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硫酸钴蒸发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33:14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硫酸车间各岗位职责

硫酸车间

岗 位 职 责

硫酸部门职能

1、抓好安全教育,保证职工的安全、设备安全、保证开车率。

2、执行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落实,保证完成全年任务。

3、按生产计划对生产进度进行控制。

4、检查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5、负责现场、人员、劳动纪律的管理,传达落实公司会议精神,对上岗人员进行培训。

6、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下达的其他任务

硫酸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1、在公司生产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行使车间主任职责;

2、加强统一指挥,组织硫酸车间工作,负责组织完成硫酸生产系统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硫酸车间的管理力度;

3、负责执行硫酸车间各项管理流程和制度,负责组织好本车间的均衡生产;

4、负责硫酸车间班组和员工的人事管理和岗位培训工作;

5、负责做好车间与车间、车间与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抓好安全质量互保;

6、负责编审车间的年、季、月度工作总结报告;

7、负责组织实施本车间的安全、环保、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8、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硫酸车间副主任岗位职责

1、在硫酸车间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加强统一指挥,组织并分管硫酸车间各工段的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全车间工作会仪,负责组织车间的安全、设备周检查;

3、负责执行硫酸车间各项管理流程和制度;

4、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需要,负责统一调配本车间生产资源,组织均衡生产;

5、负责硫酸车间各工段、班组干部和员工的人事管理和岗位培训工作;

6、负责正确处理产量与安全、环保、质量的关系;

7、协助车间主任做好本车间的生产组织和岗位人员的管理,,做好人员的考勤、工资及奖罚工作;

8、配合车间主任搞好车间的安全、环保、消防工作;

9、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下达的工作任务。

工段长岗位职责

1、在生产车间主任和副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行使工段长职责;

2、加强统一指挥,组织工段内的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本工段工作会议;

3、负责组织完成本工段内的各项生产任务,加强本工段内管理力度;加强与其他工段间之间生产联系与协调;

4、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需要,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5、负责执行本工段各项管理流程和制度,确保其正常运转;

6、负责工段内员工的管理和岗位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7、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下达的工作任务。

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

1、对硫酸区域内电气、仪表、设备、消防、酸泵、水泵等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2、负责建立和完善设备资料档案,负责设备管理的日常事务。

3、对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能耗负有统筹、监控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责任。

4、协助相关专业主管对重要设备安装、改造、更新、维护、维修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5、负责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管理工作。

6、负责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以及节约用水的日常事务。

7、完成车间主任交办的其它任务。

统计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车间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归口管理车间各项质量记录;

2、负责本车间各项生产数据、原始记录的收集核实、整理,并填写好生产日报送交公司有关部门,并建立健全台帐记录;

3、负责车间成本核算、班组核算、车间劳动竞赛、考核评分,定期提交分析报告;

4、负责车间各项资料的保管工作,按月装订成册、归档,管理好各种空白表格,贮备不足半年用量时,应立即申请增印;

5、搞好车间办公室内勤工作,负责车间工资保健等制表和发放;完成车间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安全员岗位职责

1、负责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环保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负责指导监督车间员工遵章守纪、个体安全防护、安全环保工作;

3、负责提出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合理化建议;

4、负责新工人和调换工种人员的入厂车间级安全教育、监督落实班组安全教育;

5、负责本车间安全事故或未遂事故的报告、抢救、现场保护及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6、负责组织车间安全活动和现场检查及隐患整改工作;

7、负责车间安全台帐、记录、报表及总结的归口管理、填报;

8、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技术员岗位职责

1、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硫酸车间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硫酸车间各项生产、技术规程,检查班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

3、负责编制岗位操作法、工艺技术规定、开停车方案;

4、检查和了解各岗位的水汽电等原材料的消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5、参加事故分析会,详细调查事故经过,准确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6、负责硫酸系统的职工教育工作,抓好岗位练兵;

7、经常深入现场,发现技术问题,并组织有关人员攻关解决.

生产班长岗位职责

1、在生产车间主任、副主任和本工段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2、直接负责班组的生产任务分配、生产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班组的劳动纪律、班组现场卫生等基层管理工作;

3、班长负责组织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4、班长负责组织班组人员认真执行班前班后会及交接班制度;

5、班长负责本班组生产设备、工具、防护器材、安全装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6、加强统一指挥,组织班组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7、负责协助工段长执行各项管理流程和制度;

8、负责员工的管理和岗位培训工作;

9、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下达的工作任务。

推荐第2篇:蒸发

一、实施前的设想 《蒸发》是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水循环”单元中的第一课。通过对本课教材的研究,我首先确立本课教学目标:

(一)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了解蒸发现象及蒸发要从周围吸热;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 本活动以学生最熟悉的水为例,从游戏性的实验及学生生活经验两方面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蒸发。 学生从两个游戏性的实验入手(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发现) 学生汇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初步了解蒸发现象)→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进一步认识蒸发现象)→分析、归纳得出什么是蒸发。 活动二 学生从问题入手(从游泳池里出来后身上有冷的感觉)→猜想假设、预测结果(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老师同时统计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学生合作实验,验证预测结果,并作好记录(搜集数据,养成科学研究的好习惯,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老师在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点、连线,从统计数据及图线两方面证实学生预测结果正确与否,加深认识并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下一节《沸腾》作一初步准备。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归纳得出: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 学生解答开始提出的问题(首尾照应)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现科学学习的本质。 活动三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设计对比实验,并在小组内交流做对比实验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生合作实验,观察现象(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汇报、交流、归纳得出: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可以影响蒸发。 联系生活实际得出蒸发快慢还和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系。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学会如何做对比实验。

二、实施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你们平时喜欢不喜欢玩水呢? 生:(齐声)喜欢! 师:好!让我们一起把小手伸进水里,(师生同做)取出来,(示范甩一下手)注意观察!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呆一会儿) 生:手上的水变干了。 生:手上的水慢慢消失了。 生:老师我发现刚开始手上有水,等一会儿,水就没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 师:下面,再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每人拿起湿布在镜上子擦一下(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过一会儿) 生:镜子上的水珠没有了。 生:镜子变清晰了。 生:开始镜子上很模糊,一会儿,水迹慢慢地缩小,再过一会儿,镜子就变干了。 师:很好!同学们看到手上的水没了,镜子上的水变干了。看到这两种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手上的水怎么没了? 生:镜子上的水怎么变干了? 生: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师: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 生:水可能跑到空气中了! 生: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天上去了。 师:那谁能说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现象呢? 生:烧开水时,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生: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 生: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大家做的两个小实验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都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板书:23蒸发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活动二 课件出示一个男孩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发抖的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中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从游泳池里出来身体在发抖。 师:同学们在洗过澡后有这种感觉吗? 生:(齐声)有。 师: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会冷呢? 师: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棉纱、水来研究这个问题。用棉纱将一只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与室内温度相同的水,取出来,停留在空中,同学们猜一猜,温度计的读数会怎样呢? 生:下降(25人)。 生:我觉着应该上升(4人)。 生:我认为温度计的读数不变,因为水的温度和室内温度是一样的。(老师同时统计持不同意见的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到底哪些同学的想法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动手实验。 师:那现在同学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小组分工去研究研究,并要及时的做好记录。(教师发放记录表,巡回辅导,学生实验,实验完毕) 师:同学们的实验已经做完了,并且认真地做好了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一组):我们组的温度计刚从水里出来时是22℃;1分钟时是19℃;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教师同时在一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现在让我们用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通过刚才的实验以及这条图线,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温度是下降的。 师:这能不能说明这25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齐声)能! 师:还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不是偶然的结果。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吧。 生(二组):我们组0分钟的时候是22℃;1分钟时是19.5℃;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 (教师在二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我们依然用线把点连接起来。通过观察,发现—— 生:温度也是下降的。 师:第二小组的实验又一次证明了这25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 三四小组再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三四小组汇报完毕) 师:现在老师把

三、四小组的点都用线连接起来。看来

三、四小组的结果和

一、二小组的结果是—— 生:(齐声)一样的! 师:这四次实验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温度是—— 生:(齐声)下降的! 师:同学们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 师:四个小组的实验都证明了温度是下降的,那么,为什么温度计的读数会下降呢?也就是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温度计液泡里的热。 师:温度计的液泡处在水的周围,也就是说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板书: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为什么会冷了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蒸发,会吸收身体里的热,所以身上感觉到冷。 师:对!你说的非常好! 活动三 师:现在每组桌上都有湿布,(顺手拿起一块湿布)谁能想办法让这块湿布尽快变干呢? 生:可以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 生:也可以放在暖气片上。 生:可以用风扇吹一吹。 生:还可以拧一拧,甩一甩。 …… 师:为什么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呢? 生:因为温度高了,干的才比较快。 师:那你认为蒸发的快慢与—— 生:(齐声)温度高低有关。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风吹一吹呢? 生:风吹可以使空气流动的快,蒸发快。 师:那你的意思是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系。 温度高低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 ) 空气流动快慢 师:这也只是同学们的一种想法,科学可不能想当然!到底水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一下呢? 生:(齐声)想! 师:那哪个小组愿意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呢?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指定两个小组) 师:那好,第

一、二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老师给你们很多的材料。(教师随时发放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两个同样大的盘子、火柴、滴管。) 师:

三、四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好吗? 生:好! 师:老师给你们的材料更好玩,看,微型小风扇! (随手发放小风扇,学生感到非常惊喜) 师: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实验呢?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讨论好之后,就开始动手研究吧! (学生做对比实验,几分钟后) 师:同学们!通过做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二组)(举手)我们组发现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系。 师:那你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我们是在两个盘子里分别滴上相同量的水,一个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个放在桌上不动,过一会儿,被加热的水很快就蒸发完,变干了,而另一个盘子里的水蒸发的就很慢。因此,我们知道温度高,蒸发的就快,温度低,蒸发的就慢。 师:那你们为什么在两个盘子里滴同样多的水呢? 生:这样才能正确的做对比实验呀。 师:对!我们应该在同样大盘子里滴上同样多的水,只改变温度这样才能正确比较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温度有关系。 师:第一小组你们研究的结果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组)一样。 师:通过实验,

一、二小组的研究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师:第三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吧! 生:(三组)我们发现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有关系。 师:怎么研究的? 生:把两块纱布浸湿,一个用小风扇吹一吹,另一放在一旁晾,用风扇吹的纱布干的快。 师:做实验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呢? 生:两块纱布一样大,湿度相同。 师:非常好!那你们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加快空气流动可以使水蒸发的快。 师:真不错!四组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四组)和三组的一样,并且结果也一样! 师:看来

三、四小组的实验结果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空气流动有关。(去掉板书中的问号)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水蒸发的快慢除了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沉默) 师:(教师随手拿起桌上的湿纱布)这块湿布,你是展开干的快呢?还是叠在一起干的快呢? 生:当然展开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展开面积大,这样蒸发的就快。 师:这说明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齐声):表面积大小有关系。 师:在生活当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增大面积加快蒸发的现象呢? 生:农民伯伯晒粮食时,都要摊开晒。 生:还有晒衣服晒被子时,也要展开晒。 师: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希望同们们在课下注意留心观察! 温度高低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空气流动快慢) 表面积 评价 师: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那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蒸发。 生:我知道了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生:我还知道了怎样加快蒸发。 师:你们喜欢科学课吗? 生:(齐声)喜欢! 生: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我很高兴能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 生:我还愿意再上这样的科学课。 师:同学们喜欢科学课,老师非常高兴。 拓展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蒸发,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知道了如何加快蒸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避免蒸发的,希望同学们到课下留心去观察、去寻找看哪些地方需要避免蒸发,好吗? 生:(齐声)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教学反思 在科学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主线,以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特别关注活动过程。这几方面在本堂课的三个活动中都得以很好的体现。整堂课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能做到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又动脑,办法学生自己想,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和谐,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节课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现到位。最后,我重视学生拓展性知识的研究,使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下。总之,这堂课能够体现“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终极目标。 当然,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如果灵活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安排两课时,我想学生会活动更充分,探究更到位,一句话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在这方面丰富和完善,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把科学课上的更好!

