每个教师都可致力于自己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具体实施程序由以下六个步骤组成:①教学任务的具体化;②选择一定条件下最优组织教学过程的标准;③制定一整套该条件下的最优手段;④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以实施选定的教学方案;⑤实施规定的教学计划;⑥根据选择的最优化标准,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 2.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摘)

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他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样几个问题,系统阐述了其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观点。

关于教学任务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教学论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它将决定教学过程的内容和方法等要素。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他说:“我们也足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追求优异成绩这个说法指的是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他强调,教学既要探求向优秀学生挑战的计划,同时也不要“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教师的任务除了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之外,还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后能够独立地向前迈进。

布鲁纳指出:“学生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

他指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兴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容易。”

关于教学过程:

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或动作表象阶段,也称“前运算阶段”,年龄在一至五六岁。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依靠动作对付外部世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调节主要依赖于直观。第二阶段是肖像再现表象阶段或形象表象阶段,又称“具体运算阶段”,五六岁至10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借助经验的意向解决问题,开始产生逻辑思维,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支持,其心理运算还处于低级阶段。第三阶段是象征式再现表象或符号表象阶段,又叫“形式运算阶段”,10岁到十四五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能力对某些具体观念加以形式化的或公式化的表达,但其心理运算能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知识的贫乏束缚住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扩大知识范围,提高知识水平,将十分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

关于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要掌握一门学科,不但要掌握其基本结构,还要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因为要真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取决于合理的教学方法。他强调,必须把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倡在学习学科基本结构时广泛使用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那种要求人类探究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人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的,不论是认识一个式样,还是掌握一个概念;不论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人主动地对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使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布鲁纳认为,“发现”的目的在于创造新事物。对于学生来说,发现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他认为,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步骤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程序一般为:选定一个或几个问题→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发现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可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但这种训练有两个条件,一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使学生整理和改造;二是保留着结论和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利用某些原理让学生寻找出问题的新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的训练,学生的智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布鲁纳认为,教师运用发现法要根据3个要素进行指导,一是应使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遇到问题时,要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研究问题;二是要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和组织信息,使解决问题的路线和范围缩小,增加解决问题的“限定度”和“明确度”;三是解决问题要有耐心和探求。

此外,要使发现法学习能有效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有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动机一般是以条件反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布鲁纳认为,人类复杂的学习活动是不可能以一般的古典的条件反射来说明的,利用赏罚等外部动机刺激、引诱儿童的方法,其效果有限,也不能保持长久。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内在的。真正的内部动机应尽可能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材料的积极主动的兴趣上。要使学生形成内在动机,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本身上来,重要的手段就是教师要把教学工作做好,要使教学过程积极化。教师要使教的东西值得学生学,并且善于利用社会上提供的外来刺激(教育机会的扩大、升学率的提高等),使学生更多地卷入教学过程;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引导学生发明创造的行动,要努力把想要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变成学生自己思维的对象。

评价: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强调发展学生智力,重视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强调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成为结论和规律的发现者;论述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可能性,以及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等思想,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直接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但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学科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布鲁纳本人在1971年发表的《教育过程再探》中,也公开承认改革的失败。当然,改革的失败无疑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布鲁纳教育理论自身的缺陷,同样是导致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荐第4篇:中小学教师进城竞聘教育教学理论试卷

中小学教师进城竞聘教育教学理论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出 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 )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力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 c )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

( ce )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 abc )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abc )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d)

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de )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1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 bcd )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e、机械学习

( abcde )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 abcde )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 abcd)

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de )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 )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

( abc )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 a )

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

( ace )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

a、强化理论 b、刺激一一反应理论 c、潜意识 d、人格三分法 e、社会学习理论

( ad )

22、注意具有 等特性。

a、指向性 b、稳定性.c、紧张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

( abcd )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e、深刻性

abcd )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 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e、判断与推理

( bde )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a、多血质最好 b、气质无好坏 c、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成就 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

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 cde )

26、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从 三个维度去考虑。

a、言语 b、技能 c、操作 d、内容 e、产物

( abc )

27、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差异。

a、类型 b、发展水平c、表现早晚 d、操作技能 e、创新能力

3

( d )

28、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e、成见效应

(e )

29、长时记忆主要以 编码为主。

a、物理特征 b、形象特征 c、听觉 d、视觉 e、意义

( abcd )30、心理学研究认为,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a、记忆痕迹的消退 b、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 c、受到压抑 d、提取的线索不明显

e、“先快后慢”

( ade )

31、心理学认为,无论何种问题都具有三个特点,即

a、问题的初始状态 b、问题的提出 c、问题的假设 d、问题的目标状态

e、从原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转换的一系列认知和操作

( e )

22、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高 b、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低

c、知识与智力无相关 d、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前提 e、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 bcde )

33、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等范畴

a、各科内容学 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信息技术教育

( c )

3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e、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 c )

3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e、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简答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本题10分)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

三、分析题(注意:①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对

所列的现象进行分析;②请根据自己的类别选做相应的题目。本题20分)

●小学老师必答题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 “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

请你分析:①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

②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初中老师必答题

这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上课情景: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台录像机,正播放着发生在一个晚上的酒后驾车事件。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有关于这次事件的报告和一个写了他们姓名的“检查员”卡片。张老帅称同学们为市律帅办公室调查员,要求他们负责调查这起酒后驾车事件。学生们有5天的时间去复查已有的证据,并作进一步调查,然后他们必须给市律师办公室提出一份起诉书,并把他们的结论通知给新闻界。

请问:①这是一种什么学习方式?

②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好处?

③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这种学习?

●高中老师必答题

下面是c博士与y老师在一次评课时对话的片断:“总的来说,y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好课,假如黑板上的5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还没等我的话说完,y老师就接着说:“c博士,你的意思是说我的粉笔字太差了!?我自己知道,所以后来我就用胶片投影了。”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写这5个字呢?”她说“:你们评课标准不是有一条‘板书’吗?”我一听愕然了,„

请问:①c博士为什么愕然?

5

②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应怎样充分发挥自主价值?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c

3、c

4、ce

5、e

6、abc

7、a

8、abc

9、cd

10、cde

11、bcd

12、abcde

13、abcde

14、abcd

15、abcde

16、abcde

17、abc

18、abc

19、a 20、ace

2l、cd

22、ad

23、abcd

24、abcd

25、bde

26、cde

27、abc

28、d

29、e 30、abcd

3l、ade

32、e

33、bcde

34、c

35、c

答案要点: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4.教师是研究者

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答题要求:无须答完全部要点,关键看答题思路,即是否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答案要点仅供批改试卷时参考。

●小学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考虑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性。这是传统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传统课程只重科学,远离生活;只重知识、技能,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评价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儿童自身的经验:

②新课程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

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该是“泵”,而不是“筛子”;

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6

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

●初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这是“探究学习”。

②探究学习的好处主要表现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注意

首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意愿,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其次,探究学习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面对问题:确定探究的主题,提出假设

第二阶段,询问与调查:搜集信息,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建立解决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回顾、讨论、总结、扩展、激励等。

●高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y老师按评课标准上课,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考虑教学策略。

应该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等。

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无法真正体现自己的专业智慧,怎能不让人愕然、困惑?

推荐第5篇: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小学

2009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职业教育

2、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学生自己设计单元活动并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小队教学C、特朗普制D、设计教学法

3、面对问题情境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冲动型

4、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倒U型关系B、正U型关系C、线性关系D、平行关系

5、会骑自行车的人在学习骑三轮车时会受到干扰的现象属于学习的() A、定势B、技能C、正迁移D、负迁移

6、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家是()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7、教师的根本职责是()

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

8、1995年我国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规章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政府教育规章

9、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备的最基本的权利是()

A、科学研究权B、获取报酬权C、教育教学权D、民主管理权

10、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

A、教学技巧B、教学技艺C、教学艺术D、教学自动化

11、课堂教学中最简单、最常用的课堂导入形式是() A、直观导入B、实例导入C、直接导入D、游戏导入

12、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是()

A、讲述B、讲读C、讲解D、讲演

13、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一节课,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结课方式是() A、归纳结课B、拓展延伸结课C、比较结课D、活动结课

14、让优秀教师作说课示范并进行课堂教学,然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议的说课类型是() A、研究性说课B、示范性说课C、检查性说课D、评比性说课

15、通过创造美的情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促进他们形成一定品德的班级管理方法是() A、说理法B、情感激励法C、实践锻炼法D、创新管理法

16、少先队干部的选拔是由()

A、班主任指定任命B、队员竞选产生C、队员民主选举D、队员协商决定

17、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

A、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B、激发学生的情感C、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D、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18、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 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材

19、小学各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B、实验法C、练习法D、实习法 20、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鉴定功能D、改进提高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核心课程D、研究型课程E、融合课程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D、功能固着E、相似性

3、职业道德的特征有()

A、系统性B、科学性C、稳定性D、具体性E、适用性

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有()

A、免试入学权B、社会实践权C、结社和文体活动权D、就近入学权E、不交学费权

5、备课的内容主要有()

A、备课程标准B、备教材C、备学生D、备教法E、备学法

6、课堂对话的特点主要有()

A、民主性B、生成性C、多边性D、倾听性E、开放性

7、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

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B、少先队活动文化C、少先队礼仪文化D、少先队辅导文化E、少先队理论文化

8、同辈群体的特征有()

A、关系的不平等性B、价值的趋同性C、交往的自愿性D、关系的平等性E、群体的凝聚性

9、运用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 A、基本性B、基础性C、范例性D、引导性E、发展性

10、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A、演示法B、参观法C、讨论法D、练习法E、实习法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4分)

1、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着重培养儿童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2、构建学习社会的理想是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3、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的活动()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5、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自律发展到他律的过程()

6、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7、严谨治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8、教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

9、我国教育法规仅适用于公布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实()

10、3至10岁儿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1、学生的考试分数属于学生的隐私,学校有权拒绝学生监护人了解其分数的要求()

12、备课的实质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背熟以便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

13、教学强化是指教师通过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

14、“三字”(钢笔字,粉笔字,软笔字)“一话”(普通话)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

15、合作学习分组一般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

16、教师成长档案袋并不是一种学习工具()

17、少先队在少年儿童集中地地方建立基层组织,并没有系统领导体制()

18、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19、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 20、少代会的代表是由学校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择优指定产生的()

2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2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23、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

24、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小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2、小学德育过程中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4、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意义?

