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5 08:32:37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推荐)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学生姓名 杨 健 学 号 081204029 所属学校 东华大学 指导老师 孙攀河

1

中文摘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而发展起来的经营的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组成,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既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来源。企业文化最早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主要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吸收和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 在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建设 基本经验 启示

2

要 旨

企業文化は企業が長期にわたって生産、経営及び管理実践のプロセスの中で、形成されてきた経営理念、価値観、思惟方式及び行動パタンなどのすべてである。つまり、企業の魂ともいえるので、企業が生き残り、持続的発展するための精神的な動力である。そしてそれは企業の実力となり、凝集力や核心競争力などの源でもある。企業文化が最初にアメリカ人が提出したが、その理念を実践したのは日本人である。日本が短い期間で、高度成長を成し遂げた最もの要因は、日本の企業文化である。日本の企業文化は中国の伝統的文化をペースにして、人間を重視し、経済建設と社会発展の両面でいい経験を残した。日本の企業文化を研究することは、我が国の企業文化を形成するために、ひとつの有益試みであろう。

キーワード:日本の企業文化 基本的経験 啓示

3

目录

1 前言 ......................................................................5 2 追溯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 ....................................................5 2.1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原因与发展 .........................................5 2.2 追溯日本企业的历史 ...................................................6 3 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精神特性 ..........................................6 3.1 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6 3.1.1日本企业强调社会责任 ..............................................6 3.1.2注重“和”的观念 ..................................................7 3.1.3 日本企业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以人为本 .............................7 3.2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特质 .................................................7 4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9 参考文献: ..................................................................10

4

1 前言

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而发展起来的经营的理念、价值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组成,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既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日本企业文化将西方科学文化和东方儒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特点,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从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渊源、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进行研究,然后总结对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建设的启示。

2 追溯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

追溯历史,虽说美国人是最早定义了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但将企业文化付诸实践的是日本人。在日本企业文化下不仅让日本企业的发展相当的快速,还使得日本经济在仅仅几十年中令全世界震惊。那日本企业文化是如何塑成的呢?如果明白了这个问题的原因,那么对于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具有了深刻的理解。

2.1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68年到1895年的工业化的初期。当时的明治维新代表着日本近代化的开始,也可以说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作为日本近代化和日本社会的全面改革的重要标志,为了形成日本企业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明治维新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强调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第二阶段是从1896年到1937年的工业化发展期。这阶段,既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和家族主义国家理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时期,又是日本企业文化开始形成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1945年到19783年的高度工业化期。这一时期是日本企业文化逐渐趋已成熟。其在下面方面体现出重要特点:一是继承和依赖传统精神;二是东方灵性与西方理性的结合;三是为企业献身的行为规范和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全面合作的政企关系;四是

5

显现忠、勤和公先于私等生活规范,强调集体主义价值;五是注重对未知技术的创新开发。

第四个阶段是1973年以后的经济低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日本企业文化以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企业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其上增强了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时期。

2.2 追溯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

在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增强其文化适应性和开放性的同时,日本企业文化在逐渐创新发展、走向成熟。在日本企业文化的文化渊源上可以看出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主要三方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日本可以说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前后主要受到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在明治维新之前主要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中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对日本文化包括企业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来说的话,也就是日本社会中的儒家思想文化与西方的近代文化不断相互结合、融合创新的过程。从而使日本企业文化,一方面带有日本传统文化,特别是家族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同时又具有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特质。应该说这既是日本企业的文化不同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地方,同时也是之所以日本企业文化能够引领日本企业发展的重要原由。

3 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

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诞生了日本的企业文化。这样日本企业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并且日本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征。

3.1 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1.1日本企业强调社会责任

日本公司往往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两重目标。当企业利益与民族利益发展冲突时,注重后者而不是前者,群体价值观念鲜明。这在公司的发展远景和经营理念中都有所体现。Panasonic集团是全球性电子厂商。其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是:工业报国精神。其经营理念强调“贯彻产业人的本分,谋求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以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贡献。”松下将其历史使命定位为通过事业活动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同时,注重对生产者创业使命的理解,号召所有雇员必须大量生产丰富的产品来使人们摆脱贫。除此还认为企业是社会的公器。松下电器作为从社会调用人才、物品、金钱来经营事业的企业,

6

通过其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它的使命。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经济利益和报效祖国、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的历史使命和企业的历史使命定位在一个高水平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

3.1.2 注重“和”的观念

“和”的价值观念,体现不仅在企业内外的公共关系的处理上,更在企业的文化精神上有很大的体现。“和”既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灵魂,又是日本企业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机制。这就是以“孝”、“忠”观念为核心的“家族”观念及其由此所形成的“家族文化”。作为日本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既是日本企业成为稳定的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又是日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正是在这种“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影响,不仅形成了集团被看成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管理的对象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由一定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团的管理理念,而且更形成了企业员工以企业为“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孝”、“忠”于企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孝”、“忠”观念成为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对于维系集团与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种“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影响的。

3.1.3日本企业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以人为本

松下幸之助将“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方针。所以,他注重培养人才、集思广益。按照松下的哲学,企业经营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如同宝石的原矿石一样,经过磨制,一定会成为发光的宝石,要从平凡人身上发觉不平凡的品质。松下幸之助常说:“领导者应当给自己的部下以指导和教诲,这是每个领导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松下不仅是“制造电器用品”的公司,又是“造就人才的公司”。公司内部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公司关注员工个人利益,满足员工要求,推行弹性工作制,举行公司聚会等。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人才的作用,注重以人为本,照顾雇员利益。

3.2 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特质

企业文化精神既可以说成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和灵魂。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为根据,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在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得到主要体现。

一是团结奋斗的献身精神。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特质,体现为企业员工为企业目标的实

7

现而团结奋斗的献身精神。在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中,把个人融入团体,日用团体的智慧和力量求得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愿为团队、民族、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勇于牺牲,协作、团结、同甘共苦,便成为了以民族精神为主导的日本企业的文化精神特质。而其基础是集体主义精神。

二是家族本位的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日本民族在日本列岛上自始至终都是唯一的民族,从而形成了单一的民族文化,也培育了日本人对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意识。、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体现在对待企业的态度和行为上,就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从而形成了日本企业文化中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如“索尼大家庭”的公司总裁盛田昭夫曾经说过:“索尼是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都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当你的生命结束的时候,你不会因为在索尼度过的时光而感到遗憾。” 日本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叫做 《三箭誓言》。说的是在日本战国时代,各国纷争不断,在一次战役前,西国大名毛利元找来自己的三个儿子,要求他们每人折断一支箭,儿子们很轻松地把箭折断了。而毛利元又让每个人折断三支箭,这次谁也没有做到。毛利元告诫儿子,他们就好比这三支箭,若他们团结一起,毛利家就不会轻易被人打败,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会像孤单单的一支箭一样脆弱,很容易被人折断。后来,尽管日本落到了德川家康手中,但在此后数百年的时间里,许多大名家都没落了,唯有毛利家始终强盛,在明治维新中,毛利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抵御住幕府的围攻。即使在崇尚个性的今天,日本人依然将团结精神作为一种美德。日本社会是集团的社会,集团主义重视协调,强调个人在处理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以集团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在企业中,企业的生存总是优先于个人,企业内的“和”超越了对个人个性,创造力的尊重。日企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意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松下员工信条之一就是:唯有公司每一位成员亲和协力,至诚团结,才能促成进步与发展。企业里每个人都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负责,比起个人英雄主义来,员工们更习惯于默默将自己放在群体中间,尽好自己的职责,松下幸之助反复对员工宣讲“事业的成功之首在人和,一群人在一起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公司上下能不能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是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公司拥有的员工,即使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人才,如若缺少这种精神,也等于是乌合之众,不会发生任何力量”。

三是兼容并包的创新精神。日本人很注重实用性,所以不例外日本企业文化也很重视实用性。所以他们不仅重视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学习和引进,而且更重视与自身的条件和需要相结合,在先认真比较,然后选择适合的,最后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这也正是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的深层原由所在。

8

4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日本和中国属于人文文化。中日文化差异在于:中国文化功效胜于日本,但其中糟粕对其影响较大,中国的人情社会尚缺乏市场经济的良性环境,尚未建立良好的现代管理制度。而日本对文化的功利主义胜于中国,注重实际矛盾的解决,这也是日本企业发展明显高于中国企业的所在。日本企业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有:

第一,强调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经济利益和报效祖国、社会责任相结合。我国国内公司尚未真正把民族使命、社会使命作为公司使命的重要方面。若单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必然不能实现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在发展之处,就应肩负社会责任,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在这一点上中国海尔公司比较成功。它的愿景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突出了公司的民族责任、历史使命。

第二,加强人才的吸引、培训与任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留住人才,培养员工忠心: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人才的作用,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我国企业对人才重视不够。即使引进了人才,也没有合理的机制留住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公司应建立配套的合理的培训机制、奖励机制、晋升机制,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要注意从精神上、物质上培养员工的忠心。具体措施如合理授权;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拉大薪酬差距激励员工;注重员工精神利益;多组织公司聚会、旅游等活动等。

第三,加强团队建设:日本企业往往比较重视集体的力量,强调团队合作。我国公司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高效的工作团队是巨大的生产力。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应发挥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同时,企业要合理授权,注意挖掘个体的潜力,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合理搭配人才,打造高效工作团队。

第四,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日本企业非常注重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多流于表面,未真正渗入每个员工心中。所以无法形成认同感、归属感,无法用企业精神指导人的行动。企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要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其渗入到每个员工心中并指导其行为。

9

参考文献:

1.侯庆轩.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北京:日本研究,1991(2).2.国务院国资委赴日企业文化培训团.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下),北京:企业文明,2005(9):28-31.3.孙红芹日.本企业文化特征[ J].中国集体工业, 1996年第6期 4.于淑秀.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J].理论界, 1998年第3期 5.严欢.松下为人之道[M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 6.世界企业文化网.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次意义[ EB] .2006年 7.《大和魂一日本的根性窥探》.李涛.2007.4.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8.刘光明.企业文化案例(第三版)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推荐第2篇:文献检索报告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课题名称: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二年三月

检索范围:

1.时间:1990—201

22.文种:中、英

3.文献类型:期刊、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

4.检索词:日本(japan)、企业(enterprise)、企业文化(Corporate 建设(build)

检索工具:

1.维普数据库

2.清华数据库

3.万方数据库

4.EBSCO

5.EI

6.Springer

culture)

检索结果

一、维普数据库

题名: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日本

1.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余静雯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2.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陈建建造师-2009年4期

3.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及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以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李翠翠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8期

二、清华数据库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建设

1.日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于静科技创业月刊 2009/02/10

2.日本企业管理文化特点及启示刘思齐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25

3.忠孝伦理与日本企业文化王敏;许启伟日本问题研究2007/09/20

三、万方数据库

(一)期刊:

关键词:日本 企业文化建设

1.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6大特点—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上)国务院国资委赴日企业文化培训团《企业文明》 2005年8期

2.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下)国务院国资委赴日企业文化培训团《企业文化》2005年9期

(二)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 企业文化建设

1.日本企业文化变化及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朱小龙2006年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论文:关键词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

2.浅谈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带给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王显平;王玉库《大庆社会科学》 2006年2期

四、EBSCO

关键词:Japan\'s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1.Title: Japan\'s \'kinky\' corporate culture is just a cliché.Authors: McNeelJohn MDate 2007Publication Type:PeriodicalDatabase:Busine Source Premier

五、EI

关键词:Japan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Title: A web strategy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centered on agriculture case study approach: The olive project in Shodoshima Japan

Author: Takashi Togami, Yoshitaka Motonaga, Ryoei Ito, Atsushi Hashimoto, Takaharu Kameoka and Tsuyoshi Nakamoto

Culture and Comput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0, Volume 6259/2010, 200-213, DOI: 10.1007/978-3-642-17184-0_16

六、Springer

关键词:japanenterpriseCorporate culturebuild

无相关文献

课程小结

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我的信息意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我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了我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锻炼了我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我的信息素养能力得到了提高,使我体会到学习无处不在,从各个方面提高我的素质与能力。通过使用维普数据库、清华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pringer、EI、EBSCO等数据库搜索文献专利等,使我的信息搜集技巧得到了锻炼,以更广阔的视角,从多个方面来学习各种知识。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识使我受益匪浅。

推荐第3篇: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6个显著特点。

(一)积极倡导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为企业发展培育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所考察的日本企业都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倡导,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成为日本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日本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突出位置,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历史背景上看,18世纪近江商人就提出了“卖方、买方、社会”三方都好的理念;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企业明显地抱有一种“报德思想”,二官尊德提出“社德合一”,即“事业在自己得利的同时,必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实惠”。20世纪以后,松下幸之助等杰出的企业家又积极地倡导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并于1956年召开经济同友会全国大会,通过了经营者必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决议。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同友会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于2004年5月改定通过了《日本经团联关于企业行动宪章》,提出了10条企业行动准则,使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一些杰出的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实践,形成了日本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引领着日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使日本拥有一大批历经百年长盛不衰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日本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从现实状况看,近年来,日本企业出现了一些丑闻,突出表现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做假帐、欺骗社会公众。如在东京证券所上市交易已有50多年历史的西屋铁道公司,违反有关规定,使公司股票80%掌握在特定人手里,利用员工假持股来逃避监管,欺骗股民达10年之久,这件事曝光后在日本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一教训使日本企业充分认识到,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以诚信负责的社会形象取信于公众和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三是从企业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四是经过长期实践,日本的企业家认识到,在当今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除了战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占用社会资源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实践活动,企业在占用社会资源的同时必须给社会回报,以争取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企业创造长远发展的环境。五是政府的大力倡导。日本政府把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作为重要内容,由经济产业省具体负责推进和实施。如通过社会调查向企业提供社会需要等情报,对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等等。由于上述原因,日本的企业都很重视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企业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站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所以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突出强调五点: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切实实现股东和雇员(员工)的利益。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四是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和透明。五是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如丰田公司1992年为了倡导“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全新环保理念,专门设立了“丰田环境委员会”,制订了“丰田地球环境宪章”——《丰田对于地球环境的参与方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公司面向21世纪的未

来战略——“制造亲近人类与地球的汽车”。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丰田公司不惜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攻关资金,组建起1.2万人的庞大研发队伍,开始了“绿色”汽车的发明创造。经过长达5个年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制,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先躯。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比一般汽油车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却减少了90%。

(二)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统一起来,特别注重建设人企合一的发展团队。

我们考察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很好地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期,即使在企业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然坚持以年功制为主的分配模式,较好地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等企业制度基本不变,努力做到不裁员,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保持员工福利待遇基本不变;二是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为员工发展创造更多空间;三是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如: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是全球著名的商用空调和氟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企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力争作一个能够保证雇用的公司”这一宗旨,通过每年限量招工、实行内部转岗分流,对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尤其是及时实施了国际化战略,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战略重点,每年利润增长的10%来自中国,从而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对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关注员工的利益、促进企业和员工实现共同成长的情况、1999年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三)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培育支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我们这次考察的日本企业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有的企业寿命长达100年。如:以生产高级化妆品著称于世的资生堂株式会社成立于1872年,至今已有133年历史,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918年,至今也有87年的历史。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些企业在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企业发展既奠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上,植根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能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好地继承了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协调配合的团队意识、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并通过创新,把企业建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二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基因”,使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财富。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松下幸之助提出的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企业作为‘社会的公器’,在‘顾客第一’的基础上,实现‘日新月异’”的文化基因,又把“日新月异”转变为“坚持技术革新’的理念,以这种理念指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三是通过建立资料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使企业创造的文化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通过免费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成果,达到了用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

(四)注重企业家高度文化自觉与员工自觉践行文化相统一,确立了上下同欲的文化追求。

我们考察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确立共同的文化追求为目标,把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统一起来,使企业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通过在日本的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日本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确立了文化主导企业发展的意识,自觉用文化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二是具有崇高的文化追求,深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文化自觉程度。三是这些企业的企业家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人物,起着倡导、实践、推动和变革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四是普遍把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为企业的重要使命。五是具有敢领风气之先、不懈创新的可贵品质。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是一个代表性人物。我们这次在松下考察期间时时能感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存在,感受到松下文化的魅力,松下幸之助创立的松下文化仍然深刻影响着松下公司的发展。松下幸之助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企业人一定要尽企业人的本分,为提高社会生活的品质和追求世界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企业使命,1933年制订颁布了企业员工应遵行的“五大精神”,1935年制定了企业内规,强调知行合一等,从而推动和引领松下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辉煌。现在,松下公司又继承松下幸之助造福人类的文化自觉,确立了“为实现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做贡献”和“为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共存做贡献”的企业理想,投资建立了家电回收利用技术中心和环保资源再生工厂,负责20个厂家电器产品的再生利用,同时作为环保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努力为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循环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与日方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交流,得知日本企业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普及教育,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二是日本的社会制度安排又使财富不会大量传给下一代,由此决定日本企业家很大程度上是靠成就感支撑,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这种成就感已经超越了狭隘的物质利益追求,上升到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三是日本的企业家是在日本国际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宽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不断求索、追求卓越的品质,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资生堂第一任社长福原信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福原信三191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后又游历欧洲,学习欧洲的近代艺术,他既是一个企业家,又是一个酷爱艺术的摄影家,他把企业的追求定位为“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美化人类的生活”,并亲自参与设计了企业标识,把山茶花作为自己企业的象征,从而使资生堂由主要销售西洋药品的店铺发展成为主要生产高级化妆品的现代公司,并使资生堂文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文化色彩。四是国家和政府通过表彰奖励、舆论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和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家的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是看员工自觉践行的程度。而这一点,在我们所考察的日本企业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这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注重知行合一,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生存方式和工作习惯,体现在员工的言行之中。这些企业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