推荐第3篇:氯化铵蒸发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6t/h氯化铵废水四效蒸发装置设计 专业(方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信息: 学号:117197 姓名:齐鹏 班级:过程C112 指导教师信息:教师号:89015 姓名:史晓平职称:副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2015-03-27 内容要求:(1.阐述工作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启示,任务书要求进度完成情况2.毕业论文的前期报告要求提交文献综述)。 一. 工作过程

开学到校后,从老师那里拿到设计任务书,并听老师简单说了一下用蒸发工艺处理氯化铵废水,然后自己看《化工原理》这部分蒸发,大体了解了蒸发工艺及蒸发中要用到的一些设备,然后查阅关于用蒸发处理氯化铵废水的文献,了解了现在工业中处理氯化铵废水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多效蒸发,MVR技术,膜技术等,综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决定采用降膜蒸发器和强制循环蒸发器组合的一套工艺设备,并采用错流的形式。 二. 工作问题

1.采用什么样的蒸发器蒸发氯化铵效率高,四效蒸发中料液采用什么流动方式合理? 2.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氯化铵蒸发工艺更节能? 3.氯化铵的结晶采用什么形式比较好? 三. 解决方法

1.在多效蒸发中, 常见的操作流程有顺流、逆流、平流和错流。顺流流程由于后效溶液的浓度较前效高, 且温度又较低, 所以随溶液浓度的提高导致粘度逐渐增加, 致使传热系数下降。逆流流程中, 第一效蒸发器中溶液的温度和浓度都很高, 设备腐蚀相当严重。上述两种流程虽各有特点, 但都不适合低浓度氯化铵废水的蒸发。鉴于此种情况,基于氯化铵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又参考赵斌等提出的三效错流降膜真空蒸发低浓度氯化铵废水工艺,最后采用错流的形式,并且在一,二,四效采用降膜真空蒸发器,三效采用强制循环蒸发器。

1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2.节能是蒸发操作应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大体有三种方法,1提高生产强度,2多效蒸发3额外蒸汽的引出。根据U=1/r k T,提高生产强度可以加大传热温差(1提高加热

的温度2采用真空蒸发以降低溶液的沸点)提高生产强度还可以提高蒸发器的传热系数,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蒸发器的结构操作方式和溶液的物理性质(1合理的设计蒸发器结构,已建立良好的溶液循环流动,2及时排除加热室中的不凝气体,经常清除垢层等均可提高传热系数)。采用多效蒸发可以充分利用蒸汽提供的热能,以减少蒸汽的用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引出额外蒸汽把一些品位低的蒸汽用作其他用途,比如说用来预热料液,同样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3.高浓度氯化铵的结晶形式主要有冷却水结晶,蒸发结晶,在蒸发结晶中比较容易造成堵塞,所以换热器需要开一备一。用闪蒸结晶是一种比较不错的蒸发结晶形式。在冷却结晶中,搪瓷罐的换热面积比较小,处理量有限。设备会做的非常大。我设计的工艺过程中,在第三效采用强制循环蒸发器,直接出固液混合物,然后进行固液分离液体又打回循环中。 四.工作体会

我觉得毕业设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不仅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考察,更是对我们能力的考察。我们需要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文献的检索,选择和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并且选择合适的设备。在这个过程中,会极大的锻炼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在本科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充分应用,同时锻炼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使我们在参加工作后能够很好的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读研时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所布置的研究任务。我一定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 五.进度时间安排

一.2015.3.4---2015.3.6 (查阅资料,文献查阅)

二.2015.3.7---2015.4.1 (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初步工艺流程,撰写前期报告,2015.4.1之前上交前期报告)。

三.2015.4.2---2015.4.30(工艺及设备的计算,设备的选型,撰写中期报告,2015.4.30之前上交中期报告)。

2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四.2015.5.1---2015.5.25(开始绘图,修改绘图质量,修改完善,完成设计图纸的要求)。 五.2015.5.25---2015.6.5(撰写计算说明书,准备答辩)。 六.文献综述 1物料的性质

氯化铵 化学式:NH₄Cl 性质: 白色粉末或略带黄色的方形、八面体性晶体。无臭。味咸。有清凉性。吸湿性小,一般不吸湿结块。氯化铵加热升华或分解,在100℃时开始显著挥发,在337.8℃时分解为NH3和 HCl。

氯化铵易溶于水,也溶于甘油和液氨中,难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和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在加热时酸性增强。对黑色金属和其他金属有腐蚀,特别对铜腐蚀性更大,而生铁还能抵抗它的腐蚀。

2 氯化铵废水的产生源、产生量及对环境的危害

[2] [1]

氯化铵废水的产生源和产生量在化肥工业和稀土生产产一定量的氯化铵废水, 由于氯化铵废水中氨氮和氯离子存在, 若氯化铵废水直接排放, 则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 且随着量的不断增长污染程度也在加大。所以, 我们必须对其有深刻的认识, 现阶段一些研究人员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通过一些物理、化学和生化的手段来理氯化铵废水, 主要是采用膜处理技术和电渗析法。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化肥工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规模上更是空前的膨胀。尤其是碳酸钾类的化肥生产, 我国碳酸钾工业化生产始于20 世纪60 年代,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形成规模,并且生产能力迅速增加, 1994 年至1998 年年产量由6 万t 增加到12万t, 4 年增长了1 倍, 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碳酸

钾生产国, 主要生产厂家有山东鲁南化肥厂, 山西文水化工厂等。我国碳酸钾化肥主要采用的是间歇式离子交换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氯化铵废水。近年来, 我国化肥工业中氯化铵化肥所占的比

例也有大幅度提高, 这导致了其废水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据估计, 每年至少含氯化铵的废水1 000 万t。我国珠江沿岸大部分河流均不同程度受到化肥工业氯化铵废水的污染, 随着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化肥工业的兴起, 化肥工业氯化铵废水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日益严

3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重。

随着稀土工业的不断发展, 产生的氯化铵废水量也会逐年的增加, 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氯化铵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 1) 氨氮消耗水体的溶解氧, 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后, 使藻类迅

速繁殖, 这样将降低水的质量。具体表现为: 污水厂的滤池容易堵塞, 降低净水质量; 海滨浴场的水体变色变味; 蓝藻门的藻类毒性最强, 污染范围广且最严重, 产生的毒素危害鱼和家畜氨氮随污水排入水体后, 可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被氧化为硝酸盐, 会导致水体缺氧, 鱼类大批死亡。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绝大部分废水

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致使许多水域被污染。据报道, 淮河泄洪时, 工业污水混入使洪泽湖成为“死亡之水”, 湖内特种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 亿多元, 其中氨氮浓度严重超标, 成为水生物的致命根源, 所以对于氯化铵废水处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水资源的不断恶化, 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农田施肥利用率低, 绝大多数氮肥存在于土壤之中, 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江河中, 这是造成河流湖泊“水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氨氮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硝态氮和

亚硝态氮, 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硝态氮进入人体后,能通过酶系统还原为亚硝态氮, 轻则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病, 重则使婴儿死亡。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均为强化学致癌物质- 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有致癌、

致突变、致畸的性质, 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 3) 氨氮会与消毒液体中的氯气作用生成氯胺,而氯胺的杀菌效果较差会降低消毒效果。所以当对含有较高浓度氨氮的水源, 或含氨氮量较高的污水厂出水进行消毒时, 会增加氯胺的消耗量, 而且杀菌效果会显著降低。另外, 氯化铵的大量排放会对土壤氯离子浓度和pH 值带来不良影响, 氯化铵会导致土壤氯离子的积累, 土壤pH 值下降, 高浓度的氯化铵可导致小白菜的氯中毒, 改变土壤粒径结构。国内外有关氯离子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有大量的报道和研究, 受污染的农田中, 当氯离子质量浓度达到300 mg·L- 1 时, 水稻在分桑期的株高几乎呈不增长的状态, 当质量浓度达到3 800 mg·L- 1 时, 水稻地上部分全部枯死。据报道, 水稻受氯离子危害的临界浓度是:返青期质量浓度为500 ~700 mg·L- 1, 分桑期质量浓度为700~1 000 mg·L- 1, 超过这个临

4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界浓度, 将引起水稻植株体内的细胞生理性损害, 细胞内渗透压受到破坏,引起细胞体内失水而质壁分离。氯离子的浓度越大,植株呈现出的萎蔫症状越严重。毒理试验结果也表明, 受这种高浓度氯化铵工业废水污染的土壤中N浓度也会异常增多, 容易引起植物营养过剩而造成贪青徒长, 对一些农作物如水稻产量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玉米叶片中氯离子浓度过高, 则使Ps+浓度下降, 导致磷酸化反应受阻, 植物细胞的供能不足, 能耗降低, 而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土壤中累积大量的氯离子对忌氯作物如马铃薯、甘蔗、烟草、茶树和葡萄等

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 如兰茶树叶片中氯离子浓度超过0.4%时, 就会出现品质下降, 当幼龄茶园氯化钾一次用量达300 kg·hm- 2 时,新梢内氯离子含量迅速增加, 超过临界值而受害凋萎。另外, 环境中的氯盐通过混凝土的宏观、微观缺陷, 渗入到混凝土中并到达钢筋表面, 在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因素中, 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被排在首位。据美国报道, 1998 年桥梁维修费为1 550亿元, 是其初建费的4 倍。 3.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3.1多效蒸发

目前国内氯化铵废水的处理多采用蒸发浓缩的方式。蒸发浓缩是非常典型的化工操作单元,在化工、食品、轻工、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河北东华化工集团1998 年对氨基乙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化铵废液采用“单效二次循环蒸发”方式进行处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该工艺路线是将精馏母液直接打入蒸发器进行一次浓缩,浓缩液经常温冷却过滤,滤液经过预热器再次进入蒸发器进行二次浓缩,然后冷却结晶。该工艺既回收了氯化铵,又有效减少残液量,单效工程投资少,动力消耗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情

况。近几年来,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减少蒸汽使用量,节约能源,常采用多效蒸发的方式。多效蒸发是把多个蒸发器串联起来,前一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一效的加热蒸汽,对经过前一效的物料再次进行

浓缩的过程。有文献报道,采用双效或者三效,并结合热泵技术充分利用二次蒸汽,来节约能源。

3.2 膜技术

不同浓度氯化铵的废水蒸发浓缩时,都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即便是钛材设备,在高浓度、

5

[3]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高温蒸发时,腐蚀现象也较严重。为此,企业不得不研究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来解决问题。膜分离技术是20 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膜本身所具备的选择性,选择性透过混合物中的某些物质,而其他一些分子不能够通过,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与传统分离方法比较,膜分离具有明显的优点:分离效率高、能耗小、不产生化学变化。膜按孔径大

小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孟范平等根据山东某化工厂废水的实际情况,在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中的高浓度氯化铵废水,并采用纳米材料复合膜进行处理。通

过优选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温度为35 ℃,pH 值为6,膜分离压力为5.5 MPa 时,对试验的不同浓度氯化铵废水的脱盐率均在95 %以上,且出水水质好,可以直接用于二次生产,循环使用。该研究团队还研究讨论了3 种不同分级串联工艺处理氯化铵废水。化学吹脱- 化学沉淀、纳滤- 沉淀以及纳滤- 化学吹脱,其中前2 种方法均无法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纳滤- 化学吹脱串联工艺在去除氯化铵废水中氨氮的同时,将氯离子浓度减少了50 %左右。

3.3MVR 技术

MVR 全称为机械蒸汽压缩技术(MechanicalVaporRecompreion),是在20 世纪初期由瑞士学者发明的,几年之后第1 套MVR 设备在奥地利试用。中国引进该技术比较晚,发展较缓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自身产生的二效蒸汽,经过压缩机压缩升温后在进入蒸汽加热室与物料进行换热,代替生

蒸汽循环利用。因其在运行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二效蒸汽,从而节省了生蒸汽,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近几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环境友好政策的实施,各企业也开始关注开发MVR 技术。目前MVR 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但关于其在处理氯化铵废水中的报道并不多。许克等针对电子行业的氯化铵废水进行研究。采用了物理方法和MVR 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对于该废水进行处理,经过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后,进入MVR 系统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氯化铵产品。MVR 系统的冷凝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可直接排放。该工艺运行阶段对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良好,对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7.75 % ~98.5 %,回收的氯化铵可以作为产品出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印刷线 七.总体设计思路

1.蒸发效数及工艺流程的确定

6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对于能耗过高的问题,大多数采用多效蒸发的方法来降低能耗,利用㶲分析法和热力学经济理论分析法,选择合理的效数,任务已经确定为四效。采用四效蒸发,蒸汽被充分利用降低了成本,使经济性明显提高。为了使氯化铵溶液对设备的腐蚀程度降低,用低温蒸发和低温蒸发的方法来降低溶液的沸点是溶液在低温下气化,缓解了对设备的腐蚀,同时抑制了催化剂的分解和氯化铵的升华。常见的流动形式有顺流逆流平流和错流。采用顺流流程时后效溶液的浓度比前一效要高,温度又比较低,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粘度增大,传热系数逐渐下降。如果采用逆流操作,第一效的温度和浓度都比较高,对设备腐蚀比较严重。同时针对低浓度氯化铵的特点,最后决定采用四效错流的形式,即生蒸汽从一效出来后进入四效,

然后由四效进入二效,最后从三效直接出产品,晶体进入除垢器,料液再打回三效料液入口。 2.蒸发器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蒸发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中央循环管式,悬框式,外加热式蒸发器。还有生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选择蒸发器一般要考虑以下条件,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能力必须较大,结构比较简单;操作维修比较方便;经济性能比较好。综合以上考虑,最后决定在一,二,四选用降膜蒸发器。它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在较小的温差下工作;气化面积比一般的蒸发器要大;液沫夹带量比较少,避免了二次污染;蒸发比较温和,液体的滞留量较少,。加料,浓度,压强等操作条件变化时,过程反应灵敏,易于控制,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可用于含少量固体物和有轻度结垢倾向的液体。因为要在第三效蒸发器出固液混合物,第三效内溶液的黏稠度会比较高,故采用强制循环蒸发器,利用泵进行强制循环,.加热室采用卧式加热器.卧式加热器的上方一般有足够高的液体静压,加热室中的液体受热却不沸腾。等液体流至上方空间时,因为压强降低产生闪蒸,使气化与加热面分离,减少了加热面上结垢的可能。另外,流体流动不依赖于虹吸,使传热温差可按溶液物性来独立的确定。除沫器选用丝网式除沫器。末效蒸汽用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冷凝。用一个罐式容器来代替疏水器。

7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

八.主要参考文献

[1]天津化工研究院等编。无机盐工业手册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2]雷晓林,查红平,肖维林,董瑞斌。氯化铵废水的现行处理技术。江苏环境科技;2007.20(增刊2):124-126 [3] .工业废水中氯化铵的处理方法.河北东华冀衡化工有限公司.2014

8

推荐第4篇:蒸发教案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蒸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蒸发,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会解释与蒸发有关的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历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合理猜想的能力,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的重难点,要注意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这三个因素各自对蒸发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用具:

酒精、酒精灯、火柴、湿巾、温度计各一,共10组,多媒体及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上用手蘸酒精写下“大家好”三个大字 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字慢慢变淡了。 师:同时闻到什么? 生:酒精味。 师: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字慢慢地没了,这种现象是物质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

生:液态变为气态。 师: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上述现象是汽化中的一种方式叫蒸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汽化之蒸发。

板书 蒸发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 1.蒸发的概念 师:汽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蒸发一种是沸腾,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请问:蒸发在什么温度下进行,它发生在哪里? 生:回答

师小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它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器材以及你身边现有的条件,把桌上的湿巾快速弄干。

学生分组做实验,交流实验方案和探究过程,教师巡视。然后,分别选代表公布自己得出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师: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生:利用坎儿井这种暗渠引水,可以避免光照,降低水的温度;同时暗渠的通风差,这都能使蒸发变慢。 3.蒸发吸热 师:冬天洗头后为什么容易感冒?现在大家作个模拟实验,将桌上温度计的玻璃泡当作“头”,试剂瓶中的酒精当作洗头的“水”,将“头”放在“水”中洗一下后拿出来看温度计示数有何变化,看酒精蒸发是不是吸热。请注意不要让温度计碰着试剂瓶而弄破了。 学生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生:我的温度计示数下降了。

生:蒸发使物体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示数下降。 生:蒸发要吸热。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蒸发吸热致冷(板书),现在大家知道冬天为什么洗头后容易感冒了吧!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以激发,潜能得到挖掘。又在协作动手实验中经历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从中接受了科学的熏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师:同学们能否利用蒸发吸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书P90彩图)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为什么?

