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成本管理会计 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9 08:33:18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成本、材料会计岗位职责

成本、材料会计岗位职责

一、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与计划

1、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合理归集和分配。

2、制作记账凭证并进行明细核算。

3、月末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结转。

4、制定成本计划,编制各类成本报表。

二、进行公司的成本分析

1、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

2、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

3、编写成本分析报告。

三、负责公司的固定资产账务管理

1、新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

2、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账务处理工作。

3、做好固定资产的分类、准确计提折旧并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

四、负责公司的材料财务核算

1、及时收集并整理原材料出、入库单,审核材料付款清单和各种应付账款余额记录。

2、审核各业务部门转交的发票及单据。

3、准确及时核算材料的收发存数量与金额。

4、登记材料明细账;编制材料收发存明细表。

五、负责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2篇:成本控制会计岗位职责

1.负责制订公司成本控制计划,向管理层提供成本信息和改进意见。2.在各种预算基础上提出成本控制计划。3.进行项目清算。4.根据月度、季度、年度财务状况主持各项财务分析,并对所得分析结果作出解释。5.向上级提出有关改进财务系统和财务运转的建议。6.向上级提交财务报告。

推荐第3篇:管理岗位职责(成本)

成本管理岗位职责(含内勤资料)

1、协助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作好工程项目的前期运作。

2、协助项目经理作好工程开工的准备工作。

3、参与工程招投标工作,负责配合预算部进行标的和投标邀请书的编制。

4、参与投标资料、文件的审查和评标工作。

5、参与编制工程质量监督计划。

6、根据成本目标编制项目成本成本控制计划。

7、对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增减进行检查确认。

8、根据工程量及投资完成情况对成本进行分析,并对成本控制计划进行调整。

9、对工程款的发放进行检查控制。

10、参与竣工结算。

11、负责工程资料、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

12、图纸、文件的发放、归档和移交。

13、负责项目ISO9001质量体系的内审工作。

推荐第4篇:管理会计沉没成本

论沉没成本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基于摩托罗拉铱星计划分析

【摘要】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是与决策不相关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沉没成本的发生有其不可避免性,大多数企业将其视为投资的一部分。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成本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最终决定市场结。贝恩咨询公司(构Bain)早在1956年就指出过,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会使企业不能顺利进人或退出市场或产业。可见,沉没成本在企业进行经营决策中,发挥着起独特的作用,可能影响一个能否成功企业进入某个行业。

关键字:沉没成本;企业经营决策;进入壁垒

一、引言

经济理论认为沉没成本与企业的决策无关,并提出沉没成本不计入企业成本的原则。但是,在市场经济现实中,企业决策并非不考虑沉没成本的存在。当企业计划投资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时,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定自身是否会面对强大的壁垒,这包括行业中已存在的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阻挡以及同时期的潜在进入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二、沉没成本

(一)沉没成本的概念

沉没成本(Sank Costs)是指企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及用,或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成本支出及费用。沉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它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具体来说,沉没成本的大小取决于资产扣除折旧后的折旧余额与其打捞价值(转移或再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例如: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产生的一些无法转为它用的资产,包括厂房、设备和员工等;企业进入某一产业前的市场调研费用和进入后的研发、广告费等。

(二)沉没成本的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将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因此引发的成本,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虽然这些投入已经不能收回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更注重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和收益;现实经济活动中,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们左右为难。

其实,企业管理者们之所以会陷入“沉没成本”误区中难以自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认输,不愿承认自己犯错误。“保本”这一观点一向是企业经营中遵循的最基本的经营方针,“起码要保本”看似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孰不知,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本身就包含了“沉没成本谬误”。许多零售商都喜欢用他们的批发价来决定零售价的底线,不愿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因为他们不愿承担亏损,这样的经营理念是错误的。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想到了一种铱星解决方案——由66颗近地卫星组成的星群,让用户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电话。

自从20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通信卫星大都是在22,000英里高度的轨道上运行的地球同步卫星。依靠这一高度的卫星意味着电话机要大,还伴有1/4秒的声音滞后。例如,美国通信卫星公司的Planet 1电话机重4.5磅,和电脑差不多大。铱星的创意就在于使用一批近地卫星(大约400至500英里高度),

近地卫星因离地球更近,电话机的体型可大大缩小,声音的滞后也会近乎觉察不

到。

对于摩托罗拉的工程师们来说,建立铱星群的挑战是一次经典的“技术拉锯

战”——50多亿美元的代价终于让他们在1998年将铱星首次投入使用。

这一项目是在1991年正式启动的。当时,摩托罗拉投资4亿美元建立了铱

星公司。这是一个单独的公司,摩托罗拉拥有25%的股份和董事会上28席中的

6席。另外,摩托罗拉还作出了7.5亿美元的贷款承诺,并给予铱星要求再增加

3.5亿的期权。就铱星来说,它最终与摩托罗拉签定了66亿美元的合约,其中

34亿用于卫星的开发,29亿用于维持公司正常运行。铱星则要为摩托罗拉建立

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技术。

在铱星即将发射其首批卫星之时,爱德华\"斯坦阿诺加入了董事会并担任首

席执行官。在加入铱星以前,斯坦阿诺已为摩托罗拉工作了23年,其精明与刻

薄广为人知。对他来说,舍摩托罗拉而选择铱星意味着放弃与前者每年130万美

元的合约,而选择每年50万底薪外加5年期7万5千股铱星的股份。一旦铱星

赚钱的话,斯坦阿诺就会财源广进。

1998年11月1日,在进行了耗资1.8亿美元的广告宣传之后铱星公司展开

了它的通信卫星电话服务。开幕式上,副总统阿尔\"戈尔用铱星打了第一通电话。

电话机的价格是每部3,000美元,每分钟话费3-8美元。结果却令人不无沮丧。

到1999年4月,公司还只有1万个用户。面对着微乎其微的收入和每月四千万

美元的贷款利息,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之中。4月里,就在公司宣布其季度财

务报告的前两天,首席执行官斯坦阿诺辞职,宣称他与董事会在战略问题上发生

了分歧。公司内部一位资深人员约翰\"理查德森迅速接替斯坦阿诺成为临时首席

执行官,但毁灭的阴影却已经笼罩了上来。

1999年6月,铱星解雇了15%的员工,甚至包括几位参与了公司营销战略

规划的经理。8月,它的用户只上升到2万个,离贷款合同要求的5万2千个相

去甚远。1999年8月13日,星期五,在拖欠了15亿美元贷款的两天之后,铱

星提出了破产保护的申请。

(二)案例分析

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项目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摩托罗这

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运用了大量的资金34亿来开发卫星,资金巨大。一旦

铱星成功,便会有高额回报,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乐观。

可是,公司的决策者一直认为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半途而

废。所以苦苦支撑着,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错误的,是没有前途的,最后,

摩托罗拉公司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彻底结束了铱星项目,为此损失了大量的人

力、财力和物力。摩托罗拉在开始发现是错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悬崖勒马,尽早回

头。

因此可以得到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正确认识沉没成本,做出合理的决策减少无

谓的沉没成本以及损失。

四、合理运用沉没成本制定决策

(一)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成本。

这就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

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决策者在发现项目是一项错误

的投资决策,就应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而不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想要追

回成本,而错上加错。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过分顾忌沉没成本而失败的案例比比

皆是,就像上述的铱星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在决策中,多听听下属的意见。

(二)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减少沉没成本。

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

由于一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突然终止,则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放弃,从而要产生相当一部分“沉没成本”。因此,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来确保交易的连续性 更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有了契约性或组织性的保障,就可以大大降低投资风险。

(三)采用非市场的规制结构

从减少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采用非市场的规制结构对企业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一结构能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在现代企业经营中,技术合作、策略或战略联盟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其内在原因是从分散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风险、减少沉没成本方面来考虑。

(四)利用沉没成本建立竞争优势

事实上.很多时候“沉没成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出。经济学家曾指出: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也就形成了高的进入门槛或壁垒。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高退出成本则往往使许多准进入者们却步,因为这首先是一“谁更输得起”的比拼。由于这些高沉没成本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最终成为了市场的赢家。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在沉没成本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广军.沉没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J].山东煤炭科技.2005(05)

[2] 张小利.投资决策中沉没成本的确认[J].中国工程咨询.2004(08)

[3]刘燕君

[4]钱琳 沉没成本效应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

[5]时敬梁 决策与\"沉没成本\"[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财富

推荐第5篇:成本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成本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这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成本核算中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基本程序,从而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也能让我们深刻理解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熟悉和掌握成本项目的设置,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能正确地划分各种费用地界限,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内容:

1、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2、人工费用方面,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应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的界限,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3、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实验步骤:

在实训中我们从会计的基本理论入手,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以会计核算为主线来进行实训。在实训中我总结步骤如下: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要根据凭证一笔一笔登记不同的帐簿,练习做会计凭证。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根据当月发生的原材料采购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根据领料原始凭证,编制存货平均单价计算表及领料凭证汇总表,其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4、结帐、对帐、编制会计报表: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将折旧额计入相关科目。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实验总结与体会:

这次实验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有关成本管理会计的上机操作,对会计的基础实践进行初步接触。通过对这些实际的学习,我对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正了过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对会计的态度,另一方面,更加认识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以及公司运营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是中心环节,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进行了练习。

通过这次的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这一周的模拟实验,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管理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成本管理会计是对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的高度考验,从数字计算到报表输出,再到数字分析,每一个过程都是哪么的复杂与繁琐,所以细心是特别重要的习惯。 会计的学习特别需要认真和专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核算过程中出点小差错就会影响整个操作过程的进展和完美,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次在做资产负债表时,我因为账户中有笔活动只有借方项目没有相应的贷方项目,结果在最后填写报表时没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账户中去检查每个项目的变动和调整,而且还是检查好几次才查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一旦某个步骤出了问题,光查漏就要花很长的时间。但除去浪费时间不说,还影响了整个实验课程的进程,真的是很麻烦。所以学习会计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还要考虑全面防止对一些问题的忽略。如果坚持下去,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减少出差错的次数,养成一个严谨的好习惯。这样才会在学习工作上表现出色,受人赏识,才能够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项目。

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探讨会计学的理论知识,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会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其实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会极大地限制我们会计知识水平的提高。这次的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个人感觉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

对于我而言,这次的实验课程内容很多,上机3次课以来,我感觉每次时间都很紧迫。虽然在之前已经接触了好几次上机课,但是因为这次的题量真的很大,因此我还有一些实训没有及时完成。

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耽误了很多时间,好不容易把题目弄懂了,也算出了答案,结果提交的时,系统提示仍有错误。我检查了很久也找不出错点,最后才发现是基本生产车间的金额小计中,根据合计应该是48972,但是输入这个数据会出错,应该输48972.00才对。

这次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熟悉会计工作的流程,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到手工做帐和电算化会计的不同。我们都知道,会计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只有多做帐,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 首先,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具备诚实守信等端正的职业操守和敬业态度,这是会计工作岗位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再次,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这一次的实习虽然时间短暂,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

经过了这次模拟实验,我体会到了会计工作的复杂与繁琐,它需要一个人的细致与细心,也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的积极的去学习会计知识,把一些难点,重点搞清楚搞明白.加深理解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推荐第6篇:管理会计标准成本

案例3.公司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A材料价格标准为32元/kg, 用量标准为501kg/件;B材料价格标准为43元/kg, 用量标准为702kg/件。07年1月份,实际生产4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00 800kg,实际耗用B材料280 000kg。A, B材料的实际价格分别为30元/kg和45元/kg.