5、形成良好的班级必须做到哪些方面?

6、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初中以为学生,成绩很差,还常常以各种恶作剧捉弄班主任,当该学生的家长决定让孩子停学就业时,班主任如释重负。事隔数年,班主任的电视机坏了,修理部派一名手艺高明的师傅上门修理,谁知这位师傅竟是当年的那名学生。学生很快修好电视,还对当年老师的教诲感激不尽,事后。班主任认识到“在教师看来已无可救药和毫无希望的差生中,还蕴藏着天才”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2、某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音乐老师丁某弹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学一直在说话,丁老师开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起来.但9岁的王同学没有听老师的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丁老师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跟前,掏出一段封箱胶带纸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所有的学生一下子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泪流满面,痛哭不已。丁老师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住嘴巴上完了音乐课,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一路哭回了家。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

1当事人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违反了哪些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2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2、试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提高知识直观效果 参考答案 一单选

C、D、D、A、D、B、D、B、C、C、C、C、A、B、B、B、A、B、C、D 二多项选择题

ABD、ABCD、CDE、ADE、ABCDE、ABCDE、ABCDE、BCDE、ABC、AB

三、

√×√√×√√×√√××√√√××√√××√√√

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而清晰地动觉

4、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5、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 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6、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效果优异

五、案例分析题

1、这一事件再次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班主任的行为违背了依法执教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教师就要模范遵守《教师法》,《教育法》以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班主任的行为违背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

2、丁老师将学生嘴巴封住,其行为是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行为,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上音乐课的自由,使学生无法参加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丁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丁老师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法制教育,教师应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依法采取积极地教育措施,不得滥用教育权侵犯学生的权益。

六、1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7分,论述不充分扣1—6分)

2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只答要点,没有论述扣7分,论述不充分扣1—6分)

推荐第6篇:教育教学理论发言稿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要尊重孩子自由的天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认为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民主教学。只有民主了、平等了,学生不再担心回答错了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了,想象的火花才会得以保护,创造的灵感才会被激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正确的运用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呢?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堂上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可塑性极强的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心,既要允许学生有不足,也要容忍学生有错误,用希望的目光去关注他们,多一些爱心、多一些笑脸和多一些鼓励,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循循善诱。真诚平等的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对话,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使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心灵。

如:在教学时,我多关注“弱势”学生。班内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自然没有成绩好的学生那样引人注意,经常被冷落。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产生了自卑心理。课堂上,总是担心自己答错了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我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而轻视他们,让他们坐冷板凳,反而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关注他们,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待他们比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更热情、更耐心。在生活上多关心,在学习上多帮助,真诚的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在心理上觉得与班级的其他同学是平等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要为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那么教师就应注重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及使学生“心理安全”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在求知中得到快乐,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转换教师角色,拓展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一种平等、互动、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作为新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正悄然形成。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友好、和谐的教学资源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而我认为,运用这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的关键便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需摒弃“教师中心,学生被动”的传统观念,其真正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理解,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四、运用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新课程理解下的学生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的答案不可能完全正确,教师千万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只要学生思考了,参与了,这就是收获。 新课程也要求用激励性的评价观评价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特征能做到心中有数,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闪光之处,正确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语言、眼神、微笑、机会的提供等方式给予学生肯定,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当一个平时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某个问题回答的准确时,我一边用赞许的眼神看着他,一边大肆的夸奖:“你回答得真好!”、“你真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的回答太精彩了!”当一个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我没有批评他,而是面带微笑的鼓励他:“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很好,这一次说错了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回答的很好!”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在评价时更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着重表扬学生主动发言的行为本身,而不是要过高地追求发言质量。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确实对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行之有度。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都还没有成熟,如果一味地毫无原则地进行赏识和激励,而忽视必要的批评指正,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合理运用激励评价与批评指正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通过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为教学服务。

推荐第7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黑塔镇界牌小学

贺猛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如果光传授知识,教师教学完全可以被电脑教学代替,然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艺术,更是精神的传授,只有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是师德高尚的教师。

教师提高师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师德就谈不上教书育人。教师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师德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行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师德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在工作中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真诚的善待每个学生,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理解和信任,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就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会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加强学生们的品德养成教育,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师德水平,做到以德服人,以行动带动人,以真情感染人。更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荣辱意识,将荣辱观细化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学生们,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8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

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

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

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8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

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

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

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

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

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

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

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学\"--杜威

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铄论--荀子、华生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6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6

1、\"学而时习之\"--孔子 6

2、\"温故而知新 \"--孔子 6

3、\"不陵节而施\"--《学记》

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6

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夸美纽斯 6

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6

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

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7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苏联) 7

1、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7

2、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7

3、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7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75、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

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7

7、\"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7

8、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推荐第9篇:教育教学理论摘要

教育教学理论摘要

一.现代教师的使命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生,首先要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发现时代需求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教师。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例如,当代中国教师大部分都是善于命令,不善于商量;善于管住,不善于引导帮助;善于课内讲授,不善于组织活动。并且重投入轻产出,重质量轻效率,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性格.重模仿轻独创。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

民族素质。“重塑中国人”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是现代中国人心中的呐喊,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宣言。努力学习,扬长避短,在学习中超越,在学习中创新,这是中国人惟一的选择。教师的担子就更重了,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更要更新学生,不仅要重塑自己,更要重塑学生。所谓重塑,主要是指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明天的需求来呼唤人、要求人和培养人,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四大趋势,并以促进这四大趋势的发展为目的,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勇于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理论的繁荣.最终都依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如果全国的教师都用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我国的教育理论就不能繁荣,亿万禀性不同、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充分发展就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努力就会在僵死的教条与模式中流于形式。所以说,要完成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的历史使命,每一位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要是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要大胆地创,大胆地试,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与模式。要知道,真正的最优教学方法,只存在于教师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二.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也是人,它所要处理的矛盾,也大都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作为教育人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与体力劳动和其他脑力劳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手段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新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多边性、发展性和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劳动的手段也很特殊,可以说教师劳动的全部力量都构成了教育因素,都成了教师教育好学生的手段。

从现代教师的劳动任务、劳动对象、工作的方法手段以及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来看,我们认为现代教师劳动的特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影响的多样性决定的。 从教师的劳动对象来说,学生是有道德、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从教育的任务来说,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任务;从教育的影响说,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有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协调好这诸多影响和学生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因为要做好一个好的教师,其工作是艰巨的和繁重的。但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无论是领袖,还是将军,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作家,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都要受到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是教师用心血培育了他们。所以,教师的劳动虽然复杂艰苦,但充满了骄傲,也充满了自豪,这也是被赋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称号的原因所在。

2.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中心和基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千差万别。而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此。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教育学生的方针和策略,并科学的预见其结果。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目标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劳功的过程中充满了创造,有时甚至在不自觉中进行着创造性教育的实践。我们说教师的劳动绝不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而是—种创造性的劳动。

3.示范性。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依靠学识才能,而且也包括自己的心理品质、言行风范、治学态度、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这就是说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而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面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力的品学和教师的德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乐于而且善于为人师表的教师,不仅应当加强自己在学识才能方面的修养,而且还必须加强自己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修养,

4.长期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际,莫如树人这说明培养人的劳动是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的,有赖于教师群体长期的共同努力。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看,教师劳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即使从某—个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看,某一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是教师劳动艰巨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才要求教师的活动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而且还应该从劳动结束时的社会需要考虑。因此,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未来的。

5.前瞻性。

教育具有的前瞻性。有人说“教育学就是未来学”.这不仅是教育者的现代语言,也是教育家的现代思想。社会进步已经使我们看到,教育将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师正是这—任务的承担者。可以说,今天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决定着明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国内外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想,不断的更新教育思想,把思想从课本、课堂和学校的围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具有创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批判精神;要有市场意识,必须使自己的工作适应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有民主和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与自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瞻远瞩,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青少年奔向新世纪。

教育教学理论摘要

2010-10-12 10:58:25 文章来源:解放区教育局 作者:电教馆 (阅读次数:

1149)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性。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全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一种教学是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关键要看它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如:教学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要注重发展整体素质;教学关系要强调民主合作互助;教学过程要体现主动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应启发内化转化;教学环境要和谐愉悦共鸣。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合作者。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特征:以学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设条件;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还要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3.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强调教育中要有“人”的意识:

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认识者、组织者,他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体现创造性,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学生只有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既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更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

师生双方共同受益。对学生来说,在教师的主导主体作用下,通过教学活动,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能力日益增强,其主体性,即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获得了锻炼、培育和发展,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对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是提升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的过程。

4.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理念主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以弘扬主体性教育精神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人格独立性;以丰富的活动方式,作为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中介,强调“以活动促发展”,倡导主动学习。活动超越“教师中心”的桎梏,营建民主、互助、合作、和谐、愉悦和共鸣的师生关系;突破“知识本位”的局限,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为目的;在强调从“坐中学”向“做中学”转变,强调从“知识”向“能力”转变的同时,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5.我国自主教学回顾

