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电力通信应急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31 08:35:37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电力通信管理办法

电力通信管理办法

总则

电力通信管理应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通信机构及运行维护单位有责任共同维护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电力通信应为电力调度及企业管理的通信需求提供保障,未经上级电力通信主管部门批准,任何接入电力通信网的电力企业不应利用通信电路承载非电力企业的通信业务或从事营业性活动。

电力系统内的电力通信资源为全网调度生产、企业管理所共享。 电力通信管理应当符合通信网运行的客观规律。 电力通信管理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违反本规程的单位和个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监管条例》有关条款承担相应责任。 组织体系

电力通信的组织体系包括电力系统内各级通信机构和运行维护单位。 电力系统应至少设置三级通信机构,包括:

a) 电网有限公司电力通信机构,简称网公司通信机构; b) 省(直辖市)电网公司通信机构,简称中调通信机构; c) 省辖市(地区)供电公司通信机构,简称地区通信机构。 各级电网企业应按规定设置通信机构,并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报上级通信机构备案。

通信机构应设置通信调度岗位,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经培训,并经有资格的单位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有权接受通信调度指令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和维护单位检修人员名单应报相应上级通信机构,上级通信机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名单亦应通知相应下级通信机构和有关运行维护单位。 通信机构职责

安全管理

1.通信机构应制定本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和分层控制目标及措施。2.通信机构应制定和落实通信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通信机构应按规定负责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中调度通信部分的工作。

4.通信机构应编制本机构年度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落实。5.通信机构应根据《国家电网电力通信系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规范》建立通信网运行应急工作体系,编制所辖范围突发事件通信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典型事故处理预案和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反事故措施,并应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调通[2007]17号、电规6.4.7)

6.通信机构应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在每年对调度管辖范围内的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至少进行一次专业性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结合安全性评价进行。 7.通信机构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具体要求如下:

a) 会议由通信机构安全第一责任人(或由第一责任人指定的负责人)主持,通信机构各专业负责人和通信机构安全员参加;会议应由专人记录,且应完整。

b) 会议内容应包括: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安全运行管理的文件;对通信网运行现状、通信事故或重大障碍进行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落实。

8.通信机构应按“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原则,对通信事故、障碍及未遂及时处理、汇报,组织或参与调查分析。标准化建设

9.通信机构应依据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和DL/T 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建立电力通信标准体系,制定相应标准、制度,并指导相关运行维护单位制定现场运行规程。通信机构各专业所需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制度及实施细则等应配置齐全。通信专业的标准与制度宜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定并发布。 10.当上级颁发新的标准、反事故技术措施或通信系统变动时,通信机构应及时修订有关的标准、制度,经审批后书面通知有关人员。 专业管理

11.通信机构应参与编制本企业通信网发展规划。12.通信机构应负责所辖通信网的组网工作。

13.通信机构应制定对管辖范围内的专业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14.通信机构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电力通信的统计与考核工作。 15.通信机构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通信网无人值班通信站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对无人值班通信站进行审批管理。

16.通信机构应按照所属公司要求开展通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17.通信机构应根据运行维护单位对设备的评价结果及时申报技改或大修,并结合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做好旧设备的退役方案和实施工作。

18.通信机构应负责电力系统范围的电力线载波频率管理和电力调度管辖范围的电力线载波频率分配。

19.通信机构应参与电网并网协议中通信部分的审核。

20.通信机构应组织开展科研活动,积极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技术监督

21.通信机构应建立技术监督体系,制定技术监督标准和制度。

22.通信机构应负责入网通信设备的技术条件和通信设备选型的确认。23.通信机构应负责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及退役评定。

24.通信机构应负责调度管辖范围通信设备运行条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监督工作。25.通信机构应负责调度管辖范围通信备品备件管理状况的监督工作。 工作规范

26.通信机构至少每2年召开一次专业会。

27.通信机构应进行通信标准站达标复查,其周期不应大于3年。28.通信机构应编制调度管辖范围通信网年度运行方式。 29.通信机构在其调度管辖范围内新增或调整业务通道、确定或调整设备运行状态时,应编制通信方式单,并逐级下达。

30.通信机构在安排下级通信机构、运行维护单位从事与通信网运行有关的工作时,应编制工作通知单,并逐级下达。

31.通信机构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或解决某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或机构予以支持或配合时,可使用工作联络单进行协调与沟通。

32.电力通信设备的检验检修工作应按调度管辖范围履行电力通信设备检修申请工作票手续。

信息化管理

33.通信机构之间宜实现通信基础数据信息的共享,逐步构建统一的通信信息管理平台。34.通信机构之间以及通信机构与运行维护单位之间的运行管理工作票(单)应实现电子化流转。

35.通信运行日志、设备台账及统计分析宜实现电子化管理。

36.通信机构应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的通信资源管理,对电力系统内与通信网相关的杆塔、缆线、沟道、设备等通信资源应建立相应的通信资源数据库,并实行统一命名、编码和调配。管辖范围

通信机构的调度管辖范围为:

a) 本电网企业使用的全部业务通道;

b) 本电网企业负责组网的通信设备(主要指传输、交换、数据网设备等); c) 本电网企业内同级调度机构调度管辖的厂站内非组网通信设备(主要指通信专用电源、配线架、监控设备等);

d) 本电网企业内同级调度机构调度管辖的输电线路上的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

e) 本电网企业建设的为电网生产服务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和普通光缆; f) 上级通信机构明确由本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通信设备。

上述b)、c)、d)、e)款中不包括上级通信机构已明确由其他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通信设备。

通信机构调度管辖通信设备的状态或通道方式的改变,如影响上级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通信运行方式或业务传输质量,该设备属上级通信机构的调度许可设备。

通信机构可将其调度管辖或上级调度机构委托其调度管辖的厂站端通信设备委托给下级通信机构调度管辖,同时应以书面形式报上级调度机构备案。该类设备按调度许可设备进行管理。 调度规则

各级通信机构在电力通信的调度管理活动中是上、下级关系,下级通信机构应服从上级通信机构的调度管理。

通信机构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运行维护单位应服从相应通信机构的调度管辖。未经通信机构许可,任何人均不应操作该通信机构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通信网运行遇有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情况时,现场人员应按现场运行规程进行紧急处理,随后立即向有关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报告。

通信调度许可设备操作前,应经相应通信机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的许可。属厂站管辖设备的操作,如影响到通信机构调度管辖设备运行的,操作前应经通信机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许可。

下级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电力通信设备的状态或方式的改变,如影响上级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方式或传输质量,操作前应得到上级通信机构的许可。上级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电力通信设备的状态或方式的改变,如影响下级通信机构调度管辖的电力通信设备的运行方式或传输质量,操作前通知下级通信机构。

在影响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调度自动化、调度电话等业务正常运行的通信设备检验检修工作开工前,应得到相应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及值班调度人员的许可,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

通信调度

调度指令

37.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是通信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员,同时又应服从本电网企业内同级值班调度人员的指挥。

38.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按照规定发布调度指令,并对所发布调度指令的正确性负责。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或厂站检修人员应执行上级值班通信调度人员的调度指令,并对执行指令的正确性负责。

39.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发布和执行调度指令,受法律保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下达或执行调度指令。

40.发布调度指令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和接受调度指令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或运行维护单位工作人员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发布调度指令应准确清晰。发布指令和听取指令的全过程,都应使用电网调度规范用语和普通话,并执行发令、复诵、录音、记录和汇报制度。 41.接受调度指令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或厂站检修人员认为执行该调度指令将危及人身、设备或系统安全的,应立即向发布调度指令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提出拒绝执行的意见,由其决定该指令是否继续执行。

42.电网企业的主管领导发布的一切有关通信调度业务的指示,应通过通信机构负责人转达给值班通信调度人员。非通信机构负责人,不得直接要求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发布调度指令。 43.下级通信机构或运行维护单位对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发布的调度指令有不同意见时,可向发布该指令的通信机构提出,但在得到答复前,应执行原调度指令。

44.对于不执行调度指令者,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予以警告,经警告拒不改正的,应按违反调度纪律处理。值班日志

45.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按规定记录当值期间通信网主要运行事件,内容应包括:

a) 通信网运行状态; b) 线路检修状态;

c) 检修票、方式单、通知单处理状态; d) 故障受理及处理记录;

e) 巡视、试话情况及异常情况的处理记录。 46.每一事件记录内容应规范、完整,主要包括: a) 接受\\发布时间; b) 对方单位和姓名; c) 发生时间;

d) 故障影响范围与程度; e) 故障现象;

f) 协调处理过程简述; g) 遗留问题等。 运行维护

同一通信站的通信设备及设施宜由同一个运行维护单位负责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单位应负责保障所维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人员应熟悉通信设备与其他专业设备之间的接口界面和技术条件。

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设备技术特点编写设备维护导则。 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通信设备总清单以及每台设备的台帐。通信设备的台帐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原始资料以及每次故障、缺陷的发生时间和处理情况。

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备份或更新通信网运行数据与资料。

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以书面形式向通信机构汇报设备运行情况。

运行维护单位应每年对设备整体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并书面向相关通信机构汇报。 运行维护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仪表,并对测试仪器仪表的完好、准确负责。 运行维护单位应制定通信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备品、备件应能满足生产需要。 设有无人值守通信站的发电厂或变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应负责厂站内通信机房的日常管理及设备的日常巡视工作,并在机房环境或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运行维护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应向厂站运行值班人员提供巡视内容及要求。

运行维护单位现场工作票的签发人、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由运行维护单位批准,并将名单报相关运行值班单位备案。

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巡视通信站环境及设备运行情况,巡视频率应不小于:

a) 有人独立通信站每天2次; b) 无人独立通信站每月1次; c) 500kV厂站每2周1次; d) 调度端通信站每天1次。 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巡视记录制度,记录宜用表格形式并完整规范。巡视及记录内容应包括:

a) 机房防火、防盗、防小动物、防尘、防漏水以及机房温度环境等方面有无异常; b) 电源(包括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值是否正常,空调的工作状态有无异常,缆线有无异常;

c) 设备(包括调度台和调度录音设备)的工作状态、面板告警状态,历史告警情况记录有无异常;

d) 巡视中发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向本级主管单位(部门)汇报,按检修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现象、处理结果及遗留问题等。 检验检修

一般规定

47.改变通信设备运行状态或影响其运行质量的检验检修工作均应履行检修手续。

48.通信设备的检修工作应由运行维护单位按规定履行相应的申报、审核、批准、开工、延期、终结手续。

49.华中电网内承载国调直调系统通信业务的各类通信设备的检验检修,按国调相关规定执行。

50.通信设备计划检修宜与相应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的检修同步进行。

51.输电线路的年度检修计划应包含载波机、高频通道、光缆备用纤芯测试等内容。

52.通信检修票实行一事一报。通信检修票的内容应包括申请单位、申请人、填报时间、检修类别、检修内容、停电范围、注意事项、检修起止时间、对有关

一、二次设备的影响,以及针对检修工作对通信业务的影响制定具体、完整的安全与技术方案等。通信检修票的填报应使用规范的设备名称、编号和电网调度规范用语。 53.批复后的通信检修票可作为办理现场工作票的依据。

54.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和重要保电期,不宜安排通信检修工作。检修计划

55.运行维护单位是通信检修计划的编制单位,应按检修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通信年度及月度检修计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

56.运行维护单位应按照批准的月度检修计划提前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7.年度检修计划应于10月20日前申报,月度检修计划应于每月15日前申报。(见附件G:华中电力通信 年/ 月度检修计划申请表) 检修申报

58.通信检修票应逐级上报、逐级审核,经各级相关专业部门会签、主管通信领导批准后,回复申报单位。

11.3.1.1 由单一调度机构管辖的直调电厂、开关站内设备检修,由电厂或运行维护单位直接向该调度机构对应的通信机构申报通信检修票。

11.3.1.2 由多级调度机构管辖的电厂或变电站内设备或上级调度许可设备的检修,由电厂或运行维护单位逐级向上申报通信检修票,各级通信机构按管辖范围逐级审批或许可。 59.影响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通道正常运行的电力通信设备的检验检修,其运行维护单位除办理通信检修票外,还应向相关调度机构申报电网检修票。光纤中继站的此类检验检修工作,由该站运行维护单位向对应的调度机构办理电网检修票并履行相应手续。 60.影响通信设备运行的一次设备检修工作,其运行维护单位除履行一次设备检修所规定的手续外,还应向相关通信机构申报通信检修票并履行相应手续。

61.在输电线路改造、改接等工作中,若需加固、移动、更换或中断OPGW光缆,运行维护单位应同时办理电网检修票及通信检修票,并在申报通信检修票时附上通信相关内容的工作方案。

62.在事故发生的当天或12小时内可以完成的紧急检修工作,运行维护单位可以电话方式申请检修,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可视工作的进展情况决定是否要求运行维护单位补办通信检修票。除此以外的紧急检修,运行维护单位应在工作开始时,同步办理通信检修票。 63.通信机构、运行维护单位、电厂应按规定时间要求履行检修申报手续。

省公司通信机构、网调直调电厂负责的通信计划检修工作应提前5个工作日,一般非计划检修工作提前3个工作日向网公司通信机构提出申请,由网公司通信机构审核。 网公司通信机构负责的通信计划检修工作提前4个工作日,一般非计划检修工作提前2个工作日,向国电通信中心提出申请。

申请开工时间7日后仍未批复开工的,该通信检修票作废;仍需检修的,重新办理通信检修票。

开工与竣工

64.经批复的检修工作开工前,应通过电话方式请示。在得到值班通信调度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开工。在影响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调度自动化、调度电话等业务正常运行的通信设备检验检修工作开工前,厂站检修人员应得到相应值班通信调度人员许可,并通知厂站值班运行人员。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得到值班调度人员许可,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 65.通信检修工作应按批准的工期按时开工。申请单位遇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开工的,应及时向网调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汇报。超过批准开工时间3日仍未开工的,该通信检修票作废。 66.电网出现紧急情况时,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有权中止已开工的检修工作。 67.设备检修的起止时间从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命令检修工作开工时开始,到检修工作完工向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汇报,并得到竣工指令为止。 68.通信检修票应在批准的工期内终结。检修工作如不能按期终结,应在批准的检修工期结束1小时前提出延期申请。

69.输电线路、OPGW地线复合光缆更换的一次系统检修工作完成后,线路两端通信站的运行维护单位应重新测试高频通道及相应OPGW光缆的全部备用纤芯。测试结果应经调度管辖的通信机构审核后方可申报竣工。

70.运行维护单位在确认通信方式及承载业务已恢复、具备竣工条件后,应逐级向相关通信机构申请竣工。在各级值班通信调度人员确认调度管辖范围内通信方式及承载业务恢复后,

由最高一级值班通信调度人员逐级下达竣工指令。运行维护单位接到竣工指令后方可撤离现场。 事故处理

网调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是华中电力系统通信网事故处理的总指挥,各级通信机构和运行维护单位按其通信调度管辖范围划分事故处理权限和责任。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及时互通情况、协调配合。

在通信网事故处理过程中,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有权根据电网运行要求调用网内所有通信资源。

通信网发生重大事故时,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可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出预案启动申请,在得到批准后按照预案组织抢修。

当通信网发生事故时,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或通信检修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迅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b) 保持通信网其他方向设备和电路的正常运行和调度生产业务通道的畅通;

c) 有业务中断时,尽可能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先恢复业务电路,再进行事故检修和分析;

d) 应按先干线后支线、先重要业务电路后次要业务电路的顺序依次进行; e) 在通信电路事故抢修时采取的临时措施,故障消除后应及时恢复。 通信网发生事故时,除按规定或要求组织抢修外,还应按以下要求汇报:

a) 通信检修人员应立即向本级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汇报;

b) 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通信检修人员和值班通信调度人员通报; c) 事故影响上级所辖业务电路时,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依汇报制度向上一级值班通信调度人员汇报事故简况;

d) 影响调度生产业务的通信事故,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及时向本级值班调度人员汇报以及向相关业务部门通报; 通信网发生重大事故时,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应迅速报告通信机构负责人。通信机构负责人应监督、指导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处理事故。通信机构负责人发现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处理事故不力,可解除值班通信调度人员的调度权,指定他人或亲自指挥事故处理,并通知有关单位。被解除调度权的值班通信调度人员对解除调度权后的事故处理不承担责任。 在交接班期间如果发生事故,应由交班者负责处理,直到事故处理完毕或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方可交接班。接班人员可应值班通信调度人员的请求协助处理。

事故处理结束后,运行维护单位及相关通信机构应核对运行方式、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按上级通信机构的要求提交事故处理与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运行方式

华中电力通信运行方式管理应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资源互补、安全共保”的原则。 运行方式的安排与编制,应符合电网和通信网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现有各级通信网的组网结构和通信网设备健康水平,按“N-1”原则对网络结构、线缆与设备配置提出调整意见。 71.调度机构与下级调度机构、调度管辖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同一种调度业务传输应具有两条及以上独立路由的通道。

72.同一条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或同一系统的两套安全自动装置应分别配置独立的通信设备通信电源,两套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在物理上应完全独立;

73.网与省(直辖市)间的调度业务通道在条件具备时应按“N-2”方式安排。

网、省公司通信机构应编制管辖范围内的通信网年度运行方式,并报本级调度机构和上级通信机构备案。每年3月31日前,省公司通信机构应将本年度运行方式上报网公司通信机构。 年度运行方式的主要内容为上年度通信运行方式总结和本年度通信运行方式工作重点,包括:

a) 所辖电力通信网基本情况;

b) 新(改、扩)建通信项目投产情况; c) 运行指标完成情况;

d) 通信网危险点分析及处理预案; e) 通信系统网络图; f) 各类业务通道配置表。

推荐第2篇:电力通信年终工作汇报

电力通信年终工作汇报

——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勇于开拓,争创一流

我公司调度通信专业,现有运行维护人员9名,主要负责我公司19座变电站、本地区6座电厂及大用户变电站的通信维护工作,在人员少、设备新、专业多、工作繁杂的情况下,我们加强管理,勇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安全管理

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坚持每周五下午的安全例会,组织学习国电、网、省公司和局安全简报、反事故快报等文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调通中心和通信班、通信班和班组成员分别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各项目标逐条落实到人,并于日常工作中进行严格考核。

在施工中,找出危险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总结、归纳和分类。工作时先根据本次工作召开班前会,分析存在的危险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办理“工作票”和“危险点分析票”,经领导批准、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完全了解并签字后方可开展工作:做到无“工作票”和“危险点分析票”不工作;危险点分析不清楚,防范措施不到位不工作;工作人员对情况不掌握不工作。工作时严格按照要求,各尽其责,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

制定有效的通信系统应急预案和反事故斗争措施,坚持进行反事故演习,在制度上、措施上和人员素质上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非常时期和特殊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春季、秋季安全大检查,对设备及运行环境进行彻查,加以完善和整改,针对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和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积极与有关部门结合,制定了相应的计划,责任落实到人。在本年度春查中查出的缺陷及问题已全部解决。

二、人员管理

设备要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为建立起这样的队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人员详细的技术档案,人尽其才。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和优势,又能找出相对的差距,使每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进行全员培训。采取立足岗位,全员培训,突出重点,因人制宜的方针。查阅有关专业图书和技术资料,结合通信专业的性质和岗位分工,有重点、分层次的进行理论知识、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了全员的专业水平。

开展形式多样的通信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采取奖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增强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发现别人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虚心请教,取长补短。

利用同业对标,找出差距,加以提高。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制定出各专业同业对标工作计划,坚持动态比较和全面开展的原则,明确内容及目标,学习先进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保证在同业对标中使人员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三、设备检修及运行管理

在设备的运行及检修工作中,我们建立起设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好设备巡视记录、缺陷处理记录、设备检修记录、设备运行分析、安全性评价等记录。使设备在运行、维护、大修及施工中实行闭环管理。

我们根据设备和现场情况,制定出严格的巡视、检修制度,明确各个设备巡视、检修项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巡检工作。再根据各个专业分工、设备情况和工作内容,制定详细的现场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坚决杜绝误操作影响设备运行。好范文版权所有!

加强设备缺陷和检修管理,定期召开设备运行分析会,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缺陷和出现的问题,查出原因,及时整改,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四、“十一五”规划纲要及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济源电网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通信系统发展的有利时机。我们及时收集有效信息,在济源电网发展规划的初期就着手进行通信系统的规划,使通信规划符合电网的发展。济源电网“十一五”完成后,通信网“十一五”规划也基本完成。

在规划中,我们本着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通信项目的设计规划。在“十一五”期间主要建立我局通信调度机构;将110kv及以上变电站和重要的35kv变电站接入城网光纤环网系统,其它变电站实现光纤通信;省网光通信系统济源部分形成环网;依托省网规划中,小浪底至荆花变线路工程设计,建立济源接入网至省公司的第二光纤通道。

有了切实以上有效的管理和规划,班组建设和通信网健康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安全目标的得以实现,“无违章班组”的率先创建;人员素质大幅提高;设备运行有了可靠的保证,通信基础项目的建设更加科学。在日常工作和各项工程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绩需

要肯定,同样也要看到不足。由于济源通信网建设完成时间短,我们在专业知识和运行经验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随着济源通信网的逐步扩大,在我局没有通信调度的情况下,我们对通信网还需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在设备、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形式对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在建

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中的定位,加强管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为济源电网的健康、稳定和安全运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第3篇:供电局电力通信专业管理制度

本文由殘﹎夙ザ修彬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Q/GZW 贵州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ZW 2 1314-2010 供电局 供电局电力通信专业管理制度 2010-06-25 发布 2010-06-25 实施

贵州电网公司

发布

前 言 „„ 1 1 范围 „„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 2 3.1 贵州电网通信网 „„ 2 3.2 通信电路分级 „„ 2 3.3 管理原则 „„ 3 3.4 通信调度 „„ 3 3.5 设备技术资料 „„ 3 4 职责与权限 „„ 3 5 内容与方法 „„ 3 5.1 通信调度 „„ 4 5.2 通信资源管理 „„ 4 5.3 通信运行计划 „„ 5 5.4 规章制度及设备管理 „„ 5 5.5 资料管理 „„ 5 5.6 运行管理 „„ 5 5.7 网管操作及口令管理 „„ 6 5.8 数据备份与恢复 „„ 6 5.9 检修管理 „„ 7 5.10 抢修管理 „„ 7 5.11 备品备件与仪器仪表管理 „„ 7 5.12 技术管理 „„ 8 5.13 风险体系建设 „„ 9 6 报告和附录 „„ 9 附录 A „„ 10 附录 B „„ 11 附录 C „„ 12 Q/GZW 2 1314-2010 前

为指导和规范贵州电网地区供电企业通信专业的运行维护及资源管理,明确电力通信专业管 理、维护机构应承担的管理、维护职责和义务、以及工作范围、工作界面、安全责任,确保贵州电 网通信网内通信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附录 A、B、C 为资料性附录。 本制度由贵州电网公司提出。 本制度由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制度主要起草人:范峰、赵亮、田勇、冯春林、胡常洁、姚祖贵、杜茜林、黄韬。 本制度审核人:沈冠全、张涛、吴永华、刘明、陈俊。 1 Q/GZW 2 1314-2010 供电局电力通信专业管理制度

1 范围 地区通信网是贵州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场运营商业化和管理 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贵州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其包括传输系统、数据通信 系统、语音交换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通信电源及相应的辅助系统,及对通 信网运行起支撑作用的通信管理网、数字同步网、网络安全系统等。 本制度适用于贵州电网公司所属地区供电企业通信专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SG 2 1003—2008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 CSG/MS0808-2005 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规定 贵州电网公司黔电人[2009]256 号文“关于印发《贵州电网公司通信管理体制调整实施方案》 的通知” 电生计[2009]83 号文“关于明确公司通信管理、运行维护界面的会议纪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制度。 3.1 贵州电网通信网 贵州电网通信网是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包括省通信网、地区通信网两部分,在 南方电网通信网络的划分中位于第二层与第三层。省通信网络由贵州电网公司至所辖贵州各地区 供电局以及中调直接调度的厂站,并由中调通信网管直接管理的通信网络组成。地区通信网络由 地区供电局至所辖范围内的县调以及地调直接调度的厂站,并由地级通信专业管理机构通信网管 直接管理的通信网络组成。 3.2 通信电路分级 贵州电网通信电路分为两级管理,在南方电网通信电路的分级管理中处于第

二、第三级:二 级通信电路为贵州电网公司、中调使用的通信电路,由中调负责管理;三级通信电路为地区供电 企业、地调使用的通信电路,由地区通信机构负责管理。 2 Q/GZW 2 1314-2010 3.3 管理原则 贵州电网通信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的原则,通信网的资源调配 和运行管理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支线服从干线的原则。 3.4 通信调度 是指通信专业管理机构对所辖通信网运行所进行的监控、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 贵州电网通信网内设省、地两级通信调度,下级通信调度必须服从上级通信调度指挥。 3.5 设备技术资料 设备技术资料是指在通信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定、制度、规划与总结 (含计划)、日志、项目管理文档、设备台帐、通信网络基础资料、技术类文档、设备随机资料、软件介质、数据备份介质等。 4 职责与权限 4.1 负责编制地区电网通信网的规程规范、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各种

规程、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 4.2 负责本地区电网通信资源管理工作,负责执行上级下达的通信网络运行方式及通信资源调

配计划。 4.3 负责所辖通信网络的调度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指挥处理所辖通信网络故障运行管理工作, 执行上级通信调度命令。 4.4 负责地调中心站端通信设备的运行、维护,编制年度运行方式,年、月度运行计划及临时

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4.5 负责审批所辖通信网络的运行方式,年、月度运行计划及临时检修计划,设备的停复役及

变更方案,下达地调使用电路的通知,并监督执行。 4.6 4.7 4.8 4.9 负责地区电力载波频率的协调、安排。 负责地区数据网络 IP 地址和应用网络 IP 地址的统一规划和分配。 负责所辖通信网络检修计划的审核或批复,监督、协调现场检修的实施过程。 负责编制管辖范围内通信设施的大修、技改、更新、移设及设备报废计划。

4.10 负责所辖通信网络的运行统计、分析、评价及考核工作。按规定及时向上级通信管理机构 报送报表、资料。 3 Q/GZW 2 1314-2010 4.11 协助计划部门组织本地区通信网络的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4.12 参与本地区电网通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审查工作;监督和协调重点通信工程建设工 作。 4.13 组织编制所辖通信网络故障处理预案,组织实施。 4.14 协助安监部门组织所辖通信网络通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组织制定本地区电力 通信系统反事故措施,负责组织所辖通信网络反事故演习。 4.15 负责所辖范围通信专业的培训工作。 4.16 执行上级调度通信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专业工作。 5 内容与方法 5.1 5.1.1 通信调度 为确保电力系统地区通信网安全可靠运行,各地区供电企业必须设置相应的通信调度。

下级通信调度须服从上级通信调度(中调)的指挥。各级通信部门和各通信专业均应服从调度,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并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通信调度管理规定及规定中的细则要求执行。 5.1.2 地区通信调度是三级通信电路运行的指挥机构,地区电网通信运行人员必须接受通信调

度指挥,配合处理通信故障,保障通信网正常运行。通信调度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 5.1.3 通信调度电话是指挥处理通信故障的必要手段,对其实行全时段录音,调度电话录音至

少保留 3 个月。中调、地调直调厂站调度电话、通信运行人员电话变更,必须于变更前 3 个工作 日将新电话号码通报通信调度。 5.1.4 地区电网通信人员应及时更新调度台、厂站端的资料。省通信网络设备扩建、改造,必

须向中调申请,并报送技术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新设备接入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新设备 接入规定及规定中的细则要求执行。 5.2 5.2.1 通信资源管理 各地区使用省通信网及其他地区通信网通信资源(用于开通