一是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这是日本企业的通行做法。我们所考察的企业都建有员工培训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培训机构。日产公司是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2003年7月与我国东风汽车公司全面合作,这个公司规定要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主要是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操作技能等,培训结束经过考试,确认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后方可进入实际工作岗位。

二是通过各种仪式,举办多种文化培育活动。日本企业提高员工文化执行力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如:举行入社仪式、创业纪念庆典、每个经济年度的庆典仪式、车间恳谈会等,其中荏原株式会社的案例教育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荏原株式会社成立于1912年,主要从事风水力发电的机械制造、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和精密电子仪器制造业务等,2003年3月23日因排污管连接错误导致该会社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事故发生后,荏原株式会社认真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了5条基本行为准则,并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基本行为准则再确认日,由董事长从8点30分开始对员工进行30分钟的演讲,用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的案例,引导员工对照5条基本行为准则反省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践行基本行为准则的自觉性。

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全员构建企业文化。员工不仅是文化育人的对象,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这在JR西日本铁道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JR西日本铁道公司18年前由国有转为民营后,企业文化面临着转型,这个公司注重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通过开展“我的建议”、理念征集、统一朗读“感谢乘客利用JR铁路”的宣传用语等活动,组织全员参与文化创建,营造人性关怀的文化氛围,确定了新的经营理念即:“立足于尊重人性化的立场,在建立劳资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铁路事业的活性化。同时,以成为一个受爱戴的、共同繁荣的综合服务企业为目标,作为国家的主导企业,积极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贡献”,从而成功实现了文化转型,塑造了企业新形象,促进了企业的飞速发展。

(五)大力推进理念变革与结构重组、战略调整相统一,形成了文化与管理相融共进的良性发展。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理念的变化,适时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松下公司在松下幸之助1932年提出企业新的使命和新的经营理念之后,随即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创建了以事业部制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二是当企业的性质、结构发生变化时,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进行调整,使企业文化及时实现转型,以适应企业发生的变化。如:JR西日本铁道公司在公司改制的同时实现企业文化转型的经验。三是企业发展战略发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也随之进行调整和创新。大金工业株式会社针对国内经济增长缓慢、企业发展空间狭窄的现实,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为此,他们对公司原有的文化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于2002年8月确立了“最高的信誉、进取的经营和明朗的人和”的公司纲领和10条经营理念。董事长井上礼之和总经理北井启之从2002年9月份开始,在3个月时间里到大金在日本各分支机构及海外7个主要子公司举行说明会,对新的经营理念进行宣讲,2003年2月又从日本国内和海外子公司请来10位员工同董事长井上礼之举行座谈会,并将经营理念印成小册子,发到员工手中,做到员工人手一册,用新的经营理念指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很好地适应了拓展国际市场的需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发展,设有6个合资公司和独资公司,营业额达800多亿日元,西安庆安大金公司的利润更是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六)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注意把宣传产品与经营“文化”相统一,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文化建设负有宣传产品、塑造企业形象的职能,这一点已是基本常识。但日本在此

基础上赋予企业文化建设以新的功能,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开始经营“文化”。

一是非常重视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这些企业都设有规模较大的宣传部门、企业文化部门或形象策划部门,主要承担产品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宣传、企业文化的推行等。尤其是对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令人印象深刻,大部分企业用日文、英文和中文三种文字,制作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册、宣传片以及企业网站等。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掌握了日语、英语和汉语三种语言。资生堂的宣传部有员工130多人,每年广告费用占营业额的10%左右。松下、丰田等公司都设有国际展览中心、技术中心等多个展馆,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形象和文化。

二是对文化进行战略投资。福原信三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历史中培养和积蓄的理性和感性资产,提出“企业文化是继人、财、物之后的第4种经营性资产”的观点,为此,早在1919年他就在东京的商业中心银座设立资生堂画廊,免费为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未成名青年画家、摄影家提供展出作品的场所,并聘请一批艺术家到公司从事形象设计与宣传工作,到目前为此,已有5000多位艺术家在资生堂画廊展出作品,并为资生堂公司留下大批作品,资生堂也在自己的形象宣传中创造了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资生堂的文化资产,并随着这些艺术家知名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值。

推荐第4篇: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因中日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及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一、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企业发展实践是企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反过来企业文化又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既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直接相关,又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工的整体状况直接相联。而且,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生性,只有内在生长起来的文化,才能适应这个企业的需要,才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从而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可以超越阶段;可以积极创造,但不可以忽视企业职工的整体特点。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规律\",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一是遵循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文化积淀,不断实现文化提升。企业百年不倒靠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目前,在部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应该得到克服和改进。二是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认清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做到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内在要求出发,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既不能过于超前,又不能严重滞后,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保持协调一致。三是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坚持文化理念推行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做到因人因群体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推进理念普及和文化育人。考察中,19名同志对日本企业在推行理念中强调自主性原则印象很深,但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日本企业员工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以及企业文化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基础上的。而对于处于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的中国企业来说,过分强调自主性也是不适宜的,必须把自主性原则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把正面激励同系统灌输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推动以人为本原则的全面落实。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企业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结合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确立正确的以人为本原则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充分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历史性和整体性,并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把以人为本和以企为家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价值原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人作为目的的价值高于人作为手段的价值。这一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状况的一种扬弃,是对物统治人、个体淹没在虚假集体之中状况的一种扬弃。它实现了由人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手段,到成为既是企业发展手段,更是企业发展目的的一种提升,这一提升并没有否定人作为发展手段的价值。由此引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以人为本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看,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从现实互动关系上看,以人为本与以企为家互为前提、互为结果。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员工坚持以企为家就是自觉把自己作为企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倡导以人为本必须同倡导以企为家结合起来,必须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否则,只强调人作为企业发展目的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虚位,就会导致以人为本原则悬挂在空中。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各个企业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对职工提出\"以企为家\"的要求,注重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以人为本\"的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只有做到职工\"以企为家\",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以人为本\",职工只有首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

二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历史性,把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与企业发展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产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在不同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体现着不同的要求。\"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必须同一个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日本企业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是日本国家发展程度的缩影,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累积的结果。我们在惊叹、羡慕的同时,必须用历史性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结果和状态。同时,真正从我们企业现实条件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程度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并通过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

三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整体性,把个体利益实现程度与整体利益实现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以人为本\"原则中的\"人\"既是一个个体性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发展,更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发展,实现各个群体在发展上的动态平衡;\"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人的一个方面的发展,更是要实现人的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因而我们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必须按照整体动态平衡的要求,既要解决个体的特殊问题,更要实现整体性发展。

三、正确处理实施CI战略与实施CS战略的关系,及时导入CS战略,不断提升和强化中央企业的品牌形象。

日本企业推行CS战略是同高度市场化的特征相适应的。高度市场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市场导向,市场导向的核心是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就是顾客导向。因此,CS是对CI战略的丰富和深化。CI战略体现的是单一的企业视角,着眼于自我形象的提升;CS战略是企业、顾客等多重视角,关注的是顾客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导入CS战略是一种趋势和必然,但并不意味着导入CS战略就取代CI战略,二者视角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目前,中央企业应该对实施CS战略进行认真研究,择机导入、广泛实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新提升。

四、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为目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贫富差距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社会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同日本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对我们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即\"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核心,通过积极进行理念创新,确立和宣传体现构建\"六种和谐关系\"的发展观、合作观、环境观、生活观等价值观念;在合理界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心理文化建设,促进员工身心和谐发展等措施和途径,不断优化人际关系,建立良好公共关系,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

2004年7月6日至9日国资委在大庆召开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各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初步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但这次日本之行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树立经营\"文化\"的新观念,做到建设\"文化\"与经营\"文化\"有机结合。

精神、理念、价值观等软性文化同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物质产品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这些软性文化越使用越增值,并且可以转化为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可以成为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这是可以对我们的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理论根据。而我们中央企业一般都有几十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这构成了我们经营\"文化\"的资源基础。即使有的企业文化积累薄弱,也应该从经营\"文化\"的视角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经营\"文化这个词的涵义就是提升企业文化以及对由此开发出来的具体文化产品进行商业化运营,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内赴海尔学习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实际上就是经营\"文化\"的一种结果。当然,现在参与经营的主体不仅仅是海尔集团,更多地是媒体等企业外的社会力量,但起点还是企业本身。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不是要取代基础性的文化创建工作,而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的提升,是将在基础性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成果所蕴藏的价值体现出来,并且不断增值。这就要求在基础性的文化创建中体现经营\"文化\"的要求。如:我们各中央企业建设的纪念馆、展览馆、资料馆等,就不仅仅是保存文化成果的场所,而应该成为经营\"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对这些场馆的投入,就不是纯消费性的支出,而恰恰应该是长期的经营性投资。

当前,中央企业开展\"经营\"文化的工作,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经营\"文化\"的长远战略,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中长期目标,从战略层面对本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资产进行经营。第二,可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如:在相关企业中把长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打造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商品,通过具体的文化营销,实现企业文化资产的升值,包括:开发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的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企业歌曲、电视剧、网络游戏等。第四,培育宣传文化英雄,以此来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从经营\"文化\"的视角看,王进喜、王启民、李黄玺、许振超等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劳动模范,更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英雄,代表着我国国有企业广大员工的精神追求,也体现着一个个企业的个性文化。如:王进喜是\"创业文化\"的代表,是大庆精神的人格化;王启民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李黄玺是新时期知识工人的代表;许振超是\"效率文化\"的代表。从经营\"文化\"的角度,对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进行解读和释义,不断进行培育和传播,就可以使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增值。

六、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尤其是要把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能力。

企业文化是全员性文化。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践行的主体和文化育人的对象都是全体员工。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目标,而企业全员文化自觉的程度又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应该在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程度上下功夫,尤其是要着重在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和员工的文化执行力上下功夫。因为文化自觉程度低是当前我们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存在三种错误倾向,可概括为\"三论\":一是单一主体论。即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而往往是因领导人员的变动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随之变化。实际上,企业家只是文化建设的领导主体,而不是单一的创建主体,是文化理念的主要设计者,而不是惟一设计者,是文化践行的先行者,而不是文化践行的基础主体。\"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这一论点主要是源于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概括。日本企业的性质大部分是私有制,而且早期都是家族企业,企业领导人长期不变,因而企业家的文化个性深深地影响了各自企业的文化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也有其局限性。而把这一论点移植到中国,尤其是移植到中央企业的文化建设上却是有失偏颇的。二是部门文化论。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和落实仅仅是企业文化部一个部门的责任,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合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三是与己无关论。这主要是存在于员工中的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家的责任和工作,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也就无法谈文化执行力的问题。

这三种错误倾向是中央企业在提高全员文化自觉上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应探索建立全员创建体系,形成全员建设企业文化的局面。日常工作中,注重设计具有全员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与培育活动,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二是应探索建立综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三是应探索解决文化与管理融合的问题,提高文化理念的制度化程度,使文化通过管理和制度发挥作用。四是应探索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把文化培训作为获得企业人资格、岗位任职资格等方面培训的重点,贯穿在自我成长过程中。

对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把推进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出资人代表的职责认真予以落实。企业文化是除人、财、物之外的第四种重要资源,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通过挖掘、整合、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塑造企业品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存量,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作为出资人代表--国资委的重要职责。建议国资委从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角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不断提高中央企业乃至所有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建议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指导意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这必将促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但国资委所管理的中央企业的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发展历史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同。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求中央企业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也要求国资委应加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建议加大《指导意见》的宣传力度,使中央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充分了解《指导意见》的内容,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性。同时,要通过召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座谈会、组织参观交流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督促检查,促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三、建议国资委尽快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素质。

一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培训制度,使出国培训规范化,分期分批地选送中央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人出国学习考察,真正使中央企业领导人适应世界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宽阔的眼界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同时,要认真选择培训国和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像这次日本企业文化培训考察就获得全体团员的一致好评。二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都已把企业文化师确定为一个新职业的情况下,建议国资委研究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规范的评审审批标准和程序,形成企业文化的职称系列,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在组织出国培训考察的同时,建议组织企业文化的国际交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知识、信息和文化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四、建议国资委加大中央企业开展形象宣传与品牌塑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国资委管理、组织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的整体形象。建议国资委充分运用所掌握的资源优势,引导中央企业加大形象宣传和品牌塑造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中央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建议国资委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和人才资源优势,主动搭建形象展示平台,为中央企业创造集体亮相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中央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为中央企业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建议国资委利用北京的中心优势,举办中央企业发展成就展览会,展览会期间可举办研讨会、主题论坛等多项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集中展示和提升中央企业的整体形象。这次日本爱知世博会就设立了企业展区,丰田公司、松下公司等日本企业就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展示了机器人等世界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和产品,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自身形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推荐第5篇: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国务院国资委赴日本企业文化培训团

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因中日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及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一、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真正促进企业 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企业发展实践是企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反过来企业文化又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既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直接相关,又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工的整体状况直接相联。而且,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生性,只有内在生长起来的文化,才能适应这个企业的需要,才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从而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可以超越阶段;可以积极创造,但不可以忽视企业职工的整体特点。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规律”,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一是遵循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文化积淀,不断实现文化提升。企业百年不倒靠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目前,在部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应该得到克服和改进。二是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认清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做到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内在要求出发,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既不能过于超前,又不能严重滞后,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保持协调一致。三是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坚持文化理念推行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做到因人因群体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推进理念普及和文化育人。考察中,19名同志对日本企业在推行理念中强调自主性原则印象很深,但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日本企业员工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以及企业文化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基础上的。而对于处于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的中国企业来说,过分强调自主性也是不适宜的,必须把自主性原则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把正面激励同系统灌输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推动以人为本原则的全面落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企业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结合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确立正确的以人为本原则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充分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历史性和整

体性,并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把以人为本和以企为家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价值原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人作为目的的价值高于人作为手段的价值。这一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状况的一种扬弃,是对物统治人、个体淹没在虚假集体之中状况的一种扬弃。它实现了由人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手段,到成为既是企业发展手段,更是企业发展目的的一种提升,这一提升并没有否定人作为发展手段的价值。由此引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以人为本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看,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从现实互动关系上看,以人为本与以企为家互为前提、互为结果。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员工坚持以企为家就是自觉把自己作为企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倡导以人为本必须同倡导以企为家结合起来,必须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否则,只强调人作为企业发展目的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虚位,就会导致以人为本原则悬挂在空中。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各个企业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对职工提出“以企为家”的要求,注重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以人为本”的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只有做到职工“以企为家”,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以人为本”,职工只有首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

二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历史性,把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与企业发展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产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在不同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体现着不同的要求。“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必须同一个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日本企业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是日本国家发展程度的缩影,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累积的结果。我们在惊叹、羡慕的同时,必须用历史性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结果和状态。同时,真正从我们企业现实条件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程度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并通过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

三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整体性,把个体利益实现程度与整体利益实现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以人为本”原则中的“人”既是一个个体性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发展,更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发展,实现各个群体在发展上的动态平衡:“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人的一个方面的发展,更是要实现人的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因而我们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必须按照整体动态平衡的要求,既要解决个体的特殊问题,更要实现整体性发展。

三、正确处理实施CI战略与实施CS战略的关系,及时导入CS战略,不断提升和强化中央企业的品牌形象。

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已实施了CI(企业形象塑造的英文缩写)战略,这对提升企业自身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考察,使我们认识到,在推进CI战略的同时,应该及时导入CS战略,使企业的形象塑

