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策划书

居住区策划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4 23:29:50 来源:策划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居住区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2某居住区用地平坦,周围大多为居住及配套用地。该小区用地19721m ,规

划居住1874人,建筑密度23%,容积率为2.2,绿地率为30%,住宅平均层数为10层。小区中,一号楼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二号楼为零居和一居室,两栋楼底层为商业配套。七号楼、八号楼和五号楼楼层较低,户型较大,居住标准比较高。三四五号楼南侧为消防通道,小区设有5200 m2的地下车库,其顶板距离地面1.5米。

由于小区位于某市文教科研区的重要地段,住户大多为年轻的知识阶层,整体建筑风格比较简洁明快,景观设计的风格应与建筑相统一,要求简洁、现代,应充分反映出住户的审美取向。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居民休息、活动、交往的需要,设置适当的设施和场地。同时,该区段地价昂贵,寸土寸金,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土地,既要通过设计提升小区品质,又要注意设计的实用性。

一 设计要求:

景观设计应满足居民多种户外活动要求;

景观布局应适当考虑日照等因素;

可以根据设计意图,调整原图中机动车停车位的位置,但保持原有数量不变。 在保持小区消防通道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弱化消防通道的线性形态。 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及消防规范中对绿地的相关要求;

小区景观设计应符合国家无障碍强制性规范。

二 设计深度:

1.设计总平面图比例1:300

2.主要节点或能反映设计意图的主要区块的剖面2个,

比例1:100-1:200,标出关键部位相对标高

3.鸟瞰或者局部透视效果图若干

4.简要的设计说明

所有图排布在2-3张A1图纸上,平面表达方式建议为电脑线稿,手工上色

三 计划安排

第一次:布置作业,调查

第二次:调查讨论,设计一草,要求确定功能布局和基本景观结构 第三次 二草,方案深入修改

第四次 三草,方案深入修改,直至定稿

第五次 正图绘制

四 交图时间:1月1日上午

推荐第2篇:居住区调查报告

南京80、90、00年代居住区调研报告

班级:园林一班 学院:南方学院 姓名:夏春 学号:N091001126

日期:2011.12.6

南京80、90、00年代居住区调研报告

——黄鹂新村、尖角营小区、怡馨花园小区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1年12月3日 调研人员:孙啸、夏春、徐士昊

调研目的:比较3个年代时期的小区的绿化,建筑,规划 道路等 的不同以及时代特点。 调研内容: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对3个居民小区规划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研。下面我分别小区的规划结构、道路交通、公建设施、绿化景观、住宅建筑组合等各方面来分析。 1 规划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

黄鹂新村位于朝天宫西街东头,靠近朝天宫广场,是一个成熟的小区,交通便利,靠近广场,绿化一般。以住宅建筑为主,休闲场所缺乏。

尖角营小区位于丹凤街与鱼市街之间,交通比较便捷,小区配套计较完善,环境绿化情况较好,建筑小品数量适宜,体量适中,小区中有休闲场所和小区的配套设施,物业管理情况一般。卫生环境不够好。设计者在规划小区时,没能够搞好休闲区与居住区和交通的关系。

怡馨花园小区处于秦虹路与光卡路南侧,大明路和秦虹路交叉口附近。小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设计师在设计时秉承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采用了古典园林风格对小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功能带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休闲场所不与居住场所、交通场所混杂。用高差、用小楼梯来分隔,于上述所说的隐私性的保护外还加有安全性的考虑 2 道路交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交通方面黄鹂新村、尖角营小区、怡馨花园小区都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中采取的措施分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A 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

B小区交通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四方八达。中心有公共绿地贯穿,羊肠小道穿梭其中,具有可达性。 C组织由公交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交通流线的设计强调导向性、灵活性、趣味性。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并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区选择在各栋住宅半地下室配置停车库,很少采用集中地下车库。按人车分流的原则,小区采用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3 公建设施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居住区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鹂新村公建设施不多,只有常规的垃圾桶,路灯,道路铺地等小区中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简单的娱乐设施。

尖角营小区小区康乐设施设置都较为合理,服务的半径也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且在儿童玩耍区采用质地软的铺地,踩上去很舒服,处处透着人性化。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住宅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由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构成。居住区的优美景观环境,不仅直接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还能消除都市的喧嚣,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进而从整体上可提高城市环境的景观质量。为了充分取得景观效果,景观上除保留原规划中湖岸线的规划思想,将景观设计为早晚休闲、运动的亲水公园,同时赋予这个公园小区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小区内部的水系呈点线面结合的布置模式,丰富景观资源,提升景观价值,并均衡整个小区的景观特征。各种精致的环境小品随处可见,环境相当的怡人。

怡馨花园小区在规划时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 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古典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观景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古典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怡馨花园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在小区中配套建设了诸如会所、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游泳池、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基本设施。 4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黄鹂新村绿环景观比较少,整体设计也不是很完善,植物配置层次不丰富,植物种类较少。

尖角营小区内部的户外环境设计能够调节居民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九合柳堤春晓苑的整体面貌是不错的,良好的朝向与城市景观,还有沿河以及民权街的主要主要城市景点,顺应地形,形成优美的动感曲线。居住区的绿地植物是由人来选择种植的,种类相对单一,自然生长的野草,昆虫往往被清除,加之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居住区绿地的生态系统要比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简单的多。该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算是较好的,无论是绿地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要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还有就是居住区整体环境的色彩比较协调,淡黄与白色相间的住宅楼与淡灰色的商业楼部分,在色调上取得了统一,颜色的对比突显了商业楼的商业氛围。

居住区外部景观的设计,也是要尽量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按照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创造亲切宜人的外部景观和环境,符合整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以及保证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九合柳堤春晓苑有些外部景色设计的还是很好的,比如临近河边的休闲茶吧,还有河边绿地的设置。但是临近民权街一侧的商业设施外景我觉得设计的过于浮夸,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给人一种压抑的不舒适感

怡馨花园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

5 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根据调查,怡馨花园小区的立面风格统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亮,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墙颜色以红色为主,白色灰色为辅,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并且基本上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尖角营小区本着舒适,安全,美观的目标,给居住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空间。小区内部有多个居住组团,由小区内部道路隔开,不允许城市道路穿过小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整体上由南向北错落分布保证了采光的充足。小区的空间划分主要分为四部分由东西两条轴线分开,两轴,一线七点的布局,使小区的内部规划形式简单明了。

社会要素、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是小区的构成要素,确定小区的整体布局就是决定如何布置小区的这些构成要素,就是决定如何打造一个小区的特色[3]。再具体的说就是大体确定道路和人行道的核心轴线如何连接,在小区采用什么样的路线形式和道路组成交通,其他小区的构成要素如何与其衔接并构成整个小区。此外,如何设计小区的空间景观等,都是小区规划设计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小区内部的公共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可以满足居住者日常的学习,休闲,锻炼需求。其他的几块都是比较单一一点的公共设施,比如有的是健身,有的是教育等。

怡馨花园小区本着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弱势群体需求也被考虑在内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小区道路设有盲道,倾斜路面也使用了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小区中设有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其中的住宅以正面朝南为主,起居室、卧室及厨房均有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起居室以居南为多,自然通风较好。但由于部分小区沿街位置建有门面房,影响了附近的住宅采光通风效果,并且部分门面房建成后经营饭店,造成油烟、噪音污染,降低了小区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黄鹂新村部分照片及户型图:

怡馨花园小区:

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区的更方面都在向着“以人为本,以健康为首”的理念在进步。

推荐第3篇:居住区景观设计

1.命题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

2.用地概况

设计场地所处的城市地区大环境由学生自定,现状和周边现状见附图。

3.设计要求

a) 图面表达正确、清楚,符合设计制图规范要求。

b) 创造优质环境,既要满足户外休闲活动要求,又要体现其地方特色,提升小区景观质量和品质。

c) 考虑园林功能与环境的要求,做到功能合理。

d) 各种园林要素或素材表现恰当。

e) 植物材料宜采用乡土树种。

4.设计内容及图纸要求

a) 现状分析图 1张

b)平面图1张

c) 功能分区图1张

d) 植物配置图 1张

e) 主要立面、剖面 1-2张

f) 小透视图2-4张,鸟瞰图 1张

g) 可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局部景点图纸 若干

h) 表现手法不限,图纸大小A1。

i) 设计说明

推荐第4篇: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设计说明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初稿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一、总体概括

基地为一块三角地,南邻民生大街,西侧为畜牧路,东侧为规划道路。规划用地面积9.2公顷。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以人为本,达到“安全、清洁、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结合基地区位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建筑,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并满足商业开发的需求。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15栋,其中高层3栋,小高层4栋,多层6栋。幼儿园1所,老年活动室1所。其中东侧规划路为商业街,南侧民生大街皆有沿街商铺。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2、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5、《建筑学报》、《理想空间》、《时代楼盘》等

三、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宗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通过现代气息环境氛围设计,更好地契合当代人们的需求,创造现代化风格和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居住小区。并且设计了流畅而经济使用的贯穿式小区主干道系统,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了“人车分流”,保证小区内部中心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道路及宅间道路尽量做到流畅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车行及步行的要求。在规划的同时辅以现代景观设计,以生态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再加上和谐亲切的组团绿地和造景,使居民乐在其中。

四、总体规划

1、总平面布局

小区内部有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商业用地。小区路网将分隔为三个组团,形成居住区——居住组团的结构,各组团空间的开敞

2 性和通透性方面体现着现代韵味,最大限度与自然亲和。组团之间通过步行景观串联,形成半私密和广场空间。建筑与建筑之间做到最大的宅间距离,满足日常光照以及通风。宅间绿化及现代景观设计带给居民乐在其中的休憩时光。

2、道路交通组织

本小区共设有3个出入口。东侧入口为主要出入口,采用植物与硬质铺砖搭配,植物层次分明,通过高大树种引导景观视线与路线。并且都为步行和车行出入口,满足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三条主干道设置为直线型,通透明朗。小区内部其他次干道大致设为”S”型,整体看上去丰富活泼,充满变化。小区道路分为两级:小区主干道宽10米,允许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但运用路障或铺地等形式限制车速。宅间路:主要通往各个居住单元的路和一些游步道组成。在保证路面强度前提下,以铺砖作为整体的道路路面,局部做一些毛石、卵石或彩砖装饰。主要选用一些天然材料,如卵石、砂岩、粗面花岗岩等,取消硬质地面,柔化路面确保小区环境清新朴质、丰富自然。允许非机动车和少量机动车通行。规划路宽3-5.5米,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出行要求。

3、停车位的组织

停车设置:小区内兼有地上停车位和地下停车库两种。地上停车位主要布置在小区东南侧多层住宅以及中部小高层住宅道路的一侧以及各个单元前方,便于车主停车后直接入户。

18F建筑设有地下停车库,位于小区北部,地上设有绿地休闲花园广场。该设计不仅有效节约地下空间,改善居住区停车位的问题,还为居民增添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地上花园广场。东西设有出入口,并配有指示牌。车库出入口上部采用硬化材料做成木质纹样,并在周围种有藤本植物攀爬在上,使得车库出入口明显化也丰富了景观,增加了绿化。

①单元门前停车处理

②路边停车处理

宅前加设隔离带、改善景观

节约用地、播种植物

4、公建建筑

本小区的共建采用集中布置,幼儿园,老年活动室与社区设在基地中心广场旁边,可在居住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共建层数主要为两到三层。幼儿园采用活泼鲜艳的暖色调,建筑后,设有250米操场环形跑道,滑滑梯等游戏设施,满足孩子上学的需求。幼儿园的设计主要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避免棱角设施出现,地面铺设彩色橡胶垫,在色彩上增加跳跃性。老年活动室与社区,风格统一,采用叫稳重的暖色调,以简单,热情大方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当然少不了休闲健身器材,其中设置有花架、坐凳等满足老年人下象棋等娱乐活动的方便进行。并围绕绿地布置,搭配树干高、树冠大的树种尽可能满足乘凉需求。离中心广场和滨水公园较近,更是休闲娱乐相伴的氛围环境。

沿规划道路一线设置了2F--3F商业。以满足小区内居民的生活需求以及商业开发。

5、住宅布局

小区内住宅建筑以小区路为分界分为若干个组团,满足建筑与建筑之间日照间距,通风需要,并根据地形和总体结构的需要,住宅多为坐北朝南向布置,且采用了北高南低的方式充分节约土地及空间,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环境。18F高层住宅位于地块最北部,贯穿街头绿地和小区内绿化,视野通透;12F小高层分别在中心两侧,南部多为6F。建筑布局以平行为主,避免因为建筑的方向而达不到良好光照要求,消除黑房间;减少户与户之前的视线干扰,使每户具有相对的私密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舒适空间环境。

6、景观系统

整个居住区通过广场、园林小品、水系、绿化带组团以及建筑等为载体,点、线、面的集合全方位的打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序列性。

本小区在景观设计中,以广场和滨水公园为主景观节点。 ⑴中心广场

本案广场设置在居住区中心位置。设计为一个有植物围合成的不规则式广场,用其中一条小区主干道贯穿其内。将其分为东部和西部。其中一部分广场与滨水公园相连。

广场中部是一个圆形由干道分为两部分,采用规则对称的手法,入口处运用彩色是铺装,创造活泼自然的意境。采用动态水的导水墙,前面上雕刻具有民族 4 特色的图案。再往里采用规则铺砖,沿广场外轮廓有弧形花坛,花坛的边缘可以供居民休息,广场的座位大多采用树池、花坛边沿,少许成品的座椅。还有一部分健身器材、儿童玩具、廊架等;广场还设有造型独特的垃圾桶:例如有一人手里拿一个袋子姿势的垃圾桶,这样明显而又有创意的提醒人们注意环境卫生。广场的另一部分也是不规则轮廓,中间应用规则式树池与不规则的铺装。总之做到自然化人性化,使得广场的公共空间达到最大的开放程度,促使居民愉悦的交流,创造和谐热情的广场气氛。 ⑵滨水公园

