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3 08:35:45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如何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行为、习惯来体现和发展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企业文化实质上是全体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效率、道德作风等与企业价值观互相融合共生的过程。企业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的土壤中,由员工来培植、浇灌,才能茁壮成长并结出丰硕成果。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按照以文化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要求,结合企业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提升的趋势,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各种规范制度等途径,确立“忠诚在企业、热爱在岗位、拼搏在市场、超越在自我”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承认员工价值所在,支持员工价值追求,引导员工价值提升,保障员工价值实现,使员工真正成为“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有产者。

那么如何在在企业推行以塑造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呢?

一、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成长型的国有老企业的特征,围绕企业的共同愿景,应确立“忠诚在企业、热爱在岗位、拼搏在市场、超越在自我”的企业核心理念。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员工价值理念体系,实现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统一。不断引导职工树立全员、全过程的学习理念、快速反应的速度理念、持续改进的创新理念、讲求公德的诚信理念、适应

1挑战和竞争的团队理念。在五种理念的基础上,要求员工具备“洁身自爱、坚韧不拨、奋发向上”的三种品格,具备“成就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节约意识”的四种意识,并塑造四种形象,即“干部塑造公仆形象,党员塑造先锋形象,员工塑造主人形象,企业塑造文明形象”。引导和动员员工“用学习的热情、团结的真情,奋斗的激情”,实现企业美好前景,只有价值观高度认同了,才能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追求与企业的理想、目标、使命和价值观等达到高度的统一。

二、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

这一点做起来其实很难,因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大众,都自然而然的会对“知识精英”和“业务骨干”格外关注,在企业管理中把所有员工真正当作人才的很少。精英和骨干的作用被充分调动,而占大多数的普通员工的作用往往被动发挥甚至被忽略。承认全体员工并在实际的管理中体现“人人都是人才”的思想,肯定、重视和尊重员工在岗位上取得的点滴成绩,对不是原则性的失误多些理解和包容,无疑会激发起不同层次、不同身份员工的工作激情、创新潜能。每个企业都应建立完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引导员工以更强的动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围绕企业目标进行创新活动。一是建立物质激励制度。建立奖励基金、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开发效益奖,对有特殊贡献的科研开发人员给予重奖。二是建立精神激励制度。设立员工成长路径和奋斗目标,为每个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实施榜样激励,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员工设立奋斗目标。三是建立人才竞争

制度,重视员工的自我价值的挖掘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三、构建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其核心是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氛围。

企业应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引导员工在团队学习的基础上,深化系统思考,不断提升整体素质,真正把企业办成“能让员工活出生命意义的学校”,为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动力源。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领导”。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首先要撇弃官本位的思想,从言行上尊重和关心职工,在工作上理解和信任职工。在学识、能力上,领导并不见得就是全才和权威;老是板着脸或者声色俱厉也不一定会确立威信。因此,管理者拥有宽广的胸襟和一颗包容的心,倾听职工的呼声、关心职工的疾苦、解决职工困难,体现亲和力,释放感召力,更容易赢得职工的尊重和拥戴。其次,在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考核方案和人事劳资分配制度时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职工感觉到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更不能人为的设置歧视性的篱笆。特别是在待遇分配、人才选拔时,要注重打破身份、学历、资历的藩篱,给每个人以希冀和动力。第三,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职工之间、员工和中层干部之间形成团结、友善、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四、倡导诚信文化,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我们应懂得“诚信就是成功、失信就是失败”不管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信任度,是作不好人,办不好企业的。通过提升员工的信用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经营

形象和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和美誉度,从而为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

五、领导应准确把握角色,做企业的设计师、教练和愿景倡导者在企业以塑造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层应真正担当起设计师、教练和共同愿景的倡导者三重角色。领导干部要以身作责,率先垂范,亲自倡导并亲自实践,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楷模。企业领导还要把实现员工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为员工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推荐第2篇:党支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党支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摘要:为使企业能够科学、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充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支部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党支部 企业文化 作用

企业的科学发展,必须拥有与之经济发展程度相同、甚至更高的企业文化,故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融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认识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既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良性建设,也有利于党支部组织自身地位的巩固和优势的发挥。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使员工目标明确、步调一致。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精神与个人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的潜在的指挥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人为本、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自觉行为为目的,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是党支部组织四项职能的根本要求。所以,党支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党支部自身改革与建设的需要。在企业实现大发展进程中,党支部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寻求科学的工作方法,主动将文化活动纳入到企业改制过程中,有目标、有效率、有秩序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党支部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努力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党支部应努力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利用职工代表大会、职工论坛等方式,营造一个广大职工都各尽所能、各遂其志、各展其力、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生动局面。 第二,党支部应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打造高层次企业文化。国有企业职工素质和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素质的职工群体必然会产生高层次的企业文化。为此,党支部一是要协助和配合党政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要加强对职工的岗位技能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党支部要进一步搞好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文体活动是党支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方式,也是党支部工作的传统。党支部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要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考虑到职工群体不断变化的具体需求,以及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企业自身软、硬件情况,把准职工的心理脉搏,在形式上和内涵上不断创新、拓展,打造一个拥有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平台。

党支部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优势作用,必须服从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文化建设。

1、围绕宣传教育,发挥党支部阵地作用。满足职工文化需求,引导职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党支部必须要积极争取企业行政的支持,妥善用好党支部经费,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投入,建设好职工活动中心,添臵文体活动器材,努力搞好培训基地、文化活动场所、宣传教育阵地、生活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为职工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同时,依托这些设施,组织广大职工经常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开展形势任务、政策法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鼓舞和激励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和发展。

2、围绕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纽带优势。党支部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和党支部工作的群众性、服务性特点,决定了党支部工作要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党支部领导必须坚持以关心职工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维护职工权利为己任,持续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和企业民主管理,重视与职工群众联系,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党支部围绕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都会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3、围绕生产工作,发挥党支部造势作用。职工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大造声势,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提高人的认识,统一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上下功夫,使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共识,自觉增加关注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投身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4、围绕培养知识型人才队伍,发挥党支部教育优势。“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培养知识型职工队伍,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社会效益的体现。党支部要始终牢牢抓住职工群众这个根本,首先从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入手,坚持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采取培训、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自学等方式,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其次,以培养“四有”职工为目标,积极探索各种适应职工特点的教育方法,不断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广泛开展和创建“文明班组、模范窗口”,“五好家庭”等活动,经常性地组织职工进行文艺体育比赛活动,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造就优良的职工队伍打下基础。

5、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支部导向作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营造企业浓厚的民主氛围,发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任务。党支部必须经常组织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总之,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党支部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党支部必须在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参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有力增强员工为企业奉献的主动性、为企业创效的积极性,让企业文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上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康庄大道上越做越强、越走越远。

推荐第3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价值标准、管理哲学、企业精神、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明生产、文化生活等等;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既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又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要使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必须由一定的组织,通过推动、宣传、培训等途径,形成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动力,构成企业的无形资源。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日常工作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培育党员、职工的价值观,用优秀的文化整合员工行为规范,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并把员工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把企业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基层党组织的争先创优活动中,融入到员工的期望中,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促进全体员工养成自然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一、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实践中所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气氛、精神力量和思想境界,是企业广大员工所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行为准则,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如果说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条贯穿企业发展历史的纽带,那么对国有企业来说,党组织就应是这一角色的不二选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所倡导的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代表着国有企业独特文化氛围,也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优势,引领职工的政治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中,以思想引领、理念先行的方法,将企业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企业文化完美结合,着力去培育员工核心价值观、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团队活力,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行为、价值理念,促进思想上达成广泛的统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企业文化建设走上更广泛、更适用、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层次。

三厂是公司线材深加工主力单位,主导产品是镀青铜胎圈钢丝,产品结构单

一、精细化操作要求高,产品质量把控难度大;职工队伍年轻,操作技能不均衡。特别是建厂之初,产量低、成本高,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长期亏损,人心浮动。如何扭转劣势,在市场中站住脚跟,党总支通过调研、分析,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人是生产力的

宜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树立每一员工都是企业形象代言人的意识,让员工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入手,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与企业的形象联系起来,使员工明白发展目标、前进方向,真心实践、踏实工作与拼搏奋斗,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出了“形象我塑,发展共谋”行为理念。

在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下,“三个理念”得到不断精炼、总结和发展,促进了全员思想统一,树立了正确的工作、价值和行为理念,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体员工主动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中,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能力素质得以持续提升,有力地助推了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发挥党员、干部践行企业文化的率先垂范作用

企业党员干部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号召和导向,对广大职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果没有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要想培育和巩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困难的。这要求企业党员、干部观念新、作风正、率先垂范,真正肩负起共建优秀企业文化的重担。

线材深加工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给三厂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为实现企业愿景与职工期望,党总支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针对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努力排解企业中心工作中各种难题的主动性,以此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为推动生产经营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持续发展。因而在党员教育上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都要走在职工群众的前面,做企业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带头人。

首先,党总支以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党员干部践行分厂企业文化精神,推动生产经营任务完成。一是坚持开展以“亮身份、树形象、作奉献、

创佳绩”为主题的“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发挥党员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以开展“崇尚四德、感恩企业、提升自我”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崇尚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努力提升个人品德。以德约束人、凝聚人,促进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作风转变,教育培养员工忠诚企业、奉献企业、感恩祖国的意识。三是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党员干部积极帮助基层和职工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将帮扶活动引到各科室、工段处理疑难杂症、提高创新能力上,千方百计为职工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把段长以上基层人员能否有效处理相关事件,并使之形成闭环作为一种长效监督机制,不断推动三厂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践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让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认识、理解和认同三厂的企业文化,把践行企业文化变成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一是党支部开展 “一满意、两到位、三加强、五明显”活动,实现职工群众满意﹔党员职工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单位工作创新、协调配合、监督评价机制得到加强;思想认识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好转、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执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环境明显优化。二是开展“群众向我看,员工跟我干,党员行动做示范”活动,确保镀青铜胎圈钢丝半成品转入下工序产品实物质量100%合格。

员工零抱怨、服务零投诉),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实现产品质量稳中受控,努力打造胎圈钢丝精品生产基地。

三、发挥党组织以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人才的作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新形势下,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实用性人才。这就需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材”的观念,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坚持 “党管人才”原则,不仅要“管”好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还应“管”好企业经营管理、工程技术、操作实用型人才。把“管”与构建人才竞争的良好机制和搭建员工自我成才平台相结合。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氛围,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操作实践的能力。努力发挥党组织在推进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以及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几年来,党总支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培育的保障作用。让多年形成的“三个理念”、“五化管理”、“归零机制”的企业文化“种子”在三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党总支首先从观念转变,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打破旧框框,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变为一种实践,引导职工以智慧增加收入,认真诠释胡总书记提出的“人人都可成材”人才观。首先是在分厂工程技术人员中开展“双向选择”定岗定薪激励机制,以同一部门不同的‘岗’进行双向选择(即:自己认为能干,职能单位负责人认为你能干和被服务的工序(工段)需要你干相结合)。逐步推向同岗位因工作的内容不同、业绩不同而收入不同,让能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员工多收入。

分厂党总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次讨论之后, 在2008年建立首席员工聘用制,让三厂内部专家有平台。几年来,“首席员工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订,形成了具有三厂特色的员工成才体系,真正把尊重人才、

体现价值落实到了实处,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员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

分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建学习环境,搭建成才平台。为促进员工积极参加学习,筹建学习室、职工书屋,添置学习桌椅,购买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并邀请分厂行政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为员工传授管理、工艺、机械、电气技术等知识。组织相关管理、技术人员针对生产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点与员工操作的不符合行为,以及用户反馈的质量异议、三违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将制定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方法制作成幻灯教学片来供员工培训。

分厂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载体,由专业人员传授理论、技师实战演练,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员工对管理的理解不断加深了,就能自觉融入三厂的各项工作中,不论在精神风貌、制度建设、行为文化等方面都自觉参与。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作用

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识、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这过程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作用,巩固、积淀、提炼已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形成企业文化的长效机制,用机制来反映文化理念。把制度的刚性约束与观念文化的柔性疏导相融合,以克服人的“惰性”,使企业文化的传承发展变得流畅而坚实。

三厂党总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建机立制中的文化引领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亮点与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整合、优化,使制度更加切实可行、更加实效。加大对制度执行的检查督促力度,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制度执行效率和落实效果,努力形成环环紧扣的良性运行态势。在制度的硬约束中不断渗进文化的软管理,使软文化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一是以五化管理作为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抓手,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形成闭环。把“强化细节抓关键,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建立完善了《“强化问责制、提升执行水平”实施办法》机制。把努力实现成本零浪费、安全零事故、员工零抱怨、服务零投诉的“归零”机制充分体现在每一员工的绩效中,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探索和总结,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项工作的节点上,让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的循环工作体系与绩效测评对接起来,最后通过行为“归零”检验评审,验证是否取得“归零”效应。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形成闭环。

二是理清责任,完善管理岗位人员的责任制,做到有岗必有责、守岗必尽责。将“强化细节抓关键,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工作理念和“协作共享、共建和谐”的价值理念融入到三厂激励机制体系。在公司范围内首次推出管理岗位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机制,将管理人员“愿不愿尽责、能不能尽责、是不是尽好责”与绩效测评对接,确保“岗位问责制”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实行“三薪”(基本薪、绩效薪和创新薪三部分组成)薪酬管理办法。实现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成就,营造人人努力、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劲足、实干的创业环境。

三是以“协作共享、共建和谐”的价值理念和“形象我塑,发展共谋”行为理念为导向,建立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团队合作机制。从员工日常生活行为、工作行为入手,搭建公平、公正、透明的人才竞争平台和“以业绩论英雄”的效绩考核体系。要求各级管理者不断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角色从“法官”向“教练员”转变,向员工提供必要的辅导、咨询。真正切实体现 “协作共享、共建和谐”的价值理念,树立“我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的唯有必争精神风貌。