分析公司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并提出改进成本管理的意见。

案例4.公司甲产品经过二道工序生产,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第一第二工序的价格标准分别为91.2元/工时和114元/工时;用量标准分别为50工时/件和40工时/件.07年1月份, 为生产400件甲产品, 第一第二工序实际耗用工时分别为19 980工时和16 200工时; 第一第二工序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分别为1838 160元和1782 000元.

分析公司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并提出改进成本管理的意见。

【案例5 】 企业本月实际生产B产品1760件,实际耗用直接人工792小时, 实际发生制造费用3 5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633.6元。

该企业预计应完成产品1 890件,制造费用预算为3 150元。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为1元。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0.5小时,

要求: 对企业的制造费用进行差异分析

推荐第7篇: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1、熟悉和掌握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和税收法规,严格执行财务

管理制度,遵守财经纪律;

2、负责医院稽核工作。审核监督收费处与出纳的现金收入;

3、负责会计凭证稽核,登记明细账,汇总复核报表,按时报

送院长;

4、负责办理医院职工的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险;

5、参与财产清查的落实;

6、建立医院各科室的二级明细核算,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节

约原则,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控制,提出决策分析数据;

7、根据工资分配办法,计算全院绩效工资;

8、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荐第8篇:《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FAQ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http://.cn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章 成本会计流程FAQ

一、成本会计经历了怎样的的发展历程?

1、早期成本会计(1880——1920)

2、近代成本会计(1921——1945)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推行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制度,美国会计学家提出标准成本制度,成本会计开始注重事先制定成本标准,注重成本控制和分析,形成了管理成本会计的雏形。预算控制开始被引入成本会计体系,弹性预算是20世纪20年代成本会计的最大发现。成本会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成本会计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

3、现代成本会计(1945——)

成本会计重点转移到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加强事前成本控制,实行最优化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成本会计开始引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施责任成本核算,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实行变动成本法,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哈里斯提出。20世纪末,质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开始推行质量成本核算。

4、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给成本会计带来的冲击;

作业成本法(ABC)和作业成本管理(ABM)的产生;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给成本会计带来的影响:

适时制(JIT )

全面质量管理(TQM )

战略管理

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限制理论(TQC )

成本企划(TC)

二、关于成本的经济含义的观点主要有哪些?

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是其劳动价值理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成本价格与利润”一章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成本价格理论。

在理论和实务界,形成了“c+v”、“c”、“c+v+mˊ”(mˊ指应计入成本的m部分)

1、劳动耗费论——成本实质上是一种耗费,而一切耗费归根到底都是劳动耗费,即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

2、资本耗费论——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条件,商品生产的过程是资金垫支过程和资金耗费过程的统一,这种资金垫支和耗费应以c+v为度。

3、价值构成论——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它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自己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组成。

4、转移价值论——是对c观点的一种表述,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成本仅包括所消耗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不包括劳动者的工资。

5、“大”成本理论——即“c+v+mˊ”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从理论上讲是c+v,但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包括m的部分,如利息、保险费、租金等。

三、成本的构成和分类情况是怎样的?

1、成本和费用

产品成本的一般含义:产品成本属于成本,但是成本并不等于产品成本。会计学中成本的涵义:特定的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广义的成本)。成本的三个特征:成本必须是会计主体所发生的;成本的方法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成本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Page 1 of 3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http://.cn期间成本也称为期间费用,又称为非产品成本或非制造成本,是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期间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期间成本不随产品实体流动,而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变化。期间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2、产品成本的基本分类

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较少时,可直接并入直接材料核算;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3、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的其他分类

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为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按照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不得列入产品成本的项目: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各种罚金以及对外赞助、捐赠支出;在公积金、公益金中开支的支出。

四、成本核算的要求是什么?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划分正常支出和非正常支出的界限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划分各种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的界限

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的界限

3、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

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等制度

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5、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五、成本核算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产品成本核算,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可以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也是确定企业盈利的依据。通过产品成本核算,反映和监督各项消耗定额及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反映和监督在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可与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等指标进行对比。

六、成本核算的原则是什么?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2、权责发生制原则

3、受益因果原则

4、实际成本原则

5、一致性原则

6、重要性原则

七、成本会计的循环流程是怎样的?

整个成本核算的流程如下:

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动力、待摊、预提费用等分配表;

2、根据原始凭证和有关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

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http://.cn

6、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账;

7、将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产成品明细账;

8、将已销售产品成本转入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

八、成本会计中内部报表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面向未来。内部报表提供的信息是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计划、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2)信息反映的对象不统一。内部信息反映对象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相关的车间、部门、小组,甚至是有关的责任人,其反映的内容可以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可以是某一具体的方面或环节。内部报表的编制一般没有统一的要求,不必象外部报表那样必须反映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3)形式灵活多样。内部信息的服务领域涉及了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方方面面,且除了需要提供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信息外,还需要提供以非货币形式反映的信息,因此内部信息不可能象外部信息那样,依据“公认会计原则”进行业务处理和按照严格的会计程序,以统一的货币形式,较严密而稳定的基本格式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信息。随着管理技术和决策模型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内部信息的采集和编制使用了较多的现代数学方法和管理决策的方法,使得内部报表从内容到形式均以围绕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表现得灵活多样。

(4)强制性的要求少。

九、成本会计中内部报表主要有哪些?他们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1)产品成本表

产品成本表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及总成本的报表。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各种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本月及本年累计的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和实际总成本;补充资料部分只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一般包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商品产值;产值成本率等。

(2)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利用该表,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分析和考核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将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与上年实际平均和历史先进水平进行对比。

(3)各种费用报表

如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

推荐第9篇:成本与管理会计论述题

论述题一:王一军是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总会计师,和他的许多同行一样,他一直认为,会计应该把费用分摊得更准确些,越精确越好,针对这一看法,请思考

1.这一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是否存在精确的分摊技术?

3.如果不存在精确的分摊技术,为什么还要进行分摊?费用分摊的重要性体现在那

些地方?

4.如果费用分摊技术达不到100%的精确,而不精确的分摊又有一些负面影响的话,此时,企业可不可以不进行分摊?

1、费用分摊的定义: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

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

2、费用分摊的原因在于:

1)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 ,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2)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3、费用分摊的基本程序:1)确定成本对象;2)归集共同费用; 3)选择分摊标准;4)将共同费用分摊到成本对象中去;5)归集——分摊——再归集——再分摊,直到最终成本计算出来。

4、在理论上,费用分摊可能存在一个最佳标准。有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标准比较明确,如水电费按实际耗用量分摊;但是,更多的共同费用没有明确的分摊标准,因为共同往往就意味着没有标准,如品牌广告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摊,到底是按销量分摊更科学,还是按价格或市场份额进行分摊更科学。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费用分摊类似于内部税收,它是政策导向的,不同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后果,如按人员为标准可能会促使某些部门尽量少雇佣人员,此外,还可以按实际耗用量为标准、按比例为标准、按协商标准等。因此,没有绝对完美的分摊标准

5、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

(1)费用分摊与持续的成本降低:费用分摊应当能够促进内部形成持续的成本降低机制 。例如,在水电费分摊中,如果辅助部门用电、用水“ 免费” ,可能的后果会是什么?此时,为了降低成本,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呢?

(2)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此时,要注意隔离成本分配与非隔离成本分配的问题。隔离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适用于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但是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合作;非隔离成本分配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它鼓励必要的合作与相互监督,但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新的大锅饭。

6、关于费用分摊的讨论:高科技下成本比例的特点表现为:非生产部门不断增加、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需要分摊的费用种类增多、日益增长的研发支出等。在成本核算上,有些费用可以不分配,但会影响到产品定价策略,如日益增长的营销支出、重组支出、并购准备等。 费用分摊的分配标准至关重要,选择不好的话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1)尽可能变间接为直接,如采用作业成本法等;2)控制日益增长的间接费,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外包和战略重组等。

论述题二,揭开PM公司产品线成本面纱

(1) PM公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困境?相关的成本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有何作用?

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 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逐渐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落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因此成本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出和重要。

(2) 以PM公司的素材为例,从企业战略定位和产品盈利能力诊断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

本计算方法的差异?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间接费用界限的差异。

在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指制造成本,就经济内容来看,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销售产品和筹集生产资金的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在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是完全成本,所有费用只要合理有效,都是对最终企业价值有益的支出,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它强调的是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直接、间接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期间费用归集的是所有不合理的、无效的支出。

(2)信息准确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把辅助部门归集的制造费用以一种平均线性方式的分配到各产品,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只能是一种“绝对不准确”(absolute inaccu2racy)的信息。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可视为一种相对准确(relative accuracy)的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分配间接费用时,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成本动因),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比重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把产品的成本视为靶心,作业成本法虽然不能每次都击中这靶心,但是却能始终如一地击中靶的外环和中环。

(3)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方式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下的管理生产系统是一种由前向后推的生产系统。即生产从原材料开始进入第一生产工序,第一工序完工后的半成品转入到第二生产工序,依次类推按部就班,直至最终形成完工产品,从而传统的成本质量管理一般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半成品和完工产品的质量检测上,出现问题,及时修补或剔除。

而作业成本法下的生产管理系统一般为适时生产系统,它与传统生产不同,是由后向前拉的一种逆推似的生产系统,企业的生产程序环环相扣,衔接非常紧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益,也使得企业减少了存货带来的费用。作业成本法下的质量管理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Control,简称TQC),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把好自我生产关口,实现自我质量监督,发现废次品,立刻在本生产工序中纠正。

(4)分配基准特性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主要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等财务变量为分配基准,而忽略了一套良好的非财务变量,因而丧失了一些改善公司管理的有利机会。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多元的,不但强调如人工工时、机械工时、生产批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等财务变量,也强调如工艺变更指令、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采用多元分配基准,提高了产品与其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使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增加“顾客价值”。

(5)适用条件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结构单

一、制造费用的数额相对较小,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有事实上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产品品种繁多、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不满意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

结论: 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相比较,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仅发生了量变,而且发生了质变,它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它不仅局限于多元分配基准,而且融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由于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能使作业成本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然而,作业成本法并不满足管理对成本信息需要的万灵妙药,与现行方法相似,它的价值也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需要牢记的是:作业成本法提供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仅间接地与管理决策相关,所以要想发挥决策方面的作用必须要有附加条件。此外,作业成本法虽然大大减少了现行方法在产品成本计算上的主观分配,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们,也就是说,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资料未分配任意性的影响,另外,就作业成本法的最核心内容成本归集库和成本动因的选择而言,作业成本法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综上所述,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运用到实务操作中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一些成本共性问题,以致不可避免地带有人为分配的色彩,这是作业成本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之处。

三、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以企业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 则不仅关注产品成本, 而且更多关注产品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 它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 不但把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而且把资源、作业、作业中心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对费用经济内容的认识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 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 ) )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 对于组织、管理生产的费用均作为期间费用来处理。作业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 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费用, 并按照作业类别设置成本项目。这种方法只强调费用的合理性、有效性, 而不论费用是否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联, 因此, 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合理、有效的费用( 如: 采购人员工资、广告费、质量检验费、物料搬运费等) , 也要计入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 也存在期间费用, 只不过, 此时的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 即所有作业中心的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资源价值。