二、三级通信电路)必须向

通信调度提出资源使用申请,待其批复后方可使用。 5.2.2 各地区必须按照中调下发的通信网资源调配方案、通信电路开通方式通知单,按时完成

资源调配、电路调试、开通工作,做好记录与回复,并接受考核。 5.2.3 相关流程及工作时限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通信资源管理规定及细则要求执行。 4 Q/GZW 2 1314-2010 5.3 5.3.1 通信运行计划 各地区供电企业应编制年度通信运行计划,每年 10 月 10 日前向中调报送次年度二级通

信电路运行计划。中调统筹协调后,下发贵州电网通信年度运行计划。 5.3.2 编制内容、深度及时限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相关运行方式编制规范、通信统计评价规

程中的要求执行。 5.4 5.4.1 规章制度及设备管理 各设备运行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运行管理岗位责任制和设备

专人负责制,明确岗位职责和维护工作内容,实施规范化管理。 5.4.2 建立设备台帐、根据设备台帐的内容统一制作设备的标识牌,悬挂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便于运行维护人员的巡视和故障处理。设备标识牌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责任部门、安装位置、所属系统、投运日期、设备参数、售后服务信息(联系方式)等。 5.5 5.5.1 资料管理 设备技术资料应齐全、正确、统

一、清晰。对于重要及核心设备,应将资料复制并以多

种方式、不同地点保存。实施分类保存,统一管理,防止丢失和泄密。软件介质必须存放在专用 的地点,以确保软件介质的安全。 5.5.2 借阅资料须履行必要的登记手续。软件的原盘不允许外借。安装使用时,使用备份的软

件进行安装。备份软件若需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5.5.3 设备技术资料只有在软硬件系统终止使用时,相关的技术资料才进行报废并销毁。报废

及销毁技术资料,应由负责人签字,并登记备案。 5.5.4 各地区应掌握所辖站点及设备的通信资源状况、设备技术资料,有完整的资源统计、调

配、开通、使用等管理资料。通信设备和设施的资料、图纸齐全。 5.5.5 新建、扩建、技改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应完成通信资料更新,图纸资料清晰、准确,

图实相符(包括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更新)。各通信管理机构及维护单位在进行相应的涉及 通信资源新增、变更、删除工作时,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通信资源管理规定及规定中的细则要 求执行。 5.6 5.6.1 运行管理 各地区运行部门要定期安排维护人员对维护范围内的无人值班站及光缆线路定期巡视检 5 Q/GZW 2 1314-2010 查。 5.6.2 运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规程和规定,坚守岗位,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坚决执

行通信调度命令,加强通信线路和设备巡视检查、数据备份、认真填写运行日志和相关记录,进 行运行统计分析,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各项工作,使通信质量符合要求。 5.6.3 5.7 5.7.1 站端巡视周期不应超过一个月,光缆巡视周期不应超过三个月。 网管操作及口令管理 运行及检修过程中须通过网管对地区通信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配置时,必须事先取得通信

网管授权,填写相应网管操作票,得到批复后方可执行。并按照南网及中调制定的网管操作规定 及规定中的要求执行。 5.7.2 通信网的口令管理按照“谁运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同权限人员应

严格保管、保密各自的口令,严格限定使用范围,原则不允许多人共同使用一个账户和口令。 5.7.3 口令必须具有一定强度、长度和复杂度,长度不得小于 8 位,要求是字母和数字或特殊

字符的混合。禁止用户名和口令相同。 5.7.4 口令要及时更新。其中系统管理员口令修改间隔不得超过 3 个月,并不得重复使用前 3 次以内的口令。用户登录事件要有记录,同时限制同一用户连续失败登录次数,一般不超过 3 次。 5.8 5.8.1 数据备份与恢复 各地区运行部门应定期对维护设备的数据进行备份,安排专人负责数据备份的存储、归

档管理工作,登记时间及内容。 5.8.2 备份方式及周期: 方式 完全备份 差分备份 备份内容 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 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按需备份 5.8.3 仅备份需要的部分数据 重要业务 周期及对象 每半年或重大保电工作前 进行重大数据修改时

备份数据可选择虚拟带库、硬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

存储介质应放在远离磁性、辐射性的安全环境。 6 Q/GZW 2 1314-2010 5.8.4 数据备份至少应保留两份拷贝,一份在现办公、机房地址保存,以保证数据的正常快速

恢复和数据查询;另一份异地存放,确保数据的灾后恢复。 5.8.5 5.8.6 对通信设备进行搬移、维修维护、升级改造时要提前进行数据备份。 采用备份数据进行系统恢复时,其恢复操作应严格按相关设备的操作程序进行,并填写

相应网管操作票, 不允许单人进行恢复操作, 必须有两名以上相关技术人员同时在现场方能进行。 5.9 5.9.1 检修管理

二、三级通信网络设备检修,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相关运行方式编制规范、设备定检

要求及检修管理规定中的细则要求执行。 5.9.2 通信维护人员在进行通信设备、设施的检修工作时,必须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制度,履行有关工作许可手续。 5.10 抢修管理 5.10.1 严格执行报告制度,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各运行部门必须立即向所辖通信调度汇报, 并及时组织抢修。 5.10.2 二级通信网络及影响二级电路的三级网络出现故障时,通信调度及各级维护部门应立即 向中调通信调度报告。故障处理完结后,有关部门应于 3 个工作日内,将故障的原因和处理的结 果书面报中调通信调度。 5.10.3 三级通信网络出现重大故障时,造成同一条 110kV 及以上线路保护通信通道全部中断、或厂站间安全自动装置通信通道全部中断、或三个站及以上自动化通信通道中断的。故障处理完 结后,应于 5 个工作日内,将故障报告书面报中调通信调度备案。 5.10.4 通信网运行设备发生故障造成中调直调的线路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自动化通道中断, 地区通道调度应立即向中调通信调度汇报。 5.10.5 线路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发生故障,需要通信专业人员配合时,通信运行维护人员必须 立即赶赴故障现场协同处理故障。 5.10.6 相关故障及设备缺陷处理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通信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及规定中的细则 要求执行。 5.11 备品备件与仪器仪表管理 5.11.1 各地区供电企业应备有运行维护范围内必要的备品备件与仪器仪表。

7 Q/GZW 2 1314-2010 5.11.2 备品备件的软件版本必须与运行设备版本一致,仪器仪表必需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校验, 以保证必要的计量精度。 5.11.3 备品备件与仪器仪表清单定期统计,接受通信调度的调配。并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备 品备件管理规定及规定中的细则要求执行。 5.12 技术管理 5.12.1 中调直调厂站通信设备应配置两套独立电源。任何一套电源失效,不应造成同一条线路 的所有继电保护通信通道、厂站间安全自动装置通信通道或中调至厂站的调度电话、自动化业务 通信通道同时中断。通信电源的配置、维护等按照总调及中调制定的相关通信电源规定及规定中 的细则要求执行。 5.12.2 中调至直调厂站的调度电话、自动化通信通道,220kV 及以上线路保护通信通道、安全 自动装置的通信通道,必须具备两种不同通信方式。在单一故障下不会导致同一条线路的所有继 电保护通信通道、厂站间安全自动装置通信通道或中调至厂站的调度电话、自动化业务通信通道 中断。 5.12.3 中调直调 500kV 线路的线路保护纵联方向、纵联距离、纵联零序以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通 信通道宜采用光通信自愈环方式。纵联差动保护应采用两路不同传输路由的 2M 通信通道传输方 式,禁止采用自愈环方式。 5.12.4 中调直调厂站应配置中调调度数据网的数据网络设备,纳入统一网管系统管理。网络的 连接符合电监会 5 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总调及中调制定的调度数据网络连接规 定及规定中的细则要求执行。 5.12.5 各地区通信网与省通信网互联的通信系统需进行软件版本升级时, 应提前 10 个工作日向 中调提交书面申请,批复后方可实施。 5.12.6 通信机房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和环境保护控制设施,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保证室 内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并满足如下要求: 接地电阻、室内温度和湿度符合设备正常运行要求。 实行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的通信站应满足下列条件: 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低,设备电源可靠并能自动投入; 防火、防盗、防雷、防洪、防震、防鼠、防虫等安全措施完备; 8 Q/GZW 2 1314-2010 接入相应通信调度机构的通信综合监测平台; 应具有定期检测、巡视、排除故障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5.12.7 地区电力通信网络与地区电力企业其它专业的维护界面划分按中国南方电网电力通信管 理规定执行。 5.12.8 省通信网维护界面划分按贵州电网通信管理规定执行。 5.13 风险体系建设 5.13.1 供电局通信专业应建立风险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并按体系九个单元的要求开展风险体 系建设工作。 5.13.2 供电局通信专业应依据地区通信网风险体系评估的情况,制定通信网络大修、技改计划, 并组织实施。 6 报告和附录 报告和附录 9 Q/GZW 2 1314-201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贵州电网年度检修计划表

申报时间:200 序号 检修项目名 称 计划检修起 止时间 检修 地点

在运网络受影响 范围 实施 单位 备注

主要检修内容

审核:

批准:

10 Q/GZW 2 1314-2010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月度检修计划表 申报时间:200 序号 检修项 目名称 主要工作 内容 计划工作时 间

日 实施单 位/部门 是否属年 度运行计 划 备注

影响范围 是否需要 (需停设 临时运行 备、电路) 方式安排

审核:

批准: 11 Q/GZW 2 1314-201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通信故障报告

“X月X日XXXX故障报告” XXXX故障报告” 故障报告

故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故障总体介绍:发生、排除故障的时间,故障地点,参与指挥、处理故障的单位、人员,故障造成的后果。 (2)故障前、后系统的运行状况,设备(或设施)的生产厂家、型号、投产日期,基本 运行状况等; (3)故障影响的通信业务。 (4)故障原因分析。对于传输类、电源类故障,要有简洁明了的路由图,可配照片; (5)故障处理过程及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 (6)今后处理类似故障的指导性建议。 (7)管理、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8)整改措施,是否存在遗留问题或缺陷等;

报告联系人:

联系电话: XXXX 单位(盖章) XXXX 年 XX 月 XX 日 12 1

推荐第4篇:电力通信专业实习工作总结

电力通信专业实习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半年的实习期已经接近尾声。从去年八月份到丽水电业局实习工作以后,我已顺利通过各种通信实习考核。

丽水电力通信系统由区调和县调电网调度机构至各电厂、调度管辖变电站的主备用通信电路,包括传输网,以及在此基础上组建的数据网络平台、电话交换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移动通信网组成,同时包括对通信网运行起支撑作用的通信管理网、数字同步网、信令网以及公共应用系统、网络安全系统、计费系统、VoIP系统等。其承载的主要业务包括:电网调度业务、生产管理业务、电力营销业务、Internet访问业务等。电力系统通信主要为电力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基建、防汛、行政管理等服务。所以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通信科工作的每个人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配合各个部门一起搞好通信工作。

在电业局工作的这近半年时间里,我对通信科日常工作有了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在电力通信下面又细分为光纤通信、光缆、电源、载波、微波、监控、程控交换和通信调度。我刚到的时候被分到了光纤通信,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书本外的东西。就拿配线架来说吧,这其实是一项十分简单的工作,只需要把线卡上去就可以了,但是要做的好也是要一定水平的,卡要卡的牢,否则松动了就会造成链路不通,同时也要卡的美观,否则就会造成配线复杂难看,以后查线的时候就很难找。同时象网管之类要同设备的不同而不同的知识和操作,在学校是不可能全部学会的,都是要重头开始的,虽然这些操作是比较简单,但是这些操作确实非常关键的,如果一旦操作错误其后果是严重的。

我在工作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跟着其他同事学习实践操作。在学校因为我们在平时学的东西都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接触的都是一些理论概念,很少有实质性的设备方面的知识。通过这近一年的时间,我明白了在学校的生活实在是太理想化了,学校是锋芒化教育只负责把学生塑造成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当你走出校园时你才会发现你是与社会相脱节的,社会教育是磨平式的,在要肯定你专业知识的同时你必须具备各方面的在学校学不到的能力。以前认为参加工作了就像大学里一样边玩边学习吧!可现在我为工作重新有了深刻的理解,其实工作真的不容易,你必须去承担压力与责任,你可以问能不能这样做,而不能问我该怎么样。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你的责任。

在即将结束我实习工作,我一定总结经验,以最佳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和同事一起做好通信工作。

推荐第5篇:电力通信检修工简答题

简答题

 提高高频通道余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⑴适当提高发信机的发信功率。

⑵降低工作频率以减少衰耗,对于长线路可考虑采用70kHz以下的频率。 ⑶合理选用收信启动电平。  为什么进入载波机的用户线,必须经过保安配线架? 答:⑴雷电进入用户线,会烧坏用户及其附属电路;

⑵感应电压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电流潜入用户线,进入载波机,都会造成载波机故障,为

了确保设备安全,进入载波机的用户线必须经过保安配线架。  怎样用示波器测量正弦波频率? 答:选择适当的X轴扫描速率和Y轴衰减器,使示波器出现稳定的图形,然后数正弦波

的一个周期在X轴上占有几格,再算出每格代表的时间,取时间的倒数即为正弦波频率。  OPGW的含义

答:OPGW,即地线复合光缆,即在保持架空地线的功能和各项性能的基础上,将光缆

复合于地线中。  OPGW结构?

答: OPGW主要由外层绞线、中心光纤单元组(OP)和中间保护管三部分组成。外层

绞线即为地线部分,承受机械张力,承载短路电流及导引雷击电流,同时也作为OP组的铠装,起保护作用  ADSS的含义

答:全介质自支撑式光缆。它可利用自身的高抗拉强度和抗电蚀特性直接安装与长跨距电力杆塔之间。ADSS不含金属。  OPGW光缆特点和结构? 特点:

1) OPGW光缆除满足光学性能外,还完全满足架空地线的机械、电气性能要求,因此可应用于所有具有架空接地线的输配电线路;

2) 光纤单元被置放于金属管内或金属骨架内,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使光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OPGW应用于新建线路时,并不增加建设费用(与总的费用比较);

4) 地线复合光缆使用于旧线路时,只需把原来地线更换下来,而不再进行对杆塔加固或重新设计负荷等;

5) 光缆接续保护盒,必须安放与张力杆塔上;

6)

OPGW的安装方法与电力线的张力放线完全一样,而不需要特殊的安装机具

和工具。 结构:

OPGW主要由外层绞线、中心光纤单元组(OP)和中间保护管三部分组成。外层绞线即为地线部分,承受机械张力,承载短路电流及导引雷击电流,同时也作为OP组的铠装,起保护作用

 ADSS光缆应用的优越性?

1) ADSS光缆不含金属,完全避免了雷击的可能; 2) 由于ADSS光缆线路单独架设在塔(杆)上,不依附在电力相线或地线上,可在不停电的条件下施工,因而减少了因停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3) 跨距长,典型塔距可达50,200,400,600,800m,最长还可达1500m; 4) 安装敷设简便,不需专用施工机具,一般情况下,采用张力放线技术进行施工,与普通相线安装十分相似;

5) 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各自独成体系,因此无论是通信线路,还是电力线路出现故障、维护检修等均不会互相影响彼此的正常运行; 6) 光缆接续保护盒可放在张力塔上;

7)

由于可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通信线路的安装和维修,故特别适宜于沿高电压等级110~500kV输电线路上架设、安装。

写出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损耗的计算公式?

答: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损耗公式为

LdB=32.44+20lgD(km)+20lgF(MHz)LdB=92.44+20lgD(km)+20lgF(GHz)

 什么叫时分多路复用?

答案:答:时分多路复用是利用各路信号在信道上有不同时间间隙把各路信号分开。也

就是把时间分成均匀的间隔,将每一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已达到互相分开的目的。  简述数字通信的特点。

答案:数字通信的优点: a、抗干扰能力强;b、可采用再生中继实现高质量的远距离通信;c、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连接;d、灵活性高,能适应各种业务要求;e、易于加密和解密; f、适用于集成化。

数字通信的缺点:a、占用频带宽;b、要有集成技术为基础。

通信线路与电力线交越时有何规定?

答案:通信线路与电力线交越时,交越角应大于45度,通信线路与有防雷保护的电力线

交越时安全距离为:10Kv-2米,110Kv-3米,220Kv-4米。通信线路与低压线路交越时最小安全距离为0.6米。 .光缆如何配盘?

答案:光缆单盘长度一般为1Km和2Km,目前有单盘长4Km的光缆。为减少光缆中间

接头,减少接头损耗,减少故障率。所以在施工中尽可能配用单盘长度长的光缆,要考虑光缆配盘后接头点的选择位置,靠近设备侧的

一、二段光缆长度尽量要大于1Km,配盘中要考虑各处光缆预留。对光缆接头盒有何要求?

答案:光缆接头盒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热缩套管式和机械式两种。光缆接头盒的总要求是:

1)被连接的光缆加强心、金属护层、铜导线等有很好的连接和保护作用。对于有1M左

右的余纤能很好的在盒中盘留。保持足够的弯曲半径。2)具有良好的防潮、防腐作用。3)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和维修。

SDH网中TM、ADM、REG分别表示什么?

TM:终端复用器;ADM:分插复用器;REG:再生中继器。

PCM基群为何称为30/32路PCM?

答:PCM30/32路制式是指一帧内有32个信道时隙,但只有30个时隙传递30个话路信

号,而余出的两个,一个作为信道同步信号,另一个作为传送信令信号,因此称为30/32路PCM。

远动通道测试与调整应注意什么?

答:以不中断为原则,采用跨测,不得已要中断时,需事先向省、地调主管部门申请,经同意后,方可中断,并尽量减少中断时间 自愈网的实现有哪二种基本形式?有线路保护倒换和自愈环网二种。

自愈环网一般可以划分哪二种倒换环?

可以划分为通道保护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

通道保护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那里?

前者往往使用专用保护,而后者使用共享保护。 电力通信网主要哪些组成? 主要由微波通信、电力载波通信、光纤通信、一点多址通信、音频电缆通信、调度总机、程控交换机等通信设备组成。

我国采用的

一、

二、三次群传输速率和与之对应的话路容量? 一次群2.048Mb/s30路 二次群8.448Mb/s120路 三次群34.368Mb/s480路 天线有那些基本参数?

天线基本参数有以下几种:(1)方向性;(2)效益;(3)增益;(4)输入阻抗;(5)频

带宽度。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按其目的可分为那几种?

按其目的可分为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四种 。 改善接地电阻的方法有那些?

主要有敷设引外接地体、深埋式接地、人工改善土壤电阻率。

微波通信有何特点?(1)微波频带宽;(2)中继传输方式;(3)天线增益高;(4)外界干扰小;(5)灵

活性大;(6)投资见效快。在故障定位时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有观察分析法、测试法、拔插法、替换法、配置数据分析法、更改配置法、经验处

理法。 SDH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统一了世界上三种数字体系;(2)具有统一的标准光接口;(3)一步复用特性,

上下支路方便;(4)用于网络运行、管理、维护功能强;(5)兼容性强。 SDH的缺陷有哪些?

(1)频带利用率不如PDH;(2)指针调整机理复杂;(3)软件的大量使用影响系统

安全。 何为抽样?

答:抽样就是每隔一定时间对模拟信号抽取一个瞬时幅度值,使得原来时间上连续的信

号变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信号。 何为量化?

答:所谓量化就是将信号的幅度按一定规律离散化。 何为编码?

答:将量化后的PAM信号用一组对应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使之获得PCM信号。 通信电源系统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答: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电源部分、整流部分、直流分配部分、蓄电池部分组成. 蓄电池日常维护中,常用的充电方式有哪两种?各自优缺点有哪些?

答:⑴恒流充电:优点为充电时间较快。缺点是在充电后期会影响蓄电池寿命。

⑵恒压充电:优点是可避免由于充电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影响。缺点是开始时充电电流过大和后期又过小,对极板的不同影响,减短寿命。

如何将话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话音信号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是根据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进行

的。所谓抽样就是以一定的时间

间隔来抽取模拟信号的样值,每个样值就是原模拟信号的瞬时值,量化就是预先规定若

干个不同信号幅度等级(称量化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幅度,将每个抽样点上的幅度,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归并到最邻近的一个幅度等级中去。所谓编码就是用一组二进制脉冲,代表已量化的样值的幅度。

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它们各有哪些调制方式?

答:模拟通信:把原始信息(如声音、图象、数据等)在幅度上和时间上连续地在发信

端进行频谱变换,通过适合于其传输的信道送到收信端,经过收信机进行反变换,从而恢复原始信息。当前,模拟通信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数字通信:把原始信息(如声音、图象、数据等)在幅度上和时间上离散化,在发信端

通过变换设备将信息变成数字符号的形式,通过适合其传输信道传递到收信端,经

过收信机进行反变换,恢复原始信息。数字通信的调制方式有:脉冲调幅制(PAM)、脉冲调位制(PPM)、脉冲调宽制(PWM)、增量调制(Delta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两站常出现导频告警且不稳定,写出检查步骤,分析原因

原因有⑴甲站与丙站间总衰耗过大⑵线路间有干扰⑶两站导频接收调整不够适当。 检查步骤⑴测量甲、丙两端机发信功率(电平)是否正常。 ⑵检查甲、丙两端的结合加工设备及高频电缆有无问题。

⑶在乙站,将Aa,在B点测量

丙端机送来的话音信号,电平为b。⑷检查乙站桥路有无问题;⑸计算全通道衰耗:C=(35-a)+(35-b)=70-a-b⑹根据经验公式C总 =KL√f计算出线路衰

耗C总 =KL√f1+KL√f2 +7+2×3.5⑺比较上述⑸和⑹的计算结果是否相近,如果相差很大,应检查阻波器或其它加工设备。若基本一致,应检查来自其它信号的干扰,或设备本身导频调整等问题。

怎样分析电力载波机通路的杂音电平增高故障?⑴首先判断是通道杂音或是终端机产生的杂音。⑵是电力线随机杂音或是相邻通道的

杂音⑶是本方设备产生的杂音还是对方设备产生的杂音。⑷是设备收信杂音,还是设备发信部分产生的杂音或是电源杂音。

如何防止通信电缆进入高压变电站时的危险影响?

进入变电所的电缆应避开地电网,由地电网反侧进入通信站。如果有部分电缆经过地电

网,或经过一段低压电缆沟进入机房,则该段长度应加入需保护长度内,使塑料护套电缆适当延长。一般110kV变电所用450m塑料护套电缆即可。220kV变电站用850m塑料护套电缆即可。塑料护套电缆终端气闭接头,应于大地绝缘,可用高压绝缘垫隔绝。电缆终端分线盒也应固定在绝缘树脂板上,充气支管用橡胶管与气泵连接。目的是使这一段塑料护套电缆的铅护套与大地隔离 衰落种类?规律?通常采用了哪些抗衰落措施?

种类a、吸收衰落;b、雨雾引起的散射衰落;c、多径传播相互干涉引起的K型衰落;d、

对流层的大气流引起的闪烁衰落;e、对流层折射引起的波导型衰落。规律a、频率越高、距离越长、衰落越严重;b、夜间比白天严重,夏季比冬季严重;c、晴朗、无风天气比阴天、风雨天气时严重;d、水上线路比陆地线路严重。目前电路上通常采用分集技术和自适应均衡技术来抗衰落。

当发信机输出功率达不到额定值,而对方站收信并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时,是否可以认为满足使用要求而不必作近一步处理?为什么?

当发信机输出功率达不到额定值,虽然对方站收信并未出现明显的异常,但空间电路的

传输电平储备得不到保证,使中断率指标难以达到,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发信机部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整体性能和工作稳定性能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发信机功率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检修、更换或返修。 天馈线驻波比超标如何区分问题出在天线还是馈线?

答:当天馈线系统的驻波比参数超标时,则需要单独对馈线进行测量,以便判断是馈线

的问题还是天线指标欠佳。单独测量时,馈线上端接一个匹配负载,若测出指标很好,说明问题出在天线,此时应对天线进行匹配调节,使整体指标满足要求。若调

节后仍达不到指标,则应考虑更换天线馈源,或请厂方设法解决。如果测出的馈线驻波比偏大,可能由于馈线变形、内部有异物或馈线进水等原因造成,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处理,变形严重时应更换馈线。 画出通信电源原理图

论述如何人工敷设管道光缆?

答案:光缆人工敷设是常用的方法,经电缆井中至少有两人,一人拉放光缆,一人辅助,

服从统一指挥。光缆在外留有一定余长,一人向另一侧送光缆,使送入管孔的光缆保持一定弧度。敷设光缆中主要注意的是不要有死弯,弯曲半径大于光缆直径的1

5倍以上。大余量的倒顺、放光缆,倒出时要把光缆在当地盘作∞形,拉放光缆的拉力不要超过光缆允许张力范围,光缆是安全的。目前提倡机械施工,但必须有超负荷自动停机装置的牵引设备方可。

论述光缆接续时如何开剥光缆头

1先截去光缆端头1M左右,根据光缆芯数、接头盒型号确定开剥长度,一般取2.5M。

开剥后松套管留660mm,光钎长1500mm。2将待开剥的光缆作好记号、长度用剖刀在标记处绕割一圈,切断光缆PE外护套,不可伤及光缆芯线。3在有撕裂线的光缆中,可在留有的PE护套上切一小口,用撕裂线从小口处向开剥点拉,可全部去除PE层。 光缆接头操作

在光缆进行接头前, 先截去光缆端头1M左右,根据光缆芯数、接头盒型号确定开剥长

度,一般取2.5M,便于纤芯接续没和在接头盒中盘留。剥开后的光缆纤芯要用胶带固定,不要弄乱,碰伤纤芯一般都带有颜色,对号方便,接续前要先套入热缩套管。

每条待接续的纤芯要剥除涂覆层50mm,并用酒精擦试,光纤端面要切割平齐,分别置于熔界接V型槽中。熔接好的接头要立即套入热缩套管,进行接头加固处理。在

移动接头或在接头盒盘留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接头断裂。接头盒要安装稳固,要防止水和潮气的进入。光纤自愈环网中,根据分类条件种类的不同,如何分类?

a) 根据业务保护的基础不同,分为通道保护倒换环和复用段保护倒换环两种。 b) 根据环中节点间信息的传送方向,分为单向环和双向环。蓄电池日常维护中,常用充电方式有哪两种?优缺点? ⑴恒流充电:优点为充电时间较快。缺点是在充电后期会影响蓄电池寿命。⑵恒压充电:优点是可避免由于充电电流过大而造成的影响。缺点是开始时充电电流过大和后期

又过小,对极板的不同影响,减短寿命。

光纤通信与电缆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相比有什么优点?

1传输容量大 2调制方式采用直接调制光脉冲方式3传输质高,误码率小4可供利用的

频带广

对蓄电池组的日常维护测量操作流程。

1、将万用表选择于测量直流电压位置,并选择适当的量程。(1分钟)

2、按顺序依次

测量蓄电池组每节电池电压,以及蓄电池组总电压,并做记录。测试过程中,如发现电压有异常,除应做好记录外,还应及时汇报。(3分钟)

3、测试工作结束后,对蓄电池组进行清洁,发现有溢液等现象时,应进行处理,并记录、汇报。(3分钟)

用光功率计测量光功率操作流程。

1、用尾纤将光功率计与待测光端口进行连接。(2分钟)

2、按下光功率计上“ON/OFF”按键,开启光功率计,按下“λ”键,选择与待测

光信号相对应的光波长。(1分钟)

3、读取光功率计测试数值。(1分钟)

4、测试完毕,按下光功率计上“ON/OFF”按键,关闭光功率计,并恢复设备状 怎样进行高通道工作衰耗的测试?测试工作中注意那些 1)测试前应向通信调度部门提出申请,对复用高频保护的载波设备,必须向继电保护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

2)校验好仪器仪表,准备好记录表格,准备好双方的联系手段,规定测试步骤。 3)按照下图将线路接好。

4)按照下式计算工作衰耗;

(E

2)E

b400

10lg100

U

10lg

U

220lgEU10lg400100p1p26(dB)100100

5)一般运行中的高频通道只测试工作频带内的工作衰耗,若测试全通道的工作衰耗时,

每隔10KHz测试一次,接近工作频带时每个1KHz测一次,100KHz以下时测量点要密一些。(若阻波器为宽带,工作频带内可每隔2KHz测一次)。 6)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曲线,并标出工作频带,观察衰耗情况的波动和衰耗是否符合要求,若有问题按照通道故障的检查方法加以解决。 7)通道时应注意本通道和临近通道的高频保护频点,应该避开保护设备的频率以免保护误动。

怎样进行线路间的串音衰耗测试?