造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CS是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的英文缩写。1990年,日本丰田公司、日产公司率先导入CS战略,建设顾客导向型的企业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到现在CS战略在日本已经广泛普及。如:大金公司在经营理念中提出“洞察下一个需求,创造新的价值”,并对此进行详细阐述。所谓“洞察下一个需求”,就是深入到顾客的内心深处,去发现连顾客自己也还没有察觉到的需求和愿望,并将其变为具体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给顾客以惊喜,继而创造新的需求,就是顾客满意战略的一种体现。松下公司充分利用本公司长期的技术储备和雄厚的设计实力研制出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代表家用电器发展趋势的20年后的家用电子屏幕墙,在东京自己公司的国际展览中心,每天都在向来访者进行描述和展示。

日本企业推行CS战略是同高度市场化的特征相适应的。高度市场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市场导向,市场导向的核心是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就是顾客导向。因此,CS是对CI战略的丰富和深化。CI战略体现的是单一的企业视角,着眼于自我形象的提升;CS战略是企业、顾客等多重视角,关注的是顾客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导入CS战略是一种趋势和必然,但并不意味着导入CS战略就取代CI战略,二者视角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目前,中央企业应该对实施CS战略进行认真研究,择机导入、广泛实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新提升。

四、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为目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贫富差距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社会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同日本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对我们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即“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核心,通过积极进行理念创新,确立和宣传体现构建“六种和谐关系”的发展观、合作观、环境观、生活观等价值观念;在合理界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心理文化建设,促进员工身心和谐发展等措施和途径,不断优化人际关系,建立良好公共关系,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

2004年7月6日至9日国资委在大庆召开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各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初步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但这次日本之行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树立经营“文化”的新观念,做到建设“文化”与经营“文化”有机结合。

精神、理念、价值观等软性文化同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物质产品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这些软性文化越使用越增值,并且可以转化为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可以成为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这是可以对我们的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理论根据。而我们中央企业一般都有几十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这构成了我们经营“文化”的资源基础。即使有的企业文化积累薄弱,也应该从经营“文化”的视角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经营”文化这个词的涵义就是提升企业文化以及对由此开发出来的具体文化产品进行商业化运营,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内赴海尔学习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实际上就是经营“文化”的一种结果。当然,现在参与经营的主体不仅仅是海尔集团,更多地是媒体等企业外的社会力量,但起点还是企业本身。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不是要取代基础性的文化创建工作,而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的提升,是将在基础性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成果所蕴藏的价值体现出来,并且不断增值。这就要求在基础性的文化创建中体现经营“文化”的要求。如:我们各中央企业建设的纪念馆、展览馆、资料馆等,就不仅仅是保存文化成果的场所,而应该成为经营“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对这些场馆的投入,就不是纯消费性的支出,而恰恰应该是长期的经营性投资。

当前,中央企业开展“经营”文化的工作,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经营“文化”的长远战略,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中长期目标,从战略层面对本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资产进行经营。第二,可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如:在相关企业中把长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打造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商品,通过具体的文化营销,实现企业文化资产的升值,包括:开发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的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企业歌曲、电视剧、网络游戏等。第四,培育宣传文化英雄,以此来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从经营“文化”的视角看,王进喜、王启民、李黄玺、许振超等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劳动模范,更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英雄,代表着我国国有企业广大员工的精神追求,也体现着一个个企业的个性文化。如:王进喜是“创业文化”的代表,是大庆精神的人格化;王启民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李黄玺是新时期知识工人的代表;许振超是“效率文化”的代表。从经营“文化”的角度,对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进行解读和释义,不断进行培育和传播,就可以使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增值。

六、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尤其是要把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能力。

企业文化是全员性文化。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践行的主体和文化育人的对象都是全体员工。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目标,而企业全员文化自觉的程度又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

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应该在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程度上下功夫,尤其是要着重在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和员工的文化执行力上下功夫。因为文化自觉程度低是当前我们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存在三种错误倾向,可概括为“三论”:一是单一主体论。即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而往往是因领导人员的变动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随之变化。实际上,企业家只是文化建设的领导主体,而不是单一的创建主体,是文化理念的主要设计者,而不是惟一设计者,是文化践行的先行者,而不是文化践行的基础主体。“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这一论点主要是源于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概括。日本企业的性质大部分是私有制,而且早期都是家族企业,企业领导人长期不变,因而企业家的文化个性深深地影响了各自企业的文化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也有其局限性。而把这一论点移植到中国,尤其是移植到中央企业的文化建设上却是有失偏颇的。二是部门文化论。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和落实仅仅是企业文化部一个部门的责任,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合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三是与己无关论。这主要是存在于员工中的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家的责任和工作,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也就无法谈文化执行力的问题。

这三种错误倾向是中央企业在提高全员文化自觉上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应探索建立全员创建体系,形成全员建设企业文化的局面。日常工作中,注重设计具有全员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与培育活动,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二是应探索建立综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三是应探索解决文化与管理融合的问题,提高文化理念的制度化程度,使文化通过管理和制度发挥作用。四是应探索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把文化培训作为获得企业人资格、岗位任职资格等方面培训的重点,贯穿在自我成长过程中。

推荐第6篇: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二、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一、反思日本文化

日本大和民族文化用24个字可归纳起来,即认真质量、管理服从、计划时间、进步学习、团队精神、勤劳发展。日本能够实现经济起飞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日本文化基本适合标准制造的特性,使日本在制造业中以极低的成本,高速自动地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制造业成功的基本要素是质量、管理、成本和技术。缺少这些特性,企业在制造业中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而日本文化中认真、勤奋、学习和服从等一些非常鲜明的文化特质恰恰支持了制造业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人这些文化特质又是怎样来的呢?是狭小的生存空间和贫乏的资源等因素铸成的。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恰恰是制造业,20世纪有80%的工人致力于制造业,日本文化迎合了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日本人在制造业中发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优势,发现了自己的文化习惯竟然成了竞争中的战略优势,制造业中的规则、标准,对他们的文化特性而言,不仅不冲突,而且结合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像今天印度人对软件业一样,于是,日本人疯狂了,他们像孩子玩游戏一样地投入了生产并从此上瘾,一路挺进,走向世界。

今天,你无论什么时候进入日本,都会发现日本国家是一架管理得很好的机器,不论是战时还是战后,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是这样。从礼节、茶道到出游,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合格的“工人”,是快速运转的一部国家机器中的螺丝钉。大和民族的群族文化促成了日本成为世界标准制造业中的优秀者。

但是优秀者并不是顶尖的。以德国为核心的部分欧洲国家在建立精良制造方面的文化天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支强大力量,他们正在随着全球化的过程而遏制日本攻势。日本制造的产品正在淡出欧洲市场。

将所有国家制造业的文化进行评判,可以划分为三个能级:

第一个能级是精密制造文化,代表性的民族是日耳曼民族;

第二个能级是标准制造文化,代表性的民族是日本;

第三个能级是基本制造文化,代表性的民族是中国。

德国、日本、中国目前处于这三个能级之列,在精密制造上,日本遇到了德国及北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日本产品全面落败,高级轿车无法与德国奔驰、宝马媲美,高级手表无法与瑞士抗衡;在基础制造业方面,中国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产品正在进一步压缩日本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中国人办法多得是,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大,未来究竟还会抢日本人多少市场份额,我们走着瞧„„

二、综观中国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从事多种产业是正常的,那么,这一民族文化与所从事的某一产业所需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各民族的文化是有个性的,是各具特质的,而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特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冲突的发生就在此。冲突表现不明显时,是因为竞争尚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消费者要求也不高,当我们发现消费者精挑细选、反复比较时;当我们想把自己的产业做成行业一流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所从事产业所需要的文化与我们的群族文化就会发生冲突或不相称,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思考有效对策。我们都知道,在世界文化形态中,汉民族文化处于中间状态,它既不像德国人那么讲规则,也不像印度人那样随心所欲,汉民族文化个性不可能支撑我们做软件超过印度,做制造超过德国。

三、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1、企业发展需制定游戏规则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中,低成本优势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最多的就是劳动力成本——这显然是重要的。但目前日本东芝、松下等企业也都在中国追加上万亿日元办企业,如果中国制造业仅仅依赖这一点是不够的。因此企业成本优势应来自于:更低的人力成本,更低的资本投入成本,更低的物流采购成本,更大的经济规模,以及更有个性的更实用的产品——这当然要有研发投入,要有人力资源投入,而这些投入是要靠低成本来提供的。如果仅仅以低价位来吸引消费者,其实成本是最大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是竞争,千万不要满足昨天取得的成绩。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尤其是外国人控股的制造业都很低调,小天鹅跟宝洁搞了10年合作,宝洁每年赚多少钱?从来就没有公布过而且很低调,不爱炒作。因为面临着竞争。我们千万不能自己与自己比,应该横过来比,一比才知道我们的差距太大了。

2、制造业也缺乏基本管理

目前中国不少企业普遍的是缺乏基本管理,仅仅靠老板的权威和拼搏控制的局面是无论如何不能持久的。要明白老板不是神,管理难免有黑洞,竞争残酷而浪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简单地说四句话:一是以德制权,要有道德品质,因为我想美国的“安然事件”没有道德。二是以权制权,企业里面的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他制定权力让总经理去执行,总经理是在有效的权力之下进行工作。三是以公制权,比如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有200多个股东,200多个股东怎么想到一起?当然志高就是股东的公,中国企业“以一当十”没问题,但是在企业内高手林立,就得有“以十当一”的凝聚力。如果没有企业文化,把十个人凝聚在一起太难了。四是以监制权,没有监督的管理就是犯罪,企业家应想一想您的监督管理到位了吗?国内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大纲,唯独没有监督成本,其实监督成本是很大的一块成本。

3、企业最终还是要靠团队

企业长大的原因就是知道团队的重要,当然也认同团队,所以能够顺利地突破成长期的困境,进入更辉煌的发展期,以致持续经营。成功的企业靠的是非凡的管理,而成功管理是企业遵循了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规则,最重要的方面是确立企业意识和企业精神。通常人们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资本、技术、先进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上。然而,这些还不能充分聚集员工的力量并引导企业走向成功。关注企业在事业上长盛不衰,就不能不关注其背后企业的产生经过和其巨大动力。企业的目标应当是“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幸福”,企业首先致力于保护员工的福利,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以让员工和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企业员工认同感的重要来源是企业文化,所以构筑独特企业文化也是增强员工认同感所必需的。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之路不是以往企业崛起所走过的老路。它不但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中日间制造业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文化方面,中国制造业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这就是管理。而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日本人倡导多数协调少数,日本的管理有时也很有趣,好比抬轿子的人有高有矮,有人用力,有人不用力,有人摇摇晃晃,虽然增加了阻力,然而摇晃的结果,是轿子平安到达目的地。如果有争执,只要提出一个全体目标,就很容易协调,所以虽然平日有派系,但一旦对外或遇到重大事件,便会很快取得一致的行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这个自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给了我们以坚实的依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给了我们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加快中国制造业文化创新的步伐,把中国制造业建设成多姿多彩的文化企业和生机勃发的创意企业。应该说,对待中国制造业,我们现在的态度理智多了。中国制造业要格外珍视本企业的文化创造,这是参与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日本企业的一些做法和一些已取得的效果,应该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当然,种种有利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自然而然的成功,能否把这件事情做成做好,还取决于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企业创新的能力。要求我们把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创新,中国制造业究竟怎样去实现这些基本原则,就需要中国制造业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了。中国制造业的做法应当是以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即消费者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为标准来界定市场,找准产品创新的立足点。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市场上出现了新产品而去改变他们“想要完成的工作”,只有当中国制造业新产品能帮助顾客以更有效更便捷的方式完成他们目前正在努力完成的工作,那么他们才会去购买企业制造的产品。二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扩展方式,把中国制造业发展起来,才能把文化创新的成果更有效地推展开来,才有可能让世界分享到中国制造业文化的甘醇。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制造业比传统的制造业意义更大,后者有经济意义,而前者兼有经济与精神的双重意义。

推荐第7篇:企业文化建设

低处着眼,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感觉企业文化太大了,无所不包,

计出一整套辞藻华丽、空洞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远景、企业使命等等,并且还印制有《企业文化手册》、《企业员工手册》等以及企业标识、标准字、标准色、司歌、司期等完善的视觉、听觉识别系统等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虽然对于外部环境的不知情者可能会起到一时的“包装”功效,但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纯属一个漂亮的“花瓶”,很多这样的企业往往太重视这些外显层面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内涵的提升和完善。

目的论的企业文化指标可以包括:企业的战略方向、企业的工作效益、企业和工作质量与效率、员的忠诚度和幸福感、企业和向心力等

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作秀工具,欺上瞒下的药丸

从低位做起,严格要求,稳步提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充分说明文化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安民警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强,公安文化建设面临的工作比以往来得更紧迫、更重要。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安机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在认真抓好各项公安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公安文化建设,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为公安工作和为公安民警服务,组织开展了各种民警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了民警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品位乃至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增进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下面,我主要结合我市公安文化工作实际,借助现有的公安文化理论,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新时期公安文化工作的内涵、作用、存在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

一、以人为本,提高文化的内涵及重要作用。

新时期公安文化是指在新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在人民警察队伍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特点的一种行业文化,是警察群体的自我表达方式。公安文化具有鲜明的公安特征,其基本内容表现为警察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象,主要包括警察礼仪、外观标识、文化活动、公安文艺等方面内容。而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为民警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则是公安文化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娱乐民警身心,陶冶民警情操,促进整个公安队伍素质的提高,推进公安事业全面进步,是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搞好公安文化建设,是当前公安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道重要命题。要求我们每一位公安文化工作者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以实现公安文化效益的最大化。

(一)实现公安文化的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公安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其精髓是通过每时每刻都在民警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民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民警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我局文化工作者通过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把公安文化建设从唱歌跳舞、拔河打球的浅层次提升到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各级领导既做公安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又做公安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充分利用我局已建成的图书馆、荣誉室、健身室、宣传栏等文化设施和场地以及《广州公安》、《广州警察之声》等刊物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刊登了大量反映警察生活的文艺作品,其中作品《大爱无声大忠无悔》深情再现我局缉毒英雄吴桂忠同志感人事迹,获得首届南盾文学奖、《诸剑锋:生命的故事》等作品分获全国部分城市公安传媒协作年会大奖。通过这些载体,我局日常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安民警的思想意识、品德情操在健康有益的公安文化活动中得到陶冶和升华,文化修养得到提高,从而引导民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变他律为自律,改变以往靠照本宣科、空讲道理的灌输式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

(二)实现公安文化的凝聚功能,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安文化有同化和融合作用,能有效地沟通民警的思想和情感,使他们对警察的价值取向产生高度的认同感,更容易在广大民警中培养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正气。近年来,我市公安队伍中涌现出冯尚益、吴桂忠、陈世豪等一批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我局通过组织事迹报告会、组织征文、举办专题晚会等形式,系统地组织对英雄人物宣传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开展健康向上的公安文化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公安民警对警察职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广大民警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特别是通过深入挖掘民警队伍中的闪光点,积极宣传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三)实现公安文化的导向功能,保证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文化具有基础性的导向作用,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形成无形的约束力,规范民警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亲和力,使全社会更加理解、关心、支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从2000年开始,我局定期举办警察开放日,通过从最初的走出去设展到邀请市民进入市局指挥中心大楼,实现了警民亲密接触,集中向社会展示了我市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在警察开放日上,我局除进行民警业务技能、装备器材展示外,还举办了民警书画展览、摄影展览、文艺表演等公安文化活动。警察开放日活动让群众走进警营,走近警察,充分展示了我市公安队伍既是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威武之师,又是一支重视文化建设、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文明之师。警察开放日活动已成为我局展示整体形象的文化活动品牌。

(四)实现公安文化的塑造功能,提高我市公安队伍的综合素质。公安文化强调把培育高素质的警察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公安文化的建设,激发广大民警学习知识的热情,努力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近年来,我市公安队伍通过围绕“成才、建功、立业”等主题开展教育学习月、各类演讲、征文等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实现警营文化“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目标,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通、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民警察,从而增强队伍的综合素质。如在近年我局举办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朗诵比赛以及广州警察之歌征稿活动中,涌现了一批综合素质好、符合新时期公安工作要求的优秀警营文化工作者,营造了全市民警队伍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强化意识,解决公安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强化大局意识,克服务虚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公安文化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公安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公安工作中,文化建设似乎是务虚,但实际却关系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近年来,一些公安机关只重视行政管理,过分依靠行政手段,以致民警的自律意识下降,虽制定出了许多制度,但执行效果不甚理想。公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指导,把公安文化建设落实到提高民警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对内提高民警素质,促进队伍建设和谐统一,对外促进沟通,展示形象,推动公安机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主体意识,克服倒臵思想。在公安文化建设中主体是民警,民警的精神需求才是公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由于公安机关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半军事化性质,强调以服从为主,传统的队伍管理模式简单化、模式化,大多民警是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等待分配任务的工作态度,“主人翁”意识相对缺乏,影响了民警内在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公安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实际,通过文化活动,培养民警的主体意识,借助有效的工作形式,减少遏制力,增强驱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创新意识,克服照搬思想。公安队伍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队伍,这也是公安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但一些公安机关在公安文化建设中却存在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或者是生搬硬套以前的工作方式,影响了工作效果。公安文化是与时代一同发展前进的系统工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公安文化建设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从内容上创新,从形式上创新,从机制上创新,坚决克服不切合实际的照搬思想和拿来主义。