3、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企业所产的产品按照其耗费的生产时间或按照其产量线性地消耗各项间接费用。因此, 间接费用可以以一定的标准平均地分摊到各种产品的成本中。这种方法, 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 只能算是一种近似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 成本驱动因素论0 。这种理论认为, 企业的产品成本和价值并不是孤立产生的, 产品成本的形成是与各种资源的消耗密切相关的, 因此, 分配间接费用应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 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 ) ) 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突破产品这个界限, 使成本核算深入到资源、作业层次, 它从资源的消耗入手, 以多种资源动因( 即资源成本的分配标准, 本文后一部分予以解释) 为标准按作业中心收集成本, 并把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不同的作业动因( 即作业成本的分配标准, 本文后一部分予以解释) 分配到各种产品中。作业成本法通过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 成本动因) 进行间接费用分配, 使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特别使比重日趋增长的固定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明细化, 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 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比重缩减到最低限度, 从而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4、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只采用较为单一的标准( 如: 机器工时、生产工时) 将间接费用直接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中, 这就无法正确反映在生产过程中, 不同产品、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产生的不同影响。因此,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大一统的分配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 作业成本法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多标准、多步骤的分配方法。该方法的分配原理是: 资源耗用量与最终产品没有直接关系, 它与各作业中心的消耗情况有着直接关系, 各作业中心决定着各项资源的耗用量的高低, 这种资源消耗量与各作业中心间的关系称为资源动因。而各作业中心成本的高低与其产出产品直接相关, 各种产品又决定着各作业中心成本的多少, 这种各作业中心成本与各种产品成本间的关系称为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 是将各项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的标准; 作业动因反映了产品对作业的消耗情况, 是将各作业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的标准。作业成本法下, 首先, 依据资源动因, 把各项资源成本按多种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 并汇集各作业中心消耗的各种资源, 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成本。然后, 再依据作业动因, 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给各种产品, 汇总、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归根到底, 它是多次采用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 是对不同的资源采用不同的资源动因、对不同的作业中心采用不同的作业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因此,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成本信息比较客观、真实、准确。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讲, 作业成本管理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动态反映, 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作用, 以促进作业管理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会计的国际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资本市场将更加国际化。为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会计的国际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某一个国家由于参与国际经贸和进入国际市场等方面的要求而把本国会计惯例向国际会计惯例看齐的过程,体现的是一种要求、目标和活动过程,是各国会计惯例通过沟通、协调的一种结果。

(一)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1) 当今日益扩大和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国家和企业都不能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得以繁荣,各国在全球性的资源配置、筹资、生产、投资、贸易、潜在能力等经济和政治网络中的相互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众多跨国公司要从世界范围内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必须以某种方式越过各国现存的会计差别。

(2) 国际贸易发展要求会计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活动日益增加。在经济、贸易谈判过程中,必然要对对方的财务状况作充分了解,而不同的会计语言是妨碍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会计国际化势在必行。

(3) 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加强要求会计国际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与范围进一步扩大,各国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这都要求在管理方面应有基本一致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程序,以适应投资者决策的需要。

(4) 会计国际化是各国经济利益协调的需要。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政府在境外所得的税收征管中,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政府、子公司所在国政府和母子公司间的经济利益协调中,以及国内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贸活动中,都要求会计实务的统一和会计信息的可比。

(5) 会计职业国际化也要求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随着日益多元化、全球化的国际经贸活动和国

际资本流动,众多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成立,为降低跨国服务的成本,减少各种可能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业务水平,促进会计人才的国际流动,缩小各国会计差异或建立统一的审计标准体系都是很有利的。

(二)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财务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修正和完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和采用国际通用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信息能在国际范围内比较和使用;其二,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应充分借鉴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适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也应保持我国会计的特色。我国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应在努力实现国际化的同时,还应体现我国特色。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现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任何一个国有资本(即公有资本) 的经营者都必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适应这一要求,我国会计一方面要在强化核算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要在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充分满足国家检查国有资本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涉及到会计协调,也涉及到与别国经济利益的协调。我国会计国际化可以分“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三步走。沟通是协调的基础,只有彼此通过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在一定基础之上达成共识才能达到协调。会计协调主要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主管会计事务的财政部门、国际性的会计组织或机构、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组织,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用性为目标,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进行会计信息与事务处理。规范与统一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一致的规则进行各项会计活动,也是会计发展的大方向。

二、会计发展新领域———网络会计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使企业同外部能快速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而根植于Internet 之上的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又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互享。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信息网络时代,也产生了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并正引起整个社会组织结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深刻变革。网络会计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网络环境和网络经济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一)网络会计发展的必然性

11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会计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Internet/ Intranet 的普及,在新环境下,计算机用户采用标准的接口技术克服异种设备和千差万别的软件障碍,采ODBC 数据技术互联,达到会计数据共享, 采用开放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如:SYBASE 公PB ,ORACLE 公司的Developer/2000) ,能透明访问各种数据源,它通过提供本地驱动程序直接与程大型数据通信,通过加入浏览器和Web 服务器,能使分布式计算体系扩展到N 个层次。些技术的应用与展势必会推动网络会计的发展。21 事项基础会计理论研究为网络会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事项基础会计在确认会计目标、计量经济活动,以及提供会计信息方面与现行会计有所不同。它认为会计目标是为各种信息用户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事项信息,而把事项信息运用到决策过程中去是信息用户自己的事情。所谓事项(events) 是指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它与信息用户的决策相关。事项基础会计克服了现行会计货币计量单一的缺陷,除了货币计量以外,还采用其它的计量方法描述经济活动的多方面事项信息。事项信息不会因确认、计量、分配等造成的确认错误、计量不实、有意歪曲和重要决策信息缺失等问题而降低决策科学性。

(3) 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是网络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因

财务报告是会计流程的最后一环,也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将

更趋多元化,投资渠道更趋多样化,并将出现更为广泛的产权国际流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税务机关、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外部信息使用者与企业管理者总存在信息不对称,而拉平这种会计信息不对称,解决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便成了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的发展、事项基础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三者共同作用(参见图1) ,推动了网络

会计的发展。

(二)网络会计的内容

1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从信息管理方面来讲,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新的会计信息循环 。这种会计信息循环即提供了对外财务报告,又更多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关预测、决策和评价的信息。这些信息反过来又有助于对各信息源(如财务、销售等部门) 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与改善。 21 网络会计报告内容将向多元化发展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告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会计报告内容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报告的内容不仅要报告现行报告的多种信息,还应报告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等智力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公允价值信息、分部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等。

31 网络会计报告方式将向实时化、多样化、交互式发展

由于Internet/ Intranet 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能以实时方式完成,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随机产生,实时提供财务报告。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动态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财务报告可以是形式多样的报告。多样化报告仍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形、图像、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报告公司可在网上公布其所能提供的各种会计报告与信息,信息使用者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依据选择快速生多种定义的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也可以主动地提供信息需求,报告公司可针对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改进其提供的财务报告。这样财务报告提供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交互联系,不断完善财务报告,使其更符合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41 网络会计的整体框架

网络会计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通过企业内部网与生

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进行通信从而达到信息共享。在企业外部,则通过Internet 与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其它厂商等进行通信以求资源共享。

三、会计学将向综合化、细分化、边缘化发展.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学向综合化、细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

11 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向管理领域扩展,向与会计相关的领域扩展,大大丰富了会计内容,使会计学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1) 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2) 对一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如对会计基础学科、会计部门学科等进行研究。3) 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原理的比较研究等。

21 会计学向细分化方向发展

知识经济在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深化了会计内容。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性的细化特点,即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的细化,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核算的需求,而形成的《质量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社会保险会计》《税务会计》《不确定性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各种部门会计;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31 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进入21 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学的联系性为各种科学的融合提供了客观的可

能。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融合趋势,促进了会计科学的融合发展。会计科学的融合即会计学的边缘化,是将其它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一是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会计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变化,如《计算机会计学》《会计数学》等。二是会计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将某种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会计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会计哲学》

做大做强,做强做大

追求和扩展市场份额曾经是企业经营战略和营销的经典模式。基于这一思维,许多人片面认为顾客就是上帝,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利润便会滚滚而来。其实,这种认识很片面。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市场份额是取得利润或价值的原动力,较大的市场份额会带来较大的利润或价值。从通常的意义上看,的确如此。因为市场份额达到某个规模的时候,便会产生规模经济,利润或价值也会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为此,许多企业孜孜以求地扩展市场份额,强调留住顾客,希望一直保有回头顾客。比如,顾客购物时赠送一定的购物券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发明。这个办法要比价格打折高明许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状态下,顾客享受打折之后,下次也许不会再光顾,属于一锤子买卖。然而一旦购物券在手,顾客就是不想回头也要回头了。如此,市场份额也就没有问题。

企业理财学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利润或价值最大化。而市场营销学则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在实践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般注重利润或价值,而市场营销人员一般注重市场份额,并因此而产生一些矛盾。毕竟,市场份额与利润或价值并非总是一致的。市场份额只是企业实现利润或价值的前提或手段,而不是利润或价值本身。利润或价值是企业的目的,市场份额只是手段。企业没有市场份额肯定没有利润或价值,但有了市场份额是否就意味着利润或价值滚滚而来呢?

任何企业想要获取长远的、出色的财务绩效,就必须创造出受顾客青睐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顾客满意相当重要。只有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才能招揽、获得新顾客,留住老顾客,从而扩展市场份额。企业要扩展市场份额并不难。只要企业生产的是合格品,不计任何代价,以低廉的价格,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甚至将产品无偿或半送半卖地提供给顾客,顾客自然很满意,市场份额肯定很大。君不见,在公共场合一旦出现免费赠送或品尝,便场面火爆的情景吗?然而,市场份额与利润或价值的这种线性关系(即市场份额越大,利润或价值越大)相当脆弱。可以说,这样的市场份额越大,企业死得越快。在20世纪80年代,IBM、通用和柯达等世界顶尖企业,其市场份额都曾经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但巨大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令人兴奋的利润,相反,其利润开始下降。因此,盲目地扩展、片面地追求市场份额,很可能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破除这种对市场份额的迷思,我们必须关注“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这个指标。因为市场份额只是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而不是财务目标本身。庞大的市场份额未必能给企业创造价值或带来利润。只有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顾客所构造的市场份额,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或带来利润。否则,市场份额越大,企业可能亏得越多。“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这个指标既是检验市场份额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又是连接企业理财学与市场营销学的桥梁,更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沟通、对话的基础。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价值的市场份额增长,企业也不能盲目乐观。企业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增长。假设有A、B两家公司,如果单独考察A公司的市场份额,发现其市场份额逐年增长,的确令人振奋。但如果进一步联系其竞争对手B公司的市场份额增长,便可能发现A公司的增长幅度远不如B公司,这就说明A公司的竞争地位面临重大挑战。显然,单独对企业市场份额进行评价,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自我封闭状态,错失重塑企业竞争力的机会,使企业在“快乐之中死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顾客需求日益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更加迅速,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更加难以把握。由此,企业经营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开始成为企业一切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有价值顾客”的理念全面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之中。由此,我想起了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笔者认为,“顾客是上帝”的观念可能误导企业。“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企业只能被动地、无条件地满足“上帝”的需要。然而,“上帝”的观念也会变化。有朝一日“上帝”的观念变了,不再需要企业的产品了,企业便会失去顾客,从而失去市场份额。