迄今为止,我国在探索自主性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比较有影响的有陶行知的“在做中学”(是“教学做合一”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陈鹤琴的四步骤教学模式(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检讨);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理论(在教师的辅导下教学自学,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自学习惯的一种半独立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先教阅读方法——学生逐渐养成自学习惯——强化学习的独立性——完全适应自学辅导形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方式(主要由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等八个环节组成;着重中间部分的六个环节,并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六种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

推荐第10篇: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

译者序

佐藤学先生在为本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

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 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 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 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 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 成 果 。”

他把自己融入到学

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说:“在想观察什么之 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师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与大家共 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 而生动的观察使不可能的。”当我翻译到这些句子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惭 愧几乎同时产生。我禁不住问自己:我们该怎样做教授?该怎样做教育研究?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学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当综合学习中创造出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作者序(中文版)

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 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 的成果。正如本书所叙述的一个个事例那样,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 日本的教师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应 该说,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学校的革命一 直是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下大一统地进行的,而现在正在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 悄的革命”则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 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 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这是我观察的出发点。

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 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前言

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对教学的反思和经验的相互交流成了每位教师成长的食粮。改变教学、改变 学校的条件决不是遥不可及的,而使其实现的条件乃至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 于所有的学校中。而从哪里开启这一可能性呢?在本书中我将通过本人的经验, 来探索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道

Ⅰ 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1.教室

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有的风景。

在本章里,我想揭示教室里发生的小事的大意义,所采用的素材是在哪个教

室里都看得见的日常小事。通过解读这些小事里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来重新审视 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2.“主体性”神话 3.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培育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都不会有

议。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 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 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与 这一神话不同的是,在欧美,“主体(subject)”这一概念是作为“家臣、从属” 的意义来考虑的,这样一来也许就明了了。在欧美,神、自然、国家、真理、民 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学习的 “主体性”要求的“谦虚”正是源于这样的“主体=从属”的思想根基。不过 在我国完全没有“主体=从属”的思想方法。我国“主体性”的意思,可以说, 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这样的 “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了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 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 ——WA: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主导很关键。 “主体性”神话是在将教学中的“自学自习”理想化后,将“自我实现”或

“自我决定”等理想化之后产生出来的,即让“自学自习”、“自我实现”或“自我决定”均体现独立自学之理想。但是,在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

过程中,单将其理想化是不行的。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 , 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 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 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 4.应当讨论的问题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1、手势

2.束缚思考的东西 3.主体性的假象

日本小学教室里的特征是“闹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教室的特征 是“静悄悄(拒绝发言)”。因工作关系,我常常陪伴欧美各国的来访者到学校去 参观,问及客人的第一印象,都谈到这两个特征。每年我去访问海外的学校,观 摩了很多的教学,比较之下也认同他们对日本教室的印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呢?看来是因为在欧美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的,进 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地成 长起来。与此相对,为什么日本的小学里闹哄哄的发言过剩的学生到了初中、高 中后就会表情麻木、拒绝发言、沉默不语了呢?这一问题也许是重新审视我国的 教学时最大的问题之一吧。

造成这一现象有若干原因,诸如班级人数、一统化教学形式、讲究效率的课 程等等,由制度性约束而派生出来的问题相当多,但是决不仅止于此。学校(教 室)的文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等,不也是很大的问题吗?可 以这样来看: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强加以虚假的主体性的话,到了初 中、高中后,学生就会尽全力去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从而使 他们不可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成长。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 那么造成学生到了初 中、高中就拒绝发言,常常面无表情地坐在教室里的情景,就不仅仅是初中、高 中任课教师的责任了,幼儿园、小学的教师也必须对此负责任。

除了“手势”之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和由此意识而产生出来的

教学形式主义渗透了我国教室的每个角落。上课从“起立!敬礼!”开始,到“起 立!敬礼!”结束。尽管这个“起立!敬礼!”现已演变为“从现在起,开始上第 ×节课了”的委婉的表现形式,但是其本质仍然与过去是一样的。从座位上站起 来发言的情景在欧美诸国早已基本上消失了,但在日本却还是大多数教室里常见 的现象之一。还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补充”这个词在日本的许多教室 里流行起来。然而,如果是表现自己的一种理解方法或者想法的话,无论其发言 怎样,应该是没有什么好“补充”的。再有,在一部分教师中正在实践着一种指 名方式,即发完言的学生一定要指名下一个学生,这也可视为虚假主体性现象的 一种表现。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其实是可以马上得到纠正和克服的。

说起来,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 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 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开端是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1.润泽的教室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 2.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3.“应对”的活动

4.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 ,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1.在某次研究会上

第11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学习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之后,我感想很深,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个人工作多年以后,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些教育理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自己也是一种鼓舞。只有不断的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只有掌握各种教育理论,我们才能做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书中提到的并被我校广泛使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媒体教学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书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也对我们教书颇有教义。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

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此外,作为教师,不仅要丰富完善自身,还要在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理论。 尤其是在竞争**益激烈并讲求创新的今天,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所学所感不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作好自己本职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并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第12篇:教育教学理论格言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班里的一位小男生塞给我一张小纸条:“陈老师,上语文课我特别开心,我好喜欢你,可喜欢上你的课了!”这份特殊的“情书”让我进一步明白了:当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时,就会激荡起师生心中无限的温馨,从而为教学活动注入不竭的生机和动力。

记得钱梦龙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是啊,为了几分之争,逼迫着学生去做机械练习。在机械的操练中,学生可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他们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全部灵性。学生是自由的思想者,要给学生的思想松绑,让他们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地拥有自我。

其实细细想来,这还真是普遍现象呢。现在的家长就怕孩子闲在家里没事,想尽办法让孩子学这学那,目的就是让孩子多学点,变成一个金刚式人物。有研究超人的专家就戏言说,甭管什么超人,奥特曼、蜘蛛侠也罢,或者还是什么范海辛、绿巨人和恶灵骑士,外国的英雄都是成年之后才出来打怪兽的,只有我们国家的葫芦娃一出生就开始打怪兽!我们对孩子的企盼与要求太高了。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们该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使教学具有实效性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盼教研员成为好教员,送教上门;二盼教研员成为身边看得见的研究员,引导大家走科研之路;三盼教研员成为传播教改动态的信息员;四盼教研员成为教师发展的服务员;五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际交流的联络员:六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本研究的辅导员;七盼教研员成为倾听大家声音的录音员:八盼教研员成为学校教科研规划的设计员;九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展示的编导员;十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员。

第13篇:教育教学理论摘抄

教育教学理论摘抄

l谈悟性:明清之际学者陆世仪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悟可以常继。”

l关于闲暇教育:拉格内森说:“改变了某个民族的闲暇品性就可以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个性和这个民族的效率。因此,闲暇教育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不是一个附带的任务。”

l霍顿说:“除非一个成人乐意学习并看到学习对自己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否则教育者将无能为力。”

l特雷莎修女谈爱:“爱源于家庭,爱在家庭中成长,今天的世界,人们缺乏的就是爱,这也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l索列尔金斯基说:“企图控制所有人思想的思想,本身就是邪恶的。”

l陶行知语:“先生是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l梁启超提倡的六字“善疑,求真,创获”。夏衍解释为:“善疑,就是不迷信旧说,坚持独立思考;求真,就是实事求是,上下求索;而创获,则是独辟蹊径,敢于创造。循此途径,持之以恒,那么积跬步致千里,集细流成江湖,也就庶几近之了。”

l谈教育的目的:英国大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到底是宗教性质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l要善于提出问题:思维自问题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最高形式的思维训练。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l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贝弗里得说:“确切地陈述问题有时就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一大步。”(《科学研究的艺术》)” l发现教学法:布鲁纳说:“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教学领域里的小科学家来看待。”

l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选择讨论话题的重要性:“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透彻地说明他的意见的合理性,应下功夫选择典型的事例作为思维的中心。”

l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论述教学方法的新颖有趣:“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l什么是现代人?现代人就是时刻关注灵魂,倾听灵魂的声音的人。

l一位美洲印第安人的酋长曾说过:“人类属于地球,但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论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l关于现代化:以研究现代化而闻名于世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他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论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

l赞美教师:人们将教师职业比喻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爱心大使\",教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l苏霍姆林斯基谈师德:\"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

l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谈师德:\"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l教育的作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一九七二年所作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 ----- 如果我们再不实施创造教育,我们就是在窒息人的创造精神。 l关于默会知识: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1956):“人们所知道的远远胜过可言说的。”亚太经合组织(OECD)1996年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

l夸美纽斯谈教育:“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 l洛克谈教育:“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l卢梭谈教育:“植物是由栽培而成长。人由于教育而成为人。”“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生而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

l康德论教育:“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l斐斯泰洛齐谈教育:“教育是人类一切知能和才能的自然的、循序的、和谐的发展。”

l杜威谈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是经验不断的改组和改造,这改组使经验的意义增加,也使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增加。”

l加里宁谈教育:“依我看来,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

l克鲁普司卡娅谈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的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

l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纳菲茨·萨迪克谈全民教育:我们20世纪90年代的哲学应该是三个字,即教育、权益和公平。我们的座右铭是:教育为人人和人人为教育;我们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培养迎接21世纪的受过教育、掌握技能、享有权益的一代男女。(《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第106页)