1)测试前应向通信调度部门提出申请,对复用高频保护的载波设备,必须向继电保护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

2)校验好仪器仪表,准备好记录表格,准备好双方的联系手段,规定测试步骤。 3)按照下图将线路接好。

4)按照下式计算串音衰耗;

(

E

2)E

b线近

10lg100

U

10lg400

E400U

20lgU10lg100p0p26(dB)100

100

(E

2)E

b10lg100

U

10lg

400

U2

20lgE线远

U10lg400100p0p36(dB)100100

5)若测试全通道的工作衰耗时,每隔10KHz测试一次,接近工作频带时每个1KHz测一次。

 怎样进行通道杂音测试?

1)先将通道两端所有通信设备关掉电源停止运行,将本端载波机从高频电缆上拆下,在高频电缆上接上和电缆特性阻抗匹配的负载电阻100Ω。

2)用选频电平表在负载电阻上测量各频率的杂音电平p(应避开电网内所有使用的频率) 3)按下图接好线;

4)杂音电平值可按下式计算; pR耦杂pb10lg

400100

10lg

100

耦合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是什么?

答: 耦合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是标称电容量Cb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载波通道中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线路之间阻抗匹配是怎样规定的?

答:通道各设备之间及设备与线路之间阻抗匹配所引起的反射衰耗AF≥12dB,或反射率P

≤25%。 中反调盘中的均衡器有何作用?

答:均衡器主要用来补偿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段的频率特性。 载波机通道路径选择主要考虑那几个方面?

答:首先要考虑通道衰耗小、使用方便和宜于组织迂回,将备用通道建立在距离短和中

间站少的线路上,另外还应考虑整个通信网系统的要求。 衡量载波通路的质量,一般从那几个方面来评价?

答: 衡量载波通路的质量指标,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通路稳定度、振铃边际、

通路杂音、通路串音、载频同步、乱真输出、选择性、通路净衰耗、通路净衰耗频率特性、传输电平、通路振幅特性、回音及群时延等。其中有的质量指标时针对载波通路全程的,有的质量指标时针对电力载波机本身的。 高频保护信号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信号及作用如下:

⑴跳闸信号。线路内部故障时,直接引起保护跳闸的信号称为跳闸信号。跳闸信号的出

现是保护跳闸的充分条件,它与继电部分的动作信号间具有“或”逻辑关系。

⑵允许信号。线路内部故障时,将保护开放、允许保护跳闸的信号称为允许信号。有允许信号是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允许信号与继电保护动作信号具有“与”逻辑关系。 ⑶闭锁信号。线路外部故障时,将保护闭锁信号称为闭锁信号。闭锁信号是禁止保护跳

闸的信号。无闭锁信号是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闭锁信号与继电部分的动作信号间具有“否”逻辑关系。

电力载波机收发频谱之间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

答:国产系列载波机的输出端往往是将方向发送滤波器、方向接收滤波器并联后接到外

线端的,这种滤波器由于结构简单,阻带衰耗曲线不能做得很陡,为使方向接收滤波器对发信频谱信号保持一定的防卫度,要求收发频谱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隔。如果收—发间隔不够大会导致整机外线阻抗降低,发信功率下降,引起对收信串扰,这是不允许的。为此载波机的技术条件明确了收—发频谱间隔的要求。 怎样对电力载波通路故障进行一般性判断?如何尽快进行故障处理?

答:首先判明是机器故障还是高频通道故障;是自方故障还是对方故障;是对方通道设备故障还是自方通道设备故障;是发信支路故障还是收信支路故障;是电源故障还是载供故障;是交换系统故障还是用户线路故障。 什么是负阻抗增音?

答:负阻抗增音是指在电路中串入一个负阻抗,使电流输出的功率不被正阻抗消耗,这

样负载上得到较多功率、获得较大的电流,从而引起增音作用。 通信线路电磁耦合的产生和影响

答:通信线路电磁耦合,不仅由于回路间存在分布电容、电感、电导的不平衡而产生,

特性阻抗失配,也将增加相互间电磁耦合,使串音影响增加。 导引电缆的用途

答:导引电缆,是主要传输继电保护信号、具有高强度绝缘的通信电缆,是电力部门使

用的特种电缆。

什么叫通信线路危险影响

答:凡在通信回路中产生的感生电流和电压,对人员有生命危险、对通信设备有损坏的

影响叫危险影响。 什么叫通信线路干扰影响

答:凡能在通信回路中引起通话杂音、电报失真或使远供回路工作变坏的影响称为干扰

影响。

模拟通信的信号传输特点

答:在模拟通信网中,传输的信号是时间连续函数,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电力线路如何对通信线路进行影响?

答: 强电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电容耦合、电感耦合、电导耦合产生。通

过电容耦合对通信线路的影响较电影响,强电不平衡电流通过电感耦合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叫磁影响,地中电流通过电导耦合对通信线路的影响成为地电流影响。

什么是数字微波中继通信?

答:利用微波携带数字信息,通过空间电波的传播而进行的通信为数字微波通信。

什么是电波传播的自由空间?什么是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答:所谓电波传播的自由空间,即理想的介质空间,自由空间里充满了均匀、理想的介质。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指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扩散损耗。 大气对无线电波的传输有什么影响?

答:由于大气的折射作用,使实际的电波传播不是按直线进行,而是按曲线传播,导致余隙hc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附加衰耗VdB变化,进而影响收信电收信电平变化。 环行器和单向器的传输特性是什么?

答:环行器和单向器的传输特性是:只允许电磁波单方向通过它,相反方向通过时,电磁波能量将被全部吸收而不能通过。 环行器主要有哪些应用?

环行器主要作为分路器和调相器使用。

微波滤波器有哪几种?

微波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三种。 间歇式充气机频繁启动说明了什么?如何进行排除?

间歇式充气机频繁启动说明有漏气现象,要使用超声波探测仪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并封

堵漏气点。

提高频谱利用率通常有哪两种技术?

提高频谱利用率通常采用多进制技术和压缩发送信号频谱技术。 微波收信机的中频滤波器包括三个部分?

答:微波收信机的中频滤波器包括:中频带通滤波器、幅度均衡器和群时延均衡器三个部分。

SDH的最基本传输模块和速率是什么?

答:SDH的最基本传输模块是STM-1,速率155.520 Mbit/s PCM30/32路基群的数码率是多少?如何算出来的? 答:PCM30/32路基群的数码率是2048 Kbit/s PCM30/32路基群的数码率

=8000(帧/秒)×32(路时隙/帧)×8(bit/路时隙) 对通信电缆配线的要求如何?

答案:答:市话纸绝缘电缆配线一般有电缆芯线小号开始逐级向下分配,全塑电缆与之相反,由大号到小号向用户分配线对。主干电缆在芯线分配中,线对的使用率一般定为85%~97%,余下的芯线作为备用线对。 数字通信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答:在数字通信中,传输的信号不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是离散的数字信号。数字

信号是用“0”、“1”数码组成的数字流,它把话音、图像等各种信息通过量化技术变成“0”、“1”电脉冲,再转变成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对方用光敏元件接收,通过解调装置还原成原来电信号。 什么叫通信电缆的割接?

答案:答:通信电缆割接是指新旧电缆之间的改接,是在保证用户不停话情况下,通过一定技术措施,从旧通信电缆上割接到新通信电缆上的较复杂操作过程。电缆割接一般分为局端割接和线路配线割接。 经常提到的“四遥”是指哪四遥?

是指遥信、遥测、遥控、遥调。 SDH网络基本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基本拓扑结构有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孔形。

何谓自愈网?

就是无需人为干预,网络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恢复业务,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

已出现了故障。 宜宁微波分别工作在那个频段? 宜宁微波工作在6GHz频段。 哈里斯微波工作在那个频段?

工作在7 GHz频段。 UPS有何作用?

当交流停电时,所接的蓄电池通过UPS向设备供电,保证设备不中断。 UPS有哪两种?

有后备式和在线式两种。

远动通道为什么要使用4E/M通道?

避免当终端阻抗不匹配时出现回输。 葛沪、宜宁微波属于什么传输体制?

葛沪微波属于PDH,宜宁微波属于SDH。

微波信号在空间传播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是地形,二是大气中雨雾和对流层,造成信号反射、绕射、折射和散射。微波通信中实际使用最多的是哪两种分集方式?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两种。 通信电缆屏蔽层的作用是什么?

起到防潮和防止电磁干扰的作用。

防雷规程中对通信楼和通信站的接地电阻一般为多少?通信楼接地电阻

其上端离地面不小于0.7米。

用铜排做机房环形接地母线时,其截面积不小于多少?截面积不小于90mm2。

用镀锌扁铁做机房环形接地母线时,其截面积不小于多少?

截面积不小于120mm2。

为什么将馈线和铁塔多点连接?

使馈线和铁塔形成等电位,减少电位差,避免设备雷击损坏。 加装的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在防雷中起什么作用?

它们是一端接地,一端接在设备上。当受到雷击时,能让大电流迅速泄放到接地网

中。

机房均压带和环形接地母线在防雷中起什么作用?

使机房四周形成等电位,在防雷中起到屏蔽和泄放雷电流的作用。 64Kbit/s的传输速率是如何计算得来的?

答:因为话音的抽样频率为8kHz,抽样值编码位数8位,所以单路话音信号的传输速率为8×8kHz得64Kbit/s。 如何测试发送光功率?答:先将光功率计的波长设置为被测信号的波长,将测试尾纤一端接到光板的发光口,另一端接到光功率计上,读出数值。 如何测试接收光功率?答:先将光功率计的波长设置为被测信号的波长,尾纤正常情况下是连接在光板的收光口上,将此尾纤拔出接到光功率计上,读出数值。 SDH帧结构中段开销有何作用?答:段开销是为了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传送所必需的附加字节,主要用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分为再生段开销和复用段开销。 SDH帧结构中管理单元指针有何作用?

答;主要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正确地进行分解。

介绍SDH帧结构中信息净负荷区。

答:信息净负荷区是用于存放各种业务信息的地方,里面包含有通道开销字节,用于通道性能的监视、管理和控制。

SDH复用结构图中C、VC、TU、TUG、AU、AUG表示的含义?

答:C表示容器;VC表示虚容器;TU表示支路单元;TUG表示支路单元组;AU表示管理单元;AUG表示管理单元组。

在我国的SDH复用结构图中定义了哪三种容器及对应的速率?

答:有:C-12对应速率是2.048Mbit/s;C-3对应速率是34.368Mbit/s;C-4对应速率是139.264Mbit/s。

各种信息装入SDH帧结构的信息净负荷区需经过哪三个步骤?答:需经过映射、定位校准、复用三个步骤。

何为光纤通信?

答:光纤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体,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将信号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

的一种通信手段。 光端机辅助工作系统包括那些?

答:辅助工作系统有电源系统、监控系统、切换系统、公务电话系统等。 模拟通信的主要特征?

答:模拟通信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幅度变化为连续的,可取无限多个值。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征?

答:数字通信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幅度为离散的,并且只能取有限个数值,或者描述为状态数。 比特的含义?

答:比特意思是二进制数字

何为光源?

答:光源是将电信号变成光信号的器件,在光纤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 何为光检测器?

答: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光器件。 何为光衰耗器?

答:是一种用来降低光功率的无源器件,它分为可变衰耗器和固定衰耗器。 封闭式铅酸蓄电池采用什么方式充电?

答:全封闭铅酸蓄电池只能用稳压方式充电。 SDH采用的“1+1保护”含义是什么?

答案:所谓1+1就是主备用信道传输同样信号,但利用率低。 架空光缆与公路交越时,最小净距为多少米? 答案: 5.5米。

防雷保护元件有哪些类型?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案:①氧化锌避雷器,用于交流进线相对地之间。 ②压敏电阻,用于通信设备侧直流电源负极对地之间。

③过流过压保安单元,音频配线架上。

是否能从STM-1信号中直接分插8448Kbit/s的信号?

答案:不可以,因为SDH复用映射结构中没有与8448Kbit/s信号相匹配的标准容器。 省公司的会议电视容量是多少? 答案:2×2M

通信网由哪几种基本设备组成?

答案: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 通信电缆按什么色谱规则编排线序?

答案:按主色谱白、红、黑、黄、紫,辅色谱蓝、桔、绿、棕、灰的规则编排线序。 进入通信站的音频电缆如何防过电压? 答案:加装保安单元,空线对接地。

空线对的接地是为了防止从哪里窜入的过电压对通信设备的损坏? 答案:用户侧。

微波塔和天线到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避免对建筑物发生闪络的要求,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答案:5M

直流电源防止过电压器件的连接方法是什么?

答案:“负极”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接压敏电阻。 请简述一下FXO和FXS接口是如何配合使用?

答案:FXO接交换机用户线,对端同一话路的FXS接用户电话。

G.703是ITU颁布的有关各种数字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标准,请问它包括那些接口? 答案:包括64kbps和2.048Mbps的接口 全塑电缆接头封合的技术要求。答案:1.能防潮防水 2.要有一定的机檞强度 3.能重开重合

4.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拉线装置形式的划分。

答案:从拉线装置形式的划分,有V形拉线,八字形拉线和吊板拉线。 为何使用光纤熔接法?

答案:光纤熔接法具有连接性能优良、接头损耗较小、操作较方便等优点。 光纤熔接法的步骤。

答案:光纤熔接的步骤:⑴套入热缩管,⑵去除光纤涂层,⑶制备光纤端面,⑷光纤放

置、对准,⑸光纤熔接,⑹质量评估,⑺接头保护。 光纤熔接法对光纤端面制备要求?

答案:光纤端面要求断面与轴线垂直、平整、无毛刺。 对使用的光缆接续盒的基本要求?

答案:能够对被连接的光缆加强芯、金属护层、铜导线(有铜导线光缆)以及光纤实现有效的连接和保护。

在光缆接续盒里的光纤一般长度?

答案:一般光纤在光缆接续盒内有60-100cm左右长度的余纤需要妥善存放在光缆接续盒内。

有那几种方式收容光纤?

答案:光纤收容方式有⑴盘绕式、⑵层叠式。目前以层叠式为主。

推荐第6篇:电力通信实训报告

电力通信实训报告

班级:09国际商务 姓名:叶亚丽

一、实训目的:

完成校外实训的任务,学习电力通信的一些基本知识,体验工作与学校生活的不同

二、实训内容:

实训单位是厦门远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1年,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7年9月30日获得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监管局福州监管办公室颁发的承装类5级(限电力通信、电力自动化)、承修类5级(限电力通信、电力自动化)资质。同时,公司于2001年取得了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配网自动化终端产品(TALUS 200I)福建省一级代理的权限,并为适应中文环境的需要自主开发了与其RL27柱上开关控制器相配套的汉化控制面板,进一步显示了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它一直本着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原则,不断寻找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发展目标,逐步确立了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成、电力通信系统集成、自动化产品研发等高新技术领域作为企业经营的方向,并逐步开展了IP和SDH光纤城域网络接入业务。在网络建设方面,公司业已建成覆盖厦门岛内外的两张网,即:厦门电力城域IP宽带网、城域数据传输网---SDH网。所接用户涉及银行、保险、政府机关、企业、ISP运营商等各个社会层面,已构建起一个较完整的IP城域网络,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我实训的部门是网络维修部,承担维护管理公司IP/SDH网络、机房维护、处理各种突发故障以及对公司运营网络的备品备件进行登记管理改造、相关资料的整理更新,还承建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及配套的送配电架空线路、电力电缆、光纤电缆等工程安装、架设施工和铁塔加工制造任务。网维部的工作相对来讲比较辛苦,对技术性要求也较强,每天都要出去抢修、维护,不管是远还是近。短短不到四周时间里,在网维部领导的教育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面对新工作、新环境都是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同时内心也有一些紧张与忐忑不安——毕竟自己是一个新手,对电力通信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在经理和部门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还

是受益颇多。通过在调度中心机房、将军祠机房、梧侣220KV变电站、内厝45KV变电站市头开闭所、马巷变电站、环网柜等施工现场的观摩学习,我对公司经营的一些基本设备,还有从电缆放线、接线、对线到线路调试与检测工作的基本流程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光纤的基本构造、机房设备维修的基本过程以及各种设备的主要用途。虽然像OTDR、ODF箱、CISCO交换机等一些专业的设备没有让我尝试,但我还是力所能及地做好扎线、整理设备线路等工作,增加了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训期间,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网维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三、实训心得: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是校外实训的日子,短短四周的时间就要结束了,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有难以忘怀的印象和体验,从刚开始的迷茫,到后来选择了这家实训单位,原本是实实在在的“门外汉”,现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对电力通信有了初步了解,也为以后的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这一次的跨越无疑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我所学专业是贸易类的,可是现在从事的却是我们正在高速发展的通信行业,一次非凡的挑战,我很明白“万事开头难”。刚进大学那会儿也不懂国际商务是什么,现在我对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虽然没有进行对口专业的实训,但我始终相信:在大学里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应该是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以及一定的自学能力。

实训期间不仅是我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努力学习的宝贵时间。“三人行,必有我师”。网维部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也找来了相关的资料努力学习电力通信专业知识,尤其是宽带局域网的知识,虚心向师傅们学习业务技术,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作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焕发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在网维部实训的这段时间经常跟着师傅们跑变电站,机房,工地,让我体会到了电力系统基层工作的艰辛。同时,施工队的师傅们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凭借团结拼搏的精神,上下拧成一股绳,用忠诚打造责任团队,用执行书写绚丽华章。

此外,在工作中我还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进网络维修部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学习安全规程和安全事故通报,知道了有很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责任人现场查勘不到位。通过学习,强化了我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后来的实训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在施工现场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的规定,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小细节中去。我想,这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注意的。

叶亚丽 09407011 国际商务

推荐第7篇:电力通信行业离不开PVC穿线管

电力通信行业离不开PVC穿线管

由于电力、通信等行业的旺盛需求,拉动了PVC穿线管,电线电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

目前,电线电缆行业重复投资、盲目跟风现象十分严重,如城乡电网改造时,不少企业生产架空导线、交联电缆;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时,又有不少企业大力生产高压交联电力电缆和光缆;目前许多企业又涌向汽车电缆。这些不顾条件,一哄而上的现象,造成了部分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后果。

与中国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相似,全世界的线缆行业同样面临困境。特别是IT泡沫破灭之后,一些欧洲大集团开始把电线电缆业务甩出去,因而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企业而言,一是要通过兼并整合来顺应环境变化,二是要通过技术开发,努力研制适应未来需求的产品,才能变挑战为机遇。

未来几年,新网建设和旧网改造是PVC穿线管还会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但好的市场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日子都会好过。只有那些与时俱进,始终能保持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赢得市场,获得快速发展。

推荐第8篇:电力通信系统雷电防护解决方案

电力通信系统雷电防护解决方案

1前言

当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卫星通信、保护监控、计算机系统和测量等电子设备产品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电力行业中,尤其在电力变电站这样设备高度集中的地方,含有大量的微电子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力行业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对国计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这些微电子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等致命弱点,一旦遭受雷击过压的冲击,轻则造成这些电子系统的运行中断,设备永久性损坏,更重要的是这些系统所承负的那些须实时运行的后续工作的中断和瘫痪,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电力这类国家重要关键部门,更为重要。

为此,我们认为对关键的系统和设备进行防雷害和过电压保护,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实施的。

通过我们为电力通信机房及二次变电系统防范雷害、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等工作方面所做出的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根据贵处防护现场的实际基础环境情况,及进行保护的工艺设备情况的要求,本着\"经济、实用、高标准、高起点、高可靠性\"的原则,为贵处做出设计方案,供各位领导和专家评审。

2设计说明 2.1项目的提出

根据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领导指示,由市供电分公司通信公司提出,对通信机房及电力变电站进行防雷和整改工作。

对通信机房和变电站内设备供电系统进行雷电防护加固对通信改造机房增加防雷型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柜对机房接地与变电站接地实施等电位隔离和地线优化等措施增设雷电环境在线监测记录装置对通信机房平面布置图、机柜正面、背面图、机房外部接线图、电源接线图、机房接地图等资料进行编制、存档对机房内线缆、光缆等制作标识进行区分整理通过防雷改造、机房整改确保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运行更安全、更可靠,为日后维护工作的顺利、快速、方便奠定基础。 2.2设计原则

由于雷电防护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防雷工程的系统设计、电涌保护器选型、安装、维护对所保护的设备关系重大,对业务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防雷保护系统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易维护性和经济合理性。防雷工程设计及防雷器件的选择应遵从以下的原则: (1)客户利益原则

无论防护工程的大小,防护设备数量选用多少都应以用户对安全期望值为原则,以用户需求为宗旨。本着务实,实用有效的思想,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充分考虑用户设备的可扩展性,通过相互间深层次的技术交流和沟通,达到目标的一致性,取得双赢。 (2)安全、可靠性原则

防雷工程的设计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防雷工程的设计中防护产品应是成熟可靠的产品。

电力通信设备是电力调度与电网控制的关键设备,对人民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任何时刻的系统故障都有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及相关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如何提高系统可靠性是防雷工程师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因此,防雷产品满足以下要求: a)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系统传输无损耗和衰减,不出现\"乱套\"或\"暂乱套\";

b)满足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的防感应雷、防浪涌过电压的冲击,且能自动复位; c)防护器件失效或损坏时,产品具有声光报警或遥讯接口、自动脱扣装置; d)防护器件失效或损坏时,可在线热维护(热插拔),故障处理无须停机; (3)先进性原则

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工业设计技术,使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从国家电力及电力通信发展来看,系统总体设计的先进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防雷系统的设计考虑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及装备特点,对高压输变电网、电力调度控制网和电力通信网开放的体系结构中的强电设备、弱电设备的安全接地系统的兼容性和协调性;防护设计中的梯度性;

采用产品技术应当是有效的,可扩充的,能满足今后日益扩充的需要。 (4)实用性原则

本着安全最大化原则,配置防雷保护系统的投入与安全的期望值成正比,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能减少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提高和延长设备工作时间、避免雷电灾害或重大事故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为用户的系统设备增值,有效的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加重要。

(5)开放性,可扩充、可维护性原则

防雷保护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保证用户的投资,所选产品必须满足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或国际有关标准。这样才能对电力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保证。

因为系统雷电防护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从系统论的角度上讲,系统结构越合理,系统的各个部份(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就越合理,相互之间的作用就越协调,从而才能使整个系统在总体上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2.3设计依据

SDJ2-92《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GB/T15153-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及电源》 GB/T13729-1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GB501269-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用的电涌保护器》 GB18802.2-2003《电信和信号网络的冲击保护装置》 GA173-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A267-2003《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安全保护规程》 IEC1024-1∶1990《建筑防雷》

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

2.4电力通信及变电站建筑物防雷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分类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分类

变电站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内的电源设备、远动控制设备、通信设备防雷应划为A级防雷保护。

其防护措施应有:直击雷防护、侧击雷防护、雷电浪涌入侵的防护、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和等电位联接的措施。 3雷击的分类和危害

防护雷电灾害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首先应确认雷害侵入所保护系统的各种途径,在这个基础上,依据系统防雷的科学理论和我们丰富的防雷设计安装经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从而达到在雷电入侵时能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为此,首先对于电力变电站的雷电入侵和危害,我们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3.1电力线是雷电入侵的重要渠道 3.1.1雷电远点袭击电力线

我国电力线输电方式是由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输电至低压变压器,经低压变压器的输出给用户。由于我国的电压基本波形是每秒50Hz的正弦波形曲线,在电力线上形成每秒50次的交变磁场。如遇雷害发生时,在雷电未击穿大气时,将呈现出高压电场形式。根据电学基本原理,磁场与电场之间是相互共存可逆变化的,那么,雷击高压电场通过静电吸收原理,向大地方向运动。雷电首先击在电力线上,并从电力线的负载保护地线入地释放,这样就击穿了设备。在高压线上的表现为击穿变压器的绝缘,在变压器低压端与负载的连线上遭雷击,损失的是用电设备。为此,在选择防雷器时,首先考虑远点雷击。 3.1.2雷电近点电力线的侵入

所谓雷电近点袭击电力线,实际上是雷电袭击被保护设备所在的建筑物避雷针或金属屋面(区域管制中心主楼为金属屋面),从而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问题。雷电打在建筑物避雷装置上,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定义建筑物接闪电能力为波形10′350mS三角波,雷击电流为150KA。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线路电感的作用,IEC61312定义最多只能将50%的电流引入大地。也就是说,10′350mS直击雷引下线只能引下50%的电流,余下的电流将通过电力线屏蔽槽、水管、暖气管、金属门窗等与地面有连接的金属物质联合引雷,但也只引下少部分雷电流,余下总电流的25%在大楼流窜至UPS输入输出负载的电源线、局域网线、各类信号线等。结果将击穿UPS输出对地线和输入对地线、终端设备电源对逻辑地线、网口对逻辑地线等。 3.1.3错相位雷害

美国空军电磁兼容手册中,描述雷电发生时用肉眼可识别闪电为一组雷击,每次不少于26个雷,它有大小和发生先后的区别,如果一个高能量雷打在一条火线上,而另一个低能量雷打在另一条火线上,线线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压差,侵入设备。这种侵害设备的现象,称错相位雷击,又称雷电的二次破坏。

小结:堵死雷电由电力线入侵电子设备,应该从远点雷击、近点雷击和错相位雷击三种雷击现象入手,实施全方位的保护,才能在发生雷击时,实施有效的保护设备。 3.2建筑物内感应雷害

雷电击在建筑物避雷针或金属屋面上,由避雷针或金属屋面通过引下线,将雷电流泄放大地,引下线自上而下产生一个变化旋转快速运动磁场,建筑物内的电源线、网络线等相对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高压并沿线路传输击毁设备。建筑物内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据统计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击引起的。

以变电站为例,避雷针引下线或主钢筋距机房约10米,假设机房为7′7m2。 di=75KAdt=10mS

则感应高压U=2′10-7′7′Ln=5571V

由此可知由雷电产生的感应电压无孔不入,它可以危及机房内所有的用电设备,感应雷的能量虽小,但电压较高。所以,对感应雷害的防护,应该是全面的防护。 3.3雷电作用下的网络雷害 3.3.1广域网络

一般讲,广域网络通常不遭受直击雷的破坏,1mm2的铜线遭受10KA的雷电袭击,它自身就断了。所以,广域网的雷害主要是感应雷害,击穿方式为线对线和线对机壳(地)。在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标准中,广域网保护的最大雷电流为5KA,连接广域网一般有以下几类,一类是DDN专线,一类是ISDN专线,一类是帧中继以及微波通讯方式。对于专线的接收端口,它的耐压应为5倍工作电压,即Vdc25V,传输速率小于等于2M,插入防雷器,使之在雷电作用下,短路保护5KA电流,而端口残压小于25V;

而对于话线备份来说,它的工作电压为48V加93V振铃电压共计175V,插入防雷器,防雷器的启动电压185V,残留电压小于Vdc330V,因为调制解调器的耐压为Vdc330V。保护模式为线对地和线对线,广域网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一般在28%左右。 3.3.2局域网

在局域网的传输电缆中,常常采用UTP电缆,UTP电缆的4对线中两对线(1-2,3-6线对)一对线接收一线发送,采用RJ45接口方式。既然局域网电缆采用RJ45型是一收一发,那么,就应按两对线进行雷电保护。