三、理顺思路,扎实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公安文化工作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要牢固树立“公安文化是是警力、是战斗力”的意识,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警、治警和强警的重要环节,纳入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制订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稳步有序地推进公安文化建设。

(一)提高文化“软实力”,满足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要通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公安文化建设也应根据这一思想,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化,通过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民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与警察职业的要求趋向一致,使民警在政治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高,有效地提高民警的精神境界,把接受组织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公安队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坚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建设和谐公安文化。建立和谐的公安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十七大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公安文化建设应把握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善于运用新的文化载体,开拓公安文化工作新领域,建设和谐警营文化。要通过公安文化建设,使民警的内在素质与所从事的公安工作和谐,民警之间的关系和谐,民警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等。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之与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中心工作相互交融与促进。公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主动服从服务于公安中心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文化育警,学习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生活,积极开展公安文化实践,确保公安文化繁荣健康。

(四)建立健全公安文化组织机构,加强公安文化载体建设。公安文化建设要从基本阵地、基本项目、基本制度和基本队伍建设入手,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建设具有较强文化生产力的宣传阵地,培养深受民警喜爱、具有良好作风和形象的人才队伍,形成一套完整运行机制以及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基本文化项目;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把公安文化工作的普及和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公安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从而推动公安工作的全面进步。

推荐第8篇: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建立完整、科学、操作性强、具有事业部特色、行之有效的CIS企业文化体系;重点完成CIS体系的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等三个系统的建立和推进工作。倡导“亮剑”文化,实现“愿景、战略、理念、精神、标识、品牌”的六个统一。

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事业部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探索政治思想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CIS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继承、借鉴、创新”的原则,对集团五十年所形成的精神财富进行认真分析,在继承“航天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同时结合“十二五”经营工作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和创新工作,创造出体现事业部特点的CIS企业文化体系。

建立MI理念识别系统(精神文化)。提炼出符合事业部实际,富有事业部特色,为广大员工认同的战略目标、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事业部MI理念识别系统,颁布出版《事业部企业文化手册》。

战略层使命:引领航天发射技术,强军惠民贡献社会愿景:铸造国际一流特种车公司策略层价值观:协同亮剑追求卓越企业精神:自主、创新、包容、敬业、高效经营方针:市场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更大的市场质量理念: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成本理念:今天的成本是明天的利润安全理念: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成功事业部文化理念体系执行层人才理念: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企业为人才成长打造平台学习理念:知本创造财富竞争理念:挑战自我超越对手品牌理念:航天品质成就特车品牌

图13-1 事业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建立BI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制度文化)。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颁布出版《事业部管理体系文件汇编》,规范员工行为,同时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文化系统,确保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实施,以提高管理效能。

大力推广航天的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形象文化)。以集团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为基础,结合事业部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保障机制以及制定严格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办法,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铸魂”、“育人”、“塑形”三项工程

1.“铸魂”就是着眼于精神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铸就企业之魂 要把先进的文化熔铸于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坚定员工的理想信念。要在继承航天精神、共同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发扬企业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亮剑”精神,使它成为员工的主导意识、事业部的灵魂。 2.“育人”就是着眼于企业发展之本,用先进文化为企业培育人才 要坚持“…………”的人才理念,努力用先进文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通过发挥文化阵地优势,建好员工的精神家园;通过发挥文化队伍优势,加强员工的文化修养;通过发挥文化活动优势,丰富寓教于乐载体;通过发挥网络优势,拓展文化育人空间;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能力型员工,从而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与能力。

3.“塑形”就是着眼于企业竞争需求,用先进文化为企业塑造形象 要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塑造企业的市场形象;要把先进文化融入每一个项目之中,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要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的社会活动中,展示企业风貌,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要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展现企业的整体形象,从而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陆舆”、“蓝速”品牌。

推荐第9篇: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建设的主动权。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作用两方面探讨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提炼企业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团体以及每个个体都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生存的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竞争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反映在全体员工的思想精神风貌之中。

1、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2、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3、企业精神必须以人文本。以人为本,要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一是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人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在监督和考评上更多的注重成果,而非过程,这就为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为此企业还可以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实现此目标。二是构筑双赢平台。企业要构筑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首先,要让职工明白,企业不仅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场所,是职工在精神得利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要让职工懂得只有企业发展强大了,才能给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职工从深层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全体员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使员工与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其次,企业要有更高的发展必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 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三)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形象等都需要靠领导去提炼和设计,也需要领导的规范行为带领和影响员工贯彻执行。因此,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那种把文化教育、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已不多见了,但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向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管理的驱动器,正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行者潜心研究的宝贵结晶。因此,坚定不移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列入领导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计划落实,经常检查改进,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对企业精神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为战胜艰难困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全员参与是保证

全员参与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得不到企业职工的认同,没有企业职工的广泛参与,就如同无源之水一样必然枯竭。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企业领导要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文化建设意识的教育,要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给职工提供参与实现目标的机会,引导职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此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为之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职工和个人目标都能同时达到。

(三)创新发展是根本

创新发展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总体上讲,目前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低级阶段,摆脱旧观念旧思维羁绊,不断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事业需要创新。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决定了企业必须创新。如何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呢?一是要重新审视企业的现有文化,对企业文化进新系统的研究和不断的探索。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三是要立足于问题的发现、分析的解决,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客观要求出发,从利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发展,适合科技进步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扩大企业的辐射面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和交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以良好职业道德、精湛技术、优质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在联系与交往中必然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留有美好的形象,是取之不尽的无形资源,将受益无穷,它能刺激客户,使其对企业产生有益的行为,使企业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优秀企业文化能培育职业道德,可促使员工在深化企业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整个实践活动中界定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总体水平、统一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员工的创业、敬业精神,为促进企业持续、协调、有效、和谐发展勤奋工作。

(三)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经验管理属能人模式,凭感觉、靠经验管理、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和风格在发挥着作用,结果使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租放管理水平。科学管理属于制度模式、企业各单位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了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都有成套科学的、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但是,总有部分工作是制度和程序管不到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标准让人难以掌握,就可能压制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运行效率,增大管理成本。现代管理属于文化模式,员工的工作都不靠人来监督、管制,而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工作,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一切基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都已经潜移默化为所有员工的职业习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在实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管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名片”、“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建设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会的认可的有效途径。在新的世纪,哪家企业拥有文化优势,哪家企业就拥有竞争优势。

(五)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过去,企业一般是靠物质资源来建立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设备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时至今日,这种发展方式不再是企业最好的发展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文化担起企业发展推动力的重任。

推荐第10篇: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 系统建设,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打造企业形象,提高  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一流的钢铁队伍。

 一)对内—企业文化建设  1 、建设目标  全面推进  CIS                    系统建设,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打造企业形象,提高 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一流的钢铁队伍。

三、建设目标

公司未来三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两年实现突破、三年卓

有成效”的思路,全面完成企业文化“梳理整合、宣贯落地、提升创新”三大目标,以文

化力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各项管理的科学化,为公司的持

续快速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对内—企业文化建设 1、建设目标 全面推进 CIS 系统建设,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打造企业形象,提高 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一流的钢铁队伍。 2、开展措施 2.1 文化理念提炼及宣导 2.1.1  公司企业文化大纲拟定

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与集团领导沟通,征询各部门意见,对公司“企业精神、企业

 价值观、企业竞争观、企业基本法、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人才观、企

 业竞争观、企业服务观、员工行为准则、员工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提炼,拟定与“公司

 发展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宣传口号,引导员工塑造统一的价值观,围绕共同的目标而奋  斗。  2.1.2  企业文化弘扬传播

 通过培训、信息栏、网站、 OA     、电子内刊等不同方式和载体,使员工认知和感悟企业

文化,通过导引和影响,使员工从内心和思想深处对公司企业文化进行认同和融入。 2.1.3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通过“看板、信息栏、网站”等载体对企业文化进行宣扬,在公司内部进行悬挂张贴,

 使员工统一思想、统一行为,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工作环境。  2.2  公司形象宣传标识管理  2.2.1 logo  确定

 对公司形象展示标识  LOGO  涉及的内容、形状、字体等进行确定,固化公司标识,确保

 公司“网站、报送材料”等所有对外展示资料宣传的一致性,展示公司统一的企业形象。  美都集团  2.2.2  文件模板、 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模版确定

对公司各部门需要的文件模板、PPT 模版进行确定,确保各部门提供资料模板的一致 性,展现美都集团公司的规范性。 2.2.3 公司标识对外报送审核

对各项目及各部门对外展示的公司形象相关的标识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对外展示的

一致性。 2.3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 2.3.1 看板制作

对公司“企业精神、企业基本法、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人才观、企业竞争观、企业服务观、员工行为准则、员工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提炼,设计制作上

墙,在公司走廊和办公区进行悬挂,营造文化氛围。 2.3.2 门牌制作

对公司门牌进行统

一、悬挂,确保公司门牌的统一性。2.3.3 办公桌椅及物料摆放

对公司各部门办公桌、椅子、电脑、文件筐等用品摆放进行规范,确保物品摆放的       一致

性,营造整齐划一的办公形象。 2.3.4 员工行为规范检查

根据《员工行为规范》对“员工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环境”等方面进行限定和规

范,并通过培训和检查的方式,确保大家行为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对外展现美都统一的职 业形象。 2.3.5  司歌拟定

 号召全体员工编制司歌,宣传推广,成为企业全员久唱不衰的永恒曲,调动人心。  2.3.6         

品牌建设方案

 公司品牌建设方案

 为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提升产品竞争力,  打造庄合品牌  体系,

 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  打通全产业链,

 特对庄合的品牌建设进行  了梳理。

一、指导思想

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 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 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 提升公司的  品牌形象。

 通过品牌创建的过程,

 实现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 把企业产品打造成知名 企业文化墙

对公司大事记及员工活动照片进行搜集, 设计制作公司的企业文化墙, 对外展现良好的 企业形象。 2.4 企业文化资料积累 2.4.1 大事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使企业品牌所代表的产品与消费者产生“精神共鸣” ,形成企业品牌魅力。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公司品牌建设工作,

由公司媒体宣传部负责公司品牌建设的组织、协调、实

施和监督,为打造知名品牌全员努力。

三、目标与定位

(一)品牌目标 1、内部目标:建设一支创新、实干、开放、高效、超越的专业化团队,建立先进的企

业文化,实现企业品牌化道路。 2、外部目标:打造品牌“三度”

,即社会知名度、市场美誉度、消费者忠诚度。

(二) 1、企业定位:中国唯一的智慧能源系统供应商 智慧热泵空调第一品牌 2、品牌定位:智慧能源,从庄合开始!

四、品牌项目

(一) 网站运营 1、

网站构架 ( 1 )功能: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实现线上交流的功能;展示产品,扩大企业知名度 和影响力;实现产品商城和在线支付功能。 ( 2 ) 内容: n 首页:

导航(首页、产品导航、新闻公告、关于庄合、成功案例、互动交流、加入我们) Banner 图(企业广告语、产品广告语、产品展示、重大活动等) 新闻公告、产品展示、联系方式  n         二级页面:

产品导航(智慧能源系统、专用热泵机组) 新闻公告(行业新闻、企业新闻、活动新闻)

关于庄合(企业介绍、组织机构、管理团队、企业文化、企业活动) 成功案例(合作伙伴、产品运用) 互动交流(交流社区、贴吧) 加入我们(经销团队、庄合招聘) n

 三级页面:主要是在版面的设置和产品的内容上进行规划设计,图文并茂、信息全  面便于用户对产品的了解,充满吸引力。  2    、

网站建设 ( 1  )技术维护:由北京公司做相关技术上的支持和协助,包括服务器、页面制作、后台管

 理等,网站视觉效果。  (  2  )内容维护(图片  +  文字)  管理权限(  1  人)内容权限(  2~3  人)  n

 原有素材和案例的整理(资质、荣誉、案例„„)  n             产品内容的跟进(产品、型号、性能参数、尺寸、功率、特点、性能、优势„„) n

最新动态的跟进(广州展会; 2013 年首次产品推介会;上海城投展示会„„) n

每天行业新闻的更新,激活整个网站,提高活跃度,并且提升自身素质。 3、

网站推广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度竞价

开通百度账号, 在市场调研、竞争分析、

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实时调整竞价方案, 提升产品的有效咨询率和转换率。 ( 2 )

百度、谷歌广告联盟 ( 3 )

百度百科、知道、贴吧、论坛、社区、互动百科、博客等网络手段,共享企业 动态,包括照片、话题、观点等。

(二)品牌传播 1.统一的对外形象建立 n

 建立企业统一的形象,包括广告语、手机彩铃、固定电话、 400  服务热线、 PPT                    、视频、日常用品 (名片、手提袋、工服、纪念品、徽章、工作证、纸杯、笔、信封、信笺、笔记本) 营销资料包 (产品 PPT、

企业介绍 PPT                    、广告、水晶杯、新闻链接、话术、

面对销售团队和经销商等的百问百答等电子版和印刷版资料包) 邮件、企业

项目手册、产品项目手册等; n

建立统一企业宣传标牌、

广告牌的装置规格和设置区位, 征集、确定、录制企业歌 性化; n

高度重视产品售后服务,

建立一套保证用户满意的全过程服务管理体系, 妥善处理

好客户投诉问题,在消费者当中树立精诚服务的形象。 2. 互动平台推广  n  官方微博  1)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升官方微博自身的品牌形象; 2) 全体人员进行微博营销培训,并进行加 V 认证,确立统一的形象标准。例如 “庄合 + 姓名”

,提升品牌的凝聚力,员工的归属感,并且减少员工的流失。 3) 在所有的宣传媒体上告知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的内容, 并且由公司全体人员参

与并邀请周边的人群进入到互动人群当中; 4) 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微博营销传播战略, 由公司领导影

响和带领公司内容人员、合作伙伴、

经销商企业进行大势传播和互动关系的建 立。  5)          建立一个有效的微博运营机制,包括员工、领导之间的奖罚制度。 n

微信运营

全面开展微信,

官方微信二维码的广泛传播, 在网站、宣传资料、微博等页面上大

势推广,并且分模块,潜入式分享和推进公司和产品的品牌。 n

 董事长微博运营  加  V  认证,全面提升公司董事长的个人形象,发布董事长活动信息、个人观点、 与业内知名人物的互动和交流。  3.    新闻宣传 1) 日常产品类新闻:产品差异化新闻,找准切入点持续发文,提升活跃度。 2)  案例新闻:产品运用效果新闻,通过第三方评价突出品牌特征。  3)  活动新闻:公司内外活动新闻,采集名人、专家、行业精英等重要人物的言论,结  合自身产品进行宣传报道。  4)  行业新闻:与行业最新资讯相联系,根据信息指出企业和产品的最新动态。  4. 辅助性宣传工具

第11篇: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特点的研究

朱家军

(云维股份化工分公司有机分厂

云南沾益

655338)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为核心的观念形成的总体。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巨大精神动力,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一种无形的资源。企业只有完善各种制度,增强员工群体、创新等意识,才能促使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建设现状

建设特点

1前言

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根本动力来自干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管理经验竞争性的逐渐增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管理经验的理论化梳理,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各大经济体管理实践形成了良性的反馈,引发了经济学界与广泛的企业管理人员自觉主动的探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明的今天,企业管理也随之由经验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更进一步跃升为文化管理阶段。随着中国企业逐步关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诸多企业文化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也暴露了出来。

企业文化研究在上世纪8O 年代就逐步引入中国,随着MBA 教育的迅猛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也逐步走上前台,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关注,企业界也开始在企业建设实践中广泛参与进来。相对于蓬勃开展的西方企业文化研究,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界一开始理论建树不多,多以绍介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为主,关注的焦点还停留在有关企业文化作用和意义上,对于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和创新意识的辨证关系,也多以马列主义原理来入手,落脚于企业实践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很缺乏。

为了改变文化研究长期滞后于企业建设实践转变的落后面貌,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界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开始转向:

一、把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落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古今对比研究,关于企业文化和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关系研究进展较快,研究深入到了企业文化与管理、环境、经营策略、创新意识、竞争力等深层领域;

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实务的研究蓬勃兴起,涌现了一大批关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评估、咨询的实证研究成果;