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谈和平文化:和平文化是体现并依据以下各点的一整套伦理价值、美学价值、风俗习惯、对他人的态度、行为和生活方式:1.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2.摒除暴力;3.承认男女权利平等;4.热爱民主、自由、正义、团结、宽容,接受民族间和国家间、种族、宗教、文化、社会群体之间及个人之间的差异和谅解的原则。„„它意味着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神。和平文化是信念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作出反应的方式。(《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第184页)

l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

l没人会将就你,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的至爱亲朋,除了那些暂时想利用你、过后肯定要抵毁你的人。这是一条人生的底线,把握得好,受用无穷,把握不好,轻则当场受辱,重则终生受累。不是说人世多么险恶,而是说,人生在世,什么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就是老大,谁都得将就你。(韩石山)

l只有梦想才能超越,才能摆脱平庸;只有激情才能感动自己、感召他人;只有敏感才能抓住一切机遇,领略生命的美和奋斗的意义;只有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l泰戈尔在一篇文章中说:“向前走吧,沿着你的道路,鲜花将不断开放。”生活就是体验,在体验中学会生活,并成为强者。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遗憾,一些失望,一些对自己的不满和过于自责带来的忧伤。但是生命是灿烂的,只要你参与了,努力了,投入了。挑战就是豪气。

l海伦·凯勒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

l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学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最快。【《学习的革命》第129页】

l记忆:不管你用哪一种关联方法,尽量使其稀奇古怪、令人发笑并最好富有感情色彩,因为大脑中将信息转换成长期记忆的“过滤器”与大脑的情感中心紧密相连。将你的关联与尽可能多的感觉联系起来,比如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联系起来。【《学习的革命》第153页】

l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

l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学习的革命》第172页】

l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学习的革命》第210页】

l玩就是学习,甚至更进一步,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学习的革命》第215页】

l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第238页】 l没有生理的安全与情感的保障,最佳的学习不可能发生。【《学习的革命》第255页】

l无论你认为你能或者认为你不能,你都是对的。„„我们是我们认为的人,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学习的革命》第256页】

l罗扎诺夫所说的,我们也经常变成别人所期望的样子。当父母和教师每天将那些期望通过语言、态度、气氛和身体语言流露出来时,那么他们的期望就会变成对学生的限制。【《学习的革命》第257页】

l创建一所学校,在那里如果人们不被允许具有好奇心,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有好奇心。【《学习的革命》第262页】

l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托马斯·爱迪生,《学习的革命》第264页】

l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学习的革命》第380页】

l拜伦说:人是奇怪的动物,女人更是奇怪的动物。

l苏格拉底说:“只要我知道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

l庸才浪费生命,天才挥霍生命。

l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是在读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 l谭嗣同说:“不下十年死功夫,焉能办成一事情。”

l关于教师的点评:点评是对讨论的总结和提炼,可以深化讨论,并使讨论的观点、结论系统化,必须高度重视。点评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热情,发现并彰显学生在讨论中闪现的思想火花。应该着眼于学习评价和行为评价两个方面,发挥导向作用,既要作方法的指导,也要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引导;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思想方法和过程、表达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又要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行为,让学生懂得别人的意见并得体地表达自己

的意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孙春成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8P115)

l优秀教师坚强的心理品质的一个共同特点: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情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孙春成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8P182)

l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人生可谓艺术人生。艺术贵在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教人高尚;艺术能够启智育能,发展思维,令人聪明;艺术创造独特风格,追求个性。语文教育是让学生高尚和聪明的艺术,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艺术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孙春成 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8P232)

l举例是思维的具体化,是与抽象相反的思维过程。举例的时候“应指出如何在这个特殊的事例中揭示例子所说明的一般的东西。只有这样的例子,才是成功的。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特殊的东西,才能大大有助于理解一般的东西。

(A.A.斯米尔诺夫主编:《心理学》朱智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l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学校在一个时代才气横溢,而在后续的一个时代却只显示着学究习气和墨守成规。原因是学校被无活力的概念沉沉压住了。教育上有了无活力的概念,这种教育不仅是无用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是有害的。(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l全面教育:全面教育的基本目的或称“最终目标”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尤其是女性的“基本学习需要”,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手段。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决策等所必需的。(《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l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改善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还是使个人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这是任何人希望应付今日复杂世界的前提条件。(《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 第158页)

l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

l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论习惯:“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这个债务能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l培养学生的个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英国一所学校的教学时说:“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育学生,学校变成了屠场。”

l爱因斯坦所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

l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转变成习惯,就步履维艰了。

l什么是好的理论:《学习的革命》中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一句是“我们确信,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训诫是最易于明白的。”另一句是“大多数好的学习方法都是常规,但每个婴儿都通过许多这样的方法学习。”所以,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也应当是朴素的,具体表现应是实实在在的、易懂的、有用的。真理是朴素的。记得最优化教学理论的创始人巴班斯基的学生曾经问他,什么是最优化?巴班斯基回答:“该讲的讲,该问的问。”不少教学论的书籍里都讲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精辟理论在表述上都是非常简单的,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真理就在身旁,看你能不能抓住它。

l英国哲学家格罗斯说:“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之间。”

l人类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将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了一份20世纪最后的《世界教育报告》,马约先生在《前言》中的第一句话——— “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怎样的子孙后代。”

l我国教育的弊端:有人说,教育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一个最低的标准,而我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则是只有一个标准。——— 颇有见地。

l19 世纪杰出的启蒙主义者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l影视文化对教育的冲击:国外有识之士纷纷呼吁:“电视和收音机越是盛行,读书和思考就越显得重要”(日本《学习百科大事典》))。“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美国《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l信息技术的发展:曾记得,当计算机替代各式各样计算器时,人们是一片欢呼;可是,当今天电脑逐步替代人脑时,却引起不少人的恐慌。似乎电脑每提升一级,就制造了一批“傻瓜”,于是有人问:电脑等级提升,是否已经到达终端?一位资深的科学院院士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回答这个问题,最好引用当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这不是开始的终端,而是终端的开始。”

l幼儿教育: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和一个国家民族兴衰密切相关。通常要了解一个国家教育的状况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学校越低,越可以从中看出这个国家教育的成功与否。

第14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体会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学习,是我们了解自然的必要前提学习,是我们适应和改造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研究,才能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际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研究的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学习体会,学习工程专栏,齐齐哈尔教育教学研究院——教学理论学习心得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王春英近年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二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教育理论读书学习体会教师应是终身学习者,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比任何其他职业都,我们过去讲“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

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长进。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谈非智力因素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心得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体会理论学习笔记阅读,大中小订阅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他提出了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教育教学理论其中包括: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关于美育他指出: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关于劳动教育。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教育教学理论大学习,在认真拜读了郑杰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后,感觉受益匪浅。纵观现

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论述,教育理论学习体会螺门小学翁旭苗“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体的五育任务。在论述五育时,既强调了各育的“相对独立职能”,又明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1)当教育过多地将功名利禄和手段榨取当作终极目标追求的时候,教育行为就面目可憎,教育课程就素然无味,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学生生活素质低

下,生活能力弱化退化,生活质量下降,幸福感觉缺乏。——雷泓霈

(2) 使学生具备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3)人的精神发展、能力发展就是“十”字形构架,“横”代表知识拥有量、学术态度、注意力等智商因素,“竖”则代表情感、意志、人格、协调能力,创造生活的能力等情商因素。这种“横”,“竖”兼备的人才是合格人才,是享受生活的幸福型人才。

——雷泓霈

(4)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

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苏霍姆林斯基

(5)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

(6) 只有深切感受、体验生活的孩子,才能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雷泓霈

第15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6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

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

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

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

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

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

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

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

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

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

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

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

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

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9

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9

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9

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

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

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10

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降低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人际关系的建立: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第16篇:2004年中小学教师进城竞聘教育教学理论试卷

2004年中小学教师进城竞聘教育教学理论试卷

分类:时尚读物 | 时间:2010-08-07 23:00 | 发布人:波霸 | 来源:21CN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小学教师进城考试试题,校长竞聘考试题的文章。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出 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 )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力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 c )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

( ce )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 abc )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abc )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d)

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de )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 bcd )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e、机械学习

( abcde )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 abcde )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 abcd)

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de )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 )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

( abc )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 a )

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

( ace )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

a、强化理论 b、刺激一一反应理论 c、潜意识 d、人格三分法 e、社会学习理论

( ad )

22、注意具有 等特性。

a、指向性 b、稳定性.c、紧张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

( abcd )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e、深刻性

abcd )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 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e、判断与推理

( bde )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a、多血质最好 b、气质无好坏 c、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成就 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

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 cde )

26、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从 三个维度去考虑。

a、言语 b、技能 c、操作 d、内容 e、产物

( abc )

27、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差异。

a、类型 b、发展水平c、表现早晚 d、操作技能 e、创新能力

( d )

28、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e、成见效应

(e )

29、长时记忆主要以 编码为主。

a、物理特征 b、形象特征 c、听觉 d、视觉 e、意义

( abcd )30、心理学研究认为,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a、记忆痕迹的消退 b、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 c、受到压抑 d、提取的线索不明显

e、"先快后慢"

( ade )

31、心理学认为,无论何种问题都具有三个特点,即

a、问题的初始状态 b、问题的提出 c、问题的假设 d、问题的目标状态

e、从原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转换的一系列认知和操作

( e )

22、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高 b、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低

c、知识与智力无相关 d、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前提 e、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 bcde )

33、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等范畴

a、各科内容学 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信息技术教育

( c )

3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e、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 c )

3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e、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简答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本题10分)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

三、分析题(注意:①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对

所列的现象进行分析;②请根据自己的类别选做相应的题目。本题20分)

●小学老师必答题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 "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回答,又是一个极现实的回答。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

请你分析:①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

②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初中老师必答题

这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上课情景: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台录像机,正播放着发生在一个晚上的酒后驾车事件。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有关于这次事件的报告和一个写了他们姓名的"检查员"卡片。张老帅称同学们为市律帅办公室调查员,要求他们负责调查这起酒后驾车事件。学生们有5天的时间去复查已有的证据,并作进一步调查,然后他们必须给市律师办公室提出一份起诉书,并把他们的结论通知给新闻界。

请问:①这是一种什么学习方式?