我们做过一次试验,在一条连接服务器的网线旁边,约距网线0.5米处,采用雷击发生器对网线0.5米处一条金属线发射雷电流。由小到大,发射电流为10KA,周边磁场污染了网线,瞬间服务器端口、芯片被击穿,这时,示波器记忆感应高压为100V。

在变电站的综合布线中,施工人员为了布线工程的美观漂亮,把很多网线放在墙壁内,没有考虑对UTP电缆的屏蔽处理,一旦建筑物某些钢筋泄放雷击电流都将引起感应高压,从而击毁设备。

另外,对于网络系统,由于雷电引起的电磁脉冲,在机房内产生3Gs(高斯)的变化电磁场,必然引起网卡端口芯片的烧毁。 3.3.3综合布线

从防雷角度上考虑,布线一定要明确表示:

a)电源线不要与网络线同槽架设,数据插座与电源插座保持一定距离; b)广域网线缆不要与局域网线缆同槽架设; c)网线与墙壁布置时,有条件应远距离安装; d)屏蔽槽有厚度要求,并要求两点接地.3.4雷电高压反击(又称地电位反击)

雷电袭击建筑物避雷针、金属顶面、女儿墙的避雷带,由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由于大地电阻的存在,雷电电荷不能快速全部的与大地负电荷中和,必然引起局部地电位升高,这种反击电压少则数千伏,多则数万伏,直接烧坏用电器的绝缘部分。

另外一点值得非常注意的是:防雷的概念不仅仅是对雷电灾害的防护,还有由于大型设备起停,切投等引起的电网波动,而产生的浪涌过电压是目前电子系统最大的威胁,其危害的比例绝对高于自然雷击的比例。雷电过电压,浪涌过电压,均归于瞬态过电压(瞬态浪涌电流)的范畴之内。

在通过具体分析了雷害入侵被保护系统的各种途径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防雷保护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避雷设施的安装和堆砌,而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为此我们的设计指导思想的主旨是,本着\"经济、实用、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高可靠性\"的原则,在遵照执行国际有关标准,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还参考和引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有关防雷技术标准要求,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4设计具体说明

经过对多个变电站的实地勘察,当前变电站中所采用的防雷措施(外部避雷)是比较可靠的,但是,随着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单靠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避雷设施已不足以防护雷电或开关过电压对微电子设备的冲击,进行内部系统的雷击浪涌防护和加装SPD(电涌保护器)是迫切的和必须的。

本设计主要内容为: (1)所有通信机设备线缆整理、打标签、平面图、走线图、设备明细表等设计绘图 (2)110KVA变电站:

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远动信号端口浪涌防护 (3)110KVB变电站:

更换电源柜、增加接地铜排、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串口信号端浪涌防护 (4)农电所总站:

接地改造、设置地线铜排、配线箱改造、增加防雷保安单元、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 (5)生产综合楼客服中心:

增加直流电源配电柜、接地改造、增设接地铜排 (6)220KV变电站:

交流配电系统设计及改造,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数据线防雷 (7)110KV变电站:

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数据线防雷 (8)220KVC变电站:

交直流配电柜的设计制造、接地线的引入、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串口信号端浪涌防护

(9)110KVD变电站:

增加交流配电柜、引上接地铜排、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信号端浪涌防护 (10)110KVE变电站:

交流电源系统雷电防护、信号端浪涌防护、接地均压环处理.(11)旧供电局:

地线引入、增设接地铜排、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信号端浪涌防护 (12)供电所:

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信号端浪涌防护 (13)供电大厦15楼交换机房:

交流电源系统雷电防护、接地均压环处理 (14)供电大厦16楼通信主机房:

地线引入、增设接地铜排、电源系统雷电浪涌防护、信号端浪涌防护 4.1建筑物防雷、二次弱电设备系统防雷及电气安全设计指标 4.1.1电气安全技术指标

(1)供电方式(采用TN或TN-C-S系统)及电网要求

电源电压:380V/220V波动不大于±5%

电源频率:50Hz波动不大于±0.5%

波形失真率:应小于±5%

电压漂移:(N-PE)应小于1V。

推荐第9篇:电气工程概论电力通信技术综述

电力通信技术综述

班级按安排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写论文,要求:2000-3000字,

内容包括:国内外目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综述

电力系统是由众多发电厂、变电所(站)、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相距遥远,运行情况瞬息变化,但相互之间的联系却十分密切,影响也非常迅速。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传送和交换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况和管理信息,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维修、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必须建立服务于电力系统的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可用性的通信系统(网络),即电力系统通信,简称电力通信。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通信已形成了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现有的电力通信的主要方式包括,

1、电力线载波通信,

2、无线电通信。

3、微波中继通信。

4、一点多址微波通信。

5、卫星通信。

6、光纤通信。7扩频通信。

随着电力新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网作为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柱之一,在我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对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并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本文从国内外目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三个方面,对其做出了阐释。

一、国内外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京汉微波电路主设备订货合同的签订,电力通信加快技术创新的工作也由此拉开帷幕。电力通信将在满足电网安全生产需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许可参与社会电信市场。当今时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电力通信在80年代初期曾经创造过辉煌,但到了90年代末,电力通信的技术水平已经比较落后。因此,技术创新被列为电力通信发展的重中之重,并确定了电力通信的在传输技术、业务网方面发展方向:在传输方面,电力通信将重点发展光纤通信,使电网蕴藏的丰富通信资源能够有效运用,并适时采用wdm和dwdm技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微波通信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使电力通信传输网架更加完善。在业务网方面,采用atm和ip技术建设电力数据网络综合业务平台,为电力市场、生产调度和电力工业信息化提供业务支撑与服务。与此同时,电力通信还将跟踪ip技术在传送电力关键运行业务方面的发展,关注利用电力配电线路传输数据的相关技术。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综合业务网。至今,我国电力通信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得到应用,传输网、交换网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字数据网、监测网、互联网、支撑网等也逐步建立和引人。造就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各项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我国电力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系统通信已发展成为具有多种通信方式和具备一定能力的较为完整的通信网络,但纵观全球的电信发展大趋势和世界各国电力通信发展的方向,尤其面对新形势下大区域电网互联乃至全国联网、电力市场等对电力通信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电力通信还不能真正满足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

(1)通信网络结构比较薄弱。目前电力通信主干网络基本上成树型与星型结合的复合型网络结构,难以构成电路的迂回,一旦某一线路出现故障,不能有效地通过迂回线路分担故障线路业务;网络管理水平亦不高,管理系统只能对电路进行分路监测和简单控制。

(2)干线传输容量不足。通信网内主干电路容量一般只有34Mbps,少数为140Mbps和155Mbps,而主干电路区段化使用的情况十分严重,网内主要节点之间话路紧张,极大制约了宽带新业务的开拓。

(3)通信体制落后,干线电路超期服役严重。干线微波电路主要是PDH传输体系,不少到了或超期期限,急需更新换代。

(4)网络接入和网络管理薄弱。目前电力通信用户接入系统薄弱,一般都是电话线,电路的用户接口基本上也都是模拟式信号接口,不能传输、调整数据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也只是刚刚起步,只能对电路进行分路监测和简单控制。由于通信规约、接口等不能统一,网内设备、通信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传输网现行体制的限制,网管系统所需要ide信息很难收集,难以集成一个完整的网管系统。

(5)通信网发展的规划、标准、规范等的制定不及时、不完备。作为国家的通信组成部分,电力通信网的标准、体制等不仅要符合国际和国家的标准,还要满足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由于新技术应用更新周期很短,通信网发展很快,有关部门不能即使制定出指导性的规划、标准、规范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电力通信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

(6)各地发展极为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准不等、领导重视程度各异等原因,在电力系统上也表现为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地区、单位已实现数字化、光纤化环网,有能力向社会提供富裕的通道通信业务;也有一些地区特别是农电通信还相当落后,甚至在某些偏远变电所连最基本的调度电话也不能保证。

三、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的展望。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电信体制改革,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电力工业和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电力通信利用改革之机最终推向市场和电力系统开放电力通信市场已是大势所趋。电力行业的改革、市场化营运、电网互联等,对电力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更为电力通信的发展提出了契机。

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网络业务应用ip化,网络交换技术分组化,网络基础设施宽带化,网络功能结构简单化,三网融合的一体化。电力通信的战略地位必须首先为电力生产服务,因为电力通信的物质基础是电力系统,其生存基础是特殊的保障性通信。就发展来看,通信网要统筹考虑,按照普遍服务原则,须用最新电信网技术不断发展。

为适应现代和将来电信市场开放的需求,我们要加快光线为主体的通信网建设,尽早确立电力系统高速数据网络技术体制,跟踪研究利用电力

线路传输高速通信数据技术,研究如何利用ATM技术实现电力通信关键业务的宽带综合通信平台,如何通过IP来综合电力通信的关键业务等问题。

在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正不断扩展和完善。我国的电力通信网,是为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而产生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当今先进技术的运用,从单一到多种通信手段共用覆盖的发展过程。电力通信在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联通和服务作用。

2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

2.1电力通信网的主要业务形式

在我国,电力通信网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形式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其主要业务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电网安全监视和稳定控制方面

在我国各个城市中经常出现电力系统崩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力网络结构过于薄弱,而且使用极不合理。对此,许多地区在电网的安全监视和稳定性控制方面给予了不少投入。例如,购置了及时定位线路故障点的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对通信网络不稳定的地方设置了实时监控系统,监视通信网路的健康状况;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实时相量测量,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相量控制等手段,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成为了可能。

2.1.2气象与新方面

电力通信系统目前在气象监测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例如:对于常年无人监守的户外水电站,可借助电力通信系统在水电站的上游选取合适位置安放监测台,对一年降水情况进行采集和网络分析,然后通过网络将信息传播,对数据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同时,它在新能源方面的作用也正不断突出,对太阳能、风能、潮汐等新能源的发电技术研究正是今后国力进程的一个长期方向,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业务方向之一。

2.1.3环境保护方面

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对各个领域的各种排放物的监控要求正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在对部分火电厂、核电站的废气、烟尘、放射线等的排放上已形成全面的监测系统。此系统综合利用GP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先进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实物样本就地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总部统一备案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对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2.1.4电网商业化运营方面

电网商业化运营主要依托于全国的联网工程,在我国电力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形成与国际互联网企业接轨的大的网络环境。商务系统安全性大、快捷方便,收益空间大,建立互动式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能扩展

业务范围,还能扩大信息交流。高速而又安全的电力通信网络,对电子商务的实时交易和电力网络环境的安全维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我国电力通信的主要问题

2.2.1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标准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其标准和体制虽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但在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下,其通信网发展的标准和规范都极不完善,规划等制定和更新也不及时。

这在新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标准不完善对电力通信网的整体全面发展影响较大。

2.2.2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各地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贯彻落实程度和科技运用程度的差异,每个地区的电力通信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部分地区和单位早已实现数字化和光纤化环网,该地区的电网及通信业务服务能力大大加强;而有些地区受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共同制约,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发达地区,有的甚至偏远到连成最基本的调度电话都难以保证,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3电力通信的发展方向

3.1加快光纤传输网的设置,加大全面网络建设

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备容量小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加快传输网的建设上。要对该地区主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吸引投资,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上做好工作。而且,要在电力通信和动作流程中加大网络的全面、系统建设。例如,在通信网的非话业务方面和网内IP技术等方面要加大开拓和推广力度,努力扩大电力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在各交换机制的组网工作中做好相关完善工作,把信息交换网络朝着高速高效率、安全性强、稳定性高的方向建设。

3.2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研究

我国的电力传输技术有待提高,要在维护已有的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增加业务管理力度和方面,在研究和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将宽带IP等新技术的运用深入到现代通信网络的建设当中,多角度加大经费投入科研技术的研究。

3.3各地严抓电力通信电路的建设质量

在我国电力通信发展速度飞快的现状下,要努力减少通信电路误码率高、公务监控不力、监控系统不通等系列问题,杜绝电力通信网络工程中的低质量工程项目的出现。各个地区应避免“地方保护”、“门户观念”对工程选择和决定的不良影响。且在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其工程项目负责人还要实行责任制,做好检测和监管工作,及时验证工程指标是否合格,确保建设质量。

3.4积极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

在电力通信发展规划中,要积极地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在语音、图像、数据、媒体、新闻等各业务领域为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提供统一的多优先等级,确保业务质量。

3.5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

保证业务质量的服务,在优化核心层基础上,广泛开展接入层、用户层工作。在电力通信网络成为功能强大的通信网络时,要按照市场机制和

市场运行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我们的通信网络资源,积极拓宽新的增值业务和服务范围,规划、建设、完善好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电力通信系统模式,加大自身竞争力,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竞争。

电力通信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做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坚固的电网结构、先进的通讯网络,并有完善的和法制体系作支撑。 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其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政府各部门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电力通信行业还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技术和装备上不断改进,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广泛实施,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

现有的电力通信的主要方式包括,

1、电力线载波通信,这是电力系统传统的特有通信方式,是电力系统的特有资源,在全世界各国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利用高压电力线路作为信号的传输通道,不需要再架设通信线路,十分经济;由于电力线机械强度高,结构牢固,又有三条以上的良导体。传输载波信号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力线敷设到哪里,电力线载波就可通到哪里,能达到通信与电网的同步建设,因此,对新建变电所通信它还具有及时性。

2、无线电通信。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传送信息的通行方式叫无线通信。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设备简单、方便灵活、建设速度快和投资省等特点,适合农村电网使用。集群无线通信作为无线通信方式的一种,是理想的专用调度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自90年代初引入国内,目前已有包括电力系统在内的相当一批用户,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3、微波中继通信。是本世界60、70年代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利用微波频段的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传送信息。

4、一点多址微波通信。

5、卫星通信。

6、光纤通信。7扩频通信

推荐第10篇: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方案

长沙威普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ttp://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方案

需求分析

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如网络管 理要求、通信系统规模、通信网络结构、技术经济指标等。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网管的配置越高、功能越全越好, 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控,那么最佳方案是选择监控系统。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同样 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通信设备的信息,只需要建立网元管理系统即可。但如果是一个管理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而且提供通信服务的管理单位,那么就应该选择能够涵 盖整个通信网的网管系统。

网络设计

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各个层次:

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

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单个的网元(设备),同时支持上级的网络管理层。这一层主要是面向设备、单条电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内容。其直接的结果实现设备的维护系统。

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网元之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从网络的观点、互联关系的角度协调网元(设备)之间的关系;创建、中止和修改网络的能力;分析网络的性能、利用率等参数。网络管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支持上层的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层:管理网络运行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接口,如物理或逻辑通道的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用户接口的提供及通道的组织;接口性能数据的记录统计;服务的记录和费用的管理。

业务管理层:对通信调度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等事项所需的一些决策、计划进行管理。对运行人员关于网络的一些判断的管理。这一层管理往往与通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其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派工维护记录,停役、维护计划,网络发展规划等。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是全网络的,对于面向用户服务的规模较大的通信网络,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网络、服务、业务等层次的管理上。

地址:长沙威普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址:客户服务联系电话:0731 88650578

系统功能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故障管理:提供对网络环境异常的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性质及确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配置管理:建立和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网络拓扑图形的显示,包括反映每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传输链路;设置和监视环回,以实施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运行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 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网管系统能较好适应电力通信网的特点,满足电力通信网的管理要求,网管系统应能兼容多机种、多种操作系统;应能设计成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可靠性;应能充分考虑系统分期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档次的网管系统的需求。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管系统网络。

数据服务器:是网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存储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 网管工作站: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操作各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来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各种网管系统的应用程序。

浏览工作站:通过广域网、Internet或Intranet网接入网管系统,提供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浏览功能。

协议适配器:完成网管系统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

前置机代理:通过远方数据轮询采集及网管系统与采集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对各种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实时管理。

网管系统的软件由管理信息数据库、网管核心模块、若干应用平台、若干网络高级分析程序及数据转换接口程序组成。

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和处理被管设备、被管系统的历史数据, 以及非实时的资料、统计检索结果、报表数据等离线数据。

网管核心模块包括管理信息服务模块、管理信息协议接口及实时数据库;

通信调度应用平台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图形调用、数据查询等功能。

图形系统实现网管系统图形应用界面,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图形文件管理工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网管系统所需的各种管理功能,包括运行计划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等。

网络高级分析软件包括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起步比较迟,相对于公用网和其他一些专用网都落后了一步。目前,在电力通信网中未见真正的规模比较大的网络管理系 统,网络的运行管理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一些随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规模、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显示出目前这种状况 的不适应性。从事电力通信网运行、管理、开发的建设者们有能力、有决心解决好这些问题。

第11篇:党员应急先锋岗岗位职责

附件2:

交通局应急先锋岗岗位职责

交通局党员应急先锋队队员职责如下:

一、平时负责检查责任区域的消防设施、设备是否正常,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二、负责在机关内宣传防灾避险知识,教授自救互救技能。

三、负责在机关内宣传应急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及相关要求。

四、收到疏散信号后,按党员应急先锋岗安排迅速到岗,并按应急疏散要求,组织引导责任区域内的人员立即疏散。

五、维护疏散秩序,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避免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六、在确认责任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最后撤离。

第12篇:应急通信工程师岗位职责

1.负责应急通信车车载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2.负责执行应急通信车车载通信系统维护作业计划及巡检。3.负责应急通信车调试开通及辅助设备的安装,并协调相关部门。4.协助完成班组各类报表制作填写及上报,确保应急通信保障安全、高效、有序开展。5.参与重大应急通信保障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协助制定保障和实施方案。

第13篇: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论文

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山东省沂南县供电公司 滕晓辉

摘 要:阐述了电力通信的概念,回顾了电力通信的发展简史,提供了电力通信装备的主要统计数字,分析了20世纪末电力通信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驱动因素,研究探讨了新世纪初电力通信的两个主要任务(发展专用通信和开拓外部市场)以及电力专用通信的技术发展问题。 1 电力通信的概念、内涵及发展沿革 1.1 概念

探讨电力通信的内涵问题,必然涉及电力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电力系统通信、电力专用通信、系统通信、厂站通信等。

电力系统通信的一般定义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电力系统运行、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中需要的各种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专用通信。

按照上述定义,电力系统通信即为“电力专用通信”。电力专用通信按通信区域范围不同,分为“系统通信”和“厂站通信”两大类。系统通信也称站间通信(inter-station communication),主要提供发电厂、变电所、调度所、公司本部等单位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满足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通信要求。厂站通信又称站内通信(intra-station communication),其范围为发电厂或变电站内,与系统通信之间有互连接口,主要任务是满足厂(站)内部生产活动的各种通信需要,对抗干扰能力、通信覆盖能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等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狭义的电力系统通信仅指系统通信,不包括厂站通信。广义的电力系统通信则包括系统通信和厂站通信。为避免混淆,通常把广义的电力系统通信称为“电力通信”,其含义不仅包括系统通信和厂站通信这两类专用通信,也泛指利用电力系统的通信资源提供的各种通信。如果不涉及社会公众电信市场,电力通信与电力系统通信、电力专用通信同义。 1.2 发展沿革

在我国,电力系统通信已有近60年的历史。早期的电力系统规模不大,采用电力线载波、架空明线或电缆等通信方式,即可满足调度指挥和事故处理的需要。随着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小的分散的电力系统逐步连接成较大的电力系统,单靠电话指挥运行已不能满足安全供电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电力系统远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并开始大规模应用,对通信的通道容量、传输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始采用微波、特高频、同轴电缆多路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连同原有的电力线载波和其他有线通信,组成了适应电力系统范围和要求的专用通信网,网络规模和通道容量均有了很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力系统不断扩大,调度管理更加复杂,迫切要求实现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调度自动化,对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开始突飞猛进,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等现代通信技术相继引入并得到广泛采用。1980年北京至武汉数字微波电路建成投运,1982年卫星通信开始在我国电力系统应用,1985年我国电力系统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投运,当时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到1993年,我国电力通信网已形成了连接北京至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覆盖范围和较强的通信能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等电力通信特种光缆技术趋于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电话交换、分组交换、数字数据网(DDN)、异步转移模式(ATM)、会议电话、会议电视等通信业务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电力系统通信的发展过程基本相似,传输技术的发展大致都经历了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等几个阶段。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采用微波中继通信,到20世纪80年代电力系统特有的架空地线复合光缆等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出现,20世纪

- 1

论文

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随着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重组后规模和职能发生变化,控制成本、降低电价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功能单

一、规模较小的电力公司可能不再具有以往“垂直一体化”(vertically-integrated)大公司那样对电力专用通信持续高额投入的能力,对over-investment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减少对通信的投入又将面临under-investment的巨大风险,影响其主业的生产安全和市场竞争与生存能力,由此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电力工业离不开电力通信,电力通信为电力工业提供优质可靠的专用通信,责无旁贷,应当作为电力通信发展的首要目标。

第二,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给传统的电力通信生存方式带来严峻的挑战,寻找新的出路既是电力通信发展的需要,也是电力公司主业的需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2.2 开拓外部市场

电力通信要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必要性方面,走出去不仅仅是通信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整体需要;不仅仅是受外部市场利益的拉动,更多的是受内部环境和矛盾发展变化的推动。电力通信要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和支点,传统的闭门发展模式迟早将走入死胡同。

可能性方面,电信体制改革和市场逐步开放,为电力通信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从内部的主、客观条件看,国家电力公司高度重视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包括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高度重视电力通信在电力工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基础和主导作用,高度重视利用电力系统特殊优势为国家现代化与信息化贡献力量。

电力系统除了有部分富余容量可直接用于对外服务,还有将特殊资源潜力挖掘出来用于发展通信的优势。在长途网方面,全国有22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近15万km,2005年预计达到21万km,运用电力特种光缆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技术,可将其复用为光缆路由资源。在本地网方面,电力系统拥有大量的电力管道(沟道、隧道)、杆塔以及光纤等直接或间接的电信基础元素,有较好的机房等基础设施和可靠的电源。在接入网方面,低压配电线路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利用电力线传送高速数据的技术正在试验并逐步走向成熟。

总之,开拓外部市场,是电力通信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电力专用通信能否健康地发展和生存,也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能否得到效的保证。因此,为电力通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电力通信健康发展,保障电网供电优质安全,同时充分利用好电力系统的潜在资源,不仅是电力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

作为电力通信部门,更应积极努力,锐意改革,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国家电力公司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下,解决好中国电力通信作为电信经营企业所必须解决的资本结构、组织体系、经营实力三大问题和市场准入问题,发挥长期从事高可靠专用通信运行管理经验优势和电力系统可用资源优势,塑造“电通”品牌。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可按富余能力消化、边际成本运营、全面商业运营等方式,视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情况,分步前进或一步到位。 3 电力专用通信的技术发展问题 3.1 总体思路

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以及专用通信的特点可以看出,专用通信网的最终发展目标将是广义的信息系统。ITU将“演进环境中的电信体系结构”(TAEE)修改为“信息通信体系结构”(ICA),以及在过去相对独立的信息技术(IT)和通信两个领域,现在越来越频繁地共同使用“ICT”(信息通信技术)等,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上述趋势。笔者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电力专用通信网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国家电力信息基础设施(SPII),更准确地说,是SPII的信息通信网络平台。这是实现电力工业信息化(包括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参照国家权威机构和信息通信业界的基本共识,SPII主要应由三大部分组成:信息通信网络平台、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和各种信息资源。信息通信网络平台不仅仅只是传输,而是可以进一步纵向分层、横向切块、包含信息传递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 3

论文

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常严格的可靠性要求,对于一般工业用途和民用通信来讲,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3.4 接入技术

接入网在现代通信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电力系统,过去主要集中精力于解决发电、输电、变电所需的通信问题,由于用户面较窄,接入问题不突出。现在,随着城市电网改造和用户要求的提高,解决配电网的通信问题已经成为电力通信建设的重点之一。

除了采用光缆外,电力通信接入网方面目前世界各国电力公司和相关设备制造厂商都在积极探索研究利用已有电力线路作为传输媒介,实现高速信息通信。其中包含两个大的分支,一个是面向配电网自动化的,国外一般称为DLC(配电线路载波);另一个是面向进户线路和户内线路的,在美国称为PLT(电力线路通信)。这两者的差别不仅在于使用对象不同,技术特征也有所不同,如速率要求、线路条件、线路共享方式和用户密度等。

PLT由于涉及面广,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它是220/380V线路上的高速通信,包括作为接入网末段(配电变压器至责任分界点)和作为用户住地网(CPN,也叫家庭网HN)两个应用领域。基于PLT的CPN,主要可用于户内多台计算机联网、智能家用电器控制、电力增值服务、终端设备灵活接入等。 目前,国际上有多个机构(行业协会、标准组织、专业论坛等)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许多国际知名的通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企业都积极参与。据报道,国外已有多家公司实际演示或宣布推出了2 Mbit/s及以上速率的室内电力线通信产品,如加拿大Cogency公司(25 Mbit/s @ 4~20 MHz)、美国Intellon公司(14 Mbit/s @ 3.5~16.5 MHz)、以色列Itran公司(12 Mbit/s @ 4~20 MHz)、美国Enikia公司(10 Mbit/s)、美国Inari公司(2 Mbit/s)、瑞士Ascom公司(2 Mbit/s)等。一些电力公司也正在进行一定规模的现场试验。在我国,低速率DLC和PLT(接入网末段及CPN)产品早已出现,也有一些应用。国家电力公司目前正在组织进行高速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针对我国电网具体情况进行传输特性测试与建模;二是有关适合电力线路通信特点的新型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抗干扰措施的基础研究;三是自行研制开发,或对国外专业厂商生产的器件特性进行研究和测试,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佳者进行系统集成和国内配套,形成实用化产品。 4 结束语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主要有4类:一是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同志在国家电力公司2001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二是《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三是相关网站及媒体,四是本人过去发表的学术论文。由于水平有限,无论对领导讲话和文献资料的理解,还是作为个人意见发表的观点,都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甚至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撰写此文的目的只是参与讨论,抛砖引玉,共同推进21世纪专用通信特别是电力通信的发展。

摘 要:针对目前电网自动化系统领域广泛使用的远动串口通信模式,分析了远动信息网络传输的必要性及其益处,研究了远动信息的网络通信模式和技术方案,并讨论了通信模式中的技术问题,如以太网技术、TCP/IP协议和网络通信中的技术问题。最后指出了网络传输必将成为远动数据传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远动通信; TCP/IP协议 ;IEC60870协议

1 引言

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普遍采用基于电路交换方式、独立占用64kbit/s

- 5

论文

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网关是连接RTU和网络的桥梁。它能实时多线程监听端口的状态,接受用户端的请求和收集串口数据,并能实时响应用户和RTU的请求。它要求具有实时和多任务特性,所以网关的硬件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至少16bit),通信接口为一可切换的RS232和RS485串行接口以及一RJ45网络接口。软件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并支持TCP/IP等常用网络协议。

3 远动信息网络通信中的技术问题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远动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正确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很高,所以对于上述的通信模式,有必要研究其是否能满足要求及受影响的主要因素。

2.3.1 以太网技术

选择以太网作为物理层和链路层,是因为以太网是在办公和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选用以太网能保证多种开发环境和可供选择的工具,而且成本低廉,通信速度可由10Mb/s发展到100Mb/s和1000Mb/s,且正在朝着1Gb/s和10Gb/s发展,这样可保证系统的可升级性。

但传统共享式10Mb/s以太网的碰撞检测机制(CDMA/CD)可能会引起信息传输时间的随机性,这样会影响远动信息对传输时间的要求,如遥测时间小于4s等。为此,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作了试验,结果表明10Mb/s或100Mb/s的以太网在最坏的情况下(如连接许多RTU),也能保证网络通信时间为4s。研究还表明,只要以太网的负荷量小于25%,以太网便可以得到最好的系统响应[4]。而且采用交换方式的100Base—T快速以太网的出现,在大大拓展带宽的同时,还缩短了以太网的碰撞域,使传输效率大为提高。

2.3.2 TCP/IP协议

TCP/IP协议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标准通信协议。许多厂商和系统都支持该协议,而且已经被人们所认可。但TCP/IP协议毕竟是面向Internet的大众化协议,在用于远动数据的传输时,传输的实时性有一定要求,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TCP是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远动信息传输的客户/服务器模型中,RTU充当服务器的角色,连接着多个客户端(如当地监控站、调度端远动操作站等)。在这种方式下,RTU可以同时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和数据询问。但是TCP是面向连接方式的传输数据,每次成功的接入,只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没有执行过关闭操作,就一直是接通的。然而RTU网络服务器程序限制了程序在同一时刻可连接的客户端数目,当使用Socket时一般不超过5个客户端,所以这种情况下1个RTU同一时刻可连接的客户端数目是有限的,当达到极限时即使有连接要求的用户也无法建立连接,这会引起线程阻塞,导致重要数据无法及时传输。对此,Socket采用了一套机制来加以避免,通过超时处理方法

- 7

论文

电力通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任雁铭.IEC61850通信协议体系介绍和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8):62-64.