三、关于企业文化发展的追踪性研究有了长足进步,伴随着国家创新意识的兴起,企业文化研究界有意识地加大了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及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不仅获得了企业界的认可及支持,同时也获得管理学界的认可,目前我国对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主要集中干以下四点:

2.1 企业文化的概念分析

对于企业文化概念的探究,国内外学术界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思考,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五因素论”。此理论指出,企业文化由五种因素组成,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以及习俗仪式为必要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构成企业文化唯一且最重要的因素。

2.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在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文化的急速分化从而致使企业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内动力不足,使企业经营者与员工行为取向不能与企业根本利益保持一致,奖惩机制不完善,缺少文化建设的内因;认识的偏差;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思想倾向。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失衡;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出现偏差;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肤浅,而且落实不到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管理的实际不相符;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个性魅力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2.3 制约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包括:企业的战略意识薄弱;创新能力匮乏;企业的人才观念不足;竞争意识不明。

2.4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理论研究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并广泛借鉴国外的成功企业文化建设范例,许多学者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经过分析,可归纳为四点: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要透彻分析及合理处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关系;要注重企业文化发展中,企业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一点是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3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特点

结合我们云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特点,谈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3.1 培育员工的主人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快速推进,大家的“铁饭碗”被砸了,随着而来的政企分离,将国有企业彻底推向了市场。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很多员工产生了“失落感”、“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主人意识谈化,企业的凝聚力下降。近几年,我们企业积极推行绩效、对标管理,同时考评、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激情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必须使全体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使之找到一种归属感,从而确立自己的主人意识。

3.2 培育员工的群体意识

企业文化是以员工为载体而存在的。当企业文化渗透员工内心,形成一种企业全体员工所共识的群体意识的时候,这个企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团结奋斗。近年来,集团公司各级机构以加强宣传教育和落实奖罚机制等措施,不断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3.3 培育员工的创新意识

员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整体优势上,还必须开发挖掘员工潜在的创新意识。聪明的企业家有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美国学者托斯·沃森先生所说“企业的成败的关键在于激发员工的力量和才能。”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有了人才,必须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充分开发利用人才的聪明才智。

3.4 培育员工的市场意识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广大员工也面临着挑战,即企业有情市场无情。后经融危机的不断扩大,尤其对我们煤化工企业打击更大,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形下,此形式下企业面临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就是竞争。有经济专家分析: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能否培养自己的文化并发挥作用,将决定其在21世纪的生存能力,企业文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作为我们建设企业要想在市场这个商海中搏击风浪,游刃有余,唯有增强广大员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做好市场这篇大文章。

3.5 激发员工的献身意识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定深入到培育企业精神这一步。企业精神就是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在本企业的具体体现。同时,当然还应该体现出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的共同愿望。我们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通过长期的企业精神(献身意识)的熏陶,甘心情愿地为企业的建设、改革、发展而忘我地工作,无私的奉献,这就是我们企业兴旺发达之所在。

3.6 不断挖掘自身企业的特色文化

企业文化要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必须于自身企业的建设结合起来,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国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自身的内在精神。发掘这些内在的精神并加以发扬,结合新的要求,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事半功倍。

3.7 不断完善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实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与此同时,制度也是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与制度建设和企业的战略规划相融合。将企业文化的建设细化为制度,并积极的抓好落实,一方面,企业文化通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工作标准这些外在的硬性规定来束缚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要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

4 国有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的创新首先表现为观念的创新。要形成解放思想、不墨守陈规的创新文化,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同时要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对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进行整合和提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建设创新文化的结晶,应该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持续成功的奥秘是这些企业有健全不断传承、不断融合发展的创新文化。一定要把促进企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企业文化创新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从当代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正确制定和调整企业文化战略,充分体现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企业的特点。在开展国际合作业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合作方的先进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增进文化沟通,注重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是有思想的,而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企业文化正是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最终影响人的行为来发挥作用的。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但要靠有形的环境和载体去折射、放大和传播。建立健全企业文化,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企业的力量呈现最大化。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好的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要跟上时代潮流,应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1] 钱文洁,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11).[2] 付靖,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06).[3] 花红林,浅议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J],南方经济,2012,(03).[4] 郑娟.加强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中国职工教育,201l(12):28.

[5] 高万里.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7(O3).

[6] 李静.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4).

第12篇:企业文化建设

黑艺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成都家私广告摄影业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差异,从价格到品牌的竞争,事实上已表明了其竞争的核心——“人”的竞争,不同的企业文化也构成了行业竞争独有的竞争能力与优势。物资资源终将会枯竭,而只有人的精神的力量却生生不息,那么家私广告摄影企业如何在行业整合、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企业人”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的导向统一化,营造创新氛围、凝聚吸引人心、激发团队潜能、建设百年基业呢?如何能够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并引导大家认同公司的目标,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创造出更大的个人与企业价值呢?那就需要我们首先来整合来自四面八方、素质各异的成员,塑造共同的、明确的价值观与愿景,培训员工理解公司的使命、宗旨与目标,统一行为结果,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相互利益关系,才能获得企业新的辉煌! 黑艺是什么?

是为家私企业提供专业摄影、设计、广告、制作等品牌推广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是由黑艺工作室总经理兼摄影总监、重庆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期会员,从事专业摄影工作十几年,具有丰富摄影经验及管理水平的任玉川老师和黑艺工作室市场总监兼培训顾问、毕业于重庆美术学院,从事广告、市场营销、咨询服务等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的申丽老师领衔的团队!

是由一群充满梦想、充满激情、渴望成长、渴望改变、勇于付出、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追求卓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职业化队伍!

是由黑艺领头人倡导并进行实施,真正实现将“学习、总结、分享转化为公司绩效”的内训方式,“永远比客户进一步”是我们的学习理念!

是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温馨、充满关爱的大家庭,“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对人性的关注和了解形成黑艺走向成功的全新观念!

是一个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并根据各个家具企业实际情况来量身订制品牌推广服务解决方案的智力型公司!

1

黑艺的定位:

主要服务于成都家私业,专业提供家私摄影、设计、广告、制作等品牌推广服务,持续满足顾客服务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多赢合作。 黑艺的目标

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长,成为西南家私业最专业的家具摄影、设计广告专家。 黑艺的使命:

用创意点亮品牌

黑艺的愿景:

通过帮助家私行业品牌推广服务,从而帮助其提升企业文化、提高管理水平,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为社会创造财富。 黑艺人的人生价值观:

健康、快乐、激情、专业、感恩、负责,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成功。 黑艺的经营理念:

设计精艺

创造完美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黑艺的核心任务——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信赖的伙伴关系,成为客户最信赖最贴心的朋友。

黑艺的逆创精神——力求做到精典、完美,以差异化摄影、创意设计赢得市场,也赢得客户更多的信赖。 黑艺能做什么?

成都黑艺摄影设计工作室遵循“做事先做人”的原则,是一家专业帮助家具企业从事家私摄影、设计、广告、制作等品牌推广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公司主要服务项目为:

※专业家私广告摄影宣传:图片制作、产品摄影、冲洗相片

※展场展示设计宣传:专卖店形象设计、装饰(效果图、装修图)3D设计 ※企业VI设计宣传:视觉形象品牌系统化

※企业及产品宣传资料、宣传品的设计制作:DM单、画册、相册、喷绘、写真、灯箱等

2

※户外、室内装饰设计展示:墙面、镜面、地面、门面内外设计等 黑艺的服务:

我们始终相信,客户服务不是单向沟通;

良好的沟通,才能提供出客户真正想要的效果;

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和我们的客户共同发展;

也惟有良好的服务,才可以为我们造就永久的辉煌。 ※我们诚挚:

与公司现有客户保持联系,及时作好回访,询问客户对我们的意见、建议和反馈信息,客户的需求是我们服务的唯一前提! ※我们用心:

整理客户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以便掌握客户最新发展动态,力争做到全面、详尽,以便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承诺:

1、隐私保证:客户的产品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都被严格保密,并对资料的保密负责,若发现泄露资料,在提供有力证据时,客户有权提出赔偿,我们将按每张图300元人民币支付损失费给客户。

2、服务保证:

售前:接到客户通知24小时内赶到现场,如未赶到免收摄影费;

售中:设计方案以客户定稿为准,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准时送达(相片在定稿后24小时内送达);

售后:定期回访,反馈意见,并为企业提供有关人员培训和市场营销的咨询服务。

我们力争做到全面、高效、快捷、准确,在为你的企业视觉形象推广的同时,辅助你更好的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迎接人性化、理性化、个性化的市场营销时代作你最贴心、最信赖的合作伙伴!

黑艺摄影设计工作室

2007年11月

第13篇: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助推企业和谐发展

多年来,中钢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文化兴企,文化引领‛的工作思路,加快建设企业文化,为企业中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从而推动企业和谐发展。过程中,做到了:贯穿一条主线,即以推行素质工程为主线;打造三个平台,即一报一刊一网;突出两个点,即把握重点,把‚中钢‘奉献社会不求所有,造福乡土只图所为’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全体职工的思想行动中。凸显亮点,形成具有‚中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一、素质工程打造中钢企业文化的基石

中钢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吕梁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早在1982年,中钢的前身——钢源铁厂便立足‚四个一工程‛,即提一项合理化建议、做一件好事、养一盆好花、改一个错误,以‚加强组织、基层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原则,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1992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中钢为适应发展形势,突出了‚文化兴企‛战略,把文化建设视为企业稳定快速发展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便将‚四个一工程‛演变为‚五个一工程‛,即指中钢职工每人每月至少写一篇好文章、做一件好事、养一盆好花、改一个错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以此持续提升职工素质,增进上下沟通,广开职工言路,增进职工参与程度,群策群力建设中钢,为中钢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中钢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夯实企业‚硬功夫‛,中钢‚五个一工程‛又发展为‚六个一工程‛,多了一项内容——每月尽8小时义务劳动。自此,‚六个一工程‛包括每人每月‚写一篇好文章、做一件好事、养一盆好花、改一个错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八小时义务劳动‛。其中,写一篇好文章是六个一工程的主要内容,其意义重在思想引导、感情培养、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是六个一工程的核心内容,要求职工立足本职实际情况,积极为单位任务的完成和公司目标的实现谏言献策;做好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钢人的优良传统。其内容可充分扩展,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一个团队多人协作完成,可以是大事,也可以是小事;改一项错误是职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自我的重要举措;养一盆好花是陶冶职工情操,美化职工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重要举措;尽义务劳动是为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高尚情操,深化企业文化的内涵,而专门设立的一项工程。

就此,从‚四个一‛到‚六个一‛,中钢坚持推进素质工程,进而打造中钢企业文化的基石,形成了‚人人参与,凝心聚力,文化兴企‛的企业文化发展格局,为中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一报一刊一网丰富中钢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2005年,随着中钢240万吨二体系项目的上马,企业在经营机制、分配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形势下,文化建设工作如何坚决贯彻落实企业各个时期的思想、决策及部署,成为了中钢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中钢时报》、《中钢文化》、中钢网站先后应运而生。过程中,中钢坚持深化一手抓一报、一刊、一网的创建,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实际效果;一手抓企业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研究与解读。 多年来,《中钢时报》、《中钢文化》、中钢外网以企业精神理念为指导,高度重视形势教育,在思想理论方面做好了释疑解惑,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注重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基层群众的工作水平。在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服务于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其中,《中钢时报》坚持以人为本,以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做到了一是关爱员工,振奋员工的精神和创造力;二是荣树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中钢时报》共出版311期,旗帜鲜明地在理念上实现了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在价值观上实现了追求什么、放弃什么。总体上来说,以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贴近生活的事例,从距离职工群众最近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运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使得文化宣传工作有实在内容、有可读价值。

《中钢文化》突出‚人类因梦想而进步,企业因文化而繁荣‛的宗旨,做到了坚持弘扬正气,突出文学宣传导向鲜明、寓教于乐、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等特点,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大宣传活动的创新力度,开展职工参与度高、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教育性强的宣传活动。尤其是立足传承历史、教育当代、激励后人的角度,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征文活动,进一步追溯了中钢的优良传统,梳理了中钢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中钢的发展经验,提炼了中钢的管理思想与精神,并且还形成了一种面向未来、积极引导、激励斗志的功能与效应。截止目前,《中钢文化》共出版49期,为广大中钢职工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享受。 中钢网站包括走进中钢、新闻动态、营销中心、公司优势、企业文化、人文科技、环能生态、动媒体、人才招聘等动静结合的栏目,各版块确保了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新闻性。过程中,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分块监管的策略,强化管理,做到了创新企业网页版面、丰富网站内容,发挥好网络监督、导向作用,为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数据显示,网站日点击率达到1050次以上。

三、创建文艺活动品牌,增强企业文化辐射力

企业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团结员工、凝聚力量、丰富并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富有内涵、生动有趣的文体活动,有益于企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员工团结进取精神。就此,中钢坚持20多年开展的‚元宵晚会‛、‚焰火晚会‛、‚五一晚会‛、‚十一晚会‛等大型活动,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中钢企业文化活动品牌。

元宵晚会——主要是结合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过程中,以丰富职工节日文化生活为宗旨,通过歌伴舞、相声、小品、朗诵、魔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节目,艺术地回顾中钢每一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讴歌中钢奉献社会、造福乡土的博大情怀,颂扬中钢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呈现企业兴旺、职工生活安康的大好局面。

焰火晚会——每年元宵节投入近百万元,为中阳县老百姓奉献一场视觉盛宴。此举在活跃节日喜庆氛围的同时,更充分地体现中钢‚创新共享、奉献社会‛的精神,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五一晚会——中钢每年结合企业的发展形势,确定明确的主题,通过晚会展示中钢改革发展的成就和职工崭新的精神风貌。过程中,一系列富有意义的节目,使得职工深受鼓舞,并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

十一晚会——每年‚十一‛也是中钢诞辰之日,所以,每年的‚十一晚会‛突出‚传承历史、教育当代‛的特性。过程中,把真人真事改编成剧本,编排成舞蹈、小品、话剧等节目形式,使得文化宣传更加强了贴近性,更加生活化与多样性。此举有力地促使中钢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中钢文化、中钢精神相契合,促使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了打牢中钢人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促使全员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共同推动中钢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个人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自觉行动,形成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目前,这一系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职工参加,已达3万人次。

四、举办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为达到对内提高整体素质、构建和谐企业,对外树立良好形象、构建和谐企民关系为目的,中钢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增加职工动力、缓解职工工作压力的文体活动。

文化体育活动周——每年元旦举办中钢文化体育活动周,具体表现为集文化、教育、安全、技术、竞技等为一体,融思想教育、安全普及、文化娱乐等于一炉,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职工、服务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为理念,并力争以此为平台,助职工提升素质,努力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 ‚三月文明月‛活动——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环境,净化职工思想,养成文明习惯,公司每年三月都会开展‚文明月‛系列活动。过程中,公司以‚全面践行中钢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中钢人‛为宗旨,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通过开展培训、演讲、演习、技术比武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钢人的行为意识,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全面形成良好的中钢风尚,强化中钢行为文化建设。

‚五一‛乒乓球联谊赛——乒乓球联谊赛是由中钢主办,中阳县教育体育科技局、县乒乓球俱乐部协办的一项体育盛事。过程中,得到县直有关部门、企业等30多家单位的踊跃参与。该活动不仅丰富了中钢职工的文化生活,而且还积极引导广大市民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

‚五四‛群众文化活动——‚五四‛节,中钢每年都会专门发出活动大纲,要求全公司30余家单位以传统文化活动为主线,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力求小型化、多样化、业余化、兴趣化、全员化,提高职工参与率,扩大覆盖面。目前,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一杯‛职工篮球友谊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的诞辰,中钢每年7月1日前夕,都会举行职工篮球友谊赛。多年来,该项活动成为了中钢政治文化生活的一次盛会。全公司上下都会以篮球赛为契机,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将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进一步推动企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诞辰周年献礼。

五、四大协会助推中钢文化建设上台阶 为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中钢多年来一直狠抓文化建设,力求将企业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

为适应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需求,为赋予企业文化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中钢于2011年先后挂牌成立了文学、书法、摄影、文艺四大协会,以此创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动力。过程中,四大协会共发展会员1000余名,并充分利用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当好了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文学协会——举办‚中钢人故事‛、‚我与中钢20年‛等征文活动,并发动会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创作贴近企业、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题材广泛的文学作品,以展现中钢事业的飞速发展,赞美企业转型发展带来的生机,讴歌各条战线职工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书法协会——以‚三八‛、‚七一‛、‚十一‛等节日为契机,举办了职工书法比赛,充分展现了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同时还代表企业参加了多次外联书展或活动,有力地树立了中钢形象。

摄影协会——举办了‚春到中钢‛、‚十一‛摄影展等活动,过程中职工踊跃参与,其作品内容丰富而详实,新颖而富创造力,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表现出了大家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中钢人积极向上、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