②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好处?

③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这种学习?

●高中老师必答题

下面是c博士与y老师在一次评课时对话的片断:"总的来说,y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好课,假如黑板上的5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还没等我的话说完,y老师就接着说:"c博士,你的意思是说我的粉笔字太差了!?我自己知道,所以后来我就用胶片投影了。"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写这5个字呢?"她说:"你们评课标准不是有一条'板书'吗?"我一听愕然了,…

请问:①c博士为什么愕然?

②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应怎样充分发挥自主价值?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

2、c

3、c

4、ce

5、e

6、abc

7、a

8、abc

9、cd

10、cde

11、bcd

12、abcde

13、abcde

14、abcd

15、abcde

16、abcde

17、abc

18、abc

19、a 20、ace

2l、cd

22、ad

23、abcd

24、abcd

25、bde

26、cde

27、abc

28、d

29、e 30、abcd

3l、ade

32、e

33、bcde

34、c

35、c

答案要点: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4.教师是研究者

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答题要求:无须答完全部要点,关键看答题思路,即是否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答案要点仅供批改试卷时参考。

●小学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考虑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性。这是传统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传统课程只重科学,远离生活;只重知识、技能,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评价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儿童自身的经验:

②新课程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

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该是"泵",而不是"筛子";

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

●初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这是"探究学习"。

②探究学习的好处主要表现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注意

首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意愿,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其次,探究学习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面对问题:确定探究的主题,提出假设

第二阶段,询问与调查:搜集信息,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建立解决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回顾、讨论、总结、扩展、激励等。

●高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y老师按评课标准上课,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考虑教学策略。

应该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等。

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无法真正体现自己的专业智慧,怎能不让人愕然、困惑?

有借阅图书的班级安排表,并对所借图书以班级为单位写读书心得及摘录笔记。学校图书纳入班级管理,阅览室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供学生阅读。 ……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开编考试题目,教师进城考试试题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小学教师竞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文章。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

第17篇:理论试卷A[空白]

理论考核试卷

单位: 姓名: 职务: 得分:

一、单选40道(40分,每题1分)

1、灭火战斗的指导思想是(

A、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重点突破,逐片消灭 D、先控制,后消灭

2、公安消防中队( )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

3、灭火救援业务训练考核大纲规定,执勤中队的年度训练时间一般不应可少于( )个训练日。

A、130 B、120 C、110 D、100

4、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基本原则不包括(

A、从难从严原则 B、训养一致原则 C、训战一致原则 D、科学施教原则

5、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 )的程序进行。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②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③确定作战术意图;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6、两个中队到场,可以不设通信组,现场通信联络由主管消防中队通信员担任,( )参加。

A、主管消防中队班长 B、增援消防中队指挥员

C、增援消防中队通信员 D、增援消防中队班长

7、指挥员与战斗班班长之间通过( )进行通信。

A、消防一级网 B、消防二级网 C、消防三级网 D、公安网

8、属于可燃性建筑材料是(

A、木材 B、砼 C、钢材 D、砖

9、室内消火栓的口径一般是(

A、50mm B、65mm C、75mm D、80mm

10、喷水量大,灭火效果明显的自动喷水系统是(

A、水喷雾灭火系统 B、雨淋灭火系统 C、水幕系统 D、湿式系统

11、能起到防火分隔作用的自动喷水系统是(

A、湿式系统 B、水幕系统 C、干式系统 D、预作用系统

12、《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 )。

A、授权指挥 B、逐级指挥 C、计划指挥 D、临机指挥

13、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真正做到( ),安全礼让,不抢速、

抢道,不带思想包袱开车,不疲劳开车,杜绝酒后开车和技术不熟练单独驾驶车辆。

A、依法驾驶 B、严格驾驶 C、谨慎驾驶 D、文明驾驶

14、水源手册主要包括辖区消防水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 )等。

A、管网、管径 B、管网 C、管径 D、流量

15、某地区发生重大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 )战备状态。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经常性

16、

1、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 )。

A、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B、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C、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D、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17、扑救有毒区域的火灾,对中毒较重、已经休克的人员,要先送到( )进行急

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A、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B、火场指挥部 C、安全区 D、救护车

18、进入消防控制室了解火情时,应由( )操作设备。

A、值班或工程技术人员 B、消防指挥员 C、消防侦察人员 D、单位管理人员

19、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时,应首先注意(

A、水泵接合器使用范围 B、水泵接合器耐压能力

C、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形式 D、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口径

20、在对密闭房间进行排烟时,为防止发生轰燃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逐渐开启排烟口,使用开花水枪掩护 B、先开启进风口,再开启排烟口

C、先开启排烟口,再用大量水稀释 D、减少排烟口数量和面积

21、不属于地下工程火灾扑救战术措施的是(

A、分段合击 B、区域窒息 C、内外结合 D、重点突破

22、扑救油罐火灾燃烧罐的冷却强度是( )L/s.m2。

A、0.1~0.3 B、0.2~0.4 C、0.3~0.5 D、0.6~0.8

23、扑救油罐火灾首选灭火剂是(

A、二氧化碳 B、水 C、氟蛋白泡沫 D、干粉

24、在扑救多层商场火灾时,力量部署的顺序是(

A、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B、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C、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D、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25、大型商场的层数通常不超过( )层(不含地下层)

A、6 B、7 C、8 D、9

26、在扑救医院火灾时,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首先要实施的方法是(

A、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B、组织患者之间互相救助 C、利用救生器材进行自救 D、先救助轻病患者,后救助重病患者

27、钢质结构的影剧院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的作用下( )分钟即可失去承重能力,造成钢屋架的整体坍塌。

A、5~15 B、10~20 C、20~30 D、30~40

28、扑救有毒区域的火灾,水源的选用、水枪阵地的选择,在不影响火灾扑救效果的前提下,坚持从( )方向进攻为主的原则。

A、上风 B、下风 C、侧上风 D、侧下风

29、露天堆垛仓库发生火灾, 应实施( )的战术措施,迅速消灭火灾。 A、穿插分割、强攻近战 B、冷却保护,攻防并举 C、分段合击、区域消灭 D、阵地战为主

30、影剧院观众厅发生火灾时,在扑救时应在( )设臵水枪阵地,堵截火势由闷顶内向舞台、放映室蔓延。

A、观众厅内两侧 B、闷顶内两侧 C、屋顶外两侧 D、闷顶外两侧

31、下列不属于应急救援的是( )。

A、各种事故 B、各种自然灾害 C、各类火灾扑救 D、群众遇险事件

32、下列不属于洗消处理的是( )。

A、场地洗消 B、器材洗消 C、人员洗消 D、车辆洗消

33、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 )倍。 A、250 B、200 C、245 D、150

34、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二级个人防护为( ) A、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呼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全身、内臵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呼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全身、简易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D、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35、液化石油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 ) A、1.5%~10% B、2.5%~15% C、2.5%~10% D、3.5%~10%

36、氯气泄漏事故特点为(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臵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37、进入液氯泄漏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按( )防护标准加强个人防护。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特级

38、隧道交通事故特点为(

A、事故频率高、人员伤亡大、易引发次生灾害和救援难度大

B、事故地点不确定、物质性质难判定、事故危险性大和处臵难度大

C、易引发次生灾害、人员伤亡大、堵塞隧道交通、经济损失大和救援困难 D、人员伤亡重、容易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交通中断和救援困难

39、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使用破拆工具破拆车体时,应使用( )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发生火灾。

A、雾状水 B、直流水 C、直流水或开花水 D、泡沫液

40、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 )的适当位臵停靠。

A、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多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1、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是( )。

A.迅速调集作战力量 B.启动指挥决策系统 C.侦察掌握现场情况 D.制定作战方案 E.部署作战任务

2、大、中队灭火救援指挥机构由( )以及单位知情人等组成。

A.大队指挥员 B.中队指挥员 C.班长 D.通信员 E.义务消防员

3、在大队指挥员未到达之前,现场由中队值班首长或到场职务最高的领导担任,应履行( )等职责。

A.组织灾情侦察,确定救人、灭火、排烟和保护、疏散物资等措施

B.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C.向各战斗班(组)下达作战任务,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D.确定进攻路线和阵地,组织火场供水 E.发布现场新闻

4、指挥员需要掌握现场有无人员受到( )的威胁,其数量和所处地点以及抢救疏散的通道。

A.高温 B.烟气 C.火势 D.毒气 E.爆炸

5、指挥员需要掌握灭火救援现场有无受到火势、高温威胁的重要( ),其数量、位臵和实施疏散、保护的可行性。

A.物资 B.设备 C.档案 D.家电 E.资料

6.指挥员确定总体作战方案的主要依据是( )以及气象状况等。 A.现场基本情况 B.灾情发展趋势 C.到场参战力量 D.事故发生单位(部位)建筑布局 E.消防水源以及气象状况

7、公安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行动中将警戒区域划分为( )。 A、特危区 B、重危区 C、中危区 D、轻危区 E、安全区