生:从游泳池上岸,身上的水蒸发,会吸收身体里的热,所以感到冷。

师:天热时,为何狗常把舌头伸出来?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天热人是靠出汗散热的,而狗没有汗腺,无法靠出汗散热,所以它只能伸出舌头,靠增加舌头上的水分蒸发量来散热。 4.课堂练习

(1)滴灌和喷灌与传统的灌水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

(2)能否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谈谈植树造林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 ? 5.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生:蒸发吸热致冷。

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高蒸发快;液体表面积大蒸发快,液体表现上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师:不仅蒸发现象与我们生活有关,物理学中很多现象来自于生活,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学好物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师:课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简易实验: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液体蒸发吸热有降温致冷作用。

师:这节课到此为止,下课,谢谢大家!

[设计意图]最后,留下一道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余音缭绕”之势。

推荐第5篇:蒸发教案

《蒸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本节内容中,编者将汽化放置在液化内容之前,沸腾放置在蒸发之前,这样既考虑了学科的逻辑顺序,又考虑了学生的心里特点。作为学生学习热学知识的第二课,本节知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身边的蒸发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如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晾在外面的湿衣服会变干等),但是不知道这些类似的现象发生的原因,学生已经掌握了温度的概念,知道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已经学习了汽化的概念以及沸腾的内容,但是对蒸发的概念、蒸发吸热、引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没有具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蒸发的定义;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在探究实验中学会应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2、难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过程;用蒸发吸热的原理解释现象。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实验器材及课件

酒精、温度计、毛笔、滴管、玻璃片、玻璃棒。 PPT

(一) 引入新课

老师在黑板上面用蘸了酒精的毛笔写上“蒸发”,过了一会儿,黑板上面的字不见了。 老师:黑板上面的字哪里去了? 学生:空气中 老师: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炎热的夏天,我们在地面上洒水,过了一会儿,水就不见了,而且会感觉到凉快了许多,那这都是为什么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课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明白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板书:蒸发 老师:黑板上面的字不见了,而且大家是不是还闻到了酒精的味道呢? 学生:是

老师:大家联系黑板上面消失的字和空气中的酒精,动脑想想,黑板上面用酒精写的字跑哪里去了呢?

学生:跑到空气中了 老师:对,是由于酒精变成了蒸汽跑到了空气中,所以我们黑板上面的字消失了,空气中出现了酒精的味道。洒在地面上的水也一样,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酒精和水都是液体,其他液体也是一样的,都具有同样的性质。 老师板书: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老师:气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蒸发,一种是沸腾,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蒸发。 板书:蒸发

老师:板书: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这里大家要注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而且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两个条件加着重标志)

老师:下面呢,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请一个同学上来,配合老师做一个实验,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

老师现在用棉花蘸取一定量的医用酒精,均匀地涂抹在这位同学的手背上面,并让这位同学的手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同学们在下面也可以一起做,来感受一下。 老师问这位同学:你的手背上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凉

老师:那老师再在你的手背上面吹一口气呢? 学生:更凉了 老师:那这是不是说明了蒸发要吸热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读出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室温),再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酒精中,读数,记录后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学生回答:先下降后上升。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温度计先下降后升高的原因: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 老师板书:蒸发吸热,具有制冷的作用

老师:同学们考虑一下,我们晾衣服时,是不是也是用到了蒸发的原理呢?衣服上的水都蒸发掉了,衣服才会干是吧?那为了加快衣服干的速率,我们通常都怎么做的呢? 学生:把衣服摊开晾; 把衣服放在通风处; 把衣服放在太阳下晒; 冬天放在暖气片上烤; 用电风扇吹;„„

老师:根据同学们说的,老师这里做了一个归纳: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增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的速度。 那这只是同学们凭借生活经验总结的,那蒸发的速度是不是和这些因素有关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学生实验一:(四人一组)

研究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实验方法:用滴管分别往玻璃片上面滴两滴体积相同酒精,一滴用玻璃棒涂开较小面积,另一滴用玻璃棒涂开较大面积,观察哪一滴蒸发的快。

提问一组学生,得出结论1:面积大的一滴蒸发快,说明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学生实验二: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实验方法:用滴管分别往两个玻璃片各轻轻滴一滴体积相同的酒精,一个玻璃片放在手掌上,另一个放在桌面上,观察哪滴蒸发快?(放在手掌上的那滴温度高,另一滴温度低,其他条件相同)

提问一组学生,得出结论2:放在手掌上的那滴蒸发快,说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学生实验三: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方法:用滴管分别往两个玻璃片上各滴一滴酒精,用书本当扇子,只扇其中一滴。观察两滴酒精上方空气流速快慢不同,哪一滴蒸发得快?(其他条件相同)

提问一组学生,得出结论3:用扇子扇的那一滴蒸发快,说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蒸发吸热

逐步引导学生回答:滴水的皮肤有凉的感觉,再吹一口气,皮肤上感觉更凉了。 小实验(2):请每人分别往手臂上滴一滴水和酒精,比较两处的感觉。

说明液体蒸发时,它要从人的皮肤上吸热,使皮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液体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更凉些。 板书设计: §

4、4 蒸发

一、汽化

1、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二、蒸发

1、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同种液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情况

推荐第6篇:20.蒸发

20.蒸发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并能用蒸发的初步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能会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领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具、学具】

学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瓷盘、量筒、火柴、水、记录单 教师准备:酒精、酒精灯、水、镊子、瓷盘、火柴、纱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许多同学都喜欢玩水,在玩水中,你有什么发现?

1.(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写“水”)同学们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地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你也能让水消失吗?来,伸出你的手轻轻的沾一下水,在手背上划一下,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学生动手实验)

3.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水真的是消失了吗?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板书课题:蒸发)。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认识蒸发:

1.生活中哪些现象也是蒸发?(学生讨论组内交流)

2.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说蒸发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二:探究“蒸发需要吸收热”:

1.前面大家把水涂在手背上,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 2.手感觉凉,这说明什么?大家猜测一下:一只手上有水,水要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另一只手没有水,一只手感觉凉,另一只手没有这种感觉。这可能是?(学生交流)

3.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进行的猜测,为了证实这个猜测对不对,下面我们来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

4.学生猜想假设

(1)小组内讨论:水跑到哪里去了?

(2)汇报交流:水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5.制定方案:探究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学生实验,做好记录;

小组内交流:温度计液泡小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 小结:水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 6.实施探究:

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快一些? 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实验探究、交流、展示实验方法结果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汇报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前面我们说过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既然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温度下水的蒸发速度都一样呢?大家都有过晒衣服的经历吧,衣服干的越快说明水蒸发的?老师这里有一件湿衣服,你看该怎么晒?(出示文字1)根据以上现象,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交流)

2.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实验内容。然后根据实验内容和桌上的实验器材,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待会儿我们再来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讨论)

3.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交流)

增加空气流动量,你有哪些方法?由于时间关系和器材的限制,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留到课后来做。

4.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注意水的恒定不变) 5.各小组先确定分工,让组内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然后再开始实验。实验中,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我们将以小组同学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小组的成绩。

6.小组实验——小组交流交流,评价质疑 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有代表性的选择不同的组,相互补充、相互借鉴) (小组合作探索研究交流后,对于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合作小伙伴。) 7.得出结论: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都可以使水蒸发的更快。(板书: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我们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师小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水——水蒸气,)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液体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板书:液体),一种是气体状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水蒸气(板书:气体),还有一种是固体状态。一年四个季节哪个季节没有蒸发现象发生?一天24小时哪个时间里没有蒸发现象?所以,蒸发现象需要在什么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吗?所以,我们可以说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板书:任何温度)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生活中哪些现象证明蒸发的快慢与这三者有关系?

(仙人掌、晒粮食、晒衣服、摇扇子、晒地瓜干、干手器、烘烤衣服、天热时抖衣服、脱衣服、洗头后用吹风机吹头发)

2.拓展创新

(1)气象台每天都用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制作天气预报器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课本74页的制作方法,也来完成一个简易的“天气预报器”

(2)水蒸发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调查一下水的蒸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3)对加快空气流通可以提高蒸发速度这一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把这个实验做一做,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论。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我们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4)调查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板书设计】

蒸发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水蒸气

蒸发需要吸收热

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都可以使水蒸发的更快。

推荐第7篇:蒸发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

教学目标:

(一)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了解蒸发现象及蒸发要从周围吸热;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 教学准备:水盆四个、温度计四个、电吹风两个、电暖气两个、纱布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你们平时喜欢不喜欢玩水呢? 生:(齐声)喜欢!

师:好!让我们一起把小手伸进水里,(师生同做)取出来,(示范甩一下手)注意观察!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呆一会儿)

生:手上的水变干了。 生:手上的水慢慢消失了。

生:老师我发现刚开始手上有水,等一会儿,水就没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

师:下面,再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每人拿起湿布在镜上子擦一下(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过一会儿)

生:镜子上的水珠没有了。 生:镜子变清晰了。

生:开始镜子上很模糊,一会儿,水迹慢慢地缩小,再过一会儿,镜子就变干了。

师:***!同学们看到手上的水没了,镜子上的水变干了。看到这两种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手上的水怎么没了? 生:镜子上的水怎么变干了? 生: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师: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 生:水可能跑到空气中了!

生: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天上去了。

师:那谁能说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现象呢? 生:烧开水时,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生: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 生: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大家做的两个小实验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都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板书:23蒸发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活动二

课件出示一个男孩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发抖的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中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从游泳池里出来身体在发抖。 师:同学们在洗过澡后有这种感觉吗? 生:(齐声)有。

师: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会冷呢?

师: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棉纱、水来研究这个问题。用棉纱将一只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与室内温度相同的水,取出来,停留在空中,同学们猜一猜,温度计的读数会怎样呢? 生:下降(25人)。

生:我觉着应该上升(4人)。

生:我认为温度计的读数不变,因为水的温度和室内温度是一样的。(老师同时统计持不同意见的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到底哪些同学的想法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动手实验。

师:那现在同学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小组分工去研究研究,并要及时的做好记录。(教师发放记录表,巡回辅导,学生实验,实验完毕)

师:同学们的实验已经做完了,并且认真地做好了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一组):我们组的温度计刚从水里出来时是22℃;1分钟时是19℃;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教师同时在一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现在让我们用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通过刚才的实验以及这条图线,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温度是下降的。

师:这能不能说明这25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齐声)能!

师:还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不是偶然的结果。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吧。 生(二组):我们组0分钟的时候是22℃;1分钟时是19.5℃;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

(教师在二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我们依然用线把点连接起来。通过观察,发现—— 生:温度也是下降的。

师:第二小组的实验又一次证明了这25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 三四小组再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三四小组汇报完毕)

师:现在老师把

三、四小组的点都用线连接起来。看来

三、四小组的结果和

一、二小组的结果是—— 生:(齐声)一样的!

师:这四次实验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温度是—— 生:(齐声)下降的!

师:同学们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

师:四个小组的实验都证明了温度是下降的,那么,为什么温度计的读数会下降呢?也就是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温度计液泡里的热。

师:温度计的液泡处在水的周围,也就是说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板书: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为什么会冷了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蒸发,会吸收身体里的热,所以身上感觉到冷。

师:对!你说的非常好! 活动三

师:现在每组桌上都有湿布,(顺手拿起一块湿布)谁能想办法让这块湿布尽快变干呢? 生:可以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 生:也可以放在暖气片上。 生:可以用风扇吹一吹。 生:还可以拧一拧,甩一甩。 ……

师:为什么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呢? 生:因为温度高了,干的才比较快。 师:那你认为蒸发的快慢与—— 生:(齐声)温度高低有关。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风吹一吹呢?

生:风吹可以使空气流动的快,蒸发快。 师:那你的意思是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系。 温度高低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 ) 空气流动快慢

师:这也只是同学们的一种想法,科学可不能想当然!到底水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一下呢? 生:(齐声)想!

师:那哪个小组愿意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呢?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指定两个小组)

师:那好,第

一、二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老师给你们很多的材料。(教师随时发放电暖气、纱布。)

师:

三、四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好吗? 生:好!

师:老师给你们的材料更好玩,看,电吹风! (随手发放电吹风,学生感到非常惊喜)

师: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实验呢?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讨论好之后,就开始动手研究吧! (学生做对比实验,几分钟后)

师:同学们!通过做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二组)(举手)我们组发现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系。 师:那你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我们是用两个纱布,一个在电暖气上烤,另一个放在桌上不动,过一会儿,被加热的水很快就蒸发完,变干了,而另一个水蒸发的就很慢,纱布很湿。因此,我们知道温度高,蒸发的就快,温度低,蒸发的就慢。 师:那你们为什么找同样大的纱布呢? 生:这样才能正确的做对比实验呀。

师:对!我们应该用同样大的纱布同样多的水,只改变温度这样才能正确比较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温度有关系。

师:第一小组你们研究的结果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组)一样。

师:通过实验,

一、二小组的研究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师:第三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吧! 生:(三组)我们发现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有关系。 师:怎么研究的?