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无止境的。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始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抓住企业文化建设这一要务,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期,不断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建设中的指导、实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推荐第4篇:发挥青年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青年员工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做项目。简单一句阐述企业文化重要性,在现今社会环境下,随着烟草行业不断发展,必须要形成自己企业文化,才能够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任何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过企业管理者、员工的长期行为规范中,逐步得到丰富、升华、完善的。我们淮南烟草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结构、青工的比例人数等等,制定了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提出了“诚”文化理念,融合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淮南企业文化,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建设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

一、企业与青年员工必须融为一体

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可以把企业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融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溶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使员工有了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形成一支努力工作型的员工队伍。

二、青年员工是文化建设最有力的实践者和发展者

1、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双双看不见的手,渗透日常工

作的每一个角落。青年在日常工作中、在不断的学习中、在建立自己的工作目标中、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在产品生产中,都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理解其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在影响自身的同时,也将其向外传播,为企业创造着有形及无形的效益。青年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成为了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并且受益无穷。

2、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所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正如那句名言——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新陈代谢”是发展延续的自然规律。

3、青年人的思想活跃,原来的、固有的思维定式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且他们身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有很多相似之处。面对新经济时代,青年人熟悉所处的环境,懂得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并对其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适应能力。而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要摒弃一切旧的、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企业目标及经营理念,形成企业内部新的文化氛围,这与青年不拘泥于旧的传统不断创新的思维不谋而合。

三、发挥青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

1、强化青年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素质。

青年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特点提出学习要求,制定目标,把学习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学习实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把被动接受客观知识变为主动提高内在素质,把常规工作变为创造性活动。建立“把学习引入工作,把工作融入学习,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在这个方面我们淮南烟草结合公司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切实加强了青年员工业务技术和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技术大比武、岗位练兵、职业技能评聘等活动,明显提高了职工的整体业务技能,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专业青年技术骨干。公司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引导青年员工广泛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能,掌握新技术,提高了青年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2、青年是企业战略领导者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企业文化建设浪潮中应认识助手职责。文化落地过程中助手可以做的事务有很多。如:注意留心员工口中流传的真实故事从中提炼出代表企业精神的词。并且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进行文学意义上修改,写出反应企业文化的故事。通过故事给员工树立一种想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树立典型让员工形象具体地明白企业文化主流思想。

3、公司QC小组各小组成员的主力军都是青年员工,在

各项创新工作当中,青年员工深入到QC小组创建工作方方面面,从选题到总结成果,都留下青年员工辛勤汗水,为淮烟创新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包括速度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融合文化、诚信文化、危机文化等等,这些都需要青年人去总结、实践、发展。青年应敢于成为向根深蒂固的观点和规范提出了挑战,其提出的截然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实现变革和巨大飞跃的急需人才。

推荐第5篇: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美国杜邦公司建设以“责任关怀”和“创造科学奇迹”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致力于科学发现,将之变成社会接受和需求的价值,并坚定不移地坚持健康和安全、平等待人和保护环境的信条,不断地自我创新以获得持续发展,为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杜邦公司成为了世界的“化工帝国”。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发展历程中沉积下来的最宝贵的经验,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来解化三年有余的员工,从青涩走向成熟,我开始充当“老员工”的角色。但是,我对解化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却没有和工龄形成正比。而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了解可能也是一知半解,了解甚少。就是很多老员工可能也并不知道何谓企业文化,更不知道企业文化对企业有着何其重要的作用。解化的参天巨“树”理应更加繁茂,老一辈遗留的无私奉献,同甘共苦的解化精神理应得到发扬广大。在企业困难步伐艰难的日子,解化的员工理应明白被“扣工资”也是迫不得已,只有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才能壮大企业,让“工资”不断增长;而企业在不断完善考核制度的同时,理应让员工感受到希望就在前方,负面激励、惩罚措施的加大,只会让员工心灰意冷,失去信心。而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青工作为企业的未来,是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源泉。加强青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基层团支部责无旁贷。那么基层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生力军作用呢?作为一名在基层团组织工作两年多的团干,我浅谈一下所学习、看到、感觉到的想法。 第

一、企业文化的发展及定义

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企业管理发展的三阶段:“人治”—经营者依靠个人直接和经验进行管理和决策。“法治”-依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文治”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利用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那么什么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以企业职工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职工自觉行为为目的文化管理学说,是一个企业职工集体精神的一种表现。它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重视,呈现了企业迫切期望了解并掌握企业文化精髓,运用其基本理论去提高管理水平,融洽人际关系,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趋势。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第二、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知其然,必要知其所以然,弄清楚团组织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文化。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其它部门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优势。这种优势既体现在数量上,又体现在质量上。我们大多数企业的主体力量都以青年为主,青年人求知欲望强烈,创业激情高涨,思维敏捷,积极向上,敢于创新,不甘人后,在体力,智力上占有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广大团员青年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追随者、受益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推动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共青团组织引导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推动着企业文化建设前进的车轮,又创新着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载体。所以青年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集体主义观,更好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

明白了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其地位下,我们对青年团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朋友正在处于一个思维比较动荡的时代,稍有不慎就会被误入歧途,加强青年

团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年朋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特别对企业的忠诚度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学校里面的必修课,作为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对青年朋友进行学习教育,让这些思想精神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更应该加大力度对青年朋友爱厂如家的宣传教育。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悲痛的日子,它让人们对开始模糊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重新的审视。以此同时,人们对80后90初的青年一代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汶川地震中,这些青年人表现出的爱国热情让专家学者对他们爱国热情的担心不攻自破。但他们以个人主义为主,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弊端也暴露无疑。而他们在“家乐福”等事件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也开始遭到质疑,盲目的发动抵制活动,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考虑,让事件不断升级,进而影响国人正常的生活秩序。又如,在单位组织活动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行我素,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为集体考虑,除了自己负责的任务外,其余事情全凭自己的心情而定,不愿意自发的帮助其他人一起完成任务,使得活动开展起来组织者很是费劲。这些现象是有悖于我们企业文化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理念。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发挥企业文化积极的意义。必须从本质上给他们灌输相互协作,以集体利益为主的思想。让我们的新生力量不仅自己爱国,还要让他们理性的和身边的人一条阵线,从而正真的爱国,爱企业,爱家。 第

四、基层团组织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

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基层团组织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并把这些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传授给广大的青年团员。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也有着不同的企业象形物文化,以我们企业举例,我们的象形物文化是“树”文化,它象征的大体是我们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根基,同时也要向上不断发展,从而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理解,比如说我觉得我们的“树”文化让我想起一句古训来:十年树人,百年树林。说明我们的企业以育人育才为己任,不断为云南甚至国家化工行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他的企业也有着自己的象形物文化如云南著名的红塔集团 “大红鹰”的鹰文化,红

河集团的“牛”文化等等,但是对于新进厂甚至一些年轻的员工对这些可能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团组织应积极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有目的有规模的组织青年一代学习。此外,团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渠道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时宣传贯穿到团员青年的实际生活中,将青年的复杂多样的思想意识和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思路方法聚拢并迅速的反映到企业管理者的意志当中,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并有效发挥出来,让我们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发展和升华。

第五、基层团组织应倡导宣传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

人心是事关企业新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以人为本。通常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指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从现实中的企业文化管理来看,全面的以人为本既包括企业领导与企业职工相互为本,还包括企业以用户为本。前者是企业政令畅通的基础,后者是企业优质服务的基础。青年人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又是企业文化的继承者、宏扬者和受教育者。团组织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负着教育青年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双重职责,其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就是要以青年人为本,经营好青年的人心,将青年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青年产生强烈的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团员青年树立以企业为本、以用户为本的意识,使团工作开展成为体现和坚持企业文化人本意识的直接载体。为此,团组织开展活动必须做到:

一、以青年利益为本。对团组织工作得失成败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团员青年。如果失去了青年群众基础,团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成为空中楼阁。团组织必须强化桥梁纽带作用,拥有最广大青年群众,代表最广大青年群众的利益,关心青年生活、工作和学习,了解青年所想、反映青年所需,让青年感受到尊重和理解。

第六、应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努力寻求共振

如何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企业管理的中心是人,管理的目的是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

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团组织要积极发挥好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使每个成员所作出的贡献能及时得到职工和管理者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来激励职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全体职工共同认可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它包含着群众团体活动的内容。团活动是群众团体活动中最富活力、创新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团活动效果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年职工的进取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就是要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团结、教育、凝聚、服务青年,将团活动设计的思路、实现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与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寻求共振。

第七、应正视求实与创新

众所周知,共青团工作要在企业中站稳脚根,开花结果,就必须努力寻找团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切合点,把握企业发展趋势,扩展团青工作优势,在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过程中求实创新、实现价值、发挥作用。“求实”就是要从共青团的实际出发,开展活动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上的应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大呼大嗡、急于求成。而创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中发展与完善,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做起,在把握趋势、扩张优势的过程中,赋予团工作新的内涵和形式。 如,将团活动融企业文化建设,就提高了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面,给人活动的新意和创意,而事实上共青团的人才、组织优势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需的。

总之,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职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企业职工的行为发挥着影响,它能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职工的潜能、团结合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保证。在一个现代企业中,制度只能管住人,不能抓住人的心,企业文化不是没完没了的开会,不是到处贴满标语口号,更不是文体活动,它是沉浸于企业中每一分子头脑中的价值观。而基层团组织作为最基础的青年人的组织,势必应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找出更多的路子,让我们的企业文化在青年中不断的发展,并及时反

馈到党及其决策层管理人员中,让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加的丰富与充实。同时,多开展类似“导师带徒”、青年联谊会、青工技能比武等等有益于青年的活动,在活动中加强青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让他们成为我们企业文化宣传的使者,让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走向更加崭新的台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的企业文化所来带的好处,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看到未来发展的潜力,大力发扬无私奉献、和企业共患难、同进退的优良传统,共同构建解化更加和谐的企业文化,也让基层团组织正真的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推荐第6篇: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工会具有建设企业文化的很大优势,本文探讨了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并简要介绍了工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

关键字:企业文化 工会 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工会组织是全体员工的代言人,如何发挥好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主要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辐射六种功能。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成功基因,清晰核心价值,理顺价值差异,统一管理思想,澄清共同语言和准

1 则,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塑造整体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

(三)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企业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长期依靠文化植根于员工心中,对员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形成具有强大内聚力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工会工作的核心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与工会工作内容重叠,相互依赖,共同促进,并且都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因此,工会具有建设企业文化的很大优势,只有将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使企业文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工会作为员工利益的忠实代表,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把企业的各种经营理念向员工进行广泛宣传,进行价值取向与企业目标远景的教育,引导员工接受本企业文化理念,统一员工的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塑造员工的精神,使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共识,产生归宿感,从而使员工自觉增加对企业的关注度,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投身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 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凝聚作用

2 工会作为宣传文化教育阵地,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工会将企业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职工应有的精神风貌等与文体活动相融合,陶冶员工情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鼓舞员工的士气,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 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教育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教育的职能对员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和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在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方面,应以组织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多种群众性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调动员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技术创新等经济技术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

(四) 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弘扬作用

在企业中的各类先进人物身上都集中体现了企业最优秀文化的精髓。利用先进典型事例,去感染传导企业员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陶冶员工的情操,培育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培养员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共同习俗,树立共同的理想,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齐心协力,共谋企业发展。

三、工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一)完善制度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

1、建立规范员工日常行为的规章制度。制定《员工手册》,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日常工作行为、商务礼仪、仪容仪表及语言进行了规范,从接听电话、服务言行、办公环境等方面建立员工行为标准;制定《客户经理日常管理和营销服务规范》,对其日常管理、营销行为及监督检查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制定《员工禁止行为规定》,出台严禁员工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活动、从事第二职业或有偿性商业活动、泄露我行商业秘密等八条禁令等。

2、建立了规范业务操作行为的规章制度。河北银行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内控先行的原则,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制度建设,已建立了覆盖会计结算、授信审批、贷款管理、出账审查、信用评级、资产处置、资金营运、财务绩效考核、中间业务、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保证了员工进行每一个业务环节、每一个操作岗位、每一笔业务操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建立了监督惩治违规行为的规章制度。河北银行制定了《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规定了管理人员违反制度的行为和处理;为加强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对员工行为规范进行排查,并建立了完善的责任制度,认真执行落实案件风险赔罚、走人、移送及举报等措施。

(二)服务员工,增强企业文化的激励性

1、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与职工分享科学发展硕果。

4 制定员工考评激励管理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把考评结果与中长期薪酬制度、培训经费分配、职级和岗位晋降、劳动关系管理等挂钩,从关心员工职业生涯和竞争机制角度实现长效激励约束。

2、为员工创造学习机会,规划职业生涯,搭建发展平台。加强培训工作力度,满足培训需求,服务全行职工,整合全行培训资源;根据培训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职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提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针对不同岗位的职工,准备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进行诸如大堂经理、柜员上岗、新聘员工、授信审批、公文写作等一系列的专题培训;通过员工的自荐、分支行和部门推荐、内部公开竞聘、对外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选拔人才。

3、开展多种形式激励活动,激发职工工作热情。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和技术练兵;开展“储蓄存款、信用卡发卡量”月赛、小企业营销竞赛、“揽存争优”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全行的经营业绩。

4、关爱员工,振奋员工精神。

心系困难员工,及时帮助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对职工家庭发生生、老、病、死等重大变故,及时探望慰问;关心职工健康,每年定期组织职工体检;为缓解行内各单位女性的工作压力,调整工作积极状态,每逢“三八”之际,组织登山活动,行领导借此机会可传达对她们的关怀、鼓励之

5 情。

(三)发挥“建家”作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构筑企业文化环境的硬件

我们办公楼内,每层楼道、每个窗台上放置绿色植物,美化环境,缓解职工工作压力;每个楼层设立专门的休息区、报刊栏,为职工提供休息、学习的场所;为员工提供工作之余放松、娱乐的场所,赋予职工“家”一样的便利。