本案西南部设置为滨水公园。沿水岸采用自然式的驳岸。根据水位设置亲水台与涉水台,并采用独特个性的座椅集中休憩。驳岸与驳岸之间有园桥连接,采用防腐木板材,力求简洁,亲切。灯光是公园景区的夜妆。灯光可以让整个公园的景色更加迷人。主要出入口更具设计的需要社会及装饰景观灯光效果。亲水台采用装饰性照明,部分地方设计了装饰水下灯,突出岸边和水景的柔美有变幻。游步道设置地脚灯与高杆灯。

中心广场与滨水公园是整个居住小区的主要景观轴,是公共空间的核心。力求使每个居民在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总的来说,小区景观设计上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在具体设计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现代化。构建成为一个现代开放、成熟的生态环境,使人们乐居其中。

7、绿地系统

小区绿地采用中心广场绿地、滨水公园绿地、宅间绿地的绿化系统,从而使绿地更均匀的接近居民。滨水公园绿地坐落在小区西南部位置并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张,到达中心广场,是周边绿地自然的延伸当建筑底层。形成小区居民娱乐、休闲、休憩的场所,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绿化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花灌木、花卉、造型优美的乔木,在结合组团景观节点使居民一出门就有优美的的景观可以享受。在总体植物配置上,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手法,通过散植、丛植、孤植、混植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减少行列式种植的单调,力求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植物生境,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和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生态绿化观赏效果。

树种选择以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价廉、易长、易管理。列如:观赏花木中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叶色紫红色的红叶李;秋季变红叶的枫树等;和观花植物 5 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的位置上。

不同树种有不同的观赏效果: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深绿色的梧桐;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对比度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会更好。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有玫瑰、鸢尾等;夏季开花的有月季、芍药、合欢树等;秋天观叶的植物就有三角枫、银杏,观果的有海棠;冬季翠绿要数油松桧柏等。总的搭配效果就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把不同绿地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绿化有机整体,尽可能的减少噪音污染。真正成为小区空气清新的“绿肺”。

8、组团分布布局

小区分为三个组团:第一个居住组团位于小区东南侧一小户型的多层为主,加上临街商铺的组团。这个组团主要是以9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居住层数均为6层,商铺层数为两到三层。在这部分区间以“移动的绿色”为主题,利用植物的魅力将东南侧的多层住宅连接在一起。弯曲跳跃的汀步、造型规整的绿篱、景墙与座椅的结合等丰富这片居民外出以及休憩的时光。

第二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围绕小区中部的组团,这个组团主要是以12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建筑层数均为12层。

第三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北侧的高层,主要以135平方米户型为主,居住层数居为18层。期间包裹着一个小型的宅间绿化组团:选用多样化的树种,采用散植的手法;多以花木为主,辅以山石进行点缀避免单调;藤本科植物搭置的拱形花架提供人们的休息,避免带刺植物的种植,以免伤害来往居民尤其是有效儿童。采用地埋式垃圾箱处理,减少垃圾带来的各种污染。

推荐第5篇:居住区调查报告

关于东山弄社区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搞好社区的建设是搞好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社区文化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本文以杭州市灵隐街道的东山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居民;报告

一 引言

社区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单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建设。因此,探求社区建设的新模式,强化对社区组织的管理,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的迫切要求,对于社会学中社区组织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杭州市灵隐街道的东山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对社区领导进行访谈,了解社区居民居住情况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2、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社区研究等方面的著作、论文和法规等资料,了解居民社区主要特征及发展、研究现状。

3、问卷法

对社区居民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4份,回收率为90.6%,其中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85.3%。

三 社区具体情况分析

(一)社区的基本情况

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是地处西湖风景区内唯一的住宅小区,东邻曙光路、南接玉泉路、西靠玉古路、北连浙大路,总面积0.8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幼儿园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 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18510人,其中常住人口18107人。总户数5560户,户均人口3.5人;其中男性人口9842人,女性人口8668人,性别比为100:90;人群职业构成以工人和进城的农民工为主,占61.9%,其次是干部(10.3%)、科技人员(4.8%)和经商及服务业人员(6.8%)。居民文化程度仍以中初级文化程度为主,其中文盲占6.1%,大专以上占14.9%。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尚有12%以上的居民较为贫困。

(二)社区公共交通资源布局状况调查

社区内公交线路为8条,配车数为67辆;社区出发向市区辐射的公交线路共有2条,配车数为17辆。公交车辆基本上以中型公交客车为主。社区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达78km,公共交通线网密度达到1.17 km/km2。随着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基本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三)物业管理情况

1、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不到位

一是水、电是专业设施,物业企业维护能力不足;二是出了故障后,与专业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三是开发企业一旦改制,先天不足的物业企业又承担不了相关责任。

2、违章现象难于处理

私搭乱建、违章装修、油烟噪音污染是困扰物业管理的三大难题。依法制止这些问题的发生,物业公司有畏难情绪,也苦于没有处罚权,无法尽责,只得放任自流。

3、公共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不能得到保证

社区公共照明设施的电费和维修标准偏低,调整艰难,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另外,部分物业企业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主动维护社区照明设施的意识淡漠,

只有等到居民投诉、电话办交办后才被动维修。

四、小区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空间形式单调

社区里的道路为单纯交通意义上的道路,缺乏变化;道路周边的环境的设计为单一的绿化,整齐划一的行道树,绿篱,没有建立环境的多样化;住区大量无特色,相同的住宅建筑的重复排列,加上单调的道路,形成单调、呆板的居住区外部形态。

(二)交通功能单一

设计者在住区道路设计上对交通的考虑远胜于对居民生活需求的考虑,更多关注的是路网的设计,道路等级的划分,人车流线的规划等。仅仅从道路单纯上的交通意义出发,考虑它如何通往各家各户的流线设计,必然忽略了它联系住区多个活动中心的作用。当道路与居民的活动场所失去联系,通常就会成为单一的交通空间,丧失了它周边成为居民生活空间的可能。

(三)多样性场所缺乏

社区表现为单一的居住功能,场地利用率低下,与其它住区环境缺乏亲和性,成为住区的消极空间,不利于住区环境的改善,也不利于居民活动空间的创造。社区应该具有一条或多条热闹的、生活化的带型空间,满足居民对住区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得到人们的喜爱。

五、改善小区状况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小区建设

对小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和谐发展。小区规划车位时要有前瞻性,至少要考虑到10-20年后的要求,根据小区的级别,每2户应预留3个车位,最少的也应每户预留1个车位,并在小区规划审批时将车位预留列入强制指标。对已建小区要综合利用小区周边空间设置车位,或建设多层车库。

(二)加强物业管理,提高业主意识

对物业管理机构要加强培训、考核,最好是集团化管理、形成竞争机制、统一思想,体现准基层政府水平。同时,社区要选出真正能够代表业主利益、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能够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建立业主和

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信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委托服务合同,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费价格,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受理业主投诉,共同维护小区稳定。

(三)强化宣传,着力夯实小区文明的思想基础

居民小区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不断提高小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小区要以营造文明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为切入点,在全社会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市民的大讨论,适时组织广场文化、小区文化活动,从而把提高市民素质巧妙地融入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

结论

具有行业管理功能的社会团体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实行间接管理的理想组织手段,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权力的进一步下放,社会团体将会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区基层组织的建设,一定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建社区各类基层组织;同时必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基层组织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制订有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各类基层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在制度规范、专项经费投入与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而推动社区得以积极有效、健康有序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璇.现代调解制度的价值考察[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05) .

[2]唐茂林.论人民调解的转型[D],湘潭大学,2009

[3]黄翘云.和谐社区长效机制的探讨[J],武汉学刊 , 2010,(01)

[4]张芝霞.我对社区调解工作的几点体会[J,社区,2009,(05)

[5]刘武俊.重估调解制度的价值[J].中国司法, 2009,(01) .

[6]郝增福.社区调解引入“民主听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2009,(04)

[7]罗淳.社区问题探讨[J], 理论与改革, 2009,(02)

[8]陈新江.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之我见[J].中国司法,2010,(07)

[9]姜良栋.建立治安调解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公安研究 ,2010,(07)

[10]江舟.治安调解处理的背后[J].检察风云, 2010,(19) .

[11]姜振华.对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互动关系的透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03)

推荐第6篇:居住区设计说明

规划结构:

1) 规划采用一心一环四组团。一心:山体公园。一环:滨河防护绿带。四组团:四个居住

大片区——北面老城区,南面新城区,西北面的新城别墅区,以及东边过桥后的居住组团。

2) 分别在对外交通入口和旧镇区连接区域组织对外服务窗口区和商业服务区。

3) 工业区核心地带布置在城市南面发展用地中。

4) 滨江地带和山体工园为主体形成临江绿地,游憩景观区。同时在小城镇嵌入楔形绿地和

居住区绿心。构建赋有山环水绕特色的绿色小城镇。

5) 保留彩虹桥、五里长街等旅游资源。

6) 以东源大道为融交通,旅游服务的景观轴。并且沿山体开辟景观大道。

用地布局:

一:居住用地

1) 生活居住以一,二类居住用地为主考虑部分商住综合楼和厂区内集体宿舍。

2) 古街居住区予以保留,改善其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基础配套系统和增加公共绿地。

3) 新建居住区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拥有配套的公共设施和交通绿地系统。

4) 居住区地块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5) 居住用地51.588ha

二:公共设施

1) 公共设施按规范配置,在满足本镇得生活需求的同时考虑今后远景发展地区的衔接要

求。

2) 公共设施以集中成片和沿主干道布局,达到有利管理,方便生活,有效组织环境景观

的目的。

3) 公共设施设计要体现镇区特色,时代风貌和古镇历史积淀。

4) 配置的公建有:镇政府、居委会、医院、中学、小学、幼儿园、法庭、公安分局、镇

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展览馆、科技馆、文化站、工商局、农村信用社、养老院、土管所、地税局、林管站、国土所、规划所、交警中队、财政所、农行、林业派出所、消防站

5) 公共设施用地20.5140ha

三:道路设施

1) 主干道两条,规划红线宽度为16m

2) 次干道6条,两环四放射状。规划红线宽10m

3) 王赋大道为清华镇连接景德镇的省道公路。规划红线宽度16m

4) 东源大道,为镇区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15m

5) 沿着山体开辟的景观大道也是镇区主干道,可以为东源大道分摊人流车流,减轻交通压

力。规划红线宽度12m

6) 新区按小区规模划分城镇次干道,老城区保留原有巷道,增加镇区之路,完善交通系统。

7) 道路广场用地21.1923ha

四:工程设施

1) 自来水厂,污水厂等按规范设置。

2) 工程设施用地1.9263ha

推荐第7篇:居住区名词解释

场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特征是具有识别性的基本条件之一

社区发展原则: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建立完善的与管理机制。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社区发展原则的核心内容。

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的需要,以及对这些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需要和人身安全、劳动、就业保障等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人的心理需要,包括对社会交往、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道德规范等的需要与认可。

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包括对生存的价值、生活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人的风格。

生态优化原则: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和营造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

共享社区原则: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

共享: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区自身的居住对象。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住宅区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

公众参与包括1)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2)社区发展决策3)社会后续建设4)社区信息交流 居住区: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想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居住组团: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和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住宅街坊: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模介于 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它公共建筑。

住宅群落: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应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是相对的。 居住密度:关于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它是一个包含人口密 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念。

服务半径:指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各项设施的分级及其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 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

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户内空间和归属于住户自已的户外平台、阳台和院子空间。

半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群落围合的、属于围合住宅院落的住宅居民的住宅院落空间,一般包括其中的绿地、场地、道路和车位等。

半公共空间:一般指若干住宅群落构筑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民外部空间,一般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的公共场地。

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 实况调查:对居民当前居住生活状况的调查 意向调查:居民对期望的居住环境的调查。 评价调查:居民对目前所居住的居住环境满意程度的调查。

访谈调查:一般具有确定的被调查对象和有针对性的询问内容,范围较小,内容一般需要访谈者解释。

观察调查:对事实进行真实的记录与描述,侧重于从调查者的角度去了解现状。

通路:是住宅区内外各种路径的统称,包括小径,车路和街道。在规划结构中是住宅区的空间形态骨架,是住宅区功能布 局的基础,有着其最基本的交通功能。

空间的分隔: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空间尺度,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通过空间的扩散、延伸产生层次变化,扩大景深感。 公共建筑物:为居民公共生活和活动所需要的服务性设施 住宅日照:指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必须保持的距离。

住宅间距:包括住宅前后(正面和背面)以及两侧(侧面)的距离 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 周边布置:建筑没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识别性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有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

1)场所与居住环境的心理归属感具有密切的关系。

2)特征则与居住环境的形象识别性、社会归属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场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

主体是人以及人与环境的某种关系所体现出的意义,不同的人或事件对场所的占有可以使场所体现出不同的意义。场所不仅是一种空间,它的存在在于人们赋予这个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住宅区规划应该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特征是具有识别性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住宅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识别性方面可以考虑的要素有:建筑的风格、空间的尺度、绿化的配置、街道的线型、空间的格局、环境的氛围等。

邻里单位的理论又做了补充:在邻里单位的四周应有比较宽的绿化带和城市道路隔离;邻里单位周围的道路城市,道路交叉采用立体交叉;住宅类型应以1~2层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为主;除去公共设施外,还应有大量停车场;在住宅群中,应布置儿童游戏场(为不进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使用的)和成年人活动场所