生:把两块纱布浸湿,一个用电吹风吹一吹,另一放在一旁晾,用风扇吹的纱布干的快。 师:做实验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呢? 生:两块纱布一样大,湿度相同。

师:非常好!那你们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加快空气流动可以使水蒸发的快。 师:真不错!四组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四组)和三组的一样,并且结果也一样!

师:看来

三、四小组的实验结果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空气流动有关。(去掉板书中的问号)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水蒸发的快慢除了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沉默) 师:(教师随手拿起桌上的湿纱布)这块湿布,你是展开干的快呢?还是叠在一起干的快呢? 生:当然展开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展开面积大,这样蒸发的就快。 师:这说明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齐声):表面积大小有关系。

师:在生活当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增大面积加快蒸发的现象呢? 生:农民伯伯晒粮食时,都要摊开晒。 生:还有晒衣服晒被子时,也要展开晒。

师: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希望同们们在课下注意留心观察! 温度高低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空气流动快慢) 表面积 评价

师: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那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蒸发。

生:我知道了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生:我还知道了怎样加快蒸发。 师:你们喜欢科学课吗? 生:(齐声)喜欢! 生: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我很高兴能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 生:我还愿意再上这样的科学课。

师:同学们喜欢科学课,老师非常高兴。 拓展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蒸发,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知道了如何加快蒸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避免蒸发的,希望同学们到课下留心去观察、去寻找看哪些地方需要避免蒸发,好吗? 生:(齐声)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马头中心小学

五、一孙贵芳

推荐第8篇:蒸发教案

蒸发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3.知道蒸发吸热及利用蒸发降温。

(二)教具

酒精、一支包好棉花的温度计、吹风机、纱布、铁架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熔化?

2.什么叫凝固?

二、进行新课

1.汽化的两种方式

教师:物质状态变化,除了我们刚刚学过的熔化和凝固,物质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请大家举例说说你所见过的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实例。

(学生回答)

教师: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但是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水没有了,地面干了,这是水的蒸发。壶里的水开了,水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沸腾。

2.蒸发

教师:我们先学习蒸发。

请大家看这个实验。将棉花蘸些酒精,在黑板上擦一道酒精,注意观察酒精越来越少,过一段时间酒精全部蒸发了。

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冬天温度低,水也能蒸发。所以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条件

虽然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蒸发有快有慢。现在我们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条件。

教师提问:我们洗完衣服,把衣服放在阳光下晒,或者放在荫凉处,哪种情况下衣服上的水蒸发快?

(学生回答)

教师:在阳光下晒的衣服干得快,即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

湿衣服放在阳光下,衣服上的水温度较高,蒸发快。可见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高,蒸发快。温度低,液体也能蒸发,只不过蒸发慢。

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擦两道酒精,用吹风机吹其中的一道酒精,观察哪一条酒精痕迹干得快。

用冷风吹的酒精蒸发快。可见加快液面上空气的流动可以加快蒸发。当然,如果用热风吹,蒸发会更快。因为这样不但加快了液面上空气的流动,而且提高了液体的温度。

演示实验:取两块纱布,都蘸上酒精,一条纱布展开后挂在铁架台上,另一条团起来也挂在铁架台上。用热风同时吹这两块纱布,看看哪一块纱布上的酒精蒸发快。

打开的纱布的酒精蒸发快。可见,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

教师: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得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条件:液体温度高,蒸发快;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蒸发快;液体的表面积大,蒸发快。反之,液体也能蒸发,只是蒸发慢,这一点不可忽略。原因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以上三条是液体蒸发快慢的条件,而不是蒸发的条件。

教师:我国历史上早在西汉时期的《史记》中就有对液体蒸发快慢条件的记载。蒸发快慢的条件又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利用地下渠道引水,减小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量,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渗漏。时至今日,坎儿井仍在采用。请大家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分析暗渠引水为什么能减小水的蒸发量。

(学生回答)

利用坎儿井这种暗渠引水,可以避免光照,降低水的温度;同时暗渠的通风差,这都能使蒸发变慢。

我国的一些山区、半山区和北方的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也常采用管道输水、喷灌技术,可节水约50%。

4.蒸发吸热

教师:请大家看课本节前提出的问题,再看图4—10。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1)用蘸了酒精的棉花往学生手背后上擦一下你们有什么感觉?(答:感觉凉)

(2)这是一个温度计,玻璃泡上包上棉花,请学生读出温度计的温度数值。用棉花蘸些酒精,用热风吹,再读出温度计的温度。

(先后请三或四位学生读数)

我们发现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教师:这个实验说明液体蒸发时温度下降。正在蒸发的液体温度下降,它必须从周围的物体吸热。所以,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从周围吸热,液体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课本图4—10的现象该如何解释?

(学生回答)

身体表面的水要蒸发,蒸发时水的温度下降,从身体中吸热,所以人感觉冷。人被风一吹,水面上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快,人会觉得更冷。

教师: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吸热,这个规律往往用来制造低温,家中电冰箱就是利用这个道理来制冷的。电冰箱内的制冷剂极易蒸发,蒸发时温度下降,从冰箱吸收大量的热,将“热”传到了冰箱外。这样反复工作,冰箱内的温度能大幅度下降。

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些水感到凉爽,盛暑天气人身体出汗保持正常体温,这都是利用蒸发吸热、降温。

三、归纳总结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条件有三个:液体温度高蒸发快;液体表面积大蒸发快;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蒸发快。

4.液体蒸发时温度下降,从周围吸热,所以蒸发能致冷。

5.用蒸发的知识解释问题时,应注意:认清是哪种液体在蒸发;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蒸发降温引起的结果。

四、作业

1.复习课文。

2.完成课本节后的练习。

3.章后习题

6、

7、8.

(四)说明

1.学生对蒸发现象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所以建议本节多做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自己探索有关蒸发的各种问题。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教学应注意密切联系实际。

3.当前学生回答物理问答题多感困难,教师不应将答题程式化,而应教育学生抓住物理现象的物理实质。建议教师多做示范,使学生掌握科学地回答问题的方法,语言简明扼要。

推荐第9篇:硫酸1

《硫酸》说课稿

新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提倡让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硫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都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的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能在工农业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㈠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知识脉络

⒈知识线:

知识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认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⒉学生认识发展线:

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

⒊问题线:

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

⒋活动线: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验。

⒌情景线:

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

五条线索间的关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知识线和学生认识发展线确定了教学的目标,问题线、活动线和情景素材线展现了实现目标的途径。

㈡学情分析:

⒈已知: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硫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因而我在本节课中仅以知识回顾的方式提出,使硫酸知识完整化

⒉想知: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有关知识

⒊未知: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而我认为这是本节课需要用探究的方法

重点突破的内容

⒋实验探知:采取学生做实验,亲身体验,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强化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及区别

㈢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复习回忆巩固稀、浓硫酸的共性:酸性;②、探究识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③、通过探究理解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④、阅读自学,通过对硫酸性质的认识明确其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无机物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和概括有关硫酸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信息加工能力;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硫酸的重要用途,认识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③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创新的良好品质。

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㈣教法与学法:

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⒉学习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的方法

①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书本,找出重点,归纳整理。

②观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全面科学地观察事物,获取有效信息。

③联想:将硫酸知识与大量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应用建立联系,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并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 ④推理: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氧

化还原,电离理论等观点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由表及里,揭示反应本质。

⑤对比:通过稀硫酸和浓硫酸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粒子的不同,分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根本区别;辨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⑥分类:浓硫酸属于强氧化性酸,掌握分类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浓消酸打好基础。

㈤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课件投影】:请观看硫酸的几幅图片。

2003北京某某大学生用浓硫酸伤害动物园中大黑熊事件

2005年深圳某女士被浓硫酸毁容。这几幅图片中都和硫酸有关,这些事件为什么和硫酸有关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展开课题教学。

【简要实录】:学生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引出课题,并同时带著疑问来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二)复习旧课,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初中我们学过习硫酸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思考酸的通性以及稀酸为什麽具有这些性质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稀硫酸的性质的复习回

顾,使学生增强求知欲,学生很想知道浓酸的化学性质,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为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学生活动】:教室先很安静,学生认真思考,不一会儿学生自己迅速与前后左右周围同学开始讨论,马上就有学生要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有的着急补充,学生自己整理出了稀硫酸的五个方面的性质,即酸的通性。这一活动也使我感觉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二、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设计自主学习导向性信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

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

2、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上有何现象?

问题

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攀越硫的价态的最高山峰去领略它的特别的风光。H2S----S-----SO2-------H2SO4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的主动性,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对于硫酸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此时求知欲刚被激发起来,所以当我要求看书时,学生很认真的看书,教室一点声音也没有,从表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很想自己在书中找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眼,动脑,开始思索,探求,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启发大胆放手实验。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一浓硫酸的吸水性

【实验器材】:烧杯、培养皿、浓硫酸、稀硫酸、热水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干燥的空烧杯,罩在热水上,充满水蒸气

2、把充满水蒸气的烧杯分

别倒扣在装有浓硫酸、稀硫酸的培养皿上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二浓硫酸与胆矾

【实验器材】:培养皿、玻璃棒、药匙、胆矾、浓硫酸

【实验步骤】:

1、在培养皿中加入一些胆矾。

2、加入少许浓硫酸,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实验,感悟:化学从实验中来,化学离不开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动手整理实验结论。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课件投影】:

问题:

1、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2、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激疑。回忆对比旧知识,明确内在联系,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简要实录1】: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参与。学生归纳出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

2、O2,N

2、CO、CO

2、CH

4、SO

2、HCl、C12等。这样,无序的知识变得有序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好多同学要求说说自己的观点。

张国宝同学:因为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

酸具有吸水性。

陈辉同学: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认为应有脱水性。

【简要实录2】:学生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支持张国宝的观点,小部分支持陈辉的观点,学生开始强烈的需要知道哪个结论正确。教师相机引导,谁对谁错,科学才有说服力,继续实验,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急于动手操作。【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三“黑面包”实验

【实验器材】:浓硫酸、水、蔗糖、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亲身实验,以体验为基础,培养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完成结论,享受求知后的乐趣。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规则,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归纳小结“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稀硫酸、不加水的浓硫酸、加水后再加浓硫酸来进行“黑面包”对比探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

【实验现象】:

1、蔗糖逐渐变黑,体

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物质;

2、有大量气体冒出;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学生活动】:

1、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2、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使蔗糖碳化。

【学生疑问】: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如同一个“黑面包”,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什么?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

【实验内容】: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四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铁架台、品红溶液、铜丝、单孔塞 【实验步骤】:

1、按教科书上的图组装仪器

2、加热大试管底部

3、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激活旧知识。激发好奇心。培养观察能力、叙述能力。

【教师提问】:

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三分钟,然后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展开充分讨论。由于同学之间的观点不一致,组内成员之间、甚至组与组之间都展开了激烈争论。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思维活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学生归纳整理出以下内容。

1、加热能反应。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加热溶液又呈红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液稀释后呈蓝色说明有铜离子生成。

3、高敏同学上黑板写出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讨论出:稀硫酸的弱氧化性表现在它电离的H+,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硫酸分子中+6价的硫上。

【学生活动】: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是还原剂,浓硫酸是氧化剂,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体现出了酸性。

【设计意图】: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学生之间,语言特点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增强协作精神。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要及时做出反馈,调控好讨论的方向。

【教师引导】:回忆“黑面包”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后呼应,加深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认识。学会辩证的认识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现象和化合价升降理论推理、思考并回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将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同时有水生成。

【学生活动】:浓硫酸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

C+2H2SO4(浓)CO2↑+2SO2↑+2H2O

【教师小结】:总结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掌握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重点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投影展示】:给出探究引新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学习效果评价。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中间指导。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课下研究性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思考提升,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

硫酸这节课就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在这节课中重视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看,动脑思考,亲身体验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让实验成为帮助自己去探究知识的一种手段。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与生活紧密相关,而实验就是化学的灵魂,希望我的教学能够体现出化学的魅力,使我的学生爱上化学,爱上科学,爱上大自然!