8、公安消防部队所担负的应急救援任务主要特点有( ) A、多样性 B、突发性 C、复杂性 D、危险性 E、艰巨性

9、建筑物倒塌事故处臵中,救人的顺序是( ) A、由深入浅 B、由外向内 C、先易后难 D、先重伤后轻伤 E、先救人后救物

10、喷雾水枪可以扑救( ) A、建筑物室内火灾 B、带电设备火灾 C、可燃粉尘火灾 D、部分油品火灾 E、可燃金属火灾

11、消防头盔用于保护头部、颈部免受( )伤害。 A、坠落物冲击穿透 B、热辐射 C、电击 D、火焰 E、侧向挤压

12、供消防员使用的呼吸保护器具主要有( )。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自动呼吸复苏器 C、空气呼吸器 D、氧气呼吸器 E、简易逃生面罩

13、处臵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喷雾稀释 B、关阀断源 C、器具堵漏 D、化学中和 E、引火点燃

14、示教作业的步骤包括( ) A、理论提示 B、教学示范 C、体会练习D、抽测检查 E、讨论研究 F、归纳小结

15、灭火战术训练的特点是( ) A、实战针对性强 B、情况复杂多变 C、适用层面广泛 D、协同功能完善 E、科技含量突出

16、通过灭火救援战术训练,大、中队指挥员要提高( )能力。 A、综合决策 B、初战指挥 C、随机处臵 D、协同指挥 E、后勤保障

17、下列属于中队首长职责的是( ) A、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保证人员装备时刻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B、掌握中队执勤人员、装备和辖区其他灭火与应急救援队伍情况 C、组织调查辖区情况,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定期实施演练 D、熟悉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执勤战斗预案等情况,掌握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和处臵对策 E、组织战备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按照上级规定上报战备情况

18、灭火救援预案实战应用的主要目的是( ) A、用于熟悉重点单位或部位的情况和灭火救援对策 B、用于促进战术、技术训练,提高综合作战能力 C、用于实战中各种参战力量的调度与协同 D、用于灭火救援现场的计划和临场指挥 E、用于现场灾情处臵的辅助决策

19、战评与总结材料经验教训部分内容应包括分析研究在( )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

A、接警 B、力量出动 C、调派增援力量 D、组织指挥 E、情况侦察 F、行动安全 20、扑救砖木结构建筑火灾,为防止建筑倒塌,不能使用大口径水枪直接冲击的部位有( ) A、承重墙 B、柱 C、吊顶 D、楼板 E、屋盖

三、判断题20道(20分,每题1分)

1、组织指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它贯穿于从接警调度开始,至灭火救援战斗结束全过程。( )。

2、灭火作战原则是边控制、边消灭;集中兵力于火场;攻防并举、内外结合。( )

3、积极抢救人命是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和其他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中的首要任务。( )

4、大、中队单独作战时,无需成立组织指挥机构。( )。

5、消防通信的要求是准确、迅速、不间断。( )

6、消防调度的一般要求是加强首批、力量适度、增援迅速。( )

7、同型、同径水带串联系统中,水带干线压力损失为串联系统内各条水带压力损失之和。( )

8、一支Ф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流量为

6、5L/S,控制的燃烧面积为30—50 m2。( )

9、高层建筑火灾对密闭房间进行排烟时,应迅速开启排烟口,并用大量开花水枪掩护,防止发生轰燃。( )

10、汽车油箱在火焰的烧烤下,会发生膨胀爆裂甚至爆炸,造成火势扩大。( )

11、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中进入有毒区域内的人员、车辆、器材和染毒场地、物品事后都要进行洗消。( )

12、在公路交通事故处臵过程中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往事发现场投入救援。( )

13、普通水罐消防车的水泵流量一般在30~60L/s。( )

14、移动照明灯组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环境照明。( )

15、灭火救援过程中,指挥员要按照确定的总体作战方案,不间断地实施指挥。( )

16、合击是在火场上从上下两层同时对火层发起进攻的战法。( )

17、扑救地下建筑火灾通常从下风口进攻,在上风口防御。( )

18、集中兵力于火场就是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

19、一个消防中队到场时,不用专人负责通信联络。( ) 20、侦察掌握现场情况是指挥员在灭火救援组织指挥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 )

第18篇:职业道德理论试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职业道德理论测试试卷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5题35分)

1.我国传统道德框架包括“礼、仪、廉、(A )”四维。

A.耻

B.仁 C.智

D.忠

2.历史证明,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堕落往往是从( B )的腐败和堕落开始的。

A.政府

B.官员

C.公

D.统治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B )。

A.灵魂

B.主题

C.精髓

D.基础

4.中国古代官员的职业道德以德政、礼治、(B )、爱民为基本原则。 A.廉政; B.忠君;C.仁德; D.报国。

5.我国的《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归结为基本的 “德、能、勤、( A )、廉”五大方面。

A.绩;B.忠;C.孝;D.才 6.公务员依法享有( A):

A.自由裁量权;B.领导权;C.行政处罚权;D.免于刑罚权

7.中国传统的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D )

A.母子;B.姐妹;C.邻里;D.朋友

8.《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全国性的高位阶的法律依据,为公民的信息公开请求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同时确定了政府信息(A

)的基本准则。

A、“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B、公正、公开、公平

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

9.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A )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10.“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其中,敬业奉献要求( C )。

A.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B.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奋图强

C.公民应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D.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11.国家行政人员要遵守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 D ) 。

A.群众观 B.职业观 C.政绩观 D.考核观

12.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其中,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的外在活动,称为( B )。

A.道德行为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认识

13.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C ) 。

A.社会公德 B.个人品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14.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D )。

A.某种外在的压力 B.社会舆论的压力 C.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 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15.善恶是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转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得这样厉害,以至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这句话表明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具有(A )。

2

A.一般性和共同性 B.变化性和矛盾性 C.矛盾性和冲突性

D.历史性和时代性

16.下面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

A.职业道德需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职业道德比社会分工产生的时间早 C.职业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惟一手段 D.在法律无法干涉的领域,职业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17.下面说法中正确揭示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B ) 。

A.德主刑辅 B.宽猛相济 C.宽德严刑 D.刑主德辅

18.公平公正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公正地选择适用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B.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 C.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确保效率的优先性 D.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

19.“三问”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B )。

A.问政于民B.问需于民C.问计于民 D.问利于民 20.加强公务员公德建设的途径不包括(

C)。

A.仅仅需要道德说教和理论宣传 B.建立和完善道德规范体系

C.提高公务员自身的公德水平D.加强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

2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公务员个人品德要求的是( B ) 。

A.廉洁奉公 B.正直无私 C.严于律己 D.先私后公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B) 。

A.爱岗敬业 B.邻里团结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品德构成要素的是(

D ) 。

A.道德认识 B.道德规范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

24.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 D ) 。

A.一切道德传统 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25.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教育示范和(B ) 。 A.理论培训 B.经验总结 C.典型引导 26.公务员是公共利益的(

A )。 A.守护者 B.所有者 C.分配者

27.我国古代政德的重要经验是:( B )。

A.重法轻德 B.注重为官者的道德表率作用 C.注重权术

28.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自身定位为(

B )的提供者、人民群众的公仆。

A.有偿服务 B.公共服务 C.私人服务

29.我国公务员的用人标准是:(A

)。

A.“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B.“德才兼备,以才为先”

C.“德才兼备,以能为先”

30.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A

)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合。

A.人们的内心信念 B.领导示范 C.法律强制力量

31.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流于形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B )。 A.缺乏科学的公务员绩效评价制度 B.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C.缺乏监督制度

32.在公共行政的责任义务体系中,包含着行政责任义务、法律责任义务和(B

)这样三重内容。

4

A.权威责任义务 B.道德责任义务 C.伦理责任义务

33.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

D )。

A.人民拥护不拥护 B.人民赞成不赞成 C.人民答应不答应

D.人民满意不满意

34.公务员的职业纪律包括:(

D )。

A.政治纪律;B.工作纪律;C.廉政纪律;D.以上都是 35.中国传统家庭美德的核心范畴是什么?(A

) A.孝;B.忠;C.义;D.礼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需要综合运用(

ABCD )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A.教育

B.法律

C.行政

D.舆论

2.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BC )。

A.思想腐化、抛弃信仰

B.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C.工作懈怠、消极怠工

D.国家意识淡漠、爱国主义弱化

3.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 ABCE

)。

A.忠于国家 B.服务人民 C.恪尽职守 D.服从领导 E.公正廉洁

4.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着以下内在关系(

ACD )。

A.法律与道德都属于意识形态,它们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二者在价值导向具有一致性

B.道德与法律没有本质区别,法即道德、道德即法

C.二者内容上存在交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是底线道德、道德是不成文法

5

D.二者功能相互补充,任何社会都需要刚柔并举。

5.“遵纪守法,坚守‘三道防线’”中的“三道防线”具体指( ABC

)。

A.信念防线

B.道德防线

C.法纪防线D.利益防线

三、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填“对”,错误的填“错”,每题1分,共10题10分)

(错

)1.《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是新中国第一部将政府置于阳光之下的专门法规。

( 对

)2.公务员在获得职业荣誉时应力求低调做人。

( 对

)3.现代文明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相通性。

(错

)4.公务员的自觉自愿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得以维持的唯一力量。

( 对

)5.把公务员称为“人民公仆”体现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 对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于2001年。

对)7.德才兼备的要求不只是我国公务员的特有要求,其它国家也有类似要求。

(错 )8.公务员是政府的雇员,因此,他首先应当为政府服务而不是为百姓服务。

(错)9.公务员手中的权力等同于权利。

错 )10.孟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6题30分) 1.什么是职业态度?

2.“公务员”的概念是什么?

6

3.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4.公务员忠于国家应当做到哪几个方面?

5.目前中国共产党面临哪四大考验?

6.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哪“三个没有变”?