居住小区的特点:人口规模在5000~15000人,用地规模在12~35ha。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山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小区的公建配置比邻里单位更齐全(不只设小学,还设中学)。小区的内、外部道路系统要明确区分。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常见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大小、规模有关) 1.城市生活居住区――居住区――邻里单位――街坊――住宅群 2.城市生活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群

3.城市生活居住区――居住区――街坊――住宅群(中等城市) 4.城市生活居住区――小区(或街坊)――住宅群(小城市) 5.城市生活居住区――住宅群(更小的城市)

公共建筑物规划的一般原则:合理的服务半径;合理的规模;注意道路交通的影响;应布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段;公建应与公共绿地相邻布置;应注意远近期结合 公建指标确定的依据及影响因素1)从百岁图和年龄构成上分析2)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分析3)从生活习惯上分析 4)从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分析5)从政策的变化上分析6)从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上分析 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平方米/人)包括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化、广场等。 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居住区总人口(人) 绿地率(%)=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总用地面积(平方米)*100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指标: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其它带状、块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的环境要求。 绿地率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乔木:阔叶常绿乔木,落叶乔木,针叶常绿乔木。灌木:常绿阔叶灌木,落叶灌木和藤本植物。草本植物

居住区级道路为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居住区不小于15米车行道般需要9米, 加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10~14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米左右,居住区级道路多采用一块板形式,也可采用三块 板的形式。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10~14米车行道为5~8米,没人行道,宽度1.5~2 米。居住组团级道路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联系小区内各住宅群落,红线宽度在8~10米,车行道5~7米。宅间小 路指直接通到住宅单元入口的通路,连接住宅单元与居住组团级道路。路幅宽度不宜小于2.5米,高层住宅时不宜小于3.5 米。

住宅区居民交通方式的选择: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在100公顷以内,其范围在1000米左右,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占 绝大多数;如果交通距离相对较长,居民选择自行车或机动车的比例会大增加。

交通方式选择的分析:交通方式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三种。居民在考虑选择交通方 式时的基本要素是交通距离。影响交通距离与交通方式的相关关系的因素有体能、交通时间和交通费用三项。在比较短的 距离内(一般为500~1000米),步行是道德的交通方式。 住宅区的构成要素四个部分:用地――用地规模与配置;设施――设施分级与布局;空间――空间层次与组合;景观――视觉景观与形象

物质系统居住区用地分类及相应系统:住宅用地――住宅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系统;道路停车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系统;公共绿地――绿地与场地系统 1.住宅用地:“住宅”可以包含住宅单元、栋(幢)、住宅群(R)住宅→居住组团→住宅群落→住宅院落→住宅(栋)→住宅单元→户 2.道路交通设施与道路停车用地:包括住宅区内的通路以及为住宅区居民居住生活服务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设施 住宅区道路可分为四级:宅间路 ?组团路 ?小区路 ?居住区道路 3.公共建筑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住宅区的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指主要为该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护、运动等设施及用地。

4.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 其中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间宅旁绿地,道路绿地,专用绿地和防护绿地等其它绿地; 户外活动场地包括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活动场地,老人健身与活动场地等。

二.社区系统1.生活保障系统 2.育才就业系统 3.交流参与系统 4.运营系统 三.社区生活保障系统:基本服务保证――个人经济活动服务;通告条件保证――私人机动车通行与停放;义务教育保证 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环卫保障――物业管理;基础设施供应保障――分质供水,网络计费;安全保障――报警系统 绿地面积保障;绿化环境保障――环境设计与设施维护

四.社区育才与就业系统:社区育才系统除配建中小学和幼儿园,还包括提供从幼儿到成人的完整教育内容。

1.开设业余学校:就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和演讲;配置或开放教室、讲堂、图书资料、计算机设备

2.社区就业:社区中除传统的物业管理、医疗保健、商业服务外、更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家政、洗衣、净菜、老人和儿 童的看护等。

住宅区的各类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基周围地区和整个城市相应的各项系统密切相关。

住宅区的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停车设施,教育设施,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管理设施和市政设施六大类。 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 设施布局1)公共服务设施

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在住宅区的出入口处;文化娱乐设施宜分散布置在住宅区内或集中布置在住宅区中心 为老人和住宅区居民进行综合性社区活动的设施宜安排在住宅区内较为重要与近便的位置。 2)教育设施

各类教育设施应安排在住宅区内部,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相联系,并宜接近住宅区的中心位置,中小学的位置应考 虑噪声影响,服务范围以及出入口位置等因素,避免对住宅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通告带来干扰。 3)绿地

a.住宅区绿地的布局应以达到环境与景观共享,自然与人工共享为目标,充分考虑住宅区建设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保持 和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地貌。b.区的绿地布局系统宜贯通整个住宅的各个具有相应公共性质的户外空间,并尽可能地通达至 住宅。c.绿地布局应与住宅区的步行游憩系统结合并将住宅区的户外活动场地纳入其中。

d.绿地系统不宜被车街道路过多地分隔或穿越,也不宜与车行系统重合。 4)户外活动场地

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住宅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结合,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好通过性。

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其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老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

5)道路住宅区的交通组织方式一般可分为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两种 6)停车设施

a.居民的非机动车停车宜尽可能的安排在室内,并接近自家单元,可以以一个住宅组群250~300辆为单位集中设置。 b.居民的机动车宜考虑以安排在室内为主,并在集中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自家单元。

c.晚间路边停车的方式可以考虑作为居民私车停放的辅助方式之一。 d.公交站点应接近住宅区的人行主要出入口。

空间层次与组合 住宅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两大部分。

住宅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私密性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层次。 基本要求:住宅区各层次生活空间宜益遵循私密一半私密一半公共一公共逐级衔接的布局组合原则,重点关注各层次空间 衔接点的处理。

考虑因素: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通达性、私密性越强,尺度宜小,围合感宜强,通达性宜弱。公共性越强,尺度宜大, 围合感宜弱,通达性宜强。半私密性空间宜注重独立性。半公共空间宜注重开放性、通达性、吸引力、职能的多样化。 人车分行路网布局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 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车行路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该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连起来,并深入到各单元入口。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特别是在行人量大的重要地段。 人车混行与局部分行

在我国,人车的交通组织方式与路网布局有其独特的优点,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的一套路网,是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 住宅区的路网布局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顺而不穿,穿而不插。

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不同等级的通路特别是机动车上,应该尽可能地做到逐级衔接。3.因地制宜,根据住宅区没同的基地形状基地地形,人口规模,居民需求和居民的行为轨迹来合理地规划路网的布局,

道路用地的比例和各类通路的宽度与断面形式。 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5.空间结构整合化。 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空间的围合程度:在平面上,围合感在于空间边角的封闭;在立体上,围合空间是心理感受。因此,平面和立体同时进行分析。围合程度为强围合,部分围合和弱围合三类,围全的空间比例为全围合、界限围合和最小围合三种。

越是完整的空间形态其围合感越强。住宅区空间的宽/高在1至3之间为宜。(空间的类型和变化)

空间的变化:空间形状、大小、尺度、围合程度。

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组合应考虑:进行户外活动的环境;满足基本生理和物理需求;形成特征景观

生理和物理因素有:日照、日照间距、自然通风、朝向、噪声防治 小区内绿地的布置原则:

a.住宅区绿地的布局应以达到环境与景观共享,自然与人工共享为目标,充分考虑住宅区建设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保持和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地貌,

b.区的绿地布局系统宜贯通整个住宅的各个具有相应公共性质的户外空间,并尽可能地通达至住宅。

c.绿地布局应与住宅区的步行游憩系统结合并将住宅区的户外活动场地纳入其中。 d.绿地系统不宜被车街道路过多地分隔或穿越,也不宜与车行系统重合。 居住区道路布置形式:尽端式、方格网式、串通式、分枝式、环通式

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多数居室日照和通风良好。单调、呆板的感觉,容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常采用山墙错落、前后交错、左右交错、前后左右交错形式布置 周边布置:建筑没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空间封闭,便于组织绿化院落,可阻挡风沙,节约用地。部分居室的朝向较差,结构、施工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增加,混合布置。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以行列式为主,以少量住宅或公共建筑沿道路或院落周边布置 自由布置:散立 曲线形 曲尺形

推荐第8篇:居住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项目为天津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居住区占地面积约为亩,其中可绿化面积约为

二、景观设计的主题及原则

1、设计主题:

金色家园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主题为“以人为本,以绿为体,和谐舒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以居民的舒适生活为最终目的。为居民们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的家园。真正让居民感受到归家的温馨。

2、设计的原则:

本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绿化、美化、田园化为原则。为居民创造宜人的园林空间。

三、具体植物配置说明

1.从整体布局上,把整个小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进行的植物设计。其中第一个区域为周边区域。即小区的外围。这个区域主要采用大乔木以及绿墙进行空间的围合。第二个区域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进行了丰富的植物配置。做到四季均有景可赏。第三个区域为各楼前及楼间的空间的植物配置。这里主要用绿篱和色带花卉进行配置。三个区域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

2.从空间上看

在整体布局上分出的区域又可用不同的空间来代替。中心的公共区域即社会空间,各楼前及楼间的区域即组团空间。

(1)社会公共空间

在社会公共空间上采用以自然与整齐相结合,以自然为主的手法,组合成不同功能元素的景观空间。塑造出缓坡密林,自然清雅的气氛。 (2)组团空间

在组团空间上,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进行空间的围合,营造秘密,和谐的邻里空间。满足人们休闲,休息和交流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创造出一种幽静,安全,赏心悦目的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 3.树种的选择上

由于本项目所在地为盐碱地区,所以所选用的树种大多为乡土树种及耐盐碱树种。

根据民俗习惯,在设计中只少量点缀了白皮松,华山松常绿树种。考虑到冬天的景观,在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早园竹等以多种形式进行了配置。同样可用营造出丰富的冬季景观。

在植物的配置上,做到了乔灌草相结合,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并且所选用的树种也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代表吉祥如意的玉兰,海棠等。

四、结语

本景观设计是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的元素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使得景观以最自然最生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现代中国民居风格的景观风景。这样来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回归感”、“归属感”,满足对自然的渴望,从而达到释放精神压力的目的。

推荐第9篇:居住区景观设计

浅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认知

结合者本学期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学习,通过前期调研,问题的分析到与自己的方案进行结合,不断地改进,自己也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清晰地认知。

通过前期到开封市几个新建小区的参观,有了对居住小区景观最初的总体的印象,首先,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必然是和小区有机统一的,要有一个明显的主题,这决定了你景观设计的性格,而这个性格也是你进行居住区设计的出发点。比如说我在一开始的居住区设计,想把更好的促进居民间的互相交流作为重点,准备以一个开敞,活跃的公共空间,为整个小区的活动中核,并使之带动整个小区,是景观相互融通,渗透。其次,优秀的小区景观一定是有整体性的,相互联系,并有开端,高潮,和收尾。比如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小区都选择以水系作为贯通全全局的元素,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水使整个小区有一种活力。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好的景观一定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也就是说要能充分发挥景观的作用,在布置景观位置,大小,开敞度上要考虑是不是与总体的规划相呼应,是不是能吸引人,是不是能起到有益的作用。比如在有的设计中水景观可能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但却没有设置适当的公共停留空间让人在这里展开活动,景观就成了一个假的摆设。就是景观没有加强空间的作用。这是前期的初步认知。 以后深入的学习,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总的来说,居住区景观设计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第一是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其次.“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建设,是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居住地。作为居住区的主体,人对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具体有生理的、安全的、交往的、休闲的和审美的要求。环境景观设计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

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他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居住区环境。 地域性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突出其地域性特征,充分表现基地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使景观设计根植于地方土壤。 经济性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三、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着手点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要考虑隔阂具体的基地条件进行设计布局 ,在本次设计中居住区服务人员为老师员工,以及与学校交通的关系,学校轴线的关系,景观联系等。出入口的关系,容积率的限制,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观的布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虑当地的气候、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和周围环境特点,并了解该地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其发展趋势。这种因地制宜的自然环境与人联系,与历史环境相结合,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的设计布局,最易于为当地居民接受和认同。其二,考虑基地内的原有地形地貌的不同的形态,在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进行总体布局时,首先以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尊重原有自然地形地貌条件,维护和保持基地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布局设计。比如,包括山水地形的处理、水体的设计、活动场地的布置及与绿化场地的界限划分、景观建筑的布置与营建、景观小品和山石小景的点缀、室外家具的设置、景观照明的布局等。其三,考虑利用居住区外部的自然景观资源。居民的居住环境可分为两大类:居住室外环境和居住室内环境。在现代化城市中,衡量人们居住生活水平的标志,就在于整个居住环境的质量。在设计时,需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将居住区周围有观赏价值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纳入到居住区的景观序列中,或为视觉交点,或遥相呼应,创造出居住区宜人的自然山水景观。其二是考虑景观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舒适。景观空间的设计应通过居住区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景观空间的设计,也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地形处理、架空层的利用等,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

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使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最后考虑植物景观创造的生态性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层次丰富,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景观系统。居住区的环境绿化是居住环境形象的外在表现,具有非常现实的物质和精神功能。不仅能起到遮阳、隔声、防风沙、杀菌防病、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等诸多功能,而且能美化环境、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点,指居住区中的公共绿地、组团绿地,是居住区绿色景观系统中的景观节点,是居住区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线,指居住区中的道路景观绿化、居住区周围的防护性绿化带;面,指居住区中面积最大,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宅旁绿地。 增加植物多样性,构筑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增加植物多样性,包括植物景观层次上的多样性,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景观色彩上的多样性。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增加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形成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布局。一是能增加绿量,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二也是植物造景的需要,可以形成层次、色彩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为形成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重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由乡土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结构稳定,长势良好,还能体现出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地方特色。 立体绿化,增加居住区的绿量和生态效果。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窗台绿化、棚架绿化等,是一种不占用地面的绿化形式,可以增加绿地面积,更进一步地将绿色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使绿色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互相交融、渗透。立体绿化不仅能增加居住区的绿量,软化建筑平直的线条,使建筑与绿地形成自然过渡,而且还能减少屋顶、墙面材料的热辐射,减少局部的热岛效应,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屋顶绿化就像在建筑顶面增加的隔热层,能降低顶层住户的室内温度,产生生态的环保节能效果。