文艺协会——企业文化活动只有融入生产经营,贴近一线,贴近职工,才能得到企业上下更好的支持,永葆生命力。就此,文艺协会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以广大职工身边的事或人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被搬上了‚元宵‛、‚五一‛、‚十一‛晚会。

六、强化硬件投入,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对外树形

为以先进的文化开阔职工视野、鼓舞职工干劲,中钢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专门投资800万元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其中包括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过程中,图书馆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职工书屋‛建设先进单位,目前总藏书量已超过10万册,主要包括钢铁业务知识、社会科学、文学作品以及生活常识等类别。

对于这一系列硬件设施,省、市、县各级领导在莅临中钢调研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中钢是在以先进的设施武装先进的文化,并对内强素质、对外树形象‛。

七、拍摄纪录片,传承中钢历史

《春秋往事》是一部四集连续纪录片,由中钢自行摄制。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大笔经费,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的形式,可以让职工了解中钢的过去与艰辛,让大家知道中钢的今日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是中钢人通过艰辛投入、认真付出打造出来的。

《春秋往事》的拍摄对于中钢企业文化建设、历史传承、职工思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软实力‛,将在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将使企业用科学、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引导职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八、撰书记史,打造具有中钢特色的企业文化

在文化强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背景下,在中钢全面推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中钢迎来了建厂2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就此,中钢就下一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用文化引领中钢的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路。

围绕思路,中钢以撰书记史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方式,奋力推进中钢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和中钢企业文化大发展,以期将中钢‚人智无量,事艰必辛,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奉献社会不求所有,造福乡土只图所为的奉献精神;破常规进取,创新路发展,挑战极限的进取精神;以人为本、质量为本、诚信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扬光大。

该书名为《中钢之路》,其中涵盖了中钢的诞生背景、建设的艰难、发展的辛酸、壮大过程中的动人事迹等内容。

总之,中钢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最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也是企业的重要生产力。所以,为丰富企业文化,增强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中钢将会始终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中钢”的主题,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努力满足广大员工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第14篇:企业文化建设

二00六年太祁路政大队企业文化建设

实 施 方 案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职工的精神食粮,是凝聚全体职工的重要力量。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我路政大队的整体文化水平,打造独特的现代企业文化,结合我大队实际,特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主题,以创新服务方式,开拓优质服务为结合点,以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出发点,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逐步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路政队伍。

二、组织领导 组长:赵奇

成员:张贵生 刘睿 侯建锋 李拴明

三、目标及要求

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为主要目的,根据公司倡导的企业精神,通过全体人员参与,全面提高路政大队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着眼一类路政大队的长远建设。企业文化讲求团队精神,要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增强路政大队的凝聚力。只有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良好的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优秀的企业形象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塑造。一是大队及各中队要加强内部宣传,多向公司简报投稿,让领导多了解我们的工作,取得大力支持。二是利用标语、墙报、宣传栏和发放宣传单方式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三是开展路村、路校共建文明路活动,通过沿线村庄、学校支持路政大队保护好太祁路产、维护好路权,并设立举报电话。

2、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形象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塑造,大队及各中队要从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业务上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形象的执法队伍,进一步深化跨世纪文明工程,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根据我大队青年人较多的特点,逐步引导青年员工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和坚持不懈地开展“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成立读书小组,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如:党团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职工活动室等,定期添置部分职工学习材料,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重大文献、文化、业务、杂志、报纸等。充实员工的业余学习,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同时鼓励部分干部职工分批分期报考各种函授、电大、党校进行深造再教育,自学成才。

(2)结合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势和重大事件,不失时机地举办各种学习班及各种比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振超精神演讲比赛;优秀学习笔记评比;十佳路政员评比等。通过学习,提高员工进一步对企业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把自己自学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发挥青年主力军作用。

3、创新文化,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有效。为了把路政大队“阳光工程”同“学习型组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窗口”行业开展的更扎实有效,我队专门设立了荣誉室,目的就是对个人荣誉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统计,作为年终评优的依据,以促进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爱岗、敬业,立足平凡的岗位,争一流的业绩,激发他们的岗位奉献、岗位成才的意识,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

第15篇:企业文化建设

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精心铸就、用心服务;造就别人,成长自己;服务别人,造就自己; 我们的企业愿景:“油”遍世界,健康全人类。

我们的使命:崛起天源,产业报国。

我们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要我在天源,就会发一份光;谁拖了企业后腿,谁就是企业蛀虫。

我们的管理理念:只要您是人才,我们绝对提供施展平台;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绝不说“两家话”;

我们的经营理念:您的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您的健康,是我们根本目的。 我们深知:您的幸福,我们大家共同分享;您的困难,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承担。 我们明白:是您给了我们生存空间。

我们懂得:员工是企业赖以发展之资本,员工就是企业财富。

我们的宣言:保国人健康,让更多国人享受健康天源成果,是我们每位天源人的价值体现。 我们的会议精神:会上充分讨论,会后坚决执行。

我们的文明用语:见到您很高兴,非常乐意为您服务。“您好,您辛苦了,谢谢!

一、建设措施:

以全员学习、领会、宣讲为主,结合员工自身工作现状,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工作始终,孕育了全员共同价值观,明确了企业历史使命,有机地把企业使命与员工人身价值观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凝聚作用,充分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挖掘了全员的工作潜能,更好地为发挥名牌企业示范效应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备注:要深刻领会,仔细研讨,认真学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核心思想工作来抓,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主要内容,自觉融汇于实际工作中,必要时可以写心得体会,以尽快融入员工思想。)

第16篇: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强企引领大发展 管理创效彰显新优势

——精煤分公司2011年度企业文化工作汇报材料

精煤分公司从2003年成立之初,就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公司统一思想、统一精神、统一管理,致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制度管企、文化管人‛的建设目标,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核心,以推行‚人性化‛管理为追求,以深入开展快乐工作法为主线,以发展‚信息化‛兴企为特色,逐步打造出‚品牌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进入2011年,公司以‚五精‛管理为标准,通过整体推进,分项实施,广泛渗透,为公司的转型跨越、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加澎湃的动力,使得公司整体发展之势迅猛,文化之树枝繁叶茂果更丰。仅2011年度,就相继荣获了集团公司颁发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颁发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两项有分量的企业文化建设专项荣誉称号。

一、致力‚精细化‛管理实施,追求‚精准‛,围绕中心工作推动企业大发展

推行‚五精‛管理是公司党政立足企业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做出的一项科学决策。文化的精髓在管理,管理的成败在精细。精细化管理就在于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使之更加科学、适用,能够有效地指导工作实践,‚精准、精细、精致、精确、精美‛的‚五精‛ 1

管理内容,使管理更加贴近实际,成效更加显著。作为一套优化的管理手段,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便于操作。我们把深入推行‚五精‛管理,作为科学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稳步推进了以‚植入‛核心价值理念、‚升级‛企业管理模式和‚突出‛班组管理文化为特色的企业文化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构建起‚精准‛的文化管理格局。

●在行为意识中‚植入‛核心价值理念。

党委始终发挥‚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中心作用,我们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创新发展大思路,瞄准突破跨越大目标,确立了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创新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思路,不断引深宣传灌输理念,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干部员工大干劲,用智践行以管理为核心,以竞争为重点,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在全公司上下不断渗透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坚持互动交流和创新提升。

——在企业文化基础建设上。公司引深了‚带着感情洗煤‛的工作理念,教育员工用自身行动珍惜井下员工劳动成果;利用标语、牌板、专栏、内部网络、内部刊物,强化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学习熟记《精煤公司员工手册》,并统一了标牌胸卡,定制了员工工装,组织了企业理念知识培训,开展了‚温故知新‛企业理念测试,促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在企业文化理念引导上。各厂多次举办了员工研讨交流 2

会、劳模演讲会、‚同煤精神‛研讨会,仅在今年开展‚同煤人、同煤情、同煤精神‛ 3次大巡讲活动中,参与人数就达到600多人次,占到公司人数的半数以上;并将32篇‚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论文汇编成《论文专辑》,在凝练特色经验、实效做法的同时,把传承和弘扬‚同煤精神‛融入进员工的思想中,渗透到员工的行动里。

●在强化举措上‚升级‛ 三项管理模式。

——建立A、B、C三卡考核体系。我们把日常的管理考核与生产管理挂钩,对每个岗位、每项工作任务、每个时间段、每一工作场所进行细化管理;建立‚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机制与工资收入合理挂钩,形成了有效地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了员工生产积极性,在各厂技术改造中,涌现出大批像云冈厂徐志国、生产技术部张新等用合理化建议和行动为公司增收创效的‚智慧型‛员工,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在推进公司增收创效上的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深推干部‚走动式‛管理考核制度。全过程、全方位、全流程现场控制,体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思想,确保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我们明确了干部跟班上岗走动区域,建立了走动式管理标准和考核体系,严格执行走动管理制度,建立起干部走动管理卡,对干部的走动进行领导和员工双向监督,把发现问题的次数,解决问题的措施作为考核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质量等各项管理水 3

平的提升和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更新‚五化‛编码管理制度。通过整合、梳理、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岗位标准,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共110项进行了汇编整理,逐步开展了设备编码管理;在执行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运作程序上,我们按照科学管理,分系统、分点、分线、分面合理划分编码管理区域,用编码管理作为干部走动式管理的统一考核管理区域、管理点、线、面走动范围,为每台设备和备品备件‚立户‛建档,跟踪管理,有效的推进了精细化管理再度提升。

●在培训教育中‚突出‛班组管理文化。

——注重班组行为规范养成。坚持在基层班组实施:基础‚制度化‛、现场‚标准化‛和作风‚严谨化‛上下功夫,确保各级管理机构制度到位,落实到位,资料健全,运作规范,举措得力,系统整合梳理了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文明创建等各类管理制度和岗位标准,加大各级干部对各项管理制度的学习,强化员工对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技能的培训,充分体现了‚用制度去约束人,用考核去要求人,用标准去衡量人,用实绩去鼓舞人‛的‚人性化‛管理的人本厚重。

——注重班组竞比文化建设。通过健全完善各类班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班组长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班组的安全生产。这是班组文化建设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以学习实践‚白国周班组 4

管理法‛为主线,积极推进星级班组建设,大力开展了‚精品岗‛、‚标准岗‛和‚文明示范岗‛建设活动。深入培育和挖掘‚季评十好,年评十佳‛典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在内部刊物《精煤季刊》上开辟班组长素质提升、建设经验交流、建设理论研讨专栏,鼓励员工相互交流经验不足,‚比、学、赶、帮、超‛,形成了互动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的局面

——注重班组执行文化到位。从班前会议、交接记录、设备检查、整备收班四个环节入手,狠抓了班前安全教育和超前预防、设备检查安全管理、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班后员工讲评考核的整个班组全过程管理。一年来,各厂分别开展了‚永远做精品岗位‛、‚爱 岗奉献我争优‛、‚学双百人物,做时代先锋‛ 等22项主体鲜明的班组文化示范活动,为班组文化的高起点开局、广密度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执行‚标准化‛管理模式,瞄准‚精细‛,完善制度体系打造安全文化大格局

安全是我们企业‚天‛字号工程。围绕‚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体系,我们从创建内容、推进举措等环节进行了大量针对性强、特点鲜明的创新实践,通过安全活动与教育培训并举,安全措施与行为规范并重,安全环境与亲情文化并施,全方位构筑全员化的安全学习培训体系,突出安全文化核心作用,‚精细‛地为企业文化纵深发展夯实了根基。

1、把安全活动与教育培训并举,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各类安全活动,使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安全重心向下移、决战阵地向前提‛,活动累计各类活动参与人次达726人,受到了员工广泛的青睐和好评。

2、安全文化与考核制度并入,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使安全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制定了《安全考核与奖罚办法》等安全文件,修订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总预案》和9个专项预案,使安全制度更加完善;召开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原煤系统进行了防尘改造和厂区定位管理,健全各类安全标识,更换了各类安全设施,新建了生产现场安全远程监控系统,逐步完善了厂房应急照明系统,提高了员工在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系数。

●安全管理与现场执行并重。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使安全现场管理更加到位。创编《安全管理信息》,及时将每月公司工作动态、安全考核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坚持运用‚三管、四抓、五到场‛(即:管人、管岗、管现场;主要领导抓全盘、分管领导系统抓、职能部门具体抓、跟班干部现场抓;掌握情况到现场、解决问题到现场、制定措施到现场、落实责任到现场、创建业绩到现场)的工作方法,安监人员深入现场督促指导,坚持和引深‚日巡月检‛基础工作,排查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从基层抓起,基础做起。

●安全环境与亲情文化并施。

打造深入人心的安全环境,使安全文化渗透更加广泛。在以悬挂安全类图版、电子屏、灯箱,小标牌等视觉载体的应用,多方位广角度的渗透和推行,安全环境从以往的‚主动教育‛转换成为了‚被动感受‛,同时,深入开展了‚关爱一线员工,严保安全生产‛活动;党政一把手参与班前会讲安全形势;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管理人员与员工‚一助一‛‚结对子‛等活动;逢年过节不忘组织拜访给一线员工送上安全祝福和慰问品,邀请员工家属现场进行安全 ‚讲经说法‛,让妻子担起丈夫的安全责任,让儿女关注起家长的安全行为,在公司上下形成全方位的‚家庭式‛ 安全普及宣传教育。

三、拓展‚人性化‛管理思路,赶超‚精致‛,推行‚快乐工作法‛创建和谐大环境

精煤分公司紧紧围绕‚快乐工作法‛这条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线,按照‚精致‛标准,创造温情管理的氛围,使公司赢得员工信赖,深得员工热爱。我们始终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通过在员工教育、生活、民主管理和扶贫助困上的‚四大快乐模式‛分步实施,由点带面整体推进,营造出快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出员工潜能,在全公司上下努力营造心齐人和、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企业发展。

●在教育成才上挖掘快乐。

坚持为员工搭建成才平台。团委在青工中连续组织5次‚弟子 7

规‛学习,开办了‚知企爱企‛ 有奖知识竞赛,统一开展了‚读一本好书‛活动,在5个分厂共计投入7000多元购买专业技术书籍建立职工书屋;鼓励员工自学成才,争做学习型员工,共有140名员工踊跃报名参加大学考试。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自主成才的快乐,建立起了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自信和品格。公司成立以来,首次组织大型合唱队参加了集团公司‚红歌嘹亮,唱响同煤‛红歌会,在集团公司大舞台上近距离展示了精煤儿女朝气蓬勃、我们以首场第三名的好成绩,获得了集团公司党政领导和各兄弟单位及员工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员工生活中渗透快乐。

坚持把服务重点放在生产一线。对各厂办公楼进行了重新粉刷清洗,为全公司办公场所添置了盆栽绿色植物;升级改造了视频会议系统,在各厂生产区域,为员工配备了电热热水器和保温水壶,增加一批高质量职业防护用品和专业防具,疗养指标全部有计划分配给安全生产一线员工;免费为全体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创新开展了新春联谊、红歌比赛、员工摄影展、安全有奖问答、‚力士杯‛拔河赛、乒乓球、‚安康杯‛篮球等30余项员工喜闻乐见的竞赛和文体娱乐活动,受到员工普遍赞誉。

●在民主管理中体现快乐。

坚持开展职工代表巡视,认真落实年初职代会提案落实情况;坚持工资待遇优先向生产一线和苦、脏、累以及技术岗位倾斜,全 8

年职代会提案100%得到落实;充分吸收各岗位员工代表对干部开展民主评议;及时公示员工当天工分情况,实行了管理干部与员工双向考核机制;建立了节支降耗、创新创效奖励机制,激励干部员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在助困关怀里享受快乐。

坚持在传统节日期间实施扶贫帮困活动。今年又向大病、困难员工43人次发放困难慰问金26300元;向5名子女考上大学的员工发放金秋助学金13500元;组织为四台厂员工赵福祥患病女儿捐款1.3万元。在酷暑时节和中秋节向全体员工发放了防暑用品和慰问品。共青团开展夏日送清凉、送爱心、送安全三项活动;积极为员工子女联系就业,向山东龙口矿业集团、天津万达轮胎集团及大同周边地区共输送员工子女待业青年4名。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崇尚‚精确‛,依托技术支撑实施科技兴企大战略

随着企业文明程度飞速发展,精煤分公司在集约化,信息化方面管理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年承办的集团公司物资信息化管理现场会上,我们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集团公司张董事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号召集团公司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学习推广,这为精煤分公司在今后的引领现代化建设跨越发展上,指明了道路,创造了先机。

●信息化设施投入到位。

2011年以来,我们大力践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快电脑软件向选煤行业的广泛渗透,在有限的资金中拨出专款,投入了80万元用于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软硬件的维护。基本满足了所有本部和所有分厂业务管理的电子办公需要,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纵深发展,为日常管理注入了新的血液,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综合办公效率。。