7

五、论述题 (共1题15分)

1.论述新疆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的内涵。(要求不少于400字)

第19篇:安全教育理论试卷

滨海永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员工安全教育理论试卷

姓名身份证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15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是

2、员工在生产劳动中必须严格遵守。

3、即要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又要进行培训目的是增强员工的提高员工的。

4、学习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在劳动中真正做到“三不伤害”。

5、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进一步确立 的思想。

二、选择题(每题4分)12分

1、我们公司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A质量第一用户至上B生产第一质量第一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我公司的质量目标是()

A 产品合格率100%,客户满意率100%。

B产品客户满意满意率都是98%

C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98%客户满意率95%

3、对特种作业人员()

A先上岗后培训B边上岗边培训C必须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三、判断题(每题4分)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员工工作前可少量喝些洒。()

2、员工进入工作现场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方可上岗。()

3、起重机吊运重物移动行车工必须打铃警示,场地员工必须及时避让。()

4、搅拌楼内料斗维修必须确认切断电源、挂牌上锁方可维修()

5、员工上岗工作前不需进行各方面检查吗?()

四、问答题。53分

1、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技能目的意义是什么呢? 15分

2、“一切让制度说话”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呢?18分

3、“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主要内容有哪些?你应该如何去做呢?20分

公司给予月卫生优良单位奖励1000—2000元,给予月卫生最差单位罚款1000—2000元。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五、公司办公楼、仓库、混凝土搅拌楼、车队、传达室、食堂、宿舍等场所卫生管理工作、参照执行、奖罚勺情处理。

滨海永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部

2008年7月15日

第20篇:04理论试卷

2010.04高级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的方框中。每题1分,满分60分。)

1.我国规定的卷烟烟气一氧化碳量档次划分中,低一氧化碳量卷烟要求烟气一氧化碳含量是(

)。

A、≤10mg/支

B、(11—15)mg/支 C、>15lng/支

D、≤8mg/支

2.通过开展重点检查,逐步建立起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自律的(

)、同级日常监管机制、上级严格稽核的督察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管的三道防线,促进行业“注重自律”课题的解决。

A、生产经营机制

B、工作考核机制

C、内部控制机制

D、工作运行机制 3.烟草专卖法律责任中最主要的类型(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仟

C、刑事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

4.审批生产经营类许可证的,审批机关在10日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审批期限可以延长(

)日并出具烟草专卖许可证延长审批期限通书送达申请人。

A、5

B、10

C、15

D、20 5.方案于其他计划类文书的最大不同之处是(

)。

A、针对性

B、可选择性

C、具体性

D、即时性 6.下列关于听证报告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

A、听证报告应写明听证的基本情况,包括案由、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参加人的情况等

B、听证报告应写明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针对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违法事实、情节等提出的主要观点、理由和证据

C、听证报告应对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陈述、申辩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听证各方在事实认定、证据认定以及案件定性上的共同点与分歧

D、听证报告应当对听证会各方观点进行详细记录,不应提出案件的处理意见 7.内部监督重点检查的依据是烟草专卖法律法规、(

)以及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的要求。

A、行业管理规定

B、企业内部规定

C、企业管理制度

D、行政处罚规定

8.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

)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结交接手续。

A、1

B、2

C、3

D、7 9.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鉴定、(

)、编研、提供利用和登记统计八项工作。

A、处理、保管、检索

B、整理、管理、检索 C、整理、保管、检索

D、处理、管理、检索

10.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 )许可,擅自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A、国家

B、企业

C、注册商标所有人

D、工商行政主管部门 11.烟草专卖许可证持证户的业态分类要素除行为、烟草专卖品、经营范围外,还包括:( )。 A、结算方式

B、销售对象

C、品牌结构

D、品牌形象

12.某县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接到一起违法运输卷烟的案件举报,该县局准备制定一份调查取证方案,请问制定该调查取证方案的主体正确的是( )。

A、该县烟草营销部

B、该县烟草专卖局

C、该县人民法院

D、线路客户经理

2010.04高级

13.听证笔录应当由(

)签名,并经听证参加人审核无误或者补正后,由听证参加人当场签名或者盖章。

A、听证主持人和记录人

B、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

C、记录人和听证参加人

D、利害关系人 14.对卷烟、雪茄烟批发企业内部监管重点检查的内容包括:卷烟购进、( )、购销合同签订、准运证到货确认、扫码等情况。

A、销售、库存

B、零售、配送

C、批发、预测

D、零售、预测

15.X区烟草专卖局会同本区公安、工商部门对辖区内卷烟市场进行专项整治行动,并向市烟草专卖局汇报了相关情况,此次联合执法的组织主体为( )。

A、X区政法委

B、市烟草专卖局

C、X区烟草专卖局

D、X区工商部门 16.以下关于制定周市场检查计划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定周市场检查计划时要总结分析上一周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B、制定周市场检查计划时要把辖区目前存在的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作为市场检查的重点

C、市级局稽查大队制定的周计划,要经专卖管理科批准后才能实施

D、如果周市场检查计划中明确了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可以不制定日常市场检查计划 17.报废的烟草专用机械应在( )监督下销毁。

A、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C、地市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D、属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18.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制监督,调整( )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A、民事

B、刑事

C、经济

D、行政 19.市场监管员小王在进行日常检查时,检查内容不包括( )。

A、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使用情况

B、零售户有无违法经营情况

C、营销部门的访销配送情况

D、零售户的身份情况

20.卷烟无证经营户档案是指按( )编制的调查辖区内经营卷烟(雪茄烟)无证户分布、外来无证户籍贯情况的档案。

A、“每证一案”的原则

B、违法经营次数

C、季度

D、年度

21.烟草专卖行政许可卷宗保管期限为卷宗建立之日起(

)年。

A、3

B、5

C、10

D、30 22.档案有来源的广泛性、形成的条件性、(

)和原始的记录性等四个方面的特性。

A、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的复杂性

B、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的多样性

C、记录方式的多样性

D、载体形式的多样性 23.将国外商品通过买卖活动转移到国内,是( )。

A、商品的进出口

B、商品的出口

C、商品的进口

D、商品的转移 24.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设定。

A、法律

B、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25.卷烟包装标识的通用条件中,以下内容要求错误的是(

)。

A、包装标识所使用的中文文字应符合规范汉字的要求

B、卷烟包装体上应注明省(市)名和企业名称或直接注明企业名称

C、商标条码应符合GBl2904的要求

D、在卷烟包装体上及内附说明中可以使用“保健”、“疗效”、“安全”、“环保”等卷烟成分的功效说明

26.不属于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是( )。

2010.04高级

A、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B、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

C、烟草专卖零售企业可证

D、烟叶收购许可证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常市场检查计划基本要素的是(

)。

A、检查时间

B、检查对象

C、检查内容

D、检查结果

28.对卷烟、雪茄烟批发企业实施内部监管是要重点检查有无违规购进卷烟的问题,有无虚假确认的问题,有无违反扫码有关规定的问题,有无拆单分摊、假入网、(

)的问越。

A、小金库

B、赊销

C、超许可范围销售卷烟

D、违规促销 29.闲置烟机设备(

)。

A、就是报废的烟机

B、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编烟草专用机械

C、可以随意买卖

D、出口可以由省级烟草专卖局审批决定 30.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

A、行政机关

B、法律授权的组织

C、法规授权的组织

D、国家公务员 31.储备烟叶的计划由(

)下达。

A、国务院计划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部门

C、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行政主管部门

3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具有( )等特征。

A、数量性、总体性、抽象性

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

C、总量性、个体性、抽象性

D、总量性、总体性、具体性 33.取得生产经营类许可证的企业,需要暂停生产经营行为的,应当提交的材料不包括:( )。

A、工商营业执照

B、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类事项申请表

C、许可证正副本

D、审批机关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34.收购的烟叶过磅后,应该由(

)运进仓库,按照等级对号码垛。

A、验级员

B、司磅员

C、核算员

D、专人 35.关于无合同加工烟叶,以下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

A、为行业内外的企业和个人加工烟叶,未签订网上加工合同,属于无合同加工

B、签定了加工合同,但实际加工数量超过了合同数量的,超过部分不属于无合同加工烟叶

C、签定了加工协议,但未签订网上加工合同的,属于无合同加工

D、在增补合同正式签订前就进行了加工行为的,属于无合同加工 36.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一般不通过(

)方式进行。

A、书面审查材料

B、实地检查

C、定期检验

D、电话询查 37.对在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嫌单位和个人犯罪行为的,应按照程序向(

)移送。

A、上级主管部门

B、司法部门

C、整顿办

D、纪检监察部门

38.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这体现了职业道德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

A、范围上的有限性

B、功能上的普遍性

C、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39.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的,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元以下罚款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A、50

B、500

C、1000

D、100

2010.04高级

40.通过对当事人陈述的审查,下列那项不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

A、虽无其他有效证据,但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清楚

B、与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相一致

C、当事人陈述符合逻辑

D、依照有关法定程序取得

41.以下不属于查处烟草专卖违法案件基本要求的是( )。

A、事实清楚

B、证据完整

C、手续完备

D、程序合法

42.对烟叶复烤加工企业烟叶调拨环节的检查要点是违反合同、准运证有关规定调拨片烟及( )的问题。

A、烟梗、烟末

B、烟丝、烟末

C、烟丝、下角料

D、烟梗、烟丝

43.对烟叶复烤企业烟叶调进环节的检查主要方法是分各委托方分产地逐个进行核对,主要查( )问题。

A、超合同调进烟叶

B、超计划调进烟叶

C、违规加工烟叶

D、违规销售烟叶

44.对重点户和屡查屡犯户增加检查频次是( )检查计划制订的注意事项。

A、日

B、月度

C、周

D、季度 45.( )不属证件报表的归档范围。

A、本单位检查证、督察证办理、核发及其它统计报表资料

B、证件办理的法律依据报表清单

C、许可证办理、核发及其它统计报表资料

D、准运证、个人携带证办理、核发及其它统计报表资料 46.下列哪项制度不属于日常监管制度?( )