在本次居住区的设计中,因为居住规模的条件,初步的景观规划是在中心高层区域布置一个开敞,活跃的公共空间,为整个小区的活动中核,并使之带动整个小区,是景观相互融通,渗透。为了强化这个活跃的空间,使之与高层底部的商店给合起来,并穿插布置可休息的开敞公园,室外餐饮,步行购物街。在中心是开敞的水景空间,有一定的可参与性 。沿着主干道居景观层次相互渗透,并

成为联系的整体。住区景观环境是市民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场所。是城市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为居民创造多种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更要突出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使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内就能感受到地方的人文精神,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上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居住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的“生存性居住”转向“高质量居住”,人们希望接近、回归自然,在购房上的表现是从以前只注重实用、价格等因素,发展到对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绿化的自然生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细节方面,一.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二体现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三.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① 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② 复合材料的使用;③ 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材料;④ 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 重视色彩的表现;⑥ DIY

四。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五.点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① 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 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③ 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④ 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六.重视自然与和谐 ,许多居住区只注重展示性和视觉形式袁造成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袁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袁人们期待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得不到充分体现遥因此袁人,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当尽可能地加大植物配置和水景

七,促进身心健康与邻里交流健康与交流是人们必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袁创造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邻里交往的场所能有效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袁淡化陌生感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遥。营造休闲交往空间交往空间是吸引和促进人们活动和交往的空间。

居住区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实际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联系,通过本次的设计以及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的深入了解,对设计本身的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以上是我通过这次设计对景观的设计基本方法和原则更近一步的认识。

推荐第10篇:居住区 发展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更新,人们追求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小区环境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如今居住小区在设计中都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这种把景观设计和小区整体规划与建筑脱节的设计流程使小区的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脱节,缺少统一感,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漂亮很壮观,但是水声比较大,居民白天在家睡觉会受到干扰,夏天在外面散步蚊虫也比较多,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多考虑细节问题。另外现在的社区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和物业服务,小区普遍缺乏无障碍设计;社区应创造一系列空间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包括散步、练操、公众聚会等,这样才能形成适宜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空间,让居民在公共环境空间内体味无微不至的关怀。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区的建设速度正已迅猛势头发展起来。当人们对于住房居住基本功能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都市人,开始关注生活居住区室外景观设计品质。而且,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还将对人们的购房行为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是房地产项目营销中的重要宣传内容。当前,城市特色与生态危机是城市环境景观设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并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的重点议题。因此,解决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业已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景观设计水平已经迫在眉睫。1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缺少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有很多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力气研究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技巧、形式等问题,刻意追求景观的形式美,但却忽略了景观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推行“大硬化”、“大草坪”的欧式风格模式,没有合理安排公共空间的开放和隐蔽的功能,结果出现显得过于单调的景观空间效果,缺乏亲和力的小空间。此外,居住区人们的年龄、兴趣和文化层次具有较大差异,对景观设计审美与功能需求不同。有些设计师没有对这些差异加以考虑,特别是忽视了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对居住区空间的特定需求,缺少一定的活动设施。

一、绪论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居住小区以勃勃生机向前发展,人民居住水平显著提高,居住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主要体现在居住者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我国的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建筑与环境设计缺乏整体性、户外环境缺乏人情味、以及外部环境设计缺乏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高度重视等等。本文,试从景观环境形象、大众行为心理、环境生态绿化三个方面入手,浅析居住区应如何创造高质量的景观环境,并兼顾其人性化的创造。

二、景观环境形象设计思考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就兼有城市广场景观、商业区景观和城市公园景观这三方面的功能与特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一面向小区内大众群体的景观环境,除具有景观、使用、绿化这三要素外,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中的人类行为学,应当更多体现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在一个设计中,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强调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却常常忽略它的功能。目前,许多居住区环境设计较少重视人的需求,设计师为了满足绿

第11篇:居住区end

居住区的舒适性:卫生.安全.方便.舒适邻里单位六条基本原则:1.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内部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为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 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6.邻里单位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 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人口:30000—50000.户数:10000—16000

居住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人口:10000—15000.户数3000—10000

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人口:1000—3000.户数:300—1000

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行政管理.市政公用.社区服务.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八大类50项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以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中心式.围合式.轴线式.隐喻式.片块式.集约式

住宅分类:1-3层为底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设计目的: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套型各功能设计:主要分为居住.厨卫.交通及其他三部分.居住是主体空间.需要按不同的户型使用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居住空间.确定其大小形状.考虑朝向.通风.采光.厨卫空间是核心部分.对功能和质量起关键作用.其中管线设备较多.平面布置涉及多种因素.设备安装后移动困难.设计时必须精益求精.同要考虑交通联系空间与室外空间和设施的联系.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将不同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户型是设计套型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

优点:活动空间接近自然.符合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底层住宅容易形成亲切的尺度.使其与周围自然环境有较好的协调性.自重轻.结构施工技术简单.有利于节约造价 缺点:密度低.不利于节约用地.较大的建筑覆盖率和较小的人口密度不利于道路管网和其他设施的使用效率.底层和顶层面积大.增加地基和屋顶的处理量.

单元组合拼接方式:平直组合.转角组合.错位组合.多向组合

公建配套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其他八部分.各种文体设施和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可集中设置.形成居住会所.

托儿所.幼儿园:300m.小学:500m.中学:1000m.

商业:居住区不大于500m.居住小区不大于300m

医院:10万人设300—400床.门诊:3—5万人.卫生站:1—1.5万人

文化中心:结合同级中心绿地安排 金融邮电: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

社区服务:结合居住区设置.公厕:1000—1500户设置一处.垃圾收集点:70m.停车场:150m.

街道办事处.市政管理机构.派出所:3—5万人.防空地下室.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高层之下设满堂人防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使用特征:1.融合环境历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2.适应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经济具有可建设性.3.适应不同的年龄段的人群.满足弱势群体的社会交往需求.4.使用便捷.最大程度的可达性.5.保护自然环境.体现和谐共存.6.空间具有安全感.归属感.领域感.便于维护管理.设计目标导向:以人为本.创造有助于形成邻里意识和归属感的空间.建立空间与土地使用的良好联系.体现环境认知特色提高空间的丰富性.

环境建设导向:空气清新.安静无噪音.丰富的绿化.街景美丽整洁.(亲近水景.具有历史文化古迹.适于散布的场所和空间.有娱乐设施.

生态保护导向:尽量少破坏建设区环境.保护居住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建设要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塑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按空间的领域层次划分: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半私人空间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行列式.优点:构图强烈.线性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高效分布.路线连续性减少出行距离.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重复布局导致缺乏区域感和识别性.易产生高速的穿越交通.使组团缺乏安全感.背对背行列式住宅会产生视线干扰和阴影遮蔽

周边式:优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有内向集中空间.便于围合出需要独立但需要保护的场所.如儿童游戏场和社区服务设施.有利于邻里交往和节约用地.缺点:东西向比例大.转角单元空间较差.风和噪声干扰大.对地形适应性差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居住区道路系统设计: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机动车道宽:单车道3—3.6.民用通则4m.双车道:6—6.5.民用通则7m.自行车单车道1.5.双车道2.5.布置行道树的人行道最小1.5.专供人行的步道最小0.75—1(上课讲的最小净宽2.树穴1.道路红线交叉点70范围内不应不设机动车出入口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居住区给水水源:城市管网.自备水源.中水管网 管线浅到深.顺序为:电讯.热力.电力.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电力.煤气.污水.布置在东侧和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布置在西侧和北侧 给水管:深埋浅埋.压力管.排水管:深埋.重力管.煤气管:深埋.压力管.热力管:浅埋.架空.压力管.电力线:浅埋.架空.电讯线:浅埋.架空 避让原则: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重力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0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1.分析地形.坡度坡向.高程.总横剖面2.制定改造方案.满足各项需求3.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坐标.标高.道路的坡度.曲线半径4.确定建筑物定位.正负零标高.使外地坪控指标高5.布置道路交通规划和管线敷设.确定其他用地的标高与坡度6.确定挡土墙.护坡.室外防护工程位置和规模7.估算土石方量.原则:1.与用地选择建筑布局相结合2.有利于建筑布置和空间环境3.满足建筑用地和工程管线的布设要求.满足道路交通车辆人行的要求.满足排水防洪的要求4.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和防护工程的工程量.场地高程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路面高程高0.2米以上 用地竖向规划的设计方法:高程箭头法:用箭头表示场地排水方向.为居住区最常用的方法.设计等高线法:通过设计等高线.完整的将规划用地和道路与原来的自然地貌作比较.反映挖填情况.确定四周红线标高和内部行车道四角标高 公共服务设施: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道路: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用地平衡指标:1.对土地现状进行比较.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2.进行方案比较.检查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合理性3.审批方案的依据之一 争取日照方式:1.住宅前后.左右.错开布置2.点条结合3.南偏东最佳角度布置4.采用部分东西向住宅 东西向避免西晒的措施:1.次要房间放在西面.扩大其进深2.西边设阳台.减少西窗面积.种植树木遮阳3.避免纯西户.组织好穿堂风 住宅单体设计的节地措施:1.加大住宅进深.缩小每户面积2.降低层高3.采用复式或夹层平面4.提高住宅层数 住宅族群规划的节地措施 1.空间的综合利用(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2.住宅与底层公建的结合(插入式.半插入式.外接式.院落式.3.借用道路.场地.河流等空间4.将性质上可以组合在一起的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在一栋或几栋楼上.)2.采用高架平台.过街楼或利用地下空间 3.采用连体住宅4.适当增加住宅拼接长度.可减少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5.采用周边布置得方法6.将不同层数的住宅混合布置

第12篇:景观设计居住区

景观设计----居住区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社会三大主题,其中居住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

1.居住区景观的特性

现代居住区大多成片开发,形成群落,其中单体建筑——住宅提供人们庇护场所,其群落间隙——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的从事交通、交流、休息、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另外,在同一场所,人们在期间目的各异,逗留时间长短不同,行为丰富多彩,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活动场所——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多功能性、多义性、多元性和空间与时间的多维性、兼容性,这也是居住区景观这个特定场所的特性所在,所以其设计的侧重点也大大有别于一般园林设计。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与营造需有意识的围绕这些特性,仿照生态学原则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小区规划不单是小区功能、道路系统等较多单一意义的设计,更是小区生态与人文的多重含义的综合设计;同样,建筑设计也不应是单纯建筑学,而是与景观设计相互映衬,建筑是所处景观中的建筑,景观使建筑生辉。

2.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

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构成,即人、绿化、水体、道路、设施小品等;一种是精神文化构成,即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两者不可分割,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体现,使物质要素更具文化性。

2.1绿化设计

绿化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满足人们视觉感官要求,局限于改善空气,而是应贴近人的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创造高品质的环境。

2.1.1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科学的配置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首先要注意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成高中低各层次,即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和有机物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总体上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小区植物配置的功能性;其次,配置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乡土性、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和美观性,树种选择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置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打下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最后,植物配置应充分运用形态树种、观花树种、季相叶树种、管理粗放的、观赏期长的宿根的地被花卉、招引昆虫的芳香植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生物多样性。

2.1.2 植物在景观中的功能

植物依据其在景观中的功能可分为遮挡类,利于其低分枝,多干小乔木可将其种植于建筑物周围,以降低噪音,隔离视线干扰;遮荫类,可植于路旁或种成疏林,增加景观层次,同时,将人视角收小,减轻建筑物间的围和带来的压抑感;限定类,如铺地柏、黄杨或球形点植或成片修剪,构成图案,加强方向感和规定行为。

2.1.3 营造植物与人的交流

首先,植物的气味对人有相当大的影响,人在植物挥发气味的绿色环境中,不仅记忆力可增强,而且情绪可变好。花的色彩,也可影响人的情绪,在心理生理活动中,能发挥良好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如蓝色花朵令人感到心胸开阔,对病菌起抑制作用;白色花朵给人优雅安静清爽的感觉;紫色花朵使人精神平静;红色花可刺激兴奋神经,产生兴奋情绪。所以在花色、花味等的选择上要适当,最好选择具有保健作用的花木。

其次,要根据住区环境面积大、人口多的情况,建设绿色走廊。为了方便残疾人行走和通行,设计无障碍道路,绿色走廊一边可设置栏杆,便于盲人有扶手保证安全。另外,还可为盲人设计一些既有香味又能听声的保健植物,如含笑、栀子、桂花等,根据地理位置不同选择植物,例如北方可种植杨树,叶子声音有汹涌澎湃之感,南方可种些芭蕉,雨打芭蕉可发出优美的声音,使人心里获得美感和满足,和可以从气味和声音中识别植物。

最后,绿化面积和空间大小要控制,实践证明,尺度过大的绿化空间,不但实用性降低,居民领域感随之减弱,很少有人在其中活动,人们更喜爱贴近宅前的绿化景观,属于自己的园区,所以绿化中应以组团为中心,营造亲切怡人的绿化空间;另一方面,应注意人的可进入性,把绿化与铺地、小路相结合,使人即可游览,也可随时坐下休息,成片绿化要应用不怕踩的草种,让人们享受自然。

2.1.4未来绿化的趋势

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等逐渐成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内容之一。底层架空造绿,将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用于绿化和户外活动,是现代生态住宅发展方向。