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企业不能一味地停留在单纯满足顾客需求的层面上,企业必须摒弃“顾客是上帝”的旧观念,树立“顾客是朋友”的新观念。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积极引导顾客的消费倾向,使得顾客的消费倾向与企业核心能力一致。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拥有永久的有价值的顾客。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价值或利润源于有价值的顾客及其形成的市场份额。对于没有价值的顾客,则用不着“最大限度”地使其满意。所以,企业一定要消除片面追求市场份额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开发有价值的高端顾客的新认识。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也是颇有启迪作用的。

推荐第10篇:成本与管理会计简答

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 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理费用在经济上核算的废品。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记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生产损失(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的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的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约当产量法: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与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

成本项目,就是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

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将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原为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资料。

酌量性固定成本:指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由管理当局确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剩余利润:剩余利润是投资中心的营业利润扣

减其资产按规定的最低报酬率计算的投资报酬率后的余额。

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成本随着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按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算出的完工半成品成本合计数转出,下步骤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按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反映在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半成品”(或“原材料”)项目中。

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各自的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并能考核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

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起点,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逐项审议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并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成本的含义:企业为产品的生产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耗费。 废品损失: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或由于生产原因产生废品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理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或各个步骤间的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诡计生产费用,计算各个不中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对于耗用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两种方式。

由于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的工业生产,因而产品成本计算要按(生产步骤)在 (产品品种 ) 进行。

产品生产中发生的(直接计入) 费用,根据费用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各该产品的成本;发生的( 间接计入)费用,应分配计入各该产品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划分为 ( 原材料)( 燃料及动力)(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等,这些是产品成本项目,它们构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记录登记的(每一工人的产品产量 )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求得的。

对于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应列入(基本生产成本),厂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应列入(管理费用)的有关明细项目。 成本费用的分类,最基本的是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 和(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工业企业期间成本是按会计结算期进行归集的成本,是由该结算期的收益直接负担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采用预提借款利息,实际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时,应记入(预提费用)科日借方,(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贷方。

辅助部门费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 )、( 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等。

联产品是指使用相同的(原料),经过同一(工艺过程)同时生产出几种(质量)不同的产品。

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成本会计的职能 )分工,也可以按(成本会计的对象 )分工。

(房屋和建筑物 ) ,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算折旧。

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 )的各受益单位。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发生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账手续,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 在分配和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如果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人库,在产品可按(完工产品计算法)计算。

根据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可分为 (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

为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应当贯彻(权责发生制) 原则,正确地核算(待摊费用) 和 ( 预提费用 ) 。

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也可以按照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采用( 代数分配)法分配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

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 用的(在产品)、( 半成品 )或(产成品)。 原材料\"成本项目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 (原料、主要材料) ,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 辅助材料)等费用。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如果半成品完工后,为下一步骤直接领用,(半成品成本 )就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不必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 的会计分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 消耗 ) 定额、( 费用 )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各种要素费用发生后,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 )总账账户。

采用预提借款利息,实际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时,应记入(预提费用) 账户借方,(银行存款)账户贷方。

在辅助生产没有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 企业中,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动力用电费应借记( 制造费用 ) 账户,记入其明细账(水

电费)项目;该车间发生的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制造费用)账户,记入其明细账( 水电费 )项目。

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产品(加工 )费用全部由( 完工产品 )负担。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该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批法适用于( 小批)生产和( 单件)生产,新产品的试制和机器设备的修理,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 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等于(本月完工产品费用)与(月末在产品费用)之和。

分项结转,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结转。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 ( 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 两类。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借记“废品损失\"账户,贷记(原材料 )、( 应付工资 )、( 应付福利费)和 ( 制造费用)等账户。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分为( 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

成本会计对象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成本会计对象的内容包括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为成本费用。

什么是品种法?其特点有哪些?

答: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特点:(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并按品种进行分配。(2)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 1·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连环替代法及其分析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 答:(1)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分析法(2)连环替代分析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3)分析程序:逐次替代因素,确定影响结果。汇总影响结果。(4)应注意的问题:连环替代的顺序行:替代应速的连续性;计算结果的假设性

2.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是怎样的 答:(1)按照产品的类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计算各类产品的的成本(2)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别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

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海菜用按标准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即按照系数将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折算为标准产品的产量,据以分配同类产品的成本。

1什么是等级产品?什么样的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可以采用分类法?

答:(1)是产品的结构、所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完全相同,产品质量上的差别是由于工人操作而造成的产品。 不同质量的产品是由于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或工艺技术上的要求不同而产生的产品,这些产品应是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可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

2分类法下,在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有那些?

答:分类法下,在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有定额消费量、定额费用、售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什么是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它有哪些作用?

- 2

第11篇: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探析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探析

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余益龙

摘要: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研究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探讨了目前在我国推广和应用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所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应把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提升到战略层次”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质量成本;管理会计

一、研究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质量第一”的经营之道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保证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发初期就曾强调:“产品不能只讲数量,首先要讲质量;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力。”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商品社会中,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然要求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能找到市场打开销路,或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要持续得到消费者的亲睐绝非易事,保证产品质量就是企业赢得市场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的许多大公司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榜样。上个世纪末,提起电子产品,像“索尼”、“松下”这样的品牌,曾在全世界消费者心目中成为高质量的象征,其产品曾一度横扫世界、所向披靡。提起汽车、电器产品,“德国制造”成为高精尖的象征,也往往成为人们选择优质产品的首选。社会化大分工迫使许多中国企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在当前的竞争中我国许多企业已普遍取得低成本的优势,但要赢得“高质量”的美誉和全世界对 1 中国产品的普遍认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质量管理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及质量管理学,美国学者最早开始研究。早在上世界60年代初,菲根斯堡姆即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并为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在提高企业信誉和竞争力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继而日本和西欧争相效仿,使得质量管理逐渐国际化,对质量管理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引入质量管理学,并在许多大企业中推广应用。这些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活动中发现,质量管理像其他生产活动一样,也会发生大量的成本,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的新产品开发和设计费、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检验费、为消费者提供废次产品的包退保修而发生的损失等。这些成本费用皆因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而引起,必然要求与企业的收益相匹配。质量管理的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挂钩、综合考虑,使得质量成本管理会计应用而生。它把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同管理会计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企业产品质量成本的事前决策、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分析,不断寻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途径,以达到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

(一)质量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究竟什么是质量成本?根据国际上公认的说法,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质量成本内容应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2 一是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又可分为检验费用(亦称“鉴定成本”)和预防费用(亦称“预防成本”)。检验费用是指按照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测试、评定和检验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它通常包括进货测试费、工序和成品检验费、在库物资复检费、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质量评审费等。预防费用是指为减少质量损失和降低检验费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它通常包括质量管理大纲制定费、工序控制费、产品评审费、质量信息费、质量管理实施费等。

二是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它又可分为内部质量损失(亦称“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亦称“外部故障成本”)。内部质量损失是指工厂企业内部由于生产的产品有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和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如果在产品装运给顾客之前不存在不合格产品,那么就不会发生这类成本。它一般包括废品损失、返修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费等。外部质量损失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缺陷而产生的由制造厂支付的一切费用总和。它一般包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等。

当然以上对质量成本所作的分类来自西方国家的普遍经验。随着现代化质量管理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进步,以及因企业各部门生产、工艺特点不同,质量成本的分类方法还会发生变化和改进。所以我国企业和学者要想建立并完善真正有价值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还应当针对国情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质量成本项目分类

(二)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即将质量成本管理纳入企业企业管理会计的范畴。目前,较成熟的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将其分为三部分内容:即最佳质量成本决策、质量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1、最佳质量成本决策。通过对上述质量成本组成的分析可知,质量管理项目的成本具有规律性:检验费用和预防费用在开始时一般较低,随质量要求提高而增大;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的情况正好相反。开始时,由于合格频率低,质量损失较大,随着质量提高,质量损失就会下降;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质量损失下降的速度逐渐减弱。上述规律正好说明:在产品质量管理上必然有一个理想点,使产品质量总成本最低,因而企业的收益也会达到最大化,这就是“最佳质量成本决策问题”,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管理决策内容,通过企业管理会计和成本分析可以帮助找到这个“理想点”。

2、质量成本控制。它是根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成本。质量成本控制一般包括四部分内容,即新产品开发的质量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3、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质量成本核算就是按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从投产前技术准备过程、生产制造过程到产品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核算。它是用货币形态反映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依据。实行质量成本管理核算一般可设立“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再

4 按质量成本的分类设置“内部质量损失”、“外部质量损失”、“检验费用”、“预防费用”四个二级科目,各二级科目下还可按具体内容设置明细项目,从而把质量成本核算同正常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同时加强对相关科目的比较、研究分析,探讨质量成本形成和变化规律,可定期编制“质量成本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三、关于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两点思考。

(一)我国目前推进质量成本管理会计存在的困难。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全面质量管理,虽已积累一定的质量成本管理的经验,但仍欠缺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普遍不够重视。

1、中国企业普遍未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和会计分析。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只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满足合法合规的财务信息对外披露即可,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更是缺乏认识和研究。

2、我国现行的“企业成本法”中尚无明确的质量成本核算项目。企业管理费用中包含的“包退、包修、包换”三包费用,只反映企业产品出厂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又未超过保修期所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至于因质量而引起的降价退货以及索赔费用等均为包括,因而实质上只包括质量成本中的外部质量损失,对于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没有进行可靠计量和单独核算,包括目前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也普遍不能适应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实施。

3、我国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很欠缺,特别是对于怎样

5 将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探讨。在现有的研究中,容易吧质量管理与管理会计方法割裂开来,把质量管理看做是行政行为,从而使质量管理脱离成本核算,缺乏经济效益研究,没有实现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

一、质量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的统一。

(二)企业应把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提升到战略层次

企业应从战略层面进行质量成本管理,以“战略定位”分析为核心,从根源上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改变传统质量成本管理以“产品”为对象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战略定位,采取不同的对策,为优化质量成本提供战略定位的分析框架。企业应当以质量成本动因分析为导向,引导企业从质量成本发生根源上寻求减少或消除无效的质量作业,控制企业资源消耗,使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更加有效。充分发挥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功效。以长远性、全面性的战略理念为指导。力求各个质量作业中心和环节,实现“零缺陷”,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增值的质量作业,提高战略质量管理水平。企业还应以价值链分析为重点,通过质量成本的行业价值链分析,内部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实现价值链的有效整合,提升质量作业价值,降低质量成本。

从战略层面讲,公司战略可分为“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三种,企业在寻找和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时,无论最终选择哪个战略,进行质量成本的科学管理是不可回避的管理命题。

四、结束语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会计学科,从二十世纪末以来对西方国家许多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

6 从公司战略的高度将质量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经营决策范畴,并利用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进行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实践表明,推广和应用质量成本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增强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时期,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将成为从政府到企业必然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质量成本管理会计也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文培 《现代质量成本管理》,2006 (2)周航,张荣荣 企业质量战略的博弈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第92期,2007 (3)谭璟 从战略层面分析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管理观察》,2008 联系信息

姓名:余益龙 单位: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职务:财务总监 电话:0574-8600267 13566566816 邮寄地址:宁波市高新区丹桂路55弄41号(丁香苑一期)406室 邮编315041 EMAIL: yylmail@126.com cocuna@sina.com 7