2、开展丰富多彩、独具企业特色的业余文化活动 成立乒乓球、羽毛球、足球、书法、摄影等员工协会以及文艺团体,常年坚持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娱乐比赛和文体活动;至少每年举办一次美术、书法、摄影展,陶冶职工情操,提高职工文化素养。

(四)充分利用工会宣传作用,推广、渗透企业文化 建设文化长廊,集中展现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用语;开辟光荣榜,展示优秀员工、标兵员工的先进事迹;开办内部刊物,宣传报导企业动态、文化理念、业务交流;采取座谈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元化文化载体,诠释企业精神的丰富内涵、文化传统、基本精髓,不失时机地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教育,向员工渗透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关心企业经营的良好风尚。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是一支强有力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工会工作的推进中,企业文化建设是其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工会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可激发员工的积

6 极性、创造性,提升企业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加速发展。

推荐第7篇:人力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进展和深化,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大家好像并没有给与过多地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做,才有助于企业实现文化管理和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对于这些问题,人们考虑的更为甚少,并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认识误区: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工作

在我们服务过的一些企业里,没有接受企业文化咨询服务工作前,往往很少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负责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工部门分开负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般负责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组织对员工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培训。政工部门有的虽然被指定行使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职责,但由于受工作职责和习惯的影响,对文化建设要义理解不透,也只能做些识别系统、搞搞活动、进行宣传方面的工作。这种做法导致企业文化建设难以形成体系和落地,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被忽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支撑战略的,具有战略的要义,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也属于战略的范畴,二者都具有战略的高度,在一定的空间里是相通的,具有匹配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有的企业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不但不让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参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提炼和构建,而且在文化落地、生长过程中也常常忽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产生隔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所起的作用。

通过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和我们为客户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其实,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缘源

人力资源管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未出现之前,社会意识形态的人本主义、经济学上的人力资本理论、会计学上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在管理学上的广泛运用,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斯科特

(R.Scott)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承担行政事务工作,更要关注组织的战略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人性化。

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来说,两者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不同。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从而获得利润;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控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收益。而人力资源管理关心的是“人的问题”,其核心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强调“以人为本”;在一个组织中,围绕着人,关心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企业和社会给予重视,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国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日本经济在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奇迹般的增长产生了兴趣,他们对美日企业管理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大多数美国学者一致认为,日本企业的高效率与日本企业在长期中形成的以人为本和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有着很大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这种文化是深深扎根于日本企业的各项管理实践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之中的,企业文化的差异最终表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的差异上.在此基础上,《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美国的托马斯。彼德斯和罗伯特。沃特曼等以超越“人的理性的局限性”为前提建立了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把关注人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管理工作的日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进一步意识到规范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渐开始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研究也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开始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了核心位置,同时也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内涵和要义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得以体现,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产生互动,企业的管理水平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经营业绩也有了明显地提高。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差异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者长期倡导、为广大员工认同接受、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行为意识和物质意识。

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精神层、行为制度层、物质层。精神层是企业中所有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工作理念和精神风貌,为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行为制度层是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约束性、规范性影响的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物质层文化和精神层文化的建设;物质层是形成精神层文化和行为制度层文化的条件,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包括企业宣传设施、产品、企业标识、内部刊物、文化传播网络等内容。企业文化体系如图1所示: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进而达到企业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置——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考核——晋升——招聘与培训体系——人力资源基础管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人力资源业务计划;企业薪酬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包括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跟踪、记录、考评;晋升管理包括通过初选、考核、征求意见、任命等程序对员工晋升所做的管理工作;招聘体系包括前期招聘计划、规范招聘流程、招聘后续工作;培训体系包括把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

企业文化体系

由上不难看出,企业文化运用于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差异又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关系。两者都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作为管理核心,但在表现形式与功能上各有特点。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人进行引导、凝聚、约束和激励,使人性变得更加理智,企业上下能够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奋斗,企业也会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关心人,成就人;人力资源却是把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内涵转化到具体工作上去,通过制度和体系来促进和实现用文化管理的目的。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通过具体的措施与方法作用于员工,当这些措施方法符合员工基于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时,就会行之有效,易于执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反之,便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和对抗,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当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时,就会与员工个体的价值观念发生反应与磨合,从而巩固与强化原有的企业文化,完善与接纳新建的企业文化。一旦企业文化内化于员工身上,企业又处于稳定环境时,人力资源管理就会以企业文化为向导。因此,要重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以员工为纽带,正确看待两者之间彼此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三、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制度、人力资本运营、员工职业能力发挥等方面都有契合之处,二者有机地结合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保持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1、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管理人性化的体现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承担行政事务工作,还要更加关注组织的战略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力求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人性化。企业文化论者把组织看作一种文化。他们认为成功企业是通过有目的的但具体情况却不可预知的进化而成长的,他们同时又强调把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卓越的企业看成是不同的文化。他们还总结了卓越企业的八条文化特征:行动至上;接近顾客;自主创业;以人为本;价值观念;本业为主;精兵简政;宽严并济。

由上可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这既是企业文化运用于管理的目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2、二者都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也逐渐从单一的职能管理向综合管理演变,企业的战略落地也需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支撑。一方面,企业要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中心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也必须围绕着战略落地进行设计和运营。此外,企业核心资源日益知识化,使得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企业的“主动性”资产,使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不难看出,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是企业为达成经营战略而确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目标、计划与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龙头”。

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职能也不甘被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先进性需要和战略规划紧密相联,并服务于战略的需要。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能够为实施企业战略服务,又有可能制约企业新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制定以后,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的贯彻执行。没有执行,再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都不能产生价值,再美好的企业战略都是空中楼阁;执行不到位,也将难以看到企业发展与成长的持续性。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战略实施过程、尤其是战略执行的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一致时,这些功能就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因为企业战略从制定时就接受企业文化的辐射,所以员工相对容易接受企业的战略目标。当企业战略目标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并成为员工共同的追求时,企业的事业就成了员工的事业,员工在执行企业战略时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愿性。

3、企业文化支撑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和干劲,着眼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管理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撑,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

(1)人力资源规划要体现人文关怀文化;

(2)薪酬管理方面,岗位工资要体现公平文化,绩效工资要体现激励文化,宽带薪酬要体现人性化;

(3)绩效考核制度要体现员工与企业、绩效考核主体和客体的双赢文化,过程中要体现良好的沟通文化;

(4)晋升管理方面和晋升过程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晋升结果要体现用人理念;

(5)招聘体系要让认同企业文化的人才进入企业,降低文化冲突,招聘方式和招聘途径要与企业文化相匹配;

(6)培训体系要承担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落实以人为本的文化、塑造企业的品牌文化等职责。

4、人力资源管理辅助着企业文化的落地和生长

(1)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员工素质进行界定和培养来满足企业文化落地和生长.人力资源管理决定着企业招什么人,提供什么培训,提升和奖励什么样的员工,重点培养什么样的员工,而这些都会向全体员工发出明确的信号,而这种信号的内涵里就存在着企业文化的因素。如果选拔和培养的员工素质与文化要求相一致,员工将会自觉地遵从企业的文化,文化将会正常的发挥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落地和生长;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与现有企业文化的因素不一致或相背离,将会导致员工的素质不能满足进行文化管理得需要,员工也就不可能认可和遵从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将流于形式。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会有力地强化企业文化。

(2)人力资源管理是进行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过程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企业文化咨询人员为客户进行企业文化诊断分析过程中,常常在对管理现状的分析里,把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要素。这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否明确,职能发挥的是否得当和充分,制定出的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执行的是否到位等都会作为分析报告所体现出来的内容,这同时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要关注的。另一方面,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3)人力资源管理在选才用才方面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引导。人力资源部门在发布招聘信息或在招聘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向应聘者透露和传递着本企业的文化。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要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让新员工理解、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从而影响和改变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企业团队当中来。其次,培养、选拔尊崇和信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作为公司的员工骨干,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企业文化起着完善的作用。人力资源工作把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去。如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绩效考核,员工就会日复一日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并对其做出反应,员工就会不断地修正自己原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使自己属于该企业文化的一员,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就会加强认同感。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推广与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我们不妨看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把二者有机结合运用的案例。

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已经拥有8个工厂,职工人数达45000人,它的产品主要是汽车部件,包括钢铁、有色制品、化纤制品、塑料制品、橡胶、玻璃、各种日用品用具等。现在丰田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居世界汽车制造业第三位。

企业管理界人士普遍认为,丰田的成功经验是:积聚人才,善用能人,重视职工素质的培养,树立良好的公司内部形象。在丰田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中证实了“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企业乃至社会经济飞

速发展的基础”这一说法。在涉及到丰田人事管理和文化教育的要害和目标这个问题时,丰田的总裁曾作了这样的回答:“人事管理和文化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把每个人的干劲调动起来。”

丰田公司对新加入公司工作的人员,有计划地实施主业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工作本领的人。在丰田教育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而且还有深入到个人生活领域的非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在丰田叫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活动”,是丰田独有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就是关于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核心是解决车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其活动主要包括:公司内的团体活动;个人接触和“前辈”制度;采用“故乡通信”的做法。

从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做法上,我们不难发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和吸引到优势人才被视为是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但要做到“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除了人力资源的常用技术手段外,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之中,体现在行为上,这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

四、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早日实现文化管理保驾护航

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我们认为,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促进新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当人力资源政策发生变化时,员工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企业的文化内涵重新定义之后,根据新的文化内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可以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系统、关键指标等有效地支持和强化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规则。虽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却起着动员、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所起的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去,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部门领导小组的成员。除了要参与企业文化体系的构造和企业文化体系的实施,还要把企业文化的相关工作融入到本部门的工作当中去,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2、人力资源规划要与企业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企业文化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要体现在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要体现在人员招聘计划、分配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计划、保险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业务规划中来。这样做,可以使人力资源规划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反映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义,有助于文化的落地和生长。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把企业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在员工招聘过程中,通过事前的招聘,以保证企业招收适合本企业文化的人。在招聘开始前就要描绘好所要招聘人员的整体形象,在招聘面试过程中,通过分析人的性格

特点及价值观念,与面试要求和标准的对照,将不合格的人卡在企业的大门之外,最终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较高的人员。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把企业文化激励人、约束人的作用体现在薪酬管理和晋升管理工作当中。薪酬管理和晋升管理工作只有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才能使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重视、个人能力被承认的归属之情,才能使大多数员工产生对工作和自我成长的巨大热情。晋升管理一定要和企业的人才理念相吻合,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接受企业文化、并自觉地按文化的要求付诸于实际行动,养成习惯。

5、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把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培训之中,这种培训包括企业职业培训和非职业培训。尤其是非职业培训,要改变生搬硬套的模式,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方式,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些活动中有意地传达给员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6、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把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到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在评价员工时,除以业绩指标为主外,还要进行道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具体量化考核,其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考核体系内,要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涵注入,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而对企业价值观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价值观的目的。

7、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与企业的沟通机制相结合,尽可能达到上下理解一致,在员工心目中形成认同感。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不但要处理技术型和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独有的工作,而且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参与其中,形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能力,通过企业的人文文化透射出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竞争优势,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环境,企业要想保持基业常青,就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身的变革。在这种变革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的配套调整也应同步进行,任何一方的停滞不前都将使企业遭受惨重的损失。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辅助企业文化的起飞和落地,避免出现文化和管理形成“两张皮”的现象。

推荐第8篇: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

随着全世界企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企业文化”成为时下各种企业之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而且很多人都看到了这种作用,都开始争相为自己的企业制定一种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制定起来需要相当多的条件,所以如何建立一种适合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了不少企业的难题。领导者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顺理成章的担纲起了这副重担,去建设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这就是一大命题,需要深入的进行更为探讨。

关键词:领导者企业文化角色定位基本要求主要任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但自古以来却有很多东西都会随着岁月流逝,王朝更迭而失落,真正传承下来,死而不亡的只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做企业也是一样,创业成功绝对不是终点,延续基业才是根本。而今时今日的企业如果想要做到基业常青,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作为领导者就必须要设身处地的为企业建立一种独特的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从而使自己企业可以在滚滚的历史的洪流中不至于被湮没。

一、领导者和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企业的创建者、领导者在企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长期以来注入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领导者本身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更深入,更有价值的成果。

1.领导者

领导者一般是指在正式的社会组织里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通俗的讲,所谓领导,就是领袖和向导,责任和义务就是指挥自己的下属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领导者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里,都必然是组织的核心,核心就要发挥核心的价值,塑造核心的价值观。古时候的军事家鬼谷子在给他的弟子授课时讲到一个好的高级的将领一定要记住四个字:将源兵魂,一个好的将领,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精力就是权利。这就是说只有将领卓越,士兵才会优秀,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而言,就好似军队建设初期首任军事长官,这个人必须为这支部队树立一面正确的旗帜,赋予一种卓越的“军魂”,当然部队还要有一个番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过从此以后只要这番号还在,“军魂”还在,这支部队就依然还是那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部队。

2.企业文化及其意义

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尽相同的说法,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这就说明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被整个企业从上到下的员工普遍认同的,这些就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慢慢修正,使其越来越适合自己的企业。企业文化在今时今日早已成为每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建立企业文化的企业在其生涯早期可能会有一定发展,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员的更迭,很多东西得不到传承,久而久之就会像一道流星一样消失在天空之中。所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最终的意义,是让企业在认识自身、人性和事物演变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系统地思考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从而实现企业地长久发展。

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就意味着他要在整个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承过程中扮演各种各样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演绎形象,更多时候是需要和其他角色,甚至是自己的个人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1.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奠基者

我们要修建一条屹立百年而不倒的桥梁,必然要打好地基,地基打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了桥梁的寿命。企业文化也是一样,只有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文化才能更快速,更坚固的建立起来。说到基础,就要先从领导者自身先说起,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一。孔子有一句话叫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就要做到有正见、正思维、正精进,使得自己的领导风格得到企业上上下下员工们的普遍认同。

那么,一个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奠基人,究竟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呢?