2.2 道路设计

道路不仅供人们行走,而且是人们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休闲养性、交谈融情的场景。用于交通,道路需顺畅、便捷;用于锻炼环境,道路环境需雅致清静而宽敞;用于交流融情,道路则有相对安逸的空间;用于审美,路边之景,美则露、丑则蔽。如此而论,居住区中,路若较宽,不妨分解,中置绿荫小品,增加景观层次,以柔化道路界面,美化居住环境;另外也可宽窄有度,最宽处也可衍化成小广场,聚人气,以促进邻里交流,最窄处可以仅符合规范或仅做铺装变化,简洁明了,仅用做通行;同样,从表面材质来说,路面可以是沥青,石板等单一材料,也可以是多材质的复合,或坚或柔,或光或糙,以暗示倡导和适应各种活动,也就是说,路可以不再是两条平行的直线,不再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路。他们可以时收时放,时宽时窄,或高或低,曲曲直直,升升降降,通达顺畅,蜿蜿蜒蜒,好似悠闲的主人自然踩就,引导人们轻快的走向目的地,同时,也提供了动静有效、开放行和私密行穿插、聚散有度、立体的目的地;他们是居住区环境的重组,是对居住区多样性的活动场所的有的放矢的建设和限定。

2.3水景设计

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渲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的魅力,而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居住区内的水景对于生态、景观、文化及娱乐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3.1水景的综合价值

居住区中的水景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由湖泊、喷泉、瀑布、小桥流水、荷塘、游泳池等诸多形态组成住区中重要的景点。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体的声、光、影、色的作用下,与居住区的勃勃生机相结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景观。然而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居住区中的水景不单是物质景观,更成为住区中的文化景观。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为万物之源”,作为地球生命的命脉,不仅承载着水质涵养、供养植物生长的功能,而且能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吸尘降噪、有效调节居住生态环境。较大面积的水体或水系统,可以改善整个住区的小气候,影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对于较小的水体,可以改善局部地段或建筑室内的微气候。

2.3.2水景在居住区中的处理手法

首先,组织居住区外部空间。以丰富的水体或水体为主的景观环境组织居住区外部空间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例如利用自然条件水景或者结合地形条件人工构造的较大水体作为整个居住区的主体环境;以喷泉广场、叠水水渠等不同主题的水景组织住区内不同的空间节点和组团院落中,相互之间串联贯通,成为控制整个居住区范围的完整的水环境系统;而住宅建筑则以水系结构作为布局的基准,无论是傍水筑屋、凌水设榭、都旨在利用主题水景,创造一个富有意境的居住环境。

其次,限定居住区外部空间。限定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要素可以很多,例如知道路、植被、水体等等。居住区水景作为外部空间的限制因素时,居住区的空间质量直接取决于水体与陆地结合的空间环境的品质,以及水景与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的适应。通过对水体空间形态的分析,使景观要素与空间结构有机结合,构筑最佳的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由于自然水体多以线性延伸,并体现出边沿的空间形态,为人们感知居住区空间提供良好的条件。以水景内在的线性秩序为依据以延长的水体为景线,形成滨水的景观走廊。布道,岸线,建筑为主的人工设施,是作用于自然景致的点睛之笔,同时也升华居住区的特色。以水体限定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态如果仅仅呈现线性结构也会显得单调乏味,在适当的结点进行重点处理,放大形成居住区的开放空间,通过林荫步行道,植被及景观小品将水景与居住区内部渗透,扩散,与其他元素共同构成整体的居住区空间环境。

最后,联系引导居住区外部空间。水的流动性决定其与生俱来的方向性,在空间处理上采用水景对视线的引导作用,展开空间系列。水景就好比“经络”贯穿着不同空间,最终指向建筑空间的主题。在地形变化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引导性,发挥水体对地势的美化作用,更能强化山地特点。人工喷泉,瀑布,叠石流水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水景其流动性各有差别,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联系,引导居住区外部环境中都起到重要作用。水体是活跃而又亲和的景观因素,所以利用水体引导空间可以避免生硬,牵强的感觉。

2.4设施设计

居住环境的设施具有实用性的功能性,同时又具有观赏性。这些设施种类多样,造型各异,反映不同

空间的属性,是居住环境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2.4.1儿童游乐设施

居住环境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是儿童,儿童游乐设施在居住环境中占有一定比例,影响着环境景观的效果。儿童户外游戏的特点是年龄聚集性、季节性、时间性和自我中心性。儿童游乐设施必须结合儿童特点,在空间构成、形式、质感、材质、色彩的综合创造上,形成生动、鲜明、有趣的特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有利于儿童意志和性格锻炼,满足儿童活动与交往要求。儿童游乐设施的主要内容有沙坑、涉水池、草坪、铺地、组合器械等,其中组合器械已经成为游乐设施的主体。现在儿童游戏器械广泛采用玻璃钢、充气橡胶等材料工厂化制作,色彩鲜艳、造型多样,应精心选择,既满足儿童游戏的需求,同时由于景观总体设计风格相协调,并成为环境景观的重点。

2.4.2休息设施

居住环境使居民的露天客厅,休息设施是客厅中的沙发。休息设施主要指露天的椅、凳,其造型要与环境中的其他设施统一设计,以相互协调,形成良好的居住气氛。椅、凳的布置可与花坛、草地、大树、水池、亭、廊、通道相结合,有利于居民休息中观赏环境。椅、凳的材质结合不同环境。各种材料可以结合使用,其形式在传统风格的住区中可以古朴、典雅,在现代风格的住区中可以简洁、明快。椅、凳造型还应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宽窄、高低适度,连排椅、凳应有座位的划分,以提高利用率。

2.4.3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包括电话亭、邮筒、垃圾箱、自行车库和汽车库等。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其中有的设施成为环境景观的点缀,有的则带来景观上的不和谐,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加以处理。

电话亭、邮筒等体量不大、占地小、造型多样、识别性强,通过精心选择、设计会成为环境的焦点,增强生活气息。垃圾箱虽然体量不大,但功能性强,容易污染,其位置应具有隐蔽性的,并便于居民使用,其造型的设计不能过于简陋,功能上要适用,以保持环境的卫生、整洁。可以结合绿化、花坛等进行设置和隐藏,或结合其他小品、设施创造多功能的用途。自行车和汽车停车库要尽量设在地下,出入口的楼梯、坡道宜减小体量,造型要轻巧。自行车可分散布置在住宅地下室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汽车则应布置在小区集中绿地下面。小区出入口及住宅山墙前可考虑地面临时停车位,地面铺设植草砖,既是绿化又避免汽车对草坪的损害。

2.4.4其它设施

标识、指引设施是居住环境传播的主要媒体,同时也是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标识、指引设施有的单独设置,有的与灯具、雕塑、建筑等设施结合起来。其功能性较强,所以应该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注意体量适宜,减少商业气氛。规划布局要统筹考虑,融入到居住环境的总体格局中去。

2.5小品景观设计

小品更多的具有精神上的作用,对控制环境秩序、强化景观形象、增强可识别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雕塑更是环境点睛之景。

环境雕塑从大的群雕到小的石作其题材范围很广,但都应具备形式美和内涵美的两大特征,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与人们保持内在的情感沟通。雕塑作品从创意开始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从作品中,反映出人们在文化、心理和情感上的追求,雕塑艺术是环境景观设计中“借景抒情”的最佳选择。

雕塑首先要注意其体量感,力度感和动感的创造,要成为富有生机、活力、希望象征。雕塑的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黏土、金属、石材、木材等。雕塑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有具象,有抽象,有立雕,有平雕,手法夸张变形,造型简洁生动。各类雕塑在居住环境中广泛存在,为居民生活凭添了无穷乐趣。

总而言之,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注重可识别性;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以主导姿态,而非人云亦云,同时贯彻居住区设计之始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13篇:居住区庭院景观设计

居住区庭院景观设计

该小区是现代与古典的混合物,处处都能体现出“阴与阳”、力量与柔美的对比。园中没有过于鲜艳的色彩,大多数植物都以绿色为主,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单调,使得那一簇簇漫不经心的花朵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该小区的院落是由建筑物及道路围合而成的大型公共型院落,它的平面布置形式是规则式和自由式结合的混合式,是根据地形及建筑的特点灵活布置的。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2.体现环境特色,形成整体风格。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设计对象需求分析:包括家庭情况、私密性要求、个人喜好、场地使用需求等

原址状况分析:光照及温度,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水池、树木、花草、园路及至建筑物本身都会呈现不同的风采。排水状况,地势较高,不积水,现有景观质量,

地面设计:在居住小区中,庭院也好,道路也好,都会涉及铺装设计.通过对地面进行铺砌装饰,可以分割和组织空间,组织小区道路交通流线,引导景观视点,并能直接创造出小区优美的地面景观。本案用了很多不同种的铺装材料:有砖材类,天然石材类,木材类等,通过图案编排,色彩变化,质感对比,结合地面上的小品设施等形式形成生动丰富的景观效果。在院落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

入口设计:小区共有四个大门入口,每个入口都设有两个喷泉,涌动的喷泉同高低错落的条石交织在一起,增添了小区“家门”的温暖感。

庭院植物:植物配置做到了乔、灌、草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让园主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无穷魅力。

植物种植采用丛植,列植为主要形式,使整个院落显得简洁、自然。草坪的设置,均一的颜色、细腻的质感、以及可以踩踏和让人亲近,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这些优点也是别的地被植物所无法比拟的。草坪还把树、灌木、花草有机联系在一个和谐的背景中,统一视觉。

庭院水景:人都有亲水性,在步行主入口有一条曲水流荡直到庭院中部,水的源头为一假山。右上角则布置了一个规则式循环水池,产生一种动的效果,使之与院子的寂静形成对比,营造动静结合的氛围。水池上的亲水平台上设有休闲座椅,既满足了人们的亲水性,又让人们得以休息。

休息设施:院落向来都是业主释放身心的地方,本案在尽可能保证庭院绿地面积的情况下,在院落里设了两个休闲活动的平台。门口深棕色花架下的木制品平台适合平时周末一家人吃早餐或者聊天活动之用,而另外一个休闲平台用极其粗犷的黄色锈石板和装饰性很强的红色烧结砖,这样一个混搭的一个平台,就像一片水漂,让日式风格里面稍稍多了一点点欧式味道的元素,也丰富了庭院本身。在院落中心设置了一个凉亭,象牙白色的凉亭构架,地中海蓝色的休闲长椅、台桌、地板,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让这里成为绝对的亮点。一盏吊灯,让夜晚的凉亭成为茶余饭后闲谈、阅读的好去处。而凉亭周围,海棠花开的时候,可以顺着春天的脚印,期待第一束蓝色薰衣草的绽放。而夏日悄然来临的时候,在凉亭内感受黄色黑心菊奔放的同时,也领略着欧洲绣球的浪漫。

设施小品:在该居住区中设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

无障碍设计:地面采用步行路与绿化小品相间,并通过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

建筑设计:良好的景观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创造的条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特色,丰富的细部以及符号化的建筑语汇沉淀着深厚的建筑文化。精致的建筑形体,更好的增加了小区景观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提高了建筑的品位与档次。建筑设计与环境巧妙结合,局部采用通透明亮的凸窗以及流动的线条。材料上注重建筑质感表体现,浅色的墙面,细腻的面砖共同演奏着建筑的韵律。建筑色彩沉稳隽永,多采用灰调,不过分突出建筑单体形象,只是将其作为环境的一个构件,充分协调建筑之间的关系

第14篇:居住区实习报告

居住区参观实习报告

[摘要] 这次的实习主要是分析、研究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理论在居住小区所设计中的运用,优秀居住小区风格与环境的问题,优秀居住小区内部外部空间、整体空间环境特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等等„„通过对优秀居住小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所学建筑、规划知识,加深对居住区规划原理的理解和加强对建筑群的感性认识,并为以后所学专业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居住小区教授花园山水龙庭银都花园海信天悦麦岛金岸银都景园威高花园东发现代城望海名居

前言

住宅建设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居住环境长期以来制约着广大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近几年来,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逐渐成为现在城市居住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开发、设计、建设原则正在深入细致地得到贯彻。

此次居住区调研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居住区设计的理念,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学以致用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建造让人适宜居住的小区。居住区规划应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调查时间、地点: 2012/8/18 在日照参观教授花园(

一、

二、

三、四期)、山水龙庭、日照港口等 2012/8/19 青岛参观银都花园、海信天悦、锦园小区 2012/8/21 青岛参观麦岛金岸、银都景园等

2012/8/22威海西钦帝景文院、威高花园、仁泰花园小区、汇丰物流、翠竹园

2012/8/23 威海参观槐云社区、颐顺园、东发现代城等 2012/8/24 威海参观规划展览馆、望海名居等

正文

日照教授花园(

一、

二、

三、四期) 教授花园位于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东部,其南面为正在建设中的世界帆船锦标赛基地,北面隔太公三路与玉龙群山相望,东面紧临滨海大道与沿海松树林带、日照三十里金沙滩为邻,与第三海水浴场仅有百米之遥,且紧邻日照市海洋馆。它距离日照港5公里,日照新市区2公里,鲁南海滨森林公园8公里。

教授花园

一、二期工程占地8.7公顷,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0平方米,绿化率达60 %,容积率为0.33。共有住户178户及附属配套设备。 园区依据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别墅楼72栋,别墅式公寓,达到了户户面向大海。

教授花园

一、二期工程中的建筑以低层建筑为主,有很多别墅建筑规划设施比较齐全,环境状况良好。它的建筑布局大多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展开,使人们有交流的公共空间。另外教授花园的一二期小区之间只隔着一条马路,方便了两个小区之间的联系,并且这种设计在其他小区中很少出现。