[2] 谭文恕.远动的无缝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电网技术,2001,25(8):8-10

- 9 -

第14篇:电力通信:解决小区宽带接入的方案

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电力线通信行业标准发展过程,并详细论述了PLC技术与WLAN、EPON技术相融合的创新性 WLAN (宽带入户)解决方案,以及对该方案的系统组成、通信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简析,文章最后列举了典型的应用案例,具体展现了该方案的优越性。 关键字:PLC;电力线通信;无线宽带入户;WLAN;EPON.作者:昆山网电科技有限公司 PLC研发工程师

一、电力线通信行业背景及遇到的问题

随着4月1日,由国家两部委共同编制的两项关于“光纤入户”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宣布了我国正式开始迈入后光纤的时代,然而在各运营商争相喊出“宽带提速,去铜换光”的口号用于抢占市场的时也遇到居多现实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光纤铺设成本高,铜线资源丰富成关键

在宽带提速大背景下,国内的各大电信运营商开始逐步推进光进铜退,转向FTTH的光纤接入方式。但同时, 运营商也面临着光纤入户的部署施工的难题和成本的压力。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去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是一项重要课题。从根据国内宽带用户及运营商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昆山网电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电力线通信技术优势,为各大运营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铜线(电力线)入户的解决方案。因市场的需要,能与FTTH的速率相媲美的PLC技术,作为充分利用短距离铜缆高速传输的有效技术,再次受到了运营商的高度关注。据了解,相比较于FTTH,PLC的理论速率可达170Mbps。同时,PLC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无须进行现有线路改造施工,毫不费力地就能跨过了最后100米接入难的鸿沟,且其建设成本远低于FTTH。

2、国内市场巨大,光铜并肩发展

由于端到端较高的投资成本拉长了FTTH的回报周期,而且关键器件等维护也牵涉到今后的运营成本。 FTTH建网成本是PLC 的4倍。在宽带普及提速的现实需求下,对于光纤布放困难、宽带渗透率低的区域有着不可替代的成本优势和先天的施工优势。

对于宽入户问题,南方电信和北方联通都可以借助先天的优势来解决丰富的电话线网络资源ADSL,而虎视眈眈的广电总局找到了它的一个杀手钳CATV 的同轴线缆(即称 HFC 混合光纤同轴网)。

各大运营商宽带接入业务首先想到了就是住户家里面固话电话线,或者是电视的有线电视线(同轴线),却忽视了遍布家庭最广泛的线电力线,电力线是家里面最基础的线,但它的覆盖面之广却是其他网络所无法比拟的。

二、电力线通信行业发展标准

电力线通信技术简称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话音,视频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迄今,PLC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电力系统已经得到了不同的应用:高压输电网(35kV以上)、中压输电网(10kV35kV)以及低压(10kV以下)等领域,数据传输的通讯速率也在不断的提高。现阶段,在低压配电网上传输速率已由1Mbps发展到2Mbps、14Mbps、24Mbps、45Mbps、85Mbps、200Mbps和500Mbps的高速率,传输距离可达500米,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宽带接入技术。

2005年7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立P1901工作组,致力于统一电力线宽带通信的技术标准。WLAN无线宽带入户PLC创新解决方案包括电力线宽带通信的室内联网和室外宽带接入,以及两者的互操作性。2010年2月,IEEE已经完成最初草案并发布,将HomePlug电力线联盟的HomePlugAV技术、基于松下电子的HDPLC技术定义为物理层可选的标准,放弃了对G.hn的兼容努力,10月份发布了规范P1901的正式版。

三、PLC将WLAN 与 PLC、EPON 技术完美融合的解决方案(昆山网电)

1、方案背景

于WLAN,目前定位是:以承载高速数据业务为主,覆盖重要公共热点区域,分流3G网络的热点数据流量,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改善用户体验。而目前的WLAN建设则主要以室内覆盖为主,基于802.11a/b/g/n标准,使用2.4G/5.8G频段;覆盖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的室分系统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802.11使用的是2.4G/5.8G的高频,相对于使用800/900MHz的GSM网络,WLAN信号线路传输的损耗及空气中传播的损耗较大,穿透力较弱。

在某些场所,如宾馆酒店的豪华套房、高档小区、别墅群、跃层式住宅等,由于装修及美观等原因,线路难以布设至目标覆盖区域,若采用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在房间外布放天线进行覆盖常常很难达到理想的覆盖效果,尤其对于普通的家庭用户来说,那是难上加难。

2、方案组成

昆山网电科技的WLAN (宽带)入户解决方案创新性的将WLAN与PLC技术相融合,完美解决了WLAN入户问题。通信系统主要由局端电力网桥、无线电力猫和电感耦合单元三大部分组成,下文将对局端电力网桥、无线电力猫和电感耦合单元三部分做详细介绍。 (1)、局端电力网桥

局端电力网桥是电力线宽带接入系统的接入汇聚设备, 通过AC100V-240V电力线传输和接收以太网信号,可以使原有的电力线网络以很低的投资升级成为一个电信级的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接入网络。局端电力网桥将ONU(或光电转换器/交换机)输出的标准的以太网信号调制成可以在电力线上传输的射频信号,通过采用OFDM技术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局端电力网桥安装在小区机房、小区弱电井(靠近电表房)、小区

光节点或者楼道内.图1:昆山网电WLAN入户解决方案系统组成图

(2)、无线电力猫

无线电力猫,即无线电力型AP,顾名思义,是电力调制解调模块(Modem)和无线接入点AP的融合。AP单元完美支持目前802.11g/n协议。无线电力猫终端使用在用户家庭中,连接至不同电源插座,即插即用。

(3)、电感耦合单元

电感耦合单元采用电感式耦合器,实现PLC高频信号与电力线的耦合,每个型号的耦合器都有特定的参数,各型号耦合器不能混用和替代使用。耦合器的应用环境在小区机房或者弱电井房耦合电力线的地方。局端电力网桥将以太网上联接口接收过来的数据进行D/A转换变成模拟信号,用正交频分复技术( OFDM)调制到2M-30M频宽的多个载波上,由模拟前端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自适应功率放大,再从PLC信号接口耦合到电力线进行传输;无线电力猫终端将电力线上PLC信号提取出来,进行滤波和自适应功率放大后解调、A/D转换、最后还原为以太网数据并且通过AP模块广播无线信号,从而实现借助电力线解决WLAN入户覆盖。

3、PLC系统通信机制

PLC系统的局端电力网桥和无线电力猫终端采用点对多的拓扑结构,采用MASTERSLAVE模式适应电力线接入网络模式,局端电力网桥定义为MASTER模式,无线电力猫终端定义为SLAVE模式,相互之间是主从关系。PLC系统的上下行数据采用了不同的传输方式,专为适应电力线共享网络媒介的特性而设计。

当无线电力猫终端联通电源后,系统会自动搜寻局端电力网桥,并且在局端电力网桥上注册自己的MAC地址,同时,局端电力网桥给每一个电力猫终端分配一个唯一的终端设备标识(TEI)。数据从局端电力网桥以时分复用技术(TDM)广播到每个电力猫终端,当数据信道到达电力猫终端时,会根据TEI在物理层上做出判断,接收给它自己的数据帧,摒弃那些给其他无线电力猫终端设备的数据帧。昆山网电的PLC设备采用了十分高效的MAC层处理技术,支持工频周期同步机制,综合使用具有QoS保证的TDMA时分多址有序接入和CSMA竞争接入2种方式,并通过快速自动重发请求ARQ可靠传送。其中,TDMA面向连接,提供QoS保障,确保带宽预留、高可靠性和严格的时延抖动控制;CSMA面向优先级,提供四级优先级。局端电力网桥控制所在的电力线网络其他同等设备的活动,并协调同相邻电力线网络的共存,以支持电力线宽带接入、多电力线网络运行和隐藏节点服务。局端电力网桥除了提供无线电力猫终端网络集中与接入外,还采用VLAN和QOS技术,能够对用户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针对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进行带宽分配和管理配置,并且采用黑白名单的方式对终端用户进行管理。所有电力猫终端的上行数据都传递给局端电力网桥,无线电力猫终端之间不能相互通讯,也就是各个用户之间是隔离的,这可以有效避免用户之间的影响。

4、WLAN入户PLC解决方案影响因素简析(昆山网电) 电力线最初设计是给用电设备传送电能的,而不是用来传送数据的,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传输媒介,自然会引起众多的疑问,其主要分为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

(1).政策层面:关于电力线宽带的接入仍然需要依靠骨干网络,解决的是大楼到桌面的这一段接入。因此,要做电力线宽带接入的运营,要么由城域网运营商与PLC驻地运营商合作,要么就由传统的运营商利用PLC技术自建驻地网。要获得宽带经营资质许可,提供宽带接入业务,就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的驻地网许可证,无线宽带WLAN亦是如此。在三大运营商大规模推广无线宽带以前,关于电力线上网的推广和应用,都是由国电通信中心牵头来做的,信息产业部没有叫停,没有许可,也没有相关的“电通”牌照的问世。但是,我们在WLAN无线宽带入户的解决方案中,所有涉及到的电力线通信介质均在低压段,而室内的电力线产权上属于业主或者物业所有,上海电信亦在2010年下半年借助PLC电力线通信介质在上百个小区实现了IPTV的数据传输,因此,电信级运营商凭借大量的物业资源使用电力线解决WLAN无线宽带入户,是否会受到国家电网的干涉暂时还不会有定论。

(2).技术层面:国电通信中心几年前曾经牵头在北京、深圳等地进行过大规模的电力线宽带运营,结果我们是知道的失败,包括现在都可以看到网上对当时电力线宽带业务的很多否定评价,我们暂且不讨论其运营模式,就从技术层面对当时的失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上网就不能用电吹风,电压不稳会掉线”这个就是当时电力线通信的真实写照,现在还可以在网上随处搜索到,所有用户对这样的服务投诉不断。当时的电力线上网诟病多,主要集中在稳定性、信号衰减、信息安全、电磁干扰等问题上,用户的投诉更是集中在上网时性能不稳定、受外界电源状况影响过多等情况。 常言道,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科技处于时时刻刻的高速变化中。电力线通信技术同样如此,纵观其发展的十几年历程,从低速率的几十Kbps到目前的500Mbps,从无标准无序状态到IEEE和ITU等竞相发布PLC通信的标准,我们暂且不讨论以往技术的缺陷或者说以往技术的不完美。目前昆山网电的PLC设备在物理层采用具有高级前向纠错、通道预估和自适应能力的OFDM调制解调技术,通过工频周期同步机制确保良好的抗工频周期同步噪声的信道适应能力,如调光灯、充电器等产生的谐波,并且采用了先进的MAC层处理技术保证高质量的电力线通信。至于安全性,昆山网电的PLC系统中数据通信完全支持128位的AES数据加密,并且可以保证各个终端的数据隔离来确保终端用户的隐私。另外,昆山网电创新性的将PLC设备同目前的W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AP相融合,实现WLAN数据的干线传输,并且完全借用各运营商已经建设的有线侧网元、WLAN认证计费等系统,实现了PLC电力线通信系统与现在WLAN系统的完美融合。

四、案例分享(昆山网电WLAN入户 PLC 解决方案经典案例)

背景:2011年,中国移动某城市分公司PLC无线宽带项目是昆山网电WLAN入户PLC解决方案第一个大规模应用的缩影。此项目起始于2011年的4月份,并且是以联合研究课题的形式开展基于PLC技术的无线宽带覆盖模式联合研究项目,该课题的目的是开展基于PLC(电力线上网技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技术的无线宽带覆盖模式的初步技术验证测试,在技术验证测试过程,发现该模式的设备及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为该模式的大规模推广铺平道路。昆山网电通过敏锐的市场嗅觉,牢牢把握住了此次机会,并且成为了该课题的主要参与厂家,并为后续7月份的大规模招标和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中国移动分公司基于PLC技术的无线覆盖项目系统架构

中国移动分公司完全借用现有已建设的WLAN系统,联合中国铁通某分公司,同时借助中国铁通已有的物业资源,通过昆山网电的PLC解决方案实现小区的WLAN无线宽带覆盖,系统的架构如下图2所示。

图2某某移动WLAN入户PLC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小区楼宇配电间的PLC局端电力网桥的RJ45接口连接交换机/ONU、光收发器通过光缆到中国移动某分公司的通信机房接入网络口。PLC局端电力网桥射频信号输出经过耦合器,将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上,住户家里面,再连接到每个用户端的PLC Modem(无线电力猫)。 用户的无线电力猫默认广播中国移动某分公司的CMCC信号,从而实现基于PLC系统的WLAN无线宽带入户覆盖。

2.中国移动某分公司的WLAN入户PLC解决方案优劣对比

相比WLAN室分覆盖,PLC解决方案的优势显而易见,即便与传统有线宽带通信而言,亦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1)成本低:对运营商而言,利用电力线上网,直接使用现有的电力网就可以实现通信,而不需要另外铺设电话线、光电缆等,大大减少了在基础网络上的投资;对用户而言,通过电力线上网,无需通过电话线,相对减少了通话费用,且享受到价格优惠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2)覆盖广:无所不在的电力线网络是此方案的优势,电力线是最基础的网络,它的规模之大是其他网络所无法比拟的,运营商可以轻松地将网络接入服务渗透到每个家庭。此方案将会促进电信级运营商市场的发展,并为WLAN普及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3)传输速率高:利用电力线上网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信息传送速度可达到200Mbit/s,甚至后续平滑升级到500Mbit/s,满足普通家庭的WLAN无线宽带入户。

(4)适用性强:能够通过电力线将整个家庭的电器与网络联为一体,在室内的设备之间构筑起可自由交换信息的局域网,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来控制自己家里的电器设备。当今,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各种支持上网的电视机和冰箱等数字家电的普及,需要大幅度地增加接入端口,通过电力线路,无线高速接入互联网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5)施工快捷:采用PLC解决方案,一线两用,成本低,在网络传输资源到位的情况下,全网覆盖小区的一栋住宅楼,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无论在施工时间上,还是施工难度上,其他的解决方案都与此方案无法比拟。 (6)售后压力小:无线电力猫终端属于家庭里的终端产品,虽然产品需求数量巨大,但是因为其资产属性属于用户端,用户也即插即用,运营商不必时刻支付高昂的设备运维费用。运营模式类似中国电信的Modem,终端用户可以根据产品的质量情况和使用时间,根据业务协议进行退换或者购买,售后压力非常小。

3.WLAN无线宽带入户PLC解决方案发展前景

紧接中国移动某分公司采用昆山网电WLAN无线宽带入户PLC解决方案大规模商用之后,该省的其他地市也陆续开启相似的项目对住宅小区等家庭用户进行WLAN无线覆盖,都已进行较大规模的设备招标,比如某城市的移动分公司也因受到无法进行室分解决WLAN无线覆盖问题的困扰而采用昆山网电的PLC解决方案,进行了多个五星级酒店的工程试点。与此同时,其他省份,也纷纷表示对该方案的兴趣,并对方案和产品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且部分地区进行了VIP区域的试点。

方案总结:此方案采用的PLC技术经过数年技术的高速发展,克服种种困难,解决样样隐患,已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之,随着中国WLAN无线宽带运营模式的推动和千万户家庭对无线宽带的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了对PLC技术的研究和方案提供,我们相信基于PLC技术的WLAN入户解决方案会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第15篇:电力通信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若干要点,以此为电力通信企业提供建议。首先从电力通信企业的生产特点出发,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特征,指出建设安全文化的实质在于利用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影响、改变人的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在此基础上引出了电力通信安全文化建设的5个步骤: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训练骨干、宣传教育以及努力实践。然后从完善安全机制、提高安全意识、研究事故心理、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立法和物态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引言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卓有成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这已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因此,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便成为所有电力和通信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1]。

电力通信企业的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发挥通信作为电网企业一个基础平台的作用,确保各种生产、营销、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的可靠传送,为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保障和优质服务。其生产特点一是维护量大,点多、面广、线长;二是技术更新快,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具备专业的驾御能力;三是安全责任重大,特别是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需要更新传统的通

信安全观念,树立与电网的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理念。因此电力通信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因素多,建设周期长,必须扎实地、持久地开展下去。而企业的领导班子认识统

一、决心同下,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前提。

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从事电力通信生产的实践活动中,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保护职工免受意外伤害,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并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它是全体企业员工对安全工作形成的一种共识,是电力通信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与载体,是实现电力通信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安全文化在电力通信安全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步骤

(1)建立机构

建立领导机构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组织保证。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二级单位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安全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和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各级企业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切实组织好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确保其工作取得成效,不断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并带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制订规划

建设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要有总体规划,行动要有计划,并要定期对计划和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制订规划时要做到:对安全文化所涉内容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并根据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对通信专业的基本要求,对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定格设计。定出科学的时间表。实施计划时要讲效率和效果,而且对实施情况要定期检查。这里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通信企业必须学会与时俱进,根据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对通信专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创新文化理念,及时修订安全文化的建设规划,使之适应这种新发展、新变化。

(3)训练骨干

只有训练出一批对安全文化建设认识正确而又深刻、并能自觉地去努力实践的骨干,才能更好地动员和带动群众,同心协力地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训练的内容包括理论、事例、经验及本单位的实施方法等。训练的骨干越多,越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因此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甚至班组长,都必须首先努力成为骨干,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群众,影响群众。

(4)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激励、感化是传播安全文化、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模式,如宣传激励、教育培训、文学艺术、科技创新、范例展示等模式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入。这里有

几点需要强调:一是要及时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对通信专业的要求,做到深刻领会思想,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利用开展“安全月”、“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安全生产活动,积极做好安全文化的宣传,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三是抓住由于管理违章造成重大通信故障的典型事例,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认真对待,“举一反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执行规程、规定的自觉性。

(5)努力实践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既要做到雷厉风行,又要注重实际效果。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要点包括[2]:

(1)领导层首先应起表率作用,且要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

(2)管理人员必须有创新行为,并形成新的工作习惯。

(3)要使全体职工在任何一项工作和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引导、控制作用。

(4)要建立起激励机制,表彰奖励先进,鼓励正确的行为。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在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力通信的情况下,电力通信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决定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概括起来,电力通信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完善安全机制,提高安全意识

(2) 研究事故心理,造就良好的心理状态

(3)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4)完善安全立法,规范作业行为

(5)物态安全文化建设,为预防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而建造和配备各种安全设施[3]。

结语

总之,建设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更新安全观念。在建设电力通信企业的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要讲究普及性和可操作性,不求高深理论,但求科学实用。应坚持以提高员工素质为第一保障,以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为第一要求,以保护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为第一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先行、诚信尽责的原则;紧紧围绕企业可控、员工在控、社会同控的要求,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途径,立足于规范化、完整性、实用性,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逐步形成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

建设电力通信企业安全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协力、全员参与、坚持不懈地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长期的稳步提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16篇: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员岗位职责

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员 岗 位 职 责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

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在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领导下,全面管理本部室的日常事务。

2、坚持应急24小时值守工作原则。

3、坚持矿领导值班和下井带班制度,随时掌握应急管理动态,强化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

4、值班领导休息期间并保证24小时手机通讯畅通。

5、熟悉各应急队伍、各处应急设备和装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疏散路线,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正确做出先期应急处置。

6、发生或收到突发事件情况信息,根据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7、紧急情况发生时,落实矿长授权的“调度员十三项应急处置权”,做到“紧急情况下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

8、遵守保密纪律,严格保密措施,严防失泄密事故。

9、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和审查,每年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施。

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岗位职责

1、在应急办公室主任领导下,负责本部室的分管工作。

2、应急24小时值守工作原则。

3、坚持矿领导值班和下井带班制度,随时掌握应急管理动态,强化应急值守工作的领导。

4、值班领导休息期间并保证24小时手机通讯畅通。

5、熟悉信息收集、发布、汇总、报送的内容和程序要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各类突发信息报告及时、处置及时,不得误报、迟报、瞒报、漏报。

5、熟悉各应急队伍、各处应急设备和装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疏散路线,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正确做出先期应急处置。

6、发生或收到突发事件情况信息,根据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7、紧急情况发生时,落实矿长授权的“调度员十三项应急处置权”,做到“紧急情况下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

8、遵守保密纪律,严格保密措施,严防失泄密事故。

9、定期参加应急管理培训,掌握综合应急处置预案。

应急管理办公室干事岗位职责

1、在应急办公室主任领导下,本着严谨高效、有情必报、快速反应、安全保密态度认真工作。

2、认真履行应急值守基本要求,坚守岗位,遵守值班纪律。

3、及时填写值班情况记录,做到字迹清晰、内容详细、妥善保存。做好来文来电的收发、处置工作,注意收集掌握重要动态信息,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4、发生或收到突发事件情况信息,根据规定程序,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5、紧急情况发生时,落实矿长授权的“调度员十三项应急处置权”,做到“紧急情况下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

6、定期参加应急管理培训,掌握综合应急处置预案。

7、遵守保密纪律,严格保密措施,严防失泄密事故。

应急管理办公室资料员岗位职责

1、在应急办公室主任领导下,本着严谨高效、有情必报、快速反应、安全保密态度努力工作。

2、及时填写编制和填写各种记录,做到字迹清晰、内容详细、妥善保存。做好来文来电的收发、处置工作,注意收集掌握重要动态信息,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3、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4、负责对演急资料的汇编,应急资料应字迹清楚,尽量保存原始资料。

5、负责领导安排的其它事项。

第17篇: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一)工作制度

1、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本地区卫生应急工作需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平战结合、科学应对”原则,组建适当数量的卫生应急队伍,配备适当数量的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2)应急队伍组成分成重大灾害、传染病、中毒等不同类别。根据应对事件的不同类型,选择年富力强、具有实践经验的流行病、公共卫生、职业中毒、传染病、临床救治、实验检测及相关保障与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实行分类管理。

(3)做好应急队伍成员库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卫生应急队伍的调用,实行分级管理、动态维护、适时更新和调整。

(4)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单位加强队伍管理,建立应急工作队伍成员基本资料档案,及时更新信息,并根据应急处臵情况对队员进行及时调整。定期开展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臵水平。

2、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1)卫生应急装备的管理须实行岗位责任制,由专门保管人员负责。

(2)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根据应急队伍的职能,制订本级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包括:通用性保障装备(包括个人生活用品、后勤保障装备、通讯装备、办公装备、徽章标志和交通装备等)和专业类工作装备(包括防护装备,标本采集、保存、运送类装备,现场快速鉴定、诊断和急救装备、检测装备,现场调查和处臵装备,药品器材等)。

(3)县应急办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做好装备的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使用管理。

(4)应急分队负责应急装备在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时的使用和保管,要熟悉其调用程序,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交于管理单位入库;配合应急装备日常管理单位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用制度

(1)县应急办制定应急物资装备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编制物资储备目录和配臵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急物资装备的经费预算和采购工作。

(2)根据“安全第一,常备不懈,定额储备,及时调度,满足急需”的原则,对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检测器材和试剂、传染源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设施等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3)做好应急物资的仓储、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验收应急物资装备,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物资使用管理。

(4)应急物资管理责任到人,定期补充更换,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

(5)建立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调用机制,统筹物资储备和使用,建立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

4、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工作制度

(1)县卫生局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需求分析,确定卫生应急存在的问题,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年度培训和演练计划。

1 (2)根据年度计划要求,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演练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本次演练的目的、组织、参加人员、内容与形式、时间与场地安排、评判要点、保障支持、经费预算、工作要求、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应急处臵演练工作以实战要求对待模拟演练,各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位,包括组织管理、技术规范、物质储备、部门协调、快速反应、媒体沟通等。并对演练各环节进行现场点评。

(3)培训计划应包括目标、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教材,以及效果评估、费用预算等项目。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集体座谈等形式了解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效果,开展演练评估与总结,撰写演练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受训人员及培训结果、培训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等。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制度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制度

(1)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网络体系,包括法定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症状监测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等。辖区各医疗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收集、核实、分析与反馈。

(3)建立监测工作评估制度,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代表性、灵活性、可接性、数据质量及成本效益比例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监测系统。

5.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析工作制度,定期分析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对下一阶段趋势开展预测预警。

(2)建立新发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系统,选择哨点医院或学校等作为监测哨点,根据症状监测原理,开展常见及重点症状与疾病的预警监测工作。

(3)建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反应制度,通过预警监测发现异常症状/疾病聚集性信号,即启动现场调查,核实原因,证实暴发并开展科学处臵。

5.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1)督促辖区各医疗机构依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的具体操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网络直报技术的培训、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事件发生单位为责任报告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它专业机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突发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实行首接首报制度,要求责任报告人及时作出反应。

(4)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范和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协调组织相关力量做好事件处理和应急响应。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县疾病控制中心做好事件动态与应急工作进展的追踪,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向事件发生地进行反馈。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制度 6.

1、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2 (1)县卫生局根据各医疗机构、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提供的监测预警信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公众健康的程度、受事件影响的范围等,遵循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程度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涉及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别严重或严重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须报上级批准。

(4)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6.

2、现场医疗救援制度

(1)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县卫生局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技术研究,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应急现场检伤分类工作,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现场,首先对伤病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处臵,根据现场检伤结果将伤病者分为四类,标示不同的醒目颜色,分别为:危重患者,标红色,优先处臵;重症患者,标黄色,次优先处臵;轻症患者,标绿色,延期处臵;濒死或死亡者,标黑色,可暂缓处臵。

(3)急救医疗机构负责现场医疗救援,包括抢险救护(将伤员从危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现场急救(对危重伤病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伤病员转动(及时、安全、合理地疏散到有条件的医院)等。

(4)县卫生局组织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知识普及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扩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指导企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宣传教育;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宣传资料的提供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求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6.

3、现场调查与处臵制度

(1)组织县疾病控制中心针对疾病暴发或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

(2)现场调查工作由卫生相关专业人员(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等专业)完成,必要时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参加调查。

(3)充分准备现场调查所需资料、物品,包括调查表、调查器材、采样和检测设备、试剂和用品、现场用预防控制器材、药品、个人防护品、相关专业资料和数据库、现场联系信息、电脑、照相机和采访、录音器材等。

(4)应急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同步开展。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确定并落实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消除传染源或危害源、减少与暴露因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保护易感或高危人群等。

(5)对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开展评估,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

(6)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及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估,对发病原因、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流行趋势、预防控制措施评价及暴发流行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向相关部门报告。

6.

4、现场卫生学评价制度

3 (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事件可能波及的场所均应该进行卫生学评价,包括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医院、教学场所和生活场所,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到的场所。

(2)现场评估小组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卫生管理人员、流行病学专家、食品营养、环境、饮水卫生专家等。

(3)通过收集现有资料、现场考察、知情者访谈、快速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资料。收集的资料包括:卫生信息、人口学信息、发病、死亡、卫生服务设施、食品、水、环境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组织管理方面的资料等。

(4)撰写现场卫生学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符合准备和要求的情况、处理建议等;结合事件初期检测结果作出综合评价,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指挥部。

6.