推荐第10篇:硫酸说课稿

《硫酸》第一课时说课稿

何维军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包括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里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因此,必须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掌握硫酸的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 b.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③德育目标

通过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由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等知识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仅是硫酸特性之一,而且反应机理也较稀硫酸复杂。所以,我认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又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和完善。

三、说教法

关于浓硫酸脱水性、氧化性的教学,我采用实验、讨论、归纳与阅读、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做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和从中说明了什么问题,能作出什么结论。在演示浓H2SO4跟铜反应时,着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产物,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从硫的化合价入手,应用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观点去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加热时,浓硫酸还能与一些非金属和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应。通过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有浓硫酸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浓硫酸是氧化剂,它发生还原反应。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浓硫酸的氧化性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论,根据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推知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由此说明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H2,再观察稀释后的溶液为蓝色,推知反应后还生成了硫酸铜,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反应时浓硫酸中硫元素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总结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浓硫酸是氧化剂的结论。

2.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但有少数实验,由于药品的腐蚀性,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实验效果,如:在本课时学习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后,有些学生对使用浓硫酸有些害怕,不敢动手实验,这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让个别实验能力强的学生上台示范,以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为学生实验七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3.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如在学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铁“钝化”性质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解疑;在学习硫酸的用途时,诱导学生自己设疑,通过讨论“解疑”,进一步进行“质疑”。

4.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其中性质是中心,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学习硫酸的用途要联系硫酸的性质,如实验室用强酸制取弱酸,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稳定性酸制取不稳定性酸,所以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试剂。另外要牢记浓硫酸的特性。

五、说课堂教学程序。

怎样组织教学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呢?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旧知回顾巧搭桥梁;实验演示探求新知、系统总结承前启后、达标测评、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旧知回顾巧搭桥梁

为了顺利实施本节教学目标,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条件,我首先提问:稀硫酸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肯定会回答具有酸性,进而问学生:为什么H2SO4的

+水溶液会表现酸性呢?(因为H2SO4会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H。)进而让学生回答H2SO4还可以和什么物质发生反应,得出酸的通性。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老师小结指出:我们已经知道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引入新课。这样,既在知识上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来,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实验演示探求新知

1.归纳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首先展示一瓶浓硫酸,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探究出浓硫酸的物理特性。然后,提问回答。学生自我感知,识记比较深刻。

2.在讲浓硫酸特性时,依照目标(2)、(3)的具体特点及学生实际,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

引导学生回忆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以稀硫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能放出氢气而与不活泼金属不反应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稀硫酸在反应中主要体现酸性,它起氧化性的原因是氢离子得到电子,而硫酸根离子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表现氧化性。为后面讨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搭好了桥。同时指出:硫酸和其它事物一样,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酸的通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浓硫酸特性)。既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又顺利实现知识点的过渡,引入浓硫酸。 第二步:演示实验得感知

①.为了复习和巩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做好三个演示实验,即[实验6-

3、实验6-

4、实验6-5]。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认识反应本质。提出:浓H2SO4与纸屑、棉花、木屑、蔗糖作用,为什么都变成了黑色?使学生理解它们都是由碳、氢、氧组成的有机物,如蔗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浓H2SO4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它们中的氢、氧元素,从而碳化生成“C”。这就是浓H2SO4具有脱水性的原因。 ②.为说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首先过渡稀硫酸与不活泼金属不反应,那么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能不能反应呢?下面我们做这样一个实验。演示[实验6-5]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跟铜片反应呢?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推测反应产物。从放出的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使品红褪色,可知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硫。反应后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反应后还生成了硫酸铜。这些直接观察感知到的实验现象又为后面分析归纳浓酸的强氧化性铺好了路。既提供了直观的条件和依据,又激发出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第三步:讨论归纳明实质

在前述实验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P.131有关内容。同时,展示思考讨论题(投影):(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3)浓、稀硫酸与金属反应有何不同?(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之后,写出浓硫酸与铜、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情景的创设和兴趣的激发,学生必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借助化学方程式加以点拨、评析,归纳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及其实质是由于在浓硫酸中+6价的硫氧化性比+1价的氢强,硫易得电子被还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为使学生认识更全面。再投影小结要点:(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2)与不活泼金属反应被还原成二氧化硫;(3)受热时氧化性尤为突出。至此,完成目标(2)、(3)所定任务。由于前面已搭好了桥、铺好了路,此处又有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掌握住目标(2)、(3)自然是顺水推舟,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最后,指导学生自学硫酸的用途: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理解物质性质的基础上讨论物质的用途自然是水到渠成。所以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P.131中段内容,归纳出硫酸的用途。然后,提问回答。到此,初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系统总结承前启后

为使教学目标在学生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改教师总结为提问回答本节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浓硫酸的特性,在使用时规范操作,既不能伤己,又不能害人。

第四环节:达标测评

为进一步落实目标,巩固新知,达到融汇贯通,熟练应用并反馈教学效果,展示达标测评题(投影)。要求人人达标,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缩短了反馈时间,把矛盾消灭在课堂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附:达标测评题: 1.选择题:

(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 ] A.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 (2)浓硫酸能与碳、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因为它是 [ ] A.强氧化剂 B.不挥发性酸

C.强酸

D.脱水剂 (3)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晶体 D.氯化钠 (4)在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 A.SO

2、H2S、O2

B.CO、H

2、Cl2 C、HBr、H

2、Cl2

D.HCl、CO

2、N2 2.下列现象反应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蔗糖就会炭化变黑。 (2)把浓硫酸露置在空气里,质量会增加。 (3)把锌粒放入稀硫酸里,会产生氢气。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硫。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虽不是目标教学的必要环节,但结合大纲、考纲要求,单有课堂训练达标是不够的。为使作业起到:①.及时巩固新知、强化识记;②.结合新知解答化学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③.培养自学能力等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各层次段的学生都有“并不遥远的目标可以实现”的任务,我布置以下作业: ①.课本P.134第四题;

②.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非金属C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产物? ③.预习本节第二部分

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生能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自然,学有所获。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硫酸

一.硫酸

㈠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SO42-+2H+ ㈡浓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特性 ⑴吸水性 ⑵脱水性 ⑶强氧化性

Cu+2 H2SO4= Cu SO4+SO2↑+2H2O C+2 H2SO4= SO2↑+CO2↑+2H2O ㈢硫酸的用途

第11篇:硫酸教案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 《硫酸》化学(农林牧渔类)

硫 酸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硫酸的性质,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硫酸作为三大强酸之一,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会考、高考的重要考点。硫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学好本节课是十分有必要的。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有关硫酸的基本性质、氧化还原概念、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物也为下一节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铺垫。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带着许多问题去上课。在初中时他们已经学了硫酸的基本性质,对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高中他们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此这节课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应用和进一步的阐述完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稀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

强氧化性;

2.了解硫酸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浓H2SO4的特性

教学难点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

1、利用类推法学习乙酸性质。

2、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练习巩固形成知识的条理性。

教学用具

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浓硫酸、蔗糖、蒸馏水

教学过程

【引入】硫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产量是一个国家无机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之一。

【展示】下面我们来看个事件,浓硫酸为何能残害黑熊? 硫酸有哪些性质?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 【板书】 硫酸

【提问】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H2SO4

【板书】稀硫酸

具有酸的通性:

【提问】酸的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与指示剂、碱、碱性氧化物、某些盐作用:H2SO4=2H++SO42-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弱氧化性)

【过渡】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在水分子作用下以H+和SO42-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要是以H2SO4分子的形式存在,由于溶液中粒子不同,所以性质上肯定有差异,即浓硫酸具有自己的特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浓硫酸。 【板书】浓硫酸

一、物理性质:

2 H++ SO42- 【展示、探究归纳】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1.84 g/cm3,沸点为338 ℃,难挥发。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过渡】因为浓硫酸主要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与稀硫酸的性质是有差异,到底它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板书】

二、浓硫酸的特性:

【提问】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时候,曾用浓硫酸来干燥氯气,这说明浓硫酸具的什么性质? 这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板书】

1、吸水性

【设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那么它能干燥哪些气体呢?不能干燥哪些气体呢?

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

2、O2,N

2、CO、CO

2、CH

4、SO

2、HCl、C12等: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NH

3、还原性气体:H2S、HI、HBr等。

【设疑】为什么H2S、HI、HBr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欲知原因,我们继续学习。

【提问】浓硫酸吸收水分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那如何稀释浓硫酸呢?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板书】“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提问】前面提到的浓硫酸为何能伤熊呢? 【板书】

二、脱水性:

从有机物中氢氧元素按2:1氢氧原子个数比脱去形成水 【实验探究】“黑面包”实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蔗糖由白变黑,体积膨胀,呈疏松海绵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大量热。

【分析问题,猜测性质】

蔗糖为什么会变黑?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分析讨论写出化学方程式:

C12H22O1

112C+11H2O 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注意安全!

【引导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浓硫酸既具有吸水性又具有脱水性,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师生共同小结】①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②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

【过渡】金属单质具有较强还原性,浓硫酸能氧化金属单质吗? 实验探究二:浓硫酸和铜的反应

【板书】

3、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不活泼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 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2H2O 常温下,浓硫酸即能将铁、铝等活泼金属氧化,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保护金属内部不再继续氧化------钝化作用

【板书】钝化作用 工业上,利用钝化作用,运输和低温储存浓硫酸。 【回忆设疑、过渡】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黑面包”实验中发生了浓硫酸与“面包渣”碳的反应。 【板书】反应方程式:C+2H2SO4(浓)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P、S)等 合作探讨,写出S与浓硫酸的反应

【过渡】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用途广泛。并且在实验室里硫酸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幻灯片展示) 【板书】

三、用途

【本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了浓硫酸的化学特性。因为量变导致质变,所以浓硫酸体现的以下与稀硫酸不同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并了解了硫酸的用途。 作业布置:P119 填空2题

CO2↑+2SO2↑+2H2O

板书设计

硫 酸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

一、物理性质:

二、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干燥剂)

稀释浓硫酸: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脱水性:按2:1氢氧原子个数比脱去水(本身不含水) C12H22O1112C+11H2O

3、强氧化性: a.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 Cu + 2H2SO4 (浓) 铁、铝 钝化现象

b.氧化某些非金属单质(C、S)等: C+2H2SO4(浓)

三、用途 教学反思:

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在学习之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本节课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时能够环环相扣,能够很好的接受新知识,考虑到安全因素,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使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但切记注意安全。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地进行探究,播放与教学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视频,给学生营造活跃和谐的教学环境,始终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

CO2↑+2SO2↑+2H2O

CuSO4 + SO2↑+2H2O

第12篇:硫酸教案

第四章第4节硫酸

第一课时 王其梅

教材分析:

班级:高一(1)

从酸的通性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浓硫酸也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化学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重点和难点。教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发生的实质,进而掌握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实质。在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后,教材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浓硫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位于硫及硫的氧化物之后,而且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已了解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本机可主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生一层的来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帮助学生来了解硫酸浓度对它性质的影响,更加全面的了解他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认识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及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稀硫酸的性质,分析浓硫酸可能有的性质,并用实验验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浓稀硫酸的性质教学,使学生学懂得“通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设计过程:

清华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

2002年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里德5只烧伤,其中一只熊已双目失明,刘海洋在这一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大众的强烈不满。试问浓硫酸到底

有什么样的性质?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硫酸的性质。

【板书】4.4.2硫酸

在这之前请大家参看书上100页的“思考与交流”:

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请用电离的方程式表示

2、这些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酸的通性:

(1)能使指示剂变色

(2)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5)与某些盐反应(要求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在实验室里面为什么要用稀硫酸与活泼的金属反应制氢气,而不用浓硫酸呢?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浓硫酸的性质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板书】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比水重能与水任意比互溶,稀释时放出大量热,沸点高,难挥发 【设问】在化学上我们通常用浓硫酸来做为干燥剂,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浓硫酸的特性

这均与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有关

1、吸水性

(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将物质中的水分子吸收,自身被稀释。)

如:

取少量的CuSO4·H2O于培养皿中,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试想我们将会看见什么样的现象?

现象:蓝色逐渐褪去,变为白色

注意:浓硫酸虽然有很强的吸水水性,因此常用作干燥剂,但是浓硫酸是一种典型的酸所以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碱性的气体(如:氨气)

【过渡】浓硫酸作为一种强酸,若不小心溅在了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

(先用抹布蘸,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

(要求对此处理方法做出解释)

展示一张皮肤被浓硫酸烧伤的图片 【设问】 问什么被浓硫酸烧伤的皮肤是黑色的呢? 【学生】 思考交流

【教师】 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的脱水性

【板书】

2、脱水性

由于我们皮肤主要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浓硫酸就会将我们皮肤里的H和O按照水的组成脱出来,而我们的皮肤里的氢、氧元素被脱出来了,剩下的是碳,因此我们才会看见被浓硫酸腐蚀过的皮肤才是黑色的。

如:

将浓硫酸蘸在纸条或者是木条上,由于他们主要含纤维,是有机物,因此我们也将会看见木条和纸条发黑,这也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将浓硫酸加入到装有蔗糖(有机物)里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

(边播放视频边讲解)

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不断膨胀,并能问到有刺激性气味,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烫 【设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变黑、膨胀、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烧杯壁发烫)

发黑:肯定是和前面一样,是蔗糖里的氢、氧元素被脱出来了,剩下的是碳。

发热:浓硫酸自身被稀释,而浓硫酸的稀释过程就是一个发热反应。

膨胀呢?

刺激的气味是怎样产生的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浓硫酸的另外一个特性,也就是导致为什么实验室里面不用浓硫酸来制氢气,而是用稀硫酸的原因。) 【过渡】 我们知道稀硫酸与铜在通常状况下是不反应的,试想我们若是将浓硫酸与铜放在一起将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看这样一个实验。 【学生】 观看实验,了解浓硫酸的特性 【教师】 边播放实验视频,边讲解

现象:品红褪色,石蕊变红 【板书】

3、强氧化性

加热

Cu +2H2SO4 (浓)== CuSO4 +SO2↑+2H2O( 双线桥)

强调浓硫酸在上述反应过程中“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注意: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之一,就

是二氧化硫。所以实验室制氢气不能选用浓硫酸。

但是,由于在常温浓硫酸是铁、铝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制或铝制的容 器来储存和运输浓硫酸。

【设问】浓硫酸能与金属反应,有二氧化硫生成,试问浓硫酸是否能与非金属发生反应,若能反应,产物又应该是什么呢? 【提示】在刚才的黑面包试验中,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蔗糖经脱水后得到的碳在不断的膨胀形成疏松的黑面包。他是否就像我们家你面发酵面粉一样呢?