第12篇:成本岗位职责

篇1:成本部部门及岗位职责

运营部部门及岗位职责

一、部门职责

运营部2007年7月

二、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图

二、各岗位工作职责

位职责

运营部2007年7月

成本管理部经理任职要求:

1工民建、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2工作经验、1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1年以上司龄

3理基础理论、工程管理、工程技术

4理模式、工作程序,熟悉本部门业务流程

(二)、土建预算主管岗位职责

运营部2007年7月

土建预算主管任职要求:

1工民建、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2工作经验

3管理基础理论、工程管理、工程技术

4管理模式、工作程序,熟悉本部门业务流程

5定额,熟练使用预算软件及常用office软件;

(三)、土建预算工程师岗位职责

(一)、部门经理岗、工程造价管理、、5年以上相关、熟悉工程造价管、熟悉万科成本管、工程造价管理、、3年以上本职、熟悉工程造价、熟悉万科成本、熟悉成都预算 土建预算工程师任职要求:

1、工程造价管理、工民建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2、2年以上本职工作经验;对成都市建筑材料市场有一定了解

运营部2007年7月

3、熟悉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工程管理、工程技术

4、熟悉成都预算定额,熟练使用预算软件及常用office软件;

(四)、成本管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运营部2007年7月 篇2:成本管理岗位职责

成本控制部岗位职责

1、成本控制部经理岗位职责

? 目标管理

? 组织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 确定部门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

? 定期检查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

? 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 负责监督和落实部门的工作计划;

? 造价审核

? 组织完成各项造价(含合同价、结算价)的确定工作; ? 对造价工作完成部门内的终审;

? 组织重大结算工作及合同的谈判;

? 招投标工作 ? 参与公司所有招投标工作;

? 制度建设

? 组织制定成本管理的有关规范;

? 组织对成本管理规范的有关培训工作; ? 负责公司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

? 新项目投资测算 ? 组织项目前期成本调研,便于公司决策;

? 合同管理

? 起草格式化标准合同文本;

? 对上报合同进行审核;

? 根据实施情况对合同的经济条款进行全面的把握;

? 预决算管理 ? 负责装修工程及室外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工作;

? 部门管理

? 培养业务骨干; ? 部属激励和绩效考核;

负责本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和调遣;

? 相关总协调工作 ? 负责本部门所有对内对外的协调工作;

? 组织对外的业务交流活动;

? 负责公司内部成本意识的建立并组织相关培训。

2、成本综合管理岗岗位职责

? 施工图预算管理—土建、安装工程

? 根据图纸等资料委托咨询单位编制预算,协调咨询单位与施工单位预算核对工作;

? 负责编制咨询合同;

? 目标成本制定 ? 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制定材料设备成本控制明细表; ? 结算工作

? 负责督促施工单位上报工程结算书;

? 负责按相关文件规定审核工程结算资料; ? 负责对工程结算进行初审并按规定进行复审和终审; ? 信息管理

? 负责按集团要求有效使用成本管理软件,及时完整录入各类数据;

? 负责汇总编制每月公司成本月报,并上报总部;

? 动态目标成本 ? 负责进行项目动态目标成本跟踪,包括:主体建筑的土建费、公共配套项目及开发间接费等;

? 按月提供出动态成本分析报告(土建部分);

? 审计配合工作 ? 对造价咨询公司进行管理,各项审价工作协调

? 负责准备编制审计所需数据表格工作;

? 负责审计的其他配合工作;

? 合同及付款管理 ? 负责审核合同中有关经济条款;

? 负责建立合同及合同付款台帐及成本核算工作;

? 日常管理 第2/4页

? 配合及时提供成本管理软件所需相关数据;

? 及时总结工作中经验教训供部门内共享;

? 编制项目每月工程资金计划;

? 协助部门经理处理日常事物。

3、安装成本管理岗岗位职责

? 施工图预算审核--安装工程

? 根据图纸等资料委托咨询单位编制预算,协调咨询单位与施工单位预算核对工作;

? 审核工程进度款 ? 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审核工程进度款(安装部分),经过审核签认的工程进度款审核表作为工程部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 ? 招投标工作 ? 对安装工程和材料(设备)招投标工作,预算员要负责对相关的投标单位的入围进行审签;

? 负责协助编制主体工程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经济条款进行审核;

? 对经济标书进行分析;

? 审核现场签证变更

? 负责全部安装工程设计变更和签证单费用的初审;

? 负责按月向成本管理部汇报项目上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办理情况;

? 结算工作

? 负责督促施工单位上报工程结算书;

? 负责按相关文件规定审核工程结算资料;

? 动态目标成本 ? 负责进行项目动态目标成本跟踪,包括:主体建筑的安装、社区管网及安装甲供材料等;

? 按月提供出动态成本分析报告(安装部分);

? 现场管理

? 负责抽查现场有关工程量的准确性;

? 负责督促工程部执行《工程变更签证管理规范》;

? 合同及付款管理 ? 负责审核合同中有关经济条款;

第3/4页 ? 日常管理

? 负责总部成本管理软件的日常数据管理工作;

? 及时总结工作中经验教训供部门内共享;

4、成本信息管理岗

? 施工图预算审核(兼)—土建工程

? 根据图纸等资料委托咨询单位编制预算,协调咨询单位与施工单位预算核对工作;

? 审核工程进度预算

? 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审核工程进度款,经过审核签认的工程进度款审核表作为工程部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之一;

? 审核现场签证变更

? 负责全部土建工程设计变更和签证单费用的初审;

? 管理部汇报项目上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办理情况; ? ? 位上报工程结算书;

? 规定审核工程结算资料;

? 进行初审并按规定进行复审和终审; ? 动态目标成本

? 态目标成本跟踪;

? 成本分析报告(签证变更部分);

? 档案管理

? 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费用台帐;

? 料档案及图纸资料管理;

? ? 量清单计算;

? ? 本管理软件所需相关数据;

? 会纪要记录及整理;

? 经验教训供部门内共享;

篇3:成本会计岗位职责说明书

会计岗位职责说明书

篇4:成本员岗位责任制

负责按月向成本结算工作

负责督促施工单负责按相关文件负责对工程结算负责进行项目动按月提供出动态现场签证变更及负责建立工程设负责各类决算资招投标管理 负责招投标工程日常管理

配合及时提供成负责每周部门例及时总结工作中成本 标准化车间成本员岗位职责

编制:

审核:

批准:

成本核算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车间的经济核算业务,直接对财务经理负责。

二、负责本车间的成本控制,及时做好预算、成本分析、加班汇总、统计物资耗料单。

三、对车间的物料进行领取、发放、保管。

四、坚守岗位、坚持原则,及时统计报告本车间的成本状况,提取改进意见,设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负责建立实施本车间的成本核算及物料消耗监督制度,促使合理使用原材料,减少浪费。

六、审核每个项目的每月人工工资,结合算单工程量及工时统计。

七、每个项目竣工后,做项目决算和成本核算。

篇5:关于成本核算及其岗位职责的认识

关于成本核算及其岗位职责的认识

一、成本核算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成本核算方法。

2.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成本、费用等计划,并将指标分解落实,确保计划实现。

3.按照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正确归集,分配生产成本与费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真实。 4.每月按时编制成本核算凭证及报表。对照成本计划找出成本升降原因,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加强成本管理。

5.协助有关部门定期对自制半成品以及产成品进行盘库,核对产品库存情况。

6.积极开展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信息会议,加强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使信息更透明更快捷。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成本核算岗位的权限

根据成本核算岗位的职责,应赋予相应的权限

1.有权要求企业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执行成本计划,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制度和财经法律。

2.有权参与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各项定额,参加与成本管理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

3.有权督促检查企业各单位对成本计划和有关法规、制度、财经

纪律的执行情况。

个人看法: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做好成本核算首先部门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要完整,根据部门设置及产品工艺特点来制定成本核算流程。我认为做好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就是基础资料。做成本讲究的是协作,配合,只有先做好了成本核算,才能考虑成本控制,否则一切也都是白干,不真实,也没有意义。要做成本控制就得做好物料内部控制措施,就得以制度制约人。做成本不要太急于求胜心切,他不同于普通的会计核算。我是一名2010年毕业的本科应届生,至今已在成本核算岗位实习了一个半月,对公司的了解也在逐步的深入,第一个月的成本核算工作,是在吕佳师傅和夏梅香师傅以及各位同事的帮助下完成的,对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深层含义还不甚了解,只是单纯的忙于输数字,做凭证,做报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更不用说发现问题了。第二个月我开始单独的成本核算工作,在过程中经常碰到问题,比如材料会计所提供的数据出错,和帐内不符;由于仓库记账人员的马虎材料没有对号入库,使得对账怎么也对不平;基层人员提供的数据缺合同号等等。由于公司的成本核算是采用分步法,所以仓库人员与材料会计所提供的数据等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显得尤其的重要,一个数据错误,会使得成本核算所做的工作全部作废,需要重新操作,工作量十分的庞大,因此加强基层材料员对数据资料的重要性认识可以使成本核算变得更为快捷,准确性、可靠性也会相应的提高。

对于成本核算的工作我还只是刚刚开始,慢慢的会更加深入的去

分析,去琢磨,只有先做好成本核算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何部长在某次财务会议上的话使我映像深刻:成本核算工作并不是个难事,做个半年基本都能熟悉,但是仅仅只会做核算工作,离一个优秀的会计还很远。只有当看到某个数据,看到某项材料的单价,就能知晓它是否有大幅变动,能够知晓变动的原因才是一个有才能的会计。我想我的确离一个有才能的会计还很远,但是我会不断的努力,争取向目标靠近。

古希腊有四大美德,也是我一直所信仰的:正义、勇敢、谨慎、节制,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在财务工作中我觉得谨慎与节制有时候可能比正义和勇敢更为重要,甚至谨慎应该列为四大美德之首,并且引导其他三者。因为缺乏谨慎其他都将成为盲目的德行,执行正义者若是缺乏谨慎,将成为独断或偏执。勇敢者若是缺乏谨慎恐怕会变成莽行或盲动。也就是说谨慎带有谦卑或自甘作为工具的性质,它为其它德行服务,却不必然有自己的目的。谨慎所关注的是执行的方法,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对于任何行动、任何美德而言,谨慎都是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爱好正义,不必然能达到正义,爱好和平,不必然能取得和平。要达到美好的目标,不能完全依靠冲动和热情,而更重要的是选择良好的方法和途径。而选择的过程最需的就是谨慎。亚里士多德视谨慎为志士美德,因为谨慎意味着对事实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惟其谨慎才能决定如何为预定的目标选取最适当的方法。也就是说,良知是一切良行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最明白谨慎之价值的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他自述,“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在财务工作中最应注重的就是谨慎,不只是对数据,报表各种资料的谨慎,更是对联系各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和做好领导参谋的谨慎。真正做好财务工作需要的就是选择良好的方法和途径。

以上仅是我做了一个半月成本核算会计的片面感想,但是我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与仓库,各部门不定期的交流与沟通,勤学勤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为公司在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与分析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13篇:04 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04 管理会计岗位职责范文

第一条预算财务成本,提出决策分析数据。

1.应用本量利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成本、销售和利润预测。

2.参与生产经营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并提出有关决策分析的数据。

第二条编制全面预算,确定各项财务目标。

1.依据生产经营目标,编制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2.制定出增收节支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进行价值分析。