教授花园一二期的环境优美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其中的流线设计非常合适,做到了通而不畅。

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注重人文景观的创造及地域文化特色

的体现,教授花园三期工程建成为一个生态型、智能化的集居住、休闲、会议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在小区圆形环道内部结合地形形成人工湖面和人工河道,借此组织中心绿地,使绿化开放空间向小区的东西两侧延伸,并通过东侧步行广场将小区环境与周边的大海紧密联系起来,方便住户享受海滨生活与优美的景色。住宅楼尽量采取南北入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主=住户前路。组团级绿化开放空间与中心绿地有机渗透,共同构成小区内部的绿地和步行系统。

三期规划共分为六个多层组团、一个小高层组团、一个低层别墅组团以及沿街的公共服务设施组团。总占地594亩,容积率0.88,绿化率48%,10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水景遍布园区,规划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居住总户数达2400户。

教授花园三期别墅组团位于教授花园三期中心位置,依托圆形环道为基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湖景山色相映成辉,在海天山色中挥洒浓郁人文气息。组团中心为人工湖,推窗可见优美湖景,周边组织中央绿地,使绿化开放空间更加开阔。小高层组团位于教授花园三期西南,西靠日照山海天中路,南临日照市国税局小区。居高临下,上风上水之地,俯瞰全景,尚山尚海之居。

建筑广泛采用外墙保温、断桥铝合金、中水循环系统等先进技术,使小区的生态、环保、节能性能都处于领先地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授花园四期碧山临海位于山海天度假区内,自然景观极佳,集海、山、林为一体,北依卧龙山森林公园,东南看海,离海仅有600米,以山为伴,以海为邻,充分体味近距离观海的怡然心情,项目富有动感的外立面成为山海路上的地标,是山海之间一道美丽的天际线 位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山海天路以西,山海路以北(教授花园一期北侧)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户数:约3000户。项目富有动感的外立面成为山海路上的地标,是山海之间一道美丽的天际线。离海仅有600米,36000平米超大中庭花园,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景观绿化系统 海景、原生态、地方特色是绿化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教授花园四期依地势而建,形成高低错落的小高层组团有利于观赏海景。他的设计风格使他的外表简洁干净颇具江南风格,能够更好地吸引人的眼球。四期规划中优美的小区环境更适宜人们居住。

山水龙庭—徽派新中式院墅

山水龙庭,传承900年国粹文化,精筑以街巷式布局、院落式空间、新中式建筑风格为特点的国之建筑,缔造徽派原乡墅院。山水龙庭为新型建筑材料住宅体系示范的代表项目,位于潮石路与山海二路交汇处,便捷交通从容连接都市繁华与家宅静隐。项目总占地面积11万㎡,规划建设用地16万㎡,容积率1.26,包括独栋别墅、联排别墅、高层、多层共四类建筑形态,通过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的现代手法演绎现在的生活方式。

山水龙庭以缔造徽派原乡墅院为己任,引入封闭式院落空间的中式建筑形式,结合现代工艺和先进材料,遵循现代生活方式,构建而成完美传承900年国粹文化的新一代中式宅院。

山水龙庭,依贯穿项目整体水系特征,精修“平湖雅境”、“山水龙庭”、“梧竹幽居”、“庭院荷风”四大水系景观组团,曲桥、垂钓台、湖心亭、荷花池、观赏水车等共20余处景观蜿蜒河道两岸,使徜徉河畔便恍若梦回千年江南。整个

水系使小区景观更加动人,并且进一步突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银都花园

银都花园坐落于青岛市东海路中段,拥有1100米天然海岸线,整个园区拥有高层、联排别墅、小高层等几种建筑类型。小区环抱大海,户户面海,园区内绿化面积62.2%,真正为业主提供阳光、绿地、空间的享受。在\"回归自然\"的主题下,青岛银都花园营造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相互融通的居住空间。

银都花园充分运用地势起伏把中心广场做成自上而下的水系,而且在广场中心直接面向大海,具有丰富的视觉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区运用环形道路将整个小区不同类型的布局紧密联系起来,使各个组团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小区内的别墅运用中欧式风格相结合,丰富了小区景观并与周围的欧式建筑相呼应。小区内自上向下望去形成一个良好地视觉效应,另外银都花园的绿化也是很好的,拥有很大的绿化率,符合人们生理、心理的要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海信天悦

海信天悦位于东海路最美山海之间,以1.2别墅级的容积率,50%高绿化率,缔造岛城山海华宅典范。海信天悦是在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度尊重客户需求,用最优质的材料、设计大师登峰造极的艺术设计、无可挑剔的制造品质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缔造出的豪宅产品,这样的产品高度设计符合高端业主的居住需求,是高端客户最理想的终极置业目标。

海信天悦的物业类别主要是住宅和商业,建筑类别有别墅、多层、小高层三种。海信天悦的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9万平方米,总户数达

350多户。海信天悦主要采用地下停车,拥有地下车位693个,另外还具有57个车库供私人别墅应用。海信天悦楼层有5栋别墅、6栋多层、5栋小高层等。

海信天悦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地面上全部为人行路。这样就节约了车行道的地方,增加了绿化的面积。因此它的绿化率高达50%,并且拥有惊人的容积率1.2,这使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海信天悦在小区的中心还建造了一个游泳池供小区内部人员使用。游泳池除了供内部人员游泳外,还可以作为小区人员聚会的场地,环境优美给人以家的感觉。

锦园小区

锦园小区与海信集团的麦岛金岸相对,是一个建设比较早的小区。锦园小区规划运用的手法与其他的大同小异,也是采用入口面对中心广场,运用地势起伏来使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感觉。围绕中心广场的是一个环形的车行道,将整个小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锦园小区采用地上停车方式,并且在中心广场设有公共设施供小区内部人员使用。小区广场中心设有圆形水池,以及欧式雕塑为小区增加了一丝古典气息,水景小广场等动态区域体现出活力向上的积极态度别有一番风味。

锦园小区依地势而上形成错落的感觉,第一栋小区的二层与第二栋小区的一层平齐。中心广场顺地势自下而上不断升高,运用台阶和广场形成小区的活动中心。

麦岛金岸

麦岛金岸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和市南区的交界处,依山面海,北部是正在绿化的浮山森林公园,东部是已建成的滨海高档住宅集中区域。麦岛金岸总占地72.9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2.4万平方米,容积率1.43,绿化率42.8%。 “麦岛金岸”在“观山透海”前提下,结合自然高差,规划形成一个中心、六大组团,整个社区规划既体现高档住宅的私密性,又自然开放与城市、社区、环境和谐交融。“ 结合社区配套和区域及城市要求,在商业配套方面,形成一个中心,即城市级高端休闲娱乐与商务中心、商业内街——琴岛天地;沿麦岛路、海口路、香港路、东海路建立四条公建主线,进一步提升社区价值和完善区域配套,形成青岛市东部新的商业中心。三所10班幼儿园、一所24班中学和24班小学则为小区提供了完善的教育配套。

麦岛金岸用树木、石材、水系、景石等自然元素在都市中打造一处宁静的居住空间。大量的运用绿色元素,原生态树种、茂盛的灌木丛、溪谷、林中游泳池、自然景石等设计元素创造出林地景观、坡地景观,

草地景观;地势起伏的坡地、水体、涌泉等特色景观区,让城市的喧嚣止步于社区之外,满目的绿色充满社区的所有的视觉空间。环境设计上贴近自然,有值得品味和揣摩的特点,实用但不刻意打造。全部的户外景观都体现出自然、贴近,周边的环境与景观伸手可及,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麦岛金岸的设计与环境紧密配合,形式简约但层次和空间丰富,空间规划清晰并有层次感。从公共广场到私密空间,从景观主流线到单体架空层、休憩花园、游乐场地都合理地安排于小区内。通过社区建筑、广场、道路、景观、小品以及亲人的尺度感倾心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典雅、富于趣味性并乐于参与的现代人文社区景观。林间小路、休憩亭廊、水边步道等静态区域则体现出悠闲安逸的恬静生活,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景观从室外延续到室内,与建筑现代、简洁的风格相呼应——不仅仅是户外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景观元素,也不仅仅是各具情调的私家花园,大自然的元素被引进架空层成为建筑和生活的一部分。竖向立体绿化将作为绿化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景观不是简单的一排树木或者一片草坪,乔木、彩色树木、灌木、地被、花卉、草坪的配合使绿化更加富于层次变化。

麦岛金岸的交通也是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车辆全部通过入口停到地下车库内,而地面上全部是人行道。这样既方便了管理又增加了地面上的绿地率,充分体现出麦岛金岸在整体设计上十分注重空间的方正实用与有效利用 。

银都景园

银都景园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安路1号,建筑类型是多层建筑。银都景园的容积率为0.7,绿化率为60%,总户数为265户,总建筑面积为45684.5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5051.51平方米。银都景园拥有地下车位318个,车位配比为1:0.83。

银都景园的绿化非常超前,他的外墙面运用涂料和面砖装饰,窗材运用塑钢中空隔热玻璃。银都景园的园林景观典雅高贵、别具匠心、极具规模的环境规划,形成了跨世纪现代人文居住的典范。

虽然银都景园建成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它的园林规划却具有超前的意识形态。银都景园的水景做的非常优秀,注重实体与意境的交融。局部听到水的声音,看到水滨精心布局的石头,走在有淙淙小溪流过的小桥上,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它将小区园林设计成江南风景园林模样,一条小溪自上而下弯弯曲曲流过整个小区,形成一副宛若江南风景画的意境。这种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对于人性的关怀。银都景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完整性,把握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居住环境。 银都景园也是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形成人车流的小区布局。小区户主可以通过地下车库直接通到自己所住的单元,这样更有利于互户主的日常生活。

西钦·帝景文院

西钦·帝景文院位于威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市中心,是市行政文化中心与高区的结合部,处于西钦槐云大型文化生活休闲小区内。帝景文院规模用地5.4公顷,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它的容积率为2.1,绿化率为35.2%,总户数为1200户。帝景文院采用地下停车场 ,人车分流,每位户主可以通过地下车库到达自己的单元。

西钦·帝景文院中的6层花园洋房成围合之状拥抱三面,18层景观高层从北向南分列矗立。在外观形象采用统一的颜色---品红色,清新优雅的色彩、俊秀挺拔的线条、简洁明快的立面,虚实相间,融会贯通,高贵的品红色外墙与红色屋顶相为呼应,裙房局部天然石材饰面,宽阔的开窗使室内明亮、通透,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住宅顶层做退台处理。由于帝景文院正在建设之中,所以很多问题无法考证。例如帝景文院周围服务设施怎样?有没有小品建筑等等„„

威高花园

威高花园占地面积千余亩,其中建筑面积为700000平方米,总居住户数约6000户,容积率1.12,绿化率50% 。集别墅、花园洋房、多层、高层多种建筑形态,分为畅春园、清漪园、朗润园、含芳园四大组团,规划完善,生活、商业、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齐备,社区各组团分别封闭,人车分流,安全安静,极力

打造一处百万平米大型宜居新城。

威高花园北靠苍翠的古陌岭连绵群山,将整个社区环抱在卧龙山前向阳坡地,使小区有了一道天然屏障,可以全面抵挡来自北方的寒流,由于与山气相近,冬暖夏凉,居住起来非常舒适。是威海公认的风水宝地。

威高休闲公园背倚起伏柔和的卧龙山,面朝疏朗开阔的平原地带,园区内植被丰茂,松柏高耸。居高远望,视野开阔,可俯瞰威海市中心区和高区,远眺西海、环翠山。

威高休闲公园为逃离都市的休闲之所,有溪流缭洛其间,林木回蔚,松柏苍劲,楼阁高耸,园区内有曲水萦回,秀木嘉荫,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游人可从不同角度观赏威高阁,亦可沉浸于山水空间,隐逸于山林,登高处更可隐约见西海水天一色,一碧万顷,让游人心胸为之开阔。

虽然威高目前仍在开发之中但它的设计理念早已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四个分区是小区规划之中的亮点。威高地产公司将在威高花园出入口西侧18层综合楼也建设为社区养老院,实现将来社区老有所养的风气,这样也体现了威高公司一种尊老爱老的社会责任,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每个小区都不是完美的,威高花园也不例外。威高花园的落水管道裸露在墙体外面与前体颜色差别较大,破坏了墙体的整洁性。

仁泰花园

仁泰花园位于威海市中心地段---高区第一海水浴场,小区北临威海市景观大道环海路,南面是威海的东西主干路---文化路。仁泰花园由8栋楼组成,总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14万㎡,由两栋多层、两栋小高层、和四栋高层组成。

仁泰花园内建有幼儿园,方便了小区内孩子们接受教育,这一点值得肯定。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仁泰花园的大门给人以开阔的感觉。仁泰花园运用木栅栏进行空间限定既保证了视觉上的通透性又将空间进行了分割一举两得。

但是仁泰花园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它的小区规划设计犯了“通而畅”的错误。车辆可以从小区内穿过,对户主造成噪音污染,而且威胁到户主们的安全等问题。

翠竹园

翠竹园有两大特色:

一、因地势形成下沉庭院,

二、“竹”元素的运用。翠竹园小区的设计与其他小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运用地势的起伏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交通线路。从小区的一个方向看去是个上升的地势,而从相反地来看就变成了一个下沉的庭院。对于这种处理方式在其他的小区规划中还是很少见的。

另外翠竹园的里一个特色就是充分运用竹元素来呼应小区的名字。在这个小区我还见到了一种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处理方式。它把太阳能悬挂在窗外,放眼望去犹如一排排木质框架,与竹子形成了呼应。