首先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必然是与自己企业和所在行业息息相关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比如,行业知识包括:市场情况、竞争情况、产品情况和技术情况等;企业知识包括:企业的组织体系、企业的历史、企业的制度等;基本技能包括:社会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等。以上这些都是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先决条件,缺少这些条件的话,就不能称其为一个领导者,所以说一般人不通过长期的努力,很难去成功的塑造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其次,领导者除了掌握必要的技能之外,还要掌握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企业文化最终是思想高度的东西,所以精神层面的东西与其关系就显得更加密切。说到这里,还是之前那一句话,领导者最起码要做到“其身正”。说到这个“正”字,佛教有一个概念叫做:“八正道”,是用来描述佛陀达到最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的,领导者当然不需要像佛陀一样做得面面俱到,但这里面的有些“正道”还是很有借鉴意义。领导者需要做到的“正”主要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见,指的是正确的见解,这对于领导者而言很重要,只有正确的见解才能转换成为正确的决策;正思维,主要是要求领导者遇到事情要朝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去分析,避免误入歧途;正语,是指领导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说自己该说的话,绝对不可以胡乱说话,口不择言;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领导者做事要光明磊落,严于律己;正精进,是指要毫不懈怠的进行自我修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是领导者个人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以身作则,给所有人树立一面旗帜。

2.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领导者地基打好之后,就要开始全面建设企业文化了,这时候领导者又要担负起建设者的角色。领导者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就自然会达到一种言传身教的效果,此时领导者的思想、观点、理念完全渗透到企业的组织运行过程和所有员工心中,就会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这种愿景就是文化的雏形,这种远景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同企业的规章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就会逐步地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所以,在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成功之后,整个文化体系上都是打着领导者个人烙印的,但不意味着这完全是领导者的文化,这点很重要。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地基难打,真正打好地基之后,建设往往是过程润物细无声的,在不知不觉中,万丈高楼平地起。

3.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改进者

企业文化建设完毕之后必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细节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与此同时,时代在不断进步,企业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所以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完毕之后依然任重而道远。

企业文化改进是一件天长日久的事情,需要领导者持续的关注,而改进的方法主要有

以下两种:

(1)企业文化诊断

文化诊断主要针对企业内和外部两个方面的调研,企业内部主要是对领导层和各个阶层的员工进行调研,领导层自我检查的同时要从员工口中得到现存企业文化的弊端和改进方法;外部就要从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方面来了解企业现在文化在局外人的眼中的弊端和改进方法。听到这些来自企业内外的声音之后,将这些东西再进行整理反馈,最终形成一整套企业文化诊断矫正的体系。

(2)企业文化成长方向

企业文化要发展就必须要制定一个成长的方向,这是企业做到基业常青所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不够重视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最终导致被时代所淘汰。企业文化的成长方向是要符合时代特征的,这是制定成长方向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企业的成长方向是要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无论再怎么建立完善企业文化都是为了让企业得以生存发展,所以企业的利益是要得到足够大的重视的;再次就要注意企业各个阶层的接受能力,发展的过快会营养过剩,发展过慢会导致营养不良,造成企业文化发展的畸形,所以在企业文化的成长方向确立和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很多的问题,必须要避免发展的过激或停滞。

4.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

企业文化建立伊始到不断发展壮大,都需要领导者为其保驾护航,这样才能让这种文化的力量得以长久的延续。新生事物往往是最脆弱的,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星星之火也十分脆弱,一滴雨露就可能将其湮灭,所以必须依靠领导者坚定不移的支持才能让其一步一步地具备燎原之势。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种规则,而是一种集体的意识形态,确实也具有凝聚、导向、激励和约束等作用,领导者需要捍卫,但断然不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令箭”来发号施令。企业文化是一种心理上的约束,不能用明文规定来捍卫企业文化,而是领导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这种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捍卫和建立以及推广都是一样的,都要自上而下,否则不但无法得到员工的拥护,甚至会形成潜在的反抗心理,使得企业文化从内部土崩瓦解。

企业文化是由领导者的意志和所有员工的愿景演化而来的,所以企业文化是至始至终都要以人为本的,这就要求领导者在捍卫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人”在企业文化发展始终的巨大作用。为所有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对于企业文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得人心,而得人心也能捍卫企业文化。

三、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遵循的基本要求

企业文化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建立的时候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看似琐碎的要求实际上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企业文化能够否成功建立与其是密不可分的。

1.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

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必然在整个过程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就必然要求其要比其他所有人做得更多更好。记得有人说过,“领导者就如同在餐桌上的舞者一样”,领导者的喜怒哀乐都在牵动着人们的视线,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所有的员工,所以不管怎样做,领导者其实都是在以身作则。当然这就有可能是正则,也有可能是歪则,有可能是好则,也有可能是坏则。则既代表能力,更与品德也密不可分。在前面我就提到领导者一定要“正”,所以这里作为以身作则的榜样更加要强调“正”字,前面作为奠基者的“正”不仅仅是领导者在自我约束,同时也是在做给所有人当榜样看的,也就是在以身作则。领导者和艺术家是一样的,领导就是一门艺术,在大多数时候领导者不能只考虑自己舒服,更多的是要考虑“台下观众们”的感受,只有绝大部分员工都觉得领导者的形象是“正”的,才能在企业里形成

一种正能量去激励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最终凝聚成为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简单明了和行之有效

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约束力,最终的形式和成文的法律法规差不多,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要简单明了,要让所有员工都能清楚的领会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建立完善之后需要通过不断的提炼升华,最终形成一句简单的话语,一张简单的图像,甚至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如果把《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比作一个企业的话,那么它的核心文化就是梁山大旗上面的四个字:“替天行道”,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因为有两个不同的领导者,所以在具体实施上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点主要表现在主厅的牌匾之上,晁盖的牌匾是“聚义厅”,而到了宋江就改为“忠义堂”,从这一块匾上不同的字就能表现出晁盖和宋江对梁山未来的考虑是截然不同的。这些都是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再比如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带的独立团,这个团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云龙为这支军队建立了一种文化,而其外在表现就是李云龙口中的“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口号。所以说企业文化可能是需要千锤百炼的,但是文化的结晶就必须要简单明了,让所有员工一目了然,并且让新晋员工迅速融入这种氛围之中,这才是企业文化最终要达到的效果。

3.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独特性和可行性

当今社会很多地方都在强调创造力,很多事情可以借鉴别人的东西,但不能教条主义,必须要造就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道路。当然也不能不切实际的去追求特立独行,这样会使得企业文化失去实际价值,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主要是受到行业规则、领导者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无论什么企业都很难跳出行业规则的圈子,做什么都要在这个特定的圈子里面进行。这个圈子本来的大方向的规则就是已经形成的旧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必须要遵守,但是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必须要有自己企业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东西,这就是企业文化中独特的成分;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所以企业文化中到处都是领导者的身影,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领导者的独特气质也是企业文化独特性形成的必要条件;社会文化是大文化,大文化包容小文化,小文化组成大文化。大文化是一个既成的东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小文化必须要在社会文化的大羽翼下进行,又要在社会文化中找寻与其他企业不尽相同的因素进行创新。总而言之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独特性所必须要注重的东西,企业要成功必然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否则难有建树,而企业文化的可行性是不需要强调的,任何东西不具备可行性就相当于没有任何价值。

4.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和符合时代特征

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尽相同的企业文化,层次由浅入深,适应范围由小到大,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持文化与企业相匹配。企业发展再壮大,都是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是历史中得沧海一粟,所以就要求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和符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总源头:易经,易经64卦中的遁卦,彖曰:遁,亨,遁而亨者;刚正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唉哉!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皆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皆行。易经,使周文王的思想精髓,很鲜明地表达出古人就很看重与时俱进,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和实施又是以坚持与时俱进为基础的,所以无论何时与时俱进都是领导者必须看重的东西,对于企业文化而已也不例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经常给企业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延长其生命的周期。

5.企业文化并不是领导者的文化

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一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的文化。文化有四层

次,即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必须得到全体员工一致认同才有得以实施的可能性,领导者一意孤行的文化,代表不了员工的想法,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到头来不过是一纸空文。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建设差不多,领导者起到的是先驱的作用,其他员工也必须要有参与进来的思想,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让企业文化成为全体员工的文化,让企业成为全体员工的家,这才是对企业文化最终的归宿。

四、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业,需要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不断进行,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使得企业文化更好更快的得以发展。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必须要注意到自己的三项任务,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与否。

1.企业价值观塑造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企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对本企业的共同价值取向。企业要想取得成功,核心价值观就务必要塑造的人性化,得到大多数员工的普遍认同,只有这样,这种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员工中间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指导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不懈奋斗,是企业可以做得更加长久。企业价值观不是一种口号,不是要员工会喊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员工切身投入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当中,共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价值观不是一日可以建成的,整个过程又不能说是有条条框框可循,所以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建设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具体过程没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大方向的把握上是有一定的轨迹可循的。

首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合企业自身的价值标准。这个过程有需要领导者和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企业核心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宗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是否能够反映员工的心态、是否能够被员工认可接纳等。企业价值观时为了促进企业发展而制定的,如果这种价值观与企业本身价值向背离,那所产生的只能是副作用。

其次,企业的价值观必须要得到员工的支持和认同。在建设过程中要得到员工的积极参与,在建成之后要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使其得到员工的积极支持和认同,这样的企业价值观才有建设的必要和价值。员工是企业价值观的主要受体之一,员工的抵触情绪将直接扼杀这种不合理的价值观。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要对企业价值观建立一种制度保障,使得其可以长期在企业能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会因为其他一些腐朽思想的产生而被磨灭。一般情况下会建立规章制度,奖惩规则等进行保障企业价值观的执行力,不过也不能一成不变的保障业已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也是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修缮的,所以要利用制度将两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做到对企业价值观的传承和保障。

2.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是一个组织,里面会有各式各样的人,会发生各式各样的事情,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规范去束缚每一个人,毕竟很多时候道德不能成为约束所有人的准则,所以企业制度的建设对于一家有远景的企业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

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真正实行起来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恰恰是这些东西更加显示出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制度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企业制度要和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行背离。正方形永远是长方形的一种,但长方形并不一定是正方形,企业制度就是正方形,它的存在时为了

更好的去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和保障。

企业制度建设要足够人性化,员工是制度的受体,员工对制度的态度对其的可操作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制度建立之后,基本上是在和员工打交道,员工的心态是对制度好坏的直接反应。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自身的问题对现存的制度产生不满,这种人也不是没有,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所有人都对这种制度产生不满情绪的时候,就应该从制度上去改革。其实更多时候只有走进一种制度,才能了解这种制度,从而才能打破这种制度,当然前提是走进这种制度后发现它不是一种合理的制度。

企业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修缮,对外部的新鲜事物进行有效的融合。中华民族之所以有怎么辉煌灿烂的文化,都是因为中华文化有包容并蓄的特性,在经过几千年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吸纳了无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共同组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企业制度也是一样,自身的修缮离不开借鉴他人的智慧结晶,从他人的成果中发掘适合自己的东西,这也是领导者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不意味着其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所以企业制度是外在的表现,高度不及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而企业制度只是它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外在表现,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分清主次,清楚的知道哪一项更为重要。

3.企业行为规范制定

企业行为规范是指由目标体系和价值观念所决定的企业经营行为和由此产生的员工所特有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企业行为规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制定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许多问题。

首先,行为规范制定之前,必须要进行足够的事前准备,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员工的心态,让企业行为规范足够的人性化,以便可以保证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员工永远是企业组成发展的重要一环,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一样都要得到最大的保障。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本”,而且规范最终要套用在员工身上,所以员工有足够的必要去参与到行为规范的制定当中。

其次,建立专门的企业行为规范的编制和监督部门,以便建立的企业行为规范足够完善,以及可以监督所有员工保证其得以实施。建立一套体系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无物力,只有建立专门的部门才能加快企业行为规范的制定速度,同时还能保障建立起来的规范足够成熟,而且规范的执行时需要监督的,这个部门同样要肩负起监督的责任,这样这套规范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实施。

再次,就要对制定成功的企业行为规范进行向下地推广,让员工可以了解并融入这套规范之中,从而提高企业行为规范的适用性,和可实施的效率。企业行为规范也相当于一种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要包装后推向市场。企业内部就是规范的市场,员工就是消费者,行为规范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员工的思想中去,用以规范员工日常的作业以及行为习惯等。

结语:

参考文献:

推荐第9篇: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员工是企业员工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带领青年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使命。

一、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有效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使企业青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般说来,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内部的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的总和。它主要由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精神、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构成。因此,共青团组织就要引导员工认识企业的凝聚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这些物质条件只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凝聚力的根本,企业凝聚力取决于企业的群体价值观。

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提升,使广大青年员工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产生一种精神振奋、朝气勃发、开拓进取的良好的风气,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良好的企业文化胜过任何的行政指挥和命令,它可以将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化压力为动力,其力量是无穷的。

二、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明确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引导作用

共青团作为积极上进的青年组织,对于青年的思想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青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对企业文化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组织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培训、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拓宽文化建设的内涵,创新文化建设的载体和途径,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日常

的宣传工作中,通过对青年思想的引导,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好推动作用

青年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力量,企业发展离不开富有进取精神并具有较强知识和技能的青年人才,需要这些人才来推动其向前发展。青年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同样也有着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来发展自我,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两者的发展及需求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企业共青团作为联系青年和企业的一个桥梁纽带,可通过工作及活动的开展将两者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文化向前发展。

(三)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一样,同样需要创新。青年员工作为企业中思想相对活跃的一个群体,其思维方式是紧跟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进的,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也是较超前的。思想活跃,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年对企业文化在新时期的影响。共青团组织必须把握住特殊的地位来将青年的这种合理的创新需求汇集起来,通过自身的工作渠道来使企业的管理者注意和接受这种需要,并把这种需求注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之中,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

三、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方向,有的放矢。

(一)努力获取青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团组织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帮助青年员工树立这样一种精神: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勇于献身,必须牺牲和放弃今天的部分享乐,因为企业对青年员工的要求,更多的是奉献,而不是享乐。企业团组织作为企业文化的积极建设者和实践者,在时间和实践的双重考验面前,以身作则,一以贯之,企业的青年员工就会自觉的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认同企业团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就会信任这种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青年员工基本都刚从校门走进企业不久,有时难免碰到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在冲突面前,企