1.建立财务成本控制系统,控制资金和成本,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

2.对产品零部件进行价值分析,按部门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以挖掘降低目标成本的潜力。

第四条评价经济业绩,考核责任单位实绩和成果。

1.建立成本和利润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实行责任会计,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通过对比各责任中心业绩报告的实现数与预算数,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果。

第14篇:管理会计岗位职责(整理)

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1.对财务成本进行预算,提出决策分析数据

(1)进行成本、销售和利润的预测。

(2)参与生产经营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提出有关决策分析的数据。

2.编制全面预算,确定各项财务目标

(1)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2)提出增收节支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3.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开展价值分析

(1)建立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对成本和资金进行控制,保证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完成。

(2)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按销售区域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以挖掘降低目标的潜力。

4.评价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单位实绩和成果

(1)建立成本和利润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通过对各责任中心业绩报告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实绩和经营效果。

暨管理会计具体工作计划

一 成本控制

(一) 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

管理人员工资可采用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以及福利三种形式,包括业绩评价情况,出勤率等调节应扣和应发薪金。销售人员工资可采用基本工资加销售回点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销售人员工作动力,另外可以使薪酬与业绩挂钩。

(二) 企业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销售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销售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

管理费用包括分公司办公管理经费以及销售活动经费。公司办公活动经费可以根据历年数据编制预算进行控制,重大增加项目应由总经理批准签字才能予以实施。销售活动经费可以与销售业绩挂钩,严格控制虚报活动经费。市级销售单位办公经费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公司决定是否作为管理费用还是作为销售费用。

(三) 目标成本管理

(1)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①确定目标,层层分解;②实施目标,监控考绩;③评定目标,奖惩兑现

(2)目标成本管理依据:

产品目标成本=售价-利润

根据前期销售数据和市场供求状况确定期望售价,根据前会计期间数据以及预算来决定目标利润,根据目标成本=售价-利润,来确定目标成本,并据此严格控制成本。

由于本公司产品属于快速消费品,市场价格透明,售价基本恒定。所以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达成利益水平和分配时间的一致是最具成效和最关键的步骤:应该使所有的供应链成员都获得利益,但利益总和不得超过最大许可的产品成本;而且,达成的价格应能充分保障供应链成员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 绩效管理

(一) 绩效评价/考核是对职员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管理过程。绩效评价的结果是确定职员薪酬、培训需求、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业绩评价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透明原则

透明原则包括:考核流程、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是确定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考核目标不会存在明显的分歧。

2、对等原则

对等原则包括:考核方法与职位特点相对等;考核指标与职责相对等;考核周期与考核指标相对等;考核目标与企业实际客观条件相对等。

3、可行原则

可行原则是指考核标准是可以操作的,包括:考核者对于考核方法能正确应用;考核者能保证考核的公正性;考核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考核信息是可以获得的等内容。

(三) 业绩评价的指标选取

1、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用于评价工作结果在财务上的效果,具有目标明确、容易量化、客观性高等特点,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收入指标、利润指标、费用指标等。

2、客户指标

客户指标是让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等特点,常用的客户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

3、内部管理指标

内部管理指标用于评价对企业内部管理改进的效果,具有基础性、导向性、综合性等特点,常用的内部管理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计划执行率等。

4、员工成长指标 职员成长指标用于评价职员素质和能力是否得以持续提高,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等特点,常用的员工成长指标包括职员满意度、培训效果等指标。

5、行为特征指标

行为特征指标用于评价员工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业绩,具有过程性、基础性等特点,常用的行为特征指标包括领导评价指数、相关部门评价指数等。

6、否决指标

否决指标用于评价员工的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意外损失,具有预防性的特点,在考核标准中属于扣分指标。设立否决指标是防止出现意外事故的重要措施。常用的否决指标包括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等指标。

由于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对整个公司经营情况以及流程有很高的熟悉程度,而且工作量巨大,所以在此就不详细建立评价体系模型,如果有幸进入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公司领导意见来建立评价体系。

三 预算管理

(一) 预算的组织

首先成立预算管理小组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核和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小组成员应当包括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销售负责人等部门负责人。

预算管理小组的职责有:

1、审议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规定和政策;

2、审议通过预算编制的方针、程序、方法;

3、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对各单位发生的分歧、矛盾或问题进行协调、调解和仲裁;

4、接受预算追加方案的审查和审批;

5、接受预算分析报告,并提出预算工作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二)预算的编制。

(1) 销售预算的编制

销售预算的编制,应当由公司管理者牵头,市场营销、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根据集团目标和公司的实际定出自己的主要预算目标,由市场营销部门拟定具体方案,财务部门负责平衡调整。

销售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① 集团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与计划;

② 往期公司的销售情况,包括区域、数量、结构、平均单价等;

③ 上年同期销售情况,包括销售区域、数量、结构、平均单价等;

④最近市场预测情况;

⑤公司的销售政策和策略(如促销策略、返利和价格政策、广告投入、营销变化等);

⑥集团公司的销售策略和要求(具体内容同上);

⑦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不同的季节、竞争对手的变化、供求关系平衡的破坏、政府部门对打击盗版的力度和决心、整个行业的发展波动乃至国际社会对国内知识产权的态度、压力和趋势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⑧营销队伍的素质及稳定性等;

⑨其它影响因素。

⑩应按商品或劳务的类别分别填列。能明细到具体商品或劳务的,应进一步细化。

(2) 商品销售成本及销售毛利预算的编制 商品销售成本及销售毛利预算的编制,应由财务部门会同采购、市场、等部门共同编制。先由财务、采购部门提供每类商品的平均销售成本,然后由参与各方依据预算目标进行调整。要求按大类将商品的销售成本及销售毛利逐项编制出来。能明细到具体商品和劳务的,应进一步细化。

编制商品销售成本及商品销售毛利预算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①以销售预算为依据;

②以集团下达的毛利指标为依据;

③销售成本、毛利应以近期的成本、毛利水平为参考依据,要求毛利水平应高于往期平均水平;

(3) 费用预算的编制

根据本公司的情况,预算费用应该包括经营费用、物流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四大部分。经营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提成、福利费、广告促销费用、办公费用、汽车燃修费等;物流费用包括物流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运费、电话费(包括座机与手机费)、招待费(总部)、出入库单据打印费、制码、贴标、封塑封箱等入出库上架等商品整理包装费、信息制作发行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微机费用、折旧费、汽车燃修费等;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车辆燃修费、水电费、招待费(包括礼品、礼金和赠品)、办公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微机费用、租赁费、修理费、劳保费、递延资产摊销等;财务费用包括利息净值、银行手续费等。上述费用又进一步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类,对固定费用实行定额控制,对变动费用实行与销售额挂钩的办法进行控制。

对于费用预算要在分析研究各项预算支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来确定其开支数额的大小。具体可分三个层次:

① 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根据本企业预算期间的总目标和各单位的具体目标,以零为基础,详细讨论预算期内需要发生哪些费用,各项费用数额多少,未来效果如何; ② 将各部门提出的费用项目分为两类:必须全额保证的费用和可适当增减的费用;对于可适当增减的费用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所费与所得对比,在权衡每项工作轻重缓急基础上,分成若干层次,排出先后顺序;

③按上一步骤所定的费用开支层次和顺序,结合预算期内可动用的资金来源,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各项费用预算由各公司根据业务特点指定牵头部门,分别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并直接向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提供。如:工资性支出由人事部门牵头等。

(三) 预算考核

预算的考核分两个层次:

1、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的考核与评价。这是对各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考评,要根据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考评指标应包括:销售收入、销售毛利率、回款率、库存周转率、费用完成率、利润、付款率等。各公司应根据内部各部门的预算内容选择恰当的考核指标。

2、对预算执行者进行考评。要划分不同的层次从总裁到总经理、部门经理以及每一个员工都要进行预算考核。指标的设定要根据预算的内容而定。

考评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联收入的境界。具体考核奖惩办法另行制定。

第15篇:资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资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1、掌握资产管理制度和核算办法,负责对有关财产使用部门进行财产管理和核算。

2、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和物料的月末,或季末盘点工作,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盘亏的物料,要分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3、分析财产和物料的使用效果,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4、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月末结出资产净值余额,编制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表,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

5、对于会计材料账与物料库账物不符的,要与仓管员共同查明原因,查明原因后作账务平衡处理。

6、对于取得的领料单、验收单、入库单,要逐日登记材料的收、发、存明细账。

7、正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勿耗品的界限,编制固定资金产目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核算

8、年底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对报废处理和出售不使用的资产,按会计规定办理手续,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户。

9、对物品的领用,做到事先有控制,事后有监督,月底对领用物品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16篇: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纪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依据,并结合《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认真执行本院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2.禁止同一部门或一人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3.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新增、调拨、报废、盘盈和盘亏程序,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调出、报废和清理手续。

4.负责审核固定资产的入账、转账、清理和报废手续是否合法、合规和合理。5.严格遵循固定资产配置、处置报批程序。

6.参与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固定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平台建设工作。7.参与投资购置大型固定资产项目的测算和论证,并对医疗设备进行绩效评价及投资重点跟踪监测。

8.参与对固定资产购建的预算和费用项目追加申请的审核。

9.参与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清理、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10.按照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完成相关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

第17篇:会计继续教育管理会计之成本管理答案

一、单选题

2、因素的较小变动,却导致利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因素就称为( )。 A、敏感因素 B、变动因素 C、固定因素 D、半变动因素 【答案】A

3、因素虽然发生较大变化,但利润的变化却不大,这些因素就称为( )。 A、非敏感因素 B、变动因素 C、固定因素 D、半变动因素 【答案】A

4、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正号则表明是( )关系。 A、同向 B、反向

C、同向或反向 D、不确定 【答案】A

5、标准成本包括用量标准和( )。 A、价格标准 B、重量标准 C、数量标准 D、金额标准

【答案】A

[]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业成本法的难点是( )。 A、增加获取信息的成本 B、作业成本库的量化

C、作业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的关联程度 D、成本动因率不需要计算 【答案】D0

7、非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财务指标的是(A、利润率 B、投入产出比 C、次品率 D、生产周期

【答案】A

[]

8、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 )。 A、成本 B、效益 C、效率 D、资源

【答案】A

[]

9、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 )。 A、作业 B、效益 C、效率 D、资源

)。 【答案】A

[]

10、流程价值分析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分析和评价作业 B、改进作业

C、消除非增值作业 D、消除作业 【答案】D0

11、下列关于传统成本管理的说法中,不的是( )。 A、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 B、以该部门可控成本作为对象

C、以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控制标准 D、不容易造成部门利益与企业总体目标相悖 【答案】D0

12、下列关于作业成本管理的说法中,不的是( )。 A、以作业及相关作业形成的价值链来划分职责 B、以价值链作为责任控制单元 C、不利于划清责任

D、不断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实现持续改善 【答案】C

[]

13、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 A、产品定价决策 B、存货决策 C、应收账款决策 D、现金决策

【答案】A

[]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增值作业必须满足条件的是( )。 A、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B、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C、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D、作业导致利润降低 【答案】D0

15、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指的是作业成本管理中的( )。 A、作业消除 B、作业选择 C、作业减少 D、作业共享 【答案】D0

16、下列关于作业中心的说法中,不的是( )。

A、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B、是成本汇集中心 C、不是责任考核中心

D、大型制造企业总可以划定为若干制造中心 【答案】C

[]