●网络化技术应用广泛。

我们把网络技术运用到了安全、生产、经营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升级改造了视频会议和远程监控系统,推行了无纸化办公模式,开启了网络化办公交流平台(OA系统),特别是通过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使用,完善了材配跟踪管理方法,做到了有动必查,跟踪无遗漏,管理无死角;准确的反映材配的消耗和领用的情况,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进一步节资降耗发挥了作用,成为了企业管理文化上的一大亮点。

●现代化管理逐步成熟。

我们始终坚持边建设,边培训的原则,狠抓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即:领导层,技术层,应用层。对于领导层,主要是处级领导的培训侧重于管理理念、信息化知识和应用系统的使用;对于技术层,主要是设计、管理和维护,侧重于实际管理系统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应用层则主要是系统的具体操作方面的培训,保证信息化技术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五、构筑‚多元化‛展示平台,筑就‚精美‛,结合创先争优打造文化大品牌

随着煤炭洗选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它要求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及其自身情况,灵活应用各种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盈利能力。为此我们不断吸收融合先进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精美‛文化---精煤文化,由‚形象塑造‛向‚文化品牌‛提升,展示精煤人的良好形象,创建公司和谐新风尚,扩大企业影响力,凸显企业新面貌,使分项文化建设成为展示公司形象的品牌文化。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新风尚。

围绕‚多元拓展,深入实践,扩大影响,‛为目标,大力开展了‚精品岗‛、‚标准岗‛和‚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深入培育和挖掘‚季评十好,年评十佳‛典型,涌现出了道德模范‚十好‛个人的杨巧萍、贡献才智的文明员工景利斌、光荣事迹登载日报的施艳华;单产冠军先进班组云冈生产三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以榜样力量带动企业文化发展,在‚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深入人心的大好局面下,全年职代会提案百分之百落实,企业繁荣昌盛,员工幸福安康,缔造出了共建共创,共享共乐的和谐发展新风尚。

●多媒宣传拓展企业影响力。

围绕构建‚同煤精神‚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六大品牌’‛的总体创建思路,利用信息化平台丰富载体,扩大影响,对内以电子 11

LED显示屏、大型光电显示设备、电子滚动灯箱、视频互联网等载体,把‚转型跨越十二

五、再造一个新同煤‛发展战略、‚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奋斗目标、‚五个一‛总体要求、‚三个三‛工作思路等全新理念24小时展示播放,构建出视听一体的多媒宣传网络;对外在报道上大胆扩张思路、不断挖掘素材,全年累计在《同煤日报》、矿工报、电视台等发表新闻稿件45篇,头版上稿率同比提高百分之39.6。创新改革《精煤》季刊,增设大量富含新鲜题材的内容,扩大了对外影响力。

●优化环境展示企业新面貌。

围绕‚低碳、绿化‛不断更新外部环境,对外首推了四台选煤厂集中式绿化示范厂区。为向全煤系统展现出一个美丽健康、生机勃勃的花园式选煤基地夯实了发展基础。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建设优秀而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在精煤分公司九年多的成长过程中,实践再一次证明,我们正在走一条适合精煤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道路,它在为公司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形势下,精煤分公司将继续以‚制度管企、文化管人‛,建设企业文化大品牌战略为目标,文化引导,全面实践,深化‚五精‛管理体系,发挥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的优势,坚持走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在文化强企中实现跨越大发展, 12

以管理创效去再建新功业,为实现‚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7篇:企业文化建设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部分案例来阐述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并就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员工认知度、提高社会知名度、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进行了探讨。

文章目录: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提升员工认知度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提高社会知名度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正文: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其主题思想就是要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造和谐稳健的发展氛围。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新的文化内涵,使企业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建立更科学、更具体、更理性的管理体系,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企业具有特色的运作模式,能够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这根主线,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在实践中追寻员工的感知度和社会的认同度,在发展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契机,最终实现企业发展要求。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提升员工认知度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也是执行者。我们在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就是要员工能够认可,在认可的基础上去努力执行,并付诸行动。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得不到员工认可,都是失败的。在好的管理制度下,员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并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能感受到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带来的双重快乐。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种信念,又是一种力量,只要员工接受了这种信念与力量的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便会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第一、如何提升员工对企业管理的认知。实际上,在我们企业管理中,领导决策始终占主导地位,很多制度化的管理都只能体现在层面上。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各项基础管理性的文件和制度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文件复文件,制度复制度,而在执行过程中真正能得到员工认可的又占有多少呢?大都是一种虚设,讲理论上的多,随意性大,源于实际的少,也不具操作性,有的甚至还相互冲突,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物力。面对类似管理制度,员工不断不能接受,反而还挫败了员工积极性,丧失了对企业的信心。要提升员工对企业管理的认知度,必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管理要做到规范性。无论是上级、平级和下级在管理上,都要讲究协调配合,上下统一,按照总体要求进行规范,多体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积极的一面,用积极的因素展示企业人性化的特点,突出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二是要讲原则性。有了制度就要照章行事,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到公平、公正,奖惩分明,莫搞领导一言堂。三是要有创造性。企业要在不断创新的管理工作中探索员工喜闻乐见的管理模式,根据不同时期研究制订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激发员工激情的工作目标,灵活调整工作思路。

(案例一:某公司过去在企业管理上,在制定各种考核办法时过多地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员工角度,无形中制造了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并且很多制度都是采取施压的形势强加于员工,执行起来员工怨气很多,逆反心理严重,负面影响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相当阻力。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

大力倡导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制定各种考核办法时首先就是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听取员工意见,分析市场原因,总结成功经验,然后将各种考核办法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执行中,员工的满意度由原来的57%提高到现在的95%,有效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各项发展效果明显,综合管理较过去有了大力提升。)

第二、如何提升员工对企业环境的认知。企业环境是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看法。企业没有好的环境,员工就没有好的心情,就无法产生激情,创造不了效益。这里面包含着两种因素:一是工作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生产办公现场、岗位设置、劳动保护、人身自由和上下级关系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应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既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又能产生动力,并且能看到企业前进的希望,而这种环境因素的决定,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管理者的态度,关键在把领导重视变为企业行为,不能总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二是生活环境因素。企业应多关心员工生活,无论是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和生活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都应有相对的了解,对有特殊情况和生活十分困难的员工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帮助和扶持,从根本上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使员工在面临困难时期能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案例二:某公司从办公环境到生产场地,都是同城同行业最优,调查中,员工普遍认为好的环境能带给人好的心情,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该公司还建立了员工定期沟通交流气度,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促进员工人际交往,活跃工作气氛。在改善员工生活环境方面,建立了特困员工家庭生活情况档案,每年都要上门慰问和给予经济照顾;并建立了员工生日卡片,每个员工的生日公司都要送一个生日蛋糕和一束鲜花;每年春节,公司都要给员工家属寄送一封慰问信,对家属为员工工作作出的支持表示感谢。通过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使员工更加热爱企业这个大环境。)

第三、如何提升员工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员工自我价值的体现就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任何一个员工都有自身的价值,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正确引导员工创造自我价值,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把自己的力量变为团队的力量。企业应把这种由个人价值转变为企业价值的过程,作为价值管理和价值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有利于员工个人和企业双方发展的过程。首先要让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的希望或企业在自己心中的希望,这种希望的形成包涵着生活、工作、成长等诸多方面的环境因素,使员工知道自己在企业所处的地位,促使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得怎么样,针对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缺少什么、缺在哪些方面和采取什么方式去补充,通过企业和自我双方激励,不断促使员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为企业创造自我价值的本领。

(案例三:某公司每年对员工都要进行一次岗位意向调查,尽量把那些有相对专业、工作特长、个人爱好的员工调整到自己选择的岗位,尽量让高学历、高技能优秀人才有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建立了发掘、培养、任用三个环节的人才管理体系,发挥人才优点。现在,该公司有85%以上的员工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岗位。在适合于自己的岗位上做事,员工自然感觉到很开心,工作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提高社会知名度

社会知名度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给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特别在市场竞争中,社会知名度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赢得用户信誉的最佳品牌。

第一、必须要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的品牌。一个有着先进文化的企业,必然有着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内部,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应感受到环境的宽松和心情的舒畅,从明亮的窗玻璃到洁净的地面;从整齐的办公桌椅到文件夹的安放;从员工统一的服饰到言行举止,等等,都是

企业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让员工置身于这种环境是一种自豪和快乐,而不是一种压抑,才能使员工乐于把压力变成动力,乐于爱岗敬业和愿意为企业作出贡献。企业形象的建立关键在于日常工作的管理,是否具有企业特色和文化氛围。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企业环境要给人美的享受,让人赏心悦目,能激起员工对工作的热情,能有利于企业稳建发展,充分展示企业的形象品牌。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企业综合管理能否具有先进性,员工思想是否不断进步,各种氛围是否活跃,总体思想与整体目标是否相统一,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否和谐稳定,这就是引领企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就是企业形象的表现。

(案例四:某公司为提升企业形象,从加强员工素质教育着手,把员工学习、培训、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将每周星期五的晚上定为学习日,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一种学习风气,为加强企业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多次被地方政府部门和上级公司评为学习型先进企业,被树为学习的榜样。员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有75%的员工学历得到提升,公司大专以上学历由原来的28%提高到现在的63%,员工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必须要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企业得到社会认可就是生存之本,良好的社会行形象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形象必须是真实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社会必须得到公众的承认,有目共睹。社会影响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决定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地位能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文明创建、思想教育、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等综合工作成绩,是企业的整体描述,有着不可替代的潜在力量。企业良好的社会影响,可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回报,能争取用户的大力支持,在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中可以使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作用。

(案例五:某公司在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中非常注重社会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突出,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去年被授予最佳文明单位;工会工作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年年被地方政府部门授予先进单位。由于社会影响力大,各项业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在全市同行业第一。)

第三、必须要增强诚信为客户服务的本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异激烈,我们的服务理念要不断地转化,服务方式要不断地更新,服务核心要不断地贴近市场,不断地迎合广大客户的消费观念和心里需求。一是要加强员工对服务理念的深层理解,深刻领会“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用意,使员工明白服务不仅仅是语言和肢体上的行为,而更在乎心灵上的表达。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服务的思想认识。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重发展轻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服务提升,要通过不断地加强教育,彻底铲除服务工作中的一切消极因素。三是要加强员工服务素质,关键是要经常性地组织员工学习交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和服务技巧,用诚信擦亮心灵的眼睛,用心灵擦亮服务的窗口。

(案例六:某公司在加强服务管理上,对维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每个维护人员的联系电话号码制成一张精美的小卡片,贴在用户的电话机上,如有故障,方便用户能及时与维护人员联系,大大提高了修障及时率,并规定每个维护人员每月对所维护的用户电话机进行一次保养、清洁、消毒,长此以往,此举措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并成为该公司服务工作中的亮点,为市场竞争奠定了诚信服务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和谐稳定的局面作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打造这个支撑的核心保障,也是倡导和谐、发展、创新的主旋律,只有始终把握和谐稳定的方向,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和谐压倒一切。和谐企业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企业的管理体制。一个企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体制有关。好的管理体制,能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各项工作良性循环,纠正企业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二是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员工切身利益主要包括福利待遇和权益保障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以物质作为基础,一方面是以精神作为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付出了劳动,其目的是在企业获得效益的前提下获取个人收入。企业应当公平、公正、客观实际地评价员工为发展作出的贡献,并按员工付出劳动的大小作为利益分配的基础,建立公正的员工权益保障体系,不让员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案例七:某公司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每年规定必须要召开几个大会。分别是:职工代表大会、“三八”女职工大会、“五四”青年职工大会、“七一”党员大会、内部退养人员大会、离退休人员大会。通过大会,宣贯企业的各项政策、发展形势和面临的困难与压力,教育员工多为企业分忧解难,一切要围绕大局出发,增强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使该公司能长期保持和谐稳健的发展局面。) 第

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基石,它所倡导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为振兴企业发展作支撑,不能单一而存在,都应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竞争的危机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保持领先的经济发展已是十分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作底蕴,用先进的管理作支撑,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团队,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案例八:某公司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切围绕发展作支撑。越是市场压力大,越是要迎难而上,多年来,并坚持做到发展人人头上有指标,走专业营销和全员营销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确保市场份额不流失。与上年比,不断用户市场没有下滑,有效用户数还增长了9.6%,收入增长了9%,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00万,实现了用户市场和收入目标双增。)

第三、坚持创新就是命脉。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要创新,思想是决定一切成败的最主要因素,领导思想与员工思想要达成统一,形成企业思想,万众方可一心,才会有攻必破战必胜的效果。其次是在执行上要创新,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和制定公司计划时,不能死搬硬套,要根据市场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测在实行中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取得的效果,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要有创意,要能体现办事技巧和展示企业特点优势,要用敏锐的思维去管理,要具有科学性、超前性。

第18篇: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简单提议

1、企业内刊

作用:①通过企业内刊,及时报道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新闻事件,使员工及时了解内情;②通过企业内刊对好人好事的宣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使企业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力地推进企业发展;

③企业内刊记录了企业发生的大事和发展的过程,对总结经验、制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是一份有收藏价值的企业资料;

④企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企业内刊办得好,可以折射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内容:①公司比较有价值的新闻(例如一些有利于公司与员工发展的重大决策); ②总经理每月寄语;

③公司产品、品牌的推广;

④员工生日的提示;

⑤员工心声;

⑥员工生活随笔或工作感想;

⑦最新劳动政策法规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考试时间的提示(例如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的报名考试时间提示);

⑧公司各部门工作或活动的最新动态;

⑨每月优秀员工的公告;

⑩对员工工作或生活有帮助的日常小知识等。

出版周期:每月一期。

人员配备:内刊稿件统筹主编1人,责任编辑可安排各部门主管;内刊排版、设计1人 稿件来源:公司各位员工(可落实安排到每个部门的具体任务量)。 奖励:可对优秀稿件进行奖励(30元或50元不等)。

注:①企业内刊可寄给与公司往来的企事业单位,便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②前台可摆放一个报刊架,里面挂放企业内刊、产品宣传画册等,便于应聘人员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实事动态。

2、员工生日或节假日的祝福

⑪员工生日:

方案1:送书,由总经理亲笔写上祝福语并赠送该员工;

方案2:每月固定一个时间给当月生日的员工集体庆祝生日(订一个蛋糕,总经理送上祝福)。 ⑫节假日

①总经理送上祝福信;

②可根据不同节日的风俗习惯,安排不同的活动(例如端午节,可给员工送上粽子当早餐;中秋节,给员工家属寄送月饼与慰问信等);

③长假期的节日,可安排短途旅游(旅游费用可由公司与员工一起承当)。

3、办公环境的建设

⑪各员工的电脑桌面统一设计为公司产品品牌的logo,屏保为公司企业文化标语;1

⑫办公室内可贴一些美观、鼓励员工、与公司企业文化相符的标语或谚语;

⑬设立意见箱,倾听员工心声。

4、月度优秀员工的评比

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要求,结合KPI考核指标,评选出月度优秀员工,并通过月度会议表扬奖励;累计5次被评为优秀员工者,将可竞选年度优秀员工。

5、定期的员工激励培训

每半年可安排一次办公室员工接受一些激励性的业务培训或野外拓展训练,可起到激励员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

6、业余活动联系

⑪办理公司各位员工的集群短号(市内5元/月,省内10元/月,可作为员工的话费补贴),方便员工工作上的沟通;

⑫每2个月举办一次员工羽毛球比赛(可利用周末时间),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体贴与细心。

7、年会

⑪可选择旅游度假村或酒店,可提供会议及晚会表演场地并布置,吃喝玩乐为一体; ⑫晚会前:总经理年度总结,来年规划,年度优秀员工颁奖,员工自编节目表演; ⑬晚会后:会场所供娱乐设施尽情游玩。

第19篇:企业文化建设

农行应建立健全企业文化

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7年的历程,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在其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同时,由于农业银行是从计划经济和专业银行时期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发展起来的,其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和不断推进的过程之中。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步入新阶段。因此,要使农业银行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我们就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从全方位的角度来审视、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企业文化建设恰好具备了这种功能。

一、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分支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建立了一系列体现价值理念、服务宗旨、经营理念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和标志;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办事风格:“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是农行对价值观的诠释,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企业文化有了雏形。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成功的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表现为能衍生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农业银行系统内,一些分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之所以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但也与管理不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不统一有关。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现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2.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部分行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全体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企业的特色、塑造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基业长青。我们到农行系统一些业绩突出的分行考察、交流时,都十分感慨地谈到企业文化建设在发达行经营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但也有一些行在业务经营中忽略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有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识别系统(CIS)等同于企业文化,或把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识别系统、企业的文体活动,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企业制度转化为全体人的共同理念,再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没有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3.企业文化建设上下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