业团组织要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其不回避、更不丧失理想和信念,甚至还要能够忍受委屈。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去赢得在企业中的地位,

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变成一种风范、变成一种广泛认同的文化现象。

(二)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共青团的先进性

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发挥共青团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现企业价值与青工价值的统一,在企业中形成青工共同认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目标,并为之产生青工合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青工的生力军作用。一是满足青工的自尊心。企业青工的物质需要在减少,而精神需要则在增加。企业共青团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企业的软环境,设法满足青工们的精神需要,引导和协助青工设法获得共识和自尊。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受到应有尊重,这样才能够激励青工积极投身于工作;二是满足青工的创造性。企业共青团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用争先创优等适当方式促使青工从事创造性思考、学习和参与创造性的工作,激发青工的主动精神,使青工主动、自觉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青年技术人员,他们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所需要的智力或认知力多于所需要的体力,只有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才能做到“事业留人”;三是满足青工的归属感。对从事日益复杂工作的青工,现代企业不再是仅靠收入来吸引人,而是在更大的程度上依靠能使个人得到满足感和归属感的工作环境来争取,正所谓“感情留人”。企业共青团可以在进行正确婚恋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到“关心人”,从交友沟通、恋爱介绍、婚房介绍、贷款购房等等的服务,使每一个青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视企业为家。

(三)在青年集体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因此,企业团组织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别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青年个体和团体的配合问题。个体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配合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体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配合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作为企业团组织,就必须组织引导企业青年团员爱国守法、团结亲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好窗口服务,在工作中争创“青年文明号”及“青年文明号生产线”,以体现高度的职业文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增强从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展现企业青工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青年是企业的希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青年的参与。企业的共青团组织作为联系企业和青年群众的组织,其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具有很大影响力,共青团组织应该利用这种积极的影响力,结合时代的要求,结合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展和繁荣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凝聚力,实现企业发展与青年进步的双赢,为塑造企业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10篇: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李 学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基础和前提。关键词 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精神文化

作者简介 李学,广西水利供水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53002

3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3-0135-000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凭借其融合在大和民族文化中的适合日本国情的一整套管理哲学和手段,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在世界经济的竞争中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这些管理哲学和手段就是企业文化。日本是最早运用企业文化理念管理企业的国家。日本的成功促使欧美企业纷纷仿效。

海尔集团是一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当初的海尔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如今的海尔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被写进了哈佛MBA案例教材,张瑞敏也以一个中国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出现在哈佛讲坛上,可谓中国企业界的一大奇迹。海尔从困境走向成功绝非缘于机遇和侥幸,它的成功归因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哈佛大学佩恩教授给海尔现象作了精当的总结:“海尔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优秀的文化,海尔就无法把那些僵化而固定的资产转变成为顾客、员工、投资者以及整个社会不断增加价值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报国”、“自强不息”、“以人为本”为核心,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一、“敬业报国”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家国”一体的传统,个体的修身养德,家庭的和睦兴旺,要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根本。海尔集团提倡的“敬业报国”的价值观正是儒家思想“忠”字观念的沿袭:第一,要求全体员工忠实于本企业,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与许多企业相比,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很高,但海尔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企业靠什么激励员工去不懈奋斗?海尔的决策者们认为,靠的就是“敬业报国”的海尔价值观。第二,企业本身要懂得回报,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这就涉及到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问题。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贯穿着一种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即《易经》上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海尔得到了发扬和光大。20多年前,海尔是一个资产300万、亏损147万元的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小厂,临危受命出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挥动大锤,砸掉了76台质量有缺陷,但仍可作为二等品出厂的电冰箱。张瑞敏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张瑞敏的大锤砸破了旧观念,砸出了质量观念,也砸出了一片新天地: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或地区;2003年,海尔以530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同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分别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19位。

三、“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

在儒家思想中,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方式则是“人治”,即一切都离不开人。“以人为本”,是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张瑞敏深知人的素质是海尔过去、今天和将来成功的根本。因此,它营造了一个人人都能感受到“人尽其才”的文化氛围:每个月搞一次“竞选”,人力资源中心把空缺岗位的情况公布于众,每个人都可以上台打擂。这是一种激励,激励一大批人向新高地冲击;这更是一种尊重,尊重每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吸引人才,也能留住人才。

四、“真诚到永远”的亲情形象

宋儒周敦颐在《通书》中写道:“诚者,圣人之本。”诚信,真实无妄,重信守诺,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中国传统企业的道德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经营原则,当然也是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宗旨,“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目标以及广泛推行的“一站到位”式服务,这些“亲情”化的语言和砸掉了76台不合格冰箱的种种“诚信”行为,为海尔赢得了商业美誉和众多忠实的顾客。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划分,其表层是物质文化,如企业发展速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标语图徽、员工着装等;中间层次是制度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公司章程和员工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最里层的是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这是企业文化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的企业管理正逐步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这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依据。如何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为我们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广泛的思想素材。海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实际例子。海尔的成功,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海尔企业文化作用

的极致发挥,取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取决于对价值观、理念等最里层精神文化的建设。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企业文化最里层的精神文化建设原材料。传统文化延续上千年,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包括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一)决策方面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在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精辟的辩证哲理,不仅应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政治策略、经济管理等许多领域。《孙子兵法》一书被译成日、法、英、德、俄、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就从《孙子兵法》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孙子13篇《兵法》可与历史名著相媲美。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中,对企业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组织方面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个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所以管理者不可将自己与下属决然分离,而应始终把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相应地,组织划分不能拘泥于技术的专业化、组合的便利性、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因素,而应以“和”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分工、合作乃是达到“和”所需的手段。这样,不论部门如何划分,整体和谐所激发的向心力,就会促成真正的分工合作。

(三)领导方面

21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观人、选人、用人的经验和方法,相对于现代管理,中国古代更注重对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选人在其所处情境下的行为,较强调发挥人才的弹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国古代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内养外化,皆可成善”等观点无疑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管理方面

有效的管理从制定战略开始。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国先秦诸子的治国思想和以《孙子兵法》为主的治军理论,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研究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

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其中,“修己”与“安人”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人管理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现代企业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企业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控制方面

不得人心的控制,是不会长久的。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如果得不到下属的真心配合,将会变得毫无用处。这在预算编制、问卷调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古代先哲都非常重视对心理因素的把握,深知人心的向背,才是成败的关键。管理者应“道之以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人先正己”,运用“德主刑辅”的手段,才能实现“心悦诚服”的控制,以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第11篇:基层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浅谈基层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生力军作用

美国杜邦公司建设以“责任关怀”和“创造科学奇迹”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致力于科学发现,将之变成社会接受和需求的价值,并坚定不移地坚持健康和安全、平等待人和保护环境的信条,不断地自我创新以获得持续发展,为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杜邦公司成为了世界的“化工帝国”。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发展历程中沉积下来的最宝贵的经验,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企业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来解化三年有余的员工,从青涩走向成熟,我开始充当“老员工”的角色。但是,我对解化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却没有和工龄形成正比。而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了解可能也是一知半解,了解甚少。就是很多老员工可能也并不知道何谓企业文化,更不知道企业文化对企业有着何其重要的作用。解化的参天巨“树”理应更加繁茂,老一辈遗留的无私奉献,同甘共苦的解化精神理应得到发扬广大。在企业困难步伐艰难的日子,解化的员工理应明白被“扣工资”也是迫不得已,只有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才能壮大企业,让“工资”不断增长;而企业在不断完善考核制度的同时,理应让员工感受到希望就在前方,负面激励、惩罚措施的加大,只会让员工心灰意冷,失去信心。而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青工作为企业的未来,是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源泉。加强青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基层团支部责无旁贷。那么基层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生力军作用呢?作为一名在基层团组织工作两年多的团干,我浅谈一下所学习、看到、感觉到的想法。 第

一、企业文化的发展及定义

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企业管理发展的三阶段:“人治”—经营者依靠个人直接和经验进行管理和决策。“法治”-依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文治”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利用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那么什么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以企业职工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职工自觉行为为目的文化管理学说,是一个企业职工集体精神的一种表现。它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重视,呈现了企业迫切期望了解并掌握企业文化精髓,运用其基本理论去提高管理水平,融洽人际关系,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趋势。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第

二、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知其然,必要知其所以然,弄清楚团组织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文化。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其它部门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优势。这种优势既体现在数量上,又体现在质量上。我们大多数企业的主体力量都以青年为主,青年人求知欲望强烈,创业激情高涨,思维敏捷,积极向上,敢于创新,不甘人后,在体力,智力上占有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广大团员青年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追随者、受益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推动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共青团组织引导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推动着企业文化建设前进的车轮,又创新着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载体。所以青年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集体主义观,更好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

明白了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其地位下,我们对青年团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朋友正在处于一个思维比较动荡的时代,稍有不慎就会被误入歧途,加强青年团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年朋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特别对企业的忠诚度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学校里面的必修课,作为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对青年朋友进行学习教育,让这些思想精神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更应该加大力度对青年朋友爱厂如家的宣传教育。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悲痛的日子,它让人们对开始模糊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重新的审视。以此同时,人们对80后90初的青年一代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汶川地震中,这些青年人表现出的爱国热情让专家学者对他们爱国热情的担心不攻自破。但他们以个人主义为主,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弊端也暴露无疑。而他们在“家乐福”等事件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也开始遭到质疑,盲目的发动抵制活动,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考虑,让事件不断升级,进而影响国人正常的生活秩序。又如,在单位组织活动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行我素,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为集体考虑,除了自己负责的任务外,其余事情全凭自己的心情而定,不愿意自发的帮助其他人一起完成任务,使得活动开展起来组织者很是费劲。这些现象是有悖于我们企业文化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理念。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发挥企业文化积极的意义。必须从本质上给他们灌输相互协作,以集体利益为主的思想。让我们的新生力量不仅自己爱国,还要让他们理性的和身边的人一条阵线,从而正真的爱国,爱企业,爱家。 第

四、基层团组织应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

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基层团组织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并把这些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传授给广大的青年团员。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也有着不同的企业象形物文化,以我们企业举例,我们的象形物文化是“树”文化,它象征的大体是我们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根基,同时也要向上不断发展,从而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理解,比如说我觉得我们的“树”文化让我想起一句古训来:十年树人,百年树林。说明我们的企业以育人育才为己任,不断为云南甚至国家化工行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他的企业也有着自己的象形物文化如云南著名的红塔集团 “大红鹰”的鹰文化,红河集团的“牛”文化等等,但是对于新进厂甚至一些年轻的员工对这些可能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团组织应积极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有目的有规模的组织青年一代学习。此外,团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渠道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时宣传贯穿到团员青年的实际生活中,将青年的复杂多样的思想意识和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思路方法聚拢并迅速的反映到企业管理者的意志当中,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并有效发挥出来,让我们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发展和升华。 第

五、基层团组织应倡导宣传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

人心是事关企业新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以人为本。通常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指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从现实中的企业文化管理来看,全面的以人为本既包括企业领导与企业职工相互为本,还包括企业以用户为本。前者是企业政令畅通的基础,后者是企业优质服务的基础。青年人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又是企业文化的继承者、宏扬者和受教育者。团组织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负着教育青年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双重职责,其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就是要以青年人为本,经营好青年的人心,将青年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青年产生强烈的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团员青年树立以企业为本、以用户为本的意识,使团工作开展成为体现和坚持企业文化人本意识的直接载体。为此,团组织开展活动必须做到:

一、以青年利益为本。对团组织工作得失成败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团员青年。如果失去了青年群众基础,团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成为空中楼阁。团组织必须强化桥梁纽带作用,拥有最广大青年群众,代表最广大青年群众的利益,关心青年生活、工作和学习,了解青年所想、反映青年所需,让青年感受到尊重和理解。

第六、应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努力寻求共振

如何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企业管理的中心是人,管理的目的是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团组织要积极发挥好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使每个成员所作出的贡献能及时得到职工和管理者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来激励职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全体职工共同认可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它包含着群众团体活动的内容。团活动是群众团体活动中最富活力、创新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团活动效果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年职工的进取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就是要用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团结、教育、凝聚、服务青年,将团活动设计的思路、实现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与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寻求共振。 第

七、应正视求实与创新

众所周知,共青团工作要在企业中站稳脚根,开花结果,就必须努力寻找团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切合点,把握企业发展趋势,扩展团青工作优势,在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过程中求实创新、实现价值、发挥作用。“求实”就是要从共青团的实际出发,开展活动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上的应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大呼大嗡、急于求成。而创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中发展与完善,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做起,在把握趋势、扩张优势的过程中,赋予团工作新的内涵和形式。 如,将团活动融企业文化建设,就提高了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面,给人活动的新意和创意,而事实上共青团的人才、组织优势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需的。

总之,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职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企业职工的行为发挥着影响,它能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职工的潜能、团结合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保证。在一个现代企业中,制度只能管住人,不能抓住人的心,企业文化不是没完没了的开会,不是到处贴满标语口号,更不是文体活动,它是沉浸于企业中每一分子头脑中的价值观。而基层团组织作为最基础的青年人的组织,势必应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找出更多的路子,让我们的企业文化在青年中不断的发展,并及时反馈到党及其决策层管理人员中,让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加的丰富与充实。同时,多开展类似“导师带徒”、青年联谊会、青工技能比武等等有益于青年的活动,在活动中加强青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让他们成为我们企业文化宣传的使者,让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走向更加崭新的台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的企业文化所来带的好处,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看到未来发展的潜力,大力发扬无私奉献、和企业共患难、同进退的优良传统,共同构建解化更加和谐的企业文化,也让基层团组织正真的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氨加工团支部

席洪峰

第12篇:浅谈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整理)

浅谈如何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现代企业需要高科技的装备、高效率的机制,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尽管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已经不适应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形势。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价值观为核心,确立具有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