5、调查取证制度

(1)督促县卫生监督所在发现单位或个人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按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予以立案调查。

(2)调查取证,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全面、及时的原则,所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核实。

(3)卫生监督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调查取证。案件的调查取证,必须有两名以上县卫生监督人员参加,并应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对调查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调查人员应当保守秘密。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本案的利害关系的、与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承办人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回避申请由县卫生监督负责人决定。

(4)询问当事人或证人,县卫生监督人员应当当场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的,被询问人拒绝签名,调查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5)卫生监督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陪同检查,并当场制作现场调查笔录。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调查人员和被调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调查人拒绝签名的,调查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6)县卫生监督所调取的证据应当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由提交证据的单位或个人在复制品、照片等物件上签章,并注明“与原件(物)相同”字样或文字说明。

(7)卫生监督人员调查违法事实,需要采集鉴定检验样品的,应当填写采样记录。所采集的样品应标明编号并及时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鉴定检验。

(8)对于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经县卫生监督所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对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出具《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9)调查终结后,调查人员应当写出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当包括案情、违法事实、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具体款项等,并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归档。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与通报制度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按照县卫生局信息发布和通报的情况,具体承担:

7.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

(1)县卫生局按照不同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的具体要求,遵循“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注重效果、杜绝虚报”的原则,依法开展信息发布工作;贯彻分级负责制度,不同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不同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发布。

4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对外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的性质与原因,发生地及范围,发病、伤亡及涉及人员范围,处理措施与控制情况,事件发生地强制措施的解除情况等。

(3)针对重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季节性特征,县卫生局及时组织分析和预测疫情,必要时向社会发布传染病、食品安全、职业安全的预警信息。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完成后,县卫生局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总结,汇编和分析媒体报道及群众反应,对信息传播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7.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通报无误后,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调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卫生局应及时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辖区各医疗单位通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2)对甲类传染病以及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个案信息,在发布本辖区上述信息前,应事先报告县卫生局并告知具体发布时间,由卫生局提前向相关部门通报。

8、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危机干预制度 8.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成立县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公共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2)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应急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宣传策略;利用现代传播设备和技术,通过简报等形式及时沟通、促进工作。

(3)通过督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4)各成员单位要建立联络员制度,确保政令和信息畅通,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和响应措施。

8.

2、群体心理危机干预

(1)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对公众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根据心理测评结果,提出具体方案,并利用各种途径组织具体实施,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导意见。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公众心理危机,防止群众产生恐慌心理,预防发生群体性不良事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变化,针对公众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对科学、政府的信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3)促进公众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9、卫生应急反应终止和善后处理工作制度 9.1、卫生处理反应的终止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最后一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2)卫生应急反应的终止,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由县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告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向县卫生局报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由省人民政府、省卫生厅负责;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由县人民政府、县卫生局负责。

(3)卫生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将情况及时通报参与事件处臵的各相关部门,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同时向社会发布应急结束的消息。

9.2、卫生应急的善后处理制度

5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县卫生局应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卫生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专业技术措施、控制效果及控制保障进行评估。评估报告上报县政府和县卫生局。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保障评估;对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应急队伍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进行评估;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措施评估:按事件处臵进程完成初步评估、进程评估、终结评估。主要对事件处臵的及时性、处臵措施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及负面效应进行评估。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及控制效果评估:危害因素是否得到控制和消除: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公众健康的危害、社会和经济影响;事件转归预测等。

(2)责任追究与奖励: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如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3)抚恤和补助、征用物资及劳务的补偿;各街道(社区)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而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和省、县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评估,给予补偿。

(二)岗位职责

1、县卫生局局长和分管局长职责

(1)组织辖区各医疗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臵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2)根据相关预案要求,参加相关事件现场指挥部的工作,负责医疗卫生组的工作。

(3)组织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4)组织落实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等预防控制措施。 (5)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指导。

(6)组织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及时向邻近地区县卫生局军队有关部门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

(7)根据卫生部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组织制定本辖区内新发现传染病、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重大中毒事件等应急处臵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及时组织培训。

(8)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9)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病人救治、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价等。

2、县卫生局应急办工作职责

(1)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办理和督促落实应急指挥机构决定的事项。 (2)综合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 (3)依法组织协调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4)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趋势研究和应急处臵措施的会商、评估。 (5)组织编制、修订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和重要技术方案。组织和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实施。

(6)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组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时分析并预警。

(7)组织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处臵技术的培训,组织和指导各医疗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6 (8)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协调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制度。 (9)承办救灾、反恐、中毒、放射事故等重大安全事件中涉及公共卫生问题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开展突发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工作。

(10)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承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日常工作和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专家组职责

(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

(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及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3)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

(4)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 (5)参与制订、修订和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

(6)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进行技术指导,参与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7)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训。

(8)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4、各相关科室职责

(1)县卫生局与卫生应急相关的其他业务科室主要包括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基层卫生、医政、办公室、计财等,其主要负责人参与本部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工作。

(2)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3)参与预案体系建设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4)参与组织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 (5)参与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6)对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各医疗机构等卫生应急业务技术机构卫生应急准备和卫生应急处臵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

(7)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中,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8)根据实际需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参与卫生应急处臵工作。 (9)完成县政府和县卫生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与卫生应急有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5、县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职责

(1)县卫生局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应急专家库,组建卫生应急各类专业队伍。 (2)在县卫生局领导组织指挥下,根据专业分工,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

(3)参加县卫生局统一组织的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

(4)加强学习,关注卫生应急处臵技术和方法的最新进展,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不断提高应急处臵水平能力。

(5)根据安排,承担对辖区专业机构和人员卫生应急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 (6)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保密工作。

(7)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促进卫生应急健康工作的开展。

(其它内容见各单位)

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

(一)工作制度

1、应急办工作制度

(1)根据法律法规及上级工作预案的要求,制定本辖区的各类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3)开展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工作。

(4)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设施、设备等物资的调拨计划。

2、公共事件受理中心工作制度

(1)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来电来访,及时按性质和属地分流、转交到相关部门,对不符合受理规定的事项,告知理由和解决途径。

(2)督促经办单位答复县民,将办结情况反馈至受理中心备案。

(3)及时报告受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掌握事态、疫情的发展,做好记录及跟进工作。

(4)受理中心收集每月信息,负责对举报、咨询热点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上报,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和档案。

(5)做好相应文字记录。

3、疫情预警中心工作制度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正常运行。

(2)遵守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应急办的统一安排。 (3)积极参加县应急办的各项业务学习,以科学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4)协调做好与县应急办其他各部门的交叉工作,确保县应急办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4、技术培训中心工作制度

(1)根据上级要求和年度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培训方案。 (2)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并根据阶段性工作要求,及时做出调整。

(3)做好培训期间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场地、教学用具,教材讲义等各项准备工作到位。

(4)严格执行培训考勤制度和培训纪律,对违反培训有关规定的人员提出警告直至取消受训资格。

(5)制定受训考试制度,做好试题保密工作,对泄密、舞弊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6)保持培训场所整洁,爱护各种培训器材,对损害公物者要求追究其赔偿责任。

(7)培训结束后,对受训人员及时发放合格证书。

5、卫生信息中心管理制度

(1)关键设备须放臵计算机机房内,不得自行配臵或更换,更不能挪作它用。 (2)计算机房要保持清洁、卫生,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无关人员未经管理人员批准严禁进入机房。

(3)严禁易燃易爆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4)建立机房登记制度,建立机房档案做好详细登记,做好数据管理。 (5)做好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确保数据保密并及时备份。

6、物资储备中心工作制度

(1)切实保证库房内物品的安全、完好。

8 (2)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物品入库凭发票验收,填制入库单后验收入库 (3)物品凭单发放,签字领用、定期盘点,做到物帐相符。 (4)根据库存情况及时提出采购计划,保证供应。

(5)按月汇总各部门领用物资情况,编制“领、用、存”报表。 (6)协助完成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常态工作职责

1、应急办工作职责

(1)负责处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日常工作,对辖区内卫生业务进行指导。

(2)制定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案培训和演练。 (3)建立全县应急处臵专家组和应急队伍。

(4)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县信息传输、报告管理等制度,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5)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的计划。 (6)突发事件发生后,具体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2、公卫事件受理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与县12320的对接工作,及时整理转交的公卫事件受理资料并做好移交。

(2)及时处理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应急处臵的投诉举报。

(3)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案件进行分类分解,及时转递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办理,并对投诉举报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4)做好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防病、健康知识、医疗救治等咨询。

3、疫情预警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严格执行各项报告制度。

(3)根据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指示与要求,及时掌握全县疫情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4)根据国内外及周边地区疫情分析情况及时调整防治对策和措施。

4、技术培训中心工作职责

(1)制定全县医疗卫生技术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2)组织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临床医学、检验、影像、护理、消杀等专家师资队伍,对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按计划开展法律法规、诊疗技术、应急处臵、传染病防治、免疫接种、慢非病知识、健康教育等培训和讲座。

(4)定期对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5)搜集医学信息,介绍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医学卫生新技术、新疗法。 (6)对受训人员进行考核,对培训合格人员发放合格证书。 (7)负责对各医疗卫生单位二级培训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8)做好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5、卫生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1)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建设和管理全县卫生系统的局域网并对六大系统信息搜集、分析、汇总、上报等开展动态监管。

9 (3)全面负责应急办日常的网络安全,计算机维护并对基层信息化工作进行监督及技术指导,确保系统内信息畅通。

(4)对全系统计算机软件进行登记、备案、维护、管理,牵头组织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网页制作。

(5)负责宝应县信息网站的日常维护、管理、信息更新发布等工作。 (6)定期组织召开网管人员会议,对基层信息系统做好技术方面监督指导职责。

6、物资储备中心职责

(1)负责全县卫生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全面掌握物资的库存情况。根据县卫生应急处臵指挥部的要求,提出采购计划,确保物资的正常供给。

(2)督促各单位的物资管理员做好物资领用、存放各类台帐,并按月进行统计和核查,以掌握物资的储备情况。

(3)及时与单位管理员核对物资的出入库记录,确保帐物相符,发现不符及时纠正、汇报。

(4)负责督促并定期开展对各单位物资的盘点清查。 (5)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做好沟通与协调。

(三)应急工作职责

1、应急督导组职责

(1)依据应急工作规定,对全县应急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2)负责监督检查应急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标准执行情况、措施到位情况、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负责咨询指导,加强与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沟通,及时指导基层开展有关防治工作,对基层提出问题及时解答疑难问题及时与指挥中心有关组沟通、研究、予以答复。

(4)收集应急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发现典型及时推荐,发现经验及时推广。

(5)完成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2、医疗救治组职责

(1)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似病例进行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组织辖区内专家指导组进行临床诊断、会诊,技术指导及采取各种医疗救治措施。

(3)充分利用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和人力资源,实行统一调度使用并组织好后备医疗救治队伍。

(4)负责收集、检查、督导有关医院医护人员落实隔离、防护措施,并组织培训

(5)负责收集、汇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医疗信息,按时报送疫情监控组。 (6)完成县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3、疫情监控组织职责

(1)制定本地应急预案,部署各项防治措施和应急处臵工作。

(2)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审核报告工作,及时组织隔离和疫点消毒。

(3)指导本县公共卫生中心和基层防保所及其他医疗单位做好应急处臵工作。 (4)做好病人隔离、预防性服药和消杀工作,划定疫点疫区范围。

(5)组织专家定期对疫情动态进行分析,调整对策和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工作建议。

(6)制定医疗单位和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规范,并负责落实。 (7)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

10 (8)制定各类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规范,并防止督查落实。 (9)负责疾病控制有关信息收集汇总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综合信息上报。

4、宣传报道组职责

(1)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负责制定全县应急宣传工作计划和阶段性重点。

(2)组织健全宣传通讯报道联络员网络,及时收集、整理、编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在系统内广泛学习开展宣传活动。

(3)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新闻媒体和网上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充分调动群众抗击疫情的积极性。

(4)开展群众性的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卫生保健知识的科普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

5、综合信息组职责

(1)综合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综合上级指示和各类信息,提出贯彻落实措施和相关要求。

(2)及时总结阶段性应急处臵工作情况,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各类文字材料。 (3)保证信息通畅,做好数据上报工作。负责搜集、审核全县应急处臵工作相关数据报表,按要求汇总医疗救治及疫情控制的相关报表和信息,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全面掌握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情况,编辑《宝应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情况》简报,及时反映应急处臵工作的动态和进展。

(5)完成应急办交办的其他任务。

6、后勤保障组职责

(1)制定全县卫生系统应急所需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物资的需求计划,并做好物资供求的统计工作,保持与县应急指挥中心的联系,保证防治一线的需要。

(2)负责全县卫生系统应急预防药品、防护药品、消杀物品的采购和保管调配工作。

(3)建立应急物资台帐,负责物资的验收和发放,及时提出补充供给,确保库存物资满足需求。

(4)负责落实本地区应急材料的收发、传递和来电办理工作及有关会议的筹备和对外接待。

(5)完成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工作制度

1、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县应急专业队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臵。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应及时补充。

(4)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包括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配等,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的需要。

(5)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11 (6)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技术方案的制(修)定、队伍装配采购等方面,并安计划组织实施。

(7)针对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特征,组织制定县疾控中心调查、处臵不同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术方案。

(8)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

(9)严格按照应急处臵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10)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服从县卫生局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2、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型,组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 (2)健全应急队伍成员库,建立基本资料档案,并及时更新信息

(3)应急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处臵情况对成员及时进行调整。 (4)每年开展专题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处臵水平。

3、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1)根据应急队伍的职能,制度本级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

(2)各专业小组根据耗损和需求上报本年度装备采购申请,由应急管理办公室汇总成装备采购年度计划,按有关程序采购。

(3)应急装备办公室组织专家验收应急装备,做好装备的仓储管理、维护保养及训练使用等工作,定期监督检查应急队伍的应急装备使用情况。

(4)凡属于个人生活的装备由队员自行保管,必须做好在使用期间正常使用。其他装备由单位统一由专人保管。

(5)专业人员要熟悉使用各类装备的程序,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交专人维护保养后入库。

(6)在应急工作中所耗损的物品要及时上报随时采购补充入库。 (7)对装备的物品应有专人定期维护保养。

4、应急物质储备制度 (1)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臵的需要,编制“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和“应急物资配臵方案”

(2)每年底由物资保管员清点储备物资,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储备物资清单”的登记工作。

(3)每年初根据上年度“储备物资清单”编制当年采购计划,上报有关部门购臵。

(4)对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快速检验器材和试剂、传染病隔离、放射源隔离、防护用品及设施等卫生应急储备实行分类管理,按保存条件分别存放。

(5)储备物资需领用时,应填写“储备物资领用单”,经有管领导批准后发放。 (6)储备物资被领用后,应按照“应急物资配臵方案”的数量及时采购补充。

5、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

(1)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以提高专业队伍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2)每年开展辖区内应急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目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教材,以及效果评估、费用预算等项目。

(3)培训对象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队伍和公共卫生现场应急处臵工作的防保人员。

(4)根据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或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

(5)根据培训对象专业特征与技术水平,确定培训内容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处臵专业技术和处理流程等。

12 (6)培训实行考试和评估制度。用问卷、集体座谈、抽查随访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培训结束时撰写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受训人员及培训考试、培训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等。

(7)培训结束后要整理培训资料进行档案管理。

6、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术方案的演练,并不断地完善预案和方案。

(2)开展应急演练需求调查和分析,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年度演练计划,报县卫生局。

(3)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演练工作的实施技术方案,内容应包括:演练目的、组织、参加人员、演练内容与形式、时间与场地安排、评判要点、保障支持、经费预算,工作要求、效果评估和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4)以实战要求对待模拟演练,认真做好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各项措施均应落实到位,包括组织管理、技术规范、物资准备、部门配合、媒体沟通等。

(5)实行演练现场评估制度。对演练过程要进行现场点评,确保演练达到设计要求。在演练结束后,通过问卷、集体座谈和现场评讲等形式开展演练评估和总结,完成演练评估报告。

(6)使用的物资在演练结束后要及时归还入库,不足部分要及时补充。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制度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网络体系包括法定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症状监测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以及12320公益电话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收集、核实、分析与反馈。

(3)及时对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代表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数据质量及成本效益比例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监测系统。

(4)定期分析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对下一阶段趋势开展预测预警。

(5)建立新发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系统,选择医院或学校等作为监测哨点,根据症状监测原理,开展常见及重点症状与疾病的预警监测工作。

(6)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反应制度,通过预警监测发现异常症状/疾病聚集性信号,即启动现场调查,核实原因,开展科学处臵。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不得隐瞒、谎报、迟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迟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的网路直报、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任务。

(3)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用户密码的分配和管理,网络直报密码友要定期更换,不能泄露和转让。

(4)设臵专门的举报热线电话,接受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对公众举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调查核实确认,按规定程序上报和网络直报。

(5)报告范围:传染病暴发流行、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医源性感染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13 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有害生物与化学毒品播散,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6)报告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应在2小时以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县卫生局报告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事进行网络直报。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做出事件进程和结案网络报告。

(7)报告内容:首次报告应尽可能说明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受累人数、主要症状和体征、可能的原因、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幻及控制情况及时进行事件的进程报告及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或存在的隐患、控制措施及效果等内容。

(8)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及时对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审核,及时订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每日对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监控,并做好记录。

(9)定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根据需要随时做好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要做好事件动态与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的追踪。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局上报,并向辖区各医疗机构反馈。

(10)每年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向辖区各医疗机构反馈。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有关原始记录和表格、调查分析报告、汇总分析总结等文档应定期整理归档,有关电子文档和数据要硬件备份异地保存。

(12)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泄露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信息,以及事件受累者的个人信息。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制度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疾病爆发和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以尽快明确病因(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

(2)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工作组(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专业,必要时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参加调查);充分准备现场调查所需资料、物品。

(3)现场调查与处臵制定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组成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4)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制定的方案或计划,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或卫生学调查,并针对事件发生的有关因素,确定并落实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或控制措施。

(5)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与控制措施相关信息,对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开展过程评估与最终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调查、修订或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6)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及防治措施效果评估,及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7)及时报告或反馈调查处臵的进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8)现场工作必须服从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10、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危机干预制度

(1)定期分析卫生应急工作的现状与趋势,及时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2)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3)针对公众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帮会组广大群众树立对科学、对政府的信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14 (4)利用现代传播设备和技术,及时沟通信息。 (5)通过督查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 (6)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对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根据心理测评结果,提出具体方案,并利用各种途径组织具体实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

(7)宣传科学防控知识,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公众心理危机,防止群众产生恐慌心理,预防发生群体性不良事件,促进灾后公众健康心理的重建。

(二)岗位职责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副主任)职责

(1)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2)建立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立上下联系制度和沟通制度。 (3)组织制定专业范围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方案。 (4)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5)组织开展专题的卫生应急演练,并积极参加多部门的应急演练工作。 (6)依法组织和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7)组织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开展分析与趋势预测,并报告上级县卫生局。

(8)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术的研究。 (9)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2、县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

(1)组织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术方案。

(2)制定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目录,建立健全应急装备与物资管理制度。 (3)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术培训和演练。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为基层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随时追踪事件进展及处臵工作动态,及时完成总结呈报相关部门。

(5)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并进行动态、趋势分析和预警,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6)制定督导、评估计划,对辖区各医疗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

3、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1)卫生应急相关业务部门包括急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食源性疾病防治、环境相关疾病防治、放射防护、职业危害控制、检验检测、健康教育等专业科室。

(2)拟定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环境和放射污染等预防控制应急处臵技术方案。

(3)开展监测工作,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时进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预测。

(4)在县应急办的协调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做出响应,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5)按规范进行现场采样,并做好个人防护。

(6)开展应急标本检测,同时确保检测人员、标本和环境的生物安全。

(7)掌握国内外应急与控制研究进展,建立或引进疾病控制和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

4、相关保障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15 (1)县卫生应急相关保障部门包括后勤、财务等部门。

(2)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年度物资计划,积极做好各类应急物资、药品和试剂的储备,并按相关要求妥善保管。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保证物资、药品、试剂的及时供应。 (4)保证车辆的及时调度,每天必须保证有一辆车随时待命。 (5)负责应急检测废弃物的管理和处臵。

(6)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 (7)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年度工作预算,予以安排足够的经费,并留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急需。

5、网络直报人员职责

(1)依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网络报告和管理。应急状态下网络直报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的网络直报工作。

(2)网络直报人员收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报告后,认真核对有关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整地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3)县疾控机构的网络直报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内容进行审核和订正。

(4)做好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动态监控,及时识别传染病暴发苗头。

(5)定期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按上级或领导要求完成专题分析报告。

(6)根据要求按时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编码、地区编码等基础信息进行维护。 (7)认真接受上级的培训,并根据需要组织开展辖区内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培训。 (8)根据需要随时对辖区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9)按工作要求组织对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单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和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及时整理归档保存。

6、疫情值班人员职责

(1)认真落实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确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流通渠道通畅。

(2)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接班;值班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脱岗、离岗,若因故迟到或早退,必须与接班人员做好沟通,保证不空岗。

(3)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首先应问清并记录报告人的姓名、可靠联系电话、单位及详细地址,并立即向县疾控机构进行电话核实,问清并记录事件涉及人数、症状、出事地点、就诊医院及病区、可疑致病原因或中毒物品或疑似诊断。立即向值班领导和分管领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县卫生局电话或传真报告接报信息。

(4)接到疫情举报电话,应首先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电话核实,并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处理。

(5)根据需要,按领导的指示及时报告或联系相关应急科室和工作人员。 (6)值班人员要爱护值班室设施、设备和物品,保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和环境整洁。

(7)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准确、详细、清晰地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内容包括疫情报告情况、处理情况、待办事项,值班室设施、设备,物品完好情况等。

7、现场流调人员职责

16 (1)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掌握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和方法。

(2)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了解各类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及时进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预测。

(3)做好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应急准备工作。

(4)随时待命,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调任务安排立即做出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5)在现场指挥部门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根据现场危害源、危害途径以及危害因素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公共卫生预防控制措施。

(6)及时对现场应急调查处臵工作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应急处臵措施。

(7)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反馈调查处臵的进展;结束后,就突发事件的原因、流行病特征、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价、以及今后的工作建议等方面,应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

(8)现场调查处臵过程中,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它部门开展相应的处臵工作。

8、应急检测人员职责

(1)学习应急检测业务,熟练掌握各种快速检测方法,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2)负责突发疫情相关试剂器材准备,保证有足量的个人防护设备、采样器材、检测试剂耗材储备并及时补充,确认检测试剂在有效期内。

(3)负责突发疫情相关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4)应全天24小时保持通讯通畅,接到通知后半小时内到达实验室。 (5)根据疫情需要,必要时参加现场采样工作。

(6)做好标本的登记、收样、保存工作,保证样品流转无差错,样品质量不改变,感染性物质无外泄。

(7)检测快速、准确,及时报告。

(8)实验过程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相关规定,确保生物安全。 (9)做好实验后消毒工作,按照有关标准处理废弃物。 (10)遵守保密制度,不违规泄漏相关检测结果。

9、现场采样人员职责

(1)做好应急采样器材准备,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合格,随时可用。 (2)所有采样过程应无菌操作。

(3)按照相关技术要求选择正确、有效的采样方法。

(4)做好标本的编号标识,认真填写送检单,保证相关信息完整。 (5)采样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相关规定进行,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6)样本的包装和运输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进行。

(7)做好采样后的现场清理工作,对废弃的采样器材、防护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8)按正确的运输保藏条件将样品及时送交相关实验室。

10、疫区(点)消杀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相关消杀技术。 (2)加强对消杀药械的储备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药械及检测工具,保证消杀药械可以随时调用。

(3)出发前,应检查所需的消杀器械、消毒剂、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4)到达疫点后,按照技术方案或规范开展消毒、杀虫或灭鼠工作,指导居民搞好环境卫生。

17 (5)在消杀过程中,不得吸烟、进食,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

(6)在现场消杀处理后,对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进行最终消毒。 (7)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械,及时整修和补充。 (8)及时填写消毒工作记录。

11、健康教育人员职责

(1)及时了解国内外应急健康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相关卫生宣传技能。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与大众传媒密切合作,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渠道加强针对性的卫生应急宣传与教育,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参与编印卫生宣传材料。

(4)坚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在日常健康教育工作中普及应急健康知识、技能。

12、应急储备物资保管人员职责

(1)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保管及分发规定,保证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工作所需。

(2)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入库验收制度,做到应急储备物资的名称、生产厂家、数量、产地、规格、型号、参数、批号(出厂日期)“八核对”,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3)定期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清点核对,每季度盘点一次,做到帐物相符,帐册资料齐全、完整。

(4)定期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检查,保证应急储备物资不发生霉变、受潮、变质、损坏、短缺和丢失。

(5)经常性做好应急储备物资库房的卫生清洁工作,做到库房整洁、通风,物资存放整齐有序。

(6)做好应急储备物资库房安全保卫和防火防盗工作,做到消防设施齐备有效、电器线路安全、防盗设备完好无损,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7)严格执行应急储备物资分发制度,未经领导签字同意,不得擅自发放应急储备物资。

(8)要做到工作时间在岗,下班后保持通讯通畅,应急状态随叫随到,确保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及时、快捷。不发生差错。

(9)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库存等情况应定期向领导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随时汇报。

四、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工作制度

1、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1)医院建立与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按到县生局或县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应急办: 指令的院办、医务科(处)或院行政总值班(夜间),应问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下达给本院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电话记录,立即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18 (3)接到报告,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立即通过日常办事机构(医务科)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根据指令要求,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报告医院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5)医务科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布臵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抢救(救治)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6)医院对参加院内应急救援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宣布相关纪律。

(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医务科控制,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着他用。 (8)在医院附近突发群体急性创伤或中毒(或疑似)等事件,在批量患者涌人后的2小时内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报告。并在先期应急处臵过程中,及时上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已收治人数、入院者的症状与体征、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理的情况等。

(9)在应急处臵过程中,随时接受县卫生局和县卫生应急处臵中心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等指导。

(10)指定专人对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对事件中所有进人本院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

(11)每日向县卫生局或县公共卫生应急处臵中心报告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12)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县卫生应急处臵中心请求支援:

①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

②需要特殊解毒药品、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

⑧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

(13)突发事件处臵结束后,及时将本院应急救治的情况与结果,有关的分析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县卫生局应急办公室。

2、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1)医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院医务科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部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分析情况,逐级汇报。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级别。 (3)预案启动决定:

一级响应:院长(或院长指定的分管副院长)启动并负责。

二级响应:分管副院长或医务处(科)启动并负责。

三级响应:医务处(科)或医院总值班启动并负责。 (4)预案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全院响应。

二级响应: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三级响应:急诊科响应。 〃

19 (5)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等级。

3、请示报告制度

(1)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有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医院总值班报告和请示。

(2)院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和请示。

(3)院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向县卫生局和县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办报告。

4、预检分诊制度

(1)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室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臵果断的人员担任。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

(4)接“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2)从事预检、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转诊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必须服从县卫生局或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无条件收治送达的患者。

(2)医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急救的需要。

20 (3)对医院附近突发公共卫生事什,发现批量患者或毒物接触者涌入,在未接到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指令的情况下,应该一面向上报告,一面先期处理;特别是在发生了有毒物持续外溢、爆炸、燃烧的化学事故或群体创伤情况下,除了针对可能的毒物接触予以对应处理外,对伴有外伤、烧伤及化学灼伤的伤病员尽早进行处理(包括清洗、包扎、固定,清刨、止血、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等)。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臵和监护。

(4)除对重危患者(包括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抢救,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收住隔离病室)外,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有毒化学物接触者,在未经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同意分流和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可临时腾出会堂、办公用房等处安排留观。

(5)对于需急诊手术、进入ICU抢救、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由抢救组组长决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6)对所有群体、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或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就诊者,无论是被收住入院,还是被安排留观,都应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做好记录;同时,统一登记造册。