加热 【教师】C + 2H2SO4(浓)==CO2↑+ 2SO2↑+2H2O(双线桥)

浓硫酸除了能与碳反应以外,还能氧化S、P等非金属单质。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浓硫酸的吸水、脱水及强氧化性,重点要求同学们掌握它的强氧化性。

【教师】 现要求同学们根据浓硫酸的性质来确定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板书】

三、浓硫酸的用途

1、干燥剂

2、脱水剂

重要用途

3、强氧化剂

4、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制农药 、医药、炸药、化肥、蓄电池、试剂等

板书设计: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二、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三、浓硫酸的用途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 + 2H2SO4(浓)==CO2↑+ 2SO2↑+2H2O 与金属单质反应:Cu +2H2SO4 (浓)== CuSO4 +SO2↑+2H2O

第13篇:蒸发教学设计

《蒸发》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活动一:认识蒸发:

1、小游戏:学生玩水,将手伸进水里,再拿出来,看看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汇报。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板书课题:蒸发)说一说你见过的蒸发现象。

2、认识到水是慢慢地、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

3、进一步认识蒸发。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活动二:认识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图片展示,说一说,有没有蒸发现象?哪里的水在蒸发? 小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二,制定方案,实施探究

活动三:探究“蒸发需要吸收热”:

1、小游戏:大家把水涂在手背上,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

2、手感觉凉,这说明什么?大家猜测一下:一只手上有水,水要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另一只手没有水,一只手感觉凉,另一只手没有这种感觉。这可能是因为什么?水在蒸发时会伴随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交流)

3、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进行的猜测,为了证实这个猜测对不对,下面我们来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

4、每个小组都有几个温度计,浸入水中,我们先来读出温度计上的度数,然后把温度计取出,挂在支架上,认真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把数据的变化记录下来。(学生实验)

5、你们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一组数据说明什么?(学生交流:怎样获取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6、对,水蒸发需要吸收热,(教师板书:吸收热)所以当水从我们手上蒸发时带走了我们手上的热量。所以我们的手才会感觉有些凉。

7、联系生活:当病人发高烧时,除了打针吃药外,常常用湿毛巾擦皮肤或在额头敷湿毛巾,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学生交流)

8、现在请同学说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或感受到哪些蒸发吸热的事例? (洗完澡、从泳池出来、夏天地面洒水、天热时用水洗洗、海边冬暖夏凉) 活动

四、引导“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下面,大家来玩个小游戏。滴在玻璃上一滴水,谁能不借助任何工具让水尽快变干?学生交流,(教师及时板书)教师引导,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方法能加快蒸发呢?最起码要几滴水?还要怎样才能比出来?

2、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怎样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蒸发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调查一下水的蒸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第14篇:蒸发教学设计

“蒸发”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蒸发

【重难点】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的重难点,要注意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这三个因素各自对蒸发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和一些概念

方法

1、教师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的主题:蒸发、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蒸发吸热.利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很容易总结出汽化、液化的概念,用实例列举了生活中蒸发的现象,并根据这个现象总结出了蒸发的定义,还可以根据蒸发定义分析蒸发的特点.

方法

2、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考虑用自学的方法学习三个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些现象属于蒸发,根据定义总结蒸发的特点.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方法

1、列举实例,分别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举例过程中应当注意由学生分析实例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由学生评判,总结出了三个因素后,应当由学生列举实际生活的实例,及时巩固物理知识,可以学生再举例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蒸发快慢的,及其意义.参考实例有:冰箱是如何减慢蒸发的;晾衣服如何能干得快等.

关于水是宝贵的资源教学,联系社会说明喷灌取代漫灌的优点,并分析是如何减少蒸发节省水资源的.

方法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课题可以有:蒸发快慢的因素;如何利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加快和减慢蒸发;喷灌的应用.对于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设计实验,用数据证明,这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保证一些量不变,只有一个量变化,用数据说明,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进行实验时可以学到研究物理的方法,即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加快和减慢蒸发,也可以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说明所进行的实验的完备性,并列举实例分析.对喷灌的应用,可以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自行总结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 三.蒸发吸热

可以实际实验,学生用感觉体会蒸发要吸热,解释教室夏天比较热,用什么方法可以降温等身边的实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应用知识.教材还列举了狗降温的方法,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自己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蒸发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

一.一些概念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3.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能影响蒸发的快慢.

2.加快和减慢蒸发的方法.

3.蒸发的应用

三.蒸发吸热

蒸发要吸收热量.

第15篇:硫酸说课

“硫酸”说课

一、教材认知

(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硫酸硫酸盐》的第一部分,包括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二)教材所处地位: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参加工农业生产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由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等知识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仅是硫酸特性之一,而且反应机理也较稀硫酸复杂。所以,我认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四)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记住硫酸的物理性质;(2)理解硫酸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3)会写浓硫酸与铜、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记住硫酸的用途。

2.能力培养:学会全面观察、分析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

3.德育:结合硫酸的性质的学习,认识其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二、教法: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的教法是: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2.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硫酸的特性。 3.比较法:通过浓、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获得新知。

三、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 1.观察法学会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2.归纳法学会根据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物质的性质。

3.阅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计划安排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对照目标课堂总结、达标测评、布置作业等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前提测评。为了顺利实施本节教学目标,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条件,我首先提问: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指出:我们已经知道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与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引入新课。既在知识上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来,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认定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结合本学科和本课的目标特点,我计划采用基础目标直接展示(挂小黑板),能力培养与德育目标则渗透于施教过程中,通过诱导而体现的方法。 第三环节:导学达标

(一)引导学生观察、自学,导达目标(1) 首先展示浓硫酸,让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归纳出硫酸的物理性质。然后,提问回答。学生自我感知,识记深刻。 (二)创设情景,助达目标(2)、(3) 依照目标(2)、(3)的具体特点及学生实际,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 引导学生回忆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以稀硫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能放出氢气而与不活泼金属不反应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稀硫酸在反应中主要体现酸性,其充当氧化剂的原因是氢离子得到电子,而硫酸根离子并没有发生变化,不表现氧化性。为后面讨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搭好了桥。同时指出:硫酸和其它事物一样,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酸的通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浓硫酸特性)。既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又顺利实现知识点的过渡,引入浓硫酸。

第二步:演示实验得感知

1.为了复习和巩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补充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蔗糖由白色逐渐变为棕色、最后变为黑色及体积急剧膨胀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浓硫酸吸水和脱水的剧烈程度。识记更牢固、认识更深刻。

2.为说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演示铜与浓硫酸在受热条件下反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产生的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所得溶液呈蓝色。这些直接观察感知到的实验现象又为后面分析归纳浓酸的强氧化性铺好了路。既提供了直观的条件和依据,又激发出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第三步:讨论归纳明实质

在前述实验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P.79-80有关内容。同时,展示思考讨论题(投影):(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3)浓、稀硫酸与金属反应有何不同?(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之后,写出浓硫酸与铜、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情景的创设和兴趣的激发,学生必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借助化学方程式加以点拨、评析,归纳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及其实质是由于在浓硫酸中+6价的硫氧化性比+1价的氢强,硫易得电子被还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为使学生认识更全面。再投影小结要点:(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2)与不活泼金属反应被还原成二氧化硫;(3)受热时氧化性尤为突出。至此,完成目标(

2、3)所定任务。由于前面已搭好了桥、铺好了路,此处又有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掌握住目标(2)、(3)自然是顺水推舟,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三)指导自学,导达目标(4)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理解物质性质的基础上讨论物质的用途自然是水到渠成。故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P.80中段内容,归纳出硫酸的用途。然后,提问回答。到此,初步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环节:对照目标、课堂总结

为使教学目标在学生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改教师总结为提问回答本节应知应会知识点,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浓硫酸的特性,在使用时规范操作,既不能伤己,又不能害人。 第五环节:达标测评

为进一步落实目标,巩固新知,达到融汇贯通,熟练应用并反馈教学效果,展示达标测评题(投影)。要求人人达标,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缩短了反馈时间,把矛盾消灭在课堂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附:达标测评题: 1.选择题:

(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 ]

A.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

(2)浓硫酸能与碳、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因为它是 [ ] A.强氧化剂 B.不挥发性酸 C.强酸 D.脱水剂

(3)下列物质久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碳酸钠晶体 D.氯化钠

(4)在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 A.SO

2、H2S、O2 B.CO、H

2、Cl2 C、HBr、H

2、Cl2 D.HCl、CO

2、N2

2.下列现象反应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蔗糖就会炭化变黑。 (2)把浓硫酸露置在空气里,质量会增加。 (3)把锌粒放入稀硫酸里,会产生氢气。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硫。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虽不是目标教学的必要环节,但结合大纲、考纲要求,单有课堂训练达标是不够的。为使作业起到:1.及时巩固新知、强化识记;2.结合新知解答化学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3.培养自学能力等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各层次段的学生都有“并不遥远的目标可以实现”的任务,我是这样布置作业的: 1.课本P.83第四题;

2.根据个人情况,自定两题,难易自控; 3.预习本节第二部分

五、板书设计:(略)

第16篇:硫酸工业发展史

摘 要:介绍了硫酸的发展历史及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生产硫酸的原料结构及产业政策,硫酸工业的重要技术进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和未来应采取的对策。

硫酸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磷肥及无机化工原料,其次作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橡胶工业以及农药、医药、印染、皮革、钢铁工业的酸洗等。但是硫酸工业污染严重,硫酸工业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在提高硫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提高废热利用效率,做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硫酸工业发展史

硫酸工业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8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干馏绿矾(FeSO4·7H2O)得到一种腐蚀性液体,该液体即为硫酸。15世纪后半叶,B.瓦伦丁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到将绿矾与砂共热,以及将硫磺与硝石混合物焚燃的两种制取硫酸的方法。约1740年,英国人J.沃德首先使用玻璃器皿从事硫酸生产,器皿的容积达300l。在器皿中间歇地焚燃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氧、水反应生成硫酸,此即硝化法制硫酸的先导。16世纪初,在波西米亚(Bohemia)开始以硫酸铁干馏法制造发烟硫酸。

1746年,英国人J.罗巴克依照以上方法,在伯明翰建成一座6英尺(lft=0.3048m)见方的铅室,以间歇方式制造硫酸。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铅室法制酸工厂。1805年前后,首次出现在铅室之外设置燃烧炉焚燃硫磺和硝石,使铅室法实现了连续作业。1810年,英国人金·赫尔克开始采用连续方式焚硫,这是连续法生产硫酸的开端。

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德国相继开发成功以硫铁矿为原料的制酸技术。之后,利用冶炼烟气制酸亦获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硫酸需求量迅速增加,硫酸工业发展逐渐加快。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开发和采用生产强度更高的新型反应技术和新型单元操作设备,生产控制自动化,节能与废热利用,新型材料的采用等。20世纪50年代初,德国和美国同时开发成功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1964年,德国拜耳公司首先采用两转两吸技术;1971年,德国拜耳公司又首先建成一座直径4m的沸腾床转化器;1972年,法国尤吉纳-库尔曼公司建成第一座以硫磺为原料的加压法装置,装置操作压力为0.5Mp,日产酸550t(100%H2SO4);20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提出非稳态转化器,1982年实现工业化。其它还有:低温位废热利用的发展,环状及含铯低起活温度新型催化剂的应用,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等,都标志着硫酸生产技术的进展。

硫酸工业的生产技术进展

1 二次转化工艺

一次转化流程的转化率较低,仅95%左右,排放尾气的二氧化硫浓度可达到14500mg/m3,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需要进行氨(碱)吸收处理。我国于1965年在上海硫酸厂首先采用两次转化技术并获得成功,该技术随后在全国推广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1989年南化研究院完成了/3+20两次转化工业试验,使二氧化硫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到99.7%以上。排放尾气二氧化硫浓度在877mg/m3以下,满足960mg/m3

的排放标准。由此可见,二次转化工艺的应用,促进了硫酸工业的发展,同时降低了硫酸企业排放废气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2 稀酸洗净化

目前国内制酸净化流程有水洗和酸洗两种,水洗工艺是我国为发展硫酸所独创的净化工艺,除砷、除氟效率高,对发展我国硫酸工业起了重大作用;但耗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硫资源损失大等,对新建工程已不再推荐水洗流程。

酸洗流程的特点是技术可靠,设备先进,除尘、除砷、除氟能满足净化要求,排污量小,操作费用低,但一次投资较高。随着国家环保条例的日趋严格和水资源的匮乏,新建硫酸装置基本都采用稀酸洗净化流程。

3 低二氧化硫浓度制酸工艺

2002年,我国有色冶炼行业副产二氧化硫总量约6200k,t其中用于制酸的约4770k,t未经治理而直接排入大气的约1200k,t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硫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类烟气通常气量及气浓度波动大,而且二氧化硫的平均含量低,不能用常规工艺制造硫酸。如何治理这类烟气将直接关系到这类企业可否持续发展及生存。

国内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制硫酸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株州冶炼厂从丹麦引进的WSA工艺,该工艺转化率较高,尾气能达标排放,但装置投资昂贵,操作要求相对苛刻,操作负荷弹性较小。另一种是非稳态转化工艺。非稳态转化装置投资费用较低,操作较易,对负荷波动的适应性较强,较适合我国中、小型冶炼企业选用;但该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尾气排放不能达到国家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国内通常的做法是改变冶炼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8%~12%,可以利用目前成熟的两转两吸制酸工艺进行制酸,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不低于99%,尾气排放可以达到国家标准。在不能改变冶炼工艺时,对制酸后尾气采用碱性液吸收,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4 催化剂的改进

硫酸催化剂是转化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从铂系到铁系,最后发展到钒系,除转化率不断提高外,其耐砷、耐氟等抗毒物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国外催化剂的研究比较活跃,不断有新产品推出,除原有型号外,还开发了含铯催化剂,转化率达到99.7%~99.8%,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减少36%~50%。国内催化剂目前在装填量、总转化率和使用活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两转两吸工艺转化率达到99.5%已属不易,多数仅98.0%~99.3%,排放尾气达不到环保要求。建议加强催化剂的研究,提高其转化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3 对策和展望

1 注重环境保护

硫酸工业是一个污染较重的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和严格管理,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亦日渐降低。目前,我国规定硫酸排放尾气二氧化硫浓度为960mg/m3,但工业发达地区由于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已经超标,必须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于生产中的酸性废水,一方面通过工艺过程的改进减少酸性废水的产生,另一方面对排放的污水以石灰乳或电石渣等中和处理,达标后排放。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硫酸生产企业,还生产含铁的矿渣,目前许多企业将矿渣外售,供水泥和钢铁工业使用,有的企业综合利用硫铁矿渣制成铁系的涂料产品,暂时不能利用的设置渣场堆放。总之,对硫酸生产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及废渣仍应继续治理,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生命和对环境的影响,使硫酸工业自身得以持续发展。