安徽华光玻璃集团通过实施“以塑造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做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有产者,创造了富有华光特色的强势企业文化,使企业成为我国ITO导电膜信息显示材料和玻璃新材料的领军企业。

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按照以文化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要求,结合企业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提升的趋势,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各种规范制度等途径,确立“忠诚在企业、热爱在岗位、拼搏在市场、超越在自我”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承认员工价值所在,支持员工价值追求,引导员工价值提升,保障员工价值实现,使员工真正成为“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有产者。

如何在企业推行以塑造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此,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建立共同愿景,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明确追踪高科技、追寻高素质、追求高效益,向创新型企业迈进的企业目标。运用《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五大谋划要素,在认真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制定“强头、壮身、活尾”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大愿景的基础上,使每个基层单位、科室、班组直到每个员工都围绕企业的整体目标,建立自己的小愿景,培养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成长型的国有老企业的特征,围绕企业的共同愿景,应确立“忠诚在企业、热爱在岗位、拼搏在市场、超越在自我”的企业核心理念。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员工价值理念体系,实现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统一。不断引导职工树立全员、全过程的学习理念、快速反应的速度理念、持续改进的创新理念、讲求公德的诚信理念、适应挑战和竞争的团队理念。在五种理念的基础上,要求员工具备“洁身自爱、坚韧不拨、奋发向上”的三种品格,具备“成就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节约意识”的四种意识,并塑造四种形象,即“干部塑造公仆形象,党员塑造先锋形象,员工塑造主人形象,企业塑造文明形象”。引导和动员员工“用学习的热情、团结的真情,奋斗的激情实现的企业美好前景。

三、用创建学习型组织,让员工活出生命意义

企业应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引导员工在团队学习的基础上,深化系统思考,不断提升整体素质,真正把企业办成“能让员工活出生命意义的学校”,为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动力源。

一是建立员工“自我设计”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根据企业主管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员工3个层次设计职业生涯,建立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体系,包括经理型人才、资本运作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继续教育体系;全员培训教育体系。)建设一支“既懂宏观又懂微观、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二是在自主学习,走出去学习,向专家学的模式上,向合作伙伴学、向竞争对手学、向顾客用户学。三是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定期组织召开学习研讨、交流会和学习沙龙活动,鼓励员工自我培训,向员工推荐书目,根据企业发展设立不同的专题 ,让员工开展研究性学习。四是鼓励员工在做好员工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正确处理“职业”和“事业”的关系,学有专长,支持发明创造,鼓励员工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四、运用柔性化管理,开发员工潜能

每个企业都应建立完善人力资本管理制度,引导员工以更强的动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围绕企业目标进行创新活动。一是建立物质激励制度。建立奖励基金、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开发效益奖,对有特殊贡献的科研开发人员给予重奖。二是建立精神激励制度。设立员工成长路径和奋斗目标,为每个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实施榜样激励,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员工设立奋斗目标。三是建立人才竞争制度,重视员工的自我价值的挖掘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五、倡导诚信文化,正确处理利益关系

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我们应懂得“诚信就是成功、失信就是失败”不管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信任度,是作不好人,办不好企业的。通过提升员工的信用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经营形象和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和美誉度,从而为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

六、领导应准确把握角色,做企业的设计师、教练和愿景倡导者

在企业以塑造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层应真正担当起设计师、教练和共同愿景的倡导者三重角色。领导干部要以身作责,率先垂范,亲自倡导并亲自实践,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楷模。企业领导还要把实现员工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为员工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第13篇:积极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积极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1-12-01 本文访问次数:310

在重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双千”目标、建成中国最大的船用钢生产基地和西部重要钢铁基地的历史时期,也是传承和创新企业文化、实现重钢企业文化建飞跃的关键时期,历来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朝阳公司,如何积极发挥工会作为职工之家的特色作用,凝聚职工、展示形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一、工会工作在朝阳公司企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朝阳公司是重钢(集团)旗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氧气、氮气、氩气供应给重钢内部单位,同时对外销售医用氧、高纯氧、特种气。随着重庆直辖市的高速发展,全市气体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朝阳公司牢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大做强气体产业。伴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朝阳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也同步跟进,并且发挥出不可小视的重要支撑作用。朝阳公司“无形产品、无限追求、拥抱朝阳、拥有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获得了“重庆市级文明单位”、“重庆市质量效益型企业”、“重庆知名产品”、“重庆市用户满意企业”、“环境友好企业”、“重庆市安全标准化企业”、“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以及“重庆市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1年将是朝阳气体公司完成整体搬迁、生产经营平稳过渡的一年。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浓郁的“朝阳”文化氛围,对于公司每一个职工和企业形象都至关重要。朝阳公司工会与职工联系紧密,有利于团结广大职工,紧密围绕中心任务,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为生产经营服务

朝阳公司工会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围绕两个基地建设打造朝阳新形象,进一步提升朝阳公司的精神文化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切实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服务。

推进民主,构建和谐。工会工作要紧密依靠职工群众,加强民主管理,让职工参与企业建设,让企业文化体现职工意志。近年来,朝阳公司积极探索适应企业高效率运行、提高执行力并与精细化管理相融合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整理、归纳提炼各专业条线的管理理念,宣传朝阳公司“无形产品、无限追求”、“拥抱朝阳、拥有未来”、“朝夕相依、阳光共享”等现有企业文化理念,开展群众性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推进制度文化,规范行为文化,打好职工的专业技能基础、工作经验基础和企业信任基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彰显朝阳特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体系,努力实现企业价值追求与员工价值追求的和谐统一及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高度统一,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公司工会参与公司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发挥会员代表作用,正确客观反映职工的意愿,有效地履行工会代表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展了基层民主,凡事从公心出发,讲公正、讲公平、讲公开,把公平公正公开变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自觉行动,增进了团结,确保了职工思想稳定,同时更加坚定了推进环保搬迁的信心,形成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气体需求的强大精神合力。

完善基础,民生关怀。

健全机制、完善基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规范运行。2010年,朝阳公司针对根据行政职能部门变化情况,同步调整了党群机构,完善基层工会组织,配齐工会干部。在制造部组建制造部、维检中心、气体研究、市场部和运输部分别组建支部委员会和分工会委员会。继续开展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形成工会统一领导,党政共同参与,各分工会、各部门组织实施,全体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长寿新区距重庆市区约100公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职工压力大、困难多,为切实保障参建职工的合法权益,消除职工后顾之忧,又好又快推进制气基地建设,朝阳公司扎实深入开展“走进职工、走进基层、走进现场”活动,了解情况、关心职工,切实抓好长寿制气基地后勤保障。公司领导亲身体验到制气基地参建职工的艰难困苦,在了解到现场具体困难后迅速采取措施为职工办实事。首先,让职工吃得好, 针对职工生活条件差、任务艰巨的情况,提出不断改善职工伙食。除此外,还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严把食品采购、贮存和加工关,确保职工的饮食安全。

坚持“庆、谈、访”制度和特殊困难补助制度,严格贯彻落实重钢今年重新修订的《重钢集团“庆谈访”管理办法》和《重钢集团职工困难补助办法》。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慰问新老两区生产骨干110人次,慰问补助金额21700元。2010年中秋、国庆期间,公司两级党政工负责人走进职工、走进现场、走进基层,深切关怀慰问困难职工、生产骨干以及长期工作在江南新区的职工,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中秋节,公司两级党政工负责人结对帮扶27名困难职工,其中困难党员8人,公司领导上门走访慰问13人次,补助金额9600元。国庆节,公司慰问各系统工作骨干和长期工作在江南新区的职的职工67人,其中党员24人,公司慰问上门走访慰问8人次,慰问金额10016.6元。通过中秋、国庆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企业和职工的感情。

2011年1-6月,朝阳公司看望生病住院职工29人次,金额8478.2元;看望特困职工43人次,金额21500元;庆贺职工生日和退休270人次,金额28600元。职工表示将努力工作,多出业绩,多做贡献,回报公司对自己的关爱。

阵地活动,浓郁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朝阳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美好情操。逐步在员工中形成“拥抱朝阳”的爱厂情结,“无限追求”的创新意识,“朝夕相依”的和谐氛围,“拥有未来”的美好期待,有效巩固了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朝阳公司积极支持重钢集团文体活动,各大节日期间,自主组织职工开展猜谜、跳绳、跳棋等文体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乒乓、篮球、羽毛球、登山、钓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女工开展瑜伽训练等。安排职工参加重钢集团女子乒乓球队训练,为重钢集团女子乒乓球队获得重庆市第三届运动会女子团体赛第七名贡献了力量;组织职工参加了“重钢环保搬迁杯”职工象棋、围棋团体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益智健身的文体活动等。2010年9月份,朝阳公司工会将举行“唱响红歌 拥抱朝阳”红歌赛。组织职工参加 “重钢环保搬迁杯”游泳比赛、乒乓球团体赛等。通过以上文体活动,充分展示了职工精神风貌,提升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学习型职工培养,让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成长

自启动环保搬迁工程以来,朝阳公司划分为建桥新区、长寿新区和主厂老区三大块,很多职工长期三地奔忙,很难有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机会。为此,朝阳公司工会创新学习方式,破解了职工分散、不便集中学习难题。一是变集中学习为分散学习。即根据基层生产工作实际,改变以往由公司工会或分工会组织学习的方式,以各分工会小组为单位,组织职工开展小型学习、小型交流、小型座谈活动。二是公司党政工领导主持召开大集中学习,均全程录像,刻录成光盘作为资料留存,并分发给各分工会适时适地组织职工学习。三是在长寿新区和主厂老区分别制作宣传教育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以中央精神和工运理论为中心、以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必需知识为重点、以满足职工成长需求为基础的相关内容供职工学习。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和职工的良好素质。

创新学习方法,破解职工不喜欢单调说教的难题。开展反思式学习,组织职工学习集团公司反腐倡廉学习资料和印发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收看警示教育纪录片,牢固树立职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开放式学习,分批组织生产骨干和工会干部到全国优秀企业学习专业理论、先进经验、成功做法。发动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紧扣“科学发展与创新朝阳”主题,借鉴全国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从工作实践和企业实际出发,立足本职岗位,以论文形式,撰写自己对公司现有管理、技术、工艺、装备以及工会工作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和改进方案、建议等,在8月下旬举办的2010“朝阳论坛“上,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畅谈了自己对公司保产保供、技术改造、市场营销、企业文化、规划发展、工会工作方面的看法和体会。开展共享式学习,6-7月份,公司工会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读书·荐书”活动,积极引导职工阅读经典好书、共同分享读书心得。根据前期广大职工的推荐内容,公司工会已分期分批制作成专栏向全公司公示推荐,并将在职工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自己喜好的书籍”排行榜评价活动。

提供保障支持,坚决杜绝学习型工会组织走过场走形式。公司工会全程跟踪考察分工会抓理论学习和分工会主席履行职责情况,促进学习时间、学习责任、学习内容、学习质量的落实。形成主题教育制度:结合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召开、重大政策出台、重大节庆日、重钢集团工会和朝阳公司工会重大活动开展等,开展阶段性主题教育,把广大职工的学习建立在职工的关注点、兴奋点上,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

公司工会定期到各分工会开展讲评活动,肯定建设学习型工会组织的好做法、好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组织各支部和各工会进行相互交流,互学所长,互避其短,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工会组织活动扎实开展,推动群众技术创新。每年,公司工会以各分工会为单位,组织工会积极分子和技术骨干、生产骨干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技术讨论座谈会,以凝聚人才力量,展示创新实力。2010年8月,举办了朝阳公司2010学习论坛活动,共收到论文35篇,从中选择8篇有代表性论文在学习论坛上进行发布。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2011年朝阳公司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学知识、增技能的氛围,内部开设“朝阳大讲堂”活动,受到职工普遍欢迎。

朝阳公司工会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以转变观念、凝聚思想、鼓舞士气、突破瓶颈,创造优异业绩向建党90周年和重钢建厂120周年献礼,助推朝阳公司新一轮发展。

第14篇:如何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大有用武之地。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工会在开展群众工作过程中,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协调、宽松、和谐、理解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而工会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条件,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之家”,最贴近职工群众,最体察民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可以通过活动把职工凝聚起来。第二,工会作为宣传文化教育阵地,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第三,工会掌握着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可以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达到教育和激励职工的目的。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这些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工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上几个方面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工会不但可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工会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一)工会组织是企业、职工文化氛围构建的主要承担者

国内的企事业单位工会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不断提升职工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积极性提升。基于这些目的,工会组织需要在每年组织更多的文体活动,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实现职工身心放松的必要途径。换句话说,企业中承担这种文体计划、组织,服务等工作的主要部门就是工会,工会是整个企业实现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怎样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宣传和贯彻,怎样实现企业职工身心放松都是需要企业工会去思考的问题。

(二)工会组织实现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交互

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职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与职工实现良性互动,这些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个载体,即工会组织,这种组织就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实现相交的关键节点。两种文化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承担者,这种承担者为同一组织?d?d工会,可以实现相互目标的协调统一,实现最终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文化需要融入自上而下的一种企业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时具有人文精神,但有时是带有一些强制性的。职工文化是职工自发的娱乐活动,这种娱乐有时是积极的,但有时是消极的,因此,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虽然存在交集,但是还存在岔路,两者需要有外部的一种力量实现企业、职工文化的有效引导,使得两种文化都向着交集的方向发展。这种力量就是工会组织。

(三)工会组织是企业、职工文化实现的最终保障

工会组织就是协调企业和职工之间关系的一种组织,让企业和职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因此工会组织也是企业、职工文化最终实现的有力保障,可以实现企业文化贯彻的各种管理制度人性化,也可以实现职工文化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求两者的“同”,驱两者的“异”,这也是保障两者文化有效贯彻的基础和条件。