17、下列公式中,不的是( )。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B、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D、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答案】D0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内容的是( )。 A、耗费差异 B、产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历史差异 【答案】D0

19、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 )。 A、理想标准成本 B、历史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实际标准成本 【答案】C

[]

20、下列关于利润敏感性分析的说法中,不的是( )。

A、根据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敏感因素和非敏感因素

B、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相向关系 C、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正号则表明是同向关系 D、敏感系数=因素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 【答案】D0

21、作业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理在实务中都可以找到,而( )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A、作业成本管理 B、传统成本管理 C、二者相结合的方法 D、无法判断 【答案】B

22、下列关于资源的说法中,不的是( )。 A、资源进入企业,全部都会被消耗

B、资源即使被消耗,也不一定都是对形成最终产出有意义的消耗

C、应把无用消耗价值予以单独汇集,而只把有用消耗的资源价值分解到作业中去 D、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耗费价值分别分解计入不同作业中去 【答案】A 【您的答案】D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业成本法原理的是( )。 A、将间接费用按作业进行归集,建立作业基础成本库 B、确定不同作业基础成本库的成本动因 C、按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 D、按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直接费用 【答案】D0

2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中,标准分配率的公式是( )。 A、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B、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C、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D、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答案】A

[]

25、下列公式中,不的是( )。

A、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D、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答案】D0

26、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流程的起点是( )。 A、实际成本的预计 B、标准成本的确定 C、实际成本的确定 D、历史成本的确定 【答案】B

27、联合单位法,就是用联合单价与联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作为( ),从而求得各产品保本点的方法。 A、联合单位边际贡献 B、各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 C、联合单位净利润 D、各产品的单位净利润 【答案】A

[]

28、将重点管理与全面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中要突出重点,重点管理要体现在全面管理之内。这体现了企业成本管理的哪一原则。( )。 A、成本管理制度化 B、管理措施现实化 C、责权利相结合 D、点面相结合 【答案】D0

29、确定存货等资产价值和企业盈亏状况,即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这指的是成本管理的哪一目标。( )。 A、总体目标

B、成本计算的目标 C、成本控制的目标 D、成本估计的目标 【答案】B

[]

30、北方公司只生产销售甲产品,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130000元。当年产销量为5000件。保本销售量是( )。 A、3250 B、3350 C、4000 D、5000 【答案】A

[]

31、下列公式不的是( )。

A、敏感系数=因素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 B、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C、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D、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答案】A

[]

32、关于资源的说法不的是( )。 A、资源进入企业,并非都被消耗;

B、资源如果被消耗,都是对形成最终产出有意义的消耗。

C、应把无用消耗价值予以单独汇集,而只把有用消耗的资源价值分解到作业中去。 D、按资源动因把资源耗费价值分别分解计入不同作业中去。 【答案】B

[]

33、下面关于作业的说法不的是( )。 A、作业是以人为主体的工作。

B、作业消耗一定的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 C、区分不同作业的标志是正本动因。

D、作业可以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这里,非增值作业虽然也消耗资源,但并不是合理消耗。 【答案】C

34、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 )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A、提高作业效率 B、增加企业利润 C、降低企业成本 D、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B

[]

35、下面属于增值作业的是( )。 A、印刷厂的装订工序 B、检验作业 C、次品返工

D、半成品在车间的运输 【答案】A

[]

36、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有( )。 A、销售数量提高 B、销售价格下降 C、单位变动成本提高 D、固定成本提高 【答案】A

[]

37、下面关于盈亏临界图的说法不的是( )。

A、在总成本不变时,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时,固定成本越高,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C、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不变时,当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时: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越多 D、在销售单价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时,单位变动成本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答案】D0

38、作业成本法下,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成本,取决于一个产品所耗费的下列因素,除了( )。 A、作业种类

B、每种作业的数量 C、每种作业的单位成本 D、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D

39、下面不属于成本对象的层次的是( )。 A、资源 B、作业 C、成本动因 D、制造中心

【答案】C【您的答案】D

40、作业成本法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 )的要求。 A、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 B、产量增加 C、效率提高 D、利润提高

【答案】A

[]

二、多选题

1、在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差异成本分析中,下列公式的有( )。 A、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B、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C、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D、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答案】BCD【您的答案】ACD

2、在利润敏感性分析中,影响利润的因素主要有( )。 A、单价 B、销售量

C、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处理哪几个关系( )。 A、处理产量和成本的关系 B、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C、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D、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答案】ABCD【您的答案】ACD

4、降低保本点的途径有( )。 A、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提高固定成本总额

【答案】ABC【您的答案】ABC

[]

5、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法包括( )。 A、耗费差异 B、产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能量差异

【答案】ABC【您的答案】ABC

[]

6、作业成本法的作用有( )。 A、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 B、加强成本管理 C、提供决策信息

D、将间接费用按工时分配给产品 【答案】BCC

[]

7、下面可以作为成本动因的是( )。 A、调整次数 B、检验次数 C、机器维修 D、订单份数

【答案】ABD【您的答案】ABC

8、增值作业,就是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哪些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 A、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B、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C、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D、该作业消耗的成本动因最多

【答案】ABC【您的答案】ABC

[]

9、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有( )。 A、作业消除 B、作业选择 C、作业减少 D、作业共享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10、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 A、关注的重点不同

B、职责的划分、控制标准的选择、考核对象的确定以及奖惩兑现的方式不同 C、传统成本管理重视非增值成本 D、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 【答案】ABD【您的答案】ABD

[]

11、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主要包括( )。

A、成本管理能够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B、成本管理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C、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D、成本管理能不能够降低成本

【答案】ABC【您的答案】ABC

[]

12、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13、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 A、成本管理制度化 B、管理措施现实化 C、责权利相结合 D、点面相结合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14、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包括( )。 A、应用于保本分析 B、应用于目标控制 C、进行风险分析 D、进行生产决策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15、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 )。 A、相关范围假设 B、线性模型假设 C、产销平衡的假设

D、产销品种结构不变的假设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16、要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主要有两种途径( )。 A、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 B、降低变动成本率,提高边际贡献率 C、减小现有销售水平,降低安全边际率 D、提高变动成本率,降低边际贡献率 【答案】AB【您的答案】AB

[]

17、企业在进行经营筹划时,有必要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 A、加权平均法 B、联合单位法 C、分算法 D、主要产品法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18、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包括( )。

A、将间接费用按作业(activity)进行归集,建立作业基础成本库 B、确定不同作业基础成本库的成本动因 C、按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 D、按相同的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

【答案】ABC【您的答案】ABC

[]

19、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有( )。

A、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成本并使低增值作业成本达到最小

B、引入效率与效果,使低增值作业成本向高增值作业成本转换,从而使经营过程中展开的增值活动衔接流畅,以改善产出

C、发现造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正

D、根除由不合理的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扭曲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

[] 20、关心作业的责任,包括三个方面( )。 A、成本动因分析 B、作业分析 C、业绩考核 D、作业的效果

【答案】ABC【您的答案】ABC

[]

三、判断题

1、企业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指企业成本管理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的。(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本量利分析,也叫量本利分析,简称CVP分析。(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3、企业的边际贡献首先用于回收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果还有剩余则成为利润,如果不足收回固定成本则发生亏损。(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N

4、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时的本量利关系,它是确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和进行盈利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基础,又叫盈亏临界分析。保本分析的关键点是保本点的确定。(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5、保本作业率可以反映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6、安全边际是指企业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与保本销售量之间的差额,或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7、联合单位,是指企业按一定的实物量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8、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简言之就是指在标准工作条件下,生产产品应当发生的成本。(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9、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0、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1、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在实务中都可以找到,而传统成本管理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2、企业应用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减少成本误差,减少因为成本失真而导致的决策失败。(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3、作业分析的主要目标是认识企业的作业过程,以便从中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及途径。(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4、当目标利润有所变化时,只有通过调整各因素现有水平才能达到目标利润变动的要求。(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5、目标销售额既可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又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6、为了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7、在多种产品本量利分析中,固定成本的分配方法是分算法的关键因素。(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18、在多种产品本量利分析的主要产品法中,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N

19、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N

20、扩大现有销售水平和降低变动成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1、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成本;作业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是作业。(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2、作业消除是指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3、材料数量是原料搬运作业的成本动因。但是不一定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4、在作业成本法中,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5、作业成本法强调决策相关性,决策相关性是指基于作业基础计算出的成本信息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多方面的需要。(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6、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即为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N

27、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中,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28、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同向关系。( ) Y、对 N、错

【答案】N【您的答案】N

[]

31、成本领先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相对降低。( ) Y、对 N、错

【答案】N【您的答案】N

[]

32、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永远保持不变的成本。( ) Y、对 N、错

【答案】N【您的答案】N

[]

33、目标利润是本量利分析的核心要素,它既是企业经营的动力和目标,也是本量利分析的中心。(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34、理想标准成本是最合适的标准成本。( ) Y、对 N、错

【答案】N【您的答案】N

[]

35、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负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工人技术状况不好、工作环境不好等等导致单位产品实际人工工时增加。( ) Y、对 N、错

【答案】N【您的答案】Y

36、传统成本计算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采用单一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有助于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改变。(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37、成本分配观是指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作业需求引起资源的需求。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这一流程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38、以作业来识别资源,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把作业和流程联系起来,确认流程的成本动因,计量流程的业绩,从而促进流程的持续改进。(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39、评价作业和流程的执行情况,必须建立业绩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指标。(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40、对于那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品种复杂且不断创新、制造环境比较先进、制造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传统成本管理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而作业成本管理则可以克服这种局限性,使成本管理更加有效。( ) Y、对 N、错

【答案】Y【您的答案】Y

[]

第18篇:《成本管理会计》第一章拓展资源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http://.cn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一章 导论拓展资源

我国成本会计的新特点及其对成本管理的推动

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会计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发生了变化:(1)规模经济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造成资源配臵严重浪费;(2)国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者偏好变化,由基本的生活品到消费品、奢侈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3)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的开发日新月异,但产品投入应用的过程过长;(4)加入wt0后外资的涌入,使民族企业倍受考验。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了成本会计的发展,使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借助因特网,电子商务简化了企业的经营过程,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库存,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实时报告。从而企业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市场,市场也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生产,优化资源配臵,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二是局域网把企业内部原来彼此独立的子信息系统集合起来,打破了原有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重新组合成一个可直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组,共享信息资源,减少相互摩擦,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益。三是成本会计核算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会计电算化逐渐取代手工记账,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四是成本会计的应用对象不断扩大,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的非生产型组织因为存续成本的发生,在效益原则下,也采用成本控制。

一、信息经济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科技的应用和现代化的管理,推动了成本会计核算向信息化、统一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成本会计核算信息化。知识经济下,网络技术的提高及加速推广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传统成本会

计提出了挑战:一是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投资决策产生了网络运行成本、物流成本、信任度成本等问题。如何对它们进行预测,制定成本标准和进行成本分析是成本会计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对购买成本、点击成本、流通成本和营销成本等的管理,要求会计核算的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全面、真实、有效。

2.成本会计核算统一化。规模经济产生了许多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这要求成本会计统

一、全面地核

算购进、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摩擦,降低成本;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购货、生产和销售,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核算内容的拓宽、复杂和多样化,并不要求成本核算的规范化,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要与企业的经营性质、规模等相适应。