A、同级监管制度

B、联席会议制度

C、举报监督制度

D、案件查处制度 47.以下( )许可证不需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

A、烟草专卖生产企业

B、烟草专卖批发企业(省内批发)

C、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跨省批发)

D、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 48.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重大违法活动线索,应如何处置利用( )。

A、及时传送给相关办案部门和人员

B、按照立案程序立案调查

C、及时传递给相关烟草专卖管理部门

D、迅速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 49.涉烟刑事案件移送的接收主体一般为同级( ),涉嫌走私犯罪的移送相关海关执法部门查处。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法院

D、行政主管部门

50.X市烟草专卖局起草了一份卷烟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但在执行过程中,局领导发现了不少新的情况,随即采取了新的措施,修订了该方案,体现出了方案的(

)。

A、适用、有效性原则

B、及时、全过程原则

C、合理、先进性原则

D、系统、全方位原则 51.关于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员工接受并履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顺利实现发展目标的前提

B、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没有太多的关联性

C、员工的文化素质是在上学期间习得的,与企业文化无关

D、企业形象是外在现象,与企业文化没有内在联系 52.以下哪一种不是虚拟客户销售卷烟的现象( )。

A、编造原本不存在的零售户

B、利用实际停止营业但未办理手续的网内零售户名义,编造访销记录

2010.04高级

C、利用虚拟客户办理特殊卷烟供应

D、在电话访销环节已生成订单,但是零售户并未收到订单显示卷烟的情况

53.内部监管检查烟叶调拨环节需要收集的材料主要包括:烟叶销售合同、( )、启运单、分(县)公司结算凭据、烟叶调拨准运证的开具情况等。

A、调拨单

B、烟叶收购计划

C、增值税发票

D、烟叶库存量 54.属于烟草专卖执法行为“六条禁令”的是(

)。

A、严禁打人骂人和侮辱,危急情况下可暂扣阻碍执行公务的人员

B、严禁配备警械执法检查,如遇暴力抗法除外

C、严禁索要、收受管理对象的礼金、财物或接受宴请

D、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辆,情况紧急时除外

55.内部监管重点检查的对象是行业内所有依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从事烟草专卖品生产、销售和(

)业务的企业。

A、运输

B、批发

C、零售

D、进出口 56.对情报资料进行鉴别和推理判断属于情报利用( )途径。

A、分析研究

B、传输

C、加工

D、查询

57.卷烟代表品的价格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会同(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A、国务院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58.申请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除应当具备资金、固定的经营场所、必要的专业人员等条件外,还应当具备( )条件。

A、烟草专卖批发的技术条件

B、烟草专卖批发的设备条件

C、符合烟草专卖批发企业合理布局的要求

D、获得工商登记

59.发生暴力抗法事件时,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及时拍摄取证

B、保护好现场

C、积极取得公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

D、与暴力抗法的人员正面对抗

60.新中国第一部烟草法典是( ),它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烟草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A、《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B、《烟草专卖法》 C、《烟草专卖条例》

D、《烟草专卖准运证管理办法》

二、多项选择题(第6l~第90题,每题1分,共3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的方框中。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61.卷烟、雪茄烟生产、计划、打(扫)码方面常见问题定性有(

)。

A、无计划码段生产卷烟

B、“福、祥、促、试”卷烟、雪茄烟未列入计划、未打码

C、违反打、扫码规定

D、卷烟促销方式不规范

62.运用综合法则审核证据,下列能够表明全案证据已经达到确实充分的有( )。

A、各要素及重要情节之间的证据不存在空缺

B、不存在矛盾

C、协调一致,结论统一

D、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

63.下列属于对烟叶种植收购调拨企业内部监管重点检查的要点包括( )。

A、生产

B、收购

C、调拨

D、销售

2010.04高级

64.业态信息分析的原则有:( )。

A、针对性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65.下列不属于对卷烟生产企业生产“样品烟、试制烟”进行内部监管重点检查内容的有(

)。

A、是否按规定使用

B、质量是否合格

C、是否违规销售

D、纳入生产计划 66.根据行政强制的性质和程序的阶段性,可以分为(

)。

A、执行性强制措施

B、对财产的强制措施

C、对行为的强制措施

D、即时性强制措施

67.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可以由(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发放。

A、国务院

B、省级

C、地市级

D、县级 68.卷烟出口的形式主要有(

)。

A、一般贸易

B、政府间的易货贸易

C、来牌加工

D、来料加工 69.省级局下设的内部组织机构包括(

)。

A、专卖监督管理处

B、专卖稽查大队

C、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处

D、专卖稽查总队 70.下列人员不可以主持听证会的有(

)。

A、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专卖法制工作的兼职人员,非该案的调查人员

B、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专卖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非该案的调查人员

C、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专卖法制工作的专职人员,非该案的调查人员

D、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专卖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本案的调查人员 71.公司以国籍的不同可以分为(

)。

A、本国公司

B、外国公司

C、跨国公

D、子公司 72.“按订单组织货源”坚持以( )为导向。

A、市场需求

B、商业企业需要

C、客户需求

D、生产企业需要 73.对证据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目的是为了确定证据的( )。

A、证明力

B、证据能力

C、形式多样性

D、来源广泛性 74.下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哪些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A、销售鲜活商品

B、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其他积压品

C、季节性降价

D、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75.加强对新型零售业态的专卖管理,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

)。

A、引导、规范不同的零售业态

B、降低各类零售业态对烟草行业的依赖度

C、在合理布局的要求下,加强零售许可证的管理

D、尽可能的合理分配货源,以满足中小零售业态对卷烟的需求 76.任何犯罪都具有的共同要件有( )。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77.下列属于调查取证方案内容的有( )。

A、成立调查组

B、调查取证的方法

C、突发情况处置

D、调查取证的纪律要求 78.以下属于烟草专卖品运输管理十字方针的是( )。

A、合法

B、及时

C、准确

D、安全

2010.04高级

79.日检查计划制定的依据包括(

)。

A、市场检查月、周计划

B、本辖区的卷烟零售户的具体情况

C、本辖区的检查周期

D、本辖区的检查路线 80.情报利用的条件包括(

)。

A、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合格的情报资料

B、情报资料与市场监管、案件查办等工作需求有关联

C、情报利用者有明确的情报需求目的

D、情报利用者有用情报资料的意识 81.业态信息涵盖了某一业态的(

)。

A、经营方式

B、管理模式

C、经营策略

D、经营理念

82.证据的证明对象是指违法案件中,需要由执法人员依法收集运川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主要包括( )几个方面。

A、违法事实

B、违法主体

C、程序事实

D、证据事实 83.下列关于季市场检查计划制订注意事项的观点错误的是( )。

A、季市场检查计划要市场稽查与内部监督管理相结合

B、季市场检查计划要突出卷烟打假工作要求

C、季市场检查计划要突出卷烟打私工作要求

D、季市场检查计划要突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 84.凡进口烟草制品的标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凡正常进口的卷烟、雪茄烟必须在箱包、条包和盒包上印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

B、免税店经营的卷烟必须有“中国关税未付”的专门标识

C、没收的非法进口卷烟在销售前,必须往箱包和条包上加贴“没收非法进口卷烟”专门标识

D、进口烟草制品的标识统一由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监制 8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负责组织进口烟叶国内经营业务

B、卷烟生产企业只能从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购进进口烟叶

C、执法部门没收的走私和非正常渠道进口的烟叶由烟草拍卖行拍卖

D、开展对外烟叶生产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须经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批 86.制订调查取证方案的准备工作有( )。

A、确定调查人员

B、跟踪调查

C、选定组织形式

D、熟悉案情 87.有下列情形的生产者不承担质量责任(

)。

A、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B、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C、生产者无过错的

D、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88.根据证据审查资格确认法,证据审查的内容包括(

)。

A、收集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

B、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否合法

C、收集证据的程序是否合法

D、收集的证据是否来源于案发现场

89.道德是通过(

)来调整热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利。

A、社会舆论

B、强制手段

C、传统习俗

D、内心信念

90.在烟草商品运输速度上,要根据收货单位的时间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把烟叶运到目的地,及时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做好(

)的衔接工作。

2010.04高级

A、货物

R、船舶

C、费用

D、车辆

三、判断题(第9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答题纸内的方框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1分,满分10分。) 91.( )承运人重复使用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属于准运证管理不规范。

92.( )行业内单位违反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的,也不应该给予行政处罚。

93.(

)内部监管定期考核由省级局组成工作组对各直属单位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征求意见等形式进行。

94.( )非法生产、拼装、销售烟草专用机械行为,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或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95.(

)X区烟草专卖局在制订本辖区的年度市场检查计划时,将打击制售假烟网络作为本年度的市场检查工作安排要点,但考虑到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安排,将加强对同级行业内企业的日常监管同时列入到了本年度市场检查工作安排要点中。

96.( )经批准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企业,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成为烟草专卖品定点生产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依法接受烟草专卖管理和监督。 97.( )跨区收购烟叶,属于无合同收购。

98.( )审查生产经营类许可证的申请时,一般应以书面方式进行。

99.( )在案件调查取证步骤上,都应该先易后难,从而保证调查取证工作取得实效。 100.( )听证会上当事人有权向听证主持人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材料、证据,主持人应予审查并收录在案。

教育教学理论试卷
《教育教学理论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