颐顺园

颐顺园与东发现代城相邻,相比较来说颐顺园的规模要比东发现代城小很多。颐顺园小区的规划比较普通,但是它却拥有其他小区没有的特点。

颐顺园和东发现代城相邻而建,所以他们就面临着两个小区如何解决规划的统一问题。在怎样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却又保持分离状态问题上,这两个小区处理的非常合适。他们采用建筑的外表颜色相似却又有差别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相邻居住区的规划问题,并且使整片地区在威海总体规划上拥有一定的统一性。

颐顺园小区内的建筑也偶自己的一些特色。小区内的楼房底部墙面采用天然石材饰面,且石材饰面并不是保持同一高度,而是选择高低错落增加了小区的灵活性。楼房的外墙采用土黄色与东发现代城相呼应形成威海的独特风格。

东发现代城

东发现代城位于威海市高技区沈阳路和天津路交会处,现代城占地面积40万㎡,总建筑面积60万㎡,绿化率46.3%,容积率为1.5,由山水园、亲情园、高贵园三个园区组成,是高区超大型居住社区。周围配套齐全,拥有完备的生活配套圈。现代城提供一卡通服务,采用人车分流,封闭式物业管理。现代城各个园区分别设有自己的会所,幼儿园,超市,社区诊所。 虽然现代城目前仍在开发过程中,但从它的总体规划上就可以看出其景观园林的规划特点。现代城三大园区建有两大人工湖,配以苏州园林景观设计,小区内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垛顶山公园与现代城两大公园遥相互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景观风格。

现代城的山水园与颐顺园小区相邻,两个小区颜色搭配非常协调,这点值得我们学习。现代城的亲情园为老人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也是现代城的一个特色。另外现代城的外围景观带做的非常漂亮,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以人为本原则。

望海名居

望海名居位于威海稀缺绝版地段——环翠区南端、经区与环翠区之间;地处威海城市景观带核心区,三大城市公园环绕 ;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景优势和充满发展前景的区位优势。望海名居小区容积率为1.52,绿化率为48%,总户数为881户,建筑面积为980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4254平方米。望海名居总停车位有1043个,其中地上125个,地下918个。望海名居包括4栋多层、12栋小

高层及2栋精装LOFT公寓。

望海名居有很多特色的东西。望海名居在小区内引进了许多名贵的植物来丰富景观,使得小区的档次提高了很多,增加了小区的意境美。小区内的LOFT公寓也是小区的一个特色。它的复式双层更符合现代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生活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望海名居在小区的会所下面建造了游泳池,可以直接引进海水,供小区以及外部人们使用。

望海名居的无障碍入口也是很多小区所不具备的,而这也正体现了望海名居对人性的关怀。还有一点就是望海名居在细部处理上做的很到位。例如小区的地下车库入口顶部用木架包围,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小区内一些栩栩如生的雕塑;覆盖在井盖上的绿色草皮等等都体现出小区独特的品质。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望海名居所运用的一些新科技:

1、户内采用负压新风系统,使室内空气品质提高;

2、厨房直饮水系统、卫生间采用节水器具、中水系统(节水);

3、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系统,没有卫生死角,隔音效果好;

4、外墙采用整体发泡聚氨酯保温,保温效果极佳,抗裂防水;

5、户户安装壁挂式太阳能系统;

6、户内采用低消耗地暖,冬天可以制热,夏天可以制冷。这些科技的运用,对人性的关怀以及细节的处理正是值得我们应该学习的。

结语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认识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宁、优美的环境,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文化品味入手,进行深入理性思考,为居民提供合理的、人性的“建筑空间”、“生活服务设施”和“生态景观”,并赋予其现代精神、个性化特点。通过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强调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结合,体现“人—建筑—环境”的理念,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武勇主编.居住区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胡仁禄 周燕珉主编.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邹德慈主编.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吴志强 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5篇: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了解小区的绿地规划系统和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针对新旧社区的居住环境、风貌特色、交通等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搜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对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并调查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局方式。

二、调研对象

浙江省南浔久城东南华府住宅小区

三、调研内容

1、居住小区在城市中的位置(文字和图示);

2、居住小区内部的规划结构形式(文字和图示);

3、居住小区内部的公共设施内容、设施分级与布局(文字、图示、照片);

4、居住小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停车设施的设置等(文字、图示、照片);

5、居住小区内部的户外环境景观布置方式、中心绿地的位置、地表处理、植物种植、整体效果等(文字、图示、照片);

6、居住小区主要街面的街道景观(文字、图示、照片);

7、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问卷、统计表、文字、照片);

8、居民对本小区整体环境——包括物质空间、交通、服务、管理等的看法(问卷、统计表、文字、照片)。

9、总结目前居住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或改进方案(文字)。

四、调研参考资料及内容

参考资料

“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雅典宪章》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变福利分房为个人买房,住宅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两种趋势:对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住宅供应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

住区构成形式的发展演变:里坊----邻里单位----居住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是根据人口规模划分的,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分层次的配置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

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与精神。物质要素是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居住区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上的出入口,设置间距在150米以上;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

居住区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不宜小于20m)、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前小路(不宜小于2.5m)。

现中国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方式主要为人车混行、人车分行。

人车分行的布局原则:车行与步行在空间上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系统;车行系统分级设置;设必要的停车空间和枝状尽端回车场;步行路应结合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居住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调研内容

1、久城东南华府地理位置

东南华府,坐落于南浔核心区东南,开发于天然田园之上,自然河道环绕,可谓东南形胜、华府清嘉。与南浔古镇比肩而立,同饮一水,良好的文化古韵与生俱来,也因此让古镇南浔从此有了一个新地标。集联排别墅、高层公寓、多层公寓于一体的综合社区,为南浔高档住宅创造了一个新模式。新经典主义的建筑风格,结合现代水乡园林规划,在极尽想象力的组合之下,同时演绎出独树一帜的王者气质。

东南华府总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一举成为南浔首个超过20万方的社区航母,在打造超大规模社区的同时,更在配套规划上尽善尽美、细致无间。约10000平方米大型品牌超市,25000平方米的配套商业, 加之东南华府特有的12班的大型幼儿园,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也为客户解决了最为关心的教育问题。可谓生活、休闲一应俱全。

2、久城东南华府内部规划结构形式

从规划图上面看出来,小区一期和二期布局非常宽阔舒适,这是高档别墅群的写照。但是三期四期里面,加入了一些商品房的小高层,布局由而开始紧凑起来。

而且在靠近交通的小区,分布着高层的居民楼,别墅群基本分布在内核地段,非常宁静舒适,适合人们在里面生活。

布局也非常讲究大自然的布局环境也非常优雅。加入了诸多水榭和楼阁。更加优雅。

3、小区公共设施

东南华府很注重公建设施的布置,尤其是活动设施。区内活动设施较为丰富齐全,居民对小区内的设施最为满意。小区内的居民既是同事,又是邻里,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时,可充分相互交流,增进人际关系。有的多层建筑底层架空,部分架空层被用来做健身场所,很好的利用了空间。有的道路两边设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械,能吸引很多男女老少在这里运动,这能很好的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更能给老年人一个集体活动聊天的场所。

露天游泳池 树木等

小区公共设施非常齐全,除了我们日常生活所知道的,还给小区居民配备了游泳池健身房等高级娱乐健身设施可以说是齐全。

4.道路系统

住宅小区的内外联系道路应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即居住区内的道路既要通顺,照顾人们“抄近路”的心理行为,又要避免“路路通”人车乱窜的局面,以保证居住区内的安全与宁静。在保证安全便捷的前提下,既要避免往返迂回,又要避免对穿:尽力阻止外部车辆及人员的穿行闯入。区内道路网的规划设计,更应有利于区内各种设施的合理安排,为建筑物、公共绿地等的布置,创造有特色的空间环境,提供有利条件。 宜居,以人为本。所以道路规划方面更不再只是单纯的交通,这需要成为一个享受之路。在道路规划方面,必须是曲径通幽而又不繁复,当然更要有引导性,在道路绿化方面则不能单调也不能繁花,还必须具有其特色。莱茵城在这方面相对还不错。人车分流,外围是车流直接到达停车场,小区内部鲜有车辆。道路两旁景观不说多有特色,但是种类丰富,不会产生视觉疲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舍弃了价值巨大的一二层,建造架空的形式。让居民在居家和出行的过程中面临特殊天气时,可以方便地躲避风吹日晒雨淋,同时又大大增加了居民的游乐场所。当然这也避免了在高层建筑中所产生的底层日照不足的问题。

5、道路流线

小区对外交通十分方便。内部交通沿着东西方向的主干道而延伸,分布于南北建筑间并有南北向道路伸入建筑内部并配以部分半径较大的蜿蜒道路,既有趣又不影响内部交通便利,组团的建筑围合方式又避免了交通过于“四通八达”干扰居民。在主要道路采用了人车分流,车流和人流互不影响,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区内的安全为题。

6、景观设计

当前的住宅小区规划,景观的选择及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水景住宅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另外,建筑小品的巧妙应用,无疑是对住宅小区品质的极大提升。景观规划的目的是有效的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小区的宜居度,提升物业的价值,最终实现更高的价值。而小品则要少而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设置的地点恰如其分,有一定的观赏空间,与整个建筑画面相协调,要造型新颖,反映时代气氛与特色。

7、户外环境景观布置与植物种植

这里使用别墅级别的植物造景方法,树种偏及山东的百年银杏、价值上万的古老香樟,营造出自然大气的园林氛围,并尊重地块特质,创

小区一角一览

造出独特的微地形景观体系及四季叠水景观。园中可见全冠移植的百年银杏、繁茂香樟、馥郁桂花,昂贵的黄锈石铺装地面,让一次简单散步成为一次奢华的旅行。

8、地表处理

最大的特色是它的新经典风格。东南华府城城秉承“宜居”的理念,以考究的品质,高端的配套。所以这里的景观建筑都稍偏西式风格。漫步其中,别有另类感觉。小区周围遍布着许多水域与河流,这种水景的设置大大改善了小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美化景观。但是相对来说,位于小区中央的休闲区域,水域河流只形成了点的特色。而一个完美的水景不应该仅仅点缀于小区之中,应该穿行于建筑之间,形成线的韵味,与环境建筑或者小区融为一体。另一个大的问题是建筑可以架空底下来保证每个户位的采光,那小区中央休息广场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河滨主要景园透视图

夏季走在小湖畔觉得挺好,但是冬季这里的采光就是一个问题了。南面的大楼恰好将这里的阳光遮蔽了。至于小品,这里的点缀倒恰到好处,数量不多但是体现出了其特色而又与环境整体风格相符合。

主要街道景观鸟瞰图

主要街道鸟瞰图

9,停车场

长沙上海城的停车场由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两部分组成。由于随着居民的逐渐增多,车流量也随之增大,地上停车场就很好的解决了停车问题,但据一些居民的反应,停车位还是显得有些不足,通过图片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有些汽车甚至占用公共绿地,公设场地等,道路两旁经常能看到小汽车的身影,小区将一些休息区域改建成了停车位,这样很大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这是小区的经济技术指标

10、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调查以及居民态度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居民的反映,大多数居民对华府持肯定态度,发现东南华府通风日照很不错,绿化率高,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公建设施齐全,安保系统健全等等,但是还有些让居民不满意的地方,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停车位不足,有些停车位侵占了休息地方和健身场所,影响力居民的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

2 建筑架空的部分太少,有些居民不想在户外运动,想在架空平台运动,小区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些居民的要求。

3 现在有一些新住居民搞房间装潢,没有按照小区的正常作息时间进行,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些居民放映希望小区做出协调措施。

我们对物业管理和小区整体环境满意度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对20个居民做了问卷调查得到的好评率

五、建议以及改进方案:

{1}一期和二期的对比:1,一期在道路系统设计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人车没能分流,居民反映在居住区内散步经常怕被小汽车撞倒,而二期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大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2}一期的出入口设置很不合理,主要人行入口掩藏在一些店铺的后面,很难被发现,对居民的进出很不方便,而二期解决了这一问题,出入口设置大方,合理.{3},一期房屋维修工作没有做好,很多建筑楼表都已经脱落却无人管理,这一点二期现在还无法看出来.{4},一期安保力度显然没有二期作的有力,在我们再二期调研时,十步之内就能看到一名保安,而一期却没有做的这么好,当然,这也许是新楼盘开始的惯例.,一二期内部景观都做得不错,人们愿意出来享受景色通风日照受到居民的一致赞同,这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5},华府内部没有商店之内的便利店,这多少影响居民生活的便捷 {6},一二期一个共同的缺陷,停车位过少.{7},一期作为一个旧一点的小区,在人文气息上明显要高于二期

{8},高层与中高层住宅的一个通病,居民交往过少,在我们调查的20人中,与居民交往属于有时的都少得可怜,只有10%,90%为很少,显示公民娱乐聚会场所过少,居民很少有机会能认识,这属于现代社会的一个难题.

第16篇:居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景观方案设计

任务书

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园林学时:48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居住小区景观方案设计,使学生熟悉、掌握居住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求、方法与步骤。

2、通过对居住小区景观的方案设计,了解及熟悉居住小区户外环境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二、设计要求:

1、认真分析现状环境和使用对象,力求营造一个生态化、景观化、宜人

化、舒适化的居住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住区创造条件。

2、依据用地的规模和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

地配置,适当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3、

4、

5、

6、

综合考虑居住小区内交通流线、功能分区等条件,满足居住小区内景观塑造、游憩活动、场地设施配置等各方面的需要。 结合现状创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并选择至少2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 重点提出居住小区主入口的景观设计方案。 在居住小区景观方案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景观元素造景,其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三、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1:300)

2、景观等各类分析图(比例自定)

3、重要景观节点设计(1:100或1:200)

4、植物配置总图

5、设计说明

6、植物配置总图;

第17篇:居住区景观考察报告

1 居住环境景观的构成与塑造

1.1 设计原则

居住环境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社会景观三个层面上,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满足行为的需求:户外休息,娱乐,邻里交往等,为人车提供便利的通道,同时应该满足不同人群对景观的需求,特别考虑老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的行为活动;

满足心理的需求:基本心理需求包括私密性,舒适型和归属性。

组织优美景观:居住环境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对环境各要素的组合时,不光要注重形式产生的自然美,还有注重深层之美,让人在景观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贴近自然环境:居住环境景观设施在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水体,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

保持文化特色:居住环境的文化特色是通过空间和空间界面表达出来的,并且通过象征性体现文化的内涵.