三、如何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积极参与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构建良好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可以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职工道德水准和科技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多要素、多层面、涉及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党、政、工、团共同努力,齐抓共建。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是企业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保证;企业行政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设计、组织、实施者;企业工会则要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找准自身位置,选好工作角度,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不仅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制定,而且要把先进理念的宣传贯彻作为重要任务贯穿于工会的各项工作中。具体到工会工作,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可以采取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训、文体比赛、图书阅览、文化休息、公益活动、警示教育活动等职工业余文化娱乐的诸多形式。通过组织职工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职工的集体意识,加深他们对企业的热爱。另外,工会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同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提高职工的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二)大力开展文化载体活动

引导职工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应当采取各种形式,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载体。一是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如篮球比赛、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知识竞赛、岗位练兵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从而达到弘扬正气,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的重要目的。二是可以积极举办各类座谈会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等,营造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极大地活跃和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可以通过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的投入,添置文体活动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为职工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四、结束语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大有用武之地。工会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工会一项重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企业文化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15篇:发挥企业文化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企业文化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企业文化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史金艳刘学军桑叶斯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下产生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使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以其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着导向、凝聚、规范、激励和协调作用。作为企业最基层的劳动组织—班组,它既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又是企业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就使得班组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而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又使其在班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

一、重视班组株队伍建设,使其担当起企业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一__一班组长处在企业管理_的最基层,是联接企业与员工的第一道桥梁,班组长是企业员工的直接管理者。管理者队伍中人的素质的总和成为一个公司整体素质的重要42组成部分,这支队伍中的文化对企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不是权力,而是他们的素养,管理者的素质从过去想驾御变成服务。因为员工对子企业的认同,首先是对他们的直接领导—班组长的认同,所以班组长作为管理者队伍中的组成部分应该具备一定的领导素质和基本的人格魅力,具有领军人物的基本风范:班组长的思想理念、组织能力、专业水平,甚至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都将直接影响着第一线员工的工作热情乃至工作效率。同时,班组长又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他向员工传播,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激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因此,要加强班组长队伍的建设。要经常组织班组长钻研生产技术,学习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管理知识,掌握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使班组长在精通本职岗位技术业务基础上,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提高消化吸收新技术能力和应变市场的能力。此外,企业对班组长的工作,要做到政治、思想上有人关心,管理方法上有人指导,工作上有人支持,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班组长应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提高班组长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不断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班组长骨干队伍。

二、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促进班组建设现实的管理当中我们往往重视制度管硬遥组圃睡刃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的http:///种类及预防措施胡玉文当前,企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生产,机械设备种类极其繁多,由机械设备引发了许多工伤事故,因此,有必要从安全角度分析其中共性的东西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的种类

1、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机械设备中的齿轮、皮带轮、滑轮、卡盘轴、光杠、丝杠、连轴节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转运动的,如果与人接触足以造成人员伤害事故。旋转运动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一般有以下几种:

然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文化理念约束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这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具有管理中的软约束作用,更具有引导和激励员工行为的作用。企业文化强调树立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团队精神,确立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的企业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分享创造的满足,得到精神的满足。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班组建设中可以产生对班组成员的吸引力和班组成员对企业的向心力,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在班组建设中可以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三、将企业文化的人文性渗透到班组建设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企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观念在企业运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http:///xingzhengws/提倡群体精神,提倡建立亲密、友善、互助、信任、亲和的关系;企业文化注重职工的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并把这些注入到职工的心灵深处。如果强调让人充分发挥他的能力,就不可能与企业文化分离。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人的能力是一定会受到约束的,只有在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交流环境下,才可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发挥。

在班组建设中要让所有班组成员认同所在班组,不仅是身体的依附,而更应是文化上的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通过文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觉悟,把个人利益统一到企业目标的大环境之下,使员工愿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工作。管理者(尤其是班组长)应真正从工作、生活的角度为员工创造一个归属的家园,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一个人本主义文化的班组。

第16篇: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社会建设中,民政工作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说:“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为群众排忧解难,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政部门应把民政工作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准确把握民政工作发展变化的趋势,着眼于功能作用的延伸和强化,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努力实现有效的社会救助、广泛的基层民主、优质的福利服务、牢固的军民团结和规范的社会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下面我从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职能创新入手,浅谈如何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一、加快构筑多元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社会救助的服务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救助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措施,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救助领域不断扩展,救助的整体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在解决困难群众保障工作中 1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民政救助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从传统民政业务向“大民政”的转变,从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和服务并重拓展,应从被动开展业务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

其次应该在工作实践中敢于大胆创新,完善和健全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配套、衔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功效,健全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公开透明操作、部门协调运作、灵活多样实施为管理手段的立体多元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上,其对象评定应实行动态管理,资金发放要建立“回头看”的专项治理长效机制,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能够足额、实效地落实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

二是在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上应该灵活机动,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区别实施。如针对辖区低保家庭和特困家庭因患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问题,可与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共同协作,制定系统的实效方案,采取“惠民药卡”发放的形式,

使医疗救助政策惠及了更多的困难家庭;重病救助方面应该大力创新形式,可实行同步救助与医后救助相结合,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的救助策略,将过去“个人垫付、医院申请、民政结算、财政拨款”的方式改为“个人备案、医院垫付、民政结算、财政拨款”,这有助于解决困难群众因无力垫付前期住院费而有病不敢治、患重病医疗费用巨大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是要拓宽救助领域,设立丰富多样的救助形式,把救助工作作为一项“温暖工程”来实施。如强化救助管理站的功能对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依法救助、主动救助;强化贫困学生救助,可对在校表现突出、获得荣誉或有见义勇为行为的学生给予二次奖励性救助;强化临时救助,可把节日走访慰问农村困难户、五保户等人群的措施列入工作章程,形成节日救助的长效机制。实施多样化的救助手段,可以使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品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四是广开救助资金来源,可建立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覆盖全市街道和社区的社会捐助接受站点和爱心慈善超市,形成社会捐助网络。发挥各级慈善组织的作用,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慈善活动,在各县(市)区都建立起慈善组织打响“慈

善”品牌,构建政府救助、社区帮抚、社会捐助的社会互助体系,把救助工作实现的社会效益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加大安置工作模式创新和改革力度,健立和完善退伍安置工作及拥军优抚体系。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牵动百姓民心,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一直以来,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兵役法》和安置办法,而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传统的计划安置模式下,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的难度越来越大,退伍安置举步维艰。要打破退伍安置处境尴尬的局面,就必须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积极开阔思维,从多方面入手创新退役士兵安置模式。

一是构建以国家制定扶持退役士兵就业的法规政策体系。通过为接收单位优先提供贷款、项目开发优惠等优势政策导向,促使每个事业单位多接收录用退役士兵。

二是从提高退役士兵自身素质入手,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构建国家为投资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教育体系。各级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机构应负责协调劳动、教育等部门,统筹培训资源,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同时,

注重学历教育,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复学和部分退役士兵求学的协调工作。安置部门也可免费为退役士兵提供短期的技能培训,如驾驶培训、厨师培训等培训项目,以技能培训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三是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制度。近些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政府实行购买服务、以钱养事,在政府机关后勤保障、社区和其它单位开发了大量公益岗位向社会招聘。退役士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该予以特殊关照,对政府开发的一些公益性岗位,应该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向退役士兵招聘,让一些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通过竞争走上公益性岗位。

四是构建立体开放、全国联通的中介服务信息网络体系。要为退役士兵提供诸如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求职信息、就业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使退役士兵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广泛的选择,得到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双拥工作是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必要手段,是建立稳定和谐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双拥工作都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对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双拥工作,一要加强双拥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橱窗、公告、横幅、图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双拥光荣传统和加强军民团结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双拥和优抚安置的政策法规、宣传有关拥军优属的各项优惠服务措施。二是为退役军人、烈军属及优抚对象提供贴心的服务。通过多样的方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实际困难,如开展节日慰问,不定期为烈军属发放相关新近出台优抚政策简报等。

总之,民政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很好的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不断聚集,维稳形势愈来愈严峻。这要求民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压力感,不断丰富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切实提高管理社会的整体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17篇: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年4月26日,按照乌苏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第十六期中青班赴山东考察学习,考察目的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5月3日,我们对寿光市展览馆、寿光的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和三元朱村冬暖大棚蔬菜种植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通过看专题片、阅读资料、听讲座等,对寿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引发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妇女工作的思考,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寿光三元朱村基本情况及新农村建设成果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坐落在渤海湾南畔,寿光市最南端,紧靠济青公路,南靠胶济铁路,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是一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早在五千年前就受到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熏陶,是巾帼英雄陈少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就是出生并成长在这片热土上。

三元朱村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在王乐义书记的带领下发展特色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元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冬暖蔬菜大棚,1989年由17名党员带头建的17个大棚,创造了平均每亩收入2.7万元的世界最高水平,1990年该村又建了18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寿光全市已建冬暖式大棚5130个,当年为寿光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现在的三元朱村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服务站和蔬菜加工厂,乐义品牌蔬菜销往世界各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低效问题。目前,三元朱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期工程,全村81栋楼房已经完工,幼儿园、敬老院相继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重要项目高科技示范院开始动工建设。

王乐义说:“三元朱村的发展关键是靠生产的发展,我们有了好的政策,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起一支好的队伍,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结构上调整了三次,这个村的经济上了三大步。”

三元朱村发展经验,一是立足实际确定发展方向;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走特色农业、科技农业之路;四是把握时机,发展外向型农业;五是坚持科学规划村庄,立足长远发展。这个村在发展过程中,妇女能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真正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乌苏市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智慧、参与和创新。为全面掌握当前我市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职能作用,引导广大妇女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依据我市各乡场镇妇联有关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通过座谈、走访了解、数字统计等形式,对全市20个乡场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1、农村妇女致富本领显著增强。近年来,乌苏市各级妇女组织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把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深人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强妇联组织网络建设,采取上下联动,着力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三大网络,建立以农村妇女学校为重点、各类教育培训基地为补充的科技培训网络,形成了文化教育、实用技术、绿色证书、职称评定和学历教育五个梯次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体系。2005年组织讲师团深入20个乡场,培训了村级妇女科技推广骨干2000多人。广大农村妇女立足各类活动载体,在劳动中学,在学中做,目前全市有70%以上的妇女接受政策规定、农业科技培训,60%的农村妇女掌握了2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树立妇字号龙头大户27户,“新农村巾帼示范村”20个,“巾帼科技示范村”6个,全市派出第一批4名女农民参加了全国女农民经纪人培训,并取得全国农民经济人证书。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本领普遍增强。

2、农村妇女致富渠道明显拓宽。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断拓宽,在更广阔的生产领域中实现增收致富。形成了蔬菜种植业、养殖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发展势头。八十四户乡妇联积极贯彻该乡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方针,结合本地优势和产业方向,把农村妇女组织起来,带头种植“绿色蔬菜”,带头销售农副产品,她们兴办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为农村妇女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夹河子乡面向市场,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向妇女推广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标准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新技术,仅葡萄保鲜技术就使该乡80名妇女受益,靠保鲜技术平均每户收入 2万元。皇宫镇、百泉镇、四棵树镇开展科技养殖竞赛,引导妇女发展名优新特品种养殖,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涌现出象许云霞、加玛力汗、王亚萍等一批年产值10万元以上专业大户,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1%。另外,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村妇女的又一条增收渠道。古尔图镇一次为汇通棉纺厂输送30名女工,2005在农牧区开展了“转变观念走出去,艰苦创业为家乡”活动,我市输送到乌鲁木齐市从事宾馆服务、家政服务的女工32名,2006年实现市乡转移1530人次。

3、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广大妇女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市妇联抓住时机,适时引导,组织学习,相互观摩,使各类女农民经济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市场信息和最新技术传递,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各乡场妇联积极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知识培训,大胆尝试成立了适合妇女群众的专业协会32个,初步完成了制定规章、召开理事会、成立专业小组、建档、营销活动等工作。其中,八十四户乡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协会、西大沟镇的番茄协会、石桥乡的手工艺品协会、古尔图镇的大芸中草药协会、百泉镇的巾帼奶业协会等协会较为成熟。据调查显示,随着各类农村妇女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广大妇女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能力较以前明显增加。

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历史原因,农村妇女工作中还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妇女总体素质偏低。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与男性相比,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平均少于男性。二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仍然存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认为致富兴家是男人的事,满足于自家经营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主动性较低,严重制约妇女的发展潜能;三是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技能等,不能有效地掌握,对一些生产经营、政策措施、网络信息等,更是知之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

2、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和懒惰思想还很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靠近家门的就业机会虽然增加了很多,但仍有不少农村妇女观念保守,认为自己没什么文化和本事,只能在家做家务,尽管有很多活儿可以做,但她们嫌挣的钱太少,大事做不来,小事也不愿做,一有时间沉缅于麻将桌上,生活满足于过得去就行。

3、妇女获取信息渠道闭塞。由于信息不畅,缺少行业协会的帮助等原因,农村妇女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致富信息主要来源于“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别人赚钱了,我也跟着干”,造成生产的盲目、被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欠缺。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

1、继续强化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要在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网络的基础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分层次培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培养合格新型女农民为主要任务,创新教育培训思路。具体操作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式多样,以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需要。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妇女占一定比例。

2、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妇女致富意识。鼓励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增收渠道,要广泛树立妇女致富典型,大力宣传她们的创业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实现自主创业,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农村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帮助做好创业前的培训、资金扶持工作等。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要促其向规模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

3、大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要结合地区妇联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特别是乡场镇妇联要着力抓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出能带领广大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示范村,使“三学三比”活动的对象由示范户到示范村,带动效应由点到面,发展当地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壮大和培育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各级妇女组织要成立女经纪人联谊会和女能手协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突出抓好结构调整、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建设,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5、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发挥妇女劳务输出基地的作用,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畅通输出渠道,做好权益维护,为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大跨度、大规模、有组织的转移创造条件,通过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同时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第18篇: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关于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民间组织作为社区公益事业的主体,在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它们不仅发挥着提供一定社会公共服务、维护一定群体的利益、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分担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可见,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组织从实际出发,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双台子区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47家,其中幼儿园44家,婚姻介绍所3家。他们都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如:社区内的每家幼儿园都能够为本社区儿童提供良好教学环境;能根据早期儿童教育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注重幼儿的个性培养,从而使社区内的每个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双台子区婚姻介绍所虽然数量不多,但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每家婚姻介绍所都能根据不同层次的未婚及丧偶人员的特点开展业务活动,每年正大婚姻介绍所举办的联谊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另外,他们还与双台子区婚姻登记处联合到社区宣传新《婚姻法》,普及法律知识,使新《婚姻法》达到家