(7)对已接收的,超出本院容纳和救治能力的患者及需转送到定点收治医院或留观医院的传染病患者,经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同意分流和统一调度,并在落实转诊医院的情况下,必须写好简要病历,方能转往指定医院。

6、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留观制度(2级医疗机构)

(1)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够件中患者的病因诊断,原则上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参与事件处臵的疾病预防控、卫生监督和临床医疗等卫生救援组织机构的专家组作出,并由指挥部统一转达给收治医院。

(2)在事件突然发生,尚缺乏统一病因诊断的情况下,医院对从现场紧急送人院的患者一律以“待诊”的方式作出诊断;在县卫生应急专家组将诊断指导意见下达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3)医院遇有下列情况需要报告和请求会诊以解决诊断:

①不确定是否发生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先期收治大批不明原因的类似中毒的患者;

②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病情复杂或伴有复合伤;

③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人患者的临床表现或病情变化与指明毒物的毒作用不符,怀疑现场判断的毒物的种类有误或伴有未知毒物。会诊前应做好相应准备,汇集会诊对象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等资料。

(4)医院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陆续自发来院的就诊者,因其缺乏现场资料,应注意鉴别诊断,不能单凭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就作出中毒的诊断;经观察和调查,不能提供和证明就诊者有接触史的,无论有无临床表现都不能给予诊断;要始终注意防范诈病、伪中毒及群体性癔症的发生。

(5)对曾暴露于突发化学事故(或水源、食物污染)现场,有可能接触(摄入)某些特定毒物,但未发病的人群,可能是处于中毒的潜伏期或诱导期中,应该安排医学留观。医院必须按专家组统一制定的留观期限、观察项目及预防性诊治方案的要求执行,密切观察留观人员的病情变化,予以必要的检查及对症处理,做好记录。对有刺激性气体吸入史者,皆应留观至少24小时。

(6)医院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医学留观者的诊断必须在县突发事件处臵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下列原则: 〃

①有接触史,经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无XX中毒”的诊断;

21 ②有接触史,入院时有一定程度(轻微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臵后,症状和体征趋于缓解和消失或没有出现更加严重的病情变化,给予“xx(毒物)接触”的诊断;

③有接触史,经过严密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臵后,症状和体征趋于明显,出现病情加重的变化,则按“中毒”进人救治程序,予以相应诊断。

(7)医院必须按方案要求,对经过最长留观期且未发病、符合专家组规定的出院标准的留观者,一律动员其限期离院,不得滞留。这类人群在院期间,不作为中毒人数统计。

7、信息发布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按照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和基本要求,由权威机构发布疫情及相关信息。

(2)其他任何部门、科室、个人不能发布相关信息或单独与新闻单位联系。 (3)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和全面。

8、培训、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现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各种急救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 (5)全院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做到时间、内容、授课人、培训对象四落实。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与有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

9、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

(1)应急设备和药品由院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储备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研究、统计和提出申请。

(2)经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讨论后审批。

(3)由院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采购后统一保管与储备。

(4)应急药品、器械储藏在专门地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补充更换。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个人不得接触和使用。

(5)应急药品须经院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院应急领导小组申请补充,交药剂科统一购买。

10、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2级医疗机构) (1)医院按县卫生局要求储备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特殊解毒药物。

(2)医院在制定急性化学物中毒的治疗方案中,针对某些特定毒物,应积极争取和寻求特殊解毒药的应用作为重要的抢救手段;在本院参与的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中,应执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和专家组关于特殊解毒药应用的决定和指导。

22 (3)对中毒事件中,接触史肯定,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使缺毒物检测的依据,也能够“直接诊断”的化学物中毒患者,符合其对应的特殊解毒药的应用指征的,应早期、适量地使用特殊解毒药,并可根据疗效作出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4)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接触史不肯定,也不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医院又缺乏毒物检测条件的,需要“排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疑似化学物中毒者,是否使用特殊解毒药应通过进一步观察、检查和会诊,并请示专家组后决定。

(5)在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曾暴露于事故现场的人群大量进入医院,即使接触的特定的化学物有相应的特殊解毒药,也应区别其接触程度、吸收剂量、临床表现和损害结果,严格掌握特殊解毒药的使用标准,正确把握应用指征、应用时机和应用剂量:禁止将特殊解毒药作预防性治疗使用;防止大面积滥用特殊解毒药,导致比中毒本身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6)应急救治中,有特殊解毒药物需求而本院暂缺的,应及时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求援。无论导致急性中毒的化学物有无特殊解毒药,对中毒患者的抢救都应强调综合治疗,加强支持和对症处理:不得因寻找和等待特殊解毒药而延误或放松综合抢救措施。

11、发热门诊工作制度(2级医疗机构)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按县卫生局负责发热病人的接诊工作。

(2)发热门诊负责接诊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为发热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独立进行收费、血常规化验及x线摄片等,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 (3)配备隔离室,有保证病人专用救护车到达前短暂停留需要的隔离用房。发生特定传染病突发疫情时,对发热病人,要给病人所在单位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寄送{发热病人通知书》,特殊情况报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

(4)对未发热而就诊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或留观并及时做好疫情报告。

(5)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情转入相关病区或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与终末消毒。

12、预检分诊点工作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按县卫生局要求负责发热病人的接诊工作。

(2)预检分诊点负责接诊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为发热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

(3)对未发热而就诊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或留观并及时做好疫情报告。

(4)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情转入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5)严格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与终末消毒。

13、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1)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根据县卫生局要求确定,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 (2)发现副霍乱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电话通知医院预防保健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要严防迟报或漏报。

(3)腹泻病门诊发现其它肠道传染病,要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填写传染病卡片,送预防保健科。

23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要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门口必须设臵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

(5)医务人员进、出腹泻病临床观察医院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须固定地点放臵。隔离衣或工作服每周至少更换1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6)病人的病历、化验单及收回的药瓶等,必须经过消毒后再行保存和应用。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行倾倒。便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7)发现可疑或已确定菌株,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对病人留验观察,并派专人携带菌种送往所驻地区疾控中心进行鉴定。

(8)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理。无菌室、操作台要定期消毒。定期采样检查空气,进行培养,并有报告单。

14、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所有从事职业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报告人。

(2)医疗机构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管理。 (3)明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详见附表1) (4)明确报告内容

(5)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卫生局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县卫生局指定的专业机构。

附表l:

——鼠疫:发现l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霍乱:发现l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l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麻疹: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县、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24 ——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l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1或发生l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水痘: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lV感染。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附表2:

——事件信息: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①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②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臵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25 ③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建议。

15、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2级医疗机构) (1)科室工作人员熟悉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包括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经医院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臵。 (3)对传染病进行分类隔离,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4)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科室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5)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6)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做好疫情报告。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

16、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戴工作帽、穿工作衣和隔离裤、换鞋,操作护士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时应穿隔离衣。医务人员的手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查体、治疗、护理后,一定要进行手的消毒与清洗。

(2)每日进行消毒巾湿扫床铺,一床一巾,用消毒液擦抹床头柜,一柜一巾;地面用消毒拖地及紫外线照射,每日二次。

(3)检验采血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4)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后集中处臵。

(5)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臵。凡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6)病人的便器使用一次性的。如不是一次性的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7)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涤污水流入下水道后,需经污水处理达到消毒要求后才能排放。

(8)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用具严格分开。

(9)使用后的物品严格按照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再放人医疗废物塑料袋中送往医院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

17、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超声科室工作制度(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诊治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期间,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健全科室管理,加强医德教育,努力提高诊疗质量。 (2)工作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整齐的工作衣、戴工作牌,换鞋人室。

26 (3)各项超声检查必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病史、体征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

(4)符合急诊要求的急诊病例,当日及早安排,危重患者应随到随查,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并携带有关急救用品。

(5)超声检查时,必须严肃认真,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遇到疑难问题或可疑病变难以确诊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请示,必要时和临床医师共同研讨。 (6)技术人员防护要求,应按卫生部二级防护要求执行,每接触一个病人后要洗手。每个病人必须带口罩。若发现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彻底消毒机器。机房内应有紫外线灯,定期消毒。

(7)写报告可用光缆传输,则写报告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若用人工传送,写报告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

18、传染性定点收治医院检验科室工作制度(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诊治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期间,参照检验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使用合格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应及时处理和销毁。检验单发出前,需消毒处理。

(2)室内每天须进行一至两次地面和空气消毒或净化。污染的玻片、标本容器、吸管等应投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经煮沸或高压消毒再进行洗涤。 (3)无需保存的细菌标本,均需高压灭菌或煮沸灭菌,或用强有力的消毒液处理。

(4)被污染的试管、培养皿和其他玻璃器皿等,需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方可洗涤。 (5)如有传染性物质洒于桌面上或地上,必须用过氧乙酸或其他消毒剂倒于污染处,待半小时后,方可用棉花或布类拭净。

(6)工作服被污染,应立即将工作服小心脱下,用高压灭菌消毒。

(7)如手被污染,可用70%的乙醇浸泡十分钟,然后用肥皂与清水涮洗干净,如有传染性物质吸人口内,应立即吐出,用lg/L高锰酸钾溶液多次漱口。

(8)对各种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免疫试剂,应用后要做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19、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加强全员医疗废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捉高其管理的意识,人人参与管理,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2)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上述废物必须分类,不得混合放臵

——感染性废物:包括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泻物污染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一次性医疗物品、废弃的被服、被隔离收治的传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等科室所使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感染性医疗垃圾、传染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全部放入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存放。

——损伤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手术、备皮刀、玻璃试管、安瓿等。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将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手术、备皮刀放入专用的利器盒中。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管理办法:药剂科、病区、门诊等科室如有上述药物性废物一律用黄色塑料袋存放。 医务人员、行政办公室、医院食堂的生活垃圾一律用黑色垃圾袋存放。

27 (3)各科室在存放医疗废物前,仔细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损、渗漏,存放的医疗废物只能达到塑料袋的3/4后必须进行封口,放人塑料袋内的所有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

(4)科室、病区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道路运送医疗废物、垃圾至医院指定的暂存点。

(5)存放垃圾的容器、运送垃圾的车辆每日用含氯消毒剂1500/L或0 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6)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由专人进行回收,做好交接、数量登记,交科室当班人员签名。

(7)医院医疗废物一律由医疗废物处臵中心进行处臵。医疗废物暂存区域禁止吸烟、饮食,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定期用含氯消毒剂1500/L或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8)各科室不得私自处理上述任何污染废物,如发现有违规者,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20、职业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1、后勤保障制度(通讯、车辆、设备、药品、物资保障制度) (1)、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通讯、车辆、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物资的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定,沟通与属地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联系渠道,保证医疗应急救援一线工作的需要。

(2)、掌握本医疗机构应急处臵工作的医疗设备、常用药品、防护物资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供求状况,多渠道组织资源。

(3)、对部分采购困难的药品,制定采购预案,疏通供应渠道,确保药品的供应。

(4)、对紧急需求的物资、药品、设备提出调配的方案,并负责落实。 (5)、必须保持车辆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得用于非救援工作,驾驶员必须做好出车前、途中、完成任务后的车辆自检自查工作;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常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要纪录完整。

(6)、物资保障成员要保障通讯畅通,不得因通讯因素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二)岗位职责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由院长组建并由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院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在县卫生局领导下,组织、部署、协调本院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治工作。 (3)组织制订并审定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28 (4)负责本院应急救援小组和常设机构的组建。

(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科室(部门)的职责,检查和考核各成员科室(部门)应急准备的落实情况。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县卫生局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对到院的患者开展救治。并对正在进行的应急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7)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报告本院即时的医疗救治情况,派出应急救援小组。

(8)决定是否提请县卫生局予以技术、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院分流患者的请求。 (9)负责应急响应终止及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奖惩。 (10)分管副院长协助院长开展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职责

(1)以医务科为主体组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常设办事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必设),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平时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战时具体执行和落实院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及时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具体情况的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群体急性食物中毒、群体伤与突发传染病疫情救治预案。

(3)根据县卫生局的要求,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

(4)负责建立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应急救治网络体系。

(5)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开展医疗救援与卫生防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建立“绿色通道”,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集合外派现场应急小分队。

(7)在应急处臵过程中,代表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接受其指令,获取专家组关于诊断及救治方案的意见,出院的标准和时限等信息,及时传达并应用于本院救治。

(8)负责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按时向院领导小组和县卫生局报告。

(9)负责收集、评估临床意见,及时向院领导小组请示,提出需要上级专家组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部分危重患者等请求。

⑽对转诊患者督促接诊科室写好简要病历,联系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 (11)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

(12)完成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医院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1)负责值班期间发生的各类重大医疗抢救工作的首诊组织和协调工作。 (2)及时向分管院长或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医疗救援的接诊与初步处臵情况。

(3)在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参与值班期间应急医疗救治的组织与协调。 (4)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完成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4、应急救援专家组职责(2级医疗) (1)院应急医疗救援专家组,由分管副院长负责组建,医务科负责日常管理。成员由急诊专业(包括急性中毒)、危重病专业、传染病(感染)专业、呼吸专业、创伤

29 专业(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烧伤整形科、胸外科等)、院内感染、药学专业等专家组成。

(2)在医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应急救治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3)向院领导小组提供医疗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负责全院危重症病人会诊、抢救,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预防原则和教治方案。

(4)审查院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协助院医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决策与指挥。 (5)指导并参与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6)参与医疗应急救援后的评价总结与奖惩工作。 (7)完成应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5、应急救援抢救组工作职责

(1)在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害性质和病员数),成立由相应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医疗抢救(或救治)小组。由医务处(科)长担任组长,急诊科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抢救的组织和落实。并及时汇总救治情况,向院领导小组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2)抢救小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作,认真实施专家组制定的救治方案,并及时向专家组反馈救治情况。

(3)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及时、认真、敏捷地进行救治。

(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臵准确、危重病人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和查对制度。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处臵治疗,要详细交代,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复述,以免发生差错。

(6)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要做好登记和汇报工作。

(7)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8)平时加强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抢救规程和技术。 (9)参与院内医疗救治的评估与总结

(10)完成应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县卫生监督所

(一)工作制度

1、调查取证制度

(1)对单位或个人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或者不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妨碍突发事件处臵的;有关机构违反相关法律和工作程序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妨碍突发事件处臵的,县卫生监督所应予调查取证。

(2)县卫生监督所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应当按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予以立案调查。

(3)承办案件的卫生监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它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当事人亦有权申请承办人回避。回避申请由县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决定。

30 (4)调查取证,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全面、及时的原则,所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核实。

(5)案件的调查取证,必须有两名以上卫生监督人员参加,并应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对调查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调查人员应当保守秘密。

(6)卫生监督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调查取证。

(7)询问当事人或证人,卫生监督人员应当当场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调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8)卫生监督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当通知被查单位派人到场陪同检查,并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调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陪同检查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查单位陪同检查人拒绝签名的,调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9)县卫生监督所调取的证据应当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由提交证据的单位或个人在复制品、照片等物件上签章,并注明“与原件(物)相同”字样或文字说明。

(10)卫生监督人员调查违法事实,需要采集鉴定检验样品的,应当填写采样单。所采集的样品应标明编号并及时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

(11)对于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经县卫生监督所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对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出具《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12)调查终结后,调查人员应当写出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当包括案由、案情、违法事实、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具体款项等,并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归档。

2、应急响应制度

(1)县卫生监督所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内部指挥体系,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编制应急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队伍,以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2)县卫生监督所应当根据卫生应急的需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3)县卫生监督所应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开通并公布值班电话,接受公众对突发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

(4)对接报的突发事件应按照规定报告县卫生局,保持内部通讯畅通,保证应急处臵人员、设备及时到位。

(5)在周边地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县卫生监督所要安排专人跟踪事件的发展。对于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可能对本地区造成影响的,要提前预警,及早做好各项准备。

(6)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县卫生监督所应当根据县卫生局的指令,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组织人员携带有关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调查取证工具等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卫生监督、取证,并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控制措施。

(7)对于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县卫生监督所应及时提出卫生监督意见,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必要时可报镇江卫生局向相关部门通报。

(8)对于处臵突发事件工作失职的单位和个人,在查明情况后,提出处理意见,提交县卫生局。

(9)突发事件处臵完毕后,县卫生监督所应及时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必要时对应急预案组织修订,提高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培训演练制度

31 (1)县卫生监督所应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工作专业培训体系,通过对参加卫生应急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应急意识、更新其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的响应和处臵能力。

(2)卫生应急工作专业培训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卫生应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卫生应急工作预案、工作制度和标准; ——卫生应急预警、卫生应急准备;

——突发事件响应控制的程序和要求,重点传染病和中毒事件响应控制的重点环节和现场紧急处臵的流程;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个人防护技能等;

——对公众宣传与沟通的技巧。

(3)县卫生监督所每年须对本单位应急专业人员集中培训一次以上,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课时。

(4)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技术骨干实行轮训制度,轮训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得超过4年。

(5)每次培训须根据培训目的、对象的不同,确定具体的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须进行效果评估.对培训前后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培训满意度(包括培训知识的需求、教学方式的可接受性,还需要改进和提高等)进行测评。

(6)县卫生监督所应有计划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演练工作,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锻炼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反应能力,以保证县卫生监督所能够有效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7)应急演练应制定工作方案,包括时间、地点、案情、考核指标、考核人员,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8)应急演练原则上不安排公众参与。如确需公众参与,必须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同意。

(9)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考核,并作出书面总结。对于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加以解决。

4、督查制度

(1)县卫生监督所应当建立卫生应急工作督查制度。县卫生监督所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工作,视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县卫生监督所也应对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进行督查。

(2)卫生应急工作督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急工作职责和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卫生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县卫生监督所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

⑶县卫生监督所内部督查职责为:对重大案件的调查处理实施监督,对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组织对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进行考核评议,提出过错责任追究建议。

(4)卫生应急工作督查应当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卫生监督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要公正对待、客观评价。

(5)卫生应急工作督查的标准、过程和结果都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6)对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5、责任追究制度

(1)县卫生监督所应当明确卫生应急工作岗位职责,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并根据法律规定和职能的调整随时进行修订。

(2)县卫生监督所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卫生应急工作职责。

32 (3)卫生监督人员在履行卫生应急工作职责时,必须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不得失职、渎职、越权和滥用职权。

(4)县卫生监督所及其工作人员拒绝履行或者不履行职责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卫生监督人员在执法恬动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机构可以根据情节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比先进资格、离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超越法定权限的;

——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违反法定程序的; ——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

——依法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其它违法行为。

(6)应急工作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7)在对当事人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6、应急物资保障制度

(1)县卫生监督所应根据全县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区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单位“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并根据目录编制预算,报请县卫生局批准。

(2)卫生监督所应按照“应急物资储备目录”足额购臵储备相关物资。 (3)应急物资应指定专人负责,专库保管,精心维护。

(4)应急物资应建立详细的保管记录,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对于有保质期限的物资,应及时予以臵换,保证其随时处于可用状态。处臵突发事件所消耗的应急储备要及时加以补充和更新。

(5)为充分发挥应急物资的效用,日常工作可以使用的应急物资(如执法器材、监测仪器等)应尽可能地纳入使用范围。

(二)岗位职责

1、卫生监督所所长(副所长)职责

(1)所长全面负责本单位卫生应急组织领导工作。分管所长在所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卫生应急组织领导工作。

(2)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依法履行卫生监督工作职责,确保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正常开展。

(3)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围绕卫生应急工作的总体职责和目标,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应急工作制度,制定和落实各项卫生监督应急工作预案,组建人员相对固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臵专业队伍。

(4)针对本地区突发事件的发生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机构和人才优势,开展科学调查研究,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应急处理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甄别、控制、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技术能力。

33 (5)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预防性监督检查,提出卫生监督意见和或预警建议,努力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征兆预警、早期预警,防患于未然。

(6)做好处臵突发事件所必需的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并加以妥善保管和经常性维护,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并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7)根据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认真做好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以提高实际处臵能力。

(8)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接受公众对突发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并按照规定报告县卫生局。

(9)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交流网络,定期收集、核实、汇总、分析、上报辖区内相关领域内的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10)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定期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及时向县卫生局汇报。

(11)围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县卫生监督所应当适时开展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并协助县卫生局调查处理卫生违法行为。

(12)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县卫生监督所应当按规定赶赴现场,开展卫生监督调查、取证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行政控制措施,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13)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履行本工作职责的情况,县卫生监督所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价,并视情节将督查结果予以通报。

(14)对于在卫生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卫生监督所和人员,应当予以奖励。

2、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人职责

(1)组织制订和完善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方案。

(2)制定卫生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目录,建立健全应急装备与物资管理制度。 (3)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技术培训和演练。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工作。 (5)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

(6)制订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对下级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估。

3、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1)卫生应急相关业务部门包括负责公共场所、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健康相关产品、职业卫生、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的相关科室。

(2)拟定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环境和放射污染等卫生监督应急处臵卫生监督工作方案。

(3)在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协调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做出响应,开展现场调查,提出针对性卫生监督措施。

(4)按规定组织卫生监督人员进行现场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

(5)开展卫生监督调查、取证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行政控制措施,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4、相关保障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1)卫生应急相关保障部门包括后勤、人事和财务等部门。

(2)依据县卫生监督所职责,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年度物资计划各类应急物资、药品和试剂的储备,并按相关要求妥善保管。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保证物资、药品、试剂的及时供应。 (4)保证车辆的及时调度,每天必须保证有一辆车随时待命。 (5)负责应急检测废弃物的管理和处臵。

34 (6)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所需的各类卫生监督人才。

(7)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年度工作预算,予以安排足够的经费。并留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急需。

5、值班人员职责

(1)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流通渠道通畅。

(2)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接班;值班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脱岗、离岗,若因故迟到或早退,必须与接班人员做好沟通,保证不空岗。

(3)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首先应问清并记录报告人的姓名、可靠联系电话、单位及详细地址,并立即向发生地进行电话核实,问清并记录事件涉及人数、症状、出事地点、就诊医院及病区-可疑致病原因或中毒物品或疑似诊断。立即向值班领导和分管领导、县卫生监督所及县卫生局电话或传真报告接报信息。

(4)接到疫情和事件举报电话,应首先与发生地的县卫生监督所进行电话核实,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处理。 ,

(5)根据需要,按领导的指示及时报告或联系相关应急科室和工作人员。

(6)值班人员要爱护值班室设施、设备和物品,保持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和环境整洁。

(7)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准确、详细、清晰地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内容包括疫情报告情况、处理情况,待办事项,值班室设施、设备,物品完好情况等。

6、卫生监督员职责

(1)依法进行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积极参与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

(2)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依法对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学校卫生、涉及有毒有害的工矿企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3)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监督记录,依法取证和索取有关资料。 (4)进行现场采样,提出检测项目。

(5)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6)宣传卫生法律、法规,指导、协助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

(7)执行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所交付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任务。

六、基层防保所

(一)工作制度

l、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

(1)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建立基层防保所应急队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主任助理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臵。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应及时补充。

(4)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包括文书、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备等,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的需要。

(5)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35 (6)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

(7)严格按照应急处臵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8)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服从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2、应急队伍管理制度

(1)根据事件的不同类型,组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确保专业结构合理。 (2)健全应急队伍成员库,建立基本资料档案,并及时更新信息。 (3)应急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处臵情况对队员及时进行调整。

(4)每年开展专题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处臵水平。

3、应急队伍装备制度

(1)根据应急队伍的职能,按应急队伍的装备标准和目录进行准备。 (2)根据耗损和需求汇总上报中心主任,按有关程序上报、落实。

(3)做好装备的管理、维护保养等工作,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应急箱的应急装备,确保物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要熟悉使用应急装备,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并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在应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相关物品维护保养,所耗损的物品要及时上报补充齐全。

4、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

(1)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工作,以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

(2)每年参加县应急专业培训,并制定分基层防保所应急人员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3)确定培训内容或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培训可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内容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专业技术和处理流程等。

(4)培训实行考试和评估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培训效果;培训结束时撰写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受训人员及培训考试、培训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等。

(5)培训结束后要整理培训资料并进行档案管理。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2)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的网络直报。

(3)报告范围: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医源性感染事件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4)报告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县应急处臵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5)报告内容:首次报告应尽可能说明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受累人数、主要症状和体征、可能的原因、事件性质的初步核实情况;

(6)了解和掌握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相关信息的发生情况,

(7)未经批准和授权不得泄露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信息,以及事件受累者的个人信息。

6、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1)建立与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36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接到县卫生局或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应急办)指令应问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立即向所长报告。

(3)接到报告,所长立即向所有应急成员发出指令,到指定地点集合。

(4)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所长;并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报告现场调查情况。

(5)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宣布相关纪律。

(6)在应急处臵过程中,随时接受县卫生局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中心的指令;接受技术专家组的指导。

(7) 定期向县卫生局和县公共卫生应急处臵中心报告处臵进展,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制度

(1)基层防保所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或执法调查核实,尽快初步判断(包括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途径或危害途径、高危人群及主要危险因素)等,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事件危害。

(2)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充分准备现场调查所需资料、物品,处臵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3)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与控制措施相关信息,对现场调查与处臵工作,并及时上报。

(4)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一步完善现场调查、修订或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5)及时报告或反馈调查处臵的进展,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积极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6)现场工作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二)岗位职责

l、基层防保所所长职责

(1)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2)建立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立上下联系制度和沟通制度。 (3)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4)组织开展专题的卫生应急演练,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应急演练工作。 (5)依法组织和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落实防控措施。

(6)组织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并报告上级部门。

2、网络直报人员职责

(1)依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网络报告和管理。

(2)网络直报人员收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报告后,认真核对有关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整地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3)网络直报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本辖区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内容审核和订正。

(4)定期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上报。

(5)认真接受上级对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6)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及时整理归档保存。

3、现场流调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掌握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和方法。

37 (2)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了解各类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及时进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预测。

(3)做好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应急准备工作。

(4)随时待命,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调任务安排立即做出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5)在现场指挥部门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根据现场危害源、危害途径以及危害因素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公共卫生预防控制措施。

(6)及时对现场应急调查处臵工作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应急处臵措施。

(7)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反馈调查处臵的进展;结束后,就突发事件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评价、以及今后的工作建议等方面,应及时进行分析与总结。

(8)现场调查处臵过程中,服从指挥,积极配合和协助其它部门开展相应的处臵工作,按正确的运输保藏条件将样品及时送交相关实验室。

4、卫生监督员职责

(1)依法进行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积极参与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

(2)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依法对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学校卫生、涉及有毒有害的工矿企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3)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监督记录,依法取证和索取有关资料。 (4)进行现场采样,提出检测项目。

(5)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6)宣传卫生法律、法规,指导、协助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

(7)执行县卫生局、县卫生监督所交付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任务。

5、职业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8

第18篇: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滕州市荆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为完善和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如下章程。

一、工作制度

1、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1)我中心建立与滕州市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2)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好本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3)各救援小组,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院应急办领导;应急办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及市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医院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4)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院应急办控制,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着他用。 (5)在医院附近突发群体急性创伤或中毒(或疑似)等事件,在批量患者涌人后的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并在先期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上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已收治人数、入院者的症状与体征、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理的情况等。

(6)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县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等指导。

(7)指定专人对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对事件中所有进人本院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

(8)每日向局应急办报告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9)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局应急办请求支援: ①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

②需要特殊解毒药品、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 ③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

④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本院应急救治的情况与结果,有关的分析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局应急办公室。

2、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1)院应急办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院应急办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部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报告)后,应分析情况,逐级汇报。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级别。

(3)预案启动决定:

一级响应:院长(即医院应急总指挥或院长指定的分管副院长、应急办主任)启动并负责。

二级响应:分管副院长(副指挥)或应急办启动并负责。 三级响应:应急办启动并负责。 (4)预案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全院响应。

二级响应:应急办、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三级响应:应急办、急诊科响应。

(5)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等级。

3、请示报告制度

(1)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有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医院应急办和总值班报告。