河南省硫酸企业较多,但规模较小,最大的仅25万t/a,且工艺落后,有众多冶炼烟气制酸还采用一转一吸工艺,即浪费了硫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需要发展硫酸以促进磷复肥的发展,应立足于硫铁矿制酸和冶炼烟气制酸,同时有条件地发展硫黄制酸。在采用新工艺的同时,二氧化硫控制区还应采取尾气吸收工艺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2 加强新工艺开发应用

目前,国外对改进硫酸工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多项成熟的工艺应用于硫酸生产,其主要有加拿大Cansolv工艺公司开发的在一转一吸装置后增设一套吸收系统,用二胺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加热汽提,解吸出纯净的二氧化硫,返回干燥塔循环使用,装置的最终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可低至50mg/m3;LockwoodGreenePetersen公司开发的

SPANE工艺,意即接近于零排放的硫酸生产工艺,是将古老的塔式法与现代的接触法工艺相结合,装置的投资相当于标准两转两吸的93%,操作能耗相当于79%,尾气二氧化硫浓度为8.8mg/m3;印度Poseidom工程咨询公司开发的尾气循环工艺,将一部分三氧化硫吸收塔排出的尾气送回二氧化硫转化器,代替空气作为冷激气,采用一转一吸工艺时,尾布均匀,其活性组分的主要晶相是C-Fe2O3,而采用其他方法生产的催化剂主要晶相是A-Fe2O3。据文献报道[4],不同晶相的Fe2O3还原后的催化剂,其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活化能不同,A-Fe2O3还原后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活化能约为108.8kJ/mo,l而C-Fe2O3还原后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活化能约为50.2kJ/mol,因此C-Fe2O3的活性明显高于A-Fe2O3的活性。另外C-Fe2O3的晶格常数为8.33!,属于立方晶系结构,而还原后的催化剂Fe3O4晶格常数为8.39!,也属于立方晶系结构,因此B113催化剂还原前后晶系和晶格常数变化很小,提高了催化剂使用强度,而A-Fe2O3属于立方晶系结构,晶格常数为5.414!,与还原后Fe3O4的晶系和晶格常数有较大的变化,故使用时易引起催化剂强度下降。

综上所述,B113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活性温区宽、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是一种节能型变换催化剂。3.2 蒸汽消耗低由于B113催化剂的反应活化性能低,本征活化能为70.53kJ/mo,l蒸汽的消耗低于同类催化剂水平。从运行统计数据看,去除由于原料气中氧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巨大波动造成蒸汽消耗增高的原因,汽气比仍小于0.6。

3 抗干扰能力强

在化工生产操作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遭受主观客观、内部外部等因素的干扰。例如,电、蒸汽以及仪表空气等的突然中断,操作人员的疏忽,催化剂飞温;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偏高等。2003年8月,由于造气炉煤气阀门故障,原料气中氧含量超标,最高氧含量达0.7%,变换炉热点温度到达627e。通过增加蒸汽调节床层温度,降低负荷维持生产,在高氧气量的情况下,系统运行5h。2004年9月由于连绵的雨水,使蒸汽温度降低到205e,入炉煤气温度不足260e,床层温度只有340e,装置仍然能满足后续工段的满负荷运行。

4 开停车方便

B113催化剂的开停车非常方便。短期的停车只需蒸汽保温,当床层温度不低于290e时,开车只需要1~2h,出口一氧化碳可达到规定指标。长期停车如果不检查变换炉内部,催化剂不必氧化,简单隔离即可,但与空气和工艺气体不能接触。尽管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时蒸汽会在催化剂上冷凝成水,但对催化剂无损害。如果床层温度降到常温,则需要进行升温操作,升温介质可用转化工艺气、过热蒸汽、氮气。从常温升温到开车10h即可完成。 参考文献:

[1] 武希彦.中国硫酸工业的现状及展望[J].磷肥与复

肥,2003,(5):1-2.

[2] 黄 新.促进我国硫铁矿制酸的发展[J].硫酸工业,

2004,(5):15-19.

[3] 郭景芝.国外硫酸工艺技术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

术,2003,(10):25-28

[4] 武利平,徐其胜.ICI71-1和B113型变换催化剂的升

温还原及生产使用[J].化肥设计,1999,(37):48-50.

第17篇:硫酸在化工

硫酸在化工、钢铁等行业广泛应用。在许多生产过程中,硫酸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硫酸随同含酸废水排放出去。这些废水如不经过处理而排放到环境中,不仅会使水体或土壤酸化,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浪费大量资源。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与此同时,先进的治理技术也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废硫酸和硫酸废水除具有酸性外,还含有大量的杂质。根据废酸、废水组成和治理目标的差异,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治理方法大致可分为3大类:回收再用、综合利用和中和处理。

1 废硫酸的回收再用

废硫酸中硫酸浓度较高,可经处理后回收再用。处理主要是去除废硫酸中的杂质,同时对硫酸增浓。处理方法有浓缩法、氧化法、萃取法和结晶法等。

1.1 浓缩法

该法是在加热浓缩废稀硫酸的过程中,使其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转变为深色胶状物或悬浮物后过滤除去,从而达到去除杂质、浓缩稀硫酸的双重目的。这类方法应用较广泛,技术较成熟。在普遍应用高温浓缩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较为先进的低温浓缩法,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1.1 高温浓缩法

淄博化工厂三氯乙醛生产过程中有废硫酸产生,其中H2SO4质量分数为65%~75%、三氯乙醛质量分数为1%~3%、其它有机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该厂将其沉淀过滤后,用煤直接加热蒸馏,回收的浓硫酸无色透明,H2SO4质量分数大于95%,无三氯乙醛检出,而沉淀物经碱解、蒸馏和过滤后可回收氯仿。该厂废硫酸处理量为4000t/a,回收硫酸创利润55万元/a〔1〕。

日本木村-大同化工机械公司的废硫酸浓缩法是用搪玻璃管升膜蒸发和分段真空蒸发相结合,将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从10%~40%浓缩到95%,其工艺可分为3段,前两段采用不透性石墨管加热器蒸发浓缩,后一段采用搪玻璃管升膜蒸发器浓缩,在每一段中H2SO4质量分数渐次升高,分别达到60%、80%和95%。加热过程采用高温热载体,温度为150~220℃,可将有机物转变为不溶性物质,然后过滤除去,该工艺以2t/h的规模进行中试,5a运转良好。该工艺适应能力很强,可用于含多种有机杂质的废硫酸的处理〔2〕。

1.1.2 低温浓缩法

高温浓缩法的缺点在于:硫酸的强腐蚀性和酸雾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危害很大,实际操作非常麻烦。因此,近年来开发出了一种改进的浓缩法,称为汽液分离型非挥发性溶液浓缩法(简称WCG法)〔3〕。

WCG法的原理和工艺如下:将废稀硫酸由储槽用耐酸泵打入循环浓缩塔浓缩,然后经换热器加热后进入造雾器和扩散器强迫雾化并进一步强迫汽化,分离后的气体经高度除雾后进入气体净化器,净化后排放。分离后的酸液再度回到循环浓缩塔,经反复循环浓缩蒸馏,达到浓度要求后,用泵打入浓硫酸储罐。浓硫酸可作为生产原料再利用。其工艺流程见图1。

WCG法浓缩装置主要由换热器、循环浓缩塔和引风机组成。换热器材质为石墨,浓缩塔材质为复合聚丙烯,泵及引风机均为耐酸设备。

该法与高温浓缩法相比,蒸发温度低(50~60℃),蒸汽消耗量少,费用低(浓缩每吨稀硫酸耗电和蒸汽的费用约为30~60元)。上海染化五厂生产分散深蓝H-GL产生的稀硫酸(H2SO4质量分数为20%),上海染化八厂、武汉染料厂、济宁染料

厂生产染料中间体产生的稀硫酸,采用WCG法浓缩,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用WCG法浓缩稀硫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浓缩过程中若有固体物析出,会影响传热效果和废酸的分离;

(2)该装置非密闭,废酸中若有挥发性物质,会影响工作环境;

(3)装置的主体材料为复合聚丙烯,工作温度受主体材料的限制,不能超过80℃;

(4)该法仅适用于H2SO4质量分数小于60%的稀硫酸。

1.2 氧化法

该法应用已久,原理是用氧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废硫酸中的有机杂质氧化分解,使其转变为二氧化碳、水、氮的氧化物等从硫酸中分离出去,从而使废硫酸净化回收。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硝酸、高氯酸、次氯酸、硝酸盐、臭氧等。每种氧化剂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天津染料八厂采用硝酸为氧化剂对蒽醌硝化废酸进行氧化处理〔2,4〕,其操作过程为:将废酸稀释至H2SO4质量分数为30%,使所含的二硝基蒽醌最大限度地析出,经过滤槽真空抽滤后废酸进入升膜列管式蒸发器,在112℃、88.1kPa条件下浓缩,在旋液分离器中分离水蒸气和酸(此时H2SO4质量分数约为70%),废酸再流入铸铁浓缩釜(280~310℃,真空度为6.67~13.34kPa),用喷射泵带出水蒸气,使H2SO4质量分数达到93%,然后流入搪瓷氧化缸,加入浓硝酸(HNO3质量分数为65%)进行氧化处理,至硫酸呈浅黄色。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用碱液吸收。

硫酸在高浓度(H2SO4质量分数为97%~98%)和高温条件下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可以将有机物较为彻底地氧化掉。例如处理苯绕蒽酮废酸、分散蓝废酸及分散黄废酸时,将废酸加热至320~330℃,把有机物氧化掉,部分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这种方法由于硫酸浓度和温度太高,有大量的酸雾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消耗一定量的硫酸,使硫酸收率降低,因此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1.3 萃取法

萃取法是用有机溶剂与废硫酸充分接触,使废酸中的杂质转移到溶剂中来。对于萃取剂的要求是:

(1)对于硫酸是惰性的,不与硫酸起化学反应也不溶于硫酸;

(2)废酸中的杂质在萃取剂和硫酸中有很高的分配系数;

(3)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4)容易和杂质分离,反萃时损失小。

常见的萃取剂有苯类(甲苯、硝基苯、氯苯)、酚类(杂酚油、粗二苯酚)、卤化烃类(三氯乙烷、二氯乙烷)、异丙醚和N-503等。

大连染料八厂用氯苯对含二硝基氯苯和对硝基氯苯的废硫酸进行一级萃取,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由30000~50000 mg/L下降到200~250mg/L〔2〕。济南钢铁厂焦化分厂用廉价的C-I萃取剂和P-I吸附剂处理该厂的再生硫酸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5〕。该工艺是将再生硫酸经C-I萃取剂萃取分离后再依次用P-I吸附剂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得到纯净的再生硫酸。为防止腐蚀,萃取罐和吸附罐用铅作内衬。该厂废硫酸处理量为500t/a,回收硫酸250t,价值7.5万元。

与其它方法相比,萃取法的技术要求较高,萃取剂要同时满足上述4项要求并不容易,而且运行费用也较高。

1.4 结晶法

当废硫酸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或无机杂质时,根据其特性可考虑选择结晶沉淀的方法除去杂质。

如南京轧钢厂酰洗工序排放的废硫酸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可采用浓缩-结晶-过滤的工艺来处理〔6〕。经过滤除去硫酸亚铁后的酸液可返回钢材酸洗工序继续使用。

重庆某化工厂将H2SO4质量分数为17%的钛白废酸在常压下浓缩、析出的结晶熟化后过滤,滤渣经打浆及洗涤后即为回收的硫酸亚铁。滤液再在93.4kPa真空度下浓缩结晶过滤,可得到H2SO4质量分数为80%~85%的浓硫酸,第二次过滤的滤渣也转至打浆工序回收硫酸亚铁〔7〕。

2 废硫酸及含硫酸废水的综合利用

从生产中排出的废硫酸或含硫酸废水,如果在原工序中已无法再直接使用,可以考虑用于对硫酸质量要求不高的其它生产工序中,这样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废酸的排放量。另外,一些以硫酸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若对硫酸中的杂质要求不严,也可直接用废硫酸或将废硫酸稍加处理后用作原料。

例如Belenkov.D.A利用硫酸厂含砷5.2g/L的废酸液,分别加入8.78g/L Cr2O

3、

3.26g/L ZnO、3.00g/L CuCO3制成木材防腐液,该溶液的pH为1.7,松材经该液浸泡后能有效地防止霉菌的生长〔8〕。匈牙利Toth、Andras等人尝试用炼油厂的硫酸废水与褐煤飞灰混合反应,再加入水后与卜兰特水泥混合,生产具有高强度的混凝土,可用于铺路及建筑行业〔9〕。

Shimko,I.G.利用含硫酸的废气洗涤水与粘胶纤维厂排放的含Al(OH)3的污泥反应,生产Al2(SO4)3,用作水处理的混凝剂。该法中硫酸铝的回收率为85%~95%〔10〕。温州染化总厂利用明矾矿渣与废硫酸为原料,生产工业级硫酸铝,其工艺流程见图2〔11〕。

此外,许多硫酸盐工业品也可用废硫酸或硫酸废水进行生产。如印度的Mokanty、Bibhupada等人利用洗涤剂厂的含硫酸废水在反应塔中与铜粒和铜屑反应,溶液经结晶过滤后可制得硫酸铜晶体〔12〕。