1.2构成要素:(体现中式文化精神)

一种是物质的构成,一种是精神文化的构成.这两大构成是密不可分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文化意境提供了中国居住环境最理想的模式。中式风格的小区中种植了大量的竹子,并衬托着白墙木窗,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都在利用现有的构筑物创造传统的中式文化格调的景观。

1.3景观整体塑造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为了给居民创造休闲和活动的空间,进行整体设计时需要把握人们视觉感受的对象与方式.由于人的视觉活动不同,所感受的环境对象也不同.因此,小区整体环境的塑造应达到一下目标: 创建安心.安全,舒适并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活空间,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要求,长期耐用,充分注意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地区感的营造,强调具体地点的个性化特征,建立社区个性感的景观点。

1.4 构成要素的组织原则

统一性小区景观风格:以中式园林为主,随处可见相似构筑物以及竹子,桂花为主的基调树。

趣味性趣味性是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 在小区中,最能体现趣味性的莫过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格,利用不规则的道路,硬质景观软质景观的交错穿插,凝造了统一园趣的意味。

强调没有主次关系,平铺直叙的视觉一定会给观赏者带来视觉疲劳感。因此,景观中的强调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本区的中心湖区“瀚湖”就是重点的体现,也是小区的命名来源,设置在高层住区围合与多层居住区的中心,即为底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感受,也在鸟瞰平面的视角上为高层居民提供优美的视觉体会。

1.5 景观综合塑造

总体环境小区总体环境景观的设计尊重场地的坡地的地形地貌,重庆多湿季节等自然条件,和人们喜欢悠然舒适生活方式的人文特点,并依据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设计,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多种手法,使内外环境协调,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和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光环境气候炎热的重庆地区,设有大量的荫庇构筑物,以方便居民交往活动.但是小区内树木多是冠幅较小的树木,而且相对分散,不利于庇荫。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小区夜间室外照明方面也设有必要的路灯设施,和为营造出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而设计的构筑物。当然还考虑到节约能源的问题,利用先进的科技达到双赢的效果。

声环境远离市区,远离嘈杂的声环境。小区中的水景景观有流动的水源,潺潺的水声,但是小区紧挨着一所小学,有时会传来学生的嬉闹声,可能影响居民休息。

视觉环境视觉环境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整体区域的划分,局部空间立体,平面的色彩,质感,尺度,视线等等的不同感触,不同的人对环境的视觉体验也是不同的。年轻人多数倾向于简约现代,时尚奢华,个性多元等多风格的视觉体

验;老年人喜欢传统复古,幽静自然,朴素淡雅的风格,本小区就是这种视觉感受;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只要有他们活动的地方就行了。

嗅觉环境区内部环境应体现出舒适性和健康性的原则,在感官上给人的感觉应是比较轻松安逸的,整体环境氛围安静,空气清新,适当的引进了一些芬香类植物,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的植物,同时对废异物的处理很好,没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了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嗅觉环境.

2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分类

2.1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车行道景观车辆出入速度快,对景观带的要求不高。道路景观有连续性,具备引导性。

步行道景观步行道一般位于住宅组团内部,承担内部步行交通和休闲活动功能,是居住小区道路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部分.从景观上讲步行路宜曲不宜直,可以在连续的道路上,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住宅沿道路有规律的布置,可以形成良好的围合感和居住氛围.空间的尺寸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绿化,景观小品来控制并取得较强的领域感.

2.2 广场景观设计

广场的形成是由周边环境限定的,景观的主题是周边建筑和设施,广场的功能在于满足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不同类型人群活动等需求.

从功能出发划分多个广场群,尽量将大广场化整为零,分散布置于绿色组团之间,为居民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广场不宜过多,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多采用一些不规则且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应当将其他环境因素有机的组合,使广场以\"虚隐\"的方式存在于小区的建筑与环境中.不仅要注意广场的尺度与西部的处理,铺地的材质与色彩的变化,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人气与舒适性,不能过于追求视觉形象与文化符号的陈列.广场设计中应当巧妙的运用林荫,起到加强构图形式美,烘托主题,增加亲切感的作用.

2.3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设计

人类从其幼年开始就有亲水性,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潺潺溪流,甚至一个水坑,都会吸引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集注.特别是重庆地带。有水的居住环境常常带给人一种\"灵气\",因此在小区中创造不同形式的水体空间为环境增色.

自然水景 水景设计应以服从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为前提,运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利用自然条件形成空间丰富视线多样景观,融合小区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形态.“瀚湖”在小区内为自然水景,湖面平静宽阔,周围设有亲水区,观景台,跌水小品,种植各种当地植物等,给人以自然清新的软质静态景观。

人工水景装饰水景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达到艺术效果。中心喷泉,高差跌水都是水景的典型,小区中的小河流水,配上假山石桥。为庭院前景观增加了不少“灵魂”式的精神体会。

2.5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对环境空间的塑造,意境氛围的渲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姿态,气味,能使人在视觉,触觉,嗅觉上获得亲近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绿化景观是小区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元素,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优美的小区环境不仅只是简单的栽植浓郁的绿化,而是要求植物群落或是单个植物个体在形态,线条,色彩等多方面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美的感受和联想.

现在大多是的居住区景观为了吸引更多的业主,植入了大量非当地又昂贵的品种,由于维护的费用需要业主分担,多数人不予支付。所以在长期的居住后造成植被的枯萎,降低了植物的利用价值。因此正确选用,合理配置居住区环境建设中运用到的一切植物,对于营造优美和谐的小区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6 铺装景观设计

在居住小区中,庭院也好,道路也好,都会涉及铺装设计.通过对地面进行铺砌装饰,可以分割和组织空间,组织小区道路交通流线,引导景观视点,并能直接创造出小区优美的地面景观。常见的铺装材料有砖材类,天然石材类,木材类等,通过图案编排,色彩变化,质感对比,结合地面上的小品设施等形式形成生动丰

富的景观效果。

第18篇: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飞虎林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一 基地概况:

本项目为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占地面积约50881平方米,绿地面积约16159.8平方米。该区中心设有地下停车场,上层附有一米厚的覆土层。

二 景观设计的主题及原则

1 设计理念:

东晋谢混《游西池》:“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灵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本设计取其原意:寓意飞虎林居不光是上风上水的福地,也是水木清华的家园。

2 设计原则:

本设计围绕着服务社区居民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绿化、美化的优美景观,并坚持生态性原则,在给予居民以美的景观享受的同时发挥其功能。

3 设计依据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 《桂林市总体规划》

3基地地形图

三 功能分区与造景

功能分区结合中国传统风水学中五行元素,五行意指的物质的五种寓意状态,利用材质等元素打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1 入口景观区——叠翠逸韵

入口景观区主要是采用植物与硬质铺装搭配,植物层次分明,采用高大树种吸引景观视线,且结合清新淡雅色彩的硬质铺装,营造出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

2 水漾清华——滨水区

五行中水位液态,水柔润下,水具有滋养万物的功能。同时山不在高,有水则灵,飞虎林居背靠大山,在造景中加入水体的元素,丰富山体景观,水体主要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造景方法,与堆山叠石结合,打造具有古典意韵的水体景观。其次在水体东北方设有蝶舞百花广场,作为该区主要的人流集散点,铺装方面采用黑白元素,添加朴素感与古典感。通过彩叶开花植物的搭配,丰富居民的审美需求。 3火树银华——芳香植物养生区

火为气态,在造景中利用具有芳香气味的树种,在不同季节散发漫漫幽香,为居民茶余饭后提供一块良好的散步场所。

4 寒木春华——天然图画(木质结构回廊与植物搭配)

木在五行中指生命态,树木孕育生机,在设计中结合木质造景,仿造古典园林中回廊设计,围合成一个休闲空间。同时结合常绿树种的种植,照应“木”的生命态。

5 金风送爽——硬质铺装结合银杏彩叶植物种植

金为固态,结合这一元素,该区在铺装上采用而来金色,且结合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银杏,在金秋十月,银杏金黄一片。

6怀土寄情——综合

土厚载物,万物回土为综合态度。该区位于居住区西北角,在景观

规划设计中综合运用五行元素,达到最终相互融合,协调统一的效果。木质亭子与中国式山水且搭配垂柳造景,丰富有趣。

四 道路设计

飞虎林居主要分为三种道路:主要道路,主要供居民进出小区。有人行出入口和车行出入口,宽度在9-20米;次要道路:主要指居民进入居民楼与养生会所的道路,宽度4米;游步道:指在中心景观区,道路主要为游步道,宽度在1-2米。

五 植物配置

针对不同的景观分区,合理科学的种植植物。

1 入口景观区

入口景观道路两旁对植热带树种大王椰,吸引观景视线,且在底层种植红叶石楠和尖叶木樨榄低矮灌木,色彩对比,中上层种植桂树和山杜英。

2水漾清华——滨水景观区

主要运用湿生植物垂柳和枫杨,同时在水面种植睡莲,照应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在堆山叠石边种植龟背竹和野芋。

3火树银华——芳香植物养生区

该区主要种植具有芳香气味的树种,主要树种选择含笑、广玉兰和桂林乡土树种桂花。底层灌木搭配具有丰富色彩的杜鹃和金边黄杨。 4寒木春华——天然图画

树种选择以常绿树种为主,主要选用荷花玉兰、蒲葵、阴香,灌木主要选用小叶女贞和红花继木等。

5金风送爽

该区主要群植银杏,意在打造金秋十月的胜景。

6怀土寄情

该区主要选择桃树和柳树和桂花等乔木,春日桃花盛开,芳香四溢,木质亭子旁植有垂柳,感受垂柳依依随风摇摆的风姿。

第19篇: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调研目的:

(一)调查我国解放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和问题。

(二)通过到实地的调查,提高理论知识。

(三)了解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

调研内容:

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们通过张帆老师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后,对怡馨花园居民小区规划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研。下面我分别从怡馨花园小区的规划结构、道路交通、公建设施、绿化景观、住宅建筑组合等各方面来分析。

1 规划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

怡馨花园小区处于秦虹路与光卡路南侧,大明路和秦虹路交叉口附近。小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设计师在设计时秉承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采用了古典园林风格对小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功能带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休闲场所不与居住场所、交通场所混杂。用高差、用小楼梯来分隔,于上述所说的隐私性的保护外还加有安全性的考虑

2 道路交通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路交通方面怡馨花园小区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中采取的措施分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A 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

B小区交通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四方八达。中心有公共绿地贯穿,羊肠小道穿梭其中,具有可达性。

C组织由公交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交通流线的设计强调导向性、灵活性、趣味性。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并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区选择在各栋住宅半地下室配置停车库,很少采用集中地下车库。小区内主要道路路幅宽6米,其它次要道路宽4米,入户道路2.5米,人行小径1.5米 按人车分流的原则,小区采用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3 公建设施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比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居住区环境和

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怡馨花园小区在规划时要求街区的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驳岸形式

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需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

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古典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

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需设计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观景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古典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怡馨花园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在小区中配套建设了诸如会所、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游泳池、儿童娱乐设施、停车场等基本设施。

4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

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

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怡馨花园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

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

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

5 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

基本的内容。根据调查,怡馨花园小区的立面风格统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亮,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墙颜色以红色为主,白色灰色为辅,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并且基本上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怡馨花园小区本着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

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

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弱势群体需求也被考虑在内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小区道路设有盲道,倾斜路面也使用了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小区中设有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其中的住宅以正面朝南为主,起居室、卧室及厨房均有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起居室以居南为多,自然通风较好。但由于部分小区沿街位置建有门面房,影响了附近的住宅采光通风效果,并且部分门面房建成后经营饭店,造成油烟、噪音污染,降低了小区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后记

一个成功的小区建设需具备,总体规划合理化、建筑风格特色化、设计理捻人性化、配套设施多样化、小区建设生态化。怡馨花园小区基本符合上述特点。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对一个小区规划的大致脉络。明白了其优点,也思考了其缺点,为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材。总的来说这次调研,我们觉得怡馨花园小区,总体规划合理化、建筑风格特色化、设计理捻人性化、配套设施多样化、小区建设生态化。

第20篇: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书

设计思想:

创造自然,享受自然

设计说明:

该小区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环境成为当地文化的延续。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内的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使居民有一个舒适,安全,阳光的生活环境。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和环境设施小品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小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创造自然,享受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水体、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 设计分析:

1、植物配置分析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植物搭配错落有致,灌乔木相互搭配,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为小区增色不少。

2、道路系统分析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3、特色景观节点分析

不同的景点用不同点方式,利用植物围合而成。设计中具体利用植物造景和不同材质及颜色的铺装来划分空间,以此形成多样化的活动场地,特色的喷泉广场水的循环使用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互照应,既是举行一些户外公众聚会活动的最佳场地,也是专门为业主们沟通交流搭建的平台。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度,所见均不相同,绝对没有千面如一的平淡,人造的景观与上帝的景观在此合二为一,成为崭新意义上的自然,而生活,与此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特色植物长廊的建造更是体现这一设计理念,丰富合理的植物配置,美化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绿化特色。

居住区策划书
《居住区策划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