(2)院应急办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和请示。

(3)院应急办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向卫生局应急办报告。

4、预检分诊制度

(1)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室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应急办或总值班汇报。

(4)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2)从事预检、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转诊及急救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必须服从卫生局指挥中心或应急办统一指挥和调度,无条件收治的患者应立即按要求送达指定医疗点救治。

(2)医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急救的需要。

(3)对医院附近突发公共卫生事什,发现批量患者或毒物接触者涌入,在未接到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指令的情况下,应该一面向上报告,一面先期处理;特别是在发生了有毒物持续外溢、爆炸、燃烧的化学事故或群体创伤情况下,除了针对可能的毒物接触予以对应处理外,对伴有外伤、烧伤及化学灼伤的伤病员尽早进行处理(包括清洗、包扎、固定,清刨、止血、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等)。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置和监护。 (4)除对重危患者(包括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抢救,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收住隔离病室)外,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有毒化学物接触者,在未经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同意分流和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可临时腾出会议室、办公用房等处安排留观。

(5)对于需急诊手术、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由抢救组组长决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并向应急办汇报。

(6)对所有群体、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或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就诊者,无论是被收住入院,还是被安排留观,都应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做好记录;同时,统一登记造册。

(7)对已接收的,超出本院容纳和救治能力的患者及需转送到定点收治医院或留观医院的传染病患者,经局应急办同意分流和统一调度,并在落实转诊医院的情况下,必须写好简要病历,方能转往指定医院。

6、培训、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应急、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预防保健、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现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各种急救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

(5)全院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做到时间、内容、授课人、培训对象四落实。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与有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

7、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

(1)应急设备和药品由院应急办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储备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研究、统计和提出申请。

(2)经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讨论后审批。

(3)由院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采购后统一保管与储备。

(4)应急药品、器械储藏在专门地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补充更换。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个人不得接触和使用。

(5)应急药品须经院应急办同意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院应急办申请补充,交药剂科统一购买。

8、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发热门诊负责接诊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为发热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独立进行收费、血常规化验及x线摄片等,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

(2)配备隔离室,有保证病人专用救护车到达前短暂停留需要的隔离用房。发生特定传染病突发疫情时,对发热病人,要给病人所在单位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寄送《发热病人通知书》,特殊情况报医院应急办公室。

(3)对未发热而就诊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或留观并及时做好疫情报告。

(4)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情转入相关病区或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与终末消毒。

9、预检分诊点工作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按有关要求负责发热病人的接诊工作。

(2)预检分诊点负责接诊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为发热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

(3)对未发热而就诊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或留观并及时做好疫情报告。

(4)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情转入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5)严格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与终末消毒。

10、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1)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根据相关要求确定,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

(2)发现副霍乱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电话通知医院预防保健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要严防迟报或漏报。

(3)腹泻病门诊发现其它肠道传染病,要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填写传染病卡片,送预防保健科。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要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门口必须设置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

(5)医务人员进、出腹泻病临床观察医院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须固定地点放置。隔离衣或工作服每周至少更换1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6)病人的病历、化验单及收回的药瓶等,必须经过消毒后再行保存和应用。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行倾倒。便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7)发现可疑或已确定菌株,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对病人留验观察,并派专人携带菌种送往所驻地区疾控中心进行鉴定。

(8)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理。无菌室、操作台要定期消毒。定期采样检查空气,进行培养,并有报告单。

11、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所有从事职业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报告人。

(2)医疗机构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管理。

(3)明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 (4)明确报告内容。 (5)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卡》报送县疾控中心。

①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②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③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12、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戴工作帽、穿工作衣和隔离裤、换鞋,操作护士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时应穿隔离衣。医务人员的手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查体、治疗、护理后,一定要进行手的消毒与清洗。

(2)每日进行消毒巾湿扫床铺,一床一巾,用消毒液擦抹床头柜,一柜一巾;地面用消毒拖地及紫外线照射,每日二次。

(3)检验采血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4)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后集中处置。

(5)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置。凡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6)病人的便器使用一次性的。如不是一次性的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7)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涤污水流入下水道后,需经污水处理达到消毒要求后才能排放。

(8)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用具严格分开。 (9)使用后的物品严格按照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再放人医疗废物塑料袋中送往医院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

1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加强全员医疗废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捉高其管理的意识,人人参与管理,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2)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上述废物必须分类,不得混合放置

--感染性废物:包括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泻物污染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一次性医疗物品、废弃的被服、被隔离收治的传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等科室所使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感染性医疗垃圾、传染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全部放入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存放。

--损伤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手术、备皮刀、玻璃试管、安瓿等。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将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手术、备皮刀放入专用的利器盒中。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管理办法:药剂科、病区、门诊等科室如有上述药物性废物一律用黄色塑料袋存放。医务人员、行政办公室、医院食堂的生活垃圾一律用黑色垃圾袋存放。

(3)各科室在存放医疗废物前,仔细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损、渗漏,存放的医疗废物只能达到塑料袋的3/4后必须进行封口,放人塑料袋内的所有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

(4)科室、病区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道路运送医疗废物、垃圾至医院指定的暂存点。 (5)存放垃圾的容器、运送垃圾的车辆每日用含氯消毒剂1500/L或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6)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由专人进行回收,做好交接、数量登记,交科室当班人员签名。

(7)医院医疗废物一律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置。医疗废物暂存区域禁止吸烟、饮食,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定期用含氯消毒剂1500/L或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8)各科室不得私自处理上述任何污染废物,如发现有违规者,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14、职业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15、后勤保障制度(通讯、车辆、设备、药品、物资保障制度) (1)、成立以分管院长或应急办主任为组长的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通讯、车辆、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物资的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定,沟通与属地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联系渠道,保证医疗应急救援一线工作的需要。

(2)、掌握本医院应急处置工作的医疗设备、常用药品、防护物资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供求状况,多渠道组织资源。

(3)、对部分采购困难的药品,制定采购预案,疏通供应渠道,确保药品的供应。

(4)、对紧急需求的物品、设备提出调配的方案,并负责落实。 (5)、必须保持车辆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得用于非救援工作,驾驶员必须做好出车前、途中、完成任务后的车辆自检自查工作;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常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要纪录完整。

(6)、物资保障成员要保障通讯畅通,不得因通讯因素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岗位职责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由院长组建并由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院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在卫生局领导下,组织、部署、协调本院应急救援工作。 (3)组织制订并审定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4)负责本院应急救援小组和常设机构的组建。

(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科室(部门)的职责,检查和考核各成员科室(部门)应急准备的落实情况。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卫生局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对到院的患者开展救治。并对正在进行的应急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7)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报告本院即时的医疗救治情况,派出应急救援小组。

(8)决定是否提请卫生局予以技术、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院分流患者的请求。

(9)负责应急响应终止及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奖惩。 (10)分管副院长协助院长开展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职责

(1)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平时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战时具体执行和落实院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及时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具体情况的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群体急性食物中毒、群体伤与突发传染病疫情救治预案。

(3)根据卫生局的要求,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

(4)负责建立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应急救治网络体系。 (5)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开展医疗救援与卫生防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建立“绿色通道”,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集合外派现场应急小分队。 (7)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代表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接受其指令,获取专家组关于诊断及救治方案的意见,出院的标准和时限等信息,及时传达并应用于本院救治。

(8)负责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按时向院领导小组和卫生局报告。

(9)负责收集、评估临床意见,及时向院领导小组请示,提出需要上级专家组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部分危重患者等请求。

⑽对转诊患者督促接诊科室写好简要病历,联系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

(11)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

(12)完成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医院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1)负责值班期间发生的各类重大医疗抢救工作的首诊组织和协调工作。

(2)及时向分管院长或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医疗救援的接诊与初步处置情况。

(3)在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参与值班期间应急医疗救治的组织与协调。

(4)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完成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4、应急救援抢救组工作职责

(1)在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害性质和病员数),成立由相应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医疗抢救(或救治)小组。由医务科长担任组长,急诊科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抢救的组织和落实。并及时汇总救治情况,向院领导小组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2)抢救小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作,认真实施专家组制定的救治方案,并及时向专家组反馈救治情况。

(3)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及时、认真、敏捷地进行救治。

(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置准确、危重病人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和查对制度。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处置治疗,要详细交代,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复述,以免发生差错。

(6)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要做好登记和汇报工作。

(7)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会诊。

(8)平时加强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抢救规程和技术。 (9)参与院内医疗救治的评估与总结

(10)完成应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滕州市荆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三年一月一日

第19篇: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为完善和规范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定如下章程。

1、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1)卫生院建立与县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2)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好本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3)各救援小组,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院应急办领导;应急办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及县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医院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4)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着他用。 (5)突发群体急性创伤或中毒(或疑似)等事件,在先期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上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已收治人数、入院者的症状与体征、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理的情况等。

(6)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县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等指导。

(7)指定专人对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

(8)每日报告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9)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局应急办请求支援: ①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

②需要特殊解毒药品、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 ③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

④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将本院应急救治的情况与结果,有关的分析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局应急办公室。

2、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1)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接到相关救援信息后,应分析情况,逐级汇报。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级别。 (3)预案启动决定:

一级响应:院长(即医院应急总指挥或院长指定的分管副院长、应急办主任)启动并负责。

二级响应:分管副院长(副指挥)或应急办启动并负责。 三级响应:应急办启动并负责。 (4)预案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全院响应。

二级响应:应急办、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三级响应:应急办、急诊科响应。

(5)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等级。

3、请示报告制度

(1)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有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报告。

(2)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和请示。

4、预检分诊制度

(1)根据要求设立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室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总值班汇报。

(4)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或定点收治就诊,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接诊处采取消毒措施,同时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

(8)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2)从事预检、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转诊及急救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收治的患者应立即按要求送达指定医疗点救治。

(2)医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急救的需要。

(3)对医院附近突发公共卫生事什,发现批量患者或毒物接触者涌入,在未接到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指令的情况下,应该一面向上报告,一面先期处理。

(4)除对重危患者应立即抢救,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收住隔离病室)外,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有毒化学物接触者,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可临时腾出会议室、办公用房等处安排留观。

(5)对于需急诊手术、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由抢救组组长决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并上级汇报。

(6)对所有群体、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或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就诊者,都应按《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做好记录。

6、培训、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应急、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预防保健、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现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各种急救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

(5)全院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做到时间、内容、授课人、培训对象四落实。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与有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

第20篇: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修订)

目录

(一)工作制度 1.应急及信息传递制度 2.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3.请示报告制度 4.预检分诊制度 5.收治及转诊制度 6.中毒诊断留观制度 7.信息发布制度 8.培训、演练制度 9.应急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10.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 11.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12.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13.报告制度

14.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15.临床观察工作制度 16.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7.影像科室工作制度 18.超声科室工作制度

19.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20.传染病人出院制度 2l.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2.职业防护制度 23.后勤保障制度 (二)岗位职责 l.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3.总值班工作职责 4.专家组职责 5.抢救组工作职责

(一)工作制度

1.应急及信息传递制度

(1)建立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接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办)指令的院办、医务处(科)或院行政总值班(夜间),应问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下达给本院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电 话记录,立即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接到报告,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立即通过日常办事机构(医务科、处)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根据指令要 求,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本院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 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医院的准备情况 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殊药品和 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5)医务处(科)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布置应急医疗救治工作。抢救(救治)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6)医院对参加院内应急救援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宣布相关纪律。

(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 常换常新, 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医务处(科) 控制,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8)在医院附近突发群体急性创伤或中毒(或疑似)等事件,在批量患者涌入后的 2 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在先期应急处臵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已收治人数、入院者的症状与体征、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理的情况等)。

(9)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出院的标准和出院的时限等指导。 2.请示报告制度

(1)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应立即向急诊中心(科)二值班和医院总值班报告和请示。

(2)急诊中心(科)二值班和医院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立即分别向急诊中心(科)主任和院领导报告和请示。

(3)院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时.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预检分诊制度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室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臵果断的人员担任。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 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医务处(科) 或总值班汇报。

(4)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统一编号挂牌。 (5)按“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6)传染病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7)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病区)、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 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报告疫情。 (8)在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 预检、

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9)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0)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11)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2)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3)做好终末消毒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员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4)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收治及转诊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必须服从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无条件收治送达的患者。

(2)医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急救的需要。

(3)对医院附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批量患者或毒物接触者涌入,在未接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的情况下,应该一面向上报告,一面先期处理,特别是在发生了有毒物持续外溢、爆炸、燃烧的化学事故或群体创伤情况下,除了针对可能的毒物接触予以对应处理外,对伴有外伤、烧伤及化学灼伤的伤病员尽早进行处理(包括清洗、包扎、固定,清创、止血、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等)。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臵和监护。 (4)除对重危患者(包括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抢救、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收住隔离病室)外,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有毒化学物接触者,在未经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意分流和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可临时腾出会堂、办公用房等处安排留观。

(5)对于需急诊手术、进人 ICU 抢救、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由抢救组组长决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6)对所有群体伤、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或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就诊者,无论是被收住入院,还是被安排留观,都应按《病历

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做好记录;同时,统一登记造册。 (7)对已接收的,超出本院容纳和救治能力的患者及需转送到定点收治医院或留观医院的传染病患者,经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意分流和统一调度,并在落实转诊医院的情况下,必须写好简要病历,方能转往指定医院。 6.中毒诊断留观制度

(1)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患者的病因诊断,原则上由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参与事件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临床医疗等卫生救援组织机构的专家组作出,并由指挥部统一转达给收治医院。

(2)在事件突然发生,尚缺乏统一病因诊断的情况下,医院对从现场紧急送入院的患者一律“待诊”的方式作出诊断;在指挥部将诊断指导意见下达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3)医院遇有下列情况需要报告和请求会诊以解决诊断:①不确定是否发生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先期收治大批不明原因的类似中毒的患者;②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病情复杂或伴有复合伤;③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的临床表现或病情变化与指明毒物的毒作用不符,怀疑现场判断的毒物的种类有误或伴有未知毒物。会诊前应做好相应准备,汇集会诊对象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等资料。

(4)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陆续自发来院的就诊者,因其缺乏现场资料,应注意鉴别诊断,不能单凭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就作出

中毒的诊断;经观察和调查,不能提供和证明就诊者有接触史的,无论有无临床表现都不能给予诊断;要始终注意防范诈病、伪中毒及群体性癔症的发生。

(5)对曾暴露于突发化学事故(或水源、食物污染)现场,有可能接触(摄入)某些特定毒物,但未发病的人群,可能是处于中毒的潜伏期或诱导期中,应该安排医学留观。医院必须按专家组统一制定的留观期限、观察项目及预防性诊治方案的要求执行,密切观察留观人员的病情变化,予以必要的检查及对症处理,做好记录。对有刺激性气体吸入史者,皆应留观至少 24 小时。

(6)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医学留观者的诊断必须在事件处臵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遵循下列原则:①有接触史,经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无 XX 中毒”的诊断,②有接触史,入院时有一定程度(轻微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臵后,症状和体征趋于缓解和消失或没有出现更加严重的病情变化,给予“XX(毒物)接触”的诊断;③有接触史,经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臵后,症状和体征趋于明显,出现病情加重的变化,则按“中毒”进人救治程序,予以相应诊断。 (7)必须按指挥部制定的方案,对经过最长留观期且未发病、符合专家组规定的出院标准的留观者,一律动员其限期离院,不得滞留。这类人群在院期间,不作为中毒人数统计。 7.信息发布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按照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定和基本要求,

由权威机构发布疫情及相关信息。

(2)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指定专人负责非法定机构职责的与医疗救治相关新闻发布工作。发布前应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其他任何科室、个人不能发布相关信息或单。 (4)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和全面。 8.培训、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 醉、院内感染、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急救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急救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理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外语、普通话、各种急症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5)全院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做到时间、内容、授课人、培

训对象四落实。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与有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 9.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

(1)应急设备和药品由院专家组或抢救组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储备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研究、统计和提出申请。 (2)经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讨论后审批。

(3)由院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采购后统一保管与储备。

(4)应急药品、器械储藏在专门地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补充更换。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个人不得接触和使用。

(5)应急药品须经院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院应急领导小组申请补充,交药剂科统一购买。 10.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

(1)医院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要求储备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特殊解毒药物。

(2)医院在制定急性化学物中毒的治疗方案中,针对某些特定毒物,应积极争取和寻求特殊解毒药的应用作为重要的抢救手段;在本院参与的中毒事件应急救治中,应执行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专家组关于特殊解毒药应用的决定和指导。

(3)对中毒事件中,接触史肯定,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即使缺毒物检测的依据,也能够“直接诊断”的化学物中毒患者,符合其对应的特殊解毒药的应用指征的,应早期、适量地使用特殊解毒药,并可根据疗效作出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4)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接触史不肯定,也不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医院又缺乏毒物检测条件的,需要“排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疑似化学物中毒者,是否使用特殊解毒药应通过进一步观察、检查和会诊,并请示专家组后决定。

(5)在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曾暴露于事故现场的人群大量进入医院,即使接触的特定的化学物有相应的特殊解毒药,也应区别其接触程度、吸收剂量、临床表现和损害结果,严格掌握特殊解毒药的使用标准,正确把握应用指征、应用时机和应用剂量;禁止将特殊解毒药作预防性治疗使用;防止大面积滥用特殊解毒药,导致比中毒本身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11.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开设发热门诊,负责发热病人的接诊工作。 (2)发热门诊负责接诊经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本院预检分诊引导或自行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为发热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独立进行收费、血常规化验及 X 线摄片等,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

(3)配备隔离室,有保证病人专用救护车到达前短暂停留需要的隔离用房。发生特定传染病突发疫情时,对发热病人,要给病人所在单位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寄送《发热病人通知书》,特殊情况报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 (4)对未发热而就诊的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

(病区)隔离治疗或留观 并及时做好疫情报告。

(5)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情转入相关病区或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 12.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1)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根据当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示确定,要求 24 小时有人值班。

(2)发现副霍乱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电话医院预防保健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要严防迟报或漏报。

(3)腹泻病门诊发现其它肠道传染病,要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填写传染病卡片,送预防保健科。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要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门口必须设置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

(5)医务人员进、出腹泻病临床观察医院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须固定地点放臵。隔离衣或工作服每周至少更换 1 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6)病人的病历、化验单及收回的药瓶等,必须经过消毒后再行保存和应用。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行倾倒。便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7)发现可疑或已确定菌株,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对病人留验观察,

并派专人携带菌株送往所驻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8)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理。无菌室、操作台要定期消毒。定期采样检查空气,进行培养,并有报告单。 13.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所有从事职业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报告人。

(2)医疗机构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 管理。

(3)明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 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 病人或疑似病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l 例。 ——甲肝/戊肝:l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倒。 ——菌痢: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 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麻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 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 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 风疹病例。 ——流脑: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 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 2 例及以上死亡。 ——乙脑: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 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 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 ——流感:l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 3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 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

住院病例,或发生 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流腮:l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 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 周内,同 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20 例 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 1 例及以上。——猩红热: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水痘: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 及以上水痘病例。

(4)明确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 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①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②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③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在确认事件终止后 2 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

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5)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14.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1)科室工作人员熟悉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包括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经医院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3)对传染病进行分类隔离,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4)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科室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褥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5)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15.临床观察工作制度

(1)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下根据上级指令开设,凡在各发热门诊、腹泻门诊、预检分诊室就诊后,经确定为临床观察病例的,转入集中临床观察医院(病区)留观。

(2)集中留观病例用专用救护车转送。 临床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 小

时。临床观察期间由专家组作出明确诊断,按规定程序处理。 (3)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制定接诊处置预案,成立治疗技术组、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组,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病区双通道,区域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分明。

(4)配置必备的医疗急救设备、药械和消毒设施。

(5)观察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值班医师每日查床2 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6)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7)负责急诊观察的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病人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8)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6.消毒隔离制度

(1)传染病医院及综合医院感染病科应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传染病的病人与穿隔离衣的医务人员不得进入清洁区、半污染区。 (2)医务人员进入病区应戴工作帽、穿工作衣和隔离裤、换鞋,医生查房、操作,护士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时应穿隔离衣。医务人员的手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查体、治疗、护理后,要进行手的消毒与清洗。 (3)每日进行消毒巾湿扫床铺,一床一巾,用消毒液擦抹床头柜,一柜一巾;地面用消毒液拖擦,每日二次;病人死亡后的房间用消毒液擦抹床、床头柜等物品,消毒拖地及紫外线照射。 (4)检验采血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5)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毁形消毒后集中处理。

(6)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臵。凡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7)病人出院带回的衣物及病床上用过的被褥等进行熏蒸消毒。 (8)病人便器使用一次性的。

(9)餐车每餐后要清洗、蒸汽消毒,已进入病区剩下的饭菜不得再进入食堂。

(10)危重病人需陪人时,由经治医生或护士长批准,要办理陪护证,进入传染病区的陪人要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后要洗手。

(11)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漱污水流入下水道后,经污水处理达到消毒要求后才能排放。

(12)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用具严格分开,门诊、病区的治疗室地面与其它地面的拖把严格分开。 17.影像科室工作制度 (1)技术员严格按三级防护要求,每照完一个病人需消毒或更换防护服后才能照第二个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加强 X 线防护,X 线机应有遥控开关,或加长曝光按钮接线,在室外曝光,技术员与外界隔离。 (2)有专用 X 线机。有 CR 设备的,可用数字化平板摄片。每照完一个病人,机器需消毒(2%戊二醛擦试消毒)。

(3)有专用暗室, 在暗室内, 技术员可按一级防护或二级防护要求, 但应避免暗室内有关设备污染,若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暗室内有

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洗好的照片放在专用袋内,避免污染。 (4)若有 CR,可用光缆传输图象,则写报告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若用人工传送胶片和申请单,则写报告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若进入病房污染区的胶片,需消毒后才能带出污染区。 18.超声科室工作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期间,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健全科室管理,加强医德教育,努力提高诊疗质量。

(2)工作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整齐的工作衣、戴工作牌,换鞋入室。

(3)各项超声检查必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病史、体征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

(4)符合急诊要求的急诊病例,当日及早安排,危重患者应随到随查,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并携带有关急救用品。

(5)超声检查时,必须严肃认真,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遇到疑难问题或可疑病变难以确诊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请示,必要时和临床医师共同研讨。

(6)技术人员防护要求,应按卫生部二级防护要求执行,每接触一个病人后要洗手,每位病人必须带口罩。若发现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彻底消毒机器。机房内应有紫外线灯,定期消毒。

(7)写报告可用光缆传输,则写报告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若用人工传送,写报告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 19.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期间,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应及时处理和销毁。检验单发出前,需消毒处理。

(2)室内每天须进行一至两次地面和空气消毒或净化。污染的玻片、标本容器、吸管等应投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经煮沸或高压消毒再进行洗涤。

(3)无需保存的细菌标本,均需高压灭菌或煮沸灭菌,或用强有力的消毒液处理。

(4)被污染的试管、培养皿和其他玻璃器皿等,需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方可洗涤。

(5)如有传染性物质洒于桌面上或地上,必须用过氧乙酸或其他消毒剂倒于污染处,待半小时后,方可用棉花或布类拭净。

(6)工作服被污染,应立即将工作服小心脱下,用高压灭菌消毒。 (7)如手被污染,可用 70%的乙醇浸泡十分钟,然后用肥皂与清水涮洗干净,如有传染性物质吸人口内,应立即吐出,用 1g/L 的高锰酸钾溶液多次漱口。

(8)对各种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免疫试剂,应用后要做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20.传染病人出院制度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的病人出院必须符合出院参考标准,经医院专家组讨论认定后方可出院。

(2)病人出院时,医院要留存病人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并通

知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知出院人员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随访。

(3)在出院医嘱中可根据病人病情和身体康复状况,提出在家休息时间的建议。休息期间,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要求病人每日上、下午各测量 1 次体温,发现体温异常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4)根据出院前 X 线胸片等检查情况,必要时,可要求病人出院 l 一 2 周后复查。 2l.职业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3.后勤保障制度

(l)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通讯、车辆、医疗设备、药品和防护物资的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定,沟通与属地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联系渠道,保证医疗应急救援一线工作的需要。 (2)掌握本地区相关医疗机构应急处置工作的医疗设备、常用药品、防护物资的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供求状况,多渠道组织货源。

(3)对部分采购困难的药品,制定采购预案,疏通供应渠道,确保药品的供应。

(4)对紧急需求的物资、药品、设备提出调配的方案,并负责落实。 (5)必须保持车辆 24 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得用于非救援工作,驾驶员必须做好出车前、途中、完成任务后的车辆自检自查工作;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常规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材,急救设备、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要记录完整。

(6)保障通讯畅通,不得因通讯因素影响应急处置工作。 (二)岗位职责

l.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院医疗救治工作。 (2)在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 下,组织、部署、协调本院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护工作。(3)组织制订并审定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4)组建本院专家组、专业救治组、应急救援小组和常设机构。 (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科室(部门)的职责,检查和考核各成员科 室(部门)应急准备的落实情况。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卫生行政部门或应

急指挥部的统 一指挥下,负责启动院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对到院的患者开展 救治。并对正在进行的应急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7)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报告本院即时的医疗救治情况, 派出应急救援小组。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以医务处为主体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办,常设办事 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必设),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 组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平时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战时具体执行 和落实院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及时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具体情况的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群 体急性食物中毒、群体伤与突发传染疫情救治预案。 (3)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指挥部的要 求,协调药剂、设备等有关部门储备救治特需药品、相关设备和物资。 (4)负责建立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网络体系。 (5)组织全院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 开展医疗救援与卫生防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后,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建立“绿色通道”,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 召集和外派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7)在应急处臵过程中,代表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指挥部建立 和保持联系,接受其指令,获取专家组关于诊断及救治方案的意见、出院的标准和时限等信息,及时传达并应用于本院救治。 (8)负责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 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按时向院领导小组和卫生行政部门或应急 指挥部报

告。 (9)负责收集、评估临床意见,及时向院领导小组请示,提出需要 上级专家组及专业技术的帮助,特殊药品及专门设备的支援,分流部 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部分危重患者等请求。 (10)对转诊患者写好简要病历,联系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 (11)撰写应急救援评估报告和总结,完成其他工作。

3.医院总值班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1)负责值班期间发生的各类重大医疗抢救工作的首诊组织和协 调工作。 (2)及时向医务处(科)分管院长或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 医疗救援的接诊与初步处臵情况。 (3)在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参与值班期间应急医疗救治的组织与协调。 (4)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完成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4.应急救援专家组职责 (1)院应急医疗救援专家组,由分管副院长负责组建,医务处(科) 负责日常管理。成员由急诊专业(包括急性中毒)、危重病专业、传染 病(感染)专业、呼吸专业、创伤专业(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烧伤 整形科、胸外科等)、院内感染、药学专业等专家组成。 (2)在医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应急救治提供咨 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3)向院领导小组提供医疗应急救援技术建议与咨询;负责全院危 重症病人会诊、抢救,积极收集各种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救治方案。 (4)审查应急救援预案,协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决策与指挥。 (5)指导并参与应急卫生防护与医疗救援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6)完成应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5.应急救援抢救组工作职责 (1)在医疗卫生应急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不同的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伤害性质和病员数),成立由相应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一个或 多个医疗抢救(或救治)小组。由医务处(科)长担任组长,急诊科主任 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抢救的组织和落实。并及时汇总救治情况,向院领导小组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2)抢救小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工作,认真实施专家组制定的救治 方案,并及时向专家组反馈救治情况。 (3)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以高 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及时、认真、敏捷地进行救治。 (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臵准确、危重病人就地 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5)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和查对制度。抢救经过、各种用 药和处臵治疗要详细交代,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复述,以免发生差错。 (6)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要 做好登记和汇报工作。 (7)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疑难、危重病员 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 (8)平时加强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抢救规程和技术。 (9)参与医疗救治的评估与总结,完成其他应急医疗救援任务。

电力通信应急岗位职责
《电力通信应急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