济宁第二化工厂利用废硫酸(H2SO4质量分数为20%)与菱锰矿或软锰矿反应制取工业级硫酸锰,其工艺流程如下:菱锰矿或软锰矿与废硫酸混合进行酸解,将酸解后的料液压滤。滤渣经打浆和压滤后以废渣的形式排放,洗液返回酸解工序。滤液经去除杂质、过滤、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和干燥后即制得产品硫酸锰〔13〕。用氨中和废硫酸可制取硫酸铵肥料。废酸中的有机杂质一般在制得硫酸铵后除去,脱除杂质的方法主要有萃取法、氧化法、盐析法、凝聚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3 废硫酸及含硫酸废水的中和处理

对于硫酸浓度很低,水量较大的废水,由于回收硫酸的价值不高,也难以进行综合利用,可用石灰或废碱进行中和,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有利于后续的处理。以上海硫酸厂为例,该厂每天排放3600t含硫酸的废水,pH为2.6,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砷、氟等。该厂用电石泥(主要成分为Ca(OH)2)进行中和,以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以Rs为氧化剂,采用中和-混凝沉淀-氧化工艺治理该废水,既中和了酸,又去除了氟、砷等,出水达到排放标准〔14〕。

4 结束语

除上述几种常用方法外,废硫酸及含硫酸废水的处理还有电解法、冷冻法、热解法、渗析法、气提法等〔16~19〕,但在我国,浓缩回收法及中和处理法目前仍是应用最广的方法。在生产中,应根据废硫酸或含硫酸废水的浓度、所含杂质的组成来选择回收或处理方法。特别是对精细化工行业产生的废硫酸或硫酸废水来

说,由于所含的有机杂质成分极为复杂,硫酸的浓度变化很大,而处理量不大,这就更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投资较小、收效较大的方法。

第18篇:硫酸分厂工作规划

2012年硫酸分厂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1、产量

①硫酸产量:计划31万吨/年,目标33万吨/年。

②发电产量:在满足下道工序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发电。计划:50度/吨酸;目标:55度/吨酸。

③原料磁选:计划产率90%,目标:92%。

2、抓定额、消耗,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及成本指标。①总机物料单耗6.2元/吨酸。 ②矿耗1.02吨/吨,电耗100度/吨。 ③烧出率≥95%。 ④系统开动率≥98%。

3、以稳定、优质、低耗为指导思想,在全分厂推行管理标准化、责任区域化、指标具体化的管理模式,使硫酸分厂的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4、狠抓文明生产,强化制度管理,确保安全事故为零,“三废”排放为零。

5、二十万吨硫铁矿制酸争创优质工程,确保一次投产成功。

二、硫酸分厂每月计划执行表

硫酸产量(t )发电量(度)矿产(t)机物料(元)电耗(度)水耗(t)矿耗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2705525722285571978222339238562855728557276362763627636276363131271623360141471015706351088010122864513120801600000160000016000001600000160000016000001784万度18992.6180572004713887156821674720047200471940019400194001940022万吨1569191491871656301147351295661383651656301656301602881602881602881602881826814270万257万285万197万223万238万285万285万276万276万276万276万2859万说明:

1、2月份I套因锅炉漏,停了3天;4月份安排I套检修20天;5月份安排II套检修20天;6月份安排III套检修20天。

2、每月系统开动率为98%,发电在满足下道工序基础上尽可能多发电。

3、机物料按5.8元/吨酸计算。

4、电耗按原硫酸车间电耗标准计算,不包括磁选车间和发电车间。

5、尽可能提高硫酸系统的开动率,尽可能压缩系统检修时间,尽可能控制机物料消耗,减少事故和水耗、电耗,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多修旧利废,减少矿的飞扬,提高矿渣产率。

三、工作规划

为确保硫酸分厂以上工作的完成,特拟定以下工作规划。 生产组织原则:以“优质、低耗、安全环保、稳产、高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开展工作,全面推进生产管理标准化、责任区域化、指标具体化的管理方式,确保分厂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1、生产方面的控制

①拿出全年的大中修计划,详细的材料备件及费用预测表。(见全年大中修计划表。组织人:刘新;参与人:各车间主任,各科长,直属班班长,专业工程师,成本、工资员)

②按分厂产量的目标计划及大中修项目计划制定出每月应完成的产量。(见全年每套系统月产量表。组织人:陈德新;执行人:郑海军) ③建立生产管理考核制度,产量考核制度,交接班制度,生产台帐。(组织人:郑海军;执行人:调度室人员及车间副主任)

2、工艺方面的控制

①建立工艺考核制度,实行日检查,周统计,月考核制度。(组织人:杨元全;执行人:孔进军)

②规划全年技改项目和实施办法,技改费用预测,技改后效益预测。(组织人:刘新;参与人:分厂各科长、车间主任及直属班长) ③建立质量、能耗考核制度。(组织人:杨元全;执行人:技术科专工及各车间工艺员)

④规划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工作。技术培训要有针对性,对于特殊工种,如车、钳、铆、电焊、电器、仪表等岗位人员,要请讲师授课。(见培训规划表。组织人:杨元全;执行人:孔进军)

⑤强化工艺管理,抓住车间、工序的主要控制点时时检查,不能放松。

(执行人:孔进军。)

(6)、建立技术统计台账。组织人:杨元全。

3、设备方面的控制

①建立定额消耗考评制度,将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执行人:周飞)

②建立材料备件领取制度。材料备件领取必须执行严格的计划提报和按计划提报领取。其程序为:由车间、直属班申报主任、直属班长签字→设备科审批→厂长批准。(执行人:周飞及各车间主任、直属班长)

③建立材料备件额度日统计台帐,周考评、月总结制度。(组织人:周飞;执行人:设备科成员)

④规划全年大中修项目及费用额度,建立大中修项目跟踪控制程序。(见全年大中修项目规划表。组织人:刘新;执行人:各科长及车间主任)

⑤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和维护制度。(组织及执行人:设备科成员) ⑥建立设备台帐。(执行人:设备科专业工程师)

⑦建立硫酸分厂修旧利废制度,并把修旧利废额度下发到各车间、直属班。(组织人:周飞;执行人:设备专工)

4、安全环保方面的控制

①在安全环保方面推进区域责任管理。每周五工艺、生产、设备、安环人员及车间主任参加,对各车间、直属班(含办公室、操作室)进行联合大检查,并下发整改通知单,奖罚单。(组织人:陈德新;执行人:易海成、郑海军、周飞、杨元全)

②建立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执行人:易海成及安环人员) ③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执行人:易海成及安环人员)

5、人员管理方面控制

硫酸分厂要建章建制,做到有章可查、有章必依、执行必严的原则,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⑴①建立干部、职工的工作职责(见岗位职责规范。组织人:刘新;执行人:各车间主任及科长)

②建立安全操作规程。(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③建立交接班制度。(组织人:郑海军) ④建立劳动纪律规范。(组织人:陈德新) ⑤建立硫酸分厂管理制度汇编。(执行人:高琴)

⑵改变观念、统一思想,让每个员工认识到我们要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们发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我们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维护企业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人:刘新)

⑶强化技术和安全环保的培训,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规划,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技术操作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的岗位操作队伍。(组织人:刘新;执行人:杨元全)

硫酸分厂 2012年2月1日

第19篇:接触法制硫酸

[接触法制硫酸]

【教学目标】(1)能准确表述接触法制硫酸的三个重要阶段、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的名称、构造和作用,接触法制硫酸。(2)能说明黄铁矿锻烧前粉碎的原因,通入强大空气流的目的、炉气净化的原因和方法。(3)能说明热交换器怎样进行热交换,吸收塔怎样吸收三氧化硫的。(4)能解释和说明加快和充分吸收三氧化硫的措施。(5)能说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危害、酸雨的成因及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6) 能说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及防止污染的一些措施,增强环境意识作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行动者。(7)能通过本节的学习,说明工业生产中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的一些措施和方法。(8)掌握多步反应计算题的简单解法即关系式法。【教学重点】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环境污染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主要设备的构造和物料流动的方式、有关的化工生产原理。【教学过程】[投影]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叙述引入]同学们,我们初中学习过硫酸的知识,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投影]硫酸可以用来制化肥,如磷肥、氮肥等。可以在金属加工和金属制品电镀以前,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膜,可以制取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硫酸盐,如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还可用于精炼石油,制造炸药、农药、染料等,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设疑引入]硫酸有那么多用途,工业上是如何生产的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过的硫及其氧化物知识,讨论生产硫酸的原理。[说明]许多同学想到用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根据我国资源情况,实际生产中通常用燃烧黄铁矿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是在接触室内进行的,因此,称为接触法制硫酸。[投影板书]课题、标题及原理[衔接过渡]接触法制硫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第二阶段是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第三阶段是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我们看到一阶段。[投影板书]第一阶段及反应原理[讲述]分析讲述黄铁矿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交代配平方法(奇偶法)[出示模型]讲解沸腾炉的构造。[动画显示]沸腾炉内物料进出方式[投影]思考讨论1.焙烧黄铁矿的炉子为什么叫沸腾炉?黄铁矿为什么要粉碎?为什么通入强大的空气流?燃烧黄铁矿为什么不要多加燃料?2.为什么通入接触室的混全气体必须净化?怎样净化?净化后气体成分是什么?[强调讲述]黄铁矿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故燃烧的黄铁矿不需要多加燃料,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通入强大的空气流可以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这种方法常用于工业生产中。[衔接过渡]被净化后的炉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氧气和氮气,常温下较难转化为三氧化硫,加热到400~50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较快地转化为三氧化硫,请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特点。[投影板书]第二阶段及有关反应原理[反馈矫正]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说明书写方程式,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反应的特点,说明高温和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缩短生产时间,提高效率。[动画显示]气体流向。[投影]填空3.接触室中热交换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接触室出来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讲述]热交换气中冷热气体的流向是相反的,冷的气体(SO

2、O

2、N2)被预热,而热的气体(SO

3、SO

2、O

2、N2)被冷却,这种方式能够节约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从接触室出来的气体为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衔接过渡]从接触室内出来的混合气体,通入吸收塔内,三氧化硫被吸收转化为硫酸,该阶段称为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投影板书]第三阶段及反应原理[投影]5.吸收三氧化硫为什么不用水和稀硫酸而用98.3%的浓硫酸?浓硫酸为什么必须从塔顶喷下?[讲解]三氧化硫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用水或稀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易形成酸雾,酸雾的形成不利于气体三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吸收速度慢,且吸收不完全,98.3%的浓硫酸从塔顶淋下,气体由下往上,流向相反,充分接触,吸收更完全,由此看来工业生产上特别重视生产的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出示模型]讲解吸收塔构造。[动画显示]三氧化硫的吸收过程。[总结归纳、动画显示]设备流程、生产流程。[投影]6.接触法制硫酸分几个阶段?有几个重要反应?几种典型设备?几种净化方式?几个地方运用逆流原理?几个地方采用了加快反应的措施?几个地方采用了充分利用原料的措施?[归纳讲述]同学们,我们通过接触法制硫酸的学习,了解了工业制硫酸的原理,但这还是不够的,工业生产中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例如,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如何加快反应的进程,如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如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等等,这些都是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投影]练习题:燃烧1吨含二硫化亚铁90%的黄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多吨98%的硫酸(设有1.5%的硫留在炉渣里)?[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运算技能,同学们常用的方法是分步计算法,根据方程式先求出二氧化亚铁的质量,再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最后求出硫酸的质量,但这种方法要求的量太多、太麻烦,题目中只要求求出硫酸的质量,因此可以直接找到起始物质与最终产物硫酸的关系式求解,化学教案《接触法制硫酸》解析:由工业生产硫酸的反应方程式可得下列关系式:设:能生成98%的硫酸x吨 FeS2 → 2SO2 → 2SO3 → 2H2SO4 120 2×981t×90%×(1-1.5%) xt×98% x=1.478这种计算方法叫关系式法,即根据多个有联系的方程式计算时,可以依据方程式式找到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式,直接计算求解。[设疑过渡]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叫尾气,其成分是什么?能否直接排入大气?另外,黄铁矿燃烧后的矿渣能否弃置,这是我们研究的另一重点内容,即环境保护。[分析讲述]矿渣弃置堆放既占地又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矿渣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可以用来炼铁,变废为宝,吸收塔出来的气体是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硫,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必需净化处理,通常用碱液吸收。[设疑深入]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投影]7.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酸雨怎样形成的?有何危害?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消除大气污染?8.环境污染分为哪几类?工业三废包含哪几方面?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投影]环境污染的分类 环境污染 大气 水 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土壤 农药、化肥及生活用品 食品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播音]录音资料1:环境污染的危害 录音资料2:环境政策 录音资料3:环境的治理及保护[播放] 录像资料1:环境污染的危害 录像资料2:环境的治理及保护[强调指出]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做环境的坚定保护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环境保护的宣传,坚信,环境问题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人类有效的解决,那时,祖国的天空会更蓝,河流会更清。[布置作业]书面作业:1.教材78页数题 2.教材87页3题 课外作业: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状况 接触法制硫酸

第20篇:硫酸申请报告2

关于新建10万吨硫酸仓储及危化品物流基地项目的 请 示 **市人民政府:

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冶炼及化工企业入园,特别是*矿集团和*冶集团的落地,更加快了园区冶化产业的聚集。根据公司对同类园区考察,发现园区危险化学品仓储物流配套相对滞后,经专家论证,我公司拟在园区现有项目基础上,申请新建10万吨硫酸仓储物流及危化品物流基地,该基地总投资约18000万元,分二期建设,一期拟在*治集团 侧新征土地200亩建设5万吨硫酸仓储基地,并在湘江沿岸配套建设危险化学品货运码头,组建30辆的槽罐车车队;二期扩建5万吨硫酸仓储基地,并扩大槽罐车车队达50辆以上。

该项目建成后,将完全承接*矿集团、*冶集团及园区内其他企业对硫酸等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的需求,实现税收达1亿元以上,直接解决就业人口200人,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

特此请示,敬请批准为感!

*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二月十六日

硫酸钴蒸发岗位职责
《硫酸钴蒸发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