1 喻户晓,人人皆知。

双台子区共有4家社会团体,他们都在社区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卫生工作者协会经常组织医疗小分队定期到各个社区送医、送药,免费为居民检查身体,并在社区内设立了医疗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内的居民就医看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个体劳动者协会积极开展 “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免费为个体户提供法律咨询,定期举行法律业务知识讲座,提高了居民的懂法、守法意识,加强了居民的法制观念,他们还利用收取来的会费为会员们订阅报刊、开展娱乐活动、办理会员证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活动,受到会员们的一致好评。计划生育协会,采取多功能的宣传途径,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使宣传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社区内的计生干事身披红色彩带,为过路人发放有关计划生育知识、生殖知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宣传单。在关爱孩子方面,他们还为社区内的女孩捐款、捐衣、捐物。企业家协会,组成人员大多是各社区内的企业管理者,社区的发展与他们有着重要的关系。协会的领导经常到各社区内的企业指导工作,并组织企业开展经验交流会,探索企业生存与发展途径,丰富了企业家的生活并为社区内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民间组织在配合政府机构改革、政事分开、行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整,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等方面将发

2 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民间组织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很高。一是民间组织覆盖面小;二是民间组织诚信度不高。

(二)民间组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民间组织一般投资小,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故经济基础较薄弱,要开展一些有益居民的活动,力不从心。

(三)民间组织中从事公益类服务单位数量偏低、开展活动少。民间组织是长期组织,但只在一些有意义的日子或节假日开展活动,因此,相对来讲开展活动较少。

三、建议

构筑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民间组织发展框架。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是消除因社会转型而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基础,是推进社区建设,最终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民间组织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从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实现民间组织发展的新突破。

(一)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对民间组织的布局进行调整,建立一个为民间组织服务,能够维护民间组织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通过这个组织制定一个民间组织的统筹发展规划,改变目前民间组织中从事公益类服务单位数量偏低的现状,使公益类民间组织逐步成为代替政府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保障,困难救助的主要力量,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区自治。

(二)在社区中成立公共事务协会,将培育发展民间组织与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区中的民间组织实现由零散型向规模型、由维护自身利益型向全面提供社会服务型、由松散随意型向规范制约型的转变,加快社区建设“政府搭台、社区主办、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唱主角”格局的形成。

(三)加强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将民间组织的员工福利纳入社会保障范畴,解决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劳保、医保和养老保险问题,使民间组织在用人制度和员工保障方面规范化。扩大民间组织的选才范围,使民间组织能够吸纳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业务骨干,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要通过上岗前培训和分类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和执业能力,从而使民间组织的自身能力有提高,具备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我发展技能。

(四)加强民间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要以夯实基础为原则,重点提高民间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扩大覆盖面。要通过不同方式,在民间组织中发展党员,逐步消除民间组织中党组织的空白点。同时,要切实发挥民间组织中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民间组织的凝聚力,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五)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加强对外交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而许多国际

4 间的交流是民间的、行业内的,这种交流不仅相对紧密、务实,而且更直接、更具体,因而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对于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区建设有其重要意义。另外,作为民间组织形式之一的行业协会,它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促进行业内合理的竞争、学术的交流、课题的研究,以及监督行业内的行为,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双台子区民政局 二00五年八月十九日

第19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员工处于主体地位,而企业家则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家倡导的企业核心群体对于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思维,主要包括:企业“为什么存在”、“成为什么”、“如何生存”等问题。

第一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为什么存在”; 第二层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即“成为什么”; 第三层是经营理念,即:“如何生存”。

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企业家经营企业时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其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成型和培育。

如:张瑞敏倡导的海尔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创民族工业的辉煌;企业愿景:进入世界500强;生存理念:一切为了用户,让用户满意。

同时,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成熟的经营理念也不可能使企业发展壮大。如:双星集团是从原青岛橡胶九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什么青岛市9个橡胶企业唯独双星发展成为知名的大企业,并且成功地创建了“双星”企业文化,这与双星总裁汪海的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海尔集团的前身企业先后换了四五届企业领导人,企业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成为亏损企业,是张瑞敏缔造了海尔文化,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为国际著名品牌企业。此种事例不胜枚举,真乃成也企业家败也企业家。

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倡导者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合。在企业精神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家精神起着积极的倡导和示范作用。正如一支军队是否能打硬仗,关键要看指挥员作风是否过硬。企业家对企业精神的倡导主要体现在企业家精神上。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业拼搏精神。永不衰竭的创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的效应是鼓舞士气。如:韦尔奇在CE竭力消除员工中普遍存在的满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营造了CE人争强好胜、“数一数二”的性格。又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自来水精神”,就是由松下幸之助的创业精神延伸而来,让松下的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提供给社会。再如:澳柯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等,都树立了企业的拼搏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

奉献社会精神。企业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家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关系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我国著名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早在1914年就提出了四项基础信念的企业精神:

第一,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 第二,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

第三,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 第四,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而顾全集体。

实业报国历来是我国企业家的报负,这种干事业的精神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试想一个狭隘的、没有远大报负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企业家,又怎么可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改革创新精神。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现代企业制度对经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各种机遇和风险,没有改革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带领企业抓住机遇战胜风险。改革创新主要指两方面: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管理变革能使企业运作高效、严谨,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产品推陈出新,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但创新的核心还在于观念的创新,没有创新的观念意识就没有创新改革的能力。同时,就企业文化建设本身而言也存在创新的问题,

其一,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适应;

其二,企业为适应环境所发生的战略及组织变革引起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动; 其三,企业内部人员结构的改变带来管理上诸多变化等。

企业家要以这些变化的情况为转移,破除旧的、传统的管理思想、观念、方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努力创建使企业和员工自我更好发展的企业文化。

诚实守信精神。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企业通过舆论和信念调整和影响员工道德意识的行为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集体和功利两个方面。企业是否做到诚实守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及道德水准。试想一个竭力推销假货的人,其企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日本日立公司的企业精神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诚信:“日立精神——和、诚与开拓者精神”中,“和”体现了企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个性,“诚”则体现了企业讲信用,使顾客信赖其产品和服务。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和组织者

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周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由企业家组织协调的结果。其一是缩短上下级距离,形成员工和企业家的良性沟通,不仅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意,同时增进了上下之间的信赖关系,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企业家并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推动和激励,而是要置身于群体之中,鼓舞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一名乐队的指挥即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他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乐师共同一致的努力,演奏乐曲。一个管弦乐队取决于指挥者的素质。”其二,要进行沟通和传播。

企业家要将理念传播给员工,需要特定的载体和顺畅的渠道。韦尔奇认为:重要的是要将企业家的理念传达到每一个员工。他花费4 500万美元用于克顿维尔管理发展中心的建设,每月至少一次去演说和回答问题。在最繁忙的时候,韦尔奇承担这里四门课的教学,每次授课都在3个小时以上,一年学员约有1 000名。韦尔奇接任CE的CEO之后的19年里只缺席过一次讲课。在这期间,他将理念传播给每一个员工,从而对GE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定的载体是互动的,企业家的理念只有被员工理解和认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韦尔奇的接任者伊梅尔特说:“我的任务只有两项,一是传播思想,二是培养人才。”

企业家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

倡导“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根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谛所在。我们知道,在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中,行为管理理论也是重视人的因素和精神作用的,但它与企业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利用人的精神和需求达到赢利目的,而企业文化则是通过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因素,以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在质量趋同、技术趋同、服务趋同的竞争形势下,一切物质手段的开发和挖掘趋向极限,而只有人的潜质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纵观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企业家都抓住了提升“人”这个根本。如:海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三个阶段:OEC(日清日高)——SST(市场链)——SUB(策略事业单位)。第一阶段:日清日高,是对员工的行为养成,即规范个人行为;第二阶段:建立市场链,使每个岗位都进入市场,提升个人素质,充分体现人人是人才的用人理念;第三阶段:使每个岗位都成为一个事业单位,人人都是老板,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提升员工素质的机制。

“以人为本”是用“法治”而不是“人治”。“法治”就是机制,要求将“以人为本”的机制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之中,建立制度管理的平台,把人力资源上升为人才资源。GE为世界500强企业培养输送了70余名CEO,成为培养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摇篮,这在国际大企业间成为佳话。在这里企业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者和指挥,而且是实践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的言谈举止使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人格化,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要身体力行,为人表率。优秀的企业家具有极强的人格感染力和渗透力,其胆识、能力、人品、作风、修养等诸多方面,吸引、影响、维系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并在社会上树立起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做到终身学习,才能够保持团队成为学习型组织。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角,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企业家,同样建设企业文化也需要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来引领,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蓬勃发展。

第20篇:浅谈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共青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内部人文环境。由于它的存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许多现代企业都在努力营造一种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如何发挥青工的重要作用;如何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保证企业文化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提高员工的参与性;如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等等。共青团组织对于弥补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不足,进而优化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青团工作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途径,使企业拥有一支足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的员工队伍。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共青团组织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团结和教育青年,共青团工作有许多品牌活动,如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导师带徒等载体活动,均是以较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弥补了通常企业文化在这方面的不足,从而优化了企业的基础框架。适应形势发展的潮流,不断加强共青团工作,能够从许多方面提高广大员工特别是青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加强共青团工作,可以促进青工学习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共青团组织要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服务,是青年职工学习技能、增长才干、参与实践的一所大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工队伍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和追求。团章中明确规定共青团学习的基本内容为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共青团开展的青年岗位能手、导师带徒、青工技术大比武等活动都是把提高青工的素质特别是业务技能作为首要的目标。加大企业共青团工作力度,往往也正是广大青工提高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一个途径。通过广泛参与共青团各项载体活动,可以逐步形成一种学技术、钻业务的良好氛围,如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创建学习形团组织活动,更是从多方位多角度努力培养学习意识、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的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青工以及其他员工加强学习知识技术。

其次,通过加强共青团工作,可以增强青工的敬业精神。紧扣企业中心开展共青团工作,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原则,也是企业共青团组织获得支持和动力的源泉。通过各种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载体,如共青团组织紧扣生产中心开展的青年文明号创建以及各类生产竞赛活动,正是把培养青年职工的敬业精神作为重要的目标,立足生产岗位的实际开展具体的活动。毫无疑问,不爱岗、不敬业的员工是不可能创建成青年文明号这样的先进集体的,而通过广大员工精心操作、维护保养好设备,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创建人员的敬业精神无疑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第三,加强共青团工作是培养青工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单个的人无法生存,只有人与人的团结协作,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发展,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更要求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人类越来越依赖于社会,依赖于协作。外国人曾评价中国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则是虫。”这固然十分偏激,但我们也可由此看出现代社会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共青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每一个团员都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每一个团员在入团的时候都立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所有团员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共青团本身就是一个先进的团队。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吸引和团结青年的重要方式,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加强青工间的交流、增进团员青年间的友谊,而且可以传播先进的理念和文化,活动是共青团生命力的源泉。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特点是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如文化节、艺术周、消防运动会、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均是凝聚人心、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共青团组织还经常开展一些拓展训练,更是针对培养青年人的团队精神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再如品牌活动—青年文明号创建,绝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它需要班组、岗位之间和内部积极协作。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创建人员的团队精神在创建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地加强。

加强共青团工作有助于突出青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在许多企业中,青年员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青年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毛主席曾寄语青年一代:“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殷切的期望溢于言表。用长远的眼光看,当代青年无疑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由此可见,忽略青年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不完整的,更是一种短视。共青团的各项载体活动正是为广大青年职工直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广大青工也有了充分发现自身价值、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平台。

共青团工作有助于激发企业内部的生机活力。青年人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可塑性强。丰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动、青年生产竞赛活动不但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更能充分体现青年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必然要拥有富有朝气的员工,很难想象一个死气沉沉的企业会有辉煌的未来。员工的精神面貌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精神面貌。而通过共青团的各项载体活动可以充分地激发青年人的活力和热情,对形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共青团工作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共青团工作针对青年群体的特点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出发,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体系。共青团的主要活动形式包括:思想教育活动;学习成才活动;生产活动;公益活动;文体活动。其中的一些品牌活动如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等等,从厂级、公司级、集团公司以及市级、省级、国家级等,随着等级的提高对青年文明号集体和青年岗位能手的标准也逐级提升,这样递进的争创标准既有效保证了活动的广泛群众基础,又体现了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提高的原则。在共青年团的各项生产竞赛活动中,既有共青团的示范岗位,也有共青团的标杆设备,更有体现团队精神的青年文明号班组,从不同的角度涵盖了企业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要具体涉及的,通过加强共青团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加强共青团工作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共青团各项载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活动的本身,重要的是通过各项载体活动,通过典型的人和事,努力形成一种吸引大家共同参与的示范效应。如通过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学技能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青年团员的立足本职争做贡献的激情;通过青年文明号活动,创建了先进的设备样板和先进的工作集体,不仅可以提高基层班组或者岗位的工作绩效,更重要的是带动周围的人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的向上氛围在各项载体活动中,参与者通过自己的先进事迹带动其他人员积极投身到共青团的活动中来,提高共青团活动的影响面和辐射能力,可以较快地形成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加强共青团工作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很强的企业凝聚力。共青团组织本身就是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在团组织的内部又有基层团支部、团小组,更有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青年文明示范岗等不同层次的集体,通过一系列载体活动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学习、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使企业拥有充满活力和效率的机体,从而可以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未来的严峻挑战。青年突击队活动可以直接创造效益,但这还是次要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锻炼队伍,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组织不畏艰难、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更是提高员工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诚然,共青团工作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也不能取代其它形式的活动,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阵地之一,它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优化企业文化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
《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