一是各级行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自上而下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由于缺少上下联动,企业文化建设各自为

阵,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种文化手册缺乏个性,趋于同质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分支行领导班子在任期内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缺少自身特色,缺乏农行个性和创意。

4.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发展融合不够紧密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企业文化通过取得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一些行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成了“两张皮”,没有转化为其管理行为。同时,一些行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经营战略已经调整,但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以保障各项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5.没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在一些分支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从而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加强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在加强农行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的基础上,各省(市)分行和二级分行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各级行“一把手”负责,人员构成包括综合、前台、保障部门的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并可吸收部分员工加入;省分行的指导委员会可下设办公室,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和牵头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是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二是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三是对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的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准确定位。四是确定其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运行与保障机制。

(二)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内容(核心内容、相关内容)、步骤、推进方法和时间进度;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有关要求及保障措施;考核、验收和评价标准等。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遵循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符合上级的总体要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体现了自身的特点;四是经营管理绩效、员工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联性,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经营管理绩效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员工的发展。

价值观的实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将价值观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融入与员工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体系,成功建立一种强势的企业文化,必须将价值观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具体来说,它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的愿景目标。员工对企业愿景目标的认同以及行动的一致性,是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统一性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与外部世界建立知识网络以改善客户服务。通过知识网络,农行无需明确询问客户的需求,而是与客户直接建立双向交流,通过不断对话和对客户的了解进行产品开发和改进服务。三是正直。正直的名声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它可以帮助银行与所有客户建立更加信任的关系,从而极大地减少农行治理成本;对于外界而言,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免费广告资源。农行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坚持正直的品质,领导应以身作则,同时也应对员工的正直品质进行考核。四是负责。对农行负责、对职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观念有助于巩固农行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企业价值观被社会认同的关键因素之一。五是沟通和影响力。沟通和影响力对价值观在组织中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行价值观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其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六是资源共享无障碍。成功的银行都十分注重资源共享机制,公开利用信息共享机制以及相关的基本能力。因此,农行在创造资源共享的路径的同时,对员工在资源共享上的表现进行考核,有助于价值观的建设。七是授权。通过有效的授权,加强农行管理中的民主气氛,建立民主监督和决策制度。是否采取有效的授权,是对农行各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也直接体现了农行各级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八是知识、专业和智慧。银行的智慧,是其全部成员知识的结晶。如果农行缺乏综合各部门知识的系统,就无法形成价值含量高的知识。员工的知识、专业和智慧的有效利用,是农行发展与创新的源泉。九是主动性和速度。进入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时代,农行发展的战略以及企业文化都要随着农行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快速做出反应。这就要求农行的每位员工都能够主动出击,迅速调整自己的思想、心态和行为,与农行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为农行的持续发展而努力。十是全球观。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我国加入WTO,也使得银行业纳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中。面临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农行员工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观念,抓住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突出“注重效果”的原则,考评可从工作和效果两方面进行:

工作上,重点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各部门配合协作及员工的参与;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的结合,企业文化的各要素,如何贯彻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措施、流程、规范等等。效果上,重点是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上级行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考评总体设计、总体目标和核心要素为基本依据,结合各分支机构特点,对其综合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总体进步幅度等进行考评。

(三)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确立员工在农行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认真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现其价值,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之不懈的努力。这种希望,正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应着力营造一种“在不断为实现农行远景目标奋斗的同时,不断地实现自我的进步”的氛围,从而,把农行远景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理想和希望变得清晰、具体,不是遥不可及。目前,就农行的实际情况看,员工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在于职位的升迁,但由于职数的限制和人事制度的不完善,这就成为员工发展的一个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调整思维,另辟蹊径。农行应改变目前主要通过职务升迁的单一模式,开辟岗位、专业技术职务等多种员工成长通道,为员工的成长和进步设计职业生涯。

2.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主人翁地位并不是一句空话,要从各方面加以体现。在理念上,“伴你成长”本身具有在伴随客户成长的同时,也伴随员工成长的内涵。因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员工参与农行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使员工在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知本行,主动地为农行的发展献计献策。要拓宽沟通渠道,实现上下良好的沟通,领导人要经常把本行的经营状况、思路想法、拟定的规章制度以及要决策的问题和有关情况,及时与员工沟通,注重与员工交心谈心,倾听不同类别员工的愿望和建议,了解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树立起“将属下当作未来的领导来培养”的新观念,并把人才培养作为领导力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一套量化标准,对领导者培养了多少人员,做了多少培训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进行考核。要抓好职代会、行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对工资分配、人事改革、评先晋级等敏感问题鼓励员工参与和监督。

3.三种激励机制相结合

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使组织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各级行应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其制度操作,使农行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本行及其员工的自觉行为中去。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要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战略薪酬体系,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提高薪酬的竞争力。做到“基本工资保吃饭,岗位工资靠实干,绩效工资凭贡献”。要通过满足员工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对员工的工作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让员工实现自豪感和满足感来实现价值观的落地,提高运营效率。除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以达到警示教育作用外,对大多数员工而言,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处罚为辅。实事上,除了一年一度的评先以外,大多数员工受鼓励的机会极少,加上评先数额的限制和不合理因素的存在,正面教育的力度更是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要给他们更多的展示自我、受鼓励的机会。满足内在需要是一种隐形的“薪酬福利”。工作激励,就是要注意培养员工,大胆授权,让他们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人生的乐趣,让他们因自己的潜力得以发挥而倍感舒畅,让他们因为自己的梦想在工作中得以实现而获得满足。

4.营造温馨家园

企业的发展、愿景的实现,靠的是全体人员相互间有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只有当它与相应的人际关系结合的时候,才能获得传播与实践的机制,才能把企业的信念转化为员工的信念,进而把这种信念转变成上下一致的行动,为共同的理想齐心协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营造“家园文化”行之有效的极好手段。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员工不仅在高雅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得快乐,感受到一种大家庭的温暖,而且能够增进同志间的接触、交往和了解,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团队的精神、共同的理念不断在活动中得到灌输和强化;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产生亲合力和凝聚力,使农行的价值观、服务宗旨,在无形中得到认同和转化;能够在制度不能涉及的地方、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以行为家”的自觉行为,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维护农行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农行的兴衰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不把文体活动看成是一种娱乐,而将它当成是业务经营发展的“润滑剂”;不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将它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投入一定经费,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四)强化企业文化意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的塑造有一个过程,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是企业领导者主动进行的。企业文化的成功塑造,首先需要在领导者和全体员工的思想中,牢固树立“文化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行动准则;其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的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再次,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工作、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领导者身体力行是关键

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与领导者的意识、经营管理思想、管理风格以及气量品质等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农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领导者的缜密思考、明确提出和强力灌输,需要领导者身体力行,这种力量谁也无法代替。领导者可以通过象征性行为、语言、故事等各种方式表示出自己对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如一的关注,从而使广大员工也跟着来关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者应该善于发现企业文化存在的不足和弊端,积极推进创新,通过地位和权力优势等影响,排除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重阻力,逐步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员工的培训是手段

一方面要引导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力灌输,比如,遵守规章制度、按员工手册的要求规范言行等。要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同时教育引导员工视学习培训为最好的福利,改变以往以应急性为主的培训方式,转而以系统性、定向性培训人才为主,要主动为员工的前途着想,引导员工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提供机会,使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预期目标,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的培训,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按不同的培训对象、层次、内容、进度、标准等要求实施培训计划。通过实施培训计划,向员工灌输农行的经营理念及经营策略;利用绩效评估、奖励及晋升手段,鼓励员工采取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而使违背企

业文化的员工受到惩罚,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使农行员工的思想与农行的目标保持高度的统一。

3.内部环境是基础

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共享企业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那么团队成员之间就没有充分的信任与沟通,就无法敞开心扉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就会有所顾忌和保留,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而且,工作氛围也是一个团队高效运作的保障,没有好的工作氛围,也就无法形成高效的团队。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意工作氛围的塑造。这种氛围不仅是指良好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的心理契合度,即团队成员彼此充分信任和合作,这是塑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关键。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使员工在不一定轻松但肯定愉快的环境中工作,使团队成员彼此相互信任和合作。领导者应善于运用激励方法,激发出这样的气氛来,使团队的创造性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业绩就会很显著;相反,如果是不好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则很容易导致组织的内耗,使组织目标无法实现。

4.外部环境是条件

社会、公众对农行的认可和信任,对农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要想树立起农行的良好形象,以获得社会与公众的高度赞誉,必须大力传播农行的企业文化,不断地将农行的经营理念、员工的良好行为、农行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传播给社会的广大公众,加强农行与社会的沟通,在农行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从而为农行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关系环境和舆论环境。要使农行的产品成为名牌产品,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通过外部传播把农行的产品或信息与文化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公众感受农行独特文化的同时,对农行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信任感。农行在拥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赢得公众的能力,才能巩固和开拓市场。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成功银行,都是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文化韵味赢得公众的心,从而使自己的历史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为企业巩固和开拓市场开辟道路。传播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向社会注入清新的空气,能净化社会风气,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做贡献,同时提升农行自身的道德水准和道德形象。

5.充分利用外部各种传播渠道

CI系统集企业身份、企业历史、企业理念、行为、视觉等为一体,整体展示企业形象,具有很强的传播功能,是社会公众识别企业和企业向外展示风貌的一座桥梁。CI系统运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传达给企业周边的关系,并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给人造成感觉冲击,使企业形象易于被人们记住。广告在知名度方面的作用也很明显,它把附加了文化的产品非常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公众面前,用广告的语言、画面描绘出它的独特文化“情境”,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达到公众与企业文化的共鸣,使企业文化深深地印在公众的心目中。做广告时,不仅要做商品广告,还要注意做信誉广告;不仅要关注广告的商业价值,更要注意广告的文化价值,很多人是通过广告知晓企业和企业文化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专题活动、新闻报道与专题研究、公益活动、展览展销会、接待参观、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第20篇:企业文化建设

为**腾飞插上文化翅膀

宁波市北仑**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高档渔具、船用电动推进器以及金属精密加工件等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国际商贸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1368.56万元,现为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钓具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渔具协会副会长单位。长期来,公司坚持以质取胜、以诚信拓市场和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方针,使企业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目前已建成以**精机为母公司,**精工、**工具、**天工液压、**立新电镀、**渔具标准化研究中心、**商用机械、**轻合金为子公司的集团化企业,总占地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十万平方米,有正式职工75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0余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渔具制造商之一,也是我国唯一有能力自主研发和生产船用电动推进器整机产品的公司,多次承担各级政府的重大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和谐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经过20余年的经营,公司决策层深刻认识到,企业从小到大,靠的是艰苦创业,而从大到强,则要靠文化支持。找准企业定位,发展**文化,是**公司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打造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公司行政领导的重视下,公司党、工、团等组织扮演起了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双重角色。

一、人本思想:**文化的核心

抓好人员管理对企业至关重要,公司紧紧围绕以人为本,重人才促发展这个主题,精心打造企业的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倡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提高职工素质,从而推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司行政部门每年精心制订员工的培训方案,并直接参与各项培训管理活动,层层落实。近几年来对干部、职工进行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文化业务培训,对职工进行集中电脑培训、新员工上岗培

1训,每年安排部门经理以上干部参加各式高级研修会,并邀请管理咨询老师来公司为组长以上干部进行《经理人执行力提升》《赢在中层、成在细节》及《如何当好一线主管》和《先进制造业生产管理》等培训教程为主题的封闭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公司委托德国TÜV公司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人员及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检验培训,提高了质量体系建设能力及质量管理意识,还邀请北仑职高老师来公司对车间一线员工进行数控基础知识、商务礼仪等相关内容的讲课,;2011年10月份,开展了“策略成长共识营—打造高绩效团队”培训,由全部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开展了公司企业文化与使命、核心价值、愿景之间的联系和确认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策略行动方案展开等相关内容,收到较好效果。公司积极支持职工进行学历进修,毕业后提高相应的待遇,近三年,共有30余位员工从中专或高中自学升到大专或本科。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国外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产品销往国际多个发达城市,受到一致好评。

公司人本管理目的是让每位员工发挥作用,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为此,公司提出了“相信自我,发挥潜能,实现超越。”的员工激励语,使广大员工凝聚在公司的周围,利用公司发展的大舞台,在和谐、文明、友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并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大家庭氛围。在企业管理上,每位员工人人参与,实行早会制度,班组、科室和员工考核制度,实行看板管理,对每人、每天、每事的工作、生产任务一目了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使企业内部形成了竞争机制。每个科室、班组都有自己格言式的工作要求,如“诚实待人,踏实办事,务实敬业,扎实学习”,“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等。

**人一致认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广大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他们的价值观必然会影响企业整个风气的形成,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前景。员工的工作、生产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只有当一个好的价值在广大员工心中不断强化以后,才能形成企业的一致行为,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人始终致力

于“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2008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公司业务量减少,领导和职工齐心合力共渡难关,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军训等文化活动,职工人心稳定,企业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这是**人已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的真实写照。今年前上半年完成销售额1亿元,实现利税超过1000万元。

二、团队精神:**文化的精髓。

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我们公司倡导团队精神,宣传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创造更多的利润,班组的存在是因为能实现这个目的。在企业追求利润的生产经过程中,班组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直接创造利润,所以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要从班组抓起;班组也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单位,直接面对每一位员工,企业的精神最终要通过班组贯彻到每位员工,然后通过员工的工作成果——产品反映出来。所以企业的管理,思想,文化一定要深入到班组这个层次,企业才能焕发生机。因此企业最基础的团队就是班组和科室,培养班组,科室员工的团队精神尤为重要,是**文化的精髓,为此,公司自2005年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以“班组科室建设为基础,团队精神培养为核心,**精神弘扬为主题,干部潜能发挥为根本”的争创先进班组,科室和星级员工活动,为使活动真正办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活动,党,政,工,团联合组成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党,政,工,团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部经理为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宣传,监督,检查,推动,指导工作。为了让活动更加深入、持久开展,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争先创星”经验交流会。“争先创星”活动制订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行动准则,并每年开展评比,在员工大会上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增长了班组、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08年,在第一轮活动的基础上,对活动主题和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化,结合公

司实际开展了以“培养全员创新意识、迎接挑战提升自我、继续发扬**精神、凝聚团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新一轮“争创先进班组、科室和星级岗位”的活动。如今,第二轮活动业已结束,第三轮活动又全新开始了。

公司非常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工会、团委的组织作用,开展“凝聚力工程”和“送温暖活动”,建立企业内帮抚档案,进行定期补助,对有特殊困难和临时困难的职工进行一次性帮困,2011年共帮困和慰问患病职工24人次,发放帮困金额10多万元,同时配合行政,工会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干部家属安排工作,为职工子女解决入园入学,慰问病休职工,为部分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为职工安排集体宿舍,开设健身房,乒乓室,电视室,台球室、棋类室。举行一年一次大型文艺汇演、二年一次体育运动会,平时经常性举行钓鱼比赛、篮球比赛、乒乓比赛、棋类比赛等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职工们心受感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生产中去,公司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全体员工办理各类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大病、生育),每月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公司还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2011年员工年平均收入达45000元,2012年将增加到48000元。班组团队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看一个企业有没有活力,首先是看班组有没有活力,不断创意,不断改善是保持活力的“灵丹妙药”。如果班组是激发创意,解决问题的团队,永远是生机勃勃,员工在这个团队每天都保持着新鲜感,成就感,每天都面对新的挑战,员工就会快乐工作,不断进步。员工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水平,效益自然就相对提高。**班组建设已开始向这一方向努力,现在**的班组,科室每天有早会,由班长或员工轮流主持,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班组,科室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有参观藤头村,北仑电厂,有慰问民工子弟学校、新矸敬老院,福利院,有水库野餐,游九峰山,有现场管理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有祭扫烈士陵园,消防演习,有组织学习、技能操作比赛等等,公司还拨出一定得经费给予支持,这些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班组,科室的凝聚力。

三、创新理念:**文化的源泉

创新是一种具有高效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员工的积极参与,忠诚投入,凡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都会在变化中不懈追求和努力实现事业的成功,同时也会得到肯定和回报,企业成败的关键是有否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的模式是企业再造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文化的源泉。

在过去的岁月,**人以“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日日追求完美产品,真诚奉献人类社会”的强烈使命感,自强不息,奋勇创新,为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业绩。**在经营理念上重视产品创新,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一直努力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产品,就标志着企业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一次质的飞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发展过程,就是**产品的品牌文化塑造过程,把职工整体素质逼上去,激活员工的创造力,激励出企业的优秀品牌,使**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公司

2012年8月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