3.成本会计核算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采用国际上先进有

效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尽快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壮大,企业之间交流和往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管理观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和发展着。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

1.成本效益观念。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

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增加,成本绝对数的变动是可以忍受的。

2.系统理论参与成本管理观念。信息经济下成本会计面临新的制造环境:(1)弹性制造系统(fms),可以

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3)制造资源规划(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基于电脑形成自动化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新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无法继续心系天下求学人Page 1 of 3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http://.cn

使用,会计理论界对此作出了快速反应,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如美国会计学者提出的作业成本法——abc法,后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法——abm法。两者均能帮助管理人员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统一成本系统中找出消耗资源但不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节省企业资源,实现社会整体资源优化配臵。

3.质量成本管理观念。质量会计理论认为,仅仅从成本自身的角度考虑成本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当

局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有形的成本支出,还要考虑无形的成本损失;既要考虑货币因素,也要考虑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更要考虑不同的成本方案对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影响;成本考核时,不仅要看成本升降,而且要联系企业的收益、综合竞争力,把供应商、客户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

三、我国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灵活运用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未满30年,而西

方的市场机制已有300多年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其中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组织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中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运用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将会大大缩短中华民族企业的更新周期,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2.加快更新成本观念,加强我国成本理论研究,提高成本会计水平。首先,政府各级机关及企业各级领导要

有魄力、有决心,大力推进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成本回避思想,加快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成本会计人员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加速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即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又要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在成本会计岗位上应配备成本工程师,从而有利于成本会计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以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成本会计新发展对成本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再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3.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成本会计战略管理。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

的商务经济往来。电子商务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商务模式。全球企业与企业之间(bt0b)的市场将从现在的430亿美元提升到2003年的1.3万亿美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环境,企业要在这种改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1) 价值链分析。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

这就是作业链。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不同战略,从而争取成本优势。

(2) 成本动因分析。动因影响作业,作业影响成本。成本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动因可分为两

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上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http://.cn

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考虑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业日常经营中大量的潜在成本问题。

(3) 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可以分成:①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

商。②差异领先战略。此战略要求企业在产业内独树一臶,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出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③生命周期战略。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成本特性。将产品生命周期按阶段展开,把“上游”与“下游”连贯起来,通过对目标成本的分解、估算,剔除大部分成本不利因素,为企业创造明显的战略优势。④整合战略。横向整合扩大企业业务规模;纵向整合则往往超越企业的业务范围,沿行业价值链方向向前或向后延伸整合。运用整合战略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4.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笔者认为: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我国一些工业企业在成本岗位上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核算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第19篇:05月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卷

全国2013年5月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课程代码:11751)

第一部分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

一、

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劳动力和设备生产率报告属于()

A.战略信息

C.公司目标 B.战术信息 D.运营计划

2.采用完全成本法对产品进行计价时,成本是指()

A.生产成本 B.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销售及配送费用D.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配送费用

3.下图描述了某种产品的损益平衡,XY表示()。

A.变动成本B.净损失

C.毛利D.固定成本

4.下列最有可能使用工序成本法的单位是()

A.造船厂

C.炼油厂 B.电影制片厂 D.医院

5.在相关范围内,下列关于变动成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

B.当业务量变化时,变动成本将保持不变

C.单位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单位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减少而增加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举例解释在产品的含义。

7.解释存货控制的帕累托(80/20)分类法。8.解释零基预算的含义。

三、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下面案例,回答9-12小题,共40分)

长城家居公司

作为一名管理会计师,王勇在过去两年里向长城家居公司的老板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公司由两兄弟建立,按合伙制进行管理,对经营结果不做系统性分析。兄弟俩最初对王勇的建议不感兴趣。但是当王勇向他们演示了分析法的运用之后,他们改变了想法,认为会计分析有助于经营控制。

最初,王勇向两兄弟介绍了本量利以及差异分析法。这些方法的应用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成功,利润和营业额飞速增长。企业业绩已跃居该市场前五名。

两兄弟打算进一步扩张企业。他们已向银行经理申请增加公司借款额度。银行经理对此表示支持的同时,也略有担心,因为两兄弟似乎没有长期的投资计划,又没有制定经营投资评价战略。

两兄弟为此咨询了王勇。王勇建议他们采用正规的投资评价方法,例如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ARR)。两兄弟对这些方法毫无所知,因此,王勇选取一些会计信息向他们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王勇使用的会计信息如下:

 企业正进行项目A和项目B的投资决策。项目A需要投资一台成本为475000元的新设备。该设备预计

每年会带来120000元的收入,每年的运营成本为70000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12年,到期无残值。  项目B需要投资一台成本为12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扣除运营成本后,该项目预计每年

净收益为30000元。

一段时间后,两兄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ARR)法。他们进一步向往勇咨询如何改进公司的经营。他们迫切希望扩大企业规模,以便能够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王勇提醒他们谨慎行事,因为他们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目前,企业的预算控制过于简化,王勇认为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应采用零基预算法。王勇同意为企业建立该预算制度提供帮助。

王勇还对企业急于扩张表示担心。他认为企业应采用标杆法来进行业绩评价。银行经理对该建议表示完全赞同,他提出只要使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有利的,他就准备增加企业的借款额度。

9.说明长城家居这类企业需要进行投资及认真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价的原因。(10分)

10.利用案例中的数据,计算项目A的投资回收期以及项目B的平均报酬率(列出计算过程)(10分) 11.解释标杆法的含义,并说明长城家居这类公司应如何使用该方法。(10分) 12.指出长城家居公司使用标杆法能得到的五个好处。(10分)

第二部分 选答题

(本部分包括

四、

五、

六、七题,每小题20分,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共

40分)

四、本题包括13-15小题,共20分。

13.阐述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区别。(10分) 14.简要说明成本会计包含的要素。(5分)

15.某干洗店经理正在考虑是否向顾客提供上门收取和送回干洗衣物的服务。请说明哪些会计信息有助于经理做出决策。(5分)

五、本题包括16-18小题,共20分。

16.解释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的概念,并各举一例说明。(6分)

17.根据下列信息计算不同产量下Z产品的单位成本和边际成本,并将表格补充完整。(10分)

18.简要说明完全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的优点。(4分)

六、本题包括19-21 小题,共20分。

19.指出先进先出法的优点、缺点。(4分)

21.指出并解释平衡计分卡包括的四个基本要素。(4分)

七、本题包括

22、23小题,共20分。

22.说明企业经营目标如何影响其定价政策。(10分)

23.解释撇脂定价法、渗透定价法与混合定价法的含义,并用图示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10分)

第20篇: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双学位级)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一、简答题

1.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作业成本计算有哪几个步骤?

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

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是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组成部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材料采购、物料处理、设备维修、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工程处理、动力消耗、存货移动、装运发货、管理协调等。

作业引发资源的耗用,而资源动因是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因或方式,因此,间接费用应

当根据资源动因归集到代表不同作业的作业成本库中。由于生产经营的范围扩大、复杂性提高,构成产品生产、服务程序的作业也大量增加,为每项作业单独设置成本库往往并不可行。于是,将有共同资源动因的作业确认为同质作业,将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归集到同质作业成本库中以合并分配。按同质作业成本库归集间接费用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 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产品消耗作业,产品的产量、生产批次及种类等决定作业的耗用量,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例如,起动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起动准备次数,质量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是检验小时。明确了作业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费用按各最终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量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

2.成本的作用有哪些?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制订产品价格的基础。(3)成本是计算企业盈亏的依据。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依据。(5)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3.成本考核与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1)、重要性原则。企业的成本项目很多,成本考核要抓住成本中关键因素加以控制,注意力集中于重要项目,对数额很小和无关大局的项目可以从略。如工资、材料、电力支出所占成本比重较大,应列为关键项目加以控制。

(2)、灵活性原则。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一样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为了保证考核系统发挥作用,如出现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就需要系统有一定的灵活性。考核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成本项目中的特殊因素,实行“例外管理”,使成本考核更符合实际工作。

(3)、适用性原则。成本考核要适合企业的特点,考核项目和考核目标要适合特定部门的具体情况。由于各部门的职能不同,对各部门的考核项目要与其职能相适应。即考核目标要切合实际只考核可控成本,如果说该部门不能左右考核项目的发生或支出多少,考核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4)、领导层与员工平等参与的原则。成本控制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只有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如果领导层不参与成本考核,不参与奖惩,各项制度都将被扭曲。在成本考核体系中,要求领导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考核工作,平等地参与奖惩。成本控制不能好高鹜远,更不能急功近利,唯有脚踏实地,按部就班,才能成效;要求员工具有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树立“材料就是工资,节支就是增收”的观念,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

4.责任成本控制的程序是什么? 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1、制订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 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 (3)定额法。 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 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 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 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5.成本动因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征?

成本动因是指造成企业成本发生的各种因素,通常也叫做成本驱动因素。它包括围绕企业作业概念的从微观层次上展开的有关执行性成本动因,还包括决定企业整体成本定位的结构性成本动因。企业不同的

生产经营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成本动因。在作业成本法下,从成本归属的角度,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执行动因、(均衡)数量动因和强度动因。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Strategic Cost Driver)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与前述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6.简述成本控制的程序.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1、制订成本标准。

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

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确

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计划指标分解法。即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

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

解。(2)预算法。就是用制订预算的办法来制订控制标准。有的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季度的生

产销售计划来制订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把它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采用

这种方法特别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来制订预算。(3)定额法。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

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

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

体化和经常化。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

算。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

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

选用。

2、监督成本的形成。

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

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

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

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

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

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

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

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

出改进措施。(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

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

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

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3)间接费

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

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企业内费用券(又叫本票、企

业内流通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

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

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

有群众基础。

3、及时纠正偏差。

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

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

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这些课题首先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

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2)

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

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3)确定方

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

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

的目标。

7.成本考核与评价的概念及意义是什么?

二、论述题

论述基于管理层次的成本分类。

论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的内涵、特点及模式?

论述成本管理会计的功能及特征.三、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固定成本总额250000元,其他

2.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全年固定成本预计100 000元,销售量计划为500 000件。假设在原定的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各增加10%。

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对利润的敏感系数,并简要分析。

3.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A部件以胶一直从市场上采购.一般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4.假设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0%、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5.某厂生产的A产品,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其产量和消耗定额如下表所示。本月共

6.某企业经营某产品,上年有关资料:单位售价100元,单位直接材料费25元,单位直接人工费1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15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单位变动销管费5元,全年固定销管费40000元,安全边际率60%,所得税率33%.要求:

(1)计算该产品上年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实际销售量及税前利润;

(2)该企业预计本年度广告费将增加20000元,单位销管费将降低2元,计算目标利润116580元所需的销售量。

(3)该企业计划期为使税前销售利润率达到27%,在单位售价提高5%的条件下,安全边际率仍维持60%不变,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到多少?

(1)采用移动平均法预测2009年1月的销量。

(2)假如2008年12月预计销量3400台,平滑系数为0.6,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9年1月的销量。

8.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9.假定某公司计划年度准备以2 000万元进行投资创办饮料厂,根据市场调查,预计

要求:为该公司计算创办饮料厂投资方案预期的风险价值,并评价该项方案是否可行。

10.某企业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供电车间供电共64000度,费用总

额为9600元;供水车间供水共48000立方米,费用总额为2400元,水电耗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成本管理会计 岗位职责
《成本管理会计 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